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优选【10】份

首页 / 教学反思 / |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1

  通过教学实践和课后反思,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给出了两幅情境图,这两幅图突出了课文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第一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冬天,树木凋零,爷爷穿着棉衣在室外活动;第二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夏天,树叶茂盛,爷爷穿着汗衫坐在树下摇扇、喝茶。我在教学时就充分利用这两幅情境图,让学生认识冬天、夏天的景物特征以及人们在不同的季节应该穿厚薄不同的衣服等。这一环节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重视语言的积累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

  提高。然而,课文中的许多词语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理解难度比较大。教学时,我遵循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逐层深入,如:课件出示“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这两个词语,学生认读后,启发他们想一想:生活中那些东西是暖和的?那些东西是绿色的?这样学生就会毫不费力地说出许多这样的词语来。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语言感悟和积累,而且还学会了扩展词汇的方法。才能实现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这样那样的细节问题。

  1、教学设计上的一些问题。这节课我安排了导入、初读感知、学*1、2自然段、学写两个生字这样四个环节。这对初上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偏多的,所以在上课时遇到了很多实际困难,有些内容就无法深入开展。初读感知中有学生自学的环节,出示了自学要求,学生看不懂,要老师解释,不如不出示。本想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和语段结合在一起学*,但因为赶进度,没有落实,反而影响学生读课文的效果,不如把生字在学*课文之前单独列出来教学,有助于课文朗读。朗读的时间不够,安排的背诵就内容偏难。整堂课的容量太大,所以最后的书写环节无法落实。

  2、语言还不够儿童化。说话的语气不够温和、柔软,太过干脆。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唱歌、跳舞、玩游戏为主要校园活动的幼儿园过度到小学,有很多地方还不能适应,需要老师也像幼儿园阿姨那样细声软语地来跟他们交流,教他们学*。如果语速太快,他们的思维就跟不上,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就达不到你想要让他们听懂的效果,就失去的教学的意义,也就是欲速则不达吧。如果语气太生硬,孩子们就会觉得老师很凶、很可怕,就不敢也不愿意跟老师进行交流,不敢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会使我们失去很多聆听充满童真、童趣的回答的机会,也会严重遏制孩子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发展。现在,七八岁的孩子,有很多人在家里还是要缠着妈妈抱的,一个说话硬梆梆,冷冰冰,吐出来就消失的老师自然是不受他们欢迎的。所以,以后我还需要在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语速上有所改变,多加练*,争取达到“绕梁三日而不绝于耳”的境界!

  3、板书的书写还不够细心。现在的书刊杂志,大都采取文字横的排版印刷,小孩子*惯于阅读这种版式的作品,所以,老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最好也写成横的,单个的生字如此,连贯的句子更是如此。而在这方面,我的随意性较大内容,通常会根据板书的内容来选择横写还是竖写。在写板书时,要注意学生能不能一笔一画都看清楚。竖着写,特别是写到下面几个字时,内容容易被自己给遮掉,学就看不见了,教生字尤其忌讳这一点,而横着写就能更有效地避免这个问题。在标注拼音时,应该写得清楚些,不要把拼音跟字写得太拢,使学生不能看得非常清楚,影响学*的效果。在需要重点突出的内容上,选择粉笔的颜色也要慎重,亮一点的颜色更能引起注意。还有,在教学偏旁和生字时,应该用两种不同颜色粉笔来写偏旁和部首,这样能让学生一目了然,更有效地学*。而我在教学这个内容时,却因为疏于准备和担心后面的内容来不及上而简单、随意地只用了一种颜色的粉笔来完成这个环节。事后想来,生字就是这堂课最重要的内容,这样的`疏忽不能不说是因小失大!

  4、对学生学*情况的关注不到位。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这节课中,我安排了一个同桌互读互查的环节,但班上有一个孩子是没有同桌的,而我却没有关注到她,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失误,今后必须注意并改正。在学生自己读课文,圈生字和不认识的字之后,没有及时反馈,而只是在他们自学时作单独的交流,这也没有达到让所有学生都注意到本课难读难认的字的目的。

  5、其他。在教“棵”字时,没有结合组词来让学生记忆字形;教“爷爷”、“暖活”、“衣裳”等重要词语时没有作更多的强调;教“穴”时,教的是老的读法 “穴字头”,而不是“穴宝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还不够丰富,只有简单的语言评价;教“冷”字时,组词太简单,没有教给学生更多更好的词语;在某一次让学生齐读时,说了一句“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这样不伦不类的病句等等。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上课的人往往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而需要不断地实践和积累,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取得进步。所以,这次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2

  《爷爷和小树》是一年级课文的第五课,这篇课文是小学阶段第一次以段落的形式出现的课文。它以浅显的文字讲述了冬天到了,在一个农家小院里爷爷为小树绑上稻草御寒过冬;夏天到了,茂密的小树为爷爷遮挡猛烈的阳光,让爷爷能在凉快的树荫下度过炎热的夏天的故事。

  在本课的第一课时教学中,我把目标定位在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记汉字。如这个“伞”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再以实物形象帮助识记字形,这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写字教学的时间,是安排在下课前十几分钟呢,还是安排在专门的写字课来指导比较好,这个问题我也不很清楚。总觉得在一堂课中,写字的地位并不是非常的突出。一年级孩子朗读课文与识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打破老师教阅读的思路,树立学生学读书的意识,尊重学生的想法,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并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在之前的课文教学中,我是先让学生自己去读通读懂课文,然后在理解过程中,在没有教给读书方法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自己去试着练读。等学生读了以后,老师觉得不对,再去一句一句地教。这看起来好像是在培养自读能力,但是效率低下。其实,一年级学生学朗读,就是要由老师教的呀。

  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教育的殿堂。《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可以挖掘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使教学演变成为学生道德生活——爱护树木,保护植物。通过讨论、汇报信息等形式,学生能够感受到树木对人类的用处,及应该保护树木,引申了对做人的教育,主要是想让学生能够初步感知一些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本文的语言口语化,以孩子的视觉、角度、立场阐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和谐关系,为孩子的知作出了引导,为孩子的行树立了典范。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3

  这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给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这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理解重点字词和练*朗读。

  我在教学中注重了识字和理解重点词语的教学,对写字和练*朗读注重太少。

  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在我的引导下,主动学*。在课堂上,通过师生共同活动,完成了识字和理解重点词句的目标。具体说来,认识生字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圈出生字,然后让学生自己悄悄读,认识的.直接读,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读。这一环节,看似简单,实际上,对学生认字很有帮助。首先,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了原来不会认的字,让孩子有成就感。其次,留一点时间给孩子,让认识的孩子多熟悉一下,会更有信心。这种做法比起一出示生字,就让学生读,效果要好得多。

  在教学课文时,我先做示范,让学生学会提问,这一环节收到了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我注重了提问、释疑,但忽略了朗读的指导。一方面是朗读技巧的指导,发现学生读课文时读得有点拖,但没有及时纠正,让学生改过来,让学生的朗读技巧没有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是读中悟情的指导。由于读得太少,对文中的情感体会不够。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4

  看到《读书郎》,大家知道都是耳熟能详的曲子,但这首的教学并不简单,这节课下来,感觉上得很仓促。为什么呢?因为我将这一课挤成一个课时,没办法让学生真正吸收进去,可以说,学生学的吃力,老师上得也吃力。首先,上课之前,我导入了节奏练*,随之便直入主题,让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我讲的节奏型,然后歌曲方面听得次数过少,小学生注重在听的方面,多听几遍,学生吸收会更快一点,教学环节设计也有问题,在设计环节,过快导入主题,过了几遍便让同学加入动作进行演唱,同学们对歌曲中的部分较难地方没有细细地唱准,对附点的教学也没有侧重点。在PPT方面的图片过于花哨,没办法让学生集中注意在PPT的内容,突不出重点,字体也应加粗,加大地让学生看到,而不是关注于PPT的图片。

  另一方面我加入了打击乐器,调动气氛,引导学生感受读书郎的.节奏,但是过快地让他们边打击乐器边演唱,在还没有学好歌曲的情况下,对学生来说,有点困难。总之,这堂课,我领悟到了一个问题,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因材施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老师会了,不代表学生也会了,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水*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做一个良师益友。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5

  《爱之链》是一首爱的赞歌,文章极其细腻地描写了发生在一个严寒的冬夜中充满爱的故事:下岗的乔依无偿帮老妇人修好汽车,老妇人在用餐时又得到了乔依妻子的细心照顾,也受到了爱的感染,留下一些钱,悄悄地走了。文章赞扬了人间的友爱互助,告诉人们: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援助的手。

  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就被深深地打动了。故事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令人感动。《爱之链》这篇课文并不是特别深奥难懂,尤其是结尾处巧妙的构思,使文章中心得到升华,揭示了生活中这样一个说法:好人有好报。

  课题"爱之链"是有着深刻寓意的,这"爱之链"是什么意思?课文为什么要用"爱之链"作文题目,这都值得学生深思,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抓住了一些关键的语句,让学生仔细咀嚼品味。首先我抓住第六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在你心中,你认为什么样的事是天经地义的?为什么乔伊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原来乔伊以前在有困难的时候经常受到别人的帮助。显然,这是一种爱的传递,在这之前乔伊受到过别人的关爱,现在乔伊又把这种爱传给了老妇人。接着,我又抓了课文第10自然段的一句话"老妇人突然想起了乔伊",让学生思考:老妇人想起乔伊的什么?此时她会怎样想?又准备怎样做?再抓住第11自然段的"在我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了我。现在我也想帮帮你"这句话,让学生体会到老妇人是受到了乔伊的爱的感染,又把这爱传递给了乔伊的妻子。接着又问学生:如果乔伊的妻子遇到了有困难的人,她也会伸出热情的手去帮助别人吗?答案是肯定的,女店主即乔伊的妻子也一定会把这种爱继续传递下去的。学生还从文中找到了佐证——"女店主不禁潸然泪下",可见女店主也深深地受到了爱的感染,她定会把这份爱传递下去的。就这样,爱就像链一样环环相扣,环环相生,没有止境,学生到此也就理解了课题的意思。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6

  《爷爷和小树》一课以图中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

  1、学*语言是语文课的根本任务。在教学《爷爷和小树》时,我至始至终围绕着字、词、句、段、篇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

  第一环节复*生字词,我设计了“我来比划你来猜”、“猜字谜”、 “邀请字朋友做客”等趣味性十足的游戏,既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又达到了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复*巩固生字词的目的。在学*课文环节中,我先出示四个词语,在学生自主搭配的基础上,在进行词语搭配的拓展训练,再出示“穿上”和“撑开”两个动词,通过动作演示体会“撑开”的意思后再次进行词语搭配,达到学*语言和积累词语的目的。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时,我安排了用“因为……所以……”进行句子训练。课文仅代表性地安排了冬、夏两个季节,我通过补白,设计进了春、秋两段,在经历文本时,又超越文本,通过拓展练说、内化迁移,有效地运用了语言。在课末,我回归整体,把课文改成小诗,做到美读升华,活读课文。模仿写诗更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个性化的.想象说话,促进学生多角度、有创意、深层次的阅读。在《爷爷和小树》一课中,我安排了大块的想象说话环节。

  在学*课文中,我设计了如下的想象说话训练: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吹着,在风中的小树,你想说什么啊?穿上暖和衣裳的小树们,现在你想说什么呢?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身上,小朋友你有什么感觉?在树下乘凉的爷爷,你想说什么呢?在拓展训练中,我又设计了两个想象训练:美丽的春天到了, 给 ,小树 。金色的秋天到了, 给 ,爷爷 。立足于文本的想像说话训练,加深了学生对爷爷和小树的感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

  “细节决定成败”,在教学《爷爷与小树》这课后,听课的领导和老师给了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反思自己的课堂,发现问题确实不少,如在动作演示“撑开一词时,当学生懂事地把伞合拢时,未能抓住教育契机,渗透“撑开——收拢”这一反义词训练;有学生说出“五彩的彩虹”时,我竟然充耳不闻;一位学生说了一句不太完整、规范的话,我纠正了他,却没让他再次重复,失去了一次训练语言的机会;因为时间没有控制好,以致于把自编诗留到了课后,要知道我面对的学生是才入学不到两个月的一年级孩子。课堂是孩子们的课堂,课堂只有为了孩子才精彩!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7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让小树*安地度过严寒。夏天,小树给爷爷遮阳,让爷爷愉快地度过酷暑。人与树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的和谐、融洽。本文通过朗读和学*,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人与树之间应该亲密、和谐地共处,让他们潜移默化地被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所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惯,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反思一: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

  教学生字时,我通过指读、小老师带读、做动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帮助学生认读。重视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汉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并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识记汉字。如这个“伞”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再以实物形象帮助识记字形,这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如让学生做动作来记住“开、冷、暖、热”。这样让学生猜一猜、动一动,更有利于识字的巩固。写字教学,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提醒大家写好要注意什么?再教师范写,细致讲解,为学生练写打下基础。

  反思二:重视语言的积累。

  在讲读课文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段,区别儿歌,为后面学*各段奠定基础,同时结合课后“读读说说”一题,以课文中的图片,来启发学生想象,在语言的感悟中学*词语、句式,积累语言,如:暖和的( )、绿色的( )让学生练*说词,积累词汇。同时,借助图画,引导孩子观察想象画面的内容、人物的语言,训练口语表达,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如:学*第二自然段时,我为学生创设冬天寒冷的场景,引导学生感受小树在寒风中会想些什么,而后老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这时,小树不冷了,它又会说些什么呢?学生在“小树”与“爷爷”之间和谐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受到了环境意识的`熏陶,感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语言感悟和积累,而且还学会了扩展词汇的方法。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的教学,使我深感到:要使学生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必须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的巧妙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动脑动手,身心愉悦,才能实现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8

  【教学目的】

  1、 学会5个生字和一个词语。

  2、会认8个字。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电脑教学。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生字卡片、小红花。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爷爷和小树》在篇课文的生字并初读了课文。现在请大家来认读生字。看谁认得快?(指认5个生字)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齐读课题《爷爷和小树》)

  3、复*小。

  ⑴ (遮住课题小)问:你还记得这是什么字吗?(齐读小)对吗?谁来当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它的音。(指名读,齐读)

  ⑵ 课题里用小组的词是小树。(教师范读)树是翘舌音,要读准。爷爷和小树第二个爷是轻声。(带读,齐读)

  二、检查读书

  1、自由读。

  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要进行一次朗读比赛,谁读得好就可以为本组争得一朵小红花,比比哪组红花多。先请大家自己练*读一读,不会的字可以看拼音,也可以向同桌请教。

  2、检查读书情况。

  3、齐读课文。

  4、总结小组获奖情况。

  三、读讲新课

  1、学*第一段。

  ⑴ 请小朋友齐读第一段,找找里面哪个字是这篇课文里学过的生字?(口)

  ⑵ 你会用口组词吗?课文里组的词是(门口),谁家门口?(我家门口),我家门口有什么?(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⑶ 指导朗读。请你用自己喜欢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指读、引读)

  ⑷ 指导背诵。

  2、学*第二段。

  ⑴ 过渡:(打开CAI课件,显示冬天图)这是什么季节?(冬天)(贴:冬天)

  对。这就是北方的冬天,那儿的冬天可冷了,天上下着大雪,小朋友都要穿着厚厚的棉衣。在这么冷的天气里,爷爷在干什么?请女同学齐读地二段。(CAI显示飞来小花,挡住衣裳)同学们猜猜,被挡住的是什么字?(衣裳)

  ⑵ 复*衣字。(重点复*新笔画和新偏旁)

  ⑶ 提问: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板书;暖和的衣裳)(CAI显示动画图片)让学生联系动画图片,理解暖和的衣裳就是稻草。

  ⑷ 扩散思维:你还会说暖和的( )(CAI显示暖和的( )句式)(让学生自由说,只要词语搭配恰当)

  ⑸ 问:穿上暖和的衣裳后,小树怎么样?(板书:不冷)

  ⑹ 指导朗读:用你自己喜欢的语气来读。

  ⑺ 指导背诵。

  四、学*第三段

  1、过渡: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小树长出了嫩绿叶子。那么夏天小树又长得怎么样?它又是怎样对爷爷的呢?(男生齐读第三段)

  2、提问:小树是怎样做的?(板书:绿色的小伞)

  3、指导读:撑开。

  4、绿色的小伞是什么?(CAI显示动画图片)让学生看动画图片,理解绿色的小伞就是树冠,也就是树茂密的树叶。问:爷爷在树下怎样?(板书:不热)

  5、扩散思维:你还会说绿色的`( )(CAI显示绿色的( )句式)让学生自己说,只要词语搭配恰当。

  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用喜欢的语气读。

  检查读,背的情况。

  五、环保教育

  1、同学们,爷爷这么爱护小树,那我们应该怎样做?(也要爱护小树)小朋友你们再看看我们的校园怎么样?(很美丽)那你们又应该怎样做呢?

  (CAI显示学校绿化地带画面,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欣赏美丽的校园风景,讨论后再自由发言。)

  2、小结。

  刚才,小朋友个个都说得很好,相信你们以后也会做得很棒,那么我们的校园会更美,更绿。你们就很自豪地对别人说:我们的学校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六、总结课文

  1、齐读全文。(要求: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读)

  2、总结:今天我们学*了《爷爷和小树》,小朋友都明白了要爱护小树,爱护花草,爱护大自然的一切。

  3、作业:做一份关于保护环境的手抄报。

  【反思】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以一个儿童的口吻生动地说出人和树的关系:人类保护树木,树木为人类造福。从冬天和夏天两个方面写了小树与爷爷的关系,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文字活泼,富有情趣,且配有两幅生动形象的插图,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

  我在上这节课时活化了插图,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看看图,读读文,读读文,看看图,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使孩子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

  在学生字时,让学生想想你在哪里看到过或用到过这些字。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这些字,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学生说得很好,我在和爷爷说话的时候要用到爷。我在开门、开窗的时候要用到开。这样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生字,更在生活中运用了这些生字。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尝到了发现的喜悦、识字的快乐。孩子们也在这寻找、记忆、交流中得到了发展。 我的课堂上的不足,比如:我急于把自己准备好语言展示给学生,展示给听课的老师,而忽略了来自学生的精彩回答,有些过渡语设计得太长,太繁顼,不够简练、明白。

  第二就是对于课堂中的每个环节的时间掌握不好,使得在学生字时生怕用时过长,在其中的小环节中只是流入形式。

  再一点就是*时的课堂训练不到位,学生回答问题不够踊跃,头一次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本身就紧张,可能传达给学生的信息也使学生们有些紧张,使得课堂氛围有些拘谨。

  听了其他优秀老师的课后,深知自己的差距。虽然有人说:教学是一门令人永远存有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的课堂。但我希望我能尽量减少遗憾,争取更好。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9

  这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给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这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理解重点字词和练*朗读。

  我在教学中注重了识字和理解重点词语的`教学,对写字和练*朗读注重太少。

  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在我的引导下,主动学*。在课堂上,通过师生共同活动,完成了识字和理解重点词句的目标。具体说来,认识生字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圈出生字,然后让学生自己悄悄读,认识的直接读,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读。这一环节,看似简单,实际上,对学生认字很有帮助。首先,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了原来不会认的字,让孩子有成就感。其次,留一点时间给孩子,让认识的孩子多熟悉一下,会更有信心。这种做法比起一出示生字,就让学生读,效果要好得多。

  在教学课文时,我先做示范,让学生学会提问,这一环节收到了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我注重了提问、释疑,但忽略了朗读的指导。一方面是朗读技巧的指导,发现学生读课文时读得有点拖,但没有及时纠正,让学生改过来,让学生的朗读技巧没有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是读中悟情的指导。由于读得太少,对文中的情感体会不够。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10

  《爷爷和小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活的衣裳,小树不冷;夏天,小树撑开绿色的小伞为爷爷遮凉,爷爷不热了。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的密切、和谐。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和练*朗读。通过教学实践和课后反思,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给出了两幅情境图,这两幅图突出了课文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第一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冬天,树木凋零,爷爷穿着棉衣在室外活动;第二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夏天,树叶茂盛,爷爷穿着汗衫坐在树下摇扇、喝茶。我在教学时就充分利用这两幅情境图,让学生认识冬天、夏天的景物特征以及人们在不同的季节应该穿厚薄不同的衣服等。这一环节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孩子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

  二、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实效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和练*朗读。为了突破重点,我制作了课件辅助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我把要求认识的十个生字的偏旁部首做成红颜色、闪动的效果,识字教学时,有的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用动画的形式识字可以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率。在接下来的朗读感悟环节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点词句,即让学生明确“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的含义,我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在画面上把缠在树干上的草和茂盛的树叶分别作成闪动的画面。当学生的认识出现误区和偏差时,就出现闪动的画面,这样不但起到直观形象的作用,还可以对学生的认识起到引导的作用。

  三、重视语言的积累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然而,课文中的许多词语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理解难度比较大。教学时,我遵循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逐层深入,如:课件出示“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这两个词语,学生认读后,启发他们想一想:生活中那些东西是暖和的?那些东西是绿色的?这样学生就会毫不费力地说出许多这样的词语来。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语言感悟和积累,而且还学会了扩展词汇的方法。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的教学,使我深感到:要使学生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必须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的巧妙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动脑动手,身心愉悦。才能实现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四、采用多种方式让生字和学生多次见面,在生字的复现中巩固了识字。

  在第二课时的生字词语复*中,我创设了两个小游戏环节,一是为生字朋友找家,二是啄木鸟捉虫。在有趣的游戏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大大提高了,也加深了对第一课时字词学*的巩固。

  五、课堂内容比较充实,时间掌握很好,有些环节的创新和拓展不错。

  当然,由于缺乏经验问题及教学设计的问题,这节课也暴露出了许多不足:

  1、课前复*生字“爷”与“爸”字作比较,还是应该多让学生去发现,而不是教师自己提出问题: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出示两个词语,让学生自己说发现就可以了。

  2、导入部分编一个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有些多余。由于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读过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很深的印象,导致他们形成了固有的思维定式,没有了自己的想象。

  3、拓展部分过多,比如环节中的“夏天,小树还对爷爷说了什么”可以不要,进而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读。

  4、拓展部分,说说春天、秋天爷爷和小树之间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尽情让学生来说。但课件当中不宜给出答案,这样便使本来开放的练*变成了唯一。只要学生说得合理,不必苛求统一。

  5、某些细节。第一句“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可以做句式练*。即“哪里有什么”。然后通过不同位置加重语气来读理解句子的不同意思。二、三自然段的学*有些散,把几个问题放在一起,主要还是读。拓展可以放到下一课时。教师尽量少范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尽情读,而不必规定加重什么语气和关键词语的朗读。

  另外,背诵课文可以穿插到每一自然段的学*中,加上动作,配上音乐。总之,要多读,一年级的味还要浓一些。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优选【10】份扩展阅读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优选【10】份(扩展1)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菁选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

  《爷爷和小树》一课以图中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

  1、学*语言是语文课的根本任务。在教学《爷爷和小树》时,我至始至终围绕着字、词、句、段、篇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

  第一环节复*生字词,我设计了“我来比划你来猜”、“猜字谜”、 “邀请字朋友做客”等趣味性十足的游戏,既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又达到了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复*巩固生字词的目的。在学*课文环节中,我先出示四个词语,在学生自主搭配的基础上,在进行词语搭配的拓展训练,再出示“穿上”和“撑开”两个动词,通过动作演示体会“撑开”的意思后再次进行词语搭配,达到学*语言和积累词语的目的。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时,我安排了用“因为……所以……”进行句子训练。课文仅代表性地安排了冬、夏两个季节,我通过补白,设计进了春、秋两段,在经历文本时,又超越文本,通过拓展练说、内化迁移,有效地运用了语言。在课末,我回归整体,把课文改成小诗,做到美读升华,活读课文。模仿写诗更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个性化的想象说话,促进学生多角度、有创意、深层次的阅读。在《爷爷和小树》一课中,我安排了大块的想象说话环节。

  在学*课文中,我设计了如下的想象说话训练: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吹着,在风中的小树,你想说什么啊?穿上暖和衣裳的小树们,现在你想说什么呢?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身上,小朋友你有什么感觉?在树下乘凉的爷爷,你想说什么呢?在拓展训练中,我又设计了两个想象训练:美丽的春天到了, 给 ,小树 。金色的秋天到了, 给 ,爷爷 。立足于文本的想像说话训练,加深了学生对爷爷和小树的感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

  “细节决定成败”,在教学《爷爷与小树》这课后,听课的领导和老师给了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反思自己的课堂,发现问题确实不少,如在动作演示“撑开一词时,当学生懂事地把伞合拢时,未能抓住教育契机,渗透“撑开——收拢”这一反义词训练;有学生说出“五彩的彩虹”时,我竟然充耳不闻;一位学生说了一句不太完整、规范的话,我纠正了他,却没让他再次重复,失去了一次训练语言的机会;因为时间没有控制好,以致于把自编诗留到了课后,要知道我面对的学生是才入学不到两个月的一年级孩子。课堂是孩子们的课堂,课堂只有为了孩子才精彩!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2

  这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的故事。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给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很有童趣,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识字和理解重点词语,对练*朗读注重太少。

  从教学过程看,在课堂上,通过师生共同活动,完成识字和理解重点词句的目标。具体说来,认识生字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生字,让学生互相说说记生字的好方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想到的办法还真多,这一环节,看似简单,实际上,对学生认字很有帮助。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了原来不会认的字,让孩子有成就感。

  在教学课文时,我注重了提问、释疑、但忽略了朗读的指导,尤其是是读中悟情的指导。由于读得太少,对文中的'情感体会不够。通过反思,我了解到,学*本篇课文,只要多读,并借助图画,是很容易理解暖和的衣裳指的是稻草,撑开的绿色小伞指的是树冠。可以针对年级特点练*说短语,如:暖和的、绿色的等。

  听了于老师的朗读教学的报告后,更加觉得朗读的必要性了,接下来的课文我将会尝试以读代讲。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3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9个字。

  2.认真观察两幅图,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认真看图,理解课文内容,发挥学生合理想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发挥学生合理想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爱护花草树木吗?*时是怎样爱护它们的?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呀?今天我们学*课文的第2课,爷爷和小树(教师板书)齐读课题,什么事把爷爷和小树联系在一起的呢!快快打开书看一看。

  二、指导学生看图

  1.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图上画的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出示第二幅图

  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3.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描述这两幅图的,打开书。

  三、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本课的生字和会认的字。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同桌互相交换检查,看看画出的字和标出的自然段是否正确。

  4.抽读生字和会认的字。指导学生读准“有、穿、冷、热”这几个字。

  四、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1.自己读读第一段

  (1)提问:读后你知道了什么?文中的“我”指的是你自己吗?

  (2)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

  (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3)学生自己练*读。

  (4)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5)指名读。

  2.学*第二自然段

  (1)自己出声读第2段,边读边标出有几句话。

  (2)同桌互查标句子是否正确,互查后说说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板书:穿衣,不冷。

  (4)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5)学生练*读,同桌互读。

  (6)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7)引发学生想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对爷爷说些什么呢?(目的是通过小树感谢的话,进一步体会人类对树木的保护。)

  (8)出示填空练*,为背诵打好基础。

  ( )天到了,( )给小树穿上( )。小树( )了。

  口头练*填空后,试着背一背。

  3.学*第三自然段

  (1)自读这段,边读边标出有几句话。

  (2)请两名学生读这段,读后教师提问:“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

  板书:撑伞,不热

  (3)教师提问:夏天,绿色的大伞指的是什么?看图说一说,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

  (4)请同学读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5)学生练*读。

  (6)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7)指名读,读后评议。

  (8)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小树还能为人们做些什么?(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树木对人类的作用,人们离不开树木。)

  (9)出示填空:

  ( )到了,小树给爷爷( )。爷爷( )。

  ①口头填空

  ②试着背诵。

  4.朗读全文。

  5.背诵全文。

  (1)看着填空练*背诵。

  我家( )小树。

  ( )天到了,( )给小树穿上( )。小树不冷了。

  ( )到了,小树给爷爷( )。爷爷( )了。

  (2)教师出示图画,让学生看图练*背诵。

  (3)试着独立背诵。

  (4)同桌互背,相互纠正。

  (5)指名背诵,背下来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五、巩固练*

  1.完成生字本上的作业,每个生字写3遍。

  2.课后练*3,读一读,说一说。

  (1)先读一读。

  (2)进行扩展,暖和的 ,绿色的

  讲课反思

  同学们,你们爱护花草树木吗?*时是怎样爱护它们的?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呀?此时的学生已经逐渐进入到了课文的情境之中。他们在通过肢体语言、语气体会、自由对话等方式。在愉快的表演中对课文的语言有了更深刻的领会。引发学生想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对爷爷说些什么呢?(目的是通过小树感谢的话,进一步体会人类对树木的保护。我觉得,这样做既符合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的思想,同时又打破了传统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的教学方式。摈弃了以往教师说的口干舌燥,学生还是目瞪口呆的局面。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4

  本次校教研活动,我上的是一年级语文,内容是第一组课文中的最后一篇《爷爷和小树》。在评课交流中,学校的其他语文老师对这节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作反思如下:

  首先,我觉得自己对这次活动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时的课、批改和辅导更为重要,觉得这周的其他工作比较多,就忽视了公开课的准备。教案粗枝大叶,不够详细,不像低段的教案;课件上的课文内容没有标注拼音,给学生的学*带来困难;没有试上,没能及时发现设计中的纰漏及时弥补;上之前没有在脑子里把上的细节好好思考整理,以至课堂的随意性太大,不够精致和严密一堂精彩、有效的课,课前的充分准备是致关重要的,但因为我的认识不足而导致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问题出现在课上,我想,这是最值得反思的地方。

  其次,在选课方面,也存在问题。我班的教学进度现处在拼音刚上完,课文才开始上的阶段。在上这节课之前,学生只上过一篇正式的课文,而且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古诗《画》。这首诗,大部分学生应该在学前就已经接触过,学起来并不费力。而《爷爷和小树》这课,是第一组课文的.最后一篇,在它之前还有三篇课文,也就是说,在此之前还有几十个生字要学,十几个偏旁要认,离开了这些基础,来上一篇新课文,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自然是难度偏大的。加上在《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中还首次出现了自然段,而自然段的概念,在之前,我只是很粗略地提到过,并未作详细的教学,学生对此很陌生。但我在选课时却忽略了这一点。我认为选课的偏差是我对低年级教材、教学重点、学生基础等方面不熟悉造成的,今后应该在*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研究,尽量避免再出现类似的想当然高估学生基础和能力的问题再出现。

  第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这样那样的细节问题。

  1、语言还不够儿童化。说话的语气不够温和、柔软,太过干脆。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唱歌、跳舞、玩游戏为主要校园活动的幼儿园过度到小学,有很多地方还不能适应,需要老师也像幼儿园阿姨那样细声软语地来跟他们交流,教他们学*。如果语速太快,他们的思维就跟不上,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就达不到你想要让他们听懂的效果,就失去的教学的意义,也就是欲速则不达吧。如果语气太生硬,孩子们就会觉得老师很凶、很可怕,就不敢也不愿意跟老师进行交流,不敢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会使我们失去很多聆听充满童真、童趣的回答的机会,也会严重遏制孩子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发展。现在,七八岁的孩子,有很多人在家里还是要缠着妈妈抱的,一个说话硬梆梆,冷冰冰,吐出来就消失的老师自然是不受他们欢迎的。所以,以后我还需要在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语速上有所改变,多加练*,争取达到“绕梁三日而不绝于耳”的境界!

  2、板书的书写还不够细心。现在的书刊杂志,大都采取文字横的排版印刷,小孩子*惯于阅读这种版式的作品,所以,老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最好也写成横的,单个的生字如此,连贯的句子更是如此。而在这方面,我的随意性较大内容,通常会根据板书的内容来选择横写还是竖写。在写板书时,要注意学生能不能一笔一画都看清楚。竖着写,特别是写到下面几个字时,内容容易被自己给遮掉,学就看不见了,教生字尤其忌讳这一点,而横着写就能更有效地避免这个问题。在标注拼音时,应该写得清楚些,不要把拼音跟字写得太拢,使学生不能看得非常清楚,影响学*的效果。在需要重点突出的内容上,选择粉笔的颜色也要慎重,亮一点的颜色更能引起注意。还有,在教学偏旁和生字时,应该用两种不同颜色粉笔来写偏旁和部首,这样能让学生一目了然,更有效地学*。而我在教学这个内容时,却因为疏于准备和担心后面的内容来不及上而简单、随意地只用了一种颜色的粉笔来完成这个环节。事后想来,生字就是这堂课最重要的内容,这样的疏忽不能不说是因小失大!

  3、对学生学*情况的关注不到位。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这节课中,我安排了一个同桌互读互查的环节,但班上有一个孩子是没有同桌的,而我却没有关注到她,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失误,今后必须注意并改正。在学生自己读课文,圈生字和不认识的字之后,没有及时反馈,而只是在他们自学时作单独的交流,这也没有达到让所有学生都注意到本课难读难认的字的目的。

  4、其他。在教“棵”字时,没有结合组词来让学生记忆字形;教“爷爷”、“暖活”、“衣裳”等重要词语时没有作更多的强调;教“穴”时,教的是老的读法“穴字头”,而不是“穴宝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还不够丰富,只有简单的语言评价;教“冷”字时,组词太简单,没有教给学生更多更好的词语;在某一次让学生齐读时,说了一句“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这样不伦不类的病句等等。

  细节决定成败,这些都不是小问题啊。

  第四,教学设计上的一些问题。这节课我安排了导入、初读感知、学*1、2自然段、学写两个生字这样四个环节。这对初上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偏多的,所以在上课时遇到了很多实际困难,有些内容就无法深入开展。初读感知中有学生自学的环节,出示了自学要求,学生看不懂,要老师解释,不如不出示。本想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和语段结合在一起学*,但因为赶进度,没有落实,反而影响学生读课文的效果,不如把生字在学*课文之前单独列出来教学,有助于课文朗读。朗读的时间不够,安排的背诵就内容偏难。整堂课的容量太大,所以最后的书写环节无法落实。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上课的人往往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而需要其他老师或学生的提醒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取得进步。所以,这次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5

  《爷爷和小树》是一年级课文的第五课,这篇课文是小学阶段第一次以段落的形式出现的课文。它以浅显的文字讲述了冬天到了,在一个农家小院里爷爷为小树绑上稻草御寒过冬;夏天到了,茂密的小树为爷爷遮挡猛烈的阳光,让爷爷能在凉快的树荫下度过炎热的夏天的故事。

  在本课的第一课时教学中,我把目标定位在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记汉字。如这个“伞”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再以实物形象帮助识记字形,这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写字教学的时间,是安排在下课前十几分钟呢,还是安排在专门的'写字课来指导比较好,这个问题我也不很清楚。总觉得在一堂课中,写字的地位并不是非常的突出。一年级孩子朗读课文与识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打破老师教阅读的思路,树立学生学读书的意识,尊重学生的想法,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并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在之前的课文教学中,我是先让学生自己去读通读懂课文,然后在理解过程中,在没有教给读书方法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自己去试着练读。等学生读了以后,老师觉得不对,再去一句一句地教。这看起来好像是在培养自读能力,但是效率低下。其实,一年级学生学朗读,就是要由老师教的呀。

  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教育的殿堂。《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可以挖掘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使教学演变成为学生道德生活——爱护树木,保护植物。通过讨论、汇报信息等形式,学生能够感受到树木对人类的用处,及应该保护树木,引申了对做人的教育,主要是想让学生能够初步感知一些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本文的语言口语化,以孩子的视觉、角度、立场阐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和谐关系,为孩子的知作出了引导,为孩子的行树立了典范。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6

  通过教学实践和课后反思,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给出了两幅情境图,这两幅图突出了课文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第一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冬天,树木凋零,爷爷穿着棉衣在室外活动;第二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夏天,树叶茂盛,爷爷穿着汗衫坐在树下摇扇、喝茶。我在教学时就充分利用这两幅情境图,让学生认识冬天、夏天的景物特征以及人们在不同的季节应该穿厚薄不同的衣服等。这一环节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重视语言的积累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

  提高。然而,课文中的许多词语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理解难度比较大。教学时,我遵循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逐层深入,如:课件出示“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这两个词语,学生认读后,启发他们想一想:生活中那些东西是暖和的?那些东西是绿色的?这样学生就会毫不费力地说出许多这样的词语来。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语言感悟和积累,而且还学会了扩展词汇的方法。才能实现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这样那样的细节问题。

  1、教学设计上的一些问题。这节课我安排了导入、初读感知、学*1、2自然段、学写两个生字这样四个环节。这对初上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偏多的,所以在上课时遇到了很多实际困难,有些内容就无法深入开展。初读感知中有学生自学的环节,出示了自学要求,学生看不懂,要老师解释,不如不出示。本想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和语段结合在一起学*,但因为赶进度,没有落实,反而影响学生读课文的效果,不如把生字在学*课文之前单独列出来教学,有助于课文朗读。朗读的`时间不够,安排的背诵就内容偏难。整堂课的容量太大,所以最后的书写环节无法落实。

  2、语言还不够儿童化。说话的语气不够温和、柔软,太过干脆。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唱歌、跳舞、玩游戏为主要校园活动的幼儿园过度到小学,有很多地方还不能适应,需要老师也像幼儿园阿姨那样细声软语地来跟他们交流,教他们学*。如果语速太快,他们的思维就跟不上,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就达不到你想要让他们听懂的效果,就失去的教学的意义,也就是欲速则不达吧。如果语气太生硬,孩子们就会觉得老师很凶、很可怕,就不敢也不愿意跟老师进行交流,不敢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会使我们失去很多聆听充满童真、童趣的回答的机会,也会严重遏制孩子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发展。现在,七八岁的孩子,有很多人在家里还是要缠着妈妈抱的,一个说话硬梆梆,冷冰冰,吐出来就消失的老师自然是不受他们欢迎的。所以,以后我还需要在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语速上有所改变,多加练*,争取达到“绕梁三日而不绝于耳”的境界!

  3、板书的书写还不够细心。现在的书刊杂志,大都采取文字横的排版印刷,小孩子*惯于阅读这种版式的作品,所以,老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最好也写成横的,单个的生字如此,连贯的句子更是如此。而在这方面,我的随意性较大内容,通常会根据板书的内容来选择横写还是竖写。在写板书时,要注意学生能不能一笔一画都看清楚。竖着写,特别是写到下面几个字时,内容容易被自己给遮掉,学就看不见了,教生字尤其忌讳这一点,而横着写就能更有效地避免这个问题。在标注拼音时,应该写得清楚些,不要把拼音跟字写得太拢,使学生不能看得非常清楚,影响学*的效果。在需要重点突出的内容上,选择粉笔的颜色也要慎重,亮一点的颜色更能引起注意。还有,在教学偏旁和生字时,应该用两种不同颜色粉笔来写偏旁和部首,这样能让学生一目了然,更有效地学*。而我在教学这个内容时,却因为疏于准备和担心后面的内容来不及上而简单、随意地只用了一种颜色的粉笔来完成这个环节。事后想来,生字就是这堂课最重要的内容,这样的疏忽不能不说是因小失大!

  4、对学生学*情况的关注不到位。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这节课中,我安排了一个同桌互读互查的环节,但班上有一个孩子是没有同桌的,而我却没有关注到她,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失误,今后必须注意并改正。在学生自己读课文,圈生字和不认识的字之后,没有及时反馈,而只是在他们自学时作单独的交流,这也没有达到让所有学生都注意到本课难读难认的字的目的。

  5、其他。在教“棵”字时,没有结合组词来让学生记忆字形;教“爷爷”、“暖活”、“衣裳”等重要词语时没有作更多的强调;教“穴”时,教的是老的读法 “穴字头”,而不是“穴宝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还不够丰富,只有简单的语言评价;教“冷”字时,组词太简单,没有教给学生更多更好的词语;在某一次让学生齐读时,说了一句“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这样不伦不类的病句等等。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上课的人往往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而需要不断地实践和积累,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取得进步。所以,这次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7

  本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本文极具人文性,因此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不但注重孩子们对文章的有感情的朗读,文中生字词的教学,还注重孩子对“感恩”的理解。课文教学结束后,发现孩子们懂得了要知道回报,知道感恩。但不足之处是:等课结束后,才发现其实这也是一篇很好的让孩子进行想象说话练*的'课文:你能说说,当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后,小树会怎么说呢?当小树为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后,爷爷会笑眯眯地说些什么呢?于是,我后利用课后的辅导,对学生进行了这方面的训练,结果总觉得不怎么理想,可能这就是我没抓住教育时机所留下的遗憾吧。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8

  本课总共三个段落,层次分明,这是本学期第一次出现段落的课文。因此,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形成句段概念,就要切实引导学生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准确地理解意思,使他们初步学*到联系句子,联系课文理解词句的基本方法。而对于一年级学生,尤其上刚刚结束拼音学*,进入到课文阅读中的孩子来说,要想用这样的阅读方法来引导孩子们学会阅读,还需要一定的媒介来辅助。在教孩子们学会数段落后,我及时把课文的两幅插图出示,然后引导孩子看看,两幅插图对应的是哪几个段落的内容。插图是直观具象的学*对象,学生很快就知道第一幅图对应的是“冬天”一段,而第二幅对应的则是“夏天”。插图很好地帮助孩子进行了整体感知。

  在细读感悟的.时候,我再次用到了插图。让孩子们看看图,然后读读句子,理解为什么说爷爷是给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为什么说小树给爷爷撑开了“绿色的小伞”。有了插图帮忙,那些后进的孩子也能很快地明白课文中“衣裳”、“绿伞”指的是什么,体会了打比方的作用,从而初步感受那一份和谐美。

  这堂课,插图很好地“

  穿针引线”,帮助我突破了教学难点。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9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实践,尝试着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这节课注重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充满兴趣走进语文课堂,我在教学过程中,先创设情境,通过播放课件,把学生带入红红的花,绿绿的草,还有郁郁葱葱的大树这样美丽的大自然中,用色彩鲜艳的画面,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迫切的求知欲望,仅仅用短短的30秒的时间,迅速把学生带入新课,为学*课文开了一个好头。

  二、让学生在趣味中学*朗读。

  1.朗读的形式多样化。

  单调的朗读只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昏昏欲睡,而形式多样的朗读才能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本节课我采取的朗读形式有范读、齐读、领读、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互读、表演读等。如:在学*第三自然段时,我对学生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能不能带着动作读?这个问题的提出,大部分学生便跃跃欲试的都想来读,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喜欢展示自己,张扬个性,表演读还会帮助学生记住课文,背诵课文。所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形式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朗读同理解课文相结合。

  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只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才能读出符合课文内容的感情来。因此,指导朗读,要在理解内容、激发感情上下功夫。如: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时,我问学生,通过看图,你看懂了什么?爷爷为什么这样做?如果你就是小树,你想对爷爷说些什么?爷爷这么关心我们,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几个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理解这一自然段的意思,并体会到要用感谢的语气读这一段。正是有了学生与文本之间自主的对话,才会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关注情感与评价激励有机融合。

  情感态度与自信心作为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学生的语文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中,老师的教学语言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的情感投入起着积极的激励作用。如:“你知道的可真多呀” “你的知识也很丰富”“你的声音真动听”“你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同学们真了不起”“你的想像能力太厉害了”“你淳朴的语言表达了你的心意”“你在学*中,不但眼到、口到还做到了心到,你很会学*”等。既有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评价,也有对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有对学生学*情感的评价。正是有了教师适时的引导和激励,使得学生情不自禁地主动参与到学*活动中来,同时也一次次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和师爱的魅力。在课即将结束时,我有意设计了语文与情感关系这一环节的教学,说明了植物也是有生命的,让我们多种一棵树,就多一个生命,多种一棵树,鸟类就多一个家,让我们和树木相互关爱,好吗?虽然简短的几句话,看似信手拈来,但的确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这样的教学,学生不只是学到了一些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用语文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0

 【教学理念】

  小学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但识字不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全部。本设计遵循儿童学*记忆的规律,不把学汉字与学语言割裂开来,以听读为主线,注重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让学生在听读实践中反复多次和汉字见面,最终化生为熟。

  【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到、给、穿、暖、冷"7 个生字,会写"不、开"2个字,认识3个偏旁"父、刂、冫"。

  2、初识“自然段”,学*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理解"暖和的衣裳"。

  3、感受爷爷爱护小树。

  【教学重点】学*生字、词语,熟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预设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和学*伙伴熊大熊二比谁的表现好情境。

  2.齐读课题。

  3. 学*生字“爷”。读准字音,读好“爷爷”的第二个音节(轻声)。与“爸”比较,认识“父字头”。记住“爷”并组词。

  4、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自然段。

  1.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请拼音宝宝帮忙读准确。

  2.你有新发现吗?引导学生初识自然段,课件示范标注后,学生在课本上标出自然段序号。

  3.师生合作读全文。

  三、随文识字

  (一)学*第一自然段。

  课文里有许多生字宝宝要和我们交朋友!先看第一自然段(出示带拼音句子: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1.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谁愿意读?

  2.学*生字“棵”。拼读后记字形。

  3.如果这棵小树,它长大了,就变成了“一棵大树”,大树能做什么? 小树长大后,有这么多作用,我们用喜欢的感情来读这句话。

  (二)学*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冬天里的小树情境,学*生字“冷”读准字音,认识新偏旁两点水,记住字形组词。

  可怜的小树在风雪中喊冷,爷爷也听到了,看爷爷在做什么?(出示爷爷护树图)

  2.看书上是怎么写的。(出示带拼音句子)

  (1)读准“和”“裳”。 认识多音字“和”

  (2)这句话中藏着好几个生字宝宝,先自己读一读,记一记,等会请你当小老师教大家。

  (3)小老师领读,读准字音。

  识记字形。四个生字宝宝,你记住了哪些?

  到:认识“立刀旁”。

  给:做动作。

  穿:复*穴宝盖。用“穿”说一句话。

  暖:复*日字旁,组词。

  3.把生字宝宝送回句子里。

  (1)读句子。(去掉拼音)

  (2)理解“暖和的衣裳”句中的“衣裳”是什么?

  (3)说话练*:暖和的( )

  4.有了暖和的衣裳小树感觉怎样?(出示第二个句子:小树不冷了。)齐读。

  5.这两个句子组成了第二自然段。我们加上动作来读一读。

  过渡:

  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很开心,就快乐地长啊长啊,夏天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四、趣味识字。

  学了这么久了,生字宝宝请我们一起做游戏。

  1.猜字谜。

  (1)爸爸老了主拐杖。(爷)

  (2)做动作猜字。(冷 穿)

  2.捉迷藏(在生活图片中找生字)

  3.吃苹果。(认读生词)

  五、写字指导。

  1.创设学*伙伴要和我们比比谁的字写得好。引出要写生字(不 开)

  2.课件演示,观察“不”的笔顺,自主说说写好“不”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同法学写“开”。

  5.练*写字。

  六、书写交流及评价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评价。

  七、总结

  1.和学*伙伴说再见。

  2.结合板书说说本节课学*的知识。

  八、作业

  1.把今天新学的知识说给家长听。

  2.和家长一起给生字宝宝找朋友。

  板书设计:

  5.爷爷和小树

  hé

  和

  父 冫刂

  教学反思:

  《爷爷和小树》是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五课。本课拟用两课时完成教学,我上的是第一课时。根据一年级的学*要求,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定为:初识自然段、认识7个生字、会写两个字和练*朗读课文1、2自然段。考虑到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稳定等特点。我设计整个教学流程都让学生在情境和游戏中进行,让他们在玩中学,同时体会到学*语文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纵观本节课,各教学重点都有落实,基本实现了自己的教学预想。比较满意的有两点:

  一、直观形象,吸引注意。

  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突出,教学中,我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如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段环节,我将课**成PPT,用红色方框和数字进行提示标注,学生很快就对自然段有了感性认识。又如指导写字环节,我将“不”“开”两个字的笔顺,做成放大的动态的课件,学生观察起来清晰明了,说关键笔画时准确到位。

  二、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多次让生字与学生见面,但每次出现的方式有所不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第一次,让学生在自然段的句子里找出生字,这一遍重点关注字音,通过小老师领读生字卡方式,既复*了拼音又读准了字音;第二次,将生字去掉拼音,送回句子里请学生读,好胜心强的学生读起来十分卖力;第三次,联系生活,把生字词以做动作、猜字谜、捉迷藏、吃苹果等游戏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生字。

  朗读课文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个人读,男女生读,师生合作读,齐读,做动作读。不同的朗读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课文读得一次比一次好。 总之,整节课老师的情绪饱满,学生的学*兴趣浓厚,老师和学生都是快乐的。但快乐之余,我也发现自己的教学还有不少待改进的地方:

  一、重视组词技巧的训练。

  在生字教学时,我无一例外地都要求学生干巴巴的组词,而有些生字如“给”“穿”是不好组词的,我就可以引导学生用这些字说一句话。又如多音字“和”读“hé”时指导学生词组时,尽量说一些常用的词,如“和*”。还有,当学生

  组词后,也可以让他们用这个词说一句话,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表达能力。

  二、重视课堂纪律的组织。

  课堂上气氛活跃了,课堂纪律就容易散乱。在本节课的写字环节,学生的书写速度不一,出现了学生自由说话、做小动作的现象,而我只顾着评改学生的书写质量,忽略了维持课堂纪律,其实,只要说一句“我们看哪组小朋友表现好?”之类的话,学生会很快安静下来。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高效课堂的保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重视课堂纪律的组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1

  一: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在课文教学时,重视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汉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并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识记汉字。如这个“伞”字的教学,引导学 生发挥想象,再以实物形象帮助识记字形,这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写字教学的时间,是安排在下课前十几分钟呢,还是安排在专门的写字课来指导比较好,这个问题我也不很清楚。总觉得在一堂课中,写字的地位并不是非常的突出。

  二:以读好课文为教学目标。重视朗读与识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打破老师教阅读的思路,树立学生学读书的意识,尊重学生的想法,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一年级朗读指导,先听录音,然后老师教读,最后由学生自己读,这样读书效果会更好。学生有个先入为主的概念,一开始给他一个良好的示范,为他顺利地读好课文打下基础。“教学在借鉴中进步,学生在模仿中成长。”为什么不发挥老师的模范作用,让学生独自在黑暗中摸索呢?

  三:以培养*惯为重要任务。低年级课堂教学,我一直在努力营造一种活泼生动,动中有序的学*氛围,但是,如果常规纪律没抓好,生动会是一句空话。所以对于一年级学生,抓好课堂常规,培养良好的学**惯至关重要。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2

  我上的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的第一课时,整节课我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从导入到学*生字、朗读课文,再到扩展阅读、打写训练。为了激发孩子的学*兴趣和便于教学,我利用课件配合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从结果来看,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成与败,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因为初来乍道,对于跨越式的教学模式与要求,我还有很多的不解,也不太熟悉,单在时间的把握上就存在很多不足,每次的授课都出现超时的现象,其实自己也很注意这一点,但是结果还是不太令人满意。要把四十分钟的教学内容在二十分钟内完成,这时间明显缩短了一半,无论对于老师的授课要求、技巧,学生的接受都是个转变与挑战。

  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就是在初读课文,学*生字这一环节上没有把握好时间,在教学设计上也欠佳,在听取博士和几位同事的意见和建议后,如果把教学设计做以修改,应该能把握好时间。

  相信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有不断地进步与提升。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3

  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小短文。文章共三段话。第一段介绍了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二、三两段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关系。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认识10个生字,二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是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保护它。

  一节课的导入设计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一节课的投入状态。上课后,我借着每位孩子都喜欢画画的因势,请一位孩子上台画一棵树,并让他向大家介绍自己画的树,再通过老师课件画的一棵树让孩子说说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帮助。因为一开始就从孩子们的兴趣着手,孩子们很快就投入到课堂中来。在介绍树的好处时,大家说了好多,也很全面,接着我们就引入了课文的学*。

  学生字时我采用生字卡片,猜字游戏形式引导学生识词识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呈现教学内容,避免了枯燥无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循序渐进的方式,既使学生掌握了要认的字及偏旁,又适当地渗透了一些识字方法,为日后的自主识字创造了条件。

  一年级的学生初次学课文,对此较陌生,教学时要结合少量词和句的理解,体现由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感情。为此我采用指名读齐读,领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我本着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事物所吸引的`特性,创设情境,“冬天到了,小树身上光秃秃的,冷不冷?我们怎样帮助小树,有位爷爷也和你们一样想帮助小树,他是怎样帮助的?”把学生引入文中。接着我引导学生:“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心里很高兴他会对爷爷说什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快乐地表达,将文中所悟落实到日常行为中。在一次次的引导、激励下,孩子们通过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还以爷爷绿色的小伞,明白了树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发出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论断,这个过程都是他们自主探究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做好自己引的角色就够了。

  本课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但也有不足之处如:对学生说出的不太好的组词没有及时纠正,对学生的鼓励也不及时,有些该强调的力度较小,在语文教学方面,还需不懈努力,我会用全身心的热情换来语文教学更亮丽的天空。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4

  【教学目的】

  1、 学会5个生字和一个词语。

  2、会认8个字。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电脑教学。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生字卡片、小红花。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爷爷和小树》在篇课文的生字并初读了课文。现在请大家来认读生字。看谁认得快?(指认5个生字)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齐读课题《爷爷和小树》)

  3、复*小。

  ⑴ (遮住课题小)问:你还记得这是什么字吗?(齐读小)对吗?谁来当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它的音。(指名读,齐读)

  ⑵ 课题里用小组的词是小树。(教师范读)树是翘舌音,要读准。爷爷和小树第二个爷是轻声。(带读,齐读)

  二、检查读书

  1、自由读。

  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要进行一次朗读比赛,谁读得好就可以为本组争得一朵小红花,比比哪组红花多。先请大家自己练*读一读,不会的字可以看拼音,也可以向同桌请教。

  2、检查读书情况。

  3、齐读课文。

  4、总结小组获奖情况。

  三、读讲新课

  1、学*第一段。

  ⑴ 请小朋友齐读第一段,找找里面哪个字是这篇课文里学过的生字?(口)

  ⑵ 你会用口组词吗?课文里组的词是(门口),谁家门口?(我家门口),我家门口有什么?(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⑶ 指导朗读。请你用自己喜欢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指读、引读)

  ⑷ 指导背诵。

  2、学*第二段。

  ⑴ 过渡:(打开CAI课件,显示冬天图)这是什么季节?(冬天)(贴:冬天)

  对。这就是北方的冬天,那儿的冬天可冷了,天上下着大雪,小朋友都要穿着厚厚的棉衣。在这么冷的天气里,爷爷在干什么?请女同学齐读地二段。(CAI显示飞来小花,挡住衣裳)同学们猜猜,被挡住的是什么字?(衣裳)

  ⑵ 复*衣字。(重点复*新笔画和新偏旁)

  ⑶ 提问: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板书;暖和的衣裳)(CAI显示动画图片)让学生联系动画图片,理解暖和的衣裳就是稻草。

  ⑷ 扩散思维:你还会说暖和的( )(CAI显示暖和的( )句式)(让学生自由说,只要词语搭配恰当)

  ⑸ 问:穿上暖和的衣裳后,小树怎么样?(板书:不冷)

  ⑹ 指导朗读:用你自己喜欢的语气来读。

  ⑺ 指导背诵。

  四、学*第三段

  1、过渡: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小树长出了嫩绿叶子。那么夏天小树又长得怎么样?它又是怎样对爷爷的呢?(男生齐读第三段)

  2、提问:小树是怎样做的?(板书:绿色的小伞)

  3、指导读:撑开。

  4、绿色的小伞是什么?(CAI显示动画图片)让学生看动画图片,理解绿色的小伞就是树冠,也就是树茂密的树叶。问:爷爷在树下怎样?(板书:不热)

  5、扩散思维:你还会说绿色的( )(CAI显示绿色的( )句式)让学生自己说,只要词语搭配恰当。

  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用喜欢的语气读。

  检查读,背的情况。

  五、环保教育

  1、同学们,爷爷这么爱护小树,那我们应该怎样做?(也要爱护小树)小朋友你们再看看我们的校园怎么样?(很美丽)那你们又应该怎样做呢?

  (CAI显示学校绿化地带画面,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欣赏美丽的校园风景,讨论后再自由发言。)

  2、小结。

  刚才,小朋友个个都说得很好,相信你们以后也会做得很棒,那么我们的校园会更美,更绿。你们就很自豪地对别人说:我们的学校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六、总结课文

  1、齐读全文。(要求: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读)

  2、总结:今天我们学*了《爷爷和小树》,小朋友都明白了要爱护小树,爱护花草,爱护大自然的一切。

  3、作业:做一份关于保护环境的手抄报。

  【反思】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以一个儿童的口吻生动地说出人和树的关系:人类保护树木,树木为人类造福。从冬天和夏天两个方面写了小树与爷爷的关系,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文字活泼,富有情趣,且配有两幅生动形象的插图,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

  我在上这节课时活化了插图,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看看图,读读文,读读文,看看图,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使孩子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

  在学生字时,让学生想想你在哪里看到过或用到过这些字。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这些字,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学生说得很好,我在和爷爷说话的时候要用到爷。我在开门、开窗的时候要用到开。这样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生字,更在生活中运用了这些生字。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尝到了发现的喜悦、识字的快乐。孩子们也在这寻找、记忆、交流中得到了发展。 我的课堂上的不足,比如:我急于把自己准备好语言展示给学生,展示给听课的老师,而忽略了来自学生的精彩回答,有些过渡语设计得太长,太繁顼,不够简练、明白。

  第二就是对于课堂中的每个环节的时间掌握不好,使得在学生字时生怕用时过长,在其中的小环节中只是流入形式。

  再一点就是*时的课堂训练不到位,学生回答问题不够踊跃,头一次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本身就紧张,可能传达给学生的信息也使学生们有些紧张,使得课堂氛围有些拘谨。

  听了其他优秀老师的课后,深知自己的差距。虽然有人说:教学是一门令人永远存有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的课堂。但我希望我能尽量减少遗憾,争取更好。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认识偏旁人、刂、灬、冫。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字,指导不、开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了爷爷和小树的故事,打开书,自己读一遍课文,看看这些字你都会认了吗?一边读一边牢牢地记在心里。

  2、按自然段读:老师读第一自然段,男生读第二自然段,女生读第三自然段。

  3、导语:你们看这棵小树长得多好呀!那你们知道吗?树叶下面可藏着许多秘密呢!谁愿意揭开秘密?

  二、新课:

  1、师将深色叶子翻开(书上词)

  小伞、爷爷、撑开、穿上、暖和、一棵树、冷热、给我、来到

  ⑴ 两人互读:谁有不正确的及时帮他纠正。

  ⑵ 请学生当小老师,会读哪个就带着大家读哪个。

  2、这些词里有咱们这节课要认的10个字,他们也在树叶下面藏着呢,快看看都是谁?

  伞、爷、棵、到、冷、热、给、开、穿、暖

  ⑴ 你都认识他们吗?自己快认一认。

  ⑵ 指名当小老师,带读这些字。

  ⑶ 重点字挑出来,再读,爷、到、冷、热、伞认识父、人、刂、灬、冫偏旁。

  ⑷ 通过图,用基因识字的方法讲解父:古时候,儿子犯错了,爸爸教训儿子的时候,手里要拿着一根棍子,就是父。爷的下面部分好象是腿骨弯曲的样子。

  还学了哪个字有父?(爸)扩字:爹、斧、釜

  3、游戏:试试谁的反应快!

  将本课要认的字发给学生(两人一组,一组一个字)

  学生说字,拿这个字的学生站起来,带读。

  4、两人一组用字组词,再说一句话。

  5、朗读课文,把这些字记住。

  6、我会写。

  不:

  ⑴ 观察:有几笔写成?

  ⑵ 每一笔是什么?

  ⑶ 观察每笔的位置。

  ⑷ 师范写。

  ⑸ 生描红笔顺,再独立写一个字。

  开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写。

  三、小结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爷爷和小树》是一年级课文的第五课,本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讲述了在一个农家小院里,冬天到了,爷爷为小树绑上稻草御寒过冬;夏天到了,茂密的小树为爷爷遮挡猛烈的阳光,让爷爷能在凉快的树荫下度过炎热的夏天的故事。本文的语言口语化,以孩子的视觉、角度、立场阐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和谐关系,为孩子的知作出了引导,为孩子的行树立了典范。在本课的第一课时教学中,我把目标定位在孩子能够在一定的语境中,例如词、句中初步认识生字,(通过自读课文,对生字引起注意,词语的认读是对生字的又一次接触,寻找反义词、伞字与实物之间的对比、暖和的 的练说,意在帮助孩子记住字形、理解字义,第二课时中通过比赛、游戏来巩固、强化)通过看图说话、想象说话来感受爷爷对小树的关爱,以及这种关爱对小树的作用,同时给予孩子一个语言表达、释放自己想法的一个*台,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把文章的`语言内化成孩子的语言。

  但是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并未达到我预设的程度。在反复的思考后,却又回到原点我为什么要上课?是我要孩子学吗?不!作为一名教师更为重要的任务是要在课堂吸引孩子,让孩子要学。虽然这已经是一个每位教师都熟知的教学理念,但是面对我的课堂,面对自己的公开课教案,能否理直气壮的说一声我的教学是吸引孩子要学呢?我却不能!在课堂上,忘记教学流程,纵然有紧张的因素,但是也正是因为课堂上,我墨守于教学设计,没能够根据学生实际的课堂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而且在教案的设计时,就仅仅想我要怎样把这些知识点去教给我的学生们,没有想到他们想要怎样去掌握,他们到底在怎样的一个水*上。例如:词语的认读时,仅仅停留在认读,没有考虑孩子们到底处于怎样的水*从而训练他们记忆的深度;朗读课文时,每一次的朗读目标不明确,有层次、有目标的朗读更能带动全班的朗读上的进步;在教学中的一些细节,也是很值得思考的。对于学生在学*过程中出现的理解上的偏差、朗读时总是纠正不过来的读音时,自己该采用怎样行之有效的策略来纠正孩子呢?面对一年级这些天真、无瑕的孩子,又应该用怎么样语言和形式进行更为亲切、生动、深入的进行交流呢?这些都应该是我为之努力的目标。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优选【10】份(扩展2)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菁选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

  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爷爷和小树》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有三个自然段五句话,写天冷了,爷爷爱护小树,照顾小树;天热了,小树给爷爷遮挡烈日,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文字活泼,富有情趣,且配有两幅生动有趣的插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根据课文特点和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本课第一课时可通过看、读、演、议进行教学。

  2.《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课程标准》倡导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增强学生的感悟体验。即要求学生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参加各种教学活动,用眼、耳、鼻、手、脑等感官去体验,从中获得种种发现,继而进行各种思维活动,最后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主重读中诱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促进学生感悟自得,自主发展,在不断读书积累中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悟性。本课教学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开展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强化朗读,引导学生经历内化和表达语言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培养语感。此课文中孕育着浓浓的情感因素,在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是语文学*的任务,教学时还应当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情趣逐渐形成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的健康情感。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和能力基础:给树穿缓和的衣服,绿色的小伞等表达方式适合儿童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在已学*拼音后,对认识10个单音节生字,读音难度不大。

  2.学生学*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认识的10个生字时由于部分生字笔画较多,且伴有新的偏旁出现,在认记上有一定的难度。

  3.学生在学*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策略:联系生活实际,形象地感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巩固生字。会写不四。

  2.让学生初步感悟到要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写两个字。

  2.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了哪一课?今天我们继续学*第五课《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请大家伸出右手指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5.爷爷和小树) 指名读课题指出爷爷的读音(板书:yēye) 全班齐读课题。

  二、复*生字。

  三、学*课文(同学们生学掌握真不错,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69页,看看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一)

  1.范读第一自然段,这棵小树会说些什么?它想要什么呢?(板书:树)

  2.这时谁来帮助了它,出示课文插图一。(板书:爷爷)

  3.爷爷是怎么做的呢?

  4.小树捆上了稻草就像我们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小树现在感觉怎么样?(板书:不冷)

  5.爷爷帮助了小树,小树会对爷爷说些什么呢? 师生交流。

  (二)同样的`方法学*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暖和的衣裳、爷爷不热了各指什么? 全班交流

  四、小结

  1.如果冬天爷爷不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就会冻死,夏天爷爷也就不能在树下乘凉了。人和树是好朋友,人类爱护树木,树可以为人类带来许多好处。

  2.夸小树。

  五、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不四字。

  2.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不的第二笔撇在竖中线右边一点起笔;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上边出一点小头。最后一笔点要与左边的撇对称。四的第四笔是竖弯,强调竖要直,弯要圆。

  3.学生说位置,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4.生独立书写,写后与范字进行比较。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板书设计

  5、爷爷和小树

  爷爷 小树

  不热 不冷

  教学反思

  《爷爷和小树》是第一册第一组课文部分的第5篇课文,前面4篇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现。这是第一次以段落形式出现:第一段是总起,交代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第二段和第三段是从冬天爷爷给小树穿衣到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这两个方面来体现人和树之间的亲密关系。两段句式一样,教学时,用重点阅读其中一段,引导自悟另一段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在引导学生观看插图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训练与指导,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老师注意到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但却未能很好的落到实处。如果在指导学生读的时候,能够及时地多元化地评价并且适当地加上一些肢体语言的话,应该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带入情境。

  二、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文章,但教师上课时的语言过于**化,语言还不够生动活泼。

  三、学生朗读存在唱读拖音等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对学生朗读*惯进行严格要求与指导。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更清楚地明白了自己在教学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尽力扬长避短,使得自己的教学水*能得以更大提高。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2

  《爷爷和小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活的衣裳,小树不冷;夏天,小树撑开绿色的小伞为爷爷遮凉,爷爷不热了.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的密切,和谐。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和练*朗读。第一段是总起句,交代“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第二段和第三段是对比描写,从冬天爷爷给小树穿衣到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这两个方面叙述人和树之间的亲密关系。两段的结构方式相同,句式也一样,教学时,我用重点阅读其中一段,引导自悟另一段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借助句式:“什么时候,谁帮谁做什么。”来弄懂课文。在看图说话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训练与指导,使学生在读正确,读通顺的要求上,能读出恰当的节奏与重音,然后在各种形式的读的训练中,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在课堂操作过程中,我觉得对于第二段的理解与朗读指导,时间是充裕的,学生能在课内从读不通顺到读出感情来,足见读的指导是到位的。在教学第3段的时候,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内容,并能将朗读的方法迁移运用于第3段,费时少而收效大。从总的课堂节奏来看,第一课时显得冗长缓慢,第二课时内容丰富而紧凑。这可能对学生的情况,比如纪律性,表现预计不足,还有老师放手让学生自读的无效训练,导致第一课时有些内容没按预设的完成。

  反思一: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在课文教学时,重视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汉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并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识记汉字。如这个“伞”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再以实物形象帮助识记字形,这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写字教学的时间,是安排在下课前十几分钟呢,还是安排在专门的写字课来指导比较好,这个问题我也不很清楚。总觉得在一堂课中,写字的地位并不是非常的突出。

  反思二:以读好课文为教学目标。重视朗读与识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打破老师教阅读的思路,树立学生学读书的意识,尊重学生的想法,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一年级朗读指导,先听录音,然后老师教读,最后由学生自己读,这样读书效果会更好。学生有个先入为主的概念,一开始给他一个良好的示范,为他顺利地读好课文打下基础。“教学在借鉴中进步,学生在模仿中成长。”为什么不发挥老师的模范作用,让学生独自在黑暗中摸索呢?

  反思三以培养*惯为重要任务。低年级课堂教学,我一直在努力营造一种活泼生动,动中有序的学*氛围,但是,如果常规纪律没抓好,生动会是一句空话。所以对于一年级学生,抓好课堂常规,培养良好的学**惯至关重要。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的教学,使我深感到:要使学生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必须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的巧妙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动脑动手,身心愉悦.才能实现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3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9个字。

  2.认真观察两幅图,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认真看图,理解课文内容,发挥学生合理想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发挥学生合理想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爱护花草树木吗?*时是怎样爱护它们的?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呀?今天我们学*课文的第2课,爷爷和小树(教师板书)齐读课题,什么事把爷爷和小树联系在一起的呢!快快打开书看一看。

  二、指导学生看图

  1.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图上画的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出示第二幅图

  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3.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描述这两幅图的,打开书。

  三、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本课的生字和会认的字。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同桌互相交换检查,看看画出的字和标出的自然段是否正确。

  4.抽读生字和会认的字。指导学生读准“有、穿、冷、热”这几个字。

  四、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1.自己读读第一段

  (1)提问:读后你知道了什么?文中的“我”指的是你自己吗?

  (2)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

  (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3)学生自己练*读。

  (4)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5)指名读。

  2.学*第二自然段

  (1)自己出声读第2段,边读边标出有几句话。

  (2)同桌互查标句子是否正确,互查后说说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板书:穿衣,不冷。

  (4)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5)学生练*读,同桌互读。

  (6)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7)引发学生想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对爷爷说些什么呢?(目的是通过小树感谢的话,进一步体会人类对树木的保护。)

  (8)出示填空练*,为背诵打好基础。

  ( )天到了,( )给小树穿上( )。小树( )了。

  口头练*填空后,试着背一背。

  3.学*第三自然段

  (1)自读这段,边读边标出有几句话。

  (2)请两名学生读这段,读后教师提问:“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

  板书:撑伞,不热

  (3)教师提问:夏天,绿色的大伞指的是什么?看图说一说,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

  (4)请同学读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5)学生练*读。

  (6)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7)指名读,读后评议。

  (8)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小树还能为人们做些什么?(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树木对人类的作用,人们离不开树木。)

  (9)出示填空:

  ( )到了,小树给爷爷( )。爷爷( )。

  ①口头填空

  ②试着背诵。

  4.朗读全文。

  5.背诵全文。

  (1)看着填空练*背诵。

  我家( )小树。

  ( )天到了,( )给小树穿上( )。小树不冷了。

  ( )到了,小树给爷爷( )。爷爷( )了。

  (2)教师出示图画,让学生看图练*背诵。

  (3)试着独立背诵。

  (4)同桌互背,相互纠正。

  (5)指名背诵,背下来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五、巩固练*

  1.完成生字本上的作业,每个生字写3遍。

  2.课后练*3,读一读,说一说。

  (1)先读一读。

  (2)进行扩展,暖和的 ,绿色的

  讲课反思

  同学们,你们爱护花草树木吗?*时是怎样爱护它们的`?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呀?此时的学生已经逐渐进入到了课文的情境之中。他们在通过肢体语言、语气体会、自由对话等方式。在愉快的表演中对课文的语言有了更深刻的领会。引发学生想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对爷爷说些什么呢?(目的是通过小树感谢的话,进一步体会人类对树木的保护。我觉得,这样做既符合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的思想,同时又打破了传统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的教学方式。摈弃了以往教师说的口干舌燥,学生还是目瞪口呆的局面。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4

  《爷爷和小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活的衣裳,小树不冷;夏天,小树撑开绿色的小伞为爷爷遮凉,爷爷不热了。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的密切、和谐。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和练*朗读。通过教学实践和课后反思,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给出了两幅情境图,这两幅图突出了课文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第一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冬天,树木凋零,爷爷穿着棉衣在室外活动;第二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夏天,树叶茂盛,爷爷穿着汗衫坐在树下摇扇、喝茶。我在教学时就充分利用这两幅情境图,让学生认识冬天、夏天的景物特征以及人们在不同的季节应该穿厚薄不同的衣服等。这一环节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孩子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

  二、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实效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和练*朗读。为了突破重点,我制作了课件辅助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我把要求认识的十个生字的偏旁部首做成红颜色、闪动的效果,识字教学时,有的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用动画的形式识字可以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率。在接下来的朗读感悟环节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点词句,即让学生明确“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的含义,我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在画面上把缠在树干上的草和茂盛的树叶分别作成闪动的画面。当学生的认识出现误区和偏差时,就出现闪动的画面,这样不但起到直观形象的`作用,还可以对学生的认识起到引导的作用。

  三、重视语言的积累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然而,课文中的许多词语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理解难度比较大。教学时,我遵循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逐层深入,如:课件出示“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这两个词语,学生认读后,启发他们想一想:生活中那些东西是暖和的?那些东西是绿色的?这样学生就会毫不费力地说出许多这样的词语来。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语言感悟和积累,而且还学会了扩展词汇的方法。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的教学,使我深感到:要使学生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必须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的巧妙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动脑动手,身心愉悦。才能实现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四、采用多种方式让生字和学生多次见面,在生字的复现中巩固了识字。

  在第二课时的生字词语复*中,我创设了两个小游戏环节,一是为生字朋友找家,二是啄木鸟捉虫。在有趣的游戏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大大提高了,也加深了对第一课时字词学*的巩固。

  五、课堂内容比较充实,时间掌握很好,有些环节的创新和拓展不错。

  当然,由于缺乏经验问题及教学设计的问题,这节课也暴露出了许多不足:

  1、课前复*生字“爷”与“爸”字作比较,还是应该多让学生去发现,而不是教师自己提出问题: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出示两个词语,让学生自己说发现就可以了。

  2、导入部分编一个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有些多余。由于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读过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很深的印象,导致他们形成了固有的思维定式,没有了自己的想象。

  3、拓展部分过多,比如环节中的“夏天,小树还对爷爷说了什么”可以不要,进而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读。

  4、拓展部分,说说春天、秋天爷爷和小树之间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尽情让学生来说。但课件当中不宜给出答案,这样便使本来开放的练*变成了唯一。只要学生说得合理,不必苛求统一。

  5、某些细节。第一句“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可以做句式练*。即“哪里有什么”。然后通过不同位置加重语气来读理解句子的不同意思。二、三自然段的学*有些散,把几个问题放在一起,主要还是读。拓展可以放到下一课时。教师尽量少范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尽情读,而不必规定加重什么语气和关键词语的朗读。

  另外,背诵课文可以穿插到每一自然段的学*中,加上动作,配上音乐。总之,要多读,一年级的味还要浓一些。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5

  在整个课堂中,由于太紧张,没有很好的进行组织教学,学生回答问题也不是特别积极,看到台下这么多名师以及领导听课,一紧张就把课中的有些环节给忘掉了,在第二自然段讲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时,没有很好的指导孩子们的阅读。在分析“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时,没有进行拓展的检测。在课件的最后一页,原本是利用背景音乐来试着背诵课文,却在手忙脚乱中点错了背景音乐。

  本文是一篇很适合孩子朗读的课文,通过朗读和学*,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人与树之间应该亲密、和谐地共处,让他们潜移默化地被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所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惯。在朗读教学时,怎样让孩子主动积极的朗读课文,我在准备的时候很花了一番心思。因为之前的课文,都是儿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很愿意读。可一接触这样成段的课文,学生读起来就有点拖腔拿调,如何让学生读好课文,这其实与学生的语感是分不开的。所以我选择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老师示范读、学生自由朗读、个别品读、男女对读、比赛读。而且每一次读的要求也不一样,第一遍自由朗读要求是把课文读准,接着同桌对读是把课文读顺,后来的.个别品读则是要求把课文读好。这样学生每一次的读都是带着不同的目的,而且一次比一次有难度,并且在朗读的时候还要进行一定的奖励,激励他们一遍比一遍读得好。在讲读课文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启发学生想象并通过图画在语言的感悟中学*。

  上完课以后觉得很遗憾,精心准备的一堂课却因为我的紧张而导致上得不成功。或许是因为初来乍道,对于跨越式的教学模式与要求,我还有很多的不解,也不太熟悉,单在时间的把握上就存在很多不足,在课题导入的时候,就因为没有组织好,浪费了很时间,后面的内容上起来就有点仓促。想了很多,虽然这次上得不太成功,但是我不能气馁,我应该继续努力,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进步,相信自己会在这种磨炼中得到提升。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6

  这篇课文是第一册第一组“课文”部分的第5篇课文,前面4篇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现,《爷爷和小树》,第一次以段落形式出现:第一段是总起,交代“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第二段和第三段是对比描写,从冬天爷爷给小树穿衣到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这两个方面叙述人和树之间的亲密关系。

  成功之处:教学时,我用重点阅读其中一段,引导自悟另一段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借助句式:“什么时候,谁帮谁做什么。”来弄懂课文。在看图说话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训练与指导,使学生在读正确,读通顺的要求上,能读出恰当的节奏与重音,然后在各种形式的读的`训练中,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在课堂操作过程中,我觉得对于第二段的理解与朗读指导,时间是充裕的,学生能在课内从读不通顺到读出感情来,足见读的指导是到位的。然后再教学第3段的时候,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内容,并能将朗读的方法迁移运用于第3段,费时少而收效大。

  失败之处:从总的课堂节奏来看,第一课时显得冗长缓慢,第二课时内容丰富而紧凑。这可能对学生的情况,比如纪律性,表现欲预计不足,还有老师放手让学生自读的无效训练,导致第一课时有些内容没按预设的完成。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7

  通过教学实践和课后反思,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给出了两幅情境图,这两幅图突出了课文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第一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冬天,树木凋零,爷爷穿着棉衣在室外活动;第二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夏天,树叶茂盛,爷爷穿着汗衫坐在树下摇扇、喝茶。我在教学时就充分利用这两幅情境图,让学生认识冬天、夏天的景物特征以及人们在不同的季节应该穿厚薄不同的衣服等。这一环节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重视语言的积累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

  提高。然而,课文中的许多词语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理解难度比较大。教学时,我遵循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逐层深入,如:课件出示“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这两个词语,学生认读后,启发他们想一想:生活中那些东西是暖和的?那些东西是绿色的?这样学生就会毫不费力地说出许多这样的词语来。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语言感悟和积累,而且还学会了扩展词汇的方法。才能实现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这样那样的细节问题。

  1、教学设计上的一些问题。这节课我安排了导入、初读感知、学*1、2自然段、学写两个生字这样四个环节。这对初上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偏多的,所以在上课时遇到了很多实际困难,有些内容就无法深入开展。初读感知中有学生自学的环节,出示了自学要求,学生看不懂,要老师解释,不如不出示。本想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和语段结合在一起学*,但因为赶进度,没有落实,反而影响学生读课文的效果,不如把生字在学*课文之前单独列出来教学,有助于课文朗读。朗读的时间不够,安排的背诵就内容偏难。整堂课的容量太大,所以最后的书写环节无法落实。

  2、语言还不够儿童化。说话的语气不够温和、柔软,太过干脆。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唱歌、跳舞、玩游戏为主要校园活动的幼儿园过度到小学,有很多地方还不能适应,需要老师也像幼儿园阿姨那样细声软语地来跟他们交流,教他们学*。如果语速太快,他们的思维就跟不上,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就达不到你想要让他们听懂的效果,就失去的'教学的意义,也就是欲速则不达吧。如果语气太生硬,孩子们就会觉得老师很凶、很可怕,就不敢也不愿意跟老师进行交流,不敢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会使我们失去很多聆听充满童真、童趣的回答的机会,也会严重遏制孩子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发展。现在,七八岁的孩子,有很多人在家里还是要缠着妈妈抱的,一个说话硬梆梆,冷冰冰,吐出来就消失的老师自然是不受他们欢迎的。所以,以后我还需要在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语速上有所改变,多加练*,争取达到“绕梁三日而不绝于耳”的境界!

  3、板书的书写还不够细心。现在的书刊杂志,大都采取文字横的排版印刷,小孩子*惯于阅读这种版式的作品,所以,老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最好也写成横的,单个的生字如此,连贯的句子更是如此。而在这方面,我的随意性较大内容,通常会根据板书的内容来选择横写还是竖写。在写板书时,要注意学生能不能一笔一画都看清楚。竖着写,特别是写到下面几个字时,内容容易被自己给遮掉,学就看不见了,教生字尤其忌讳这一点,而横着写就能更有效地避免这个问题。在标注拼音时,应该写得清楚些,不要把拼音跟字写得太拢,使学生不能看得非常清楚,影响学*的效果。在需要重点突出的内容上,选择粉笔的颜色也要慎重,亮一点的颜色更能引起注意。还有,在教学偏旁和生字时,应该用两种不同颜色粉笔来写偏旁和部首,这样能让学生一目了然,更有效地学*。而我在教学这个内容时,却因为疏于准备和担心后面的内容来不及上而简单、随意地只用了一种颜色的粉笔来完成这个环节。事后想来,生字就是这堂课最重要的内容,这样的疏忽不能不说是因小失大!

  4、对学生学*情况的关注不到位。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这节课中,我安排了一个同桌互读互查的环节,但班上有一个孩子是没有同桌的,而我却没有关注到她,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失误,今后必须注意并改正。在学生自己读课文,圈生字和不认识的字之后,没有及时反馈,而只是在他们自学时作单独的交流,这也没有达到让所有学生都注意到本课难读难认的字的目的。

  5、其他。在教“棵”字时,没有结合组词来让学生记忆字形;教“爷爷”、“暖活”、“衣裳”等重要词语时没有作更多的强调;教“穴”时,教的是老的读法 “穴字头”,而不是“穴宝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还不够丰富,只有简单的语言评价;教“冷”字时,组词太简单,没有教给学生更多更好的词语;在某一次让学生齐读时,说了一句“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这样不伦不类的病句等等。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上课的人往往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而需要不断地实践和积累,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取得进步。所以,这次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8

  这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的故事。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给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很有童趣,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识字和理解重点词语,对练*朗读注重太少。

  从教学过程看,在课堂上,通过师生共同活动,完成识字和理解重点词句的目标。具体说来,认识生字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生字,让学生互相说说记生字的好方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想到的办法还真多,这一环节,看似简单,实际上,对学生认字很有帮助。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了原来不会认的字,让孩子有成就感。

  在教学课文时,我注重了提问、释疑、但忽略了朗读的指导,尤其是是读中悟情的指导。由于读得太少,对文中的情感体会不够。通过反思,我了解到,学*本篇课文,只要多读,并借助图画,是很容易理解“暖和的衣裳”指的是稻草,“撑开的绿色小伞”指的是树冠。可以针对年级特点练*说短语,如:暖和的()、绿色的()等。

  听了于老师的朗读教学的报告后,更加觉得朗读的必要性了,接下来的课文我将会尝试以读代讲。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9

 【教学理念】

  小学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但识字不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全部。本设计遵循儿童学*记忆的规律,不把学汉字与学语言割裂开来,以听读为主线,注重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让学生在听读实践中反复多次和汉字见面,最终化生为熟。

  【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到、给、穿、暖、冷"7 个生字,会写"不、开"2个字,认识3个偏旁"父、刂、冫"。

  2、初识“自然段”,学*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理解"暖和的衣裳"。

  3、感受爷爷爱护小树。

  【教学重点】学*生字、词语,熟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预设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和学*伙伴熊大熊二比谁的表现好情境。

  2.齐读课题。

  3. 学*生字“爷”。读准字音,读好“爷爷”的第二个音节(轻声)。与“爸”比较,认识“父字头”。记住“爷”并组词。

  4、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自然段。

  1.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请拼音宝宝帮忙读准确。

  2.你有新发现吗?引导学生初识自然段,课件示范标注后,学生在课本上标出自然段序号。

  3.师生合作读全文。

  三、随文识字

  (一)学*第一自然段。

  课文里有许多生字宝宝要和我们交朋友!先看第一自然段(出示带拼音句子: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1.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谁愿意读?

  2.学*生字“棵”。拼读后记字形。

  3.如果这棵小树,它长大了,就变成了“一棵大树”,大树能做什么? 小树长大后,有这么多作用,我们用喜欢的感情来读这句话。

  (二)学*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冬天里的小树情境,学*生字“冷”读准字音,认识新偏旁两点水,记住字形组词。

  可怜的小树在风雪中喊冷,爷爷也听到了,看爷爷在做什么?(出示爷爷护树图)

  2.看书上是怎么写的。(出示带拼音句子)

  (1)读准“和”“裳”。 认识多音字“和”

  (2)这句话中藏着好几个生字宝宝,先自己读一读,记一记,等会请你当小老师教大家。

  (3)小老师领读,读准字音。

  识记字形。四个生字宝宝,你记住了哪些?

  到:认识“立刀旁”。

  给:做动作。

  穿:复*穴宝盖。用“穿”说一句话。

  暖:复*日字旁,组词。

  3.把生字宝宝送回句子里。

  (1)读句子。(去掉拼音)

  (2)理解“暖和的衣裳”句中的“衣裳”是什么?

  (3)说话练*:暖和的( )

  4.有了暖和的衣裳小树感觉怎样?(出示第二个句子:小树不冷了。)齐读。

  5.这两个句子组成了第二自然段。我们加上动作来读一读。

  过渡:

  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很开心,就快乐地长啊长啊,夏天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四、趣味识字。

  学了这么久了,生字宝宝请我们一起做游戏。

  1.猜字谜。

  (1)爸爸老了主拐杖。(爷)

  (2)做动作猜字。(冷 穿)

  2.捉迷藏(在生活图片中找生字)

  3.吃苹果。(认读生词)

  五、写字指导。

  1.创设学*伙伴要和我们比比谁的字写得好。引出要写生字(不 开)

  2.课件演示,观察“不”的笔顺,自主说说写好“不”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同法学写“开”。

  5.练*写字。

  六、书写交流及评价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评价。

  七、总结

  1.和学*伙伴说再见。

  2.结合板书说说本节课学*的知识。

  八、作业

  1.把今天新学的知识说给家长听。

  2.和家长一起给生字宝宝找朋友。

  板书设计:

  5.爷爷和小树

  hé

  和

  父 冫刂

  教学反思:

  《爷爷和小树》是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五课。本课拟用两课时完成教学,我上的.是第一课时。根据一年级的学*要求,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定为:初识自然段、认识7个生字、会写两个字和练*朗读课文1、2自然段。考虑到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稳定等特点。我设计整个教学流程都让学生在情境和游戏中进行,让他们在玩中学,同时体会到学*语文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纵观本节课,各教学重点都有落实,基本实现了自己的教学预想。比较满意的有两点:

  一、直观形象,吸引注意。

  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突出,教学中,我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如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段环节,我将课**成PPT,用红色方框和数字进行提示标注,学生很快就对自然段有了感性认识。又如指导写字环节,我将“不”“开”两个字的笔顺,做成放大的动态的课件,学生观察起来清晰明了,说关键笔画时准确到位。

  二、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多次让生字与学生见面,但每次出现的方式有所不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第一次,让学生在自然段的句子里找出生字,这一遍重点关注字音,通过小老师领读生字卡方式,既复*了拼音又读准了字音;第二次,将生字去掉拼音,送回句子里请学生读,好胜心强的学生读起来十分卖力;第三次,联系生活,把生字词以做动作、猜字谜、捉迷藏、吃苹果等游戏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生字。

  朗读课文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个人读,男女生读,师生合作读,齐读,做动作读。不同的朗读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课文读得一次比一次好。 总之,整节课老师的情绪饱满,学生的学*兴趣浓厚,老师和学生都是快乐的。但快乐之余,我也发现自己的教学还有不少待改进的地方:

  一、重视组词技巧的训练。

  在生字教学时,我无一例外地都要求学生干巴巴的组词,而有些生字如“给”“穿”是不好组词的,我就可以引导学生用这些字说一句话。又如多音字“和”读“hé”时指导学生词组时,尽量说一些常用的词,如“和*”。还有,当学生

  组词后,也可以让他们用这个词说一句话,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表达能力。

  二、重视课堂纪律的组织。

  课堂上气氛活跃了,课堂纪律就容易散乱。在本节课的写字环节,学生的书写速度不一,出现了学生自由说话、做小动作的现象,而我只顾着评改学生的书写质量,忽略了维持课堂纪律,其实,只要说一句“我们看哪组小朋友表现好?”之类的话,学生会很快安静下来。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高效课堂的保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重视课堂纪律的组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0

  本次校教研活动,我上的是一年级语文,内容是第一组课文中的最后一篇《爷爷和小树》。在评课交流中,学校的其他语文老师对这节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作反思如下:

  首先,我觉得自己对这次活动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时的课、批改和辅导更为重要,觉得这周的其他工作比较多,就忽视了公开课的准备。教案粗枝大叶,不够详细,不像低段的教案;课件上的课文内容没有标注拼音,给学生的学*带来困难;没有试上,没能及时发现设计中的纰漏及时弥补;上之前没有在脑子里把上的细节好好思考整理,以至课堂的随意性太大,不够精致和严密一堂精彩、有效的课,课前的充分准备是致关重要的,但因为我的认识不足而导致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问题出现在课上,我想,这是最值得反思的地方。

  其次,在选课方面,也存在问题。我班的教学进度现处在拼音刚上完,课文才开始上的阶段。在上这节课之前,学生只上过一篇正式的课文,而且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古诗《画》。这首诗,大部分学生应该在学前就已经接触过,学起来并不费力。而《爷爷和小树》这课,是第一组课文的最后一篇,在它之前还有三篇课文,也就是说,在此之前还有几十个生字要学,十几个偏旁要认,离开了这些基础,来上一篇新课文,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自然是难度偏大的。加上在《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中还首次出现了自然段,而自然段的概念,在之前,我只是很粗略地提到过,并未作详细的教学,学生对此很陌生。但我在选课时却忽略了这一点。我认为选课的偏差是我对低年级教材、教学重点、学生基础等方面不熟悉造成的,今后应该在*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研究,尽量避免再出现类似的想当然高估学生基础和能力的问题再出现。

  第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这样那样的细节问题。

  1、语言还不够儿童化。说话的语气不够温和、柔软,太过干脆。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唱歌、跳舞、玩游戏为主要校园活动的幼儿园过度到小学,有很多地方还不能适应,需要老师也像幼儿园阿姨那样细声软语地来跟他们交流,教他们学*。如果语速太快,他们的思维就跟不上,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就达不到你想要让他们听懂的效果,就失去的教学的意义,也就是欲速则不达吧。如果语气太生硬,孩子们就会觉得老师很凶、很可怕,就不敢也不愿意跟老师进行交流,不敢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会使我们失去很多聆听充满童真、童趣的回答的机会,也会严重遏制孩子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发展。现在,七八岁的孩子,有很多人在家里还是要缠着妈妈抱的,一个说话硬梆梆,冷冰冰,吐出来就消失的老师自然是不受他们欢迎的。所以,以后我还需要在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语速上有所改变,多加练*,争取达到“绕梁三日而不绝于耳”的境界!

  2、板书的书写还不够细心。现在的书刊杂志,大都采取文字横的排版印刷,小孩子*惯于阅读这种版式的作品,所以,老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最好也写成横的,单个的生字如此,连贯的句子更是如此。而在这方面,我的随意性较大内容,通常会根据板书的内容来选择横写还是竖写。在写板书时,要注意学生能不能一笔一画都看清楚。竖着写,特别是写到下面几个字时,内容容易被自己给遮掉,学就看不见了,教生字尤其忌讳这一点,而横着写就能更有效地避免这个问题。在标注拼音时,应该写得清楚些,不要把拼音跟字写得太拢,使学生不能看得非常清楚,影响学*的.效果。在需要重点突出的内容上,选择粉笔的颜色也要慎重,亮一点的颜色更能引起注意。还有,在教学偏旁和生字时,应该用两种不同颜色粉笔来写偏旁和部首,这样能让学生一目了然,更有效地学*。而我在教学这个内容时,却因为疏于准备和担心后面的内容来不及上而简单、随意地只用了一种颜色的粉笔来完成这个环节。事后想来,生字就是这堂课最重要的内容,这样的疏忽不能不说是因小失大!

  3、对学生学*情况的关注不到位。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这节课中,我安排了一个同桌互读互查的环节,但班上有一个孩子是没有同桌的,而我却没有关注到她,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失误,今后必须注意并改正。在学生自己读课文,圈生字和不认识的字之后,没有及时反馈,而只是在他们自学时作单独的交流,这也没有达到让所有学生都注意到本课难读难认的字的目的。

  4、其他。在教“棵”字时,没有结合组词来让学生记忆字形;教“爷爷”、“暖活”、“衣裳”等重要词语时没有作更多的强调;教“穴”时,教的是老的读法“穴字头”,而不是“穴宝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还不够丰富,只有简单的语言评价;教“冷”字时,组词太简单,没有教给学生更多更好的词语;在某一次让学生齐读时,说了一句“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这样不伦不类的病句等等。

  细节决定成败,这些都不是小问题啊。

  第四,教学设计上的一些问题。这节课我安排了导入、初读感知、学*1、2自然段、学写两个生字这样四个环节。这对初上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偏多的,所以在上课时遇到了很多实际困难,有些内容就无法深入开展。初读感知中有学生自学的环节,出示了自学要求,学生看不懂,要老师解释,不如不出示。本想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和语段结合在一起学*,但因为赶进度,没有落实,反而影响学生读课文的效果,不如把生字在学*课文之前单独列出来教学,有助于课文朗读。朗读的时间不够,安排的背诵就内容偏难。整堂课的容量太大,所以最后的书写环节无法落实。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上课的人往往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而需要其他老师或学生的提醒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取得进步。所以,这次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1

  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

  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非常适宜孩子朗读。为了让孩子理解文中“暖和的`衣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知道文中“暖和的衣裳”是指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草帘,是用来防止小树受冻的。

  “绿色的小伞”是指枝叶茂密的树冠,可以遮挡遮挡夏日炎热的阳光。同时引导学生谈自己在寒冷冬天、炎热夏天生活的感受,使学生深深感悟人和树之间的和谐关系。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2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简短的记叙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课文语言浅显,用词也不是很深奥,明白如话的叙述,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个单元的识字教学后,初步掌握了最基本的识字方法,了解象形、形声的构字法,所以课后的生字,好多可以用这两种方法来识记,如“伞”,“冷”,“暖”,“热”等字。并且经过一单元的课文教学,学生初步建立了句子概念,基本能在朗读课文时,做到词语连读,并读出句与句之间的停顿。但是对一篇课文的学*,学生还没有找到一种学*方法,离开老师的指导,不能进行深入的理解。因此,教给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是阅读教学不管哪个阶段都应培养的任务,对这一篇课文的学*,我的设计意图是,在识字学词的重点之上,还有一个意识,应在课堂上体现以学生自己学*为主,以逐步培养自读自悟的阅读能力。我觉得在学语文的起始阶段,以上两者都很重要。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爷、棵、到、给、穿、暖、冷、开、伞、热),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和“刂、冫、人、灬”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不、开、四、五),理解重点词语,朗读。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人和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摘苹果游戏(苹果、树、磁铁);一把油伞;笑脸贴纸;轻快的音乐;收集有关树的知识,树对人类的好处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字谜导入,学*新词

  “爷爷”,读好轻声。

  板书课题:爷爷和小树

  (连词读好课题)

  二、小组合作,自学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找出课后要求认读的生字,想办法记一记。相互交流识记方法。

  提出问题。

  三、检查自学,质疑问难

  按学号开火车,一人读一句。(师随时正音,学*生字,指导将句子读通顺。)

  发现什么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如学生提到分节问题,就告诉学生如何标记自然段序号)

  四、学*课文,朗读感悟

  1、谈话导入。(天气变化,小树变化,人们的措施)

  2、看图说话。(图一,图二)

  什么时候,谁帮谁干什么

  由图到文,分别找到内容。

  3、学*第二自然段。

  ⑴课文用了几句话来写这幅图?

  ⑵读一读: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

  ⑶理解:“暖和的衣裳”指什么?你知道哪些东西能使我们感到“暖和”?

  口头填空:暖和的()

  指导怀着高兴的心情读第2自然段。

  4、图文对照,学*第三自然段。

  ⑴“绿色的小伞”指什么?口头填空:绿色的()

  ⑵朗读提示:图上的爷爷和孙子的心情怎样?该怎样读好这段话?

  5、赛读。

  经老师指导,同学们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可进行分组赛读,每组选出最好的再比。配上轻快的音乐。读完后,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再练读。在熟读后,可进行背诵指导。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3

  本课总共三个段落,层次分明,这是本学期第一次出现段落的课文。因此,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形成句段概念,就要切实引导学生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准确地理解意思,使他们初步学*到联系句子,联系课文理解词句的基本方法。而对于一年级学生,尤其上刚刚结束拼音学*,进入到课文阅读中的孩子来说,要想用这样的`阅读方法来引导孩子们学会阅读,还需要一定的媒介来辅助。在教孩子们学会数段落后,我及时把课文的两幅插图出示,然后引导孩子看看,两幅插图对应的是哪几个段落的内容。插图是直观具象的学*对象,学生很快就知道第一幅图对应的是“冬天”一段,而第二幅对应的则是“夏天”。插图很好地帮助孩子进行了整体感知。

  在细读感悟的时候,我再次用到了插图。让孩子们看看图,然后读读句子,理解为什么说爷爷是给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为什么说小树给爷爷撑开了“绿色的小伞”。有了插图帮忙,那些后进的孩子也能很快地明白课文中“衣裳”、“绿伞”指的是什么,体会了打比方的作用,从而初步感受那一份和谐美。

  这堂课,插图很好地“

  穿针引线”,帮助我突破了教学难点。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4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让小树*安地度过严寒。夏天,小树给爷爷遮阳,让爷爷愉快地度过酷暑。人与树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的和谐、融洽。本文通过朗读和学*,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人与树之间应该亲密、和谐地共处,让他们潜移默化地被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所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惯,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反思一: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

  教学生字时,我通过指读、小老师带读、做动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帮助学生认读。重视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汉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并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识记汉字。如这个“伞”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再以实物形象帮助识记字形,这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如让学生做动作来记住“开、冷、暖、热”。这样让学生猜一猜、动一动,更有利于识字的巩固。写字教学,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提醒大家写好要注意什么?再教师范写,细致讲解,为学生练写打下基础。

  反思二:重视语言的积累。

  在讲读课文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段,区别儿歌,为后面学*各段奠定基础,同时结合课后“读读说说”一题,以课文中的图片,来启发学生想象,在语言的感悟中学*词语、句式,积累语言,如:暖和的( )、绿色的`( )让学生练*说词,积累词汇。同时,借助图画,引导孩子观察想象画面的内容、人物的语言,训练口语表达,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如:学*第二自然段时,我为学生创设冬天寒冷的场景,引导学生感受小树在寒风中会想些什么,而后老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这时,小树不冷了,它又会说些什么呢?学生在“小树”与“爷爷”之间和谐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受到了环境意识的熏陶,感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语言感悟和积累,而且还学会了扩展词汇的方法。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的教学,使我深感到:要使学生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必须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的巧妙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动脑动手,身心愉悦,才能实现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15

  我上的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爷爷和小树》的第一课时,整节课我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从导入到学*生字、朗读课文,再到扩展阅读、打写训练。为了激发孩子的学*兴趣和便于教学,我利用课件配合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从结果来看,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成与败,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因为初来乍道,对于跨越式的教学模式与要求,我还有很多的不解,也不太熟悉,单在时间的把握上就存在很多不足,每次的'授课都出现超时的现象,其实自己也很注意这一点,但是结果还是不太令人满意。要把四十分钟的教学内容在二十分钟内完成,这时间明显缩短了一半,无论对于老师的授课要求、技巧,学生的接受都是个转变与挑战。

  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就是在初读课文,学*生字这一环节上没有把握好时间,在教学设计上也欠佳,在听取博士和几位同事的意见和建议后,如果把教学设计做以修改,应该能把握好时间。

  相信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有不断地进步与提升。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优选【10】份(扩展3)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优选【10】篇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1

  通过教学实践和课后反思,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给出了两幅情境图,这两幅图突出了课文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第一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冬天,树木凋零,爷爷穿着棉衣在室外活动;第二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夏天,树叶茂盛,爷爷穿着汗衫坐在树下摇扇、喝茶。我在教学时就充分利用这两幅情境图,让学生认识冬天、夏天的景物特征以及人们在不同的季节应该穿厚薄不同的衣服等。这一环节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重视语言的积累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

  提高。然而,课文中的许多词语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理解难度比较大。教学时,我遵循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逐层深入,如:课件出示“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这两个词语,学生认读后,启发他们想一想:生活中那些东西是暖和的?那些东西是绿色的?这样学生就会毫不费力地说出许多这样的词语来。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语言感悟和积累,而且还学会了扩展词汇的方法。才能实现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这样那样的细节问题。

  1、教学设计上的一些问题。这节课我安排了导入、初读感知、学*1、2自然段、学写两个生字这样四个环节。这对初上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偏多的,所以在上课时遇到了很多实际困难,有些内容就无法深入开展。初读感知中有学生自学的环节,出示了自学要求,学生看不懂,要老师解释,不如不出示。本想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和语段结合在一起学*,但因为赶进度,没有落实,反而影响学生读课文的效果,不如把生字在学*课文之前单独列出来教学,有助于课文朗读。朗读的时间不够,安排的背诵就内容偏难。整堂课的容量太大,所以最后的书写环节无法落实。

  2、语言还不够儿童化。说话的语气不够温和、柔软,太过干脆。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唱歌、跳舞、玩游戏为主要校园活动的幼儿园过度到小学,有很多地方还不能适应,需要老师也像幼儿园阿姨那样细声软语地来跟他们交流,教他们学*。如果语速太快,他们的思维就跟不上,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就达不到你想要让他们听懂的效果,就失去的教学的意义,也就是欲速则不达吧。如果语气太生硬,孩子们就会觉得老师很凶、很可怕,就不敢也不愿意跟老师进行交流,不敢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会使我们失去很多聆听充满童真、童趣的回答的机会,也会严重遏制孩子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发展。现在,七八岁的孩子,有很多人在家里还是要缠着妈妈抱的,一个说话硬梆梆,冷冰冰,吐出来就消失的.老师自然是不受他们欢迎的。所以,以后我还需要在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语速上有所改变,多加练*,争取达到“绕梁三日而不绝于耳”的境界!

  3、板书的书写还不够细心。现在的书刊杂志,大都采取文字横的排版印刷,小孩子*惯于阅读这种版式的作品,所以,老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最好也写成横的,单个的生字如此,连贯的句子更是如此。而在这方面,我的随意性较大内容,通常会根据板书的内容来选择横写还是竖写。在写板书时,要注意学生能不能一笔一画都看清楚。竖着写,特别是写到下面几个字时,内容容易被自己给遮掉,学就看不见了,教生字尤其忌讳这一点,而横着写就能更有效地避免这个问题。在标注拼音时,应该写得清楚些,不要把拼音跟字写得太拢,使学生不能看得非常清楚,影响学*的效果。在需要重点突出的内容上,选择粉笔的颜色也要慎重,亮一点的颜色更能引起注意。还有,在教学偏旁和生字时,应该用两种不同颜色粉笔来写偏旁和部首,这样能让学生一目了然,更有效地学*。而我在教学这个内容时,却因为疏于准备和担心后面的内容来不及上而简单、随意地只用了一种颜色的粉笔来完成这个环节。事后想来,生字就是这堂课最重要的内容,这样的疏忽不能不说是因小失大!

  4、对学生学*情况的关注不到位。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这节课中,我安排了一个同桌互读互查的环节,但班上有一个孩子是没有同桌的,而我却没有关注到她,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失误,今后必须注意并改正。在学生自己读课文,圈生字和不认识的字之后,没有及时反馈,而只是在他们自学时作单独的交流,这也没有达到让所有学生都注意到本课难读难认的字的目的。

  5、其他。在教“棵”字时,没有结合组词来让学生记忆字形;教“爷爷”、“暖活”、“衣裳”等重要词语时没有作更多的强调;教“穴”时,教的是老的读法 “穴字头”,而不是“穴宝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还不够丰富,只有简单的语言评价;教“冷”字时,组词太简单,没有教给学生更多更好的词语;在某一次让学生齐读时,说了一句“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这样不伦不类的病句等等。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上课的人往往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而需要不断地实践和积累,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取得进步。所以,这次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2

  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小短文。文章共三段话。第一段介绍了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二、三两段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关系。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认识10个生字,二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是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保护它。

  一节课的导入设计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一节课的投入状态。上课后,我借着每位孩子都喜欢画画的因势,请一位孩子上台画一棵树,并让他向大家介绍自己画的树,再通过老师课件画的`一棵树让孩子说说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帮助。因为一开始就从孩子们的兴趣着手,孩子们很快就投入到课堂中来。在介绍树的好处时,大家说了好多,也很全面,接着我们就引入了课文的学*。

  学生字时我采用生字卡片,猜字游戏形式引导学生识词识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呈现教学内容,避免了枯燥无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循序渐进的方式,既使学生掌握了要认的字及偏旁,又适当地渗透了一些识字方法,为日后的自主识字创造了条件。

  一年级的学生初次学课文,对此较陌生,教学时要结合少量词和句的理解,体现由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感情。为此我采用指名读齐读,领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我本着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事物所吸引的特性,创设情境,“冬天到了,小树身上光秃秃的,冷不冷?我们怎样帮助小树,有位爷爷也和你们一样想帮助小树,他是怎样帮助的?”把学生引入文中。接着我引导学生:“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心里很高兴他会对爷爷说什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快乐地表达,将文中所悟落实到日常行为中。在一次次的引导、激励下,孩子们通过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还以爷爷绿色的小伞,明白了树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发出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论断,这个过程都是他们自主探究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做好自己引的角色就够了。

  本课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但也有不足之处如:对学生说出的不太好的组词没有及时纠正,对学生的鼓励也不及时,有些该强调的力度较小,在语文教学方面,还需不懈努力,我会用全身心的热情换来语文教学更亮丽的天空。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3

  《爷爷和小树》一课以图中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

  1、学*语言是语文课的根本任务。在教学《爷爷和小树》时,我至始至终围绕着字、词、句、段、篇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

  第一环节复*生字词,我设计了“我来比划你来猜”、“猜字谜”、 “邀请字朋友做客”等趣味性十足的游戏,既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又达到了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复*巩固生字词的目的。在学*课文环节中,我先出示四个词语,在学生自主搭配的基础上,在进行词语搭配的拓展训练,再出示“穿上”和“撑开”两个动词,通过动作演示体会“撑开”的意思后再次进行词语搭配,达到学*语言和积累词语的目的。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时,我安排了用“因为……所以……”进行句子训练。课文仅代表性地安排了冬、夏两个季节,我通过补白,设计进了春、秋两段,在经历文本时,又超越文本,通过拓展练说、内化迁移,有效地运用了语言。在课末,我回归整体,把课文改成小诗,做到美读升华,活读课文。模仿写诗更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个性化的想象说话,促进学生多角度、有创意、深层次的阅读。在《爷爷和小树》一课中,我安排了大块的想象说话环节。

  在学*课文中,我设计了如下的想象说话训练: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吹着,在风中的小树,你想说什么啊?穿上暖和衣裳的小树们,现在你想说什么呢?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身上,小朋友你有什么感觉?在树下乘凉的爷爷,你想说什么呢?在拓展训练中,我又设计了两个想象训练:美丽的春天到了, 给 ,小树 。金色的秋天到了, 给 ,爷爷 。立足于文本的想像说话训练,加深了学生对爷爷和小树的感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

  “细节决定成败”,在教学《爷爷与小树》这课后,听课的领导和老师给了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反思自己的课堂,发现问题确实不少,如在动作演示“撑开一词时,当学生懂事地把伞合拢时,未能抓住教育契机,渗透“撑开——收拢”这一反义词训练;有学生说出“五彩的彩虹”时,我竟然充耳不闻;一位学生说了一句不太完整、规范的话,我纠正了他,却没让他再次重复,失去了一次训练语言的机会;因为时间没有控制好,以致于把自编诗留到了课后,要知道我面对的学生是才入学不到两个月的一年级孩子。课堂是孩子们的课堂,课堂只有为了孩子才精彩!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4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让小树*安地度过严寒。夏天,小树给爷爷遮阳,让爷爷愉快地度过酷暑。人与树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的和谐、融洽。本文通过朗读和学*,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人与树之间应该亲密、和谐地共处,让他们潜移默化地被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所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惯,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反思一: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

  教学生字时,我通过指读、小老师带读、做动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帮助学生认读。重视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汉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并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识记汉字。如这个“伞”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再以实物形象帮助识记字形,这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如让学生做动作来记住“开、冷、暖、热”。这样让学生猜一猜、动一动,更有利于识字的巩固。写字教学,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提醒大家写好要注意什么?再教师范写,细致讲解,为学生练写打下基础。

  反思二:重视语言的积累。

  在讲读课文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段,区别儿歌,为后面学*各段奠定基础,同时结合课后“读读说说”一题,以课文中的图片,来启发学生想象,在语言的感悟中学*词语、句式,积累语言,如:暖和的( )、绿色的( )让学生练*说词,积累词汇。同时,借助图画,引导孩子观察想象画面的内容、人物的语言,训练口语表达,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如:学*第二自然段时,我为学生创设冬天寒冷的场景,引导学生感受小树在寒风中会想些什么,而后老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这时,小树不冷了,它又会说些什么呢?学生在“小树”与“爷爷”之间和谐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受到了环境意识的熏陶,感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语言感悟和积累,而且还学会了扩展词汇的方法。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的教学,使我深感到:要使学生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必须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的巧妙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动脑动手,身心愉悦,才能实现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5

  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小短文。文章共三段话。第一段介绍了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二、三两段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关系。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认识10个生字,二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是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保护它。

  一节课的导入设计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一节课的投入状态。上课后,我借着每位孩子都喜欢画画的因势,请一位孩子上台画一棵树,并让他向大家介绍自己画的树,再通过老师课件画的一棵树让孩子说说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帮助。因为一开始就从孩子们的兴趣着手,孩子们很快就投入到课堂中来。在介绍树的好处时,大家说了好多,也很全面,接着我们就引入了课文的学*。

  学生字时我采用生字卡片,猜字游戏形式引导学生识词识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呈现教学内容,避免了枯燥无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循序渐进的方式,既使学生掌握了要认的字及偏旁,又适当地渗透了一些识字方法,为日后的自主识字创造了条件。

  一年级的学生初次学课文,对此较陌生,教学时要结合少量词和句的理解,体现由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感情。为此我采用指名读齐读,领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我本着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事物所吸引的特性,创设情境,“冬天到了,小树身上光秃秃的,冷不冷?我们怎样帮助小树,有位爷爷也和你们一样想帮助小树,他是怎样帮助的?”把学生引入文中。接着我引导学生:“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心里很高兴他会对爷爷说什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快乐地表达,将文中所悟落实到日常行为中。在一次次的引导、激励下,孩子们通过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还以爷爷绿色的小伞,明白了树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发出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论断,这个过程都是他们自主探究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做好自己引的角色就够了。

  本课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但也有不足之处如:对学生说出的不太好的组词没有及时纠正,对学生的鼓励也不及时,有些该强调的力度较小,在语文教学方面,还需不懈努力,我会用全身心的热情换来语文教学更亮丽的天空。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6

  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爷爷和小树》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有三个自然段五句话,写天冷了,爷爷爱护小树,照顾小树;天热了,小树给爷爷遮挡烈日,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文字活泼,富有情趣,且配有两幅生动有趣的插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根据课文特点和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本课第一课时可通过看、读、演、议进行教学。

  2.《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课程标准》倡导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增强学生的感悟体验。即要求学生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参加各种教学活动,用眼、耳、鼻、手、脑等感官去体验,从中获得种种发现,继而进行各种思维活动,最后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主重读中诱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促进学生感悟自得,自主发展,在不断读书积累中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悟性。本课教学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开展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强化朗读,引导学生经历内化和表达语言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培养语感。此课文中孕育着浓浓的情感因素,在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是语文学*的任务,教学时还应当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情趣逐渐形成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的健康情感。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和能力基础:给树穿缓和的衣服,绿色的小伞等表达方式适合儿童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在已学*拼音后,对认识10个单音节生字,读音难度不大。

  2.学生学*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认识的10个生字时由于部分生字笔画较多,且伴有新的偏旁出现,在认记上有一定的难度。

  3.学生在学*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策略:联系生活实际,形象地感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巩固生字。会写不四。

  2.让学生初步感悟到要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写两个字。

  2.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了哪一课?今天我们继续学*第五课《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请大家伸出右手指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5.爷爷和小树) 指名读课题指出爷爷的读音(板书:yēye) 全班齐读课题。

  二、复*生字。

  三、学*课文(同学们生学掌握真不错,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69页,看看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一)

  1.范读第一自然段,这棵小树会说些什么?它想要什么呢?(板书:树)

  2.这时谁来帮助了它,出示课文插图一。(板书:爷爷)

  3.爷爷是怎么做的呢?

  4.小树捆上了稻草就像我们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小树现在感觉怎么样?(板书:不冷)

  5.爷爷帮助了小树,小树会对爷爷说些什么呢? 师生交流。

  (二)同样的方法学*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暖和的衣裳、爷爷不热了各指什么? 全班交流

  四、小结

  1.如果冬天爷爷不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就会冻死,夏天爷爷也就不能在树下乘凉了。人和树是好朋友,人类爱护树木,树可以为人类带来许多好处。

  2.夸小树。

  五、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不四字。

  2.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不的第二笔撇在竖中线右边一点起笔;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上边出一点小头。最后一笔点要与左边的撇对称。四的第四笔是竖弯,强调竖要直,弯要圆。

  3.学生说位置,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4.生独立书写,写后与范字进行比较。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板书设计

  5、爷爷和小树

  爷爷 小树

  不热 不冷

  教学反思

  《爷爷和小树》是第一册第一组课文部分的第5篇课文,前面4篇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现。这是第一次以段落形式出现:第一段是总起,交代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第二段和第三段是从冬天爷爷给小树穿衣到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这两个方面来体现人和树之间的亲密关系。两段句式一样,教学时,用重点阅读其中一段,引导自悟另一段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在引导学生观看插图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训练与指导,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老师注意到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但却未能很好的落到实处。如果在指导学生读的时候,能够及时地多元化地评价并且适当地加上一些肢体语言的话,应该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带入情境。

  二、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文章,但教师上课时的语言过于**化,语言还不够生动活泼。

  三、学生朗读存在唱读拖音等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对学生朗读*惯进行严格要求与指导。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更清楚地明白了自己在教学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尽力扬长避短,使得自己的教学水*能得以更大提高。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7

  【洪绥婧的修改】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的。

  1、指名读,注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

  2、理解第一个句子。

  ⑴ 指名读。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撑是什么意思?(教师可用动作演示)。

  ⑵ 句子中的绿伞指的是什么?要引导学生读句子想,因为绿伞是小树撑开的,所以它应该是长在树上的密密层层的枝叶,即树冠。在这基础上让学生看插图加深印象。

  ⑶ 枝叶是撑开的吗?可课文为什么这么说,请联系句子想想,然后回答。

  ⑷ 指导读。读的时候把小树为什么要给爷爷撑开伞,撑开什么样的伞读清楚。理解第二个句子。小树给爷爷撑开了绿伞,爷爷怎么样?指名读,强调不热了。

  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第二自然段,把句字意思表达出来。4.指导背诵

  【洪绥婧的反思】

  在引导学生学*生字时,设计一些小花样就会让课堂效果大变样,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理、生理特点,巧妙的利用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用游戏的方法巩固、强化字词,使识字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变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张秋*的修改】

  自读课文,学*字词 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寻答案吧。自己拼拼拼音,读读课文,拿也铅笔划一划不认识的字。 (在自读时,要求应具体、到位,另外,引导自读时语言应尽量带有鼓励性。在学生读课文时,培养学生读读划划的*惯。) 教师指导 你有哪些字不认识?从字卡里找出来,贴到黑板上。 (让学生找不认识的字,利用这种生字呈现方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以使其集中注意力。) 引导学生学*,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词辨义。 组织学生分小组学*剩余生字,交流识字的方法。 汇报,反馈。

  【张秋*的反思】

  识字的教学我采取先在教师指导下全班学*,再分组学*的方法是为了让学生先明确感受一定的识字方法,再交流。环境意识是现代公民的必备意识之一,本课的安排目的之一即培养学生爱护树木花草的环境意识,这个环节是为了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深化,形成初步环境意识而安排的。)

  【何燕伟的修改】

  识字也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如果识字教学结合语言环境不够,抽读单个的生字花的时间太多,脱离语言环境,这样的识记难度是非常大的。学生字的基本顺序是由字到词再到句。由于学生识字的根本目的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都要会认。因此,我反其道而行之,首先让学生在初读的同时在句中认识生字,然后呈现带生字的词语,最后呈现单个的生字。这样的识字提供了语言环境的帮助,降低了一定的难度,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识记。

  【何燕伟的反思】

  在课堂操作过程中,我觉得对于第二段的理解与朗读指导,时间是充裕的,学生能在课内从读不通顺到读出感情来,足见读的指导是到位的。然后再教学第3段的时候,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内容,并能将朗读的方法迁移运用于第3段,费时少而收效大。从总的课堂节奏来看,第一课时显得冗长缓慢,第二课时内容丰富而紧凑。这可能对学生的情况,比如纪律性,表现欲预计不足,还有老师放手让学生自读的无效训练,导致第一课时有些内容没按预设的完成。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8

  本课总共三个段落,层次分明,这是本学期第一次出现段落的课文。因此,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形成句段概念,就要切实引导学生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准确地理解意思,使他们初步学*到联系句子,联系课文理解词句的基本方法。而对于一年级学生,尤其上刚刚结束拼音学*,进入到课文阅读中的孩子来说,要想用这样的阅读方法来引导孩子们学会阅读,还需要一定的媒介来辅助。在教孩子们学会数段落后,我及时把课文的两幅插图出示,然后引导孩子看看,两幅插图对应的是哪几个段落的内容。插图是直观具象的学*对象,学生很快就知道第一幅图对应的是“冬天”一段,而第二幅对应的则是“夏天”。插图很好地帮助孩子进行了整体感知。

  在细读感悟的时候,我再次用到了插图。让孩子们看看图,然后读读句子,理解为什么说爷爷是给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为什么说小树给爷爷撑开了“绿色的小伞”。有了插图帮忙,那些后进的孩子也能很快地明白课文中“衣裳”、“绿伞”指的是什么,体会了打比方的作用,从而初步感受那一份和谐美。

  这堂课,插图很好地“

  穿针引线”,帮助我突破了教学难点。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9

  《爷爷和小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冬天,爷爷给小树穿上暖活的衣裳,小树不冷;夏天,小树撑开绿色的小伞为爷爷遮凉,爷爷不热了。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的密切、和谐。教学的重点是: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和练*朗读。通过教学实践和课后反思,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给出了两幅情境图,这两幅图突出了课文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第一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冬天,树木凋零,爷爷穿着棉衣在室外活动;第二幅图所表示的内容:时间是夏天,树叶茂盛,爷爷穿着汗衫坐在树下摇扇、喝茶。我在教学时就充分利用这两幅情境图,让学生认识冬天、夏天的景物特征以及人们在不同的季节应该穿厚薄不同的衣服等。这一环节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实效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和练*朗读。为了突破重点,我制作了课件辅助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我把要求认识的十个生字的偏旁部首做成红颜色、闪动的效果,识字教学时,有的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用动画的形式识字可以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率。在接下来的朗读感悟环节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点词句,即让学生明确“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的含义,我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在画面上把缠在树干上的草和茂盛的树叶分别作成闪动的画面。当学生的认识出现误区和偏差时,就出现闪动的画面,这样不但起到直观形象的作用,还可以对学生的认识起到引导的作用。

  三、重视语言的积累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然而,课文中的许多词语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理解难度比较大。教学时,我遵循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逐层深入,如:课件出示“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这两个词语,学生认读后,启发他们想一想:生活中那些东西是暖和的?那些东西是绿色的?这样学生就会毫不费力地说出许多这样的词语来。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语言感悟和积累,而且还学会了扩展词汇的方法。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的教学,使我深感到:要使学生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必须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的巧妙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动脑动手,身心愉悦。才能实现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10

  陈x的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这些表述,集中强调了“阅读感悟”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这种以体验感悟为手段的阅读理解过程,不需要科学的分析与理性的说教,而是需要对话、激励、交流和表现。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就要做到尊重学生,从研究学生入手,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学。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时,我更多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情境,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蒋xx的修改:

  初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认识全课生字,学会三个生字。

  1、请学生打开书,自己指读课文一遍,做到看拼音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读不好的句子可多读两遍,然后看田字格范字认读生字的'音,最后看读课文一遍。

  2、出示生字小黑板,指名认读全课八个生字。

  3、指导学“衣、裳、伞”三个生字的形和义,并指导书写。

  ⑴ 出示生字“伞”

  ① 先指名按部分加笔画的方法记字形,再举起一把伞,引导学生利用伞

  ② 指名说说伞有什么用?(伞可以挡雨,可以遮挡阳光,到了夏天太阳当头照时,打开伞就凉快多了)。

  ③ 先指导观察田字格范字,然后照范字写两个“伞”,上宽下略窄;上短下长,第一笔从竖中线起笔,第三、四两笔斜压横中线,最后一笔“丨”压竖中线写。

  ⑵ 出示生词“衣裳”

  ① 指名读词,说明“裳”要读轻声。再说说什么是“衣裳”。

  ② 指名按笔画记“衣”的形,然后照田字格范字写一个“衣”字,注意第二笔横要比下边的大撇、大捺写得窄。

  ③ 指导记和写“裳”字的形。先告诉学生“裳”字上边是个新偏旁叫小字头,“小字”作字头,竖钩要变成竖,左点往右下点,右点变成撇。再让学生按部分记“裳”的形。指导写两个“裳”字。“裳”字容易写长,让学生观察田字格范字时,要着重让学生看清横中线上是哪些部 上。“冖”和“衣”字的撇捺要写得一样宽。

  4、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然段序号。先指名读,说全课有几个自然段。(3个)再指名3人按自然段读,读后组织学生按声音清楚响亮和正确的要求评议,订正读错的地方。

  蒋晓玲的反思:

  1、本课的训练重点是理解词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句子在课文里的意思。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读课文,结合句子想词的意思,结合课文想句子的意思,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让学生看课本插图,把教学重点转移到看图理解词句方面去。

  2、要从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学*课文的实际出发,妥善安排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教学方法。光让学生听不行,最好把重点要讲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耳听、眼看,然后模仿练*,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听懂、学会。

  3、识字要寓于阅读之中,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逐步掌握音形义的过程。本课八个生字要通过试默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学*上的难点,让学生针对难点练字,才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优选【10】份(扩展4)

——《爷爷和小树》说课稿3篇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一个儿童的口吻生动地说出人和树的关系:人类保护树木,树木为人类造福。

  全课共有三个自然段,两幅插图。

  第一段写的是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让小树暖暖和和过冬。所配插图画面是:爷爷在认真地给小树的树干捆绑稻草。

  第二段写的是天热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让爷爷在树荫下乘凉。所配插图画面是:夏天,小树枝叶茂盛,爷爷悠闲地扇着大芭蕉扇,在树荫下乘凉。

  第三段赞扬爷爷和小树真好。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知道课文中的“衣裳”、“绿伞”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爷爷真好,小树真好。”要切实引导学生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准确地理解意思,使他们初步学*到联系句子,联系课文理解词句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爱护小树,从小要为绿化祖国出力。

  2、初步学*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理解意思的方法。理解“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爷爷真好,小树真好。”在课文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案

  1、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学3个生字;初读课文;指导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学5个生字;指导读第二、三自然段;指导了解课文内容;练*背诵。

  2、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

  课时要求:

  初读课文,认识全课生字,掌握其中3个生字的形和义;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的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谈话激趣。

  1。板书课题

  6爷(y6)爷和小树(sh))

  2、指名读课题,想一想:课题中写了谁?(爷爷)写了什么?(小树)随着

  树”的图片。

  3、教师设问,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课题写了“爷爷”,写了“小树”,中间用“和”连起来,其中一个是人,一个是树,人和树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认识全课生字,学会三个生字。

  1。请学生打开书,自己指读课文一遍,做到看拼音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读不好的句子可多读两遍,然后看田字格范字认读生字的音,最后看读课文一遍。

  2、出示生字小黑板,指名认读全课八个生字。

  3、指导学“衣、裳、伞”三个生字的形和义,并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伞”

  ①先指名按部分加笔画的方法记字形,再举起一把伞,引导学生利用伞

  ②指名说说伞有什么用?(伞可以挡雨,可以遮挡阳光,到了夏天太阳当头照时,打开伞就凉快多了)。

  ③先指导观察田字格范字,然后照范字写两个“伞”,上宽下略窄;上短下长,第一笔从竖中线起笔,第三、四两笔斜压横中线,最后一笔“丨”压竖中线写。

  (2)出示生词“衣裳”

  ①指名读词,说明“裳”要读轻声。再说说什么是“衣裳”。

  ②指名按笔画记“衣”的形,然后照田字格范字写一个“衣”字,注意第二笔横要比下边的大撇、大捺写得窄。

  ③指导记和写“裳”字的形。先告诉学生“裳”字上边是个新偏旁叫小字头,“小字”作字头,竖钩要变成竖,左点往右下点,右点变成撇。再让学生按部分记“裳”的形。指导写两个“裳”字。“裳”字容易写长,让学生观察田字格范字时,要着重让学生看清横中线上是哪些部

  上。“冖”和“衣”字的撇捺要写得一样宽。

  4、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然段序号。先指名读,说全课有几个自然段。(3个)再指名3人按自然段读,读后组织学生按声音清楚响亮和正确的要求评议,订正读错的地方。

  ——课中休息——

  (三)指导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注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

  2、理解句子

  在黑板上出示第一句话: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1)指名读。

  (2)引导理解。

  ①这句话写了谁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爷爷)写了爷爷做什么?(给小树穿稻草衣裳)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②句子中的“衣裳”指的是什么?要引导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到把词放在句子中理解意思的方法。告诉学生要想知道“衣裳”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认真读句子,在句子中找答案。当学生经过读句思考回答正确后,教师要在句子中把“衣裳”指的是“爷爷给小树穿上的稻草”用线画出来,使学生清清楚楚地看到句中词与词之间的联系,注意了这个联系,就能确切地理解意思。

  ③看插图(1)问稻草是“穿”上去的吗?课文里为什么这么说呢?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刚学过的方法认真读句子,想想句中把稻草当作什么,所以才这么说。

  (3)指导读。读的.时候要把为什么要给小树穿衣裳,穿什么样的衣裳读清楚。

  小树有了稻草衣裳怎样?在黑板上出示第二个句子:小树不冷了。指名读,要强调“不冷了”。

  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第一自然段,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先自己试背,然后指名背或齐背。

  一、教材分析

  《爷爷和小树》是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第5课,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视觉、孩子的语言,叙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冬天,热心、慈爱的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树为爷爷遮阳。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富有人情味的图画。人与树的关系是亲密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人与自然也应当是和睦相处的,而我们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更应当互帮互助。

  二、教学目标

  1、 识10 个生字和 4个偏旁。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树立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 识字和练*朗读。

  2、 理解重点词语 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花草树木的关系。

  三、设计意图

  在各个环节安排上,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持久不够的特点,努力做到有收有放,有静有动。

  1、上课开始

  课件一片绿色的树木便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小树们亲切的问候,似朋友般面对面的交流,极大的诱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2、小学1——2年级要认读生字1600——1800个。

  同时又要让学生在起始的阅读教学中,感受到阅读课文兴趣,因此,本课教学中,力求落实好10个生字以及5个偏旁的教学,同时,把认读生字放在课文中去理解体会;让学生在整体的朗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力图很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巩固生字中,我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理、生理特点,巧妙的利用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用游戏的方法巩固、强化字词,使识字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变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3、教师是学生的学*伙伴,是*等中的首*。

  低段教学中必要的范读还是能启到一定作用的。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的学生在小组学*中进行互补、互帮、互学。考虑到孩子上课到一半时坐不住了,所以安排了全体学生起立表演朗读,让孩子能得到休息。

  4、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的优势来解读课文,认读生字,掌握偏旁。

  教学设计中,通过让学生“说、认、读、找、比”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通过质疑、讨论,来突破“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这两个阅读理解的难点。

  5、运用想象,延伸课外。

  小学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课富有童趣,从而设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说些什么?”“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学生*时生活经验的积累,给小树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课结束,以树木对我们人类的作用,作为课外的延伸,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树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积极的情感能够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魅力,所以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复现生字、朗读课文。我在设计教案时没有根据学生掌握生字较慢的实际情况,学生要学的生字也很多,一节课要学会认10个生字和5个偏旁,时间很紧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最后的环节有些紧张,在朗读指导方面,设计的朗读形式有的都没有用,在层次上的提高也不是太明显。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一个儿童的口吻生动地说出人和树的关系:人类保护树木,树木为人类造福。

  全课共有三个自然段,两幅插图。

  第一段写的是在什么地方有这么一棵小树。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我家的门口有什么”说话。

  第二段写的是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让小树暖暖和和过冬。所配插图画面是:爷爷在认真地给小树的树干捆绑稻草。

  第三段写的是天热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让爷爷在树荫下乘凉。所配插图画面是:夏天,小树枝叶茂盛,爷爷悠闲地扇着大芭蕉扇,在树荫下乘凉。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知道课文中的“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要切实引导学生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准确地理解意思,使他们初步学*到联系句子、联系课文理解词句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过程

  课文有三个自然段五句话,写天冷了,爷爷爱护小树,照顾小树;天热了,小树给爷爷遮挡烈日,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文字活泼,富有情趣,且配有两幅生动有趣的插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根据课文特点和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本课第一课时可通过“听、看、读、演、议”进行教学。

  1、听──创设情景,移情入境

  良好的情景能激发起学生学*的兴趣,创设出适合课堂教学的情景,给课堂学*打好基调,对于接下去的教学非常重要。所以我在学*课文之前,通过一系列的声音感悟,把学生带入了寒风刺骨的冬天、烈日炎炎的夏天。让他们设身处地地为爷爷和小树着想,为后面的看、读、演、说,奠定良好的感情基调。

  2、看──了解图意,培养观察能力

  新课程其中的一大改变就是图文并茂的课本。课文中的插图其实是很好的教学资源,而且新课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学生的观察能力、说话能力等,教师就要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我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是说话能力的培养。

  3、读──弄懂课文,培养读书能力。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优选【10】份(扩展5)

——《爷爷和小树》课文教学设计3篇

  教材简说

  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家门口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保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朗读。

  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竖弯,和父字旁,立刀旁,两点水,四点底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课前准备

  1、学生自制生的卡片一副。

  2、课文插图两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题

  1、师:今天,我们要学*一篇新课文,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板书:爷爷和小树。)

  2、学生读题目后,教学“爷”,谁能记住爷?

  3、出示:“爸爸──爷爷”学生观察后,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读音上:第二个字都读轻声。字形上:都有“父”字头,学*偏旁“父”字头。你还知道哪些父字头的字?)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过渡:带着你们的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

  1、大声自由地读课文,提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一拼,也可以问问同学、老师,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字词。

  ⑴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一棵、到了、给、穿上、暖和、爷爷、不冷、撑开小、小伞、小热。

  ①自己拼拼读读。

  ②小老师带读,并说说读时要注意什么?(“穿”是翘舌音,“冷”后鼻音,“伞”是*舌音,“暖和”的“和”不要读成“he”)

  ③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教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教学新偏旁:“刂”、“穴”、“两点水”“……”

  ⑵游戏:玩卡片。

  ①同桌互玩:你考我,我帮你。

  ②摆长龙:师读一个,学生摆一张卡片。

  3、指导写字:“不、开”:

  ⑴指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不、开”的笔顺,先描再独立写二个。

  ⑵同桌比比,谁写得好。

  三、再读

  1、同桌互相对读课文,比一比谁读的好。

  2、分自然段指名读。

  ⑴讲解“自然段”:这篇课文和前面的课文不一样,出现了自然段。(另起一行,前面空两格的为一自然段)

  ⑵标出自然段序号:大家找找,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给他们标上。

  ⑶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难读的句子可多读几遍)。

  四、学*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

  3、用“我家门口有……”说话。

  小结:这棵家门口的小树和爷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下节课学*。

  第二课时

  一、复*引入

  1、出示生字词:齐读──开火车读。(可以在学生读的过程中结合复*生字,如:“热”的偏旁是什么?谁能用“给”说一句话?“冷”的反义词是什么?“开”的`笔画怎么写?)

  2、猜一猜:树上结果子。(棵)爸爸老了一柱拐杖(爷)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情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展开大胆合理的想像,能用爷爷和小树的口气说一句或几句话,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能展开大胆合理的想像,能用爷爷和小树的口气说一句或几句话。

  【教具准备】

  彩图、稻草(实物)、磁带、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看图,整体感知

  1、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画画,你们看,老师这儿有一幅彩图(出示爷爷为小树穿衣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呀?(教师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表扬学生的闪光点:如学生不但说出了爷爷在干什么,还加上了描写颜色的词及时间)

  2、看这幅图(出示爷爷在树下乘凉图),谁愿意告诉大家看到图后你知道了什么?

  3、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爷爷和小树的故事。想读读课文吗?(板书课题:爷爷和小树)

  二、读文,领悟情感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⑴借助拼音读文

  要求: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

  ⑵检查字词读音(出示生字、生词卡片)

  师:这篇课文中又出现了不少新的生字生词,你们愿意与它们交朋友吗?大家比一比,看谁字音读得准,声音又洪亮?

  ⑶将这些新朋友放入课文中,你还能正确地读出来吗?(自由读、同桌互读、纠正字音:认真听别人读,字音不准确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过来。)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他读时要注意听,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师:他读得怎么样?

  2、细读课文,领悟情感

  ⑴感悟爷爷对小树的关心与爱护

  ①冬天到了,一天比一天冷了,院中的小树怎么样呀?爷爷为小树做了什么呢?请你读读第一自然段。

  ②什么是“稻草衣裳”?爷爷怎样给小树穿上的呢?你们想知道吗?

  师演示爷爷为小树穿稻草衣裳的过程(边演示边说:天冷了,院中的小树冷极了,爷爷拿来了稻草,把小树围了起来,围得厚厚的,然后用绳子系好,生怕小树冻着。

  谁说说爷爷给小树穿的这件稻草衣裳什么样儿呀?(黄黄的,厚厚的、暖暖的,把小树裹得严严实实的)

  爷爷为什么给它穿上稻草衣裳呀?(相机追问:爷爷为什么怕它死了呀?)

  师:爷爷多关心小树呀!你想怎样读出爷爷对小树的关心呢?你们先练练,一会儿看谁读得好?

  ③穿上衣服的小树有什么感觉呀?它心里怎么样呀?

  假如你是这棵在冬天穿上了厚厚的稻草衣裳的小树,你会对爷爷说什么呢?(让学生对图说:这件衣服有多好;再也不怕什么了;感激爷爷;以后我也会帮助您的……)

  ④师:寒冷的冬天小树穿上了厚厚的稻草衣裳,它多高兴呀!你想怎样读出小树高兴的心情呢?(练读,指名读,评读)

  ⑵感悟小树的作用

  ①师:小树在爷爷的精心照顾下,度过了寒冷的冬天。天热了,它有了什么变化?

  它为爷爷做了什么?(读读第二自然段)

  ②理解“绿伞”

  ★小树给爷爷撑开的伞在哪儿呢?(让学生指图)这棵小树怎么像一把撑开的绿伞呀?(树冠就像一把撑开的大伞)

  ★这把伞什么样儿呀?(绿色,叶多、密,一片挨一片、一片压一片、一片挤一片)

  ③爷爷坐在树下乘凉心情怎么样?

  师总结:在炎热的`夏天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遮住热辣辣的阳光。爷爷心里多高兴呀!

  爷爷会对小树说些什么呢?(感谢小树……)

  你想怎样读出爷爷的高兴心情呢?(练读,指名读,评读)

  ⑶师总结: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小树不冷了。天热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爷爷不热了。爷爷和小树怎么样呀?(板书:真好)你想怎样读出夸奖的语气?(看着图说)

  三、回文,抒发感情

  1、读了课文,同学们感受到了爷爷对小树的关心、爱护,同时也感受到了小树为爷爷撑开绿伞让爷爷乘凉。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读课文,好吗?你可以边读边加动作。

  2、指名读全文,其他同学看着黑板上的彩图,可以边听边加动作。

  3、师:你愿意看着图把课文背下来吗?(全班看图背诵课文)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爷爷和小树》是人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这一单元的学*,学生不但可以从课文中识字,还可以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3、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认识10个生字,正确书写4个汉字。

  【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对学*汉字不陌生,但是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容易冲淡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如果复现次数不够的话,识记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本设计力求无意记忆与有意记忆交替进行,使课堂中学生听和说的语言实践活动时间猛增,从而达到识字目的。

  【教学策略】

  小学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但识字不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全部。本设计遵循儿童学*记忆的规律,不把学汉字与学语言割裂开来,以听读为主线,注重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让学生在听读实践中反复多次和汉字见面,最终化生为熟。

  【教学过程】

  一、导读板块:

  1、 师生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穿着衣服的小树吗?

  (预设谈话范围:在哪里见过?什么样子的? )

  2、 教师小结:播放收集到的小树“穿衣”的图片或录像资料。

  3、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

  4、 认识生字:爷(指导学生识记)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调动这些经验,在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中导入到课文的阅读,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板块:

  1、识读课文,学生听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笔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识字,把已经认识的字擦掉。

  2、检查识字情况,师生交流。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优选【10】份(扩展6)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6篇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一个儿童的口吻生动地说出人和树的关系:人类保护树木,树木为人类造福。

  全课共有三个自然段,两幅插图。

  第一段写的是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让小树暖暖和和过冬。所配插图画面是:爷爷在认真地给小树的树干捆绑稻草。

  第二段写的是天热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让爷爷在树荫下乘凉。所配插图画面是:夏天,小树枝叶茂盛,爷爷悠闲地扇着大芭蕉扇,在树荫下乘凉。

  第三段赞扬爷爷和小树真好。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知道课文中的“衣裳”、“绿伞”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爷爷真好,小树真好。”要切实引导学生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准确地理解意思,使他们初步学*到联系句子,联系课文理解词句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爱护小树,从小要为绿化祖国出力。

  2.初步学*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理解意思的方法。理解“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爷爷真好,小树真好。”在课文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案

  1.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学3个生字;初读课文;指导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学5个生字;指导读第二、三自然段;指导了解课文内容;练*背诵。

  2.课时教案

  教学提示

  1.本课的训练重点是理解词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句子在课文里的意思。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读课文,结合句子想词的意思,结合课文想句子的意思,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让学生看课本插图,把教学重点转移到看图理解词句方面去。

  2.要从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学*课文的实际出发,妥善安排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教学方法。光让学生听不行,最好把重点要讲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耳听、眼看,然后模仿练*,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听懂、学会。

  3.识字要寓于阅读之中,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逐步掌握音形义的过程。本课八个生字要通过试默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学*上的难点,让学生针对难点练字,才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第一课时

  课时要求:

  初读课文,认识全课生字,掌握其中3个生字的形和义;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的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谈话激趣。

  1.板书课题

  6爷(yé)爷和小树(shù)

  2.指名读课题,想一想:课题中写了谁?(爷爷)写了什么?(小树)随着

  树”的图片。

  3.教师设问,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课题写了“爷爷”,写了“小树”,中间用“和”连起来,其中一个是人,一个是树,人和树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认识全课生字,学会三个生字。

  1.请学生打开书,自己指读课文一遍,做到看拼音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读不好的句子可多读两遍,然后看田字格范字认读生字的音,最后看读课文一遍。

  2.出示生字小黑板,指名认读全课八个生字。

  3.指导学“衣、裳、伞”三个生字的形和义,并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伞”

  ①先指名按部分加笔画的方法记字形,再举起一把伞,引导学生利用伞

  ②指名说说伞有什么用?(伞可以挡雨,可以遮挡阳光,到了夏天太阳当头照时,打开伞就凉快多了)。

  ③先指导观察田字格范字,然后照范字写两个“伞”,上宽下略窄;上短下长,第一笔从竖中线起笔,第三、四两笔斜压横中线,最后一笔“丨”压竖中线写。

  (2)出示生词“衣裳”

  ①指名读词,说明“裳”要读轻声。再说说什么是“衣裳”。

  ②指名按笔画记“衣”的形,然后照田字格范字写一个“衣”字,注意第二笔横要比下边的大撇、大捺写得窄。

  ③指导记和写“裳”字的形。先告诉学生“裳”字上边是个新偏旁叫小字头,“小字”作字头,竖钩要变成竖,左点往右下点,右点变成撇。再让学生按部分记“裳”的形。指导写两个“裳”字。“裳”字容易写长,让学生观察田字格范字时,要着重让学生看清横中线上是哪些部

  上。“冖”和“衣”字的撇捺要写得一样宽。

  4.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然段序号。先指名读,说全课有几个自然段。(3个)再指名3人按自然段读,读后组织学生按声音清楚响亮和正确的要求评议,订正读错的地方。

  ——课中休息——

  (三)指导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注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

  2.理解句子

  在黑板上出示第一句话: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1)指名读。

  (2)引导理解。

  ①这句话写了谁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爷爷)写了爷爷做什么?(给小树穿稻草衣裳)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②句子中的“衣裳”指的是什么?要引导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到把词放在句子中理解意思的方法。告诉学生要想知道“衣裳”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认真读句子,在句子中找答案。当学生经过读句思考回答正确后,教师要在句子中把“衣裳”指的是“爷爷给小树穿上的稻草”用线画出来,使学生清清楚楚地看到句中词与词之间的联系,注意了这个联系,就能确切地理解意思。

  ③看插图(1)问稻草是“穿”上去的吗?课文里为什么这么说呢?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刚学过的方法认真读句子,想想句中把稻草当作什么,所以才这么说。

  (3)指导读。读的时候要把为什么要给小树穿衣裳,穿什么样的衣裳读清楚。

  小树有了稻草衣裳怎样?在黑板上出示第二个句子:小树不冷了。指名读,要强调“不冷了”。

  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第一自然段,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先自己试背,然后指名背或齐背。

  第二课时

  课时要求:

  理解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五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过渡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过第一自然段,知道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保护了小树。几年以后,小树长得怎样了?我们继续学*课文。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注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

  2.理解第一个句子。

  ①指名读。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撑是什么意思?(教师可用动作演示)。

  ②句子中的“绿伞”指的是什么?要引导学生读句子想,因为绿伞是小树撑开的,所以它应该是长在树上的密密层层的枝叶,即树冠。在这基础上让学生看插图加深印象。

  ③枝叶是“撑开”的吗?可课文为什么这么说,请联系句子想想,然后回答。

  ④指导读。读的时候把小树为什么要给爷爷撑开伞,撑开什么样的伞读清楚。

  (2)理解第二个句子。

  小树给爷爷撑开了绿伞,爷爷怎么样?指名读,强调不热了。

  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第二自然段,把句字意思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句子

  “爷爷真好,小树真好”。是本段仅有的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要想知道,就要联系全篇课文去想,想想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理解句子的意思就是要放在课文中去想。请你用这个方法想句子的意思,然后说说。

  3.指导读。要把夸爷爷,夸小树的语气读出来。

  (四)读全文,从整体上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熟读并背诵。

  1.指名读

  2.引导加深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再看课题想一想:人和树有什么联系,读完课文你知道了吗?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作简单小结:人和树是有密切联系的,爷爷保护了小树,小树就能茁壮成长,为人们做许多的事情,如:可以乘凉,可以美化环境,可以净化空气等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爷爷那样保护小树,那多好啊!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中休息——

  (五)继续学*五个生字的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热”。

  (1)先告诉学生“热”字下边是个新偏旁,叫四点底,然后指名学生说说怎样记字形:重点提示右上的“丸”不要丢点。

  (2)指导写。先引导观察范字,然后看范字写两个。热要写得上大下小,上边左右部分一样高,一样长。下边的四点底,一个点向左,三个点向右,两边点大,中间的两点小,四点要写得和上边部分一样宽。

  2.出示生字“绿”。

  (1)指名说怎样记字形。重点提示右上第三笔横要写得长些,右下是

  (2)指导写。先引导观察范字,然后看范字写两个。“绿”要写得左窄右宽;左高右稍矮;左短右稍长;右边第三、七笔从横中线起笔。

  3.出示生字“真”、“冷”、“好”。

  先指名记字。提示“真”字的里边是三横,“冷”字最后一笔是点。然后让学生自己看范字,各写一个生字。

  4.巩固学过的八个生字。

  (1)认读,重点读“热、绿、裳、真”四个字,说明要注意的地方。

  (2)试默八个生字词,不会的字可以看板书写,做出不会写的记号。

  (3)教师巡视检查全班试默情况,同学们练*刚才不会写的'字或错字。

  (4)正式默写全课生字。

  (五)总结

  《爷爷和小树》这课书学完了,同学们学得很好,做到认真读书,一边读书,一边识字,理解词,能放在句子中想意思。理解句子,能放在课文中想意思,这样学语文才能学得又快又好,真正的读懂课文。

  板书设计:5、爷爷和小树(亲密、友好……)

  冬天

  爷爷

  穿衣

  小树(不冷了)(暖和)

  夏天

  小树

  撑伞

  爷爷(不热了)(绿色)

  课后反思

  教材透视:

  这篇课文以一个儿童的口吻生动地说出人和树的关系:人类保护树木,树木为人类造福。课文内容简短,层次清晰。从冬天和夏天两个方面写了小树与爷爷的关系,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文字活泼,富有情趣,且配有两幅生动形象的插图,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

  课文简短,内容通俗,可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活泼好动,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所以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切实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准确地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要结合朗读,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10

  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树立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和练*朗读。

  2、理解重点词语

  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花草树木的关系

  教学准备

  1、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爷爷和小树的头饰。

  2、收集有关树木为人类做贡献,人类为保护树林做了哪些事的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或挂图:猜想一下这两幅图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先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再猜想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个发生在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板书课题)说说你怎样记住爷字。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问: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中写的是谁吗?(指名回答)

  一个是人,一个是树,人和树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学了课文以后你就会明白了。(教师设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

  二、对话*台

  (一)初读

  1、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你大声地读一遍课文,然后说给同桌听。

  2、再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多读几遍。

  3、指名读文,集体评议,说说在爷爷和小树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他们整体感知课文,学会倾听,边听边思考,正确评价他人。)

  (二)识字

  1、今天我们学*的这10个生字,你现在认识了几个?是怎样认识的?

  (了解学生的认字情况,交流识字途径和识字方法,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及时给予鼓励,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2、出示到、冷、伞、热你能说出这些字的偏旁吗?你怎样记住这四个偏旁?

  3、拿出生字卡片组内先交流识字方法,然后互考。

  4、比比谁的小主意最好,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这些字吗?(比如用熟字换部件、换偏旁,用事物的样子记住字形,用看图猜字的方法识记等等。)

  5、开火车读生字生词。

  6、游戏:找朋友。

  (将本课生字的偏旁和部件分开,做成头饰,让学生找朋友,组成本课的生字。)

  (三)朗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谁读得最正确。

  3、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暖和的和读huo,不要读成hé,要反复纠正。)(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读书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语文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四)讨论

  1、思考:通过朗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采用质疑问难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不、开,认读。你会写这两个字吗?(书空)

  2、引导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看每一笔都写在什么位置。

  3、指导书写。(提示:不字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起笔。开第三笔是竖撇。)

  4、自由练写。(提示边写边观察,注意写好每一笔。)

  5、展示学生作品,评出最佳作品在全班展出。

  (让学生养成正确写字的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读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2、游戏:小小擂台赛。男女生对抗,比赛认读生字和生词,其他同学当评委,最后的胜利者是小擂主。(采用多种方式让生字和学生多次见面,在生字的复现中巩固了识字。)

  二、熟读课文

  1、看课件或插图,多种方式练读课文,如:分组读,同桌练读,你读我听,男女生赛读,等等。

  (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练读,要耐心地纠正学生的字音,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课件演示冬天的情景,说说小树在寒风里会说什么?爷爷是怎么做的?边读文边想一想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

  3、演示夏天的情景,夏天到了,小树是怎么做的?他会说些什么?边读边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可做动作理解)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怎么样?让学生读中体会。

  (再现课文的情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渗透读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同时创设了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爷爷美好的心灵,感悟人与树之间的和谐关系,突破了教学重点。)

  4、课文表演

  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情节。

  (根据学生爱表现、好玩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知识积累

  出示课后读读说说中的词语: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树、漂亮的衣服、雪白的云朵。指名读,你能仿照例子把后面的横线补充完整吗?

  四、小结

  人和树是有密切联系的,爷爷保护了小树,小树就能茁壮成长,并且为人们做许多的事情,如:可以乘凉,可以美化环境,可以净化空气等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爷爷那样保护小树!

  五、写字

  1、出示四、五,指导认读。请你试着写一下这两个字。(书空,学*新笔画竖弯,引导学生注意四的笔顺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分析笔画的分布情况,特别是要注意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

  (使学生逐步养成从整体观察,从主要特征着眼的好*惯。)

  3、教师范写。(注意示范竖弯的写法: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五第二笔是竖,行笔略向左斜。)

  4、学生练写。

  (在写字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个别辅导,要结合学生的书写困难,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5、评议。

  六、扩展学*

  1、课件出示小树遇到长虫、干旱、缺乏养料、有人伤害等画面,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小树?

  2、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树木为人类做贡献,人类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的资料。开小记者会。(此项活动如果课上时间不够,可以利用活动时间进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随课文识字,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2.再读课文,感受领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难点:

  识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朗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昨天你们预*了第五课,把你喜欢的树画下来了吗?谁愿意把自己的画贴到黑板上?

  2.学生上讲台贴画。

  3.大家画得很美,说明大家都很喜欢小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与小树有关的课文,相信学完这篇课文后,同学们会更加喜欢小树的。

  4.师板书课题,生看大屏幕齐读课题两遍。

  5.“爷爷“这两个音节有什么不同?生答,师讲解后领读课题一遍。

  6.这篇课文藏着十个生字宝宝,老师把它们全找出来了,请看大屏幕。

  二、整体感知,随文识字

  1.出示课件:内容为本课要求认识的十个生字。

  2.小组合作学*:想记哪个字,会记哪个字,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4.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认读生字,。

  5.认识四个新偏旁。

  6.把生字宝宝放回课文,生自渎课文。

  7.男女生比赛读课文。

  8.分自然段指名接力读课文。

  三、感受领悟

  1.出示课件,画面为: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北风一阵阵刮过,地上有许多落叶。小树在寒风里会说些什么?请生上台带头饰表演。

  2.课件画面:课文第一幅插图。爷爷在做什么?“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还有哪些东西也能让人觉得暖和。

  3.分组读第二自然段。

  4.课件画面:夏天到了,小树长得很茂盛。你觉得小树长得怎么样?你想夸夸小树吗?四人小组再次合作讨论:小树为什么能长得那么好?

  5.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

  6.听着你们读课文,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你们愿意帮我解决吗?为什么说小树是一把“绿色的小伞”呢?谁愿意帮我?

  7.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怎样?(高兴)那就让我们把爷爷这种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吧!全班一起读第三自然段。

  四、拓展学*

  1.小树为爷爷遮挡住了夏天炎热的阳光,其实,树木对人类的贡献可多着呢,你知道的还有哪些?

  2.课件出示小树遇到干旱、缺乏养料的画面。看到这些小树你有什么感觉?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小树?

  五、总结

  1.是的,只要我们对小树好,按时给它治病、穿衣,小树也会回报我们的。它能够为我们遮挡炎热的阳光,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等。不仅对树,对任何一种事物,对人都是这样。只要你对他们好,你就会得到回报。记住有付出才有回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爷爷那样保护校园的每一棵小树,爱护身边的每一棵树木,那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城市就会像你们画上的那么美!

  2.课件出示:人类爱护树木,树木回报人类。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第一册第一组“课文”部分的第五篇课文,前面四篇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现,《爷爷和小树》第一次以段落形式出现:第一段是总起,交代“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第二段和第三段是对比描写,从冬天爷爷给小树穿衣到夏天小树给爷爷遮阳这两个方面叙述人和树之间的亲密关系。

  教学《爷爷和小树》时,我在谈话导入后,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由于是一年级,重在识字,识字与阅读的相结合,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放手让学生合作学*,实施开放式教学,学生活动多了,使学生得到了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聪明智慧的良机,大大激活了学生思维。

  在感受领悟课文时,我以读为本来激发学生的情感。组织学生对课文整体感悟,从图片的观察入手,以读代讲,以读感悟。通过朗读、讨论等形式,学生感受到树木对人类的用处及应该保护树木,引申了做人的教育。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大力提倡的。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教育的殿堂。我们要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教材的各种道德因素,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学生前面接触的都是儿歌,这是首篇以故事形式出现的课文,可学生大部分能带着感情来读,能在阅读实践中逐步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同时,这节课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在教学过程中感受领悟环节有些仓促,在朗读指导方面,设计的朗读形式有的都没有用,在层次上的提高也不是很明显。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爷爷和小树》是人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这一单元的学*,学生不但可以从课文中识字,还可以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3.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认识10个生字,正确书写4个汉字。

  【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对学*汉字不陌生,但是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容易冲淡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如果复现次数不够的话,识记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本设计力求无意记忆与有意记忆交替进行,使课堂中学生听和说的语言实践活动时间猛增,从而达到识字目的。

  【教学策略】

  小学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但识字不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全部。本设计遵循儿童学*记忆的规律,不把学汉字与学语言割裂开来,以听读为主线,注重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让学生在听读实践中反复多次和汉字见面,最终化生为熟。

  【教学过程】

  一、导读板块:

  1、 师生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穿着衣服的小树吗?

  (预设谈话范围:在哪里见过?什么样子的? )

  2、 教师小结:播放收集到的小树“穿衣”的图片或录像资料。

  3、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

  4、 认识生字:爷(指导学生识记)

  二、初读板块:

  1、识读课文,学生听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笔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识字,把已经认识的字擦掉。

  2、检查识字情况,师生交流。

  (1)出示第一个自然段,请学生认读,重点指导生字“棵”的读音。

  (2)出示第二个自然段,指导学生认读,重点指导“到、给、穿、暖、冷”的读音。

  (3)出示第三个自然段,指导学生认读,重点指导“开、伞、热”的读音。

  3、请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课件出示生词:

  爷爷 一棵 到了 给小树穿上 暖和 不冷 撑开 小伞 不热

  (指导学生读准*翘舌音,前后鼻音)

  4、巩固识字

  (1)找一找:请你到生字表中找一找,下面的偏旁藏在哪些生字中?

  利用课件出示几个新偏旁:灬 冫 亻 人 刂 父

  (2)配一配:出示几个偏旁和部件,看看哪些偏旁和部件能够组成新字。

  (偏旁、部件略)

  (3)猜一猜:看图猜字

  “棵”(左边画棵树,右边画个果子。)

  “穿”(上面一个洞口,下面一排牙齿。)

  “伞”(画一把带把的花雨伞。)

  5、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轮读,互相评价。

  (2)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开展朗读比赛。教师相机指导把课文读通顺、读熟练。

  (3)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教学资料: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5课(第一课时)

  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ㄥ”和“刂”

  2、会读课文。

  3、体会人与小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

  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会读课文。

  学具准备:生字卡片,偏旁组字卡。

  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明白此刻是什么季节,感觉怎样,我们穿什么?你们看这棵小树(边说边画)叶子已经掉光了,北风呼呼地刮着,他感觉怎样,又会说些什么呢?你怎样帮忙他?有位老爷爷和你们一样也想帮忙小树,他是怎样帮忙的呢?这天我们就来学*(板书)5爷爷和小树。认识“爷”字

  (联系天气变冷的实际及形象的笔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唤起他们对小树的同情与关爱,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看图练*试读课文,找出应注意读错的字“和huō”,指名读课文

  三、自学生字

  1、提问:*时你们用什么方法自学生字?(①在书上画字②拼读③组词④记字形……)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学会。

  3、有不会的组员互相请教。

  这样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自学潜力,同时也为学生自主探索、代表作交流带给了最好的空间。

  四、检查自学生字状况

  1、提出自学中不明白或不清楚的地方,集师生共同解决。

  2、指名在书中读生字词。

  3、出示卡片拼读。

  4、两人比赛读。

  5、开火与读。

  6、认识偏旁“刂、冫、灬、人”记忆字形(介绍好的识记方法)

  7、找朋友:出示偏旁组字卡,组织做游戏,如:“父”和“卩”好朋友,它俩合起来就念yé。

  8、找生字全体看前边生字抢读。

  9、组员互查、共同帮忙有困难的同学。

  (透过各种形式比赛认读,识记字形,合作互助,使枯燥的识字变得生动活泼用心主动,既检查了自主学*的状况,又很好地巩固了自学成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五、初读课文

  1、读文认识自然段:(每自然段讲一个意思。每自然段前有个明显标记,即空两格。一个自然段可一句话,也可几句话。)

  2、读文找出不明白地方:如“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绿色的小伞”指什么?

  3、读文领悟人与树关系。想象表演。

  提示:寒冷的冬天,小树感觉怎样,它会说些什么,老爷爷会怎样做,怎样说夏天呢?爷爷感到怎样,会怎样说,小树呢?

  4、小组合作表演

  5、指名表演

  (透过想象表演,充分调动了学生读文的用心性,同时丰富了课文资料深刻地体会了人与小树的关系)

  六、总结:

  你本节学会了什么?怎样学会的。你感到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教材分析:

  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体现了人和树之间密切、和谐的关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

  2、认识刂、冫、人、灬四个偏旁。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4、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准备:

  1、字卡

  2、画有冬天和夏天小树的黑板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你们喜欢小树吗?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一篇有可爱的小树的课文。

  板书课题:爷爷和小树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吗?

  (利用亲切的对话,引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下面的学*做好情感上的铺垫,针对课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自读课文,学*字词

  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寻答案吧。自己拼拼拼音,读读课文,拿也铅笔划一划不认识的字。

  (在自读时,要求应具体、到位,另外,引导自读时语言应尽量带有鼓励性。在学生读课文时,培养学生读读划划的*惯。)

  教师指导

  你有哪些字不认识?从字卡里找出来,贴到黑板上。

  (让学生找不认识的字,利用这种生字呈现方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以使其集中注意力。)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优选【10】份(扩展7)

——《爷爷和小树》教案 (菁华5篇)

  爷爷和小树

  教材简说: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孩子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一、教学要求:

  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 开 四 五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 子 门 月4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4个偏旁部首。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采取观察法和发现法。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认识十个生字,5个偏旁,理解课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1、 启发谈话: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2、 揭示课题:爷爷和小树

  二 自读课文

  要求:

  1、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思考:爷爷为小树做了什么?小树又是如何报答爷爷的

  三 检查朗读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 认识自然段

  3、齐读。

  四、 学*第一、二自然段

  1、 看图:小树在寒风中会说什么?

  2、认识其中的7个生字;3个偏旁。

  3、爷爷在做什么?为什么?

  4、、 理解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稻草)为什么要给小树包上稻草呢?说明什么?(爷爷非常爱护小树)

  5、小树的心情如何?如果你是小树,你会说什么?

  3、 指导朗读

  五、 学*第三自然段

  回忆第二段的内容、学*过程,学*第三段

  1、看图:这是什么季节?小树有什么变化?小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

  2、小树又是怎样帮助爷爷的?

  1、 认识其中的三个生字,1个偏旁。

  2、 理解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小树能长得那么好呢?

  3、指导朗读。先读第三段,再读全文。

  六、扩展

  想一想:人们为数木做了什么?树又为人们做了什么?

  七、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给同位听听。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生字,认识新笔画。

  二、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做送信游戏,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2、指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巩固练*

  1、 认记生字(选部件拼字)

  2 、完成课后的读读说说。

  七、 指导写字

  1、 认识要掌握的新笔画

  2、 指导书写。

  八、 把课文内容表演一下

  九、 拓展练*

  1、 你知道为什么要保护小树吗?

  2、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保护小树的做法。

  十 再次巩固生字

  1、 认读。

  2、 扩词。

  十一、布置作业:

  把学写的生字写一行,每个生字练*口头组词。

  3、小小竹排画中游

  教材简说:在景色秀丽的江南水乡,一个小男孩撑着小竹排顺流而下,观赏着*美丽的风光,感觉自己如同在画中游览一样。全诗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节奏感强,适宜学生诵读。

  资料袋:简介江南鱼米乡;古诗:《江南》

  一、教学目标:

  1、会认排、中等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3个生字。会人种笔画:横折、横折钩和3个偏旁:山、木、艹。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和朗读课文。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生词卡片。

  四、教学方法:

  采取朗读法和情境法授课。

  五、设计思路:

  为了让学生有感而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形象性、鲜明性的特点,蒋形、声、色、义、情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悠扬的民乐声中,欣赏优美的江南风光动画,借此理解课文内容,并产生情感共鸣。

  安排两课时。

  一、检查生字: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爷爷和小树》的生字,下面老师检查一下好不好?(请出咱们的生字宝宝,齐读,开火车比赛!你们这么棒呀!老师相信你们这节课的表现回更出色!给自己鼓鼓劲

  二、质疑导课

  小朋友们齐读课题!读完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呢?(生答)那么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爷爷和小树》。

  三、课文学*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两人对读,可以表演读)?

  2、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图片)

  3、生边讲故事老师边问:课文当中是怎样写的呢?(图片出示出现字幕)

  4、理解第一幅图

  (1)数数共几句话?读第一句:你知道小树的衣裳是什么吗?(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草帘)看到这里,哪位聪明的小朋友又要提问题了?(边提边找学生回答)

  (2)教师点拨:小树为什么要穿衣裳?(冬天;若不穿小树会被冻死)

  (3)出示。课件:寒雪中的小树风声)

  (4)看着这纷飞的雪花,听着这呼呼的风声你的感觉会怎么样——冷,小树和你一样也会感觉很冷,它在寒风里会说些什么呢?谁能表演给大家看呢!

  (5)老爷爷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为了不让小树受冻,给小树穿上了所以小树就可见老爷爷对小树是多么的爱护呀!

  板书:爱护

  (6)谁能有感情的读出爷爷对小树的细心爱护(重点放在“冬天、暖和、不冷”)再找学生读。

  引入:如果你是小树老爷爷这么照顾自己你会怎么说?小树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它却认真地做了,我们看小树又是怎样感谢爷爷的呢?

  5、(展示第二幅图)。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先读课文,再互相提问题。看哪个组提的问题多,回答的好。

  6、小组回答教师点拨:

  (1)“绿色的小伞”在这指什么?枝叶茂盛的树冠)

  (2)爷爷为什么不热了?

  延伸:可见人和树之间应当互爱互助(板书)

  如果你是爷爷,在树阴下乘凉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喜悦)

  请把小树对爷爷的报答之情及爷爷那种满足、喜悦读出来!

  (3)、听录音,感受人和树之间的那种友爱互助的感情

  四、想象练*

  (爷爷和小树就是这样一年一年地过去了,它们之间永远那么友爱,你能想象一下春天春暖花开的时候,秋天果实成熟的时候,它们又在干什么吗?(出示。课件:编故事——)

  五、拓展天地

  1、孩子们,你们看,不管是新春,还是盛夏;也不管是深秋,还是严冬,爷爷和小树都在互相帮助,互相照顾,此时此刻,你要说些什么吗?(保护树木)

  2、当然了,在我们周围也有好多热爱环境,保护树木的人,在他们的努力下,树木长得可茂盛了,你想看吗?(展示树木图片),这些树长得这么高大、这么茂盛,这么喜人,凝聚了多少人辛勤的汗水呀!

  课件:滚动的字幕:爱护树木,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因为树木无时无刻不在回报我们。(伴有歌声)

  歌声中,齐读字幕内容

  老师结语:(略)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认识笔画竖弯和“刂、冫、人、灬“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朗读。

  【教学准备】

  1、学生预*课文。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导入

  认真看图,说一说这两幅图说了一个什么样的小故事?

  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上着重号。

  小朋友们看,生字宝宝都到老师这里集合了,我们先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1、出示课件(本课的生字),给你喜欢的生字组一个词。

  2、生答

  3、老师给每一个生字都组了一个词,看你认识他们吗?

  4、老师领读

  5、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但一定向小朋友说清楚怎样读。

  三、开火车读生字

  生字宝宝还要考考我们,接下来我们开火车读生字,看看今天的火车能不能从头开到尾。(课件随机演示)

  同学们都是识字的能手,哪个小朋友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样和这些生字宝宝交上朋友的呢?(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学偏旁“刂”、“灬”、“人”、“冫”。)

  四、游戏:给小树治病

  有一棵小树叶子都黄了,森林医生给她诊断之后,原来是生了虫子,这些虫子都是一个个生字,我们小朋友都来当医生,帮她治一治好不好?

  现在老师把这些生字宝宝都带回课文里,你还认识吗?学生自读课文,把你认识的生字的着重号去掉?

  五、教师范读课文

  告诉学生什么是自然段,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说一说:如果你是小树,你会对爷爷说什么?我们学校校园里也有好几棵小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

  【教材简说】

  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家门口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保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朗读。

  【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竖弯,和父字旁,立刀旁,两点水,四点底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课前准备】

  1、学生自制生的卡片一副。

  2、课文插图两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师:今天,我们要学*一篇新课文,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板书:爷爷和小树。)

  2、学生读题目后,教学“爷”,谁能记住爷?

  3、出示:“爸爸──爷爷”学生观察后,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读音上:第二个字都读轻声。字形上:都有“父”字头,学*偏旁“父”字头。你还知道哪些父字头的字?)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过渡:带着你们的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

  1、大声自由地读课文,提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一拼,也可以问问同学、老师,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字词。

  ⑴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一棵、到了、给、穿上、暖和、爷爷、不冷、撑开小、小伞、小热。

  ①自己拼拼读读。

  ②小老师带读,并说说读时要注意什么?(“穿”是翘舌音,“冷”后鼻音,“伞”是*舌音,“暖和”的“和”不要读成“he”)

  ③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教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教学新偏旁:“刂”、“穴”、“两点水”“……”

  ⑵游戏:玩卡片。

  ①同桌互玩:你考我,我帮你。

  ②摆长龙:师读一个,学生摆一张卡片。

  3、指导写字:“不、开”:

  ⑴指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不、开”的笔顺,先描再独立写二个。

  ⑵同桌比比,谁写得好。

  三、再读

  1、同桌互相对读课文,比一比谁读的好。

  2、分自然段指名读。

  ⑴讲解“自然段”:这篇课文和前面的课文不一样,出现了自然段。(另起一行,前面空两格的为一自然段)

  ⑵标出自然段序号:大家找找,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给他们标上。

  ⑶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难读的句子可多读几遍)。

  四、学*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

  3、用“我家门口有……”说话。

  小结:这棵家门口的小树和爷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下节课学*。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一个儿童的口吻生动地说出人和树的关系:人类保护树木,树木为人类造福。

  全课共有三个自然段,两幅插图。

  第一段写的是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让小树暖暖和和过冬。所配插图画面是:爷爷在认真地给小树的树干捆绑稻草。

  第二段写的是天热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让爷爷在树荫下乘凉。所配插图画面是:夏天,小树枝叶茂盛,爷爷悠闲地扇着大芭蕉扇,在树荫下乘凉。

  第三段赞扬爷爷和小树真好。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知道课文中的“衣裳”、“绿伞”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爷爷真好,小树真好。”要切实引导学生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准确地理解意思,使他们初步学*到联系句子,联系课文理解词句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爱护小树,从小要为绿化祖国出力。

  2。初步学*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课文中理解意思的方法。理解“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爷爷真好,小树真好。”在课文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案

  1。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学3个生字;初读课文;指导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学5个生字;指导读第二、三自然段;指导了解课文内容;练*背诵。

  2。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

  课时要求:

  初读课文,认识全课生字,掌握其中3个生字的形和义;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的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谈话激趣。

  1。板书课题

  6爷(y6)爷和小树(sh))

  2。指名读课题,想一想:课题中写了谁?(爷爷)写了什么?(小树)随着

  树”的图片。

  3。教师设问,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课题写了“爷爷”,写了“小树”,中间用“和”连起来,其中一个是人,一个是树,人和树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认识全课生字,学会三个生字。

  1。请学生打开书,自己指读课文一遍,做到看拼音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读不好的句子可多读两遍,然后看田字格范字认读生字的音,最后看读课文一遍。

  2。出示生字小黑板,指名认读全课八个生字。

  3。指导学“衣、裳、伞”三个生字的形和义,并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伞”

  ①先指名按部分加笔画的方法记字形,再举起一把伞,引导学生利用伞

  ②指名说说伞有什么用?(伞可以挡雨,可以遮挡阳光,到了夏天太阳当头照时,打开伞就凉快多了)。

  ③先指导观察田字格范字,然后照范字写两个“伞”,上宽下略窄;上短下长,第一笔从竖中线起笔,第三、四两笔斜压横中线,最后一笔“丨”压竖中线写。

  (2)出示生词“衣裳”

  ①指名读词,说明“裳”要读轻声。再说说什么是“衣裳”。

  ②指名按笔画记“衣”的形,然后照田字格范字写一个“衣”字,注意第二笔横要比下边的大撇、大捺写得窄。

  ③指导记和写“裳”字的形。先告诉学生“裳”字上边是个新偏旁叫小字头,“小字”作字头,竖钩要变成竖,左点往右下点,右点变成撇。再让学生按部分记“裳”的形。指导写两个“裳”字。“裳”字容易写长,让学生观察田字格范字时,要着重让学生看清横中线上是哪些部上。“冖”和“衣”字的撇捺要写得一样宽。

  4。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然段序号。先指名读,说全课有几个自然段。(3个)再指名3人按自然段读,读后组织学生按声音清楚响亮和正确的要求评议,订正读错的地方。

  ——课中休息——

  (三)指导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注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

  2。理解句子

  在黑板上出示第一句话: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1)指名读。

  (2)引导理解。

  ①这句话写了谁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爷爷)写了爷爷做什么?(给小树穿稻草衣裳)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②句子中的“衣裳”指的是什么?要引导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当中初步学*到把词放在句子中理解意思的方法。告诉学生要想知道“衣裳”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认真读句子,在句子中找答案。当学生经过读句思考回答正确后,教师要在句子中把“衣裳”指的是“爷爷给小树穿上的稻草”用线画出来,使学生清清楚楚地看到句中词与词之间的联系,注意了这个联系,就能确切地理解意思。

  ③看插图(1)问稻草是“穿”上去的吗?课文里为什么这么说呢?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刚学过的方法认真读句子,想想句中把稻草当作什么,所以才这么说。

  (3)指导读。读的时候要把为什么要给小树穿衣裳,穿什么样的衣裳读清楚。

  小树有了稻草衣裳怎样?在黑板上出示第二个句子:小树不冷了。指名读,要强调“不冷了”。

  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第一自然段,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先自己试背,然后指名背或齐背。

  第二课时

  课时要求:

  理解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五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过渡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过第一自然段,知道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保护了小树。几年以后,小树长得怎样了?我们继续学*课文。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注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

  2。理解第一个句子。

  ①指名读。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撑是什么意思?(教师可用动作演示)。

  ②句子中的“绿伞”指的是什么?要引导学生读句子想,因为绿伞是小树撑开的,所以它应该是长在树上的密密层层的枝叶,即树冠。在这基础上让学生看插图加深印象。

  ③枝叶是“撑开”的吗?可课文为什么这么说,请联系句子想想,然后回答。

  ④指导读。读的时候把小树为什么要给爷爷撑开伞,撑开什么样的伞读清楚。

  (2)理解第二个句子。

  小树给爷爷撑开了绿伞,爷爷怎么样?指名读,强调不热了。

  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第二自然段,把句字意思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句子

  “爷爷真好,小树真好”。是本段仅有的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要想知道,就要联系全篇课文去想,想想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理解句子的意思就是要放在课文中去想。请你用这个方法想句子的意思,然后说说。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优选【10】份(扩展8)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材简说:

  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孩子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4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4个偏旁部首。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采取观察法和发现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十个生字,5个偏旁,理解课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启发谈话: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2、揭示课题:爷爷和小树

  二、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爷爷为小树做了什么?小树又是如何“报答”爷爷的

  三、检查朗读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认识自然段

  3、齐读。

  四、学*第一、二自然段

  1、看图:小树在寒风中会说什么?

  2、认识其中的7个生字;3个偏旁。

  3、爷爷在做什么?为什么?

  4、理解“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稻草)为什么要给小树包上稻草呢?说明什么?(爷爷非常爱护小树)

  5、小树的`心情如何?如果你是小树,你会说什么?

  3、指导朗读

  五、学*第三自然段

  回忆第二段的内容、学*过程,学*第三段

  1、看图:这是什么季节?小树有什么变化?小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

  2、小树又是怎样帮助爷爷的?

  1、认识其中的三个生字,1个偏旁。

  2、理解“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小树能长得那么好呢?

  3、指导朗读。先读第三段,再读全文。

  六、扩展

  想一想:人们为数木做了什么?树又为人们做了什么?

  七、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给同位听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生字,认识新笔画。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做送信游戏,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2、指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巩固练*

  1、认记生字(选部件拼字)

  2、完成课后的“读读说说”。

  三、指导写字

  1、认识要掌握的新笔画

  2、指导书写。

  四、把课文内容表演一下

  五、拓展练*

  1、你知道为什么要保护小树吗?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保护小树的做法。

  六、再次巩固生字

  1、认读。

  2、扩词。

  七、布置作业:

  把学写的生字写一行,每个生字练*口头组词。

  【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材说明】

  课文以图中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

  【教学重点】

  认记生字、理解重点语句和练*朗读。

  【教学设计】

  一、引言揭题,激发兴趣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熟悉的朋友。你们听,他在说什么了?(课件出示:小朋友们好,我是小树,你知道我能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人们为保护我做了哪些事情了?)

  2、小朋友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第5课〈爷爷和小树〉。

  3、读了课题,小朋友们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1、这么多的问题,我们还是一起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小朋友们快快行动起来,翻开书69页,借助拼音读读课文吧,遇到生字宝宝可要和他打个招呼哦!

  2、大家看,生字宝宝都到老师这里集合了,谁愿意跟他们打个招呼啊?(出示生字卡片)

  3、他们和别的生字宝宝站到了一起,你还认识他吗?(带拼音读词)

  4、小朋友们真聪明,可是生字宝宝还想考考大家,他们重新站了队,谁还认识他们?(去掉拼音读单个生字)

  5、小朋友们真棒,谁能给你喜欢的字组组词,说说话?

  三、再读课文,读对读通

  1、小朋友们真是识字的小能手,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注意读通读顺,觉得自己读好了就读给小组里的小伙伴听听,互相提提意见。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这个小朋友在读的时候,其他的小朋友应该干什么啊?咱们就比比,谁是最细心的孩子。

  2、大家发现了吗?这篇课文和我们前面学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就表示一个自然段。大家找找,哪是第一自然段?像老师这样给这个自然段,戴上一顶小帽子。

  四、分段指导,读懂课文

  1、小朋友们找的真准,谁能读读第一段?

  2、读的真好,再读读第二自然段?

  理解暖和的衣裳:大家看看图(课件出示),谁知道暖和的衣裳指什么?为什么说稻草是暖和的衣裳了?

  谁知道可以说暖和的什么?(暖和的)

  这么冷的冬天,小树穿上了衣服,多暖和啊!谁再来读读?(指名读)

  大家想想,小树是什么心情?谁来读读这一段?(自读、指名读、齐读)

  3、小朋友们读的真好,我也想读,谁愿意教我读第三自然段?请小朋友们先自己读一读吧,想想应该怎么读,然后来教我,好不好?(学生自己练读)

  理解绿色的小伞:绿色的小伞指什么?(课件出示)为什么说树冠是绿色的小伞了?

  那你为什么要教老师这样读啊?

  4、夏天,爷爷不热了,冬天,小树不冷了,他们多高兴啊!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文。大家想想,爷爷和小树会说些什么了

  5、小朋友们不但生字学的好,课文也读的好,现在,我们来举行一个朗读比赛。请大家分小组准备,然后我们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参加比赛。

  6、请小评委们听仔细了,你最喜欢谁读的?

  7、表情朗读。

  【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フ”和“人、刂、灬、冫”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词语和练*朗读。

  【学*难点】

  “穿”与“窗”的区别,“不”的书写,“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的理解。

  【学*准备】了解树木有哪些作用和人类可以为树木做哪些事。

  【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要点】初读课文和学*生字。

  【学*过程】

  一、复*旧知 导入新课

  1、朗诵表演儿歌《轻轻地》

  你知道了什么?小兔和小狗是怎样做小草的好朋友的?

  2、小兔和小狗是小草的好朋友,爷爷和小树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是怎样做好朋友的,他们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爷爷和小树》中去寻找答案吧!

  3、齐读课题,学*“爷”:看到了“爷”,你有什么想说的?(与“爸”的联系和区别)

  二、初读课文 认识自然段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做到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汇报圈出来的生字,小老师带领读,同桌互读,纠正读音,汇报正音情况,开火车读,个别读。


爷爷和小树教学反思优选【10】份(扩展9)

——小学《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菁选

小学《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9个字。

  2.认真观察两幅图,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认真看图,理解课文内容,发挥学生合理想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发挥学生合理想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爱护花草树木吗?*时是怎样爱护它们的?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呀?今天我们学*课文的第2课,爷爷和小树(教师板书)齐读课题,什么事把爷爷和小树联系在一起的呢!快快打开书看一看。

  二、指导学生看图

1.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图上画的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出示第二幅图

  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3.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描述这两幅图上,打开书。

  三、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本课的生字和会认的字。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同桌互相交换检查,看看画出的字和标出的自然段是否正确。

  4.抽读生字和会认的字。指导学生读准“有、穿、冷、热”这几个字。

  四、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1.自己读读第一段

  (1)提问:读后你知道了什么?文中的“我”指的是你自己吗?

  (2)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

  (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3)学生自己练*读。

  (4)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5)指名读。

 2.学*第二自然段

  (1)自己出声读第2段,边读边标出有几句话。

  (2)同桌互查标句子是否正确,互查后说说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板书:穿衣,不冷。

  (4)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5)学生练*读,同桌同学互读。

  (6)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7)引发学生想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对爷爷说些什么呢?(目的是通过小树感谢的话,进一步体会人类对树木的保护。)

  (8)出示填空练*,为背诵打好基础。

  ()天到了,()给小树穿上()。小树()了。

  口头练*填空后,试着背一背。

 3.学*第三自然段

  (1)自读这段,边读边标出有几句话。

  (2)请两名学生读这段,读后教师提问:“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

  板书:撑伞,不热。

  (3)教师提问:夏天,绿色的大伞指的是什么?看图说一说,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

  (4)请同学读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5)学生练*读。

  (6)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7)指名读,读后评议。

  (8)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小树还能为人们做些什么?(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树木对人类的作用,人们离不开树木。)

  精选阅读

  《爷爷和小树》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爷爷和小树》一课以图中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

  1、学*语言是语文课的根本任务。在教学《爷爷和小树》时,我至始至终围绕着字、词、句、段、篇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

  第一环节复*生字词,我设计了“我来比划你来猜”、“猜字谜”、“邀请字朋友做客”等趣味性十足的游戏,既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又达到了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复*巩固生字词的目的。在学*课文环节中,我先出示四个词语,在学生自主搭配的基础上,在进行词语搭配的`拓展训练,再出示“穿上”和“撑开”两个动词,通过动作演示体会“撑开”的意思后再次进行词语搭配,达到学*语言和积累词语的目的。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时,我安排了用“因为……所以……”进行句子训练。课文仅代表性地安排了冬、夏两个季节,我通过补白,设计进了春、秋两段,在经历文本时,又超越文本,通过拓展练说、内化迁移,有效地运用了语言。在课末,我回归整体,把课文改成小诗,做到美读升华,活读课文。模仿写诗更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个性化的想象说话,促进学生多角度、有创意、深层次的阅读。在《爷爷和小树》一课中,我安排了大块的想象说话环节。

  在学*课文中,我设计了如下的想象说话训练: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吹着,在风中的小树,你想说什么啊?穿上暖和衣裳的小树们,现在你想说什么呢?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身上,小朋友你有什么感觉?在树下乘凉的爷爷,你想说什么呢?在拓展训练中,我又设计了两个想象训练:美丽的春天到了,给,小树。金色的秋天到了,给,爷爷。立足于文本的想像说话训练,加深了学生对爷爷和小树的感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

  “细节决定成败”,在教学《爷爷与小树》这课后,听课的领导和老师给了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反思自己的课堂,发现问题确实不少,如在动作演示“撑开一词时,当学生懂事地把伞合拢时,未能抓住教育契机,渗透“撑开——收拢”这一反义词训练;有学生说出“五彩的彩虹”时,我竟然充耳不闻;一位学生说了一句不太完整、规范的话,我纠正了他,却没让他再次重复,失去了一次训练语言的机会;因为时间没有控制好,以致于把自编诗留到了课后,要知道我面对的学生是才入学不到两个月的一年级孩子。课堂是孩子们的课堂,课堂只有为了孩子才精彩!

  《爷爷和小树》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有三个自然段五句话,写天冷了,爷爷爱护小树,照顾小树;天热了,小树给爷爷遮挡烈日,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文字活泼,富有情趣,且配有两幅生动搞笑的插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根据课文特点和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本课第一课时可透过“看、读、演、议”进行教学。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资料,明白就应爱护小树,初步懂得一些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参加讨论并且发言。明白“衣裳”、“绿伞”在句子里指的是什么;明白“爷爷真好”、“小树真好”的原因。

  3、学会本课生字词。认识“小字头”和“四点底”。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能够积极参加讨论并且发言。明白“爷爷真好”,“小树真好”的原因。

  教学难点:

  能够积极参加讨论并且发言。

  教学过程:

  一、看――了解图意,培养观察潜力

  出示多媒体课件:

  1、爷爷给小树“穿衣服”的活动画面,孙子好奇地问爷爷什么。

  2、爷爷在树下摇扇乘凉的活动画面,孙子高兴地在树下边跑边叫。

  边出示图画边指导学生整体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再分别说说图上是什么季节,小树长得怎样样。爷爷在干什么。孙子会问爷爷什么,爷爷怎样说。可同位互说,指名说,把话说完整、说清楚。

  二、读――弄懂课文,培养读书潜力。

  课文较短,且通俗易懂,可引导学生透过自读自悟的方法理解课文资料。可这样引起读的兴趣:刚才同学们看得认真,说得更好,书上有没有你说得好呢?

  1、图文对照,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把本课生字和要求认识的字在文中画出,并多读几遍。

  3、检查读书状况

  (1)利用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2)检查读书时可指名分段读、同位对读、指读全文。注意纠正*、翘舌音,轻声音节的读法。注意指导长句子的读法。

  4、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5、细读课文,引导自悟。

  (1)说说小树在哪里。

  (2)天冷了,谁帮谁做了什么?“衣裳”指的'是什么?小树还能够穿什么“衣裳”过冬?

  指导学生怀着高兴的情绪读第1自然段。

  (3)图文对照,自学第2自然段。

  天热了,谁帮谁做了什么?

  “绿伞”指的上什么?并用“绿”练*说话。

  朗读提示:图上的爷爷和孙子情绪怎样?该怎样读好这段话?

  (4)齐读第3段

  结合课文资料讨论:为什么说“爷爷真好”、“小树真好”?

  指导学生用赞扬的语气读第3自然段。

  6、赛读。

  经教师指导,同学都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这时可让同学分组比赛读,每组选出最好的再比,可配上轻快的音乐。

  读完后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以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

  在学生读熟,读出感情后,可再进行背诵练*。

  三、演――深化理解,培养口语交际潜力

  教材只是例子,能够灵活运用,借助文中直观形象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人物对话的资料,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激发学生学*和创造的热情。

  创设情境:大屏幕展示文中的两幅插图,在黑板上画出大大的房子,并配以适宜的音乐。

  让学生3人一组分别扮演爷爷、孙子和小树。尽量让更多的小组有机会上台表演,要求在课文基础上有所发挥。

  例:

  孙子:爷爷,外面这么冷,您在干什么呢?

  爷爷:我们冷,小树也会冷的,我要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它就不会冻坏了……

  小树:(微动着树梢,用双手做树梢)谢谢爷爷,我真的不冷了,以后,我也会帮忙您的。

  四、议――发散思维,增强环保意识

  1、小树和爷爷的关系怎样?

  2、如果没有人的帮忙,小树会怎样?村木会给人带来什么好处?

  3、你帮树木做过什么?今后打算帮忙树木做点什么?

  根据小组讨论交流的状况,教师总结。

  一、教材分析

  《爷爷和小树》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视觉、孩子的语言,叙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冬天,热心、慈爱的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树为爷爷遮阳。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富有人情味的图画。人与树的关系是亲密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人与自然也应当是和睦相处的,而我们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更应当互帮互助。

  二、设计意图

  1、小学1——2年级要认读生字1600——1800个。同时又要让学生在起始的阅读教学中,感受到阅读课文兴趣,因此,本课教学中,力求落实好10个生字以及5个偏旁的教学,同时,把认读生字放在课文中去理解体会;让学生在整体的朗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力图很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2、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的优势来解读课文,认读生字,掌握偏旁。教学设计中,通过让学生“说、认、读、找、比”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通过质疑、讨论,来突破“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这两个阅读理解的难点。

  3、运用想象,延伸课外。小学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课富有童趣,从而设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说些什么?”“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学生*时生活经验的积累,给小树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课结束,以树木对我们人类的`作用,作为课外的延伸,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树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认识1笔画“乚”和五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

  (1)培养合作互爱的情感,学会与人共处。

  (2)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花木。

  四、教学流程

  一、由图片引出课题

  1、贴“小树”请学生用“小树”一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2、贴“爷爷”出示词语“爷爷”教学生字“爷”(1)比较爷——爸(2)教“父”字头

  3、在两幅图中贴上“和”,齐读课题。你们想编一个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吗?

  4、出示图一、二,让学生说。(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1)自由说(2)指名说

  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互读,检查。

  5、出示词语(请学生读准“和”两种读音,以及“不”的变调)爷爷和小树暖和不冷了不热了

  4、齐读课文。

  三、学*生字

  1、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圈出来,读读字音,看看你能记住它吗?你是怎么记住的?

  2、四人一组合作

  (1)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读。

  (2)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教师把生字贴在黑板上,指名上台说说你认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领读(组词读)

  4、师随机出示新偏旁“刂、冫、人、灬”让学生认认、读读、记记

  四、再读课文

  1、四人合作一起读2、比赛,指名小组读

  五、游戏“当小小啄木鸟”

  1、师在黑板上帖一棵“流着泪”的小树,告诉学生,小树上有许多虫子,让学生当啄木鸟医生给小树捉虫。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