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5篇

首页 / 教学计划 / | 2022-12-06 00:00:00 [db:标签-标题]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5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制定一个计划了。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

  一、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0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34人。他们经过三年的科学学*,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微小的生物》、《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太阳、地球和月亮》、《生物与环境》、《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物体与物体的运动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借助学生不断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微小的生物》单元引导学生从耳熟能详的病毒、细菌和真菌开始,认识一些微生物,从微观处揭示生命世界的奥秘,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姿多彩。将馒头发霉、食品变质等自然现象与微生物的生命繁殖活动结合起来,理解自然事物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物质的变化》单元在学生了解常见物体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多样变化进行观察、实验,用辨证和联系的观点看待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物质的运动,通过对运动与静止现象的观察、探究、搜集整理信息等活动,理解静止与运动相对性的道理,《太阳、地球和月亮》认识白天黑夜产生的原因,四级的更替日食和月食的产生让你产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产生探究问题的意识,《生物与环境》环境可以改变生物,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从而保护环境。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总体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

  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注意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二)知识目标

  1.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中的一类。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

  3.观察生活中运动静止相对性的事例,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表示距离和实践的关系,直到物体运动需要的位置、方向和快慢等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3.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如微生物世界,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病毒与生命健康、物质的运动等。探究水*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如根据发霉馒头的外部表象,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六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

  或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上网查与资料,搜集图片、报刊等。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六、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六年级









9.1--9.7




1








9.8--9.14




2








9.15--9.21




3-4








9.22--9.27




5








9.28--10.12




6








10.13--10.19




7-8








10.20--10.26




9








10.27--11.2




10








11.3--11.9




11-12








11.10--11.16




13





十一




11.17--11.23




14





十二




11.24--11.30




15





十三




12.1--12.7




16





十四




12.8--12.14




17





十五




12.15--12.21




18





十六




12.22--12.28




19





十七




12.29--元.4




20





十八




元.5--元.11




21





十九




元.12--元.18




22-23





二十




元.19--元.25




24-25





二十一




元.26--2.1




研究与实践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2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四个班的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大部分学生*时在科学学*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等。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显微镜下的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我们的地球”主要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 “物质在变化”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探索宇宙”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

  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显微镜下的世界”、“地球和

  宇宙”、“物质的变化”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5、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6、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7、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9、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10、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宗旨。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本人担任六年级c209和c210两班的科学教学工作。总的来说,两个班的学生都很喜欢上科学课,上课发言积极,特别喜欢实验操作、制作比赛和室外实践活动。两个班比较,c210班的学生在准备材料、完成作业方面更认真,而c209班的学生思维敏捷,课堂纪律虽欠佳但常有惊人之语。

  三、本册教材分析:

  1、教学的总目标

  a、科学探究

  ●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能运用归纳、演绎等方法进行推理和判断,能将推理判断的思维过程转化成语言并能有条理地叙述。能够及时修订、完善自己的假设和计划,比较熟练地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并能用于实践,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实验、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科学模型和科技作品。

  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c、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月球表面、能量的表现形式与转化的有关知识。

  2、教材内容概述和学*方法

  本册教材以“生存和环境”为主题,以训练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编排了“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的奥秘”、“能量”、“月球”5个主题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一共有22课、61个活动。其中,“生命世界”有2个单元、7课书;“物质世界”有1个单元、5课书;“地球与宇宙”有2个单元、8课书。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

  “生物与环境”—— 此单元包括“一棵顽强的小树”、“从‘南橘北枳’说起”、“走进池塘”、“假如大树都倒下”4课书,主要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生物的生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方法是实验、观察、调查、阅读科技史等。

  “营养与健康”——此单元包括“食物中的营养”、“消化与吸收”、“饮食与健康”3课书,围绕人的生存逐层递进地展开研究,主要的学*方法是问题驱动、实验、调查、测量等。

  “地表变化的奥秘”——此单元包括“地表在变化”、 “地震”、“火山”、“岩石也变化”、“走*矿产”以及“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6课书,重点介绍了引起地表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教材提供的事实或数据进行判断和推理。如: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发生的变化,推想喷发过后的火山山体外形,推测煤的形成等。

  “能量”—— 此单元按照“总—分—总”的结构编排了“能量家族”、“热能变、变、变”、“电表转呀转”、“太阳能的利用”、“打开能源宝库”5课书,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科技史、调查、制作、设计等方法,指导学生认识能量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和能量的相互转化。

  “月球”——此单元包括“探索月球的秘密”和“月有阴晴圆缺”2课书,旨在通过观察、猜想、阅读科技史、模拟实验等活动,引领学生探究月球的奥秘,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怎样做判断”——此单元是先通过案例及本期回忆整理的方式帮助学生总结出进行推理判断的方法,然后引领学生将总结的方法理论进行又一次的运用。

  四、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开展科技兴趣小组,开展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五、本册教学所需活动器材及课时安排

  单元 —— 课时安排 —— 课题 —— 活动器材准备

  (一)、生物与环境——(共7~8课时)

  1、一棵“顽强”的小树: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培养皿、一盆植物苗等。

  2、从“南橘北枳”说起:与本课学*内容相对应的生物图片

  3、走进池塘:池塘群落挂图、制作生态瓶的材料

  4、假如大树都倒下:森林被砍伐、沙尘暴等挂图、绳子、温度计、表面没有任何覆盖物的木板、表面只有砂土覆盖的木板、表面有植被覆盖的木板、水盆、洒水壶等。

  (二)、营养与健康——(共6~7课时)

  1、食物中的营养:酒精灯、镊子、碘酒、纸、馒头、米饭、肉、煮熟的鸡蛋清、生(熟)土豆块、生(熟)胡萝卜、花生米、瓜子等。

  2、消化与吸收:可以食用的馒头、米饭等淀粉含量多的食品,约90厘米长的线绳一根。

  3、饮食与健康:身高体重计、有安全隐患的食物调查表。

  (三)、地表变化的奥秘 ——(共8~9课时)

  1、地表在变化:因自然原因导致地表变化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反映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文字资料。

  2、地震: 地震发生时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筷子、白纸、侯风地动仪挂图、震前预兆的挂图或录像资料。

  3、火山: 火山喷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土豆泥、番茄酱、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等。

  4、岩石也变化:酒精灯、石头(最好选用风化程度比较大的页岩)、铁丝、布条、烧杯、冷水、稀盐酸、滴管、石灰岩、与本课相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5、走进矿产:矿物及其提炼物标本、当地矿石标本、无釉瓷片、刻刀、铜钥匙、铁钉、磁铁、放大镜等,介绍煤的形成及开采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6、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因人类活动造成地表改变、水土流失的典型事例。

  (四)、能量家族——(共7~8课时)

  1、能量家族:上发条的小闹钟、玩具唧筒、不同的能量表现形式的物体图片、厨房工作的场景图、瓦特改进蒸汽机的科技史资料、介绍生活中各种不同能量表现形式的物品的资料等。

  2、热能变、变、变:关于探究热能奥秘的历史资料、纸风车在燃烧的蜡烛上方转动的演示实验装置、橡皮筋、一端闭合另一端带有胶塞的钢管、绳子、水等。

  3、电表转呀转:法拉第发电机模型图、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的全景图、几种不同规格的电能表(实物或图片)、家庭用电情况调查记录表等。

  4、太阳能的利用: 关于介绍太阳能的针对性比较强的资料、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

  5、打开能源宝库: 日常能源使用调查表

  (五)、月球——(共2~3课时)

  1、探索月球的秘密:有关“阿波罗”登月的图像资料、大塑料盆、细沙、小石子等。

  2、月有阴晴圆缺: 月相变化的图像资料、篮球、明暗球(将1个较大的球一面涂成黑色,一面涂成白色)、粉笔、记录纸、笔等。

  (六)、我们怎样做判断——(共2课时)

  1、我们怎样做判断: 关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资料、研究昆虫时的过程性资料、整理记录表。

  2、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不同年龄的树干的横切面图、能够凸现环境影响树木生长的完整年轮图、记录纸等。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学规程》,按照《鄂托克旗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落实 “让我们一起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努力打造“导学型”高效课堂,以强化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口,突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师业务水*”两大重点,弘扬孝德文化,扎实开展学校文化和“三风”建设工作,做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的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大部分学生*时在科学学*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等。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显微镜下的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我们的地球”主要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 “物质在变化”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探索宇宙”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四、教学基本目标

  ㈠科学探究

  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㈡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㈢科学知识

  获得有关“显微镜下的世界”、“地球和宇宙”、“物质的变化”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五、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六、教学措施

  ㈠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㈡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㈢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㈣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㈤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㈥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㈦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㈧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㈨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㈩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5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同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微小的生物》、《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太阳、地球和月亮》、《生物与环境》、《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物体与物体的运动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借助学生不断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微小的生物》单元引导学生从耳熟能详的病毒、细菌和真菌开始,认识一些微生物,从微观处揭示生命世界的奥秘,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姿多彩。将馒头发霉、食品变质等自然现象与微生物的生命繁殖活动结合起来,理解自然事物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物质的变化》单元在学生了解常见物体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多样变化进行观察、实验,用辨证和联系的观点看待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物质的运动,通过对运动与静止现象的观察、探究、搜集整理信息等活动,理解静止与运动相对性的道理,《太阳、地球和月亮》认识白天黑夜产生的原因,四级的更替日食和月食的产生让你产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产生探究问题的意识,《生物与环境》环境可以改变生物,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从而保护环境。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

  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注意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二)知识目标

  1、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中的一类。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

  3、观察生活中运动静止相对性的事例,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表示距离和实践的关系,直到物体运动需要的位置、方向和快慢等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3、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如微生物世界,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病毒与生命健康、物质的运动等。探究水*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如根据发霉馒头的外部表象,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四、难点

  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基本教学措施

  1、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六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

  2、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上网查与资料,搜集图片、报刊等。

  3、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6

  一、班级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两个班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第三单元能量 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

  三、教育目标

  (一) 科学探究

  1.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2.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3.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一)把握这部分学生科学学*的特点,因势利导。

  (二)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三)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四)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六、学生学*兴趣的培养

  (一)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欲望。

  (三)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七、教学进度安排:

  一月:期末考试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7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对科学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科学课程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本学期将继续和同学们在科学的学*上更加努力。六年级的学生具有更多的独立思想,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心,使科学课程更加有吸引力,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兴趣,喜欢提问题,科学课程根据学生兴趣,联系生活,使科学有了更大的吸引力。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整体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由于生活*惯的差异,有些同学的科学知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不强,很多学生没有多少机会接触大自然,可是学生自身的特点,使得学生更加愿意接触科学,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科学是小学阶段科学的最后一册,包括了五个单元,共23课,从人的发展,地球,宇宙等方面探讨科学的奥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从不同的科学角度出发,重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学*,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学*,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作出解释。

  四、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认真备课,结合新课标要求,将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的特点,用一种探究和轻松的氛围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3、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分组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自己得出结论并找出实验结果,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目标:

  1、通过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实验现象或结果得出结论,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走进科学、运用科学,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的行为*惯。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找到科学的方法,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

  3、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了解自然,了解科学,将课本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提高对科学和环境的认识。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8

  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它对于激发儿童的科学志趣,培养儿童的科学能力,提高儿童的科学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以下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加强观察和实验,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二、目标、措施

  1、加大实验教学力度

  伴随着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师训计划课题的开展,我校的实验教学也加大了力度,根据新的配备标准补充了仪器,保证了科学课的充分开展,在教学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切实把精力放在指导实验教学研究上。

  2、扎实开展实验教学

  《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教育要真正作到面向全体,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学*机会。实验教学在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期初,实验教学领导小组根据教研中心的配档要求,制定合理的实验教学配档标准,实验教师要严格按照配档要求组织好实验教学。教学过程中学校定期组织实验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活动,组织举行实验教学公开课,经验交流、技术培训等教研活动。抓好实验的备课,课前仪器准备和实验,课堂实验组织与实施、课后反思四个环节,不断优化实验教学。根据教学要求填好实验通知单和实验教学记录,保证实验的开出率,实验教师要明确几种类型实验的基本要求:(1)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目的明确、准备充分、重点突出、操作规范、准备安全(2)学生分组实验:A准备阶段:制定实验计划;B实验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正确操作,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了解实验反馈和动态,检查实验效果;C总结阶段写出实验报告,整理仪器,课外实验加强引导,提高兴趣。

  3、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结合新教材的内容,任课教师在实验课前要填好实验通知单,送交仪器室,实验教师协助任课教师配备仪器,器材和药品。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师根据实验课的配档,充分利用好实验器材,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开放的空间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不断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同时,实验教师要提高组织实验教学能力,让学生养成实验完毕后整理,清点,清洁回放原处的良好的实验*惯,注意适时地渗透德育教育。分管领导定期对实验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检查督导,了解学生的实验技能,促进实验教学的有效发展,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本学期我们将以此为方针,保证实验教学工作开展得顺利完善!

课题所需器材
声音的产生烧杯、水槽、气球、玻璃棒、鼓、音叉
谁能传播声音水槽、塑料袋、闹钟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9

  一、教材分析

  大象版科学主要以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教材的主线,根据探究过程依次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六组,称为“探究过程能力”,在强调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探究活动的选择上,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强调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开设“问题银行”,使学生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科学品质;配有“小科学家记录本”,培养学生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在表现形式上,充分考虑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利用游戏、卡通、故事、童话、谜语、诗歌、连环画、科幻作品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特别是重视渗透环境教育的思想,使学生从小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六年级上册包括五个单元的学*内容。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第三单元:大家动手做乐器;第四单元:登上健康快车;第五单元:我们所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

  二、教学目标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我所任教的六年级学生整体学**惯较差,第一节课便主动坦言从来都不喜欢科学。他们普遍*惯于死学硬记,*惯于被老师牵着走,很少主动去观察身边的一节并去产生疑问并思考或实验从而获取知识更不用说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 植物角里的科学

  植物角里的科科学问题 1课时

  在实验中探秘 1课时

  研究仍在继续 1课时

  第二单元 让生活充满阳光

  让生活充满阳光 1课时

  探寻光的路线 1课时

  把光请进来 1课时

  我的“阳光小屋 1课时

  第三单元 大家动手做乐器

  奇思妙想————设计篇 2课时

  心灵手巧————制作篇 2课时

  精彩纷呈————展示篇 2课时

  第四单元 登上健康快车

  我给健康下“定义” 1课时

  登上健康快车 1课时

  健康大本营 1课时

  第五单元 我们所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

  案例分析:对蚯蚓的探究 1课时

  难忘的科学探究过程 1课时

  总复*1课时

  考查 1课时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0

  一、教学进度

  第二至三周(6课时)第1、2、3课

  第四至五周(6课时) 第4、5、6课

  第六至八周(6课时) 第7课、专题研究:植物栽培、繁殖新技术

  第九至十周(6课时) 第8、9、10课

  第十一至十二周(6课时)第11、12、13课

  第十三至十四周(6课时)专题研究:能量转换装置;第14、15课

  第十五至十六周(6课时)第16、17课;专题研究:能源问题研究

  第十七至十八周(6课时)第18、19、20课

  第十九至二十周(6课时)专题研究:开发太阳系的计划;第21、

  22课;期末复*

  二、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 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四、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一班的学生不如二班发言积极,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五、教材内容简析

  本册共分五个单元,共22课。

  第一单元 丰富多采的生命世界:作为本册教材的第一个单元,选取了学生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生命世界的内容作为开始。在学生经历了探究有关动植物形态、*性、生殖等方面特征的过程后,本单元将引领学生综合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和能力,通过观察、调查、资料收集等活动,展览、实验、绘制关系图等设计活动,以及记录、交流、制作等活动对生命世界的构成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声、光、电、磁等现象以及学*了常见的力、力与运动、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

  识生活中的能量,并为后面进一步研究能源奠定基础。该单元以能量为核心,整合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和地球宇宙世界中的相关内容,从系统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能量,认识多种形式的能量探究能量的转化和控制。

  第三单元 宝贵的能源: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能量的各种形式、探究了能量的转化和控制之后,为继续研究能量的来源设计的。该单元以能源为线索,通过分析能量的来源体现了“结构与系统”这一组统一概念。

  第四单元 太阳家族: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了生命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世界的能量转换以后,继续研究地球宇宙世界的“结构与系统”通过对太阳系的解秘,来了解太阳系的结构。

  第五单元海洋资源:在充分关注生命世界的多样性及其与能量和能源的关系基础上,“海洋资源”作为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再次从系统的角度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查阅资料、讨论和举办展示会等多种形式,了解各种类型的海洋资源,探究海洋资源的利用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

  六、基本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1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组成:《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从知识覆盖面上,覆盖了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物质世界三大领域。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是在学生学*了常见的动物、植物、人体这些生命体的一些同共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在这一单元里,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查阅资料了解,亲自动手实验接触微生物,使他们在研究神秘的微生物世界的同时,发现秘密,掌握规律,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也是我们人类生息繁衍的惟一场所。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万年,自从人类文明的出现,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本单元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孩子们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依次研究地球的外部形状、表面地貌、内部结构,以及长期以来地表的变迁情况。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本单元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物质的变化”范畴,教材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本单元是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天空中星体”的内容标准来建构的,让孩子们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孩子们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问题,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本单元首先是通过问题与探究方法的关联,引导出“提出假设”也是探究问题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其次通过对实验的定义介绍了实验的两种基本类型: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由于实验是一种综合的探究技能,因而,我们对学生的教学要求,既包括体现实验自身特点的'最基本的方面,即实验的类型、因果假设、实验中的条件与单变量控制,还包括学生能够按照实验的基本步骤从事实验活动。

  二、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成为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设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尽可能用表现性目标表达需长期积累才可能实现的目标。

  2、科学老师充分认真地做好课前准备,包括自身对各方面知识的储备和对实验仪器的规范科学地操作、实验材料的制作,以及学生实验的课前准备、课中指导工作等。

  3、让探究成为科学课学*的主要方式。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

  4、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和使用网络、多媒体及仪器的使用,让学生原本较陌生的、枯燥单调的微生物教学变得生动、具体、有趣。

  5、因地制宜选取教学内容和开展教学活动。本套教材是面向全国编写的,但我国各地的教学资源和学校状况差异很大。为了使各个地区的科学课教学能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希望老师们充分利用当地教学资源实现教材编写的基本意图。在条件不能满足的学校,我们可以寻找替代品,把当地容易获得的相似物体作为观察对象,或者简化某些观察活动,积极开展适宜本地特点的科学学*活动。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三、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一班的学生不如二班发言积极,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四、教材内容简析

  本册共分五个单元,共22课。

  第一单元

  丰富多采的生命世界:作为本册教材的第一个单元,选取了学生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生命世界的内容作为开始。在学生经历了探究有关动植物形态、*性、生殖等方面特征的过程后,本单元将引领学生综合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和能力,通过观察、调查、资料收集等活动,展览、实验、绘制关系图等设计活动,以及记录、交流、制作等活动对生命世界的构成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声、光、电、磁等现象以及学*了常见的力、力与运动、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能量,并为后面进一步研究能源奠定基础。该单元以能量为核心,整合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和地球宇宙世界中的相关内容,从系统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能量,认识多种形式的能量探究能量的转化和控制。

  第三单元

  宝贵的能源: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能量的各种形式、探究了能量的转化和控制之后,为继续研究能量的来源设计的。该单元以能源为线索,通过分析能量的来源体现了“结构与系统”这一组统一概念。

  第四单元

  太阳家族: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了生命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世界的能量转换以后,继续研究地球宇宙世界的“结构与系统”通过对太阳系的解秘,来了解太阳系的结构。

  第五单元海洋资源:在充分关注生命世界的多样性及其与能量和能源的关系基础上,“海洋资源”作为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再次从系统的角度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查阅资料、讨论和举办展示会等多种形式,了解各种类型的海洋资源,探究海洋资源的利用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

  五、基本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3

  一、课时安排建议

  教科书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这是根据每周2课时安排的。我们浙江省科学课的开设已经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每周三课时,因此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保持弹性,在课时安排上可以采取下面的办法来解决:1、对典型的过程与方法活动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2、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开展单元性的评价活动;3、实现教科书中已设计的拓展性活动,或资料库中的拓展性活动。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为此每个单元安排3节左右的机动课时是适宜的,也是可操作的。

  第一周:始业教育

  第二周: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1、使用工具 2、杠杆的科学

  第三周: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4、轮轴的秘密 5、定滑轮和动滑轮

  第四周:6、滑轮组 7、斜面的作用

  第五周: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第七周:第而单元形状与结构 1、抵抗弯曲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第八周:3、拱形的力量 4、找拱形 5、做框架

  第九周:6、建高塔 7、桥的形状和结构

  第十周:8、用纸造一座“桥”

  第十一周:第三单元能量 1、电和磁 2、电磁铁

  第十二周:3、电磁铁的磁力(一) 4、电磁铁的磁力(二) 5、神奇的小电动机

  第十三周:6、电能和能量7、电能从哪里来

  第十四周:8、能量与太阳

  第十五周: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1、校园生物大搜索 2、校园生物分布图

  第十六周:3、多种多样的植物 4、种类繁多的动物

  第十七周:5、相貌各异的我们 6、原来是相关联的

  第十八周:7、谁选择了它们 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第十九、二十周:复*

  二、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在“工具和机械”单元里,学生要学*选择使用工具并体会它们的作用,研究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和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通过研究认识工具和机械的功能和特点。

  在“形状与结构”单元里,学生要认识身边常见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状结构,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形状特点,探究怎样用纸做一座能承重的桥。通过研究认识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不同,能满足不同的需要。

  在“能量”单元里,学生要制作和研究电磁铁,探究玩具小电动机怎么会转动起来,研讨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化。通过研究初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知道电可以生磁,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了解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在“生物的多样性”单元里,学生要调查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给动植物分类,研究人的相貌差异,探究不同环境对生物种类和性状的影响。通过研究知道生物种类和差别是多种多样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知道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在本册的学*中,学生要做很多的实验和制作,要继续学*对比实验的技能,识别和控制变量。要进行细致的观察,要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生物。

  在本册学*中,学生会体验到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巨大的影响,是怎样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的,形成积极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在更高水*上增强环保意识和热爱生命的意识。获得美的体验,感受到建筑的形状结构之美,地球家园生物多样性之美。

  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能力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仍要借助于直观形象的支撑,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经过三年科学课的学*,已经积累了一些基本的探究学*的方法,有了初步的过程与方法意识和能力。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他们在本册的探究学*中应该更主动一些,应该有更深入的思维参与。

  本册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大胆利用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物和现象进行有根据的推测,作出假设性解释。比如推测小电动机转动原因,煤的成因,根据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推测它们生活的环境等。

  2.指导学生认真收集数据,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如研究杠杆尺的实验,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

  3.本册中的很多内容适于动手操作,材料简单易得,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保证学生能真正地动起手来进行探究学*,这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

  4.建立能量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学生三年学*的积累上进行的,要注意充分利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梳理、提升,形成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

  三、主要材料清单

  “工具和机械”单元:常用的工具:螺丝刀、羊角锤、钳子、镊子、开瓶器等。实验装置和实验器材:杠杆尺、轮轴、滑轮、滑轮组、搭斜面的木板、测力计、钩码、铁架台。做小杆秤的材料:筷子、粗线、螺丝帽。做滑轮游戏的材料:长绳子和两根光滑的木棒。观察用的实物或图片:铁皮剪、理发剪、核桃夹、杆秤、木螺钉和铁螺钉等。

  “形状与结构”单元:做实验的材料:长、宽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长、厚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折纸梁和做拱形的纸,铁垫圈、完整的和剖开的乒乓球,塑料瓶。做框架的材料:筷子或塑料管、橡皮筋。搭吊桥的材料:瓦楞纸板和绳子。做纸桥的材料:旧报纸、胶带。观察用的材料:包装箱瓦楞纸板、塑料饮料瓶。

  “能量”单元:做电产生磁实验的器材: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指南针。做电磁铁实验的材料:多股绝缘导线、大铁钉、大头针、直径不同的塑料管、长短粗细不同的螺栓。研究电动机观察、实验器材:玩具小电动机、纸杯、橡筋圈、V形粗导线、铁丝支架、磁铁。手摇发电机、各种电池或电池图片。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考察校园生物器材:放大镜、小铲子等考察工具。做模拟实验的材料:不同形状的纸鱼,球形烧瓶、长颈玻璃瓶、温度计。鱼、鸟、兔的骨骼标本或图片。适合教学需要的各种动物、植物的图片或影像资料。人的部分相貌特征的不同性状图。

  四、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一)工具和机械

  到六年级时,学生们已经能够比较独立地进行一些探究活动。他们开始对一些问题进行具有挑战性的思考,能够选取自己认为可以进行的方式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开始有选择地利用观察、实验所获取的证据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解释。

  在本单元的整个学*过程中,学生们将有机会对各种简单机械进行实验,包括设计和制作一些简单装置,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加以解释,认识机械的各个部件,了解它们各自的功用,尝试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工具和机械。人们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机械。很多时候,工具和机械为我们赢得了时间和精力,帮助我们完成了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发明了更多的工具和机械,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人们在生活中是如何使用工具和机械的?它们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使用它们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既是本单元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的教学引领学生们所要经历的科学认识历程。

  通过本单元的8个主题活动,我们期望学生能真正动起手来,在实践中去体验、发现工具和机械的作用及其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器材的准备,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并做好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支持者。

  科学概念目标

  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惯地称为工具。 有的机械可以省力,有的机械不能省力但能发挥其他作用。不同的机械具有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功能。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机械。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进行研究各种机械作用的实验,收集能够解释机械作用的数据。 通过实验和收集数据,发现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分析解释。 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对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整理与分析。通过文字、图画和讨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工具和机械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能够将工具和机械的作用、安全与可靠性等与现实社会联系进来。 获得对各种机械功能的认识,以应付各种实际问题,并意识到工具和机械是随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形成积极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 认识到科学与技术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

  评价建议

  在单元教学结束的时候,建议对学生们的学*作一次单元评价。评价可以是多元的,学生们可以自己评价,同学间也可以相互评价,但这些评价都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评价内容建议从以下这些方面去考虑:

  1.“机械”及“简单机械”的概念,包括杠杆、轮轴、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斜面这几类简单机械的描述性概念。2.杠杆的原理、分类及运用。3.轮轴的原理及运用。4.定滑轮、动滑轮的原理及运用。5.滑轮组的原理及运用。6.斜面的原理及运用。7.观察分析自行车上一些简单机械的运用及原理。8.设计并开展测量实验、对比实验的情况,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并形成解释的能力。

  二)形状与结构

  物体,不管是天然存在的还是人工制造的,大多具有可见的形状和结构,它们以其形而显其身,千姿百态。它们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形状和结构呢?这其中蕴涵着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也反映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科技发展的水*。

  本单元所说的形状结构,是指能够承受一定外力作用,不会发生形状和大小改变的构造。学生在学*中要了解身边几种常见的结构,知道结构具有不同特点能满足不同的需要;发现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改变其承受力的大小;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提高探究兴趣,发展探究能力。

  学生在五年级时探究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其实,静止的物体也无不受到力的作用。本单元引领学生探究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发展他们对力的认识,知道力还有使物体形变甚至破坏的作用。

  本单元选取了几种最常见的形状结构,联系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究,最后进行综合和应用。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本单元学*的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教学材料简单易得,动手操作特点突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把制作和探究相结合,把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相结合,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科学概念目标

  柱、梁、拱形、框架等形状结构各有不同特点,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某些性能。 知道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是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了解圆顶形、球形等有与拱形相似的特点。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制作、预测和测试结构的承受力。 用简单材料独立探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用不同方式进行解释。 把探究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探究中既能大胆假设,又能小心求证。 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制作成果。 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对生活的影响。 懂得欣赏桥梁建筑形状和结构的美。

  评价建议

  1.评价学生是否认识学过的几种结构,知道厚度、形状怎样影响材料抗弯曲能力,知道拱形承重特点,知道加固框架的方法,知道什么样的物体稳定不容易倒。2.评价学生在制作纸横梁、拱形、框架结构过程中的能力和表现。3.评价学生在研究塑料瓶时表达的独立见解。4.组织学生评价设计制作的纸桥和设计制作的过程。5.评价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活动,动手动脑动口,乐于探究、不怕困难、与同学合作的表现。6.利用学生记录表,评价学生观察、实验、收集数据的表现。

  三、能量

  我们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和能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树枝摇曳、溪水潺潺是能量在“工作”,我们用火做饭、开灯照明是在进行能量转化。我们必须从食物中获取能量才能维持生命和进行活动,植物必须从阳光中获取能量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要靠吃植物或其他动物来取得能量维持生命,一切生物都依赖能量才能生存。

  儿童从生活中,从科学课学*中,对能量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已经在使用“能量”这个词。他们知道太阳的光和热是太阳能,知道食物能供给我们身体需要的能量,甚至知道电能、水能、风能。但是在儿童的头脑里还没有一个关于能量更一般意义的概念。

  能量概念是抽象的,我们能观察到的只是具体能量所产生的某种效应。本单元不是从抽象的定义出发来演绎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而是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电和磁为切入口逐步展开对能量的认识。先认识电可以转化成磁,制作电磁铁,观察玩具小电动机怎样转动起来,把电能变成机械能。然后以电能与其他能量的相互转化为中心,认识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及其相互转化。最后认识太阳能,了解我们现在使用的绝大部分能量都是来自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本单元安排两节课进行的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并制作“强力电磁铁”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过程充分展开、全班合作探究的活动。通过这个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更加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科学概念目标

  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 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池数量等有关。能量有多种形式,能相互转化,储存在一些物质中。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制作简单电磁铁,合作设计制作强力电磁铁。做通电导线能生磁的实验,改变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研究小电动机转动原理的实验。 经历一个完整的较深入的探究过程,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用分部分观察和整体观察的方法研究小电动机的构造。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性解释。 体会到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的重要性,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发展想象和解释的能力,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 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认同珍惜能源、节约能源的观点。

  评价建议

  1.评价学生是否认识电流产生磁性的现象,电磁铁的基本性质,能量的多种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是否了解玩具小电动机的构造,初步了解其转动的原理。2.评价学生在制作简单电磁铁、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过程中的能力和表现。3.评价学生在研究小电动机原理时表现的积极性和自主性。4.评价积极参与研究活动,能倾听、提问、共享研究成果的表现。5.利用学生记录表,评价学生观察、实验、收集数据达到的水*。

  四、生物的多样性

  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这样一种描述,没有人会产生怀疑。对于有着多次研究生物经历的六年级小学生来说也不例外。但是,地球上的生物到底有多少?人类怎样认识和对待庞大的生物家族成员?是什么导致了生物个体的种种差异?为什么现今人类如此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当我们将学生的视野引向生物多样性的时候,也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引发诸如此类的种种问题。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物种的多样性描述着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本单元所关注的是物种的多样性即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以及同一物种不同生物个体的多种多样。教科书共8课,包括引领学生认识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认识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认识生物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生活的环境的关系,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存在的意义。

  科学概念目标

  生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同种生物也会具有不同的个体性状。 生物不同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赖以生活的环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

  观察生物之间可辨识的不同特征。 依据不同目的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研究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利用图、表等方式整理记录调查资料。用实验的方法验证想法。 使用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 倾听他人的报告,用适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中获得美的体验,感受地球家园因生物多样而美丽。 关注周围生物所生活的环境,具有环保意识。 认同人类是生物家族中的一员,愿意与生物家族的其他成员和谐相处。体会到仔细观察常会有许多新发现,发展研究生物的兴趣。

  评价建议

  单元学*结束后,对学生的评价应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发展状况的描述;二是对本单元学*水*的描述。

  1.评价标准。本单元设定的教学目标。

  2.评价内容。

  在科学概念方面,重点评价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生物是多种多样的)的认识程度;对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生活环境关系的认识程度;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的理解程度。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关注学生观察辨识事物的能力;用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复杂事件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重点关注学生的环保意识及热爱生命的意识,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

  3.评价方法。

  (1)记录课堂上学生活动中的表现:课堂上相应的学*活动结束后,对于生物多样性、生物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之间关系以及生物多样性意义的描述;活动中学生观察区分生物特征的能力表现;活动中是否有运用分类的方法描述多种多样生物的意识,以及分类能力的水*表现;完成任务过程中与同伴的合作表现。

  (2)收集学生的记录单及学*的成果资料。

  各小组的区域调查记录表、区域生物分布图;全班校园生物分布图;个人收集和小组汇总的调查资料;各小组生物多样性意义研究成果报告;

  (3)单元测试或设计任务性作业。

  组织单元考试;对话式的任务性作业:用事例说明环境变化导致了生物的多种多样;操作式的任务性作业:提供给学生一筐繁杂的物品,让学生写文章描述这筐物品,以考查学生运用分类方法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等等。

  4.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要能真实描述学生的发展状态和学业水*。要综合学*过程中学生的学*表现和单元学*结束后的评测结果给学生整体上的评价。要关注不同学*型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特殊发展。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2、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3.学*使用酒精灯加热水,以及做弹力、摩擦力、热传导、热对流、根吸水、茎运输水分等实验,巩固对比实验方法,学*设计说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雨的模拟实验。

  4.学*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认识热的三中传递方式。

  5.动手能力:学*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通过讲述火箭的发明及我国现代火箭的发展,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指导学生认识热的三种形态及应用,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整体学*比较认真,对实验感兴趣,经过一年的科学学*,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五个单元,我们的食物、水、植物、空气、热,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应该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从知识内容分为五部分

  1、我们吃什么:从学生对食物的已有认识经验入手,带领学生遵循“整体感知---个体研究——综合整理”的认知程序,认识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及饮食与人的健康。(包括1、2、3、课)

  2、水里有什么:

  “溶解”单元是从观察溶解现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这个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并没有涉及分子的运动与分布等问题。“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问题实际上已经向着溶解度这一概念发展了,但是在这里主要还是想渗透溶解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物质溶解的多与少和很多因素有关,如压力、搅拌、温度等,溶解与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与慢”问题中,温度对溶解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从本质上与搅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过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增加物质与水的接触面(所谓咬碎)可以加快溶解。包括4、5、6、7课)

  3、植物身体:从学生对植物的已有认识经验入手,带领学生遵循“整体感知---个体研究——综合整理”的认知程序,认识植物的器官及作用,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包括8、9、10、11、12课)

  4、空气和水: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上升以及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包括13、14、15、16、17课)

  5、热传递:指导学生认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及应用。(包括18、19、20、21、22课)

  6、探究与实践: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和积极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

  四、本册教材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难点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实验安排

  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

  2.溶解。

  3.加快溶解的方法。

  4.除去水里的杂质。

  5.根的吸水实验。

  6.分离叶绿素。

  7.茎疏导水分。

  8.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9.气球的反冲实验。

  10.瓶吞鸡蛋。

  11.水流有力量。

  12.热传导。

  13.木屑在热运动水中的。

  14.探究不同物品是否会生热。

  15.不同物体的吸热本领。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5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学生对科学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情况分析:

  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风格各异的建筑、奇妙的人体、有序的生态系统、宇宙与航天技术、像科学家一样工作五个单元。

  三、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四、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风格各异的建筑,认识常见的建筑及其结构,建筑物的审美。

  2、奇妙的人体,认识人体的组成,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认识生理发育的过程,向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的故事,教育他们向科学家那样工作。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第一周~第四周)

  第二单元(第五周~第七周)

  第三单元(第九周~第十周)

  第四单元(第十周~第十三周)

  第五单元(第十四周~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复*、期末评价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5篇扩展阅读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5篇(扩展1)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3篇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有的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1、《工具和机械》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2、《形状和结构》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3、《能量》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4、《生物的多样性》单元让学生知道生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四、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大胆利用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物和现象进行有根据的推测,作出假设性解释。比如推测小电动机转动原因,煤的成因,根据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推测它们生活的环境等。

  2.指导学生认真收集数据,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如研究杠杆尺的实验,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

  3.本册中的很多内容适于动手操作,材料简单易得,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保证学生能真正地动起手来进行探究学*,这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

  4.建立能量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学生三年学*的积累上进行的,要注意充分利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梳理、提升,形成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

  五、教学措施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六、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进度表:

  周次

  具体时间

  课时

  教 学 内 容

  1

  9.1-9.4

  1

  始业教育

  2

  9.5-9.11

  3

  使用工具杠杆的科学

  3

  9.12-9.18

  3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轮轴的秘密

  4

  9.19-9.25

  3

  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组练*

  5

  9.26-9.30

  3

  斜面的作用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练*

  6

  10.1-10.7

  3

  国庆假期

  7

  10.8-10.16

  3

  抵抗弯曲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拱形的力量

  8

  10.17-10.23

  3

  找拱形练*课外延伸

  9

  10.24-10.30

  3

  做框架建高塔机动

  10

  10.31-11.6

  3

  桥的形状和结构用纸造一座“桥”

  11

  11.7-11.13

  3

  复*第二单元

  12

  11.14-11.20

  3

  期中复*知识回顾期中检测机动1课时

  13

  11.21-11.27

  3

  电和磁电磁铁电磁铁的磁力(一)

  14

  11.28-12.4

  3

  电磁铁的磁力(二)练*、神奇的小电动机

  15

  12.5-12.11

  3

  电能和能量电能从哪里来能量与太阳

  16

  12.12-12.18

  3

  练*复*第三单元校园生物大搜索

  17

  12.19-12.25

  3

  校园生物分布图多种多样的植物 种类繁多的动物

  18

  12.26-12.31

  3

  相貌各异的我们 原来是相关联的谁选择了它们

  19

  1.1-1.8

  3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练*复*第三单元

  20

  1.9-1.15

  3

  复*期末考试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学生发言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

  1、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2、以改革学生的学*方式为重点;

  3、充分反映我国小学自然改革的成果,并积极融入世界科学教育改革的精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上说法是我们在教学中的指导思想。全册教材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尽管各个单元的学*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

  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能量

  本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三、素质教育目标与任务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1

  9.03-9.07

  始业教育1、使用工具2、杠杆的科学

  3

  2

  9.10-9.14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4、轮轴的秘密

  复*

  3

  3

  9.17-9.21

  5、定滑轮和动滑轮6、滑轮组练*

  3

  4

  9.24-9.28

  7、斜面的作用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练*

  3

  5

  10.01-10.06

  国庆假期

  6

  10.08-10.12

  1、抵抗弯曲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3、拱形的力量

  3

  7

  10.15-10.19

  4、找拱形练*课外延伸

  3

  8

  10.22-10.26

  5、做框架6、建高塔

  3

  9

  10.29-11.02

  7、桥的形状和结构8、用纸造一座“桥”

  复*第二单元

  3

  10

  11.05-11.09

  期中复*知识回顾期中检测机动1课时

  3

  11

  11.12-11.16

  1、电和磁2、电磁铁3、电磁铁的磁力(一)

  3

  12

  11.19-11.23

  4、电磁铁的磁力(二)练*

  5、神奇的小电动机

  3

  13

  11.26-11.30

  6、电能和能量7、电能从哪里来

  8、能量与太阳

  3

  14

  12.03-12.07

  练*复*第三单元1、校园生物大搜索

  3

  15

  12.10-12.14

  2、校园生物分布图3、多种多样的植物练*

  3

  16

  12.17-12.21

  4、种类繁多的动物5、相貌各异的我们练*

  3

  17

  12.24-12.28

  6、原来是相关联的7、谁选择了它们

  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3

  18

  12.31-1.04

  复*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测试概念梳理

  3

  19

  1.07-1.11

  复*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测试复*第二单元

  3

  20

  1.14-1.18

  第二单元测试复*第三单元第三单元测试

  3

  21

  1.21-1.25

  总复*

  3

  22

  1.28-2.01

  期末测试

  1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3

  一、基本情况分析六年级共有教学班4个,学生260多人。我教四个教学班。他们通过*六年的学*,对自然事物有了一些了解,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本册教材共32课,分四个单元。1、工具和机械的知识,包括1---8课,使学生知道,怎么样使用工具,杠杆、轮轴、斜面、滑轮等机械的认识及作用的研究。2、形状与结构知识,包括1---8课,让学生知道怎样建筐架、建高塔、找拱形。探究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3、能量知识,包括电和磁的知识。认识电磁铁及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1---8课,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等。1、通过引导学生做有关电和磁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使用工具,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2、指导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事实,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3、教育学生用联系、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认识和理解各种自然事物和现象。四、学生会做有关电和磁的实验。2、引导学生认识工具的选择和使用。3、教育学生用变化,运动,联系的眼光去认识事物。1、学*做电和磁的实验,观察其有关想象,概括其有关电磁磁力大小的规律。2、通过学*有关生物的知识,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周次课次教学内容课时第1周常规训练1课时工具和机械:1--2使用工具、杠杆的科学2课时第2周3--5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轮轴的秘密、定滑轮和动滑轮3课时第3周6--8滑轮组、斜面的作用、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3课时第4周机动第一单元复*3课时第5周形状与结构:1--3抵抗弯曲、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拱形的力量3课时第6周4--6找拱形、做筐架、建高塔3课时第7周7--8桥的形状和结构、用纸造一座“桥”3课时第8周机动第二单元复*3课时第9周能量:1--3电和磁、电磁铁、电磁铁的磁力(一)3课时第10周4--6电磁铁的磁力(二)、神奇的小电动机、电能和能量3课时第11周7--8电能从哪里来、能量与太阳3课时第12周机动第三单元复*3课时第13周生物的多样性:1--3校园生物大搜索、校园生物分布图、多种多样的植物3课时第14周4--6种类繁多的动物、相貌各异的我们、原来是相互关联的3课时第15周7--8谁选择了它们、生物多样性的意义3课时第16周机动第四单元复*3课时17—20周复*12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5篇(扩展2)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6篇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

  一、课时安排建议

  教科书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这是根据每周2课时安排的。我们浙江省科学课的开设已经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每周三课时,因此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保持弹性,在课时安排上可以采取下面的办法来解决:1、对典型的过程与方法活动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2、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开展单元性的评价活动;3、实现教科书中已设计的拓展性活动,或资料库中的拓展性活动。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为此每个单元安排3节左右的机动课时是适宜的,也是可操作的。

  第一周:始业教育

  第二周: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1、使用工具 2、杠杆的科学

  第三周: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4、轮轴的秘密 5、定滑轮和动滑轮

  第四周:6、滑轮组 7、斜面的作用

  第五周: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第七周:第而单元形状与结构 1、抵抗弯曲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第八周:3、拱形的力量 4、找拱形 5、做框架

  第九周:6、建高塔 7、桥的形状和结构

  第十周:8、用纸造一座“桥”

  第十一周:第三单元能量 1、电和磁 2、电磁铁

  第十二周:3、电磁铁的磁力(一) 4、电磁铁的磁力(二) 5、神奇的小电动机

  第十三周:6、电能和能量7、电能从哪里来

  第十四周:8、能量与太阳

  第十五周: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1、校园生物大搜索 2、校园生物分布图

  第十六周:3、多种多样的植物 4、种类繁多的动物

  第十七周:5、相貌各异的我们 6、原来是相关联的

  第十八周:7、谁选择了它们 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第十九、二十周:复*

  二、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在“工具和机械”单元里,学生要学*选择使用工具并体会它们的作用,研究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和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通过研究认识工具和机械的功能和特点。

  在“形状与结构”单元里,学生要认识身边常见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状结构,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形状特点,探究怎样用纸做一座能承重的桥。通过研究认识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不同,能满足不同的需要。

  在“能量”单元里,学生要制作和研究电磁铁,探究玩具小电动机怎么会转动起来,研讨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化。通过研究初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知道电可以生磁,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了解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在“生物的多样性”单元里,学生要调查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给动植物分类,研究人的相貌差异,探究不同环境对生物种类和性状的影响。通过研究知道生物种类和差别是多种多样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知道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在本册的学*中,学生要做很多的实验和制作,要继续学*对比实验的技能,识别和控制变量。要进行细致的观察,要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生物。

  在本册学*中,学生会体验到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巨大的影响,是怎样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的,形成积极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在更高水*上增强环保意识和热爱生命的意识。获得美的体验,感受到建筑的形状结构之美,地球家园生物多样性之美。

  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能力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仍要借助于直观形象的支撑,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经过三年科学课的学*,已经积累了一些基本的探究学*的方法,有了初步的过程与方法意识和能力。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他们在本册的探究学*中应该更主动一些,应该有更深入的思维参与。

  本册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大胆利用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物和现象进行有根据的推测,作出假设性解释。比如推测小电动机转动原因,煤的成因,根据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推测它们生活的环境等。

  2.指导学生认真收集数据,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如研究杠杆尺的实验,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

  3.本册中的很多内容适于动手操作,材料简单易得,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保证学生能真正地动起手来进行探究学*,这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

  4.建立能量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学生三年学*的积累上进行的,要注意充分利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梳理、提升,形成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

  三、主要材料清单

  “工具和机械”单元:常用的工具:螺丝刀、羊角锤、钳子、镊子、开瓶器等。实验装置和实验器材:杠杆尺、轮轴、滑轮、滑轮组、搭斜面的木板、测力计、钩码、铁架台。做小杆秤的材料:筷子、粗线、螺丝帽。做滑轮游戏的材料:长绳子和两根光滑的木棒。观察用的实物或图片:铁皮剪、理发剪、核桃夹、杆秤、木螺钉和铁螺钉等。

  “形状与结构”单元:做实验的材料:长、宽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长、厚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折纸梁和做拱形的纸,铁垫圈、完整的和剖开的乒乓球,塑料瓶。做框架的材料:筷子或塑料管、橡皮筋。搭吊桥的材料:瓦楞纸板和绳子。做纸桥的材料:旧报纸、胶带。观察用的材料:包装箱瓦楞纸板、塑料饮料瓶。

  “能量”单元:做电产生磁实验的器材: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指南针。做电磁铁实验的材料:多股绝缘导线、大铁钉、大头针、直径不同的塑料管、长短粗细不同的螺栓。研究电动机观察、实验器材:玩具小电动机、纸杯、橡筋圈、V形粗导线、铁丝支架、磁铁。手摇发电机、各种电池或电池图片。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考察校园生物器材:放大镜、小铲子等考察工具。做模拟实验的材料:不同形状的纸鱼,球形烧瓶、长颈玻璃瓶、温度计。鱼、鸟、兔的骨骼标本或图片。适合教学需要的各种动物、植物的图片或影像资料。人的部分相貌特征的不同性状图。

  四、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一)工具和机械

  到六年级时,学生们已经能够比较独立地进行一些探究活动。他们开始对一些问题进行具有挑战性的思考,能够选取自己认为可以进行的方式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开始有选择地利用观察、实验所获取的证据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解释。

  在本单元的整个学*过程中,学生们将有机会对各种简单机械进行实验,包括设计和制作一些简单装置,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加以解释,认识机械的各个部件,了解它们各自的功用,尝试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工具和机械。人们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机械。很多时候,工具和机械为我们赢得了时间和精力,帮助我们完成了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发明了更多的工具和机械,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人们在生活中是如何使用工具和机械的?它们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使用它们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既是本单元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的教学引领学生们所要经历的科学认识历程。

  通过本单元的8个主题活动,我们期望学生能真正动起手来,在实践中去体验、发现工具和机械的作用及其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器材的准备,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并做好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支持者。

  科学概念目标

  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惯地称为工具。 有的机械可以省力,有的机械不能省力但能发挥其他作用。不同的机械具有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功能。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机械。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进行研究各种机械作用的实验,收集能够解释机械作用的数据。 通过实验和收集数据,发现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分析解释。 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对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整理与分析。通过文字、图画和讨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工具和机械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能够将工具和机械的作用、安全与可靠性等与现实社会联系进来。 获得对各种机械功能的认识,以应付各种实际问题,并意识到工具和机械是随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形成积极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 认识到科学与技术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

  评价建议

  在单元教学结束的时候,建议对学生们的学*作一次单元评价。评价可以是多元的,学生们可以自己评价,同学间也可以相互评价,但这些评价都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评价内容建议从以下这些方面去考虑:

  1.“机械”及“简单机械”的概念,包括杠杆、轮轴、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斜面这几类简单机械的描述性概念。2.杠杆的原理、分类及运用。3.轮轴的原理及运用。4.定滑轮、动滑轮的原理及运用。5.滑轮组的原理及运用。6.斜面的原理及运用。7.观察分析自行车上一些简单机械的运用及原理。8.设计并开展测量实验、对比实验的情况,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并形成解释的能力。

  二)形状与结构

  物体,不管是天然存在的还是人工制造的,大多具有可见的形状和结构,它们以其形而显其身,千姿百态。它们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形状和结构呢?这其中蕴涵着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也反映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科技发展的水*。

  本单元所说的形状结构,是指能够承受一定外力作用,不会发生形状和大小改变的构造。学生在学*中要了解身边几种常见的结构,知道结构具有不同特点能满足不同的需要;发现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改变其承受力的大小;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提高探究兴趣,发展探究能力。

  学生在五年级时探究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其实,静止的物体也无不受到力的作用。本单元引领学生探究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发展他们对力的认识,知道力还有使物体形变甚至破坏的作用。

  本单元选取了几种最常见的形状结构,联系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究,最后进行综合和应用。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本单元学*的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教学材料简单易得,动手操作特点突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把制作和探究相结合,把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相结合,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科学概念目标

  柱、梁、拱形、框架等形状结构各有不同特点,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某些性能。 知道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是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了解圆顶形、球形等有与拱形相似的特点。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制作、预测和测试结构的承受力。 用简单材料独立探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用不同方式进行解释。 把探究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探究中既能大胆假设,又能小心求证。 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制作成果。 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对生活的影响。 懂得欣赏桥梁建筑形状和结构的美。

  评价建议

  1.评价学生是否认识学过的几种结构,知道厚度、形状怎样影响材料抗弯曲能力,知道拱形承重特点,知道加固框架的方法,知道什么样的物体稳定不容易倒。2.评价学生在制作纸横梁、拱形、框架结构过程中的能力和表现。3.评价学生在研究塑料瓶时表达的独立见解。4.组织学生评价设计制作的纸桥和设计制作的过程。5.评价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活动,动手动脑动口,乐于探究、不怕困难、与同学合作的表现。6.利用学生记录表,评价学生观察、实验、收集数据的表现。

  三、能量

  我们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和能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树枝摇曳、溪水潺潺是能量在“工作”,我们用火做饭、开灯照明是在进行能量转化。我们必须从食物中获取能量才能维持生命和进行活动,植物必须从阳光中获取能量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要靠吃植物或其他动物来取得能量维持生命,一切生物都依赖能量才能生存。

  儿童从生活中,从科学课学*中,对能量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已经在使用“能量”这个词。他们知道太阳的光和热是太阳能,知道食物能供给我们身体需要的能量,甚至知道电能、水能、风能。但是在儿童的头脑里还没有一个关于能量更一般意义的概念。

  能量概念是抽象的,我们能观察到的只是具体能量所产生的某种效应。本单元不是从抽象的定义出发来演绎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而是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电和磁为切入口逐步展开对能量的认识。先认识电可以转化成磁,制作电磁铁,观察玩具小电动机怎样转动起来,把电能变成机械能。然后以电能与其他能量的相互转化为中心,认识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及其相互转化。最后认识太阳能,了解我们现在使用的绝大部分能量都是来自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本单元安排两节课进行的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并制作“强力电磁铁”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过程充分展开、全班合作探究的活动。通过这个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更加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科学概念目标

  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 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池数量等有关。能量有多种形式,能相互转化,储存在一些物质中。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制作简单电磁铁,合作设计制作强力电磁铁。做通电导线能生磁的实验,改变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研究小电动机转动原理的实验。 经历一个完整的较深入的探究过程,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用分部分观察和整体观察的方法研究小电动机的构造。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性解释。 体会到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的重要性,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发展想象和解释的能力,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 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认同珍惜能源、节约能源的观点。

  评价建议

  1.评价学生是否认识电流产生磁性的现象,电磁铁的基本性质,能量的多种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是否了解玩具小电动机的构造,初步了解其转动的原理。2.评价学生在制作简单电磁铁、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过程中的能力和表现。3.评价学生在研究小电动机原理时表现的积极性和自主性。4.评价积极参与研究活动,能倾听、提问、共享研究成果的表现。5.利用学生记录表,评价学生观察、实验、收集数据达到的水*。

  四、生物的多样性

  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这样一种描述,没有人会产生怀疑。对于有着多次研究生物经历的六年级小学生来说也不例外。但是,地球上的生物到底有多少?人类怎样认识和对待庞大的生物家族成员?是什么导致了生物个体的种种差异?为什么现今人类如此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当我们将学生的视野引向生物多样性的时候,也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引发诸如此类的种种问题。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物种的多样性描述着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本单元所关注的是物种的多样性即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以及同一物种不同生物个体的多种多样。教科书共8课,包括引领学生认识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认识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认识生物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生活的环境的关系,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存在的意义。

  科学概念目标

  生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同种生物也会具有不同的个体性状。 生物不同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赖以生活的环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

  观察生物之间可辨识的不同特征。 依据不同目的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研究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利用图、表等方式整理记录调查资料。用实验的方法验证想法。 使用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 倾听他人的报告,用适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中获得美的体验,感受地球家园因生物多样而美丽。 关注周围生物所生活的环境,具有环保意识。 认同人类是生物家族中的一员,愿意与生物家族的其他成员和谐相处。体会到仔细观察常会有许多新发现,发展研究生物的兴趣。

  评价建议

  单元学*结束后,对学生的评价应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发展状况的描述;二是对本单元学*水*的描述。

  1.评价标准。本单元设定的教学目标。

  2.评价内容。

  在科学概念方面,重点评价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生物是多种多样的)的认识程度;对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生活环境关系的认识程度;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的理解程度。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关注学生观察辨识事物的能力;用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复杂事件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重点关注学生的环保意识及热爱生命的意识,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

  3.评价方法

  (1)记录课堂上学生活动中的表现:课堂上相应的学*活动结束后,对于生物多样性、生物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之间关系以及生物多样性意义的描述;活动中学生观察区分生物特征的能力表现;活动中是否有运用分类的方法描述多种多样生物的意识,以及分类能力的水*表现;完成任务过程中与同伴的合作表现。

  (2)收集学生的记录单及学*的成果资料。

  各小组的区域调查记录表、区域生物分布图;全班校园生物分布图;个人收集和小组汇总的调查资料;各小组生物多样性意义研究成果报告;

  (3)单元测试或设计任务性作业。

  组织单元考试;对话式的任务性作业:用事例说明环境变化导致了生物的多种多样;操作式的任务性作业:提供给学生一筐繁杂的物品,让学生写文章描述这筐物品,以考查学生运用分类方法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等等。

  4.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要能真实描述学生的发展状态和学业水*。要综合学*过程中学生的学*表现和单元学*结束后的评测结果给学生整体上的评价。要关注不同学*型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特殊发展。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2

  一、课时安排建议

  教科书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这是根据每周2课时安排的。我们浙江省科学课的开设已经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每周三课时,因此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保持弹性,在课时安排上可以采取下面的办法来解决:1、对典型的过程与方法活动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2、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开展单元性的评价活动;3、实现教科书中已设计的拓展性活动,或资料库中的拓展性活动。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为此每个单元安排3节左右的机动课时是适宜的,也是可操作的。

  第一周:始业教育

  第二周: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1、使用工具 2、杠杆的科学

  第三周: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4、轮轴的秘密 5、定滑轮和动滑轮

  第四周:6、滑轮组 7、斜面的作用

  第五周: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第七周:第而单元形状与结构 1、抵抗弯曲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第八周:3、拱形的力量 4、找拱形 5、做框架

  第九周:6、建高塔 7、桥的形状和结构

  第十周:8、用纸造一座“桥”

  第十一周:第三单元能量 1、电和磁 2、电磁铁

  第十二周:3、电磁铁的磁力(一) 4、电磁铁的磁力(二) 5、神奇的小电动机

  第十三周:6、电能和能量7、电能从哪里来

  第十四周:8、能量与太阳

  第十五周: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1、校园生物大搜索 2、校园生物分布图

  第十六周:3、多种多样的植物 4、种类繁多的动物

  第十七周:5、相貌各异的我们 6、原来是相关联的

  第十八周:7、谁选择了它们 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第十九、二十周:复*

  二、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在“工具和机械”单元里,学生要学*选择使用工具并体会它们的作用,研究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和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通过研究认识工具和机械的功能和特点。

  在“形状与结构”单元里,学生要认识身边常见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状结构,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形状特点,探究怎样用纸做一座能承重的桥。通过研究认识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不同,能满足不同的需要。

  在“能量”单元里,学生要制作和研究电磁铁,探究玩具小电动机怎么会转动起来,研讨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化。通过研究初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知道电可以生磁,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了解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在“生物的多样性”单元里,学生要调查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给动植物分类,研究人的相貌差异,探究不同环境对生物种类和性状的影响。通过研究知道生物种类和差别是多种多样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知道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在本册的学*中,学生要做很多的实验和制作,要继续学*对比实验的技能,识别和控制变量。要进行细致的观察,要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生物。

  在本册学*中,学生会体验到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巨大的影响,是怎样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的,形成积极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在更高水*上增强环保意识和热爱生命的意识。获得美的体验,感受到建筑的形状结构之美,地球家园生物多样性之美。

  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能力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仍要借助于直观形象的支撑,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经过三年科学课的学*,已经积累了一些基本的探究学*的方法,有了初步的过程与方法意识和能力。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他们在本册的探究学*中应该更主动一些,应该有更深入的思维参与。

  本册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大胆利用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物和现象进行有根据的推测,作出假设性解释。比如推测小电动机转动原因,煤的成因,根据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推测它们生活的环境等。

  2.指导学生认真收集数据,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如研究杠杆尺的实验,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

  3.本册中的很多内容适于动手操作,材料简单易得,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保证学生能真正地动起手来进行探究学*,这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

  4.建立能量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学生三年学*的积累上进行的,要注意充分利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梳理、提升,形成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

  三、主要材料清单

  “工具和机械”单元:常用的工具:螺丝刀、羊角锤、钳子、镊子、开瓶器等。实验装置和实验器材:杠杆尺、轮轴、滑轮、滑轮组、搭斜面的木板、测力计、钩码、铁架台。做小杆秤的材料:筷子、粗线、螺丝帽。做滑轮游戏的材料:长绳子和两根光滑的木棒。观察用的实物或图片:铁皮剪、理发剪、核桃夹、杆秤、木螺钉和铁螺钉等。

  “形状与结构”单元:做实验的材料:长、宽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长、厚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折纸梁和做拱形的纸,铁垫圈、完整的和剖开的乒乓球,塑料瓶。做框架的材料:筷子或塑料管、橡皮筋。搭吊桥的材料:瓦楞纸板和绳子。做纸桥的材料:旧报纸、胶带。观察用的材料:包装箱瓦楞纸板、塑料饮料瓶。

  “能量”单元:做电产生磁实验的器材: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指南针。做电磁铁实验的材料:多股绝缘导线、大铁钉、大头针、直径不同的塑料管、长短粗细不同的螺栓。研究电动机观察、实验器材:玩具小电动机、纸杯、橡筋圈、V形粗导线、铁丝支架、磁铁。手摇发电机、各种电池或电池图片。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考察校园生物器材:放大镜、小铲子等考察工具。做模拟实验的材料:不同形状的纸鱼,球形烧瓶、长颈玻璃瓶、温度计。鱼、鸟、兔的骨骼标本或图片。适合教学需要的各种动物、植物的图片或影像资料。人的部分相貌特征的不同性状图。

  四、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一)工具和机械

  到六年级时,学生们已经能够比较独立地进行一些探究活动。他们开始对一些问题进行具有挑战性的思考,能够选取自己认为可以进行的方式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开始有选择地利用观察、实验所获取的证据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解释。

  在本单元的整个学*过程中,学生们将有机会对各种简单机械进行实验,包括设计和制作一些简单装置,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加以解释,认识机械的各个部件,了解它们各自的功用,尝试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工具和机械。人们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机械。很多时候,工具和机械为我们赢得了时间和精力,帮助我们完成了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发明了更多的工具和机械,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人们在生活中是如何使用工具和机械的?它们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使用它们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既是本单元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的教学引领学生们所要经历的科学认识历程。

  通过本单元的8个主题活动,我们期望学生能真正动起手来,在实践中去体验、发现工具和机械的作用及其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器材的准备,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并做好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支持者。

  科学概念目标

  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惯地称为工具。 有的机械可以省力,有的机械不能省力但能发挥其他作用。不同的机械具有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功能。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机械。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进行研究各种机械作用的实验,收集能够解释机械作用的数据。 通过实验和收集数据,发现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分析解释。 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对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整理与分析。通过文字、图画和讨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工具和机械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能够将工具和机械的作用、安全与可靠性等与现实社会联系进来。 获得对各种机械功能的认识,以应付各种实际问题,并意识到工具和机械是随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形成积极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 认识到科学与技术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

  评价建议

  在单元教学结束的时候,建议对学生们的学*作一次单元评价。评价可以是多元的,学生们可以自己评价,同学间也可以相互评价,但这些评价都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评价内容建议从以下这些方面去考虑:

  1.“机械”及“简单机械”的概念,包括杠杆、轮轴、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斜面这几类简单机械的描述性概念。2.杠杆的原理、分类及运用。3.轮轴的原理及运用。4.定滑轮、动滑轮的原理及运用。5.滑轮组的原理及运用。6.斜面的原理及运用。7.观察分析自行车上一些简单机械的运用及原理。8.设计并开展测量实验、对比实验的情况,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并形成解释的能力。

  二)形状与结构

  物体,不管是天然存在的还是人工制造的,大多具有可见的形状和结构,它们以其形而显其身,千姿百态。它们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形状和结构呢?这其中蕴涵着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也反映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科技发展的水*。

  本单元所说的形状结构,是指能够承受一定外力作用,不会发生形状和大小改变的构造。学生在学*中要了解身边几种常见的结构,知道结构具有不同特点能满足不同的需要;发现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改变其承受力的大小;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提高探究兴趣,发展探究能力。

  学生在五年级时探究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其实,静止的物体也无不受到力的作用。本单元引领学生探究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发展他们对力的认识,知道力还有使物体形变甚至破坏的作用。

  本单元选取了几种最常见的形状结构,联系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究,最后进行综合和应用。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本单元学*的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教学材料简单易得,动手操作特点突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把制作和探究相结合,把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相结合,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科学概念目标

  柱、梁、拱形、框架等形状结构各有不同特点,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某些性能。 知道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是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了解圆顶形、球形等有与拱形相似的特点。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制作、预测和测试结构的承受力。 用简单材料独立探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用不同方式进行解释。 把探究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探究中既能大胆假设,又能小心求证。 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制作成果。 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对生活的影响。 懂得欣赏桥梁建筑形状和结构的美。

  评价建议

  1.评价学生是否认识学过的几种结构,知道厚度、形状怎样影响材料抗弯曲能力,知道拱形承重特点,知道加固框架的方法,知道什么样的物体稳定不容易倒。2.评价学生在制作纸横梁、拱形、框架结构过程中的能力和表现。3.评价学生在研究塑料瓶时表达的独立见解。4.组织学生评价设计制作的纸桥和设计制作的过程。5.评价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活动,动手动脑动口,乐于探究、不怕困难、与同学合作的表现。6.利用学生记录表,评价学生观察、实验、收集数据的表现。

  三、能量

  我们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和能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树枝摇曳、溪水潺潺是能量在“工作”,我们用火做饭、开灯照明是在进行能量转化。我们必须从食物中获取能量才能维持生命和进行活动,植物必须从阳光中获取能量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要靠吃植物或其他动物来取得能量维持生命,一切生物都依赖能量才能生存。

  儿童从生活中,从科学课学*中,对能量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已经在使用“能量”这个词。他们知道太阳的光和热是太阳能,知道食物能供给我们身体需要的能量,甚至知道电能、水能、风能。但是在儿童的头脑里还没有一个关于能量更一般意义的概念。

  能量概念是抽象的,我们能观察到的只是具体能量所产生的某种效应。本单元不是从抽象的定义出发来演绎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而是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电和磁为切入口逐步展开对能量的认识。先认识电可以转化成磁,制作电磁铁,观察玩具小电动机怎样转动起来,把电能变成机械能。然后以电能与其他能量的相互转化为中心,认识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及其相互转化。最后认识太阳能,了解我们现在使用的绝大部分能量都是来自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本单元安排两节课进行的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并制作“强力电磁铁”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过程充分展开、全班合作探究的活动。通过这个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更加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科学概念目标

  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 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池数量等有关。能量有多种形式,能相互转化,储存在一些物质中。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制作简单电磁铁,合作设计制作强力电磁铁。做通电导线能生磁的实验,改变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研究小电动机转动原理的实验。 经历一个完整的较深入的探究过程,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用分部分观察和整体观察的方法研究小电动机的构造。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性解释。 体会到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的重要性,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发展想象和解释的能力,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 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认同珍惜能源、节约能源的观点。

  评价建议

  1.评价学生是否认识电流产生磁性的现象,电磁铁的基本性质,能量的多种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是否了解玩具小电动机的构造,初步了解其转动的原理。2.评价学生在制作简单电磁铁、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过程中的能力和表现。3.评价学生在研究小电动机原理时表现的积极性和自主性。4.评价积极参与研究活动,能倾听、提问、共享研究成果的表现。5.利用学生记录表,评价学生观察、实验、收集数据达到的水*。

  四、生物的多样性

  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这样一种描述,没有人会产生怀疑。对于有着多次研究生物经历的六年级小学生来说也不例外。但是,地球上的生物到底有多少?人类怎样认识和对待庞大的生物家族成员?是什么导致了生物个体的种种差异?为什么现今人类如此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当我们将学生的视野引向生物多样性的`时候,也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引发诸如此类的种种问题。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物种的多样性描述着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本单元所关注的是物种的多样性即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以及同一物种不同生物个体的多种多样。教科书共8课,包括引领学生认识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认识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认识生物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生活的环境的关系,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存在的意义。

  科学概念目标

  生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同种生物也会具有不同的个体性状。 生物不同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赖以生活的环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

  观察生物之间可辨识的不同特征。 依据不同目的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研究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利用图、表等方式整理记录调查资料。用实验的方法验证想法。 使用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 倾听他人的报告,用适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中获得美的体验,感受地球家园因生物多样而美丽。 关注周围生物所生活的环境,具有环保意识。 认同人类是生物家族中的一员,愿意与生物家族的其他成员和谐相处。体会到仔细观察常会有许多新发现,发展研究生物的兴趣。

  评价建议

  单元学*结束后,对学生的评价应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发展状况的描述;二是对本单元学*水*的描述。

  1.评价标准。本单元设定的教学目标。

  2.评价内容。

  在科学概念方面,重点评价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生物是多种多样的)的认识程度;对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生活环境关系的认识程度;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的理解程度。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关注学生观察辨识事物的能力;用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复杂事件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重点关注学生的环保意识及热爱生命的意识,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

  3.评价方法

  (1)记录课堂上学生活动中的表现:课堂上相应的学*活动结束后,对于生物多样性、生物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之间关系以及生物多样性意义的描述;活动中学生观察区分生物特征的能力表现;活动中是否有运用分类的方法描述多种多样生物的意识,以及分类能力的水*表现;完成任务过程中与同伴的合作表现。

  (2)收集学生的记录单及学*的成果资料。

  各小组的区域调查记录表、区域生物分布图;全班校园生物分布图;个人收集和小组汇总的调查资料;各小组生物多样性意义研究成果报告;

  (3)单元测试或设计任务性作业。

  组织单元考试;对话式的任务性作业:用事例说明环境变化导致了生物的多种多样;操作式的任务性作业:提供给学生一筐繁杂的物品,让学生写文章描述这筐物品,以考查学生运用分类方法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等等。

  4.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要能真实描述学生的发展状态和学业水*。要综合学*过程中学生的学*表现和单元学*结束后的评测结果给学生整体上的评价。要关注不同学*型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特殊发展。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三、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一班的学生不如二班发言积极,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四、教材内容简析

  本册共分五个单元,共22课。

  第一单元

  丰富多采的生命世界:作为本册教材的第一个单元,选取了学生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生命世界的内容作为开始。在学生经历了探究有关动植物形态、*性、生殖等方面特征的过程后,本单元将引领学生综合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和能力,通过观察、调查、资料收集等活动,展览、实验、绘制关系图等设计活动,以及记录、交流、制作等活动对生命世界的构成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声、光、电、磁等现象以及学*了常见的力、力与运动、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能量,并为后面进一步研究能源奠定基础。该单元以能量为核心,整合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和地球宇宙世界中的相关内容,从系统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能量,认识多种形式的能量探究能量的转化和控制。

  第三单元

  宝贵的能源: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能量的各种形式、探究了能量的转化和控制之后,为继续研究能量的来源设计的。该单元以能源为线索,通过分析能量的'来源体现了“结构与系统”这一组统一概念。

  第四单元

  太阳家族: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了生命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世界的能量转换以后,继续研究地球宇宙世界的“结构与系统”通过对太阳系的解秘,来了解太阳系的结构。

  第五单元海洋资源:在充分关注生命世界的多样性及其与能量和能源的关系基础上,“海洋资源”作为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再次从系统的角度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查阅资料、讨论和举办展示会等多种形式,了解各种类型的海洋资源,探究海洋资源的利用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

  五、基本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4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教学班4个,学生260多人。我教四个教学班。他们通过*六年的学*,对自然事物有了一些了解,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32课,分四个单元。

  1、工具和机械的知识,包括1——8课,使学生知道,怎么样使用工具,杠杆、轮轴、斜面、滑轮等机械的认识及作用的研究。

  2、形状与结构知识,包括1——8课,让学生知道怎样建筐架、建高塔、找拱形。探究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3、能量知识,包括电和磁的知识。认识电磁铁及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1——8课,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等。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做有关电和磁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使用工具,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2、指导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事实,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教育学生用联系、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认识和理解各种自然事物和现象。

  四、教学重难点

  1、学生会做有关电和磁的实验。

  2、引导学生认识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3、教育学生用变化,运动,联系的眼光去认识事物。

  五、教学方法及措施

  1、学*做电和磁的实验,观察其有关想象,概括其有关电磁磁力大小的规律。

  2、通过学*有关生物的知识,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课次,教学内容,课时

  第1周

  常规训练

  1课时

  工具和机械:1——2

  使用工具、杠杆的科学

  2课时

  第2周3——5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轮轴的秘密、定滑轮和动滑轮

  3课时

  第3周6——8

  滑轮组、斜面的作用、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3课时

  第4周

  机动第一单元复*

  3课时

  第5周形状与结构:1——3

  抵抗弯曲、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拱形的力量

  3课时

  第6周4——6

  找拱形、做筐架、建高塔

  3课时

  第7周7——8

  桥的形状和结构、用纸造一座“桥”

  3课时

  第8周

  机动第二单元复*

  3课时

  第9周能量:1——3

  电和磁、电磁铁、电磁铁的磁力(一)

  3课时

  第10周4——6

  电磁铁的磁力(二)、神奇的小电动机、电能和能量

  3课时

  第11周7——8

  电能从哪里来、能量与太阳

  3课时

  第12周

  机动第三单元复*

  3课时

  第13周生物的多样性:1——3

  校园生物大搜索、校园生物分布图、多种多样的植物

  3课时

  第14周4——6

  种类繁多的动物、相貌各异的我们、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3课时

  第15周7——8

  谁选择了它们、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3课时

  第16周

  机动第四单元复*

  3课时17—20周复*12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5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教学六(三)、六(四)班的科学教学。

  1、纪律、学*状况方面:六(四)班的纪律较好,课堂上注意力较集中,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作业基本上能认真完成。而六(三)班学生好玩,上课容易走神,作业部分学生能端正地完成,学生的成绩较*均,尖子生不多。总体来说,两班上学期的*均分相差不大。

  2、实验方面:两个班级的学生都喜欢实验,六(四)班学生实验时井然有序,有良好的实验*惯,自觉准备实验器材,善于发现和探究实验结果。而六(三)班学生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验无序操作,再加上受实验设备欠缺的限制,科学探究的*惯尚未养成,也常常使学*任务难已按教学计划完成,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大多不能自觉完成。

  相信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解决以上的`不足,提高科学的各方面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更高层次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教材包括了机械和工具、形状与结构、热和燃烧、能量、生物的多样性四个单元,共32课。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各单元教学要点:

  ●“机械和工具”本单元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课):通过使用工具,发现关于工具和机械的问题,激发学生研究工具和机械的兴趣。

  第二部分(第2~7课):通过设计、观察、研究杠杆等不同类型的简单机械,认识这些机械的构成及其功能。

  第三部分(第8课):通过研究自行车这一常见的交通工具(也是一种由简单机械组合成的机器),总结和提升有关工具和机械的认识。

  通过本单元的8个主题活动,我们期望学生能真正动起手来,在实践中去体验、发现工具和机械的作用及其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器材的准备,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并做好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支持者。

  ●“形状和结构”单元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7课)是探究形状结构的科学道理。其中,第1~6课是分别研究条形、拱形、框架等结构,第7课是认识桥梁的结构。

  第二部分(第8课)是设计科学合理的形状结构。

  各课具体内容是:

  第1课“抵抗弯曲”、第2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研究条形材料抗弯曲能力与形状的关系。

  第3课“拱形的力量”、第4课“找拱形”研究拱形承受力的特点,并从认识拱形拓展到认识圆顶形、球形、各种弧形;从对人造物体的研究扩展到生物体的研究。

  第5课“做框架”、第6课“建高塔”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研究加固框架结构的方法和物体稳定性问题。

  第7课“桥的形状和结构”是认识桥多姿多彩的形状和结构,这课汇集和拓宽了前面几种结构的认识,并为下一课学生造“桥”作了铺垫。

  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安排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设计制作活动,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评价。

  本单元学*的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教学材料简单易得,动手操作特点突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把制作和探究相结合,把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相结合,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能量”单元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课),认识电流能够产生磁性,制作电磁铁并研究电磁铁的磁极和磁力大小,研究玩具小电动机是怎样转动起来的,感受电能转化成动能的奇妙。

  第二部分(第6~7课),通过寻找电的用途,研究电的来源,认识电能和其他能量形式及其相互间的转化。

  第三部分(第8课)探究煤、石油、天然气能源矿产与太阳能之间的关系,认识我们使用的能量几乎都源于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逐步上升发展的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把过去学*过的声、光、电、热多种能量形式都联系在一起,在大量、具体的现象基础上逐步形成比较抽象的能量概念。

  本单元安排两节课进行的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并制作“强力电磁铁”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过程充分展开、全班合作探究的活动。通过这个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更加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所关注的是物种的多样性即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以及同一物种不同生物个体的多种多样。教科书共8课,包括引领学生认识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认识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认识生物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生活的环境的关系,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存在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一) 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二)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6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同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微小的生物》、《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太阳、地球和月亮》、《生物与环境》、《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物体与物体的运动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借助学生不断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微小的生物》单元引导学生从耳熟能详的病毒、细菌和真菌开始,认识一些微生物,从微观处揭示生命世界的奥秘,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姿多彩。将馒头发霉、食品变质等自然现象与微生物的生命繁殖活动结合起来,理解自然事物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物质的变化》单元在学生了解常见物体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多样变化进行观察、实验,用辨证和联系的观点看待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物质的运动,通过对运动与静止现象的观察、探究、搜集整理信息等活动,理解静止与运动相对性的道理,《太阳、地球和月亮》认识白天黑夜产生的原因,四级的更替日食和月食的产生让你产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产生探究问题的意识,《生物与环境》环境可以改变生物,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从而保护环境。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

  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注意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二)知识目标

  1、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中的一类。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

  3、观察生活中运动静止相对性的事例,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表示距离和实践的关系,直到物体运动需要的位置、方向和快慢等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3、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如微生物世界,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病毒与生命健康、物质的运动等。探究水*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如根据发霉馒头的外部表象,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四、难点

  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基本教学措施

  1、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六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

  2、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上网查与资料,搜集图片、报刊等。

  3、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5篇(扩展3)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5篇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5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学生对科学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情况分析:

  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风格各异的建筑、奇妙的人体、有序的生态系统、宇宙与航天技术、像科学家一样工作五个单元。

  三、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四、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风格各异的建筑,认识常见的建筑及其结构,建筑物的审美。

  2、奇妙的人体,认识人体的组成,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认识生理发育的过程,向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的故事,教育他们向科学家那样工作。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第一周~第四周)

  第二单元(第五周~第七周)

  第三单元(第九周~第十周)

  第四单元(第十周~第十三周)

  第五单元(第十四周~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复*、期末评价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上学年由于科学专职教师不够和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一班和三班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匆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发现一班、三班的学生不如五班发言积极,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木才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单元 形状和结构

  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 能量

  本单元介绍了电能、电磁铁、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三、教学目标

  (一)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 科学概念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4、认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知道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理解多种多样的生物存在的意义。

  四、教学重点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教学措施

  (一)补差意见

  1、把握这部分学生科学学*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二)学生学*兴趣的培养

  1、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欲望。

  3、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六、教学进度安排:

  略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207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惯有待培养。210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本册教材的总目标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围绕主题制定研究计划,能通过考察、调查、观察、实验、测量、查阅、统计等方法搜集和整理信息并进行分析,能借助数据、文字、图表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认真倾听他人的评议、友好交换意见,尝试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和科学小论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关心科技的新发展,关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的联系。科学知识初步了解生物的进化、水环境污染与保护、宇宙、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等有关知识。

  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请参看附学表4——“《全日制义务教育科(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每课中的体现”。

  三、本册教材的结构体系

  1、教材内容概述本册教材以“人与自然,学**结”为主题,编排了“生物的进化”、“水环境污染与保护”、“宇宙探索”、“我们学*了科学探究”、“科学的历程”5个单元,一共有17课、39个活动。其中,“生命世界”有1个单元、4课书;“地球与宇宙”有2个单元、8课书;还设有2个独具特色的总结性单元、5课书。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

  (1)“生物的进化”——此单元包括“生命的历程”、“物竞天择”、“人类的起源”、“动物的驯化”4课书。此单元主要引领学生围绕着人类发展的历史、环境的变化对生物进化的影响以及驯化动物的历程展开研究,并通过对化石的分析、资料的查找让学生亲历发现的过程,初步了解生物进化论。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7课时。

  (2)“水环境污染与保护”——此单元包括“小河的哭诉”、“污染来自哪里”、“清洁剂的‘威力’”、“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4课书。此单元围绕“水环境污染与保护”这一主题,分别从污染的现状、污染的源头、污染的危害、怎样防止污染等角度并通过考察、调查、观察、实验等多种方式展开研究性学*,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水污染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6~7课时。

  (3)“宇宙探索”——此单元包括“太阳和太阳系”、 “浩瀚宇宙”、“灿烂星空”、“宇宙畅想曲”4课书。此单元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讨论等一系列活动由*及远地了解关于太阳、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奥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6~8课时。

  (4)“我们学*了科学探究”——此单元包括“我们的科学学*历程”、“确定我们的研究主题”、“启动我们的探究之龙”、“分享我们的探究果实”4课书。此单元是全册教材、全套教材的总结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地回顾和总结四年来所经历的探究历程,梳理、总结出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再次经历一次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然后以研究报告和科学探究成果展示会的形式作为小学四年来科学探究学*的一次汇报。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4~5课时。

  (5)“科学的历程”——此单元只有“科学的历程” 1课书。此课是以科技史为专题的全套教材的总结课,旨在让学生对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初步有所了解,并对这一进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有所感悟,能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并且在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升华。此单元(课)教学大约需要1~2课时。

  2、教材结构特点及呈现方式?内容单元主题关键词情感态度方法、技能生命世界1.生物的进化进化时序尊重证据适者生存推理判断地球与宇宙2.水环境污染与保护环保递进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研究地球与宇宙3.宇宙探索宇宙由*及远主动求知大胆想象观察猜想能力提升4.我们学*了科学探究探究全过程敢于探究注重事实综合运用科技史5.科学的历程STS历程传承文明关注科技回顾总结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以能力训练为明线、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隐性渗透的暗线、以科技史促进明线和暗线的完善,以主题单元构建内容结构,以科技史导入,以指南车卡通人引领,展开教材的知识体系。

  (2)围绕“人与自然”这一主题由*(人类自己)及远(地球资源、宇宙)、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编排教学内容。

  (3)特意设置了探究能力训练的总结性单元。3~4年级,重点训练了“观察”、“实验”、“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探究能力;5年级~6年级上册,重点训练了“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推理判断”的探究能力。本册教材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探究能力(本期探究能力要求详见附表1)进行科学学*,并设置了探究能力回顾、总结、提升的专题单元。

  (4)科技史资料丰富,功能突出(详见附表2),并特意设置了科技史的总结性单元(即最后一课)。

  四、教学策略及注意的事项

  1、在非总结性单元中,有意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各个方面的探究能力。

  经过前面几个学期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训练,学生已具备初步的研究能力,因此,本册教学中,根据每个单元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应当引领学生综合运用各个方面的探究能力主动地学*,但具体到某一课,又应当有侧重点。例如:第1单元可以让学生经历接受式探究的全过程,其中的第1课,可重点训练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第2单元可以重点训练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研究性学*的能力,其中的第1课,则可以重点训练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的能力。

  2、利用本册教材的2个总结性单元对学生进行探究能力的全面提升和科技史的教育。

  3、充分发挥科技史的功能。

  本册教材的科技史资料和前几册教材一样,在正文和“指南车信箱”里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就地取材,也可以作为案例进行加工,以充分发挥它的“激发兴趣”、“方法引领”、“技能指导”、“情感熏陶”等多种功能。

  五、附表,对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提问

  1.善于观察生活并从中发现问题,面对自己未知的领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发散性提问。

  2.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对一些事物作出推想,能提出与课题有关的问题。

  3.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进行比较时,能找出便于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四、教材内容简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1课。

  第一单元《放大镜》

  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观测工具的改进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的提高。

  第二单元 《环境和我们》

  人类面临多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人类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力所能及的事。

  解决环境问题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每一个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第三单元 《宇宙》

  宇宙是物质的,是可以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已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地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

  宇宙是庞大和有序的。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大多数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模式,都处于规则的可以预测的运动中。

  第四单元 《信息》

  科学探究中的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是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工的过程。

  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和学生在科学课上经历的所有学*活动,其实都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的活动过程。

  五、主要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专题研究

  情景模拟 科学设计和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科学欣赏

  科学游戏 参观访问 家庭科技活动 科学幻想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 第一单元第1、2、3、4课

  第二周 第一单元第5、6、7、8课

  第三周 第二单元第1、2、3、4课

  第四周 第二单元第5、6、7、8课

  第五周 第三单元第1、2、3、4课

  第六周 第三单元第5、6、7、8课

  第七周 第四单元第1、2、3、4课

  第八周 第四单元第5、6、7课

  第九周至期末结束 期末及毕业总复*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5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科学》下册共由“人类祖先的足迹”、“绿色社区调查”、“养好小金鱼”和“雨具的改进”四个单元组成,分别涉及新课程标准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教材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专题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教学目标:

  (一) 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 科学知识

  1、注重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并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与细胞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有序的生态环境从小世界看大科学。

  四、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和场地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大多数学生学**惯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五、基本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六、教学进度安排(每周1课时)

  周次 内容

  1、开学、准备开课

  2、1.1向人类的祖先“提问”

  1.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3、1.3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

  1.4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4、第一单元复*

  5、2.1我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

  2.2我们的调查研究计划

  6、2.3调查小组在行动

  2.4我们的绿色社区建议

  7、第二单元复*

  8、3.1小金鱼之死

  3.2制订侦破方案

  9、3.3做好侦破准备

  3.4揭开金鱼死亡之谜

  10、3.5给金鱼安个舒适的家

  11、第三单元复*

  12、4.1寻找雨具的缺点

  4.2我们的改进设计

  13、4.3智慧就在我们手中

  4.4金点子行动

  14、4.5成果展示会

  15、第四单元复*

  16、期末复*

  17、期末复*

  18、期末复*检测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6

  一、课程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宇宙世界中非生物和生物个体的结构功能,以及由不同个体或成员按照一定结构层次所构成的系统,研究某些系统是如何通过相互作用而达到*衡、保持稳定的。

  2、从系统的角度更好地认识每一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互联系与作用,激发学生欣赏一些结构、系统本身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的美。

  3、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理解、升华一些科学概念和规律,综合运用科学研究方法,总结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类比、联想、推理、归纳、概括等能力,能过搭建模型,分析系统的构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在研究某个具体事物时要从系统的角度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分析。

  二、指导思想:

  1、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和其他学科的学*,乃至终身学*打下基础。

  2、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素养的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普适性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

  1、能运用访谈、调查、网上查询等方法搜集获得相关的资料;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出较微小的生物或生物细小结构;能通过观察的出一个小生态系统中包含的各种动植物;能有根据地设定标准对纷繁的事物进行合理分类;能在接触各种事物的过程中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是如何想到这些问题的;能用类比或联想的方法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假设;能设计实验或类比实验证实自己或别人提出的假设;能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说明理由;能运用各种方法分析出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结构、特点、关系、产生原因、异同点等,并能对自己的分析结果说明理由;能根据设计方案利用简易材料独立地制作各种模型;能正确使用各种常见的方法对事物的特点、特性及数量进行测量或估算;能从实验结构或曲线图中分析或推测出相关的结论;能选用各种恰当的方式或方法把事物的特征、发展变化过程、研究结果等展示出来;能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技能。

  2、能大胆地进行设想和推测,敢于发展自己的观点;能与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和谐地开展研究、制作等活动;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观点、方法、共享资料等信息,并能具体地说出交流的好处;能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分析,并能阐述自己的理由;能发现或意识到各种常见事物的内在和外在“美”;能公正地评价别人或自己的研究结果、观点、作品等;能意识到客观事物或时期对人类或自己的重要性;能关注科学技术的新进展,表现出对科学探究活动有兴趣。

  3、能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具体说明人体各系统、器官之间的关系;能举例说明各种常见简单生理现象产生的原因;能正确说出“青春期”出现的各种特征及需要注意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问题;能举例说明生态系统基本组成成分的作用,以及保持生态系统*衡的意义;能正确说出地球、太阳、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类在太空中与在地球表面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原理;能正确说出科学研究的大体过程即每个过程的作用;能正确说出各种方法和技能的作用。

  4、能分析、发现、举实例说出各种科学技术的作用及对人类健康生活的帮助;能推测出各种事物中与环境和谐的因素;能举例说明使事物与环境保持和谐的意义;能利用已知的科学技术解决常见的简单问题。

  四、教材分析:

  本册共五个单元,18课。

  第一单元 风格各异的建筑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各种材料的性质和功能以及力的作用之后,进一步指导学生认识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与功能。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建筑美,实现科学与艺术、技术、文学等学科的整合,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二单元 奇妙的人体

  本单元将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引领学生利用类比的方法探究人体的组成,认识从细胞到系统的层次关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惯,体验运动协调、身心健康、生长发育的快乐;鼓励学生关注医疗技术的发展及其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帮助。

  第三单元 有序的生态系统

  本单元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并使用类比的方法认识生态系统的构成;学*研究生态系统的方法,探究生态系统的*衡,模拟生态系统,设计制作生态瓶,并探究如何保持其*衡;分析我们日常的行为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第四单元 宇宙与航天技术

  本单元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研究人类探索宇宙的发展历史,以及人类为了更好地研究的探索宇宙,设计和发明的各种各样的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使人类对宇宙有了更多的了解,离开地球到宇宙中旅行、到宇宙中生活,也成为人类共同的梦想。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巨大推动作用。

  第五单元 像科学家一样工作

  本单元从搜集科学家的故事入手,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人类社会所做的'贡献。从而加强学生对科学家、科技发展史的了解。

  五、学情分析:

  1、可喜之处:通过的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设、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六、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七、教学进度:

  单元课课时

  风格各异的建筑4课时

  奇妙的人体6课时

  有序的生态系统4课时

  宇宙与航天技术5课时

  像科学家一样工作2课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7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教学班4个,学生260多人。我教四个教学班。他们通过*六年的学*,对自然事物有了一些了解,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32课,分四个单元。

  1、工具和机械的知识,包括1———8课,使学生知道,怎么样使用工具,杠杆、轮轴、斜面、滑轮等机械的认识及作用的研究。

  2、形状与结构知识,包括1———8课,让学生知道怎样建筐架、建高塔、找拱形。探究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3、能量知识,包括电和磁的知识。认识电磁铁及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1———8课,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等。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做有关电和磁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使用工具,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2、指导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事实,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教育学生用联系、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认识和理解各种自然事物和现象。

  四、教学重难点

  1、学生会做有关电和磁的实验。

  2、引导学生认识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3、教育学生用变化,运动,联系的眼光去认识事物。

  五、教学方法及措施

  1、学*做电和磁的实验,观察其有关想象,概括其有关电磁磁力大小的规律。

  2、通过学*有关生物的知识,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课次教学内容课时

  第1周常规训练1课时

  工具和机械:1——2使用工具、杠杆的科学2课时

  第2周3——5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轮轴的秘密、定滑轮和动滑轮3课时

  第3周6——8滑轮组、斜面的作用、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3课时

  第4周机动第一单元复*3课时

  第5周形状与结构:1——3抵抗弯曲、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拱形的力量3课时

  第6周4——6找拱形、做筐架、建高塔3课时

  第7周7——8桥的形状和结构、用纸造一座桥3课时

  第8周机动第二单元复*3课时

  第9周能量:1——3电和磁、电磁铁、电磁铁的磁力(一)3课时

  第10周4——6电磁铁的磁力(二)、神奇的小电动机、电能和能量3课时

  第11周7——8电能从哪里来、能量与太阳3课时

  第12周机动第三单元复*3课时

  第13周生物的多样性:1——3校园生物大搜索、校园生物分布图、多种多样的植物3课时

  第14周4——6种类繁多的动物、相貌各异的我们、原来是相互关联的3课时

  第15周7——8谁选择了它们、生物多样性的意义3课时

  第16周机动第四单元复*3课时

  第17——20周复*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8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教学六(三)、六(四)班的科学教学。

  1、纪律、学*状况方面:六(四)班的纪律较好,课堂上注意力较集中,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作业基本上能认真完成。而六(三)班学生好玩,上课容易走神,作业部分学生能端正地完成,学生的成绩较*均,尖子生不多。总体来说,两班上学期的*均分相差不大。

  2、实验方面:两个班级的学生都喜欢实验,六(四)班学生实验时井然有序,有良好的实验*惯,自觉准备实验器材,善于发现和探究实验结果。而六(三)班学生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验无序操作,再加上受实验设备欠缺的限制,科学探究的*惯尚未养成,也常常使学*任务难已按教学计划完成,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大多不能自觉完成。

  相信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解决以上的不足,提高科学的各方面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更高层次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教材包括了机械和工具、形状与结构、热和燃烧、能量、生物的多样性四个单元,共32课。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各单元教学要点:

  ●“机械和工具”本单元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课):通过使用工具,发现关于工具和机械的问题,激发学生研究工具和机械的兴趣。

  第二部分(第2~7课):通过设计、观察、研究杠杆等不同类型的简单机械,认识这些机械的构成及其功能。

  第三部分(第8课):通过研究自行车这一常见的交通工具(也是一种由简单机械组合成的机器),总结和提升有关工具和机械的认识。

  通过本单元的8个主题活动,我们期望学生能真正动起手来,在实践中去体验、发现工具和机械的作用及其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器材的准备,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并做好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支持者。

  ●“形状和结构”单元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7课)是探究形状结构的科学道理。其中,第1~6课是分别研究条形、拱形、框架等结构,第7课是认识桥梁的结构。

  第二部分(第8课)是设计科学合理的形状结构。

  各课具体内容是:

  第1课“抵抗弯曲”、第2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研究条形材料抗弯曲能力与形状的关系。

  第3课“拱形的力量”、第4课“找拱形”研究拱形承受力的特点,并从认识拱形拓展到认识圆顶形、球形、各种弧形;从对人造物体的研究扩展到生物体的研究。

  第5课“做框架”、第6课“建高塔”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研究加固框架结构的方法和物体稳定性问题。

  第7课“桥的形状和结构”是认识桥多姿多彩的形状和结构,这课汇集和拓宽了前面几种结构的认识,并为下一课学生造“桥”作了铺垫。

  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安排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设计制作活动,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评价。

  本单元学*的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教学材料简单易得,动手操作特点突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把制作和探究相结合,把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相结合,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能量”单元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课),认识电流能够产生磁性,制作电磁铁并研究电磁铁的磁极和磁力大小,研究玩具小电动机是怎样转动起来的,感受电能转化成动能的奇妙。

  第二部分(第6~7课),通过寻找电的用途,研究电的来源,认识电能和其他能量形式及其相互间的转化。

  第三部分(第8课)探究煤、石油、天然气能源矿产与太阳能之间的关系,认识我们使用的能量几乎都源于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逐步上升发展的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把过去学*过的声、光、电、热多种能量形式都联系在一起,在大量、具体的现象基础上逐步形成比较抽象的能量概念。

  本单元安排两节课进行的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并制作“强力电磁铁”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过程充分展开、全班合作探究的活动。通过这个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更加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所关注的是物种的多样性即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以及同一物种不同生物个体的多种多样。教科书共8课,包括引领学生认识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认识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认识生物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生活的环境的关系,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存在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一) 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二)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齐探究,实施真正好处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潜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潜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持续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构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用心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学生状况分析:

  1、透过过去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潜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资料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构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四、教材资料简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1课。

  第一单元《放大镜》

  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善,观测工具的改善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能够认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的提高。

  第二单元《环境和我们》

  人类面临多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人类自己。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力所能及的事。

  解决环境问题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每一个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第三单元《宇宙》

  宇宙是物质的,是能够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已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地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

  宇宙是庞大和有序的。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大多数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模式,都处于规则的能够预测的运动中。

  第四单元《信息》

  科学探究中的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是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和学生在科学课上经历的所有学*活动,其实都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的活动过程。

  五、主要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

  情景模拟科学设计和小制作讨论辩论科学欣赏

  科学游戏参观访问家庭科技活动科学幻想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一单元第1、2、3、4课

  第二周:第一单元第5、6、7、8课

  第三周:第二单元第1、2、3、4课

  第四周:第二单元第5、6、7、8课

  第五周:第三单元第1、2、3、4课

  第六周:第三单元第5、6、7、8课

  第七周:第四单元第1、2、3、4课

  第八周:第四单元第5、6、7课

  第九周至期末结束:期末及毕业总复*

  一、学生状况分析

  透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必须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潜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是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六(1)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惯有待培养。六(2)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用心,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个性注意培养,构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潜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资料分析

  本册资料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透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期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透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必须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透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资料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潜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透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透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透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构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持续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个性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构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个性是学困生,师生都要个性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状况和作业完成的状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取“小老师”,让他们在群众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用心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教学进度安排

  (略)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0

  一、 教材分析

  六年级科学教材本学期主要安排的科学分组实验如:第一单元2课《杠杆的科学》3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第4课《轮轴的秘密》7课《斜面的作用》第二单元1课《抵抗弯曲》2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8课《用纸造一座“桥”》第三单元2课《电磁铁》第3课《电磁铁的磁力(一)》4课《电磁铁的磁力(二)》第四单元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等。演示实验如:第一单元6课《滑轮组》8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第二单元4课《找拱形》第三单元6课《电能和能量》等。

  二、学生分析

  六年级3、4班共有学生106人。这些学生不仅喜欢学*科学,而且特别喜欢做实验,从上学期的实验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能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写实验记录,并能进行自主实验。但也有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放不开手脚,甚至不敢参与实验。本学期还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指导。

  三、 实验目的

  1、教会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体验实验的乐趣。

  2、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

  3、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等能力。

  4、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知识素质和智能素质。

  5、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观察和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

  四、实验措施

  1、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

  2、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探究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填写实验报告,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3、加强观察和实验,充分利用仪器和器材,让学生参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4、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

  五、实验安排

  9.月5--8我们使用过的工具研究杠杆尺的记录

  9月12--15杠杆类工具的研究研究轮轴作用的实验研究轮轴的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

  9月19—22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研究滑轮组作用的实验

  9月26—29研究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

  10月10—13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0月17--20塑料饮料瓶的观察记录

  10月31—11月3“桥”的设计方案

  11月7--10制作电磁铁

  11月14--17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实验电磁铁磁力与电池关系的实验

  11月21--24家用电器的调查

  12月5—12月8校园动物记录

  12月19--22相貌各异的我们调查统计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1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组成:《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从知识覆盖面上,覆盖了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物质世界三大领域。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是在学生学*了常见的动物、植物、人体这些生命体的一些同共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在这一单元里,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查阅资料了解,亲自动手实验接触微生物,使他们在研究神秘的微生物世界的同时,发现秘密,掌握规律,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也是我们人类生息繁衍的惟一场所。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万年,自从人类文明的出现,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本单元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孩子们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依次研究地球的外部形状、表面地貌、内部结构,以及长期以来地表的变迁情况。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本单元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物质的变化”范畴,教材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本单元是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天空中星体”的内容标准来建构的,让孩子们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孩子们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问题,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本单元首先是通过问题与探究方法的关联,引导出“提出假设”也是探究问题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其次通过对实验的定义介绍了实验的两种基本类型: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由于实验是一种综合的探究技能,因而,我们对学生的教学要求,既包括体现实验自身特点的最基本的方面,即实验的类型、因果假设、实验中的条件与单变量控制,还包括学生能够按照实验的基本步骤从事实验活动。

  二、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成为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设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尽可能用表现性目标表达需长期积累才可能实现的目标。

  2、科学老师充分认真地做好课前准备,包括自身对各方面知识的储备和对实验仪器的规范科学地操作、实验材料的制作,以及学生实验的课前准备、课中指导工作等。

  3、让探究成为科学课学*的主要方式。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

  4、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和使用网络、多媒体及仪器的使用,让学生原本较陌生的、枯燥单调的微生物教学变得生动、具体、有趣。

  5、因地制宜选取教学内容和开展教学活动。本套教材是面向全国编写的,但我国各地的教学资源和学校状况差异很大。为了使各个地区的科学课教学能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希望老师们充分利用当地教学资源实现教材编写的基本意图。在条件不能满足的学校,我们可以寻找替代品,把当地容易获得的相似物体作为观察对象,或者简化某些观察活动,积极开展适宜本地特点的科学学*活动。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2

  一、学情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学生发言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

  1、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2、以改革学生的学*方式为重点;

  3、充分反映我国小学自然改革的成果,并积极融入世界科学教育改革的精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上说法是我们在教学中的指导思想。全册教材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尽管各个单元的学*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

  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能量

  本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三、素质教育目标与任务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1

  9.03-9.07

  始业教育1、使用工具2、杠杆的科学

  3

  2

  9.10-9.14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4、轮轴的秘密

  复*

  3

  3

  9.17-9.21

  5、定滑轮和动滑轮6、滑轮组练*

  3

  4

  9.24-9.28

  7、斜面的作用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练*

  3

  5

  10.01-10.06

  国庆假期

  6

  10.08-10.12

  1、抵抗弯曲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3、拱形的力量

  3

  7

  10.15-10.19

  4、找拱形练*课外延伸

  3

  8

  10.22-10.26

  5、做框架6、建高塔

  3

  9

  10.29-11.02

  7、桥的形状和结构8、用纸造一座“桥”

  复*第二单元

  3

  10

  11.05-11.09

  期中复*知识回顾期中检测机动1课时

  3

  11

  11.12-11.16

  1、电和磁2、电磁铁3、电磁铁的磁力(一)

  3

  12

  11.19-11.23

  4、电磁铁的磁力(二)练*

  5、神奇的小电动机

  3

  13

  11.26-11.30

  6、电能和能量7、电能从哪里来

  8、能量与太阳

  3

  14

  12.03-12.07

  练*复*第三单元1、校园生物大搜索

  3

  15

  12.10-12.14

  2、校园生物分布图3、多种多样的植物练*

  3

  16

  12.17-12.21

  4、种类繁多的动物5、相貌各异的我们练*

  3

  17

  12.24-12.28

  6、原来是相关联的7、谁选择了它们

  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3

  18

  12.31-1.04

  复*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测试概念梳理

  3

  19

  1.07-1.11

  复*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测试复*第二单元

  3

  20

  1.14-1.18

  第二单元测试复*第三单元第三单元测试

  3

  21

  1.21-1.25

  总复*

  3

  22

  1.28-2.01

  期末测试

  1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3

  一、学生素质分析

  经过三年半的科学课的学*,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而且有部分学生的学**惯不好,依赖性强,不愿动手,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有6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我们长大了》。第二单元是《遗传与变异》,第三单元是《进化》,第四单元是《共同的家园》,第五单元是《神奇的力量》,第六单元是《拓展与运用》。在各个单元学*中均有过程与技能训练。本册内容是科学课的深入,既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目的要求

  1、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依据的推测。

  2、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

  4、初步学会认识动物的周期性变化。

  5、初步学会通过调查收集证据以及对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做出推论。

  四、重难点

  1、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做好探究实验。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六、课时安排(详见学区)

  一单元 我们长大了 5课时

  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 4课时

  三单元 进化 4课时

  四单元 共同的家园 8课时

  五单元 神奇的能量 7课时

  六单元 拓展与应用 4课时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4

  一、班级状况分析

  透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潜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资料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构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教材资料分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潜力。

  第三单元能量。本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能够相互转化,能量能够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明白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明白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明白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明白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三、素质教育目标与任务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潜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潜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持续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构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用心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个性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构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把握这部分学生科学学*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六、学生学*兴趣的培养

  1、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欲望。

  3、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七、教学进度安排

  略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5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部分孩子能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而且素养培养得非常赞,好奇心极强,乐于动手,善于操作。课程难度值增加之后,也能够非常认真的学*,科学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学科。

  我所任教的二个班大多数学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强,倾听*惯有待培养,课后作业不能及时上交,一部分学生思维有些局限。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还应特别注意培养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2.12—2.18

  始业教育;1.放大镜;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2

  2.19--2.25

  3.放大镜下的晶体;4.怎样放得更大;练*

  3

  3

  2.26--3.4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3

  4

  3.5—3.11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单元练*

  3

  5

  3.12—3.18

  (三)8.微小世界和我们;单元练*

  3

  6

  3.19—3.25

  1.我们身边的物质;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7

  3.26--4.1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3

  8

  4.2 —4.8

  5.铁生锈了;练*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3

  9

  4.9—4.15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物质变化与我们

  3

  10

  4.16—4.22

  单元练*;期总中练*;

  2

  11

  4.23—4.29

  1.地球的卫星一月球;2.月相变化;3.我们来造环形山

  3

  12

  4.30—5.6

  4.日食和月食;5.太阳系

  3

  13

  5.7—5.13

  练*;6.在星空中(一);7.在星空中(二)

  3

  14

  5.14—5.20

  8.探索宇宙;单元练*

  3

  15

  5.21—5.27

  1.一天的垃圾;2.垃圾的处理;3.减少丢弃及重新利用

  3

  16

  5.28—6.3

  4.分类和回收利用;5.一天的生活用水;练*

  3

  17

  ***—6.10

  6.污水和污水处理;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3

  18

  6.11--6.17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单元练*;

  3

  19

  6.18--6.24

  综合复*

  3

  20

  6.25--7.1

  复*考试

  3

  六年级科学组

  20xx.2.14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5篇(扩展4)

——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5篇

  一、学生状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应该掌握比较扎实,但实际水*离该有水*尚有较大差距(基础问题)。尤其是识谱能力不强,歌曲的感情表达不是太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音记谱能力。学生喜欢流行音乐,普遍不喜欢教材上音乐,要研究学生音乐学*心理,增强教育音乐教育实效。

  二、总体目标

  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唱,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学校生活的乐趣,师生间的亲密友情,从而懂得珍惜,为自己能生长在*的小世界而感到幸福。

  三、改进教学提高质量措施

  提高学*兴趣!音乐课应该让学生喜欢,能放松心情,能得到美的享受,教师自身艺术素养欠综合,对课堂的投入也欠缺,特别是网络音乐的运用或互动学*尚不足,这些原因综合起来,使得教学效果不好,这是我们应积极探索改进的。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

  1、欣赏《迎宾曲》《丝绸之路》歌曲《唱着跳着走*你》

  2、唱《手拉手》《地球村》,欣赏《*花鼓》《送别》

  3、欣赏《樱花谣》《佳美兰》歌曲《清津浦船歌》《故乡恋情》

  4、歌曲《我的小花园》《哈罗!哈罗!》听《脚铃舞曲》

  5、唱《对花》欣赏《对花》《跑旱船》》

  6、歌曲《唱得幸福落满坡》《掏洋芋》欣赏《山村来了售货员》。

  一、学情分析

  本届六年级共任教3个班,三个班级都为新接手班级,总体上来说3个班在纪律可以,总体上的科学*惯较好。其中2班孩子发言上很被动,需要老师加以引导。4班的孩子差生不交或不写作业的情况比较多,课堂参与感不强。5班的孩子在生生互动环节上容易走神,变成小组内相互交流。总体来说,在通过三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初步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足之处在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课堂时间的有限或者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为了结论而实验,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因此本学期要重点选择有效材料,整合探究活动,激发他们的思维,根据每个班的优缺点去引导改进。

  二、教才分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工具和机械》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形状和结构》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能量》本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生物的多样性》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工具和机械”单元: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惯地称为工具。有的机械可以省力,有的机械不能省力但能发挥其他作用。不同的机械具有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功能。

  “形状与结构”单元:柱、梁、拱形、框架等形状结构各有不同特点,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某些性能。知道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是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了解圆顶形、球形等有与拱形相似的特点。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可以加固框架结构。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能量”单元:电流可以产生磁性。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池数量等有关。能量有多种形式,能相互转化,储存在一些物质中。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生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同种生物也会具有不同的个体性状。生物不同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赖以生活的环境。

  五、教学措施

  1、指导学生大胆利用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物和现象进行有根据的推测,作出假设性解释。比如推测小电动机转动原因,煤的成因,根据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推测它们生活的环境等。

  2、指导学生认真收集数据,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如研究杠杆尺的实验,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

  3、本册中的很多内容适于动手操作,材料简单易得,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保证学生能真正地动起手来进行探究学*,这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

  4、建立能量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学生三年学*的积累上进行的,要注意充分利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梳理、提升,形成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

  六、教学进度安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接任六年级科学教学,同学们通过三年的科学学*,科学探究已经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部分学生学会了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和进行实验记录的科学探究方法,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据上学期科学老师介绍:学生非常喜欢科学实验,四个班级由于课堂常规的不*衡,导致综合能力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在,观察不仔细,操作欠规范。

  二、教材简析: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从使用工具开始,提出研究问题,然后研究最简单的机械—杠杆,由此开始认识杠杆类机械,再研究非杠杆类机械,最后以自行车为载体,以齿轮研究为主要内容对本单元的研究作一次总结与提升,让学生对机械的作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2、有的机械可以省力,有的机械不能省力但能发挥其他作用。

  3、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机械。

  过程与方法:

  4、通过实验和收集数据,发现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分析解释。

  5、对于自己的预测,用实验来证实。

  对于自己的探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乐意与同学进行交流。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引导学生们对纸的抗弯曲能力进行研究。并运用学到的形状和结构的知识,做框架、建高塔、造桥的活动中,知道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能满足不同的需要;发现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改变其承受力的大小;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提高探究兴趣,发展探究能力。

  第一部分(1——7课)是探究形状结构的科学道理。1——6课分别研究条形、拱形、框架等结构。7课是认识桥梁的结构。

  第二部分(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是设计科学合理的形状结构。

  教学目标:

  1、知道增加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某些性能。

  2、知道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是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了解圆顶形、球形等有与拱形相似的特点。

  3、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强。

  4、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5、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把探究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得出合理的结论。

  6、在探究中能既大胆假设又能小心求证。

  7、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品质。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第三单元: 能量

  从学生最熟悉的电出发,探究电生磁,制作电磁铁,观察玩具小电动机怎样转动起来,把电能变成机械能。然后以电能与其他能量的相互转化为中心,认识各种不同形式能量及其相互转化,再扩展到认识太阳能,了解我们现在使用的绝大部分能量都来自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活动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课),探究电流怎样产生磁性,制作电磁铁并研究电磁铁的磁极和磁力大小,研究玩具小电动机怎样转动起来,感受电能转化成动能的奇妙。

  第二部分(6—7课),通过寻找电的用途,研究电的来源,认识电能和其它能量间的转化。

  第三部分(第8课)探究煤、石油、天然气能源矿产与太阳能之间的关系,认识我们使用的能量几乎都源于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教学目标:

  1、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改变电磁铁的正负极接法、改变线圈的绕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电池的数量等因素有关。

  3、经历一个完整的较深入的探究过程,研究电产生磁、电磁铁磁力大小、小电动机转动原理,体会到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的重要性,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4、认识能量有多种形式,能相互转化并储存在一些物质中。意识到重数据分析,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得出结论,体会到合作的必要与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性。

  第四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本单元所关注的是物种的多样性。引领学生认识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认识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认识生物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的关系以及多种多样生物存在的意义。

  1-2课记录统计校园中的动植物种类,用生物分布图描述,感受校园生物的多种多样,建立认识。

  3-4课从校园生物拓展到自然界生物多样性认识。通过分类活动,领悟分类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建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5课研究人类自己,认识生物个体与个体之间也是千差万别的。

  6-7课引领学生认识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的特殊身体结构,生物形态结构,体会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8课运用资料分析,认识到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大自然赋予生物生存的权利。

  教学目标:

  1、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

  2、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知道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赖以生活的环境。

  3、能观察到生物之间可辨识的不同特征。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能用实验、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能倾听他人的报告,并能用适宜的方式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4、能够关注周围生物所生活的环境,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能够认同人类是生物家族中的一员,愿意与生物家族的其他成员和谐相处。

  5、能够体会到仔细观察常会有许多新发现,发展研究生物的兴趣。

  三、教学措施:

  1、用丰富多彩的亲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能力。

  2、用激励的评价语言激发他们的兴趣,用展示成果的活动彰显他们的能力(四人合作小组:组长、实验员、记录员采取轮换制)

  3、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指导他们规范操作实验(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

  4、提供成果展示*台,评选制作作品(建高塔、美丽的桥、生物多样性小报……)迎接学校主题开放活动。

  5、建立经常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考核制。课堂常规30%(发言、倾听、不同意见、独特观点)+实验探究30%(记录表、实验报告、成果资料)+卷面测试30%+小组合作自评10%。

  操作:常规记录1人(制表格),科学课代表1人收集活动记录、实验报告、成果资料。小组自评表。

  四、教学进度:

  周 次

  教学内容

  课时与地点

  1

  1、使用工具 2、杠杆的科学(一)、(二)

  3实验室

  2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一)、(二) 4、轮轴的秘密

  3实验室

  3、

  5、定滑轮和动滑轮 6、滑轮组 (一)、(二)

  3实验室

  4、

  7、斜面的作用 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一)(二)

  3实验室

  5

  国庆黄金周

  6、

  1、抵抗弯曲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一)(二)

  3实验室

  7

  3、拱形的力量 4、找拱形 5、做框架(一)

  3实验室

  8

  5、做框架(二) 6、建高塔(一)、(二)

  3实验室

  9、

  7、桥的形状和结构 8、用纸造一座桥(一)、(二)

  3实验室

  10

  1、电和磁 2、电磁铁 3、电磁铁的磁力(一)

  3实验室

  11、

  4、电磁铁的磁力(二) 5、神奇的小电动机

  3实验室

  12

  6、电能和能量 7、电能从哪里来 8、能量与太阳

  3实验室

  13、

  1、校园生物大搜索 2、校园生物分布图

  3生态园

  14、

  3、多种多样的植物 4、种类繁多的动物

  3标本馆

  15

  5相貌各异的我们 6、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3生态园

  16

  7、谁选择了它们 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3生态园

  17

  整理评价资料、学生自评、小组考评

  5实验室

  18

  卷面考查

  1实验室

  19

  教学总结

  1实验室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3)(4)班共有110人,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不足之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有的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1、《工具和机械》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2、《形状和结构》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3、《能量》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4、《生物的多样性》单元让学生知道生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四、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概念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五、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六、补差措施:

  1、把握这部分学生科学学*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指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6、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以赛促学

  一、班级情况分析

  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能力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仍要借助于直观形象的支撑,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经过三年科学课的学*,已经积累了一些基本的探究学*的方法,有了初步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他们在本册的探究学*中应该更主动一些,应该有更深入的思维参与。

  二、教材分析与目标

  本册内容由“工具和机械”“形状与结构”“能量”和“生物的多样性”四个单元组成。

  在“工具和机械”单元里,学生要学*选择使用工具并体会它们的作用,研究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和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通过研究认识工具和机械的功能和特点。

  在“形状与结构”单元里,学生要认识身边常见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状结构,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形状特点,探究怎样用纸做一座能承重的桥。通过研究认识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不同,能满足不同的需要。

  在“能量”单元里,学生要制作和研究电磁铁,探究儿童小电动机怎么会转动起来,研讨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化。通过研究初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知道电可以生磁,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了解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在“生物的多样性”单元里,学生要调查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给动植物分类,研究人的相貌差异,探究不同儿童对生物种类和性状的影响。通过研究知道生物种类和差别是多种多样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与儿童有密切的关系,知道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在本册的学*中,学生要做很多的实验和制作,要继续学*对比实验的技能,识别和控制变量。要进行细致的观察,要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生物。

  在本册学*中,学生会体验到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巨大的影响,是怎样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的,形成积极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在更高水*上增强儿童意识和热爱生命的意识。获得美的体验,感受到建筑的形状结构之美,地球家园生物多样性之美。

  三、全册教学重难点

  1.要继续学*对比实验的技能,识别和控制变量。要进行细致的观察,要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生

  物。

  2.体验到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巨大的影响,是怎样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的,形成积极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措施

  1.指导学生大胆利用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物和现象进行有根据的推测,作出假设性解释。比如推测小电动机转动原因,煤的成因,根据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推测它们生活的环境等。

  2.指导学生认真收集数据,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如研究杠杆尺的实验,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

  3.本册中的很多内容适于动手操作,材料简单易得,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保证学生能真正地动起手来进行探究学*,这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

  4.建立能量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学生三年学*的积累上进行的,要注意充分利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梳理、提升,形成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

  一、学生分析

  经过三年的科学学*,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微小的生物》、《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太阳、地球和月亮》、《生物与环境》、《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物体与物体的运动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借助学生不断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微小的生物》单元引导学生从耳熟能详的病毒、细菌和真菌开始,认识一些微生物,从微观处揭示生命世界的奥秘,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姿多彩。将馒头发霉、食品变质等自然现象与微生物的生命繁殖活动结合起来,理解自然事物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物质的变化》单元在学生了解常见物体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多样变化进行观察、实验,用辨证和联系的观点看待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物质的运动,通过对运动与静止现象的观察、探究、搜集整理信息等活动,理解静止与运动相对性的道理,《太阳、地球和月亮》认识白天黑夜产生的原因,四级的更替日食和月食的产生让你产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产生探究问题的意识,《生物与环境》环境可以改变生物,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从而保护环境。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中的一类。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

  3、观察生活中运动静止相对性的事例,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表示距离和实践的关系,直到物体运动需要的位置、方向和快慢等

  4、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5、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6、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如微生物世界,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病毒与生命健康、物质的运动等。探究水*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如根据发霉馒头的外部表象,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的理解。解释 模型是六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或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上网查与资料,搜集图片、报刊等。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六年级现有两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惯较差。他们普遍*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一、教材分析

  大象版科学主要以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教材的主线,根据探究过程依次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测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六组,称为“探究过程能力”,在强调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同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探究活动的选择上,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促使同学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强调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同学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开设“问题银行”,使同学坚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鼓励同学大胆猜测,培养同学大胆想象的科学品质;配有“小科学家记录本”,培养同学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在表示形式上,充沛考虑小同学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利用游戏、卡通、故事、童话、谜语、诗歌、连环画、科幻作品等小同学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同学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特别是重视渗透环境教育的思想,使同学从小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六年级上册包括五个单元的学*内容。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溢阳光;第三单元:大家动手做乐器;第四单元:登上健康快车;第五单元:我们所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

  二、教学目标

  以培养小同学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议让同学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实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战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同学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身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同学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加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同学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丈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身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身的假设。

  4、坚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维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同学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同学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丈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身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验证自身的假设。

  四、同学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我所任教的.六年级同学整体学**惯较差,第一节课便主动坦言从来都不喜欢科学。他们普遍*惯于死学硬记,*惯于被老师牵着走,很少主动去观察身边的一节并去发生疑问并考虑或实验从而获取知识更不用说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了。因而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同学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同学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使同学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同学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同学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同学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掌握小同学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空虚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同学的科学学*活动;

  7、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同学在相互交流、合作、协助、研讨中学*;

  8、给同学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同学自身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身得出结论,并把自身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沛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同学参与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 植物角里的科学

  植物角里的科科学问题 1课时

  在实验中探秘 1课时

  研究仍在继续 1课时

  第二单元 让生活充溢阳光

  让生活充溢阳光 1课时

  探寻光的路线 1课时

  把光请进来 1课时

  我的“阳光小屋 1课时

  第三单元 大家动手做乐器

  奇思妙想——设计篇 2课时

  心灵手巧——制作篇 2课时

  精彩纷呈——展示篇 2课时

  第四单元 登上健康快车

  我给健康下“定义” 1课时

  登上健康快车 1课时

  健康大本营 1课时

  第五单元 我们所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

  案例分析:对蚯蚓的探究 1课时

  难忘的科学探究过程 1课时

  总复*1课时

  考试 1课时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以下是小编特意为大家准备好的关于六上健康教育教学计划范文,欢迎阅读!

  一、指导思想

  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学期我将继续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扎实开展体育卫生健康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为了让每位学生拥有健康身心,情绪愉快,知道快乐益于身心健康。

  2.充分地利用每周一次的卫生知识、健康教育课,加强对学生的疾病防治及良好的卫生*惯教育。

  3.增强自我的保护意识,形成尊重生命、爱惜健康的态度,进而尊重关怀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简朴的生活*惯,不奢华、不浪费,以简单为快乐。

  5.了解碘缺乏病的症状及危害,清楚地方性氟中毒病的有关知识及危害。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自觉参与课间活动,保持充沛的精力,上好每节课,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进学生行为*惯的形成。

  2.教学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表演等激发学生兴趣,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3.联系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心里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团结协助,尊敬师长,让学生热爱体育,热爱生活。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贴*学生的生活,从选编课文到设计联系,从内容安排到呈现方式及版式设计都有极强的.创新意识,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全册共有课十篇,该教材符合新的教学理念,能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常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心,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

  难点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并有爱心,能互相帮助,不论是在学*,还是在生活中都是快乐的小天使。

  六、实施措施

  1.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突出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2.课堂教学形式非常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3.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和每一个活动,及时鼓励学生,帮助树立信心。

  4.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学*主动性。

  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是我们教师的职责,为此,我将奋斗!

  在这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合作学*,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一、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一)总体分析:六年级两个班现有学生97人,学生的学*态度、班级的学*风气较好,学生学*数学的热情非常高。我班的特点是:学生学*主动,优秀率及合格率等指标一直较高。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父母对其要求较严,对行为*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态度端正,成绩较稳定。如管辉、殷悦、陈炳政、郑晗、赵云杰、万梓桐、乔艺、安秦等;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态度不端正,导致学*成绩不理想,如金星、付鑫鹏、孔曦、王国良等。也有几位同学尽管学*态度端正,但由于学*方法、思维方式偏重于机械性的死记硬背,不够灵活,所以成绩也不够理想,如尹怡康、秦文龙、胡伯威等。另外,班中的互助互学风气已经形成,本学期认真搞好学优生和学困生的结对工作、强化良好学**惯的养成教育。

  (二)知识现状分析:本班学生基础较扎实,思想品德较好,学*能力较强,学**惯较好,但也存在不*衡性,有些学生学*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

  二、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一),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点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教学设想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5篇(扩展5)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9篇

  一、课时安排建议

  教科书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这是根据每周2课时安排的。我们浙江省科学课的开设已经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每周三课时,因此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保持弹性,在课时安排上可以采取下面的办法来解决:1、对典型的过程与方法活动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2、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开展单元性的评价活动;3、实现教科书中已设计的拓展性活动,或资料库中的拓展性活动。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为此每个单元安排3节左右的机动课时是适宜的,也是可操作的。

  第一周:始业教育

  第二周: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使用工具2、杠杆的科学

  第三周: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4、轮轴的秘密5、定滑轮和动滑轮

  第四周:6、滑轮组7、斜面的作用

  第五周: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第七周:第而单元形状与结构1、抵抗弯曲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第八周:3、拱形的力量4、找拱形5、做框架

  第九周:6、建高塔7、桥的形状和结构

  第十周:8、用纸造一座“桥”

  第十一周:第三单元能量1、电和磁2、电磁铁

  第十二周:3、电磁铁的磁力(一)4、电磁铁的磁力(二)5、神奇的小电动机

  第十三周:6、电能和能量7、电能从哪里来

  第十四周:8、能量与太阳

  第十五周: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1、校园生物大搜索2、校园生物分布图

  第十六周:3、多种多样的植物4、种类繁多的动物

  第十七周:5、相貌各异的我们6、原来是相关联的

  第十八周:7、谁选择了它们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第十九、二十周:复*

  二、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在“工具和机械”单元里,学生要学*选择使用工具并体会它们的作用,研究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和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通过研究认识工具和机械的功能和特点。

  在“形状与结构”单元里,学生要认识身边常见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状结构,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形状特点,探究怎样用纸做一座能承重的桥。通过研究认识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不同,能满足不同的需要。

  在“能量”单元里,学生要制作和研究电磁铁,探究玩具小电动机怎么会转动起来,研讨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化。通过研究初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知道电可以生磁,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了解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在“生物的多样性”单元里,学生要调查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给动植物分类,研究人的相貌差异,探究不同环境对生物种类和性状的影响。通过研究知道生物种类和差别是多种多样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知道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在本册的学*中,学生要做很多的实验和制作,要继续学*对比实验的技能,识别和控制变量。要进行细致的观察,要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生物。

  在本册学*中,学生会体验到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巨大的影响,是怎样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的,形成积极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在更高水*上增强环保意识和热爱生命的意识。获得美的体验,感受到建筑的形状结构之美,地球家园生物多样性之美。

  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能力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仍要借助于直观形象的支撑,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经过三年科学课的学*,已经积累了一些基本的探究学*的方法,有了初步的过程与方法意识和能力。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他们在本册的探究学*中应该更主动一些,应该有更深入的思维参与。

  本册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大胆利用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物和现象进行有根据的推测,作出假设性解释。比如推测小电动机转动原因,煤的成因,根据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推测它们生活的环境等。

  2.指导学生认真收集数据,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如研究杠杆尺的实验,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

  3.本册中的很多内容适于动手操作,材料简单易得,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保证学生能真正地动起手来进行探究学*,这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

  4.建立能量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学生三年学*的积累上进行的,要注意充分利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梳理、提升,形成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

  三、主要材料清单

  “工具和机械”单元:常用的工具:螺丝刀、羊角锤、钳子、镊子、开瓶器等。实验装置和实验器材:杠杆尺、轮轴、滑轮、滑轮组、搭斜面的木板、测力计、钩码、铁架台。做小杆秤的材料:筷子、粗线、螺丝帽。做滑轮游戏的材料:长绳子和两根光滑的木棒。观察用的实物或图片:铁皮剪、理发剪、核桃夹、杆秤、木螺钉和铁螺钉等。

  “形状与结构”单元:做实验的材料:长、宽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长、厚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折纸梁和做拱形的纸,铁垫圈、完整的和剖开的乒乓球,塑料瓶。做框架的材料:筷子或塑料管、橡皮筋。搭吊桥的材料:瓦楞纸板和绳子。做纸桥的材料:旧报纸、胶带。观察用的材料:包装箱瓦楞纸板、塑料饮料瓶。

  “能量”单元:做电产生磁实验的器材: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指南针。做电磁铁实验的材料:多股绝缘导线、大铁钉、大头针、直径不同的塑料管、长短粗细不同的螺栓。研究电动机观察、实验器材:玩具小电动机、纸杯、橡筋圈、V形粗导线、铁丝支架、磁铁。手摇发电机、各种电池或电池图片。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考察校园生物器材:放大镜、小铲子等考察工具。做模拟实验的材料:不同形状的纸鱼,球形烧瓶、长颈玻璃瓶、温度计。鱼、鸟、兔的骨骼标本或图片。适合教学需要的各种动物、植物的图片或影像资料。人的部分相貌特征的不同性状图。

  四、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一)工具和机械

  到六年级时,学生们已经能够比较独立地进行一些探究活动。他们开始对一些问题进行具有挑战性的思考,能够选取自己认为可以进行的方式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开始有选择地利用观察、实验所获取的证据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解释。

  在本单元的整个学*过程中,学生们将有机会对各种简单机械进行实验,包括设计和制作一些简单装置,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加以解释,认识机械的各个部件,了解它们各自的功用,尝试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工具和机械。人们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机械。很多时候,工具和机械为我们赢得了时间和精力,帮助我们完成了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发明了更多的工具和机械,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人们在生活中是如何使用工具和机械的?它们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使用它们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既是本单元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的教学引领学生们所要经历的科学认识历程。

  通过本单元的8个主题活动,我们期望学生能真正动起手来,在实践中去体验、发现工具和机械的作用及其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器材的准备,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并做好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支持者。

  科学概念目标

  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惯地称为工具。有的机械可以省力,有的机械不能省力但能发挥其他作用。不同的机械具有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功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机械。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进行研究各种机械作用的实验,收集能够解释机械作用的数据。通过实验和收集数据,发现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分析解释。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对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整理与分析。通过文字、图画和讨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工具和机械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技术应用的重要性。能够将工具和机械的作用、安全与可靠性等与现实社会联系进来。获得对各种机械功能的认识,以应付各种实际问题,并意识到工具和机械是随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形成积极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认识到科学与技术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

  评价建议

  在单元教学结束的时候,建议对学生们的学*作一次单元评价。评价可以是多元的,学生们可以自己评价,同学间也可以相互评价,但这些评价都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评价内容建议从以下这些方面去考虑:

  1.“机械”及“简单机械”的概念,包括杠杆、轮轴、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斜面这几类简单机械的描述性概念。2.杠杆的原理、分类及运用。3.轮轴的原理及运用。4.定滑轮、动滑轮的原理及运用。5.滑轮组的原理及运用。6.斜面的原理及运用。7.观察分析自行车上一些简单机械的运用及原理。8.设计并开展测量实验、对比实验的情况,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并形成解释的能力。

  二)形状与结构

  物体,不管是天然存在的还是人工制造的,大多具有可见的形状和结构,它们以其形而显其身,千姿百态。它们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形状和结构呢?这其中蕴涵着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也反映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科技发展的水*。

  本单元所说的形状结构,是指能够承受一定外力作用,不会发生形状和大小改变的构造。学生在学*中要了解身边几种常见的结构,知道结构具有不同特点能满足不同的需要;发现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改变其承受力的大小;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提高探究兴趣,发展探究能力。

  学生在五年级时探究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其实,静止的物体也无不受到力的作用。本单元引领学生探究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发展他们对力的认识,知道力还有使物体形变甚至破坏的作用。

  本单元选取了几种最常见的形状结构,联系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究,最后进行综合和应用。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本单元学*的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教学材料简单易得,动手操作特点突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把制作和探究相结合,把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相结合,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科学概念目标

  柱、梁、拱形、框架等形状结构各有不同特点,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某些性能。知道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是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了解圆顶形、球形等有与拱形相似的特点。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可以加固框架结构。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制作、预测和测试结构的承受力。用简单材料独立探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合理结论。用不同方式进行解释。把探究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探究中既能大胆假设,又能小心求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制作成果。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对生活的影响。懂得欣赏桥梁建筑形状和结构的美。

  评价建议

  1.评价学生是否认识学过的几种结构,知道厚度、形状怎样影响材料抗弯曲能力,知道拱形承重特点,知道加固框架的方法,知道什么样的物体稳定不容易倒。2.评价学生在制作纸横梁、拱形、框架结构过程中的能力和表现。3.评价学生在研究塑料瓶时表达的独立见解。4.组织学生评价设计制作的纸桥和设计制作的过程。5.评价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活动,动手动脑动口,乐于探究、不怕困难、与同学合作的表现。6.利用学生记录表,评价学生观察、实验、收集数据的表现。

  三、能量

  我们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和能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树枝摇曳、溪水潺潺是能量在“工作”,我们用火做饭、开灯照明是在进行能量转化。我们必须从食物中获取能量才能维持生命和进行活动,植物必须从阳光中获取能量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要靠吃植物或其他动物来取得能量维持生命,一切生物都依赖能量才能生存。

  儿童从生活中,从科学课学*中,对能量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已经在使用“能量”这个词。他们知道太阳的光和热是太阳能,知道食物能供给我们身体需要的能量,甚至知道电能、水能、风能。但是在儿童的头脑里还没有一个关于能量更一般意义的概念。

  能量概念是抽象的,我们能观察到的只是具体能量所产生的某种效应。本单元不是从抽象的定义出发来演绎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而是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电和磁为切入口逐步展开对能量的认识。先认识电可以转化成磁,制作电磁铁,观察玩具小电动机怎样转动起来,把电能变成机械能。然后以电能与其他能量的相互转化为中心,认识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及其相互转化。最后认识太阳能,了解我们现在使用的绝大部分能量都是来自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本单元安排两节课进行的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并制作“强力电磁铁”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过程充分展开、全班合作探究的活动。通过这个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更加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科学概念目标

  电流可以产生磁性。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池数量等有关。能量有多种形式,能相互转化,储存在一些物质中。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制作简单电磁铁,合作设计制作强力电磁铁。做通电导线能生磁的实验,改变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研究小电动机转动原理的实验。经历一个完整的较深入的探究过程,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用分部分观察和整体观察的方法研究小电动机的构造。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性解释。体会到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的重要性,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发展想象和解释的能力,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认同珍惜能源、节约能源的观点。

  评价建议

  1.评价学生是否认识电流产生磁性的现象,电磁铁的基本性质,能量的多种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是否了解玩具小电动机的构造,初步了解其转动的原理。2.评价学生在制作简单电磁铁、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过程中的能力和表现。3.评价学生在研究小电动机原理时表现的积极性和自主性。4.评价积极参与研究活动,能倾听、提问、共享研究成果的表现。5.利用学生记录表,评价学生观察、实验、收集数据达到的水*。

  四、生物的多样性

  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这样一种描述,没有人会产生怀疑。对于有着多次研究生物经历的六年级小学生来说也不例外。但是,地球上的生物到底有多少?人类怎样认识和对待庞大的生物家族成员?是什么导致了生物个体的种种差异?为什么现今人类如此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当我们将学生的视野引向生物多样性的时候,也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引发诸如此类的种种问题。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物种的多样性描述着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本单元所关注的是物种的多样性即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以及同一物种不同生物个体的多种多样。教科书共8课,包括引领学生认识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认识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认识生物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生活的环境的'关系,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存在的意义。

  科学概念目标

  生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同种生物也会具有不同的个体性状。生物不同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赖以生活的环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

  观察生物之间可辨识的不同特征。依据不同目的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研究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利用图、表等方式整理记录调查资料。用实验的方法验证想法。使用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倾听他人的报告,用适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中获得美的体验,感受地球家园因生物多样而美丽。关注周围生物所生活的环境,具有环保意识。认同人类是生物家族中的一员,愿意与生物家族的其他成员和谐相处。体会到仔细观察常会有许多新发现,发展研究生物的兴趣。

  评价建议

  单元学*结束后,对学生的评价应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发展状况的描述;二是对本单元学*水*的描述。

  1.评价标准。本单元设定的教学目标。

  2.评价内容。

  在科学概念方面,重点评价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生物是多种多样的)的认识程度;对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生活环境关系的认识程度;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的理解程度。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关注学生观察辨识事物的能力;用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复杂事件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重点关注学生的环保意识及热爱生命的意识,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

  3.评价方法

  (1)记录课堂上学生活动中的表现:课堂上相应的学*活动结束后,对于生物多样性、生物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之间关系以及生物多样性意义的描述;活动中学生观察区分生物特征的能力表现;活动中是否有运用分类的方法描述多种多样生物的意识,以及分类能力的水*表现;完成任务过程中与同伴的合作表现。

  (2)收集学生的记录单及学*的成果资料。

  各小组的区域调查记录表、区域生物分布图;全班校园生物分布图;个人收集和小组汇总的调查资料;各小组生物多样性意义研究成果报告;

  (3)单元测试或设计任务性作业。

  组织单元考试;对话式的任务性作业:用事例说明环境变化导致了生物的多种多样;操作式的任务性作业:提供给学生一筐繁杂的物品,让学生写文章描述这筐物品,以考查学生运用分类方法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等等。

  4.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要能真实描述学生的发展状态和学业水*。要综合学*过程中学生的学*表现和单元学*结束后的评测结果给学生整体上的评价。要关注不同学*型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特殊发展。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四个班的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大部分学生*时在科学学*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等。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显微镜下的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我们的地球”主要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物质在变化”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探索宇宙”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

  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显微镜下的世界”、“地球和

  宇宙”、“物质的变化”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5、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6、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7、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9、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10、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

  一、课时安排建议

  教科书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这是根据每周2课时安排的。我们浙江省科学课的开设已经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每周三课时,因此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保持弹性,在课时安排上可以采取下面的办法来解决:1、对典型的过程与方法活动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2、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开展单元性的评价活动;3、实现教科书中已设计的拓展性活动,或资料库中的拓展性活动。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为此每个单元安排3节左右的机动课时是适宜的,也是可操作的。

  第一周:始业教育

  第二周: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使用工具2、杠杆的科学

  第三周: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4、轮轴的秘密5、定滑轮和动滑轮

  第四周:6、滑轮组7、斜面的作用

  第五周: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第七周:第而单元形状与结构1、抵抗弯曲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第八周:3、拱形的力量4、找拱形5、做框架

  第九周:6、建高塔7、桥的形状和结构

  第十周:8、用纸造一座“桥”

  第十一周:第三单元能量1、电和磁2、电磁铁

  第十二周:3、电磁铁的磁力(一)4、电磁铁的磁力(二)5、神奇的小电动机

  第十三周:6、电能和能量7、电能从哪里来

  第十四周:8、能量与太阳

  第十五周: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1、校园生物大搜索2、校园生物分布图

  第十六周:3、多种多样的植物4、种类繁多的动物

  第十七周:5、相貌各异的我们6、原来是相关联的

  第十八周:7、谁选择了它们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第十九、二十周:复*

  二、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在“工具和机械”单元里,学生要学*选择使用工具并体会它们的作用,研究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和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通过研究认识工具和机械的功能和特点。

  在“形状与结构”单元里,学生要认识身边常见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状结构,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形状特点,探究怎样用纸做一座能承重的桥。通过研究认识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不同,能满足不同的需要。

  在“能量”单元里,学生要制作和研究电磁铁,探究玩具小电动机怎么会转动起来,研讨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化。通过研究初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知道电可以生磁,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了解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在“生物的多样性”单元里,学生要调查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给动植物分类,研究人的相貌差异,探究不同环境对生物种类和性状的影响。通过研究知道生物种类和差别是多种多样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知道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在本册的学*中,学生要做很多的实验和制作,要继续学*对比实验的技能,识别和控制变量。要进行细致的观察,要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生物。

  在本册学*中,学生会体验到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巨大的影响,是怎样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的,形成积极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在更高水*上增强环保意识和热爱生命的意识。获得美的体验,感受到建筑的形状结构之美,地球家园生物多样性之美。

  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能力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仍要借助于直观形象的支撑,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经过三年科学课的学*,已经积累了一些基本的探究学*的方法,有了初步的过程与方法意识和能力。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他们在本册的探究学*中应该更主动一些,应该有更深入的思维参与。

  本册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大胆利用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物和现象进行有根据的推测,作出假设性解释。比如推测小电动机转动原因,煤的成因,根据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推测它们生活的环境等。

  2.指导学生认真收集数据,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如研究杠杆尺的实验,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

  3.本册中的很多内容适于动手操作,材料简单易得,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保证学生能真正地动起手来进行探究学*,这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

  4.建立能量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学生三年学*的积累上进行的,要注意充分利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梳理、提升,形成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

  三、主要材料清单

  “工具和机械”单元:常用的工具:螺丝刀、羊角锤、钳子、镊子、开瓶器等。实验装置和实验器材:杠杆尺、轮轴、滑轮、滑轮组、搭斜面的木板、测力计、钩码、铁架台。做小杆秤的材料:筷子、粗线、螺丝帽。做滑轮游戏的材料:长绳子和两根光滑的木棒。观察用的实物或图片:铁皮剪、理发剪、核桃夹、杆秤、木螺钉和铁螺钉等。

  “形状与结构”单元:做实验的材料:长、宽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长、厚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折纸梁和做拱形的纸,铁垫圈、完整的和剖开的乒乓球,塑料瓶。做框架的材料:筷子或塑料管、橡皮筋。搭吊桥的材料:瓦楞纸板和绳子。做纸桥的材料:旧报纸、胶带。观察用的材料:包装箱瓦楞纸板、塑料饮料瓶。

  “能量”单元:做电产生磁实验的器材: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指南针。做电磁铁实验的材料:多股绝缘导线、大铁钉、大头针、直径不同的塑料管、长短粗细不同的螺栓。研究电动机观察、实验器材:玩具小电动机、纸杯、橡筋圈、V形粗导线、铁丝支架、磁铁。手摇发电机、各种电池或电池图片。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考察校园生物器材:放大镜、小铲子等考察工具。做模拟实验的材料:不同形状的纸鱼,球形烧瓶、长颈玻璃瓶、温度计。鱼、鸟、兔的骨骼标本或图片。适合教学需要的各种动物、植物的图片或影像资料。人的部分相貌特征的不同性状图。

  四、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一)工具和机械

  到六年级时,学生们已经能够比较独立地进行一些探究活动。他们开始对一些问题进行具有挑战性的思考,能够选取自己认为可以进行的方式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开始有选择地利用观察、实验所获取的证据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解释。

  在本单元的整个学*过程中,学生们将有机会对各种简单机械进行实验,包括设计和制作一些简单装置,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加以解释,认识机械的各个部件,了解它们各自的功用,尝试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工具和机械。人们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机械。很多时候,工具和机械为我们赢得了时间和精力,帮助我们完成了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发明了更多的工具和机械,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人们在生活中是如何使用工具和机械的?它们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使用它们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既是本单元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的教学引领学生们所要经历的科学认识历程。

  通过本单元的8个主题活动,我们期望学生能真正动起手来,在实践中去体验、发现工具和机械的作用及其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器材的准备,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并做好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支持者。

  科学概念目标

  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惯地称为工具。有的机械可以省力,有的机械不能省力但能发挥其他作用。不同的机械具有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功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机械。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进行研究各种机械作用的实验,收集能够解释机械作用的数据。通过实验和收集数据,发现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分析解释。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对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整理与分析。通过文字、图画和讨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工具和机械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技术应用的重要性。能够将工具和机械的作用、安全与可靠性等与现实社会联系进来。获得对各种机械功能的认识,以应付各种实际问题,并意识到工具和机械是随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形成积极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认识到科学与技术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

  评价建议

  在单元教学结束的时候,建议对学生们的学*作一次单元评价。评价可以是多元的,学生们可以自己评价,同学间也可以相互评价,但这些评价都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评价内容建议从以下这些方面去考虑:

  1.“机械”及“简单机械”的概念,包括杠杆、轮轴、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斜面这几类简单机械的描述性概念。2.杠杆的原理、分类及运用。3.轮轴的原理及运用。4.定滑轮、动滑轮的原理及运用。5.滑轮组的原理及运用。6.斜面的原理及运用。7.观察分析自行车上一些简单机械的运用及原理。8.设计并开展测量实验、对比实验的情况,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并形成解释的能力。

  二)形状与结构

  物体,不管是天然存在的还是人工制造的,大多具有可见的形状和结构,它们以其形而显其身,千姿百态。它们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形状和结构呢?这其中蕴涵着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也反映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科技发展的水*。

  本单元所说的形状结构,是指能够承受一定外力作用,不会发生形状和大小改变的构造。学生在学*中要了解身边几种常见的结构,知道结构具有不同特点能满足不同的需要;发现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改变其承受力的大小;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提高探究兴趣,发展探究能力。

  学生在五年级时探究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其实,静止的物体也无不受到力的作用。本单元引领学生探究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发展他们对力的认识,知道力还有使物体形变甚至破坏的作用。

  本单元选取了几种最常见的形状结构,联系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究,最后进行综合和应用。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本单元学*的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教学材料简单易得,动手操作特点突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把制作和探究相结合,把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相结合,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科学概念目标

  柱、梁、拱形、框架等形状结构各有不同特点,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某些性能。知道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是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了解圆顶形、球形等有与拱形相似的特点。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可以加固框架结构。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制作、预测和测试结构的承受力。用简单材料独立探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合理结论。用不同方式进行解释。把探究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探究中既能大胆假设,又能小心求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制作成果。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对生活的影响。懂得欣赏桥梁建筑形状和结构的美。

  评价建议

  1.评价学生是否认识学过的几种结构,知道厚度、形状怎样影响材料抗弯曲能力,知道拱形承重特点,知道加固框架的方法,知道什么样的物体稳定不容易倒。2.评价学生在制作纸横梁、拱形、框架结构过程中的能力和表现。3.评价学生在研究塑料瓶时表达的独立见解。4.组织学生评价设计制作的纸桥和设计制作的过程。5.评价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活动,动手动脑动口,乐于探究、不怕困难、与同学合作的表现。6.利用学生记录表,评价学生观察、实验、收集数据的表现。

  三、能量

  我们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和能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树枝摇曳、溪水潺潺是能量在“工作”,我们用火做饭、开灯照明是在进行能量转化。我们必须从食物中获取能量才能维持生命和进行活动,植物必须从阳光中获取能量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要靠吃植物或其他动物来取得能量维持生命,一切生物都依赖能量才能生存。

  儿童从生活中,从科学课学*中,对能量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已经在使用“能量”这个词。他们知道太阳的光和热是太阳能,知道食物能供给我们身体需要的能量,甚至知道电能、水能、风能。但是在儿童的头脑里还没有一个关于能量更一般意义的概念。

  能量概念是抽象的,我们能观察到的只是具体能量所产生的某种效应。本单元不是从抽象的定义出发来演绎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而是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电和磁为切入口逐步展开对能量的认识。先认识电可以转化成磁,制作电磁铁,观察玩具小电动机怎样转动起来,把电能变成机械能。然后以电能与其他能量的相互转化为中心,认识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及其相互转化。最后认识太阳能,了解我们现在使用的绝大部分能量都是来自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本单元安排两节课进行的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并制作“强力电磁铁”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过程充分展开、全班合作探究的活动。通过这个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更加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科学概念目标

  电流可以产生磁性。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池数量等有关。能量有多种形式,能相互转化,储存在一些物质中。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制作简单电磁铁,合作设计制作强力电磁铁。做通电导线能生磁的实验,改变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研究小电动机转动原理的实验。经历一个完整的较深入的探究过程,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用分部分观察和整体观察的方法研究小电动机的构造。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性解释。体会到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的重要性,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发展想象和解释的能力,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认同珍惜能源、节约能源的观点。

  评价建议

  1.评价学生是否认识电流产生磁性的现象,电磁铁的基本性质,能量的多种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是否了解玩具小电动机的构造,初步了解其转动的原理。2.评价学生在制作简单电磁铁、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过程中的能力和表现。3.评价学生在研究小电动机原理时表现的积极性和自主性。4.评价积极参与研究活动,能倾听、提问、共享研究成果的表现。5.利用学生记录表,评价学生观察、实验、收集数据达到的水*。

  四、生物的多样性

  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这样一种描述,没有人会产生怀疑。对于有着多次研究生物经历的六年级小学生来说也不例外。但是,地球上的生物到底有多少?人类怎样认识和对待庞大的生物家族成员?是什么导致了生物个体的种种差异?为什么现今人类如此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当我们将学生的视野引向生物多样性的时候,也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引发诸如此类的种种问题。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物种的多样性描述着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本单元所关注的是物种的多样性即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以及同一物种不同生物个体的多种多样。教科书共8课,包括引领学生认识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认识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认识生物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生活的环境的关系,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存在的意义。

  科学概念目标

  生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同种生物也会具有不同的个体性状。生物不同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赖以生活的环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

  观察生物之间可辨识的不同特征。依据不同目的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研究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利用图、表等方式整理记录调查资料。用实验的方法验证想法。使用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倾听他人的报告,用适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中获得美的体验,感受地球家园因生物多样而美丽。关注周围生物所生活的环境,具有环保意识。认同人类是生物家族中的一员,愿意与生物家族的其他成员和谐相处。体会到仔细观察常会有许多新发现,发展研究生物的兴趣。

  评价建议

  单元学*结束后,对学生的评价应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发展状况的描述;二是对本单元学*水*的描述。

  1.评价标准。本单元设定的教学目标。

  2.评价内容。

  在科学概念方面,重点评价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生物是多种多样的)的认识程度;对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生活环境关系的认识程度;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的理解程度。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关注学生观察辨识事物的能力;用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复杂事件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重点关注学生的环保意识及热爱生命的意识,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

  3.评价方法

  (1)记录课堂上学生活动中的表现:课堂上相应的学*活动结束后,对于生物多样性、生物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之间关系以及生物多样性意义的描述;活动中学生观察区分生物特征的能力表现;活动中是否有运用分类的方法描述多种多样生物的意识,以及分类能力的水*表现;完成任务过程中与同伴的合作表现。

  (2)收集学生的记录单及学*的成果资料。

  各小组的区域调查记录表、区域生物分布图;全班校园生物分布图;个人收集和小组汇总的调查资料;各小组生物多样性意义研究成果报告;

  (3)单元测试或设计任务性作业。

  组织单元考试;对话式的任务性作业:用事例说明环境变化导致了生物的多种多样;操作式的任务性作业:提供给学生一筐繁杂的物品,让学生写文章描述这筐物品,以考查学生运用分类方法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等等。

  4.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要能真实描述学生的发展状态和学业水*。要综合学*过程中学生的学*表现和单元学*结束后的评测结果给学生整体上的评价。要关注不同学*型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特殊发展。

  一、学情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由于原因限制,有一部分教学班级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能量。本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指导学生大胆利用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物和现象进行有根据的推测,作出假设性解释。比如推测小电动机转动原因,煤的成因,根据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推测它们生活的环境等。

  2.指导学生认真收集数据,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如研究杠杆尺的实验,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

  3.本册中的很多内容适于动手操作,材料简单易得,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保证学生能真正地动起手来进行探究学*,这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

  4.建立能量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学生三年学*的积累上进行的,要注意充分利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梳理、提升,形成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

  五、后20%学生的学业帮扶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六、教学进度安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六年级四个班的科学。经过三年的科学学*,大部分学生*时在科学学*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等。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显微镜下的世界”的内容,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我们的地球”主要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 “物质在变化”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探索宇宙”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

  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问,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物质的变化,对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显微镜下的世界”、“地球和

  宇宙”、“物质的变化”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5、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6、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7、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9、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10、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接任六年级科学教学,同学们通过三年的科学学*,科学探究已经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部分学生学会了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和进行实验记录的科学探究方法,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据上学期科学老师介绍:学生非常喜欢科学实验,四个班级由于课堂常规的不*衡,导致综合能力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在,观察不仔细,操作欠规范。

  二、教材简析: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从使用工具开始,提出研究问题,然后研究最简单的机械—杠杆,由此开始认识杠杆类机械,再研究非杠杆类机械,最后以自行车为载体,以齿轮研究为主要内容对本单元的研究作一次总结与提升,让学生对机械的作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2、有的机械可以省力,有的机械不能省力但能发挥其他作用。

  3、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机械。

  过程与方法:

  4、通过实验和收集数据,发现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分析解释。

  5、对于自己的预测,用实验来证实。

  对于自己的探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乐意与同学进行交流。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引导学生们对纸的抗弯曲能力进行研究。并运用学到的形状和结构的知识,做框架、建高塔、造桥的活动中,知道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能满足不同的需要;发现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改变其承受力的大小;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提高探究兴趣,发展探究能力。

  第一部分(1——7课)是探究形状结构的科学道理。1——6课分别研究条形、拱形、框架等结构。7课是认识桥梁的结构。

  第二部分(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是设计科学合理的形状结构。

  教学目标:

  1、知道增加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某些性能。

  2、知道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是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了解圆顶形、球形等有与拱形相似的特点。

  3、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强。

  4、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5、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把探究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得出合理的结论。

  6、在探究中能既大胆假设又能小心求证。

  7、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品质。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第三单元:能量

  从学生最熟悉的电出发,探究电生磁,制作电磁铁,观察玩具小电动机怎样转动起来,把电能变成机械能。然后以电能与其他能量的相互转化为中心,认识各种不同形式能量及其相互转化,再扩展到认识太阳能,了解我们现在使用的绝大部分能量都来自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活动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课),探究电流怎样产生磁性,制作电磁铁并研究电磁铁的磁极和磁力大小,研究玩具小电动机怎样转动起来,感受电能转化成动能的奇妙。

  第二部分(6—7课),通过寻找电的用途,研究电的来源,认识电能和其它能量间的转化。

  第三部分(第8课)探究煤、石油、天然气能源矿产与太阳能之间的关系,认识我们使用的能量几乎都源于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教学目标:

  1、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改变电磁铁的正负极接法、改变线圈的绕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电池的数量等因素有关。

  3、经历一个完整的较深入的探究过程,研究电产生磁、电磁铁磁力大小、小电动机转动原理,体会到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的重要性,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4、认识能量有多种形式,能相互转化并储存在一些物质中。意识到重数据分析,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得出结论,体会到合作的必要与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性。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本单元所关注的是物种的多样性。引领学生认识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认识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认识生物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的关系以及多种多样生物存在的意义。

  1-2课记录统计校园中的动植物种类,用生物分布图描述,感受校园生物的多种多样,建立认识。

  3-4课从校园生物拓展到自然界生物多样性认识。通过分类活动,领悟分类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建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5课研究人类自己,认识生物个体与个体之间也是千差万别的。

  6-7课引领学生认识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的特殊身体结构,生物形态结构,体会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8课运用资料分析,认识到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大自然赋予生物生存的权利。

  教学目标:

  1、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

  2、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知道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赖以生活的环境。

  3、能观察到生物之间可辨识的不同特征。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能用实验、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能倾听他人的报告,并能用适宜的方式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4、能够关注周围生物所生活的环境,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能够认同人类是生物家族中的一员,愿意与生物家族的其他成员和谐相处。

  5、能够体会到仔细观察常会有许多新发现,发展研究生物的兴趣。

  三、教学措施:

  1、用丰富多彩的亲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能力。

  2、用激励的评价语言激发他们的兴趣,用展示成果的活动彰显他们的能力(四人合作小组:组长、实验员、记录员采取轮换制)

  3、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指导他们规范操作实验(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

  4、提供成果展示*台,评选制作作品(建高塔、美丽的桥、生物多样性小报……)迎接学校主题开放活动。

  5、建立经常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考核制。课堂常规30%(发言、倾听、不同意见、独特观点)+实验探究30%(记录表、实验报告、成果资料)+卷面测试30%+小组合作自评10%。

  操作:常规记录1人(制表格),科学课代表1人收集活动记录、实验报告、成果资料。小组自评表。

  一、班级概况和学情分析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5篇(扩展6)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5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让我们一起来学*写计划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段学情分析

  我所担任的六年级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高低不一,从总体上看,语文水*不*衡,尤其是部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比较差,但大部分学生学*比较认真,对语文学*的兴趣比较浓。当然,也存在少部分学生的学**惯较差,语文自主学*能力较差,思维不够灵活。主要表现在:学*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要求动脑、动手等思维性较强的题目部分学生不知所措,所以应付了事,个别男生作业书写不够整洁;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所增强,但课外阅读*惯差,知识面狭窄;知识运用不够灵活,理解、感悟比较肤浅,语言表达能力弱,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差,作文篇幅短,内容空,读起来干瘪无味;朗读能力有所提高,有一半左右学生有较强的朗读兴趣,因此新学期中,要一面加强“双基”训练,一面着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整体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材料以供期末复*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每组由“ 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五次。“口语交际·*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为便于复*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

  三、课标对本年段的要求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也是最艰难的环节。在备、教、改、导、考、析等教学环节下功夫,加大力度,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和学科竞赛辅导。在教学方法上,对不同课题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层次,分类别训练,在预*、课堂活动、课后练*、检测中,围绕趣学、乐学、学会、会学创设学生全身心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总之,在深知教学是一门艺术的原则下,奉行的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本册课文共有六个单元,全册包括“导读”“课文”“读写例话”“积累运用”(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作、实践活动)等内容,书后还附有6篇供选读的课文。本册要求学会80个字,每课要求学会的字,排在方格里。

  1、知识方面

  (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会写80个,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2)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文段。

  (3)背诵2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课外阅读不少于15万字(完成课文配套课外阅读30篇)。

  (4)学*浏览,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根据需要搜集相关的信息,并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5)学*用钢笔和毛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

  (6)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事。

  (7)在阅读中学*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8)学*修改自己的*作。

  2、技能方面

  (1)会使用字典、词典进行识字,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7)会读诗歌,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8)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9)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读后感等*作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作,书写规范、整洁。

  教学计划对于整个学期教学的进行有指导作用,通过我们提供的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可以使教学有序的进行!

  一、指导思想

  本着课程标准“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

  二、班级情景分析

  本班语文水*不*衡,尤其是部分学生阅读和写作本事比较差,但大部分学生学*比较认真,对语文学*的兴趣比较浓。当然,也存在少部分学生的学**惯较差,语文自主学*本事较差,思维不够灵活。主要表此刻:学*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要求动脑、动手等思维性较强的题目部分学生不知所措,所以应付了事,个别男生作业书写不够整洁;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所增强,但课外阅读*惯差,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本事弱,不太善于表达自我的思想;异常是学生的独立阅读本事及写作本事差,作文篇幅短,资料空,读起来干瘪无味。我将继续以端正学*态度为突破口,以增强阅读量及作文面批为重点,重视表扬鼓励,夯实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本事。

  三、本册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普通话。

  2、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养成认真写字的*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物与联想;能提高默读的速度;能选择句子的表达方式;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惯;会读科普文章,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惯。

  5.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资料。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

  6、乐于参与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我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度。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7、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资料具体,情感真实有必须的条理。

  四、教学措施

  1、加强阅读教学。认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惯,在读懂课文资料的基础上,以篇章训练为重点,培养概括课文主要资料和中心思想的本事。教学时,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加强练*。同时,努力把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上,把每篇教材当成“例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注意强化学法,并在阅读教学中重视识字、词句的训练,进行阅读题目的练*与讲评。异常注重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本事。

  2、重视口语交际训练。正确把说话课的任务:训练口头表达本事,学*普通话,重视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唤起学生听、说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说多想,注意表扬,保护说的进取性。同时做到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口语交际的训练。

  3、重视指导好课外阅读。坚持以一带三的阅读训练思路,坚持每一天一诗、每一天一个好句的背诵积累,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自读课本,阅读体现“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指导学生学*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兴趣和质量,帮忙解决阅读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班级书库,组织学生进行生动趣味的课外阅读活动,做好课外阅读摘记和每日一段好词佳句背诵比赛。

  4、注意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学*概括文章主要资料,领会文章中心思想;围绕中心,具体地叙一件事。对每篇课文的教学不*均使用力量。

  5、利用资源优势,进行开放教学。开放教学资料,选读有关适合学生阅读的名篇名著;开放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自然中学*语文;改革语文评价,关注学生学*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重视语文实践本事的培养与提高。

  6、重视学生自主学*精神的培养,养成学生良好的学**惯。在作业布置上,还给学生作业的选择权。如在抄写词儿上,规定词儿的数量,如课内词汇已掌握,则在课外读物上选择,从而扩大词汇量;在课外阅读上,规定达标要求,自我选择学*方法。在作业检查上,为每个学生设立过关卡,按要求进行听写、朗读、背诵、说话等过关,把每次成绩记录在过关卡上,期末由学生自我算出*时成绩。

  7.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黄凤云、黄爱等是本班的学困生。经过上学期的观察,我发现这几个孩子都很聪明,他们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语文学*的兴趣和自信,没有良好的语文学**惯、方法,具体表此刻上语文课提不起精神,爱做小动作,易分散注意力,不愿参与朗读讨论等学*活动,语文作业常常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差,具体表此刻错别字多,阅读本事较差,作文时语句不通,无话可说。本期初步制定以下转化措施:

  1、做到眼中有他们,心中装他们,营造一种安全、*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以一当十”,“以小见大”,哪怕是微小的提高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以使他们树立学*的信心。

  2、多给他们供给展示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学*兴趣,多为他们开”绿灯”,利用各种机会展示他们的才干,让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3、给他们推荐好书,好文章阅读(必要时规定阅读篇目及阅读量),提高他们的阅读本事;指导他们做好好词佳句的积累,要求他们写好读后感,提高他们的*作本事。

  4、及时找准他们学*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漏补缺,力争做到当日知识当日清。

  5、安排好优差结对,利用优秀学生的力量来帮忙他们,让他们在互帮互学**同提高。

  6、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让家长明确教育目的,掌握家教方法,做好家庭学*的辅导,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构成合力,帮忙他们提高。

  五、作文计划

  1、认真指导学生每一次*作,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进取性。

  2、无论是写记实作文,还是写想象作文,都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景,灵活地运用教材,尽量为学生的自主作文创造条件。

  4、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多给他们创造想象的氛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5、认真培养学生的观察本事。教会学生的观察方法,养成学生勤于观察的*惯

  6、重视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学*课文中好的写作方法表达方式,到达举一反三、学以至用。

  7、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别人文章时感悟别人的表达方法,并要求学生积攒每一篇课文和课外阅读时遇到的美词佳句,丰富学生的词汇和语言。

  8、培养学生自我修改自我作文的本事,养成“观察——构思——提纲——草稿——修改——誊写”的良好的写作*惯。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人数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绝大多数上进心强,有极强的求知欲。上学期成绩有所以高。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古诗,能主动借助字典独立识字;同时,孩子们在阅读、书写、表达等方面已具有了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多数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积极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和大阅读活。

  但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过程,但学生书写*惯不够正确,有待改进。也有极个别学生学*态度不端正,作业不能及惯时完成,掌握知识不扎实,缺乏学*的主动性,因此语文能力有待提高。

  二、教材简析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于20xx年秋季正式试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轻叩小说的大门,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珍爱我们的家园,艺术的魅力,初识鲁迅。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这八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语文园地”五部分组成。课例包括2—4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题,略读课文后也有思考题。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阅读链接”和“资料袋”,全册安排“阅读链接”4次,分别在2课《丁香结》、4课《花之歌》、8课《灯光》、25课《好的故事》;

  安排“资料袋”3次,分别在5课《七律、长征》、13课《穷人》、21课《文言文二则》。“口语交际”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全册共安排了四次,分别安排在第二、第四、第六、第七单元,主题分别是演讲、请你支持我、意见不同怎么办、聊聊书法;

  “*作”是每单元都有安排,主题分别是:变形记、多彩的活动、笔尖流出的故事、围绕中心意思写、学写倡议书、我的拿手好戏、有你,真好;除了这8次专项*作外,课文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分别安排在13课《穷人》和24课《少年闰土》的后面。全册共安排“语文园地”七次,“交流*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书写提示”“快乐读书吧”穿插安排,其中,“书写提示”在第二和第八单元各一次,“快乐读书吧”在第四单元安排了一次。

  三、教学要求和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上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内容、学*重点和学*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应用,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

  2、识字、写字教学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80个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

  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要注意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检测。也可以就“词语表”中的词语,进行复*巩固。

  对于书写练*,除阅读课上指导写字外,主要凭借本册配套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书法爱好。

  3、阅读教学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作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继续凭借字、词、句、段、篇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

  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

  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

  2、教师是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4、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活动,拓宽学生的学*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5、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6、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7、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8、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写摘录笔记的*惯。培养学生学会独立阅读的策略、方法并形成*惯。加强朗读的指导与检查,加大对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指导。

  培养目标对待特殊学生,进一步了解学生学*时遇到的困难,并与之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他们,给他们学*的勇气,使其能快快的进步,早日品尝学*的乐趣。

  一、指导思想

  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XX人,男生燲X犎耍鶻X人。从整体来看,我班学生学*热情较高,基本功较扎实,书写端正,朗读有感情。特别是像张昱佳、陈昕瑶等学生成绩优秀,能独立思考问题,常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我班差生较多学*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发挥师生、家长的共同合力,来帮助他们进步。本学期重点针对班级学生特色进行有效的教学,让学生都能认真、细心地学*,提高学*成绩。

  三、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于xxxx年秋期正式试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

  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轻叩小说的大门,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珍爱我们的家园,艺术的魅力,初识鲁迅。全册共27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

  其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为了落实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个一以贯之的目标,首先在选文上下功夫,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

  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穷人》、《只有一个地球》、《月光曲》、《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丁香结》、《夏天里的成长》、《京剧趣谈》、《伯牙绝弦》等。在“语文园地”中系统地编进了古诗词、名言警句、成语故事等,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

  全册要求会写18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五年级保持一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采用在生字的头顶上直接注意的方法。为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四、教学目标

  1、注重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注重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努力使学生热爱语文学*,有浓厚的探究兴趣,愿意独立解决学*语文时遇到的问题。

  3、注重文化积累,情感积累。

  4、贴*儿童生活实际,遵循学生学*语文的心理规律,使语文学*在提高质量的同时,减轻学生的负担。

  5、不但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注重教会学生学*,养成良好的学**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具有探究学*策略的意识,能够比较正确地作评价。

  6、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7、通过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

  8、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

  9、通过搜集和阅读小说,增强对小说的兴趣,感受小说的特点,想象小说描述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10、通过朗诵小说、欣赏小说、续编小说等活动,感受小说的魅力。

  1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来写的,学*围绕中心进行*作。

  12、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1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品味语言的.优美,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1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15、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16、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7、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18、会写简单的活动总结,学*作者将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19、学*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惯。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6、学会理解和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读写方法。

  7、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作素材;能根据*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8、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9、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辨别是非善恶。

  (二)教学难点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4、加强*时练笔的指导。

  5、让学生学写活动总结。

  六、教学措施

  1、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注意把握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且注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使理论和实践融合为一体。

  2、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情况,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杜绝以往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

  3、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广泛参阅教学资料和最新的教研成果,并与备课组的其他老师共同商讨,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案。

  4、授课过程中,依照设计好的教案,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始终以学生为学*主体,引导学生改变学*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以提高学*效率。

  5、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复*好所学的新知识。

  6、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7、*时注重向别的老师学*,积极参加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教研组的各种教研活动,以此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

  (一)后进生转化措施

  1、取得任课教师的协助,学生家长的配合(经常上门家访)。

  2、感情投资

  (1)多与后进生交流,了解后进生的思想、学*和生活。

  (2)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及时表扬,让他们树立起信心。

  (3)对他们所犯错误和缺点及时指出和批评。

  (4)多关注后进生的学*

  A、课堂提问、练*多给机会(难度较浅的)。

  B、课后作业的布置与众不同。

  C、作业尽量面批。

  D、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功课。

  3、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后进生的思想波动较大,各方面表现反反复复,这样教师必须经常不间断进行转化。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有一份爱心和耐心后进生一定能迎头赶上。

  (二)优秀生提高措施

  1、加强对优秀生的思想教育。

  优秀生学*成绩好,经常得到学生的赞扬、敬慕,家庭、学校宠爱、呵护,这样易使他们产生优越感,总觉得自己已经是很好了,而忽视了自我提高,自我超越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在本学期加大对优秀生的理想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各方面的工作,加强对优秀生的培养和教育。

  2、要适当评价,正确引导。

  教师对优秀生的评价要有针对性和适当性,对优秀生学*成绩的评价要适当,不能好到极处,也不能不予理睬,要具体公正。对优秀生其他方面的成绩要多注意留心,并指出哪点好,为什么好。教师要有意识地经常和优秀生谈心、沟通,传输一些观念,让他们知道教师赞扬什么推崇什么。如,奉献爱心、关心同学、帮助后进、*等待人、谦虚谨慎、志存高远都是老师推崇和向往的。

  3、培养优秀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优秀生应作为班级体中的普通一员,不能越出界外,要树立班级的集体感和荣誉感,要经常组织他们参加集体完成的项目和活动,感受到集体意识和成功的喜悦,让优秀生与他人一道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让他们在人与人的不断交流与合作中感受伙伴的友谊和真情,感受到个人力量的微薄,使优秀生愿意与同学交往,取长补短。

  4、鼓励学生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牛顿指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安排给学生提问题的环节,创造一个让学生积极思维的气氛,让他们不断地去探索、学*、提高。

  5、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

  成绩好的学生,有一定的学*基础和学*能力,不满足于课内的知识,对掌握课外的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根据这一特点,可结合课本的知识,适当插入相关的课外知识,并与课内知识融会贯通。使他们在熟练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尽量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望。

  6、课余时间为优秀生作学*指导

  优秀生在学*中喜欢质疑,可利用课下时间对学*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的学*兴趣和积极性持续,能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学*更深的知识,自己解决疑难问题。

  八、教学进度

  略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中不再着眼于个别的能力点和知识点,不再设“语文天地”做单项练*,不再通过“金钥匙”学*某种学*方法或策略,而是致力于综合性的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形成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比较广泛的文化积累,基本上实现能够自学语文,切实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教材仍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写,本册共设计了8个主题单元。每个单元由五篇课文(三篇精读课文,两篇拓展阅读课文)、一个综合性学*活动和单元小结组成。五篇课文中,前三篇必须精读,后两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精读或略读。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册课文的学*,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

  2.复*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会生字,复*查字典的方法,养成自觉运用字典的*惯。

  4.进一步提高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注意积累词语,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惯。

  5.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情感的介入——感知、感受、感悟。通过教材中“小资料”、”我的视角”、“日积月累”等栏目,展示学生自学产生的问题、独立的见解、改进的意见、延展开的思考、总结的学*方法和策略,等等。激发学生学*探究的兴趣和创造精神。

  6.阅读适合程度的课外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本学期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8.能抓住重点进行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事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

  三、学情分析

  全班有学生65人,其中优生36人,这36人普遍阅读能力强,基础知识牢固,写作水*较高。但是优秀生之间也有差距,其中有些同学不止阅读水*高,而且写作也不差,而有些同学阅读水*高,写作也不差,但写字差;后进生1人。阅读写作差,智力差,需要加强学*目的和学*态度的教育,提高他们学*语文的兴趣;则是智力和基础都较差,需要老师多下功夫,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争取在现有基础有所进步。

  四、教学措施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词句训练始终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点。在低中年级训练的基础上,应提高其训练的要求。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社会实践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学*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

  2.思考练*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思考练*中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

  3.要加强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朗读,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的技巧上指导,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4.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继续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归纳、小结和讲解。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5.继续指导学生写好学*计划和总结。

  6.继续加强对学生写字的训练,坚持每天让学生写50个钢笔字,做到正确、规范、匀称、美。

  教学目标:

  1、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可以用它的名字为*作命题。

  2、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

  3、适当地介绍这一美味的做法,增加*作的感染力。

  4、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

  教学难点: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二、学例文,掌握方法。

  *作要点:

  赏美食(色香俱全)

  做美味(动作准确)

  尝美味(写出情趣)

  补充:美食传说、趣文

  三、创设情景,介绍美味

  1、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

  2、小组讨论

  (1)代表发言

  (2)集体评议

  三、现场采访,表达感受

  你听后有什么感受?

  四、集体*作。

  一、交流*作,指导修改

  1、指名学生读*作,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二、佳作欣赏。

  一、课标要求:

  1、在语文学*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的自信和良好*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在实践中学*、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5篇(扩展7)

——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5篇

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5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计划了。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不同体裁音乐的欣赏,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以及了解民族音乐元素对作曲家音乐创作活动中所产生的影响:初步理解音乐艺术在思想情感的表达及世界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2、 在学唱歌曲时能够运用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创造性地表现歌曲:通过朝气蓬勃的演唱和 跳热情友好的集体舞。抒发自己热爱世界和*,渴望与异国人民建立友谊的美好情感。

  3、 通过“采集与分享”活动,增强收集信息,查找资料的能力。并能在信息交流中了解到 一些有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知识。

  教材分析:

  《唱着、跳着走*你》这是一首欢快、跳跃的二声部合唱歌曲,紧密地节奏型和切分音的使用,使歌曲充满朝气,富有现代感。歌曲是三段体结构。第一乐段有四个乐句,旋律节奏规整,有八分音符,切分节奏及休止符组成,每句的最后一小节虽是两拍休止,却具有动感,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演唱时学生可随着自身所感动的韵律拍出节奏,以表达感情,烘托气氛。

  《手拉手,地球村》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少儿合唱歌曲。歌曲为四三拍,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短促,跳跃的旋律和第二乐段舒展,优美的旋律形式,鲜明的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少年儿童保护家园,建设家园,要把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村”打扮得更加美丽漂亮的可爱形象。第一乐段的齐唱,第二部分的合唱以三度和声为主,和谐流畅,演唱起来比较容易掌握。

  教时安排:三教时

  第二单元 友邻多佳音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欣赏、歌唱、律动、吹奏、创造等音乐活动中,接触朝鲜、日本、孟加拉国、印 度尼西亚洲国家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扩大音乐文化视野,借助音乐领略亚洲各地的人文风情。

  2、 学生在分析、讨论、表现等实践活动中,能充分调动学*的主动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想 象力,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表现自己对邻国音乐风格的感受与理解。在鉴赏亚洲音乐时有一定的识别能力。

  3、 熟悉具有代表性的亚洲歌、乐曲的主题,体会他们各自具有的鲜明的民族特点,能演唱、吹奏其中的部分歌曲和乐曲的旋律。

  教材分析 《清津浦船歌》这是一首朝鲜东北部咸镜北道地区的民歌。该地区东邻日本海,水产业很发达,是个不冻港和渔业基地。自古以来,当地渔民唱着各种渔民号子出海捕鱼,有装网上船的装网歌,有与水上作业有关的行船歌、划浆歌、撒网歌、拉网歌等,还有属于远洋号子的远捕归帆歌以及**收的风竹谣等。朝鲜的船歌也是与行船、捕鱼有关的歌曲体裁。

  《故乡恋情》在佛教徒占国民比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千佛之国”泰国,其音乐显著的风格特点就是沉着稳健、祥和安定。我们可以从这首由著名音乐人陈小奇填词的泰**曲中感受泰**曲的沉稳与安详。歌曲表达了远方游子对故乡的绵绵思绪,就像一幅淡雅而略带朦胧的山水画,但引出的却是对故乡激情、奔放、真挚、深情的呼唤与倾诉。

  教时安排:三教时

  第三单元 北国豪情

  教学目标 1、 能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感受北方民歌的基本特点,并学会用不同的感情表达歌曲的 思想内涵,再现北方民歌的特点与豪情。

  2、 通过学唱《对花》和《唱得幸福落面满坡》感受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之情和生产劳动中 的愉快情绪,并试着通过南、北方小调的对比,加深对北方民歌的认识。

  3、 在欣赏《跑旱船》,《山村来了售货员》,《革命将士出征歌》,《兰花花》《掏洋芋》的过 程中感受北方民歌的独特风格和韵味。同时,学会用秧歌步和着歌曲的节奏,参与“跑旱船”的表演,体验北国人民 喜庆的心情,展示庆典的场面。

  4、 能熟练地唱准几个变化音,通过三声部的简单合奏强化同学间相互配合的意识,达到声 部间的和谐统一,气息,力度的一致。

  教材分析 《掏洋芋》这是一首风格独特的山西民歌,表现了农民丰收时候的喜悦心情。歌曲中演唱和念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歌曲充满生活气息。

  《对花》 原为河北省流传的一首民歌,一问一答的形式,表现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在生产劳动中的愉快心情,村词极具地方特色,增添歌曲的 欢快气氛。

  《唱得幸福落满坡》这是一首农民作曲家史掌元于1959年根据陕西民歌改编的歌曲,歌曲反映了建国十年农村的变化。旋律流畅,自然,演唱要注意唱出新农民幸福和赞美的心声。

  教时安排:三教时

  第四单元 丝竹丝韵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主动参与音乐活动,能从音乐中领略江南风情,感受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知道音乐来源于生活。

  2、 在演唱歌曲《水乡歌儿多》《外婆桥》《姑苏风光》时能较准确地表现出八三拍,四三拍 等节拍的特点。在演唱过程中准确地把握歌曲中休止符,一字多音,附点节奏节奏等难 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3、 能积极,有序地参与音乐表演,表演大胆,投入

  教材分析: 《外婆桥》是一首富有浓郁江南水乡风味及生活情趣的童谣歌曲。特别是“摇阿摇,摇到外婆桥”的歌词,在民间广泛流传歌曲采用回旋曲式,围绕“童谣”乐段,多次插入其他具有对比成分的乐段,轻松,诙谐的歌声把外婆家过去和现在的一草一木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感受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到孩子们盼望去外婆家的急切心情。

  《水乡歌儿多》是一首抒情的儿童歌曲,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八三拍小调,使全曲具有小船摇曳的 动感。学唱时应准确把握曲中的休止符,并注意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村词“哟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水乡特色和生活气息。

  教时安排:三教时

  第五单元 连绵白桦林

  教学目标 1、 在欣赏歌曲,表演等活动中,了解东欧的音乐文化,感受其多种音乐形式的特点和魅力, 认识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音乐和相关文化的兴趣。

  2、 通过欣赏《波兰舞曲》,《跳蚤之歌》,《天鹅湖组曲》,《波罗维茨舞曲》及演唱歌曲《跳 吧跳吧》〈故乡〉,〈蓝色的雅得朗〉了解和感受东欧各国民族音乐风格的相似性及区别,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对多种音乐,表现形式的体验。

  3、 能在音乐作品中,找出音乐旋律走向的规律,并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简单的节奏,旋律创 编,能根据作品的结构,为作品的不同 段落选择不同打击乐器的伴奏形式。

  教材分析 〈跳吧跳吧〉这是一首著名的斯咯伐克民歌,以民间波尔卡舞曲节奏写成,故被称〈土风舞〉,主要表现了人们载歌载舞庆祝丰收的热闹场面。 歌曲节奏明快活跃,情绪热烈奔放,旋律朴实流畅,全曲分两个乐段,第一乐段由规整的四个乐句组成,皆以摸进的手法写成,第二乐段各为八小节的两个重复乐句组成,节奏较第一乐段相对疏松,旋律舒展,表达了人们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

  《兰色的 雅得朗》是一首南斯拉夫民歌,音乐形象鲜明而集中,八六拍大调式,歌曲的结构为二段体,每一乐段都包含两个从复的乐句,歌曲以起伏委婉,富有歌唱性的旋律表达了主人公真切的思乡之情,故乡的海洋“雅得朗”,故乡的城“斯普利特”是他永远不能忘怀的情节,歌曲中多用装饰音——波音,使曲调委婉细腻,绮丽华美,起到润饰,美化曲调的作用,也使歌曲具有独特的风格,第二乐段是以三度音程为主体的二声部合唱,这种表现形式渲染了浓浓的思乡情,推动了歌曲情感的深化与升华,歌曲高声部结束在主音上方的三度音上给人以余音袅袅,情意深长之歌。

  教时安排:四教时

  第六单元 彼岸新潮声

  教学目标 1、 在欣赏,演唱,演奏等多种音乐活动中,感受多元,融合的北美音乐的风格特点

  2、 通过欣赏歌曲《密西西比河》《捷瑞克之役》了解黑人历史和美国音乐发展之间的关系, 通过欣赏管弦乐〈蓝色探戈〉〈蓝色狂想曲〉感受布鲁斯,爵士乐,特有的韵律和节奏特色,了解“蓝调”的相关知识。

  3、 通过学*美国民歌〈啊,苏珊娜〉和加拿大民歌〈红河谷〉,从情绪内容以及音乐本身 特点进行对比,感受两个国家民族音乐风格的异同。

  4、 能积极参与节奏听辩活动,并能通过演奏乐器表现出自己对北美音乐风格的理解。 教材分析 〈啊,苏珊娜〉此曲完成于1847年,同年9月11日在匹茨堡的“雄鹰沙龙”上首次演出,其后便不胫而走,风靡全国,望年美国西部发现金矿,大批的淘金者就是唱着这支生动,活跃的歌而直奔加利福尼亚的歌曲中几乎每个乐句都以后半拍 的十六分音符开始,营造出诙谐,乐观的情趣,全曲几乎只是一个乐句的重复,但丝毫没有单调乏味之感。

  〈红河谷〉这是一首在加拿大*原地区 广泛传唱的民歌,并且在美国也同样流行,这首歌产生于1870年红河起义的历史背景下,那个时期,居住在曼尼托巴省红河流域的梅提人,爆发了加拿大历史上有名的反抗英殖民统治的斗争,即红河起义,“红河谷”歌词的最先版本就是描写了参加斗争的勇士们离开了美丽富饶的家乡时,妻子或女友与其惜别时的感伤心情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个班有54名学生,其中男生35名,女生19名。这个班的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老师,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在课堂上发言,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举办的各种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总的来说,这个班的班风不错,受到了所有老师的好评。但是这个班将*一半的孩子,父母不在家,或者是爷爷奶奶带的,或者是托亲戚朋友带的。相对而言,这些孩子各方面的学*生活*惯都不尽如人意。

  六年级是小学最后一个学年,它的特殊地位要求11、12卷要整合,要和初中课本衔接。所以要致力于综合性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广泛的文化积累,基本实现语文自学,切实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二,教材浅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分为八组,分别是:感受自然,心中的祖国,心灵之歌,珍爱家园,先认识鲁迅,敲开诗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本卷的综合学*安排在第二组《心中的祖国》和第六组《叩开诗的大门》。除第六组外,共有28篇课文,14篇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

  其中,“敲开诗歌的门”这个题目采用任务驱动、活动导向的安排,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个部分。为了贯彻“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贯目标,首先要在选文上下功夫,精心挑选质量优美、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时代精神的文章作为文本,让学生从中学*语言,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启迪和教育。

  本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本》的一些优秀文章,如《詹天佑》《穷人》《只有一个地球》《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老师》《月光曲》《草虫的村落》。这些课文既优美又持久,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新的文章,如《中华少年》,《伯牙绝弦》,《杨氏之子》,《学弈》也加入到教材中。第六组《敲开诗歌的门》选取了常规诗、词、散曲、十四行诗、儿童诗、诗词作为阅读材料,希望能帮助学生在全面学*诗歌的过程中对诗歌有一些感性认识。古诗词,名言警句,成语故事等。在“复*拓展”课程中系统整理,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

  三,全卷教学目标

  1、注重整体提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努力让学生热爱语文学*,有强烈的探究兴趣,愿意独立解决学*语文遇到的问题。

  3.注重文化积累和情感积累。

  4.贴*儿童生活实际,遵循学生学*语文的心理规律,可以提高语文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

  5.既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又要教会学生学会——养成良好的学**惯,掌握自己的学*方法,有探索学*策略的意识,能够正确评价。

  6.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儿女为m服务的纯真情怀

  8.理解人类的存在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理解人类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第一次见鲁迅,了解鲁迅的文学成就,感受鲁迅的高尚品质。

  9.通过收集和阅读诗歌,我们可以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想象诗歌所描述的情况,体验诗人的情感。

  10.通过读诗、赏诗、学写儿童诗来感受诗歌的魅力。

  11.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艺术形式的美,受美的影响,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12.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如何观察,如何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品味语言之美,通过背诵和练*写作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13、通过理解文本内容,体会关键词在表达中的意义。

  14、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心理活动等学*作者。刻画人物,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15、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运用“实践、深入思考”的阅读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6、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深刻的句子,学会掌握语言、动作、表达人物素质的描述方法。

  17、会写简单的活动总结,学作者会写真情实感,写具体方法。

  18、学*作者如何在叙述中联想和想象,如何看到和内在想象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学*作者表达感情的方式。

  第四,全书教学难,难

  1、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2.抓住关键词,深入理解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镇教育组和学校安全教育的指导思想为依据,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会议精神,落实安全教育内容,努力创建班级安全氛围。

  二、教育内容安排:

  (1)、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重中之重的教育,要把交通安全教育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每周班队会进行集中教育,*时注意随时提醒,以及做好放学路队的管理,每队路队设立路队长,对该队进行负责管理。

  (2)、防课间意外的教育:课间提倡文明休息,做游戏应到操场上,不大声喧哗,讲文明话。不玩带危险性游戏,不在教室前、教室内追跑、推搡、打闹、不做有害身体健康的游戏。做广播操,学生排队时,不要拥挤,要有序的做到快静齐。也不在楼道上玩拍球跳绳等体育活动。体育课认真听取老师的要求,注意安全。

  (3)、防溺水教育:虽然这学期将进入春夏季节,还是比较热,所以仍然要进行防溺水的教育,不下河塘,不到河边玩耍。要进行防溺水的教育,开展以溺水后自救,溺水者的救护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4)、防触电的教育:对同学们进行电的基本知识讲解,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以及对触电后急救常用知识的了解和应用。

  (5)、防食物中毒的教育:不喝生水,不乱买零食乱吃零食,更加不要买路边的三无零食。以杜绝同学们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过期霉变的食物不可入口,隔夜的食物也要进行必要的处理。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惯,防止病从口入。二则杜绝一些刺激性强、含激素食物影响孩子的食欲,甚至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在身体出现不适等情况下,主动及时地告诉老师、告知家长,以免耽误去医院检查治疗。

  (6)、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的教育:重视同学身体健康教育,体育活动应重视安全保护措施,坚持穿运动服运动鞋上体育课,积极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尽量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7)、尽量不带钱和贵重物品来校,自己的物品保管好,拾到或丢了什么东西,及时报告老师。

  三、实施措施

  1、班主任要对本班安全工作负责,要分析班级学生的行为和*惯,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安全工作规章制度。

  2、重视安全教育,要经常在班内回顾总结安全上存在的隐患,提出引起注意和需改正的要求

  3、要经常利用晨间活动和班队课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饮食卫生、消防安全、危险物品安全、财产安全、安全预警、预防和应急自救等教育,做到有计划、有内容、针对性强。

  4、加强放学路对的管理,每队路对设立路队长,对该对进行负责管理。接送孩子的家长(特别是三轮车、摩托车)应注意交通安全,给孩子做好榜样。雨天路滑,请您多加小心!

  5、通过看影碟和课堂讲述等渠道,增强学生学会保护自我,学会生存。

  6、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教育学生加强安全防火意识。

  7、检查班级电器是否关闭、有无滞留学生、关好门窗方可离校。

  8、*时重视交通、饮食、体育、人身、用电等安全,做到安全教育天天讲,时时讲,处处讲,努力营造“*安班级”,做到无意外事故发生。

  课程安排:

  第一周 这样的事我不做(一)

  第三周 这样的事我不做(二)

  第五周 给生命多一份保险(一)

  第七周 给生命多一份保险(二)

  其九周 我们爱环境(一)

  第十一周 我们爱环境(二)

  第十三周 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一)

  第十五周 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二)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成数、折扣的含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3、使学生在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本单元的重点是百分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本单元的难点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关键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把哪一个量看做单位“1”,用“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单位“1”)多(少)几的数除以“另一个数”。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

  2、掌握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正确解答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

  3、会把乘法运算定律数,并能进行分数的简便运算。

  4、初步认识倒数的意义,会正确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乘以整数,一个数乘以分数,带分数乘法,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

  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是乘法意义的扩展。

  学*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3、使学生能正确地解答分数(百分数)除法的应用题。

  本单元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带分数除法,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一个数除以分数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特别是“已知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是本单元的另一个重点,关键是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理解、掌握两步计算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用算术方法或用方程解答这样的应用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之一。

  第五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学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的特征,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似值。

  3、使学生理解、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

  4、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的特征。

  5、使学生学会求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6、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有学生53人,其中男生有27人,女生有26人。从总体上看,学生数学能力相对欠缺,数学基础不够扎实,学*热情一般,只有一半学生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发言,提出不同的看法,能按时完成作业。还有一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弱,学*比较吃力,与好学生差距很大。因此,在本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学**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并进一步加强学*方法的渗透与指导,对学困生实行个别辅导,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帮助,促使其自觉学*。在书写上进一步提高要求,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培养其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板快:

  (一)、数与运算。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二)、空间与图形。1.第一单元“圆”。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三)、统计与概率。第五单元“统计”。

  (四)综合应用: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

  (五)整理与复*。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经历运用*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4.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一、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养成爱惜学*用品的*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乐于课外阅读的*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惯。

  5、继续学*写钢笔字、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认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惯。

  6、继续培养自主预*、复*,认真完成作业的*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继续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惯。

  8、培养坚持写日记的*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惯。

  9、培养读书做笔记的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惯。

  10、培养自主修改*作和通过多种渠道学*语文的*惯。

  11、培养不懂就问何亲于搜集资料的*惯。

  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

  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217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节159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并注意默读的速度。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学*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惯(11)”、“课文”、“*作”和“练*”组成,全册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课文3至4篇,共25篇。此外,每单元安排了*作一篇,共7篇;安排“练*”一个,共7个。继续安排了“语文综合性学*”(即“学和做”)1个。

  1、关于培养良好的学**惯

  本册承接前10册“*惯篇”的内容,继续安排了“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两项*惯培养。

  2、关于课文

  本册教材安排阅读课文25篇,其中韵文3篇、自读课文1篇。全册教材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共分7 个主题单元,依次是“心中有祖国”、“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风民俗”、“景物聚焦”、“名人风采”、“读书有方”。课文语言规范,篇幅适当,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等训练。插图新颖精美,富有童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

  一是朗读、背诵、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继续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

  二是用钢笔描红,以每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为内容,意在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基本功。

  三是常用词语的训练,目的是通过读、抄、用,比较意思相*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增加词语积累,提高运用能力。

  四是阅读训练,意在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五是相机安排的“小练笔”。

  本册课本仍然采用“识写分流”的方法安排生字。要求学生能识会写的生字,排印在田字格内;排在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需学生认识,不列入生字考核范围。

  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了推荐一本好书的内容。本册推荐的是《鲁滨孙漂流记》,放在“我读书,我快乐”栏目中作专题介绍。意在激发阅读兴趣,真正做到“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3、关于*作

  本册课文仍然将*作教材列为专门的课文,共安排了7课。每课*作的要求、观察要领、写作要点都作了分析与指点,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作知识,部分*作安排了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

  4、关于练*

  全册共安排综合练*7个。内容包括字词句训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写毛笔字练*等,训练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练*设计上训练目标明确、要求适度、可操作性强,力求简约,既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能为教师处理教材和设计教法提供方便。

  5、关于语文综合性学*

  本册综合性学*“学和做”以“读报和剪报”为话题,安排了“小组交流”、“做一做”、“考考你”、“学做剪报”和“成果展示”等活动内容。

  三、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37名,男生 17名,女生20名。本班学生经过五年的语文学*,有明确学*目的,学*态度端正,能够认真听讲,按时完成各项语文作业,学**惯较好,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部分学生思维敏捷,反映灵活,爱回答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朗读水*普遍较好。但部分学生的写作水*一般,大部分学生缺少写作兴趣,不会留心观察生活,写出的文章空洞、无情。也有部分学生的写作基本功较差,病句、错字较多。他们都是农村学生,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阅读量较少,读书的范围较窄,不少学生还只限于读作文选。学生的积累较少,个别学生的学**惯较差,学*被动,急需教师正确引导,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措施:

  1、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在阅读中亲身体验、感受、探究、领悟文本,创造性的阅读学*文本,使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真正享受到学*的、审美的乐趣。

  2、教师利用好集体备课的时间,积极钻研文本,探讨教法与学法,依据教材确立专题讨论,并及时总结反思,以便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

  3、教师要充分利用重视综合学*的重要性;注重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运用;注意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文本学*与实践体验的紧密结合。

  4、在班级内开展“大阅读”活动,营造书香教室,让每一个学生都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

  5、扎实进行语言训练,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6、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宗旨。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本人担任六年级c209和c210两班的科学教学工作。总的来说,两个班的学生都很喜欢上科学课,上课发言积极,特别喜欢实验操作、制作比赛和室外实践活动。两个班比较,c210班的学生在准备材料、完成作业方面更认真,而c209班的学生思维敏捷,课堂纪律虽欠佳但常有惊人之语。

  三、本册教材分析:

  1、教学的总目标

  a、科学探究

  ●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能运用归纳、演绎等方法进行推理和判断,能将推理判断的思维过程转化成语言并能有条理地叙述。能够及时修订、完善自己的假设和计划,比较熟练地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并能用于实践,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实验、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科学模型和科技作品。

  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c、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月球表面、能量的表现形式与转化的有关知识。

  2、教材内容概述和学*方法

  本册教材以“生存和环境”为主题,以训练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编排了“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的奥秘”、“能量”、“月球”5个主题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一共有22课、61个活动。其中,“生命世界”有2个单元、7课书;“物质世界”有1个单元、5课书;“地球与宇宙”有2个单元、8课书。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

  “生物与环境”—— 此单元包括“一棵顽强的小树”、“从‘南橘北枳’说起”、“走进池塘”、“假如大树都倒下”4课书,主要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生物的生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方法是实验、观察、调查、阅读科技史等。

  “营养与健康”——此单元包括“食物中的营养”、“消化与吸收”、“饮食与健康”3课书,围绕人的生存逐层递进地展开研究,主要的学*方法是问题驱动、实验、调查、测量等。

  “地表变化的奥秘”——此单元包括“地表在变化”、 “地震”、“火山”、“岩石也变化”、“走*矿产”以及“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6课书,重点介绍了引起地表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教材提供的事实或数据进行判断和推理。如: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发生的变化,推想喷发过后的火山山体外形,推测煤的形成等。

  “能量”—— 此单元按照“总—分—总”的结构编排了“能量家族”、“热能变、变、变”、“电表转呀转”、“太阳能的利用”、“打开能源宝库”5课书,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科技史、调查、制作、设计等方法,指导学生认识能量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和能量的相互转化。

  “月球”——此单元包括“探索月球的秘密”和“月有阴晴圆缺”2课书,旨在通过观察、猜想、阅读科技史、模拟实验等活动,引领学生探究月球的奥秘,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怎样做判断”——此单元是先通过案例及本期回忆整理的方式帮助学生总结出进行推理判断的方法,然后引领学生将总结的方法理论进行又一次的运用。

  四、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开展科技兴趣小组,开展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5篇(扩展8)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15篇)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15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做准备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基本情况分析

  1、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的教材重点、难点在于教会学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并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并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让学生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个别学生在音准方面有偏差;也有个别同学还没有学会控制自己唱歌音量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学段总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2、时段目标

  第一单元:同一首歌

  本课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使学生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演唱时能够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能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第二单元:草原牧歌

  オケ究我求学生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能够根据《小黄鹂鸟》及《银杯》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其中的一首;还能用齐唱、轮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用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达亚波尔》及《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短调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女中音、男高音及马头琴的音色;知道本单元歌曲中所使用的音阶。 第三单元:多彩的美洲

  本课要求学生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洲民族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能够演唱歌曲《红河谷》和《拉库卡拉查》,能表现两首歌曲的不同情绪,并能背唱其中的一首歌。聆听《*原,我的心》、《我们坚决不动摇》和《化装舞会》,能够领会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结合歌唱、欣赏活动,参与敲打节奏等创造性活动。

  第四单元:芬芳茉莉

  本课通过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作品,使学生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乐于进一步搜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元素。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根据民歌《茉莉花》改编的合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上、风格上的差异。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茉莉花》,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第五单元:神奇的童话

  本课要求学生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洛累莱》、《魔法师的弟子》和《黄鹤的故事》。乐于主动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知道法国作曲家迪卡斯。能以叙述的口吻、*静的呼吸、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累莱》。能运用不完全小节的知识划分乐句,标记换气记号。(可用英文演唱)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能听辨《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的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色与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能依据《三个小和尚》的故事,集体创编并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承担任务。

  第六单元:劳动的歌

  本课要求学生能够对我国各地、各民族的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积极参与结合学*号子的创造性活动。能够演唱具有浓厚劳动气息的《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两首民歌,演唱时能够表现出歌曲紧密结合劳动的特点。并表现出这两首歌曲的民族和地区特色。通过学*、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和聆听《哈腰挂》、《连连夯》、《船工号子》,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特点与风格。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创编活动。

  三、教学措施:

  1、演唱:

  歌唱技能的练*,将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提醒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避免喊唱。 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逐步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2、感受与鉴赏:

  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将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讲解、提示,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像和联想。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惯,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

  四、学生课堂行为*惯要求: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唱歌*惯,唱歌时身体直立,用正确的方法唱歌曲。

  2、培养学生养成安静聆听他人发言的良好*惯。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同一首歌》(共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学*《同一首歌》

  第二课时:复*《同一首歌》。感受、唱一唱高峰演唱的《大中国》对比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

  第三课时:即兴表演一段秧歌舞《大中国》。学*合唱音乐知识。

  第二课《草原牧歌》(共用二课时)

  第一课时: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重点学*蒙古族民歌《银杯》

  第二课时:聆听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 重点欣赏:腾格尔《天堂》

  第三课时:学*歌曲《小黄鹂鸟》

  第三课《多彩的美洲》(共用二课时)

  第一课时:学*墨西哥歌曲《拉库卡拉查》重点欣赏【阿根廷】《化妆舞会》

  第二课时:重点学*歌曲加拿大歌曲《红河谷》,聆听【委内瑞拉】乐队与演唱《*原我的心》

  第四课《芬芳茉莉》(共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学*演唱江苏《茉莉花》

  第二课时: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风格。

  第三课时:欣赏《东边升起月亮》聆听儿童合唱版的《茉莉花》 第五课《神奇的童话》(共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讲故事的形式介绍德**曲《洛列莱》引导学生以叙述的口吻、有表情地演唱《洛列莱》。

  第二课时:复*歌曲《洛列莱》重点欣赏《黄鹤的故事》

  第三课时:简单欣赏《魔法师的弟子》 第六课劳动的歌(共用二课时)

  第一课时:欣赏《连连夯》重点学*歌曲《军民大生产》

  第二课时:学*演唱《翁嘿呀》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担任六年级六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六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不好,识谱能力也较弱,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两声部的合唱,对歌曲的声音统一、音准节奏的把握还存在一定问题。针对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现象,及时研究学生音乐学*心理,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增强音乐教育实效性。

  三、本册教材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对音乐书上的二声部歌曲能基本唱出。这学期需要注重听音、创编练*。欣赏时重点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特点,通过各种乐器的音色、力度的表现来感受音乐的内容、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达到感性欣赏和理性欣赏的统一。

  四、教学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

  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五、教学内容:

  1、歌唱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其指挥图式。

  (3)学*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3、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

  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五、工作措施: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六、课时安排:

  第一周 学唱歌曲《同一首歌》

  第二周 欣赏歌曲《我的祖国》学唱歌曲《大中国》

  第三周 学唱歌曲《美丽草原我的家》、学唱歌曲《天堂》

  第四周 学唱歌曲《银杯》、欣赏音乐《筷子舞》

  第五周 学唱歌曲《拉库卡拉查》、欣赏音乐《化装舞会》

  第六周 学唱歌曲《红河谷》欣赏音乐《*原我的心》

  第七周 学唱歌曲《茉莉花》欣赏音乐《茉莉花》

  第八周 学唱歌曲《茉莉花》欣赏音乐《茉莉花》

  第九周 学唱歌曲《洛累来》

  第十周 欣赏音乐《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

  第十一周 学唱歌曲《连连夯》

  第十二周 学唱歌曲《船工号子》

  第十三——十六周 自选教学内容

  第十七——十八周 复*

  第十九周 考试

  一 、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课程研究为抓手,校本培训为依托,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学*音乐的兴趣。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音乐教学,由于连续教学所以学生的基本情况比较了解,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惯,在上课时能够积极认真的学*思考,积极唱歌,在唱歌的方法与状态上表现得较好,而且表情也比较丰富,能根据歌曲情绪进行表达,部分班级还能识读简单乐谱。还能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舞蹈,并参与表演。但在知识的运用与灵活掌握上还略显欠缺,而且学生普遍缺少自主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扶助学*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共有八个单元,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另外本教材的编创与活动中,编有大量的实践要求,让学生在编创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

  四、主要工作目标与任务:

  (一) 感受与鉴赏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不同类型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4、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5、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6、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能够区别齐唱和合唱、齐奏和合奏。

  (二)表现

  1、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2、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3、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4、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学*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5、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

  6、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

  7、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三)创造

  1、能够自制简易乐器,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3、能够创作2——4小节的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等传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

  2、乐于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3、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

  4、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儿歌、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

  5、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

  通过本册教材内容的学*,还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激发对祖国和母亲的美好感情。

  五、教学措施: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音乐学和音乐教学理论的修养,提高对音乐作品的听辨和分析能力。

  3、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仔细研究教学方法,在把握教学中的双基(乐理、识谱知识及技能)的要求和难度、坡度后,很好的结合教学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之时能够很好的学*音乐知识。

  4、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第要求,防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5、 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投影仪、录像、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 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工作,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一、教材分析

  在这个阶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学期学*的知识又为今后两年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等,为今后的五线谱学*做好了伏笔。

  二、教学目标

  (一)、唱歌部分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有记载,有学*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部分: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5篇(扩展9)

——《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实用5份

  六年级上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组成:《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从知识覆盖面上,覆盖了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物质世界三大领域。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是在学生学*了常见的动物、植物、人体这些生命体的一些同共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在这一单元里,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查阅资料了解,亲自动手实验接触微生物,使他们在研究神秘的微生物世界的同时,发现秘密,掌握规律,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也是我们人类生息繁衍的惟一场所。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万年,自从人类文明的出现,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本单元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孩子们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依次研究地球的'外部形状、表面地貌、内部结构,以及长期以来地表的变迁情况。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本单元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物质的变化”范畴,教材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本单元是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天空中星体”的内容标准来建构的,让孩子们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孩子们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问题,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本单元首先是通过问题与探究方法的关联,引导出“提出假设”也是探究问题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其次通过对实验的定义介绍了实验的两种基本类型: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由于实验是一种综合的探究技能,因而,我们对学生的教学要求,既包括体现实验自身特点的最基本的方面,即实验的类型、因果假设、实验中的条件与单变量控制,还包括学生能够按照实验的基本步骤从事实验活动。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成为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设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尽可能用表现性目标表达需长期积累才可能实现的目标。

  2、科学老师充分认真地做好课前准备,包括自身对各方面知识的储备和对实验仪器的规范科学地操作、实验材料的制作,以及学生实验的课前准备、课中指导工作等。

  3、让探究成为科学课学*的主要方式。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

  4、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和使用网络、多媒体及仪器的使用,让学生原本较陌生的、枯燥单调的微生物教学变得生动、具体、有趣。

  5、因地制宜选取教学内容和开展教学活动。本套教材是面向全国编写的,但我国各地的教学资源和学校状况差异很大。为了使各个地区的科学课教学能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希望老师们充分利用当地教学资源实现教材编写的基本意图。在条件不能满足的学校,我们可以寻找替代品,把当地容易获得的相似物体作为观察对象,或者简化某些观察活动,积极开展适宜本地特点的科学学*活动。

  一、学情分析

  本届六年级共任教3个班,三个班级都为新接手班级,总体上来说3个班在纪律可以,总体上的科学*惯较好。其中2班孩子发言上很被动,需要老师加以引导。4班的孩子差生不交或不写作业的情况比较多,课堂参与感不强。5班的孩子在生生互动环节上容易走神,变成小组内相互交流。总体来说,在通过三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初步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足之处在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课堂时间的有限或者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为了结论而实验,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因此本学期要重点选择有效材料,整合探究活动,激发他们的思维,根据每个班的优缺点去引导改进。

  二、教才分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工具和机械》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形状和结构》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能量》本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生物的多样性》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工具和机械”单元: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惯地称为工具。有的机械可以省力,有的机械不能省力但能发挥其他作用。不同的机械具有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功能。

  “形状与结构”单元:柱、梁、拱形、框架等形状结构各有不同特点,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某些性能。知道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是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了解圆顶形、球形等有与拱形相似的特点。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可以加固框架结构。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能量”单元:电流可以产生磁性。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池数量等有关。能量有多种形式,能相互转化,储存在一些物质中。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生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同种生物也会具有不同的个体性状。生物不同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赖以生活的环境。

  五、教学措施

  1、指导学生大胆利用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物和现象进行有根据的推测,作出假设性解释。比如推测小电动机转动原因,煤的成因,根据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推测它们生活的环境等。

  2、指导学生认真收集数据,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如研究杠杆尺的实验,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

  3、本册中的很多内容适于动手操作,材料简单易得,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保证学生能真正地动起手来进行探究学*,这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

  4、建立能量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学生三年学*的积累上进行的,要注意充分利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梳理、提升,形成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

  六、教学进度安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学*状况分析:学生整体学*热情较高,对科学探究活动兴趣浓厚,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喜欢动手;但是独立探究能力不够,部分学生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对知识的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对本学科的认识还不够。

  2、认知特点分析:通过三年的学*学生已经能过体验到科学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巨大的影响,是怎样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这种能力任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不断的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材分析:

  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学生要学*选择使用工具并体会它们的作用,研究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和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通过探究认识简单工具和机械的功能和特点。学会正确的选择和使用工具。感受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学生要认识身边常见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状和结构,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形状特点,探究怎样用纸做一座能承重的桥。通过研究认识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不同,能满足不同的需要。

  第三单元“能量”:学生要制作和研究电磁铁,探究玩具小电机是怎么转动起来的,研究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之间的转化。通过研究初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知道点可以产生磁,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了解太阳能的转换化和储存。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学生要调查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给动植物分类,研究人的相貌差异,人是生物的多样性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知道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课学*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活动实验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我校六年级共1个班级,他们经过三年的科学学*,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一)情感态度

  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注意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二)知识目标

  1。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中的一类。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

  3。观察生活中运动静止相对性的事例,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表示距离和实践的关系,直到物体运动需要的位置、方向和快慢等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3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微小的生物》、《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太阳、地球和月亮》、《生物与环境》、《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物体与物体的运动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借助学生不断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微小的生物》单元引导学生从耳熟能详的病毒、细菌和真菌开始,认识一些微生物,从微观处揭示生命世界的奥秘,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姿多彩。将馒头发霉、食品变质等自然现象与微生物的生命繁殖活动结合起来,理解自然事物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物质的变化》单元在学生了解常见物体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多样变化进行观察、实验,用辨证和联系的观点看待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物质的运动,通过对运动与静止现象的观察、探究、搜集整理信息等活动,理解静止与运动相对性的道理,《太阳、地球和月亮》认识白天黑夜产生的原因,四级的更替日食和月食的产生让你产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产生探究问题的意识,《生物与环境》环境可以改变生物,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从而保护环境。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如微生物世界,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病毒与生命健康、物质的运动等。探究水*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如根据发霉馒头的外部表象,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六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

  或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上网查与资料,搜集图片、报刊等。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 3周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