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2022-11-30 00:00:00 教学反思,教师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1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活动。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我有如下浅见。

  1、教育观念的反思。一节课下来后,教师要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否体现了课改的要求,是否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也就是说教师要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教师的反思才能促使自身观念不断更新、不断发展。

  2、教学任务的反思。这节课我想教什么?我教了什么?想教什么是指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我教了什么,则为一节课完成的教学任务。任务是否全部完成,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较好的突破。每节课后,教师都要反思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完成任务,是什么原因?重点没突出、难点没突破又是什么原因?如果这节课任务完成的好,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你又有什么收获?

  3、教学能力的反思。教学能力的反思是指对自己教学功底的充实、教学经验的升华和教学*惯的革新。一名教师应当在具备教学基本功力的基础上追求专长突出。教师要对自己的能与不能有理智的认识。让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扬长避短,形成适合自己情况的教学模式。这节课你是否运用了新的教法?是否把握住知识的停靠点,解决了“学会”问题?是否把握住情感激发点,解决了“乐学”问题?是否把握住思维展开点,解决了“会学”问题?是否把握住能力的生长点,解决了“精学”的问题?

  4、学生学*行为的反思。教学任务完成的怎样,不仅看教师教完了没有,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学到了多少。教师所教的内容如果学生都掌握了才可以说教学任务完成了。这就要反思学生学得怎样。因为只有学生方法对头,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真正完成。那么,这节课是否你讲得精彩极了而学生听得糟糕透了?你是否只关注了自己的教法而忽视了主体?如果教师能让学生乐意地参与学*,那么,他们不仅能学到知识和技能同时相应的情感态度也可以得到升华。反之,学生往往只学到了知识和技能,相应的情感态度是不会得到提升的。因此,课后征求学生意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反思尤为重要。

  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是教师对自我教学的重新构建。通过反思发现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寻求解决的办法和策略,再监测实施策略的效果,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学生,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2

  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先进教学方法的*台,通过学*,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动。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要不断地加强学*、培训,不断的创新实践

  作为教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才能做好本职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培训,不断的创新实践,多听取有益的各种意见,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到自己的课堂,改进、柔和、消化,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二、教师应树立新课程意识

  通过学*,我知道教师的课程观不能停留在“课程即教材”这一层面上,课程也是师生共同构建学*经验的过程。课程不再是由专家编制、教师执行的,物化的、静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态,课程也是师生在教学*同创制的、鲜活的、过程性的、发展着的活动形态。课程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意识。正如著名课程专家斯腾豪斯所说,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探究、创新的精神。

  三、要热爱教育事业

  我觉得不管是优秀教师还是普通教师,首先,自己要热爱教育事业。既然选择了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就要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就要不断实践,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其次,对教师而言强烈的责任心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这种责任心主要体现在对自己的每一位学生负起责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促进他们的个性健康发展。

  另外,教师*时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较长,学生喜欢模仿其一言一行,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有的可能孩子的一生。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身正为范,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

  这次的培训学*,让我有了紧迫感。要成为一名好教师,我要学*的、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教育作为一门艺术,而我们怎样成为一名艺术家,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提高我们的教育管理水*和我们的教育科研能力,提高自身修养。虽然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有了一些进步,但这个培训让我进一步丰富自已的专业知识,提高理论水*,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总之,通过这次培训的学*收获很大,同时我也努力将这次的学*收获尽快地运用到我的工作实践中,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勤反思、勤总结、勤思考

  要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反思着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多学*、多请教、多征求别人意见,多写教育教学论文,定期给自己总结反思,有过改之,以期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和要求。

  总之,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深刻意识到:自己的知识、能力与骨干教师还有一定差距,与一同学*的其他学员有一定差距,所以从现在起制定好个人工作计划,不断地学*,不断地充实,不断地实践创新,争取教育教学中做出一定成绩。

  五、教师要终生学*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的意识,把不断学*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资源和学*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要成为一名好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观念。通过学*让我认识到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者。打破传统的、陈旧的教育理念、理论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学的、先进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教育思想体系,必须与时俱进。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础上,强调打破教育霸权,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教育者的头脑,使之打破其坚冰一样的由陈旧的知识和经验累积起来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么,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3

  教学反思作为在校本教研中推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自身的教育教学水*的一项重点内容在全校开展,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不但详尽而且深刻,但大部分教师对教学反思的理解以及看法还存在一定差距。那么,如何做好“教学反思”工作,通过学*我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

  作为一个日常反思概念,人们容易将“反思”等同于“反省”,在这个意义上,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或描述。在我国,“反省”观念由来已久,孔子提倡“仁”的观念并强调士人的内省能力,反省一直是儒家弟子的自我要求,例如在《论语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人们一直强调通过反省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而最先把反思引进教学过程的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在名著《我们怎样思维》中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积极的、坚持不懈的考虑。”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由此,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活动,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是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并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和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它的目的是指导控制教学实践。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

  显然,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这种反思与通常所说的*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师合作进行。另外,反思不是简单的教学经验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学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因此,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二、教学反思的意义

  教学反思有两大目的:学会教学和学会学*。“学会教学”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教学”的过程,向自己的经历学*,逐步成为学者型教师。学会教学是反思教学的直接目的,学会学*是终极目的,要求教师从学生学会学*的角度去思考,最终实现两个“学会”的统一。

  新课程对教师的传统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经验反思的重要性也因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先进的教学观念和个人化教育哲学。

  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而止步不前。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首先是教育者的理念。教育理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正确的理念导致正确的行为,错误的理念导致错误的行为。为此,教师首先需要反思的就应该是自己的教育理念。理念不转变,只是对行为加以矫正,当然这对行为也起修正作用,但是,往往原有*惯化的不合理行为还会经常出现。教学反思的意义在于它着眼于教师知识结构中的实践性知识(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的获得、拥有和改善,而这类知识的获得,因为其特有的个体性、情境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特征,要求教师通过自我实践的反思和训练才能得到和确认,靠他人的给予似乎是不可能的。

  实践证明,凡善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步伐就会加快。在教学中,一旦教师熟悉教材,特别容易陷入机械重复的教学实践中,处在经验性思维定势、书本定势、权威定势和惰性教学之中。因此,开展教学反思,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对教师主体的发展特别重要,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会努力的去发展自我,建构自我,对自己的发展形成整体性的看法,从而不断促进自我学会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学*。

  “教然后而知困”,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教学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新方式。

  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你可能在灯光下静夜思,回顾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遥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多进行教学反思,等于在本来没有窗的墙上开了一排窗,你可以领略到前所未有的另外一面风光。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

  教学反思是教学研究成败得失,积累教学经验的一种新的极好的体栽。它贴*教师工作实际,教师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对教师的成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写教学反思教师很容易落实先进教学理念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之中,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助于教师互相交流研讨,提高其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的水*。

  三、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经常进行教学反思,问题的提出,解决的依据办法,验证的效果,反馈娇正的措施……通过这些方法,你的教学经验将日趋丰富,并时刻触发你的灵感。

  (一)要有反思的意识和*惯

  反思性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会追求更好地完成,不仅要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而且要对效果及其有关原因进行“为什么”的思考,无止境地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

  1、一个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相反,一个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因为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意识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理解不深透,它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并容易导致教师产生封闭的心态,从而不仅无助于而且可能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和理性的力量,唯其如此,经验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

  2、要为改进而反思。

  反思固然重要,但我们不是为了反思而反思,而应是为了改进而反思,要有改进、调整、行动的能力,反思出自己的问题后,要分析原因,思考改进的途径和方法,制定出一个行动计划,规定时间,在预期的期限内取得改进的实际效果。

  3、教学反思贵在坚持。

  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清楚:只有行为变成了*惯,才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才能成为一种省时省事的自然力。所以对于教学反思我们只有坚持写好每课反思哪怕只是一个点、简短的几句话,才能使教学反思逐步成为继备课、上课等基本教学实践后实现超越自我的必然行为。

  (二)教学反思的途径

  教学反思有两种形式,既可以是个人经验反思,也可以是群体性(教研组)教学反思,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去进行。

  1、自我调控

  每节课后,教师都有必要冷静反思:这样教学产生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有多少知识可以用于生产生活实践?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得是否妥当?问题的设置是否有价值?对课堂中学生的评价是否中肯等等,这些都要在静思后,重新调控,以至于使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教师的课程理念有明显的提升。

  2、互动式监督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通过教研组活动对每一位老师的教学反思进行互评,可以有效地检验其反思内容的正确性、有效性及真实性。同时,学校也应该组织相关专家或教育经验丰富者对老师们的反思进行点评。促进老师们反思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反思只靠自己的感觉,是不全面的。互动式监督会促使反思质量的提高。

  3、学生协助

  学生是检验教学成功与否的镜子,教师应抓住这一关键,适时地考查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调整、优化课堂结构,选取最合适的教学法来指导学生。学生的协助更有助教师教学反思的效果。

  (三)如何写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用*实的话来说,就是教后想想,想后写写,认真思考一下得与失,想一想,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情景是否和谐,学生积极是否调动,教学过程是否得到优化,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手段优越性是否体现,教学策略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想想后,动动笔,写中有学,学中有思,不能成文,作为随笔或记录,经常翻翻,也算多了一个不会说话的教师。

  1、新课程改革强**学反思,按照教育教学的进程大致可分为三阶段:

  a、教学前反思: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再次梳理,理清需要教给学生哪些关键概念、结论和事实;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范围对学生是否适度;所设计的活动那些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哪些条件会影响课的效果……老师如对自己过去的教学中曾遇到过哪些问题、采取的什么策略和方法去解决的、其效果如何,在课前做一个这样的反思对我们的备课也是很有帮助的。另外,根据目前所教班级学生的学力状况,

  在学*中可能会出现哪些新问题、你准备采取哪些策略和方法,也要作一个课前的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设计出新的教学方案,既可以增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又可以养成教师良好的反思*惯。

  b、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中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可预料情况发生进行的反思以及教师在和学生互动作用中,根据学生的学*效果反馈,对教学计划进行的调整。不可预料情况发生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教学计划实施的因素,因势利导,不可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根据学生反馈对教学计划的修改和调整要适当,不可大修大改。

  教学中反思要求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反馈信息,快速、灵活地做出调整和反应。

  c、在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这三个阶段周而复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缺少任何一个阶段都不全面。”

  2、教学后反思可思之处:

  ①记成功之举

  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例如:教学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方法;到达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引起教与学共振效应的途径;设计合理,条理分明的板书;课堂教学中临时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得当的具体措施;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的渗透与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在课堂中应用的感悟;教学方法的革新;学法指导的技巧等等。只有详尽地记录这些优点,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使用,并不断总结、改善,推旧出新,教学才能*于完美。

  ②记"败笔"之处

  写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即使一个教学经验非常丰富,课堂教学*乎于完美的教师,在一节课上的某些环节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败笔之处。能认真冷静地对整个教学过程加以剖析,回顾探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略,为今后的教学积累深层次经验,无疑会有锦上添花之妙用。

  ③记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要及时记录,利用课后深刻反思,否则就会不了了之,教学思路得不到拓展。

  ④记学生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今后教学丰富材料

  对于新课程,要有新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直强调“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这个理念的引领下,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灵光”出现,教师应该适时肯定他们的独特见解,进一步推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用激励的方式、方法促进发散性思维形成。这些独到的见解无疑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也可以拓宽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

  ⑤记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探索出哪些教学规律;教法、学法上有何创新;启发学生思维有何新招;重点及难点的突破与分散是否得当;课堂训练设置是否有层次感、有梯度;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知识点是否通过迁移训练得到强化等等;再次梳理之后进行必要的分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本节内容时应该如何去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与高度。

  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1)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菁华5篇)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1

  做教师的都有一个美好的心愿,那就是都想使自己的教学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可是事实如何呢?有的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真正是高质量的教学难寻难觅,甚至是教了一辈子书,却忍受了一辈子的痛苦,既享受不到成功的愉悦,又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其实这是很不幸的事情。

  提高教学质量,就那么难吗?我们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一些认真地反思,也许会有助于我们的教学。

  要想探讨教学质量问题,首先必须要明确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很多,比如先天素质、家庭影响、社会环境、办学条件等等,但是最基本的、教师可以观察到的、教师可以改变的因素主要有——学生的学*主动性、学生学*能力的培养、教师教学水*这三个方面。虽然只是三个方面,但是却涉及到我们教学的整个过程。对这几个方面我们该怎样去反思呢?

  本人将从今天开始为战斗在第一线的教师们提出一些具体的参考意见,希望老师们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一、如何对学生的学*主动性进行反思

  学生学*主动性是在所有提高教学质量的因素中占据最重要位置的一个因素,如果离开了这一点,其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在反思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去思考去观察:

  1、每讲一篇课文之前,学生是否已经主动预*并能够从中找到问题了?对这些问题是否已经在思考了?

  2、每当下课以后,学生是否围在你身边问这问那,使你离不开教室?并且学生都是在争先恐后地企盼着你的解答?

  3、你与学生在一起相处的时候,学生有没有用一些难题来考考你?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做的?

  4、每当课堂教学进入讨论阶段后,学生有没有争先恐后发言的现象?并且是努力的在为自己的观点寻找依据?

  5、每次布置作业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是否能够及时把作业交齐?作业完成的认真程度又是怎样的?

  6、作业批改后,学生有没有与你发生过争辩?有没有为自己的错误而进行观点的阐述?

  7、在课余时间或自*的时候,有没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在研究你这个学科?

  8、学生在每次考试后,是不是在对自己的错误进行思考?还是仅仅满足于修改答案?

  9、学生在学*过程中,出现疑难问题是否经过了深思熟虑后,才去请教老师?还是遇到问题不经思考就匆忙地向老师发问?

  10、学生在学*过程中,是否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问题?有没有拓展自己的学*领域?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可以经过教师本身的观察与思考得到答案的。如果你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超过半数以上的问题都是否定的答案,那么就说明你的学生学*主动性不强,就需要从学生兴趣的培养、学*动机的激发、学*积极性的调动等几个方面查找自己的原因了。

  二、如何对学生学*能力的培养进行反思

  学生学*能力培养,是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基础,也是学*主动性的升华,如果你没有注意学生学*能力培养,那么教师无论怎样努力,也是难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对这方面应该怎样去反思呢?

  1、在课堂讨论的教学环节中,针对某一个问题,你采取的是怎样的指导思路?是不是二名以上的学生回答不出来的时候,教师就急于把答案说出来了?

  2、有没有具体措施来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学生的回答教师不满意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是继续把问题进一步分解,还是转换了话题?

  3、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教师是积极地旁观还是时常打断学生的回答?

  4、在教学过程中,你教给学生学*方法了吗?尤其是在布置背诵的任务时你是否告诉了他们怎样去背诵?

  5、每一个教学阶段完成后,你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了吗?有没有做过把学过的内容进行梳理后整理在一起?

  6、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是自己首先进行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还是先从教师那里得到指点后再去完成任务?

  7、每次讲解*题时教师是否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后再去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8、在课堂上,教师能否创造出使学生与教师展开争论的契机?能否创造出使学生在课堂的讨论阶段展开相互争辩的教学情境?

  9、讨论问题时,学生时常会存在不同意见的现象,教学过程中,你是怎样做的?是草草结束讨论,还是给以深入引导,尤其是在时间不够用的情况下,是否教师直接给出了答案?

  10、每当学生课下向教师探讨问题时,教师是满怀热情地为学生指出解题思路,还是匆忙地敷衍了事?是教给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还是只告诉答案?

  以上每一项内容都是紧紧围绕学生学*学*能力培养而涉及到的反思内容,在对自己是如何对学生学*能力进行培养的表现进行反思时,可以参照上面所列出的条款展开自我检查,如果有半数以上的项目都是否定的答案,那么你就要思索一下该怎样去为培养学生的学*能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了。

  三、如何对教师自己进行教学水*的反思

  对教师的教学水*进行评价,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最清楚的就应该是学生了。如果我们学会从学生的外在表现中发现自己教学水*的不足,那么你的教学一定会前进一大步的。我们在对自己的教学水*进行反思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观察。

  1、在教学时,你的学生是以怎样的表情来听课的?是不是始终处于一种思考的状态?面部表情是不是有一种满足的微笑?

  2、每当你提出一个问题后,是不是多数学生都会积极响应?进而展开热烈的讨论?还是处于一种沉闷的气氛中,学生不为教师的焦急所动?

  3、课堂上你为学生留下的有效时间是多少?能不能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学生在积极地活动?

  4、你在备课的时候,是否注意了学生的不同层次问题?是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思考题?

  5、每一篇课文是否使用了不同的导入方法?在备课时是否去设计了一种堂堂有别、课课有新、篇篇有异的教学过程?

  6、在讲解文章时,是否注意了利用教材中的空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使学生享受到想象过程的神奇魅力?

  7、教学过程中,是否注意到了对语言的锤炼?能不能保证每一节课都是在一种神采飞扬的精神状态下使学生受到感染?

  8、是否注意到了课外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否做到每一节课都为学生带来一些教材中所没有的新信息?

  9、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做到把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是否做到了交融?

  10、在课堂上,你对学生是表扬多,还是批评指责多?当学生回答问题比较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2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因此,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

  (1)、写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的重点。

  (3)、写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

  (4)、写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而言之,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3

  做教师的都有一个美好的心愿,那就是都想使自己的教学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可是事实如何呢?有的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真正是高质量的教学难寻难觅,甚至是教了一辈子书,却忍受了一辈子的痛苦,既享受不到成功的愉悦,又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其实这是很不幸的事情。

  提高教学质量,就那么难吗?我们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一些认真地反思,也许会有助于我们的教学。

  要想探讨教学质量问题,首先必须要明确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很多,比如先天素质、家庭影响、社会环境、办学条件等等,但是最基本的、教师可以观察到的、教师可以改变的因素主要有——学生的学*主动性、学生学*能力的培养、教师教学水*这三个方面。虽然只是三个方面,但是却涉及到我们教学的整个过程。对这几个方面我们该怎样去反思呢?

  本人将从今天开始为战斗在第一线的教师们提出一些具体的参考意见,希望老师们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一、如何对学生的学*主动性进行反思

  学生学*主动性是在所有提高教学质量的因素中占据最重要位置的一个因素,如果离开了这一点,其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在反思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去思考去观察:

  1.每讲一篇课文之前,学生是否已经主动预*并能够从中找到问题了?对这些问题是否已经在思考了?

  2.每当下课以后,学生是否围在你身边问这问那,使你离不开教室?并且学生都是在争先恐后地企盼着你的解答?

  3.你与学生在一起相处的时候,学生有没有用一些难题来考考你?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做的?

  4.每当课堂教学进入讨论阶段后,学生有没有争先恐后发言的现象?并且是努力的在为自己的观点寻找依据?

  5.每次布置作业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是否能够及时把作业交齐?作业完成的认真程度又是怎样的?

  6.作业批改后,学生有没有与你发生过争辩?有没有为自己的错误而进行观点的阐述?

  7.在课余时间或自*的时候,有没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在研究你这个学科?

  8.学生在每次考试后,是不是在对自己的错误进行思考?还是仅仅满足于修改答案?

  9.学生在学*过程中,出现疑难问题是否经过了深思熟虑后,才去请教老师?还是遇到问题不经思考就匆忙地向老师发问?

  10.学生在学*过程中,是否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问题?有没有拓展自己的学*领域?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可以经过教师本身的观察与思考得到答案的。如果你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超过半数以上的问题都是否定的答案,那么就说明你的学生学*主动性不强,就需要从学生兴趣的培养、学*动机的激发、学*积极性的调动等几个方面查找自己的原因了。

  二、如何对学生学*能力的培养进行反思

  学生学*能力培养,是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基础,也是学*主动性的升华,如果你没有注意学生学*能力培养,那么教师无论怎样努力,也是难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对这方面应该怎样去反思呢?

  1.在课堂讨论的教学环节中,针对某一个问题,你采取的是怎样的指导思路?是不是二名以上的学生回答不出来的时候,教师就急于把答案说出来了?

  2.有没有具体措施来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学生的回答教师不满意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是继续把问题进一步分解,还是转换了话题?

  3.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教师是积极地旁观还是时常打断学生的回答?

  4.在教学过程中,你教给学生学*方法了吗?尤其是在布置背诵的任务时你是否告诉了他们怎样去背诵?

  5.每一个教学阶段完成后,你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了吗?有没有做过把学过的内容进行梳理后整理在一起?

  6.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是自己首先进行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还是先从教师那里得到指点后再去完成任务?

  7.每次讲解*题时教师是否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后再去继续进行下一

  步的分析?

  8.在课堂上,教师能否创造出使学生与教师展开争论的契机?能否创造出使学生在课堂的讨论阶段展开相互争辩的教学情境?

  9.讨论问题时,学生时常会存在不同意见的现象,教学过程中,你是怎样做的?是草草结束讨论,还是给以深入引导,尤其是在时间不够用的情况下,是否教师直接给出了答案?

  10.每当学生课下向教师探讨问题时,教师是满怀热情地为学生指出解题思路,还是匆忙地敷衍了事?是教给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还是只告诉答案?

  以上每一项内容都是紧紧围绕学生学*学*能力培养而涉及到的反思内容,在对自己是如何对学生学*能力进行培养的表现进行反思时,可以参照上面所列出的条款展开自我检查,如果有半数以上的项目都是否定的答案,那么你就要思索一下该怎样去为培养学生的学*能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了。

  三、如何对教师自己进行教学水*的反思

  对教师的教学水*进行评价,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最清楚的就应该是学生了。如果我们学会从学生的外在表现中发现自己教学水*的不足,那么你的教学一定会前进一大步的。我们在对自己的教学水*进行反思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观察。

  1.在教学时,你的学生是以怎样的表情来听课的?是不是始终处于一种思考的状态?面部表情是不是有一种满足的微笑?

  2.每当你提出一个问题后,是不是多数学生都会积极响应?进而展开热烈的讨论?还是处于一种沉闷的气氛中,学生不为教师的焦急所动?

  3.课堂上你为学生留下的有效时间是多少?能不能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学生在积极地活动?

  4.你在备课的时候,是否注意了学生的不同层次问题?是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思考题?

  5.每一篇课文是否使用了不同的导入方法?在备课时是否去设计了一种堂堂有别、课课有新、篇篇有异的教学过程?

  6.在讲解文章时,是否注意了利用教材中的空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使学生享受到想象过程的神奇魅力?

  7.教学过程中,是否注意到了对语言的锤炼?能不能保证每一节课都是在一种神采飞扬的精神状态下使学生受到感染?

  8.是否注意到了课外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否做到每一节课都为学生带来一些教材中所没有的新信息?

  9.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做到把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是否做到了水**融?

  10.在课堂上,你对学生是表扬多,还是批评指责多?当学生回答问题比较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4

  1、教育观念的反思。一节课下来后,教师要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否体现了课改的要求,是否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也就是说教师要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教师的反思才能促使自身观念不断更新、不断发展。

  2、教学任务的反思。这节课我想教什么?我教了什么?想教什么是指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我教了什么,则为一节课完成的教学任务。任务是否全部完成,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较好的突破。每节课后,教师都要反思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完成任务,是什么原因?重点没突出、难点没突破又是什么原因?如果这节课任务完成的好,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你又有什么收获?

  3、教学能力的反思。教学能力的反思是指对自己教学功底的充实、教学经验的升华和教学*惯的革新。一名教师应当在具备教学基本功力的基础上追求专长突出。教师要对自己的能与不能有理智的认识。让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扬长避短,形成适合自己情况的教学模式。这节课你是否运用了新的教法?是否把握住知识的停靠点,解决了“学会”问题?是否把握住情感激发点,解决了“乐学”问题?是否把握住思维展开点,解决了“会学”问题?是否把握住能力的生长点,解决了“精学”的问题?

  4、学生学*行为的反思。教学任务完成的怎样,不仅看教师教完了没有,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学到了多少。教师所教的内容如果学生都掌握了才可以说教学任务完成了。这就要反思学生学得怎样。因为只有学生方法对头,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真正完成。那么,这节课是否你讲得精彩极了而学生听得糟糕透了?你是否只关注了自己的教法而忽视了主体?如果教师能让学生乐意地参与学*,那么,他们不仅能学到知识和技能同时相应的情感态度也可以得到升华。反之,学生往往只学到了知识和技能,相应的情感态度是不会得到提升的。因此,课后征求学生意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反思尤为重要。

  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是教师对自我教学的重新构建。通过反思发现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寻求解决的办法和策略,再监测实施策略的效果,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学生,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5

  一、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新方式。它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人员的学者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

  二、“教学反思”思什么?

  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学;别人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教师要反思的内容很多,但以下几方面是反思的重点。

  反思成功得意之处。如教学中引起师生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上一些精彩的师生对答、学生争论等;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的体会; 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进和创造性的处理。这些可供以后教学时参考,有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的功效。 反思失误之处。侧重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失误之处,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学*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小组合作学*有没有流于形式;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的兴趣如何等等。对他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出深刻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的借鉴,同时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教学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和“二度设计”的新方案。 反思学生见解。学生的一些独特见解犹如智慧的火花,不仅能启发同伴,对教师的教学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作用。如课堂上学生的独特见解、学生的精彩回答、学生的创新思维等都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对世界的独特感受,是十分丰富的可贵的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

  反思学生的问题和建议。学生在学*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也必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个别的,有些是普遍的,也有些是教师意想不到的,还有一些是富有创新性的。可能有的问题一时难以解答,教师就应及时记录下来这些问题,并及时反思,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症下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能促进自身教科研水*的提高。同时,还关注了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和体现了教学民主意识。还有对于学生的教学建议也应该做必要的记录和反思。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总结发扬教学的成功经验,改正弥补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三、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一)选准反思对象

  “教学反思”的主要对象有:回顾反思、记录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理念;观摩反思同事的教学行为和理念,参与集体交流研讨,诊断自己或同事的教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反思公开发表的课堂实录(课例)意图、理念,对比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别人成果的可资借鉴之处。

  (二)熟悉反思过程

  反思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也有人以经验学*理论为基础,将教师反思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在此过程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三)明确反思方式

  1、内省式反思,即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来进行反思,可通过反思日记、课后备课、成长自传等方式完成。

  2、 学*式反思,即通过理论学*或通过与理论对照进行反思。

  3、 交流式反思,即通过与他人交流来进行反思,可用观察交流、学生反馈、专家会诊和微格教学等方法。观摩交流,即教师之间相互观摩,根据交流观摩的实际情景,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反馈,即教师通过从学生那里了解到的自己教学效果情况,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使之达到学生期望的效果。专家会诊,即专业研究人员、学校领导、同行教师定期对教师教学行为会诊,从中发现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并通过共同研究来解决问题。微格教学,即以少数学生、教师或专家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把教学过程制成录像,课后反复观看交流,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4、 研究式反思,即通过教学研究来进行反思。以研究的态度从事教学、以研究的视角反思教学、以反思的成果改进教学。

  (四)掌握反思方法

  1、 自我提问法

  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提高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在计划时间内回答完问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出现理解分歧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怎样的策略与措施更有效”,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

  2、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合作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种“形式化”的讨论。“如何使讨论有序又有效地展开”即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问题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一问题广泛地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行动方案,展开研究活动,并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最后撰写出研究报告。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行动研究,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必将有很大的提高。

  3、 教学诊断法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法或小组“头脑风暴”法,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历”,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4、 交流对话法

  教师间充分的对话交流,无论对群体的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如在集体备课时,教师可以向同事提出自己在教材解读、教材处理、教学策略、学生学*等方面遇到的疑点与困惑,请大家帮助分析、诊断、反思,并集思广益提出解决办法。这样合作反思、联合攻关,可达到相互启发、资源共享、共同成长的目的。

  5、 案例研究法

  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和访谈等形式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然后对案例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教师既可以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也可以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进行研讨,还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学理论问题进行阐释。如发表于《中小学管理》2005年第1期上的《一次失败的集体备课》案例分析,就是一个用案例分析法对一次集体备课行为的失败原因与启示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反思解读的典型案例。

  6、 观摩分析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在观摩中,教师应分析其他教师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这样组织课堂教学;我上这一课时,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我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从他们的教学中我受到了哪些启发;如果我以后教这一课时,会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提高。如前不久我观摩一位实*教师《我的读书生活》一课,遇到这样一个情况:教学完成后,教师请学生谈谈阅读的体会,学生们纷纷发言:“我喜欢读书,因为我觉得读书有无穷的乐趣。”“我用一句名言概括我的阅读体会:‘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书虽然很苦很累,但为了将来的生存和发展,又必须下苦功夫读书。”“我觉得读书苦中有乐。”正在兴头上,班上一位后进生霍地站起来大声说:“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引得全班哄堂大笑,部分同学还点头表示赞同,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实*老师慌了神,不知怎样应付,只好微笑着以一句“这就是你的体会?”草草收兵。可不能小看这个小插曲。因为它可以检验出老师是否具有教学机智,又关系到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还关系到老师是否对学生成长坚持了正面引导。这就是一个很有反思研讨价值的失败案例。

  7、 总结记录法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呈现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学生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是否得到了富有成效的训练,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写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其成败得失的原因何在,还有什么困惑?等等。把这些想清楚,作为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五)养成反思*惯

  教师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不断反思、重构自己对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基本看法的过程。让教师真正意识到并切身体验到反思对其专业发展的作用,对于督促教师自觉进行反思、养成良好的反思*惯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自身也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创造良好的反思氛围,养成自觉反思的良好*惯。

  四、教学反思只是课后才做的事吗?

  其实不然,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个阶段的特殊任务。“教学反思”不单单是教学经验、教训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就一节课而言,教学反思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而不应该只是课后才做的事。课前反思可以明确目标,加强自觉实践;课中反思可以调控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课后反思可以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一句话,时时是反思之时,处处是反思之地。

  五、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一)从文体结构上,我们建议把“教学反思”看成“一事一议”的实用性论文。其写作结构概括为“教学实例—得失(成败)分析—理性思考”,第一、二部分是“反”,第三部分是重点,应该详写,尽量写出深刻的切实可行的方案策略。

  一般来说,首先叙述具体的教学活动(应该简略些),接着分析在这一活动中自己的成败得失之处,最后针对成败得失,结合新课程、新理念谈对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二)从写作内容上看,大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选择话题来写“教学反思”:

  1、写成功之处 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有意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把他们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刨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时的参照物。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事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的主人,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本节课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即使到位。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而言之,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2)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五)份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1

  教学反思作为在校本教研中推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自身的教育教学水*的一项重点内容在全校开展,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不但详尽而且深刻,但大部分教师对教学反思的理解以及看法还存在一定差距。那么,如何做好“教学反思”工作,通过学*我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

  作为一个日常反思概念,人们容易将“反思”等同于“反省”,在这个意义上,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或描述。在我国,“反省”观念由来已久,孔子提倡“仁”的观念并强调士人的内省能力,反省一直是儒家弟子的自我要求,例如在《论语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人们一直强调通过反省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而最先把反思引进教学过程的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在名著《我们怎样思维》中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积极的、坚持不懈的考虑。”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由此,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活动,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是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并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和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它的目的是指导控制教学实践。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

  显然,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这种反思与通常所说的**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师合作进行。另外,反思不是简单的教学经验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学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因此,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二、教学反思的意义

  教学反思有两大目的:学会教学和学会学*。“学会教学”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教学”的过程,向自己的经历学*,逐步成为学者型教师。学会教学是反思教学的直接目的,学会学*是终极目的,要求教师从学生学会学*的角度去思考,最终实现两个“学会”的统一。

  新课程对教师的传统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经验反思的重要性也因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先进的教学观念和个人化教育哲学。

  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而止步不前。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首先是教育者的理念。教育理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正确的理念导致正确的行为,错误的理念导致错误的行为。为此,教师首先需要反思的就应该是自己的教育理念。理念不转变,只是对行为加以矫正,当然这对行为也起修正作用,但是,往往原有*惯化的不合理行为还会经常出现。教学反思的意义在于它着眼于教师知识结构中的实践性知识(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的获得、拥有和改善,而这类知识的获得,因为其特有的个体性、情境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特征,要求教师通过自我实践的反思和训练才能得到和确认,靠他人的给予似乎是不可能的。

  实践证明,凡善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步伐就会加快。在教学中,一旦教师熟悉教材,特别容易陷入机械重复的教学实践中,处在经验性思维定势、书本定势、权威定势和惰性教学之中。因此,开展教学反思,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对教师主体的发展特别重要,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会努力的去发展自我,建构自我,对自己的发展形成整体性的看法,从而不断促进自我学会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学*。

  “教然后而知困”,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教学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新方式。

  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你可能在灯光下静夜思,回顾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遥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多进行教学反思,等于在本来没有窗的墙上开了一排窗,你可以领略到前所未有的另外一面风光。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

  教学反思是教学研究成败得失,积累教学经验的一种新的极好的体栽。它贴*教师工作实际,教师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对教师的成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写教学反思教师很容易落实先进教学理念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之中,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助于教师互相交流研讨,提高其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的水*。

  三、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经常进行教学反思,问题的提出,解决的依据办法,验证的效果,反馈娇正的措施……通过这些方法,你的教学经验将日趋丰富,并时刻触发你的灵感。

  (一)要有反思的意识和*惯

  反思性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会追求更好地完成,不仅要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而且要对效果及其有关原因进行“为什么”的思考,无止境地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

  1、一个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相反,一个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因为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意识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理解不深透,它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并容易导致教师产生封闭的心态,从而不仅无助于而且可能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和理性的力量,唯其如此,经验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

  2、要为改进而反思。

  反思固然重要,但我们不是为了反思而反思,而应是为了改进而反思,要有改进、调整、行动的能力,反思出自己的问题后,要分析原因,思考改进的途径和方法,制定出一个行动计划,规定时间,在预期的期限内取得改进的实际效果。

  3、教学反思贵在坚持。

  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清楚:只有行为变成了*惯,才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才能成为一种省时省事的自然力。所以对于教学反思我们只有坚持写好每课反思哪怕只是一个点、简短的几句话,才能使教学反思逐步成为继备课、上课等基本教学实践后实现超越自我的必然行为。

  (二)教学反思的途径

  教学反思有两种形式,既可以是个人经验反思,也可以是群体性(教研组)教学反思,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去进行。

  1、自我调控

  每节课后,教师都有必要冷静反思:这样教学产生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有多少知识可以用于生产生活实践?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得是否妥当?问题的设置是否有价值?对课堂中学生的评价是否中肯等等,这些都要在静思后,重新调控,以至于使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教师的课程理念有明显的提升。

  2、互动式监督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通过教研组活动对每一位老师的教学反思进行互评,可以有效地检验其反思内容的正确性、有效性及真实性。同时,学校也应该组织相关专家或教育经验丰富者对老师们的反思进行点评。促进老师们反思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反思只靠自己的感觉,是不全面的。互动式监督会促使反思质量的提高。

  3、学生协助

  学生是检验教学成功与否的镜子,教师应抓住这一关键,适时地考查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调整、优化课堂结构,选取最合适的教学法来指导学生。学生的协助更有助教师教学反思的效果。

  (三)如何写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用*实的话来说,就是教后想想,想后写写,认真思考一下得与失,想一想,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情景是否和谐,学生积极是否调动,教学过程是否得到优化,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手段优越性是否体现,教学策略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想想后,动动笔,写中有学,学中有思,不能成文,作为随笔或记录,经常翻翻,也算多了一个不会说话的教师。

  1、新课程改革强**学反思,按照教育教学的进程大致可分为三阶段:

  a、教学前反思: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再次梳理,理清需要教给学生哪些关键概念、结论和事实;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范围对学生是否适度;所设计的活动那些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哪些条件会影响课的效果……老师如对自己过去的教学中曾遇到过哪些问题、采取的什么策略和方法去解决的、其效果如何,在课前做一个这样的反思对我们的备课也是很有帮助的。另外,根据目前所教班级学生的学力状况,

  在学*中可能会出现哪些新问题、你准备采取哪些策略和方法,也要作一个课前的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设计出新的教学方案,既可以增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又可以养成教师良好的反思*惯。

  b、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中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可预料情况发生进行的反思以及教师在和学生互动作用中,根据学生的学*效果反馈,对教学计划进行的调整。不可预料情况发生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教学计划实施的因素,因势利导,不可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根据学生反馈对教学计划的修改和调整要适当,不可大修大改。

  教学中反思要求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反馈信息,快速、灵活地做出调整和反应。

  c、在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这三个阶段周而复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缺少任何一个阶段都不全面。”

  2、教学后反思可思之处:

  ①记成功之举

  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例如:教学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方法;到达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引起教与学共振效应的途径;设计合理,条理分明的板书;课堂教学中临时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得当的具体措施;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的渗透与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在课堂中应用的感悟;教学方法的革新;学法指导的技巧等等。只有详尽地记录这些优点,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使用,并不断总结、改善,推旧出新,教学才能*于完美。

  ②记"败笔"之处

  写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即使一个教学经验非常丰富,课堂教学*乎于完美的教师,在一节课上的某些环节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败笔之处。能认真冷静地对整个教学过程加以剖析,回顾探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略,为今后的教学积累深层次经验,无疑会有锦上添花之妙用。

  ③记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要及时记录,利用课后深刻反思,否则就会不了了之,教学思路得不到拓展。

  ④记学生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今后教学丰富材料

  对于新课程,要有新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直强调“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这个理念的引领下,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灵光”出现,教师应该适时肯定他们的独特见解,进一步推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用激励的方式、方法促进发散性思维形成。这些独到的见解无疑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也可以拓宽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

  ⑤记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探索出哪些教学规律;教法、学法上有何创新;启发学生思维有何新招;重点及难点的突破与分散是否得当;课堂训练设置是否有层次感、有梯度;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知识点是否通过迁移训练得到强化等等;再次梳理之后进行必要的分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本节内容时应该如何去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与高度。

  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2

  我教初中数学二十多年,初中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痛苦,苦得不知学*的乐趣在哪里。以致于许多学生厌学。我认为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一线教师,有些问题是我们无法改变的,而教师本身素质和能力问题,是能够改变的。下面我就从有效教学理念出发,结合数学教学的实际来谈几个问题。

  一、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

  所谓教学,是指由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的所有行为。它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学*动机,因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二是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生只有知道学了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去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为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所谓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二、实现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

  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要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有准确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数学是做出来的,讲得再多最后还是要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才能逐步的理解。总而言之,这些老生常谈的教学常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去摸索和感悟,才能在教学实际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最大可能地实现有效教学。因此,要做一名优秀教师光有热情和奉献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要实现有效、高效的教学,还要有足够的智慧,和需要教师的自觉学*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掌握有效学*的方法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教学活动之前,每位教师不仅要认真备好课堂教学的内容,更要充分备好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学*去掌握知识的手段和方法,备好如何去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环境不同,情景不同,学生接受知识的情绪不同,学生学*的有效性也不同。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具有教育机智。只有当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中,我们的教学才可能实现有效乃至高效的目标。要让学生学*有效,教师在备课中首先要确保有效,只有有效的教学方案,才能保证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四、合理布置作业和及时批改作业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完成作业是学生主要的课余自修活动。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是不是一定要按部就班地认真去完成。我们知道,完成作业的目的不外乎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巩固,查漏补缺,深化提高。当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作业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当然,教师一定要做到认真地批改作业,从批改作业中贴*学生,了解学生的学*情况,从批改作业中走进学生的思维,在作业中检验我们的教学效果,这对于我们实现有效教学大有益处。

  五、有效教学的评估应该建立在学生有效学*的基础上

  当我们把教学活动的重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以后,我认为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就应该是:教师的教学能否使学*者在课堂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能够让学生实现有效学*的课就是好课;能让大多数甚至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相当程度上实现有效学*的课是最好的课。以往听课我们只专注老师的表现,实际上听课更多是看老师设计的教学过程在学生中所形成的广度、深度、自觉度如何,学生学的成效如何。

  六、提高学困生的学*能力是全面实现有效教学的基本任务

  要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关注学困生是极其必要也是极其艰巨的教育任务。在教学实际工作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无端的指责学生不努力是不合适的。只有及时了解他们的学*困难,做到持之以恒,并及时给予他们切实的帮助,考虑他们的需要,给予必要的小灶式指导,这些都是帮助学困生提高学*能力的有效措施,然而,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热情鼓励他们不断进取,使他们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学*兴趣。有了学*兴趣,就会有努力方向,然后才会有他们的自觉行动。学困生是最需要老师帮助的群体,在帮助学困生工作方面,教师一定要有计划,要讲策略,对于学生存在的学*困难问题,教师心目中要有足够的认识,对于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应采取紧逼顶人的方法,通过与家长联系配合一定要让他完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对他们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老师要及时给予个别辅导,扫除学*上的障碍,以便使他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学*。有效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学*的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所以说,对学困生有效帮助是实现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面对有效学*这个话题,广大教师也会有各自的妙法,但有一点肯定是一致的,即是每个教师面对自己的学生,一定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天下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关键是看我们教师怎样教,是不是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有没有管用的教学的良策和方法。教师应该有追求卓越的美好愿望,但在追求卓越的同时,却不能丢下一个人,因为,这才是我们教师有效教学的终极追求。

  总之,要达到有效数学教学,作为一名一线教师,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不但自己要深入钻研,而且要与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争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3

  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先进教学方法的*台,通过学*,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动。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要不断地加强学*、培训,不断的创新实践

  作为教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才能做好本职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培训,不断的创新实践,多听取有益的各种意见,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到自己的课堂,改进、柔和、消化,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二、教师应树立新课程意识

  通过学*,我知道教师的课程观不能停留在“课程即教材”这一层面上,课程也是师生共同构建学*经验的过程。课程不再是由专家编制、教师执行的,物化的、静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态,课程也是师生在教学**同创制的、鲜活的、过程性的、发展着的活动形态。课程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意识。正如著名课程专家斯腾豪斯所说,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探究、创新的精神。

  三、要热爱教育事业

  我觉得不管是优秀教师还是普通教师,首先,自己要热爱教育事业。既然选择了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就要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就要不断实践,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其次,对教师而言强烈的责任心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这种责任心主要体现在对自己的每一位学生负起责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促进他们的个性健康发展。

  另外,教师*时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较长,学生喜欢模仿其一言一行,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有的可能孩子的一生。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身正为范,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

  这次的培训学*,让我有了紧迫感。要成为一名好教师,我要学*的、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教育作为一门艺术,而我们怎样成为一名艺术家,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提高我们的教育管理水*和我们的教育科研能力,提高自身修养。虽然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有了一些进步,但这个培训让我进一步丰富自已的专业知识,提高理论水*,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总之,通过这次培训的学*收获很大,同时我也努力将这次的学*收获尽快地运用到我的工作实践中,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勤反思、勤总结、勤思考

  要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反思着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多学*、多请教、多征求别人意见,多写教育教学论文,定期给自己总结反思,有过改之,以期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和要求。

  总之,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深刻意识到:自己的知识、能力与骨干教师还有一定差距,与一同学*的其他学员有一定差距,所以从现在起制定好个人工作计划,不断地学*,不断地充实,不断地实践创新,争取教育教学中做出一定成绩。

  五、教师要终生学*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的意识,把不断学*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资源和学*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要成为一名好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观念。通过学*让我认识到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者。打破传统的、陈旧的教育理念、理论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学的、先进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教育思想体系,必须与时俱进。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础上,强调打破教育霸权,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教育者的头脑,使之打破其坚冰一样的由陈旧的知识和经验累积起来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么,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4

  美术活动《月光下》我把它设计成一个美工综合活动,采用折纸、剪贴、绘画相结合的美工形式完成整幅作品。让幼儿先在黄色纸上画一个圆形月亮,剪贴到纸上,然后用正方形的纸折出房子,贴到纸上,再用广告纸剪贴画、动物,最后用蜡笔画出星星。活动前我做好充分的准备:胶水、剪刀、油画棒,黑色底版纸、折纸材料、黄色小卡纸整整齐齐地放在桌上。老师讲解以后小朋友开始动手,刹那间整齐的桌面乱了起来,这边蜡笔撒了,那边胶水倒翻了,有的小朋友还把剪下来的东西贴到旁边小朋友的纸上了……,老师忙得晕头转向。

  活动的设想是让幼儿采用多种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表现月光下的情景,每个步骤分开来看挺简单的,但是结合起来却是意想不到的杂乱,特别是对刚进入中班的幼儿来说,缺乏操作的条理性,顾左不顾右,桌面上这么多操作材料,影响了孩子的操作思维和空间,最后导致活动混乱。

  看来,教师在活动设想中考虑欠周到,应该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根据操作常规建立情况逐步增加操作材料,而不能一下子提供这么多材料和工具,弄得孩子们手忙脚乱。可以在绘画的基础上增加折纸粘贴,房子用折叠的方式,其余的内容则采用绘画的方式,这样既利于幼儿操作,又把两种美工技能结合起来,这样的调整可以使活动更有秩序。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5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活动。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我有如下浅见。

  1、教育观念的反思。一节课下来后,教师要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否体现了课改的要求,是否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也就是说教师要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教师的反思才能促使自身观念不断更新、不断发展。

  2、教学任务的反思。这节课我想教什么?我教了什么?想教什么是指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我教了什么,则为一节课完成的教学任务。任务是否全部完成,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较好的突破。每节课后,教师都要反思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完成任务,是什么原因?重点没突出、难点没突破又是什么原因?如果这节课任务完成的好,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你又有什么收获?

  3、教学能力的反思。教学能力的反思是指对自己教学功底的充实、教学经验的升华和教学*惯的革新。一名教师应当在具备教学基本功力的基础上追求专长突出。教师要对自己的能与不能有理智的认识。让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扬长避短,形成适合自己情况的教学模式。这节课你是否运用了新的教法?是否把握住知识的停靠点,解决了“学会”问题?是否把握住情感激发点,解决了“乐学”问题?是否把握住思维展开点,解决了“会学”问题?是否把握住能力的生长点,解决了“精学”的问题?

  4、学生学*行为的反思。教学任务完成的怎样,不仅看教师教完了没有,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学到了多少。教师所教的内容如果学生都掌握了才可以说教学任务完成了。这就要反思学生学得怎样。因为只有学生方法对头,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真正完成。那么,这节课是否你讲得精彩极了而学生听得糟糕透了?你是否只关注了自己的教法而忽视了主体?如果教师能让学生乐意地参与学*,那么,他们不仅能学到知识和技能同时相应的情感态度也可以得到升华。反之,学生往往只学到了知识和技能,相应的情感态度是不会得到提升的。因此,课后征求学生意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反思尤为重要。

  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是教师对自我教学的重新构建。通过反思发现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寻求解决的办法和策略,再监测实施策略的效果,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学生,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3)

——《玩具进行曲》教学设计及反思3篇

  活动目标:

  1、学会歌曲《玩具进行曲》,能有表情地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欢快情绪。

  2、进一步感知和表现歌曲的乐句。

  3、积极愉快地参与游戏,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钟声音乐)、玩具进行曲音乐。

  2、请帖、节奏卡、彩带、玩具若干。头饰:手指士兵、国王。

  3、影像资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有这样一个玩具王国,里面住着很多神奇的玩具,每当深夜钟声响起的时候,它们就会出来活动,等到清晨天亮的时候,它们又会回到原来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感受玩具们是怎样出来活动的。(放音乐)幼儿随教师做出玩具由睡觉——慢慢醒来——揉揉眼睛、伸伸懒腰、摇摇脑袋、还长出小手——跳舞——睡觉。

  2、老师要告诉小朋友们一个好消息,老师今天收到玩具王国的国王送来的请帖,他邀请我们到玩具王国参加他们的联欢会,你们想去吗?我们准备一个节目好不好,老师知道玩具国有一首很好听的歌叫《玩具进行曲》,我们把它学会去玩具国参加联欢会好吗?

  二、学*新课。

  1、教师清唱一遍歌曲(边唱边做动作)

  2、这首歌曲听上去比较欢快,小朋友想一想它会是几拍子的音乐?在去玩具国之前,我们要先知道破译玩具国大门的密码,老师这有一个开启玩具国大门的密码xx你们在按门铃时门铃通常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叮咚)我们一起把密码说出来(叮咚叮咚)

  3、发声练*

  4、教师给幼儿放影像让幼儿欣赏。幼儿欣赏后说出画面上都有谁?分别在做什么?

  (1)、师弹唱旋律教歌词。

  (2)、教师教幼儿歌曲。要求幼儿用表演唱的姿势演唱。

  三、活动延伸

  1、教师扮演手指士兵进行军训: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稍息、立正、原地踏步走、在头上、肩上、腿上、脚上走。

  军训完毕(放音乐)幼儿随手指士兵边唱边做手指游戏绕场两周来到玩具国的门口。按门铃

  幼儿一起说出密码:叮咚叮咚

  2、国王:欢迎你们来到我们王国来,你们已经破译了我们王国大门的密码,你们真棒,请进!

  幼儿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表演。游戏规则:幼儿分成两组,音乐开始,唱到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时,第一组幼儿走出来在彩带上踏步;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时,第二组幼儿走出,在彩带上踏步,第一组幼儿退回去,在彩带后踏步,以此类推。

  3、国王为幼儿准备玩具,依据所提供的.玩具进行创编歌曲。

  教师教育幼儿在玩玩具时要注意爱护玩具,轻拿轻放,不要用力摔破坏玩具,有玩具小朋友要一起玩,不要抢。

  4、幼儿随音乐边唱边走出活动室。

  设计意图:《玩具进行曲》是小班上学期主题四教学活动二中的教学活动,我在原来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度开发,设计了一节音乐活动。意图让孩子听音乐做模仿动作,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并能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做出不同的反应。

  活动准备:

  《玩具进行曲》音乐、铃鼓一个、PPT课件

  活动目标:

  根据音乐快慢做模仿动作,感受律动活动带来的快乐;

  体验歌曲表现出的轻松愉快的情趣。

  活动重难点:

  能根据音乐快慢做模仿动作,感受律动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策略: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次活动主要运用观察法、模仿法、情景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开展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景和游戏中达成教学目标。

  活动过程:

  导入环节:创设意境,引导幼儿入场。

  观看课件,欣赏歌曲,并观察吹喇叭和开汽车的动作,引导幼儿尝试模仿吹喇叭和开汽车的动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各种动作和表情,体会模仿的快乐。

  运用乐器练*不同的快慢变化,培养幼儿听节奏快慢反应的能力,初步完成了听音乐快慢节奏的不同做不同的动作。

  幼儿听音乐感受节奏快慢,用拍手、拍腿等动作随音乐拍出快慢节奏,进一步感受音乐的快慢变化,突破活动的难点。

  玩《迎新娘》的游戏,运用游戏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继续根据节奏的快慢变化做模仿动作,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模仿兴趣,强化幼儿模仿经验,达成活动目标。

  结束:

  师幼随音乐结束活动。

  一、目标:

  1、了解进行曲的性质,有兴趣地学唱歌曲。

  2、能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内容。

  二、准备:

  小猫、小狗、小气车和小娃娃的玩具及头饰。 歌曲录音磁带。

  三、过程:

  1、感受歌曲旋律,幼儿倾诉音乐: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4)

——*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论文3篇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为城市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本文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1 生态城市的内涵和主要特点

  1.1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 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2.1 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 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 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 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 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衡协调的区域才有*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2 *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2.1 目前的城市状况

  “九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大发展的五年,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全国有36%城市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大气污染十分突出,受监测的341个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仍然严重;全国城市垃圾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还不到总量的10%;城市噪音扰民十分普遍,2001年监测区域55.7%的城市噪音处于中度以上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市民发生多种疾病。

  2.2 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最*几年,*城市规划学会,*生态学会以及他们的地方学会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地方性学术讨论会,将学术研究与交流推到了高潮。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于2002年8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市召开,《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是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将对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3 *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3.1 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笔者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创建清洁、优美、安静的城市,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的生态产业和人们的需求与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与功能相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

  3.2 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我国是发展*家,综合国力、科技水*、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针对环境差、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提出以下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3.2.1 转变思想,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从不可持续发展思想向可持续发展思想转变。其内涵包括:从追求*期的直接经济效果转向追求长期的间接经济效果;从追求单一的经济高效率转向追求经济、生态合并的高效率。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转变就不可能有忧患意识、危机感和责任感。这对决策者和企业家尤为重要。因为决策者的思想影响一片,企业家影响一个企业,企业往往是环境污染大户。我国目前的干部制度是任期制,任期内的绩效考核主要还是经济绩效。这很容易使干部产生急功*利的思想。要完成这种思想转变必须把干部任期内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功与过作为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历史文化,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除了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外,还应:

  (1)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

  (2)使市民形成“向自然资源索取是有代价的,污染是要付费的”的概念;

  (3)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规范那些不规范的环境行为。

  3.2.2 加快理论研究,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现在可持续发展到处都在讲。但是,如果没有能够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济理论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又如何知道决策和实践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呢?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政策都是重资源开发,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线兼顾市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

  (1)生态城市应采用整体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环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已经包括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也有较好的社会基础,为不少人所接受。*应积极支持和组织环境经济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研究,使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扩大,发展成为包括“新财富理论”的多科学、多层次、多分支、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其领域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森林经济学、海洋经济学等以及这些领域的生态经济学理论。以环境经济学和城市生态学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同时指导国民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机遇,*应该走在世界前列。

  (2)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目标、结构优化目标以及效率公*目标。这些目标又应按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初级、过渡、高级阶段)分解为阶段性的目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用它在建设的各个阶段来衡量城市生态化速度与变化态势、能力和协调度。设计的指标应灵敏度高、综合性强,既有持续性指标、协调性指标,又有监测预警指标。选择指标的原则应注意因子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合理性、现实性。在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来编制城市规划条例、械市建设条例和城市管理条例。

  3.2.3 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

  城市*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应该集中力量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从社会主体角度看,社会行为可分为*行为、企业行为与公众行为。这三种行为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而不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发展都决定于这三种行为。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企业、公众的行为都没有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限性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制约,没有把自然环境纳入到经济系统中,致使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大。

  *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力度、有效的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

  (1)国家应提升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实质性的参与国民经济决策活动,重大项目从初步方案拟订就应征求国家*的意见;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完善体系、加强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和敬业精神;

  (3)在国家、省、市各级*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构,负责*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

  (4)强调城市*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中的地位和责任。制订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

  市场推进就是环境保护引入价值观念,建立和推广市场机制。通过税、费和环境产权的手段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企业与自然的关系,配合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契约意识,以达到遏止环境滥用,促进公众和企业认识环境的使用价值、自然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支持功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的目的。但*应通过政策调控市场价格,既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又要照顾到公众的承受力。

  在公众环境意识普遍不高、企业急功*利的思想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只依靠宣传教育难以遏制“边建设、边破坏”、“边治理、边污染”的情况发生,*应该强化执法监督。有效执法监督的前提是:有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律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有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执法队伍。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化建设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这在西方国家法律上有明确规定。而且公民环境权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现已包括环境知情权、环境议*和环境索赔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随着环境法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既有理论依据,又有法律依据,更有群众基础。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公众参与,应体现在环境决策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环境投资参与和个人环境行为等方面。要真正做到公众参与,必须:

  (1)修订法律,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使公民明白自己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2)修改决策程序,使公众在决策过程中有参与环节;

  (3)培育与生态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机制。

  3.2.4 把握关键环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全面的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生态*衡作为强制性内容。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一旦批准,必须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任何改变都必须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5)

——如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分享 (菁华5篇)

  一. 管理时间就是管理自己,高效利用时间

  每个人的工作存在差异,每个人的思想境界各有不同。但是上帝却很公*的给了每个人一天24小时的时间,因此我们提出管理时间,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每天把24小时规划好,也就管理好了自己。*时大家会说时间不够,事情做不过来,我建议大家把时间拿出来分析一下,根据工作性质合理安排时间。对于项目管理,事情多,工作琐碎.,这样我就养成了每天入睡前回顾一天工作的*惯,并对第二天的工作进行安排。在安排工作上要求本部门各级员工把握一个主次分明,轻重缓急合理的原则。这样每天当一到工作岗位上就能很快的进入工作状态,而员工的工作也各级抓好,紧张工作。这样就很好的把握和做到--"工作时效"。

  二. 分清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

  "轻重缓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这就要求思路活跃,把火烧眉头的事情先处理掉,然后再去做日常工作。总之轻重缓急具有非常的灵活性、时间性、场合性要视具体情况而当机立断。做好了也是减少业主抱怨的有效方法。

  三. 不断规范和调整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谈到管理,就一定要从规范入手。规范是我们日常工作的行为准则,是企业项目生存、运作、发展、壮大的标尺和纲要。它的实施者既是所有领导,又是全体员工。只是各个岗位所规范的内容不同罢了。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你走出的第一步,第一步迈出去了,第二、三步就没有问题了。正如我们日常工作,你没有第一稿资料,就没有后续的所有工作内容。以后大家就在这个基础上第二步、第三步的完善工作,把工作做得更好!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只要你想做,你就会去规范这件事情,规范也就使每个人有了行为的准则。

  四. 提高会议效率,事前告诉大家会议的内容

  工作中的很多问题都是在会议中解决的。会议使我们对问题有了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常碰到的会议也比较多,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都有,那么如何提高会议的效率就成为大家关注的事情。如果我们在会议之前把要开会的事项告诉所有人,让大家都有准备,开会的时候就可以切入主题,谈每个人的思路,这样可以缩短一些时间。往往在会议上大家谈着谈着就会跑题,这时候就需要会议的主持人能够引导大家的思路往一个方向;再有就是会议结束前主持人或主管人员一定要重述这次会议的几项内容和解决措施,这样大家才会感觉到会议的重要性。

  五. 统计数据,针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加以应用,最后不忘评估、验证成果。

  统计数据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工作量化。是总结工作最直接、最明了的方法之一。统计对于各块的工作都很重要,没有数据的分析,我们不知道努力的方向,至少说轻重缓急把握不好,有了数据就可以比较,知道目前面临最大的缺陷在哪里,针对弱点加以改进。对于基层的管理人员来说数据的统计可以通过公司相关部门获得,得到的数据分析后一定要应用,只作分析不加以应用等于白搭,反而增加了工作量。有的会说,我应用了但效果不大,问题就是应用后,有没有跟踪验证,我们对分析出来的数据没有应用,没有验证,怎么会知道我们的分析是对的呢!因此分析-应用-验证,三者一个都不能少。

  六. 愿景引来注意、尊重加深信心、沟通加强意义、立场导致信任

  1)愿景--每次开会公司都会给我们描绘一下愿景,公司现在…… 即将……将来是…… 对于这些传到耳朵里的信息,员工们总是格外的在意,有的甚至在聆听笔记,这是不知不觉的愿景激励。因为这些都与公司的每一分子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不管愿景好与坏大家都会关注,我们跟同事开会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强调三年规划。

  2)尊重--同事之间相互尊重,可以加深合作,同时也会得到其他人的尊重,做起事情也会格外的舒坦。工作之余都谈到沟通很关键,企业领导鼓励下属发言,但自己却不太发言也不太敢发言,所以最后的结果常常就是大家都不发言,最后就变成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然后领导看着现场所有人,脸上一副「说话呀!」的样子。这种状况就似乎是如果有一个人把话说出来之后他马上就会被企业宣判死刑一样,然后紧接着就被淘汰出局似的,所以大家对于自己想说的话都往肚子里吞,戒慎恐惧,一副「不要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请你不要找我麻烦!」、「该死!怎么这么准,刚好问到我了!」的样子,所以只要你一鼓励他们把话说出来,大多数的时候,你很难获得到他们的回应,如果现场里有一、两个人敢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就已经算是不错的状况了。

  3)沟通--「说出来」是沟通最基本的原则,如果连话都不愿意说出来,沟通肯定不会有任何的进展。如果在一个团队里,每一个人都必须要透过猜测才能够了解他人的想法,这将会是一件很累人的事,而如果你是待在这样团队里的一员,我相信每一天陪着你的一定是强烈的无力感。只要打破不说话的几个因素:面子问题、怕担责任、中庸、以为别人知道。主管或领导立场要坚定明确,我们*常说这个人没有立场,只要用户一投诉,主管就同意了;销售或市场一说,我们就得去做等等,这样同事会感觉到这个领导没有立场,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以后有问题,他们也不会再问你,对你逐渐失去信任,因此主管人员一定要有立场,在立场发生变化的时候要和同事做好沟通。

  七. 定目标,严格执行、考核、监督

  一件事情的好与坏如何去评价,首先要看所定目标定的合理性。合适的目标对每个人、对企业都有好处,员工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安心努力的工作;企业每年都会稳步的积累和发展。定目标对我们每个人说就再简单不过了,人的一生中不知道给自己定了多少目标,但真正努力去完成的又占了多大比例?目标就要靠人来执行,执行过程中就有各种各样的评价,严格的说就是考核和监督。日常员工们努力的工作,都每个月底公司收集数据进行评估和考核,监督到年底每个是否能完成年初订立的目标。

  八. 人不要会什么,关键在于你会学什么

  在学校不管你学*什么专业,80%的学生找不到和自己本专业相同的工作,多数都是改行,有的从事本专业临*的工种,有的甚至与本专业搭不上边。从事本专业的人未必就有好的成就,从事非专业的人也有很多人打出一片天空。因此人不要会什么,关键在于你会学什么。

  九. 培养人才资产:选、养、育、用、留。

  关键在于留,留有3个因素:能力、价值观、人生志趣;能力的体现就是知识内涵,价值观主要表现在技能和态度。知识又分为: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内隐知识:*常看不到学不到的,要靠个人的感悟和积累;外显知识:看得到,学得到的东西)。*常总是要经过选拔招聘到一个适合企业的人员,进入公司后像小树苗一样培育,初长成就要考虑如何使用,经历这一系列的洗礼,人就有一定的想法,因此如何留住人才也是公司要积极考虑的事情,特别是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留住人才就更难能可贵。

  十. 成绩好的时候要考虑如何提高团队的建设

  随着其他公司技术能力逐步的提高,我意识到了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要靠一个团队。*时一个人忙里忙外不亦乐乎还不见的有效果,如何培养一支可以打胜仗的团队呢,首先要了解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发挥他们的优势,挖掘潜能,根据每个人的个性不同选用不同的岗位,每个人在团队中都发挥作用,管理人员就成功了一半,团队也就有竞争力了。

  一、引言

  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作为管理 科学 中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一般来说,它具有一次性、独特性、单件性、建设周期性、过程渐进性、不确定性、组织临时性、管理整体性以及其成果的不可挽回性的特点,它是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某项复杂的一次性生产和工程项目形成的全过程管理。

  二、工程项目管理概念及主要目标

  (一)项目管理的概念

  工程项目管理就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由项目经理对工程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以实现项目目标的过程。工程项目管理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中心,以工程合同为依据,按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在 规律 ,对项目进行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采购与合同管理和综合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必须以实现项目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期望为目标。

  (二)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

  现代项目管理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必须以实现项目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期望为目标。

  1、满足项目的要求与期望,其主要涉及到项目范围、项目费用、项目时间和项目质量等方面。

  2、由于项目利益相关者所处的地位不同,所以对项目的要求和期望是不同的,必须满足项目利益相关各方不同的要求和期望。

  3、满足项目已识别的要求和期望。

  4、满足项目尚未识别的要求和期望。

  三、进行科学的项目管理

  (一)建立现代项目管理公司制度

  现代项目管理公司制度是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项目管理公司制度,其目的是使项目管理公司按市场法则运行,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进而使市场经济体制对项目管理公司的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建立现代项目管理公司制度也是项目管理公司改革的方向。

  1、建立现代制度是为工程项目管理创造市场条件,项目管理公司管理的工程项目是产品,也是商品,因此项目管理要以市场为“舞台”,使项目管理公司按市场法则进行,规范项目管理公司行为,让市场在项目管理公司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

  2、建立现代项目管理公司制度,确立项目管理公司法人财产权,使产权主体多元化、社会化,使资产的所有者和资产经营者分离,经营管理层和作业层分离。项目管理公司可以按工程项目的特点建立项目团队,项目经理部可以按合同要求独立地实现各项目标。

  3、建立现代项目管理公司制度,用以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动态组合的项目管理机制,从而极大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最优地实现项目管理的目标。

  (二)坚持科学的项目管理体制

  1、坚持科学的项目组织结构

  项目组织结构应按照项目的所在地域、规模、结构、技术复杂程度组建,项目所在地与公司总部在同一区域应实行矩阵制管理。项目经理应有弹性的、可变的、动态的,其人员随项目管理的需要而有序流动,项目距公司总部较远的可实行事业部管理,公司可授权项目经理部较大的人、财、物及经营管理权限。

  项目组织结构中公司总部为经营决策层,项目经理部为工程经营层,施工队为劳务作业基层,三个层之间的关系为:①公司层次与项目层次之间,应是服务与服从,监督与执行的关系。②项目层次与作业层次的关系应是甲乙双方*等的经济合同关系(劳务作业层可面向项目管理公司,也可以面向社会,但最好是公司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劳务承包公司)。

  2、坚持优化和动态地组建项目团队

  项目团队应本着“目标统一、管理跨度和层次简单、精干高效、具有弹性”的原则组建。项目团队应坚持三个“一次性”的科学定位,即:项目团队是一次性的施工生产临时组织机构;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中心;项目经理是一次性的授权管理者,项目完工后项目团队解体。项目团队成员在接受项目经理领导的同时还应接受项目管理公司职能部门的指导、检查、监督和考核。项目团队内部不提倡搞项目股份合作制,以免造成公司管理失控,资产流失等经济损失。

  目前在推进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中个别工程项目把项目管理搞成个人承包,使项目团队严重错位,出现了项目团队留利,购置生产资料,造成项目经理部固化,严重弱化了项目管理公司法人层次的宏观调控和项目管理公司的总体经济实力。

  3、坚持项目经理责任制

  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授权范围内进行工程项目的组织、计划、实施、控制全过程及对项目产品负责,项目经理是项目组织的核心,是项目团队的灵魂。项目经理要以领导项目全体成员实现项目目标为已任,保证项目在预算范围内按时、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从而实现项目管理的目标。项目经理有权决定项目内部具体的分配方案和分配形式,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但工程主要材料采购、资金回收与使用等权力应集中于项目管理公司。

  对工程项目经理的选择应坚持以下两点:

  (1)项目经理的选择可以通过竞争招聘、经理委任、内部协调、基层推荐等方式选定。但项目经理应具备优秀的实践能力、管理能力、经验水*、知识结构和个人魅力。

  (2)项目经理一经任命产生后,项目经理与项目管理公司法人代表之间的关系是委托与被委托,授权与被授权,直接对项目管理公司总经理负责,既是上下级关系,又是工程承包中利益*等的经济合同关系。项目经理必须按项目管理公司法定代表人授权时间、权限和范围对项目进行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不能越权。

  4、坚持项目成本核算制度

  坚持“项目管理公司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的原则,正确处理项目管理公司与项目的经济利益关系,项目管理公司应坚持每个项目单独核算,落实责任会计,加强成本管理。项目管理公司以项目成本作为项目经理经济责任制的重要考核依据,项目完工后,应通过审计确认项目经济责任目标情况,不留尾巴。

  5、坚持项目经营管理层和作业层分离

  在 现代 项目管理公司制度下,坚持项目经营管理层和作业层分离,这是项目管理公司推行项目管理、逐步形成内部劳动力资源有序流动和重组机制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6、坚持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装备水*,加强公司经营管理人员技术培训,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这是项目管理公司的能量和竞争实力的体现,也是我国建筑改革的出发点、立足点和着眼点。

  (三)构筑与运用 企业文化

  各个工程项目在长期的管理运行过程中,形成、总结并提炼出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理念和思想层次上的管理,是为管理服务的。企业文化运用的实质就是要树立起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各项目团队之间、同事之间的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目标和企业目标。

  四、结语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制度的改变和完善,市场经济不断健全和发展,时代要求对工程进行现代项目管理。只有在现代项目管理制度下坚持 科学 的管理体制,运用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实施工程项目组织和管理,才能实现“共赢”的工程目标和企业目标,才能使工程项目优质高效完成,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良性发展、做大做强。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工作的重点,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企业会针对每个项目提出相应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方式,将每个项目细化为单元,以便企业统一管理,获得更好的收益,从而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由此可知,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我国施工企业的发展现状看,如何高效、合理地利用工程管理理念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是各个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1工程合同管理

  随着法制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合同对甲乙双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的存在进一步确定了工程经费的使用方式,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施工企业在拟定合同时,一定要重视工程量审定问题、费用支付问题和赔偿问题。企业在拟定合同时,要认真审查合同中的条款,严格审核其中的所有细节。这些细节在施工企业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合同双方有一定的约束力。

  2工程施工过程管理

  2.1加强人员管理

  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由人组成的,任何一个项目的实施都离不开人,因此,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等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质量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施工企业中,工作人员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他们一定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在日常工作中,要灵活运用管理知识,多多积累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在管理工作人员时,企业一定要督促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每个人都具备较强的执行力。长期以往,必定能够组建起一支技术过硬、执行力强的队伍。

  2.2做好技术准备

  施工企业承接的项目种类较多,不同的项目会有特定的施工要求,而且包括的工种也比较多,所以,在施工现场,需要工作人员针对不同的项目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每个项目都有专用图纸,因此,在施工前,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审查和研究图纸,明确相关注意事项、整体工艺流程和施工重难点等。在完成对图纸的初步审查后,要不断总结问题,将问题反馈给设计部门重新修订。修订完成后,施工部门可根据修订后的图纸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按照图纸的要求完成工程项目的测量和复核工作,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降低错误率。另外,在合同允许的范围内,施工人员要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同时,也要考虑一些客观因素,细致地计划和实施整个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企业要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以保证相关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3确定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消耗品之一就是材料。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企业应当有效控制材料的使用情况,制订科学的消耗额度,严格把控材料的使用情况。在使用时,最重要的要让它物尽其用。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以下3点:①尽量降低材料成本,选择价格最合理的供货企业。②在保证价格的同时,要选择质量可靠、放心的材料。只有将优质的材料与精湛的工艺相结合,才能够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企业要严格检查所使用的材料,制订完善的采购计划,以防出现材料报废和资金被占用的情况。③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材料的管理,防止发生材料丢失的问题。

  3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保证体系,设置专业的质量监督员,采取施工人员自检、质量监督员复检的方式检验工程质量。这项工作是贯穿整个工程项目的,从最初对采购材料质量的把控到对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掌控和最后整体工程验收,都需要质量管理人员认真、仔细地监管。在质量监管工作中,要始终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理念。建立质量监管体系能够进一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各部门的管理人员都应以质量管理为基础,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以保证工程质量。

  4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建立安全的管理制度,设立专职安全员,加强安全管理教育工作,提高每一位工作人员对安全管理理念的认识,将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与此同时,每一个新进人员都要参加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以保证施工安全。另外,施工部门要认真分析所有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风险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在此特别要注意的是,管理人员切勿武断,一定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制订科学性高的措施,将潜在风险和威胁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分析》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项目管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方向)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内容构成与特点,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工程建设项目的系统理论与方法,培养考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内容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章阐述了案例、案例的特点、以及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第二章至第八章结合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课程内容,分别就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安全控制与现场管理、信息管理、竣工验收及评价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分析和相关问题给予了系统的阐述;第九章的内容是大型综合形工程建设项目分析,旨在提高考生综合运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目的是使考生通过学*掌握工程建设项目案例分析的方法、内容和步骤;具备熟练运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对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安全控制与现场管理、信息管理、竣工验收及评价等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论证、决策的能力;掌握对大型、复杂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分析、决策的方法。为日后从事有关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要求考生做到:

  1、正确理解、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案例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

  2、掌握施工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典型案例的特点、分析方法和程序,并具备分析、研究、论证、决策的能力。

  3、正确理解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典型案例的内容构成及特征,具备熟练应用网络计划技术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4、正确理解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典型案例的特点;具备熟练应用其控制程序和方法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5、正确理解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典型案例的特点;具备熟练应用其控制程序和方法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6、正确理解工程项目安全控制与现场管理典型案例的特点;具备熟练应用其控制程序、方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7、正确理解施工项目信息管理及竣工验收及评价典型案例的特点;具备熟练应用其控制程序和方法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8、掌握大型综合工程建设项目典型案例的分析方法;具备综合应用控制和管理方法、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项目管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方向)专业本科考生的一门必考课程,其先修课程是:管理数量方法、管理经济学、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案例分析方法

  一、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学*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案例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要求考生正确理解案例分析的基本概念、案例的组成、类型与功能;理解案例的特征,以及与实例及范例的区别;掌握案例分析的内容、原则、步骤和方法。

  本章重点是案例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案例分析的概念、目的和意义(次重点)

  识记:案例、案例分析的概念;

  案例分析的目的与意义;

  案例分析的内容和步骤;

  (二)案例的组成、类型与功能(次重点)

  识记:案例的组成要素;

  案例的分类方法和类型;

  领会:案例的功能;

  以及与实例及范例的区别;

  (三)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案例与分析方法(重点)

  领会:案例阅读、分析、归纳、总结,并整理出中心议题的方法;

  应用:案例分析步骤及案例分析步骤的内容;

  制定决策准则的方法;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典型案例分析的内容和方法步骤;

  第二章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案例分析

  一、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了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案例说明、需要分析和研究的问题、涉及的知识要点,并对于解题思路给予了提示。要求考生读懂、正确理解各典型案例,能够在应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案例分析方法和程序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概括问题、提出多种决策方案和决策标准、做出决策、提出建议。

  通过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案例分析的教学训练,使考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施工项目招投标的概念程序和有关法律责任,合同法原理和合同的订立、履行、终止及合同争议解决的方式、要件和程序。同时,提高案例分析原理和方法的应用能力。

  本章重点是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案例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工程项目招标案例分析。(重点)

  领会:工程项目招标案例的议题,以及有关因素的相互联系;

  工程项目招标方式、程序,以及招标资格预审与评标方法;

  应用:案例议题的判别准则;

  对比分析与解决方案。

  (二)工程项目投标案例分析。(次重点)

  领会:工程项目投标案例的议题及有关因素的相互联系;

  工程项目投标人应具条件、投标程序、文件内容、及其法律责任。

  应用:案例议题的归纳与判别准则;

  对比分析与解决方案。

  (三)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案例分析。(次重点)

  领会: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案例的议题及有关因素的相互联系;

  合同文件的内容,及其成立的要件、标准和规范;

  应用:判别准则的归纳;

  分析方法与解决方案。

  第三章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案例分析

  一、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了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典型案例说明、需要分析和研究的问题、以及涉及到的知识要点,并对于解题思路给予了提示。要求考生读懂、正确理解案例,能够在应用工程建设项目工程项目控制理论和方法、以及案例分析方法和程序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归纳问题、提出多种决策方案和决策标准、做出决策、提出建议。

  通过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案例分析的教学训练,使考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影响和干扰施工项目进度的因素,掌握网络计划技术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熟悉运用合同措施、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等多种方法,跟踪、检查、对比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情况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发现偏差,及时对进度进行调整修改的方法。同时,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项目进度控制问题的能力。

  本章重点是网络计划技术在进度控制中的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施工进度安排案例分析。(次重点)

  识记:施工进度安排案例的特点;

  影响因素间的相互联系。

  领会:描述施工进度计划的指标、影响因素、施工组织方式、及流水施工参

  数的确定;

  应用:案例议题的判别准则及解题思路的归纳;

  施工进度安排案例分析。

  (二)确定关键路径和关键工作案例分析。(重点)

  识记:确定关键路径和关键工作案例的特点,

  影响因素间的相互联系。

  领会:关键路径的概念及其确定方法;

  工作总时差、自由时差、时间间隔等概念的涵义;

  网络分析技术的应用。

  应用:案例议题的分析方法和判别准则的归纳;

  确定关键路径和关键工作案例的分析方法。

  (三)网络计划工期优化及计划调整案例分析。(重点)

  识记:网络计划工期优化及计划调整案例的特点;

  影响因素间的相互联系。

  领会:网络计划工期优化和计划调整的方法;

  网络图的绘制及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

  应用:解题思路、以及判别准则的归纳和总结;

  网络计划工期优化及计划调整案例分析方法。

  (四)确定工程延期时间案例分析。(次重点)

  识记:确定工程延期时间案例的中心议题、以及有关因素的相互联系;

  领会:网络分析、横道图、S型曲线、前锋线等比较分析方法;

  应用:解题思路,以及判别准则的确定方法;

  确定工程延期时间案例分析方法。

  第四章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案例分析

  一、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了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典型案例说明、需要分析和研究的问题、以及涉及到的知识要点,并对解题思路给予了提示。要求考生读懂、正确理解各典型案例,能够在应用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理论和方法、以及案例分析方法和程序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概括问题、提出多种决策方案和决策标准、做出决策、提出建议。

  通过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案例分析的教学训练,使考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质量和质量控制的概念,以及影响和干扰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掌握质量控制的内容、程序和方法;掌握用于质量控制的各种数理统计方法和施工项目质量的策划和计划。

  本章重点是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及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6)

——如何进行安全管理 (菁华3篇)

  一、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是使广大职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做到知行合一,促进安全生产的有效举措。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要分工种、按岗位进行技术技能教育培训,提高各岗位的安全技术水*。针对职工队伍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立足于对全体职工的共同要求进行教育培训,做到人人受教育,个个知安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实践教育培训主要是加强职工现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养,使职工会安全、能安全。

  二、完善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才能使措施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才能为企业的各项工作服好务。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规范化,作业行为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要不断完善、细化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三、安全生产工作重在防范,严格管理监督。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是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说明防范在安全工作中的重要性,必须贯彻安全工作的始终。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要以预防事故的发生为根本,而不能以事故发生后的处理为根本,事故发生后的妥善处理是无奈的选择。“防患于未然”、“防范胜于抢险”,都充分说明了“预防为主”的重要性。坚持“安全工作重预防,全员防护保*安”的原则,要求岗位自保、班组互保、全员力保,让职工全身心工作,全力以赴保安全。

  安全工作重在管理监督到位,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安全监督管理,应突出强调敢抓、敢管、敢考核。安全检查是管理监督的有效手段,要定期对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同时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实施全过程监控,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对查出的隐患,逐项分析研究,及时纠正和查处,制定整改措施,做到定人、限期、狠抓落实。要根据生产不断发展的需求,实现安全监督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过程监督的转变,实现单位、班组、个人三级安全目标。我们要注重“以人为本,重在教育和预防”的原则,形成有效的生产流程安全监督机制。

  四、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工作到位。

  为了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能真正落实到位,实现既定的目标,要层层落实责任。根据人员变动,适时调整安全组织机构,把重要部门主要岗位的负责人纳入到安全领导机构,以便于带领带动“小”部门做好安全工作。层层落实,不论多高层,哪一层不得敷衍了事。采取“多层次、低重心”的管理手段,将工作的中心下移,放在生产一线班组,开展从管理层到执行层多层次管理,才能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每年年初管理局与各科室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中,都会明确各单位行政一把手是安全工作第一负责人,以利于全面抓好安全工作。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同样要注重细节管理,不能马虎大意,不能有丝毫的疏忽,任何一个小的大意,都会是重大的安全隐患,都有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一旦发生事故,在场工作人员要及时报告给主管部门领导,同时采取适当的妥善的的处理办法补救,尽量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事后要及时查找原因,开展事故分析,吸取教训,以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改正。各职能部门和各级检查人员要各负其责,重安全、见行动,心要操到,腿要跑到,责要尽到,不能光说不练,要把安全工作扎扎实实落实到实际日常工作中去。

  五、总结安全工作的得与失,奖惩到位。

  在工作中坚持“狠抓落实,动态考核,重奖重罚”的原则,强调安全工作要领导抓、抓领导,层层落实,动态考核,严格与经济效益挂钩,达到安全责任目标,确保安全者有奖,反之则重罚。我们要注意发现、表彰安全工作中的好人好事,总结和推广安全管理中的好做法,积极探索安全管理的新路子,激发和保护班组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违章作业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安全工作历来是我们永恒的话题。对我们来说,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稳定。

  一.抓好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工作中必须做好对员工的安全教育知识,对员工传达各种安全会议精神。工作中要求每个员工在安全工作中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使得员工切实提高对安全工作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安全工作是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作为物业管理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认真履行安全工作职责和义务。比如,在保洁员经常对垃圾桶和卫生间的纸篓进行巡视是否有未熄灭的烟头;保安员在日常的巡逻中对每个角落要多看一看多检查一下,多提醒一下,及时发现问题,杜绝各种事故隐患,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

  二.抓好员工安全工作的培训。

  加强对员工的宣传教育,搞好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通过培训,力争使员工安全工作水*、员工安全素质有所提高。

  三. 抓好安全检查及时整改问题

  全面开展安全自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脚踏实地地做好各项整改工作。

  (一).认真传达公司关于安全工作的会议精神,通过开班前会议及张贴宣传材料,使得员工广泛关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二).部门全面做好自查工作。查隐患,重点是消防通道的通畅和消防器材的完好,组织全体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促进和提高消防意识和自防自救的能力。例如:保洁员除做好日常保洁工作外经常对垃圾进行巡视,多检查一下,多提醒一声,及时发现问题,杜绝各种安全隐患,消除各种在公共区域任意堆放物品等不文明行为。

  四.认真做好各种日常的安全巡视工作及将其认真记录在台账上。

  (一).加强安全用电的管理。定期检查开关箱,密切注意高峰用电情况,防止超负荷运作。

  (二).进行空调外机管道井检查工作

  (三).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员工在工作中出现身体不适现象。

  《安全生产法》赋予企业安全员神圣的职责。但是,企业安全员又首先是企业的员工,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说内行话,做明白人

  企业安全员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必须做到两点:一是不断学*,二是深入实际。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安全知识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安全员只有在努力学*的同时,勇于创新,才能在工作中说“内行话”,做“明白人”,成功地履行职责和发挥作用。比如,深圳市执行“企业注册安全主任制度”,这就表明企业安全管理队伍必须由专业化、知识性、高素质的人员组成。

  安全员的工作岗位在生产第一线。即使是一名安全工程师,不论从事专业工作有多久,但毕竟是动口不动手。因此安全员要经常深入现场,与工人交流经验,熟悉操作程序,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操作中,才能做到胸中有数,处变不惊,话说到“点子”上,事管到“根子”上,才能当好领导的参谋。

  二、争取高层领导的支持

  成功的安全管理需要企业各级领导和各个部门的支持,尤其是高层领导。其实,领导支持安全工作的程度取决于安全会给他带来多大的利益。作为一名企业安全员,要让领导认识到,如果不重视安全生产,酿成事故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一位资深管理专家说:商务的核心就是商务,安全的核心也是商务。也就是说,企业的使命与安全的使命两者并不是对立的。企业最重要的目标是获得利润,而企业的安全生产部门通常情况下不可能有收益,安全生产部门的任务是通过减少事故损失来达到企业的目标。

  高层领导的支持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开端,并且也是把安全工作纳入整个企业工作中的关键所在。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规划

  有了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企业安全员应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制订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安全规划。比如,建立安全目标、规章制度、操作办法等,并在实践中及时更改、调整。

  企业的安全目标应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同时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在有企业高层领导参与下制定。确定安全目标之后,还应组织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的安全目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都必须贴*企业生产实际,符合企业特点、易于操作、有针对性。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应认真执行,并定期进行修订、调整和更新。这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安监员搞好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保证。

  四、采用“预防性”的科学管理

  作为一个现代企业的安全员,要有积极的态度,利用现代管理科学、数据信息,把问题解决在发生之前,杜绝安全工作总是跟在事故的后面跑,因事故而变化,只知用已发生的事故去教育员工的工作方式,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五、争取企业各部门的支持

  企业的安全管理需要其他部门、管理人员、工人的密切配合来共同完成。安全员只有一双眼睛,但问题和危险情况却遍布整个企业的设施、设备和操作中。所以,需要其他人的配合和帮助。比如,员工能及时向你报告“未遂事故”的信息;管理人员提供的事故隐患等,每个员工的支持都是安全员安全管理工作的生命力。安全员所采取的任何计划、措施都要事先与企业的有关人员进行协商,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

  六、收集历史资料,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企业原始的安全记录是安全员进行科学管理的信息基础,做好生产事故的原始记录是企业安全员的工作重点之一。企业安全员通过查看企业现有的`安全记录,统计历年生产事故,并进行分析,从中找出规律,将安全运行实践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制定出企业安全预防措施,科学地指导安全生产。例如收集整理那些“未遂事故”的案例,对各类“未遂事故”分类、建档,进行跟踪调查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又如:对企业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七、勤走、勤查、勤说

  身为企业安全员,必须勤于现场巡视,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与第一线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面对面交谈、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同时向他们宣传安全知识。在巡视的过程中要勤于观察,是否有不安全隐患存在,还要注重观察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巡查中发现问题,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正确地解决问题。安全员还要有一张“婆婆嘴”,安全时时讲,处处讲。要具有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的感染力,善于与人沟通。例如,可以询问工人一些有关设备性能和安全操作问题,通过与工人的交流,你可以了解这个工种的性质和存在的危险,以便你及时向他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7)

——如何进行有效沟范本五份

  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有效沟通就是通过某些方式,如会见、对话、讨论、演讲等准确、恰当的表达出来,以促使对方接受。21世纪,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条件中都列出“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团队精神”的要求,因为今天的社会只靠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是不够的,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是能够与他人有效沟通,积极创作的人,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职场人员要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掌握沟通技能,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做好对上级的沟通工作。有效沟通是相对于无效沟通而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带着对沟通的清晰认识和主动性进行沟通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如何才能有效地沟通呢?

  思考一:从沟通过程的要素来思考沟通的有效性。整个沟通过程由七个要素组成,即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他们始发沟通过程,决定以谁为沟通对象,并决定沟通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源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可以对个体,也可以对群体。作为信息发出者非常重要的是要考虑自己发出的信息如何使信息接受者接受,这也就是教师在上课前为什么不仅要认真地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的原因之一。

  教师要十分重视班级的文化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是课堂教学中人际沟通的积极背景。班级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班级文化的创建,要注重从身边的小事入手,不以善小而不为。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润物细无声,因而也是最美的教育。

  教师要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自然地、和谐地结合起来,以促使课堂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达到较佳状态。要关注沟通者之间的心理背景,尤其是沟通者之间心理交往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吸引。科学地应用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心理效应,如首因效应、*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定势效应、投射效应等。

  教师要十分重视自身健全人格的建构,十分重视自我教育,因为沟通者之间沟通的行为表现是一个人内在世界的一种外部展示。

  保证方向正确

  如果方向正确,做事情稳一点慢一点最终一定能达成目标。而方向不正确,执行力越强,离目标有可能偏离的越远。良好的沟通,能保证团队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提升团队整体绩效

  首先,良好的沟通能提高团队的工作动力,即大家常说的“斗志”或“意愿”;然后,良好的沟通能让每位成员都能从其他成员身上学到东西,个人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团队整体的能力会有所提高。

  具体沟通措施

  1拉*关系

  拉*与下属的关系,一方面能让下属更愿意与你沟通、与其他成员沟通;另一方面能更了解下属的性格、做事*惯、喜好等等,掌握这些能大幅提升沟通效率。建议每周花时间与每一位员工单独聊一次,聊得过程上级与下级是*等的关系。以聊聊生活、聊聊想法、聊心理状态为主,少聊或不聊工作。如果员工觉得尴尬,也可以找两三个人出去喝个咖啡聊聊人生,或者找一个小的工作话题做非正式的讨论。

  2开好“三个”会

  1、早会

  每天早上开5分钟左右的晨会,重复强调团队的整体目标,以及执行的进度,然后让每位成员说出自己当日的重点工作和目标。

  2、晚会

  每天晚上开5分钟左右的晚会,让每位成员分享当天的收获、心得体会。

  3、周会

  每周开一次周例会,周会不不要管理者一言堂,也不要开成每个成员汇报流水账。最好是当成,每周一次的简要述职,让每个人总结本周的收获、心得体会,限定时间提高效率。这样,就把个人的经验变成团队的经验乐。

  3工作过程沟通

  1、工作安排

  日常安排工作时,尽可能按SMART原则进行沟通:

  S-具体的:比如,不要说你今天去干活吧,而要说你今天的任务是搬砖。

  M-可量化的:比如,不要说你今天要搬砖,而要说你今天需要搬5000块砖。

  A-可达成的:比如,不要说你今天要把2万块砖都搬完,而要说你今天要是能搬6000块砖,晚上请你吃大盘鸡。

  R-与别人的工作及团队目标有关联:比如,不要说你就搬你的砖就行了,而要说有你搬砖别人才能砌墙咱们才能把楼盖好,你的作用非常大哦!

  T-什么时间点提交工作结果:比如,不要说你今天搬砖吧,而要说你今天6点下班前要搬5000块砖,要是能加班2小时再多搬1000块,那就请你吃大盘鸡。

  2、工作检查

  工作过程中,一些关键节点,要主动去检查工作的质量和结果。工作完成时,检查最终的输出物。发现问题的时候,尽量用启发的方式,让员工自己发现还有那些不足、得到了哪些收获、如何能做的更好。如果不是出非常大的差错,尽量少用批评的角度去指点员工的工作结果。检查的目的不是批评员工,而是为了让他之后做的更好。

  生活中,孩子之所以不听话、不愿意与妈妈合作,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孩子与妈妈之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沟通障碍,或是妈妈在与孩子沟通时扮演了错误的角色,或是妈妈用错了态度,或是妈妈没有讲究沟通的技巧;妈妈们不要小看这些沟通的障碍,正是由于这些障碍,孩子才会不听我们的话,才会故意与我们对着干……那么,妈妈如何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呢?下面是针对具体的问题,给妈妈们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很多妈妈这样与孩子沟通:

  “你的房间总是很乱,你什么时候才能把它收拾干净啊?”

  “别忘了喂你的小狗!”

  “作业做完了吗?你总是等着我提醒!”

  “吃完饭后把碗筷收拾好,为什么总是要妈妈来做呢?”

  听到妈妈这样说,孩子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大多数的孩子肯定会用不耐烦的语气这样回答妈妈:

  “好啦!知道了!”

  “我一会儿就去,真��嗦!”

  大多数的妈妈对上面的这些场景和语言一定都不会陌生。生活中,妈妈随时随地需要与孩子沟通,提醒他们错误的行为、教他们学东西、表扬他们正确的行为,等等。这些沟通很琐碎,有时还需要费很大的力气,但还不一定能达到妈妈想到的结果,因此便出现了上面所说的那些场景:

  妈妈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意→孩子对妈妈的教育感到厌烦→妈妈渐渐对孩子失去耐心

  其实,很多妈妈之所以会对孩子失去耐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们走进了亲子沟通的误区,并亲手为亲子之间的沟通增设了很多障碍。每一位妈妈与孩子沟通,都是想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只是妈妈无意或有意扮演的那些角色,却扼杀了孩子表达自己感受的勇气,扼杀了孩子想倾诉自己的欲望。

  一般来说,妈妈所扮演的以下几种角色,将会很严重地影响亲子之间的顺利沟通。

  一、指挥型妈妈

  场景一:

  厨房里,妈妈正在站着择菜,孩子在旁边玩,妈妈对孩子说:“辛辛,把你旁边的那个凳子给妈妈搬来!”孩子装作没听见,心想:“你自己不会过来搬吗?”

  场景二:

  客厅里的垃圾筒满了,妈妈对孩子说:“辛迪,去把垃圾倒了!”孩子仍然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说:“我不管!”

  这种类型的妈妈总认为自己是妈妈,是一家之主,因此自己有权命令孩子做一些事情。殊不知,这种命令的口气常常会令孩子很反感,有时,孩子为了表达自己的反感情绪,常常故意不听从妈妈的命令,故意与妈妈对着干。

  作为孩子最亲*、最信任的人,妈妈要时常转换一下思维。如果你的上司用命令的口气跟你说:“周末你必须加班!”听了这样的话你有什么样的反应,是不是会有满腔的怒气?在这样的情绪下,即使在老板的权威下,你勉强同意加班,但你是不是也会把不满的情绪带到工作中?

  同理,如果孩子常常在“命令”和强迫下去做一些事情,他们肯定会有很多的不满和抱怨。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不满和抱怨之中,不但不利于亲子之间的顺利沟通,而且这也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值得妈妈们注意的是,在亲子沟通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妈妈并不是喜欢充当“指挥者”的角色,而是常常会无意识地“命令”孩子。

  例如,天凉了,妈妈想提醒孩子加件衣服,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意思从妈妈的口中表达出来变成了:“天这么凉,还不去加件衣服!”本来是好心,但却让孩子听了心里很不舒服。毋庸质疑,这也将成为妈妈与孩子之间沟通的一大障碍。

  二、唠叨型妈妈

  场景一:

  孩子的成绩只考了60分,因此耷拉着头不想理任何人,这时妈妈说:“你如此垂头丧气是不对的,你应该振作点!”孩子不耐烦地说:“妈妈,你烦不烦呀?”

  场景二:

  孩子放学一回家,就对妈妈说:“今天我捉弄了老师一番,让他很生气。”妈妈说:“你应该为你的行为向老师慎重地道歉!”孩子听后很失望,很生气地对妈妈说:“不用你管,我自己知道怎样去做!”

  都说女人擅长唠叨,的确,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妈妈都扮演着“说教者”的角色,总是试图通过“唠叨”、“说教”教育孩子。例如,无论孩子做什么,她们总喜欢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去做、“不应该”怎样去做……但孩子往往对这种“说教”很反感,他们会认为妈妈不理解他们,而且妈妈的“叨唠”让他们很厌烦。

  正如上面场景所表明的那样,在孩子情绪不佳的时候,妈妈的“说教”不但不会为他们解决问题,相反,它会使孩子的情绪越来越糟糕。

  三、万事通型妈妈

  场景一:

  孩子不小心跌倒了,这时妈妈跑过去对他说:“看吧!你不听我的话,失败了吧!”孩子听后马上趴在地上大哭,不肯起来。

  场景二:

  孩子拿着不理想的成绩单回家了,妈妈看到孩子的成绩单,开始对孩子说:“当年我在你这个年龄时,我的成绩在班上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妈妈还没说完,孩子就哭着跑开了。

  这种类型的妈妈在孩子面前,总是表现出一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姿态。他们喜欢替孩子解决问题,常常给孩子提供一些劝告、建议或分析原因,有时甚至是长篇大论,在孩子面前总是表现出高人一等的形象。

  但令这些妈妈很疑惑的是,孩子常常会不买她的账。对于妈妈的建议、劝告、分析原因,孩子往往是左耳听,右耳冒,有时甚至连听都不听,或者干脆捂起耳朵来。

  孩子对妈妈所说的话不感兴趣,大多数原因在于妈妈的沟通方式。可以说,妈妈这种“万事通”的角色已然成为了亲子之间沟通的障碍。

  四、判官型妈妈

  场景一:

  孩子拿着不理想的成绩哭着回家了,妈妈对他说:“我认为成绩不好要怪你自己!”孩子没理妈妈,沮丧地躲进自己的房间里。

  场景二:

  孩子拿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妈妈这样对孩子说:“你的行为是错误的,我认为你必须马上把玩具还给别的小朋友。”孩子把玩具抱得更紧了,说:“不,我想要这个玩具。”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很多妈妈总是试图充当“法官”的角色,对孩子的任何行为都作出审判,而且审判的结果一般都是自己是对的,孩子是错的。

  虽然妈妈的这种审判大多数是正确的,但孩子往往因为妈妈没有接受他的情绪而拒绝接纳妈妈的审判。所以妈妈的这种判官角色也会成为与孩子沟通的一大障碍。

  五、批评型妈妈

  场景一:

  孩子晚上很晚才回家,妈妈生气地对他说:“你翅膀硬了,想飞了是吗?我们管不了你了,是吗?”孩子很气愤地说:“是的,我不用你管!”

  场景二:

  妈妈在教孩子做一道题,教了很多次,孩子还是不会,这时妈妈说:“你真笨得可以,谁教你都会疯掉。”孩子生气地把笔扔在地上说:“我不学了!”

  这种类型的妈妈也是试图在证明自己是对的,孩子是错的,试图让孩子认同自己的观点和情绪。但她们喜欢用一种很“冒险”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例如,利用嘲笑、讽刺、开玩笑、贴标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批评型妈妈的这种语言和行为,会造成亲子之间很大的代沟和隔阂,而且还会对孩子的自尊造成很大的伤害。

  虽然以上的几种妈妈在与孩子的沟通中,都企图给孩子灌输正确的观念,培养孩子良好的*惯,但很不幸的是,妈妈在给孩子灌输正确观念的同时,都忘记了认同孩子的情绪,因此也导致了亲子沟通的障碍。

  另外,妈妈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的各种态度,无一例外地向孩子传递着令孩子沮丧、受挫的信息,那就是:孩子,你错了。

  很明显,类似的沟通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帮助,或密切亲子关系,相反,这种沟通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害处,如,扼杀了孩子表达的勇气、剥夺了孩子学*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剥夺了孩子自我反思的机会、阻断了孩子想自己负责的行为……

  因此,每一位做妈妈的都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自己是否有过不经意间扮演这种角色的经历?如果没有,那当然是最好;如果妈妈确实发现了自己曾经或者经常扮演这些角色,为了与孩子之间有效的沟通,为了使亲子关系更加密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妈妈们就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角色了。

  希望以上的五种方法能够给予妈妈们以下帮助,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可以与小编探讨下。

  还记得去年,我担任四年级的科学教师,班上有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引起了我的格外注意。他很聪明,课堂上不怎么认真听讲,考试确总能保持在90分以上,直到有一次上课,我因为他没有打印复*资料而批评了他,他当时十分愤怒,成绩也一落千丈。后来,我向班主任了解到孩子的父母已离异,且分别再婚,孩子正处于敏感期,家长却一心投入到了新的家庭,忽视了他。经过和双方父母的多次交谈,和后期对孩子的持续关注,那个男孩儿终于又露出了往日的笑容。

  其实,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而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融恰的沟通,至关重要。教师与家长良好关系的建立需要靠教师的责任心,靠相互的尊重,靠彼此感情的沟通。教师应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去学*、总结、融合他人的成功经验,以创新思维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上形成新的思路,开创新的局面,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同时,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这过程中有很多技巧是教师应该要掌握的。

  首先,教师应该定期及时地保持与家长的沟通。

  尽管大多情况下,家长在教师面前表现的十分客气,但由于家长过度关心学生的成绩,有时家长也会在教师面前表现出愤怒和不理智的一面,因此教师必须要掌握一些应付这些情况的方法。教师最好的应付策略就是提前告知家长学生的情况。如果家长提前获得信息,家长的愤怒就会消减。有些家长经常会寻找些造成孩子不良行为的原因,而且经常把学生的不良行为与教师的不负责任联系在一起。假如学生一旦考差了,他们也会心知肚明孩子们考差的原因,不至于过于把所有责任都归咎与老师。而定时定后地给家长们汇报孩子的学*动态不仅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同时也使得家长更加认可我们的工作,家长们会觉得我们是个关心孩子的老师。

  其次,有效的沟通要靠耐心谦虚的聆听。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对待家长的意见不能持有“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态度,反之,我们应该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最后,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技巧。

  事实上,没有一个孩子的家长会喜欢听到老师批评自己的孩子的。因此,我们在与家长反映孩子的学*情况是,尤其是成绩一般的孩子,我们就需要坚持“多报喜,少报忧”的原则。沟通时,要了解和肯定孩子的优点,孩子存在不足的地方要注意说话的技巧,要让家长觉得老师是真心想帮助孩子进步的,而不是找家长来批评孩子的。事实上,每个孩子,不管多“难搞”,都有闪光点。我们一定要先肯定孩子们做得好的地方,哪怕是轻微的表扬和赞赏,这样也能够打动家长,让家长绷紧的心舒展开来。而且这样还有可能会使家长对孩子们的看法与态度改观。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老师切忌一见面就将学生批评得一无是处,不能把与家长沟通当作告状的机会,特别不能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数落学生,一方面家长会觉得失了面子,往往会责骂学生,而这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这种行为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要告诉家长,学生犯了错误并不可怕,毕竟学生还是不成熟的小孩,只要能接受意见,改正了便是好学生。教师最好在较为轻松的谈话当中,实事求是地将学生目前的不足之处和家长说明,并且一起研究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因为孩子还在成长,都还没有定性,可以建议孩子努力的方向,可以提出一些好的建议请家长思考,这样才能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较好的结合起来,家长的配合无疑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教师的工作成效也才会得到彰显。

  确实,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感到:教师与家长沟通时的方式无处不在,涉及的内容更是方方面面,但一定要注意向家长“多报喜,巧报忧”,更要把教师自己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深切的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的孩子,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那么我们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方法

  1、学会倾听,且允许孩子发脾气。

  学会倾听,这是沟通的第一步。假如孩子正为某事在气头上要允许他发脾气。父母不妨先坐好,安静地等待孩子,安静地看着孩子,不去打断他的话,全神贯注地倾听,不左顾右盼,停下手边的工作,这等于告诉孩子:你是被我们在意的,我们在认真地听在注意你所说的感觉或问题。

  2、真诚地作出反应,表达父母的真实感受。

  真诚地作出反应,而不是敷衍,真实地表达父母的感受,而非得只有训导。

  孩子往往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语调暗含着一种态度,它同谈话的内容同样重要,从接受者的角度看甚至还比内容更重要。想一想我们是用怎样的语调来同自己的朋友交谈的,我们对孩子又是怎样说话的,是否居高临下了,生气时是否对孩子叫喊了,渐渐地那叫喊的音量是否变成了你说话时的“正常声音”了?另外“身体语言”不可忽视,据美国人类学家得出的结论是:在所有的影响力中,语言占7%,音调占23%,表情及肢体动作各占35%,可见其作为沟通工具的作用。

  3、选择恰当的谈话时机,有冲突时也要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

  一天中什么时机是适合谈话的呢?生理规律告诉我们,下午5点―7点是生理活动最低点,迫切需要补充营养,恢复体力。所以,孩子放学回家刚放下书包时是不易谈严肃的话题的,因为一天下来的疲劳使人难以集中注意力,也不好控制自己的情绪。晚饭过后,心情逐渐开朗,这是比较好的时机,找到孩子的兴奋点,父母便可润物细无声地转达其观点了。冲突也许在所难免,原则是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批评不是攻击,批评只对事不对人,用建设性的意见代替批评,将批评转化为希望,这才是批评的最终价值之所在。

  4、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是需要父母帮助的,父母给出的指导要越具体越好,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好和孩子一起讨论确定,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些细枝末节的小问题兴许就化解掉了。通过讨论方向会更明确,问题本身也会显得清晰、明朗,这都有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

  与家长沟通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克服互相埋怨情绪。在面对后进生的时候,教师与家长间易互相埋怨,一方怨老师不会教,一方怨家长不会养。这样,导致双方产生对立情绪。班主任老师在与家长交流时,要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防止只“揭短”“告状”的现象。

  2、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班主任往往对喜欢的学生大力表扬,而对一些不称心的学生指责有加,在家长面前大力批评,好事没一份,坏事份份有。这样,导致家长感情受到了伤害,迁怒于孩子。结果造成学生家长怕见老师,于是影响了家校的联系。因此,在与家长交往中,教师要客观对待学生的错误,以商量的口气与家长共商教育方法。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