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求和教学反思(精选十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 1

  在变式题上,我从两个方面设计。其一,横向变化,其二是纵向变化。横向变化是:从公式→例题各个侧面来看求和,让学生开拓了视野,展开丰富的联想:分组求和可分两组,是否还有分三组来解的题?裂项相消法求和有分母裂项求和,是否还有分母有理化进行求和等。

  纵向变化:条件削弱,问题复杂,难度提升。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螺旋式的上升。横向变化,可看出思维变异的多样性。这种思维变异的多样性在今后的学*过程中将要面临的。如何理解这种数学的合理性呢?学生的学*的'本质是继承、借鉴、发展、创新,而问题变式教学恰是在有实例的支持下,继承了思维变异的常用技巧,借鉴此技巧、寻求更多的变异,如分组成三个或更多个的式子求和,使学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取得创新的目的,这就是教学中所要取得的效果。从纵向变化,可看出思维变异的深入性。问题的层层深入,使问题的一般规律掀起盖头,让学生体验了思维向纵深发展的规律。

  另外我想数学课上就应该允许学生出现错误,而教师就要学会利用这些错误,让课堂更加闪亮。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 2

  本节课是高三总复*冲刺阶段的复*课,为了更好地将知识点连贯起来,对数列及其求和问题有一个更深的认识,首先展示了20xx年的高考大纲中对数列问题的基本要求,也就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知道数列问题在高考中考什么,怎么考。它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行为,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教学目标的出示有助于引导学生明确本课时的学*任务和要求。

  同时将历年高考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作为例题进行展示,为的.是让学生充分把握好数列问题的难易度,做到心里有底。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探究学*的过程中充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的主体。例1中运用的分组求和法和例2中的裂项法,从学生课堂反馈来看掌握较好,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例3所涉及到的错位相减法显然难度有点太,学生完成起来有点困难。

  梳理归纳环节上,总结反思了每道例题的出题意图,意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惯,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清楚高考中每一道题都有它自己的考察方向。激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最后的冲刺复*中去。

  目标检测部分,意在将本节课的重点做一个重温,两道练*与例1和例2是相对应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一定要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本节课的优点:

  1、整体的思路比较清晰:展示目标,组内讨论,小组展示并释疑解惑,然后通过练*进行辨析,学生自己归纳求和方法,再接下去是方法的应用和巩固,即目标检测,知识梳理、布置作业。整个流程比较流畅、自然。

  2、教态自然、大方、亲切。能给学生以鼓励,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能准确的指出学生在处理问题中的不足并帮助及时改正。

  本节课的遗憾:

  1、在做时例3这张幻灯片没有设计好,导致字有重叠看不清。

  2、还应更注重细节,讲究规范,强调反思;

  总体来讲,在教授中始终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本课。采用将上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学生的学*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学*效果好。通过对本节课系统的回顾,梳理,发现部分学生在知识点的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要适时给以恰当引导,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给学困生提供更多发言的机会。我会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本节课,我觉得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在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上也基本上把握得不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学技巧,逐步的完善自己的课堂。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 3

  本节课是高三总复*冲刺阶段的`复*课,为了更好地将知识点连贯起来,对数列及其求和问题有一个更深的认识,首先展示了2015年的高考大纲中对数列问题的基本要求,也就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知道数列问题在高考中考什么,怎么考。它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行为,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教学目标的出示有助于引导学生明确本课时的学*任务和要求。

  同时将历年高考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作为例题进行展示,为的是让学生充分把握好数列问题的难易度,做到心里有底。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探究学*的过程中充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的主体。例1中运用的分组求和法和例2中的裂项法,从学生课堂反馈来看掌握较好,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例3所涉及到的错位相减法显然难度有点太,学生完成起来有点困难。

  梳理归纳环节上,总结反思了每道例题的出题意图,意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惯,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清楚高考中每一道题都有它自己的考察方向。激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最后的冲刺复*中去。

  目标检测部分,意在将本节课的重点做一个重温,两道练*与例1和例2是相对应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一定要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本节课的优点:

  1、整体的思路比较清晰:展示目标,组内讨论,小组展示并释疑解惑,然后通过练*进行辨析,学生自己归纳求和方法,再接下去是方法的应用和巩固,即目标检测,知识梳理、布置作业。整个流程比较流畅、自然。

  2、教态自然、大方、亲切。能给学生以鼓励,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能准确的指出学生在处理问题中的不足并帮助及时改正。

  本节课的遗憾:

  1、在做时例3这张幻灯片没有设计好,导致字有重叠看不清。

  2、还应更注重细节,讲究规范,强调反思;

  总体来讲,在教授中始终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本课。采用将上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学生的学*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学*效果好。通过对本节课系统的回顾,梳理,发现部分学生在知识点的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要适时给以恰当引导,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给学困生提供更多发言的机会。我会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本节课,我觉得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在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上也基本上把握得不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学技巧,逐步的完善自己的课堂。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 4

  针对数列问题的考试重点及学生的薄弱环节,《数列求和》的系列专题复*课《数列求和1》的教学重点放在了数列求和的前两种重要方法:

  1、公式法求和(即直接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求和);

  2、利用叠加法、叠乘法将已知数列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再行求和。

  从实际教学效果看教学内容安排得符合学生实际,由浅入深,比较合理,基本达到了这节课预期的教学目标及要求。结合自我感觉、工作室评课、学生反馈,这节课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优点。

  1、 注重“三基”的训练与落实

  数列部分中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列就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很多数列问题包括数列求和都是围绕这两种特殊数列展开的,即使不能直接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公式求和,也可根据所给数列的不同特点,合理恰当地选择不同方法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再行求和。因此上课伊始做为本节课的知识必备,就要求学生强化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记忆。其次本节课充分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且通过典型例题使学生体会并掌握根据所给求和数列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叠加法或叠乘法将所给数列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再行求和的基本技能。

  2、 例、*题的选配典型,有层次

  一方面精选*年典型的高考试题、模拟题做为例、*题,使学生通过体会和掌握,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另一方面结合学生实际,自行编纂或改编了一些题目,或在原题基础上降低了难度,设计出了层次,或在学生易错的地方设置了陷阱,提醒学生留意。同时所配的课堂练*也充分注意了题目的难易梯度,把握了层次性,由具体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由直接给出数列各项到用分段函数形式抽象表述数列,由单一方法适用到能够一题多解等等。

  3、 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预见性,并能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进行设计

  对于直接利用公式求和的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求和问题,预见到学生的.关键问题应该出在搞不清求和的项数上,因而在求和的项数上做了文章,有意设计了求和而非求,并且通过这两道题特别强调了算清项数、如何算清项数等问题,抓住了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软肋。

  4、 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到了学生的反应和状态

  在解题教学中比较注意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自然*得,从而顺理成章达到水到渠成。从题目的设计到解题思路的分析都考虑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从具体到抽象,通常是把问题摆出来、提一句、点一下,尽量不包办代替,努力引发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比较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同时注意通过多种途径,多种角度,一题多解解决问题,杜绝直接把结果强加给学生,使学生不知所云。

  当然这节课的教学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两点。

  1、对于基本公式的掌握仍需加强落实

  部分同学公式的记忆仍成问题,本以为课上可以一带而过,不成想主动举手、信心满满、自以为可以完美表现的同学站起来仍然把等比数列的公式说错了,可想而知其他同学的情况了,恐怕也不容乐观,可见连基本公式的强化记忆都是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加以督促的。

  2、由于课堂时间容量的限制,学生们的思维活动展现得还不够充分,问题也没有完全暴露出来。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 5

  这节课是高中数学必修5第二章数列的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在学*了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基础上,对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进行探讨。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对课前备课的反思

  教学反思不仅仅只是针对课堂教学实际的反思,也应该包括对备课、教案进行反思。在备课过程中,教学设计前后共修改了4次,最后形成完整的一节课的设计。为什么反复修改了4次之多,其中有几个很关键的地方值得一提。

  首先,是备学生。我所教的是文科普通班,入班前的数学*均分仅为44分,在第一次测验中*均分还不到60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对于数学的悟性和理解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就考虑到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

  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内容是数列的求和是现阶段学*数列部分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等到高三复*时再讲还是在高一阶段就慢慢渗透给学生还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高中数学的学*应该是螺旋上升的,而不是直线型。在高一阶段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是要渗透给学生,学生经历过的,形成一定的经验,到了高三复*阶段就能唤醒这些经验和记忆。关于数列的求和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如倒序相加法、并项法、拆项法、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等。在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并项法和分组求和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先有一个经验,就是能够认识到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都能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后再分别求和。这样对后继学*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做一些铺垫。

  第三,教学呈现方式的定位。这是很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本节课的成败。本节课设计上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设计例题。不能求全而脱离学生实际,也不能一味搞成题海战术,因此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选择设计的题目在难度和容量上较为侧重基础,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应用,思维得到提高。

  (二)对课中教学的反思

  这节课总体上感觉备课比较充分,各个环节相衔接,能够形成一节完整就为系统的课。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知识回顾、例题讲解、变式训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本节课总体上讲对于内容的把握基本到位,对学生的定位准确,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学生为主体。

  亮点之处:

  学生创新解答

  在例1求100?99?98?97?96?95??4?3?2?1的值问题的解决上学生观察式子相邻两项之间都是*方差的形式,利用*方差公式,最后转化成一个等差数列。但是学生出现了两种做法。一种是转化成199+195+191+?+7+3,这样转化是学生最容易想到的。另一种是转化成了100+99+98+?+2+1,这两种方法都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第二种转化方法让整个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在接下来的练*中,教师的设想是学生能够想到将相邻两项合并成一项结果是1,这样很容易就能得到结果。但是高元顺同学并没有在我设想的思路上走,而是给出了一个特别的回答,他的回答是: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这个数列是6项的话,那么第5项是-5,第6项是6,用-1+2=1,1+(-3)=-2,-2+4=2,2+(-5)=-3,-3+6=3,因此得到前6项的和就等于项数的一半。这个数列是100项,那就等于50。S200 就等于100,所以S201 就等于-101。

  他的回答博得听课的老师的一致赞同。他使用的方法通过找规律提出猜想,实际上就是使用了数学思想方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递推法。

  (2)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甘当学生的绿叶

  由于数学的抽象、思维严谨等特点,学生往往对于一些较为复杂或者变化多样的题目容易望而生畏,出现懒得动脑思考、动笔去做的现象。教师也常因为时间的限制不可能给学生过多的时间去做“无用功”。在本节课上我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摸索。不怕学生出错,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摸索中增强思维能力、解题技能和计算经验。特别是在例2中,教师针对题目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提示,让学生去尝试着解题。朱馨同学的板书详尽,将思路方法概括表述出来,过程完整。只是结果出现了一个小错误,教师在点评过程中给予指出,同时也个结果错误也是学生经常犯的。

  在这两个例题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也说明了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回答是不会让老师感到失望了,而是充满了惊喜。

  (3)从容面对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在教学设计中我就曾预设到学生会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种是得到50个1,另一种就是将奇数和偶数分别合并。若是第二种就可以很自然就引出另一种求和方法——分组求和法。但是高元顺同学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这种做法在我预想之外,当时我面带微笑鼓励他说下去,对他的陈述及时做出肯定和鼓励,同事我的脑子在快速的反应怎样总结他的解法,等他陈述完了,我首先是对他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并且引导学生发现n个正偶数的和n个正2222222222

  奇数的和只差恰好就等于项数n。尽管能从容不慌地面对了偶发事件,但是还是略为显得处理的粗糙了一点,对他的表述没有概括到位。

  积极的回答的出来。

  (三)课后反思,再设计

  一节课下来,我摸索出了一节课的设计要贴*学生的实际,符合他们的认知水*,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

  若是再教这部分内容时我应该重新调整一下我的教学顺序,如在复*完公式后,可以先提出1+2+3+?+100=?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式1-2+3-4?-99+100=?,这样再给出练*1,学生有了经验自然很容易就解决了。在例题2问题中,可以再降低一下难度,因此可以将后面的练*3作为例题。而将原例2作为练*的题目。这样的做更体现了知识的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感受

  上一届的“凤凰杯”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也期盼着也能参加“成长杯”。当李加莉老师宣布由我来参加这届的“成长杯”我感觉我的压力好大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选题和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我终于站在了“成长杯”的讲台了,心情复杂——激动、兴奋、紧张…… 直到下课的铃声想起我的一颗心才算踏实下来。

  东北师范大学的孔凡哲教授曾在给我们讲座时说过:没有精心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我一直都是深刻记得这句话,也在教学中实践它。但是我仍然感觉自己做不到“精彩”而更多的是“*淡无奇”。是这节课我有了深刻的体会,让我开始审视我前面几个月所走过了路,才发现教学真的是需要智慧,做到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设计,用心去聆听学生的声音……

  感谢这次参赛机会,让我在失败中磨练,在挫折中不断完善自己,最终坚强地站在讲台上,让我感受到了“成长”的喜悦。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总结经验,不断的完善自己,增强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教学和创新教学,让自己尽快“成长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 6

  高三复*课以其庞大的容量让奋战在一线的老师们吃尽苦头,每位老师都有课时拮据的感叹!而资料中涉及的知识和原有内容冲突时,学生无所适从,参与探究获得知识的机会偏少,老师传授总显得相当匆忙,课堂更多成了教师的表演与独白,每当我反省学生究竟学会了那些东西时,总会汗颜;课程是按时完成了,但其有效性有多少?该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在探究中体验知识的联系,那怕一节课只学会一两种题型的`解决策略,也比满堂灌,最终什么都没学到强多了。而资料中涉及的知识和原有内容冲突时,学生更是无所适从,如何把资料和课本更好结合,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重视的。

  在《数列求和》的内容中我最初设计了两课时,讲分组求和法、倒序相加法、裂项相消法,并引申出求通项公式的迭加(乘)法,乘比错位相减法,并补充求通项公式的待定系数法。当我重新审视教学设计和资料时, 发现资料中的裂项法和拆项法与我前面所讲的有冲突,如何能减小冲突,且多留时间给学生思考 ,取得更好的效果,于是决定改变资料教学内容,裂项法是重要的求和方法,不仅渗透了化归的重要思想,而且也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从最简单的题目入手,循序渐进,或者会有不可估计的收获吧…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 7

  这节课是高中数学必修5第二章数列的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在学*了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基础上,对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进行探讨。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对课前备课的反思

  教学反思不仅仅只是针对课堂教学实际的反思,也应该包括对备课、教案进行反思。在备课过程中,教学设计前后共修改了4次,最后形成完整的一节课的设计。为什么反复修改了4次之多,其中有几个很关键的地方值得一提。

  首先,是备学生。我所教的是文科普通班,入班前的数学*均分仅为44分,在第一次测验中*均分还不到60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对于数学的悟性和理解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就考虑到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

  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内容是数列的求和是现阶段学*数列部分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等到高三复*时再讲还是在高一阶段就慢慢渗透给学生还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高中数学的学*应该是螺旋上升的,而不是直线型。在高一阶段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是要渗透给学生,学生经历过的,形成一定的经验,到了高三复*阶段就能唤醒这些经验和记忆。关于数列的求和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如倒序相加法、并项法、拆项法、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等。在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并项法和分组求和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先有一个经验,就是能够认识到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都能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后再分别求和。这样对后继学*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做一些铺垫。

  第三,教学呈现方式的定位。这是很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本节课的成败。本节课设计上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设计例题。不能求全而脱离学生实际,也不能一味搞成题海战术,因此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选择设计的题目在难度和容量上较为侧重基础,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应用,思维得到提高。

  (二)对课中教学的.反思

  这节课总体上感觉备课比较充分,各个环节相衔接,能够形成一节完整就为系统的课。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知识回顾、例题讲解、变式训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本节课总体上讲对于内容的把握基本到位,对学生的定位准确,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学生为主体。

  亮点之处:

  学生创新解答

  在例1求100?99?98?97?96?95??4?3?2?1的值问题的解决上学生观察式子相邻两项之间都是*方差的形式,利用*方差公式,最后转化成一个等差数列。但是学生出现了两种做法。一种是转化成199+195+191+?+7+3,这样转化是学生最容易想到的。另一种是转化成了100+99+98+?+2+1,这两种方法都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第二种转化方法让整个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在接下来的练*中,教师的设想是学生能够想到将相邻两项合并成一项结果是1,这样很容易就能得到结果。但是高元顺同学并没有在我设想的思路上走,而是给出了一个特别的回答,他的回答是: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这个数列是6项的话,那么第5项是-5,第6项是6,用-1+2=1,1+(-3)=-2,-2+4=2,2+(-5)=-3,-3+6=3,因此得到前6项的和就等于项数的一半。这个数列是100项,那就等于50。S200 就等于100,所以S201 就等于-101。

  他的回答博得听课的老师的一致赞同。他使用的方法通过找规律提出猜想,实际上就是使用了数学思想方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递推法。

  (2)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甘当学生的绿叶

  由于数学的抽象、思维严谨等特点,学生往往对于一些较为复杂或者变化多样的题目容易望而生畏,出现懒得动脑思考、动笔去做的现象。教师也常因为时间的限制不可能给学生过多的时间去做“无用功”。在本节课上我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摸索。不怕学生出错,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摸索中增强思维能力、解题技能和计算经验。特别是在例2中,教师针对题目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提示,让学生去尝试着解题。朱馨同学的板书详尽,将思路方法概括表述出来,过程完整。只是结果出现了一个小错误,教师在点评过程中给予指出,同时也个结果错误也是学生经常犯的。

  在这两个例题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也说明了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回答是不会让老师感到失望了,而是充满了惊喜。

  (3)从容面对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在教学设计中我就曾预设到学生会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种是得到50个1,另一种就是将奇数和偶数分别合并。若是第二种就可以很自然就引出另一种求和方法——分组求和法。但是高元顺同学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这种做法在我预想之外,当时我面带微笑鼓励他说下去,对他的陈述及时做出肯定和鼓励,同事我的脑子在快速的反应怎样总结他的解法,等他陈述完了,我首先是对他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并且引导学生发现n个正偶数的和n个正2222222222

  奇数的和只差恰好就等于项数n。尽管能从容不慌地面对了偶发事件,但是还是略为显得处理的粗糙了一点,对他的表述没有概括到位。

  积极的回答的出来。

  (三)课后反思,再设计

  一节课下来,我摸索出了一节课的设计要贴*学生的实际,符合他们的认知水*,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

  若是再教这部分内容时我应该重新调整一下我的教学顺序,如在复*完公式后,可以先提出1+2+3+?+100=?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式1-2+3-4?-99+100=?,这样再给出练*1,学生有了经验自然很容易就解决了。在例题2问题中,可以再降低一下难度,因此可以将后面的练*3作为例题。而将原例2作为练*的题目。这样的做更体现了知识的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感受

  上一届的“凤凰杯”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也期盼着也能参加“成长杯”。当李加莉老师宣布由我来参加这届的“成长杯”我感觉我的压力好大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选题和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我终于站在了“成长杯”的讲台了,心情复杂——激动、兴奋、紧张…… 直到下课的铃声想起我的一颗心才算踏实下来。

  东北师范大学的孔凡哲教授曾在给我们讲座时说过:没有精心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我一直都是深刻记得这句话,也在教学中实践它。但是我仍然感觉自己做不到“精彩”而更多的是“*淡无奇”。是这节课我有了深刻的体会,让我开始审视我前面几个月所走过了路,才发现教学真的是需要智慧,做到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设计,用心去聆听学生的声音……

  感谢这次参赛机会,让我在失败中磨练,在挫折中不断完善自己,最终坚强地站在讲台上,让我感受到了“成长”的喜悦。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总结经验,不断的完善自己,增强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教学和创新教学,让自己尽快“成长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 8

  针对数列问题的考试重点及学生的薄弱环节,《数列求和》的系列专题复*课《数列求和1》的教学重点放在了数列求和的前两种重要方法:

  1、公式法求和(即直接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求和);

  2、利用叠加法、叠乘法将已知数列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再行求和。

  从实际教学效果看教学内容安排得符合学生实际,由浅入深,比较合理,基本达到了这节课预期的教学目标及要求。结合自我感觉、工作室评课、学生反馈,这节课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优点。

  1、 注重“三基”的训练与落实

  数列部分中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列就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很多数列问题包括数列求和都是围绕这两种特殊数列展开的,即使不能直接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公式求和,也可根据所给数列的不同特点,合理恰当地选择不同方法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再行求和。因此上课伊始做为本节课的知识必备,就要求学生强化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记忆。其次本节课充分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且通过典型例题使学生体会并掌握根据所给求和数列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叠加法或叠乘法将所给数列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再行求和的基本技能。

  2、 例、*题的选配典型,有层次

  一方面精选*年典型的高考试题、模拟题做为例、*题,使学生通过体会和掌握,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另一方面结合学生实际,自行编纂或改编了一些题目,或在原题基础上降低了难度,设计出了层次,或在学生易错的地方设置了陷阱,提醒学生留意。同时所配的课堂练*也充分注意了题目的难易梯度,把握了层次性,由具体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由直接给出数列各项到用分段函数形式抽象表述数列,由单一方法适用到能够一题多解等等。

  3、 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预见性,并能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进行设计

  对于直接利用公式求和的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求和问题,预见到学生的关键问题应该出在搞不清求和的项数上,因而在求和的项数上做了文章,有意设计了求和而非求,并且通过这两道题特别强调了算清项数、如何算清项数等问题,抓住了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软肋。

  4、 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到了学生的反应和状态

  在解题教学中比较注意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自然*得,从而顺理成章达到水到渠成。从题目的设计到解题思路的分析都考虑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从具体到抽象,通常是把问题摆出来、提一句、点一下,尽量不包办代替,努力引发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比较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同时注意通过多种途径,多种角度,一题多解解决问题,杜绝直接把结果强加给学生,使学生不知所云。

  当然这节课的教学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两点。

  1、对于基本公式的掌握仍需加强落实

  部分同学公式的记忆仍成问题,本以为课上可以一带而过,不成想主动举手、信心满满、自以为可以完美表现的同学站起来仍然把等比数列的公式说错了,可想而知其他同学的情况了,恐怕也不容乐观,可见连基本公式的强化记忆都是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加以督促的。

  2、由于课堂时间容量的限制,学生们的思维活动展现得还不够充分,问题也没有完全暴露出来。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 9

  针对数列问题的考试重点及学生的薄弱环节,《数列求和》的系列专题复*课《数列求和1》的教学重点放在了数列求和的前两种重要方法:

  1、公式法求和(即直接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求和);

  2、利用叠加法、叠乘法将已知数列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再行求和。

  从实际教学效果看教学内容安排得符合学生实际,由浅入深,比较合理,基本达到了这节课预期的教学目标及要求。结合自我感觉、工作室评课、学生反馈,这节课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优点。

  1、 注重“三基”的训练与落实

  数列部分中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列就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很多数列问题包括数列求和都是围绕这两种特殊数列展开的,即使不能直接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公式求和,也可根据所给数列的不同特点,合理恰当地选择不同方法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再行求和。因此上课伊始做为本节课的知识必备,就要求学生强化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记忆。其次本节课充分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且通过典型例题使学生体会并掌握根据所给求和数列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叠加法或叠乘法将所给数列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再行求和的基本技能。

  2、 例、*题的选配典型,有层次

  一方面精选*年典型的高考试题、模拟题做为例、*题,使学生通过体会和掌握,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另一方面结合学生实际,自行编纂或改编了一些题目,或在原题基础上降低了难度,设计出了层次,或在学生易错的地方设置了陷阱,提醒学生留意。同时所配的课堂练*也充分注意了题目的难易梯度,把握了层次性,由具体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由直接给出数列各项到用分段函数形式抽象表述数列,由单一方法适用到能够一题多解等等。

  3、 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预见性,并能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进行设计

  对于直接利用公式求和的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求和问题,预见到学生的关键问题应该出在搞不清求和的项数上,因而在求和的项数上做了文章,有意设计了求和而非求,并且通过这两道题特别强调了算清项数、如何算清项数等问题,抓住了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软肋。

  4、 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到了学生的反应和状态

  在解题教学中比较注意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自然*得,从而顺理成章达到水到渠成。从题目的设计到解题思路的分析都考虑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从具体到抽象,通常是把问题摆出来、提一句、点一下,尽量不包办代替,努力引发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比较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同时注意通过多种途径,多种角度,一题多解解决问题,杜绝直接把结果强加给学生,使学生不知所云。

  当然这节课的教学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两点。

  1、对于基本公式的掌握仍需加强落实

  部分同学公式的记忆仍成问题,本以为课上可以一带而过,不成想主动举手、信心满满、自以为可以完美表现的同学站起来仍然把等比数列的公式说错了,可想而知其他同学的情况了,恐怕也不容乐观,可见连基本公式的强化记忆都是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加以督促的。

  2、由于课堂时间容量的限制,学生们的思维活动展现得还不够充分,问题也没有完全暴露出来。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 10

  本节课是高三一轮复*课,主要是对特殊数列求和。对于数列的复*,我觉得主要是复*好两个方面,一个是如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另一个是如何求解数列的前n项和。

  这里的求和,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内容,因为此前学生一直是使用等差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计算的,让他们忽然去理解和掌握错位相减和裂项相消等方法去求和,难度可想而知,所以这堂课不仅仅是复*课,而且也是一堂新课,课题是求和,学生一看就明白,但求和的对象变了,求和的方法变了。我在教学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循序渐进,不赶进度,学生要是不能掌握,那就再来一遍,特别是错位相减法,学生知道什么样的数列可以用错位相减法,但算不出正确的结果,所以课堂上在学生板演的基础上我再归纳一下做错位相减法的题目时要注意的地方,什么地方容易错,什么地方要注意等,争取在做作业时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而且在经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多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以及解题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数列求和在整个数列知识中试比较综合的内容,知识点多,方法也多,在做题时首先要思考一下该用什么方法,然后再着手,加上细心才能把题目做对,而现在的学生就是缺乏这点耐心和细心,总想着花最少的时间做较多的事,有时还不检验最后的结果,这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的地方,教会学生耐心、细心地做题,确保题目的正确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这方面加强培养学生,同时在备课的时候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精选十篇)扩展阅读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精选十篇)(扩展1)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1

  这节课是高中数学必修5第二章数列的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在学*了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基础上,对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进行探讨。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对课前备课的反思

  教学反思不仅仅只是针对课堂教学实际的反思,也应该包括对备课、教案进行反思。在备课过程中,教学设计前后共修改了4次,最后形成完整的一节课的设计。为什么反复修改了4次之多,其中有几个很关键的地方值得一提。

  首先,是备学生。我所教的是文科普通班,入班前的数学*均分仅为44分,在第一次测验中*均分还不到60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对于数学的悟性和理解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就考虑到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

  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内容是数列的求和是现阶段学*数列部分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等到高三复*时再讲还是在高一阶段就慢慢渗透给学生还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高中数学的学*应该是螺旋上升的,而不是直线型。在高一阶段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是要渗透给学生,学生经历过的,形成一定的经验,到了高三复*阶段就能唤醒这些经验和记忆。关于数列的求和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如倒序相加法、并项法、拆项法、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等。在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并项法和分组求和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先有一个经验,就是能够认识到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都能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后再分别求和。这样对后继学*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做一些铺垫。

  第三,教学呈现方式的定位。这是很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本节课的成败。本节课设计上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设计例题。不能求全而脱离学生实际,也不能一味搞成题海战术,因此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选择设计的题目在难度和容量上较为侧重基础,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应用,思维得到提高。

  (二)对课中教学的反思

  这节课总体上感觉备课比较充分,各个环节相衔接,能够形成一节完整就为系统的课。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知识回顾、例题讲解、变式训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本节课总体上讲对于内容的把握基本到位,对学生的定位准确,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学生为主体。

  亮点之处:

  学生创新解答

  在例1求100?99?98?97?96?95??4?3?2?1的值问题的解决上学生观察式子相邻两项之间都是*方差的形式,利用*方差公式,最后转化成一个等差数列。但是学生出现了两种做法。一种是转化成199+195+191+?+7+3,这样转化是学生最容易想到的。另一种是转化成了100+99+98+?+2+1,这两种方法都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第二种转化方法让整个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在接下来的练*中,教师的设想是学生能够想到将相邻两项合并成一项结果是1,这样很容易就能得到结果。但是高元顺同学并没有在我设想的思路上走,而是给出了一个特别的回答,他的回答是: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这个数列是6项的话,那么第5项是-5,第6项是6,用-1+2=1,1+(-3)=-2,-2+4=2,2+(-5)=-3,-3+6=3,因此得到前6项的和就等于项数的一半。这个数列是100项,那就等于50。S200 就等于100,所以S201 就等于-101。

  他的回答博得听课的老师的一致赞同。他使用的方法通过找规律提出猜想,实际上就是使用了数学思想方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递推法。

  (2)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甘当学生的绿叶

  由于数学的抽象、思维严谨等特点,学生往往对于一些较为复杂或者变化多样的题目容易望而生畏,出现懒得动脑思考、动笔去做的现象。教师也常因为时间的限制不可能给学生过多的时间去做“无用功”。在本节课上我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摸索。不怕学生出错,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摸索中增强思维能力、解题技能和计算经验。特别是在例2中,教师针对题目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提示,让学生去尝试着解题。朱馨同学的板书详尽,将思路方法概括表述出来,过程完整。只是结果出现了一个小错误,教师在点评过程中给予指出,同时也个结果错误也是学生经常犯的。

  在这两个例题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也说明了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回答是不会让老师感到失望了,而是充满了惊喜。

  (3)从容面对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在教学设计中我就曾预设到学生会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种是得到50个1,另一种就是将奇数和偶数分别合并。若是第二种就可以很自然就引出另一种求和方法——分组求和法。但是高元顺同学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这种做法在我预想之外,当时我面带微笑鼓励他说下去,对他的陈述及时做出肯定和鼓励,同事我的脑子在快速的反应怎样总结他的解法,等他陈述完了,我首先是对他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并且引导学生发现n个正偶数的和n个正2222222222

  奇数的和只差恰好就等于项数n。尽管能从容不慌地面对了偶发事件,但是还是略为显得处理的粗糙了一点,对他的表述没有概括到位。

  积极的回答的出来。

  (三)课后反思,再设计

  一节课下来,我摸索出了一节课的设计要贴*学生的实际,符合他们的认知水*,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

  若是再教这部分内容时我应该重新调整一下我的教学顺序,如在复*完公式后,可以先提出1+2+3+?+100=?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式1-2+3-4?-99+100=?,这样再给出练*1,学生有了经验自然很容易就解决了。在例题2问题中,可以再降低一下难度,因此可以将后面的练*3作为例题。而将原例2作为练*的题目。这样的做更体现了知识的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感受

  上一届的“凤凰杯”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也期盼着也能参加“成长杯”。当李加莉老师宣布由我来参加这届的“成长杯”我感觉我的压力好大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选题和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我终于站在了“成长杯”的讲台了,心情复杂——激动、兴奋、紧张…… 直到下课的铃声想起我的一颗心才算踏实下来。

  东北师范大学的孔凡哲教授曾在给我们讲座时说过:没有精心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我一直都是深刻记得这句话,也在教学中实践它。但是我仍然感觉自己做不到“精彩”而更多的是“*淡无奇”。是这节课我有了深刻的体会,让我开始审视我前面几个月所走过了路,才发现教学真的是需要智慧,做到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设计,用心去聆听学生的声音……

  感谢这次参赛机会,让我在失败中磨练,在挫折中不断完善自己,最终坚强地站在讲台上,让我感受到了“成长”的喜悦。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总结经验,不断的完善自己,增强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教学和创新教学,让自己尽快“成长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2

  这节课是高二数学第七章数列的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在学*了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基础上,对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进行探讨。

  (一)对课前备课的反思

  首先,是备学生。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对于数学的悟性和理解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就考虑到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

  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内容是数列求和,是现阶段学*数列部分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关于数列求和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如倒序相加法、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等。在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裂项相消法和错位相减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先有一个经验,就是能够认识到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都能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后再分别求和。

  第三,教学呈现方式的定位。这是很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本节课的成败。本节课设计上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设计例题。不能求全而脱离学生实际,也不能一味搞成题海战术,因此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选择设计的题目在难度和容量上较为侧重基础,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应用,思维得到提高。

  (二)对课中教学的反思

  这节课总体上感觉备课比较充分,各个环节相衔接,能够形成一节完整并且系统的课。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知识回顾、例题讲解、变式训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本节课总体上讲对于内容的把握基本到位,对学生的定位准确,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学生为主体。

  (1)学生的创新解答

  在例1求1002-992+982-972+962-952L+42-32+22-12的值问题的解决上学生观察式子相邻两项之间都是*方差的形式,利用*方差公式,最后转化成一个等差数列。但是学生出现了两种做法。一种是转化成

  199+195+191+L+7+3,这样转化是学生最容易想到的。另一种是转化成了

  100+99+98+L+2+1,这两种方法都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第二种转化方法让整个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2)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在例2教学设计中我就曾预设到学生会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种是得到50个1,另一种就是将奇数和偶数分别合并。若是第二种就可以很自然就引出另一种求和方法——分组求和法。但是一位同学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这种做法在我预想之外,当时我对他的陈述及时做出肯定和鼓励,同时我的脑子在快速地反应怎样总结他的解法,等他讲完了,我首先是对他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并且引导学生发现n个正偶数的和n个正奇数的和之差恰好就等于项数n。尽管能从容不慌地面对了偶发事件,但是还是略为显得处理的粗糙了一点,对他的表述没有概括到位。

  (三)课后反思,再设计

  一节课下来,我摸索出了一节课的设计要贴*学生的实际,符合他们的认知水*,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3

  对于高考班来说,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储备足够的知识和经验,迎接高考。而最*几年的高考题中,创新题多数都是数列部分的题目,所以,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复*《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点,掌握高考常考题型,并能达到举一反三。

  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向同学们总结了*五年的高考题中数列部分的题目所占分值的*均分,意在引起同学们的重视,然后展示本节课的复*目标,()让同学们能够了解考试大纲的要求,第三让同学们总结本节的知识要点,并利用一定的时间记忆,主要是记忆公式,因为这部分的题目主要是选择适当的公式解决问题,第四是典型例题,我总结了三种例题,也是高考易考题型。

  根据本课学*目标,我把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把知识点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过程零而不散,教学活动多而不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知识,拓宽视野。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学思路清晰、明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也比较踊跃,并能对问题的解法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找出最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

  2.教学方式符合教学对象。复*课就是要以总结的方式对学过的知识加以巩固,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复*目标,很方便的了解了重难点,通过典型例题直观的了解考试要点。

  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欠合理。在让同学们背公式的过程中花费时间太长。课后反思,如果当初就把几个公式展示出来,让同学们背,然后通过教师考察或小组成员之间考察,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放”的力度不够。在分析典型例题时,总担心个别基础不好的同学不会,本来可以由学生阐述解题方法,也由我来说,所以学生的主动权给的不够多。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搭建学生展示自己的*台,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实力,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总之,认认真真准备一堂课,课后会有很多感触,及时整理自己教学上的得与失,如果每一节课都这样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后都认真反思,确实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很多的启示。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反思标志设计教学反思辨别方向教学反思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4

  这节课是高中数学必修5第二章数列的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在学*了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基础上,对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进行探讨。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对课前备课的反思

  教学反思不仅仅只是针对课堂教学实际的反思,也应该包括对备课、教案进行反思。在备课过程中,教学设计前后共修改了4次,最后形成完整的一节课的设计。为什么反复修改了4次之多,其中有几个很关键的地方值得一提。

  首先,是备学生。我所教的是文科普通班,入班前的数学*均分仅为44分,在第一次测验中*均分还不到60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对于数学的悟性和理解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就考虑到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

  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内容是数列的求和是现阶段学*数列部分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等到高三复*时再讲还是在高一阶段就慢慢渗透给学生还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高中数学的学*应该是螺旋上升的,而不是直线型。在高一阶段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是要渗透给学生,学生经历过的,形成一定的经验,到了高三复*阶段就能唤醒这些经验和记忆。关于数列的求和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如倒序相加法、并项法、拆项法、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等。在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并项法和分组求和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先有一个经验,就是能够认识到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都能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后再分别求和。这样对后继学*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做一些铺垫。

  第三,教学呈现方式的定位。这是很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本节课的成败。本节课设计上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设计例题。不能求全而脱离学生实际,也不能一味搞成题海战术,因此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选择设计的题目在难度和容量上较为侧重基础,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应用,思维得到提高。

  (二)对课中教学的反思

  这节课总体上感觉备课比较充分,各个环节相衔接,能够形成一节完整就为系统的课。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知识回顾、例题讲解、变式训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本节课总体上讲对于内容的把握基本到位,对学生的定位准确,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学生为主体。

  亮点之处:

  学生创新解答

  在例1求100?99?98?97?96?95??4?3?2?1的值问题的解决上学生观察式子相邻两项之间都是*方差的形式,利用*方差公式,最后转化成一个等差数列。但是学生出现了两种做法。一种是转化成199+195+191+?+7+3,这样转化是学生最容易想到的。另一种是转化成了100+99+98+?+2+1,这两种方法都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第二种转化方法让整个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在接下来的练*中,教师的设想是学生能够想到将相邻两项合并成一项结果是1,这样很容易就能得到结果。但是高元顺同学并没有在我设想的思路上走,而是给出了一个特别的回答,他的回答是: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这个数列是6项的话,那么第5项是-5,第6项是6,用-1+2=1,1+(-3)=-2,-2+4=2,2+(-5)=-3,-3+6=3,因此得到前6项的和就等于项数的一半。这个数列是100项,那就等于50。S200 就等于100,所以S201 就等于-101。

  他的回答博得听课的老师的一致赞同。他使用的方法通过找规律提出猜想,实际上就是使用了数学思想方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递推法。

  (2)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甘当学生的绿叶

  由于数学的抽象、思维严谨等特点,学生往往对于一些较为复杂或者变化多样的题目容易望而生畏,出现懒得动脑思考、动笔去做的现象。教师也常因为时间的限制不可能给学生过多的时间去做“无用功”。在本节课上我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摸索。不怕学生出错,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摸索中增强思维能力、解题技能和计算经验。特别是在例2中,教师针对题目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提示,让学生去尝试着解题。朱馨同学的板书详尽,将思路方法概括表述出来,过程完整。只是结果出现了一个小错误,教师在点评过程中给予指出,同时也个结果错误也是学生经常犯的。

  在这两个例题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也说明了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回答是不会让老师感到失望了,而是充满了惊喜。

  (3)从容面对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在教学设计中我就曾预设到学生会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种是得到50个1,另一种就是将奇数和偶数分别合并。若是第二种就可以很自然就引出另一种求和方法——分组求和法。但是高元顺同学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这种做法在我预想之外,当时我面带微笑鼓励他说下去,对他的陈述及时做出肯定和鼓励,同事我的脑子在快速的反应怎样总结他的解法,等他陈述完了,我首先是对他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并且引导学生发现n个正偶数的和n个正2222222222

  奇数的和只差恰好就等于项数n。尽管能从容不慌地面对了偶发事件,但是还是略为显得处理的粗糙了一点,对他的表述没有概括到位。

  积极的回答的出来。

  (三)课后反思,再设计

  一节课下来,我摸索出了一节课的设计要贴*学生的实际,符合他们的认知水*,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

  若是再教这部分内容时我应该重新调整一下我的教学顺序,如在复*完公式后,可以先提出1+2+3+?+100=?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式1-2+3-4?-99+100=?,这样再给出练*1,学生有了经验自然很容易就解决了。在例题2问题中,可以再降低一下难度,因此可以将后面的练*3作为例题。而将原例2作为练*的题目。这样的做更体现了知识的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感受

  上一届的“凤凰杯”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也期盼着也能参加“成长杯”。当李加莉老师宣布由我来参加这届的“成长杯”我感觉我的压力好大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选题和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我终于站在了“成长杯”的讲台了,心情复杂——激动、兴奋、紧张…… 直到下课的铃声想起我的一颗心才算踏实下来。

  东北师范大学的孔凡哲教授曾在给我们讲座时说过:没有精心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我一直都是深刻记得这句话,也在教学中实践它。但是我仍然感觉自己做不到“精彩”而更多的是“*淡无奇”。是这节课我有了深刻的体会,让我开始审视我前面几个月所走过了路,才发现教学真的是需要智慧,做到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设计,用心去聆听学生的声音……

  感谢这次参赛机会,让我在失败中磨练,在挫折中不断完善自己,最终坚强地站在讲台上,让我感受到了“成长”的喜悦。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总结经验,不断的完善自己,增强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教学和创新教学,让自己尽快“成长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5

  高三复*课以其庞大的容量让奋战在一线的老师们吃尽苦头,每位老师都有课时拮据的感叹!而资料中涉及的知识和原有内容冲突时,学生无所适从,参与探究获得知识的机会偏少,老师传授总显得相当匆忙,课堂更多成了教师的表演与独白,每当我反省学生究竟学会了那些东西时,总会汗颜;课程是按时完成了,但其有效性有多少?该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在探究中体验知识的联系,那怕一节课只学会一两种题型的解决策略,也比满堂灌,最终什么都没学到强多了。而资料中涉及的知识和原有内容冲突时,学生更是无所适从,如何把资料和课本更好结合,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重视的。

  在《数列求和》的内容中我最初设计了两课时,讲分组求和法、倒序相加法、裂项相消法,并引申出求通项公式的迭加(乘)法,乘比错位相减法,并补充求通项公式的待定系数法。当我重新审视教学设计和资料时, 发现资料中的裂项法和拆项法与我前面所讲的有冲突,如何能减小冲突,且多留时间给学生思考 ,取得更好的效果,于是决定改变资料教学内容,裂项法是重要的求和方法,不仅渗透了化归的重要思想,而且也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从最简单的题目入手,循序渐进,或者会有不可估计的收获吧…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精选十篇)(扩展2)

——《数列的求和》教学反思菁选

《数列的求和》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列的求和》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列的求和》教学反思1

  这节课是高中数学必修5第二章数列的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在学*了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基础上,对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进行探讨。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对课前备课的反思

  教学反思不仅仅只是针对课堂教学实际的反思,也应该包括对备课、教案进行反思。在备课过程中,教学设计前后共修改了4次,最后形成完整的一节课的设计。为什么反复修改了4次之多,其中有几个很关键的地方值得一提。

  首先,是备学生。我所教的是文科普通班,入班前的数学*均分仅为44分,在第一次测验中*均分还不到60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对于数学的悟性和理解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就考虑到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

  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内容是数列的求和是现阶段学*数列部分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等到高三复*时再讲还是在高一阶段就慢慢渗透给学生还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高中数学的学*应该是螺旋上升的,而不是直线型。在高一阶段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是要渗透给学生,学生经历过的,形成一定的经验,到了高三复*阶段就能唤醒这些经验和记忆。关于数列的求和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如倒序相加法、并项法、拆项法、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等。在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并项法和分组求和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先有一个经验,就是能够认识到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都能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后再分别求和。这样对后继学*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做一些铺垫。

  第三,教学呈现方式的定位。这是很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本节课的成败。本节课设计上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设计例题。不能求全而脱离学生实际,也不能一味搞成题海战术,因此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选择设计的题目在难度和容量上较为侧重基础,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应用,思维得到提高。

  (二)对课中教学的反思

  这节课总体上感觉备课比较充分,各个环节相衔接,能够形成一节完整就为系统的课。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知识回顾、例题讲解、变式训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本节课总体上讲对于内容的把握基本到位,对学生的定位准确,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学生为主体。

  亮点之处:

  学生创新解答

  在例1求100?99?98?97?96?95??4?3?2?1的值问题的解决上学生观察式子相邻两项之间都是*方差的形式,利用*方差公式,最后转化成一个等差数列。但是学生出现了两种做法。一种是转化成199+195+191+?+7+3,这样转化是学生最容易想到的。另一种是转化成了100+99+98+?+2+1,这两种方法都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第二种转化方法让整个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在接下来的练*中,教师的设想是学生能够想到将相邻两项合并成一项结果是1,这样很容易就能得到结果。但是高元顺同学并没有在我设想的思路上走,而是给出了一个特别的回答,他的回答是: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这个数列是6项的话,那么第5项是—5,第6项是6,用—1+2=1,1+(—3)=—2,—2+4=2,2+(—5)=—3,—3+6=3,因此得到前6项的和就等于项数的一半。这个数列是100项,那就等于50。S200就等于100,所以S201就等于—101。

  他的回答博得听课的老师的一致赞同。他使用的方法通过找规律提出猜想,实际上就是使用了数学思想方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递推法。

  (2)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甘当学生的绿叶

  由于数学的抽象、思维严谨等特点,学生往往对于一些较为复杂或者变化多样的题目容易望而生畏,出现懒得动脑思考、动笔去做的现象。教师也常因为时间的限制不可能给学生过多的时间去做“无用功”。在本节课上我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摸索。不怕学生出错,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摸索中增强思维能力、解题技能和计算经验。特别是在例2中,教师针对题目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提示,让学生去尝试着解题。朱馨同学的板书详尽,将思路方法概括表述出来,过程完整。只是结果出现了一个小错误,教师在点评过程中给予指出,同时也个结果错误也是学生经常犯的。

  在这两个例题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也说明了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回答是不会让老师感到失望了,而是充满了惊喜。

  (3)从容面对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在教学设计中我就曾预设到学生会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种是得到50个1,另一种就是将奇数和偶数分别合并。若是第二种就可以很自然就引出另一种求和方法——分组求和法。但是高元顺同学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这种做法在我预想之外,当时我面带微笑鼓励他说下去,对他的陈述及时做出肯定和鼓励,同事我的脑子在快速的反应怎样总结他的解法,等他陈述完了,我首先是对他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并且引导学生发现n个正偶数的和n个正2222222222

  奇数的和只差恰好就等于项数n。尽管能从容不慌地面对了偶发事件,但是还是略为显得处理的粗糙了一点,对他的表述没有概括到位。

  积极的回答的出来。

  (三)课后反思,再设计

  一节课下来,我摸索出了一节课的设计要贴*学生的实际,符合他们的认知水*,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

  若是再教这部分内容时我应该重新调整一下我的教学顺序,如在复*完公式后,可以先提出1+2+3+?+100=?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式1—2+3—4?—99+100=?,这样再给出练*1,学生有了经验自然很容易就解决了。在例题2问题中,可以再降低一下难度,因此可以将后面的练*3作为例题。而将原例2作为练*的题目。这样的做更体现了知识的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感受

  上一届的“凤凰杯”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也期盼着也能参加“成长杯”。当李加莉老师宣布由我来参加这届的“成长杯”我感觉我的压力好大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选题和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我终于站在了“成长杯”的讲台了,心情复杂——激动、兴奋、紧张……直到下课的铃声想起我的一颗心才算踏实下来。

  东北师范大学的孔凡哲教授曾在给我们讲座时说过:没有精心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我一直都是深刻记得这句话,也在教学中实践它。但是我仍然感觉自己做不到“精彩”而更多的是“*淡无奇”。是这节课我有了深刻的体会,让我开始审视我前面几个月所走过了路,才发现教学真的是需要智慧,做到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设计,用心去聆听学生的声音……

  感谢这次参赛机会,让我在失败中磨练,在挫折中不断完善自己,最终坚强地站在讲台上,让我感受到了“成长”的喜悦。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总结经验,不断的完善自己,增强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教学和创新教学,让自己尽快“成长

《数列的求和》教学反思2

  这节课是高中数学必修5第二章数列的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在学*了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基础上,对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进行探讨。这节课总体上感觉备课比较充分,各个环节相衔接,能够形成一节完整就为系统的课。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知识回顾、例题讲解、变式训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本节课总体上讲对于内容的把握基本到位,对学生的定位准确,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学生为主体。

  1.亮点之处:

  (1)学生创新解答在例1求的值问题的解决上学生观察式子相邻两项之间都是*方差的形式,利用*方差公式,最后转化成一个等差数列。但是学生出现了两种做法。一种是转化成199+195+191+…+7+3,这样转化是学生最容易想到的。另一种是转化成了100+99+98+…+2+1,这两种方法都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第二种转化方法让整个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在接下来的练*中,教师的设想是学生能够想到将相邻两项合并成一项结果是1,这样很容易就能得到结果。但是学生并没有在我设想的思路上走,而是给出了一个特别的回答,他的回答是: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这个数列是6项的话,那么第5项是-5,第6项是6,用-1+2=1,1+(-3)=-2,-2+4=2,2+(-5)=-3,-3+6=3,因此得到前6项的和就等于项数的一半。这个数列是100项,那就等于50。S200 就等于100,所以S201 就等于-101。他的回答博得大家的一致赞同。他使用的方法通过找规律提出猜想,实际上就是使用了数学思想方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递推法。

  (2)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甘当学生的绿叶由于数学的抽象、思维严谨等特点,学生往往对于一些较为复杂或者变化多样的题目容易望而生畏,出现懒得动脑思考、动笔去做的现象。教师也常因为时间的限制不可能给学生过多的时间去做“无用功”。在本节课上我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摸索。不怕学生出错,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摸索中增强思维能力、解题技能和计算经验。在这两个例题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也说明了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回答是不会让老师感到失望了,而是充满了惊喜。

  (3)从容面对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在教学设计中我就曾预设到学生会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种是得到50个1,另一种就是将奇数和偶数分别合并。若是第二种就可以很自然就引出另一种求和方法——分组求和法。但是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这种做法在我预想之外,当时我面带微笑鼓励他说下去,对他的陈述及时做出肯定和鼓励,同时我的脑子在快速的反应怎样总结他的解法,等他陈述完了,我首先是对他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并且引导学生发现n个正偶数的和n个正奇数的和只差恰好就等于项数n。尽管能从容不慌地面对了偶发事件,但是还是略为显得处理的粗糙了一点,对他的表述没有概括到位。

  2.不足之处

  本节课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践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在讲完课之后静心思考,对本节课做了系统的回顾、梳理,我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

  1.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在知识准备环节,本来以为学生能很顺利地完成公式的复*,但是没有考虑了学生受现场的影响,没有做及时的反应。我只好在将这些公式板书出来,浪费了一些时间。但是从后来的结果上看将公式板书出来也是有一定好处的。例1和练*1给学生的思考的时间较多,对于这样较容易上手的题目应该快速解决的。例2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应该留有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解决,但是由于时间没有把握好,这部分用了只有15分不到。

  2.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不足虽然表现得从容不慌,但是从教学效果上看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明显不足。这点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和积累。

  3.师生互动仍需加强。在教学过程中我接连提问了几个同学,他们的回答都是一样、差不多的。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认真去思考。我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继续鼓励调动下去,而是转为教师讲解。这样的处理不是很恰当,我应该鼓励一下学生,让有思路的同学能够主动积极的回答的出来。

《数列的求和》教学反思3

  对于高考班来说,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储备足够的知识和经验,迎接高考。而最*几年的高考题中,创新题多数都是数列部分的题目,所以,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复*《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点,掌握高考常考题型,并能达到举一反三。

  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向同学们总结了*五年的高考题中数列部分的题目所占分值的*均分,意在引起同学们的重视,然后展示本节课的复*目标,()让同学们能够了解考试大纲的要求,第三让同学们总结本节的知识要点,并利用一定的时间记忆,主要是记忆公式,因为这部分的题目主要是选择适当的公式解决问题,第四是典型例题,我总结了三种例题,也是高考易考题型。

  根据本课学*目标,我把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把知识点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过程零而不散,教学活动多而不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知识,拓宽视野。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学思路清晰、明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也比较踊跃,并能对问题的解法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找出最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

  2.教学方式符合教学对象。复*课就是要以总结的方式对学过的知识加以巩固,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复*目标,很方便的了解了重难点,通过典型例题直观的了解考试要点。

  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欠合理。在让同学们背公式的过程中花费时间太长。课后反思,如果当初就把几个公式展示出来,让同学们背,然后通过教师考察或小组成员之间考察,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放”的力度不够。在分析典型例题时,总担心个别基础不好的同学不会,本来可以由学生阐述解题方法,也由我来说,所以学生的主动权给的不够多。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搭建学生展示自己的*台,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实力,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总之,认认真真准备一堂课,课后会有很多感触,及时整理自己教学上的得与失,如果每一节课都这样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后都认真反思,确实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很多的启示。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反思标志设计教学反思辨别方向教学反思

《数列的求和》教学反思4

  这节课是高二数学第七章数列的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在学*了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基础上,对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进行探讨。

  (一)对课前备课的反思

  首先,是备学生。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对于数学的悟性和理解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就考虑到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

  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内容是数列求和,是现阶段学*数列部分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关于数列求和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如倒序相加法、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等。在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裂项相消法和错位相减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先有一个经验,就是能够认识到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都能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后再分别求和。

  第三,教学呈现方式的定位。这是很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本节课的成败。本节课设计上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设计例题。不能求全而脱离学生实际,也不能一味搞成题海战术,因此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选择设计的题目在难度和容量上较为侧重基础,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应用,思维得到提高。

  (二)对课中教学的反思

  这节课总体上感觉备课比较充分,各个环节相衔接,能够形成一节完整并且系统的课。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知识回顾、例题讲解、变式训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本节课总体上讲对于内容的把握基本到位,对学生的定位准确,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学生为主体。

  (1)学生的创新解答

  在例1求1002-992+982-972+962-952L+42-32+22-12的值问题的解决上学生观察式子相邻两项之间都是*方差的形式,利用*方差公式,最后转化成一个等差数列。但是学生出现了两种做法。一种是转化成

  199+195+191+L+7+3,这样转化是学生最容易想到的。另一种是转化成了

  100+99+98+L+2+1,这两种方法都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第二种转化方法让整个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2)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在例2教学设计中我就曾预设到学生会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种是得到50个1,另一种就是将奇数和偶数分别合并。若是第二种就可以很自然就引出另一种求和方法——分组求和法。但是一位同学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这种做法在我预想之外,当时我对他的.陈述及时做出肯定和鼓励,同时我的脑子在快速地反应怎样总结他的解法,等他讲完了,我首先是对他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并且引导学生发现n个正偶数的和n个正奇数的和之差恰好就等于项数n。尽管能从容不慌地面对了偶发事件,但是还是略为显得处理的粗糙了一点,对他的表述没有概括到位。

  (三)课后反思,再设计

  一节课下来,我摸索出了一节课的设计要贴*学生的实际,符合他们的认知水*,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

《数列的求和》教学反思5

  高三复*课以其庞大的容量让奋战在一线的老师们吃尽苦头,每位老师都有课时拮据的感叹!而资料中涉及的知识和原有内容冲突时,学生无所适从,参与探究获得知识的机会偏少,老师传授总显得相当匆忙,课堂更多成了教师的表演与独白,每当我反省学生究竟学会了那些东西时,总会汗颜;课程是按时完成了,但其有效性有多少?该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在探究中体验知识的联系,那怕一节课只学会一两种题型的解决策略,也比满堂灌,最终什么都没学到强多了。而资料中涉及的知识和原有内容冲突时,学生更是无所适从,如何把资料和课本更好结合,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重视的。

  在《数列求和》的'内容中我最初设计了两课时,讲分组求和法、倒序相加法、裂项相消法,并引申出求通项公式的迭加(乘)法,乘比错位相减法,并补充求通项公式的待定系数法。当我重新审视教学设计和资料时, 发现资料中的裂项法和拆项法与我前面所讲的有冲突,如何能减小冲突,且多留时间给学生思考 ,取得更好的效果,于是决定改变资料教学内容,裂项法是重要的求和方法,不仅渗透了化归的重要思想,而且也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从最简单的题目入手,循序渐进,或者会有不可估计的收获吧…

《数列的求和》教学反思6

  在高一(5)班上好“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这一堂课后,通过和学生的互动,我对求和公式上课时遇到的几点问题提出了一点思考、

  一、对内容的理解及相应的教学设计

  1、“数列前n项的和”是针对一般数列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教材在这里提出这个概念只是因为本节内容首次研究数列前n项和的问题、因此,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从等差数列中跳出来”学*这个概念,以免学生误认为这只是等差数列的一个概念、

  2、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教学重点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掌握公式”来解释,应该使学生会推导公式、理解公式和运用公式解决问题、其实还不止这些,让学生体验推导过程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才是更高境界的教学追求,这一点后面再作展开、本节课在这方面有设计、有突破,但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与交流的环节似乎还不够充分,因为这个层面上的学*更侧重于让学生“悟”、

  3、用公式解决问题的.内容很丰富、本节课只考虑“已知等差数列,求前n项”的问题,使课堂不被大量的变式问题所困扰,而能专心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的处理比较恰当、

  二、求和公式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推导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过程中,有两种极其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一种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思想方法,另一种是从一般到特殊的化归思想方法、

  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思想方法大家都很熟悉,本节课基本按教材的设计,依次解决几个问题。

  从一般到特殊的化归思想方法的揭示是本节课的最大成功之处、以往人们常常只注意到“倒序相加”是推导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关键,而忽视了对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思考、同样是求和,与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事实上,前者是100个不相同的数求和,后者是50个相同数的求和,求和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是100个还是50个,而在于“相同的数”与“不相同的数”、相同的数求和是一个极其简单并且在乘法中早已解决了的问题,将不“相同的数求和”(一般)化归为“相同数的求和”(特殊),这就是推导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思想精髓、不仅如此,将一般的求和问题化归为我们会求(特殊)的求和问题这种思想还将在以后的求和问题中反复体现、

  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其实有这样一个问题链:

  为什么要对和式分组配对?(因为想转化为相同数求和)

  为什么要“倒序相加”?(因为可以避免项数奇偶性讨论)

  为什么“倒序相加”能转化为相同数求和?(因为等差数列性质)

  由此可见,“倒序相加”只是一种手段和技巧,转化为相同数求和是解决问题的思想,等差数列自身的性质是所采取的手段能达到目的的根本原因、

  三、几点看法

  1、注意挖掘基础知识的教学内涵

  对待概念、公式等内容,如果只停留在知识自身层面,那么教学常常会落入死记硬背境地、其实越是基础的东西其所包含的思想方法往往越深刻,值得大家带领学生去认真体验,当然这样的课不好上、

  2、用好教材

  现在的教材有不少好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认真对待,反复领会教材的意图、当然,由于教材的客观局限性,还需要教师去处理教材、譬如本节课,课堂所呈现的基本上是教材的内容顺序和教学设计,但面对教材所给的全部内容时,课堂能否在某个环节上停下来,能否合理地选取教材的一部分内容作为这一节课的内容,而将其他的内容留到后面的课,这就体现教师的认识和处理教材的水*、

  3、无止境

  一堂课所要追求的教学价值当然是尽量能多一些更好,但应分清主次、譬如本节课还用了几个“实际生活问题”,意图是明显的,教师的提问和处理也比较恰当、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数列的求和》教学反思7

  本节课是高三总复*冲刺阶段的复*课,为了更好地将知识点连贯起来,对数列及其求和问题有一个更深的认识,首先展示了20xx年的高考大纲中对数列问题的基本要求,也就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知道数列问题在高考中考什么,怎么考。它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行为,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教学目标的出示有助于引导学生明确本课时的学*任务和要求。

  同时将历年高考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作为例题进行展示,为的是让学生充分把握好数列问题的难易度,做到心里有底。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探究学*的过程中充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的主体。例1中运用的分组求和法和例2中的裂项法,从学生课堂反馈来看掌握较好,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例3所涉及到的错位相减法显然难度有点太,学生完成起来有点困难。

  梳理归纳环节上,总结反思了每道例题的`出题意图,意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惯,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清楚高考中每一道题都有它自己的考察方向。激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最后的冲刺复*中去。

  目标检测部分,意在将本节课的重点做一个重温,两道练*与例1和例2是相对应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一定要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本节课的优点:

  1、整体的思路比较清晰:展示目标,组内讨论,小组展示并释疑解惑,然后通过练*进行辨析,学生自己归纳求和方法,再接下去是方法的应用和巩固,即目标检测,知识梳理、布置作业。整个流程比较流畅、自然。

  2、教态自然、大方、亲切。能给学生以鼓励,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能准确的指出学生在处理问题中的不足并帮助及时改正。

  本节课的遗憾:

  1、在做时例3这张幻灯片没有设计好,导致字有重叠看不清。

  2、还应更注重细节,讲究规范,强调反思;

  总体来讲,在教授中始终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本课。采用将上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学生的学*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学*效果好。通过对本节课系统的回顾,梳理,发现部分学生在知识点的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要适时给以恰当引导,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给学困生提供更多发言的机会。我会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本节课,我觉得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在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上也基本上把握得不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学技巧,逐步的完善自己的课堂。

《数列的求和》教学反思8

  本节课是高三一轮复*课,主要是对特殊数列求和。对于数列的复*,我觉得主要是复*好两个方面,一个是如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另一个是如何求解数列的前n项和。

  这里的求和,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内容,因为此前学生一直是使用等差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计算的,让他们忽然去理解和掌握错位相减和裂项相消等方法去求和,难度可想而知,所以这堂课不仅仅是复*课,而且也是一堂新课,课题是求和,学生一看就明白,但求和的对象变了,求和的.方法变了。我在教学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循序渐进,不赶进度,学生要是不能掌握,那就再来一遍,特别是错位相减法,学生知道什么样的数列可以用错位相减法,但算不出正确的结果,所以课堂上在学生板演的基础上我再归纳一下做错位相减法的题目时要注意的地方,什么地方容易错,什么地方要注意等,争取在做作业时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而且在经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多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以及解题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数列求和在整个数列知识中试比较综合的内容,知识点多,方法也多,在做题时首先要思考一下该用什么方法,然后再着手,加上细心才能把题目做对,而现在的学生就是缺乏这点耐心和细心,总想着花最少的时间做较多的事,有时还不检验最后的结果,这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的地方,教会学生耐心、细心地做题,确保题目的正确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这方面加强培养学生,同时在备课的时候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数列的求和》教学反思9

  针对数列问题的考试重点及学生的薄弱环节,《数列求和》的系列专题复*课《数列求和1》的教学重点放在了数列求和的前两种重要方法:

  1、公式法求和(即直接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求和);

  2、利用叠加法、叠乘法将已知数列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再行求和。

  从实际教学效果看教学内容安排得符合学生实际,由浅入深,比较合理,基本达到了这节课预期的教学目标及要求。结合自我感觉、工作室评课、学生反馈,这节课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优点。

  1、 注重“三基”的训练与落实

  数列部分中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列就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很多数列问题包括数列求和都是围绕这两种特殊数列展开的,即使不能直接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公式求和,也可根据所给数列的不同特点,合理恰当地选择不同方法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再行求和。因此上课伊始做为本节课的知识必备,就要求学生强化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记忆。其次本节课充分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且通过典型例题使学生体会并掌握根据所给求和数列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叠加法或叠乘法将所给数列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再行求和的.基本技能。

  2、 例、*题的选配典型,有层次

  一方面精选*年典型的高考试题、模拟题做为例、*题,使学生通过体会和掌握,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另一方面结合学生实际,自行编纂或改编了一些题目,或在原题基础上降低了难度,设计出了层次,或在学生易错的地方设置了陷阱,提醒学生留意。同时所配的课堂练*也充分注意了题目的难易梯度,把握了层次性,由具体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由直接给出数列各项到用分段函数形式抽象表述数列,由单一方法适用到能够一题多解等等。

  3、 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预见性,并能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进行设计

  对于直接利用公式求和的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求和问题,预见到学生的关键问题应该出在搞不清求和的项数上,因而在求和的项数上做了文章,有意设计了求和而非求,并且通过这两道题特别强调了算清项数、如何算清项数等问题,抓住了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软肋。

  4、 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到了学生的反应和状态

  在解题教学中比较注意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自然*得,从而顺理成章达到水到渠成。从题目的设计到解题思路的分析都考虑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从具体到抽象,通常是把问题摆出来、提一句、点一下,尽量不包办代替,努力引发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比较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同时注意通过多种途径,多种角度,一题多解解决问题,杜绝直接把结果强加给学生,使学生不知所云。

  当然这节课的教学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两点。

  1、对于基本公式的掌握仍需加强落实

  部分同学公式的记忆仍成问题,本以为课上可以一带而过,不成想主动举手、信心满满、自以为可以完美表现的同学站起来仍然把等比数列的公式说错了,可想而知其他同学的情况了,恐怕也不容乐观,可见连基本公式的强化记忆都是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加以督促的。

  2、由于课堂时间容量的限制,学生们的思维活动展现得还不够充分,问题也没有完全暴露出来。

《数列的求和》教学反思10

  在高一(5)班上好“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这一堂课后,通过和学生的互动,我对求和公式上课时遇到的几点问题提出了一点思考:

  一、对内容的理解及相应的教学设计

  1、“数列前n项的和”是针对一般数列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教材在这里提出这个概念只是因为本节内容首次研究数列前n项和的问题。因此,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从等差数列中跳出来”学*这个概念,以免学生误认为这只是等差数列的一个概念。

  2、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教学重点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掌握公式”来解释,应该使学生会推导公式、理解公式和运用公式解决问题。其实还不止这些,让学生体验推导过程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才是更高境界的教学追求,这一点后面再作展开。本节课在这方面有设计、有突破,但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与交流的环节似乎还不够充分,因为这个层面上的学*更侧重于让学生“悟”。

  3、用公式解决问题的内容很丰富。本节课只考虑“已知等差数列,求前n项”的问题,使课堂不被大量的变式问题所困扰,而能专心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的处理比较恰当。

  二、求和公式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推导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过程中,有两种极其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一种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思想方法,另一种是从一般到特殊的化归思想方法。

  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思想方法大家都很熟悉,本节课基本按教材的设计,依次解决几个问题。

  从一般到特殊的化归思想方法的揭示是本节课的最大成功之处。以往人们常常只注意到“倒序相加”是推导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关键,而忽视了对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思考。同样是求和,与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事实上,前者是100个不相同的数求和,后者是50个相同数的求和,求和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是100个还是50个,而在于“相同的数”与“不相同的数”。相同的数求和是一个极其简单并且在乘法中早已解决了的问题,将不“相同的数求和”(一般)化归为“相同数的求和”(特殊),这就是推导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思想精髓。不仅如此,将一般的求和问题化归为我们会求(特殊)的求和问题这种思想还将在以后的求和问题中反复体现。

  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其实有这样一个问题链:

  为什么要对和式分组配对?(因为想转化为相同数求和)

  为什么要“倒序相加”?(因为可以避免项数奇偶性讨论)

  为什么“倒序相加”能转化为相同数求和?(因为等差数列性质)

  由此可见,“倒序相加”只是一种手段和技巧,转化为相同数求和是解决问题的思想,等差数列自身的性质是所采取的手段能达到目的的根本原因。

  三、几点看法

  1、注意挖掘基础知识的教学内涵

  对待概念、公式等内容,如果只停留在知识自身层面,那么教学常常会落入死记硬背境地。其实越是基础的东西其所包含的思想方法往往越深刻,值得大家带领学生去认真体验,当然这样的课不好上。

  2、用好教材

  现在的教材有不少好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认真对待,反复领会教材的意图。当然,由于教材的客观局限性,还需要教师去处理教材。譬如本节课,课堂所呈现的基本上是教材的内容顺序和教学设计,但面对教材所给的全部内容时,课堂能否在某个环节上停下来,能否合理地选取教材的一部分内容作为这一节课的内容,而将其他的内容留到后面的课,这就体现教师的认识和处理教材的水*。

  3、学无止境

  一堂课所要追求的教学价值当然是尽量能多一些更好,但应分清主次。譬如本节课还用了几个“实际生活问题”,意图是明显的,教师的提问和处理也比较恰当。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精选十篇)(扩展3)

——《数列的求和》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数列的求和》教学反思 1

  这节课是高二数学第七章数列的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在学*了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基础上,对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进行探讨。

  (一)对课前备课的反思

  首先,是备学生。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对于数学的悟性和理解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就考虑到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

  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内容是数列求和,是现阶段学*数列部分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关于数列求和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如倒序相加法、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等。在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裂项相消法和错位相减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先有一个经验,就是能够认识到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都能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后再分别求和。

  第三,教学呈现方式的定位。这是很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本节课的成败。本节课设计上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设计例题。不能求全而脱离学生实际,也不能一味搞成题海战术,因此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选择设计的题目在难度和容量上较为侧重基础,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应用,思维得到提高。

  (二)对课中教学的反思

  这节课总体上感觉备课比较充分,各个环节相衔接,能够形成一节完整并且系统的课。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知识回顾、例题讲解、变式训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本节课总体上讲对于内容的把握基本到位,对学生的定位准确,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学生为主体。

  (1)学生的创新解答

  在例1求1002-992+982-972+962-952L+42-32+22-12的值问题的解决上学生观察式子相邻两项之间都是*方差的形式,利用*方差公式,最后转化成一个等差数列。但是学生出现了两种做法。一种是转化成

  199+195+191+L+7+3,这样转化是学生最容易想到的。另一种是转化成了

  100+99+98+L+2+1,这两种方法都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第二种转化方法让整个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2)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在例2教学设计中我就曾预设到学生会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种是得到50个1,另一种就是将奇数和偶数分别合并。若是第二种就可以很自然就引出另一种求和方法――分组求和法。但是一位同学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这种做法在我预想之外,当时我对他的.陈述及时做出肯定和鼓励,同时我的脑子在快速地反应怎样总结他的解法,等他讲完了,我首先是对他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并且引导学生发现n个正偶数的和n个正奇数的和之差恰好就等于项数n。尽管能从容不慌地面对了偶发事件,但是还是略为显得处理的粗糙了一点,对他的表述没有概括到位。

  (三)课后反思,再设计

  一节课下来,我摸索出了一节课的设计要贴*学生的实际,符合他们的认知水*,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

  《数列的求和》教学反思 2

  这节课是高中数学必修5第二章数列的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在学*了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基础上,对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进行探讨。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对课前备课的反思

  教学反思不仅仅只是针对课堂教学实际的反思,也应该包括对备课、教案进行反思。在备课过程中,教学设计前后共修改了4次,最后形成完整的一节课的设计。为什么反复修改了4次之多,其中有几个很关键的地方值得一提。

  首先,是备学生。我所教的是文科普通班,入班前的数学*均分仅为44分,在第一次测验中*均分还不到60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对于数学的悟性和理解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就考虑到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

  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内容是数列的求和是现阶段学*数列部分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等到高三复*时再讲还是在高一阶段就慢慢渗透给学生还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高中数学的学*应该是螺旋上升的,而不是直线型。在高一阶段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是要渗透给学生,学生经历过的,形成一定的经验,到了高三复*阶段就能唤醒这些经验和记忆。关于数列的求和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如倒序相加法、并项法、拆项法、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等。在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并项法和分组求和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先有一个经验,就是能够认识到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都能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后再分别求和。这样对后继学*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做一些铺垫。

  第三,教学呈现方式的定位。这是很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本节课的成败。本节课设计上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设计例题。不能求全而脱离学生实际,也不能一味搞成题海战术,因此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选择设计的题目在难度和容量上较为侧重基础,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应用,思维得到提高。

  (二)对课中教学的反思

  这节课总体上感觉备课比较充分,各个环节相衔接,能够形成一节完整就为系统的课。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知识回顾、例题讲解、变式训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本节课总体上讲对于内容的把握基本到位,对学生的定位准确,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学生为主体。

  亮点之处:

  学生创新解答

  在例1求100?99?98?97?96?95??4?3?2?1的值问题的解决上学生观察式子相邻两项之间都是*方差的形式,利用*方差公式,最后转化成一个等差数列。但是学生出现了两种做法。一种是转化成199+195+191+?+7+3,这样转化是学生最容易想到的。另一种是转化成了100+99+98+?+2+1,这两种方法都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第二种转化方法让整个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在接下来的练*中,教师的设想是学生能够想到将相邻两项合并成一项结果是1,这样很容易就能得到结果。但是高元顺同学并没有在我设想的思路上走,而是给出了一个特别的回答,他的回答是: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这个数列是6项的话,那么第5项是—5,第6项是6,用—1+2=1,1+(—3)=—2,—2+4=2,2+(—5)=—3,—3+6=3,因此得到前6项的和就等于项数的一半。这个数列是100项,那就等于50。S200就等于100,所以S201就等于—101。

  他的回答博得听课的老师的一致赞同。他使用的方法通过找规律提出猜想,实际上就是使用了数学思想方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递推法。

  (2)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甘当学生的绿叶

  由于数学的抽象、思维严谨等特点,学生往往对于一些较为复杂或者变化多样的题目容易望而生畏,出现懒得动脑思考、动笔去做的`现象。教师也常因为时间的限制不可能给学生过多的时间去做“无用功”。在本节课上我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摸索。不怕学生出错,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摸索中增强思维能力、解题技能和计算经验。特别是在例2中,教师针对题目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提示,让学生去尝试着解题。朱馨同学的板书详尽,将思路方法概括表述出来,过程完整。只是结果出现了一个小错误,教师在点评过程中给予指出,同时也个结果错误也是学生经常犯的。

  在这两个例题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也说明了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回答是不会让老师感到失望了,而是充满了惊喜。

  (3)从容面对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在教学设计中我就曾预设到学生会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种是得到50个1,另一种就是将奇数和偶数分别合并。若是第二种就可以很自然就引出另一种求和方法——分组求和法。但是高元顺同学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这种做法在我预想之外,当时我面带微笑鼓励他说下去,对他的陈述及时做出肯定和鼓励,同事我的脑子在快速的反应怎样总结他的解法,等他陈述完了,我首先是对他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并且引导学生发现n个正偶数的和n个正2222222222

  奇数的和只差恰好就等于项数n。尽管能从容不慌地面对了偶发事件,但是还是略为显得处理的粗糙了一点,对他的表述没有概括到位。

  积极的回答的出来。

  (三)课后反思,再设计

  一节课下来,我摸索出了一节课的设计要贴*学生的实际,符合他们的认知水*,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

  若是再教这部分内容时我应该重新调整一下我的教学顺序,如在复*完公式后,可以先提出1+2+3+?+100=?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式1—2+3—4?—99+100=?,这样再给出练*1,学生有了经验自然很容易就解决了。在例题2问题中,可以再降低一下难度,因此可以将后面的练*3作为例题。而将原例2作为练*的题目。这样的做更体现了知识的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感受

  上一届的“凤凰杯”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也期盼着也能参加“成长杯”。当李加莉老师宣布由我来参加这届的“成长杯”我感觉我的压力好大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选题和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我终于站在了“成长杯”的讲台了,心情复杂——激动、兴奋、紧张……直到下课的铃声想起我的一颗心才算踏实下来。

  东北师范大学的孔凡哲教授曾在给我们讲座时说过:没有精心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我一直都是深刻记得这句话,也在教学中实践它。但是我仍然感觉自己做不到“精彩”而更多的是“*淡无奇”。是这节课我有了深刻的体会,让我开始审视我前面几个月所走过了路,才发现教学真的是需要智慧,做到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设计,用心去聆听学生的声音……

  感谢这次参赛机会,让我在失败中磨练,在挫折中不断完善自己,最终坚强地站在讲台上,让我感受到了“成长”的喜悦。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总结经验,不断的完善自己,增强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教学和创新教学,让自己尽快“成长

  《数列的求和》教学反思 3

  本节课是高三一轮复*课,主要是对特殊数列求和。对于数列的复*,我觉得主要是复*好两个方面,一个是如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另一个是如何求解数列的前n项和。

  这里的求和,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内容,因为此前学生一直是使用等差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计算的,让他们忽然去理解和掌握错位相减和裂项相消等方法去求和,难度可想而知,所以这堂课不仅仅是复*课,而且也是一堂新课,课题是求和,学生一看就明白,但求和的对象变了,求和的.方法变了。我在教学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循序渐进,不赶进度,学生要是不能掌握,那就再来一遍,特别是错位相减法,学生知道什么样的数列可以用错位相减法,但算不出正确的结果,所以课堂上在学生板演的基础上我再归纳一下做错位相减法的题目时要注意的地方,什么地方容易错,什么地方要注意等,争取在做作业时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而且在经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多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以及解题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数列求和在整个数列知识中试比较综合的内容,知识点多,方法也多,在做题时首先要思考一下该用什么方法,然后再着手,加上细心才能把题目做对,而现在的学生就是缺乏这点耐心和细心,总想着花最少的时间做较多的事,有时还不检验最后的结果,这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的地方,教会学生耐心、细心地做题,确保题目的正确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这方面加强培养学生,同时在备课的时候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数列的求和》教学反思 4

  本节课是高三总复*冲刺阶段的复*课,为了更好地将知识点连贯起来,对数列及其求和问题有一个更深的认识,首先展示了20xx年的高考大纲中对数列问题的基本要求,也就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知道数列问题在高考中考什么,怎么考。它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行为,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教学目标的出示有助于引导学生明确本课时的学*任务和要求。

  同时将历年高考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作为例题进行展示,为的是让学生充分把握好数列问题的难易度,做到心里有底。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探究学*的过程中充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的主体。例1中运用的分组求和法和例2中的裂项法,从学生课堂反馈来看掌握较好,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例3所涉及到的错位相减法显然难度有点太,学生完成起来有点困难。

  梳理归纳环节上,总结反思了每道例题的`出题意图,意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惯,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清楚高考中每一道题都有它自己的考察方向。激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最后的冲刺复*中去。

  目标检测部分,意在将本节课的重点做一个重温,两道练*与例1和例2是相对应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一定要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本节课的优点:

  1、整体的思路比较清晰:展示目标,组内讨论,小组展示并释疑解惑,然后通过练*进行辨析,学生自己归纳求和方法,再接下去是方法的应用和巩固,即目标检测,知识梳理、布置作业。整个流程比较流畅、自然。

  2、教态自然、大方、亲切。能给学生以鼓励,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能准确的指出学生在处理问题中的不足并帮助及时改正。

  本节课的遗憾:

  1、在做时例3这张幻灯片没有设计好,导致字有重叠看不清。

  2、还应更注重细节,讲究规范,强调反思;

  总体来讲,在教授中始终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本课。采用将上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学生的学*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学*效果好。通过对本节课系统的回顾,梳理,发现部分学生在知识点的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要适时给以恰当引导,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给学困生提供更多发言的机会。我会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本节课,我觉得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在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上也基本上把握得不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学技巧,逐步的完善自己的课堂。

  《数列的求和》教学反思 5

  高三复*课以其庞大的容量让奋战在一线的老师们吃尽苦头,每位老师都有课时拮据的感叹!而资料中涉及的知识和原有内容冲突时,学生无所适从,参与探究获得知识的机会偏少,老师传授总显得相当匆忙,课堂更多成了教师的`表演与独白,每当我反省学生究竟学会了那些东西时,总会汗颜;课程是按时完成了,但其有效性有多少?该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在探究中体验知识的联系,那怕一节课只学会一两种题型的解决策略,也比满堂灌,最终什么都没学到强多了。而资料中涉及的知识和原有内容冲突时,学生更是无所适从,如何把资料和课本更好结合,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重视的。

  在《数列求和》的内容中我最初设计了两课时,讲分组求和法、倒序相加法、裂项相消法,并引申出求通项公式的迭加(乘)法,乘比错位相减法,并补充求通项公式的待定系数法。当我重新审视教学设计和资料时, 发现资料中的裂项法和拆项法与我前面所讲的有冲突,如何能减小冲突,且多留时间给学生思考 ,取得更好的效果,于是决定改变资料教学内容,裂项法是重要的求和方法,不仅渗透了化归的重要思想,而且也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从最简单的题目入手,循序渐进,或者会有不可估计的收获吧…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精选十篇)(扩展4)

——等差数列教学反思 (菁华3篇)

  探究式教学走进课堂为学生的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这里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并采用了学生朗读,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并汇报成果,个别做答,集体做答,学生演板,学生说教师写等方法,感觉学生对定义和通项公式掌握不错,对一些基本问题,能按照要求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知三求一,体会方程的思想。在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时选用了不完全归纳法与叠加法,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强调了思维的严谨性。 不过在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

  1、在回答等差数列的特点时,有的同学会说“前一项与后一项的差为常数”,那么我们讲数列从函数的观点来看是当自变量从小到大的依次取值时,所对应的一列函数值,所以我们以从前往后发展的眼光来看用“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为常数”更为妥当。

  2、“如果a,A,b三个数成等差数列,这时我们称A为a与b的等差中项”。其实A也是b与a的等差中项,即b,A, a三个数成等差数列。

  静下心来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其实还应该注意:

  1、在证明等差数列时,学生往往用有限的几个连续两项的差为常数就得到此数列为等差数列的结论,其实这是一种不完全的归纳,是由特殊到一般,这种方法是不严密的。应该用等差数列的

  数学表达式来证明。怎样用等差数列的数学表达式来证明等差数列还需要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专门训练,因为在高考有关数列的考题中往往第一问就是用定义证明等差数列。

  2、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时绝不是单纯的几个计算而已,一定要强调格式,解应用题,数学模型一定要交代,而且要交代清楚,*时的训练中不能忽略这个问题,在对答案时要把文字部分反复几遍要学生用笔记在解答过程中,这样他们才能引起重视,以后学*解概率题时不会丢掉必要的文字叙述。

  高三一轮复*,重在夯基释疑,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教态自然,亲和力好,课堂气氛融洽。教学环节的设置松弛有度,从例题入手,探索实验,概括提炼,综合应用,步骤层次感强,学生参与度高,老师指导有方,引导得法,学生能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学生学*的兴趣。

  1.选题针对性强,点评到位

  选材取自学生练*,针对性强,内容相对集中;从学生问题的点评答疑中,提炼结论,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2. 充分发挥学生学*的自主性

  学生在课堂上体现了高度的参与和热情。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内容由于事先做好了导学案,所以有充分的思考和训练时间,通过合作学*,进一步应用定义解决问题,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的全过程,特别是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锻炼机会。

  3.系统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系统规划复*和训练的内容,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分散知识系统化。注意从学生的认识出发,通过学生解题的体验,挖掘提升数学方法和知识;注意细节和纠错,及时反馈作业中的问题。学生错误得到点评纠正,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得到提高。

  一.教材分析及能力要求:

  数列前n项和是数列单元的重点内容,是在充分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基础上课题的延伸;要求学生对公式能理解并掌握,并能根据条件灵活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教学

  数学公式只是一些符号,学生记忆容易,但用起来困难,因此,公式的记忆要借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在本节的教学中,我设置了一个带有生活知识的趣味数学题作为引子,设置的问题由易到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一步一步引向本节的课题,让学生在问题中寻找规律、方法,并加以总结,最后得到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两个公式;在课堂练*中,增加讨论、小节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归纳方法,通过分析前n项和公式中的四个量,只要知道其中的任意三个量就可以求另一个,归纳为“知一求三”的问题,如果是求两个量,可以用公式联立方法组解决问题。这样,通过对问题解决方法的归纳,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教学过程反思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学思路清晰、明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也比较踊跃,并能对问题的解法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找出最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对等差数列的前n公式的推导有一个科学的分析过程,学生对公式的获取思路明确,理解比较深刻,较好地完成了课前预设的目标。但由于教学内容的紧凑,过于追求教学的量,在教学、训练中侧重于方法的指导而忽略了过程的详细讲解,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变形能力会产生不利影响,这一点,在第二天的作业中就体现出来。另外,过多的罗列解题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但学生课后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就显得的不足。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精选十篇)(扩展5)

——认识教学反思(精选十篇)

  上课开始,我就让学生观察,先猜测圆柱和圆锥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明白学*目标。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就兴趣盎然。在应用公式的教学中,又把问题转向到课初学生猜测且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计算出圆锥的体积,终于使悬念得出了满意的.结果,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强调在计算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相乘

  角的初步认识”虽然内容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在教学中不容易把角的概念讲清楚,尤其是“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一教学难点,学生更不容易理解。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了对角的认识,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数学的兴趣。

  认识角。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找身边的角,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抽象出角的图形,使学生对角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在“折角”部分,先放手让学生去折,他们会利用手中的纸,折出很多大小不一的角。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把他们折的角收集起来,让他们自己来分类。通过小组讨论,汇报、演示,初步感受角有大小之分。(二)比较角。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也是下了大力气的。教学中我组织学生用活动角开展了边操作边思考的活动:“怎样才能摆出一个大一点的角?怎样又能摆出一个小一点的角?”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1)活动角的两条边的长短始终没有变,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2)张开的“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口”越小,角就越小。所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口”的大小有关。学生在活动中把本节课的难点轻而易举的突破了。(三)画角。画角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首先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画角,从画出的角可以看出学生画的角都很规范,因此对他们画角的过程不做正确与否的点评。看完学生画的角之后,我再传授规范的画角方法,对以后学生进一步认识角打下基础。数学课有很多的内容可以通过实践、操作来学*,我们要让数学从实践活动中来,再回到实践活动中去(即,学会运用数学的本领),这是我们现在的新课程教学所提倡的,我也要努力从这方面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做到不打无准备之战,也就是说我要力争做到每节课都要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另外我还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使自己感觉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学生更对得起家长。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对数的认识的进一步学*。怎样把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认识规律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设计教学,是本课着重研究的内容。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干老师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一、数形结合,让学生获得清晰透彻的数概念。

  在整节课中,干老师充分利用了小方块来帮助学生建立数的表象。通过让学生来估计小方块的数量,到具体地数出,10个一列(10个一是10),100个一片(10个十是100),1000个一个大正方体(10个一百是1000)。充分感知了个、十、百、千之间的关系,并有梯度性,为学生建立了形象的感性认识。之后,当干老师出示1片6列、3片5列2个的小正方体时,学生基本上都能马上看出这些数;接着出示一些具体的数,学生也能想象出这是怎样的一幅方块图。以上种种都归功于干老师之前为学生建立的方块图的表象。计数器的半抽象,直至最后数的概念的抽象概括,让学生经历从“数小方块”到“用计数器数”这个知识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十进制计数的原理,理解十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千”,在展现学生数学学*的过程中培养数感。指导学生动手拨计数器上的珠子演示数,读数,进行多样性的练*,突破了拐弯数的难点。

  二、让学生感受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当干老师揭示了全校人数有980人后,向学生提问:往后数多少就到1000人了?一个学生上台在计数器上拨,拨到999后,学生碰到了困难,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和理解了更大的计数单位“千”以及“千位”的产生,同时又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总的来说,在这节课中,干老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千方百计帮助学生强化这节课的重点,突破这节课的难点。整节课贴*生活,比如让学生搜集1000以内的数,使学生感受1000以内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但个人感觉,在本节课中,干老师在教学拐弯数时,让学生说得不多,而且请学生上台拨计数器时,没有彻底放手让学生去拨,而是发现学生稍有不对,就把学生打断了,然后自己亲自去拨。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1教学新课: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知道“*均分”的含义.

  2、演示和学生的操作,使学生掌握“这种分法”,知道“把一个数*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3、出示“把6个桃*均分在3个盘里,每盘几个?”(边口述题目,边拿出6个桃和3个盘子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拿出6个小三角形.

  提问:把6个桃*均分在3个盘里,是什么意思?(就是每盘放得同样多.)把6个桃*均分放在3个盘里,应该怎样放?

  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

  (1)由同样多引出*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6枝铅笔分成3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均分”。

  (2)用“*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12个小正方体*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几个。

  (3)把“*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桃*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兴趣。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遵循“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一数学思想,通过观察学生购物的画面,了解人民币的作用,进而引入新课,认识人民币。通过兑换游戏和模拟购物等活动加深对各种面值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他们参与的欲望和学*的兴趣。

  2、创设自主、合作学*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中,要充分估计学生的起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出发,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灵活处理教材。如:认识人民币之前,先让学生自己分一分手中的人民币,有的同学可能会分成纸币和硬币,也有的同学可能会分成分币、角币和元币,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接着安排学生分组交流自己认识的人民币。最后,组织全班学生认识分币、角币和元币。

  3、充分利用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物图和实际的人民币的直观作用,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受到爱祖国、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教育。让学生通过找、认、摸、比、摆,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与理解了元、角、分,并初步掌握了它们之间的换算方法,学会元、角、分的简单计算。

  4月27日,春雨细细,清风**,于华静老师来到我们钦村小学,参与了我们钦村小学低年级数学组的集体教研与磨课活动。本次磨课活动中,由我执教了《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之后,大家聚在一起,对这节课进行了评点。于老师、耿老师和全体教研组老师的精彩点评,像窗外的丝丝细雨,润人心田,催人奋进。

  一、“生成”,需要“水到渠成”。

  本节课中,我利用了课本中的变魔术的情境,当魔术师变出8串葫芦,让学生动手写算式,来体会写加法算式的麻烦,从而让学生动脑思考,去创造一种新的写法,既能看出是8个5相加,写起来有比较简单。可是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写出8个5相加并不觉得非常的麻烦,因此,学生并没有产生创造一种新的写法的需要。所以,这个环节可以加上一句话:“如果魔术师变出了20串呢?变出100串呢?你还想用加法来表示吗?”当这个问题出现,孩子的脑海里自然会想象出算式写起来会有多麻烦,从而产生想要创造一种新的写法的必要性。

  二、“生涩”,教师引领当做“润滑油”。

  乘法的意义在本节课以至在整个乘法的学*中的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尤其是在孩子第一次接触乘法时,感受、了解乘法的意义是必须的。所以我设计了当出现用乘法算式5×8表示8个5相加时,让孩子联系着上面的连加算式说一说乘法算式的8是从哪来的?5是从哪里来的?其实,很多孩子心里还是很明白的,5就是加数,8就是加数的个数,但是孩子并不会说的特别规范,只能说出大致的意思。今天上课有个小姑娘起来说5就是上面加起来的数,8是8个5,当孩子说完,我没有及时给与评价,而是希望有说的更好的孩子能说,导致和这个孩子想法相同的孩子不知道怯场了,不知道该怎么去说了,出现了冷场。于老师告诉我,这个时候,应该及时给孩子肯定的评价,让其他孩子知道这样的理解就是正确的,并且老师的语言规范的示范一遍,下面再找孩子说的时候就比较顺利了。

  三、“比较”,需要去同存异。

  到底什么样的算式能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这也是一个值得让学生思考的问题。本节课的设计,是让学生观察右边加法算式的共同特点,去发现什么样的算式能够用乘法算式来表示。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智力水*有限,孩子们看到一堆不同的算式在一起,很难通过表面看本质,看出来这些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但是让孩子找不同就比较简单了。所以本环节修改为在孩子把一些相同算式转换为乘法算式后,加上一道加数不相同的加法算式,这时候孩子就有了疑惑,从而质疑,产生认知上的矛盾,这时候再去问什么样的算式能写成乘法算式就比较容易回答了。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教学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教学上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学,去用。在这条路上,钻研就是进步的金钥匙,思考就是进步的催化剂,用心教学,用心思考,总有一天,也能桃李满天下!

  "*面图形的认识"作为小学阶段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第一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怎样使学生既对几种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认识,还能初步掌握一些学*方法,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一些数学思想的渗透,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这节课教师能认真领会课标中的新理念,抓住教材实质,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各教学环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情境的创设与问题的提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贴*学生生活实际。

  本节课教师创设了"玩"的情境,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最熟悉的一种玩具,几乎家家都有。"玩积木"是他们最的游戏之一,调动了孩子们的学*积极性。

  2、能从学生认知经验,灵活处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对四种图形的认识,教师改变了教材原来的编排顺序。这样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体现了教师能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处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3、学生的体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1)能让学生在"玩"中体验。

  (2)能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

  (3)能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

  总之,"立体图形的认识"一课,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体验性方面,都能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纵观整节课,感觉优点有三:

  一、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构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学生,探究新知;最终是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其中第二大环节又包括5个小环节,即找角、抽象出角的特征、画角、做角及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能够在导入新课中把问题的切入点抛给学生,如:你们最想明白角的哪些知识?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主动进入到学*的情境中去。而不是让教师牵着鼻子被动前行。

  三、在突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难点时,能够利用电脑多媒体的优势,巧妙突破。尤其是利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化难为简。

  但不足之处也有几点:

  一、只备教材,而对学生却备得不够。

  比如:在找角的特征时,教师意在引着学生用自我的话说出尖、线等,从而再转到数学中的语言:角、边等。但孩子的认知前提却不一样,有的心中空白,一向说不到点上,只说成折、横,他们的回答让教师也无所适从。而有的学生则无所不知,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角的各部分名称。让教师又觉得心中不甘,意犹未尽。

  二、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简炼。尤其是对一些数学术语把握得不够。导致学生对角的认识不是很清晰,从而在数角时走了许多弯路。

  经过这次研讨课,我感觉自我受益匪浅,并由衷地庆幸自我能获得这次难得的机会,并时时提醒自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进取,从而逐步提高自我的教学水*。

  学生在初步认识了乘除法,了解了乘除法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倍的含义。倍数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建立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因此本节课我设计了大量的环节在“倍”的概念的揭示上。首先在课前和学生进行了拍手的游戏,从中对复*了几个几的知识,沟通了旧知“几个几”与新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联系作了良好的铺垫,降低了几倍的意义的教学难度。然后通过出示教材的情境图比较蓝花和黄花,并用圈、画的方式,让学生直观认识到:蓝花有1个2朵,黄花有3个2朵,那么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从而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含义。紧接着,我通过改变蓝花、黄花的朵数,让学生意识到:倍数关系使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只看某一个数量,又趁热打铁安排了说一说的练*,巩固了学生对倍的认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引导学生学会用转化的方法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为“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从而使学生会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本节课我在练*的设计上也是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了由易到难、由扶到放,体现出了练*的坡度。

  《小数的初步认识》,初看觉得很简单,但细细地去思考,会引发很多的困惑,促使我深深地去思索,去实践,去反思,启发颇多感想,有柳暗花明后的飞跃,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下面谈一点体会。

  1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小数的引入是因为在生活实际中经常会遇到“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分数”这样的问题而产生。因此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小数的现实生活作用。于是我一开始结合帮助小红解决问题,去超市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切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带动,投入到学*中去。

  2实施有效迁移 建立小数的数感。

  数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养,初步建立小数的概念,建立小数的数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本节课的重点,那么如何建立呢?要通过知识间的有效迁移去达成。这个迁移点首先就是分数的知识,分数的学*对小数的学*特点是小数意义的理解有直接、显著的影响。在例1中“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只要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回忆和思考,就不难解决,然后不妨直接告诉学生:“米还可以写成0.1米。”使小数和分数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让学生对小数的数感在分数这个*台上建立。

  3丰富学*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关于学*方式,应根据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去设计丰富多彩的学*活动方式,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中,例1的教学选用了尝试讲述法,把小数直接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接受学*。同时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操作、交流、讨论,以直观到抽象,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还伴有同桌、小组内的生生互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去优势互补,充实认知。你来报厘米数或者分米数,然后由同桌说出它们的分数以及小数。也充分调动课堂的活跃气氛,使学生学的轻松,学得有趣。

  4合理设计*题,最大限度发挥*题的功能(我的困惑)

  课上完了,我一直在思考:本节课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还用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教学流程方面还是比较简单、比较流畅的,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感觉挖的深度还不够,特别是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这一块上,虽然在自学问题中提及了,但在课上并没有去解决它,因为教材在四年级还安排了一节《小数的意义和产生》,是把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在这一课中沟通呢?还是把这一知识点安排在以后再研究呢?对于这一目标的定位总是举棋不定,还值得深入思考。正因为如此,我发现学生在我第二节小数的初步认识练*课上就出现了困难。1元=10角。7角是()/元,还可以写成()元。1元是100分。7分是()/元,还可以写成()元。造成这原因除了前面提及的情况外,令一种是这一课时包括的新课内容很多:(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2)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会读、写小数。(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正因为如此,一节课没来得及让学生做一些基础练*加深学生的理解。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精选十篇)(扩展6)

——追求和放弃作文(精选十篇)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份渴望,渴望健康,渴望快乐,渴望幸福,渴望富有,渴望成功……因此,人生的道路中,我们便有了追求,追求幸福,追求成功,追求心中的梦想与渴望。于是,我们鼓励自己勇往直前,披荆斩棘,风雨无阻。于是,我们崇尚永不放弃、积极进取的精神。我们为追求而努力,而拼搏,而奋进。

  追求是每个人心中美好的愿望。小溪有了追求,它们汇成了辽阔无垠的海洋;大地有了追求,*地变成了高耸入云的山峰;太阳有了追求,我们便拥有绚丽多彩的四季;人类有了追求,原始社会演变为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

  我们执着地追求,无怨无悔。其实,有些事物是不宜盲目地追求。生活中,我们不但要学会正确地追求,还要学会理智地放弃,要有勇气去尝试放弃。

  有人贪图荣华富贵,不择手段,甚至想谋财害命,他应该理智地放弃不正当的追求,及时悬崖勒马,摆正人生的方向;有人因爱生恨,得不到就毁掉,其实不如鼓足勇气尝试放弃,放弃一棵树前面将是一片森林;有人为了功名利禄,变得丑恶无比,令人心寒,选择放弃,那将会海阔天空。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人生有太多不可强求的渴望与追求。我们要学会放弃,我们要理智地放弃,我们要勇气去尝试放弃。尝试放弃,是新追求的开始;尝试放弃,等待你的可能是一片美丽的天际;尝试放弃,你将得到意想不到的`幸福;尝试放弃,或许别有一番境界;尝试放弃,你的人生也许会更美。虽然放弃的过程历经痛楚,但不见风雨,怎能见彩虹?鲁迅弃医从文,终成一代世界文豪。

  追求与放弃是一对孪生兄妹。追求的同时一定会有所放弃,那放弃的同时也就有了新的追求。学会放弃,是为了更美更好的追求;学会放弃,是一门学问;学会放弃,是人生追求的艺术;学会放弃,我们有着更高的人生境界;学会放弃,人生的天空将深邃高远,学会放弃,人生的天空将更加湛蓝无比。

  朋友们,当你在正确追求的时候,请不要忘记理智地放弃。让追求与放弃在人生的琴弦上演奏出更加美妙、动人、和谐的乐章。

  今天是我的十六岁生日,翻开同学们送给我的一张张生日卡。其中的一张写着“青春在于追求,人生在于开拓。”它深深地吸引着我,并撩起了我无限的思绪——

  (一)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光,终于死在灯下,或浸在油中,在最后一瞬间,它得到了光,也得到了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只要一息尚存,只要灯光永在,它就这样追求下去,永不停息。

  小小虫儿尚知追求,更何况主宰世界的人呢?

  (二)

  人的追求各式各样,不论是流芳百世的伟人,还是**凡凡的黎民。南非总统孟德拉,为追求黑人的**,愿把监牢坐穿。但有的为追求虚荣的东西,不择手段,以致走上不归路。就像那个刚踏出大学门走上工作岗位的刘伊*。她只有二十二岁,本来前程无可限量。但她为追求奢侈的生活,经不起五十三万巨款的诱惑,成了改革开放以来被处决的最年轻的贪污犯。

  青春很美,但确也暗礁四伏。稍一偏航,就会像铁达尼号一样——葬身大海!

  (三)

  人生像一首交响乐曲,而青春就是最精彩的一段乐章。只有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不懈的追求,才能使这交响乐曲更宛转、更动听!

  古今中外的名人,之所以能流芳百世,是因为他们为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孜孜不倦,从不放弃。

  古代的`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不惜尝试百草;意大利的布鲁诺,不顾火刑的威胁,坚持追求真理;居里夫人,为了提纯镭,不论寒暑,都在充满放射线的恶劣环境中工作;***,为了探求和深入改革开放的路子,八十五岁高龄还千里迢迢到深圳视察……正因为人类的不断追求,社会才会不停地进步、发展。

  (四)

  我才刚刚踏入花季,作为一名跨世纪的青年,肩负着建设两个文明的历史责任。如果没有了追求,就没有祖国的繁荣昌盛,没有美好的生活。我们青年一代应把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利益紧密地统一起来!

  ——一阵风吹过,生日卡“啪”的一声摔在地上,把我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中来。我拾起生日卡,找出写有“生命在于追求,人生在于开拓”名言的那张。用笔端正地把它写在一张纸上,然后钉在桌上。望着这座右铭,我会意地笑了......

  一番盛开之后,一片片洁白的苹果花瓣随风飘洒在地上。蝴蝶为之黯然神伤,而苹果树*静地回答,“为了秋天的满枝硕果,我宁可放弃现在的美丽可爱。”的确,没有了苹果花的果树变得不那么可爱了,但为了追求满枝的硕果,放弃表面的可爱与美丽又有何妨呢?

  放弃是为了更高的追求。

  放弃了浑浊,你便可以去追求清冽;放弃了喧嚣,你便可以去追求宁静;放弃了狭隘,你便可以去追求广阔。放弃是为了更高的追求。

  美国富翁马克·维克多·汉森是个“半途而废”的人。他曾经经营过建筑业,但因事业惨败,最终他退出了这一领域。他彻底地放弃了建筑业,放弃了重返建筑业的一切努力,甚至想方设法忘记了这方面的知识和经历,包括他的老师——著名的建筑师布克敏斯特·富勒。他去了一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并且很快就发现自己对公众演说方面有独到的'领悟和见解。不久,他成了一个具有感召力的一流的演说家。他的著作《心灵鸡汤》登上了《***》的畅销书排行榜,他也因此成了一名富翁。人,应该懂得及时抽身。当你在某一领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或者遭受失败的时候,你可以尝试放弃,就像马克那样。放弃,并不是意味着怯懦,也不意味着堕落;放弃是为了更高的追求,努力追求实现人生的价值。

  有时,我们并不需要誓不罢休的气概,也不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固执,我们应该学会放弃。

  米洛斯的维纳斯,她放弃了具有两条胳膊的“全”,而追求到了断臂后的残缺之美。这种美超越了更久更久的年代,穿越了更远更远的国度,因而也更加迷人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放弃了与家人团聚,追求百姓安宁,得到了人们的崇敬;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放弃了自身的安逸,追求为国效劳,得到了后世的称赞;钱学森一生致力于祖国科学事业,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追求为国家做贡献,得到了历史的肯定。放弃,可以得到更高的追求。

  当时间吞没了美貌和健康,吞没了金钱和荣誉的时候,患得患失的文明人啊,你还会剩下些什么呢?放弃对金钱、名利的追求,你的生命将更加精彩!

  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真是一轮烈日照亮了整个世界,给生灵万物以温暖;真是一盏明灯点亮整个黑夜,给夜行者以光明;真是一泓清水,滋润一方土地。用一颗真心去追求,不要用虚伪去遮蔽那清澈通亮的眼眸;用一颗真心去追求,不要让厚重的躯壳阻断那光明大道;凭一颗真心去追求,不要让一颗趋利的心变得不再炽热。人情冷暖,悲欢离合,用一颗真心去接纳,等待生命终结的那一瞬,我仍可以仰天长啸,豪情万丈,在生命的画卷来用一个感叹号作出总结。

  陶渊明与世俗格格不入,面对黑暗的政治现实,他用一颗真心追求,追求到了一片属于他的桃花源;追求到了一个属于他的"五柳先生"。他或许在仕途上失败,他用真心追求到了当今世上多少人为之赞叹的崇敬。

  司马迁眼里不揉沙,以泣鬼神的魄力抗击整个黑暗的腐朽的封建统治,面对无门报国的世界他用一颗真心追求,追求到了一本只归功于他的史家绝唱;追求到了一个无人替代的巨人形象。他正是用一颗真心追求到了流传千年的《史记》之碑。

  面对古人我们用一颗真心虔诚地与之涉谈,谈笑间你的`伪装或许又会削减一点;聊坐时你的冰冷或许也会融化一些。用一颗真心面对他们你会了解秦桧失去了真,获得的是臭名远扬遗臭万年,岳飞保存了真获得的是铮骨男儿忠心效国;***丢弃了真,获得的是被人拉下马,最后惨痛自杀的悲凄;孙中山保留了真,获得的是中**父受人敬仰爱戴。

  用一颗真心去追求,不论结果。只要是问心无愧,不留遗憾便可。人生的价值有大有小,但是只要你用一颗真心去追求,保留下了内心那份难能可贵的真,你的人生就会更有价值。

  面临激烈竞争的今天,真更是可贵。处于花季的我们,请留住它们让你的真心脱去那厚厚的衣裳,让你的真心接受阳光的沐浴,让你的真心永存。

  改用一句广告语来结束我真心的谈吐--每个人都有一颗真心,但每个人未必会让其见光,但我相信真心恰如一盏明灯,灯光照亮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点,用你的一颗真心去追求。

  今天,我继续阅读曹文轩先生的的《根鸟》。曲折的故事情节,生动的语言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不时出现在眼前。

  “从前,你什么也不怕。千里迢迢,你独自一人走在路上。但你挺着脊梁。因为你心里有个念头——那个念头撑着你。而如今,这个念头没有了,跟风去了,你就只想糟践自己了……”板金说,“你不应该这样的,不该。”

  “你长途跋涉,你死里逃生,你一把火将你的家烧成灰烬,难道就是为了到莺店这个地方结束你自己吗?你真傻呀!”

  这是当根鸟的老朋友板金知道根鸟已经没有寻找大峡谷的愿望的时候对他说的话。板金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点醒了混沌中的根鸟。

  就在这天夜里,久违了的大峡谷又来到了他的梦中——

  大峡谷正是春天。那颗巨大的银杏树,已摇动着一树的扇形的小叶,翠生生的。百合花无处不在地开放着,整个大峡谷花光灿烂。白鹰刚换过羽毛,那颜色似乎被清冽的泉水洗过无数遍,白的有点发蓝。他们或落在树上,或落在草地上,或落在水边。几只刚会飞的雏鹰,绕着银杏树,在稚嫩的飞翔。一条溪流淙淙流淌,水面上飘着星星点点的落花。

  当紫烟终于出现时,根鸟几乎不敢相认了:她竟然出落成那样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甘泉、果酱、湿润的空气,给了她美丽的容颜。风雪、寒霜,倒使她变得结实了。或许是她早已经*惯了,或许是她不再抱有离开大峡谷的`希望,她倒显得比以前安静了。这里有花,有鹰,有叮咚作响的泉水,有各色鸟儿的鸣啭,她似乎已经能够忍受这里的寂寞了。原先微皱的眉头,已悄然舒展,眼睛里的忧伤也以深深的藏起。显露在阳光下的,更多的是清纯之气与一个女孩才有的柔美。

  这是根鸟再次燃起了找到大峡谷,拯救紫烟的愿望之火后所出现的幻境。

  找到开满百合花的大峡谷,救出紫烟——这其实就是根鸟的梦想或者说愿望,也可以理解成理想。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明天要做什么?其实是挺凄凉的一种感觉。俗话说“人活一口气”,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只有每天努力的向目标靠*,我们的人生才更有价值和意义。

  苹果花谢了,撒下一地的芬芳。所有的美丽都将消融在潮湿的泥土中,消逝在时间的流动中。这是自然的无奈,还是苹果树的抉择?我相信,这飘零的花瓣并没有死去,她的芬芳还留在树梢,留在那还未长大的果实里。这芬芳将在果实里获得新生。这是我想起了我们的人生。苹果树为了秋天的结实,而放弃春天的花瓣,那我们呢?

  高三的日子,如机房里运转的机械,一个个齿轮交错咬合,一条条皮带飞速运转。我们就像这机械中的一个小飞轮,转得太累太累。每当我上学放学,走过高一的教室旁,望见那一张张轻松活泼的脸,听见一阵阵无忧无虑的笑声,我似乎走进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我曾经也这么逍遥过,但是,那似乎已是过去的记忆。每当我从人头涌动的楼梯走出来,离开那热闹的地方,走进高三静静的走廊,便有一种被时间遗忘的感觉。为了高三,为了那高三的'终点,我们放弃了许多。一路走来,多少风景无心欣赏,多少风味无心品尝。但是,既然苹果树为了满枝的硕果,甘自飘落满身的芬芳,那我们呢,我们不能为了那一个美丽的期待而放弃吗?

  刚刚长满羽毛的雏鸟,都能拍动稚嫩的翅膀,放弃鸟巢的温暖与舒适,勇敢地飞入空中,为了最终能够用自己的双翼搏击长空。成长的知了,都能蜕下整个身体的外壳,把过去的结晶抛在后面,义无反顾地扑向夏天的怀抱。鸣笛的航轮,都能离开安全的港湾,为了驶向那遥远的地*线,而破浪前进。他们都放弃了他们曾经所拥有的,为了一个目标,它们选择放弃,那我们呢?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旅人背着行囊上路。一路上,他总能拾到别人丢下的金子。他把它们小心放入行囊里。于是,他的步子越来越沉重,越走越艰辛。到最后,他把拾到的金子都抛掉,才顿时感到轻松。是的,生活中有太多的执着,我们必须放弃一些东西。毕竟,我们小小的生命只能承受一份执着,一份沉迷。只有学会放弃,让一身的花瓣随风飘散,我们才能更好地守候那秋天的成熟。

  再次走过高一的教室旁,我已不再失落,不再被遗忘。因为我知道,只有离开过去的世界,我们才能踏上新的征途。

  美变得更加的丰实更加的什么呢,有美的时代那个境界,你们看到这一段文字啊,比如说指导,只有有了理想的,是下意识的营造这种诗与远方这种生活,实干这是提一个吧这个理想跟相应的社会的什么呢那个形态什么相吻合的也就找一个这种社会美的追求和发现必然是要引导生活的,实践历史经验,先进的生产,相联系的第3个板块,因为生活中的事,只愿你想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种社会没有什么太差,比较真实。

  不对,交大是不爱听音乐的,最后的企业这句话呀,角落跟你妹妹是没有交际的,假如什么这个时光可以倒流的话,我给你们看现在的我搞艺术的有可能较大,跟你们的就是最好的一对就是加入的话,会不会呢?在现代语言播告的话有可能有这个什么可能性的,在鲁迅先生看来,嗯,也就是这样的,不可能走在一块永远没有,在你们看来,他宝贝影响**吗?比如说,你妹妹一哭叫他有没有找来大型就没有任何的什么人对方法的,从这个层面来看的话,实际看到一个不是世界,就你们那边那个交大他们的什么这个审美理想的什么呀那个层面就是把他的人生轨迹无限的延伸,他们是没有什么没有交点的,无论是他的什么呀,那个人人物味也好,还是他们所创作的什么呢。

  劳动成果是永远没有什么,那个什么交际的可能,听明白了啊,然后看到前面这个就像知道是谁了啊,这个叫做后续嘛,应该是头一次跟咱们校园的那个孔子像有点远了,想一想,假如不想要的话,咱们学校那个孔子像就不是孔子的标准像,这个是孔子的标准像,你们看那个什么呢,中国有一个大学,叫曲阜师范大学,在西方人看来曲阜师大又称为什么呢?孔子,文化大学就去过师大的.北边的,就是中国孔子的镖局下什么样的标准以下呢?是中和自然中庸之道是哪个?那个华盛你们看孔子也就是孔子的所作所为,在咱们当下的中国人看来就无望,经常在国人看来,他就是一种身为理想,是孔严人格的防守,比如说你们怎么看的,他给你推荐对象都买的最强的,咱们学校的那种孔子的热点下,下面的基座对孔子的定位是哪些板块?一样在中国,古代的,私下里还有什么价值?啊,因为同事呀盖得不到位,知道政治这种教育,是啊也就能做个校园文化的时间,我们的领导只要有什么看到的话,他的认识不全面。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东西追求不到,有的东西可以追求,选择阳光,你就无怨无悔……——题记

  云在飘,四处飘,带走乱世的红尘,总是不容易觉察。它孤独,孤独是因为没有人关注,孤独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忧郁,虽然人们喜欢那软软的感觉。当你失去快乐时,到青草地上享受天空的广阔,却发现,云在渐渐远去。它想寻找属于自己的单纯、天真,却又找不到,因为它的家是那么单调。它喜欢小孩子,因为只有小孩才会说上一句:“看那朵云,好美!”如一把锁,解开了云的落世孤寂,但一望无际的天空,却又让它那么失望。它追求梦幻中的斑斓世界,云的孤独没有境界。

  雨是上帝的眼泪——百年悲哀,带着渴望。漫无目的地的小雨滴,只能用来冲刷大地,上帝的喜剧或悲剧,本来应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人们总是不在意:喝喝咖啡调节身心,野外旅游放松放松,都比看雨好。雨是萧条的,会给人带来失落感。在下雨时,捧起一滴小雨滴,是那么苦涩。雨在任何时候,都带着孤独的寂寞。春天,轻轻地下着,失落的心境没有人可以理解;夏天,凶猛地下着,尽情地发泄自己的内心痛苦;秋天,萧条地下着,它有太多的失望;冬天,严峻地下着,伤感中带着几分淡淡的无奈。它追求被人关注,雨的萧条没有境界。

  风是自由的,它视快乐为一切。记得一篇文章里说:“有些东西永恒却不能永久,有些东西短暂却是永恒……”风很短暂,却给人以永恒,不是吗?在生命的天*中,它选择了快乐,让别人快乐。它追求自由,风的.快乐没有境界。

  寂寞是我的摇篮,我一直睡到天亮……我追求自我,我的寂寞没有境界。

  阳光,天堂中那道最亮的光,很多人都想得到,但大多数都得不到,阳光很远,它在向我们招手,在向我们微笑。渴望达到极点时,你想请谁给予一点阳光,阳光总会刺穿你,一种刻骨铭心的疼。生活不能缺少阳光啊,当你“抄*道”准备得到阳光时,却发现,阳光在离你远去。历经千辛万苦和阳光相约时,你就变成了沐浴阳光的玫瑰,但这玫瑰,必是长在荆棘中的玫瑰。它追求有信念的人,阳光的明媚没有境界。

  一位哲学家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种是追求不到,一种是追求到了。可我却要说,人生有两大喜剧,一种是追求不到,一种是追求到了。

  如果看见一个有缺口的圆,你是否会将其补充完整?我会。如果你的答案和我的一样,就说明,你也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曾经喜欢看长长的都市剧,因为不论情节多么惨凄或是扑朔迷离,最后的结局总会令人皆大欢喜;历尽磨难的恋人重逢在路边的红霓下;失散多年的亲人重新团聚;悬机重重的迷案真相大白,芸芸众生各得其所。只有这样,我才会坚持看到最后,因为我知道,结局总会是好的。

  不喜阳光柔媚的春,因为它煽情而又急促。酥酥的风撩得整个春心荡漾,欲拥其入怀,她却在瞬间,无影无踪。

  不爱骄阳当空的夏,因为它酷热而又漫长。炎炎的日烤得全身酸软无力,想逃离其笼,他却在头顶,步步紧跟。

  亦不恋天高气爽的秋。“人“字当空的北雁,频频回首曾眷恋的枝头,参天的树留不住盛夏朝夕的老友,只能无奈地流下残枯催败的叶泪。澄澄的果实在*风中轻歌曼舞,昭显着成熟的喜悦与生的骄傲。肃杀的景致揭露了生命的残缺:当新生尽情吮吸第一口甘露时,总有垂老无奈地死守最后的余咽。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精选十篇)(扩展7)

——投掷教学反思(精选十篇)

  本课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五个学*领域目标为依据,以发展学生的投准能力和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与同伴交往、合作能力为主要目标,利用我们随处可见的矿泉水瓶这一简易器材,开展了打保龄球——投篮——打靶——射门等学生喜爱的滚、抛、投、掷的游戏活动。通过教与玩的`结合,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展示自我,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在本课教学中,不足之处是在学生练*中,未能对投掷的挥臂动作做具体要求,导致学生在练*中出现一味追求投准而忽略了肩上屈肘和用力挥臂的动作技术的现象,但通过小组的交流合作以及适时恰当的点评与指导,学生在活动中也能逐步掌握了正确的投掷技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把矿泉水瓶引进课堂,学生们竟然会爱不释手,在课堂上个个生龙活虎,尽情玩耍,学生们如此的兴奋出乎我的意料。在课后我深受启发,要是在体育课中,我们能多采用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易的器材,自己创编些新游戏,我相信:课堂定会更精彩!

  投掷是小学体育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通过练*能够锻炼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在进行一年级投掷教学的内容时,我将游戏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们更加学的轻松、愉快。

  首先我用一个游戏来引出本课的内容。我让学生自己用准备好的纸制作一只纸飞机,看哪个同学能够把自己的飞机飞的又高又远,那么他就是一个优秀的飞行员,学生们高兴的练了起来

  在学生们玩了一会之后我又把他们导入下一个内容把飞机揉成一个纸球。看看谁抛的高,而且又能接住它。他们边玩边练慢慢的体会到了投掷的乐趣和要领。接下来我将学生分组进行投掷比赛,我也加入了他们,并且 我请学生当起“小裁判”,进行了一场投掷比赛,男同学们都积极想和我比赛,大家练*的非常认真。

  在课堂小结的时候我表扬了投掷好的和进行大的同学,并且布置了课外的练*,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本课的学*。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正面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是一节巩固提高为主的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目标,通过教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运用了游戏的组织形式,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融入到练*中去,课堂气氛活跃,各个教学环节衔接的自然流畅,设计注重学生的行为*惯养成,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能有序的进行练*,能自觉的等待对面的同学投掷完之后才去捡球,他们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提升。

  作为投掷的教学,学生练*的密度一直以来都很难冲上去,我在开始练*的`分组中特意安排了动作技术掌握较好的、感召力较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对小组内的同伴进行帮助和指导,并且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进行同质分组。

  通过学练*和学*,我觉得学生的练*热情很高,课堂练*密度迅速有所提升,效果很好。充分保证每一名学生都有收益和提高。结束部分的放松,我运用了欢乐喜悦的音乐伴奏,同学们紧张情绪很快得到了放松。这正印证了专家所说的好的放松等于好的训练。

  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问和质疑的较少,独立思考的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和培养。

  二、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在课堂中体现的不够。

  三、虽然有些环节运用了游戏教学模式,但是学生和老师的配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本课教学内容是原地侧向投掷沙包,是小学水*二(三年级)体育课学*的重要内容。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以学生扮演***战士苦练本领、保家卫国的情景为主线实现教学目标并进行强烈的爱国责任感等各种品质教育。下面就谈谈本人上完课后的反思:

  一、玩中练

  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体育课中如果没有“玩”,那么这节体育课肯定不能吸引学生,不能体现“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之中”的教学目标。因此,我在课的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快速武装”的小游戏,使学生一下就进入了小战士角色,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在下面的教学中,我始终在贯彻执行这种教学思想,无论是学*投掷技能,还是知识延伸,我都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游戏,如:“炸碉堡”“掷准游戏”等让学生始终在玩中开展技能的练*,获取更多的知识,进行创新实践,愉悦身心。从整节课的情况来看,学生还是十分喜欢这种练*方式,整节课几乎每个人都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学*态度,乐于参加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并敢于在活动中表现自我。

  二、玩中学

  新课改的体育课,我觉得并不是简单的玩或者是做游戏。因此无论教师设计了怎样的课,其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在玩中有所收获,即玩中学。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掌握原地侧向投掷的技术方法,即掌握投掷的出手角度、出手速度和蹬地专题。为此我专门设计了两个小游戏:一个是用手榴弹掷投掷线一,一个是两人一组蹬地转体练*。通过组织让学生玩这两个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明白了“投掷的角度是前上方,蹬地转体”这两个重要技术的原理,并能在实践练*中运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许多*时体育不是太好的学生也轻意的学会了这个技术动作。这种教学方法要比教师直接讲解示范的效果要好,而且在这种教学实践中,学生接受技术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获取的,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强调探究性学*的思想。我在课的结束部分设计了一个“欢庆动作”的教学环节,组织学生站在各自的位置上将手中的手榴弹往高空抛,高呼“胜利咯”,结束时的庆祝胜利再次将学生的气氛带到高潮。

  以上是这节体育课上完后的一个教学心得,当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课堂密度的掌控,学生掌握技术的反馈评价的及时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年级的学生在扔飞机时有手臂的自然后引和向前的一个“鞭打”动作。学生在扔飞机练*或比赛时为了使自己的飞机飞的更高更远或时间长,那么他的后引幅度一定大、“鞭打”动作一定也会快的。由于是纸飞机,所以学生只有用手指捏而不可能握的。我们来思考一下投掷教材它的整体性。可以说投掷这一教材从小学的扔沙包、掷垒球开始它一直延续到了高中与大学的铅球的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知道无论是小学的垒球还是后来的铅球,在教学上我们都是用手持的,而不是用手指捏的!

  再者,从力学角度分析,我们都知道如果力在某一方向通过物体的重心,那么物体才会在这个方向上通过最远的距离(排除外界因素)。而用手捏沙包来进行投掷的练*,在出手的刹那间,沙包可有很多种运行的方向(接*360度,在学生练*时我们也可以发现的),这是由于捏沙包的一角这种不固定性因素所造成的,所以要使力在正确的投掷方向(通常所说的前上方)上通过是很难控制的,可以说几乎无法控制的(这要看学生什么时候松手了)!因此这无形中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课的主要的教学内容是投掷轻物,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肩上屈肘向前上方投出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虽有接触,但对投掷技巧还缺乏经验,所以在这一节课目标实现当中有点难。本节课是

  运用毽子让学生去进行投掷练*,运用这些小器材使学生体验体育无处不在,让体育成为学生潜意识、*惯、生活的一部分。

  我一直觉得想要上好一堂课,必须正确处理好教学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合作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能力,给学生提供自主学*的空间;课堂组织要合理、紧凑、连贯、严谨、严密。然而说来容易做来难,在许多方面需努力争取有好的收获。

  本课教学内容是上步投掷垒球,重点是上步的同时转体引肩,是小学水*三体育课投掷学*的重要内容。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想体现“让学生在体育课中玩起来”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练,玩中有提高。

  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体育课中如果没有“玩”,那么这节体育课肯定不能吸引学生,不能体现“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之中”的教学目标。因此,我在课中就设计了“报纸”的小游戏,使学生一下就进入了上课角色,玩得十分开心。在下面的教学中,我始终在贯彻执行这种教学思想,无论是学*投掷技能,还是知识延伸,或是放松身心,我都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游戏让学生始终在玩中开展技能的练*,获取更多的知识,进行创新实践,愉悦身心。从整节课的情况来看,学生还是十分喜欢这种练*方式,整节课几乎每个人都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学*态度,乐于参加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并敢于在活动中表现自我。新课改的体育课,我觉得并不是简单的玩或者是做游戏。因此无论教师设计了怎样的课,其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在玩中有所收获,即玩中学。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掌握上步投掷的技术方法,即掌握投掷的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为此我专门设计了一个高度。通过组织这个环节,让学生在玩中明白了“投掷的角度是前上方,出手的速度要快”这两个重要技术的原理,并能在实践练*中运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这种教学实践中,学生接受技术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获取的,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强调探究性学*的思想。我在课的结束部分设计了一个“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在集体游戏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性是我没有想到了。这些内容都是学生通过合作完成的,真实的就是美好的。发挥孩子的创造力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也是体育课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以上是这节体育课上完后的一个教学心得,当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课堂时间的掌控、学生练*的组织队形,上课常规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原地侧向投掷沙包是二年级水*一的达标测试项目。这节课原地侧向投掷的第三课时,在复*原有动作的基础上,着重强调蹬转动作,将沙包投过一定高度的横绳,注意投掷的高度,提高学生投掷的高度。第二部分是一个素质练*,通过运沙包的游戏发展学生的配合和奔跑能力。

  课的开始,先做准备操,学生的完成情况较好,起到了热身的目的。接下来复*原地的转法和原地踏步走,原地转法利用脚后跟脚尖转完成情况较好,原地踏步走有精神,口令响亮。总体来说这些教学常规完成还可以。

  基础部分是原地侧向投掷沙包,首先利用原先教学的方法进行投掷,按照口令一二三的步骤,学生有较高的积极性投过绳子,在投掷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利用身体的力量,通过示范,让学生看到老师是如何蹬脚转髋转体的动作,接着让学生来练*,练*之后在进行沙包投掷,注意体会蹬转的动作。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有些同学自己顾自己在那边做小动作,可能任凭我的声音再响,也没有用。有些没有及时的评价,多表扬学生的话太少,所以注意力没有集中到老师这里,这个也是我以后大力改进的地方。

  后面一部分是接力运沙包,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很多学生帮在运沙包的同学加油,但是忘记了自己站的队伍。在试教过程中,我已经发现了学生在运沙包过程,要注意防止冲撞等安全问题,所以在上课时,调整了队伍之间的间距,组与组之间的冲撞解决了。但是组内的出现了冲撞现象,比如说跑回队伍的人跟要出发的人,最好规定好从哪一边回队伍比较好,以后还要多关注这种小的细节。

  教低段更需要贴*孩子,多用形象的讲解,多用真心的表扬,多用耐心的辅导,需要我学*的还有很多,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

  侧向投掷轻物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是原地侧向投掷轻物,是小学水*二(三年级)体育课学*的重要内容。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想体现“让学生在体育课中玩起来”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创。下面就谈谈本人上完课后的反思:

  一、玩中练

  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体育课中如果没有“玩”,那么这节体育课肯定不能吸引学生,不能体现“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之中”的教学目标。因此,我在课的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剪刀石头布”和“炒蚕豆炒豌豆”的小游戏,使学生一下就进入了上课角色,玩得十分开心,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上课的热身准备活动。在下面的教学中,我始终在贯彻执行这种教学思想,无论是学*投掷技能,还是知识延伸,或是放松身心,我都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游戏,让学生始终在玩中开展技能的练*,获取更多的知识,进行创新实践,愉悦身心。从整节课的情况来看,学生还是十分喜欢这种练*方式,整节课几乎每个人都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学*态度,乐于参加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并敢于在活动中表现自我。一半学生都表现十分特出。

  二、玩中学

  新课改的体育课,我觉得并不是简单的玩或者是做游戏。因此无论教师设计了怎样的课,其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在玩中有所收获,即玩中学。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掌握原地侧向投掷的技术方法,即掌握投掷的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为此我专门设计了小游戏:甩小球。通过组织让学生玩这个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明白了“投掷的角度是前上方,出手的速度要快”这两个重要技术的原理,并能在实践练*中运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许多*时体育不是太好的学生也轻意的学会了这个技术动作。这种教学方法要比教师直接讲解示范的效果要好,而且在这种教学实践中,学生接受技术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获取的,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强调探究性学*的思想。我在课的结束部分设计了一个“合作创新,愉悦身心”的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在小队长的带领下练*搏击动作、小动物舞蹈等等五花八门。这些即兴表演都是学生通过合作完成的,真实的就是美好的。发挥孩子的创造力也是体育课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以上是这节体育课上完后的一个教学心得,当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课堂密度的掌控、学生掌握技术的反馈评价的及时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上星期四上午第二节课,我上了一节《原地正面持轻物掷远》一课。这堂课在师父裘松杰老师,还有崔老师,李老师的帮助下顺利完成。整堂课上下来,总体课堂气氛活跃,老师融入学生之中,很是融洽,另外上课各个环节的时间掌握也比较合理,学生的练*密度也很到位,我就反思下这堂课的不足之处,以便日后上课时引起注意:

  一、在做准备活动的时候让学生跑完步后应进行原地踏步,让学生稍微做下呼吸调整,而不是马上立正,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也不符合运动规律。

  二、本堂课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没有技术教学,用听课的其他科目的老师来说就是让她来上这堂课她也能上,应该没有技术教学,体现不出体育教师的专业性。虽然这堂课不是新授课,但是技术教学还是要贯穿其中,强调正确动作,而不是为了扔而扔。

  三、学生在练*时学生之间的距离太挤,导致课堂也很混乱。毕竟还是二年级的孩子,我们体育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强调上课的纪律性,安全性,这堂课拿的是轻物,而以后拿的是沙包那不是更加危险了吗?所以任何时候都应该强调距离,强调安全。

  四、比赛时游戏规则执行不到位,好几个孩子在进行接力赛的时候超过起跑线去接力,导致比赛完之后很多孩子都发牢骚,说谁谁谁犯规,而我当时还没有注意到,影响孩子的比赛积极性。

  五、器材准备不充分,基本部分第三环节让学生去打山坡上的敌人的“头”——气球,应该换成氢气球,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也利于教师准备,不会造成那天上课的时候绑气球的绳子打结的情况。

  以上是结合裘老师的指导以及自己的反思,希望能对以后的投掷课有所帮助。

  投掷是一年级体育投掷教学中的一项,它主要通过练*提高学生的上肢力量和上下肢协调用力的能力。在这节课中我把投掷内容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练*兴趣,让他们既动手,又动脑,更好的掌握了知识,巩固了技能。首先通过热身运动让学生先放松肩部、颈部以及上肢活动,在肢体拉伸后再进行教学。由于学生教学条件有限,我提前让学生准备好沙包,利用沙包进行掷远练*。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一议一议,先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讨论怎样才能掷的更远,学生各抒己见,纷纷分享着自己仍沙包的经验。

  二动作讲解,请出动作标准,投掷较远的同学为大家示范,同时讲解具体的动作要领。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精选十篇)(扩展8)

——口语教学教学反思(精选十篇)

  很多老师都会有这种感觉:像口语交际这种类型的课,不好上,一是“口语交际”具有不定性、灵活性、多元性等特点,不好把握;二是学生*惯于笔答(做题),口语表达能力很弱,也很难训练;甚至在校园内很难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更不用说有技巧的与他人交际,对于身处农村的学生在这方面尤其重视不够,所以不容易上好。

  我在设计这堂课时,已充分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它应该属于学生,设计一节课不重在教师的“好教”,而在于学生的“好学”。教师要配合学生的“学”,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交往能力。

  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评价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 。

  根据课标的要求,我座谈这节口语交际专题课主要是要求学生:会听:了解对方意思,抓住中心;听出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会说:说话要简明、得体、连贯。 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初步学会运用委婉的方式,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件事情、某个话题产生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全身心投入进去。为此,上课初,我为学生准备了两个有趣的故事,一个是主人说话不得体,以致宴请的客人都走了;另一个故事是:其中一位说了真话的客人因说话不得体,以致没有像其它客人那样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反而被赶了出去。通过创设这样的具体情景,学生设身处地,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让其明白说话不得体的严重危害:在实际交往中,若不注意场合,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若不文明,就说明个人修养不高,会引起矛盾和冲突;有时甚至会闹出笑话。

  学生明确了说话得体的重要性,才会产生掌握说话技巧的愿望和动力。这时我因势利导,和学生交流说话的技巧。如:在进行注意谦词、敬词、忌语的运用这一环节时,学生畅所欲言,气氛十分活跃。因为一方面学生通过课前预*已了解了[称谓小常识],正好在这里学以致用,学生既尝到了预*的甜头,另一方面又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知识的广博。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说话能力,而且养成了主动积累知识的*惯。

  英语教学这段时间以来,我感到我们班中有个别学生有厌学情绪。这其实也不能完全埋怨学生,有很大一部分的责任在于我自身。在*时的教学中,我对于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不是细心的辅导,而是在他们犯错后大声的喝斥。但是对于他们学*中的点滴进步却不能及时的发现并加以表扬,而是把眼光过多的集中在那些优等生身上,久而久之,那些学困生对学*英语失去兴趣,抱着种破罐破摔的态度,因而学*成绩总是搞不上去。

  我们常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要让学生愿学,首先就要师生情感交融。教师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去感染学生,把亲切、信任、尊重、友好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要想让学生乐学最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发现学生学*中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从教师的激励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体验到胜利的果实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教师必须对参与这个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优化的组合,以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最优化有两个标准:一是效果最优,即在现有条件下,教学设计及实施效果达到实际可能达到的最高水*;二是时间耗费最优,即在课程计划规定的时间内最佳地完成教学任务,收到"少投入,多产出"的效益。

  做好教学情感的最优控制,采取"赏识教育",形成学生有效学*的.策略目标。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依照教材以及学与教要达成的目标,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帮助学生有效学*的方法。如:创设情景与激励情意相结合;理解学生和培养学生相结合;统一要求和个别对待相结合;教法研究与学法指导相结合。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设计好教学内容,设法将教材内容转换成生动活泼的语言交际情景,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语言实践。同时,我们还强**师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设法激励学生的情意因素,以营造和谐的学*氛围,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学*热情和创造意识。精心设计活动课,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原则。一节成功的活动课往往需要教师的周密

  思考,在课程设计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师生的共同参与性与互动性,操练过程中的趣味性和交际性,充分体现学生学*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学生活动的形式力求丰富多彩,定内容、定时间、定专题、定场地、定专人进行。试图通过开展英语朗诵比赛、单词比赛、诗歌剧表演赛、课本剧表演赛、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在学校范围内创设一种英语学*的氛围,丰富学生的语言生活,培养学生学*语言的兴趣,加强学*的自主性和目的性,从而实现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口语交际·*作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的理想”,旨在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学*和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教学建议:

  1.创设自然、宽松的环境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例如,将教室里的桌子围成大圆圈,教师带头讲自己的理想。

  2.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累,明确什么是“理想”。过程如下:

  (1)回忆本组教材中人物的理想。

  (2)交流自己知道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名人”小时候的理想,并简单说说自己的感想。

  (3)结合具体例子明确什么是“理想”:是自己希望实现的,又对别人有益的。

  3.不要将此次口语交际定位于考验学生的即兴演讲能力。讲之前,要让学生有所准备,并且要帮助学生明确准备的方向,保证准备的时间。

  4.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交际中,集体交流之前,可以先在小组里讲,讲得好的再到班上讲(被推荐的同学也可以适当介绍自己小组的同学各自的理想)。

  5.交际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并鼓励他们相互进行评价。老师不要过多地从讲的技巧方面去评价,要从内容方面多与学生作沟通与交流。同时要多肯定,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调动他们交流的积极性。

  6.集体交流自己的理想之后,可以提示学生找到与自己理想相同的同学,继续讨论怎样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最后,小组再选派代表在班上说说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本次*作是口语交际的自然延伸,题目就是《我的理想》。本次*作,不仅要突出*作主题本身具有的教育价值,还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有条理地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建议

  1.*作前,可以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到课堂上交流。

  2.由于本次*作与口语交际结合得比较紧密,因此不必重新创设情境,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指导学生列*作提纲以及*作后的讲评上。

  3.*作前,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学生的理想,如,“我的理想是当老板”“我的理想是做一个优秀的厨师”“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师”等,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理想虽然没有好坏对错贵贱之分,但是如果一个人树立这个理想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是对别人有益的,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很有意义。

  4.指导学生在*作中写清楚三方面内容:(1)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2)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3)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可以要求学生列出简单的提纲:5.列出*作提纲后的主要教学过程建议如下:

  (1)交流提纲,重点听“我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和“我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理想”。

  (2)起草。学生按自己的提纲进行*作。

  (3)交流。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全班交流、评议。指出有共性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4)修改。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对照自己的*作,进行修改。

  (5)誊清。

  【教学目标】

  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课时安排】3课时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境

  1.故事感染激发

  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该多好啊!”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发交流愿望

  a 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

  b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

  二、提升交际能力

  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

  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呢?

  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

  3.师生交流,学*技巧。(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

  a 教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自己儿时的理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的讲述的。

  b 学生倾听、评价教师的发言:

  听: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

  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说: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

  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

  a 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b 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

  评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c 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全班互动交流

  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

  2.师生倾听、评价

  小结: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我们飞向生命的每一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科技进步问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发展学生的个性*作。

  3.编辑自己的*作选,培养学生设计整理、创编等综合能力。

  二、课前准备

  1.出示辩题,根据学生所选辩题和立场组成正反双方阵营。

  2.根据自己所选辩题查找资料积累事实材料为反驳对方做充分准备。

  3.翻阅自己的日记或调查同学、老师、家长,回顾自己的经历,并填写调查表。

  调查内容: 感兴趣的人

  感兴趣的事

  感兴趣的景

  感兴趣的……

  三、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引入辩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信鸽、狼烟……)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今一个电话或网上一点,就能使“天涯若比邻”变为现实,克隆羊多莉出世,超级电脑战胜国际棋王,神五、神六顺利返回,哪一件不让世人惊叹。科技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是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那么,科技的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辩论的话题。

  二、自选观点,分组准备

  1.针对辩题提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科技的发展利大”和“科技的发展弊大”确定正反方,认为“利大”的一方为正方,认为“弊大”的一方为反方,分为两组,并推选出一名主持人。

  2.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由。交流自己找到的具体事例和材料,以选取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每组推选出四名主辩人,排出发言顺序:第一主辩人,第二主辩人,第三主辩人,第四主辩人。

  (这一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双方都做好准备。教师要注意了解情况,酌情加以指导。

  正方学生从“利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

  (1)汽车等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省时,省力。

  (2)电话、手机的发明,让人们的通讯更加方便。

  (3)电脑、传真把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因特网的出现更是拓宽了人们的视野……

  反方学生从“弊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

  (1)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2)电视等这些娱乐设施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人情淡薄。

  (3)网络的出现,使得一些人有可乘之机,扰乱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三、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1.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公布辩论的题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观点;介绍正、反方的主辩人及发言次序;通过辩论会有关规则,注意辩论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出理由,进行辩论。

  2.先由正、反方第一主辩人陈述本方基本观点和论据,接着,各方主辩人为维护本方观点按一定顺序发言,或补充本方的支持理由,或找出对方发言的漏洞和错误进行反驳,或指出对方认识的片面,用本方观点予以纠正……

  (当主辩人应对无力、反应迟缓时,本方组员可以插话支援,尽量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做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经过几轮辩论,双方的陈述都比较充分了,第四主辩人可以归纳小结本方的理由,重申所持观点的正确。在辩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空场。为使辩论会气氛活跃,主持人可以在辩论的过程中相机插话,或评价,或激励,或引导,把辩论不断推向高潮)

  3.师小结评价:双方能以简短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且注意了礼貌用语,为我们的辩论开了个好头。下面就针对双方的观点,进行自由辩论。

  4.双方互相提问质疑,自由辩论。

  ⑴ 正反双方运用大量事实做论据,互相发现中的漏洞做有力回击,双方辩友可随时补充。

  ⑵教师适时点拨引导:科技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弊端,那我们使科技步伐停滞不前行吗?

  ⑶双方进行辩论,拓展话题。

  5.双方总结自己的观点:

  要求语言精炼,(有理有据)说理清楚。

  四、评议总结,提高认识

  1.双方辩论结束,主持人应该对整个辩论过程作出总结,吸收双方合理意见,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请老师点评。

  2.教师在主持人总结的基础上,做更全面的评价指导。

  第一,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分析所辩论的问题和双方的理由,指出正确的认识方法和结论。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继续研究探讨,并推荐阅读资料。

  第二,对辩论过程中各组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指出哪些学生态度最积极,哪些学生提出的论据最有说服力,哪些学生应对最迅速,哪些学生语言最严密、表达最清楚,哪些学生最能发现对方的问题、反驳最有力。

  第三,指出本次辩论过程存在的问题,告诉学生一些组织辩论会的方法和进行辩论的常识。

  3.评选“最佳辩论手

  4.教师总结:

  科技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这是个难辩的话题。***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最自然的的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给予我们报复。”是啊,“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同学们都能以事实为依据,大胆进行辩驳,在辩论中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对于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关键看我们人如何看待。我们人类抱有怎样的目的,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发展和利用科技。既然我们有能力开发先进技术,驾驭和控制它也一定会实现的。相信:科技永远为我们人类更好的服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使用的是苏教版教材,进入三年级学**作,最*一连串两篇*作安排的都是写景文。*作3配以一幅黑白图片,请学生涂色,再写一写图中景物和添加的动物,这应该是看图作文;*作4是写一处秋景。

  低年级的看图写话中经常有写景物的训练,三年级的写景文应该与一二年级要求不同。差别在于:低年级写片段,三年级写全文;低年级把话写通顺,三年级遣词造句的水*要提高;低年级写作顺序可以不明显,三年级谋篇布局要设计。

  实际教学中,不同学生作文能力差别很大,有的二年级孩子能写出三四年级孩子才写出来的作文,有的中高年级孩子下笔还是大白话,书面语言能力极差,积累的词汇量小,思想情感贫乏。以最*执教的两篇写景文为例,有的'孩子文思泉涌,一点即通,课堂上即能完成一篇质量上乘的*作;有的孩子手把手也教不会,花几倍时间也挤不出几个一段话来。

  反思两节*作指导课,采用的都是以说助写的方法,观察景物,你一言我一语,集思广益,会表达的学生在交流中提升,不会表达的学生在交流中学会。以*作4为例,写一处秋景,课堂上,我们师生一起合作进行口头作文,内容就是校园的天井秋色。这是学生最熟悉的一处景色,天井中有十二棵银杏树,也是秋天极富特色的标志之一。怎么写这一处景色呢?先给了学生一个观察顺序——由远及*。有的孩子马上说:远看,银杏树像一朵朵黄色的云。这是模仿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中的语句,无论贴切与否,都应及时肯定,*作就是从模仿开始。类似的说法很多,问题是大家都只能说一两句,这时就需要指导孩子们怎么说长,说长的前提是观察具体,我提示学生思考大树生长的环境和周围的景物等,相互补充,就能口头作文一段话了。*看,能写的东西更多了,树叶的颜色、形状,起风、雨天的树,树下的小草、盆栽,再想象可能飞来的小鸟,各类昆虫等。校园的天井院子景物很单一,经过指导,不少孩子居然能写出颇美丽的句段,可见交流是一种好方法。

  写景的口头表达指导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教孩子说有水*的话。写景状物,词语的使用,句式的选择,能看出学生的书面语能力。以写银杏树叶为例,有的描述就是口语式的大白话,或低年级孩子水*,如:金黄的树叶像一把小扇子落下来。我不断要求学生说有水*的话,用上腹中积累的优美词语,有的孩子会把“金黄”换成“金灿灿”、“满目金黄”,有的孩子会把句子变成“秋风一吹,金黄的叶子宛如一把把金灿灿的小扇子,飘呀飘呀,飘落到院子里的各个角落”。

  《劝说》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的学*内容。本节口语交际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氛围中学*抓住要点,用精妙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也为今后的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启示。

  在口语交际课上最害怕的是学生无话可说,“劝说”这个话题贴*生活实际,学生也有话可说。但怎样说好,达到最有效的结果是学*的重点。因此,课堂上我注重了方法的指导。首先,在设计导入中我对本单元学*主题进行简单回顾后,使学生在听故事中再次明确劝告技巧的重要性。其次,我在课前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劝告,学生在观看中进行比较,明确在生活中进行得体的劝告时必须要掌握的三个方法“以理服人”、“语言*和”、“语气委婉,不伤人自尊,不揭人短”,让学生明白,只有们“情”、“理”结合,劝告才会成功。

  创设情境,使学生想说、爱说、乐说。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景。”在口语交际课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型创设贴*生活的情景,如“实物演示” 、“渲染音乐” 、“表演体会” 、“语言描述” 、“生活情境”等,激发学生想说、爱说、乐说的'兴趣,真正地做到“我口说我心” 。

  注重参与,多种互动形式交流。

  (1)生生互动。口语交际课的生生互动多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在口语交际中,把优、中、差生按比例合理搭配成交际小组,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使人人都有机会练说,让学生在问、说、议、评、辩中交流,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师生互动。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应特别关注那些*时不善于交谈的学生,多给他们交流的机会,多些“夸张式”的表扬,多给他们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3)群体间的互动。群体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小组与小组之间互问互答,表演,争辩,比赛等形式,既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评价能力,又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及集体荣誉感。

  毕竟课堂四十分钟时间有限,能够上台展示学*成果的同学是有限的,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练*的机会,在交流展示之前,我给全班同学一个五分钟的练*机会,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交流场景进行练*,这样让全班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练*的机会,都有提高的机会。

  当然,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从学生的语言表述中发现很多孩子的表达不能抓住要点,说话缺乏条理,随意性大。学生自我展示的欲望强烈,忽视了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因此在评价别人时语言苍白,缺乏说服力。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作四”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使学生能用具体生动的故事打动他人,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素养;以多维互动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交际;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学生能写出内心的真实感受。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和父母在一起的、能勾起回忆的照片或一些小物件。

  2.学生制作一张感恩卡。

  3.教师制作相关幻灯片。

  4.教师准备音乐作品《妈妈的吻》《让爱住我家》《感恩的心》。

  5.邀请家长共同参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境,揭示话题

  1.激情导入:同学们,电视中曾经播放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边播放幻灯片,边讲解)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水,给他的妈妈洗脚。还有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讲一个穷苦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背着患病的父亲去上学。

  2.交流感受:说说听了这两则故事的感受。

  3.谈话揭题: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父母为我们付出辛苦,我们也要为他们做点什么。这叫什么?对!这叫用实际行动感恩。我们这节口语交际课谈论的话题,就是讲感恩的故事(板书)──讲述自己爱父母的故事。

  二、多维互动,感受真情

  1.小组互动。在小组里讲印象最深的、难忘的事给同学听。

  2.班级交流。指定学生用比较清晰的、充满感情的语言,讲述自己爱父母的故事,要求说清楚、说具体,让听的人被你的真情打动。

  3.多维互动。

  (1)作为倾听者之一的学生,谈听了同学讲述之后的感动。

  (2)作为倾听者之一的父母,谈听了孩子讲述之后感动的原因。

  (3)作为倾听者之一的老师,谈听了学生与家长的讲述之后的感动。

  我被你们的真情打动了。一家人相互关心,相互呵护,相互帮助和理解,真是太好了。从我们呱呱坠地到哺育我们长大,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我们才能健康、幸福地成长!我们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他们!现在我们的父母就在我们中间,让我们为他们送上一首深情的歌──《妈妈的吻》。

  4.齐声合唱。师生随着音乐齐唱:“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

  5.小结谈话。同学们,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你付出的不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在父母劳累后送上一杯热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和一个小小的吻……这都是感恩的行动,感恩是需要你用心去体会的。下面,我们每个同学都走到自己父母的跟前,或送上你精心准备的小物件,或说上一句感恩的话……

  6.亲子互动。学生现场自由运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1)教师请出一位小主持人,请她主持“爱心碰碰撞”环节:请家长用一句话夸一夸“我心中的宝宝”;请孩子们说出自己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并向他们赠送自己精心制作的感恩卡。

  (2)情景剧表演:学生邀请父母一同表演《共进晚餐》。放学回家,看见下班的妈妈提了一袋子菜回家来……妈妈做了自己和爸爸都爱吃的菜……(教师相机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优美的旋律使整个课堂沉浸在一种浓浓的亲情之中)

  7.现场采访:小主持人在音乐声中,随机采访同学、家长和老师此时此刻的内心感受。

  三、从述到写,说写结合

  1.过渡谈话。面对这浓浓的真情,我真是感慨万千。学会感恩,应该是学会做人的一条最基本的标准。人自从有了生命的那天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人的一生得到过太多人的帮助,人生有太多需要感谢的人!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感恩,要学会感谢父母,要学会感谢社会,要学会感谢每一个帮助过我们的人。让我们时时胸怀一颗感恩的心。(教师随即播放《感恩的心》)

  2.简要提示。下面让我们从刚才的现场讲述和口头交流中选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至于是写亲身经历的事,还是写听到的看到的事,自己定。要求写真事,说内心话,感情要真实。

  3.开拓思路。小组学生充分交流,说说自己最想写什么。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启发,确定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把思路打开。

  4.自主*作。学生写感恩的故事,教师巡视。初稿写完以后,再认真自改。

  5.激励交流。把自己的作文与大家一起交流,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伙伴进行互改,找出*作中值得学*的语句,用波浪线画下来。

  6.推荐佳作。推荐优秀*作全班交流,并陈述推荐的理由,教师及时点评,引导学生借鉴别人的长处,重新修改自己的*作。

  7.二次作文。学生在自改过程中,再次经历*作的过程,在修改甚至是部分重写中完善自己的作文,享受二次作文的成功与愉悦。

  一、启发谈话,生活导入

  1、激趣导入。

  播放歌曲《童年》。师:同学们,你的童年生活有趣?你愿不愿意把你的有趣故事介绍给大家?今天咱们要开个小小的座谈会,主题就是《说说我难忘的童年趣事》。

  2、谁来说说什么是有趣的事情?(学生自由发言)

  二、教师示范,介绍一件趣事。

  1、老师讲述一个童年有趣的故事。

  2、学生评议有趣在哪里。

  三、自由交谈,介绍自己的童年趣事。

  1、教师提示:把自己的有趣故事说给大家听,大家一定会很快乐的。你愿意让大家快乐一次吗?

  2、提示方法:要注意把故事说完整,把有趣的生活细节说出来。让大家听了十分开心。如果能说出自己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就更棒了。

  3、学生默想自己的童年趣事。

  4、小组学生充分交流,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