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计划 / | 2022-12-06 00:00:00 教学计划,数学

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教学内容

  乘法,升和毫升,三角形,混合运算,*行四边形和梯形,找规律,运算律,对称、*移和旋转,倍数和因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用字母表示数,整理与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发现并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运算规律;初步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常见*面图形特征以及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了解容量的意义及其常用计量单位。

  (3)联系具体问题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初步掌握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能按照统计图里的数据变化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交流;初步学会根据数据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运算规律的过程中,开展类比、猜想、归纳、验证等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在探索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学*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3)在探索*面图形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4)在收集和整理数据、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测量、估计、作图、计算、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理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初步学会用画图的策略整理和表达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在测量液体多少、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和用调查统计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并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必要的解释与说明。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逐步增强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意识。

  4、情感态度方面

  (1)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理解数学内容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

  (3)能努力克服数学学*中遇到的困难;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

  (4)能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研究专题与教学措施

  1、研究课题:体验感悟式自主探索性研究

  2、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⑴ 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改进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

  ⑵ 面向全体学生,认真做好补差工作。

  ⑶ 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⑷ 倡导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探索、相互合作。

  ⑸ 加强学生的数感、提高算法多样化。

  ⑹ 尽力创设浓厚的、鲜明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

  ⑺ 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关心与支持。

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简易方程四个部分。

  (一)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部分的知识在本册乃至于整个小学阶段中取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单元的应用题主要是复*已学过的两、三步应用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推理能力,为下一单元学*新的应用题作准备。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难点: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关键:小数点的处理。

  (二)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本单元包括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两节。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掌握整数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的总结和提高。应用题前一部分是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整理总结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扩展一般应用题的范围,后一部分是教学以反应两个物体运动为内容的一些行程应用题。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熟练进行计算;难点: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掌握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

  (三)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是今后学*圆面积和立体图形面积的基础。

  这单元的教学重点:计算*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难点:多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关键: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 简易方程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已初步接触了一些代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解简易方程和方程解应用题等代数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等内容良好基础。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难点: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口算。

  2、使学生认识中括号,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四步)。

  3、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分析、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以及相遇的行程问题,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5、使学生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6、使学生在掌握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列方程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能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7、进步培养学生检验地*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四、教学措施

  1、加强学*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后进生的学*成绩。

  4、多创设学*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给后进生和智障生更多的关心与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五、教学进度表 (略)

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3

  一、学生现状分析:

  四年级一班共有学生 41 人,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从学生掌握的知识方面看: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对口算、计算、应用题等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但数量关系个别学生(江铭、赵海*、方博)不会运用,但整个班级学*风气浓厚。

  从学生学**惯看:个别学生(胡正毅、裴泽凯、姜智龙)的学**惯养成不好,如:写字慢,抄错数,数码不正规,做题不用小尺等。由于这些原因所以成绩不够理想。

  从班级常规看:上课能够做到集中精神听讲,回答问题比较完整。但听课时个别学生(赵云旭、姜智龙、胡正毅、裴泽凯)手里玩东西,在小组讨论问题时,个别同学偷懒,小组合作能力较差。

  本学期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面向全体,定出实际性目标,全面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纪律教育和常规训练,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每一个孩子都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简易方程;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对称、*移和旋转;因数与倍数;多边形的面积;统计。

  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2.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假分数及带分数,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 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意义,会分解质因数。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4. 探索并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5.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6.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或者折线统计图。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在探索学*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经历观察、操作、类比、验证、归纳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感受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简易方程,分数的意义,多边形的面积,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简易方程,分数加减法,多边形的面积是本册教材的难点教学内容.

  三、主要教改措施及思路

  1、深入教材,认真备课,订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课。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侧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抓重点、难点、关键,各个环节突破。注意培养学生具有顾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能力,做到触类旁通。

  2 、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概念教学要联系实际,加强探索性,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勇于创新,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使学生愿学、会学,利用身边的生活实例发现规律,掌握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继续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在课堂上注重问题意识的锻炼,给学生创造提问题的机会,发展提问题的空间,让学生在提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4、在计算能力方面,要注重学**惯的培养。要求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验算检查,养成*惯。培养学生认真、塌实的学*态度和作风,

  5、抓实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提高他们的学*成绩。

  6、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系统化,作业明确、适量,有主次,难易之分。

  四、课时分配:

  一、珍稀动物――简易方程 9课时

  二、水产养殖场――多边形的面积 11课时

  三、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 5课时

  四、*的热极――认识正、负数 3课时

  五、校园科技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8课时

  六、图案美――对称、*移与旋转 5课时

  七、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 10课时

  八、获“联合国人居奖”城市――统计 4课时

  九、下跳棋――可能性 2课时

  数学与生活 3课时

  综合应用 2课时

  回顾整理――总复* 5课时


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阅读


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1)

——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计划 (菁华3篇)

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计划1

  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略......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的内容都很重要,但是重点在第一、二、四、五单元。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这一册进一步学*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使用小括号,继续学*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学*,进一步学*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稍复杂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继续培养学生检验应用题的解答的技能和*惯。

  第二单元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这样就为学*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

  在量的计量方面,也是在前面已学的基础上把所学的计量单位加以系统整理,一方面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另一方面为学*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做好准备。

  第四、五单元系统地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一册的几何初步知识,主要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认识直线、线段、角、三角形和*行四边形,认识射线、垂线、*行线、梯形,并萄一些简单图形的作图的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四、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有三级的多位数。

  2. 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4.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 使学生初步謒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均数。

  6.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 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五、教学措施:

  1. 加强思想教育、学*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态度。

  2. 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尝试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3. 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 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5.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6.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7.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8.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六、课时安排:

  单元

  教 学 内 容

  课 时

  周 次

  备 注

  一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1. 混合运算

  2. 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3. 简单的数据处理和求*均数

  整理和复*

  机动时间

  二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

  1. 十进制计数法

  2.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3. 减法的意义

  4. 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5. 除法的意义

  整理和复*

  三量的计量

  1. 计量的产生,常用的计量单位

  2. 名数的改写

  机动时间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计划2

  一、学情简析

  本期我班有41名学生,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

  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不勤奋,成绩不理想。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简介

  本册教材包括小数的认识和加减发、认识图形、小数乘法、观察物体、小数除法、游戏公*、认识方程。

  2、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小数意义,会比较小数大小,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

  (2)认识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边的关系。

  (3)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会计算小数乘法,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会计算小数除法,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学会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

  (6)认识方程,会解方程,能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教学重难点

  (1)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2)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4)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5)解方程及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本学期教学措施

  1、加强学*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成绩。

  4、多创设学*情境,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7、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四、教学进度(附后)

  1、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时

  2、认识图形9课时

  3、小数乘法10课时

  4、观察物体4课时

  5、小数除法12课时

  6、游戏公*2课时

  7、认识方程10课时

  8、总复*5课时

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计划3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略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的内容都很重要,但是重点在第一、二、四、五单元。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这一册进一步学*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使用小括号,继续学*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学*,进一步学*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稍复杂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继续培养学生检验应用题的解答的技能和*惯。

  第二单元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这样就为学*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

  在量的计量方面,也是在前面已学的基础上把所学的计量单位加以系统整理,一方面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另一方面为学*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做好准备。

  第四、五单元系统地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一册的几何初步知识,主要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认识直线、线段、角、三角形和*行四边形,认识射线、垂线、*行线、梯形,并萄一些简单图形的作图的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四、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有三级的多位数。

  2. 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4.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 使学生初步謒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均数。

  6.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 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五、教学措施:

  1. 加强思想教育、学*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态度。

  2. 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尝试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3. 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 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5.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6.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7.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8.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六、课时安排:

  单元

  教 学 内 容

  课 时

  周 次

  备 注

  一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15

  1. 混合运算

  2

  2. 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8

  3. 简单的数据处理和求*均数

  3

  整理和复*

  2

  机动时间

  3


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2)

——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实用十篇

  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 1

  一、学生现状分析:

  四年级一班共有学生 41 人,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从学生掌握的知识方面看: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对口算、计算、应用题等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但数量关系个别学生(江铭、赵海*、方博)不会运用,但整个班级学*风气浓厚。

  从学生学**惯看:个别学生(胡正毅、裴泽凯、姜智龙)的学**惯养成不好,如:写字慢,抄错数,数码不正规,做题不用小尺等。由于这些原因所以成绩不够理想。

  从班级常规看:上课能够做到集中精神听讲,回答问题比较完整。但听课时个别学生(赵云旭、姜智龙、胡正毅、裴泽凯)手里玩东西,在小组讨论问题时,个别同学偷懒,小组合作能力较差。

  本学期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面向全体,定出实际性目标,全面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纪律教育和常规训练,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每一个孩子都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简易方程;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对称、*移和旋转;因数与倍数;多边形的面积;统计。

  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2.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假分数及带分数,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 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意义,会分解质因数。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4. 探索并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5.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6.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或者折线统计图。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在探索学*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经历观察、操作、类比、验证、归纳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感受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简易方程,分数的意义,多边形的面积,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简易方程,分数加减法,多边形的面积是本册教材的难点教学内容.

  三、主要教改措施及思路

  1、深入教材,认真备课,订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课。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侧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抓重点、难点、关键,各个环节突破。注意培养学生具有顾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能力,做到触类旁通。

  2 、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概念教学要联系实际,加强探索性,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勇于创新,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使学生愿学、会学,利用身边的生活实例发现规律,掌握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继续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在课堂上注重问题意识的锻炼,给学生创造提问题的机会,发展提问题的空间,让学生在提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4、在计算能力方面,要注重学**惯的培养。要求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验算检查,养成*惯。培养学生认真、塌实的学*态度和作风,

  5、抓实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提高他们的学*成绩。

  6、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系统化,作业明确、适量,有主次,难易之分。

  四、课时分配:

  一、珍稀动物――简易方程 9课时

  二、水产养殖场――多边形的面积 11课时

  三、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 5课时

  四、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 3课时

  五、校园科技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8课时

  六、图案美――对称、*移与旋转 5课时

  七、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 10课时

  八、获“联合国人居奖”城市――统计 4课时

  九、下跳棋――可能性 2课时

  数学与生活 3课时

  综合应用 2课时

  回顾整理――总复* 5课时

  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 2

  一、本学期教学内容及目的要求

  (一)“数与代数”领域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在三年级下册学*“元、角、分和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学*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小数除法”。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似值,掌握求*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第七单元“认识方程”。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通过直观教具,初步了解方程;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领域

  1.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通过分类活动,梳理已学过的一些图形;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一步认识*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能辨认从高低、远*不同观察点拍摄到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通过实际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

  第六单元“游戏公*”。通过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能设计公*、简单的游戏规则。

  (四)“综合应用”领域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数图形中的学问”“激情奥运”,“图形中的规律”三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整理与复*

  包括整理与复*(一)、整理与复*(二)、总复*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

  4、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均数。

  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唯物辨证观点的教育。

  三、班级情况分析

  我校位于浦江县浦阳镇中心,学校的教学条件较好,师资力量较强大,教学设施先进,拥有电化教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较好,素质相对来说也比较高。特别是学生经历了*四年的课改实验,已成为课改的受益者,本班学生学*积极性较高,学*能力较强。

  本学期我任教的四(4)、(5)班各有53、50名学生,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

  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不勤奋,成绩不理想。

  四、教学具体措施

  1. 加强思想教育、学*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态度。

  2. 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尝试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3. 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 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5.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6.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7.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8.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内容课时

  第一周

  2.24~3.1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4

  第二周

  3.2~3.8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4

  第三周

  3.9~3.15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4

  第四周

  3.16~3.22认识图形4

  第五周

  3.23~3.29认识图形4

  第六周

  3.30~4.5认识图形、小数乘法4

  第七周

  4.6~4.12小数乘法4

  第八周

  4.13~4.19小数乘法4

  第九周

  4.20~4.26观察物体4

  第九周

  4.27~5.3小数除法4

  第十周

  5.4~5.10小数除法4

  第十一周

  5.11~5.17小数除法4

  第十二周

  5.18~5.24小数除法、游戏公*4

  第十三周

  5.25~5.31认识方程4

  第十四周

  6.1~6.7认识方程4

  第十五周

  6.8~6.14认识方程4

  第十六周

  6.15~6.21总复*4

  第十七周

  6.22~6.28总复*4

  第十八周

  6.29~7.5总复*4

  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 3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数与代数”领域。

  ⑴体会小数的意义,介绍小数部分的名称及数位的相互关系,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事物

  ⑵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⑶正确读写小数,并比较小数的大小

  ⑷能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

  ⑸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⑹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

  ⑺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理解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⑻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乘的混合运算,并能解决日常生活当中的简单问题

  ⑼体会小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⑽小数除法(包括除数是整数和除数是小数两部分)、小数的混合运算,运用小数除法和小数的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⑾求积、商的*似值,认识循环小数

  ⑿用字母表示数

  ⒀认识方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⒁等式的性质

  ⒂解简单的方程:如3x±x=5,3x±7=13⒃初步学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领域。

  ⑴图形的分类

  ⑵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⑶三角形内角和

  ⑷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⑸初步认识梯形,进一步认识*行四边形

  ⑹欣赏与设计图案

  ⑺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⑻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

  3、“统计与概率”领域。

  ⑴认识等可能性,能判断规则的公*性

  ⑵能设计公*的规则

  4、“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

  ⑴数图形中的学问

  ⑵激情奥运

  ⑶图形中的规律

  二、教材编排方面的意图与特色:

  1、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

  2、删繁就简,突出数学的思想方法

  3、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努力形成“综合应用”专题化,渗透数学思想

  5、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良好情感

  三、教学目标

  1、学**惯: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爱动脑的好*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惯。

  2、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小数,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必要的计算技能,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发现一些运算规律;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结合解决实践问题,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

  (2)联系现实情境,经历观察、操作和探索相关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变换。

  (3)体验时间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性,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数学思考方面:

  (1)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2)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4)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意识。

  5、情感与态度方面:

  (1)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能够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4)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5)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 4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两个班,一班38人,二班30人。大部分学生学*兴趣高,基础可以,但是学**惯不是很好。也有少部分学困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具体情况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深入了解。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总复*。

  这一册的内容都很重要,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材分析: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五、教学措施:

  1. 加强思想教育、学*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态度。

  2. 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尝试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3. 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 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5.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6.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7.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8.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六、课时安排:

  一单元:四则运算(6课时)

  二单元:位置与方向(4课时)

  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0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2.乘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3.简便计算......4课时左右

  营养午餐......1课时

  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4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课时左右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课时左右

  3.生活中的小数......3课时

  4.求一个小数的*似数......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单元:三角形(6课时)

  1.三角形......4课时左右

  2.图形的拼组......2课时左右

  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七单元:统计(4课时)

  八单元:数学广角(4课时)

  小管家......1课时

  九单元:总复*(4课时)

  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 5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3)共有51名学生,学生的数学基础还是可以的,多数学生能掌握所学内容,学**惯和学*态度都教好,对于数学学科的学*兴趣也较浓厚,上课时活泼,发言积极,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学*比较积极主动,课后也很自觉,当然与家长的监督分不开。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只要读了两次,就能找到方法,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反映要慢一些,学*方法死板,只能接受老师教给的方法,稍有一点变动的问题就处理不了,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这一类学生在本学期还要重点抓。

  二、本册教材内容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的重、难点:

  1、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教学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三步计算文字叙述题的解答方法,理解连乘和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对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进行检验,会看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理解*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均数的方法。难点:正确计算混合运算,能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叙述题,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正确解答各类应用题,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理解*均数的意义和求*均数的方法。

  2、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重点:学会小数的意义、单位,会读、写小数,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应用以前学的方法求*似数。难点: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性质的应用,正确按要求*似数。

  3、小数的乘、除法。重点:掌握计数方法,知道小数乘、除法同样可以用整数简算的方法进行简算。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正确进行简算。

  4、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重点:掌握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难点:画三角形的垂线和*行线,各种图形特征的应用。

  五、教学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学*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态度。

  2、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尝试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3、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5、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6、认真备课,精*设计练*,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7、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的乐趣。

  8、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带来的快乐。

  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 6

  一、学生现状分析:

  四年级一班共有学生 41 人,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从学生掌握的知识方面看: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对口算、计算、应用题等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但数量关系个别学生(江铭、赵海*、方博)不会运用,但整个班级学*风气浓厚。

  从学生学**惯看:个别学生(胡正毅、裴泽凯、姜智龙)的学**惯养成不好,如:写字慢,抄错数,数码不正规,做题不用小尺等。由于这些原因所以成绩不够理想。

  从班级常规看:上课能够做到集中精神听讲,回答问题比较完整。但听课时个别学生(赵云旭、姜智龙、胡正毅、裴泽凯)手里玩东西,在小组讨论问题时,个别同学偷懒,小组合作能力较差。

  本学期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面向全体,定出实际性目标,全面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纪律教育和常规训练,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每一个孩子都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简易方程;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对称、*移和旋转;因数与倍数;多边形的面积;统计。

  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2.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假分数及带分数,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 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意义,会分解质因数。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4. 探索并掌握*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5.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6.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或者折线统计图。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在探索学*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经历观察、操作、类比、验证、归纳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感受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简易方程,分数的意义,多边形的`面积,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简易方程,分数加减法,多边形的面积是本册教材的难点教学内容.

  三、主要教改措施及思路

  1、深入教材,认真备课,订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课。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侧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抓重点、难点、关键,各个环节突破。注意培养学生具有顾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能力,做到触类旁通。

  2 、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概念教学要联系实际,加强探索性,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勇于创新,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使学生愿学、会学,利用身边的生活实例发现规律,掌握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继续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在课堂上注重问题意识的锻炼,给学生创造提问题的机会,发展提问题的空间,让学生在提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4、在计算能力方面,要注重学**惯的培养。要求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验算检查,养成*惯。培养学生认真、塌实的学*态度和作风,

  5、抓实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提高他们的学*成绩。

  6、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系统化,作业明确、适量,有主次,难易之分。

  四、课时分配:

  一、珍稀动物――简易方程 9课时

  二、水产养殖场――多边形的面积 11课时

  三、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 5课时

  四、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 3课时

  五、校园科技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8课时

  六、图案美――对称、*移与旋转 5课时

  七、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 10课时

  八、获“联合国人居奖”城市――统计 4课时

  九、下跳棋――可能性 2课时

  数学与生活 3课时

  综合应用 2课时

  回顾整理――总复* 5课时

  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 7

  四(1)四(2)两个班共有学生127人,其中男生65人,女生62人,应该说大部分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尚可,学*态度比较端正,上册期末测试两个班的及格率均为100%四1班的优秀率为80、6%,四2班的优秀率为79%,居上流水*,应该说这两个班绝大多数的学生已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总体说来,良好的学**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方式。四(1)班学生两级分化较为严重,优秀生学得轻松,中等生很难向上迈进,几个后进生学**惯不好,没有主动学*的意识,家庭教育跟不上,但是这几个孩子智力、学*能力等方面没有问题,本学期我会用心关注他们,期待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四(2)班学生智力、学*能力、应变能力等比较*和,学*数学有困难的成绩忽上忽下也有不少:个别学生的学*得在教师、家长的监督下才能勉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个别学生,他们觉得是家长要他学*,是老师要我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对学*缺乏兴趣,不思上进,偶有抄袭现象发生。总而言之,新学期我会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少批评、增加他们学*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带来的快乐。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

  四、教学难点:

  位置与方向、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

  五、全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学生非智力因素情况分析(学*动机、*惯、兴趣等)。

  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效果的措施:

  1、教给学生数学思想

  2、让课本知识走进生活,亲历实践。

  探索发现展示会、数学日记、招聘“营养师”、“合格管家”、招标方案、数学广角,在大胆猜想 动手操作中学“奥数”

  3、本学期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惯:

  (1)看:看例题、看文字、读课本

  (2)想:哪里看得懂,哪里看不懂,作上记号。对于书本的知识,你觉得“新”在哪儿?对解答,你有不同的想法吗?

  (3)做:在看懂的基础上,动笔认真完成例题和做一做。

  (4)检:对照今天学*的内容,检查自己的做一做,你做对了吗?你能利用今天学*的知识将错误改正吗?

  七、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单

  教学内容

  课时

  教学时间

  四则运算

  6课时

  2.12——2.20

  位置与方向

  4课时

  2.23——2.27

  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1、加法运算定律

  3课时

  3.2——3.6

  2、乘法运算定律

  3课时

  3.9——3.13

  3、简便计算

  4课时

  3.16——3.20

  营养午餐

  2课时

  3.21——3.23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3课时

  3.24——3.27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3课时

  3.30——4.3

  3、生活中的小数

  3课时

  4.6——4.10

  4、求一个小数的*似值

  4课时

  4.13——4.17

  5、整理复*

  2课时

  4.20——4.22

  三角形

  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 8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四两个班共有学生127人,其中男生65人,女生62人,应该说大部分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尚可,学*态度比较端正,上册期末测试两个班的及格率均为100%四1班的优秀率为80、6%,四2班的优秀率为79%,居上流水*。应该说这两个班绝大多数的学生已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总体说来,良好的学**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方式。四班学生两级分化较为严重,优秀生学得轻松,中等生很难向上迈进,几个后进生学**惯不好,没有主动学*的意识,家庭教育跟不上,但是这几个孩子智力、学*能力等方面没有问题,本学期我会用心关注他们,期待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

  四班学生智力、学*能力、应变能力等比较*和,学*数学有困难的成绩忽上忽下也有不少:个别学生的学*得在教师、家长的监督下才能勉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个别学生,他们觉得是家长要他学*,是老师要我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对学*缺乏兴趣,不思上进,偶有抄袭现象发生。总而言之,新学期我会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少批评、增加他们学*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带来的快乐。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

  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

  四、教学难点:

  位置与方向、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

  五、全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学生非智力因素情况分析(学*动机、*惯、兴趣等)。

  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效果的措施:

  1、教给学生数学思想

  2、让课本知识走进生活,亲历实践。

  探索发现展示会、数学日记、招聘“营养师”、“合格管家”、招标方案、数学广角,在大胆猜想动手操作中学“奥数”

  3、本学期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惯:

  看:看例题、看文字、读课本

  想:哪里看得懂,哪里看不懂,作上记号。对于书本的知识,你觉得“新”在哪儿?对解答,你有不同的想法吗?

  做:在看懂的基础上,动笔认真完成例题和做一做。

  检:对照今天学*的内容,检查自己的做一做,你做对了吗?你能利用今天学*的知识将错误改正吗?

  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 9

  一、教学内容

  乘法,升和毫升,三角形,混合运算,*行四边形和梯形,找规律,运算律,对称、*移和旋转,倍数和因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用字母表示数,整理与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发现并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运算规律;初步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常见*面图形特征以及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了解容量的意义及其常用计量单位。

  (3)联系具体问题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初步掌握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能按照统计图里的数据变化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交流;初步学会根据数据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运算规律的过程中,开展类比、猜想、归纳、验证等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在探索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学*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3)在探索*面图形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4)在收集和整理数据、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测量、估计、作图、计算、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理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初步学会用画图的策略整理和表达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在测量液体多少、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和用调查统计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并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必要的解释与说明。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逐步增强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意识。

  4、情感态度方面

  (1)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理解数学内容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

  (3)能努力克服数学学*中遇到的困难;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

  (4)能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研究专题与教学措施

  1、研究课题:体验感悟式自主探索性研究

  2、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⑴ 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改进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

  ⑵ 面向全体学生,认真做好补差工作。

  ⑶ 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⑷ 倡导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探索、相互合作。

  ⑸ 加强学生的数感、提高算法多样化。

  ⑹ 尽力创设浓厚的、鲜明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

  ⑺ 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关心与支持。

  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 10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四两个班共有学生127人,其中男生65人,女生62人,应该说大部分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尚可,学*态度比较端正,上册期末测试两个班的及格率均为100%四1班的优秀率为80、6%,四2班的优秀率为79%,居上流水*。应该说这两个班绝大多数的学生已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总体说来,良好的学**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方式。四班学生两级分化较为严重,优秀生学得轻松,中等生很难向上迈进,几个后进生学**惯不好,没有主动学*的意识,家庭教育跟不上,但是这几个孩子智力、学*能力等方面没有问题,本学期我会用心关注他们,期待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

  四班学生智力、学*能力、应变能力等比较*和,学*数学有困难的成绩忽上忽下也有不少:个别学生的学*得在教师、家长的监督下才能勉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个别学生,他们觉得是家长要他学*,是老师要我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对学*缺乏兴趣,不思上进,偶有抄袭现象发生。总而言之,新学期我会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少批评、增加他们学*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带来的快乐。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

  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

  四、教学难点:

  位置与方向、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

  五、全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学生非智力因素情况分析(学*动机、*惯、兴趣等)。

  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效果的措施:

  1、教给学生数学思想

  2、让课本知识走进生活,亲历实践。

  探索发现展示会、数学日记、招聘“营养师”、“合格管家”、招标方案、数学广角,在大胆猜想动手操作中学“奥数”

  3、本学期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惯:

  看:看例题、看文字、读课本

  想:哪里看得懂,哪里看不懂,作上记号。对于书本的知识,你觉得“新”在哪儿?对解答,你有不同的想法吗?

  做:在看懂的基础上,动笔认真完成例题和做一做。

  检:对照今天学*的内容,检查自己的做一做,你做对了吗?你能利用今天学*的知识将错误改正吗?


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3)

——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计划(五)份

  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计划 1

  一、教材内容分析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分四个领域编排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领域。

  ⑴体会小数的意义,介绍小数部分的名称及数位的相互关系,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事物

  ⑵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⑶正确读写小数,并比较小数的大小

  ⑷能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

  ⑸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⑹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

  ⑺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理解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⑻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乘的混合运算,并能解决日常生活当中的简单问题

  ⑼体会小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⑽小数除法(包括除数是整数和除数是小数两部分)、小数的混合运算,运用小数除法和小数的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⑾求积、商的*似值,认识循环小数

  ⑿用字母表示数

  ⒀认识方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⒁等式的性质

  ⒂解简单的方程:如3x±x=5,3x±7=13⒃初步学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领域。

  ⑴图形的分类

  ⑵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⑶三角形内角和

  ⑷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⑸初步认识梯形,进一步认识*行四边形

  ⑹欣赏与设计图案

  ⑺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⑻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

  3、“统计与概率”领域。

  ⑴认识等可能性,能判断规则的公*性

  ⑵能设计公*的规则

  4、“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

  ⑴数图形中的学问

  ⑵激情奥运

  ⑶图形中的规律

  二、教材编排方面的意图与特色:

  1、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

  2、删繁就简,突出数学的思想方法

  3、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努力形成“综合应用”专题化,渗透数学思想

  5、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良好情感

  三、教学目标

  1、学**惯: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爱动脑的好*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惯。

  2、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小数,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必要的计算技能,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发现一些运算规律;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结合解决实践问题,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

  (2)联系现实情境,经历观察、操作和探索相关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变换。

  (3)体验时间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性,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数学思考方面:

  (1)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2)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4)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意识。

  5、情感与态度方面:

  (1)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能够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4)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5)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计划 2

  一、学情简析

  本期我班有41名学生,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

  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不勤奋,成绩不理想。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简介

  本册教材包括小数的认识和加减发、认识图形、小数乘法、观察物体、小数除法、游戏公*、认识方程。

  2、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小数意义,会比较小数大小,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

  (2)认识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边的关系。

  (3)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会计算小数乘法,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会计算小数除法,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学会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

  (6)认识方程,会解方程,能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教学重难点

  (1)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2)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4)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5)解方程及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本学期教学措施

  1、加强学*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成绩。

  4、多创设学*情境,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7、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四、教学进度(附后)

  1、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时

  2、认识图形9课时

  3、小数乘法10课时

  4、观察物体4课时

  5、小数除法12课时

  6、游戏公*2课时

  7、认识方程10课时

  8、总复*5课时

  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计划 3

  一、学情简析

  本期我班有41名学生,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

  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不勤奋,成绩不理想。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简介

  本册教材包括小数的认识和加减发、认识图形、小数乘法、观察物体、小数除法、游戏公*、认识方程。

  2、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小数意义,会比较小数大小,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

  (2)认识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边的关系。

  (3)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会计算小数乘法,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掌握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会计算小数除法,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学会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

  (6)认识方程,会解方程,能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教学重难点

  (1)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2)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4)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5)解方程及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本学期教学措施

  1、加强学*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成绩。

  4、多创设学*情境,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7、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四、教学进度(附后)

  1、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时

  2、认识图形9课时

  3、小数乘法10课时

  4、观察物体4课时

  5、小数除法12课时

  6、游戏公*2课时

  7、认识方程10课时

  8、总复*5课时

  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计划 4

  一、本学期教学内容及目的要求

  (一)“数与代数”领域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在三年级下册学*“元、角、分和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学*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小数除法”。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似值,掌握求*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第七单元“认识方程”。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通过直观教具,初步了解方程;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领域

  1.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通过分类活动,梳理已学过的一些图形;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一步认识*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能辨认从高低、远*不同观察点拍摄到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通过实际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

  第六单元“游戏公*”。通过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能设计公*、简单的游戏规则。

  (四)“综合应用”领域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数图形中的学问”“激情奥运”,“图形中的规律”三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整理与复*

  包括整理与复*(一)、整理与复*(二)、总复*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

  4、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均数。

  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唯物辨证观点的教育。

  三、班级情况分析

  我校位于浦江县浦阳镇中心,学校的教学条件较好,师资力量较强大,教学设施先进,拥有电化教室、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较好,素质相对来说也比较高。特别是学生经历了*四年的课改实验,已成为课改的受益者,本班学生学*积极性较高,学*能力较强。

  本学期我任教的四(4)、(5)班各有53、50名学生,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数学的能力。

  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不勤奋,成绩不理想。

  四、教学具体措施

  1. 加强思想教育、学*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态度。

  2. 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尝试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3. 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 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5.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6.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7.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8.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内容课时

  第一周

  2.24~3.1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4

  第二周

  3.2~3.8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4

  第三周

  3.9~3.15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4

  第四周

  3.16~3.22认识图形4

  第五周

  3.23~3.29认识图形4

  第六周

  3.30~4.5认识图形、小数乘法4

  第七周

  4.6~4.12小数乘法4

  第八周

  4.13~4.19小数乘法4

  第九周

  4.20~4.26观察物体4

  第九周

  4.27~5.3小数除法4

  第十周

  5.4~5.10小数除法4

  第十一周

  5.11~5.17小数除法4

  第十二周

  5.18~5.24小数除法、游戏公*4

  第十三周

  5.25~5.31认识方程4

  第十四周

  6.1~6.7认识方程4

  第十五周

  6.8~6.14认识方程4

  第十六周

  6.15~6.21总复*4

  第十七周

  6.22~6.28总复*4

  第十八周

  6.29~7.5总复*4

  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计划 5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略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的内容都很重要,但是重点在第一、二、四、五单元。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这一册进一步学*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使用小括号,继续学*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学*,进一步学*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稍复杂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继续培养学生检验应用题的解答的技能和*惯。

  第二单元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这样就为学*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

  在量的计量方面,也是在前面已学的基础上把所学的计量单位加以系统整理,一方面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另一方面为学*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做好准备。

  第四、五单元系统地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一册的几何初步知识,主要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认识直线、线段、角、三角形和*行四边形,认识射线、垂线、*行线、梯形,并萄一些简单图形的作图的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四、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有三级的多位数。

  2. 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4.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 使学生初步謒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均数。

  6.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 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五、教学措施:

  1. 加强思想教育、学*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态度。

  2. 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尝试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3. 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 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5.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6.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7.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8.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六、课时安排:

  单元

  教 学 内 容

  课 时

  周 次

  备 注

  一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15

  1. 混合运算

  2

  2. 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8

  3. 简单的数据处理和求*均数

  3

  整理和复*

  2

  机动时间

  3


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4)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9篇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内容及特点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一章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三章轴对称

  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第十五章分式

  分式的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难点是分式四则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三、学生基本情况

  八年级是初中学*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班级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学生单纯,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教学方法和手段

  1、坚持实施学校要求的“四清”措施,让每位学生每堂课、每天所学的知识必须学懂。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7、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我校七年级下学期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均分不是很好,总体来看,成绩很低。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年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有条件的孩子应鼓励他们买课外参考书,不一定是教辅参考书,有趣的课外数学读物更好,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惯养成还不理想,预*的*惯,进行总结的*惯,自*课专心致至学*的*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三、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二章轴对称立足于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三章实数主要介绍了*方根、算术*方根、立方根实数的概念。理解乘方与开方之间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了解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会进行实数的运算,会用计算器进行实数的运算。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

  第十五章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四、教学措施

  1、课堂内讲授与练*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

  一、教学目标

  1、类比分数约分,掌握分式约分方法,熟练进行约分

  2、经历从分数的约分到分式的约分的类比探索、归纳过程,明确分式约分的概念和依据。渗透数学中的类比数学思想.

  3、在对分式约分的过程中,由繁到简,使学生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二、重点:如何进行分式约分

  难点: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如何约分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一节的第二课时,它是分式基本性质的运用,也是后面学*分时乘除法运算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的作用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学过了分数的约分,七年级学*了因式分解,上节课又学*了分式的基本性质,这些都是学好分式约分的基础

  五、教法学法

  自学点拨 小组合作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利用类比思想,由分数认识了分式,由分式的基本性质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环节得到了分式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我们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继续探究新知,板书课题:14.1分式(2)约分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开场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头脑中马上回想上节课的内容,而且知道了要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来探究新知,明确了学*的方向。】

  二)知识储备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个小题,使学生回想分数的约分方法,为类比引入分式的约分服务,第二小题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回忆因式分解的方法,如果忘记了,旁边给了小贴士,帮助回忆

  三)类比引新

  【设计意图:课上的检测很重要,但有时由于课上的突发事件而不能完成,看情况而定】

  结束语:数学的美无处不在,今天,我们学*了分式的约分,这个由繁到简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了数学的简洁美,然我们继续努力,去发现,去体会数学的美吧!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已经学*过了尺规作图。其中包括理解尺规作图的含义,能完成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基本作图,初步掌握了尺规作图。而对于三角形,它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学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且在本章的前4节中学生已经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相关结论有了进一步的学*,如认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作三角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学生的活动经验:在相关知识的学*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观察、折纸、拼图、画图、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了空间观念,积累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教学及学*任务:在分别给出两角一夹边、两边一夹角和三边的条件下,能够利用尺规作出三角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作图的过程。学生在本学段完成后会书写“已知、求作和作法”。能结合三角形全等条件与同伴交流作图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经历尺规作图实践操作过程,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尺规作图的技能,能根据条件作出三角形。

  2.能依据规范作图语言,作出相应的图形,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规范作图语言。

  3.通过与同伴交流作图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体会对问题的说明要有理有据。

  三、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7个环节:情境引入、作三角形、合作分享、基础练*、拓展提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 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首先提出“豆豆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你能帮他在作业本上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的问题,自然地引发学生思考“如何作一个三角形与已有的三角形一样呢?”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基本元素,以及学过的基本作图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学生思考后独立回答。对于两种基本尺规作图,找两名学生板演示范,其他学生在练*本上做。完成后,请学生试着叙述作法,教师规范学生的语言。

  活动目的:通过学生处理身边经历过的事情,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善于观察生活,并能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模型的能力。同时对两个基本尺规作图的复*是为后面的学*做铺垫。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何利用尺规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呢?”

  实际教学效果:学生一开始在问题情境下进行积极思考,思考各种办法进行解决,如:用一张薄纸覆盖在三角形上,描出来未被污染的部分,将污染了一部分的两边延长,两边相交,即恢复成了原来的三角形。提出方案的同时,引导学生考虑方案的可行性。此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三角形的基本元素,及尺规的基本作图——作线段、作角。学生能熟练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并用语言描述作图过程。而对于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有些学生作起来稍显困难,需教师重新示范,并说明作图过程。在这一复*过程中,教师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鼓励,说明学*知识要扎实,基础打得好后续的学*才会比较容易。

  第二环节 作三角形

  活动内容:师生共同探索、研究、交流、经历利用尺规作三角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作图的过程。本环节学生要按要求完成三个尺规作三角形的内容:

  (1) 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这个三角形;(豆豆所求助的三角形) (2)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 (3)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作这个三角形。

  首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交流作三角形时作边与角的先后顺序,再作所求的三角形。第一个作图教师给出作法,并演示作图过程,让学生进行模仿操作;第二个作图只给出作法,不演示,让学生根据已知步骤独立作出图形;第三个作图让学生自己探索作法,并独立作出图形。学生在每个作图完成后,进一步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作法?”,思考后进行操作,尝试表述作图过程,并组织全班进行交流。再提出“大家画出的三角形是否全等”的问题供学生讨论。

  活动目的:本环节通过分析—操作—再分析的形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经历从模仿、独立完成作图、到探索作图的过程,巩固尺规作图的技能,循序渐进的会书写“已知、求作和作法”。在完成三个作图后,都鼓励学生比较各自所作的三角形,利用重合等直观方式观察所作出的三角形是否全等。在此基础上,还引导学生利用已经获得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来说明大家所作出的三角形一定是全等的,即说明作法的合理性。这实际上体现了直观操作与推理的相结合,并从中也使学生意识到这两种方法的不同。

  实际教学效果:在教师示范第一个作图之后,学生能够学着模仿分析和操作下面的作图,并且在不断地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过程中,逐渐达到熟练。从而,学生可以自己探索作法,并独立作出图形。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画图要比表述作图过程(即写作法)显得自如,有信心。大多数学生对“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作图过程”感到有很大的困难。即使这样,也要鼓励学生亲自张嘴说一说,尽他的最大可能描述自己的作图顺序及过程,教师即时地加以引导、完善、规范作图所用的语言。使学生可以很快地自己独立完成作图和作法。本环节注意模仿与自主学*的相结合,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思维的*台。

  学生在完成每一个作图后,都要思考“依据给出的条件作出的三角形会全等吗?”学生能够很好地根据刚刚学过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别方法中的“ASA”、“SAS”和“SSS”来进行说明,从中体会做法的合理性以及直观操作与推理的相结合。

  第三环节 合作分享

  活动内容:以4人合作小组为单位,根据问题开展活动。

  问题(1)你都知道有哪些常用的作图语言可以用于描述作图过程(即作法)?

  问题(2)我们是如何分析作图题的?它的步骤是什么?

  活动目的:学生通过前一环节的实践操作,已经有了一定的作图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这两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对刚刚的作图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归纳数学方法的能力,并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环节无论是对已完成的实践操作,还是下面的实战练*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承上启下。

  实际教学效果:各合作小组成员在已有的作图经验基础上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尽可能多的挖掘作图语言和详细的分析步骤,一派紊而不乱的讨论气氛。最后各小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全班进行展示,与大家分享。在分享的同时全班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使语言更加规范、精练。达到集思广益、互帮互助的教学效果。

  一、学情分析

  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发现,本班学生兴趣保持的还是比较好,绝大多数学生学*能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反复练*。特别上学期,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基本掌握了学*数学的方法和思维模式,成绩有较大的进步。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圆满完成了我期初制定的教学任务。优秀率突破了两位数,有 12 人,达到 20%,合格率也上升到 55%。但也有小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正在丧失学*数学的信心。

  二、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进一步将新课程改革推向更深层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数学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认识实数,掌握实数有关的运算方法;学*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与应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掌握整式的乘除运算、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过程方法目标: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

  表示数学关系。态度情感目标:从生活入手认识数学,探索数学规律,并将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之中。班级教学目标:优秀率:20%;合格率:60%。

  四、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难点是领会证明的分析思路、学会运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第十二章、轴对称

  本章主要学*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同时利用轴对称变换,探究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的性质。本章重点内容是轴对称性质与应用,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难点是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十三章、实数

  本章通过对*方根、立方根的探究引出无限不循环小数,进而导出无理数和实数。本章重点内容是*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与性质。教学难点是*方根及其性质;有理数、无理数的区别。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

  本章主要学*一次函数及其三种表达方式,包括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和应用。学会用函数的观点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重点内容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本章主要学*整式的乘除运算和乘法公式、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本章重点内容是整式的乘除运算与因式分解。教学难点是对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及其思路。

  五、方法措施

  1、精心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从生活入手,总结数学规律,立足于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2、加强对学生的课后辅导,发展优等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巩固中等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成绩,促进后进生的进步。

  3、成立互助学*小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标。

  六、课时安排

  请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学*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课时计划。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本班是刚刚接手,对班上学生不了解,从原科任老师处得知:优生不多,但后进生却较多,有少数学生不上进,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二章 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三章 实数。从*方根于立方根说起,学*有关实数的有关知识,并以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

  第十五章 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

  四、教学措施

  1、课堂内讲授与练*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

  五、教学进度

  周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本计划只供本人使用,在实施中应根据实际进行适当调整

  一,课堂教学

  “活学活用”,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努力营造人性化的教学氛围,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水*。针对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学生数学体验、注重合作交流意识的课程改革,我决定实施有目的的新课程预*,然后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自己的问题,合作解决,再针对不同课时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目的是协调“扬弃”和“继承”,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时要符合教学负责人在课堂常规中提出的要求,如“提前3分钟等课”、“铃响不耽误课”。

  二、教案更新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我们应该重点改革数学教案的格式,从原有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重点、教学过程中的复*问题等方面引入新课程。巩固实践、反馈教学、测试作业、黑板设计,将教学目标更新为思想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重点。教学大纲改为引入问题情境,探索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巩固所学,综合应用,探索创新,课堂反馈,作业设计,黑板设计。在教学计划上,根据学校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层次结构,教学计划设计为:基础课教学计划和综合教学,适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少做准备

  三、 总结教学

  争取拿出一部分时间品味教学,更新和梳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希望自己能坚持写教学日志,积极主动的投入课改,探究课标,领悟课改精神,立意创新,改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由教育者向教研型教师转变。坚持写作,坚持和学生沟通教学,和同行沟通教学方法,改变陈腐的教学观念。更新和摒弃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现象,钻研教材,定格不同教学内容的教法,定位教学,化有形于无形。

  四、教学辅导

  在教学中,有很多同学不能一次形成技能,针对知识点模糊,对知识的理解不通透,不能全方位的理解知识的现象,有效的,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做配套练*,巩固所学,拓宽知识,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行统一,充分驾驭知识。辅导学法,引导学生在练*巩固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清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现问题的主要方面,一点即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改掉教学中舍不得现象,相信有舍才有得,抓典型中的典型题,典型题中的典型矛盾,遵循学校领导所提出的注重辅导,有效的学*。

  五、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

  数学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学*中要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通过生活实际,抽象出数学知识,靠拢数学知识点,建立可行的数学模型,解决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和空间想象及应用数学意识,数学中这样的题型比比皆是,教育学生留心做过的题型。实现课改,导向生活,贯穿于生活,与学校的教学管理要求接轨。

  六、批改作业

  本学期作业全批全改,并做到及时批改。针对数学的学科特点,批改作业的同时,及时找学生促膝谈心,导向方法及思想,弥补作业中存在的不足,鼓励自信,激发学生的学*数学的欲望。

  七、教学反馈

  学*一单元之后,及时反馈教学,及时测评,查缺补漏,切忌急功*利,调整心态,摆正位置,注重过程,轻视结果,相信良好的开端,再加上忍耐和坚持,就会有良好的结果。

  总之,工作上:用心做事。

  生活中:用情作人。

  与人友善,合作交流,在竞争中,注重人文,体现双赢法则。相信,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等和赏识学生,忍耐和包容学生。给他们做孩子、做学生的权利,建立和谐,民主,愉快的教学氛围。向名师迈*脚步,创设一片教育天空,为实验中学的教育事业,洒下汗水,滋润祖国的花朵。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掌握学*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均分七(3)班61.06分、七(4)班58.69分,总体来看,成绩只能算一般。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班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有条件的孩子应鼓励他们买课外参考书,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惯养成还不理想,预*的*惯,进行总结的*惯,自*课专心致至学*的*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分式,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全等三角形、轴对称的学*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对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四、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三角形:本章主要学*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三章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第十五章分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课堂内讲授与练*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深化两极生的训导。

  六、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第一周

  9月8日————9月14日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第二周

  9月15日————9月21日

  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第三周

  9月22日————9月28日

  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第十一章复*

  第四周

  9月29日————10月5日

  12.1全等三角形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五周

  10月6日————10月12日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六周

  10月13日————10月19日

  12.3角*分线的性质第六章复*

  第七周

  10月20日————10月26日

  13.1轴对称13.2画轴对称图形

  第八周

  10月27日————11月2日

  13.3等腰三角形13.4课题学*:最短路径问题

  第九周

  11月3日————11月9日

  第十三章复*期中复*

  第十周

  11月10日————11月16日

  期中复*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11月17日————11月23日

  14.1整式的乘法

  第十二周

  11月24日————11月30日

  14.1整式的乘法14.2乘法公式

  第十三周

  12月1日————12月7日

  14.2乘法公式14.3因式分解

  第十四周

  12月8日————12月14日

  第十四章复*

  第十五周

  12月15日————12月21日

  15.1分式15.2分式的运算

  第十六周

  12月22日————12月28日

  15.2分式的运算

  第十七周


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5)

——八上数学教学计划3篇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数学教学工作,从学生的入学成绩上学生的数学基础很差,所以本学期的教学任务非常艰巨,但我仍有信心迎接这个新挑战。为了能更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教材分析,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知识的综合性也较强,教材为学生动手操作,归纳猜想提供了可能。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因此对每一章的教学都要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老师成为学生数学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潜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扎实基础上提高他们解题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二.确立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目标的具体做法。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八年级(下)的六章内容,力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操的能力,概括的能力,类比猜想的能力和自主学*的能力。在初中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一开始不适应中学教师的教法,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究其原因,就学生方面主要有三点:一是学*态度不够端正;二是智能上存在差异;三是学*方法不科学。我以为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

  妙在开窍。因此为防止过早出现两极分化,我准备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但学生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的诸多能力。因此对学*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知识将无法进行。从而激发他们学*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数学第一章内容的正确把握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同时在言行上,教师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二)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1)在教师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读教材,驾奴教材,认真备课,认真备学生,认真备教法,对所讲知识的每一环节的过渡都要精心设计。给学生出示的问题也要有层次,有梯度,哪些是独立完成的,哪些是小组合作完成的,知识的达标程度教师更要掌握。同时作业也要分层次进行,使优生吃饱,差生吃好。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七年级的数学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的精神,在教学中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上述几方面能力的

  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潜能全部挖掘出来。

  (三)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进入中学,有些学生纵然很努力,成绩依旧上不去,这说明中学阶段学*方法问

  题已成为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知识的内存规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断、综合、归纳的解题能力,我要求学生养成先复*,后做作业的好*惯。课后注意及时复*巩固以及经常复*巩固,能使学过的知识达到永久记忆,遗忘缓慢。

  三.教学研究计划

  课堂教学与数学改革是相铺相成的,做好教学研究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本学期将积极参加学校和备课组的各项教研活动,撰写“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

  本人决定与学校同组的老师共同探讨教学。

  四、继续教育计划:

  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本学期我积极参与校内外组织的各项继续教育,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

  1、通过网络继续教育培训,学*新教育理念,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方式。

  2、阅读有关新课程的书籍,做好读书笔记;

  总之,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任务还有很多,需要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对于老师制作好的教学计划,有利于新课的讲授,小编为大家编辑了青岛版八年级上学求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学情分析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从事七年级一、二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从期末考试成绩来看,部分学生的成绩还算可以,有一半学生成绩相当糟糕,分析原因,主要是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后知识学*太快,学*跟不上;还有就是练*的量太少,所以这学期的主要突破口是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加大学生的练*力度。在学*能力上,一些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向深处学*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在学*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投入到自学和讨论中,积极的探讨新知,也有少数学生学*积极性不高,有空就偷着玩,不爱学*。在教学方面,*时对学生的练*抓的不够紧,没有及时跟上辅导,致使有些学生越拉越远。

  二、设计思路: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历程,激励学生的学*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的水*,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会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几类简单的尺规作图。

  2.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线段的垂直*分线和角的*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分线和角的*分线的尺规作图方法;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3.了解分式和分式方程的概念;能熟练地进行分式的约分、通分和加减乘除运算,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解有关分式方程的应用题。

  4.理解众数、中位数的概念;掌握求加权*均数的两个计算公式,会计算加权*均数。

  5.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意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学会综合法证明的格式,会证明以前学过的一些重要定理。

  四、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一章《全等三角形》,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全等三角形,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尺规作图。第二章《图形的轴对称》,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性质,线段的垂直*分线及其性质,角的*分线及其性质,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第三章《分式》,本章是在学*了整式的加减乘法运算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的基础上学*的。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乘法、除法,分式的通分与加法、减法,比和比例,分式方程。第四章《数据分析》,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加权*均数、中位数、众数、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用计算器计算*均数和方差。第五章《几何证明初步》本章内容包括定义与命题、为什么要证明、什么是几何证明、*行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几何证明举例。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三角形全等的几种判定方法.

  (2)线段的.垂直*分线和角的*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4)加权*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概念与计算.

  (5)综合法证明的格式,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分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角*分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

  难点:

  (1)三角形全等的几种判定方法。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理解.

  (3)连比,分式方程的增根,列出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应用问题.

  (4)加权*均数的两个计算公式,*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与联系,方差的计算公式.(5)学会综合法证明的格式,辅助线的添设。

  六、具体措施:

  1、加强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等不尽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2、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教师在课前先布置学生预*,同时要指导学生预*,提出预*要求,并布置与课本内容相关、难度适中的尝试题材由学生课前完成,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新课知识,指出重点和易错点,解答学生预*时遇到的问题,再设计提高题由学生进行尝试,使学生在学*中体会成功,调动学*积极性,同时也可激励学生自我编题。努力培养学生发现、得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将实际问题上升为数学模型的能力,注意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3、改革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将学生按学*能力分成几个层次,分别布置难、中、浅三个层次作业,使每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4、课后辅导实行流动分层。七、本学期教学进度

  相信大家对于上文为大家所推荐的青岛版八年级上学求数学教学计划,一定仔细阅读了吧,祝大家学*愉快。

  一、学生情况分析:

  对八年级的学*情况与期末测试成绩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能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一般的应用题,对数据的频数及其分布有了初步的认识,大多数学生能掌握*行四边形与特殊*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数学的思维方面,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过度提升期,教学中提倡数形结合,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提高的练*,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惯方面,部分学生的不良*惯得到了纠正,良好的*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等,都应得到强化;在学*兴趣方面,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的积极性较高,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信心不足,因此开学初要给学生树信心,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适应九年级的数学学*。

  二、教材内容分析:

  第一章反比例函数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解析式、图象、性质及其应用。本章的重点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两个分支,给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带来复杂性,是本章教学的难点。本章教学时应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第二章二次函数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二次函数的概念、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和应用,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章的重点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学*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函数图象的特征和变换以及二次函数性质的灵活应用是本章教学的难点。本章教学时要充分运用实例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体会函数思想。

  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圆的有关概念、圆的性质,以及弧长、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计算。本章的重点是有关弦、弧、圆心角和圆周角的基本性质;

  圆的基本性质的几个主要定理的探究和证明是本章教学的难点。在本章教学中要使学生从事观察、测量、折叠、*移、推理等活动,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抽象与直观相结合,分步设疑,巧设阶梯,以达学生理解。

  第四章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线段,相似三角形的条件、性质及其应用,相似多边形和图形的位似。本章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图形中的比例线段问题是本章教学的难点。

  本章教学时应注意充分运用类比的思想;继续重视观察、实验的方法等。

  三、具体措施:

  1、做好教材钻研工作。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数学建模,野外测量,七巧板游戏,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4、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6)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6篇

  新学期已到来,我们又要投入到紧张、繁忙而有序地教育教学工作中,怎样做好这些艰巨而富有重大意义的工作,使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有效地、有序地贯彻新的教育精神,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围绕我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要求制定初一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育学生掌握初中数学学*常规,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成绩来看,比较理想。两个班的优生只有二十个,仅占百分之十,而学困生接*百分之四十大部分同学的数学成绩不理想,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差,底子薄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今年的教学任务较重。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面对全体,因材施教,对于学*较差的同学今年进行小组辅导,对特别差的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

  三、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发挥集体智慧,认真进行集体备课。

  新的学期,初中数学课课节较少,怎么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学*效率是所有数学老师面对的问题?在这里,学校给我们明确了方向。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认真研究教材及课程标准,争取每节课前,与同组同仁们讨论、研究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甚至例题的选用,作业的布置等等,让每一节课上出实效,让每位学生愉悦的获得新知。

  2、学*和强化“自主学*”与分层教学实践

  新的学期,我校所有学科都主张自主学*与集体备课,争取每节课前,与同组同仁们讨论、研究确定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甚至例题的选用,作业的布置等等通过学案的使用,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任务,了解教学目标,对于课堂教学省时高效,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3、抓住课堂45分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进行教学,在备好课的基础上,上好每一个45分钟,提高45分钟的效率,让每一位同学都听的懂,对部分基础较差者要循序渐进,以选用的例题的难易程度不同,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能“吃”饱、“吃”好。

  4、多读书,读好书和积极开展我的三分钟,我展示活动

  多读几本对自己有帮助的书,既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又丰富了自己的视野,使自己不被时代所抛弃。“我的三分钟我展示活动”对于教学起了推动促进的作用。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同学们的学*兴趣,同时又提高了同学们的讲解能力。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5、积极投身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惯中去。

  今年,我们数学组课题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惯。好的学**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需要教师的督促,学生的坚持,才能成功。

  6、注重课后反思,课后反溃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总结好下一次应注意的细节。精选适当的练*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对症下药。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今天的任务不推托到明日,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7、重视单元检测,认真做好教学质量分析。使用学科组教师共同研讨、筛选的同一份试题,测验试题的批改不过夜。测试后必须进行质量分析,评价必须使用等级。按时检验学*成果,做到课标达成的有效、及时,考核后对典型错误利用学生想马上知道答案的心理立即点评。

  四、不断钻研业务,提高业务能力及水*。

  切实重视听评课,确保每周听课至少1节。积极参加业务学*,看书、看报,参加各级教研组织的培训和系列课达标,使之更好的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努力,掌握新的技能、技巧,不断努力,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努力使教学更务实,方法更灵活,手段更先进。通过听课、评课、说课等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

  五、需要注意的方面:

  1.在课堂上改进教学方法,多采用探索、启发式教学。

  2.注意教科书的系统性和学科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牢固掌握旧知识的基础上,学*新知识,明确新旧知识的联系。

  3.注意发展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加强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能力。

  5.鼓励合作学*,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差生成绩。

  6.注意解题方法和解题策略的学*。

  7.因材施教,宽容爱护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所带的两个班学生人数为:八(1)47人,八(2)46人,数学基础不是很好,尤其是八(1)班学生的成绩相对其他三个班有一定的差距,从上学期期末数学测试成绩可以看出。总的来看,两个班的学生经过七年级的数学学*,基本形成数学思维模式,具备一定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知识灵活应用上还是有所欠缺,同时作答也比较粗心。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几何中,学生在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帮扶和教育对象,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也不是太好;学生的学**惯养成还不理想,预*的*惯,进行总结的*惯,自*课专心致至学*的*惯,主动纠正错误(考试、作业后)的*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二、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掌握学*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分析如下: 第12章 *面直角坐标系

  本章首先通过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显示背景,是学生认识到确定物**置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系统地学**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知识;最后,在*面直角坐标系中通过图形*移引起的对应点的坐标变化规律,然学生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本章的重点是*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知识,难点是对*面直角坐标系上点的坐标有序性的理解,对同一*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移前、后点的坐标变化规律的理解。 第13章 一次函数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是中学数学中一类重要数学模型,它不仅是后继学*数学的基础,同时在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函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困难,因而教科书从展现大量实际情境入手,螺旋式上升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本章内容是函数知识的入门教学,是最基本的函数知识内容。教材从不同的侧面展现实际问题中的常量和变量、自变量和函数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转化、互相依存的关系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感受常量、变量和函数的基本概念;再通过对最基本的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以及与方程、方程组、不等式的联系与对应关系的学*研究,初步掌握学*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在感悟函数概念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分析归纳能力。

  本章的重点是函数的概念、三种表示方法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图像与性质,能熟练地运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能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剞劂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不等式与函数的关系。

  本章难点是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利用函数的图象解方程(组)和不等式,以及利用一次函数及其性质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14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本章是在学生已学过的一些三角形知识的基础上,

  进一步系统地研究它的概念、分类、性质和应用。

  本章的另一内容是形式逻辑训练的开始,然学生学*:命题的概念与结构,命题的真假及公理、定理和证明的意义以及简单的证明。

  本章的重点是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以及区分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综合法证明一个几何命题的方法与步骤。

  本章难点是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简单反例的构造,一个几何命题综合法证明思路的分析和证明过程的规范表述。

  第15章 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是研究*面几何图形的基础,本章是在前面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判定和应用,促进学生对几何知识的认识,发展几何证明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本章的重点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由于全等三角形是研究图形中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能灵活应用它们,才能学好后面知识。

  本章难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运用它们进行说理,以及应用全等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第16章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

  轴对称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本章首先学*轴对称的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密切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认识、描述图形形状和位置关系,进而学*与轴对称有关的图形如等腰三角形、角等内容,研究它们的性质和判定以及应用,发展图形意识。

  本章重点是轴对称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分线、角的*分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本章难点是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线段的垂直*分线、角的*分线尺规作法的正确性的证明;线段的垂直*分线、角的*分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

  四、本期教学任务

  通过本期的学*,掌握*面直角坐标系,学*变量间的关系、让学生初步体会函数的概念、并且进一步探究一次函数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以及命题与证明等几何知识全等三角形以及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研究其基本性质,促进学生对几何知识的认识,发展几何证明的能力。通过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的学*,欣赏并体验轴对称,要使学生认识*移、旋转、和中心对称的决定因素和本质,并用它来解决相关问题,设计图案。这是在知识与技能上。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能够设计精美的图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的快乐。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道路上坎坎坷坷,达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达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境界,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五、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分析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六、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已经学*过了尺规作图。其中包括理解尺规作图的含义,能完成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基本作图,初步掌握了尺规作图。而对于三角形,它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学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且在本章的前4节中学生已经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相关结论有了进一步的学*,如认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作三角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学生的活动经验:在相关知识的学*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观察、折纸、拼图、画图、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了空间观念,积累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教学及学*任务:在分别给出两角一夹边、两边一夹角和三边的条件下,能够利用尺规作出三角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作图的过程。学生在本学段完成后会书写“已知、求作和作法”。能结合三角形全等条件与同伴交流作图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经历尺规作图实践操作过程,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尺规作图的技能,能根据条件作出三角形。

  2.能依据规范作图语言,作出相应的图形,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规范作图语言。

  3.通过与同伴交流作图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体会对问题的说明要有理有据。

  三、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7个环节:情境引入、作三角形、合作分享、基础练*、拓展提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 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首先提出“豆豆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你能帮他在作业本上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的问题,自然地引发学生思考“如何作一个三角形与已有的三角形一样呢?”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基本元素,以及学过的基本作图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学生思考后独立回答。对于两种基本尺规作图,找两名学生板演示范,其他学生在练*本上做。完成后,请学生试着叙述作法,教师规范学生的语言。

  活动目的:通过学生处理身边经历过的事情,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善于观察生活,并能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模型的能力。同时对两个基本尺规作图的复*是为后面的学*做铺垫。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何利用尺规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呢?”

  实际教学效果:学生一开始在问题情境下进行积极思考,思考各种办法进行解决,如:用一张薄纸覆盖在三角形上,描出来未被污染的部分,将污染了一部分的两边延长,两边相交,即恢复成了原来的三角形。提出方案的同时,引导学生考虑方案的可行性。此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三角形的基本元素,及尺规的基本作图——作线段、作角。学生能熟练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并用语言描述作图过程。而对于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有些学生作起来稍显困难,需教师重新示范,并说明作图过程。在这一复*过程中,教师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鼓励,说明学*知识要扎实,基础打得好后续的学*才会比较容易。

  第二环节 作三角形

  活动内容:师生共同探索、研究、交流、经历利用尺规作三角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作图的过程。本环节学生要按要求完成三个尺规作三角形的内容:

  (1) 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这个三角形;(豆豆所求助的三角形) (2)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 (3)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作这个三角形。

  首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交流作三角形时作边与角的先后顺序,再作所求的三角形。第一个作图教师给出作法,并演示作图过程,让学生进行模仿操作;第二个作图只给出作法,不演示,让学生根据已知步骤独立作出图形;第三个作图让学生自己探索作法,并独立作出图形。学生在每个作图完成后,进一步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作法?”,思考后进行操作,尝试表述作图过程,并组织全班进行交流。再提出“大家画出的三角形是否全等”的问题供学生讨论。

  活动目的:本环节通过分析—操作—再分析的形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经历从模仿、独立完成作图、到探索作图的过程,巩固尺规作图的技能,循序渐进的会书写“已知、求作和作法”。在完成三个作图后,都鼓励学生比较各自所作的三角形,利用重合等直观方式观察所作出的三角形是否全等。在此基础上,还引导学生利用已经获得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来说明大家所作出的三角形一定是全等的,即说明作法的合理性。这实际上体现了直观操作与推理的相结合,并从中也使学生意识到这两种方法的不同。

  实际教学效果:在教师示范第一个作图之后,学生能够学着模仿分析和操作下面的作图,并且在不断地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过程中,逐渐达到熟练。从而,学生可以自己探索作法,并独立作出图形。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画图要比表述作图过程(即写作法)显得自如,有信心。大多数学生对“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作图过程”感到有很大的困难。即使这样,也要鼓励学生亲自张嘴说一说,尽他的最大可能描述自己的作图顺序及过程,教师即时地加以引导、完善、规范作图所用的语言。使学生可以很快地自己独立完成作图和作法。本环节注意模仿与自主学*的相结合,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思维的*台。

  学生在完成每一个作图后,都要思考“依据给出的条件作出的三角形会全等吗?”学生能够很好地根据刚刚学过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别方法中的“ASA”、“SAS”和“SSS”来进行说明,从中体会做法的合理性以及直观操作与推理的相结合。

  第三环节 合作分享

  活动内容:以4人合作小组为单位,根据问题开展活动。

  问题(1)你都知道有哪些常用的作图语言可以用于描述作图过程(即作法)?

  问题(2)我们是如何分析作图题的?它的步骤是什么?

  活动目的:学生通过前一环节的实践操作,已经有了一定的作图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这两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对刚刚的作图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归纳数学方法的能力,并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环节无论是对已完成的实践操作,还是下面的实战练*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承上启下。

  实际教学效果:各合作小组成员在已有的作图经验基础上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尽可能多的挖掘作图语言和详细的分析步骤,一派紊而不乱的讨论气氛。最后各小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全班进行展示,与大家分享。在分享的同时全班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使语言更加规范、精练。达到集思广益、互帮互助的教学效果。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八二班的数学教学任务。这个班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不少学生常在课堂上聊天,不注意听讲,课堂效果欠佳。个别学生表现突出,能轻松掌握各知识点,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本学期教学应注意后进生的转化,努力扭转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排斥,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努力学好数学的热情,同时注意对优等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并给予适当的拓展。

  二、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掌握学*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实数、一次函数、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一次函数的学*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探究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模式;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四、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 *面直角坐标系.

  本章主要让学生认识并能画出*面直角坐标系,在直角坐标系中会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由坐标描出点的位置,了解特殊点(X轴或Y轴上)的坐标特征;了解在坐标系中点的*移与坐标的变化规律。

  第十二章 一次函数

  本章主要学*函数及其三种表达方式,学*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和应用,并从函数的观点出发再次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教学关键提示:应用变化与对应的思想分析函数问题,建立运用函数的数学模型。

  第十三章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本章主要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三内角关系,并会解决简单三角形边角关系的问题。

  第十四章 全等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学*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难点:领会证明的分析思路、学会运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十五章 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同时利用轴对称变换,探究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的性质。教学重点:轴对称的性质与应用,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难点:轴对称性质的应用。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五、教学措施

  1、作好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仔细揣摩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探究示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和作业,作好教具准备工作,写好教案。

  2、营造课堂气氛。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准备好教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及时对当堂课的教学情况、学生听课情况进行小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作出分析和改进措施,对于严重的问题重新进行定位,制定并实施补救方案。

  4、加强课后辅导。优等生要扩展其知识面,提高训练的难度;中等生要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进生要激发其学*欲望,针对其基础和学*能力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会用计算器求*方根和立方根.

  2.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二)能力训练目标

  1.鼓励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计算器的用法,并能熟悉用法.

  3.能用计算器探索有关规律的问题,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经历运用计算器的活动,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发展学生合理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探索计算器的用法.

  2.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

  三、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在前几节课分别学*了*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还知道乘方与开方是互为逆运算. 比如23=8,2叫8的立方根,8叫2的立方,有时可以根据逆运算来求方根或*方、立方.对于10以内数的立方,20以内数的*方要求大家牢记在心,这样可以根据逆运算快速地求出这些特殊数的*方根或立方根,那么对于不特殊的数我们应怎么求其方根呢?可以根据估算的'方法来求,但是这样求方根的速度太慢,这节课我们就学*一种快速求方根的方法,用计算器开方.

  (二)新课讲解 【师】请大家互相看一下计算器,拿类型相同的计算器的同学请坐到一起.这样便于大家互相讨论问题.如果你的计算器的类型与书中的计算器的类型相同,请你按照书中的步骤熟悉一下程序,若你的计算器的类型不同于书中的计算器,请拿相同类型计算器的同学先要探索一下如何求*方根、立方根的步骤,把程序记下来,好吗?给大家8分钟时间进行探索.

  五、课堂小结

  1.探索用计算器求*方根和立方根的步骤,并能熟练地进行操作.

  2.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教学,学生可以学到现代化和进一步学*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术状况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以后能否上学。这个班刚接手,不认识班里的同学。我从以前的老师那里了解到,有天赋的学生不多,但是后进生很多,少数学生不上进,基础差,问题严重。为了在这一时期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努力检查和弥补差距,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的主体和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注重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三教材分析

  第二章

  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同余的性质、判断方法以及直角三角形同余的特殊条件。更加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理解和简单说明原因的基础上,严格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二章

  轴对称性是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出发,从整体的角度直观地认识和总结轴对称的特征;通过对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轴对称图形的逐步分析,引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三章

  实数。从*方根和立方根开始,学*一些关于实数的知识,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十四章

  一阶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可以了解函数的概念,进一步研究一个最简单的函数,即一阶函数33543354。了解函数的相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初步形成从函数的角度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反映“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3354概念、规律、应用、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初等函数的概念,探究初等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最终利用初等函数及其图像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比例函数纳入线性函数的学*。教材注重新旧知识的对比和联系。比如教科书中,加强了线性函数、线性方程、线性不等式之间的联系。

  第十五章

  代数表达式力求在形式上突出:代数表达式和代数表达式运算的实践背景,使学生体验到“符号化”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出符号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为探索算法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理解数学,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四、教学措施


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7)

——四年级第八册语文教学计划 (菁华3篇)

  一、本册教学目标: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用品的*惯。

  (5)继续学*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

  (6)继续学*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惯。

  (8)继续培养写日记的*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224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43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得端正,写匀称。

  (3)续练*写毛笔,能写得端正,匀称。

  (4)继续练*写毛笔字,并能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说回答问题,作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适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作。

  (1)能用学*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写出文从句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

  二、各单元目标、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故居的樟树》,复述《祁黄羊》。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秩序井然”、“爱抚”、“崇敬”、“稠密”造句。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祁黄羊出以公心,正直无私的高贵品质。

  重点、难点:

  领会樟树的象征义。

  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走,我们去植树》,复述《祁黄羊》。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偶尔”、“活泼”、“纵横交错”、“适宜”造句。

  3、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增强环保意识。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管……还是……”、“尽管……但……”、“聪明”、“恍然大悟”、“即使……也……”造句。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生活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初步了解汉字的几种构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汉字的兴趣。学*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重点、难点:

  1、初步了解汉字的几种构字方法,

  2、用关联词造句。

  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鸟语》。

  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芳香扑鼻”、“附*”、“疏忽”、“顽强”造句。

  3、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4、培养想象能力,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游人的感触和话语,写一段话。观察一种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声音。


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8)

——四年级第八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5篇)

  班级情况:

  本班共有62位学生,其中转入5名;其中男生32人,女生30人。*时遵守校纪校规,以及班级规章制度情况较好,大部分学生思想积极上进,有个别学生受家庭、社会影响,需要准确引导。本班学生的学*主动性还可以。

  教材分析 :

  本册共8个单元。每单元前有本单元阅读训练的学*提示。“学*提示”告诉学生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是什么,以及怎样学。每单元有围绕这一阅读训练项目选编的必学课文3篇。第一、三、五、七单元各有选学课文1篇,用△标明。选学课文供学有余力的班级在学完必学课文的基础上选用,考试不作要求。每单元有一次*作训练,第一、三、五、七单元各有一次听说训练。每单元还有一个单元练*,主要是复*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但在语言知识和能力训练上有适当的扩展。这册课本共有必学课文24篇,选学课文4篇,*作训练8次,听说训练4次,单元练*8个。

  教学目标 :

  1、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识字182个。能辨认常见的同音字和形*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学会用数笔画的方法检查难字,学会独立识字。

  2、会读写400个左右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能口头或书面运用。

  3、初步学会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初步学会用毛笔临帖,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初步养成认临摹的*惯。

  4、初步养成有礼貌地认真听人讲话的*惯,能边听边思考。听出别人说话中表达不当的地方;能听广播,说要点;能有条理地介绍看到的情况,能有条理地回答问话。

  5、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长句子的意思;在阅读时学会常用的读**号;能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和抓住重点段分段,能说出段落大意;能详细复述课文。认识省略号。能初步读懂说明书,并按说明书操作。

  6、初步学会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和周围的事物,能条理比较清楚地记叙参观活动,初步会写简单的状物和写人的文章,语句通顺连贯。初步学会写通知。会使用书名号。掌握常用的几种删改换补的修改符号,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12课时 第二单元11课时 第三单元14课时

  第四单元10课时 第五单元12课时 第六单元10课时

  第七单元12课时 第八单元11课时

  本册课文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惯(八)”、“阅读课文”、“*作”和“练*”组成。全册课文安排了8个单元。课文分精读、略读两种。右上角有△者为略读课文,每单元安排”*作”1篇,共8篇。每单元安排”练*”1 个,共8 个。

  二、教学要求: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养成爱惜学*用品的*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钢笔字、毛笔字的方法,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惯。

  (4)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和查字典、词典的*惯。

  (5)继续学*预*和复*,并养成*惯。

  (6)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惯,培养读书做记录的*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2)继续练*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3)继续练*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通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视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等常规训练,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

  2、 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分析自然段、学*归纳段落的主要内容。

  3、 摹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局部仿写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本册教学目标: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的*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用品的*惯。

  (5)继续学*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

  (6)继续学*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惯。

  (8)继续培养写日记的*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