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藏戏》优秀教学设计 1

  一、设计意图:

  《藏戏》一文系人教课标版六(下)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作者按说明事物(藏戏)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文章语言丰富传神,行文脉络清晰,点面结合,详略得当,颇具文学色彩。六年级学生虽在语言积累、阅读能力上已有一定水准,但对藏族文化风俗、地理人情了解不多,独立阅读、个性阅读尚不成熟,因此教学本文,须借助一些媒体资源,丰富学生对藏戏的文化内涵的感受和把握,以期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作为略读课文,本文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适时引导。教学环节中以悬疑导入引发学生自读课文,在自读中理清文脉,整体把握后再突破“藏戏特色的感受”和“藏戏形成的了解”两大难点。

  二、学*目标:

  (一)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藏戏以及藏戏的形成过程。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三)借助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了解藏族文化,激发学生对藏戏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

  (一)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作者生动形象地表达。

  (二)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难点:

  了解藏戏以及藏戏的形成过程,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藏戏的喜爱之情。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间:

  1课时

  七、课前准备:

  (一)学生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查阅有关藏戏的资料。

  (二)教师准备藏戏面具图片、藏戏《诺桑王子》录像剪辑。

  八、教学流程:

  (一)播放录像片断,悬疑导入课文

  1.播放《诺桑王子》片断

  师:这是一种什么戏?

  2.简介藏戏

  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在祖国的百花艺苑中独具特色。藏戏艺术有600年历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是怎样形成的呢?又有着怎样的特色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我们一起来揭开藏戏的神秘面纱!

  3.板书课题,读题,同时引导学生分清“藏”的两个读音:zàng cáng

  (二)自由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学生自由快速阅读全文,边读边圈词标段,记感受(注重阅读*惯的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

  2.交流初步阅读的收获。

  师:藏戏都有哪些艺术特点呢?也就是不同于其他剧种的地方?

  学生汇报,老师适当提炼总结然后请学生上讲台板书:戴面具、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师:除了藏戏的这些艺术特点外,你在读中还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简述藏戏形成过程。

  (三)研读藏戏特色,感悟表达特点

  1.出示研读主题

  (1)( )的面具(2)( )的舞台(3)( )的演唱风格

  要求: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某一特点用一句话或几个词概括出来。

  2.阅读交流展示

  面具:

  (1)学生交流面具特点(多样、夸张、形象鲜明)。

  引导学生用朗读展示藏戏面具的特点。

  (2)教师拓展其它剧种中面具或脸谱。

  ①展示藏戏面具图片。②出示京剧概念化脸谱。

  舞台:

  (1)指名读相关词句。

  (2)交流特色(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演唱:

  (1)学生交流演唱特色(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2)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

  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3.对照开头,体会表达

  (1)再读8-19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特色。

  (2)指名读1-3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

  (3)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

  (四)了解藏戏形成,积累魅力语言

  1.小组讨论:唐东杰布开创藏戏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

  ○艺术的.传奇:一位僧人→开山鼻祖

  ○艺术力量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

  ○勇敢的传奇:伟大的宏愿→凶险的自然

  ……

  重点引导朗读、体会“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五)设疑总结课文,提升学生认识

  1.师:时至今日,藏戏仍如雪原上一朵雪莲花盛开不衰、深深扎根在高原人民的心灵深处。她是怎样永葆艺术生命的呢?

  学生:师传身授,言传身教。

  2.进一步引导,让学生明晰,艺术只有植根于人民,植根于生活,才会长盛不衰,才会永褒魅力。

  (六)模仿开头写法,练笔迁移能力

  课外去了解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剧种或民俗特色,学课文1-3段的方法写个开头。

  《藏戏》优秀教学设计 2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按照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先用三个反问句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接下来详细写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然后简略说明其他特色。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作者叙述脉络清楚、点面结合、有详有略,把藏戏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

  学*目标

  1.学*并积累“传奇、咆哮、旷野、吉祥、柔顺、妖魔、恐怖、鼻祖、旷野、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文章准确生动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学*文章准确生动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原因,多数学生对于戏曲本身就没有多大的兴趣,他们*时没有这方面的阅读背景,因此本文所描写的藏戏这一地方戏很陌生,给这节课的学*、感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提前观看戏曲录象资料。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教师准备藏戏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过戏曲节目吗?看了些什么戏?(可能有的同学跟随父母或祖父辈看过。比如《五女拜寿》《黛玉葬花》《花木兰》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出它们所属的剧种。)想不到你们对戏曲还了解这么多!你们知道吗?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哪个民族有戏剧,就标志着这个民族走向成熟。”生活在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就是一个相当成熟的民族。她所创造的举世瞩目的藏戏艺术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领略一下藏戏的魅力。(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自然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自然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在书上做好标记。

  2.交流初读收获。看你们读得如此从容沉静,想必心中早有答案了吧?那么你为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藏戏的形成?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藏戏的艺术特色呢?(4-7自然段写了藏戏的形成;8-20自然段写了藏戏的特色。)那么,课文的1-3自然段呢?齐读这三个自然段,从中你读出了什么?(藏戏的三个特点:带这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三五天还没结束)

  三、自主研读8-20自然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1.课文开篇以饱含激情的三个反问句概述了藏戏的三个特点,在8-20自然段又浓墨重彩地详细描述藏戏的艺术特色,大家快速朗读课文,划出你最感兴趣的部分,做好批注,准备交流。(学生读书,教师指导。)

  2.集体交流最感兴趣的部分。

  藏戏有什么特色呢?我们一起来交流。

  A、关于藏戏的面具。

  (1)谁能说说藏戏的面具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能历经几百年仍保留到现在?(颜色多样、性格鲜明、同样性格的人戴同样的面具)

  (2)藏戏的`面具到底是如何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的呢?从文章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你觉得藏戏的面具与京剧的脸谱有什么异同?(二者都有多彩的颜色。但京剧的脸谱直接勾勒在演员的脸上,藏戏的面具却是用布、革、绒等材料作成,戴在演员的面部。)

  了解了藏戏的面具,我们就真切地感受**的智慧和艺术天分。这也是藏戏千百年后仍具魅力的地方。除此而外,藏戏还有那些独特的地方?

  B、关于藏戏的舞台。与现在的流行音乐、其他地方戏的舞台对比,藏戏的舞台简单到什么程度?(板书:不要……不要……不要只要……只要)藏戏的艺人们不求高档的舞台,不求华丽的服装,只要一鼓一钹,只要有观众即可,他们在面具下尽情演绎着各种故事,多高尚的一群人啊!

  C、关于藏戏的演出。

  1.(如果学生不谈这部分的内容,教师可以:说:“老师对藏戏的演出非常感兴趣,谁愿意帮老师读一下这部分内容?” )指名朗读后,问:“藏戏在演出的程序、时间、唱腔、动作上有什么特点呢?”找一找,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班级交流后,相机板书:固定的程序、唱腔及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

  2.老师在网上查到了这样一段文字,相信你们读了之后一定会对藏戏的唱腔音韵有更深的了解。出示补充阅读材料如下:

  有人跟我说,一听到藏戏,尤其是身在他乡,就仿佛又回到在辽阔的草原上,感受着高原的蓝天白云。这话并不夸张。藏戏的声音悠远而铿锵,象冰川汩汩的流水,又如高原遒劲的疾风,它是唱者全身气力的投入,它的感情充沛而丰富,曲调跳动而激越,带点悲伤,带点忧郁,更包含沧桑;藏戏是高原的艺术,自然融入的高原的气魄与雄浑。它那类似西洋咏叹调的唱腔能把人的心紧紧抓住,一顿一扬,忽高忽低之间,贯穿消融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因此听藏戏实际也是在感悟和体会,一曲一调,一章一节也许正应和了你心灵深处的真性情,所以有人在听时便边舞边合,这便是藏戏唱功的神奇了。

  3.读了这段文章后,你对藏戏的地域特色有没有更深刻的认识?学生自由交流读后的认识。

  四、学*藏戏的形成(4-7自然段)

  1.这样风格独特的藏戏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默读4——7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2.这个传奇故事,深深打动你的是什么?(可能是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也可能是五位姑娘的义举,也有可能是那成千上万的工匠……)带着你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

  3.媒体展示一段藏戏片段让学生欣赏。

  五、回顾全文,体会写法。

  快速浏览全文,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藏戏的特点的?与《北京的春节》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1.写作顺序不同:《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序,《藏戏》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2.语言风格不同:《北京的春节》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手法,语言朴实,如话家常;《藏戏》运用比喻、反问、夸张等手法,语言生动传神、文学色彩浓厚。)

  六、作业

  藏戏犹如盛开在高原的雪莲,开在藏族人民的心中,作为全国大省的山东,我们齐鲁大地肯定也有自己的独特的艺术样式,课后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准备出一期手抄报。

  《藏戏》优秀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学*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4.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读后交流、梳理:4—7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19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

  三、自主研读,把握重点

  (一)自主研读4—7段,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

  1.自由读4—7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3.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如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姑娘的义举,……

  4.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在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有他的画像,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几分神圣和肃穆感。

  (二)自主研读8—19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1.出示研读主题:①()的面具;②()的舞台;③()的演唱风格;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读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

  2.集体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是从哪知道的'。

  ①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

  ②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③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

  3.对照开头,体会写法。

  ①再读8—19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的特色。

  ②指名读1—3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

  ③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

  4.总结: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的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恶、丑。可以说,她是藏族群众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珍。

  《藏戏》优秀教学设计 4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4.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藏戏》优秀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学*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藏戏蕴涵的深层涵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2、感受藏戏所表达的涵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上网或者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藏戏的录象、图片以及记载,准备一些藏戏面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的爷爷奶奶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吗?

  生:粤剧!

  2、师:嗯,很好!你们都知道爷爷奶奶喜欢看粤剧。那么你们又知道粤剧是怎样的一个节目吗?

  (学生自由发挥)

  3、师总结: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是属于广东人的一种文化节目。其实每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特色的戏剧:安徽有黄梅戏、河南有豫剧、浙江有越剧、四川有川剧今天我们来学*一种和这些戏剧截然不同的戏剧:藏族戏剧藏戏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解释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

  2、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藏戏和其他戏剧的不同之处。

  (1、戴着面具演出2、没有舞台3、一部戏演出三天五天还没有结束)

  3、给课文分段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用疑问句形式引出藏戏。

  第二部分(47自然段):介绍了藏戏的形成。

  第三部分(819自然段):介绍了藏戏的特点。

  三、品读课文,深入了解藏戏

  (一) 学*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前三段用三个并列的疑问句开头,作者暗示了什么呢?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暗示了藏戏有三个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天五天还没有结束(演出时间长)

  这样表达给读者留下悬念,吸引读者。

  2、找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朗读时的语调,体味句子的感情色彩。

  (世界范围内,像藏戏这样的戏剧很稀少,中国人以拥有这样的戏剧而自豪)

  (二) 学*第二部分,了解藏戏的形成

  1、 学生细读第47自然段,思考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感受故事的传奇色彩。以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2、 这个故事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一部分?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三) 学*第三部分,深入了解藏戏的特点

  1、 呼应开头第一段的三个问题,找出相应的描写

  (816自然段写了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了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了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天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剩下的内容,结合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起伴奏。,体验藏戏的简单和纯朴。

  四、总结

  1、藏戏是藏族的传统戏剧,发展到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是世界文化的遗产。

  2、播放藏戏的视频,学生看完后戴上面具学着表演。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以及特色。

  2、熟读课文


《藏戏》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扩展阅读


《藏戏》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扩展1)

——《藏戏》教学设计 (菁华5篇)

《藏戏》教学设计1

  【学*目标】

  1、学*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

  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1、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⑴ 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⑵ 练*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拥有藏戏的自豪。

  2、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⑴ 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

  (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 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⑵ 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⑶ 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⑷ 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⑸ 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

  (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3、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⑴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⑵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⑶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⑷ 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⑴ 以弱抗强的传奇:

  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⑵ 创造奇迹的传奇:

  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⑶ 艺术的传奇:

  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藏戏》教学设计2

  【学*目标】

  1、学*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

  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1、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⑴ 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⑵ 练*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拥有藏戏的自豪。

  2、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⑴ 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

  (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 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⑵ 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⑶ 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⑷ 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⑸ 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

  (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3、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⑴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⑵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⑶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⑷ 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⑴ 以弱抗强的传奇:

  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⑵ 创造奇迹的传奇:

  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⑶ 艺术的传奇:

  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藏戏》教学设计3

  说教材:

  《藏戏》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别具一格,内容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

  说学情:六年级学生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体系,具备了对具体事物的认知能力,但学*缺乏稳定性,所以,针对这种趣味性较强的文章,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出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

  说目标:

  1、认、读、记文章中的九个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了解藏戏特点以及形成程。

  3、激发学生对藏戏的喜爱之情。

  说重点:

  1、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2、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作者生动形象的表达。

  说准备:通过网络查询藏戏的历史、剧目、图片、录像等

  说方法:

  1、以读代讲,让学生采取多种朗读形式充分读文,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

  2、创建学生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合作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培养学生的说话、思考、总结能力。

  说过程:

  一、播放录像,悬疑导入:即利用个开头的三个排比式反问句进行导入。“世界上……”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学生解决生字词,体会文章大意。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学生自主研读藏戏的形成部分,了解了一个年轻的僧人唐东杰步带着仅有七位姑娘组成的班子劝人行善积德,为民修桥造福,没想到竟然创造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藏戏的感人故事后,孩子们被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和七位姑娘的义举深深的打动了,这时孩子们兴趣浓厚,在愉悦中积极朗读,朗读出了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朗和七位姑娘的善举。

  2、同桌间互相提问、阅读读文章中介绍藏戏特色的部分,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最后老师问,学生读,营造朗读气势,再次感受藏戏的无穷魅力和中华文化的悠久。

  3、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将藏戏的形成、特色进行汇总发言,不完整的学生间进行补充,教师适当引领和总结。在此穿插欣赏藏戏的图片。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难理解、易混淆字词的解释。预设问题解答。学生自主总结中心思想。

  六、迁移应用、拓展探究:将藏戏和其他的剧种做对比,进一步感受藏戏的独特艺术魅力。

  七、说板书设计:藏戏

  唐东杰布—为民造福—开创藏戏。戴面具—没有舞台—演出三五天

  八、说时间安排:导课(3分钟)阅读:(7分钟)互动(25分钟)训练(5分钟),拓展(5分钟)

《藏戏》教学设计4

  学*目标

  1、学*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随作家老舍一同感受了美好快乐的春节,我们的祖国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比如今天我们将要学*的课文《藏戏》,介绍的就是一种有特色的艺术。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它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久远的戏剧之一。藏戏的音乐唱腔韵味隽永,面具服饰五彩缤纷、瑰奇神异,名角新秀不断涌现。所有这些,无不昭示着藏戏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领略有着悠久历史,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4、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读后交流、梳理:4-7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19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

  三、自主研读4-7段,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

  1、自由读4-7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3、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如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姑娘的义举,……

  4、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在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有他的画像,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几分神圣和肃穆感。

  四、自主研读8-19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1、出示研读主题:①( )的面具;②( )的舞台;③( )的演唱风格;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读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

  2、集体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是从哪知道的。

  ① 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

  ②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③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

  4、对照开头,体会写法。

  ①再读8-19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的特色。

  ②指名读1-3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

  ③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

  五、拓展学*

  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其他地方的戏剧

  阅读材料:

  (一)藏戏

  有人跟我说,一听到藏戏,尤其是身在他乡,就仿佛又回到在辽阔的草原上,感受着高原的蓝天白云。这话并不夸张。藏戏的声音悠远而铿锵,象冰川汩汩的流水,又如高原遒劲的疾风,它是唱者全身气力的投入,它的感情充沛而丰富,曲调跳动而激越,带点悲伤,带点忧郁,更包含沧桑;藏戏是高原的艺术,自然融入的高原的气魄与雄浑。它那类似西洋咏叹调的唱腔能把人的心紧紧抓住,一顿一扬,忽高忽低之间,贯穿消融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因此听藏戏实际也是在感悟和体会,一曲一调,一章一节也许正应和了你心灵深处的真性情,所以有人在听时便边舞边合,这便是藏戏唱功的神奇了。

《藏戏》教学设计5

  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藏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课文分析:

  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学*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作者生动形象地表达;二是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学*目标

  1.学*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4.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教学反思:

  六年级下册第二组文章都是介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我感觉学生在学这一单元文章内容时,应该非常感兴趣,结果也正如我所料。《藏戏》一文,感受颇深。现将自己对本节课的反思随手写下来,可能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界同仁能够提出宝贵意见。

  因为这篇文章极具民族特色,因此课的伊始,我采用了极富感染力的导语将学生带入情境,学生深受感染,然后也都纷纷介绍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藏戏的材料。接下来学生便带着浓浓的兴趣走进了文本,弄懂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了相关词语。然后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质疑,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比较难一点的问题,简单的问题随提随时解决掉,然后赏析文章,读一读,谈一谈感受,学生针对此环节谈得感受非常深刻,并对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收集的欲望。整个课堂被浓浓的藏戏包围。但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例如质疑的问题不够深刻,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评价不够及时等,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逐步完善。


《藏戏》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扩展2)

——《藏戏》教学设计 (菁华5篇)

《藏戏》教学设计1

  【学*目标】

  1、学*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

  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1、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⑴ 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⑵ 练*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拥有藏戏的自豪。

  2、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⑴ 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

  (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 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⑵ 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⑶ 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⑷ 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⑸ 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

  (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3、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⑴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⑵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⑶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⑷ 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⑴ 以弱抗强的传奇:

  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⑵ 创造奇迹的传奇:

  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⑶ 艺术的传奇:

  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藏戏》教学设计2

  【学*目标】

  1、学*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

  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1、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⑴ 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⑵ 练*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拥有藏戏的自豪。

  2、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⑴ 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

  (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 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⑵ 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⑶ 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⑷ 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⑸ 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

  (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3、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⑴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⑵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⑶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⑷ 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⑴ 以弱抗强的传奇:

  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⑵ 创造奇迹的传奇:

  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⑶ 艺术的传奇:

  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藏戏》教学设计3

  说教材:

  《藏戏》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别具一格,内容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

  说学情:六年级学生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体系,具备了对具体事物的认知能力,但学*缺乏稳定性,所以,针对这种趣味性较强的文章,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出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

  说目标:

  1、认、读、记文章中的九个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了解藏戏特点以及形成程。

  3、激发学生对藏戏的喜爱之情。

  说重点:

  1、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2、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作者生动形象的表达。

  说准备:通过网络查询藏戏的历史、剧目、图片、录像等

  说方法:

  1、以读代讲,让学生采取多种朗读形式充分读文,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

  2、创建学生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合作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培养学生的说话、思考、总结能力。

  说过程:

  一、播放录像,悬疑导入:即利用个开头的三个排比式反问句进行导入。“世界上……”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学生解决生字词,体会文章大意。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学生自主研读藏戏的形成部分,了解了一个年轻的僧人唐东杰步带着仅有七位姑娘组成的班子劝人行善积德,为民修桥造福,没想到竟然创造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藏戏的感人故事后,孩子们被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和七位姑娘的义举深深的打动了,这时孩子们兴趣浓厚,在愉悦中积极朗读,朗读出了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朗和七位姑娘的善举。

  2、同桌间互相提问、阅读读文章中介绍藏戏特色的部分,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最后老师问,学生读,营造朗读气势,再次感受藏戏的无穷魅力和中华文化的悠久。

  3、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将藏戏的形成、特色进行汇总发言,不完整的学生间进行补充,教师适当引领和总结。在此穿插欣赏藏戏的图片。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难理解、易混淆字词的解释。预设问题解答。学生自主总结中心思想。

  六、迁移应用、拓展探究:将藏戏和其他的剧种做对比,进一步感受藏戏的独特艺术魅力。

  七、说板书设计:藏戏

  唐东杰布—为民造福—开创藏戏。戴面具—没有舞台—演出三五天

  八、说时间安排:导课(3分钟)阅读:(7分钟)互动(25分钟)训练(5分钟),拓展(5分钟)

《藏戏》教学设计4

  学*目标

  1、学*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随作家老舍一同感受了美好快乐的春节,我们的祖国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比如今天我们将要学*的课文《藏戏》,介绍的就是一种有特色的艺术。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它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久远的戏剧之一。藏戏的音乐唱腔韵味隽永,面具服饰五彩缤纷、瑰奇神异,名角新秀不断涌现。所有这些,无不昭示着藏戏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领略有着悠久历史,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4、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读后交流、梳理:4-7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19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

  三、自主研读4-7段,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

  1、自由读4-7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3、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如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姑娘的义举,……

  4、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在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有他的画像,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几分神圣和肃穆感。

  四、自主研读8-19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1、出示研读主题:①( )的面具;②( )的舞台;③( )的演唱风格;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读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

  2、集体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是从哪知道的。

  ① 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

  ②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③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

  4、对照开头,体会写法。

  ①再读8-19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的特色。

  ②指名读1-3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

  ③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

  五、拓展学*

  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其他地方的戏剧

  阅读材料:

  (一)藏戏

  有人跟我说,一听到藏戏,尤其是身在他乡,就仿佛又回到在辽阔的草原上,感受着高原的蓝天白云。这话并不夸张。藏戏的声音悠远而铿锵,象冰川汩汩的流水,又如高原遒劲的疾风,它是唱者全身气力的投入,它的感情充沛而丰富,曲调跳动而激越,带点悲伤,带点忧郁,更包含沧桑;藏戏是高原的艺术,自然融入的高原的气魄与雄浑。它那类似西洋咏叹调的唱腔能把人的心紧紧抓住,一顿一扬,忽高忽低之间,贯穿消融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因此听藏戏实际也是在感悟和体会,一曲一调,一章一节也许正应和了你心灵深处的真性情,所以有人在听时便边舞边合,这便是藏戏唱功的神奇了。

《藏戏》教学设计5

  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藏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课文分析:

  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学*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作者生动形象地表达;二是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学*目标

  1.学*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4.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教学反思:

  六年级下册第二组文章都是介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我感觉学生在学这一单元文章内容时,应该非常感兴趣,结果也正如我所料。《藏戏》一文,感受颇深。现将自己对本节课的反思随手写下来,可能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界同仁能够提出宝贵意见。

  因为这篇文章极具民族特色,因此课的伊始,我采用了极富感染力的导语将学生带入情境,学生深受感染,然后也都纷纷介绍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藏戏的材料。接下来学生便带着浓浓的兴趣走进了文本,弄懂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了相关词语。然后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质疑,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比较难一点的问题,简单的问题随提随时解决掉,然后赏析文章,读一读,谈一谈感受,学生针对此环节谈得感受非常深刻,并对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收集的欲望。整个课堂被浓浓的藏戏包围。但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例如质疑的问题不够深刻,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评价不够及时等,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逐步完善。


《藏戏》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扩展3)

——藏戏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藏戏教学设计 1

  学*目标

  1.学*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4.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读后交流:藏戏独特的地域特点体现在哪?

  4.对照开头,体会写法. ①再读8—19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的特色. ②指名读1—3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③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

  5.总结: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的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恶、丑.可以说,她是藏族群众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珍.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藏戏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开创藏戏

  藏戏教学设计 2

  【学*目标】

  1、学*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

  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1、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⑴ 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⑵ 练*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2、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⑴ 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

  (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 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⑵ 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⑶ 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⑷ 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⑸ 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

  (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3、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⑴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⑵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⑶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⑷ 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⑴ 以弱抗强的传奇:

  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⑵ 创造奇迹的传奇:

  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⑶ 艺术的传奇:

  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藏戏教学设计 3

  教材分析

  《藏戏》一文系人教课标版六(下)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作者按说明事物(藏戏)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了藏戏的主要特点,接下来描述了藏戏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历程,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和主要特色,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本文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作者行文脉络清楚,点面结合,详略得当,颇具文学色彩。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语言积累、阅读能力上已有一定水准,但孩子们眼界尚不开阔,文化风俗、地理人情了解博度不够,而阅读*惯、独立阅读、个性阅读这些方面尚不成熟,仍待加强,因此教学本文,须借助一些媒体资源,丰富学生对藏戏的文化内涵的感受和把握,以期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了解藏戏的特点以及艺术特色。同时,借助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藏戏来历及特点。

  2、过程与方法:熟读课文及补充阅读材料,从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复述。

  3、情感与态度:了解并认同各民族独特的民风民俗,尊重多元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教学重难点

  1、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作者生动形象地表达。

  2、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各地方戏曲音乐和藏戏视频

  2、学生准备:收集自己家乡的地方戏剧情况,甚至可以学唱几句。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同学们,戏曲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知道戏曲都有哪些吗?那么开课之前我们先来听听戏,你是否能分辨出它们是什么剧种?(播放音乐)

  2、其实,还有一个剧种,它一直流传于我国的最高处,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它就是藏戏。(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

  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6.播放视频,欣赏藏戏的魅力。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学*表达方法

  1.小组讨论:本文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是值得我们学*和借鉴的?

  2.小结(反问句开头、先概括后具体、故事引入法)

  六、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七、作业用本文学*的表达方法去描述一种你熟悉的艺术形式。板书设计:

  7、藏戏

  戴面具没有舞台演出时间长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开创藏戏

  教学反思

  通过对教材的反复研读,我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主要是以“藏戏的特色、藏戏的形成及表达上的特点”作为本课的重点,由于戏曲

  离学生的生活较为遥远,所以我采用了“听戏曲、看视频、设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多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考。

  整节课下来,我也发现了很多不足,课堂气氛有些沉闷,学生的参与面还不够广,在教学过程中,太过注重教学任务,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板书上存在很大问题,大小不一,没有突出重点,没有进行最后的概括,这些都是我在课堂教学的欠缺,以后一定要多加注意,多加学*。

  藏戏教学设计 4

  学*目标:

  1、读读记记“传奇、咆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教学重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学*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藏戏的图片、视频文字资料;搜集感兴趣的其他剧种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品戏

  1、*时,你最爱看什么电视节目?你知道你爷爷、奶奶等老人最爱看什么节目吗?

  2、你对戏曲了解多少?下面请同学们看几个戏曲片断,看谁你猜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戏曲。大胆猜,随便说,说错了也不要紧。

  3、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的是广泛流传于世界最高处,我们**族的`传统戏曲,它叫——藏戏。在读这篇课文之前,你们听说过藏戏吗?好,我给你们搜集了一个资料,请大家看看。

  4、看了这个资料,你有什么看法?

  二、整体感知,入戏

  1、细心的同学发现,这篇课文带星号,我们知道阅读课文要抓住什么?

  2、出示阅读提示:“……下面这篇课文,讲的是藏族的传统剧种——藏戏。默读课文,想一想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哪两个词和课文紧密相连?”

  3、聪明的孩子抓住几个关键词,就知道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了!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形成,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特色?

  4、1-3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三、复述课文,说戏

  1、我们抓住了形成和特色,藏戏神秘的面纱我们就可以揭开。每场藏戏开始的时候,演唱者就会挂出这样一张画像,你们猜猜他是谁?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文4-7自然段,从文中找出根据。

  2、每场藏戏开演前,雄谢巴会先从戏神讲起;这出《藏戏》,当然少不了“雄谢巴”。“要说我们藏戏啊,那得从我们藏戏的戏神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那时候??于是??就这样??”

  3、稍作准备后,请两位学生“雄谢巴”开演了——(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有哪些值得学*的,同时也要注意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要说藏戏戏神,那就是伟大的唐东杰布,下面由我来介绍他的传奇故事。

  4、复述课文时抓关键词:聪明的同学你想一想,这三个关键词来处哪里?

  其实,这三个词就是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就是:那时候(关键词),唐东杰布发誓:要为百姓架桥。经过:于是(关键词),唐东杰布组成了**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结果:就这样(关键词),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他成为藏戏的戏神。

  5、我们复述课文时抓文中的关键词,然后用上文中精彩的语句,就像他们一样,再加上自己的表演,就能复述的绘声绘色。

  学会抓关键词很重要,它就像你要打开一扇门得先找到门把手一样。把长段读成句子,把句子读成关键词,这其实是一种复述能力。

  四、读写结合,写“戏”

  1、藏戏的形成我们已经了解完了,它的特色是什么?最大特点是——演员戴着面具。

  2、还有哪些特色?面具、舞台和时间。

  3、接下来,请同学们读课文第8自然段到结束。看这些特点,你最喜欢哪一个?说明理由。

  4、面具代表不同的角色,我给同学们收集一些图片,你们能说出它们是什么角色吗?

  5、你们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这些面具的特点真是一目了然,一看就知道,难怪作者说它“形象突出,性格鲜明。”也难怪它流传了600多年,有意思吧。其实,课文中描写面具的这段话也很有意思。读一读,你能从这段话里有什么发现?请大家先读一读。

  6、本来这些段落可以合为一段,为什么作者用排比段去写面具?一目了然、个性鲜明啊,写作手法和面具的特征相一致了。作者真了不起,他把写法和内容相结合。

  7、指导有感情朗读:看谁能读出这些面具的特点。试一试。每一种颜色,每一种面具代表的形象一样吗?让我们读出这种迥然不同的的感觉来,让老师闭着眼睛感受到这种种不同的形象。好不好?

  8、除了课文中所介绍的面具外,老师还搜集了几个面具,让大家猜一猜,可不能白猜,要说出理由哟!

  9、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17-20自然段,写批注。然后,再完成大屏幕上的填空题。

  10、填完后,谈一谈你们特别的感受?

  11、这样的藏戏在**高原上,随处可见,随时可听。藏族人民的那种豁达,那种豪放,那种宽容,甚至他们对藏戏的那种热爱。作者马晨明在**工作两年,可以说对这样的藏戏她看过很多场,但是我的明白的是她为什么在课文的开头连续用三个问句,她是真的不懂吗?(反问句是为了突出藏戏的特点,排比句表达自己的自豪之情。)

  12、有,还有??那就是我们的藏戏,我们的藏戏以雪山大地为背景,每年的雪顿节也称作“藏戏节”。藏戏的传统剧目相传有“十三大本”,经常上演的是,《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等“八大藏戏”。

  五、总结拓展,布置从业。

  藏戏教学设计 5

  课文分析:

  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学*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作者生动形象地表达;二是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学*目标

  1.学*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4.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藏戏教学设计 6

  学*目标:

  1、学*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

  2、师: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3、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师: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向全班汇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请学生说一说。

  2、练*朗读后,指名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请学生说一说。

  (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4、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学生交流发言。

  五、总结

  师: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藏戏教学设计 7

  学*目标

  1、读读记记“传奇、咆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学*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藏戏的图片、音乐集文字资料;搜集感兴趣的其他剧种的资料。

  整体设计意图:

  《藏戏》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了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的特色。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传神,富有文学色彩。教学本课,我采用先“明确学*任务,再学*课文”的方法,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学*任务,将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中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任务

  1、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比如,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东北的二人转。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是藏族的传统剧种——藏戏。(板书课题)

  2、默读“文前提示”,看看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提出的要求是:弄清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在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设计意图】

  学生明确学*目的,可以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完成学*任务。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读文,相机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理解“咆哮、吞噬、雄浑、开山鼻祖”等词语。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理解词语,更容易掌握。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思考:藏戏与其它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画出相关段落。(8~20自然段)

  2、交流讨论

  (1~3概括藏戏的特点;4~7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8~20介绍藏戏的特点;21总结全文。)

  【设计意图】

  理清思路,更好地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了解藏戏的传奇故事,感受藏戏魅力和文化内涵

  1、齐读课文最后用一句话说:“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2、藏戏的创始人是谁?关于他又怎样的故事呢?读4~7自然段。

  3、交流汇报

  4、补充有关唐东杰布资料。

  5、感情朗读,表达出藏族人民对唐东杰布的爱戴。

  【设计意图】

  通过学*藏戏的传奇故事,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唐东杰布的资料,了解唐东杰布,感悟**对他的爱戴。

  五、了解藏戏的特点,感受藏戏魅力和文化内涵

  1、藏戏的特点是什么?小组合作探讨。

  ①“面具”的特点及作用。

  ②舞台简朴;

  ③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

  ④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

  ⑤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

  2、交流汇报

  3、交流搜集到的藏戏资料

  4、感情朗读,感受藏戏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设计意图】

  在小组学*中,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了解别人的观点。对文本的理解会更全面、深刻,使课堂学*更有效。“交流藏戏资料”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藏戏,感受藏戏的独特魅力。

  六、学*第一部分,感受藏戏的独特魅力

  1、齐读三个反问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意思,把句子改成陈述句。

  改成:①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

  ②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

  ③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2、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表现出藏戏的特色、对拥有藏戏感到自豪)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意思,感悟作者的情感。

  七、朗读全文,体会写法

  1、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⑴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⑵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⑶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⑷ 师生合读:21自然段。

  2、回顾全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从内容看,本文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

  从表达顺序看,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

  从表达的方法看,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

  3、背诵喜欢的段落。

  【设计意图】

  学*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八、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九、作业

  模仿本课的写法,写一写其它剧种的形成及特色。

  【设计意图】

  让学生把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板书设计:

  藏戏

  怎样形成:唐东杰布

  独特魅力:面具 ( 人物不同面具不同 运用象征、夸张)

  背景 剧情 固定程式

  唱腔、动作丰富多彩,不一而足 一出戏演三五天

  藏戏教学设计 8

  学*目标:

  1、学*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

  2、师: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3、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师: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向全班汇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请学生说一说。

  2、练*朗读后,指名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请学生说一说。

  (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4、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学生交流发言。

  五、总结

  师: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藏戏教学设计 9

  【学*目标】

  1、学*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

  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1、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⑴ 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⑵ 练*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2、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⑴ 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

  (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 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⑵ 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⑶ 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⑷ 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⑸ 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

  (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3、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⑴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⑵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⑶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⑷ 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⑴ 以弱抗强的传奇:

  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⑵ 创造奇迹的传奇:

  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⑶ 艺术的传奇:

  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藏戏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学*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4.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读后交流、梳理:4-7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19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

  三、自主研读,把握重点

  (一)自主研读4-7段,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

  1.自由读4-7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3.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如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姑娘的义举,…

  4.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在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有他的画像,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几分神圣和肃穆感,教案《《藏戏》教学设计》。

  (二)自主研读8-19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1.出示研读主题:

  ①的面具;

  ②的舞台;

  ③的演唱风格;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读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

  2.集体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是从哪知道的。

  ①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

  ②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③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

  3.对照开头,体会写法。

  ①再读8-19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的特色。

  ②指名读1-3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

  ③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

  4.总结: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的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恶、丑。可以说,她是藏族群众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珍。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没有舞台传奇来历:为民造福开创藏戏


《藏戏》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扩展4)

——《藏戏》教学设计9篇

  学*目标

  1、学*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随作家老舍一同感受了美好快乐的春节,我们的祖国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比如今天我们将要学*的课文《藏戏》,介绍的就是一种有特色的艺术。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它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久远的戏剧之一。藏戏的音乐唱腔韵味隽永,面具服饰五彩缤纷、瑰奇神异,名角新秀不断涌现。所有这些,无不昭示着藏戏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领略有着悠久历史,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4、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读后交流、梳理:4-7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19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

  三、自主研读4-7段,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

  1、自由读4-7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3、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如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姑娘的义举,……

  4、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在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有他的画像,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几分神圣和肃穆感。

  四、自主研读8-19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1、出示研读主题:①( )的面具;②( )的舞台;③( )的演唱风格;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读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

  2、集体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是从哪知道的。

  ① 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

  ②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③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

  4、对照开头,体会写法。

  ①再读8-19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的特色。

  ②指名读1-3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

  ③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

  五、拓展学*

  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其他地方的戏剧

  阅读材料:

  (一)藏戏

  有人跟我说,一听到藏戏,尤其是身在他乡,就仿佛又回到在辽阔的草原上,感受着高原的蓝天白云。这话并不夸张。藏戏的声音悠远而铿锵,象冰川汩汩的流水,又如高原遒劲的疾风,它是唱者全身气力的投入,它的感情充沛而丰富,曲调跳动而激越,带点悲伤,带点忧郁,更包含沧桑;藏戏是高原的艺术,自然融入的高原的气魄与雄浑。它那类似西洋咏叹调的唱腔能把人的心紧紧抓住,一顿一扬,忽高忽低之间,贯穿消融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因此听藏戏实际也是在感悟和体会,一曲一调,一章一节也许正应和了你心灵深处的真性情,所以有人在听时便边舞边合,这便是藏戏唱功的神奇了。

  【学*目标】

  1、学*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

  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1、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⑴ 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⑵ 练*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拥有藏戏的自豪。

  2、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⑴ 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

  (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 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⑵ 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⑶ 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⑷ 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⑸ 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

  (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3、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⑴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⑵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⑶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⑷ 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⑴ 以弱抗强的传奇:

  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⑵ 创造奇迹的传奇:

  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⑶ 艺术的传奇:

  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学*目标】

  1、学*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

  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1、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⑴ 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⑵ 练*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拥有藏戏的自豪。

  2、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⑴ 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

  (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 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⑵ 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⑶ 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⑷ 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⑸ 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

  (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3、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⑴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⑵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⑶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⑷ 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⑴ 以弱抗强的传奇:

  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⑵ 创造奇迹的传奇:

  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⑶ 艺术的传奇:

  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学*目的:

  1、读通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藏戏以及藏戏的形成过程。

  3、在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重点:了解藏戏的形成过程。

  学*难点:体会藏戏的特点以及其艺术魅力。

  学*课时:(三课时19、20)

  学*过程:

  一、预*,读两遍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藏戏》的作者是 。

  2、课文介绍的是哪一个传统剧种?

  答:课文介绍的是 这个传统剧种。

  3、这个剧种的创始人是谁(这个剧种的开山鼻祖是谁)?。

  答:这个剧种的开山鼻祖是一个叫 的*高僧。

  4、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介绍了藏戏的 和藏戏的艺术 。

  5、找出不认识的字,并注音组词(可不填满)。

  生字

  读音

  音序

  部首

  结构

  组词(组课文的新词)

  6、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

  开山鼻祖: 比喻创始人。

  别无所求: 两面三刀:

  随心所欲: 一无所有:

  赞叹不已: 哄堂大笑:

  身无分文: 能歌善舞:

  二、再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1、用较快的速度再阅读课文一次。

  2、藏戏的怎样形成的?

  答:藏戏是一位叫_____的藏族青年人,要在_____上修桥,可他 ,于是认识了__位姑娘,组成了___班子,用__的形式,表演__故事、 传说,劝人 、出__出 、共同 ,歌声所到之处,*赞叹不已。于是就这样在__上修了__ 座铁索桥。藏戏就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开山鼻祖是________,戴___表演,藏戏演出时没有_____艺术特点, 有自己固定的____(开场 正戏 结尾庆贺 )、 丰富多彩,演__天毫不稀奇

  三、练*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江水 ( )的容貌 ( )的唱腔

  ( )的激流 ( )的舞姿 ( )的歌声

  2、用“ ”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

  形善积德( )赞叹不以( )丰富多采( )洪堂大笑( )随心所遇( )别勿所求( )

  3、按要求写句子。

  1)、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改为陈述句)

  【学*目标】

  1、学*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藏戏》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扩展5)

——《藏戏》教学反思 (菁华5篇)

  《藏戏》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阅读课文,这篇文章是介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我感觉学生在学这篇文章资料时,就应十分感兴趣。课前我认真备课,明确教学目标。《藏戏》一文的教学目标为:1、读读记记有关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3、学*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因为这篇文章极具民族特色,所以我课前也作了一些准备,指导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没。采用了富感染力的导语将学生带入情境,学生深受感染,然后请学生介绍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藏戏的材料。接下来学生便带着浓浓的兴趣走进了文本,弄懂了文章的主要资料,学会了相关词语。然后学生根据课文资料进行质疑,然后透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最后赏析文章,读一读,谈一谈感受,学生对此环节谈得感受比较深刻,并对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藏戏的特点这一部分,这部分资料是写藏戏中的面具的,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主角,代表不同的感情色彩,代表必须的价值决定和是非观念,让他们领略到藏戏的独特魅力,在充分地读这部分的.基础上,简单理解了这部分资料。

  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教师对知识拓展的还不够,应借此向学生多介绍一些我国不同地方的戏种、特点,从中感悟祖国文化的灿烂和魅力,没还有质疑的问题不够深刻,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评价不够及时等,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逐步完善。

  《藏戏》是小学语文新课标12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先用三个反问句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能够演出三五天”。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然后简略地说明藏戏的特色。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读完课文,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藏戏艺人。他们的演出是纯粹的,没有舞台,没有灯光,有的只是观众,只是悠哉游哉的一份随意!难怪,藏戏能够一代一代流传下来,靠的就是藏戏艺人的那种精神,娱乐观众的无私精神!他们不计名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表演着!

  本课除了有了人名,地名生僻词以外,文章通俗易懂。于是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能饶有兴趣地流利朗读课文。

  2、了解藏戏的构成及其特色。

  3、学*作者生动形象的描述和准确地说明方法。

  4、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我也设计得十分简单:

  1、朗读课文,勾画出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勾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句子,多读几遍,尝试着理解。

  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介绍藏戏构成的自然段,然后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藏戏有哪几个特点,你从哪里明白的?反复朗读具体描述藏戏特点的自然段,读出你的感情!你想对藏戏艺人们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4、比较本文和《北京的春节》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总之,本文在资料、写作顺序和表达方式上都有其独特之处。如何把本课的知识点不露痕迹地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是我们教者要认真思考的。

  一、由“藏”导入了解藏戏

  藏字本身在字型和字音上都有可挖掘之地,藏字里面的“臣”的笔顺是学生容易忽略的,所以我在板书课题的时候个性强调学生注意,同时要求学生学*这个多音字,组词。再写“戏”组成课题,让学生汇报相关资料。这个导入在教学伊始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全身感官跟随本课的节奏开始学*。

  二、围绕提示问题读书,有章可循

  整体把握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认真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熟课文,在整体把握资料的前提下,弄清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是怎样构成的,它有什么特色。在教学中,我留给学生充足的读、思、议的空间,促进学生与文本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句段画画批批,交流收获体会,积累语言。我在此过程中穿针引线,释疑解惑,激励点拨,归纳提炼,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价潜力。

  学生自学过程中,边读书边思考问题。这两个问题并不难,六年级学生阅读潜力已经很强,大部分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完全能把握主要资料。可在组织学生汇报的过程中,由于我的问题,却使学生的汇报有些乱。如学生在回答藏戏特色的时候讲了藏戏的随心所欲,本来我就应继续让学生在此特色上继续补充,可不明白为什么却把学生引导到了开头三句概括性的句子中,就这样藏戏视频的播放时机就被错过了。

  三、学*作者表达方法并运用

  本课重点是文章的表达方法,其一是文章的写作顺序。为了把这个知识点讲解清楚,我在板书上用了一点心思,那就是把“构成”和“特色”用黄颜色的粉笔写成。当学生对藏戏的构成和特色了解之后,依照板书老师说:“像课文这样围绕藏戏从藏戏的构成和特色两方面安排材料,进行说明是一种什么写作顺序?”当时课堂上一片安静。是啊关于此种写作顺序,学生是比较陌生的。他们对事情发展顺序和时间顺序、地点转换顺序更为熟悉一些。此刻的安静是在预料之中的。我静静地等待,并提醒学生其它写作顺序,有学生想起来了,他讲出了事物几个方面的写作顺序,然后我进行板书。其实课堂上需要有这样的静。然后我强调本课中一个事物是指“藏戏”,几个方面是指“构成和特色。”立刻问围绕一个事物透过几方面来进行写作的顺序是什么顺序?(事物的几个方面)由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个问题到此并没有结束,我立刻追问:“以前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是按照这个顺序写作的?”《鲸》《新型玻璃》等。关于此种写作顺序,我想学生肯定熟记在心了。

  四、体会句子的独特魅力

  本文中开篇的三个反问句既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又引出下文,如何让学生透过这三个句子体会出作者在语言表达上的效果呢?朗读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读出反问的语气,指名读,齐读,我范读相结合,再读出自豪之情。然后让学生将这三个反问句变成陈述句,将两种句式进行比较,体会反问的妙处——表达的情感更强烈。这三个句子除了具有以上优势外,它还具有引领全文的作用,好的开头让人过目不忘。

  五、比较阅读,培养语文潜力。

  教学中探究本文与《北京的春节》在表达上的异同。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的方式进行探究,让学生在互动中促进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引起争辩,在争辩中激活思维。在此过程中作为老师的我既蹲下去与学生*等对话,又站起来作引领;既要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又要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从而到达培养学生语文潜力的目的。

  教学完此文,发现自己的教学功底依然很薄弱,我对知识拓展的还不够,应借此向学生多介绍一些我国不同地方的戏种、特点,从中感悟祖国文化的灿烂和魅力,还有质疑的问题不够深刻,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评价不够及时等,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逐步完善。

  六年级下册第二组文章都是介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我感觉学生在学这一单元文章资料时,就应十分感兴趣,结果也正如我所料。《藏戏》一文,感受颇深。现将自己对本节课的反思随手写下来,可能会有许多不足之处,期望各界同仁能够提出宝贵意见。

  因为这篇文章极具民族特色,因此课的伊始,我采用了极富感染力的导语将学生带入情境,学生深受感染,然后也都纷纷介绍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藏戏的材料。接下来学生便带着浓浓的`兴趣走进了文本,弄懂了文章的主要资料,学会了相关词语。然后学生根据课文资料进行质疑,然后透过小组合作解决比较难一点的问题,简单的问题随提随时解决掉,然后赏析文章,读一读,谈一谈感受,学生针对此环节谈得感受十分深刻,并对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收集的欲望。整个课堂被浓浓的藏戏包围。但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例如质疑的问题不够深刻,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评价不够及时等,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逐步完善。

  《藏戏》这篇文章介绍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我感觉学生在学这一单元文章内容时,应该非常感兴趣,结果也正如我所料。

  《藏戏》一文的教学目标为:

  1、读读记记有关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因为这篇文章极具民族特色,因此课的伊始,我采用了极富感染力的导语将学生带入情境,学生深受感染,然后也都纷纷介绍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藏戏的材料。接下来学生便带着浓浓的兴趣走进了文本,弄懂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了相关词语。然后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质疑,然后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最后赏析文章,读一读,谈一谈感受,学生针对此环节谈得感受非常深刻,并对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藏戏的特点这一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写藏戏中的面具的,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感情色彩,代表一定的价值判断和是非观念,我问孩子们读了这一部分的内容有什么感受,孩子们一下子热情高涨,兴趣盎然,还充分地读了这部分,轻松理解了这部分内容。当时,我觉得自己突然间真正体会到了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让孩子们感兴趣、真正动起来的环节是多么的重要,只有让孩子真正感兴趣,他才愿意去动脑子,去学,才会在学*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才会乐此不疲。这样的学*才能激发孩子今后学*的后劲。

  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质疑的问题不够深刻,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评价不够及时等,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逐步完善。

  《藏戏》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介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我感觉学生在学这一单元文章内容时,应该非常感兴趣,结果也正如我所料。《藏戏》一文的教学目标为:

  1、读读记记有关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藏戏》一文极具民族特色,因此课的伊始,我采用了极富感染力的导语将学生带入情境,学生深受感染,然后也都纷纷介绍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藏戏的材料。我让学生分别观看了各种戏剧的表演后,让学生直接质疑,你想知道藏戏的哪些内容?接下来学生便带着浓浓的兴趣走进了文本,弄懂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了相关词语。然后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质疑,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比较难一点的问题,简单的问题随提随时解决掉,然后赏析文章,读一读,谈一谈感受,学生针对此环节谈得感受非常深刻,并对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收集的欲望。整个课堂被浓浓的藏戏包围。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演各种角色的深厚含义,学生的表演真的是出乎意料.我还紧紧抓住鼻祖一次展开教学,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进展.但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例如质疑的问题不够深刻,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评价不够及时等,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逐步完善。


《藏戏》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扩展6)

——藏戏教学反思(20)份

  这篇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先用三个反问句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然后简略地说明藏戏的特色。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读完课文,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藏戏艺人。他们的演出是纯粹的,没有舞台,没有灯光,有的只是观众,只是悠哉游哉的一份随意!难怪,藏戏可以一代一代流传下来,靠的就是藏戏艺人的那种精神,娱乐观众的无私精神!他们不计名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表演着!

  本课除了有了人名,地名生僻词以外,文章通俗易懂。于是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能饶有兴趣地流利朗读课文。

  2、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

  3.学*作者生动形象的描述和准确地说明方法。

  4、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我也设计得非常简单:

  1、朗读课文,勾画出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勾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句子,多读几遍,尝试着理解。

  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介绍藏戏形成的.自然段,然后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藏戏有哪几个特点,你从哪里知道的?反复朗读具体描写藏戏特点的自然段,读出你的感情!你想对藏戏艺人们说些什么?请写下来。4、比较本文和《北京的春节》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我用一个课时,完成了本课时的教学任务。

  教学的时候采取的是学生先分组自学然后交流讨论的方式。这课的教学我的感觉是比较粗糙,有点“大刀阔斧”味道。但是我感觉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比较踊跃,学*的兴趣比较高。

  这课的教学中我只是引导孩子们去品读了课文开篇的三个反问的句子,这三个反问句也是一组排比句,用了反问了形式,强调了藏戏的突出特点,有点扣人心弦,因此,我指导读出不同的语气。

  课文的表达顺序和《北京的春节》完全不一样,孩子们在交流汇报的时候都有自己的见解。

  教完这课,我的感觉比较轻松,但是却有些心虚,学生从这课的学*中到底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我实在是没底。

  《藏戏》是六年级下册第7课,是以介绍民风民俗为主题的单元中的其中一篇,是一篇民俗散文,语言丰富多彩、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因为本文在语言上的这一特点,而且,藏戏对我们师生而言是一种很“新”的文章,所以我在教法上将它上成了精读,我想这样的“略读”文章“精度化”,也是值得的。

  刚刚教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虽然两篇文章都是介绍民风民俗的,但两者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于是,我就借助学生的预*和课堂上的自学,在正式进入《藏戏》文本之前,我就引导学生从“内容”、“表达顺序”、“表达的方法”和“语言风格”等几方面来比较两篇文章的不同点。在比较的基础上再去进入本文的学*。我想,这样的处理方法是站在学生综合能力的高起点上,在比较高的起点上再去回落到文本细节上。

  本文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的顺序来写,内容清楚,分“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的艺术特色”两方面来介绍的。从文采上来看,“藏戏的形成”这一块内容是比较突出的,我讲体验的重点放在这一部分,而对于“藏戏的.艺术特色”这一内容还是处理得比较“略”的,只要学生能找出相关句段,找到藏戏的艺术特色即可,在语言就不过多细细推敲。我自认为在“藏戏的形成”这一内容上处理得比较出彩的是这么几个设计:

  1、探究唐东杰布传奇故事的优点。其实历史上有真实的故事记录,那为什么课文要以传奇故事的形式出现呢?(传奇故事能加入更多的想象,给读者一定的想象空间,也能更多地去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2、从这一传奇故事中解读唐东杰布这一人物;

  3、找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简说原因。

  《藏戏》一文的教学目标为:

  1、读读记记有关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因为这篇文章极具民族特色,因此课的伊始,我让孩子们抓住文章开头的3个反问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其次,让孩子们抓住文章中详细介绍藏戏特点的词句来体会来朗读。在品读的时候就注意提示孩子们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以提高孩子们的*作水*。 最后我让孩子们谈谈学了这课后的体会,有大多数孩子们居然对藏戏的艺人们的精神莫衷一是地大加赞扬.尽管我不知道这个孩子说的是不是心里话,但是我知道他通过这课的学*,的的确确是被藏戏的艺人们乐于奉献不计较个人的名利的精神所打动了。多多少少会对这个孩子的价值观产生一些影响。也还有几个孩子谈到:“藏族人们应该把藏戏这种艺术表演形式子子孙孙传递下去,总有一天,藏戏会走进世界大舞台。”

  《藏戏》这篇课文主要为我们介绍了藏戏的来历以及藏戏的三个特点。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这篇课文虽然是一篇阅读课文,是以介绍民风民俗为主题的单元中的'其中一篇,是一篇民俗散文,语言丰富多彩、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因为本文在语言上的这一特点,而且,藏戏对我们师生而言是一种很“新”的文章,所以我在教法上将它上成了精读课文,我想这样的“略读”文章“精度化”,也是值得的。

  因而我在教学的时候还是花了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因为这篇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较多,同时在说明方法上也有一定的特色,因此为了让孩子真正有所收获,我觉得保证教学时间是一个必要条件。本课条理清晰,内容比较易懂,但距离孩子的生活比较遥远,可以说是从未接触过,并且本课有些词语属于少数民族特有的称谓,所以,读通课文、理解课文、了解藏戏是本课的重点。

  六年级下册第二组文章都是介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我感觉学生在学这一单元文章资料时,就应十分感兴趣,结果也正如我所料。《藏戏》一文,感受颇深。现将自己对本节课的反思随手写下来,可能会有许多不足之处,期望各界同仁能够提出宝贵意见。

  因为这篇文章极具民族特色,因此课的伊始,我采用了极富感染力的导语将学生带入情境,学生深受感染,然后也都纷纷介绍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藏戏的材料。接下来学生便带着浓浓的兴趣走进了文本,弄懂了文章的主要资料,学会了相关词语。然后学生根据课文资料进行质疑,然后透过小组合作解决比较难一点的问题,简单的问题随提随时解决掉,然后赏析文章,读一读,谈一谈感受,学生针对此环节谈得感受十分深刻,并对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收集的欲望。整个课堂被浓浓的`藏戏包围。但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例如质疑的问题不够深刻,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评价不够及时等,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逐步完善。

  《藏戏》一文浅显易懂,是适合学生自学的文本。相信学生的学*能力,利用文本让学生形成自学的能力。

  由地方戏剧猜一猜,谈一谈,导入到藏戏。给出导学案让学生自学交流。导学案如下:

  1、读熟课文,弄清藏戏的由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从文本中体会藏戏的特点,感受藏戏的特点。

  学生自主合作学*到一定的时候下,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这时老师只起个学*者,引领者的作用,说出一个话题,让学生去展示,去质疑,去补充。如有学生在展示说藏戏的由来时,说得有点啰嗦,学生就敢于质疑,可以这样说就简练了,他就说上了。说到藏戏的特点,学生更是兴趣十足纷纷展示着,仿佛自己就是藏戏的研究者。在交流展示中我分明感受到藏戏就在班上开演着,学生就是藏戏的主人。

  多热闹的展示啊,老师有疑问,文章开头三个文句,是什么文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学生读一读,就展示说出,是反问句,起引起读者注意,吸引读者兴趣的作用。

  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学*能力,没错的。

  《藏戏》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文章,这个单元是以感受“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藏戏》一文就是对藏族传统剧种的生动阐释。课文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绚丽多彩,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颇具文学色彩。

  在讲了《藏戏》一文,不仅是孩子们感受颇深,就我本身而言也有很大的收获。因为这篇文章极具民族的艺术特色,因此课前互动,我采用了极富感染力的影音课件将孩子们带入情境,孩子们深受感染,便带着浓浓的兴趣走进了文本。接着,让学生认真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抓住“形成”、“特色”给课文分段。帮助学生理清脉络,然后孩子们根据课文内容解决相关问题,即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的艺术特色。

  藏戏形成的这一环节,我让孩子们快速读课文,看看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很多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以讲故事的形式说出藏戏的形成过程,就这样,在故事中我带着孩子们弄清了藏戏的来历。在情感价值观上,孩子们感动于唐东杰布无私、智慧和七位姑娘的义举。在学*藏戏艺术特色这一环节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抓住句段先品读再概括,让孩子们去读、去动脑、去感受、去说。

  接下来,让孩子们总结和发现本文的写作特点,体会本文开篇排比反问的独特写作方式以及这种写作方式的好处。最后老师介绍本文的开头方法,反问句开篇法,并借助课件让学生了解比较有特色的一种舞蹈——安塞腰鼓,尝试来设计一个开头。在教学中,能把三分之二的时间还给学生,能留给学生充足的读、思、议的空间,促进学生与文本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如:教师的过渡语不美;有时话语啰嗦重复;教学时间没掌控好,感悟写法环节和拓展延伸环节时间有点紧;板书有点乱;朗读的样式不多;教学方式太单一等等。在以后的教学中,希望更加努力钻研教材,把教学过程设计得更加精彩。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语文教学更是不易,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努力。

  本课主要介绍了藏戏的来历以及藏戏的三个特点。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就内容而言,可谓泾渭分明。本课是一篇民俗散文,语言丰富多彩、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如“咆哮、吞噬、婀娜、招徕、鼻祖、不一而足”等词语,如藏戏的形成部分故事性、文学性较强。因为本文在语言上的这一特点,所以在教学时,将其“略读”课文“精度化”处理,是突破本课语言关的必要教学设计。

  在学*本课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藏戏》和《北京的春节》在内容安排、语言风格等方面有什么不同?有了对课文内容充分学*作为铺垫,学生还是能大致说出这两课在表达内容、表达顺序、表达方法和语言特色上的区别的。这是教学本课得的方面。

  不足之处:

  1、自己对藏戏的了解肤浅,只能就文教文,教学时深感没有腾挪空间。回想一下,其实自己即使对CCTV11经常播放的一些剧种就隔膜得很,何况绝少闻见的藏戏呢!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缺失和无知,而藏戏作为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剧种少闻少见,是对传统文化无知无识的一个典型代表。

  2、影视资料找的少,不能让学生对藏戏有更多感性认识。

  3、学生读课文遍数少,学生不愿意读课文似乎成了一个顽疾,这直接影响了对课文的理解,以及教学中的赏读。

  此次不足之处,希望以后有所改观。

  成功之处:

  处理生字词时,除了将带有拼音的生字出示外,还将一些藏族特有的称谓出示,并教学生读准理解,这样可以他们读通课文打下基础。此外,我还引导学生理解“鼻祖”“不一而足”等词语,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对课文有了大体的印象,这样让学生可以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课文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的顺序来写,内容清楚,分“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的艺术特色”两方面来介绍的。而学生对“藏戏的形成”这一块内容是比较很兴趣的,所以我将体验的重点放在这一部分,引导学生重点学*这部分,体会唐东杰布为民造福开创藏戏的艰苦经历,以及他的所留下的功绩。

  不足之处:

  个人素质方面,有待提高。首先是备课环节上,不够充足,如果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藏戏的`片段,可以拉进学生和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其次,在个别民族特色的地方准备不充足,没有给学生讲解透彻。

  改进措施:

  提高学生的能力,要从多个方面考虑,要不仅要读,还要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不断思考。

  《藏戏》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以介绍民风民俗为主题的单元中的其中一篇,是一篇民俗散文。它虽然是一篇阅读课文,但它的语言丰富多彩、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所以,值得我们细细研读。

  《课程标准》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藏戏》一文就是对藏族传统剧种的生动阐释,因此,在我们的灵动课堂中可以放手让学生们自主朗读,独立感悟,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尽可能地相互交流,质疑补充,在互动中获得新知。

  所以,我首先让学生认真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熟课文,在整体把握内容的前提下,弄清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在教学中,我留给学生充足的读、思、议的空间,促进学生与文本、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然后,引导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句段批批画画,交流收获体会,积累语言。老师在此过程中穿针引线,释疑解惑,激励点拨,归纳提炼,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由于这篇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较多,同时在说明方法上也有一定的特色,因此为了让孩子真正有所收获,我觉得保证教学时间是一个必要条件。本课条理清晰,内容比较易懂,但距离孩子的生活比较遥远,可以说是从未接触过,并且本课有些词语属于少数民族特有的称谓,所以,读通课文、理解课文、了解藏戏是本课的学*重点。

  在处理生字词时,除了将带有拼音的生字出示外,还将一些藏族特有的称谓出示,并教学生读准理解,为他们读通课文打下基础。此外,我还引导学生理解“鼻祖”“不一而足”等词语,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对课文有了大体的印象。我觉得这样做的效果还是不错的,特别是中下等的学生,不至于课文学完了,还读不准生字,读不通课文。

  这篇课文是按事物的不同方面来写的,内容清楚,层次感强,分“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的艺术特色”两方面来介绍。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我引导他们在读中感悟每一部分的内容。通过朗读体会,孩子们自己理清了课文的结构。课文的前三自然段采用反问和排比的手法先声夺人,突出了藏戏的三个主要特征,为后文的具体介绍埋下了伏笔,做好了铺垫。接着作者通过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述了藏戏的形成过程,然后又具体地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接下来又介绍了藏戏的其它特色,如舞台简朴、演出时间长等。最后一句话总结全文,说明藏戏就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刚刚教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虽然两篇文章都是介绍民风民俗的,但两者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于是,学完《藏戏》后,我就引导学生从“内容”、“表达顺序”、“表达的方法”和“语言风格”等几方面来比较两篇文章的不同点,使孩子们对两篇课文都有了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我想,这样的处理方法是站在学生综合能力的高起点上,在比较高的起点上再去回落到文本细节上。

  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学时对知识拓展得还不够,应该借此机会向学生多介绍一些我国不同地方的戏种、特点,从中感悟祖国文化的灿烂和魅力。而且,在展示汇报时,学生的参与面还不够广,课文朗读得还不够,导致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不到位,评价也不够及时等等,这些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逐步完善。

  《课程标准》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是第三学段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藏戏》一文就是对藏族传统剧种的生动阐释,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们朗读,并尽可能地相互交流,彼此沟通,在此过程中获得新知。

  所以,我首先让学生认真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熟课文,在整体把握内容的前提下,弄清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在教学中,我留给学生充足的读、思、议的空间,促进学生与文本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第三,引导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句段画画批批,交流收获体会,积累语言。老师在此过程中穿针引线,释疑解惑,激励点拨,归纳提炼,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藏戏》一文没有接触之前,说实在的我也不是太了解这样的剧种,于是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教材,学在学生前面,与学生一同学*,虽然“藏戏”距离孩子的生活比较遥远,但本课条理清晰,内容比较易懂,语文生动传神,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

  本课,我按照“预*课文我先知”(链接藏戏的相关知识背景)“检查字词我夺冠”(引导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还有文中一些比较少见的藏语,如咆哮、吞噬、婀娜、招徕、雄谢巴、阿基拉姆、唐东杰布等,小结理解词语方法)“课文分段我能行”(结合导语要求: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藏戏有什么特色?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美文品读我做主”(引导学生聚焦重点段落,以导语问题进行自主研读交流、汇报,教师小结,概括全文内容回归整体)“对比阅读我清晰”引导学生比较《藏戏》和《北京的春节》有什么不同?有了充分的学*铺垫,学生还是能很清晰地说出两课在表达内容、表达顺序、表达方法和语言特色上的区别“拓展知识我来试”除了“藏戏”你还了解其他剧种吗?这个问题难倒了学生,可见课前对信息的处理和吸收能力弱,这时我把事先查找的有关“川剧”的资料介绍给了他们,就我们闽南地区而言,也有一些特殊的剧种,南音、歌仔戏、高甲戏,可惜孩子们都不清楚!课堂环节衔接较好,学生参与度、参与面有进步。

  遗憾也有,一是在第四环节研读学*中,学生“自主”不够,教师牵引太多,时间耗费较长;

  二是对于教案原有安排的短文补充阅读无法挤进来。

  本次教研领导“突如其来”的听课,令我在讲课之前有些紧张,当看到张主任那慈祥面容,听其和蔼的声音后,我的紧张的心情迅速*静了下来。通过本节课后,张主任的点拨、启发、引领,我受益匪浅,让我知道了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和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调动起来,思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需,不断的探索语文教学新规律,深入理解高效课堂,改进教学。因为这篇文章极具民族特色,因此课的伊始,我应该采用了极富感染力的导语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深受感染,然后要都纷纷介绍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藏戏的材料。接下来学生便带着浓浓的兴趣走进了文本,弄懂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了相关词语。然后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质疑,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比较难一点的问题,简单的问题随提随时解决掉,然后赏析文章,读一读,谈一谈感受,如果这样教学的话,学生会针对此环节谈得感受非常深刻,并对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收集的欲望。除此之外本节课也还存在着其它的不足,例如质疑的问题不够深刻,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评价不够及时等。

  记得张主任临走时说本班的学生的总体素质很高并检阅了五年级的专题阅读活动的相关作业,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其实不仅是这样,我们高年级的每一个班级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很高,我想这和我们学校开展的专题阅读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20xx年学校就开展了此活动,学生、家长、教师一起参与读书活动,读经典、写体会,读名著、共交流,制作书签。教师引领学生阅读,学生带动家长阅读,家长学生一起阅读,专题阅读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活动中,各个班级精心组织读书活动,布置富有书香特色的班级环境,指导学生记录读书档案,汇集到“信息大看台”本上。创设机会让学生交流读书感悟,每月都利用班会开展一次读书汇报会。每周一篇*作,有的学生受读书的影响,对写作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学期开展的活动没几个周,厚厚的一本“写作俱乐部”都写完了。几乎每个高年级的语文教师,都在讲授新课之前读一篇小短文,让学生谈想法、收获、启示等。专题阅活动,不仅使学生与书为伴,亲*书本、亲*文学,童年的生活浸润着书香,更使学校阅读文化建设不断走向深入,使学校阅读文化特色更显著。

  本班我曾经制定多个专题阅读方案。如:情系历史、情系散文等。这学期我们班制定了“碎思万象,汇集成线”专题方案。这是本班学生的热力推荐和认真斟酌,我们有选择的进行“杂”书阅读,我们旨在通过这一专题阅读,让学生从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懂得尊重、分享、独立、宽恕、勤劳、合作、关怀,教他们懂得更多知识,快乐健康的走向未来。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获取知识,从书中懂得求学的方法,从书中明白做人的道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一贯追求的目标。

  同样家庭也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调合作。学校召开家长会,印发专题阅读须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懂得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体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让孩子在成长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惯。父母与孩子在共同选书、读书、写读后感的过程中,孩子从父母双方身上吸取优点,有利于孩子完善的人格形成;家长也在参与孩子读书学*的过程中,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所思所想,从而来正确引导、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共同读书的过程就是父母与孩子真诚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

  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随着读书活动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专题阅读活动的开展,再次燃起了学生读书的热情,整个校园充满了浓郁的油墨书香,书香将长驻新桥这个美丽的校园,书香也将为孩子的一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藏戏》这篇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先用三个反问句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然后简略地说明藏戏的特色。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1.整体把握。

  首先让学生认真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熟课文,在整体把握内容的前提下,弄清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在教学中,我留给学生充足的读、思、议的空间,促进学生与文本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句段画画批批,交流收获体会,积累语言。我在此过程中穿针引线,释疑解惑,激励点拨,归纳提炼,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2.比较阅读。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内容、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北京的春节》有较大的不同。教学中探究本文与《北京的春节》在表达上的异同。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的方式进行探究,让学生在互动中促进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引起争辩,在争辩中激活思维。在此过程中作为老师的我既蹲下去与学生*等对话,又站起来作引领;既要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又要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藏戏》这篇课文主要为我们介绍了藏戏的来历以及藏戏的三个特点。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藏戏的构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这篇课文虽然是一篇阅读课文,是以介绍民风民俗为主题的单元中的其中一篇,是一篇民俗散文,语言丰富多彩、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因为本文在语言上的这一特点,而且,藏戏对我们师生而言是一种很“新”的文章,所以我在教法上将它上成了精读课文,我想这样的“略读”文章“精度化”,也是值得的。

  因而我在教学的时候还是花了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因为这篇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较多,同时在说明方法上也有必须的特色,因此为了让孩子真正有所收获,我觉得保证教学时间是一个必要条件。本课条理清晰,资料比较易懂,但距离孩子的生活比较遥远,能够说是从未接触过,并且本课有些词语属于少数民族特有的称谓,所以,读通课文、理解课文、了解藏戏是本课的重点。

  在处理生字词时,除了将带有拼音的生字出示外,还将一些藏族特有的称谓出示,并教学生读准理解,为他们读通课文打下基础。此外,我还引导学生理解“鼻祖”“不一而足”等词语,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对课文有了大体的印象。我觉得这样做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个性是中下等的学生,不至于课文学完了,却读不准生字,读不通课文。

  课文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的顺序来写,资料清楚,分“藏戏的构成”和“藏戏的艺术特色”两方面来介绍的。从文采上来看,“藏戏的构成”这一块资料是比较突出的,我将体验的重点放在这一部分,引导学生重点学*这部分,体会唐东杰布为民造福开创藏戏的艰苦经历。学生从课文的4――7自然段读懂了藏戏是怎样构成的,完成了本课时的教学任务。

  首先,总体感觉,这次“听课月”展示得不算个性成功,自我感觉也不是个性良好。原因诸多。个人素质方面,有待提高。首先是备课环节上思考的不够成熟,预设的课堂程序和实际的教学过程存在差距。再者是课堂语言缺少一步到位感。静心自对,思过学贤,学以致用,尽快提升素质是当务之急。其次,在高年级小组评课上,听两位领导的评述我在深深思索、反思我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感受到我在教学高年级略读课文时要把握住几个点:一是整体把握课文的体系,以文章前面的导学思考题入手,将问题简化突破重难点即可,不能放不下学生,扶的过多,放的太少,尤其是二类课文的字词关应一带而过,不可过细,将精力放在理清条理上,感悟语言,体悟表达方法上。二是要学会及时舍得,把剩余的教学语言、教学环节舍去,去粗留精,为回归课文整体学*课文的表达方法节省教学时间,以利于引导学生体会文本的语言特色,学*写作方法并运用到*作实践中去。其三,学会尽快从线状教学过渡到块状教学,从繁琐的阅读指导分析中解脱出来,以帮扶学生自主学*、合作学*,为锻炼学生学文潜力而服务,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其四,课前精心备课,深入钻研教材,既备文本,又要备学生的实际状况,灵活调控课堂。

  《藏戏》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介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我感觉学生在学这一单元文章内容时,应该非常感兴趣,结果也正如我所料。《藏戏》一文的教学目标为:

  1、读读记记有关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藏戏》一文极具民族特色,因此课的伊始,我采用了极富感染力的导语将学生带入情境,学生深受感染,然后也都纷纷介绍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藏戏的材料。我让学生分别观看了各种戏剧的表演后,让学生直接质疑,你想知道藏戏的哪些内容?接下来学生便带着浓浓的兴趣走进了文本,弄懂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了相关词语。然后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质疑,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比较难一点的问题,简单的问题随提随时解决掉,然后赏析文章,读一读,谈一谈感受,学生针对此环节谈得感受非常深刻,并对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收集的欲望。整个课堂被浓浓的藏戏包围。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演各种角色的深厚含义,学生的表演真的是出乎意料.我还紧紧抓住鼻祖一次展开教学,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进展.但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例如质疑的问题不够深刻,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评价不够及时等,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逐步完善。

  《藏戏》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以介绍民风民俗为主题的单元中的其中一篇,是一篇民俗散文。它虽然是一篇阅读课文,但它的语言丰富多彩、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所以,值得我们细细研读。

  《课程标准》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藏戏》一文就是对藏族传统剧种的生动阐释,因此,在我们的灵动课堂中可以放手让学生们自主朗读,独立感悟,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尽可能地相互交流,质疑补充,在互动中获得新知。

  所以,我首先让学生认真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熟课文,在整体把握内容的前提下,弄清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在教学中,我留给学生充足的读、思、议的空间,促进学生与文本、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然后,引导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句段批批画画,交流收获体会,积累语言。老师在此过程中穿针引线,释疑解惑,激励点拨,归纳提炼,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由于这篇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较多,同时在说明方法上也有一定的特色,因此为了让孩子真正有所收获,我觉得保证教学时间是一个必要条件。本课条理清晰,内容比较易懂,但距离孩子的生活比较遥远,可以说是从未接触过,并且本课有些词语属于少数民族特有的称谓,所以,读通课文、理解课文、了解藏戏是本课的学*重点。

  在处理生字词时,除了将带有拼音的生字出示外,还将一些藏族特有的称谓出示,并教学生读准理解,为他们读通课文打下基础。此外,我还引导学生理解“鼻祖”“不一而足”等词语,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对课文有了大体的印象。我觉得这样做的'效果还是不错的,特别是中下等的学生,不至于课文学完了,还读不准生字,读不通课文。

  这篇课文是按事物的不同方面来写的,内容清楚,层次感强,分“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的艺术特色”两方面来介绍。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我引导他们在读中感悟每一部分的内容。通过朗读体会,孩子们自己理清了课文的结构。课文的前三自然段采用反问和排比的手法先声夺人,突出了藏戏的三个主要特征,为后文的具体介绍埋下了伏笔,做好了铺垫。接着作者通过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述了藏戏的形成过程,然后又具体地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接下来又介绍了藏戏的其它特色,如舞台简朴、演出时间长等。最后一句话总结全文,说明藏戏就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刚刚教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虽然两篇文章都是介绍民风民俗的,但两者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于是,学完《藏戏》后,我就引导学生从“内容”、“表达顺序”、“表达的方法”和“语言风格”等几方面来比较两篇文章的不同点,使孩子们对两篇课文都有了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我想,这样的处理方法是站在学生综合能力的高起点上,在比较高的起点上再去回落到文本细节上。

  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学时对知识拓展得还不够,应该借此机会向学生多介绍一些我国不同地方的戏种、特点,从中感悟祖国文化的灿烂和魅力。而且,在展示汇报时,学生的参与面还不够广,课文朗读得还不够,导致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不到位,评价也不够及时等等,这些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逐步完善。

  本次教研领导“突如其来”的听课,令我在讲课之前有些紧张,当看到张主任那慈祥面容,听其和蔼的声音后,我的紧张的心情迅速*静了下来。通过本节课后,张主任的点拨、启发、引领,我受益匪浅,让我知道了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和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调动起来,思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需,不断的探索语文教学新规律,深入理解高效课堂,改进教学。因为这篇文章极具民族特色,因此课的伊始,我应该采用了极富感染力的导语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深受感染,然后要都纷纷介绍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藏戏的材料。接下来学生便带着浓浓的兴趣走进了文本,弄懂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了相关词语。然后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质疑,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比较难一点的问题,简单的问题随提随时解决掉,然后赏析文章,读一读,谈一谈感受,如果这样教学的话,学生会针对此环节谈得感受非常深刻,并对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收集的欲望。除此之外本节课也还存在着其它的不足,例如质疑的问题不够深刻,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评价不够及时等。

  记得张主任临走时说本班的学生的总体素质很高并检阅了五年级的专题阅读活动的相关作业,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其实不仅是这样,我们高年级的每一个班级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很高,我想这和我们学校开展的专题阅读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20xx年学校就开展了此活动,学生、家长、教师一起参与读书活动,读经典、写体会,读名著、共交流,制作书签。教师引领学生阅读,学生带动家长阅读,家长学生一起阅读,专题阅读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活动中,各个班级精心组织读书活动,布置富有书香特色的班级环境,指导学生记录读书档案,汇集到“信息大看台”本上。创设机会让学生交流读书感悟,每月都利用班会开展一次读书汇报会。每周一篇*作,有的学生受读书的影响,对写作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学期开展的活动没几个周,厚厚的一本“写作俱乐部”都写完了。几乎每个高年级的语文教师,都在讲授新课之前读一篇小短文,让学生谈想法、收获、启示等。专题阅活动,不仅使学生与书为伴,亲*书本、亲*文学,童年的生活浸润着书香,更使学校阅读文化建设不断走向深入,使学校阅读文化特色更显著。

  本班我曾经制定多个专题阅读方案。如:情系历史、情系散文等。这学期我们班制定了“碎思万象,汇集成线”专题方案。这是本班学生的热力推荐和认真斟酌,我们有选择的'进行“杂”书阅读,我们旨在通过这一专题阅读,让学生从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懂得尊重、分享、独立、宽恕、勤劳、合作、关怀,教他们懂得更多知识,快乐健康的走向未来。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获取知识,从书中懂得求学的方法,从书中明白做人的道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一贯追求的目标。

  同样家庭也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调合作。学校召开家长会,印发专题阅读须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懂得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体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让孩子在成长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惯。父母与孩子在共同选书、读书、写读后感的过程中,孩子从父母双方身上吸取优点,有利于孩子完善的人格形成;家长也在参与孩子读书学*的过程中,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所思所想,从而来正确引导、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共同读书的过程就是父母与孩子真诚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

  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随着读书活动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专题阅读活动的开展,再次燃起了学生读书的热情,整个校园充满了浓郁的油墨书香,书香将长驻新桥这个美丽的校园,书香也将为孩子的一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藏戏》这篇课文主要为我们介绍了藏戏的来历以及藏戏的三个特点。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这篇课文虽然是一篇阅读课文,但是我在教学的时候还是花了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因为这篇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较多,同时在说明方法上也有一定的特色,因此为了让孩子真正有所收获,我觉得保证教学时间是一个必要条件。


《藏戏》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扩展7)

——《藏戏》课后教学反思通用5篇

  本课主要介绍了藏戏的来历以及藏戏的三个特点。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就内容而言,可谓泾渭分明。本课是一篇民俗散文,语言丰富多彩、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如“咆哮、吞噬、婀娜、招徕、鼻祖、不一而足”等词语,如藏戏的形成部分故事性、文学性较强。因为本文在语言上的这一特点,所以在教学时,将其“略读”课文“精度化”处理,是突破本课语言关的必要教学设计。

  在学*本课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藏戏》和《北京的春节》在内容安排、语言风格等方面有什么不同?有了对课文内容充分学*作为铺垫,学生还是能大致说出这两课在表达内容、表达顺序、表达方法和语言特色上的区别的。这是教学本课得的方面。

  不足之处:

  1、自己对藏戏的了解肤浅,只能就文教文,教学时深感没有腾挪空间。回想一下,其实自己即使对CCTV11经常播放的.一些剧种就隔膜得很,何况绝少闻见的藏戏呢!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缺失和无知,而藏戏作为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剧种少闻少见,是对传统文化无知无识的一个典型代表。

  2、影视资料找的少,不能让学生对藏戏有更多感性认识。

  3、学生读课文遍数少,学生不愿意读课文似乎成了一个顽疾,这直接影响了对课文的理解,以及教学中的赏读。

  此次不足之处,希望以后有所改观。

  《藏戏》是以介绍民风民俗为主题的一篇略读文章,它是一篇民俗散文,语言丰富多彩、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因本文在语言上的这一特点,而且,藏戏对我们师生而言是一种很“新”的文章,所以我在教法上将它上成了精读,讲得比较细。本文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的顺序来写,内容清楚,分“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的艺术特色”两方面来介绍的。从文采上来看,“藏戏的形成”这一块内容是比较突出的,我将体验的重点放在这一部分,而对于“藏戏的艺术特色”这一内容还是处理得比较简单,只要学生能找出相关句段,找到藏戏的艺术特色即可。我自认为在“藏戏的形成”这一内容上处理得比较出彩的是这么几个设计:

  1、探究唐东杰布传奇故事的优点。其实历史上有真实的故事记录,那为什么课文要以传奇故事的形式出现呢?(传奇故事能加入更多的想象,给读者一定的想象空间,也能更多地去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2、从这一传奇故事中解读唐东杰布这一人物;

  3、找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简说原因。

  因刚刚教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虽然两篇文章都是介绍民风民俗的`,但两者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于是,我就借助课堂引导学生从“内容”“表达顺序”“表达的方法”和“语言风格”等几方面来比较两篇文章的不同点,以加深对这两篇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在比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语文的综合概括能力。

  《藏戏》一课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先概括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接下来详细写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也许是课文结构的原因,我感觉这篇课文教得特别爽,而学生学得也特别轻松。

  在初读课文之后,我让学生结合预*情况,说说藏戏的特点。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出课文开头的三个反问句其实就概括介绍了藏戏的三大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紧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藏戏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具体描写这三个特点的自然段。在找的过程中,我随机引领学生品读课文,感悟藏戏的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当然,这中间写面具的一部分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这些面具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感情色彩,代表一定的价值判断和是非观念。再通过分角色读、引读等多种方法让学生领略到藏戏的独特魅力。学生在充分地读这部分的基础上,轻松理解了这部分内容。最后,我让学生读读课文4-7自然段,说说这几个自然段写什么?学生很快就能明白这是写藏戏的形成。

  就这样,我引领学生这么轻易地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了解了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领略到了藏戏的独特魅力,并学*了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了语言,领悟了表达方法。而学生所领悟到的一切,所积累的一切,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

  《藏戏》一文是对藏族传统剧种的生动阐释,因此,课前预*可以放手让学生们运用多种方式朗读,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尽可能的相互交流,彼此沟通,获得新知。

  在学这篇课文之前,教师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课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自主阅读。然后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前提下,弄清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在教学中,教师留给学生读、思、议的空间,促进学生与文本,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最后,引导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句段画画批批,交流收获体会,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穿针引线的作用,为学生释疑解惑,激励点拨,归纳提炼,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紧紧抓住“鼻祖”展开教学,学生对此与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大部分学生能概括藏戏的几个特点,说出文中运用的几种表达方法以及其文化价值。

  总体感觉,这次“四同一课”展示得不算特别成功,自我感觉也不是特别良好。原因诸多。

  个人素质方面,有待提高。首先是课件制作不熟练,以至于增加了压力,自卑感较强。再者是课堂语言缺少一步到位感。还有对幻灯片操作不熟,再加上对幻灯片内容缺少足够的了解,导致记忆中断,内心慌乱,课堂表现不够沉稳,以至于设想之中的环节被打乱后只好临时应对。静心自对,思过学贤,学以致用,尽快提升素质是当务之急。

  课堂教学方面,我总认为一节语文课,应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收获多多。这种收获既有知识方面的,也有学法方面的,还有个人能力提高方面的。还要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喜欢读、喜欢品、喜欢思,喜欢展示、交流、共进。这就需要精心备课,帮学生化难为易,轻松过关。而我本节课因担心时间不够,担心内容学*不完,在小组讨论后的交流收获方面,没能让学生充分朗读谈体会,也没有成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本人放不开还怕收不拢,一堂课上下来像狼撵的'一样。

  学生表现方面,课前我布置了学生查阅、整理资料,制作小卡片,预想应该效果很好,结果过高估计学生。在课前资料展示这一方面,我设计的小组抢答赛不太成功,学生对300多种戏剧种类知之甚少,四五个学生抢着一发言,其他人没了音。而全班交谈收获时因本人紧张没把时间完全交给学生,自我感觉有些失败。再者,学生也放不开,课前有许多学生都准备了资料卡片,可是展示的时候,因紧张而思维受限,学生表现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总之,这一节多媒体教学,忧多喜少。不过,始生之物,其形虽丑,但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可贵的教训,指引着我走好下一步。


《藏戏》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扩展8)

——鲁迅《祝福》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一、课文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看了夏衍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祝福》,并布置同学们根据课文改写《祥林嫂的故事》,下面请位同学来讲讲《祥林嫂的故事》。

  (用电脑把相关情节的画面投影到大屏幕上,增强形象性。)

  二、学生讲述

  祥林嫂是卫家山人,二十六七时死了男人,从家里逃出来后,由卫老婆子介绍给鲁四老爷家做女工,鲁四老爷讨厌她是个寡妇,时常皱着眉头,一副不太高兴的样子。日子很快过去了,祥林嫂做工十分卖力,甚至比男人还勤快,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都由她一人包办,这一年鲁家竟不用雇短工。

  新年刚过了不久,祥林嫂到河边淘米洗菜,被婆家的人用白蓬船绑了回去。婆家又把祥林嫂卖给贺家坳的贺老六,用买得的钱做小儿子娶媳妇的聘礼。祥林嫂拼死反抗,在拜堂时猛撞香案,血如泉涌。好在贺老六待祥林嫂不差,家中又添了个男孩阿毛,日子还算安稳。

  哪知两年以后,厄运再次降临到祥林嫂头上。先是丈夫患伤寒去世,接着两岁的儿子阿毛又被狼衔去吃了五脏,只剩一只小鞋挂在刺柴上。贺家大伯来收屋,把祥林嫂赶出家门,她走投无路,只好回到鲁镇做鲁四老爷家的女工。鲁四老爷告诫鲁四太太,祭祀的时候不要让祥林嫂插手。祥林嫂反复地向人们诉说着阿毛被狼吃的悲惨故事,但镇上的人却渐渐对她失去兴趣。

  自从和柳妈谈了天,知道死后的魂灵要锯开两半分给两个男人,要到土地庙捐门槛,让千万人践踏才能赎罪。从此,祥林嫂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伤痕,默默地跑街,扫地,洗菜,淘米……用历来积存的工钱到土地庙捐了门槛。她本以为可以坦然地做祭祀的活儿,但是鲁四太太仍然不让她插手,使他大受打击。她的精神更不济了,记忆尤其坏,最后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里,在鲁镇即将进行祝福之时,祥林嫂冻死在镇上,结束了她悲惨而又屈辱的一生。

  三、寻找凶手

  究竟是谁杀害了祥林嫂?祥林嫂是带着疑问、痛苦,也带着希望、幻想死去的,她临死前有什么遗愿呢?她临死前提了三个问题:一个人死了以后,究竟有没有魂灵?有没有地狱?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吗?对魂灵,祥林嫂既“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她希望死后的魂灵能与阿毛、贺老六一家团圆,又害怕自己嫁过两个男人,不能从一而终,不能善终,要在地狱里受罪。是谁弄得祥林嫂欲生不得,欲死不能呢?是什么人把她赶上绝路呢?

  (从亲人、主人、众人三方面入手,把大问题化整为零,变为几个有针对性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寻找答案)

  1、祥林嫂本来也有自己的家,但她的亲人是怎样对待她的?

  ⑴初到鲁镇时她的情况怎样?可以推想她在卫家山时过着怎样的日子?

  第34段:“脸色青黄”,可以推出她在卫家山时一定吃的很差;由“手脚都壮大”可知,一方面是本人勤劳,另一方面是劳动负担很重。

  ⑵从她到鲁家十多天里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她的境遇是怎样的?

  第35段:“家里有严厉的婆婆”“十多岁的小叔子”,“她丈夫死了,比她小十岁”。她二十六七岁,也就是说她丈夫跟同学们一样年纪的时候就已经娶媳妇了,那么她的小叔子也多岁了,(也该娶媳妇了)但家里以打柴为生,家境穷困,没钱娶媳妇,该怎么办呢?(买掉她换钱)

  ⑶新年过后,堂伯为什么来寻她?夫家为什么要抓她回去?为什么要把她嫁到深山野坳里去?

  堂伯和祥林是一族里的,帮族人抓他回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夫家抓她回去卖掉是要换钱来娶小媳妇。第58段:许给本村人,财礼就不多,嫁到深山野坳里去,可以买八十千,除了娶媳妇办喜事外,婆婆还赚了一笔,可见这位婆婆确实厉害。从课文40段对她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呢?(不以为然,厌恶)

  ⑷贺老六待她不差,还生了个儿子阿毛,贺家大伯凭什么要收屋赶她出来?

  第67段:贺老六和阿毛都死了,她想守寡也守不住。大伯是贺家族里辈份高的人,可以按族规收回贺家的财产。

  小结:祥林嫂嫁给卫祥林后,就被称为“祥林嫂”,没有自己的名字,说明她没有自身的人格地位可言,“嫁夫从夫”,这是夫权的体现。祥林死后,婆婆是绝对的权威,卫家的堂伯也帮忙抓她回去卖,凭的是族权,“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第二个丈夫死了,儿子没了,依封建礼教制度,只有男人才有继承权,妇女无子可从,就失去赖以生存的活路。贺家大伯来收屋赶她,凭的也是族权。由此可见,祥林嫂没有自身的人格地位,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

  2、为了维持生计养活自己,祥林嫂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到地主家做女工,但她的主人又是怎样对待她的?

  ⑴她第一次到鲁家时受到怎样的对待?鲁四老爷的态度怎样?

  第34段:“四叔皱了皱眉”,俗话说夫唱妇随,四婶知道他的意思是讨厌她是一个寡妇。在封建社会里,男的死了,舆论往往归罪于妻子命不好,克死了丈夫,是扫帚星、白虎星。鲁四老爷是个老监生,第一次见祥林嫂就歧视她。

  ⑵到鲁家后,还受到怎样的对待?鲁家“竟没有添短工”,说明了什么问题?

  “竟”字表明,往年都是雇短工的,当年只是因为祥林嫂“竟”可不添短工,说明祥林嫂勤快劳累,也说明鲁四老爷对她剥削重,榨取她的剩余劳动力。

  ⑶祥林嫂被婆婆抓走后,鲁四老爷的态度如何?反映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46段“可恶!然而……”“可恶”是指她婆家的人可恶。鲁四只想到抢走祥林嫂有损他家的威严,可见鲁四是一个自私的人;“然而……”这句的言下之意是:然而根据封建族权,婆婆有权处理首寡的媳妇,我鲁四还有什么话好说呢?鲁四认为祥林嫂的婆家抢走祥林嫂是名正言顺的,可见他冷酷无情,思想**。

  第49段“可恶!”是指卫老婆子的行为可恶,同时也为此事弄得家门不幸而感到可恶。

  第52段“然而……”有两层意思:失去一个好的帮工,再找一个好的很难;她被抢是合法的,无话可说。

  ⑷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家时,鲁四老爷怎样对待她?

  第71段“暗暗地告诫四嫂”有警告的意思;“虽然似乎很可怜”言下之意是并不见得真可怜,不值得同情;“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就是一点点也不能碰。封建道德观认为,妇女应该从一而终,饿死事小,首节事大,何况祥林嫂死了两个丈夫。鲁四老爷不能容忍这种违反封建礼教的现象存在,他一口咬定祥林嫂是“不干不净”,“败坏风俗”的,于是祥林嫂连祭祀时拿筷子的权力也没有了。

  第72段“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而镇上买得起爆竹和福礼的人也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可见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农村状况:人们的.迷信思想依旧,神权还统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⑸捐了门槛后,祥林嫂的心情怎样?但鲁家又是怎样对待她的?

  “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时候也是祭祀”,可以体现她的价值,使她觉得受人重视,为了求取在祝福时做福礼摆祭品的权利,她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本来以为可以“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但得到的仍是“你放着吧,祥林嫂!”这样一声喝令,粉碎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都在这致命的打击中破灭了。她捐门槛让千万人践踏向神赎罪的资格没有得到封建权威鲁四老爷的认可,连精神上的寄托也被剥夺了。

  ⑹当祥林嫂没有利用价值了,鲁四是如何处置她的?这最后导致祥林嫂什么命运?

  鲁四老爷榨取祥林嫂的手段是高明的,血汗榨取完了,就打发她走,导致祥林嫂沦为乞丐,死在祝福前夕。甚至祥林嫂死了,还说她“不迟不早,偏偏在这时候,──可见就是一个谬种!”足以见他自私自利,冷酷无情,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权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

  小结:可见,在主人家里,祥林嫂受歧视鄙视,榨取血汗,被剥夺精神上的寄托。

  3、鲁镇上的众人是怎样对待祥林嫂的,他们要对祥林嫂的死负责任吗?

  ⑴怎样看待柳妈这个人物?如果不是柳妈揭伤疤,人们会进一步嘲笑讽刺祥林嫂吗?如果不是她蛊惑祥林嫂捐门槛,祥林嫂后来受的打击会那么致命吗?

  第90段“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我问你:你额角上的伤疤,不就是那时撞坏的么?”对祥林嫂讲的故事,柳妈已感到厌烦,以揭人家的伤疤作为谈资,对祥林嫂改嫁时头上留下的伤疤采取奚落的态度。鲁迅先生在描写中对她不无微词,如写她讪笑祥林嫂时蹙缩得像一个核桃似的脸和煞有介事的诡秘神气等,都流露出作者对她的厌恶之感,完全是一副小市民嘴脸。

  ⑵柳妈的地位是否和祥林嫂一样,也受压迫、剥削?柳妈提议的出发点是想帮还是想害祥林嫂?

  其实柳妈和祥林嫂同样是一个旧社会的受害者,虽然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在年节时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可见她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天堂、地域之类的邪说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至于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也完全是出于善意,主观愿望还是想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救她出苦海,并非要置祥林嫂于死地。但柳妈以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为指导,来寻求解救祥林嫂的“药方”,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救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是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的增加痛苦的软刀子。

  ⑶鲁镇上的人们是又是怎样对待祥林嫂的?

  第77段:镇上的人们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但笑容却冰冷冷的。

  第79段:男人、女人、老女人只把祥林嫂的故事作为谈资,“陪出许多眼泪来”,显示一下自己的同情心而已,其实是想满足一下自己的猎奇心理。第80段:全镇的人们对祥林嫂反复讲的故事感到厌烦的头痛。第87段:“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觉得烦厌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

  小结:由此观看,鲁镇上的人们对祥林嫂冷漠厌烦,嘲笑唾弃,是增加祥林嫂痛苦的软刀子。

  四、揭示主题

  亲人:婆婆、堂伯、大伯。

  主人:鲁四老爷、鲁四婶。

  众人:柳妈、鲁镇男女。

  夫权、族权、神权:封建礼教、封建思想。

  他们都把**的矛头刺向了祥林嫂。正如丁玲所说“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地里赶,是一样使她增加痛苦。”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却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了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人物,以致被旧社会所吞噬。在被婆婆、堂伯、大伯虐待、出卖,被迫再嫁,被驱赶时,她不断挣扎;为了能使鲁四老爷、鲁四婶再让她在祝福前做祭祀的活,摆脱灵魂上的迷信枷锁,争取做人的权利,她倾其所有到土地庙里捐门槛,面对柳妈、鲁镇男女的种种讥讽、侮辱与伤害,她给以无声的**。但在封建社会里,找不到违反了封建礼的祥林嫂的位置,更何况她还要反抗,这更加为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所不容。正是以礼教和封建思想为指南的鲁四老爷和受这种思想文化熏染毒害的人们,是他们的思想把一个善良、质朴、顽强的妇女推向恐怖的地狱。封建社会的三道绳索夫权、族权、神权,把祥林嫂置于死地。争像丁玲同志所说:“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地里赶,是一样使她增加痛苦。”

  祥林嫂这个人物的悲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无可避免的,通过刚才的学*探讨,我们可以知道《祝福》的主题:

  《祝福》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个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在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五、布置作业

  这一节课我们是以《祥林嫂的故事》引入的,为什么这篇小说不像《孔乙己》那样用人名来命名呢?鲁迅先生说过:“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祝福》紧紧围绕人物性格的发展,三次着重描写了祥林嫂的眼睛的变化。本文鲁四老爷与祥林嫂的冲突最厉害,在你的想象中,鲁四老爷应该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课后完成以下作业:

  1、思考讨论:把这篇小说改名为《祥林嫂》好吗?作者多次描写祝福的景象,写祥林嫂在年终祝福时无限凄苦地离开人世,并把这篇小说取名为《祝福》有什么深层含义?

  2、课文中作者没有写出鲁四老爷的肖像,请你通过想象,选择一个场景,刻画鲁四老爷的肖像,特别是眼睛。字数为200字左右。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理清脉络,理解倒叙手法的作用。

  (2)体会环境描写、肖像描写等对于塑造人物、深化主题的作用。

  一、导语激趣

  有人说祥林嫂是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她先是在春天里死了丈夫,接着而她在春天里死了儿子,最后她又在春节的祝福声中死在寒冷的雪地里。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小说《祝福》,看一看鲁迅先生是怎样演绎了这个发生在春天里的人间惨剧。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速读课文,列出本文的情节提纲,并且思考作者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上采用了何种顺序,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

  先小组谈论,后全班交流:

  情节 内容;

  序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倒叙 开端 祥林嫂来到鲁镇;

  发展 祥林嫂被迫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祝福》的结构是以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主体安排的。开头的“序幕”,交代了悲剧主人公祥林嫂所生活的典型环境。接着用倒叙的方法,先写祥林嫂的悲剧结局,把祝福景象与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然后,对悲剧的主体部分,即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最后,仍以祝福情景作为尾声,深化故事的主题。

  倒叙的作用:造成悬念,引人入胜;造成悲剧气氛,奠定悲凉基调;突出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矛盾冲突;突出反封建的主题。

  (九曲黄河,东流入海,只有具体考察每段河身迂回曲折的流程之后,才能对黄河入海的全程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在阅读活动中,要把握文章的有机整体,也必须对文章的有机结构作深入剖析,细心发现各部分之间与整体的内在联系才行。在把握了整体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对“精彩片段“或各个部分的思想意义,也才能对“精彩片段”或各个部分在艺术上作出准确判断,因为与整体的关系,对整体的作用,是解析评价各个局部的艺术价值的主要标准。整体感知部分的设计是不可或缺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对提高鉴赏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专题品析,合作鉴赏

  鉴赏角度: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以及其他描写人物的方法。任选一个角度,可以化大为小深入研究。如“形象”这一角度,可以把视点集中于“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上。

  分组讨论,确定本组鉴赏专题,合作探究品鉴。 15 分钟后小组长将整理有序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交流过程中,本小组的成员可以补充论证,其他小组也可以质疑或补充。

  1 、人物姓名鉴赏

  祥林嫂:

  (1)、没有自己的名字,随从丈夫叫了祥林嫂。说明她没有人生自**。也说明那个社会“男尊女卑”现象的严重性。

  (2)、祥林嫂“不祥”,命运多舛,数遭闵凶,她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祥林嫂这个名字,表明了作者对她的悲悯与同情。

  鲁四老爷:

  (1)、他与鲁镇同姓,又被称为“老爷”,说明他是地方权威人物、最高统治者,掌控鲁镇。他的理学老监生的身份,更暗示了鲁镇沉浸在他礼教阴霾的笼罩之中。

  (2)、他书房里的对联写作“事理通达心气*和”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因为他一见祥林嫂就“皱眉”的态度与他“可恶”“不干不净”“谬种”的语言都鲜明地表现出他的事理不“通”更不“达”、他的心气不“*”、更不“和”。而另一联已经脱落,说明他的附庸风雅。那脱落的一联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可以暗示他是个不明品节、无品缺德的人。

  鲁四老爷这个名字表明了作者对他的嘲讽与憎恨。

  柳妈:

  (1)、柳,“无心插柳柳成荫”,柳妈对祥林嫂的精神戕害,是由于她对迷信的执着造成的,是因善而害人,她的无知的善良建议,使得祥林嫂最后一个精神堡垒被粉碎。

  (2)、柳,生命力及强,插在哪里就在哪里生长。暗示封建迷信思想及易生长、传播、普及,当时的社会迷信面及广。

  柳妈这个名字表明了作者对民众愚昧无知的批判。

  贺老六:

  (1)、俗话说“六六大顺”,而他贺老六是大不顺。花钱娶来的是寡妇,婚姻不顺;死于伤寒,寿命不顺;儿子夭折,家门不顺。

  (2)、贺,有庆贺、庆祝之意。而贺老六的人生最终一无所有。大伯,即他的长兄,不慈不仁,又收了他“自家的”房子,赶走了祥林嫂。贺老六无喜可贺,有悲可哀。

  贺老六这个名字表明了作者对他的不幸遭遇的同情。

  祥林嫂的婆婆:

  (1)、卫家山人。只卫护自己的家,是个专横贪婪的封建家长。“她应酬从容,说话也能干,寒暄之后,就赔罪,说她特来叫她的儿媳回家去,因为开春事务忙,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的,人手不够”,堂而皇之地全部收取了祥林嫂一千七百五十文工钱,并且“又取了衣服”。为了获得更多的彩礼,她又“好打算”,把祥林嫂当作奇货卖给了深山野奥里的贺老六,得了八十千钱。这就是她的从容和能干!

  (2)、她没有具体的名字,说明这种专横贪婪之徒远不是个别现象,这种利用宗法家族权威无所不为的封建家长比比皆是,有一个广大的群体。

  小结:小说《祝福》人物形象的命名有着特别的含义,或寄寓美(祥林嫂、贺老六)的毁灭于其中,或寄寓讽刺(鲁四老爷、柳妈)于其里,作者的怜悯与憎恶,无奈与悲愤隐于人物姓名的深处。

  2 、爆竹声声话祝福——环境描写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环境里,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了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

  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表现出强烈的宗法思想和礼教淫威对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亡的道路。第三次实际结尾通过“我”的感受来描写。祥林嫂的惨死与“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吃人本质的揭露,首尾呼应,结构完善。小说始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又再一次写到鲁四老爷家的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联系。封建礼教正是通过祝福这样的典型事件在精神上多次摧残,以致于杀害了祥林嫂,而祥林嫂死时又正是鲁镇家家祝福之时。祝福的热闹正反衬了祥林嫂临终的孤寂凄凉。以“祝福为题更能揭露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精神摧残,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