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实用10份

首页 / 教学设计 / |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1

  随着21世纪我国中学美术教育探索的日益深入,传统的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的美术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当中学美术教师面对诸多要求而尝试新教学方式时,如何转变传统思维方式,进而找到设计教学的合理突破口,掌握实施新教学方式的策略,是我们急需共同探讨解决的现实问题。下面,我从初中美术七年级上《面具的设计与制作》一课入手,就自己在该课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一谈我对美术教学设计原则的认识。

  一、《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面具的设计与制作》一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上的学*内容,课程目标要求利用简便易找、便于制作的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将造型技法与色彩技法运用到面具的制作当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材料和创作的关系,通过制作面具发现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捕捉和发现材料美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能从多元(历史的、文化的)角度认识面具,尊重和保护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品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

  1.发现材料、认识材料、运用材料;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四)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PPT演示;板书辅助教学;大量图片及文字资料;学生收集的照片(自拍)及实物展示品;音乐素材若干等。

  (五)教学设计过程

  1.导入:

  (1)师:我现在给大家看一样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生答:面具)

  (2)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做的么?(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以兴趣做先导,运用提问法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材料的发现与利用

  师:再来看一些面具,能看出这些面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么?(欣赏中外面具作品,在欣赏中,同学们发现面具的制作材料是多种多样的)

  设计意图:开阔视野、了解有关面具的更多信息、拓宽创作思路。

  3.面具的造型(板书)

  (1)师:戴着面具表演是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呢?你愿不愿跟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面具呢?(这时候我就告诉他们要作面具首先要了解人物特征:设计典型的面具形象。)

  (2)欣赏影片《马兰花》(看完后,同学们分组讨论剧中人物,了解人物性格、特征,考虑采用什么样的造型更适合这个人物,比如说小兰,美丽善良,造型上是圆形的?尖形的?还是方形的?)

  设计意图:了解剧情,让同学们脑海有很多的人物造型。

  3.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板书)

  (1)设计造型

  引发学生思考: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

  (2)选择材料

  面具所用的材料,在古时候以青铜、玉、陶为主,现代面具多用木头,还有布、瓷、皮、铜、纸、棕、竹、瓢、泥、石膏,甚至塑料和玻璃钢等。材料不同, 装饰方法也不同。根据材质可雕刻,可绘画,也可用纸浮雕的方法制作。

  (3)设计色彩

  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色彩对比强烈)

  面具色彩丰富,不同的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下面我们欣赏一些典型的藏面具吧,让我们测试,看看你对色彩与人物的特点把握如何!

  (4)动手制作

  制作方法:选、剪、折、弯、叠、挖、扣、贴、粘等等很多的手段。

  制作过程:①确定主题;②画出草图;③选材制作;④加工装饰。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了解制作过程,设计出富有个性的面具,体现出同学们的创新精神,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4.体验、展示、交流

  (1)每组同学依次上台表演本组节目

  (2)师: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设计的面具?为什么?或者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表演的节目?为什么?(学生交流体会,赞美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成功)。

  设计意图:通过节目的表演活动,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性格,展示所制作的面具。表演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感受面具表演带来的乐趣。从活动中了解了他人,了解自己。

  5.课堂小结

  (1)我们所做的面具是对环境的保护—废物利用;

  (2)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美的感受,并且可以装点我们的生活;

  (3)欢歌劲舞、交流情感。

  (六)教学评价: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表述出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各种观点加以正确的引导。

  对教学设计原则的反思

  第一,应该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在传统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太单一,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或强制,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例如可以采用电影,录像 范画,甚至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

  第二,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蒋梦麟在谈到教育的终极目标时曾说:“教育当因个人之特性而发展之。且进而至其极”。而传统的美术教育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心理水*,违背了教育心理学规律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造成了揠苗助长与停滞不前的后果。因此,美术教育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参与表现与鉴赏活动欲望的思想,这一角色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中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创造了发现自己个性和创造能力的空间。

  第三,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过去由于教育观念的落后性和教材的局限性等因素,美术教育存在着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要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应该将美术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美术、工艺和设计的不同方法,参加各种小组、班级的艺术活动,并运用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技能创造出各种艺术作品。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格。

  第四,应该由重“教”向重“学”转变。传统教学可以说是教师的事,新课程教学则是双方的事,它更注重双方的互动和沟通。传统美术教学技能也强调语言的应用与提问技能,但在课堂上常常缺乏互动与回应。因此,开展一些比赛性质的美术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丰富他们的课余活动,也锻炼他们的创作能力,培养他们对美术的感悟、对美术的热爱。 第五,应该实现评价的多样化。要打破以绘画测试一统天下的评价格局,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绘画基础能力的测量,也要评价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另一方面,还要提倡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当然,各位老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地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评价方法。

  以上是我对美术教学的一些反思。总而言之,革新美术教学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该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反思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不断探求和创新教学方法,以求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美术课的教学反思

  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那真可以说明这位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强。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例如我在上《校园的春天》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找有关标志设计的资料,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并结合2008年中国奥运会,展开学生们的兴趣被大大激发。

  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学*观念不仅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新课改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 ,我总结了自己在上课时的一些优缺点。

  1美术学*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在上《画飞鸟》一课时候我没有单单教他们国画的画法,而是讲有关国画的知识基名家名作以及他们的历史背景,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慢慢吸收我说讲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文化了解国粹是我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

  2做为教师的我,没有能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知识没能做太多的延展,只是在自己的美术领域里传输知识,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识,

  3 我在上课的时候 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 范画,甚至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

  4在课堂上我 注重角色互换,拉*师生距离,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

  5做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并做出合理的评价。

  最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以上都是我要努力去做。为我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打基础!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即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相联系,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学*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受到较好的效果

  众所周知,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2

  ------走进水墨画

  教学背景:

  一次美术课即将结束时候,我一个不小心将墨打翻了,灵机一动组织学生们看我顺理成章的玩墨,心已经痒痒的学生不时的参与到游戏中来,我引导学生自己选择玩法,无拘无束的自由表现,一不小心玩出了令人惊奇的作品,从他们游戏时的兴奋劲和最后说感受中,我已经感受到学生已经注意到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线条粗细曲直的不同,我趁机强调水与墨和色是一对谁也缺不了谁的好兄弟,从而引发了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才有了后面我设计的这节彩墨活动课程。

  教学过程:

  课前我布置作业给学生,要求学生观察国画及收集它的相关知识,准备好颜料、笔、墨、纸、砚,并带到课堂备用。在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进行预*汇报:“上次我们玩了一个彩墨游戏,大家还记得那需要使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吗?”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出了文房四宝和中国画颜料。“同学们记得真是很清楚,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再上一节以“挑战”为主题的彩墨游戏课,但是,我们不打无准备的仗,要想在游戏中获胜,就先要通过练*,熟悉文房四宝,并会运用它们。”

  在请同学们在课桌上垫好毡子或废旧报纸后,我请大家仔细查看大屏幕的任务表,出示了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得任务:任务一:请你尝试着用笔墨,画出粗细不同的线,任务二:用笔墨画出浓淡不同的线和点。任务三:先蘸满淡墨,再用笔尖蘸一点浓墨,卧笔侧锋画一画,效果如何?任务四:同学们还有什么奇思妙想,请大胆尝试!然后记录,以备交流。

  大家根据分工进行活动,活动气氛相当的热烈,同学们兴趣高涨,有的同学画出了浓淡,粗细不同的点和线。有的先蘸满淡墨,再用笔尖蘸一点浓墨,卧笔侧锋画出一笔双色的效果。有的同学大胆挥毫,使用了许多侧锋画出花朵,有的小心翼翼用笔尖仔细的勾勒,点画??

  通过刚才的实践,孩子们意识到用毛笔画得画和*时在绘画纸上画得画不同,并分析出了毛笔很软,由于加水的不同,可以画出浓淡不同的作品;生宣纸

  有吸水性,由于用力不同可以画出粗细不同的线条等。我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毛笔画主要有:浓淡、干湿、点染、勾勒、没骨等。

  然后我在刚才实践的基础上组织挑战赛,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还需要小组的倾力合作,共同完成,我宣布了活动规则以后,出示了挑战题目: 首先,分别在每组的宣纸上任意画相同的一大笔,接着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这一笔引发的联想,选出最有创意的答案,确定出本组的绘画主题,然后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将本组的联想用画笔表现出来。同学们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各组确定主题,第一组:在河中游泳的小蝌蚪;第二组:一片树林;第三组:一个插满花朵的花瓶;第四组:一组高高低低的楼房。学生们挥笔作画,用小小画笔把把想象变成真实的美术作品,相同的笔墨在每个人的眼中和手中,所呈现的却是不同的画面,换了不同的人来添画,最后的效果竟有如此大的差异。

  为了使学生们能更好的表现自己的主题,我适时的引导他们欣赏前辈们作品的表现方法,首先,请同学们欣赏课本中著名画家张桂铭的《觅》,画家运用了点、线、墨块和色块,使这幅画显得既有层次又有节奏感,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再看,现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作品《人之家》,画面上只是使用了极为简单的点、线、面,但由于墨色浓重的变化,大块面的错落安排,使画面具有独特的韵味。最后,请同学们再欣赏一下张大千《泼墨山水》这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运用了特殊技巧-------泼墨。在欣赏过这些艺术大家的作品之后,同学们又有了新的创作灵感,他们窃窃私语,跃跃欲试,我趁热打铁,请他们把刚才的作品进行修正,完善!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1)画面饱满,要有大小、浓淡、粗细等变化;2)要运用多种技法来表现;3)分组合作,看看哪一组合作最愉快。

  当学生完成的作品摆在桌面时,我利用大屏幕展现互评标准:画面饱满;画面中有大小,浓淡,粗细变化;画面整体美观等,要求学生展出并介绍本组作品,然后请同学们将自己手中的满意卡,贴在自己喜欢的作品上。

  教学反思:

  通过本教学案例,我有以下收获:

  1、更新教学理念,学*使用探究性教学。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探究性教学在初中一年级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突破了以往一般意义上的美术教学课,使学生的学*方式,引领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新思

  维、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案例的展示,正体现出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不是模式,教学者不但教会学生怎样看,怎样画,怎样设计,更重要是怎样想,让学生标新立异,打破常规。由学知型转变为创造型,由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由表象型转变为感受型,由技巧型转变为素质型。”在美术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和传统技法的学*之外,最重要是通过美术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力。

  2、创新教学方法,引领学生从美术角度自主发现、探究问题。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只有适应先进的教学理念的要求,才能体现科学性。这一案例的创设,正是抓住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偶然情景,通过动手操作,引领学生从美术角度自主发现、探究问题,无疑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找到了科学依据,并非凭空想象。同时,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利于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尽力实现学生学*方式的转变。有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方式奠定了活跃的学*气氛。教学效果归根到底是要落实在学生的学*方式、学*效果上得到充分体现。在美术教学中,应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这一案例的设计,首先是学生的学*方式上的转变,在教师的教学理念引领下,逐渐得到养成和实现,在传统教学中,过分突出和强调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掌握,冷落和忽视了发现和探究,使学生的学*美术知识完全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复制”的`被动型学*。其次,体现学生的学*方式,就是把学*过程中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生在学*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本案例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亮点,更有利于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借鉴。

  4、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创新性 。教学手段的创新,是体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具体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是教师讲、学生听,被动地接受。学生的学*积极性、主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实践从不被重视。学生的学*能力、学*过程完全听命于“老师的答案”和有限的书本知识的狭窄范围里,这样无情地扼杀了中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而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学者根据教学要求,灵活地把全班分为多个小组进行学*,学*方式富有创意,注重个性的发展。既有把联想变成作品,又有小组成员的作品展示。这节课的课堂

  气氛非常活跃,体现了学生自主学*的氛围,实现了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相互统

  一。这为我们美术教学中的其他活动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

  5、运用了综合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综合性,是体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综合体系,是教学者教学理念的检测。传统的美术教育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美术作业,而对于学生如何完成作业,并不是很关心。对学生学*的教学评价完全是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像与不像”来实现的。因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这一案例的创设,展示出教学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结果,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探究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评价,才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

  6、学生的作品还不是很成熟。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画的并不理想,我告诉他们,这很正常,国画是要有多年的功夫才能掌握好笔墨的效果。一位画家曾经说过“所谓大师,只是失败最多的劳动者”。我相信,只要有热情、有恒心,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设计的概念,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熟知设计形态、功能等相关基本知识,并利用所学掌握设计的技能。

  2.在欣赏、分析、讨论中熟知相关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的形态、功能和原则。

  3.体验美术活动乐趣的过程中,提高对设计艺术的关注度,感受设计为生活服务的精神,培养创新意识,进而提高对世界多元化的认知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熟知设计形态、功能等相关基本知识,并掌握设计步骤。

  【难点】

  分析设计在形态与功能上的特点,独立完成创新型设计作品。

  三、教学用具

  形式各样的铅笔、设计家作品图片、多媒体演示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播放各种造型各异的椅子组成的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这些椅子和我们*时坐的椅子有什么不同?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设计感强、造型新奇、制作材料各式各样、能满足不同人的需要。设计充满着我们生活,每天享受着设计提供给我们的舒适便捷、优美愉悦的生活,今天让我们一起变身设计师,踏上设计的旅程吧!引出课题《设计与生活》。

  活动二:直观感知

  1.教师展示丹麦设计师克里斯汀﹒维德尔作品图片《可调节儿童椅》,引导学生观看并提问:什么是设计?这个儿童椅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设计是人类创造性的活动,是把某种计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图片中可调节儿童椅构造简单,符合人体结构特点,半圆形椅身的两侧有五个缝隙可以调节高度;这样设计可以避免对幼儿的磕碰,而且节省材料,体现出“经济、简单、实用”的设计理念。

  活动三:具体分析

  1.教师播放一组形态各异的铅笔图片,提问:相信大家都用过这些铅笔,谁能试着分析铅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圆形——出棱——加橡皮——自动——笔头扁*——橡胶铅笔;可以看出铅笔在发展过程中,从形态、功能、材料、色彩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2.教师继续以铅笔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铅笔为什么要发生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铅笔的棱面可以防止手握时打滑;铅笔头添加橡皮,方便涂改;自动笔的特点是方便,还能避免铅芯折断;扁*的笔头方便考试时填涂机读卡;橡胶铅笔中装有软笔芯,可以卷折,非常时尚有趣。铅笔的发展给使用者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3.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大屏幕中这款旅行用品组合套装,是怎么解决旅行中携带洗漱用品问题的?这样的设计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在造型和结构设计上,将分装不同洗漱用品的小瓶组装成一个圆柱体,这样的设计方便携带,同时还节省了空间;这个是来自我们生活随处可见的设计,恰好反映出设计是通过设计功能来满足人们需求的。这样的设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方便实用、美观大方、操作简单。

  4.教师讲解:通过学*,我们发现设计就来源于生活,人们为了生存与生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需求是设计的源泉,设计正是通过设计功能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接着提出问题:那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一个好的设计,它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生活服务,为人服务的,人类通过设计活动创造或改变事物,实现为其所用的价值和目标。

  一个好的设计主要从两方面判断: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只有将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高度统一,才能成就好的设计作品。

  活动四:拓展阶段

  1.课堂练*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书包发展历程的视频及设计步骤,并提出要求:以“灯”为主题,进行设计创作。

  2.展示讲评

  交流想法,师生共同评述赏析作品的优缺点,总结出存在的共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与教师总结评价为主,评价标准以下列为准:

  ①是否运用课上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②设计上是否兼顾实用性和美观性

  ③形式是否多样、美观大方、新颖独特。

  3.布置课后作业:

  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生活设计作品图片,并附上简要的创意说明。

  五、板书设计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4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课知识点与第一册的图案有相通之处,学*时可相互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艺术发扬光大。艺术历史悠久,它向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北方粗犷朴拙,南方精巧秀丽。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经起稿、剪刻和贴裱完成。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在后右的顺序进行。在剪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剪剪相断”注意剪刻刀味。

  教学目的:

  唤起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艺术,学会运用的基本技法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理解和掌握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准备: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2

  开白纸两张;投影仪。

  作业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窗花图样,做到造型

  单纯、简洁、富有情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l分钟)

  (二)学*新课(10分钟)

  l、教师出示邳县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教师讲述:这些作品出自邳县农民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请学生欣赏课本(P17P18)作品。欣赏的同时归纳的题材种类。(教师板书)

  3、结合作品教师讲: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精巧秀丽、玲珑剔透。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教师板书)

  4、教师将展示给学生问: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教师指图1、图2,用启发性的手势、语言提问:图1、图2都是人物头像,但在眉眼等细节上却用了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发现了?(教师综合学生回答板书)教师再指图3图4问: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两幅出现多种色彩呢?(学生回答困难,教师可用半成品给学生示范,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6、教师展示图5、图6、图7,讲:下面我们研究的造型装饰手法,图5这幅突出了人物的形态,而次要的细部却没有刻画,它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教师指图6图7问:鱼和猪的形象和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差别?大家讨论一下。(同学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

  7、教师展示图8、图5问:这两幅图的构成形式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8、教师给学生做示范。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如::运用折叠法剪的是光卉(图9),如果剪单独对称式的人物怎么剪(图5)?均衡式的呢?(图8)?

  (三)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1图2,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再让学生观察图9图10,指出对错。经过比较议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突破难点。

  (教学建议:展示和板书用投影仪)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点题:以上学*的是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5

  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以学生学*活动方式将美术学*分成四个领域,即“造型 ,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而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这一学*领域。“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领域。

  在本教学方案中,我主要采用四个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使得美术教育的实际和所倡导的主导方向相协调:

  1、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

  本课是本学期的第一课,也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开始学*美术的第一课,所以建立非常重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不仅是教师上好课的基本要求,也为以后更好地上好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身边的新同学,多多发现身边同学的优点,尊重他人的品质。不随便给同学取外号,与同学交朋友,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2、以合作学*、自己学*为主

  合作学*方式,既区别于独立学*、独立作业 ,又离不开自主参与,因这种学*方式具有培养学生的互动学*,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而成为一种全新的课堂组织形式。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式、合作创作式、互动交流式、比赛评选式等几种组织形式。

  为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自主学*能力,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更多地把时间让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自主学*的方法,如我鼓励学生课后去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搜集罗中立 《父亲》相关资料等。

  3、以描绘为主,其他表现方式为辅。

  在为同学画一张肖像画时,以描绘为主,同时鼓励学生采用其他表现方式。学生可以用铅笔画,可以是用国画、漫画来表现,也可以用纸版画、雕塑(橡皮泥)、剪贴画来表现。总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来表现,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

  4、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美术教学评价过程中,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教学改革浪潮中被广大教育者重新审视,对其重新注入了新的意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美术教学中的评价,除了注重教师的评价外,我更加注重学*主体 ----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自我评价是带有浓厚情感体验的自我认识活动,它使学生成为了评价和被评价的主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学*活动中通过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决策而形成的自我评价能力,以及自我评价能力对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作用。

  学生的自我评价,我主要采用语言描述和建立学*档案袋等方式进行。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学*的积极性、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美术学*的兴趣也大大的提高,为今后的美术学*开了个好头。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呈现录像(学生自带的家庭装饰片段)

  教师:请这位同学来介绍一个自己的家吧。并请学生讲解自己家庭居室设计的特点。 学生:同学观察其家庭居室的色彩变化。

  教师总结:我们欣赏了生活中居室的色彩变化。也看到了美的居室需要用心去创造。才能有和谐温馨舒适的家。

  (出示课题----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教师: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展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着人与建筑的和谐,人与生活空间的和谐统一。

  (放映---家居设计录像)

  同学欣赏艺术设计师在居室中对色彩的大胆采用。

  教师:家庭居室的色彩是否合理是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生活的,也是最能体现家居设计的设计思路的。这里有设计师用色独特,设计大胆的作品。

  (出示资料图片)

  “我爱我家----名人说家” ---英达的家 -----刘欢的家

  教师:请学生假设自己是《我爱我家》的英达导演,来分析英达家的装饰用色。 学生:假如我是英达导演,选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家具设计和装饰用色。

  追求古香古色的风格。

  刘欢的家装饰的色调比较重,用了别人很少用的黑色,时尚,大胆。

  教师总结:家居色彩的独特魅力,是继承传统,是表达个性,是展现自己的一种方式。用色是和家居的整体设计相吻合的。

  二、色调与人的视觉心理

  (出示图片资料 ---居室相同,色调不同)

  师: 这是一组居室相同,但是色调不同的家庭居室设计。请同学找到色调搭配不合理的色彩组合。

  生: 学生自由讨论。

  最佳的居室色彩设计,色调不能乱。整个设计要有统一的色调。颜色杂乱会破坏人的视觉。色彩运用好,就可以有好的效果。

  (出示图片资料 ---色调和人的视觉关系)

  生: 主色调的居室。有红色调,黄色调,蓝色调,多种色调的组合,一种色调的组合。 教师总结: 居室的色调可概括为暖色调,冷色调,中性色调,对比色调,调和色调等等。 (出示图片资料---- 红色、绿色的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

  师: 色彩运用的好,就需要了解颜色的各种变化。

  红色:

  生:(讨论析出 )看到红色会联想到日出,太阳,**。给人以热烈,温暖的感觉。 (出示图片---以红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

  师:以红色调的为主的居室设计,温馨浪漫,卧室和客厅的方面比较多,如果能把色调的明度和纯度提高或者降低,色调的选择会更多,更丰富。

  绿色:

  (出示图片--讨论析出)绿色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

  生: 看到绿色会想到春天和树叶,草地,给人青春,希望,和*的感觉。

  (出示图片-以绿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

  生: 以绿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清新,明净。心态*和。可以用在厨房,客厅等房间。 (出示图片----对比色为主的居室设计)

  生: 色彩鲜明的色调,给人的感觉强烈,醒目,给人以明快,鲜明的特点。

  师总结:

  1.家庭居室是一个整体,在色彩设计上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也要根据不同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也有所区别。

  2. 家庭居室的设计色彩主要体现在:墙面、地面、家具设置、装饰物品等方面

  3. “我爱我家”设计宝典:

  主题要“明” :一旦定下来某一种风格就不要轻易改变,有时候我们在选择居室色彩的过程当中会不由自主地被一些其他的色彩、造型所诱惑,最终将所有的喜好都集于一室,布置成了大杂烩。

  墙面要“色” 白色是传统的色调,而要独特的个性特性就是用色大胆,其中一点就是要有大面积的彩色墙面。因此,要打破墙面由浅色一统天下的局面,让我们墙面也“秀”一把。

  用色要“准” 不是所有的色彩作为装饰都好看。也要注意用色,而这些色往往是从多色中提取,比如黄色、蓝色、橙色等色,这样做会比较保险。

  实践应用

  (出示动画制作 ----展示多种地面,墙面的色调装饰)

  师: 展示空间模型中多种装饰图形,在居室设计的变化。

  生: 有直接描绘的方式,色彩喷涂的方式,还有壁纸、壁布的类似效果。

  师: 心动不如行动----展开“我爱我家”的居室色彩设计活动。

  同学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自己设计的居室稿中,设计家庭居室色调。(播放音乐---我爱我家)

  表现方式:彩纸拼贴;色彩描绘;喷绘拓印;电脑制作等表现方法。

  生: 学生小组互评作品,并赋予自己的作品一定的内涵“我爱我家”

  “孩子也精彩” “精彩瞬间”“温馨的家”“蓝色梦幻”等等。

  (分组展示小组的优秀设计作品---师生交流赏析)

  师:

  运用电脑空间设计模型,展现学生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设计作品,

  生: 演示作品设计思路。介绍色彩装饰的用意。

  教师总结:

  家庭居室是每个人都可以用心去创造的空间,是个展现美好生活的途径。更是体现个性的一个方式。在相同的空间可以展现多种的装饰风格。

  教学小结:赤橙黄绿青蓝紫 ,色彩无处不在。她们宛如一道绚丽的虹,点缀着自然和生活。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又赋予居室个性的节奏和个性色彩。我们的居室在同学们大胆的设计下,一定会象这些多彩的颜色一样各具特色,各具魅力的。我们的家也会真正成为我们施展个性,表达自我的一个途径,也会真正成为我们心灵的港湾。

  教学反思:

  学生心灵深处迫切要求创造的基本潜能,给予他们宽松愉悦的环境,孩子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本课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抓住生活中的独特视角,分组讨论,自主联想规律,在交流中找到不同色彩的联想效果,最终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收获。并且注重生活实践,丰富创新内因,给学生最大的创新空间。本节课也体现了多元综合。既超越教材内容,拓展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相关资料,扩展了学生思维的性,升华了教材的内容主题;以超越了形式,把美术同摄像相结合,把美术同音乐相结合,确立了多元综合教学模式,这既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更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6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课知识点与第一册的图案有相通之处,学*时可相互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艺术发扬光大。艺术历史悠久,它向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北方粗犷朴拙,南方精巧秀丽。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经起稿、剪刻和贴裱完成。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在后右的顺序进行。在剪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剪剪相断”注意剪刻刀味。

  教学目的:

  唤起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艺术,学会运用的基本技法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理解和掌握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准备: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2开白纸两张;投影仪。

  作业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窗花图样,做到造型单纯、简洁、富有情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l分钟)

  (二)学*新课(10分钟)

  l、教师出示邳县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教师讲述:这些作品出自邳县农民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请学生欣赏课本(P17P18)作品。欣赏的同时归纳的题材种类。(教师板书)

  3、结合作品教师讲: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精巧秀丽、玲珑剔透。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教师板书)

  4、教师将展示给学生问: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教师指图1、图2,用启发性的手势、语言提问:图1、图2都是人物头像,但在眉眼等细节上却用了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发现了?(教师综合学生回答板书)教师再指图3图4问: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两幅出现多种色彩呢?(学生回答困难,教师可用半成品给学生示范,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6、教师展示图5、图6、图7,讲:下面我们研究的造型装饰手法,图5这幅突出了人物的形态,而次要的细部却没有刻画,它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教师指图6图7问:鱼和猪的形象和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差别?大家讨论一下。(同学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

  7、教师展示图8、图5问:这两幅图的构成形式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8、教师给学生做示范。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如::运用折叠法剪的是光卉(图9),如果剪单独对称式的人物怎么剪(图5)?均衡式的呢?(图8)?

  (三)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1图2,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再让学生观察图9图10,指出对错。经过比较议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突破难点。

  (教学建议:展示和板书用投影仪)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并点题:以上学*的是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7

  教学背景:

  一次美术课即将结束时候,我一个不小心将墨打翻了,灵机一动组织学生们看我顺理成章的玩墨,心已经痒痒的学生不时的参与到游戏中来,我引导学生自己选择玩法,无拘无束的自由表现,一不小心玩出了令人惊奇的作品,从他们游戏时的兴奋劲和最后说感受中,我已经感受到学生已经注意到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线条粗细曲直的不同,我趁机强调水与墨和色是一对谁也缺不了谁的好兄弟,从而引发了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才有了后面我设计的这节彩墨活动课程。

  教学过程:

  课前我布置作业给学生,要求学生观察国画及收集它的相关知识,准备好颜料、笔、墨、纸、砚,并带到课堂备用。在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进行预*汇报:“上次我们玩了一个彩墨游戏,大家还记得那需要使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吗?”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出了文房四宝和中国画颜料。“同学们记得真是很清楚,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再上一节以“挑战”为主题的彩墨游戏课,但是,我们不打无准备的仗,要想在游戏中获胜,就先要通过练*,熟悉文房四宝,并会运用它们。”

  在请同学们在课桌上垫好毡子或废旧报纸后,我请大家仔细查看大屏幕的任务表,出示了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得任务.

  任务一:请你尝试着用笔墨,画出粗细不同的线;

  任务二:用笔墨画出浓淡不同的线和点;

  任务三:先蘸满淡墨,再用笔尖蘸一点浓墨,卧笔侧锋画一画,效果如何?

  任务四:同学们还有什么奇思妙想,请大胆尝试!然后记录,以备交流。

  大家根据分工进行活动,活动气氛相当的热烈,同学们兴趣高涨,有的同学画出了浓淡,粗细不同的点和线。有的先蘸满淡墨,再用笔尖蘸一点浓墨,卧笔侧锋画出一笔双色的效果。有的同学大胆挥毫,使用了许多侧锋画出花朵,有的小心翼翼用笔尖仔细的勾勒,点画??

  通过刚才的实践,孩子们意识到用毛笔画得画和*时在绘画纸上画得画不同,并分析出了毛笔很软,由于加水的不同,可以画出浓淡不同的作品;生宣纸

  有吸水性,由于用力不同可以画出粗细不同的线条等。我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毛笔画主要有:浓淡、干湿、点染、勾勒、没骨等。

  然后我在刚才实践的基础上组织挑战赛,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还需要小组的倾力合作,共同完成,我宣布了活动规则以后,出示了挑战题目: 首先,分别在每组的宣纸上任意画相同的一大笔,接着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这一笔引发的联想,选出最有创意的答案,确定出本组的绘画主题,然后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将本组的联想用画笔表现出来。同学们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各组确定主题,第一组:在河中游泳的小蝌蚪;第二组:一片树林;第三组:一个插满花朵的花瓶;第四组:一组高高低低的楼房。学生们挥笔作画,用小小画笔把把想象变成真实的美术作品,相同的笔墨在每个人的眼中和手中,所呈现的却是不同的画面,换了不同的人来添画,最后的效果竟有如此大的差异。

  为了使学生们能更好的表现自己的主题,我适时的引导他们欣赏前辈们作品的表现方法,首先,请同学们欣赏课本中著名画家张桂铭的《觅》,画家运用了点、线、墨块和色块,使这幅画显得既有层次又有节奏感,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再看,现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作品《人之家》,画面上只是使用了极为简单的点、线、面,但由于墨色浓重的变化,大块面的错落安排,使画面具有独特的韵味。最后,请同学们再欣赏一下张大千《泼墨山水》这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运用了特殊技巧-------泼墨。在欣赏过这些艺术大家的作品之后,同学们又有了新的创作灵感,他们窃窃私语,跃跃欲试,我趁热打铁,请他们把刚才的作品进行修正,完善!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画面饱满,要有大小、浓淡、粗细等变化;

  2)要运用多种技法来表现;

  3)分组合作,看看哪一组合作最愉快。

  当学生完成的作品摆在桌面时,我利用大屏幕展现互评标准:画面饱满;画面中有大小,浓淡,粗细变化;画面整体美观等,要求学生展出并介绍本组作品,然后请同学们将自己手中的满意卡,贴在自己喜欢的作品上。

  教学反思:

  1、更新教学理念,学*使用探究性教学。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探究性教学在初中一年级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突破了以往一般意义上的美术教学课,使学生的学*方式,引领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案例的展示,正体现出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不是模式,教学者不但教会学生怎样看,怎样画,怎样设计,更重要是怎样想,让学生标新立异,打破常规。由学知型转变为创造型,由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由表象型转变为感受型,由技巧型转变为素质型。”在美术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和传统技法的学*之外,最重要是通过美术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力。

  2、创新教学方法,引领学生从美术角度自主发现、探究问题。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只有适应先进的教学理念的要求,才能体现科学性。这一案例的创设,正是抓住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偶然情景,通过动手操作,引领学生从美术角度自主发现、探究问题,无疑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找到了科学依据,并非凭空想象。同时,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利于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8

  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以学生学*活动方式将美术学*分成四个领域,即“造型 ,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而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这一学*领域。“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领域。

  在本教学方案中,我主要采用四个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使得美术教育的实际和所倡导的主导方向相协调:

  1、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

  本课是本学期的第一课,也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开始学*美术的第一课,所以建立非常重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不仅是教师上好课的基本要求,也为以后更好地上好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身边的新同学,多多发现身边同学的优点,尊重他人的品质。不随便给同学取外号,与同学交朋友,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2、以合作学*、自己学*为主

  合作学*方式,既区别于独立学*、独立作业 ,又离不开自主参与,因这种学*方式具有培养学生的互动学*,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而成为一种全新的课堂组织形式。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式、合作创作式、互动交流式、比赛评选式等几种组织形式。

  为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自主学*能力,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更多地把时间让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自主学*的方法,如我鼓励学生课后去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搜集罗中立 <<父亲>>相关资料等。

  3、以描绘为主,其他表现方式为辅。

  在为同学画一张肖像画时,以描绘为主,同时鼓励学生采用其他表现方式。学生可以用铅笔画,可以是用国画、漫画来表现,也可以用纸版画、雕塑(橡皮泥)、剪贴画来表现。总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来表现,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

  4、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美术教学评价过程中,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教学改革浪潮中被广大教育者重新审视,对其重新注入了新的意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美术教学中的评价,除了注重教师的评价外,我更加注重学*主体 ----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自我评价是带有浓厚情感体验的自我认识活动,它使学生成为了评价和被评价的主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学*活动中通过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决策而形成的自我评价能力,以及自我评价能力对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作用。

  学生的自我评价,我主要采用语言描述和建立学*档案袋等方式进行。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学*的积极性、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美术学*的兴趣也大大的提高,为今后的美术学*开了个好头。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呈现录像(学生自带的家庭装饰片段)

  教师:请这位同学来介绍一个自己的家吧。并请学生讲解自己家庭居室设计的特点。 学生:同学观察其家庭居室的色彩变化。

  教师总结:我们欣赏了生活中居室的色彩变化。也看到了美的居室需要用心去创造。才能有和谐温馨舒适的家。

  (出示课题----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教师: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展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着人与建筑的和谐,人与生活空间的和谐统一。

  (放映---家居设计录像)

  同学欣赏艺术设计师在居室中对色彩的大胆采用。

  教师:家庭居室的色彩是否合理是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生活的,也是最能体现家居设计的设计思路的。这里有设计师用色独特,设计大胆的作品。

  (出示资料图片)

  “我爱我家----名人说家” ---英达的家 -----刘欢的家

  教师:请学生假设自己是《我爱我家》的英达导演,来分析英达家的装饰用色。 学生:假如我是英达导演,选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家具设计和装饰用色。

  追求古香古色的风格。

  刘欢的家装饰的色调比较重,用了别人很少用的黑色,时尚,大胆。

  教师总结:家居色彩的独特魅力,是继承传统,是表达个性,是展现自己的一种方式。用色是和家居的整体设计相吻合的。

  二、色调与人的视觉心理

  (出示图片资料 ---居室相同,色调不同)

  师: 这是一组居室相同,但是色调不同的家庭居室设计。请同学找到色调搭配不合理的色彩组合。

  生: 学生自由讨论。

  最佳的居室色彩设计,色调不能乱。整个设计要有统一的色调。颜色杂乱会破坏人的视觉。色彩运用好,就可以有好的效果。

  (出示图片资料 ---色调和人的视觉关系)

  生: 主色调的居室。有红色调,黄色调,蓝色调,多种色调的组合,一种色调的组合。 教师总结: 居室的色调可概括为暖色调,冷色调,中性色调,对比色调,调和色调等等。 (出示图片资料---- 红色、绿色的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

  师: 色彩运用的好,就需要了解颜色的各种变化。

  红色:

  生:(讨论析出 )看到红色会联想到日出,太阳,**。给人以热烈,温暖的感觉。 (出示图片---以红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

  师:以红色调的为主的居室设计,温馨浪漫,卧室和客厅的方面比较多,

  如果能把色调的明度和纯度提高或者降低,色调的选择会更多,更丰富。

  绿色:

  (出示图片--讨论析出)绿色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

  生: 看到绿色会想到春天和树叶,草地,给人青春,希望,和*的感觉。

  (出示图片-以绿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

  生: 以绿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清新,明净。心态*和。可以用在厨房,客厅等房间。 (出示图片----对比色为主的居室设计)

  生: 色彩鲜明的色调,给人的感觉强烈,醒目,给人以明快,鲜明的特点。

  师总结:

  1.家庭居室是一个整体,在色彩设计上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也要根据不同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也有所区别。

  2. 家庭居室的设计色彩主要体现在:墙面、地面、家具设置、装饰物品等方面

  3. :“我爱我家”设计宝典:

  主题要“明” :一旦定下来某一种风格就不要轻易改变,有时候我们在选择居室色彩的过程当中会不由自主地被一些其他的色彩、造型所诱惑,最终将所有的喜好都集于一室,布置成了大杂烩。

  墙面要“色” 白色是传统的色调,而要独特的个性特性就是用色大胆,其中一点就是要有大面积的彩色墙面。因此,要打破墙面由浅色一统天下的局面,让我们墙面也“秀”一把。

  用色要“准” 不是所有的色彩作为装饰都好看。也要注意用色,而这些色往往是从多色中提取,比如黄色、蓝色、橙色等色,这样做会比较保险。

  实践应用

  (出示动画制作 ----展示多种地面,墙面的色调装饰)

  师: 展示空间模型中多种装饰图形,在居室设计的变化。

  生: 有直接描绘的方式,色彩喷涂的方式,还有壁纸、壁布的类似效果。

  师: 心动不如行动----展开“我爱我家”的居室色彩设计活动。

  同学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自己设计的居室稿中,设计家庭居室色调。(播放音乐---我爱我家)

  表现方式:彩纸拼贴;色彩描绘;喷绘拓印;电脑制作等表现方法。

  生: 学生小组互评作品,并赋予自己的作品一定的内涵“我爱我家”

  “孩子也精彩” “精彩瞬间”“温馨的家”“蓝色梦幻”等等。

  (分组展示小组的优秀设计作品---师生交流赏析)

  师:

  运用电脑空间设计模型,展现学生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设计作品,

  生: 演示作品设计思路。介绍色彩装饰的用意。

  教师总结:

  家庭居室是每个人都可以用心去创造的空间,是个展现美好生活的途径。更是体现个性的一个方式。在相同的空间可以展现多种的装饰风格。

  教学小结:赤橙黄绿青蓝紫 ,色彩无处不在。她们宛如一道绚丽的虹,点缀着自然和生活。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又赋予居室个性的节奏和个性色彩。我们的居室在同学们大胆的设计下,一定会象这些多彩的颜色一样各具特色,各具魅力的。我们的家也会真正成为我们施展个性,表达自我的一个途径,也会真正成为我们心灵的港湾。

  教学反思:

  学生心灵深处迫切要求创造的基本潜能,给予他们宽松愉悦的环境,孩子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本课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抓住生活中的独特视角,分组讨论,自主联想规律,在交流中找到不同色彩的联想效果,最终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收获。并且注重生活实践,丰富创新内因,给学生最大的创新空间。本节课也体现了多元综合。既超越教材内容,拓展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相关资料,扩展了学生思维的性,升华了教材的内容主题;以超越了形式,把美术同摄像相结合,把美术同音乐相结合,确立了多元综合教学模式,这既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更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9

  课题背景:

  课程的学*方式不只是传统方式的学*和理解,还必须能反映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课题的过程中参与知识的创新,教学活动也不是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和实验室的操作,还必须让学生到真实的世界中,去获得各种切身体验的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艺术教育资源,拓展艺术教育空间,丰富课程资源,使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感知生活空间,是当代教育对美术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课。活动目标和内容:

  活动目标:

  结果性目标

  感受并理解色彩在生活空间的装饰效果方面所起的作用

  从空间面积、空间装饰和空间设计等方面分析现代社会对空间设计的要求

  掌握用线条、色彩等多种表现形式来描绘室内空间

  体验性目标

  感受美术创造力在创造生活空间的作用

  感知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生活空间的异同

  理解运用色彩的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的相互关系

  信息资料的收集、检索、归纳、整理

  利用绘画、设计、手工模型等形式进行具体操作体验

  方法反馈、评价和选择

  活动内容:

  教材分析: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是新教材改革初中二年级的课题内容。色彩作为一种普遍的审美形式,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人们对色彩的选择完全按照自己的喜爱且不受室内外气温的影响来进行设计。色彩在居家环境中日益成为现代人重要的设计因素。

  本课重点是要把色彩知识和家居色彩设计联系起来。

  知识点:1。色彩的自然联想和 情感联想。 2。 色彩在家居设计的运用。3。色彩与家居设计的和谐统一。

  学生分析: 赤橙黄绿青蓝紫 ,色彩无处不在,她们宛如一道绚丽的虹,点缀着自然和生活。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又赋予居室鲜明的节奏和个性色彩。而我们的学生就和这些七彩的颜色一样各具特色,作为教师要把学生对色彩不断尝试和运用与学生自身联系起来,让学生把独特的色彩运用到生活中,让色彩和学生的生活一体化、具体化。学生才会有较佳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呈现录像(学生自带的家庭装饰片段)

  教师:请这位同学来介绍一个自己的家吧。并请学生讲解自己家庭居室设计的特点。

  学生:同学观察其家庭居室的色彩变化。

  教师总结:我们欣赏了生活中居室的色彩变化。也看到了美的居室需要用心去创造。才能有和谐温馨舒适的家。

  (出示课题----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教师: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展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着人与建筑的和谐,人与生活空间的和谐统一。

  (放映---家居设计录像)

  同学欣赏艺术设计师在居室中对色彩的大胆采用。

  教师:家庭居室的色彩是否合理是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生活的,也是最能体现家居设计的设计思路的。这里有设计师用色独特,设计大胆的作品。

  (出示资料图片)

  “我爱我家----名人说家” 教师:请学生假设自己是《我爱我家》的英达导演,来分析英达家的`装饰用色。

  学生:假如我是英达导演,选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家具设计和装饰用色。

  追求古香古色的风格。

  刘欢的家装饰的色调比较重,用了别人很少用的黑色,时尚,大胆。

  教师总结:家居色彩的独特魅力,是继承传统,是表达个性,是展现自己的一种方式。用色是和家居的整体设计相吻合的。

  二. 色调与人的视觉心理

  (出示图片资料 ---居室相同,色调不同)

  师: 这是一组居室相同,但是色调不同的家庭居室设计。请同学找到色调搭配不合理的色彩组合。

  生: 学生自由讨论。

  最佳的居室色彩设计,色调不能乱。整个设计要有统一的色调。颜色杂乱会破坏人的视觉。色彩运用好,就可以有好的效果。

  (出示图片资料 ---色调和人的视觉关系)

  生: 主色调的居室。有红色调,黄色调,蓝色调,多种色调的组合,一种色调的组合。

  教师总结: 居室的色调可概括为暖色调,冷色调,中性色调,对比色调,调和色调等等。

  (出示图片资料---- 红色、绿色的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

  师: 色彩运用的好,就需要了解颜色的各种变化。

  红色:

  生:(讨论析出 )看到红色会联想到日出,太阳,**。给人以热烈,温暖的感觉。

  (出示图片---以红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

  师:以红色调的为主的居室设计,温馨浪漫,卧室和客厅的方面比较多,

  如果能把色调的明度和纯度提高或者降低,色调的选择会更多,更丰富。

  绿色:

  (出示图片--讨论析出)绿色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

  生: 看到绿色会想到春天和树叶,草地,给人青春,希望,和*的感觉。

  (出示图片-以绿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

  生: 以绿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清新,明净。心态*和。可以用在厨房,客厅等房间。

  (出示图片----对比色为主的居室设计)

  生: 色彩鲜明的色调,给人的感觉强烈,醒目,给人以明快,鲜明的特点。

  师总结:

  1.家庭居室是一个整体,在色彩设计上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也要根据不同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也有所区别。

  2. 家庭居室的设计色彩主要体现在:墙面、地面、家具设置、装饰物品等方面

  3. :“我爱我家”设计宝典:

  主题要“明” :一旦定下来某一种风格就不要轻易改变,有时候我们在选择居室色彩的过程当中会不由自主地被一些其他的色彩、造型所诱惑,最终将所有的喜好都集于一室,布置成了大杂烩。

  墙面要“色” 白色是传统的色调,而要独特的个性特性就是用色大胆,其中一点就是要有大面积的彩色墙面。因此,要打破墙面由浅色一统天下的局面,让我们墙面也“秀”一把。

  用色要“准” 不是所有的色彩作为装饰都好看。也要注意用色,而这些色往往是从多色中提取,比如黄色、蓝色、橙色等色,这样做会比较保险。

  教师总结:

  家庭居室是每个人都可以用心去创造的空间,是个展现美好生活的途径。更是体现个性的一个方式。在相同的空间可以展现多种的装饰风格。

  教学小结:赤橙黄绿青蓝紫 ,色彩无处不在。她们宛如一道绚丽的虹,点缀着自然和生活。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又赋予居室个性的节奏和个性色彩。我们的居室在同学们大胆的设计下,一定会象这些多彩的颜色一样各具特色,各具魅力的。我们的家也会真正成为我们施展个性,表达自我的一个途径,也会真正成为我们心灵的港湾。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10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设计的概念,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熟知设计形态、功能等相关基本知识,并利用所学掌握设计的技能。

  2.在欣赏、分析、讨论中熟知相关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的形态、功能和原则。

  3.体验美术活动乐趣的过程中,提高对设计艺术的关注度,感受设计为生活服务的精神,培养创新意识,进而提高对世界多元化的认知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熟知设计形态、功能等相关基本知识,并掌握设计步骤。

  【难点】

  分析设计在形态与功能上的特点,独立完成创新型设计作品。

  三、教学用具

  形式各样的铅笔、设计家作品图片、多媒体演示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播放各种造型各异的椅子组成的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这些椅子和我们*时坐的椅子有什么不同?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设计感强、造型新奇、制作材料各式各样、能满足不同人的需要。设计充满着我们生活,每天享受着设计提供给我们的舒适便捷、优美愉悦的生活,今天让我们一起变身设计师,踏上设计的旅程吧!引出课题《设计与生活》。

  活动二:直观感知

  1.教师展示丹麦设计师克里斯汀﹒维德尔作品图片《可调节儿童椅》,引导学生观看并提问:什么是设计?这个儿童椅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设计是人类创造性的活动,是把某种计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图片中可调节儿童椅构造简单,符合人体结构特点,半圆形椅身的两侧有五个缝隙可以调节高度;这样设计可以避免对幼儿的磕碰,而且节省材料,体现出“经济、简单、实用”的设计理念。

  活动三:具体分析

  1.教师播放一组形态各异的铅笔图片,提问:相信大家都用过这些铅笔,谁能试着分析铅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圆形——出棱——加橡皮——自动——笔头扁*——橡胶铅笔;可以看出铅笔在发展过程中,从形态、功能、材料、色彩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2.教师继续以铅笔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铅笔为什么要发生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铅笔的棱面可以防止手握时打滑;铅笔头添加橡皮,方便涂改;自动笔的特点是方便,还能避免铅芯折断;扁*的笔头方便考试时填涂机读卡;橡胶铅笔中装有软笔芯,可以卷折,非常时尚有趣。铅笔的发展给使用者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3.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大屏幕中这款旅行用品组合套装,是怎么解决旅行中携带洗漱用品问题的?这样的设计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在造型和结构设计上,将分装不同洗漱用品的小瓶组装成一个圆柱体,这样的设计方便携带,同时还节省了空间;这个是来自我们生活随处可见的设计,恰好反映出设计是通过设计功能来满足人们需求的。这样的设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方便实用、美观大方、操作简单。

  4.教师讲解:通过学*,我们发现设计就来源于生活,人们为了生存与生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需求是设计的源泉,设计正是通过设计功能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接着提出问题:那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一个好的设计,它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生活服务,为人服务的,人类通过设计活动创造或改变事物,实现为其所用的价值和目标。

  一个好的设计主要从两方面判断: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只有将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高度统一,才能成就好的设计作品。

  活动四:拓展阶段

  1.课堂练*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书包发展历程的视频及设计步骤,并提出要求:以“灯”为主题,进行设计创作。

  2.展示讲评

  交流想法,师生共同评述赏析作品的优缺点,总结出存在的共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与教师总结评价为主,评价标准以下列为准:

  ①是否运用课上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②设计上是否兼顾实用性和美观性

  ③形式是否多样、美观大方、新颖独特。

  3.布置课后作业:

  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生活设计作品图片,并附上简要的创意说明。

  五、板书设计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实用10份扩展阅读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实用10份(扩展1)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设计的概念,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熟知设计形态、功能等相关基本知识,并利用所学掌握设计的技能。

  2.在欣赏、分析、讨论中熟知相关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的形态、功能和原则。

  3.体验美术活动乐趣的过程中,提高对设计艺术的关注度,感受设计为生活服务的精神,培养创新意识,进而提高对世界多元化的认知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熟知设计形态、功能等相关基本知识,并掌握设计步骤。

  【难点】

  分析设计在形态与功能上的特点,独立完成创新型设计作品。

  三、教学用具

  形式各样的铅笔、设计家作品图片、多媒体演示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播放各种造型各异的椅子组成的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这些椅子和我们*时坐的椅子有什么不同?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设计感强、造型新奇、制作材料各式各样、能满足不同人的需要。设计充满着我们生活,每天享受着设计提供给我们的舒适便捷、优美愉悦的生活,今天让我们一起变身设计师,踏上设计的旅程吧!引出课题《设计与生活》。

  活动二:直观感知

  1.教师展示丹麦设计师克里斯汀﹒维德尔作品图片《可调节儿童椅》,引导学生观看并提问:什么是设计?这个儿童椅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设计是人类创造性的活动,是把某种计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图片中可调节儿童椅构造简单,符合人体结构特点,半圆形椅身的两侧有五个缝隙可以调节高度;这样设计可以避免对幼儿的磕碰,而且节省材料,体现出“经济、简单、实用”的设计理念。

  活动三:具体分析

  1.教师播放一组形态各异的铅笔图片,提问:相信大家都用过这些铅笔,谁能试着分析铅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圆形——出棱——加橡皮——自动——笔头扁*——橡胶铅笔;可以看出铅笔在发展过程中,从形态、功能、材料、色彩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2.教师继续以铅笔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铅笔为什么要发生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铅笔的棱面可以防止手握时打滑;铅笔头添加橡皮,方便涂改;自动笔的特点是方便,还能避免铅芯折断;扁*的笔头方便考试时填涂机读卡;橡胶铅笔中装有软笔芯,可以卷折,非常时尚有趣。铅笔的发展给使用者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3.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大屏幕中这款旅行用品组合套装,是怎么解决旅行中携带洗漱用品问题的?这样的设计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在造型和结构设计上,将分装不同洗漱用品的小瓶组装成一个圆柱体,这样的设计方便携带,同时还节省了空间;这个是来自我们生活随处可见的设计,恰好反映出设计是通过设计功能来满足人们需求的。这样的设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方便实用、美观大方、操作简单。

  4.教师讲解:通过学*,我们发现设计就来源于生活,人们为了生存与生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需求是设计的源泉,设计正是通过设计功能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接着提出问题:那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一个好的设计,它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生活服务,为人服务的,人类通过设计活动创造或改变事物,实现为其所用的价值和目标。

  一个好的设计主要从两方面判断: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只有将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高度统一,才能成就好的设计作品。

  活动四:拓展阶段

  1.课堂练*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书包发展历程的视频及设计步骤,并提出要求:以“灯”为主题,进行设计创作。

  2.展示讲评

  交流想法,师生共同评述赏析作品的优缺点,总结出存在的共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与教师总结评价为主,评价标准以下列为准:

  ①是否运用课上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②设计上是否兼顾实用性和美观性

  ③形式是否多样、美观大方、新颖独特。

  3.布置课后作业:

  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生活设计作品图片,并附上简要的创意说明。

  五、板书设计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2

  教学背景:

  一次美术课即将结束时候,我一个不小心将墨打翻了,灵机一动组织学生们看我顺理成章的玩墨,心已经痒痒的学生不时的参与到游戏中来,我引导学生自己选择玩法,无拘无束的自由表现,一不小心玩出了令人惊奇的作品,从他们游戏时的兴奋劲和最后说感受中,我已经感受到学生已经注意到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线条粗细曲直的不同,我趁机强调水与墨和色是一对谁也缺不了谁的好兄弟,从而引发了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才有了后面我设计的这节彩墨活动课程。

  教学过程:

  课前我布置作业给学生,要求学生观察国画及收集它的相关知识,准备好颜料、笔、墨、纸、砚,并带到课堂备用。在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进行预*汇报:“上次我们玩了一个彩墨游戏,大家还记得那需要使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吗?”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出了文房四宝和*画颜料。“同学们记得真是很清楚,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再上一节以“挑战”为主题的彩墨游戏课,但是,我们不打无准备的仗,要想在游戏中获胜,就先要通过练*,熟悉文房四宝,并会运用它们。”

  在请同学们在课桌上垫好毡子或废旧报纸后,我请大家仔细查看大屏幕的任务表,出示了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得任务.

  任务一:请你尝试着用笔墨,画出粗细不同的线;

  任务二:用笔墨画出浓淡不同的线和点;

  任务三:先蘸满淡墨,再用笔尖蘸一点浓墨,卧笔侧锋画一画,效果如何?

  任务四:同学们还有什么奇思妙想,请大胆尝试!然后记录,以备交流。

  大家根据分工进行活动,活动气氛相当的热烈,同学们兴趣高涨,有的同学画出了浓淡,粗细不同的点和线。有的先蘸满淡墨,再用笔尖蘸一点浓墨,卧笔侧锋画出一笔双色的效果。有的同学大胆挥毫,使用了许多侧锋画出花朵,有的小心翼翼用笔尖仔细的勾勒,点画??

  通过刚才的实践,孩子们意识到用毛笔画得画和*时在绘画纸上画得画不同,并分析出了毛笔很软,由于加水的不同,可以画出浓淡不同的作品;生宣纸

  有吸水性,由于用力不同可以画出粗细不同的线条等。我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毛笔画主要有:浓淡、干湿、点染、勾勒、没骨等。

  然后我在刚才实践的基础上组织挑战赛,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还需要小组的倾力合作,共同完成,我宣布了活动规则以后,出示了挑战题目: 首先,分别在每组的宣纸上任意画相同的一大笔,接着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这一笔引发的联想,选出最有创意的答案,确定出本组的绘画主题,然后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将本组的联想用画笔表现出来。同学们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各组确定主题,第一组:在河中游泳的小蝌蚪;第二组:一片树林;第三组:一个插满花朵的花瓶;第四组:一组高高低低的楼房。学生们挥笔作画,用小小画笔把把想象变成真实的美术作品,相同的笔墨在每个人的眼中和手中,所呈现的却是不同的画面,换了不同的人来添画,最后的效果竟有如此大的差异。

  为了使学生们能更好的表现自己的主题,我适时的引导他们欣赏前辈们作品的表现方法,首先,请同学们欣赏课本中著名画家张桂铭的《觅》,画家运用了点、线、墨块和色块,使这幅画显得既有层次又有节奏感,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再看,现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作品《人之家》,画面上只是使用了极为简单的点、线、面,但由于墨色浓重的变化,大块面的错落安排,使画面具有独特的韵味。最后,请同学们再欣赏一下张大千《泼墨山水》这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运用了特殊技巧-------泼墨。在欣赏过这些艺术大家的作品之后,同学们又有了新的创作灵感,他们窃窃私语,跃跃欲试,我趁热打铁,请他们把刚才的作品进行修正,完善!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画面饱满,要有大小、浓淡、粗细等变化;

  2)要运用多种技法来表现;

  3)分组合作,看看哪一组合作最愉快。

  当学生完成的作品摆在桌面时,我利用大屏幕展现互评标准:画面饱满;画面中有大小,浓淡,粗细变化;画面整体美观等,要求学生展出并介绍本组作品,然后请同学们将自己手中的满意卡,贴在自己喜欢的作品上。

  教学反思:

  1、更新教学理念,学*使用探究性教学。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探究性教学在初中一年级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突破了以往一般意义上的美术教学课,使学生的学*方式,引领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案例的展示,正体现出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不是模式,教学者不但教会学生怎样看,怎样画,怎样设计,更重要是怎样想,让学生标新立异,打破常规。由学知型转变为创造型,由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由表象型转变为感受型,由技巧型转变为素质型。”在美术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和传统技法的学*之外,最重要是通过美术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力。

  2、创新教学方法,引领学生从美术角度自主发现、探究问题。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只有适应先进的教学理念的要求,才能体现科学性。这一案例的创设,正是抓住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偶然情景,通过动手操作,引领学生从美术角度自主发现、探究问题,无疑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找到了科学依据,并非凭空想象。同时,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利于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3

  一、 设计思路

  (1)本课从选择学生熟悉的板报为切入口,把板报的设计、制作、欣赏、评说等知识元素和能力培养综合起来,激发学生对设计艺术的兴趣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此形成在设计艺术方面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材第14 页介绍《钱江晚报》,通过观察它的作用、结构、比例、编排方式、色彩,可以了解*面设计,认识设计中体现的形式和规律。第15-16页介绍了四种常见的字体、书写方法、各种不同的变形美术字体。第16-17页介绍了刊头设计的范例、六种标题编排的方法。第17-18页介绍了两种不同的版面编排方法。第19页介绍了编排设计在板报中的重要性以及提供四种编排的样式给学生作业时参考。

  (2)本单元分三课时:第一课时,学*美术字以及刊头设计和标题编排,为第二、三课时的练*铺垫;第二课时,完成版面编排,以及铅笔底稿;第三课时,完成色彩稿。

  注重直观性教学,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设计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处理综合信息的能力,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位于浙教版初中一年级美术13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第一次学*设计课,了解字体的书写方法、标题编排、版面编排以及其重要性。也为第五单元《迎接新的一年》的设计与编排打下必要的基础。“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活,有生活的地方就有美”,“艺术源于生活”。因此,本单元主要使学生通过体验生活的细节,了解板报的特点与设计方法。通过学*本单元的内容

  三、 学情分析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才可能结合实际,有的方矢。本次教学设计针对的是某农村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地处偏僻,因此他们的学*基础较弱,对报纸与板报的设计了解甚少,但是他们的学*兴趣浓厚且求知欲强。在以往的学*过程中,他们没有学*过类似的设计课,对于本节课存在陌生感。并且处于青春期的他们仍以感性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都还比较欠缺,需要教师的引导。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板报设计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字体设计、版面编排的基础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资源、独立思考、抓住关键、创造性表达的能力,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字体的设计与版面编排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一种版面编排的形式,确立主题,收集相关素材,设计一幅有创意、有美感、有思想板报。

  六、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探究研讨法、多媒体辅助法

  七、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表达感受

  教师:展示一张常见的报纸,提问:报纸设计包含哪些内容?你认为在编排中应注意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板报设计包含的内容:字体、刊头和标题的设计、编排等。

  板书:板书设计

  (二) 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教师提问:写美术字时应注意什么?如何进行刊头设计?标题编排怎样才能做得漂亮?结合课本的范

  例,学生讨论。

  (2)教师总结:隶书体:*整美观,活泼大方,蚕头燕尾。楷体:从字势看,隶书是向外扩散的,而楷书则是向内集中的。宋体:与楷书笔形相似,结构方正匀称,后来人们把它刻成书版印成书籍,成为一种规范的印刷体,横细竖粗。黑体:粗壮醒目、简洁明快。总体看,黑体所有笔画粗细均等。

  (3)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各种字体的书写方法。

  学生练*

  (4)刊头设计与标题编排。

  ①刊头与标题在板报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的位置、字体、大小、形状、方向的处理,直接关系到整个版面的视觉效果。

  学生思考:如果标题的位置、字体、大小、形状、方向改变,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②刊头和标题的内容要和板报的主题思想一致,可以采用纯文字或文字与装饰纹样相结合构成的形式。③出示多种图片,开拓学生视野。

  (三) 布置作业,尝试设计

  (1)提出作业的主题:以“我最喜爱的卡通形象”为内容,设计一个板报刊头,要求具有个性、活泼、色

  彩明快、简洁。

  (2)提供创作的建议:注重与自己的实际经验相结合,独立思考,结合板报刊头设计的知识,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尽量做到与众不同。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欣赏评述,教师小结。

  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大胆、自由地表现出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③作品的造型与色彩的表现是否和谐统一等。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4

  随着21世纪我国中学美术教育探索的日益深入,传统的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的美术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当中学美术教师面对诸多要求而尝试新教学方式时,如何转变传统思维方式,进而找到设计教学的合理突破口,掌握实施新教学方式的策略,是我们急需共同探讨解决的现实问题。下面,我从初中美术七年级上《面具的设计与制作》一课入手,就自己在该课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一谈我对美术教学设计原则的认识。

  一、《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面具的设计与制作》一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上的学*内容,课程目标要求利用简便易找、便于制作的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将造型技法与色彩技法运用到面具的制作当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材料和创作的关系,通过制作面具发现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捕捉和发现材料美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能从多元(历史的、文化的)角度认识面具,尊重和保护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品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

  1.发现材料、认识材料、运用材料;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四)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PPT演示;板书辅助教学;大量图片及文字资料;学生收集的照片(自拍)及实物展示品;音乐素材若干等。

  (五)教学设计过程

  1.导入:

  (1)师:我现在给大家看一样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生答:面具)

  (2)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做的么?(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以兴趣做先导,运用提问法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材料的发现与利用

  师:再来看一些面具,能看出这些面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么?(欣赏中外面具作品,在欣赏中,同学们发现面具的制作材料是多种多样的)

  设计意图:开阔视野、了解有关面具的更多信息、拓宽创作思路。

  3.面具的造型(板书)

  (1)师:戴着面具表演是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呢?你愿不愿跟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面具呢?(这时候我就告诉他们要作面具首先要了解人物特征:设计典型的面具形象。)

  (2)欣赏影片《马兰花》(看完后,同学们分组讨论剧中人物,了解人物性格、特征,考虑采用什么样的造型更适合这个人物,比如说小兰,美丽善良,造型上是圆形的?尖形的?还是方形的?)

  设计意图:了解剧情,让同学们脑海有很多的人物造型。

  3.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板书)

  (1)设计造型

  引发学生思考: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

  (2)选择材料

  面具所用的材料,在古时候以青铜、玉、陶为主,现代面具多用木头,还有布、瓷、皮、铜、纸、棕、竹、瓢、泥、石膏,甚至塑料和玻璃钢等。材料不同, 装饰方法也不同。根据材质可雕刻,可绘画,也可用纸浮雕的方法制作。

  (3)设计色彩

  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色彩对比强烈)

  面具色彩丰富,不同的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下面我们欣赏一些典型的藏面具吧,让我们测试,看看你对色彩与人物的特点把握如何!

  (4)动手制作

  制作方法:选、剪、折、弯、叠、挖、扣、贴、粘等等很多的手段。

  制作过程:①确定主题;②画出草图;③选材制作;④加工装饰。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了解制作过程,设计出富有个性的面具,体现出同学们的创新精神,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4.体验、展示、交流

  (1)每组同学依次上台表演本组节目

  (2)师: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设计的面具?为什么?或者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表演的节目?为什么?(学生交流体会,赞美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成功)。

  设计意图:通过节目的表演活动,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性格,展示所制作的面具。表演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感受面具表演带来的乐趣。从活动中了解了他人,了解自己。

  5.课堂小结

  (1)我们所做的面具是对环境的保护—废物利用;

  (2)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美的感受,并且可以装点我们的生活;

  (3)欢歌劲舞、交流情感。

  (六)教学评价: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表述出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各种观点加以正确的引导。

  对教学设计原则的反思

  第一,应该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在传统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太单一,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或强制,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例如可以采用电影,录像 范画,甚至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

  第二,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蒋梦麟在谈到教育的终极目标时曾说:“教育当因个人之特性而发展之。且进而至其极”。而传统的美术教育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心理水*,违背了教育心理学规律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造成了揠苗助长与停滞不前的后果。因此,美术教育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参与表现与鉴赏活动欲望的思想,这一角色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中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创造了发现自己个性和创造能力的空间。

  第三,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过去由于教育观念的落后性和教材的局限性等因素,美术教育存在着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要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应该将美术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美术、工艺和设计的不同方法,参加各种小组、班级的艺术活动,并运用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技能创造出各种艺术作品。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格。

  第四,应该由重“教”向重“学”转变。传统教学可以说是教师的事,新课程教学则是双方的事,它更注重双方的互动和沟通。传统美术教学技能也强调语言的应用与提问技能,但在课堂上常常缺乏互动与回应。因此,开展一些比赛性质的美术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丰富他们的课余活动,也锻炼他们的创作能力,培养他们对美术的感悟、对美术的热爱。 第五,应该实现评价的多样化。要打破以绘画测试一统天下的评价格局,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绘画基础能力的测量,也要评价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另一方面,还要提倡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当然,各位老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地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评价方法。

  以上是我对美术教学的一些反思。总而言之,革新美术教学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该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反思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不断探求和创新教学方法,以求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美术课的教学反思

  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那真可以说明这位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强。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例如我在上《校园的春天》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找有关标志设计的资料,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并结合2008年*奥运会,展开学生们的兴趣被大大激发。

  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学*观念不仅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新课改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 ,我总结了自己在上课时的一些优缺点。

  1美术学*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在上《画飞鸟》一课时候我没有单单教他们国画的画法,而是讲有关国画的知识基名家名作以及他们的历史背景,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慢慢吸收我说讲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文化了解国粹是我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

  2做为教师的我,没有能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知识没能做太多的延展,只是在自己的美术领域里传输知识,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识,

  3 我在上课的时候 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 范画,甚至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

  4在课堂上我 注重角色互换,拉*师生距离,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

  5做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并做出合理的评价。

  最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以上都是我要努力去做。为我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打基础!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即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相联系,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学*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受到较好的效果

  众所周知,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5

  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以学生学*活动方式将美术学*分成四个领域,即“造型 ,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而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这一学*领域。“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领域。

  在本教学方案中,我主要采用四个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使得美术教育的实际和所倡导的主导方向相协调:

  1、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

  本课是本学期的第一课,也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开始学*美术的第一课,所以建立非常重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不仅是教师上好课的基本要求,也为以后更好地上好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身边的新同学,多多发现身边同学的优点,尊重他人的品质。不随便给同学取外号,与同学交朋友,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2、以合作学*、自己学*为主

  合作学*方式,既区别于独立学*、独立作业 ,又离不开自主参与,因这种学*方式具有培养学生的互动学*,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而成为一种全新的课堂组织形式。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式、合作创作式、互动交流式、比赛评选式等几种组织形式。

  为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自主学*能力,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更多地把时间让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自主学*的方法,如我鼓励学生课后去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搜集罗中立 《父亲》相关资料等。

  3、以描绘为主,其他表现方式为辅。

  在为同学画一张肖像画时,以描绘为主,同时鼓励学生采用其他表现方式。学生可以用铅笔画,可以是用国画、漫画来表现,也可以用纸版画、雕塑(橡皮泥)、剪贴画来表现。总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来表现,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

  4、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美术教学评价过程中,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教学改革浪潮中被广大教育者重新审视,对其重新注入了新的意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美术教学中的评价,除了注重教师的评价外,我更加注重学*主体 ----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自我评价是带有浓厚情感体验的自我认识活动,它使学生成为了评价和被评价的主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学*活动中通过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决策而形成的自我评价能力,以及自我评价能力对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作用。

  学生的自我评价,我主要采用语言描述和建立学*档案袋等方式进行。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学*的积极性、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美术学*的兴趣也大大的提高,为今后的美术学*开了个好头。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呈现录像(学生自带的家庭装饰片段)

  教师:请这位同学来介绍一个自己的家吧。并请学生讲解自己家庭居室设计的特点。 学生:同学观察其家庭居室的色彩变化。

  教师总结:我们欣赏了生活中居室的色彩变化。也看到了美的居室需要用心去创造。才能有和谐温馨舒适的家。

  (出示课题----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教师: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展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着人与建筑的和谐,人与生活空间的和谐统一。

  (放映---家居设计录像)

  同学欣赏艺术设计师在居室中对色彩的大胆采用。

  教师:家庭居室的色彩是否合理是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生活的,也是最能体现家居设计的设计思路的。这里有设计师用色独特,设计大胆的作品。

  (出示资料图片)

  “我爱我家----名人说家” ---英达的家 -----刘欢的家

  教师:请学生假设自己是《我爱我家》的英达导演,来分析英达家的装饰用色。 学生:假如我是英达导演,选用的是*传统的家具设计和装饰用色。

  追求古香古色的风格。

  刘欢的家装饰的色调比较重,用了别人很少用的黑色,时尚,大胆。

  教师总结:家居色彩的独特魅力,是继承传统,是表达个性,是展现自己的一种方式。用色是和家居的整体设计相吻合的。

  二、色调与人的视觉心理

  (出示图片资料 ---居室相同,色调不同)

  师: 这是一组居室相同,但是色调不同的家庭居室设计。请同学找到色调搭配不合理的色彩组合。

  生: 学生自由讨论。

  最佳的居室色彩设计,色调不能乱。整个设计要有统一的色调。颜色杂乱会破坏人的视觉。色彩运用好,就可以有好的效果。

  (出示图片资料 ---色调和人的视觉关系)

  生: 主色调的居室。有红色调,黄色调,蓝色调,多种色调的组合,一种色调的组合。 教师总结: 居室的色调可概括为暖色调,冷色调,中性色调,对比色调,调和色调等等。 (出示图片资料---- 红色、绿色的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

  师: 色彩运用的好,就需要了解颜色的各种变化。

  红色:

  生:(讨论析出 )看到红色会联想到日出,太阳,**。给人以热烈,温暖的感觉。 (出示图片---以红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

  师:以红色调的为主的居室设计,温馨浪漫,卧室和客厅的方面比较多,如果能把色调的明度和纯度提高或者降低,色调的选择会更多,更丰富。

  绿色:

  (出示图片--讨论析出)绿色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

  生: 看到绿色会想到春天和树叶,草地,给人青春,希望,和*的感觉。

  (出示图片-以绿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

  生: 以绿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清新,明净。心态*和。可以用在厨房,客厅等房间。 (出示图片----对比色为主的居室设计)

  生: 色彩鲜明的色调,给人的感觉强烈,醒目,给人以明快,鲜明的特点。

  师总结:

  1.家庭居室是一个整体,在色彩设计上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也要根据不同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也有所区别。

  2. 家庭居室的设计色彩主要体现在:墙面、地面、家具设置、装饰物品等方面

  3. “我爱我家”设计宝典:

  主题要“明” :一旦定下来某一种风格就不要轻易改变,有时候我们在选择居室色彩的过程当中会不由自主地被一些其他的色彩、造型所诱惑,最终将所有的喜好都集于一室,布置成了大杂烩。

  墙面要“色” 白色是传统的色调,而要独特的个性特性就是用色大胆,其中一点就是要有大面积的彩色墙面。因此,要打破墙面由浅色一统天下的局面,让我们墙面也“秀”一把。

  用色要“准” 不是所有的色彩作为装饰都好看。也要注意用色,而这些色往往是从多色中提取,比如黄色、蓝色、橙色等色,这样做会比较保险。

  实践应用

  (出示动画制作 ----展示多种地面,墙面的色调装饰)

  师: 展示空间模型中多种装饰图形,在居室设计的变化。

  生: 有直接描绘的方式,色彩喷涂的方式,还有壁纸、壁布的类似效果。

  师: 心动不如行动----展开“我爱我家”的居室色彩设计活动。

  同学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自己设计的居室稿中,设计家庭居室色调。(播放音乐---我爱我家)

  表现方式:彩纸拼贴;色彩描绘;喷绘拓印;电脑制作等表现方法。

  生: 学生小组互评作品,并赋予自己的作品一定的内涵“我爱我家”

  “孩子也精彩” “精彩瞬间”“温馨的家”“蓝色梦幻”等等。

  (分组展示小组的优秀设计作品---师生交流赏析)

  师:

  运用电脑空间设计模型,展现学生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设计作品,

  生: 演示作品设计思路。介绍色彩装饰的用意。

  教师总结:

  家庭居室是每个人都可以用心去创造的空间,是个展现美好生活的途径。更是体现个性的一个方式。在相同的空间可以展现多种的装饰风格。

  教学小结:赤橙黄绿青蓝紫 ,色彩无处不在。她们宛如一道绚丽的虹,点缀着自然和生活。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又赋予居室个性的节奏和个性色彩。我们的居室在同学们大胆的设计下,一定会象这些多彩的颜色一样各具特色,各具魅力的。我们的家也会真正成为我们施展个性,表达自我的一个途径,也会真正成为我们心灵的港湾。

  教学反思:

  学生心灵深处迫切要求创造的基本潜能,给予他们宽松愉悦的环境,孩子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本课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抓住生活中的独特视角,分组讨论,自主联想规律,在交流中找到不同色彩的联想效果,最终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收获。并且注重生活实践,丰富创新内因,给学生最大的创新空间。本节课也体现了多元综合。既超越教材内容,拓展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相关资料,扩展了学生思维的性,升华了教材的内容主题;以超越了形式,把美术同摄像相结合,把美术同音乐相结合,确立了多元综合教学模式,这既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更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实用10份(扩展2)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菁选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美术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1

  ------走进水墨画

  教学背景:

  一次美术课即将结束时候,我一个不小心将墨打翻了,灵机一动组织学生们看我顺理成章的玩墨,心已经痒痒的学生不时的参与到游戏中来,我引导学生自己选择玩法,无拘无束的自由表现,一不小心玩出了令人惊奇的作品,从他们游戏时的兴奋劲和最后说感受中,我已经感受到学生已经注意到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线条粗细曲直的不同,我趁机强调水与墨和色是一对谁也缺不了谁的好兄弟,从而引发了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才有了后面我设计的这节彩墨活动课程。

  教学过程:

  课前我布置作业给学生,要求学生观察国画及收集它的相关知识,准备好颜料、笔、墨、纸、砚,并带到课堂备用。在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进行预*汇报:“上次我们玩了一个彩墨游戏,大家还记得那需要使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吗?”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出了文房四宝和中国画颜料。“同学们记得真是很清楚,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再上一节以“挑战”为主题的彩墨游戏课,但是,我们不打无准备的仗,要想在游戏中获胜,就先要通过练*,熟悉文房四宝,并会运用它们。”

  在请同学们在课桌上垫好毡子或废旧报纸后,我请大家仔细查看大屏幕的任务表,出示了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得任务:任务一:请你尝试着用笔墨,画出粗细不同的线,任务二:用笔墨画出浓淡不同的线和点。任务三:先蘸满淡墨,再用笔尖蘸一点浓墨,卧笔侧锋画一画,效果如何?任务四:同学们还有什么奇思妙想,请大胆尝试!然后记录,以备交流。

  大家根据分工进行活动,活动气氛相当的热烈,同学们兴趣高涨,有的同学画出了浓淡,粗细不同的点和线。有的先蘸满淡墨,再用笔尖蘸一点浓墨,卧笔侧锋画出一笔双色的效果。有的同学大胆挥毫,使用了许多侧锋画出花朵,有的小心翼翼用笔尖仔细的勾勒,点画??

  通过刚才的实践,孩子们意识到用毛笔画得画和*时在绘画纸上画得画不同,并分析出了毛笔很软,由于加水的不同,可以画出浓淡不同的作品;生宣纸

  有吸水性,由于用力不同可以画出粗细不同的线条等。我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毛笔画主要有:浓淡、干湿、点染、勾勒、没骨等。

  然后我在刚才实践的基础上组织挑战赛,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还需要小组的倾力合作,共同完成,我宣布了活动规则以后,出示了挑战题目: 首先,分别在每组的宣纸上任意画相同的一大笔,接着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这一笔引发的联想,选出最有创意的答案,确定出本组的绘画主题,然后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将本组的联想用画笔表现出来。同学们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各组确定主题,第一组:在河中游泳的小蝌蚪;第二组:一片树林;第三组:一个插满花朵的花瓶;第四组:一组高高低低的楼房。学生们挥笔作画,用小小画笔把把想象变成真实的美术作品,相同的笔墨在每个人的眼中和手中,所呈现的却是不同的画面,换了不同的人来添画,最后的效果竟有如此大的差异。

  为了使学生们能更好的表现自己的主题,我适时的引导他们欣赏前辈们作品的表现方法,首先,请同学们欣赏课本中著名画家张桂铭的《觅》,画家运用了点、线、墨块和色块,使这幅画显得既有层次又有节奏感,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再看,现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作品《人之家》,画面上只是使用了极为简单的点、线、面,但由于墨色浓重的变化,大块面的错落安排,使画面具有独特的韵味。最后,请同学们再欣赏一下张大千《泼墨山水》这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运用了特殊技巧-------泼墨。在欣赏过这些艺术大家的作品之后,同学们又有了新的创作灵感,他们窃窃私语,跃跃欲试,我趁热打铁,请他们把刚才的作品进行修正,完善!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1)画面饱满,要有大小、浓淡、粗细等变化;2)要运用多种技法来表现;3)分组合作,看看哪一组合作最愉快。

  当学生完成的作品摆在桌面时,我利用大屏幕展现互评标准:画面饱满;画面中有大小,浓淡,粗细变化;画面整体美观等,要求学生展出并介绍本组作品,然后请同学们将自己手中的满意卡,贴在自己喜欢的作品上。

  教学反思:

  通过本教学案例,我有以下收获:

  1、更新教学理念,学*使用探究性教学。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探究性教学在初中一年级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突破了以往一般意义上的美术教学课,使学生的学*方式,引领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新思

  维、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案例的展示,正体现出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不是模式,教学者不但教会学生怎样看,怎样画,怎样设计,更重要是怎样想,让学生标新立异,打破常规。由学知型转变为创造型,由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由表象型转变为感受型,由技巧型转变为素质型。”在美术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和传统技法的学*之外,最重要是通过美术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力。

  2、创新教学方法,引领学生从美术角度自主发现、探究问题。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只有适应先进的教学理念的要求,才能体现科学性。这一案例的创设,正是抓住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偶然情景,通过动手操作,引领学生从美术角度自主发现、探究问题,无疑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找到了科学依据,并非凭空想象。同时,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利于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尽力实现学生学*方式的转变。有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方式奠定了活跃的学*气氛。教学效果归根到底是要落实在学生的学*方式、学*效果上得到充分体现。在美术教学中,应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这一案例的设计,首先是学生的学*方式上的转变,在教师的教学理念引领下,逐渐得到养成和实现,在传统教学中,过分突出和强调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掌握,冷落和忽视了发现和探究,使学生的学*美术知识完全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复制”的`被动型学*。其次,体现学生的学*方式,就是把学*过程中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生在学*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本案例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亮点,更有利于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借鉴。

  4、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创新性 。教学手段的创新,是体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具体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是教师讲、学生听,被动地接受。学生的学*积极性、主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实践从不被重视。学生的学*能力、学*过程完全听命于“老师的答案”和有限的书本知识的狭窄范围里,这样无情地扼杀了中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而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学者根据教学要求,灵活地把全班分为多个小组进行学*,学*方式富有创意,注重个性的发展。既有把联想变成作品,又有小组成员的作品展示。这节课的课堂

  气氛非常活跃,体现了学生自主学*的氛围,实现了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相互统

  一。这为我们美术教学中的其他活动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

  5、运用了综合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综合性,是体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综合体系,是教学者教学理念的检测。传统的美术教育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美术作业,而对于学生如何完成作业,并不是很关心。对学生学*的教学评价完全是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像与不像”来实现的。因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这一案例的创设,展示出教学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结果,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探究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评价,才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

  6、学生的作品还不是很成熟。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画的并不理想,我告诉他们,这很正常,国画是要有多年的功夫才能掌握好笔墨的效果。一位画家曾经说过“所谓大师,只是失败最多的劳动者”。我相信,只要有热情、有恒心,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2

  课题背景:

  课程的学*方式不只是传统方式的学*和理解,还必须能反映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课题的过程中参与知识的创新,教学活动也不是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和实验室的操作,还必须让学生到真实的世界中,去获得各种切身体验的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艺术教育资源,拓展艺术教育空间,丰富课程资源,使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感知生活空间,是当代教育对美术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课。活动目标和内容:

  活动目标:

  结果性目标

  感受并理解色彩在生活空间的装饰效果方面所起的作用

  从空间面积、空间装饰和空间设计等方面分析现代社会对空间设计的要求

  掌握用线条、色彩等多种表现形式来描绘室内空间

  体验性目标

  感受美术创造力在创造生活空间的作用

  感知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生活空间的异同

  理解运用色彩的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的相互关系

  信息资料的收集、检索、归纳、整理

  利用绘画、设计、手工模型等形式进行具体操作体验

  方法反馈、评价和选择

  活动内容:

  教材分析: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是新教材改革初中二年级的课题内容。色彩作为一种普遍的审美形式,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人们对色彩的选择完全按照自己的喜爱且不受室内外气温的影响来进行设计。色彩在居家环境中日益成为现代人重要的设计因素。

  本课重点是要把色彩知识和家居色彩设计联系起来。

  知识点:1。色彩的自然联想和 情感联想。 2。 色彩在家居设计的运用。3。色彩与家居设计的和谐统一。

  学生分析: 赤橙黄绿青蓝紫 ,色彩无处不在,她们宛如一道绚丽的虹,点缀着自然和生活。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又赋予居室鲜明的节奏和个性色彩。而我们的学生就和这些七彩的颜色一样各具特色,作为教师要把学生对色彩不断尝试和运用与学生自身联系起来,让学生把独特的色彩运用到生活中,让色彩和学生的生活一体化、具体化。学生才会有较佳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呈现录像(学生自带的家庭装饰片段)

  教师:请这位同学来介绍一个自己的家吧。并请学生讲解自己家庭居室设计的特点。

  学生:同学观察其家庭居室的色彩变化。

  教师总结:我们欣赏了生活中居室的色彩变化。也看到了美的居室需要用心去创造。才能有和谐温馨舒适的家。

  (出示课题----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教师: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展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着人与建筑的和谐,人与生活空间的和谐统一。

  (放映---家居设计录像)

  同学欣赏艺术设计师在居室中对色彩的大胆采用。

  教师:家庭居室的色彩是否合理是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生活的,也是最能体现家居设计的设计思路的。这里有设计师用色独特,设计大胆的作品。

  (出示资料图片)

  “我爱我家----名人说家” 教师:请学生假设自己是《我爱我家》的英达导演,来分析英达家的`装饰用色。

  学生:假如我是英达导演,选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家具设计和装饰用色。

  追求古香古色的风格。

  刘欢的家装饰的色调比较重,用了别人很少用的黑色,时尚,大胆。

  教师总结:家居色彩的独特魅力,是继承传统,是表达个性,是展现自己的一种方式。用色是和家居的整体设计相吻合的。

  二. 色调与人的视觉心理

  (出示图片资料 ---居室相同,色调不同)

  师: 这是一组居室相同,但是色调不同的家庭居室设计。请同学找到色调搭配不合理的色彩组合。

  生: 学生自由讨论。

  最佳的居室色彩设计,色调不能乱。整个设计要有统一的色调。颜色杂乱会破坏人的视觉。色彩运用好,就可以有好的效果。

  (出示图片资料 ---色调和人的视觉关系)

  生: 主色调的居室。有红色调,黄色调,蓝色调,多种色调的组合,一种色调的组合。

  教师总结: 居室的色调可概括为暖色调,冷色调,中性色调,对比色调,调和色调等等。

  (出示图片资料---- 红色、绿色的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

  师: 色彩运用的好,就需要了解颜色的各种变化。

  红色:

  生:(讨论析出 )看到红色会联想到日出,太阳,**。给人以热烈,温暖的感觉。

  (出示图片---以红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

  师:以红色调的为主的居室设计,温馨浪漫,卧室和客厅的方面比较多,

  如果能把色调的明度和纯度提高或者降低,色调的选择会更多,更丰富。

  绿色:

  (出示图片--讨论析出)绿色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

  生: 看到绿色会想到春天和树叶,草地,给人青春,希望,和*的感觉。

  (出示图片-以绿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

  生: 以绿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清新,明净。心态*和。可以用在厨房,客厅等房间。

  (出示图片----对比色为主的居室设计)

  生: 色彩鲜明的色调,给人的感觉强烈,醒目,给人以明快,鲜明的特点。

  师总结:

  1.家庭居室是一个整体,在色彩设计上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也要根据不同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也有所区别。

  2. 家庭居室的设计色彩主要体现在:墙面、地面、家具设置、装饰物品等方面

  3. :“我爱我家”设计宝典:

  主题要“明” :一旦定下来某一种风格就不要轻易改变,有时候我们在选择居室色彩的过程当中会不由自主地被一些其他的色彩、造型所诱惑,最终将所有的喜好都集于一室,布置成了大杂烩。

  墙面要“色” 白色是传统的色调,而要独特的个性特性就是用色大胆,其中一点就是要有大面积的彩色墙面。因此,要打破墙面由浅色一统天下的局面,让我们墙面也“秀”一把。

  用色要“准” 不是所有的色彩作为装饰都好看。也要注意用色,而这些色往往是从多色中提取,比如黄色、蓝色、橙色等色,这样做会比较保险。

  教师总结:

  家庭居室是每个人都可以用心去创造的空间,是个展现美好生活的途径。更是体现个性的一个方式。在相同的空间可以展现多种的装饰风格。

  教学小结:赤橙黄绿青蓝紫 ,色彩无处不在。她们宛如一道绚丽的虹,点缀着自然和生活。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又赋予居室个性的节奏和个性色彩。我们的居室在同学们大胆的设计下,一定会象这些多彩的颜色一样各具特色,各具魅力的。我们的家也会真正成为我们施展个性,表达自我的一个途径,也会真正成为我们心灵的港湾。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三原色、对比色以及色彩的三要素等知识,观察色彩在作品中的效果,感受艺术家利用色彩传递出的自然之美和主观情感,并运用色彩搭配的方法创作出一幅表达情感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观察色彩的三要素变化实验和色彩图片,了解色彩基础知识,学会搭配方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体会不同色彩搭配产生的心理感受,运用不同的色彩,通过组合表达主观感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色彩搭配的魅力,用色彩美化和装饰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色彩知识和搭配的方法。

  难点:合理运用色彩搭配,表达主观感受。

  三、教学过程

  (一)趣味情境导入

  分别播放音乐《蓝色多瑙河》和《西班牙斗牛曲》,提出问题:

  ①这两首音乐带给你们怎样的感受呢?(舒缓的音乐感觉*静、激昂的乐曲感受到了兴奋)

  ②什么样的颜色能表达这种感受?(蓝色、红色)

  教师总结:音乐可以触动我们的心灵,其实色彩也可以表达我们的情感。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色彩不仅能愉悦我们的视觉,更能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一起走进色彩的世界,一起感受它的魅力吧!引出课题《色彩的魅力》。

  (二)作品图像识读

  1.了解色彩基础知识

  ①展示色相环提问学生:哪些是三原色?为什么称之为“原色”?(红、黄、蓝,三者不可被其他色彩混合得出,但可混合得出其他色彩)

  ②演示三原色颜料互相调和的实验,提问:三原色发生了什么变化?(色彩改变,颜色明暗程度改变,纯净度改变)

  教师总结:色彩三要素包括色相、纯度和明度。色相是每一种色彩的“相貌”,明度是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而纯度则是色彩的饱和度。

  2.色彩搭配方法

  ①展示图片《树枝上的樱桃》和《蓝天下的麦苗》,提问:图片中都有什么颜色?它们在色相环的什么位置?(红色和绿色,色相环对应180°;蓝色和绿色,色相环相邻90°以内)

  ②继续展示火焰和冰山图片提问:图片中主要有什么颜色?给人什么感觉?(火焰以红色和黄色给人温暖的感觉;白色和蓝色的冰山让人感觉寒冷)

  教师总结:对比色带给人强烈的感受,类似色带给人和谐的感受;带有红色、橙色色调的色彩,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一般称为暖色,而以蓝色、青色为主色调的色彩,给人寒冷的感受,一般称为冷色。

  ③对号入座:出示三幅色彩搭配图片和词语卡片(欢快、压抑、休养),请学生参与图与词的对应游戏,提问:三幅作品中面积最大的分别是什么颜色?用什么词语形容?(左图主色为红色,代表欢快;中图主色为黑色,代表压抑;右图主色为绿色,代表休养)

  教师总结:色彩除了以上感受,还能给人前进、后退等诸多感受。色彩之间通过互相搭配,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只要把握好搭配原理和方法,色彩就能变幻出无穷的魅力。

  (三)技法表现探究

  教师以四季为主题,分析色彩,为学生演示搭配方法:

  1.选取相同的造型和构图,形成一个系列;

  2.根据季节选取合适的主色调,进行色彩搭配。

  (四)美术创意实践

  1.布置活动练*:制定主题,绘制能表达主观感受的色彩画面。

  2.教师巡视辅导,辅导要点:色彩搭配除了考虑三要素的变化,调节色调也可以丰富画面。

  (五)多元展示评价

  设置“魔幻色彩碰撞大赛”的`情境,请学生将作品贴在展示板上,并从色相对比和冷暖对比等多方面评价作业。

  (《多彩玩具世界》,两幅相同的构图,采用造型简括的玩具娃娃形象,将娃娃分别放置在绚丽温暖的阳光下和幽静清凉的树林中,突出冷暖色调的对比,色彩之间运用明度变化进行调和,强烈对比中又不失协调。)

  (六)小结升华作业

  1.总结色彩的相关知识。

  2.升华情感:色彩装点和美化着我们的生活,也传达着我们的情绪感受,合理利用色彩,让我们的每一天就像色彩一样绚丽多姿。

  3.课后尝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功能来记录自己每一天的心情。

  四、板书设计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的发展,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欣赏和评述这一领域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基于此,本课将通过学*齐的作品及其人其事,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体验画家的人格魅力,从而提高对中国画的艺术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学生分析

  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意识薄弱,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美术作品,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识更是单纯。所以除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外,选择接受性学*也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方式。

  教学目标

  1、情感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体会画家的`人格及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2、知识与技能目标:学*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理解似与不似之间的含义。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观察、体验、讨论、阐述齐白石的绘画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

  难点:体验不拘形式的绘画创作,三则间的评价。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范画实物虾若干。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材料(国画,黑白画)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标志的设计构思与制作方法,同时提高品评鉴赏标志的水*。

  教学重点:

  1、标志的意义。

  2、标志的分类。

  3、标志的设计要素。

  4、标志的构思和制作过程。

  难点:

  设计并制作出具有独创性、单纯性、准确性和艺术独特的标志。

  设疑提纲:

  1、标志的概念?

  2、标志的特征?

  3、标志的作用?

  4、标志的颜色运用?

  5、标志的分类、按用途的不同可分几种?

  6、世界上的**中,除了中国**,有哪一面**让你印象深刻?原因?

  7、联合国会徽的含义?

  8、奥运会标志以什么造型为主?

  9、中国银行标志的意义?

  10、公益标志的.色彩特点?

  11、构成标志的方式有几种?请列举你所注意过哪些标志符合上述方式?

  教学程序:

  1、作图形印象测试。

  2、评说测试结果。说明标志的视觉性。

  3、提出设疑提纲问题在1、2、3。

  4、分组讨论答案。

  5、提问同学完成答案。

  6、教师补充完善。

  7、以建国饭厅为例,提问同学对标志用色的看法,说明标志用色的重要性。

  8、解析太阳神标志的意义。

  9、提问同学提纲6、7。

  10、分组讨论8、9、10的问题。

  11、分组抽查提问并补充完整。

  12、提出问题11。

  13、抽查同学回答。

  14、熟悉课本关于标志的构思方面的内容。

  15、讲述标志的制作过程。

  16、课堂作业:分组设计本校学校标志。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6

  随着21世纪我国中学美术教育探索的日益深入,传统的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的美术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当中学美术教师面对诸多要求而尝试新教学方式时,如何转变传统思维方式,进而找到设计教学的合理突破口,掌握实施新教学方式的策略,是我们急需共同探讨解决的现实问题。下面,我从初中美术七年级上《面具的设计与制作》一课入手,就自己在该课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一谈我对美术教学设计原则的认识。

  一、《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面具的设计与制作》一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上的学*内容,课程目标要求利用简便易找、便于制作的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将造型技法与色彩技法运用到面具的制作当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材料和创作的关系,通过制作面具发现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捕捉和发现材料美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能从多元(历史的、文化的)角度认识面具,尊重和保护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品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

  1.发现材料、认识材料、运用材料;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四)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PPT演示;板书辅助教学;大量图片及文字资料;学生收集的照片(自拍)及实物展示品;音乐素材若干等。

  (五)教学设计过程

  1.导入:

  (1)师:我现在给大家看一样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生答:面具)

  (2)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做的么?(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以兴趣做先导,运用提问法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材料的发现与利用

  师:再来看一些面具,能看出这些面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么?(欣赏中外面具作品,在欣赏中,同学们发现面具的制作材料是多种多样的)

  设计意图:开阔视野、了解有关面具的更多信息、拓宽创作思路。

  3.面具的造型(板书)

  (1)师:戴着面具表演是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呢?你愿不愿跟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面具呢?(这时候我就告诉他们要作面具首先要了解人物特征:设计典型的面具形象。)

  (2)欣赏影片《马兰花》(看完后,同学们分组讨论剧中人物,了解人物性格、特征,考虑采用什么样的造型更适合这个人物,比如说小兰,美丽善良,造型上是圆形的?尖形的?还是方形的?)

  设计意图:了解剧情,让同学们脑海有很多的人物造型。

  3.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板书)

  (1)设计造型

  引发学生思考: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

  (2)选择材料

  面具所用的材料,在古时候以青铜、玉、陶为主,现代面具多用木头,还有布、瓷、皮、铜、纸、棕、竹、瓢、泥、石膏,甚至塑料和玻璃钢等。材料不同, 装饰方法也不同。根据材质可雕刻,可绘画,也可用纸浮雕的方法制作。

  (3)设计色彩

  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色彩对比强烈)

  面具色彩丰富,不同的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下面我们欣赏一些典型的藏面具吧,让我们测试,看看你对色彩与人物的特点把握如何!

  (4)动手制作

  制作方法:选、剪、折、弯、叠、挖、扣、贴、粘等等很多的手段。

  制作过程:①确定主题;②画出草图;③选材制作;④加工装饰。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了解制作过程,设计出富有个性的面具,体现出同学们的创新精神,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4.体验、展示、交流

  (1)每组同学依次上台表演本组节目

  (2)师: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设计的面具?为什么?或者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表演的节目?为什么?(学生交流体会,赞美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成功)。

  设计意图:通过节目的表演活动,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性格,展示所制作的面具。表演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感受面具表演带来的乐趣。从活动中了解了他人,了解自己。

  5.课堂小结

  (1)我们所做的面具是对环境的保护—废物利用;

  (2)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美的感受,并且可以装点我们的生活;

  (3)欢歌劲舞、交流情感。

  (六)教学评价: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表述出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各种观点加以正确的引导。

  对教学设计原则的反思

  第一,应该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在传统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太单一,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或强制,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例如可以采用电影,录像 范画,甚至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

  第二,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蒋梦麟在谈到教育的终极目标时曾说:“教育当因个人之特性而发展之。且进而至其极”。而传统的美术教育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心理水*,违背了教育心理学规律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造成了揠苗助长与停滞不前的后果。因此,美术教育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参与表现与鉴赏活动欲望的思想,这一角色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中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创造了发现自己个性和创造能力的空间。

  第三,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过去由于教育观念的落后性和教材的局限性等因素,美术教育存在着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要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应该将美术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美术、工艺和设计的不同方法,参加各种小组、班级的艺术活动,并运用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技能创造出各种艺术作品。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格。

  第四,应该由重“教”向重“学”转变。传统教学可以说是教师的事,新课程教学则是双方的事,它更注重双方的互动和沟通。传统美术教学技能也强调语言的应用与提问技能,但在课堂上常常缺乏互动与回应。因此,开展一些比赛性质的美术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丰富他们的课余活动,也锻炼他们的创作能力,培养他们对美术的感悟、对美术的热爱。 第五,应该实现评价的多样化。要打破以绘画测试一统天下的评价格局,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绘画基础能力的测量,也要评价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另一方面,还要提倡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当然,各位老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地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评价方法。

  以上是我对美术教学的一些反思。总而言之,革新美术教学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该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反思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不断探求和创新教学方法,以求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美术课的教学反思

  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那真可以说明这位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强。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例如我在上《校园的春天》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找有关标志设计的资料,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并结合2008年中国奥运会,展开学生们的兴趣被大大激发。

  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学*观念不仅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新课改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 ,我总结了自己在上课时的一些优缺点。

  1美术学*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在上《画飞鸟》一课时候我没有单单教他们国画的画法,而是讲有关国画的知识基名家名作以及他们的历史背景,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慢慢吸收我说讲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文化了解国粹是我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

  2做为教师的我,没有能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知识没能做太多的延展,只是在自己的美术领域里传输知识,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识,

  3 我在上课的时候 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 范画,甚至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

  4在课堂上我 注重角色互换,拉*师生距离,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

  5做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并做出合理的评价。

  最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以上都是我要努力去做。为我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打基础!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即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相联系,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学*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受到较好的效果

  众所周知,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提出,学*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堂设计应由“给予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历、体验”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发表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观察,记忆能力及绘画表现能力。

  2、陶冶学生爱家、爱家人以至更爱自己的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家》的录像片断等。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家庭环境,凭记忆选择一个最美的角度默画出来。

  教学难点:

  要扣紧主题,以一事一景来完成作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注意检查学生学*用品)

  二、导人新课:欣赏《家》的录像片断,导人新课。

  三、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家是温寨和团圆的代名词。大家认真地去观察自己家里最美的一角,现在请几个同学来说说你家最美的地方在哪里?(客厅、卧室、书房、厨房、阳台……)今天,我们就是要把这些最美的地方画下来。(板书课题)

  2、读画(出示范图,引导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分析作品中的构思和画面处理效果)9卧室的一角、客厅的一角、书房的一角、阳台上、我的小天地……

  3,小结:从构思角度来看,一张画不可能画出家的全貌,我们可选择一景一事来表现。教材中的学生作品画的都是家里的某一角落或一个侧面,表现手法不同,但都从不同的角度较好地表现出《我的家》。

  4作画步骤,边讲边示范。

  ①构思:即确定主题,选择角度。同学知道老师*时最爱写毛笔字,老师就画书房的一角。

  ②打稿:根据构思轻轻地把景物画出来,注意选择你认为最美、最人画的地方,要突出主体部分,详略得当。

  ③修改:注意画面构图,线条的'流畅明了,富有童趣。

  5饣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既要有生活性,又要有艺术性。

  四、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小结:

  表扬画得较好的、有进步的同学,作业给全班同学观摩;同时也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回去对照自己的家,修改一下,下一节课再给这幅画涂上色彩。

  第二课时

  一、组织谈话。

  上节课,大家已经把自己家的一角初步画了一个o稿子,这节课,我们再稍作修改,涂⊥漂亮的色彩。

  二、讲解上色方法,强调画面效果。

  1,大家根据自己的意图,可用蜡笔、水彩、彩色水笔等涂色,做到上色自由,但又不失协调、美观、鲜艳的效果。

  2.上色步骤:

  ①从整体人手,确定主色调。

  ②刻画画面主体,描绘美的感受,使画面达到表情达意效果,进一步体现爱家的思想感情。

  ③结合主体,搭配好背隶颜色,使画面色彩协调、美观,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3,结合以上步骤,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想法,教师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大胆用色,表达美的感受。

  三、学生上色彩,教师巡回指导。

  四、讲评学生作业,表扬造型和用色较好的同学,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提出改进方法。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验和感悟传统纹样寓意吉祥的精神特征,认识和了解连续纹样。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对比了解连续纹样的骨式特征并绘制连续纹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够把纹样应用到生活中,美化生活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悟传统纹样的精神特征,了解连续纹样的骨式特征并绘制连续纹样。

  难点:创作绘制出美丽的纹样并应用到生活中,装点我们的生活。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纪录片《原始社会的彩陶纹样》,请同学们说一说看完之后的感受?这些原始彩陶身上的.纹样,是原始先民艺术的结晶,代表了原始先民们祈求丰收、祝福本氏族人员兴旺的愿望。教师提问:在现实生活中都在哪些地方见过纹样?学生回答:衣服上、墙壁上、器皿上等,纹样的设计历史悠久,这些纹样又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引出课题《纹样的魅力》。

  环节二:描述分析

  1.初识纹样

  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作品《亚窦方罍》《花卉纹六角银盘》,提出问题:作品由哪些纹饰组成?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亚窦方罍》作品中的纹饰有鸟纹、弦纹、夔龙纹、饕餮纹等;《花卉纹六角银盘》有折枝花卉、莲花等纹样;教师继续追问这两个器皿身上的纹样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呢?《亚窦方罍》的纹样高度概括,富有神秘色彩;《花卉纹六角银盘》的纹样繁复、细腻,富有生活气息。

  2.探究纹样特点

  组织连一连活动,出示花卉单独纹样、自然形适合纹样、圆形适合纹样,让同学们根据这些纹样的特点得出纹样常见的两种类型:单独纹样、适合纹样。并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连,依据是什么?学生连线并回答后,教师总结:单独纹样是在纹样四周与其他形态不产生结构关系、能够独立存在的纹样;适合纹样是指适合一定外形限制的纹样。

  3.连续纹样骨式

  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二方连续纹样作品及其骨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①二方连续纹样是什么?(二方连续纹样亦称“带状纹样”,是纹样的一种组织方法,是由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者左右两个方向连续反复而形成的纹样)

  ②它们排法有哪些?(散点式、直立式、倾斜式、波纹式、结合式等)

  环节三:示范讲解

  教师示范波纹式骨式排法作品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以荷花形象为设计纹样雏形;

  2.用流畅的线条勾画出纹样;

  3.按照波纹式骨式排法左右连续示范两个相同纹饰组合在一起;

  4.最后把设计好的纹样装饰在书籍的封面上。

  环节四:实践展评

  1.布置活动练*:观察身边可以用于设计的素材,设计一幅纹样作品。教师巡视辅导,辅导要点:注意设计形象的穿插、大小的错落、简繁对比、色彩呼应、及连接点处的再加工等变化。

  2.组织学生将作品剪下来,并选择合适的背景,装贴组成集体作品集。教师引导学生可从色彩、构图、线条等多方面评价作业。

  环节五:小结作业

  1.总结重点知识,并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认识到纹饰其实是图案的一种,而图案是一个多层含义的概念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的。它是在工艺、材料、成本、美观、实用功能等条件的制约下制成的图样、模型、装饰纹样等方案的通称。

  2.作业是请学生课后运用学到的方法预*四方连续纹样,为下节课讲《四方连续纹样》作铺垫。

  四、板书设计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9

  课业类别:欣赏课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欣赏民间美术作品首先要搞清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了解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初步掌握民间美术的一般欣赏要点。

  民间美术是在我们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品种浩繁,本课选取了年画、风筝、玩具、剪纸、编织、地方民间美术作品——常熟花边等几类典型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进行介绍,分析其各自特有的造型特征及审美趣味,使学生初步地、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成就,理解学*掌握民间美术基础知识,不仅仅是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1.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准备:

  1、将课题分成六个小部分,学生分成六组,自由组合。

  2、搜集整理各部分的材料。(图片、实物、网络资料、制作课件)

  3、提前检查学生准备的材料是否充实,不足的教师给予补充。

  4、课前把教师、学生准备的材料布置在六块版面上,变成小小展览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今天我们要在六个解说员的带领下,参观我们学生自己筹备的中国的民间美术馆。

  最后要评出解说员,美术馆,自创作品

  二、新课内容

  1、由年画组的解说员带同学们参观他们准备的年画展厅,结合版面上具体材料介绍。

  2、由玩具组的解说员带同学们参观他们准备的年画展厅,结合版面上具体材料介绍。

  3、由剪纸组的解说员带同学们参观他们准备的年画展厅,结合版面上具体材料介绍。

  4、由编织组的解说员带同学们参观他们准备的年画展厅,结合版面上具体材料介绍。

  5、由绣品组的解说员带同学们参观他们准备的年画展厅,结合版面上具体材料介绍。

  6、由地方美术组的解说员带同学们参观他们准备的年画展厅,结合版面上具体材料介绍。

  教师在每位解说员讲完后给简单的总结和连接

  三、评出解说员,美术馆,自创作品

  四、播放课件,补充学生所讲内容的局限性,展示课件中大量的图片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附:教学知识要点

  欣赏要点:民间美术由于是劳动人民为满足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朴素的、自由的表意创造,所以,民间美术作品质朴纯真地倾注着劳动群众个人的感情信仰和随心所欲的'个性,随意性的艺术风采是其艺术特点。故而,在欣赏民间美术作品时,应把握住以下几方面来感受、体会、欣赏。

  ①实用简洁、因材施艺:民间美术作品大多是人们日常生活、节日活动或祭祝活动中的实用物品,有着强烈的装饰性,在造型上采用大胆取舍、夸张提炼的手法,形成独有的特征。民间美术作品使用的材料很普通,在制造技艺方面十分自由,往往是因材施艺。

  ②质朴率真、随意大方:民间美术的作者即是劳动群众,他们在生产劳动之余,自发地按照自己的直觉和趣味,自由想象发挥,因而,其作品具有浓厚的乡土味,质朴大方。

  ③热烈夸张、象征寓意:由于实用的要求,民间美术品大多有着强烈的情调,造型夸张,色调对比,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装饰味。民间美术由于民俗传统的支配,大部分都有寓意深刻的含义和象征。

  1、民间美术中的重要品类之一的节日用品——年画。

  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板彩色套印在纸上的画种,它是我国民间过年节时张贴的一种民间画类,用以除旧岁、迎新春、美化环境、营造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我国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民俗节日,经长期的社会传承固定下来,成为民族传统文化*惯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代表性的当属春节了。据载,早在汉代民间就有在门上画勇士、贴门画的风俗,以后历代不衰。清代中叶更为盛行,全国各地均有年画,而且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最的当数北方的杨柳青年画和南方的桃花坞年画。此外,山东潍坊、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广东佛山等都是的年画产地。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十美放风筝》。画面描绘的是初春时节,12位美丽的女子放飞凤筝的场面。人物表情有别,姿态各异。人物是按当时的审美时尚塑造的——柳叶眉、丹凤眼、瓜子脸、樱桃小口一点点。再看看放飞凤筝的女子们的衣着:服饰鲜艳浓重,颜色搭配得当,在淡色建筑、树木和天空背景衬托下,整幅画面的色彩“艳而不俗”,极为引人注目。俊秀婀娜的女子轻闲欢快地放飞着风筝玩耍。舒缓高翔的风筝,扑面而来初春的轻风,一片舒心祥和的景象。这不正是终年劳作的人们热望和祈盼的心境吗?这正是这幅年画寓意深刻之处。从中我们也看到民间年画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杨柳青年画产于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传说发源于17世纪初叶。杨柳青年画刻工精丽、绘制细腻、色彩绚美,虽为民间木版年画,却犹存宋元绘画遗风。杨柳青年画;受北方雕版插图和版画传统的影响很大,其特点是善于运用象征、寓意和夸张等艺术构思,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与理想。取材多戏曲故事、胖娃娃和美女,寓喜庆吉祥之意。作品通俗易懂、构图饱满、造型简练、色彩鲜艳、和谐典雅,富有装饰趣味。杨柳青年:画的制作,以木版套印与手工彩绘相结合为其特点,人物头脸等重要部位,多以粉、金晕染,别具风采,是一种雅俗共赏,具有强烈地方特点的画种。

  在我国南方影响的木版年画是苏州桃花坞年画。桃花坞年画早在明代已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清代中叶为盛期,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南北齐名。桃花坞年画受传统木版书籍插图的影响颇大,线条清秀,用色淡雅,题材广泛,构图饱满,形象鲜明,风格秀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桃花坞年画《上海火车站》一画。①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情景?②这幅画是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和环境的?③这幅画寓意的思想内容是什么?④概括一下这幅画的艺术特点。(这是一幅反映清朝末年民国初期,上海火车站情景的风俗画,画面围绕着火车站这一特定的环境,展示了不同身份人物的各种活动;这幅画中人物活动明确,场面热闹。人物的衣着浓重、鲜明。背景不着颜色,但借用树木、阳伞、人物,点明了夏日炎炎的热闹气氛;这幅画通过表现热闹、新颖的火车站——以在当时十分新鲜的事物为内容,表达了人们在辞旧迎新之时,除了求吉利之外,也多喜换新画样、新内容,向往新事物,歌颂新事物的心理;整个画面采用散布的构图手法,产生一种*铺直叙的观赏效果。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变形(如洋房子、火车等),增加了趣味性、装饰性。

  民间年画大多含有祝福新年的寓意,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场面热闹。强调画中要有情节性、故事性,使人回味无穷,即“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强调画面完整匀称的构图,和气吉祥的可喜气氛,柔丽动人的悦目色彩,笑容可掬的人物表情,顺口动听的美好题词等。在色彩方面,民间年画十分讲究色彩的配置,并总结出一套经验,如:“红靠黄,亮晃晃”,“粉靠绿,人品细”,“黑靠紫,色发死”等。以上也是我们欣赏分析民间年画时应把握的方面。

  2、在我国民间美术中,还有一种用于春节装饰烘托气氛,人门又十分熟悉的民间剪纸,全国各地民间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品种。早在汉唐时代,就有用金银箔剪成花鸟,贴在鬓角做装饰的风尚。后发展为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门楣上作为装饰之用,民间剪纸是表意性的,讲究构图的整体性、造型手法的适形特点。形象概括简练、虚实对比鲜明、线条规整流畅、色彩对比强烈。由各地的风俗*惯不同,风格也异彩纷呈,大体北方粗犷豪放、造型简练,南方构图繁茂、精巧秀美。内容十分丰富,多以表达吉祥、美好的寓意。

  剪纸除了用于窗花、挂千等起烘托节日气氛之外,剪纸图样还可以用作刺绣的“花样”,这更反映出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3、风筝是同学们熟知并喜欢玩的民间游戏品,是传统的体育运动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风筝在我国起源较早,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南北朝时期。开始用于传递书信,唐以后花演变成为玩具,又在上面加竹笛和丝弦,风吹后发出的声音如筝一般,故名风筝。风筝又是集科技与艺术于一身,融运动和娱乐为一体的艺术品。在我国南北广为流传。其中,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和江苏南通等都是扎制品风筝的产地。

  《沙燕》是北京风筝。北京风筝已有300碑的历史。其风筝扎制工艺精细、构思奇巧、型匀称、式样繁多,极具特色,沙燕即是其表。北京沙燕风筝,造型夸张,强调燕子双翅的力度与尾翼的舒展,强调燕眼与爪的尖锐捷。其图案装饰丰富多彩,头部、腹部为固定的样式,胸部可绘以多种纹样,如蝙幅纹、云气纹、牡丹纹,取其吉祥之意。其设色艳丽,注意风筝高飞后的远看效果,同时也注意细部描绘技艺和色彩的表现。

  4、民间玩具是民间美术中的一个种类。劳人民以自己灵巧的双手,为下一代的成长,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这些玩具体现着劳动人民自己的审美情趣,包含着劳动人民的意念、理想、祝愿与爱心。也是对儿童进行审美和民风民俗培养的教具。

  产于陕西凤翔县的泥玩具《挂虎》。书中挂虎属于挂片类,是馈赠亲朋礼品。在当地至今还有小孩过满月、生日时,外婆家送挂虎或坐虎给孩子们挂在家中的*惯。据说有避邪、吉祥的作用。为什么人们藉以各种姿态的虎的形象来寓意驱邪,表达保佑*安吉祥的祝愿?传说虎为兽中王,可籍虎威驱赶一切恶兽。另外,“_虎脑”、“虎虎有生气”等又是人们对孩子健康的比喻、表述。出于这种愿望和企盼,所以,民间玩具中以虎为题材的作品很多。在造型上,往往突出虎的双目和利齿,以表现其威武、避邪的一面,同时,虎身上又饰以吉祥花草,表现出吉祥的一面。这是民间美术作品中寓意深厚,蕴含着朴素的理念的又一印证。这种象征寓意在民间美术作品随处可见。有运用谐音的方式来表达的,如:莲(连)年有鱼(余);有采用比喻方式表达的,如:石榴喻多子;有的则形成约定俗成的符号造型,如五毒(即:瞻赊、蝎、壁虎、蜈蚣、蛇)。这是我们欣赏民间美术品时需要特别予以注意的地方,只有发掘出其中寓意,才能体会其构思之妙。

  凤翔的挂虎配色一般以大红、大绿和_为主,以墨线勾画轮廓。这种色彩配置,给我们一种什么感觉?这是一种三原色的对比配置,产生对比强烈、醒目鲜明的效果。黑线勾画,使过分对比的色块得以缓和,避免了“火气”的弊病。

  传统的泥、布玩具,在造型上也充分地考虑到其形式、制作技巧等因素与物品的实际用途有机地结合。玩具多重手感的要求而为团块造型。即将虎的腿、尾等处理得很短小,孩子们玩耍时不易损坏。在造型上形成了一种憨态可掬、稚拙可爱的审美趣味。

  5、民间美术的寓意象征的特点,还大量表现在广大劳动妇女的刺绣品之中。这些刺绣品多绣于鞋、枕头、肚兜、袜底、鞋垫、荷包、香包等小件物品上。这些刺绣纹样大都隐喻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祈求子孙万世、幸福长寿之意。如前所述,民间美术的纹样大都是约定俗成的寓意符号,如:鱼、蝶、鸟、鼠喻男子,花、莲等植物多喻女子。“鱼戏莲”、“蝶恋花”即隐喻男女的爱慕。这种用凤、牡丹、鱼、莲等组成的图案是先民对繁衍崇拜的延续。

  6、编织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各种编织工艺。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各类编织品就有100多种。织法种类多样,造型美观、大方,实用结实,粗中有细、净中有色是我国传统编织品的特色。编织品可分六大类:竹编、草编、藤编、柳编、棕编、葵编。产品可分篮、盘、萄、篓、提包、帽、鞋、玩具等等。欣赏课本上的图例,我们从这些编织品精巧的构思、合理的结构、巧妙多变的织法,就可领略到这些蕴含着劳动人民丰富智慧的民间工艺品之美妙了。

  7、常熟花边的生产是二十年代初从上海发展过来。且多由上海提供图样,上海打样师则又来自山东烟台和青岛。六十年代以来,常熟花边在艺术上大有进展,尤以雕绣见长。它以精巧的技艺在不同布料上绣制各式花样,然后在一定部位剪去底布,使之镂空,以衬托主题,使花样有立体感。传统常熟花边,多在白布上绣白色花样,或在米黄布上绣灰色花纹,故有称之为“常熟黄白台布”。后来又增加了棉麻交织,针法也发展了彩绣、抢绣、编织绣等三十多种,品种更为丰富。

  课后语:

  1、这是一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欣赏课,让学生在搜集整理民间美术作品的同时就学到了一些知识,他们搜集整理了好多图片和实物资料,还有的作品是自己制作的;并开始尝试自己把课题的主要内容讲出来,也许还不够成熟,但已经在自主学*的方向努力了。

  2、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话并不多,但却要化更多的精力去备课。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10

  指导思想

  本课为“欣赏·评述”学*领域。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应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欣赏和评述的能力,能够运用一些简单的美术语言描述美术作品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从齐白石的人生经历、绘画题材、表现方法、艺术特色四个方面,认识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及人格魅力,感悟中国文化的特色和精神。

  理论依据

  1、接受理论认为,一部作品创作完成后,不能把读者(观众)的艺术接受过程看成是消极受教过程,让艺术的接受者都只能等待着艺术家的摆布。因此,不该过份地强调审美接受中的思想灌输功能,应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审美情感大胆表达自己对齐白石及他作品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

  2、美国艺术评论家沃尔夫曾说过:“鼓励他们获得批评能力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用最明白无误的语言把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写出来”,因此,本课我让学生以谈感受的形式,表达自己对齐白石的认识、作品的理解等。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以齐白石最受人称道的绘画题材——花、鸟、虫、鱼;最令人折服的艺术修养一诗、书、画、印;最使人着迷的气韵品格——画简意深、笔墨率真为切入点,展现了齐白石一生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单就中国画一项而言,齐白石山水、人物、花鸟,样样精通,兼工带写,无所不能。但是,我认为齐白石所涉及到的艺术类别中,面目最多、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还是他的花鸟画。所以,在短短的四十分钟课堂上,我把重点放在了对他花鸟画的欣赏,其他也有涉猎,如蜻蜓点水。

  从这套教材中涉及到的美术欣赏·评述课来看,大约能分为这么三类:一类为以画家为主专题欣赏;一类为主题性欣赏,如建筑欣赏、自然景观欣赏、雕塑欣赏、肖像艺术欣赏等;第三类为每课的随堂欣赏。就《人民艺术家一齐白石》这一课,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它在这套教材体系中的位置。

  (一)从以一名画家为专题的欣赏来看。第二学段的《画家凡高》,第三学段的《人民艺术家——齐白石》、《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都是以一名画家为主的专题欣赏。从第二学段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到第三学段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欣赏·评述的阶段目标由易到难。

  通过学*《画家凡高》,学生已经初次对一位画家,进行了专题欣赏,了解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在此基础上,本课通过对画家齐白石的专题欣赏,引导学生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从齐白石作品在不同学段的随堂欣赏来看。齐白石的作品《百世多吉》、《和*鸽》、《荔枝蜜蜂》、《柳桥独步》分别在第一、二、三学段中的“造型·表现”领域中出现,通过随堂欣赏,让学生逐步感受中国画的形与色,齐白石作品的笔墨情趣,为五年级“欣赏·评述”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学*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一)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评述能力,但他们对运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还有待提高。

  (二)学生在课上随堂欣赏过齐白石的作品,但对他的认识很粗浅,大部分学生只知道齐白石擅长画虾。他们在领悟、理解、文化艺术积累上,还不足以对齐白石这位艺术大师进行全面的解读。

  (三)通过这节课的学*,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鼓励,并传授给学生如何全面地认识一位画家及他的艺术作品,有目的的进行欣赏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美术语言的表达运用能力及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

  三、参考资料:

  1、《齐白石一从木匠到巨匠》屡立新著—一北京出版社。

  2、《大画家齐白石》余耀康著—一上海辞书出版社。

  3、《齐白石虾蟹》《齐白石草虫》《齐白石山水人物》等系列画册——湖南美术出版社。

  4、《怎样上好欣赏·评述课》刘世彬蔡琳华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5、音像资料:

  百家讲坛《水墨齐白石》系列讲座——主讲屡立新。

  《中国绘画欣赏——齐白石》讲座——主讲杨琪。

  教学目标、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了解齐白石的生*,知道他是一位诗、书、画、印全能型的`艺术家。能够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讲授,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更多的信息。并以问题、对话、小组探究、对比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欣赏。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励学生学*齐白石老人热爱生活、大自然,一生勤奋,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精神,培养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4、教学重点:了解齐白石作品“兼工带写’’的表现方法和“似与不似的艺术特色。

  5、教学难点: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对齐白石作品及个人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1、抽读课文中的词语。

  二、学*生字。

  1、自己读生字,哪些生字是我们学过的?哪些生字比较难写?

  2、学过的生字自己组词说一说。响农历虾姓物

  3、比较难写的生字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4、教师相机讲解,范写生字。口头扩词。

  ①著下面的者第四笔撇从上到下。上下结构的字,上短下长,注意中线上的横。

  ②经右边的第二笔点,不要写出头。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③富上中下结构,注意中间的一短横,上宽下窄。

  ④欣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右边的欠,与反文旁区别。

  ⑤取左右结构的字,与欣相区别,右边是反文旁。

  5、学生描写生字,生字各写一个。

  6、教师,学生共同讲评生字。

  7、学生继续练*写生字。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11

  一、 设计思路

  (1)本课从选择学生熟悉的板报为切入口,把板报的设计、制作、欣赏、评说等知识元素和能力培养综合起来,激发学生对设计艺术的兴趣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此形成在设计艺术方面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材第14 页介绍《钱江晚报》,通过观察它的作用、结构、比例、编排方式、色彩,可以了解*面设计,认识设计中体现的形式和规律。第15-16页介绍了四种常见的字体、书写方法、各种不同的变形美术字体。第16-17页介绍了刊头设计的范例、六种标题编排的方法。第17-18页介绍了两种不同的版面编排方法。第19页介绍了编排设计在板报中的重要性以及提供四种编排的样式给学生作业时参考。

  (2)本单元分三课时:第一课时,学*美术字以及刊头设计和标题编排,为第二、三课时的练*铺垫;第二课时,完成版面编排,以及铅笔底稿;第三课时,完成色彩稿。

  注重直观性教学,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设计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处理综合信息的能力,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位于浙教版初中一年级美术13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第一次学*设计课,了解字体的书写方法、标题编排、版面编排以及其重要性。也为第五单元《迎接新的一年》的设计与编排打下必要的基础。“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活,有生活的地方就有美”,“艺术源于生活”。因此,本单元主要使学生通过体验生活的细节,了解板报的.特点与设计方法。通过学*本单元的内容

  三、 学情分析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才可能结合实际,有的方矢。本次教学设计针对的是某农村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地处偏僻,因此他们的学*基础较弱,对报纸与板报的设计了解甚少,但是他们的学*兴趣浓厚且求知欲强。在以往的学*过程中,他们没有学*过类似的设计课,对于本节课存在陌生感。并且处于青春期的他们仍以感性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都还比较欠缺,需要教师的引导。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板报设计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字体设计、版面编排的基础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资源、独立思考、抓住关键、创造性表达的能力,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字体的设计与版面编排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一种版面编排的形式,确立主题,收集相关素材,设计一幅有创意、有美感、有思想板报。

  六、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探究研讨法、多媒体辅助法

  七、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表达感受

  教师:展示一张常见的报纸,提问:报纸设计包含哪些内容?你认为在编排中应注意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板报设计包含的内容:字体、刊头和标题的设计、编排等。

  板书:板书设计

  (二) 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教师提问:写美术字时应注意什么?如何进行刊头设计?标题编排怎样才能做得漂亮?结合课本的范

  例,学生讨论。

  (2)教师总结:隶书体:*整美观,活泼大方,蚕头燕尾。楷体:从字势看,隶书是向外扩散的,而楷书则是向内集中的。宋体:与楷书笔形相似,结构方正匀称,后来人们把它刻成书版印成书籍,成为一种规范的印刷体,横细竖粗。黑体:粗壮醒目、简洁明快。总体看,黑体所有笔画粗细均等。

  (3)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各种字体的书写方法。

  学生练*

  (4)刊头设计与标题编排。

  ①刊头与标题在板报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的位置、字体、大小、形状、方向的处理,直接关系到整个版面的视觉效果。

  学生思考:如果标题的位置、字体、大小、形状、方向改变,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②刊头和标题的内容要和板报的主题思想一致,可以采用纯文字或文字与装饰纹样相结合构成的形式。③出示多种图片,开拓学生视野。

  (三) 布置作业,尝试设计

  (1)提出作业的主题:以“我最喜爱的卡通形象”为内容,设计一个板报刊头,要求具有个性、活泼、色

  彩明快、简洁。

  (2)提供创作的建议:注重与自己的实际经验相结合,独立思考,结合板报刊头设计的知识,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尽量做到与众不同。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欣赏评述,教师小结。

  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大胆、自由地表现出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③作品的造型与色彩的表现是否和谐统一等。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黑白装饰画的美感,学会黑白装饰画点、线、面的表现方法和夸张变形的装饰手法,创作一幅有创意和美感的黑白装饰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动手实践,能够创作一幅具有装饰美感的黑白装饰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善于观察,勇于创造的行为*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黑白装饰画的表现方法及其装饰手法,感受黑白装饰画的独特魅力。

  难点:创作有装饰美感的黑白装饰画。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熊猫图片,提出脑筋急转弯的题目:熊猫一生当中最大的两个愿望是什么?

  学生回答:一是好好睡一觉,去掉黑眼圈,二是照一张彩色照片。教师进行总结,着重突出黑白画的魅力,引出课题《黑白装饰画》。

  活动二:描述分析

  1.教师展示黑白装饰画《乡村少女》,仔细观察并思考问题:这幅作品描绘了什么内容?画面给你什么感受?画家如何表达画面效果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画面描绘了一个扎辫子的小女孩挎着装鱼的篮子的.形象,给人一种简洁与凝练的质朴之美。画面利用黑白两种朴素纯净的色彩,用简洁和凝练传递出“海纳百川”般丰富的审美信息,画面运用黑白互衬的手法表现事物,以少胜多。

  2.教师出示带罐子的静物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组讨论,思考问题:观察画面内容,说一说都用了哪些创作手法?画面上的物体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各抒己见:画面描绘了一个特别的罐子及窗外的景色。罐子上的花和植物的茎用了大量的线条,植物的叶子和窗外的景色以点造型,同时还运用了黑白块面,突出了画面的趣味性。画面中的罐子形制比较简单概括,罐身部分进行了夸张和变形。

  教师总结:画面综合了点、线、面多种造型因素,大胆将室内外景物组合在一起,并进行概括、夸张和变形造成的装饰效果。

  3.展示未装饰过的猫的形象和黑白装饰画中猫的形象,对比欣赏,说说它的装饰美。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猫给人的感觉是可爱的,再加上它的形象有所夸张和变形,身上添加了一些有趣的花朵纹样,显得更加有趣,这种手法属于添加法,是我国民间美术中常见的装饰手法之一。

  活动三:示范讲解

  教师根据一组静物照片示范一幅黑白装饰画。

  示范同时强调注意事项:创作时要对静物形体进行夸张、变形、排列或简化,抛弃其固有色,采用黑白色进行点、线、面的重组,表现画面独特的装饰美感。

  活动四:实践展评

  1.布置活动练*:大胆创新,鼓励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和方法,创作一幅黑白装饰画。教师巡视辅导,辅导要点:画面布局,表现手法的应用,画面效果的装饰美感;注意保持教室卫生。

  2.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小结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画面的表现方法和装饰效果的处理等多方面评价作业。

  活动五:小结作业

  1.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发现生活中的美。

  2.课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尝试用黑白装饰画的方式把它们描绘下来,培养善于观察,勇于创造的意识。

  四、板书设计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手绘的特点。

  2.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表现生活。

  3.获得美术创作的体验,提高造型表现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徒手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方式,它不仅不受技法的约束,而且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一种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来描述对象、进行表达与交流的有效手段。学生在正式学*绘画之前,首先要学*的就是具有美术特有的审美思维,即想法,这节课所要带领学生学*的就是一个多角度的观察能力训练为接下来的想法养成做铺垫。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多角度观察的方法。

  2.难点:用多角度观察去表现物体。

  四、课前准备

  1.教具:教材、课件、音乐、板书、叶子道具、示范

  2.学具:深色硬笔、图画纸、叶子道具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①.师:我们先来欣赏几张图片,看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播放从水底往天空拍摄的摄影作品,学生欣赏。

  ②.学生谈感受:跟以往不一样的视角……井底之蛙,青蛙的视角……世界变的不一样……

  师:那么今天我们也从不一样的角度去表现一样物体。

  2.新授:

  ①.打出课题《多角度表现物体》。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份礼物,就放在桌上,现在可以打开了。

  学生拆礼物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14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内容,也是线条系列的一部分,由于线的变化带来的魅力和易学便画的条件,在对于儿童进行美术教学活动中,线描画对孩子来说,是最富兴趣、最为便捷,也颇为有效的绘画之一。线描画又叫线描装饰画。设计本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体验、感悟装饰画的艺术特点及其美感的同时。学会从自然中吸取丰富的形状,运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对自然物象进行美化、概括、提炼、加工,,让孩子给以无限的想象和创造,变化出孩子眼中的线描世界,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学生十二、三岁,正处于“视觉写实期”向“客观写实期”过渡。这一时期的孩子能通过感观对实物进行具体描画,能注意描画物象的细节,力图真实地反映现实,已经由*面的思维向立体思维过渡。能用线表现面,由面组成体,能用线表现空间前后的遮挡关系,这一时期应该注重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可逐步把一些基础理论渗透给学生,如透视知识、构图知识、结构比例等,用理论指导他们走上正规的绘画道路。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不正确的教法会影响孩子的进步和成长。不可用**的眼光去苛求孩子,而完全忽略了孩子的童心、童趣和对世界的认识。可以让孩子自由地抒发他们的情感和想像力,展现自己特有的天性和勇于创造的精神。

  三、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本课学*,了解装饰画的特点,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

  能力:通过学*,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线描)创作一幅装饰画。

  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活动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和想象运用变化的线条对自然物象进行提炼、加工、装饰。创造出有美感的装饰画作品。

  五、教学重点:装饰画的特点及表现方法。

  六、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出装饰画的特点。

  七、教法:谈话法、启发式、欣赏分析法。观察比较法、

  八、学法:观察比较法、自主、合作学*

  九、教学用具:图画纸,水彩笔、铅笔,勾线笔粗细各一支。

  十、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装饰画和写实绘画各一幅,从欣赏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引入装饰画这一概念。

  2、课件出示课题:装饰画

  (二)、讲授新课

  1、定义:装饰画是一种并不强调很高的艺术性,但非常讲究与环境协调和美化效果的特殊艺术类型作品。过渡语:装饰画与写实画有什么区别呢?

  2、课件出示装饰画特征:装饰画的特点:装饰画与写实画不同,它偏重表现形式的装饰性,不强调真实光影和透视关系,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及整体的和谐,多以夸张、变形、的手法作画,给人以简洁、明快、强烈的艺术美感。

  过渡语:你对装饰画还有哪些了解呢?上节课我布置大家回去查资料了下面来检验一下。

  3、让学生汇报搜集的有关于装饰画的资料学生分别从装饰画的起源、题材、分类、等方面说一说。

  4、总结过渡:装饰画的种类太多。今天我们来学*其中的一种,手绘作品装饰画。我们以非常实用的线描装饰画为主来学一学绘制装饰画。:

  5、讲解线描装饰画的概念。

  线描装饰画:线描装饰画简称线描画,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想像,运用单色笔先用线条勾画自然物象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再运用点、线、面、进行装饰美化的艺术品。

  6、出示线描装饰画作品欣赏过渡:你们想不想知道线描装饰画是怎样画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画法步骤。

  7、出示线描装饰画的画法:

  1)、先用长线勾画自然物像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运用变形手法省略局部和细节,简化大的形体。 3)、在画面经过适当省略和变形后,根据构思和构图需要以添加法丰富局部形态使构图饱满。 4)、运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对自然物像进行局部或整体装饰、夸张、美化。

  8、针对步骤2出示范画并讲解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9、针对步骤4出示课件欣赏让学生直观上理解什么是点线面,以及点线面的组合变化规律。

  (三)、创作作品:

  学生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

  (四)、展示作品:师点评

  (五)、总结:从今天学生的作品上来看,同学们能够对今天学*的装饰画知识活学活用。下结课继续学*装饰色彩。来更好地表现装饰画。

  (六)、板书设计

  5、装饰画构图:均衡、和谐

  造型:夸张、变形

  色彩:鲜明、对比强烈

  《装饰画》教学反思朗乡局第二小学蔡芳

  这节课在欣赏环节,学生在区分装饰画与写实画的区别上,有一个回答的错误,我没有及时纠正,就是写实画的色彩学生说单一,这是明显的错误,写实画的'色彩变化也很丰富,只是没有装饰画那么夸张。学让学生看画找特点的时候延误的时间太多,学生的知识有限不能够高度地概括出装饰画的特点,师可以引导着学生去说,再设计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边看师边引导说例如:同学们看这幅画在布局上,多不多?内容上够不够丰富?如果把除了主体之外的这些细节都删去,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对于表达主体的效果会不会有之前的好?(装饰画要求构图在整体上要和谐统一。所以一些细节起到装饰作用不能删除)。你在画装饰画时除了主体想表现的之外,可不可以加点装饰的东西,使画面看起来更加饱满。是可以任意添加?还是要根据画面主体内容的需要。在造型上可以引导学生这样去理解,例如:这幅画的植物叶子是用什么样的线条去表现的?为什么这样表现呢?如果表现叶子的线条不这样夸张又会怎样?如何使叶子造型看起来更夸张?(采用变形的艺术手法,使线条看起来更具有装饰性。更具有形式美的特征。)还有设计浏览装饰画有关资料这一环节显得多余还延误时间,在下一次设计时可以留给学生回去查找资料自学完成。可以把这一环节改为欣赏更多的装饰画形象资料,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作素材,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在改画这一环节可变为给各小组分发装饰画半成品根据学生的特长,给画增色。看着画再构思。即节省时间又使整体参与到了学*过程。总结延伸的环节可以设计为让学生回去把没完成的部分完成,把画装裱,装饰美化自己的房间。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15

  一、教学目标:

  1、以画家齐白石为突破口,学*欣赏现代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特点,初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生*事迹,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讨论、评述其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活动,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

  三、课前准备

  (学生)中国画作画工具

  (教师)中国画作画工具、包含齐白石及同时代画家作品的课件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教师出题《虾》,请学生根据自己日常所见,进行不拘形式的绘画创作。

  (2)教师出示齐白石的作品《虾》,分析齐白石绘画艺术的特点。教师提问:作者是谁?说说你对这幅作品的印象。

  师生讨论:与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齐白石的作品巧妙在哪里?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齐白石画的虾与

  真虾有什么不同?你为什么喜欢他的作品?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美感?师生讨论上述问题。

  (2)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艺术忠于现实,绘画重抒情达意。

  (3)讲解齐白石的生*:出生穷苦,自学成才。

  (4)出示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等作品以及徐悲鸿等画家的作品。

  (5)师生讨论对作品的感受,加强对齐白石作品的理解,深刻理解大师人格与艺术的魅力。

  3、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请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中国画绘画知识,想一想、说一说如何进行《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创作。

  4、展示作品,学*评价。

  (1)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互相评价。

  (2)提供评价建议:

  ①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

  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

  ③作品造型语言的表现是否统一等。

  5、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请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上有关齐白石的资料及作品,进一步理解他的艺术风格。

  教学摘录:

  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

  台湾学者王秀雄把欣赏大体分为: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个过程,并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1)简单描述。

  感官可感受到的层面作为描述的开始。对题材、主题、造型要素(色彩、线条、形状、肌理)与形式等作简单粗浅的描述。

  (2)形式分析。

  探讨作品制作中所运用的材料、技法及其特性。探讨作品中的.色彩、形状、线条、肌理及个物描写之特色。分析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间之关系。探讨运用何种构成的原理(或美的原理),把艺术要素组织为一整体。探讨作品之风格。

  (3)意义解释。

  探讨环境、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背景要素与此作品的关系。探讨作家的个性、性格、思想、艺术观与此作品的关系。探讨作品里所传达的内涵,即所含有的气氛、感情、心情、主题意义、观念、思想等。

  (4)价值判断。

  以上述所学到的知识、概念为基础,对作品的优劣与价值作合理的判断,并述其理由。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实用10份(扩展3)

——初中美术《设计与生活》教学设计实用五份

  初中美术《设计与生活》教学设计 1

  教材版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 (湘版.修订版)

  教学年级:

  八年级 上册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用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2、以手机为范例,分析手机的功能、造型、色彩、材质、消费者的喜好及其关系,尝试对手机进行造型上的个性化创新设计,学*对生活用品进行巧妙设计的方式和方法。

  3、会关注日常生活,善于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表现出初步的设计意识,对奇思妙想的创新活动感兴趣。

  教学重点:

  分析手机的功能、造型、色彩、材质、消费者的喜好及其关系,尝试对手机进行造型上的个性化创新设计,学*对生活用品进行巧妙设计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难点:

  对生活用品进行巧妙的创新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类型课。以日常生活用品的造型设计作为本课的主体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设计产品,形成面对生活实际需要的设计意识。课前,要求学生收集与查找各种与手机有关的资料,能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课堂学*活动。参与资料收集,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导入中,试图以展示造型各异的生活用品,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感受设计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设计的基本要求,并对奇思妙想的创新活动感兴趣。课中,着重以手机为范例,分析手机的功能、造型、色彩、材质、消费者的喜好及其关系等,尝试对手机进行造型上的个性化创新设计,学*对生活用品进行巧妙设计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计的主要教学策略有讨论法、比较分析法和演示法。

  通过以上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小蜜蜂、实物投影仪

  2、学具:铅笔、黑色油性笔、彩笔等作图工具、白纸、课前查找的与手机有关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CAI运用

  一、激趣导新

  1、新奇的日常生活用品欣赏(双层自行车、汽车旱冰鞋、有趣的餐具等)

  2、小结:设计的基本要求。

  3、观察:这把椅子在造型上有何创新之处? 点击目录中“引子”部分

  二、手机的`发展历程

  从最早的老式手机到人们广泛使用的普通手机再到最新设计和展示的新款手机图片,以自动播放的方式让学生欣赏。点击目录中“欣赏一” 部分

  三、交流、讨论与学*

  1、讨论:从手机发展的历程来看,你觉得*年来手机在哪方面的变化最大?

  2、说一说:这款手机由哪些部分构成? 猜一猜:这两款手机最适合哪些人使用?

  3、依次欣赏各款造型上富有特色的手机,并分析每种手机所适合的不同消费群体,使学生逐步了解不同手机的造型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4、思考:如果为运动员设计一款手机,你会怎样去考虑?

  5、手机色彩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析。

  6、手机材质与手感、质感分析。

  7、小结学*情况。

  四、学生活动

  1、交流:你觉得自己所收集的资料中的手机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老师小结学*情况并与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手机图)

  2、作业要求:根据有关手机资料,针对生活需要,设计一款新颖的个性化手机,并用铅笔、彩笔等工具画出设计图。

  3、学*小提示。 点击目录中“活动”部分

  五、作业讲评

  1、分小组派代表上台来讲述自己的设计图及其设计思路。

  2、师生互评。点击目录中“欣赏二”部分

  六、拓展

  1、各式各样的自行车设计。

  2、椅子巧设计。

  3、杯盘的多样化设计。点击目录中“拓展”部分

  七、总结

  下课老师总结本课情况,提出课后要求:设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要善于去发现问题,思考解决的办法。。

  初中美术《设计与生活》教学设计 2

  课题背景:

  课程的学*方式不只是传统方式的学*和理解,还必须能反映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课题的过程中参与知识的创新,教学活动也不是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和实验室的操作,还必须让学生到真实的世界中,去获得各种切身体验的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艺术教育资源,拓展艺术教育空间,丰富课程资源,使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感知生活空间,是当代教育对美术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课。活动目标和内容:

  活动目标:

  结果性目标

  感受并理解色彩在生活空间的装饰效果方面所起的作用

  从空间面积、空间装饰和空间设计等方面分析现代社会对空间设计的要求

  掌握用线条、色彩等多种表现形式来描绘室内空间

  体验性目标

  感受美术创造力在创造生活空间的作用

  感知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生活空间的异同

  理解运用色彩的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的相互关系

  信息资料的收集、检索、归纳、整理

  利用绘画、设计、手工模型等形式进行具体操作体验

  方法反馈、评价和选择

  活动内容:

  教材分析: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是新教材改革初中二年级的课题内容。色彩作为一种普遍的审美形式,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人们对色彩的选择完全按照自己的喜爱且不受室内外气温的影响来进行设计。色彩在居家环境中日益成为现代人重要的设计因素。

  本课重点是要把色彩知识和家居色彩设计联系起来。

  知识点:

  1、色彩的自然联想和 情感联想。

  2、 色彩在家居设计的运用。

  3、色彩与家居设计的和谐统一。

  学生分析:

  赤橙黄绿青蓝紫 ,色彩无处不在,她们宛如一道绚丽的虹,点缀着自然和生活。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又赋予居室鲜明的节奏和个性色彩。而我们的学生就和这些七彩的颜色一样各具特色,作为教师要把学生对色彩不断尝试和运用与学生自身联系起来,让学生把独特的色彩运用到生活中,让色彩和学生的生活一体化、具体化。学生才会有较佳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呈现录像(学生自带的家庭装饰片段)

  教师:请这位同学来介绍一个自己的家吧。并请学生讲解自己家庭居室设计的特点。

  学生:同学观察其家庭居室的色彩变化。

  教师总结:我们欣赏了生活中居室的色彩变化。也看到了美的`居室需要用心去创造。才能有和谐温馨舒适的家。

  (出示课题----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教师: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展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着人与建筑的和谐,人与生活空间的和谐统一。

  (放映---家居设计录像)

  同学欣赏艺术设计师在居室中对色彩的大胆采用。

  教师:家庭居室的色彩是否合理是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生活的,也是最能体现家居设计的设计思路的。这里有设计师用色独特,设计大胆的作品。

  (出示资料图片)

  “我爱我家----名人说家” 教师:请学生假设自己是《我爱我家》的英达导演,来分析英达家的装饰用色。

  学生:假如我是英达导演,选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家具设计和装饰用色。

  追求古香古色的风格。

  刘欢的家装饰的色调比较重,用了别人很少用的黑色,时尚,大胆。

  教师总结:家居色彩的独特魅力,是继承传统,是表达个性,是展现自己的一种方式。用色是和家居的整体设计相吻合的。

  二. 色调与人的视觉心理

  (出示图片资料 ---居室相同,色调不同)

  师: 这是一组居室相同,但是色调不同的家庭居室设计。请同学找到色调搭配不合理的色彩组合。

  生: 学生自由讨论。

  最佳的居室色彩设计,色调不能乱。整个设计要有统一的色调。颜色杂乱会破坏人的视觉。色彩运用好,就可以有好的效果。

  (出示图片资料 ---色调和人的视觉关系)

  生: 主色调的居室。有红色调,黄色调,蓝色调,多种色调的组合,一种色调的组合。

  教师总结: 居室的色调可概括为暖色调,冷色调,中性色调,对比色调,调和色调等等。

  (出示图片资料---- 红色、绿色的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

  师: 色彩运用的好,就需要了解颜色的各种变化。

  红色:

  生:(讨论析出 )看到红色会联想到日出,太阳,**。给人以热烈,温暖的感觉。

  (出示图片---以红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

  师:以红色调的为主的居室设计,温馨浪漫,卧室和客厅的方面比较多,

  如果能把色调的明度和纯度提高或者降低,色调的选择会更多,更丰富。

  绿色:

  (出示图片--讨论析出)绿色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

  生: 看到绿色会想到春天和树叶,草地,给人青春,希望,和*的感觉。

  (出示图片-以绿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

  生: 以绿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清新,明净。心态*和。可以用在厨房,客厅等房间。

  (出示图片----对比色为主的居室设计)

  生: 色彩鲜明的色调,给人的感觉强烈,醒目,给人以明快,鲜明的特点。

  师总结:

  1.家庭居室是一个整体,在色彩设计上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也要根据不同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也有所区别。

  2. 家庭居室的设计色彩主要体现在:墙面、地面、家具设置、装饰物品等方面

  3. :“我爱我家”设计宝典:

  主题要“明” :一旦定下来某一种风格就不要轻易改变,有时候我们在选择居室色彩的过程当中会不由自主地被一些其他的色彩、造型所诱惑,最终将所有的喜好都集于一室,布置成了大杂烩。

  墙面要“色” 白色是传统的色调,而要独特的个性特性就是用色大胆,其中一点就是要有大面积的彩色墙面。因此,要打破墙面由浅色一统天下的局面,让我们墙面也“秀”一把。

  用色要“准” 不是所有的色彩作为装饰都好看。也要注意用色,而这些色往往是从多色中提取,比如黄色、蓝色、橙色等色,这样做会比较保险。

  初中美术《设计与生活》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通过立体组合的设计,理解和掌握立体构成的各种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增强敢于创造的信心,体会创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设计的美感。通过调研、研讨、设计、制作,去感受生活用品设计的美感。本课重点就是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设计的.美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

  三、教学难点:

  立体设计。既要考虑生活用品的使用功能,又要使设计既美观又有新意,这些对学生来说确有一定的难度。设计中需要立体构成的知识、纸工制作的技法及色彩搭配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五、教学材料:

  色卡纸、剪子、胶水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用品有的我们会认为很精美,有的我们也非常熟悉如(台灯、茶壶、桌子、椅子、家具等)有没有同学想尝试着将这些物品自己设计制作出来呢?(出示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授:

  应当首先选择一件自己感兴趣的生活中日用品如(台灯、餐桌、茶具等)对所选定的对象进行一下分析首先确定它是由几部分组成,想象一下每部分的展开图是什么构成例如台灯是由灯罩、灯架、灯座以及电线组成将每部分的展开图画在相应的卡纸上。然后,根据图纸进行剪裁和粘贴。

  (3)注意事项:

  所做物象为立体的画图纸时应考虑全面。

  (4)教师帮助指导学生

  七、小结:

  本课制作比较困难复杂,学生应有很强的立体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解决这个难点,需要我们探讨。可以进行尝试抓重点、缩小范围、降低难度、开阔学生得眼界等教学方法。

  八、作业:

  将所做物品各部分的*面展开图画在色卡纸上。

  初中美术《设计与生活》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生活标志,理解它的造型特点、色彩和所表达的含义。能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设计和制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作设计能力。

  情感目标:欣赏不同类型的生活标志,了解标志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知道生活标志用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活动,养成自觉使用标志的*惯。

  重点:

  通过欣赏生活标志图例,了解标志的艺术特色,学*设计适用的标志,尝试用多种表现形式设计制作标志。

  难点:

  标志的图案造型要生动、简单、寓意明确、色彩醒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引入新课

  1、出示学校的校徽,请学生欣赏。说说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标志,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按名称、特征、意义及作用进行分类:天气标志、安全标志、生活标志、交通标志、体育标志、包装标志等。

  2、出示课题:设计生活标志。(标志是由形象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它以自己独特的图形语言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图形代表语言。)

  三、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小组讨论:(1)标志有哪些种类?(2)标志有哪些用途?(3)标志有几种表现形式?符号、图形

  2、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标志的`资料,共同欣赏,进行分类,说说它们的含义。

  3、欣赏课件,介绍一些常见的生活标志的特点和作用。小组讨论我们的学校都需要什么样的标志?

  四、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根据自己的设计、构思,选择合适的制作方法进行设计制作生活标志。

  五、小结组织交流。

  把设计制作好的标志做成头饰进行展示,明确标志的含义。

  六、课后拓展

  在以后的生活中看一看还有哪些生活标志,你可以继续收集和设计。

  初中美术《设计与生活》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

  (2)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

  (3)了解古代人物画的发展;

  (4)学会美术欣赏的学*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后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提高学生美术学*的兴趣和欣赏、审美水*;

  (2)体会古代人物画,特别是唐代仕女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3)了解唐代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

  教学难点:

  美术欣赏的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一、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研究性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检查,

  二.导入新课:

  古代宫廷自周朝开始就有宫蚕的传统,每年春季,皇后都会带领宫中的贵妇亲自养蚕取丝,织娟制衣的劳作,为的是彰显自己虽位居至尊仍不忘桑织,乃是立国之本的母仪,以此来倡导勤劳贤良的妇德。

  我们今天要学*的捣练图正是生动的描绘了唐朝宫廷贵妇的劳作过程。

  (1)、多媒体:播放问题

  1、这幅画的作者是谁?

  2、“练”是什么?“捣练”又是什么?

  3、什么是仕女画?

  4、这幅画藏于哪个博物馆?

  《捣练图》是盛唐时期张萱的作品,真迹已经失传,现在我们所见的是宋徽宗的摹本。张萱另一幅作品是《虢国夫人游春图》,代表作是《簪花仕女图》。

  宋徽宗:历史上有名的书画皇帝,虽说他治国无方,但却对书画特别喜爱,堪称一代巨匠,与南唐后主李煜齐名,特别是在书法上独树一帜,现在仍有很多人都在临摹他的瘦金书。

  “练”是一种丝织品。“捣练”是指练织成时质硬,必须煮过,漂白,再用杵捣,才能柔软洁白。唐朝时期商业的交流促进了练兴盛于劳动妇女生活之中,体现了当时长安城的包容性。

  “仕女”是指古代宫女,后引申为美女。

  “仕女画”是指以宫女或美女为题材的人物画。

  这幅画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2)、请同学们看《捣练图》,告诉老师当你第一眼看到这幅画时,觉得它像我们*时常见的什么?(从形式上进行引导)

  大家看他的形式像不像*时我们举行校内活动时操场**台上挂的横幅?咱们今天看到的这幅画也属与横幅的一种,它叫做长卷,是画独有的构图形式,也称“手卷”、“横卷”。长卷画面连续不断,多是横看的。历史上还有一幅反应古代城市生活的长卷画,是哪一幅

  学生: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教师:它长528厘米。(此时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

  (3)、大家知道古人阅读长卷的先后顺序吗?

  学生:从右到左。

  教师:大家是怎么判断的呢?

  学生:根据画面内容。第一部分捣练,第二部分缝纫,第三部分熨烫。

  教师:若下次同学们在不清楚画面内容时,可根据这个从右至左的阅读顺序常识来看画面。

  好,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方向带着以下三个问题认真的看画面。

  多媒体:出示三个问题。

  1、画面上表现了几个人物形象?她们的服饰、发型、体态有什么特点?

  2、这些人物是用什么造型方法表现出来的?

  3、画面上都有哪些生活用具?

  共12个人物形象。特点:高耸的发髻华丽的服饰丰满的体态(丰頬肥体)

  线条是传统工笔人物画的主要造型手段,《捣练图》线条细密灵动,线形畅达,疏密自然,准确地体现了人物的体貌与内心世界,如扯练的女子画家用准确概括的线条把女性的身姿动态勾画的优美含蓄而安详。再如缝纫的两个人衣服纹理的勾勒充分发挥了线的表现力。

  画中的熨斗形状像个勺子,应该是在斗内盛放炙热的木炭,熨烫。火盆空心的设计,显示出古人的才智,通风性更好,促使炭火燃烧的更好。炭火盆三层花纹不同,很精美,有火筷子加碳用,火盆边有提手,它可以移动,最下面一层仔细看是空的.。

  (4)、课外小知识:《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赏析。

  三、教师

  《捣练图》是古代仕女画的重要代表作,它以传统长卷形式,体现了古代工笔人物画独特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唐代仕女图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它对于了解唐代宫廷妇女的劳动生活,特别是她们的服饰,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捣练图》是对生活的艺术的再现,是“艺术”之捣练,它像一面镜子,从妇女的表情和动态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文化心理、状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留给我们的是无限丰富的经验和值得探究的课题,是无穷的启示和思考。它就像带有无数历史信息的一座迷宫,吸引着众多的后来者去探寻。它又像一颗恒星,至今仍散发着耀眼夺目的光辉而历久不衰,以它独特的人文价值照耀着一代又一代的膜拜者。

  四.板书设计

  捣练图

  一.仕女画

  二.作者

  三.作品介绍

  1、捣练

  2、形式

  3、背景

  四.唐代人物画特点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实用10份(扩展4)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10篇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尹少潭教授在阐述“美术课程标准”时,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为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所谓文化情境,实际上指的是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时,不能单讲技法,要把美术作品放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去学*。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需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历史与故事。如欣赏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时,就有必要介绍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以及“人文主义精神”。欣赏达维特的《荷加斯兄弟之誓》时,可适当讲述罗马的历史传说一一荷加斯家族和库里茨亚人的姻亲关系。再如,在欣赏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时,学生如果不了解古希腊人有裸身参加体育竞技运动的风俗*惯,他们肯定对大量的人体雕塑疑惑不解,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正是由于这一点才奠定了西方人以人体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念。当然为了提高学 生的学*兴趣,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了解这些知识,如放录像、到图书馆查资料、上网搜寻等。其次,还要尽可能创造一些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比如,在欣赏*古代山水画时,可以放一段*古筝名曲《高山流水》,这样一方面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使其进一步理解山水面的意境;如在欣赏外国传统工艺美术一一具有“罗可可”艺术风格的苏比兹公馆客厅家具时,可以放一段巴洛克时代德国音乐家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有时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文学情节的作品供学生欣赏,如在欣赏任伯年的作品《苏武牧羊》时,教师可吟唱起“牧羊北海边,雪地有冰天”的词曲,使学生尽快进入到作品欣赏的情境中来。

  我们知道艺术的源泉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美术现象也随处可见。在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时,还可以把课内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活动相结合,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情境。如我们可以利用学校建筑中的门厅、走廊、教室等场所展示学生作品或者是教师动手复制的名作,这样既可美化校园,营造艺术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欣赏、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如欣赏现代建筑艺术时,可直接让学生到校园中走,要求他们自己分析、评论校园建筑的布局和特色,这样学生对他们比较熟悉的审美对象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带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馆、博物馆,或参观当地的文化遗产,如宗教建筑、园林、民居,也可以是现代城市建筑。美术欣赏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里面渗透了各门学科的知识,所说一定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去欣赏美术作品。

  《春》是人美版八年级美术教材扉页的“欣赏评述”课。本课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主体和表现手法,认识作品的形式美感,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根据本课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和心理特征,认真备课,上课。做到了教学内容深入浅出,课堂情境精心设计。课后,我对这一课作了总结和归纳,找出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以便今后加以改进。

  一、以人文为切入点,用人文的知识,人文的态度陶冶学生的人文素养。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因此,欣赏《春》时,我设计了问题,引导学生要把它放到它赖以产生的环境中进行,学生探究、了解意大利的地理状况,文艺复兴思潮,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风俗,以及波提切利的成长经历,用人文知识带动学生进一步解读《春》这件美术作品。同时,在人文知识的探究中,学生会很自然地发现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认识美术对生活的特殊贡献,形成学生对待祖国优秀美术传统和世界多元文化的正确的人文态度、进而陶冶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集体式”讨论,通过“求异性”达到相互启发和学*的目的。

  本节课采用自主学*型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集体式”讨论,通过“求异性”达到相互启发和学*的目的。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其中讨论法是自主学*型教学的代表,学生在集体学*和讨论中,成为学*的主体。

  这节课提出的问题有:

  1、画面内容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2、题材是什么?

  3、画面上的人物象征和寓意是什么?波提切利采用了怎样独特的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

  4、透过人物神态能体会出什么样的更深层的含义?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5、我们如何来欣赏一件美术作品呢?

  6、联系当今社会,你想说些什么?

  通过上述问题,把知识设计成学*情境,启动学生思维,学生主动探究与交流,在探讨和解决问题中发现知识,内化知识,构建知识,活化学*。同时也强化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

  随着课程功能的转变,评价的功能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在本课的教学过程我及时对学生的讨论作出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肯定和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感受学*成长的欢乐。以此唤起他们的自豪感和自尊感。进而促进学生发展。

  不足之处及改正措施:

  一、在教学过程中,虽然绝大多数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评述,但仍有一小部分学生只作探究状,人云亦云,不能积极地参与到课程中来,对这一小部分同学要进一步给与关注,找出他们自身的闪光点,鼓励、肯定,充分在兴趣上做文章,激发他们学*美术的'热情,争取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本节课采用了自主型的学*方式,在教学节奏的把握上不够张弛有度。要适时做好引导,以控制好课堂节奏。

  三、教师自身也要加大学*力度,不断发展自己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四、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让他们也有基本的欣赏美术作品的常识,即使随即看到一幅作品,也有基本的正确的评论常识。

  本学期担任初二美术课教学,通过接触美术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我感触颇深。我渐渐认识到,在美术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上好美术课。

  一、注重学生学*美术课的兴趣培养,以成绩带动学*兴趣。

  在教学中,运用各种辅助工具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起学生学*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把被动学*变成主动学*,让自己真正成为学*的主体,这是美术课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在美术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诸如音乐、电视、多媒体教室等许多现代化教学手段,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新奇感。同时,培养兴趣也可以通过学生成绩来激发。在学*的过程中,成绩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成绩可以激发学生对某一门学科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成绩鼓励学生,从而引发他们的学*兴趣。

  二、多运用情景教学模式

  新课标的改革,新的教学理念也正在植入每一位教师的心灵,它使得教学成为人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把原来的教学模式进行更新,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出状态把单一的讲授改为形式多样的授课方式。

  在课堂中,以大量的事实、图片、名人的作品等来慢慢引导学生,让学生心理上接受这一学科,进而体会到美术的实质。同时,也要拿身边同学对美术的热爱还有他们的作品来作为案例,让同学间形成一种比较,进而相互竞争,最终达到共赢。这样,学生在宽松的学*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学*,体验快乐,增长见识,提高觉悟,培养能力。

  随着21世纪我国中学美术教育探索的日益深入,传统的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的美术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当中学美术教师面对诸多要求而尝试新教学方式时,如何转变传统思维方式,进而找到设计教学的合理突破口,掌握实施新教学方式的策略,是我们急需共同探讨解决的现实问题。下面,我从初中美术七年级上《面具的设计与制作》一课入手,就自己在该课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一谈我对美术教学设计原则的认识。

  一、《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面具的设计与制作》一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上的学*内容,课程目标要求利用简便易找、便于制作的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将造型技法与色彩技法运用到面具的制作当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材料和创作的关系,通过制作面具发现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捕捉和发现材料美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能从多元(历史的、文化的)角度认识面具,尊重和保护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品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

  1.发现材料、认识材料、运用材料;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四)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PPT演示;板书辅助教学;大量图片及文字资料;学生收集的照片(自拍)及实物展示品;音乐素材若干等。

  (五)教学设计过程

  1.导入:

  (1)师:我现在给大家看一样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生答:面具)

  (2)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做的么?(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以兴趣做先导,运用提问法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材料的发现与利用

  师:再来看一些面具,能看出这些面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么?(欣赏中外面具作品,在欣赏中,同学们发现面具的制作材料是多种多样的)

  设计意图:开阔视野、了解有关面具的更多信息、拓宽创作思路。

  3.面具的造型(板书)

  (1)师:戴着面具表演是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呢?你愿不愿跟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面具呢?(这时候我就告诉他们要作面具首先要了解人物特征:设计典型的面具形象。)

  (2)欣赏影片《马兰花》(看完后,同学们分组讨论剧中人物,了解人物性格、特征,考虑采用什么样的造型更适合这个人物,比如说小兰,美丽善良,造型上是圆形的?尖形的?还是方形的?)

  设计意图:了解剧情,让同学们脑海有很多的人物造型。

  3.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板书)

  (1)设计造型

  引发学生思考: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

  (2)选择材料

  面具所用的材料,在古时候以青铜、玉、陶为主,现代面具多用木头,还有布、瓷、皮、铜、纸、棕、竹、瓢、泥、石膏,甚至塑料和玻璃钢等。材料不同, 装饰方法也不同。根据材质可雕刻,可绘画,也可用纸浮雕的方法制作。

  (3)设计色彩

  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色彩对比强烈)

  面具色彩丰富,不同的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下面我们欣赏一些典型的藏面具吧,让我们测试,看看你对色彩与人物的特点把握如何!

  (4)动手制作

  制作方法:选、剪、折、弯、叠、挖、扣、贴、粘等等很多的手段。

  制作过程:①确定主题;②画出草图;③选材制作;④加工装饰。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了解制作过程,设计出富有个性的面具,体现出同学们的创新精神,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4.体验、展示、交流

  (1)每组同学依次上台表演本组节目

  (2)师: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设计的面具?为什么?或者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表演的节目?为什么?(学生交流体会,赞美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成功)。

  设计意图:通过节目的表演活动,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性格,展示所制作的面具。表演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感受面具表演带来的乐趣。从活动中了解了他人,了解自己。

  5.课堂小结

  (1)我们所做的面具是对环境的保护—废物利用;

  (2)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美的感受,并且可以装点我们的生活;

  (3)欢歌劲舞、交流情感。

  (六)教学评价: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表述出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各种观点加以正确的引导。

  对教学设计原则的反思

  第一,应该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在传统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太单一,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或强制,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例如可以采用电影,录像 范画,甚至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

  第二,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蒋梦麟在谈到教育的终极目标时曾说:“教育当因个人之特性而发展之。且进而至其极”。而传统的美术教育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心理水*,违背了教育心理学规律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造成了揠苗助长与停滞不前的后果。因此,美术教育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参与表现与鉴赏活动欲望的思想,这一角色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中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创造了发现自己个性和创造能力的空间。

  第三,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过去由于教育观念的落后性和教材的局限性等因素,美术教育存在着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要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应该将美术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美术、工艺和设计的不同方法,参加各种小组、班级的艺术活动,并运用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技能创造出各种艺术作品。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格。

  第四,应该由重“教”向重“学”转变。传统教学可以说是教师的事,新课程教学则是双方的事,它更注重双方的互动和沟通。传统美术教学技能也强调语言的应用与提问技能,但在课堂上常常缺乏互动与回应。因此,开展一些比赛性质的美术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丰富他们的课余活动,也锻炼他们的创作能力,培养他们对美术的感悟、对美术的热爱。 第五,应该实现评价的多样化。要打破以绘画测试一统天下的评价格局,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绘画基础能力的测量,也要评价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另一方面,还要提倡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当然,各位老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地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评价方法。

  以上是我对美术教学的一些反思。总而言之,革新美术教学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该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反思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不断探求和创新教学方法,以求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美术课的教学反思

  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那真可以说明这位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强。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例如我在上《校园的春天》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找有关标志设计的资料,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并结合2008年*奥运会,展开学生们的兴趣被大大激发。

  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学*观念不仅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新课改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 ,我总结了自己在上课时的一些优缺点。

  1美术学*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在上《画飞鸟》一课时候我没有单单教他们国画的画法,而是讲有关国画的知识基名家名作以及他们的历史背景,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慢慢吸收我说讲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文化了解国粹是我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

  2做为教师的我,没有能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知识没能做太多的延展,只是在自己的美术领域里传输知识,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识,

  3 我在上课的时候 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 范画,甚至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

  4在课堂上我 注重角色互换,拉*师生距离,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

  5做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并做出合理的评价。

  最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以上都是我要努力去做。为我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打基础!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即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相联系,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学*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受到较好的效果

  众所周知,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提出,学*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堂设计应由“给予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历、体验”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发表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观念下,不仅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潜力,教师要用心为学生创设好的学*环境,透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1.美术学*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必须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使学生透过美术学*,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用心的注意、记忆和思维。”

  所以有一个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作品、艺术家和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即心灵的沟通。

  2.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等关系。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

  通常在上课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能够讨论下一堂课怎样上;自己做哪些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间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用心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因为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感。作为教师则从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得以改善自己的教学。

  3.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潜力。

  4.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与合作交流。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建立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取资料、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善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要从课堂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美术各方面的兴趣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如七年级的《校服的设计》一课,连续上该课,会使学生厌烦情绪增加,《色彩的联想》的水粉画教学也同样如此。中学生对美术还处在简单的认知性审美上,特别是乡镇的中学生要在审美与兴趣上提高还需要一些方式方法,对此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创设情境

  1.一节优秀的美术课应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学*变成学生体验情感,感受快乐的学*。如:开课可以问“你喜欢什么?”“你想不想做什么?”

  2.如今多媒体可以把音乐的感情色彩很好的融入到美术的教学课堂上来。音乐是时间与视觉的艺术,他通过旋律、节奏、节拍、强度等形式,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指导绘画创作时,有选择的播放一些音乐,

  用音乐的和谐美去感染学生。可以使学生的绘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在导入环节,静态绘画的过程中都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学生情绪和促进绘画热情的积极作用。

  3.以游戏表演创设情境也同样是一个常用的教学手段,每个孩子都很有表演的欲望,渴望展现自我。活泼的游戏既能吸引孩子的自觉参与又能为孩子们提供成功的机会。

  二、实物写生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初一年级的《线条的艺术表现力》一课,抓住线条是如何变化设问谈感受,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与分析,对比花卉的茎、叶、干等如何表达,应用什么样的线条,上黑板上演示,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高起来了,学生的兴趣上升了,作业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实用10份(扩展5)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菁选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24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美术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忙碌的一学期又将结束,在这一学期我担任了初一初二的美术教学,现在我把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一个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课堂教学

  美术对于学生并不陌生,但初一上学期的时候,很多学生的理解就是美术就是画画,经过一学期的知识传授,学生对美术也有了更深的理解,而在下学期的教材上,初一年跟初二年的美术重点稍微有了不同的侧重点,初一年侧重学生对印刷体美术的体验,而初二年更是侧重学生对美术的深层理解,每一节课涉及的'内容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学生学起来也有了比较大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去学*和探索,以便于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更多的美术作品。在上每堂课前我都要认真的备课,使上课时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并适当的布置课后作业,引导他们完成高水*,有创意的作品。

  二、教学工作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适应新形式下的教育工作,我认真的参加学校的每一次培训活动,认真记录学*内容。本年度我继续领悟新课程标准,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认真备课,听课,上好每一节常规课。同时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并完成学校布置的各种活动任务。学期初,在许副校长的带领下,和同事一起完成校园的美化,宣传工作,在完成工作的同时,并且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本学期也带学生参加兴趣小组,同时也辅导学生参加各项比赛活动,虽然未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相信继续努力会有更大的进步的。

  三、考试

  本学期我采用了笔试和*时作业的评比,笔试主要是书本上的基本知识为主,*时他们交上来的作业我也做到认真批改,分等级评比,所以*时作业对于期末成绩占了百分之七十,所以总体起来每个班及格率都达到百分九十以上,优秀率都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

  四、课外活动

  在课堂中我也积极挖掘美术人才,并利用周末兴趣小组时间对他们进行有目的的培训,这样不但提高了他们的水*,同时也能很好地带动班上其他同学学*美术的兴趣。

  五、师德表现

  关心集体,以校为家。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注重政治理论的学*。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抓住每一个学*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的好朋友。

  六、其他

  我经常收集各种美术作品,以便于让学生多看、多体验,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在教学上,我充分的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来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关于美术的器材,能有更好的兴趣学*。同时在课外我也主动的学*专业上的知识,做到自已一是股活的泉水,能够源源不断地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水资源,相信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上会有更好的表现。

  岁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这学期所从事的初一初二美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反思改进。现作一番总结,以便择优汰劣,取长补短以待以后的教学水*更上层楼。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学期初,和教研组的老师一起,认真学*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务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美术组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教学情况:

  1、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美术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怎么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还通过上网以及制定一些美术书刊查找相关材料。

  2、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学校书画协会,利用星期六下午的时间给他们上课,在安全方面上与家长作好联系,学期末在校科技文化节术节举办了作品展览,取得了较好的`影响。参加的还是以初一的学生为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水*进步的很大。

  3、在美术课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美术课内容的调整,教学中注意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美术教学中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美术资源,查找课外的内容,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美术教学中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昧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注意到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按10--20%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内容,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4、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还积极到兄弟学校参加开展的一些公开课的听课,评课,我还注意到要自学,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是主要的,但除了教学工作外,我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其它活动。

  三、经验和教训

  1、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4、要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5、美术教学要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如在讲到点、线、面等概念时,可联系数学中的相关概念来解释。

  总之,本学期工作顺利圆满完成,不足之处也是在所难免的,通过总结反思,我将在下一学期的工作中,戒骄戒躁,以饱满的热情,取长补短,以待来年教学水*更上一层楼。

  对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从几方面谈谈对提高当前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些看法。

  一、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注入强劲的活力。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教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关键因素。那么该如何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首先,加强理论学*。强化理论学*意识,自觉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关键。因为,实践呼唤理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容易盲目,容易囿于经验,常常失之肤浅。美术教师务必在意识上解决问题,要有学*相关理论知识的意识,要加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全面了解美术课程标准,让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了然于胸。另一方面,理论需要实践的支撑,在实践中丰富、完善。所以,要有实际行动,要有行动计划,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美术教师的理论水*和实践潜力,才能真正站在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人才这一高度,组织丰富多彩的、充满活力的、高效的美术教学活动。

  其次,提高专业素质。美术教师在专业技能上不能满足现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不断掌握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在教学时才能得心应手。此外,美术教师还就应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要多看、多学、多实践、多总结,勤于反思、善于反思。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施展娴熟的教学技能,才能全面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

  第三,完善自己的人品和职业道德修养。此刻的学生对老师的为人和工作态度要求很高,他们期盼着热情开朗的、幽默风趣的、温和善良的、宽容大度的、严肃认真的、尊重学生的、可亲可敬的、能够信赖的、有耐心和职责心的好老师。只有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学生才可能会喜欢上美术课,也才能有效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从各种方法渠道中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让更多学生明确学*美术的目的和重视上美术课。

  美术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现实中美术学科一向以来都是被当做“副科”看待,再加上家长的不重视而导致学生的更不重视。在大多数学生的眼中,美术科不像语文、数学等考试科目那么重要。认为美术成绩对于升学不重要而不喜欢学美术,正是有些学生因觉得美术不重要而对美术学*不重视,并由此学生对学*美术的目的不明确。

  学*目的不明确的学生肯定不会积极认真地上美术课,也不可能会学有所获。对不明确学*美术的目的和不重视上美术课的学生,就应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其次,要让学生认识到美术是富有情感的艺术,美术教学具有突出的情感教育作用。透过学*美术能较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人的情商,而情商有时比智商更重要。优秀的美术作品能够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满足,理智上的启迪,灵魂的荡涤,进而追求完美,摒弃卑微,自觉扬起追求远大理想和高尚人格的风帆,这就是美术教学中情商的力量。为了让学生更乐意地上美术课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商,美术教学要重视创设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和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开展形式多样和富有感染力的美术教学活动。三、要加强对学生掌握美术技法的指导,并注重审美实践体验而促进美术理论学*。

  学生反映美术课中遇到的困难是掌握技法,有的学生比较喜欢上操作型的美术课,学生学*美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表现和美化生活的潜力。由此可见,要重视美术基本技法教学,从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学生对美术基本技法的掌握,是初中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务必加强课堂当场的示范指导,尽可能运用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形象地逐步学会基本的美术表现方法,要注重对学生课堂作业的过程指导,凡是学生在技法实践中遇到或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教师就应充分利用各种方法渠道加以具体指导。在学生进行课业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巡回辅导,要了解全班学生的作业效果状况,要兼顾美术特长生和有困难的学生,个性要热情、耐心地辅导有困难的学生,甚至是“手把手“地帮忙他们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学生就因美术成绩差而不喜欢上美术课,而目前评价学生美术成绩就是以技法表现如何为主要评价标准。可见,耐心地辅导在技法掌握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辅导学生掌握美术技法的时候,应注意对其进行美术学*方法的辅导,引导他们学会如何观察、临摹、分析、比较和借鉴等基本美术学*方法来学*美术,从而更有效地掌握美术技法。

  初中美术教学还务必重视审美实践体验活动,注意透过审美体验使学生的美术理论素养得到提高。的学生喜欢上理论型的美术课,其中可能还包括借上欣赏课之机可无所事事,并非真心喜欢学*美术理论的学生。美术理论的学*对于大多数初中生来说,比起学*美术技法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比较没用,其实是更有用。仔细想一想,所教的学生最终有几个能成为画家、设计师或美术工作者?既然没用几个,那么学*美术理论比起学*美术技法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更为深远,也更为现实。有的学生以前只是偶尔运用学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有是从来没有的。这说明现实生活中真正需要学生动手运用美术技法去解决问题的机会并不多,而需要运用美术理论知识去欣赏,并懂得在欣赏中调节人的情绪和丰富精神生活的学生,目前确实太少了。调查结果也反映了此刻所上的美术课与学生的生活还联系不够密切。

  因为初中生比较好动,所以纯粹的理论课是会比较不受学生的欢迎,但还是要重视加强学生对美术理论的学*,个性是要教会学生学会欣赏美术作品,将审美教育贯穿于美术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模仿、设计、创作和评价,注意引导学生以实践为渠道,以体验为形式,以交流为载体,来认识美、感悟美、塑造美,透过动手实践,把形象的塑造,色彩的选配和情感的表达都透过自身的审美实践反映出来。在美术理论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资料中的审美因素,讲究教育的艺术性,“寓教于美”、“寓教于乐”,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线条美、色彩美、构图美和意境美,重点发挥美术教学的美育功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渗透各种美的教育,体现“以美育人”。

  四、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开展互动交流与合作的.探究式教学活动。

  不同的学生对美术学*资料的不同喜好,以及小学阶段在美术方面各自受教育的程度不同等诸多差异因素,将强烈地呼唤着一种新型学*方式的美术课堂,即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为特征的开放式美术课堂。

  在自主、探究的开放式美术课堂中,每一个学生独特的需要、兴趣和求知欲将置于核心地位,这样才能满足其个性化发展的特殊需要,并产生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在合作的开放式美术课堂中,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可得到更多的互动交流与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这有助于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情谊,让各种教学信息得到很好的流通和及时的反馈,让每位学生能各尽其才和取长补短,让不想说或不敢说的学生在亲密的小组合作交流中,产生想说的欲望和敢说的胆量,并使语言表达潜力和其它多种潜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那么要如何较好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开放式美术教学活动?

  首先,要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在主导教学时应多面带笑容,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民主、愉快和较为自由的课堂氛围,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主动性,使他们在课堂上得以简单地展现自我。在评价学生时,对他们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既增强学生的学*自信心,又有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

  其次,要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每组的学生在学*潜力、组织潜力、性别、个性、兴趣、特长等方面合理搭配,以此来保证成员之间的差异性、互补性和组间竞争的公*性。同时,为了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和避免“职责扩散”现象,教师要提醒组内每个成员要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主角,以保证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第三,要创设能引发学生学*兴趣和探究欲的教学情

  境。教师要将教学资料还原于广泛的生活情境当中,让知识在生活情境中鲜活起来而变得形象生动,富有吸引力。还有课堂上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既要生活化,又要问题化,并且所提的问题就应注意多样化,使其能激发全体学生的思考,能包内含为什么、如何做、以及要求解释、比较、决定或找出因素、关系、用途等资料;问题不仅仅要有必须难度,还应适合学生的潜力、兴趣、学*经验等。

  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开放式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能够有所为,也可有所不为。但是,有一项工作务必得做好,那就是务必加强课堂管理。在个别学生比较容易胡来的美术课堂里,要建立制度化的课堂规则,明确规范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这样不仅仅有助于维持良好课堂教学秩序,约束和控制有碍学*的问题行为,并且有助于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活动,提高学*效益。

  五、借助多媒体技术建造高效的信息交流*台,为进一步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带给必要的物质基础。

  美术属于视觉艺术,因此相当于其它学科的教学,更需要直观教学。美术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要更丰富多样些,并且各种设备的功能要全面而强大,才能使课堂上的各种信息流通更顺畅,传达的效果更好。

  今后美术教学的信息交流*台还有可能从课堂上延伸

  到千家万户的学生家中,有的学生能在家中经常使用电脑上网学*,这为进一步拓展交流的空间和渠道带给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岁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这学期所从事的初一初二美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反思改进。现作一番总结,以便择优汰劣,取长补短以待以后的教学水*更上层楼。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学期初,认真学*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务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校美术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教学情况:

  1、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美术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怎么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还通过上网以及制定一些美术书刊查找相关材料。

  2、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组织部分优秀学生参加第七届全国少儿书画美术作品大赛,都获得了优越的成绩,其中8名学生获金奖,3名获银

  奖。学期末在校举办了学生作品展览,取得了较好的影响。参加的还是以初一的学生为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水*进步的很大。

  3、在美术课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美术课内容的调整,教学中注意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美术教学中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美术资源,查找课外的内容,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美术教学中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昧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注意到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按10%-20%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内容,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加强学*,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学*。本学期,结合第八次课程改革,确立的学*重点是新课程标准及相关理论。一学期来,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及各类学*讲座。另外,我还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了美术新课程标准、艺术教育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文章如《教育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怎样与新课程同行》等。通过学*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时有机会还通过技能培训、外出听课、开课等使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进步。通过这些学*活动,不断充实了

  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还积极到兄弟学校参加开展的一些公开课的听课、评课,我还注意到要自学,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四、经验和教训

  1、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4、要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5、美术教学要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如在讲到点、线、面等概念时,可联系数学中的相关概念来解释。

  在这个学期中我认真学*新课标,研究新的教学教法,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地去分析,探讨综合探究及多媒材的运用。我还和其他教师互相听课,互相学*新课标,并把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运用到教学当中。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这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方面

  在教学中我经常利用课下时间,了解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想法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才会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思考,而且还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因此,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教学中运用故事、游戏、观看光碟等现代化手段,以及声音、图像等到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和我一起做游戏,在把看到的、想到的画在黑板上,学生玩的开心,画的开心。和谐富有想象的作品、具体而又鲜明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画笔下。美术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及欣赏、临摹、想象、创作于一体,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感受美、发现美。如果在课堂上一味的采取临摹等陈旧的教学方式,势必使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因此我让学生多观察生活中事务及景物,观察他们的颜色和线条。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允许学生想象,超越生活而又联系生活。当我把作品放在黑板上方展示的时候,学生陶醉在艺术的海洋,我心中也感到无比的激动。我在教学中还和学生一起探讨和制作了纸板画做成小集子,让学生在上课和课下欣赏纸板画和其它作品。我在教学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针对这些情况,我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讨教经验。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等能力。作业采用小组评,老师评等多种形式来给学生成绩,我经常在上课时把学生的作业放在黑板的上方让全班的学生欣赏。用这种方式来促进学生和激励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在课堂上,我用小展牌的形式把学生的优秀作品沾在小展牌上作为一个流动的展牌到每一个教室展出,还有在学校画廊中展示学生作品。学生的作品得到了交流的机会和展示机会,也使的校园环境得到了美化。

  二、教育工作方面

  学生的审美教育和思想教育就成了我在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九年级班级人数众多,管理教育任务很重,我经常运用课间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和思想教育。在教学中,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句鼓励的话,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短暂关注和学*的激情,学生的日常行为*惯有一定的好转,我运用美术课中的美来教育学生,是他们认识到,心灵美是学好画画的基础;养成耐心,细心也是学好美术课的良好品质。而要使学生的学*兴趣和良好的学*态度及思想长久保持,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认真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心理,对学生进行反复教育,耐心细致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惯。

  三、遵守纪律及其他工作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为了能够完成学校的两基达标的任务。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的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真诚、耐心的热爱每一个学生,学生有问题及时解决。认真辅导学生,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加强业务的学*,看一些教学理论的书,还要挤时间自学其它科目的知识。为了能更好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我要积极准备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为教育事业奉献一份力量。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要结束了。在这一个学期中,我担任初中美术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享受到了收获与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对这一个学期中的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上兢兢业业,爱校如家,对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二、教学工作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学*美术的兴趣。我认为兴趣是学*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

  为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美术教学中,我还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矗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机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美术学*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能力,为终身学*奠定基矗

  三、经验和教训

  1、教师要认真贯彻本教学大纲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4、要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5、学业考核以*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四、自身素质

  课堂之余,我认真参加了学校以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外,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

  岁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这学期所从事的初一初二美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反思改进。现作一番总结,以便择优汰劣,取长补短以待以后的教学水*更上层楼。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学期初,和教研组的老师一起,认真学*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务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美术组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教学情况:

  1、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美术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怎么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还通过上网以及制定一些美术书刊查找相关材料。

  2、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学校书画协会,利用星期六下午的时间给他们上课,在安全方面上与家长作好联系,学期末在校科技文化节术节举办了作品展览,取得了较好的影响。参加的还是以初一的学生为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水*进步的很大、

  3、在美术课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美术课内容的调整,教学中注意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美术教学中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美术资源,查找课外的内容,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美术教学中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昧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注意到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按10--20%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内容,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实用10份(扩展6)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菁选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通用15篇)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美术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学*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3课《绿洲》时,这节课是以学*“造型·表现”为主,结合“欣赏·评述”为辅的综合课。主要是让学生接触超现实主义绘画,感觉超现实主义新奇的视觉形象与效果,结合体现环保意识的招贴画的艺术构思对应分析,学*掌握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一些技巧展开教学活动,把教学与环保主题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问题情景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作,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实施发散性思维教学方法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鼓励发散性思维,培养审美个性,审美意识。

  鼓励审美个性,即是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学*《绿洲》的教学中,我出示自己的两幅环保作品,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我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河水被污染了,鱼儿变成了白骨;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画面形成的视觉冲击力,体现出环境被污染的严重;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画面,空气被污染了,树木砍伐光了,沙尘暴的肆意倾掠;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

  学生对作品都有了自己的看法,我接着问:“看了作品后,我们的内心都会有自己的一片绿洲,你心目中的绿洲是什么样的?你会画成什么样?”,问题的设置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参与意识都想来说出自己心中的绿洲是什么样的,会怎样去表现他。有的认为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有的说绿树成荫,鸟儿飞,鱼儿游,孩子们在无忧无虑的玩耍;有的说只要是自然的不被污染的都很美;有的认为蓝蓝的天,绿绿的水。课堂活起来了,同学们的脑子动起来了,我对同学们细微的观察、深刻的体会都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每位同学尝到了跳着吃果子的乐趣。可见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审美意识。

  二、鼓励发散性思维,改变事物正常的逻辑关系。

  高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及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些因果关系,其存在或改变都会导致他们产生“可能”或“不可能”的判断。如果老师人为地打破这种因果关系,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莫名奇妙的陌生和惊异,从而促使他们探索这种“不可能”现实的奥秘,或创造者的意图。我们从赏析比利时画家马格里特的作品《绿洲》入手,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自己分析评价作品,阐述自己的观点,得出自己对作品的认识。有的认为画的是一种客观世界不可能存在的景象——在反透视的桌面上,立着三棵树;有的认为云彩部分有的画在树前,而有的画在树后去了;有的认为更奇的是天空与大地的距离太小而显得非现实;有的认为沙漠里怎么会有桌子;有的认为树怎么会长在桌子上,云怎么会在树上等很多与正常逻辑关系相反的画面,充分活跃了思维。我们可以看出《绿洲》是在现实中抽象

  出一些“形象要素”(树、白云、沙漠、桌子),然后按照艺术家的构思重新进行不同寻常的组合,变成了超现实主义观念下的作品,其特征形象新奇,视觉冲击力强。其次是教师综合分析评价,既评价学生的自主学*活动,又整体分析评价作品。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陈述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观点引发学生对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兴趣,通过图片范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超现实主义,激发学生的思维进入超现实主义艺术创新表现,进行创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尝试,去体验其中的方法和作用,通过学*与借鉴,鼓励学生发表“奇思妙想”,正确地认识理解和选用表现手法。给学生五分钟的思维拓展时间,运用空间重组的艺术处理手法,描绘包含有树木形象的环保主题作品。尝试巧妙改变树木原有的空间位置和环境,创造出新奇的视觉形象。

  三、鼓励发散性思维,激发艺术创造和表现。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讲时我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交朋友、交心。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同时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的作业没有雷同,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且充分的体现了学生愿意积极尝试与借鉴新奇、适当的艺术表现形式及手法,有意图地表现环境保护的主题,传递环保意识。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有效性的探索,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第一,鼓励发散性思维的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了学生的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发挥。

  第二、鼓励发散性思维的美术课堂教学活动,更注重学生学*的过程而不是作品结果。完成一张好的作品固然重要,但在完成作品的全过程中,所进行的与众不同的思维探索和创造更为重要。

  第三,鼓励发散性思维的美术课堂教学活动,能使更多的学生作品标新立异,画面中充满着**眼光中的“怪异”,而这种怪异正是创作的灵魂。

  因此,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应巧妙地诱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启迪他们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能充分发挥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

  本周是美术正式开课的第一周,美术课本也是刚刚同步。七年级更换了教材,内容更为整合,信息量加大,知识点难点也同步增多。本周七年级进行了首页的鉴赏课《敦煌莫高窟》。本课为自学课程,考虑学生基础美术知识薄弱而进行了课堂讲授。对于莫高窟与佛教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日常生活中的接触也过少。加强学生对于莫高窟的整体意识,认识到其辉煌的艺术成就与历史考古价值。学*欣赏壁画于彩塑,对于石窟艺术也进行了简单的了解。这节课信息量巨大,但是感觉学生的获益较少。有部分学生对此提不起兴趣,不乐于去研究。加强艺术氛围的熏陶。八年级鉴赏课《春》,本课较为生动,学生学*氛围浓厚。对于画中人物故事情节的'了解积极,乐于研究发现。拓展学生思路,对于作者的代表作进行加强记忆。九年级进行鉴赏课是罗丹的《加莱义民》,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对于人物动态的创作,了解作者的用意。让学生记忆作者与其代表作品,对于雕塑有一个初步认识。让学生对一件雕塑作品进行解析,还是比较困难。

  整体而言,学生的学*兴趣还是十分浓厚的。但是对于一些理论的知识,略为枯燥的知识点记忆还是有一些排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知识学*更为有意义。

  在一次美术课上,我们进行了简笔画绘画,当大屏幕上出示学生需要画的图片时,学生展现了不屑的面部表情。面对学生的嗤之以鼻的绘画态度,我很淡定的说:“画非常简单,这是小学生水*画的画,不过今天我要来难为一下你们!”我的话音还没落,学生很傲慢的发出“切!”的轻声。这时我接着说:“但是我要看到大家的创新,如此一张蘑菇和小花的简笔画,谁能给我画出新的创意!大家开动你们聪明的脑筋,看谁的作品最优秀!准备好了吗?开始吧!我的一句“创新”激发了学生的绘画兴趣,他们开始开动脑筋,尽量在画面体现创新。

  在巡视中,我发现一个学*特别差的孩子,画的特别好,我当时一高兴大声说,我发现了一个特别有创意的绘画,现在老师先给你90分,等你的画画好了,老师在给你加分。所有的学生听到之后都惊讶了,他连作业都不写,怎么能还没画完就得了90分?为了证明我的分数不是白给的,我把这个学生的画像所有学生进行展示。同学们一看都惊讶了。这名同学把蘑菇和小花话到了一个竹排之上,竹排漂浮在溪水中,感觉蘑菇和小花在进行一次小小的旅行。同学们感受到了我的90分不是白给的。我说:“同学们,在美术课上你们都是最棒的孩子,这里没有学*好坏之分。今天你能得多少分呢?100分是小学生标准,200分是中学生标准,一会儿同学们画完都把作品贴到黑板上,老师现场打分。”

  学生尽量发挥自己的创意和绘画水*,一会儿时间黑板上已经贴满了绘画作品!我让男女同学互相给对方打了分数,我又在他们打分的基础上又给了一次分数,两次分数相加就是该同学的分数。一场分数的革命,即给了学生评价的权利,又让同学们找到了别人的有点和自己的不足,一种评价观念滋生于学生心中。这种分数的'革命对于学生来说是喜悦的,更是全新的,最后同学们都得了190分左右的分数,甚至还有两名同学得了200分。学生通过课堂打分的新形式,让学生从新审视了美术绘画的评价尺度,从此了解一副绘画作品应该如何创作之后才是最好的。

  无意识的一场分数变革,让我也重新感受到了,课堂教学应是灵活多变的,分数是评价学生的一个标准,我们不能让标准过于死板,更应该给学生一个更好的评价空间,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我们的课堂更民主,更快乐。

  担任美术教学工作已经有几年的了,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课堂活跃,想怎么上就怎么上”。“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例。如在上第六课《和*鸽》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找跟和*、和*鸽相关的资料,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招贴画如:《和*之人》、《不这是胜利》等,并结合2008年世界各国运动员参加中国奥运会,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展开教学。这样一来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的兴趣。

  初中美术课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常,这种学*观念不仅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对多年的美术教学进行反思,我发现有以下优缺点。

  1、美术学*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在上第四课《梅竹精神》一课时候我没有单单教他们国画的画法,而是讲有关国画的基础知识、名家名作以及他们的历史背景。学生像听一样,慢慢吸收我说讲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文化,了解国粹是我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

  2、做为教师的我,没能很好地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知识延展的还不够,只是在自己的美术领域里传输知识,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识的学*,让美术课成为他们学*知识的又一阵地。

  3、我在上课的时候,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范画、故事,游戏和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他们对形象的感受,对美术的浓厚兴趣。

  4、在课堂上我注重角色互换,拉*师生距离,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让他们感受到,上美术是一种,自己才是这节课的主角,让他们在这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并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5、做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总是得到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并对每位学生做出合理的评价,让他们感受到在美术课上的*等和每个人的价值。

  最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要更努力的做好以上几点。为我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打好基础!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即要重视对学生艺术的感受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更多地与基他学科相联系,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让学生在自主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

  担任美术教学工作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课堂活跃,想怎么上就怎么上”。“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例。如在上第六课《和*鸽》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找跟和*、和*鸽相关的资料,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招贴画如:《和*之人》、《不这是胜利》等,并结合2008年世界各国运动员参加中国奥运会,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展开教学。这样一来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的兴趣。

  初中美术课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学*观念不仅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对多年的美术教学进行反思,我发现自己有以下优缺点。

  1、美术学*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在上第四课《梅竹精神》一课时候我没有单单教他们国画的画法,而是讲有关国画的基础知识、名家名作以及他们的历史背景。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慢慢吸收我说讲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文化,了解国粹是我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

  2、做为教师的我,没能很好地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知识延展的还不够,只是在自己

  的美术领域里传输知识,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识的学*,让美术课成为他们学*知识的又一阵地。

  3、我在上课的时候,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范画、故事,游戏和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他们对形象的感受,对美术的浓厚兴趣。

  4、在课堂上我注重角色互换,拉*师生距离,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让他们感受到,上美术是一种享受,自己才是这节课的主角,让他们在这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并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5、做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并对每位学生做出合理的评价,让他们感受到在美术课上的*等和每个人的价值。

  最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要更努力的做好以上几点。为我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打好基础!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即要重视对学生艺术的感受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更多地与基他学科相联系,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让学生在自主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

  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本节课内容体现了艺术之间的关联。我国古代诗词作品是语言凝炼的精华,用字不多,却寓意深远。授课前,我让学生事先搜集自己喜欢的古诗,上课时让他们来朗诵一下准备的古诗,说一说这首诗的意境,互相自由交流,学生把这首诗的整个画面描述的非常清楚,这样一个融洽的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但课堂教学提问时,没能与学生融为一体。

  通过分析、比较,他们发现了古诗不同的分类:每首诗所描写的内容是各不相同的,有写人的,写景的,状物的,还有叙事等等。如果这些诗让你来配画,你打算怎么组织画面呢?这样的提问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我请学生充分畅谈后给予归纳:如果是写人的诗,配画时,我们就要把诗中的主题人物放在画面的最主要位置;如果是状物的诗,就要把诗中的主题部分放在画面中最醒目的位置;(画写景的古诗,可以先确定*景用深色表现,中景画大且具体刻画,远景可以画得稍微简洁些;画叙事的古诗,可以是单幅的,选择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场面,也可以采用连环画的形式——课堂上没有提到这点没提)。这样,不同的构图形式便自然的、适时的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启发,从而为创作好本课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绘画中,我没有根据学生的构图给予实施的评价,如主体是否突出,能否画出古诗的意境,主体是否能着重刻画等,这种以点带面的形式,让全班同学都能去深入地思考和表现本课内容——诗情画意。

  课后通过学生作品,我发现这种以学生为主体,自主研究,教师为主导,及时引领,适时评价的'教学方式,对学*较难的创作课业有较好的效果。

  (课后拓展环节,应启发学生用今天学到的方法画一画校园文明标语、班级公约、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将自己学到的内容运用到其它的方面,注重了艺术的多元化,也提高升华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课堂上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提到拓展环节)

  装饰画对于学生来说,即熟悉又陌生,他们虽然在生活见过,却很少仔细观察过,因而在课堂上我把观察、感受作为本课的重点。如欣赏部分,我花了很多的时间收集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制作一些各种形式的装饰画,再加上一些优秀作品供学生欣赏。通过学生直观的观察、触摸感觉各种材质的形态、色彩、肌理等特征,更进一步了解到合理的利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出来的装饰画的确感觉很美,学生眼界大开了,思维打开了,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他们都能积极讨论发表个人的看法与设想:“利用什么废旧材料制作什么、利用材料的什么特征来创造什么样的装饰画。在教学环节设计上,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课堂结构严谨、清晰、层层推进。先让学生了解、观察身边的废旧材料,再来出示欣赏利用这些材料制作出的装饰画,感受只要会应用材料特点、图案设计比较新颖,都会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美的效果,以身边的看不起眼废旧材料来引到一些其它材料的边角余料,如果做有心人,这些材料会做得更精美、更漂亮。在作业部分,我打破以往美术作业的模式,将独体完成的作业改成合作完成的作业。首先让学生举手谈一谈自己准备了哪些废旧材料,是如何应用这些材料的特征,设计制作装饰画,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大家谈一谈,如何应用大家准备的材料来进行创作更好、更美的装饰画,这样由个人设计,到集体出谋划策,完成更好的作品,这样即调动学生的.自主学*的能力又发挥了集体协作的意识,课堂教学设计由浅入深,由抽象认识到具体的认知规律。

  在教学方法上,我以启发,诱导为主,注重学生学*的探究和合作,如在观察、分析各种废旧材料的形态、色彩、肌理等特征时,我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调动学生的自主学*的兴趣,提出问题:“你对哪些废旧材料感兴趣?利用它能制作什么内容的装饰画?“这样的方式激活学生思维,诱发积极的言语应答。

  探究性学*是选修课学*的主要方法,怎样利用废旧的材料设计什么内容的装饰画是他们很感兴趣的内容,在他们眼里装饰画是很美的,怎么可能是一些废旧的材料呢?在学生观察分析中,我把废旧材料分了一个类别,在黑板上展示了各种类别的废旧材料制作的装饰画让学生对照性的观察分析,废旧材料的确能变废为宝,制作出漂亮的装饰画,这种边观察、边分析、边讨论学生都能全心地投入,主动地学*,积极性非常高,学*的效果也比较好。从教学中我看到学生的想象力是惊人的,只要给他空间、时间,他们就能插上想象的翅膀飞翔。其实一开始当我说你觉得怎么好看就怎么装饰时学生还有点怀疑,有的问“我可以随便画吗?”我说可以啊,他们可兴奋了。在整个活动中我没有增加任何的要求,只是根据学生的想象给予技能上的指导。由于学生在画自己的所想,所以作画时显得特别愉悦,也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产生了那么多的创意,我也受益匪浅,有的学生的设计我还没有想到。

  通过本期的教学实践,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感觉到现代美术教学要敢于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宽松、自由的学*环境。通过探索、交流、表现、评价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开展美术活动,鼓励探索学*,合作学*,让学生在探索中增长才干,发展个性。

  我想作为一名老师应当不是我说你做,唯师唯书,而要善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独立思考,产生自己的思想,如果我们的教育总是建立在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的基础上那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允许标新立异。其实兴趣的产生离不开学生的想象,因此我们老师要释放自己的思维,这样才能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的探索对此感兴趣,感到好奇和喜欢画画。而且每个学生在发展的方向、起点、速度及最终达到的水*上都存在着差异。教师都应学会观察、判断学生的经验水*、发展进程和学*特点。

  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那么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也是我们的教育所在,相信学生,如果用这样的观念来教育学生,那么学生一定会成长得更棒的!

  ,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美术课应植根于生活,把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美化生活,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初中美术课经过课改后,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新理念、新方法使美术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去年我校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了硬件建设,美术课堂教学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呈现出一派蓬勃生机。

  开学第一周我针对学生特点,为了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兴趣,第一节课导入环节,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怀旧校园歌曲〈光阴的故事〉以动画FLASH形式播放,一曲老歌,水彩风景画的不断播放,把学生带入了主题 ———过去的日子。第二个环节我用收集摄影照片(关于儿童玩游戏的各种照片)进行展示,勾起学生的回忆,这时就有同学就想到自己的童年,已经过去的难忘的日子,(同学互相交流)第三个环节欣赏儿童作品,从欣赏到观察、从观察到研究,这个环节使同学们从构图。到色彩对儿童创作画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小结后,布置下节课主题——童年的'日子(创作一幅儿童画)。

  一节课虽然以欣赏为主,但是没有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并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亮点1:美术是一种形象表达的视觉艺术,这节课,对于构图透视、色彩、笔触、肌理等因素的表现方法有直接的学*。

  亮点2: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使学生的学*活动与生活经验尽量的结合在一起,引起学生进一步去体会学*的乐趣、探究的乐趣,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转变教育理念、转换课堂教学角色是我今后研讨的主题。

  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那真可以说明这位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强。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学*观念不仅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新课改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我总结了自己在上课时的一些优缺点。

  1美术学*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在上《你,我,他》一课时,名家名作欣赏,如罗中立的《父亲》以及他们的历史背景,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慢慢吸收我说讲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文化,了解创造过程,通过画面打动学生的心,是我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

  2我在上课的时候 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

  3在课堂上我 注重角色互换,拉*师生距离,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

  4做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并做出合理的评价。

  最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以上都是我要努力去做。为我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打基础!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即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相联系,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学*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受到较好的效果。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我校组建美术特长班是为了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尝试新的高中教育教学模式而建立的。学校办学二三年来,因学生文化、专业素质较好,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高中美术特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既要体现整体性、基础性、又要体现适应性、现实性、超前性,还要以“美”育“德”,以“美”育“智”,以“特色”促“全面”,教师不但要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和艺术素养。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初步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为宗旨,在课标的指引下以适应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不同的能力评价标准、真正地提高到素质教育的高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建立合乎规律性和合乎目的性的教**行机制已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紧迫任务,因此,我在课程教学设置安排上采取“全面推进、分类分层次教学”的运行机制,其主要设置如下:

  一:改善教学方式,保障教学目的的实施

  1)在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指引下,在高中教学中,美术教育要与社会与时代与周围生活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理解,从现实的角度思考艺术的问题,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运用科学性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增加学*活动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发展学生的感受能力、培养美育情趣,使艺术教育真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拓展开来。

  2)通过基础教学发现兴趣,通过专修课教学培养特长,以课外活动辅导实现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和谐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改革中,不以应试教育为最终目的,美术欣赏课可用于课堂教学,利用讲座、录像观摩或通过到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参观学*的形式,也可以利用教师工作室制组织学生学*,并作为高中学生的选修课计入课时量,课程的开设则可以在多方面弥补现有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一些课题的开发和研究,通过因特网访问,使美术教育与人文学科与时代内容相融合。

  3)实施“合格加特长”的培养策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实行分类教学。坚定“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信念,允许学生某些方面落后,更鼓励学生某一方面冒尖带动和谐发展。

  二:实施目标教育,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按照1999年教育部高等艺术院校专业目录调整,在入学考试中强调“厚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的思路。在注重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相结合的前提下,结合美术专业的特点和招生入学考试方式的连贯性及相关要求,并总结*年来全国艺术院校美术专业招生入学试题的基本特点和总体要求,美术作品中的一切都是有定味的艺术性形式存在,而非既美的存在,我们为美术高中特长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制定了严格的教学计划:

  1)如何认识或看待美术为原则而选择有效的教学课题和教学内容

  高中美术课程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技能技巧、而且包含更广泛的美术文化,使得美术教育所具有认识技能、情感创造等价值系统得以回复。教学设计在课堂实施中是非常重要的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我根据学生的课堂学*状态和当前形式发展的需要灵活地改变教学设计与实施,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与发展规律,对学生采取分类教学,实现全面发展,避免“一刀切”的认识误区,客观地认识学生群体的现实水*及个体差异性,进行意向选修,分类编班,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潜能倾向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达到学生能接受、教师所期待的目标。

  2)以帮助学生如何试图用美术表达自己的理解、希望和梦想为原则而选择有效的教学课题和教学内容,并重视促进学生在美术文化表达过程中,对美术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感觉的.陶冶,在针对具体的培养目标中,我制定了一个相对活跃的教学思路。

  a观察感觉能力;学生之间对一具体对象或事例进行表述,欣赏优秀作品时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老师的感觉强加给学生。例如:当你看到一个瓶子时你想到了什么?当你用线来进行排列组合的时候你当时的有什么想法,面对对象时,你采取什么样的表现形式等等。

  b分析理解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如:比例、结构、透视、明暗、虚实、色彩等规律性的和逻辑性进行理解分析。

  c理性表达能力;在对事物客观表象的观察理解的基础上,参入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表达。

  d个性表达能力;个性教育是学生个性心里品质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肯定学生不一样的观点,关注不一样的尝试,才能促进生成发展,教师如果给学生一个统一的标准、学生做的、想的都一样,就不可能有发展。

  e心理调适能力;高中学生面临人生的十字路口,课程紧,压力大,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升华情感;促进交流,学会沟通人际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f自我评价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判断自己美术学*的态度、方法与成果,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的成果;通过以美术学*和各种艺术交流,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

  3)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与不同层次阶段的学生的情境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同时让学生完成一定的课业量,以摸清学生的美术表现水*。对后进生实行个别辅导,做到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明确,双基与能力目标清楚,重视做好教学质量的反馈和课后的教学小结,加强基础教学,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4)通过研究型学*教学,为学生创造开放的学*探究环境,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以此培养学生综合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人才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及终身发展的需要。

  5))培养学生感觉美术文化的能力和美术文化感觉能力的涵育,是有助于个体人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我在对课改精神的理解上,不断强调学生要深入生活,多画,多记,多观察,在头脑中积累素材,*时对生活景物的观察积累如同观察社会同样重要,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现状,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能有效地传承文化,如:开展艺术讲座,到美术馆,博物馆参观学*,外出写生,采取讲解、示范、逐一辅导、集中评价等方法,另外还采取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录像、投影、幻灯、电脑动画等多种媒体交替使用,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另外,培养学生勤于实践,让他们熟练掌握色彩,素描的结构、重组,写生创作的技能外,还要配合创作、设计、文字表达、欣赏等作一些辅助综合训练练*,重点培养学生的素质,在基本功、创造力和应变能力上下功夫。此外,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并通过教学设计的实施让学生不断的总结自己的得失,表达自己对绘画艺术的感受,学生获得了许多的收获与感悟,陶冶了情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

  6)针对历年来美术高考课目及学生报考专业制定教学计划,并实施因材施教的法则,关注每一个成长中的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业倾向及经验判断进行个别调整。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和生成状态,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努力创造一个愉快、宽松、充满艺术情趣的学*环境,以赢得学生的亲睐。

  7)做好学生的成长档案记录和追踪记录,课业考核;等级评定,逐层推进。它不以“分数”和“升学”为唯一目的,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水*,使考核的结果能成为推动教学发展的层次目标体系。

  忙碌的一学期又将结束,在这一学期我担任了初一初二的美术教学,现在我把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做简要的汇报反思总结

  一、师德表现

  关心集体,以校为家。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注重政治理论的学*。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抓住每一个学*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的好朋友。

  二,课堂教学

  美术对于学生并不陌生,但初一上学期的时候,很多学生的理解就是美术就是画画,经过一学期的知识传授,学生对美术也有了更深的`理解,而在下学期的教材上,初一年跟初二年的美术重点稍微有了不同的侧重点,初一年侧重学生对印刷体美术的体验,而初二年更是侧重学生对美术的深层理解,每一节课涉及的内容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学生学起来也有了比较大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去学*和探索,以便于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更多的美术作品。在上每堂课前我都要认真的备课,使上课时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并适当的布置课后作业,引导他们完成高水*,有创意的作品。

  三、教学工作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适应新形式下的教育工作,我认真的参加学校的每一次培训活动,认真记录学*内容。本年度我继续领悟新课程标准,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认真备课,听课,上好每一节常规课。同时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并完成学校布置的各种活动任务。学期初,在许副校长的带领下,和同事一起完成校园的美化,宣传工作,在完成工作的同时,并且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本学期也带学生参加兴趣小组,同时也辅导学生参加各项比赛活动,虽然未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相信继续努力会有更大的进步的。

  四、课外活动

  在课堂中我也积极挖掘美术人才,并利用周末兴趣小组时间对他们进行有目的的培训,这样不但提高了他们的水*,同时也能很好地带动班上其他同学学*美术的兴趣。

  五、考试

  本学期我采用了笔试和*时作业的评比,笔试主要是书本上的基本知识为主,*时他们交上来的作业我也做到认真批改,分等级评比,所以*时作业对于期末成绩占了百分之七十,所以总体起来每个班及格率都达到百分九十以上,优秀率都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

  六、其他

  我经常收集各种美术作品,以便于让学生多看、多体验,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在教学上,我充分的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来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关于美术的器材,能有更好的兴趣学*。同时在课外我也主动的学*专业上的知识,做到自已一是股活的泉水,能够源源不断地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水资源,相信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上会有更好的表现。

  中学课业不算轻,课余时间有限,所以我尽量让美术课内容当场完成。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要从课堂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美术各方面的兴趣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如;一年级的素描,连续着上该课,会使学生厌烦情绪增加,二年级的水彩画教学也同样如此,中学生对美术还处在简单的认知性审美上。美术与别的学科也有差异系统的技巧学*是必要的,但要在审美与兴趣上提高还需有一些方式方法,对此我曾作过以下尝试:

  一、美术的相关课外知识的运用,使学生丰富知识的同时提高兴趣。 如在上水彩画课时,这课的重点是教水彩画法。为了使学生在学之前能对该课产生兴趣,第一节课我用多媒体展示并介绍了“西湖旧十景”和“西湖新十景”在同学们陶醉与西湖美景的同时介绍水彩画就特别适合表现西湖这种淡雅、雨雾朦胧的自然景象。接着提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大家知道西湖的由来吗?”带着西湖神话传说的由来,引出有关西湖的诗词,特别介绍了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之一》。然后借着苏东坡谈及一些课外知识“西湖特色菜——东坡肉和西湖醋鱼的由来”让学生在进入水彩画的学*前,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的兴趣。

  二、实物写生将提高学生兴趣。

  例如一年级绘画校园一课,抓住写生一词给学生讲解,写生是这节课美术学*的关键,让学生想知道写生是怎么回事,从而引以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自己的文具,徒手画自己的文具。让学生去校园写生观察花草植物,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写生的取景构图。最后从学生中找出几位结构特征较明显的同学出来当模特,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起来了,给模特摆好坐姿,坐好后,以真人为例讲解绘画要点,这时学生的兴趣明显上升,作业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三、欣赏与技法相结合。

  初中美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主,是教育界早已肯定的教学方向。审美能力的提高仅仅靠学生技巧的提高来实现是不可能的,只有将欣赏放在技能的前面,让学生在美术教学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思维,分辩美与丑。在自己作业时,尽量将画面美化,如初一中国画要掌握中国画的特性画出不错的中国画是很难完成的,所以课前我把这次中国画的教学分成几块:一、荷花。二、梅花。三、竹子。

   四、教师给学生的课堂作业给予鼓励和肯定。

  美术作业是在课堂中完成的,教师在教学时一方面要下讲台对学生个别指导、指点。对学生的作业,给学生一些赞扬,对绘画中有创造性的学生给予肯定,这对提高学生的兴趣起到一定的帮助。

  以上是我这段时间的教学随笔,谈及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再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讨研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上好每一堂美术课。

  通过一学期的美术教学,我对美术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打破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在这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有如下几点反思:

  一、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审美教育目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