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计划 / | 2022-12-06 00:00:00 计划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的领导下,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从本班学生的特点出发,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培养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上好每一堂课,规范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少先队活动,努力探索班级工作的新特色。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6人,本学期转入一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0人。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他们爱学*,有上进心,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方法。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看,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任务,及格率100%,优秀率91.11%,大部分学生已经达到优良程度。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学*自觉性差,家长又疏于督促,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加强辅导,引导教育。个别学生学**惯差,家长又不管,他们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还需老师好好指导教育。本班学生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两极分化严重,尤其是*作和课外阅读,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缩短两极差距。本学期仍将写作、阅读作为重中之重,尽心辅导,力求质量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以训练促思维,促进学生语文水*的提高。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位,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久的童年”,第三组“言语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综合性学*――“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全册共28篇课文,精读和略读各14篇。除了第六组综合性学*,其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需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材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材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熟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熟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教材特点 :

  1、加强目标体系,全面、正确地落实语文学*目标。

  2、教材内容在富有人文内涵、拓宽题材文体方面,做出了勤奋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3、专题设置越发灵活,编排方式在继续中又有发展。

  4、导学和课后练*题的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口语交际·*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改变。

  6、在“分析学*”中,指导学生大胆设想,开展语文学*活动,重视探究和钻研的过程,进一步提高语文分析使用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一是指导学生经过学*课文和搜集材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指示学生学*掌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领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继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指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相对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要领,并试着将这些写法使用到本人的*作中。

  第二单元:一是让学生经过学*课文,领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富有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经过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三是注重语言积累;四是描绘本人的童年生活。

  第三单元:一是让学生经过读书感**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经过对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文体文章表达方式;三是指导学生积累生动的语言。

  第四单元:指导学生专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格;领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要领,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第五单元: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第六单元:指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通方式的改变,领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中的作用,学*收集和处理信息,开始学会使用信息,写简略的钻研报告。

  第七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人物形象,领会作家描绘人物的要领,并在*作中学*使用。

  第八单元:一是要捉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增长见识;二是要推测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作者的写作要领;三是要注重积累课文中的生动语言;四是要从实践起程,凭据各自条件,经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材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体验。

  四、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把字写端正。在提高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继续养成良好的写字*惯。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表达要领。

  3、掌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体现双向互动。

  2、继续提高学生的口语程度,培养良好的语言*惯。

  (四)*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本质。小学生作文的本质是练笔,是*作,不是创作。

  2、培养观察、思想、表达三种能力。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1、对于生字新词,要及时听写检测。

  2、鼓励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3、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写字*惯。(二)阅读

  1、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但要做到正确、流利,并且要做到有感情。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情入境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要做到读有要求,读有条理,要经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在读中体味、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读的指导,要从全体入手,指导学生在掌握全文情感基调及其改变的基础上,凭个别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高年级的默读,既要提高理解程度,又要提高默读速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留有富裕的默读时间,并提出相应的要领,指导学生凭要求认真读书, 在默读之后要检查学*效果。

  2、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表达方法的学*和积累。

  3、教师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

  (三)口语交际

  1、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

  2、要创设特定的情境。创设情境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情境的创设要真实、有意义,体现学生实际交际的需要,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二是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情境的创设还要注意趣味性,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

  3、要体现双向互动。交际的过程并不是要学生一个一个挨着说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在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

  4、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培养良好的语言*惯。如,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说话要使用礼貌用语;要针对不同对象,文明地进行交际。

  (四)*作

  1、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正在鼓励。

  作文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开端宜“放”,使学生感慨想写的内容很多,教师指导学生从中挑选最妥帖的内容来写。至于写怎样的标题,在打开思绪、挑选要写的内容的过程中浸透,在写作中、在交换底稿的过程中指导,指导的内容不过乎*作手法能否明确,内容能否具体,顺序能否明确,选词用语能否合适,能否表达了真情实感等几个方面。*作讲评重正在鼓励。讲评的时候,要归纳综合全班这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使每个学生经过讲评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作成功的快乐,更逼真地了解理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作的渴望。

  2、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

  3、加强*时练笔的指导。一方面,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句、段,续写结尾……自然地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另一方面,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凭借生活需求练笔。应帮助孩子认识到*作是学*、生活的需求,是倾吐、表达的需求。要鼓励学生表达本人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本人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办事生活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

  (五)综合性学*

  本册分析学*活动一“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手法是使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改变,活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奇异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等文章,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和差别;另一方面经过本人搜集材料、察看访问、亲身做。

  综合性学*活动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重点正在于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因此活动的开展定位于解决学生在读写中可能(或应该)碰到的问题。教材提出的4项活动建议中,暗含了“怎样写研究报告”的要领: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科研活动,促进自身水*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时进行单元检测,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

  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可采用“抓两头,扶中间”的方法,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为潜能生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喝彩,树立潜能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3、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可将“课前准备”、“上课纪律”、“课堂与家庭作业”等评选内容制成表格,每日由纪律监督员进行监督,并做好记录,并依照班纪班规作出相应的处理。

  (2)、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学*优秀的学生,给他们创造阅读条件,让他们多读课外书籍,并讲给同学听,带动全班的阅读兴趣。还可充分利用课前一分钟,借助故事,作文佳作,让学生边听边记好词好句,*日每天轮流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摘录好词好句,要求其余学生读读记记。这样,学生的词汇量会大大增加,写作能力也会有比较明显的提高。

  (3)、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4、坚持每周写一篇周记,教师做好讲评,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课时安排周课时

  12.29/3.6学生报名,大扫除 1、草原(2课时) 2、*丝绸之路(1课时) 3、白杨(2课时) 8课时

  23.7/3.13 4、*把铁路修到*去(1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作一(3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8课时

  33.14/3.20 5、古诗词三首(2课时)6、冬阳 童年 骆驼队(2课时) 7、*祖父的园子(1课时)8课时

  43.21/3.278、童年的发现(2课时)9、*儿童诗两首(1课时) 口语交际。*作二 回顾拓展(4课时)8课时

  53.28/4.310、杨氏之子(2课时) 11、晏子使楚 (2课时) 12、*半截蜡烛(1课时)8课时

  64.4/4.10 13、*打电话(2课时)口语交际。*作三(3课时) 回顾。拓展三(2课时)8课时

  74.11/4.17 14、再见了,亲人(2课时) 15、*金色的鱼钩(1课时) 16、桥(2课时) 8课时

  84.18/4.24 17、*梦想的力量(1课时) 口语交际。*作四(3课时) 回顾。 拓展四(2课时)8课时

  94.25/5.118、将相和 (2课时) 19、草船借箭(2课时) 20、*景阳冈(1课时)8课时

  105.2/5.821、*猴王出世 (1课时) 口语交际。*作四(3课时) 回顾。拓展四(2课时)8课时

  115.9/5.15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8课时

  125.16/5.2222、人物描写一组(3课时) 23、*刷子李(1课时)8课时

  135.23/5.29 24、*金钱的魔力(1课时)口语交际。*作四(3课时) 回顾。拓展四(2课时)8课时

  145.30/6.5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课时 )26、威尼斯的小艇(2课时)27、*与象共舞(1课时) 8课时

  156.6/6.1228、*彩色的非洲(1课时)口语交际。*作四(3课时) 回顾。拓展四(2课时)8课时

  166.13/6.19选读课文8课时

  176.20/6.26 复*迎考8课时

  186.27/7.3 复*迎考8课时

  197.4/7.10 复*迎考8课时

  207.11/7.17 期末总结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2

  、教材的编排本册教材对课文的编排,围绕训练重点设计了一个大体的序,注意训练的整合性和训练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预*,在后面编写了"思考。练*",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运用"。本册设2个重点训练项目,它们是《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按一定顺序写》,分别安排在

  、五组中。每组教材一般由导读、课例、读写例话、积累运用四部分组成。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材编绘了多幅插画。这些插画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陶冶爱美的情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画,把使用文字教材和图画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要求

  1、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操。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225个生字,其中160个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会认6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惯。

  5、继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继续学*默读课文,能按要求预*课文。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要继续培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提高阅读的速度;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提倡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作者观察事物和领悟课文的一些表达方式。

  6、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能听懂程度适中的讲话并能转述。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有史以来。讨论问题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能简要复述课文,养成先想后说的*惯,说话有礼貌。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后感和缩写课文。练*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3

  为了搞好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成绩和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制订本册教学计划如下:

  一、班级概况

  五(5)班有学生51人,去年期末成绩属于中等水*。从*时来看,学生的语文知识面还是比较狭窄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学生不爱读书。这对学语文来说是一大忌。另外,不爱读书也导致学生写作文的困难。所以,在本学期我要努力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真正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面。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三、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目标

  (二)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1、教材内容富有时代性和人文内涵。

  2、增加体现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进一步加强语文教科书的育人功能。

  3、拓宽课文的文体和语体,如,将文言文、*代白话文、剧本、相声、研究性报告等体裁编入本册教材,有些体裁还是第一次进入小学课本。

  (三)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

  (四)导学和练*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四、教学重、难点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4、加强*时练笔的指导。

  5、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

  五、教学目标

  1、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又要提高默读速度。

  2、发现语言规律,学*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4、口语交际的训练重点是:听人说话能抓住要点,表达能有中心,有条理,讨论中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5、加强*时练笔的指导。

  6、高年级的综合性学*,要比较充分地体现其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注重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7、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

  六、教学措施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始终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点。在低中年级训练的基础上,应提高其训练的要求。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社会实践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学*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

  2、思考练*的教学

  要充分利用思考练*中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

  3、要加强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朗读,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的技巧上指导,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4、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归纳、小结和讲解。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七、优等生的提高措施

  1、对优等生的要求要高于班级*均要求

  2、针对特别优秀的学生,采取特殊手段,使他们各方面的才能能够更加精进。

  3、优等生起带头、示范作用,在班级的日常管理、课堂中能够帮助学困生,以使他们共同进步。

  4、努力寻找优等生各方面的不足,因材施教,加强训练强度,以求他们能够在各方面有更好的发展。

  学困生的优化措施

  1、针对本班学困生的学*情况,采取“一对一”的帮扶形式,请优等生来帮助后进生。

  2、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多说几遍;并在课后对后进生的作业,问题进行及时的辅导和解答。

  3、课堂时间里给予适当的机会,请后进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及其他同学要给予鼓励,给他们提供交流的时间和场地。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阅读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1)

——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 (菁华5篇)

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1

  一、本册教材的主要知识体系与发展目标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借助图形语言,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了解倒数的含义,能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应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结合具体情境,能运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4.第六单元百分数。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包括运用方程解决有关的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学*中的乐趣。

  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长方体(一)。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通过观察、操作等,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经历展开与折叠、寻找规律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探索规律的能力。

  2.第四单元长方体(二)。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米3、1分米3、1厘米3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统计。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体会统计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不同特征;能从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大的专题性的综合应用,即数学与生活、数学与购物,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整理与复*

  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整理与复*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和一些练*题目。

  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二)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1、在数与代数的学*中,重视对分数乘除运算意义及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注重应用分数运算及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注重在实际操作中,借助图形语言,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意义,建立实际操作、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内在联系。教材还注重运算与应用的有机联系,使学生能自觉地将分数运算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教材注重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关注结合丰富的实例使学生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和百分数的意义。教材还非常重视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2、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表面积和体积,发展空间观念。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空间与图形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象等的基础上,其中,实际观察和操作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必备环节。因此,长方体、正方体及其表面积和体积的学*中,教材安排了丰富的操作活动,包括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展开与折叠、探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等。

  3、在统计的学*中,注重结合现实素材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和统计量描述数据。

  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是统计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学生统计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因此,教材注重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探索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有效地描述数据,并分析并表示数据的特征.

  二、分单元的有效教学措施

  1、分数乘法

  (1).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探索和理解分数运算的意义,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把图形语言作为理解的基础。实际上,本套教材非常重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结合,三者相辅相成,从多种角度为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其中,图形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通过直观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为文字语言或符号语言提供了直观表象,还可以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灵感,同时它也往往成为创造的源泉。

  (2).将应用与计算紧密结合,体会分数乘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根据课程标准和整套教材的整体编写思路,本单元仍然没有将分数应用题单列,而是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分数乘法运算学*的自然组成部分。本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应用都力求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

  2、长方体

  (1)、重视实践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其展开,发展空间观念

  动手实践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手段。在本单元教材中,教材多次安排学生实践操作,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对于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学*,教材没有采取直接告诉的形式,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归纳结论。教材设计了一个探索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及小组合作、探究的学*方式,通过剪一剪、比一比、量一量、描一描等方式,自己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再通过交流,逐步归纳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积累研究图形的方法和经验。教材还提供了一个表格引导学生对发现的特征整理,在整理比较中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认识。

  (2)、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对于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材避免将主要精力放在套用公式进行计算上,以至于将这部分内容简单地处理为计算问题。实际上,对于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和应用,不仅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对于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也是大有好处的。教材先呈现了一个长方体与一个长方体展开图,引导学生分析长方体与展开图各部分的对应关系,促进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与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教材中让学生在两个图形中相对应的部分涂上颜色,了解展开图与长方体的各个面的关系;让学生在展开图中填上有关数据,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展开图的各边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材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做这样的一个纸盒需要用多少纸板,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了如何计算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后,还要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材还设计了大量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关数据进行计算

  3、分数除法

  (1).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呈现方式和编排思路与分数乘法类似,突出操作活动,充分利用图形语言,促进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和相应的计算方法。

  (2).鼓励用方程解决分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分数除法的应用问题历来是学生学*中的难点,它经常需要学生灵活应用数量之间的关系。由于理解困难,学生往往依靠记忆题型来解决问题,这就失去了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作用。而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是一个正向思维,学生理解起来会容易一些。因此,根据《标准》的要求,教材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分数除法问题,以体会方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材注重分析问题的过程,注意指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并运用图将这些信息和数量关系表示出来。画图是一种很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分数混合运算(二),教材鼓励学生用图来表示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并尝试解决问题。教材中呈现了两种图例形式,帮助学生分析问题。

  4、长方体(二)

  (1).在比较活动中,体会并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体积与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材重视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意义。教材首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交流生活中物体的大小和容器盛放东西的多少,感受物体有大有小、容器盛放的物体有多有少。然后,教材围绕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大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活动。在活动中发现两个物体放入水中后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而且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说明这两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这样,通过生活经验和动手实验相结合,在学生有了比较充分的感受之后,教材才揭示出体积的概念。随后,教材又通过引导学生实验研究哪个杯子装水多,在学生感受容器容纳物体体积的大小的基础上,再揭示容积的概念。引入这两个概念之后,教材还设计了搭物体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体积、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重视对测量单位实际意义的体会是本套教材的重要特点。本单元教材通过动手操作、寻找生活中相应体积的物体等活动,引导学生把体积、容积单位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建立联系,从而感受1米3、1分米3、1厘米3、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3)、在观察、操作中,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材首先安排了长方体体积与长方形面积的类比,由此启发学生猜测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长、宽、高有关。然后变化长方体的长、宽、高中的一个量,比较体积的变化,使学生分别体会到长、宽相同时,越高体积越大、长、高相同时,越宽体积越大、宽、高相同时,越长体积越大。究竟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呢?教材接着安排了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用小正方体摆4个不同的长方体,并记下长、宽、高等有关数据。通过观察、分析这些数据,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逐步归纳得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4)、在实验活动中,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的含义,又能帮助学生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引导学生探索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教材安排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活动。教材先引导学生制定测量方案,再进行实际测量。教材中呈现的两种测量石块体积的方案,都是紧紧围绕体积的意义展开的,实际上都是把不规则石块的体积转化成了可测量的水的体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来解决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在实验操作中引导学生理解水面上升的空间大小,就是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

  5、分数混合运算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本单元仍然将解决实际问题与分数混合运算的学*结合起来,每个内容的学*,教材都安排了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归纳计算方法,逐步得出一些结论。

  (2)注重分析问题的过程,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材注重分析问题的过程,注意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并运用将这些信息和数量关系表示出来,画图是一种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剖问题的策略。

  6、百分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和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对百分数的学*,十分关注其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努力揭示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突出百分数作为模型的作用。教材创设了比一比的活动,在比较队员罚点球水*和黄豆种子发芽情况的问题中,使学生体会当分数的分母不同时,把分母化成100后就方便比较了,从而引出了百分数。在认识百分数后,教材安排了读一读,说一说的活动,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实际问题中的百分数表示什么,进一步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在整个单元的学*中,教材安排了丰富的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涉及命中率、合格率、绿化率、出勤率等,促使学生不断体会百分数的意义,感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分数、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方法。

  对于分数、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内容,教材没有从抽象的数的互化入手,而是设计了两个问题情境(合格率和蛋白质含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需要将分数、小数转化为百分数,以及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小数,然后引导学生结合问题情境,自主地探索互化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新知识的学*和探索,是本套教材的特点之一。

  (3).注重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都力求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从接触百分数起,就建立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天然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提供了很多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如合格率、出勤率、成活率以及计算这个月家庭的支出情况,鼓励学生分析问题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并尝试进行解决,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提出的是,在这月我当家中,怎样计算我家这一个月一共花了多少钱的问题时,教材是运用方程来解决此类问题,以使逆向思维变成顺向思维。本单元还精心设计了一些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开展调查,发现生活中的百分数,并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7、统计

  (1).经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鼓励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并合理使用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知识和方法,最有效的途径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数据统计的过程中,将学*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学生将在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活动中,探索如何以简单而直观的形式描述数据,如何有效地刻画数据的集中程度,理解三种统计图及*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做出合理地判断。

  (2)、认识中位数和众数,会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描述数据

  *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三种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当一组数据中出现一些极端数据时(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均数会掩盖数据中的差异,不能很好的代表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中位数或众数虽然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但它们也不能完全反映出一组数据中的集中趋势。教材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认识中位数和众数,了解每种统计量的不同的特点,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描述数据。

  (3).注重体现统计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

  统计内容具有非常丰富的实际背景,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力求通过选择现实情景中的数据,使学生理解概念的实际意义。例如,教材利用第24届奥运会至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的有关数据,绘制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三种统计图,分别表示金牌获得情况、获金牌数的变化情况、金牌分布情况等,引导学生在读图、分析、讨论中体会每种统计图的特点。又如,在学*中位数、众数内容时,教材设计了用哪个数据表示超市员工月工资的*均水*的问题,在讨论交流中探索如何更有效地描述数据,由此体会引入中位数、众数的必要性,并体会*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点。教材还注重学生探索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综合运用

  1、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策略

  估计费用

  (1)常见的估算策略进行总结

  (2)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3)教学时,引导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策略,分析每一种策略的思路和适用性

  2、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粉刷墙壁、包装的学问

  (1)提供有现实背景的数学问题

  (2)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3)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引导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和*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折叠

  (1)经历折叠与展开的过程

  (2)识别与判断*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3)操作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三、班级学生知识情况与针对性措施:

  本班共有56名学生,男生居多,从上学期学*情况来看,总体上说学生比较爱学、会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数学基础知识、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的方法。但是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成绩不理想,比较粗心,而且学*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因此要特别加强学**惯培养,如学前的自*、课后的复*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1、转变观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自觉学*的好*惯。

  2、面向全体,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根据本班学生实际进行灵活教学,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多培养尖子生,对差生耐心辅导,促使其自觉学*。

  4、重视学*方法指导、学*能力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

  (一)分数乘法( 8 课时)

  1.分数的乘法(1) 2课时

  2.分数的乘法(2) 2课时

  3.分数的乘法(2) 2课时

  4、整理和练*(1) 2课时

  (二)长方体(7 课时)

  1.长方体的认识和练*(1) 2课时

  2.长方体的表面积 3课时

  3.整理和练* 2课时

  (三)分数除法(9 课时)

  1.倒数 1课时

  2、分数除法(1) 1课时

  3、分数除法(2) 2课时

  4、分数除法(3) 2课时

  5.复* 1课时

  6、数学生活 1课时

  7.折叠 1课时

  (四)长方体(二)( 10 课时)

  1.体积与容积(1) 2课时

  2.体积单位 2课时

  3、长方体的体积、练一练 2课时

  3.体积单位的换算 2课时

  4、练*四 1课时

  5、有趣的测量 1课时

  (五)分数混合运算( 10课时)

  1.分数混合运算(一) 2课时

  2.分数混合运算(二) 2课时

  3.分数混合运算(三) 2课时

  4、数学万花筒 2课时

  5.练*五 2课时

  (六)百分数 (14课时)

  1.百分数的认识 2课时

  2.合格率 2课时

  3、蛋白质含量 2课时

  4、这月我当家 2课时

  5、练*6 、整理与复*2课时

  6、数学与购物 2课时

  7、购物策略 1课时

  8、包装的学问 1课时

  (七)统计与总复*( 18课时)

  1.扇形统计图 2课时

  2.奥运会 2课时

  3、中位数和众数 2课时

  4、练*七 2课时

  5、了解同学 1课时

  6、总复* 8课时

  7、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问题银行2课时

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2

  指导思想: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39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1.“简单的统计(一)”

  统计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统计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改进工作,然而仅凭经验和感觉是不能把握事物的发展的。我们还经常需要通过数量的分析来评价事物的发展情况,并从中发现规律,指导以后的工作。统计工作就是把工作中有关的大量数据收集起来,经过整理、计算和分析比较,来发现事物内部的规律,来研究和评价事物的发展情况。

  本单元教学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编制和分析各种统计表的方法。最后,教学求较复杂的求*均数的方法。将来在第十二册中还要进一步教学统计表和统计图等知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

  学生在低年级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已经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体。在前面几册教材中还学*了一些*面几何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本单元教材是在此基础上教学的。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图形的开始。由研究*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是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另外,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也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

  3.约数和倍数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即数论中最初步的知识,还为学生到中学学*因式分解做些准备,使学生加深对整数的认识,还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本单元教材概念较多,内容比较抽象。重点是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由于目前在实际教学中奎逊耐彩条的运用并不是很广泛,根据教学反馈的情况来看,用图解的方式也完全可以使学生理解分解质因数的原理,奎逊耐彩条在此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因此,此次修订把利用奎逊耐彩条来分解质因数的有关内容删去了。但是在讲约数、倍数、最大公约数等内容时,仍保留奎逊耐彩条的形式,帮助学生借助直观进行理解。

  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这部份内容是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分数四则运算和解答分数运用题打好基础。本单元是分数教学的重点,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中的“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但是,我们认为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仍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需要让学生掌握,故把这部分内容移至本单元。

  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法则,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第七册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同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三部分内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移至上一单元),并对有关例题和练*题中的数据进行修改。

  (2)删去“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连加、连减”内容及相关练*题。

  6.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高年级的数学实践活动逐步转向培养学生初步的课题研究能力。本册教材中的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1)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这个活动通过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人喜欢什么电视节目,初步体会到用收集、整理信息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些具有倾向性的现象,例如,男生比女生更喜欢体育节目,家长比学生更喜欢新闻节目,等等。

  在这个活动中,首先要使学生通过调查,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从统计的结果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第三,要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

  (2)数字与编码

  这个活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首先,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邮政编码的有关信息。其次,共同交流了解到的邮政编码及生活中其他数字编码的知识。最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给学校的每个学生编号的方法。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让学生探讨一种全新的编码规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精神,以及简单的课题研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性,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数学思考

  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解决问题

  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四、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统计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加深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且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丢弃塑料袋的行为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以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进度表

  单元教学内容总课时时间安排

  一、简单的统计(一)8第一至第二周;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15第三至第五周;

  三、约数和倍数17第六至第十周;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第十一至第十四周;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0第十五至第十六周。

  六、总复*

  10第十七至第十八周。

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3

  指导思想: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39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1.“简单的统计(一)”

  统计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统计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改进工作,然而仅凭经验和感觉是不能把握事物的发展的。我们还经常需要通过数量的分析来评价事物的发展情况,并从中发现规律,指导以后的工作。统计工作就是把工作中有关的大量数据收集起来,经过整理、计算和分析比较,来发现事物内部的规律,来研究和评价事物的发展情况。

  本单元教学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编制和分析各种统计表的方法。最后,教学求较复杂的求*均数的方法。将来在第十二册中还要进一步教学统计表和统计图等知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

  学生在低年级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已经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体。在前面几册教材中还学*了一些*面几何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本单元教材是在此基础上教学的。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图形的开始。由研究*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是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另外,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也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

  3.约数和倍数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即数论中最初步的知识,还为学生到中学学*因式分解做些准备,使学生加深对整数的认识,还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本单元教材概念较多,内容比较抽象。重点是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由于目前在实际教学中奎逊耐彩条的运用并不是很广泛,根据教学反馈的情况来看,用图解的方式也完全可以使学生理解分解质因数的原理,奎逊耐彩条在此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因此,此次修订把利用奎逊耐彩条来分解质因数的有关内容删去了。但是在讲约数、倍数、最大公约数等内容时,仍保留奎逊耐彩条的形式,帮助学生借助直观进行理解。

  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这部份内容是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分数四则运算和解答分数运用题打好基础。本单元是分数教学的重点,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中的“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但是,我们认为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仍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需要让学生掌握,故把这部分内容移至本单元。

  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法则,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第七册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根据《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删去“同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三部分内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移至上一单元),并对有关例题和练*题中的数据进行修改。

  (2)删去“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连加、连减”内容及相关练*题。

  6.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高年级的数学实践活动逐步转向培养学生初步的课题研究能力。本册教材中的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1)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

  这个活动通过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人喜欢什么电视节目,初步体会到用收集、整理信息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些具有倾向性的现象,例如,男生比女生更喜欢体育节目,家长比学生更喜欢新闻节目,等等。

  在这个活动中,首先要使学生通过调查,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从统计的结果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第三,要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

  (2)数字与编码

  这个活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首先,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邮政编码的`有关信息。其次,共同交流了解到的邮政编码及生活中其他数字编码的知识。最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给学校的每个学生编号的方法。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让学生探讨一种全新的编码规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精神,以及简单的课题研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性,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数学思考

  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解决问题

  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四、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统计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加深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且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丢弃塑料袋的行为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以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进度表

  单元教学内容总课时时间安排

  一、简单的统计(一)8第一至第二周;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15第三至第五周;

  三、约数和倍数17第六至第十周;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第十一至第十四周;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0第十五至第十六周。

  六、总复*

  10第十七至第十八周。

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4

  一、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有学生49人,从上学期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学*态度端正,较好地完成了学*任务,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不努力、不上进,总的来看学生的学*成绩两极分化较严重。大部分学生在*时学*比较认真、努力、主动,他(她)们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学*新知识较快,具有良好的数学学*基础。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后进生,他们对学*数学学*不是很感兴趣,学*不主动,数学的基础比较差,加之对学*马马虎虎的态度,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差,又没有好的学**惯,这些学生在各种测验中成绩不尽人意,数学学*成绩很差,还需要加倍的努力。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共分七个单元、四个领域: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按单元):分数乘法、长方体(一)分数除法、长方体(二)、分数混合运算、百分数、统计、总复*。

  (一)数与代数(按领域划分)

  1、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借助图形语言,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了解倒数的含义,能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应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结合具体情境,能运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4、第六单元“百分数”。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包括运用方程解决有关的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学*中的乐趣。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长方体(一)”。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通过观察、操作等,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经历展开与折叠、寻找规律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探索规律的能力。

  2、第四单元“长方体(二)”。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 1米3、1分米3、1厘米3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统计”。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中,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体会统计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不同特征;能从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四)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两个大的专题性的综合应用,即“数学与生活”、“数学与购物”,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整理与复*

  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整理与复*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和一些练*题目。“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展开图的形状,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

  (4)认识理解物体体积概念,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

  (5)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并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7)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整数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2、理解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重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认识百分数的意义是重点,探索并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5、了解长方体的几何结构。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6、认识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整数与分数的乘法的两种意义之间的联系。

  2、把被除数的分数*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被除数的几分之一,也是所求的商。要结合具体情境与操作来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3、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是从被除数中能够分出多少个除数的角度来理解的感受1立方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能形象地描述这些体积单位实际有多大。

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5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简单的统计(四),数的整除,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材的编写特点:

  1、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

  本册教材把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从*面扩展到立体,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首先是加强了实际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制作、测量、拆拼等活动;其次是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再次是重视联系实际,既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

  教材注重从显示生活中选取统计内容,注重示范并说明制作统计图的一般方法,在练*时安排半独立完成的制图题,以免对制作统计图要求过高,这样有利于把统计知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对统计过程的参与和统计思想的培养上。

  3、加强数的整除中概念和算理的教学。

  这部分知识的概念比较多,内容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比较紧密,有些概念还容易混淆。教材尽量从学生以有的知识出发,用实际例子引出概念,以利于学生掌握。

  4、加强分数概念的教学和新旧知识的联系。

  从本册开始,分数的教学进入第二阶段,在这阶段中,要系统地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四则运算。教材进一步加强与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联系,在已学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在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之后,教材安排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并把这类问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联系起来,既巩固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又解决了这类问题的计算方法。教学分数的分类时,突出真分数和假分数,不把带分数与真分数、假分数并列。加强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规律的联系。

  5、精简了分数加、减法的内容。

  教材只安排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三部分内容,其中的分数都是真分数,而且分子、分母比较简单,大部分计算可以口算。

  6、加强能力的培养。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判断、推理的能力,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建议。

  1、通过直接观察等具体感知活动,让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弄清概念的基础上,依据面的特征,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帮助学生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探索总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在教学简单的统计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是用直条表示相应的数量,体会统计的过程和作用,不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和制作统计图。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统计意识的培养,对统计结果的分析。

  3、教学数的整除这部分内容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实例揭示意义以及内在联系,注意教给学生方法。要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分类活动使学生认识质数、合数、奇数、偶数。

  4、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要结合图形、实物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性质。

  5、教学分数加减法时要突出算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推和迁移,使学生学会分数加、减法稍复杂的计算。

  在这部分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口算能力、灵活计算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进度。

  1、第一周:2.9——2.11。

  期初复*(2课时)。

  2、第二周:2.12——2.18。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课时)。

  3、第三周:2.19——2.25。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5课时)。

  4、第四周:2.26——3.4。

  (1)体积单位间的进率(3课时)。

  (2)实践活动(1课时)。

  (3)复*(1课时)。

  5、第五周:3.5——3.11。

  (1)复*(1课时)。

  (2)简单的统计(2课时)。

  (3)约数和倍数(2课时)。

  6、第六周:3.12——3.18。

  (1)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3课时)。

  (2)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2课时)。

  7、第七周:3.19——3.25。

  (1)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1课时)。

  (2)最大公约数(2课时)。

  (3)最小公倍数(2课时)。

  8、第八周:3.26——4.1。

  (1)最小公倍数(3课时)。

  (2)实践活动(1课时)。

  (3)复*(1课时)。

  9、第九周:4.2——4.8。

  (1)复*(1课时)。

  (2)机动(4课时)。

  10、第十周:4.9——4.15。

  分数的意义(5课时)。

  11、第十一周:4.16——4.22。

  (1)分数的意义(1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4课时)。

  12、第十二周:4.23——4.29。

  (1)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

  (2)期中复*、考试。

  (3)期中考试。

  13、第十三周:4.30——5.6。

  劳动节放假。

  14、第十四周:5.7——5.13。

  (1)约分(2课时)。

  (2)通分(2课时)。

  (3)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课时)。

  15、第十五周:5.14——5.20。

  (1)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课时)。

  (2)复*(2课时)。

  (3)机动(3课时)。

  16、第十六周:5.21——5.27。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

  17、第十七周:5.28——6.3。

  (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课时)。

  (2)复*(2课时)。

  18、第十八周:*——6.10。

  (1)机动(3课时)。

  (2)期末复*(2课时)。

  19、第十九周:6.11——6.17。

  期末复*。

  20、第二十周:6.18——6.24。

  期末复*。

  21、第二十一周:6.25——7.1。

  期末考试。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2)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0篇)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1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的领导下,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从本班学生的特点出发,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培养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上好每一堂课,规范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少先队活动,努力探索班级工作的新特色。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6人,本学期转入一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0人。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他们爱学*,有上进心,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方法。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看,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任务,及格率100%,优秀率91.11%,大部分学生已经达到优良程度。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学*自觉性差,家长又疏于督促,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加强辅导,引导教育。个别学生学**惯差,家长又不管,他们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还需老师好好指导教育。本班学生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两极分化严重,尤其是*作和课外阅读,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缩短两极差距。本学期仍将写作、阅读作为重中之重,尽心辅导,力求质量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以训练促思维,促进学生语文水*的提高。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位,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久的童年”,第三组“言语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综合性学*�D�D“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全册共28篇课文,精读和略读各14篇。除了第六组综合性学*,其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需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材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材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熟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熟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教材特点 :

  1、加强目标体系,全面、正确地落实语文学*目标。

  2、教材内容在富有人文内涵、拓宽题材文体方面,做出了勤奋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3、专题设置越发灵活,编排方式在继续中又有发展。

  4、导学和课后练*题的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口语交际・*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改变。

  6、在“分析学*”中,指导学生大胆设想,开展语文学*活动,重视探究和钻研的过程,进一步提高语文分析使用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一是指导学生经过学*课文和搜集材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指示学生学*掌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领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继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指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相对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要领,并试着将这些写法使用到本人的*作中。

  第二单元:一是让学生经过学*课文,领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富有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经过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三是注重语言积累;四是描绘本人的童年生活。

  第三单元:一是让学生经过读书感**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经过对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文体文章表达方式;三是指导学生积累生动的语言。

  第四单元:指导学生专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格;领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要领,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第五单元: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第六单元:指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通方式的改变,领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中的作用,学*收集和处理信息,开始学会使用信息,写简略的钻研报告。

  第七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人物形象,领会作家描绘人物的要领,并在*作中学*使用。

  第八单元:一是要捉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增长见识;二是要推测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作者的写作要领;三是要注重积累课文中的生动语言;四是要从实践起程,凭据各自条件,经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材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体验。

  四、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把字写端正。在提高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继续养成良好的写字*惯。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表达要领。

  3、掌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体现双向互动。

  2、继续提高学生的口语程度,培养良好的语言*惯。

  (四)*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本质。小学生作文的本质是练笔,是*作,不是创作。

  2、培养观察、思想、表达三种能力。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1、对于生字新词,要及时听写检测。

  2、鼓励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3、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写字*惯。(二)阅读

  1、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但要做到正确、流利,并且要做到有感情。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情入境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要做到读有要求,读有条理,要经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在读中体味、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读的指导,要从全体入手,指导学生在掌握全文情感基调及其改变的基础上,凭个别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高年级的默读,既要提高理解程度,又要提高默读速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留有富裕的默读时间,并提出相应的要领,指导学生凭要求认真读书, 在默读之后要检查学*效果。

  2、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表达方法的学*和积累。

  3、教师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

  (三)口语交际

  1、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

  2、要创设特定的情境。创设情境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情境的创设要真实、有意义,体现学生实际交际的需要,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二是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情境的创设还要注意趣味性,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

  3、要体现双向互动。交际的过程并不是要学生一个一个挨着说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在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

  4、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培养良好的语言*惯。如,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说话要使用礼貌用语;要针对不同对象,文明地进行交际。

  (四)*作

  1、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正在鼓励。

  作文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开端宜“放”,使学生感慨想写的内容很多,教师指导学生从中挑选最妥帖的内容来写。至于写怎样的标题,在打开思绪、挑选要写的内容的过程中浸透,在写作中、在交换底稿的过程中指导,指导的内容不过乎*作手法能否明确,内容能否具体,顺序能否明确,选词用语能否合适,能否表达了真情实感等几个方面。*作讲评重正在鼓励。讲评的时候,要归纳综合全班这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使每个学生经过讲评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作成功的快乐,更逼真地了解理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作的渴望。

  2、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

  3、加强*时练笔的指导。一方面,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句、段,续写结尾……自然地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另一方面,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凭借生活需求练笔。应帮助孩子认识到*作是学*、生活的需求,是倾吐、表达的需求。要鼓励学生表达本人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本人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办事生活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

  (五)综合性学*

  本册分析学*活动一“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手法是使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改变,活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奇异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等文章,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和差别;另一方面经过本人搜集材料、察看访问、亲身做。

  综合性学*活动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重点正在于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因此活动的开展定位于解决学生在读写中可能(或应该)碰到的问题。教材提出的4项活动建议中,暗含了“怎样写研究报告”的要领: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科研活动,促进自身水*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时进行单元检测,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

  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可采用“抓两头,扶中间”的方法,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为潜能生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喝彩,树立潜能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3、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可将“课前准备”、“上课纪律”、“课堂与家庭作业”等评选内容制成表格,每日由纪律监督员进行监督,并做好记录,并依照班纪班规作出相应的处理。

  (2)、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学*优秀的学生,给他们创造阅读条件,让他们多读课外书籍,并讲给同学听,带动全班的阅读兴趣。还可充分利用课前一分钟,借助故事,作文佳作,让学生边听边记好词好句,*日每天轮流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摘录好词好句,要求其余学生读读记记。这样,学生的词汇量会大大增加,写作能力也会有比较明显的提高。

  (3)、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4、坚持每周写一篇周记,教师做好讲评,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课时安排周课时

  12.29/3.6学生报名,大扫除 1、草原(2课时) 2、*丝绸之路(1课时) 3、白杨(2课时) 8课时

  23.7/3.13 4、*把铁路修到**去(1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作一(3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8课时

  33.14/3.20 5、古诗词三首(2课时)6、冬阳 童年 骆驼队(2课时) 7、*祖父的园子(1课时)8课时

  43.21/3.278、童年的发现(2课时)9、*儿童诗两首(1课时) 口语交际。*作二 回顾拓展(4课时)8课时

  53.28/4.310、杨氏之子(2课时) 11、晏子使楚 (2课时) 12、*半截蜡烛(1课时)8课时

  64.4/4.10 13、*打电话(2课时)口语交际。*作三(3课时) 回顾。拓展三(2课时)8课时

  74.11/4.17 14、再见了,亲人(2课时) 15、*金色的鱼钩(1课时) 16、桥(2课时) 8课时

  84.18/4.24 17、*梦想的力量(1课时) 口语交际。*作四(3课时) 回顾。 拓展四(2课时)8课时

  94.25/5.118、将相和 (2课时) 19、草船借箭(2课时) 20、*景阳冈(1课时)8课时

  105.2/5.821、*猴王出世 (1课时) 口语交际。*作四(3课时) 回顾。拓展四(2课时)8课时

  115.9/5.15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8课时

  125.16/5.2222、人物描写一组(3课时) 23、*刷子李(1课时)8课时

  135.23/5.29 24、*金钱的魔力(1课时)口语交际。*作四(3课时) 回顾。拓展四(2课时)8课时

  145.30/6.5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课时 )26、威尼斯的小艇(2课时)27、*与象共舞(1课时) 8课时

  156.6/6.1228、*彩色的非洲(1课时)口语交际。*作四(3课时) 回顾。拓展四(2课时)8课时

  166.13/6.19选读课文8课时

  176.20/6.26 复*迎考8课时

  186.27/7.3 复*迎考8课时

  197.4/7.10 复*迎考8课时

  207.11/7.17 期末总结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2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编有35课。其中看图学文2课,精读18课,略读15课。全册保留了原教材11篇课文,新选和从其他册调整了24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适合教学的课文,其中《大瀑布的葬礼》《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桃花心木》《“诺曼底”号遇难记》《乌塔》《军神》《遨游太空的***》及古诗词等是新选入的课文。本册注意了语文训练的整合性,重新精选了训练重点,共编排了“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按一定的顺序写”三个读写训练项目,分别放在第二、第五和第七组中。全册将课文编为8组,每组一般4―5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编写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后编写了“思考・练*”,略读课文前编写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积累・运用”。每组教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1、导读。

  2、课例。包括预*或阅读提示、课文以及思考・练*。

  3、读写例话。安排在一组课文之后,是重点训练项目的概括和归纳小结。

  4、积累・运用。安排在一组课文或读写例话之后。

  每个“积累・运用”大致包括以下内容: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或实践活动,*作,共四项。第四、六组各安排了一次语文实践活动。由导读到积累・运用,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由上一组教材到下一组教材,体现了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训练过程。本册教材要求会写会认的生字为210个,分别安排在看图学文和精读课文中。

  每课要求掌握的生字在课后田字格和书后生字表中标明。要求会认的二类字为70个(只要求认读),安排在部分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或看图学文后,用横条标明。课文中的生字,包括二类字和多音字均随课文注音。生字用圆括号,多音字用方括号标明。本册中,“导读”“思考・练*”“读写例话”“积累・运用”中的生难字均不注音,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目的是希望学生养成勤查工具书的*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材编绘了多幅图画。

  二、学情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52人,经过上学期的努力,学生成绩较好;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学**惯好;各种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和提高。这学期在教学要求和小组合作学*及辅导上要注意些,进一步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路子,抓两头带中间,进一步抓好课堂纪律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思想品德教育,自觉锻炼意志品质;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学*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培养热爱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了解祖国优美的风景名胜,陶冶爱美的情趣。

  2、继续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掌握2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7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词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逐步养成积累语言的*惯。

  5、继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读出一句话中间、句子之间和自然段之间的停顿,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继续学*默读课文,能按要求预*课文。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分清文章的主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基本方法。

  6、学*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能逐步做点读书笔记。

  7、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并能转述。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口述见闻,做到态度大方,语句比较通顺连贯,说话有礼貌。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8、留心周围事物,逐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的简单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读书笔记、书信等,逐步养成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学*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爱美的情趣。

  2、学会用一定的速度郎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特点

  3、指导学生透过优美的或富有逻辑性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展开想象,领悟课文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5、理解课文怎样借物喻人,感悟其内含的深刻道理。

  6、在了解有关科学知识的同时,学*说明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并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

  7、理清文章表达顺序。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教学建议及措施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

  识字始终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要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要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自学生字,逐步具有自主识字的能力。要加强写字的指导,要求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不断提高写字的技能,养成良好的*惯。

  2、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也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在中年级训练的基础上,应提高要求。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积累词语,摘抄好词佳句;重视词句的运用,学*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3、注意“思考・练*”的变化。

  修订后的“思考・练*”,去掉了原教材中一些繁琐的理解课文内容和孤立进行词句训练的题目,强调了整合性、开放性和扩展性,把理解内容和训练语言有机结合起来,培养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发表个人的感受和见解。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努力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加强了朗读、背诵,而且增加了弹性,许多课文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背诵的部分。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好修订后的“思考・练*”这些特点,充分利用“思考・练*”中的问题,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课后安排的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决定是否选做,教学时不要作统一要求。

  4、继续加强朗读、默读训练。

  (一)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教学中要多读少讲,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指导朗读,不光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还要引导学生入境入情,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逐步提高默读速度。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归纳、小结和讲解。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使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略读课文一般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略读课文的教学,要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教学略读课文,教师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一般不要逐段讲读,不要把略读课文上成压缩的精读课文。可以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三)读写例话的教学读写例话重在提示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同时担负着指导阅读或*作的任务。读写例话属于独立阅读性质,可以由学生自学完成。指导学生学*读写例话,可以让学生先读读例话,知道例话在读写的哪一方面作了提示;然后联系本组的精读课文,对例话中提示的阅读或*作方法进一步加以理解;最后联系自己的读写实际,说说从例话中得到的启发与体会,重在引导学生把从例话中学到的知识用于今后的读写实践。

  (四)积累・运用的教学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后,训练内容与课文有一定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一部分:读读背背本册8组安排了两次名言警句、两首古诗、两次成语和1次三字经(节选)、1次对联。教学“读读背背”,重在引导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了解中华优秀文化,能够熟读成诵。教师千万不要讲解具体含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引导讨论或适当点拨。

  第二部分:阅读在每个积累・运用中都安排了阅读短文训练。教学时可凭借短文后面的思考题,让学生明确阅读要求,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并试着回答这些问题,最后再交流、讨论。指导学生阅读短文时,注意将学到的语文基本功运用于阅读实践中,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三部分:口语交际本册在“积累・运用”中安排了6次口语交际,分别是“自己选自己好不好”、“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推荐一本好书”、“小学生结伴出门旅xxx不行”、“客人来我家”、“暑期怎么过”。安排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惯。在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要从启发兴趣、激发说话的欲望入手,使学生产生说话的愿望,知道怎样去说。要加强说话通顺、连贯的训练,使学生把话说得清楚明白。要体现学生间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体现交际性。口语交际的训练仅靠积累・运用中安排的几次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要采取多种形式,面向全体,使人人都有训练的机会,从根本上扭转重读写、轻听说的不良倾向。

  第四部分:*作本册安排了8次*作训练,分别是“写观察到的春天的景物”、“缩写”、“写一件自己后悔的事”、“写建议书”、“写最想对他人说的心里话”、“写未来的人或事物”、“写第一次做的事”、“写我家的星期天”。指导*作,要引导学生留意观察和热爱周围的生活,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打开思路,不拘形式自由表达。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要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展开联想甚至幻想,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作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条件使学生乐于表达。

  第五部分:实践活动本册安排了两次,分别是调查社会用字情况和评选优秀的小发明文章。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实践的特点,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语文实践活动是课内语文学*的扩展,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必过于受课时的限制。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应该因地制宜。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教材中的安排仅供参考。各地教师在使用五年制第八册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用书的过程中,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告诉我们,以便在修订时改进。五时间安排:讲读课文40课时略读课文15课时读写例话3课时积累运用40课时机动16课时总计114课时课件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3

  为了搞好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成绩,特制订本册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全班有学生36 人,其中优秀生12人,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这12人普遍阅读能力强,基础知识牢固,写作水*较高。但是优秀生之间也有差距,其中郭敏、卞彩云、王晓倩不止阅读水*高,而且写作也不差,而刘海成、杨晓丽阅读水*高,写字也不差,但写作差;钟鑫、刘倩倩阅读能力高,但写作差;吕登科刘凯胜作文好,写字好。

  差生5人,他们是刘路路、宫建丽、刘晓飞、潘菲菲、刘文营,这五人中,前二人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阅读写作差,但普通话还不错,而刘晓菲则是写字差,需辅导写字;后二人阅读作文能力都很差。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2篇,选读课文4篇。

  本册课文的编排,围绕训练重点设计了一个大体的序,注意训练的整合性,螺旋上升,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预*,再后面编写了思考练*在略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略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运用”。本册社设2个重点训练项目,他们是《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按一定的顺序写》,分别安排在二、五组中。

  1、导读。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同时简要说明本组教材的组成、提示学*的方法以及学*中的注意问题。

  2课例。包括课文、预*或阅读提示以及思考练*。

  3、读写例话。安排在一组课文之后,是对训练重点的概括和归纳总结 。这些训练项目,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突出了在训练中对语言的理解、感悟和积累,同时又突出了对良好学**惯的培养。

  4、积累运用。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后,每个积累运用大致包括以下四项内容: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作。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词句训练始终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点。在低中年级训练的基础上,应提高训练要求,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朗读训练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练*朗读。

  3、阅读能力的培养始终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思考,注意读中有悟,重视独特感受。

  4、*作训练既是小学阶段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要切实培养学生写文尤其是写记叙文的能力。

  5、积累语言也是一个教学重点。本学期安排了名言警句、古诗、成语、对联、谚语,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和积累语言,做到熟读成诵。

  四、教学目的要求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225个生字,其中160个能独立读准子音,认清字型,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会认6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写,也不作为考试内容。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惯。

  5、继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继续学*默读课文,能按要求预*课文。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要继续培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字的能力,提高阅读的速度;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提倡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作者观察事物和领悟课文的一些表达方法。

  6、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并能转述。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的讲述一件事情。讨论问题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能简要复述课文,养成先想后说的*惯,说话有礼貌。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后感。练*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

  五、教学措施

  保障措施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始终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点。在低中年级训练的基础上,应提高其训练的要求。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社会实践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学*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

  2、思考练*的教学

  要充分利用思考练*中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

  3、要加强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朗读,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的技巧上指导,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4、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归纳、小结和讲解。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陪优转差措施

  对于郭敏等优秀生要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其写作和写字;对于王晓倩等要在阅读和写字方面多下功夫,对于卞彩云等重点指导写字和朗读。

  对于差生刘路路、卞晓亮要指导他们克服畏难情绪,指导*时按时完成作业,调动他们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打开思路,不拘形式的自由表达。

  随读 生转化措施:本班无随读生。

  竞赛辅导措施:

  今学期要在朗读、写字、阅读、写字等方面进行辅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技巧上指导,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写作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不拘形式的自由表达 。

  六、教学进度(略)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4

  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五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九、第十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第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作训练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本册教材在阅读训练方面的重点有两项:一是了解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安排材料的方法有两大类: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按事物的几个方面。二是用“归并段落大意”和“回答几个问题再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此外,本册教材还安排了句子训练——领会句子含义,以及背诵训练——列提纲背诵课文。*作训练与阅读训练配合紧密,前两次是训练安排材料的方法,重点内容是写好记人的文章。本册教材加强了观察训练,有看图训练,也有实地观察。观察要有顺序、重点,还要抓事物特点。应用文方面练*写复信。听说训练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听后抓主要内容,能分辨话中的正误。讨论问题时发表意见,说时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普通话,识字141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字,会读写310个左右的词语,一部分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要求正确、端正、整洁。毛笔字临帖,要求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的*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领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课文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能用归并段落大意和回答几个问题再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按要求预*课文,初步养成预*的*惯。

  4、能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初步养成认真细致观察的*惯。学会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列提纲作文。能写条理比较清楚、内容比较具体的简单记叙文。初步学会写复信。写记叙文和应用文要求语句通顺,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听程度合适的讲话和广播,能抓住主要内容。能辨别别人说话中内容和语句上的正误。能抓住主要内容复述一件事。讨论问题时能大胆发表意见,讲清自己的意思,说话有礼貌。

  6、初步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憎恨剥削制度,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初步培养热爱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初步形成珍惜时间、艰苦奋斗的品德。

  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教学进度安排:(略)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5

  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五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九、第十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第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作训练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本册教材在阅读训练方面的重点有两项:一是了解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安排材料的方法有两大类: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按事物的几个方面。二是用“归并段落大意”和“回答几个问题再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此外,本册教材还安排了句子训练——领会句子含义,以及背诵训练——列提纲背诵课文。*作训练与阅读训练配合紧密,前两次是训练安排材料的方法,重点内容是写好记人的文章。本册教材加强了观察训练,有看图训练,也有实地观察。观察要有顺序、重点,还要抓事物特点。应用文方面练*写复信。听说训练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听后抓主要内容,能分辨话中的正误。讨论问题时发表意见,说时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普通话,识字141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字,会读写310个左右的词语,一部分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要求正确、端正、整洁。毛笔字临帖,要求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的*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领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课文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能用归并段落大意和回答几个问题再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按要求预*课文,初步养成预*的*惯。

  4、能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初步养成认真细致观察的*惯。学会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列提纲作文。能写条理比较清楚、内容比较具体的简单记叙文。初步学会写复信。写记叙文和应用文要求语句通顺,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听程度合适的讲话和广播,能抓住主要内容。能辨别别人说话中内容和语句上的正误。能抓住主要内容复述一件事。讨论问题时能大胆发表意见,讲清自己的意思,说话有礼貌。

  6、初步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憎恨剥削制度,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初步培养热爱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初步形成珍惜时间、艰苦奋斗的品德。

  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教学进度安排:(略)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6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的领导下,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从本班学生的特点出发,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培养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上好每一堂课,规范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少先队活动,努力探索班级工作的新特色。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6人,本学期转入一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0人。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他们爱学*,有上进心,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方法。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看,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任务,及格率100%,优秀率91.11%,大部分学生已经达到优良程度。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学*自觉性差,家长又疏于督促,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加强辅导,引导教育。个别学生学**惯差,家长又不管,他们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还需老师好好指导教育。本班学生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两极分化严重,尤其是*作和课外阅读,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缩短两极差距。本学期仍将写作、阅读作为重中之重,尽心辅导,力求质量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以训练促思维,促进学生语文水*的提高。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位,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久的童年”,第三组“言语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综合性学*――“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全册共28篇课文,精读和略读各14篇。除了第六组综合性学*,其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需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材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材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熟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熟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教材特点 :

  1、加强目标体系,全面、正确地落实语文学*目标。

  2、教材内容在富有人文内涵、拓宽题材文体方面,做出了勤奋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3、专题设置越发灵活,编排方式在继续中又有发展。

  4、导学和课后练*题的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口语交际·*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改变。

  6、在“分析学*”中,指导学生大胆设想,开展语文学*活动,重视探究和钻研的过程,进一步提高语文分析使用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一是指导学生经过学*课文和搜集材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指示学生学*掌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领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继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指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相对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要领,并试着将这些写法使用到本人的*作中。

  第二单元:一是让学生经过学*课文,领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富有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经过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三是注重语言积累;四是描绘本人的童年生活。

  第三单元:一是让学生经过读书感**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经过对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文体文章表达方式;三是指导学生积累生动的语言。

  第四单元:指导学生专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格;领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要领,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第五单元: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第六单元:指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通方式的改变,领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中的作用,学*收集和处理信息,开始学会使用信息,写简略的钻研报告。

  第七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人物形象,领会作家描绘人物的要领,并在*作中学*使用。

  第八单元:一是要捉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增长见识;二是要推测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作者的写作要领;三是要注重积累课文中的生动语言;四是要从实践起程,凭据各自条件,经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材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体验。

  四、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把字写端正。在提高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继续养成良好的写字*惯。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表达要领。

  3、掌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体现双向互动。

  2、继续提高学生的`口语程度,培养良好的语言*惯。

  (四)*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本质。小学生作文的本质是练笔,是*作,不是创作。

  2、培养观察、思想、表达三种能力。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1、对于生字新词,要及时听写检测。

  2、鼓励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3、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写字*惯。(二)阅读

  1、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但要做到正确、流利,并且要做到有感情。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情入境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要做到读有要求,读有条理,要经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在读中体味、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读的指导,要从全体入手,指导学生在掌握全文情感基调及其改变的基础上,凭个别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高年级的默读,既要提高理解程度,又要提高默读速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留有富裕的默读时间,并提出相应的要领,指导学生凭要求认真读书, 在默读之后要检查学*效果。

  2、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表达方法的学*和积累。

  3、教师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

  (三)口语交际

  1、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

  2、要创设特定的情境。创设情境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情境的创设要真实、有意义,体现学生实际交际的需要,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二是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情境的创设还要注意趣味性,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

  3、要体现双向互动。交际的过程并不是要学生一个一个挨着说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在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

  4、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培养良好的语言*惯。如,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说话要使用礼貌用语;要针对不同对象,文明地进行交际。

  (四)*作

  1、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正在鼓励。

  作文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开端宜“放”,使学生感慨想写的内容很多,教师指导学生从中挑选最妥帖的内容来写。至于写怎样的标题,在打开思绪、挑选要写的内容的过程中浸透,在写作中、在交换底稿的过程中指导,指导的内容不过乎*作手法能否明确,内容能否具体,顺序能否明确,选词用语能否合适,能否表达了真情实感等几个方面。*作讲评重正在鼓励。讲评的时候,要归纳综合全班这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使每个学生经过讲评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作成功的快乐,更逼真地了解理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作的渴望。

  2、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

  3、加强*时练笔的指导。一方面,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句、段,续写结尾……自然地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另一方面,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凭借生活需求练笔。应帮助孩子认识到*作是学*、生活的需求,是倾吐、表达的需求。要鼓励学生表达本人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本人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办事生活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

  (五)综合性学*

  本册分析学*活动一“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手法是使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改变,活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奇异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等文章,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和差别;另一方面经过本人搜集材料、察看访问、亲身做。

  综合性学*活动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重点正在于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因此活动的开展定位于解决学生在读写中可能(或应该)碰到的问题。教材提出的4项活动建议中,暗含了“怎样写研究报告”的要领: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科研活动,促进自身水*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时进行单元检测,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

  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可采用“抓两头,扶中间”的方法,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为潜能生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喝彩,树立潜能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3、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可将“课前准备”、“上课纪律”、“课堂与家庭作业”等评选内容制成表格,每日由纪律监督员进行监督,并做好记录,并依照班纪班规作出相应的处理。

  (2)、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学*优秀的学生,给他们创造阅读条件,让他们多读课外书籍,并讲给同学听,带动全班的阅读兴趣。还可充分利用课前一分钟,借助故事,作文佳作,让学生边听边记好词好句,*日每天轮流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摘录好词好句,要求其余学生读读记记。这样,学生的词汇量会大大增加,写作能力也会有比较明显的提高。

  (3)、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4、坚持每周写一篇周记,教师做好讲评,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课时安排周课时

  12.29/3.6学生报名,大扫除 1、草原(2课时) 2、*丝绸之路(1课时) 3、白杨(2课时) 8课时

  23.7/3.13 4、*把铁路修到**去(1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作一(3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8课时

  33.14/3.20 5、古诗词三首(2课时)6、冬阳 童年 骆驼队(2课时) 7、*祖父的园子(1课时)8课时

  43.21/3.278、童年的发现(2课时)9、*儿童诗两首(1课时) 口语交际。*作二 回顾拓展(4课时)8课时

  53.28/4.310、杨氏之子(2课时) 11、晏子使楚 (2课时) 12、*半截蜡烛(1课时)8课时

  64.4/4.10 13、*打电话(2课时)口语交际。*作三(3课时) 回顾。拓展三(2课时)8课时

  74.11/4.17 14、再见了,亲人(2课时) 15、*金色的鱼钩(1课时) 16、桥(2课时) 8课时

  84.18/4.24 17、*梦想的力量(1课时) 口语交际。*作四(3课时) 回顾。 拓展四(2课时)8课时

  94.25/5.118、将相和 (2课时) 19、草船借箭(2课时) 20、*景阳冈(1课时)8课时

  105.2/5.821、*猴王出世 (1课时) 口语交际。*作四(3课时) 回顾。拓展四(2课时)8课时

  115.9/5.15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8课时

  125.16/5.2222、人物描写一组(3课时) 23、*刷子李(1课时)8课时

  135.23/5.29 24、*金钱的魔力(1课时)口语交际。*作四(3课时) 回顾。拓展四(2课时)8课时

  145.30/6.5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课时 )26、威尼斯的小艇(2课时)27、*与象共舞(1课时) 8课时

  156.6/6.1228、*彩色的非洲(1课时)口语交际。*作四(3课时) 回顾。拓展四(2课时)8课时

  166.13/6.19选读课文8课时

  176.20/6.26 复*迎考8课时

  186.27/7.3 复*迎考8课时

  197.4/7.10 复*迎考8课时

  207.11/7.17 期末总结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7

  为了搞好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成绩和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制订本册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五一、五二两班共有学生90人,去年期末成绩在双桥区来说是第三、第五名,属于上中等水*。从*时来看,学生的语文知识面还是比较狭窄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学生不爱读书。这对学语文来说是一大忌。另外,不爱读书也导致学生写作文的困难。所以,在本学期我要努力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真正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面。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三、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目标

  (二)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1苯滩哪谌莞挥惺贝性和人文内涵。

  2痹黾犹逑职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进一步加强语文教科书的育人功能。

  3蓖乜砜挝牡奈奶搴陀锾澹如,将文言文、*代白话文、剧本、相声、研究性报告等体裁编入本册教材,有些体裁还是第一次进入小学课本。

  (三)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

  (四)导学和练*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奔绦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狈⑾钟镅怨媛桑学*表达方法。

  3卑盐彰扛龅ピ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4奔忧科绞绷繁实闹傅肌

  5、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

  五、教学目的要求

  1、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又要提高默读速度。

  2、发现语言规律,学*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4、口语交际的训练重点是:听人说话能抓住要点,表达能有中心,有条理,讨论中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5、加强*时练笔的指导。

  6、高年级的综合性学*,要比较充分地体现其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注重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7、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

  六、保障措施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始终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点。在低中年级训练的基础上,应提高其训练的要求。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社会实践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学*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

  2、思考练*的教学

  要充分利用思考练*中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

  3、要加强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朗读,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的技巧上指导,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4、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归纳、小结和讲解。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七、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

  1——3 第一单元

  4——5 第二单元

  6——7 第三单元

  8——9 第四单元

  10——11 第五单元

  12——13 第六单元

  14——15 第七单元

  16——17 第八单元

  18——20 复*、迎接期末考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8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人,其中女生人,男生人。从上学期的测试情况来看,学生普遍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也有部分学生基础不好,知识学得不活,缺乏创新精神,由于传统的课程环境的影响,忽视了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造成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低下,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打破传统的课程环境,努力探索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对后进生的鼓励与培养,特别是丁小玲、胡巍,*时多喊他们回答问题,课后多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上以及生活上的困难。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主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提倡个性培养.坚持语文知识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开展好以名篇阅读为主体的读书计划,加强阅读积累,狠抓现代文阅读理解、作文教学和写字教学,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五下册共23课,分为八个主题单元,分别以诗歌欣赏、童年趣事、寓言故事、人生哲理、现代历史等内容构成了一种文化的、开放的、整合的文本特质,有意境,有韵味、有情趣,贴*学生的生活和心灵世界,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后题一般设置2-3个。第1题多为朗读、背诵,体现“以读为主”的阅读教学基本原则;第2、3题重在内容的理解,语言的训练和积累;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有的课后题还涉及到拓展延伸或说写训练,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后题下面是会认的字,用横线框记,会认的字下面是会写的字,用田字格的形式呈现,最底下是“我的词语库”,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

  “语文乐园”共8个,每单元1个。语文乐园仍然分为三个栏目:“语海拾贝”重在语文基础知识的整合与训练;“阅读欣赏”重在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惯;“语文生活”继续把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动脑、动手、动笔相结合,使语文学*生活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其次,几乎每个单元都安排了毛笔的书法练*,教师应安排时间进行有序的指导与训练。

  教学目标及要求

  ㈠阅读课要求:

  第一,读书技能:在继续抓好朗读的基础上,提高诵读能力,学会浏览,提高默读速度。

  第二,理解能力: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其感情色彩,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提高对记叙文、说明文、诗歌等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能力。

  第三,积累拓展。继续增加学生的有效积累,加强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的基础能力。

  ㈡课堂阅读训练重点:

  1、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

  2、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3、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4、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

  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资源

  ①、准确把握字、词、句及标点符号的读法、写法、用法;

  ②、以《课标》要求为导向,在教材中寻找能够落实要求的范例。

  2、搞好课前的学情预测,为优化教学过程做好准备。预测学生的已知和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未知,确定本课的切入点和教学重点。

  3、练好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课堂语言、朗读本领、板书。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方法的指导。

  5、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6、向40分钟要质量,做到精讲多练。

  7、搞好综合复*,采用各种形式,重在效率,不搞题海战术。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内容课时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9

  一、教材的编排本册教材对课文的编排,围绕训练重点设计了一个大体的序,注意训练的整合性和训练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预*,在后面编写了"思考。练*",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运用"。本册设2个重点训练项目,它们是《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按一定顺序写》,分别安排在

  二、五组中。每组教材一般由导读、课例、读写例话、积累运用四部分组成。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材编绘了多幅插画。这些插画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陶冶爱美的情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画,把使用文字教材和图画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要求

  1、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操。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225个生字,其中160个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会认6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惯。

  5、继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继续学*默读课文,能按要求预*课文。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要继续培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提高阅读的速度;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提倡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作者观察事物和领悟课文的一些表达方式。

  6、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能听懂程度适中的讲话并能转述。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有史以来。讨论问题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能简要复述课文,养成先想后说的*惯,说话有礼貌。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后感和缩写课文。练*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10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的领导下,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从本班学生的特点出发,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培养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上好每一堂课,规范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少先队活动,努力探索班级工作的新特色。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6人,本学期转入一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0人。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他们爱学*,有上进心,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方法。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看,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任务,及格率100%,优秀率91.11%,大部分学生已经达到优良程度。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学*自觉性差,家长又疏于督促,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加强辅导,引导教育。个别学生学**惯差,家长又不管,他们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还需老师好好指导教育。本班学生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两极分化严重,尤其是*作和课外阅读,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缩短两极差距。本学期仍将写作、阅读作为重中之重,尽心辅导,力求质量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以训练促思维,促进学生语文水*的提高。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位,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久的童年”,第三组“言语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综合性学*――“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全册共28篇课文,精读和略读各14篇。除了第六组综合性学*,其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需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材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材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熟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熟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教材特点 :

  1、加强目标体系,全面、正确地落实语文学*目标。

  2、教材内容在富有人文内涵、拓宽题材文体方面,做出了勤奋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3、专题设置越发灵活,编排方式在继续中又有发展。

  4、导学和课后练*题的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口语交际·*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改变。

  6、在“分析学*”中,指导学生大胆设想,开展语文学*活动,重视探究和钻研的过程,进一步提高语文分析使用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一是指导学生经过学*课文和搜集材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指示学生学*掌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领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继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指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相对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要领,并试着将这些写法使用到本人的*作中。

  第二单元:一是让学生经过学*课文,领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富有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经过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三是注重语言积累;四是描绘本人的童年生活。

  第三单元:一是让学生经过读书感**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经过对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文体文章表达方式;三是指导学生积累生动的语言。

  第四单元:指导学生专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格;领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要领,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第五单元: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第六单元:指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通方式的改变,领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中的作用,学*收集和处理信息,开始学会使用信息,写简略的钻研报告。

  第七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人物形象,领会作家描绘人物的要领,并在*作中学*使用。

  第八单元:一是要捉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增长见识;二是要推测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作者的写作要领;三是要注重积累课文中的生动语言;四是要从实践起程,凭据各自条件,经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材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体验。

  四、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把字写端正。在提高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继续养成良好的写字*惯。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表达要领。

  3、掌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体现双向互动。

  2、继续提高学生的口语程度,培养良好的语言*惯。

  (四)*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本质。小学生作文的本质是练笔,是*作,不是创作。

  2、培养观察、思想、表达三种能力。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1、对于生字新词,要及时听写检测。

  2、鼓励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3、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写字*惯。(二)阅读

  1、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但要做到正确、流利,并且要做到有感情。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情入境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要做到读有要求,读有条理,要经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在读中体味、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读的指导,要从全体入手,指导学生在掌握全文情感基调及其改变的基础上,凭个别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高年级的默读,既要提高理解程度,又要提高默读速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留有富裕的默读时间,并提出相应的要领,指导学生凭要求认真读书, 在默读之后要检查学*效果。

  2、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表达方法的学*和积累。

  3、教师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

  (三)口语交际

  1、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

  2、要创设特定的情境。创设情境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情境的创设要真实、有意义,体现学生实际交际的需要,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二是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情境的创设还要注意趣味性,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

  3、要体现双向互动。交际的过程并不是要学生一个一个挨着说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在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

  4、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培养良好的语言*惯。如,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说话要使用礼貌用语;要针对不同对象,文明地进行交际。

  (四)*作

  1、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正在鼓励。

  作文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开端宜“放”,使学生感慨想写的内容很多,教师指导学生从中挑选最妥帖的内容来写。至于写怎样的标题,在打开思绪、挑选要写的内容的过程中浸透,在写作中、在交换底稿的过程中指导,指导的内容不过乎*作手法能否明确,内容能否具体,顺序能否明确,选词用语能否合适,能否表达了真情实感等几个方面。*作讲评重正在鼓励。讲评的时候,要归纳综合全班这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使每个学生经过讲评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作成功的快乐,更逼真地了解理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作的渴望。

  2、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

  3、加强*时练笔的指导。一方面,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句、段,续写结尾……自然地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另一方面,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凭借生活需求练笔。应帮助孩子认识到*作是学*、生活的需求,是倾吐、表达的需求。要鼓励学生表达本人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本人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办事生活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

  (五)综合性学*

  本册分析学*活动一“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手法是使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改变,活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奇异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等文章,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和差别;另一方面经过本人搜集材料、察看访问、亲身做。

  综合性学*活动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重点正在于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因此活动的开展定位于解决学生在读写中可能(或应该)碰到的问题。教材提出的4项活动建议中,暗含了“怎样写研究报告”的要领: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科研活动,促进自身水*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时进行单元检测,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

  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可采用“抓两头,扶中间”的方法,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为潜能生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喝彩,树立潜能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3、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可将“课前准备”、“上课纪律”、“课堂与家庭作业”等评选内容制成表格,每日由纪律监督员进行监督,并做好记录,并依照班纪班规作出相应的处理。

  (2)、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学*优秀的学生,给他们创造阅读条件,让他们多读课外书籍,并讲给同学听,带动全班的阅读兴趣。还可充分利用课前一分钟,借助故事,作文佳作,让学生边听边记好词好句,*日每天轮流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摘录好词好句,要求其余学生读读记记。这样,学生的词汇量会大大增加,写作能力也会有比较明显的提高。

  (3)、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4、坚持每周写一篇周记,教师做好讲评,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课时安排周课时

  12.29/3.6学生报名,大扫除 1、草原(2课时) 2、*丝绸之路(1课时) 3、白杨(2课时) 8课时

  23.7/3.13 4、*把铁路修到**去(1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作一(3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8课时

  33.14/3.20 5、古诗词三首(2课时)6、冬阳 童年 骆驼队(2课时) 7、*祖父的园子(1课时)8课时

  43.21/3.278、童年的发现(2课时)9、*儿童诗两首(1课时) 口语交际。*作二 回顾拓展(4课时)8课时

  53.28/4.310、杨氏之子(2课时) 11、晏子使楚 (2课时) 12、*半截蜡烛(1课时)8课时

  64.4/4.10 13、*打电话(2课时)口语交际。*作三(3课时) 回顾。拓展三(2课时)8课时

  74.11/4.17 14、再见了,亲人(2课时) 15、*金色的鱼钩(1课时) 16、桥(2课时) 8课时

  84.18/4.24 17、*梦想的力量(1课时) 口语交际。*作四(3课时) 回顾。 拓展四(2课时)8课时

  94.25/5.118、将相和 (2课时) 19、草船借箭(2课时) 20、*景阳冈(1课时)8课时

  105.2/5.821、*猴王出世 (1课时) 口语交际。*作四(3课时) 回顾。拓展四(2课时)8课时

  115.9/5.15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8课时

  125.16/5.2222、人物描写一组(3课时) 23、*刷子李(1课时)8课时

  135.23/5.29 24、*金钱的魔力(1课时)口语交际。*作四(3课时) 回顾。拓展四(2课时)8课时

  145.30/6.5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课时 )26、威尼斯的小艇(2课时)27、*与象共舞(1课时) 8课时

  156.6/6.1228、*彩色的非洲(1课时)口语交际。*作四(3课时) 回顾。拓展四(2课时)8课时

  166.13/6.19选读课文8课时

  176.20/6.26 复*迎考8课时

  186.27/7.3 复*迎考8课时

  197.4/7.10 复*迎考8课时

  207.11/7.17 期末总结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3)

——小学语文第十册教学计划优选【5】篇

  小学语文第十册教学计划 1

  一、教材分析

  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本册教材在“积累和运用”中安排的8次*作训练,有记实作文、想像作文、有缩写和写读后感、观后感,还安排了一次不作任何要求的自由*作。

  本册安排的两次“实践活动”,分别是办小报和搜集、书写春联。语文实践活动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要让学生自己制定计划,自己找合作伙伴,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努力来完成任务。

  二、班级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四个班,一班、二班、四班学生作文基础一般,少部分学生作文的语句还不够通顺,标点符号还不能正确使用,另外大部分学生缺乏想像力和观察能力,本学期需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三班学生基础扎实,语言功底深,想象力丰富,本学期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作文水*。

  三、教学要求

  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无论是写记实作文还是写想象作文,都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教材,尽量地为学生的自主作文创造条件。

  四、教学措施

  1、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2、作文教学时要突出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

  3、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词汇,培养语感。

  4、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电教设备,再现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5、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教育,为*作提供实践经验和经历感受。

  五、课时安排

  1《桂林山水》排比句式仿写

  2积累运用1:看图写作

  3帮妈妈做件事,观察妈妈的动作神情

  4听读作文

  5国庆放假

  6积累运用2:关心你的人

  7填写我国资源状况表格

  8积累运用3:“20年后的……”

  9长征赞歌

  10积累运用4:观后感

  11期中考试

  12写出《游子吟》所描写的情景

  13积累运用5:童年往事

  14写一篇导游解说词

  15积累运用6:“我发现了……”

  16你想对凡卡说什么

  17积累运用7:缩写《小抄写员》

  18积累运用8:自由作文

  小学语文第十册教学计划 2

  一、教材简析本册

  教材秉承了前九册“培养兴趣、文化积累、学会学*、整体推进”的总特点,教材共10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龙、书、礼物、真诚、劳动、心愿、火与光、角度、破除迷信、我们去旅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学工作计划。这些单元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第一,文化含量比较大。

  第二,教学要求比较高。

  每个单元依然由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部分组成,保持了教材的连贯性。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字、词、句的学*主要靠学生自主学*完成,要密切联系阅读和写作的实际。

  2.引导学生愿意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学会独立阅读的步骤和方法;学会写摘录笔记、批注笔记,并用来自读;培养每天阅读、读书动笔、阅读时翻查工具书等好*惯。

  3、注重“积累”。学生已经学过如何摘录,如何背诵(见四年级教材)。升入五年级后,要继续练*和运用这些方法独立、主动地做语言材料的积累。教师要把积累作为重要的学*内容,督促、检查、辅导学生,并做出评价。积累的对象,可以是生字新词,也可以是佳句、片段和篇章,也可以积累信息。

  4、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注意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教会学生修改自己的*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意见,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5、综合性学*自始至终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合作精神。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创造性和合作意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全班有学生x人,其中优秀生x人,占全班人数的x%。这x人普遍阅读能力强,基础知识牢固,写作水*较高有少数同学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阅读写作差,需要加强学*目的和学*态度的教育,提高他们学*语文的兴趣;而xxx、还有xxx两个智力和基础都较差,需要老师多下功夫,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争取在现有基础有所进步。

  四、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五、课时安排表。

  小学语文第十册教学计划 3

  一、教材的编排本册教材对课文的编排,围绕训练重点设计了一个大体的序,注意训练的整合性和训练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预*,在后面编写了"思考。练*",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运用"。本册设2个重点训练项目,它们是《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按一定顺序写》,分别安排在

  二、五组中。每组教材一般由导读、课例、读写例话、积累运用四部分组成。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材编绘了多幅插画。这些插画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陶冶爱美的情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画,把使用文字教材和图画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要求

  1、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操。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225个生字,其中160个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会认6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惯。

  5、继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继续学*默读课文,能按要求预*课文。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要继续培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提高阅读的速度;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提倡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作者观察事物和领悟课文的一些表达方式。

  6、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能听懂程度适中的讲话并能转述。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有史以来。讨论问题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能简要复述课文,养成先想后说的*惯,说话有礼貌。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后感和缩写课文。练*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

  小学语文第十册教学计划 4

  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五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九、第十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第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作训练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本册教材在阅读训练方面的重点有两项:一是了解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安排材料的方法有两大类: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按事物的几个方面。二是用“归并段落大意”和“回答几个问题再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此外,本册教材还安排了句子训练——领会句子含义,以及背诵训练——列提纲背诵课文。*作训练与阅读训练配合紧密,前两次是训练安排材料的方法,重点内容是写好记人的文章。本册教材加强了观察训练,有看图训练,也有实地观察。观察要有顺序、重点,还要抓事物特点。应用文方面练*写复信。听说训练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听后抓主要内容,能分辨话中的正误。讨论问题时发表意见,说时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普通话,识字141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字,会读写310个左右的'词语,一部分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要求正确、端正、整洁。毛笔字临帖,要求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的*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领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课文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能用归并段落大意和回答几个问题再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按要求预*课文,初步养成预*的*惯。

  4、能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初步养成认真细致观察的*惯。学会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列提纲作文。能写条理比较清楚、内容比较具体的简单记叙文。初步学会写复信。写记叙文和应用文要求语句通顺,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听程度合适的讲话和广播,能抓住主要内容。能辨别别人说话中内容和语句上的正误。能抓住主要内容复述一件事。讨论问题时能大胆发表意见,讲清自己的意思,说话有礼貌。

  6、初步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憎恨剥削制度,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初步培养热爱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初步形成珍惜时间、艰苦奋斗的品德。

  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教学进度安排:(略)

  小学语文第十册教学计划 5

  一、教学目标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深透到热爱祖国、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革命闪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的理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会x个生字,其中x个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会认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者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养成积累语言的*惯。

  5、继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继续学*默读课文,能按要求预*课文。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提高阅读的速度。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表达的方法。

  6、能借助字典或者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学*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逐步养成阅读的课外*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并能转述。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讨论问题能讲清自己的意思。能简要复述课文,养成先想后说的,*惯,说话有礼貌。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内容比较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后感和缩写课文。练*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

  二、本班学生的学*能力状况的分析和预测。

  本班共46人。*时优秀生占三分之一,中等生三分之一,中差生三分之一。

  1、本班学生能听写字词句,学会了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能借助拼音学*字,词,从而阅读课文。

  2、部分学生对词语理解还没有正确的方法,缺乏理解能力,阅读课外读物不够,语言积累还不够丰富,有待提高。

  3、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自然段意思。交能在教师指导下受到人生哲理启示,受到思想教育。部分学生阅读范围较广,语言能力强,作文较好。但一部分学生缺乏观察事物能力,说话,写作能力较差。*时也不爱读课外读物,语言积累不够。

  4、班上还有部分学生学*态度不够端正,目的不明确,或学*能力不够强,记忆力差理解力差,注意力不够集中。

  三、本学期采取的教学措施。

  1、对学生加强学***教育,帮助他们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学会正确的学*方法,认真学*,打下扎实基础。

  2、多方寻找资料,采用现有的现代化手段,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

  3、结合学生实际水*,精心设计教案,教学方法,对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个别辅导,努力提高学*成绩。

  4、努力做好复*巩固,单元测试,考后析卷工作,针对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搞好教学工作。

  5、加强观察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材料,指导学生具体、生动地写作。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辅导,努力学*他人的写作方法,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使学生的阅读水*和写作水*互协发展。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4)

——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第十册教学反思(五)份

  本节课是运用表内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中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游戏、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其次在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当中,完全是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学,发现问题后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构建新知。实现了把学*的权利交给学生,而不是由教师牵着学*。两道例题的解决都是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的,总结出了用“进一法”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

  再次,在本课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本课例题为进一法解决问题,而在课后*题中却出现了去尾法。我将两部分内容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避免了学生对两种题型的混淆。

  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对比教案来讲,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由于在某些环节中用的时间过多,致使一些应该有的教学环节没有进行。如: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因此,这次的教学活动,是给我敲了一个很及时的警钟,鞭策我在今后的备课乃至教学过程中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踏实朴实地搞好教学工作,是自我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进一步。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

  在经过反复的推敲后,我决定使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进行导入,从而引出“解决具体问题”的两种思维方式“从条件想起”、“从问题入手”,为新课教学做铺垫,进而揭题。

  由于采取的是“教与学方式改进”的教学模式,所以学生们都进行了课前的预*。

  从收上来的预*纸中,我寻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教育资源,也就是整理信息的三种办法:

  1、画图表示;

  2、画线段表示;

  3、列表整理。

  所以,在课前我就做了记录,并留心在课堂上逐一安排这些小组上台展示,并最终讨论有关列表整理的方式。在介绍列表整理方式中,我注重让学生掌握如何填写信息、找出数量关系,并体会它的好处。最后,在大家的讨论和我的引导下,学生掌握了列表整理的办法,并完成了例题的列式解答。

  在这一课的教学准备和执行中,我有以下感悟:

  1、预*纸或预*题的下发,可以落实学生的预*情况,让学生不会存在侥幸遗漏的情况;

  2、由于已经预*过,课堂中一些练*可提前完成,可充分利用教学时间去进行其他的讲解。

  3、由于提早预*,不少孩子的`自我学*和吸收能力加强,这点可从她们的课堂表现可以看出。这部分孩子特别爱说、能说、会说。不仅专业知识得到提升,而且个人的素养也相对提高,变得自信、有条理了!

  4、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并理解和体会了团队精神!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有几点遗憾:

  1、出于对孩子的不信任,在课上还是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完成她们的自学,过多的参与到她们的学*中;

  2、由于这种教学模式下,需要给与学生大量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所以教学进度难以把握,有时无法按时完成教学内容;

  3、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产生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就是好的学生越来越棒,而后进生则学得云里雾里,成绩越来越差。当然我们有小组长辅导的机智,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一点值得我们老师去探讨;

  4、这种模式下,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是很高的,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但是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如何能更好的进行这种教学模式,也是我们所应该探讨的。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纵观全课,体现以下两点:

  1、凸显自学为主、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

  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是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的前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有具体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让学生根据要求,先学能自学的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学*,以提高学*效率

  2、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为线索,鼓励学生形成一些基本的策略。

  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问题的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点在于使学生学*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上课之后,给我总的感觉是:

  1、学生学会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问题的'策略,还能灵活的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能抓住本课课重难点

  教学中能引导学生重点理解题意,提取信息,采用多种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采用的*题,贴*生活。

  课堂上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教师放的还不够,可以在练*课中涉及更多的情景让学生自主去分析,开阔思维。因为条件较多,分析起来的中间问题较多,且例题、做一做及课后练*的数量关系各不相同,只有学生在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后才能列式解答,所以教师还要尤其关注学困生,加强个别辅导。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这样的应用题实际上是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应用题。它是分数应用题中最基本的。不仅分数除法一步应用题以它为基础,很多复合的分数应用题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因此,使学生掌握这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我抓住关键句。找到两个相比较的量,弄清楚哪个是单位“1”,要求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后,再根据分数的意义解答。在教学中,我强调以下几点:

  1、让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式强化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2、强化分率与数量一一对应关系,并根据关键句说出数量关系。

  3、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不同”。

  对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通过分析关键句与线段图为后面的新授作铺垫,并提高学生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通过沟通练*题与例题,利用学生解决稍复杂的应用题,并从中理解新旧知识应用题的不同结构。

  教学中显露出一些问题,主要在于:

  1、练*题与例题在同一题的不同解法的多变比较中,比较多得到结论还需站在更高角度去归纳,还应更深,更全面的概括。

  2、在学生表达解题思路时,不宜集体讲,更应注重学生个体表达,同桌间讲,讲给每一个人听,并且不一定要按照课本的.固定模式,应该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来分析问题,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差!

  3、对于学*上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怎样找单位“1”的训练,并加强如何找单位“1”,根据关键句说出对应关系和数量关系的训练!

  在新课学*时,我利用教材的主题题给出完整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尝试有条理地分析数量关系,梳理解题思路。引导学生从收集信息,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首先教会学生收集信息并且整理信息,要求学生会正确、有序地看图。要让学生知道看图的一般方法:先整体地了解图中的情境讲什么事,再看图中的其他信息,还要引导学生认真地,仔细地看图,把所有的信息收集起来。然后再理一理:哪些是条件,哪些是问题,哪些条件对这个问题有用,哪些条件对那问题有用。

  在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它是解决多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转折点。虽然只比低年级多了一步计算,但在思考上却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步计算只要思考怎么列式就可以了,只用一个数量关系。而两步计算要用两个不同的数量关系,要列两个算式才能解决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先分析和思考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这个环节中我力求突出思路的提炼和反思的过程,不仅让学生说出“怎么想的”更通过追问让学生反思“怎样想到这样想的”,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寻找信息解决问题,也就是这一过程中实现“从信息到问题”与“从问题到信息”两种解题策略的沟通,使学生感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有六条船,每条船上坐4人,这些人后来去玩只能坐3人的碰碰车,问需要多少辆碰碰车?” 课堂上有学生利用拆分的数学思想解决的:每条船上去掉一个人,每条船上还有3个人,这样相当于要6辆碰碰车,再把拿出来的.6个人可以坐2辆碰碰车,2加6等于8,需要8辆,于是解决了问题。这种方法其实只有部分学生能想到的,除了要表扬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更要引导学生学会最优化解决问题.

  我本节课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1、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学生春游游玩这一生活情境出发,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的自主性。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自主收集信息、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于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去观察问题的*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遗憾的是,由于赛课只有三十分钟,最优化策略的思想未能完全渗透。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5)

——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精选五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学*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学*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录音机录音带图片课件

  2、学生:预*课文,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活动

  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教师问:

  ①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②关于龙,你都知道些什么

  ③谁知道歌词中的“龙的传人”指的是什么人?

  过渡: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是龙的传人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学生用简短的语言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龙的资料

  学生欣赏歌曲,交流课前通过读书、上网、看电视等多种方式收集到的有龙的的图文资料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出示含有本课生字的词语,检查认读。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讨论交流

  细读感悟合作探究

  3、集体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1)课件出示在不同时期文物古迹中龙的图案,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其样子的不同,深入理解它并不真实存在,只是人们想像出来的传说中的动物。

  (2)理解图腾的意思,讨论远古时期的人们为什么把龙当作崇拜的图腾?

  (3)①理解“金龙献瑞、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成语的意思。

  ②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想象它们所表现的“祥和幸福、欢腾自由”的景象。

  ③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带“龙”字的成语?

  1、学生以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多读两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边读边在书上批注感悟,并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读完后自己出题目检测阅读效果。

  2、小组内汇报交流:先把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同学听,再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懂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一起讨论。互相交流题目检测阅读效果。

  感情朗读升华认识

  教师过渡: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是因为我们向往和追求自由完美,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指名读喜欢的部分,师生评议。

  播放歌曲

  学生自由练读。

  学生跟唱,引**感共鸣。

  拓展延伸

  搜集有关龙的资料,创办专题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大人们这样说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并灵活运用。

  2.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3.通过读课文,理解“龙”的深刻含义。

  4.根据文章内容续编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领悟“龙”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领悟“龙”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投影仪。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活动

  图片导入新课

  (以图片形式展示赛龙舟、舞龙灯、北海的`九龙壁)

  同学们你能说出这些图片的名称吗?你发现这些名称有什么共同点吗?那么龙在你们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哪?那同学们你们见过龙吗?关于“龙”大人们是这样说……

  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学生回答)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6)

——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优选【五】篇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人,大部分同学的学**惯好,有能讲究一定的学*方法,但有约30%的学生连基本的学*能力、学**惯、学*方法都不具备,最简单的基础题都无法完成。本学期在代课阶段,要侧重于抓学生的学**惯,构建良好的学*语文的整体氛围,争取每个学生的学*成绩都有所进步,语文能力均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阅读课文24篇,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主题分别为:壮丽山河、正义必胜、试问精粹、探索与发现、感悟人生、咏物抒情、师恩难忘。课文后的作业题除朗读、临写等常规训练外,还有常用词语的训练(比较近义词,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阅读训练(包括联系语境理解词句,学*分析自然段、逻辑段)。

  *作7课,均对*作要求、观察要领、写作要点等作了分析与指点,从而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作知识。有的*作,还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

  综合练*7个,包括字词句训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与本单元课文有一定联系,但更大程度上带有举例性质,因此,既要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又要防止拔高要求,过度延伸。本册综合性学*“学和做”以“节约用水”为话题,安排了多种活动内容,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三、教学目标: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养成爱惜学*用品的*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惯。

  (5)继续培养自主预*、复*,认真完成作业的*惯。

  (6)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惯。

  (7)培养自主修改*作和通过多种渠道学语文的*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138个生字

  (2)继续练*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3)继续练*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文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注意默读的速度。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词典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惯。

  (6)能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有顺序地、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学*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

  四、*作训练:

  课次 内容 要求

  1 童年趣事 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有情有趣的小事里选择一件写下来。注意将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2 一件往事 你和小伙伴之间一定发生过许多老师老师不知道的故事,发生过你从没对别人提起过的事。无论是好事、趣事还是错事,都可以写下来。题目由自己定。

  3 写一篇读书笔记 从你读过的书中选择一本自己最喜欢的,抓住书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写一篇*作。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题目自拟。

  4 记一次实验 选择一个科学课上的实验,将经过学下来。或者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边实验、边观观察边做记录。然后将实验经过、结果写下来。

  5 成长的烦恼 围绕“成长的烦恼”这个话题写一篇*作。要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写好后与别人交流交流,让烦恼烟消云散。

  6 调查统计谈感受 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同学中作一些调查,将统计过程与结果写下来,然后根据统计数据谈自己的感受。

  7 给老师的一封信 给老写一封信,感谢老师对自己的教育和关心,写出自己像对老师说的心里话。

  五 、教改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2.本学期扎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着重进行阅读训练,不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练*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到训练目标上来。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

  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 抓好期末总复*的工作,力争消灭待合格。

  一、 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的小学生活。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材料一共期末复*时使用。

  教材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中积累语文学*的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3、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册课文的学*,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

  2、复*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会140个生字,复*查字典的方法,养成自觉运用字典的*惯。

  4、进一步提高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注意积累词语,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惯。

  5、继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进一步训练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6、阅读适合程度的课外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本学期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8、能抓住重点进行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事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

  四、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不太排斥,基础知识掌握尚可,*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基础不扎实。

  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与复*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需加强训练,在训练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五、方法措施

  1、看图学文教学时,要将事物的形象和文字描述紧密结合起来。

  2、讲读课文教学时要突出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

  3、重视词、句、段的训练,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4、加强信息反馈,注意师生沟通。

  5、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6、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电教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教育,为语文学*提供实践经验。

  一、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1、学**惯。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

  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惯。

  继续培养写日记的*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惯。

  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惯。

  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惯。

  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用品的*惯

  继续学*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培养预*课文的*惯。

  继续学*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

  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惯。

  (10)继续培养自己修改作文和通过多种渠道学*语文的*惯。

  (11)继续培养勤于搜集资料和不懂就问的*惯。

  (12)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惯。

  2、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

  3、识字写字。

  准确认读147个生字。

  能够按笔画顺序正确默写生字125个,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书写端正、写匀称。

  继续学*用钢笔书写,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继续练*写毛笔字,知道各种类型汉字的间架结构及笔画特点。

  4、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乐于参加讨论问题,敢于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继续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的*惯。

  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学*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作文。

  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学*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能修改错误明显的句子。

  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学*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教材分析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惯⑿”“课文”“*作”和“练*”组成。

  “*惯篇”的主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语文”,以生动的图片让学生懂得走出课本,走出课堂,丰富生活,开阔视野,逐步养成深入社会,亲*自然学*语文以及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惯。

  本册安排阅读课文24篇,其中韵文3篇。大体上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课文,并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训练。各单元主题分别为“壮丽山河”、“正义必胜”、“诗文精粹”、“探索与发现”、“感悟人生”、“咏物抒情”、“师恩难忘”。本册向学生推荐的是名著《西游记》,让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宝库。本册在结构形式和选文的难度上,都注意向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靠拢:比如名家、名篇的课文比重明显增大,主题单元的编排结构,文学常识、课外阅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栏目的开设等,都有利于小学阅读教学和初中阅读学*的衔接。

  本册*作安排了7课,内容分别为“童年趣事”、“一件往事”、“写一篇读书笔记”、“记一次实验”、“成长的烦恼”、“调查统计谈感受”、“给老师的一封信”,每课*作,均对*作要求、*作要点等作了分析与指点,从而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作知识。有的*作课文还安排了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

  本册共安排综合练*7个,包括字词句训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形成系列。本册综合性学*以“我的成长册”为主题,让学生通过“整体策划”、“搜集资料”、“精心制作”这一系列过程,做成反映自己小学学*生活情况的成长册,记下自己六年来走过的足迹。

  三、教学重难点

  1、朗读、默读并重,提高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会浏览,并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不断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丰富其知识积累。

  2、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引导学生辨析比较其感情色彩,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通过表情朗读、绘声绘色地讲述课文等,让学生接受情感的熏陶,领悟课文的写法,内化课文的语言。

  3、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引领学生感悟文章的内涵,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服务。

  4、改进评价方式,提高*作修改能力,“评--改--评”相结合,使学生养成了自改、互改、讨论修改、自主加工的好风气、好*惯。

  5、单元练*训练点与*时教学的融合,,充分挖掘利用各种资源,强化自主实践意识,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现在学生59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26人。总体来看,这个班的知识基础处于显的两级分化,处于中间位置的学生寥寥无几,有*十名学生基础知识不太乐观。班上的部分男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惯,*时放松自己,学*上和生活上皆如此,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孩子,各方面表现要相对落后。基本情况如下:

  上课时善于动脑,积极发言,*时又乐于帮助同学,学*成绩优秀的占班级总人数的*30%,是这个集体的主体力量。他们学*态度端正,学**惯较好,团结同学,不仅能较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能和后进生结对,解决他们在学*上的困难,但自身的学*主动性还有待加强,竞争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激发。

  基础较差但要求上进的学生有顾佳伟、夏新宇、梅艺、卢照人、许翰林等,他们上课能积极发言,认真完成作业,态度好,但缺乏一定的学*方法及缺少学*毅力,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这五名同学是本学期的培养重点,希望从*惯到最终成绩都能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到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六、教改设想和教研专题

  教改设想:在教学生*作时,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理话、表达真情实感。

  教研专题:依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作水*

  一、教材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材料以供期末复*时使用。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

  二、教材特点:

  (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为了落实整体性目标,首先是对课文的严格筛选,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匆匆》《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手指》《北京的春节》《藏戏》《跨越百年的美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最好的老师》。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中选编的阅读材料,有一些是回忆小学生活的文章,还有儿童诗、书信、演讲稿、建议书等,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第三学段的语文学*目标,则作为本册教材的学*重点,加以妥善安排。本册教材的每一个专题,都根据语文学*目标,既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又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得两方面均有获益。

  (二)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首先是在专题设置方面的继承与发展。如第一组“人生感悟”单元。之前,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曾有主题为“生活启示”的单元;之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二两组,都是“感悟人生”的单元。主题相*,但难易不同,衔接有些难度。为此,我们在六年级下册设置了“人生感悟”单元,希望能够通过本组的学*,加强学生对自身、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学生通过学*这一单元,有了一定的基础,到初中再学*相关单元时,就不会感觉有太大的落差。

  “阅读链接”的呈现方式和用途与以往相比,有所继承和发展。有的仍然是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有的成为课后思考练*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如第五组,在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后面,链接了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而这个阅读链接同时也是课后第四题──阅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课文想一想,你感悟到了什么,再简单写下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把链接内容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同时又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体现了进行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要求。

  “外国名篇名著”单元的设计,与以往所有单元都不同,不仅强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渡。这组教材,先安排了两个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编排方式与其他精读课文相同。然后安排了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里采取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即“梗概+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先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然后是精彩段落的品读与赏析,激发了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同时教给了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这与人教版初中教材“名著导读”的安排是比较切*的。

  (三)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进一步加强整合。每一个专题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四)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自主学*

  本册导学系统的安排大致沿袭高年段前三册的思路。主要体现在:一是导语提示单元学*内容;二是精读课文的课后题,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注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独立思考;三是每组课文后的“词语盘点”便于学生自查自测;四是“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台”为学生讨论问题、交流认识提供了*台。

  (五)“综合性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本册教材的第六组是一个单独的综合性学*单元──“难忘小学生活”。这次综合性学*,首先在导语中提出学*任务──围绕主题开展综合性学*活动,向母校、师友告别。而后分成两大板块──“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按两个阶段开展综合性学*。

  三、教学要求: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也是最艰难的环节。在备、教、改、导、考、析等教学环节下功夫,加大力度,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和学科竞赛辅导。在教学方法上,对不同课题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层次,分类别训练,在预*、课堂活动、课后练*、检测中,围绕趣学、乐学、学会、会学创设学生全身心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总之,在深知教学是一门艺术的原则下,奉行的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本册课文共有六个单元,全册包括“导读”“课文”“读写例话”“积累运用”(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作、实践活动)等内容,书后还附有6篇供选读的课文。本册要求学会80个字,每课要求学会的字,排在方格里。

  新学期来临,仍然面对老面孔,但要重新面对新的教学任务,承受新的压力,即让自己减轻压力,又能搞出新名堂,出更上一层楼的教学质量,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塌实,学得兴趣高涨,本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的制定出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13)班共有学生31人。大部分学生学*态度端正,思想上要求上进,作业认真、一丝不苟。课堂上大部分同学听讲认真,但是也许受年龄影响,肯积极发言的学生微乎其微,大部分甘愿当听众。作文方面,能做到文从句顺、文章优秀的学生仅占30%左右,而杨吉超与罗寿明等几位学生是语文学*上有困难的学生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辅导和监督。

  二、 教材简要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2篇,选读课文6篇。《向往奥运》《张天佑》等内容丰富,时代感强,而且体裁多样性,有散文、词、诗,简单说明文,长篇小说的缩写和文言文等。全册教材分为6组。每组教材的编排一般有四部分组成: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及积累运用,体现了有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体现了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训练过程。本册教材要求学会100个字。要求学会的字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在课后的方格和书后的生字表中表明。生字和多音字均随课文注音。生字用圆括号,多音字用方括号。“”导读“预*”“积累运用”和选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以培养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和*惯。

  三、教学目标要求: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1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读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练*从内容、语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

  四、教学落实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以育人为主,培养创新型人才。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7)

——《晏子使楚》说课稿 (五年级第十册)合集五篇

尊敬的各位评委:

  早上好。我是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题目是《晏子使楚》。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流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我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

  《晏子使楚》一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1课,《晏子使楚》是一篇历史故事,本文主要写了春秋时期齐国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依仗着国势强盛侮辱晏子;而晏子他以自己聪明才智,运用了针锋相对、将计就计、顺水推舟等高明策略,一一加以反驳,维护了个人和齐国尊严。读来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发人深省。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第1、2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交代了晏子出使楚国背景。第3——5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主要围绕楚王侮辱晏子安排了三件事情即: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却被晏子一一反驳过程。第6自然段即是第三部分,楚王改变了对晏子态度。

  本文层次清晰,结构明了。第一部分交代了事情起因,第二部分详细记叙了事情经过,第三部分交代了事情结果。本文语言通俗易懂、浅显朴实,适合积累,能有效丰富学生语言世界。阅读楚王和晏子对话,品味晏子语言精妙之处,感受晏子魅力是本文语言学*重点。

  ★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语文学*基础,具备了初步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也掌握了一定语文学*方法。因而让他们先学后教不失为一种学*方法选择。但是由于该年龄段学生依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正向着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而学生对本文几处晏子回应楚王侮辱话 理解还存在一定困难。作为教者我们帮助学生建构感性认知世界,品味语言精妙之处,从而达到积累、运用就成为教学重点。本文最大教学价值就在于训练学生品味语言之妙,感受晏子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基于以上对教材简析,基于对学生年龄特征估计,以及针对编者编排意图揣摩,本课教学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目标一,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认读 8 个字,会写 14 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侮辱、敝国、面不改色、尊重”等词语,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晏子是怎样一个人。

  目标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体会文章表达顺序,初步领会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特点表达方式。品味晏子语言之妙。

  目标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教会他们明辨是非,理解晏子智慧,知道他是怎样维护齐国尊严。。

  对于以上教学目标,我认为教学重点是:了解故事内容,品味语言之妙,感受晏子魅力。教学难点是:初步领会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特点表达方式。理解晏子智慧。

  三、说教学理念

  (★过渡语)对于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立,主要依据是教材特点,学生语文实际学*水*以及课标要求。我们知道,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学科。有自己独特学科性质。在本课教学中,我打算采用以读为本、以生为本,紧扣语言文字,读读议议,品读揣摩,充分展示学*语言过程。针对本文我认为让学生自己朗读体验、质疑问难,读文找句,合作交流能有效地体会晏子巧妙机智应对楚王侮辱维护自己和国家尊严,我

  相信让学生自己学是最好一种学*方式,我也力求让教路,文路、学路三者合一,融为一体。

  四、说教学流程

  (★过渡语)我带着这样教学理念为了更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力求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上好语文,真实展开我教学流程。我教学流程有以下几大板块。

  (一)导入 (二)初读 (三)品读 (四)拓展 (五)总结

  (一)导入板块 解释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晏子使楚。理解“使”,出使。

  2、生读课题,师介绍晏子,说明“子”是古代对对有学问有贡献男性尊称。说说,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

  3、从课题“晏子使楚”中,你知道了什么?(晏子出使楚国。)

  是啊,晏子出使楚国,那作者又是怎样写他出使原因经过和结果呢?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晏子去楚国看一看。

  (★设计意图)这里我采用了开门见山法直接板书课题导入了新课,关注了课题。因为题目是文章眼睛,即文眼。从题目入手往往能生发教学切入点,因此,我刚才让同学说说你从“晏子使楚”这个题目中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晏子出使楚国这样一件事情就是力图体现“课未始,已成基调”教学节奏。

  (二)初读板块

  在初读板块,我要达成两个目标。一通过让学生用心地初读课文,教者帮助他扫清阅读障碍。我主要从字音、字形、字义三方面予以重点指导。

  纠偏字音:乘(第四声)机 枳(翘舌,第三声)大夫(注意多音字,这里念da fu)

  注意字形:晏 辱 (都为上下结构)柑橘 枳(注意偏旁同为:木)

  在字义方面,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查字典、查词语手册和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相机理解,比如

  侮辱 尊重 大夫 盗贼等

  二是在学生初读过后,对文章有一个整体感知与把握。我就是让学生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在学生说基础上我随机梳理板书,达成感知目标。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这两个目标实现,我主要着眼培养学生良好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通过对文章把握,作为感知侧重点,以求学生初读后有一个整体印象,为品读奠定坚实基础。

  (三)品读板块

  (★过渡语)这样子,我教学就进入到了细读、品读环节。这一部分是教学重点,是落实教学目标主要载体。

  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具体步骤化表述方式,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

  细读第3自然段晏子和楚王间第一回合较量:

  (1)标注出楚王第一次侮辱晏子语句,并谈谈你是如何理解?

  (2)找出晏子回击楚王话,自由朗读,根据提示谈谈晏子语言之妙。(让学生自由说理)

  (3)晏子回击结果如何?(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4)楚王开城门是无奈,否则就要承认楚国是狗国,自己是狗王了。让我们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第二步:通过反复朗读,仔细思考,学生小组合作自学第4、5自然段。

  第三步:感情朗读,理解晏子

  1、用一个词语来说说晏子是一个怎么样人?临危不惧 口齿伶俐 热爱祖国 足智多谋 能言善辩

  2、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先分组准备,再课堂朗读。

  第四步:总观全文,理解结构(3分)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开头、中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抓住重点句:

  “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晏子,显现楚国威风。”

  “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理解首尾呼应关系。)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我紧紧围绕楚王侮辱晏子,晏子如何巧妙应对楚王侮辱充分展示学*过程,让这一过程呈现板块状、步骤化,让学生沉浸在语言文字世界里,不断地走来回,大力体现语文教学语文味。在学生自我感悟体验基础上教者适时地作出点拨、指导,从而让学生对晏子是个怎样人有深刻理解与体会,从而达到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目。

  (四)拓展板块

  (★过渡语)接着我就进入到第四板块教学,巩固深化、拓展延伸。这里我主要安排如下语言实践。

  1、排练课本剧:分三组分别表演,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自己喜欢角色。并给出每集剧本剧名。

  2、课外拓展练*: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在一条狭窄小路上遇到了一位反对他批评家,这位傲慢批评家说:“你知道吗?我这个人从来不给傻瓜让路。”歌德却说:“ 。”说完闪身让批评家过去。(而我恰恰相反)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听说读写语言实践,力求内化语言,形成语文能力,发展语言素养。

  (五)总结板块

  (★过渡语)最后,总结全文,回应教学目标,这时候我这样做全课总结:本文通过讲述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给予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齐国尊严故事。展现了晏子外交语言精妙与机智。

  五、说板书设计

  (★过渡语)最后,我说一说这课板书,我板书是这样:

  晏子使楚

  侮辱

  楚王 晏子

  反侮辱

尊敬的各位评委:

  早上好!

  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晏子使楚》。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流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

  《晏子使楚》一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1课,《晏子使楚》是一篇历史故事,本文主要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依仗着国势强盛侮辱晏子;而晏子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了针锋相对、将计就计、顺水推舟等高明的策略,一一加以反驳,维护了个人和齐国的尊严。读来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发人深省。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第1、2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交代了晏子出使楚国的背景。第3——5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主要围绕楚王侮辱晏子安排了三件事情即: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却被晏子一一反驳的过程。第6自然段即是第三部分,楚王改变了对晏子的态度。

  本文层次清晰,结构明了。第一部分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第二部分详细记叙了事情的经过,第三部分交代了事情的结果。本文语言通俗易懂、浅显朴实,适合积累,能有效的丰富学生的语言世界。阅读楚王和晏子的对话,品味晏子语言的精妙之处,感受晏子的魅力是本文语言学*的重点。

  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学*基础,具备了初步的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方法。因而让他们先学后教不失为一种学*方法的选择。但是由于该年龄段的学生依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正向着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而学生对本文几处晏子回应楚王的侮辱的话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困难。作为教者的我们帮助学生建构感性的认知世界,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从而达到积累、运用就成为教学的重点。本文最大的教学价值就在于训练学生品味语言之妙,感受晏子的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简析,基于对学生年龄特征的估计,以及针对编者编排意图的揣摩,本课的教学我确立如下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认读8个字,会写14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侮辱、敝国、面不改色、尊重”等词语,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晏子是怎样一个人。

  目标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体会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会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特点的表达方式。品味晏子语言之妙。

  目标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会他们明辨是非,理解晏子的智慧,知道他是怎样维护齐国的尊严的。。

  对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教学重点是:了解故事内容,品味语言之妙,感受晏子的魅力。教学难点是:初步领会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特点的表达方式。理解晏子的智慧。

  三、说教学理念

  (过渡语)对于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立,主要依据是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语文实际学*水*以及课标的要求。我们知道,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有自己独特的学科性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打算采用以读为本、以生为本,紧扣语言文字,读读议议,品读揣摩,充分展示学*语言的过程。针对本文我认为让学生自己朗读体验、质疑问难,读文找句,合作交流能有效地体会晏子巧妙机智应对楚王的侮辱维护自己和国家的尊严,我相信让学生自己学是最好的一种学*方式,我也力求让教路,文路、学路三者合一,融为一体。

  四、说教学流程

  (过渡语)我带着这样的教学理念为了更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力求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上好语文,真实展开我的教学流程。我的教学流程有以下几大板块。

  (一)导入(二)初读(三)品读(四)拓展(五)总结

  (一)导入板块解释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晏子使楚。理解“使”,出使。

  2、生读课题,师介绍晏子,说明“子”是古代对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说说,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

  3、从课题“晏子使楚”中,你知道了什么?(晏子出使楚国。)

  是啊,晏子出使楚国,那作者又是怎样写他出使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晏子去楚国看一看。

  (设计意图)这里我采用了开门见山法直接板书课题导入了新课,关注了课题。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即文眼。从题目入手往往能生发教学的切入点,因此,我刚才让同学说说你从“晏子使楚”这个题目中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晏子出使楚国这样一件事情就是力图体现“课未始,已成基调”的教学节奏。

  (二)初读板块

  在初读板块,我要达成两个目标。

一通过让学生用心地初读课文,教者帮助他扫清阅读障碍。我主要从字音、字形、字义三方面予以重点指导。

  纠偏字音:乘(第四声)机枳(翘舌,第三声)大夫(注意多音字,这里念dafu)

  注意字形:晏辱(都为上下结构)柑橘枳(注意偏旁同为:木)

  在字义方面,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查字典、查词语手册和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相机理解,比如侮辱尊重大夫盗贼等。

  二是在学生初读过后,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与把握。我就是让学生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我随机梳理板书,达成感知的目标。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我主要着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通过对文章的把握,作为感知的侧重点,以求学生初读后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为品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品读板块

  (过渡语)这样子,我的教学就进入到了细读、品读环节。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

  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具体步骤化的表述方式,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

  细读第3自然段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

  (1)标注出楚王第一次侮辱晏子的语句,并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2)找出晏子回击楚王的话,自由朗读,根据提示谈谈晏子语言之妙。(让学生自由说理)

  (3)晏子回击的结果如何?(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4)楚王开城门是无奈的,否则就要承认楚国是狗国,自己是狗王了。让我们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第二步:通过反复朗读,仔细思考,学生小组合作自学第4、5自然段。

  第三步:感情朗读,理解晏子

  1、用一个词语来说说晏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临危不惧口齿伶俐热爱祖国足智多谋能言善辩

  2、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先分组准备,再课堂朗读。

  第四步:总观全文,理解结构(3分)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抓住重点句:

  “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晏子,显现楚国的威风。”

  “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理解首尾呼应的关系。)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我紧紧围绕楚王侮辱晏子,晏子如何巧妙应对楚王侮辱充分展示学*的过程,让这一过程呈现板块状、步骤化,让学生沉浸在语言文字的世界里,不断地走来回,大力体现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在学生自我感悟体验的基础上教者适时地作出点拨、指导,从而让学生对晏子是个怎样的人有深刻的理解与体会,从而达到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目的。

  (四)拓展板块

  (过渡语)接着我就进入到第四板块的教学,巩固深化、拓展延伸。这里我主要安排如下的语言实践。

  1、排练课本剧:分三组分别表演,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并给出每集剧本的剧名。

  2、课外拓展练*: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遇到了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这位傲慢的批评家说:“你知道吗?我这个人从来不给傻瓜让路。”歌德却说:“。”说完闪身让批评家过去。(而我恰恰相反)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力求内化语言,形成语文能力,发展语言素养。

  (五)总结板块

  (过渡语)最后,总结全文,回应教学目标,这时候我这样做全课的总结:本文通过讲述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给予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齐国尊严的故事。展现了晏子外交语言的精妙与机智。

  五、说板书设计

  (过渡语)最后,我说一说这课的板书,我的板书是这样的:

  晏子使楚

  侮辱

  楚王晏子

  反侮辱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晏子使楚课文的说课稿,我们来看看。

  一、 说教材

  (一) 教材简析

  《晏子使楚》是浙教版义教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要注意理解和揣摩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先想字面上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含着的意思。《晏子使楚》是一篇历史故事,虽然离我们年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但文章中的思辩之美能给我们以亲切自然的感觉。本文主要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国君主依仗着国势强盛侮辱晏子;而晏子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了针锋相对、将计就计、顺水推舟等高明的策略,一一加以反驳,维护了个人和齐国的尊严。读来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发人深省。

  (二) 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了楚国君主的三次侮辱;维护了自己作为一个大国使者和作为强国齐国的尊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简单的逻辑思维的过程。

  3、激发学生为维护国家尊严而挺身而出,举理力争的爱国情感和懂得尊重他人的道理。

  (三)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掌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并朗读好相关的句子。

  (四) 教学难点

  晏子反驳楚国君主中这些句子的逻辑性的思维结论。

  二、 说学情

  (一)学生对历史性故事的文章一般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但往往也只注意精彩的故事情节,而忽略句子词语的深刻解读,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词语。

  (二)文学是用文字塑造形象的。学生已有较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缺乏文学中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师要很好利用这类具有思辩之美的文章,让学生认真解读,把握难点,努力突破,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 说教法

  (一) 推导法:

  在解读晏子三次反驳楚国君主的句子时,教师可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课件中分别先后给出(大前提、小前提)前面的两个句子,然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从而得出结论,让学生感悟到晏子作为一个使者的精明和才智。

  (二) 诵读法:

  为了让学生能很好体会到当时楚国君主的横蛮霸气、盛气凌人;体会到晏子的沉着睿智,又针锋相对,不受欺侮的人物特点,教师只有认真引导学生细读人物的语言及其前面的提示语,才能很好感悟到人物内心精神世界的情感脉动。

  (三) 剥笋法:

  在教学晏子三次反驳侮辱的故事导读过程中,可采用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的结果到分析理解个别的句子,词语的方法进行。然后再串联起三个故事,进行总体的再现领悟。例如:首先理解掌握每则故事分别讲什么主要意思,最后结果又是怎样的?三个故事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从“只好”的结果来分析,楚国君主是步步退却,晏子却一次比一次更淋漓尽致的在反驳,最后,楚国君主“只好”落得个“赔不是”的下场。由于这种强烈的首尾反差,能很好地引领学生去深究细抠,在深入的研读中,找出个中原因,得到人生的启迪。

  四、 说学法

  (一)联想与想象: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获得抽象思维品质的培养;感受当时国与国之间外交斗争的激烈舌战。

  (二)朗读与讨论:

  对人物的对话,要让学生反复的朗读,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和发现。在教学晏子三次反击侮辱的过程中不能*均使用力量,要让学生在学会学*方法的过程中,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合作、讨论的学*空间。

  (三)再现与表演:

  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在阅读课文后有所领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进行表演。我们不求学生表演的优劣,但孩子在表演中的自我理、解感受。教师可以创设:拍三集电视连续剧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再现文学形象。

  五、 说教学过程

  (一)设计思路:

  从总体感受、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入手;然后师生共同探究原因,选取一个故事内容认真导读,明确因果联系;再通观全文,进行情景再现,加深对全篇文章的理解、掌握,加深对人物个性的把握。

  (二)教学用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一个。(要求是:移动式的一个三段论。)

  例: (1) 狗国,开狗洞。

  (2) 访问狗国,我得钻狗洞。

  (3) 楚国是狗国。

  (三)具体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

  (1) 启发谈话,回顾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再读课文第一大段。

  (2) 思考:当时的楚国是怎样一个国家?想象当时的楚国君主又是怎样一个国王?楚国君主要侮辱晏子的目的是什么?

  板书:国势强盛、显显威风

  2、整体阅读

  (1) 快速阅读第二大段,思考:楚国君主侮辱晏子共使出几招?

  (2) 读后交流

  (3) 讨论三次侮辱晏子的结果如何?读“只好”的三个句子。

  板书:只好,开城门,陪着笑,赔不是

  (4) 再连读这三个结果,思考楚国君主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小结 楚国君主是步步退却,直到“赔不是”。

  3、赏读第一个故事

  (1) 一个依靠国势强盛,霸气十足的楚国君主为什么会在最后向晏子赔不是呢?细读第一个故事,说说其中的原因?

  (2) 理解“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我——”一句的含义。

  (3) 课件出示:得出楚国是狗国的结论。

  (4) 读好这个句子。

  (5) 想象说说:当时接待的人向楚国君主报告时的情景。

  (6) 齐读这个段落。

  4、赏读第二个故事

  (1) 见面后的楚国君主又是如何对待晏子的?晏子又如何应对的?细读课文。

  (2) 交流汇报:理解:瞅、冷笑、严肃、装着为难、拱了拱等句子。


第十册语文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8)

——校园一角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第一单元作文_校园的作文汇总五篇

  一个班集体中,总是有那么多的回忆,有喜,有忧……班中的每一位同学,总喜欢采起那么多文字,不过是“95”,“95”,“95”…… 95之欢喜还记得那天,乌云黑压压的从天际直压下来,压得我的心喘不过气来。今日,在室外,我们进行了一次开学仪式以及表彰大会。可能你这时会理解了吧,为什么我的心中会这么压抑,但你错了,我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班级的评分。 记得那时,“红旗班级体”便落入了我们班的口袋中。虽然有着些许不甘,但我们还在欢呼,集体的精神多么伟大!95之忧愁 “李XX,不要再讲话了!”我已经在他的耳边磨了第几次了,我也不清楚,可他的那张嘴还在意犹未尽之中。好吧,我得换种方法了,这“批评教育”,听得我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无奈,我将“佛山无影脚”之功为他深刻地展现了出来。 95之希望下课后,班里便好像变成了北极,只有寥寥几个人居住在此地。不要认为这是念想,因为人流早已转移到办公室。 我不甘示弱,做了“预备——跑!”的动作,便“飞”到了办公室。 办公室早已变成了一盘正在翻炒的菜,同学们对于问题的噪音实在让人受不了。可我分明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种让人无法理解的光!这光,好像刺眼的灯,将95的希望照的那么透彻!

  林荫小道上,充满了夏天的气息,绽放着生命的活力。

  阳光穿过绿叶,满地斑驳,青石小道上,一个女孩捧着一本书,阳光在她的书页上跳动,尽显活泼。“啪”的一声,她合上书,随着鸣蝉的欢叫,她摆动着裙角,旋转出快乐的舞步。

  女孩的裙子,舞动着属于夏天的活力。

  操场上的人们挥洒着汗水,在这里张扬着生命的色彩。

  一个少年,棕黑色的篮球在他的手中,变成了一个听话的玩物。与他对立的是高大的球架,他冷笑一声,弹跳,抛出,随着他的落地,篮球在空中“嗖”的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应声入篮,一个漂亮的三分球。自信的笑容,在他脸上浮现。

  少年的脸上,显露着属于零零后的张狂。

  草地上的空气渐渐凝重,同学们的呐喊声此起彼伏。

  比分的差距越拉越大,队员们的自信越来越高。比分上,显示的是他们团结的力量。球场上,一个挥手的动作,一个眼神的暗示,大家都能心领神会。“哐当”一声,又进一球,队员们嘴角上扬,眼睛放出光芒,抱在一起欢呼。这是他们的荣耀。

  队员的身上,散发着属于自信的神采。

  阳光挥洒,流年似水。这是属于我们的青春,也是属于我们的神采。不负时光,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校园,是我们共同学*的地方,共同进步的地方。我喜欢呆在校园里,因为,它让我们添加了许多乐趣。

  我在教室里读书,突然老师从教室的门口里走进来,严肃的表情,让同学不敢声。教室里安静极了,一根针吊掉到地上都能听见,老师开始说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先不上课了,去植树。”

  这时,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就这样,体育老师走进来,拿来了许多树苗,同学们就像刚出笼的小兔子,兴奋极了,都跑到操场上,每个人都和老师拿了一棵树苗,开始植树。同学们都挖了一个坑,坑子里,有许多垃圾,有的同学把垃圾丢到了垃圾桶里,有的放到口袋里。老师还夸我们讲卫生。

  就这样,同学们都把坑挖好了,不紧不慢地放上了小树苗,有的同学完了之后,就去帮忙了。一个帮一个,不到一小时就完了。我们给小树浇水。突然老师来了个电话,同学们想给老师一个惊喜,于是,同学们找了一个板子,上面写着“人人有责、保护树木”老师看到了,很高兴。

  回到教室,老师说:“同学们,你们非常棒,这么快就完成任务了,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你们种树时,有什么问题吗?出乎意料,老师刚说完,同学们就一起说出了问题,问题还一模一样,同学们说:“为什么要种树?”老师说:“为了多吸收新鲜空气,让人类有更多的氧气,沙尘暴也永远会远离我们。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美好啊!”

  这就是校园的美好事情。

  两个月前,春光明媚的一天,当漂亮的鲜花开满校园时,我和季辰阳、张涵闵三个一起接受了一项特殊的任务:主持一场关于茶叶知识的班队课。

  为了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我们三个商量着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八个小组,分别介绍茶的用处、味道、茶的制作过程等相关知识。我们让所有同学们分别提前准备,而我和另两位同学则进行了分工:张涵闵负责写台词,季辰阳负责分组,我负责打印台词。班会正式开始前,我们还进行了好几次排练呢!

  不管心里再怎么紧张,举行班会的那个星期五还是来了。那天下午,上课铃声响了,我的心就像有一只小兔子钻在里面,紧张地扑扑直跳。班队课正式开始了,我们走上讲台,教室里安静极了。首先,黄昭衍他们那组精神抖擞地讲起了茶叶用处的知识;随后,陈奕霏带领的小组成员介绍了茶的味道,他们的介绍让我们知道了茶叶泡在水中是如何的香甜;接着郑子心为我们讲述了九曲红梅茶的故事……精彩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同学们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通过这次班队课,我不仅学到了很多茶叶的知识,而且还让我懂得了完成一件任务需要团结合作的道理。

  我见过茫茫的大雪,欣赏过如丝的细雨,却很少见过这么迷人的晨雾,早晨,我跑步来到学校,整座学校都笼罩在这茫茫大雾中。

  我漫步来到草地上,只见草坪边的一排排的梧桐树仿佛还在沉睡着,那一片片树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那一丛丛的小草湿漉漉的,像是刚洗过澡,那一幢幢的教学楼和综合楼高大雄伟,隐隐约约的出现在我眼前,那茫茫晨雾好像给它们披上了一层轻纱。

  我漫步来到蘑菇亭,蘑菇亭旁边那一棵棵铁树,叶片密密层层,绿得发亮,远望去像一把把倒立的大伞,蘑菇亭后面那一排排的柏树,像一座座绿色的宝塔。蘑菇亭下和每座“宝塔”周围错落有致地摆放着的各色盆花,它们争奇斗艳、竞相开放。

  太阳渐渐的从东方升起,那美丽的晨雾也不知不觉消失在空中,那正在沉睡的梧桐树,正伸着懒腰,那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消失在叶片上,只留下一点点的泥印。

  渐渐的同学们陆续来到学校,校园热闹起来了,嬉笑声、读书声、偶尔传来的鸟鸣声,响成一片,成了一曲悦耳动听的交响乐。

  啊!美丽的校园,梦幻般的校园!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