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范本10份

首页 / 教学设计 / |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

  2、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3、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数位上出现0的读法。

  教学媒体:

  实物投影、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数位顺序表知识。

  让学生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从和位起,第几位是万位?第几位是千万位?

  (2)个级含哪些数位?万级含哪些数位?

  (3)万级中各个数位对应的计数单位各是多少?

  2、个级的数的读法。

  下面这些数怎么读:

  5432、4000、2008、105、120、3025

  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二、学*新知

  1、教学例2

  投影出示数位表:

  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然后对照数位写上数字。

  (1)个级的数的读法,写出2496。

  (2)万级的.数的读法。写出24960000。

  ①先让学生尝试读法

  ②比较24960000和2496在数位上的区别。

  24960000含两级的数,其中的“2496”在万级,“0000”在个级,2496是个级上的数。

  ③启发:引导24960000的读法。

  说说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6表示6个万,9表示90个万

  4表示400个万,2表示2000个万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并在黑板上写出(或电脑显示)这个数的读法。

  ④讨论:2496与26960000读法的联系与区别。

  二千四百九十六

  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联系:“2496”不讨在个级还是在万级都读二千四百九十六。

  区别: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万,读数时要添上“万”字,而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1”,读数时就不读这个“1”。

  ⑤即时训练。

  读一读:50000、180000、2350000、40000000

  ⑥小结:首先要先明确万级上的数(可以画出分级线);

  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

  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

  (3)两级的数的读法。写出6407000。

  ①引导观察6407000与24960000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含两级的数。

  不同点:6407000个级上有7000;24960000个级上是0。

  ②万级,个级上都有具体的数字该怎么读?

  ③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然后有教师总结说明;先读万级上的数(多少万)再读个级上的数。

  板书: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万级上的数是“640”,就按照个级来读─六百四十,在添上“万”字,然后再接着读个级上的数。)

  小结:分级→先读万级上的数→接着读着读个级上的数。

  ④即时训练。

  读一读:1205000、2358700、18006500、256050

  (4)每级中见有0的数的读法。

  写出85000300

  ①讨论,尝试读法。

  ②要求按读数的步骤进行;

  分别:8500┆0300

  读万级的数:八千五百万

  读个级的数。

  启发: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

  正确读法:八千五百万零三百。

  ③即时训练。

  读一读:2430800、23000050

  通过练*,使学生懂得每级中间有0(不管是连续两个0,或是3个0)的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有0的不读零。

  三、巩固练*

  1.课文第5页的“做一做”

  2.课文第8页第2题

  通过练*使学生进一不体会:同样的数字放在个级和万级的读法不同。

  3.课文练*一的第3—5题。

  第3题呈现了一个情境:小组同学交流不同的读数方法,探索比较方面的读法,体现了由学生自主先哲合适的读数方法。

  第4题呈现三幅北京景观的图片,让学生正确地读出图下面的数,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亿的内数读法的理解,提高学生读数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由学生自己来说说这节课体会和总结含两级的数的读法:先读万级的数,在读个数的数。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联系两个0或着三个0的只读一个零),没级末尾的0不读。

  标签:亿以内数的读法教案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3.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读数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多媒体课件演示主题图中的中国6个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的图片,伴音介绍我国国情,然后通过特写镜头推出6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由学生提出问题,得到了那些信息?发现了什么?揭求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以北京市人口数为例,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13819000这个数。

  2.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

  问题:在这个计数器上,你发现了什么?

  用计数器数数: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问题: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

  认识十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万”。)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一万,是多少?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用同样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3.小组讨论学*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问题: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们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4.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数位。将13819000按数位顺序写出。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3)学*“数级”。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

  5.巩固练*,完成第4页“做一做”。

  6.学*读数。

  (1)投影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分别呈现教材上的4个数,让学生读一读,并写出读作多少。

  (2)小组讨论:

  a.含两级的数怎么读?

  b.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c.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读?

  (3)反馈交流讨论信息,由学生总结,并订正例题呈现的数的读法。

  三、巩固练*,完成第5页“做一做”。

  四、小结本课学*内容,让学生谈谈学*体会、收获。

  五、布置课堂作业:完成练*一的第1~5题。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以及按数级读数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按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2、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数的概念,掌握一系列的计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在万以内数的读法基础上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鼓励学生在科学领域中研究与创造。

  教学重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每级末尾、中间带0的数的读法。

  教具、学具准备:算盘、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答:(1)一千里面有( )个百,一万里面有( )个千。

  (2)( )个一百是一千,( )个一千是一万。

  2、复*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师出示5张卡片: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教师首先把“百位”贴在黑板上,指名同学按照顺序依次贴其它卡片。全部贴好后请同学口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3、读数练*:

  教师在贴好的数位下填数字,学生进行读数练*。重点引导学生复*中间或末尾带0的数的读法。

  4、想一想,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规则是什么?

  (引导复*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后面类推亿以内数的读法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投影出示:

  ①1993年我国台湾省大约有20944000人。

  ②人造地球卫星速度是每分钟约474000米。

  ③某县去年试种水稻新品种,总计增产5471000千克,增值6705000元。

  学生自由读一读上面3句话。

  2)导语:

  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这些比万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些比较大的数的读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2、新授:

  (1)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①学生观察板书:个、十、百、千、万,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呢?你能按这样的规律继续往下数吗?

  (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迁移、类推,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生根据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的规律自己数出: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教师板书:十万、百万、千万。

  ②认识“一亿”:

  用刚才的方法,我们接着往下数,十个一千万是多少呢?

  (学生认知有难度,可能会说出,十个一千万是十千万,在这时,教师要同学生一起数,并指明,十千万就是“一亿”。)

  教师板书:一亿,并指出一亿是个很大的数,到底有多大呢?请同学看投影:

  自由读一读。(把抽象的数形象化)

  ③结合板书,教师指出个、十、百、千……等都是计数单位。

  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呢?

  从刚才数数的过程中,你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明确: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即十进关系。

  (2)教学数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①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单位之间是怎样排列的?

  教师说明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②师生共同完成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板书: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写一个“位”字。

  重点提示亿位前面要加“……”。

  ③分清数位与计数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几个一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写在十位上……几个千万写在千万位上。

  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

  教师出示卡片:数字“5”,把它放在不同的数位上,同学分别说出它的计数单位。

  ④认识数位分级:

  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知识,并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板书,进一步完成数位顺序表。

  ⑤反馈训练:

  请同学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完成练*一1、2题。(灯片出示)

  (3)教学万级数的读法:

  ①先读出下面各数:

  28、308、4007、3070

  这些数都在哪一级?表示多少?

  如果把这些数放在万级,又表示多少呢?

  引导学生明确:同一个数在个级时表示多少“个”

  在万级时表示多少个“万”

  (渗透个级数与万级数读法的内在联系。)

  ②教学例1:

  教师在标有计数单位的珠算上分别拨上二十八万和三千零七十万。

  学生对照数位表,先写出***数字,然后自己试读这两个数。

  引导学生根据个级数的读法,类推出万级数的读法。

  同学之间互相汇报试读结果。

  ③反馈训练:2页做一做。

  ④思考讨论:

  万级数与个级数读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明确:读万级里的数,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4)教学含有万级和个级数的读法。

  ①出示例2:

  观察:例2与例1的各数有什么区别呢?

  (例1都是整万数,例2是含有两级的数)

  像这样含两级的数该怎样读呢?你能不能应用刚学过的知识再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自己读出这几个数呢?

  ②学生试读例2的三个数。

  ②学生试读例2的三个数。

  24600 640700 10030040

  思考讨论:

  先读哪一级,怎样读?再读哪一级,怎样读?在什么情况下,“0”不读出来,什么情况下“0”要读出来?

  (用试读讨论方法,突破难点:鼓励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③在学*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亿以内数的读法法则。

  ④反馈训练:3页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

  1、练*一第3题:读下面每组数

  34和340000 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 3040和30400000

  (通过此练*,使学生弄清个级的数与万级的数在读法上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读数法则的第二条)

  2、练*一第4题:

  学生充分说、读,面向全体,引导学生根据读数法则来读中间、末尾带零的数。

  3、判断:

  (1)40805000读作:四百八十万零五千( )

  (2)3706000这个数中所有的“0”都不读出来。( )

  (3)40506000这个数中有一个零要读出来。( )

  (此题考察学生对难点的掌握情况)

  4、出示活动数字卡,在数位顺序表上进行读数练*: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对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练*一第5题。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这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②学生试读例2的三个数。

  24600 640700 10030040

  思考讨论:

  先读哪一级,怎样读?再读哪一级,怎样读?在什么情况下,“0”不读出来,什么情况下“0”要读出来?

  (用试读讨论方法,突破难点:鼓励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③在学*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亿以内数的读法法则。

  ④反馈训练:3页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

  1、练*一第3题:读下面每组数

  34和340000 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 3040和30400000

  (通过此练*,使学生弄清个级的数与万级的数在读法上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读数法则的第二条)

  2、练*一第4题:

  学生充分说、读,面向全体,引导学生根据读数法则来读中间、末尾带零的数。

  3、判断:

  (1)40805000读作:四百八十万零五千( )

  (2)3706000这个数中所有的“0”都不读出来。( )

  (3)40506000这个数中有一个零要读出来。( )

  (此题考察学生对难点的掌握情况)

  4、出示活动数字卡,在数位顺序表上进行读数练*: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对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练*一第5题。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这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一中的*题P1-5。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

  师准备计数器。

  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

  一、复*

  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考考你: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让学生尝试读数)

  3.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屏幕上随即展示我国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及北京人口等有关数据。)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三、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

  通过预*课文,你了解了亿以内数的哪些新知识?

  先四人小组讨论,在汇报,师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

  1.数位名称: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2.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3.计数方法:

  用万作单位,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由此得出: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要求学生在小组里拨珠数一数,然后请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示范。

  4.分级方法: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都是一级。

  (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一。

  (2)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万。

  (3)亿位和亿位以上的数位是亿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亿。

  5.数的组成:在13819000 中8在十万位,表示8个万,说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6.总结: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占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7.练一练:

  (1)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六万数到一百零三万。

  (2)十万十万地数,从七十万数到一百万。

  (3)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八千万数到一亿。(指名读,全班读。)

  (4)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分小组读一读本小组成员收集的信息数据。)

  四、数学亿以内数的读法。

  看来大家对亿以内数的知识了解得真不少,那么这些亿以内的数你们会不会读呢?

  2496 24960000 6407000 85000300

  1.学生试读。

  2.全班交流。

  (1)在出现不同答案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阐明理由。教师适当点拨,指正。

  (2)把每个数的读法用汉字记录下来,开展小组讨论:读数时有哪些规则?

  (3)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修正,最后进行归纳: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读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试一试:读出下面各数。

  569000 24600 708000

  (5)向读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取经,看怎样读起来更方便?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种方法:

  数出最高位后,按照数位顺序往下读;

  先分级,用虚线把万级和个级隔开,先读万级,再读个级;(可以进一步询问:为什么用虚线隔开呢?)

  标上数位再读。

  肯定学生的方法,然后征求意见:你们会选用哪种方法呢?

  五、巩固联系

  1.课本第9页的第5题:你能正确地读出第2页上的数吗?(先个别读,再同桌互读。)

  2.课本第8页的第2题:读出下面每组数。(重点是准确读出每一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

  六、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提问质疑。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一中的*题P1-5。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

  师准备计数器。

  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多媒体课件演示主题图中的中国6个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的图片,伴音介绍我国国情,然后通过特写镜头推出6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由学生提出问题,得到了那些信息?发现了什么?揭示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以北京市人口数为例,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13819000这个数。

  2.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

  问题:在这个计数器上,你发现了什么?

  用计数器数数: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问题: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

  认识十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万”。)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一万,是多少?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用同样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3.小组讨论学*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问题: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们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4.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教师说明:

  (1)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计数单位要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教师对着计数单位,在上边板书数位;(师边讲解边整理出数位顺序表)

  (2)同一个数放在不同数位上,它的计数单位是不同的.如数字3,写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写在百位上表示3个百,写在万位上呢?写在千万位上呢?写在亿位上呢?

  (3)按照我国的计数*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多少“个” ;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师进一步整理数位顺序表)(说明:还有比亿更大的数,今后我们再写)

  5.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

  (1)教学万级数的读法

  ①在算盘上拨出二十八,问:这个数在个级,表示多少?(二十八)

  ②将二十八移到万级,问:这个数在万级,表示多少?(二十八万)

  ③在算盘上拨出三千零七十万,让学生试读.

  ④读出下面各数(出示投影)

  470000 3080000 40500000

  470000读作:四十七万

  40500000 读作:三百零八万

  40500000 读作:四千零五十万

  ⑤小组讨论:说一说万级的数的读法和个级的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万级数先按个级数的读法来读;不同点:万级数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⑥练*:读出下面各题:34和340000 348和3480000 3004和30040000(强调:每级中间连续有2个0只读1个.)

  (2)教学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出示课件“亿以内数的读法”)。

  ①先在数位顺序表上出示20000,让学生读出来.再将个级写成4600,请学生完整试读24600、

  ②先出示6400000,让学生读出来,再试读6407000,问:这个数中的4个0都在什么位置?怎么读的?(数中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③让学生读出30040,再试读10030040

  10030040读作:一千零三万零四十

  问:10030040共有5个0,前4个0共读出几个?(师指出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④练*:读出下面各数

  56920040080500 28000075

  569200读作:五十六万九千二百

  40080500 读作:四千零八万零五百(师问:40080500所读的零是指哪几个0?)

  28000075 读作:二千八百万零七十五(师问:为什么4个0只读1个?)

  ⑤总结含有两级数的读法:略.看书P3并体会一亿有多大。

  三、课堂练*

  1.读出下面每组数:

  25和25┆0000 250和┆2500000

  20xx┆和20005┆0000 20xx和20xx┆0000

  2.先说出下面每一个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再读出来。

  3┆2680 164┆5800 520┆5000

  47┆0050307┆08003060┆0900

  10┆4070120┆0605 1┆0000┆0000

  3.教师说明:改革20年来,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读出下面各题中的数:(投影)

  (1)1993年,我国天然石油开采8130000吨,1997年增加到12840000吨。

  (2)1994年,我国煤炭开采12350000吨,到1996年,煤炭开采21500000。.

  (3)1993年,我国市内电脑交换机有10360000门.

  (4)1994年,我国生产照像机42900000架

  四、师生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怎样读亿以内的数?

  五、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①先读万级 再读个级

  读高位 读低位

  ②万级的数按个级的读法来读

  读后加一个“万” 字。

  ③每级末尾0不读,其他数位有1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

  教案点评: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和正确读出万以内数的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亿,并学*按级读亿以内的数。

  在教学过程中,先复*有关的旧知识,然后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说明需要学*比万更大的数,引出新课题。

  新课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利用学生在算盘上拨珠,学*新的计数单位,并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出亿以内数位顺序表和按四位分级。

  第二部分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先学*只有万级的数,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后面加读一个“万”字,再学*含有两级的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并突出哪些0该读,哪些0不该读这一读数中的难点。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读数规则。

  本节课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使学生在课内逐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教后反思】:

  数学是理性的、抽象的。怎么把这些理性的、抽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吸引学生?我认为首先就应把“情感教学”吸纳进我们的数学课堂。在这节课的开始,主题图中的中国6个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的图片、伴音,深深打动了孩子们,他们的情绪高涨,学*主动性被激发。学生在积极主动地交流、探讨中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法。然后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些统计到的令人触目惊心的浪费的数据,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亿以内数的读法,同时心灵被震撼,意识到了我国国情的必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被激发。赫尔巴特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美国数学家克莱因也说过:“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

  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

  让我们的数学课也煽情!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6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页例2、例3、做一做及按相关练*。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能正确地按数级读数。

  2、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迁移掌握万级的数的读法培养迁移能力。

  3、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大数的用途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

  读一读下面的信息

  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读信息。

  2、师:再读一读信息中的数,想一想,万以内数怎么读?

  [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都没有就读零]

  二点明课题

  1、课件出示

  2、师:在生活中还有比万更大的数这样的数又怎么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探究新知

  整万数的读法

  1、2496写在个级上

  提问读出这个数。二千四百九十六

  2、把2496写在万级上个级补上4个0

  师这个数你会读吗

  读一读。二千四百九十六万或二千万四百万九十万六万

  师这两种读法哪种简便再用这种方法读一读。

  3、试一试3080000 40500000

  师这两个数怎么读

  4、比较

  (1)、师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读法相同,只是数在万级时后面加一个万字。

  (2)、师万级上的数怎么读?

  读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5、练*读出下面每组数。

  34和34┊0000 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 3040和3040┊0000

  二、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1、出示54621

  师:这个数怎么读。五万四千六百二十一

  2、出示6407000 10030040 650006 34000069

  (1)、师这些数怎么读读一读。六百四十万七千、一千零三万零四十、六十五万零六、三千四百万零六十九

  (2)、师这几个数中都有0有些0我们就读出来了有些0就没有读出来。我们再读一读,边读边找,哪些0读出来了?哪些0没有读出来。教师把读出来的0描红

  6407000 10030040 650006 34000069

  (3)、师想一想:0什么时候不读?什么时候要读?怎么读?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不读,其他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师我们知道万级上的数要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那么个级哪儿的0不读万级哪儿的0就不读也就是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而其他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3、练*做一做第2题

  三、总结读法

  师:再把这些数读一读。

  2、小组讨论含有两级的数怎么读。

  3、汇报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及其意义。

  2、熟练地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了解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意义。

  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1、谁能说出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

  2、亿以内的数位是怎样分级的?

  3、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

  32680 145800 5205000

  (要求:说出万级和个级上各有什么数,分别读作什么,然后再合起来读)

  1、学生说出计数单位和相对应的数位。

  2、学生说出个级和万级。

  3、学生读数:

  32680读作三万二千六百八十

  145800读作十四万五千八百

  5205000读作五百二十万五千

  了解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1、投影出示:分别说出下面每个数中的2在什么数位上,表示什么?

  72650 5624500 2845000

  2、说出下列各数是由几个千万、百万、十万、万组成的。567000 7035000

  40080000 30200000

  1、学生先讨论再回答:

  72650中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

  5624500中2在万位上,表示2个万;

  2845000中2在百万位上,表示2个百万。

  2、学生讨论回答。

  巩固练*

  1、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

  4050000 90083000 38000400

  2、投影出示:

  (1)56850549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从左往右起,5分别表示( )请读出万级上的数。

  (2)在54后添( )个0,这个数是五十四万。在63后添( )个0,这个数是六千三百万。要把12345变成一千二百三十四万,应该( )。在96中间添( )个0,这个数才是九百万零六。

  3、游戏:用0、1、3、5、7组成四个不同的五位数,再读出来。

  1、学生先分级再读数。

  405 0000

  9008 3000

  3800 0400

  2、学生先分小组回答然后全班交流。

  3、同桌两人组成数,另一人读数。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8

  教学内容:比万大的数、计数单位、数级、数位等(课本第2~4页内容及相应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惯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及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普查状况,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

  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

  实物投影、计数器、小卡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如:

  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约有多少元?

  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板书:25000

  老师:这是老师家里的存款,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家里有多少存款?这个数是几位数?(五位数)各个数位的名称是什么?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25000

  ……万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位→数位

  ……万千百十个→计数单位

  二、学*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以上所说的到的是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万以内的数,其实在声国中我们已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这就需要我们学*更大的数─亿以内数的认识。

  2、介绍主题图。

  老师:2000年我国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老师提供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1)投影出示:

  (2)看了这些数据,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提的?

  3、教学例1

  教师:从同学们刚才尝试读数中,我们明白要想正确地读出这些大数,应该先了解掌握这些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现在,我们就先来学*这些知识点。

  (1)投影出示图例:

  老师:3819000这个数有多大呢?

  (2)计数单位的认识:

  计数器上遮去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一千一千地数,数到10个一千。

  老师:10个一千是多少

  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满10向前一位进1,得出结果。)

  教师用计数器表示:

  ②一万一万地数,数到10个一万。

  老师:10个一万是多少?(在计数器上显示“十万”)

  ③同样方法认识百万、千万。

  ④认识亿的计数单位。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千万位左边一位是什么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老师明确说明:千万位左一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在计数器上显示”亿”。

  (3)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4)认识数级。

  ①引导学生观察数位及计数单位的排列规律。

  学生回答探讨结果,并在自己的数位顺序表中填出新学*的数位以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②进一步向学生说明:按照我国计数的*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最低一级是个级。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个级左边一级是万级,万级左边一级是亿级,并填写完整。

  (5)认识“数值”

  三、课堂练*

  1、课本第8页练*一的第1题。

  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数位顺序表,加深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的数级划分的认识。

  2.课本第8页练*一的第3题

  四、课堂总评

  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3、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读数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多媒体课件演示主题图中的中国6个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的图片,伴音介绍我国国情,然后通过特写镜头推出6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由学生提出问题,得到了那些信息?发现了什么?揭求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以北京市人口数为例,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13819000这个数。

  2、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

  问题:在这个计数器上,你发现了什么?

  用计数器数数: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问题: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

  认识十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万”。)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一万,是多少?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用同样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3、小组讨论学*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问题: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们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4、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数位。将13819000按数位顺序写出。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3)学*“数级”。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

  5、巩固练*,完成第4页“做一做”。

  6、学*读数。

  (1)投影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分别呈现教材上的4个数,让学生读一读,并写出读作多少。

  (2)小组讨论:

  a、含两级的数怎么读?

  b、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c、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读?

  (3)反馈交流讨论信息,由学生总结,并订正例题呈现的数的读法。

  三、巩固练*,完成第5页“做一做”。

  四、小结本课学*内容,让学生谈谈学*体会、收获。

  五、布置课堂作业:完成练*一的第1~5题。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及其意义。

  2、熟练地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了解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意义。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1、谁能说出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

  2、亿以内的数位是怎样分级的?

  3、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

  32680 145800 5205000

  (要求:说出万级和个级上各有什么数,分别读作什么,然后再合起来读)

  1、学生说出计数单位和相对应的数位。

  2、学生说出个级和万级。

  3、学生读数:

  32680读作三万二千六百八十

  145800读作十四万五千八百

  5205000读作五百二十万五千

  了解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1、投影出示:分别说出下面每个数中的.2在什么数位上,表示什么?

  72650 5624500 2845000

  2、说出下列各数是由几个千万、百万、十万、万组成的。567000 7035000

  40080000 30200000

  1、学生先讨论再回答:

  72650中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

  5624500中2在万位上,表示2个万;

  2845000中2在百万位上,表示2个百万。

  2、学生讨论回答。

  巩固练*

  1、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

  4050000 90083000 38000400

  2、投影出示:

  (1)56850549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从左往右起,5分别表示( )请读出万级上的数。

  (2)在54后添( )个0,这个数是五十四万。在63后添( )个0,这个数是六千三百万。要把12345变成一千二百三十四万,应该( )。在96中间添( )个0,这个数才是九百万零六。

  3、游戏:用0、1、3、5、7组成四个不同的五位数,再读出来。

  1、学生先分级再读数。

  405 0000

  9008 3000

  3800 0400

  2、学生先分小组回答然后全班交流。

  3、同桌两人组成数,另一人读数。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范本10份扩展阅读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范本10份(扩展1)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菁华5篇)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一中的*题P1-5。

  教学准备:

  师准备计数器。

  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

  一、复*

  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考考你: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让学生尝试读数)

  3.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屏幕上随即展示我国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及北京人口等有关数据。)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三、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

  通过预*课文,你了解了亿以内数的哪些新知识?

  先四人小组讨论,在汇报,师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

  1.数位名称: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2.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3.计数方法:

  用万作单位,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由此得出: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要求学生在小组里拨珠数一数,然后请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示范。

  4.分级方法: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都是一级。

  (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一。

  (2)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万。

  (3)亿位和亿位以上的数位是亿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亿。

  5.数的组成:在13819000 中8在十万位,表示8个万,说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6.总结: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占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7.练一练:

  (1)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六万数到一百零三万。

  (2)十万十万地数,从七十万数到一百万。

  (3)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八千万数到一亿。(指名读,全班读。)

  (4)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分小组读一读本小组成员收集的信息数据。)

  四、数学亿以内数的读法。

  看来大家对亿以内数的知识了解得真不少,那么这些亿以内的数你们会不会读呢?

  2496   24960000   6407000   85000300

  1.学生试读。

  2.全班交流。

  (1)在出现不同答案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阐明理由。教师适当点拨,指正。

  (2)把每个数的读法用汉字记录下来,开展小组讨论:读数时有哪些规则?

  (3)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修正,最后进行归纳: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读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试一试:读出下面各数。

  569000   24600   708000

  (5)向读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取经,看怎样读起来更方便?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种方法:

  数出最高位后,按照数位顺序往下读;

  先分级,用虚线把万级和个级隔开,先读万级,再读个级;(可以进一步询问:为什么用虚线隔开呢?)

  标上数位再读。

  肯定学生的方法,然后征求意见:你们会选用哪种方法呢?

  五、巩固联系

  1.课本第9页的第5题:你能正确地读出第2页上的数吗?(先个别读,再同桌互读。)

  2.课本第8页的第2题:读出下面每组数。(重点是准确读出每一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

  六、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提问质疑。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

  练*读数,使学生理解万级的数的读法与个级的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别。

  结合读数, 培养学生的类推和归纳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探究理解新知。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读出下面的数

  305300535002879

  (1)我们学过哪些记数单位?

  (2)请你按数位顺序表中的顺序依次说出所学过的数位。

  (3)万级包括哪几个数位?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万级的`数的读法。

  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而像我们昨天的城市人口数据的大数该怎么读呢?

  (1)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呈现2496,让学生读一读。

  (2)再呈现24960000

  让学生试读。

  比较24960000与24960000在数位上的区别。

  启发:引导24960000的读法。

  说说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引导说出一共有多少万?

  这个数有什么特点?(个级的四个数位上都是o,即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末尾的零都不读出来。)读法与以前学过的数的读法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

  不同点:万级的数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小结万级的数的读法

  小结:整万数的读法,先分级,把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就行了,个级上的四个零都不要读出来。

  练*读一读

  50000180000235000040000000

  2、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读法。

  学*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①板书6407000。

  ②引导观察6407000与24960000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③学生自己试读,交流读法。

  ④小结读法:分级——先读万级上的数——接着读个级上的数。

  教师随学生叙述板书,六百四十万七千

  (1)学*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①板书85000300。

  ②学生自己分步骤试读。

  ③师声生同读。

  ④小结读法: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

  ⑤按正确的读法师生品读。(板书:八千五百万零三百。)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内化提高

  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1)观察每个数的特点。同桌互读。

  2、做练*一第2题。

  3、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

  师准备计数器。

  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

  一、复*

  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考考你: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让学生尝试读数)

  3.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会根据数级正确写出多位数。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惯。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写出下列各数。

  六千四百五十三 四千零五十 三百零六

  六百七十三 五千四百九十三 九千零五

  根据学生回答,明确写法:

  (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

  (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没有数用零占位。

  (二)学*新知

  1、导入

  (1)老师这儿有一些数据,同学们想听吗?

  教师报数据,谁能把他记下来。

  (2)教师报数。(学生尝试写数)

  二万六千四百六十三 六百七十三万五千四百九十三

  五十万六千 七亿零二十万

  (3)教师反馈学生作业情况。请学生说明是怎么写的?(先分类,然后教学无零数的基本写法)用数位表。讲清方法

  方法: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数字是几就写几。

  (4)教师:每次都借助数位表,方便吗?让学生说说还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学生活动,讨论方法,教师巡回,了解讨论情况。

  讨论方法:充分让学生说。

  小结: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的写,哪一位上数字是几就写几。做好后一定要用读数的方法进行检查。要分级。

  2、练一练教师报,学生写数

  四百三十二万六千七百九八

  七十五万四千三百七十五

  六千五百八十四

  二亿五千四百三十一万五千(254315000)

  3、以254315000过渡到中间有零数的写法。用同样方法学*有零数的数的读法。

  学生说明刚才几个数的写法。

  五十万六千

  四百零三万六千零五

  七亿零二十万

  (1)五十万六千,先写什么?(五十万50)再写什么?(六千6000)合起来是50 6000,同样要进行检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检查。

  (2)让学生说说后两个数的写法。

  小结方法:写数的时候,要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的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练一练

  八万零四十 二十三万八千

  二万三千零七 六十万零四百七十

  三、巩固练*

  1、写数

  三千四百六十七 三百六十万五千零七

  七十三万五千三百六十九 二十亿六千四百万

  八万六千四百三十二 四千零八万零三十

  2、 用1、0、5、8、3五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五位数和一个最小的五位数。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写数的规则怎样?写书是要注意什么?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以及按数级读数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按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2、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数的概念,掌握一系列的计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在万以内数的读法基础上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鼓励学生在科学领域中研究与创造。

  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每级末尾、中间带0的数的读法。

  教具、学具准备:算盘、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答:(1)一千里面有( )个百,一万里面有( )个千。

  (2)( )个一百是一千,( )个一千是一万。

  2、复*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师出示5张卡片: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教师首先把“百位”贴在黑板上,指名同学按照顺序依次贴其它卡片。全部贴好后请同学口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3、读数练*:

  教师在贴好的数位下填数字,学生进行读数练*。重点引导学生复*中间或末尾带0的数的读法。

  4、想一想,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规则是什么?

  (引导复*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后面类推亿以内数的读法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投影出示:

  ①1993年我国台湾省大约有20944000人。

  ②人造地球卫星速度是每分钟约474000米。

  ③某县去年试种水稻新品种,总计增产5471000千克,增值6705000元。

  学生自由读一读上面3句话。

  2)导语:

  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这些比万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些比较大的数的读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2、新授:

  (1)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①学生观察板书:个、十、百、千、万,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呢?你能按这样的规律继续往下数吗?

  (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迁移、类推,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生根据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的规律自己数出: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教师板书:十万、百万、千万。

  ②认识“一亿”:

  用刚才的方法,我们接着往下数,十个一千万是多少呢?

  (学生认知有难度,可能会说出,十个一千万是十千万,在这时,教师要同学生一起数,并指明,十千万就是“一亿”。)

  教师板书:一亿,并指出一亿是个很大的数,到底有多大呢?请同学看投影:

  自由读一读。(把抽象的数形象化)

  ③结合板书,教师指出个、十、百、千……等都是计数单位。

  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呢?

  从刚才数数的过程中,你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明确: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即十进关系。

  (2)教学数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①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单位之间是怎样排列的?

  教师说明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②师生共同完成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板书: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写一个“位”字。

  重点提示亿位前面要加“……”。

  ③分清数位与计数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几个一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写在十位上……几个千万写在千万位上。

  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

  教师出示卡片:数字“5”,把它放在不同的数位上,同学分别说出它的计数单位。

  ④认识数位分级:

  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知识,并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板书,进一步完成数位顺序表。

  ⑤反馈训练:

  请同学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完成练*一1、2题。(灯片出示)

  (3)教学万级数的读法:

  ①先读出下面各数:

  28、308、4007、3070

  这些数都在哪一级?表示多少?

  如果把这些数放在万级,又表示多少呢?

  引导学生明确:同一个数在个级时表示多少“个”

  在万级时表示多少个“万”

  (渗透个级数与万级数读法的内在联系。)

  ②教学例1:

  教师在标有计数单位的珠算上分别拨上二十八万和三千零七十万。

  学生对照数位表,先写出*数字,然后自己试读这两个数。

  引导学生根据个级数的读法,类推出万级数的读法。

  同学之间互相汇报试读结果。

  ③反馈训练:2页做一做。

  ④思考讨论:

  万级数与个级数读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明确:读万级里的数,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4)教学含有万级和个级数的读法。

  ①出示例2:

  观察:例2与例1的各数有什么区别呢?

  (例1都是整万数,例2是含有两级的数)

  像这样含两级的数该怎样读呢?你能不能应用刚学过的知识再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自己读出这几个数呢?

  ②学生试读例2的三个数。

  ②学生试读例2的三个数。

  24600 640700 10030040

  思考讨论:

  先读哪一级,怎样读?再读哪一级,怎样读?在什么情况下,“0”不读出来,什么情况下“0”要读出来?

  (用试读讨论方法,突破难点:鼓励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③在学*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亿以内数的读法法则。

  ④反馈训练:3页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

  1、练*一第3题:读下面每组数

  34和340000 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 3040和30400000

  (通过此练*,使学生弄清个级的数与万级的数在读法上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读数法则的第二条)

  2、练*一第4题:

  学生充分说、读,面向全体,引导学生根据读数法则来读中间、末尾带零的数。

  3、判断:

  (1)40805000读作:四百八十万零五千( )

  (2)3706000这个数中所有的“0”都不读出来。( )

  (3)40506000这个数中有一个零要读出来。( )

  (此题考察学生对难点的掌握情况)

  4、出示活动数字卡,在数位顺序表上进行读数练*: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对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练*一第5题。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这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②学生试读例2的三个数。

  24600 640700 10030040

  思考讨论:

  先读哪一级,怎样读?再读哪一级,怎样读?在什么情况下,“0”不读出来,什么情况下“0”要读出来?

  (用试读讨论方法,突破难点:鼓励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③在学*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亿以内数的读法法则。

  ④反馈训练:3页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

  1、练*一第3题:读下面每组数

  34和340000 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 3040和30400000

  (通过此练*,使学生弄清个级的数与万级的数在读法上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读数法则的第二条)

  2、练*一第4题:

  学生充分说、读,面向全体,引导学生根据读数法则来读中间、末尾带零的数。

  3、判断:

  (1)40805000读作:四百八十万零五千( )

  (2)3706000这个数中所有的“0”都不读出来。( )

  (3)40506000这个数中有一个零要读出来。( )

  (此题考察学生对难点的.掌握情况)

  4、出示活动数字卡,在数位顺序表上进行读数练*: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对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练*一第5题。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这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范本10份(扩展2)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菁华5篇)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

  2.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3.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数位上出现0的读法。

  教学媒体:实物投影、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数位顺序表知识.

  让学生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从和位起,第几位是万位?第几位是千万位?

  (2)个级含哪些数位?万级含哪些数位?

  (3)万级中各个数位对应的计数单位各是多少?

  二、学*新知

  1、教学例2。投影出示数位表:

  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然后对照数位写上数字.

  ①先让学生尝试读法

  ②比较24960000和2496在数位上的区别。

  24960000含两级的数,其中的”2496”在万级,”0000”在个级,2496是个级上的数。

  ③启发:引导24960000的读法。

  说说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6表示6个万9表示90个万

  4表示400个万2表示2000个万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并在黑板上写出(或电脑显示)这个数的读法。

  ④讨论:2496与26960000读法的联系与区别。

  二千四百九十六┆

  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联系:“2496”不讨在个级还是在万级都读二千四百九十六。

  区别: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万”,读数时要添上“万”字,而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1”,读数时就不读这个1。

  (1)两级的数的读法.写出6407000.

  ①引导观察6407000与24960000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含两级的数.

  不同点:6407000个级上有7000;24960000个级上是0.

  ②老师;万级,个级上都有具体的数字该怎么读?

  ③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然后有教师总结说明;先读万级上的数(多少万)再读个级上的数.

  板书: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

  小结:分级→先读万级上的数→接着读着读个级上的数.

  (2)每级中见有0的数的读法.

  写出85000300

  ①讨论,尝试读法.

  ②要求按读数的步骤进行;

  三、巩固练*.

  1、课文第5页的”做一做”

  2、课文第8页第2题

  四、课堂总结。

  由学生自己来说说这节课体会和总结含两级的数的读法:先读万级的数,在读个数的数.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联系两个0或着三个0的只读一个零),没级末尾的0不读.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比万大的数、计数单位、数级、数位等(课本第2~4页内容及相应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惯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及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普查状况,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

  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

  实物投影、计数器、小卡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如:

  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约有多少元?

  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板书:25000

  老师:这是老师家里的存款,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家里有多少存款?这个数是几位数?(五位数)各个数位的名称是什么?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25000

  ……万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位→数位

  ……万千百十个→计数单位

  二、学*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以上所说的到的是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万以内的数,其实在声国中我们已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这就需要我们学*更大的数─亿以内数的认识。

  2、介绍主题图。

  老师:2000年我国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老师提供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1)投影出示:

  (2)看了这些数据,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提的?

  3、教学例1

  教师:从同学们刚才尝试读数中,我们明白要想正确地读出这些大数,应该先了解掌握这些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现在,我们就先来学*这些知识点。

  (1)投影出示图例:

  老师:3819000这个数有多大呢?

  (2)计数单位的`认识:

  计数器上遮去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一千一千地数,数到10个一千。

  老师:10个一千是多少

  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满10向前一位进1,得出结果。)

  教师用计数器表示:

  ②一万一万地数,数到10个一万。

  老师:10个一万是多少?(在计数器上显示“十万”)

  ③同样方法认识百万、千万。

  ④认识亿的计数单位。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千万位左边一位是什么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老师明确说明:千万位左一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在计数器上显示”亿”。

  (3)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4)认识数级。

  ①引导学生观察数位及计数单位的排列规律。

  学生回答探讨结果,并在自己的数位顺序表中填出新学*的数位以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②进一步向学生说明:按照我国计数的*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最低一级是个级。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个级左边一级是万级,万级左边一级是亿级,并填写完整。

  (5)认识“数值”

  三、课堂练*

  1、课本第8页练*一的第1题。

  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数位顺序表,加深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的数级划分的认识。

  2.课本第8页练*一的第3题

  四、课堂总评

  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3

  教法学法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该让学生牢固掌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密切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大数的*惯和能力,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打基础。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以内数的规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成功的体验。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二页到第五页的例1例5,练*一的1-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成功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认识,读法。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读法。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CAI课件,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数位表。师生都备计数器。

  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CAI课件出示我国行政区划图,用点按热健的`方法突出演示六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图片,同时伴音介绍我国的人口普查数,让学生认真观察,提问:你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你发现什么?(数很大,很大。)由此这节课你想探讨什么问题?(这些大数怎样读?他们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些大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怎么样认识大数?等等)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以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为例试读。

  2.认识万以上的计数单位,十万、一百万、一千万、一亿,()问题:观察计数器你发现什么?老师拨珠,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一千,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怎么办?(千位满十向万位进一),也就是“十个一千是一万”板书“万”。

  3.让学生拿出计数器,边拨边数边想,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同样的方法,同学们自己同位交流说说,认识10个十万是一百万。(板书)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板书)

  10个一千万是一亿。(板书)

  (给足时间拨、想、说,然后全班交流)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以往我们数单位?万以上的计数单位今天我们学*了那些?(十万、百万、千万、亿)

  4.小组讨论学*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问题: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我发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

  生2: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生3:我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哪一位上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生4:每相邻是什么意思我有点不太明白?

  生5:我可以告诉你,……

  师:同学们怎样证明你的发现是对的?

  生5可以进行证明,如:……

  师:同学们真有数学头脑,通过拨珠、数数、观察发现了它们的规律。

  5.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数位”。

  请同学们整理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亿位。(出示数位顺序黑板帖)

  (2)拨数,将13819000人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来。

  (3)写出13819000并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全班交流,抽查:十万位上的8表示什么?百万位上是几,表示什么?千万位上是几,计数单位又是什么?

  6.学*“数级”。

  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在数位表上增加拦,并标明数级)从右向左四位一分级,第一级是个级,第二级是万级,第三级是亿级。同时告诉学生分级线。按级读出北京市人口数。

  7.巩固联系完成第4页“做一做”。

  (1)让学生通过数数,理解并掌握计数规律。

  (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地方常用到万以上的数,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8.学*“读数”。

  (1)CAI课件出示例2,读出下面各数。继续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表下,分别呈现教材上的4个数,249624960000640700085000300。

  a)让学生在下面与同学说一说并写出读作多少?

  b)集体交流,读出每一个数,并进行评价,纠正错误读法。

  c)课件出示正确读法。

  (2)小组讨论。

  a)含两极的数怎么读?

  b)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c)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样读?

  (给足时间让学生讨论)

  (3)反馈交流信息,学生归纳总结。

  (4)巩固练*,完成第5页“做一做”。读后说说你发现这3个数有什么共同点?

  三、小结强化,增强自信

  小结学*内容,让学生说说学*体会、收获。

  四、巩固练*,形成能力

  课堂作业完成练*一的1—5题。1题让学生做数位顺序表,加深了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和数级划分的认识。2题按排的是4组读数练*,每组都是两个数对比出现,体会同样的数字,放在个级和万级读法不同数的大下意义不同,也为后面学*大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作铺垫。3题创设一个情境,小组交流不同的读数方法,探索比较方便的读法,体现了由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读数方法。4题5题,进一步加深对亿以内数的读法的理解,提高读数能力。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

  2.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3.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数位上出现0的读法。

  教学媒体:实物投影、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数位顺序表知识.

  让学生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从和位起,第几位是万位?第几位是千万位?

  (2)个级含哪些数位?万级含哪些数位?

  (3)万级中各个数位对应的计数单位各是多少?

  二、学*新知

  1、教学例2。投影出示数位表: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然后对照数位写上数字.

  ①先让学生尝试读法

  ②比较24960000和2496在数位上的区别。

  24960000含两级的数,其中的”2496”在万级,”0000”在个级,2496是个级上的数。

  ③启发:引导24960000的读法。

  说说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6表示6个万 9表示90个万

  4表示400个万 2表示20xx个万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并在黑板上写出(或电脑显示)这个数的读法。

  ④讨论:2496与26960000读法的联系与区别。

  二千四百九十六┆

  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联系:“2496”不讨在个级还是在万级都读二千四百九十六。

  区别: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万”,读数时要添上“万”字,而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1”,读数时就不读这个1。

  (1)两级的数的读法.写出6407000.

  ①引导观察6407000与24960000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 都是含两级的数.

  不同点 : 6407000个级上有7000;24960000个级上是0.

  ②老师;万级,个级上都有具体的数字该怎么读?

  ③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然后有教师总结说明;先读万级上的数(多少万)再读个级上的数.

  板书 : 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

  小结:分级→先读万级上的数→接着读着读个级上的数.

  (2)每级中见有0的数的读法.

  写出85000300

  ①讨论,尝试读法.

  ②要求按读数的步骤进行;

  三、巩固练*.

  1、课文第5页的”做一做”

  2、课文第8页第2题

  四、课堂总结。

  由学生自己来说说这节课体会和总结含两级的数的读法:先读万级的数,在读个数的数.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联系两个0或着三个0的只读一个零),没级末尾的0不读.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3.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读数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多媒体课件演示主题图中的*6个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的图片,伴音介绍我国国情,然后通过特写镜头推出6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由学生提出问题,得到了那些信息?发现了什么?揭求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以北京市人口数为例,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13819000这个数。

  2.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

  问题:在这个计数器上,你发现了什么?

  用计数器数数: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问题: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

  认识十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万”。)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一万,是多少?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用同样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3.小组讨论学*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问题: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们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4.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数位。将13819000按数位顺序写出。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3)学*“数级”。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

  5.巩固练*,完成第4页“做一做”。

  6.学*读数。

  (1)投影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分别呈现教材上的4个数,让学生读一读,并写出读作多少。

  (2)小组讨论:

  a.含两级的数怎么读?

  b.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c.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读?

  (3)反馈交流讨论信息,由学生总结,并订正例题呈现的数的读法。

  三、巩固练*,完成第5页“做一做”。

  四、小结本课学*内容,让学生谈谈学*体会、收获。

  五、布置课堂作业:完成练*一的第1~5题。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范本10份(扩展3)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反思范本五份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反思 1

  在读大数的教学中,数中间有零和数的末尾有零的读写是教学的一大难点。因为读的时候,有时0要全部读出来,有时有些0读一个,有些0不读;怎样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难点呢?对于这部分内容课前我精心的备课,钻研教材,多方查阅资料,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想了许多解决的办法。

  如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读法技巧的指导,先分级,再按先读亿(万)级,后读万(个)级;亿(万)级的数按个级数的读法来读,读完以后加上一个“亿”或“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上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学生对于这么长的语言很难一下子记下来,在总结时我和孩子一起编了通俗的儿歌:读大数,先分级,亿级、万级到个级,亿级读完要加亿,万级读完要加万,每级末尾0不读,中间有0读一个。值得欣慰的是学生在这些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很好的掌握的本课的知识。

  学中仍出现的几种现象:

  1、读完亿(万)级后,部分学生还是忘记写上“亿”或“万”字;

  2、个别学生的读数里大小写混在了一起。

  针对以上的现象,在以后的练*中仍需要反复的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方法。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反思 2

  学生在学*这一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并且能够正确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在教学中,学生读数时读得头头是道,课程进行得也比较顺利。但在教学中可以看出,学生不能自己归纳总结读数方法,无法归纳为数学的语言,他们对读数的方法还停留在模糊的已有知识与经验之上。因此,我对这样的教学产生了疑惑,并进行了反思。

  学生对于亿以内数的读法仍旧停留在外在的感知上,可以说这是学生原有的经验,那么在这样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教学不应仅仅满足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再现,而应在原有基础上使学生有进一步的提高,提高他们的概括归纳的能力,以体现数学的价值。着眼于此,经过反思与实践,并且有以下两点思考。

  (一)尊重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使学生有所提高,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

  学生的学*过程是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首先,课堂教学中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再现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忽视或省略这一环节。其次,善于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发展。当学生遇到新的问题,鼓励他们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利用迁移类推获取新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正确看待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经验,使学生有所提高

  教学的任务,就是根据学生的现实起点,抓本知识内容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探究,不断完善和提高他们的认识。

  1、完成知识的建构,形成知识体系

  对于“亿以内数的读法”,学生已经能熟练一读万以内的数,而且有的学生可能还会读超过万的数。但对超过万的数为什么这样读,学生是不清楚的`,其实就是不明白亿以内数的读法及万以内数的读法之间的联系。这个联系一旦能建立起来,教学目标也就能实现。

  2、抓住数学的本质,培养数学的思维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能从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和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这就是数学的思维方式。例如: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读法之后,思维往往停留在“基本法则”的浅层认识上,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后应使学生发现一级与含有两级数读法之间的本质联系,让学生悟出万级的读法与个级读法相同,只是加一个“万”字,这样就能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概括,引向深层。从而能进一步运用这一发现迁移、类推出含有三级数的读法,形成系统的知识链。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反思 3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反思

  亿以内数的读法是在学生已学大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生活中也处处存在,因此学生必须学好它,掌握它。

  在授新课前,先复*万以内数的读法,因为万以内数的读法是学*亿以内数的读法的基础,所以要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复*,才能让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教学时,我先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了解大数在生活中的存在,再让学生复*数位顺序表,然后教学生分级。

  读数相对于写数来说,学生更容易掌握。上课之前,我认真的备课,钻研教材,对于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都一一提前做好了解决的准备。可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出现了很多问题,虽然自己也提前意识到了,可这些问题却仍然存在着。

  通过课堂作业发现,错误的案例有:

  1、不分级或者分级错误

  因为这单元学*的是认识大数,都是万以上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分级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能够更清晰的读数。虽然学生知道分级的好处,在教学中,我也时刻提醒学生要先分级,课堂上做作业的时候也是先分级,再读数。可是在做课后作业时,仍然有学生不分级就读数,甚至是在明知4位分一级的.情况下,偶尔出现5位分一级的情况,尤其是学*较差的学生,这个现象尤为突出。

  2、读数时夹杂***数字。

  这个问题一直存在,每次都会重点强调,可还是有学生在书写时出现这个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做题时心不在焉,不能安心写作业,没有养成良好的做作业*惯。

  3、关于0的读法。

  对于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学生的掌握还不是很好。特别是万级末尾有0或个级高位有0的数,学生出错最多。即使口诀都能够背下来,但是理解和使用上还是存在偏差。

  4、读数时丢掉计数单位。

  学生在口头读数时都会读,但在书写时往往容易丢掉计数单位,或者一级里面出现几个计数单位。

  针对这些情况,我的解决办法是:

  1、首先严格要求学生的听课*惯。不光是听,更要记,不光是记,更重要的是数学的解题方法。

  2、多练*,及时反馈。在后面的教学中,在课堂上要精讲,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练*。当然是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去练*,并非是盲目的多做作业。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反思 4

  亿以内数的读法,学生在会读万以内数数的基础上进行学*的,相对来说,学生更容易掌握。上课之前,我让学生先自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都进行了针对性的练*,可这些问题却仍然存在着。

  作业中,错误的例子有:

  1、不分级

  因为这单元学*的是认识大数,都是万以上的,所以在教学过程,采用了分级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能够更清晰的读数。虽然学生知道分级的好处,在教学中,我也时刻提醒学生要先分级,课堂上做作业的时候也是先分级,再读数。可是在做家庭作业时,仍然有学生不分级就读数,尤其是学*较差的学生,这个现象尤为突出。

  2、读数时夹杂***数字

  这个问题在学*这类知识时一直存在着,每次都会重点强调,可现在还是有学生在书写时出状况。究其原因,有的是学生*惯性地写成了***数字,有的是学生做题时的心不在焉,没有良好的做作业*惯。

  3、有0的.读数

  对于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学生的掌握还不是很好。特别是万级四个数位都是0,个级高位有0的数,学生出错最多。他们容易犯迷糊,这个0要读还是不要读。

  4、读数时丢掉计数单位

  学生在口头读数时都会读,但在书写时往往容易丢掉计数单位,虽然教学时一再强调了,但在检查作业时还是此类现象的发生。

  针对这些情况,我的解决办法是:

  1、首先严格要求学生的听课*惯。不光是听,更要记,不光是记,更重要的是数学的解题方法。

  2、其次严格要求学生的做作业*惯。虽然我在布置作业时已经强调了作业格式和要求,但还是有学生没有按要求来写。在以后的作业中一定要进一步严格规范。

  3、多练*,及时反馈。在后面的教学中,在课堂上要精讲,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练*。当然是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去练*,并非是盲目的多做作业。

  4、在练*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分级的好处,采取分级和不分级的方法进行对比,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分级的好处,让他们养成分级的好*惯。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反思 5

  1、 创设生活情境,将数置于一定的实际背景之中。

  课一开始,我出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一些文字资料,图片的展示使学生的心中情不自禁地升起一股自豪之情,为新课的学*酝酿了良好的情绪;与此同时,以万、亿为单位的数据是会说话的,级的思想渗透其中,这为学生理解四位一级的计数方法提供了一块垫基石,同时也有利于以后数的读法与写法的教学。家乡的数据资料拉*了数与学生心理的距离,学生对数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2、 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亿以内数位顺序表的建构。

  看到9411这个数,你想到了什么呢?通过这一问,自然地复*了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的知识,建立了知识迁移的基点。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中蕴涵的潜力也常常出乎我的意料。课堂上,我没有用计数器,也没有用算盘,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让他们发现 数的知识是有序的、活跃的;研究数的知识是有趣

  味的、有激情的。然后,学生自学课本,并质疑问难,从而系统地巩固了自己得出的知识,完成了探究层次的升华,自觉地建立了生动的数学模型。

  3、综合运用知识,通过有据估计,建立数的概念。

  在认识了亿以内数位顺序表后,我分两步教学对数的实际意义的感知。首先,有理有据的猜测是培养数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参照信息,猜测本地区小学生总人数。这时,数不再枯燥机械,而是很贴*学生日常生活。因此,学生的讨论积极性极高。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把握住了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并根据需要综合运用了有关的知识,估计出了相对合理的数据。然后,让学生感知与体验具体的数:想像38000到底是多少?宽松的学*氛围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充分地发挥,众人拾柴火焰高!学生的回答真是五花八门,让我们做老师的概叹:千万不能小觑我们的学生!两大成功之处是明显的'。

  一、创设情境,增大学生探索的兴趣与空间。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实际生活与应用中学数学,不仅是理念,更应该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懈的共同追求。本课教学中,家乡的有关数据资料贯穿全课,学生学*兴趣非常浓厚。

  二、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与思考的空间。

  值得商讨的是:培养数感,将数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理解数的意义,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等等是贯穿本单元学*目标之一。实践教学后,我在思考,数感应该如何在各个课时教学中有序逐步地渗透,它的度应该怎么掌握?如何来检测学生数感形成的程度?等问题,希望能与同事们共同探讨。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范本10份(扩展4)

——《亿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3篇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基础之一。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对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掌握起来难度不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究。

  课始,我大胆的出示了北京市的人口数,让学生来试读这个数。想以此来唤起学生已有经验的同时,使学生能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为学生自主的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在探究新知过程中,根据教材的编排,分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每个环节,我都大胆放手,让学生带着(如:亿以内的数怎样读,和万以内数的读法有相似之处吗?等等)这类问题独立思考,并通过同位合作交流(如:讨论、试读)等数学活动寻找方法,让学生自吾出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本节课,我始终围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教学理念来开展教学活动。为此,我在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以内数的规律,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成功的体验。学生都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的参与学*过程,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对大数的认识和学*,怎样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和认识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是这节课的着重研究内容,在设计教学时,我发现,并突出了以下几点:

  1、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知识迁移。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000以内的数的认识,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等知识和经验,都可以在本课的学*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

  2、通过情境教学,进一步建立数感。

  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大数的这种联系,我先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我国第五次进行人口普查的数据,并且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过的大数,使学生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自主探索,解决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觉得自己有几个方面还不是讲得很到位,特别是有一道题目:把四个0和四个1组成一个只读一个零的数,再组成一个只读二个零的数,再组成一个一个零也不读的数。再讲解这道*题的时候,我以为基本上同学都能掌握,然而在后面的作业情况来看,还是有很多同学完成的不是很好。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对大数的认识和学*,怎样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和认识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是这节课的着重研究内容,在设计教学时,我发现,并突出了以下几点:

  1、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知识迁移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000以内的数的认识,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等知识和经验,都可以在本课的学*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

  2、通过情境教学,进一步建立数感。

  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大数的这种联系,我先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我国第五次进行人口普查的数据,并且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过的大数,使学生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自主探索,解决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觉得自己有几个方面还不是讲得很到位,特别是有一道题目:把四个0和四个1组成一个只读一个零的数,再组成一个只读二个零的数,再组成一个一个零也不读的数。再讲解这道*题的时候,我以为基本上同学都能掌握,然而在后面的作业情况来看,还是有很多同学完成的不是很好。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范本10份(扩展5)

——《亿以内数的读法》说课稿3篇

  简析教材 :

  本单元《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七册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本单元将亿以内数的认识分为两段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读写大数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同时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也是不容易掌握的。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本册教材在调整教材编排的同时,提供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这一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最重要的一点,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到,教学内容的呈现留给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数的认识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这就为将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亿级做好了铺垫。本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是本单元第2课时,是对万以内数读法的扩展,是学*亿以内写法的前提,更是将数的读、写知识扩充到亿级的基础。本课时的知识将为后面学*提供直接经验、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时的学*方法将为后面学*提供迁移类推的思路。

  教法学法: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万级数与个级数读法的联系与区别,并迁移类推掌握万级数的读法,再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经过观察对比、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巩固练*等过程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识

  为新课学*奠定基础,特别注意万以内数中0的读法。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当播音员播报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的数据,从中感受数太大,不易读出、读准,设置悬念。

  2、学*读数: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在此环节分两层进行教学。

  (1)学*读整万数。教授时在数位顺序表下将数1925、407、460变成19250000、4070000、4600000,试读后让学生说一说与原来的数相比

  ①现在的数有何变化?

  ②在读法上有何不同? 通过对比观察从而沟通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别,突破万级数该如何读这一教学关键。再提出:怎样读者几个数又快又准。让学生自然地想到先分级再读数比较方便,并巩固练*了读整万数,为下一层次的学*作好铺垫。

  (2)学*读含有两级的数。

  ①先试读不含零的数, 学生独立或在同伴互助的情况下读出这一组数,使学生再一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②再让学生试读85003000、85000300,

  读后思考:

  ①数位上出现 0又该怎么读?通过学生结合读书的体会,探讨这个问题,掌握0在什么位置上要读,在什么位置上不读。

  在教学这两个环节时,对教材中所给的数据进行了适当补充,并分层教学目的就是要突破两点

  ① 万级数如何读

  ②分清大数中的0 哪些该读,哪些不读。学生掌握了这两点,也就学会了读亿以内的数。万级数如何读,通过读整万数、沟通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别来实现,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万级数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接着通过让学生试读两级数、争辩。划一划、思考并回答问题等一系列自主活动,使学生探究得出在读大数时,每级末尾的0不读,其他数位上的0要读,并且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0。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探索新旧知识联系,找到知识生长点,运用知识正迁移掌握新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乐于探究、善于总结的好*惯。

  3、反馈巩固:第5页 做一做 :先观察数的特点再读。

  三、思维拓展

  用8、5、3、0、0、0、0、0按要求组数,通过组数将本节课推向高潮,进一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数位上有0该如何读?

  四、全堂总结

  运用歌谣帮助理解记忆。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P1—3的例1、例2以及相关的课后练*题。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个级的所有计数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的高一级数(万级)的读法,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数级的学*,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较大的数用个级来计数是不能满足的,从而理解学*亿以内数的必要性。

  2、说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读亿以内数的读法,并且弄清楚中间有0和未尾有0的数的读法。为学*亿以内数的写法和亿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3、说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引导学生弄清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和数位表;引导学生正确读亿以内较大的数,特别要注意纠正学生在读中间有0和未尾有0的数时所出现的错误。

  4、说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法难点主要表现在各数级中间或未尾有0的数的读法。必须让学生明白哪些情况下读0,哪些情况下不读0。

  5、教材编排的特点:

  本课教材是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编排的,首先教材列举生活中较中的数据,如北京的人口数量一千一百零八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这些都是很大的数,用个级的计数单位来表示很困难,从而引出万级数的学*,并且让学生懂得学*亿以内数的必要性。教材编排时很注重科学性和合理化,先提出学生熟悉的记数单位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然后引出万级的计数单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等计数单位,由于万级数都小于亿,所以教材把此部分的内容称为亿以内数,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既有数学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教材共安排了例1和例2两个典型内容和一些相关练*题,不仅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消化及巩固。

  6、教具准备:计数器或算盘一个。

  二、说教法

  1、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发现法,老师要适当地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数的读法原则,之所以采用这两种教法,是针对学生以前在学*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懂得了个级数读法而设置的,用原有的经验和方法来解决本课的问题,应该是可行的。

  2、本课在提问方式上,应多用启发式提问,首先让学生质疑,然后让学生经过自身的经验寻找解决的方法。

  三、说学法

  根据我的学生情况,我认为本课的学法,应该是以自主探究式学*方法为主,学生通过观察以及总结来解决问题,在这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不需要做太多的讲解,只适时作适当的引导。为什么采用此种方法,主要是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个级数读法的经验,移植到本课,用来解决本课问题是很自然的,大多数的学生是可以独立完成的。

  四、说教学设计

  根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以及本课的教学内容步步逼进的特点,我认为本课教学应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设置问题,巧妙导入

  为了激起学生的学*兴趣,教师可先列举一些比较的大的数,如:北京市的人口一千一百零八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较大的数,然后让学生用口头来描述,学生觉得用原来学的计数单位(个级)很难正确描述这些数据,从而引出新的课题,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导入新课内容。并板书: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复*旧知,先立后破

  1、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先以复*旧知为基础,先唤起学生对个级(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的印象,为达到这个目标,教学可以这样设计:

  师:我们已经学过个级的计数单位,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然后板书:一万。

  由于学生以前学过一万,对这样的知识不会感到陌生,因而教学可以用步步递进的方法引出后面更大的计数单位。

  2、教师接着问学生:十个一万是多少?学生经过思考可以得结论,知道是十万。根据回答板书:十万。

  3、教师可用类似的办法,让学生继续观察,得出后面的更大的计数单位: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主要是激起学生学*的欲望,然后顺理成章地引入新的内容。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是因为学生已经认识计数单位,在此教师只不过引导他们提升对更高一级计数单位的认识,所以要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总结。

  4、引学生看数位表,并说明个级和万级。个级有四个数位(个、十、百、千),万级也有四四个数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三)通过观察,找出规律

  教师可以这样设计,用计数器演示,个级的各个数位,然后让学生观察找出万级的计数单位,学生很快从中找出万级的计数单位,知道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这时为了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可以通学*例1和例2的内容。

  学*例1,教师出示例题内容:470000、3080000、40500000。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看出以上数所占的数位,可以用计数来帮助,把相应数位相互对齐。学生经过观察可能发现其中的道理,以470000为例,4对应十万位、7对应万位、后面全部是0,学生很快读出这个数,读作47万。用相似的方法来学*其它内容,学生会总结出这些数的读法。

  接着学*例2,情况和教学内容虽然稍有不同,但经过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肯定能够掌握,由于方法相似,在这里就不展开讨论。

  通过以上两个例题的学*,学生应该明白了亿以内数的读法了,不过由于0在各种情况下出现,其也有不同的读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在何种情况下如何读中间有0或未尾有0的数,这是本课学*的重点与难点,必须让学生掌握。

  最后要引导学生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总结出亿以内数读数的方法。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找出学生补出学生的错误,并加以纠正,最后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不管每级未尾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四)加深理解,巧设*题

  适量完课后的*题,以加深理解,巩固新知。

  五、说板书

  例1

  470000读作:四二七万

  3080000读作:三百零八万

  40500000读作:四千零五十万

  例2

  24600读作:二万四千六百

  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

  10030040读作:一千零三万零四十

  板书简洁,突出重点,列举了亿以内数的各种情况下的读法,对学生对亿以内数的读法有很大的帮助。

  一.说教材

  本课教学内容是20xx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人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课本36-37页),读数和写数在学生掌握100以内数数及数的组成的基础了进行的,读数和写数是综合应用本单元所学概念的过程。每读、写一个数,都要应用数的组成、数位意义来进行,它又是后面要学的数的大小比较,及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的重要基础,教材通过具体事物的数量——说出数的组成——在计数器上用算珠表示——数的读、写这样一个过程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知道有几个十就在计数器上的十位上拨几颗珠子来表示,有几个一就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几颗珠子来表示。

  2.知道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知道数位的排列顺序。

  3.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是本课的难点。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学*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惯。

  教学目标达成,我是通过教学过程从具体到抽象,注重感知、体验和提升,让学生经历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评一评等学*活动,从而较好的理解和掌握了读数和写数的方法。在教学中,我把数位概念和读数、写数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引导学生通过建立数位概念去促进读数、写数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在读、写数中建立数位概念。同时,我充分利用计数器上的数位表,帮助学生建立起个位、十位、百位等数位的表象,进而建立数位的概念。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范本10份(扩展6)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反思3篇

  亿以内数的读法是在学生已学大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生活中也处处存在,因此学生必须学好它,掌握它。

  在授新课前,先复*万以内数的读法,因为万以内数的读法是学*亿以内数的读法的基础,所以要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复*,才能让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教学时,我先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了解大数在生活中的存在,再让学生复*数位顺序表,然后教学生分级。

  读数相对于写数来说,学生更容易掌握。上课之前,我认真的备课,钻研教材,对于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都一一提前做好了解决的准备。可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出现了很多问题,虽然自己也提前意识到了,可这些问题却仍然存在着。

  通过课堂作业发现,错误的案例有:

  1、不分级或者分级错误

  因为这单元学*的是认识大数,都是万以上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分级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能够更清晰的读数。虽然学生知道分级的好处,在教学中,我也时刻提醒学生要先分级,课堂上做作业的时候也是先分级,再读数。可是在做课后作业时,仍然有学生不分级就读数,甚至是在明知4位分一级的情况下,偶尔出现5位分一级的情况,尤其是学*较差的学生,这个现象尤为突出。

  2、读数时夹杂*数字。

  这个问题一直存在,每次都会重点强调,可还是有学生在书写时出现这个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做题时心不在焉,不能安心写作业,没有养成良好的做作业*惯。

  3、关于0的读法。

  对于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学生的掌握还不是很好。特别是万级末尾有0或个级高位有0的数,学生出错最多。即使口诀都能够背下来,但是理解和使用上还是存在偏差。

  4、读数时丢掉计数单位。

  学生在口头读数时都会读,但在书写时往往容易丢掉计数单位,或者一级里面出现几个计数单位。

  针对这些情况,我的解决办法是:

  1、首先严格要求学生的听课*惯。不光是听,更要记,不光是记,更重要的是数学的解题方法。

  2、多练*,及时反馈。在后面的教学中,在课堂上要精讲,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练*。当然是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去练*,并非是盲目的多做作业。

  亿以内数的读法,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的基础上学*的。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基础之一。在教学时,首先,通过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比万大的数”并出示有关数据,揭示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由于内容比较简单,我直接让学生看书自学,说一说“通过学*,你了解了亿以内数的哪些知识?”学生很容易说出了有关数位名称、计数单位、分级方法以及计数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并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整理形成了数位顺序表;然后是针对性的检测。最后,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试着读出亿以内的数(尤其是中间有0的数),并进行全班交流,教师点拔、指正。最后归纳出了读数方法。在后来的检测练*中,除了设计了对比性练*外,还让学生充分互动,“同桌互读搜集的信息数据”“向读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取经”,如:标上数位再读、要先用虚线分级等等,在相互的交流中,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做题的方法和技巧,是好的思考的*惯。课后我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有以下感受:

  一、创设情境,增大学生探索的兴趣与空间。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实际生活与应用中学数学,不仅是理念,更应该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懈的共同追求。本课教学中,家乡的有关数据资料贯穿全课,学生学*兴趣非常浓厚。

  二、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与思考的空间。

  培养数感,将数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理解数的意义,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等等是贯穿本单元学*目标之一。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个别学生在读数时,懒于分级,造成读数的`错误;还有一部分学生注意到了分级但在书写读作时经常丢掉“亿”字或“万”字,读数还是显得很不熟练,读法的书写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教学中应加强读法书写的训练,养成分级的*惯,使学生在互相学*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彼此都能获得进步。

  读数,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应该不存在什么难点,但是教学之后还是发现要读好数、读对数还是非常困难的!

  课前的预设是:

  1、学生之前已经会认读万以内的数,这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可以迁移到亿以内的数的读法上来。

  2、“0”的读法,对于学生来说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3、重在读数方法的指导,如:先分级;再按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读法与个级的读法相同,要在它的末尾加上“万”;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的“0”或者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但是教学之后稍一反思,还是觉得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问题:

  1、教学中的难点没有突破,这堂课的教学难点应该是“大数中0的读法”。因为前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影响教学难点的突破。

  2、课堂的教学方式、手段随意性比较大,缺乏有效的预设,存在“想到怎么用就怎么用”的嫌疑。这也是导致课堂教学时间流失的主要原因。

  3、教学的衔接比较突然,缺乏有效的设计,前后的知识之间经常脱离。

  4、教学语言不够精练,没有进行合理的斟酌,特别一些关键的过度语,重要的问题应该进行仔细的设计。

  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读数还是显得很不熟练,甚至有些学生没有掌握方法,影响读数的效率;读法的书写存在很大问题,这与课堂教师没有给学生充足的书写训练很有关系。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范本10份(扩展7)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案设计3篇

  教学内容:教材1页—3页,例1、例2,2页—3页做一做,练*一1—5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以及按数级读数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按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2.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数的概念,掌握一系列的计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在万以内数的读法基础上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鼓励学生在科学领域中研究与创造.

  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每级末尾、中间带0的数的读法.

  教具、学具准备:算盘、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答:(1)一千里面有()个百,一万里面有()个千.

  (2)()个一百是一千,()个一千是一万.

  2.复*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师出示5张卡片: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教师首先把“百位”贴在黑板上,指名同学按照顺序依次贴其它卡片.全部贴好后请同学口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3.读数练*:

  教师在贴好的数位下填数字,学生进行读数练*.重点引导学生复*中间或末尾带0的数的读法.

  4.想一想,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规则是什么?

  (引导复*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后面类推亿以内数的读法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1.设疑导入:

  (1)投影出示:

  ①1993年我国台湾省大约有20944000人.

  ②人造地球卫星速度是每分钟约474000米.

  ③某县去年试种水稻新品种,总计增产5471000千克,增值6705000元.学生自由读一读上面3句话.

  (2)导语:

  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这些比万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些比较大的数的读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2.新授:

  (1)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①学生观察板书:个、十、百、千、万,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呢?你能按这样的规律继续往下数吗?

  (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迁移、类推,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生根据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的规律自己数出: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教师板书:十万、百万、千万.

  ②认识“一亿”:

  用刚才的方法,我们接着往下数,十个一千万是多少呢?(学生认知有难度,可能会说出,十个一千万是十千万,在这时,教师要同学生一起数,并指明,十千万就是“一亿”.)

  教师板书:一亿,并指出一亿是个很大的数,到底有多大呢?请同学看投影:

  自由读一读.(把抽象的数形象化)

  ③结合板书,教师指出个、十、百、千……等都是计数单位.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呢?

  从刚才数数的过程当中,你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明确: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即十进关系.

  (2)教学数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①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单位之间是怎样排列的?

  教师说明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②师生共同完成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板书: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写一个“位”字.

  重点提示亿位前面要加“……”.

  ③分清数位与计数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几个一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写在十位上……几个千万写在千万位上.

  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教师出示卡片:数字“5”,把它放在不同的数位上,同学分别说出它的计数单位.

  ④认识数位分级:

  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知识,并进行德育渗透.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范本10份(扩展8)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以及按数级读数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按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2、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数的概念,掌握一系列的计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在万以内数的读法基础上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鼓励学生在科学领域中研究与创造。

  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每级末尾、中间带0的数的读法。

  教具、学具准备:算盘、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答:(1)一千里面有( )个百,一万里面有( )个千。

  (2)( )个一百是一千,( )个一千是一万。

  2、复*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师出示5张卡片: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教师首先把“百位”贴在黑板上,指名同学按照顺序依次贴其它卡片。全部贴好后请同学口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3、读数练*:

  教师在贴好的数位下填数字,学生进行读数练*。重点引导学生复*中间或末尾带0的数的读法。

  4、想一想,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规则是什么?

  (引导复*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后面类推亿以内数的读法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投影出示:

  ①1993年我国台湾省大约有20944000人。

  ②人造地球卫星速度是每分钟约474000米。

  ③某县去年试种水稻新品种,总计增产5471000千克,增值6705000元。

  学生自由读一读上面3句话。

  2)导语:

  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这些比万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些比较大的数的读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2、新授:

  (1)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①学生观察板书:个、十、百、千、万,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呢?你能按这样的规律继续往下数吗?

  (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迁移、类推,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生根据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的规律自己数出: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教师板书:十万、百万、千万。

  ②认识“一亿”:

  用刚才的方法,我们接着往下数,十个一千万是多少呢?

  (学生认知有难度,可能会说出,十个一千万是十千万,在这时,教师要同学生一起数,并指明,十千万就是“一亿”。)

  教师板书:一亿,并指出一亿是个很大的数,到底有多大呢?请同学看投影:

  自由读一读。(把抽象的数形象化)

  ③结合板书,教师指出个、十、百、千……等都是计数单位。

  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呢?

  从刚才数数的过程中,你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明确: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即十进关系。

  (2)教学数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①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单位之间是怎样排列的?

  教师说明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②师生共同完成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板书: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写一个“位”字。

  重点提示亿位前面要加“……”。

  ③分清数位与计数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几个一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写在十位上……几个千万写在千万位上。

  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

  教师出示卡片:数字“5”,把它放在不同的数位上,同学分别说出它的计数单位。

  ④认识数位分级:

  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知识,并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板书,进一步完成数位顺序表。

  ⑤反馈训练:

  请同学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完成练*一1、2题。(灯片出示)

  (3)教学万级数的读法:

  ①先读出下面各数:

  28、308、4007、3070

  这些数都在哪一级?表示多少?

  如果把这些数放在万级,又表示多少呢?

  引导学生明确:同一个数在个级时表示多少“个”

  在万级时表示多少个“万”

  (渗透个级数与万级数读法的内在联系。)

  ②教学例1:

  教师在标有计数单位的珠算上分别拨上二十八万和三千零七十万。

  学生对照数位表,先写出***数字,然后自己试读这两个数。

  引导学生根据个级数的读法,类推出万级数的读法。

  同学之间互相汇报试读结果。

  ③反馈训练:2页做一做。

  ④思考讨论:

  万级数与个级数读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明确:读万级里的数,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4)教学含有万级和个级数的读法。

  ①出示例2:

  观察:例2与例1的各数有什么区别呢?

  (例1都是整万数,例2是含有两级的数)

  像这样含两级的数该怎样读呢?你能不能应用刚学过的知识再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自己读出这几个数呢?

  ②学生试读例2的三个数。

  ②学生试读例2的三个数。

  24600 640700 10030040

  思考讨论:

  先读哪一级,怎样读?再读哪一级,怎样读?在什么情况下,“0”不读出来,什么情况下“0”要读出来?

  (用试读讨论方法,突破难点:鼓励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③在学*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亿以内数的读法法则。

  ④反馈训练:3页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

  1、练*一第3题:读下面每组数

  34和340000 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 3040和30400000

  (通过此练*,使学生弄清个级的数与万级的数在读法上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读数法则的第二条)

  2、练*一第4题:

  学生充分说、读,面向全体,引导学生根据读数法则来读中间、末尾带零的数。

  3、判断:

  (1)40805000读作:四百八十万零五千( )

  (2)3706000这个数中所有的“0”都不读出来。( )

  (3)40506000这个数中有一个零要读出来。( )

  (此题考察学生对难点的掌握情况)

  4、出示活动数字卡,在数位顺序表上进行读数练*: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对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练*一第5题。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这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②学生试读例2的三个数。

  24600 640700 10030040

  思考讨论:

  先读哪一级,怎样读?再读哪一级,怎样读?在什么情况下,“0”不读出来,什么情况下“0”要读出来?

  (用试读讨论方法,突破难点:鼓励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③在学*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亿以内数的读法法则。

  ④反馈训练:3页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

  1、练*一第3题:读下面每组数

  34和340000 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 3040和30400000

  (通过此练*,使学生弄清个级的数与万级的数在读法上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读数法则的第二条)

  2、练*一第4题:

  学生充分说、读,面向全体,引导学生根据读数法则来读中间、末尾带零的数。

  3、判断:

  (1)40805000读作:四百八十万零五千( )

  (2)3706000这个数中所有的“0”都不读出来。( )

  (3)40506000这个数中有一个零要读出来。( )

  (此题考察学生对难点的掌握情况)

  4、出示活动数字卡,在数位顺序表上进行读数练*: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对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练*一第5题。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这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一单元例2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认识整万数和掌握万以内数读写法的基础上,认识由若干个万和若干个一组成的数,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的数。

  2、学生能联系现实生活以及有关的操作活动,感受大数目的意义,进一步培养数感。

  3、在生动、活泼的学*活动中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目的自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组成及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万级和个级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的读法、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引入新课

  1、出示31233021320130013100

  小结读法

  出示:上海世博会每日大约350000人

  实际上某天来了351835人

  请学生试读,并说说为什么?

  2、揭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板书课题:认数2)

  二、自主探究,学*新知

  1、教学认、读、写不含0的数。

  一个月有18351835人,(师添上两数字卡片变成:18351835)人。

  (1)让学生自由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2)学生之间互相说说这个数的组成。

  (3)比较万级数的读法和个级数读法的不同。

  小结:读前要分级,读时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 教学认、读、写含有0的数。

  (1)变一变数字 (用数字卡片变18351835为8308000) 谁能先说说它的组成,不出声地读一读。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数。

  (2)给0搬搬家(用数字卡片变为8300800)建议大家在脑中画好分级线,想一想怎么读,想好了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根据这些数中零的读法(一个0都不读与需要读0两类)分类板书。

  (3)让学生上来搬一搬,在搬的时候想一想怎么读。

  请2~3位同学演示,逐一完成读数后教师分类板书

  (4)按要求搬数字卡: 400个万和8400个一。并要求学生先在练*本上写一写这个数,再小声地读一读。

  如果搬的结果是这样读的(出示:四百零八万零四),在练*本上写一写,小声地读出来并说说这个数是由几个万和几个一组成的。

  追问:在写这个数时你想提醒同学们要注意什么?

  小结:写数时要分级写,每一级都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地往下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0占位。

  (5)思考:根据这些数里0的读法,我该把4080004这个数写在哪一列?想出来的同学与同桌交流一下,暂时没想好的同学,默读一下,再想一想。

  (6)全班交流,并小结: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零或者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三、巩固练*,应用拓展

  1、自由写数。

  在数位表上自由写一个数,是由4个5和4个0组成,同桌互相说一说各数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并读一读。

  (1)学生汇报,互相评价。

  (2)根据学生的汇报,撷取3个数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同样由4个5和4个0组成,为什么这3个数却不一样?

  (3)小结:同样的数字所处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值不同,读法也不同。

  [设计意图:数学是一门科学,它具有严密性和系统性,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发现、理解、运用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认、读、写。采用自主学*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兴趣,提高学*效率,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

  2、按要求写数。

  (1)同桌合作:请左边的同学写万级上的数,右边的同学补上个级上的数。

  A、杭州湾大桥,它的长度是三万五千七百米。

  B、长城,据报道,1990年一个徒步走完长城全长的*人的计步器显示的是六百七十万零八百米。

  ①学生合作写数并交流写法

  ②互动谈话:咱们的赛岐大桥长400米,杭州湾大桥相当于90个赛岐大桥那么长,长城大约有200个杭州湾大桥那么长。正常的**徒步每小时约走5000米,按这速度,日夜不停走完杭州湾大桥大约要7小时,而走完长城就大约要1400小时,也就是大约要走50多天。

  (2)独立写数:不用数位顺序表,写在练*本上。

  A、上海大众:十三万九千六百元

  B、一汽红旗:六十万七千元

  3、购物街游戏。

  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二套《购物街》参与一回估价游戏,估的商品是一辆09豪华版奔驰。

  (1)它的价位肯定比前两部车要高得多,请你估一估它的价位可能是几位数?

  四、全课总结,延伸未知

  教学反思:

  教学前:教材中亿以内数的读法是根据学生对数位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上课前本以为8300800这种中间有零的数学生会读不出来,纠结了半天,上课时学生很容易的就解决了。

  教学中:这节课上的时候问题主要出在:

  1、当教学350000的时候,学生已经提出了要分级,当时忘了让学生来分一分,移一移。尽管学生都知道要分级,但整节课中没有把分级话虚线的方法落实下去,解决方法:在总结方法后的两道练*中应该让学生自己读的时候把分级的方法强化下去。

  2、在上课时,对每一个数的读法都进行了书写,浪费了很多的时间。解决方法:只要写出中间或末尾有零的读法就可以了。

  3、在教学后发现不会读的学生会分级但是万级的数怎么读还不清楚。解决方法:在教学351835是在学生说出分级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读法,节奏放慢一点。

  4、上课后发现自己上课的最大毛病是控制不好时间,今天上课时因为没有时间只出了两个数让学生读,就结束了。回想:时间应该在让学生书写:八百零三万零八百,这道题学生做错的很多,所以就让学生把不同的写法都写在了黑板上,让其他的孩子读和判断,讲解完了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写的数分级再读。其实这里就有很多让学生读数的素材和自己出的两个数,又会重复了。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目标:

  1、会根据数级正确写出多位数。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惯。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写出下列各数。

  六千四百五十三 四千零五十 三百零六

  六百七十三 五千四百九十三 九千零五

  根据学生回答,明确写法:

  (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

  (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没有数用零占位。

  (二)学*新知

  1、导入

  (1)老师这儿有一些数据,同学们想听吗?

  教师报数据,谁能把他记下来。

  (2)教师报数。(学生尝试写数)

  二万六千四百六十三 六百七十三万五千四百九十三

  五十万六千 七亿零二十万

  (3)教师反馈学生作业情况。请学生说明是怎么写的?(先分类,然后教学无零数的基本写法)用数位表。讲清方法

  方法: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数字是几就写几。

  (4)教师:每次都借助数位表,方便吗?让学生说说还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学生活动,讨论方法,教师巡回,了解讨论情况。

  讨论方法:充分让学生说。

  小结: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的写,哪一位上数字是几就写几。做好后一定要用读数的方法进行检查。要分级。

  2、练一练教师报,学生写数

  四百三十二万六千七百九八

  七十五万四千三百七十五

  六千五百八十四

  二亿五千四百三十一万五千(254315000)

  3、以254315000过渡到中间有零数的写法。用同样方法学*有零数的数的读法。

  学生说明刚才几个数的写法。

  五十万六千

  四百零三万六千零五

  七亿零二十万

  (1)五十万六千,先写什么?(五十万50)再写什么?(六千6000)合起来是50 6000,同样要进行检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检查。

  (2)让学生说说后两个数的写法。

  小结方法:写数的时候,要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的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练一练

  八万零四十 二十三万八千

  二万三千零七 六十万零四百七十

  三、巩固练*

  1、写数

  三千四百六十七 三百六十万五千零七

  七十三万五千三百六十九 二十亿六千四百万

  八万六千四百三十二 四千零八万零三十

  2、 用1、0、5、8、3五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五位数和一个最小的五位数。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写数的规则怎样?写书是要注意什么?

  教法学法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该让学生牢固掌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密切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大数的*惯和能力,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打基础。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以内数的规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成功的体验。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二页到第五页的例1 例5 ,练*一的1-5 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成功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亿以内数的认识,读法。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 的读法。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CAI 课件,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数位表。师生都备计数器。

  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CAI 课件出示我国行政区划图,用点按热健的方法突出演示六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图片,同时伴音介绍我国的人口普查数,让学生认真观察,提问:你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你发现什么?(数很大,很大。)由此这节课你想探讨什么问题?(这些大数怎样读?他们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些大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怎么样认识大数?等等)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以北京市人口13819000 人为例试读。

  2、认识万以上的计数单位,十万、一百万、一千万、一亿,()问题:观察计数器你发现什么?老师拨珠,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一千,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怎么办?(千位满十向万位进一),也就是“十个一千是一万”板书“万”。

  3、让学生拿出计数器,边拨边数边想,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认识10 个一万是“十万”,同样的方法,同学们自己同位交流说说,认识10 个十万是一百万。(板书)

  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板书)

  10 个一千万是一亿。(板书)

  (给足时间拨、想、说,然后全班交流)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以往我们数单位?万以上的计数单位今天我们学*了那些?(十万、百万、千万、亿)

  4、小组讨论学*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问题: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 :我发现10 个一万是十万,10 个十万是一百万。

  生2 :10 个一千万是一亿。

  生3 :我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哪一位上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生4 :每相邻是什么意思我有点不太明白?

  生5 :我可以告诉你,……

  师:同学们怎样证明你的发现是对的?

  生5 可以进行证明,如:……

  师:同学们真有数学头脑,通过拨珠、数数、观察发现了它们的规律。

  5、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 )学*“数位”。

  请同学们整理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亿位。(出示数位顺序黑板帖)

  (2 )拨数,将13819000 人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来。

  (3 )写出13819000 并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 )全班交流,抽查:十万位上的8 表示什么?百万位上是几,表示什么?千万位上是几,计数单位又是什么?

  6、学*“数级”。

  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在数位表上增加拦,并标明数级)从右向左四位一分级,第一级是个级,第二级是万级,第三级是亿级。同时告诉学生分级线。按级读出北京市人口数。

  7、巩固联系完成第4 页“做一做”。

  (1 )让学生通过数数,理解并掌握计数规律。

  (2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地方常用到万以上的数,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范本10份(扩展9)

——《认识亿以内的数》教学反思通用5篇

  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学*的。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个数的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关系;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会读亿以内的数;进一步建立孩子们的数感。教学重难点是:数的概念的建立以及数感的建立。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本节课,我除了用好教材中提供的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这一外,还自行开发了大量鲜活的学生生活中的。例如,在课的开始,为了复*万以内数的知识,我巧妙地通过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图片,引入了一组有关伦敦奥运会的数据,并结合这组数据提出了与本节课相关的几个数学问题;为了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我出示伦敦碗和鸟巢的图片,说明:伦敦碗可容纳观众80000名,鸟巢可容纳观众91000名;为了让学生理解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我借助了计数器的直观演示。

  由于本人的数学教学经验严重不足,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遗憾。上课时语速过快,学生在思考时,不停地追问,影响学生思考,教师自己说得比学生多,没有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自主探索少。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四:

  亿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知识点较多,感觉孩子应该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出现了很多问题,虽然自己也提前意识到了,可这些问题却让学生一时消化不好。

  这部分内容方法掌握不好的话,特别容易出错。由于这个单元的内容涉及到的数字大,再加上刚开学,孩子们的心思还没能真正地回到课堂,所以这些都是难免的。

  主要存在的问题

  1、不分级

  由于都是大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分级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能够更清晰的读数写数。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明白分级的好处,采取分级和不分级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分级的好处。虽然学生知道分级的好处,在教学中,我也时刻提醒学生要先分级,可是在课堂上做作业和课后作业中,仍然有学生不分级就读数,有人出错有人不出错,课后了解到,有的学生对这些大数早已会读会认,已经熟悉,*惯了。而有的学生是因为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根本就没考虑过,只是为了做作业而做作业。

  2、大小写混淆

  学生做题时的心不在焉,没有良好的做作业*惯,总是在读数的时候把大小写混写。

  3、有0的写数

  读数对于学生来说,掌握的还不错。但是写数的时候,出现的问题很多。除了不分级,还有一个原因,不使用数位顺序表。但每一级中间出现零和末尾出现零时,学生写数的时候,总是丢掉零,或者添上零。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基础之一。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对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掌握起来难度不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究。

  课始,我大胆的出示了北京市的人口数,让学生来试读这个数。想以此来唤起学生已有经验的同时,使学生能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为学生自主的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在探究新知过程中,根据教材的编排,分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每个环节,我都大胆放手,让学生带着(如:亿以内的数怎样读,和万以内数的读法有相似之处吗?等等)这类问题独立思考,并通过同位合作交流(如:讨论、试读)等数学活动寻找方法,让学生自吾出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本节课,我始终围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教学理念来开展教学活动。为此,我在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以内数的规律,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成功的体验。学生都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的参与学*过程,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今天领着孩子们学*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与读法。

  这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个数的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关系;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会读亿以内的数;进一步建立孩子们的数感。教学重难点是:数的概念的建立以及数感的建立。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根据孩子们已有的基础与经验,我在本节课重点放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上。

  一、调动已有的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首先我利用课本提供的20xx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情况为素材导入新课,初步让孩子感受万以外的数有多大。孩子们领会的很快,立刻发现“万以内的数最多的是5位数,这些数字有的是7位数,有的是8位数。”这位进入新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大胆的放手让孩子们自主探究,使他们在学会的同时,学*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通过情景教学进一步培养数感

  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大数的联系,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通过想象感受1亿有多大,帮助他们建立数感。

  三、自主探究,解决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没有直接给予孩子们答案,而是通过探索、发现、讨论、实践、交流获得。学生们自己进行归纳,总结读法,学得很扎实,印象也很深刻。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有遗憾。

  1、教具不够充分,学校没有定制大数的计数器。在认识大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得进率是多少,我们只能借用手指来数数,感受是10进率的。

  2、第4页的做一做,我不能带领孩子们一起拨珠子数数,还有个别孩子把注意力放在了计数器上,课堂上不时的出现拨珠子的声音。

  3、在读大数时,个别孩子分不清数级,不懂数级的用途,导致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分不清楚如何读。

  措施:在今后的练*中注重学生的读数指导。特别强调:

  1、含有两级数时,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读上个“万”字。如:24967845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七千八百四十五。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 “0”都不读,中间或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对大数的认识和学*,怎样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和认识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是这节课的着重研究内容,在设计教学时,我发现,并突出了以下几点:

  1、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知识迁移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000以内的数的认识,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等知识和经验,都可以在本课的学*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

  2、通过情境教学,进一步建立数感。

  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大数的这种联系,我先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我国第五次进行人口普查的数据,并且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过的大数,使学生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自主探索,解决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觉得自己有几个方面还不是讲得很到位,特别是有一道题目:把四个0和四个1组成一个只读一个零的数,再组成一个只读二个零的数,再组成一个一个零也不读的数。再讲解这道*题的时候,我以为基本上同学都能掌握,然而在后面的作业情况来看,还是有很多同学完成的不是很好。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对大数的认识和学*,怎样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和认识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是这节课的着重研究内容,在设计教学时,我发现,并突出了以下几点:

  1、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知识迁移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000以内的数的认识,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等知识和经验,都可以在本课的学*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

  2、通过情境教学,进一步建立数感。

  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大数的这种联系,我先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我国第五次进行人口普查的数据,并且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过的大数,使学生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自主探索,解决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觉得自己有几个方面还不是讲得很到位,特别是有一道题目:把四个0和四个1组成一个只读一个零的数,再组成一个只读二个零的数,再组成一个一个零也不读的数。再讲解这道*题的时候,我以为基本上同学都能掌握,然而在后面的作业情况来看,还是有很多同学完成的不是很好。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