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本10份

首页 / 教学计划 / |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1

  一、学情分析

  本学年我担任**班数学教学工作。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于大多数学困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较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强化几何训练,提升学生素质;学生的学**惯养成还不理想,预*的*惯,进行总结的*惯,自*课专心致至学*的*惯,主动纠正错误的*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勉强去做。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一直是学校教学长期而重点的任务。

  二、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的教育策略,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标准,将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根本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数学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行线的有关知识,理解*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掌握有序数对(坐标)与坐标*面内点的对应关系;学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并能用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几何作图能力。过程方法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存在的关联,学会总结规律。进一步巩固方程思想,学会使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态度情感目标:认识生活,感知生活,领悟数学是为生活服务,进而提高数学学*的兴趣和学*积极性。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行线;第6章:实数;第7章:*面直角坐标系;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章前图与引言语,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如“观察与猜想、试验与探究、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以及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等的数学活动,不但扩大了学

  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题设计分为;复*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类,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2、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等、自主的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发现的快乐。从而体会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3、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成立互助学*小组,以优带差,以中促优。同时狠抓中等生,带动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

  5、积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学*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帮助他们找到应对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2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技能基础:在学*本课之前,学生对*行线的判定已经比较熟悉,也有了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对简单的证明步骤有较清楚的认识,这为今天的学*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活动经验基础:在以往的几何学*中,学生对动手操作、猜想、说理、讨论等活动形式比较熟悉,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分组交流、讨论等学*方式,学生已经具备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分析

  在以前的几何学*中,主要是针对几何概念、运算以及几何的初步证明(说理),在学生的头脑中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几何证明体系,本节课安排《为什么它们*行》旨在让学生从简单的几何证明入手,逐步形成一个初步的、比较清晰的证明思路,为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熟练掌握*行线的判定公理及定理;

  2、能对*行线的判定进行灵活运用,并把它们应用于几何证明中。

  3、通过学生画图、讨论、推理等活动,给学生渗透化归思想和分类思想。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分为四个环节:情景引入——探索*行线判定方法的证明——反馈练*反思与小结。

  第一环节:情景引入

  活动内容:

  回顾两直线*行的判定方法

  师:前面我们探索过直线*行的条件。大家来想一想: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行呢?

  生1:在同一*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叫做*行线

  生2: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行,则这两条直线互相*行。

  生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师:很好。这些判定方法都是我们经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得到的。

  上节课我们谈到了要证实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除公理、定义外,其他真命题都需要通过推理的方法证实。

  我们知道:“在同一*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行线”是定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行”是公理。那其他的三个真命题如何证实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

  活动目的:

  回顾*行线的判定方法,为下一步顺利地引出新课埋下伏笔。

  教学效果:

  由于*行线的判定方法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知识,教师通过对话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很快地回忆起这些知识。

  第二环节:探索*行线判定方法的证明

  活动内容:

  ① 证明: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行。

  师:这是一个文字证明题,需要先把命题的文字语言转化成几何图形和符号语言。所以根据题意,可以把这个文字证明题转化为下列形式:

  如图,已知,∠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同旁内角,且∠1与∠2互补,求证:a∥b。

  如何证明这个题呢?我们来分析分析。

  师生分析:要证明直线a与b*行,可以想到应用*行线的判定公理来证明。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3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也有不少学生基本掌握了初中数学的学*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所学的知识能较好地应用到解题和日常生活中去。但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作业问题。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惯养成还不理想,预*的*惯,进行总结的*惯,主动纠正错误的*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行线;第6章:实数;第7章:*面直角坐标系;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

  第五章、相交线与*行线;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的基础上,探索在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①、相交 ②、*行。本章重点:垂线的概念和*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本章难点: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逐步深入地学会说理。

  第六章、实数;本章主要包括算术*方根、*方根、立方根,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运算和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等内容。本章的重点是算术*方根、*方根的概念和求法以及实数的概念,难点是*方根和实数的概念。

  第七章、*面直角坐标系;本章主要内容是*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简单的应用。本章重点:*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与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本章难点:*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主要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本章主要学*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本章重点:调查的`意义、特点及分类,利用扇形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拆线图描述数据。本章难点:绘制数据统计图及如何利用各种统计图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生活实际。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三、教研工作

  认真学*业务理论,并做好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一切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反思,每周写出一至两个教学反思,真正体会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自己。

  四、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扎实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和评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的喜悦。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以及反三归一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兼顾到好、中、差这三类学生。

  6、做好培优转差工作,对学优生要注重提升能力,开拓知识视野,让他们吃好吃饱,智能得到充分发挥;对学困生,重在基础知识过关,养成良好的学*品质,让他们易于消化、营养健康,为他(她)们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展课题学*,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中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8、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9、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中考、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10、积累知识,形成知识系统化、*题系列化。

  11、关注中考,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同步中考的训练,为九年级毕业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课时安排

  七年级一周有8节课,本学期总共有18周。

  第五章 相交线与*行线 12课时

  第一周 5.1 相交线

  第二周 5.2 *行线及其判定

  第三周 5.3 *行线的性质

  第四周 5.4 *移 小结、复*

  第六章 实数 8课时

  第五周 6.1*方根

  第六周 6.2立方根 6.3实数 小结、复*

  第七章 *面直角坐标系 8课时

  第七周 7.1*面直角坐标系

  第八周 7.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小结、复*

  第九周 第十周 期中复* 备考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1课时

  第十一周 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十二周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十三周 三元一次方程组 小结、复*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2课时

  第十四周 9.1不等式

  第十五周 9.2一元一次不等式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小结、复*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6课时

  第十六周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期末复* 备考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学,要使学生扎实透彻学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自学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方差、完全*方公式、*行线的特征,角的运算,一次方程组的运算;*面图形的认识及位置与坐标的了解。

  2、能力目标:

  (1)会进行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会推导*方差、完全*方公式,解一次方程组,*行线及角的计算。

  (2)会用尺规做*行线和角,了解位置与坐标。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内容共分七章:

  第八章,主要讲角的表示;角的比较;角的度量;对顶角;垂直;

  第九章,讲了有关*行线的性质定理;

  第十章讲了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应用;

  第十一章主要讲了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第十二章主要讲了*方差、完全*方公式;

  第十三章讲了*面图形的认识;第十四章讲了位置与坐标。

  教学重点:

  整式的运算、一次方程组、乘法公式。

  教学难点:

  *行线与相交线、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位置与坐标。 突破重、难点的措施: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学情分析:

  本人本学期继续担任初一(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根据上学期*时课堂表现和期中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算理想,总体的水*一般,尖子生不突出、低分的学生又较多,整体感觉学生学*欠缺思考和训练,自觉性不高,表面看参与积极,但投入度不够,对基本概念的把握不够透彻。根据上述情况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将扭转学生的学*态度,指导学生数学学*方法,强化学生的透彻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培优补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进一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五。进度安排:

  周次 内容

  1—2周 角

  3—4周 *行线

  5—6周 一次方程组

  7—9周 整式的乘除

  10周 期中复*考试

  11—12周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13—14周 *面图形的认识

  15—16周以后 位置与坐标

  17周 以后期末复*

  六、具体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在教学中必须以生为本,适合学生发展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重基础深挖掘透理解。

  2、在课前课中尽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科代表的组织作用。

  3、设计好导课尽量以激趣的形式引入课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前以自主预*为主,在课中以展示交流为主。

  4、进一步扭转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座谈辅导,在*时的课堂中多给予追问和表现机会,给后进生树立信心。对优生要严格要求,端正他们的学*态度,抑制他们产生骄傲情绪。

  5、用好课堂小组评价,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后进,让后进生自动自觉不掉队,发挥帮扶的力量。

  6、坚持因材施教原则,逐步实施分层教学、作业,向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力求使中下生吃得上,中等生吃得下,优生吃得饱,即课堂练*、作业及要求等进行分层要求。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5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承担七(1)(2)两班的数学教学,两班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学*,虽然期末考试成绩可以,但是发现两班学生尖子生少,中等生较多,差生较多,上课很多学生不认真,学*态度、学**惯不是很好,学生整体基础参差不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对多数学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稍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有待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强化几何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2、教材分析:

  第五章、相交线与*行线: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的基础上,探索在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相交 ②、*行。本章重点:垂线的概念和*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本章难点:证明的思路、步骤、格式,以及*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第六章、实数:了解算术*方根、*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方根与立方根.会求一个数的*方根与立方根.2.了解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实数与数轴一一对应的关系,能估计无理数的大小,能进行实数的计算.本章重点:*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方根与立方根.会求一个数的*方根与立方根.本章难点:实数的概念,实数与数轴一一对应的关系

  第七章、*面直角坐标系:本章主要内容是*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简单的应用。有序实数对与*面直角坐标系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本章重点:*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与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本章难点:*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主要学*二元一次议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 整理与描述:本章主要学*收集、 整理和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本章重点:调查的意义、特点及分类,利用扇形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拆线图描述数据。本章难点:绘制数据统计图及如何利用各种统计图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3、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惯。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思考、类比、探究、归纳、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活动;

  3、密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本学期教学工作重点仍然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抓好课前备课,这就要求我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上注重教学方法,努力让不同的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

  2.依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整体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惯,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设问,多启发,多观察等,增加学*主动性和学*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这样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学生形成主动学*的意识,教学中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使水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鼓励,以此增强他们的学*信心。

  3.根据学生的不同学*状况,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对于学*比较的学生,给他们留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性的作业,检验他们对当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对于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留一些综合运用或拓展能力方面的作业,检查他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情况。

  4.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要求学生课前自学,通过预*“我”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或还有什么我看不懂,在书上做出记号。以便上课时重点听讲。课堂上,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惯:课前做好上课的准备,听课时要集中 精神,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认真回答问题,不懂的及时提出来。要求课后养成复*的*惯,每天都要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复*,可在头脑中回顾当天所学知识,对于忘掉的或回想不起来的,可翻书重新记忆。另外,隔段时间还要把前面所学的知识再行回顾,以免时间长了忘记了。要求学生每天认真完成作业,作业要书写工整,解题规范,杜绝抄袭现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作业*惯。

  5.关注待进生,不歧视待进生,尊重、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由他们回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或课外活动时间为他们辅导,尽量使他们跟上教学进度。另外,对他们要有耐心,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6.培优补差。对于中上等生,利用课后阅读材料和课外资料丰富他们的头脑,增加他们的知识面,通过专题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课外资料或上 网学*等方式拓宽他们知识面和视野,不懂就问,养成勤学好问的*惯,以提高他们的各方面的能力。对于待进生多关心和帮助,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多鼓励他们,以增强他们的信心。

  四、教学进度表

  略。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6

  一、学情分析

  本学年我担任**班数学教学工作。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于大多数学困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较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强化几何训练,提升学生素质;学生的学**惯养成还不理想,预*的*惯,进行总结的*惯,自*课专心致至学*的*惯,主动纠正错误的*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勉强去做.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一直是学校教学长期而重点的任务。

  二、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的教育策略,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标准,将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根本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数学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行线的有关知识,理解*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掌握有序数对(坐标)与坐标*面内点的对应关系;学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并能用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几何作图能力。过程方法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存在的关联,学会总结规律。进一步巩固方程思想,学会使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态度情感目标:认识生活,感知生活,领悟数学是为生活服务,进而提高数学学*的兴趣和学*积极性。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行线;第6章:实数;第7章:*面直角坐标系;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章前图与引言语,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如“观察与猜想、试验与探究、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以及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等的数学活动,不但扩大了学

  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题设计分为;复*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类,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生活实际。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2、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等、自主的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发现的快乐。从而体会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3、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成立互助学*小组,以优带差,以中促优。同时狠抓中等生,带动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

  5、积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学*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帮助他们找到应对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2.24-2.26)

  第二周(3.3-3.7)

  第三周(3.10-3.14)

  第四周(3.17-3.21)

  第五周(3.24-3.28)

  第六周(3.31-4.4)

  第七周(4.7-4.11)

  第八周(4.14-4.18)

  第九周(4.21-4.25)

  第十周(4.28-5.2)

  第十一周(5.5-5.9)

  第十二周(5.12-5.16)

  第十三周(5.19-5.23)

  第十四周 (5.26-5.30)

  第十五周 (6.2-6.6)

  第十六周 (6.9-6.13)

  第十七周 (6.16-6.20)

  第十八周 (6.23-6.27)

  第十九周 (6.30-7.4 )

  第二十周 (7.7-7.11)

  5.1相交线 5.2*行线及其判定5.3*行线的性质 5.4*移 数学活动 小结与复* CH5单元测试 6.1*方根 6.2 立方根 6.3实数 小结与单元测试 7.1*面直角坐标系 7.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数学活动、小结与复* CH7单元检测 期中复*与考试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8.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消元法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小结复*与单元测试 9.1不等式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数学活动 CH9小结与单元测试 10.1统计调查 10.2直方图 10.3从数据谈节水 数学活动与小结 期末复* 期末考试与放假 1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7

  【教学内容】:

  “*移”及练*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移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能在纸上画简单图形的*移。

  3、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移现象。

  【教学难点】:

  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竖直方向*移后的图形。

  【教学用具】:

  挂图、箱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移动课本和文具盒(创设感知情景)

  师:请同学们把课本移到自己的左边,把文具盒移到自己的右边,使自己面前的桌面空一块位置来。

  2、推窗户(创设感知情景)

  师:教室里需要通风,请同学们把窗户推开。

  师:如果教室很冷,我们得把窗户怎么样呢?

  生:推上

  师:对,请同学们把窗户推上。在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像这样需要移动的工作。

  3、移动纸盒(创设感知情景)

  师:同学们,这有一个大纸箱,现在要把它放到另一边,你们有什么办法?(学生操作,用不同的方法把纸箱放到中一边)

  师:刚才,同学们有的用推、有的用拖、有的用搬,用了很多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把箱子移到另一边去。生活中像我们移动箱子这样的例子也是太多了。

  4、出示生活场景挂图(创设感知情景)

  师:(出示:(1)建筑工地升降机图。(2)观光缆车图,启发学生思考)它们是怎样移动的?它们移动的时候,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师:(在学生回答之后进行总结)像把课本和文具盒移动、窗子推开和关上、纸箱移到另一边、升降机升降、缆车开动等等现象。这些物体都沿着直线方向移动,移动的过程只是位置变了,其他什么都没变,这样的现象就叫做“*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有关“*移”的知识,好吗?(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认识*移的特点:

  1、小组讨论(巩固对*移的初步认识)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那么多的*移现象,现在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们各自见过的*移现象。(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出一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他们小组的讨论情况。

  师:(在学生说出诸如:电梯上下、**升降、抽屉拉动等现象后,进行总结)同学们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实例,说的很好。我们的数学总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还有很多*移的现象,相信大家只要勤于观察和思考,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2、交换座位(导出*移方向和距离的内涵)

  师:(请第4排的“甲”同学与第2排的“乙”同学交换座位。请第3组的“丙”同学与第6组的“丁”同学交换座位后,再问)甲、乙、丙、丁4位同学是不是发生了位置的*移?

  师:(扣紧:位置变了,其他未变。待同学肯定回答是*移后,再问)甲、乙、丙、丁4位同学分别是怎样移动的?

  (待同学回答了,向前或向后、向左或向右移动了2排或4组后,再问)同学们回答的很棒!现在请你们总结一下*移的特点。

  师:(在同学回答后,总结)说得很对,*移总是有具体的方向和移动距离的。

  3、教学例题1?(学会确定*移的方向和距离)

  师:*移既然有具体的方向和移动距离,那么怎样来确定它的方向和距离呢?现在我们来分组操作并讨论。(将学生前后四人一组,每人发给一个硬纸片做的小房子)请同学翻到课本第41页,找到方格中的图案。

  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讨论和操作)图上画了什么?实线画的房子表示什么?虚线画的房子表示什么?为什么在右边虚线房子下面写的是“向左*移7格”,在上面虚线房子旁写的是“向上*移5格”,请小组同学认真讨论,并请同学们拿老师发给你们的小房子对照书上图案认真动手操作,看看哪组同学发现的东西多,能不能完成横线上的填空。

  师:(巡视学生操作和讨论后)请一个小组的代表总结汇报一下他们操作和讨论发现的内容,他们填写的答案是什么?(汇报完毕后请全班补充)

  师:(注意指导学生选移动点的方法,在充分的讨论后,进行总结)同学们非常认真进行了操作和讨论。都知道了从原图形移到后来位置所指向的方向就是*移的方向,数出移动的格数要注意选择同一个点,要通过同一个点的移动来确定移动的距离。同学们的这一发现非常重要。

  三、巩固提高,学会画简单图形*移后的图形

  1、独立完成练*1(巩固已学*移方向和距离的知识)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数学小精灵“聪聪”和“明明”?要来挑战了。挑战(一)请同学们翻开书43页练*十的第1题:把红色的小帆船向右*移4格得到哪个图,请涂上颜色。

  (巡视学生完成练*,进行个别指导,展示学生作业。)

  2、分组合作完成练*2(学会画简单图形*移后的图形)

  师:小精灵见同学们成功挑战了第1题。问有没有信心,继续第二个挑战?挑战练*十的第2题:画出*移后的图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分组认真进行讨论。(师巡视指导,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小组。)

  师:(展示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总结)同学们完成得很好,有的用的是先确定四个*移点,然后把四个点连起来的办法;有的是用了一条一条线段*移的办法;有的是用了先确定一条线段,再把整体图形画出来的办法,同学们都动了脑筋。

  四、学**结:

  师:谁来说说你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实践:

  师:请同学们留心观察,完成课后的实践。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你发现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移的方法,请把它画在纸上。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8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七(5)班数学教学,该班有学生59人,上学期期末考试有8个同学及格,最高分83,最低分0分,*均分43,学生基础较差,整体水*较低,两极分化严重,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的章节:

  有《整式的乘除》、《相交线与*行线》、《变量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生活中的轴对称》、《概率初步》。

  各章教学内容概述如下:

  《整式的乘除》:整式是代数的基础性概念,代数式的运算(包括整式运算)属于代数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推理的需要,也构成进一步学*的基础。重点是探索整式运算的运算法则,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难点是 灵活运用整式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确地运用乘法公式。

  《相交线与*行线》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即所谓的“三线八角”问题和对*行线的讨论是*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了代数式求 值和探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基础上引入的, 为进一步学*函数概念进 行铺垫,因为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角形》:教材提供许多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空间,使他们通过探索和交流发现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结论,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 积累数学经验的可能,建立推理意识,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推理过程。重点是三 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难点是能进行简单的说理。

  《生活中的轴对称》:实际上是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讨论,并通过轴对称图 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事实上,*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因此它更基本。重点是研究轴对 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难点是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

  《概率初步》一章,在七年级上册感受了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刻画可能性的大小,因而十分自然地给出了概率的概念,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难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4、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了解一些普通的法律知识,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详细预计,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反思。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尽力使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需求和学*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优秀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6、及时复*检测。根据遗忘规律遗忘呈现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趋势,对每次讲的新内容都用一节课或课后时间复*巩固。定期进行综合复*和测试。是学生稳固的把知识掌握好。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9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七(5)班数学教学,该班有学生59人,上学期期末考试有8个同学及格,最高分83,最低分0分,*均分43,学生基础较差,整体水*较低,两极分化严重,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的章节:

  有《整式的乘除》、《相交线与*行线》、《变量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生活中的轴对称》、《概率初步》。

  各章教学内容概述如下:

  《整式的乘除》:整式是代数的基础性概念,代数式的运算(包括整式运算)属于代数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推理的需要,也构成进一步学*的基础。重点是探索整式运算的运算法则,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难点是灵活运用整式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确地运用乘法公式。

  《相交线与*行线》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即所谓的“三线八角”问题和对*行线的讨论是*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了代数式求值和探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基础上引入的,为进一步学*函数概念进行铺垫,因为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角形》:教材提供许多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空间,使他们通过探索和交流发现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结论,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积累数学经验的可能,建立推理意识,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推理过程。重点是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难点是能进行简单的说理。

  《生活中的轴对称》:实际上是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讨论,并通过轴对称图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事实上,*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因此它更基本。重点是研究轴对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难点是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

  《概率初步》一章,在七年级上册感受了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刻画可能性的大小,因而十分自然地给出了概率的概念,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难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4、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了解一些普通的法律知识,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详细预计,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反思。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尽力使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需求和学*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优秀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6、及时复*检测。根据遗忘规律遗忘呈现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趋势,对每次讲的新内容都用一节课或课后时间复*巩固。定期进行综合复*和测试。是学生稳固的把知识掌握好。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10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学,要使学生扎实透彻学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自学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方差、完全*方公式、*行线的特征,角的运算,一次方程组的运算;*面图形的认识及位置与坐标的了解。

  2、能力目标:

  (1)会进行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会推导*方差、完全*方公式,解一次方程组,*行线及角的计算。

  (2)会用尺规做*行线和角,了解位置与坐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内容共分七章:第八章,主要讲角的表示;角的比较;角的度量;对顶角;垂直;第九章,讲了有关*行线的性质定理;第十章讲了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应用;第十一章主要讲了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第十二章主要讲了*方差、完全*方公式;第十三章讲了*面图形的认识;第十四章讲了位置与坐标。

  教学重点:整式的运算、一次方程组、乘法公式。

  教学难点:*行线与相交线、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位置与坐标。

  突破重、难点的措施: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学情分析:

  本人本学期继续担任初一(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根据上学期*时课堂表现和期中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算理想,总体的水*一般,尖子生不突出、低分的学生又较多,整体感觉学生学*欠缺思考和训练,自觉性不高,表面看参与积极,但投入度不够,对基本概念的把握不够透彻。根据上述情况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将扭转学生的学*态度,指导学生数学学*方法,强化学生的透彻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培优补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进一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五、进度安排:

  周次:内容

  1-2周:角

  3-4周:*行线

  5-6周:一次方程组

  7-9周:整式的乘除

  10:期中复*考试

  11-12周: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13-14周:*面图形的认识

  15-16周以后:位置与坐标

  17周以后期末复*

  六、具体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在教学中必须以生为本,适合学生发展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重基础深挖掘透理解。

  2、在课前课中尽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科代表的组织作用。

  3、设计好导课尽量以激趣的形式引入课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前以自主预*为主,在课中以展示交流为主。

  4、进一步扭转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座谈辅导,在*时的课堂中多给予追问和表现机会,给后进生树立信心。对优生要严格要求,端正他们的学*态度,抑制他们产生骄傲情绪。

  5、用好课堂小组评价,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后进,让后进生自动自觉不掉队,发挥帮扶的力量。

  6、坚持因材施教原则,逐步实施分层教学、作业,向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力求使中下生吃得上,中等生吃得下,优生吃得饱,即课堂练*、作业及要求等进行分层要求。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本10份扩展阅读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本10份(扩展1)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6篇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七(5)班数学教学,该班有学生59人,上学期期末考试有8个同学及格,最高分83,最低分0分,*均分43,学生基础较差,整体水*较低,两极分化严重,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的章节:

  有《整式的乘除》、《相交线与*行线》、《变量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生活中的轴对称》、《概率初步》。

  各章教学内容概述如下:

  《整式的乘除》:整式是代数的基础性概念,代数式的运算(包括整式运算)属于代数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推理的需要,也构成进一步学*的基础。重点是探索整式运算的运算法则,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难点是 灵活运用整式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确地运用乘法公式。

  《相交线与*行线》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即所谓的“三线八角”问题和对*行线的讨论是*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了代数式求 值和探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基础上引入的, 为进一步学*函数概念进 行铺垫,因为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角形》:教材提供许多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空间,使他们通过探索和交流发现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结论,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 积累数学经验的可能,建立推理意识,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推理过程。重点是三 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难点是能进行简单的说理。

  《生活中的轴对称》:实际上是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讨论,并通过轴对称图 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事实上,*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因此它更基本。重点是研究轴对 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难点是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

  《概率初步》一章,在七年级上册感受了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刻画可能性的大小,因而十分自然地给出了概率的概念,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难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4、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了解一些普通的法律知识,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详细预计,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反思。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尽力使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需求和学*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优秀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6、及时复*检测。根据遗忘规律遗忘呈现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趋势,对每次讲的新内容都用一节课或课后时间复*巩固。定期进行综合复*和测试。是学生稳固的把知识掌握好。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学,要使学生扎实透彻学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自学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方差、完全*方公式、*行线的特征,角的运算,一次方程组的运算;*面图形的认识及位置与坐标的了解。

  2、能力目标:

  (1)会进行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会推导*方差、完全*方公式,解一次方程组,*行线及角的计算。

  (2)会用尺规做*行线和角,了解位置与坐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内容共分七章:第八章,主要讲角的表示;角的比较;角的度量;对顶角;垂直;第九章,讲了有关*行线的性质定理;第十章讲了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应用;第十一章主要讲了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第十二章主要讲了*方差、完全*方公式;第十三章讲了*面图形的认识;第十四章讲了位置与坐标。

  教学重点:整式的运算、一次方程组、乘法公式。

  教学难点:*行线与相交线、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位置与坐标。突破重、难点的措施:引导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学情分析:

  本人本学期继续担任初一(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根据上学期*时课堂表现和期中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算理想,总体的水*一般,尖子生不突出、低分的学生又较多,整体感觉学生学*欠缺思考和训练,自觉性不高,表面看参与积极,但投入度不够,对基本概念的把握不够透彻。根据上述情况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将扭转学生的学*态度,指导学生数学学*方法,强化学生的透彻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培优补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进一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五.进度安排:

  1-2周角3-4周*行线5-6周一次方程组7--9周整式的乘除10期中复*考试11-12周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13-14周*面图形的认识15-16周以后位置与坐标17周以后期末复*

  六、具体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在教学中必须以生为本,适合学生发展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重基础深挖掘透理解。

  2、在课前课中尽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科代表的组织作用。

  3、设计好导课尽量以激趣的形式引入课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前以自主预*为主,在课中以展示交流为主。

  4、进一步扭转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座谈辅导,在*时的课堂中多给予追问和表现机会,给后进生树立信心。对优生要严格要求,端正他们的学*态度,抑制他们产生骄傲情绪。

  5、用好课堂小组评价,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后进,让后进生自动自觉不掉队,发挥帮扶的力量。

  6、坚持因材施教原则,逐步实施分层教学、作业,向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力求使中下生吃得上,中等生吃得下,优生吃得饱,即课堂练*、作业及要求等进行分层要求。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3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七(5)班数学教学,该班有学生59人,上学期期末考试有8个同学及格,最高分83,最低分0分,*均分43,学生基础较差,整体水*较低,两极分化严重,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的章节:

  有《整式的乘除》、《相交线与*行线》、《变量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生活中的轴对称》、《概率初步》。

  各章教学内容概述如下:

  《整式的乘除》:整式是代数的基础性概念,代数式的运算(包括整式运算)属于代数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推理的需要,也构成进一步学*的基础。重点是探索整式运算的运算法则,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难点是 灵活运用整式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确地运用乘法公式。

  《相交线与*行线》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即所谓的“三线八角”问题和对*行线的讨论是*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了代数式求 值和探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基础上引入的, 为进一步学*函数概念进 行铺垫,因为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角形》:教材提供许多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空间,使他们通过探索和交流发现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结论,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 积累数学经验的可能,建立推理意识,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推理过程。重点是三 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难点是能进行简单的说理。

  《生活中的轴对称》:实际上是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讨论,并通过轴对称图 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事实上,*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因此它更基本。重点是研究轴对 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难点是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

  《概率初步》一章,在七年级上册感受了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刻画可能性的大小,因而十分自然地给出了概率的概念,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难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4、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了解一些普通的法律知识,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详细预计,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反思。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尽力使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需求和学*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优秀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6、及时复*检测。根据遗忘规律遗忘呈现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趋势,对每次讲的新内容都用一节课或课后时间复*巩固。定期进行综合复*和测试。是学生稳固的把知识掌握好。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学,要使学生扎实透彻学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自学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方差、完全*方公式、*行线的特征,角的运算,一次方程组的运算;*面图形的认识及位置与坐标的了解。

  2、能力目标:

  (1)会进行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会推导*方差、完全*方公式,解一次方程组,*行线及角的计算。

  (2)会用尺规做*行线和角,了解位置与坐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内容共分七章:第八章,主要讲角的表示;角的比较;角的度量;对顶角;垂直;第九章,讲了有关*行线的性质定理;第十章讲了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应用;第十一章主要讲了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第十二章主要讲了*方差、完全*方公式;第十三章讲了*面图形的认识;第十四章讲了位置与坐标。

  教学重点:整式的运算、一次方程组、乘法公式。

  教学难点:*行线与相交线、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位置与坐标。

  突破重、难点的措施: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学情分析:

  本人本学期继续担任初一(1)班的数学老师。根据上学期*时课堂表现和期中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算理想,总体的水*一般,尖子生不突出、低分的学生又较多,整体感觉学生学*欠缺思考和训练,自觉性不高,表面看参与积极,但投入度不够,对基本概念的把握不够透彻。根据上述情况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将扭转学生的学*态度,指导学生数学学*方法,强化学生的透彻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培优补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进一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五、进度安排:

  周次:内容

  1-2周:角

  3-4周:*行线

  5-6周:一次方程组

  7-9周:整式的乘除

  10:期中复*考试

  11-12周: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13-14周:*面图形的认识

  15-16周以后:位置与坐标

  17周以后期末复*

  六、具体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在教学中必须以生为本,适合学生发展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重基础深挖掘透理解。

  2、在课前课中尽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科代表的组织作用。

  3、设计好导课尽量以激趣的形式引入课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前以自主预*为主,在课中以展示交流为主。

  4、进一步扭转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座谈辅导,在*时的课堂中多给予追问和表现机会,给后进生树立信心。对优生要严格要求,端正他们的学*态度,抑制他们产生骄傲情绪。

  5、用好课堂小组评价,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后进,让后进生自动自觉不掉队,发挥帮扶的.力量。

  6、坚持因材施教原则,逐步实施分层教学、作业,向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力求使中下生吃得上,中等生吃得下,优生吃得饱,即课堂练*、作业及要求等进行分层要求。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5

  一、学情分析

  本学年我担任*班数学老师。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于大多数学困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较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强化几何训练,提升学生素质;学生的学**惯养成还不理想,预*的*惯,进行总结的*惯,自*课专心致至学*的*惯,主动纠正错误的*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勉强去做.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一直是学校教学长期而重点的任务。

  二、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的教育策略,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标准,将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根本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有关行线的知识*,理解*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掌握有序数对(坐标)与坐标*面内点的对应关系;学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并能用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几何作图能力。过程方法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存在的关联,学会总结规律。进一步巩固方程思想,学会使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态度情感目标:认识生活,感知生活,领悟数学是为生活服务,进而提高数学学*的兴趣和学*积极性。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行线;第6章:实数;第7章:*面直角坐标系;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章前图与引言语,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如“观察与猜想、试验与探究、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以及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等的数学活动,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题设计分为;复*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类,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生活实际。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2、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等、自主的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发现的快乐。从而体会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3、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成立互助学*小组,以优带差,以中促优。同时狠抓中等生,带动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

  5、积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学*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帮助他们找到应对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2.24-2.26)

  第二周(3.3-3.7)

  第三周(3.10-3.14)

  第四周(3.17-3.21)

  第五周(3.24-3.28)

  第六周(3.31-4.4)

  第七周(4.7-4.11)

  第八周(4.14-4.18)

  第九周(4.21-4.25)

  第十周(4.28-5.2)

  第十一周(5.5-5.9)

  第十二周(5.12-5.16)

  第十三周(5.19-5.23)

  第十四周(5.26-5.30)

  第十五周(6.2-6.6)

  第十六周(6.9-6.13)

  第十七周(6.16-6.20)

  第十八周(6.23-6.27)

  第十九周(6.30-7.4)

  第二十周(7.7-7.11)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6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技能基础:在学*本课之前,学生对*行线的判定已经比较熟悉,也有了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对简单的证明步骤有较清楚的认识,这为今天的学*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活动经验基础:在以往的几何学*中,学生对动手操作、猜想、说理、讨论等活动形式比较熟悉,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分组交流、讨论等学*方式,学生已经具备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分析

  在以前的几何学*中,主要是针对几何概念、运算以及几何的初步证明(说理),在学生的头脑中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几何证明体系,本节课安排《为什么它们*行》旨在让学生从简单的几何证明入手,逐步形成一个初步的、比较清晰的证明思路,为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熟练掌握*行线的判定公理及定理;

  2、能对*行线的判定进行灵活运用,并把它们应用于几何证明中。

  通过经历探索*行线的判定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逐步掌握规范的推理论证格式。

  3、通过学生画图、讨论、推理等活动,给学生渗透化归思想和分类思想。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分为四个环节:情景引入,探索*行线判定方法的证明,反馈练*,反思与小结。

  第一环节:情景引入

  活动内容:

  回顾两直线*行的判定方法

  师:前面我们探索过直线*行的条件。大家来想一想: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行呢?

  生1:在同一*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叫做*行线

  生2: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行,则这两条直线互相*行。

  生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师:很好。这些判定方法都是我们经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得到的。

  上节课我们谈到了要证实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除公理、定义外,其他真命题都需要通过推理的方法证实。

  我们知道:“在同一*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行线”是定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行”是公理。那其他的三个真命题如何证实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

  活动目的:

  回顾*行线的判定方法,为下一步顺利地引出新课埋下伏笔。

  教学效果:

  由于*行线的判定方法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知识,教师通过对话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很快地回忆起这些知识。

  第二环节:探索*行线判定方法的证明

  活动内容:

  ①证明: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行。

  师:这是一个文字证明题,需要先把命题的文字语言转化成几何图形和符号语言。所以根据题意,可以把这个文字证明题转化为下列形式:

  如图,已知,∠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同旁内角,且∠1与∠2互补,求证:a∥b。

  如何证明这个题呢?我们来分析分析。

  师生分析:要证明直线a与b*行,可以想到应用*行线的判定公理来证明。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本10份(扩展2)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

  本期我继续教授初一(8)班和(9)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学校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面貌。为了搞好本期工作,兹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里,本人将积极接受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工作。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任劳任怨,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二、学情分析:

  8班和9班在素质上差距不大,纪律整体比较差.现在的学情与现实决定了并不是付出十分努力就一定有十分收获。但教师的责任与职业道德时刻提醒我,没有付出一定是没有收获的。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有付出百倍的努力,苦干加巧干,才能对得起良心,对得起人民群众的期望。

  三、素质教育:

  我注重推行素质教育,坚决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在行动上。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导学案是老师讲课的依据,不仅写明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也写清能力训练的内容、要求、目的及教学措施等,不仅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保证将大纲要求落实到实处。这样做就能使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避免了盲目性,随意性,增强了计划性。在编写教案时注意选择教育的方法和时机,达到既给学生传授知识,又开发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所学内容,使学生学*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吸取其它方面的“营养”,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实事求是和刻苦学*的科学态度。

  四、教研工作:

  我将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对教法进行探索和研究。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学*。在*时的教学工作 中努力帮助后进生,采取各种措施使他们得到进步。

  五、出勤:

  在工作中我一定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听从领导分配,不挑肥拣瘦讲价钱,*时团结同志,尊老爱幼,做到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教师八条师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决不应付了事,得过且过,以工作事业为重,把个人私心杂念置之度外,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六、本期数学的能力要求

  1、基本技能: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骤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进行简单的推理。

  2、逻辑思维能力: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3、运算能力:不仅会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而且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4、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是指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七、教学常规:

  我将积极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各个侧面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因素。我将积极学*,翻阅有关资料,对教育理论、目标教学、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进行再认识,提高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能力。积极实行目标教学,根据教材和学情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时备好课,上好课,向40分钟要质量。坚持周前备课,努力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具,备教法学法。从知识能力两方面精心设计教案,并积极地使用各种电教器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坚决杜绝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课堂教学方面我力争课堂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抓关键,突重点,排疑点,讲求教法,渗透学法,既教书更育人,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八、学期工作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质,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一批数学尖子,能掌握科学的学*方法。不及格人数较少。形成良好学风。形成良好的数学学**惯。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七(5)班数学教学,该班有学生59人,上学期期末考试有8个同学及格,最高分83,最低分0分,*均分43,学生基础较差,整体水*较低,两极分化严重,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的章节:

  有《整式的乘除》、《相交线与*行线》、《变量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生活中的轴对称》、《概率初步》。

  各章教学内容概述如下:

  《整式的乘除》:整式是代数的基础性概念,代数式的运算(包括整式运算)属于代数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推理的需要,也构成进一步学*的基础。重点是探索整式运算的运算法则,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难点是 灵活运用整式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确地运用乘法公式。

  《相交线与*行线》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即所谓的“三线八角”问题和对*行线的讨论是*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了代数式求 值和探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基础上引入的, 为进一步学*函数概念进 行铺垫,因为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角形》:教材提供许多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空间,使他们通过探索和交流发现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结论,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 积累数学经验的可能,建立推理意识,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推理过程。重点是三 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难点是能进行简单的说理。

  《生活中的轴对称》:实际上是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讨论,并通过轴对称图 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事实上,*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因此它更基本。重点是研究轴对 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难点是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

  《概率初步》一章,在七年级上册感受了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刻画可能性的大小,因而十分自然地给出了概率的概念,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难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4、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了解一些普通的法律知识,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详细预计,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反思。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尽力使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需求和学*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优秀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6、及时复*检测。根据遗忘规律遗忘呈现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趋势,对每次讲的新内容都用一节课或课后时间复*巩固。定期进行综合复*和测试。是学生稳固的把知识掌握好。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3

  【教学内容】:

  “*移”及练*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移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能在纸上画简单图形的*移。

  3、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移现象。

  【教学难点】:

  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竖直方向*移后的图形。

  【教学用具】:

  挂图、箱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移动课本和文具盒(创设感知情景)

  师:请同学们把课本移到自己的左边,把文具盒移到自己的右边,使自己面前的桌面空一块位置来。

  2、推窗户(创设感知情景)

  师:教室里需要通风,请同学们把窗户推开。

  师:如果教室很冷,我们得把窗户怎么样呢?

  生:推上

  师:对,请同学们把窗户推上。在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像这样需要移动的工作。

  3、移动纸盒(创设感知情景)

  师:同学们,这有一个大纸箱,现在要把它放到另一边,你们有什么办法?(学生操作,用不同的方法把纸箱放到中一边)

  师:刚才,同学们有的用推、有的用拖、有的用搬,用了很多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把箱子移到另一边去。生活中像我们移动箱子这样的例子也是太多了。

  4、出示生活场景挂图(创设感知情景)

  师:(出示:(1)建筑工地升降机图。(2)观光缆车图,启发学生思考)它们是怎样移动的?它们移动的时候,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师:(在学生回答之后进行总结)像把课本和文具盒移动、窗子推开和关上、纸箱移到另一边、升降机升降、缆车开动等等现象。这些物体都沿着直线方向移动,移动的过程只是位置变了,其他什么都没变,这样的现象就叫做“*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有关“*移”的知识,好吗?(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认识*移的特点:

  1、小组讨论(巩固对*移的初步认识)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那么多的*移现象,现在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们各自见过的*移现象。(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出一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他们小组的讨论情况。

  师:(在学生说出诸如:电梯上下、**升降、抽屉拉动等现象后,进行总结)同学们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实例,说的很好。我们的数学总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还有很多*移的现象,相信大家只要勤于观察和思考,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2、交换座位(导出*移方向和距离的内涵)

  师:(请第4排的“甲”同学与第2排的“乙”同学交换座位。请第3组的“丙”同学与第6组的“丁”同学交换座位后,再问)甲、乙、丙、丁4位同学是不是发生了位置的*移?

  师:(扣紧:位置变了,其他未变。待同学肯定回答是*移后,再问)甲、乙、丙、丁4位同学分别是怎样移动的?

  (待同学回答了,向前或向后、向左或向右移动了2排或4组后,再问)同学们回答的很棒!现在请你们总结一下*移的特点。

  师:(在同学回答后,总结)说得很对,*移总是有具体的方向和移动距离的。

  3、教学例题1?(学会确定*移的方向和距离)

  师:*移既然有具体的方向和移动距离,那么怎样来确定它的方向和距离呢?现在我们来分组操作并讨论。(将学生前后四人一组,每人发给一个硬纸片做的小房子)请同学翻到课本第41页,找到方格中的图案。

  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讨论和操作)图上画了什么?实线画的房子表示什么?虚线画的房子表示什么?为什么在右边虚线房子下面写的是“向左*移7格”,在上面虚线房子旁写的是“向上*移5格”,请小组同学认真讨论,并请同学们拿老师发给你们的小房子对照书上图案认真动手操作,看看哪组同学发现的东西多,能不能完成横线上的填空。

  师:(巡视学生操作和讨论后)请一个小组的代表总结汇报一下他们操作和讨论发现的内容,他们填写的答案是什么?(汇报完毕后请全班补充)

  师:(注意指导学生选移动点的方法,在充分的讨论后,进行总结)同学们非常认真进行了操作和讨论。都知道了从原图形移到后来位置所指向的方向就是*移的方向,数出移动的格数要注意选择同一个点,要通过同一个点的移动来确定移动的距离。同学们的这一发现非常重要。

  三、巩固提高,学会画简单图形*移后的图形

  1、独立完成练*1(巩固已学*移方向和距离的知识)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数学小精灵“聪聪”和“明明”?要来挑战了。挑战(一)请同学们翻开书43页练*十的第1题:把红色的小帆船向右*移4格得到哪个图,请涂上颜色。

  (巡视学生完成练*,进行个别指导,展示学生作业。)

  2、分组合作完成练*2(学会画简单图形*移后的图形)

  师:小精灵见同学们成功挑战了第1题。问有没有信心,继续第二个挑战?挑战练*十的第2题:画出*移后的图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分组认真进行讨论。(师巡视指导,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小组。)

  师:(展示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总结)同学们完成得很好,有的用的是先确定四个*移点,然后把四个点连起来的办法;有的是用了一条一条线段*移的办法;有的是用了先确定一条线段,再把整体图形画出来的办法,同学们都动了脑筋。

  四、学*结:

  师:谁来说说你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实践:

  师:请同学们留心观察,完成课后的实践。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你发现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移的方法,请把它画在纸上。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4

  一、学情介绍:

  我本学期担任初一七、八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初一(八)班共有学生55人,初一(七)班有学生56人。根据小学升初中考试的情况来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算理想,总体的水*一般,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初一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扭转学生的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好的学**惯、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培优补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二、教学措施

  1、根据今年学校及教科室计划,认真构建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双思是指教师反思教学、学生反思学*;三环就是定向、内化、发展;六步分别是指:提供资源(入境生趣)、了解学情(自学生疑)、弄清疑难(学*释疑)、点难拨疑(练*解难)、反思教学(反思学*)、引导实践(迁移创新)。我们要在反思中成长,学生要在反思中进步;我们要反思的主要内容是怎样优化三环六步教学设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要反思的主要内容学*积极性、学*策略和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不断提高学*效率。

  初一学生刚刚进入初中阶段,正是从小学过度到初中学*的重要阶段,也是进行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最佳时期,要逐步的培养和完善这种模式,要求我们多研究、多思考、多创新、多探究。按照低(起点)慢(速度)多(落点)高(标准)元素结构教学法进行教学,低起点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初一学生从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的学*是一个飞跃,怎样帮助学生慢慢过渡是一个难点,从细小的问题、每一个小知识点出发结合小学知识融汇到初中的知识中去,从而使学生很快接受知识。慢速度反对快速度教学,主张教学要考虑学生的学*规律和接受程度,兼顾初一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识、能力、意志、品德等特征和差异,步步为营,梯次推进,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多落点强**育要考虑到初一学生个性差异的特点。个性差异是表现在多方面,不仅有年龄、性别、性格、身体的差异,还有很多学*上的差异,个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差异。推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高标准为学生确立的学*标准。而且把目标细化,使学生能很快达到,既能掌握知识又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使初一的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标准。

  2、精心设计*题,使*题从简单到复杂形成梯度,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批改作业做到全批全改,从过程到步骤严格要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好总结,从初一使学生慢慢养成认真按步骤做作业的*惯。

  4、继续实行课前一题的模式。课前五分钟每个班的课代表把上一节课涉及到的典型题目呈现在黑板上,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复*上一节的内容,而且也能做到尽快把学生从课间拉回到上课的的状态,并力求把学生中新方法新思维挖掘出来。

  5、实行一对一的帮扶活动,由好学生带动一个差一点的学生,从知识、作业、学**惯等各方面互帮互助,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合理落实各项教学常规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所以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正确地掌握和处理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准备大量的、难度不同的*题备用,备课以个人独立钻研备课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广泛吸取其他老师的优点和精华,完善自己的备课达到精益求精。

  2、上课时要严格按照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步骤进行教学,讲课时要围绕中心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整个教学过程要严密组织,使课堂教学既层次分明,又协调紧凑。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特别是要照顾到差生,力求使他们能掌握本课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作业要求要严格,但布置的作业要适量。精选作业,根据不同程度学生,布置适当的选做题,以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分层教学、布置作业。作业批改要有批语,批语要多鼓励学生,根据作业情况查缺补漏,做好个别辅导。

  4、要保证后进生的进步。因为基础的不同,有一部分学生在知识的学*上有一定的困难,而且这部分学生更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特别是精心设计一些适合他们的问题和练*作业,引导他们思考,激发他们的学*兴趣,唤醒他们学*的自信心,充分利用自*课或课余时间,加强对后进生的个别辅导。

  四、教研工作

  利用学科活动日和集体备课,多加强理论学*研讨,提高理论实效,交流学*心得,积极参加教学观摩和说评课活动。结合学校的课前四准备,课内四重视,课后四落实课题研究做好适合数学学科和学生实际情况的训练方法;在上好每一节课的基础上,及时写出教学反思为以后工作做好总结。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里,本人将积极接受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工作。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任劳任怨,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班级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班级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二、学情分析

  8班和9班在素质上差距不大,纪律整体比较差、现在的学情与现实决定了并不是付出十分努力就一定有十分收获。但教师的责任与职业道德时刻提醒我,没有付出一定是没有收获的。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有付出百倍的努力,苦干加巧干,才能对得起良心,对得起人民群众的期望。

  三、素质教育

  我注重推行素质教育,坚决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在行动上。关心爱护全体班级学生,尊重班级学生的人格,*等、公正对待班级学生。对班级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班级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班级学生,保护班级学生合法权益,促进班级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导学案是老师讲课的依据,不仅写明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也写清能力训练的内容、要求、目的及教学措施等,不仅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保证将大纲要求落实到实处。这样做就能使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避免了盲目性,随意性,增强了计划性。在编写教案时注意选择教育的方法和时机,达到既给班级学生传授知识,又开发班级学生思维能力,促进班级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所学内容,使班级学生学*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吸取其它方面的“营养”,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实事求是和刻苦学*的科学态度。

  四、教研工作

  我将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对教法进行探索和研究。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班级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学*。在*时的教学工作 中努力帮助后进生,采取各种措施使他们得到进步。

  五、出勤

  在工作中我一定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听从领导分配,不挑肥拣瘦讲价钱,*时团结同志,尊老爱幼,做到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教师八条师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决不应付了事,得过且过,以工作事业为重,把个人私心杂念置之度外,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六、本期数学的能力要求

  1、基本技能: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骤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进行简单的推理。

  2、逻辑思维能力: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3、运算能力:不仅会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而且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4、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是指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七、教学常规

  我将积极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各个侧面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因素。我将积极学*,翻阅有关资料,对教育理论、目标教学、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进行再认识,提高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能力。积极实行目标教学,根据教材和学情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时备好课,上好课,向40分钟要质量。坚持周前备课,努力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班级学生、备教具,备教法学法。从知识能力两方面精心设计教案,并积极地使用各种电教器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坚决杜绝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课堂教学方面我力争课堂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抓关键,突重点,排疑点,讲求教法,渗透学法,既教书更育人,使班级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八、学期工作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使班级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质,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一批数学尖子,能掌握科学的学*方法。不及格人数较少。形成良好学风。形成良好的数学学**惯。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班级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本10份(扩展3)

——初一下册数学教师期末工作总结3篇

  本学期,我仍然担任初一xx、xx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个班的数学基础很不相同,针对他们的不同的基础我分别展开不同的教育,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出满勤,干满点,身先士卒,为人师表。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以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教训,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抓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学*兴趣

  狠抓思想教育和学法执导,为学*提供持久的动力。本期以来,经常利用课前及课余、自*时间个别谈心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及学*目的教育,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使学生有一个较为端正的学*态度和较大的学*动力。因此数学课学生比较重视该科,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对少数学*困难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我找来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数学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的*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另外,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积极性,开展了学*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风气。学*成绩进步较大。

  二、做好常规教学,认真做好教学五环节

  积极参加每周四的数学教研活动,发挥集体智慧,弥补自己的不足,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积极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搜集每课的知识要点考点,易错点。

  认真创设教学情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课前认真作好组织教学工作,积极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交给学生,作为师生合作的学堂,课堂上教师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切入点、上堂演板、解决问题的过程都交给学生,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会做的教师不讲。让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易混点、、易错点老师做必要的点播,讲得尽量少、尽量精。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需求和学*能力,特别要关注学困生的学*要求,实行班级内分层教学。从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布置作业进行分层。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加强批改作业,认真进行纠错。布置作业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精选作业,对手头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格式作出具体的要求:格式规范,书写认真,步骤完整,答案准确。尤其强调书写的规范,书写干净,不乱涂乱画。养成良好的规范作业的*惯。最大限度的减少考试因不规范而影响成绩。对作业全批全改,及时批改,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为了落实好纠错的效果,每个学生都建立纠错本,对*时作业,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要求弄清错误原因,认真补错。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思想问题,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知识将来到社会上就无法生存,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成为他们自己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为了把学困难生转化进一步搞好落实,在班级内部开展“一帮一”同进步活动,班级前30名同学帮助对应的后30名同学,比一比通过半学期的努力,谁和自己帮助的同学进步幅度大。还教育优秀同学,不要认为帮助后进生影响自己的学*,其实可以进一步促进和巩固自己的学*,使自己学的更深刻理解得更透彻,使优生帮助差生更加积极主动。同时对后进生的转化还要坚持“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增加自信,产生前进的动力,逐渐摆脱后进,进入学优生的行列。

  一个学年的教学工作立刻就要结束了,在学校教科研室的带领下,七年级数学组的老师们用心实践新的教学模式,严格按照“目标导学、质疑探究、当堂反馈”的教学步骤组织教学,当然,在新的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了许多困难,我们采用了实践――反思――共同探讨――再实践――再反思的方式,想办法让自己的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的知识水*和认知水*,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潜力。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对学生的分析

  七年级是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转变阶段,除了学生心理的变化外,学*方法也将产生巨大的变化,从小学的3门主要课程,到中学的7门主要课程;从小学以练为主的学*方法,到中学以学生自我探究为主的'学*方法;从小学听老师的话,到初中有自己的想法,对自己学*状况的掌握等等这些变化,教师要帮忙学生完成这些转变,在老师的指导和要求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方式。七年级学生精力旺盛,对任何事物充满了好奇,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师就应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潜力,语言表达潜力,符号语言潜力和空间想象潜力。同时,教师就应注意引导学生构成课前预*、课后复*、课堂上用心思维、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用心思考的学*方法。所以,在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潜力的培养,就应更加关注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方法的培养,以人为本,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潜力为长期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思考。

  二、教育教学总结

  1、起始年级,构成*惯。良好的学**惯是学生不断提高和进步的有利保障,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和基础。所以,七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在课堂中教会学生各种“规矩”就十分重要,其中包括课前准备时,将课堂练*本打开;上课读书时,用笔指读;读书结束后,用心质疑;课堂练*时,书写工整、规范;当堂训练时,象考试一样紧张等等,这些*惯的养成需要老师有明确的要求,还需要老师的反复强调和提醒。

  2、三清工作,查漏补缺。堂堂清、日日清和周周清是我们的“三清”工作,在还没能熟练运用新的教学模式之前,三清工作的开展让我能更加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掌握状况,也让我能及时发现课堂中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帮忙学生和老师查漏补缺,及时订正学生学*的盲点,不断改善教师的教学。

  3、课堂教学,提高效率。有三清工作做基础,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更加紧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会想方设法发现更多学生学*上的漏洞,在之后的探究和总结阶段尽量多的解决学生知识上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三清工作的工作量少一些。所以,高效课堂的实现务必有学生良好的学**惯;有老师对学生学*状况充分的了解;有教师课堂探究的有效作用;有教师总结提升的方法和思想的提炼等等,总之,高效课堂是学生和教师的完美配合,是一个能够解决不同层次学生学*问题的课堂。

  4、课后反馈,有针对性。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当堂反馈,开始时,我总是掌握不好课堂进度,让过多的讲解占用了学生课堂反馈的时间,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状况估计不准确,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堂堂清的依据,课堂效率仍然无法提高。之后,透过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熟练掌握,把握好质疑探究阶段时间和效率,即使是5分钟,也要开展当堂反馈,这种反馈有很强的针对性,也为教师课下与学生应对面的辅导带给了有效的依据。

  5、引入竞争,激发兴趣。徒弟与徒弟间的竞争,师傅与师傅间的竞争,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竞争,课堂反馈速度的竞争,课堂测试对错的竞争,黑板上板演题目的格式、书写、正确性的竞争,对同学们错误纠正状况的竞争,以及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同学们之间的评价,师徒间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这些竞争的引入能够“比”出学生学*的用心性和主动性,也“比”出了班级中浓厚的学*氛围。

  6、不断反思,寻求方法。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学生不会读书;学生为了加快书写速度,致使书写字迹潦草;多次遇到困难的学生,缺乏自信等等问题,对待这些问题我是从每节课的反思中不断总结自己课堂的不足的,从同教研组老师们身上学*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纠正自己错误的教学行为,让自己的教学更加适合自己的课堂。

  总之,本学年的教学工作是在不断的探究和实践中摸索前进的,虽然有困惑,虽然有不熟悉,但新的教学模式的优点越来越多的显此刻我的面前,我想,我不会放下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将成为我以后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

  一、试卷较全面的考查了第一、二章所学*的内容,试题知识分布合理、难易适中,突出了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主要表现在

  1、基本概念的考查上灵活、严谨、深刻,主要试题有题,通过这些试题测试,可反映出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的准确程度及领悟能力。

  2、基本运算的考查上,算法及变形能力的考查常规、基本,试题难易适中,主要试题有题。考查了,求值、变形、待定系数法及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等初中常见的运算问题。

  3、在思想方法的考查上,试题内容基本、综合层次分明,题型形式上,新颖、灵活、开放。较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领悟能力及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二、而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数学中的重要能力,因此有必要在教学时重视对学生运算方向的训练,传授一些基本的算法、算理,强调运算的准确性

  三、要引导学生注重考试经验的积累

  从学生试卷的解答过程中看到:学生在处理试卷时,答题经验不足。主要表现是:审题不认真、计算过程不严谨、结果不准确,对各类型试题的解答方法掌握不得当、解题格式不规范、结果形成不规范、盲目追求试卷长度、解题质量不高等问题。

  建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答题过程的得失,让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有效的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试卷中各类题型,尽可能减少损失。

  1、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因为每个班有每个班的特点,所以对各个班不能用同一种教育教学方法。

  2、狠抓落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提醒学生做一些看似或者确实简单的题目时,不要眼高手低,最好把这些计算过程写在草稿纸上,避免一些计算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3、教学中要着重于学生的探索求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不是机械地对“结论”进行死记硬背。

  4、加强日常教研,提高自身素养。

  在数学上确实存在很多正确的说法正确的结论,但并不是所有的都能做为定理来用,所以在*常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搞清楚什么结论只能在填空选择时可用,而不能作为解答题中的依据来用。

  5、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呵斥;多一份耐心,少一些将就!总之结合这次考试的得与失,做好认真的分析与总结工作,相信我们在下次考试中会取得进步。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本10份(扩展4)

——初一下册历史教学计划菁选

初一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一下册历史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课标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本学年继续讲授中国古代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隋朝至明朝以及清朝初年的历史,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

  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在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因此我计划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教师适当补充一些练*作为课堂训练,从而改进评估教学。

  3、组织学*某一历史人物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培养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看问题的能力。

  4、教导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切忌死记硬背。

  5、关注学生在学*过程中的经历、感受和体验。

  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想一想”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容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些,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共同体”。

  新的一年到来,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历史老师将继续努力,以学校的工作方针为指导,踏实敬业,潜心教学,继续推进课程改革,大胆尝试翻转课堂,让学生主动学,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现结合上学期学生的学*情况,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学生对中国古代史已经有所了解,对学*历史的方法也基本熟悉,基本掌握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学*技巧。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浓厚的学*兴趣,是他们头疼的是历史时间的记忆和掌握,这个需要引导和理解记忆,这只是时间的问题,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引导他们走进历史,爱上历史。

  二.教学目标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提高学生学*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历史的不良*惯

  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课程一共包括三个单元:

  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为了突出主题“繁荣与开放”,这一单元的课,对隋炀帝的**、隋末农民起义以及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包括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唐末农民战争等传统教材经常写到的内容,较少涉及。

  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它们不像第一单元的“繁荣”与“开放”那样,从字面到内容都具有同一性。这里“民族关系的发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内容,也有反映民族**并立与民族矛盾的一面,都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影响。但要在有限的篇幅里简单明了地说明它们特别是后者与“经济重心的南移”之间的关系,却并非易事。因此,教科书调整了课标内容标准的顺序,采取了先概述民族**并立时代的'情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情况。如此安排,既增强了课文内容的逻辑性,又为教学提供了方便。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本单元课文在讲中外友好交往的同时,突出了明清时期中外的矛盾与冲突;在列举经济发展成就的时候,没有忽略“闭关锁国”给带来的隐忧。这种设计,与课标主题中“社会的危机”相呼应,也为学生学*中国*代史,理解*代中国为何被动挨打作好铺垫。

  四.教学任务和要求

  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五.具体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1、目标统一,准确,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以启发诱导式教学为主,并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学*历史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历史故事会、历史剧,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方式,提高探究学*能力,让学生学有所得。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五、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六.教学进度安排

  1.具体时间安排以学校大事安排表为准。

  2.课时数

  七年级历史下册共三个单元,22课,总课时数31课时。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占三个课时,活动课四课时,附录两个课时。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继续任教七年级2个班历史,七年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的能力,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虽有一定的兴趣,但学*的自觉性较差,学*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①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不够,学*态度不端正。②部分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兴趣不高,学*目的不明确③有些学生有偏科现象 ④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主动性有待加强 ⑤综合分述史实的能力较差有待在方面提高。

  三、教学目标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改变学生学*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历史的不良*惯

  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四、教材分析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叙述了从隋朝建立到清朝前期的历史,也是中国古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主题,每一个学*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三个单元,共二十四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课程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重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宋元经济重心南移。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宋元时期经经济重心南移,民族关系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的历史巨变。

  五、本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本10份(扩展5)

——初一下册地理教学计划通用5篇

  一、班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地理学*,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及学*地理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读图、分析、判断和理解的能力。对地理的学*有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简单的地理的知识系统,大部分学生对学*地理兴趣浓厚,也很乐意去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乐意去探索和发现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

  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更清晰明了的了解,对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认识大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 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 走*国家

  本章主要是学*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同时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知识,增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继续学*作好铺垫。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

  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设施,多方位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五、教学计划

  1、充分备课:在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充分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备好学情、教情,备好课标,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做好三维目标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上好每一节课: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上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的作用,引导学生要认**动的去学*,在学*的过程中,充分做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3、检查与落实: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学*的基础上充分做好学生学*情况的检查,做好学生对知识学*掌握的督查与主导。对重要的知识要点一定要做好检查也落实,通过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实现学生对知识点的牢固掌握。

  4、做好单元检测的使用。通过单元检测来了解学生的学情,来制定实际的教学手段,以此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内容与章节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14节: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八章《天气与气候》,第九章《居民与聚落》,第十章《发展与合作》。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现象和意义,知道天文五带划分及各带特征。

  3.学会使用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4.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5.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了解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了解全球主要气候及其分布。

  6.知道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

  7.认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及划分,了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知道世界上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共计六个教学班,每班40余人。任六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量是很大的。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七年级学生将比较系统地学*地理知识,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由于地理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有新鲜感,教师要抓住这一点,上好第一节课,注重培养兴趣,打一个良好开端。

  五、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学贴*学生、贴*生活、贴*实际,引用最新资料,密切与时代的联系。

  5.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一、教学目标

  共同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让学生掌握各类基础地理知识,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学*潜能,增加对世界各地地理知识的认识,让学生们养成互助、合作、共同进步的良好精神状态。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认识大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走*国家

  本章主要是学*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三、重点、难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