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3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2-04-23 14:32:44 教学设计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3、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难点】:理解“爱情”的真正涵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这封《致女儿的信》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注意揣摩写信人的心理和语气。

  朗读:(故事中,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先后从人的眼睛里读到了哪三种东西?上帝有哪些不同表现?)找三组同学分角色分别朗读“上帝三次来到人间”的段落,其他同学把有关答案做上记号。

  三、新课讲授:

  1、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

  明确: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2、五十多年间,那一对男女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促使那一对男女(后来的老头和老太婆)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基础是什么?

  明确:是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4、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

  5、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

  明确:是忠诚、心灵的追念(彼此的扶持、依靠……)

  6、文中的上帝面对人的爱情有何表现?为何多次写到上帝的态度?

  明确:表明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只有人才能够爱。

  7、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

  明确:善待爱情:以人的方式去爱。(人类的爱情不是仅仅为了繁衍后代,还要给对方以幸福……因为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四、案例分析:这是真正的爱情吗?

  某中学一女生在宿舍告诉舍友,她特别喜欢一同班男同学,这次是真的喜欢,和前几次说的那几个截然不同。因为她总想看到他,她去校外学*就是想要见到他。后来她主动给他写纸条,他俩常常单独出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为此,她成绩下降,上课神情恍惚,和同学相处情绪也很不稳定。老师家长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她做工作,可她就是抹不去他的影子。再后来,家长让她转学了。他们再没联系。

  小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看名人名言:

  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才是高尚的

  ——苏霍姆林斯基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狭小的,它狭窄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勒

  五、课外拓展:

  1、三个故事:

  三个故事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爱情是什么?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很凄美:在医院病房的一隅,躺着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在世间弥留的最后一刻,他把苍老的手伸给浊泪涟涟的老妻,感谢他半个世纪以来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深知自己不久就要踏上黄泉之路了,为了报答他的真情,也为了安抚自己的心灵,他决定告诉她一个深埋在心底的秘密。但是,没等他把这个秘密说出口,他的老妻就把手轻轻按到了他的嘴上,她说:“我不需要听什么爱的秘密,在我看来,最大的爱的秘密就是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相识、相爱,手牵着手一道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丈夫感动得涌出了热泪,最后带着那永远的秘密*静地离开了人间。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一座城市居民经常和另一个城市的居民打仗,很多年都不分胜负。这两座城市,一座坐落在高地,另一座坐落在洼地。

  处在高地上的城市头领想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绝人之道——把高地的水库打开。结果可想而知,洼地的城市被大水围困,注定要灭亡。水库打开,哭叫之声不绝于耳。看到如此的惨状,围困者做出了一个人道的姿态,派船去救落水人,但是,派遣的船只不多,只能容纳极少一部分人,他们的头领喜欢女人,所以只能让妇女上船,并要求只能带自己最喜欢的一样东西。有的带上自己的玉镯,有的带上自己的金银首饰;有的`带上自己的铜镜……她们想这样既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又不失自己的财产。惟有一位妇女肩扛着自己的丈夫,奋力上船。一个士兵阻拦道:

  “船上只允许上妇女,不许运男人。”那位妇女说:“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士兵无言以对,只好乖乖地让她上船。在那次水患中惟一幸存的男人就是那位妇女的丈夫。

  第三个故事是一家电视台的综艺游戏节目——摸手认妻。这个游戏由6对夫妻参加,要求把6位男士的眼睛蒙上,让他们依次去摸6位女士的手,从而摸出自己的妻子。前3位都摸错了,惹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第四位上场了,主持人依然是一丝不苟地将那位男士双眼蒙上,接着原地转了三圈,同时又示意六位女士互相调了一下位置,过后搀着那位男士来到一字排开的六位女士面前说:开始。那位男士伸出手抓住第一位女士的手,也就三四秒的时间,对身边的主持人说这不是我的妻子,接着摸第二位女士,当他抓住第二位女士的手后,比第一次时间稍长一点,大概有十来秒时间,他对主持人说,

  “她是我妻子。”说后,主持人将那位男士眼睛上的纱布去掉,这期间,现场的观众已经向这位男土报以热烈的掌声了。无疑这位男土猜对了。主持人不失时机地问那位男土:“你摸得这么准,其中有什么秘密?”那位男士对着话筒,郑重其事地说:“没有什么秘密,我凭的是手感,是结婚十多年来培养出来的手感。”这时画面上出现了那位男士妻子的脸,此时那位幸福的妻子已是热泪滚滚。

  同学们至此应该明白了,爱情是人类最炽热的情感,最美好的情愫,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向往爱情。然而过早摘取爱情的果实,我们能收获甜美吗?可以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2、搜集资料:

  搜集有关爱情经典故事:《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廊桥遗梦》《乱世佳人》等等

  朗诵爱情诗词

  欣赏完了名人的爱情观,让我们回顾一下初中阶段所学的爱情诗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的人憔悴。 ——欧阳修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五、课堂小结:

  “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青春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

  【作业布置】:

  1、课外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

  2、配套练*。

  【板书设计】:

  致女儿的信

  第一次 爱情

  第二次 忠诚

  第三次 心灵追念

  爱情是人独有的

  体现人类美和力量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3、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难点】:理解“爱情”的真正涵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这封《致女儿的信》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注意揣摩写信人的心理和语气。

  朗读:(故事中,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先后从人的`眼睛里读到了哪三种东西?上帝有哪些不同表现?)找三组同学分角色分别朗读“上帝三次来到人间”的段落,其他同学把有关答案做上记号。

  三、新课讲授:

  1、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

  明确: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2、五十多年间,那一对男女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促使那一对男女(后来的老头和老太婆)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基础是什么?

  明确:是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4、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

  5、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

  明确:是忠诚、心灵的追念(彼此的扶持、依靠……)

  6、文中的上帝面对人的爱情有何表现?为何多次写到上帝的态度?

  明确:表明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只有人才能够爱。

  7、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

  明确:善待爱情:以人的方式去爱。(人类的爱情不是仅仅为了繁衍后代,还要给对方以幸福……因为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四、案例分析:这是真正的爱情吗?

  某中学一女生在宿舍告诉舍友,她特别喜欢一同班男同学,这次是真的喜欢,和前几次说的那几个截然不同。因为她总想看到他,她去校外学*就是想要见到他。后来她主动给他写纸条,他俩常常单独出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为此,她成绩下降,上课神情恍惚,和同学相处情绪也很不稳定。老师家长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她做工作,可她就是抹不去他的影子。再后来,家长让她转学了。他们再没联系。

  小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看名人名言:

  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才是高尚的

  ——苏霍姆林斯基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狭小的,它狭窄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勒

  五、课外拓展:

  1、三个故事:

  三个故事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爱情是什么?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很凄美:在医院病房的一隅,躺着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在世间弥留的最后一刻,他把苍老的手伸给浊泪涟涟的老妻,感谢他半个世纪以来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深知自己不久就要踏上黄泉之路了,为了报答他的真情,也为了安抚自己的心灵,他决定告诉她一个深埋在心底的秘密。但是,没等他把这个秘密说出口,他的老妻就把手轻轻按到了他的嘴上,她说:“我不需要听什么爱的秘密,在我看来,最大的爱的秘密就是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相识、相爱,手牵着手一道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丈夫感动得涌出了热泪,最后带着那永远的秘密*静地离开了人间。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一座城市居民经常和另一个城市的居民打仗,很多年都不分胜负。这两座城市,一座坐落在高地,另一座坐落在洼地。

  处在高地上的城市头领想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绝人之道——把高地的水库打开。结果可想而知,洼地的城市被大水围困,注定要灭亡。水库打开,哭叫之声不绝于耳。看到如此的惨状,围困者做出了一个人道的姿态,派船去救落水人,但是,派遣的船只不多,只能容纳极少一部分人,他们的头领喜欢女人,所以只能让妇女上船,并要求只能带自己最喜欢的一样东西。有的带上自己的玉镯,有的带上自己的金银首饰;有的带上自己的铜镜……她们想这样既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又不失自己的财产。惟有一位妇女肩扛着自己的丈夫,奋力上船。一个士兵阻拦道:

  “船上只允许上妇女,不许运男人。”那位妇女说:“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士兵无言以对,只好乖乖地让她上船。在那次水患中惟一幸存的男人就是那位妇女的丈夫。

  第三个故事是一家电视台的综艺游戏节目——摸手认妻。这个游戏由6对夫妻参加,要求把6位男士的眼睛蒙上,让他们依次去摸6位女士的手,从而摸出自己的妻子。前3位都摸错了,惹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第四位上场了,主持人依然是一丝不苟地将那位男士双眼蒙上,接着原地转了三圈,同时又示意六位女士互相调了一下位置,过后搀着那位男士来到一字排开的六位女士面前说:开始。那位男士伸出手抓住第一位女士的手,也就三四秒的时间,对身边的主持人说这不是我的妻子,接着摸第二位女士,当他抓住第二位女士的手后,比第一次时间稍长一点,大概有十来秒时间,他对主持人说,

  “她是我妻子。”说后,主持人将那位男士眼睛上的纱布去掉,这期间,现场的观众已经向这位男土报以热烈的掌声了。无疑这位男土猜对了。主持人不失时机地问那位男土:“你摸得这么准,其中有什么秘密?”那位男士对着话筒,郑重其事地说:“没有什么秘密,我凭的是手感,是结婚十多年来培养出来的手感。”这时画面上出现了那位男士妻子的脸,此时那位幸福的妻子已是热泪滚滚。

  同学们至此应该明白了,爱情是人类最炽热的情感,最美好的情愫,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向往爱情。然而过早摘取爱情的果实,我们能收获甜美吗?可以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2、搜集资料:

  搜集有关爱情经典故事:《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廊桥遗梦》《乱世佳人》等等

  朗诵爱情诗词

  欣赏完了名人的爱情观,让我们回顾一下初中阶段所学的爱情诗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的人憔悴。 ——欧阳修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五、课堂小结:

  “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青春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

  【作业布置】:

  1、课外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

  2、配套练*。

  【板书设计】:

  致女儿的信

  第一次 爱情

  第二次 忠诚

  第三次 心灵追念

  爱情是人独有的

  体现人类美和力量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3

  【特殊教学背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选用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与文化巨人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文坛泰斗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著名学者傅雷的家书(节选)一起构成“感**英思想”主题单元,编者意图在于通过对名家作品的品读,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使学生对人生、事业、爱情、艺术等问题有逐渐深入的领悟与思考。毫无疑问,《致女儿的信》“承担”了这系列思想风采中的爱情教育的“使命”。

  文章主题深刻。文章强调人类高尚的爱情远远超越“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爱情是一种生命体验,“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就是告诉我们只有积累了“生活的智慧”,才能完整地真实地为爱下一个定义,这无疑为指导学生正确对待“早恋”提供了感性材料。

  文章写法独特。书信对“爱情是什么”没有作枯燥的理论上的阐述,而是以一个童话故事为基本框架,通过上帝三次视察人间诠释了爱的伟大:爱情的力量征服了无所不能的上帝,人类主宰了自己的精神和幸福。作为书信体,文章有很多细腻的抒情与描写。行文意味深长而又文采斐然。

  教这篇文章有一定的思想“风险”。十四、五岁的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异性之间会产生微妙的感觉,各种传媒对爱情的渲染,更催化了他们对爱情的好奇与瑕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初涉“爱河”,苏霍姆林斯基对年轻人的“不设防”和宽容稍有不逊便会演变成“鼓吹”与“教唆”。

  教这篇文章有一定的定位难度。本文是篇思想、艺术价值都很高的经典美文,爱情又是学生较为敏感的话题,就主题纠缠过多,又很容易把它上成一堂以“爱情”为主题的班会课,而忽视它的语言特质和艺术价值。

  【创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致女儿的信》寓意深刻,文字却浅显易懂,可以一个课时学完。依据韩军老师“新语文教育”的课堂理念,每堂课直奔语言,把握几个要点就行。

  本人选择了三点作为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忐忑、繁衍、化为乌有、无与伦比、一抔黄土、怒不可遏”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体悟细节,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进行表达。

  3、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语言的哲思(对爱情的独特诠释),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教学思路的设计

   为避免“主题至上”对语言特质的干扰,我确定了以“说听读写”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路,加上课前的音乐欣赏,共分为五个教学板块:

  1、赏爱情名曲:

  课前十分钟播放扬琴名曲《梁祝》。

  2、抒(说)爱情见解:

  学生略讲梁祝爱情故事,引出课题,并就自己的理解谈谈什么是爱情。

  3、听爱情故事:

  以“自身经历”(教师本人化身为苏霍姆林斯基)演绎《致女儿的信》中的故事,并随着教师的“讲”、“演”显示教学目标中要求积累的词语。

  4、读爱情经典:

  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归纳主题,领悟细节,并进行细节写作训练。

  5、写爱情体悟:

  赏析哲理语句,升华文章主旨;写作训练,进行内化:以苏霍姆林斯基女儿的身份给苏霍姆林斯基写一封回信。

  三、教学机智的运用

  1、“美文美讲”激发学*兴趣:

  在学生进入文本前,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课文故事。这种机智的运用脱胎于韩军“新语文教育”课堂理念的“美读吟诵”。韩军认为文字是有体温、有生命、有动感的,传达文字生命动感的最好办法是诵读,这更切合“读图时代”的学生心理:学生对声音和图像的敏感远甚于文字。“美讲”就是“美读”的一种变式。800字的文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略显冗长,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学生在听到美妙的故事后,更有兴致研读文本。

  2、“体态解词”提升积累效率:

  本课设计在积累语言方面另辟蹊径,运用了“体态解词”的教学机智,即教师讲故事时,根据语境配以体态语言突出并同步用多媒体显示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积累的词语。这样做能是使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词的含义与用法,从而提高语言积累效率。

  3、“故意出错”突出主题思想:

  本文从多方面提示了爱情的真谛。更应对当今中学生要突出的观念是:爱情要靠一辈子的忠诚来维系,而不是一时的冲动!课文中上帝相隔五十年后第二次来到人间见证爱情就说明了这点。我在讲故事时(学生未进入文本时),故意把五十年错讲为十年。学生在进入文本时很快发现了这个错误,我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设计(不是十年而是五十年)?为什么爱情要用五十年的时间来见证?这样,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便更为深刻。

  【精彩教学片断】

   一、片断一

  师:老师的故事讲得好,还是作者的故事写得好?

  生:老师讲得好,富于变化的语调使故事引人入胜;同时还配有手势辅助,很形象。

  生:作者写得也好。描述了很多富有诗情画意的画面。

  师:其实,老师讲得不够好,同学们的评价太高了。老师讲得不好的最大的原因是不够细致,如老师讲到上帝三次来到人间,看到这对男女(前二次)和他们的后代(后一次)时的情形,只用了简单的一句话:他们幸福地生活着。作者却描述了三个生动感人的画面。我们现在把这些动人的画面找出来读一读。

  生:(朗读。)

  那正是清晨,太阳升起的时候。他看到窝棚旁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他们面前的田地里是一片成熟的谷物。而在他们旁边放着一只摇篮,摇篮里躺着。那男人和女人一会儿望望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

  原来有窝棚的地方已盖起一幢圆木造的房子,荒地变成了果园,地里一片见黄色的麦穗,几个儿子在耕地,女儿在收麦子,孙子们在草地上嬉戏。老头儿和老太婆坐在屋前,时而望望红艳艳的朝霞,时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

  举目向麦田、向火红色的曙光望去:金黄色的麦穗中站着许多青年男女,他们一会儿望望火红色的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

  师:谁能说说这三个画面感人的地方到底体现在哪里?

  生:它描述的生活场景很美,如第一个画面中的“成熟的谷物”、“熟睡的婴儿”……这些画面色彩明丽,气氛祥和,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古朴的乡村。

  生:它表现的情感美,如“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这句话在三个画面中都有出现,刻画出了两个人心灵默契、无声胜有声的.情感交流世界……

  师: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幸福祥和的、美的画面呢?

  生:有。中秋节我们一家团聚在一起烧烤、赏月的情景,就是幸福。

  生:……

  师:大家生活中的幸福场景的确感人。老师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幸福的襁褓中。现在,老师再跟你们欣赏几个幸福的画面。

  (投影显示图片一)这是电影《坦塔尼克号》的剧照:男女主人公张开双臂迎风而立……(依次出示图片二、三)。

  师:这些画面和我们同学开始描述的场景一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能不能象苏霍姆林斯基一样用文字表达自己心中和眼中的幸福呢?

  生:能!(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分钟后)师:现在,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文字的精彩:声情并茂地读出自己描述的幸福画面。

  生:一个幽静的小院里,有一个小凉棚,这小凉棚似乎专为等候一对老人而设。看,他们又来了,相互搀扶着来到凉棚下,头顶是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上的小鸟在欢快在唱着歌,他们就这样相拥着聆听这动人的歌声。有时他们又相互凝视着,捋捋彼此的白发,脸上荡漾着浅浅的笑……

  生:……

  二、片断二

  师:老师讲故事之前,认为我的女儿心智不够成熟,课文里与“心智”这个词相*的词是什么?请找出有这个词的相关句子读一读。

  生:(朗读)“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我的宿愿是把生活中的智慧,也可称之为生活的本事传授给你。”

  师:从这两句话里你能知道苏霍姆林斯基对“早恋”持什么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你怎样理解“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这句话?

  生甲:苏霍姆林斯基是支持“早恋”的,他把爱情写得那么美好。“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人只要有智慧就可以恋爱了,我们现在不是个个挺聪明的吗?(学生笑)我想……,他是支持的……

  生乙:错。苏霍姆林斯基应是反对的。他跟老师一样认为自己的女儿不够成熟。“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您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就说明了他的观点:他认为自己的女儿还没有成为有智慧的人,不能享受爱情的幸福。

  师:我支持生乙的观点。那么,生甲把这句话里的“智慧”理解成“聪明”,生乙理解成“成熟”,到底哪种理解更接*于作者的本意?谁能就一就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有智慧的人”到底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学生分小组议论。)

  生(小组代表):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有智慧的人”应指成熟的人。作者说:我的宿愿是把生活中的智慧,也可称之为生活的本事传授给你。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生活中的智慧就是生活的本事。我们小组讨论的结论是:生活能自立,思想能独立,经济能自主,才能是一个成熟的人──一个有生活本事的人。而这些只有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拥有!(掌声)

  ……

  师:我们来做个设想: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可能是恋爱了,她心中有一个心仪的“白马王子”或是有一个男孩在追她(学生笑),她是心中有了迷惘才问她父亲爱情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的。收到父亲这封信后,她明白了什么?她会怎样对待自己的感情?

  生:她认识到爱情是要靠一辈子的忠诚来维系的,而不是一时的冲动。

  生:她认识到爱的精神力量远甚于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

  生:她认识到她还没有成为一个智慧的人,她不能恋爱,她会拒绝那个男孩(学生笑)。

  ……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中肯,希望你们也能正确理解爱情,当我们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后,我们会拥有自己圆满幸福的爱情。

  【深度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设计我先后在九、八年级的两个班级作了实践。教九年级时只有这个设计的雏形,感觉不错,便有了更完美的设想,并精心制作了课件,在八年级班的教学基本上取得了成功(八年级学生没有教材不知道上课的内容也为很多教学机智的运用提供了情境,大部分八年级学生刚好是苏霍姆林斯基写这封信时他女儿的年龄──十四岁,接受这样的教育也正合适):学生有些心灵上的收获,语言训练上也较到位。这堂课的设计完全来源于自己的独创,事先没有查阅任何有关的教学设计。后来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才知道这是李镇西老师的“招牌”展示,竟暗自庆幸事先没有理解更多的教学设计资料,也就没有受他人的影响,教出了自己的特色!

  由于设计和操作上的不足,这堂课也给自己带来一些深度的思索:

  1、教学目标设计没注重学科思维训练:

  本堂课安排了二次说话训练:进入文本前让学生谈谈对爱情的粗浅认识,学*课文后让学生结合文章哲理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对爱情的认识。第一次因学生缺乏心理暗示,学生参与度不够;第二次因把握了文本,学生有自己独到的思维和见解(见教学片断二)。

  教后我想,这堂课在设计时应有一个说话训练的目标,让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力争做到有条理、有依据。虽然这一目标在课堂“生成”时达成了,但由于教师事先缺乏“预设”,没有给足充分的时间,没有达到思维训练的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对每一篇文章我们可针对文本的特色,着重于听说读写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2、“美文美讲”对教师个人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美文美讲”在教者的教学活动中不是第一次尝试,但因为这次有了理论支撑(不久前听了韩军老师有关“美读吟诵”的讲座,并听了他诵读《大堰河──我的保姆》),心中有了对课堂效果的期待,便投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课堂氛围有了不小的改观,激发了学生挖掘文本美的兴趣,但由于教者水*所限,没达到应有效果,不失为一个遗憾。

  新的语文课堂要求语文教师能读、能讲、能演,这就在个人素质修为上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课堂资源引用要贴*学生兴趣与爱好:

  本堂课为了营造课堂气氛、提前介入课文主题,在课前安排了学生欣赏扬琴名曲《梁祝》。课堂导入时问学生这首曲子的名称,全班竟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事后有些感慨:经典国乐在青少年中的市场已完全被流行音乐侵占。国乐经典教育是个社会风尚问题,这是个更深层次的教育话题。留给我们语文教师的思索是:我们在引用课堂资源时不能依据自己的教育背景想当然地选择,而要更多的研究学生实际,选择贴*学生实际兴趣爱好的资源,比如这堂课的背景音乐,在学生熟知的流行音乐中也有很多主题健康的爱情歌曲可供选择。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3篇(扩展1)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菁华6篇)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1

  一、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十四女儿写的一封有关什么是“爱情”的信,通过作者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深刻理解爱情的真正含义,进而体会爱情是只有人类才拥有的至纯至美的感情,每个人都要善待这份感情。

  关键信息:

  (一):从教材的内容出发,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育的观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如:导入新课时用优美的歌曲《爱情是什么》,让学生在美妙的歌声中思考这一人生问题。

  (二):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

  1、让学生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主动探究,合作解决疑问。力争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教学环境,力争做称职的开发者、组织者,尽力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

  二、学*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的萌动期,对爱情既好奇又神往,有很多学生还对异性产生了朦胧的好感,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爱情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每个人都没有必要回避,教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著名的教育家从三个方面给自己的女儿阐释了什么是爱情,学生对这个话题本身就很感兴趣,也有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因此教材内容的设置非常及时,顺应了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许多经验表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感情方面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因为他们个方面还没有成熟,长者、教师的点播、疏导是非常重要,所以在这篇文章的学*中,教师要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与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三、教学/学*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一)识记重点的字词,理清作者的思路。

  (二)通读课文,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内涵:爱情真正的含义。

  (三)对作品的思想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要善待人类这至纯至美的感情。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一)教师是学生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和发展的主体: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多读、多说,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尊重和自己想法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内容的意义和价值,作学生健康心理、高尚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选择。

  学生是学*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用自己的思想和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学是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学*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要引导他们自己去找答案,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让学生在解决困难中尝到快乐,激发他们学*的积极性。

  (二)采用“三板块五环节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尽可能多得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都有美的感受,从而也丰富学生的学*资源,在教学流程中强调学生的动脑、动口能力和主动参与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促自主探究。

  (三)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关注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指导和矫正。

  (2)通过研读赏析,探究质疑,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揭示问题的内涵并进一步取得用文学作品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效果。

  (3)通过课后交流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学生互动及个人自评相结合。根据课堂小组之间的讨论,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多媒体课件分别在本课导入新课、整体感知、研读赏析、探究质疑、拓展延伸、教学小结等环节中得到应用,它们的使用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内容,并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美的享受,从而达到熏陶感染学生的目的。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准备《爱情是什么》音乐,并纳入多媒体课件。现在的语文教学以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调集各方面的材料,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课前布置学生预*课文。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主要为语文教学活动,教材“致女儿的信”内容共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四十五分钟完成。

  需要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设组长1名,中心发言人1名,其他人可适时补充,组长主要肩负引领和鼓舞同学学*积极性责任。

  为顺利实施本节课,教师除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教育理念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五个环节来完成: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听歌曲《爱情是什么》,教师导入,爱情的歌被无数人吟唱过,爱情的故事经无数人传诵过,但爱情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在涉世未深的你头脑中翻腾过好多次,今天我们就学*一下,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他女儿解答这个问题时写的一封信,你们肯定会从其中获得很多教益。(教师板书课题)

  (说明: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情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课堂教学氛围与课文的内容和谐统一,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的境界,奠定教学成功的基础)

  第二环节:出示目标,整体感知:

  1、出示教学目标。

  2、整体感知课文,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先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哪三种不同东西?前两次他的反映是怎样的?为什么?最后一次上帝的表现是又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2)作者认为的爱情又是什么呢?请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

  (说明: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落脚点。学生必须速记并能够复述,以明确学*任务。带问题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这些工作主要由学生自己做,教师只作点拨指导,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探究质疑:

  1、作为著名教育家的苏霍林姆斯基,再给十四岁的女儿写这封信时,用语通俗易懂,但又有许多的语句充满了哲理,蕴含着深刻的含义。请你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这样的句子,结合课文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2、作者为什么把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放在一起解释爱情,这三者有什么联系,可不可去掉其中一个?

  3、作者为什么用一个童话故事给女儿解释:什么是爱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

  (说明: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讲述一至两个有代表性的语段,做到突出重点、解除难点,消除难点、把握特点,授学生以知识,同时在课文的讲述中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学*思路、练*的方式,使之奠定基本的知识,掌握学*的方法,形成自学的能力和求异创新思维的能力。)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作者在另一封给女儿的信中谈到自己对爱情的认识:“人的爱情应当不仅是美好、诚实、坚贞的,同时也应该是理智和慎重的、机警和严肃的只有那样的爱情才能带来欢乐和幸福。”深入理解这段话的含义,结合现在部分中学生存在的早恋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说明:这一环节,是在以上环节的基础上,指导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实践、练*,进而使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展,进一步认识到爱情这种感情,是需要慎重对待的。)

  第五环节:梳理小结:

  1、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2、只有人才能爱,只有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每个人都应该善待这份爱。

  (说明:梳理小结主要是引导学生紧扣板书提纲,梳理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中心,让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感,从而训练学生的概括、综合分析能力。)

  1、把读一读,释一释写两遍。(p48页)

  2、以“善待自己的感情”为题写一篇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七、教学反思

  (一)“五环节”的教学模式,重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讲”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学”,使学生在读、思、议、评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迁移,形成自学能力。然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参与“练”,依据教材的内容练读、练写、练听、练说,从而训练思维,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因为本篇是涉及到“爱情”,对中学生来讲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所以在教学的第四个环节,一开始学生有些畏首畏脚,当学生开始热烈讨论时,时间显得有些仓促,教师在这个环节还要进一步的调试,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2

  【特殊教学背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选用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与文化巨人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文坛泰斗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著名学者傅雷的家书(节选)一起构成“感**英思想”主题单元,编者意图在于通过对名家作品的品读,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使学生对人生、事业、爱情、艺术等问题有逐渐深入的领悟与思考。毫无疑问,《致女儿的信》“承担”了这系列思想风采中的爱情教育的“使命”。

  文章主题深刻。文章强调人类高尚的爱情远远超越“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爱情是一种生命体验,“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就是告诉我们只有积累了“生活的智慧”,才能完整地真实地为爱下一个定义,这无疑为指导学生正确对待“早恋”提供了感性材料。

  文章写法独特。书信对“爱情是什么”没有作枯燥的理论上的阐述,而是以一个童话故事为基本框架,通过上帝三次视察人间诠释了爱的伟大:爱情的力量征服了无所不能的上帝,人类主宰了自己的精神和幸福。作为书信体,文章有很多细腻的抒情与描写。行文意味深长而又文采斐然。

  教这篇文章有一定的思想“风险”。十四、五岁的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异性之间会产生微妙的感觉,各种传媒对爱情的渲染,更催化了他们对爱情的好奇与瑕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初涉“爱河”,苏霍姆林斯基对年轻人的“不设防”和宽容稍有不逊便会演变成“鼓吹”与“教唆”。

  教这篇文章有一定的定位难度。本文是篇思想、艺术价值都很高的经典美文,爱情又是学生较为敏感的话题,就主题纠缠过多,又很容易把它上成一堂以“爱情”为主题的班会课,而忽视它的语言特质和艺术价值。

  【创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致女儿的信》寓意深刻,文字却浅显易懂,可以一个课时学完。依据韩军老师“新语文教育”的课堂理念,每堂课直奔语言,把握几个要点就行。

  本人选择了三点作为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忐忑、繁衍、化为乌有、无与伦比、一抔黄土、怒不可遏”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体悟细节,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进行表达。

  3、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语言的哲思(对爱情的独特诠释),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教学思路的设计

  为避免“主题至上”对语言特质的干扰,我确定了以“说听读写”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路,加上课前的音乐欣赏,共分为五个教学板块:

  1、赏爱情名曲:

  课前十分钟播放扬琴名曲《梁祝》。

  2、抒(说)爱情见解:

  学生略讲梁祝爱情故事,引出课题,并就自己的理解谈谈什么是爱情。

  3、听爱情故事:

  以“自身经历”(教师本人化身为苏霍姆林斯基)演绎《致女儿的信》中的故事,并随着教师的“讲”、“演”显示教学目标中要求积累的词语。

  4、读爱情经典:

  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归纳主题,领悟细节,并进行细节写作训练。

  5、写爱情体悟:

  赏析哲理语句,升华文章主旨;写作训练,进行内化:以苏霍姆林斯基女儿的身份给苏霍姆林斯基写一封回信。

  三、教学机智的运用

  1、“美文美讲”激发学*兴趣:

  在学生进入文本前,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课文故事。这种机智的运用脱胎于韩军“新语文教育”课堂理念的“美读吟诵”。韩军认为文字是有体温、有生命、有动感的,传达文字生命动感的最好办法是诵读,这更切合“读图时代”的学生心理:学生对声音和图像的敏感远甚于文字。“美讲”就是“美读”的一种变式。800字的文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略显冗长,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学生在听到美妙的故事后,更有兴致研读文本。

  2、“体态解词”提升积累效率:

  本课设计在积累语言方面另辟蹊径,运用了“体态解词”的教学机智,即教师讲故事时,根据语境配以体态语言突出并同步用多媒体显示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积累的词语。这样做能是使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词的含义与用法,从而提高语言积累效率。

  3、“故意出错”突出主题思想:

  本文从多方面提示了爱情的真谛。更应对当今中学生要突出的观念是:爱情要靠一辈子的忠诚来维系,而不是一时的冲动!课文中上帝相隔五十年后第二次来到人间见证爱情就说明了这点。我在讲故事时(学生未进入文本时),故意把五十年错讲为十年。学生在进入文本时很快发现了这个错误,我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设计(不是十年而是五十年)?为什么爱情要用五十年的时间来见证?这样,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便更为深刻。

  【精彩教学片断】

  一、片断一

  师:老师的故事讲得好,还是作者的故事写得好?

  生:老师讲得好,富于变化的语调使故事引人入胜;同时还配有手势辅助,很形象。

  生:作者写得也好。描述了很多富有诗情画意的画面。

  师:其实,老师讲得不够好,同学们的评价太高了。老师讲得不好的最大的原因是不够细致,如老师讲到上帝三次来到人间,看到这对男女(前二次)和他们的后代(后一次)时的情形,只用了简单的一句话:他们幸福地生活着。作者却描述了三个生动感人的画面。我们现在把这些动人的画面找出来读一读。

  生:(朗读。)

  那正是清晨,太阳升起的时候。他看到窝棚旁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他们面前的田地里是一片成熟的谷物。而在他们旁边放着一只摇篮,摇篮里躺着。那男人和女人一会儿望望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

  原来有窝棚的地方已盖起一幢圆木造的房子,荒地变成了果园,地里一片见黄色的麦穗,几个儿子在耕地,女儿在收麦子,孙子们在草地上嬉戏。老头儿和老太婆坐在屋前,时而望望红艳艳的朝霞,时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

  举目向麦田、向火红色的曙光望去:金黄色的麦穗中站着许多青年男女,他们一会儿望望火红色的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

  师:谁能说说这三个画面感人的地方到底体现在哪里?

  生:它描述的生活场景很美,如第一个画面中的“成熟的谷物”、“熟睡的婴儿”……这些画面色彩明丽,气氛祥和,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古朴的乡村。

  生:它表现的情感美,如“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这句话在三个画面中都有出现,刻画出了两个人心灵默契、无声胜有声的情感交流世界……

  师: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幸福祥和的、美的画面呢?

  生:有。中秋节我们一家团聚在一起烧烤、赏月的情景,就是幸福。

  生:……

  师:大家生活中的幸福场景的确感人。老师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幸福的襁褓中。现在,老师再跟你们欣赏几个幸福的画面。

  (投影显示图片一)这是电影《坦塔尼克号》的剧照:男女主人公张开双臂迎风而立……(依次出示图片二、三)。

  师:这些画面和我们同学开始描述的场景一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能不能象苏霍姆林斯基一样用文字表达自己心中和眼中的幸福呢?

  生:能!(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分钟后)师:现在,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文字的精彩:声情并茂地读出自己描述的幸福画面。

  生:一个幽静的小院里,有一个小凉棚,这小凉棚似乎专为等候一对老人而设。看,他们又来了,相互搀扶着来到凉棚下,头顶是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上的小鸟在欢快在唱着歌,他们就这样相拥着聆听这动人的歌声。有时他们又相互凝视着,捋捋彼此的白发,脸上荡漾着浅浅的笑……

  生:……

  二、片断二

  师:老师讲故事之前,认为我的女儿心智不够成熟,课文里与“心智”这个词相*的词是什么?请找出有这个词的相关句子读一读。

  生:(朗读)“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我的宿愿是把生活中的智慧,也可称之为生活的本事传授给你。”

  师:从这两句话里你能知道苏霍姆林斯基对“早恋”持什么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你怎样理解“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这句话?

  生甲:苏霍姆林斯基是支持“早恋”的,他把爱情写得那么美好。“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人只要有智慧就可以恋爱了,我们现在不是个个挺聪明的吗?(学生笑)我想……,他是支持的……

  生乙:错。苏霍姆林斯基应是反对的。他跟老师一样认为自己的女儿不够成熟。“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您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就说明了他的观点:他认为自己的女儿还没有成为有智慧的人,不能享受爱情的幸福。

  师:我支持生乙的观点。那么,生甲把这句话里的“智慧”理解成“聪明”,生乙理解成“成熟”,到底哪种理解更接*于作者的本意?谁能就一就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有智慧的人”到底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学生分小组议论。)

  生(小组代表):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有智慧的人”应指成熟的人。作者说:我的宿愿是把生活中的智慧,也可称之为生活的本事传授给你。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生活中的智慧就是生活的本事。我们小组讨论的结论是:生活能自立,思想能独立,经济能自主,才能是一个成熟的人──一个有生活本事的人。而这些只有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拥有!(掌声)

  ……

  师:我们来做个设想: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可能是恋爱了,她心中有一个心仪的“白马王子”或是有一个男孩在追她(学生笑),她是心中有了迷惘才问她父亲爱情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的。收到父亲这封信后,她明白了什么?她会怎样对待自己的感情?

  生:她认识到爱情是要靠一辈子的忠诚来维系的,而不是一时的冲动。

  生:她认识到爱的精神力量远甚于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

  生:她认识到她还没有成为一个智慧的人,她不能恋爱,她会拒绝那个男孩(学生笑)。

  ……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中肯,希望你们也能正确理解爱情,当我们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后,我们会拥有自己圆满幸福的爱情。

  【深度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设计我先后在九、八年级的两个班级作了实践。教九年级时只有这个设计的雏形,感觉不错,便有了更完美的设想,并精心制作了课件,在八年级班的教学基本上取得了成功(八年级学生没有教材不知道上课的内容也为很多教学机智的运用提供了情境,大部分八年级学生刚好是苏霍姆林斯基写这封信时他女儿的年龄──十四岁,接受这样的教育也正合适):学生有些心灵上的收获,语言训练上也较到位。这堂课的设计完全来源于自己的独创!

  由于设计和操作上的不足,这堂课也给自己带来一些深度的思索:

  1、教学目标设计没注重学科思维训练:

  本堂课安排了二次说话训练:进入文本前让学生谈谈对爱情的粗浅认识,学*课文后让学生结合文章哲理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对爱情的认识。第一次因学生缺乏心理暗示,学生参与度不够;第二次因把握了文本,学生有自己独到的思维和见解(见教学片断二)。

  教后我想,这堂课在设计时应有一个说话训练的目标,让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力争做到有条理、有依据。虽然这一目标在课堂“生成”时达成了,但由于教师事先缺乏“预设”,没有给足充分的时间,没有达到思维训练的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对每一篇文章我们可针对文本的特色,着重于听说读写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2、“美文美讲”对教师个人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美文美讲”在教者的教学活动中不是第一次尝试,但因为这次有了理论支撑(不久前听了韩军老师有关“美读吟诵”的讲座,并听了他诵读《大堰河──我的保姆》),心中有了对课堂效果的期待,便投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课堂氛围有了不小的改观,激发了学生挖掘文本美的兴趣,但由于教者水*所限,没达到应有效果,不失为一个遗憾。

  新的语文课堂要求语文教师能读、能讲、能演,这就在个人素质修为上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课堂资源引用要贴*学生兴趣与爱好:

  本堂课为了营造课堂气氛、提前介入课文主题,在课前安排了学生欣赏扬琴名曲《梁祝》。课堂导入时问学生这首曲子的名称,全班竟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事后有些感慨:经典国乐在青少年中的市场已完全被流行音乐侵占。国乐经典教育是个社会风尚问题,这是个更深层次的教育话题。留给我们语文教师的思索是:我们在引用课堂资源时不能依据自己的教育背景想当然地选择,而要更多的研究学生实际,选择贴*学生实际兴趣爱好的资源,比如这堂课的背景音乐,在学生熟知的流行音乐中也有很多主题健康的爱情歌曲可供选择。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3

  【特殊教学背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选用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与文化巨人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文坛泰斗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著名学者傅雷的家书(节选)一起构成“感**英思想”主题单元,编者意图在于通过对名家作品的品读,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使学生对人生、事业、爱情、艺术等问题有逐渐深入的领悟与思考。毫无疑问,《致女儿的信》“承担”了这系列思想风采中的爱情教育的“使命”。

  文章主题深刻。文章强调人类高尚的爱情远远超越“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爱情是一种生命体验,“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就是告诉我们只有积累了“生活的智慧”,才能完整地真实地为爱下一个定义,这无疑为指导学生正确对待“早恋”提供了感性材料。

  文章写法独特。书信对“爱情是什么”没有作枯燥的理论上的阐述,而是以一个童话故事为基本框架,通过上帝三次视察人间诠释了爱的伟大:爱情的力量征服了无所不能的上帝,人类主宰了自己的精神和幸福。作为书信体,文章有很多细腻的抒情与描写。行文意味深长而又文采斐然。

  教这篇文章有一定的思想“风险”。十四、五岁的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异性之间会产生微妙的感觉,各种传媒对爱情的渲染,更催化了他们对爱情的好奇与瑕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初涉“爱河”,苏霍姆林斯基对年轻人的“不设防”和宽容稍有不逊便会演变成“鼓吹”与“教唆”。

  教这篇文章有一定的定位难度。本文是篇思想、艺术价值都很高的经典美文,爱情又是学生较为敏感的话题,就主题纠缠过多,又很容易把它上成一堂以“爱情”为主题的班会课,而忽视它的语言特质和艺术价值。

  【创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致女儿的信》寓意深刻,文字却浅显易懂,可以一个课时学完。依据韩军老师“新语文教育”的课堂理念,每堂课直奔语言,把握几个要点就行。

  本人选择了三点作为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忐忑、繁衍、化为乌有、无与伦比、一抔黄土、怒不可遏”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体悟细节,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进行表达。

  3、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语言的哲思(对爱情的独特诠释),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教学思路的设计

   为避免“主题至上”对语言特质的干扰,我确定了以“说听读写”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路,加上课前的音乐欣赏,共分为五个教学板块:

  1、赏爱情名曲:

  课前十分钟播放扬琴名曲《梁祝》。

  2、抒(说)爱情见解:

  学生略讲梁祝爱情故事,引出课题,并就自己的理解谈谈什么是爱情。

  3、听爱情故事:

  以“自身经历”(教师本人化身为苏霍姆林斯基)演绎《致女儿的信》中的故事,并随着教师的“讲”、“演”显示教学目标中要求积累的词语。

  4、读爱情经典:

  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归纳主题,领悟细节,并进行细节写作训练。

  5、写爱情体悟:

  赏析哲理语句,升华文章主旨;写作训练,进行内化:以苏霍姆林斯基女儿的身份给苏霍姆林斯基写一封回信。

  三、教学机智的运用

  1、“美文美讲”激发学*兴趣:

  在学生进入文本前,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课文故事。这种机智的运用脱胎于韩军“新语文教育”课堂理念的“美读吟诵”。韩军认为文字是有体温、有生命、有动感的,传达文字生命动感的最好办法是诵读,这更切合“读图时代”的学生心理:学生对声音和图像的敏感远甚于文字。“美讲”就是“美读”的一种变式。800字的文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略显冗长,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学生在听到美妙的故事后,更有兴致研读文本。

  2、“体态解词”提升积累效率:

  本课设计在积累语言方面另辟蹊径,运用了“体态解词”的教学机智,即教师讲故事时,根据语境配以体态语言突出并同步用多媒体显示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积累的词语。这样做能是使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词的含义与用法,从而提高语言积累效率。

  3、“故意出错”突出主题思想:

  本文从多方面提示了爱情的真谛。更应对当今中学生要突出的观念是:爱情要靠一辈子的忠诚来维系,而不是一时的冲动!课文中上帝相隔五十年后第二次来到人间见证爱情就说明了这点。我在讲故事时(学生未进入文本时),故意把五十年错讲为十年。学生在进入文本时很快发现了这个错误,我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设计(不是十年而是五十年)?为什么爱情要用五十年的时间来见证?这样,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便更为深刻。

  【精彩教学片断】

   一、片断一

  师:老师的故事讲得好,还是作者的故事写得好?

  生:老师讲得好,富于变化的语调使故事引人入胜;同时还配有手势辅助,很形象。

  生:作者写得也好。描述了很多富有诗情画意的画面。

  师:其实,老师讲得不够好,同学们的评价太高了。老师讲得不好的最大的原因是不够细致,如老师讲到上帝三次来到人间,看到这对男女(前二次)和他们的后代(后一次)时的情形,只用了简单的一句话:他们幸福地生活着。作者却描述了三个生动感人的画面。我们现在把这些动人的画面找出来读一读。

  生:(朗读。)

  那正是清晨,太阳升起的时候。他看到窝棚旁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他们面前的田地里是一片成熟的谷物。而在他们旁边放着一只摇篮,摇篮里躺着。那男人和女人一会儿望望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

  原来有窝棚的地方已盖起一幢圆木造的房子,荒地变成了果园,地里一片见黄色的麦穗,几个儿子在耕地,女儿在收麦子,孙子们在草地上嬉戏。老头儿和老太婆坐在屋前,时而望望红艳艳的朝霞,时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

  举目向麦田、向火红色的曙光望去:金黄色的麦穗中站着许多青年男女,他们一会儿望望火红色的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

  师:谁能说说这三个画面感人的地方到底体现在哪里?

  生:它描述的生活场景很美,如第一个画面中的“成熟的谷物”、“熟睡的婴儿”……这些画面色彩明丽,气氛祥和,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古朴的乡村。

  生:它表现的情感美,如“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这句话在三个画面中都有出现,刻画出了两个人心灵默契、无声胜有声的情感交流世界……

  师: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幸福祥和的、美的画面呢?

  生:有。中秋节我们一家团聚在一起烧烤、赏月的情景,就是幸福。

  生:……

  师:大家生活中的幸福场景的确感人。老师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幸福的襁褓中。现在,老师再跟你们欣赏几个幸福的画面。

  (投影显示图片一)这是电影《坦塔尼克号》的剧照:男女主人公张开双臂迎风而立……(依次出示图片二、三)。

  师:这些画面和我们同学开始描述的场景一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能不能象苏霍姆林斯基一样用文字表达自己心中和眼中的幸福呢?

  生:能!(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分钟后)师:现在,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文字的精彩:声情并茂地读出自己描述的幸福画面。

  生:一个幽静的小院里,有一个小凉棚,这小凉棚似乎专为等候一对老人而设。看,他们又来了,相互搀扶着来到凉棚下,头顶是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上的小鸟在欢快在唱着歌,他们就这样相拥着聆听这动人的歌声。有时他们又相互凝视着,捋捋彼此的白发,脸上荡漾着浅浅的笑……

  生:……

  二、片断二

  师:老师讲故事之前,认为我的女儿心智不够成熟,课文里与“心智”这个词相*的词是什么?请找出有这个词的相关句子读一读。

  生:(朗读)“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我的宿愿是把生活中的智慧,也可称之为生活的本事传授给你。”

  师:从这两句话里你能知道苏霍姆林斯基对“早恋”持什么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你怎样理解“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这句话?

  生甲:苏霍姆林斯基是支持“早恋”的,他把爱情写得那么美好。“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人只要有智慧就可以恋爱了,我们现在不是个个挺聪明的吗?(学生笑)我想……,他是支持的……

  生乙:错。苏霍姆林斯基应是反对的。他跟老师一样认为自己的女儿不够成熟。“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您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就说明了他的观点:他认为自己的女儿还没有成为有智慧的人,不能享受爱情的幸福。

  师:我支持生乙的观点。那么,生甲把这句话里的“智慧”理解成“聪明”,生乙理解成“成熟”,到底哪种理解更接*于作者的本意?谁能就一就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有智慧的人”到底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学生分小组议论。)

  生(小组代表):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有智慧的人”应指成熟的人。作者说:我的宿愿是把生活中的智慧,也可称之为生活的本事传授给你。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生活中的智慧就是生活的本事。我们小组讨论的结论是:生活能自立,思想能独立,经济能自主,才能是一个成熟的人──一个有生活本事的人。而这些只有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拥有!(掌声)

  ……

  师:我们来做个设想: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可能是恋爱了,她心中有一个心仪的“白马王子”或是有一个男孩在追她(学生笑),她是心中有了迷惘才问她父亲爱情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的。收到父亲这封信后,她明白了什么?她会怎样对待自己的感情?

  生:她认识到爱情是要靠一辈子的忠诚来维系的,而不是一时的冲动。

  生:她认识到爱的精神力量远甚于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

  生:她认识到她还没有成为一个智慧的人,她不能恋爱,她会拒绝那个男孩(学生笑)。

  ……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中肯,希望你们也能正确理解爱情,当我们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后,我们会拥有自己圆满幸福的爱情。

  【深度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设计我先后在九、八年级的两个班级作了实践。教九年级时只有这个设计的雏形,感觉不错,便有了更完美的设想,并精心制作了课件,在八年级班的教学基本上取得了成功(八年级学生没有教材不知道上课的内容也为很多教学机智的运用提供了情境,大部分八年级学生刚好是苏霍姆林斯基写这封信时他女儿的年龄──十四岁,接受这样的教育也正合适):学生有些心灵上的收获,语言训练上也较到位。这堂课的设计完全来源于自己的独创,事先没有查阅任何有关的教学设计。后来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才知道这是李镇西老师的“招牌”展示,竟暗自庆幸事先没有理解更多的教学设计资料,也就没有受他人的影响,教出了自己的特色!

  由于设计和操作上的不足,这堂课也给自己带来一些深度的思索:

  1、教学目标设计没注重学科思维训练:

  本堂课安排了二次说话训练:进入文本前让学生谈谈对爱情的粗浅认识,学*课文后让学生结合文章哲理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对爱情的认识。第一次因学生缺乏心理暗示,学生参与度不够;第二次因把握了文本,学生有自己独到的思维和见解(见教学片断二)。

  教后我想,这堂课在设计时应有一个说话训练的目标,让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力争做到有条理、有依据。虽然这一目标在课堂“生成”时达成了,但由于教师事先缺乏“预设”,没有给足充分的时间,没有达到思维训练的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对每一篇文章我们可针对文本的特色,着重于听说读写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2、“美文美讲”对教师个人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美文美讲”在教者的教学活动中不是第一次尝试,但因为这次有了理论支撑(不久前听了韩军老师有关“美读吟诵”的讲座,并听了他诵读《大堰河──我的保姆》),心中有了对课堂效果的期待,便投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课堂氛围有了不小的改观,激发了学生挖掘文本美的兴趣,但由于教者水*所限,没达到应有效果,不失为一个遗憾。

  新的语文课堂要求语文教师能读、能讲、能演,这就在个人素质修为上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课堂资源引用要贴*学生兴趣与爱好:

  本堂课为了营造课堂气氛、提前介入课文主题,在课前安排了学生欣赏扬琴名曲《梁祝》。课堂导入时问学生这首曲子的名称,全班竟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事后有些感慨:经典国乐在青少年中的市场已完全被流行音乐侵占。国乐经典教育是个社会风尚问题,这是个更深层次的教育话题。留给我们语文教师的思索是:我们在引用课堂资源时不能依据自己的教育背景想当然地选择,而要更多的研究学生实际,选择贴*学生实际兴趣爱好的资源,比如这堂课的背景音乐,在学生熟知的流行音乐中也有很多主题健康的爱情歌曲可供选择。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了解书信的写法;继续完成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2、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是作者对女儿进行的一次生动的爱情教育。文字朴实晓畅,语言生动形象,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这个火辣辣的词,撞击着每个青年的心扉,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就像爬山虎攀上了年轻人的心房,稍不留神就容易踏上早恋的航船,教书育人,是语文教育应尽的责任。鉴于这种考虑,拟对教材作如下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前活动

  1、.查找关于作者苏霍姆林斯基的介绍,了解有关书信的写法;

  2、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

  3、收看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廊桥追梦》《乱世佳人》等等。

  二、导入新课

  自从*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由爱情而演绎的故事,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

  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同学们,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也许正困扰着你,是呀,人间有情,红尘有爱,这令人魂牵梦绕的情丝正等着你成长!但是,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

  到底什么是爱情?今天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一文中得到启示。

  三、新课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媒体辅助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是(国籍),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全国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辉煌成就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声誉。1957年他39岁时被选为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59年荣获功勋教师称号。他还荣获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奖章和马卡连柯奖章。不少国家的教育领导机构和有影响的学术团体,纷纷邀请他出国讲学。1968年他再次当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p年9月被选为全苏教师*代表并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他作为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被载人苏联史册。成为世界著名教育家。

  2.课文内容研讨:

  门面对女儿的问题,作者没有轻下结论,他是怎样解释“什么是爱情”的?作者到底认为什么是爱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怎样理解“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这句话的含义?

  (4)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里走一遭,在走的过程中不能再回头重走,在途中可以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能摘一棵。柏拉图觉得此事很容易办到,便充满信心地往前走,谁知过了半天没有回来。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又不知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便挑挑捡捡,总希望前面有更好的;等到走到尽头时,才发现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课文也是用故事的形式诠释什么是爱情这个大问题。爱情是美好的,是人类历久常新的话题,对于爱情,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也可以用故事的形式解释。)

  3.积累:爱情是这样美好,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看看名人是怎样看待爱情的:要求学生展示课前准备好的资料(教师也准备一些)。

  青少年时代是人一生中生命的曙光,这一时期需要积蓄力量,去创造美好的东西,其中包括为人类明智而勇敢的爱所创造的精神力量。是的,孩子,你要深思,需要有自己的力量,包括爱情的力量,这种力量需要坚持终生。珍惜它、爱护和发扬它直到生命结束,使之成为专一不二忠贞不渝的精神力量,避免犯错误和遭到失望。我把爱情称之为明智的、勇敢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人类真正的爱。

  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

  爱情,是一种炽烈的感情,一定要让理智做心灵的主宰。

  ----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

  那种用美好的感情和思想使我们升华并赋予我们力量的爱情,才能算是一种高尚的热情;而使我们自私自利,胆小怯弱,使我们流于盲目本能的下流行为的爱情,应该算是一种邪恶的热情。法国作家乔治?桑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的狭小,它狭窄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为爱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德国诗人、剧作家*勒

  爱情不会因为理智而变得淡漠,也不会因为雄心壮志而丧失殆尽。它是第二生命;它渗人灵魂,温暖着每一条血管,跳动在每一次脉搏之中。

  ----英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艾迪生

  爱情是一片炽热狂迷的痴心,一团无法扑灭的烈火,一种永不满足的欲望,一分如糖似蜜的喜悦,一阵如痴如醉的疯狂,一种没有安宁的劳苦和没有劳苦的安宁。

  ----英国学者理查?德?弗尼维尔

  四、拓展延伸

  爱情,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爱情的真谛,我们再读下面一篇文章。

  三个故事

  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

  爱情是什么?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很凄美:在医院病房的一隅,躺着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在世间弥留的最后一刻,他把苍老的手伸给浊泪涟涟的老妻,感谢他半个世纪以来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深知自己不久就要踏上黄泉之路了,为了报答他的真情,也为了安抚自己的心灵,他决定告诉她一个深埋在心底的秘密。但是,没等他把这个秘密说出口,他的老妻就把手轻轻按到了他的嘴上、她说:

  “我不需要听什么爱的秘密,在我看来,最大的爱的秘密就是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相识、相爱,手牵着手一道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丈夫感动得涌出了热泪,最后带着那永远的秘密*静地离开了人间。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一座城市居民经常和另一个城市的居民打仗,很多年都不分胜负。这两座城市,一座坐落在高地,另一座坐落在洼地。

  处在高地上的城市头领想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绝人之道——把高地的水库打开。结果可想而知,洼地的城市被大水围困,注定要灭亡。水库打开,哭叫之声不绝于耳。看到如此的惨状,围困者做出了一个人道的姿态,派船去救落水人,但是,派遣的船只不多,只能容纳极少一部分人,他们的头领喜欢女人,所以只能让妇女上船,并要求只能带自己最喜欢的一样东西。有的带上自己的玉镯;有的带上自己的金银首饰;有的带上自己的铜镜……她们想这样既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又不失自己的财产。惟有一位妇女肩扛着自己的丈夫,奋力上船。一个士兵阻拦道:“船上只允许上妇女,不许运男人。”那位妇女说:“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士兵无言以对,只好乖乖地让她上船。在那次水患中惟一幸存的男人就是那位妇女的丈夫。

  朋友讲的第三个故事是一家电视台的综艺游戏节目——摸手认妻。这个游戏由6对夫妻参加,要求把6位男士的眼睛蒙上,让他们依次去摸6位女士的手,从而摸出自己的妻子。

  前3位都模错了,惹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第四位上场了,主持人依然是一丝不苟地将那位男士双眼蒙上,接着原地转了三圈,同时又示意六位女士互相调了一下位置,过后搀着那位男士来到一字排开的六位女士面前说:开始。那位男士伸出手抓住第一位女士的手,也就三四秒的时间,对身边的主持人说这不是我的妻子,接着摸第二位女士,当他抓住第二位女士的手后,比第一次时间稍长一点,大概有十来

  秒时间,他对主持人说:“她是我妻子。”说后,主持人将那位男士眼睛上的纱布去掉,这期间,现场的观众已经向这位男士报以热烈的掌声了。无疑这位男士猜对了。主持人不失时机地问那位男士:“你摸得这么准,其中有什么秘密?”那位男士对着话筒,郑重其事地说:“没有什么秘密,我凭的是手感,是结婚十多年来培养出来的手感。”这时画面上出现了那位男士妻子的脸,此时那位幸福的妻子已是热泪滚滚。

  “爱你一生一世足矣,我想,这就是爱情。”

  朋友最后说道。

  四、讨论分析

  同学们至此应该明白了,爱情是人类最炽热的情感,最美好的情愫,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向往爱情。然而过早摘取爱情的果实,我们能收获甜美吗?可以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

  五、课堂总结

  “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青春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了解书信的写法;继续完成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2、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媒体】

  幻灯片、幻灯机。

  【其他】

  1、让学生搜集有关苏霍姆林斯基的生*简介、重要著作,了解其教育思想。

  2、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

  3、问问家长:“爱情是什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设计意图一、设疑导入

  1、莎士比亚曾经在一首诗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她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们想知道的。当你遇到这样的疑惑时,你问过你的父母吗?为什么?

  2、当苏霍姆林斯基14岁的女儿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时,苏霍姆林斯基可能会怎样回答呢?激发探究兴趣。二、调动积累,实现资源共享

  1、谁来介绍一下苏霍姆林斯基这位教育家的生*、重要著作、教育思想等等?

  2、大家很会学*,会搜集资料也是一种能力。今天我们就有幸与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对话。请大家看《致女儿的信》,看看这位教育家在信中是如何与女儿对话的,如何与处于花季中的我们对话的。作者用书信的形式来回答女儿的问题,有哪些优势?鼓励学生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和资料,增强阅读积累,拓宽语文视野。

  让学生体会到书信的特点。

  三、浏览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请学生速读课文,思考:我们在朗读时要以怎样的语气才能表现父亲写信时的心理?(关爱、高兴)何以见得?

  2、我觉得大家是幸运的,这篇文章是第一次选入我们的语文课本。在我们读书时是谈“情”色变,生怕老师和家长误认为思想不纯洁。今天我们与苏霍姆林斯基谈论“爱情”这个话题,可谓是时代的一大进步。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由爱情而演绎的故事,更是那样惊心动魄。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正值花季的少男少女,必然对爱情充满了好奇和遐想。不知大家敢不敢谈论这个话题?尤其是要大胆、大方、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敢不敢?

  3、敢,这是大家成长的标志。请再读课文,思考:“我”为何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提问,却说到了我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利亚所讲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有谁来为大家概述这个充满诗意的故事?并请学生点评。

  5、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呢?这说明了什么?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

  6、作者把三者视为爱情的三位一体,他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走进作者。

  提出对话要求:大胆、大方、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突破难点。

  指导筛选信息。

  抓关键词语进行揣摩分析。四、精读课文,进行多方对话

  1、学生齐读最后两段。

  2、这句话道出了爱情的真谛。文中还有许多含义深刻的语句值得好好品味。请再读课文,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霍值得揣摩的语句,与大家交流。(学生交流)

  3、本文构思巧妙。前有暗示,后有点睛;层层推进,起伏有致。前后对比,凸现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关键在于什么呢?请将文中的语句读出来。

  4、大家同意作者的观点吗?

  先浏览再精读,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与作者对话。五、拓展阅读,丰富语文素养

  1、我们要感谢苏霍姆林斯基,是他,让你我悟出了这么高深的道理。其实爱情在文学作品中一直是个永恒的话题,那么你知道哪些歌咏爱情的古诗词?(学生交流)

  2、现在,假设你的同学问到你,什么是爱情?请你也用一个故事给他阐述你对爱情的理解。(学生交流:罗密欧与朱丽叶,梁祝,泰坦尼克号等。)

  3、当我们听到杰克对罗丝的最后要求“向我发誓,你决不会放弃生存”时,我相信没有哪个人不会为这段忘我的爱恋而动容。的确,有关爱情的故事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爱情时这样美好,是人类伟大的感情之一,你可知道名人是怎样看待爱情的呢?(学生交流搜集的名言。)内引阅读积累,意在强调课外阅读,提升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从名人身上学到生活的智慧。六、与父母对话,着眼感情问题

  1、大家就“爱情是什么”这一话题问了父母吗?他们的反应如何?他们是如何回答的?(学生交流。)

  2、有没有谁问过爸爸和妈妈的爱情故事呢?

  3、**淡淡才是真!的确,生活中的爱情更多的是两个人相扶相持走过的岁月,是两颗心的相互依恋:在你生病的时候他递来一杯白开水和一枚药片;在你工作中遇到难题时,她关切的询问;在你兴高采烈时,他在望着你傻傻地笑。那么,过早摘取爱情的果实,我们能收获甜美吗?请你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

  (学生交流。)

  与父母对话,既是思想沟通,更是一种情感交流。

  七、自由写作,激发读写创新

  1、“爱情是什么”这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现在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以你喜欢的形式,说说什么是爱情。

  2、学生交流,教师予以点评。鼓励自由写作。

  八、总结

  希望我们今天围绕“爱情”的对话,能伴大家快乐成长。

  九、布置作业

  将课堂上的即兴创作写在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

  8、致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

  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3、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难点】:理解“爱情”的真正涵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这封《致女儿的信》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注意揣摩写信人的心理和语气。

  朗读:(故事中,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先后从人的眼睛里读到了哪三种东西?上帝有哪些不同表现?)找三组同学分角色分别朗读“上帝三次来到人间”的段落,其他同学把有关答案做上记号。

  三、新课讲授:

  1、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

  明确: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2、五十多年间,那一对男女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促使那一对男女(后来的老头和老太婆)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基础是什么?

  明确:是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4、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

  5、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

  明确:是忠诚、心灵的追念(彼此的扶持、依靠……)

  6、文中的上帝面对人的爱情有何表现?为何多次写到上帝的态度?

  明确:表明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只有人才能够爱。

  7、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

  明确:善待爱情:以人的方式去爱。(人类的爱情不是仅仅为了繁衍后代,还要给对方以幸福……因为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四、案例分析:这是真正的爱情吗?

  某中学一女生在宿舍告诉舍友,她特别喜欢一同班男同学,这次是真的喜欢,和前几次说的那几个截然不同。因为她总想看到他,她去校外学*就是想要见到他。后来她主动给他写纸条,他俩常常单独出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为此,她成绩下降,上课神情恍惚,和同学相处情绪也很不稳定。老师家长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她做工作,可她就是抹不去他的影子。再后来,家长让她转学了。他们再没联系。

  小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看名人名言:

  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才是高尚的

  ——苏霍姆林斯基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狭小的,它狭窄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勒

  五、课外拓展:

  1、三个故事:

  三个故事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爱情是什么?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很凄美:在医院病房的一隅,躺着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在世间弥留的最后一刻,他把苍老的手伸给浊泪涟涟的老妻,感谢他半个世纪以来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深知自己不久就要踏上黄泉之路了,为了报答他的真情,也为了安抚自己的心灵,他决定告诉她一个深埋在心底的秘密。但是,没等他把这个秘密说出口,他的老妻就把手轻轻按到了他的嘴上,她说:“我不需要听什么爱的秘密,在我看来,最大的爱的秘密就是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相识、相爱,手牵着手一道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丈夫感动得涌出了热泪,最后带着那永远的秘密*静地离开了人间。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一座城市居民经常和另一个城市的居民打仗,很多年都不分胜负。这两座城市,一座坐落在高地,另一座坐落在洼地。

  处在高地上的城市头领想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绝人之道——把高地的水库打开。结果可想而知,洼地的城市被大水围困,注定要灭亡。水库打开,哭叫之声不绝于耳。看到如此的惨状,围困者做出了一个人道的姿态,派船去救落水人,但是,派遣的船只不多,只能容纳极少一部分人,他们的头领喜欢女人,所以只能让妇女上船,并要求只能带自己最喜欢的一样东西。有的带上自己的玉镯,有的带上自己的金银首饰;有的带上自己的铜镜……她们想这样既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又不失自己的财产。惟有一位妇女肩扛着自己的丈夫,奋力上船。一个士兵阻拦道:

  “船上只允许上妇女,不许运男人。”那位妇女说:“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士兵无言以对,只好乖乖地让她上船。在那次水患中惟一幸存的男人就是那位妇女的丈夫。

  第三个故事是一家电视台的综艺游戏节目——摸手认妻。这个游戏由6对夫妻参加,要求把6位男士的眼睛蒙上,让他们依次去摸6位女士的手,从而摸出自己的妻子。前3位都摸错了,惹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第四位上场了,主持人依然是一丝不苟地将那位男士双眼蒙上,接着原地转了三圈,同时又示意六位女士互相调了一下位置,过后搀着那位男士来到一字排开的六位女士面前说:开始。那位男士伸出手抓住第一位女士的手,也就三四秒的时间,对身边的主持人说这不是我的妻子,接着摸第二位女士,当他抓住第二位女士的手后,比第一次时间稍长一点,大概有十来秒时间,他对主持人说,

  “她是我妻子。”说后,主持人将那位男士眼睛上的纱布去掉,这期间,现场的观众已经向这位男土报以热烈的掌声了。无疑这位男土猜对了。主持人不失时机地问那位男土:“你摸得这么准,其中有什么秘密?”那位男士对着话筒,郑重其事地说:“没有什么秘密,我凭的是手感,是结婚十多年来培养出来的手感。”这时画面上出现了那位男士妻子的脸,此时那位幸福的妻子已是热泪滚滚。

  同学们至此应该明白了,爱情是人类最炽热的情感,最美好的情愫,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向往爱情。然而过早摘取爱情的果实,我们能收获甜美吗?可以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2、搜集资料:

  搜集有关爱情经典故事:《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廊桥遗梦》《乱世佳人》等等

  朗诵爱情诗词

  欣赏完了名人的爱情观,让我们回顾一下初中阶段所学的爱情诗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的人憔悴。 ——欧阳修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五、课堂小结:

  “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青春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

  【作业布置】:

  1、课外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

  2、配套练*。

  【板书设计】:

  致女儿的信

  第一次 爱情

  第二次 忠诚

  第三次 心灵追念

  爱情是人独有的

  体现人类美和力量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3篇(扩展2)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实用十篇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熟悉神话故事的情节,能够体会其内涵。

  2、理解作家以讲述神话故事代替正式说教的用意,树立正确爱情观。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故事,理解爱情的深意。

  2、讨论法、质疑法、自主学*、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能够体会到人间的真情至性。

  2、理解幸福需要智慧的真谛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读懂神话故事,理解“爱情”“忠诚”“心灵”追念三者的关系

  难点:理解爱情的甜蜜,美好,理智,慎重的关系。

  教学突破:

  设置环境,引导阅读,合理想象,写自己的爱情宣言。

  教学准备:

  朗读录音、相关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对课文的学*

  1、谈话:同学们,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会永远演绎着动人的爱情故事。大作家歌德曾说过:“哪个少年不多情,那个少女不怀春”。中学生正处于青春的萌动期,对爱情既产生冲动,又懵懵懂懂。这个时期我们的父母应给孩子以教育,告诉他们“什么是爱情”,应该怎样对待“爱情”。下面老师要做一个调查,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对自己说过爱情这个话题了吗?(学生自由回答)

  2、导入:从刚才的调查来看很不乐观,大多数同学的家长可能由于思想保守,对这一话题过于敏感,而忽视对孩子进行这一方面的教育。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学*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希望能为各位同学的家长补上这一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的内容

  1、正音正字

  忐忑(tǎn tè)繁衍(yǎn)一�g黄土(póu)怒不可遏(è)

  词义:忐忑:心神不定。

  怒不可遏:遏,阻止,禁止。愤怒到极点

  2、小黑板出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回答:

  ①这是一封父亲写给女儿的信,父亲回答女儿提出的什么问题?

  ②作者采用什么方式给女儿解释爱情的?

  ③为什么不直接讲道理?

  学生阅读、讨论、交流,教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回答,明确:

  ①父亲回答女儿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是爱情?”

  ②作者采用讲故事方式给女儿解释爱情的。

  ③以讲故事的方式,生动、形象,易于接受。避免呆板的说教。

  3、作者以美丽的神话故事来给女儿诠释爱情。请说说阅读的感受是什么?(要求:可以涉及主题,故事内容,写作手法,精彩句段)

  教师准备(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

  ①女儿敢向父亲问“什么是爱情?”

  ②采用书信的形式,以神话故事来诠释爱情真谛,生动,形象,避免了枯燥的说教,以亲身经历,也可以拉*和女儿的距离。

  ③谈论爱情并不可耻,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④明白爱情是彼此忠诚,是相互间永久的心灵追念。

  ⑤是上帝三次发怒,和大天使三次来到人间,并以衰老、死亡来威胁人类,考验人类的爱情,但最后被人类的真正的爱情所感动。

  三、精读课文、质疑探究

  1、学生自由诵读全文,质疑探究:

  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想一想,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

  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提示;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先后从人的眼神中读到了“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这三者有着紧密的关系:真正的爱情必然伴随着忠诚,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相濡以沫,永不厌倦;真正的爱情也必然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是可以超越死亡的“追念”。因此,作者把它们视为爱情的三位一体。

  2、根据上述,概括全文的主旨: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做归纳:

  课文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男女间彼此经历时间考验的忠诚和相互间跨越生命空间的心灵永久的追念。

  3、要求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爱的语句和段落。并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

  教师准备(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

  1、“爱情高于上帝,这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表达出作者对爱情由衷赞美。

  2、喜欢21段――描写很悲凉,但却显示出一种生死相依的爱情这是伟大的。

  3、“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使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这里的智慧,可理解为“理智”和“责任”。

  教师做总结:

  大家说的很好,对句子的理解也很深刻。都能以正确的态度来理解和对待爱情。

  四、课外拓展

  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允许学生各抒己见:

  1、问:人之所以能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人有智慧有理智,懂得对爱情的忠诚,那么我们初中生能不能谈恋爱,尝试爱情的滋味呢?老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教师准备:

  (1)不能早恋,影响……

  (2)认为早恋无罪……

  教师总结:同学们各抒己见,说的太好了。说明我们同学善于思考,有独特的见解。大多数同学认为早恋是酸涩的,影响学*。因此,我们还是应把精力放到学*上。

  2、写自己的爱情宣言。

  针对中学生爱情状况以及上述大多数同学的观点写出发自我们每个人内心的自己的爱情宣言。如愿意,可以和同学交流、分享。

  教师准备:

  (1)爱情是两颗心灵之间碰撞时所产生的火花,充满激情;但是火焰太高会把两颗心都烧焦的。―――杨老师

  (2)爱情是一种炽烈的感情,一定要让理智做心理的主宰。――苏(霍姆林斯基)老师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课文,了解了爱情的真正含义,老师希望大家都能拥有美好的爱情,但不是现在,而是将来。现在要努力学*,做一个忠实的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这样将来有了知识,又有了健全的人格,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美好的爱情。

  六、作业:熟读课文,思考完成课后练*。

  七、板书设计:

  致女儿的信

  苏霍姆林斯基

  爱情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永恒的话题。

  是爱情是忠诚、心灵的追念。三位一体的。

  什么真正的爱情:是男女间彼此经历时间的考验和

  相互间跨越生命空间的心灵的永久追念。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对女儿情感真挚的一封信。作者以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爱情的话题,是青春期教育中一个敏感的话题。“谈情色变”困扰着许多教育者和家长。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首先用“美好”给“爱情”定位。避免把这个话题当做洪水猛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做充分阅读,又引导他们从神话故事中去领会爱情的真谛。领会幸福的真谛。并紧扣话题,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爱情需要时间和困境去考验,是男女之间经历时间考验的忠诚和相互间跨越生命空间的心灵的永久追念。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过程中要多注意调动学生参与阅读、讨论、交流的积极性。让他们放弃羞涩,大胆畅言,在理解的基础上发表自己对“早恋”的态度,并以写自己的爱情宣言的形式,来端正学生的爱情价值观。

  注意本文不可只做粗略的阅读,应为家长补上这一课。本节课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上做的还不够,课堂还有些沉闷。待改进。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希望女儿懂得用智慧去善待爱情获得幸福并成长为“真正的人”的写作意图。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受语言形式与内容情感的统一,把握行文的情感脉络,体会身为教育家的父亲对女儿真挚的爱。

  学*重点:

  理解作者希望女儿懂得用智慧去善待爱情获得幸福并成长为“真正的人”的写作意图。

  学*难点 :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受语言形式与内容情感的统一,把握行文的情感脉络,体会身为教育家的父亲对女儿真挚的爱。

  教学用具 多媒体

  预*.导学

  一、知识链接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1970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

  二、读 亲爱的同学们,先来读课文吧,读两遍!

  三、问题导引

  阅读课文至少三遍,自学生字词,并在空白处写上自己读后的感想。

  课堂研讨

  一、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读一封信,一封苏霍姆林斯基写给他女儿的信。我们都读过这篇课文吧?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要给女儿写信呢?

  二、 检查预*

  三、整体感知

  1、听了这封书信,你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是个什么样的人?

  2、苏霍姆林斯基在这封信里和女儿谈论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3、我们的教育家在这封信里是采用什么方式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的?

  四、点拨研讨

  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童话故事部分,我们先一起来看看需要几个角色?(奶奶、上帝、大天使、我),那几个同学愿意自告奋勇站起来朗读这则童话?

  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上帝几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睛里看到了什么?他的态度如何?用笔将相关的句子在书上用横线画出来。

  1、 第一次上帝所见的东西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在上帝眼里是“美”的呢?

  (1)那么这份“不可理解的美”是指什么?为什么不可理解?

  (2)他的态度如何?

  (3)为什么会勃然大怒?

  2、那么,上帝在五十年之后看见的东西变了吗?

  3、三年以后上帝又来了,这时老奶奶已经去世了,只剩下老爷爷一个人了,在上帝看来,什么样的爱情好像都应该黯淡一些,他看到的东西如他所愿发生改变了吗?

  (1)这次他仍然看到了什么?

  (2)为什么第三次上帝看到的还是“不可理解的美”,这里的“不可理解”与第一次的“不可理解”意思相同吗?

  (3)上帝除了看到老爷爷目光里的那种不可理解的美和力量之外,还看到了什么?

  (4)面对这一现象,上帝并没有象上两次一样发怒,那么上帝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5)学生讨论:上帝为什么没有继续发怒而是“伫立凝视”“深沉地思索”,他在思索什么?为什么他离去后,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4、在上帝的眼里爱情是如此的完美,在作者笔下爱情更是被描写的美轮美奂,在上面的这三个片段描写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个片段?那句话?或者哪个词语?,请你找出来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五、质疑解难

  1、作者安排的三个场景基本相同,那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呢?

  2、奶奶眼里的爱情是什么?爸爸眼里的呢?你眼里的呢?

  六、迁移训练

  作者在给女儿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的时候”,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大声的朗读一遍。

  思考讨论:

  (1)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幸福的人?( ……)什么样的人是一个智慧的人呢?(……)

  (2)在我们中学的校园里或者大街上,经常会看到一些14、5岁的男孩女孩,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毫不顾忌的做出一些亲热的动作,在高中校园里甚至还有男孩子为了给女孩子过生日不顾校规校级,在晚自*后在操场上燃放烟花炮竹,完全听不进去老师和家长的劝告,宁愿耽误学*影响自己的前途也要去追求他们心目中的所谓的爱情,你们认为他们是有智慧的人吗?(……)那么他们能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呢?(……)

  (3)那么我们来想想作者说这句话的用意何在?作者在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什么时候才能追求爱情的幸福?才能体会到爱情的幸福?

  七、作业

  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悉神话故事的情节,能够体会其内涵。

  2、理解作家以讲述神话故事代替正式说教的用意,树立正确爱情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故事,理解爱情的深意。

  2、讨论法、质疑法、自主学*、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能够体会到人间的真情至性。

  2、理解幸福需要智慧的真谛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读懂神话故事,理解“爱情”“忠诚”“心灵”追念三者的关系

  难点:理解爱情的甜蜜,美好,理智,慎重的关系。

  教学突破:

  设置环境,引导阅读,合理想象,写自己的爱情宣言。

  教学准备:

  朗读录音、相关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对课文的学*

  1、谈话:同学们,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会永远演绎着动人的爱情故事。大作家歌德曾说过:“哪个少年不多情,那个少女不怀春”。中学生正处于青春的萌动期,对爱情既产生冲动,又懵懵懂懂。这个时期我们的父母应给孩子以教育,告诉他们“什么是爱情”,应该怎样对待“爱情”。下面老师要做一个调查,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对自己说过爱情这个话题了吗?(学生自由回答)

  2、导入:从刚才的调查来看很不乐观,大多数同学的家长可能由于思想保守,对这一话题过于敏感,而忽视对孩子进行这一方面的教育。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学*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希望能为各位同学的家长补上这一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的内容

  1、正音正字

  忐忑(tǎn tè)繁衍(yǎn)一抔黄土(póu)怒不可遏(è)

  词义:忐忑:心神不定。

  怒不可遏:遏,阻止,禁止。愤怒到极点

  2、小黑板出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回答:

  ①这是一封父亲写给女儿的信,父亲回答女儿提出的什么问题?

  ②作者采用什么方式给女儿解释爱情的?

  ③为什么不直接讲道理?

  学生阅读、讨论、交流,教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回答,明确:

  ①父亲回答女儿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是爱情?”

  ②作者采用讲故事方式给女儿解释爱情的。

  ③以讲故事的方式,生动、形象,易于接受。避免呆板的说教。

  3、作者以美丽的神话故事来给女儿诠释爱情。请说说阅读的感受是什么?(要求:可以涉及主题,故事内容,写作手法,精彩句段)

  教师准备(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

  ①女儿敢向父亲问“什么是爱情?”

  ②采用书信的形式,以神话故事来诠释爱情真谛,生动,形象,避免了枯燥的说教,以亲身经历,也可以拉*和女儿的距离。

  ③谈论爱情并不可耻,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④明白爱情是彼此忠诚,是相互间永久的心灵追念。

  ⑤是上帝三次发怒,和大天使三次来到人间,并以衰老、死亡来威胁人类,考验人类的爱情,但最后被人类的真正的爱情所感动。

  三、精读课文、质疑探究

  1、学生自由诵读全文,质疑探究:

  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想一想,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

  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提示;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先后从人的眼神中读到了“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这三者有着紧密的关系:真正的爱情必然伴随着忠诚,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相濡以沫,永不厌倦;真正的爱情也必然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是可以超越死亡的“追念”。因此,作者把它们视为爱情的三位一体。

  2、根据上述,概括全文的主旨: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做归纳:

  课文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男女间彼此经历时间考验的忠诚和相互间跨越生命空间的心灵永久的追念。

  3、要求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爱的语句和段落。并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

  教师准备(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

  1、“爱情高于上帝,这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表达出作者对爱情由衷赞美。

  2、喜欢21段——描写很悲凉,但却显示出一种生死相依的爱情这是伟大的。

  3、“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使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这里的智慧,可理解为“理智”和“责任”。

  教师做总结:

  大家说的很好,对句子的理解也很深刻。都能以正确的态度来理解和对待爱情。

  四、课外拓展

  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允许学生各抒己见:

  1、问:人之所以能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人有智慧有理智,懂得对爱情的忠诚,那么我们初中生能不能谈恋爱,尝试爱情的滋味呢?老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教师准备:

  (1)不能早恋,影响……

  (2)认为早恋无罪……

  教师总结:同学们各抒己见,说的太好了。说明我们同学善于思考,有独特的见解。大多数同学认为早恋是酸涩的,影响学*。因此,我们还是应把精力放到学*上。

  2、写自己的爱情宣言。

  针对中学生爱情状况以及上述大多数同学的观点写出发自我们每个人内心的自己的爱情宣言。如愿意,可以和同学交流、分享。

  教师准备:

  (1)爱情是两颗心灵之间碰撞时所产生的火花,充满激情;但是火焰太高会把两颗心都烧焦的。———杨老师

  (2)爱情是一种炽烈的感情,一定要让理智做心理的主宰。——苏(霍姆林斯基)老师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课文,了解了爱情的真正含义,老师希望大家都能拥有美好的爱情,但不是现在,而是将来。现在要努力学*,做一个忠实的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这样将来有了知识,又有了健全的人格,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美好的爱情。

  六、作业:熟读课文,思考完成课后练*。

  七、板书设计:

  致女儿的信

  苏霍姆林斯基

  爱情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永恒的话题。

  是爱情是忠诚、心灵的追念。三位一体的。

  什么真正的爱情:是男女间彼此经历时间的考验和

  相互间跨越生命空间的心灵的永久追念。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对女儿情感真挚的一封信。作者以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爱情的话题,是青春期教育中一个敏感的话题。“谈情色变”困扰着许多教育者和家长。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首先用“美好”给“爱情”定位。避免把这个话题当做洪水猛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做充分阅读,又引导他们从神话故事中去领会爱情的真谛。领会幸福的真谛。并紧扣话题,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爱情需要时间和困境去考验,是男女之间经历时间考验的忠诚和相互间跨越生命空间的心灵的永久追念。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过程中要多注意调动学生参与阅读、讨论、交流的积极性。让他们放弃羞涩,大胆畅言,在理解的基础上发表自己对“早恋”的态度,并以写自己的爱情宣言的形式,来端正学生的爱情价值观。

  注意本文不可只做粗略的阅读,应为家长补上这一课。本节课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上做的还不够,课堂还有些沉闷。待改进。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3、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难点】:理解“爱情”的真正涵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这封《致女儿的信》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注意揣摩写信人的心理和语气。

  朗读:(故事中,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先后从人的眼睛里读到了哪三种东西?上帝有哪些不同表现?)找三组同学分角色分别朗读“上帝三次来到人间”的段落,其他同学把有关答案做上记号。

  三、新课讲授:

  1、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

  明确: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2、五十多年间,那一对男女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促使那一对男女(后来的老头和老太婆)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基础是什么?

  明确:是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4、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

  5、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

  明确:是忠诚、心灵的追念(彼此的扶持、依靠……)

  6、文中的上帝面对人的爱情有何表现?为何多次写到上帝的态度?

  明确:表明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只有人才能够爱。

  7、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

  明确:善待爱情:以人的方式去爱。(人类的爱情不是仅仅为了繁衍后代,还要给对方以幸福……因为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四、案例分析:这是真正的爱情吗?

  某中学一女生在宿舍告诉舍友,她特别喜欢一同班男同学,这次是真的喜欢,和前几次说的那几个截然不同。因为她总想看到他,她去校外学*就是想要见到他。后来她主动给他写纸条,他俩常常单独出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为此,她成绩下降,上课神情恍惚,和同学相处情绪也很不稳定。老师家长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她做工作,可她就是抹不去他的影子。再后来,家长让她转学了。他们再没联系。

  小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看名人名言:

  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才是高尚的

  ——苏霍姆林斯基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狭小的,它狭窄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勒

  五、课外拓展:

  1、三个故事:

  三个故事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爱情是什么?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很凄美:在医院病房的一隅,躺着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在世间弥留的最后一刻,他把苍老的手伸给浊泪涟涟的老妻,感谢他半个世纪以来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深知自己不久就要踏上黄泉之路了,为了报答他的真情,也为了安抚自己的心灵,他决定告诉她一个深埋在心底的秘密。但是,没等他把这个秘密说出口,他的老妻就把手轻轻按到了他的嘴上,她说:“我不需要听什么爱的秘密,在我看来,最大的爱的秘密就是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相识、相爱,手牵着手一道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丈夫感动得涌出了热泪,最后带着那永远的秘密*静地离开了人间。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一座城市居民经常和另一个城市的居民打仗,很多年都不分胜负。这两座城市,一座坐落在高地,另一座坐落在洼地。

  处在高地上的城市头领想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绝人之道——把高地的水库打开。结果可想而知,洼地的城市被大水围困,注定要灭亡。水库打开,哭叫之声不绝于耳。看到如此的惨状,围困者做出了一个人道的姿态,派船去救落水人,但是,派遣的船只不多,只能容纳极少一部分人,他们的头领喜欢女人,所以只能让妇女上船,并要求只能带自己最喜欢的一样东西。有的带上自己的玉镯,有的带上自己的金银首饰;有的带上自己的铜镜……她们想这样既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又不失自己的财产。惟有一位妇女肩扛着自己的丈夫,奋力上船。一个士兵阻拦道:

  “船上只允许上妇女,不许运男人。”那位妇女说:“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士兵无言以对,只好乖乖地让她上船。在那次水患中惟一幸存的男人就是那位妇女的丈夫。

  第三个故事是一家电视台的综艺游戏节目——摸手认妻。这个游戏由6对夫妻参加,要求把6位男士的眼睛蒙上,让他们依次去摸6位女士的手,从而摸出自己的妻子。前3位都摸错了,惹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第四位上场了,主持人依然是一丝不苟地将那位男士双眼蒙上,接着原地转了三圈,同时又示意六位女士互相调了一下位置,过后搀着那位男士来到一字排开的六位女士面前说:开始。那位男士伸出手抓住第一位女士的手,也就三四秒的时间,对身边的主持人说这不是我的妻子,接着摸第二位女士,当他抓住第二位女士的手后,比第一次时间稍长一点,大概有十来秒时间,他对主持人说,

  “她是我妻子。”说后,主持人将那位男士眼睛上的纱布去掉,这期间,现场的观众已经向这位男土报以热烈的掌声了。无疑这位男土猜对了。主持人不失时机地问那位男土:“你摸得这么准,其中有什么秘密?”那位男士对着话筒,郑重其事地说:“没有什么秘密,我凭的是手感,是结婚十多年来培养出来的`手感。”这时画面上出现了那位男士妻子的脸,此时那位幸福的妻子已是热泪滚滚。

  同学们至此应该明白了,爱情是人类最炽热的情感,最美好的情愫,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向往爱情。然而过早摘取爱情的果实,我们能收获甜美吗?可以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2、搜集资料:

  搜集有关爱情经典故事:《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廊桥遗梦》《乱世佳人》等等

  朗诵爱情诗词

  欣赏完了名人的爱情观,让我们回顾一下初中阶段所学的爱情诗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的人憔悴。 ——欧阳修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五、课堂小结:

  “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青春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

  【作业布置】:

  1、课外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

  2、配套练*。

  【板书设计】:

  致女儿的信

  第一次 爱情

  第二次 忠诚

  第三次 心灵追念

  爱情是人独有的

  体现人类美和力量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了解书信的写法;继续完成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2、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是作者对女儿进行的一次生动的爱情教育。文字朴实晓畅,语言生动形象,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这个火辣辣的词,撞击着每个青年的心扉,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就像爬山虎攀上了年轻人的心房,稍不留神就容易踏上早恋的航船,教书育人,是语文教育应尽的责任。鉴于这种考虑,拟对教材作如下安排: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研讨相结合,以学生(自主学*为主)。

  教学关键: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学生查找资料。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前活动

  1、查找关于作者苏霍姆林斯基的介绍:了解有关书信的写法;

  2、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

  3、收看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如《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廊桥遗梦》《乱世佳人》等等。

  二、导入新课

  自从**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由爱情而演绎的故事,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同学们,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也许正困扰着你,是呀,人间有情,红尘有爱,这令人魂牵梦绕的情丝正等着你成长!但是,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到底什么是爱情?今天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一文中得到启示。

  新课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内容(媒体辅助教学):

  (1)注音:繁衍()刹那间()麦穗()忐忑()一坏()伫立()

  (2)拼音填汉字:b6()然大怒迷hu6()不解怒不可e(),无与lun()比伫立ning()视shu()光

  (3)解释词语:化为乌有无与伦比怒不可遏勃然大怒

  (4)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是(国籍),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_______》《学生的精神世界》《_______》和《全国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辉煌成就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声誉。1957年他39岁时被选为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59年荣获功勋教师称号。他还荣获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奖章和马卡连柯奖章。不少国家的教育领导机构和有影响的学术团体,纷纷邀请他出国讲学。1968年他再次当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同年6月被选为全苏教师代表大会代表并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他作为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被载人苏联史册。成为世界著名教育家。

  2、课文内容研讨:

  (1)面对女儿的问题,作者没有轻下结论,他是怎样解释“什么是爱情”的?作者到底认为什么是爱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怎样理解“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这句话的含义?

  (4)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里走一遭,在走的过程中不能再回头重走,在途中可以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能摘一棵。柏拉图觉得此事很容易办到,便充满信心地往前走,谁知过了半天没有回来。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又不知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便挑挑捡捡,总希望前面有更好的;等到走到尽头时,才发现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课文也是用故事的形式诠释什么是爱情这个大问题。爱情是美好的,是人类历久常新的话题,对于爱情,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也可以用故事的形式解释。)

  3、积累:爱情是这样美好,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看看名人是怎样看待爱情的:要求学生展示课前准备好的资料(教师也准备一些)。

  青少年时代是人一生中生命的曙光,这一时期需要积蓄力量,去创造美好的东西,其中包括为人类明智而勇敢的爱所创造的精神力量。是的,孩子,你要深思,需要有自己的力量,包括爱情的力量,这种力量需要坚持终生。珍惜它、爱护和发扬它直到生命结束,使之成为专一不二忠贞不渝的精神力量,避免犯错误和遭到失望。我把爱情称之为明智的、勇敢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人类真正的爱。

  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

  爱情,是一种炽烈的感情,一定要让理智做心灵的主宰。

  ——以上摘自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

  那种用美好的感情和思想使我们升华并赋予我们力量的'爱情,才能算是一种高尚的热情;而使我们自私自利,胆小怯弱,使我们流于盲目本能的下流行为的爱情,应该算是一种邪恶的热情。

  ——法国作家乔治·桑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的狭小,它狭窄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做ai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德国诗人、剧作家*勒

  爱情不会因为理智而变得淡漠,也不会因为雄心壮志而丧失殆尽。它是第二生命,它渗入灵魂,温暖着每一条血管,跳动在每一次脉搏之中。

  ——英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艾迪生

  爱情是一片炽热狂迷的痴心,一团无法扑灭的烈火,一种永不满足的欲望,一分如糖似蜜的喜悦,一阵如痴如醉的疯狂,一种没有安宁的劳苦和没有劳苦的安宁。

  ——英国学者理查·德·弗尼维尔

  三、拓展

  爱情,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爱情的真谛,我们再读下面一篇文章。(可印发给学生)

  三个故事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爱情是什么?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很凄美:在医院病房的一隅,躺着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在世间弥留的最后一刻,他把苍老的手伸给浊泪涟涟的老妻,感谢他半个世纪以来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深知自己不久就要踏上黄泉之路了,为了报答他的真情,也为了安抚自己的心灵,他决定告诉她一个深埋在心底的秘密。但是,没等他把这个秘密说出口,他的老妻就把手轻轻按到了他的嘴上,她说:“我不需要听什么爱的秘密,在我看来,最大的爱的秘密就是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相识、相爱,手牵着手一道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丈夫感动得涌出了热泪,最后带着那永远的秘密*静地离开了人间。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一座城市居民经常和另一个城市的居民打仗,很多年都不分胜负。这两座城市,一座坐落在高地,另一座坐落在洼地。

  处在高地上的城市头领想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绝人之道——把高地的水库打开。结果可想而知,洼地的城市被大水围困,注定要灭亡。水库打开,哭叫之声不绝于耳。看到如此的惨状,围困者做出了一个人道的姿态,派船去救落水人,但是,派遣的船只不多,只能容纳极少一部分人,他们的头领喜欢女人,所以只能让妇女上船,并要求只能带自己最喜欢的一样东西。有的带上自己的玉镯,有的带上自己的金银首饰;有的带上自己的铜镜……她们想这样既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又不失自己的财产。惟有一位妇女肩扛着自己的丈夫,奋力上船。一个士兵阻拦道:

  “船上只允许上妇女,不许运男人。”那位妇女说:“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士兵无言以对,只好乖乖地让她上船。在那次水患中惟一幸存的男人就是那位妇女的丈夫。

  朋友讲的第三个故事是一家电视台的综艺游戏节目——摸手认妻。这个游戏由6对夫妻参加,要求把6位男士的眼睛蒙上,让他们依次去摸6位女士的手,从而摸出自己的妻子。前3位都摸错了,惹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第四位上场了,主持人依然是一丝不苟地将那位男士双眼蒙上,接着原地转了三圈,同时又示意六位女士互相调了一下位置,过后搀着那位男士来到一字排开的六位女士面前说:开始。那位男士伸出手抓住第一位女士的手,也就三四秒的时间,对身边的主持人说这不是我的妻子,接着摸第二位女士,当他抓住第二位女士的手后,比第一次时间稍长一点,大概有十来秒时间,他对主持人说,

  “她是我妻子。”说后,主持人将那位男士眼睛上的纱布去掉,这期间,现场的观众已经向这位男土报以热烈的掌声了。无疑这位男土猜对了。主持人不失时机地问那位男土:“你摸得这么准,其中有什么秘密?”那位男士对着话筒,郑重其事地说:“没有什么秘密,我凭的是手感,是结婚十多年来培养出来的手感。”这时画面上出现了那位男士妻子的脸,此时那位幸福的妻子已是热泪滚滚。

  “爱你一生一世足矣,我想,这就是爱情。”朋友最后说道。

  四、讨论

  同学们至此应该明白了,爱情是人类最炽热的情感,最美好的情愫,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向往爱情。然而过早摘取爱情的果实,我们能收获甜美吗?可以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

  五、总结

  “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青春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

  六、拓展活动

  同学们,爱是美好的情感,人的全部道德都可以在爱情上反映出来。爱情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根据自己的理解,你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说说什么是爱情。可以是一句箴言,也可以是一段随笔,更可以是一篇文章。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6

  一、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十四女儿写的一封有关什么是“爱情”的信,通过作者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深刻理解爱情的真正含义,进而体会爱情是只有人类才拥有的至纯至美的感情,每个人都要善待这份感情。

  关键信息:

  (一):从教材的内容出发,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育的观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如:导入新课时用优美的歌曲《爱情是什么》,让学生在美妙的歌声中思考这一人生问题。

  (二):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

  1、让学生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主动探究,合作解决疑问。力争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教学环境,力争做称职的开发者、组织者,尽力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

  二、学*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的萌动期,对爱情既好奇又神往,有很多学生还对异性产生了朦胧的好感,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爱情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每个人都没有必要回避,教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著名的教育家从三个方面给自己的女儿阐释了什么是爱情,学生对这个话题本身就很感兴趣,也有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因此教材内容的设置非常及时,顺应了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许多经验表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感情方面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因为他们个方面还没有成熟,长者、教师的点播、疏导是非常重要,所以在这篇文章的学*中,教师要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与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三、教学/学*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一)识记重点的字词,理清作者的思路。

  (二)通读课文,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内涵:爱情真正的含义。

  (三)对作品的思想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要善待人类这至纯至美的感情。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一)教师是学生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和发展的主体: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多读、多说,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尊重和自己想法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内容的意义和价值,作学生健康心理、高尚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选择。

  学生是学*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用自己的思想和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学是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学*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要引导他们自己去找答案,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让学生在解决困难中尝到快乐,激发他们学*的积极性。

  (二)采用“三板块五环节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尽可能多得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都有美的感受,从而也丰富学生的学*资源,在教学流程中强调学生的动脑、动口能力和主动参与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促自主探究。

  (三)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关注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指导和矫正。

  (2)通过研读赏析,探究质疑,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揭示问题的内涵并进一步取得用文学作品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效果。

  (3)通过课后交流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学生互动及个人自评相结合。根据课堂小组之间的讨论,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多媒体课件分别在本课导入新课、整体感知、研读赏析、探究质疑、拓展延伸、教学小结等环节中得到应用,它们的使用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内容,并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美的享受,从而达到熏陶感染学生的目的。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准备《爱情是什么》音乐,并纳入多媒体课件。现在的语文教学以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调集各方面的材料,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课前布置学生预*课文。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主要为语文教学活动,教材“致女儿的信”内容共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四十五分钟完成。

  需要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设组长1名,中心发言人1名,其他人可适时补充,组长主要肩负引领和鼓舞同学学*积极性责任。

  为顺利实施本节课,教师除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教育理念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五个环节来完成: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听歌曲《爱情是什么》,教师导入,爱情的歌被无数人吟唱过,爱情的故事经无数人传诵过,但爱情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在涉世未深的你头脑中翻腾过好多次,今天我们就学*一下,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他女儿解答这个问题时写的一封信,你们肯定会从其中获得很多教益。(教师板书课题)

  (说明: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情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课堂教学氛围与课文的内容和谐统一,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的境界,奠定教学成功的基础)

  第二环节:出示目标,整体感知:

  1、出示教学目标。

  2、整体感知课文,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先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哪三种不同东西?前两次他的反映是怎样的?为什么?最后一次上帝的表现是又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2)作者认为的爱情又是什么呢?请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

  (说明: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落脚点。学生必须速记并能够复述,以明确学*任务。带问题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这些工作主要由学生自己做,教师只作点拨指导,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探究质疑:

  1、作为著名教育家的苏霍林姆斯基,再给十四岁的女儿写这封信时,用语通俗易懂,但又有许多的语句充满了哲理,蕴含着深刻的含义。请你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这样的句子,结合课文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2、作者为什么把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放在一起解释爱情,这三者有什么联系,可不可去掉其中一个?

  3、作者为什么用一个童话故事给女儿解释:什么是爱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

  (说明: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讲述一至两个有代表性的语段,做到突出重点、解除难点,消除难点、把握特点,授学生以知识,同时在课文的讲述中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学*思路、练*的方式,使之奠定基本的知识,掌握学*的方法,形成自学的能力和求异创新思维的能力。)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作者在另一封给女儿的信中谈到自己对爱情的认识:“人的爱情应当不仅是美好、诚实、坚贞的,同时也应该是理智和慎重的、机警和严肃的只有那样的爱情才能带来欢乐和幸福。”深入理解这段话的含义,结合现在部分中学生存在的早恋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说明:这一环节,是在以上环节的基础上,指导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实践、练*,进而使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展,进一步认识到爱情这种感情,是需要慎重对待的。)

  第五环节:梳理小结:

  1、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2、只有人才能爱,只有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每个人都应该善待这份爱。

  (说明:梳理小结主要是引导学生紧扣板书提纲,梳理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中心,让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感,从而训练学生的概括、综合分析能力。)

  1、把读一读,释一释写两遍。(p48页)

  2、以“善待自己的感情”为题写一篇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七、教学反思

  (一)“五环节”的教学模式,重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讲”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学”,使学生在读、思、议、评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迁移,形成自学能力。然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参与“练”,依据教材的内容练读、练写、练听、练说,从而训练思维,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因为本篇是涉及到“爱情”,对中学生来讲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所以在教学的第四个环节,一开始学生有些畏首畏脚,当学生开始热烈讨论时,时间显得有些仓促,教师在这个环节还要进一步的调试,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7

  教学思路:

  1、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而教者却只是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针对这篇自读课文,设计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提倡学生用自主合作等学*方式,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情感态度的教学上,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个性感受,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爱情观,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目标:

  1、了解书信的写法;继续完成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2 、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让其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教学设计:

  一、 激趣导入:

  老师:上课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以故事形式激趣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里走一遭,在走的过程中不能再回头重走,在途中可以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能摘一棵。柏拉图觉得此事很容易办到,便充满信心地往前走,谁知过了半天没有回来。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又不知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便挑挑捡捡,总希望前面有更好的;等到走到尽头时,才发现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小故事,你对爱情的真谛有哪些领悟,哪位同学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爱情就是从一而衷。

  学生:爱情就是生死相许,永不厌弃。

  (有的学生开始偷偷的笑)

  老师:看来咱们同学对爱情都有自己的不同看法,到底爱情是什么呢,学完了今天的课文,或许你会有新的领悟。(板书课题)

  二、朗读,感知,探究

  (这一过程设计了三读课文,分别是:浏览感知,精读探究,研读赏析)

  1,浏览感知。(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复述故事情节,理清文章脉络。)

  [浏览加复述故事情节的设计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次加深印象,把握了重点:本文写了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在人的眼神里读到了三种东西——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并引导学生体会三者之间的联系。]

  2,精读探究。(学生再次细读课文,让其自己发现本文的与众不同之处,即写作特色,并引导他们问一下为什么这样写。)

  学生:本文是以书信的形式行文的。这样可以斟酌字句,

  言更周密,感情更深刻。

  学生:本文是以插叙的方法,讲了一个故事,用故事的形式解释了什么是爱情,突出了主旨的。

  学生:文章开头提出问题,结尾总结回答问题,这样可以前后照应。

  ( 学生回答过程中往往并不全面,再给予肯定的同时,引导他们问一下为什么)

  学生:我认为以故事的形式解释爱情,更加的形象生动,更利于理解。

  学生:还有,这样可以使文章层层推进,起伏有致。

  学生;我认为首尾照应可以是文章完整而且主题突出。

  ……………

  [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设宽松民主的学*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及时的在予以点评肯定引导。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又使他们获得了成就感,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研读赏析。(引导学生有重点的研读划出并摘抄下自己喜欢的语句了段落或是自己认为的名言警句,并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我喜欢“爱情,它高于上帝,这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这句话,因为他把人类美好的爱情置于了上帝之上,这是对爱情由衷的赞美。

  学生:老师我特别喜欢第21自然段,因为他描写的虽然很悲凉,但却显示了一种生死相依的爱情,这是伟大的。

  学生;老师,我不太理解“做一个幸福的人, 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时候。”这句话。难道没有智慧就没有幸福吗?

  (课堂教学情况多变,在欣赏学生的见解时,有人突然质疑,虽然打乱了原有的秩序但却显示了学生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应予以肯定和鼓励,并借此反馈给其他同学,这样问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

  老师:问题提的很好,咱们同学勇气可佳,到底爱情和智慧有怎样的关系呢?哪位同学可以帮忙解决一下?

  学生: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有理智,会思考,才会得到幸福。

  学生:我认为人只有理智的对待爱情,负起应负的责任才会成为幸福的人。这里的“智慧”指的是理智与责任。

  老师;是啊,在异性或爱人之间只有保持一定的理智,慎重和机警才可以和谐相处。还有同学有不懂的地方吗,咱们可以拿出来共同商量。

  …………

  [ 在分析鉴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另外,这一节的小插曲将整个的课堂引向学生的质疑探究和自主合作,使课堂生动而连贯。]

  [ 这一环节的教学打破了以往填鸭式的教学,而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

  辅以师生互动,在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积极动脑动手,敢于质疑并自己解决了问题,从而获得了自己的个性体验和成就感,信心大增,积极性逐渐高涨,教师也应趁热打铁]

  三、课堂拓展,各抒己见。

  老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人之所以区别与动物就是因为人是有智慧有理智的,人类的爱情不仅是种族生命力的纽带,更是一种神圣的责任,一种对爱人忠诚,使其的到幸福的责任。那我们青少年能否尝试爱情呢 ?(问题一出有同学又开始窃笑)

  (问题非常尖锐,而且由于长久以来社会主流舆论的错误导向,很多同学只是窃笑,没人敢于举手回答,课堂气氛立即变的很微妙。…………

  一分钟后,突然后面一位同学大胆的举起了手。)

  学生:老师,我认为早恋无罪。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处在心理发育的快速时期,迫切的需要外界尤其来自异性的肯定。这是一种生理上的正常反映,所以没有什么可害羞的,更不值得大人们劳师动众的进行侦察。我最反感的就是妈妈偷翻我的日记。

  (学生的回答大胆而叛逆,顿时班里炸开了锅。此时我预感到一场暴风雨的到来。于是,适时的将课堂放开,让学生去讨论,几分钟后……)

  学生:老师我也有同感,我妈也天天象监视特务一样的监视我,虽然我一点情况也没有。

  (顿时,底下有许多同学小声讨论应和。但同时另一位同学挺身而出。)

  学生:我认为早恋对我们有害,很多同学因为早恋,过分的注重打扮,而荒废了学业。早恋就是个青苹果,又涩又酸。要不然,大人们也不会那么胆战心惊的,恐怕我们尝到。

  学生:我认为早恋无可厚非,它并非一定对我们有害。只看我们怎样对待,我们可以把它变成一种动力,两人互相激励,它就会使人成功,我们还可以把它升华成友情,或是将它储藏,以便在适合的时候把它变成最甘醇的美酒。

  …………

  [这一环节学生对课文已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迸发出自己迷人的思维火花,张扬了自我的个性,见证了自我的成长,同时又指出了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带动整个课堂气氛走向高潮。]

  四、积累运用与反馈。

  老师:说的太好了,咱们同学不仅情感丰富而且语言也很优美,观点更是独特。既然我们对爱情的理解那么深刻,那么就让我们每人写一到两句关于自己的爱情的宣言,将它记载在我们班级的语录中,和同学们一同学*借鉴。

  (学生按顺序的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宣言,语句有长有短,字体有大有小,横七竖八,颜色各异,形成了一期生动的黑板报。)

  [ 此项设计在于进行课堂的巩固与积累,同时也是对写作的练*。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树立自己正确的爱情观。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警示和鼓励]

  教后反思: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应建立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实现师生间的*等对话。而本文,涉及的是中学生特别敏感的话题,所以在师生合作之前得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学*氛围,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针对本课的特点设计让学生自读自悟,既尊重了他们的个性体验,又使得他们在学*过程中端正了态度,获得了警示和成就感。学生也从一开始的偷笑,羞羞答答到后来的侃侃而谈。整个过程充分证明了语文“润物细无声”的魅力,作为一个一线教育者我因此为语文而感动,为新教改而欢呼!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3、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难点】:理解“爱情”的真正涵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这封《致女儿的信》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注意揣摩写信人的心理和语气。

  朗读:(故事中,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先后从人的眼睛里读到了哪三种东西?上帝有哪些不同表现?)找三组同学分角色分别朗读“上帝三次来到人间”的段落,其他同学把有关答案做上记号。

  三、新课讲授:

  1、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

  明确: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2、五十多年间,那一对男女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促使那一对男女(后来的老头和老太婆)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基础是什么?

  明确:是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4、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

  5、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

  明确:是忠诚、心灵的追念(彼此的扶持、依靠……)

  6、文中的上帝面对人的爱情有何表现?为何多次写到上帝的态度?

  明确:表明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只有人才能够爱。

  7、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

  明确:善待爱情:以人的方式去爱。(人类的爱情不是仅仅为了繁衍后代,还要给对方以幸福……因为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四、案例分析:这是真正的爱情吗?

  某中学一女生在宿舍告诉舍友,她特别喜欢一同班男同学,这次是真的喜欢,和前几次说的那几个截然不同。因为她总想看到他,她去校外学*就是想要见到他。后来她主动给他写纸条,他俩常常单独出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为此,她成绩下降,上课神情恍惚,和同学相处情绪也很不稳定。老师家长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她做工作,可她就是抹不去他的影子。再后来,家长让她转学了。他们再没联系。

  小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看名人名言:

  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才是高尚的

  ――苏霍姆林斯基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狭小的,它狭窄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勒

  五、课外拓展:

  1、三个故事:

  三个故事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爱情是什么?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很凄美:在医院病房的一隅,躺着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在世间弥留的最后一刻,他把苍老的手伸给浊泪涟涟的老妻,感谢他半个世纪以来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深知自己不久就要踏上黄泉之路了,为了报答他的真情,也为了安抚自己的心灵,他决定告诉她一个深埋在心底的秘密。但是,没等他把这个秘密说出口,他的老妻就把手轻轻按到了他的嘴上,她说:“我不需要听什么爱的秘密,在我看来,最大的爱的秘密就是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相识、相爱,手牵着手一道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丈夫感动得涌出了热泪,最后带着那永远的秘密*静地离开了人间。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一座城市居民经常和另一个城市的居民打仗,很多年都不分胜负。这两座城市,一座坐落在高地,另一座坐落在洼地。

  处在高地上的城市头领想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绝人之道――把高地的水库打开。结果可想而知,洼地的城市被大水围困,注定要灭亡。水库打开,哭叫之声不绝于耳。看到如此的惨状,围困者做出了一个人道的姿态,派船去救落水人,但是,派遣的船只不多,只能容纳极少一部分人,他们的头领喜欢女人,所以只能让妇女上船,并要求只能带自己最喜欢的一样东西。有的带上自己的玉镯,有的带上自己的金银首饰;有的`带上自己的铜镜……她们想这样既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又不失自己的财产。惟有一位妇女肩扛着自己的丈夫,奋力上船。一个士兵阻拦道:

  “船上只允许上妇女,不许运男人。”那位妇女说:“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士兵无言以对,只好乖乖地让她上船。在那次水患中惟一幸存的男人就是那位妇女的丈夫。

  第三个故事是一家电视台的综艺游戏节目――摸手认妻。这个游戏由6对夫妻参加,要求把6位男士的眼睛蒙上,让他们依次去摸6位女士的手,从而摸出自己的妻子。前3位都摸错了,惹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第四位上场了,主持人依然是一丝不苟地将那位男士双眼蒙上,接着原地转了三圈,同时又示意六位女士互相调了一下位置,过后搀着那位男士来到一字排开的六位女士面前说:开始。那位男士伸出手抓住第一位女士的手,也就三四秒的时间,对身边的主持人说这不是我的妻子,接着摸第二位女士,当他抓住第二位女士的手后,比第一次时间稍长一点,大概有十来秒时间,他对主持人说,

  “她是我妻子。”说后,主持人将那位男士眼睛上的纱布去掉,这期间,现场的观众已经向这位男土报以热烈的掌声了。无疑这位男土猜对了。主持人不失时机地问那位男土:“你摸得这么准,其中有什么秘密?”那位男士对着话筒,郑重其事地说:“没有什么秘密,我凭的是手感,是结婚十多年来培养出来的手感。”这时画面上出现了那位男士妻子的脸,此时那位幸福的妻子已是热泪滚滚。

  同学们至此应该明白了,爱情是人类最炽热的情感,最美好的情愫,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向往爱情。然而过早摘取爱情的果实,我们能收获甜美吗?可以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2、搜集资料:

  搜集有关爱情经典故事:《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廊桥遗梦》《乱世佳人》等等

  朗诵爱情诗词

  欣赏完了名人的爱情观,让我们回顾一下初中阶段所学的爱情诗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的人憔悴。 ――欧阳修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五、课堂小结:

  “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青春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

  【作业布置】:

  1、课外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

  2、配套练*。

  【板书设计】:

  致女儿的信

  第一次 爱情

  第二次 忠诚

  第三次 心灵追念

  爱情是人独有的

  体现人类美和力量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

  2、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爱情的美好。

  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情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泰坦尼克号”主题曲)

  无论哪个时代,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新鲜的话题。歌德曾说过:“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正处花季年龄的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到底什么是爱情?当我们遇到这个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或许我们能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中得到些启示。今天我们就来学*这封《致女儿的信》。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积累词语:

  繁衍忐忑迷惑不解无与伦比怒不可遏

  曙光刹那间勃然大怒伫立凝视化为乌有

  2、用一个词语说出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学生交流:感动、震撼等。

  师:如果细读课文的话,相信大家会有更多的收获。

  三、再读课文,思考体验

  1、文中的“我”(父亲)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问题,而是说到了祖母玛丽娅给少年的“我”讲的故事。跳读这部分内容,思考: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读出主要信息)

  2、五十多年间,那一对男女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人-住宅-田地

  3、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这句话在文中三次出现,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那么上帝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

  明确: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4、五十多年中不变的是什么?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美和力量,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

  5、上帝面对人的爱情有何表现?用文中的四字词语概括。

  明确:勃然大怒-怒不可遏(模仿朗读)-伫立凝视。

  6、齐读:上帝第三次反映的语句,讨论:上帝为什么没有继续发怒,而是“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呢?

  提示:爱情高于上帝,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只有人才能够爱。

  7、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

  提示:善待爱情:以人的方式去爱。(人类的爱情不是仅仅为了繁衍后代,还要给对方以幸福……因为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品味语言:课后练*二或点评自己欣赏的语句。

  四、迁移探究,情感升华

  作者在另一封给女儿的信中谈到自己对爱情的认识:“人的爱情应当不仅是美好、诚实、坚贞的,同时也应该是理智和慎重的、机警和严肃的,只有那样的爱情才能带来欢乐幸福。”教师出示一份案例,请同学们谈谈打算怎样度过这段情感萌动的青春时期?

  案例分析:这是真正的爱情吗。

  某中学一女生在宿舍告诉舍友,她特别喜欢一同班男同学,这次是真的喜欢,和前几次说的那几个截然不同。因为她总想看到他,她去校外学*就是想要见到他。后来她主动给他写纸条,他俩常常单独出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为此,她成绩下降,上课神情恍惚,和同学相处情绪也很不稳定。老师家长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她做工作,可她就是抹不去他的影子。再后来,家长让她转学了。他们再没联系。

  学生针对案例畅所欲言,谈对中学生早恋的认识,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懂得现在不是恋爱的季节,品尝的只有苦涩。追求应有的爱,那是一种理智;放弃不应有的爱,那是一种轻松。

  师: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现在请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你对爱情的理解。

  小结:老师今天从同学们中了解了许多爱情的箴言,最后我想把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成熟的爱情并不轻易表现出来,它的声音是低的,它是谦逊的、退让的、潜伏的,等待了又等待。

  五、布置作业

  A类:积累有关爱情的古诗句或名言警句,积累佳句。

  B类: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致女儿的信

  苏霍姆林斯基

  爱情

  忠诚

  心灵的追念

  美—力量

  8致女儿的信目录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了解书信的写法;继续完成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2、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媒体】

  幻灯片、幻灯机。

  【其他】

  1、让学生搜集有关苏霍姆林斯基的生*简介、重要著作,了解其教育思想。

  2、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

  3、问问家长:“爱情是什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设计意图一、设疑导入

  1、莎士比亚曾经在一首诗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她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们想知道的。当你遇到这样的疑惑时,你问过你的父母吗?为什么?

  2、当苏霍姆林斯基14岁的女儿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时,苏霍姆林斯基可能会怎样回答呢?激发探究兴趣。二、调动积累,实现资源共享

  1、谁来介绍一下苏霍姆林斯基这位教育家的生*、重要著作、教育思想等等?

  2、大家很会学*,会搜集资料也是一种能力。今天我们就有幸与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对话。请大家看《致女儿的信》,看看这位教育家在信中是如何与女儿对话的,如何与处于花季中的我们对话的。作者用书信的形式来回答女儿的问题,有哪些优势?鼓励学生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和资料,增强阅读积累,拓宽语文视野。

  让学生体会到书信的特点。

  三、浏览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请学生速读课文,思考:我们在朗读时要以怎样的语气才能表现父亲写信时的心理?(关爱、高兴)何以见得?

  2、我觉得大家是幸运的,这篇文章是第一次选入我们的语文课本。在我们读书时是谈“情”色变,生怕老师和家长误认为思想不纯洁。今天我们与苏霍姆林斯基谈论“爱情”这个话题,可谓是时代的一大进步。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由爱情而演绎的故事,更是那样惊心动魄。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正值花季的少男少女,必然对爱情充满了好奇和遐想。不知大家敢不敢谈论这个话题?尤其是要大胆、大方、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敢不敢?

  3、敢,这是大家成长的标志。请再读课文,思考:“我”为何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提问,却说到了我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利亚所讲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有谁来为大家概述这个充满诗意的故事?并请学生点评。

  5、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呢?这说明了什么?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

  6、作者把三者视为爱情的三位一体,他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走进作者。

  提出对话要求:大胆、大方、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突破难点。

  指导筛选信息。

  抓关键词语进行揣摩分析。四、精读课文,进行多方对话

  1、学生齐读最后两段。

  2、这句话道出了爱情的真谛。文中还有许多含义深刻的语句值得好好品味。请再读课文,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霍值得揣摩的语句,与大家交流。(学生交流)

  3、本文构思巧妙。前有暗示,后有点睛;层层推进,起伏有致。前后对比,凸现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关键在于什么呢?请将文中的语句读出来。

  4、大家同意作者的观点吗?

  先浏览再精读,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与作者对话。五、拓展阅读,丰富语文素养

  1、我们要感谢苏霍姆林斯基,是他,让你我悟出了这么高深的道理。其实爱情在文学作品中一直是个永恒的话题,那么你知道哪些歌咏爱情的古诗词?(学生交流)

  2、现在,假设你的同学问到你,什么是爱情?请你也用一个故事给他阐述你对爱情的理解。(学生交流:罗密欧与朱丽叶,梁祝,泰坦尼克号等。)

  3、当我们听到杰克对罗丝的最后要求“向我发誓,你决不会放弃生存”时,我相信没有哪个人不会为这段忘我的爱恋而动容。的确,有关爱情的故事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爱情时这样美好,是人类伟大的感情之一,你可知道名人是怎样看待爱情的呢?(学生交流搜集的名言。)内引阅读积累,意在强调课外阅读,提升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从名人身上学到生活的智慧。六、与父母对话,着眼感情问题

  1、大家就“爱情是什么”这一话题问了父母吗?他们的反应如何?他们是如何回答的?(学生交流。)

  2、有没有谁问过爸爸和妈妈的爱情故事呢?

  3、**淡淡才是真!的确,生活中的爱情更多的是两个人相扶相持走过的岁月,是两颗心的相互依恋:在你生病的时候他递来一杯白开水和一枚药片;在你工作中遇到难题时,她关切的询问;在你兴高采烈时,他在望着你傻傻地笑。那么,过早摘取爱情的果实,我们能收获甜美吗?请你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

  (学生交流。)

  与父母对话,既是思想沟通,更是一种情感交流。

  七、自由写作,激发读写创新

  1、“爱情是什么”这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现在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以你喜欢的形式,说说什么是爱情。

  2、学生交流,教师予以点评。鼓励自由写作。

  八、总结

  希望我们今天围绕“爱情”的对话,能伴大家快乐成长。

  九、布置作业

  将课堂上的即兴创作写在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

  8、致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

  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3篇(扩展3)

——信客教学设计3篇

  目标定向:

  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思想内容。

  2、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师:大家现在写信吗?

  (生答)

  师: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人们已经很少再用笔和纸来写信了,改为发电子邮件,甚至实时地通过QQ或MSN等进行沟通和信息传递。你可能想像不到,在过去,邮局出现之前人们是如何传递信件的。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余秋雨笔下的《信客》,一方面,能够了解过去的信息沟通方式,另一方面,这是一篇以诚信为主题的文章,我们读来从中能接受到诚信的教育。

  二、作者介绍

  我们在走进《信客》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的作者余秋雨:(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作者简介”部分)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作品:《行者无疆》,从书房《出走十五年》,进行了一次漫长的《文化苦旅》。在渡《霜冷长河》时,无意捡拾到一些《文明的碎片》,不禁发出《千年一叹》。后来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进了《山居笔记》

  三、自学生疑,字词注音

  认识了作者,我们就正式走进《信客》的世界。现在先请大家听读课文并找出文章中需要掌握的字词、多音字,然后回答有关问题。(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

  1、字词注音:

  嫉妒(jídù ) è(噩)耗 猝然(cù) jì li3ng(伎俩)

  昏厥(jué) 连声nuò nuò (诺诺) 文绉绉(zhōu)

  颠 pèi(沛) 吊唁(y4n) 焦 zhuó(灼) 诘问(jié)

  时 m2o(髦) 唏嘘 (xīxū)

  2、多音字辨析:

  积累lěi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思想内容。

  2、揣摩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

  3、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教学重点:

  1、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

  2、揣摩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从业缘起

  老信客自感失去了信誉,做不下去了,找到了落魄返乡的青年。这个青年为老信客的诚心所动,终于接受了这份差事。

  (2)信客生涯

  新老信客叙谈从业之苦。

  工作极其繁忙,除收发信、物,捎带口信,还须听凭顾主絮叨;遇有噩耗,自然承当发泄幽怨的出气筒;传递遗物,难免遭受无端的猜疑;带人读写书信,每与人同生悲切;揭穿顾主败行,惨遭打骂诬陷

  道路凶险,加之腿脚有病,信客无奈卸却差事。

  (3)转业之后

  人们终于想到他的好处,在生活上接济他。打过他的人,幡然醒悟,在乡里设了代办处,并向他道歉。信客以代人写书信为生,后来当了小学教师,进而升为校长。

  信客死后,葬在老信客的墓旁,前来吊唁的人很多。

  2、依据情节,归纳信客品格

  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通达事理

  3、主题

  本文刻画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信客形象,赞美他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善良宽容,说明无私奉献的人总是能赢得敬重和爱戴的。

  二、研读赏析

  1、在结构上,作者是怎样安排信客和老信客的材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3篇(扩展4)

——《致女儿的信》的优秀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名言警句和一些文学常识。

  2、理解文中故事的寓意,和作者对爱情的诠释,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领会故事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爱情的真谛,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熟读课文,收集有关爱情的歌曲、名言、诗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歌曲《最浪漫的事》)刚才的这首歌曲是《最浪漫的事》,老师很喜欢其中的几句歌词:“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孩子们,这首歌的主题是什么呢?(相守到老的爱情),那么爱情是什么呢?(学生发言)有一个小姑娘也曾经向她的父亲提出过这个问题,而她作为教育家的父亲苏霍姆林斯基,不回避,不敷衍,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致女儿的信》。

  二、明确学*目标(齐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说说阅读感受。

  2.学生讲述童话故事。

  一生讲述,其他学生补充、评价。

  四、小组交流展示

  1、多媒体出示问题。

  (1)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东西?想一想,为什么把这三者放在一起解释“爱情”?

  (2)在信的开始和结尾,父亲表明了对爱情的态度,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回答:父亲是告诉女儿应怎样对待爱情呢?

  2.小组长组织讨论。

  3.学生展示。

  (1)学生回答:

  第一次:爱情(不可理解美和从未见过的力量)——勃然大怒

  第二次:忠诚(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怒不可遏

  第三次:心灵的追念

  真正的爱情必然伴随着忠诚,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相濡以沫,真正的爱情也必然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可以是超越死亡的追念。因此,作者把它们视为爱情的三位一体。

  (2)学生回答:

  要做明智的人、要懂得爱、要有人性美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4、学生自主质疑(可针对含义深刻的语句、写法等),合作探究,进一步理解课文。

  五、我提升,我幸福

  同学们,爱情是最美好的感情,她像春天里的百花,带来浓郁的芬芳;她像夏日的晨风,带来丝丝的凉爽;她像冬日的阳光,带来融化冰冷的温暖。那么古今中外也有很多经典的爱情故事,你知道吗?

  1、说说你知道的经典爱情故事、成语、物品歌曲、诗词等。

  (学生发言后多媒体展示)

  2、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愫,每个人都渴望幸福的爱情,然而过早的摘取爱情的果实,能收获甜美吗?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

  (1)学生发言。

  (2)教师小结:的确,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青春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早恋不属于我们。

  爱情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能力、一种智慧,一种生活的智慧。今天的这节课,我们理解了爱情的真谛,老师希望你们能够珍视爱情、善待爱情,相信一定会有一天,你们能够享受至纯至美的爱情。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基础知识,学*忐忑、繁衍、怒不可遏等词语。

  2.了解本课中神话故事的情节,能够体会其内涵。

  3.掌握苏霍姆林斯基讲述自己幼时听过的神话故事代替正式的说教对女儿解释爱情的深刻用意。

  4.理解爱情的深意。正确树立爱情观,体会人间真情。

  5.理解幸福需要智慧的真谛。

  教学重点:

  读懂神话故事,理解“爱情”、“忠诚”和“心灵的追念”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爱情的甜蜜、美好与理智、慎重的关系。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历来是文学家、艺术家赞咏的主题。如何对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讲述爱情呢?作为父亲,苏霍姆林斯基交给人们一张优秀的答卷。

  列举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集体讨论,归纳出爱情的一些内涵。

  如:信任、理解、忠诚、热情等。

  童稚之爱的原则是:“因为我爱,所以我爱。”

  成熟之爱的原则是:“因为我爱所以我被爱。”——弗罗

  二、阅读神话,体会爱情的真谛

  思考:

  1.

  ①作者采用什么方式跟女儿解释爱情?

  ②为什么他要采用这种方式而不直接跟女儿讲道理呢?

  提示:引导学生体会苏霍姆林斯基的良苦用心。

  确认:

  ①他给女儿讲述自己从祖母玛丽娅那里听到的神话故事。

  ②枯燥的说教,不能够展现爱情的美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拉*和女儿的距离,也向女儿传达:谈论爱情并不可耻,它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2.上帝创造世界后,几次来到人间?

  确认:

  三次来到人间。第一次是一年之后,第二次是三年之后,第三次是五十年之后。

  3.他三次来到人间,三次发怒,是什么导致上帝的怒火?

  确认:

  是他在男人和女人的目光中看到他不熟悉的东西。

  第一次他看到目光中有“一种他所不理解的美和某种从未见过的力量。”

  第二次他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含有一种新的东西。”

  第三次他在男人忧郁悲伤的目光中感到“一种不可理解的美和那种同过去一样的力量”。

  作为惩罚他给予人类衰老和死亡。

  但是,人类最终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爱情,高于上帝。

  4.大天使是如何叫这三种东西的?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确认:

  分别是爱情、忠诚和心灵的追念。

  学生展开讨论,论述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忠诚和追忆是对爱情的巩固和延续。

  三、分析父亲形象。体会作者的爱情观和教育观。

  1.在女儿十四岁生日的时候,苏霍姆林斯基告诉她:幸福源于智慧。而获得生活的智慧的途径之一,就是从父辈那里获得经验和指导。在你和你的父母之间有没有这种经历?

  2.通过本文的学*,你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怎样的父亲?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说说你对他的评价。

  小结:

  这篇课文是苏霍姆林斯基在女儿十四岁生日的时候写给她的三封信之一。

  在信中,作者怀着激动和欣喜的感情,站在*等的对话者的角度,一反严肃的说教,用神话故事对女儿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爱情教育。文字朴实晓畅,语言生动形象,昭示了爱情的真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本文用优美的童话来阐释道理的方法,学会分析童话中的思想内涵。

  2、了解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3、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3篇(扩展5)

——妈妈致女儿的一封信 (菁华3篇)

我最亲爱的女儿:

  你好!这是妈妈第一次给你写信,首先祝我的宝贝身体健康,学*进步,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记得你小时候,妈妈总盼着你长大。一转眼,你已经十岁了,时间过得真快呀!回想过去,从牙牙学语的你,及调皮捣蛋的你到现在懂事的你,我感到由衷的欣慰。但是,妈妈还是得唠叨你一下,你虽然做得很好,可我还是要提醒你有时太任性了,脾气太倔了。你虽然很聪明但有时又很粗心,妈妈希望我的宝贝女儿能在成长中慢慢改掉这些缺点。

  这些天来,我不断地反思我自己,虽然我对你的生活方面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在你的学*方面却一味的要求你的学*成绩突出,对你的管教太严了,也太刻薄了。是呀,哪有天下的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呢?

  你还记得你上次期中考试吗?你给我打来电话说:“妈妈,你猜我考试考得怎么样?”我说:“一定挺好的。”你说“妈妈你再猜,我数学考了多少分呀?”我怎么也没猜出来,最后是你告诉了我,你考了一百分。妈妈听后,高兴得都快跳起来了,还答应回家后请你吃肯德基呢!

  好了,别的我也不多说了,总的一句话希望你能尽量改掉坏毛病,不管你改得怎么样,只要你尽力了,妈妈就很开心。

亲爱的爸爸妈妈:

  女儿想你们了……

  十六年的光阴,一闪即逝。细细想来,女儿从你们身上索取了太多,你们也无怨无悔了太多。但,我又给了你们什么呢?什么都没有。作为一个体弱多病的女儿的.父母,你们所付出的,我又怎么会不懂?多少年来,你们在异地努力拼搏,求医买药,为了这样一个残疾的女儿,你们不曾拥有幸福安宁的生活。

  你们的苦,女儿怎能不了解?然而,女儿却从未做出好的回报。学*中,**的成绩,让你们欣慰了吗?生活中,时而的任性与反抗,让你们开心了吗?爸爸妈妈,这样的女儿,是不是很不孝?

  可这样的女儿,也总是牵挂着你们啊!多少次,与你们通话后,泪水浸湿枕巾;多少次,一次次自卑过后,委屈埋藏心底;多少次,午夜梦回,脑中浮现你们疲惫的样子;多少次,担忧你们的安康……

  即使如此,女儿还是让你们伤心过。

  爸爸,女儿是不是让你失望了?我知道,你有多期望女儿替你完成曾经因家境未完成的学业梦,但是,女儿还是固执的,自主了。妈妈,女儿是不是让你难过了?暑假,在韩国待了四年之久的你,回来了。可女儿明知不对,还总是管不住自己的性子,违背你……爸爸妈妈,女儿不对了。

  爸爸妈妈,女儿做得太少,女儿做的还不够。但,女儿明白,女儿也正在努力。所以,请拭目以待。

  宝贝,妈妈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自从看了庞老师发出来你写的那篇《我写给妈妈的信》后,我的内心是五味杂存,本也想借亲子读书会的活动,妈妈决定也以写信的方式告诉你,我有多爱你。

  你知道,妈妈出生在天台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因为家里贫穷,你外公外婆四打工赚钱供我们兄妹俩上学。所以从小妈妈和舅舅就成了现在所说的“留守儿童”。XXX想想你现在多幸福,家里有爷爷奶奶宠着,有爸爸妈妈爱着。XXX也正是那时候妈妈明白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那时的我拼命地学*,只愿有朝一日能走出大山,跳出农门,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直到初二那年,你外公外婆告诉我,家里只能供哥哥上大学,而我最多只能选择就读中专的卫校,可以早日工作为家里分担困难,那时的我只能默默地选择,走上了一条并不是我所期望的人生之路。

  工作多年后,遇见了你爸爸,他的一路陪伴与宠爱让我感受到了命运的眷顾,你的到来更加让妈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我在心底暗暗发誓:绝不让你受到任何委屈和伤害,要倾己所有去呵护你成长,帮助你完成梦想。所以从你第一次哭,第一次笑,第一次叫爸爸妈妈……我们一直细心呵护着,把你当成了家里的公主。

  而今,你已是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了,在你成长的同时,妈妈也逐渐明白,很多事我再也不能帮你,也帮不了你,必须由你自己独立去完成,你也感受到妈妈对你的要求一天比一天多,一天比一天严了。在你不认真练琴时,不自觉整理房间时,因为奶奶没烧你爱吃的菜发脾气时……我会忍不住骂你XXX我承认有时候是妈妈情绪没有控制好XXX。所以你觉得妈妈变得不再温柔,也没以前爱你了。可是女儿,你明白妈妈的苦心吗?每次骂了你,看着你委曲无辜的眼神时,妈妈的心又是多么的痛苦。妈妈不止一次的告诉你,你总有长大离开爸爸妈妈的一天,我们也不可能一辈子做你的保护伞,人生的路还要你自己去走,现在逼你练琴,学画画,学书法……并不是说你以后要多么的优秀,只是希望你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多一个选择。要明白人这一生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生活是件多么幸运的事。或许你现在还不能理解和认同,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当然,你一直是妈妈眼里可爱、聪明的女儿,你的乖巧、懂事、优秀的成绩也是妈妈的骄傲。但是你的一些小缺点:偏食,每次妈妈逼你哄你吃那些你认为不喜欢的食物,只是希望你能营养均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你做事有时太拖拉,速度慢,我喊你两三次都没有行动,妈妈希望你明白任何事情都有期限的,该做的时候当即去做。还有当别人指出你的缺点时,别总带着情绪立即反驳,要好好反思,也要学会换位思考。请记住,批评是别人给予你最大的关爱和福利, 只有爱你的人才会帮助你进步。

  说了那么多,也不知你能明白多少,但无论如何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比妈妈更希望你健康快乐的过一生,成长的道路有苦也有乐,我愿意陪伴你品尝其中滋味!

  爱你的妈妈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3篇(扩展6)

——致女儿**礼的一封信(精选10篇)

亲爱的女儿:

  你好,我是妈妈,三年前你步入高中十五岁,妈妈给你写了很短的一封信,却承载了妈妈很多的希望,三年过去了,你十八岁了,翻开那封信,当年妈妈提出三条希望你地一点点努力实现。

  妈妈三年前给你第一希望“确立一个目标 在这三年中我们希望你能认真思考,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职业方向,朝着目标努力向前走,等到高三报考时,你能不彷徨。”这一点你做到了,这三年里你会很认真的跟我分享你的未来职业和努力的方向,我和你爸爸也大体认同了你的选择,这是你自己对未来的第一次选择,妈妈为你自豪。去年上大学的姐姐假期来南京与我们小住,那时的你在妈妈看来还是个小孩子,可姐姐走后你却说出了让妈妈很震惊的话,你认为姐姐在大学期间学*不努力,假期没有个人规划,而且跟妈妈说好,大学是学*的最佳时期,要对以后的职业着想,要选学很多专业知识,说实话那一次妈妈才开始不把你小孩子看待,我看到了你的`成长,妈妈开始喜欢上了从背影认真端详我的帅女儿,希望一转身就成为一个男子汉。

  妈妈给你的第二个希望“坚持不停息 坚信人生就是一场长跑,要坚持不懈,学*是你一生的事儿,任何时候不要放弃学*,哪怕你已经很老,还能像现在一样的学*,就像爸爸。”有一句广告词“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我最不赞成的,我认为人生是长跑,只有不断的坚持才会最终赢得人生。你有很多次的请求与妈妈一起逛书店,这是你的一个乐趣,很抱歉,妈妈同你逛书店的次数真是太少了,不过每次逛书店我都很开心,不是开心你又给妈妈推荐了好书,而是我发现我女儿看的书都是很有深度和广度的,你对很多书的评价让我刮目相看,我也发现爸爸妈妈*时给你的零用钱你也都大多用在了买书上,这一点跟爸爸真像,你收集了全部的矛盾文学奖的作品并且每一部都认真读过,这是我最*才知道的,现在我读什么书都由你来推荐,我记得我像你那么大的时候读《在困难的日子里》,那是60年代人的精神食粮,我在你的书目中发现出乎我的意料,能读进去这样的书妈妈就放心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不会出问题的,希望女儿一生与书做朋友,活到老学到老。

  妈妈的第三个希望“认真生活 有一个好的卫生*惯、生活规律;诚实做人,真诚待人,认真做事;不过分苛求自己,但凡事不能懈怠。”这一点你前一部分做的妈妈不满意,你懂的,不多说,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改进啊!

  这三个希望我将为你一直保留,请用你的一生慢慢努力,只要坚持你将拥有令自己满意的人生。

写信人:

日期:

春晖: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你就要十八岁了,步入了成年!俗话说,“女大十八变”。我的女儿变成什么样了?我睁大好奇的眼睛,左看右看,你还是一副娃娃像,天真活泼,一脸稚气,谁也不会相信小模小样的你竟是十八岁的高三学子。

  学校举行成年礼的这一刻,妈妈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那就是:“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学校让妈妈给孩子写封成年礼的信,我真不知如何写,我倒想给时间老人写封信,对她说:“时光啊,你慢点走,成年的烦恼啊,你慢点来,好让我的女儿在美妙的孩童世界里看个够,玩个饱,把被应试教育剥夺的欢乐给她补回来,让她多些无忧无虑、轻松自在的时光,多做几年天真无邪的幸福孩子……”

  和很多孩子一样,你成长在象牙塔里,还没有掌握足够的生活技能和处事本领,还无法应对家校之外的大千世界。虽说我的小燕子十八岁了,可翅膀还没长硬,因为使人成熟的不是年轮,而是经历。所以妈妈现在不想给你戴上十八岁成年的桂冠,然后一松手,把你放飞。那样做虽然洒脱,但却危险。妈妈就是能放手,也不能放心。所以,妈妈还会带着你一起飞,一点一点地放手。别人只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只有爸爸、妈妈不光关心你飞得高不高,还关心你飞得累不累,飞得安全不安全,飞得开心不开心。

  爸爸比妈妈更能放手,你很小的时候,爸爸就让你骑在他的脖子上,把你举得高过头顶,不管你是否恐高,他还把你抛向高空然后把你接住,吓得你哇哇叫又乐得你哈哈笑,让你从小就体验了飞翔的刺激与惊险。爸爸像一座大山给了你坚强和勇气。爸爸总是说:“孩子大了,自己的路,自己去走吧。”

  妈妈却常常为你担心。天黑了,你迟迟不归,妈妈就坐立不安,东想西想,怕有不测,我不停地往窗外望着、盼着。夜幕里,你的身影就是我眼中最美丽的风景,楼梯上,你点亮声控灯的那一声“躲!”是我耳中最动听的声音,开们迎接你是我最大的惊喜。

  半夜里,妈妈梦见你丢了,满世界找你,一遍遍呼唤着你的名字……第二天晚上我不放心你一人去上邦哥的数学课,幸好有我保驾护航,把你从上错的车上叫下来,不然你会迷失在黑夜里,没有手机,公交也收班了,一个女孩在外面碰上坏人那是多么危险。孩子,你要记住:生命最宝贵,安全第一位,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务要保全生命。在妈妈看来,你十八岁成年后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学*安全出行,认识安全标识,学会在危机中求助与逃生的本领,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只有这样,爸爸妈妈才能放心地给你自由。

  看你现在学*那么紧张,妈妈庆幸在你童年的时候,让你疯狂地玩过,没有给你任何学担,却给了你天马行空,自由想象与创造的空间。你和哥哥在家里上演了玩具总动员,桌子椅子满地跑,枕头被你当马骑,大大小小的纸箱成了你的房子、车子、帽子。好端端的玩具被你们拆得乱七八糟。你用不同的装饰打扮着洋娃娃、布娃娃,发展了你的审美观和公主气质。在玩过家家时,你们扮演爸爸、妈妈、孩子、爷爷奶奶等,培养了你的责任心与角色感。

  你们兄妹俩,一个是孩子王,一个是娃娃头,你们领着小朋友们一起玩,有中国的、外国的,有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锻炼了领导能力与合作精神。记得有一次,你们领着一帮小朋友在野外玩,看见一团牛粪,大大的,圆圆的,厚厚的,你们就在上面插上一根根小竹棍,然后围着牛粪唱起了生日快乐歌,接着就开始切蛋糕了……有的家长看见了,急忙跑过来,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把孩子抓走了,还捂着鼻子说:“这么脏,这么臭的东西,你也玩!”“这蛋糕能吃吗?真傻!”妈妈见了,笑得合不拢嘴。家长们瞪了我一眼:“你还笑,你这妈妈怎么当的,也不管管你家野孩子,把俺们的孩子都带坏了!”我的野孩子的想象力可真丰富,把牛粪都给玩转了!妈妈能不乐吗!

  蓝天白云下,你和小朋友们蹦蹦跳跳,爬树爬杆,像只灵巧的猴子,看着高处的你,妈妈腿都吓软了,想让你下来又怕把你惊着掉下来。在你生长的地方有山有水,你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摸爬滚打,磕磕碰碰,没少受伤。你在游戏与冒险中培养了勇敢、坚强的性格和挑战极限的进取精神。

  妈妈相信“会玩的孩子才能赢!”虽然你没有赢在小学的起跑线上,但是你比那些被家长拔苗助长,偷跑抢跑的孩子有后劲。到了初中,你不但学*成绩突飞猛进还多才多艺。你三天学会了游泳,三年过了钢琴九级。你画的画被老师欣赏收藏。你德智体全面发展,当上了省三好学生和优秀干部。演讲赛、辩论赛上有你出色的口才。舞台上有你精彩的表演和做主持人的风采。因为你的音乐素养好,大家推举你做合唱指挥。你经历过大场面,获得过无数掌声与嘉奖。更难得的是你是个有信仰的孩子,爱人、惜物,懂得感恩,没有小皇帝的坏*气。这些美德和才干不是学校里的试卷和分数能测量的。

  你是品学兼优,活泼开朗的阳光女孩,多少人竖起拇指把你夸奖,多少人羡慕妈妈有个好女儿。孩子,*凡的生活因你而精彩,朴实的妈妈因你而靓丽。妈妈一提起你便喜笑颜开,生活的烦恼,突然变得渺小。在我们之间有一座爱的桥梁,使我们沟通无障碍,我们欢笑,我们谈心,我们辩论,我们合作,我们一起分享快乐、承担忧愁。

  你是个很能干的孩子。课堂上,无论你多么专心,还是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下课问老师,老师不耐烦,你没有抱怨,而是用最灿烂微笑、最诚恳的态度感动老师给你讲题。你在图书馆看到《中学物理》对自己有帮助,想复印,按学校规定学生是不能借的,可是你能用自己的办法说服管理员把全年的期刊借给你。你从细小的事情中,锻炼着自己的办事能力,别人做不到的,你能做到。你人缘好,同学们都乐意帮助你,班上的尖子生涛哥、夺哥等对你说:“春晖,你不用问老师,来问我吧,我的方法比老师的简便。”你还从网络上发掘了好的学*资源,还到校外上邦哥的又便宜又好的数学课,这样一来,你的数学从几十分上升到一百二十多分,一跃为年级前五十名。孩子,你遇到困难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找出路的精神非常值得赞赏。

  在家里,你还有哥哥。假期里,哥哥很耐心地给你讲物理化学题,老师没教懂的,哥哥把你教会了,你不住地感叹:“老哥真好,老哥真棒,老哥是个奇才!”见你们兄妹团结友爱,互帮互学,妈妈很开心。珍惜啊,珍惜,珍惜这宝贵的兄妹亲情,珍惜这独生子女们享受不到的幸福滋味。

  书桌上妈妈为你辅导英语,餐桌上爸爸妈妈与你共享美好“食”光,为你提供学*的养分与能量。孩子,想吃什么,就和妈妈说说,有什么快乐,就与妈妈分享,有什么烦恼,就向妈妈倾述,有什么脾气,就冲妈妈发发。有什么困难,咱们一起想办法。妈妈是你的大朋友,妈妈和你一起成长。

  走进十八岁,青春的脚步匆匆,跳动的心弦咚咚,高考在即,如泰山压顶,满满的课程,繁忙的作业,没完没了的考试,激烈的竞争,强大的对手……小小的你,驮着沉甸甸的书包,顶烈日、冒风雨,奔波于家校之间,公交车上那一个小时你都不肯闲着,而是听MP3背英语,坐不上座位就一路站回来,到家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好累!”休息片刻,你又投入了战斗。电视机上你贴上了小小的封条:“高三了,NO TV”。感冒发烧了,你还打起精神坚持学*。有时候,你一头倒在床上睡着了,一睡就是几个钟头,妈妈喊不醒,电话吵不醒,闹钟闹不醒,孩子,你太累了,你们这代人虽没有受劳力的苦,却受尽了劳心的苦。

  面对十八岁的你,妈妈不想说那些老生常谈的大道理:成年了,要独自扛起生活的担子,要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起责任等等…。。我不想在高考压顶的时候给你增加负担,我只想给你减负。看你学得这么辛苦,妈妈恨不得变成孙悟空,钻进你的考场去替你考英语,我恨不得把你哥哥也带进去替你考化学。

  在高考前的魔鬼训练中,你会跨越一个又一个难度,挑战自我,学*成长,在成绩的高低起伏中学*面对挫败与低谷,培养胜不骄,败不垒的气魄。你相信吗,最大的成功是在失败中站起来,最大的失败是在成功中倒下。

  高考的赛场上,爸爸、妈妈、哥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舅舅、小姨都是你的坚强后盾,是你的拉拉队。我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从海南,广东,四川为你喝彩:春晖加油!既然已经吃了那么多苦,挨了那么多累,就咬咬牙,坚持到底,把自己多年的努力化为金榜题名的喜悦。

  孩子,只要你尽力了,不论你赢也好输也罢,我们都会为你鼓掌。只要你快乐学*,天天向上,做到自己的最好就是胜利。这些年来,妈妈最看重的不是你的优异学*成绩,而是你追求卓越,坚忍不拔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你就是不小心输在起跑线上,还会赢在路上。

  高考后,你想小鬼当家,学做饭,这个主意不错。因为你十八岁成年了,爸爸妈妈不再叮咛你:“小朋友不可靠*火哦”“不可用刀子哦”我们为你提供食谱,提供技术和安全指导,你可以跟着爸爸学湖南菜,跟妈妈学烘焙。我们会放手让你尝试,让你用轻松好玩的方式了解柴米油盐中的科学谜题,用你的钢琴手弹一曲锅碗瓢盆交响乐,用自己亲手做的饭菜,亲手烤的大蛋糕,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美味。更重要的是爸爸、妈妈希望你在厨房里培养生活能力,从食材的创意组合中感受生活美学,从热爱厨房到热爱家庭,热爱生活。你可以从简单的厨艺开始提升自理能力,学会照顾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照顾自己所爱的人。

  小时候大人栽树你乘凉,长大成年了,你要学会用自己的本领栽树来让他人乘凉,去体验一个人用爱心为他人、为社会付出的幸福与喜悦。

  爸爸、妈妈给你的成年礼就是六个字:我成长,我快乐!

  xxx

  20xx年xx月xx日

可爱的女儿:

  还记得幼儿园毕业时的寄语吗?“冰冰,你是一个很认真不甘于落后的好孩子,事事都很想争第一,在小班的时候,妈妈比你穿衣服快,走路在你的前面,你都会生气。其实,一个人只能在某些方面比别人强,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得第一。只要你努力了,不是第一也很好的。以后不是第一也不生气好吗?”

  还记得小学二年级争小队长争不上你很难过,妈妈帮助你发现学校每天的快乐吗?

  一转眼已经年满18周岁,到了法律上为自己负责任的年龄,成为一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一个爱生气的小屁孩变成一个开朗心宽而又努力上进的明星级美女;从一个心理压力很大的小学生变成一个柔软聪慧的让学妹崇拜的“脚脚姐”;从一个拽着妈妈衣襟的小女孩变成了能指导妈妈穿衣打扮的气质女神。

  当然,这仅是你目前的状态,离18岁真正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18岁,可以参军,保家卫国;18岁,可以养家,自食其力;18岁,可以犯罪,法律不再为你减轻处罚。18岁,表明是一个在法律上自主的年龄,一个独立的年龄,别人不会再把你看成小孩,不会再照顾你,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不论成功还是失败,幸福还是不幸福,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这一切,你准备好了吗?

  我想因为18岁来的太突然,因为高考的压力还很重,你一定还没有完全准备好面对**的一切,当然你可以利用大学阶段作为你的过渡期,从形式上的为自己负责到实质上为自己负责。可怎么才能做到实质上为自己负责啊?你一直在学*经济学,经济学的原理就是等价交换。那么社会中的原理是等量交换,感情换感情、微笑换微笑、劳动换劳动,一个能为自己负责的人不能只得到不付出,一定要与别人存在着有形或无形的付出和交换,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

  想想在此之前谁为你付出过?这些你在日后都要用自己的付出实现等量交换。我们做父母的自不必说,小到幼儿园、小学、中学的老师、姥爷、赵丽姐姐为你的付出,大到国家的教育经费为了培养一个孩子的税收付出,都等待着你年满18周岁以后用自己学到的能力去做回报和交换。

  你想过吗?你拿什么与这个社会交换呢?你的爱、你的微笑,你的举手之劳,你的同情心、你的美丽的外表和声音、你的专业特长、你的运动员结实的身体都可以为这个社会中的人带来快乐和方便,都可以用来与这个社会做交换。当你努力的付出得到社会的满意时,社会就会反过来回报你,实现社会等量交换原理。只是这种等量交换是有时间差而已,不是付出立即得到回报,也不一定是一对一的回报,有时这种交换是一种传递式的,就像爸爸妈妈用自己创造的财富和上一辈传递的爱心养育自己的孩子一样,你们长大了也会用自己的能力养育自己的孩子,将爱心传递给你的孩子,这就是爱的传递,是等量交换的真正原理。

  也许你觉得年满18周岁所负的责任太大,但这是一个人走向成年和独立必不可少的过程,妈妈相信你能够乐观幸福地面对成年人的责任,因为爸爸妈妈只能陪你走完一半的人生,另一半人生需要你独立地和你的伴侣、你的孩子共同走完。18岁开始你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责任能力,这会让你离开爸爸妈妈以后的人生更幸福、更美好。

  祝愿我的女儿独立、幸福。

  写信人:

  日期:

亲爱的女儿:

  很高兴在你长大离家之前,有机会给你写这封信。也许,你会觉得,天天见面,天天交谈,写信就没有必要了吧。你爸爸前几天告诉我,要在你的**礼上给你写封信,我的内心是欢愉的,终于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和你说说我们的心里话。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们已经一起度过了17个春秋。你也从懵懂无知的孩童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虽然你还不满18岁,可是过了**礼,就意味着你即将长大**,即将离开我们的视线,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是复杂难言的,既有对往昔你儿时岁月的留恋,又有对你长大**后的美好憧憬。

  18年前,我和你爸爸怀着欣喜、忐忑、期待的心情迎来了你。可以说,你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快乐,我们对你也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小时候,你爸爸把你当天才养,一个月的时候趴在床边教你说话;后来,你爸爸把你当人才养,各种书籍一股脑的买回来教你,并且固执的认为你是个极聪明的孩子。再后来,你爸爸就把你当常人养了。让你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小学玩,初中学,高中搏,愉快完**生难忘的每个阶段。

  在我们的记忆中,小学是你这么多年学生生涯中最快乐、幸福的时光。那时候的.你,就像一只快乐的蝴蝶,不知疲倦的从早上忙碌到晚上。初中前半程,和所有青春期的孩子一样,你开始了你的叛逆生涯。那时候爸爸妈妈和你说的很多事你都不以为然,我们和所有的父母一样,焦急、忧虑,不知所措。但我们没有放弃。我们依然对你充满信心和希望,我们通过不断的摸索,探讨,总结失败的经验,终于经过无数次的促膝交谈,你也渐渐过了逆反的劲头,走出了迷茫,迎来了我们之间彼此理解、互相关心的崭新阶段。我至今还记得你上高中以后,第一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时,你说妈妈,你发现了吗,我长大了,也蜕变了。那时我们的心情,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欣喜,还有一种对你的未来充满了希望的执著。我们知道,这只是你人生路上一段小小的插曲。我对你说过,你第一次做孩子,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不管是对你的学*,还是对你的教育,我们都需要不断摸索,一起努力,共同成长。

  高中这两年你取得优异成绩让我们为你骄傲,更值得欣慰的是你的性格和生活态度也越来越阳光,越来越成熟。可以说高一、高二这两年是我们一起度过的一段最难忘的幸福时光。但*静的日子在你临*高三的时候,还是被打破了。起因是因为你的学*遇到了瓶颈,好强的你情绪出现了自高中以来最长的一次低落。无奈之下,我和你爸爸做了一个艰难的抉择————转学。对这个问题,最初的你,也是摇摆不定和煎熬的。既不想放弃已经熟悉的环境和老师同学,又不甘*庸,不想失去可以奋力一搏的机会。我们为此也不停的咨询、分析、探讨,经常夜不能眠。既怕因为我们的优柔寡断,让你失去可以提升自己的难得机会;又怕因为我们的决定,给你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毕竟,离高考只有不到10个月的时间了。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论证利弊得失,在征得你的同意后我们终于做出了最后的选择,转学到吉林一中。那一阵子,你的情绪也出现了一些不大不小的波动,我们内心里其实是非常忧心的,尽管我们相信你是个坚强的孩子,但这毕竟是你人生第一次重大的选择,并需要你独自来承担由此带来的不可预知的结果。

  那一阵子,你爸爸放下了所有的事情。为了让你尽快适应新学校,新环境,你爸爸早晚坚持接送你上下学,因为怕你感觉孤独和无助。你也没让我们失望,只用了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就适应了新的环境和新的老师、同学。这一切,都要比想象中好得多,同学热情,老师敬业。经过了这次的事情,你明显的比以前更成熟了,情绪也更稳定了。这也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虽然我经常和你说,“不想做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考名校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但比起学*进步,我们更看重健康的身体和好的心态,毕竟只有这样,才会有快乐、幸福的人生。我们对你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只要你尽到了最大的努力,结果就顺其自然吧。对人,对事不必过于执著。

  **,这两个字写起来并不复杂,但蕴含的内容却丰富而深刻。其中最需要记住的应该是这两样:责任和价值。

  首先,我们希望你做一个负责任、肯担当的人。责任是成年人最重要的标志,也是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和原则。当你拥有了独立选择和行动的能力,也便有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只有懂得负责而又能够负责的人,才能被社会认同和接纳,成为一个真正受人尊重的人。

  其次,我们希望你是一个有价值、有作为的人。世界上的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使命。不论你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不论成就大小,财富多少、位置高低,人生真正的成功其实在于能够施己所长、益人益世、有所奉献、无愧于心,生活得快乐而充实。

  借此机会,我们还要发自内心地向你表示感谢!感谢你带给我们的许多快乐和美好的记忆,也感谢在养育你的过程中我们所获得的许多人生的启示,从这个意义上说,你也在带领我们不断成长。这些都会成为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即使过去在你成长的岁月中,我们对你有过很多的批评和责备,甚至有一些过分的苛求,但那都是因为我们对你抱有更多的期望,希望你能够更优秀、更完美。

  在你18岁**之际,如果说我们对你还有什么更多的期望,那就是希望你永远不要丢掉自己身上那些美好的品德,并且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有些东西,不论走到哪里,不论环境如何,不论经历什么,都是永远不能放弃和改变的,比如:善良、诚实的品质,对正义的坚持,对友谊的珍视,对苦难者的同情,对大自然的敬畏……要始终怀抱美好的理想,那是你人生向上的动力;学会感恩、学会欣赏,学会宽容和忍让,那是你生活快乐的源泉;善于观察、独立思考,那是你获取真理必经的路径……

  悲欢红尘,坎坷人生。今后,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成功或失败,顺利或挫折,我们都永远爱你,支持你、信任你。

  最后祝福我们最亲爱的女儿在明年的高考中,终会实现你的理想,展翅高飞。

写信人:

日期:

亲爱的女儿希宝贝:

  爸爸妈妈今天简单而隆重地为你张罗举办了“十八岁**礼”盛典,高兴地与你一起分享这一个特殊的日子,欣慰的与你共同见证这一庄重的时刻!从今天起,你将完**生的一大角色转变,标志着你开始新的人生,需要你从此敢于肩负和勇于承担起**的责任。宝贝!父母为你的成长而自豪,为你的**而骄傲!你终于长大**了,我们18年的心血和汗水没有白费,我们精心创造的一件作品终于要完工了,要交给社会了,我们是既紧张又兴奋呀!紧张的是你是否具备**的自我完善和独立的生活和生存的能力,兴奋的是你已经可以独立自主的主宰掌握你的人生了……

  女儿,首先我们要告诉你,我们很爱你,非常非常爱你,一直视你为珍宝,这是毫无疑问的,不管我们有时对你多么严格,我们都是爱你的。我们恨不得把天下所有的爱都给你,也想把天下所有美好的东西都给予你。可是,我们*时因为恨铁不成钢,也因为你的任性让我们有时候无可奈何,所以会有一些抱怨和无奈的情绪,甚至轻轻的责备……请你不要怨恨父母,不要有怨气,请你理解天下可怜的父母心。

  爸爸妈妈想告诉你,我们真得很为你自豪,你漂亮、聪明、小时候多么的可爱呀!乖巧、懂事,是整个小区里公认的“笑星”,你的笑容甜美灿烂,眼睛弯弯得像个迷人的月亮。在我们心里,你就是最棒的,我们真得很为你自豪,我们也相信,你会越来越优秀,不会令我们失望的。所以,我们希望你今后更加懂事、更成熟,更爱自己,让我们成为最自豪、最幸福、最安心、最放心的父母。

  今天虽然你已**,但不论你年龄多大,你在父母心中永远是孩子,父母永远都是你坚强的后盾,家庭永远都是你安全的港湾。只求付出,无求回报。这封信是父母之心声,承载着父母对你的关爱、期望和祝福!权当在你**之际送给你的其中唯一份礼物。你可能现在还不能全部读懂,但期望你再过几年能够完全悟懂,再过十年能够做到,就心满意足了。不求你大富大贵,但求你*安健康快乐幸福!

XXX

20XX年XX月XX日

丫丫,妈妈的宝贝:

  仿佛转眼之间,你已经将满18岁了,你成长的这18年间,跟着妈妈经历了下岗、再就业、再失业,再创业;你跟着妈妈经历了离婚、再婚,融入了新的家庭。

  别人都说妈妈是成功的,经过奋斗,事业终有成;别人还说妈妈是善良的,经过努力,家庭很幸福。可是,只有妈妈知道,最应该感谢的那个人,是陪我走过这么多年风风雨雨的宝贝你!

  妈妈的记忆

  妈妈一直都记得,两周岁的你在半夜里为妈妈拿药;

  妈妈一直都记得,幼升小时你讲的长长的故事震惊了包括其他家长在内的所有人;

  妈妈一直都记得,家里困难的时候你陪妈妈逛超市,放满一车东西不结账我们就手拉手跑出来享受取货的乐趣;

  妈妈一直都记得,陪着你过节俭的生日,而你告诉妈妈你的生日只要有妈妈就足够了;

  妈妈一直都记得,你要求妈妈偷偷地帮助家庭更困难的同学,却从不在老师面前留名;

  妈妈一直都记得,你上初一的那年暑假,批发袜子逛夜市,你用赚来的钱买了自己想要的自行车、在你生日的那天还给妈妈买了蛋糕,以致到现在步步高的姐姐还记得你;

  妈妈一直都记得,你去了衡中N个月以后,妈妈还需要打电话问你咱家的东西放在哪儿;

  妈妈一直都记得,你刚刚住校时不放心经常给妈妈打电话;

  妈妈一直都记得,妈妈粗心,在你住院时经常碰你的伤腿你却从没有埋怨;

  妈妈一直都记得,每次送完你回石家庄,你的询*安电话跟着就会到;我说去看你,看路况不好你课间出来打电话叮嘱我一定取消行程;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