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实用十份

首页 / 教学设计 / |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1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初步掌握归类识字的方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研读中明白寓意: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教学重点、难点:研读课文,明白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步解题

  1、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再来学*一则寓言故事。

  2、谁能把题目读一读?能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吗?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了。

  2、检查生字词的学*情况

  (1)这些词你会读吗?(窜出来树桩撞死锄头庄稼乐滋滋)指名读,齐读。

  (2)如果让你给这六个字分类,你会怎么分?

  小结:你们一个个都很棒,已经学会了归类识字,这可是识字的一种好办法!

  3、再次解题:你们都已读了课文,现在你能用一句话解释一下课题是什么意思了吗?

  4、质疑:根据这个课题,你能提几个问题吗?板书:怎么等?等的结果?

  三、带着问题,再次读文

  四、深读课文,明白寓意

  种田人守呀守,等呀等,结果呢?板书:庄稼全完野兔没来(课件出示句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一)研读课文,知道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1、田里的庄稼怎么会全完的呢?请你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把它用横线划下来。

  2、学*句子:从此他丢掉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自由读读句子,看看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2)交流预设:

  a、"丢掉了锄头"可以知道他没有到田里去锄过草,没有到田里去挖过地。(是呀,锄头可是种田人最重要的劳动工具,现在他连锄头也不要了,又怎么去劳动呢?)

  b、你是怎么理解"整天在树桩旁等着"这句话的?你们看,早晨,太阳刚从东方升起,他已经坐在树桩旁等了;中午,太阳高照,他没回家休息,还是坐着等;傍晚,太阳已经下山了,他仍旧在等,从早到晚,他一直都在等。

  c、他在树桩旁傻等,人家在干什么呀?想象说话:别人―――时,他在等;别人―――时,他在等;别人―――时,他在等;别人―――时,他在等;别人―――时,他还在等……是呀,一田到晚,他什么活也不干,一心只想着等兔子,他是多么渴望得到兔子呀!

  (3)朗读指导:

  a、谁愿意来读读这个句子?先自己准备一下,指名读。

  b、你对他的朗读满意吗?那你能试一试吗?

  c、寓言的朗读和其它课文的朗读有点不一样,它就好象在讲一个笑话故事,听老师来读一读。d、谁还愿意读?

  e、一天、两天、三天,从此他再也不出门劳动了,就在树桩旁傻等,让我们一起读,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4)结:种田人整天什么农活也不干,也难怪,他的庄稼全完了!

  3、学到这儿,你明白了什么?(板书预设)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二)研读课文,知道不能凭着运气生活。

  1、通过刚才的学*,我们知道了,因为没有劳动,所以庄稼全完了,;可是他整天都在傻等,怎么又没等到野兔呢?《守株待兔》教学设计相关内容:第十三单元快乐的生活远行靠什么教学设计《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沉香救母(二)说课稿《狼和小羊》教学实录及评析2份《夕阳真美》教学设计《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快乐的课堂�D�D评朱菊英老师执教的《水乡歌》一课查看更多>>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理解"窜","窜"是什么意思?笔直地向前跑,能叫"窜"吗?究竟怎样的跑才叫"窜"?(窜就是没有方向地乱跑)

  3、什么原因,野兔要这么慌乱地从树林了跑出来,四人小组想象野兔"窜"的种种原因。

  (1)后面有猎人追赶

  (2)受伤了

  (3)有野兽追击

  (4)他发现前面有好玩的东西

  (5)他想到森林外面去玩一玩

  (6)他想出去找朋友玩

  (7)他和别的野兔比赛跑步

  ……

  小结:你们刚才说的种种情况确实都有可能发生,但是因为这些原因,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就撞死的可能性大吗?

  4、种田人意识到这一点了吗?从哪里知道?能给"乐滋滋"换一个词吗?(喜滋滋、美滋滋、乐呵呵、乐哈哈、喜洋洋)

  5、朗读指导: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捡一只野兔,种田人更是开心极了,你能把他心里想的这句话读好吗?

  (1)指名读

  (2)每天都白捡一只野兔,这是一件多美的事呀,谁再来读读?

  (3)不是一只,也不是两只,三只、四只……而是每天都有一只呀,还想读吗?

  (4)让我们都来做做这样的美梦吧!齐读

  6、因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运气,正因为有了这种不

  切实际的想法,所以从捡到兔子的那天起,他便一直坐在树桩旁傻等(课件: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一个星期后……一个月后……)每天,他就是在那儿撞运气,可直到最后,他还是没又等到兔子。

  7、学到这儿,你又明白了什么?(板书: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三)观看动画,加深理解。

  1、刚才我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这个故事,现在想看看动画吗?

  2、现在,你想对种田人说些什么,请你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小结:靠碰运气是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只有实实在在去做,才能有收获。

  (四)、说说身边的人和事

  其实像种田人一样,因为一次碰到好运气,就想永远靠碰运气过日子的人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你能说一说吗?

  五、课外阅读

  (过渡:寓言,总是借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它对我们的学*、生活,都会有很大帮助。老师这还有一则寓言故事,请你们自由地读一读)

  1、自由读读寓言,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推荐课外读物。其实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后我们可以去读读这本《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并体会其中的道理,懂得凡事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能老想着意外的收获。

  2、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是:桩、株、滋,理解“树桩”“蹿”“乐滋滋”等词语。

  3、指导朗读好课文,要求学生能够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理解寓言故事所揭示的寓意。

  教学难点:

  体会那个种田人的内心想法。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了《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同学们懂得了什么道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另一篇寓言,生读题,师板书:守株待兔

  二、学*生字“株、桩”

  指名读“株”字,请生查字典,说说这个字有几个意思,在课题里是什么意思?(树桩)树桩又是什么呢?这两个字都与树木有关,所以用了木字旁来提示意思,再看看它们的左边,怎么读?(都是声旁),所以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很好记。

  三、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想一想课题是什么意思。

  四、揭题,感知大意。

  指名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谁守在树桩旁等?(板书:种田人)他为什么要守在树桩旁呢,请一个同学来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五、学*课文内容。

  1、大家听了有什么想说的。?(让生自由发言)

  2、是什么事让他有守着树桩的想法的?(一只兔子撞去世在树桩上)板书

  (他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板书

  3、有兔子捡当然好,我也想捡啊,怎么傻?分析兔子撞去世的原因,抓住“仓皇”“蹿”等重点词来理解兔子撞去世完全是个意外,偶然。(板书:意外)

  4、分析种田人的心理。这个意外发生在种田人面前,他怎么样?抓住“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乐滋滋”等词语体会他那种意外之喜。学*“滋”字。(在“意外”后板书:收获)是你你会不高兴啊,那又从哪儿看出他傻?从他的想法来体会他想不劳而获的心理。出示段落指导朗读。

  5、他这样想确实很傻,但更傻的还怎么做了?出示最后的段落,请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抓住“丢下”一词,看能否用“放下”来换,理解他的死心等待。齐读这一段。

  六、揭示寓意。

  1、所以,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种田人之所以做这么傻里傻气的事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他老想着�D�D意外收获(生答),因为这样可以不花力气啊,不用劳动啊。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对?请生说。

  总结寓意:什么事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能老想着意外收获。(补齐板书)

  2、那你想怎么去劝劝这个种田人呢?

  七、复述课文。

  1、看动画,想一想,等会儿怎么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

  2、指名复述,点评,再请。布置回家讲给家长听。

  八、课外扩展。

  1、出示古文原文,让生自己比照课文看能否读懂。

  2、师朗读,略作指点,让生跟读。

  3、我们学的寓言基本都是在这些古代经典书籍当中,有兴趣可以自己找来看。

  板书:

  (种田人) 守 株 待 兔

  白捡撞去世

  树桩

  凡事都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要老想着意外收获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守株待兔、树桩、乐滋滋、锄头”。

  2、 朗读和背诵课文,抄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3、 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心存侥幸,做人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寓言《守株待兔》。(板书课题)

  “株”是什么?“待”又指什么?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学*能解决这些问题。

  二、 确立学*目标。

  学生自主确立本课的学*目标,集体再讨论修订。

  三、 课堂自学,整体感知。

  1、 提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划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在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后面做上记号。

  (4)思考题目《守株待兔》的意思。

  (5)完成学*任务后同小组交流。

  2、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词的投影片检查字词的读音及词语的理解。

  (2)指读课文。(正音通句)

  (3)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株:树根或树桩。待:等待。守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在得到撞死的兔子。)

  3、 激发学生情趣,初步感知课文。

  四、 理解课文内容。

  1、 第一、二自然段。

  (1)那只兔子是怎么死的?(抓住“不知怎么的”“一头撞倒”理解兔子撞桩而死完全是偶然的。)能读出这个意思来吗?(学生试读)

  (2)他为什么这样乐滋滋的?(“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拣”)他还会想些什么?(启发想象)能读出这个种田人此时的心情吗?(试读)

  2、 第三自然段。

  (1) 如果你碰到这种事该怎样想,怎样做?

  (事情完全偶然,不必专门等这件事再发生,该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

  (2) 这个人是怎么做的?(“整天坐在”、“等着”“看看有没有……”)当时他会怎么想?(着急、盼望、失意)学生想象,如果你看见了他,会怎么劝他?

  3、 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呢?对这个结果你觉得怎样?(可笑)能读出这个意思来吗?(学生读)

  五、 寓意揭示,总结扩展。

  1、 讨论:《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能存侥幸心理,想得到意外收获,要主动努力地去做。)

  2、 “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就是从我们学的这个寓言故事中得来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3、 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过?讨论交流。

  六、 布置作业。

  1、 熟记生字词。

  2、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抄写课文最后一段。

  3、 把这个故事讲给邻居小弟弟获小妹妹听。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能力目标:小组内研读、在讨论交流中理解故事内容,悟出寓意。

  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不能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必然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懂得只有付出劳动,才会有收获。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故事的内容。

  教学难点:

  明白《守株待兔》的寓意。

  教学方法:

  读、讲、看、演相结合。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观图解题:

  1、同学们,在一片绿油油的田地旁,曾经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大家想知道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守株待兔》。板书:守株待兔。

  2、﹙课件出示守株待兔的图画﹚,谁能根据图画上的内容试着解释一下课题的意思?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本课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好*惯。】

  3、学生释题。

  二、题目质疑,认识生字。

  ﹙1﹚、看了这个题目之后,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学生一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1、谁在守株待兔?

  2、他为什么要守株待兔?

  3、他是怎么等的?

  4、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不仅能激发学生自主学*的兴趣,而且还能引发学生深入学*的动机。】

  ﹙2﹚、要想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先扫清生字障碍。

  ﹙3﹚、课件出示识字要求:1。读(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记(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3。想(组词语。)

  ﹙4﹚、学生自主识字。

  ﹙5﹚、检查认字:1、找生读。2、走迷宫、青蛙跳伞的识字游戏。

  三、学生在小组内研读、讨论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合作读书,解决问题,提高了学*效益。互动的形式,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学*研读氛围,而且还使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加深了对寓意的感悟。】

  四、图文结合,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故事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

  ﹙1﹚、谁在守株待兔?

  ﹙2﹚、他为什么要守株待兔?

  1、兔子为什么会撞死在树桩上?

  2、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窜”是什么意思?从“忽然”“窜”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3、猜一猜兔子撞死在树桩上的原因?

  【设计意图:从“忽然”、“窜”中,使学生们体会到了野兔跑的很快,而且还很慌张。通过猜兔子撞死的原因,使学生们明白了兔子撞死在树桩上,只是偶然发生的事情,不能看成是必然发生的事情。】

  ﹙3﹚、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图文:

  1、师读。

  2、“白捡”是什么意思?

  3、情境表演:种田人面对意外的收获,心情怎样?他会说些什么?

  4、他还有一个更美好的想法:“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设计意图:通过理解“白捡”这一词语和情境表演,使学生们体会到了种田人那种不劳而获的愉快心情,感受到了种田人希望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4﹚、种天人把偶然发生的事看成了必然发生的事,接下来他是怎么做的?

  1、课件出示相关语句:“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2、锄头是用来干什么的?丢下锄头说明了什么?

  3、“整天”是什么意思?

  比较句子:a、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b、从此他丢下了锄头,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4、他是如何等的?课件出示:当别人(),他在等。

  当别人(),他在等。

  当别人(),他在等。

  【设计意图:理解“丢下锄头”,是为了让同学们知道到种田人从此不再劳动了,想不劳而获。理解“整天”这一词语,是为了告诉同学们他在日复一日执迷不悟地守。】

  ﹙5﹚、他等到了吗?结果怎样?

  1、课件出示图文:“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2、对比庄稼图片,你想说什么?咱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五、拓展延伸,揭示寓意:

  1、情境表演:同学们为他可惜,邻居们为他着急,这样下去可不行,咱们得想个办法劝劝他才行。老师想做一次种田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看看谁能劝得动我?2、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守株待兔”的事呢?

  【设计意图:情境表演,主要是引导学生借此把寓意表达出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六、快乐作业:

  1、把这个寓言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

  2、课下搜集寓言故事,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七、板书设计:

  27、守株待兔

  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守株待兔、树桩、乐滋滋、锄头”。

  2、朗读和背诵课文,抄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心存侥幸,做人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寓言《守株待兔》。(板书课题)

  “株”是什么?“待”又指什么?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学*能解决这些问题。

  二、确立学*目标。

  学生自主确立本课的学*目标,集体再讨论修订。

  三、课堂自学,整体感知。

  1、提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划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在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后面做上记号。

  (4)思考题目《守株待兔》的意思。

  (5)完成学*任务后同小组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词的投影片检查字词的读音及词语的理解。

  (2)指读课文。(正音通句)

  (3)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株:树根或树桩。待:等待。守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在得到撞死的兔子。)

  3、激发学生情趣,初步感知课文。

  四、理解课文内容。

  1、第一、二自然段。

  (1)那只兔子是怎么死的?(抓住“不知怎么的”“一头撞倒”理解兔子撞桩而死完全是偶然的。)能读出这个意思来吗?(学生试读)

  (2)他为什么这样乐滋滋的?(“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拣”)他还会想些什么?(启发想象)能读出这个种田人此时的心情吗?(试读)

  2、第三自然段。

  (1)如果你碰到这种事该怎样想,怎样做?

  (事情完全偶然,不必专门等这件事再发生,该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

  (2)这个人是怎么做的?(“整天坐在”、“等着”“看看有没有……”)当时他会怎么想?(着急、盼望、失意)学生想象,如果你看见了他,会怎么劝他?

  3、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呢?对这个结果你觉得怎样?(可笑)能读出这个意思来吗?(学生读)

  五、寓意揭示,总结扩展。

  1、讨论:《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能存侥幸心理,想得到意外收获,要主动努力地去做。)

  2、“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就是从我们学的这个寓言故事中得来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3、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过?讨论交流。

  六、布置作业。

  1、熟记生字词。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抄写课文最后一段。

  3、把这个故事讲给邻居小弟弟获小妹妹听。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过程】

  一、读题存疑,整体感知

  1.这节课我们学*一个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齐读课题)

  2.教学“守”。汉字是表意文字。“守”上面的宝盖头表示房子,下面是个“寸”,看着这小房子,守着这方寸之地就是守。这里是守着什么?(守株)

  3.教学“株”“桩”。观察课文插图,理解“株”就是树桩。这两字都是形声字,左表义右表音。

  4.理解“守株待兔”:守着树桩等待着兔子。

  5.质疑:为什么守株?怎么守?守到兔子了吗?

  6.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由课题生发的问题。

  【设计意图】

  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组织识字教学,落实双基。围绕课题展开质疑,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发现,并且对读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且,设计三个概括提炼的话题,保证了对话的有效进行。

  二、读文探疑,意文兼得

  (一)研读“怎么守”。

  根据大家的交流出示: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拼读生字(带点字),读通句子。

  2.比较句子,理解“整天”在句子中的作用。

  3.引读:早上,太阳升起,种田人就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中午,太阳高挂,种田人还是……傍晚,太阳快要下山了,种田人依然……(划线部分为学生接读)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引读理解“整天”,一个从早到晚整天坐在树桩旁傻傻等待的种田人的形象就浮现出来,学生迫不及待地要去寻找原因,以疑促学。

  (二)研读“为什么守”。

  根据大家的交流出示:―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1.拼读生字,读通句子。

  2.比较品味“窜”:如果不用“窜”,还可用什么词?笔直地向前跑、向前冲能叫“窜”吗?想象一下,什么原因使野兔这样慌张地从树林里窜出来。

  3.对种田人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种田人又是怎样想的?

  根据大家的交流出示: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4.给“乐滋滋”换一个词。(美滋滋、乐呵呵、喜洋洋)

  5.朗读指导:每天都白捡一只野兔,这是一件多美的事呀!请男同学乐滋滋地读读种田人心里想的这句话。

  不是一只,也不是两只、三只……而是每天都有一只呀!再请女同学乐滋滋地读一读。

  种田人越想越美,越想越乐!全班一起读一读。

  6.小结:正因为偶然的一天,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运气。

  【设计意图】

  想象野兔撞死的原因,明白“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是非常偶然的,不露痕迹的指导而又层层推进的朗读,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正因为偶然的一天,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运气,实在太可笑。

  (三)回读“怎么守”。

  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从此”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2.为什么是“丢”而不是放呢?

  3.想象说话:他是一个农民,他本来应该去干什么呀?是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种田人却怎么想呢?

  第一天,他坐在那儿,乐滋滋地想:。

  第二天,他仍然坐在那儿,满怀希望地想: 。

  第三天,他还是坐在那儿,傻傻地想: 。

  4.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种田人的心里还是那个想法:兔子会来的,兔子一定会来的!他还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呢?

  5.你快去劝劝种田人吧!把你想说的话写在插图旁。

  6.小结寓意: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不劳动不会有收获。(板书)

  这就是寓言故事(板书:寓言)用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大道理。

  【设计意图】

  回读重点句,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在思悟中让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放”与“丢”的比较,“一天”到“一天一天”的说话拓展,都是为了让学生深入种田人的内心。劝说种田人的小练笔使人文内涵从课本的语言文字中跳出来,走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同步拓展,加深理解

  1.读补充资料。

  捡到一个英镑

  杰克是英国伦敦一家建筑公司的青年工人。一天,他在街头捡到一个钱包,钱包里装着一个英镑。“一个英镑!这比我一星期的工钱还多!”杰克欣喜若狂。从此,他无心上班了。他每天在街上走来走去,从街头走到街尾,从东街走到西街。他目光炯炯,像一条猎狗似的,在街上搜寻着。由于长期弯腰注视着地面,他的腰弯了,背驼了,眼也花了。他一生的“劳动成果”是一百零八英镑、一万三千颗纽扣、五千多枚别针……而他原来的工友们有的成了建筑公司的的老板,大部分也都勤劳致富,安享晚年。杰克在穷困潦倒中去世。

  2.省略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的心理。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6个字,会写5个字。

  2、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的心理。

  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了水滴石穿这个寓言,谁能说说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

  2、今天,我们继续学*《寓言两则》,看看这则寓言又向我们说明了什么道理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文中的字宝宝并记一记。

  2、学*生字

  (1)小老师教读本课生字,提出容易读错的地方。

  (2)小火车读生字,给生字组词。

  (3)抽生指出生字的大写字母、部首、剩余笔画。

  (4)观察生字,指出容易写错的地方,小黑板上描红。

  (5)齐读带生字的词语。

  2、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

  (1)“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找出文中的一个句子。

  (2)理解句子

  ①抽生回答

  ②出示句子:从此以后,他再也不种田了,天天坐在那棵大树桩旁边等待,希望一只接一只的野兔又撞死在这里。

  ③齐读句子,思考“这里”指的是哪里?

  ④“守株待兔”这四个字的意思就藏在这句话里,想一想用自己的话说说词语的意思,请一个孩子发言。

  ⑤想象:农夫在这里等待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⑥感情读句子,抽读、范读、齐读。

  (三)学*课文1、2自然段

  1、种田人怎么会天天想捡野兔呢?这只野兔又是从哪来的`呢?让我们一起读读第1、2自然段。

  2、全班读,思考:野兔怎么来的?

  (1)给“窜”换词。

  (2)“竟”是什么意思?

  3、看到这意外的收获,农夫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勾画他的内心想法。

  4、抽读,出示句子:我一点力气没花就得到这么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要是天天都有这样的事情,那该多好啊!

  (1)齐读,哪些词语该重读,为什么?

  (2)默读句子,想一想,农夫的心情怎样?做上批注。

  (3)抽读,谁能读出农夫当时的心情?

  (四)学*课文3自然段

  1、真的有那么好的事吗?这个种田人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齐读句子。

  2、他在树桩旁傻等,人家在干什么呀?

  想象说话:别人时,他在等;别人______时,他在等;别人_____时,他在等;别人_____时,他在等;别人______时,他还在等……

  3、等到最后他等到野兔了吗?抽读。

  (五)理解寓意

  1、老师就是那个等待兔子的农夫,直到现在我都没有明白为什么我没有等到兔子。聪明的孩子,你能告诉我吗?把你想对我说的话写到书上空白的地方。

  2、抽生读写话。

  3、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4、遇到这样的人,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读懂语言故事的内容,理解寓意,会用自己的话说说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

  3、能够对文中的种田人、野兔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4、对故事的结果展开发散思维训练。

  5、能够对别人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并体会寓意。教学难点:联系自己的学*、生活实际谈感受。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圆卡片、人物图片(种田人、野兔、树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刚刚学了一篇寓言故事《掩耳盗铃》,这个故事教育我们不要做坏事,不要做自己欺骗自己的事。今天我们还有一篇名为《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大家想知道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利用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同时这又是的重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这个故事。

  (教师板书课题)读故事:

  二、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课件展示课文情景剧及文字)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生字的读音。

  (2)欣赏课文的画面展示,并初步体会文中人物的做法有何不妥。

  2、自读课文:课文内容多么生动有趣呀,同学们想亲自读读课文吗?(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要求: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理解字义,把生字圈出来。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3)在课文中找一找守株待兔中株待的意思和题目的意思。

  3、检查自学情况:

  (1)课文中八个生字宝宝已被老师请了出来,小朋友们想不想和它们交朋友?那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你的新朋友好吗?请同学们合上书。(教师出示制作好的生字卡片,每出示一张指名学生认读、组词并在黑板上默写这个字,卡片交给同桌观察字形,完后订正学生写的字,并比较谁的字写的工整美观(此处两问旨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快速准确记住字形。)

  (2)理解课题:打开课本

  ①学生汇报株的意思是树桩。(教师板书,同时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树桩的形状,教师在黑板贴上自己制作的树桩图片)

  ②学生汇报待的意思是等,师问:等什么?(在学生齐答兔子时,一边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野兔的样子,一边在黑板贴上野兔图片)

  ③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回答守株待兔的意思。学生找出从此他丢下出头一句,师问:文中的他指谁?(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贴上种田人的图片,并叫学生观察种田人的动作和神情。)

  (3)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结合黑板上的图片说出守株待兔的含义。(图片板书比较直观,学生容易理解)

  (4)刚才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请出来和小朋友交朋友,现在请小朋友把你的新朋友送回家去。

  请同学们找一找课文中分别描写种田人、野兔、树桩的生字是哪些?把你手中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图片下。(这一环旨在让学生了解故事中人物特点,为后边的课本剧演出奠定基础)

  (5)同学们在自学过程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吗?(学生定会问乐滋滋的意思,师追问:课文中说谁乐滋滋的?他为什么乐滋滋的?如果换作是你,你感觉怎样?)(这几个问题不但让学生理解了乐滋滋的含义,还让他们领悟了课文内容)

  (6)谁能用乐滋滋的语气去读这一段,指名朗读。(然后课件展示这一段的情景朗读。)

  悟故事:

  三、再读课文,深入体会课文内容

  (课件展示下列问题)

  1、那只兔子怎样死的?故事的结果怎样?面对这样的结果你想到了什么?(小组讨论后汇报,然后课件展示:情景朗读野兔的死因及事情的结果,学生体会朗读语气)

  2、指名说说这两段的朗读语气,并找学生试着朗读。

  3、假如种田人就在你面前你想怎样劝他?故事的结果又会怎样?你还想对故事中的野兔说点什么吗?(针对野兔跑得快,慌慌张张的窜出来撞死了这点和学生*时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容易摔跤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4、结合你的学*和生活谈谈你的感受?(这个问题让学生谈有点难度,可以课件展示以下场景描写:

  ①考试时有学生偷看课本或同桌试卷

  ②小偷盗窃财物

  ③打麻将赌博等。以便让学生领会不劳而获的含义,还可以借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课件展示以上问题)(这几个问题的设置能够让学生由浅入深的理解故事内容,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演故事:

  四、课本剧表演

  1、借助板书分析种田人、野兔、树桩的特点。(教师引导)

  2、分角色表演,指一名学生朗读或全班齐读课文。

  3、还可以让种田人边自述边表演,适当发挥故事结尾,表演出种田人的懊悔心理。其他角色配合表演。(这种表演可以使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编故事:

  五、课外练笔

  续编故事:要求:从种田人看到它的庄稼全完了展开想象,编出种田人先是懊悔,继而反省,接着踏踏实实的劳动,终于在来年获得了丰收。(这一练*既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想象力,又可以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应老老实实的劳动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9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的心理。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6个字,会写5个字。

  2、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的心理。

  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了水滴石穿这个寓言,谁能说说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

  2、今天,我们继续学*《寓言两则》,看看这则寓言又向我们说明了什么道理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文中的字宝宝并记一记。

  2、学*生字

  (1)小老师教读本课生字,提出容易读错的地方。

  (2)小火车读生字,给生字组词。

  (3)抽生指出生字的大写字母、部首、剩余笔画。

  (4)观察生字,指出容易写错的地方,小黑板上描红。

  (5)齐读带生字的词语。

  2、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

  (1)“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找出文中的一个句子。

  (2)理解句子

  ①抽生回答

  ②出示句子:从此以后,他再也不种田了,天天坐在那棵大树桩旁边等待,希望一只接一只的野兔又撞死在这里。

  ③齐读句子,思考“这里”指的是哪里?

  ④“守株待兔”这四个字的意思就藏在这句话里,想一想用自己的话说说词语的意思,请一个孩子发言。

  ⑤想象:农夫在这里等待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⑥感情读句子,抽读、范读、齐读。

  (三)学*课文1、2自然段

  1、种田人怎么会天天想捡野兔呢?这只野兔又是从哪来的呢?让我们一起读读第1、2自然段。

  2、全班读,思考:野兔怎么来的?

  (1)给“窜”换词。

  (2)“竟”是什么意思?

  3、看到这意外的收获,农夫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勾画他的内心想法。

  4、抽读,出示句子:我一点力气没花就得到这么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要是天天都有这样的事情,那该多好啊!

  (1)齐读,哪些词语该重读,为什么?

  (2)默读句子,想一想,农夫的心情怎样?做上批注。

  (3)抽读,谁能读出农夫当时的心情?

  (四)学*课文3自然段

  1、真的有那么好的事吗?这个种田人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齐读句子。

  2、他在树桩旁傻等,人家在干什么呀?

  想象说话:别人时,他在等;别人__________时,他在等;别人___________时,他在等;别人___________时,他在等;别人___________时,他还在等……

  3、等到最后他等到野兔了吗?抽读。

  (五)理解寓意

  1、老师就是那个等待兔子的农夫,直到现在我都没有明白为什么我没有等到兔子。聪明的孩子,你能告诉我吗?把你想对我说的话写到书上空白的地方。

  2、抽生读写话。

  3、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4、遇到这样的人,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10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的心理。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6个字,会写5个字。

  2、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的心理。

  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了水滴石穿这个寓言,谁能说说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

  2、今天,我们继续学*《寓言两则》,看看这则寓言又向我们说明了什么道理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文中的字宝宝并记一记。

  2、学*生字

  (1)小老师教读本课生字,提出容易读错的地方。

  (2)小火车读生字,给生字组词。

  (3)抽生指出生字的大写字母、部首、剩余笔画。

  (4)观察生字,指出容易写错的地方,小黑板上描红。

  (5)齐读带生字的词语。

  2、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

  (1)“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找出文中的一个句子。

  (2)理解句子

  ①抽生回答

  ②出示句子:从此以后,他再也不种田了,天天坐在那棵大树桩旁边等待,希望一只接一只的野兔又撞死在这里。

  ③齐读句子,思考“这里”指的是哪里?

  ④“守株待兔”这四个字的意思就藏在这句话里,想一想用自己的话说说词语的意思,请一个孩子发言。

  ⑤想象:农夫在这里等待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⑥感情读句子,抽读、范读、齐读。

  (三)学*课文1、2自然段

  1、种田人怎么会天天想捡野兔呢?这只野兔又是从哪来的呢?让我们一起读读第1、2自然段。

  2、全班读,思考:野兔怎么来的?

  (1)给“窜”换词。

  (2)“竟”是什么意思?

  3、看到这意外的收获,农夫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勾画他的内心想法。

  4、抽读,出示句子:我一点力气没花就得到这么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要是天天都有这样的事情,那该多好啊!

  (1)齐读,哪些词语该重读,为什么?

  (2)默读句子,想一想,农夫的心情怎样?做上批注。

  (3)抽读,谁能读出农夫当时的心情?

  (四)学*课文3自然段

  1、真的有那么好的事吗?这个种田人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齐读句子。

  2、他在树桩旁傻等,人家在干什么呀?

  想象说话:别人时,他在等;别人______时,他在等;别人_____时,他在等;别人_____时,他在等;别人______时,他还在等……

  3、等到最后他等到野兔了吗?抽读。

  (五)理解寓意

  1、老师就是那个等待兔子的农夫,直到现在我都没有明白为什么我没有等到兔子。聪明的孩子,你能告诉我吗?把你想对我说的话写到书上空白的地方。

  2、抽生读写话。

  3、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4、遇到这样的人,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实用十份扩展阅读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实用十份(扩展1)

——《麋鹿》教学设计实用十份

  《麋鹿》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会认“榜、棕、孕”等7个生字,会写“凃、蹦、榜”等9个生字,掌握“滩涂、敏捷、销声匿迹”等词语。

  2.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

  3.让学生知道麋鹿是我国的一种珍稀动物,教育学生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

  了解麋鹿的特点和它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麋鹿是我国的一种珍稀动物,教育学生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麋鹿的有关知识。

  2.生字、词语卡片。

  3.挂图。

  4.课件。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一)师: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二)出示图片——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三)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一)学生根据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1.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2.同桌合作,互助识字。

  3. 读生字新词,正音。注意读准前鼻音和后鼻音。

  4.理解词语意思。

  (二)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

  汇报: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生活*性、传奇经历。

  第一段(1):写大丰自然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2—4):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性。

  第三段(5—7):记叙了麋鹿的传奇经历。

  三、学*课文第一自然段。

  (一)自主学*,学生根据要求默读第一自然段:

  (二)汇报交流:

  1.麋鹿的生活环境的句子:“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土地……放养的理想场所”。

  理解“滩涂”和“放养”的意思。

  想象说话:麋鹿在这样的环境中放养,它们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呢?想象说话。

  2.听老师读句子,想象所描绘的场面

  句子:天色微明……警觉的麋鹿迅速即蹦跳着遁入草丛……

  理解“悄无声息”,读准多音

  字“悄”。

  边读句子,边想象所描绘的场面。

  (三)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四、巩固生字、生词,指导书写。

  (一)出示生字,利用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二)引导学生识记、书写“捷、输、涯”等生字。

  1.“涂”可以和“除”和“徐”比较。

  2.“榜”和“傍”进行比较。

  3.“输”和“偷”“喻”进行比较。

  (三)师范写难写字,巡视、指导,注意写字*惯的培养。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生字词。

  2、感情朗读课文。

  3、收集有关麋鹿的资料。

  教师布置作业。

  《麋鹿》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知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吗?

  学生交流

  2、师:你们了解得真多,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跟大熊猫齐名的珍稀动物——麋鹿。认读麋,知道是鹿的一种,出示麋鹿的图片。

  3、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片详细介绍麋鹿的课文。

  这是六年级的一篇课文,我们五年级同学有信心学好它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出示自读要求:

  1、A、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遍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句反复来回地多读几遍。B、思考一下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麋鹿的。

  2、学生自读课文

  三、初步感知,随文识字。

  1、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正音;或者提醒那个词读时需要注意。(悄无声息)

  从课文第一小节写的是什么呢?(生活场景)麋鹿生活的环境可以用文中那些词来描述下。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生读,正音;注意“坐骑”的读音和姜字的写法

  这一小节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外形)麋鹿的外形怎样?这样的外形让我们感觉这麋鹿怎样?交流,齐读外形。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指名生读。正音。读的时候,还有哪些词语要注意。“跋涉”“哺乳”相机理解。跋涉这个词是你是怎么理解的?

  这一段中你又了解了些什么?从文中那句话了解到的,读给大家听听。

  相机进行“沼泽”的理解

  这一段告诉有关麋鹿方面的知识真多,其实这些都是与麋鹿的什么有关?

  (生活*性)

  课文中除了这一段外,还有没有其它自然段与麋鹿的生活*性有关

  4、指名读第4自然段,理解“繁殖”

  5、第5—7自然段学*。

  找出时间的定性词,按时间指名学生读,相机纠正难读的字词和

  随文对“颠沛流离”的理解。

  四、整体回归,概括指导

  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整体回归课文内容,并指名学生对课文进行概括。

  教师进一步指导概括方法。

  板书:麋鹿

  外形奇特生活*性传奇经历

  教学评价:

  阮开芳:教师把新课标理念贯穿始终,坚持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去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王薇:《麋鹿》一课,文章内容理解起来比较简单,很适合孩子进行自主探究性学*。张老师充分遵循学生学*的规律,在第一课时教学中以读为主导,灵活机智地引导学生随文识字。

  杜海: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课文的内容的情况下,利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体会词语在文中的表达的思想情感。

  王桂芝:尊重学生的学*需求,耐心引导组织学生读好难读的字词语,切实指导学生学*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让语文第一课时教学更扎实有效。

  侯成果:课堂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我个人认为张老师的这第一课时教学的教学模式还比较墨守成规,固守地按照逐段朗读方式来组织教学,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和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得到体现,教学机智和策略需进一步提高。

  《麋鹿》教学设计 3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惜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全文共7个自然段,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层次清楚,在朴实的说明中注入浓浓的情趣,极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惯和传奇经历。

  2.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本课23个生词,其中16个只识不写,学*多音字“悄”,理解词语的`意思。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麋鹿的资料。

  2.相关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交流自己了解的麋鹿。板书17麋鹿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

  2.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想想作者介绍了麋鹿的哪几个方面。

  3.用一句话或一段话介绍麋鹿。

  4.交流。(1)生字词的音形。(2)交流读书情况,纠音。(3)回答上面的问题。

  5.可根据问题分分段。

  三.学*第一段。

  1.读这一小节,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2.结合看图,了解这里是麋鹿生活的理想场所。

  四.精读训练

  1.学*第二段。

  (1)观察第二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 各写了什么内容?

  (2)理解第一层内容。

  ①指名读。

  ②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③“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④齐读。注意重读“更”。

  (3)理解第二层内容.

  过渡思考: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 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①指名读。

  ②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读读、想想、画 画。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

  ③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角――站着的时侯,个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④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 (生活*性) ⑤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性有关系吗?为什么?

  ⑥讨论:有了第一层的介绍,我们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第二层写实不是有点多余,为什么?

  ⑦引读练*

  (4)理解第三层内容

  ①默读第三层,思考 课文是从那几点来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

  ②交流。

  2、学*第三段,过渡: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还有传奇的经历。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传奇”,齐读 说说“传奇”的意思。

  (3)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再读课文。

  (4)讨论交流,指导朗读。第一、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竟销声匿迹了。第二,1865年后。特别是1900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戮。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5)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惯和传奇经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惯和传奇经历。

  3.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惯和传奇经历。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配乐朗读第二、三段

  2.复述课文。

  3.简单说说麋鹿的外形和传奇的经历。

  二.精读训练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

  2.画出描写麋鹿在黄河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插图说说对在 晨雾中活动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为什么说大风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

  4.通过课文的第二、三两段的描写,我们对麋鹿已经有了比较全面充分的了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

  5.有感情的朗读的一段。

  三.课堂练*

  1.出示课文后第5题:默读课文要点,再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 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

  2.交流复述方法。

  (1)结合插图,抓住麋鹿的角、蹄、尾、毛色等几个部分的特点,介 绍它的体型及生活*性。

  (2)参照“麋鹿的传奇经历”表介绍它的经历。

  3.练*复述。

  (1)同桌互相复述。

  (2)举行“大风麋鹿自然保护区讲解员”选拔赛。

  (3)师生评选。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3、4。

  3.收集国家级保护动物的资料并开展活动。

  教学反思:

  《麋鹿》教学设计 4

  一、感知“麋鹿的生活天堂”(8分钟)

  在上课之前我们随便聊聊,就给大家讲个故事好吗?这个故事发生在3000年前,相传有一天,姜子牙正在为自己的坐骑所发愁,因为别的神仙都有自己的动物坐骑了,像美丽高雅的仙鹤、凶猛有力的狮子、老虎等都被人家选了,他在想,我该选什么呢?选狗选猫?太没面子了吧,我也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大神了,应该有一种特别好的动物来做我的坐骑。找找吧,他这么张眼一望,看到了什么?(生:麋鹿),在哪啊?我怎么看不到啊?

  1)学生用第一节的内容来回答

  2)然后指导朗读

  3)看视频(看过后谈体会:你觉得这怎么样?)

  二、认识麋鹿:(12分钟)

  (过渡:你真的认识麋鹿吗?请你看看图,再看看书,然后辨认一下,哪头是麋鹿?说话要有依据。)

  1、课件展示几头鹿的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和课文进行对照,寻找辨别的依据。

  2、小小组交流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3、班级交流认识和体会。(课件随机展示图片)

  4、最后处理“四不像”

  三、帮姜子牙解说麋鹿。

  1、姜子牙从人间找到了麋鹿,带回了天庭,向各位神仙夸耀它,他可以怎么说呢?请大家好好想想,然后小组同学练*一下,再举手。

  2、学生练*

  3、学生班级交流自己想的演说稿。(教师重点提示说清楚麋鹿独特的特征)

  四、体会麋鹿的传奇经历:

  麋鹿曾经是姜子牙的坐骑,但是后来它的经历却充满传奇色彩。你们是如何理解“传奇”的呢?麋鹿的命运和什么有着密切的联系呢?(或者说:麋鹿就让他在外国呆着贝,干吗要让它回来呢?)(15分钟)

  1、你们可以先看书,有什么感想,感受,或想说些什么,先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然后再起来交流一下。

  2、班级交流

  3、总结:麋鹿传奇——重用、与姜子牙有关

  灭绝、与国家被列强欺负有关

  国外、与人们喜爱才生存下来

  回归、与国家强盛有关

  4、听说2008奥运会也选中麋鹿作为吉祥物,这就更体现人们对麋鹿的热爱。你们能说一下为什么专家们一致推荐麋鹿为吉祥物呢?

  (引导学生说,体会麋鹿的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看起来麋鹿今天的幸福也是来之不易不呀。)

  五、深化延伸,升华感知(5分钟)

  1、学到现在,老师有一点还不明白,我们人类花那么多的精力与金钱保护这些动物,有什么价值呢?

  2、引导学生尽可能说,然后教师补充:

  【在亿万种生命之中,我们人类受到大自然的特别宠爱,成为万物之灵长。然而,我们并没有和动物们友好相处。许多几年前、十几年前还随处可见的生物,转眼间已成珍稀;一些*年来才发现的新种,刚一露头便已濒临灭绝;而科学家们相信,还有很大一部分物种甚至还末被人类所认识,就已经绝尘而去。要知道,一个物种的演化、发展需要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以上的时间,而它们的消失,也许就在弹指一挥间。

  一个生物种的`灭亡,将会导致若干种依附于它的植物毁灭。当渡渡鸟灭绝以后,人们发现当地的大栌榄树也慢慢地消失了,原来,这种乔木的种子必须经过渡渡鸟的消化才能萌发。生物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奇妙。也许,当你正在尽情享受野味的时候,可能又有一种动物正在告别地球,走向灭绝。

  假如人类注定只是像恐龙一样路过这个世界,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与有缘和我们同处一个时代的生灵携手而行呢?】

  六、选定一个解说员的角色来想大家介绍麋鹿。

  1、要求:

  请你选定一个解说员的角色,向同学或者是外宾,或者是老师介绍麋鹿。(课件展示要求)可以是麋鹿的一个方面的特点,比如为什么叫“四不像”、也可以是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特性、也可以是麋鹿的传奇经历,也可以综合讲。

  2、自己练*:

  3、同桌练*:

  4、班级交流

  七、总结课文:

  热爱麋鹿,保护麋鹿,保护一切野生动物。

  八、作业:

  把你向人们介绍的关于麋鹿的演说稿用笔写下来。

  《麋鹿》教学设计 5

  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我国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放养与饲养”、“陆续与相继”等词语的细微差别。

  3、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抓特点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今天我们一起学*麋鹿这篇课文,师生共写课题。(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加深了对这两个字的印象)

  2、看了这课题,猜想课文会写些什么?

  3、带着问题,快速进入课文,一起走进麋鹿的世界。

  二、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写了有关麋鹿的什么?

  三、检查自学效果

  (一)出示字词

  悄无声息、哺乳动物、跋涉、繁殖力、公爵、颠沛流离;

  遁入草丛、沼泽、觅食、销声匿迹、别墅。

  (1)多种形式读词语。

  (2)觉得哪个词最难理解,一起说一说。

  遁入草丛结合语段理解

  有一个词与“漂泊不字”意思相*,又强调了“生活艰辛,无家可归”的意思,这个词是哪个?注意“沛”字右边的写法。

  (二)理清课文脉络

  1、生汇报,相机板书。

  外形特征,生活*性(2~4)

  传奇色彩(5~7)

  (边读边概括,看来同学们已经会用抓住主要内容来概括了)

  2、课文从这三个方面介绍了麋鹿,也就是谭文的主要内容。出示填空:《麋鹿》主要写了麋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四、精读课文

  1、同学们,这是一篇说明文,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知道麋鹿的外形、生活*性和传奇经历,仅知道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所以唐老师建议你用心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我是否高兴了?悲伤了?痛苦了?自豪了?忧虑了?愤怒了?……

  2、多媒体出示这些情感。

  3、生汇报自己的情感体验。

  4、看来,你们都读懂了麋鹿,老师这里有一头麋鹿,你能辨认一下,它是否是麋鹿?

  5、出示驯鹿图片,生辨认、交流。(提示:从文中介绍关键语句辨认,相机出示相应的语句)读课文的第2、3小节。

  6、你们交流的这些,都是区别于其他鹿的显著特点,作者正是紧紧抓住了这些特点来写的。(出示:抓特点)这不是麋麋而一只驯鹿。想看真的麋鹿吗?

  7、出示麋鹿,请同学们作讲解员,上台讲解。

  师相机创设问题:麋鹿有很多鹿中之最,你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吗?他身上的哪些特征与湿地环境相适应?

  8、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驯鹿与麋鹿的区别了吗?读书不是死读书,要活学活用。

  9、传奇经历:

  (1)从三条线索出发,探索麋鹿的传奇经历。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关键词句。

  有→销声匿迹→120头→几乎绝迹→400多头;

  3000多年前→汉朝→1865年→1900年→1967年→1986年;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京南部→英国→回到祖国;

  经历了3000多年的风风雨雨,几次面临绝迹而又奇迹般地枯木逢春,几度漂洋过海,足可以说明麋鹿的传奇色彩,麋鹿家族这几年来哭过、累过、痛过、委屈过,现在他们终于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了。

  (2)出示句子,体会“放养”和“饲养”的细小差别:

  黄海滩涂上片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只有英国贝福特公爵在私人别墅乌邦寺动物园里饲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

  五、总结课文

  现在麋鹿已结束了它大半个世纪的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涯,开始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让我们一起为麋鹿的新生活喝彩吧!

  板书设计:

  外形特征

  17、麋鹿生活*性

  《麋鹿》教学设计 6

  网络资源与语文教学整合(流程与设计):

  实施研究以课文文字信息为依托

  制定研究计划1、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研究,这些问题可以是这上面的,也可以不是这上面的,但只要是自己想解决的。

  2、同学们,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什么帮助吗?或者说我们该怎么解决这问题呢?

  3、教师帮助学生制定研究计划。(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和谁一起研究,研究的步骤,研究结果怎样反映)也可提供研究记录表

  4、提醒大家也可以通过网络,去寻求校外的有关专家去解决问题。1.自己选择研究主题。

  2.学生提出解决方案:我想通过网络来研究这些问题;我想请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我想和**同学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

  3.分组制定研究计划。部署研究分工与步骤)

  让学生根据研究对象的大小,可分工研究,最后由组长或者代表发言。

  (让部分学生下载研究记录。)学生个体活动,师生互动根据学生要求,自由结合,协作学*。

  充分发挥学生学*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以学定教”新课程教育理念。

  制定研究计划,指引研究方向,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突破时空,以网络为桥梁,请教专家,充分发挥网络功能。

  提供网络资源

  网上搜索信息

  整理与设计分析1.提供主题站,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上面提供搜索引擎。

  2.提供学*导航与学*帮助。

  3.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生学*情况,并提供适当帮助和个别辅导。1.在学*研究目标的指引下,利用教师推荐的站,通过超级链接转入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自主研究性学*。

  并完成小型研究报告。(思考怎样反映研究你们的研究成果)

  2.遇到问题,通过网络,询问老师。学生个体活动,师生、生生互动网络可以为研究性学*提供充足的信息和自由的环境,这为学*者主动建构知识提供充足的信息源。

  ——创设好一个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环境。

  提供搜索引擎,拓宽信息源。

  继续安排小型研究报告,旨在使学生运用已有信息释疑、解疑,提高搜索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自觉地在信息海洋中学*研究的*惯,从而激活创新思维,进一步培养探索新知的兴趣。

  小组互助

  协同学*

  实施研究过程1.引导学生利用NetMeeting、聊天室、留言板等网络工具进行协作学*,会话交流。

  2.围绕主题设计能引起争论的问题

  (设计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

  3.适时评价。

  4、教师参与小组研究。1.自由组合,分组学*,由各组长主持,收集问题,组织讨论、交流,各抒己见,最后整理,准备向全班汇报。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数据等进行分析、整理、加工,提取有用的信息进行主题研究,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制作演示文稿、电子作文、自由绘画、从而进一步建构学*者新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系统。)学生个体活动,师生、生生互动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展开小组讨论,集体汇报交流,着重体现了学生对问题深入全面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思维条理性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合作,提高协作学*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间也相互分享各自的学*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的目的。

  使学*者群体相互交流、讨论、协商,共同构建问题的意义。

  ——设计协作学*环境,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

  ——信息的加工、改组、存储过程。

  总结汇报

  交流深化利用网络功能(BBS、论坛、留言板、上传系统等)

  完成研究报告(电子作文,PPT等)

  实施汇报。1.教师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除对交流起组织作用外,还对交流作点评、导拔,以保证交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教师开辟信息上传系统,引导学生将学*成果上传。

  有意制造辩论的交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会话与评价,指导学生语感训练。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进入不同的研究主题,对问题展开交流、讨论。

  期间,学生可以利用作品上传系统,递交研究作业、或通过广播运用自制的PPT进行介绍、或通过感情朗读、自编解说词、想想画画、电子小报(将其他同学的作品汇集)……将研究结果以多种形式展示,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碰撞,使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

  生生、师生可以相互提问,相互启发,互相得益学生个体活动,小组交流,师生、生生互动通过网络教学使学生在学*行为上具有主动性,互动性,创造性。让学生从网络广泛的、海量的信息源中选择他们所需要的学*资源,并按照他们各自所好自行设计学*成果,通过广播展示,使学生个性充分张扬,从而产生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兴趣和学*的主动性。

  大大改变学生学*行为,多形式、多元化汇报,体现学*方式的多样性。

  学生通过展开讨论,将进一步体会维也纳音乐之美,魅力之大。

  教师角色的定位:组织者、导航者、协作者。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展示自己的舞台。

  在线交流

  成果评价

  1、感悟:

  动物与国家命运魂系一体,要振兴中华,使国家更加强大;

  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争当小小宣传员;创设良好的生存环境。

  广告设计语

  总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2、师生互动评价。学生说话训练,将内心的感受、体会或通过感情表白,或采用留言的方式呈现。

  完成研究报告

  评价:不仅包括过程与成果,更包括能力提高与否。学生个体活动,生生互动通过在线交流,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发表看法、观点,真正体现学生学*的创造性,真正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

  师生互动评价。

  评价总结,再次深入展开研究,周而复始。我们可以对学生的产生的新问题再次展开研究,让我们的研究再次深入。从而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能力。做到研究不止,追求可持续发展。再次延续展开新的研究做到研究不止。追求可持续发展。人生在发展,发展在研究。

  设计特色:

  通过思考,我觉得我的设计体现了以下特色:

  1、我们很多教师可能在开头时会觉得本课研究主题散而乱,聪明的老师,相信此时也已经意识到我这堂课“形虽散但神却很聚”的特点了吧!我们不妨把这几个问题拎起来,不都是麋鹿课文的拓展深化吗?感悟麋鹿之神奇,动物保护之急切,生态*衡之重要。再说研究二,不是遵循着“麋鹿神奇——姜子牙神奇——封神演义神奇——我们中国人智慧神奇”我想这也是我们语文拓展阅读的起点与归宿吧。

  2、遵循了新课程标准,体现了较新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拓展了语文教学的领域,尝试探索了在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的语文综合实践课的思路,学语文不是仅语文,跳出语文学语文,真正体现出大语文的教学观的教学思想。

  3、创设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有足够研究性学*支持的专题站。在网站建设上首先考虑了减肥的思想,架设了可供学生自主发展,自由展技的舞台,构建了一个*等会话,协作交流的*台。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为学生享受成功喜悦而服务。

  4、研究的主题于学生,贴*学生生活,迎合学生个性,遵循了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到学生中去的思想。

  《麋鹿》教学设计 7

  一、改进后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麋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麋鹿教学设计及研修心得。这是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我国珍稀野生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学情分析:教学这篇课文,不仅让学生了解称为“四不像”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同时在学*课文的过程中也要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六年级学生的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本节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理清课文脉络层次。

  4、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性,学*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性。

  教学难点:抓住麋鹿的特点,辨认麋鹿,介绍麋鹿。

  教学准备:师:认真研读教材;查阅麋鹿的资料,更多地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生活*性,传奇经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

  生:结构化预*课文,搜集有关麋鹿的资料。

  《麋鹿》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学生自由发言。

  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板书课题:17麋鹿3、学生齐读课题。

  4、阅读了导学单上的关于麋鹿的资料,你想说什么?

  二、检查预*,整体感知。

  (一)检查字词,感知内容。

  1、这篇课文生字很多,通过预*,你们有信心通过老师的检查吗?

  2、我把课文的生字都结合在屏幕上的这段文字里边了,请你从头到尾、一字不落、按照自己的速度响亮地读一读。

  (多媒体课件出示):

  麋鹿俗称“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独具特色,传说中它是姜子牙的坐骑。

  麋鹿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胎生,孕期长,生长慢,喜欢生活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的沼泽环境中,常在水中觅食。

  麋鹿曾因在战乱中惨遭杀戮,在故土销声匿迹。后来,在颠沛流离并几乎要灭绝于欧洲时,英国的贝福特公爵深明大义,收养了世界上仅存的18头麋鹿于自己的私人别墅――乌邦寺,由于饲养得法,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头麋鹿结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经过长途跋涉,回归故土,回归自然。至今,麋鹿总数估计已逾千头。

  3、结合以上这段文字,指导理解“颠沛流离”“跋涉”等词语。并相机指导描红重点生字。

  4、老师在黑板写出词语,请学生读出与之相对应的段落。(外形特点、生活*性、传奇经历)

  5、这段话与这篇课文有什么关系呢?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6、小结:有时候要把课文读长,有时候也要把课文读短,短到这样的程度,有助于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麋鹿的'外形、生活*性和传奇经历。

  (二)检查读文,读出情感。

  1、读这样的说明文,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知道麋鹿的外形、生活*性和传奇经历。但是,我们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所以,老师建议你们再用心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我是否高兴了?悲伤了?痛苦了?忧虑了?愤恨了?同情了?生气了?感动了?惊讶了?(多媒体呈现高兴、悲伤、痛苦、忧虑、愤恨、同情、生气、感动、惊讶等词)

  2、指名读文,并请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样的感情体验。

  三、辨别麋鹿,了解外形。

  1、多媒体出示一头鹿,让学生判断是否是麋鹿

  2、请举手说“是”的同学解释一下,为什么认为它是麋鹿?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课件理解“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3、表扬学生善于抓住事物最主要的特点进行辨析,但是认错了,图中的这个动物,人们也称它为“四不像”,角似鹿非鹿、面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但它不是麋鹿。请你再仔细观察一下这头鹿和读一读这篇课文,从文章中寻找它不是麋鹿的理由,找到一条,请简要地记录一条。

  4、小小组交流,形成小组意见。

  5、指导全班汇报交流。(多媒体课件出示)

  角――站着的时候,各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动物中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6、你们所说的这些理由,都是麋鹿区别于其他鹿的显著特点,作者紧紧抓住这些特点来写了。这头很像麋鹿的鹿叫“驯鹿”,想看真正的麋鹿吗?但有一个交换条件,你看了以后,要像一个讲解员一样上台来介绍麋鹿的主要特点,行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几幅麋鹿图)

  7、同桌先合作练*,再请同学上台介绍其外形特点。

  四、高级讲解,了解*性

  1、提出更高要求:高级讲解员应该具备很多素质,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能应付游客的提问。谁愿意当高级讲解员?

  2、您能告诉我麋鹿为什么就能适应沼泽生活呢?

  3、您能告诉我麋鹿有哪些特点,可以用“最”字概括给我们听吗?

  4、为什么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呢?

  5、指导朗读。

  6、小结,进行写法指导。

  五、总结质疑,布置作业

  1、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下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它的传奇经历。

  3、当一个小讲解员向家长或其他小朋友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

  4、抄写本课生字。

  板书设计:17、麋鹿生活环境

  外形特点奇特角尖、尾巴、毛色、蹄子

  生活*性独特

  传奇经历

  教学反思:麋鹿》是一篇说明文,语言没有抒情类文章优美,学生读之无味,我也觉得无从下手。如何将说明文教得有滋有味呢?我觉得要让说明文教学多点儿童味。学生不喜欢上说明文,关键是我们的方法出现了问题。说明文教学我们要善于创设一个个巧妙的情境,“诱”孩子去亲*文本、表达文本、超越文本,让教学变得妙趣横生,那么有谁不爱学说明文呢?

  在这节课例研修课上,由于事先做了充分准备,我的课堂语言比起以前精炼多了。我又对多媒体课件进行了修改,更加科学了。关于描红则听取同事的建议,相机重点抓住两个字示范指导,果然效果更好。

  研修心得:麋鹿》第一课时是我本学期的校内语文公开课。这是一篇说明文,一不小心就会上成科学课,语言没有抒情类文章优美,学生读之无味,我也觉得无从下手。如何将说明文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课前我认真研读教材,查阅大量资料,特别拜读了浙**年名师蒋军晶执教的《麋鹿》,不禁为其精湛的教学艺术所深深折服。他的课让我深深感到:只要引导得法,说明文也能教出浓浓的语文味。

  为此,我选定了这篇课文,并且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我请教研组长为我的教学设计做指导,又进行反复修改。这样,前后修改了三遍,反复备课,使自己理清了教学思路。由于教学设计新颖,教学方法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学生学*的主体性,课堂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的机会,又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整节课学生积极性很高。尤其是一些后进生的踊跃参与,更是让我感到欣慰。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自我感觉良好,毕竟为了这节课付出了很多,*时,是没法让每节课都这样精心准备的。

  在评课中,同事们给了我很高的评价。其中,这节课的亮点是随文识字,没有把生字从文中抽出来学*,而是放在学*主要内容时以填空的方式出现。采用了以“义”寻“词”、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如此,既降低了难度,又让学生觉得新奇有趣。接着又板书概括段意的词语,让学生读出相应的段落并思考出示的整段话和这篇文章的关系。这样,将概括介绍麋鹿的文字的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识字、释义、感知文本,概括大意。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课堂的评价体系完善,学生评价能力强。但是这节课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比如:我的课堂语言不够精炼、有感染力,教学时显得有些紧张。指导朗读缺乏层次性,多媒体课件制作得太多,显得突兀。指导描红安排的时机不太适合,可以重点抓住一两个字示范指导。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因此,这次课例研修我还是选择这一课,我又重新撰写教学设计,请傅主任、李老师给我的教学设计作指导和修改。在修改、完善后,我在二班上了这节课,请傅主任、李老师观察我的课堂教学,给我的课堂教学实施提出宝贵的意见。我再结合他们的意见,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改进,撰写出更适合本班实际的教学设计来。这样下来,虽然显得有些累,但是受益匪浅。与以往的教研活动相比,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更有帮助。以前,只是上一节课,大家观观议议,并不会把这节课再去上一遍,若谈教训,只是很多课文的共性问题,或者等到若干年以后再去上这一课,或许会有一些改进,但天知道会在哪一年,又或是早已换版本了。这样,教学水*又如何能有较大提高呢?我有幸参加了国培,经过这一阶段的学*,我真的感触很多,收获也很丰硕。这次网络培训,在安排上真可谓独具匠心。有了这个网络学*的*台,我一边学*一边与自己的实践、自己的研究进行对比,几个月下来我确有“豁然开朗”之感。在*台上,在班级群里,我学到了很多我根本没意识到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我会把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在学校的新课改教学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麋鹿》教学设计 8

  前言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放手让学生直接参与和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根据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应拓展语文学*和运用的领域,语文课堂应是开放而富有创新的活力的,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要跳出语文教语文。

  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绝不仅仅束缚于课堂和教材之中,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有效的学*方式,关注学生的种种活动与兴趣,可以使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因此,改变封闭的教学活动,拓展语文学*的空间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当前的课题。

  网络的介入,给我们教学带来了广阔的天地。为学生发展带来了可能。基于以上认识,本案例将尝试作以下研究与探讨。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十册语文课题:11、麋鹿(拓展)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语文第十册《麋鹿》的拓展阅读主题学*。

  所谓拓展阅读是指:就语文阅读教学某一阅读素材,围绕自己判定的研究主题,进行扩展与延伸、联系与比较、发现与创造,并不断反思的阅读过程。

  在我国有许多珍稀动物,如大熊猫、扬子鳄、中华鲟、藏羚羊等,需要我们珍惜和保护。麋鹿也是一种,只是相比较前面几种动物,它甚至有点神秘,命运也更为坎坷。

  这篇课文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内容,层次清晰地介绍了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征和生活*性,叙述了它们历经磨难终于回到祖国的坎坷命运,体现了我国**对于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视。本文在朴素的说明中注入浓浓的情趣和坎坷的史识:“晨雾如清纱般漂浮”“四不像”“当做姜子牙的坐骑”“失而复得的经历”,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使学*者兴趣倍增地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

  鉴于学生对动物的爱好与对世上万物的好奇,学生学完《麋鹿》后,浓郁的学*兴趣,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我们教师尽可能地猎取这些问题,充分利用、开发这些问题,让学生围绕自己制定的有关麋鹿的研究主题,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拓展与延伸。对所需要的阅读素材进行加工整理,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用自己的语言、通过各种形式加以表述,对培养学生众多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在研究性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他承担着学*资源的提供者、课程的开发者。为此,我们有责任在学生强烈的兴趣与求知欲望中来开发课程。本教学就根据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以及强烈的探究欲望,就学生在留言薄上留下的问题展开研究性学*而设计。

  鉴于以上的认识,根据语文新课程要求,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和心理特点,结合课文特点,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说明

  认知目标:

  1、在网络环境下研究解决学生在学*时发现的新问题,凭借各类图片、音频、视频等网络信息进行语文教学的拓展,增强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这个教学目标,实际上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延伸,使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这里得到运用巩固。

  2、通过多种作品的展示,培养学生比较概括的、清楚地把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评价别人的作品的能力。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信息的检索、搜集、筛选、整理、加工的能力,包括会使用搜索引擎等查询工具,提高学生信息的综合素养。

  2、学会研究的方法,渗透大语文观教学思想,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地拓展学生的信息源。

  情感目标:

  1、通过上网浏览,激发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以及网络信息资源,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进行人文教育,艺术教育,文化教育等诸多教育。

  2、通过小组协作和主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初步养成自我反思的*惯。

  3、让学生在自主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过程中培养成就感。

  重点或难点

  凭借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完成研究性学*,让学生在麋鹿的相关问题的研究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进行人文教育,艺术教育,文化教育等诸多教育,真正体现大语文的教学观。

  教与学的策略与研究

  本课采用如下教学模式:

  教学对象及学*需要分析

  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利用网络环境所提供的开放式个性化学*方式,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辅助于网络强大的交互功能,则更促进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了研究学*的广度与深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一)学*者特征分析

  学生是学*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基于我实验班学生思维活跃,问题意识强,有着独特的事物分析能力,协作能力强,并已初步具备了信息的检索、加工、处理的能力。同时,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他们在一种新的学*环境下,利用一种全新的学*方式,学*的热情高涨,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学与教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建构将起着积极的作用。

  由于当今学生对新事物兴趣浓郁,探究欲望强烈,因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具有人文的互动*台,让学生在问题导向下,积极主动地摄取各类信息,构建新知,对学生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

  麋鹿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珍稀动物,学生对此兴趣浓郁,好奇心强,鉴于学生对动物的`爱好与对世上万物的好奇,学生学完该课后产生了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为学生拓展知识带来资源与动力。因此,充分利用、开发这些问题,对培养学生众多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是大有裨益的。

  (二)教师情况分析

  设计者兼执教者是市现代教育技术骨干教师,多年从事高年级语文教学,在现代教育技术上有着一定的研究,并且具有主题学*网页设计与制作的独特优势和网络互动*台的操作与调控能力,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提供了保障。

  (一)创设良好的自主学*环境:

  学生确立了自己喜欢的研究主题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性学*,而主题研究学*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弹性的、余暇的学*环境。教师由教坛的表演者退居为后台的导演者,承担着准备、设计、参与等的支援者,通过为学生创设和营造宽松的学*环境,间接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角色是多维一体的。

  (二)教师辅导策略

  1、信息资源的导航者,2、协作学*的协调者,3、主题学*的引导者,4、研讨交流的组织者

  当然,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在自主学*的过程中,通常要求学*者自己决定解决问题的策略,而教师可以帮助学*者最大限度地使用自己的认知资源和知识,作出适当的决策。

  同时要加强“异步”指导。通过Internet上的在线交谈方式适时实现。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请教,也可以得到教师的即时讲解。

  网络环境创设与应用设计

  研究性学*为师生的发展开阔了无限的空间。教师除了要开发靠课程外,更要开发好供学生学*的资源。

  学生的专题学*网站的学*过程,就是他们学*资源的建设过程。他们不仅是信息的使用者,同样也是信息的建设者,信息在学生使用和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增值。本专题学*网站集图、文、音、像等信息于一体,自行设计了一个《麋鹿》的专题学*网站。

  在网页的结构上,我们设计了以下几大板块:

  (一)“学*辅导区”――学生自主学*的桥梁

  学生的学*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加以辅导,促使学生能力的形成。本专题学*网站,根据学生学*的特点,根据语文阅读的规律,根据网络学*的特征,将学*的内容和要求有步骤、有指导地出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能力,有选择地自主学*。

  (二)“网络资源区”――学生探索知识的导航

  互联网的资源是海量的,而且其高效的检索功能有利于进行主题学*。资源区尽可能集各种麋鹿的相关图文声像资源信息与一体,提供基本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某一相关主题的资源,供学生主动探究。网络资源区还超链了许多搜索网站,供学生按深入研究的方向继续学*。

  (三)“主题讨论区”――学生发表见解的窗口

  “主题讨论区”是专为学生主题学*而开辟的论坛等,并提供NetMeeting等网络工具,为学生创设会话、交流的*台和协同发展的空间。学生可以在讨论区提出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回复看到的事实,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成果展示区”――学生展示才华的园地

  让学生将自己的电子创作,PPT文稿,绘画作品,研究报告等研究成果在展示区中展示,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那一篇篇小论文,图文并茂、有观点、有论据;那一张张出自学生之手的幻灯片,加上自己的观点,佐证于事实,将大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麋鹿》教学设计 9

  设计思路:

  《麋鹿》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课文语言简洁,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在朴实的说明中注入了浓浓的情趣,比如说“四不像”、“姜子牙”以及鹿、马、牛、驴这四种动物的组合体,都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麋鹿那富有传奇色彩、坎坷的经历,融入了历史知识,更然人兴趣倍增。

  基于以上几种因素,在学*麋鹿外形特点和生活*性的时候,我采用学生自主学*的方式,先有学生读课文,理清这部分内容的框架;然后再出示具体可行的自学提示,由学生结合提示细细研读课文,自主学*感悟。

  这节课共安排了两次合作学*,第一次合作学*是结合课文重点内容展开的。是在学生充分读书、自主学*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商讨等方法,理清麋鹿的经历。并通过感情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能够麋鹿多灾难的命运中领悟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感受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高度重视。

  第二次合作是针对课文最后“从此,麋鹿结束了它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涯,开始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这句话中的“新生活”展开想象的。以此引导学生深入感悟第一自然段中,所描绘的麋鹿的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及它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并激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更多的想象。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理解“放养与饲养”、“陆续与相继”等词语的细微差别。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读课文,自主学*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以及传奇经历,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具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麋鹿的?(板书:外形特点、生活*性、传奇经历)

  二、 学*课文第2—4自然段。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详细描写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呢?学生自读2—4自然段。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一个自然段都介绍了什么内容?

  3、学生汇报:(第二小节介绍了麋鹿的奇特外形;第三小节具体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第四小节介绍了麋鹿自然繁殖力低的原因。)

  4、老师相机提问:麋鹿有着怎样奇特的外形?作者又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外形特点的呢?这些部分各有什么特点?它的外形与生活*性有关系吗?

  5、学生自主学*:请同学们细细地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这些问题。

  6、汇报。

  7、课文又是从哪几点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呢?学生汇报。

  三、学*第5—7自然段。

  1、导入:麋鹿不仅有着奇特的外形,还有着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理解“传奇”的意思。那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麋鹿传奇经历的?

  2、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这部分内容,要结合不同的内容读出不同的感情、语调。

  3、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4、一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指导朗读,理解“放养与饲养”、“陆续与相继”的微妙区别。

  5、你从麋鹿多灾多难的命运中,领悟到了什么?

  6、合作交流对“新生活”的理解。“新生活”指什么样的生活?

  《麋鹿》教学设计 10

  一、改进后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麋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麋鹿教学设计及研修心得。这是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我国珍稀野生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学情分析:教学这篇课文,不仅让学生了解称为“四不像”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同时在学*课文的过程中也要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六年级学生的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本节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理清课文脉络层次。

  4、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性,学*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性。

  教学难点:抓住麋鹿的特点,辨认麋鹿,介绍麋鹿。

  教学准备:师:认真研读教材;查阅麋鹿的资料,更多地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生活*性,传奇经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

  生:结构化预*课文,搜集有关麋鹿的资料。

  《麋鹿》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学生自由发言。

  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板书课题:17麋鹿3、学生齐读课题。

  4、阅读了导学单上的关于麋鹿的资料,你想说什么?

  二、检查预*,整体感知。

  (一)检查字词,感知内容。

  1、这篇课文生字很多,通过预*,你们有信心通过老师的检查吗?

  2、我把课文的生字都结合在屏幕上的这段文字里边了,请你从头到尾、一字不落、按照自己的速度响亮地读一读。

  (多媒体课件出示):

  麋鹿俗称“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独具特色,传说中它是姜子牙的坐骑。

  麋鹿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胎生,孕期长,生长慢,喜欢生活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的沼泽环境中,常在水中觅食。

  麋鹿曾因在战乱中惨遭杀戮,在故土销声匿迹。后来,在颠沛流离并几乎要灭绝于欧洲时,英国的贝福特公爵深明大义,收养了世界上仅存的18头麋鹿于自己的私人别墅——乌邦寺,由于饲养得法,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头麋鹿结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经过长途跋涉,回归故土,回归自然。至今,麋鹿总数估计已逾千头。

  3、结合以上这段文字,指导理解“颠沛流离”“跋涉”等词语。并相机指导描红重点生字。

  4、老师在黑板写出词语,请学生读出与之相对应的段落。(外形特点、生活*性、传奇经历)

  5、这段话与这篇课文有什么关系呢?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6、小结:有时候要把课文读长,有时候也要把课文读短,短到这样的程度,有助于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麋鹿的外形、生活*性和传奇经历。

  (二)检查读文,读出情感。

  1、读这样的说明文,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知道麋鹿的外形、生活*性和传奇经历。但是,我们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所以,老师建议你们再用心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我是否高兴了?悲伤了?痛苦了?忧虑了?愤恨了?同情了?生气了?感动了?惊讶了?(多媒体呈现高兴、悲伤、痛苦、忧虑、愤恨、同情、生气、感动、惊讶等词)

  2、指名读文,并请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样的感情体验。

  三、辨别麋鹿,了解外形。

  1、多媒体出示一头鹿,让学生判断是否是麋鹿

  2、请举手说“是”的同学解释一下,为什么认为它是麋鹿?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课件理解“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3、表扬学生善于抓住事物最主要的特点进行辨析,但是认错了,图中的这个动物,人们也称它为“四不像”,角似鹿非鹿、面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但它不是麋鹿。请你再仔细观察一下这头鹿和读一读这篇课文,从文章中寻找它不是麋鹿的理由,找到一条,请简要地记录一条。

  4、小小组交流,形成小组意见。

  5、指导全班汇报交流。(多媒体课件出示)

  角——站着的时候,各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动物中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6、你们所说的这些理由,都是麋鹿区别于其他鹿的显著特点,作者紧紧抓住这些特点来写了。这头很像麋鹿的鹿叫“驯鹿”,想看真正的麋鹿吗?但有一个交换条件,你看了以后,要像一个讲解员一样上台来介绍麋鹿的主要特点,行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几幅麋鹿图)

  7、同桌先合作练*,再请同学上台介绍其外形特点。

  四、高级讲解,了解*性

  1、提出更高要求:高级讲解员应该具备很多素质,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能应付游客的提问。谁愿意当高级讲解员?

  2、您能告诉我麋鹿为什么就能适应沼泽生活呢?

  3、您能告诉我麋鹿有哪些特点,可以用“最”字概括给我们听吗?

  4、为什么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呢?

  5、指导朗读。

  6、小结,进行写法指导。

  五、总结质疑,布置作业

  1、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下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它的传奇经历。

  3、当一个小讲解员向家长或其他小朋友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

  4、抄写本课生字。

  板书设计:17、麋鹿生活环境

  外形特点奇特角尖、尾巴、毛色、蹄子

  生活*性独特

  传奇经历

  教学反思:麋鹿》是一篇说明文,语言没有抒情类文章优美,学生读之无味,我也觉得无从下手。如何将说明文教得有滋有味呢?我觉得要让说明文教学多点儿童味。学生不喜欢上说明文,关键是我们的方法出现了问题。说明文教学我们要善于创设一个个巧妙的情境,“诱”孩子去亲*文本、表达文本、超越文本,让教学变得妙趣横生,那么有谁不爱学说明文呢?

  在这节课例研修课上,由于事先做了充分准备,我的课堂语言比起以前精炼多了。我又对多媒体课件进行了修改,更加科学了。关于描红则听取同事的建议,相机重点抓住两个字示范指导,果然效果更好。

  研修心得:麋鹿》第一课时是我本学期的校内语文公开课。这是一篇说明文,一不小心就会上成科学课,语言没有抒情类文章优美,学生读之无味,我也觉得无从下手。如何将说明文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课前我认真研读教材,查阅大量资料,特别拜读了浙**年名师蒋军晶执教的《麋鹿》,不禁为其精湛的教学艺术所深深折服。他的课让我深深感到:只要引导得法,说明文也能教出浓浓的语文味。

  为此,我选定了这篇课文,并且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我请教研组长为我的教学设计做指导,又进行反复修改。这样,前后修改了三遍,反复备课,使自己理清了教学思路。由于教学设计新颖,教学方法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学生学*的主体性,课堂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的机会,又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整节课学生积极性很高。尤其是一些后进生的踊跃参与,更是让我感到欣慰。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自我感觉良好,毕竟为了这节课付出了很多,*时,是没法让每节课都这样精心准备的。

  在评课中,同事们给了我很高的评价。其中,这节课的亮点是随文识字,没有把生字从文中抽出来学*,而是放在学*主要内容时以填空的方式出现。采用了以“义”寻“词”、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如此,既降低了难度,又让学生觉得新奇有趣。接着又板书概括段意的词语,让学生读出相应的段落并思考出示的整段话和这篇文章的关系。这样,将概括介绍麋鹿的文字的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识字、释义、感知文本,概括大意。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课堂的评价体系完善,学生评价能力强。但是这节课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比如:我的课堂语言不够精炼、有感染力,教学时显得有些紧张。指导朗读缺乏层次性,多媒体课件制作得太多,显得突兀。指导描红安排的时机不太适合,可以重点抓住一两个字示范指导。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因此,这次课例研修我还是选择这一课,我又重新撰写教学设计,请傅主任、李老师给我的教学设计作指导和修改。在修改、完善后,我在二班上了这节课,请傅主任、李老师观察我的课堂教学,给我的课堂教学实施提出宝贵的意见。我再结合他们的意见,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改进,撰写出更适合本班实际的教学设计来。这样下来,虽然显得有些累,但是受益匪浅。与以往的教研活动相比,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更有帮助。以前,只是上一节课,大家观观议议,并不会把这节课再去上一遍,若谈教训,只是很多课文的共性问题,或者等到若干年以后再去上这一课,或许会有一些改进,但天知道会在哪一年,又或是早已换版本了。这样,教学水*又如何能有较大提高呢?我有幸参加了国培,经过这一阶段的学*,我真的感触很多,收获也很丰硕。这次网络培训,在安排上真可谓独具匠心。有了这个网络学*的*台,我一边学*一边与自己的实践、自己的研究进行对比,几个月下来我确有“豁然开朗”之感。在*台上,在班级群里,我学到了很多我根本没意识到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我会把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在学校的新课改教学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实用十份(扩展2)

——新编守株待兔作文实用十份

  新编守株待兔作文 1

  自从,那个宋国农夫守株待兔后,而庄稼荒废,自己也饿的吃了上顿没下顿,从此“名声大震”。几乎所有宋国人都在嘲笑他,他就成为了宋国人的笑柄。

  在宋国边境也有一个农夫,靠着种地为生。他听说了同行的遭遇,种地一点儿也不敢怠慢,每天起早贪黑地锄地,因此他的庄稼种得非常好。一天,他又去干活,除完了杂草,农夫已经满头大汗。于是他就坐在一个树桩上休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有一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了。这个农夫又想起同行的遭遇,竟不敢捡这个兔子,但又想想兔子肉的美味,他经不起诱惑,把兔子捡回家美餐一顿。虽然吃了白捡的肉,但他以为这是巧合,就没在意。

  第二天,他照样在田地里辛苦干活,干了半天,回家吃午饭,觉得自己做的'饭才是最美味。就这样农夫,一天天辛苦的干着田地里的活。

  秋天到了,农夫的庄稼都成熟了。他把庄稼果实全部卖成了钱,自己买了许多好吃的来犒劳自己。

  果然,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成果是天底下最美好的东西。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投机取巧,要踏踏实实地去工作,这样才会丰衣足食、有所成就。

  新编守株待兔作文 2

  一位农夫在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着菜,白花花的太阳迸发出火辣辣的阳光,照在农夫的身上,他汗流浃背,难受极了。终于,这位农夫干完了活儿,可以休息一会了,他拿出烟斗,坐在树阴下吧嗒吧嗒的抽着烟,自言自语道:多么美好的中午啊,为什么别人可以悠闲的在家中睡午觉,我却在干活?说着,就躺在树下睡着了。

  葱绿的树叶在微风中摇曳着,知了在树上唱着没人欣赏的歌,太阳依然在热情的微笑着。突然咚的一声打破了宁静,一只兔子撞在了树上,摇摇晃晃的走了几步便一头栽在地上。农夫也被这一声咚的一声惊醒了,他迷迷糊糊的睁开双眼,打了个哈欠,四处望了望,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兔子,又看了看树杆霎时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他走过去,捡起兔子,开心的说:哈哈,这样的好事竟然被我撞上了。他正想走,忽然想到有第一只肯定会有第二只,于是便在旁边耐心的等待。

  草丛里的一只狐狸看见这一幕,原来,这只兔子是被狐狸追赶着撞在树上的。忽然,它眼珠子一转,心里冒出来一个鬼点子,它用力的从草丛中奔跑出去,然后也假装撞在树上,咚的一声倒在地上装死,农夫见了,跑过来捡起狐狸高兴的说:哈哈,果真有一只狐狸撞上了,我可以把狐狸的皮扒下来,卖个好价钱,还可以就在这时,狐狸突然诈尸一般跳了起来,把农夫的手狠狠的咬了一口,叼着兔子逃跑了。

  新编守株待兔作文 3

  经过上次的惨痛教训,农夫决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他不再心存侥幸地“守株待兔”,而是勤勤恳恳地耕地耘田,使荒芜多年的土地再次焕发生机。不多久,农夫居然成了远*闻名的产粮大户,过上了富足的小康生活。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还懂得了要跟“动物们和谐相处”的道理,整天吃斋念佛,是妇孺皆知的大善人。

  每次下田劳动的时候,他虽然也和以前一样会去留意木桩,可是和以前不同的是,他留意的不是有没有偶然得到的“美味”,而是关心有没有不小心撞到树桩上的小动物需要他的帮助。善良的农夫每次遇到受伤的小动物,不论大小,都会把它们带回家,帮助他们精心治疗,待他们健康之后,再他们放回大自然。每救助一个小生命,农夫都感到无比的的开心。

  为了救助更多的小动物,农夫到处访名山,拜高人,学得一身的本领。

  有一次,一只大老虎撞在了木桩上,农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大老虎抬回家,农夫的力气可真大呀!那么大的老虎他都抬得动。

  农夫不但力气大,而且还医术高明。

  有一次,一只幼小的小白兔一不小心撞在了木桩上,小白兔撞得非常严重,眼看快要死了。这时,善良的农夫看到了,心想:“多可怜的小兔子啊,我应该想法救它”。想到这,农夫抱起小白兔,头也不回地向家里跑去,小白兔似乎以为农夫要杀死自己,拼了命地挣扎想要跑掉。农夫见状,边抚摸小兔边安慰道:“我说小白兔呀!人家是要救你,不用那么害怕。”

  回家后,农夫一连数日守候在小兔身旁,给它敷药喂水,小白兔竟然神一般地活了过来。从此以后,不知是小白兔告诉了大家,还是有人看见了这一切。反正现在森林里已经有很多小动物知道这件事情了!大家都争着成为农夫的邻居。

  有一天,上帝也知道了这件事情,被他的善举所感动,决定亲自送份厚礼给农夫。他化作一位老人,到了农夫家,上帝说:“好心人,你救了那么多条生命,真厉害!”“举手之劳而已。”农夫谦虚地回答道。上帝和他聊了一会儿,说:“我会让你富有的!”说完上帝就不见了。第二天农夫的破房子奇迹般地变成了一栋豪华的别墅,他变富有了!真神奇!不是吗?

  “好人有好报”这话说得真好!现在,你知道做个好人有多重要了吧!

  新编守株待兔作文 4

  有一天,农夫在种田的时候,突然有一只兔子跑得太快,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农夫赶紧把他带回家,美美地享用了一番。于是,农夫突发奇想:要是每天都能有一只兔子吃,那该多好呀!从此以后,农夫每天都在树桩旁等待来撞死的兔子。

  一天,有一位商人在这迷路了,正好看见树桩下的农夫,就问到:老兄,出这个村的路怎么走?农夫不耐烦的说:别打扰我捉兔子。商人向左看看向右看看问:这哪里有兔子啊?农夫伤心的`说:你不知道吧,去年有一只兔子一头撞在这树桩上死了,就希望每天能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可我等了整整一年,也没再看见兔子的踪影。商人看了看荒地,好像有了什么主意。他对农夫说:你看只有一棵树,兔子撞死的机会太小了,如果你把荒地全都种上树,一天撞死一只兔子根本就不是问题了。农夫觉得有道理,就决定这么做,他的心里高兴极了。

  于是,农夫到商店买了一些树苗种在荒地里。土地终于被开垦了,农夫精心的管理它们。几年后,树长得又高又大,可是,一只兔子都没送上门来。于是,农夫去找商人算账说:你欺骗了我,说我会得到许多兔子,可是我一直也没得到。商人笑着说:你不是得到了比兔子更多的东西吗?农夫疑惑不解的问:是什么?你得到了许多树。商人说。农夫恍然大悟明白了伤人的话。

  回去以后,农夫把树砍了,卖了,来年又种上小树苗。几年以后,你已经成了远*闻名的林场,每一天都会有许多兔子和野猪来陪龙夫做游戏。

  新编守株待兔作文 5

  很久很久以前,宋国有个农夫,大家都叫他“老钱”,他很穷,每天身上都穿着同一件“破洞衣”——全是洞,他没钱修;他的布鞋上也有一个大洞,在大脚指那边;他很勤劳。相反,他有一个邻居,人称老王,他不仅懒惰,还很爱占别人便宜。

  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农夫扛着锄头去田里干活。当他正在努力地锄地时,忽然听见背后传来“砰”地一声,老钱连忙回头看,只见一只兔子倒在了一根树桩旁,老钱跑过去,把手放在兔子的鼻子旁,兔子早已经没气了。老钱想:这兔子估计是被天敌追着跑,没看路,结果一头撞死了吧。这么想着,手不闲着,立刻拎起兔子的两只耳朵,田也顾不上咯,高兴地跑回了家。

  他跑啊跑,到了家门口了,他刚准备进家门,想着怎么把兔子吃了时,突然发现自己不会杀兔子。正愣着神呢,这时,老王从旁边走过,发现老钱手里的兔子就两眼发光,十分激动。

  他问老钱:“哎呀,老钱,发财啦?哪里来的兔子?”老钱一五一十地把捡到兔子的经过告诉了老王。老王一边听着,小眼睛一边滴溜溜地转了起来:“老钱啊,看你刚手足无措的样子,一定是不会杀兔子吧,我会杀兔子,我来帮你吧!”老钱听了十分高兴,点头答应。老王又说:“你这里也没个趁手的工具,我还是拿回我家处理吧,一会弄好了再给你送回来!”俩人约定好,一会碰面。

  老王带着兔子一回到家,就立刻把兔子杀了、烤了,然后很快吃完了。刚吃完,他就假装着急的冲出去,刚到老钱家院子外面就大喊道:“不好了,你的那只兔子被狐狸叼走了!”

  老王把事情给老钱描述了一遍,老钱很伤心。老王走后,老钱又反思了一下:抓到这只兔子,本来就是偶然,我还是好好种田吧!而老王呢,他一直等老钱再捡到一只兔子。

  新编守株待兔作文 6

  从前,有一个农夫,他早睡早起在地里干活,所以他的菜地年年都有好收成,但同时也招来了兔子的注意。

  又是一年,播种后长出的小苗郁郁葱葱,微风吹过,小苗摇头晃脑很是可爱,农夫在田边擦着劳动后流下的汗水,欣慰的笑了。可是他刚刚离开,一群兔子从草丛里蹦了出来,争先恐后地往田里冲去,看到小苗就往外拔,等农夫赶到的时候,田里已是一片狼藉。农夫气的满脸通红,挥舞着锄头冲了过去。兔子四下散开,连菜都顾不上拿,一只小兔子只顾注意后面的农夫,“嘭”地一声,撞到了树上,顿时,鲜血四溅,小兔子一头倒在地上,死了。旁边的兔子被这幅景象吓了一跳,急忙钻进草丛里,农夫看见自己辛辛苦苦种的小苗被糟蹋过得样子,农夫流出了眼泪。农夫回到家里,妻子看见他的样子,问他是什么事情,于是,农夫把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妻子。妻子听完事情的经过之后,躲在房间里大哭了一场。

  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农夫又种下许多小苗。同时,农夫还惊讶的发现,昨天撞死在树上的兔子,经过一个晚上,既然长出了一棵大树!农夫回到家里正准备休息时,那群兔子又从草丛里了出来,那群兔子丝毫没有注意那棵大树,只顾着往前冲,只听见“嘭嘭嘭嘭嘭嘭嘭”的几声,农夫听到声音,连忙出来查看,农夫看到小苗没有被糟蹋,旁边还有几只兔子。于是,农夫把兔子烤着吃了。

  第三天,又有几只兔子撞死在树上。第四天也是。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停的有兔子树上农夫把田卖了,靠着卖兔子度过了晚年。

  新编守株待兔作文 7

  宋国的一个农夫自从在一个树桩前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后,他就天天守在那个树桩前等待再次被撞死的兔子,什么活都不干了,一晃几个月过去了,他的田地慢慢地荒废了,农夫还是一只兔子都没有等到。

  一天,农夫的邻居在耕地的时候,不小心走进了农夫的田里,邻居一看惊讶的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农夫的田地已经被杂草霸占完了,禾苗都死了。

  邻居不忍心让这片田地就这么荒废着,于是它放下锄头去找农夫,可是邻居找遍了农夫可能在的地方,都没有发现农夫的身影,经过多方打听,原来农夫一直蹲在树桩旁等兔子呢。

  邻居找到农夫,农夫正靠着树桩睡觉,他已经饿得面黄肌瘦了,要不是好心人给他几口饭吃,估计他早就饿死了。邻居上前摇醒他:“你傻不傻,你这样咋能等到兔子呢,我劝你赶紧回家种你的地去吧,要不你早晚都会被饿死。”可是不管邻居怎么说,他都不听,还振振有词地说:“书上说,只要坚持做一件事,就一定会成功。”邻居摇摇头,走了。

  这件事恰好被一个书生看到了,他想:这个农夫当时肯定在这个树桩捡到过一只撞死的兔子,要不然他绝不会在这里等,被撞死的兔子很可能是被什么猛兽追赶,慌不择路才撞在了树桩上。可惜这个农夫不知道变通。他思考了一阵子,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于是他把这个办法告诉了可怜的农夫,农夫听了直说好。

  第二天,农夫就开始了逮兔子的行动,他做了一只逼真的纸质的老鹰,拴在绳子上,并学*了逼真的鹰鸣,然后他背起大竹筐,带上纸质的老鹰,浩浩荡荡的像森林出发。一路上他看到许多各种颜色的兔子,有的甚至比撞死在树桩上的还要大。他想起了书生说的话,看见兔子就拿起老鹰,学着鹰鸣,把兔子往最茂密的森林里面赶,不一会儿,好几只兔子被吓得慌不择路,撞在了前边树上,农夫美滋滋的把兔子捡起来装进竹筐里,慢悠悠的继续刚才的动作。半天功夫,农夫就逮到了半筐兔子,别提多开心了。

  农夫这样子工作了几天,技术越来越熟练,抓到的兔子也越来越多,他吃掉一些,然后卖掉一些,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很快他成为了村里的大富翁,知道他的人也越来越多,当别人问他是如何做到的时候,他笑眯眯地说:“以前我总是想不劳而获,现在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不要总是想着意外收获。还有一定要多读书,我的办法就是一个读书人想出来的。”

  新编守株待兔作文 8

  宋国时期,在一座深山中,有一个偏僻的村落。村子里住着许多人,其中就有农夫与他的妻子和儿子。农夫因为贫穷,不得不去种田。

  有一天,农夫在田里耕作。他正要休息时,发现一道白影从他自己的身旁闪过。他悄悄瞟了一眼,因为害怕妻子责怪他不专心,只能若无其事继续耕作。心里却开始犯嘀咕:刚才的那道白影是什么呢?

  夕阳西下,农夫正要回家时,突然想起那道白影,于是,他就不由自主地向大树走去。就在这时,农夫发现了一只浑身雪白的兔子死在大树下,他围着兔子走了一圈又一圈,等到所有农民都回去了,他才快速捡起兔子,兴冲冲的跑回家。

  等农夫回到了家,妻子发现农夫手中拎着一只兔子,高兴地大叫:“儿子,你爸拎着兔子回来了,今晚有兔肉吃了!”于是,一家三口美美的.饱餐了一顿。

  从此以后,农夫再也没有去种田,而是守在了那棵“神奇大树”前,日复一日的等待着兔子到来。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盛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而农夫却错过了播种、收割的好时机。田里的庄稼早已枯萎,那块田已经是荒地了。这时,农夫才觉悟过来:最便宜的往往是最昂贵的。

  新编守株待兔作文 9

  从前有一位农夫,家里很贫穷,所以他每天都要下地干活。

  一天,他在地里拿着锄头用力地除草,可是干着干着干累了,就坐在树桩旁休息。突然,有一只野兔飞奔过来,一不小心撞到了枯树桩上,然后抽搐了几下就死了。农夫看见了连忙把兔子捡了起来。看着手中的兔子,农夫心想:今天运气真好,回家有兔肉吃了!他又想,一天撞死一只兔子,两天两只,要是每天撞死一只兔子,以后就不用下地干活了。想着想着它眼前仿佛出现了许多兔子,甚至看着自己正穿着兔毛衣服,在集市上卖兔肉,还赚了很多钱呢!他越想越开心,便不自觉的大笑起来。傍晚,农夫扛着锄头,拎着兔子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上心情好极了。路旁树上的鸟儿似乎在说:“今天农夫可真幸运!”那花草似乎也在说:“是呀,是呀,农夫的好日子就要来临啦!”

  第二天,农夫早早地来到地里,检查了一下农田,便又在枯树桩旁等兔子。他心想:今天的兔子一定又大又肥,昨天是红烧,今天来个清炖的。农夫屏住呼吸,像木头人一样,一动都不敢动,眼睛死死地盯着树桩,耳朵竖起仔细听。小鸟站在枝头没有叫声,小草似乎也不敢动,小树都直直地挺立着。农夫心里窃喜:快来吧!小兔子!可是,一天过去了,农夫没有等来一只兔子,只好失望地扛着锄头回家了。他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今天没有兔子,明天一定有!”秋风“呼呼”地吹着,小鸟也似乎在嘲笑他说:“多笨呐,天下哪有那么多好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农夫干脆不去田里,天天等兔子。周围很多的村民都好心劝他说:“还是好好干活吧,别傻等兔子了!”可是他不听,心想:他们一定是想抢我的兔子,我才不上当。久而久之,大家也不劝他了。他田里的庄稼也都枯死了,家里连最后一粒粮食也没有了。后来农夫终于后悔了,连连叹道:“当初我真不该那么贪心,想天天都有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想天天都有兔肉吃。这下可好,兔肉没吃着,田里的庄稼也死了。我可真笨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劳付出才有收获,不要白白等待。

  新编守株待兔作文 10

  一位农夫在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着菜,白花花的太阳迸发出火辣辣的阳光,照在农夫的身上,他汗流浃背,难受极了。终于,这位农夫干完了活儿,可以休息一会了,他拿出烟斗,坐在树阴下吧嗒吧嗒的抽着烟,自言自语道:多么美好的中午啊,为什么别人可以悠闲的.在家中睡午觉,我却在干活?说着,就躺在树下睡着了。

  葱绿的树叶在微风中摇曳着,知了在树上唱着没人欣赏的歌,太阳依然在热情的微笑着。突然咚的一声打破了宁静,一只兔子撞在了树上,摇摇晃晃的走了几步便一头栽在地上。农夫也被这一声咚的一声惊醒了,他迷迷糊糊的睁开双眼,打了个哈欠,四处望了望,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兔子,又看了看树杆霎时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他走过去,捡起兔子,开心的说:哈哈,这样的好事竟然被我撞上了。他正想走,忽然想到有第一只肯定会有第二只,于是便在旁边耐心的等待。

  草丛里的一只狐狸看见这一幕,原来,这只兔子是被狐狸追赶着撞在树上的。忽然,它眼珠子一转,心里冒出来一个鬼点子,它用力的从草丛中奔跑出去,然后也假装撞在树上,咚的一声倒在地上装死,农夫见了,跑过来捡起狐狸高兴的说:哈哈,果真有一只狐狸撞上了,我可以把狐狸的皮扒下来,卖个好价钱,还可以就在这时,狐狸突然诈尸一般跳了起来,把农夫的手狠狠的咬了一口,叼着兔子逃跑了。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实用十份(扩展3)

——守株待兔的教学反思实用十份

  守株待兔的教学反思 1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揭题伊始,我首先引导学生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读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然后让学生自读自悟,说说这则寓言的意思;接着出示设计的表格让学生自己再次读文,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全班讨论归纳出寓意。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学生掌握了学*寓言的方法。

  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怎样避免“守株待兔”的现象发生。这样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

  守株待兔的教学反思 2

  《语文课程标》指出:“语文课程应用心倡导民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语文课程就应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守株待兔》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潜力和合作潜力,体现大语文

  一、创设自主的学*环境,学生的创新火花在闪耀,自主探究的精神在滋长。

  在揭题伊始,我就让学生听故事自主提问,提的问题还真不少:野兔倒底是怎样了,为什么会撞死在树桩旁?种田人只但是是捡了一只兔子,为何那么高兴?种田人真的傻吗?他为什么老守候在树桩旁?

  学生提这些问题更能激发他们学*的兴趣,让他们小组讨论,一齐来解决他们想要明白的问题,把学生的学*用心性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各抒己见,谈论着自己的看法,把每个学生带进课堂。整堂课中,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意,受到教育。真正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获得健康,主动的发展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语言训练

  想像对孩子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潜力,他们也喜欢发挥各种丰富的想象。因此,在本堂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地想象:“野兔为什么会跑来撞死在树桩上”“种田人坐在树桩旁想些什么”……以及作业,编故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他们的想象力。如:“野兔为什么撞死在树桩上呢?”“有一个猎人在追赶它,跑得不知方向了,撞死”。“和乌龟赛跑,不能再输,光想没看见树桩”。“它的儿女受到了伤害,一时想不开”……

  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出来,同时,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就是一项很好的语言训练,语文教学在强调学生自主学*的同时,更就应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另让学生谈谈自己身边,自己周围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真切地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

  守株待兔的教学反思 3

  有人说“语文课堂教学最美的不是你的答案,而是你的声音。”这天,我教《寓言——守株待兔》时,更加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当讲到第一段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齐读一遍,读完之后,我不解地问学生:“不知怎的,这只兔子为什么会撞在树桩上呢?请同学们想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一问,同学们开始议论起来。有的说:“这只兔子因被猎人追赶,慌了神,就一头撞在了树桩上。”有的说:“这只兔子在树桩上,死了。”有的说:“这只兔子太胖了,想减肥,结果就去跑步,跑得太快了,就撞在树桩上,死了。”有的说:“兔宝宝被猎人抓走了,兔妈妈也不想活了。”有的说:“这只兔子在和乌龟赛跑,兔子很想得到冠军,结果就撞在树桩上,死了。”

  就这样,学生一下子想到了许多种答案。有的还真得很有创意。

  当讲完课文,提问学生:“如果你看见那个种田人坐在树桩旁边等兔子时,你会怎样劝他?”同学们又议论开了。整节课,全班同学都在开动脑筋。

  这天,这节课语文课,上得很开心,学生也学得很开心。我想:以后在课堂上必须要多创设这样的情景,这样,不仅仅学生的学*用心性有所提高,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守株待兔的教学反思 4

  守株待兔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分小组来表演这个故事。一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二是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这则故事,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很出色,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是连树桩,他们也想出花样来展示,兔子的动作,特点也展示得十分棒,学生在欢乐中度过这堂课,也正因为他们的表演使学堂课显得生机勃勃,成为这一堂课的亮点。

  不足之处

  拔高要求,总喜欢要学生进行评价。学生评价时,老师应抓住最佳时机给学生予以点拨。大多数时候,教师成了一个洗耳恭听的观众,一味对孩子讲的东西表示认同,似乎是不管你讲什么,只要你能说就行。局面失控,变成了老师被学生牵着走了。

  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

  (1)启发谈话,引入新课。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所见到事物谈起,说有没有妄想过不劳而获的成功,引入课题,释题质疑。

  (2)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借助图片动画弄懂“丢下”、“全完了”,在简笔画中找出这样的.情景。

  (3)指导朗读,启发想象。重点引导体会感叹号的语句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4)突出重点,解决难点。①通过动作表演理解课文;②通过“拾兔”,懂种田人懒惰的原因。

  (5)总结学法,引导自学。检查效果,完成练*。

  (6)角色表演。假设情境,创造思维,练说:种田人认识错误后的情境。

  守株待兔的教学反思 5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透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下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主要透过在教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

  揭题伊始,我就呈现学*方法,之后透过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这则寓言的主要资料,并巧妙地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让学生既快速又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这种做法不仅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在学*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用心主动的发展。然后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归纳出寓意。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学生经历了这样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不但对新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掌握了学*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

  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并力求透过读作为学生学*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课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获得健康主动的发展。

  《语文课程标》指出:“语文课程应用心倡导民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语文课程就应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守株待兔》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潜力和合作潜力,体现大语文观。

  一、创设自主的学*环境,学生的创新火花在闪耀,自主探究的精神在滋长。

  在揭题伊始,我就让学生听故事自主提问,提的问题还真不少:野兔倒底是怎样了,为什么会撞死在树桩旁?种田人只但是是捡了一只兔子,为何那么高兴?种田人真的傻吗?他为什么老守候在树桩旁?

  学生提这些问题更能激发他们学*的兴趣,让他们小组讨论,一齐来解决他们想要明白的问题,把学生的学*用心性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各抒己见,谈论着自己的看法,把每个学生带进课堂。整堂课中,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意,受到教育。真正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获得健康,主动的发展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语言训练

  想像对孩子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潜力,他们也喜欢发挥各种丰富的想象。因此,在本堂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地想象:“野兔为什么会跑来撞死在树桩上”“种田人坐在树桩旁想些什么”……以及作业,编故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他们的想象力。如:“野兔为什么撞死在树桩上呢?”“有一个猎人在追赶它,跑得不知方向了,撞死”。“和乌龟赛跑,不能再输,光想没看见树桩”。“它的儿女受到了伤害,一时想不开”……

  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出来,同时,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就是一项很好的语言训练,语文教学在强调学生自主学*的同时,更就应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另让学生谈谈自己身边,自己周围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真切地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

  三、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学生总喜欢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在教学中,不能枯燥无味的讲,要让学生动起来,在课堂上给学生带给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我让学生分小组来表演这个故事,一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二是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这则故事,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很出色,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是连树桩,他们也想出花样来展示,兔子的动作,特点也展示得十分棒,学生在欢乐中度过这堂课,也正因为他们的表演使学堂课显得生机勃勃,成为这一堂课的亮点。

  教学中只有真正地把课堂的自**还给学生才能得到好的教学效果。兴趣的激发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与差。在语文教学中“读中悟”是语文学*的基础,也是很不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动口,多动脑,能提高对文章资料的加深、理解。让学生适时地、大胆地发挥想象,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更能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守株待兔的教学反思 6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告诉学生:不要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但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去理解所蕴含的道理呢?我打破常规教学,提前一周让学生先读文,并告诉学生通过课本剧的形式来展现。赵修贤扮演哥哥,惠玉闯扮演弟弟,还有的女生扮演小禾苗,还有扮演兔子的。学生在准备之前,相信一定会对课文反复阅读,并且还会找有关的资料,也可能会向大人请教,通过多种途径,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准备的很充分。

  上课了,我先让孩子们来演,孩子们的表现比我想象的还要好!赵修贤表现的哥哥形象,除了文中的等着兔子意外,还加上了自己的理解,真正表现了哥哥的懒惰;而惠玉闯扮演的弟弟更是形象,时刻在提醒、叮嘱哥哥: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才能有一切劳动成果!小禾苗和小兔子,通过舞蹈来展现。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孩子们的心血,他们的表演也赢得孩子们的阵阵掌声!

  我知道孩子们在课下一定做了充分的准备,因为他们10几分钟的表演已经远远超过了课堂40分钟的效果,以后的课堂能还给学生的就还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才有时效性!

  守株待兔的教学反思 7

  《守株待兔》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最后一组课文的一则寓言故事。

  课文透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下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本着三年级语文教学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主要透过在教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也就是把“两类结构”的学*和运用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揭题伊始,我就呈现学*方法,之后透过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这则寓言的主要资料,并巧妙地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让学生既快速又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这种做法不仅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在学*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用心主动的发展。然后透过设计的表格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归纳出寓意。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

  学生经历了这样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不但对新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掌握了学*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并力求透过读作为学生学*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获得健康主动的发展。

  守株待兔的教学反思 8

  《守株待兔》一则寓言故事,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丢掉锄头,整体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等到野兔,田地也荒芜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运气过日子。文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写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从而阐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引导学生回忆概括理解文言文的方法——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看插图。然后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通过学生反复品读课文,找出守株待兔这一成语的内容,懂得“株”的意思。在引导学生领会寓意时,也是让学生从读中来感悟守株待兔背后的真正寓意。将课堂自**真正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地说。

  守株待兔的教学反思 9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揭题伊始,我首先引导学生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读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然后让学生自读自悟,说说这则寓言的意思;接着出示设计的表格让学生自己再次读文,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全班讨论归纳出寓意。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学生掌握了学*寓言的方法。

  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怎样避免“守株待兔”的现象发生。这样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

  守株待兔的教学反思 10

  本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一心一意在树桩旁边等着。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不能仅仅依靠运气过日子。

  在本节课第一节主要是让学生读准生字,读通节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在字词教学方面,它仍然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学时通过多种方法,使他们掌握字词。所以对于学生来说,生字的掌握度应该是不错的。但是没有过多地强调生字的意思,还有个别学生没有理解个别生字的意思,导致翻译时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多强调词语解释,课堂上就牢记。

  个别学生不理解翻译课文的意思,写成了对文章的概括,这样是不准确的,应该向学生强调什么是翻译课文,让学生知道要把重点的'生字翻译出来。

  守株待兔是一篇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还是一定难度的,需要多读,尤其是带着节奏读,这样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能理解课文,比教师的直接讲解效果好很多,在第一课时过分强**师的讲解,导致学生的朗读还需要加强。

  讲完了这节课,我觉得大部分学生的掌握还是可以的,但是仍然需要及时巩固,否则很容易遗忘,下一节课加一些对课文的复*会更好。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实用十份(扩展4)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9篇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一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过学*要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2、继续练*默读课文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3、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

  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解题。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我们一起到田地里去看一看。(课件出示田地图)你们瞧,春天来了,田里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在田边曾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师:故事的名字就在老师的板书中。拿出小手来跟老师一起写一写课题。(板书课题)

  生:跟着老师一起书空写课题。

  师:(指着‘守’)这个字怎么读?

  生:读“守”。

  师:谁能给它组个词?

  生:防守。

  师:“守”在这里指的“守侯”。

  师:谁能用“待”来组词?

  生:看待。

  生:等待。

  师:“待”在这里指的是“等待”。

  师:“株”指什么?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师:“株”在文中指的什么?

  生:“株”指的是树桩。

  师:你们同意吗?你们看这是什么?(图片:树桩)。树桩是露出地面的大树的一部分。(出示词卡:树桩)这个词谁会读?

  生(齐):树桩。

  师:弄清楚了“株”的意思,我们再来看课题,“守株待兔”就是什么意思?

  生(齐):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生: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质疑课题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

  生:是怎样守株待兔的?

  生: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

  师:同学们,答案就藏在我们的书里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23页,自由地读课文。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师:课文读完了,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的读书情况。

  1、这些生字你们认识吗?谁来叫出它的名字?(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指名读。

  2、叫3名同学接读课文。

  生:小声读课文,用自己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四、深读课文,明白寓意

  (一)学*第一自然段。

  种田人守株待兔的起因是什么?

  生:有一天他在田里干活,一只野兔忽然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到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师:这只野兔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想一想,“撞”会发什么样的声音?板书:撞

  师:这只野兔怎么会一头撞死在树桩上呢?请大家拿起书来,带着这个问题,齐读第一自然段。

  生:兔子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就死了。

  师:“窜”是什么样子呀?我们跟着种田人一起去看一看。(课件演示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的动画)你们注意看这只野兔怎么样的从树林里跑出来?

  生:野兔飞快地从树林里跑出来。

  生:野兔向闪电一样从树林里跑出来。

  生:野兔慌慌张张地从树林里跑出来。

  师:同学们,像刚才大家说的那样,飞快地、慌乱地跑就是“窜”。板书:窜

  师:什么原因,野兔会这么慌张地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呢?大家猜一猜?

  生:也许是一只老虎在追它。它就从树林里窜出来,不小心撞到了树桩上。

  生:也许是猎人在追它。它跑得太快,就撞到到了树桩上。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想一想这段我们该怎么读呢?谁来试着读一读?

  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声音真洪亮,读得很流利。老师也想读一读行吗?

  生:行!

  师:范读第一自然段。谁能评价一下我的朗读?

  生:老师把“忽然”读得很快,让我感觉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生:老师把“窜”读的很重很快,让我感觉野兔真的从树林里飞快地跑了出来。

  师:大家听得真仔细。我们一起读第一自然段。还可以把你自己的体会也融入到朗读中。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第二自然段。

  师:(课件出示句子: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师范读。“白捡”是不是白天捡呀?

  生:不是。

  师:那“白捡”指什么?(板书:白捡)

  生:没花一点儿力气就捡了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生:不费吹灰之力。

  师:面对这样意外的收获,种田人的`心情怎样?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

  生:乐滋滋。

  师:“乐滋滋”是什么样的表情?

  生:很高兴。(露出高兴的神情)

  师:我们一起乐滋滋的读一读这句话吧。

  生:读句子。

  师:种田人捡到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心里乐滋滋的,他会自言自语地说些什么呢?

  生:哎呀,你看我今天运气真好!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生:我今天没想到能捡到这么肥的野兔,真幸运。

  师:同学们,这个乐滋滋的种田人还有一个更美的想法。

  生:(课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读句子。(读时强调了‘每天’)

  师:从你的读中我感受到这个种田人希望天天能捡到一只野兔。谁还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句子。(读时强调了‘一只’)

  师:从你的读中我感觉这个种田人希望每天不多捡,只捡一只野兔他就满足了。

  师:同学们,能不能带着你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自由朗读句子。

  师:兔子撞死在树桩上,这样的好事情会不会每天都发生?

  生:不会!

  师:也许几十天以后会再次发生,也许几十年以后会再发生,也许永远都不会再发生。像这样不经常的,很少发生的事情,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

  生:偶尔。

  生:偶然。

  生:巧合。

  师相机板书:偶合、巧合。

  (三)学*第三自然段。

  师:种田人他知不知道这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呢?

  生:不知道。

  师:他是怎么做的?请大家默读课文,读完之后划出有关语句。注意我有要求,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生:默读课文后划出有关语句。

  师:谁来读一读你划出的语句?

  生: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师:(课件出示:从此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生(齐):读句子。

  师:(出示词卡:从此)同学们这里有一个词,谁来读一读?

  生:从此。

  师:从什么时候起,他就丢下了锄头?

  生:从他捡到野兔以后,他就丢下了锄头。

  师:(出示锄头图片及“锄”字)你们看,这就是锄头,知道锄头是干什么的吗?

  生:除草的。

  生:挖土的。

  师:老师来告诉你们吧。锄头是除草的、弄松土地的劳动工具。他丢下了锄头说明了什么?

  生:他以后不再干活了。他准备不劳而获。板书:不劳而获。

  师:种田的人,他不干活。那他能干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两句话。(课件出示句1:种田人丢下了锄头,坐在树桩旁边等着。句2:种田人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我请男同学读第一句,女同学读第二句。读完以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读句子。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第一个句子没有“整天”,第二个句子有“整天”。

  师:这个同学观察得非常细致。(板书:整天)有“整天”和没有“整天”的句子,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谁来说说怎么不一样了?

  生:第一句没有“整天”,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在等。第二个句子有“整天”,就是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他都在那里等着不离开。

  师:想一想第二句话该怎么读呢?哪个词要重读?

  生(齐):读句子。

  师:种田人为什么“守株待兔”?现在你们明白了吗?(课件出示:因为这个种田人看见——,他想——,所以他——。)谁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说说原因?

  生:因为这个种田人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他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所以他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师:谁还愿意再来说一说?

  生:因为这个种田人看见一只野兔撞死在树桩上,他想这样的好事会天天发生,所以他就守株待兔。

  师:(看课文插图)请同学们看到课文中124页的插图,你们瞧!种田人丢下了锄头,他呀,不干活了。当别人在地里浇水施肥时,他在守株待兔;别人在地里拔草捉虫时,他在守株待兔;当别人的庄稼大丰收的时候,他还在?

  生(齐):守株待兔。

  师:他守株待兔的结果怎么样呢?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师:他守株待兔的结果就是?

  生:庄稼全完了。(板书:庄稼全完了,一无所获)

  五、深化明理,拓展延伸

  师:现在假如你从种田人的身边走过,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师:通过劝告种田人,我们也明白了。(指着板书)有些事情是偶然的,巧合的,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思想,不然最后将一无所获。

  师:像守株待兔这样通过一个故事说明道理的文章,我们称它为寓言。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后我们可以读读《*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六、观察分析,练*书写

  师:认读了生字,学*了课文。下面我们一起来写写字。

  设计理念

  寓言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以人文教化为价值去向,以从文本中获得人文内涵为核心目标。本则设计旨在准确地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注意从语言文字入手,强化基础训练,让学生在获得言语智慧的同时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面.两者同生同构,相得益彰。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理解“守株待兔、乐滋滋、露出来”。等词,初步掌握字理识字、归类识字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特别是带“一天、每天、整天、一天一天”这四个词语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种田人因为一次意外的收获便抱有的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明白寓言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读题存疑,整体感知

  1、这节课我们学*一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齐读课题。

  2、教学“守”:

  拼读“守”。

  汉字是表意文字,我们能望文生义。“守”上面的宝盖头表示房子,下面是个“寸”。看着这小房子,守着这方寸之地就是“守”。

  这里是守着什么?(守株)

  3、教学“株”、“桩”:

  观察课文插图,理解“株”就是树桩。(板书:树桩)“株、桩”都是形声字,左表义右表声。

  4、理解“守株待兔”:守着树桩等待着兔子。

  5、看课题质疑:为什么守株?怎么守?守到兔子了吗?

  6、读三五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由课题生发的问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组织识字教学。落实双基;围绕课题展开质疑,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发现,并且对读文产生强烈的兴趣。同时,一堂课紧紧围绕这三个话题,保证了对话的有效进行。]

  二、读文探疑,意文兼得

  (一)研读“怎么守”

  根据大家的交流出示:

  从此(cǐ)他丢下锄(chú)头,整天坐在树桩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zhuàng)死在树桩上。

  拼读生字,读通句子。

  1、比较句子:出示:

  从此他丢下锄头,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2、引读:早上,太阳升起,种田人——(学生读:就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中午,太阳高挂,种田人还是一(学生读,内容同上);傍晚,太阳快要下山了,种田人依然——(学生读。内容同上)。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引读理解“整天”,一个从早到晚整天坐在树桩旁傻傻等待的种田人的形象就浮现出来,学生迫不及待到要去寻找原因,以疑促学。]

  (二)研读“为什么守”

  根据大家的交流出示: 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cuàn)出来。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拼读生字,读通句子。

  1、比较品味“窜”。

  如果不用“窜”,还可用什么词?笔直地向前跑、向前冲能叫“窜”吗?想象一下,是什么原因让野兔这样慌乱地从树林里窜出来。

  2、对种田人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种田人又是怎样想的?

  根据大家的交流出示: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都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给“乐滋滋”换一个词。(喜滋滋、美滋滋、乐呵呵、喜洋洋)

  朗读指导:

  每天都白捡一只野兔,这是一件多美的事呀!请男孩乐滋滋地读读种田人心里想的这句话。

  不是一只,也不是两只、三只……而是每天都有一只呀!请男孩乐滋滋地再读一读。

  种田人越想越美,越想越乐!全班一起读一读。

  3、小结:正因为偶然的一天、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运气。

  [设计意图:想象野兔撞死的原因,明白“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是非常偶然的,不露痕迹地指导而又层层推进地朗读,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正因为偶然的一天、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运气,实在太可笑。]

  (三)回读“怎么守” 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从此”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2、为什么是“丢”而不是放呢?(放在一个地方,以后还要拿来用。丢是扔得远远的,不知扔到哪儿去了,他压根儿不想再拿起锄头了)

  3、想象说话:他是一个农民,他本来应该去干什么呀?(松土、播种、施肥、浇水、锄草、捉虫……)是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种田人却怎么想呢?

  第一天,他坐在那儿,乐滋滋地想:

  第二天,他仍然坐在那儿,满怀希望地想:

  第三天,他还是坐在那儿,傻傻地想:

  4、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种田人的心里还是那个想法:兔子会来的,兔子一定会来的!他还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呢?

  5、你快去劝劝种田人吧!把你想说的话写在插图旁。

  小结: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不劳动不会有收获。

  这就是寓言故事(板书:寓言)用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大道理。

  [设计意图:回读重点句,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在思悟中让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放”与“丢”的比较、“一天”到“一天一天”的说话拓展。都是为了让学生深入种田人的内心。劝说种田人的小练笔使人文内涵从课本的语言文字中跳出来,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同步拓展,加深理解

  读下面短文。

  捡到一个英镑

  杰克是英国伦敦的一家建筑公司的青年工人。一天,他在街头捡到一个钱包,钱包里装着一个英镑。“一个英镑!这比我一星期的工钱还多!”杰克欣喜若狂。从此,他无心上班了。他每天在街上走来走去,从街头走到街尾,从东街走到西街。他目光炯炯,像一条猎狗似的,在街上搜寻着。由于长期弯腰注视着地面,他的腰弯了,背驼了,眼也花了。他一生的“劳动成果”是一百零八英镑、一万三千颗纽扣、五千多枚别针……而他原来的工友们有的成了建筑公司的老板,大部分也都勤劳致富,安享晚年。杰克在穷困潦倒中去世。

  小结:守株待兔的故事古代有、现代有,*有、外国也有,在我们身边也有像种田人、像杰克这样的人.让我们把这两句话送给他们。齐读寓意。

  让我们也把这两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齐读寓意。

  [设计意图: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现了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倡导开放的语文教学。本环节的拓展是同一主题的延伸。]

  四、复*巩固,书写汉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归类:如果把这6个生字娃娃编编队,让它们结伴出去玩,你会怎么分?

  ①*翘舌音

  ②上下、左右结构

  ③动词

  ④形声字

  小结:归类识字,我们能更有效地记住生字。

  3、书写“守、此”。

  读帖:学生自己观察各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临摹:学生说书写注意点,教师示范,学生临摹。

  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

  评价:自评,互评。

  [设计意图:识字能力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适合的方法识字,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能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写一手漂亮的字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语文课就要扎扎实实引领学生写好*字。]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存在侥幸地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交代教学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每个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寓言两则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通过学*课文,理解寓意,学会生字。

  2、创设情境,出示课件故事,激发学*兴趣。

  现在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守株待兔》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大家边听边看边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3、揭示课题,释题。

  (1)揭示课题,正音。

  (2)释题:问:“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呢?待兔又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4、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

  二、学*课文,理解寓意

  1、学*第1、2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呢。

  (2)默读课文,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给大家听。(板书:捡到兔子)

  (3)出示生字“窜”“撞”,理解意思。(窜—乱跑;撞—碰)

  (4)他捡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多好啊),齐读。

  他这样想可能吗?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指导有感情地读句子,指名读、齐读第1、2自然段。

  2、学*第自然3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这个人后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板书:整天坐守庄稼全完了

  (2)齐读第3自然段。

  3、理解寓意。

  (1)他这样做对不对?错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

  (2)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3)老师总结寓意。(注意语言要浅显易懂)

  (4)在我们*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举例说说。

  (4)老师总结: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5)齐读课文。

  【设计理念:学生是学*的主体,只要能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主动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环节中,让孩子带着问题自主地大声读书,争当读书小能手。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动下自主地投入学*,读书、写字。】

  三、课堂练*

  1、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出示要求写的5个字,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书写应注意什么问题。

  3、指导写字。

  4、完成课后练*“读读想想”。

  四、拓展活动

  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再请他们讲一个寓言故事。

  一、课题名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7课《守株待兔》,它是一篇寓言故事,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勾勒出了古代一个可笑的人物形象,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二、课程标准的相关陈述

  1、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使学生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结合上下文,了解寓言中词句的意思。

  3、阅读浅*的寓言故事,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4、诵读故事,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5、结合语文学*,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或多媒体,认识10个生字、会写“守”字。

  2、通过自己读,指名读,赛读,在理解感悟课文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反复读诵,使学生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实用十份(扩展5)

——猫教学设计实用十份

  教材分析:

  《大熊猫》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是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一共有四个自然段,结构鲜明,语言浅显易懂,描写形象生动。通过介绍大熊猫的可爱外形,小的时候和长大后的不同生活*惯,最爱吃什么,以及大熊猫的珍贵和受欢迎,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形象跃然于纸上,本课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本单元以“可爱的动物”为主题,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学生已经了解小壁虎和丹顶鹤的一些特点。根据以往的学*情况,本篇略读课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合作学*当中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情感熏陶。

  学情分析:

  1.大部分的学生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大熊猫,但是他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对大熊猫有一定的熟悉度。

  2.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已有初步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对一些客观的生活情景能进行简单的表述。但是,那些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要努力创设直观的教学情景,帮助他们学*、感悟、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通过多次的读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通过预*、小组合作等方式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

  4.激发学生爱护珍稀各种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激发保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本单元我们学*了两篇有关小动物的课文,能简单的说一说小壁虎和丹顶鹤特点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略读文《大熊猫》,看看它又有哪些特点。

  二、预*整体感知

  (一)自主预*一下课文。出示预*方法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想一想大熊猫有哪些特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是教给学生一些预*方法,为今后的自主预*打基础。】

  (二)交流预*成果

  出示交流方法:

  (1)弄清课文分几自然段。

  (2)互读课文检查课文是否读正确、流利。(如果有读得不好的可以帮助他。)

  (3)分别说一说大熊猫有哪些特点。

  1.先说课文分几段,再合作分段读一读课文。然后说出大熊猫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板书。

  引导:丹顶鹤腿长,脖子长,嘴也长。特点是什么?“长”。那么大熊猫身子胖,尾巴短。特点又是什么?

  2.看图介绍大熊猫的特点。

  四、检查认字

  大熊猫听到大家介绍非常高兴,还想给你们介绍一些生字朋友,快来认识一下吧?自读认字表里的字,同桌说说认字的方法。

  1.开火车领读认字。

  2.组词说句子。

  五、资料汇报,情感升华。

  1.课文介绍了大熊猫的外形及生活*性从中我们感受到了它的可爱。我们还认识了一些新的生字朋友,收获可真不少。你们还知道有关大熊猫的其它资料吗,请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是呀!由于人类的破坏,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野生大熊猫的数量越来越少,是濒临灭绝的动物,世界各地的许多叔叔阿姨们正在积极的想对策,我们今后该怎么办呢?自由说一说。

  2.在自然界中还有很多可爱小动物让我们来读读吧。

  [课件出示]《可爱的小猫》一文。

  请你快速阅读,阅读后说说你喜欢小猫吗?它有什么特点?

  小结:有的同学可能还想了解其它动物的知识,老师建议大家课后多看看《少儿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也可以看电视中的《动物世界》,相信你会了解到更多有关大熊猫的和其他动物的知识,老师也相信同学们能象喜欢大熊猫一样喜欢其他动物,并和它们交上朋友,去珍爱他们!

  六、布置作业,积累语言。

  1.课文中有许多描写大熊猫特点的形容词例如:毛茸茸的等。把它们积累在本上。

  2.也可以试着说一说,写一写你喜爱小动物的特点。

  七、板书设计:

  略

  教学要求: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侯的可爱;

  2 学*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

  3 体会课文蕴含的感情;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情趣。

  4 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过程:

  一 复*引入

  1 回忆上节课学*的内容

  a 齐读课题--《猫》

  b 自读课文,回想上节课我们通过学*已知道了些什么?

  2 回顾存留问题

  a 这节课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b师生共同归纳问题:

  为什么说猫的性格古怪?

  为什么写小猫很淘气?

  写猫的古怪和淘气,想要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 抓住重点,选择学法自学

  1 古怪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一句概括出猫性格的古怪?

  勾画句子读一读

  2 默读课文写猫古怪的段落,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猫性格古怪的?

  3 课文哪一段写小猫的淘气?

  4指导学法,分组合作学*

  a 回忆你喜欢的学*方法有哪些?

  b归纳学法:

  选一选 一个方面

  读一读 表现猫性格古怪的 重点句子

  抓一抓 重点词语

  说一说 主要原因

  想一想 表达感情

  4 选择你喜欢的学*方法,分组讨论,交流,合作学*。

  三 学生汇报交流

  一组汇报:

  a 读猫性格中"又老实又贪玩"的句子。

  b抓住重点词语"成天睡觉、无忧无虑、一天一夜、任凭、无论"

  体会猫性格的古怪。

  c猫性格的古怪的原因是:老实和贪玩的性格看似矛盾,又同时存在。

  d作者想表达:他对猫的喜爱之情,因为它又老实又贪玩在作者眼里很

  古怪,才更喜欢它。

  e汇报朗读

  f抽读,指名读,齐读

  二组汇报:

  a 读猫性格中"又贪玩又尽职"的句子。

  b抓住重点词语"屏息凝视、一连好几个钟头、非等出来不可"

  体会猫性格的古怪。

  c猫性格的古怪的原因是:又贪玩又尽职的不同性格又同时存在。

  d作者想表达:他对花猫的疼爱之情,因为它又贪玩又尽职在作者眼里很

  古怪,于是更喜欢它。

  e汇报朗读

  f分组比赛读

  1根据板书小结:这只猫的性格实在古怪!不同性格同时表现在它身上。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2质疑:还从那些方面体会到猫性格古怪?

  三组汇报:

  a读猫"高兴时和不高兴时"表现的句子

  b抓住重点词语"踩印几朵小梅花、蹭、跳、叫唤、解闷、无论、好话、一声不出"体会猫性格的古怪。

  c猫性格的古怪的原因是:不同性格又同时存在,情绪变化多端。

  d作者想表达:他对花猫的宠爱之情,因为它情绪不同,表现也不同,很古怪,于是更喜欢它。

  e汇报朗读

  f个人练读,比赛读,齐读。

  四组汇报:

  a读猫"既胆小又勇猛"的句子。

  b抓住重点词语"什么都怕、斗一斗"体会猫性格的古怪。

  c猫性格的古怪的原因是:相反性格又同时存在,让人琢磨不透!

  d作者想表达:他对花猫的喜爱之情,因为它既胆小又勇很古怪,惹人更喜爱它。

  e代表汇报朗读

  f个人练读,齐读。

  五组汇报:

  a读小猫淘气的句子。

  b抓住重点词语"已经、没完没了、马上起来、撞疼了也不哭、胆子越来越大、花草遭了殃、枝折花落"体会出小猫的淘气。

  c作者想表达:他对花猫的宠爱之情,因为从"绝不会责打它、生气勃勃、天真可爱"能感觉到。

  e指导朗读

  f齐读,指名读。

  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师生共同总结:从老舍爷爷地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样的感情?

  五 深化主题,学*写法

  1找出表现老舍爷爷喜爱猫的语句,说说他是怎样描写地?

  2 师点拨写作方法。

  六 自己设计一份有关课文内容的作业。

  板书:

  老实 (又) 贪玩 (又) 尽职

  大猫 古怪 高兴 不高兴

  猫 胆小 (又) 勇猛 深深喜爱

  小时候 淘气 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教学目标]

  1、掌握13个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作者抓住猫的特点描写的方法,体会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作者抓住猫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2、从描写中体会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教时检查预*,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划分段落,初步了解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第二教时讲读课文,具体了解猫的特点,知道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有感情朗读,小练笔(围绕总起句写一段具体的话。)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猫的资料。(比如猫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什么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画引入,创设情境。

  本单元的前两篇课文让我们共同领略了不同作家笔下两只大白鹅的风采,一个是架子十足,一个是海军上将派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老师先请同学们看两张图画,请把书翻到70页,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随答板书:猫。眼前的猫带给你什么感受?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吗?那生活中你对猫还有哪些了解呢?

  仅凭观察和了解,我就已经感觉得到同学们很喜欢猫了。那在作家老舍的笔下(板:老舍)你又能读出老舍对猫怎样的情感呢?我们来读15课(板:15)。

  二、初读课文,检查自学。

  1、请同学们带着自读要求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生字词,同桌互查,理解词语,不懂的做好记号。

  (3)、仔细想一想:课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猫的特点的?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会认字,开火车读,读对的跟读,不对的纠正。同时适当扩词。

  (2)、会写字词语出示:自己试读,指生领读。

  (3)、这些词语,哪些你自己已经弄懂意思了?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4)、这里哪些字你觉得比较复杂、容易写错?师强调或范写后,学生写一个。重点强调:凭、贫、痒、辟。

  3、这些词语你能读准确吗?试读,指生读。师强调多音字、*翘舌音。

  的确暖和解闷没完没了枝折花落屏息凝视遭殃无忧无虑丰富多腔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咕噜咕噜

  这些词语你有不理解的吗?共同解决。

  4、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5、指生分段读文,简单评议,订正字音。

  6、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猫的特点的?读后交流,相机板书:古怪性格淘气可爱

  理解:“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什么是“古怪”?“古怪”一般是用来形容人的,用在猫的身上说明了什么?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7、作者通过对猫古怪性格和淘气可爱的描写,表达了什么情感?

  三、作者是如何具体写出猫的特点的?又是怎样写出喜爱之情的?下节继续研究。

  四、练*巩固。

  1、补一补,组成本节生字,并口头组词。

  几——()辛——()贝——()只——()童——()

  羊——()

  2、抄写生词,每个两遍。

  第二课时

  一、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作者从大猫的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两个方面来写猫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那为什么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小猫的淘气可爱又表现在什么地方?从哪些地方你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二、大猫的古怪。

  1、课文的哪些地方写了猫的性格古怪?

  2、为什么说猫的性格古怪呢?学生读文,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重点词语:老实贪玩尽职高兴(温柔可亲)不高兴(一声不出)胆小勇猛。

  3、猫的性格如此古怪,为什么还说作者喜欢猫呢?你从哪看出来的?读文,画出有关语句,汇报交流。

  重点理解:

  (1)、“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任凭谁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两句相比较,有什么不同?想象:谁会呼唤它?怎么呼唤?结果呢?

  用“任凭……也……”说句子。体会它与“无论……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2)、“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什么叫“屏息凝视”?这句话什么意思?体现出什么?“非……不可……”是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

  (3)、“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小梅花”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写?

  (4)、“它还会丰富多腔地交叫唤,……”什么是“丰富多腔”?此时,你感觉它是在叫唤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看板书整理:说它老实,可是它(),说它()可是它(),高兴时(),不高兴时(),说它()可是(),实在是()啊!

  这里,作者详写了哪几点?为什么详写这些,而其他写得很少呢?

  5、这一部分,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了猫的古怪性格,我们读起来觉得真实可信,也同作者一起感受到了猫的可爱。

  三、小猫的淘气可爱。

  1、“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更”是什么意思?它是相对于谁来说的?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猫更可爱?学生读书交流。

  (1)、“一根鸡毛……”见过小猫玩线团吗?体会到什么?

  (2)、“它的头撞在门上……”好像在写谁?体现了什么?

  (3)、游戏场所发生了什么改变?相机板书:屋里院子里

  (4)、“他在花盆里……。”你知道老舍特别爱花吗?可是心爱的花惨不忍睹,老舍却说:“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什么是“生气勃勃”?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

  3、同学们在读书时充分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那么,猫对主人有没有感情呢?你从哪看出来的?(“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摩擦”?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他们的感情吗?)

  四、可以说,全文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作者把猫当做朋友,当做家人,当做孩子,正是有了爱,才把猫写得活灵活现,让我们来朗读课文,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两大组轮读,比比谁最能读出喜爱之情。

  五、片断练*。

  这篇课文,作者抓住“大猫的性格古怪”和“小猫的淘气可爱”这两方面的特点,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猫令人喜爱的特点。每个部分各有一个总起句,引出下文,这种方法特别值得我们学*。下面,我们来模仿这种写法写一个片段。可以选老师提供的材料,也可以自己定。

  参考材料:

  1、小狗实在是凶。

  2、下课了,操场上可真热闹。

  3、花园里的花可真美啊!

  4、桌上的饭菜可真丰盛呀!

  学生当堂写好的品读评议,写不完的下课继续完成。

  教学设计: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科组

  一、 学*目标:

  1、 会读、会写课后要求记住的13个生字

  2、 通过抓重点词句,想想画面理解猫的性格特点,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白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3、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 学*重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具体的实例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三、 学*难点:

  理解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四、 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预*卡

  一、 自读

  1、我先读一遍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再读上( )遍 这些词我能试着读出来:

  性格 任凭 贪玩 尽职 稿纸 跌倒 开辟 古怪 屏息凝视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 无忧无虑(提醒同学易错的音)

  在这些词语中,我想提醒同学们注意这些词

  二、 自查

  通过查字典我知道了“古怪“的意思

  三、 自悟

  1、《猫》是著名作家( )先生的一篇文章,我能把概括课文内容的两个关键语句找出来( )和( )。

  2、通过读第一段,我知道大猫性格( )、( )、( )(温馨提示: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句,圈画出来,边读边想这是只怎样的猫?写出自己的思考)从中看出猫的性格( )。

  3、通过读第二自然段我又能够抓住重点的词句感受到猫高兴时( ),不高兴时会( )。从第三段中我感受到了大猫性格还表现在( )和( )。

  4、阅读文章老舍先生的《养花》。

  养花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作研究与试验。我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只好上房去玩耍,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 花虽多,但无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欲死是件难过的事。北京的气候,对养花来说,不算很好,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会忽然闹霜冻。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多得些知识决不是坏事。 (温馨提示:读了这篇短文,我知道老舍先生是个 的人。)

  4、 读文后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5、比较阅读课后连接,完成以下表格

  四、小组交流预*

  第二课时

  珍贵的熊猫

  熊猫,也叫猫熊、大熊猫、大猫熊。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数量很少的动物。 熊猫的生活*惯十分奇特而有趣。它生活在高山的森林里,喜欢吃竹笋、竹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能读准多音字“屏”、“折”,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古怪”、“屏息凝视”、“任凭”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4、初步认识老舍语言*实、口语化的特点。

  5、通过比较阅读,学*从不同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猫性格的古怪和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A动物历来为我们所喜爱。作家笔下的动物更是特色鲜明,栩栩如生。第十三课中,丰子恺先生就通过严肃郑重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三眼一板的吃相为我们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今天我们再来一起走*老舍笔下的猫,看看老舍先生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自己的猫的。

  B大家都喜欢动物,老师就先让大家来猜一种动物:“它步调从容,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吃饭时向来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而且还得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学生答)

  丰子恺先生通过严肃郑重的叫声、从容的步态、三眼一板的吃相为我们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大作家老舍先生又是从什么角度来写自己的猫的呢?今天我们再来一起走*老舍笔下的猫。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文中的生字词标出来,要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字词。

  (1)出示“性格 贪玩 尽职 抓痒 稿纸 跌倒 撞疼 开辟”指生认读。

  (2)出示“屏息凝视 丰富多腔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 生气勃勃”认读,重点指导“屏”、“折”的读音。

  3、整体感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丰子恺先生主要写了鹅的吃相,老舍先生主要写了猫的什么?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指生读出相应句子)

  (2)哪些段落写的是猫“性格古怪”?第四自然段写的又是什么?

  三、探究“古怪”。

  导语:课文四个自然段中,有三个段落写的是性格古怪,看来这个“古怪”我们需要着重研究一下(板书:古怪)。

  1、指生试着解释“古怪”的意思。

  过渡:意思解释不好不要紧,我们先来读读这三段,读完后大家就明白“古怪”的意思了。

  2、指生读第一段,体会:这只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交流:你觉得这只猫怎么样?引导学生说体会,并读出相应句子,教师相机板书“老实、贪玩、尽职”。重点指导“贪玩、尽职”。

  贪玩:

  (1)引导学生读出相应句子。

  (2)课件出示“任凭谁怎么呼唤,他也不肯回来”。换词释义:“谁能把‘任凭’换成它的近义词?”(学生答)

  (3)创设情境,引发想象:“如果你是老舍先生,你会怎么呼唤?”(指生说)“自己不行,又有人来帮忙了。老舍会找谁帮忙呼唤?(家人、邻居、朋友)猫回来了吗?”(引导学生理解‘任凭…也不’的意思,体会猫的贪玩)

  尽职:

  (1)引导学生读出相应句子。

  (2)课件出示“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指生解释“屏息凝视”。

  (3)动作模仿,体会“尽职”。

  导语:“我们一起来‘屏息凝视’。屏住呼吸,瞪大眼睛,半个小时过去了,老鼠没有出来,它--------;一个小时过去了,老鼠没有出来,它--------;一连好几个小时过去了,老鼠没有出来,它仍然--------”(学生动作模仿,补充词语)

  过渡:“多尽职的猫啊,真是不捉到老鼠誓不罢手。谁来读读这句话,把猫的决心、尽职劲儿读出来?”(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句子)

  4、加关联词语,初步体会“古怪”。

  过渡:(看板书)一只猫给我们带来三种截然不同的感受,谁能在这三个词语之间加上关联词语,把它们连起来?

  (引导学生用“有时…有时、既…又”等关联词语将“老实、贪玩、尽职”连接起来,初步体会猫的“古怪”。)

  5、猫的特点还不止这三个呢!自由读2、3自然段,从中你有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后回答,教师板书:温柔可亲 一声不出 胆小 勇猛)

  6、总结“古怪”。

  (看板书)现在你对这只猫有什么评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既胆小又勇猛。这种矛盾的性格就叫古怪。”)

  四、再读1——3段,体会“喜爱”。

  1、过渡:这么古怪的猫,老舍喜不喜欢呢?请大家再来读读1——3自然段,标出能体现老舍喜欢的句子。

  2、学生读课文,标出相应语句。

  3、指生读出自己标出的语句,说出体会。

  4、(1)出示“说它贪玩吧”一句指读。

  (2)教师引导:“这句话中一连用了三个语气词,我们把这三个语气词去掉,看看是什么感觉?”(出示去掉语气词的句子指读,引导学生体会语气词中传递出的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以及老舍语言口语化的特点)

  (3)情景对话,进一步体会“喜爱”。

  出走一天一夜的猫终于回来了,老舍把它抱起来,抚摸着它光滑的毛。家人看见了:“咱家的猫怎么刚回来?太贪玩了。”老舍说:“——”;邻居看见了:“你家的猫回来了,太贪玩了。”老舍说:“——”;帮忙呼唤猫的朋友也来了,老舍说:“——”

  5、出示“踩印几朵小梅花”一句,故意将“小梅花”错打成“脏脚印”,学生指出错误后引导说出两词在感情色彩上的不同,并想象老舍的心理活动:“老舍正在专心写作,小猫跳上来踩上了几个脚印,看着稿纸上的脚印,老舍想——”

  6、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五、读第四段,进一步体会“喜爱”。

  1、过渡:性格古怪的大猫老舍都这样喜欢,猫小的时候老舍就更喜欢了。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读出喜爱之情。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读,指导。

  六、扩展阅读,学*从不同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1、总结过渡:老舍先生抓住了猫的性格特点,写出了对猫的喜爱之情,其他作家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猫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片段,相信大家会有新的收获。

  2、指生读周而复的《猫》,引导学生总结出周而复是抓住外形和神态特点写猫的。

  七、作业

  课前交流中老师了解到大家都喜欢小动物,有些同学家中还养了小动物。课下大家也来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可以是自己家的,也可以是邻居的、朋友的。可以写它的样子、神态,也可以写它的性格。写完后在班内交流一下,看谁笔下的小动物最可爱。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2.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猫古怪的性格特点以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一、复*旧知

  1.认读生字。

  2.听写词语。

  二、细读课文

  学*课文是如何围绕总起句具体生动描述的,并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讲读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找出本部分的重点句,并想想句子的意思。

  (重点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总起下文。)

  2.轻声读课文,思考: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些地方?

  (表现在:猫既“老实”又“任性”,既“贪玩”又“尽职”;以及“高兴”时,比谁都“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既“勇敢”又“胆小”。)

  3.猫的“老实”表现在哪些地方?(乖、成天睡大觉、什么事也不过问。)

  4.“任性”的具体表现?

  5.课文中是怎样写猫很“贪玩”的?

  6.猫的“尽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

  7.为什么从“屏息凝视”“非……不可”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猫是“尽职”的?

  (从“屏息凝视”可以看出猫捕捉老鼠时专注的神情;从“非……不可”可以看出猫等不到老鼠决不罢休的决心}。

  轻读课文,思考: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性格与“古怪”有什么关系?

  (“老实”与“贪玩”是一对矛盾,“贪玩”与“尽职”也是一对矛盾,而这些矛盾性格都集中在猫的身上,因此,猫的性格是古怪的。)

  8.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并讨论:猫高兴时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温柔可亲。)不高兴的时候呢?(一声不出。)

  9.这里的“几朵小梅花”指的是什么?对猫的叫唤用了“丰富多腔”“变化多端”来形容,可以看出什么?

  (作者把猫的脚印比作“小梅花”,把猫的叫声说成“丰富多腔”“变化多端”,可见作者是多么喜爱猫。)

  10.默读第4自然段,想想猫的古怪性格还表现在什么地方?(“胆小”与“勇猛”。)

  11.作者认为这古怪的猫怎么样?(可爱。)

  (二)讲读第二部分。

  1.轻声读课文,找出本部分的总起句,并想想句子的意思。

  2.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是怎么连接的?哪一个词最重要?为什么?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承上启下,“更”这个词是把小猫与成年猫的性格相比,说明成年猫性格古怪的同时也可爱好玩,而小猫们则格外可爱好玩。表现了作者爱猫,更爱小猫的感情。)

  3.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小猫的“可爱”写了哪些内容?

  (围绕小猫的“可爱”,主要写了小猫玩妈妈的尾巴,玩鸡毛,摔跟头,打秋千。)

  4.作者对小猫怀有什么感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作者喜爱小猫,表现在“绝不会责打它们”等词语。因为作者从小猫的淘气可爱中看出它们的“生气勃勃”和“天真可爱”。)

  三、总结全篇

  1.课文通篇洋溢着作者喜爱猫的感情,想一想,应该怎样朗读才能充分体现作者的感情?(作者的感情基调是亲切,因此朗读时语调要轻,感情要充沛。)

  2.浏览课文,想想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本文围绕总起句写,内容具体,描写生动。)

  四、随堂练笔

  你能学*这篇课文的写法,围绕总起句写一段具体的话吗?出示总起句(任选一题):

  (1)小狗很可爱。

  (2)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板书设计]

  大猫既老实又任性

  很古怪即贪玩又尽职

  既胆小又勇猛

  小猫淘气

  很可爱天真可爱

  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3、通过体会课文语言浓浓的感情色彩,来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内容或流程时间T方法策略检测反思评价

  活动一

  1、背景和作者介绍

  2、检查预*情况,简单学*本课的生字词

  活动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缩写课文内容

  2、“我”家养的三只猫,这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及亡失时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在文中勾画出相关的词句来,总结归纳成表格)

  3、家人对猫的态度的不同,品析这两句话的不同。

  (1)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2)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活动三、品读第三部分内容

  1、分析芙蓉鸟事件的具体细节

  2、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活动四、感悟生活哲理

  第三只猫的事件,能得出什么启示。

  活动五、拓展延伸

  以文中“我”的口吻给第三只猫写封道歉信

  5分钟左右

  15至20分钟

  10分钟左右

  10分左右

  10分钟左右1、写作背景导入,让学生更加了解课文主题。

  2、简单检查生字词预*,巩固生字词。

  1、全班学生自读课文

  2、思考并缩写的课文。(请1-2同学展示,请同学加以点评)

  3、学生在书中划出相关问题的语句,总结归纳成表格在小卡上。(小卡组内展示)

  4、学生思考并展示两句产生情感原因。

  小组合作完成此次案件分析,加以归纳总结。(中卡)

  1、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得出启示。(微卡)

  2、小组交互形成最多最优答案呈现到大卡。

  注意:

  1、结合课文内容

  2、信的格式

  (1-2学生口头展示)

  学*目标

  1、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斯、决、温、窝、绵、糖、整、炸、夹、叹”10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并记忆“决、温、夹、叹”4个字;积累词语“忙忙碌碌”、“千千万万”。

  2、朗读课文,能做到按标点正确停顿,能读出燕子、蜜蜂、花猫说话时的不同语气(感叹句、问句)。根据要求,边读边圈画相关词句。

  3、能在熟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能给别人带来快乐也是一种快乐。

  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燕子、蜜蜂、花猫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2、能在熟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能给别人带来快乐也是一种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照片,读准词语“波斯猫”,学*生字“斯”。

  出示一张波斯猫的卡通图片

  板书:波斯猫

  请大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借助图片,了解“波斯猫”的简单特点。

  出示:波斯猫组照

  师介绍:波斯猫是猫中的贵族,它们颜色多样,姿态各异,美丽可爱!这些惹人喜爱的小宠物深受人们的宠爱。

  板书:宠物

  宠爱

  3、揭示课题。

  可是就有那么一只波斯猫,虽然受到了主人的宠爱,却还是感到生活中没有快乐。

  出示课题:23、没有快乐的波斯猫

  齐读课题

  说明:

  本文由一组颜色、动态各异的波斯猫漂亮照片引入,让学生直观感受波斯猫是深受宠爱的宠物,帮助学生明确波斯猫是一种宠物这个基本概念。作为宠物它受到了人们的宠爱,但是它却没有发现身边的快乐,进而产生疑问,整体进入课文的学*,达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

  揭示课题时,结合生字“斯”帮助学生复*整体认读音节,关注*舌音的朗读要到位。老师示范性地板书课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掌握正确的书写笔顺,有利于更牢固地识记生字。

  二、初读课文,反馈预*,学*生字

  1、检查交流读文,及时正音。

  2、重点反馈个别字词读音。

  整夜温暖(分清前、后鼻音)

  夹着尾巴(三拼音)

  油炸鱼(多音字)

  (1)自由读。

  (2)小老师领读。

  3、游戏激趣,辨字组词。

  小游戏——辨别双胞胎。

  斯——期 绵——棉 决——快 炸——昨

  (1)教师示范、指导。

  (2)同桌练*。

  (3)开火车交流。

  (4)出示词语,男女生配合读。

  说明:

  经过一年的新教材学*,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和积累了一些学*生字的方法,所以对他们在生字学*的指导上应该有更高的要求。生字教学时可以采用了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比如揭示课题时,集中学*“斯”,并复*了整体认读音节;读文反馈时,关注读准“整、温”的前、后鼻音,注意“夹”这个三拼音的正确拼读以及“炸”这个多音字的正确区分。学*时可以采用先小组交流、后大组反馈的形式,让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大面积地分散学*。通过互动,帮助预*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字、读通课文,帮助有一定学力的学生提高学*的积极性。而对字义的了解,则放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读文,结合具体的语境,随文理解字义。

  三、细读课文,圈划词句,了解内容

  (一)细读课文,体会波斯猫生活的无忧无虑。

  1、自读课文,根据要求圈划有关词句。

  默读课文,边读边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人们对猫的宠爱?

  交流出示波斯猫说的三句话。

  轻声读读这几句话,边读边找,句子中哪些词句可以让你感到人们对它非常宠爱呢?找到了和同桌交流交流。

  2、集体交流。

  (1)结合交流,相机板书:软绵绵的沙发

  吃不完的蜜糖

  香喷喷的油炸鱼

  (2)指导词组的朗读,读出波斯猫的无忧无虑。

  (3)串读板书,感受波斯猫生活得无忧无虑。

  说明: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从相互的交流中,获得信息,得到启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这些重点词组,并为后面完成课文内容的填空做好准备。

  知道词组的朗读前,老师可以适当就板书内容进行一下小结,重在示范读好这些词组,引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3、指导句子朗读,体会波斯猫苦恼的心情。

  但波斯猫却不这样想,请再读读波斯猫的话,想想波斯猫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自由练读。

  指名读,随机评价。

  4、总结过渡。

  教师引说:不知道快乐是什么,波斯猫真苦恼啊!于是他去……

  板书:燕子、蜜蜂、花猫

  说明:

  本环节的设计重在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让学生归纳波斯猫很苦恼。老师要相机点评,指导学生读出波斯猫那种懒洋洋的,瞧不起,不屑一顾的语气。老师的评价应以正面激励为主,让学生也能感受到自己朗读的“快乐”。

  (二)细读课文,了解感受什么是“快乐”。

  1、各种形式朗读文中的三组对话,熟知对话内容。

  (1)出示三组对话,同桌分角色练读,读出问答的语气。

  (2)指名朗读。

  (3)师生配合读。

  2、了解感受小动物们“快乐”。

  (1)从燕子、蜜蜂、花猫的回答中,你知道在它们眼里,快乐到底是什么吗?

  请大家再认真读读它们的回答,边读边想。

  同桌讨论。

  (2)指名交流读句,谈体会。

  ☆ 燕子:

  xián

  相机板书:一口一口 衔泥造窝

  指导读好词语。

  ☆ 蜜蜂:

  相机板书:千千万万 采蜜酿蜜

  补充资料:1只蜜蜂往返10次采集1500多朵花才酿成1滴蜂蜜。

  指导读好词语。

  ☆ 小花猫:

  相机板书:整夜整夜 捕捉老鼠

  指导书写“整”。

  指导读好词语。

  (3)朗读小动物们的话。

  3、借助提示,练*说话,了解感受什么是“快乐”。

  三个小动物对快乐的理解各不相同,请借助提示,把读懂的内容说一说。

  出示:燕子觉得___________,让自己能____________________是快乐的。

  蜜蜂认为___________,给别人品尝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快乐的。

  花猫感到___________,既能________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是快乐的。

  自由练说。

  集体交流。

  师生配合说话,明确小动物们各有各的快乐。

  说明:

  阅读教学要体现以读为本,使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获。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有指向性朗读,精读课文有关段落,引导学生品词品句,读中感悟。

  初读课文,让学生在反馈预*的同时,对课文的内容再一次进行了解,然后谈谈宠物波斯猫是如何受到主人的宠爱的。通过读文找到有关句子,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朗读来体会波斯猫受到的宠爱。

  细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三组对话,读好对话中问与答的语气。在读通句子,读好句子的基础上,结合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来领悟三种小动物对“快乐”的理解。随着读文的不断深入,学生对“快乐”的感受就越来越清晰了。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运用填空提示,进行语言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燕子、蜜蜂、花猫的快乐,从而懂得每个人对快乐的感受不一样。

  四、课外延伸,练*说话,感悟道理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实用十份(扩展6)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实用十份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勤奋学*的自觉性。

  2.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3.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

  5.句子训练。

  教学重点

  1.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进行词句训练。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谁见过玻璃?你能说说玻璃有什么作用吗?

  教师板书:“新型”

  “新型”是什么意思?

  (新的类型、新的品种)

  “新型玻璃”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新型玻璃在哪里?它有什么作用?)

  教师紧紧地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课文的兴趣,以激励性的语言导入新课:

  学*了课文我们就全明白了。

  (二)教师范读课文。

  1.学生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用笔画下来。

  (1)夹丝网防盗玻璃;

  (2)夹丝玻璃;

  (3)变色玻璃;

  (4)吸热玻璃;

  (5)吸音玻璃。

  2.这几种新型玻璃,课文是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介绍的?

  3.第6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筑中所起的作用和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三)指导分段。

  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意思?

  (四)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划出生字、新词及不理解的词。

  2.给生字按结构分类归纳。

  3.运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例:熟字加偏旁“型、罪、恙、炎、调、促、粘、阻、踪、付、店、废。”

  熟字换偏旁“浅”、“线”去掉“纟”换上“氵”;“粘”“战”去掉“戈”换上“米”;“调”“绸”去掉“纟”换上“讠”。

  4.巩固练*。

  以组词的形式来作巩固练*。

  教师可出示小黑板

  比一比,再组词。

  型( )足( )发( )付( )

  刑( )促( )废( )寸( )

  占( )且( )浅( )

  店( )阻( )线( )

  粘( )祖( )践( )

  (五)理解不懂的词。

  1.提出不懂的词,学生解答。

  2.查字典,理解词义。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六)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老师注意纠正学生的读音。

  (七)作业。

  1.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反思

  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从学生自由表达中就能看出来。多学此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

  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勤奋学*的自觉性。

  2、了解课文中的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3、朗读课文。

  4、句子训练。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句子训练。

  教学过程

  (一)通过检查复*导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二)讲读课文。

  1.认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作用。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划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

  (2)在学生理解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

  上继续让学生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用途?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自由读)

  (3)思考:这句话中用了几个“可以”说明了什么?

  (4)指导朗读该句子。

  (5)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你能用“……可以……,……可以……,……可以……, ;…也可以……。”说一句话吗?

  (6)引导学生看课文开头。指名读课文前三句。这三句讲的什么?

  (7)思考: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好处:

  (8)指导朗读第一段。

  2.总结学*方法。

  ①读课文;

  ②想问题;

  ③划句子;

  ④谈理解;

  ⑤看开头;

  ⑥朗读课文。

  3.按照总结出的学*方法4人一小组学*第二、三段。

  第二段讲的是“夹丝玻璃。”

  特点:非常坚硬,受击安然无恙,碎了藕断丝连。

  作用:高层建筑采用,保证安全。

  理解: “安然无恙”指很安全,没有受到伤害。本课指夹丝玻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但受不到任何伤害。

  第三段讲的是“变色玻璃”。

  特点:反射阳光,改变颜色。作用:调节室内光线。

  4.小组汇报后,教师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适当加以指导。

  5.小组合作学*后,学生独立按照上面的方法学*第四、五段,然后指名作汇报。

  6.第四段讲吸热玻璃。

  特点:使房间冬暖夏凉。作用:阻挡强光和冷气。

  理解:问世——本文指市场上,吸热玻璃已经诞生并且人们已经开始使用了。

  在学生汇报对第4段的理解时,教师适时处理思考练*2,读一读,并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在炎热的夏天,“吸热玻璃”能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季,“吸热玻璃”把冷空气挡在室外,使室内保持温暖。

  (1)指名读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用带点的词说一句话。

  7.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8.第五段讲“吸音玻璃。”

  特点:消除噪音。作用:闹市临街建筑物采用,减少噪音。

  开头: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好处:引人注意。

  9.指名汇报自学情况,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10.巩固1~5段的内容。

  11.齐读第六段。思考:第六段主要讲的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教学理念: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教学模式:回顾、研学、分享、提升

  教学策略:

  交流回顾:通过提问、交流,回顾上节课学*内容。

  写法分享:通过阅读课文,在分享中进一步了解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拓展应用:通过小练笔发明自己心中的新型玻璃。

  教学目标

  1、了解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学*作者准确用词、形象地表达。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与用途。

  3、了解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勤奋学*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学*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了解了几种新型玻璃,大家回忆一下,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吃音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这篇说明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去介绍这几种玻璃的。齐读课题。

  二、回顾旧知

  1、展示新型玻璃特点与用途表。

  新型玻璃

  特点

  用途

  夹丝网防盗玻璃

  自动报警

  防盗

  夹丝玻璃

  非常坚硬,不易破碎

  适于高层建筑使用

  变色玻璃

  能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

  调节室内光线

  吸热玻璃

  吸热,阻挡冷空气

  冬暖夏凉

  吃音玻璃

  消除噪音

  使噪音强度减弱

  2、学生生回顾第一课时学*内容,填写图表。

  三、写法分享

  (一)自由读课文,思考:在介绍新型玻璃的时候,课文运用了哪些句子或词语你是印象深刻的?

  1、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重点句子、词语交流:

  1)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创设紧张情景开头,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2) 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可以……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的句型使用。)

  3) 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的成语运用。)

  4) 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所以人们又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打比方)

  5) 在炎热的夏天,它能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季,它把冷空气挡在室外,使室内保持温暖。(作比较)

  6) 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打比方、作比较)

  7) “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临街的窗子上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列数字)

  (二)讨论: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学生讨论。

  2、师生交流:分——总结构、介绍每种玻璃都是按“特点、用途”介绍、2至5自然段开头都能自然过渡。

  四、拓展应用

  1、假如你是一个发明家,你想发明哪些新型玻璃。

  2、学生回答。

  3、小练笔:你试着做一回小发明家,参考课文的表达方法,把你想发明的玻璃写下来。

  4、学生展示文章,师生交流。

  5、介绍一些新型的玻璃。

  板书:

   【教学目标 】

  1、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嫌疑、金属、银行、图纸、即使、规定、窗帘、保持、噪音、集中、处理、对付、研制、奇迹、博物馆、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学*的自觉性。

  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运用。

   【教学重点 】

  了解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难点 】

  学*作者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

  2课时。

   【课前准备 】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第二课时

  一、复*回顾

  1、复*词语。

  2、课文介绍了哪几种玻璃?你设计了哪些玻璃?

  二、展示、推销

  1、让我们随着轻快的音乐走进展销会场,把你们设计的新型玻璃展示给客商吧!

  (播放明快音乐。)

  2、学生设计展销形式,展销词:

  要求:形式多样,语言生动,富有创意,自行准备。

  通过课堂实践活动的社会化,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经验和能力,以达到全面素质的提高。

  3、汇报推销,师生点评:

  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推销员、最佳推销词。

  三、练写,促进知识迁移

  1、当一回小发明家,学着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把你想发明的玻璃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学*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落实语文的基础。

  2、展示。

  四、 总结 评价

  你觉得今天的语文课,学得怎么样?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感触?

  五、布置作业

  找一些商品说明书读一读,看看它们是怎样介绍商品及其使用方法的。

   【板书设计 】

  种类

  特点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实用十份(扩展7)

——凡卡教学设计实用十份

  教学目标

  1.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体会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感受他的内心世界。

  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了解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PPT(音乐图片段落)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前板书课题和作者)

  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凡卡》一文,课文重要写了在圣诞节前夜,9岁的凡卡给乡下的爷爷写信的事情。

  二、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阅读凡卡写的这封信,课件出示:想一想读到哪里,我的心被触动了,我感到难过、心疼、愤怒、疑惑或是其他的感受。请同学们勾画出相关的内容,再把自己的感受批注的一旁。(教师训视指导,强调是针对这封信)

  三、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勾画的内容,先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感受。(小组合作学*,教师巡视指导)

  四、同学们都有什么感受呢?谁先来说一说?(指名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把自己勾画的内容读一读。)

  1、学生说出这一部分后,课件出示: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

  2、这儿的人都打我。我饿得要命,又孤零零的,难受得没法说。我老是哭。有一天,老板拿楦头打我的脑袋,我昏倒了,好容易才醒过来。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其他同学还从这封信的什么地方有什么体会?

  3、……我原想跑回我们村子去,可是我没有鞋,又怕冷。

  4、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

  在文中作者只写了这四次挨打,虽然只写了四次挨打,但我们可以看出什么?(随时随地遭受毒打)

  5、那么,9岁的凡卡承受的了吗?想想着他的心情,你们想怎么读这段话?(课件出示: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a、自由的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b、指名读。

  c、从他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多叫几个学生读这一部分)

  d、齐读这一部分,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e、、凡卡在鞋匠家过着怎样的生活,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板书:生活悲惨痛苦)

  6、小小的凡卡在莫斯科这座城市里无依无靠,受尽折磨,却找不到人诉说,他把这份苦全部压在心里,现在就让我们结合他的生活和自己的感受来填写这首小诗。(课件出示小诗,学生自己写,教师巡视)在鞋匠的家里。

  7、家乡有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凡卡的回忆,看看他的回忆给你怎么样的感受,用文章中的一个词回答。(快乐)板书:回忆快乐。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快乐?

  8、请同学们再次去看看凡卡的回忆,看看在快乐、美好的背后,你还读懂了什么?真的就是那样的快乐美好吗?

  (他们的生活很穷,很艰苦,很难找到工作……)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读一读。

  a、乡下的生活其实很苦,但凡卡却感到幸福,为什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对信的最后一句话的理解,领悟凡卡对幸福的渴望。板书:渴望得到关爱)

  b、有感情地朗读凡卡信中的最后一句话。

  9.你们认为凡卡的心愿能实现吗?为什么?假如爷爷收到这封信,凡卡的心愿就能实现吗?(在沙俄时代,穷苦人民是没有生路的。板书:心愿无法实现)

  10.凡卡认为自己的这个心愿能实现吗?你读到这里心情如何?又有怎样的感受?

  11、齐读最后一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学徒时的悲惨生活。

  (二)学*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信的内容和插叙部分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当学徒时的悲惨生活。

  (二)学*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复*提问。

  文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凡卡的悲惨生活的?

  (以圣诞节前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个方法来表现的。)

  (二)学*第2段课文中写信部分的内容。

  1、想一想,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是什么?

  (凡卡在莫斯科的学徒生活很悲惨,他实在无法忍受下去了,他在信中写了很多话,但他唯一的目的是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里,回到爷爷身边。)

  2、找出第2段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凡卡写信的内容?画在书上。

  (第3、8、10、11、12、15这六个自然段是凡卡写的信的内容。)

  3、信的内容共有六个自然段,用一个词组成短句来进行概括,写出每一段的小标题。

  (只有一个亲人;告诉爷爷自己在学徒中受尽折磨;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莫斯科不是穷人的;求爷爷给他摘一颗金胡桃;再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

  4、指名根据小标题有条理地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

  (三)学*课文中插叙部分。凡卡在写信时有许多内心活动,作者是用插叙的手法来表现的。

  1、找出文中哪些部分是插叙部分。

  (第4、5、6、13、14自然段是凡卡在写信过程中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是文章的插叙部分。)

  2、导读4、5、6自然段。

  (1)第4、5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让学生先默读,这两个自然段插叙凡卡回忆爷爷在乡下守夜的情景。)

  (2)想一想,当凡卡写到“只有一个亲人了”时,想到些什么?

  (3)爷爷在凡卡心中是怎样一个人?

  (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

  (4)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4、5自然段。

  (提醒学生用思念亲人的心情来朗读。)

  (5)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家乡节前美丽的夜景。)

  (6)家乡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样的?

  (是“美”的。)

  (7)说说家乡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样的美?

  (宁静、优美、柔和、蓝蓝的天空、亮晶晶的星星……整个林子沉浸在过节的气氛之中。)

  (8)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用赞美的心情来朗读。)

  小结:

  这一部分关于爷爷守夜的回忆和家乡节前夜景的想象,都是描写凡卡内心活动的。从这两段插叙中,反映出凡卡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3、导读13、14自然段。

  (1)凡卡写到请爷爷“摘一颗金胡桃”时,又插叙了什么?

  (“和爷爷一块砍圣诞树”这件事。)

  (2)凡卡回忆起砍圣诞树这件事时,心情怎样?可以用哪一个字来概括?

  (心情是快乐的。可以用“乐”字概括。)

  (3)从哪里可以体会出凡卡这种快乐的心情?

  (“他想起到树林里去砍圣诞树的总是爷爷,爷爷总是带着他去。多么快乐的日子呀!”“要砍圣诞树了,爷爷先抽一斗烟,再吸一阵子鼻烟,还跟冻僵的小凡卡逗乐一会儿……)

  (4)带着快乐的感情朗读13、14自然段。

  (凡卡这种快乐,是“苦中有乐”,朗读时要带着这种心情来读。)

  4、说一说插叙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起到对比作用,凡卡想到在农村的“乐”,更衬托出目前生活的苦,更反映出凡卡要求爷爷带他离开的迫切心情。)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对这篇课文的学*,我们了解到本文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其中凡卡的信的内容是全文的重点。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

  板书设计:

  凡卡

  写信前:怕

  信文:挨打 挨饿 遭捉弄 没法睡

  写信中:{联想:亲爱的爷爷 美丽的家乡 砍树时的快乐

  甜蜜的希望——梦

  写信后:{ 悲惨的命运——现实

  教后反思:

  教《凡卡》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凡卡的悲惨命运,激发学生对凡卡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憎恨,我引导学生抓课文的重点句,自主学*,让他们多思多想,多方面多角度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自读自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成功的喜悦。

  抓课文重点段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这部分内容,然后抓课文的重点句“我没有指望了,我的生活连狗都不如”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再引导他们从这句话中,自主提问题:“凡卡的生活为什么没有指望了?”“文中的狗过得好吗?”……学生提了不少问题,我从中选几个写在黑板上,提出自学要求:

  (1)从课文找一找,回答这些问题的句子。

  (2)读一读有关句子。

  (3)划一划,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最后我问:“凡卡为什么会过着连狗都不如的生活呢?”经过讨论,学生很快明白了,凡卡悲惨的命运是当时黑暗社会造成的。

  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教育过程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学校教育要着眼于学生学会学*,培养学生主动学*能力,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有多种策略可以选择使用。其中问题解决策略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热情,并成为课堂学*中目标展示的一种形式,它往往是课堂观察后自然产生的认识矛盾在学生大脑中的反映,能为学生主动学*定向。

  问题是指客观的事物与主体认识之间存在的矛盾在思维过程中的反映,问题解决是指认识主体提出问题将思维引向直到问题解决的有意识的学*探索的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3.学*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

  2.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字、新词。

  3、以信为线索,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各段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自己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2.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名字要读顺口。

  3.思考下列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凡卡是怎样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样?

  (2)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3)凡卡给爷爷的信主要写些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人物身份及部分词语解释。

  3.指名逐节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四)给课文分段。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信之前、写信过程、写信之后。)

  2.按照这个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第1段:从开头到把那张纸铺在讲台上。第2段:从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到康司坦丁玛卡里奇。第3段:从他很满意到课文结束。)

  (五)作业。

  1.抄写词语。(课内完成)

  2.仔细阅读课文中信的部分,想想信中写了哪些内容。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学徒时的悲惨生活。

  2、学*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信的内容和插叙部分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当学徒时的悲惨生活。

  2、学*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复*提问。

  文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凡卡的悲惨生活的?

  (以圣诞节前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个方法来表现的。)

  (二)学*第2段课文中写信部分的内容。

  1.想一想,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是什么?

  2.找出第2段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凡卡写信的内容?画在书上。

  3.信的内容共有六个自然段,用一个词组成短句来进行概括,写出每一段的小标题。

  (①只有一个亲人;②告诉爷爷自己在学徒中受尽折磨;③求爷爷把他带回去;④莫斯科不是穷人的;⑤求爷爷给他摘一颗金胡桃;⑥再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

  4.指名根据小标题有条理地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

  (三)学*课文中插叙部分。凡卡在写信时有许多内心活动,作者是用插叙的手法来表现的。

  1.找出文中哪些部分是插叙部分。

  2.导读4、5、6自然段。

  (1)第4、5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让学生先默读,这两个自然段插叙凡卡回忆爷爷在乡下守夜的情景。)

  (2)想一想,当凡卡写到只有一个亲人了时,想到些什么?

  (3)爷爷在凡卡心中是怎样一个人?(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

  (4)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4、5自然段。

  (5)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家乡节前美丽的夜景。)

  (6)家乡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样的?(是美的。)

  (8)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用赞美的心情来朗读。)

  小结:这一部分关于爷爷守夜的回忆和家乡节前夜景的想象,都是描写凡卡内心活动的。从这两段插叙中,反映出凡卡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3.导读13、14自然段。

  (1)凡卡写到请爷爷摘一颗金胡桃时,又插叙了什么?(和爷爷一块砍圣诞树这件事。)

  (2)凡卡回忆起砍圣诞树这件事时,心情怎样?从哪里可以体会出凡卡这种快乐的心情?

  4.说一说插叙手法在文中的作用。(起到对比作用,凡卡想到在农村的乐,更衬托出目前生活的苦,更反映出凡卡要求爷爷带他离开的迫切心情。)

  (四)小结: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的。

  2、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概括课丈的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的。

  2、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全文,概括中心思想。

  小说通过凡卡在圣诞节前给爷爷写信这件事,真实地反映了旧俄沙皇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

  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这篇文章为什么那么令人感动呢?

  (二)分析重点细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第2段写信过程的细节描写。

  (1)请同学朗读信的内容,并思考:凡卡在给爷爷的信中都写了哪些事?其中哪一件事写得最具体?(告诉爷爷学徒生活的痛苦,受尽种种折磨。)

  (2)默读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我就要死了!。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作者是怎样注意细节描写的?

  (分四层意思:①挨打;②挨饿;③没法睡;④离开这儿。抓住细节,让学生体会:为什么挨打?不知不觉说明了什么?用什么打?随手又说明了什么?老板和老板娘是怎样打凡卡的?揪、拖、戳、捞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吃的呢?简直没有。简直没有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简直没有?)

  2.在写信过程中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

  (1)默读砍圣诞树这件事。

  (2)说一说,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3.学*第3段课文写信之后,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1)学生自学。(2)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3)讨论:凡卡的梦能不能实现?为什么?

  (三)总结:

  (四)作业。

  1.思考课后练*第2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字新词,理解词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插叙的反衬作用,对比写法和含蓄结尾对突出中心的作用。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自悟和动手标记,理清文章条理;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描写他的神态、动作、联想的段落,了解他的内心,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精读,学*文章表达手法。

  3、情感与态度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皇统治下穷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养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

  三、教学难点:理解凡卡写信过程中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时间: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任务

  大家接触过哪些外国文学?上节课同学们初步自学了这篇课文,按写信前、写信、写信后的顺序理清了文章的层次,并从凡卡写信前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出他当时的心情是十分害怕的。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联想来了解人物内心的方法学*写信这部分内容。

  二.情境导读,直奔重点

  1.通过第一节课的学*,我们已经了解到写信这一部分内容包括信文和凡卡的回忆。下面先请同学们看看凡卡写给爷爷的信(师范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想一想:凡卡在信中所写的内容中什么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板书:学徒生活苦)

  2.课文哪几自然段集中体现了凡卡学徒生活的苦?(尤其是第8自然段)

  3.自由朗读这几段8、10、15,尤其第8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凡卡在城里学徒生活的悲惨?把感触最深的词句划上记号,然后谈体会。(着重从挨打、挨冻、挨饿三方面进行引导归纳)

  ①(描写凡卡挨打的句子),引导学生运用正确学*方法体会:

  抓住重点词语:抓住拖、揪、揍等动词认真加以体会,再想象凡卡挨打时的惨状,并结合凡卡挨打的原因深入体会凡卡生活的苦。

  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挨打?怎样打?打成什么样?

  联系下文:打昏了,连狗都不如

  ②引导学生从睡在过道里、简直没有、一点儿、稀等描写凡卡挨冻、挨饿的词句中进一步体会他生活的苦。

  ③综合老板、老板娘、伙计们对凡卡的态度,从直戳、捉弄等词中体会凡卡生活的孤独。

  小结:课文就是这样从几个方面写出了凡卡生活的悲惨痛苦。

  4.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凡卡生活的苦。(着重从语气、重音、停顿、心情几方面进行引导)

  ①如果你就是可怜的凡卡,你会用什幺样的语气跟爷爷说?(乞求)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的后四句话。

  ②自由朗读,体会一下把哪些词读成重音更好一些?(再也、发发、跪下等)说说为什幺?再指名朗读。

  ③在这短短的四句话中,作者用了两个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因难过而写不下去)

  ④小结:此时此刻,凡卡正赤着双脚,跪在冰冷的地上,向爷爷诉说着自己的种种不幸,求爷爷尽快地带他离开这个火坑。这点点省略号就像是辛酸的泪珠。(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从而懂得朗读带省略号的地方时,停顿的时间要长一些)

  ⑤体会描写凡卡写信时的动作的句子,引导学生从撇撇嘴、抽噎了一下这些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凡卡极度痛苦的心情。

  ⑥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前面的四句话。

  三、进行对比,突破难点

  1.过渡:如果说在凡卡眼里,莫斯科的学徒生活是苦的,那么同样在他眼里,什么生活是快乐的呢?(和爷爷一起在乡下生活的情景)。(板书:守夜砍树乐)

  2.指名把凡卡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这件事快快乐乐地朗读出来。

  3.乡下生活真的就那么美好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引导学生从爷爷冷得吭吭地咳、缩成一团儿、冻僵等词句中得出结论�D�D乡下生活实际痛苦)

  4.乡下生活既然很苦,为什么在凡卡的回忆中却是那么美好呢?

  (引导学生把乡下生活和莫斯科生活进行对比,进而弄懂作者写乡下生活乐是主了衬托学徒生活的苦)

  5.小结写作方法:对比,衬托

  通过读和同学们自己的分析,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凡卡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里他都没有好日子过;无论到了哪里他的命是运都悲惨的。作者采用的这种把乡村的贫穷、无耐和城里的悲惨、孤独放在一起写,让人读完之后更加同情、一目了然凡卡的悲惨命运。这样的写法叫 对比。同时我们还能够从凡卡含泪带血呼喊中看到作者有意识地用农村生活来 衬托 城市生活的.悲惨。这是本课在表达方法上又两个重要特点。

  四、小结练笔

  片段练*:《我和凡卡比童年》

  五、布置作业

  凡卡的命运为什么会这么悲惨?去查找资料了解原因。

  板书设计:

  21、凡 卡

  学徒生活 乡村生活

  挨打 挨饿 挨冻 砍圣诞树

  苦对比 乐

  反衬

  命运悲惨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传统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社会制度的黑暗。本单元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增加人生阅历,激励他们从小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并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在教学本课时,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巧设疑问理清文章思路;以朗读指导为主,按文章中信的内容、插叙的内容、作者的叙述内容三部分品读课文。首先读信的内容走进凡卡的现实生活,了解一个九岁孤儿小小的、并不过分的愿望,从中体会凡卡为什么撕心裂肺地反复请求爷爷带他回乡村里去。再读插叙的内容走进凡卡的梦幻世界,了解凡卡的内心情感,向往乡村快乐的生活,激发学生对凡卡更加强烈的同情心。然后读作者的叙述内容体会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匠心独运的结构安排,体会文章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从而深入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思想感情,把文章内容和社会大背景联系起来,进一步启发学生去探索作者契柯夫的其它作品,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了解作者的作品特点。同时让学生把自己的童年,与凡卡对比,衬托凡卡的悲惨童年,激起对凡卡的同情,进而珍惜自己的童年。在仔细阅读信的内容的环节,以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凡卡在城里学徒生活的悲惨?这一问题贯穿教学,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8、10、15自然段,体会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在根据自己的分析和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通过对重点段落扣住词句的分析,走进凡卡的现实生活,读懂课文,体会情感,并通过朗读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然后再让学生思考乡村生活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读插叙部分,说感受,联系前文理解在冰天雪地中砍圣诞树既冷又累,但在凡卡的回忆中却是那么美好、快乐、有趣,这正更说明了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独和痛苦。通过读和同学们自己的分析,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凡卡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里他都没有好日子过;无论到了哪里他的命是运都悲惨的。既而让学生感受到作者采用的这种把乡村的贫穷、无奈和城里的悲惨、孤独放在一起写,让人读完之后更加同情、一目了然凡卡的悲惨命运,这样的写法叫对比;同时还能够从凡卡含泪带血呼喊中看到作者有意识地用农村生活来衬托城市生活的悲惨。领悟本课在表达方法上又两个重要特点。

  根据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情感投入,学有所悟,能以较好的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整节课完整紧凑。今后教学对于课堂生成的问题要多研究,这样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果。

  凡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并学会本课生字。

  4、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旧知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提醒部分要十分注意的读音

  别墅(shù)邮差(chāi)窜(cuān)过 似(shì)的 逮(dǎi)住 挨(ái)打 摩(ā)*

  3、快速浏览课文的前四个自然段,想想它们都是凡卡信里的内容吗?

  (不是,有的是凡卡的回忆,有的是作者的叙述,有的是凡卡信的内容)

  4、再读课文,分别找出哪些是作者的叙述,哪些是凡卡信的内容,哪些是凡卡的回忆,并做上标记。

  三、认识作者,自学生字

  教师介绍作者

  契诃夫(1860—1904)俄国著名作家。出生于小商人家庭,做过店员,当过医生,后弃

  教学目标

  1.了解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及对黑暗制度的痛恨。

  2.学*课文的细节描写和叙述、信、凡卡的回忆交x在一起描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课文的细节描写和叙述、信、凡卡的回忆交x在一起描写的方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电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22课凡卡(板:凡卡).

  二、学*信的部分(重点学*8.10.15自然段)

  (一)读8、10、15自然段:

  师:通过上次课的学*,我们知道了凡卡在莫斯科的学徒生活非常痛苦,受尽折磨,他在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就给他唯一的亲人爷爷(生:写信),倾诉他的苦难,哀求爷爷带他离开。在信里,他向爷爷倾诉了哪些苦难?怎样哀求呢?谁来读读有关的段落?

  生1读第8自然段。

  生2读第10自然段。

  生3读第15自然段。

  师:谢谢这三位同学,他们的朗读带着我们走进了凡卡的苦难生活。在这三个自然段中,哪一段最具体写出了凡卡的悲惨?

  生:第8段

  (二)学*第8自然段:

  师(电脑出示表格):老师设计了一份表格,下面,请同学们先自己读读第8自然段,然后小组合作完成,进一步感受小凡卡遭受的苦难。(发表格)

  找出重点词语

  谈谈你的感受

  遭遇

  哀求

  生合作学*,完成表格。

  师课堂巡视,相机指导、点拨。

  生汇报学*情况:

  师:各小组都完成得不错!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学*情况?好,就请杨矗他们小组来。请把你们的表格拿上来。

  生1(第1小组代表)汇报:(上台投影展示表格)写凡卡悲惨遭遇的词有……

  师:对不起你先停一下。请同学们注意,在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要用心听。

  生1继续汇报:写凡卡悲惨遭遇的重点词语有:

  揪着、拖到、揍、直戳、捉弄、吃的简直没有、别想睡觉。

  写凡卡向爷爷哀求的重点词语有: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实用十份(扩展8)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实用十份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

  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幻灯(月光下的美景)指名背诵关于月亮或月色的古诗。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课文《月光启蒙》,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理解:“启蒙”,用“启蒙”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幻灯出示本文作者孙友田简介,说说你看过这个简介有何感受。(这么有成就的诗人,月光是如何启蒙他的呢?)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词:

  (一)轻声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词语,读顺课文。

  2、思考:文章中“我”的启蒙老师是谁?

  (二)幻灯出示生字词语,朗读词语,重点指导“篱笆”“时辰”的轻声。出示句子“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指名读,出示“莲花落”的意思,指导该词语的正确读音。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回答问题:文章中“我”的启蒙老师是谁?你从哪儿能读出来?

  1、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A、轻声读。

  B、指名读。读了这段话,你有何疑问?学生质疑。

  2、出示幻灯,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

  A、母亲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民歌民谣,是怎样使我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的?

  B、母亲是怎样用她的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的?

  (二)今天我们就来解决第一个疑问。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母亲给我们唱的民歌民谣。

  (幻灯出示文中的民歌民谣。)

  1、五首民歌民谣有何不同?理解“歌谣”、“童谣”两个词语的区别。

  2、大声地读一读这五首民歌民谣,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读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学生自由地谈谈对歌谣的理解和自己读后的想象)

  3、通过歌谣的理解来理解最后一小节中“含蓄、明快、风趣、流畅”等词语的意思。

  4、多么美、多么有趣的民谣啊,正是母亲唱的这些优美生动的歌谣为“我”开启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带来浓浓的诗情,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板书)再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三)拓展:这么美的歌谣你喜欢吗?老师也很喜欢,我也找来了两首歌谣,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幻灯出示)读一读。说说你喜欢吗。

  5、布置作业:收集家乡的民歌民谣,或者自己写童谣。

  四、结束语:

  母亲为什么能唱那么多的民歌民谣,她又是怎样用她的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的,同学们回家继续仔细读课文,这将是我们第二节课讨论的内容。

  板书设计:

  唱歌谣

  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唱童谣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

  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幻灯(月光下的美景)指名背诵关于月亮或月色的古诗。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课文《月光启蒙》,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理解:“启蒙”,用“启蒙”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幻灯出示本文作者孙友田简介,说说你看过这个简介有何感受。(这么有成就的诗人,月光是如何启蒙他的呢?)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词:

  (一)轻声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词语,读顺课文。

  2、思考:文章中“我”的启蒙老师是谁?

  (二)幻灯出示生字词语,朗读词语,重点指导“篱笆”“时辰”的轻声。出示句子“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指名读,出示“莲花落”的.意思,指导该词语的正确读音。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回答问题:文章中“我”的启蒙老师是谁?你从哪儿能读出来?

  1、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A、轻声读。

  B、指名读。读了这段话,你有何疑问?学生质疑。

  2、出示幻灯,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

  A、母亲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民歌民谣,是怎样使我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的?

  B、母亲是怎样用她的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的?

  (二)今天我们就来解决第一个疑问。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母亲给我们唱的民歌民谣。

  (幻灯出示文中的民歌民谣。)

  1、五首民歌民谣有何不同?理解“歌谣”、“童谣”两个词语的区别。

  2、大声地读一读这五首民歌民谣,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读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学生自由地谈谈对歌谣的理解和自己读后的想象)

  3、通过歌谣的理解来理解最后一小节中“含蓄、明快、风趣、流畅”等词语的意思。

  4、多么美、多么有趣的民谣啊,正是母亲唱的这些优美生动的歌谣为“我”开启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带来浓浓的诗情,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板书)再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三)拓展:这么美的歌谣你喜欢吗?老师也很喜欢,我也找来了两首歌谣,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幻灯出示)读一读。说说你喜欢吗。

  5、布置作业:收集家乡的民歌民谣,或者自己写童谣。

  四、结束语:

  母亲为什么能唱那么多的民歌民谣,她又是怎样用她的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的,同学们回家继续仔细读课文,这将是我们第二节课讨论的内容。

  板书设计:

  唱歌谣

  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唱童谣

  教学要求:

  1、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述语言导入,齐读课题。指导要读出静谧,再读一遍。初读了课文《月光启蒙》,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我们一起来描述一下这幅画画,

  3、师引读并板书: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

  4、学*重点句,质疑。

  师:有没有想过,在皎洁的月光下,文章的作者孙友田受到了怎样的启蒙教育?打开书,找一找。(引导学生说出: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为什么能使我展开丰富的想象,飞向诗歌的王国呢?师板书:飞向诗歌的王国。)

  5、这个疑问我们是不是有同感,这节课我们就专门来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哪里入手呢?(应该抓住母亲为我唱的那些民歌民谣。)

  二、学*民歌民谣

  1、出示学*要求:自主阅读课文中的歌谣和童谣,老师提出三个要求,注意“心”上都加了双引号。

  第一个要求,用心朗读,把歌谣和童谣读流畅。

  第二个要求,用心品赏,品就是感悟,你可以抓住重点的词去品味,你也可以联系上下文品赏,更可以结合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

  第三个要求是用心感受,看母亲为我唱的歌谣和童谣告诉了什么?

  2、生自主阅读。

  3、指名读歌谣。师:谁愿意来读这两首歌谣。将你的朗读面貌展现出来。

  (生读: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4、师生 评价

  (师启发寻找读书方法:老师觉得还不仅要读得流畅,课文已经告诉我们了,谁去找找看,课文中有没有教给我们读书的方法。)

  (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师生讨论:母亲朗读歌谣的时候,是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吟唱,让人觉得非常亲切,非常有节奏。)

  5、相机启发学生像母亲一样朗读,注意从词到句。

  6、母亲充满着深情,母亲是多么地温柔,用甜甜的,轻轻的,深情的感觉再去读那两首歌谣。

  生自读。

  7、男女生分读两首歌谣。

  (1)男生吟唱第一首歌谣,我们女生听着。

  (男生读。有柔情了吗?如果再轻一点,再深情一点就更好了。男生再读。不错,今天老师才明白,什么叫铮铮铁汉,似水柔情。)

  (2)女生读第二首童谣。

  (女生读。像母亲,真温柔。)

  8、配乐吟唱。文中说,母亲在月光下搂着我,轻轻地吟唱,你们想唱吗?当年母亲在月光下吟唱的旋律,已无从考证,今天老师谱了一首旋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在心中默默地唱。

  师播放音乐,唱。生配乐吟唱童谣。非常甜美,这次唱,老师有个要求,想象在皎洁的月光下,依偎在母亲的情里,轻轻地摇晃,身体要轻松地摇晃好吗?生齐唱。

  6、交流感受:非常优美,非常恬静的歌谣,还记得老师在前面提到的三个用心读的要求吗?现在老师想听听你对这两首歌谣的感受。(母亲向往着幸福的生活;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能获得成功;母亲热爱劳动,爱家庭。)

  三、学*童谣

  1、讨论童谣特点。

  师:学*语文,只有用心,才能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才能品出语文的味道来。除了有动听的歌谣,母亲还给孙友田带来了幽默风趣的童谣,告诉老师,你在读三首童谣时,有什么发现?要善于思考,善于表达,这三首童谣有共同的特点。

  (形式简单,内容有趣,富有韵味,这就是童谣的特点。)

  2、节奏读童谣。

  师:我们打着节拍来朗读,就更有趣。伸出你的小手,打着节拍来吟诵第一首童谣。

  生边拍手边吟诵。如果把节奏调快一些,变成四拍就更有趣了。用自己喜欢的节奏把第三首童谣吟诵一下。

  3、试描述童谣画面。

  师:刚才有的同学边打拍子,边笑,笑我就体会到了,你已经体会到童谣的有趣。我想知道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有趣的画面?

  四、再次学*重点句。

  1、再读这句话。

  出示: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2、解疑。

  师:这些民歌民谣不仅激发了孙友田的想象,也让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还记得刚才提的问题吗?现在我们看一看板书就知道了。母亲在月光下唱的那些动人的歌谣,充满着诗情画意,和诗歌有关吗?母亲唱的幽默风趣的童谣。充满韵味,朗朗上口,和诗歌有关吗?怪不得,母亲的民歌民谣,能引领作者飞向诗歌的王国呢,这个问题懂了吗?还有疑问吗?

  3、了解当时的生活状况。

  师:文中说,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母亲在月光下就是这样给我以启蒙的。和母亲在一起, 精神生活真是非常的丰富,可那里,我们的日子过得又怎么样啊?(很清苦。)

  4、齐读造成清苦的原因。

  出示:黄河留给……齐读。

  5、交流感受,理解两个“长”。

  师:从这句话中,你感悟到什么?再读,用心读。

  (我感悟到住在黄河边上的人们,虽然深受黄河的苦难,但也孕育着许多歌谣。)

  6、体会老百姓创作歌谣的动机。

  师:黄河边勤劳的人们,他们创造歌谣,主要想表达怎样的感情?

  (对生活的憧憬、对生活的爱、热爱劳动、让自己的 精神生活更加地丰富。)

  五、 总结全文

  1、感情激发作者热爱母亲之情。

  师:永远充满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只要是世间美好的事物,他们都爱,他们用这种爱,通过歌谣创造出来,母亲也把这种爱,传递给我,使我从小明白,要爱世间一切的事物,母亲给了我一个明月星光般的童年。

  配乐:同学们,这就是母亲,母亲老了,曾经,在皎洁的月光下,母亲给我唱歌谣,唱童谣,给我讲故事,猜谜语,在母亲的熏陶下,我渐渐地长大,终于成长成一个优秀的诗人。我长高了,母亲的背却弯了,我长大了,而母亲的头发却白了,母亲献出了毕生的爱,而自己留下的却只有岁月在她额上刻下的深深的皱纹,更为不幸的是,当孙友田写这 篇文章的时候,她的母亲已经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母亲曾对自己的子女那么期盼,现在日子好过了,而母亲再也感受不到了。

  2、出示孙友田的一段: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微风吹乱了母亲的白发,而我的心里永远珍藏着故乡的明月。

  4、尝试用语言唤醒孙友田的母亲。

  一、 创设情境,初步感受

  1、 今天我们继续学*19课——揭题

  2、 出示句子“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指名读,这句话勾起了你怎样的回忆?指名读 齐读

  3、 每个人的心中都保留着对童年的美好回忆,今天就让我们和著名作家孙友田一起,踏着月色,走进他们家的篱笆小院,共同体味在他记忆深处那永远美妙的童年夏夜。

  二、 自主探索,重点感悟

  1、 自读课文,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出了童年夏夜的美妙?把它划下来,多品读、品读,也可以在边上写下你的感受。

  2、 学生交流,重点语段预设

  ① 月夜景色的美妙

  闭上眼,想象一下,没有了白天的燥热和喧闹,凉风**,皎洁的月光洒满了整个小院,星星在对我们眨着眼睛,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感觉怎样?指名读 女生齐读

  ② 歌谣的美妙

  指名读歌谣,母亲唱得怎样?“芳香”一般指什么?为什么说母亲唱的歌芳香呢?从中你仿佛感觉到了什么?(轻柔 甜美)指名读 齐读

  ③ 故事的美妙

  你觉得还会讲哪些故事?你听了这些故事后会想些什么?

  ④ 童谣的美妙

  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童谣,你都搜集到了哪些?

  ⑤ 猜谜的美妙(略)

  3、可这样一个会唱歌、会讲故事、会说谜语的母亲竟然不识一字,她有怎么会有资格成为我的启蒙老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谈一谈你的想法。

  三、 师生共融,情感共振

  1、 我想,不管谁拥有了这样一位母亲,都会觉得无比幸福,其实这篇文章在入选我们课本时省略了一个部分,他告诉我们孙友田在怎样的时刻写下了这样的文章,在这里我想读给同学们听一听,也许听完后你会有另一份感动: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的才华启迪我的想象。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谈谈你的感受。

  2、 就象一句古话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们的妈妈总有老的那一天,当她们遭受病痛折磨的时候,我们能不能象感动中国中捐肾救母的田世国一样做呢?

  3、 可是现在我们却可能因为饭菜不可口而大发脾气,可能因为她们的唠叨而抱怨不止,也可能 因为没有帮我们收拾书包而怨声载道,今天就让我们在这里静静地回忆她们对我们的好……你们都想起了什么?

  4、 听同学们说了那么多,我想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自己的妈妈说,别犹豫了,拿起你们手中的笔,把它记录下来吧!

  四、 作业

  过不了多久就是母亲节了,为你们的妈妈做些什么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

  3.受到热爱母亲的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

  1.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

  2.受到热爱母亲的思想教育。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投影幻灯片:课文插图。看到这温馨的画面,你会想起什么?或者想说些什么?

  2.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涵着母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这一课就让我们走进这座篱笆小院,在柔和的月色中听一听从这小院中传出的动听的歌声。(板书:月光启蒙)

  二.学*课文1至3自然段

  1.书上哪句话描绘了这美妙的月色?

  2.投影幻灯片: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

  3.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

  4.在这美妙的月色当中,母亲为我唱起了动听的歌谣。投影歌谣的幻灯片。

  5.逐一朗读两支歌谣,理解歌谣的意思。齐读,边读边打节拍。

  6.这歌词写得美,母亲的歌声也美。作者怎样描写母亲的声音?

  7.投影幻灯片: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指名朗读

  理解“芳香的音韵”

  指导配乐朗读。

  8.简介黄河的改道:作者孙友田的故乡在安徽省。我们知道由于黄河水含沙量太高的原因,黄河经历了多次的改道,曾经黄河就从作者的家乡安徽的北部流过。由于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黄沙沉积,泥土十分贫瘠,自然就长不出丰盛的五谷来。

  9.投影幻灯片: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

  理解:“长歌谣”

  10.歌谣创造了丰富的精神生活,对于童年的作者来说,歌谣的内容不一定会懂但母亲甜甜的嗓音,芳香的音韵却会久久留在作者幼小的心灵里,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投影幻灯片: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指名朗读

  理解:“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投影幻灯片: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指导配乐朗读。

  三.学*4至8自然段

  1.过渡:母亲用歌声让我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开始懂得要爱什么,要喜欢什么,这就是得到了启蒙的教育。请同学们再读读下面的课文,看看还有什么地方让我受到了启蒙的教育。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交流。

  唱童谣

  (1)投影童谣幻灯片

  (2)逐一朗读,边读边打节拍

  (3)这些童谣当中都有小狗、小猫、小老鼠之类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都是小孩子再熟悉不过的了,自然会引起我的兴趣和联想。

  (1)分角色朗读猜谜语的段落

  (2)猜谜活动,又一次使我的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使我懂得怎样用联想和想象去猜谜,这又是一种启蒙。

  四.学*第9自然段

  1.过渡:所以作者写到:“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投影幻灯片: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2.指名朗读。

  3.练*用“母亲用_________________让(为)我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说话。

  4.从这三句话中,你能看出“我”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吗?(感激)

  5.教师配乐简介写作背景:同学们,你们说的太好了。是的,作者孙友田是多么想对他的母亲说这些话呀!但是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的母亲因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而失去了记忆。孙友田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当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道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漠然地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面对着失去了记忆的母亲,如果你就是孙友田,此时此刻,你还想对母亲说些什么?(怀念)

  6.指导配乐朗读这段话。

  五.课外延伸,升华主题

  1.投影幻灯片: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教师配乐引读,学生跟读最后一句话(连续读三遍)

  2.孙友田在《月光启蒙》的原文的结尾还这样写到,投影幻灯片:“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学生齐读

  3.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篇孙友田所写的散文《母爱似水》。

  投影幻灯片:散文《母爱似水》。教师配乐朗诵《母爱似水》。

  4.播放歌曲《懂你》,教师引述:“这首歌歌名叫《懂你》,唱给天下所有的母亲。歌中唱到:一年一年,风霜着你的笑脸,你寂寞的心还有谁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世界上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你的母亲在你的成长历程中给了你什么样的关怀与帮助,此时此刻,你想对她说点什么吗?

 5.同学们,让我们将她铭记于心,永远地爱她吧,她就是——母亲。

  六.完成作业。

  五、作业设计

  1.说一说

  对母亲说一句最想说的话。

  2.写一写

  试着写一两首童谣。

  六、板书设计

  唱民谣

  讲故事

  月光启蒙

  母爱

  唱童谣

  猜谜语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编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同时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

  二、教学重点:

  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要形象再现歌谣意境,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民谣、童谣的深远意境,从而深刻解读母亲丰满的形象,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认真听,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一弯新月静静斜挂在蓝色的夜幕上,几缕纤云在如钩的新月下悠游,月光悄悄穿透树梢摇曳出了一地的碎花,在如水的月辉下,那此起彼伏的天籁之音衬托出夜的恬静和安宁,在这样充满诗意的月光下,远山*水都隐约着一种朦胧的美。) 交流感受。

  所以在作者的眼里,(投影:“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二、体会“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读文,这美妙的夏夜还体现在什么地方?

  一、(唱歌谣:“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们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1、在这美妙的夏夜,作者被母亲搂在怀中,会是怎样一种感觉?

  2、在这如水的月光下,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这又时怎样的一种感觉?

  3、投影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交流朗读,体会母亲歌声的甜美)

  4、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温馨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5、母亲只是在我吟唱歌谣吗?她想要通过歌谣告诉我什么?(研读歌谣内容:勤劳) 她还想告诉我们什么?

  投影出示: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

  (讨论交流:对故乡的爱)

  是呀,一首首如诗的歌谣,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所以作者说: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做简单的交流)

  在作者的眼里: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投影出示)

  过渡:这永远的美妙还体现在什么地方?

  二、讲故事

  讲了哪些故事,你知道这些故事吗?

  此时的

  母亲呢?理解: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提起玉石雕像使你想起了哪些词?)

  唱童谣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自由读,有什么感受?

  指名朗读,读出有趣。

  这种童谣如果我们合着节拍来读,你会觉得更有趣,我们一起来打节拍唱童谣。 听着母亲那风趣的童谣,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交流)

  正是这些童谣让作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所以,作者说: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猜谜语

  三、理解月光启蒙

  每个夏夜,我沉醉在母亲动听的歌谣、幽默的童谣、美丽的神话和有趣的谜语中,渐渐进入了梦乡。母亲用自己特殊的方式给了我最初的启蒙。也许母亲并不知道这些对“我”一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母亲凭借这些民歌民谣表达了她对儿子最朴素、最纯洁的爱。正是这种爱,使作者受到了最初的启蒙,使他爱上了生活,爱上了文学,正是这种爱,照亮了作者一生的道路。所以我们说,月光启蒙实则就是爱的启蒙。

  难怪课文最后有这样一段话,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齐读课文结尾部分。

  出示: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四、延伸表达——升华母亲形象

  1、在母亲的启蒙和影响下,作者长大后成了著名的诗人,著名的民间文学的作家。作者在回忆自己一生经历的时候,最难忘怀的会是什么呢?

  2、是呀,多少年过去了,许多往事已经消失在记忆的长河中,可是这一幕却宛如昨天。当作者再次回到乡下看望自己的母亲时,母亲却因患了老年痴呆症,完全失去了记忆。投影

  看着母亲木然的神情,想起母亲给我的最初的启蒙,作者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不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

  3、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让我们感谢我们的母亲,感谢她给予我们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深深的母爱,感谢她

  一、 创设情境,初步感受

  1、 今天我们继续学*19课――揭题

  2、 出示句子“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指名读,这句话勾起了你怎样的回忆?指名读 齐读

  3、 每个人的心中都保留着对童年的美好回忆,今天就让我们和著名作家孙友田一起,踏着月色,走进他们家的篱笆小院,共同体味在他记忆深处那永远美妙的童年夏夜。

  二、 自主探索,重点感悟

  1、 自读课文,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出了童年夏夜的美妙?把它划下来,多品读、品读,也可以在边上写下你的感受。

  2、 学生交流,重点语段预设

  ① 月夜景色的美妙

  闭上眼,想象一下,没有了白天的燥热和喧闹,凉风**,皎洁的月光洒满了整个小院,星星在对我们眨着眼睛,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感觉怎样?指名读 女生齐读

  ② 歌谣的美妙

  指名读歌谣,母亲唱得怎样?“芳香”一般指什么?为什么说母亲唱的歌芳香呢?从中你仿佛感觉到了什么?(轻柔 甜美)指名读 齐读

  ③ 故事的美妙

  你觉得还会讲哪些故事?你听了这些故事后会想些什么?

  ④ 童谣的美妙

  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童谣,你都搜集到了哪些?

  ⑤ 猜谜的美妙(略)

  3、可这样一个会唱歌、会讲故事、会说谜语的母亲竟然不识一字,她有怎么会有资格成为我的启蒙老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谈一谈你的想法。

  三、 师生共融,情感共振

  1、 我想,不管谁拥有了这样一位母亲,都会觉得无比幸福,其实这篇文章在入选我们课本时省略了一个部分,他告诉我们孙友田在怎样的时刻写下了这样的文章,在这里我想读给同学们听一听,也许听完后你会有另一份感动: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的才华启迪我的想象。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谈谈你的感受。

  2、 就象一句古话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们的妈妈总有老的那一天,当她们遭受病痛折磨的时候,我们能不能象感动中国中捐肾救母的田世国一样做呢?

  3、 可是现在我们却可能因为饭菜不可口而大发脾气,可能因为她们的唠叨而抱怨不止,也可能 因为没有帮我们收拾书包而怨声载道,今天就让我们在这里静静地回忆她们对我们的好……你们都想起了什么?

  4、 听同学们说了那么多,我想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自己的妈妈说,别犹豫了,拿起你们手中的笔,把它记录下来吧!

  四、 作业

  过不了多久就是母亲节了,为你们的妈妈做些什么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实用十份(扩展9)

——白公鹅教学设计实用十份

  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4、 读记好词好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特点,学*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 预*课文,自学生字词。

  2、 观察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 出示课文插图,板书课题:14、白公鹅

  2、 观察、说话: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公鹅?

  3、 导入新课:

  叶·诺索夫是怎样描写这只白公鹅的?

  二、检查预*,初读课文

  1、摆好读书的姿势,放出声音读读课文。

  思考:这只白公鹅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可以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

  2、同桌互教互查生字词的读音,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确。

  3、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注意正音,要求读准,读通顺。

  4、随机出示词语,并在词语的.下方做好批注。

  5、齐读词语,巩固,读第77面的“读读记记”。

  三、 抓重点段,再读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哪些句子最能表现“慢条斯理”?划出有关描写白公鹅步态的句子。

  2、出示句子:“落步之前……”

  (1)作者为什么要把这部分写的这么详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圈出连接词,读一读。

  (3)品读词句,体会感情。

  3、出示句式:“……先……再……然后……再……”

  4、口头仿说。互相说,交流评议。

  四、练笔片断

  1、仿照课文,写出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的步态。

  2、交流评议。

  五、课堂总结

  1、这是一只怎样的白公鹅?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

  2、齐读第一自然段。

  板书设计

  14、白公鹅

  慢条斯理

  ……先……再……然后……再……

  设计理念:

  《自公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分别从白公鹅“慢条斯理”地走路,“无忧无虑”地活动等方面介绍了白公鹅“海军上将”的派头。作者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拟人和有趣的反语等修辞手法,使白公鹅显得更加鲜活,更加与人亲*了。本课是在学生学*了精读课文《白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在《白鹅》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本文,体会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的不同方式,以及各自的语言特点,拓宽阅读视野,丰富语言积累,提高阅读和*作能力。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白公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3、比较《白鹅》和《白公鹅》的写作特点,学*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了解白公鹅的特点。

  2、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比较《白鹅》和《白公鹅》表现方式的'异同及其语言特点,体会不同作家对同一种动物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流程:

  一、对比导入

  1、同学们,前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丰子恺先生笔下的那只“架子十足”、高傲而可爱的白鹅。今天,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又要给我们介绍一只鹅,它是一只大公鹅。它有哪些特点呢?在学*课文之前,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板书课题)

  2、学生围绕白公鹅的‘公’字和本文作者是外国作家这两点作大胆想象。

  3、学生汇报,教师对学生作出的种种想象给予评价。

  4、同学们作出了许多有趣的猜测,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叶·诺索夫笔下的这只公鹅是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呢?下面就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篇课文,看看白鹅和白公鹅到底有什么异同。

  (设计意图:采用对比的方法导入《白公鹅》的学*,让学生对学*本课的兴趣更浓,同时,教师在谈话中提示了初读课文的目标指向。)

  二、检查预*,初读课文

  1、学生在自读课文中,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深入体会其含义。

  2、课件出示重点词:

  腔调 派头 掂量 涟漪 勾当 属于 主宰

  慢条斯理 无忧无虑 耀武扬威

  (课件以颜色对比的方式突出几个易读错的词和需要重点理解的词。)

  3、指名分段试读课文,注意正音,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体现略读课文自主学*的特点,以检查预*的形式进行字词教学,为下一步自学讨论打好基础。)

  三、对比阅读,讨论“白鹅”和“白公鹅”的异同

  1、课件出示表格。让学生先回顾课文《白鹅》,再读《白公鹅》,画出重点词句进行对比阅读和交流,看看这两只鹅有什么异同。

  2、学生4人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填空,老师抽学生汇报填写情况,并给予评价。

  3、同桌或小组讨论:这两只鹅的“步态”有什么异同?

  (学生很容易从课文中找到两只鹅“步态”的异同,但是写法上的异同,教师应给予引导点拨。比如,作者在写法上的不同体现在:丰子恺笔下的鹅是通过与鸭子比较,而叶·诺索夫笔下的鹅则是具体描写如何落步,过泥泞路及被狗追时的步态。)

  4、由点到面分析《白公鹅》与《白鹅》表现形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结构相同,都是先介绍鹅的特点,再从几个方面具体描写;

  (2)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鹅的形象可亲、可爱;

  (3)采用反语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语言风趣幽默。

  不同点:(1)叙述重点不同。丰子恺通过吃相描写白鹅的高傲;叶·诺索夫主要通过鹅强占地盘的举动展示白公鹅“海军上将”的派头。

  (2)叙述语气不同。丰子恺更多的是善意的揶揄;叶·诺索夫更多的是欣赏、夸赞。

  (3)结尾不同。丰子恺是抓住鹅的吃相,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结尾;叶·诺索夫从白公鹅的一举一动展开种种遐想,表达对白公鹅的喜爱,用人的心理去推测鹅的心理,突出鹅的放肆,更加幽默有趣。

  (设计意图:采用填表格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合作交流中学*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的写作风格,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总结提升,拓展创新

  同学们,我们通过学*可以看出,不同的作家写同一事物,由于他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描写的侧重点也不同,语言风格也有各自的特点。丰子恺的语言风趣幽默,善用反语,你能试着用他的口吻说几句话吗?比如,看课本上的图,说说此时的白公鹅在干什么?(扑打翅膀,岸边的树都在抖动;厉声叫嚷,要与谁打架;直奔渔竿,赖在这里……)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白公鹅的特点。

  3、通过比较《白鹅》和《白公鹅》在表达上的异同之处,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4、通过学*课文,感受动物的可爱,培养学生喜欢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会白公鹅的特点,比较两篇课文写法的异同,感受作者语言的特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课前准备】

  词语积累卡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著名作家丰子恺笔下的那只“架子十足”的白鹅,那么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笔下的白鹅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白公鹅》。

  读题。

  二、自读课文,对比学*

  1、自由读课文:

  说说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作者又是通过哪些方面来写的?

  (走路的姿势、*时的活动等)

  3、对比教学,完成词语积累卡:

  白鹅白公鹅姿态 叫声 步态 吃相 玩相

  4、从表中你发现什么?

  (相同点、不同点)

  四人小组讨论。

  5、交流汇报,师总结:

  相同点:

  抓住特点,围绕特点来写,注意用拟人的手法来写。

  不同点:

  前者抓住一个特点──高傲,围绕总写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从四个方面突出其高傲。后者写大白鹅应当荣膺海军上将衔,然后再写为什么应荣膺,在具体描写中写出白鹅特点。

  三、抓重点段,进行对比阅读

  1、比较《白鹅》与《白公鹅》写法上的相似处──“玩相”与“吃相”比较:

  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文章,但我们读起来却同样生动有趣。

  讨论比较,教师总结。

  ⑴ 这两部分都是详写:

  找叶·诺索夫写鹅的“玩相”从哪几方面具体写?

  (戏水、抢占地盘、主宰一切)

  ⑵ 都注意用拟人的手法来写:

  重点品读抢占地盘这一段。

  ① 有时……有时……要不……

  ② 看插图:

  此刻,作者正在钓鱼,白公鹅在干什么呢?你学着用作者的口吻把画面说一说。

  ③ 指名朗读,齐读:

  读出白公鹅的“耀武扬威”。

  ⑶ 都善于用反语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学生自由找,读一读,教师点拨。

  交流,如:

  “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

  白公鹅干什么“勾当”?这本是一个贬义词,为什么我们却觉得这“勾当”很有趣?体会作者同样喜欢着白公鹅。

  ⑷ 教师小结:

  两篇文章正是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用拟人等手法,抓住了动物的'特点,所以写得生动有趣。

  2、比较《白鹅》与《白公鹅》描写中的不同──“步态”的不同写法:

  回忆《白鹅》一文,作者抓住“高傲”通过对比来描写;《白公鹅》具体描写了它走路时的样子。

  ⑴ 自读第二段:

  找找文中是怎样写白公鹅走路的?

  ⑵ 能把我们的手当作它的脚掌演示一下吗?

  (随机理解“慢条斯理”“不慌不忙”)

  ⑶ 遇到其他情况怎样?

  (……也……就是……)

  ⑷ 教师引读。

  ⑸ 小结:

  同样写步态,但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四、齐读课文

  五、迁移运用,小片段练*

  观察一种小动物,把它的一方面写一段话。

  (如叫声、步态、玩相等)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文中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课文是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时的活动两方面写的。拟人和夸张的写法,风趣而幽默的语言是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教学目标:

  教学思路:

  以读为主线,让学生自读自悟。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注重学生写法的感悟。

  1、认识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白公鹅的`特点。

  3、比较《白公鹅》和《白鹅》在表达上的异同之处,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会白公鹅的特点,比较两篇课文写法的异同,感受作者语言的特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丰老先生笔下那有趣可爱的白鹅,这节课我们再来欣赏一篇写鹅的文章——《白公鹅》。师板书课题。

  (二)自能读书,理解课文

  1、学生自己读书。提出读书要求:各自大声地读一遍课文。问生:刚才老师提出了几个要求?(训练学生的听力)

  2、学生轻声地读书。师问:你觉得白公鹅有什么特点?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

  3、默读课文,师问:你觉得白公鹅的哪一点最吸引了你,用笔把它画下来。好好读读。

  (三)汇报交流,读出韵味。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点拨并指导朗读。

  课堂预设:

  (一)当学生交流到它的姿态时,师要重点指导朗读。

  “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让学生讲出自己为什么这样读的理由。指名读、齐读。

  “就是狗在身后追赶……高傲地、一动不动地……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指名读。

  (二)交流它*时的活动时,师要重点指导如下的朗读。

  “有时它率领一伙公鹅横成一排……你就甭想有鱼吃了。”指名读。男女同学分角色读。

  “有多少次……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指名读,齐读。

  (四)积累语言

  师启发:这么好的文章,不积累在我们的小脑中实在是可惜。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下来。看看三分钟时间内谁背诵得最多。

  (五)感悟写法

  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这篇课文与上一课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这一点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虽然有些难,但是师不要讲太难了,重点渗透:如拟人、语言风趣、都是先介绍特点,再具体描写等。

  (六)课堂总结

  课后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你所喜欢的小动物,观察它的生活*性,这下次作文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白公鹅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白公鹅的特点。

  2.学生能以一定的速度进行朗读,能够体会丰子恺与叶·诺索夫笔下白鹅的不同之处。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懂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体会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2.通过比较使孩子们体会到不同的人写同一类型的事物,语言各具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白公鹅的具体描写,唤起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略读课文,通过品味重点词句从而掌握略读课文的学*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能以一定的速度进行朗读,能够体会丰子恺与叶·诺索夫笔下白鹅的不同之处。通过比较使孩子们体会到不同的人写同一类型事物的不同特点,语言的各具特色。

  三、教学策略

  《白公鹅》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课文是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时的活动两方面写的。拟人和夸张的写法,风趣而幽默的语言,是本文写作上的特点。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教师不妨更加放手地让学生去自主朗读感悟,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得基本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2.对比的方法,让孩子们对白公鹅产生兴趣;通过比较使孩子们体会到不同的人写同一类型事物语言各具特色,通过比较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文章的写法有所感悟。

  3.注重抓关键字、词、句,从关键字词句入手,让学生有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的概念。学生通过对关键字句的理解,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认识了丰子恺老先生笔下的白鹅,今天和我们见面的是叶·诺索夫笔下的白公鹅,你猜猜,这两只鹅会有什么不同?

  2.同学们不仅能分辨,还能讲出自己的理由。的确,白公鹅还真不愧对它多出的这个“公”字,叶·诺索夫还把它比作海军上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设计意图】建立学生前后联系读课文的意识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课文读一遍,要求是不读错一个字,不读得结结巴巴的,能办到吗?

  (1)对照略读提示,轻声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多读几遍。

  (2)边读边用笔画出有关内容,读后与同学互相交流,有疑问的地方互相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地方作个记号。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3.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4.交流,找到海军上将了吗?你知道什么样的人能当海军上将吗?

  5.一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太有意思了,我们再读一遍这有趣的课文,怎么样?抽生分段读。

  6.交流:现在你知道白公鹅凭什么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去自主朗读感悟,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阅读,感悟,理解

  1.同学们讲得都不错,上一课我们认识的是丰子恺先生笔下的一只白鹅──高傲的鹅老爷,现在我们又认识了叶·诺索夫笔下的海军上将。考考大家,这有它们俩的肖像,你能认清哪个是海军上将──白公鹅吗?

  2.谁来说说这只白鹅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3.这究竟是只什么样的白鹅?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概括一下。

  (耀武扬威)的大公鹅。

  (威风凛凛)的大公鹅。

  (派头十足)的大公鹅。

  4.好一只拥有海军上将衔的大公鹅,那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又是怎么样的呢?谁来概括一下?

  (高傲的)白鹅。

  (四)对比阅读,领悟写法

  1.引导对比阅读。

  先出示旧课内容,再读新课,画出重点词句,进行对比阅读和交流。从表中你发现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白鹅 白公鹅 姿态 叫声 步态 吃相 玩相

  2.抓片段,进行对比阅读。同样是写“步态”,两段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同:傲慢、派头。

  异:一个从容不迫、大模大样;另一个慢条斯理,仔细掂量。一个通过对比,一个具体写如何“落步”、过泥泞路、狗在身后追赶的步态。

  结合引导学*白公鹅走路:请生表演走路的样子,生评演;读出慢条斯理。

  过渡:在这一段中,关于白公鹅的走路,作者还有怎样的描写?

  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可不好走,你能想象它用什么办法使自己的细翎不沾一点污泥吗?

  狗追赶都不奔跑,这又是为什么呢?它心里会想些什么?

  这是一只特别有趣的,特别高傲的白公鹅。同学们也谈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有的认为……现在,来揭晓正确答案──我也不知道是哪只。

  3.抓重点段,进行对比阅读。

  丰子恺怎样写鹅的吃相?食料简单、吃法有板有眼,需要等候。

  叶·诺索夫怎样写鹅的“玩相”?戏水、抢占地盘、主宰一切。

  讨论:两位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部分写得这么详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4.学到这里,同学们讨论一下:同是白鹅,但不同作者的笔下又各有姿态,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相同点:抓特点,围绕特点来写。

  不同点:前者抓住一个特点──高傲,围绕总写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从三个方面──叫声、步态、吃相,突出其高傲;后者先写大白鹅应当荣膺海军上将衔,然后再写为什么应当荣膺,在解释说明中写出了白鹅的特点。

  我们写作文时,就应该抓住事物的特点,突出其特点。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同时通过多媒体手段,配乐、图片欣赏等从美入手,以读解文,在读中表达美,再现美。

  (四)课外延伸,拓展能力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一下多读几遍。全班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引导学生关注比喻句、排比句、描写形象生动的句子,学会鉴赏等。

  2.说说自己喜爱的动物,说明动物的特点和喜爱的原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以文中为例,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五)布置作业

  观察生活中的小动物,如猫、狗、乌龟、螃蟹、喜鹊等,说说观察后的体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动物劳动的快乐。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与前篇课文的描写方法作些比较,学*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4、读记好词好句,积累语言。

  1课时。

  [设计理念]

  教学这篇略读课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整体人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得。以“读”为主,通过感知读、理解读、体会读、感情读等多形式的读来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感悟表达的特点。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交流阅读感受;运用比较的方法,领悟和了解不同作家的表达方法、语言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腔、掂、涟、漪、虑、属、宰。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白公鹅的特点。

  3.比较《白公鹅》和前一篇课文《白鹅》在写法上的异同之处,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学*抓住特点写具体的方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丰子恺的《白鹅》图和《白公鹅》课文插图(可用挂图、也可扫描制成课件)。老师课前阅读《白公鹅》后半部分内容,整体地了解白公鹅的形象,激起对白公鹅的喜爱与敬重,教学中就能更好地以教师的情激发学生的情。

  2.学生准备:认真学*《白鹅》,完成学*任务。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留心观察白鹅或其他动物的外形及活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图画比较,导入新课

  1.出示图画(丰子恺画的白鹅),说说丰子恺先生笔下的这只白鹅有怎样的特点。

  2.出示图画(《白公鹅》文中的插图),说说图上这只白鹅是什么样,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两幅图描绘出白鹅的不同形象,不同的作家对白鹅也会有不样的描写。俄国作家叶‘诺索夫是怎样描写这只白鹅的?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来认识这只白公鹅。(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图画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两幅“白鹅图”形象鲜明,姿态不同,气度各异,学生有兴趣进行观察比较。通过图画的比较,一方面能让学生初步感知自公鹅的特点,另一方面运用形象“引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在比较中开始阅读。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自读提示:边读边动笔,画出要求认读的字,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读准字音,标出不’瞳的词语,把课文读通;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交流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词。

  腔调掂量涟漪无忧无虑属于主宰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议。扫除理解障碍。

  军衔荣膺车辙细翎厮打耀武扬威甭勾当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写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时的活动这两方面的内容。(相机板书:步态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读书”要有认真的态度、良好的*惯、明确的目标,不能马虎、走过场。这一教学环节设计读前有要求、读后有反馈,将学*任务落到实处。初读,把课文读通、读顺,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培养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能力。

  三、了解特点,丰富形象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请大家默读课文,画画重点词,找找重点句。

  2.说说白公鹅留给你的印象(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词语。

  (派头十足)

  (威风凛凛)

  (耀武扬威) 白公鹅

  (引人注目)

  (自由自在)

  3.白鹅的这些特点,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课文是怎样具体写的?再读课文,交流讨论。(在交流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学*重点句段。)

  (1)“派头十足”的特点。

  “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体会拟人手法的形象运用,边读边想象白公鹅的“派头”。)

  比较朗读:去掉语气词“啦”,(“它板正的姿势,步态,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垒是海军上将的派头。”)体会作者语言的诙谐轻松。

  (2)“步态优雅…慢条斯理”的特点。

  ①圈出落步时的动词,体会怎样把特点写具体。

  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

  (边读边想象,可结合观察丰子恺《白鹅》图,课文第63页。)

  ②不同情形下的表现:走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狗追赶。

  (3)“自由自在”的特点。(通过活动来写具体)

  河上的活动。

  岸边的活动。

  (引导学生联系句子、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理解、想象白公鹅的活动。)

  4.这只白公鹅让人喜欢吗?

  (1)作者对白公鹅的.情感怎样?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①老师可参与交流讨论,引发思辨。如:“有多少次,它径直把我罐头筒里的鱼饵咽进了肚里,有时还拖走挂着鱼饵的钓绳。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这个句子是否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在交流讨论中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无可奈何中同样透出了对白公鹅满心的喜爱。)

  ②老师可相机简介《白公鹅》后半部分的内容,感受作者对白公鹅伟大的父爱的敬重与赞美。

  (2)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表达出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该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公鹅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学生自我阅读,自我发现,自我探究,教师尊重并激活学生的不同阅读感受。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学*品析词句、观察想象、联系生活、感情朗读等方法,既加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又促进了与作者的情感交流,因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白公鹅”将逐渐鲜明、丰满、可爱。

  四、阅读比较,学*表达

  1.比较默读《白鹅》《白公鹅》,讨论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结合板书,重点体会作者“抓特点,写具体”的方法。

  3.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运用“抓特点,写具体”的方法,重点说说它的形态、活动,或*性方面的某一特点。(先说后写,可布置学生回家“小练笔”。)

  【设计意图]

  在充分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孩子们体会到不同的作家写同一类型事物,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比较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文章的特点感悟也更深。教师可适时指导学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学以致用,读练结合,练*表达,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板书设计]

  14.白公鹅

  抓特点 写具体

  步态 慢条斯理 (落步 走泥泞路 狗追赶)

  活动 自由自在 (拍翅 河面 岸边)

  主宰一切

  [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理清了课义的思路,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将写法与内容相对应,突出了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结构简明,语言简洁,整体感强。

  [特别建议]

  该教学设计呈四个板块,程序较为简洁。给老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留有较大的空间。建议在参考该设计时,注意以下几点: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等的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参与交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无论是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还是领悟表达,都应注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再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补充,加深理解与感受。

  2.珍视学生阅读体验。了解白公鹅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在阅读交流“白公鹅留给你的印象怎样”时,要特别“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都应加以肯定。当然,如果学生的讨论交流偏离了对课文的理解,或者纠缠于无关紧要的枝节,教师应相机加以引导。

  3.考虑学生认知实际。‘‘比较两位作家在表达上有哪些异同”是教学的难点。应当注意的是,受年龄、阅读能力的限制,学生对作者写作方法的体会不一定很全面、很深入,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学情、引导重点,从学生认识、理解的实际出发,不能要求过高。

  附《白公鹅》后半部分内容:

  这年春天,风刚把路面吹干,我推上自行车,把钓具绑在车上,去赶钓鱼的季节。途中.我拐到村里,请斯焦普卡给我找些什么来做鱼饵。

  那只白公鹅当时已经在那儿了,我暂时放下旧仇,端详起它来。它伫立在草场边沿的河岸上.全身沐浴着阳光,洁白的羽毛泛着光,看上去像是用一大块精制的冰糖塑成的。

  自鹅看见我,贴着草皮弓起脖子,威胁地咕哝着迎面逼来。我好不容易才用自行车把它隔开。它看样子是想把我赶走。

  “喔——嘘,你这个家伙!”斯焦普卡拎着盛了鱼饵的罐头筒跑来了。

  ‘‘它现在带着小鹅7,”斯焦普卡把它拉到一边后,解释说,“所以它才冒火。一百步之内谁也不让靠*。”

  “小鹅们的母亲呢?”我问斯焦普卡。

  “鹅妈妈让汽车轧死了。”

  在我下饵的当口,白鹅已经和四邻打了好几架。后来,不知从什么地方跑来一头牛犊.自鹅又朝它扑去。牛犊尥一下蹶子,立刻逃走了。白鹅跟在后面紧追不舍,两脚不时踩着那截从牛脖子上垂下来的绳头。

  简而言之,草场上的打闹声,叫人忐忑不安的呜叫声,自鹅发威时的拍翅声,一刻也没有停息。小鹅们都吓坏了,挤成了一堆。

  “你把孩子都忘到脑后去了!”我对白鹅说,“单凭这一点,就该送你进民警局!”

  “嘎——嘎——嘎!”白鹅毫不在乎地冲我鸣nl着。

  就在我和自鹅对话的当儿,乌云已经从树林后面低低压来。浓云翻滚,竖起一堵浅灰色的厚墙,没有一点儿缝隙,不透一点儿光亮,缓慢执拗地大口吞噬着浩渺的天穹。天像黑夜一样暗了下来。狂风骤起,鹅毛被卷上天空。鹅群抬起脑袋,不再啄食青草。

  我好不容易才穿好雨衣。暴雨来了。那些鹅都张开翅膀在草地上趴下来,翅膀下面躲着小鹅。整个河岸只看见一个个惊惶不安的鹅脑袋。

  陡然间,一小块冰掉到我脚上。我从雨衣里向外觑了一眼,下冰雹了。冰雹下得很猛,村子和树林都瞧不见了。

  白公鹅昂着头趴着。只要冰雹砸在头上,它就要抽搐一下,闭上眼睛。大冰块砸在身上时,它就弯下脖颈,摇摇头,然后又伸长脖子,眼睛望着乌云。小鹅们就瑟缩在它那张得很宽的翅膀下面。+

  冰雹越下越大。

  别的鹅都坚持不住了。它们不能在原地待下去,拔腿便跑。冰雹砸着它们的背。小鹅们先是吱吱地叫着,后来再也听不见它们叫了,咽了气的小鹅纷纷在草地上倒下来。那些大鹅一只只都头冲地地跑开去,有的跑入水中,有的躲进灌木丛里。我用雨衣蒙住头。大颗大颗的冰雹直朝我脚下砸来。雨衣根本没有用,冰雹砸在背上生疼。

  乌云来得快,去得也快。河对岸的村子已经能看清了,太阳出来了。

  我脱下雨衣。

  阳光下,覆盖着冰雪的白茫茫草地逐渐发乌变黑,冰雪融化了。湿漉漉的草地上躺着小鹅,那些没来得及跑下河的都被砸死了。

  草地又变得一片碧绿。只有中间躺着一团白色的东西。我走向前,是那只白公鹅i

  它张开强有力的翅膀,脖子伸得老长,鼻子上满是血,静静地卧在草地上。它已经死了。而那十二只小鹅,正互相挤着,踩着,一只只安然无恙地从它身子底下往外钻。它们一q得挺欢,还不时从地上叨起小冰块。有一只背上带条黑道的小鹅想爬到自公鹅的翅膀上去,但每次都滑落到草地上。

  小家伙恼了,从草地上爬起来,又往白公鹅的翅膀上爬。最后它爬到了自己父亲的背上,站住了。它还从来没爬这么高过。

  它面前是一个绿草晶莹、阳光灿烂的神奇世界。

  学情分析:

  《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文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通过与《白鹅》进行同题对比阅读,使学生体会到,不同的人写同一类型的事物,语言各具特色;二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比较,对文章的写法有所感悟。学*《白公鹅》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白鹅》这篇课文的内容及写法。生活中也对鹅这种禽类非常熟悉。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腔、掂、涟、漪、虑、属、宰。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词句。了解白公鹅的特点。

  3.比较《白鹅》和《白公鹅》在表达上的.异同之处,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会白公鹅的特点,比较两篇课文写法的异同,感受作者语言的特点,丰富作者语言的特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法:设疑,引导探究。

  学法:自读自悟,讨论解疑。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入:同学们,我们刚刚认识了丰子恺笔下那只高傲的白鹅,它是那样可笑而又可爱。今天,我们再去了解俄国作家叶·诺索夫描写的鹅。

  2.出示课文插图:学课文之前,让我们大胆推测一下,这只鹅会有哪些特点呢?

  同学们已经作出了猜想,下面就让我们读一读这篇课文,看看两两位作家的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白鹅》这篇课文,激发学生学*《白公鹅》的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目标。

  二、初读课文

  1.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相机纠错指导。

  腔调 掂量 涟漪 无忧无虑属于 主宰 勾当

  3.这究竟是只什么样的白鹅呢?请概括一下。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在书上找一找,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认识生字词,读准字音,概括白公鹅的整体特点。

  三、对比阅读,感悟交流《白鹅》与《白公鹅》写法上的异同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