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菁选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3-02-20 00:00:00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1

  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

  2.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

  3.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学*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欣赏歌曲《满江红》

  导入:一曲《满江红》荡气回肠,抒写了岳飞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报效君主的耿耿忠心。无独有偶,唐朝诗人李贺也在诗歌中表达了忠君报国、建功立业的愿望。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雁门太守行》。(板书课题、作者)

  2.出示学*目标

  二、检测预*

  1.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他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2.解题

  这是一首乐府诗,属于古体诗,不讲究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六朝和唐人的拟作都是咏叹征戍之苦。

  3.背景链接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809年(元和四年),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定藩镇叛乱的战争。当时是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年仅17岁。

  3、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读诗韵

  1.请一位学生读,读准字音。

  2.请一位同学读,读出节奏和停顿。

  3.教师范读,你给老师评价一下。

  (二)解诗意

  1.结合注释自由读,说出诗歌的大意。

  2.诗人构思大胆,把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高度集中在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人分别描写了哪三个画面?请你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出来。

  学生思考,归纳板书:

  白天:敌军攻城,我军严守

  傍晚:战斗激烈,气氛悲壮

  深夜:夜袭敌营,风疾霜重

  (三)悟诗情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明确:一、二句“紧张,壮烈”,中间四句“凝重,悲壮”,最后两句“坚定,豪迈”,读出紧张、悲壮、慷慨、激昂、豪迈之情。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写此诗时李贺17岁:家境贫寒、体弱多病、勤勉写诗、扬名诗坛、热衷功名、桀骜不驯。

  明确:本诗有声有色地描写了从白天到夜晚的战斗全过程。一方面讴歌了将士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自己忠君报国、建功立业的愿望。

  3.这首诗咏唱了一个古老的主题——报效君王,为国赴难。17岁的李贺家境贫寒,体弱多病,被拒之于仕途之外,但他仍以国家安危为重,这需要何等的气量,实在是难能可贵。你从李贺身上学到了什么?

  四、再读诗歌,品味特色

  点拨:李贺的诗在风格上想象奇谲,辞采诡丽,变换缤纷,刻意创新。请同学们运用学过的诗歌鉴赏技巧来品一品这首诗。

  1.请同学们自选角度,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说话,感受诗中形象,描述画面,理解作者的感情。

  2.小结:

  陆游说:“贺词如百家锦纳,五色眩耀,光彩夺目。”这首诗就是用黑、黄(金)、红、白、紫等浓艳色调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对比鲜明强烈,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五、拓展提升

  中国古代文人的英雄情结,表现在能以天下为己任,关注时代家国,在作品中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你能说出英雄们的爱国诗句吗?

  总结: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六、总结升华

  爱国之情有多种形式,山河破碎,誓死报国的孤臣情,海外赤子的桑梓恋,外敌入侵的亡国恨。我们今天如何爱国?“努力学*,报效祖国。”

  七、学以致用

  请你就诗中“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进行扩写。

  要求:1.展开想像,适当加上一些具体的景物描写,要充分运用颜色词来表现战争的惨烈,可以适当抒情。

  2.字数在150字左右。

  附板书:

  雁门太守行李贺

  白天:敌军攻城——我军严守

  傍晚:战斗激烈——气氛悲壮

  深夜:夜袭敌营——风疾霜重

  浴血奋战——忠君报国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2

  教材解读

  《雁门太守行》这首诗是有着“鬼才”之称的李贺的代表作。这首诗描写一场惨烈的战争:孤城被敌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抵抗。增援部队赶到,但敌军强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将士们毫不气馁,奋勇冲杀,表现了为国效命战死疆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在我国古代反映边塞战争的诗篇中,这是一首壮烈雄奇、影响较大的佳作。李贺的诗,用词新奇、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色彩斑斓。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借助想象,理解诗歌运用色彩斑斓的词语来描绘悲壮的战争。

  3.品味语言,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1.借助想象,理解诗歌运用色彩斑斓的词语来描绘悲壮的'战争。

  2.品味语言,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借助想象,理解诗歌运用浓艳色彩的词语来描绘悲壮的战争。

  教学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CCTV4《雁门太守行》解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李贺是唐代的诗人,他一生应试难中,又愁苦多病,更是壮志难酬,27岁就英年早逝了。正因为应试遇挫,仕途不顺,所以,他致力于诗。据说,李贺写诗非常勤奋,外出时总背一破囊,得诗句便写投囊中,暮归再成诗篇。在李贺的短暂生涯中,给后人留下了两百余首诗。据史**载,有一次李贺带着诗卷求见韩愈,韩愈当时正送走客人,想休息,门人把李贺的诗卷呈送给韩愈,韩愈也就随手翻翻而已。不翻则已,一翻就拍案叫绝。原来诗卷的第一首诗就是《雁门太守行》,而这首诗,竟然就是李贺在17岁写成的。李贺的诗非常有特色有个性,人称“诗鬼”。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看看这首诗究竟凭什么让韩愈拍案叫绝?

  二、读品全诗

  (一)读注意句读

  1.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读。大声朗读。

  2.齐读

  要求:读出诗味,读出感情。声音洪亮。

  3.范读

  要求:读出韵味,体会情感。抑扬顿挫。

  雁门太守行

  李贺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二)读了解大意

  整体感悟

  问:通过朗读,你读出了哪种情感?

  明确:苍凉、悲壮、豪迈……

  过渡语:这首诗很多方面都投射出了战争的紧张、壮烈、悲壮,请大家在诗中找一找,读一读,可以在书中作标记。

  例如:“压”是“逼迫”的意思。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开”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

  “角声满天”“鼓寒声沉”,给人庄严壮烈的感觉。

  (三)读把脉情感

  如果给本诗配上一幅画,你打算选用哪些色彩,把背景定格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画面里面有哪些人物?

  要求:小组讨论,描述画面

  明确:这首诗描写一场惨烈的战争:孤城被敌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抵抗。增援部队赶到,但敌军强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将士们毫不气馁,奋勇冲杀,表现了为国效命战死疆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

  三、悟诗情

  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作具体说明。

  提示:李贺为我们描绘的战地图景,声色俱备,请同学们标出呈现色彩的词语,传递声响的词语,观其色、闻其声,进而品其味,谈出你的感受。

  明确:“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在“黑云”、“夜紫”的背景下,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

  例如,诗人巧妙地抓住了一系列富有特征的景象,运用了“黑”、“金”、“红”、“紫”、“燕脂”等字眼,使所描写的景物更加色调鲜明,又分别就“听”和“见”,“白天”和“夜晚”等角度,从侧面加以烘托,构成了一幅有神、有形、有动、有静的战斗画面,给人一种战斗惨烈的实感,从而突出了出征将士的英勇形象,使全诗气氛紧张而热烈,意境苍凉而悲壮,声情凝重而激昂。

  又如,“黄金、玉龙”,其质地和色泽,都为世人所重。“龙”,是古代传说中的高贵动物,“玉龙”,唐人用以称剑。“黄金台”,是求贤若渴的象征。战国时燕昭王曾筑台置千金于其上以招揽人才,因称此台为“黄金台”。诗人选用“玉龙”和“黄金台”造型设色,创造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便宛然在目。

  四、当堂检测

  1.背诵全诗

  2.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明确:“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这两句诗写出敌军兵临城下,孤城将破,守城将士批甲迎战的紧张场面。

  3.找出诗中引用的典故,并说说引用典故的用意。

  明确:“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到战国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北地的秋夜,风疾霜浓,连战鼓都擂不响,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报君黄金台上意”,引用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台上置黄金以招贤才;诗人引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

  五、全诗小结

  《雁门太守行》以有限的文字给读者创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无声的语言给后人留下了有声有色的意境。这就是《雁门太守行》的魅力,这就是诗鬼的才气。

  六、教学反思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巩固欣赏古代诗词的方法,提高欣赏力;发展联想、想象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会诗中情,小组讨论理解诗中意,潜心品析发现诗中美,继而发挥想象感受全诗意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策略:

  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意境,组织学生小组自学自悟赏析全诗,师生、生生进行交流并让学生发挥再造想象感受诗之美。

  教学用具:

  多媒体图片、乐曲《十面埋伏》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明珠,诗词的世界是一个如歌如画的世界。诗中有“大江东去”的豪迈,有“晓风残月”的凄凉;有“把酒问天”的人生感慨,有“铁马冰河”的壮烈情怀。在诗中,我们认识了“吞吐日月”的曹操,我们了解了“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我们明白了“报得三春晖”是天下儿女对父母的一片深情,我们懂得了“但愿人长久”是炎黄子孙对团圆的共同企盼。诗中有“曲径通幽”,有“波涛如怒”;有“水光潋滟”,有“绿肥红瘦”。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的世界,让它来壮阔我胸襟,激荡我心海。

  二、朗读品味——读出韵味美

  1、师配乐朗读(乐曲《十面埋伏》)

  2、生配乐朗读、齐读。(要求读出韵味,体会情感)

  三、理解诗意

  1、问:读出了哪种情感?(苍凉、悲壮、豪迈……)

  2、小组讨论:具体看看描述的是什么情境,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3、小组发言解释诗意。

  四、品析词语——感受形象美

  1、引导:诗是美的,还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受美的心灵。这首诗有一种悲壮之美,美在哪里?还需要我们从品析词语入手来发现美。

  提示:李贺为我们描绘的战地图景,声色俱备,请同学们标出呈现色彩的词语,传递声响的词语,观其色、闻其声,进而品其味,谈出你的感受。

  2、学生讨论,谈感受。

  3、师归纳:

  黑云——使人联想到大敌当前的形势,形势紧急;

  金鳞——戒备森严,显示出不可侵犯的'气概。

  燕脂——更浓的紫色透出肃杀之气,仿佛战士的鲜血染成。

  红旗——红旗半卷,写出行军的诡秘。

  这是一副壮美的画卷,作者用浓烈凝重但并不张扬的色彩“黑”、“金”“紫”“红”勾画出苍茫悲壮的画面,加上“角声满天”“鼓寒声沉”,给人庄严壮烈的感觉。

  五、再造想象——品味意境美

  1、引导:通过品析,我们发现了美,让我们再来感受这美。好的诗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而意远。能够通过一两个鲜明的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启发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成无数新鲜的画面。

  2、示范:请让我当一回导演,大家轻轻闭上眼睛,随老师的描述放映首联所表达的画面:

  镜头中首先出现的是辽远苍茫的大漠,逐渐推*到一座灰蒙蒙的孤城上,孤城的上空是墨似的乌云。镜头渐渐拉远,只见整个天空都是阴霾密布,一直到远远的地*线上,黑沉沉的,给人沉闷肃杀的感觉,犹如大敌当前。偶尔有一丝日光从云间缝隙中射出。镜头逐渐推移——这是城门前的一队士兵,他们身穿铠甲,手握刀枪,持着盾牌,笔直的站着。一个特写镜头——这是一个年轻的士兵,他的脸上是刚毅严肃的表情,目光中透着坚定,那是誓死报国的决心。日光透射到他的铠甲上,闪出金色的光芒,仿佛给他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3、请同学们描述颔联颈联的画面。

  要求:生动再现画面,传达出诗人的感情。

  六、积累比较——吟诵其他边塞诗

  1、交流吟诵自己积累的边塞诗

  2、反复朗读《雁门太守行》,直至背诵。结束语:我们的祖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用他那不凡的魅力感染着我们,我们为诗歌美妙的意境而心驰神往,为诗人阔达的胸襟而感慨激动。我们爱诗,更爱孕育诗歌这片土壤的五千年文明古国!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雁门太守行》是唐朝诗人李贺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学情分析】

  本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大多数学生缺少主动学*的意识,语文能力普遍不强。尤其对诗歌不感兴趣。因此,引导他们认识诗歌的魅力,感受诗歌的丰富内容与情感,激发他们热爱的诗歌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以读激趣,感知内容。

  2.以品感悟,领会诗情。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

  【教学难点】

  渗透“以诗解诗”的方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讲述李贺以诗求见韩愈的故事。内容如下:

  元和二年深秋的一天,当时的小青年李贺带着一首诗去求韩愈。当时,韩愈刚把客人送走,非常疲倦,准备休息。当他的门人把这首诗送给他时,他一边脱着衣

  服,一边很随意地看了送过来的诗歌。可是,当他看到开头两句诗时,便大为震惊,连忙请李贺进来详谈。而这仅以开头两句就打动韩愈的诗,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雁门太守行》

  2.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测预*:

  1.请两名学生上台默写。

  2.在强调字形、读音的基础上,初步读通古诗。

  三、整体感知:

  1.读注释,弄清古诗内容。重点交流“夜紫”“易水”“金鳞”等词意思。

  2.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场景,请根据诗歌内容找出战事的季节、时间、地点以及简要归作战的经过。

  明确:季节——秋天

  时间——向日、夜紫(傍晚)、霜重(半夜)

  地点——塞上、易水

  经过——黑云压城(兵临城下)、甲光向日(严阵以待)、半卷红旗(夜袭敌营)

  3.提问:除了描写战事的具体内容外,诗人还在诗中写了什么内容?明确:环境——角色满天、燕脂夜紫、霜重鼓寒

  感受——报君黄金、玉龙为死

  4.师生交流后,老师擦去黑板上多余的字。具体如下:

  黑云压城、甲光向日、角声满天、燕脂夜紫、半卷红旗、霜重鼓寒、报君黄金、玉龙为死

  四、感悟情感:

  1.提问:这里的“玉龙为死”,你能体会到什么?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2.师生交流时,明确:

  死——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板书:视死如归)⑴黑云——运用比喻,写出敌军强大,随时可能牺牲。

  ⑵城欲摧——随时城破兵败身启。

  ⑶甲光——将士披挂上阵,准备战斗,做好献身的准备。

  ⑷角色满天——军情紧张,战斗随时打响,暗示战争之残酷。

  ⑸易水——用典,像荆轲刺秦王一样,不打算生还。

  ⑹霜重鼓寒——环境描写,北地的秋夜,风疾霜浓,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⑺报君——用死来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

  ⑻秋色、燕脂、夜紫——营造苍凉、悲壮的氛围,暗示战事紧张、残酷,随时可能阵亡。

  3.指导感情朗读。

  五、领会特色:

  1.引导:战争历来是残酷的,在很多的诗词歌赋中都有对战争场景的'描写,尤其是边塞诗。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诗人是如何描绘战争场景的?

  投影: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朝民歌·《木兰诗》

  2.简单交流后,提问:李贺在本诗中又是如何描绘战争风云的呢?

  3.在交流的基础上,老师用红色粉笔在黑板上圈出“黑云”“金鳞”“燕脂”“夜紫”“红旗”“霜重”“黄金”“玉龙”等词。

  4.总结: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这也是李贺诗歌的风格,务求新奇,被人称为“奇才”“鬼才”。

  六、拓展阅读:

  1.投影出示:

  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注:金子做的辔头,戴在马的头上

  2.思考:《马诗》“奇”在哪儿?

  3.明确:写景之奇,以马写人之奇……

  七、感情诵读:

  1.交待李贺大致生*,内容如下:

  李贺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锦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后来因用心过度,27岁就死了。

  2.全班诵读《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5

  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及创作情况。

  2、赏析两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学*重点:赏析两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授课时数:一课时

  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检查背诵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二、学*内容

  (一)了解作者:李贺(790—816):字长吉,唐皇室远支。仅做过几年奉礼郎(宗庙祭祀司仪一类事物的丛九品小官),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他对这种低微的职务不满,年少失意,心情抑郁,再加上刻苦作诗,损害了身体,年仅27岁就逝世了。他早岁工诗,很有才名,受知于韩愈。他的诗构思奇特,意境怪诞,想象丰富,语言新颖诡异。他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由于经历,他的诗中常有感伤、消沉情调。被人称为“诗鬼”。又《昌谷集》。

  (二)阅读《李凭箜篌引》详析诗歌内容:

  (1)“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

  (2)二、三两句写乐声的效果:

  前四句先写琴,写声,后写人,有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3)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

  “昆山玉碎”写出了乐声的特点“凤凰叫”写出了乐声的特点。

  这里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摹声音?

  “芙蓉泣露”写出了乐声的特点。“香兰笑”写出了乐声的特点。

  这里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摹声音?

  (4)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

  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分析“老鱼跳波瘦蛟舞”这句话的写作的妙处

  具体分析音响效果

  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

  (5)小结:这是一曲诗的音乐,一首音乐的诗。美丽的秋空,多情的云,悲啼的“江娥”,满面愁容的“素女”,出产美玉的`“昆仑山”,充满神话色彩的“凤凰”,浸染着《楚辞》情调的“芙蓉”和“香兰”,救世的女娲,骤落的秋雨,闻弦起舞的神妪,闻声跳跃的瘦蛟和老鱼,无眠的吴质,露湿的寒兔都融入了李凭惊天地泣鬼神的箜篌的美妙音乐之中。

  音乐是一种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它的音响只存在一瞬,转瞬即逝。音乐形象比较抽象,难以捉摸,要用文字将其妙处表达出来就更困难了。李贺这首诗在众多的描写音乐的唐诗中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挚爱,人们将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的、韩愈的诗歌并列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这是有道理的。但是李贺这首诗的写作特色与白居易、韩愈的诗不同。

  白居易的诗歌

  韩愈的诗歌

  李贺的诗歌

  (三)学*《雁门太守行》

  1、解题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2、学生朗诵课文、感知课文

  《雁门太守行》诗人选取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尾联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诗中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作者简直就是一个高明的画家。

  3、问题探究

  理解重点句子

  首联开头,“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分析“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的妙处

  4、此诗的思想感情

  (四)、全文小结

  李贺的诗,用词新奇、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色彩斑斓、风格怪异。

  三、精品作业

  (一)课堂作业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二)课后练*《新课程》第27页李贺诗二首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6

  教材解读

  《雁门太守行》这首诗是有着“鬼才”之称的李贺的代表作。这首诗描写一场惨烈的战争:孤城被敌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抵抗。增援部队赶到,但敌军强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将士们毫不气馁,奋勇冲杀,表现了为国效命战死疆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在我国古代反映边塞战争的诗篇中,这是一首壮烈雄奇、影响较大的佳作。李贺的诗,用词新奇、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色彩斑斓。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借助想象,理解诗歌运用色彩斑斓的词语来描绘悲壮的战争。

  3、品味语言,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1、借助想象,理解诗歌运用色彩斑斓的词语来描绘悲壮的战争。

  2、品味语言,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借助想象,理解诗歌运用浓艳色彩的词语来描绘悲壮的战争。

  教学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乐曲《十面埋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李贺是唐代的诗人,他一生应试难中,又愁苦多病,更是壮志难酬,27岁就英年早逝了。正因为应试遇挫,仕途不顺,所以,他致力于诗。据说,李贺写诗非常勤奋,外出时总背一破囊,得诗句便写投囊中,暮归再成诗篇。在李贺的短暂生涯中,给后人留下了两百余首诗。据史**载,有一次李贺带着诗卷求见韩愈,韩愈当时正送走客人,想休息,门人把李贺的诗卷呈送给韩愈,韩愈也就随手翻翻而已。不翻则已,一翻就拍案叫绝。原来诗卷的第一首诗就是《雁门太守行》,而这首诗,竟然就是李贺在17岁写成的。李贺的诗非常有特色有个性,人称“诗鬼”。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看看这首诗究竟凭什么让韩愈拍案叫绝?(设计意图:通过故事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唤醒学生的认知体验。)

  (二)读诗韵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读。大声朗读。

  2、齐读要求:读出诗味,读出感情。声音洪亮。

  3、范读

  (1)、师配乐朗读(乐曲《十面埋伏》)

  (2)、生配乐朗读、齐读。(乐曲《十面埋伏》)要求:读出韵味,体会情感。抑扬顿挫。(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读通读顺诗歌,培养语感;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细心品味,入情入境。)

  (三)解诗意

  1、整体感悟问:通过朗读,你读出了哪种情感?明确:苍凉、悲壮、豪迈……过渡语:这首诗很多方面都投射出了战争的紧张、壮烈、悲壮,请大家在诗中找一找,读一读,可以在书中作标记。例如:“压”是“逼迫”的意思。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开”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角声满天”“鼓寒声沉”,给人庄严壮烈的感觉。

  2、理解内容本诗既是写边塞征战之事,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面?明确:描绘了一个战争场面。

  3、具体看看描述的是什么情境,结合内容,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要求:小组讨论,描述画面明确:这首诗描写一场惨烈的战争:孤城被敌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抵抗。增援部队赶到,但敌军强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将士们毫不气馁,奋勇冲杀,表现了为国效命战死疆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感知和理解内容两个环节,既使学生较快地把握了主要内容,又训练了其概括能力。)

  (四)悟诗情引导:诗是美的,还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受美的心灵。这首诗有一种悲壮之美,美在哪里?这就需要我们借助想象,从品析词语入手来发现美。

  1.惨烈的战斗一直持续着,大家想象一下,战场上除了有号角声,还有什么声音?引导分析:有擂鼓的声音、奔跑声、呐喊声、相互的鼓励声、兵器的碰撞声、战马的嘶吼声、战士临死之前的惨叫声,以及战斗结束后留下的风声、水声等等。(设计意图:通过想象,战争悲壮、凝重的气氛就渲染出来了,进而学生也一气呵成地感受到战争过后的沉寂、惨烈。)

  2、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作具体说明。提示:李贺为我们描绘的战地图景,声色俱备,请同学们标出呈现色彩的词语,传递声响的词语,观其色、闻其声,进而品其味,谈出你的感受。明确:“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在“黑云”、“夜紫”的背景下,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例如,诗人巧妙地抓住了一系列富有特征的景象,运用了“黑”、“金”、“红”、“紫”、“燕脂”等字眼,使所描写的景物更加色调鲜明,又分别就“听”和“见”,“白天”和“夜晚”等角度,从侧面加以烘托,构成了一幅有神、有形、有动、有静的战斗画面,给人一种战斗惨烈的实感,从而突出了出征将士的英勇形象,使全诗气氛紧张而热烈,意境苍凉而悲壮,声情凝重而激昂。又如,“黄金、玉龙”,其质地和色泽,都为世人所重。“龙”,是古代传说中的高贵动物,“玉龙”,唐人用以称剑。“黄金台”,是求贤若渴的象征。战国时燕昭王曾筑台置千金于其上以招揽人才,因称此台为“黄金台”。诗人选用“玉龙”和“黄金台”造型设色,创造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便宛然在目。

  3、请同学们任选一联分别从视觉、听觉等角度来描述画面。

  要求:字数80字左右,生动再现画面,传达出诗人的感情。(设计意图:在理解内容、领悟情感的基础上,借助丰富的想象,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领会本诗鲜明的特点,水到渠成,避免了空洞说教,领悟作品内涵,感受心灵的震撼。)

  (五)全文小结《雁门太守行》以有限的文字给读者创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无声的语言给后人留下了有声有色的意境。这就是《雁门太守行》的魅力,这就是诗鬼的才气。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改写诗歌,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全诗画面,做到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了解、学*诗歌的朗读技巧,培养朗读能力。

  2、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3、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引

  1、课前预:(1)搜集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2)初读诗歌,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引入《雁门太守行》

  (2)解题。

  (3)简介作者:师生交流资料(检查预*,了解作者风格)。

  二、朗读赏析

  1、读诗韵:明确朗读的三个层次,读准字音和节奏。

  2、解诗意:在初读感知基础上,提出不明白之处,师生解疑。

  3、悟诗情:(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品抒发的感情;

  明确:描绘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战斗场面,赞颂将士们奋勇杀。

  敌的英雄气概和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怀。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

  明确:一、二句“紧张,壮烈”

  中间四句“凝重,悲壮”

  最后两句“坚定,豪迈”

  (3)配乐齐读

  4、品诗言:

  (1)教师点拨品析角度,学生用“我喜欢,因为”句式说话。(集体讨论;尊重学生阅读体验和独立见解)

  (2)背诵全诗

  5、小结过度

  三、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朗读诗歌

  (2)思考讨论:两首诗的异同点

  2、名句欣赏:师生交流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

  四、布置作业

  必做:诵读25课《诗词五首》。

  选做:1、结合注释,发挥想像,把《雁门太守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2、搜集、积累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从内容和写法等方面写

  点赏析文字,与同学交流。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味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通过对诗歌意境的艺术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领悟诗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反复吟咏诵读,要求当堂背诵这首诗歌。

  2.采用点拨式疏通大意,不必面面俱到,着重讲一两个可以提挚全诗的词,着重讲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上课开始,我们先玩一个抢答游戏。请听题:①唐代②年少早逝③诗鬼” 请根据提示猜一人物名。(李贺)

  二、作者与背景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省宜阳县西)人。他是唐代中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年少时在诗歌创作上就已有成就。有“诗鬼”之称。—生抑郁,27岁病逝。他的诗常以描写想象中的或听说的战争场面,表达自己死国的决心和立功的壮志。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他的代表作《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乐府旧题,多写边塞征战之事,表现爱国之情。作此诗李贺仅17岁。

  三、初读,体味韵律美。

  1、请同学朗读,注意朗读节奏;点评

  2、教师范读,生自由朗读。

  3、齐读。

  四、精读,感受意境美

  1、诗人构思大胆,把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高度集中在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中写了三个时间段,请你找出来?

  ——白天——傍晚——夜里。

  2、诗人分别描写了哪三个画面,请你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出来。

  白天——首联:敌军压境,官军戒备森严; 傍晚——颔联:激战后的惨烈;夜里——颈联:官军夜袭敌军阵地。

  3、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话形容局势的危急。首句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以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次句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

  耀人眼目。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4、这句中哪些字用得好,更加突出了紧张的氛围?

  “压” 是“逼迫”的意思,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把城摧毁。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

  “开” 依次排开的意思,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以死报国的决心(与摧照应)与敌军形成鲜明对比。

  5. 你能用你的语言,想象紧张的画面和氛围,描绘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所展示的画面吗?

  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迎击。 赏析:运用夸张和比喻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6.时间从白天到傍晚,激战过后气氛从紧张到悲壮苍凉,作者从哪两个角度表现了了激战过后的.苍凉气氛?

  这两句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战场, 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渲染了战场悲壮的气氛和战争的残酷,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塞上”泛指我国北边地区或长城附*。“燕脂”,即胭脂,形容边塞土地的颜色。“夜紫”指紫色的晚霞。塞上的泥土在晚霞的映衬下凝成胭脂色。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7、作者是又通过什么描写来营造苍凉悲壮的气氛的?试作简要分析。

  ——景物描写。用呜咽的“角声”,肃杀悲凉的“秋色”营造了悲凉的气氛。

  8、能否用你的语言描绘“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这一画面? 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9、时间从傍晚到深夜,官军夜袭敌军阵地。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

  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10、“临易水”点名了什么?你联想到什么?

  “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壮怀激烈的豪情。

  11、前四句写日落前情景,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诗歌的后两联各用了一个典故,颈联用荆轲《易水歌》,表现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精神。尾联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台上置黄金以招贤才,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表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12、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从这首诗中找出作者利用的色彩,说说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了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小结:本诗有声有色地描写了从白天到夜晚的战斗全过程。景物鲜明,色彩凝重,渲染了悲壮惨烈的气氛,突出将士浴血奋战的勇武形象,歌颂将士们誓死报国的爱国热情。

  五、拓展延伸

  1、边塞

  诗积累

  2、想象扩写

  诗歌是想像的果实。现在请你就诗中“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进行扩写。

  要求:

  ①展开合理想像,适当加上一些具体的景物描写来表现战争的惨烈。 ②字数在150字左右。

  例文:

  秋高气爽,万木摇落,军中的号角声呜呜咽咽地响满天空。暮色中,刚经过白天酣战的沙场上,一片沉寂。有几只灰色的秃鹰在低低地盘旋,眼中射出贪婪之光。在尸身堆积如小丘的地方,半卷红旗斜倒着,一匹瘦马在主人徘徊不前,不时发出一声凄惨的嘶鸣。土地已被鲜血浸透,就像胭脂一般浓艳,在夕阳的掩映下,呈现出一片紫色。

  3.诗歌赏析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西行》——陈陶 1 请欣赏三、四句的精妙之处。

  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可怜”句紧承上句,诗人似乎作为一个旁观者对牺牲的将军表示同情。但是,“犹是”一句宕开一笔另辟新境:在年轻的妻子的梦里,这些枯骨还是活生生的心上人,她们并不知道丈夫早已献身疆场,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现实与梦境构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2、描写了战争的残酷,个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菁选扩展阅读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菁选(扩展1)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雁门太守行》是唐朝诗人李贺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学情分析】

  本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大多数学生缺少主动学*的意识,语文能力普遍不强。尤其对诗歌不感兴趣。因此,引导他们认识诗歌的魅力,感受诗歌的丰富内容与情感,激发他们热爱的诗歌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以读激趣,感知内容。

  2.以品感悟,领会诗情。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

  【教学难点】

  渗透“以诗解诗”的方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讲述李贺以诗求见韩愈的故事。内容如下:

  元和二年深秋的一天,当时的小青年李贺带着一首诗去求韩愈。当时,韩愈刚把客人送走,非常疲倦,准备休息。当他的门人把这首诗送给他时,他一边脱着衣

  服,一边很随意地看了送过来的诗歌。可是,当他看到开头两句诗时,便大为震惊,连忙请李贺进来详谈。而这仅以开头两句就打动韩愈的诗,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雁门太守行》

  2.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测预*:

  1.请两名学生上台默写。

  2.在强调字形、读音的基础上,初步读通古诗。

  三、整体感知:

  1.读注释,弄清古诗内容。重点交流“夜紫”“易水”“金鳞”等词意思。

  2.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场景,请根据诗歌内容找出战事的季节、时间、地点以及简要归作战的经过。

  明确:季节——秋天

  时间——向日、夜紫(傍晚)、霜重(半夜)

  地点——塞上、易水

  经过——黑云压城(兵临城下)、甲光向日(严阵以待)、半卷红旗(夜袭敌营)

  3.提问:除了描写战事的具体内容外,诗人还在诗中写了什么内容?明确:环境——角色满天、燕脂夜紫、霜重鼓寒

  感受——报君黄金、玉龙为死

  4.师生交流后,老师擦去黑板上多余的字。具体如下:

  黑云压城、甲光向日、角声满天、燕脂夜紫、半卷红旗、霜重鼓寒、报君黄金、玉龙为死

  四、感悟情感:

  1.提问:这里的“玉龙为死”,你能体会到什么?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2.师生交流时,明确:

  死——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板书:视死如归)⑴黑云——运用比喻,写出敌军强大,随时可能牺牲。

  ⑵城欲摧——随时城破兵败身启。

  ⑶甲光——将士披挂上阵,准备战斗,做好献身的准备。

  ⑷角色满天——军情紧张,战斗随时打响,暗示战争之残酷。

  ⑸易水——用典,像荆轲刺秦王一样,不打算生还。

  ⑹霜重鼓寒——环境描写,北地的秋夜,风疾霜浓,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⑺报君——用死来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

  ⑻秋色、燕脂、夜紫——营造苍凉、悲壮的氛围,暗示战事紧张、残酷,随时可能阵亡。

  3.指导感情朗读。

  五、领会特色:

  1.引导:战争历来是残酷的,在很多的诗词歌赋中都有对战争场景的描写,尤其是边塞诗。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诗人是如何描绘战争场景的?

  投影: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朝民歌·《木兰诗》

  2.简单交流后,提问:李贺在本诗中又是如何描绘战争风云的呢?

  3.在交流的基础上,老师用红色粉笔在黑板上圈出“黑云”“金鳞”“燕脂”“夜紫”“红旗”“霜重”“黄金”“玉龙”等词。

  4.总结: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这也是李贺诗歌的风格,务求新奇,被人称为“奇才”“鬼才”。

  六、拓展阅读:

  1.投影出示:

  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注:金子做的辔头,戴在马的头上

  2.思考:《马诗》“奇”在哪儿?

  3.明确:写景之奇,以马写人之奇……

  七、感情诵读:

  1.交待李贺大致生*,内容如下:

  李贺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锦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后来因用心过度,27岁就死了。

  2.全班诵读《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学*诗歌的朗读技巧,培养朗读能力。

  2、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3、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引

  1、课前预:

  (1)搜集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2)初读诗歌,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引入《雁门太守行》

  (2)解题。

  (3)简介作者:师生交流资料(检查预*,了解作者风格)。

  二、朗读赏析

  1、读诗韵:明确朗读的三个层次,读准字音和节奏。

  2、解诗意:在初读感知基础上,提出不明白之处,师生解疑。

  3、悟诗情:

  (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品抒发的感情;

  明确:描绘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战斗场面,赞颂将士们奋勇杀。

  敌的英雄气概和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怀。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

  明确:一、二句“紧张,壮烈”

  中间四句“凝重,悲壮”

  最后两句“坚定,豪迈”

  (3)配乐齐读

  4、品诗言:

  (1)教师点拨品析角度,学生用“我喜欢,因为”句式说话。(集体讨论;尊重学生阅读体验和独立见解)

  (2)背诵全诗

  5、小结过度

  三、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朗读诗歌

  (2)思考讨论:两首诗的异同点

  2、名句欣赏:师生交流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

  四、布置作业

  必做:诵读25课《诗词五首》。

  选做:

  1、结合注释,发挥想像,把《雁门太守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2、搜集、积累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从内容和写法等方面写

  点赏析文字,与同学交流。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味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诗歌意境的艺术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领悟诗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反复吟咏诵读,要求当堂背诵这首诗歌。

  2.采用点拨式疏通大意,不必面面俱到,着重讲一两个可以提挚全诗的词,着重讲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上课开始,我们先玩一个抢答游戏。请听题:①唐代②年少早逝③诗鬼” 请根据提示猜一人物名。(李贺)

  二、作者与背景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省宜阳县西)人。他是唐代中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年少时在诗歌创作上就已有成就。有“诗鬼”之称。—生抑郁,27岁病逝。他的诗常以描写想象中的或听说的战争场面,表达自己死国的决心和立功的壮志。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他的代表作《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乐府旧题,多写边塞征战之事,表现爱国之情。作此诗李贺仅17岁。

  三、初读,体味韵律美。

  1、请同学朗读,注意朗读节奏;点评

  2、教师范读,生自由朗读。

  3、齐读。

  四、精读,感受意境美

  1、诗人构思大胆,把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高度集中在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中写了三个时间段,请你找出来?

  ——白天——傍晚——夜里。

  2、诗人分别描写了哪三个画面,请你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出来。

  白天——首联:敌军压境,官军戒备森严; 傍晚——颔联:激战后的惨烈;夜里——颈联:官军夜袭敌军阵地。

  3、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话形容局势的危急。首句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以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次句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4、这句中哪些字用得好,更加突出了紧张的氛围?

  “压” 是“逼迫”的意思,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把城摧毁。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

  “开” 依次排开的意思,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以死报国的决心(与摧照应)与敌军形成鲜明对比。

  5. 你能用你的语言,想象紧张的画面和氛围,描绘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所展示的画面吗?

  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迎击。 赏析:运用夸张和比喻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6.时间从白天到傍晚,激战过后气氛从紧张到悲壮苍凉,作者从哪两个角度表现了了激战过后的苍凉气氛?

  这两句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战场, 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渲染了战场悲壮的气氛和战争的残酷,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塞上”泛指我国北边地区或长城附*。“燕脂”,即胭脂,形容边塞土地的颜色。“夜紫”指紫色的晚霞。塞上的泥土在晚霞的映衬下凝成胭脂色。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7、作者是又通过什么描写来营造苍凉悲壮的气氛的?试作简要分析。

  ——景物描写。用呜咽的“角声”,肃杀悲凉的“秋色”营造了悲凉的气氛。

  8、能否用你的语言描绘“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这一画面? 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9、时间从傍晚到深夜,官军夜袭敌军阵地。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10、“临易水”点名了什么?你联想到什么?

  “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壮怀激烈的豪情。

  11、前四句写日落前情景,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诗歌的后两联各用了一个典故,颈联用荆轲《易水歌》,表现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精神。尾联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台上置黄金以招贤才,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表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12、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从这首诗中找出作者利用的色彩,说说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了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小结:本诗有声有色地描写了从白天到夜晚的战斗全过程。景物鲜明,色彩凝重,渲染了悲壮惨烈的气氛,突出将士浴血奋战的勇武形象,歌颂将士们誓死报国的爱国热情。

  五、拓展延伸

  1、边塞

  诗积累

  2、想象扩写

  诗歌是想像的果实。现在请你就诗中“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进行扩写。

  要求:

  ①展开合理想像,适当加上一些具体的景物描写来表现战争的惨烈。 ②字数在150字左右。

  例文:

  秋高气爽,万木摇落,军中的号角声呜呜咽咽地响满天空。暮色中,刚经过白天酣战的沙场上,一片沉寂。有几只灰色的秃鹰在低低地盘旋,眼中射出贪婪之光。在尸身堆积如小丘的地方,半卷红旗斜倒着,一匹瘦马在主人徘徊不前,不时发出一声凄惨的嘶鸣。土地已被鲜血浸透,就像胭脂一般浓艳,在夕阳的掩映下,呈现出一片紫色。

  3.诗歌赏析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西行》——陈陶

  1 请欣赏三、四句的精妙之处。

  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可怜”句紧承上句,诗人似乎作为一个旁观者对牺牲的将军表示同情。但是,“犹是”一句宕开一笔另辟新境:在年轻的妻子的梦里,这些枯骨还是活生生的心上人,她们并不知道丈夫早已献身疆场,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现实与梦境构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2、描写了战争的残酷,个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

  领悟诗词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

  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他一生应试难中,又愁苦多病,更是壮志难酬,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27岁就英年早逝了。正因为应试遇挫,仕途不顺,所以,他致力于诗。据说,李贺写诗非常勤奋,外出时总背一破囊,得诗句便写投囊中,暮归再成诗篇。在李贺的短暂生涯中,给后人留下了两百余首诗。据史*载,有一次李贺带着诗卷求见韩愈,韩愈当时正送走客人,想休息,门人把李贺的诗卷呈送给韩愈,韩愈也就随手翻翻而已。不翻则已,一翻就拍案叫绝。原来诗卷的第一首诗就是《雁门太守行》,而这首诗,竟然就是李贺在17岁写成的。李贺的诗非常有特色有个性,人称“诗鬼”、“鬼才”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历史长河奔流,千年诗篇生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看看这首诗究竟凭什么让韩愈拍案叫绝?

  二、解题。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09),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诗句赏析

  1、朗读全诗

  2、译文: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译: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译: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译: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诗句赏析

  一二句:写景又叙事,写敌我两军的态势。

  前句用夸张、象征手法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句用外貌描写和环境烘托,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压、摧”两个动词,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我方城池摇摇欲坠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敌军压境围城如此凶猛,则我军只有杀出重围,才有生路。

  “甲光”与“黑云”相对,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令人眩晕。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金光来显示守军的威严和高昂士气。铁锅遭遇铜刷把,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未及开战,便觉杀气腾腾,奇妙无比。

  三四句:叙事写景,分别从哪两方面写战地气氛?

  (从听觉和视觉写惨烈的战斗场景。)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

  一个“满”字,勾画出战争的规模之大,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

  “秋色”渲染凄凉悲壮的气氛。“夜”照应第一句中的“日”字,点明交战时间之长。一个“凝”字表现力极强。胭脂是为了突出脸蛋、嘴唇自然红晕的效果的红色化妆品,这里的泥土颜色酷似胭脂,而作者又是从侧面烘托,以泥土写血,仿佛让人闻到了战斗的血腥气息。

  作者告诉我们,血流遍野,染红了泥土,从早到晚,鲜红的血慢慢凝固,凝成了紫色。这个“凝”字的特写,妙在既表现了死伤惨重,又显示了动态变化过程,还渲染了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

  此两句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五六句:叙事写景。偷袭敌人。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半卷”二字含义极为含蓄丰富。战斗从早到晚那样惨烈,可并没有黑夜到来而停止。我军势弱,不能坐以待毙,而选择主动出击。“半卷”,为的是隐蔽突袭,偃旗息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也体现了我军的智慧。

  “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引用典故,显示出将要有一场悲壮的生死战:人们由此可联想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易水悲歌,这是何其悲壮、惨烈!

  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鼓声不起,主将誓死。

  “声不起”三字,表面上写天气极寒,以至于鼓皮僵硬失去弹性;作者更是巧妙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战场的壮烈,以至于鼓声呜咽,泣不成声。这样理解更能表现我军将士的牺牲精神感天动地,撼人心魄。

  七八句:抒情明旨。抒发爱国激情。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奇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主将为报君主的知遇之恩,誓死决战,寸土必争,奋死抗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君”,不能一概解释成皇帝或朝廷,准确的应当是国家。对于李贺来说,“君”或许是“*”。李贺受到了极不公*的待遇,被拒之于仕途之外,而置个人私怨于不顾,仍乃以国家安危为重,这需要何等的气量,实在难能可贵。

  一个体弱多病的李贺,不像岑参陆游等人一样有过沙场亲身经历,却能完全凭想象描绘出高于写生的战斗场景,叹为观止。

  五、全文小结

  李贺的诗,用词新奇、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色彩斑斓、风格怪异。这首诗描写一场惨烈的战争场面:孤城被敌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抵抗。增援部队赶到,但敌军强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将士们毫不气馁,奋勇冲杀,表现了为国效命战死疆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黑云压城城欲摧”常被用来形容邪恶势力猖獗,形势严峻。

  主题:这首诗描写一场惨烈的战争场面,赞颂了戍边将士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六、体会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浓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这首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难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站。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特色。

  七、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

  明确:一、二句“紧张,壮烈”

  中间四句“凝重,悲壮”

  最后两句“坚定,豪迈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5

  学*目标:

  1、了解诗人及其作品。

  2、理解诗歌大致内涵,积累名句。

  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内容。

  学*重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加强对其主旨的理解。

  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一课时

  学*过程:

  一、 课前预*导读

  (一)积累文学常识:

  1、雁门太守行:

  2、行:

  3、李贺:

  (二)自己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

  二、课堂探究导学

  1、诗中写战争,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的诗句:

  2、分别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寒沉惨烈的战地气氛的诗句:

  3、体现援军(偷袭)失利,战争形势越发严峻的诗句:

  4、借用典故,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的句子:

  三、拓展链接

  积累一首描写边塞战争的诗

  四、当堂检测

  1、描写尽管夜晚寒冷,战鼓不能擂响,但是战士们仍然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战斗的诗句:

  2、塑造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使之宛然在目的诗句:

  3、描绘将士们从容赴难,誓死报国,显示不惜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的诗句是:

  4、从“声”和“色”两方面勾画了一副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句子是: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菁选(扩展2)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雁门太守行》是唐朝诗人李贺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学情分析】

  本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大多数学生缺少主动学*的意识,语文能力普遍不强。尤其对诗歌不感兴趣。因此,引导他们认识诗歌的魅力,感受诗歌的丰富内容与情感,激发他们热爱的诗歌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以读激趣,感知内容。

  2.以品感悟,领会诗情。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

  【教学难点】

  渗透“以诗解诗”的方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讲述李贺以诗求见韩愈的故事。内容如下:

  元和二年深秋的一天,当时的小青年李贺带着一首诗去求韩愈。当时,韩愈刚把客人送走,非常疲倦,准备休息。当他的门人把这首诗送给他时,他一边脱着衣

  服,一边很随意地看了送过来的诗歌。可是,当他看到开头两句诗时,便大为震惊,连忙请李贺进来详谈。而这仅以开头两句就打动韩愈的诗,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雁门太守行》

  2.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测预*:

  1.请两名学生上台默写。

  2.在强调字形、读音的基础上,初步读通古诗。

  三、整体感知:

  1.读注释,弄清古诗内容。重点交流“夜紫”“易水”“金鳞”等词意思。

  2.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场景,请根据诗歌内容找出战事的季节、时间、地点以及简要归作战的经过。

  明确:季节——秋天

  时间——向日、夜紫(傍晚)、霜重(半夜)

  地点——塞上、易水

  经过——黑云压城(兵临城下)、甲光向日(严阵以待)、半卷红旗(夜袭敌营)

  3.提问:除了描写战事的具体内容外,诗人还在诗中写了什么内容?明确:环境——角色满天、燕脂夜紫、霜重鼓寒

  感受——报君黄金、玉龙为死

  4.师生交流后,老师擦去黑板上多余的字。具体如下:

  黑云压城、甲光向日、角声满天、燕脂夜紫、半卷红旗、霜重鼓寒、报君黄金、玉龙为死

  四、感悟情感:

  1.提问:这里的“玉龙为死”,你能体会到什么?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2.师生交流时,明确:

  死——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板书:视死如归)⑴黑云——运用比喻,写出敌军强大,随时可能牺牲。

  ⑵城欲摧——随时城破兵败身启。

  ⑶甲光——将士披挂上阵,准备战斗,做好献身的准备。

  ⑷角色满天——军情紧张,战斗随时打响,暗示战争之残酷。

  ⑸易水——用典,像荆轲刺秦王一样,不打算生还。

  ⑹霜重鼓寒——环境描写,北地的秋夜,风疾霜浓,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⑺报君——用死来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

  ⑻秋色、燕脂、夜紫——营造苍凉、悲壮的氛围,暗示战事紧张、残酷,随时可能阵亡。

  3.指导感情朗读。

  五、领会特色:

  1.引导:战争历来是残酷的,在很多的诗词歌赋中都有对战争场景的描写,尤其是边塞诗。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诗人是如何描绘战争场景的?

  投影: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朝民歌·《木兰诗》

  2.简单交流后,提问:李贺在本诗中又是如何描绘战争风云的呢?

  3.在交流的基础上,老师用红色粉笔在黑板上圈出“黑云”“金鳞”“燕脂”“夜紫”“红旗”“霜重”“黄金”“玉龙”等词。

  4.总结: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这也是李贺诗歌的风格,务求新奇,被人称为“奇才”“鬼才”。

  六、拓展阅读:

  1.投影出示:

  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注:金子做的辔头,戴在马的头上

  2.思考:《马诗》“奇”在哪儿?

  3.明确:写景之奇,以马写人之奇……

  七、感情诵读:

  1.交待李贺大致生*,内容如下:

  李贺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锦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后来因用心过度,27岁就死了。

  2.全班诵读《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学*诗歌的朗读技巧,培养朗读能力。

  2、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3、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引

  1、课前预:

  (1)搜集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2)初读诗歌,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引入《雁门太守行》

  (2)解题。

  (3)简介作者:师生交流资料(检查预*,了解作者风格)。

  二、朗读赏析

  1、读诗韵:明确朗读的三个层次,读准字音和节奏。

  2、解诗意:在初读感知基础上,提出不明白之处,师生解疑。

  3、悟诗情:

  (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品抒发的感情;

  明确:描绘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战斗场面,赞颂将士们奋勇杀。

  敌的英雄气概和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怀。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

  明确:一、二句“紧张,壮烈”

  中间四句“凝重,悲壮”

  最后两句“坚定,豪迈”

  (3)配乐齐读

  4、品诗言:

  (1)教师点拨品析角度,学生用“我喜欢,因为”句式说话。(集体讨论;尊重学生阅读体验和独立见解)

  (2)背诵全诗

  5、小结过度

  三、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朗读诗歌

  (2)思考讨论:两首诗的异同点

  2、名句欣赏:师生交流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

  四、布置作业

  必做:诵读25课《诗词五首》。

  选做:

  1、结合注释,发挥想像,把《雁门太守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2、搜集、积累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从内容和写法等方面写

  点赏析文字,与同学交流。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味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诗歌意境的艺术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领悟诗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反复吟咏诵读,要求当堂背诵这首诗歌。

  2.采用点拨式疏通大意,不必面面俱到,着重讲一两个可以提挚全诗的词,着重讲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上课开始,我们先玩一个抢答游戏。请听题:①唐代②年少早逝③诗鬼” 请根据提示猜一人物名。(李贺)

  二、作者与背景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省宜阳县西)人。他是唐代中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年少时在诗歌创作上就已有成就。有“诗鬼”之称。—生抑郁,27岁病逝。他的诗常以描写想象中的或听说的战争场面,表达自己死国的决心和立功的壮志。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他的代表作《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乐府旧题,多写边塞征战之事,表现爱国之情。作此诗李贺仅17岁。

  三、初读,体味韵律美。

  1、请同学朗读,注意朗读节奏;点评

  2、教师范读,生自由朗读。

  3、齐读。

  四、精读,感受意境美

  1、诗人构思大胆,把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高度集中在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中写了三个时间段,请你找出来?

  ——白天——傍晚——夜里。

  2、诗人分别描写了哪三个画面,请你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出来。

  白天——首联:敌军压境,官军戒备森严; 傍晚——颔联:激战后的惨烈;夜里——颈联:官军夜袭敌军阵地。

  3、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话形容局势的危急。首句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以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次句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4、这句中哪些字用得好,更加突出了紧张的氛围?

  “压” 是“逼迫”的意思,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把城摧毁。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

  “开” 依次排开的意思,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以死报国的决心(与摧照应)与敌军形成鲜明对比。

  5. 你能用你的语言,想象紧张的画面和氛围,描绘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所展示的画面吗?

  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迎击。 赏析:运用夸张和比喻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6.时间从白天到傍晚,激战过后气氛从紧张到悲壮苍凉,作者从哪两个角度表现了了激战过后的苍凉气氛?

  这两句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战场, 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渲染了战场悲壮的气氛和战争的残酷,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塞上”泛指我国北边地区或长城附*。“燕脂”,即胭脂,形容边塞土地的颜色。“夜紫”指紫色的晚霞。塞上的泥土在晚霞的映衬下凝成胭脂色。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7、作者是又通过什么描写来营造苍凉悲壮的气氛的?试作简要分析。

  ——景物描写。用呜咽的“角声”,肃杀悲凉的“秋色”营造了悲凉的气氛。

  8、能否用你的语言描绘“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这一画面? 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9、时间从傍晚到深夜,官军夜袭敌军阵地。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10、“临易水”点名了什么?你联想到什么?

  “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壮怀激烈的豪情。

  11、前四句写日落前情景,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诗歌的后两联各用了一个典故,颈联用荆轲《易水歌》,表现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精神。尾联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台上置黄金以招贤才,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表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12、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从这首诗中找出作者利用的色彩,说说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了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小结:本诗有声有色地描写了从白天到夜晚的战斗全过程。景物鲜明,色彩凝重,渲染了悲壮惨烈的气氛,突出将士浴血奋战的勇武形象,歌颂将士们誓死报国的爱国热情。

  五、拓展延伸

  1、边塞

  诗积累

  2、想象扩写

  诗歌是想像的果实。现在请你就诗中“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进行扩写。

  要求:

  ①展开合理想像,适当加上一些具体的景物描写来表现战争的惨烈。 ②字数在150字左右。

  例文:

  秋高气爽,万木摇落,军中的号角声呜呜咽咽地响满天空。暮色中,刚经过白天酣战的沙场上,一片沉寂。有几只灰色的秃鹰在低低地盘旋,眼中射出贪婪之光。在尸身堆积如小丘的地方,半卷红旗斜倒着,一匹瘦马在主人徘徊不前,不时发出一声凄惨的嘶鸣。土地已被鲜血浸透,就像胭脂一般浓艳,在夕阳的掩映下,呈现出一片紫色。

  3.诗歌赏析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西行》——陈陶

  1 请欣赏三、四句的精妙之处。

  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可怜”句紧承上句,诗人似乎作为一个旁观者对牺牲的将军表示同情。但是,“犹是”一句宕开一笔另辟新境:在年轻的妻子的梦里,这些枯骨还是活生生的心上人,她们并不知道丈夫早已献身疆场,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现实与梦境构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2、描写了战争的残酷,个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

  领悟诗词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

  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他一生应试难中,又愁苦多病,更是壮志难酬,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27岁就英年早逝了。正因为应试遇挫,仕途不顺,所以,他致力于诗。据说,李贺写诗非常勤奋,外出时总背一破囊,得诗句便写投囊中,暮归再成诗篇。在李贺的短暂生涯中,给后人留下了两百余首诗。据史*载,有一次李贺带着诗卷求见韩愈,韩愈当时正送走客人,想休息,门人把李贺的诗卷呈送给韩愈,韩愈也就随手翻翻而已。不翻则已,一翻就拍案叫绝。原来诗卷的第一首诗就是《雁门太守行》,而这首诗,竟然就是李贺在17岁写成的。李贺的诗非常有特色有个性,人称“诗鬼”、“鬼才”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历史长河奔流,千年诗篇生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看看这首诗究竟凭什么让韩愈拍案叫绝?

  二、解题。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09),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诗句赏析

  1、朗读全诗

  2、译文: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译: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译: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译: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诗句赏析

  一二句:写景又叙事,写敌我两军的态势。

  前句用夸张、象征手法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句用外貌描写和环境烘托,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压、摧”两个动词,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我方城池摇摇欲坠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敌军压境围城如此凶猛,则我军只有杀出重围,才有生路。

  “甲光”与“黑云”相对,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令人眩晕。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金光来显示守军的威严和高昂士气。铁锅遭遇铜刷把,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未及开战,便觉杀气腾腾,奇妙无比。

  三四句:叙事写景,分别从哪两方面写战地气氛?

  (从听觉和视觉写惨烈的战斗场景。)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

  一个“满”字,勾画出战争的规模之大,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

  “秋色”渲染凄凉悲壮的气氛。“夜”照应第一句中的“日”字,点明交战时间之长。一个“凝”字表现力极强。胭脂是为了突出脸蛋、嘴唇自然红晕的效果的红色化妆品,这里的泥土颜色酷似胭脂,而作者又是从侧面烘托,以泥土写血,仿佛让人闻到了战斗的血腥气息。

  作者告诉我们,血流遍野,染红了泥土,从早到晚,鲜红的血慢慢凝固,凝成了紫色。这个“凝”字的特写,妙在既表现了死伤惨重,又显示了动态变化过程,还渲染了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

  此两句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五六句:叙事写景。偷袭敌人。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半卷”二字含义极为含蓄丰富。战斗从早到晚那样惨烈,可并没有黑夜到来而停止。我军势弱,不能坐以待毙,而选择主动出击。“半卷”,为的是隐蔽突袭,偃旗息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也体现了我军的智慧。

  “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引用典故,显示出将要有一场悲壮的生死战:人们由此可联想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易水悲歌,这是何其悲壮、惨烈!

  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鼓声不起,主将誓死。

  “声不起”三字,表面上写天气极寒,以至于鼓皮僵硬失去弹性;作者更是巧妙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战场的壮烈,以至于鼓声呜咽,泣不成声。这样理解更能表现我军将士的牺牲精神感天动地,撼人心魄。

  七八句:抒情明旨。抒发爱国激情。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奇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主将为报君主的知遇之恩,誓死决战,寸土必争,奋死抗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君”,不能一概解释成皇帝或朝廷,准确的应当是国家。对于李贺来说,“君”或许是“*”。李贺受到了极不公*的待遇,被拒之于仕途之外,而置个人私怨于不顾,仍乃以国家安危为重,这需要何等的气量,实在难能可贵。

  一个体弱多病的李贺,不像岑参陆游等人一样有过沙场亲身经历,却能完全凭想象描绘出高于写生的战斗场景,叹为观止。

  五、全文小结

  李贺的诗,用词新奇、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色彩斑斓、风格怪异。这首诗描写一场惨烈的战争场面:孤城被敌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抵抗。增援部队赶到,但敌军强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将士们毫不气馁,奋勇冲杀,表现了为国效命战死疆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黑云压城城欲摧”常被用来形容邪恶势力猖獗,形势严峻。

  主题:这首诗描写一场惨烈的战争场面,赞颂了戍边将士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六、体会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浓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这首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难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站。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特色。

  七、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

  明确:一、二句“紧张,壮烈”

  中间四句“凝重,悲壮”

  最后两句“坚定,豪迈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5

  学*目标:

  1、了解诗人及其作品。

  2、理解诗歌大致内涵,积累名句。

  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内容。

  学*重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加强对其主旨的理解。

  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一课时

  学*过程:

  一、 课前预*导读

  (一)积累文学常识:

  1、雁门太守行:

  2、行:

  3、李贺:

  (二)自己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

  二、课堂探究导学

  1、诗中写战争,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的诗句:

  2、分别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寒沉惨烈的战地气氛的诗句:

  3、体现援军(偷袭)失利,战争形势越发严峻的诗句:

  4、借用典故,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的句子:

  三、拓展链接

  积累一首描写边塞战争的诗

  四、当堂检测

  1、描写尽管夜晚寒冷,战鼓不能擂响,但是战士们仍然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战斗的诗句:

  2、塑造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使之宛然在目的诗句:

  3、描绘将士们从容赴难,誓死报国,显示不惜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的诗句是:

  4、从“声”和“色”两方面勾画了一副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句子是: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菁选(扩展3)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菁选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雁门太守行》是唐朝诗人李贺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学情分析】

  本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大多数学生缺少主动学*的意识,语文能力普遍不强。尤其对诗歌不感兴趣。因此,引导他们认识诗歌的魅力,感受诗歌的丰富内容与情感,激发他们热爱的诗歌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以读激趣,感知内容。

  2.以品感悟,领会诗情。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

  【教学难点】

  渗透“以诗解诗”的方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讲述李贺以诗求见韩愈的'故事。内容如下:

  元和二年深秋的一天,当时的小青年李贺带着一首诗去求韩愈。当时,韩愈刚把客人送走,非常疲倦,准备休息。当他的门人把这首诗送给他时,他一边脱着衣

  服,一边很随意地看了送过来的诗歌。可是,当他看到开头两句诗时,便大为震惊,连忙请李贺进来详谈。而这仅以开头两句就打动韩愈的诗,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雁门太守行》

  2.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测预*:

  1.请两名学生上台默写。

  2.在强调字形、读音的基础上,初步读通古诗。

  三、整体感知:

  1.读注释,弄清古诗内容。重点交流“夜紫”“易水”“金鳞”等词意思。

  2.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场景,请根据诗歌内容找出战事的季节、时间、地点以及简要归作战的经过。

  明确:季节——秋天

  时间——向日、夜紫(傍晚)、霜重(半夜)

  地点——塞上、易水

  经过——黑云压城(兵临城下)、甲光向日(严阵以待)、半卷红旗(夜袭敌营)

  3.提问:除了描写战事的具体内容外,诗人还在诗中写了什么内容?明确:环境——角色满天、燕脂夜紫、霜重鼓寒

  感受——报君黄金、玉龙为死

  4.师生交流后,老师擦去黑板上多余的字。具体如下:

  黑云压城、甲光向日、角声满天、燕脂夜紫、半卷红旗、霜重鼓寒、报君黄金、玉龙为死

  四、感悟情感:

  1.提问:这里的“玉龙为死”,你能体会到什么?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2.师生交流时,明确:

  死——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板书:视死如归)⑴黑云——运用比喻,写出敌军强大,随时可能牺牲。

  ⑵城欲摧——随时城破兵败身启。

  ⑶甲光——将士披挂上阵,准备战斗,做好献身的准备。

  ⑷角色满天——军情紧张,战斗随时打响,暗示战争之残酷。

  ⑸易水——用典,像荆轲刺秦王一样,不打算生还。

  ⑹霜重鼓寒——环境描写,北地的秋夜,风疾霜浓,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⑺报君——用死来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

  ⑻秋色、燕脂、夜紫——营造苍凉、悲壮的氛围,暗示战事紧张、残酷,随时可能阵亡。

  3.指导感情朗读。

  五、领会特色:

  1.引导:战争历来是残酷的,在很多的诗词歌赋中都有对战争场景的描写,尤其是边塞诗。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诗人是如何描绘战争场景的?

  投影: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朝民歌·《木兰诗》

  2.简单交流后,提问:李贺在本诗中又是如何描绘战争风云的呢?

  3.在交流的基础上,老师用红色粉笔在黑板上圈出“黑云”“金鳞”“燕脂”“夜紫”“红旗”“霜重”“黄金”“玉龙”等词。

  4.总结: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这也是李贺诗歌的风格,务求新奇,被人称为“奇才”“鬼才”。

  六、拓展阅读:

  1.投影出示:

  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注:金子做的辔头,戴在马的头上

  2.思考:《马诗》“奇”在哪儿?

  3.明确:写景之奇,以马写人之奇……

  七、感情诵读:

  1.交待李贺大致生*,内容如下:

  李贺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锦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后来因用心过度,27岁就死了。

  2.全班诵读《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2

  教材解读

  《雁门太守行》这首诗是有着“鬼才”之称的李贺的代表作。这首诗描写一场惨烈的战争:孤城被敌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抵抗。增援部队赶到,但敌军强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将士们毫不气馁,奋勇冲杀,表现了为国效命战死疆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在我国古代反映边塞战争的诗篇中,这是一首壮烈雄奇、影响较大的佳作。李贺的诗,用词新奇、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色彩斑斓。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借助想象,理解诗歌运用色彩斑斓的词语来描绘悲壮的战争。

  3.品味语言,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1.借助想象,理解诗歌运用色彩斑斓的词语来描绘悲壮的战争。

  2.品味语言,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借助想象,理解诗歌运用浓艳色彩的词语来描绘悲壮的战争。

  教学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CCTV4《雁门太守行》解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李贺是唐代的诗人,他一生应试难中,又愁苦多病,更是壮志难酬,27岁就英年早逝了。正因为应试遇挫,仕途不顺,所以,他致力于诗。据说,李贺写诗非常勤奋,外出时总背一破囊,得诗句便写投囊中,暮归再成诗篇。在李贺的短暂生涯中,给后人留下了两百余首诗。据史**载,有一次李贺带着诗卷求见韩愈,韩愈当时正送走客人,想休息,门人把李贺的诗卷呈送给韩愈,韩愈也就随手翻翻而已。不翻则已,一翻就拍案叫绝。原来诗卷的第一首诗就是《雁门太守行》,而这首诗,竟然就是李贺在17岁写成的。李贺的诗非常有特色有个性,人称“诗鬼”。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看看这首诗究竟凭什么让韩愈拍案叫绝?

  二、读品全诗

  (一)读注意句读

  1.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读。大声朗读。

  2.齐读

  要求:读出诗味,读出感情。声音洪亮。

  3.范读

  要求:读出韵味,体会情感。抑扬顿挫。

  雁门太守行

  李贺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二)读了解大意

  整体感悟

  问:通过朗读,你读出了哪种情感?

  明确:苍凉、悲壮、豪迈……

  过渡语:这首诗很多方面都投射出了战争的紧张、壮烈、悲壮,请大家在诗中找一找,读一读,可以在书中作标记。

  例如:“压”是“逼迫”的意思。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开”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

  “角声满天”“鼓寒声沉”,给人庄严壮烈的`感觉。

  (三)读把脉情感

  如果给本诗配上一幅画,你打算选用哪些色彩,把背景定格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画面里面有哪些人物?

  要求:小组讨论,描述画面

  明确:这首诗描写一场惨烈的战争:孤城被敌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抵抗。增援部队赶到,但敌军强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将士们毫不气馁,奋勇冲杀,表现了为国效命战死疆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

  三、悟诗情

  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作具体说明。

  提示:李贺为我们描绘的战地图景,声色俱备,请同学们标出呈现色彩的词语,传递声响的词语,观其色、闻其声,进而品其味,谈出你的感受。

  明确:“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在“黑云”、“夜紫”的背景下,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

  例如,诗人巧妙地抓住了一系列富有特征的景象,运用了“黑”、“金”、“红”、“紫”、“燕脂”等字眼,使所描写的景物更加色调鲜明,又分别就“听”和“见”,“白天”和“夜晚”等角度,从侧面加以烘托,构成了一幅有神、有形、有动、有静的战斗画面,给人一种战斗惨烈的实感,从而突出了出征将士的英勇形象,使全诗气氛紧张而热烈,意境苍凉而悲壮,声情凝重而激昂。

  又如,“黄金、玉龙”,其质地和色泽,都为世人所重。“龙”,是古代传说中的高贵动物,“玉龙”,唐人用以称剑。“黄金台”,是求贤若渴的象征。战国时燕昭王曾筑台置千金于其上以招揽人才,因称此台为“黄金台”。诗人选用“玉龙”和“黄金台”造型设色,创造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便宛然在目。

  四、当堂检测

  1.背诵全诗

  2.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明确:“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这两句诗写出敌军兵临城下,孤城将破,守城将士批甲迎战的紧张场面。

  3.找出诗中引用的典故,并说说引用典故的用意。

  明确:“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到战国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北地的秋夜,风疾霜浓,连战鼓都擂不响,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报君黄金台上意”,引用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台上置黄金以招贤才;诗人引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

  五、全诗小结

  《雁门太守行》以有限的文字给读者创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无声的语言给后人留下了有声有色的意境。这就是《雁门太守行》的魅力,这就是诗鬼的才气。

  六、教学反思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3

  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及创作情况。

  2、赏析两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学*重点:赏析两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授课时数:一课时

  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检查背诵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二、学*内容

  (一)了解作者:李贺(790—816):字长吉,唐皇室远支。仅做过几年奉礼郎(宗庙祭祀司仪一类事物的丛九品小官),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他对这种低微的职务不满,年少失意,心情抑郁,再加上刻苦作诗,损害了身体,年仅27岁就逝世了。他早岁工诗,很有才名,受知于韩愈。他的诗构思奇特,意境怪诞,想象丰富,语言新颖诡异。他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由于经历,他的诗中常有感伤、消沉情调。被人称为“诗鬼”。又《昌谷集》。

  (二)阅读《李凭箜篌引》详析诗歌内容:

  (1)“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

  (2)二、三两句写乐声的效果:

  前四句先写琴,写声,后写人,有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3)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

  “昆山玉碎”写出了乐声的特点“凤凰叫”写出了乐声的特点。

  这里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摹声音?

  “芙蓉泣露”写出了乐声的特点。“香兰笑”写出了乐声的特点。

  这里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摹声音?

  (4)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

  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分析“老鱼跳波瘦蛟舞”这句话的写作的妙处

  具体分析音响效果

  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

  (5)小结:这是一曲诗的音乐,一首音乐的诗。美丽的秋空,多情的云,悲啼的“江娥”,满面愁容的“素女”,出产美玉的“昆仑山”,充满神话色彩的“凤凰”,浸染着《楚辞》情调的“芙蓉”和“香兰”,救世的女娲,骤落的秋雨,闻弦起舞的神妪,闻声跳跃的瘦蛟和老鱼,无眠的吴质,露湿的寒兔都融入了李凭惊天地泣鬼神的箜篌的美妙音乐之中。

  音乐是一种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它的.音响只存在一瞬,转瞬即逝。音乐形象比较抽象,难以捉摸,要用文字将其妙处表达出来就更困难了。李贺这首诗在众多的描写音乐的唐诗中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挚爱,人们将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的、韩愈的诗歌并列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这是有道理的。但是李贺这首诗的写作特色与白居易、韩愈的诗不同。

  白居易的诗歌

  韩愈的诗歌

  李贺的诗歌

  (三)学*《雁门太守行》

  1、解题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2、学生朗诵课文、感知课文

  《雁门太守行》诗人选取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尾联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诗中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作者简直就是一个高明的画家。

  3、问题探究

  理解重点句子

  首联开头,“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分析“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的妙处

  4、此诗的思想感情

  (四)、全文小结

  李贺的诗,用词新奇、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色彩斑斓、风格怪异。

  三、精品作业

  (一)课堂作业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二)课后练*《新课程》第27页李贺诗二首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了解、学*诗歌的朗读技巧,培养朗读能力。

  2、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3、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引

  1、课前预:(1)搜集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2)初读诗歌,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引入《雁门太守行》

  (2)解题。

  (3)简介作者:师生交流资料(检查预*,了解作者风格)。

  二、朗读赏析

  1、读诗韵:明确朗读的三个层次,读准字音和节奏。

  2、解诗意:在初读感知基础上,提出不明白之处,师生解疑。

  3、悟诗情:(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品抒发的'感情;

  明确:描绘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战斗场面,赞颂将士们奋勇杀。

  敌的英雄气概和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怀。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

  明确:一、二句“紧张,壮烈”

  中间四句“凝重,悲壮”

  最后两句“坚定,豪迈”

  (3)配乐齐读

  4、品诗言:

  (1)教师点拨品析角度,学生用“我喜欢,因为”句式说话。(集体讨论;尊重学生阅读体验和独立见解)

  (2)背诵全诗

  5、小结过度

  三、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朗读诗歌

  (2)思考讨论:两首诗的异同点

  2、名句欣赏:师生交流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

  四、布置作业

  必做:诵读25课《诗词五首》。

  选做:1、结合注释,发挥想像,把《雁门太守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2、搜集、积累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从内容和写法等方面写

  点赏析文字,与同学交流。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5

  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

  2.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

  3.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学*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欣赏歌曲《满江红》

  导入:一曲《满江红》荡气回肠,抒写了岳飞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报效君主的耿耿忠心。无独有偶,唐朝诗人李贺也在诗歌中表达了忠君报国、建功立业的愿望。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雁门太守行》。(板书课题、作者)

  2.出示学*目标

  二、检测预*

  1.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他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2.解题

  这是一首乐府诗,属于古体诗,不讲究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六朝和唐人的拟作都是咏叹征戍之苦。

  3.背景链接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809年(元和四年),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定藩镇叛乱的战争。当时是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年仅17岁。

  3、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读诗韵

  1.请一位学生读,读准字音。

  2.请一位同学读,读出节奏和停顿。

  3.教师范读,你给老师评价一下。

  (二)解诗意

  1.结合注释自由读,说出诗歌的大意。

  2.诗人构思大胆,把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高度集中在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人分别描写了哪三个画面?请你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出来。

  学生思考,归纳板书:

  白天:敌军攻城,我军严守

  傍晚:战斗激烈,气氛悲壮

  深夜:夜袭敌营,风疾霜重

  (三)悟诗情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明确:一、二句“紧张,壮烈”,中间四句“凝重,悲壮”,最后两句“坚定,豪迈”,读出紧张、悲壮、慷慨、激昂、豪迈之情。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写此诗时李贺17岁:家境贫寒、体弱多病、勤勉写诗、扬名诗坛、热衷功名、桀骜不驯。

  明确:本诗有声有色地描写了从白天到夜晚的战斗全过程。一方面讴歌了将士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自己忠君报国、建功立业的愿望。

  3.这首诗咏唱了一个古老的主题——报效君王,为国赴难。17岁的李贺家境贫寒,体弱多病,被拒之于仕途之外,但他仍以国家安危为重,这需要何等的气量,实在是难能可贵。你从李贺身上学到了什么?

  四、再读诗歌,品味特色

  点拨:李贺的诗在风格上想象奇谲,辞采诡丽,变换缤纷,刻意创新。请同学们运用学过的诗歌鉴赏技巧来品一品这首诗。

  1.请同学们自选角度,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说话,感受诗中形象,描述画面,理解作者的感情。

  2.小结:

  陆游说:“贺词如百家锦纳,五色眩耀,光彩夺目。”这首诗就是用黑、黄(金)、红、白、紫等浓艳色调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对比鲜明强烈,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五、拓展提升

  中国古代文人的英雄情结,表现在能以天下为己任,关注时代家国,在作品中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你能说出英雄们的爱国诗句吗?

  总结: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六、总结升华

  爱国之情有多种形式,山河破碎,誓死报国的孤臣情,海外赤子的桑梓恋,外敌入侵的亡国恨。我们今天如何爱国?“努力学*,报效祖国。”

  七、学以致用

  请你就诗中“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进行扩写。

  要求:1.展开想像,适当加上一些具体的景物描写,要充分运用颜色词来表现战争的惨烈,可以适当抒情。

  2.字数在150字左右。

  附板书:

  雁门太守行李贺

  白天:敌军攻城——我军严守

  傍晚:战斗激烈——气氛悲壮

  深夜:夜袭敌营——风疾霜重

  浴血奋战——忠君报国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味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通过对诗歌意境的艺术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领悟诗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反复吟咏诵读,要求当堂背诵这首诗歌。

  2.采用点拨式疏通大意,不必面面俱到,着重讲一两个可以提挚全诗的词,着重讲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上课开始,我们先玩一个抢答游戏。请听题:①唐代②年少早逝③诗鬼” 请根据提示猜一人物名。(李贺)

  二、作者与背景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省宜阳县西)人。他是唐代中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年少时在诗歌创作上就已有成就。有“诗鬼”之称。—生抑郁,27岁病逝。他的诗常以描写想象中的或听说的战争场面,表达自己死国的决心和立功的壮志。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他的代表作《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乐府旧题,多写边塞征战之事,表现爱国之情。作此诗李贺仅17岁。

  三、初读,体味韵律美。

  1、请同学朗读,注意朗读节奏;点评

  2、教师范读,生自由朗读。

  3、齐读。

  四、精读,感受意境美

  1、诗人构思大胆,把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高度集中在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中写了三个时间段,请你找出来?

  ——白天——傍晚——夜里。

  2、诗人分别描写了哪三个画面,请你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出来。

  白天——首联:敌军压境,官军戒备森严; 傍晚——颔联:激战后的惨烈;夜里——颈联:官军夜袭敌军阵地。

  3、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话形容局势的危急。首句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以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次句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

  耀人眼目。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4、这句中哪些字用得好,更加突出了紧张的氛围?

  “压” 是“逼迫”的意思,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把城摧毁。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

  “开” 依次排开的意思,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以死报国的决心(与摧照应)与敌军形成鲜明对比。

  5. 你能用你的语言,想象紧张的画面和氛围,描绘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所展示的画面吗?

  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迎击。 赏析:运用夸张和比喻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6.时间从白天到傍晚,激战过后气氛从紧张到悲壮苍凉,作者从哪两个角度表现了了激战过后的苍凉气氛?

  这两句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战场, 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渲染了战场悲壮的气氛和战争的残酷,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塞上”泛指我国北边地区或长城附*。“燕脂”,即胭脂,形容边塞土地的颜色。“夜紫”指紫色的晚霞。塞上的泥土在晚霞的映衬下凝成胭脂色。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7、作者是又通过什么描写来营造苍凉悲壮的气氛的?试作简要分析。

  ——景物描写。用呜咽的“角声”,肃杀悲凉的“秋色”营造了悲凉的气氛。

  8、能否用你的语言描绘“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这一画面? 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9、时间从傍晚到深夜,官军夜袭敌军阵地。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

  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10、“临易水”点名了什么?你联想到什么?

  “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壮怀激烈的豪情。

  11、前四句写日落前情景,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诗歌的后两联各用了一个典故,颈联用荆轲《易水歌》,表现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精神。尾联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台上置黄金以招贤才,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表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12、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从这首诗中找出作者利用的色彩,说说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了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小结:本诗有声有色地描写了从白天到夜晚的战斗全过程。景物鲜明,色彩凝重,渲染了悲壮惨烈的气氛,突出将士浴血奋战的勇武形象,歌颂将士们誓死报国的爱国热情。

  五、拓展延伸

  1、边塞

  诗积累

  2、想象扩写

  诗歌是想像的果实。现在请你就诗中“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进行扩写。

  要求:

  ①展开合理想像,适当加上一些具体的景物描写来表现战争的惨烈。 ②字数在150字左右。

  例文:

  秋高气爽,万木摇落,军中的号角声呜呜咽咽地响满天空。暮色中,刚经过白天酣战的沙场上,一片沉寂。有几只灰色的秃鹰在低低地盘旋,眼中射出贪婪之光。在尸身堆积如小丘的地方,半卷红旗斜倒着,一匹瘦马在主人徘徊不前,不时发出一声凄惨的嘶鸣。土地已被鲜血浸透,就像胭脂一般浓艳,在夕阳的掩映下,呈现出一片紫色。

  3.诗歌赏析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西行》——陈陶 1 请欣赏三、四句的精妙之处。

  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可怜”句紧承上句,诗人似乎作为一个旁观者对牺牲的将军表示同情。但是,“犹是”一句宕开一笔另辟新境:在年轻的妻子的梦里,这些枯骨还是活生生的心上人,她们并不知道丈夫早已献身疆场,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现实与梦境构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2、描写了战争的残酷,个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7

  教材解读

  《雁门太守行》这首诗是有着“鬼才”之称的李贺的代表作。这首诗描写一场惨烈的战争:孤城被敌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抵抗。增援部队赶到,但敌军强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将士们毫不气馁,奋勇冲杀,表现了为国效命战死疆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在我国古代反映边塞战争的诗篇中,这是一首壮烈雄奇、影响较大的佳作。李贺的诗,用词新奇、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色彩斑斓。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借助想象,理解诗歌运用色彩斑斓的词语来描绘悲壮的战争。

  3、品味语言,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1、借助想象,理解诗歌运用色彩斑斓的词语来描绘悲壮的战争。

  2、品味语言,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借助想象,理解诗歌运用浓艳色彩的词语来描绘悲壮的战争。

  教学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乐曲《十面埋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李贺是唐代的诗人,他一生应试难中,又愁苦多病,更是壮志难酬,27岁就英年早逝了。正因为应试遇挫,仕途不顺,所以,他致力于诗。据说,李贺写诗非常勤奋,外出时总背一破囊,得诗句便写投囊中,暮归再成诗篇。在李贺的短暂生涯中,给后人留下了两百余首诗。据史**载,有一次李贺带着诗卷求见韩愈,韩愈当时正送走客人,想休息,门人把李贺的诗卷呈送给韩愈,韩愈也就随手翻翻而已。不翻则已,一翻就拍案叫绝。原来诗卷的第一首诗就是《雁门太守行》,而这首诗,竟然就是李贺在17岁写成的。李贺的诗非常有特色有个性,人称“诗鬼”。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看看这首诗究竟凭什么让韩愈拍案叫绝?(设计意图:通过故事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唤醒学生的认知体验。)

  (二)读诗韵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读。大声朗读。

  2、齐读要求:读出诗味,读出感情。声音洪亮。

  3、范读

  (1)、师配乐朗读(乐曲《十面埋伏》)

  (2)、生配乐朗读、齐读。(乐曲《十面埋伏》)要求:读出韵味,体会情感。抑扬顿挫。(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读通读顺诗歌,培养语感;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细心品味,入情入境。)

  (三)解诗意

  1、整体感悟问:通过朗读,你读出了哪种情感?明确:苍凉、悲壮、豪迈……过渡语:这首诗很多方面都投射出了战争的紧张、壮烈、悲壮,请大家在诗中找一找,读一读,可以在书中作标记。例如:“压”是“逼迫”的意思。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开”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角声满天”“鼓寒声沉”,给人庄严壮烈的感觉。

  2、理解内容本诗既是写边塞征战之事,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面?明确:描绘了一个战争场面。

  3、具体看看描述的是什么情境,结合内容,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要求:小组讨论,描述画面明确:这首诗描写一场惨烈的战争:孤城被敌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抵抗。增援部队赶到,但敌军强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将士们毫不气馁,奋勇冲杀,表现了为国效命战死疆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感知和理解内容两个环节,既使学生较快地把握了主要内容,又训练了其概括能力。)

  (四)悟诗情引导:诗是美的,还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受美的心灵。这首诗有一种悲壮之美,美在哪里?这就需要我们借助想象,从品析词语入手来发现美。

  1.惨烈的战斗一直持续着,大家想象一下,战场上除了有号角声,还有什么声音?引导分析:有擂鼓的'声音、奔跑声、呐喊声、相互的鼓励声、兵器的碰撞声、战马的嘶吼声、战士临死之前的惨叫声,以及战斗结束后留下的风声、水声等等。(设计意图:通过想象,战争悲壮、凝重的气氛就渲染出来了,进而学生也一气呵成地感受到战争过后的沉寂、惨烈。)

  2、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作具体说明。提示:李贺为我们描绘的战地图景,声色俱备,请同学们标出呈现色彩的词语,传递声响的词语,观其色、闻其声,进而品其味,谈出你的感受。明确:“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在“黑云”、“夜紫”的背景下,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例如,诗人巧妙地抓住了一系列富有特征的景象,运用了“黑”、“金”、“红”、“紫”、“燕脂”等字眼,使所描写的景物更加色调鲜明,又分别就“听”和“见”,“白天”和“夜晚”等角度,从侧面加以烘托,构成了一幅有神、有形、有动、有静的战斗画面,给人一种战斗惨烈的实感,从而突出了出征将士的英勇形象,使全诗气氛紧张而热烈,意境苍凉而悲壮,声情凝重而激昂。又如,“黄金、玉龙”,其质地和色泽,都为世人所重。“龙”,是古代传说中的高贵动物,“玉龙”,唐人用以称剑。“黄金台”,是求贤若渴的象征。战国时燕昭王曾筑台置千金于其上以招揽人才,因称此台为“黄金台”。诗人选用“玉龙”和“黄金台”造型设色,创造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便宛然在目。

  3、请同学们任选一联分别从视觉、听觉等角度来描述画面。

  要求:字数80字左右,生动再现画面,传达出诗人的感情。(设计意图:在理解内容、领悟情感的基础上,借助丰富的想象,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领会本诗鲜明的特点,水到渠成,避免了空洞说教,领悟作品内涵,感受心灵的震撼。)

  (五)全文小结《雁门太守行》以有限的文字给读者创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无声的语言给后人留下了有声有色的意境。这就是《雁门太守行》的魅力,这就是诗鬼的才气。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改写诗歌,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全诗画面,做到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巩固欣赏古代诗词的方法,提高欣赏力;发展联想、想象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会诗中情,小组讨论理解诗中意,潜心品析发现诗中美,继而发挥想象感受全诗意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策略:

  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意境,组织学生小组自学自悟赏析全诗,师生、生生进行交流并让学生发挥再造想象感受诗之美。

  教学用具:

  多媒体图片、乐曲《十面埋伏》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明珠,诗词的世界是一个如歌如画的世界。诗中有“大江东去”的豪迈,有“晓风残月”的凄凉;有“把酒问天”的人生感慨,有“铁马冰河”的壮烈情怀。在诗中,我们认识了“吞吐日月”的曹操,我们了解了“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我们明白了“报得三春晖”是天下儿女对父母的一片深情,我们懂得了“但愿人长久”是炎黄子孙对团圆的共同企盼。诗中有“曲径通幽”,有“波涛如怒”;有“水光潋滟”,有“绿肥红瘦”。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的世界,让它来壮阔我胸襟,激荡我心海。

  二、朗读品味——读出韵味美

  1、师配乐朗读(乐曲《十面埋伏》)

  2、生配乐朗读、齐读。(要求读出韵味,体会情感)

  三、理解诗意

  1、问:读出了哪种情感?(苍凉、悲壮、豪迈……)

  2、小组讨论:具体看看描述的是什么情境,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3、小组发言解释诗意。

  四、品析词语——感受形象美

  1、引导:诗是美的,还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受美的心灵。这首诗有一种悲壮之美,美在哪里?还需要我们从品析词语入手来发现美。

  提示:李贺为我们描绘的战地图景,声色俱备,请同学们标出呈现色彩的词语,传递声响的词语,观其色、闻其声,进而品其味,谈出你的感受。

  2、学生讨论,谈感受。

  3、师归纳:

  黑云——使人联想到大敌当前的形势,形势紧急;

  金鳞——戒备森严,显示出不可侵犯的气概。

  燕脂——更浓的紫色透出肃杀之气,仿佛战士的鲜血染成。

  红旗——红旗半卷,写出行军的诡秘。

  这是一副壮美的画卷,作者用浓烈凝重但并不张扬的`色彩“黑”、“金”“紫”“红”勾画出苍茫悲壮的画面,加上“角声满天”“鼓寒声沉”,给人庄严壮烈的感觉。

  五、再造想象——品味意境美

  1、引导:通过品析,我们发现了美,让我们再来感受这美。好的诗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而意远。能够通过一两个鲜明的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启发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成无数新鲜的画面。

  2、示范:请让我当一回导演,大家轻轻闭上眼睛,随老师的描述放映首联所表达的画面:

  镜头中首先出现的是辽远苍茫的大漠,逐渐推*到一座灰蒙蒙的孤城上,孤城的上空是墨似的乌云。镜头渐渐拉远,只见整个天空都是阴霾密布,一直到远远的地*线上,黑沉沉的,给人沉闷肃杀的感觉,犹如大敌当前。偶尔有一丝日光从云间缝隙中射出。镜头逐渐推移——这是城门前的一队士兵,他们身穿铠甲,手握刀枪,持着盾牌,笔直的站着。一个特写镜头——这是一个年轻的士兵,他的脸上是刚毅严肃的表情,目光中透着坚定,那是誓死报国的决心。日光透射到他的铠甲上,闪出金色的光芒,仿佛给他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3、请同学们描述颔联颈联的画面。

  要求:生动再现画面,传达出诗人的感情。

  六、积累比较——吟诵其他边塞诗

  1、交流吟诵自己积累的边塞诗

  2、反复朗读《雁门太守行》,直至背诵。结束语:我们的祖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用他那不凡的魅力感染着我们,我们为诗歌美妙的意境而心驰神往,为诗人阔达的胸襟而感慨激动。我们爱诗,更爱孕育诗歌这片土壤的五千年文明古国!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菁选(扩展4)

——《雁》教学反思3篇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及民歌音调风格,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与热爱。

  2、学*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并有感情的演唱《大雁湖》。

  3、将歌曲进行改编和创作,并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节拍演唱。

  二、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聆听和自学的方法学会歌曲,并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2、掌握蒙古舞最具特色的动作,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节拍进行表演。

  三、教学难点:

  1、对“啊哈嗬”节奏的准确掌握

  2、改编歌词演唱

  四、教学过程:

  【激兴导入】

  1、师问:“谁会跳舞?”“那么谁会跳蒙古舞呢?”

  2、师说:“同学们,今天林老师也为你们献上一支蒙古舞,请大家仔细的欣赏,看完后告诉我你最喜欢哪个动作?”老师跳一段蒙古舞,其中有硬肩、**、骑马等动作,播放《大雁湖》音乐。

  3、师:“舞蹈看完了,谁能说说你喜欢什么动作”生自由发言

  师:“这个动作你觉得表现了什么呢?”生答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扬起马鞭,自由驰骋吧!”全班模仿骑马的动作。

  师:“还有什么动作吸引你呢?”生答

  师:“让我们来模仿大雁在天空展翅飞翔”“伸展我们的双臂,动作舒展而大气”学生一起练*。

  师:“现在我给你们两段音乐,分别把这两个动作给表现出来。”学生舞蹈

  师:“这两段音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启发学生说出旋律相同而速度不同。

  师:“旋律、节奏、速度是音乐的要素,改变其中一个,效果就会发生很大改变,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

  师:“刚才大家跳了蒙古舞,那你们对蒙古有些什么了解呢?”生答:(蒙古)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那茫茫的大草原和能歌善舞的蒙古人民一起欢歌起舞吧!”欣赏课件幻灯片播放《大雁湖》音乐

  【寓教于乐】

  1、师:“看完了,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答

  2、师:“那里山美、水美、人更美,那里的人民非常热情好客,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他们为我们献上一曲悠扬动听的歌曲《大雁湖》,大雁湖在唐古拉山附*,那里草肥水美,栖息着很多珍禽异鸟,大雁也在那里安家落户,让我们静静聆听歌中都唱到些什么”播放歌曲。学生说出歌词,师出示在黑板上。

  3、师:这首歌曲非常短小,我想请大家来自学,如果给一首新歌你,你选择什么方法自学。“生答

  4、请学生演唱,师:“大家听我来唱,看和你们唱的有什么不一样?

  5、启发学生说出“啊哈嗬“,贴字块板书“啊哈嗬”,在“啊”的下面划出拍号,表明唱两拍。师教读“啊哈嗬”

  师:“还有什么地方比较难呢”学生提出切分音,请学生上台划拍,一起练*,在歌中找出有切分音的地方,按节奏朗读歌词

  6、完整的演唱歌曲。

  【巩固延伸】

  1、师:“请大家看歌词,为什么会有高低起伏呢”生答师:“按照音的高低连接起来就形成一条旋律线,我们来看看与旋律线相对应的乐谱,一起来唱一唱。”

  2、出示课件中的歌谱

  3、师:“草原的宽广和博大赋予了蒙古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他们的歌曲都是跌宕起伏,跨度非常大,大家找找看什么地方跨度比较大”学生找出来进行演唱。

  4、师:“当你看到这一望无际的草原和勤劳善良的蒙古人民在愉快而忙碌的生活时,你心中会涌动一种什么样的情愫,当耳边响起这悦耳的音乐时,你又会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呢?”生答,

  播放课件中的画面,学生演唱歌曲。

  5、师:“如果这就是你的故乡,这就是你的家园,你又会怎样来演唱呢”生答,播放课件中的伴奏音响,学生再次演唱歌曲。

  6、师:“蒙古人民擅长摔跤、骑马和射箭,能不能把这些体育运动都唱进我们的歌里呢?来!让我们将原歌中的一句进行改编,请大家分组讨论讨论。播放课件中的原唱开展讨论

  7、改编后师提示:“骑马的速度怎么样?”师快速弹奏《大雁湖》的音乐,学生演唱改编后的歌词

  【完美结课】

  师:“今天你们都有哪些收获?”生答。“非常感谢大家让我度过了快乐的一天,有机会我们去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去领略那大好的河山,去了解各个民族的特色,去欣赏那些独特的文化,去品味中华民族渊源的文明。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骑上你们的小马出教室吧。

  【教后反思】

  因为本课所学的歌曲是蒙古族民歌,这节课我以游览内蒙古风景“大雁湖”为主线,引导学生逐步了解蒙古族风俗人情、音乐及舞蹈,在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里,让学生感受到本节课的情感主题----爱家乡。一开始我就播放以《大雁湖》歌曲伴奏为背景音乐、表现蒙古族人民风俗*惯和大雁湖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的幻灯片,让学生在温馨氛围中了解蒙古族及感受本节课所要学*的音乐。同时以“大雁湖”为原型,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湖泊,要求学生能通过自己在课堂上的认真学*,用自己认真的学*态度和所学到的知道来灌溉土壤,让它开出繁花朵朵,使这个了无生机的湖泊变得和歌曲中的《大雁湖》一样,引来美丽的鸟儿。把单调的课堂评价变成了一幅实实在在的风景画,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评价中来,并能在评价中感受到美的存在。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雁湖》,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惯。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雁湖》,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惯。

  3、有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节拍进行演唱歌曲。

  重点难点

  1、能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雁湖》

  2、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唱准切分节奏︱55.︱56i︱的演唱。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组织教学

  随《大雁湖》伴奏音乐进教室。

  2.学做简单的蒙古基本动作

  1)谈话导入:我们祖国有几个少数民族组成的(56个),说说你知道几个少数民族,我们是属于哪个族?

  2)教师随《大雁湖》伴奏音乐跳一段舞蹈让学生说说老师跳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3)看了之后说说你们喜欢哪几个动作。跟随老师做做动作。

  总结:同学们舞姿跳得很美,那你们的歌声会是怎样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蒙古歌曲《大雁湖》,让同学们在蒙古的大草原上尽情歌唱同时我们领略一下那里的风景。

  二、寓教于乐

  1.听录音范唱感受音乐的风格和情绪。(蒙古族民歌,曲调优美抒情。)

  2.再听音乐说说歌曲内容。总结:大雁湖在唐古拉山附*,那里草肥水美,栖息着很多珍禽异鸟,大雁也在那里安家落户了

  3.听教师范唱歌曲。

  4.歌曲短小让学生自己随琴唱唱。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菁选(扩展5)

——《琵琶行》教学设计6篇

  一、学*目标与任务

  1、学*目标描述

  1、1知识目标

  ①了解白居易的生*创作以及其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在时代的共名历史背景下初识白居易的创作风格。

  ②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地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③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1、2技能目标:

  ①能够利用网络资源(Internet)搜集、甄选、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课题研究的分工合作与协调能力,在协作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完成报告的能力。

  1、3情感态度目标以及价值观培养:

  ①通过自己的研究学*过程培养对*古典诗歌浓厚的兴趣,提高人文素养。

  ②能够在学*的过程中掌握一条获取美感的途径,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以及审美态度,并以此去感受人生,领悟生活的真谛。

  2、学*内容与学*任务说明

  2、1学*重点

  ①理解《琵琶行》的内容和诗人深沉的感情。

  ②了解和掌握描摹音乐的手法。作者如何通过音乐艺术沟通人物之间的情感,进而塑造人物形象。

  应对策略:

  ①提供丰富的经过严格筛选的资源,供学生查找,了解《琵琶行》相关知识。

  ②通过交流协作,初步探讨诗歌所表达的核心内容,揣摩作者的情感发展线索。

  2、2学*难点:

  ①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如何在众多的资源当中去粗取精,获得有用的信息。

  ②课堂的时间分配,以及如何克服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惯性,把握好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分寸,从而很好地当好协调人、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

  应对策略:

  ①明确教学目标,做好教学规划,特别做好教学流程的总体设想。预设情境,准备充分,这样,既能够按照正常的教育设计进行新课程,又能够很好处理课堂上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一点对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潜在的挑战。

  ②及时指导学生,并采取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及提问。

  2、3学*的主要内容:

  ①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深沉感情。

  ②理解并掌握诗歌描摹音乐的方法。

  ③品味《琵琶行》的语言。

  2、4完成任务的过程:

  ①提前分组,明确学*目标,利用网络自主学*,协作完成任务。

  ②教师指导学生,组长汇总本组同学的疑问和对某个问题的看法。

  ③综合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并分类汇总,得出结论。

  二、学*者特征分析

  1、学*能力

  高二学生自主学*能力较强,具备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对古诗文有着较高的鉴赏评价能力。

  2、信息素养

  学校从初中开始普及电脑教育,因而它们具有较强的自主操作能力。并且它们对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式兴趣浓厚,乐于自己动手,但是,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资源,很多同学不知道该如何取舍,存在着许多的困惑,这也是教师的隐忧之一。

  3、知识水*

  学生在过去的学*中已经具备了诗歌评鉴的基本能力,知识面很宽,但是深度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对策

  ①多媒体教室为载体,经过教师精选和推荐的资源网站为*台,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正确引导,积极鼓励。

  ②通过学*,写读后评论,评价论文等。

  三、学*环境选择与学*资源设计

  1、学*环境选择(打√)

  (1)Web教室√

  (2)局域网√

  (3)城域网

  (4)校园网√

  (5)Internet√

  (6)其它

  2、学*资源类型(打√)

  (1)课件(网络课件)

  (2)工具

  (3)专题学*网站√

  (4)多媒体资源库√

  (5)案例库

  (6)题库

  (7)网络课程

  (8)其它

  3、学*资源内容简要说明

  1、学*资源内容

  硬件:①Web教室

  软件:①校园网②Internet

  2、辅助教学手段

  ①教师及总体控制客户端,展示教学目标,问题设计,以及音乐、朗诵、图片等教学素材。

  ②学*小组论坛小组协作学*阶段,目的是给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协作的*台,让学生把疑问或者获取的信息加工,形成文字,与人交流。

  3、学*资源内容概要

  四、学*情境创设

  1、学*情境类型(打√)

  (1)真实情境√

  (2)问题性情境√

  (3)虚拟情境

  (4)其它

  2、学*情境设计

  1、真实学*情境创设

  通过课前预*,学生深入了解了白居易的生*身世,以及《琵琶行》创作的背景。音乐营造气氛,并且由名家朗诵《琵琶行》把大家带入白居易所创造的诗境之中。

  2、问题情境的创设

  ①《琵琶行》诗前小序有何作用?

  ②“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琵琶行》的独特艺术魅力如何产生?

  ③分别从诗人和琵琶女的角度用一句七言诗句概括各个诗节的主要内容。

  ④诗中作者是如何与琵琶女产生心灵的共鸣的?

  ⑤讨论、理解并掌握诗歌描摹音乐的方法。

  五、学*活动组织

  1、自主学*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类型

  相应内容

  使用资源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抛锚式√

  ①白居易生*以及《琵琶行》写作背景。

  ②《琵琶行》诗前小序有何作用?

  ③“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琵琶行》的独特艺术魅力如何产生?

  ④分别从诗人和琵琶女的角度用一句七言诗句概括各个诗节的主要内容。

  ⑤诗中作者是如何与琵琶女产生心灵的共鸣的?

  ⑥讨论、理解并掌握诗歌描摹音乐的方法及特点。

  1、Internet以及局域网,制作诗歌鉴赏专题网站,包括专题介绍、知识积累、能力训练、拓展延伸等内容。

  2、参考网站

  3、(国学网)

  1、学生上网搜集资料,查阅相关信息,整合信息,作好发言以及作业的准备。

  2、分别以六人一组,组长负责组织组内成员积极展开讨论,形式可以多样化。

  3、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与别人分享。

  1、通过巧妙设计,创设适合学生的情境,导入新课。

  2、播放《琵琶行》的古曲以及朗诵,把学生引入到古诗文的真实境界里去。

  3、分六个协作学*小组并选出组长。明确探究学*的目标、方向以及指导性意见。

  4、指导学生在网络上搜集资料,搜索引擎:

  注意自主学*和协作学*相互结合。

  (2)支架式

  (3)随机进入式

  (4)其它√

  白居易的其他诗作以及其“新乐府运动”

  搜索并归纳总结其创作的风格倾向。

  鼓励学生加强拓展

  2、协作学*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类型

  相应内容

  使用资源

  分组情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竞争

  (2)伙伴

  ③“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琵琶行》的独特艺术魅力如何产生?

  ④分别从诗人和琵琶女的角度用一句七言诗句概括各个诗节的主要内容。

  ①语文教材

  ②充分利用网站搜索&课外图书馆资源。做好学*小论文的写作工作。

  按照问题情境的设置序列,分别编组,学生先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组,然后教师做细微调整。

  1、根据需要,在网上搜集资料或参考书目,以便在课后进一步加以补充和完善。

  2、组长负责组织组内成员积极展开讨论,形式可以多样化。

  教师适时加以正确引导,鼓励以及及时处理学生提出的疑问。帮助他们提高学*效能。

  (3)协同

  ⑤诗中作者是如何与琵琶女产生心灵的共鸣的?

  ⑥讨论、理解并掌握诗歌描摹音乐的方法及特点

  (同上)

  (4)辩论

  (5)角色扮演

  (6)其它

  ①白居易生*以及《琵琶行》写作背景。

  ②《琵琶行》诗前小序有何作用?

  白居易生*简介:

  3、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结束

  网络布置作业网络情境创设开始进入在线课堂明确目标任务网络搜索学*资源自主协作学*点拨,答疑,指导学生学*网络组与组之间协作学*网络利用网络交流*台发表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总结评点,梳理知识结构网络学生讨论论文选题教师指导、筛选作业网络公布选题及分组情况图符说明

  开始、结束

  判断学生利用网络学*网络应用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内容

  六、学*评价设计

  1、测试形式与工具(打√)

  (1)堂上提问√

  (2)书面练*

  (3)达标测试

  (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

  (5)合作完成作品√

  (6)其它

  2、测试内容

  ①听“曲”:认真听一段琵琶曲。

  ②赏“声”:然后谈谈听后的感受;白居易在听到琵琶曲之后又是如何写下他的感受的?

  ③品“情”:如何理解“无限事”、“*生不得志”、“幽愁恨生”?

  ④识“音”:我们通过了解琵琶女的身世才听出了她曲中“情”,可诗人为何在得知其遭遇之前就听出了她曲中所含的感情呢?

  ⑤比较欣赏阅读:刘鹗的《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

  3、学*评价表:

  学生自评

  参与积极性

  新学*环境下的适应性

  信息收集和整合的能力

  组内协作的贡献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改进建议

  教师综合评价

  教学总体策划可行性

  课堂调控情况

  学*环节把握

  问题提出及解决情况

  教学效果反馈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改进建议

  学*目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词语,特别是古今异义词;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赏析诗中描写音乐的方法,并学以致用;发展学生主动学*、深入探究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琵琶曲《汉宫秋月》,要求学生用心倾听,感受曲中的感情。然后,利用知音传说,引入新课——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将他们联系了起来,于是世上便流传着知音的佳话;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白居易遭贬谪之后,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怜而信笔写来的经典乐府《琵琶行》。

  (点评:之所以播放《汉宫秋月》,是由于这个曲子渲染了一种凄清、哀怨的感情,与本诗所抒发的感情异曲同工,有利于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导语故意设置得较为典雅,引入知音的传说,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意,使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从而提高课堂学*的效率。)

  二、检查预*情况。

  1、《诱思导学》中“预*导学”部分*题。

  2、补充检查:(多媒体展示)

  (1)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贬官,降职

  (2)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出官:京官外调

  (3)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迁谪:贬官,降职

  (4)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明年:第二年

  (5)铁骑突出刀枪鸣 突出:突然出现,爆发出

  (6)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年纪大了

  (7)凄凄不似向前声 向前:先前,刚才

  (8)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于是作

  (9)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命:命名

  (10)低眉信手续续弹 信:随便地

  (11)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一下子

  (12)却坐促弦弦转急 却:后退

  (点评:这个环节是为下一步分析赏析、主动探究服务的。因为计划用一课时讲授完毕,故而设置预*检查,以扫清语言障碍。)

  三、整体感知课文,提出问题。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自己最感兴趣或最欣赏的句子或段落。

  (点评:诱思探究理论认为,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所以,在设计此环节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打破了原来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思考回答的惯例,而由学生自主选择。这种“自助餐”也许正是提高学生学*兴趣、促进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集体讨论学生认为最好的句子或段落。

  方法:学生提出句子或段落,并说明理由。若无法说明,则交由全体同学讨论解决。

  (点评:因为本学期学生已经学*了十余首古典诗词,已初步具备了鉴赏诗歌的能力,但能力发展水*各异。再者,“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各人看法不同,观点不同,所以就有让观点碰撞的必要,也许会激出耀眼的火花。这也是对以往讲授式课堂的一种突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示例:(说明:以下示例并非给学生举例分析,而是预计学生会谈到的诸多问题。学生在主动探究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争议性的、难解决的、欠深度的问题。而此时,教师必须能够敏锐地把握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地、适度地予以点拨,这样也是充分发挥教师作用的一个途径。)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赏析:这句话不仅点出了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而且作了环境的渲染,写出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正因其萧瑟落寞,才有“举酒欲饮无管弦”之说。而“无管弦”则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了铺垫。

  (点评:这个问题,是需要对课文反复诵读才能发现的。它属于意境的创造,而一般鉴赏能力稍弱的学生,很难朝这方面想。所以,当学生发现这个问题时,我感到较为欣慰。)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赏析:琵琶女之所以“千呼万唤始出来”,是由于她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惟其如此,诗人才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

  (点评:这是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可见这组名句在诗中的重要地位。)

  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赏析:这些诗句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抽象的音乐化为形象的事物,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都加强了形象性。最后两句又以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

  (点评:这是学生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正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为了诱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这段描写的好处,在学生赏析后,又特意将原句改写,通过比较让学生体悟描写音乐的技巧。)

  试比较这段话与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大弦浊杂又粗重,小弦轻细又润圆。时畅时涩至无声,突爆强音情迸溅。曲终收拨当心画,掌声顿起尽美赞。

  很显然,这样表达一点也不形象,因为它是仅就音乐来写音乐,仅就抽象来写抽象,无法给人一种具体的美感。

  在我国广袤的文学天地中,类似的作品很多,下面试举一例——刘鹗的《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中的一段,大家思考与上面一段话有何相同点:(多媒体展示)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大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讨论后明确:这段话也是既用了比喻,也用了侧面烘托。比喻即是上文中划线的句子,划波浪线的句子即是侧面烘托。

  (点评:只是改写原诗的语言,已使学生较深入地理解了文章的笔法。而上面联想到《明湖居听书》一节,则是使学生再次加深认识,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有助于他们触类旁通。)

  再举一例——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思考其描写音乐的手法与《琵琶行》有何异同。(多媒体展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讨论后明确:相同点:都运用了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使音乐这种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了。

  不同点:《琵琶行》主要运用了比喻和侧面烘托的手法,而《李凭箜篌引》则尽夸张想像之能事,尽写听众的感觉和音乐的艺术效果,这也是一种侧面烘托的手法,正是由于听众的感觉和艺术效果,才让人觉得李凭之演技高超绝伦。

  (点评:举完《明湖居听书》一例后,本可就此结束对描写技巧的赏析。但由于这是个难点,而描写音乐的技巧也不只此一招,故而为使学生更深入地、更透彻地理解写作技巧,又举一例,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赏析能力。而经过一步一步地引导、探究之后,对课文的重点、难点的突破才算告一段落。由此感到,对于授课过程中出现的有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问题,我们必须把握好深浅程度,使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又不至于使学生陷入到死抠字眼之中。)

  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赏析:这句话可视为本诗的诗眼。因为全诗的感情全灌注到了这句话里。作者左迁浔阳,谪居卧病,又于秋夜送客,心中之悲凄自不待言。而琵琶女却也是天涯沦落,孤苦无依。她过去曾经令善才服,秋娘妒,也曾经“一曲红绡不知数”。但如今却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年老色衰,嫁与商人,却不能享受家和爱的温暖,“江口守空船”,“忽梦少年事”,这也不由得她不“梦啼妆泪红阑干”了。作者和琵琶女有着相似的经历——一个是被侮辱、被损害、命运悲惨,一个是满腹的天涯沦落之怨恨、谪居卧病之凄凉,自然就心与心相通,情与情相染,发出这种感慨也就自然而然了。

  (点评:这个问题是全诗的“肯綮”。这个问题的解决,也就等于第一个教学重点得到了解决。由于学生对白居易的经历较为熟悉,所以结合琵琶女的自述身世,学生较容易地分析出了作者感慨的缘由。而涉世未深的学生能够较深入地理解这两句话,也说明了本节课诱导的成功,学生主动探究的成功。)

  5、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赏析:为什么诗人流泪最多?当然是因为其与琵琶女心心相通,同病相怜。如此的天涯沦落之恨也只有他这样有切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得更深切。

  (点评:在上一个问题得到解决后,这个问题已不是太难的问题,所以学生较轻松地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6、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赏析:在曲终之后,作者略去了关于身世的询问,而用这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现了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这也使得女主人公的形象更生动真实,更具有典型性。

  (点评:此问题仍属于对第一个重点的研讨和探究。学生已具备了赏析之的能力。)

  五、小结,布置作业。(多媒体展示)

  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是我们*时写作常用的写作方法。有些话题很抽象,难状难摹,但我们若能化抽象为具体,事情也就变得容易了。

  请认真欣赏歌曲《青藏高原》,写一段话,要求用上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可仿照本节课所举的三种对音乐的描写手段。字数不少于200字。

  (点评:此作业意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使其能力得到迁移。事后检查作业时发现,学生的写作出乎意料地好。比如一个学生就有如此描写:“那声音粗犷豪放,有如天籁之音。起初便拔地而起,高入天际,如一枚火箭直冲云霄,打了一个回旋,略微低落后,再一次冲上了更高的天际。接着一声脆响,仿佛礼炮在轰鸣,又好像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光芒四射。只觉得自己站在珠穆朗玛峰上仰天长啸,浑身畅快无比。接着那声音渐渐低回,仿佛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如青藏高原上的雪浪滚滚向前,延伸到天边;又仿佛雅鲁藏布江翻卷着波浪奔涌着向前,流到一片古老的土地,带去了一片庄严,一片神秘,一片苍凉,带给那里远古的呼唤,留下了千年的期盼。人的心潮在翻滚,血液在奔涌,激情在奔流,如雪浪滚滚,如海浪涛涛。涛声之后,声音忽又扬起,眼前出现了一座高山,又一座高山,一座胜似一座,紧紧相连,冰雪闪亮,苍鹰翱翔,古老神秘的青藏高原就在眼前。接着又是乐曲的低回,把我们带入一个庄严神秘的世界。歌唱的声音渐渐向上回环,如雪浪翻滚,直延伸到云端,与蓝天融为一体,天地合一,云雪合一,人也融合在其中。突然,又一次节节高起,如一架云梯,有数十个台阶,直升到云层上面;又如一只苍鹰拍动着双翅,飞到一个山巅又一个山巅,最后直冲云霄,飞到那蓝天白云之上……”应该说,这也是学生能力得到发展的体现。)

  课后反思:本节课应该是一堂较为成功的语文课,充分发挥了学生学*的积极性、探究的主动性、拓展的有效性、迁移的科学性。内容充实,教学目标也得到了顺利得实现。当然,也有不足。由于内容较多,时间较紧张,学生朗读得有点少,而古诗词的学*又是很重视诵读的。另外,本节课发言的学生较多,但也有部分同学一直都沉默,这也提醒我们,应该多注意那些内向的学生,多予他们以鼓励,使他们也敢于表达自己,展现自己的风采,使他们的学*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通过这节课,我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深刻内涵,体会到了教师适当点拨的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我感到:只要你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可低估的!

  【教学目标】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菁选(扩展6)

——《雁门太守行》阅读答案 (菁华5篇)

  阅读《雁门太守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3.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 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2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答案:

  23.(2分)C

  24.(2分)示例: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选取角度和赏析各1分。选取以上任一角度或另选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均可。)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 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答案:

  1.(2分)C

  2.(2分)示例: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选取角度和赏析各1分。选取以上任一角度或另选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均可。)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⑴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也象征着当时战况的严峻。

  C.第六句中“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⑵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2分)

  参考答案:

  (1 )C

  (2) 提示: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4、尾联作者多次 (表现手法),含蓄委婉地表达了 的情感。(2分)

  1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磷开”一句中“压”和“开”字用的好,历来被人们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4分)

  阅读答案:

  14、用典 尽忠报国

  15、“压” 是“逼迫”的意思,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把城摧毁。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的揭示出来; “开” 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

  五、诗歌鉴赏(共7分)

  1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

  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菁选(扩展7)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内容】

  《雁门太守行》是唐朝诗人李贺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学情分析】

  本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大多数学生缺少主动学*的意识,语文能力普遍不强。尤其对诗歌不感兴趣。因此,引导他们认识诗歌的魅力,感受诗歌的丰富内容与情感,激发他们热爱的诗歌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以读激趣,感知内容。

  2.以品感悟,领会诗情。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

  【教学难点】

  渗透“以诗解诗”的方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讲述李贺以诗求见韩愈的故事。内容如下:

  元和二年深秋的一天,当时的小青年李贺带着一首诗去求韩愈。当时,韩愈刚把客人送走,非常疲倦,准备休息。当他的门人把这首诗送给他时,他一边脱着衣

  服,一边很随意地看了送过来的诗歌。可是,当他看到开头两句诗时,便大为震惊,连忙请李贺进来详谈。而这仅以开头两句就打动韩愈的诗,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雁门太守行》

  2.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测预*:

  1.请两名学生上台默写。

  2.在强调字形、读音的基础上,初步读通古诗。

  三、整体感知:

  1.读注释,弄清古诗内容。重点交流“夜紫”“易水”“金鳞”等词意思。

  2.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场景,请根据诗歌内容找出战事的季节、时间、地点以及简要归作战的经过。

  明确:季节——秋天

  时间——向日、夜紫(傍晚)、霜重(半夜)

  地点——塞上、易水

  经过——黑云压城(兵临城下)、甲光向日(严阵以待)、半卷红旗(夜袭敌营)

  3.提问:除了描写战事的具体内容外,诗人还在诗中写了什么内容?明确:环境——角色满天、燕脂夜紫、霜重鼓寒

  感受——报君黄金、玉龙为死

  4.师生交流后,老师擦去黑板上多余的字。具体如下:

  黑云压城、甲光向日、角声满天、燕脂夜紫、半卷红旗、霜重鼓寒、报君黄金、玉龙为死

  四、感悟情感:

  1.提问:这里的“玉龙为死”,你能体会到什么?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2.师生交流时,明确:

  死——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板书:视死如归)⑴黑云——运用比喻,写出敌军强大,随时可能牺牲。

  ⑵城欲摧——随时城破兵败身启。

  ⑶甲光——将士披挂上阵,准备战斗,做好献身的准备。

  ⑷角色满天——军情紧张,战斗随时打响,暗示战争之残酷。

  ⑸易水——用典,像荆轲刺秦王一样,不打算生还。

  ⑹霜重鼓寒——环境描写,北地的秋夜,风疾霜浓,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⑺报君——用死来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

  ⑻秋色、燕脂、夜紫——营造苍凉、悲壮的氛围,暗示战事紧张、残酷,随时可能阵亡。

  3.指导感情朗读。

  五、领会特色:

  1.引导:战争历来是残酷的,在很多的诗词歌赋中都有对战争场景的描写,尤其是边塞诗。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诗人是如何描绘战争场景的?

  投影: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朝民歌·《木兰诗》

  2.简单交流后,提问:李贺在本诗中又是如何描绘战争风云的呢?

  3.在交流的基础上,老师用红色粉笔在黑板上圈出“黑云”“金鳞”“燕脂”“夜紫”“红旗”“霜重”“黄金”“玉龙”等词。

  4.总结: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这也是李贺诗歌的风格,务求新奇,被人称为“奇才”“鬼才”。

  六、拓展阅读:

  1.投影出示:

  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注:金子做的辔头,戴在马的头上

  2.思考:《马诗》“奇”在哪儿?

  3.明确:写景之奇,以马写人之奇……

  七、感情诵读:

  1.交待李贺大致生*,内容如下:

  李贺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锦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后来因用心过度,27岁就死了。

  2.全班诵读《雁门太守行》

  教学目标:

  1、了解、学*诗歌的朗读技巧,培养朗读能力。

  2、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3、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引

  1、课前预:

  (1)搜集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2)初读诗歌,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引入《雁门太守行》

  (2)解题。

  (3)简介作者:师生交流资料(检查预*,了解作者风格)。

  二、朗读赏析

  1、读诗韵:明确朗读的三个层次,读准字音和节奏。

  2、解诗意:在初读感知基础上,提出不明白之处,师生解疑。

  3、悟诗情:

  (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品抒发的感情;

  明确:描绘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战斗场面,赞颂将士们奋勇杀。

  敌的英雄气概和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怀。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

  明确:一、二句“紧张,壮烈”

  中间四句“凝重,悲壮”

  最后两句“坚定,豪迈”

  (3)配乐齐读

  4、品诗言:

  (1)教师点拨品析角度,学生用“我喜欢,因为”句式说话。(集体讨论;尊重学生阅读体验和独立见解)

  (2)背诵全诗

  5、小结过度

  三、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朗读诗歌

  (2)思考讨论:两首诗的异同点

  2、名句欣赏:师生交流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

  四、布置作业

  必做:诵读25课《诗词五首》。

  选做:

  1、结合注释,发挥想像,把《雁门太守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2、搜集、积累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从内容和写法等方面写

  点赏析文字,与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味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诗歌意境的艺术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领悟诗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反复吟咏诵读,要求当堂背诵这首诗歌。

  2.采用点拨式疏通大意,不必面面俱到,着重讲一两个可以提挚全诗的词,着重讲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上课开始,我们先玩一个抢答游戏。请听题:①唐代②年少早逝③诗鬼” 请根据提示猜一人物名。(李贺)

  二、作者与背景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省宜阳县西)人。他是唐代中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年少时在诗歌创作上就已有成就。有“诗鬼”之称。—生抑郁,27岁病逝。他的诗常以描写想象中的或听说的战争场面,表达自己死国的决心和立功的壮志。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他的代表作《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乐府旧题,多写边塞征战之事,表现爱国之情。作此诗李贺仅17岁。

  三、初读,体味韵律美。

  1、请同学朗读,注意朗读节奏;点评

  2、教师范读,生自由朗读。

  3、齐读。

  四、精读,感受意境美

  1、诗人构思大胆,把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高度集中在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中写了三个时间段,请你找出来?

  ——白天——傍晚——夜里。

  2、诗人分别描写了哪三个画面,请你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出来。

  白天——首联:敌军压境,官军戒备森严; 傍晚——颔联:激战后的惨烈;夜里——颈联:官军夜袭敌军阵地。

  3、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话形容局势的危急。首句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以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次句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4、这句中哪些字用得好,更加突出了紧张的氛围?

  “压” 是“逼迫”的意思,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把城摧毁。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

  “开” 依次排开的意思,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以死报国的决心(与摧照应)与敌军形成鲜明对比。

  5. 你能用你的语言,想象紧张的画面和氛围,描绘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所展示的画面吗?

  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迎击。 赏析:运用夸张和比喻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6.时间从白天到傍晚,激战过后气氛从紧张到悲壮苍凉,作者从哪两个角度表现了了激战过后的苍凉气氛?

  这两句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战场, 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渲染了战场悲壮的气氛和战争的残酷,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塞上”泛指我国北边地区或长城附*。“燕脂”,即胭脂,形容边塞土地的颜色。“夜紫”指紫色的晚霞。塞上的泥土在晚霞的映衬下凝成胭脂色。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7、作者是又通过什么描写来营造苍凉悲壮的气氛的?试作简要分析。

  ——景物描写。用呜咽的“角声”,肃杀悲凉的“秋色”营造了悲凉的气氛。

  8、能否用你的语言描绘“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这一画面? 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9、时间从傍晚到深夜,官军夜袭敌军阵地。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10、“临易水”点名了什么?你联想到什么?

  “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壮怀激烈的豪情。

  11、前四句写日落前情景,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诗歌的后两联各用了一个典故,颈联用荆轲《易水歌》,表现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精神。尾联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台上置黄金以招贤才,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表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12、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从这首诗中找出作者利用的色彩,说说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了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小结:本诗有声有色地描写了从白天到夜晚的战斗全过程。景物鲜明,色彩凝重,渲染了悲壮惨烈的气氛,突出将士浴血奋战的勇武形象,歌颂将士们誓死报国的爱国热情。

  五、拓展延伸

  1、边塞

  诗积累

  2、想象扩写

  诗歌是想像的果实。现在请你就诗中“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进行扩写。

  要求:

  ①展开合理想像,适当加上一些具体的景物描写来表现战争的惨烈。 ②字数在150字左右。

  例文:

  秋高气爽,万木摇落,军中的号角声呜呜咽咽地响满天空。暮色中,刚经过白天酣战的沙场上,一片沉寂。有几只灰色的秃鹰在低低地盘旋,眼中射出贪婪之光。在尸身堆积如小丘的地方,半卷红旗斜倒着,一匹瘦马在主人徘徊不前,不时发出一声凄惨的嘶鸣。土地已被鲜血浸透,就像胭脂一般浓艳,在夕阳的掩映下,呈现出一片紫色。

  3.诗歌赏析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西行》——陈陶

  1 请欣赏三、四句的精妙之处。

  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可怜”句紧承上句,诗人似乎作为一个旁观者对牺牲的将军表示同情。但是,“犹是”一句宕开一笔另辟新境:在年轻的妻子的梦里,这些枯骨还是活生生的心上人,她们并不知道丈夫早已献身疆场,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现实与梦境构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2、描写了战争的残酷,个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

  领悟诗词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

  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他一生应试难中,又愁苦多病,更是壮志难酬,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27岁就英年早逝了。正因为应试遇挫,仕途不顺,所以,他致力于诗。据说,李贺写诗非常勤奋,外出时总背一破囊,得诗句便写投囊中,暮归再成诗篇。在李贺的短暂生涯中,给后人留下了两百余首诗。据史*载,有一次李贺带着诗卷求见韩愈,韩愈当时正送走客人,想休息,门人把李贺的诗卷呈送给韩愈,韩愈也就随手翻翻而已。不翻则已,一翻就拍案叫绝。原来诗卷的第一首诗就是《雁门太守行》,而这首诗,竟然就是李贺在17岁写成的。李贺的诗非常有特色有个性,人称“诗鬼”、“鬼才”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历史长河奔流,千年诗篇生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看看这首诗究竟凭什么让韩愈拍案叫绝?

  二、解题。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09),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诗句赏析

  1、朗读全诗

  2、译文: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译: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译: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译: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诗句赏析

  一二句:写景又叙事,写敌我两军的态势。

  前句用夸张、象征手法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句用外貌描写和环境烘托,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压、摧”两个动词,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我方城池摇摇欲坠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敌军压境围城如此凶猛,则我军只有杀出重围,才有生路。

  “甲光”与“黑云”相对,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令人眩晕。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金光来显示守军的威严和高昂士气。铁锅遭遇铜刷把,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未及开战,便觉杀气腾腾,奇妙无比。

  三四句:叙事写景,分别从哪两方面写战地气氛?

  (从听觉和视觉写惨烈的战斗场景。)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

  一个“满”字,勾画出战争的规模之大,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

  “秋色”渲染凄凉悲壮的气氛。“夜”照应第一句中的“日”字,点明交战时间之长。一个“凝”字表现力极强。胭脂是为了突出脸蛋、嘴唇自然红晕的效果的红色化妆品,这里的泥土颜色酷似胭脂,而作者又是从侧面烘托,以泥土写血,仿佛让人闻到了战斗的血腥气息。

  作者告诉我们,血流遍野,染红了泥土,从早到晚,鲜红的血慢慢凝固,凝成了紫色。这个“凝”字的特写,妙在既表现了死伤惨重,又显示了动态变化过程,还渲染了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

  此两句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五六句:叙事写景。偷袭敌人。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半卷”二字含义极为含蓄丰富。战斗从早到晚那样惨烈,可并没有黑夜到来而停止。我军势弱,不能坐以待毙,而选择主动出击。“半卷”,为的是隐蔽突袭,偃旗息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也体现了我军的智慧。

  “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引用典故,显示出将要有一场悲壮的生死战:人们由此可联想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易水悲歌,这是何其悲壮、惨烈!

  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鼓声不起,主将誓死。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菁选(扩展8)

——山行教学设计菁选

山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山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学*目标

  会认4个生字。会写3个字。

  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能目标)。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标)。

  4、掌握古诗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能力。

  5、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三、四为技能目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自学、小组合作

  学法:自主、小组合作讨论

  四、教学时间

  2课时,本课是第二课时

  五、教学流程设计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说说认识的诗人。这样可为后续学*营造氛围,激发学*的积极性。

  2.简介作者杜牧(著名诗人,最擅长写景。),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明确日标,尝试学*。

  明确日标

  三、“扶放”结合学*

  1.“扶”学生学*第一句。 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 注:“远上”用“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 “斜”用“简笔画演示”法。 “寒山”用老师“介绍”法。 再幻灯出示训练:“一条石头小路( )。” 指导学生串讲句意。 最后总结学*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2.“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第二句。 先指导学生看教学挂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______的地方”来突破“生处”这个难点。 再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3.“放手”让学生自学三、四句。 三、四句跟一、二句相比,意思浅显易懂,况且通过一、二句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学*方法,大多数同学能自己学懂。 这样,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学*,然后汇报,教师了解反馈,及时纠正。 4.让学生串讲全诗意思,进一步加深理解。

  四、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紧扣词句”。 让学生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 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提供“像、简直”等词帮助学生描述。)2.“想象漫游法”。 提示: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这样进一步强化了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品味 词句,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创造性地说说全诗的内容,从认识上得到提高。

  五、指导诵读诗句。

  1.学生尝试,获取体验。(读读看,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2.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教给方法:(1)带着赞美与热爱的感情夫读。(确定基调)(2)读出节奏感。 分辨重音区别语调划分节奏 3.改变形式,反复诵读。 (范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扮演角色读

  六、总结方法,布置作业。

  《山 行》说课稿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所以我们的教材从第二册就安排了古诗内容的学*,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坐”、“远上”“斜”、“生处”、“爱”等。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再则,《山行》是《古诗二首》这课中的第一首诗,也是学生在本册中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学*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既培养能力,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以下四个教学目标必须在教学中得以贯彻:

  一、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能目标)。

  二、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标)。

  三、掌握古诗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能力。

  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三、四为技能目标)在这些目标中,“理解词义句意”,“体会作者感情”,“朗读和背诵”是下限目标,要求人人达到。“掌握方法”,“欣赏意境”是上限目标,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的余地。 针对教材,针对目标,《山行》这首诗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说说认识的诗人。这样可为后续学*营造氛围,激发学*的积极性。

  2.简介作者杜牧(著名诗人,最擅长写景。),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步:明确日标,尝试学*。

  明确学*目标,可让学生知道通过这堂课的学*要学会什么,掌握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学生毕竟不是第一次学古诗,他们已掌握一定的学*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先让他们尝试学*,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为主动学*。

  这首诗的—、二两句中生僻词多,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估计一般的班级能在“尝试”中学懂的人不多,所以第三步要采用“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尝试”学*所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解字词,明诗意”的指导。

  1.“扶”学生学*第一句。

  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

  注:“远上”用“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

  “斜”用“简笔画演示”法。

  “寒山”用老师“介绍”法。

  再幻灯出示训练:“一条石头小路( )。”

  123下一页指导学生串讲句意。

  最后总结学*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这样“扶”着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在“方法”上教学生“如何学”。

  2.“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第二句。

  先指导学生看教学挂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______的地方”来突破“生处”这个难点。 再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3.“放手”让学生自学三、四句。

  三、四句跟一、二句相比,意思浅显易懂,况且通过一、二句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学*方法,大多数同学能自己学懂。

  这样,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学*,然后汇报,教师了解反馈,及时纠正。

  4.让学生串讲全诗意思,进一步加深理解。

  第四步: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我采用两种方对学生进行意境欣赏的指导。

  1.“紧扣词句”。

  让学生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

  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提供“像、简直”等词帮助学生描述。)

  2.“想象漫游法”。

  提示: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这样进一步强化了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品味词句,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创造性地说说全诗的内容,从认识上得到提高。

  第五步:指导诵读诗句。

  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般都能进行正确地朗读,但往往读不出意境,读不出美感。如何使学生“读得美”,且“美读得其法”呢?我这样设计去引导学生:

  1.学生尝试,获取体验。(读读看,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2.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教给方法:

  (1)带着赞美与热爱的感情夫读。(确定基调)

  (2)读出节奏感。 分辨重音区别语调划分节奏

  3.改变形式,反复诵读。

  (范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扮演角色读)

  第六步:总结方法,布置作业。

  我这堂课的设计,突出“词义句意理解”和“意境欣赏”这两个训练点,以“学法指导”为主线,注重智力与技能的培养,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力求改变古诗教学中“讲词意—记内容—背中心”这种机+械呆板的旧模式,让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山 行》教后心得

  特意选在深秋季节,来学杜牧这首《山行》,也许也是自己偏爱,总想在一个合适的季节来与学生共同品赏。

  一、粗读。

  满黑板连绵的群山,满山火红的枫叶,一首正楷的《山行》,便把学生带入了如梦如诗的境界。看着这样的景致,学生仿佛一下子明白了诗中的意思,用自己方式读起诗来。

  二、明义。

  这首诗比较易懂,大部分诗句都能通过自己来读懂,于是在学生读熟了诗以后,就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通过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来解决。师结合板画:“石径斜”“白云生处”(体会与“白云深处”的不同之处。“白云生处”更有动感!)帮助学生理解。

  三、升华。

  如果此时此刻,你也与诗人一起来到了山脚下,哪些景物印入了你的眼帘?当我们看到这秋天傍晚的美景,看到这火红的枫叶,也许我们也会与诗人一起情不自禁地赞道:霜叶红与二月花。 四、吟诵。

  古人写秋,大多写秋的悲凉,凄美,而在这首诗中我们感受的是作者对秋的深深爱恋之情。 在学*的过程中,并没有过多的分析、理解,只是适当地点拨。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自己的朗读还学懂了课文。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大量的古诗需要学生自己去学,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朗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要求:

  1. 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 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 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读

  课前准备:课件、学生书写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喜欢旅游吗?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音乐)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板书诗题)

  1、齐读诗题。

  2、配乐范读。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自由读诗。

  要求:读准读顺。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诗。

  重点指导“生”“斜”。

  4、齐读全诗。

  三、再读想象,整体感知。

  1、诗人被这美丽的山景深深打动,再读读诗,边读边想象深秋那迷人的景色!

  学生自读想象。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

  (相机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

  四、以画为媒,研读感悟。

  1、课件出示图画。

  (图画内容:石径不斜,人家太显,枫叶不红,人物不见)

  这幅画把诗人描绘的景象画出来了吗?边读诗边思考。

  (1)学生个人自读思考。

  (2)小组讨论研读,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反馈,读中悟诗。

  根据学情,相机指导:

  (1)指导朗读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①指名学生交流研读情况:

  根据学生指出的“小径太直、人家位置错误”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

  [ 多媒体演示:小径由直变曲、人家移至白云生处。]

  ②个人读、学生练读、师生共读、齐读相结合。

  重点体会“斜”“生出”。

  ③教师引读:白云人家,蜿蜒石径,有些寒意了!到底是深秋时节啊,诗人远远望去,感叹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④边吟诵边想象配乐齐读。

  (2)指导朗读第二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大家都沉浸在浓浓的秋意之中啊!来,我们再来看看画,读读诗,还有什么问题吗?

  ①根据学生指出的“人物马车不见”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

  [ 多媒体演示:马车出现。]

  a、诗人坐在马车上边走边看,为什么停车呢?

  b、根据学生感受,相机操作:枫叶变红。

  诗人没有想到,深秋的山林中,竟然有一片红红的枫林,他停车就是因为爱这美丽的'枫林!

  c、师生齐读。

  ②引导学生角色换位体验:你就是诗人,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③学生交流个人感受,进一步体会“坐爱”、“红于”、“晚”。

  ④练读,读出各自不同的感受。

  ⑤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小组共读、师生读、两人读等。

  ⑥配乐齐读

  3、配乐背诵

  (1)描述画面。

  石径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白云缭绕的地方人家隐隐约约,秋意绵绵啊,当那一片枫林跃入眼帘时,那比二月花还红的枫叶更让诗人惊喜不已,他停车欣赏!留恋忘返!

  指名读

  (2)指名看画面背诵诗

  (3)配乐齐诵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菁选(扩展9)

——雁门太守行改写作文汇总五篇

  今天我非常的快乐,之所以我今天这么快乐,是因为我昨天吃了一顿大餐,今天我又要去爬在张庄的雁门山水库的雁门山!

  在昨天我们就整装待发,我们的A计划是要去张庄的流星山,可是我的爸爸不愿意去,说:到那就都饿坏了!做一我们又准备了一个B计划,那就是去爬在张庄的雁门山水库的雁门山了!

  一进雁门山水库,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又大又宽的冰冻瀑布!那场景真是蔚为壮观啊!再加上美丽的大山,那真像是一幅非常美丽的画,自身就感觉人在画图中!我们开始上山了,上着上着就感觉体力不足,不过不用担心,我这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啊!如果我体力不支,那我就吃巧克力。如果我扭伤脚了,我带了绷带。如果说我不小心把腿磕破了,我带了创可贴可是我就是有一个不负责任的老爹,我不敢下他必须叫我下,结果我扭伤了脚不过我有我最爱吃的巧克力,我就非常快乐!

  登到大山的最顶端的时候我看见了一幅画面把我给迷住了,就犹如一座大山,一个巨大的人,拿着一把巨大的斧头,把一座大山给劈成了两半,一半是悬崖,一半是陆地。我们有向上走了几步之后我们看见了当年红军打仗时遗留下来的碉堡和指挥中心!我们下山了!在一处风景很好的树下休息,可是有一根灌溉田野的水管从上往下斜着。我妈生气的说:你看你看,这根水管真杀风景!

  我们下山之后,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边风似刃,荒漠之地,何以聊生?黑云压城城欲摧,噫!暂瞧那城下冰革利剑,铁马钝靴,烟冥露重,浸染于尖丘利陵上,实是咄咄逼人。这千百个鬼魂似的将士,都说青山埋骨,鬼丘藏尸,今日此般盛状,定是恶战在即。

  李贺拂袖离去城头,只道寻地歇息去。恍然间,万道金箭碎云刺空而下,是这:仙兵显世,开鞭弩弓;金云连骑流转三番,红日夺目纵开万丈;巨雷惊箭,扭转乾坤,直杀得那残云龙将飞动万山,直杀得那暗角寒光溃不成军。绯晕褐火,彩云朱光,直直辟开城头,在万军盔甲上建起凤阙龙楼,如金龙盘踞。

  好,好一个调高奇骏的场面!就是这“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实为鬼才,正当他准备挥墨记下这一奇景时,天地中霎地杀进一声号角。横穿四野,惊动寒骨;四面戎戎战声起,巫歌冥冥煞正气;防旗一展,金黑辗转;银刃不识青天高,黄地厚,旋风扫尽战场。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兴衰之感,转头即空!崭然京观露苍野,草尖遥挂黯落旗;尸横遍野惊冥府,鬼声泣凄惊苍天;此时烟笼冻土,又怎能遮住失意人的目光!

  城头的风刮削着李贺突兀的颧骨。古今战场向来是风云莫测,如今,或不是只能眼睁睁看叛军杀进城去,践踏在那些与他朝夕相处的将士身上。凝视着这片血筑的城池。白昼厮杀到傍晚,梦似的情景飞过他的眼前。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幸得援军在傍晚时到来,给了点守国的希望。天幕已黑,燃烽火,扬半旗,马蹄翻得那尘土四溅。为壮胆喝了点小酒,与援军共同突袭敌营的路上,一路看过多少触目惊心死者相藉,尸骨成堆。可地上那摊寂寥的白骨,数行热泪只能隐去在了猎猎风声背后。醉生梦死的境遇,取胜之态竟必是这幅嘘声潜行的狼狈模样。

  呜呼!当且行此,为报碧火幽青之恨,最快最恨之举仅有杀他个昏天暗地,杀他个哭天喊地,杀他个血染苍天,杀他个片甲不留,看苍天饶过谁!一滴泪,无声落在衣襟上。

  鬼才李贺,满腹报国情切,于是奋蹴写下“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一句,予古今战士莫大的慰藉,更是为了给自己贯穿一生的迷茫苦闷,找到一时的归宿。

  敌方的军队如黑云般滚滚而来,想要推倒城墙,我军将士严阵以待,仿佛下一秒战争就会一触即发,天气变化莫测,云间有一丝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在他们的铠甲上,一片金光闪烁耀眼夺目。在这满是秋色的季节里,军队的号角声震天动地,夜幕来临将士们的鲜血逐渐凝为暗紫色。红旗半卷,援军赶忙奔赴易水。夜里霜寒严重,击鼓声低沉郁闷……

  在唐宪宗元年和九年,唐宪宗任命张熙为节度使,领兵*定雁门郡之乱,当时的李贺虽未参军,却对英勇作战上阵杀敌充满渴望,于是留下了这横跨千年历史长河的《雁门太守行》。

  细细品读这首诗,虽是写战斗,全文却没有一处是描写战斗的情景,但又把战争的残酷和悲壮刻画的淋漓至尽。诗人就像一位高明的画家,以色示物,以色感人。将本来性质不同甚至自相矛盾的的事物糅合在一起,却不显得突兀,两相比照色彩鲜明,这点怕是只有“诗鬼”才能刻画的如此栩栩如生吧。纵观全文,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兵临城下的危机形势和紧张的气氛,守军将士们的严阵以待和威武雄壮以及它们那报效祖国的赤胆忠心。

  诗人作为唐宗室的后裔,尽管*生倍受压制,壮志未酬,但又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他对那些藩镇势力和身处官场却毫无作为之人深恶痛疾;只希望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人们生活富足。李白于他,少了那一丝凄苦的经历;李商隐于他,少了那一丝忧国忧民的思虑;杜甫于他,少了那一丝轻狂的品性。他是李贺,一个年少成名、惊世骇俗的少年。却也是一个像流星一样快速闪过,使人惋惜的少年。二十六个春秋,书写了他炫彩的生命华章,这个傲骄的少年,成为了谈论那个年代时不能避开的天才诗人。

  李贺啊,我真想对你说:虽然你生不逢时,没有享受到孟浩然王维那样的田园生活,更没有生活在诗人李白的盛唐时代,但金戈铁马的战场给予了你无数的灵感,你的诗歌诡谲求新,有自己独道的韵味,读来无不使人佩服,时至今日,你创作的诗篇依旧经得起时代的考验,永被世人传诵。

  太阳从低沉的云层中通过细缝照下来,照在这座已是苟延残喘的城上,护城河已漂满残肢,天地仿佛一台冰冷的绞肉机,把年轻的将军和他的城一点点绞得稀碎。

  把已经被撕成条状裹在身上的战衣费力地扯开,胡乱地揉成一团,一把丢到地上,转身问副将:“城中余粮尚能坚持几日?”

  “三日。”副将声音干涩。

  他沉默。三日之内,该如何脱困?他凝眸向远方望去,黑云压城,朦朦胧胧看不真切,也许前面是已被攻下的重重山门,那些守将或被杀害或投降;再远些,惨淡的冷光在遥远的山脉间停泊;在那目不能及的万里之遥,胭脂山上牙旗下,河谷幽幽猎猎,或许每天都有无数骁骑涌出,踏着尸骸兵临城下。

  他烦躁地将地上的战衣踢开,使它彻底远离自己的视线。然后向一旁的副将吩咐道:“传令下去,休战期间,安抚百姓,看好流民,趁乱滋事者,斩!”

  说完,他快步走下城楼,他不想在这惨白的天空下再停留片刻。

  议事厅里空无一人。曾几何时,这里也曾满堂“衣冠楚楚”,可待得匈奴人南下,斥候带来的数字是“五十万”。这个数字仿佛自天际滚滚而来,碾过无数尸骸,直碾得这满座的“楚楚衣冠”们心胆俱裂,几天后,在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衣冠”们纷纷卷铺盖走人,整齐同步,可笑可叹。

  唐军人数不及这五十万吗?似乎差不出多少,但匈奴人那五十万人却是真真切切、能上得了战场的五十万大军。

  防线已失大半,这座城已然是门户洞开。他也想卷铺盖走人,但他不能,一走了之又和那些衣冠楚楚的臣子有何区别?百姓已经散尽,城被攻占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一旦匈奴人入城,唯有一把烈火,与之同归于尽。

  又僵持了三天。

  第三日晚,夜凉如水,空气已经沉静下来,而腥臭的气息仍氤氲在每一寸土地上。他毫无睡意,无奈地在厅前呆坐,枯坐了一两个时辰,却愈发清醒。忽然想起许多年前,也是这样的夜晚,在长安,他在梨花树下舞剑,剑花与梨花齐飞,几位友人坐在廊下烹茶,茶香袅袅,虽不如美酒香醇,却竟也能使人沉醉其中。

  可如今,他提剑守望的,已经在匈奴人的铁蹄下支离破碎;千万人梦魂萦绕的,也已湮灭在狼烟烽火之中了。

  那是已经回不去的山河尚在,国泰民安。

  他登上城门,轻声吩咐:“让战士们把最后一顿饭吃了,我们上路。”

  身后无人应答。

  他等了很久也没有等到任何一个人的声音。只有耳边风声依旧,城上的大旗在腥风中剧烈挣扎,旗面像波浪一样弯出几个弧度,旗上那笔力遒劲的大字被这些弧度割断,四分五裂……

  一个朝代的坠落总是伴随另一个朝代的升起,他仿佛已经看到敌军的战旗迎着明日的阳光,在长安城上升起。

  此时,城外,一支精兵正急速行军,曾象征盛唐无限风光的战旗竟是半卷着,不敢发出声音。领头那将军见前方敌军已*,抬头是已成孤城的雁门郡,他瞅准时机大吼一声:“援军已至!”

  他抬头,黑云仿佛将散,云后是隐隐天光。

  一天晚上,我正趴在桌上无精打采的,像机器人一样的一直在念着李贺的雁守太门行,我心里不断的抱怨:啊,好烦啊!为什么古代人要写那么多诗啊?正读着,一阵倦意袭来,我趴在桌上睡着了……

  等我再次睁开眼时,我发现我正暂在一座高大的城墙上。身披银色的铠甲,戴着头盔,手握长枪。这时的我已经成为一名古代的将领。虽然我还在云里雾里的时候,脑海里却慢慢涌出了许多陌生又熟悉的场景。

  原来我所在的地方正是雁城,城楼前的人正是李贺。同时,我也知道了我现在正处的时期,正是雁门郡之乱。

  这时,远处传来了凌乱急促的马蹄声。接着,我就看到仿佛从地*线一下冒出了一大片黑压压的乌云一般,向着这个方向快速地移动过来。好像暴风雨即将*卷而来,等进了一些才看清楚,居然是突厥的部队。

  城墙上的士兵,每个人都是严正以待紧握长枪。这时夕阳西下,阳光洒在铠甲上,使铠甲泛着金光,让城墙上的人宛如天兵天将一样,我也像他们一样严肃对待。两方就这样对视着,谁也没有动。

  就在这时,敌军忍不住了,发起了进攻。这个时候,正值深秋,万木摇落,但那号角却“呜呜”地再次吹响。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开始了。土地上洒满了战士们的鲜血,在夜幕下变成了紫色。就在双方激战的时候,我们援军到了,加入了战斗之中。双方都有大量的伤亡,但守城战士们仍旧奋力反击。城墙上的士兵击鼓助威,可奈何夜里霜重,战鼓的声音也被喊杀声盖过。

  战场上,双方不停的有人倒下,但又很快有人就补了上去。李贺见到后,便写下了一首诗,为战士们助威。他大声的念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战士们被感染了,他们大喊着“誓守雁门”!下方的战士们也喊着,更加奋勇地杀敌了。我看着这悲壮的场面,眼圈儿红了,也大喊着“誓守雁城”。这是,我突然陷入一片黑暗中。

  再次睁开眼时,我发现我趴在我的书桌上面,原来我是在做梦啊。现在,每当我背诵这首诗词的时候,就会想到那些士兵不顾自己的生命,誓死也要守住雁门报效朝廷的决心。每当想起这些,就会觉得那些诗其实都是有生命的,诗并不只是文字的堆积啊。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