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

首页 / 教学反思 / | 2023-03-06 00:00:00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1

  《8和9的认识》是我这学期的数学教研课,在上课和评课中,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正确把握目标预设,关注课堂生成。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数具体事物的数量,学会熟练地数数,并理解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

  3、能正确地读、写8和9,知道它们的大小,学会用数8和9描述身边的事物;

  4、通过具体实物与8、9建立对应关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在游戏活动中学数学,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知识。

  一年级学生对很多新授知识已经掌握了,我想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事物,因此,学*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活动的安排最好能结合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比较多的游戏活动,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中学*数学。在教学数数中,我采用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通过主题图的学*,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8和9。学生一旦认真学*,就会让老师和同学有很多惊喜,学生们观察真的很仔细,这一点在之前我也没有发现,太让我惊讶了

  三、创设生动、有趣并且“有效”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基数与序数时,我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知“9个与第9个”的区别,学生被故事的情境所吸引,展开了积极的思考,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能化解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但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也要注意情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由于一味地结合情境来教学,出现了情境设计的“牵强附会”,没考虑到情境对教学的干扰性,反而阻碍了知识的学*。今后这一点我要尤其注意,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多思考一下这个情境是否会对学生学*有干扰作用。

  通过这堂课,也让我对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亮点与不足之处有了更多的了解,让我看清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2

  本节课上后个人感觉还有很多细节问题没有处理好,虽然同事们都给予了肯定,但我个人还是不太满意的。下面作出自我反思:

  本节课拖堂5分钟,主要原因有二:

  首先可能是教学内容较多,在新课中就有许多练*,整体上时间已经比较紧凑了。

  在两个环节上个人认为还处理不当,导致时间浪费过多。一是学生收集的信息中有一个关于8和9的小故事,这在试教时是没有的,因为两个班学生收集的'信息不同。我觉得这个题材不错,于是在课堂上给学生读了一下,也浪费了1分钟时间,虽然感觉这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但在时间如此紧凑的前提下,也只能放在课后让学生去了解。另外,在处理8和9的序数意义时,我怕读题太费时间,但结果学生由于识字量有限,对这一题解决得并不理想,也许读一读题目,效果会好很多,毕竟这是一年级的学生。由于我对低段教学经验不足,总是忽略这个问题,这是今后应十分重视的问题。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3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数学王国里的故事。今天,数字王国里非常热闹,数字娃娃们在做游戏呢?数字娃娃0觉得自己太胖了(出示海绵制作的数字0),他想减肥,于是在腰间系了一根腰带(在0的中间系上一根绳子),结果,它变成了几?(8)数字娃娃6看见了直笑(出海绵做的数字6),于是对它说:你怎么变成8了呀?要减肥得多做运动,我来做个倒立给你看(将数字6倒过来),数字娃娃0一看也笑了:你也变了!你也变了!小朋友,你们看看6变成了几?(9)那我们今天就来和8、9交朋友。(板书课题:8和9)

  【设计意图:以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教学8和9的基数含义

  1、到生活中寻找8和9。

  师:生活中哪有8和9呢?我们一起到校园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吧?老师和同学们正在做什么呢?(出示课本主题图)

  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请你数一数,它们的数量是多少?然后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师:出示教材第50页“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挂图学生同桌互相说,再汇报、交流。

  生1:花坛的两边有8棵松树。

  生2:花坛里有8朵美丽的花。

  生3:黑板上写着“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大字。

  生5:黑板的前面摆放着9盆花。

  生4:有9只蝴蝶在花丛中飞。

  生6:有8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共9个人整理花坛。

  教师: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方法:按一定方位数蝴蝶的只数或者数一只做一个记号。)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细致,图中树、花朵、大字可以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8表示)

  板书:8

  师:图中的盆花、蝴蝶、人物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用数字9表示)

  板书:9

  在黑板上画8个点,问学生:这有几个点子?8个小点子想加入9的队伍你们有办法吗?

  【设计意图:经历8到9的过程,初步感知8和9的大小关系】

  2、教学8和9的顺序。

  a、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先拨7个珠子,再拨1个,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老师拨珠子的过程,重点让学生感受拨7颗珠子以后再拨1颗是8颗珠子的过程。然后再拨1颗珠子就是9颗珠子。

  b、出示尺图,引导学生在直尺上认识数:这些数在尺子家族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展示尺子),你们猜一猜7的后面是几,8的后面又是几呢?你会读吗?还可以怎么读?(从大到小读或从小到大读)

  (设计意图:学生在具体实物上直观感知数字8、9)

  C、拍手游戏:请你拍的和我同样多,请你拍的比我多一个,请你拍的比我少一个。同桌互相玩游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认识8、9的大小关系】

  3、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请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8<97<98>79>89>7

  4、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设计意图: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没有像教材中那样直接呈现,而是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5、教学8和9的序数含义

  这里有一群动物,它们想戴上漂亮的帽子。大家愿意帮帮它们吗?

  (教学课本51页内容)同桌之间像这样互相提一个问题。

  6、教学8、9的书写

  (1)指导8的书写

  首先让学生看课本第51页的黑体字8,问学生8

  字像什么?师:你们看,8像一个小葫芦,9呢,

  就像是我们吃饭用的小勺子。看来8和9离我们真的好*。然后看第54页8的书写顺序图形,再出示田字格小黑板,边板演边讲解:8字是一笔写成。从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起笔,自上而下,先写一个S字,接着自下而上过S字腰间,与起笔处连接,一笔而成。最后请学生看着黑板上的“8”字空写,再让学生用食指在桌面上练*写“8”。

  (2)指导9的书写

  9字是一笔写成,它的上部像个0,它的竖像个1,上半部这个0要写在上边的小格里面,注意要圆滑,不能右棱角,写到0的起笔处,再往下方斜竖,一直到下线为止。学生练*在课本54的写字格里描9。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正确书写数字的*惯】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各小组“开火车”报数:从1到9,从9到1。

  2、帮一帮:这些小帆船的船号顺序排错了,你能帮助改正过来吗?

  471258963

  (设计意图:巩固8、9的顺序)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疑问吗?

  【设计意图:回顾整堂课的知识内容】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8和9的认识

  7〈88〈97〈9

  8〉79〉79〉8

  剖析: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本节课的重要方式。

  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学*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3.师生互动,关系融洽

  新课程带来的其中一大变化就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课堂单一的数学知识的传授的角色,逐步向数学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转换、本节课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里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4

  一.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内容分析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8和9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黑板上的字等。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逐步养成从数量上观察、思考问题的*惯和意识。

  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53页8和9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建立8、9的数感;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与序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激发学生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常与数交朋友,关于数的秘密可多了,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校园里探索8和9的知识。(板书:8、9的认识)

  (二).教学8、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图(课件出示)

  师:你在校园里看到了什么?请你数一数,悄悄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同桌交流自己数数的结果)

  师:你从这幅校园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字信息?

  主题图为师生提供的了数量为8,9的`物体有:

  a. 校园两旁有8棵树。

  b. 花坛里有8朵花。

  c. 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d. 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e. 有8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师小结:8棵小树,8朵花,8个小朋友,黑板上的8个字,他们的个数都是8,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8)

  师:而蝴蝶的只数,人的个数,花盆数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9)

  2.寻找身边的数

  师:在校园里,我们探索了8和9所表示的物体数量。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身边数量是8或9的物体。

  师: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8和9来表示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教室里有9盏日光灯,有8块窗帘,8扇窗户……

  (三).教学8,9的顺序及大小

  1.8,9的顺序

  出示直尺图

  ()1 2( )4 5( )7 ( ) 9

  师:这是一幅直尺图,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助老师把这幅直尺图填完整。

  先填写,再顺读,倒读。

  师:看着直尺上的数,你能向其他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吗?

  学生间互问互答。

  比如:8排在谁的前面?9排在谁的后面?

  师小结: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好样的,从一幅直尺图上发现了那么多的秘密!为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鼓掌!

  2.做一做(54页)

  师:现在请大家把书本打开,翻到第54页,运用你发现的知识,来解决书上的问题。

  出示点子图。

  () () ()

  师:怎样很快数出点子数?

  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用以前学过的〈,〉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7〈88〈97〈9

  8 〉7 9 〉7 9〉8

  (四).教学8,9的序数含义

  1.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每对派3名小朋友上来!

  (叫9名同学上台。排成一排!每人一张数字卡片。)

  师:下面的小朋友请注意了!接下来我们分成三个组进行比赛,每个小组答对了,就有一颗星!听清楚第一个问题:上面一共有几个小朋友?(9个!)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5

  今天这节课,自己感觉上得一般。由于准备得比较仓促,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有些环节,不知该如何衔接,导致无话可说,使得环节过渡显得比较突兀,如在教学比较7、8、9的大小后,不知该如何过渡到教学8、9的组成。原先准备要讲解8、9的写法,后来也忘记提了。根据实际观察,很多学生8、9的写法是错误的,以后还是要补一补这两个数字的写法,纠正学生的错误*惯。

  在以前教学数字的组成的时候,也比较强调有序分这个概念,因此以为今天不用再进行强调,学生自然会应用。可能是由于前段时间插了另外两个单元的`教学,学生对这个概念有些遗忘,导致他们今天未能很好的应用。看来,有时备学生比备教材更重要。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6

  学*8、9这课时,我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安排时我把教材作了如下处理:

  1、联系生活,切入主题。

  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画面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这个画面与我们创建文明城市十分和谐,因此我就从创建文明城市谈话切入,给学生美好熏陶,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

  2、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我先出示三幅点子图,让学生数一数,并说出数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每幅点子图左边都有5个点子,只要看右边的点子数就能很快数出每幅图的点子数。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我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这样处理问题开放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8和9数数的主题图比以前几个数的数数要难多了,物体的位置打乱了,数的时候要更应注重有序性,在这个方面我引导的不够好,一开始并没强调,只是在有学生没按顺序数时我才强调,而且说的也不够清楚。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7

  《8和9的认识》我在这堂课的课前准备时间上花的比较多,也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帮助。课后,每个听课老师都给了我很多的意见,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数具体事物的数量,学会熟练地数数,并理解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

  3、能正确地读、写8和9,知道它们的大小,学会用数8和9描述身边的事物。

  二、过程目标:通过具体实物与8、9建立对应关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观察、操作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索数的组成。

  三、情感目标:体验到学*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主导教与学的方法与过程,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变的更为多元,更为具体,如何恰当地把握课时教学目标,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疑问,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比如在把握目标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上,往往被目标所困,放不开手脚,当课堂有很好的资源生成时,却被自己轻易的扔掉了。如在听铃声拍手过程中,我的要求是“老师敲铃你拍手,你比老师多一下,先听后拍,边拍边数”,有一些小朋友出现了多拍一下的.情况,可我并没有深究为什么他们会多拍一下,是数的方法上的问题,还是由于算错的原因?我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带过。课堂是动态的,随时都会出现与预期的目标不一致的情况,我得随时作出决策,使目标更加贴*学生学*的实际。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8

  这周上了一节新授课8和9的认识,感觉学生反应和理解掌握的不错,这节课总体还是不错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乐趣,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活动探究了知识的获得。教学开始用数学王国里的故事引入;数学王国里可热闹了,数字宝宝们都在玩游戏呢!数字0感觉自己太胖了,于是在腰间扎了一根腰带,大家想数字0会变成几呢?对,8.数字6看见了嘲笑他说:“想减肥太容易了多运动就好啦,看我来给你倒立吧。”数字6倒立后,数字0宝宝也笑着说“你也变了你也变了。”同学们猜数字6会变成几呢?对,9。用故事引入,增加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孩子探究知识的热情高涨。在教学主题图时,认识了8和9基数的.含义,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数量是8和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是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并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利用直尺图,计算器,点子图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索、交流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计算器让那个学生自己数发现是7个珠子,继续拨珠子,7加一个珠子是8,得出8比7多1,也就是7比8少1。再体会由8--9的拨珠过程。在数点子图时,让学生将三个数进行用以前学过的符号表示它们的大小7<8和8<9,并问学生其他情况,发展学生的反向思考能力。

  还有不足和困惑,对于8和9的写法,到底有没有必要教或者放在这个地方教合不合适,值得探讨。另外对于评价机制,应该重视每一个同学,一视同仁,而且评价用语应及时到位,不然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方法还应注重灵活性,尝试运用多种方法相结合,使课堂氛围更加活泼,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发言。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结合8和9的学*,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4、使学生能够掌握物体个数能够表示数字的经验和使学生知道数字对比大小的经验。

  教学重点:会数数量是8、9的物体的数量。

  教学难点:了解8和9的基数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8和9的数据。

  2、多媒体课件、学*纸等。

  【教学设想:在思路上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一样,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引人

  课件出示书上的主题图,提问:同学们这是哪儿呀?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教师:我们的校园好美好漂亮呀!在这么漂亮的学校里学*同学们多幸福呀,我们要好好学*呀!美丽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配合书上的主题图,引人8、9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使学生能够数出表示有8和9的个数的物体。激发学生爱美、爱学校的感情。】

  二、教学新课:

  (一)教学8、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画。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主题?图为师生提供了数量为8、9的物体有:

  a、校园两旁有8棵树。

  b、花坛里有8朵花。

  C、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d、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e、有8个同学和1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学生数以上“8、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往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

  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同学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同学按一定顺序(从上到下)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上一个记号。

  小结:同学们要爱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做到不爬树不摘花。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2、展示课前每人收集的数量是8、9的物体的作业。

  拿出课前收集的关于8和9的数据,先在小组内向同学交流;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在全班交流、评议。最后全班同学都把自己收集的数据张贴在教室四周,全班同学自由交流、评议。

  3 、摆学具。

  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对物体的个数的数数,使学生掌握对基数的理解。】

  (二)、教学8、9的顺序

  1、课件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珠时,算珠闪动变颜色。并问学生: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2、课件出示直尺图:

  教师将教材中直尺图里的括号作了一些调整,让学生通过填空,熟记0~9各数的顺序。

  填好后再让同学们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

  最后可以让小组内的同学看着直尺上的数,提几个问题,让学生间互问互答。

  设计意图:通过对数的顺序的练*,掌握数的顺序。

  (三)、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1、课件出示点子图。

  先让学生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然后让学生说出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2、比较7、8、9的大小。

  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 8<9? 7<9

   8>7? 9>8? 9>7

  3、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惯。

  【设计意图:通过对点子图的理解比较,能够掌握对数字大小的比较。】

  三、巩固练*

  1、打开数字教材出示书中练*题。

  2、把做好的练*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讲评。对完成好的学生作业,教师给予奖励。

  3、打开数字教材看微课。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五、板书设计:

  8和9的认识

  8、 9

  7<8? 8<9? 7<9

  8>7? 9>8? 9>7

  8和9认识的教学反思

  8和9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0-7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我在这节课的具体做法有:

  一、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在幼儿园的'学*中,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学*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由此可见,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三、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一点困惑:

  对于8和9,学生都已经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又独立放了单独一块内容教学8和9的写法。很多学生写8和9已经很好了,对8和9的认识也比较到位,但是教材还是安排这些浅显的认识,到底有必要吗?还值得探讨。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10

  1、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可任由教师任意涂抹。在幼儿园的学*中、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可教学设计始终是一种设计,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学生说出了妈妈给我买了4个苹果,爸爸又给我买了4个苹果,我一共有8个苹果。因为一开始,没有对第一个学生回答的问题作适当的评价,致使后面每个小朋友站起来都这样类似的说。可见小学生的模仿性是很强的。在教学时,一定要做到及时评价,恰当评价。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

  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学*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由此可见,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但是,在这一教学环节上,我没有处理好板书。我完全是按照学生的回答来板书的,没有系统性。7〈 8 9 〉8

  8〈 9 8 〉7

  7〈 9 9 〉7

  如果当学生自己选择了两个数,并且运用〈或〉说出了一个式子。这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还是这两个数,你还能用另外一个符号来连结吗?这样,可能学生就会比较有序地说出,也可以从对比中发现两个数的关系。一次选择就让学生会用两种符号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板书也不会让人感觉很乱。

  7〈 8 8 〉7

  8〈 9 9 〉8

  7〈 9 9 〉7

  3、师生互动,关系融洽

  新课程带来的其中一大变化就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课堂单一的数学知识的传授的角色,逐步向数学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转换。本节课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里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4、几点不足和一些困惑

  对于8和9,学生都已经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又独立放了单独一块内容教学8和9的写法。到底这还有没有必要教,或者放在这个地方教合不合适,还值得探讨。

  另外对于评价机制,我自问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视同仁的。但在上课时,奖励上也有些不公*。如在做摘苹果的练*时,我是一道题奖励一个苹果,但没有考虑到题目的难易程度,有些很容易的题目,学生也是得到一个苹果,而有些很难的题目,也是一个苹果。奖励要体现公*,在一堂课上,可能还看不出什么。但长此以往,如果奖励不公*,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本来奖励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如果不公*,反而会适得其反。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11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手,脑,口都动起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潜能也被充分的挖掘和调动,但随之而来的困惑也较多、

  一、从教材的内容编排看

  新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轻能力重知识的要求,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把教材的内容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步子,一会儿几何知识,一会儿代数知识,好比一台机器,把所有的零件放在学生的面前,作为教师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如何组装机器、教会学生学*的方法、通过半个多学期的教学实践探究,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必须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机械模仿教师的解题过程,死记硬背,这种方法已在教台站不着脚。同时,新教材还有独特的一面,那就是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了,变的学生好容易理解了,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而且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二、从教学的方面看

  教师是学生学*的帮助者,学*情境的设计者和信息资源的采集者,好比"机器零件"供应商,要从讲台上的"独奏者"转变到后台的"伴奏者"。教师必须要认真地钻研教材,找准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的关系、寻找相关数学资源,图片,实物模型,创造和*共处的学*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现实生活,体会现实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决心。如商品中的`打折销售,对于学生来说,买卖服装是生活中最*常的事,但其中的数学知识学生知道的还不是很多,只要教师收集的资料准备真实有效,学生的会很感兴趣用数学的知识去解答这些问题,但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在上课时尽量做到让*时不爱说话的学生发表意见,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同学之间少指责,使他们不再沉默。

  三、教学中的困惑

  1、在教学中,教师注重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但在此过程中,好的学生能积极讨论,发言,学到了很多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能力,但对于哪些调皮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放松、什么都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作为教师十分头疼,如何解决呢还有待探索和研究。

  2、阅读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在新课程的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我们是不知所措。

  3、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但面临毕业的学生们也不知会考会怎样改革评价方式,这也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的困惑。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12

  在教学数数中,我采用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通过主题图的学*,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8和9。数的时候要注重有序性,在这个方面我有引导,但可能我语速太快没有说清楚,部分学生没按顺序数。还有在有学生说到有8个字时,我只让学生带大家数了一下是不是8个,居然忘了说是“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字,也就忘了渗透保护环境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一点实在是不应该。第二个活动是学生准备学具小木棒,圆和三角形图形让他们摆一摆,课堂氛围比较好。应该说课堂中多采用这种活动能提高学*积极性,我在这方面要注意的'问题是没有把握好时间,占用课时太长导致后面的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完。在教学数序时,我采用了直尺图,让学生来填上空缺的数。比较大小在教学过程中的采用的是我点子图让学生到讲台当一位学生来数来比较大小,一位来评价学生比较的是否正确,这样做让学生更印象深刻。

  整节课来说我课前教学准备充分,同学们表现非常积极,课堂纪律也非常好,教学助手运用较熟练,但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对于孩子的评价机制太过单一,评价不够及时,语言不够精炼,语速太快。教学方法应该在灵活一些贴*生活,让他们数一数教室或者身边的事物数量,从而感受数学贴*生活。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13

  作为新教师,通过这次数学的公开课,我真是受益匪浅。从备课、修改教案、准备课件、上课、评课,这一次经历是我这学期学到最多知识的,最重要的一次。这堂课是《8和9的认识》,下面是评课老师们给我的几点建议,也是我上课后的几点感悟,希望能得到老师们的指点。

  1.教师应怎么上课,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这是对课时目标的把握。在这个方面,我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既符合新课程,又让学生学得扎实。

  2.教师的关键是语言上指导,在我认为,教学上的语言可分为:指导性语言和启发性。在这次教学过程中,对于指导性语言,我把握的还可以。对于启发性语言,我还欠缺,在整个教学中未能把学生达到高涨。本来在教案中安排了一个小游戏,本想在这个游戏使学生达到高潮,可是在上课过程中的,漏掉了这个环节。这个以后需要更加注意。

  3.数学教师的教态应富有激情,会哄小孩子,使每个人都活起来。语调应抑扬顿挫,这样才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把数学学*建立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数学学*成长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基础,教学是循序渐进的,应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5.在做课件时,对于主题图的设计没有考虑的太多,结果图太小,不够清楚,下次应更注意点。

  6.在上课过程中,由于紧张,忘了画9个0,当时我并没有把把9写好了再画,在这点上我,也学*到了教学过程中应随机应变。

  总之,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之处,更多的是学到了很多教学上的.技能和方法,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类似的活动,一步一个脚印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14

  1.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可任由教师任意涂抹。在幼儿园的学*中,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可教学设计始终是一种设计,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学生说出了妈妈给我买了4个苹果,爸爸又给我买了4个苹果,我一共有8个苹果。因为一开始,没有对第一个学生回答的问题作适当的评价,致使后面每个小朋友站起来都这样类似的说,可见小学生的模仿性是很强的。在教学时,一定要做到及时评价,恰当评价。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学*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由此可见,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3.师生互动,关系融洽 。

  新课程带来的其中一大变化就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课堂单一的数学知识的传授的角色,逐步向数学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转换。本节课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 ““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里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4.几点不足和一些困惑。

  对于8和9,学生都已经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又独立放了单独一块内容教学8和9的写法、到底这还有没有必要教,或者放在这个地方教合不合适,还值得探讨。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15

  课堂结束后,吴老师的建议让我觉得豁然开朗,比如在理解8、9的基数和序数意义时,我是通过数花朵一题来完成的,但由于没有读题,学生反馈情况不太理想,吴老师建议我让学生现场站一站,如请从左数第8个学生站起来,请从右数8个学生站起来。这样的方法既直观又生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几和第几”,从而突破难点。遗憾的是我只能将吴老师的建议带回我*时的课堂深化下去,感谢的是有这么多专家及同事给出中肯的建议,让我学到更多!包括黄校长,亲临我的试教,悉心指导;还有吴老师的谆谆指导,总是让我受益匪浅,而面对这所有的一切,我只有更快地改正自己的不足!

  个人觉得自己此次准备仓促,也暴露出了自己在教学上的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设计上,还没有特别创意的设计。又如以往对于教研课,我都至少试教2次,而本次只教了1次,所以也足以看出自己的功底还不够,以后应朝着“精教”的方向去努力。另外,本节课我都采用保护环境这个主题,后面的'练*设计也都在“花”上下功夫,但给人的感觉却有些视觉疲劳,可见我的情境没有连贯好。借着此次机会给自己提出一个忠告:不要忽视每一节课,不要因为这是一节普通的教研课而不够重视,我需要的是初上讲台时的那种执着和不懈的努力。不要给自己找任何的借口,正视不足,不断改之,方为上策!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扩展阅读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扩展1)

——《 8 和 9 的认识》教学反思3篇

《 8 和 9 的认识》教学反思1

  一.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内容分析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8和9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黑板上的字等。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逐步养成从数量上观察、思考问题的*惯和意识。

  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53页8和9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建立8、9的数感;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与序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激发学生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常与数交朋友,关于数的秘密可多了,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校园里探索8和9的知识。(板书:8、9的认识)

  (二).教学8、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图(课件出示)

  师:你在校园里看到了什么?请你数一数,悄悄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同桌交流自己数数的结果)

  师:你从这幅校园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字信息?

  主题图为师生提供的了数量为8,9的物体有:

  a. 校园两旁有8棵树。

  b. 花坛里有8朵花。

  c. 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d. 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e. 有8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师小结:8棵小树,8朵花,8个小朋友,黑板上的8个字,他们的个数都是8,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8)

  师:而蝴蝶的只数,人的个数,花盆数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9)

  2.寻找身边的数

  师:在校园里,我们探索了8和9所表示的物体数量。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身边数量是8或9的物体。

  师: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8和9来表示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教室里有9盏日光灯,有8块窗帘,8扇窗户……

  (三).教学8,9的顺序及大小

  1.8,9的顺序

  出示直尺图

  ()1 2( )4 5( )7 ( ) 9

  师:这是一幅直尺图,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助老师把这幅直尺图填完整。

  先填写,再顺读,倒读。

  师:看着直尺上的数,你能向其他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吗?

  学生间互问互答。

  比如:8排在谁的前面?9排在谁的后面?

  师小结: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好样的,从一幅直尺图上发现了那么多的秘密!为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鼓掌!

  2.做一做(54页)

  师:现在请大家把书本打开,翻到第54页,运用你发现的知识,来解决书上的问题。

  出示点子图。

  () () ()

  师:怎样很快数出点子数?

  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用以前学过的〈,〉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7〈88〈97〈9

  8 〉7 9 〉7 9〉8

  (四).教学8,9的序数含义

  1.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每对派3名小朋友上来!

  (叫9名同学上台。排成一排!每人一张数字卡片。)

  师:下面的小朋友请注意了!接下来我们分成三个组进行比赛,每个小组答对了,就有一颗星!听清楚第一个问题:上面一共有几个小朋友?(9个!)

《 8 和 9 的认识》教学反思2

  《8和9的认识》是我这学期的数学教研课,同时也作为了综合组的教研课,我在这堂课的课前准备时间上花的比较多,也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帮助。课后,每个听课老师都给了我很多的意见,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数具体事物的数量,学会熟练地数数,并理解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

  3、能正确地读、写8和9,知道它们的大小,学会用数8和9描述身边的事物。

  二、过程目标:

  通过具体实物与8、9建立对应关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观察、操作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索数的组成。

  三、情感目标:

  体验到学*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主导教与学的方法与过程,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变的更为多元,更为具体,如何恰当地把握课时教学目标,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疑问,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比如在把握目标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上,往往被目标所困,放不开手脚,当课堂有很好的资源生成时,却被自己轻易的扔掉了。如在听铃声拍手过程中,我的要求是“老师敲铃你拍手,你比老师多一下,先听后拍,边拍边数”,有一些小朋友出现了多拍一下的情况,可我并没有深究为什么他们会多拍一下,是数的方法上的问题,还是由于算错的原因?我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带过。课堂是动态的,随时都会出现与预期的目标不一致的情况,我得随时作出决策,使目标更加贴*学生学*的实际。

  对学段目标与课时目标的理解还不够清楚,如情感目标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这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这个目标定的过高,也就显得不实际了,它应该是在学生长期的学*中不断强化生成的。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数数、数序与比大小、基数与序数、数的组成、8 和9的'书写。其实一年级学生对很多新授知识已经掌握了,我想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比较多的游戏活动形式,为的是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学*数学。在新授知识的引入中,我采用的是在“听中数数”,利用一对小铃铛,做了一个“谁是顺风耳”的游戏,要求是“老师敲了几下,请你用嘴巴默默数一数”。在这个游戏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老师敲铃是时候,学生竖起耳朵,真的是没一点其它的声音,完全的投入到了课堂活动中去。我觉得这个环节是自己比较满意的,一个好的引入可以把学生的心拉到课堂学*中,形成良好的学*氛围。

  在教学数数中,我采用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通过主题图的学*,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8 和9。学生一旦认真学*,就会让老师和学生有很多惊喜,学生们观察真的是很仔细,甚至有一个小朋友说“老师和学生一共拿了8个工具”,这一点在之前我也没有发现,太让我惊讶了,他把细小的环节也观察到了。8和9数数的主题图比以前几个数的数数要难多了,物体的位置打乱了,数的时候要更应注重有序性,在这个方面我引导的不够好,一开始并没强调,只是在有学生没按顺序数时我才强调,而且说的也不够清楚。在有学生说到有8个字时,我只让学生带大家数了一下是不是 8个,居然忘了说是“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字,也就忘了渗透保护环境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一点实在是不应该。第二个活动是听“听铃声拍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静静的听,争着当“顺风耳”,课堂氛围比较好。应该说课堂中多采用这种活动能提高学*积极性,我在这方面要注意的问题是往往只注意游戏的乐趣和学生的参与,而没注重游戏本身的知识教育性,在有学生拍错手时应想一下,为什么他们会数错。

  在教学数序时,我采用了直尺图,让学生来填上空缺的数。我在教学过程中的采用的是我点图学生说的形式,这样做其实是对资源的浪费,这是一题很好的开放题,应该让学生自己来表达,让他们打乱顺序来说,如“5的后面是6”、“最后一个是9”这样的形式能更好的训练学生的数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基数与序数时,我通过创设小猴子吃桃子的情境让学生感知“9 个桃子与第9个桃子”的区别,学生被故事的情境所吸引,展开了积极的思考,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能化解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吃第9个桃子为什么吃不饱?”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积极思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也要注意情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我在教学数的组成时,通过“动物园里有两只可爱的小猴子,老师买了8 个桃子去分给它们吃,想一想,老师可以怎么分?”这样一个情境,设想通过这样一个情境来揭开数的组成。结果学生反而被情境所干扰,由于考虑到了分的公*性而在“4和4”、“5和3”徘徊,只想出了一两种分法,最后在老师的一再提醒之下,才说出了其它的方法。说明这个情境并不合适,可能还是用“两只盘子”来分的效果要好。这就让我想到了创设情境的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由于一味地利用情境来教学,出现了情境设计的“牵强附会”,没考虑到情境对教学的干扰性,反而阻碍了知识的学*。今后这一点要尤其注意,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多思考一下这个情境是否会有干扰作用。还有就是数的组成的“成对”记忆,这节课我在这一点虽然提到,但不够重视。数的组成的“成对”记忆,能让学生更好的建构起数的组成,这也是我要注意的,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研究,认真思考。

  在课的结尾时,我设计了“用数字画画”,但由于时间有限,我把这块内容放到了课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浪费,很多老师都认为这是一个比较有新意的设计。我觉得自己在*常的教学过程中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时间不够”,说明我的教学设计与时间分配不够合理,今后在这方面要多思考,多学*。

  通过这堂课,也让我对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亮点与不足之处有了更多的了解,让我看清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 8 和 9 的认识》教学反思3

  《8和9的认识》是我这学期的轮流试教,在上课和评课中,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正确把握目标预设,关注课堂生成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数具体事物的数量,学会熟练地数数,并理解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

  3、能正确地读、写8和9,知道它们的大小,学会用数8和9描述身边的事物;

  4、通过具体实物与8、9建立对应关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在游戏活动中学数学,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知识

  一年级学生对很多新授知识已经掌握了,我想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事物,因此,学*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活动的安排最好能结合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比较多的游戏活动,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中学*数学。在教学数数中,通过主题图的学*,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8和9。学生一旦认真学*,就会让老师和同学有很多惊喜,学生们观察真的很仔细,这一点在之前我也没有发现,太让我惊讶了

  三、创设生动、有趣并且“有效”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基数与序数时,我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知“9个与第9个”的区别,学生被故事的情境所吸引,展开了积极的思考,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能化解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但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也要注意情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由于一味地结合情境来教学,出现了情境设计的“牵强附会”,没考虑到情境对教学的干扰性,反而阻碍了知识的学*。今后这一点我要尤其注意,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多思考一下这个情境是否会对学生学*有干扰作用。

  通过这堂课,也让我对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亮点与不足之处有了更多的了解,让我看清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扩展2)

——数学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

数学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1

  对于“8和9的认识”,教材在编排上和前面的“6和7的认识”基本一样,不过比“6和7的认识”的要求稍微高一些。我在教学“8和9的认识”时,是按照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序数、写数,这样的思路进行设计的。

  一、充分运用主题图,用好教材

  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只是还没有足够的机会用语言表述出来,因此我充分运用主题图,给学生提供可供数数的丰富的资源,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校园主题图中数量是8和9的物体,当学生说出,黑板上有8个大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时,我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不失时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认识了8和9之后,我安排了摆一摆、画一画,这个环节,首先,让学生从学具盒里数出8个、9个学具,在以往教学“6和7的认识”时,都是要求用数的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而对于8和9的认识,教材只要求摆出8个圆形,9个三角形,因此我设计了画一画,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表示8和9,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也很高,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在教学比较大小时,我出示“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对学生的评价不够果断与准确;

  2、教学语言还不是很贴*儿童,态度也有生硬之处;

  3、学生参与活动时,教师的组织指挥不到位,没能准确地掌握“度”。

  4、前后环节有重复,起伏不是很大,还不能充分体现“扶”→“放”的做法。

  总之,本节课之后,我反思:如果我们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符合儿童特点的学*环境,就可以清除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屏障,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原型,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更重要是发展学生智力与技能,使数学学科的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数学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2

  一、在问题的引入上,新课标规定应从实际情景入手,并且使学生能够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1、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设计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易于体验和接受,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体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利用温度计引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2、教学过程突出了情竟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线,教学方法体了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在问题的探索上:

  我采用了师生互动,通过师生双边活动产生一种动态效果,使学生在充满好奇心的状态下,在老师提供的情景下,在具有较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主动的获取知识和技能。但在整个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概念的得出上学生的总结出现了一些问题,我再处理时由于怕时间不够充裕所以学生出现的问题我给做出了解答,其实这里应由学生自己来解决,这样对学生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三、*题的配备:

  整个*题的配备大致是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的,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多种形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并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在讲解完例题后,让学生互相提问,以促使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创造一种轻松的学*氛围。但我总体感觉*题的量不够充足,学生的练*机会较少。

  四、不足之处:

  学生通过学*掌握了画数轴时原点的位置和单位长度可以实际情况来确定,但由于受课本练*册数轴图形的影响,有部分学生认为只有向右的方向才能作为数轴的正方向,遇到向其它方向为正方向数轴图形就认为它不是数轴了。这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加深对这方面的理解。

数学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3

  1、 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上。”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

  2、注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

  3、营造师生互动,关系融洽的教学环境

  本节课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里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高。

  4.几点不足和一些困惑

  本节课虽然秉持“以生为本,以本为源”的理念,但在对序数与基数融合辨析上还尚不清楚和明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8和9,认为学生在学前班都已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并没有过多的强调跳的写法及其下笔顺序,造成了重点的疏漏。

数学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4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手,脑,口都动起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潜能也被充分的挖掘和调动,但随之而来的困惑也较多、

  一、从教材的内容编排看

  新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轻能力重知识的要求,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把教材的内容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步子,一会儿几何知识,一会儿代数知识,好比一台机器,把所有的零件放在学生的面前,作为教师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如何组装机器、教会学生学*的方法、通过半个多学期的教学实践探究,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必须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机械模仿教师的解题过程,死记硬背,这种方法已在教台站不着脚。同时,新教材还有独特的一面,那就是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了,变的学生好容易理解了,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而且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二、从教学的方面看

  教师是学生学*的帮助者,学*情境的设计者和信息资源的采集者,好比"机器零件"供应商,要从讲台上的"独奏者"转变到后台的"伴奏者"。教师必须要认真地钻研教材,找准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的关系、寻找相关数学资源,图片,实物模型,创造和*共处的学*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现实生活,体会现实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决心。如商品中的打折销售,对于学生来说,买卖服装是生活中最*常的事,但其中的数学知识学生知道的`还不是很多,只要教师收集的资料准备真实有效,学生的会很感兴趣用数学的知识去解答这些问题,但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在上课时尽量做到让*时不爱说话的学生发表意见,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同学之间少指责,使他们不再沉默。

  三、教学中的困惑

  1、在教学中,教师注重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但在此过程中,好的学生能积极讨论,发言,学到了很多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能力,但对于哪些调皮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放松、什么都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作为教师十分头疼,如何解决呢还有待探索和研究。

  2、阅读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在新课程的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我们是不知所措。

  3、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但面临毕业的学生们也不知会考会怎样改革评价方式,这也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的困惑。

数学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5

  1.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可任由教师任意涂抹。在幼儿园的学*中,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可教学设计始终是一种设计,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学生说出了妈妈给我买了4个苹果,爸爸又给我买了4个苹果,我一共有8个苹果。因为一开始,没有对第一个学生回答的问题作适当的评价,致使后面每个小朋友站起来都这样类似的说,可见小学生的模仿性是很强的。在教学时,一定要做到及时评价,恰当评价。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学*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由此可见,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3.师生互动,关系融洽 。

  新课程带来的其中一大变化就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课堂单一的数学知识的传授的角色,逐步向数学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转换。本节课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 ““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里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4.几点不足和一些困惑。

  对于8和9,学生都已经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又独立放了单独一块内容教学8和9的写法、到底这还有没有必要教,或者放在这个地方教合不合适,还值得探讨。

数学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6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学*是中学生增长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广阔天地。而数学学*方法指导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对学*者进行学*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者掌握科学的学*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的方法。

  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学生对知识的获得一般都要经过主动探究,小组合作,主动建构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感到数学好学,把学数学当成一种乐趣,真正做初中数学的小主人。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掌握各种学*方法。使我们的学生能够主动地、独立地学*,达到新课程要求标准。具体数学学*方法的指导是长期艰巨的任务,抓好学法指导对今后的学*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引导学生预*,细心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也不知道预*起什么作用,预*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时应要求学生做到: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堂的学*效率,寻求正确的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新学一个章节内容,先粗粗读一遍,即浏览本章节所学内容的枝干,然后一边读一边勾,粗略懂得教材的内容的重点、难点所在,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然后细细的读,即根据每章节后的学*要求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或单元预*。预*前教师先布置预*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加强互助学*,共同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差生的自信心外,更应该充分利用优等生这个教育资源,进行好生差生配对,这也是合作学*的一种方式,它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关注了差生的发展,构建了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的,和谐的学*环境。同时它也弥补了教师课后辅导时间不足的缺陷。

  三、课内重视听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新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重视听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听,是提高学*效率的关键。

  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课后要及时复*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听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这样,让学生抓住重、难点,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使其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四、指导学生思考

  数学学*是学*者在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由于这种工作最终必须由每个学*者相对独立地完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要进行思法指导,教师应着力于以下几点: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多思、勤思,随听随思;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

  五、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但不是烂做搞题海战术,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

  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惯与*时练*无异。如果*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时养成良好的解题*惯是非常重要的。

  六、指导学生记忆。

  教学生如何克服遗忘,以科学的方法记忆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很有益处的。初中新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中学生的新要求。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指导,这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

  教学中,首先要重视改革教学方法,抛弃满堂灌,以避免学生“消化不良”,其次要善于结合数学实际,教给学生相应的方法。总之,对初中生数学学*方法的指导,必须与教学改革同步进行,协调开展,持之以恒。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方法、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在从事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数学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7

  一、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

  在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中,“探索”是一个关键词——“结合具体的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这是由数学目标中“数学过程”“问题解决”两个维度决定的;同时“探索”的过程也是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活动,要根据不同的材料和背景采用不同的策略才能达到是活动有效的目的。例如在本单元的分数乘法(1)中,由于学生有比较坚实的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所以对于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探索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进行。而在分数乘法(3)中,由于学生刚刚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并且用图形表征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因此采用“扶一扶,放一放”的策略就比较妥当了。具体的讲就是:教师通过简单的具体事例进行集体引导,这便是“扶一扶”。再通过具体的探索要求帮助学生尝试着探索比较复杂的实例,这便是“放一放”。

  二、回顾学生所做作业,出现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

  1、脱式计算(自觉运用简便运算)的题,有许多学生盲目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采取应对措施:注意让学生明白简算的目的,分数的简算,原则上与整数、小数简算相同,都是在不改变结果的前提下改变运算顺序,尽可能减少计算的繁琐性。但方法却不同,整数和小数往往是凑整十、整百的数,而分数则是为了好约分。

  2、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对单位“1”的理解、根据分数意义来分析题意,而忽略了单位化聚的计算方法的复*,以及两步计算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重点评讲。

  三、采取应对措施:

  练*课中先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文字题,结合复*题让学生回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对分数的意义进一步加深。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不同,为学*相应的分数应用题打基础。

  复*分数乘法应用题时,根据分数乘法的数学模型,说出问题也就是求什么,写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教学中要注意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强化分率与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这有利于学生弄清以谁为标准,以及分率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问题可以引发思考,思考促进改变方法,得法扭转教学局面。说明教师教学不怕有问题,有了问题想办法解决就会使教学损失减少到最小。在课堂上多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后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动态,根据实际情况来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当然,教学前的准备细致周到,教学失误的可能性就会更小。

数学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8

  对于"8和9的认识",教材在编排上和前面的"6和7的认识"基本一样,不过比"6和7的认识"的要求稍微高一些。我在教学"8和9的认识"时,是按照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序数、写数,这样的思路进行设计的。

  一、充分运用主题图,用好教材

  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只是还没有足够的机会用语言表述出来,因此我充分运用主题图,给学生提供可供数数的丰富的资源,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校园主题图中数量是8和9的物体,当学生说出,黑板上有8个大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时,我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不失时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认识了8和9之后,我安排了摆一摆、画一画,这个环节,首先,让学生从学具盒里数出8个、9个学具,在以往教学"6和7的认识"时,都是要求用数的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而对于8和9的认识,教材只要求摆出8个圆形,9个三角形,因此我设计了画一画,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表示8和9,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也很高,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在教学比较大小时,我出示"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对学生的评价不够果断与准确;

  2、教学语言还不是很贴*儿童,态度也有生硬之处;

  3、学生参与活动时,教师的组织指挥不到位,没能准确地掌握"度"。

  4、前后环节有重复,起伏不是很大,还不能充分体现"扶"→"放"的做法。

  总之,本节课之后,我反思:如果我们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符合儿童特点的学*环境,就可以清除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屏障,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原型,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更重要是发展学生智力与技能,使数学学科的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数学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9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数学王国里的故事。今天,数字王国里非常热闹,数字娃娃们在做游戏呢?数字娃娃0觉得自己太胖了(出示海绵制作的数字0),他想减肥,于是在腰间系了一根腰带(在0的中间系上一根绳子),结果,它变成了几?(8)数字娃娃6看见了直笑(出海绵做的数字6),于是对它说:你怎么变成8了呀?要减肥得多做运动,我来做个倒立给你看(将数字6倒过来),数字娃娃0一看也笑了:你也变了!你也变了!小朋友,你们看看6变成了几?(9)那我们今天就来和8、9交朋友。(板书课题:8和9)

  【设计意图:以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教学8和9的基数含义

  1、到生活中寻找8和9。

  师:生活中哪有8和9呢?我们一起到校园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吧?老师和同学们正在做什么呢?(出示课本主题图)

  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请你数一数,它们的数量是多少?然后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师:出示教材第50页“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挂图学生同桌互相说,再汇报、交流。

  生1:花坛的两边有8棵松树。

  生2:花坛里有8朵美丽的花。

  生3:黑板上写着“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大字。

  生5:黑板的前面摆放着9盆花。

  生4:有9只蝴蝶在花丛中飞。

  生6:有8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共9个人整理花坛。

  教师: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方法:按一定方位数蝴蝶的只数或者数一只做一个记号。)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细致,图中树、花朵、大字可以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8表示)

  板书:8

  师:图中的盆花、蝴蝶、人物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用数字9表示)

  板书:9

  在黑板上画8个点,问学生:这有几个点子?8个小点子想加入9的队伍你们有办法吗?

  【设计意图:经历8到9的过程,初步感知8和9的大小关系】

  2、教学8和9的顺序。

  a、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先拨7个珠子,再拨1个,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老师拨珠子的过程,重点让学生感受拨7颗珠子以后再拨1颗是8颗珠子的过程。然后再拨1颗珠子就是9颗珠子。

  b、出示尺图,引导学生在直尺上认识数:这些数在尺子家族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展示尺子),你们猜一猜7的后面是几,8的后面又是几呢?你会读吗?还可以怎么读?(从大到小读或从小到大读)

  (设计意图:学生在具体实物上直观感知数字8、9)

  C、拍手游戏:请你拍的和我同样多,请你拍的比我多一个,请你拍的比我少一个。同桌互相玩游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认识8、9的大小关系】

  3、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请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8<97<98>79>89>7

  4、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设计意图: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没有像教材中那样直接呈现,而是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5、教学8和9的序数含义

  这里有一群动物,它们想戴上漂亮的帽子。大家愿意帮帮它们吗?

  (教学课本51页内容)同桌之间像这样互相提一个问题。

  6、教学8、9的书写

  (1)指导8的书写

  首先让学生看课本第51页的黑体字8,问学生8

  字像什么?师:你们看,8像一个小葫芦,9呢,

  就像是我们吃饭用的小勺子。看来8和9离我们真的好*。然后看第54页8的书写顺序图形,再出示田字格小黑板,边板演边讲解:8字是一笔写成。从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起笔,自上而下,先写一个S字,接着自下而上过S字腰间,与起笔处连接,一笔而成。最后请学生看着黑板上的“8”字空写,再让学生用食指在桌面上练*写“8”。

  (2)指导9的书写

  9字是一笔写成,它的上部像个0,它的竖像个1,上半部这个0要写在上边的小格里面,注意要圆滑,不能右棱角,写到0的起笔处,再往下方斜竖,一直到下线为止。学生练*在课本54的写字格里描9。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正确书写数字的*惯】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各小组“开火车”报数:从1到9,从9到1。

  2、帮一帮:这些小帆船的船号顺序排错了,你能帮助改正过来吗?

  471258963

  (设计意图:巩固8、9的顺序)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疑问吗?

  【设计意图:回顾整堂课的知识内容】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8和9的认识

  7〈88〈97〈9

  8〉79〉79〉8

  剖析: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本节课的重要方式。

  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学*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3.师生互动,关系融洽

  新课程带来的其中一大变化就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课堂单一的数学知识的传授的角色,逐步向数学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转换、本节课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里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数学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10

  "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的全过程来获取知识,从而操作、表达、探索、类推、合作、概括、创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教学模式和方法力求体现应用性。

  由于按比例分配计算应用较广,学生有很多应用机会,因此,课前让每一个学生到生活中调查生活中的比,并且说一说你是怎么获得这些比的。以此引人新课,使学生感受到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就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从生活实际引人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充分体现了应用题教学的应用性。

  (2)、注重学生的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

  课堂中,每名学生为达到"帮助他人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的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使每一名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开拓的区域,每位同学不但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而且通过互相讨论分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交流中学会了互相帮助、学*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了交往能力。

数学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11

  《8和9的认识》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认识8和9;二是学会书写8和9。虽然在设计环节比较细,但也显示出教学步子比较小,内容上没有体现出一定的深度。这可能和当时构思这节课的时间比较早有关系,根据当时的学生在课堂上回答能力、动手操作等方方面面的实际水*,我觉得在40分钟内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因此想法就是把这一内容上实、上细,免得因为内容太多而走过场。不过因为自己的惰性,也没有及时去了解学生现在的实际水*,就只是在小范围作了调整。所以到那天上午上出来的课,自己也感觉内容有点单薄,因为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及能力是天天变化的,我应该及时作出调整。

数学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12

  紧张有序的高二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经受了磨砺和考验的我,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学科知识的理解和业务水*方面更有了进步,这都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同组的有经验的老师的支持和帮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书育人,而要做好教学工作就务必具备精湛的专业水*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这一年来我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用心主动的学*老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尽管我在教学中留意谨慎,但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

  为了以后更好提高教学效果。经过一番深思,我个人觉得高二数学教学,就应作到夯实“三基”,理顺知识网络。因为高考命题是以课本知识为载体,全面考查潜力,所以,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巩固掌握相当关键。我从中得到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定位要合理化,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

  透过一年来的高二的数学教学,以及对会考试题及市统测的研究分析发现,数学考查的多是中等题型,占据总分的百分之八十之多,所以我认为,对于大多数的学生作好这部分题是至关重要的。我的做法是:加大独立解题和考场心理的模拟训练,这是我们能够进一步改善的地方,可大大提高整体的数学成绩。与此同时,又要有针对性地提高程度较好的学生,先从思想认识和学*方法上加以指导,提高拔尖人才,这样把一些偏、难、怪的资料减少一些,在*时考试中,个性注意对试题整体的把握,指导学生的整体学***。

  二、教师指导好学生对教材的合理利用

  数学考试考查点“万变不离教材”,许多的试题就来源于教材的例题和*题,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的同时,关键做好学生的学*指导工作,对于教材的改造和加工至关重要,先整体把握全教材的章节,再细化具体的资料,用联想的方式,对于详略的处理交代清楚,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理解解题思想和知识方法的本质联系,提高实际运用潜力十分重要。

  三、理解知识网络,构建认识体系

  各知识模块之间不是孤立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有的在概念外延上相连,有的在应用上相通等。这样,就能够把已有知识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解决问题时便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事实上,在知识点的交汇处命题,在试题中已十分普遍。因此,在教学中,选用练*时,不宜太难,以基础题训练为主,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信心;也不应过重,不利于对知识的理性归纳。由于L1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好,复*时节奏与速度不宜太慢,但尽量给予补缺补漏的时间。本人在这方面不足之处:W6复*、练*过于综合,有必须难度,因此收效不好

  四、高度重视新课程新增资料的复*。

  新课程新增资料:简易逻辑、*面向量、线形规划、概率、是大纲修订和考试改革的亮点,在高考都有涉及。现行教学状况与过去相比,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复*时间相对短,新增资料考察要求逐年提高,分值也不断加大,如向量已经成为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新课程试题中,有些题目属于新教材和旧教材的结合部,在高考命题中采用新旧结合的方法。例如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既能够用导数解决也能够用定义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处理既能够用传统方法也能够用向量方法。只有重视和加强新增资料的复*,才能紧跟教改和高考改革的步伐,提高学生的认知潜力和思维潜力。

  五、明确考试资料和考试要求,把握好复*方向和明确重难点

  我结合自身的状况,工作中,我首先在进行复*资料的时候,先把《新课程标准》精读一遍,*时通读争取做到心中有数,同时经常请教本组有经验的'老师学*好的经验,其次我总是努力多听本组老师的课,这样最有利于把握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难点的突破方法,及时反思并结合自己学生的状况做为教学中的指导,再次我争取把*几年的全国的高考试题做一遍,认真研究,从知识、方法和思想上入手。透过实践证明效果很好,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应用。

  六、把握教材,注重通性通法的教学、做好学*方法的指导工作

  *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就是说高考最重视的是具有普遍好处的方法和相关的知识。尽管复*时间紧张,但我们仍然要注意回归课本。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取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复*才有实效。

  学生的心理素质极其重要,以*和的心态参加考试,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培养锲而不舍的精神。考试是一门学问,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仅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潜力,而且取决于临场的发挥。我们要把*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把*时考试当做高考,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不断调试,逐步适应。

  教师自己还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如何调整复*策略,使复*更有重点、有针对性。

数学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13

  《8和9的认识》我在这堂课的课前准备时间上花的比较多,也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帮助。课后,每个听课老师都给了我很多的意见,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数具体事物的数量,学会熟练地数数,并理解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

  3、能正确地读、写8和9,知道它们的大小,学会用数8和9描述身边的事物。

  二、过程目标:通过具体实物与8、9建立对应关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观察、操作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索数的组成。

  三、情感目标:体验到学*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主导教与学的方法与过程,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变的更为多元,更为具体,如何恰当地把握课时教学目标,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疑问,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比如在把握目标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上,往往被目标所困,放不开手脚,当课堂有很好的资源生成时,却被自己轻易的扔掉了。如在听铃声拍手过程中,我的要求是“老师敲铃你拍手,你比老师多一下,先听后拍,边拍边数”,有一些小朋友出现了多拍一下的情况,可我并没有深究为什么他们会多拍一下,是数的方法上的问题,还是由于算错的原因?我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带过。课堂是动态的,随时都会出现与预期的目标不一致的情况,我得随时作出决策,使目标更加贴*学生学*的实际。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扩展3)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10)份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1

  学*8、9这课时,我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安排时我把教材作了如下处理:

  1、联系生活,切入主题。

  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画面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这个画面与我们创建文明城市十分和谐,因此我就从创建文明城市谈话切入,给学生美好熏陶,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

  2、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我先出示三幅点子图,让学生数一数,并说出数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每幅点子图左边都有5个点子,只要看右边的点子数就能很快数出每幅图的点子数。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我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这样处理问题开放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8和9数数的主题图比以前几个数的数数要难多了,物体的'位置打乱了,数的时候要更应注重有序性,在这个方面我引导的不够好,一开始并没强调,只是在有学生没按顺序数时我才强调,而且说的也不够清楚。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2

  开学到现在,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在数学学科上,他们对很多新授知识已经掌握了,我想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事物,因此,学*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活动的安排最好能结合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比较多的游戏活动,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中学*数学。在新授知识的引入中,我采用的是在“拍手数数”,要求是“老师拍了几下,请你用嘴巴默默数一数”。在这个游戏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老师拍手时候,学生竖起耳朵,真的是没一点其它的.声音,完全的投入到了课堂活动中去。我觉得这个环节是自己比较满意的,一个好的引入可以把学生的心拉到课堂学*中,形成良好的学*氛围。

  在教学数数中,我采用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通过主题图的学*,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8和9。学生一旦认真学*,就会让老师和同学有很多惊喜,学生们观察真的是很仔细,甚至有一个小朋友说“老师和学生一共拿了8个工具”,这一点在之前我也没有发现,太让我惊讶了,他把细小的环节也观察到了。8、9的认识的编排与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但是要求更高了,主题图上可供学生数数的资源更丰富了,并且所数事物的数量不像6、7那样明显,物体的位置打乱了,所以数的时候更应注重有序性。在这个方面我引导的不够好,一开始并没强调,只是在有学生没按顺序数时我才强调,而且说的也不够清楚。第二个活动是听“听数字拍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静静的听,争着当“顺风耳”,课堂学*氛围非常得好。课堂中多采用这种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学*积极性,在这方面我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只注意游戏的乐趣和学生的参与度,而更应注重游戏本身的知识教育性。比如在有学生拍错手时应思考一下,为什么他们会数错,从学生反馈中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3

  对于“8和9的认识”,教材在编排上和前面的“6和7的认识”基本一样,不过比“6和7的认识”的要求稍微高一些。我在教学“8和9的认识”时,是按照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序数、写数,这样的思路进行设计的。

  一、充分运用主题图,用好教材

  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只是还没有足够的机会用语言表述出来,因此我充分运用主题图,给学生提供可供数数的丰富的资源,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校园主题图中数量是8和9的物体。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不失时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认识了8和9之后,我设计了画一画,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表示8和9,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也很高,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在教学比较大小时,我出示“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对学生的评价不够果断与准确;

  2、教学语言还不是很贴*儿童,态度也有生硬之处;

  3、学生参与活动时,教师的组织指挥不到位,没能准确地掌握“度”。

  4、前后环节有重复,起伏不是很大,还不能充分体现“扶”→“放”的做法。

  总之,本节课之后,我反思:如果我们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符合儿童特点的学*环境,就可以清除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屏障,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原型,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更重要是发展学生智力与技能,使数学学科的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4

  1、教师应怎么上课,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这是对课时目标的把握。在这个方面,我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既符合新课程,又让学生学得扎实。

  2、教师的关键是语言上指导,在我认为,教学上的语言可分为:指导性语言和启发性。在这次教学过程中,对于指导性语言,我把握的还可以。对于启发性语言,我还欠缺,在整个教学中未能把学生达到高涨。本来在教案中安排了一个小游戏,本想在这个游戏使学生达到高潮,可是在上课过程中的,漏掉了这个环节。这个以后需要更加注意。

  3、数学教师的教态应富有激情,会哄小孩子,使每个人都活起来。语调应抑扬顿挫,这样才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把数学学*建立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数学学*成长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基础,教学是循序渐进的,应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5、在做课件时,对于主题图的设计没有考虑的太多,结果图太小,不够清楚,下次应更注意点。

  6、在上课过程中,由于紧张,忘了画9个0,当时我并没有把把9写好了再画,在这点上我,也学*到了教学过程中应随机应变。

  总之,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之处,更多的是学到了很多教学上的技能和方法,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类似的活动,一步一个脚印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5

  一.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内容分析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8和9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黑板上的字等。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逐步养成从数量上观察、思考问题的*惯和意识。

  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53页8和9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建立8、9的数感;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与序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激发学生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常与数交朋友,关于数的秘密可多了,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校园里探索8和9的知识。(板书:8、9的认识)

  (二).教学8、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图(课件出示)

  师:你在校园里看到了什么?请你数一数,悄悄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同桌交流自己数数的结果)

  师:你从这幅校园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字信息?

  主题图为师生提供的了数量为8,9的物体有:

  a. 校园两旁有8棵树。

  b. 花坛里有8朵花。

  c. 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d. 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e. 有8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师小结:8棵小树,8朵花,8个小朋友,黑板上的`8个字,他们的个数都是8,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8)

  师:而蝴蝶的只数,人的个数,花盆数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9)

  2.寻找身边的数

  师:在校园里,我们探索了8和9所表示的物体数量。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身边数量是8或9的物体。

  师: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8和9来表示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教室里有9盏日光灯,有8块窗帘,8扇窗户……

  (三).教学8,9的顺序及大小

  1.8,9的顺序

  出示直尺图

  ()1 2( )4 5( )7 ( ) 9

  师:这是一幅直尺图,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助老师把这幅直尺图填完整。

  先填写,再顺读,倒读。

  师:看着直尺上的数,你能向其他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吗?

  学生间互问互答。

  比如:8排在谁的前面?9排在谁的后面?

  师小结: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好样的,从一幅直尺图上发现了那么多的秘密!为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鼓掌!

  2.做一做(54页)

  师:现在请大家把书本打开,翻到第54页,运用你发现的知识,来解决书上的问题。

  出示点子图。

  () () ()

  师:怎样很快数出点子数?

  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用以前学过的〈,〉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7〈88〈97〈9

  8 〉7 9 〉7 9〉8

  (四).教学8,9的序数含义

  1.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每对派3名小朋友上来!

  (叫9名同学上台。排成一排!每人一张数字卡片。)

  师:下面的小朋友请注意了!接下来我们分成三个组进行比赛,每个小组答对了,就有一颗星!听清楚第一个问题:上面一共有几个小朋友?(9个!)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6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数学王国里的故事。今天,数字王国里非常热闹,数字娃娃们在做游戏呢?数字娃娃0觉得自己太胖了(出示海绵制作的数字0),他想减肥,于是在腰间系了一根腰带(在0的中间系上一根绳子),结果,它变成了几?(8)数字娃娃6看见了直笑(出海绵做的数字6),于是对它说:你怎么变成8了呀?要减肥得多做运动,我来做个倒立给你看(将数字6倒过来),数字娃娃0一看也笑了:你也变了!你也变了!小朋友,你们看看6变成了几?(9)那我们今天就来和8、9交朋友。(板书课题:8和9)

  【设计意图:以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教学8和9的基数含义

  1、到生活中寻找8和9。

  师:生活中哪有8和9呢?我们一起到校园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吧?老师和同学们正在做什么呢?(出示课本主题图)

  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请你数一数,它们的数量是多少?然后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师:出示教材第50页“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挂图学生同桌互相说,再汇报、交流。

  生1:花坛的两边有8棵松树。

  生2:花坛里有8朵美丽的花。

  生3:黑板上写着“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大字。

  生5:黑板的前面摆放着9盆花。

  生4:有9只蝴蝶在花丛中飞。

  生6:有8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共9个人整理花坛。

  教师: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方法:按一定方位数蝴蝶的只数或者数一只做一个记号。)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细致,图中树、花朵、大字可以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8表示)

  板书:8

  师:图中的盆花、蝴蝶、人物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用数字9表示)

  板书:9

  在黑板上画8个点,问学生:这有几个点子?8个小点子想加入9的队伍你们有办法吗?

  【设计意图:经历8到9的过程,初步感知8和9的大小关系】

  2、教学8和9的顺序。

  a、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先拨7个珠子,再拨1个,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老师拨珠子的过程,重点让学生感受拨7颗珠子以后再拨1颗是8颗珠子的过程。然后再拨1颗珠子就是9颗珠子。

  b、出示尺图,引导学生在直尺上认识数:这些数在尺子家族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展示尺子),你们猜一猜7的后面是几,8的后面又是几呢?你会读吗?还可以怎么读?(从大到小读或从小到大读)

  (设计意图:学生在具体实物上直观感知数字8、9)

  C、拍手游戏:请你拍的和我同样多,请你拍的比我多一个,请你拍的比我少一个。同桌互相玩游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认识8、9的大小关系】

  3、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请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8<97<98>79>89>7

  4、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设计意图: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没有像教材中那样直接呈现,而是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5、教学8和9的序数含义

  这里有一群动物,它们想戴上漂亮的帽子。大家愿意帮帮它们吗?

  (教学课本51页内容)同桌之间像这样互相提一个问题。

  6、教学8、9的书写

  (1)指导8的书写

  首先让学生看课本第51页的黑体字8,问学生8

  字像什么?师:你们看,8像一个小葫芦,9呢,

  就像是我们吃饭用的小勺子。看来8和9离我们真的好*。然后看第54页8的书写顺序图形,再出示田字格小黑板,边板演边讲解:8字是一笔写成。从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起笔,自上而下,先写一个S字,接着自下而上过S字腰间,与起笔处连接,一笔而成。最后请学生看着黑板上的“8”字空写,再让学生用食指在桌面上练*写“8”。

  (2)指导9的书写

  9字是一笔写成,它的上部像个0,它的竖像个1,上半部这个0要写在上边的小格里面,注意要圆滑,不能右棱角,写到0的起笔处,再往下方斜竖,一直到下线为止。学生练*在课本54的写字格里描9。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正确书写数字的*惯】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各小组“开火车”报数:从1到9,从9到1。

  2、帮一帮:这些小帆船的船号顺序排错了,你能帮助改正过来吗?

  471258963

  (设计意图:巩固8、9的顺序)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疑问吗?

  【设计意图:回顾整堂课的知识内容】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8和9的认识

  7〈88〈97〈9

  8〉79〉79〉8

  剖析: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本节课的重要方式。

  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学*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3.师生互动,关系融洽

  新课程带来的其中一大变化就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课堂单一的数学知识的传授的角色,逐步向数学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转换、本节课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里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7

  1、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可任由教师任意涂抹。在幼儿园的学*中,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可教学设计始终是一种设计,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学生说出了妈妈给我买了4个苹果,爸爸又给我买了4个苹果,我一共有8个苹果。因为一开始,没有对第一个学生回答的问题作适当的评价,致使后面每个小朋友站起来都这样类似的说,可见小学生的模仿性是很强的。在教学时,一定要做到及时评价,恰当评价。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学*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由此可见,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3、师生互动,关系融洽。

  新课程带来的其中一大变化就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课堂单一的数学知识的传授的角色,逐步向数学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转换。本节课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里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4、几点不足和一些困惑。

  对于8和9,学生都已经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又独立放了单独一块内容教学8和9的写法、到底这还有没有必要教,或者放在这个地方教合不合适,还值得探讨。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8

  1.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可任由教师任意涂抹。在幼儿园的学*中,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可教学设计始终是一种设计,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学生说出了妈妈给我买了4个苹果,爸爸又给我买了4个苹果,我一共有8个苹果。因为一开始,没有对第一个学生回答的问题作适当的评价,致使后面每个小朋友站起来都这样类似的说,可见小学生的模仿性是很强的。在教学时,一定要做到及时评价,恰当评价。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学*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由此可见,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3.师生互动,关系融洽 。

  新课程带来的其中一大变化就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课堂单一的数学知识的传授的角色,逐步向数学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转换。本节课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 ““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里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4.几点不足和一些困惑。

  对于8和9,学生都已经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又独立放了单独一块内容教学8和9的写法、到底这还有没有必要教,或者放在这个地方教合不合适,还值得探讨。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9

  1、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可任由教师任意涂抹。在幼儿园的学*中,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可教学设计始终是一种设计,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学生说出了妈妈给我买了4个苹果,爸爸又给我买了4个苹果,我一共有8个苹果。因为一开始,没有对第一个学生回答的问题作适当的评价,致使后面每个小朋友站起来都这样类似的说,可见小学生的模仿性是很强的.。在教学时,一定要做到及时评价,恰当评价。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学*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由此可见,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3、师生互动,关系融洽。

  新课程带来的其中一大变化就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课堂单一的数学知识的传授的角色,逐步向数学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转换。本节课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里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4、几点不足和一些困惑。

  对于8和9,学生都已经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又独立放了单独一块内容教学8和9的写法、到底这还有没有必要教,或者放在这个地方教合不合适,还值得探讨。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10

  《8和9的认识》是我这学期的数学教研课,在上课和评课中,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正确把握目标预设,关注课堂生成。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数具体事物的数量,学会熟练地数数,并理解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

  3、能正确地读、写8和9,知道它们的大小,学会用数8和9描述身边的事物;

  4、通过具体实物与8、9建立对应关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在游戏活动中学数学,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知识。

  一年级学生对很多新授知识已经掌握了,我想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事物,因此,学*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活动的安排最好能结合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比较多的游戏活动,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中学*数学。在教学数数中,我采用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通过主题图的学*,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8和9。学生一旦认真学*,就会让老师和同学有很多惊喜,学生们观察真的很仔细,这一点在之前我也没有发现,太让我惊讶了

  三、创设生动、有趣并且“有效”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基数与序数时,我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知“9个与第9个”的区别,学生被故事的情境所吸引,展开了积极的思考,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能化解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但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也要注意情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由于一味地结合情境来教学,出现了情境设计的“牵强附会”,没考虑到情境对教学的干扰性,反而阻碍了知识的学*。今后这一点我要尤其注意,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多思考一下这个情境是否会对学生学*有干扰作用。

  通过这堂课,也让我对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亮点与不足之处有了更多的了解,让我看清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扩展4)

——8和9的认识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建立8和9的数感,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的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8和9的含义。

  教学难点:8和9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看数字卡片列加法或减法算式。

  2、小游戏: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是“谁是顺风耳”,老师拍手请你们仔细听,并在心里默默的数,待会儿告诉我我敲了几下。(教师拍手8、9次,让学生猜一猜。)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8和9。(板书)

  二、创设情景:

  1、观察主题图,点数事物的数量。

  师: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请大家看一幅美丽的图画,大家想看吗?生:(齐)想!(课件出示教材53页主题图)

  师: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它们各有多少个?先自己数一数,和同桌说一说。

  师: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

  生:我看见了8棵大树。

  师:你是怎样数的?

  (师生一起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数1、2、3、4……教师在黑板上张贴大树图片,并板书8。按上面的方法学生继续数出8个小朋友、8朵鲜花、9个人、9盆花、8个大字、9只蝴蝶,教师在黑板上张贴图片,写上数字。说的好的小朋友每人奖给一朵小红花。)

  2、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

  师:图上的`老师和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在劳动、他们在整理花坛、他们在为学校做贡献)

  师:在他们的努力下,花坛及周围的环境美吗?生:(齐)美!

  师:是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保护,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积极地为学校做贡献,那么我们的校园也会越来越漂亮!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吗?(领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大字)

  三、探究新知:

  1、8和9基数的含义

  (1)师:老师这里有两张点子图,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数一数,每张点子图上有几个圆点子?生:第一张上面有8个点子,第二张上面有9个点子(在点子图下分别板书8、9)

  (2)生活中哪些东西还可以用8或9来表示?(妈妈给我买来8个大苹果、我有9个好朋友、我攒了9元零花钱——————)

  2、8和9的顺序和大小

  (1)8和9的顺序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生活中有8和9,我们的计数器上也有8和9。(师拿出计数器)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拨了几个珠子?(师拨珠子,生轻声数)

  生:老师拨了7个珠子。

  师:(神秘地)大家注意了!我要变出8来了!(师又拨了一个珠子)现在是几个珠子?

  生:(齐)现在是8个珠子。

  师:8比7多几?

  生:8比7多1。

  师:很好,再来观察,我再拨一个珠子,现在是几个呢?它比8多几?

  生:现在是9个珠子,9比8多1。

  (2)学*直尺图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的一个老朋友已经等不及了,它要求马上和大家见面,看,它是谁?生(齐)尺子!

  师:尺子朋友说话了,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我,你们能填出所缺的数吗?直尺图1。

  师:直尺图2:谁很快的在我身上找到数字8?(生到台前找到8,指给大家看)

  师:6在哪里?(6在7的后面,5的前面)

  师:我们知道:在尺子上,从0开始,越往后面的数越怎么样?

  生:越往后面的数越大。

  师:那你们能把我们到现在认识的这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来吗?

  生:(齐说)0、1、2、3、4、5、6、7、8、9。

  师:能从大到小再说一遍吗?

  生:9、8、7、6、5、4、3、2、1、0。

  师:咱们一起演一演吧!

  (3)比较7、8、9的大小

  师:尺子朋友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它夸奖你们说:小朋友们真聪明!高兴吗?可是我们这儿又有三位老朋友不服气了,它们说:小朋友们真的每节课都这么聪明吗?我们要考考你们!怎么样?愿意接受挑战吗?(愿意)

  师:(贴点子图引导学生比较7、8、9的大小)

  3、8、9的序数含义

  (1)小猴子吃桃的故事。

  师:小猴子今天特别高兴,因为他看到我们一(3)班学生坐得那么端正,听得那么仔细,另外猴妈妈为它准备了好多桃子,你们数一数一共有(9个),小猴子给我们出了个问题:我一下子能够把9个桃子都吃完,那样我才会饱饱的,可是妈妈给我吃了第9个桃子,同学们,你们觉得我能吃饱吗?为什么?

  生1:吃不饱,因为第9个只有一个,而9个有好多。

  (2)小练*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54页的内容

  师:请大家打开书本第54页,拿出水彩笔,给左边的8只蝴蝶涂上蓝色,再给从左边数起的第九只蝴蝶涂上红色。

  4、8和9的写法

  (1)指导8的书写

  师:你们看,8像一个小葫芦,9呢,就像是我们吃饭用的小勺子。看来8和9离我们真的好*。教师边板演边讲解:8字是一笔写成。从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起笔,自上而下,先写一个S字,接着自下而上过S字腰间,与起笔处连接,一笔而成。最后请学生看着黑板上的“8”字空写,再让学生用食指在桌面上练*写“8”。

  (2)指导9的书写

  9字是一笔写成,它的上部像个0,它的竖像个1,上半部这个0要写在上边的小格里面,注意要圆滑,不能右棱角,写到0的起笔处,再往下方斜竖,一直到下线为止。学生练*在课本54的写字格里描9。

  四、比比谁聪明:

  8____()9___()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为最有趣的是什么?你还有疑问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3~54页。

  教材分析:

  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画面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这个画面与黄山区正在创建绿色文明城市十分吻合,因此我就从黄山区创建绿色文明城市谈话切入,给学生美好熏陶,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我先出示三幅点子图,让学生数一数,并说出数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每幅点子图左边都有5个点子,只要看右边的点子数就能很快数出每幅图的点子数。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我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这样处理问题开放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学情分析:利用小组活动,改变评价方式,让学生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发展。整个课堂教学我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为主,发挥小组合作学*的功能,给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氛围,使每个同学都有学*成功的感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8和9的学*,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8和9的数据。2.学*纸等。

  教学设计:

  一、联系生活,谈话引入

  利用黄山区正在创建绿色文明城市这一人人皆知的事实,配合书上的主题图,引入8、9的认识。激发学生爱美、爱家乡的'感情。

  二、教学8、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画。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主题图为师生提供了数量为8、9的物体有:

  a.校园两旁有8棵树。

  b.花坛里有8朵花。

  c.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d.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e.有8个同学和1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学生数以上“8、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往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

  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同学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同学按一定顺序(从上到下)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上一个记号。

  2.展示课前每人收集的数量是8、9的物体的作业。

  拿出课前收集的关于8和9的数据,先在小组内向同伴们交流;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在全班交流、评议。最后全班同学都把自己收集的数据张贴在教室四周,全班同学自由交流、评议。

  3.摆学具。

  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三、教学8、9的顺序

  1.课件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珠时,算珠闪动变颜色。并问学生: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2.出示直尺图:

  教师将教材中直尺图里的括号作了一些调整,让学生通过填空,熟记0~9各数的顺序。

  填好后再让同学们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

  最后可以让小组内的同学看着直尺上的数,提几个问题,让学生间互问互答。

  四、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1.出示点子图。先让学生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然后让学生说出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2.比较7、8、9的大小。

  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7<8 8<9 7<9 8>7 9>8 9>7

  3.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五、教学8、9的序数含义

  1.做改编题(每个学生发一练*纸)。

  左数第8盆开了( )朵花。开了8朵花的是第( )盆。

  给左边的8个花盆涂上红色。给从左数第9个花盆涂上绿色。

  (教材提供的这部分内容过于简单,所以将这部分内容作了一些调整,设计了将8、9的基数、序数含义糅合在一起的练*,让学生通过此练*,弄清8、9的序数含义,又将它与基数含义区分开来。此练*虽有一些难度,但由于有6、7的序数含义的认识作基础,所以一般学生都能正确地完成这个作业。)

  2.把做好的练*到台上展示,讲评。对完成好的学生作业,教师给予奖励,并将学生每一次的奖品放入成长纪录袋。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课前收集如下信息:生活中哪些物体的数量是8和9的?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了课外,使每一位学生在收集有关“8、9”的信息活动中,真真切切地领会了8、9的基数含义,感知了“8、9”符号的作用。在课堂上,我又将学生收集的信息在全班展示,让每个学生感到自己是成功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是孙老师第一次和大家上课,高兴吗?老师也很高兴,尤其是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小朋友,这么宽敞明亮的教室,这么干净美丽的校园,老师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我知道,优美的环境离不开我们学校每位老师和同学的辛勤劳动,看,这是小精灵聪聪为大家拍下的一个劳动场面,仔细观察,图上有几个小朋友?

  二、放手学生,探究新知:

  (一)观察图画,建立数感

  1、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8来表示?

  2、又来了一位老师,一共多少人?

  3、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9来表示?

  正因为有了大家的努力,小树更绿了,鲜花更美了,我们生活的环境也更加干净漂亮了,对吗?

  4、大家看,小树、鲜花以及小朋友的人数都用哪个数字来表示?,蝴蝶、花盆以及一共的人数都用哪个数字表示?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有8和9的知识。(板书:8和9的认识)

  (二)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你已经知道了关于8和9的哪些知识?

  2、在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这两个数字?

  3、你能说一句话,里面用上数字8或者数字9吗?

  再说给同位听一听。

  (三)用小棒设计美丽的图案,体验基数8和9的含义。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扩展5)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有关8和9的加减法的安排是由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过渡到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重点应放在“一图四式”,且要注意教材中的安排意图。慢慢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看图说话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首先是复*前段时间的口算题,可以采取游戏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拍掌、猜数等各种形式。在新授时用蓝猫引入,直接出示主题图,然后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想的,显得有些脱节,使学生不知道怎样回答。应注意提问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按老师设计的教学程序进行。在动手摆图片过程中,应注意摆的过程,摆的思路,应让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操作中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多采取不同的形式的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做到并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教,而是传授思想和方法。

  为了使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使学生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经历合作交流与想象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惯。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指导学生从小养成善于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良好*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尽量多的锻炼机会。通过前面加减法的学*,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加减法计算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师应适时指导,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好的思考方法。鼓励学生不用借助学具,直接看着算式写得数。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在《8、9的加减法》一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将教学目标定为:让学生掌握8、9的加减法,通过经历“一图四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善于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能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良好*惯。但是这一节课上下来,却让我充满了困惑。

  困惑一:学生对于数学信息不够敏感。当我出示笑脸图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半天也说不到正题上来,无奈我只好又提示:“你能用带有数字的话来说说这幅图吗?”才勉强让学生说出图上有5个红色的笑脸,3个粉色的笑脸。

  困惑二:学生不会提数学问题。在上《8和9的加减法》以前的教学中,我就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提数学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一共……”“还剩……”这类简单的数学问题,但是从这节课来看,收效甚微。学生还是弄不清楚什么是数学问题什么是答案,即使有一部分学生知道却不知道怎样表述出来。

  困惑三:学生会计算,却说不出算法。当我出示一张口算题时,全班同学都会算,但是你要问他是怎样算出来的时,大多数学生都说:“我是想出来的”,你问他是怎样想的,学生却答不上来。

  总之,这堂课是在慌慌张张中结束的。这节课开始引导学生提数学问题和说算式的意义,用去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时间很紧,特别是下课铃声响起之后,尽管这节课还没下课,但是下课铃声把学生的注意力全吸引住了,这时,我也乱了,怕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匆忙之下把不该省略的部分省略了,把该省略的部分却又留了下来。

  课后,我深深的感到,自己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孩子们感知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8、9的加减法》是在学*7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是根据一幅主题图,让学生写出四个算式并计算得数的探索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培养学生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会到教学的乐趣。

  首先让学生复*和巩固7以内加减法,为今后熟练地口算打基础。

  然后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小动物,通过设计三关,使学生体验了学*数学的无穷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增添了课堂情趣。通过设立三关,让学生闯关这样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第一关,我让学生观察恐龙图,放手让学生提问题,并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探索出“一图四式”,并掌握了8和9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第二关,通过让学生摆圆片,列出四道版式并计算得数;第三关,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来计算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

  最后,我设计了各种游戏活动,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为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学*氛围。不仅轻松愉悦地掌握新知,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这节课创设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脑思考的小组合作学*的实践活动,学生始终在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探索学*,成为学*的主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

  11月11日是光棍节,在这个特殊的节日,谢老师以及各位兄弟姐妹能莅临我校进行教研活动,我非常的高兴,遗憾的是未能献上合格的公开课,在谢老师以及其他老师的点评中,发现了自己太多的不足,现则其重点简要说明,希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改进。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9以内数的认识,7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一图写二式”的基础上进行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学生应能顺利的进行9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根据一图写出四式,为后续学*数打下基础。

  教学第一个例题(恐龙图)这部分我将课件上的恐龙制作成了动态的(好像在向前爬行),结果学生将其中一条减法算式理解成前面两只恐龙离开了视线,对另一条减法算式的理解造成了困难。谢老师指出,课件的动静制作应该要充分的考虑,不能单纯为了课件的美观,我将这里的“恐龙”制作成了动态的,无形中给学生的学*注入了无关刺激,给学生的学*造成了困难。

  教学第二个例题的时候,我提出了一个在教学中应不应该把如何摆规定死(同颜色摆一起),谢老师指出,这里有三个层次的作用,第一层次是为了写算式和解释算式方便,第二层次是为了说明加法的意义方便,第三个层次是渗透集合的思想。经过谢老师的一番指点,才发现这样一个小小的规定,还存在那么多的深层含义,以后要勤于思考。

  教学第三个例题的时候,有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是用手指头点点算出来的。谢老师提出手指头是如何点的,按什么顺序,一问三不知啊,惭愧。*时自以为很简单的数指头也包含那么多的学问在里面啊,学生的件件都不应该是小事,要认真对待,到底该不该让学生继续用手指来计算算式呢?

  在后面的2个练*中,谢老师指出我缺乏层次性,其实练*的层次性设计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在这节课的设计中,真的忘了,一点都没有考虑到,其中有时间的关系,但更多的是自己意识的不足,练*大概可以分这3个层次吧,第一层次是基础练*,第二层次是应用练*(与生活结合),第三层次是提高练*(为下步学*准备)。

  谢老师还提了一个要不要设计合作交流的问题,首先是哪里合作交流的问题,某个环节要不要合作交流,有没有合作交流的必要,经过合作交流后学*效果是不是有提高,是不是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谢老师还提了2个建议,第一是开始时就明确要求,第二是分工要明确。

  谢老师还提到了比如“不能完全按照教案,在课堂上遇到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要让学生学会倾听,不但是倾听老师的发言,也倾听同学的发言”,“教低年级知识,你的自我知识储备必须扩张到更高年级相似内容”,等等。

  兄弟姐妹们也提出了我在这节课中的种种问题,比如备课要努力的研读教材以及教参,对学生的提问不能咄咄逼人,合作学*的时候要先说好要求等等。

  也有兄弟姐妹很给面子,说我课堂顺畅,言语还不错,真是很难找到什么好的方面!

  谢谢谢老师以及各位兄弟姐妹抽空来不吝赐教,也谢谢我们校长以及各领导各任课老师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只有你们的帮助,才有明日的我!

  本节课,是在教学了9以内数的认识,和7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一图两式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有了前面所学知识的铺垫,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并不会感到陌生,学生能够很快的进入知识点的迁移。因此,本节课上起来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强:

  1、教学例1恐龙图的时候。我是让学生自己看,然后提出数学问题。层次有点拔高,导致学生只知道列算式,不知道如何根据图意来提出数学问题。所以第一步应该有序的引导学生先进行观察左边有几只恐龙,右边呢?然后再来回答“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样比较合适。还有更应该强调加法的意义。明确2代表什么,6又代表什么?

  2、本节课练*题虽然形式多样,但是题的容量不够,缺少深度的挖掘教材蕴含的意义。可以增加口答口算,以及笔算口算的*题量。也可以针对性列出8的加法一组,8的减法一组,9的加法一组,9的减法一组,8、9混合的一组。让学生能够反复说算法和算理。

  3、需要留出更多的时间来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一定量的练*题。本节课的教学中都是一味的我在引导学生做题。这样有的基础差的孩子会造成依赖性,懒惰思考的*惯。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及时改正。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扩展6)

——8的乘法教学反思菁选

8的乘法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8的乘法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今天上学标课时执教了《8的乘法口诀》,崔主任和组里的老师都给我评了课,结合大家的一些看法和我自己的反思,我把对这节课的想法汇总如下:

  1、整体教学设计的思路还算清晰,但对细节的处理上欠缺功夫,这和没有多试讲几次有很大的关系,崔主任也提点我,如果能够多练几次,许多细节上的小毛糙根本就不会出现了。

  2、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口诀环节的处理不太透,只找了两个学生把用画图表示的口诀含义进行了展示,而且仅仅局限于这两句口诀,其它的没有涉及,对于掌握后进生而言,这显然是有所欠缺的。办公室谢姐也提到,应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更好些,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参与的效果也会更进一步,学生们会自主是、互相讨论着尽量不选择同一个口诀进行分析。今后我得想办法把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使用起要,要大胆的放手。

  3、在巩固环节中的练*题设计上面有许多不成功之处,如:课本上中国结问题图的出示学生看不清,所以才会在课堂上出现问非所答的情况,只有少数学生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多数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其中。另外,也导致这个问题没有很好的.抓住当例题,后面的处理起来都不是太顺畅。

  以上是我的一些反思,每上一次课反思一下挺好的,对今后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启发。

  如何有效地利用课堂的生成资源。

  一、在课前三分钟上利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

  课前三分钟和课堂是连为一体的,而我却常常把孩子们的思维与本节课的内容生生的分离,无疑对于孩子们的学*来说是不利的,今天的课前三分钟设计的内容是让学生思考诸如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18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以前的训练中出现过,最重要的是这里有孩子们自己出的题目,孩子们的'智慧是无穷的,在我们教师的视野范围内我们可能见得多识得广一些,而我们教师多数由于体制化的原因而变得固化而不能超越自己,孩子们就不同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独特的感触,因些孩子们在进行学*时能自己出题,能自己给自己出题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而教师的这种利用学生资源的做法,必然让孩子们感受到做自己想做的事的喜悦,谁人不愿意有一种受重视的感觉呢?

  二、在展示交流环节利用学生的课堂生成资源。

  生本课堂上的小组交流展示是生本课堂的根本,只有抓住抓好了展示这个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课堂。在展示这个环节的生成也是最多的,比如这节课,当小组展示完毕与大家交流之时,下面的同学小静说道“我觉得你们组的小璇同学表现很不错,因为他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话!”通过孩子的发言,我感受到孩子们的一种自主性,长期以来,孩子们的展示交流环节都是一种很无耐的状态,孩子们不知说些什么,老师一点一点地教,一步一步地扶着走,这种状态的持续着实让我困惑了很长一段时间,孩子们的学*终于不再只是一咱教师的强迫,走出这种误区无疑需要的是不断地磨练,也许这个过程正是孩子们要走的阶段。不再是教师的程式化的教给他们怎样做,更多地时候是孩子们自主自发地想到怎样做,这样的状态才是我们追求的最佳状态,只有让孩子们敢于思考,敢于表达,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追求的最佳课堂,只有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我们的学*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效。对于小静的发言,我及时地进行了鼓励,并且指出了其中一名孩子也如小璇一般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思想地展示,并且让大家一起鼓掌赞成,让孩子们知道自主自发在课堂上以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今天我选择了一个人数最多的组——6人组进行展示,因为阴差阳错的关系,这个组是独一无二的6个人,而其他的组都是4人一组,其实对于内心来说,我对于这个组是否能够成功展示心里也没有什么底,但是几个星期以来都没能给予这个组机会,必然不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6个人刚上讲台时,底下的同学不由得发出了一种不相信的声音,我组织好了学生,展示开始了,虽然6个人的强大阵容,但孩子们的发言却有条不紊,我想这次不单是我很惊叹,孩子们必然也从内心里感受到一种很惊讶,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班的生本课堂不再仅仅停留在一种表象上,而是已经深入了学生的内心,生根发芽,我们的课堂关注的不仅仅是少部分的学生而是更多地学生,我班的小组长轮流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对于每一个同学的可贵锻炼。我特别指出了这个庞大的小组的展示能力,孩子们也衷心地祝贺这个组所取得的成功。

  正是在课堂孩子自发地组织,孩子们强大的组织能力让我看到了课堂的生成资源,并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从另一个方面指导了孩子们怎样做,让孩子们感受到一种激扬生命的感动。

  课堂上的生成很多很多,作为教师要恰当抓住每一个可资利用的生成资源,只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课堂飞跃!

  在《8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我紧密联系课本资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从一只螃蟹8条腿,让学生算2只呢?3只呢?……等等.并试着说出“一只螃蟹8条腿,2只螃蟹16条腿,三只螃蟹24条腿······”然后引入鼓号队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怎么数,并试着说出算式,当学生能说出一部分后,我让全班学生一起动笔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怎么记住这些乘法算式,有的孩子说出:“一个8是8,两个8是16······”因为一部分孩子之前已经背出乘法口诀表,能直接说出乘法口诀,我就结合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说出口诀的意义,这样大家的观点相互结合,学生顺利完成了口诀,很快理解了口诀的意义。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有什么规律,怎样记得快,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课堂上大多数学生能熟练背出口诀,会用口诀,学*效果非常好。

  回顾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让学生亲历知识行成的过程,在写算式时,自己编出口诀,在讨论中,形成简洁、便于记忆的口诀。并在记忆口诀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出口诀的规律,学生理解了,学的速度也就快了。而且,为以后的学*做好了方法的'准备。自始自终,都是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我只是结合具体的情境提出引领性的问题,课堂内学生学得轻松而愉快。实践证明,放手让学生经过尝试解决问题,学*效果比想象的更加理想。因为,

  学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的学*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一旦获得成功,将会更加有信心,他们也才更有动力。

  

  本节课中也出现了较多不足之处。学生是在学*了1-7的乘法口诀后学*八的乘法口诀。在编写口诀中有一定的经验,完全可以将本节课所要学*的知识进一步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独立的探索中,运用前面学*的经验,完成本节课的学*任务,教师在此可以起到帮助和辅导的作用。本节课中,我在放手学生独立思考这部分做得不够,在新知识的学*中,过分的牵制了学生,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注意。另外,在练*中,除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外,还应该多关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扩大练*巩固面积,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而且有些练*的设计对《8的乘法口诀》第一课时的学生学情而言不适合,这些都是在备课时想的.不够周到。

  通过这节课给我带来了更深的启示: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理念,让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探究活动,发挥学生学*的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断地发展!

  “8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了2~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将学*的难点放在识记口诀上,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好奇、好动、好学的特点,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学*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主动探究来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着重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

  1.简洁明了,直达主题。

  先进行口诀的常规复*,对口令,口算乘法题,再直截了当地揭示课题,明确我们这节课要干什么。

  2.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紧扣教材主题图,把它作成课件的形式,利用声音来吸引孩子,“快听,是哪里传来这么动听的音乐呢?”用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产生继续学下去的欲望。然后出示主题图:学校仪仗队演奏。在主题图的处理上,选择了他们都非常熟悉的动画人物——蓝猫来作为纽带,激发了低年级孩子的学*兴趣。

  3. 主动探究,编制口诀

  学生已经学过了1到6的口诀,已经知道了口诀的一些特点,如小数在前面,大数在后面,还有积的一些变化规律。还有的学生已经抢先背了起来。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口诀。然后指名反馈。在检验学生的口诀时渗透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口诀,找一找口诀的规律。

  4.课堂活动:同桌对口诀。

  这一环节算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我们班有53个孩子,一节课

  短短的四十分钟,很难有效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学*状况;再者,大班教学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也不够现实。结合实际情况,在保证课堂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下,安排同桌对口令的活动,从而充分调动和发挥同桌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相互监督作用。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中,孩子们先通过顺背、倒背的环节熟悉8的乘法口诀过后,在进行同桌对口令的活动,一个人说口诀,另一个人说相对应的乘法算式,或者一人说乘法算式,另一人说相应的口诀。一段时间交流后,请同桌站起来展示。一般课堂上能够回答问题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但采用同桌互说的形式后,即使没有机会公开展示,每个人都得到了一定量的练*,同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增强了课堂学*的有效性,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5.用口诀。为帮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我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应用和实践的机会,“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用到8的乘法口诀吗?”有的孩子很快地想到螃蟹有八条腿,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解决数学问题。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增加了他们学*数学的兴趣。

  8的乘法口诀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推导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8的乘法口诀和用相应的口诀计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刚开始我创设了蓝猫进课堂的情境,通过学生喜欢的蓝猫跳一跳引入本节课所要学*的知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8的乘法口诀的兴趣;再后来探索新知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8的乘法口诀,在独立思考、交流汇报中,寻找口诀规律,深化思维,培养自主学*能力和合作学*能力,我有意让学生看图提出数学信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惯和问题意识,在交流和解决问题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并引导他们联系到了现实中的螃蟹(八条腿),由此来编一首儿歌,在儿歌中使课堂更有情趣,把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应用到生活中,是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

  通过这节课给我带来了更深的启示: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理念,让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探究活动,发挥学生学*的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让学自主探索中不断地发展!

  《8的乘法口诀》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该课是同学们在学*了2到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的,该课的学*也是学生今后学*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由于学生已经学*了2到7的乘法口诀,所以教材并没有呈现完整的8的乘法口诀,意在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归纳出8的乘法口诀,体现了学生学*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经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让学生经历独立探究,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8乘法口诀的来源。2、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8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为: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本课的难点为:理解并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会灵活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学生在有了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的,由于学生已有基础,学生学*并不抽象,比较容易理解。我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思维特点和启发性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品学、展示交流、巩固练*等环节的教学,引导学生学*和探索新知,帮助学生逐步悟出8的乘法口诀的由来。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让学生愉快地进入学*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故事人物引入新课学*;白雪公

  主和七个小矮人要到科普公园去参观,每张门票8元。一共需要多少钱?谁来帮帮它?帮忙是小孩子最愿意做的事情,这样比较能激起孩子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激发学*兴趣。

  考虑到8的乘法口诀句数多,学生不易记,对口诀的记忆如果单纯的依靠读、背,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学得也比较累。所以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在学生总结记口诀的'方法之后,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对口令,拍手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口诀。努力做到数学课更贴*孩子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三、不足之处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课堂中评价单一,激励性评价欠缺,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后课堂教学中要在多元激励性评价上下功夫。

  2、在让学生自主探究编写8的乘法口诀时没有引导学生发现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在解读品味,感悟口诀中,没有让学生根据自己编的口诀发现口诀存在的规律,以便学生更容易识记,对教材的解读挖掘还不到位,以后在分析教材、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创造性的运用教材上还需要进一步下功夫。

  3、练*的设计过于普通化,没有层次性,思考性较差,不能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深度思维。本节课的学*内容较为简单,因此在巩固训练中可以设计一些发散性思维的题目让学生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把数学与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在练*题的设计

  上要注重层次性、思考性,努力做到精益求精。

  4、课堂中设计理念过于保守,对学生不敢放手,没有做到以学定教。对学生缺乏信心,不敢放开。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探究合作的氛围,使学生的能力、情感都得到培养。通过这堂课我也反思到,我的教学过于死板,总是怕学生不会,其实有些问题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合作是完全能够独立解决的,而且让孩子自己探究他们的热情也特别高。

  通过这节课给我带来了更深的启示: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理念,充分地了解学情、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让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探究活动,发挥学生学*的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断地发展

  学生在学*8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学*了1-7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所了解,但8的乘法口诀句数较多,记忆不太容易。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在这节课上我尝试让学生自主参与编乘法口诀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当然,在这节课中也存在着不足,例如在学生看图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我应将学生所发现的条件简单板书,避免其他学生在分析时记不清数据和题意。

  计算教学是很枯燥的教学内容,但又是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计算能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是小学生学*数学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计算的作用。如何让估燥的内容让它更生动化、赋予它活力呢?如何才能让学生灵活地上好枯燥的计算课,构建积极有效和谐的课堂呢?教授了《口算乘法》后,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锻炼学生、激励学生,让它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充分思考,激发思维,快乐收获。

  1、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发挥空间。

  开展小学讨论,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给每个学生说的机会,课堂上,我尽量把同学们思维之花都引发出来,让他们大胆的想,尽量的说,让学生自己主动用不同的方法去求计算的结果,每兴上计算课的时候,同学们都迸发出不同的思维火花。例如在计算2×10时,我先让同学相互讨论算法,然后汇报,有的学生说:“2×10就是2个10,2个10就是20。”有的学生说:“2×10可以表示10个2,10个2就是20。”首先我肯定了他们的想法,他们以不同的角度,从“2×10”这个乘法算式的意义出发,寻找到了答案,但两种说法我截然不同却又有内在的联系,当学生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都想出来,让我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人说:“因为2×9=18,所以2×10比它再多一个2就是20。”我马上表扬这个同学能够融会贯通,因为前面有一个铺垫就是2×9=18,他能够从旧知前后结合,联系比较,让老师不是不承认他是一个思维空间很广,很会学*的学生。在课堂上,我总会给学生很宽松的思考环境和空间,鼓励他们多想,多说,对说得好,想得透的同学给予肯定、表扬,所以在课堂上会产生很多的思维之花。

  2、给学生一个跳跃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步掌握学*的方法,并有效地运用到以后的学*中去。

  俗话说:“授之以免,不如授之以渔。”本节课的知识是很容易的事,但是在如何体现新理念,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能力呢?于是让学生学会口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思考得出同类推的方法进行口算,这也是数学中的一种学*迁移方法,在最后的拓展练*中出理:用整十数与一位乘数是2400的算式有哪些?这个题目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般的学生只要能运用今天新学的知识列出算式就是一种进步,而优生不仅是要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还要运用一些简单的概率,就是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不遗漏也不重复,而且还要满足题目中的所有条件,开始学生只是想到了3×800=2400,4×600=2400,我反问学生:“3×800就是24个百,3×8=24是定的,那这个百能不能放在3这边呢?”经我一点拨,学生马上想到,可以,那就成了300×8=2400。同学样的方法,大家又想到了400×6=2400。学生马上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有效地运用到学*中去。

  3、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在课堂上,对于做对的,做快的,回徐有创新理念的同学,应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在教学《口算乘法》时,同学们在读了68页主题图后,请同学们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有一个同学是这样提问的:“12个人玩激流勇进勇进6人每人每次要多少钱?”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就是一个两位数乘一位数,当时我们还没有学这个内容,我问有没有同学能挑战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应声。后来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主动说:“我会解答。”我用怀疑又充满期待的目光看着他说:“好,你来说吧!”“12×6,2×6等于12,向十位进1,1×6等于6加1等于7,最后等于72。”我当时一听吃了一惊,这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他能够不动笔,用心算而且把步骤说得这么清楚,我非常高兴,用赞赏的目光看着他说:“不错,你能真会超前学*!”一个肯定,一个简单的点评,让他非常高兴,他觉得老师不权肯定了他课堂上的表现,也肯定了他在课堂之外的努力。更加激发了他的学*积极性。

  教材方面,《8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71~72页的内容。在学生已有1—7的乘法口诀经验的基础上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难点在于编制8的乘法口诀并记忆、发现口诀的规律以及记忆口诀。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让学生自主的经历8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寻找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能熟练的'运用8的口诀进行计算。并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其次,谈一谈我的教法设计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

  1、情景教学法。通过大家熟悉并且关心的奥运内容引入,不仅学生激情昂扬,而且也渗透了爱国主义思想。在教授过程中让学生在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数学知识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在这节课中,我采取了玩对口令的游戏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口诀。孩子不但不会觉得枯燥,反而对他们更有挑战性。在练*中,我也相应的加入了摘苹果的游戏。传统的口算教学一般是枯燥乏味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采用游戏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很乐意参与其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任务。并以“掌声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表意见。

  第三,说学法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扩展7)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优选【十】份

  为使本节课更有层次性,预想将“8的组成”的教学过程设计得更能凸显教师的指导性,而在“9的组成”这一部分赋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性。通过对比,体现教师指导后学生自主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学*的过程和能力。

  因此,“8的组成”这一部分第一次设计为:

  【设计一】

  1、师:将8个〇分成两部分,可以怎样分?

  (学生每人动手分。师巡视,看是否正确,是否完整,是否有序。)

  ①.分完以后在黑板展示“ 8” 的7种组成。

  师板书: 8 8 8 8 8 8 8

  / / / / / / /

  1 7 2 6 3 5 4 4 5 3 6 2 7 1

  ②. 完整地读一遍。

  2、师:这么多种组成,怎么记会更快、更方便呢?

  ①. 学生讨论。

  小结出:只需记前4种,就能想出后3种。……

  ②. 记背这4种。

  ③. 巩固记忆:对口令,找朋友……

  【反思一】

  试教中,发现教学过程进行得很顺利,但课堂气氛也很沉闷。究其原因,我想是由于前面在学*2---7的组成时,一直要求学生有序地分出所有组成,所以第一个要求对学生来说实在是简单得没有任何新意。而且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方式几乎都是前一次课(“6和7的组成”)的.翻版,因此学生才学得了无生趣。不禁问自己:这种顺利而沉闷,顺利得没有一点思维“撞击”的课堂是我们所追求的吗?学生在这节课中能学到什么与前一节课不同的东西?又能在哪些方面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呢?

  因此,重新对“8的组成”这一部分进行了设计。不仅改变了学*方式,还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与需求。第二次设计如下:

  【设计二】

  1、师:将8个〇分成两部分,有哪些分法?

  你能把所有的分法不重复、不遗漏地都摆出来吗?

  2、小组合作操作:有人摆,有人记录。

  3、展示分法:

  ①、记录了7种的:(观察是否是有规律地记录的)

  8 8 8 8 8 8 8

  / / / / / / /

  1 7 2 6 3 5 4 4 5 3 6 2 7 1

  ②、只记录了4种的:

  8 8 8 8

  / / / /

  1 7 2 6 3 5 4 4

  提问:你们(他们)为什么只记录4种?

  可以通过你(他)们记录的这4种想出8的全部7种分成吗?怎样想?

  4. 记8的组成。

  (略)

  在设计上太注重老师的引导,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实施,层次不分明。在学生掌握了8的组成后,对于9的组成我完全放手,并进行了分层教学,具体设计如下: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自己来学*9的组成吗?会的小朋友可以直接填写,有困难的可以用小棒来分一分,说一说,在填写。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分层进行学*,并逐步掌握了9的组成的知识。经过这一环节的'改变,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

  本节课的几个可取之处:

  1、复*部分的“悄悄算”游戏对一年级孩子具有集中注意力,激起孩子学*兴趣的作用。

  2、把扑克引入课堂,并做到一牌多用:先用扑克牌进行了8的组成的分一分活动,再进行了“我翻牌你出牌”游戏,还利用扑克进行了找朋友游戏,活跃了课堂,学生兴趣昂然。

  3、游戏形式多样,如对口令游戏、拍手游戏、悄悄算游戏、我翻牌你出牌、找朋友游戏等等,游戏活动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是喜闻乐见的,并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原以为有了几年教学经历了,上教研课不会紧张的,可是随着上课铃响起,我还是心怦怦直跳。也许是我太在乎了。

  为了上好《8和9的组成》,我做了精心的准备。在课堂教学中,我由富有儿童情趣的故事情境引入新知识,还设计了生动、活泼的竞猜教学环节,不断地激发学生学*的乐趣和欲望,不断地使学生得到鼓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积极学*的情感。课堂40分钟完成了课时计划的任务,学生也一直坚持到了最后。相对于试教的效果,好多了。

  即使自我感觉良好,问题还是存在一些。例如:留给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交流的时间太少。为了追求课堂的完整性,怕没有充足的时间做*题,学生摆小棒探究9的组成都非常仓促,另一方面的原因更是担心驾驭不好课堂,怕学生沉于玩小棒不再跟着一起思考;作为数学教师,语言不够精炼,也担心自己表达的意思学生不能马上接受,喜欢重复;课堂设计的内容就是8和9的组成,显得单调,容量太小。

  就当自己觉得可以稍微松懈一下的时候,我们数学组的其他3个老师挤出时间为我的课进行了讲评,我的心又悬了起来。现实终究是要面对的,我也虚心的记下了她们提出的一些宝贵意见:

  1.我们从数字3开始,3的组成就是利用摆小棒找出来的。再到4、5、6、7的组成,也无非是利用分圆片或者小花。现在已经到了8和9的组成,学生完全可以根据组成的规律,脱离实物找出8和9的组成。问题在就于我在*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忽视了数学建模的渗透,没有把教学提升到这个层面上来。也就是授之以鱼而没有授之以渔;

  2.游戏环节的设计要考虑充分,不能顾此失彼。我在游戏环节中为学生准备的是他们喜欢吃的糖果,固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不便于学生观察。在新课引入阶段,我扮演小兔子猜测盒子里还剩下糖果的个数,没有让学生一探究竟地检验盒子的糖果的个数。这些都是我个人的想当然;

  3.准备的练*缺乏层次,也就说明了我对学生的学情了解不够。

  事实虽不容乐观,但是我并不气馁。如果没有这样机会,我就发现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也听不到其他老师的指教。我的学*历程中有这么多乐于助人同事的帮助,我的明天会更好。

  今天我上了《8、9的组成》这一课,40分钟的课堂教学,面对学生收获成功的笑容,回顾从研读教材到教学设计,再到课堂实践,让我对今天的教学有了更深的感悟。“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一个地球”,备课就是为了给学生找出一个学*的支点,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地提升。课前精心的备课,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时时有亮点,处处有新意,并且将这种亮点变为了高效,学生就会轻松得到一份厚重知识。通过这节课,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游戏、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中,学生就会对数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主动学*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我们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学生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只要小朋友能学会8和9的组成,歌星小企鹅就会为大家唱一首动听的歌曲!“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贯穿着节课的始终)紧紧“拴住学生的心,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兴趣。

  3、通过比赛进行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学生积极 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8 根小棒分成两份,要求6人一组合作进行,小组长按号进行,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看一看哪一组完成的最棒。通过操作、合作交流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进步之处:

  敢于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以前我在上课时总是怕学生太乱而不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只是找一个或两个学生到前边来进行操作示范。这样做的效果只是锻炼了好学生,而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动手的体验,所以理解的知识不扎实,有些同学虽然死记硬背下来但对学*渐渐也失去了兴趣。所以我在这节课中,放手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动手,这样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体验,所以记忆的知识就会比较扎实,学生的兴趣也有所提高。

  三、存在问题:

  1、在学生摆小棒之前,我虽然有一定的示范但学生自己摆和说的过程中还是显得比较乱。这就说明我们在*时的常态课教学中对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的训练少,学生接触的少,自然就说不上来。

  2、在处理个人说和集体交流说的顺序上存在问题,应先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独自思考的过程,在指名学生回答订正,而在这节课中我是先指名说再自己说说,这样处理后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致使好学生或个别人有练*的机会,而大多数学生只是学别人说,自己没有思考。

  3、学生的良好学**惯还要进一步培养,如听讲、说话,尤其在其他学生回答问题,认真去听,去思考,回答问题说完整话,声音洪亮。

  四、改进措施:

  1、仔细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多向同年级的老师请教,尽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反复推敲练*题。

  2、课前做好分析工作,找好每节课的重难点和训练点。做到有效地落实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的能力从*时的点点滴滴入手。

  4、努力学*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深入研究,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

  为使本节课更有层次性,预想将“8的组成”的教学过程设计得更能凸显教师的指导性,而在“9的组成”这一部分赋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性。通过对比,体现教师指导后学生自主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学*的过程和能力。

  因此,“8的组成”这一部分第一次设计为:

  【设计一】

  1、师:将8个〇分成两部分,可以怎样分?

  (学生每人动手分。师巡视,看是否正确,是否完整,是否有序。)

  ①.分完以后在黑板展示“ 8” 的7种组成。

  师板书: 8 8 8 8 8 8 8

  / / / / / / /

  1 7 2 6 3 5 4 4 5 3 6 2 7 1

  ②. 完整地读一遍。

  2、师:这么多种组成,怎么记会更快、更方便呢?

  ①. 学生讨论。

  小结出:只需记前4种,就能想出后3种。……

  ②. 记背这4种。

  ③. 巩固记忆:对口令,找朋友……

  【反思一】

  试教中,发现教学过程进行得很顺利,但课堂气氛也很沉闷。究其原因,我想是由于前面在学*2---7的组成时,一直要求学生有序地分出所有组成,所以第一个要求对学生来说实在是简单得没有任何新意。而且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方式几乎都是前一次课(“6和7的组成”)的翻版,因此学生才学得了无生趣。不禁问自己:这种顺利而沉闷,顺利得没有一点思维“撞击”的课堂是我们所追求的吗?学生在这节课中能学到什么与前一节课不同的东西?又能在哪些方面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呢?

  因此,重新对“8的组成”这一部分进行了设计。不仅改变了学*方式,还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与需求。第二次设计如下:

  【设计二】

  1、师:将8个〇分成两部分,有哪些分法?

  你能把所有的分法不重复、不遗漏地都摆出来吗?

  2、小组合作操作:有人摆,有人记录。

  3、展示分法:

  ①、记录了7种的:(观察是否是有规律地记录的)

  8 8 8 8 8 8 8

  / / / / / / /

  1 7 2 6 3 5 4 4 5 3 6 2 7 1

  ②、只记录了4种的:

  8 8 8 8

  / / / /

  1 7 2 6 3 5 4 4

  提问:你们(他们)为什么只记录4种?

  可以通过你(他)们记录的这4种想出8的全部7种分成吗?怎样想?

  4. 记8的组成。

  (略)

  在设计上太注重老师的引导,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实施,层次不分明。在学生掌握了8的组成后,对于9的组成我完全放手,并进行了分层教学,具体设计如下: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自己来学*9的组成吗?会的小朋友可以直接填写,有困难的可以用小棒来分一分,说一说,在填写。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分层进行学*,并逐步掌握了9的组成的知识。经过这一环节的改变,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

  本节课的几个可取之处:

  1、复*部分的“悄悄算”游戏对一年级孩子具有集中注意力,激起孩子学*兴趣的作用。

  2、把扑克引入课堂,并做到一牌多用:先用扑克牌进行了8的组成的分一分活动,再进行了“我翻牌你出牌”游戏,还利用扑克进行了找朋友游戏,活跃了课堂,学生兴趣昂然。

  3、游戏形式多样,如对口令游戏、拍手游戏、悄悄算游戏、我翻牌你出牌、找朋友游戏等等,游戏活动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是喜闻乐见的,并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原以为有了几年教学经历了,上教研课不会紧张的,可是随着上课铃响起,我还是心怦怦直跳。也许是我太在乎了。

  为了上好《8和9的组成》,我做了精心的准备。在课堂教学中,我由富有儿童情趣的故事情境引入新知识,还设计了生动、活泼的竞猜教学环节,不断地激发学生学*的乐趣和欲望,不断地使学生得到鼓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积极学*的情感。课堂40分钟完成了课时计划的任务,学生也一直坚持到了最后。相对于试教的效果,好多了。

  即使自我感觉良好,问题还是存在一些。例如:留给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交流的时间太少。为了追求课堂的完整性,怕没有充足的时间做*题,学生摆小棒探究9的组成都非常仓促,另一方面的原因更是担心驾驭不好课堂,怕学生沉于玩小棒不再跟着一起思考;作为数学教师,语言不够精炼,也担心自己表达的意思学生不能马上接受,喜欢重复;课堂设计的内容就是8和9的组成,显得单调,容量太小。

  就当自己觉得可以稍微松懈一下的时候,我们数学组的其他3个老师挤出时间为我的课进行了讲评,我的心又悬了起来。现实终究是要面对的,我也虚心的记下了她们提出的一些宝贵意见:

  1、我们从数字3开始,3的组成就是利用摆小棒找出来的。再到4、5、6、7的组成,也无非是利用分圆片或者小花。现在已经到了8和9的组成,学生完全可以根据组成的规律,脱离实物找出8和9的组成。问题在就于我在*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忽视了数学建模的渗透,没有把教学提升到这个层面上来。也就是授之以鱼而没有授之以渔;

  2、游戏环节的设计要考虑充分,不能顾此失彼。我在游戏环节中为学生准备的是他们喜欢吃的糖果,固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不便于学生观察。在新课引入阶段,我扮演小兔子猜测盒子里还剩下糖果的个数,没有让学生一探究竟地检验盒子的糖果的个数。这些都是我个人的想当然;

  3、准备的练*缺乏层次,也就说明了我对学生的学情了解不够。

  事实虽不容乐观,但是我并不气馁。如果没有这样机会,我就发现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也听不到其他老师的指教。我的学*历程中有这么多乐于助人同事的帮助,我的明天会更好。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的一种特殊情感,学*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下面,我谈谈在教学8和9的组成时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景,在活泼气氛中引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而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大胆地创造、使用教材,从孩子熟悉的“分家”这一生活情景出发引入课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二、自学互学,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快乐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上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我采用"当小老师"的形式,“闯关大比拼”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上台展示,把苹果宝宝分家。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在"分家"中掌握了数的分解和组成,加深了对数的认识。

  三、在比赛中增长信心,培养竞争意识。

  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胜不骄,败不馁。如在教学中我时刻激励孩子们,学生纪律好、回答问题好等都可以得到一个拼过宝宝,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四、练*形式的多样化

  学生的思维是灵活的,关键是老师怎么调动。本课教学我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练*,让学生“活”起来,师生一起进行闯关,感觉数学的乐趣和无穷魅力。例如:教8和9的组成时,在讲完后,我请9个同学上台,每人发一个数字,教师说组成8的两人是好朋友,学生就两人手牵手的成为了好朋友,也可以组成9的两人是好朋友,这样不仅让学生很快掌握8、9的组成,还可以进行思想教育,同学之间互相团结、友爱。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二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及工作原理,并能制作简单的太阳钟。

  由于是第二次教学本课,教师已经了解了学生,所以课前进行的精心的准备。

  上课伊始,为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我先提问学生:现在几点了?你几点起床?你是如何知道的?接着质疑: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进而引入新课。

  在学生了解不同的日晷后,让学生到操场亲自动手做一做简易的太阳钟,使学生认识更为深刻认识其工作原理。

  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学*手掌日晷,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规律一旦为人所用,就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方便,科学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最后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计时工具,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并把这节课的知识加以延伸。

  不足:

  在指导学生玩手掌日晷的时候,学生纪律不太好,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以后类似的活动,课前要多强调注意事项。

  为使本节课更有层次性,预想将“8的组成”的教学过程设计得更能凸显教师的指导性,而在“9的组成”这一部分赋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性。通过对比,体现教师指导后学生自主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学*的过程和能力。

  因此,“8的组成”这一部分第一次设计为:

  【设计一】

  1、师:将8个〇分成两部分,可以怎样分?

  (学生每人动手分。师巡视,看是否正确,是否完整,是否有序。)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扩展8)

——数学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合集5篇

  今天我上了《8、9的组成》这一课,40分钟的课堂教学,面对学生收获成功的笑容,回顾从研读教材到教学设计,再到课堂实践,让我对今天的教学有了更深的感悟。"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一个地球",备课就是为了给学生找出一个学*的支点,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地提升。课前精心的备课,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时时有亮点,处处有新意,并且将这种亮点变为了高效,学生就会轻松得到一份厚重知识。通过这节课,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游戏、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中,学生就会对数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主动学*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我们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学生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只要小朋友能学会8和9的组成,歌星小企鹅就会为大家唱一首动听的歌曲!"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贯穿着节课的始终)紧紧"拴住学生的心,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兴趣。

  3、通过比赛进行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8根小棒分成两份,要求6人一组合作进行,小组长按号进行,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看一看哪一组完成的最棒。通过操作、合作交流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进步之处:

敢于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以前我在上课时总是怕学生太乱而不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只是找一个或两个学生到前边来进行操作示范。这样做的效果只是锻炼了好学生,而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动手的体验,所以理解的知识不扎实,有些同学虽然死记硬背下来但对学*渐渐也失去了兴趣。所以我在这节课中,放手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动手,这样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体验,所以记忆的知识就会比较扎实,学生的兴趣也有所提高。

  三、存在问题:

  1、在学生摆小棒之前,我虽然有一定的示范但学生自己摆和说的过程中还是显得比较乱。这就说明我们在*时的常态课教学中对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的训练少,学生接触的少,自然就说不上来。

  2、在处理个人说和集体交流说的顺序上存在问题,应先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独自思考的过程,在指名学生回答订正,而在这节课中我是先指名说再自己说说,这样处理后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致使好学生或个别人有练*的机会,而大多数学生只是学别人说,自己没有思考。

  3、学生的良好学**惯还要进一步培养,如听讲、说话,尤其在其他学生回答问题,认真去听,去思考,回答问题说完整话,声音洪亮。

  四、改进措施:

  1、仔细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多向同年级的老师请教,尽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反复推敲练*题。

  2、课前做好分析工作,找好每节课的重难点和训练点。做到有效地落实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的能力从*时的点点滴滴入手。

  4、努力学*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深入研究,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

  初二学期教学工作已经结束,回顾半年的数学教学,是一种辛劳,更多的是一种遗憾,也许我们的数学教学是一种的遗憾教学。本学其我所教的班级成绩下滑比较明显,我仔细寻找了一下原因。

  一、教材的不足和问题大大的增强了我们教师的工作量,减少了我们的效率

  本教材不太适合中下学生的,它的知识点的循环上升,散乱的,本意是好的,但对学生的基础要求太高,如因式分解一章中,学生对因式分解理解不好,教材对学生的要求低而考试的要求有较高,所以就出现了偏差。本教材强调自主探索,强调突出个性,强调学*活动,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能热情地投入到自主探索之中,是课堂舞台的主角,但我们教师有这个能力放开?一节课只有40分钟,时间是有限的,虽然条件很好,我的课件很好,但我还是尽量少用,我们的中下生是不适合完全放开。本教材的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内容和时间不够,因式分解2个课时,*行四边形的第一节*行四边形5节课,这些都是课时安排不合理,学生刚有初步认识,我们就讲完了。因式分解,这种好像简单的,实际上是学生学的最差的,也是最难的,4节课肯定是不能能解决问题的。

  二、我们对学生学*能力的把握和认识能力了解的不够,制约了我们的教学

  我们数学科组一直尽力于出针对"中下"生的一课一练,但是我们的题目常常太难,不是我们没有用心,而是我们高估了我们的学生,我们这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同时对学生的把握分析不到位。

  三、对教材的再创新和了解学生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我们必须创造性的使用我们的教材,合理的整合各类资源。不断的反思和积累失败,它是一种财富,是将来的基石。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因此,数学教学不能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这样恐怕就太不合时宜了。

  学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代数式"这节课中,由上节课的一个*题引入,带领学生一起探究得出一个规律5n+2,由此引出代数式的概念。在举例时,老师指出,"其实,代数式不仅在数学中有用,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大量存在。下面,老师说几个事实,谁能用代数式表示出来。这些式子除了老师刚才说的事实外,还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吗?"学生们开始活跃起来,一位学生举起了手,"一本书p元,6p可以表示6本书价值多少钱",受到启发,每个学生都在生活中找实例,大家从这节课中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合作探究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愉悦。例:"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和教学中,要求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调查、了解生活中各行各业、各学科中应用的各种统计图,调查、收集你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的有关数据,必须通过实际调查收集数据,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学生或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或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采访或查阅资料,经历搜集数据的过程,搜集的统计图丰富多彩,内容涉及各行各业。学生从中能体会统计图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培养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品质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已被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所取代。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

  对于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改正。具体要求:要做到课前备好课,上课时精神要饱满,对学生要多花时间,尤其是成绩差一点的,要多帮助他们,争取使整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有所提高。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多向指导老师请教,多听课,从中吸取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也要求对学生作到:一.做好课堂简要摘记。二.指导学生掌握反思的方法。三.从课后学*情况的反思及作业情况的自我反思中加强反思能力的培养。四.帮助学生提高反思效果。

  本学年我所教的班级是初一(3、4)班的数学,两个班的学生的基础有差异,3班优生少,差生多是这两个班的显著的不一样特点。刚接到他们,觉得他们还比较乖。再之后,慢慢熟悉了解之后,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学期第一次、其中考试后,要求每位同学分别写了一份书面的考后反思材料。本学期第二次月考考试后,除优生外,每位同学写一篇考试总结。结合他们说到的和我自己的一些感悟,我总结出了一下几点:

  一、对数学学*缺乏巩固。

  在教学中,我发现好些学生,数学学*的热情较高,很重视数学学*,表现出很多用心的心理。绝大部分学生数学课认真听讲,用心回答问题。他们认为自己过去学得不错,此刻只要完成正式作业就行,更有一些同学认为数学家庭作业做或不做没有关联,反正上课听懂就行。于是,数学家庭作业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应对这些状况,半学期后,我采取了一些措施,改变自己对家庭作业的检查方式,和家长一齐检查、批改。此刻看来,很多同学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有小部分同学我行我素,让人很是头疼。

  二、学*数学思想涣散。

  对于初一的学生,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比较守纪律,比较爱回答问题。但是过了一段时刻后,学*用心性越来越差,思想越来越涣散,有的同学简直就是人在教室心在外。还有一种现象,老师提问,下边就鸦雀无声,即使有人知道问题的答案,他们也闷着不说,但是一旦教师说一点课外的东西,那他们兴致特高。还有就是学生对学*的目的很盲目,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怎样学*。他们只知道混几年后就能够去打工挣钱,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在这个人才竞争激烈的年代,知识的重要性。没有知识,那就等于是文盲,即使打工,别人也只能把你当苦力,而有知识,即使去打工,别人也会把你当有文化的人用。

  三、学*数学耍“小聪明”

  有些同学凭自己小学阶段基础好,到初中后学*就耍“小聪明”,*时做作业时,做题粗枝大叶,回答不完整,考试的时候,不认真读题,完全没有弄清楚题意。如,数学选取题无特殊说明,只有一个答案,但是有些同学选取多个答案;题目叫选说法错误的,有同学就以为是选正确的;解题没有格式;选取题留空等等,这些,老师在*时上课的时候都反复强调,但是还有同学犯这些错误。

  在设计上太注重老师的引导,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实施,层次不分明。在学生掌握了8的组成后,对于9的组成我完全放手,并进行了分层教学,具体设计如下: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自己来学*9的组成吗?会的小朋友可以直接填写,有困难的可以用小棒来分一分,说一说,在填写。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分层进行学*,并逐步掌握了9的组成的知识。经过这一环节的改变,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

  本节课的几个可取之处:

  1、复*部分的“悄悄算”游戏对一年级孩子具有集中注意力,激起孩子学*兴趣的作用。

  2、把扑克引入课堂,并做到一牌多用:先用扑克牌进行了8的组成的分一分活动,再进行了“我翻牌你出牌”游戏,还利用扑克进行了找朋友游戏,活跃了课堂,学生兴趣昂然。

  3、游戏形式多样,如对口令游戏、拍手游戏、悄悄算游戏、我翻牌你出牌、找朋友游戏等等,游戏活动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是喜闻乐见的,并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教学下来感到基本比较顺,在课中有几点惊喜:

  1、学生们的想象力已经初步形成,这对于学生们认识图形很有帮助。这一点体现在:

  (1)学生对"圆柱转化成圆锥"的认识很清楚:在没有课件演示的情况下,通过老师的讲解:圆柱的上底面收缩变小,在收缩变小,最后收缩成了一个点,这样圆柱也就转化成了圆锥。学生们通过头脑中的想象,很快理解了这一知识点。

  (2)对高的认识与测量:学生们通过观察、测量,理解了圆锥侧面积上的直线是扇形的半径,但半径不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是看不见的,但是可以测量。

  (3)旋转一周之后就是圆锥。

  2、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正在逐步地形成。通过学生们课上精彩的发言,体会到学生们已初步具备了推理的能力,并在利用这一能力进行新知的学*。

  3、教师的灵感更闪光。

  在原教案中,自己设计的是老师先进行演示圆锥的体积和圆柱体积的关系,之后再让学生们进行自学。在进行教学中,学生们对圆锥体的基本特征真正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自己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就是,先让学生们进行实践后老师再进行演示,效果一定会更好。果不其然,学*的效果真的很好。这使我再一次体会到老师灵活驾驭课堂会使学生有更大的收益。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扩展9)

——8和9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五份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结合8和9的学*,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4、使学生能够掌握物体个数能够表示数字的经验和使学生知道数字对比大小的经验。

  教学重点:会数数量是8、9的物体的数量。

  教学难点:了解8和9的基数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8和9的数据。

  2、多媒体课件、学*纸等。

  【教学设想:在思路上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一样,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引人

  课件出示书上的主题图,提问:同学们这是哪儿呀?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教师:我们的校园好美好漂亮呀!在这么漂亮的学校里学*同学们多幸福呀,我们要好好学*呀!美丽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配合书上的主题图,引人8、9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使学生能够数出表示有8和9的个数的物体。激发学生爱美、爱学校的感情。】

  二、教学新课:

  (一)教学8、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画。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主题?图为师生提供了数量为8、9的物体有:

  a、校园两旁有8棵树。

  b、花坛里有8朵花。

  C、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d、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e、有8个同学和1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学生数以上“8、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往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

  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同学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同学按一定顺序(从上到下)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上一个记号。

  小结:同学们要爱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做到不爬树不摘花。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2、展示课前每人收集的数量是8、9的物体的作业。

  拿出课前收集的关于8和9的数据,先在小组内向同学交流;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在全班交流、评议。最后全班同学都把自己收集的数据张贴在教室四周,全班同学自由交流、评议。

  3 、摆学具。

  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对物体的个数的数数,使学生掌握对基数的理解。】

  (二)、教学8、9的顺序

  1、课件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珠时,算珠闪动变颜色。并问学生: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2、课件出示直尺图:

  教师将教材中直尺图里的括号作了一些调整,让学生通过填空,熟记0~9各数的顺序。

  填好后再让同学们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

  最后可以让小组内的同学看着直尺上的数,提几个问题,让学生间互问互答。

  设计意图:通过对数的顺序的练*,掌握数的顺序。

  (三)、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1、课件出示点子图。

  先让学生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然后让学生说出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2、比较7、8、9的大小。

  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 8<9? 7<9

   8>7? 9>8? 9>7

  3、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惯。

  【设计意图:通过对点子图的理解比较,能够掌握对数字大小的比较。】

  三、巩固练*

  1、打开数字教材出示书中练*题。

  2、把做好的练*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讲评。对完成好的学生作业,教师给予奖励。

  3、打开数字教材看微课。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五、板书设计:

  8和9的认识

  8、 9

  7<8? 8<9? 7<9

  8>7? 9>8? 9>7

  8和9认识的教学反思

  8和9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0-7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我在这节课的具体做法有:

  一、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在幼儿园的学*中,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学*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由此可见,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三、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一点困惑:

  对于8和9,学生都已经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又独立放了单独一块内容教学8和9的写法。很多学生写8和9已经很好了,对8和9的认识也比较到位,但是教材还是安排这些浅显的认识,到底有必要吗?还值得探讨。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建立8和9的数感,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的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8和9的含义。

  教学难点:8和9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看数字卡片列加法或减法算式。

  2、小游戏: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是“谁是顺风耳”,老师拍手请你们仔细听,并在心里默默的数,待会儿告诉我我敲了几下。(教师拍手8、9次,让学生猜一猜。)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8和9。(板书)

  二、创设情景:

  1、观察主题图,点数事物的数量。

  师: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请大家看一幅美丽的图画,大家想看吗?生:(齐)想!(课件出示教材53页主题图)

  师: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它们各有多少个?先自己数一数,和同桌说一说。

  师: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

  生:我看见了8棵大树。

  师:你是怎样数的?

  (师生一起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数1、2、3、4……教师在黑板上张贴大树图片,并板书8。按上面的方法学生继续数出8个小朋友、8朵鲜花、9个人、9盆花、8个大字、9只蝴蝶,教师在黑板上张贴图片,写上数字。说的好的小朋友每人奖给一朵小红花。)

  2、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

  师:图上的`老师和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在劳动、他们在整理花坛、他们在为学校做贡献)

  师:在他们的努力下,花坛及周围的环境美吗?生:(齐)美!

  师:是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保护,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积极地为学校做贡献,那么我们的校园也会越来越漂亮!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吗?(领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大字)

  三、探究新知:

  1、8和9基数的含义

  (1)师:老师这里有两张点子图,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数一数,每张点子图上有几个圆点子?生:第一张上面有8个点子,第二张上面有9个点子(在点子图下分别板书8、9)

  (2)生活中哪些东西还可以用8或9来表示?(妈妈给我买来8个大苹果、我有9个好朋友、我攒了9元零花钱——————)

  2、8和9的顺序和大小

  (1)8和9的顺序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生活中有8和9,我们的计数器上也有8和9。(师拿出计数器)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拨了几个珠子?(师拨珠子,生轻声数)

  生:老师拨了7个珠子。

  师:(神秘地)大家注意了!我要变出8来了!(师又拨了一个珠子)现在是几个珠子?

  生:(齐)现在是8个珠子。

  师:8比7多几?

  生:8比7多1。

  师:很好,再来观察,我再拨一个珠子,现在是几个呢?它比8多几?

  生:现在是9个珠子,9比8多1。

  (2)学*直尺图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的一个老朋友已经等不及了,它要求马上和大家见面,看,它是谁?生(齐)尺子!

  师:尺子朋友说话了,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我,你们能填出所缺的数吗?直尺图1。

  师:直尺图2:谁很快的在我身上找到数字8?(生到台前找到8,指给大家看)

  师:6在哪里?(6在7的后面,5的前面)

  师:我们知道:在尺子上,从0开始,越往后面的数越怎么样?

  生:越往后面的数越大。

  师:那你们能把我们到现在认识的这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来吗?

  生:(齐说)0、1、2、3、4、5、6、7、8、9。

  师:能从大到小再说一遍吗?

  生:9、8、7、6、5、4、3、2、1、0。

  师:咱们一起演一演吧!

  (3)比较7、8、9的大小

  师:尺子朋友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它夸奖你们说:小朋友们真聪明!高兴吗?可是我们这儿又有三位老朋友不服气了,它们说:小朋友们真的每节课都这么聪明吗?我们要考考你们!怎么样?愿意接受挑战吗?(愿意)

  师:(贴点子图引导学生比较7、8、9的大小)

  3、8、9的序数含义

  (1)小猴子吃桃的故事。

  师:小猴子今天特别高兴,因为他看到我们一(3)班学生坐得那么端正,听得那么仔细,另外猴妈妈为它准备了好多桃子,你们数一数一共有(9个),小猴子给我们出了个问题:我一下子能够把9个桃子都吃完,那样我才会饱饱的,可是妈妈给我吃了第9个桃子,同学们,你们觉得我能吃饱吗?为什么?

  生1:吃不饱,因为第9个只有一个,而9个有好多。

  (2)小练*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54页的内容

  师:请大家打开书本第54页,拿出水彩笔,给左边的8只蝴蝶涂上蓝色,再给从左边数起的第九只蝴蝶涂上红色。

  4、8和9的写法

  (1)指导8的书写

  师:你们看,8像一个小葫芦,9呢,就像是我们吃饭用的小勺子。看来8和9离我们真的好*。教师边板演边讲解:8字是一笔写成。从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起笔,自上而下,先写一个S字,接着自下而上过S字腰间,与起笔处连接,一笔而成。最后请学生看着黑板上的“8”字空写,再让学生用食指在桌面上练*写“8”。

  (2)指导9的书写

  9字是一笔写成,它的上部像个0,它的竖像个1,上半部这个0要写在上边的小格里面,注意要圆滑,不能右棱角,写到0的起笔处,再往下方斜竖,一直到下线为止。学生练*在课本54的写字格里描9。

  四、比比谁聪明:

  8____()9___()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为最有趣的是什么?你还有疑问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结合8和9的学*,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4、使学生能够掌握物体个数能够表示数字的经验和使学生知道数字对比大小的经验。

  教学重点:会数数量是8、9的物体的数量。

  教学难点:了解8和9的基数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8和9的数据。

  2、多媒体课件、学*纸等。

  【教学设想:在思路上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一样,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引人

  课件出示书上的主题图,提问:同学们这是哪儿呀?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教师:我们的校园好美好漂亮呀!在这么漂亮的学校里学*同学们多幸福呀,我们要好好学*呀!美丽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配合书上的主题图,引人8、9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使学生能够数出表示有8和9的个数的物体。激发学生爱美、爱学校的感情。】

  二、教学新课:

  (一)教学8、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画。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主题?图为师生提供了数量为8、9的物体有:

  a、校园两旁有8棵树。

  b、花坛里有8朵花。

  C、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d、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e、有8个同学和1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学生数以上“8、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往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

  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同学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同学按一定顺序(从上到下)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上一个记号。

  小结:同学们要爱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做到不爬树不摘花。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2、展示课前每人收集的数量是8、9的物体的作业。

  拿出课前收集的关于8和9的数据,先在小组内向同学交流;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在全班交流、评议。最后全班同学都把自己收集的数据张贴在教室四周,全班同学自由交流、评议。

  3 、摆学具。

  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对物体的个数的数数,使学生掌握对基数的理解。】

  (二)、教学8、9的顺序

  1、课件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珠时,算珠闪动变颜色。并问学生: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2、课件出示直尺图:

  教师将教材中直尺图里的括号作了一些调整,让学生通过填空,熟记0~9各数的顺序。

  填好后再让同学们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

  最后可以让小组内的同学看着直尺上的数,提几个问题,让学生间互问互答。

  设计意图:通过对数的顺序的练*,掌握数的顺序。

  (三)、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1、课件出示点子图。

  先让学生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然后让学生说出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2、比较7、8、9的大小。

  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 8<9? 7<9

   8>7? 9>8? 9>7

  3、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惯。

  【设计意图:通过对点子图的理解比较,能够掌握对数字大小的比较。】

  三、巩固练*

  1、打开数字教材出示书中练*题。

  2、把做好的练*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讲评。对完成好的学生作业,教师给予奖励。

  3、打开数字教材看微课。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五、板书设计:

  8和9的认识

  8、 9

  7<8? 8<9? 7<9

  8>7? 9>8? 9>7

  8和9认识的教学反思

  8和9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0-7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我在这节课的具体做法有:

  一、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在幼儿园的学*中,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在学生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学*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由此可见,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三、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一点困惑:

  对于8和9,学生都已经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又独立放了单独一块内容教学8和9的写法。很多学生写8和9已经很好了,对8和9的认识也比较到位,但是教材还是安排这些浅显的认识,到底有必要吗?还值得探讨。

  一、教学目标

  能熟练地数出个数是8和9的物体,会正确读写,并能用8和9描述物体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能准确、工整地书写8和9。

  通过看、数、摆、说等活动,培养有序看图,有序数数的方法,提高用数学语言表达图意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8和9的基数,序数含义,8和9的书写。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序地数数,进一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前几天,我们共同认识了几个数字宝宝,看,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和我们一起来上数学课了。

  师:你能给他们排排队吗?

  生:能。

  师:谁来排?你来。

  生:0、1、2、3、4、5、6、7。

  师:你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生:我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的。

  师:真好。你都能将数字进行排序了。

  师:谁还有不同的排序方法。

  生:我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的。

  师:你真了不起。能想到和别人不同的排序方法。

  师:那你来排排?

  生:7、6、5、4、3、2、1、0。

  【学情预设 :如果排序落下0。师:落下这个数字宝宝0,它好伤心呀!/谁可以给他补充?师:你可真是细心的孩子(师小结:给数字排序时,一个数字宝宝都不能落下,不然它会很伤心的)】

  师:同学们,表现真好。不但能积极回答问题,还能把这些数字宝宝进行有序排列。

  师:现在,又有几个数字宝宝想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中来。你们猜猜它们是谁。

  【学情预设: 生:100。师:我知道,你们最喜欢这个数字了,老师相信,只要你们能够努力,都能得到今天这节课的课堂表现100分。生:20、30。师:好,不错。谁再来猜猜?生:8和9。(再找一名学生)】

  师:到底是谁,老师要揭晓答案了,其实是数字8和9。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深入的了解8和9。

  板书:认识8和9。

  【目标达成】能对数字进行有序排列。

  (二)探究新知

  1、课本主题图的学*,感受8和9基数的含义。

  师:数字宝宝呀,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看这美丽的校园,这里面就藏着数字8和9。

  师:能找到它们吗?

  生:能。

  师:请快速打开数学书第50页,你的书上也有这幅图。

  师:认真观察这幅图,边看边数,看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8来表示,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9来表示。好,开始。

  师巡视,提问,你是怎么数的,你还可以怎么数?

  师:谁来说说,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

  生:8朵花,8棵树,8名学生。

  师:谁也找到了?

  生:8个字。

  【学情预设: 如果没有发现8个汉字。师:同学们再来观察这幅画,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

  师:谁也找到了8个字?

  生举手。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生:一个一个数的。(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师:真棒,谁还有不同的数法?你说。(没有时,你们看老师这样数“两个两个数”行吗?)

  生:我是两个两个数的。

  师:现在你来数一数。

  生:2、4、6、8(师指着屏幕)

  师:真了不起,你都会两个两个数数了。

  师:我们一起数数。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呀,找到这么多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

  师:那我们再来说说那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字9来表示?

  生:9盆花,9个人,9只蝴蝶。

  师:我们看看,是不是?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8朵花,8棵树,8个汉字等等,都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

  师:那么用几个图片来表示数字8呢?

  生:8个。

  师:那好,请迅速地摆好8个圆片。

  生操作。(找XXX在黑板上摆)

  师:看谁摆的又好又快,哎呀,XXX摆的真好。

  师:同桌互相数一数,摆的是8个吗?

  师:黑板上这名同学摆的对吗?

  师:如果老师这样摆,可以吗?

  师摆(8个圆片)

  师:对,我们这样摆也是8个圆片。

  师:如果让你快速地摆9个圆片,你打算怎么摆?(师站在黑板跟前,准备摆)

  生:一个一个摆。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我要添上一个圆片。(师摆)

  师:真的好快,这么爱思考,老师太佩服你们了!

  2、用计数器表示数字8、9

  师:如果让你们在计数器上拨出8和9,你会拨吗?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上的)计数器。

  师:老师拨了几个珠子呢?

  生:7颗。

  师:(神秘地)现在大家注意了,我要变出8颗珠子来了。怎么拨?(师拨)

  师:现在是几颗珠子?

  生:8颗

  师:现在你能在你的计数器上拨出9吗?听要求 边拨边数,开始。

  拨完后。

  师:8颗珠子再拨几颗是9颗?

  生:1颗。

  3、黑板出示点子图,对数字7、8、9比较大小。

  师:我们知道了计数器上有8和9,数字也可以用点子图来表示。

  PPT展示

  师:看看第一个点子图中有几个点子,第二幅呢……第三呢……

  生回答。

  师:老师如果在7和8之间填一个符号,应该填什么?

  生回答

  师:如果8在前7在后这时应该填什么符号?

  生回答。

  师:谁来读读这个式子?

  师:再来看这边。8和9之间填一个符号,应该填什么?

  生回答

  师:反过来,9和8之间添什么符号?

  生回答。

  师:谁来读读这个式子?

  师:7、8、9的大小比较没难到你们,了不起!

  4、出示直尺图,在尺子上找一找8和9,进一步体会8和9的大小。

  师: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有一把断了的尺子,数字不全了,你能帮老师填填吗,怎么填?

  生填。

  师:你们表现这么好,老师带来了几个题目考考大家!请听老师读题!

  (1)8的前面是(),

  (2)8的后面是()

  (3)与8相邻的数是( )

  (4)7和9中间的数是( )

  师:问题解决的又准又快!真棒!

  5、理解几和第几。

  师:这个难题,你还能解决吗?

  师:要求把左边的8只小动物圈起来。请快速的打开数学书第51页,自己圈一圈。

  师:你怎么圈的?

  生:我是把左边的8只小动物圈起来。

  师:太好了,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回答

  【学情预设: 生:我圈了8只小动物。师:你是从哪边圈了8只呀?】

  师: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

  师:第二个题,给从左边数的第8只小动物画上帽子。

  开始画。

  师:你说说,你是在哪个小动物头上画的帽子?

  【学情预设: 生:我在小牛头上画的帽子。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有――】

  师:为什么在小羊头上画帽子呢?

  生回答。

  师:你们是这样画的吗?有不同的吗?

  师:老师有个疑问 (师指两 8)为什么都是8, 这个圈是8只,而这个是1只呢?

  生回答。

  师:回答清楚、利索,好。

  师小结:8只表示有8个,第8表示有1个(师动作)

  师:第三个难题,老鼠排第一, 谁排第九?

  生:猴子排第九 。

  师:同意吗?你怎么知道呢?

  生回答。

  师:你是从哪边数的?

  生回答。

  师小结:数数要知道从那边数。

  师: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生:一共有9只小动物。

  师:你们太历害啦,解决了这么多的难题。既然这么历害,你们能像这样(手指大屏幕)提一个问题吗?

  师:谁来提?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扩展10)

——数学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汇总五篇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手,脑,口都动起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潜能也被充分的挖掘和调动,但随之而来的困惑也较多、

  一、从教材的内容编排看

  新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轻能力重知识的要求,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把教材的内容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步子,一会儿几何知识,一会儿代数知识,好比一台机器,把所有的零件放在学生的面前,作为教师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如何组装机器、教会学生学*的方法、通过半个多学期的教学实践探究,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必须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机械模仿教师的解题过程,死记硬背,这种方法已在教台站不着脚。同时,新教材还有独特的一面,那就是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了,变的学生好容易理解了,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而且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二、从教学的方面看

  教师是学生学*的帮助者,学*情境的设计者和信息资源的采集者,好比"机器零件"供应商,要从讲台上的"独奏者"转变到后台的"伴奏者"。教师必须要认真地钻研教材,找准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的关系、寻找相关数学资源,图片,实物模型,创造和*共处的学*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现实生活,体会现实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决心。如商品中的打折销售,对于学生来说,买卖服装是生活中最*常的事,但其中的数学知识学生知道的`还不是很多,只要教师收集的资料准备真实有效,学生的会很感兴趣用数学的知识去解答这些问题,但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在上课时尽量做到让*时不爱说话的学生发表意见,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同学之间少指责,使他们不再沉默。

  三、教学中的困惑

  1、在教学中,教师注重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但在此过程中,好的学生能积极讨论,发言,学到了很多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能力,但对于哪些调皮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放松、什么都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作为教师十分头疼,如何解决呢还有待探索和研究。

  2、阅读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在新课程的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我们是不知所措。

  3、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但面临毕业的学生们也不知会考会怎样改革评价方式,这也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的困惑。

  《8和9的认识》我在这堂课的课前准备时间上花的比较多,也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帮助。课后,每个听课老师都给了我很多的意见,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数具体事物的数量,学会熟练地数数,并理解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

  3、能正确地读、写8和9,知道它们的大小,学会用数8和9描述身边的事物。

  二、过程目标:通过具体实物与8、9建立对应关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观察、操作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索数的组成。

  三、情感目标:体验到学*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主导教与学的方法与过程,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变的更为多元,更为具体,如何恰当地把握课时教学目标,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疑问,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比如在把握目标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上,往往被目标所困,放不开手脚,当课堂有很好的资源生成时,却被自己轻易的扔掉了。如在听铃声拍手过程中,我的要求是“老师敲铃你拍手,你比老师多一下,先听后拍,边拍边数”,有一些小朋友出现了多拍一下的情况,可我并没有深究为什么他们会多拍一下,是数的方法上的问题,还是由于算错的原因?我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带过。课堂是动态的,随时都会出现与预期的目标不一致的情况,我得随时作出决策,使目标更加贴*学生学*的实际。

  "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的全过程来获取知识,从而操作、表达、探索、类推、合作、概括、创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教学模式和方法力求体现应用性。

  由于按比例分配计算应用较广,学生有很多应用机会,因此,课前让每一个学生到生活中调查生活中的比,并且说一说你是怎么获得这些比的。以此引人新课,使学生感受到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就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从生活实际引人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充分体现了应用题教学的应用性。

  (2)、注重学生的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

  课堂中,每名学生为达到"帮助他人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的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使每一名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开拓的区域,每位同学不但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而且通过互相讨论分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交流中学会了互相帮助、学*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了交往能力。

  1、 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上。”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

  2、注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

  3、营造师生互动,关系融洽的教学环境

  本节课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里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高。

  4.几点不足和一些困惑

  本节课虽然秉持“以生为本,以本为源”的理念,但在对序数与基数融合辨析上还尚不清楚和明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8和9,认为学生在学前班都已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并没有过多的强调跳的写法及其下笔顺序,造成了重点的疏漏。

  对于"8和9的认识",教材在编排上和前面的"6和7的认识"基本一样,不过比"6和7的认识"的要求稍微高一些。我在教学"8和9的认识"时,是按照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序数、写数,这样的思路进行设计的。

  一、充分运用主题图,用好教材

  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只是还没有足够的机会用语言表述出来,因此我充分运用主题图,给学生提供可供数数的丰富的资源,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校园主题图中数量是8和9的物体,当学生说出,黑板上有8个大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时,我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不失时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认识了8和9之后,我安排了摆一摆、画一画,这个环节,首先,让学生从学具盒里数出8个、9个学具,在以往教学"6和7的认识"时,都是要求用数的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而对于8和9的认识,教材只要求摆出8个圆形,9个三角形,因此我设计了画一画,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表示8和9,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也很高,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在教学比较大小时,我出示"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对学生的评价不够果断与准确;

  2、教学语言还不是很贴*儿童,态度也有生硬之处;

  3、学生参与活动时,教师的组织指挥不到位,没能准确地掌握"度"。

  4、前后环节有重复,起伏不是很大,还不能充分体现"扶"→"放"的做法。

  总之,本节课之后,我反思:如果我们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符合儿童特点的学*环境,就可以清除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屏障,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原型,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更重要是发展学生智力与技能,使数学学科的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