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菁选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3-02-23 00:00:00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1

  教学目标:

  1.让每位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给三角形分类的过程,认识并识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了解各种类型三角形的特点;

  2.通过观察、比较、归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地、主动地进行思考、归纳和相互讨论,激发其更加积极主动学*的精神和探索的勇气;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

  教学重点:

  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关键:

  学会根据事物的某一特征对其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三角形卡片若干张;

  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内,带领学生对屋子里的人进行分类,学生们想到按性别分、按发型分、按年龄分、按视力分、按身份分等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既活跃了现场气氛,也为教学三角形的分类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一、复*导入

  复*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主题图

  1.导入

  2.研究分类标准

  (二)三角形的分类

  1.三角形的分类

  2.学生汇报

  ①将研究的分类结果展示到黑板上;

  ②学生汇报如何根据角的特征将三角形分类。

  3.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①学*定义

  什么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呢?请你练*说一说。

  ②做一做

  依次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请学生判断是什么三角形。

  ③认识三种三角形的特点

  a.三种三角形角的特点

  ④做一做

  请同学们拿出题卡,完成第一题(根据角的特征对三角形分类)。

  ⑤小结,板书韦恩图。

  4.学生汇报

  5.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①认识等腰三角形

  ②学*各部分名称

  ③做一做

  出示等腰直角三角板、红领巾、底角为75度的等腰三角形和底角为60度的等腰三角形,让学生逐一判断是否是等腰三角形。

  ④认识等边三角形,了解它的特点

  谁能完整地说说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⑤做一做

  三、看书质疑

  四、反馈练*,巩固提高

  (一)填空

  1.( )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 )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 )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2.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 )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 )三角形。

  (二)判断下面说法正确吗

  1.一个三角形里有一个锐角,必定是锐角三角形。( )

  2.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

  3.一个三角形里至少有两个锐角。( )

  4.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边三角形。( )

  (三)信封游戏

  猜猜看,信封里藏的是什么三角形?

  (四)折纸游戏

  你能用长方形纸折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吗?

  五、全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了哪些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2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来进行除法和加、减法的运算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除法和加、减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我根据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小学生的认知水*,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掌握混合运算计算过程,能熟练计算,养成良好的学**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对、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能够正确计算。

  教法学法:

  1.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情景创设,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小组合作法,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采用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学生通过小组内交流从题目中获得的数学信息,说说解题思路,来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独立列式计算,交流计算顺序和结果,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出示7×6+24,指名学生板演计算,总结运算顺序。

  (2)课件出示例2。

  (3)找出例2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4)在同学们提的问题中选择“每个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来研究。

  二、学生交流、合作、探索、归纳方法。

  (1)鼓励学生探究

  师:关于这一节的问题,每个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老师想放手让同学们自己解决,依托小组的力量,先独立思考,再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

  生: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参与其中收集信息。

  (2)学生代表汇报本组内的发现,教师补充,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步骤,和书写格式。

  (3)及时总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也有加减法,我们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三、巩固拓展强化新知

  (1)课件出示算式,147-72÷6 327-56+78 56÷8×15 32×3+37

  学生说说计算顺序。

  (2)给计算顺序分类,(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3)画出第一步计算什么,再计算。

  设计意图:练*时按照,先说计算顺序,再画出第一步计算什么,最后计算的模式进行练*,这样学生有说到做,明确了计算顺序,提高了计算能力。

  四、归纳总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2)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板书设计:

  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45-70÷2

  =45-35

  =10(元)

  1.当综合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2.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通过板演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的了解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及时的进行计算顺序的文字总结,给计算顺序分类明确。达到学生正确计算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

  2.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过程,体会计算的多样性。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练*,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惯

  二、教学重点

  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正确计算。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四、教学具准备

  投影、视频、答题纸、小棒。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开始新一单元的学*了,我们要在以前学*的基础上继续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师板书课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展示图片1:11页主题图ppt主题图,

  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二(1)班35人,二(2)班32人,二(3)班37人,二(4)班34人,每个班由两名老师带队。

  师:同学们发现这么多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每个班与老师一共多少人。如:二(1)班和老师一共有多少人?……

  两个班一共多少人。如:二(1)班和二(2)班一共多少人等。……

  师:那我们就先来解决“二1班学生和他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学*例1出示图片2

  (1)看图片,二(1)班和老师一共有多少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生:35+2,师板书

  出示图片3

  (2)结合口算,感悟加法的算理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你能口算出得数吗?

  预设1:口算:5+2=7 30+7=37追问:为什么用个位上的5加2?

  结合摆小棒,探究加法竖式的写法及用竖式笔算的方法和算理。

  师:怎样笔算呢?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试一试。

  学生用摆小棒,师巡视。

  组织学生交流摆小棒计算“35+2”的方法和过程,教师出示小棒图。

  学生有35人,先摆3捆零5根小棒;带队老师有2人,接着摆2根小棒。把5根小棒与2根小棒合起来是7根,一共是3捆零7根小棒,也就是35加2等于37.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写出加法竖式,并计算。利用课件演示算理。

  出示图片4

  笔算时,第二个加数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要与个位上的数相加,笔算时个位与个位对齐。

  教师板演算法,并对应展示口诀:

  数字分开,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3)练*:做一做,图5

  2.学*例2

  (1)看图片(乘车图片6)提出问题

  师: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怎样解答呢?

  板书算式:35+32=( )

  (2)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你们能自己试一试吗?我们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3)合作交流

  ①在计数器上拨珠子

  先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表示3个十,在个位拨5个珠子表示5个一;再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表示3个十,在个位拨2个珠子表示2个一,合起来就是67。

  ②摆小棒

  师:有的同学是这样摆的,先摆3捆与5个单根,再摆3捆和2个单根(上下摆放),合起来就是6捆零7根就是67根。

  鼓励学生质疑:为什么整捆和整捆的合在一起,单根的和单根的合在一起?

  播放动画

  ③口算的方法

  30+30=60,5+2=7,60+7=67

  ④竖式计算出示图7

  师问:为什么5和2对齐?3和3对齐?

  师:个位和个位上的数对齐,十位和十位上的数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老师板书竖式的写法,让学生观察。

  生1:您是先算个位5+2=7,再算十位3+3=6,也就是6个十,把6写在十位。

  师:你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

  (4)算法对比,理法勾联

  指着竖式结果中的“7”,在摆小棒的时候,指的`是什么?在拨计数器的时候,指的是什么?在口算的时候指的是哪个算式?竖式结果中的“6”,是在摆小棒的时候,指的是什么?在拨计数器的时候,指的是什么?在口算的时候指的是哪个算式?

  做P13第2题“做一做”(学生独立做,教师检查。)

  提问:写竖式注意什么?你是从哪位加起的?还可以怎样加?做完后别忘了什么?

  小结:写竖式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计算时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做完后别忘了写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

  (三)拓展延伸

  1.看图写竖式。(P12第2题)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3.同学们为贫困地区的小朋友捐款,二(1)班捐了56元,二(2)捐了43元。两个班一共捐了多少元?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4

  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地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二)能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三)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

  教学重点:

  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大数的改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在下面○里填上>、<或=,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999○1010;601○564;687○678

  提问

  1、第一组两个数你是怎样比较的?

  (三位数与四位数比,四位数一定比三位数大,因为三位数比一千小,四位数大于或等于一千。)

  2、第二、三组数都是三位数,你是怎样比较的?

  (两个三位数比较,百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百位上相同,十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二、学*新课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今天我们要学*的第一个内容,是亿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1、出示例题。

  提问

  ①五个数各是几位数?

  ②六位数位是什么位?七位数位是什么位?

  960万和166万,谁大谁小?

  9600000>1660000。(板书)

  ①这两个数各是几位数?

  ②这两个数都是七位数,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怎样比较大小呢?先比较哪位上的数?

  ③两个数左起第一位百万位上分别是9和1,

  由此来看,位数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较。

  ③同学们推想一下,七位数与六位数比较呢?八位数与七位数比较呢?那么如果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怎样比较大小呢?

  (如果两个数的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大,七位数比六位数大,八位数比七位数大。)

  出示第二组数:1220000,450000。

  提问:谁大谁小?

  启发学生逐步总结出完整的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提问

  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有几种情况?位数不同怎么比?

  ②如果位数相同怎么比?先要从哪一位比?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怎么比呢?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比较两数大小方法的结语,举例说明。

  教师说明:“位数”是指一个数用几个数字写出来的(最左端的数字不能是0),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数。如99864是五位数,101010是六位数。“左起第一位”是数位,数位是指一个数中的数字所占的位置。如99864左起第一位是“9”,“9”是在万位上,101010左起第一位是“1”,“1”在十万位上。“数位”与“位数”是不一样的。

  练一练

  (1)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说说是怎么比的?

  70080○70101;98965○100000

  (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404004004004400050004

  指导学生做第(2)题时,先比较位数的`多少,再把位数相同的几个数进行比较,也可以把这四个数排成一竖行,相同数位对齐。

  可以看出:400400,40400最小。再把它们从小到大编成序号,按序号进行排列:40400<4400<50004<400400就不容易错。

  2、教学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出示50000,让学生读数。

  教师指出:这是一个整万的数。像这样整万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比较简便。

  提问:万位在右起第几位?整万的数万位后面有几个0?

  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后面的四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行了。例如50000写成5万,或50000=5万。又如1800000写成180万,或1800000=180万。

  练一练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250000

  (2)3200000

  (3)1994年我国共生产自行车40450000辆。

  其中第(3)题强调单位名称,即4045万辆。

  (三)巩固反馈

  1、总结性提问

  (1)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2)怎样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

  (3)怎样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2、发展性练*。

  指导学生做10页2、3题。

  第3题指导性提问

  (哪个数最小,哪个数,用什么方法比较的?)

  3、课后练*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以后,学*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虽然内容不十分集中,但与过去学过的旧知识联系紧密。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采用帮助学生回忆有关的旧知识,引导学生探索出新方法。

  本节课分三个层次,分两段提出课题。

  第一层次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由复*万以内数比较大小,引伸到比较亿以内两个整数的大小。分成位数不同和位数相同的两种情况,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

  第二个层次是学*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第三个层次通过有针对性的练*,训练强化所学新知识,并适时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教学中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对课本中的练*进行适当地指导。

  板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和数的改写

  比较方法:位数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起。

  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9600000=960万

  10000000000=100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5

  教学内容:

  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确定位置的必要性;

  2、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

  1、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

  2、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与活动;

  2、训练学生能把思考的结果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同时要让学生很好地交流和合作。

  教学重点:

  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置的多种方式、方法;

  2、比较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合作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

  学具准备:直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同学们还记得吗?去年也就是20__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舱在内蒙古大草原安全着陆,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这全依赖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大家一定觉得很神奇吧!学*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

  二、引导探究:

  1、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需要物体的位置,同学们有这样的.体验吗?

  2、如果现在有同学想去看电影,

  (1)如何找到电影标上所指的位置?(以6排3号为例,指名说,再用课件展示),

  (2)如果是3排6号,与6排3号指的是同一个座位吗?如果将6排3号记作(6,3),3排6号该怎样表示?

  (3)从刚才的讨论中,你知道了在电影院内确定一个位置一般需要几个数据吗?这两个数据都代表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而且在排列上有一定的顺序性,这是在*面内确定位置的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也就是用有序排列的、具有实际意义的两个数据可以确定一个位置。

  3、指名任一同学:你能用刚才这种方法描述一下你所坐的位置吗?

  4、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在地图上确定某城市的位置,大家想一想在地图上是利用什么来确定位置呢?请看题(P126随堂练*)

  (1)分组讨论:如何找到震中的位置?

  (2)在这张地图上你能找到位于东经1130、北纬400的城市吗?你能描述大连的大致位置位置吗?哈尔滨呢?

  小结: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都有经度和纬度,象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就是通过监测出神舟5号返回舱降落位置的经度和纬度,从而帮助科学家快速地找到英雄杨利伟的。

  5、除了刚才谈到的方法以外,生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6、示例1:(多媒体展示舰艇图)

  (1)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并交流;

  (2)补充问题:你能说出我方战舰2号的位置吗?我方战舰1号呢?你能描述我方潜艇相对于敌方战舰C的位置吗?

  (3)小结:用这种方法确定位置一般也需要几个数据?哪几个?(距离和方位角)

  7、出示广州市地图: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所在的区域吗?广州火车站呢?

  三、小结质疑:

  通过刚才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如:在电影院找位置,在战争中确定对方的位置,在地图上确定某城市或地区的位置,让我们知道了生活中常常需要确定位置,在*面内确定一个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不同情况要选择不同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行四边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知道转化的思想方法在研究*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能正确计算*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重难点: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学具准备:

  1. 教学课件。

  2.剪两个底40厘米,高30厘米的*行四边形,供演示用。

  3.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行四边形(可以用教科书第137页的图剪下来贴在厚纸上)和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

  1.幻灯出示各种图形。提问:方格纸上画的是什么图形?什么叫*行四边形?它有什么特征?

  2.让学生指出*行四边形的底,再指出它的高。然后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准备的*行四边形上画高。(教师巡视,注意画得是否正确。)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新课

  1.用数方格的方法求*行四边形的面积。

  (l)指导学生数方格。

  (2)出示方格纸上画的长方形,要求直接计算出它的面积。然后指名说出计算结果。

  (3)比较*行四边形和长方形。

  提问:*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呢?它们的面积怎么样?

  启发学生把比较的结果重复说一遍。*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4)小结:从上面的研究我们知道,*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来。但数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往往不能算得很精确。特别是较大的*行四边形,像一块*行四边形的菜地,就不好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它的面积了。想一想,能不能像计算长方形面积那样,找出*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

  2.用实验的方法推导*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1)从上面的比较中,你发现*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不能把一个*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呢?想一想,该怎么做?(教师先要求学生要沿着哪条哪条高剪,再让学生动手.)

  (2)教师示范把*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把*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把从*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边,拼成长方形。在变换图形的位置时,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做呢?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演示。

  ①先沿着*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行移动。

  ③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

  请同学们把自己剪下来直角三角形放回原处,再沿着*行四边形的底边向右慢慢移动,直到两个斜边重合.(教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比较。(在黑板上剪拼成的长方形的上面放一个原来的*行四边形,便于比较。)

  ①这个由*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②这个长方形的长与*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③这个长方形的宽与*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归纳整理:任意一个*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它的面积和原来的*行四边形的面积也相等。

  (4)引导学生总结*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长方形右面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行四边形右面板书:*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5)教学用字母表示*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板书:S=a×h,告知S和h的读音。

  教师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写成ah,代表乘号的“.”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

  (6)看教科书第65页中相应的内容,并完成第65页中间的“填空”。

  3.应用总结出的面积公式计算*行四边形的面积。

  (1)看教科书第66页的例题,指名读题后,引导学生想,根据什么列式?并提醒学生注意得数保留整数。然后在练*本上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共同订正,指名说出是根据什么列式的。

  (2)完成教科书第66页“做一做”中的第l题和第2题。做完后共同订正。

  (3)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行四边形,量一量它的底和高是多少厘米,再求出它的面积。

  三、巩固练*

  做练*十六的第1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怎样求*行四边形的面积?*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五、作业;练*十六

  第2题和第3题。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7

  教学目标:

  1、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能比较数的大小。

  2、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将某些数据单位改写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培养同学们学*数学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较大数据单位改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新知。

  1、师:让大家通过网络收集一些数据,在这些数据中,有的数据后面有“万”,有的“亿”,为什么要这样表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2、出示中国地图。

  3、提问:我国的陆地面积约是多少*方千米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9600000*方千米。

  4、师:你还知道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请说一说。

  出示四个数据

  (1)黑龙江省土地面积约450000*方千米。

  (2)江苏省土地面积约是100000*方千米。

  (3)新疆***自治区土地面积1660000*方千米。

  (4)**自治区土地面积约1220000*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

  二、结合实际背景,体会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1、师:大家在读写这些数的时候,有些什么感受?

  2、再比较分析一下课前我们收集的资料上的数据的特点,如果为了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么进行改写。

  三、探究改写方法。

  1、师:你知道这些数据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吗?

  它们是以“一”为单位,一般以“一”为单位是不写计数单位的,怎么把这些单位是“一”的数进行改写呢?

  2、分小组讨论,探究改写方法。

  3、观察这些数据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

  9600000=960万;450000=45万

  1660000=166万;100000=10万

  1220000=122万;10000000000=100亿

  300000000=3亿

  师:为什么同样的数据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四、比较大小。

  1、让学生思考一下,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是怎么比较的',并在小组内交流。

  2、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出来,并集体交流。

  五、试一试。

  1、读出下面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在排列大小之前,先让学生说说排列的方法。

  2、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3、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六、练一练。

  1、开发大西部。

  练*本题时,可以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数据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2、海洋资源。

  在练*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3、把下图中的点按数的大小从小到大连接起来。

  对于不同的数据比较,学生可以先统一写法,再比较;也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板书设计:

  9600000=960万;450000=45万

  1660000=166万;100000=10万

  1220000=122万;10000000000=100亿

  300000000=3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8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月日第课时

  教学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4、巩固练*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9

  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必须积极设计形式多样、具有童心童趣、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的数学作业形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热情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愿做”、“爱做”、“乐做”,成为作业的主人,学*的主人,从而达到逐步改善学生学*方式的目标。如何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呢?我以我的教学实践和学*体会,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选择性作业,让学生体会成功。

  人的身心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这直接导致了人的能力的层次差异。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发现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在布置作业时,我将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类,必做题是基础知识,要求全体同学都会,而选做题则根据实际情况,课堂时间等,精选设计作业题,在数量上有弹性,不搞一刀切,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协调发展的空间,由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例如:在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通过剪开长方体和正方体盒子,理解“表面积”的定义后,呈现两个例题分别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对优秀生来说该知识在认识了长、宽、高的时候就已经能独立解决了。因此我在设计作业时分为以下三层:学困生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基本图形就可以了,如课本的第2、3题,中等生要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够正确能计算鱼缸、手提袋等的用料,直接进入课本4、5题的练*,优等生要解决如粉刷教室墙面、贴游泳池磁转之类的问题,并尝试计算雨水管、火柴盒之类的特殊物体的表面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注意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所以设计作业时,不但要使智力水*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能着手解决,品尝成功的喜悦,而且要为智力水*较好的学生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水*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童趣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有一种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三、生活化作业,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是学生学*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用武之地。为此,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化的情境,结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培养用学生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制作性作业,使学生成为创新者。

  数学作业不应受学科的限制,应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因此作业时可让学生动手进行一些小制作,作一些小研究,以此引导学生探索。如:在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之前,布置学生如下作业:请你能给家中的长方体物品穿上漂亮的外衣好吗?学生会动手进行大量的操作,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了表面积的含义。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再如:在学*了《轴对称图形》一课后,组织学生收集了大量的叶子,并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创作一幅美丽的轴对称树叶贴画。这样的作业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我才能的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当然,数学作业的设计除以上情形外,还有很多的类型,如准备性作业,资料收集性作业,数学日记的撰写,小调查报告等,同时各类型的作业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彼此包蕴的,只有善于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才能使课内、课外融为一个整体,使预*、巩固、拓展三段式作业的布置浑然一体,自然天成,使作业不再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的花样复合体。使它能够最大限度的使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丰富的经历,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得到协调发展,数学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菁选扩展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菁选(扩展1)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 (菁华5篇)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归纳推理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2、理解分数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几分之一,你能用你手中的长方形纸表示你喜欢的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吗?

  学生折纸、涂色,表示出长方形纸的几分之一。

  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如果在你们刚才的纸上涂2份或3份又该用哪个分数表示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几分之几”。(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

  (1)学生4人小组,每人将手中的正方形纸*均分成4份,你喜欢涂几份就涂几份,然后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向小组同学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

  (2)谁能上来展示一下,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多媒体演示图片。

  问:你能发现他们是怎样表示出来的吗?它与四分之一有什么不同?

  (把正方形*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四分之一,2份是它的四分之二,3份是它的四分之三,4份是它的四分之四,取几份就是四份之几,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2、拓展思维,认识分数名称。

  (1)让学生用尺子在本子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尺子上的刻度1、2、3……把线段*均分成10份。(学生画线段)你能说出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吗?

  (2)同桌互相取其中的几份,说出相应的分数。

  (3)你能仿照这些分数,自己说出一个分数来吗?

  (4)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分子、分母、分数线)

  3、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出示例6的一组分数,让学生小组讨论怎么比较?

  反馈。

  用相同的方法比较第二组。

  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基本方法。

  三、巩固练*。

  P95页做一做1、2。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下课后,观察一下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数。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及作用。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及图形的拼组。内容结构及具体例题安排如下表:

  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学*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方式,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这些知识与经验是他们进一步学*的基础。为使儿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认识新问题,建构他们自己新的知识与经验,教材的编写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数学知识。例如:对“三角形的分类”这一内容,教材根据学生已懂得了角的分类,能区分锐角、钝角、直角、*角与周角这一基础,设计了“给三角形分类”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在“给三角形分类”的探索活动中了解和把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又如,对三角形的稳定性的设计,教材提供了较丰富的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直观图,让学生联系生活思考:“哪儿有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作用?”然后让学生亲自做一个实验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不仅是认识几何形体特征的需要,而且有助于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对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价值。

  (2)重视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

  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的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要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就要充分运用其直观性进行教学。“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基于这样的考虑,教材在提供大量形象的感性材料的同时,加强了数学问题情景、操作探索活动的设计。例如“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部分内容,创设了“我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这是什么原因呢?”这种学生熟悉而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探索、去实验、去发现。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教学内容的呈现不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给学生留有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的学*,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为感受、理解抽象的概念,自主探索图形的性质打下了基础。为方便教师领会教材编写的理念与意图,开展有效的教学,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地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这主要体现在:概念的形成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提供丰富的动手实践的素材,设计思考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获得。例如,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等,均是让学生在操作、探索中发现,形成结论。

  (4)加强对图形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本单元增加了“图形的拼组”,让学生再次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探索能力。

  教学建议

  1.准确把握本册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目标。

  这一学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感。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探索图形及其关系的愿望不断提高,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在比较抽象的水*上认识图形,进行探索。因此,本册对三角形认识的教学目标与第一学段“获得对简单*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有所不同,应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三角形。因此,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如落实“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等内容的具体目标时,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分析、推理思考和抽象概括,让学生在学*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2.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知识。

  “数学学*的过程实际上是数学活动的过程”,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是在活动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回忆生活经验、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推理想像等都是学*理解抽象的几何概念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给予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几何图形的、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促进教学中的数学交流。

  数学在信息社会应用广泛,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数学能够用非常简明的方式、经济有效地、精确地表达和交流思想。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在他们的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尽相同。教师要重视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情境,提供“数学对话”的机会,鼓励学生用耳、用口、用眼、用手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接受他人的思想。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思考、解释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

  4.注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几何图形的直观性为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利用各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技术,可以使学生认识和探索图形的过程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也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时,要注意切合实际,易操作而有实效。一些农村学校由于条件所限,不能配备丰富多彩的教学具,教师必须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积极发动学生制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5.本单元可安排6课时进行教学。

  (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三角形的特性

  (第80~82页)

  本节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等内容。

  1.情境图。

  编写意图

  这是一幅建筑工地场景图,图上楼房建筑框架上、脚手架上包含有大量的三角形。教材提供了这样一幅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直观图,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并说一说“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激发学生学*三角形的兴趣,而且引起学生对三角形及其在生活的作用的思考。

  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以先出示情境图,也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三角形,再看情境图,教师可根据个人的需要灵活处理。为让学生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作用做好准备。

  2.例1。

  编写意图

  (1)例1是有关三角形定义的教学。教材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抽象出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借助直接经验,把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

  (2)出示三角形的定义后,教材在已学的垂直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底和高实际上是一组互相垂直的线段,这两个概念在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要用到。

  (3)最后,为了便于表述,教材说明如何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教学建议

  (1)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恰当把握教学要求。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在第一学段学生已初步认识过。这里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特征,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

  (2)教学三角形的定义时,可让学生在纸卡上画出三角形,思考所画的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并尝试标出三角形的边、角、顶点。然后在小组内展示,观察并找出这些三角形的共同点,使学生明确三角形的特征。接着让学生尝试概括三角形的含义,再与课本上的定义比较,着重理解“围成”。之后可出示一组含正、反例的图形让学生辨析,建立正确的三角形概念。

  (3)教学三角形的底和高时,可让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选择画好的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然后指出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底和高。最后请学生思考、操作“你还能在三角形内画出其他的底和高吗?”但要注意的是在钝角三角形两条短边上做的高在三角形外,学生比较难理解,在小学阶段不作要求。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也可以由实例入手,让学生量出三角形房顶或斜拉索桥的高度,引出底和高的概念进行教学。

  (4)最后说明为了表达方便,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三角形,并说明如何表示。

  3.例2。

  编写意图

  稳定性是三角形的重要特性,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它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三角形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对这一内容的设计思路是“情境、问题—实验、解释—特性应用”。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先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图上哪儿有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作用?然后组织学生用课前制作的三角形进行实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最后请学生列举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2)稳定性的实验也可以这样设计:先出示一个长方形画框,拉动使其变形,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把画框固定?”然后请学生用课前制作的三角形进行实验,发现特性。最后列举生活实例,并进行应用——把画框固定。

  4.例3。

  编写意图

  (1)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教材首先呈现了情境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思考。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规律。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先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哪条路最*呢?”“这是什么原因?”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由于学生还未正式学*三角形边的关系,因此在交流原因时,要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看法,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教师不要作过多的评论,以保护学生学*的积极性。

  (2)接着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探究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讨论“第(2)、(3)组纸条为什么摆不成三角形?”然后请学生交流自己在探究中的发现,形成结论。最后用自己的发现解释引入中的问题“为什么小明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

  (3)引入时,也可以用学生熟悉的人和街道创设类似教材中的情境,如选择班上某个同学或老师上学(上班)的路线图,或同学们到电影院看电影的路线图等,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在研究自己周围的人和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3

  教学目标:

  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统计在数学中的意义,理解条 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掌握条形统计图中横、纵坐标及单位的意义,能看懂统计图中的数量关系;学会用统计的方法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统计 的结果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统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细心运算,学*数学研究的一般性方法,体会由数字规律得到相关结论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判断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过程中充分体会数字的分布规律,体现数学 的美感和对于实际问题的探 究型研究方法,体会数学的魅力和奥妙,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的研究方法。

  教具:

  坐标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小同学们集中注意力,开始学*,进入到学*状态。

  二、导入新课。

  1.师生互动:请每一位小同学把自己的生日写在一张小纸条上,在黑板上列出春、夏、秋、冬的图表,请每一位小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与黑板上一样的图表,请班干部在讲台前统计各个季节生日的同学人数,老师在黑板上、同学们在坐标纸上同时完成生日的条形统计图。

  2.教师讲解:做统计图时的注意事项,第一步,认真纪录每一个数据;第二步,统计每一个范围内的数据个数;第三步,在方格纸上认真画出条形图;第四步,由统计图对数据进 行分析。明确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代表的数学涵义及单位量的大小。

  重点:细心、准确、无误、美观。

  难点:对于数据的分析,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理解最大值与最小值。

  三、例题讲解。

  本例题通过师生互动完成班级内同学们的生日分布条形统计图,旨在要同学们在缜密的数学思维背景下理解统计的涵义,基于一组相关 数据的数理分析过程,了解通过统计的方法掌握某一数据的变化规律和内涵, 进行科学的分析。 掌握条形统计图当中横坐标、纵坐标的数学意义与单位量与数据量的大小关系及单位。

  四、*题巩固。

  *题一: 四年级举行的特色运动会,调查并统计同学们最喜欢哪些特色体育项目。

  *题二:班级要设立图书角,调查并统计同学们最喜欢哪类图书。

  *题三:调查并统计班级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

  五、拓展及小结。

  1.基于某一类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进 行数据的表示,本节课仅利用条形统计图作例,说明对于数据的合理表示可以得到对于数据的更有效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结论,采 取相应措施,体现数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结合性。

  2.有关条形统计图的优势:体现 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3.统计图有很多种,后续课堂还会学*到: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请同学们先有一个印象。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之《密铺》。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 根据有关*面图形特点进行观察、操作、思考和简单设计的实践活动。教材分三部分安排:第一部分,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用砖铺成的地面或墙面,初步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密铺。第二部分通过动手操作和思考,探索三角形和四边形能否进行密铺。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面图形的特点,知道有些*面图形可以密铺,而有些则不能;从而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密铺的含义,更多地了解有关*面图形的特征。第三部分,通过欣赏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 进一步感受图形密铺的奇妙,获得美的体验。并能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学情分析:

  (1)知识水*:学生已经学*了图形的*移、旋转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知识;具有了相关的知识经验;

  (2)能力和方法水*: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能初步运用“猜想--验证--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来探究问题;

  (3)心理水*:该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但是还是有较强的好奇心,也有较强的表现欲;

  (4)思维水*:学生的思维以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相对较少。在学*过简单*面图形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面图形有了初步的印象,并能准确的认识各种简单*面图形。对于密铺,学生已经有了较为直观的生活体验,只是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密铺理论知识的学*和活动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是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提炼和再加工,从而形成较为系统的初步抽象的理论知识。在这个知识系统的帮助下 ,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美,激发对数学学*的兴趣,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头脑风暴,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很大的帮助。基于以上认识,本课的设计重 点放在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长作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通过经历与组内同伴动手拼图以及设计密铺图形等活动过程,知道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可以密铺,并知道有些图形是不能密铺的。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参与到组内讨论,并指导。最后在学生活动和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自我评价和反思,内化知识经验与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密铺现象,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密铺;通过拼摆各种图形,探索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面图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多边形密铺条件的过程中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推理、验证和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转换,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验学*数学的价值。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享受由合作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密铺,了解有一些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和正六边形)是可以密铺的。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密铺的原理

  教学手段:

  基于以上几点的认识,本节课采用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重点突出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能够自主的在多媒体设备上完成自学或者是进行各种探究实验,是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在课中担任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但,由于每个孩子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掌握层次不尽相同,所以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渠道来探究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探究活动,并在活动中有不同的体验。

  课前准备:

  1、 信息技术准备:广播教学的教学系统,可以用来广播教学,也可以用来展示学生的电脑上的操作。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基础,学生能在计算机上实现对基本图形的*移和旋转。同时学生能在多媒体设备上完成对他人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同时也能对自己整个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反思。

  2、 道具准备:剪刀、卡纸若干。

  3、 素材准备:某客厅地面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教师与学生谈话,想了解学生家里的客厅地面是由什么铺成的。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家客厅地面是由什么铺成的。

  2、教师请学生用一个字或者是两个字来形容一下自己家里客厅的地面。学生单独汇报。(如:大/密/美丽/漂亮/宽敞/*整……)

  3、教师出示从朋友家拍来的客厅的地面(两幅图),请学生欣赏。并问学生分别是由什么形状的地砖铺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4、教师问学生觉得这两家的客厅铺的怎么样。(如果学生说铺的好或者是铺的很*,就追问:好在哪里?*在哪里?并用手势提醒学生发现每块地砖之间是一块挨着一块的,也就是没有空隙的。如果没有说出没有重叠,就追问:有没有把两块地砖叠在一起?引导孩子发现没有重叠。)

  5、揭示课题:我们把像这样,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的铺法称为密铺。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谈话方式引入 ,从学生的身边去发现和感受密铺的存在,从而引出课题。

  二、实验探究,领悟新知

  (一)动手操作、感受密铺

  1、教师请学生们观察“密铺”这一个词,问学生哪个字更重要。(学生回答“密”字更重要,教师及时追问:“密”怎么体现?引导学生发现“密”体现在没有空隙,不重叠。)

  2、教师拿出几个长方形,请一个学生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做到密铺。(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操作,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3、学生操作完以后,教师请学生观察有没有做到密铺,并追问是如何判断的。(学生会说出,是密铺,因为没有空隙,也不重叠。)

  4、教师对学生们的善于观察和一学就会的宝贵品质进行肯定。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再认“密铺”一词和请学生动手铺长方形,来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密铺。为后面的动手实验探究做铺垫。

  (二)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初步判定

  1、教师追问学生:除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外,我们还学过什么图形?(三角形、圆、*行四边形、梯形……)

  2、教师继续问学生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并先让学生猜测。

  3、教师提示学生:要知道三角形到底能不能密铺,可以怎么做。

  4、学生说一说要验证三角形能不能密铺需要做哪些事。

  5、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来操作:

  (学生猜能或者是不能,教师追问,要知道到底能不能,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会说试一试或者是铺一铺,师再追问:拿什么试?拿什么铺?学生应该会回答:要准备几个三角形,然后再铺一铺。师再追问,准备的三角形需要完全一样吗?师:那我们就来按照这两个步骤实验一下:第一、取出①号信封里面的卡纸(如下图),沿着上面的线剪开,得到几个三角形;第二、把剪下来的较大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放在一起铺一铺。(以上步骤由小组合作完成))

  6、学生按照刚才所说的步骤小组合作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并用IPad拍一组已经完成好的图片。

  7、先请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追问学生是如何判断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讨论如何判断三角形能否密铺到初步实验发现三角形可以密铺,为学生建立初步的表现。

  (三)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研究密铺原理

  1、教师提出:如果把这些三角形随便的铺在一起,能密铺吗?如果不能,这到底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呢 ?(学生发现和三角形的角有关)教师接着追问和三角形哪个角有关(学生进一步发现和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有关系)。

  2、师生共同提出:为了更好的区分这三个角,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标上∠1、∠2、 ∠3。然后再放在一起铺一铺,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所有三角形的角都标出来,并且相同的角标上相同的序号)

  3、学生再次铺一铺。在铺的 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观察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分别是哪几个。

  4、教师展示一组学生完成的密铺作品。并请学生认真观察一下,这个小组标完角以后,在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呢?

  【(6个角),哪6个角??这个角1就是老师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1,这个角2就是老师黑板上的 三角形的角2,这个角3就是老师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3,而∠1 、∠2、∠3就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这个∠1、∠2、∠3也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师再问,在这个拼接点处有几个角1?几个角2?几个角3?】

  教师小结:看来三角形真的可以实现密铺,而且和三角形的内角有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讨论、探究,发现三角形能密铺是和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有关系的。让学生感知到三角形能够密铺并非偶然,这其中隐藏着一定的必然性。而这种必然性就是密铺的原理 所在。

  (四)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再次验证

  1、教师问学生如果再用另外一种三角形来铺一铺,学生们想要怎么做。

  2、学生思考,并提出可以先标出角,再铺一铺。

  3、教师请学生把刚才剪下来的较小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放在一起标一标,铺一铺。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师用IPAd拍一组完成好的。

  4、教师先请学生判断这种三角形能不能密铺。再展示其中一组学生的作品。问学生这一次实验和之前的实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或者是有什么新发现。

  5、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总结。

  小结:这样看来这一种三角形和前面一种三角形一样,也可以密铺,而且也和它的三个内角有着密切的关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再一次的铺一铺的活动,让学生再次感受三角形是可以密铺 的,而且再次领悟三角形能密铺是和它的三个角有关的。

  (五)探究四边形能不能密铺

  1、教师引导学生:既然三角形能够实现密铺,那如果是这样的四边形能实现密铺吗?(师拿出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贴到黑板上)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要知道能不能密铺,动手实验一下就行了。

  3、教师请学生打开②号信封,取出里面的四边形动手铺一铺,并提醒学生思考动手铺之前可以先做什么。 (标角)

  4、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提示动手实验,教师观察每一组完成的情况,并用IPAd记录其中一组完成的情况。对于已经铺完的小组,请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看看有什么发现。

  5、反馈:教师先请学生判断这样的四边形是否可以密铺。然后请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6、学生先判断是可以密铺的,因为这几个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并且发现拼接点处有4个角,而且这4个角分别是这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如果有学生能发现这四个角加起来就是360°就更好了。

  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这种四边形也是可以密铺的,而且也与四边形的内角有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前面几次实验的基础上,大胆让学生自己猜测、验证。通过实验发现四边形是可以密铺的,而且和三角形一样,也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有密切的关系。

  三、小结及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研究了密铺,知道了长方形可以密铺,正方形可以密铺,三角形可以密铺,四边形可以密铺。并提问学生: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2、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如梯形能不能密铺?五边形能不能密铺?六边形能不能密铺?……

  3、教师清学生借助计算机操作来验证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是否能密铺。

  4、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些指导和帮助。

  5、学生操作完后,进行反馈,通过广播教学体系请其中的几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请其他学生帮助判断。通过实验、讨论发现,正五边形不可以密铺,而正六边形可以密铺。

  小结:这样看来并不是所有的*面图形都可以密铺的,有的可以密铺,有的不可以密铺。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计算机实现人机交互操作,体现出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在计算机上操作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面图形都可以密铺的,有的可以,有的是不可以的。

  四:实践作业

  用上今天所学的密铺的知识为你自己的家设计一款漂亮的地砖。

  五:板书设计

  密铺

  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5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8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奥运信息,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通过解决体育赛场上的有关问题,体会数学与体育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奥运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2016年第31届奥运会在里约举行,同学们知道我国运动员一共获得了多少枚金牌?其中有些项目还打破了世界记录,尤其是*女排,顶着巨大的压力,通过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终于获得冠军。那么同学们对奥运会有哪些了解呢?

  师出示课件教材第79页情景图。

  引导学生观查表格,从表格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奥运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问题

  1.师出示课件教材第79页问题一。

  (1)学生观察表格,交流汇报:可以知道三名运动员各自的成绩分别是多少秒。

  (2)出示问题: 前三名运动员的成绩分别相差多少?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说说是怎么做的,互相交流订正。

  (3)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两幅冲刺情况图,并提问:根据刚才的数据,你能判断哪幅图能描述当时决赛的冲刺情况吗?

  学生观察图片,交流汇报。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归纳:根据刚才计算出来的结果,可以知道,第二名和第三名相差很少,他们之间的距离应该很*,而他们和刘翔的时间相差很多,所以距离应该相对远一些。

  因此第二幅图能更好的描述当时的冲刺情况。

  (4)当时男子110米栏的奥运会记录是12.95 秒,刘翔用的时间少了多少秒?

  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

  2.师出示教材第80页问题二

  (1)引导学生阅读短文,你能获取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阅读后,指名汇报交流:在最后一跳之前,何冲比第二名多32.45分,秦凯比第二名少7.65 分,是第三名……

  (2)课件出示问题1。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说说是怎么想的。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3)课件出示问题2。

  ①让学生观察“最后一跳的得分情况表”。

  ②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师归纳:何冲最后一跳得分最高,是第一名;最后一跳前,秦凯落后德斯帕蒂耶斯7.65分,而最后一跳,秦凯得分比德斯帕蒂耶斯多98.00-96.90=1.1(分),所以第二名是德斯帕蒂耶斯,第三名是秦凯。

  3.师出示教材第80页问题三。

  (1)引导学生阅读短文,并从中获取数学信息。

  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2)出示课件射击比赛场景图。

  同学们先观察图片,再独立通过想象判断,并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小组内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讨论验证。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想法?和同学们说一说。

  四、课后练*

  略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菁选(扩展2)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菁选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角的度量的学*培养学生应用工具进行角的量化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在对角的具体量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角度量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图形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步骤。

  难点:量角器测量角时内外圈的选择。

  教学流程

  1.导入

  根据游戏“愤怒的小鸟”,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时玩游戏的时候,是调整什么才能打到小猪呢?让学生初步对于角度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并在黑板上画出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会存在不同大小的角,向学生提问:对于两个角来说如何确切的知道它们之间差多少呢?继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角的度量。

  2.新授

  (1)学生根据之前学*过的经验,会用三角板先测量角的大小,但是会发现这种方法还是不能具体知道两角之间究竟相差多少。

  (2)通过多媒体展示出角被*均分为360份,每一份就叫做1度,写作1°。从而引出角的度量单位。

  (3)指导阅读: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量角器,自学书本上第18页下半部分的内容。

  提出要求: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关于量角器你知道些什么?

  班级反馈对量角器的认识。(多媒体出示量角器的放大图片供学生交流使用)

  提问:量角器上有角吗?有多大的'角?最大的角?最小的角?

  要求:指出量角器上不同度数的角,并找到量角器上的角的顶点。

  读出量角器上的一些角的度数。

  多媒体课件显示量角器上1°、30°、78°、140°的角。(读内、外圈数的角都有)

  (4)请学生动手尝试用量角器量出书上∠1的度数,并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量的?班级交流量角的方法。(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解自己量角的过程。)师生共同总结量角的方法。多媒体展示用量角器量角的动态步骤。(每一步在关键部位闪烁提示)

  使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①量角器的中心点要和角的顶点重合

  ②量角器上的0刻度线和角的任意一边重合

  ③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是角的度数

  ④量角器上有两条0刻度线,一条是内圈的,一条是外圈的;0刻度线在内圈,度数就读内圈;零刻度线在外圈,度数就读外圈。

  总结“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它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3.巩固练*

  (1)测量课后第三题角的大小,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内外圈度数有误、0刻度线没有和角的一边完全重合)

  (2)游戏:观察量角器角度的大小,老师随便报出一个度数,学生利用胳膊来表现出这个角的大小。(双臂张开代表180度)

  4.小结

  同桌交流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说出测量角的步骤是什么?

  5.作业

  向家长介绍量角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测量生活中见到的角的大小。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2

  设计说明

  对于“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学生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知识经验,而“左、右”位置的空间观念是学生最为薄弱的,也是学生学*的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对本节课作如下设计说明。

  1、教学时,我让学生认识自己肢体的“左右”作为知识的引发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口、动手、动脑、交流、讨论、应用等几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掌握并建立起“左、右”位置的空间观念,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学生初步感知左、右后,从学生原有的经验出发,开展各种学*活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说一说左、右手能做哪些事;找一找身上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做一做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摆一摆学具等,让学生在这些简单而有趣的活动中辨别“左、右”,体会位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认识左右的必要性。

  3、除了认识和体验“左、右”外,还要引导学生懂得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左、右”的认识,体验到数学学*的重要性和应用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铅笔文具盒直尺橡皮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信心上好吗?有信心的同学请高高举起你的手,你知道举起的这只手是左手还是右手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左、右”。

  ⊙进入情境,探究新知

  1、感受自身的“左、右”。

  (1)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请同学们举起你的右手,看着它,想想我们常用它做哪些事。(生自由汇报:我们常用右手吃饭、写字等)

  (2)右手的作用真大,那左手是不是也这么能干呢?(生自由汇报:用左手压本子、端碗等)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自身引入,先确认左手和右手,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

  (3)听口令,做动作。

  考验同学们能不能分清楚自己的左手和右手。

  口令:请举左手,放下,请举右手,放下;用左手向老师打招呼;用左手摸自己的右耳朵……(多次练*,让学生熟练自身的左和右)

  (4)小结:同学们,我们的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搭档”,吃饭时,左手端着碗,右手拿筷子;写字时,左手压本子,右手拿笔。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像这样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

  (5)学生自由回答交流,眼睛、耳朵、脚等。

  教师说明:同学们分清自己的左手、右手是我们判断左、右的重要标准。

  设计意图:

  身体上的左、右是学生最为熟知的,以此作为判断左右的标准,通过这个活动,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加强对于左、右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同时也便于今后的记忆。

  2、动手操作,明确左、右的位置。

  老师真佩服你们,能分清左手和右手了,那离开身体这个参照点,我们是不是也一样能分清左、右呢?(出示课堂活动卡)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按铅笔、文具盒、直尺、橡皮的顺序摆放好。

  (2)谁来说一说,直尺的左边有什么?直尺的右边有什么?

  (3)选你喜欢的一件文具,说说它的左边和右边各有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亲身感受,从身体上的左右扩展到身边的物品,加深学生对左右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做左、右动作的游戏。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有关于左、右动作的小游戏。请听口令,看谁的反应快:伸出你的左手,拍拍你的右肩;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伸出你的左、右手,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

  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体验,让学生将左右与身体对应起来,帮助学生真正建立左右的标准,从而进行判断。

  4、课堂练*,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教材13页“生活中的数学”。(课件出示上、下楼梯图)

  (1)在楼梯的上面有小朋友要下来,下面有小朋友要上去,他们会不会相撞呢?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3)让我们来实验一下吧!

  先找4名学生,两人两人分别在过道两边走,再返回。向学生说明:我们的左、右手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当我们方向改变的时候,左、右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上、下楼梯,过马路都应该靠右侧通行。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知的上、下楼梯出发,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发矛盾,使学生感受到学*“左、右”的必要性,体会“左、右”的相对性,加深对“左、右”的理解。

  ⊙综合运用,巩固拓展

  1、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看我们教室里的东西,用“左、右”来说出它们的位置。

  2、把自己喜欢的小朋友的名字写在自己名字的左边,把老师的名字写在自己名字的右边。

  设计意图:

  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13页6题。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3

  设计说明

  1.教学中注重用迁移法学*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知识迁移的作用,实现知识的有效重组。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圆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设计从扇形和圆的关系入手,借助知识的迁移来了解扇形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便于学生记忆。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教学弧、扇形、圆心角的过程中,利用PPT课件的动画演示讲解更为直观、生动、形象,使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一目了然,也便于学生对扇形特征的理解和掌握。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有机地进行结合,注重课件的有效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资源,充分发挥课件的效果,加深学生学*的印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大小不同的圆、圆规、直尺、彩笔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扇形物体。

  师:这些物体分别叫什么?

  (学生依次回答:扇贝、扇形藻、折扇)

  师:这些物体的名称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后,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扇子形状的*面图形。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图形称为“扇形”。(板书课题:扇形)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导入,直观形象,学生能很快建立扇形的表象,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的热情,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教学新课

  1.认识弧。

  课件出示扇形图。

  (1)用课件先画出一个虚线的圆,在圆上取AB两点,再用彩色的线画出这两点间的圆的部分。

  (2)学*弧的`概念。

  师指图:这段彩色的线叫做“弧”。因为这条弧的两个端点分别是AB,所以称这条弧为“弧AB”,弧是圆上的一部分。

  课件出示概念: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

  (3)尝试画弧。

  学生试着在自己的练*本上画弧。

  教师课件显示出“弧AB”的反弧,让学生知道这也是一条弧。

  2.认识扇形。

  (1)课件演示:先出现彩色的OAOB两条半径,同时在弧AB与半径OAOB所围成的图形中涂上颜色。

  (2)扇形的概念。

  师指图:这个涂有颜色的图形就是扇形。

  师:根据刚才的演示和讲解,大家能说说什么是扇形吗?

  (生回答后,师小结)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3)指导学生在练*本上画出扇形。

  (学生在练*本上尝试画出扇形)

  (4)教师指着屏幕上圆中扇形的另一边空白部分问学生,这个图形叫什么?

  (学生猜测,答案不唯一)

  师明确:这个图形也是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两端的两条半径围成的图形,所以也是一个扇形。

  3.认识圆心角。

  (1)课件显示:OAOB两条半径闪动,然后问:“两条半径所夹的角∠AOB,它的顶点在哪儿?”

  师明确:像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2)让学生在自己画的扇形中找圆心角,并标上∠1的标志。

  问:说一说自己画的∠1为什么也是圆心角。

  师生共同总结:圆心角应该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角的顶点在圆心;

  二是角的两条边是圆的半径。

  (3)课件出示三个大小、方向不同的扇形图,让学生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扇形。

  师小结:这三个图形都可以称为扇形,因为它们都是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8页的内容及练*题。

  【教学目标】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并能灵活运用。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从现实的问题情景中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是什么节日?

  生:植树节。

  师:对呀,春天是植树的季节(展示课件)。咱们学校也组织了植树活动,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这次活动?它们一共要植多少棵树?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展示课件)这是我们学校植树的信息。

  ①这次参加植树活动的男生有36名,女生有22名。

  ②男生要植树60课,女生要植树44棵。

  你能算出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植树活动,一共要植多少棵树吗?

  [评析:在课的开始,教师能够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创设了植树节的情境。这样处理贴*学生生活实际,情景、条件、问题学生都十分熟悉,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

  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一)体验加法的意义

  师:请你在练*本上做一做(做完的可以同桌交流)。

  生汇报,师板书。

  ①36+22=58(名)22+36=58(名)

  ②60+44=104(棵)44+60=104(棵)

  师:这两个问题都是用加法计算的,谁来说一说,你为什么要用加法?

  学生说想法。

  师小结:这两道题都是要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就要用加法计算。

  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问题还要用到加法来计算,谁来举一个例子。

  一生举例并例式解答。(师板书)

  师:生活中像这样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多不多?说一个给同桌听听。

  [评析: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体会加法的意义。]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三组算式,你能发现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时,让学生结合第一组算式说一说,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36+2222+36)

  师:大家看,这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和相等。这两个算式可以怎么样?(板书:=)

  师:第二组算式可以怎样写?

  (生答,师板书:60+44=44+60)

  第三组算式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师:大家看,这几个小组总结出了这几道算式中的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以后,它们的和不变。你们小组的结论和它们一样吗?谁能再来说一说。

  师:这三组算式都是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它们的和没有变。是不是任意的两个数相加,都有这么一个规律呢?谁能来任意说两个数?

  生:38+56。

  师: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师板书:

  师:这两个数相加符合这个规律,其余的数是不是也有这个规律,请同学们先自己在练*本上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

  小组交流,汇报。师板书。

  师:刚才这么多的小组说出了这么多的'算式,哪个小组还愿意把你们的结论告诉同学们?

  师:刚才,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发现了不管这两个加数是什么,只要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它们的和不变。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板书)

  学生齐读一遍。

  师:这就是今天要学*的内容。(板书课题:加法交换律)

  [评析:在学*加法交换律时,遵循先观察,再交流,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再举例验证,进而发现总结规律,这样一个思路来教学的。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氛围和谐、活泼、宽松。]

  (三)学*用喜欢的方法表示

  师:刚才是咱们自己发现了加法的这个重要的规律,你能不能用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

  师: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汇报,师板书:

  a+b=b+a(师:你能告诉同学们a、b分别表示什么吗?提示学生这两个字母可以是任意的两个数。)

  甲+乙=乙+甲

  △+○=○+△

  师: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的办法,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字母表示。学生齐读一遍(a+b=b+a)。

  [评析: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表示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感,提高了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为以后正式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

  (四)加法的应用

  师:咱们知道了加法交换律,并且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请同学们想一想,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哪些地方用到过加法交换律?

  生:验算加法时。

  三、练*

  师:通过努力,同学们又学会了新的知识,掌握了新的本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们呢?还有更高兴的事情呢。

  (展示课件)你们看,森林王国里的小鸟和小鸭,想和同学们来交朋友,你们愿意吗?不过他们可是有备而来,先看看大家的真本领。怎么样,敢不敢来试一试?

  (课件)一、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试试看吧。

  766+589=589+()

  300+600=()+()

  257+()=474+257

  ()+55=55+420

  a+15=()+()

  ()+65=()+35

  二、仔细看一看,下面的算式符合加法交换律吗?

  270+380=380+270

  b+800=800+b

  三、运用加法交换律,你能写出几个算式?写写试试吧。

  25+49+75=()+()+()

  学生写出算式以后,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哪两个数交换了位置,在这些算式中,你认为哪一道计算起来比较简单?说说你的想法。

  师:小鸟和小鸭的问题都解决了,它们高兴得不得了,想请同学们参观它们的家园,高兴吗?(课件展示)

  [评析:通过这些题目,既巩固了今天学的新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为后面的学*做了铺垫。]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总评】

  1.这节课真正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真实地呈现给了学生。

  2.真实地体现了学生的思想过程。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交换律表示出来,在他们得出了加法交换律后,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如有的学生说可以用猴子表示一个加数,用兔子表示另一个加数,这个过程把学生那种真实的童稚的想法完全地表现了出来,他们决不拘限于用字母表示数,而是用哭脸、笑脸、太阳、月亮、颜色来分别,这是我们大人常想不到的。

  3.教给学生探究数学的方法,遵循了这样一条教学主线:那就是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

  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先引导学生从实际的植树生活中发现规律,再引导学生验证这个规律,最后应用规律来解决一些问题,这也是探究数学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学生如果能真正掌握这种方法,并能把这种方法应用到以后的学*生活中,那可以说受益终生。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5

  设计说明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特点,在教学设计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学*新知做好铺垫。

  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学生了解的日常生活事物入手,通过出示栏杆和大卡车的高度,给学生创设“能通过吗”这一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理解这两个小数的实际意义开始,进一步认识小数。

  2.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了加深对小数的认识,选取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些小数,让学生在教材出示的价格、短跑成绩、体温、身高等小数外,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小数,丰富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感受小数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3.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借助元与角之间、米与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初步渗透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让学生在“摆一摆,说一说”的过程中理解1角=0.1元,1分米=0.1米,从而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受集体合作的力量,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米尺、10枚1角的硬币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交流,丰富生活经验。

  师:谁能说一说,你们都收集到了哪些生活中常用的小数?

  (学生自由交流)

  2.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88页“看一看,读一读”的四张图片)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四张图片,上面写有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同学们想看一看,读一读吗?(想)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常见的小数,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小数有了较深的感性认识,同时为下面理性知识的建构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丰富对小数的认识。

  (1)课件出示教材88页“看一看,读一读”的四张图片。

  师:谁能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

  生1:我知道了一盘瘦肉馅的价格是7.9元。

  生2:我知道了小男孩50米跑的成绩是7.98秒。

  生3:我知道了小男孩的身高是1.41米。

  生4:我从图中看出小女孩的体温是38.2℃,这个小女孩发烧了!

  生5:看来小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啊!

  (2)提出问题,引出情境图。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老师这里还有一张图片,你们能够集体合作,帮助老师把图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吗?

  2.借助常用单位之间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1)课件出示教材88页第一幅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

  生:图中的大卡车车身高3.25米,道路中的栏杆高3.50米。

  课件出示问题:这辆大卡车能通过栏杆吗?

  师:你能根据元、角、分与小数的关系类推出3.25米是几米几分米几厘米吗?3.50米又是几米几分米几厘米呢?你认为大卡车能通过栏杆吗?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师指名汇报并引导学生说清楚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生个别汇报。

  预设

  生1:3.25元是3元2角5分,所以3.25米就应该是3米2分米5厘米。

  生2:3.50米也就是3.5米,3.5米就应该是3米5分米。3米5分米比3米2分米5厘米高,所以大卡车能通过栏杆。

  3.借助元与角之间、米与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初步渗透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学生借助观察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有关大月、小月、*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各多少天,*年、闰年的天数,掌握判断闰年的方法。

  2、能与生活联系起来,熟练地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二)能力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三)情感目标: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时间与数学的密切关系,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培养学生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结合有关时间给学生以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其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记住各月的天数及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具准备:

  年历卡及表格,课件

  导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从一年级入学到现在,你们在这所学校上学大约多长时间了?那你们记得大约有多少个月吗?你们知道大约有多少天了吗?

  2、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时间单位年、月、日。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努力来探究年、月、日的知识。

  3、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教师板书相关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集中反馈解决问题

  (一)总结年、月、日的有关结论

  1、从20xx年到20xx年,在这*三年的小学生活中,我们每天、每月、每年都在快乐地成长,都在收获知识。让我们一起看看我们走过的那些快乐的日子。愿不愿意把这些快乐的日子数一数记录下来呢?请同学们拿出20xx—20xx年的年历卡,把这三年1—12月份的'天数填在表中,并计算出你喜欢的一个年份的全年的天数。怎样做既节省时间又高效呢?谁有好主意?

  2、两人合作,全班汇报填写情况。

  3、仔细观察表一,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给同桌同学。

  3、汇报发现,教师相机板书。介绍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4、这么多月份,很容易把天数记混,怎么记住每个月的天数,谁有什么好办法?全班交流。

  5、练*:儿童节、国庆节所在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

  (二)*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1、计算20xx---20xx年三年的天数,发现天数不同的原因在2月份。查阅1997—20xx年2月份的天数填表二。仔细观察表二,从表中记录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说给你的小组同学听。

  2、汇报。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20xx年是*年还是闰年?

  4、出示资料,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三、解释与应用

  1、判断下面的年份是*年还是闰年?

  19xx年19xx年2400年1800年

  2、思维训练

  小明过了4个生日,他今年可能几岁?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想说点什么?

  五、作业布置

  解答我们在这所学校学*了多少个月,多少天的问题,并写在数学日记中,也可以写一写其他与数学有关的事情。

  六、板书设计:年月日

  大月(31天):1、3、5、7、8、10、12

  小月(30天):4、6、9、11

  *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七.附件如下:

  表一:20xx年至20xx年各月份的天数记录表.

  更多的收获。

  表二:1997---20xx年2月份的天数记录表

  识,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

  仔细观察表二,你一定可以有新的发现、收获新的知

  教学后记:

  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以下教学理念:

  一、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观察比较

  二、注重学生学*的实效性——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设计开放性的练*题

  《年月日》教学教学反思

  两次教学《年月日》,相同的教学内容,但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亦不相同。根据两次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状态、学*效果,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教学中这些方面需要改进:

  一、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及时调控课堂,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控课堂教学,严格把握好教学时间,在教学重点、难点处,要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在重点、难点处给予点拨、引导,但教师不能引导过多,适可而止。

  二、重合作过程也要重合作后的结果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思考后,合作交流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要参与到合作学*中,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予以点拨,交流后有所收获,注重交流后得到的结论。

  三、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思考

  在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时间思考,不能提出问题后就急于找同学回答,这时回答问题的同学都是反应较快的同学,要注重学生的不同差异,面向全体同学。

  四、*题训练量不足

  要想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要加强练*题的训练,设计不同梯度的练*题,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以深化。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十二册“数学广角”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通过“鸽巢问题”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鸽巢问题”里的先“*均分”,再得出至少数的过程。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学具准备

  若干个纸杯(每小组3个)、笔(每小组4根)、扑克牌1副

  教学过程

  一、扑克魔术导入。

  请同学们看我表演一个“魔术”。拿出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52张中有四种花色,请一个同学帮我从中随意抽5张牌,无论怎么抽,总有一种花色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你相信吗?

  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老师不用看就知道“一定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对不对?假如请这位同学再抽取,不管怎么抽,总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同意么?

  其实这里蕴含了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这个数学原理?(板书课题:鸽巢问题)

  二、学*例1,列举探究

  1、用枚举法深入研究4支笔放进3个纸杯里。

  (1)要把4支笔放进3个纸杯里(纸杯代替),有几种放法?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组摆一摆,记一记;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提醒学生左3右1与左1右3是同一种方法——不管杯子的顺序)

  (2)反馈:四种放法:(4,0,0)、(3,1,0)、(2,2,0)、(2,1,1)

  (3)观察这四种放法,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呢?(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纸杯里至少放有2枝铅笔)让孩子们充分地说。

  板书:枚举法

  (4)“总有”什么意思?(一定有)

  (5)“至少”有2本是什么意思?(最少是2本,2本或者2本以上)。

  2、假设法

  ①还可以这样想:先放3支,在每个笔筒中*均放1支,剩下的1支再放进其中的'一个笔筒。所以至少有一个笔筒中有2支铅笔

  ②思考:为什么要先在每个笔筒里*均放一支呢?

  ③继续思考:

  6只铅笔放进5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支铅笔。

  10只铅笔放进9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支铅笔。

  100只铅笔放进99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支铅笔。

  ④通过刚才的分析,你有什么发现?谁能试着说一说?

  只要铅笔数比笔筒多1,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

  3、介绍鸽巢问题的由来。

  (1)抽屉原理是组合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它最早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Dirichlet)提出并运用于解决数论中的问题,所以该原理又称“狄利克雷原理”。

  (2)总结:把m个物体任意放进n个抽屉中,(m>n,m和n是非0自然数),若m÷ n= 1……a,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进了2个物体。

  三、巩固练*:

  1、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为什么?

  2、随意找13位老师,他们中至少有2个人的属相相同。为什么?

  四、总结全课: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上面点学生说一说,不全的老师补充)

  五、设疑留悬念。

  如果是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那么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本书。

  如果有8本书呢?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教材课后*题p71第5、6题;

  2.完成练*册本课时的*题。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8

  一、教材分析:

  《买衣服》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购物》中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知,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学以致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三、设计理念:

  数学新课标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他们学*数学知识的基础在于其丰富的感性认识,《买衣服》是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活动之一,旨在通过买衣服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学生在这一方面也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学设计方面,应充分让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经历自主“做数学”的过程。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现实情境中让学生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通过买衣服的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人民币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新旧两种版本的大额人民币,鼓励学生发现其中的特征及分辨的方法。

  (2)组织学生先估算买东西的价钱,再实际计算一下是否正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为突出本单元内容的'特点,落实好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课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难点:弄清大面额的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六、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CAI课件;10元、50元、100元面额人民币新旧版各一张,20元面额人民币一张;磁石10个。

  2、学具准备:剪好教材101页附页2中的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面额的学*用币。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新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陪爸爸妈妈逛过商场吗?(逛过)买衣服时要用到什么?(钱)(转身板书:买衣服),我们一起去认一认较大面额人民币吧!

  (二)探究新知

  1、认一认。(课件出示教材72页“认一认”中的人民币,每出示一个就让学生认识。)

  师出示100元、50元、10元面值新旧版的人民币和20元币,把正反两面都展示给学生看,充分让学生从正反两面去识别,然后贴在黑板上。

  (学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反馈:我们组发现只要看人民币上的数字是多少元就可以认清楚了;我们组发现新版的人民币都只有***一个人的头像;我们发现他们的颜色不一样,我们觉得应该还可以从颜色上来区分人民币吧?)

  师:大家看到的左边一排是新版人民币,有100元、50元、10元和20元的,右边一排是旧版人民币,有100元、50元、10元的。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说说看你们都发现了什么?

  (生交流:我们组发现只要看人民币上的数字是多少元就可以认清楚了;我们组发现新版的人民币都只有***一个人的头像;我们发现他们的颜色不一样,我们觉得应该还可以从颜色上来区分人民币吧?)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小。我们可以从人民币的数字、面额、字样、图案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换一换。

  师:现在我们一起认识了较大面额的人民币。在实际购物过程中,常常遇到换零钱的问题,你们会吗?下面我们试试将10元币换成1元、2元币,你能行吗?(出示课件)

  3、看图获取数学信息并交流。

  师:(出示课件:教材72页主题情境图)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商场里了,同学们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呢?(同学们看图并不由自主地开始同桌交流)

  (生交流:我看到商场里有上衣、裤子、裙子和围巾;我还知道了他们各自的价钱。一件上衣的价钱是59元,一条裤子的价钱是41元,一条裙子的价钱是36元,一条围巾的价钱是31元;我还知道了明明的妈妈拿了100元钱想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呀!

  师:现在商场里又多了几名小顾客,他们在买衣服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助他们吗?

  师:(出示课件)我们看看他们有什么问题?明明的问题是:妈妈想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拿100元够吗?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学生讨论后交流:都觉得够用。因为一件上衣的价钱是59元,一条裙子的价钱是36元,59元加上36元等于95元,还不足100元,所以够了。)

  师:[师板书:59+36=95(元)]你说得真棒!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淘气的的问题,他的问题是“我想买一条围巾,可以怎样付钱?”(一条围巾31元)

  (同桌商量,然后反馈交流:一条围巾的价钱是31元,所以我们拿出3张10元和1张1元,合起来是31元;我们还可以拿出1张10元、1张20元和1张1元,合起来也是31元。)

  师:同学们帮淘气解决了问题,他真谢谢大家阿!最后笑笑也想请教同学们一个问题,他的问题是“我想买一条围巾和和一条裤子,需要多少钱?可以怎么付钱?”

  (生交流想法:因为一条围巾的价钱是31元,一条裤子的价钱是41元,所以一共需要31+41=72(元)钱;72元钱可以拿出1张50元、1张20元和1张2元;1张50元、2张10元和1张2元合起来是72元;7张10元和2张1元一共是72元;5张10元、1张20元和1张2元合起来也是72元。)

  师: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真多啊!我们买东西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多动脑筋想想怎样付钱比较方便。

  (三)巩固提高

  1、教材73页第二题。(2个小题)

  师:同学们表现得都不错!昨天的售货员阿姨又要请我们帮忙数一数钱,你们愿意吗?

  (学生独立做题后反馈)

  2、数学故事。

  师:同学们顺利地帮阿姨数对了钱,真棒!最后老师想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你们听完了还要动脑筋想想故事里的问题哦!(边出示课件边讲故事)

  (四)学*小结

  (学生谈学*收获):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面额较大的人民币;我知道了只要看人民币上的数字是多少元就可以认清楚钱了;我知道可以从人民币的数字、面额、字样、图案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我还学会了怎样换零钱,怎样付钱比较方便;我知道了存钱的好处。我们要勤俭节约;我们不要乱花钱,要好好爱护钱。)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收获真不少,说得也不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用到人民币,因此我们要好好爱护人民币,做到合理花钱,勤俭节约每一分钱。

  八、教学反思:

  1.数学学*回归生活

  本节课的学*内容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非常熟悉,教师把数学学*置于一个现实的背景之中。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学*活动的组织上,教师都注重回归生活,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引入部分并不是由教师提出,而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由学生自己提出学*的内容。本节课以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贯穿始终,学生在一个亲切熟悉的环境中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2.活动丰富,循序渐进

  数学学*是数学活动的学*。本节课在一个情境中设计了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活动,由浅入深,先是一件衣服的付款方式,再是两件衣服,然后提出找钱、换钱的问题,这样由易到难,步步深入。以这种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调动学*热情,同时不断提高活动的要求,由独立思考到合作交流,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认识了人民币,同时练*了如何使用人民币。“换钱”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安排在最后,学生在经过大量的活动经验积累之后,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再进行这个活动就不会感到困难。教师还把活动延伸到课下,让学生记录购物的钱数,使课堂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不仅获取了知识,更锻炼了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9

  设计说明

  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主要采取动手操作与计算周长紧密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1.阅读理解,明确要求。

  在组织学生操作探究之前,让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中的要求和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探究活动,为学生的探究明确了目标。

  2.分析解答,指导方法。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明确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后进行操作,提高了探究的有效性。同时,鼓励学生选用不同方法进行探究,或摆或画,帮助学生拓展想象空间,发展空间观念。

  3.回顾反思,总结规律。

  通过课堂活动卡的设计,引导学生观察几个不同图形的长、宽、长与宽的`差及周长的变化规律,从而发现并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的规律,提高了学生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

  学生准备 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方格纸、直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完成学情检测卡,并展示拼图方法和周长计算结果,讨论拼成的图形的区别。

  (1)展示拼图方法和周长计算结果。

  方法一 

  周长:(4+1)×2=10(厘米)

  方法二

  周长:2×4=8(厘米)

  (2)讨论两个图形的区别,全班交流。

  区别一 方法一拼成的是长方形,方法二拼成的是正方形。

  区别二 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长2厘米。

  2.揭示课题:刚才同学们的拼图完成得非常好,周长计算得也十分准确,尤其是我们发现用同样的4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两个图形,不仅形状不同,周长也不同。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如何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拼图、计算周长和比较不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下一步学*新知奠定良好的基础。

  ⊙阅读理解,明确要求

  (课件出示教材86页例5)

  1.认真读题,找出题中的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

  2.汇报交流。

  数学信息:要用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长方形和正方形。

  要解决的问题:怎样拼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分析解答,指导方法

  1.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拼一拼,或者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提示:先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再进行操作。

  2.课件展示学生的拼图结果,讨论是否还有其他拼法。

  拼法一

  拼法二

  拼法三

  (明确没有其他的拼法了)

  3.算一算你拼成的图形的周长,然后全班交流。(大屏幕对应每个图形,展示算式)

  拼法一 (1+16)×2=34(分米)

  拼法二 (2+8)×2=20(分米)

  拼法三 4×4=16(分米)

  4.组织学生讨论,比较三个图形形状与周长的不同,全班交流。

  区别一 第一个图形和第二个图形都是长方形,第三个图形是正方形。

  区别二 第一个图形的周长最长,第三个图形的周长最短。

  ⊙回顾反思,总结规律

  1.小组合作,完成课堂活动卡。

  2.引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课堂活动卡上的数据,思考、讨论,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汇报交流。

  发现一 这三个图形的长越来越短,宽越来越长。

  发现二 长与宽的差越来越小。

  发现三 周长也越来越短。

  4.总结规律:用相同个数的正方形拼图,拼成图形的长与宽的差越小,周长就越短。

  设计意图: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合作交流、比较探究等形式,找到解决“用相同个数的正方形怎样拼图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问题的方法,突破了教学难点。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感受五花山的美丽,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教学中渗透文章的写作方法,安排小练笔,发挥学生的想象。

  二、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悟五花山的美

  三、教学难点:

  学*文章的写作方法,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众多的名山大川,你们在假期里和自己的父母去过哪些名山呢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黑龙江的伊春市去看看,那里有一座风景如画的山,这就是:五花山(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大声自由的美美的读一读,想一想这座山为什么叫五花山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吗

  (课文最后一段)

  五颜六色是什么意思还有其他什么词语可以形容呢(五彩缤纷)

  五彩缤纷是形容哪个季节的五花山呢(秋天的五花山)

  这五彩兵分的色彩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五花山的秋天吧!

  三、品读课文重点段落第四段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找一找秋天的五花山有哪些颜色你喜欢什么颜色,划出来自己读一读,读出你的喜欢。

  (金黄,杏黄,火红,紫红,翠绿)

  2、你喜欢什么颜色,能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吗(根据学生回答利用多媒体出示相关句子及与句子有关的图片)

  3、指导朗读学生喜欢的句子。

  如:金黄色(觉得耀眼,阳光明亮。)

  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名多人读)

  杏黄色(指名喜欢这个颜色的学生读)

  让学生说说听着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那就读出你的感受吧!

  指名读

  火红色:用了比喻写的非常生动,写树林跳舞非常活泼、轻快。谁能读出这种感觉

  指名读,男生齐读

  紫红紫红:注意重复紫红这个词还有幕布,可提醒学生。颜色浓烈。

  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名读

  翠绿:写出松柏不畏严寒。能读出坚定的语气吗

  齐读

  4、五花山美不美作家写的美,摄影家拍的美,相信我们能读的更美。

  全体起立齐读第四段。

  四、学*第二、三段

  1、五花山的秋天的确美,那么五花山的春天和夏天又是怎样的呢自由读读描写五花山的春天和夏天的段落,找一找春天和夏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绿)

  2、那这两种绿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来看春天(出示课件)

  (1)、春天的五花山是一种什么样的绿呀(淡淡的绿,嫩嫩的.黄)

  自己读一读,划出让你有感触的字词,说说你的体会。并带着这种感受来读一读。

  (2)、夏天的五花山也是绿色的,但是绿得不一样,那是一片怎样的绿呢(浓浓的绿)

  自己读一读告诉我夏天的五花山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重点指导学生感受“像被绿油彩涂过”这句。

  指名读

  五、拓展延伸,安排小练笔

  1、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五花山的春天、夏天、秋天的美丽景色,那么,五花山的冬天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播放五花山的冬天的课件,让学生观看。

  2、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写一写五花山的冬天。

  3、汇报交流

  板书:

  春天:淡淡的绿嫩嫩的黄

  五花山夏天:浓浓的绿

  秋天:五颜六色(金黄,杏黄,火红,紫红,翠绿)

  冬天: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并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自主学*、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长方形纸板,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纸片(硬卡纸做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动手操作

  1.情境导入

  2.出示问题,明确要求。(理解重点要求,如整分米数,整块)

  3. 学生猜测可选用几分米的地砖。

  4.介绍教具,明确活动要求.

  5.小组活动。

  二、自主探索,形成概念

  1.展示学生作品,得出结果。

  2.教师将不同铺法展示到课件上。

  3.明确王叔叔对地砖的要求必须符合什么条件。(地砖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4.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揭示课题。

  5.巩固练*课本80页做一做。

  三、自主探究,掌握方法

  1.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出示例2,独立思考,做在练*本上,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归纳方法,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之间的关系。(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他们公因数的倍数,他们的公因数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

  四、巩固练*,总结提升

  1.81页做一做,独立思考,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总结规律。(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时,那他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五、小结

  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2

  设计说明

  本课时复*的是可能性这部分内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通过本节课的复*让学生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统计规律性,并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要求学生借助生活中的问题,从“量化”的角度来求出可能性的大小,再进行比较,体会游戏中的公*原则。

  1.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随机现象。

  教材114页5题是对可能性这部分内容的复*与巩固,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学会列举记录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分组活动后,把游戏结果填在表格中,通过观察、统计游戏结果,体会游戏活动的随机性,进一步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和游戏的`公*性。

  2.内容充实、训练扎实、应用求实。

  本节课涉及了“石头、剪子、布”“抛硬币”“转盘实验”等游戏,让学生能有意识地在今后的学*中自觉地归类,活动安排上有老师提出可质疑问题、学生修改方案、学生自主设计游戏规则等内容,多方位训练学生,力求学生在学*后具备随机观念,从而能明智地应付变化和不确定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硬币转盘

  学生准备

  两枚硬币转盘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有关可能性的知识。(板书课题:统计与概率)

  ⊙复*可能性

  1.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表示下列事件。

  ①太阳从西边升起。

  ②其他星球上有外星人。

  ③人一定会死的。

  ④三十岁的爸爸妈妈变成一岁的小宝宝。

  ⑤世界上350个人是同一天的生日。

  ⑥天空中飘过一片云彩,马上就会下雨。

  ⑦去商场的人,都买了商品。

  2.列举记录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1)同桌玩5次“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谁赢的可能性大?

  (2)(出示表格)怎样把两人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记录下来?(有序地罗列)结果怎样?

  女孩

  男孩

  (3)课件出示教材117页12题。

  师:小红和小明在玩抛硬币的游戏,他们的游戏规则公*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两枚硬币抛下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以下四种情况,如下表。

  第一枚硬币

  第二枚硬币

  结果

  1正

  正

  小红赢

  2正

  反

  小明赢

  3反

  正

  小明赢

  4反

  反

  小红赢

  小红和小明获胜的可能性都是,所以游戏规则公*。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3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课前准备: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实验记录表,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方厘米、*方分米、*方米

  师:学*面积单位有什么用?

  生:测量面积

  出示长方形纸板

  师: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

  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师: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复*旧知的目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抓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引起学生学*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

  (学情预设:根据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和理解,可能会出现这几种情况:和长有关、和宽有关,和长、宽都有关,和周长有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探究知识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

  (三)、实践探究,合作交流

  师: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带上老师温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

  出示导学提示:

  1、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建3个长方形,完成实验记录表。

  2、 仔细观察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

  3、 尝试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

  (学情预设: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合理分工,有序地开展实验)

  (设计意图: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借助导学提示经过启发,独立思考,讨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丛冢提高认知水*,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到台前展示实验记录,并发言

  (学情预设:各小组介绍搭建的3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通过三次实验,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对表达流畅,思路清晰的小组给予表扬)

  如:我们组共搭建了3个长方形,第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为2厘米,面积是6*方厘米;第二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12*方厘米;第三个……通过三次实验,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五)、解决问题

  1、实践活动

  在我们这间教室里,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的,请大家任选一个,先估计它的面积是多少,在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它的面积,考考你的眼力,看看估计的和算出的面积是不是较接*。(学生操作活动,并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正确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2、前几天,老师新换了一个办公桌,它的长是14分米,宽是8分米,我想给这张办公桌配一块玻璃,需要买多大的玻璃板呢?

  3、思考题:

  这是一块打碎的玻璃,你能求出它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吗?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新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既丰富了叙述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另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表面并不是长方形的,如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再如三角形,我们怎样可以知道它的面积呢?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课后研究)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

  1、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新教学价值观中要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尝试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这也就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实验--发现--验证”的学*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2、学会与人分工合作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开放了获取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小组合作学*是指根据学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异质分组,以学生学*小组为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也可以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小组合作学*又是以个体学*为基础的,让不同个性、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效率,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者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如计算学校操场的面积等,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个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4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T:孩子们,你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时你们喜欢看课外书吗?(喜欢)

  T:谁能说说你在课余时间都喜欢看什么类型的课外书呀?

  S:故事书、科技书等。

  T:看来你们都是爱读书的孩子,现在学校决定为你们购买一些课外书,快说说你们想要什么类型的书?

  S:童话类、体育类……

  T:你们说了这么多,我都记不住了,这可怎么办呀?

  S:您可以记下来呀!

  T:这个办法不错,下面我们把刚才那些同学说的一起记录下来。

  二、全班交流,感受新知

  1、让学生感受收集数据的过程

  T:请同学们拿出老师给你准备的小卷子,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同学们的答案。(全班动手记录20名左右学生的情况)

  T:讲明记录方法。

  T:刚才我们记录了一些同学想要的书籍,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记录的结果如何,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记录的结果。(或教师巡视,找出典型的`方法)

  S:到展台上汇报自己的记录过程。(5人左右)

  (如果没有画“正”字的方法,就向学生展示老师的方法)

  T:刚才我们展示了几位同学和老师的记录过程,下面我们看看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S:都是每个人记录一次,不同的地方是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图形记录。

  T:大家说的真好,那么这些方法哪个更方便呢?

  S:画“正”的方法,因为那种方法比较好数结果。

  2、学*制作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T:我们已经收集了同学们的数据,下面我们把这个结果制成统计图来方便我们观察。请大家把小卷子翻过来,看着大屏幕的统计结果来制作统计图。(每一个小格代表一个人,提要求)

  T:刚才我们经历了收集数据和根据结果制作统计图的过程,看着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

  S:我发现有?人喜欢?书,我发现……

  T:你们观察的真仔细,那谁能看着统计图提出一些问题呀!

  S:提问,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提高能力

  1、刚才我们经历了统计的整个过程,并且体会到了统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过的知识来试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P111,读题,明确要求。

  2、看来统计还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最后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统计组员最爱吃的一种蔬菜。提要求。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感知*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理解互相垂直、垂线、垂足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方面,使学生经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作出一组垂线,能够借助直尺、三角尺、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使学生感受生活里的垂直现象,能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垂线,了解垂直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主动参与观察、操作等学*活动,培养学*&ldqu;空间与图形&rdqu;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感受学*数学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情境,感知*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建立垂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

  借助直尺、三角尺和量角器等工具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具准备:

  直尺、三角尺、量角器

  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感受新知;探究新知,深入理解。

  1、再认新知(语言表述 回归生活 练一练 折一折)

  2、学画垂直(无条件画 过直线外一点画 完成43页&ldqu;试一试&rdqu; 小结作图方法)

  升华新知,总结方法。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景,感受新知。

  1、出示42页例题图。

  从图中你能找到几条线?(学生可能找到很多,说的很乱。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我们所需要的)

  这些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有相交、有*行)

  引导学生观察相交线,你有什么发现?

  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4个)

  这4个角都是什么角?(直角)

  2、谈话感知:

  其实像这样一种特殊的相交方式,我们可以给它一个新的名称叫‐‐垂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新知识。(板书课题:垂直)

  设计意图:由主题图入手,观察图中纵横交错的线,收集自己了解的信息(相交和*行的知识),发现特殊的信息(相交成直角),建立新知的表象和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从众多信息中收集需要信息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深入理解。

  1、再次认识垂直。

  (1)出示一组互相垂直的直线图。

  师:那到底两条直线成怎样的位置关系,我们才能叫垂直呢?

  学生自学课本P42中间的文字,并思考:

  ① 怎样的两条直线叫垂直?

  ②其中的直线叫什么?

  ③你还知道了什么?(两条直线的交点我们叫作什么?)

  (2)讲解:&ldqu;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rdqu;。

  提问:如果把一条直线记作a,另外一条直线记作b,我们可以怎么说?

  讲解:&ldqu;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rdqu;。

  强调:垂线是一组一组出现的,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讲解:&ldqu;这两条直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rdqu;

  让学生上黑板指指垂足在哪儿,并用符号表示出垂直。

  (3)寻找生活中垂直的例子。

  提问:我们教室里有哪些互相垂直的线?

  学生回答的时候,注意修正学生回答中一些不科学的表达。

  特别强调:每块三角尺都有两条互相垂直的边,所以在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时可以用三角尺去比一比。

  (4)练一练:判断下面图形中哪些直线是互相垂直的?(作业纸)

  (5)折一折:指导学生把一张长方形纸按照课本上的方法对折两次,再打开,观察两条折痕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从建立新知的表象到新知的构建是一个多样化的过程,我觉得应该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而且要相信学生能够发现。所以,在构建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己看书,从书中发现对于垂直的最科学最准确的表述,学生会觉得那是他们自己发现的',感受成功学*的成就感。而学生自己发现的虽然深刻,但却是细线条,作为老师要把他们印象中的细线加粗、印象加深,所以设计了新知回归生活、科学判断是否垂直和动手折叠感受垂直的环节,即及时巩固新知又传递学*知识的过程方法。即受之于饵,又受之于渔。

  2、学*画一组垂线。

  (1)你能用手中的工具想办法做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吗?(直尺、三角尺、量角器、折纸)

  (2)过直线上的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演示作图方法,学生尝试作图。教师再示范,共同总结作图步骤:

  A、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

  B、沿直线慢慢移动三角尺,直到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为止。

  C、沿三角尺的另一直角边画直线

  学生再尝试。

  (3)出示第43页的试一试: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学生自己先尝试,再请已经好的同学介绍(演示)

  学生再尝试。

  (4)小结方法。

  设计意图:在认识垂直的基础上让学生去作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是一个从表象到实体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了垂直的生成过程和垂直与其他相交的不同之处(相交成直角),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训练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总结作图方法,体会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完成&ldqu;想想做做&rdqu;第2题。

  请学生在大屏幕上指出每个图形互相垂直的线段。

  2、出示桥湾小学附*主要街道的*面图,请你判断哪些街道是互相垂直的?

  讲解时强调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设计意图:第一题让学生在过去认识的图形中找互相垂直的线段,是运用新知重新认识旧知的过程,正如特级教师徐长青所说&ldqu;让知识从缄默走向明确再回归缄默&rdqu;。第二题通过街道间的位置关系,认识到怎样相交的道路安全系数高,让知识回归生活、指导实践,并培养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四、升华新知,总结方法。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你们有了什么新的收获?

  谁能说说我们是如何得到这样的收获的?

  设计意图:吴正宪老师曾说过:我们要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俄皮痒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全面性。在总结时,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总结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了解数学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数学知识仅仅是个载体,知识的生成过程才是学*的实质,才是学生该获得的精髓,才是数学该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品质。教学不是实现给予与告之,而是探索的过程。

  板书设计:

  垂直

  过直线外一点作

  已知直线的垂线

  垂足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菁选(扩展3)

——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菁选

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通过“打电话”的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除数是小数除法去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2、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部门的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师:我想知道咱班学生,谁家没有电话?

  师:你家电话每月要花费多少钱你知道吗?

  师:你家电话花钱多是什么情况呢?和打电话的时间有什么关系呢?

  今天我们就学*一节数学课《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老师板书课题)

  在学*新课前,我想大家做几道题:(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

  240÷30 440÷20 4800÷400(口算)

  150÷25 800÷25 20xx÷125(学生板演)

  (老师总结)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师:大家来看看这样的一幅图!你说说图中给你了那些数学信息吗?

  出示文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

  师:和你的同桌讨论如何解决“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的问题。先估算一下。

  学生汇报,先汇报估算的情况,再列式精算!

  师:今天这2个算式和以前我们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在探索之前,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算式和前面学*的小数除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体会到如果除数变成整数就好了,引导学生把新的知识转化为已有的知识。)

  师:现在大家小组内学生探索:

  如何计算2.38÷0.34和238÷34的得数是否相等?

  (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但都是要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照小数除以整书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与应用

  1试一试:其中37.1÷0.53和8.4÷0.56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后,被除数末尾需要补0,2.7÷7.5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后,被除数比除数小,商的整数部分需要补0,在练*后反馈时要引起学生的注意。

  2练一练:请把下列相等的两式连结起来

  练*:

  一.把下面各题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4.68÷1.2=□÷12

  2.38÷0.34=□÷□

  5.2÷0.325=□÷325

  161÷0.46=□÷□

  [教材背景]:

  《打电话》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综合应用。是继“烙饼问题”、“沏茶问题”“等候时间”之后又一次向学生渗透运用运筹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教材的素材是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15名队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实践与综合应用,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打电话”所使用的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打电话”这一问题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他们都尽自己的思维能力“走”得足够远。很有让学生去研究的价值。

  学情分析:本内容安排在五年级下学期,从生活经验看,大多学生有通知多个人的生活经历,因此,已有的生活经验足以支持完成此任务。其次,从已有知识储备看,参与完成此任务虽涉及画图表达、计算等综合知识,但都是较简单的计算与表达。从思想方法看,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已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因此可以看出“打电话”问题适合五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并找出最优方案的过程,体验画图分析、交流讨论的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找出打电话的最优方案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能够运用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教学法和动手操作学*法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多媒体课件、表格、画图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课题

  1、猜谜语:一物长得真稀奇,耳朵嘴巴在一起,两人远隔千里外,声音传递一线牵。

  师:打一生活用品。(电话)

  【设计意图:谜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提问:“打电话”中有很多数学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打电话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打电话)

  二、提出问题,设计方案

  1、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2013年柳州市春季运动会在上周六举行,我们学校五(1)班15名同学很荣幸将在李老师的带领下代表学校参加长绳比赛。周六上午,李老师要打电话确认队员到位情况。

  师:如果你是李老师,你应该怎么通知这15名同学呢?(一个一个打电话通知)

  (1)方案一:一个一个通知。(板书:一个一个通知)

  师:如果每分钟通知1人,一个一个通知,需要多少分钟?(15分钟)你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太浪费时间了。)怎样打电话更加省时呢?独立思考。

  (2)方案二:分组同时通知。

  师:四人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更加省时的方案。为了更加节省时间,我们可以用□表示老师,用○表示学生,第几分钟就标上数字几。

  ①四人小组合作设计方案。

  ②小组汇报成果。可能有以下几种分组方案: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

  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

  师:这两种方法与方案一“一个一个通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老师和组长都不闲着。)

  (板书:分组同时通知)

  师:还有没有比7分钟更省时的方案呢?

  (3)方案三:全员参与通知。

  引导学生用图示、列表等方法表示。

  师:按照这种方案打电话,通知完15人需要多少分钟?(4分钟)这种方案的优势在哪?(每个人都不闲着)还有没有比4分钟更快的`方案?为什么没有?

  板书:全员参与通知

  (设计意图: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比较方案一与方案二的区别,体会到优化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优化是怎么一回事。让学生去比较了各种方案,学生也更容易得出各种方案优化的原因,从老师不空闲到老师、组长不空闲,引导学生得出只有老师、组长和接到通知的组员都不闲,才是最省时的方案。)

  三、综合分析,优化方案

  1.分析方案

  回顾这3种方案。

  师:在这3种方案中,哪些人最忙,哪些人闲着?

  师:方案1和方案2中有人忙着,有人闲着。所以不是最节时方案。

  师:而方案3中,老师没闲着,接到通知的队员也没闲着,即:一个也不闲着这种打电话的方法可以为我们节省很多时间。

  2、师:对比一下这三种方案,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让学生尝试着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比三种方案,经历优化的过程)

  四、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方案三,我们刚才用画图法知道了李老师要通知15名队员最少需要4分钟,下面我们来根据图示填写下表。

  1.师生共同填表

  2.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师:仔细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什么?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菁选(扩展4)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菁选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设计说明

  1.注重运用直观的画面学*知识。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要想让小学生把数学学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探究和交流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如让学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进而认识钟面;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走动情况,进而发现1时=60分。

  2.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发展思维。

  数学教学是师生间、生生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的教学采用同桌学*,小组交流的形式,注意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思维得到了发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钟面模型

  学生准备: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揭示课题

  师:昨天我们的预*作业是小组合作画一个钟面,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在钟面上都画了些什么?

  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介绍自己小组画的钟面。

  师:同学们的钟面都画得很漂亮。虽然大家画的钟面的形状各不相同,但有几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钟面上都有1~12这12个数,都有时针、分针和很多刻度线。这节课我们继续学*关于钟表的知识:认识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预*引入,通过小组合作画钟面,以及欣赏其他组的钟面,让不同水*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互补、互学,了解钟面的本质,同时加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学*意识和学*的欲望。

  ⊙预*反馈,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1)认识大格。

  师:通过昨天的预*,你知道在钟面上怎样算是一个大格吗?(学生回答)

  师:每两个数之间就是1个大格,从12到1是1个大格,1到2也是1个大格。

  师:你还能说说从哪到哪也是1个大格吗?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大格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不是有12个大格呢?我们来数一数。(钟面上有12个大格)

  (2)认识小格。

  师: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

  在小组内数一数,交流后汇报。(出示放大的`钟面,一起数一数)

  师:其他大格里也有5个小格吗?再找几个大格数一数。(每个大格里都有5个小格)

  师:那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预*,对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已有初步的认识。通过汇报和交流,加强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对钟面的认识更加完整、深刻。

  2.建立时、分的概念。

  (1)认识“时”。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大格和小格,那么你知道钟面上的指针是怎样走的吗?(钟面上的指针走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

  演示时针从12走到1的过程。

  师:时针从12走到了几?走了多少?时针走1个大格是多少小时?(时针走1个大格是1小时)1小时也称1时。

  师:时针走2个大格是多少小时?走3个大格呢?

  师:时针从12走到4,走了多少小时?你是怎么知道的?从12走到6呢?如果从7走到11呢?

  小结:时针的走动一般是以大格为单位的,要知道时针走了多少小时,只要看时针走了多少个大格即可。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察“曲”与“直”的转化,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

  3、通过小组会议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圆与转化后的图形的联系。

  教具、学具:剪刀、图片,圆片4等份……64等份的拼图对比挂图。

  教学过程: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面图形的面积?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回忆一下*面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小黑板出示推导图形及公式)

  4、小结:我们总是把新的图形经过剪、拼“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面积公式的'。(板书:转化)

  5、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面积相等吗?(板书:等积)

  6、(出示图形):这是什么图形?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面图形有什么不同?(板书:曲)

  7、那些圆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面图形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该怎样推导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

  一、 班级情况分析(LVE)

  二、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千米和吨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1. 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 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 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 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 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 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 教学措施

  本册实验教材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做了很好的尝试。

  1、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2、反映学生的生活内容,提高数学的趣味性。

  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

  4、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5、注意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内容:

  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三年级上册第100-101页,信息窗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且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推理等活动,发现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2、在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实践探索、观察发现、拓展应用的学*过程,掌握探讨知识的一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感受家的温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吉祥三宝》(点击播放)。

  师:喜欢听这首歌吗?就像歌里唱到的,爸爸、妈妈和我们就是吉祥如意的一家!老师也有一个幸福的家,这是老师住的楼房,一起看看吧!(放课件:小区楼房)这是我们家的客厅、厨房、餐厅、卧室(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给居者新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小卧室的面积是多少?

  生2:餐厅的面积是多少?

  (出示房间图)

  师:怎样求小卧室的面积?

  生1:小卧室地面的形状是长方形。

  生2:我们借助学具来研究。

  二、合作实践 探究新知

  问题一: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呢?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学案。

  学生展示

  生1铺一铺:我用1*方厘米的正方形把长方形纸片全部铺满,共用了20个。它的面积是20*方厘米。

  生2摆一摆:我沿长摆了5个,沿宽摆了4个,就说明可一摆四行,共用了54=20个正方形,知道它的面积是20*方厘米。

  生3量一量:我量出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就能想出沿长能摆5个,沿宽能摆4个,共用了54=20个正方形,知道它的面积是20*方厘米。

  问题二:你会求下面长方形的'面吗?

  生:先测出长和宽,再想一想沿长和宽各能摆几个面积单位。沿长可以摆5个面积单位,沿宽可以摆3个面积单位。53=15(*方厘米)21cnjycom

  师:回顾刚才的探索过程,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

  生2:我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总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小卧室的面积:54=20(*方米)

  答:小卧室的面积是20*方米。

  问题三:餐厅的面积是多少?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生1:餐厅地面的形状是正方形的。

  生2:长方型的的长和宽相等时,就是正方形了。

  生3: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

  总结: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餐厅面积:44=16(*方米)

  答:餐厅的面积是16*方米。

  三、自主练*

  师:有了这个计算方法,我们就可以解决生活中、家庭中的许多问题。(出示题目)

  孝心贺卡师: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爸爸、妈妈为了我们的家付出了很多,大家想不想为他们做点什么?老师提议,咱们做一张孝心贺卡送给爸爸、妈妈,好吗?(出示要求,师读题,生独立制作)汇报展示

  师:爸爸、妈妈看到这张充满祝福、充满收获的贺卡,一定会很高兴的!在这里,老师也祝同学们学*进步!(放歌曲《吉祥三宝》)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教学内容:

  p.20、21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结合升和毫升的学*安排的实践活动,分“敲敲听听”和“编编唱唱”两个部分。“敲敲听听”让学生通过两个层次的活动,依次:发现不同的容器中倒入同样多的水,可以敲出不同的音;相同的杯里倒入不同量的水,敲出的音也不同。在此基础上安排“编编唱唱”,让学生选择一组杯子,合理调整各个杯子里水的多少,使之发出不同的音,制成一个“杯琴”;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制的“杯琴”敲敲唱唱,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与科学、音乐学科的综合,通过制作、欣赏“杯琴”,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的好奇心,感受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

  水、各种容器,敲的小棒等

  教学过程:

  说明:昨天我已经让个别音乐好的学生到自然教室用试管制作了一个杯琴。

  一、请学生介绍“杯琴”

  1、请该生把制作的杯琴亮出来,并分别按顺序敲出“1~7”七个音,在此基础上,再用该杯琴敲出一个简单的乐曲,激发同学的兴趣。

  2、介绍该杯琴的制作过程

  (1)确定水的多少对音高的影响。可分别用装满水的和空的、装一部分水的做一比较,很明显地发现水越多,音越低

  (2)把7个试管依次从多到少地装入适量的水

  (3)敲一敲,并通过调整水的多少来调整音的高低,直到满意

  3、老师补充

  通过刚才的介绍,大家知道了音的.高低和同样容器中装的水的多少有关,其实还和不同的容器有关。

  分别请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容器敲一敲。

  当然在敲的时候,用的力气要均匀,选择的材质要能发出比较清脆的声音。

  二、学生分组实验

  1、请每组同学把自己带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制作杯琴。

  没带齐的组也可以到老师处借烧杯等容器。

  2、分组交流

  每组可以用杯琴敲出“1~7”的音,或者可以直接敲出一些简单、熟悉的曲子。

  全班评一评哪组制作的杯琴音质最好,音准最准。

  三、介绍“你知道吗?”

  在玻璃杯里装上不同量的水,杯子里剩下空气的量也就不同,这样就可以敲出不用的音。有些乐器正是根据这个原理来制作的。

  说说书上这几样乐器的名字。

  你知道这些乐器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音?请大家课后查资料,并互相交流。

  教学目标:

  1、通过“1分有多长”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钟有多长。

  2、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3、发展运用画图等多种策略或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比分小的单位——秒。

  教学难点:

  体会1秒有多长,知道分与秒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运动会上小明跑的真快,跑100米只用了16秒,得第1名,小华用了17秒,得第二名。

  2、你知道你自己跑100米用多少时间吗?

  3、我们这里用的时间单位是什么?你们觉得秒比分大还是小?

  4、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时间的最小单位:秒(板书)

  二、认识秒针

  1、出示钟表:哪根是秒针?

  2、观察分针与秒针的比赛,你能发现什么?

  3、学生交流:1分=()秒

  4、在什么地方还见过秒?

  三、体会1秒

  1、看秒针走动拍手,每秒拍一下。

  2、数数:数到60看走了几秒。就是几分?

  3、同桌合作:

  (1)做一次深呼吸用()秒

  (2)跳绳20下用()秒

  (3)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秒

  四、实际应用

  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夏天午睡大约1()

  (2)小芳吃饭大约要25()

  (3)脉搏跳10次用了8()

  (4)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说一说这时同学们在干什么?

  出示各钟表同桌先互相说,然后交流。

  3、趣味题:一人唱一首歌要用3分钟,5人合唱这首歌要几分钟?让学生先猜测,然后试一试验证。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分=60秒

  75秒=1分15秒

  1时30秒=90秒

  【教材解读】

  自读:例5教学面积公式的应用。求出学生最熟悉的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小,并用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去测量课桌的面积。

  做一做,用学生身上的尺子来测量长度,进而求出教室的面积。(反思:知道了这样做,要再深入问:为什么要这样做?)

  细读:例5的编排意图与前面“做一做”的编排意图基本相同。在计算数学书封面面积后,又安排利用计算结果估计桌面面积的活动,一方面体现了上面计算的价值;另一方面提示,可用自己熟悉的物品面积作为“非标准”的面积单位,估计其他面积,从而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与能力。

  “做一做”利用学生自己的“步长”作为单位,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并估测教室面积。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用自己随身携带的“标尺”,随时随地地认识更多的事物,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与估测能力。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公式的含义;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面积公式的计算;

  【教学流程】

  一、面积公式的复*

  1.出示:练*十五的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

  如果满铺是这样的 如果半铺又是怎样的 你会选择铺吗?

  2.完成练*第2题

  出示:两个信息,学生提出问题?

  二、教学例5

  1.出示题目

  读题计算

  468*方厘米到底有多大呢?

  我们熟悉的数学书封面是500*方厘米,估计一下我们的课桌面积大约有多少?

  师:你是怎么估测的呢?

  小结:我们可以用尺子量出长和宽计算出桌面面积的大小;但当没有尺子时,可以用已知的数学书封面面积来测量桌面面积。

  2.做一做

  如果没有尺子,如何测量我们教室的面积呢?

  生预:用课本面积;

  生预:用课桌面积;

  生预:用身上的尺子。(脚步的“尺子”)

  小结:用自己随身携带的“标尺”,随时随地地认识更多的事物。

  3.目测实物面积和测量计算面积

  黑板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地面方格的面积。

  猜测 依据 测量。

  三、巩固练*

  1.练*第7题,面积和周长(练*本上)

  2.第9题,知道周长,如何求面积?

  3.第8题,选择。1.全部的面积;2.正方形的面积;3.剩下的面积

  四、拓展题

  练*第10题:面积减去后,面积相等,周长变了。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p87—90.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重点:负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截然相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

  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

  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

  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王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五月上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1)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 (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教师结合课件,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②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5)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写在卡片上)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我们得出: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珠峰朗玛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朗玛峰的最新海拔高度。老师把有关网页带来了。(课件出现网页,上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课件动态地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动态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面高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面低155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1)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2)小结:以海*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通过刚才的学*,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课件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面以上的高度和海*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

  2、学生交流、讨论。

  3、指出:因为+8844.43米也可以写成8844.43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① 如果都同意分三类的,老师可以出难题:我觉得0可以分在4它们一类啊,你们怎么来说服我?

  ② 如果有学生发表分三类的,有的分两类的,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争论。

  4、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面为界线,高于海*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象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象+4、4、+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象-4、-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这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正数和负数。(板书:认识负数)

  五、联系生活,巩固应用

  1.练*一第2、3题

  2.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转变学生学*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德育目标: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惯。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硬币、线绳、图钉、铅笔头、圆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会吗?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场紧张而又激烈的塞车运动。看,它们已经来到了起跑线上,一号、二号、三号谁将会成为最后的冠军,请同学们大胆预测。

  师: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冠军,送给一号车手。同学们预测的很好,那么一号的赛车为什么成为了最后的冠军呢?

  生:因为一号的赛车,轮子是圆的。

  师:其它的车手为什么会比一号的赛车慢呢?

  生:因为它们的轮子是方形,是三角形,有棱有角的。

  2、联系生活、举例说明

  师:你在生活中,哪些物体上还有圆?指名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含有圆的物体。

  师: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汽车作为现代工业化的产物,正是因为装上了圆形的轮子,不仅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出行,也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家庭用的圆形套装餐具,满足我们审美需求的同时,也更让我们味口大开,看来圆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很重要。下面就让我们对圆作更进一步的认识吧!揭示课题:圆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初步体验:

  1、第一次自主探索画一画。

  师:你能创造出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吗?

  生:能。

  师:同学们真有自信,下面就请同学们前后四人小组为单位,可以利用学具袋中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工具,也可以自己想办法去创造圆,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工创造圆。

  生:进行小组反馈。

  教师注意将各种方法进行概括分类,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答案有①利用硬币或其它圆形轮廓描圆;②利用图钉和线画圆;③用圆规画圆;④用圆形物体用力在纸上压印圆;⑤线一头系上重物旋转形成圆……

  师:这么多的方法都能创造出圆,那么这些方法有什么缺点吗?

  学生说一说各种画法的缺陷:(

  1、利用圆形轮廓描和印圆,方便但圆的大小固定。

  2、线画圆,比较麻烦但可以画很小的圆也可以画很大的圆。

  3、旋转形成圆不能留下痕迹。

  4、圆规画圆,方便且一定大小的圆都能画)

  师:那你认为这么多方法中用什么画圆最科学最方便?

  生:用圆规画圆最方便。

  2、第二次尝试画一画-----用圆规画圆。

  师:那请同学们用圆规自已尝试画一个圆。

  没有画成功的同学把图案展示,我们愿意帮助你寻找原因。

  生:(

  1、画移位的,

  2、重新画又找不到位置的,)如:问为什么会移位,为什么会找不到原来的位置?

  学生回答问题的原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所以画圆的时候要先确定位置,点上一点,把钢针戳在点上,用手捏住圆规的头,**圆规两脚的开口,将圆规略微倾斜一点,旋转一周,一个圆就画好了。请大家也一起试试看。(板书:定点、定长、旋转一周)

  师: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独立画圆。

  师:大家画的圆的位置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因为刚针戳的位置不一样,(或点的位置不一样)

  师:看来这个点能决定圆的位置,(板书:能决定圆的位置)

  师:请同桌再互相比较一下你们刚才画的圆大小完全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因为我们圆规的开口大小不一样。

  生:圆规的两脚开得越大,所画的圆也就越大,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能决定圆的大小。(师板书:能决定圆的大小)

  师:那请同学们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定为3厘米,来画一个圆,并用剪刀将你所画的圆剪下来。

  三、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探究其特征:

  ①学生跟老师一起操作: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几次。(也可进行一下小竞赛,看谁折得快、折得好。)

  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师: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贴出纸圆,点出圆心,并板书:圆心)

  师:圆心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板书:o)

  教师领学生读字母“o”,说明“o”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的圆里标出圆心并用字母“o”来表示。

  游戏过渡:下面让我们放松一下,玩一个“食指点圆”的游戏,游戏规则:教师说出圆的位置(圆外、圆心、圆内、圆上)让学生用食指来点,看谁点的快,点的准。尤其强调“圆上”的概念,指圆的边缘上。

  ②师:强调之后,让学生说圆上有多少个点?(无数个)现在请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通过测量引导学生发现: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提问: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线段叫做半径?

  教师说明:半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板书:r)

  教师领学生读“r”,强调“r”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圆里画出一条半径并用字母r来表示。

  学生做完后,教师提问: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吗?

  启发学生说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并板书)。

  ③同学们接着观察,刚才我们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每条折痕都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线段叫做直径。(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提问: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线段叫做直径?

  启发学生说出:通过圆心并且两段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教师说明: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板书:d)

  教师领学生读“d”,强调"d"的写法,让学生在自己的圆里画出一条直径,并用字母“d”来表示。

  学生做完后,教师提问: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的几条直径,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线的长度都相等。

  ④练*:出示课件请观察下图中哪些直径,哪些是半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⑤小结与过渡:通过刚才的学*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那么,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组织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得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师: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d=2rr=d/2。

  师:这就是说,在同一个圆里,知道了半径的长度,乘以2就可以求出直径的长度;知道了直径的长度,乘以1/2就可以求出半径的长度。(组织学生说半径或直径的长度,让其他学生说直径或半径的长度,然后组内互说互评。)

  ⑥练*:出示课件填表。

  ⑦巩固练*:出示判断题。

  四、转回课前问题:

  为什么车轮做成圆形的能得冠军呢?

  (让学生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解决此题。)

  五、课后作业:

  用今天所学知识画出各种大小、不同颜色的圆,组合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六、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O ——能决定圆的位置(定点)

  半径r

  ——能决定圆的大小(定长)

  直径d

  同圆半径

  无数条且长度相等

  (等圆)直径

  d=2r或r=d=

  设计说明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直接影响着对新知的理解与掌握,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又是在学*新知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针对每个例题的学*都安排了相关的操作活动,以涂一涂、说一说、找一找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几分之几含义的理解,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1.鼓励学生用分数表达操作结果,以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通过动手折一折,使学生在巩固四分之一的基础上,理解四分之几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独立尝试、合作探讨,借鉴前面的学*经验用分数来表达操作结果,加深对几分之几含义的理解。

  2.关注经历和体验,启发多角度思考。

  在比较几分之一时,学生积累了借助直观模型进行比较的经验,随着对简单分数的逐步熟悉,在教学例6时,引导学生通过涂一涂、比一比,借助直观模型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分数的含义进行比较,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圆形纸、彩笔

  教学过程

  ⊙复*铺垫

  1.复*导入。

  (1)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  )  (  )  (  )

  (2)比较分数的大小。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分数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复*旧知的基础上引出新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为学*后面的'内容奠定基础。

  ⊙实践探究

  1.教学教材92页例4:认识四分之几。

  (1)学生把同样大的正方形纸*均分成4份,给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

  (2)请你用分数表示出涂色的部分,并说一说为什么用这个分数来表示。

  (3)再说一说没有涂色的部分用哪个分数来表示。(说出理由)

  (4)师小结:这些正方形纸都被*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几,就用四分之几来表示。四分之几就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几与四分之一只是所取的份数不同。

  2.教学教材92页例5:认识十分之几。

  (1)课件出示一条1分米长的彩带,并把它*均分成10份。

  (2)学生讨论: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其中的1份?3份用哪个分数来表示?7份呢?(教师板书)

  (3)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圆形纸任意对折,选其中的几份涂上颜色,然后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4)小结:像、、、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

  3.加深对分数各部分含义的理解。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各是什么。

  (2)小组内交流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3)师小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均分成的份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母,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子。

  (4)课件出示教材92页“做一做”1题,指名回答。

  一、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学生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

  1、双基情况

  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2、学*能力

  大部分学生学*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课前预*,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成绩较不理想。

  3、学**惯

  学生学**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差生学*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

  三、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⑤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⑥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⑦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⑧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⑨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⑩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3、教学重点

  ①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③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⑤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⑥了解比例尺,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⑦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⑧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⑨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

  4、教学难点

  ①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④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⑤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⑥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⑦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5、教具和学具

  三角板 直尺 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方格作图纸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自主性和学*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

  质量的提高。

  6、继续写数学学*周记,以培养学生总结概况的能力,以激励性的评语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学*兴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具准备

  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1、教师创设情境:体育课可好玩了,瞧,同学们都在跑步呢。观察主题图,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

  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4、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十5。

  师:8十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2、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师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问: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4、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十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十4、7十6、6十5的`结果吗?

  学生汇报。(教师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5、师: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l0,然后用lO再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师板书课题)

  6、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想出了做8、7、6加几的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跟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方法一样,都是利用“凑十”。那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目8十9,看哪个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汇报:

  三、巩固练*

  完成教科书“做一做”。

  1、第1题。“圈一圈”,完成凑十的过程,再算出得数。

  2、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凑十过程,再填在书上。

  3、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练*。

  1、练*二十一第1题。先让学生看图,描述画面。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分类方法确定两个加数,获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9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设计说明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轻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对常用的质量单位也有初步的了解,但是由于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具体、直观,且大部分学生对质量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基于上述情况,本设计关注了下面几点:

  1.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

  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学具,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活动中,获得有关千克的丰富体验,从而牢固地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注重对实践过程的指导和实践结果的总结。

  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注意实时调控和指导,使学生的实践更有层次,目的性更强;在每项操作之后都帮助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有效地促进了知识的生成。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天* 盘秤

  学生准备

  盐 牛奶 黄豆 回形针 花生米 军棋 2分硬币 苹果 鸡蛋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察主题图,找出有关信息。

  提问:(1)图中淘气和小鸟分别在做什么?

  (2)淘气和小鸟分别有多重?

  (3)谁的体重更重一些?你是怎样知道的?

  引导学生发现:淘气的体重是30千克,小鸟的体重是50克,淘气比小鸟重。

  小结:淘气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小鸟的体重用“克”作单位,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这两个质量单位。

  ⊙探究新知

  1.认识秤,学会读数的方法。

  (1)了解学生知道的秤。

  师: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标示的净重知道物品的质量,但是很多物品没有包装。例如桌上摆的鸡蛋、苹果等。要想知道它们的质量该怎么办呢?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在什么地方见过?(课件出示各种秤)

  请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见过的秤,比如学生可能通过看图,看电视,逛市场见过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弹簧秤、磅秤等。

  (2)了解读数的方法。

  出示盘秤,提问:你知道圆盘上的刻度数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如果指针指向1,表示托盘上的物品有多重?

  学生观察盘秤上的圆盘,知道一个大格表示1千克。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

  2.动手实践,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1)称一称。

  以小组为单位,称一称两袋盐的质量,知道两袋盐的质量是1千克。

  (2)掂一掂。

  请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把两袋盐放在手里掂一掂,感受1千克有多重。

  (3)估一估。

  用手掂一掂苹果,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的质量是1千克,然后用秤来称一称,验证自己的估计。

  (4)找一找。

  找一找周围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预设

  生1:2瓶矿泉水大约是1千克。

  生2:1大袋洗衣粉大约是1千克。

  生3:10本数学书大约是1千克。

  (5)体会几千克有多重。

  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任意称出几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苹果、洗衣液、白菜等课前准备好的物品)

  (6)抱一抱。

  汇报自己的体重,互相抱一抱,感受几十千克(或几十几千克)的质量。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环节,学生依次体会到了1千克、几千克、几十千克(或几十几千克)的质量,给了学生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对于帮助学生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大有益处。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学*内容安排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本单元认识图形是其中“图形与几何”的部分,主要有“认识角”、“长方形与正方形”、“*行四边形”以及“欣赏与设计”等四个主题。下面将分别从这四个主题来具体设计教学,预计总共用4个课时。

  (注:本教学设计只设计教材上基础知识的内容,其余巩固和练*等内容不在本教学设计之内)

  课时一:认识角——对角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通过对“角”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以及*行四边形的认识,因而,本课时是为后面长方形、正方形以及*行四边形的认识奠定基础的。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菁选(扩展5)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菁选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行四边形的面积 》第一课时 (包括教材80-81页例1、例2和“做一做”,练*十五中的第1-4题。)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图形的拼摆、割补理解*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从而进行分析、概括出面积计算公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1.学生在以前的学*中,初步认识了各种*面图形的特征,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加上这些*面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也十分广泛,学生学*时并不陌生。

  2、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日常经验出发,设置切*生活的情境,把学*过程变成有趣的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会正确计算*行四边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知识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加强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理解和掌握*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计量单位有那些?

  2.出示一张长方形纸,他是什么形状?它的面积怎么算?

  二、探究新知

  1、情景导入:出示长方形、 *行四边形 。这两个图形哪一个大一些呢?*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算呢 ?

  板书课题:*行四边形的面积

  2.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

  (1)用幻灯出示教材第80页方格图: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一个图形的面积。现在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算出这个*行四边形和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说明要求:一个方格表示1cm2,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把数出的数据填在表格中(见教材第80页表格)。

  (2)同桌合作完成。

  (3)汇报结果,可用投影展示学生填好的表格。

  (4)观察表格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学生讨论,可以得到*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底与长、高与宽及面积分别相等;这个*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它的底乘高;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长乘宽。

  2.推导*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1)引导: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了一个*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这个方法比较麻烦,也不是处处适用。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计算,*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有其他计算方法呢?

  (2)归纳学生意见,提出:通过数方格我们已经发现这个*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是不是所有的*行四边形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计算呢?需要验证一下。因为我们已经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所以我们能不能把一个*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计算呢?请同学们试一试。

  a.学生用课前准备的*行四边形和剪刀进行剪和拼,教师巡视。

  b.请学生演示剪拼的过程及结果。

  c.教师用教具演示剪—*移—拼的过程。

  (3)我们已经把一个*行四边形变成了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出示讨论题:

  ①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行四边形比,面积变了没有?

  ②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能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小组汇报,教师归纳:

  我们把一个*行四边形转化成为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行四边形的底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宽与*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 *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3.教师指出在数学中一般用S表示图形的面积,a表示图形的底,h表示图形的高,请同学们把*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出来。

  S=ah

  三、 应用反馈。

  1.出示教材练*十五第1题。读题并理解题意。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菁选(扩展6)

——数学教学设计菁选

数学教学设计汇编15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意图: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化,它是指图形或物体两对的两边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日常生活中对称的物体和现象非常的普遍,例如:规则图形(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公共建筑、脸谱、风筝等,他们左右两边的图形、大小、花纹、颜色完全一样,这样的特性能够激发孩子浓厚的探索兴趣。

  活动通过让孩子观察描述、概念熟悉、动手实践、理解延伸这四个环节来掌握对称的科学性的概念。同时秉承了科学活动重在让孩子动手操作、激发浓厚的探索欲望为核心的中心思想,将第三环节作为活动的重点,让孩子在猜测与验证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对称的实际含义。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对称和对称轴的概念,感受生活当中对称物的对称美。

  2、通过观察、比较,判断物体的对称性,加深对对称的理解。

  活动准备:

  教具:对称的蝴蝶示范图片、活动猜测、记录图

  学具:人手一份对称图形(金鱼、风筝、建筑、京剧脸谱)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初步感知对称

  1、教师出示沿对称轴折叠的半个对称的蝴蝶

  ------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

  ------它有什么特点呢?

  2、教师总结对称的概念、特性。

  ------蝴蝶翅膀以身体为中心线,它们左右两边的大小、颜色、形状和花纹完全相同,只是方向相反,我们

  把这种形式叫作对称,这条折痕叫作对称轴。

  (环节分析:用隐藏一半的蝴蝶作为对称的典范,既能很好地诠释对称的概念,又能以折痕明示对称轴;而且

  一半一半揭示,不仅可以激发幼儿浓厚的好奇心,又能着重比较左右两边的蝴蝶翅膀的大小、颜色、形状和

  花纹,并以重叠的方式检验对称。)

  二、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对称

  1、教师出示操作的材料,并介绍记录图表。

  ------那么….是对称图形吗?请小朋友来猜一猜,并在这个画有问号的`空格里填上你的猜测,认为对称打上

  勾,认为不对称则打上叉。

  2、介绍操作要求

  ------试着对折,看看它左右两边的大小、颜色、形状和花纹是否完全一样。

  3、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寻找对称轴,并沿着对称轴对折。

  4、总结

  ------金鱼和风筝的大小、颜色、形状、花纹完全一样,它们是对称图形,房子的窗户不一样,脸谱眼睛的

  花纹不一样,它们两个不是对称图形。

  ------你们都猜测对了吗?很多小朋友用眼睛看和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不一样,说明只用眼睛看是很容易犯

  错误的,只有动手做过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千万不可胡乱猜测。

  (环节分析:通过先猜测后操作验证的方法,引导幼儿对事物进行科学的判断,而非只用观察的盲目判断;在验证对称的操作中难度有简到难,鼓励幼儿细致观察,发现它们在大小、颜色、形状和花纹上的不同,从而进一步巩固对对称的理解。)

  三、找对称,相关经验的延伸

  1、老师这里还准备了很多很多的对称图形,请你根据半边图形找出对称的另一半

  2、幼儿找对称,教师引导对称的要点:大小、颜色、形状、花纹都得一样。

  (环节分析:此环节是对对称的概念理解的逆向运用,通过寻找对称的翅膀,加深对称的概念。)

  四、寻找生活当中的对称

  ------生活当中还藏着许许多多对称的秘密,请小朋友去仔细找一找。

  (环节分析:数学活动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将本次活动对称的概念运用到现实生活,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对称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面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掌握向量的模、零向

  量、单位向量、*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并会区分*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

  2.通过对向量的学*,学生初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向量和数量的.本质区别.。

  3.通过学生对向量与数量的识别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数学本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发现法与讨论相结合,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在教师的指导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面向量和数量的比较,培养学生发现客观事物的数学本质的能力,并且意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间的密切关系,发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特性。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向量、零向量、单位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的概念,会表示向量。

  教学难点:*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的区别和联系。

  学*目标:1、认识垂线、*行线。

  2、理解垂直与*行是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

  3、发展自己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树立合作探究的学*意识。

  学*重点; 正确理解“相交”“互相*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过程:

  1、在一片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会有几种情况? 分别是什么?

  2、什么叫*行线?*行线还可以怎么说?为什么要说在同一*面内呢?

  3、在同一*面内相交的.两条直线又可以怎么分类?什么叫互相垂直?什么叫垂足?

  4、*行线、垂线和直线、射线、线段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一、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行和垂直的例子。

  二、做一做:

  1、下面图形中哪组直线互相垂直,哪组直线互相*行

  2、判断:(1)、正方形中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2)、两条直线相交,这两条直线一定垂直。

  (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行线。

  (4)、一条直线垂直。

  3、画一画

  (1)先用钢笔画一条直线,再用铅笔画两条直线和它*行,看一看,后画这两条直线是什么关系?

  (2)先用钢笔画一条直线,再用铅笔画两条直线都和它垂直,看一看,后画这两条直线有什么关系?

  三、折一折。

  (1)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两次,使一组对边与折痕互相*行。

  (2)把一张正方形纸折两次,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76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要考考大家前面的减法学得好不好?(出示口算卡片)

  11-5=36-4=29-3=16-8=12-4=13-6=

  让学生根据口算卡片很快地说出结果。

  师:看来前面的知识我们学得不错!今天我们要在这些基础上继续学*减法。

  板书(退位减法)。

  二、新课探究

  1、教学例1

  师:在体育课上,小红到王老师那儿领乒乓球,小红在领乒乓球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些什么?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从图中可以知道老师那儿一共有38个乒乓球,小红要领6个乒乓球,提出数学问题是:还剩下多少个乒乓球?

  师:这个数学问题该怎么列式呢?让学生说出列式为:38-6。

  师板书这个算式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会算38-6吗?你是怎么算的?

  引导学生回答: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个位上8-6=2,再加上30就是32。

  师:在前面我们知道了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这次学*中也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如果老师没有38个乒乓球,只有34个,又该怎么列式呢?

  出示例1。还剩多少个乒乓球?

  让学生列出算式:34-6。

  师板书(34-6)在黑板上。

  师:比较38-6和34-6这两个算式,它们有哪儿不一样?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说出:38-6个位上的数够减,34-6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师:像这种个位上的数不够减的减法,我们把它叫做退位减法。

  师边说边补充完整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师:34-6也要用被减数个位上的4去减6吗?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是的,因为是减去6个一,所以要用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去减6。

  师:但是在计算用34个位上的数去减6时,你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学生不难发现:这次用个位上的4去减6时不够减。

  师:是呀,不够减时该怎么办呢?让我们还是借助小棒来帮助我们思考吧!

  要求学生先摆出34(即3捆零4根),然后同桌商量着从中减去6根。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去想,师不加任何提示,以充分体现“放手”。师注意行间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摆法,最后全班汇报。

  师:从34根小棒中减去6根小棒后还剩下多少根小棒?

  学生:还剩下28根。师追问:你是怎么做的?

  引导学生回答:4根小棒减6根小棒不够减,可以打开其中的一捆小棒,这样就有14根零的小棒了,用14根小棒减去6根小棒还剩8根小棒,和刚才剩下的2捆小棒合起来,还剩28根小棒。

  随学生回答一一演示:

  师:是呀,在遇到个位上的数相减不够减时,我们要拿打开一捆小棒,打开的这一捆小棒由原来的1个十变成了现在的10个一,这叫做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在十位上退1作10,再减。随师的讲解演示退1作10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哪个地方表现了退1作10的过程。

  师:这种算法具体在竖式上是怎么表示的呢?

  在小棒图旁边出现竖式,师也在黑板上板书竖式。

  师:退1作10,首先要考虑退,在哪一位上退,向十位借的这个“1”应不应该作个记号,作个什么记号?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怎样处理这个问题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师随学生的回答在十位上打一个点表示退1。

  师:然后怎么想呢?

  引导学生说出这一个10和个位上的4合起来是14,14-6=6。在竖式的`个位上写6。

  师:然后呢?

  引导学生说出在算十位上的数的时候,要注意还“1”。

  师:这个计算过程我们结合小棒演示图来理解就更直观了。

  演示小棒图和竖式图。

  (1)打开一捆小棒的同时在竖式十位上打一个小圆点退1;

  (2)演示14根小棒去掉6根还剩8根的同时竖式上面计算14-6=8,在竖式的个位上写8;

  (3)十位上的两捆小棒闪动同时演示十位上的2落在十位的得数上。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探讨,你发现做这类减法时,在计算方法上和前面学*的减法在哪些地方不一样?

  可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这种减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个位不够减,要在十位上退1作10再减,但是在计算十位上时,要注意减去这退掉的一个十。

  师:是呀,在做这类退位减法时我们要特别注意这句话:个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师板书这句话。

  师:这道题除了这样算,还有没有别的算法呢?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如:可以先用退位的10减去6得4,再把4和原来被减数个位上的2相加,这样个位就得6,十位上被退1后还剩下2,所以合起来就是26。

  师:不管用哪种算法,都涉及一个退位的问题。类似这样的退位减法的题你会做了吗?用你喜欢的方法试一试:50-8。

  抽一学生到黑板板演,其余学生独立用竖式完成,然后集体订正。重点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他计算的过程。

  2、教学例2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会算这类减法了!下面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吧!出示例2。你能根据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根据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挑一个板书在黑板上,如:35-7让学生列出算式后并请他用竖式进行计算。同桌之间再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三、巩固练*

  课堂活动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订正。

  四、全课小结

  师:在这节课上,同学们你又学到了什么?在计算退位减法时,我们都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略。

  课后反思:

  课题:二元一次方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学会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个解和检验某对数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学会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来表示;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并渗透德育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加强学生的类比的思想方法; 通过“合作学*”,使学生认识数学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新闻链接:桐乡70岁以上老人可领取生活补助,

  得到方程:80a+150b=902 880.

  2.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80a+150b=902 880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异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做一做: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①小明去看望奶奶,买了5 kg苹果和3 kg梨共花去23元,分别求苹果和梨的单价.设苹果的单价x元/kg , 梨的.单价y元/kg ;

  ②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小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小时,可得方程: .

  (2)课本P80练*2. 判定哪些式子是二元一次方程方程.

  合作学*:

  活动背景爱心满人间——记求是中学“学雷锋、关爱老人”志愿者活动.

  问题:参加活动的36名志愿者,分为劳动组和文艺组,其中劳动组每组3人,文艺组每组6人.

  团支书拟安排8个劳动组,2个文艺组,单从人数上考虑,此方案是否可行? 为什么? 把x=8,y=2代入二元一次方程3x+6y=36,看看左右两边有没有相等? 由学生检验得出代入方程后,能使方程两边相等.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并提出注意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书写方法.

  试一试:

  检验下列各组数是不是方程2x=y+1的解:

  ①??x?4,

  ?y?3,②??x?2.5,

  ?y?4,③??x??6,

  ?y??13.

  ②③是方程的解,每个学生再找出方程的一个解,引导学生得到结论:一般情况下,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3.合作学*:

  给定方程x+2y=8,男同学给出y(x取绝对值小于10的整数)的值,女同学马上给出对应的x的值; 接下来男女同学互换.(比一比哪位同学反应快)请算的最快最准确的同学讲他的计算方法.提问:给出x的值,计算y的值时,y的系数为多少时,计算y最为简便?

  出示例题:已知二元一次方程 x+2y=8.

  (1)用关于y的代数式表示x;

  (2)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y;

  (3)求当x= 2,0,-3时,对应的y的值,并写出方程x+2y=8的三个解.

  (当用含x的一次式来表示y后,再请同学做游戏,让同学体会一下计算的速度是否要快)

  4.课堂练*:

  (1)已知:5xm-2yn=4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

  (2)二元一次方程2x-y=3中,方程可变形为y= 当x=2时,y= ;

  (3) 已知 ??x?2,

  ?y?1是关于x,y的方程2x+ay=5的一个解,则a= .

  5.你能解决吗?

  小红到邮局给远在农村的爷爷寄挂号信,需要邮资3元8角.小红有票额为6角和8角的邮票若干张,问各需要多少张这两种面额的邮票?说说你的方案.

  6.课堂小结:

  (1)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注意书写格式);

  (2)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相关性;

  (3)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7.布置作业:(1)教材P82; (2)作业本.

  教学设计意图:

  依照课程标准,通过分析教材中教学情境设计和例*题安排的意图,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实际,制订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教学的设计始终围绕这教学重点和难点展开.

  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创设了教学情境:关心老人,突出情感主线,并贯穿整个教学. 并对教学

  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补充和加工等,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所选择的例*题都体现实际问题数学化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这两个方面的设计贯穿整堂课,把知识内容和情感体验自然连贯起来.

  其次,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体现了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几个合作学*,激发学生主动去接触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重视学生学*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生生间的相互评价,关注学生对解题思路回顾能力的培养.

  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教学中,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类比的方法,使得学生加深印象. 在突破难点的设计上,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在选题时,通过降低例题的难度,使学生迅速掌握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字母的方法,体会运用这种方法的可使求二元一次方程求解更简便.

  [复*内容]:

  课本第102、103页的有关内容。

  [复*目标]:

  1、复*小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和反思,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复*重难点]:

  1、进一步理解小数意义。

  2、提高运算能力。

  [复*准备]:

  课件

  [复*方法]:

  练*法、小组讨论法。

  [复*过程]:

  一、 整理导入。

  本学期我们又学了一些小数知识,回忆一下你学到哪些知识?

  二、整理知识。

  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三、五单元内容。看看学了哪些知识。

  1、学生独立翻阅课本。

  2、让学生与同桌的伙伴交流,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

  3、利用表格或网络图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脚可以提供一些思路或表格)

  4、展示学生的作品。

  三、课堂练*。

  1、小数读写。课件呈现:

  五点八七四

  二百三十点九12。03

  1。023

  0。082

  十二点零三零点零八二230。9

  一点零二三5。87

  要求:

  (1)降落伞逐一出现,从上而下,降落*台一次性出现;

  (2)学生看“读数”找“写数”,看“写数””找“读数,判断降落点;

  (3)完成课本第102页的第1题。

  2、小数计算。完成课本第102页第2、3题。

  教师以口算卡片出示,学生口答,部分题目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怎么算的,计算法则以及注意点。

  3、解决问题。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遇到的小数。

  (2)结合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如:教室的长是7。8米,宽***米。

  ○1教室的周长是多少米?

  面积是多少米?

  长是宽的几倍?

  ○2课件呈现:

  节日特别供应

  精致汉堡每块9。80元

  薯条每包5。50元

  可乐每杯3。85元

  根据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问题。

  四、巩固练*。

  完成课本第102、103页的第4~10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有几瓶牛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几的进位加法。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几。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挂图。

  学具准备:

  每人20根小棒、算式卡片、数字牌。

  设计思路: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的编写特点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进行安排,关注学生数学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时,应充分注意并恰当把握教材的这些特点,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为此,本设计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突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热情。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运用直观手段,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本设计力求改变以单纯被动接受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数学学*方式,重视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游戏铺垫。

  凑十“对口令”游戏。

  师:看!谁来啦?齐天大圣孙悟空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戏呢!

  指定学生戴上孙悟空头饰:孙悟空说一个数,你们也说一个数,这两个数合起来是10。

  ( 策略建议:游戏活动,为学*新知识做了铺垫,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境。

  师:小芳今天帮妈妈送牛奶,现在这有两箱牛奶,可一共有多少瓶呢?这可难倒了她。聪明的小朋友们能告诉她“有几瓶牛奶”吗?(板书课题)

  生:一共有14瓶牛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组汇报。学生们有的一瓶一瓶数,还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3)师小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有的`同学一瓶一瓶地数;也有的同学用接数的方法,从9瓶接着数;还有的同学更聪明,从右边拿1瓶放到左边箱子里,使左边箱子里凑成10瓶,10瓶再加上右边剩下的4瓶,就是14瓶。这么多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策略建议: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几,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感觉到在多种算法中,凑十法最简便。)

  2、探究算法。

  (1)小芳送完牛奶回到家,妈妈给她买来了9个苹果,5个梨,一共有几个水果?应该怎样列式?(生:9+5=?)

  (2)师:怎样计算9+5=?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互相说一说。

  指导学生操作:左边摆9根,右边摆5根。然后,把右边的1根移到左边,使左边的小棒凑成10根,左边的10根与右边剩下的4根合起来就是14根。

  生汇报9+5得几的计算方法。

  师板书:9+5=14

  (3)除了9加1可以凑成10,还有别的方法能凑成十吗?

  指名学生上前演示,并口述操作过程:5+5=10,从9里拿走5,凑成十,9里面就剩下4,结果还是等于14。

  板书:9=5=14

  (4)动手操作

  试一试: 9+3= 7+9=

  首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理解凑十法的意义。

  (策略建议: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直观上了解“凑十法”的算理,并通过叙述计算过程,内化为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

  1、圈一圈,算一算。

  教师先做示范,引导学生弄清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反馈。

  2、比比谁算得快。

  9+5 9+6 9+9 9+8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反馈。

  3、“小猫数鱼”

  指导学生看图,提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反馈。

  4、数学游戏。

  乘车到兰溪公园去游玩:(1)师介绍兰溪公园。(2)4名学生当小导游,手中分别举着写有13、15、18、19的数字牌。 (3)学生每人一张“9加几”的算式卡片。(4)请对号上车。(得数分别是上面几个数字的卡片就是车票。)

  (策略建议:练*题的设计由易到难,生动活泼,充满乐趣,有利于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掌握口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过程,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引入新课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