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课》教学设计3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2-02-14 12:44:38 教学设计

《练*课》教学设计1

  一、旧知巩固、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质数和合数。大家能不能举例说一说什么是质数和合数?什么是奇数和偶数?数的奇偶性有哪些?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交流、回顾质数和合数的相关知识。

  2.教师说明本节课的练*内容和练*目的。(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16页“练*四”第一题。

  (1)让学生理解题意以后,独立完成。

  (2)全班反馈。反馈时让学生说说判断的`理由。

  2.出示教材第16页“练*四”第二题。

  让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最后全班反馈。

  3.出示教材第16页“练*四”第三题。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

  (2)全班反馈。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4.出示教材第16页“练*四”第四题。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

  (2)组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性

  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3)让学生举例验证自己的发现。

  三、巩固练*

  1.出示教材第17页练*四第7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本节课学*中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疑难问题吗?

《练*课》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11册第32页练*二

  教学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归纳推理能力,并向学生渗透概率统计思想。

  2、使学生能正确地分析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3、理解百分数含义,掌握有关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4、培养学生解决生产生活中求百分率问题的能力。

  5、依据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能正确地分析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解决生产生活中求百分率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讲解法、练*法、探究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练*题、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们班是六年级八班,请问你能根据这两个数,提出有关百分数的什么问题?

  板书:6 8

  学生同桌提问,并回答。

  二、合作学*,巩固新知。

  1、哪组同桌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们的成果?

  (1)生1:我的问题是6是8的百分之几?

  师:请同桌回答。

  生1同桌:6÷8×100%=75%

  师(笑着说):现在该你提问了。

  生1同桌:8是6的百分之几?

  师眼光看向生1。

  生1:快速回答:8÷6×100%≈133.3%

  师(及时肯定):你真细心。

  (2)、师(面向全班):听了他的算式,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生2:除不尽时百分号前通常保留一位小数,要有约等于号。

  师:你的数学语言很准确,你能说出公式吗?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一个数÷另一个数×100%

  (3)、师:哪组同桌想合作完成(指着6和8)剩下的问题?

  学生踊跃举手。

  (4)生3:6比8少百分之几?8比6多百分之几?

  师(看着生3的同桌)微笑着说:你得回答两个问题了。

  生3同桌(板书)(8-6)÷8×100%=2÷8×100%=25%

  (8-6)÷6×100%=2÷6×100%≈33.3%

  师:谁能说说这两个算式的公式是什么?

  生4: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差量÷标准量×100%

  师及时表扬,我觉得大家少点什么。(学生掌声鼓励)

  师鼓励生3的同桌:你有没有问题要问你同桌?

  生3同桌:6是两个数和的百分之几?8是两个数和的百分之几?

  生3(板书):6÷(6+8)×100%=6÷14×100%≈42.86%

  8÷(6+8)×100%=8÷14×100%≈57.14%

  师:谁能给这两个百分率起个名字?

  生5抢答:占有率。

  师(笑看他):反应挺快,能不能把占有率的公式写在黑板上?

  生5板书:占有率=部分÷总体×100%

  师带头鼓掌。

  (5)师生交流学过的百分率。

  2、师:刚才是两个数你们想到了这么多数学问题,现在老师想用一个数和一个百分数提出问题,请你们六人一组,自己先选两个数。每组分工合作,提出问题后,独立解决。

  (1)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2)现在我们请一个组选一个组长,六人一起上台展示你们的成果。

  组长:我们用的数据是60和20%,一共提了六个问题。分别是:

  ①果行有苹果60千克,是梨的20%,梨有多少千克?

  ②果行有苹果60千克,梨是苹果的20%,梨有多少千克?

  ③果行有苹果60千克,苹果比梨多20%,梨有多少千克?

  ④果行有苹果60千克,梨比苹果少20%,梨有多少千克?

  ⑤果行有苹果60千克,苹果比梨少20%,犁有多少千克?

  ⑥果行有苹果60千克,梨比苹果多20%,梨有多少于克?

  师:先请你们六人分工解决这六个问题。

  分别展示学生作品,并请学生一一讲解。

  (3)师:请大家观察并对比这六道题,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生6:我发现这六道题都是已知苹果的数量,求梨的数量,百分率也相同,但由于题目中关键句子不同,数量关系就不同,解答的方法也就不同。

  师:你真是火眼金睛。她说出了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要会分析题。具体怎么分析,请你再说说。

  生6:先找关系句,在关系句中找关键字,要认准谁是单位“1”。看清数量所对应的分率,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

  (4)师:请看下面这道题,你能找到单位“1”吗?

  出示:修路队要修一段长500米的路,第一天修了30%,修了多少米?

  学生7抢答: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第一天修了总长的30%”,关键字是“的”,单位“1”是“总长”,算式是:500×30%=150(米)

  (5)你们太棒了,我还有一个问题,刚才这几位同学用的都是算术法,观察刚才这六道题第5小题和第6小题,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请你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对学困生及时给予单独辅导。

  (6)展示列方程解决问题。

  3、请你独立完成数学书第32页1、3、4、5题。

  4、理财活动。

  (1)小调查:你的压岁钱是怎么管理的?

  (2)关于利息你都知道哪些公式?

  学生8: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3)请你独立完成书第34页第11、12题。

  三、挑战自我,拓展练*。

  1、师:我对你们今天的表现100%满意,现在请小组交流挑战自我,争取更上一层。

  2、出示练*

  (1)有一条绳子,减去总长的62.5%,又补上27米,这是绳长是原来的6/7,求原来绳长多少米?

  (2)某仓库原有一批货物,运出2/5后又运进840吨,这时比原来增加了30%,求仓库原有货物多少吨?

  3、请小老师上台讲解。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请你自己给同桌设计3个问题,明天互相交换,解决实际问题。

《练*课》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材第85~86页练*十六第3~5、7、10、12题。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且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与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难点:熟练笔算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

  一、复*回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了除数是两位数且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它的计算法则。

  学生回顾,教师指名学生发言。

  教师:今天我们就通过练*巩固一下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二、指导练*

  1.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练*十六第4题。

  课件出示题目,了解题意,让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根据已知条件得出每天做俯卧撑个数的算式,再得出结果。

  教师强调在题目中还要注意不同月份的天数不同。

  2.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练*十六第5题。

  让学生独立练*,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3.课件出示教材第86页练*十六第10题。

  (1)指名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理清解题思路。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学生板演,全班集体订正。

  三、实践应用

  1.完成教材第85页练*十六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订正。

  2.完成教材第85页练*十六第7题。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6页练*十六第12题。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可适时提示:要使商是一位数,则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要使商是两位数,则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除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教学反思】:

  大多数老师不喜欢上练*课,有的认为练*课枯燥,课堂气氛不活跃;有的认为只需几分钟时间,新课就结束了,没上头。要上好一节练*课确实不容易。在本节课中,学生对算法的掌握、算理的理解都有些困难。教学时我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出发,采用讲授和自主学*相结合的方法。

  课后有以**会:

  1.注重有序思考的方法。

  观察*时的计算教学我发现:有些学生机械模仿,有些学生会做不会说。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说说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展示思考过程,并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法则,从而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做、说、评、改相结合。

  练*课的教学,学生也应该“知其所以然”。课堂上,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位学生动笔试一试,采用多种形式说一说,对做法或说法相互评一评,再把错误改一改。学生学得实在些,能力也能得到培养。


《练*课》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练*课》教学设计3篇(扩展1)

——练*课教学设计范文五份

  练*课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课本第91-92页练*十九的第4-12题,名数的改写的练*课。

  教学目的:通过名数的改写和综合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和名数的改写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将一些复*题和练*十九的第7题制成投影片,将练*十九的第6题做成卡片(每题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

  出示投影片:

  1千米=( )米 150厘米=( )米( )厘米

  1吨=( )千克 l公顷=( )*方米

  l*方米=( )*方厘米 100*方厘米=( )*方分米

  l*方千米=( )公顷 180分=( )时。

  5分=( )秒 7日=( )时

  二、口算

  做练*十九的第6题。

  教师出示卡片,鼓励学生利用简便方法,出示卡片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三、名数的改写

  做练*十九的第7题。

  请一名学生在投影片上填写,其他学生填在教科书上。

  本题各小题所用的进率不一样,提醒学生应先弄清每道题需要用到的进率是多少。

  教师要注意巡视和集体订正:发现问题要及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小学数学教案《名数的改写的练*课》。

  四、综合练*

  1.做练*十九的第4题。

  这是需要进行名数改写的应用题。本题的难点在于条件和问题所涉及的计量单位都不相同,要引导学生认真考虑应如何进行改写。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1*方米收960克稻谷,那么1公顷收多少克呢?合多少千克?该怎么算?算出l公顷收多少千克后,又怎样将千克改写成吨呢?

  2.做练*十九的第5题和第8题。

  这两道题都是涉及将*方米数改写成公顷数的应用题。由于公顷和*方米之间的进率不像米和千米那样明显,在实际测量和计算中的应用又比较多,所以一定要让学生熟记二者间的进率。这里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做这两道题,再进行集体订正。并指名一、两个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

  3.做练*十九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再进行集体订正。教师要注意巡视*时学*较差的`学生。对千克和克间进率的掌握情况,发现错误应及时指导。

  4.做练*十九的第10题。

  这道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做,再进行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5.做练*十九的第11题。

  题目里的两个条件都是复名数,都要先改写成单名数,才能求出*均每分行多少米。这里可以先指名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做,再让学生做在练*本上,最后进行集体订正。

  6.做练*十九的第12题。

  这道题要从分变成几日几时几分,两次用进率去除用的进率不同。从分到时除以进率60,得到小时后再除以24才能得到几日;如果有学生先算出日与分之间的进率;用该进率求出有几日后,再用余数求得几时几分也是可以的,只是这种算法难度较大。这里要先让学生独立想办法做,集体订正时,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做法。

  五、思考题

  第92页的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其计算方法是:把所求的那个月的日数和表中那个月份下的数加起来,减去1以后用7除。看余下的数是几,就表示那天是星期几。

  如果加、减后所得的数比7小,那么得数是几,这天就是星期几。如果能整除,余数是0,这天就是星期日。

  以上规律要让学生自己去找,并且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个规律编制一个当年的表,放在铅笔盒里,便于随时查看。

  名数的改写的练*课

  练*课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2、5、3、的倍数的练*(P21题6~11)

  教学目标:

  通过综合练*,使学生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所给的数是否是2、5、3的倍数,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练*,进一步掌握2、5、3的倍数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导语:这节课,我们通过练*来巩固2、5、3的倍数和特征。

  1.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什么叫偶数?什么叫奇数?

  2.在下列各数中,哪些数有因数3?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3.提问:在3的倍数中,哪些数是9的倍数?它们是根据什么特征来划分的?

  二、概念辨析

  1.凡是偶数都是2的倍数

  2.没有因数二的自然数一定是奇数

  3.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欧式

  4.个位是0的自然数一定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5.个位是3、6、9的数一定含有因数3

  6.30、6各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所以这个数是3的倍数。

  三、指导练*

  原有22人,再来几人才能正好安3人一组分完。

  1.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讲评时要他们说出根据来。

  2.第10题:根据题目要求,选择符合条件的数据填在书上。

  全班汇报,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同时请找3的倍数较快的学生介绍方法。

  (1)当填奇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个位数字是3或者5就可以了)

  (2)当填偶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个位数字是0或者4就可以了)

  (3)当填2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2的倍数特征,个位数字是偶数就可以了)

  (4)当填5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考虑5的倍数,个位数字是0或者5就可以了)

  (5)当填3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3的倍数特征)

  (6)当填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时,你是怎样考虑的?(先考虑3的倍数特征,哪3个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只有4、3和5,再考虑2的特征,个位是偶数)

  6.第11题:判断奇数还是偶数,是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偶数和奇数的性质。练*时,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数来理解。只要看个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

  四、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的练*,你又有什么收获?

  练*课教学设计 3

  教学内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学会看线段图,并能利用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

  2、 能根据题意用两种方法解决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看线段图解题

  1、口述线段图意义。

  2、要求列出算式。

  3、小结(两种解题思路)。

  二、应用题练*

  1、一袋面粉重15kg,一袋大米的重量事面粉的4倍。大米和面粉一共重多少千克?大米比面粉重多少千克?

  要求: 1、先画出线段图。

  2、列出算式并解答。

  3、思考: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2、小白兔拔了28个萝卜,小灰兔比小白兔少拔6个。它们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小灰兔比小白兔少拔多少个萝卜?

  要求:1、先画出线段图。

  2、列出算式并解答。

  3、思考: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三、课堂练*

  1、红花有32朵,绿花的朵数是红花的5倍。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红花有32朵,绿花的朵数比红花朵5朵。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p44—45.5、6、7

  练*课教学设计 4

  1、能熟练地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句子;能在指定的句子中,正确辨别选用音*字或形*字;能把同类词语进行逻辑归类。

  2、能给句子加上顿号、逗号和句号。

  3、能照样子把前果后因的句子改为前因后果的`句子。

  4、能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短文,理解短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

  二、课时安排: 第1课时:完成第1~4题。 第2课时:完成第5~6题。

  三、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拼读音节,写出相应句子。 (1)拼读音节,及时纠正。 (2)填写句子。 2、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选择填写形*或音*的字。 (1)读懂句子选字填空。 (2)说说为什么选这个字。 3、同类词归类。 (1)学*例句。 (2)根据例句中事物的相互关系去思考。 4、运用标点。 (1)复*顿号的用法。 (2)独立完成作业。

  第2课时 1、改写句子。 (1)分析例句。 前果后因的句子,强调的事情的原因。 前因后果的句子,强调的事情的结果。但要在中间加上“所以”。 (2)独立完成。 2、阅读短文。 (1)说说读懂儿童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 (2)独立阅读,完成作业。 (3)检查,如有错误,及时纠正。

  练*课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锐角、直角、钝角、*角和周角。

  2、通过练*,使学生能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会正确地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求末知角的度数。

  3、会正确地指出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会正确地画已知直线的*行线和垂线。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按要求作图并回答:

  (1)画一条直线, 问:直线有什么特征?

  (2)在这条直线上点一点。问:你发现一了什么?

  (3)再地直线上点一点。 问:你又发现了什么?

  (4)区分直线、线段、射线。

  2、出示图例:P65 2

  (1)先说一说这些角分别是什么角?

  (2)再量一量这些角的度数?

  (3)说一说,锐角、钝角、直角的度数或范围?

  (4)你认为哪一类角比较特殊,为什么?

  3、填空练*:

  (1)*角=( )直角

  周角=( )*角=( )直角

  (2)请用二只锐角拼成一只钝角?

  请用一只锐角和一只钝角拼成一只*角?

  4、看图练*:展开阅读全文

  (1)判断这些角的度数:(图)P65 5

  角1=45度 角2=( )

  角3=( )

  角4=( )

  (2)找一找有几只角? P65 6

  有( )只锐角 ( )只钝角

  ( )只直角 ( )只*角

  (3)过一点画直线的*行线和垂线。

  (4)测量哪些直线互相*行? P66 8

  5 、动手画一画:

  画出下列角(任选一组)

  A 、 75度 120度

  B、 170度 50度展开阅读全文

  6、P66 思考题

  (二)总结

  区分直线、线段、射线。

  区分不同角的度数与范围。

  会画*行线与垂线。

  (三)作业:

  作业本展开阅读全文


《练*课》教学设计3篇(扩展2)

——《练*课》教学设计优选【5】份

  《练*课》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负数。

  1、 投影存折,说说存折上的数表示什么?

  如果刘老师下午去银行取1000元,银行的工作人员会在存折上打出什么?

  如果我本月的工资2800元到帐了,银行的工作人员又会在存折上打上什么?

  (指名学生板书出来)小结:这里的正数、负数各表示什么?

  2、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

  (1)投影第4页的第2题的图,吐鲁番盆地比海*面低155米,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珠穆朗玛峰比海*面高8844.43米。

  这两个数据怎样表示?学生先独立思考片刻,然后小组讨论。指名学生介绍想法。

  (2)师: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面来说的。一般的以海*面为界线,海*面以上的用正数表示,海*面以下的用负数表示。那海*面用什么表示?(0)

  3、学生举例生活中的负数。

  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

  先分小组交流,再每组推荐一人在班上交流。

  师结合学生的介绍显示电梯里的正负数,股市中的正负数,水库中水位高度的正负数,存折中的负数等。(点击浏览)

  设计意图:设计紧扣教材,与生活充分结合,注意知识的落实,重视学生应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学*兴趣的培养。

  二、挑战自我。

  1、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读一读。

  (1)开启后的盒装牛奶应贮藏于0―4,并在48小时内喝完。

  (2)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水结冰的温度是0。

  (3)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88.3。

  (4)月球表面的最高气温是127,最低气温是-183。

  (5)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为100以上,而背阳面却低于-100,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1,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某服装店上月赢利3000元,记作( )元;本月亏损800元,记作( )元。

  (2)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记作( )人;本学期转走6人,记作( )人。

  (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退的米数应记作( )数。

  (4)体重增加5千克记作( ),体重减少6.5千克记作( )。

  (5)(出示电梯按钮图)老师家在四楼,车库在地下一楼。如果我要回家,按( )层的按钮;如果要到车库取车,按( )层的按钮;家与车库相隔( )层高。

  三、作业:

  练*一的1、2、3题。

  《练*课》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这一规律。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动手测量,使学生经历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这一规律的全过程,并渗透归纳、猜想和验证的数学思想。

  4.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神奇和奥妙,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感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这一规律。

  教具准备: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 引发探究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四边形。

  板书课题:*行四边形和梯形。

  二、探究新知

  展示一个*行四边形,请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一下每个角的.度数。再把四个角的度数相加,是多少度呢?这是一个四边形,其他的四边形是什么情况呢?

  小组研究,总结规律:

  1.组内分工测量75页8题中的每个四边形的各个角的度数。

  2.汇总填表75页9题。

  3.共同讨论总结规律,全班汇报交流。

  出示图形,小组内可再任意画一个四边形试一试。小结:任意一个四边形四个角的度数之和都是360度。

  三、巩固新知

  1.在表中适当的空格内画“∨”。

  2.在图中填写合适的四边形名称。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课》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2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目的,培养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教学难点:弄清*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口算】

  【解答题】

  一袋玻璃球红的、绿的各8粒,红色玻璃球占袋内玻璃球总数的 .

  (二) 新知学*

  【典型例题】

  (一)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二十四的第4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五(1 )班参赛选手的成绩有两个众数,88 和87 ,意味着在这次竞赛中得88 分和87 分的人同样多。而五(2 )班没有众数,则表示这次竞赛中没有集中的分数。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二)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二十四的第5 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出*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然后说一说用哪个数代表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比较合适?为什么?

  8 .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二十四的第6 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先在课前调查本班学生所穿鞋子号码,然后填在统计表中,再进行分析。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 .小明对本班15 名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拥有2 本的有1 人,拥有3 本的有2 人,拥有4 本的有4 人,拥有5 本的有3 人,拥有6 本的有5 人。根据以上调查的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小明的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统计表

  20xx 年9 月人数

  人数

  *均每人拥有本数

  ( 1 )估算一下,这15 名同学*均拥有课外读物大约有几本?你估算的理由是什么?

  ( 2 )估算出这15 名同学拥有课外读物的*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 .小力对本单元10 户居民订报刊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没订任何报刊的有2 户,订1 份的有3 户,订2 份的有4 户,订3 份的有1 户。根据以上调查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本单元居民订报刊情况统计表20xx 年5 月

  户数

  每户订报刊份数

  ( 1 )想一想,*均每户订报份数是在1 ? 2 之间吗?为什么?

  ( 2 )计算出这10 户居民订报刊份数的*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我们认识了众数这一统计量,并且通过练*理解了*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联系与区别,根据我们分析数据的不同需要,可以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小结】

  (三) 巩固练*

  【基础练*】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提高练*】完成教材第124 页练*二十四的第1 、2 、3 题。

  学生独立计算*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拓展练*】小军对居民楼中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住户1 号2 号3 号4 号5 号6 号7 号8 号

  数量/个l5 29 l6 2O 22 16 18 16

  ( 1 )计算出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

  ( 2 )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 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小北对15 户居民一周用塑料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制成了下表。

  15 户居民一周用塑料袋情况统计表

  户数111354

  每户用塑料袋只数12131415l617

  1 . 计算出15 户居民一周用塑料袋只数的*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 .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练*课》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9―10页练*三的第5―9题。

  教材学情分析:

  前一节课学*的内容是“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这类问题的思考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本节课是上一节基础上的安排练*课,旨在让学生熟悉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形成相应的技能。

  练*三第5题是一组相互关联的实际问题,两小题的条件类似,但问题不同,思考方法也不同;第6题也是一组对比题。通过练*重点帮助学生沟通“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类实际问题思考方法的联系,促进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第7―9题与例题相比稍有变化,需要学生更加灵活地选择和组合信息,并正确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折扣”的含义,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联系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熟悉列方程或列算式解答“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题型,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以及折扣和分数、百分数的关系,加深对百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⑵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惯,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⑶继续体会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价值,感受学*数学的价值,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流程:

  一、回顾知识,揭示课题。

  ⑴回顾关于“打折”的知识。

  说说“七折”的知识。重点抓住“七折”的含义展开,如重点句子现价是原价的70%,数量关系式是原价70%=现价等;体会表示“七折”的各种方式,有“七折”、70%、7/10和0。7四种。

  ⑵揭示课题。

  揭示课题――“折扣问题练*课”。

  二、集中练*,内化知识。

  ⑴完成练*三第5题。

  独立完成,反馈算式或方程;比较两小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条件都有原价和折扣,不同点是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第一问求的是现在的价钱,第二问是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⑵完成练*三第6题。

  独立完成,反馈算式或方程;沟通两小题之间的联系,它们的相同点是“一律九折”,第一题已知原价求现价,第二题是已知现价求原价,刚好相反。

  ⑶完成练*三第7―9题。

  独立在课堂作业本上完成。第7题抓住每张反馈,现价54元是2张足球票的价钱,和前面不同的是要注意2张票,先或者后要算出每张票的价钱;第8题从“贵宾卡”的不同之处切入,体会贵宾卡的九五折是在八折优惠的基础上再打的折。

  三、阅读课本,拓展学生的视野。

  ⑴阅读“你知道吗”。

  学生阅读“你知道吗”,准备交流。

  ⑵交流“你知道吗”。

  成数的产生,产生于农业;成数的表示方法,如有三成、3/10、30%和0。3四种;成数的意义,表示十分之几;成数应用的拓展,工业生产,形容旅游事业、交通事故等。

  《练*课》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2.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信息做出解释,在对物体的方位、各建筑之间位置关系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方向与路线”单元的练*课,教材创设了两个情境。第一个情境提供了某城市的*面示意图,要求学生能根据图描述物体的方向与位置,以及到某地的路线。第二个情境是一个设计希望小区各建筑物位置的活动。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1.二年级学生的直观感知、形象思维仍占优势,逻辑思维能力也有所发展,需要教师有意识地逐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上学期“位置与顺序”的学*,学生已基本具备了一定的认识地图及生活中方向的能力,空间观念也已有所发展。

  3.学生已有简单的微机操作能力,如:单击、双击,按数字键、回车键、空格键等。

  4.学生的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这样有利于小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

  〖教学设计〗

  (一)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八个方向以及路线的有关知识。今天就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二)描述位置与路线

  1.教师分别出示学校以及周边建筑物的照片。请学生说一说都有哪些建筑物。

  2.请学生回忆一下实际生活中这些建筑物的大概位置,在小组中先说一说。

  3.教师出示学校周围农业路、花园路、纬五路、经七路、文化路、金水路这六条路的布局图。

  4.按实际生活中的位置,把这些建筑物的图片摆放好。

  5.先在小组中说一说其他建筑物分别在纬五路一小的什么方向,然后向全班做汇报。

  6.教师提问:动物园在花园路和农业路交*路口的面。

  7.请学生考虑:你想从到,该怎么走?

  (三)小小设计师

  1.师:郑东新区的总设计师听说大家学*了方向与路线,并能准确地辨认方向,他决定把在郑东新区里希望小区的设计交给你们,请你们来设计。

  2.出示要在小区里建设的一些建筑物的图片。

  师:请你们来设计。先在小组中说一说你准备怎样设计,然后上机操作,完成设计。

  3.学生完成后,教师调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及各个建筑物的具**置。

  (四)小导游(课后活动)

  师:*期有一些外地客人来郑州做客,想请我们做小导游,你们愿意吗?

  师:为了使大家更好地为外地客人服务,在客人来之前,请你们先设计出从郑州火车站到郑州某一景点的旅游路线。


《练*课》教学设计3篇(扩展3)

——《练*1》教学设计3篇

  教学目标:

  1、 助学生复*巩固识字,加强对所学偏旁部首的印象,掌握生字的笔顺。

  2、进行课程表有关的字词句的实际练*,在悄然无形中启发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3、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成语,帮助小学生积累成语。

  教学重点:复*单元学过的生字,进行字、词、句练*

  教学难点:背诵古诗,增加语言积累,学生的字渐入楷书之体,先横后竖。

  教、学具:图片、小黑板等

  预*要求:借助拼音,了解各题的要求。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清笔顺”“写好铅笔字”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引导学生看清题目要求,听老师范读。

  2、组织讨论:这道提可以怎么完成?

  3、教师小结:读准每一个字,自学生字表,熟记生字笔顺,按笔顺写字。

  二、自学生字,师巡视,个别辅导。

  按笔顺写字

  1、 出示生字,认读

  布 芽 杏 谷 春 草 树

  梨 击 远 走 足 枪 泳

  高 竞 跳 川 什 石 竹

  舟 画 笔 黑 燕 千 行

  笔 池 行 庄 驰 奔 塘

  2、举例说唱笔顺

  讨论:哪几个字的笔顺你觉得很难记,需要多练*。相机出示生字。

  强化记忆难记的生字的笔顺。

  3、练*

  a、强调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b、学生按笔顺写字一遍,教师个别辅导。

  4、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

  三、写好铅笔字

  投影出示16页的字样

  1、 “干出击”认识

  2、 独体字

  3、 横竖笔画组成

  4、 笔顺相机板演

  5、 重点提出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6、 示范写“出”

  7、 学生练*

  8、 评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用字词句”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 认读词语

  (1)谁能够告诉大家我们班有哪些课,一个星期内每一天都上些什么课?

  (2)相机出示投影片

  pǐn dé yǔ shēng huó yǔ wén

  品德与生活语文

  shù xué tǐ yù yīn yuè měi shù

  数学体育音乐美术

  yīng yǚ huó dòng xié zì bān huì

  英语活动写字班会

  (3)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课程名称

  (4)描红指导

  这些字不容易,有些生字咱们还没有学会。

  怎样才能记住它们呢?谁来动动小脑筋!谁来说说好方法?

  师相机描红指导,巡视

  2、 总结

  小朋友们很好学,想了那么多办法记住了这些课程,而且还读得准确,写得漂亮,下节课我们将自己动手为自己做一张可爱的课程表。

  二、 制作课程表

  (1)出示样表

  (2)指导学生板演,填星期二课程

  (3)学生动手制作发空表格

  教师身临指导

  (4)展示作品给予表扬纠正

  三、给句子加标点

  (1)出示句子,弄清句意

  (2)分角色练读

  (3)小朋友们非常能干,自己开动脑筋制作了这么精美的课程表,你打算怎么发挥它的作用呢?

  四、整体回顾,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读读背背”

  教学过程:

  一、读背成语:

  1、仔细观察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

  小朋友们手里按拿着什么东西?脸上是什么样子,想一想图上还有什么?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人们在庆祝活动时是什么样子的

  二、情感感悟:

  1、 借助汉语拼音把成语读正确

  2、想象六一儿童庆祝的场景

  3、熟记成语试着运用

  引导:

  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

  人们的心情怎样?等等

  (教师相机提示)

  二、背诵成语

  出示图画:

  (1)指名说说背诵记忆的方法。

  (2)多种形式背诵成语。

  三、背诵古诗《村居》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能背给大家听吗?

  1、 出示挂图(内容)

  农历二月,地面青草生长,空中莺儿飞翔,堤岸上杨柳飘拂,陶醉在大好春光里。孩子们放学回来天还早,赶忙趁着东风放起风筝。

  (1) 图上画了些什么?

  (2) 图上的孩子什么时候的人?

  (3) 孩子们正在干什么?

  (4) 风筝的形状有哪些?

  (5) 周围还有哪些景物?这是什么季节?

  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引导学生弄懂诗的大概意思。

  2、 出示古诗《村居》

  指名读,齐读等


《练*课》教学设计3篇(扩展4)

——《练*5》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写出词语。

  2、能按制定的字各组成3个词语;能仿照例子减缩词语。

  3、能用“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干什么”的句式和“专心致志”“兴高采烈”“不顾一切”写句子;能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4、能正确朗读并背诵有关格言和谚语,了解其教育意义。

  5、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写出词语。

  2、能按制定的字各组成3个词语;能仿照例子减缩词语。

  3、能用“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干什么”的句式和“专心致志”“兴高采烈”“不顾一切”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第1题。

  1、拼读音节,读准字音。

  2、写词语,注意“藏、凳”不要写错。

  二、第2题。

  1、说说课文里学过的有关词语,再口头组词。

  2、选择3个写下来,注意不写错别字。

  三、第3题。

  1、理解例句的意思。

  2、说说,并写下来。

  四、第4题。

  1、明确题意,让学生知道写句子的要求是什么。

  2、让学生充分思考后指名试说,并评议订正。

  3、写下来,反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2、能正确朗读并背诵有关格言和谚语,了解其教育意义。

  3、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过程:

  一、第5题。

  学生独立参照例句改写句子,然后相互检查,引导生自己订正。

  二、第6题。

  告诉学生这几句是前人总结的经验,很有意思。读读背背。

  三、第7题。

  明确题意后,读读练*题中的5个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思考5个句子的顺序,最后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教学要求

  1、仔细看图上的内容,想一想像什么,用打比方的句式写下来。

  2、熟背八条成语,了解它们的意思。

  3、照样子,练写钢笔字,在实践中体会“点”在字的不同部位的写法。

  4、讨论“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广告”,并试着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设计广告。

  5、学写毛笔字。学*“横折钩”和“横折提”的写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

  (1)学生各自尝试读懂题目要求。

  (2)师生共同讨论题目要求。

  (3)教师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在学生明白题目内容的基础上,各自仔细看图,想想与它们相似的事物,并画下来。

  (2)同桌相互讨论,用打比方的句子,把上面的图意说一说。

  (3)全班讨论、交流,老师指点、评议。

  3、练*。

  (1)指名讲述。

  (2)大家评论,对打比方准确、生动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对讲述差的同学给予纠正与帮助。

  (3)讲述之后,让学生动笔在书上写下自己的满意的答案。

  4、反馈。

  (1)老师巡视,对个别学生给予及时指导。

  (2)发现写得好的,用展示的方式让大家观摩学*。

  (3)找出学过的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读一读,进一步体会打比方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具体的好处。

  二、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审题。

  教师帮助学生弄清学*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八条成语。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八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大体说出意思即可,有困难的老师讲解)

  3、练*。

  (1)学生自由朗读。

  (2)同座练*背诵。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三、教学第三题:学写钢笔字

  1、审题。

  师生谈话,弄清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要写的这三个字,并了解三个字的结构。

  (2)引导观察字形,发现它们都有共同的笔画“点”。

  (3)指导书写“料”。


《练*课》教学设计3篇(扩展5)

——《练*4》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要求】

  1、学会查词典,根据语言环境选择适当的解释。

  2、照样子,练*写上下结构的字。

  3、背熟八条成语及一首古诗。

  4、口语交际——练*“约请”。

  5、学写毛笔字笔画“竖弯”和“竖弯钩”。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

  指名读题后,师生简议训练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师生的对话,想想对话中讲了哪几个意思。

  (2)全班讨论交流:

  ①什么情况下查词典?

  ②怎样查词典?

  (在词典中先查到词语的第一个字,再在下面排列的一串词语中找到要查的词语。)

  ③词语中有多种意思时怎么办?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选择。)

  (3)学生尝试在词典中查“神秘”。

  (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老师巡视,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4)分别指名说说“神秘”在词典里的解释和在文中句子里是哪种意思,并说说自己是怎样选择的。

  3、练*

  (1)学生练*查词典理解“流线型”、“大腹便便”和“绅士”三个词语。

  (2)交流查词典的结果。

  4、课后作业。

  用学到的查词典的方法,预*即将学*的新课文。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师生谈话,弄清本题的学*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清“章、罩、举”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说说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章”。

  ①出示“章”,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结构。

  ②讨论:这个字关键要摆好哪几笔的位置?教师在示范中强调关键笔画。

  ③学生练*描写一个“章”字。

  ④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罩”和“举”。仿写时要先看清楚范字,再动笔写。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教室里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静心*字。

  3、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教学目标:

  1、能读一读,比较在不同的语境中,读轻声与不读轻声其含义上的细微差异。

  2、能了解词语的意思,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并抄写。

  3、能仿照诗歌学写几句小诗。

  3、养成边读边思的学**惯,在阅读中能找出体现文章中心的语句,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的寓意。

  4、能以“长江”为主题,收集有关的资料、图片、文字等,小组合作,在班上进行交流。

  教学难点:

  能阅读短文找出体现文章中心的语句,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的寓意。

  教与学的过程:

  一、引入:

  1、师:本单元的学*,使我们为祖国的山河之美而赞叹,为文章中澎湃的爱国之情而感动,也为祖国美好的未来而激昂。今天我们一起来收获第四单元所学到的语文知识,为本单元的学*增添更美的一笔。

  2、出示课题:综合练*4齐读题

  二、新授:

  (一)读一读,比较各组词中带点的声调。

  1、读题,明确要求。

  2、仔细观察注音,轻声读一读,找出带点词语的读音有什么不同。

  3、交流纠正,找出读音变化的规律。

  4、在学生了解读音变化的基础上,再进行练读,加以巩固。

  ①母亲把碗端起来母亲把碗端了起来

  ②她努力爬上去她努力爬了上去

  说明:“起来”、“出去”、“上来”、“出来”、“回来”、“上去”等词用在动词后面做趋向性补语时,朗读时应有轻重的变化。如果“起来”、“出去”、“上来”等趋向动词直接跟在动词后面,则这些词读作轻声;如果“起来”等趋向动词与动词之间插入“得”、“不”、“了”等助词后,则这些词应重读,不作轻读的变化。

  (二)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出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语,抄在下面的空格里。

  步履沉重鸦雀无声忐忑不安毫不迟疑聚精会神眉飞色舞

  泰然处之心不在焉愁眉苦脸人声鼎沸犹豫不决步伐轻快

  步履沉重鸦雀无声忐忑不安毫不迟疑聚精会神眉飞色舞

  步伐轻快人声鼎沸泰然处之犹豫不决心不在焉愁眉苦脸

  1、指名读要求。

  2、读词语,质疑:有哪个词语的意思不理解?随机交流词语意思。

  3、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作口头交流。

  4、动笔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5、想想,你还能积累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吗?(可作为回家作业)

  不可胜数一刀两断大失所望口是心非力不从心理直气壮

  说明:这一题主要是反义词的积累,课文的12个成语中,有些成语如“毫不迟疑、聚精会神”是学生熟知的,而有些成语如“泰然处之、人声鼎沸”则可能较陌生,所以“质疑”环节的设计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去理解词语的意思,为学生完成练*,积累反义词的成语作了很好的铺垫。学*语文不仅要牢固掌握一些学*技巧,更要勤读善记。只有多积累词汇,作文时才能在记忆的仓库中把词语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三)学做小诗人。

  1、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喜、怒、哀、乐,但我们只要学会微笑,像诗人一样把自己变成一条小河、一座大山、一制燕子、一根劲竹,就能让生活充满笑声。请读读下面这首小诗。

  2、仿照诗句,想象一下,自己会变成什么?

  生活报我以幸福,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生活报我以挫折,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

  生活__报我以幸福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报我以挫折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点评。

  说明: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想象也是各异的。从扶到放的练*设计,既为学生设置了坡度,又给学生传递了一个信息:同样的“幸福”,可以想象出不同的事物来感受这份幸福。教师在指导时要充分地让学生发言,以求思维的最大辐射,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

  1、静心阅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读文后交流。

  引导学生重点感悟:“快乐,不仅仅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欣赏它,更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善待它。”

  2、再读短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一句话,用“”划出来。交流。

  3、学生一边认真摘抄中心句,一边用心感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你感受过哪些快乐?

  4、自由轻声读短文,说说从文中的你寓言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说明:在教学中,只有对文本反复阅读,反复咀嚼,才能把文本所表达的含义深刻领会。当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不同层次地阅读,课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当然,对于重点语句的理解和读了文本后受到的启发,学生的表述可以不同,只要讲得合乎情理,言之有理即可。但要注意学生交流过程中老师要适时适切地进行点拨,规范学生的语言。

  (五)语言实践活动。

  1、教学准备。

  (1)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收集长江的资料,一个小组收集一个相关内容。(图文配合)

  (参考:A组收集长江的沿江风景名胜;B组收集长江的地理特征;C组收集长江的古今作用;D组收集长江的环境情况。)

  (2)小组成员合作互助,整理材料。

  2、十分钟快乐队会:长江——我们的母亲河。

  3、评议最佳小组合作奖。

  说明:课前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做好搜集工作,既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梳理资料、整理资料的综合学*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十分钟快乐队会的形式开展,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练*中去,使全体学生在小组互助的氛围中得到语言表达的训练,提高所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熟记名言。

  1、出示名言,自由读。读准名言的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这些名言都是围绕什么主题的?(爱国)

  3、教师简介詹天佑、雨果、*的故事,让学生走*名人。

  4、读读,背背。

  说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背诵名言,事半功倍。通过简介名人,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对名言的深层次认识,从而汲取其中的精神养分。

  (七)写字。

  1、读题,明确要求。

  2、师提示:注意今天我们抄写的句子中有顿号,顿号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的右下角。同时,用钢笔抄写句子,注意细心认真,防止因抄错而污损本子。

  2、独立书写,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3、写完后,小组评议,推荐一份最优秀的学生作品。(顿号占一个字的位置;字距、行距是否恰当……)

  4、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

  说明:学生书写时,教师要及时巡视,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强调细心、认真的写字*惯。

  教学目标:

  1、积累关于“感悟父母之爱”的文章或诗篇。

  2、在锻炼孩子们口语交际的同时,使孩子们真正学会辩论,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3、打开学生思路写好半命题作文,写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想象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相关的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师:谁能举出几个关于父母之爱或人生感悟的名言?

  生开始举例,交流。

  师:书上也给我们列举了例子,看看那个是你熟悉的,有哪个你又不知道?

  生:交流感悟。

  设计意图:交流名言,提高学生的积累过程,为学生的写作、语文知识的积累准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学*能力。

  2、学*《金色花》

  师:谁读过泰戈尔的诗歌?

  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泰戈尔的诗,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出示书上的《金色花》,引导学生读。

  生:在读中感悟作者对真挚的母爱,和纯洁的童心向往之情。

  师生配乐朗读,使诗的主题升华,激发学生的共鸣。

  设计意图:在交流泰戈尔的诗中读、感悟,反复这样,激发对人生的欢爱之情的追求。

  二、作业

  读、背“我的采蜜集”“《金色花》这首诗。”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你的眼里,你的爸爸是什么?用你认为最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

  全班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板书课题:爸爸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谈话中导入,激发学生的话题,不仅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可谓教育和锻炼并进。

  2、讨论交流。

  师生共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提出交流的主题:爸爸是什么?爸爸们这样说:爸爸是孩子们的“泉水”“大海”“港湾”,爸爸是孩子的“银行”“旅行社”“律师事务所”,爸爸是孩子们的朋友、老是、“哥们儿”

  3、总结方法。

  让学生到谈自己和爸爸之间的事例,并谈出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总结出好的、合适的方法解决本次交流的问题,达到本次交流的教学目的.及重点。)

  二、总结。

  第三、四课时 我的小笔头

  《XX我想对你说》教学设计

  一、听我说内容。

  我们在生活,在于亲朋好友的接触中,也许有许许多多的感动,有许许多多的话语需要倾诉。请以《XX我想对你说》为题,完成一篇*作。

  师:同学们从这个题目的已有文字可以看出,本文应写事,而且是以向别人叙说的口吻,叙说的对象是“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中的一员。

  (设计意图:先出示写作要求,让学生对本次*作目的有一个全面了解,为打草稿做到心中有数。)

  二、帮你快构思。

  1、弄清题意。

  2、补好文体。

  1)要易写作。要充分利用半命题材料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的内容。

  2)要确定体裁。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说明文、议论文;是写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或阐述某个道理。

  3)、内容健康

  3、要选好材料。

  要将选好的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文章的主题。

  三、学生选材,互说。

  四、打稿。

  第二课时

  一、朗读*作,评议修改。

  学生完成*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二、文后指导。

  1、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好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作兴趣。

  2、范读两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赏,学*写法。

  一篇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三、修改作文。

  四、誊写作文

  教学目标:

  1、能读一读,比较在不同的语境中,读轻声与不读轻声其含义上的细微差异。

  2、能了解词语的意思,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并抄写。

  3、能仿照诗歌学写几句小诗。

  3、养成边读边思的学**惯,在阅读中能找出体现文章中心的语句,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的寓意。

  4、能以“长江”为主题,收集有关的资料、图片、文字等,小组合作,在班上进行交流。

  教学难点:

  能阅读短文找出体现文章中心的语句,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的寓意。

  教与学的过程:

  一、引入:

  1、师:本单元的学*,使我们为祖国的山河之美而赞叹,为文章中澎湃的爱国之情而感动,也为祖国美好的未来而激昂。今天我们一起来收获第四单元所学到的语文知识,为本单元的学*增添更美的一笔。

  2、出示课题:综合练*4齐读题

  二、新授:

  (一)读一读,比较各组词中带点的声调。

  1、读题,明确要求。

  2、仔细观察注音,轻声读一读,找出带点词语的读音有什么不同。

  3、交流纠正,找出读音变化的规律。

  4、在学生了解读音变化的基础上,再进行练读,加以巩固。

  ①母亲把碗端起来母亲把碗端了起来

  ②她努力爬上去她努力爬了上去

  说明:“起来”、“出去”、“上来”、“出来”、“回来”、“上去”等词用在动词后面做趋向性补语时,朗读时应有轻重的变化。如果“起来”、“出去”、“上来”等趋向动词直接跟在动词后面,则这些词读作轻声;如果“起来”等趋向动词与动词之间插入“得”、“不”、“了”等助词后,则这些词应重读,不作轻读的变化。

  (二)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出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语,抄在下面的空格里。

  步履沉重鸦雀无声忐忑不安毫不迟疑聚精会神眉飞色舞

  泰然处之心不在焉愁眉苦脸人声鼎沸犹豫不决步伐轻快

  步履沉重鸦雀无声忐忑不安毫不迟疑聚精会神眉飞色舞

  步伐轻快人声鼎沸泰然处之犹豫不决心不在焉愁眉苦脸

  1、指名读要求。

  2、读词语,质疑:有哪个词语的意思不理解?随机交流词语意思。

  3、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作口头交流。

  4、动笔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5、想想,你还能积累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吗?(可作为回家作业)

  不可胜数一刀两断大失所望口是心非力不从心理直气壮

  说明:这一题主要是反义词的积累,课文的12个成语中,有些成语如“毫不迟疑、聚精会神”是学生熟知的,而有些成语如“泰然处之、人声鼎沸”则可能较陌生,所以“质疑”环节的设计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去理解词语的意思,为学生完成练*,积累反义词的成语作了很好的铺垫。学*语文不仅要牢固掌握一些学*技巧,更要勤读善记。只有多积累词汇,作文时才能在记忆的仓库中把词语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三)学做小诗人。

  1、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喜、怒、哀、乐,但我们只要学会微笑,像诗人一样把自己变成一条小河、一座大山、一制燕子、一根劲竹,就能让生活充满笑声。请读读下面这首小诗。

  2、仿照诗句,想象一下,自己会变成什么?

  生活报我以幸福,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生活报我以挫折,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

  生活__报我以幸福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报我以挫折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点评。

  说明: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想象也是各异的。从扶到放的练*设计,既为学生设置了坡度,又给学生传递了一个信息:同样的“幸福”,可以想象出不同的事物来感受这份幸福。教师在指导时要充分地让学生发言,以求思维的最大辐射,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

  1、静心阅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读文后交流。

  引导学生重点感悟:“快乐,不仅仅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欣赏它,更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善待它。”

  2、再读短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一句话,用“”划出来。交流。

  3、学生一边认真摘抄中心句,一边用心感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你感受过哪些快乐?

  4、自由轻声读短文,说说从文中的你寓言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说明:在教学中,只有对文本反复阅读,反复咀嚼,才能把文本所表达的含义深刻领会。当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不同层次地阅读,课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当然,对于重点语句的理解和读了文本后受到的启发,学生的表述可以不同,只要讲得合乎情理,言之有理即可。但要注意学生交流过程中老师要适时适切地进行点拨,规范学生的语言。

  (五)语言实践活动。

  1、教学准备。

  (1)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收集长江的资料,一个小组收集一个相关内容。(图文配合)

  (参考:A组收集长江的沿江风景名胜;B组收集长江的地理特征;C组收集长江的古今作用;D组收集长江的环境情况。)

  (2)小组成员合作互助,整理材料。

  2、十分钟快乐队会:长江——我们的母亲河。

  3、评议最佳小组合作奖。

  说明:课前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做好搜集工作,既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梳理资料、整理资料的综合学*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十分钟快乐队会的形式开展,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练*中去,使全体学生在小组互助的氛围中得到语言表达的训练,提高所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熟记名言。

  1、出示名言,自由读。读准名言的字音,读通句子。


《练*课》教学设计3篇(扩展6)

——《练*7》教学设计 (菁华5篇)

  《练*7》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教学要求:

  按笔顺书写、形*字组词、按课文内容填空、把句子补充完整、修改病句、熟记成语、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明确练*要求。

  2、指导。

  (1)指名认读“胀”、“贼”、“舅”3个字。

  (2)学生自己观察每个字的笔顺,指名说说关键偏旁“长、戎、臼”并练*。

  (3)练*按笔顺书写。

  (4)反馈写字情况,表扬写得正确的同学,帮助写得错误的同学。

  3、练*。

  (1)学生练*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行纠正强化练*。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让学生说说着一题应这样练*。

  2、指导。

  (1)指导分别读一读这三组形*字,注意读正确。

  (2)分组引导边读边比较音、形、义的异同。

  3、练*

  (1)学生分组练*口头组词,根据组词,进一步引导区别三组字的异同,特别是“形、型”的区别。

  (2)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写在书上的括号里。

  (3)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所组的`词语。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学生弄清本题的学*要求。

  2、指导。

  (1)引导学生回忆两句话所在的课文,背一背有关的句段。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同座位再交流填写的情况。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边读边想象句子描绘的图景,领悟所填词的意思。

  (4)让学生谈一谈读句子时脑海中所浮现的画面。

  (5)再练*有感情地朗读。

  四、课堂作业

  1、用三组形*字分别组词。

  2、抄写填好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要求

  2、指导

  3、练*

  学生自己练*口述地(2)(3)(3)句的答案。

  4、反馈

  指名说说,每句话补充的内容,表扬说的正确、说的与众不同、说的有创意的同学。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说说要求。

  2、指导

  (1)读一读例句,想一想例句有什么毛病?

  (2)说一说词序混乱的毛病,应怎么样改?

  3、练*

  (1)让学生用读、想、调的方法练*修改第(1)(2)(3)句。

  (2)教师进行针对性辅导。

  4、反馈

  (1)逐题汇报修改的情况,并将修改后的句子与原句做一个对比,体会改后的句子的正确,反复朗读修改后的句子。

  (2)同座位互相修改。

  (3)将正确的句子在本子上抄写一遍。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镀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难理解的成语,教师给于讲解。

  3、练*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背诵。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一、画中识字,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创设情境,出示自制的投影片,按照“图形————初文————正楷字”的过程演示汉字的变化过程,看着形象生动的“小电影”学*,学生学*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每当优美的文字画展示在小朋友们面前时,请他们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是哪个字?有的汉字笔画较多,从幻灯片上学生不能马上联想到字形,就由具体的图画一步一步地过渡到抽象的汉字,把难点一点一点地分解降低。如“燕’’字的教学是难点,我首先出示彩色燕的幻灯片,“燕’’的外形用粗线勾出,使学生思维定在“燕’’字上;第二步出示“燕’’的'象形字,使学生了解到字是根据“燕’’的形状来的;第三步出现对汉字“燕’’的分析(燕头、燕身、燕尾),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强化了字形。

  二、以画促写,唤起学生认真书写的热情。

  “这些象形字你能工整、规范地填在图旁的田字格内吗?”“能。”学生的回答一致。由于这是一幅文字画,学生在书写汉字时非常认真,生怕影响了整个文字画的优美,写时一边写一边感受象形字的意义和造型特点。

  三、以画改画,发展学生想像思维能力。

  师:这幅文字画中有哪些景物?

  生1:有山有水。

  生2:有鱼有船。

  生3:有高飞的小鸟,有高大的树木。

  …………

  师:谁能把这些景物有顺序地排一排?可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排,也可按从下到上的顺序排。

  生思考。

  师: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生1:我把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小鸟在空中飞翔。

  生2:远处有起伏的山峰,山上种着树,山下有石头。

  生3:*处有小河,河面上有船,河里有小鱼。

  此项训练是让学生感受字义组合与事物之间天然联系的过程,一方面发展了学生的想像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画想象画作了铺垫。

  师:把这幅画改画成风景画,再涂上颜色就更美了,你们想不想自己画画?

  生动笔画画,个个兴趣盎然。

  四、借画说话,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师:小朋友手上的风景画都画好了,你感到这幅画美吗?结合自己的作品把你感受到的美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先让小朋友四人小组交流,再选几位在全班把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表达出来。

  生1:我的画上是蓝蓝的天空挂着一个火红的太阳,蓝天下小鸟自由地飞翔,小河里的水“哗哗”地流着,水清鱼自见。

  师:这位小朋友把“经典自助餐”里学到的知识用上来了,多好哇。

  生2:我的画上有一座高大的山,山上有一片树林,太阳从山后渐渐落下去了,山脚下有一条小河,鱼儿在快活地游来游去,真是山清水秀啊。

  师:把学到的成语用上来了,真不简单。

  生3:我的画上还有比他们更美的地方,一个小朋友划着小船在碧绿的河水中荡呀、荡呀,正在欣赏*的风景呢。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文字画改画成了彩色的风景画,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用词得体的*惯,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

  2、通过诵读帮助学生积累词句。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口语交际,敢于发表意见,说话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句子,看看莹莹写给姑妈的信用词得体吗?问题出在哪、

  (2)通过一读二思三议四改的步骤,指导学生知道如何用词得体。

  (3)小结。

  2、教学第二部分。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用词得体,体现文明与礼貌。读下面的词,你知道它们用在什么场合吗?小芳日记。

  (2)学生读词。

  (3)交流。

  (4)出示《常用客套话》,让学生诵读。

  3、教学第三部分。

  (1)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入括号里。

  (2)集体交流,评议。

  (3)总结。

  二、诵读与积累

  1、出示与春夏秋冬有关的“准韵文”。

  2、学生练*流利朗读12个词语。

  要求:读准字音,尝试理解词语。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所理解词语的意思。

  4、练*。

  (1)练*诵读,学生自练,再分组练*。

  (2)同桌练*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三、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大江保卫战》。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此字与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军旗、军徽”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

  (1)学生练*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练*。

  (1)练*诵读,学生自练,再分组练*。

  (2)同桌练*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七嘴八舌话环保。

  教学过程:

  1、审题。

  (1)学生读题,并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略加讲解:为环境保护提建议是用来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维护公共的利益,提建议时应全面考虑。

  (3)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着提出各自的建议。

  (4)学生在小组中说出自己的建议。(想一想为什么提这样的建议)

  2、练*。

  教学目标

  1.能给6个多音字组成词语,能说出同一个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思,能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

  2.能改正意思前后矛盾的病句,能在一段话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逗号、顿号、句号、引号、冒号和感叹号。

  教学时间:

  2教时

  第一课时

  一、*题1 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先让学生给多音字独立组词,然后全班交流。

  说说词语的意思和这个词语是在什么地方学到过的,知道多音字的基本用法。

  如“喝”,“把”液体喝下去,‘‘喝酒”的“喝”要念“hē ”:“大声喊叫”的意思要念“hè”

  二、*题2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读题后尝试练*。再指名回答,交流、评析,然后做在课本上。

  三、*题3 说说同一个字在不同句子中意思有什么不同。

  查字典,联系课文独立练*,指名逐题回答,讨论(答案见《教参》P27)

  四、*题4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尝试练*,讨论交流,说说填上什么及为什么要这样填的理由。(统一后做在课本上)

  五、*题5 改正下面句子中前后矛盾的.地方。

  轻声读,思考:逐题说说哪些词语的意思前后矛盾及怎样改正。(统一后做在课本上)

  第二课时

  一、*题6 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指名读,独立尝试练*,讨论交流更正。

  二、*题7 默读短文,简要复述内容。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指名朗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

  蝙蝠: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象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

  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

  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干扰:扰乱。

  不妨:表示可以这样做,没有什么妨碍。

  3.各自准备简要复述。

  4.小组内轮流复述。

  5.全班交流复述。

  三、作业:

  完成《练*本》

  一、画中识字,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创设情境,出示自制的投影片,按照“图形————初文————正楷字”的过程演示汉字的变化过程,看着形象生动的“小电影”学*,学生学*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每当优美的文字画展示在小朋友们面前时,请他们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是哪个字?有的汉字笔画较多,从幻灯片上学生不能马上联想到字形,就由具体的图画一步一步地过渡到抽象的汉字,把难点一点一点地分解降低。如“燕’’字的教学是难点,我首先出示彩色燕的幻灯片,“燕’’的外形用粗线勾出,使学生思维定在“燕’’字上;第二步出示“燕’’的象形字,使学生了解到字是根据“燕’’的形状来的;第三步出现对汉字“燕’’的分析(燕头、燕身、燕尾),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强化了字形。

  二、以画促写,唤起学生认真书写的热情。


《练*课》教学设计3篇(扩展7)

——《练*》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写字。

  2、朗读背诵儿歌。

  3、拼拼读读、画画说说的综合练*。

  4、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对话。

  教学重点

  1、写字训练。

  2、读背训练。

  3、学*字词句。

  4、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图上画了什么地方?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

  (2)认读拼音词。

  (3)小结。

  2、指导画小手。

  (1)出示挂图。思考: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小手的?画小手需要哪些东西?

  (2)指名回答。

  (3)小结。

  3、指导说小手。

  三、练*

  第二课时

  一、审题

  1、指名读题,老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3、练*

  (1)集体书空练*。

  (2)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仿影。

  (3)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二、教学第三题

  1、指名读第题目。

  2、说说题目中有哪些要求。

  3、学生借助拼音练读。

  4、看图理解儿歌的意思。

  5、练*读。

  第三课时

  一、审题

  二、指导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画的意思。

  2、指导说话。

  (1)小猴是怎样问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2)小猴在干什么?小猴是怎样还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

  三、练*

  1、指名回答图旁的问题。

  2、将两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说。

  四、反馈

  1、同桌分角色表演。

  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3、评议。

  4、学生演练。

  5、评价小结。

  教学目标:

  通过练*,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

  (1)9+( )=13 9+( )=16 9+( )=15

  13-( )=9 16-9=( ) 15-9=( )

  9+( )=18 9+( )=14 9+( )=17

  18-9=( ) 14-( )=9 17-( )=9

  (2)12-9=( ) 11-9=( ) 27-9=( )

  (3)听算练*

  (4)看图列式

  请生上黑板板演,做完后口述计算过程。

  二、练*:

  1、观察图先说一说在完成练*二第1题。

  2、完成第3题。

  每人自己写一张十几减9的算式,然后作投递员放到答案正确的箱子里。

  可以交换几次纸条活动几次,扩大练*量。

  3、第5题:

  (1)从11-9开始,先按顺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说出得数。再按逆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读算式并计算。

  (2)不按顺序,任意指题,指定学生说出得数。还可以指定两个学生抢答,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3)让学生按顺时针的方向把算式写在本子上,再计算。

  4、学生独立完成6——8

  三.小结:

  今天我们练*是内容,主要还是十几减9,怎样才能做到又对又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教学内容:

  完成练*五的第12~14题。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使学生能进一步明确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并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

  巩固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

  一、完成第30页的12~14题。教学过程:

  1、第12题

  先让学生连一连,交流使说说公因数和公倍数的含义。

  2、第13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说说分别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的。

  什么情况下可以根据两个数的特征直接写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第14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说说分别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的。

  什么情况下可以根据两个数的特征直接写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4、联系第13题和第14题比较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二、思考题

  帮助学生弄清两点:

  ⑴水果实际上分掉45块,巧克力实际分掉35块。

  ⑵由于每种糖果都是*均分给这个小组的同学,因此小组的人数既是45的因数,又是35的因数。

  然后让学生解答。

  三、“你知道吗”

  让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从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识,自己对哪部分比较有兴趣,还想进一步了解哪些知识?鼓励学生用上述方法试着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目标 :

  1、--能读出大写拼音字母,会区分形相似而音不同的大写字母,能写出部分小写字母。

  2、--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3、--知道“趣、递、追、差、屋、发”等半包围结构的字的笔顺。

  4、--能有感情地朗读《海妈妈的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看大写字母写出小写字母。

  2、--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3、--能照样子填上合适的量词。

  教学过程 :

  一、--第1题。写出小写字母。

  1、--背诵字母表。

  2、--看大写字母写出小写字母。

  3、--反馈、校对。

  二、--第2题。

  1、--复*音序的方法。

  2、--一起查“优”字。

  3、--独立用音序查字法查出下面五个字。

  4、--反馈、校对。

  三、--第3题。

  1、--读题和例子,明确题意。

  2、--填上合适的词。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

  1、--按笔顺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海妈妈的歌》。

  教学过程 :

  一、--第4题。

  1、--说说“趣、递、追、差、屋、发”的笔顺。

  2、--看田字格,按笔顺写好这几个半包围结构的字。

  3、--讲评。

  二、--第5题。朗读诗歌。

  1、--划出带有拼音的字,拼拼读读,读准字音。

  2、--理解内容。诗歌分两部分,说说个部分说了些什么。

  3、--指导朗读,一是掌握速度停顿,二是用赞叹和自豪的语气来读。

  4、--先个别试读,再让全班照样子读。

  三、--第6题。

  1、--看图练*说话。

  2、--把图意连成一段话说一说。

  3、--学生做得怎么样,几天后反馈评价,注意学生的'*时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锐角、直角、钝角、*角和周角。

  2、通过练*,使学生能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会正确地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求末知角的度数。

  3、会正确地指出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会正确地画已知直线的*行线和垂线。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按要求作图并回答: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