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范本10份

首页 / 教学反思 / |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 1

  比的应用是*均分后又一种分配方式,它是学生在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我课前让学生去调查生活中按比分配的事例旨在让他们感受到比的应用在生活的广泛应用,从而对此产生探究学*的兴趣,如:张师傅和***加工零件,张师傅加工了180个,***加工了200个,经理给他们每人发了190元工钱。同学们你们觉得公*吗? 由此题引课,其目的是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使学生对新知产生了质疑……

  在此我转换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作用,充分相信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自主学*,如:课堂中,学生用了归一法和分数除法,还有比例分配的方法;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最后,学生自己进行了方法的优化,认为比例分配比较简单。这样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所完成的认知构建更是我这次课的欣喜所在。

  不足及改进策略

  1、时间控制上,有些拖拉,这说明在教材钻研上还不够深,教法上不够灵活,要多去钻研教材。

  2、评价上,虽然也有评价,但是对学生的激励性的评价还是不够的,如果长此以往学生就可能会没有兴趣上数学课了,所以在激励方面还要下功夫。例外自己的语言表达还要加强。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 2

  《比的应用》与前面学的比的知识,尤其是分数应用题密切相关。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多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下就是我针对着课上做的教学反思:

  一、唤起与生成

  在唤起与生成环节,我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所以在新课的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先复*比的意义,多让学生说说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出妈妈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即:出示例2,学生对比中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已经能够比较熟练的把握,所以对出示的例题不会感觉到陌生,同时还可以引起学生的知识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衡,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好奇和求知欲。

  二.探究与解决

  在本环节中我本着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目的就是要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方式,向自主探究的学*方式转变.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的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内自行解决,教师在全班交流的时候可以适时点评,达到方法的总结,真正实现了学*方式的转变。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我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自交流合作,然后再观察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对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 3

  比的应用是在学*了比的意义后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我是这样来组织教学的.

  1.深入体会比的意义

  准备题的第一题是根据两个数量的比(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4),说说你能想到哪些分率?(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目的在于看到比就想到分率,把比的应用转化成分数应用题来解决.

  2.给学生充分操作的空间

  每个小组都利用小棒来分一分,在分的过程中学生产生了不同的分法,有的小组按部就班一直按3根、2根分;有的小组按3根、2根分了后,及时做了调整,按6根、4根分;有的小组大胆地按30根、20根分,不够了又再做调整。不同的分法都代表了学生对比的理解和数感,也为进一步寻求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积累了经验。

  3.分完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鼓励学生说出在分的过程中的发现和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发现无论怎么分都是按3:2分,这正是理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有的学生发现了6:4、30:20、15:10、9:6的结果都是3:2,这不仅巩固了化简比的内容,同时为以后学*正比例积累了经验;有的学生联想到了以前学过的*均分,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

  4.讲清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无论是是例题,练*题、还是拓展题,每道题的每种方法都要求讲清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比较不同解法的异同,哪种解法更具有普遍性。练*题1和例题比较,只是两个数量的比变成了三个数量的比,解题的方法是相同的。练*题2和例题比较,已知量由单位“1”,变成了部分量,难度增加。已知果汁质量,求水的质量,最需要的分率是水是果汁的几倍或果汁是水的几分之几,这两个分率都可以由果汁与水的比是3:7得到。还可以先求出果汁和水的总质量,再求水的质量。练*题3和例题比较,已知量由单位:1“变成了两个部分量的差,最需要的分率是两个数量所占分率的差,由男女生人数的比3:5,可以得到男生占总人数的,女生占总人数的,女生比男生多占总人数的

  5.在比较中归纳比的应用的解题题方法

  从上述练*题中,可以明白:看到几个数量的比,就要把比转化成分数。更要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分率,把比的应用转化成分数应用题来解决。

  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1.例题的讲解中应画出相应的线段图,这样数量关系更加一目了然,中下生也会更好理解。

  2.拓展题与例题的跳跃过大,有部分学生会有认知上的困难。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 4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课,激发学生学*兴趣。

  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最需要的是从现实出发,从身边找数学问题,也就是说:“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利用班上的总人数、男女生人数,来说说比的知识,这种贴*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放入问题中,能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就在身边。

  二、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探究。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三、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又不是简单的解题训练。在练*的设计上,采用多种形式步步提高,通过有层次和有坡度的一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让学生明白比不但与生活有关,和自己也有关系,更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五、不足与疑惑由于在突破重点这一环节花了较多时间,所以练*的量相对少了一些。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 5

  在设计教案上确立本节课的教学模式是:复*旧知——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实践与应用。

  一、研究教材的趣味性、现实性,激发学生学*兴趣。

  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最需要的是从现实出发,从身边找数学问题,也就是说:“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利用班上的总人数、男女生人数,来说说比的知识,这种贴*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放入问题中,能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就在身边。

  二、研究教材的开放性、挑战性。激励学生创新。

  教材出现的例题一般都是现成的,学生看看就懂,实际运用又不懂,所以需要补充一些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学*材料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既能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选择余地,又能激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来弥补教材不足。例如:由3:2你会给两班的同学怎么分?小组内试说,然后给具体的数“如果现在有140个橘子,按照3:2的比例该怎么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师生讲评中发现新的解答方法,再着重分析这种解法的解题思路。这样在解题策略的开放过程中:即懂得用已掌握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又发现了新的解题方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参与探索的乐趣。这些问题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激起他们学*数学的兴趣。这样“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方法——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程序,是学生数学“再创造”的过程。正如建构主义学*观认为“数学学*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在这样的探索学*中,使每位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有不同程度的拓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探索成功的喜悦。

  《课标》提出:“数学是人们对实现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学*中的这一形成过程,需要老师的“授之以渔”。为了使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能抽象概括形成普遍方法,指导他们观察分析这类题目的结构,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讨论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一般的解题规律。①计算分配的总份数;②找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③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解题。正如皮亚杰的认识论认为:学生学*新知识的过程,就是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对新知识进行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即对新知信息进行提取、加工、理解、重组、吸收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应有老师的组织、参与和指导,有同伴的合作、交流与探索,有主体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体验新知的建构、应用,方能有效实现。

  三、研究教材的问题性、情境性,培养学生多角度去解决问题。

  课后的练*题是教材内容的表现形式,也是课堂教学教与学的反馈,一个好的问题会使学生产生困惑和好奇心,能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教学活动,使学生自觉、兴奋地投入到加深练*中,学*和探求新知识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按比例分配在生活中的运用很广泛,所以在练*的设计上,主要通过有层次和有坡度的一组问题,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渗透思想教育,体现应用题的趣味性和德育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为教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积极主动探索和追求。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从而让我们的“教材”成为我们学生真正的“学材”。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 6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实际就是“按比例分配”的内容,如果按照“按比例分配”,把这一问题归成一类型,那学生是非常容易掌握这类问题的解法的,并能很快利用方法去解决类似的问题。但学生对于“为什么要这样解”或者说这些知识是怎样产生、形成与发展的就不是很清楚了。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缺少了这一过程,那就只培养了一班只会考试的学生。

  1、钻研教材,改造教材。

  比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也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他们对此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此课的关键应如何激活学生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因此,在备课时,我认真研读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认真分析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觉得教材创设分糖果这个学*情境是有趣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的,对这个情境我们可以照搬应用,但是教材在创设这个情境时,一开始出现“幼儿园有大班30人,小班20人,现在有一些糖果要分给这两个班,应该怎么分才合理?”就设计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分,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没有多大作用,因为大部分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不用操作就已经知道要按照大班与小班的人数的比来分。于是我把此设计删除。课后,我觉得这样的处理是正确的。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多大受到限制,相反更加开拓。由此看来,我们老师要坚持这样的理念:教材是死的,老师、学生是活的。教师只有根据自己班的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增强应用题教学的开放性,为新知建构搭建*台。

  开放性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有效途径,应用题教学的开放性可体现在条件、问题、结论、呈现方式、解题策略等方面。本课教学设计试图在呈现方式和解题策略两方面有所探索。改变文字呈现方式, 从洗涤液的这个比中,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把发现知识内在联系的机会与权利还给学生。"要求学生"配制一杯600毫升的洗涤液,按照1:5的比配制,应该如何做?",从这个实际问题人手,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呈现方式的开放只是形式,解题策略的开放才是本质。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再分析这种解法的解题思路。这样在解题策略的开放过程中:即懂得用已掌握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又发现了新的解题方法。

  3、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知识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学*数学知识目的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我在本节课时,始终围绕“解决问题”展开教学,在运用拓展阶段,注意更多地关注生活实际,创设一个个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有意设计一道开放题:“某村民小组共有4户人家卖土地,共得到补偿金九十万元,你们认为该怎么分?”其中的一个条件是开放的,让学生提供学*材料并解决问题。有人认为可以*均分,每户得22.5万元;有人认为不合理,因为每户人家的人数不一定相等,所以应该按人口多少进行分配;还有人认为应该按原有土地的面积来分配。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补充条件,按不同的分配标准去解决上述问题。学生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加深了对“按比例分配”知识的理解,发展了思维,体验了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相结合。

  通过本章节的教学,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比与求比值,但对分数与小数的比进行化简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教学中,如果是已知两个数量的比和两个数量的和,这一类应用题,学生们基本上是会做的,但如果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还知道两个数量的比求另一个数量,有少部分学生还用上面的这种做法。如:男生有48人,男女生人数比是6:5,求女生,学生会错误列成48×[5÷(6+5)]。又如: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36,长和宽的比是5:4,求长和宽或面积是多少,这一题计算错误特别多,大多数学生列成:长:36×[5÷(5+4)]宽:36×[4÷(5+4)]对这些容易出错的题目,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练*。

  我的困惑:

  第一,当学生没有想出与教材中的几种解题策列时,老师有没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如果要介绍,那么又该不该组织学生从这些方法中讨论出最优的解题策列?还是直接引导学生去寻找最优的方法?

  第二,像这样的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要不要归纳出他的解题方法?如果说没必要,但是这对于学*相对困难的学生是很难掌握的。

  第三,其实,按比例分配就是*均分,都是把总量按总份数*均分再按各部分不同的份数去取,即归一法。但为什么还要说*均分是按比例分配的一种特殊方法?只不过是我们所说的*均分,取走的份数相同而已。

  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在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效果会更好。在全班交流合作时,要给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想法的时间,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就更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的效率就会更好。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 7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课,激发学生学*兴趣。

  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最需要的是从现实出发,从身边找数学问题,也就是说:“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利用班上的总人数、男女生人数,来说说比的知识,这种贴*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放入问题中,能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就在身边。

  二、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探究。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三、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又不是简单的解题训练。在练*的设计上,采用多种形式步步提高,通过有层次和有坡度的一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让学生明白比不但与生活有关,和自己也有关系,更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五、不足与疑惑由于在突破重点这一环节花了较多时间,所以练*的量相对少了一些。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 8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要求大家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比的知识,请给大家讲一讲,另外还要说一说你每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生汇报,师适当摘录,板书)

  生甲:冲调多美滋配方奶粉的一般情况,奶粉和水的比为1:7。

  生乙:‘地球上的淡水含量与地球上水总量的比为3:100。

  生丙:安利洗涤剂与水的正常比为1:8。

  生丁:市场上出售的一种咖啡奶,咖啡和奶的比为2:9。

  师:同学们从咖啡奶的这个比中,你可以知道哪些知识呢?独立思考一下,看谁得到的知识多。

  教学反思:

  "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长期以来,应用题教学在教材和课堂教学等方面,其应用性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教学流于简单的解题训练,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我在设计此课时,力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现应用性。由于按比例分配计算应用较广,学生有很多应用机会,因此,课前让每一个学生到生活中调查生活中的比,并且说一说你是怎么获得这些比的。以此引人新课,使学生感受到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就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从生活实际引人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应用题教学的应用性。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 9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4页例2和练*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运用按比例分配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并能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运用按比分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如果妈妈的菜地里的白菜长虫子了,妈妈会怎么办呢?肯定要买杀虫剂(浓缩剂)进行杀虫。那浓缩剂能不能用来杀虫呢?你们想不想解决这类有关的问题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那好,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这方面的知识比的应用。

  板书:比的应用。

  二、探索新知。

  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的54页。

  出示教材54页例2

  阅读与理解:

  (1)、了解情境中的生活信息。

  (2)、已知条件:500mL是配好后的稀释液的体积,1: 4表示的是浓缩液与水的体积的比。

  分析与解答:

  (1)、稀释液:500ml 总分数:1+ 4=5

  1 : 4表示什么意思呢?

  浓缩液 : 水

  (2)、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是1: 4 。

  浓缩液的体积是稀释液的1/5。

  水的体积是稀释液的4/5。

  方法一:

  总体积*均分成5份。先算出总分数,再求每份是多少,最后分别求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

  把每份是:500(1+4)=100(mL)

  浓缩液:1001=100(mL)

  水:1004=400(mL)

  方法二:

  先求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浓缩液占总体积的1/5;水占总体积的4/5。),最后用总量乘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

  浓缩液有:5001/5=100(mL)

  水有:5004/5=400(mL)

  回顾与反思:

  浓缩液体积:水的体积

  =( ):( )

  =( ):( )

  答:浓缩液有100mL,水的体积有400mL。

  三、巩固练*

  练*十二第1、2题。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应用比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2、按比的配制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是: a、先算出总分数,再求每份是多少,最后分别求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b、先求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用总量乘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

  五、作业:

  练*十二第3、4题。

  六、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方法一 方法二

  总分数1+4=5

  每份数: 500(1+4)=100(mL) 浓缩液占总体积的1/5

  水占总体积的4/5

  浓缩液:1100=100(mL) 浓缩液有:5001/5=100(mL) 水:4100=400(mL ) 水有:1004/5=400(mL)

  答:浓缩液有100mL,水的体积有400mL。

  课后反思:

  按比的配制稀释液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一节课中我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按比的配制的合理性,理解什么是按比配制。按比的配制是一种分配思想,在生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已学过的*均分,其实是按比的配制是比例的一种特例。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活、生产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数量的多少来进行配制,去感悟按比的配制存在的价值。以生活实际例子入手,让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由此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中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每学生都能体会到数学的存在,其实就在他们的身边,因为数学源自于生活。其次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同时能得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也凸现出学生个性化的学*。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 10

  《比的应用》是十一册教材的内容,与前面学的比的知识密切相关。教材用配制稀释液例题,学生缺乏这一方面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我重组了教材,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分配,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一、情境引入,切入课题:

  好的课题导入能引起学生的知识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衡,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好奇和求知欲,能引人入胜,辉映全堂。新课导入的艺术之一在于能把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例题,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学*数学知识的必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因此我创设了分练*本的情境。当然学生的回答比较多,我适时点拨:*均分不够合理,那该怎么分呢?学生很快说出了最好根据人数来分。让学生尝试用学过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经过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并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体现了学生是学*主体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方式,向自主探究的学*方式转变.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在引导下讨论、交流、真正实现了学*方式的转变。同时设计了两个活动,让学生亲自交流合作,然后再观察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对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体现了教师是教材创造者的理念。

  在如何使用教材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摒弃过去那种“教教科书”的传统思想,充分挖掘新课知识点,整合课堂内容,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实现“用教科书教”。本节课舍弃了教材中原有的例题,大量地从生活中就地取材,提高了学生学*的兴趣。同时增加了研究这样一个知识点,辅之以活动,促进学生在活动中知识得以理解、内化。

  四、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改变以往只从例题中草草抽象概括数量关系、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让学生充分实践体验,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足:课堂结构不紧凑,导致练*中的部分题没做完。解决的策略:教师的语言要再简练,环节设计要再推敲,通过预*要了解学情。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范本10份扩展阅读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范本10份(扩展1)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1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实际就是“按比例分配”的内容,如果按照“按比例分配”,把这一问题归成一类型,那学生是非常容易掌握这类问题的解法的,并能很快利用方法去解决类似的问题。但学生对于“为什么要这样解”或者说这些知识是怎样产生、形成与发展的就不是很清楚了。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缺少了这一过程,那就只培养了一班只会考试的学生。

  1、钻研教材,改造教材。

  比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也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他们对此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此课的关键应如何激活学生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因此,在备课时,我认真研读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认真分析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觉得教材创设分糖果这个学*情境是有趣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的,对这个情境我们可以照搬应用,但是教材在创设这个情境时,一开始出现“幼儿园有大班30人,小班20人,现在有一些糖果要分给这两个班,应该怎么分才合理?”就设计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分,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没有多大作用,因为大部分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不用操作就已经知道要按照大班与小班的人数的比来分。于是我把此设计删除。课后,我觉得这样的处理是正确的。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多大受到限制,相反更加开拓。由此看来,我们老师要坚持这样的理念:教材是死的,老师、学生是活的。教师只有根据自己班的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增强应用题教学的开放性,为新知建构搭建*台。

  开放性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有效途径,应用题教学的开放性可体现在条件、问题、结论、呈现方式、解题策略等方面。本课教学设计试图在呈现方式和解题策略两方面有所探索。改变文字呈现方式, 从洗涤液的这个比中,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把发现知识内在联系的机会与权利还给学生。"要求学生"配制一杯600毫升的洗涤液,按照1:5的比配制,应该如何做?",从这个实际问题人手,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呈现方式的开放只是形式,解题策略的开放才是本质。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再分析这种解法的解题思路。这样在解题策略的开放过程中:即懂得用已掌握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又发现了新的解题方法。

  3、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知识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学*数学知识目的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我在本节课时,始终围绕“解决问题”展开教学,在运用拓展阶段,注意更多地关注生活实际,创设一个个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有意设计一道开放题:“某村民小组共有4户人家卖土地,共得到补偿金九十万元,你们认为该怎么分?”其中的一个条件是开放的,让学生提供学*材料并解决问题。有人认为可以*均分,每户得22.5万元;有人认为不合理,因为每户人家的人数不一定相等,所以应该按人口多少进行分配;还有人认为应该按原有土地的面积来分配。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补充条件,按不同的分配标准去解决上述问题。学生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加深了对“按比例分配”知识的理解,发展了思维,体验了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相结合。

  通过本章节的教学,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比与求比值,但对分数与小数的比进行化简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教学中,如果是已知两个数量的比和两个数量的和,这一类应用题,学生们基本上是会做的,但如果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还知道两个数量的比求另一个数量,有少部分学生还用上面的这种做法。如:男生有48人,男女生人数比是6:5,求女生,学生会错误列成48×[5÷(6+5)]。又如: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36,长和宽的比是5:4,求长和宽或面积是多少,这一题计算错误特别多,大多数学生列成:长:36×[5÷(5+4)]宽:36×[4÷(5+4)]对这些容易出错的题目,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练*。

  我的困惑:

  第一,当学生没有想出与教材中的几种解题策列时,老师有没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如果要介绍,那么又该不该组织学生从这些方法中讨论出最优的解题策列?还是直接引导学生去寻找最优的方法?

  第二,像这样的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要不要归纳出他的解题方法?如果说没必要,但是这对于学*相对困难的学生是很难掌握的。

  第三,其实,按比例分配就是*均分,都是把总量按总份数*均分再按各部分不同的份数去取,即归一法。但为什么还要说*均分是按比例分配的一种特殊方法?只不过是我们所说的*均分,取走的份数相同而已。

  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在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效果会更好。在全班交流合作时,要给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想法的时间,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就更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的效率就会更好。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2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的应用就是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均分问题的发展,如果按照1:1分,*惯上称为*均分,如果按2:1分,就是我们今天所研究的按比例分配。

  一、成功之处:

  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例2教学中,先让学生理解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稀释液清洁剂的问题,明白稀释液就是浓缩液与水的混合,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得出两种解法:

  第一种:每份是:500÷5=100(ml),浓缩液有:100×1=100(ml),水有:100×4=400(ml)。

  第二种:1+4=5,浓缩液有:500×1/5=100(ml),水有:500×4/5=400(ml)。

  把两个量的比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通过总结这两种解法,使学生感悟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利于分散难点,降低学生学*中的困难。

  二、不足之处:

  由于过多的关注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在学*新课之前安排了分数乘除法的应用题,导致用时过多,以致新知识内容练*时间不足。

  三、再教设计:

  出示两道乘除法应用题,让学生体会按比例分配与前面所学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3

  优点:

  一是研究性学*上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学生能够充分的讨论交流,并得出方法。在汇报的过程中,也能充分让汇报的学生去说方法,没汇报的学生去提出疑问,从而达成一致,再进行归纳总结。

  二是选取的例子比较吸引学生,用师傅的话说是有趣。

  三是选取的例子能够容易理解,特别是新知拓展题设计比较巧妙,与例题衔接较好。

  缺点:

  1、在设计上还有待改进。例如复*部分,就以例题为题。出示黄:蓝=2:3,让学生去说份数和转化成的分数。在拓展新知上,放给学生去做。再进行拓展练*,例如已知黄色是60ml,求蓝色;已知黄色60ml,求绿色,这样就更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

  2、在难点上还没有突破,就是“将各部分的比转化成分数”。应该借助线段图,这样既一目了然学生又容易理解。

  3、时间控制上,还是一样的老毛病——拖拉。在学生汇报的时候学生都能说会说,但是自己还是老重复他们的话,又啰嗦又浪费时间,这个毛病一定要纠正过来呀。当然也因为在复*环节没有处理好,导致后面的巩固练*没有进行,这说明在教材钻研上还不够深,教法上不够灵活,要多去钻研教材。

  4、评价上,虽然也有评价,但是对学生的激励性的评价还是不够的,如果长此以往学生就可能会没有兴趣上数学课了,所以在激励方面还要下功夫。例外自己的语言表达还要加强。

  师傅要求教学要“有趣、有效、有价值”,这“三有”要好好的去体会、研究并实践。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4

  我们知道复*课难上,因为复*课的内容学生都已学过,已失去了新鲜感,较难引起学生的学*积极性和热情。因此,如何才能做到通过教师对所教内容的再设计、再创造,使学生通过再学*,达到对知识的再记忆、再理解、再整合、再迁移,并且重新构建知识的框架。这时上好复*课共同面临的问题。既要避免知识的简单重现,使上课流于形式,又要防止不切实际的给学生讲评过难过偏的*题,不能激发学生再学*的积极性,达不到复*的效果。鉴于以上情况,我在进行复*课的教学设计时,决定采用让学生自己讨论学*,自己总结规律,对*题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自己解决的形式。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体,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所要学*内容进行复*,归纳,巩固提高。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首先通过实物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以查阅课本,也可以分组讨论,出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多种方法。这样不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而且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在突破“透镜成像规律”这一重点和难点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讨论交流是高效的学*方法

  经验告诉我们,对于相同背景的识记材料,通过听教师讲一遍掌握30%,自己写一遍可掌握70%,而经过讨论自己说出来能掌握90%。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发言,积极讨论,勇于表现。讨论甚至争议是学生最投入,精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效率最高的学*方式,也是培养发散思维与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交流益于学生合作学*,实现优生帮差生(兵教兵)。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5

  《比例的应用》是比例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的综合运用的教学内容。教材首先说明应用正、反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书上的例题是应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解的基本应用题。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再让学生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并能运用算术法解答,本节课学*内容是在原有解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发现归纳出一种用正、反比例关系列方程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从而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有利于掌握知识间的联系,也为以后的学*中进一步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打下较好的基础。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比例意义来列等式,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及应用。教学中教师重视从旧知识引申出新知识,通过分析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寻找数量关系,进而列出等量关系式子等步骤,这一过程中蕴涵了抽象概括的方法及能力,生活中的数学实际问题都可以采用这个方法解决。

  数学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本节探究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出示了相关的思考题,引导学生采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并且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学*活动、互相交流、探索归纳,总结出用比例

  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让学生把解题思路向同学们汇报,在共同分享解题思路过程中,即让没能解决了的学生们能懂解决问题的方案,还让会的学生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交流活动与探究活动及汇报展示活动始终在进行着,使数学活动更具有实效性,更是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1、学生的探究活动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也有个别学生参与的不好,缺少组织性。,教学中应注意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2、课堂内容安排过多。本节课的教学安排了两道例题,在学生探究时才发现学生对用比例知识解决这样的问题存在困难,最后导致了学生的练*时间没有了。课堂内容的安排应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和思维*惯。

  3、学生*惯于用算术法解决这类问题,很难接受用比例的知识解决这样的问题,把学生从传统的算术方法中释放出来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惯是难以改变,一种新的思维的注入是需要时间去改变的,所以对于用比例来解决问题必须在以后的课堂中经常提到,去改变他们传统的思维*惯。

  4、差学生存在当堂课没解决了的问题,课下不能主动去寻求解决办法,就把它变成永久性问题。这类学生我安排了好学生当他们的老师,课下进行辅导其存在的问题,监督其按时完成练*和作业。

  5、课前五分钟汇报展示的活动形式还应进一步改进,先由差生板书展示解题过程再由优生汇报解题思路和过程,逐步发展为人人都能板书展示,语言汇报解题思路及过程。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范本10份(扩展2)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1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实际就是“按比例分配”的内容,如果按照“按比例分配”,把这一问题归成一类型,那学生是非常容易掌握这类问题的解法的,并能很快利用方法去解决类似的问题。但学生对于“为什么要这样解”或者说这些知识是怎样产生、形成与发展的就不是很清楚了。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缺少了这一过程,那就只培养了一班只会考试的学生。

  1、钻研教材,改造教材。

  比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也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他们对此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此课的关键应如何激活学生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因此,在备课时,我认真研读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认真分析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觉得教材创设分糖果这个学*情境是有趣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的,对这个情境我们可以照搬应用,但是教材在创设这个情境时,一开始出现“幼儿园有大班30人,小班20人,现在有一些糖果要分给这两个班,应该怎么分才合理?”就设计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分,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没有多大作用,因为大部分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不用操作就已经知道要按照大班与小班的人数的比来分。于是我把此设计删除。课后,我觉得这样的处理是正确的。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多大受到限制,相反更加开拓。由此看来,我们老师要坚持这样的理念:教材是死的,老师、学生是活的。教师只有根据自己班的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增强应用题教学的开放性,为新知建构搭建*台。

  开放性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有效途径,应用题教学的开放性可体现在条件、问题、结论、呈现方式、解题策略等方面。本课教学设计试图在呈现方式和解题策略两方面有所探索。改变文字呈现方式, 从洗涤液的这个比中,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把发现知识内在联系的机会与权利还给学生。"要求学生"配制一杯600毫升的洗涤液,按照1:5的比配制,应该如何做?",从这个实际问题人手,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呈现方式的开放只是形式,解题策略的开放才是本质。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再分析这种解法的解题思路。这样在解题策略的开放过程中:即懂得用已掌握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又发现了新的解题方法。

  3、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知识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学*数学知识目的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我在本节课时,始终围绕“解决问题”展开教学,在运用拓展阶段,注意更多地关注生活实际,创设一个个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有意设计一道开放题:“某村民小组共有4户人家卖土地,共得到补偿金九十万元,你们认为该怎么分?”其中的一个条件是开放的,让学生提供学*材料并解决问题。有人认为可以*均分,每户得22.5万元;有人认为不合理,因为每户人家的人数不一定相等,所以应该按人口多少进行分配;还有人认为应该按原有土地的面积来分配。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补充条件,按不同的分配标准去解决上述问题。学生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加深了对“按比例分配”知识的理解,发展了思维,体验了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相结合。

  通过本章节的教学,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比与求比值,但对分数与小数的比进行化简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教学中,如果是已知两个数量的比和两个数量的和,这一类应用题,学生们基本上是会做的,但如果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还知道两个数量的比求另一个数量,有少部分学生还用上面的这种做法。如:男生有48人,男女生人数比是6:5,求女生,学生会错误列成48×[5÷(6+5)]。又如: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36,长和宽的比是5:4,求长和宽或面积是多少,这一题计算错误特别多,大多数学生列成:长:36×[5÷(5+4)]宽:36×[4÷(5+4)]对这些容易出错的题目,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练*。

  我的困惑:

  第一,当学生没有想出与教材中的几种解题策列时,老师有没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如果要介绍,那么又该不该组织学生从这些方法中讨论出最优的解题策列?还是直接引导学生去寻找最优的方法?

  第二,像这样的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要不要归纳出他的解题方法?如果说没必要,但是这对于学*相对困难的学生是很难掌握的。

  第三,其实,按比例分配就是*均分,都是把总量按总份数*均分再按各部分不同的份数去取,即归一法。但为什么还要说*均分是按比例分配的一种特殊方法?只不过是我们所说的*均分,取走的份数相同而已。

  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在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效果会更好。在全班交流合作时,要给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想法的时间,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就更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的效率就会更好。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2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的应用就是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均分问题的发展,如果按照1:1分,*惯上称为*均分,如果按2:1分,就是我们今天所研究的按比例分配。

  一、成功之处:

  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例2教学中,先让学生理解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稀释液清洁剂的问题,明白稀释液就是浓缩液与水的混合,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得出两种解法:

  第一种:每份是:500÷5=100(ml),浓缩液有:100×1=100(ml),水有:100×4=400(ml)。

  第二种:1+4=5,浓缩液有:500×1/5=100(ml),水有:500×4/5=400(ml)。

  把两个量的比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通过总结这两种解法,使学生感悟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利于分散难点,降低学生学*中的困难。

  二、不足之处:

  由于过多的关注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在学*新课之前安排了分数乘除法的应用题,导致用时过多,以致新知识内容练*时间不足。

  三、再教设计:

  出示两道乘除法应用题,让学生体会按比例分配与前面所学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3

  优点:

  一是研究性学*上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学生能够充分的讨论交流,并得出方法。在汇报的过程中,也能充分让汇报的学生去说方法,没汇报的学生去提出疑问,从而达成一致,再进行归纳总结。

  二是选取的例子比较吸引学生,用师傅的话说是有趣。

  三是选取的例子能够容易理解,特别是新知拓展题设计比较巧妙,与例题衔接较好。

  缺点:

  1、在设计上还有待改进。例如复*部分,就以例题为题。出示黄:蓝=2:3,让学生去说份数和转化成的分数。在拓展新知上,放给学生去做。再进行拓展练*,例如已知黄色是60ml,求蓝色;已知黄色60ml,求绿色,这样就更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

  2、在难点上还没有突破,就是“将各部分的比转化成分数”。应该借助线段图,这样既一目了然学生又容易理解。

  3、时间控制上,还是一样的老毛病——拖拉。在学生汇报的时候学生都能说会说,但是自己还是老重复他们的话,又啰嗦又浪费时间,这个毛病一定要纠正过来呀。当然也因为在复*环节没有处理好,导致后面的巩固练*没有进行,这说明在教材钻研上还不够深,教法上不够灵活,要多去钻研教材。

  4、评价上,虽然也有评价,但是对学生的激励性的评价还是不够的,如果长此以往学生就可能会没有兴趣上数学课了,所以在激励方面还要下功夫。例外自己的语言表达还要加强。

  师傅要求教学要“有趣、有效、有价值”,这“三有”要好好的去体会、研究并实践。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4

  我们知道复*课难上,因为复*课的内容学生都已学过,已失去了新鲜感,较难引起学生的学*积极性和热情。因此,如何才能做到通过教师对所教内容的再设计、再创造,使学生通过再学*,达到对知识的再记忆、再理解、再整合、再迁移,并且重新构建知识的框架。这时上好复*课共同面临的问题。既要避免知识的简单重现,使上课流于形式,又要防止不切实际的给学生讲评过难过偏的*题,不能激发学生再学*的积极性,达不到复*的效果。鉴于以上情况,我在进行复*课的教学设计时,决定采用让学生自己讨论学*,自己总结规律,对*题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自己解决的形式。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体,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所要学*内容进行复*,归纳,巩固提高。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首先通过实物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以查阅课本,也可以分组讨论,出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多种方法。这样不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而且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在突破“透镜成像规律”这一重点和难点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讨论交流是高效的学*方法

  经验告诉我们,对于相同背景的识记材料,通过听教师讲一遍掌握30%,自己写一遍可掌握70%,而经过讨论自己说出来能掌握90%。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发言,积极讨论,勇于表现。讨论甚至争议是学生最投入,精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效率最高的学*方式,也是培养发散思维与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交流益于学生合作学*,实现优生帮差生(兵教兵)。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5

  《比例的应用》是比例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的综合运用的教学内容。教材首先说明应用正、反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书上的例题是应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解的基本应用题。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再让学生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并能运用算术法解答,本节课学*内容是在原有解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发现归纳出一种用正、反比例关系列方程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从而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有利于掌握知识间的联系,也为以后的学*中进一步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打下较好的基础。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比例意义来列等式,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及应用。教学中教师重视从旧知识引申出新知识,通过分析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寻找数量关系,进而列出等量关系式子等步骤,这一过程中蕴涵了抽象概括的方法及能力,生活中的数学实际问题都可以采用这个方法解决。

  数学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本节探究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出示了相关的思考题,引导学生采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并且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学*活动、互相交流、探索归纳,总结出用比例

  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让学生把解题思路向同学们汇报,在共同分享解题思路过程中,即让没能解决了的学生们能懂解决问题的方案,还让会的学生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交流活动与探究活动及汇报展示活动始终在进行着,使数学活动更具有实效性,更是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1、学生的探究活动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也有个别学生参与的不好,缺少组织性。,教学中应注意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2、课堂内容安排过多。本节课的教学安排了两道例题,在学生探究时才发现学生对用比例知识解决这样的问题存在困难,最后导致了学生的练*时间没有了。课堂内容的安排应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和思维*惯。

  3、学生*惯于用算术法解决这类问题,很难接受用比例的知识解决这样的问题,把学生从传统的算术方法中释放出来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惯是难以改变,一种新的思维的注入是需要时间去改变的,所以对于用比例来解决问题必须在以后的课堂中经常提到,去改变他们传统的思维*惯。

  4、差学生存在当堂课没解决了的问题,课下不能主动去寻求解决办法,就把它变成永久性问题。这类学生我安排了好学生当他们的老师,课下进行辅导其存在的问题,监督其按时完成练*和作业。

  5、课前五分钟汇报展示的活动形式还应进一步改进,先由差生板书展示解题过程再由优生汇报解题思路和过程,逐步发展为人人都能板书展示,语言汇报解题思路及过程。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范本10份(扩展3)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范文10份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 1

  我在讲授《欧姆定律》这节课时,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教材中为了引入欧姆定律都要先做一个探究性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向初中学生介绍了物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即研究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可以保持一些物理量不变,每一组实验中只看两个变化量间的关系,最后再将所有结论综合起来,也就是比较常用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我在教学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引入欧姆定律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阻碍了学生对实验的理解。

  为引入欧姆定律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如书图14-8所示。

  实验操作可分两部分:

  ①第一部分是保持待测电阻R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R两端的电压,研究通过待测电阻R的电流I与R两端电压U间的关系;

  ②第二部分是变换连入电路的总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加在待测电阻R两端电压U不变,研究通过R的电流I与电阻R间的关系。

  在这里学生就产生了疑问,在第一部分中问:“前面讲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但为什么可以改变了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呢?”或者在做第二部分实验时,学生问:“刚刚是调节变阻器,使电阻R两端电压改变,现在为什么同样是调节变阻器,却又是使加在R两端的电压不变呢?”我觉得解释这两个问题并不难释,只要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阻的知识来解释就可以了。对于学生来说就成了问题,而实验中看上去就不止一个变量,这就让他们在逻辑思维上产生了混乱。由于以上的问题,许多同学会对引入定律的.实验百思不得其解,这必然影响他们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然而,如果在实验中将滑动变阻器去掉,电路简化为简单电路。

  第一部分实验中,直接通过改变电池数目来改变待测电阻R两端电压。第二部分中,只需保持电池数目或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不变即可。

  在讲完欧姆定律和串联电阻之后,再提出保持电源电压不变的前提下,要改变加在R两端的电压该如何改造上面的简单电路。通过分析以上的问题,引导学生最后设计出原来的实验电路,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欧姆定律的认识,也为今后设计伏安法测电阻和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电路打下基础。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 2

  第一、为新知的教学做必要的铺垫。

  为了能在教学中化解难点,使学生轻松进行比与分数之间的转化,课一开始就安排了一些求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的练*,为以下例题的教学做好准备。

  第二、放手让学生探求新知。

  在教学例题时,教师紧紧抓住几部分的和与这几部分的比,以3:2是谁与谁的比、播种面积的比是3:2是什么意思为题,来引起大家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是教学中的难点化为乌有。在学生独立解答时,教师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中所要求的都用分数解答,而是把解答过程放手给学生,鼓励他们用学过的知识去解答,可以用整数的思路,也可以用分数的思路,最后在各种方法都得到认同后再指出用分数解答比较简捷,并鼓励学生用分数的思路解答。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又给今后的学*指明了方向。

  第三、精心设计练*梯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练*的层次的安排上,教师不满足于教材中的基本练*,而是在完成这些练*之后,又对所学知识进行了适当的扩充。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练*设计的层次性非常明显,能让学生在练*中既不感到梯度过大,又可以不断跳起来摘桃子,学起来饶有兴趣,同时使学生一步一步地看清了按比例分配这类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增加了解题的灵活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例题的教学设计不拘一格。挖掘教材的趣味性、现实性,激发学生学*兴趣。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也就是说,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例2时紧紧抓住教学中的难点,师生共同由分析数量关系入手,在学生彻底弄清3:2的含义之后,立即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例3为学生模拟了一个植树的场景,去确定分配方案。这样做增加了趣味性,也使学生明白了按比例分配的合理性。这个例子再次告诉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为教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积极主动探索和追求,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从而让我们的教材成为我们学生真正喜欢的学材。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 3

  《比例尺的应用》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比例尺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内容较多,要求学生能读懂*面图,理解比例尺的一般意义,会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还能在*面图上画出物体的位置。要让学。针对这节课我反思如下:

  一、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先复*一下比例尺的意义,然后创设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新课的学*。

  二、这节课的重、难点是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而准确把握比例尺的意义,为计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提供了算法多样化的依据。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说出比例尺1:8000表示的意思,在学生对比例尺的多角度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独立探究与合作讨论相结合,灵活的选择解决方法。在反馈汇报时,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思维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的活动。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在巩固练*时把数学学*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让学生真正体会比例尺的价值,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乐。

  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是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多方面发展。

  反思这节课,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用解比例这种方法时,解设时用的单位还是搞不清。课后我把这个问题和老师们讨论了一下,大家认为如果让学生讨论能不能设为米?为什么要设为厘米?而不是老师重点的提示,可能学生的记忆会更深,理解的更透彻。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 4

  福和希望小学:匡俊 “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的全过程来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操作、表达、探索、类推、合作、概括、创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增强应用题教学的开放性,为新知建构搭建*台。 开放性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有效途径,应用题教学的开放性可体现在条件、问题、结论、呈现方式、解题策略等方面。本课教学设计试图在呈现方式和解题策略两方面有所探索。改变文字呈现方式,从洗涤液的这个比中,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把发现知识内在联系的机会与权利还给学生。"要求学生"配制一杯600毫升的洗涤液,按照1:5的'比配制,应该如何做?",从这个实际问题人手,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呈现方式的开放只是形式,解题策略的开放才是本质。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再分析这种解法的解题思路。这样在解题策略的开放过程中:即懂得用已掌握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又发现了新的解题方法。

  2、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知识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学*数学知识目的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我在本节课时,始终围绕“解决问题”展开教学,在运用拓展阶段,注意更多地关注生活实际,创设一个个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有意设计一道开放题:“某村民小组共有4户人家卖土地,共得到补偿金九十万元,你们认为该怎么分?”其中的一个条件是开放的,让学生提供学*材料并解决问题。有人认为可以*均分,每户得22.5万元;有人认为不合理,因为每户人家的人数不一定相等,所以应该按人口多少进行分配;还有人认为应该按原有土地的面积来

  分配。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补充条件,按不同的分配标准去解决上述问题。学生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加深了对“按比例分配”知识的理解,发展了思维,体验了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相结合。这种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为每个学生参与课堂学*活动提供良好的课堂学*氛围。

  3、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改变以往只从例题中草草抽象概括数量关系、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让学生充分实践体验,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4、多层次练*题,巩固认识

  在课的巩固过程,安排了一个多层次的练*来巩固和强化新知识,从而重视应用,正所谓“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和不同的训练方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既检验学生的学*情况,又可以巩固学生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 5

  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为学生具有相当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学中可以尽量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去获取知识。

  首先,我注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基准,把握好教学的起点,精心创设了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情境,让学生感觉到小数的加减法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从而拉*学生与新知的距离,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积极性。

  接着,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交流各自方法,最终概括出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这样教学,旨在让学生用旧知解决新问题,体会转化思想,获得成功的体验,且通过不同算法的比较和优化,从而真正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教学“列竖式小数点要对齐”的重难点时,把不同的书写格式进行对比,组织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大胆讨论,相互启发,领悟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样学生不但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能力的培养。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 6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乘法分配律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第一课时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结构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初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本课内容的教学重点是灵活根据题型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成功之处:

  1.课始通过复*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以及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填空的练*,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乘法分配律的结构及特点,加深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

  2.分类型进行练*。采用边讲边练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专项练*进一步巩固每一类型题目。共分为四类:第一类是a×(b+c);

  第二类是a×b+a×c;第三类是a×b+a;第四类是接*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个数。整体教学就是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让所有学生都能掌握其中的变式练*,然后再进行综合训练,让学生灵活解决问题。

  不足之处:

  1.由于分类型讲解练*,导致时间分配不足,个别题型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

  2.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不够,导致个别学生对某一类型的题目没有掌握。

  再教设计:

  1.加强小组合作的学*,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能小组解决的问题,就小组解决,充分发挥小组组际间的交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抓住易出错类型题,重点讲解,重点训练。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 7

  教师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了解滑轮的构造,然后将学生按学*小组分成几大组,每组探究一项内容,并向全班汇报探究结论。探究活动可同时展开,每组同学除要重点探究的内容外,其他探究活动也要完成。课本第一个方框中的结论是: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第二个方框中的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在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用杠杆的*衡条件分析定滑轮不省力的原因。

  用杠杆的*衡条件分析动滑轮省一半力时,“支点位置”的分析是一个难点,教学中不必涉及动滑轮使用时支点随时间变化的问题。若学生问到,可以告诉他们支点是随时间变化的,但我们可以取某一时刻的动滑轮作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分析,如果忽略了轮重和摩擦力,动滑轮能省一半力。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 8

  福和希望小学:匡俊 “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的全过程来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操作、表达、探索、类推、合作、概括、创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增强应用题教学的开放性,为新知建构搭建*台。 开放性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有效途径,应用题教学的开放性可体现在条件、问题、结论、呈现方式、解题策略等方面。本课教学设计试图在呈现方式和解题策略两方面有所探索。改变文字呈现方式,从洗涤液的这个比中,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把发现知识内在联系的机会与权利还给学生。"要求学生"配制一杯600毫升的洗涤液,按照1:5的比配制,应该如何做?",从这个实际问题人手,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呈现方式的开放只是形式,解题策略的开放才是本质。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再分析这种解法的解题思路。这样在解题策略的开放过程中:即懂得用已掌握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又发现了新的解题方法。

  2、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知识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学*数学知识目的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我在本节课时,始终围绕“解决问题”展开教学,在运用拓展阶段,注意更多地关注生活实际,创设一个个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有意设计一道开放题:“某村民小组共有4户人家卖土地,共得到补偿金九十万元,你们认为该怎么分?”其中的一个条件是开放的,让学生提供学*材料并解决问题。有人认为可以*均分,每户得22.5万元;有人认为不合理,因为每户人家的人数不一定相等,所以应该按人口多少进行分配;还有人认为应该按原有土地的面积来

  分配。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补充条件,按不同的分配标准去解决上述问题。学生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加深了对“按比例分配”知识的理解,发展了思维,体验了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相结合。这种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为每个学生参与课堂学*活动提供良好的课堂学*氛围。

  3、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改变以往只从例题中草草抽象概括数量关系、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让学生充分实践体验,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4、多层次练*题,巩固认识

  在课的巩固过程,安排了一个多层次的练*来巩固和强化新知识,从而重视应用,正所谓“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和不同的训练方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既检验学生的学*情况,又可以巩固学生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 9

  第一、为新知的教学做必要的铺垫。

  为了能在教学中化解难点,使学生轻松进行比与分数之间的转化,课一开始就安排了一些求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的练*,为以下例题的教学做好准备。

  第二、放手让学生探求新知。

  在教学例题时,教师紧紧抓住几部分的和与这几部分的比,以3:2是谁与谁的比、播种面积的比是3:2是什么意思为题,来引起大家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是教学中的难点化为乌有。在学生独立解答时,教师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中所要求的都用分数解答,而是把解答过程放手给学生,鼓励他们用学过的知识去解答,可以用整数的思路,也可以用分数的思路,最后在各种方法都得到认同后再指出用分数解答比较简捷,并鼓励学生用分数的思路解答。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又给今后的学*指明了方向。

  第三、精心设计练*梯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练*的层次的安排上,教师不满足于教材中的基本练*,而是在完成这些练*之后,又对所学知识进行了适当的'扩充。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练*设计的层次性非常明显,能让学生在练*中既不感到梯度过大,又可以不断跳起来摘桃子,学起来饶有兴趣,同时使学生一步一步地看清了按比例分配这类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增加了解题的灵活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例题的教学设计不拘一格。挖掘教材的趣味性、现实性,激发学生学*兴趣。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也就是说,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例2时紧紧抓住教学中的难点,师生共同由分析数量关系入手,在学生彻底弄清3:2的含义之后,立即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例3为学生模拟了一个植树的场景,去确定分配方案。这样做增加了趣味性,也使学生明白了按比例分配的合理性。这个例子再次告诉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为教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积极主动探索和追求,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从而让我们的教材成为我们学生真正喜欢的学材。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 10

  1.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创新意识,感悟兴趣教学。新的教育观念正日渐潜入人心,新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教师不能死抱书本不放,要在知识不变的情况下,运用创新意识对教学精心设计,努力创造快乐学*情景,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亲密感悟兴趣教学。本教学设计中幽默漫画设计、滑轮理论分析设计、滑轮组教学设计、例题作业设计,均为精心设计而成的。

  2.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积极展开探究性教学。首先,在探究性学*中,学生成为学*的主人,失去了对老师的过度依赖,不得不动手动脑,去感受知识的产生过程,自主学*能力得以加强。每个学生都有长处,有的善于动手、搞小制作,有的善于调查研究、查阅质料,有的善于发现问题,归纳总结,探究性学*充分提供学生表现和施展才华的天地,锻炼能力的机会。虽然耗时多,显得慢,但这样的学*使学*的兴趣和激情在实践中升华,学生喜欢。教师要把施教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适当的赞美表扬,让学生体验学*快乐和价值。总之,让我们为创造快乐而高效的物理教学携手奋斗吧。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范本10份(扩展4)

——《比的应用》教学课件

《比的应用》教学课件

  随着人们口腔保健和疾病治疗需求越来越大,口腔专业医师匮乏问题特别突出,现代医疗模式的发展也要求现代医生既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又要懂得口腔医学相关知识[1-2]。因此,掌握必要的口腔专业知识,将成为未来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1牙周病学的教学特点

  牙周病是口腔第二大常见病,是牙齿缺失最重要的原因。牙周病学和众多学科关系密切,是临床医学本科生口腔临床实*教学的重点,学*中主要以门诊实*为主。教学中存在以下难点:

  (1)牙周病学课程在临床医学系《口腔医学》理论教学中仅有2学时,内容多,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对牙周病有深刻印象;

  (2)临床医学系的毕业生从事口腔专科工作者极少,学生主观重视程度不够;

  (3)临床实*时间太短、不集中,一般是以2~4人为1组,时间为1d。在短短的1d内,学生依靠随机分组见到的病种少、疾病重复率高,典型病例少;

  (4)牙周疾病的特点表现为病种多、临床表现相似,同时受口腔环境的限制(视野小,患者张口时间有限),影响了示教效果,使学员缺乏足够的视觉训练,降低了学*的兴趣[3]。

  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充分利用1d的实*时间成为临床牙周病教学的关键。对于这一系列在牙周病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仅仅依靠机械的延长教学时间往往达不到理想的学*效果,这就对口腔医教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不断探索与改进,寻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4]。

  2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作为教学手段的应用

  2.1全面的展现力

  口腔牙周病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应用教科书、黑板板书和PPT教学,这些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科书的使用显得抽象与生硬,学生难于理解;PPT受到授课时间及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引入CAI课件后,使得原本抽象、繁杂的理论知识以图像、文字、动画、声音、数字等融为一体的形式,较为形象、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5]。CAI课件因其形象、生动、多样化表达及交互性强的特点,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学*时间,为学生传授知识和提供技能训练,这样能够使学生对该理论与知识做到较为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学*效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6]。通过动画将口腔牙周病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系统全面的展示,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合理的理论知识体系。

  2.2提高教学效率

  本院属于非口腔专科教学医院,非口腔专业医学生教学的整体时间以及临床实践时间均相对较少。如果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知识的传授,将无法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7]。将CAI课件引入教学过程后,授课信息增加,教学内容更加精炼、有针对性,学*时间自由,将老师预先制作好的课件进行播放,遇到重点和难点时,可进行反复重点讲解。

  2.3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性非常关键。引入CAI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之后,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关注点,进行针对性学*激发了学生学*的主动性,甚至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该学科的科研与创造的兴趣。根据课后思考题的复*,可对学*内容进行巩固,老师也可对学*中遇得到的问题进行解决[8]。

  3CAI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CAI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适时、适度发挥好这个辅助工具的作用,而不能将其简单地变成电子幻灯或电子板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及时沟通互动,在学*中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发学生主动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9]。

  4总结

  CAI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CAI课件应用于临床,直接为学生服务,充分发挥其优势,为临床教学提供一条良好的教学途径,运用好这个教学工具,必定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古代文学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应用为古代文学教师独立自主上课提供了一个可以信赖的帮手,与传统的教授方式相比,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节省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还可以方便学生下载教学材料。

  然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应用并不完全等同于教学水*,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授课的教师方面看

  有的课件在制作和使用时忽视了教师本人在课堂的主体作用,教师成了课件的放映员和解说员,完全没有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台上独具魅力的语言、神态、手势及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些课件使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过于依赖事先设计好的程式,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从听课的学生方面看

  传统的教授方式,以板书、粉笔、讲台为主,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是直接的:教师板书的时候,学生可以边记笔记边思考,而使用教学课件之后,信息量加大,板书显示速度加快,有时学生只是匆匆浏览老师做的PPT并忙于记录,学生上课容易疲劳,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再次,从教学内容看。古代文学教学内容丰富,对它的阐释和理解可以是多角度、多方面并且永无止境的。课件本身展现的只能是教师的一种观点或见解,并不是绝对正确的唯一,而有的课件中强烈的视听效果会给学生带来极深的感性认识,这非但不会起到辅助作用,还会影响学生的想象力。

  此外,有的课件制作简单、粗糙,缺乏层次感,课件的艺术设计不够理想;有的课件设计得过繁、过细,有的又过于简单。

  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征,在古代文学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应用过程中,应采取如下的优化对策:

  首先,强调课件设计制作的教学个性,凸显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古代文学教学课件的制作是每位任课教师依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所授课程的一次再创造和“深加工”,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是授课教师研究成果的个性化诠释,无论使用何种工具,古代文学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处于主导地位,所以课件不仅要体现教学内容,更应融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这是古代文学教学课件辅助教学收到良好效果的前提和保障。

  教学课件不能完全成为教材的翻版,把教师挤到边上,用机器取代教师,对学生实行“目中无人”的教学;更不能有太多不当的媒体展示,否则会引起喧宾夺主的作用,比如太强的背景、太强的画面、太多的显示按钮、不合适的背景音乐等,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课件设计和制作中,要始终坚持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只能辅助教师的教、辅助学生的学,使教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主动。

  其次,课件制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努力在课件的制作和应用中创造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避免学生消极地接受老师讲授内容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使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人与人之间的双向交流,而不是物与物之间的互动。否则,徒有现代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技术,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会被减弱。

  三、课件展示的内容必须准确科学

  一是材料选取的科学性,二是课件制作过程中的科学性。古代文学讲授的大多数作品及文献都是用文言文表述的,文字简约、艰涩而意蕴深奥,识、读和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不仅需要教师用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扫清文字上的障碍,还需要提供较多的背景资料来帮助学生阅读和理解。而多媒体丰富的材料资源(包括书籍、杂志、网站、电视节目剪辑、影视光盘等)既为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又存在材料质量的良莠不齐的状况。在把广泛的多媒体材料应用于教学课件制作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突出科学性,教学课件作为固化的教学成果,不能把错误的知识和概念教授给学生,在这一点上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在利用多媒体丰富的材料资源制作的过程中,要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同时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形成良性刺激,比如在课件中插入作品朗诵、音乐及相关的影视资料,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授课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又有助于学生对教授内容的理解,提高朗诵能力和鉴赏能力。

  四、课件的设计制作应努力做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优秀的课件都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古代文学教学课件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这一原则。一个课件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把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基本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以最简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应避免书本内容的简单重复和一屏显示过多的文字,而且要使人赏心悦目,让人得到美的享受,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把课件制作得精美一些,是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受到美的教学和美的熏陶。

  五、课件制作应选择适合的软件载体

  在选择课件制作载体上,应尽量选用教师熟悉的、常见的普通软件,如Powerpoint、Flash等多媒体创作系统,特别注意使用不需要太多程序知识的相关软件来设计制作教学课件,拉*教师与计算机的距离,在课件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预期之外的情况,便于调整和修改,又可以展示教师“精雕细作”的人格魅力。

  最后,开发使用网络教学*台,延伸课堂教学手臂。

  古代文学教学课件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还应考虑教学意见反馈和实现校园网上教学*台共享等问题。E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他们的*台就是屏幕,因此古代文学课件设计和制作是应考虑如何延长课堂教学手臂,使课堂教学与网络辅助教学相得益彰,增加师生的网上互动,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自觉选择学*、选择经典。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是古代文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在古代文学教学课件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应因课程的性质、内容而异,可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从而使课堂教学节奏张弛有致,这更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古代文学的教学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要求中有两点:一是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二是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由此可见,加、减法的含义在一年级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本人曾尝试着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效果较好,现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计算教学中加、减法含义的教学

  在认识3以后,教材先后出现加法和减法的初步认识,在此学生通过学*也将初步接触加、减法,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直接体现在对有关3的加、减法的掌握上。教学2+1=3时,教材编排了图帮助学生理解2+1,图是这样的:左边两个小孩在玩,右边走来一个小女孩。虽然课本中出现了图,降低了理解的难度,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要求根据图理解算式,理解加法的含义还是比较困难;同时,对于刚入学的学生,也不够直观、形象,难以激起他们的兴趣。为了帮助建立表象,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充分利用课件的优势,把图分解成动画,先出现2个小伙伴在玩,再跑来一个小女孩。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图意,降低了理解图意的难度,同时也给学生呈现了一个明确的概念,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在教学1+2=3时也把图片分解成动画,先出现1只小猫在玩皮球,后有跑来2只小猫。教学3-1=2时,先出现3只小鸡,然后圈掉一只。教学3-2=1时,先出现3只燕子,然后飞走2只。在以后教学4的加、减法时,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对书上的图片进行加工,合理应用多媒体课件,对加、减法的含义进行强化。

  二、应用题教学中加、减法含义的教学

  学生初入学,识字不多,阅读和书写都比较困难,这就给应用题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学时,要通过分析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联系加、减法的含义对不同的应用题进行对比。为了降低应用题教学的难度,教材在编排时也注意到了这方面的因素,安排了一些孕伏和准备练*。第一阶段就是从加、减法的初步认识到11~20各数的初步认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主要也是在这一阶段。这一阶段只出现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在图画应用题的后期,把所求的问题用“?”表示出来,一个已知条件不画清楚数量是多少,而注明数目。初步孕伏应用题的结构。所以在教学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时训练学生说图意、根据图列算式也相当于是在教学应用题,在此就不多说。在教学所求问题用“?”表示出来,注明数目的应用题时,也可以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弄清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含义。第二阶段是有图有文的表格应用题,同时继续出现了一些图画应用题,这一阶段是过渡阶段。第三阶段正式进入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在教学加、减法含义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动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是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但是,它往往降低知识对象的难度,代替学生思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所以在使用时必须摆正它的位置。对于加、减法的含义,这种方法最好只在教学初使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有着蓬勃的生命力,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在传统教学手段中有很多方面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是难以达到的。教一年级学生学*数学,必须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加强直观教学,增加学生的活动和动手操作的内容,引导学生实际观察、操作,用多种感官进行学*。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的理解所学的知识。

  教学目的 :

  1、什么是应用文;

  2、应用文的特点;

  3、如何写好应用文。

  教学重点:

  掌握应用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计 :

  案例:从“大学录取通知书”说起

  应用文我们虽然没有系统地学*训练,可也一直在接触在使用。比如“假条”,再比如你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入 学 通 知 书

  XXX同学:

  我校决定录取你入 学院 专业学*。请你准时于二〇一二年 月 日凭本通知书到校报到。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二〇**年 月 日

  以你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为例,请说说应用文有什么特点。

  一、应用文的特点

  (1)实用性:黑色的六月、煎熬的七、八月,通知书到了,说明我们被正式录取了,我们那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

  (2)针对性:你的通知书就是给你下的。

  (3)时限性:报到时间。

  (4)真实性:

  (5)程式性:体现在空格部分,一个学校所发的通知书都是一样的。

  (6)*实性:

  补充:有疑义的“另类大学录取通知书”——淘宝版

  南京理工大学在手机短信告知考生录取情况的时候,采用“淘宝体”:“亲,南理工,211院校噢!奖学金很丰厚哦!门口就有地铁哦!景色宜人,读书圣地哦!亲,记得9月2日报到哦!录取通知书明天‘发货’哦!上网就可以查到通知书到哪了哦!”

  尽管南理工使用手机告知对方,但这种做法遭到了批评:

  (1)通知书采取网络化语言,破坏了录取通知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会使家长和学生不信任。

  (2)录取通知书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一般一式两份,一份报到时交给学校,一份留给考生永久保存,所以才采取较为传统并且庄重的方式。

  所以,作为应用文一种的录取通知书,还是采用*实、严肃、正式的语言比较好。

  二、应用文的概念及种类(见课本)

  依据课本种类划分,将课本要讲的内容分类。

  三、如何写好应用文

  (一)锤炼思路:应用文写作首先具有“实用性”,就是要用文字说明来解决具体问题。所以学写应用文首先不是你如何写好,而是如何把问题想清楚,如何把问题解决掉。

  请改写以下通知

  通 知

  因为最*吃饭的人太多,因此规定先卖老师,老师卖完再卖学生。

  某食堂

  请同学派代表发言,想解决办法。

  学生回答情况:

  (1) 分时段就餐;(2)分区就餐;(3)自觉排队

  教师给出参考答案:

  因*期师生就餐人多,拥挤耗时。自今日起实行分区分时就餐制,具体办法为,在早中晚三餐供应时间内,前半小时内1-3窗口为教师就餐时间,4-10窗口为学生就餐时间;其后不作分区限制。

  (二)模仿写作:从分析范文中,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应用文理论知识的理解,具体地掌握每种应用文体式的写作方法。在分析范文之后,也可以收集一些病文,对它们加以分析,找出其错在哪里,其原因是什么,从而加深对应用文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作业

  策划一次活动,学*课本50页。

  课后反思

  这是一次自我感觉良好的课,关键是例子选得精彩。

  食堂问题既是书本中的一个案例,也是联系今天我校食堂分区就餐问题的现实反映。

  当时听课还有学院领导。正好在学生们回答之后,请领导就实际情况做点评。

  达到了模拟真实情境的目的。

  教学目标

  了解一般应用文和旅游应用文的概念及特点

  学*应用写作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掌握学*应用写作的方法及写作应用文的要求

  教学难点

  学*应用写作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应用文的概念及特点

  (一)应用文的概念

  应用文是国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生产、科研、学*和生活中办理公务和个人事务时所常用的具有直接使用价值和某种惯用体势的一类文章总称。它是人们交流思想、互通情况、解决问题、处理事务的工具。

  (二)旅游应用文的概念

  旅游应用文是各旅游单位、部门、从业人员之间与其它行业的单位、部门、从业人员之间办理旅游服务公务,处理旅游服务业务时所使用的应用文。这种应用文是一种带有行业特色的应用文体。旅游应用文具有常用的一般应用文的特点,如公文、信函类应用文、会议类应用文、礼仪文书、契据类应用文、告启类应用文、报告类应用文、计划与总结类应用文、表格等,是旅游业从业人员在管理、经营、学*、生活中,处理各项公务和日常事务、交流信息、解决具体问题时经常使用的具有一定惯用格式的一种规范性的应用文体。旅游应用文还是一种具有旅游业行业特色的专门应用文体,如导游词、景区或景点介绍、旅游指南、旅游史传、旅游广告用语、旅游活动策划方案等,是针对性强、行业特点明显的专门性应用文体。

  二、一般应用文的特点

  (一)直接的功用性

  (二)内容的真实性

  (三)思维的逻辑性

  (四)格式的稳定性

  三、旅游应用文的特点:

  旅游应用文除了具备一般应用文的特点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一般性应用文在内容上要求必须是真实、可靠的,不能脱离实际。旅游应用文并不排斥合理的文学性内容。

  (二)一般性的应用写作要求公式化、模式化,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把握、处理。旅游业内部使用的非专业性应用文,在写作时也应运用这种惯用体式,不要求新和奇。写作旅游公文时,必须严格遵守***对公文格式的有关规定。旅游应用文在格式上没有过于严格的要求。不但不需要任何固定体式,还应力求奇特、新颖、灵活。比如,在介绍某一景点时,应当抓住这一景点的特点,可以有准确的数字说明,可以有生动、形象的描述,可以有诙谐、幽默、风趣的调侃,还可以加以神话故事或传说。

  (三)一般性非专业旅游应用文,在语言运用方面要求*实、简洁、严谨、得体。如合同、告启类文书等,语言必须*实、简洁、严谨、得体,不能夸饰、拖沓冗长、含糊不清、措词失当。公文的语言更为讲究,不但不能出现模棱两可的词语,连修饰性的、表达程度的词语都必须认真斟酌。旅游专业应用文,在语言运用上可以严谨、*实;可以形象、生动;可以用词华美;可以运用拟人、比喻、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还可以采用调侃、诙谐、幽默的语言方式。导游人员要根据游客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场景,运用恰当的方式,引起游客的兴趣,增强游客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不需要在语言方面受到严格的限制和要求。

  四.应用写作基础知识

  (一)、应用文的主题和材料

  材料是文章的内容,主题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二者必须统一。撰写时应切记主题要统率材料,要围绕主题选材;反之,材料又必须能够证实主题,所用材料与表达的主题应当一致。写文章时如果事先没想清楚就下笔,则容易造成主题与材料不一致。因此,写应用文,要注意材料与主题相一致。

  (二)、应用文的结构

  一般来讲,应用文的正文都具有开头、主体与结尾几大部分,但在具体安排时,还要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安排不同的结构形态。

  (三)、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有五种形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由于文体性质和撰文目的不同,不同种类的应用文运用的表达方式也各有侧重。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范本10份(扩展5)

——《比的应用》教学课件

《比的应用》教学课件

  小学语文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应用

  *年来,随着以网络为载体的远程教育的推广普及和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的逐渐装备到位,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其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原本单调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语文多媒体课件更以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以其生动再现文中场景和利于交互而日益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青睐,本文试就制作和应用多媒体课件以辅助初中语文教学谈几点管窥之见。

  一、语文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特点

  信息量大:多媒体课件的一大优点就是存储信息大,较之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枝笔,它不仅生动形象,而且经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后,还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将大量的文字、图像、视频等资料展示给学生,符合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和需求。 时空跨度大:语文学科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所讲述和研究的对象均为过去发生或存在的事或物,时势在变,今天的学生不可能跨越漫长的“时光隧道”回到已逝去的年代中去亲身感受或体验文中情景。而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用形象生动的图像、声音等手段再现过去的场景或演示时空的转换,增加直观性,从而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交互性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必然产生大量的疑问,教师也需要一定的讲述来突破难点和突出重点,但并不是所有学生的所有问题教师在单位时间内都可以在课堂上予以解决,对于未解决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预设的程序或利用互联网技术实行人机对话,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升华,以实现教学的互动。

  可控性好: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不仅界面良好、内容丰富,而且还利用操纵。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适时使用,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的内容,学*过程中也可随自己的学*情况随时掌控学*的进度和方式,从而提高学*效率。

  二、语文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

  1、稿本编制和素材收集:在课件制作以前,授课教师要对教学过程有一个科学规划,并制订详细的教案。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对课件的总体模式有一个具体的设想,对各部分的详略及表现方式进行详细规划,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据此收集各种素材,为下一步的动手制作做好准备。

  2、制作工具的选择和技术要求:

  课件制作是用来使用的,所以必须注意课件的通用性问题,因而制作中要尽量使用已经普及的软件并注意版本的更新,

  日前使用较普遍的课件制作软件有PowerPoint、Flash、Author ware、Photoshop、3D max、Dream Wear等。制作时一般要几种软件交替使用,以实现各种不同的效果。所制作的课件要保证能在一

  般的操作系统中运行,并要选择合理的安装、启动和退出方式。界面要人性化,操作方便、灵活,有章节导航功能,没有链接错误,启动、链接转换时间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等。

  3、艺术性、实用性:

  课件制作要讲究艺术性,好的课件应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主要注意做到:界面布局要合理,整体风格统一,色彩搭配协调,符合视觉心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配合恰当,符合教学主题。制作精细,吸引力强,能激发学生学*兴趣。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兴趣。交互良好,模拟实践环境,注重能力培养。还要配有适当*题,有对*题的在线评判或学生自学的效果评价,有作业提交和反馈功能,做到即美观又实用。

  初步完工后要进行反复测试和修改,做到精益求精,万无一失,然后进行打包、正式发布。

  三、语文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一个要素。不能脱离教师和学生而存在,更不能包办一切。多媒体手段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如何恰到好处的使用。在应用中要注意做到适当、适时、适度。

  1、要适当。

  一般来说,语文多媒体课件主要应用于以下几种场景:

  创设教学情景。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以培养学生良好

  的文学素养为首要任务。所以语文教学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文字的内涵,在学*过程中去体会语言的多彩,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就可以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高密度知识传授。利用计算机的大容量存储和快速显示功能,在专题课和综合复*课中,集中出现多项知识的集合、排列、对比。

  创设特殊情境。利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一个特定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生动感受情境信息,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如在讲述开国大典时,播放一段视频资料,就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新中国建立时全国人民举国欢腾的盛大场景。

  2、要适度。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后,有些教师完全放弃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屏幕代替了黑板,没有了板书,也缺少直观教具的演示,让计算机从头到尾演到底,忽视了教师应起的作用,学生成了多媒体课件的参观者和欣赏者。结果是台上热热闹闹,台下冷冷清清,把一节语文课变成了一节课件观赏课,违背了教学的初衷。

  因此多媒体在课堂使用一定要注意适度,不可过多过滥,应将传统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选择最恰当的形式来表现,能用传统方式达到效果的地方就用传统的方式,对于一些应用多媒体手段后能起到特殊效果的地方就要让多媒体来大显身手。

  3、要适时。在时机选择上,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

  学生身心特点进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上,可应用于对重点内容的强调和对难点内容的突破,以达到简化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目的。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是有规律可循的,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不超过25分钟,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现象。因此教师的教学手段就要多样化,而多媒体教学课件就是进行这种调剂的重要手段之一。适时的多媒体演示,不仅深化、拓展了知识,也能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浓郁的学*兴趣,从而大大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进行。

  总之,语文多媒体课件是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只要我们能制作适当,应用恰当,它就能大大优化教学过程,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古代文学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应用为古代文学教师独立自主上课提供了一个可以信赖的帮手,与传统的教授方式相比,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节省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还可以方便学生下载教学材料。

  然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应用并不完全等同于教学水*,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授课的教师方面看

  有的课件在制作和使用时忽视了教师本人在课堂的主体作用,教师成了课件的放映员和解说员,完全没有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台上独具魅力的语言、神态、手势及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些课件使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过于依赖事先设计好的程式,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从听课的学生方面看

  传统的教授方式,以板书、粉笔、讲台为主,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是直接的:教师板书的时候,学生可以边记笔记边思考,而使用教学课件之后,信息量加大,板书显示速度加快,有时学生只是匆匆浏览老师做的PPT并忙于记录,学生上课容易疲劳,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再次,从教学内容看。古代文学教学内容丰富,对它的阐释和理解可以是多角度、多方面并且永无止境的。课件本身展现的只能是教师的一种观点或见解,并不是绝对正确的唯一,而有的课件中强烈的视听效果会给学生带来极深的感性认识,这非但不会起到辅助作用,还会影响学生的想象力。

  此外,有的课件制作简单、粗糙,缺乏层次感,课件的艺术设计不够理想;有的课件设计得过繁、过细,有的又过于简单。

  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征,在古代文学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应用过程中,应采取如下的优化对策:

  首先,强调课件设计制作的教学个性,凸显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古代文学教学课件的制作是每位任课教师依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所授课程的一次再创造和“深加工”,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是授课教师研究成果的个性化诠释,无论使用何种工具,古代文学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处于主导地位,所以课件不仅要体现教学内容,更应融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这是古代文学教学课件辅助教学收到良好效果的前提和保障。

  教学课件不能完全成为教材的翻版,把教师挤到边上,用机器取代教师,对学生实行“目中无人”的教学;更不能有太多不当的媒体展示,否则会引起喧宾夺主的作用,比如太强的背景、太强的画面、太多的显示按钮、不合适的背景音乐等,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课件设计和制作中,要始终坚持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只能辅助教师的教、辅助学生的学,使教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主动。

  其次,课件制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努力在课件的制作和应用中创造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避免学生消极地接受老师讲授内容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使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人与人之间的双向交流,而不是物与物之间的互动。否则,徒有现代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技术,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会被减弱。

  三、课件展示的内容必须准确科学

  一是材料选取的科学性,二是课件制作过程中的科学性。古代文学讲授的大多数作品及文献都是用文言文表述的,文字简约、艰涩而意蕴深奥,识、读和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不仅需要教师用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扫清文字上的障碍,还需要提供较多的背景资料来帮助学生阅读和理解。而多媒体丰富的材料资源(包括书籍、杂志、网站、电视节目剪辑、影视光盘等)既为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又存在材料质量的良莠不齐的状况。在把广泛的多媒体材料应用于教学课件制作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突出科学性,教学课件作为固化的教学成果,不能把错误的知识和概念教授给学生,在这一点上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在利用多媒体丰富的材料资源制作的过程中,要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同时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形成良性刺激,比如在课件中插入作品朗诵、音乐及相关的影视资料,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授课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又有助于学生对教授内容的理解,提高朗诵能力和鉴赏能力。

  四、课件的设计制作应努力做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优秀的课件都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古代文学教学课件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这一原则。一个课件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把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基本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以最简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应避免书本内容的简单重复和一屏显示过多的文字,而且要使人赏心悦目,让人得到美的享受,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把课件制作得精美一些,是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受到美的教学和美的熏陶。

  五、课件制作应选择适合的软件载体

  在选择课件制作载体上,应尽量选用教师熟悉的、常见的普通软件,如Powerpoint、Flash等多媒体创作系统,特别注意使用不需要太多程序知识的相关软件来设计制作教学课件,拉*教师与计算机的距离,在课件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预期之外的情况,便于调整和修改,又可以展示教师“精雕细作”的人格魅力。

  最后,开发使用网络教学*台,延伸课堂教学手臂。

  古代文学教学课件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还应考虑教学意见反馈和实现校园网上教学*台共享等问题。E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他们的*台就是屏幕,因此古代文学课件设计和制作是应考虑如何延长课堂教学手臂,使课堂教学与网络辅助教学相得益彰,增加师生的网上互动,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自觉选择学*、选择经典。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是古代文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在古代文学教学课件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应因课程的性质、内容而异,可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从而使课堂教学节奏张弛有致,这更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古代文学的教学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

  应用回归分析教学课件一

  一、教学目标

  a)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散点分布特点,建立不同的回归模型。

  知道有些非线性模型通过变换可以转化为线性回归模型。

  通过散点图及相关指数比较体验不同模型的拟合效果。

  b)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将非线性模型转化为线性回归模型,使学生体会“转化”的思想。

  让学生经历数据处理的过程,培养他们对数据的直观感觉,体会统计方法的特点,认识统计方法的应用。

  通过使用转化后的数据,利用计算器求相关指数,使学生体会使用计算器处理数据的方法。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已有知识不足,激发好奇心、求知欲。

  通过寻求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转化能力。

  通过案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回归分析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增强数学“取之生活,用于生活”的意识,提高学*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有些非线性模型运用等量变换、对数变换可以转化为线性回归模型。

  难点:如何启发学生“对变量作适当的变换(等量变换、对数变换)”,变非线性为线性,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应用回归分析教学课件二

  要求:通过典型案例的探究,进一步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

  重点:了解评价回归效果的三个统计量:总偏差*方和、残差*方和、回归*方和.

  教学难点:了解评价回归效果的三个统计量:总偏差*方和、残差*方和、回归*方和.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由例1知,预报变量(体重)的值受解释变量(身高)或随机误差的影响.

  2.为了刻画预报变量(体重)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与解释变量(身高)有关?在多大程度上与随机误差有关?我们引入了评价回归效果的三个统计量:总偏差*方和、残差*方和、回归*方和.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总偏差*方和、残差*方和、回归*方和:

  (1)总偏差*方和:所有单个样本值与样本均值差的*方和,即 .

  残差*方和:回归值与样本值差的*方和,即 .

  回归*方和:相应回归值与样本均值差的*方和,即 .

  (2)学*要领:①注意区别;②预报变量的变化程度可以分解为由解释变量引起的变化程度与残差变量的变化程度之和,即 ;③当总偏差*方和相对固定时,残差*方和越小,则回归*方和越大,此时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④对于多个不同的模型,我们还可以引入相关指数 来刻画回归的效果,它表示解释变量对预报变量变化的贡献率. 的值越大,说明残差*方和越小,也就是说模型拟合的效果越好.

  2. 教学例题:

  例2 关于 与 有如下数据:

  2 4 5 6 8

  30 40 605070

  为了对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现有以下两种线性模型:试比较哪一个模型拟合的效果更好.

  教 具:多媒体课件

  教 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总价一定,每件物品的价格和所买的数量。

  小朋友的年龄与身高。

  正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

  2、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学*了正反比例的意义,还学过解比例,今天我们就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比例的应用

  二、新授。

  1、教学例1。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范本10份(扩展6)

——比的应用数学说课稿 (菁华3篇)

  一、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使之‘做’数学”的教学理念。做数学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它强调学生学*是一个现实的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主要意在体现“做”数学的两方面:一引导学生“玩”数学;二帮助学生“悟”数学。因此有意识地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

  二、 设计思路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是浙江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是在学生能“比较数量多少”和“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一类应用题。

  教材强调“先分后合”,通过“谁与谁比,谁多谁少,多的可以分成哪两部分”来理解算理。因此,通常的教学模式是“着重让学生理解:母鸡与公鸡比,母鸡多,母鸡的只数分成——与公鸡只数同样多的和比公鸡多的两部分,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是母鸡的只数来解此类应用题。”但从实际的教学情况看,让一年级的学生完整地叙述这一思考过程是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学生对为什么要分?分了过后又为什么要合很难理解,教师上课时也说不明道不清。

  针对以上的现象,本节课设计的意图是想在强调“同样多”与“多的部分”的概念的基础上,抓住“母鸡比公鸡多3只”的重点句,通过探讨“谁和谁比,以谁为标准,谁多谁少”,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求母鸡的只数转化抽象成“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文字题(求比5多3是几)”来解此类应用题,使说的过程变得简洁,以便于学生接受。而且还为学生以后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寻找单位“1” 的`量作铺垫。基于以上教学想法的另一个原因是教材在教完“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各内容之后,都出现了同类的文字题。说明各类应用题与同类文字题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是否意味着生活问题与数学模型的建构相互依存。

  针对以上的教学设想,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观察和操作,渗透“一一对应”及“比较”的思想、方法,帮助理解掌握“同样多”与“多的部分”。

  (2)学生掌握表述解答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及探索创新、合作学*的意识。

  (4)向学生渗透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思想观点,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为力求体现“引导学生‘玩’数学,帮助学生‘做’数学”这一教学思想,教与学主要举措为学具操作、计算机辅助教学、组织讨论探索、引导合作发现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的全过程来,构建“转化”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理解”或“消化”的过程,同时通过以下的学*方法亲身体验合作的成功和愉悦。

  (1)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电脑的动画演示,突出“同样多”这一重要概念,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

  (2)动手操作的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摆“同样多”与“多的部分”,感悟应用题与文字题的转化统一。

  (3)尝试法,教师先让学生尝试从具体实物操作中抽象成文字题,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相互讨论,相互启发,最后总结出方法。

  (4)概括的方法,在合作交流学*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总结概括出解此类应用题的方法。

  三、教学程序

  依据这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课堂教学要求,这节课的程序安排为:

  第一环节:引导学生“玩”

  1、开门见山地让学生按要求玩学具

  (1)摆一摆“同样多”的两种物体,学生自由摆。引导出“一一对应”的摆法后,再次摆“同样多”的两种物体,同桌交流检查。

  (2)摆一摆“多的部分的物体”,学生自由摆并演示说操作的过程。第一行摆4个 ,第二行摆比第一行多2个 。就是比4多2个所以摆6个。主要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第二行为什么摆6个?(比4多2是6。)

  (3)相互合作摆“多的部分的物体”,指名演示并说过程。

  2、教师引导得出:刚才我们所做共同点就是算“比几多几是多少”

  [设计意图: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设置“玩”的环节是针对儿童这一特点及教学内容所考虑。“玩”数学不仅是学生的认知过程,而且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意交流的过程。“玩”数学的独特之处在于主体处于愉悦心理状态下去学数学。学生通过摆学具从具体实物操作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求比一个数多几是多少”的文字表述,为新课应用题学*打下基础。]

  第二环节:帮助学生“悟”

  1、应用题教学 例 公鸡5只,母鸡比公鸡多3只,母鸡有多少只?

  (1)独立思考,尝试解题。

  (2)小组合作,交流解法。教师参与学*。

  (3)汇报解法。可能出现:用学具演示;直接说算式;转化成“比5多3是几”等。

  (4)电脑演示线段图,抓住“母鸡比公鸡多3只”通过“谁与谁比,以谁为标准,谁多谁少”来进一步理解算理。

  2、引导归纳转化成文字题

  [设计意图:合作方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节应用题教学,也想尝试采用小组合作学*的方式,如: 从实际的问题“母鸡比公鸡多3只”的理解:谁与谁比,以谁为标准,谁多谁少,及转化成文字题都有一定的难度,安排合作讨论等。这样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提高了参与学*的效率,也便于教师的个别辅导。更重要的是在合作学*中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和交流。由此引发了他们的成就感和进取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的个体人格的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条件]

  更多相关的小学数学说课稿推荐:

  小学数学说课稿《秒的认识》

  小学数学说课稿《角的度量》

  小学数学说课稿《分数的初步认识》

  小学数学说课稿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小学数学面试说课稿《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认识》

  第三环节:组织学生“用”

  1、课后练*。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两样物体编应用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以上合作交流探索的基础上,已初步建立把应用题转化成文字题的思想方法,并能正确解答。这里设计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编题的目的一是巩固新知,步步深入;二是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活动空间及实际的应用意识。]

  第四环节:指导学生“想”

  1、 谈谈对这类应用题解题的感想。比如请你用“难、容易、比较难、比较容易”选一来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2、如果是“母鸡比公鸡少3只”你会做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回忆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知识网络,培养了抽象概括能力,同时抓住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与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的内在联系来再次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一、分析教材、明确目标

  《比的应用》是冀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分数与比的联系,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它是“*均分”问题的发展,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生产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今后学*“比例”“比例尺”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数学课程标准》、四个关注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牐1、知识方面: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牐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及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

  牐3、情感方面:创设民主和谐的学*氛围,在关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意识、灵活思维品质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情感,让学生学会评价自我,欣赏他人。

  根据上述观点,我认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

  二、教中孕法、学中得法

  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教学中要因势利导,采用合理的教法,教给学法,掌握学法,学会用法。因此本课的教学法我总体归纳为两点:

  1、创设情境,为自主探究形成氛围

  牐牎妒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要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本课教学设计时,考虑到教材中例题所讲事例较枯燥乏味,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有一定难度。为了创设好学生自主探索的情境,本课设计从学生感兴趣29届北京奥运会奖牌总数入手,因为奥运会发生在我们身边,又是刚刚发生生的,所以学生较为熟悉。结合奖牌数提出数学问题,复*了旧知,又为新授做了铺垫。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得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样,在解题策略的过程中:学生既懂得用已掌握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又发现了新的解题方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参与探索的乐趣。而在拓展延伸时,诱导学生迁移运用探索发现的新方法来解决新问题,并分析用新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路。从而也就解决了课本例3的问题。这整个环节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方法——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在这样的探索学*中,使每位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拓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探索成功的喜悦。

  2、自主探究,为合作学*创设*台

  牐牎妒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本课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形式,引导学生“在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基础上,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交流探究、发现新方法。在与他人交流中选择合适策略,丰富自己数学活动经验过程中,学会分析、比较、归纳、综合,促使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体验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获得新知识的愉悦。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不同程度发展。

  三、情境铺垫、设计教程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新课标提出:通过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到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所以我设计了有关“水立方”的教学。这样,学生的兴趣马上就来了。

  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解答.之后再让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这里就要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学*,独立思考时间,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良好的学**惯,提高学*能力,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再进行全班交流,归纳总结:得出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通过这个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学生已初步了解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那接下来就可以顺水推舟,指导自学例2、感悟新知.

  (进一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同时自然的过渡到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上。)

  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发展提高

  这一环节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发现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同时也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在某种意义上说:也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所以我还设计这么一道题用以拓展延伸。据老师调查,建造楼房的混凝土中,水泥与黄沙、石子的比是2:3:5时最牢固。学校要建造一栋教学楼,但现在水泥只有4吨,黄沙有12吨,石子却有24吨,总重40吨。如果由你负责质量的监理,你将如何处理?

  学生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对此进行优化,如果出现比例不当,还可以趋机进行道德教育。建一栋楼房,一定要把握质量,那就要按比例去进行搭配。也告诉了学生:学好按比例分配,不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分析问题。

  第四个环节:质疑总结、反思提高

  说一说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疑惑吗?

  还可以各抒已见,自己在本节课中的表现怎么样,同桌的表现又怎么样,你认为本节课谁的表现最好。

  (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的基础上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认识自我与他人,从而促进自己的再发展。)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52页例2和例3——比的应用,在本册教材中主要就是按比例分配。

  之所以将例2和例3放在一节课,主要是为了形成知识的层次和渐进,以利于通过知识点的对比,让学生坚定对知识的感知结果。

  按比例分配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在学生学*了“*均分”和“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延伸。教材是采用把比化为分数,用学生前面已学过的分数的知识来解答。这样安排学生容易接受,不仅加深了对分数应用题的理解,还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为今后学*正反比例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说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在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而我班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学*新知识,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按比例分配是比的应用,又是“*均分”的发展,明确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答方法,并能应用这一直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以及自学能力,促进能力的发展。

  在轰轰烈烈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是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主导思想。因此,为此,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我制定了这堂课的以上三个教学目标。

  四、说重难点

  重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答方法

  难点:让学生知道“把什么数量按什么比例”进行分配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具有典型的特征,理解并掌握了这种特征,就能正确地运用这一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而把什么数量按什么比例进行分配,则往往是很大一部分学生感觉比较困难的,因此将其作为难点。主要将采用“自学——比较——应用”的方式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操作实践,复*引入,指导自学,分析比较,实际应用等教学法。

  推广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把学生由被动听变为主动参与,关键在于要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因此,我们要树立起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主动学*的观念。针对这种教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营造一个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应该通过老师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一种亲切、鼓励、信任的情感意识,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体现学生学*的主体地位。

  其次是要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激发学*兴趣。采取的手段主要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安排动手操作,促使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在“*均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第三就是指导自学,培养自学能力。

  让学生带着教师给出的问题边自学,边思考,达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的目的,这样,可以做到既让学生学*,又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

  第四就是重视应用,正所谓“学以致用”,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情况,又可以巩固学生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六、教学程序

  本课的教学程序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解决什么是按比例分配,采用分石子的实际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而感知,以加深学生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第二部分主要解决怎么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答方法,并能应用这一直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就必须要首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而采用分石子的实际操作法,即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感知,既贯彻了新课程理念,又体现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更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一部分

  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操作感知,导入新课。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按比例分配【《数学课程标准》第21页】

  以同方为单位分一分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的能力)

  (1)、按1:1把8颗石子分成两部分。

  (2)、按2:1把8颗石子分成两部分。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第一种情况是“*均分”,而第二种情况不是“*均分”。说明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除了“*均分”以外,还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除了第一种情况是“*均分”外,还有第二种情况,由此导入新课,“按比例分配”。

  这样安排导入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发展变化与延伸,从而激发学生学*兴趣。

  第二部分

  怎样按比例分配

  (一)、复*

  (1)、甲数是8,乙数是10,则甲数是乙数的(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

  (2)、第52页出示复*题: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60公顷小麦和40公顷玉米;小麦和玉米的播种面积各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小麦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多少?

  这样安排,目的是把握新旧知识和连接点,为分散难点起着积极的迁移作用。

  (二)、自学

  1、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自学

  先出示自学要求:这道题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来分配?播种小麦和玉米的面积比是3:2,表示播种小麦和总播种面积的比是几比几?播种的小麦占总播种面积的几分之几?玉米的面积与总播种面积的比是几比几?播种的玉米占总播种面积的几分之几?

  老师引导学生尝试,让学生自学课本例2。其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小组自学,教师进行指导

  小组自学是合作学*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也是新课程要求的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质之一。

  3、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解题

  先检查自学情况,师生共同简略解决例2

  然后让学生汇报:把谁按什么比例分配

  4、自学例3

  让学生在学*、理解了例2的基础上自然的过渡到例3,并运用例2的技能来解决例3,使学生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以及综合运用。

  5、比较例2、例3

  例2是把总面积100公顷按3:2进行分配,例3是把总棵树按3个班的人数所占比例进行分配。

  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按比例分配既可以是2个量比,还可以是3个或3个以上的量比。

  (三)、练*

  多层次训练,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

  练*是数学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练*力求做到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新旧知识融洽恰当,形成技能技巧,开拓思维,发展能力,达到练*的预期目的。

  1、基础练*

  某班男女学生人数的比是9:4,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这个练*用采分散难点,促使知识结构的内化。

  2、对应性练*。

  62页的“做一做”第1题

  采用讲练结合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学*新知之后即时得到巩固。

  3、综合性练*。

  (1)甲、乙两数的*均数是50,甲和乙的比是7:3,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2)一块长方形地周长120米,长和宽的比是3:1,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这种练*旨在加强对比,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范本10份(扩展7)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精选二十篇)

  比的应用是在学*了比的意义后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我是这样来组织教学的.

  1.深入体会比的意义

  准备题的第一题是根据两个数量的比(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4),说说你能想到哪些分率?(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目的在于看到比就想到分率,把比的应用转化成分数应用题来解决.

  2.给学生充分操作的空间

  每个小组都利用小棒来分一分,在分的过程中学生产生了不同的分法,有的'小组按部就班一直按3根、2根分;有的小组按3根、2根分了后,及时做了调整,按6根、4根分;有的小组大胆地按30根、20根分,不够了又再做调整。不同的分法都代表了学生对比的理解和数感,也为进一步寻求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积累了经验。

  3.分完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鼓励学生说出在分的过程中的发现和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发现无论怎么分都是按3:2分,这正是理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有的学生发现了6:4、30:20、15:10、9:6的结果都是3:2,这不仅巩固了化简比的内容,同时为以后学*正比例积累了经验;有的学生联想到了以前学过的*均分,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

  4.讲清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无论是是例题,练*题、还是拓展题,每道题的每种方法都要求讲清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比较不同解法的异同,哪种解法更具有普遍性。练*题1和例题比较,只是两个数量的比变成了三个数量的比,解题的方法是相同的。练*题2和例题比较,已知量由单位“1”,变成了部分量,难度增加。已知果汁质量,求水的质量,最需要的分率是水是果汁的几倍或果汁是水的几分之几,这两个分率都可以由果汁与水的比是3:7得到。还可以先求出果汁和水的总质量,再求水的质量。练*题3和例题比较,已知量由单位:1“变成了两个部分量的差,最需要的分率是两个数量所占分率的差,由男女生人数的比3:5,可以得到男生占总人数的,女生占总人数的,女生比男生多占总人数的

  5.在比较中归纳比的应用的解题题方法

  从上述练*题中,可以明白:看到几个数量的比,就要把比转化成分数。更要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分率,把比的应用转化成分数应用题来解决。

  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1.例题的讲解中应画出相应的线段图,这样数量关系更加一目了然,中下生也会更好理解。

  2.拓展题与例题的跳跃过大,有部分学生会有认知上的困难。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实际就是“按比例分配”的内容,如果按照“按比例分配”,把这一问题归成一类型,那学生是非常容易掌握这类问题的解法的,并能很快利用方法去解决类似的问题。但学生对于“为什么要这样解”或者说这些知识是怎样产生、形成与发展的就不是很清楚了。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缺少了这一过程,那就只培养了一班只会考试的学生。

  1、钻研教材,改造教材。

  比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也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他们对此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此课的关键应如何激活学生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因此,在备课时,我认真研读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认真分析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觉得教材创设分糖果这个学*情境是有趣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的,对这个情境我们可以照搬应用,但是教材在创设这个情境时,一开始出现“幼儿园有大班30人,小班20人,现在有一些糖果要分给这两个班,应该怎么分才合理?”就设计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分,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没有多大作用,因为大部分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不用操作就已经知道要按照大班与小班的人数的比来分。于是我把此设计删除。课后,我觉得这样的处理是正确的。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多大受到限制,相反更加开拓。由此看来,我们老师要坚持这样的理念:教材是死的,老师、学生是活的。教师只有根据自己班的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增强应用题教学的开放性,为新知建构搭建*台。

  开放性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有效途径,应用题教学的开放性可体现在条件、问题、结论、呈现方式、解题策略等方面。本课教学设计试图在呈现方式和解题策略两方面有所探索。改变文字呈现方式, 从洗涤液的这个比中,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把发现知识内在联系的机会与权利还给学生。"要求学生"配制一杯600毫升的洗涤液,按照1:5的比配制,应该如何做?",从这个实际问题人手,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呈现方式的开放只是形式,解题策略的开放才是本质。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再分析这种解法的解题思路。这样在解题策略的开放过程中:即懂得用已掌握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又发现了新的解题方法。

  3、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知识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学*数学知识目的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我在本节课时,始终围绕“解决问题”展开教学,在运用拓展阶段,注意更多地关注生活实际,创设一个个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有意设计一道开放题:“某村民小组共有4户人家卖土地,共得到补偿金九十万元,你们认为该怎么分?”其中的一个条件是开放的,让学生提供学*材料并解决问题。有人认为可以*均分,每户得22.5万元;有人认为不合理,因为每户人家的人数不一定相等,所以应该按人口多少进行分配;还有人认为应该按原有土地的面积来分配。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补充条件,按不同的分配标准去解决上述问题。学生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加深了对“按比例分配”知识的理解,发展了思维,体验了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相结合。

  通过本章节的教学,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比与求比值,但对分数与小数的比进行化简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教学中,如果是已知两个数量的比和两个数量的和,这一类应用题,学生们基本上是会做的,但如果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还知道两个数量的比求另一个数量,有少部分学生还用上面的这种做法。如:男生有48人,男女生人数比是6:5,求女生,学生会错误列成48×[5÷(6+5)]。又如: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36,长和宽的比是5:4,求长和宽或面积是多少,这一题计算错误特别多,大多数学生列成:长:36×[5÷(5+4)]宽:36×[4÷(5+4)]对这些容易出错的题目,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练*。 困惑。第一,当学生没有想出与教材中的几种解题策列时,老师有没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如果要介绍,那么又该不该组织学生从这些方法中讨论出最优的解题策列?还是直接引导学生去寻找最优的方法?第二,像这样的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要不要归纳出他的解题方法?如果说没必要,但是这对于学*相对困难的学生是很难掌握的。第三,其实,按比例分配就是*均分,都是把总量按总份数*均分再按各部分不同的份数去取,即归一法。但为什么还要说*均分是按比例分配的一种特殊方法?只不过是我们所说的*均分,取走的份数相同而已。

  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在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效果会更好。在全班交流合作时,要给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想法的时间,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就更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的效率就会更好。

  《比的应用》是十一册教材的内容,与前面学的比的知识密切相关。教材用配制稀释液例题,学生缺乏这一方面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我重组了教材,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分配,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一、情境引入,切入课题:

  好的课题导入能引起学生的知识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衡,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好奇和求知欲,能引人入胜,辉映全堂。新课导入的艺术之一在于能把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例题,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学*数学知识的必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因此我创设了分练*本的情境。当然学生的回答比较多,我适时点拨:*均分不够合理,那该怎么分呢?学生很快说出了最好根据人数来分。让学生尝试用学过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经过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并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体现了学生是学*主体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方式,向自主探究的学*方式转变.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在引导下讨论、交流、真正实现了学*方式的转变。同时设计了两个活动,让学生亲自交流合作,然后再观察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对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体现了教师是教材创造者的理念。

  在如何使用教材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摒弃过去那种“教教科书”的传统思想,充分挖掘新课知识点,整合课堂内容,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实现“用教科书教”。本节课舍弃了教材中原有的例题,大量地从生活中就地取材,提高了学生学*的兴趣。同时增加了研究这样一个知识点,辅之以活动,促进学生在活动中知识得以理解、内化。

  四、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改变以往只从例题中草草抽象概括数量关系、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让学生充分实践体验,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足:课堂结构不紧凑,导致练*中的部分题没做完。解决的策略:教师的语言要再简练,环节设计要再推敲,通过预*要了解学情。

  设计思路:本节课在谈话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背景中让学生亲身感受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对例题进行探索,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释应用中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体验解题的多样化,初步形成验证与反思的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

  2、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探索精神的养成。

  教学重点: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掌握解题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价值

  1、师:同学们,大家*时放过东西吗?

  2、请大家分一分彩旗吧。(课件:植树节到了,学校准备了60棵树苗,要把它发给六一班和六二班栽植,已知两个班人数相等,如何分比较合理?)

  注:学生一般会按*均分的方法解答,教师就可追问:这样分配的方法,我们以前学过,叫什么分法呢?

  3、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均分配的,而是按不同量来进行分配的。

  注:教师用谈话的方式,以两班分配植树任务的事情为事例,分步呈现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有关信息发表见解,体会*均分只是一种分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还需要更为合理的分配方式。这样结合旧知体会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

  二、探究教学

  1、探究例题

  呈现例题,根据学生的建议,共同完成例1

  师:植树节到了,学校准备了60棵树苗,按3:2的比例分给六一班和六二班栽植,两个班各应栽多少棵? (2)分析题意:按3:2的比例分给两个班栽植告诉我们那些数学信息?

  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结果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题方法

  第一种:60÷(2+3)=12(棵) 12×3=36(棵) 12×2=24(棵)

  第二种:2+3=5

  60×3/5=36(棵) 60×2/5=24(棵)

  注: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上两种解法,对于学生以前学过的归一问题的解法,老师应给予肯定。而重点放在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解答的方法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我们通常把这种分配方式叫做按比例分配。

  3、思考:如何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呢?

  讨论:按比例分配问题有什么特点?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解决实际是要注意什么呢?

  指导学生检验不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小结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将感性的解题经验归纳,深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关键是被分的总数和分配的比,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巩固练*教材做一做。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教材的编排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点,既是数学知识的生长点,又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发展点,它们用承上启下的作用。按比例分配问题是*均分问题的发展,又有它独特的价值。在谈话导入环节中,设问如何分配植树任务才合理?引发学*的思维,发现*均分之外的另一种分配方法(按比例分配),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2、为了使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抽象概括,形成普遍方法,指导他们及时反思十分必要。教学中先是观察分析这类题型的结构,并讨论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解题方法和步骤。接着引导学生归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规律,并反思遇到不同的问题,应选择哪种方法比较合适。这样在回顾反思中理清思路,不断提升思维的层次。

  我们刚复*完基因工程,主要复*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工具和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学节奏要放慢。本节课是基因工程中的重点内容,也是考试中的重点,所以务必要落实好这节课的知识点。这节课中,由于课堂内容多,所以上课的讲课速度稍快,有些学生跟不上思路,特别是一些基础差的学生。有些知识是需要记的,有些学生只知道记而忽视了听课,上课前要做好提醒,并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做笔记的`时间。在教学中要利用图片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查找和老师提供的教学资料进行学*探究,效果较好。下节课应重新启发学生复*有关知识,并且在复*应用的时候还需要用一些图片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比的应用》是属于数与代数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为此我在备课时“先备课标再备教材最后备学生”。课标中要求: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在明确这一理念的基础上来研究教材,不只是看本节内容还要看前几册教材甚至是下册教材这样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也为下学期的正比例、反比例打下基础

  在设计教案上确立本节课的教学模式是:复*旧知——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合作探究总结算法——实践与应用。

  一、研究教材的趣味性、现实性,激发学生学*兴趣。

  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最需要的是从现实出发,从身边找数学问题,也就是说:“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利用班上的总人数、男女生人数,来说说比的知识,这种贴*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放入问题中,能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就在身边。

  二、研究教材的开放性、挑战性。激励学生创新。

  教材出现的例题一般都是现成的,学生看看就懂,实际运用又不懂,所以需要补充一些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学*材料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既能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选择余地,又能激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来弥补教材不足。例如:由3:2你会给两班的同学怎么分?小组内试说,然后给具体的数“如果现在有140个橘子,按照3:2的比例该怎么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师生讲评中发现新的解答方法,再着重分析这种解法的解题思路。这样在解题策略的开放过程中:即懂得用已掌握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又发现了新的解题方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参与探索的乐趣。这些问题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激起他们学*数学的兴趣。这样“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方法——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程序,是学生数学“再创造”的过程。正如建构主义学*观认为“数学学*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在这样的探索学*中,使每位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有不同程度的拓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探索成功的`喜悦。

  《课标》提出:“数学是人们对实现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学*中的这一形成过程,需要老师的“授之以渔”。为了使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能抽象概括形成普遍方法,指导他们观察分析这类题目的结构,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讨论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一般的解题规律。①计算分配的总份数;②找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③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解题。正如皮亚杰的认识论认为:学生学*新知识的过程,就是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对新知识进行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即对新知信息进行提取、加工、理解、重组、吸收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应有老师的组织、参与和指导,有同伴的合作、交流与探索,有主体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体验新知的建构、应用,方能有效实现。

  三、研究教材的问题性、情境性,培养学生多角度去解决问题。

  课后的练*题是教材内容的表现形式,也是课堂教学教与学的反馈,一个好的问题会使学生产生困惑和好奇心,能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教学活动,使学生自觉、兴奋地投入到加深练*中,学*和探求新知识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按比例分配在生活中的运用很广泛,所以在练*的设计上,主要通过有层次和有坡度的一组问题,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渗透思想教育,体现应用题的趣味性和德育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为教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积极主动探索和追求。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从而让我们的“教材”成为我们学生真正的“学材”。

  《比的应用》与前面学的比的知识,尤其是分数应用题密切相关。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多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下就是我针对着课上做的教学反思:

  一、唤起与生成

  在唤起与生成环节,我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所以在新课的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先复*比的意义,多让学生说说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出妈妈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即:出示例2,学生对比中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已经能够比较熟练的把握,所以对出示的例题不会感觉到陌生,同时还可以引起学生的知识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衡,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好奇和求知欲。

  二、探究与解决

  在本环节中我本着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目的就是要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方式,向自主探究的学*方式转变.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的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内自行解决,教师在全班交流的时候可以适时点评,达到方法的总结,真正实现了学*方式的转变。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我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自交流合作,然后再观察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对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长期以来,应用题教学在教材和课堂教学等方面,其应用性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教学流于简单的解题训练,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我在设计此课时,力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现应用性。由于按比例分配计算应用较广,学生有很多应用机会,因此,课前让每一个学生到生活中调查生活中的比,并且说一说你是怎么获得这些比的。以此引人新课,使学生感受到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就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从生活实际引人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应用题教学的`应用性。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反思比的应用是*均分后又一种分配方式,它是学生在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课前让学生去调查生活中按比分配的事例旨在让他们感受到比的应用在生活的广泛应用,从而对此产生探究学*的兴趣。接着以冲调蜂蜜水这件生活常事为探究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可以从中得出哪些有用的信息,组织学生主动探索。在此我转换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作用,充分相信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自主学*,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所完成的认知构建更是我这次课的欣喜所在。

  《比的应用》这一课是北师大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前面学生已经学*了生活中的比、比的化简,掌握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来学*比的应用。通过本课学*,掌握用比的知识解题的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数学问题,也为后面学*比例和比例尺奠定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课,激发学生学*兴趣。

  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最需要的是从现实出发,从身边找数学问题,也就是说:“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利用班上男女生人数比,来复*比的知识,一堆橘子,分给人数相等的两个班,怎么分?这样的课前热身。这种贴*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放入问题中,能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就在身边。

  二、研究教材的开放性、挑战性,激励学生合作创新。

  教材出现的例题一般都是现成的,学生看看就懂,实际运用又不懂,所以需要补充一些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学*材料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既能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选择余地,又能激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来弥补教材不足。例如:在进行新课学*时,学生先自主探究,尝试解决。一筐苹果分给人数不同的两个班,怎么分?突破了本课重点。不能按班级数*均分,不公*。这是学生就会思考,哪怎样分就公*呢?根据需要,发现根据两个班的人数比分,较为公*。接着增加一个已知条件,有150个橘子分给大、小两个班,怎么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总结方法。在整个合作学*、展示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我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在各自的讲评中发现新的解答方法,再着重分析这种解法的解题思路。这样在解题策略的开放过程中:即懂得用已掌握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又发现了新的解题方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参与探索的乐趣。这些问题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激起他们学*数学的兴趣。这样“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方法――运用新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程序,是学生数学“再创造”的过程。正如建构主义学*观认为“数学学*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

  在这样的探索学*中,使每位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有不同程度的拓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探索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得到不同的解决策略,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广度发展。

  三、研究教材的问题性、情境性、生活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问题的.呈现应该是现实的、生活化的,尤其是贴*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生活,就地取材,将贴*学生生活的题材充实到教学中去,从而丰富学生的学*材料。在尝试应用,解决问题这个环节。我精心设计了三个相关的生活情境:开联欢会买水果、开元旦晚会布置教室、开晚会的主人――六三班全班同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这一理念。这些内容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在学*时不仅不会感到枯燥,同时他们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解决了身边的数学问题,会有一种成就感与满足感,这样“身临其境”地学数学,学生不会有一种突冗的陌生感,反之具备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这三个练*有有基础,也有扩充。层次性非常明显,能让学生在练*中不仅有趣味,也感不到梯度过大,又可以不断“跳起来摘桃子”。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使学生一步一步看清,明白比的应用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增加了解题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当堂检测,拓展延伸。

  为了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真实的反应学生的掌握情况 。我在设计了当堂检测环节。通过三道题,当堂反馈学生的学*效果。为下节课的练*课指明方向,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我还设计了一道思考题,让学生明白比的应用不但与生活有关,和自己生活也息息相关,更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设计了一道,60元的零花钱,你怎么分配呢?有学*用品,爱心储蓄、其它等三部分。既达到了巩固、应用比的目地,同时还进行了爱的教育。

  五、不足与疑惑

  由于在突破重点这一环节花了较多时间所以练*的量相对少了一些.像这样的按比分配的问题,要不要归纳出他的解题方法?如果说没必要,但是这对于学*相对困难的学生是很难掌握的。

  《比的应用》这一课是北师大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前面学生已经学*了生活中的比、比的化简,掌握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来学*比的应用。通过本课学*,掌握用比的知识解题的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数学问题,也为后面学*比例和比例尺奠定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课,激发学生学*兴趣。

  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最需要的是从现实出发,从身边找数学问题,也就是说:“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利用班上男女生人数比,来复*比的知识,一堆橘子,分给人数相等的两个班,怎么分?这样的课前热身。这种贴*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放入问题中,能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就在身边。

  二、研究教材的开放性、挑战性,激励学生合作创新。

  教材出现的例题一般都是现成的,学生看看就懂,实际运用又不懂,所以需要补充一些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学*材料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既能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选择余地,又能激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来弥补教材不足。例如:在进行新课学*时,学生先自主探究,尝试解决。一筐苹果分给人数不同的.两个班,怎么分?突破了本课重点。不能按班级数*均分,不公*。这是学生就会思考,哪怎样分就公*呢?根据需要,发现根据两个班的人数比分,较为公*。接着增加一个已知条件,有150个橘子分给大、小两个班,怎么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总结方法。在整个合作学*、展示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我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在各自的讲评中发现新的解答方法,再着重分析这种解法的解题思路。这样在解题策略的开放过程中:即懂得用已掌握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又发现了新的解题方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参与探索的乐趣。这些问题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激起他们学*数学的兴趣。这样“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方法——运用新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程序,是学生数学“再创造”的过程。正如建构主义学*观认为“数学学*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

  在这样的探索学*中,使每位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有不同程度的拓展,每位学生都体验着探索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得到不同的解决策略,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广度发展。

  三、研究教材的问题性、情境性、生活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问题的呈现应该是现实的、生活化的,尤其是贴*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生活,就地取材,将贴*学生生活的题材充实到教学中去,从而丰富学生的学*材料。在尝试应用,解决问题这个环节。我精心设计了三个相关的生活情境:开联欢会买水果、开元旦晚会布置教室、开晚会的主人——六三班全班同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这一理念。这些内容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在学*时不仅不会感到枯燥,同时他们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解决了身边的数学问题,会有一种成就感与满足感,这样“身临其境”地学数学,学生不会有一种突冗的陌生感,反之具备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这三个练*有有基础,也有扩充。层次性非常明显,能让学生在练*中不仅有趣味,也感不到梯度过大,又可以不断“跳起来摘桃子”。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使学生一步一步看清,明白比的应用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增加了解题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当堂检测,拓展延伸。

  为了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真实的反应学生的掌握情况 。我在设计了当堂检测环节。通过三道题,当堂反馈学生的学*效果。为下节课的练*课指明方向,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我还设计了一道思考题,让学生明白比的应用不但与生活有关,和自己生活也息息相关,更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设计了一道,60元的零花钱,你怎么分配呢?有学*用品,爱心储蓄、其它等三部分。既达到了巩固、应用比的目地,同时还进行了爱的教育。

  五、不足与疑惑

  由于在突破重点这一环节花了较多时间所以练*的量相对少了一些.像这样的按比分配的问题,要不要归纳出他的解题方法?如果说没必要,但是这对于学*相对困难的学生是很难掌握的。

  “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的全过程来获取知识,从而操作、表达、探索、类推、合作、概括、创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范本10份(扩展8)

——《比的化简》教学反思范本10份

  1、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对化简比的理解,自己在练*中归纳化简比的方法每个环节的问题设计几乎都从学生出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概正是因为如此,学生学的也比较主动。我清楚地记得,当学生化简比(演板)时,一个学生这样写:

  0.7:0.8=0.710:0.810=7:8

  很显然,学生漏写了括号,不过,这个细节错误也是常有的事。以前,都是老师指出问题所在,让学生知道该加括号。而这次课堂上,我指着学生的演板让学生评价,他们竟真的发现问题了,于是比的前项、后项乘上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要添括号就根植在学生意识之中,这才有后面总结化简比的方法时,在前几个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有学生补充化简比的方法:遇到小数比,可先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写成分数的形式,再把分子、分母扩大变成分数,再化简比,这样就可以避免漏掉括号的失误。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此显示无疑。如果我们的课堂上的学生都是如此,我们的课堂将充满灵动力。

  2、练*层次鲜明,层层递进。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安排了模仿练*(化简整数比)、提高练*(化简小数比、分数比)、综合练*,循序渐进,使学生练而不厌,让学生一步步体验化简比的方法,为后面概括做了准备。

  另外,我注意照顾个性差异,分层练*。

  化简比有几种类型,我并不强调学生必须用哪一种方法,根据他们的知识经验,允许他们选择自己喜欢,又拿手的方法。在最后的综合练*中,我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选择地做不同数量、不完全同类的题,既照顾了其个性差异,又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感受到,只要我们把握好教材,理解好课改的理念,多注意教学策略,同样能使我们的计算教学教出甜来。

  北师大版比的化简与以前人教版比的化简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它是以前的分数与除法性质的再度使用,它是直接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性质关系,利用除法中商不变性质和分式里的分数值不变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

  在本节课中,对于比的化简,如果是仅仅需要学生会化简那就比较简单了,但是要让学生对比的化简意义进一步理解却不是很容易做到。我是通过创设情境,举生活中的例子来让学生发现比是可以化简的,我们看到的'比其实可以代表很多的具体数据,比如说两袋苹果的质量比为2:3,它代表的意义可以是4千克和6千克,也可以是8千克和12千克等,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两个相关比之间的联系。在讲解化简之前,我们还是要让学生复*一下除法算式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分数、除法和比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运用我们以前学*的除法和分数的性质来尝试解决比的化简,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中商不变性质进行化简。(在这里,教材并没有对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讲解)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发现运用这些性质来化简比学生较容易接受。同时针对学生出现的对比和比值区分不清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让学生对比和比值能清晰的认识,比是一个式子,代表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而比值是一个数值,可以是分数、代分数、小数、整数等。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存在着几点困惑:

  (1)是对比的化简中“=”的困惑,在求比值的时候能把比(表示关系)与比值(数)用等号连起来。这是我产生的第一个困惑。

  在化简比和求比值的过程中也是先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把比化成分数或者除法,再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或除法中商不变性质,进行化简,最后根据要求把结果化成比或比值,整个过程都是用“=”号。还有一点不清楚,比化简到最简后,能直接跟比值划“=”,如果在一道题目中既让化简又让求比值该如何去写。

  (2)教材中出现分数比的形式,这是我的第二个困惑。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教材中如果出现了分数比的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生对比和比值的混淆,但有助于学生更清楚认识比和比值。

  通过教学我也有几点思考:

  (1)通过对比的学*,能增加学生解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解题。

  (2)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多种解题思路为突破口,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如比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决。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可以互通的,通过对比的学*,让学生学*到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我上了比的化简这一课,课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生活中熟悉的生活情境,同学们,我和我女儿每天都要喝蜜糖水,有一天,我调帛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蜜糖,360毫升水,而我女儿用了10毫升蜂蜜,90毫升水,我俩调制的蜂蜜水,哪杯水更甜 学生听了这一问题,展开了激励的讨论,到底哪杯水更甜呢此时学生体会了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实际上是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来化简比,从而学生经过交流知道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课中,有同学还说到:"老师,在我们生活中煮菜材料一样,调盐,油比例不一样,味道就不一样,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怪不着有大厨小厨之分了."这位学生的说法,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我还奖了他一个大红苹果贴到雏鹰奖台上.纵观整堂课,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成功之处

  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2,让学生积极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教师从不包办代替;

  3,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畅所欲言,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二,不足之处

  在课堂上我没有强调指出,化简比最后不能写比值,导致学生做错,如有学生化简比时出现如下错误:

  168:84=2, 1.2:0.12=1

  北师大版《比的化简》一课教材不像以前给出了比的基本性质,而是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这是因为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完全可以进行比的化简,另外,让学生关注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比单纯地记忆结论更有价值。基于这样的思考,我遵循教材的编写意图展开教学。首先借助教材提供的情境哪杯水更甜?让学生进行猜测:你认为哪一杯会更一甜一些?

  引发学生的冲突,有的说淘气调制的甜一些,有的说笑笑的,有的说一样甜。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时孩子借助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把蜂蜜与水的关系写成比再来比较,当发现数字较大难以一下子比较出来时,很多孩子懂得把它转化为已学过的分数再来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两杯一样甜。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如果不转化为分数还有其他的方法吗?从而引导学生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来化简比。这样在学生解决哪杯水更甜?的过程中不仅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还体会到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借助分数的基本性质或商不变性质来化简比。接着,提问:是不是所有的比都可以借助分数的基本性质或商不变性质来化简呢?能不能找一些比来验证?(提示:为了结果的准确性,所找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应尽可能范围广一点,不能都局限在同一类数上。)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学*兴趣很浓,所选取的数据各有特点,因而让学生在整数与整数的比,小数与小数的比,分数与分数的比,整数与分数的比,整数与小数的比等不同题目中体验、巩固化简比的方法。最后与全班学生一起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谈收获。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及作业反馈,我对本课的教学效果还挺满意的。

  1、在本课教学中,能把课堂还给学生,采用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方法让学生经历学*的过程,并合理的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新的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合理地把有效的生成转化为课堂资源。在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将化简比与求比值混淆在一起了。针对这一情况,我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发现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并对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北师大版小学教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化简》与以前人教版的《比的化简》有较大的区别,它是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利用商不亦或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教材中没有提及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时我首先通过教材中创设的情境——哪杯水更甜。让学生发现比可以化简,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两个相关比之间的联系。教学时先让学生复*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分数、除法、比之间的联系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比的化简,学生自然会联系到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进行化简。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我发现运用这些性质来化简比,要比老教材用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学生更易接受。

  通过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以前教人教版教材久了,总觉得新版不如老教材系统性强,练*量也不够。但是我在教学中感悟出,新教材非常人性化,生活化,灵活性强,新教材的编排自有它的道理。所以如何使用好教材,使之发挥其特长和优势,是我们应该认真反思的问题。

  2、教材中虽没有提及分数比的形式,但是在一个化简比的例题中出现了分数比,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时要渗透分数比的.知识,并注意强调分数比在读法上的不同。

  3、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对化简比与求比值区分不清。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在备课时要预设问题,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让学生去发现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这样学生对化简比和求比值就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4、什么是最简整数比?化简比有什么标准?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同学,教材中也没有明确化简比的要求,我以为在教学时,我们应该把这个知识点明确出来,让学生明白:当比的前项和后项为负质数时,这个比老式是最简整数比。

  5、在教学中发现当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小数位不一样时,学生使用商不变性质就比较容易出错。如:0.7∶0.08基础稍差的学生会这样化简:

  0.7∶0.08

  =0.7÷0.08

  =(0.7×10)÷(0.08×100)(设同时乘上相同的数)

  =7÷8

  =7∶8

  在这方面老师要多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并多举这方面的例子让学生加以巩固。

  6、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多种解题思路为突破口,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如比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决。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可以互通的,通过对比学*,让学生学到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的教材,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新的思考。如何更好的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效率,还是需要自己不断的思考和提升的。

  一、教材分析

  比的化简有两个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提供了一个“调制蜂蜜水”的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哪一杯更甜”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根据学生实际,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动手调制蜂蜜水。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范本10份(扩展9)

——《比本领》教学反思优选【10】份

  又是一轮的课旅,又是一次收获学*的时期。本次课旅,我们大班级部的课程是选择的科学课《数数的本领》。我们上的虽然是一节成熟课,但是上好这节课,还是值得好好研究的。

  看了吴老师的视屏课,我的感想很多。 吴老师的教学活动相当精彩。 吴老师的课没有半句话是不必要的,可见她的教学态度是多么严谨,活动中孩子们和观看教师的阵阵发自内心的欢笑声又说 明了吴 老师上课是多么的幽默。听完这节课感觉活动非常成功,并且很有意义。所以我在翻版这节课的`时候我还是比较有压力的,但是我也相信我能够完成好!

  要翻版这次活动,首先要吃透原教师的设计意图,理解活动目标,熟悉活动的基本环节。因此,我借助网络资源,在网上继续观摩 吴 老师的这一节精彩的教学活动。将原执教者的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句话都进行剖析,她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她是怎么问的,每个环节之后的小结语她是怎么说的,过度语是如何设计的等等。在一句句的理解基础上将之转变内化为自己的思维、转变成自己的语言。我也给孩子们准备了教具(ppt),为的就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增加孩子的积极性!

  这节课完整的上完,自己也在不停地反思中。有的地方还是处理的不够搭档,比如说在说面包有几种的时候,这个就没有处理好。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数学课就要老师的语言精练准确,有一个环节我就是忽略了这一点,所以有点点小乱,但是在我的引导下,最终还是有孩子能够回到我的思路上的。(这是比较庆幸的)

  整节课感觉自己还是可以的,但是还是需要多研究多思考。这样才能上好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比本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北师大版)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9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合作,要求学生通过学*树立与别人合作的意识,并在学*和生活中努力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本课通过童话故事的形式,写金丝猴与梅花鹿相互合作,摘到树上的果子的故事,告诉学生在生活中要学会与别人合作。

  本次镇开放日的研讨主题《中低年阅读教学中词语的感悟理解》,根据研讨主题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我首先以摘果子游戏检查生字词,并在活动中初步体验合作的愉快。接着通过朗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借助插图和表演等的方法感悟理解并积累词语。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能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并自信的表达出自己对课文理解的观点,效果还是较好的,让学生从情境中理解“合作”的重要性。

  首先要肯定的是,本课的学*任务完成了,目标达到了,也落实了本次的研讨主题。在教学本课中我觉得值得一提的亮点是在对本课重点词语“飞快地”、“轻轻一跳”、“一口气”、“得意扬扬” 、“垂头丧气”等词语的理解上,能够入情入境地创设出情景,让孩子通过角色体会而学会并理解了这些词语,并通过朗读展现了出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语文课堂的教学离不开朗读的指导,由于本课文章通俗易懂,语言生动活泼,特别是梅花鹿和金丝猴的心理活动写得非常生动。因此,在朗读教学上,指导学生体会梅花鹿比赛前后不同的心情,以及金丝猴比赛前后不同的心情,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对比读、分角色读、齐读、小组读、个人读等让学生充分融入到角色中,达到了较好教学效果。

  由于多种原因,上课的时候有点紧张,在学生理解“一口气”词语时没有及时给予总结:“一口气”就是中间没有停下休息一下子做完某件事。反思后发现自身教育机智、课堂评价还需加强等多种原因。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更加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让孩子的每一天都流光溢彩,让每堂课都充满活力!

  在学*《比本领》这一课时,在初读了课文后,我说:“同学们,你们现在有什麽问题想提出来,可以和老师说一说。我们试着来解决一下。”话音刚落,就有好几个学生举起了小手,我心理暗自高兴,“不错吗,我班学生能在初读课文后就能提出问题,看来预*到位。”于是我就叫起来一个。他说:“老师,梅花鹿为什么跑得快,而猴子跑得慢呢?”这个问题一说出来,我很吃惊,学生怎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难道这样的话还叫问题,给人的感觉是在和人较劲。但转念又一想,不能打消了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于是我说:“这是和它的生理有关,是天生的。”这样这个问题就算是这样应付过去了。下课后,我认真地思考了,认为对于学生的提问,作为教师的我应该有效的指导,这样才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指导学生会提问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天文、地理、自然、社会、伦理、道德等,可以说无所不容。语文虽然有丰富的人文内含,但语文有语文的特点,语文课不能上成思想教育课或自然科学课。所以,教师渗透学生提问的方法和着眼点很重要。一般是是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来提问,问题是为理解课文而服务的,不能架空课文浮想联翩的乱问。提问的方法有很多,如分析课题提问、抓住主要字句提问、体会人物的角色特点提问等。要鼓励学生提问,要让学生处理好问题与语文知识的联系,问题与生活的联系,问题与自然科学的联系。

  二、指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先让学生认真读书,在读不懂的时候再问,这就避免了问题的盲目性。而且有问题了先在小组内讨论,这样浅显的问题在小组内就解决了,减少了无用的消耗,同时优化了问题,使问题更有价值。在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提出,鼓励不同的见解。

  总之,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但要有方式方法,让学生紧扣所学课文提出相应的问题,达到良好的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经过了认真的备课后,教学环节确定下来:把识字融入故事教学之中,利用已经学过的多种识字方法主动识字。培养孩子的精读能力,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猴子、梅花鹿的心理变化,从而意识到“合作”的力量和给人带来的快乐。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营造情境,调动孩子愉悦的心理体验。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从出示动物头像引入,让孩子和主人公打招呼,把孩子引入故事的情境之中。再用“摘苹果”游戏复*生词,契合了本文的故事情节。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故事情节作为主线,即便是进行词句、识字等知识点的训练,也借助故事主人公之口融入故事之中。

  二、分层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进入故事的核心之后,让孩子用“读、勾、体会、感情朗读”等学*方法进行分层训练。出示重点句,引导孩子学会抓住重点词语“垂头丧气、得意洋洋、一口气、急得团团转、一定”等,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做动作、补充人物语言、情景体验等多种方式,调动孩子的语言积累和情感体验。如体会“一口气、轻轻一跳”,让孩子做一做,想一想,这些词语让你觉得梅花鹿怎么样?学生说出:自信、轻松、容易等,在理解的基础上丰富完整地进行表达。同时,结合课文进行识字,如:“急”,老师范写,学生观察并根据偏旁编故事记忆字形,再放到句子中朗读。在重点区别“俩、两”的用法时,我利用同学读句子,另外同学评价,将字的不同读法融入其中。“他们俩读得怎么样?”“他们两个读得怎么样?”在朗读、问答中不断巩固读法,并用对比填空强化知识点,让学生掌握用法上的不同(带量词与不带量词),当堂过手,提高课堂的容量与效益。除朗读落实,随文识字,在本课还进行了书写的指导。“象”是个笔画繁多的字,经过老师的提示,学生将每个笔画都结合大象的特点想象成了大象身体的各个部位,象头、象牙、象尾巴等,在趣味中记忆字形,观察字形,书写生字。

  三、重视教学环节设计,关注学生参与学*活动的“面”与“度”,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中,我都会精心设计一些“大众化”和“精品化”的环节设置。“摘苹果”“开火车”“角色朗读”“两与俩”都可以很多孩子参与(或在老师提示下参与), 每个孩子都能发言,获得成功的体验。而一些较难的问题则可以发挥学*能力较强孩子的“领袖”作用,辐射到全班,学生在交流中汲取知识,提高精读能力,引导思考的深度。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认为自己教学目标完成,突出了教学重点,基础知识过手,孩子的合作意识与能力都得到提高。如果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拓展阅读,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使文本的内容得以延伸。

  《比本领》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梅花鹿和金丝猴都觉得自己的本领大,通过比赛摘果子,它们知道只有合作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这一课时,我首先以谜语导入再配以简笔画揭题,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接着看课题提问题,读文多形式识字,然后逐段学文,总结拓展,进行快乐积累。力求达到实效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这节课上下来,我总感觉意犹未尽,相信同学们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首先要肯定的是,本课的学*任务基本完成了。在教学过程中,导入课题时设计的谜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间接的向学生介绍了有关金丝猴、梅花鹿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我认为学生一开始的学*兴趣就被调动了。接下来看课题提问题便完成的非常顺利,学生问题抓的很准,可以说一步到位,让我感到*时的努力没白费。在学*课文时,我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一主线,抓每一段的特点来展开教学,如第一段训练读——有信心的读。第二段读演结合,重点理解“得意洋洋、垂头丧气”等。结尾重点抓课文的理解、想像、拓展延伸,并引导学生积累词汇,渗透德育教育。这样循序渐进使课堂更加有活力,学生学*主动,思维活跃,朗读热情特别高,真是其乐融融。

  本课中我自己比较满意的是板书设计比较新颖,简笔画为主,条理清晰,主题突出,比较生动。在学*第二段时,看陈硕、方朝阳一喜一悲的反差表演,那么逼真,那么生动,对于词的透彻理解让我激动不已。再者,课终联系实际谈合作,并开展合作摘苹果认生字活动,既巩固了生字又激发了小组间的合作意识,学生兴致极高。在整体学*课文时,孩子们都能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最后几句关于合作内容的俗语以贺卡的形式展现,既积累了词语又为下一篇课文《贺年片》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有人称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不仅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应起到向导的作用,积极营造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本堂课的教学使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弱点,在教学中,放手放的还不够,小组合作摘苹果的参与面不够广。今后还得注意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灵活驾驭课堂教学。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经过了认真的备课后,教学环节确定下来:把识字融入故事教学之中,利用已经学过的多种识字方法主动识字。培养孩子的精读能力,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猴子、梅花鹿的心理变化,从而意识到“合作”的力量和给人带来的快乐。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营造情境,调动孩子愉悦的心理体验。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从出示动物头像引入,让孩子和主人公打招呼,把孩子引入故事的情境之中。再用“摘苹果”游戏复*生词,契合了本文的故事情节。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故事情节作为主线,即便是进行词句、识字等知识点的训练,也借助故事主人公之口融入故事之中。

  二、分层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进入故事的核心之后,让孩子用“读、勾、体会、感情朗读”等学*方法进行分层训练。出示重点句,引导孩子学会抓住重点词语“垂头丧气、得意洋洋、一口气、急得团团转、一定”等,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做动作、补充人物语言、情景体验等多种方式,调动孩子的语言积累和情感体验。如体会“一口气、轻轻一跳”,让孩子做一做,想一想,这些词语让你觉得梅花鹿怎么样?学生说出:自信、轻松、容易等,在理解的基础上丰富完整地进行表达。同时,结合课文进行识字,如:“急”,老师范写,学生观察并根据偏旁编故事记忆字形,再放到句子中朗读。在重点区别“俩、两”的用法时,我利用同学读句子,另外同学评价,将字的不同读法融入其中。“他们俩读得怎么样?”“他们两个读得怎么样?”在朗读、问答中不断巩固读法,并用对比填空强化知识点,让学生掌握用法上的不同(带量词与不带量词),当堂过手,提高课堂的容量与效益。除朗读落实,随文识字,在本课还进行了书写的指导。“象”是个笔画繁多的字,经过老师的提示,学生将每个笔画都结合大象的特点想象成了大象身体的各个部位,象头、象牙、象尾巴等,在趣味中记忆字形,观察字形,书写生字。

  三、重视教学环节设计,关注学生参与学*活动的“面”与“度”,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中,我都会精心设计一些“大众化”和“精品化”的环节设置。“摘苹果”“开火车”“角色朗读”“两与俩”都可以很多孩子参与(或在老师提示下参与), 每个孩子都能发言,获得成功的体验。而一些较难的问题则可以发挥学*能力较强孩子的“领袖”作用,辐射到全班,学生在交流中汲取知识,提高精读能力,引导思考的深度。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认为自己教学目标完成,突出了教学重点,基础知识过手,孩子的合作意识与能力都得到提高。如果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拓展阅读,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使文本的内容得以延伸。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功能键的认识,教学对象是刚接触信息技术课的四年级学生,从总的课堂效果来看,学生能基本从理论上掌握功能键的作用与使用方法,但实际操作某些细节时掌握不是很精确,大多数学生对枯燥的键盘指法训练不感兴趣。自我感觉键盘指法的教学好象总是跳不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强**师的“教”。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考虑的.是用什么方法和手段才能使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对于“知识”本身十分重视,而忽略了对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体现在课堂上就是总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果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学*的兴趣,教学质量与效率较低。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因此,信息技术课程风格不能再沿用基础学科传统的课程风格,对单调的讲授方式加以改造,根据学生和教材实际,设计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与管理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探索、分析、研究,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术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比本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北师大版)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9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合作,要求学生通过学*树立与别人合作的意识,并在学*和生活中努力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本课通过童话故事的形式,写金丝猴与梅花鹿相互合作,摘到树上的果子的故事,告诉学生在生活中要学会与别人合作。

  一、学*生字词

  1.第一课时主要用来学*生字词。本课生字较多,但对学生来说并不难认识,因此我采用多种方法分批独立识字。

  2.“象、垂、丧”练*查难检字笔画索引。“猴、俩、伯、棵、急、摘、呀”让学生合作练*分析字形。阅读理解时继续学*“考、垂、丧、急”。

  3.写字有三个难点:一是“象”的笔画笔顺;而是“考”字容易错误多加一个横,下面写作“与”;三是“都、考”不易写好看。在书写时,要注意学生这几个难点。

  4.学生已经学会部首查字法,因此生字让学生在课下自己查字典组词,课堂上让学生画出重点词语积累。

  二、学*课文

  语文课标中指出:朗读和默读是最重要的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感情朗读是以理解课文为基础进行的,因此,在学*课文时,我抓每一段的特点来展开教学,如

  第一自然段通过找出梅花鹿和金丝猴的想法来引导学生读句子,从而体会梅花鹿和金丝猴对自己充满信心。第二段重点理解“得意洋洋、垂头丧气、急得团团转”等词语,朗读时要从语气中表现出梅花鹿由喜到忧的心情的变化以及金丝猴着急的心情。结尾重点抓课文的理解、想像。这样循序渐进使课堂有活力,学生学*主动,思维活跃,

  朗读热情比较高,学*氛围也比较好。第三、四自然段通过让学生合作互读,找出梅花鹿和金丝猴是怎么摘到果子的,体会它们的心情读课文,也引出“合作”。

  上这节课,我始终以调动学生的学*兴趣为目的,极力调动起他们的学*兴趣,让学生保持高昂的学*热情。课堂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创设主要问题,激发了学*兴趣,课堂充满活力。为了激发学生学*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多种形式朗读,如个人读、小组读、男女分开读、分角色朗读来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培养朗读能力。根据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梅花鹿和金丝猴比本领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比本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北师大版)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9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合作,要求学生通过学*树立与别人合作的意识,并在学*和生活中努力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本课通过童话故事的形式,写金丝猴与梅花鹿相互合作,摘到树上的果子的故事,告诉学生在生活中要学会与别人合作。

  一、学*生字词


《比的应用》数学教学反思范本10份(扩展10)

——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通用五篇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的解答。

  2.通过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3.通过复*,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惯。

  教学重点

  通过复*,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的解答。

  教学难点

  通过复*,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且能够数量、正确的解答。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老师这里有两个数,一个是6,另一个是3。你能够用6与3提问并且进行回答吗?

  学生回答:

  (1)3是6的几分之几?

  (2)6是3的几倍?

  (3)3比6少几分之几?

  (4)6比3多几分之几?

  (5)6占6与3总和的几分之几?

  (6)3是6与3差的几倍?……

  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复*分数应用题。(板书:分数应用题的复*)

  二、复*探讨。

  (一)教学例4。

  学校举办的美术展览中,有50幅水彩画,80幅蜡笔画。__________?

  1.教师提问:根据已知条件,你都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2.反馈:

  (1)水彩画和蜡笔画共多少幅?

  (2)水彩画比笔画少多少幅?

  (3)蜡笔画比水彩画多几分之几?

  (4)水彩画比蜡笔画少几分之几?

  (5)水彩画是蜡笔画的几分之几?

  (6)蜡笔画是水彩画的几分之几?

  (7)…

  3.教师质疑。

  (1)5问和6问为什么解答方法不同?(单位1不同)

  (2)3问和4问的问题有什么不同?(单位1不同)

  (二)例题变式。

  1.学校举办的美术展览中,有50幅水彩画,蜡笔画比水彩画多,蜡笔画有多少幅?

  2.学校举办的美术展览中,有80幅蜡笔画,蜡笔画比水彩画多,水彩画和蜡笔画一共有多少幅?

  (1)学生独立解答。

  (2)学生讨论两道题的区别。

  教师总结:看来我们做分数应用题时,需要认真审题并且在找准单位1的同时注意找准对应关系。

  (三)深化。

  如果题目中的分数发生了变化,我们还会解答吗?

  1.仓库里有15吨钢材,第一次用去总数的20%,第二次用去总数的,还剩下多少吨钢材?

  2.仓库里有一些钢材,第一次用去总数的20%,第二次用去总数的,还剩下15吨,仓库里有多少吨钢材?

  (1)学生独立解答。

  (2)学生讨论两道题的区别。

  教师总结:虽然分数应用题与百分数应用题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但是数量关系相同。同样需要注意认真审题并且在找准单位1的同时注意找准对应关系。

  三、巩固反馈。

  1.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文字表达式。

  (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

  (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

  (4)1999年的电视机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

  (5)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百分之几?

  (6)十一月份比十二月份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

  2.列式不计算。

  (1)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子可以榨油多少千克?

  (2)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一个榨油厂榨出菜子油2100千克,用油菜子多少千克?

  (3)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

  3.判断并且说明理由。

  男生比女生多20%,女生就比男生少20%。()

  4.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小时行了全程的,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了16千米,这时距离乙地还有94千米。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课后作业。

  某体操队有60名男队员,

  (1)女队员比男队员多,女队员有多少名?

  (2)男队员比女队员多,体操队员共有多少名?

  (3)女队员比男队员少,女队员有多少名?

  (4)男队员比女队员少,体操队员共有多少名?

  六、板书设计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一堆煤的情景图,图中标明煤的重量为1吨,一个炊事员说:“这堆煤计划烧40天。”

  你们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后来在实际烧的过程中,情况发生了变化,你们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在情景图上加上另一个炊事员的对话框:“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

  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新情况吗?

  根据上面的情景,你能编出应用题吗?

  根据学生的编的应用题,选出与例2有似的问题

  (1)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

  要求改进炉灶后,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要知道哪两个条件?我们应该先求什么?

  (2)你用什么方法来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3)让学生尝试解答。

  2、如果把题目里的第三个已知条件和问题改成“改进炉灶后,这批煤比原计划多烧10天,每天实际烧煤多少千克?”该怎样解答?

  (1)让学生自己分析数量关系后列式解答。

  (2)讲评时让学生说出分析过程。

  (3)引导学生看一看例2与改编后的题目的联系和区别

  3、做一做

  (1)让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2)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帮助学困生。

  (3)集体评讲。

  三、课堂练*

  1、新华乡计划25天修渠道1350米,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21米,实际只要多少天就能完成任务?要求出实际只要多少天就能完成任务,必须先算出下面的哪个问题?()怎样算?再求哪个问题?

  (1)实际要修多少天?

  (2)实际每天修多少米?

  (3)提前几天修完?

  2、有一堆化肥,原计划每天生产1.8吨,20天完成,由于改进技术,每天比计划多生产0.2吨,实际多少天完成?

  四、作业:

  课本第51页的1——5题

  板书:

  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

  计划每天烧煤多少千克?1000÷40=25(千克)

  改进炉灶后每天烧煤多少千克?25-5=20(千克)

  这些煤可以烧多少天?1000÷20=50(天)

  列综合算式

  1000÷(1000÷40-5)

  =1000÷(25-5)

  =1000÷20

  =50(天)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能力,以及认真审题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找准单位1,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分析数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引新

  (一)确定单位1

  1、铅笔的支数是钢笔的倍。

  2、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

  3、白兔只数的是黑兔。

  4、红花朵数的相当于黄花。

  (二)小营村全村有耕地75公顷,其中棉田占。小营村的棉田有多少公顷?

  1、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2、分析题意并列式解答。

  二、讲授新课

  (一)将复*题改成例1

  例1、小营村有棉田45公顷,占全村耕地面积的,全村的耕地面积是多少公顷?

  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抓住哪句话来分析?

  3、引导学生用线段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4、比较复*题与例1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5、教师提问:

  (1)棉田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谁是单位1?

  (2)如果要求全村耕地面积的是多少,应该怎样列式?(全村耕地面积)。

  (3)全村耕地面积的就是谁的面积?(就是棉田的面积)

  解:设全村耕地面积是公顷。

  答:全村耕地面积是75公顷。

  6、教师提问:应怎样进行检验?你还能用别的方法来解答吗?

  (1)把代入原方程,左边,右边是45,左边=右边,所以是原方程的解。)

  (公顷)

  (根据棉田面积和是已知的,全村耕地面积是未知的,根据分数除法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应该用除法计算。)

  (二)练*

  果园里有桃树560棵,占果树总数的。果园里一共有果树多少棵?

  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画图并分析数量关系

  3、列式解答

  解1:设一共有果树棵。

  答:一共有果树640棵。

  解1:(棵)

  (三)教学例2

  例2、一条裤子75元,是一件上衣价格的。一件上衣多少钱?

  1、教师提问

  (1)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

  (2)有几个量相比较,应把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

  2、引导学生说出线段图应怎样画?上衣价格的

  3、分析:上衣价格的就是谁的价钱?(是裤子的价钱)谁能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上衣的单价=裤子的单价)

  4、让学生独立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并加强个别辅导。

  解:设一件上衣xx元。

  答:一件上衣xx元。

  5、怎样直接用算术方法求出上衣的单价?

  (元)

  6、比较一下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相同点:都要根据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来列式。

  不同点:算术解法是按照分数除法的意义直接列出除法算式;而方程解法则要先设未知数,再按照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三、巩固练*

  (一)一个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正好是160米,这条路全长是多少米?

  提问:谁是单位1?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是什么?怎样列式?

  (米)

  (二)幼儿园买来千克水果糖,是买来的牛奶糖的,买来牛奶糖多少千克?

  (三)新风小学去年植树320棵,相当于今年植树棵数的。今年、去年共植树多少棵?

  1、课件演示:

  2、列式解答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列方程解答的方法。这类题有什么特点?解题时分几步?

  五、课后作业

  (一)一桶水,用去它的,正好是15千克。这桶水重多少千克?

  (二)王新买了一本书和一枝钢笔。书的价格是4元,正好是钢笔价格的。钢笔价格是多少元?

  (三)一种小汽车的最快速度是每小时行140千米,相当于一种超音速飞机速度的。这种超音速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六、板书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属于百分数的具体应用,是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到的事例。学*本节课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课内外学*相结合的形式,先让学生自己去银行进行调查,了解有关储蓄方面的知识,并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等概念,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然后运用公式计算利息,通过分析、比较、讨论、归纳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利息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质疑和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学会合理理财,养成勤俭节约的好*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学情检测卡、学生到银行调查年利率并制成利率表及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