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范本5份

首页 / 教学反思 / |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 1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前面的学*当中大部分学生是有学*基础的,他们有的是在幼儿园已有了这方面的计算训练、有的是家长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头的方法。所以孩子们学*这部分知识的区别只是在计算速度方面的差别。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得数。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教学在教“十几减9”时,我让孩子们讨论交流得出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做减法想加法”,另一种是“破十法”。课后我了解到学生掌握算法的只有几个孩子,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个别学生仍然在借助扳手指计算。教学中有交流为什么理解算理的却只有几个呢?我反思我的课堂:从学生的倾听*惯、交流的落实上进行思考,虽有新课程理念合作学*、自主交流但是我只是关注了那些课堂中能主动学*的孩子,那些坐在教室没有听课意识的孩子他们在一节课中根本是学不到什么,叫他们起来说算理他们怎么能说呢?还有那些胆小不敢回答问题的孩子我又关注他们没有呢?我深思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样的学*情况我将怎么进行后面的教学呢?目前最关键的要怎样调动孩子们课堂学*的积极性与怎样去培养他们的听课意识。

  接下来的教学我想要训练学生会说算理(主要掌握“破十法”的算理)。我把“破十法”的口算过程板书在黑板上,以大组为单位选其中表达最流利的孩子当小老师带着其他同学读,四个大组比一比看那个大组的小老师多就给那一组加上一面红旗。在读算法的训练当中采用夺红旗比赛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孩子们都想争当小老师。通过一节课的读说训练大部分学生都会说出用“破十法”十几减9每个算式的算理。第三节课教学我就感觉比较轻松多了,上课时我先对学生进行十几减 9的口算练*,然后问:20以内退位减法我们学*了十几减9,是不是我们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就学完了呢?孩子们深思片刻说:“不是”。那小朋友们能当小老师来出题考考大家呢?孩子们听说当小老师考大家非常感兴趣,很多孩子都积极的参与学*,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实践我得出:对于一年级的孩子,需要我们教师努力想办法去培养他们的学*能力,特别是要训练良好的听课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努力。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 2

  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用数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春天来了,小树长出了新叶,花儿也开了,大自然里美极了!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到公园里游玩。瞧,他们玩得可开心了!

  问:你看到了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在全班交流时,学生说得非常全面。

  师:在你观察的同时,发现信息没有?在这里有没有数学问题?会解答吗?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搜集的信息多,发现的问题多,解决的办法好?

  小组汇报,学生找到了好多信息和问题,并说得头头是道,例如在说捉迷藏游戏时,学生说“小朋友告诉我们有13人在捉迷藏,在找的有6人,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藏起来几人,因为藏起来的在树丛里,看不见,数不过来,所以就要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去算出来”。学生说得太好啊!

  除此之外,学生还发现了文字之外的其他的信息,例如:玩丢手绢游戏1人丢,13人围成圈,同时也提出了不同的加减法问题,并作了正确的解答。

  总之,从上学期就培养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找信息、提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

  1、找信息。找什么样的信息对解决问题有用,找到信息后,根据信息可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2、提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数学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有意义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能解决的问题。

  3、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时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怎么解决,根据是什么。

  所以本节课运用了“半扶半放――全放”的教学原则,依照“整体――局部――整体”的观察顺序,放手让学生自己找,自己提,自己解决,通过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亲身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同时通过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和广泛的活动经验。

  在教学这一个单元时,我是通过预设生活问题,产生认知冲突,从而让孩子们有了认知的欲望,有了想解决问题的冲动,然后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工具:小棍。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通过孩子汇报、表演、分析、对比不同方法的利与弊,达成共识,找到解决20以内退位减法的最佳途径。

  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学生亲自主动动手参与、发现、类比出来的

  所以学生对知识印象深刻,单个的简单计算基本准确掌握,但对于

  灵活性、规律性东西掌握的较差,所以我认为《整理与复*》的设置确实解决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燃眉之急。这节内容的设置可以系统地梳理知识,并有助于学生在梳理知识过程中提升发现知识的能力,从中找到不同的规律及知识间衔接点,以主语须生在今后应用中能更加快捷、周全、准确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 3

  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加减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时刻,需要学生应用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即是所谓的“算减想加”。所以,在教学新课时,我总是进行对应的进位加法口算唤醒小孩对进位加法的记忆,并出示求未知加数的算式。

  在教学中,北大青鸟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生动的过日子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过日子中的数学,感想数学与*日过日子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密感,经历用数学的乐趣。比如:直观的巡视材一年级下册9页的例题图,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受过日子阅历和解析本事的局限,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频频难以解析。所以,例题教学充分应用了当代教学传媒,阐扬直观性作用,创设了逼真的情境,为学生供应丰盛、生动的料,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在教学中,要给小孩供应充分展示自己的时机。在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教计算办法,给小孩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实验中摸索发现,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让小孩学会倾听,学会互相学*。最后,在对比中,优化算法,达到教学的目标。在教学十几减九时,通过小孩自己的摸索,一下子就想到了联系进位加法算加法,还有的小孩还想出了书上没有的办法(13―9,我先算13―10=3,因为多减了1,所以再加1得4),这样的教学跳出了书籍,放宽了学生的思路,更有利于培训小孩的创新本事。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因此学生学*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数学知识。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知识。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活动,提高学*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潜能。

  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的效果。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在教学时,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发现,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搜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 4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前面的学*当中大部分学生是有学*基础的,他们有的是在幼儿园已有了这方面的计算训练、有的是家长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头的方法。所以孩子们学*这部分知识的区别只是在计算速度方面的差别。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得数。正向迁移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加减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时候,需要学生应用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就是所谓的“算减想加”。因此,在教学新课时,我总是进行对应的进位加法口算唤醒孩子对进位加法的记忆,并出示求未知加数的算式,为学生探索20以内退位减法搭桥铺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例如:直观的观察材一年级下册9页的例题图,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受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难以理解。因此,例题教学充分运用了现代教学媒体,发挥直观性作用,创设了逼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料,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路。合作交流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

  在教学中,要给孩子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教计算方法,给孩子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尝试中摸索发现,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互相学*。最后,在比较中,优化算法,达到教学的目的。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 5

  7:55:36前一段时间我们学校数学组进行了推门听课,这次推门听课我的讲授内容是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竖式计算的写法和计算法则。这节课是基于 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新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的竖式计算和计算顺序。所以这节课对于我们班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是还是有部分同学不能掌握竖式计算的写法和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由礼物盒和奖励的小星星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本课开始的时候复*了数数、手指认数、计算等内容,以小棒图示作为新课讲授的例题,让学生根据图示列出算式并且列出竖式然后计算。在新授结束之后有两个练*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A/B组做练*一,C组做练*二,最后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数学组成员针对本节课进行了小组评价,具体如下:

  1、教学过程中分层不明显,C组学生的关注程度不够。

  2、在讲授竖式计算时,十位上应该说是0,然后1- 0=1,在十位上写1。(这一部分讲授有错误)

  3、在练*的时候,练*题出示的方式不及时,没有给学生正确地引导。(练*题分组不明显,要求不明确)

  4、板书设计不充足,格式太过随意。

  通过这次的随堂课,我了解到自己上课时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对学*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掌握了更多的上课技巧, 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阅读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1)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1

  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加减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时刻,需要学生应用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即是所谓的“算减想加”。所以,在教学新课时,我总是进行对应的进位加法口算唤醒小孩对进位加法的记忆,并出示求未知加数的算式。

  在教学中,北大青鸟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生动的过日子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过日子中的数学,感想数学与*日过日子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密感,经历用数学的乐趣。比如:直观的巡视材一年级下册9页的例题图,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受过日子阅历和解析本事的局限,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频频难以解析。所以,例题教学充分应用了当代教学传媒,阐扬直观性作用,创设了逼真的情境,为学生供应丰盛、生动的料,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在教学中,要给小孩供应充分展示自己的时机。在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教计算办法,给小孩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实验中摸索发现,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让小孩学会倾听,学会互相学*。最后,在对比中,优化算法,达到教学的目标。在教学十几减九时,通过小孩自己的摸索,一下子就想到了联系进位加法算加法,还有的小孩还想出了书上没有的办法(13—9,我先算13—10=3,因为多减了1,所以再加1得4),这样的教学跳出了书籍,放宽了学生的思路,更有利于培训小孩的创新本事。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因此学生学*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数学知识。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知识。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活动,提高学*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潜能。

  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的效果。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在教学时,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发现,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搜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前面的学*当中大部分学生是有学*基础的,他们有的是在幼儿园已有了这方面的计算训练、有的是家长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头的方法。所以孩子们学*这部分知识的区别只是在计算速度方面的差别。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得数。在教学本单元时,我突出体现了以下几点:

  1、以旧引新,正向迁移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加减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时候,需要学生应用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就是所谓的“算减想加”。因此,在教学新课时,我总是进行对应的进位加法口算唤醒孩子对进位加法的记忆,并出示求未知加数的算式,为学生探索20以内退位减法搭桥铺路。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例如:直观的观察材一年级下册9页的例题图,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受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难以理解。因此,例题教学充分运用了现代教学媒体,发挥直观性作用,创设了逼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料,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在教学中,要给孩子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教计算方法,给孩子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尝试中摸索发现,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互相学*。最后,在比较中,优化算法,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教学十几减九时,经过孩子自己的探索,一下子就想到了联系进位加法算加法,还有的孩子还想出了书上没有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跳出了书本,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有很多比较困惑和不足的地方。如:在练*中,有的题组是有一定的规律,学生找到规律之后,盲目地应用规律,混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规律。如:十几减9得数应该是十几的个位多1,而9加几时得数的个位比几小1,在总结完规律之后,学生喜欢应用规律快速口算,可是,不少孩子把十几减9的得数算成比十几个位少1。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只能禁止学生应用规律,以免出错。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3

  通过两个周的学*,对于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的内容已经结束,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也有很多的收获。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学*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加减法关系、10减几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有3种,*十法和破十法为一个课时,想加做减为一个课时。在两节课的教学后,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的并不是太好。“想加做减”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发现,在*时的计算中也用得比较多,因为加法是正向的运算,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可是,在过了一个寒假之后,孩子都过了一个快乐的新年,把口算练*都抛在脑后,上学期学*的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都忘得差不多了,因此对这样一部分孩子来说,学*使用“想加做减”的方法特别难。

  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学*这三种计算方法后,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计算。其实,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的思考,开展数学交流,鼓励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另外,我注意让学生在*时每天坚持练*口算,以10内的加减法为基础,能快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再练*20以内的进位加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非常熟练后尝试用想加做减的方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4

  本节是节复*练*课,学生却有新的收获,这是因为教师没有停留在对旧知的”回炉”上,而是让学生在原因知识基础上,经历知识获得过程,打破了原有的思维定势,对教材进行重组,让学生在思考中去发现,在发现中去探索,在探索交流中获取新知,让他们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经验去认识世界,进行探索。

  1、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的学*方式和能力的一种体验

  本节课以几个最简单的环节进行复*,从一开始就逐渐的引导学生认识到,进行小组合作是最佳的学*方法,从最初的帮助老师解决困难,到单人完成老师拒绝检查,再到黑板上以对号多少评判小组成绩,没有比赛的比赛,学生们由最初的被动的有意识的合作逐步进入主动的无意识的合作。

  2、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学生打好”基本功”x练就基本的数学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水*的长期发展,高难度动作的训练只适应一小部分学*有优势的同学,所以,本节课,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在复*中,自然而然的同位中较差的就被多提问几次,正是达到了复*的目的,程度好的小组也进行了多次练*,使程度较差的同学也从真正意义上复*到了旧知。再观察每一个小组,各个参与,少有的“大生产大合作运动”

  3、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教师以教材所提供的”减法表”为蓝图进行合理设计,再加工,使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决,不由自主的形成合作意识,从中逐步提高学*的意识和能力,不断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等到下课时,学生们已经在不断的合作中三次“加减了这张退位减法表”,充分的尝到了合作的甜头。有一学生没有同位,摆的较慢,从他艳羡的目光中,同学们为和同位共同努力而取得大胜利的无限自豪的神情中,所有学生全员参与,无一漏网,无一不时刻备战,无一不以对号荣辱与共,教师也尝到了事半功倍的乐趣。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5

  一、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十几减9的知识。为了让他们掌握十几减9的减法,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时,我充分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十几减9的减法。

  二、动手操作,体会破十法和做减想加的算理。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有快有慢,理解有深有浅。为了让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我加强了学生的操作活动。如在教学例一时,我设计用两种颜色(10根红小棒、5黄小棒),让学生思考:从15中去掉9,该怎么去?学生能很快从10根中拿掉9根,剩下的1根和5根黄小棒合起来就是15-9的结果。通过操作活动,学生能很快理解“破十”的道理,从而达到运用“破十法”计算的目的。

  三、鼓励算法多样化,又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学生数学思维水*参差不齐,因此学生计算方法也是参差不齐,有的需要借助直观学具进行计算,有的能“做减想加”来计算。为了使大多数学生通过主动学*,达到义务教育所要求的标准,使大多数学生掌握一般的较优的计算方法,由此在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侧重让学生理解“做减想加”和“破十法”的计算算理,目的使大多数学生能掌握这普通的长久发挥的数学方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6

  7:55:36前一段时间我们学校数学组进行了推门听课,这次推门听课我的讲授内容是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竖式计算的写法和计算法则。这节课是基于 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新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的竖式计算和计算顺序。所以这节课对于我们班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是还是有部分同学不能掌握竖式计算的写法和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由礼物盒和奖励的小星星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本课开始的时候复*了数数、手指认数、计算等内容,以小棒图示作为新课讲授的例题,让学生根据图示列出算式并且列出竖式然后计算。在新授结束之后有两个练*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A/B组做练*一,C组做练*二,最后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数学组成员针对本节课进行了小组评价,具体如下:

  1、教学过程中分层不明显,C组学生的关注程度不够。

  2、在讲授竖式计算时,十位上应该说是0,然后1- 0=1,在十位上写1。(这一部分讲授有错误)

  3、在练*的时候,练*题出示的方式不及时,没有给学生正确地引导。(练*题分组不明显,要求不明确)

  4、板书设计不充足,格式太过随意。

  通过这次的随堂课,我了解到自己上课时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对学*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掌握了更多的上课技巧, 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7

  本节课是十几减几内容,主要是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的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开课,就是一组口算,大部分就是十几减9的口算,为十几减几做好铺垫,着重让学生复*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小猫吃鱼的图来让吸引学生的兴趣,来引出今天的内容十几减几,然后是让学生自己探索方法,教师总结方法,得出和十几减9的方法完全一样,学生学起来也是比较轻松掌握了十几减几的方法,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进行十几减几的计算。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教学例三的内容,目标是进一步复*巩固掌握所学的十几减几的内容,难点是根据图意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首先是给出了问题的信息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第二个部分是让学生根据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自由的'提问,加减都是可以的,但本节课主要是要注意减法的练*多一些,在本节课中,我注重让学生大胆的说,让学生在说中体会有原来的看图列式向看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就这一节课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在后面的练*中,还将有大量的训练,来巩固着题部分内容。

  十几减9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第一次接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所以在课前让学生预*了10-11的主题图,12页的题目,这样让他们对十几减9的做法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教学时,先复*9加几的口算,对后面的十几减9的想加算减做个铺垫,新课开始时,让学生在情景图中找出生活中数学问题,气球图能够得出15-9=,然后让学生自己数得出多少,后汇报15-9的方法,老师介绍破十法,有学生说出想加算减的方法也进行了小结,本节课后,学生基本掌握了十几减9的两种方法,但对于困难学生还是不能有正确思考方法,在后面的练*课中,我将有针对性的加强辅导,争取每位学生都能学会十几减9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的学*兴趣。

  十几减9的练*课反思

  本节课是对十几减9的内容的一节练*课,也是学生先完成了13页的题目,好在上课的时候有时间讲解,主要是对于破十法的再次巩固练*和掌握,对于想加算减的方法也是要进行必要的练*,达到孰能生巧的地步,一节课下来,学生对于十几减9的算理和算法基本上掌握的比较熟练。

  整理和复*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主要是对这个单元进行一个系统的巩固,首先我就对本节最主要的20以内的推诿减法表进行了复*,形成表格,在表格中来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一遍学生更好的来记忆表格,为以后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还对提问的图和信息结合的题目进行了练*,重点是能够从图中找到有用的信息,解决自己的问题。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8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学生学*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数学知识。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另一方面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活动,提高学*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潜能。

  练*时我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在教学时,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发现,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搜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9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前面的学*当中大部分学生是有学*基础的,他们有的是在幼儿园已有了这方面的计算训练、有的是家长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头的方法。所以孩子们学*这部分知识的区别只是在计算速度方面的差别。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得数。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教学在教“十几减9”时,我让孩子们讨论交流得出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做减法想加法”,另一种是“破十法”。课后我了解到学生掌握算法的只有几个孩子,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个别学生仍然在借助扳手指计算。教学中有交流为什么理解算理的却只有几个呢?我反思我的课堂:从学生的倾听*惯、交流的落实上进行思考,虽有新课程理念合作学*、自主交流但是我只是关注了那些课堂中能主动学*的孩子,那些坐在教室没有听课意识的孩子他们在一节课中根本是学不到什么,叫他们起来说算理他们怎么能说呢?还有那些胆小不敢回答问题的孩子我又关注他们没有呢?我深思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样的学*情况我将怎么进行后面的教学呢?目前最关键的要怎样调动孩子们课堂学*的积极性与怎样去培养他们的听课意识。

  接下来的教学我想要训练学生会说算理(主要掌握“破十法”的算理)。我把“破十法”的口算过程板书在黑板上,以大组为单位选其中表达最流利的孩子当小老师带着其他同学读,四个大组比一比看那个大组的小老师多就给那一组加上一面红旗。在读算法的训练当中采用夺红旗比赛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孩子们都想争当小老师。通过一节课的读说训练大部分学生都会说出用“破十法”十几减9每个算式的算理。第三节课教学我就感觉比较轻松多了,上课时我先对学生进行十几减 9的口算练*,然后问:20以内退位减法我们学*了十几减9,是不是我们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就学完了呢?孩子们深思片刻说:“不是”。那小朋友们能当小老师来出题考考大家呢?孩子们听说当小老师考大家非常感兴趣,很多孩子都积极的参与学*,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实践我得出:对于一年级的孩子,需要我们教师努力想办法去培养他们的学*能力,特别是要训练良好的听课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努力。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10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前面的学*当中大部分学生是有学*基础的,他们有的是在幼儿园已有了这方面的计算训练、有的是家长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头的方法。所以孩子们学*这部分知识的区别只是在计算速度方面的差别。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得数。正向迁移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加减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时候,需要学生应用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就是所谓的“算减想加”。因此,在教学新课时,我总是进行对应的进位加法口算唤醒孩子对进位加法的记忆,并出示求未知加数的算式,为学生探索20以内退位减法搭桥铺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例如:直观的观察材一年级下册9页的例题图,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受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难以理解。因此,例题教学充分运用了现代教学媒体,发挥直观性作用,创设了逼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料,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路。合作交流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

  在教学中,要给孩子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教计算方法,给孩子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尝试中摸索发现,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互相学*。最后,在比较中,优化算法,达到教学的目的。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11

  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加减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时候,需要学生应用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用好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教材为我们提供的是拿小圆片,考虑到拿小圆片学生不容易理解破十法,所以我在教学时选择小棒进行教学(十几根小棒中10根一捆)。

  二、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退位减法的知识。利用小棒学*14-8时,学生中出现了好几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先从14根中拿出4根,再把一捆打开拿出4根,即:

  14-8=6

  第一步:14-4=10

  第二步:10-4=6

  方法二:先把1捆打开拿出8根,再把剩下的2根和原来的4根合起来,即:

  14-8=6

  第一步:10-8=2

  第二步:2+4=6

  方法三:要拿掉8根,先拿掉10根,再还回来2根,即:

  14-8=6

  第一步:14-10=4

  第二步:4+2=6

  方法四:做减法,想加法,即:

  14-8=6

  想:8+(6)=14

  方法五:有的学生竟然能编出口诀:看到8想到2,4+2=6.

  学生中出现这么几种方法着实令我意外,新课程强调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个性化的学*,在这节课有了充分的体现。

  三、鼓励算法多样化,又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存在差异,有的需要借助直观学具进行计算,有的能“做减法想加法”。有专家提出,由于孩子的智力背景、生活经历不同,适合他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因为教师的一个总结,使大部分学生的方法被归为另类,他们会为自己的失败而伤心,一颗幼小的心灵是经不起这等风霜的,这样的总结不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针对几种不同的方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我让学生分别说出自己认为最简便且最喜欢的方法,实现了算法的优化。

  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在教学中,要给孩子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教计算方法,给孩子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尝试中摸索发现,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互相学*。最后,在比较中,优化算法,这样的教学跳出了书本,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留下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机会,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教学理念,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12

  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用数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春天来了,小树长出了新叶,花儿也开了,大自然里美极了!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到公园里游玩。瞧,他们玩得可开心了!

  问:你看到了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在全班交流时,学生说得非常全面。

  师:在你观察的同时,发现信息没有?在这里有没有数学问题?会解答吗?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搜集的信息多,发现的问题多,解决的办法好?

  小组汇报,学生找到了好多信息和问题,并说得头头是道,例如在说捉迷藏游戏时,学生说“小朋友告诉我们有13人在捉迷藏,在找的有6人,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藏起来几人,因为藏起来的在树丛里,看不见,数不过来,所以就要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去算出来”。学生说得太好啊!

  除此之外,学生还发现了文字之外的其他的信息,例如:玩丢手绢游戏1人丢,13人围成圈,同时也提出了不同的加减法问题,并作了正确的解答。

  总之,从上学期就培养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找信息、提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

  1、找信息。找什么样的信息对解决问题有用,找到信息后,根据信息可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2、提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数学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有意义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能解决的问题。

  3、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时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怎么解决,根据是什么。

  所以本节课运用了“半扶半放——全放”的教学原则,依照“整体——局部——整体”的观察顺序,放手让学生自己找,自己提,自己解决,通过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亲身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同时通过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和广泛的活动经验。

  在教学这一个单元时,我是通过预设生活问题,产生认知冲突,从而让孩子们有了认知的欲望,有了想解决问题的冲动,然后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工具:小棍。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通过孩子汇报、表演、分析、对比不同方法的利与弊,达成共识,找到解决20以内退位减法的最佳途径。

  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学生亲自主动动手参与、发现、类比出来的

  所以学生对知识印象深刻,单个的简单计算基本准确掌握,但对于

  灵活性、规律性东西掌握的较差,所以我认为《整理与复*》的设置确实解决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燃眉之急。这节内容的设置可以系统地梳理知识,并有助于学生在梳理知识过程中提升发现知识的能力,从中找到不同的规律及知识间衔接点,以主语须生在今后应用中能更加快捷、周全、准确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13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20页的例5,是一道利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和以往解决问题不同的是这道题中出现了“我们队踢进了4个球”的多余条件,这个多余条件很容易干扰学生解题,是教学难点。

  教学例5时,我先是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想一想,题目呈现的信息中,哪两个信息有联系?要求“还有几人没来”需要哪两个信息?学生都积极发言,说出了有用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在找多余条件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对题目中三个条件进行分析,让学生被动的的知道“我们队踢进了4个”是个多余条件,对我们解决问题没有帮助,应该剔除。

  深刻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觉得本课导入太快,没有设置情景,而是直接出示情境图,没有激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是没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为啥是多余条件?在出现了多余的条件,我只是自己分析,从我的角度提出这是个多余条件,使学生被动的知道这是个多余条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没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

  再次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的时间过多,学生思考交流不够,学生参与面较小,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显的沉闷。

  最后是我的评价方式单一,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情绪和学*积极性。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多看名师讲课视频,多向其他老师请教,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多向她们学*。

  2、多学*课堂上评价性语言,多鼓励、表扬学生。

  3、课堂上多让学生思考,让孩子多交流,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充分调动孩子们学*的积极性,将课堂的大多时间留给他们。

  解决问题是低年级学生学*的难点和重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改进我的不足,将每节课设计的生动有趣,才能大大提高孩子的学*兴趣,让孩子渐渐爱上数学课,爱上解决问题。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14

  上完课的第一感受:学生的思维没打开,回答问题不积极,课堂死气沉沉,算理不够清楚,教学效果欠佳。

  经过各位领导以及同事推心置腹的评课,我豁然开朗。发现:1、学生不会观察信息

  2、学生识图时间短,思考时间也短

  3、对于减法、加法算理不清楚,有些断章取义,思考不灵活

  基于以上问题,我深刻反思,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数学教学水*处于幼儿园水*,对教材理解的不够深入,经验不足。

  以后该怎么做呢?

  1、应结合图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识图,读文字,只有理解了图才能提问题。【最好让学生点着读,养成良好的读书、搜集信息的好*惯】

  2、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数学知识。通过直观的图画让学生理解减法和加法。

  3、可以通过同桌互说,自己说,多种方式多说多练

  4、理解算理要让学生就题论题,(1)、不能抓字眼【如:看到剩就用减法,看到和、一共就用加法】。(2)、也不能死板的说: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两部分合起来求总数用加法。

  最好,就题论题,比如:从总数里去掉黄花的数量就知道了红花的数量,用减法:黄花的数量和红花的数量合起来求总数,用加法。

  我想把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彻底理解了,不管遇到什么题目也不怕了。

  4、“还剩多少人没来?”当学生回答之后,我应该鼓励学生尝试多种问法。“还可以怎么问?”学生可能回答:“还有几人没来?还差几人没来?“再让学生选取最合适的问法。“还有几人没来?”这样就避免了看到剩就用减法,断章取义的弊端。再通过直观的图画或实物,让学生知道求还剩多少?不一定都用减法,有时加法也可以解决问题。

  5、多听师傅的课,借助电脑多看教学视频,教材分析等,提高对教材的掌握能力。

  我教学水*尚不高,还需努力!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1

  通过两个周的学*,对于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的内容已经结束,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也有很多的收获。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学*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加减法关系、10减几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有3种,*十法和破十法为一个课时,想加做减为一个课时。在两节课的教学后,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的并不是太好。“想加做减”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发现,在*时的计算中也用得比较多,因为加法是正向的运算,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可是,在过了一个寒假之后,孩子都过了一个快乐的新年,把口算练*都抛在脑后,上学期学*的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都忘得差不多了,因此对这样一部分孩子来说,学*使用“想加做减”的方法特别难。

  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学*这三种计算方法后,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计算。其实,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的思考,开展数学交流,鼓励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另外,我注意让学生在*时每天坚持练*口算,以10内的加减法为基础,能快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再练*20以内的进位加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非常熟练后尝试用想加做减的方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2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20页的例5,是一道利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和以往解决问题不同的是这道题中出现了“我们队踢进了4个球”的多余条件,这个多余条件很容易干扰学生解题,是教学难点。

  教学例5时,我先是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想一想,题目呈现的信息中,哪两个信息有联系?要求“还有几人没来”需要哪两个信息?学生都积极发言,说出了有用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在找多余条件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对题目中三个条件进行分析,让学生被动的的知道“我们队踢进了4个”是个多余条件,对我们解决问题没有帮助,应该剔除。

  深刻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觉得本课导入太快,没有设置情景,而是直接出示情境图,没有激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是没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为啥是多余条件?在出现了多余的条件,我只是自己分析,从我的角度提出这是个多余条件,使学生被动的知道这是个多余条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没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

  再次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的时间过多,学生思考交流不够,学生参与面较小,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显的沉闷。

  最后是我的评价方式单一,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情绪和学*积极性。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多看名师讲课视频,多向其他老师请教,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多向她们学*。

  2、多学*课堂上评价性语言,多鼓励、表扬学生。

  3、课堂上多让学生思考,让孩子多交流,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充分调动孩子们学*的积极性,将课堂的大多时间留给他们。

  解决问题是低年级学生学*的难点和重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改进我的不足,将每节课设计的生动有趣,才能大大提高孩子的学*兴趣,让孩子渐渐爱上数学课,爱上解决问题。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3

  本节是节复*练*课,学生却有新的收获,这是因为教师没有停留在对旧知的”回炉”上,而是让学生在原因知识基础上,经历知识获得过程,打破了原有的思维定势,对教材进行重组,让学生在思考中去发现,在发现中去探索,在探索交流中获取新知,让他们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经验去认识世界,进行探索。

  1、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的学*方式和能力的一种体验

  本节课以几个最简单的环节进行复*,从一开始就逐渐的引导学生认识到,进行小组合作是最佳的学*方法,从最初的帮助老师解决困难,到单人完成老师拒绝检查,再到黑板上以对号多少评判小组成绩,没有比赛的比赛,学生们由最初的被动的有意识的合作逐步进入主动的无意识的合作。

  2、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学生打好”基本功”x练就基本的数学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水*的长期发展,高难度动作的训练只适应一小部分学*有优势的同学,所以,本节课,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在复*中,自然而然的同位中较差的就被多提问几次,正是达到了复*的目的,程度好的小组也进行了多次练*,使程度较差的同学也从真正意义上复*到了旧知。再观察每一个小组,各个参与,少有的“大生产大合作运动”

  3、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教师以教材所提供的”减法表”为蓝图进行合理设计,再加工,使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决,不由自主的形成合作意识,从中逐步提高学*的意识和能力,不断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等到下课时,学生们已经在不断的合作中三次“加减了这张退位减法表”,充分的尝到了合作的甜头。有一学生没有同位,摆的较慢,从他艳羡的目光中,同学们为和同位共同努力而取得大胜利的无限自豪的神情中,所有学生全员参与,无一漏网,无一不时刻备战,无一不以对号荣辱与共,教师也尝到了事半功倍的乐趣。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4

  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加减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时刻,需要学生应用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即是所谓的“算减想加”。所以,在教学新课时,我总是进行对应的进位加法口算唤醒小孩对进位加法的记忆,并出示求未知加数的算式。

  在教学中,北大青鸟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生动的过日子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过日子中的数学,感想数学与*日过日子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密感,经历用数学的乐趣。比如:直观的巡视材一年级下册9页的例题图,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受过日子阅历和解析本事的局限,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频频难以解析。所以,例题教学充分应用了当代教学传媒,阐扬直观性作用,创设了逼真的情境,为学生供应丰盛、生动的料,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在教学中,要给小孩供应充分展示自己的时机。在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教计算办法,给小孩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实验中摸索发现,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让小孩学会倾听,学会互相学*。最后,在对比中,优化算法,达到教学的目标。在教学十几减九时,通过小孩自己的摸索,一下子就想到了联系进位加法算加法,还有的小孩还想出了书上没有的办法(13—9,我先算13—10=3,因为多减了1,所以再加1得4),这样的教学跳出了书籍,放宽了学生的思路,更有利于培训小孩的创新本事。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因此学生学*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数学知识。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知识。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活动,提高学*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潜能。

  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的效果。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在教学时,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发现,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搜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5

  本节课是十几减几内容,主要是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的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开课,就是一组口算,大部分就是十几减9的口算,为十几减几做好铺垫,着重让学生复*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小猫吃鱼的图来让吸引学生的兴趣,来引出今天的内容十几减几,然后是让学生自己探索方法,教师总结方法,得出和十几减9的方法完全一样,学生学起来也是比较轻松掌握了十几减几的方法,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进行十几减几的计算。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教学例三的内容,目标是进一步复*巩固掌握所学的十几减几的内容,难点是根据图意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首先是给出了问题的信息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第二个部分是让学生根据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自由的提问,加减都是可以的,但本节课主要是要注意减法的练*多一些,在本节课中,我注重让学生大胆的说,让学生在说中体会有原来的看图列式向看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就这一节课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在后面的练*中,还将有大量的训练,来巩固着题部分内容。

  十几减9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第一次接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所以在课前让学生预*了10-11的主题图,12页的题目,这样让他们对十几减9的做法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教学时,先复*9加几的口算,对后面的十几减9的想加算减做个铺垫,新课开始时,让学生在情景图中找出生活中数学问题,气球图能够得出15-9=,然后让学生自己数得出多少,后汇报15-9的方法,老师介绍破十法,有学生说出想加算减的方法也进行了小结,本节课后,学生基本掌握了十几减9的两种方法,但对于困难学生还是不能有正确思考方法,在后面的练*课中,我将有针对性的加强辅导,争取每位学生都能学会十几减9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的学*兴趣。

  十几减9的练*课反思

  本节课是对十几减9的内容的一节练*课,也是学生先完成了13页的题目,好在上课的时候有时间讲解,主要是对于破十法的再次巩固练*和掌握,对于想加算减的方法也是要进行必要的练*,达到孰能生巧的地步,一节课下来,学生对于十几减9的算理和算法基本上掌握的比较熟练。

  整理和复*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主要是对这个单元进行一个系统的巩固,首先我就对本节最主要的20以内的推诿减法表进行了复*,形成表格,在表格中来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一遍学生更好的来记忆表格,为以后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还对提问的图和信息结合的题目进行了练*,重点是能够从图中找到有用的信息,解决自己的问题。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6

  一、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十几减9的`知识。为了让他们掌握十几减9的减法,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时,我充分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十几减9的减法。

  二、动手操作,体会破十法和做减想加的算理。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有快有慢,理解有深有浅。为了让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我加强了学生的操作活动。如在教学例一时,我设计用两种颜色(10根红小棒、5黄小棒),让学生思考:从15中去掉9,该怎么去?学生能很快从10根中拿掉9根,剩下的1根和5根黄小棒合起来就是15-9的结果。通过操作活动,学生能很快理解“破十”的道理,从而达到运用“破十法”计算的目的。

  三、鼓励算法多样化,又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学生数学思维水*参差不齐,因此学生计算方法也是参差不齐,有的需要借助直观学具进行计算,有的能“做减想加”来计算。为了使大多数学生通过主动学*,达到义务教育所要求的标准,使大多数学生掌握一般的较优的计算方法,由此在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侧重让学生理解“做减想加”和“破十法”的计算算理,目的使大多数学生能掌握这普通的长久发挥的数学方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7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前面的学*当中大部分学生是有学*基础的,他们有的是在幼儿园已有了这方面的计算训练、有的是家长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头的方法。所以孩子们学*这部分知识的区别只是在计算速度方面的差别。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得数。正向迁移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加减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时候,需要学生应用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就是所谓的“算减想加”。因此,在教学新课时,我总是进行对应的进位加法口算唤醒孩子对进位加法的记忆,并出示求未知加数的算式,为学生探索20以内退位减法搭桥铺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例如:直观的观察材一年级下册9页的例题图,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受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难以理解。因此,例题教学充分运用了现代教学媒体,发挥直观性作用,创设了逼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料,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路。合作交流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

  在教学中,要给孩子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教计算方法,给孩子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尝试中摸索发现,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互相学*。最后,在比较中,优化算法,达到教学的目的。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8

  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用数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春天来了,小树长出了新叶,花儿也开了,大自然里美极了!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到公园里游玩。瞧,他们玩得可开心了!

  问:你看到了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在全班交流时,学生说得非常全面。

  师:在你观察的同时,发现信息没有?在这里有没有数学问题?会解答吗?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搜集的信息多,发现的问题多,解决的办法好?

  小组汇报,学生找到了好多信息和问题,并说得头头是道,例如在说捉迷藏游戏时,学生说“小朋友告诉我们有13人在捉迷藏,在找的有6人,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藏起来几人,因为藏起来的在树丛里,看不见,数不过来,所以就要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去算出来”。学生说得太好啊!

  除此之外,学生还发现了文字之外的其他的信息,例如:玩丢手绢游戏1人丢,13人围成圈,同时也提出了不同的加减法问题,并作了正确的解答。

  总之,从上学期就培养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找信息、提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

  1、找信息。找什么样的信息对解决问题有用,找到信息后,根据信息可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2、提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数学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有意义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能解决的问题。

  3、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时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怎么解决,根据是什么。

  所以本节课运用了“半扶半放——全放”的教学原则,依照“整体——局部——整体”的观察顺序,放手让学生自己找,自己提,自己解决,通过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亲身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同时通过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和广泛的活动经验。

  在教学这一个单元时,我是通过预设生活问题,产生认知冲突,从而让孩子们有了认知的欲望,有了想解决问题的冲动,然后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工具:小棍。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通过孩子汇报、表演、分析、对比不同方法的利与弊,达成共识,找到解决20以内退位减法的最佳途径。

  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学生亲自主动动手参与、发现、类比出来的

  所以学生对知识印象深刻,单个的简单计算基本准确掌握,但对于

  灵活性、规律性东西掌握的较差,所以我认为《整理与复*》的设置确实解决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燃眉之急。这节内容的设置可以系统地梳理知识,并有助于学生在梳理知识过程中提升发现知识的能力,从中找到不同的规律及知识间衔接点,以主语须生在今后应用中能更加快捷、周全、准确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9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学生学*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数学知识。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另一方面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活动,提高学*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潜能。

  练*时我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在教学时,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发现,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搜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10

  上完课的第一感受:学生的思维没打开,回答问题不积极,课堂死气沉沉,算理不够清楚,教学效果欠佳。

  经过各位领导以及同事推心置腹的评课,我豁然开朗。发现:1、学生不会观察信息

  2、学生识图时间短,思考时间也短

  3、对于减法、加法算理不清楚,有些断章取义,思考不灵活

  基于以上问题,我深刻反思,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数学教学水*处于幼儿园水*,对教材理解的不够深入,经验不足。

  以后该怎么做呢?

  1、应结合图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识图,读文字,只有理解了图才能提问题。【最好让学生点着读,养成良好的读书、搜集信息的好*惯】

  2、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数学知识。通过直观的图画让学生理解减法和加法。

  3、可以通过同桌互说,自己说,多种方式多说多练

  4、理解算理要让学生就题论题,(1)、不能抓字眼【如:看到剩就用减法,看到和、一共就用加法】。(2)、也不能死板的说: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两部分合起来求总数用加法。

  最好,就题论题,比如:从总数里去掉黄花的数量就知道了红花的数量,用减法:黄花的数量和红花的数量合起来求总数,用加法。

  我想把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彻底理解了,不管遇到什么题目也不怕了。

  4、“还剩多少人没来?”当学生回答之后,我应该鼓励学生尝试多种问法。“还可以怎么问?”学生可能回答:“还有几人没来?还差几人没来?“再让学生选取最合适的问法。“还有几人没来?”这样就避免了看到剩就用减法,断章取义的弊端。再通过直观的图画或实物,让学生知道求还剩多少?不一定都用减法,有时加法也可以解决问题。

  5、多听师傅的课,借助电脑多看教学视频,教材分析等,提高对教材的掌握能力。

  我教学水*尚不高,还需努力!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11

  7:55:36前一段时间我们学校数学组进行了推门听课,这次推门听课我的讲授内容是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竖式计算的写法和计算法则。这节课是基于 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新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的竖式计算和计算顺序。所以这节课对于我们班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是还是有部分同学不能掌握竖式计算的写法和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由礼物盒和奖励的小星星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本课开始的时候复*了数数、手指认数、计算等内容,以小棒图示作为新课讲授的例题,让学生根据图示列出算式并且列出竖式然后计算。在新授结束之后有两个练*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A/B组做练*一,C组做练*二,最后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数学组成员针对本节课进行了小组评价,具体如下:

  1、教学过程中分层不明显,C组学生的关注程度不够。

  2、在讲授竖式计算时,十位上应该说是0,然后1- 0=1,在十位上写1。(这一部分讲授有错误)

  3、在练*的时候,练*题出示的方式不及时,没有给学生正确地引导。(练*题分组不明显,要求不明确)

  4、板书设计不充足,格式太过随意。

  通过这次的随堂课,我了解到自己上课时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对学*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掌握了更多的上课技巧, 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1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前面的学*当中大部分学生是有学*基础的,他们有的是在幼儿园已有了这方面的计算训练、有的是家长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头的方法。所以孩子们学*这部分知识的区别只是在计算速度方面的差别。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得数。在教学本单元时,我突出体现了以下几点:

  1、以旧引新,正向迁移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加减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时候,需要学生应用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就是所谓的“算减想加”。因此,在教学新课时,我总是进行对应的进位加法口算唤醒孩子对进位加法的记忆,并出示求未知加数的算式,为学生探索20以内退位减法搭桥铺路。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例如:直观的观察材一年级下册9页的例题图,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受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难以理解。因此,例题教学充分运用了现代教学媒体,发挥直观性作用,创设了逼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料,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在教学中,要给孩子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教计算方法,给孩子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尝试中摸索发现,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互相学*。最后,在比较中,优化算法,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教学十几减九时,经过孩子自己的探索,一下子就想到了联系进位加法算加法,还有的孩子还想出了书上没有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跳出了书本,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有很多比较困惑和不足的地方。如:在练*中,有的题组是有一定的规律,学生找到规律之后,盲目地应用规律,混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规律。如:十几减9得数应该是十几的个位多1,而9加几时得数的个位比几小1,在总结完规律之后,学生喜欢应用规律快速口算,可是,不少孩子把十几减9的得数算成比十几个位少1。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只能禁止学生应用规律,以免出错。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13

  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加减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时候,需要学生应用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用好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教材为我们提供的是拿小圆片,考虑到拿小圆片学生不容易理解破十法,所以我在教学时选择小棒进行教学(十几根小棒中10根一捆)。

  二、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退位减法的知识。利用小棒学*14-8时,学生中出现了好几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先从14根中拿出4根,再把一捆打开拿出4根,即:

  14-8=6

  第一步:14-4=10

  第二步:10-4=6

  方法二:先把1捆打开拿出8根,再把剩下的2根和原来的4根合起来,即:

  14-8=6

  第一步:10-8=2

  第二步:2+4=6

  方法三:要拿掉8根,先拿掉10根,再还回来2根,即:

  14-8=6

  第一步:14-10=4

  第二步:4+2=6

  方法四:做减法,想加法,即:

  14-8=6

  想:8+(6)=14

  方法五:有的学生竟然能编出口诀:看到8想到2,4+2=6.

  学生中出现这么几种方法着实令我意外,新课程强调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个性化的学*,在这节课有了充分的体现。

  三、鼓励算法多样化,又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存在差异,有的需要借助直观学具进行计算,有的能“做减法想加法”。有专家提出,由于孩子的智力背景、生活经历不同,适合他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因为教师的一个总结,使大部分学生的方法被归为另类,他们会为自己的失败而伤心,一颗幼小的心灵是经不起这等风霜的,这样的总结不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针对几种不同的方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我让学生分别说出自己认为最简便且最喜欢的方法,实现了算法的优化。

  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在教学中,要给孩子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教计算方法,给孩子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尝试中摸索发现,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互相学*。最后,在比较中,优化算法,这样的教学跳出了书本,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留下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机会,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教学理念,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14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前面的学*当中大部分学生是有学*基础的,他们有的是在幼儿园已有了这方面的计算训练、有的是家长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头的方法。所以孩子们学*这部分知识的区别只是在计算速度方面的差别。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得数。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教学在教“十几减9”时,我让孩子们讨论交流得出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做减法想加法”,另一种是“破十法”。课后我了解到学生掌握算法的只有几个孩子,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个别学生仍然在借助扳手指计算。教学中有交流为什么理解算理的却只有几个呢?我反思我的课堂:从学生的倾听*惯、交流的落实上进行思考,虽有新课程理念合作学*、自主交流但是我只是关注了那些课堂中能主动学*的孩子,那些坐在教室没有听课意识的孩子他们在一节课中根本是学不到什么,叫他们起来说算理他们怎么能说呢?还有那些胆小不敢回答问题的孩子我又关注他们没有呢?我深思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样的学*情况我将怎么进行后面的教学呢?目前最关键的要怎样调动孩子们课堂学*的积极性与怎样去培养他们的听课意识。

  接下来的教学我想要训练学生会说算理(主要掌握“破十法”的算理)。我把“破十法”的口算过程板书在黑板上,以大组为单位选其中表达最流利的孩子当小老师带着其他同学读,四个大组比一比看那个大组的小老师多就给那一组加上一面红旗。在读算法的训练当中采用夺红旗比赛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孩子们都想争当小老师。通过一节课的读说训练大部分学生都会说出用“破十法”十几减9每个算式的算理。第三节课教学我就感觉比较轻松多了,上课时我先对学生进行十几减 9的口算练*,然后问:20以内退位减法我们学*了十几减9,是不是我们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就学完了呢?孩子们深思片刻说:“不是”。那小朋友们能当小老师来出题考考大家呢?孩子们听说当小老师考大家非常感兴趣,很多孩子都积极的参与学*,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实践我得出:对于一年级的孩子,需要我们教师努力想办法去培养他们的学*能力,特别是要训练良好的听课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努力。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3)

——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通用5篇

  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 1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本节课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四点:

  1、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先复*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因为它是学*10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以开火车的形式把全班同学都检查了一遍,发现孩子掌握得还不错,都能很快说出得数。那么本节课的关键就是理解算理了。

  2、是比较适当的采用自主、合作等形式,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难点是它们的算理,即为什么要退位和怎么样退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我首先给他们时间让同学们独立的想3-7够减怎么办?学生回答中,教师抓住“拿出一捆把它打开”这一句话,并让每人都知道后,再展开同学间的互说互摆环节,通过自想——反馈——互说——互摆——再反馈,学生已经弄清了本节课的关键性内容的实质。

  3、是加强算法多样,通过比较优化算法。我通过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算法一:从10根小棒中去掉8根剩下2根,再和14根合起来是16根,即10-8=2,14+2=16

  算法二:把24根分成10根和14根,即14-8=6,10+6=16。

  算法三:从24根先拿出4根,是20根,再拿出4根还剩16根。

  算法四:从24减10等于14,14再加2等于16。

  4、是优化练*。

  克服了过去的题海战术,强调了少而精的练*。注重了练*设计中的生活性、层次性、多样性等。

  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 2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教学例1

  以故事形式导入:

  小朋友们,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丰收的情景吧。

  (1)出示主题图

  下面这幅图片就是农民伯伯受西瓜的场景,观察一下从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图片了解信息。

  二、授课

  (2)出示表格

  看到这些数字你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学生汇报所想到的问题。

  如: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

  28+34=62(个)

  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

  34+23=57(个)

  师:刚才大家都想出了很多问题,不过都是一步计算就能得出的,那么谁能够想出两步计算的问题?

  学生汇报想出的问题:一共摘了读少个西瓜?

  怎样解决?

  列出算式:28+34+23=85(个)

  用什么方法求出得数呢?

  学生汇报,展示算法。

  (1)直接口算得出

  (2)笔算得出——列竖式(注意进位加法,以及数位对齐)

  2862

  +34+23

  6285

  (3)先笔算再口算

  引出简便写法

  62

  +23

  85

  观察一下这种写法和前面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学生汇报想法

  教师总结:我们发现这两种都是分步计算的,不过第二种比第一种写起来更加的简便。

  巩固练*:第26页做一做

  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

  2、教学例2

  我们刚刚把西瓜摘下,总共有85个,现在准备把他们运走,第一次工人叔叔开车运走了40个,第二次小朋友也来帮忙,他用三轮车

  运走了26个,那么还剩下多少个呢?(结合图片进行讲解)

  思考解决方法,列出算式:

  85-40-26=19(个)

  怎样得出答案呢?

  (1)口算

  (2)先口算再笔算

  85-40=45

  大家能不能象前面学过的连加一样写出一个竖式

  学生尝试列出竖式:85

  (注意退位减法)-40

  45

  巩固练*:第27页做一做

  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

  三、课堂练*,实践应用

  1、完成29页练*五第1、2题

  2、引导学生完成练*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获得了哪些知识?

  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下来,发现课堂上存在有好多问题。首先,教学容没有讲透,学生基本上还没明确今天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呈现出“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特点;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没有给学生做好示范,以至于学生还不知道竖式连写;其次,没有把握好学生的学*心理,没有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以及兴趣,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只有十几分钟,要让他们上课能够注意集中力的.话,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本节课上教师的讲授贯穿始终,致使学生出现精神疲劳,忽视了学生的生理特征。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不是很规范,没有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 3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前面的学*当中大部分学生是有学*基础的,他们有的是在幼儿园已有了这方面的计算训练、有的是家长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头的方法。所以孩子们学*这部分知识的区别只是在计算速度方面的差别。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得数。在教学本单元时,我突出体现了以下几点:

  1、以旧引新,正向迁移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加减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时候,需要学生应用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就是所谓的“算减想加”。因此,在教学新课时,我总是进行对应的进位加法口算唤醒孩子对进位加法的记忆,并出示求未知加数的算式,为学生探索20以内退位减法搭桥铺路。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例如:直观的观察材一年级下册9页的例题图,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受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难以理解。因此,例题教学充分运用了现代教学媒体,发挥直观性作用,创设了逼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料,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在教学中,要给孩子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教计算方法,给孩子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尝试中摸索发现,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互相学*。最后,在比较中,优化算法,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教学十几减九时,经过孩子自己的'探索,一下子就想到了联系进位加法算加法,还有的孩子还想出了书上没有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跳出了书本,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有很多比较困惑和不足的地方。如:在练*中,有的题组是有一定的规律,学生找到规律之后,盲目地应用规律,混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规律。如:十几减9得数应该是十几的个位多1,而9加几时得数的个位比几小1,在总结完规律之后,学生喜欢应用规律快速口算,可是,不少孩子把十几减9的得数算成比十几个位少1。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只能禁止学生应用规律,以免出错。

  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 4

  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加减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时刻,需要学生应用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即是所谓的“算减想加”。所以,在教学新课时,我总是进行对应的进位加法口算唤醒小孩对进位加法的记忆,并出示求未知加数的算式。

  在教学中,北大青鸟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生动的过日子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过日子中的数学,感想数学与*日过日子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密感,经历用数学的乐趣。比如:直观的巡视材一年级下册9页的例题图,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受过日子阅历和解析本事的局限,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频频难以解析。所以,例题教学充分应用了当代教学传媒,阐扬直观性作用,创设了逼真的情境,为学生供应丰盛、生动的料,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在教学中,要给小孩供应充分展示自己的时机。在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教计算办法,给小孩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实验中摸索发现,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让小孩学会倾听,学会互相学*。最后,在对比中,优化算法,达到教学的目标。在教学十几减九时,通过小孩自己的摸索,一下子就想到了联系进位加法算加法,还有的小孩还想出了书上没有的办法(13—9,我先算13—10=3,因为多减了1,所以再加1得4),这样的教学跳出了书籍,放宽了学生的思路,更有利于培训小孩的创新本事。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因此学生学*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数学知识。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知识。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活动,提高学*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潜能。

  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的效果。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在教学时,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发现,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搜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 5

  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减法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并且会用竖式计算,所以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数学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并列式计算。在列竖式的时候强调笔算减法的注意事项,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开始算起,部分学生就像做加法一样,从十位开始做,象刘义军和伊俊帆,发现他们做错得时候,我马上拿出来作为错例进行评讲,强调算法的重要性,以后就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了方法,拿到类似的题目就可以迎刃而解。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等,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从而树立起学生的学*信心,以便以后更加认真,自觉的投入到自己的学*中。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4)

——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 (菁华5篇)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分析

  1、地位作用

  本节内容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内容是在第一册集中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集中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的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是“十几减几”,它是在学生学*10以内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它既是为学生学*退位减法铺路,也为学生学*四则计算奠定基础。

  2、教材分析

  20以内退位减法在本单元尤为重要,对进一步学*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之上学会计算方法。在已学过的仅为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的基础上展开,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进一步渗透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让学生结合情境图解理解题意,进行计算等等,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通过操作后的讨论,用不同的思路思考,引出“想加算减”和“破十法”两种比较方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同时,还要理解“破十法”,并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2、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十几减九和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掌握“想加算减”和“破十法”的计算方法。

  3、用20以内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圈一圈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九和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2、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通过理解图意列式,借用小棒探索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掌握运用“想加算减”和“破十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根据学生已有的学*经验,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低年级的学生认知特点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段抽象的知识认知过程,所以确定以下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中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之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已经能熟练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掌握了计算方法,并且会自主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一个学期的学*,学生的学**惯和学*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简单的数学问题。低年级小学生共有的心理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

  而且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活动,提高学*效率。

  (五)教具:多媒体课件、木棒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设定的教学目标和对本节课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确定,我将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一一的实现。

  1、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计算教学中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十几减九”和“十几减几”的算法教学。我根据教材的编排要求,在例题12—9的教学时,让学生动手操作,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因为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这样学生可能不一定会想到书本上要求掌握的“破十法”,这就要求教师能在课中及时地对学生加以点拨,发挥教师“组织引导”的作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的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成功的乐趣。

  3、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我们身边存在的数学问题,从而运用个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数学思想更加根深蒂固。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本课以“聪聪和明明参加元宵节游乐园”为情节,对各环节进行串联,适应一年级孩子的特点,使得教学过程充满童趣,为学生主动探索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说学法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设计说明

  “十几减9”是

  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的第一课,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主题图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元旦游园会的场景图,通过气球图中的问题“还有多少个?”引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学生的不同思维过程和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例1展示的是十几减9的两种基本算法(“做减想加”、“破十法”)学生只需掌握其中的一种。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会用十几减9的一般方法(或破十、或做减想加)正确计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十几减9的知识

  为了让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减法,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第10~11页的游园图中展示的活动是学生熟悉的并乐于参与的。教学时,我充分利用用这幅游园图,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游园活动中学*十几减9的减法。

  a、利用气球图学*“15—9”的算法。

  我将气球图做了一些处理,将阿姨卖气球的全过程展示给学生看:先是阿姨手中有15个气球,卖给小朋友9个(9个气球从阿姨手中转到3个小朋友中)。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一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引出“15—9”的算式,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结果。

  b、利用“套圈圈”学*“14—9”的算法。

  我充分利用课件的动态优势,显示学生投圈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在投圈的游戏中思考“14—9”的算法。

  c、利用“猜字谜”的活动巩固十几减9的算法,培养学生主动提出一些简单数学问题的良好*惯。

  2、动手操作,体会“破十法”和“做减想加”的算理

  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有快有慢,理解时有深有浅。为了让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我加强了学生的操作活动。在教学例1(12—9)时,设计的学具有两种颜色(10根黄木棒,2根蓝木棒),让学生思考,从12中去掉9,应怎么办?学生能很快从10根黄木棒中拿掉9根,剩下的1根黄木棒和2跟蓝木棒合并为12—9的结果。通过操作活动,学生能较快理解“破十”的道理,从而达到运用“破十法”计算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大约5分钟)

  1、课件出示题目,生抢答

  9+5=

  9+3=

  9+2=

  9+8=

  9+7=

  9+6=

  2。请小朋友举手回答,看谁的脑筋转的最快(出示题目,指名回答)

  9+()=11

  9+()=14

  9+()=17

  9+()=15

  9+()=12

  9+()=18

  设计意图:

  复*旧知的好处有三,一是对旧知有一定的巩固性。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二是为学*新知打下扎实的基础。三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这就是指系统化的知识。

  二、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大约30分钟)

  1.谈话引入

  师:“今年是20xx年,元日那天,一(2)班的小朋友去公园参加了一次有趣的游园活动(屏幕显示课本第10~11页的游园会全景图)。请仔细观察,在这个游园场地上,左边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右边的小朋友在十什么?”(左边的小朋友在买气球、买风车;右边的小朋友在猜谜语、套圈圈。)

  师:“我们一块儿去看看,小朋友买了几个气球?”

  2.教学气球图。

  a.课件动态显示:阿姨两手一共15个气球,卖了9个。请问学们根据这个情节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1)还有几个?(2)再卖几个就全部卖完了?

  b.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怎么解答。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板书算式:15—9=□。

  c.引导学生看着气球图,说15—9的计算过程。学生的算法有:

  ◆看着气球图,数剩下的气球个数。

  ◆6+9=15,15—9=6。

  ◆10—9=1,1+5=6。

  ◆15—5=10,10—4=6。

  ◆9—5=4,10—4=6。

  评价学生以上算法,说明都正确,同时引导他们思考:你认为哪种方法方便?

  3.教学套圈图。

  a.课件显示套圈图。

  师:看看这边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在玩套圈圈的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是一人只能投14个圈,正好轮到小明投了,我们来看看他套中了几个圈?

  课件动态显示小明投圈的过程。同时配上小明的配音:我投了14个圈,套中了9个。

  b.组织学生根据以上情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是:还有几个没套中?

  c.请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独立列式解答。同时说一说是怎么算的?(学生说的算法与前面15—9的算法基本相同。)

  d.小结:刚才小朋友从游园活动中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计算来解决,大家想出了计算的不同方法,真了不起!现在观察这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十几减9的减法)今天我们就来学*十几减9的减法,板书课题:十几减9。

  教学例1

  a.出示12—9=□,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结果。对略有困难的学生,允许他们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

  b.组织学生交流12—9的不同算法。要求每个学生应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想一想自己的算法和别人相同吗?如果不同,哪种方法更好些呢?

  学生1:通过摆学具,我先从10根木棒里拿掉9根,剩下的1根和另外2根木棒合起来是3根,所以12—9=3。(请学生在投影仪下摆。学生说完后,教师在算式12—9的下面板书算的过程:10—9=1,1+2=3。)

  学生2:我不摆学具,想9加几得12?9+3得12,所以12—9=3。(学生说完后,教师又在算式12—9的下面板书另一种算的过程:9+(3)=12,12—9=3。)

  学生3:12—2=10,10—7=3。(教师又板书出第三种算法。)

  学生4:9—2=7,10—7=3。(教师再板书出第四种算法。)

  c.对比、讨论上面不同的算法。

  提问:上面这些算法中你明白了哪一种(或哪几种)?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这些算法都很好,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时,你认为哪种方便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课堂练*(大约10分钟)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独立作业。对有困难的学生则让他们先用学具摆一摆,摆好后说一说算的过程。反馈时,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如先摆好1捆零1根,从1捆里拿掉9根,再把剩下的1根和另1根合起来是2根,所以11减9等于2。)帮助他们从操作中提升十几减9的基本算法(或“破十法”,或做减想加)。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这题的练*主要是帮助学生运用“破十”的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练*时,应让学生独立思考,悟出十几减9的“破十”思维过程是:先从10个里面圈出9个,再将剩下的一个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即可得出结果。

  3.完成“做一做”第3题。

  在学生已掌握一种算法的基础上让他们用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十几减9的6道式题。

  4.完成练*二的第1、2题。

  学生完成后,让他们思考:第1题怎样算出13—9的?(做减想加)第2题是怎样算出12—9、15—9的?(“破十法”)。通过思考,进一步弄清多种算法的算理。

  5.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显示字谜图。师:这群小朋友在玩猜字谜游戏,共有几条字谜呢?有几个小朋友在猜?他们猜中了几条呢?

  课件显示声音、文字:有13条字谜,我们每人都猜中了1条。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课件回到第10~11页上的猜字谜图,首尾呼应,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十几减9的知识计算猜字谜游戏中的数学问题,一方面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了十几减几的减法?你怎样计算这样的减法?

  让每个学生自由地说。然后教师指着练*二第1、2题,再次引导学生概括出十几减9的两种一般方法:①做减想加②破十法。同时说明,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板书设计

  20以内退位减法

  十几减九

  15—9=

  12—9=

  10—9=1

  1+2=3

  9+(3)=12

  12—9=3

  12—2=10

  10—7=3

  9—2=7

  10—7=3

  十几减几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分析

  1、地位作用

  本节内容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内容是在第一册集中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集中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的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是“十几减几”,它是在学生学*10以内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它既是为学生学*退位减法铺路,也为学生学*四则计算奠定基础。

  2、教材分析

  20以内退位减法在本单元尤为重要,对进一步学*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之上学会计算方法。在已学过的仅为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的基础上展开,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进一步渗透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让学生结合情境图解理解题意,进行计算等等,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通过操作后的讨论,用不同的思路思考,引出“想加算减”和“破十法”两种比较方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同时,还要理解“破十法”,并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2、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十几减九和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掌握“想加算减”和“破十法”的计算方法。

  3、用20以内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圈一圈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九和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2、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通过理解图意列式,借用小棒探索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掌握运用“想加算减”和“破十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根据学生已有的学*经验,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低年级的学生认知特点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段抽象的知识认知过程,所以确定以下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中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之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已经能熟练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掌握了计算方法,并且会自主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一个学期的学*,学生的学**惯和学*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简单的数学问题。低年级小学生共有的心理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

  而且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活动,提高学*效率。

  (五)教具:多媒体课件、木棒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设定的教学目标和对本节课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确定,我将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一一的实现。

  1、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计算教学中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十几减九”和“十几减几”的算法教学。我根据教材的编排要求,在例题12—9的教学时,让学生动手操作,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因为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这样学生可能不一定会想到书本上要求掌握的“破十法”,这就要求教师能在课中及时地对学生加以点拨,发挥教师“组织引导”的作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的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成功的乐趣。

  3、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我们身边存在的数学问题,从而运用个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数学思想更加根深蒂固。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本课以“聪聪和明明参加元宵节游乐园”为情节,对各环节进行串联,适应一年级孩子的特点,使得教学过程充满童趣,为学生主动探索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说学法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设计说明

  “十几减9”是

  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的第一课,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主题图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元旦游园会的场景图,通过气球图中的问题“还有多少个?”引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学生的不同思维过程和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例1展示的是十几减9的两种基本算法(“做减想加”、“破十法”)学生只需掌握其中的一种。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会用十几减9的一般方法(或破十、或做减想加)正确计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十几减9的知识

  为了让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减法,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第10~11页的游园图中展示的活动是学生熟悉的并乐于参与的。教学时,我充分利用用这幅游园图,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游园活动中学*十几减9的减法。

  a、利用气球图学*“15—9”的算法。

  我将气球图做了一些处理,将阿姨卖气球的全过程展示给学生看:先是阿姨手中有15个气球,卖给小朋友9个(9个气球从阿姨手中转到3个小朋友中)。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一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引出“15—9”的算式,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结果。

  b、利用“套圈圈”学*“14—9”的算法。

  我充分利用课件的动态优势,显示学生投圈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在投圈的游戏中思考“14—9”的算法。

  c、利用“猜字谜”的活动巩固十几减9的算法,培养学生主动提出一些简单数学问题的良好*惯。

  2、动手操作,体会“破十法”和“做减想加”的算理

  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有快有慢,理解时有深有浅。为了让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我加强了学生的操作活动。在教学例1(12—9)时,设计的学具有两种颜色(10根黄木棒,2根蓝木棒),让学生思考,从12中去掉9,应怎么办?学生能很快从10根黄木棒中拿掉9根,剩下的1根黄木棒和2跟蓝木棒合并为12—9的结果。通过操作活动,学生能较快理解“破十”的道理,从而达到运用“破十法”计算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大约5分钟)

  1、课件出示题目,生抢答

  9+5=

  9+3=

  9+2=

  9+8=

  9+7=

  9+6=

  2。请小朋友举手回答,看谁的脑筋转的最快(出示题目,指名回答)

  9+()=11

  9+()=14

  9+()=17

  9+()=15

  9+()=12

  9+()=18

  设计意图:

  复*旧知的好处有三,一是对旧知有一定的巩固性。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二是为学*新知打下扎实的基础。三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这就是指系统化的知识。

  二、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大约30分钟)

  1.谈话引入

  师:“今年是20xx年,元日那天,一(2)班的小朋友去公园参加了一次有趣的游园活动(屏幕显示课本第10~11页的游园会全景图)。请仔细观察,在这个游园场地上,左边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右边的小朋友在十什么?”(左边的小朋友在买气球、买风车;右边的小朋友在猜谜语、套圈圈。)

  师:“我们一块儿去看看,小朋友买了几个气球?”

  2.教学气球图。

  a.课件动态显示:阿姨两手一共15个气球,卖了9个。请问学们根据这个情节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1)还有几个?(2)再卖几个就全部卖完了?

  b.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怎么解答。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板书算式:15—9=□。

  c.引导学生看着气球图,说15—9的计算过程。学生的算法有:

  ◆看着气球图,数剩下的气球个数。

  ◆6+9=15,15—9=6。

  ◆10—9=1,1+5=6。

  ◆15—5=10,10—4=6。

  ◆9—5=4,10—4=6。

  评价学生以上算法,说明都正确,同时引导他们思考:你认为哪种方法方便?

  3.教学套圈图。

  a.课件显示套圈图。

  师:看看这边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在玩套圈圈的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是一人只能投14个圈,正好轮到小明投了,我们来看看他套中了几个圈?

  课件动态显示小明投圈的过程。同时配上小明的配音:我投了14个圈,套中了9个。

  b.组织学生根据以上情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是:还有几个没套中?

  c.请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独立列式解答。同时说一说是怎么算的?(学生说的算法与前面15—9的算法基本相同。)

  d.小结:刚才小朋友从游园活动中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计算来解决,大家想出了计算的不同方法,真了不起!现在观察这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十几减9的减法)今天我们就来学*十几减9的减法,板书课题:十几减9。

  教学例1

  a.出示12—9=□,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结果。对略有困难的学生,允许他们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

  b.组织学生交流12—9的不同算法。要求每个学生应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想一想自己的算法和别人相同吗?如果不同,哪种方法更好些呢?

  学生1:通过摆学具,我先从10根木棒里拿掉9根,剩下的1根和另外2根木棒合起来是3根,所以12—9=3。(请学生在投影仪下摆。学生说完后,教师在算式12—9的下面板书算的过程:10—9=1,1+2=3。)

  学生2:我不摆学具,想9加几得12?9+3得12,所以12—9=3。(学生说完后,教师又在算式12—9的下面板书另一种算的过程:9+(3)=12,12—9=3。)

  学生3:12—2=10,10—7=3。(教师又板书出第三种算法。)

  学生4:9—2=7,10—7=3。(教师再板书出第四种算法。)

  c.对比、讨论上面不同的算法。

  提问:上面这些算法中你明白了哪一种(或哪几种)?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这些算法都很好,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时,你认为哪种方便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课堂练*(大约10分钟)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独立作业。对有困难的学生则让他们先用学具摆一摆,摆好后说一说算的过程。反馈时,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如先摆好1捆零1根,从1捆里拿掉9根,再把剩下的1根和另1根合起来是2根,所以11减9等于2。)帮助他们从操作中提升十几减9的基本算法(或“破十法”,或做减想加)。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这题的练*主要是帮助学生运用“破十”的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练*时,应让学生独立思考,悟出十几减9的“破十”思维过程是:先从10个里面圈出9个,再将剩下的一个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即可得出结果。

  3.完成“做一做”第3题。

  在学生已掌握一种算法的基础上让他们用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十几减9的6道式题。

  4.完成练*二的第1、2题。

  学生完成后,让他们思考:第1题怎样算出13—9的?(做减想加)第2题是怎样算出12—9、15—9的?(“破十法”)。通过思考,进一步弄清多种算法的算理。

  5.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显示字谜图。师:这群小朋友在玩猜字谜游戏,共有几条字谜呢?有几个小朋友在猜?他们猜中了几条呢?

  课件显示声音、文字:有13条字谜,我们每人都猜中了1条。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课件回到第10~11页上的猜字谜图,首尾呼应,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十几减9的知识计算猜字谜游戏中的数学问题,一方面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了十几减几的减法?你怎样计算这样的减法?

  让每个学生自由地说。然后教师指着练*二第1、2题,再次引导学生概括出十几减9的两种一般方法:①做减想加②破十法。同时说明,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板书设计

  20以内退位减法

  十几减九

  15—9=

  12—9=

  10—9=1

  1+2=3

  9+(3)=12

  12—9=3

  12—2=10

  10—7=3

  9—2=7

  10—7=3

  十几减几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

  2、教材简析:

  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作为第一课时尤为重要,通过系统学*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构建基本的学*思路。

  3、教学目标:

  ⑴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⑵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

  ⑶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⑷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4、教学重点:

  探究算法,正确计算。

  5、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6、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单一)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数学知识。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需求。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7、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8、关于教学程序

  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话题,通过节日愉快的情景与数学学科的联系,引出课题。

  ㈡探究新知,构建方法。

  1、解决“卖气球”问题。

  2、解决“套圈游戏”问题。

  3、解决“卖风车,猜字谜”问题。

  4、小结计算方法,选取自己喜欢的比较简便的方法。

  5、阅读课本,质疑问难。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在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自觉地构建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㈢课堂练*,巩固提高。

  通过由浅入深,形式各异的练*,巩固基本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㈣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方面的情况作全面的总结;让学生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不断进步。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分析

  1、地位作用

  本节内容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内容是在第一册集中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集中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的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是“十几减几”,它是在学生学*10以内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它既是为学生学*退位减法铺路,也为学生学*四则计算奠定基础。

  2、教材分析

  20以内退位减法在本单元尤为重要,对进一步学*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之上学会计算方法。在已学过的仅为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的基础上展开,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进一步渗透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让学生结合情境图解理解题意,进行计算等等,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通过操作后的讨论,用不同的思路思考,引出“想加算减”和“破十法”两种比较方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同时,还要理解“破十法”,并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2、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十几减九和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掌握“想加算减”和“破十法”的计算方法。

  3、用20以内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圈一圈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九和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2、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通过理解图意列式,借用小棒探索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掌握运用“想加算减”和“破十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根据学生已有的学*经验,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低年级的学生认知特点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段抽象的知识认知过程,所以确定以下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中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之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已经能熟练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掌握了计算方法,并且会自主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一个学期的学*,学生的学**惯和学*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简单的数学问题。低年级小学生共有的心理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

  而且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活动,提高学*效率。

  (五)教具:多媒体课件、木棒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设定的教学目标和对本节课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确定,我将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一一的实现。

  1、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计算教学中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十几减九”和“十几减几”的算法教学。我根据教材的编排要求,在例题12—9的教学时,让学生动手操作,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因为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这样学生可能不一定会想到书本上要求掌握的“破十法”,这就要求教师能在课中及时地对学生加以点拨,发挥教师“组织引导”的作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的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成功的乐趣。

  3、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我们身边存在的数学问题,从而运用个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数学思想更加根深蒂固。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本课以“聪聪和明明参加元宵节游乐园”为情节,对各环节进行串联,适应一年级孩子的特点,使得教学过程充满童趣,为学生主动探索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说学法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设计说明

  “十几减9”是

  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的第一课,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主题图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元旦游园会的场景图,通过气球图中的问题“还有多少个?”引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学生的不同思维过程和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例1展示的是十几减9的两种基本算法(“做减想加”、“破十法”)学生只需掌握其中的一种。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会用十几减9的一般方法(或破十、或做减想加)正确计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十几减9的知识

  为了让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减法,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第10~11页的游园图中展示的活动是学生熟悉的并乐于参与的。教学时,我充分利用用这幅游园图,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游园活动中学*十几减9的减法。

  a、利用气球图学*“15—9”的算法。

  我将气球图做了一些处理,将阿姨卖气球的全过程展示给学生看:先是阿姨手中有15个气球,卖给小朋友9个(9个气球从阿姨手中转到3个小朋友中)。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一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引出“15—9”的算式,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结果。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5)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本节是节复*练*课,学生却有新的收获,这是因为教师没有停留在对旧知的”回炉”上,而是让学生在原因知识基础上,经历知识获得过程,打破了原有的思维定势,对教材进行重组,让学生在思考中去发现,在发现中去探索,在探索交流中获取新知,让他们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经验去认识世界,进行探索.

  1.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的学*方式和能力的一种体验

  本节课以几个最简单的环节进行复*,从一开始就逐渐的引导学生认识到,进行小组合作是最佳的学*方法,从最初的帮助老师解决困难,到单人完成老师拒绝检查,再到黑板上以对号多少评判小组成绩,没有比赛的比赛,学生们由最初的被动的有意识的合作逐步进入主动的无意识的合作.

  2.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学生打好”基本功”_练就基本的数学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水*的长期发展,高难度动作的训练只适应一小部分学*有优势的同学,所以,本节课,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在复*中,自然而然的同位中较差的就被多提问几次,正是达到了复*的目的,程度好的小组也进行了多次练*,使程度较差的同学也从真正意义上复*到了旧知。再观察每一个小组,各个参与,少有的“大生产大合作运动”

  3.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教师以教材所提供的”减法表”为蓝图进行合理设计,再加工,使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决,不由自主的形成合作意识,从中逐步提高学*的意识和能力,不断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等到下课时,学生们已经在不断的合作中三次“加减了这张退位减法表”,充分的尝到了合作的甜头。有一学生没有同位,摆的较慢,从他艳羡的目光中,同学们为和同位共同努力而取得大胜利的无限自豪的神情中,所有学生全员参与,无一漏网,无一不时刻备战,无一不以对号荣辱与共,教师也尝到了事半功倍的乐趣。

  本周一年级的孩子结束了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学*,其实在上这一单元之前,孩子们基本上已经在*时的生活中或者原来的学前教育中接触到了这些内容,但是我们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就放在让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重点在于“比较熟练”。孩子们虽然都会计算,但是部分学生是掰着手指计算的,有的学生则是很艰难的想了半天才给出答案,所以我们教的不是计算的正确结果,而是既准确又快速的计算方法。

  我觉得本单元的计算方法比较好用的、学生掌握比较好的就是“算减想加”,部分接受能力好一点的对“破十法”很青睐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反思我记得刚教“破十法“的.时候,班上一个*时计算不太灵光的孩子很快的接受了这一算法,在课上的练*中,这个孩子不停的在说个不停,我凑*一听就听见她在说着:”13-9,我把13先看做10,10-9等于1,1再加上3等于4,所以13-9等于4.“接着就在书上写上了自己的答案,抬起头看见我在看她的时候,她很开心的告诉我:”汪老师,我用这个方法算算的很快哦,而且我保证是正确的。“说完就低下头继续计算了,嘴里也继续说着自己的”宝贝“算法,然后写的题又快又正确,真的很棒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反思不过在解决问题方面,部分孩子孩子有些迷糊,总是想用加法去摆算式,以后这点还要加以引导。

  真的希望七班的孩子可以越来越好,开开心心的学*数学!

  上计算课,对于枯燥的算式学生提不起兴致,导致不管老师或是学生在讲计算过程的时候,其他学生听的效率很低。但这是一块非常重要的内容,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如何吸引学生,这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精心考虑的。

  一、情境的创设要灵活机动。

  新课程理念下的计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进行计算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产生对计算的需要,并在教学计算的同时有机的渗透解决问题(应用题)的教学。但我认为创设情境切忌为情境而情境,情境的创设既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又要照顾到知识的适用性,要灵活机动。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数学知识有其内在的逻辑性,教学中充分把握这一逻辑性,不必每一部分内容都大搞什么情景创设,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如何很好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分析学生知识体系的新的生长点上。

  二、创设游戏的乐园。

  蒙台梭利有句教育名言:“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事物的需要更强烈。”当我说接下去要做游戏,小朋友一定会坐得端端正正,因为我说过我喜欢请守纪律的小朋友来玩游戏。

  在做书上的数学游戏的时候,我采取小组比赛的形式。我把算式卡片*摆在讲台上,每一轮每组派一个代表,按照教师的要求找出算式。比如找出得数是7的减法算式,找出得数和11-2一样的算式。学生跃跃欲试,能安静的为组里的同学加油。

  三、练*形式多样,及时评价跟上。

  对于纯粹的'计算,我通常采取开小火车或随叫随答的形式。特别是随叫随答,通过叫答能不动声色的让开小差的学生回过神来。说计算过程的时候,往往就是纪律最差的时候,很多学生不愿意听。这时候,奖励认真听的学生一颗“数学之星”并大声进行口头表扬能给其他学生榜样作用,但持续的时间不长。也就是教师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随时抓住可利用的资源。学生对站起来负责报答案很感兴趣,如果事先说“谁最认真,就请谁报答案”,学生处于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会很认真。

  上计算课,对于枯燥的算式学生提不起兴致,导致不管老师或是学生在讲计算过程的时候,其他学生听的效率很低。但这是一块非常重要的内容,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如何吸引学生,这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精心考虑的。

  一、情境的创设要灵活机动。

  新课程理念下的计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进行计算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产生对计算的需要,并在教学计算的同时有机的渗透解决问题(应用题)的教学。但我认为创设情境切忌为情境而情境,情境的创设既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又要照顾到知识的适用性,要灵活机动。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数学知识有其内在的逻辑性,教学中充分把握这一逻辑性,不必每一部分内容都大搞什么情景创设,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如何很好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分析学生知识体系的新的生长点上。

  二、创设游戏的乐园。

  蒙台梭利有句教育名言:“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事物的需要更强烈。”当我说接下去要做游戏,小朋友一定会坐得端端正正,因为我说过我喜欢请守纪律的小朋友来玩游戏。

  在做书上的数学游戏的时候,我采取小组比赛的形式。我把算式卡片*摆在讲台上,每一轮每组派一个代表,按照教师的要求找出算式。比如找出得数是7的减法算式,找出得数和11-2一样的算式。学生跃跃欲试,能安静的为组里的同学加油。

  三、练*形式多样,及时评价跟上。

  对于纯粹的计算,我通常采取开小火车或随叫随答的形式。特别是随叫随答,通过叫答能不动声色的让开小差的学生回过神来。说计算过程的时候,往往就是纪律最差的时候,很多学生不愿意听。这时候,奖励认真听的学生一颗“数学之星”并大声进行口头表扬能给其他学生榜样作用,但持续的时间不长。也就是教师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随时抓住可利用的资源。学生对站起来负责报答案很感兴趣,如果事先说“谁最认真,就请谁报答案”,学生处于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会很认真。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前面的学*当中大部分学生是有学*基础的,他们有的是在幼儿园已有了这方面的计算训练、有的是家长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头的方法。所以孩子们学*这部分知识的区别只是在计算速度方面的差别。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得数。在教学本单元时,我突出体现了以下几点:

  1、以旧引新,正向迁移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加减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时候,需要学生应用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就是所谓的“算减想加”。因此,在教学新课时,我总是进行对应的进位加法口算唤醒孩子对进位加法的记忆,并出示求未知加数的算式,为学生探索20以内退位减法搭桥铺路。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例如:直观的观察材一年级下册9页的例题图,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受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难以理解。因此,例题教学充分运用了现代教学媒体,发挥直观性作用,创设了逼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料,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在教学中,要给孩子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教计算方法,给孩子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尝试中摸索发现,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互相学*。最后,在比较中,优化算法,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教学十几减九时,经过孩子自己的探索,一下子就想到了联系进位加法算加法,还有的孩子还想出了书上没有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跳出了书本,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有很多比较困惑和不足的地方。如:在练*中,有的题组是有一定的规律,学生找到规律之后,盲目地应用规律,混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规律。如:十几减9得数应该是十几的个位多1,而9加几时得数的个位比几小1,在总结完规律之后,学生喜欢应用规律快速口算,可是,不少孩子把十几减9的得数算成比十几个位少1。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只能禁止学生应用规律,以免出错。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6)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0以内的退位减法》(精选五篇)

  本节是节复*练*课,学生却有新的收获,这是因为教师没有停留在对旧知的”回炉”上,而是让学生在原因知识基础上,经历知识获得过程,打破了原有的思维定势,对教材进行重组,让学生在思考中去发现,在发现中去探索,在探索交流中获取新知,让他们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经验去认识世界,进行探索.

  1.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的学*方式和能力的一种体验

  本节课以几个最简单的环节进行复*,从一开始就逐渐的引导学生认识到,进行小组合作是最佳的学*方法,从最初的帮助老师解决困难,到单人完成老师拒绝检查,再到黑板上以对号多少评判小组成绩,没有比赛的比赛,学生们由最初的被动的有意识的合作逐步进入主动的无意识的合作.

  2.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学生打好”基本功”_练就基本的数学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水*的长期发展,高难度动作的训练只适应一小部分学*有优势的同学,所以,本节课,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在复*中,自然而然的同位中较差的就被多提问几次,正是达到了复*的目的,程度好的小组也进行了多次练*,使程度较差的同学也从真正意义上复*到了旧知。再观察每一个小组,各个参与,少有的“大生产大合作运动”

  3.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教师以教材所提供的”减法表”为蓝图进行合理设计,再加工,使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决,不由自主的形成合作意识,从中逐步提高学*的意识和能力,不断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等到下课时,学生们已经在不断的合作中三次“加减了这张退位减法表”,充分的尝到了合作的甜头。有一学生没有同位,摆的较慢,从他艳羡的目光中,同学们为和同位共同努力而取得大胜利的无限自豪的神情中,所有学生全员参与,无一漏网,无一不时刻备战,无一不以对号荣辱与共,教师也尝到了事半功倍的乐趣。

  本节是节复*练*课,学生却有新的收获,这是因为教师没有停留在对旧知的”回炉”上,而是让学生在原因知识基础上,经历知识获得过程,打破了原有的思维定势,对教材进行重组,让学生在思考中去发现,在发现中去探索,在探索交流中获取新知,让他们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经验去认识世界,进行探索.

  1.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的学*方式和能力的一种体验

  本节课以几个最简单的环节进行复*,从一开始就逐渐的引导学生认识到,进行小组合作是最佳的学*方法,从最初的帮助老师解决困难,到单人完成老师拒绝检查,再到黑板上以对号多少评判小组成绩,没有比赛的比赛,学生们由最初的被动的有意识的合作逐步进入主动的无意识的合作.

  2.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学生打好”基本功”_练就基本的数学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水*的长期发展,高难度动作的训练只适应一小部分学*有优势的同学,所以,本节课,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在复*中,自然而然的同位中较差的就被多提问几次,正是达到了复*的目的,程度好的.小组也进行了多次练*,使程度较差的同学也从真正意义上复*到了旧知。再观察每一个小组,各个参与,少有的“大生产大合作运动”

  3.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教师以教材所提供的”减法表”为蓝图进行合理设计,再加工,使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决,不由自主的形成合作意识,从中逐步提高学*的意识和能力,不断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等到下课时,学生们已经在不断的合作中三次“加减了这张退位减法表”,充分的尝到了合作的甜头。有一学生没有同位,摆的较慢,从他艳羡的目光中,同学们为和同位共同努力而取得大胜利的无限自豪的神情中,所有学生全员参与,无一漏网,无一不时刻备战,无一不以对号荣辱与共,教师也尝到了事半功倍的乐趣。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因此学生学*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数学知识。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知识。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活动,提高学*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潜能。

  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的效果。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在教学时,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发现,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搜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本节课是十几减几内容,主要是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的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开课,就是一组口算,大部分就是十几减9的口算,为十几减几做好铺垫,着重让学生复*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小猫吃鱼的图来让吸引学生的兴趣,来引出今天的内容十几减几,然后是让学生自己探索方法,教师总结方法,得出和十几减9的方法完全一样,学生学起来也是比较轻松掌握了十几减几的方法,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进行十几减几的计算。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教学例三的内容,目标是进一步复*巩固掌握所学的十几减几的内容,难点是根据图意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首先是给出了问题的信息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第二个部分是让学生根据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自由的提问,加减都是可以的,但本节课主要是要注意减法的练*多一些,在本节课中,我注重让学生大胆的说,让学生在说中体会有原来的看图列式向看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就这一节课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在后面的练*中,还将有大量的训练,来巩固着题部分内容。

  十几减9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第一次接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所以在课前让学生预*了10-11的主题图,12页的题目,这样让他们对十几减9的做法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教学时,先复*9加几的口算,对后面的十几减9的想加算减做个铺垫,新课开始时,让学生在情景图中找出生活中数学问题,气球图能够得出15-9=,然后让学生自己数得出多少,后汇报15-9的方法,老师介绍破十法,有学生说出想加算减的方法也进行了小结,本节课后,学生基本掌握了十几减9的两种方法,但对于困难学生还是不能有正确思考方法,在后面的练*课中,我将有针对性的加强辅导,争取每位学生都能学会十几减9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的学*兴趣。

  十几减9的练*课反思

  本节课是对十几减9的内容的一节练*课,也是学生先完成了13页的题目,好在上课的时候有时间讲解,主要是对于破十法的再次巩固练*和掌握,对于想加算减的方法也是要进行必要的练*,达到孰能生巧的地步,一节课下来,学生对于十几减9的算理和算法基本上掌握的比较熟练。

  整理和复*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主要是对这个单元进行一个系统的巩固,首先我就对本节最主要的20以内的推诿减法表进行了复*,形成表格,在表格中来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一遍学生更好的来记忆表格,为以后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还对提问的图和信息结合的题目进行了练*,重点是能够从图中找到有用的信息,解决自己的问题。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因此学生学*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数学知识。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知识。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活动,提高学*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潜能。

  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的效果。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在教学时,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发现,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搜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