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实用5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蛮不讲理”、“气势汹汹”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精读课文,理解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么脱险的?

  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喷雾器、除草剂具有保护小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

  学法指导:

  1、学会运用动作演示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2、学会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通过读书联系上下文、表演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精读课文,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么脱险的。

  教学过程:

  一、揭题、复*导入。

  1、揭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继续学*课文18、小稻秧脱险记

  2、出示词语复*(课任选词语造句)

  3、复*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谁来说说通过读书,你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写小稻秧遇险?那几个自然段写小稻秧脱险?

  二、精读第一部分---遇险

  导入: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它又是怎么脱险的?今天我们要通过读书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1、默读课文,思考:小稻秧遇到了那么危险?用笔画出相关的词句。

  2、指点交流。

  a、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说:“快把营养交出来!”可以指导学生表演理解“团团围住”、用动作表现“气势汹汹”,并反复指导朗读。

  b、联系上下文理解“蛮不讲理”。指导朗读句子

  这群杂草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

  3、分角色表演朗读

  4、小结:谁来说说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板书

  5、填空:()的杂草()地跟小稻秧()营养,小稻秧()。

  三、精读第二部分----脱险

  1、导入:强盗般的杂草正得意洋洋地大口大口地享用着抢来的美食,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加上动作),杂草们有什么反应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想知道,快读读课文,再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读书。

  3、交流。

  a、抓住“警觉”、“有气无力”、“纷纷倒下”指导学生理解文意,知道杂草的下场。

  b、抓住“洪亮”、“大声”指导学生读好喷雾器大夫的话。

  4、杂草被喷雾器大夫喷洒除草剂收拾了,除草剂可是农民伯伯用来除草的良药啊,小稻秧现在怎么样了?请同学们读读第五自然段。

  5、拓展:小稻秧,你告诉我,你现在心情怎么样?想不想对喷雾器大夫说什么呢?

  6、小结。

  小稻秧是怎么脱险的?板书

  7、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

  四、作业。

  五、板书:

  18、小稻秧脱险记

  遇险脱险

  杂草抢营养纷纷倒下

  喷雾器(除草剂)

  小稻秧病倒了吸足营养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重点指导书写“杂”和“欺”。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课文层次,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精读感悟课文的第1、2自然段,学*小稻秧遇险部分,通过重点词语感受到小稻秧的柔弱和杂草的蛮横。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教学难点】精读感悟课文的第1、2自然段,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准备】

  板块一:组词导入,质疑问难。

  1、板书:险。问:同学们,这个字你们认识吗?你能够给“险”字组词吗?

  2、师组词:脱险。问:谁知道“脱险”是什么意思?(脱离危险)

  3、过渡:今天,我们要学*的一个童话故事是讲小稻秧脱险的,和老师一起书写,把课题补充完整。

  4、齐读课题,突出“脱险”。质疑:看着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师:同学们很会动脑,提出了许多问题,老师也想到了这些问题。

  出示问题(齐读):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小稻秧是怎么脱险的?

  小稻秧最后脱险了吗?

  板块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读这个故事,但是老师对你们的读还有如下要求:(出示)

  初读学*要求: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遇到不懂的词语联系生活或上下文想想意思。

  2.师: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检查吗?

  出示:汹蛮需抢警剂雾微

  险吵杂拥拼跟谁欺负纷

  开火车读。

  去掉拼音读。

  一人领读。

  3、师:同学们生字读得很准,那这些词语呢?

  出示:气势汹汹蛮不讲理需要抢营养警觉喷雾器除草剂微风

  脱险争吵杂草一拥而上拼命跟随欺负纷纷

  指名读。

  师:这些词语中你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师:有些词语是要联系上下文才能更好理解的,我们先来理解“除草剂”、“喷雾器”。出示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理解。

  齐读!读出词语的味道。

  4、学会概括故事内容。师:哪位小朋友能用这些词语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出示:一群_________的杂草跟小稻秧拼命______,小稻秧气得脸色蜡黄,当场就病倒了。幸亏________及时出现,向杂草喷洒________,杂草_____倒下。小稻秧高兴得跳起舞来。他们吸足了营养,又向上挺了挺身子。(齐读)

  板块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师: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课文的主角是小稻秧和杂草,(板书:小稻秧、杂草)刚才同学们用一段话来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其实可以浓缩成两个词语,板书:遇险、脱险。同学们看看课文的哪几小节是写遇险?哪几小节是写脱险的?

  2、师:文章要多读几遍,才能更好地明白内容,让我们一起把课文再读一遍。提出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楚。分角色朗读:男生读遇险部分,女生读脱险部分。比比看谁读得更好!

  板块四:精读感悟,学*遇险。

  1、师:同学们上课时提了三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

  出示问题一: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投影:一群杂草拼命跟小稻秧抢营养,小稻秧气得脸色蜡黄,当场就病倒了。)理解“营养”是指肥料。板书:病倒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 3

  设计 思想:

  1、这是一 篇科普性的童话,通过有趣的故事,写出了杂草对于小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于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故事生动有趣,适合三年级学生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2、通过演一演便于学生对“气势汹汹”、“一拥而上”、“蛮不讲理”等词语的理解。

  3、课文的“遇险”和“脱险”都适合学生表演,所以我重点指导学生对第一部分“遇险”的学*,第二部分“脱险”则放手让学生自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团团围住”、“不由分说”、“警觉”等词语的意思,会用“纷纷”、造句。

  2、精读课文,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是怎样脱险的。

  3、在对课文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够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第18课,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同学们想一想,课文哪几自然段写了小稻秧遇到了危险?哪几自然段写脱险?(板书遇险脱险)

  3、课件出示,看这些小稻秧长得怎么样?

  二、学*第1、2自然段

  1、打开书本,默读1、2节,找一找从哪些句子看出小稻秧遇到了危险?

  2、交流,课件出示句子

  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

  这群杂草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

  3、自读这两句话,找出说明小稻秧遇险的词语。

  交流,加点(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嚷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

  4、指导朗读句子,通过表演理解词语。

  师:瞧,杂草们一拥而上,凶不凶?(生:凶)

  师:这就是“气势汹汹”。

  师:杂草们讲道理吗?(生:不讲)

  师:这就是“蛮不讲理”。

  师:杂草们愿意听小稻秧解释吗?(生:不愿意)

  师:这就叫“不由分说”。

  5、是啊,小稻秧垂下了头,脸色蜡黄,病倒了。课件出示发黄的稻秧。

  6、填空:这真是一群()的杂草。

  突然,小稻秧的救星来了,是谁?课件演示喷雾器。

  7、了解喷雾器和除草剂。

  三、学*3、4自然段

  1、读3、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横线画出杂草说的话,用曲线画出喷雾器大夫的话。

  2、交流:杂草说了哪些话?喷雾器说了哪些话?课件出示。

  3、请看前面,谁把第一句读一遍。

  理解“警觉”,可表演。(点出)

  4、喷雾器大夫是怎样回答的?声音是怎样的?(点出)

  5、指导朗读。

  6、自己练*下面的对话。

  7、指名、练*、指导对话,表演。

  8、理解“纷纷”,全班站起来做动作。

  填空:

  ⑴秋天到了,树叶纷纷()。

  ⑵上课了,()纷纷()。

  ⑶(),()纷纷()。

  9、同桌互相练*对话,可配上动作。

  10、练*朗读3、4自然段。

  四、学*第5自然段

  1、杂草被喷雾器大夫收拾光了,没人再跟小稻秧抢营养了,小稻秧脱险了,看!(课件演示),多神气,多高兴!

  2、小稻秧脱险了,你们高兴吗?齐读第五自然段。

  五、 总结课文,课外延伸

  1、分角色朗读课文(发头饰)

  2、 总结课文,(板书:抢洒→)

  六、作业

  1、把《小稻秧脱险记》这个故事有感情的讲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

  2、看图仿造课文也编一个童话故事,题目为《小老鼠脱险记》。

  板书18小稻秧脱险记

  遇险→脱险

  抢洒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 4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童话故事,你读过那些童话故事?

  2、今天咱们再来学*一 篇童话故事,看谁的收获多。齐读课题――小稻秧脱险记

  3、质疑课题:你读了这个课题,有什么疑问?

  (学生质疑预设:“脱险”什么意思?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小稻秧是怎样脱险的?)

  把学生的提问简单的板书在课题下方

   小结:学贵有疑,就要这样一边读一边想,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读。

  chǎozápīnqīfùfēn

  争吵杂草拼命欺负纷纷

  xiōngmányōng

  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

  2、去掉拼音认读。

  (学生行为预设:学生可能把“吵”和“咋”读得*翘舌音不分,后鼻音“汹”和“拥”发音不到位,“拥”声调读不准确。)

  3、检查朗读课文情况。

  指名按自然段接读课文,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行为预设:根据课前检测,“小稻秧望着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这句话中的*翘舌音容易读错。)学生读错时,及时纠正,并让学生反复读,直到完全读对为止。

  4、再读课文,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小稻秧遇险,那几个自然地写小稻秧脱险?

  指名回答。

  三、细度小稻秧遇险的部分(第1――2自然段)

  1、读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读不懂得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自荐提出疑问,简单的问题鼓励学生回答,有难度的指导解决方法。

  (学生行为预设:学生可能对“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等词语不理解。)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用多种形式理解。

  3、表演理解(请理解的同学上台)

  “团团围住”(包围住)

  表演结束,提问:这些杂草厉害吗?凶吗?(这就叫“气势汹汹”)

  杂草野蛮吗?他们讲不讲道理?(板书:蛮不讲理)

  杂草让小稻秧多说话了吗?(这就是“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4、小稻秧遇到了这些蛮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板书:当场病倒)

  他们得了什么病?(营养不良症)

  5、指名读, 评价,齐读。

  6、指名分角色读课文。

  四、细读小稻秧脱险的部分(第3――5自然段)

  1、 小结学*第一、二自然段的方法。

  2、引导学生按上面的方法读第3――5自然段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观察生字表中的生字,提醒大家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行为预设:除了“欺”字左右等宽,其他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要左窄右宽;“杂”第四笔为竖钩。)

  3、描红、临写。

  六、板书设计:

  18小稻秧脱险记

  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小稻秧是怎样脱险的?

  杂草除小稻秧

  蛮不讲理草当场病倒

  纷纷倒下剂跳起舞来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意思。

  2、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演一演

  教学准备:课前板书课题,头饰,喷雾器一个

  课前谈话: 背古诗比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碧绿的田野,是由千万个绿色的生命装点而成,这千万个生命是由谁搬来的呢?看完图,你肯定就能明白了。(出示图)这是一幅让人多么熟悉的画面呀!你能说说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吗?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烈日下,他们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你们是否已体会到了他们的辛劳,是不是想到了你的父母也在如此辛苦的劳动.这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所以我们应该保护稻秧,珍惜粮食.)

  2、今天我们将继续学*《小稻秧脱险记》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整体感知

  1、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问题?(生质疑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它是怎样脱险的?)(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你是一个会发现问题的孩子)

  2、学贵于思,思贵于疑,让我们双手捧书带着问题自由读一读课文。(自读课文)

  3、刚才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啊!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一)遇险

  1、小稻秧碰上了一群怎样的杂草,认真听老师读1、2自然段,边听边思考这个填空。(出示:这是一群 的杂草)

  2、指名完成填空。(相机点出来)杂草的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1)自读1、2。请小朋友们右手握笔,左手按书,自渎1、2自然段,边读边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注意划句子要从前一个句号开始,画到后一个句号结束。

  (2)交流。你能把这句话气势汹汹地嚷出来吗?(除了嚷出来,还可以用上什么动作表现的更气势汹汹一点)(我看到那个小朋友眼睛瞪的圆圆的,如果我是杂草,我还会手叉腰,用手指指着它)(我真的看到了一棵棵气势汹汹的杂草)

  (3)从哪个地方你又看出了蛮不讲理呢?(指名说)(是啊,他们根本就不给小稻秧辩驳的机会,很可能小稻秧还没来得及讲完,他们就已经上前抢营养了。)

  (3)指导朗读。戴上头饰(讲解一下头饰)分角色朗读(师旁白)(杂草们准备好了,你们都要气势汹汹一点)

  (4)指导表演。a、小组表演(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演);b:指名表演(指导应该怎样站?怎么说?

  (5)小结:杂草凶不凶?厉不厉害?(凶,厉害)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野蛮)讲理不讲理?(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不让小稻秧说话(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

  3、此时,小稻秧气得脸色蜡黄,当场就病倒了。采访;杂草你们为什么高兴呀?(我吸到营养了……)(你的课文读的很透彻)

  小稻秧你呢?(提示:小稻秧你的脸色怎么那么黄呀?)看着小稻秧生病了,小朋友们快开动脑筋,一起帮小稻秧想想办法。(提示:你们家地里有了杂草,大人是怎样做的?)

  4、出示:农民喷洒农药图(看,农民伯伯正背着喷雾器,喷雾器里装着除草剂,除草剂象毛毛雨一样飘落下来)

  (二)脱险

  1、接下来稻田里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小朋友自由朗读3、4。

  2、出示图片:说:“喷雾器大夫来帮助小稻秧了!”做喷洒状(提示:杂草们发现什么了吗?注意观察学生的动作语言,引导,这棵杂草一下子就发现有情况了,你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情况?嗯,你很警觉)(点击出示: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指导朗读)喷雾器大夫是怎么回答的?(相机出示喷雾器大夫的话)(分角色读)

  3、稻田里的毛毛雨下个不停,那群蛮不讲理的杂草怎么样了?(师拿着头饰)

  学生:纷纷倒下,如果不倒的,再喷几下。师杂草们一个接一个的纷纷倒下了。

  4、*时我们经常也用到“纷纷”这个词,哪位小朋友也来用“纷纷”说一句话。比如,下课了,同学们——

  在杂草们纷纷倒下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呢?

  再有气无力一点

  5、啊!杂草终于被消灭了,稻田里的小稻秧又能健康成长了!(出示田野图)(相机出示第5自然段)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

  三、拓展延伸

  成长的道路并不能一帆风顺,它总是铺满荆棘,充满坎坷,小稻秧还会遇到什么危险呢?(指名说)小稻秧碰上了害虫,它又会怎样呢?又有谁来帮助它呢?老师为故事编了一个开头。(出示)

  出示:他们吸足了营养,又向上挺了挺身子。小稻秧拼命地往上长呀长呀,一个月后,小稻秧已经有我们的小腿肚那么高了。这天,它感到身上又痒又痛,抬头一看,不好,一群丑陋的小东西正高兴地边爬边啃着它又嫩幽肥的叶子呢!小稻秧焦急的问:“你们是谁?”有只小东西抬起头,不客气的说:“怎么,你连我们都不认识?我们是害虫,你的叶子是我们最好的养料。”说完,它又低下头去更用力的啃了起来……

  接下去田里会发生什么事呢?你可以尽情发挥你的想象,或者可以试着模仿书上的故事,编一编,说一说(生可以选择在小组内讨论,也 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独立思考)

  2、交流。想到哪说到哪,只要我们集大家的智慧,就能编出一个精彩的故事。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实用5篇扩展阅读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实用5篇(扩展1)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6篇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童话故事,你读过那些童话故事?

  2、今天咱们再来学*一篇童话故事,看谁的收获多。齐读课题——小稻秧脱险记

  3、质疑课题:你读了这个课题,有什么疑问?

  (学生质疑预设:“脱险”什么意思?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小稻秧是怎样脱险的?)

  把学生的提问简单的板书在课题下方

  小结:学贵有疑,就要这样一边读一边想,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读。

  chǎozápīnqīfùfēn

  争吵杂草拼命欺负纷纷

  xiōngmányōng

  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

  2、去掉拼音认读。

  (学生行为预设:学生可能把“吵”和“咋”读得*翘舌音不分,后鼻音“汹”和“拥”发音不到位,“拥”声调读不准确。)

  3、检查朗读课文情况。

  指名按自然段接读课文,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行为预设:根据课前检测,“小稻秧望着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这句话中的*翘舌音容易读错。)学生读错时,及时纠正,并让学生反复读,直到完全读对为止。

  4、再读课文,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小稻秧遇险,那几个自然地写小稻秧脱险?

  指名回答。

  三、细度小稻秧遇险的部分(第1——2自然段)

  1、读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读不懂得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自荐提出疑问,简单的问题鼓励学生回答,有难度的指导解决方法。

  (学生行为预设:学生可能对“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等词语不理解。)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用多种形式理解。

  3、表演理解(请理解的同学上台)

  “团团围住”(包围住)

  表演结束,提问:这些杂草厉害吗?凶吗?(这就叫“气势汹汹”)

  杂草野蛮吗?他们讲不讲道理?(板书:蛮不讲理)

  杂草让小稻秧多说话了吗?(这就是“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4、小稻秧遇到了这些蛮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板书:当场病倒)

  他们得了什么病?(营养不良症)

  5、指名读,评价,齐读。

  6、指名分角色读课文。

  四、细读小稻秧脱险的部分(第3——5自然段)

  1、小结学*第一、二自然段的'方法。

  2、引导学生按上面的方法读第3——5自然段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观察生字表中的生字,提醒大家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行为预设:除了“欺”字左右等宽,其他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要左窄右宽;“杂”第四笔为竖钩。)

  3、描红、临写。

  六、板书设计:

  18小稻秧脱险记

  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小稻秧是怎样脱险的?

  杂草除小稻秧

  蛮不讲理草当场病倒

  纷纷倒下剂跳起舞来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蛮不讲理”、“气势汹汹”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精读课文,理解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么脱险的?

  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喷雾器、除草剂具有保护小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

  学法指导:

  1、学会运用动作演示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2、学会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通过读书联系上下文、表演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精读课文,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么脱险的。

  教学过程:

  一、揭题、复*导入。

  1、揭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继续学*课文18、小稻秧脱险记

  2、出示词语复*(课任选词语造句)

  3、复*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谁来说说通过读书,你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写小稻秧遇险?那几个自然段写小稻秧脱险?

  二、精读第一部分---遇险

  导入: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它又是怎么脱险的?今天我们要通过读书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1、默读课文,思考:小稻秧遇到了那么危险?用笔画出相关的词句。

  2、指点交流。

  a、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说:“快把营养交出来!”可以指导学生表演理解“团团围住”、用动作表现“气势汹汹”,并反复指导朗读。

  b、联系上下文理解“蛮不讲理”。指导朗读句子

  这群杂草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

  3、分角色表演朗读

  4、小结:谁来说说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板书

  5、填空:()的杂草()地跟小稻秧()营养,小稻秧()。

  三、精读第二部分----脱险

  1、导入:强盗般的杂草正得意洋洋地大口大口地享用着抢来的美食,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加上动作),杂草们有什么反应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想知道,快读读课文,再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读书。

  3、交流。

  a、抓住“警觉”、“有气无力”、“纷纷倒下”指导学生理解文意,知道杂草的下场。

  b、抓住“洪亮”、“大声”指导学生读好喷雾器大夫的话。

  4、杂草被喷雾器大夫喷洒除草剂收拾了,除草剂可是农民伯伯用来除草的良药啊,小稻秧现在怎么样了?请同学们读读第五自然段。

  5、拓展:小稻秧,你告诉我,你现在心情怎么样?想不想对喷雾器大夫说什么呢?

  6、小结。

  小稻秧是怎么脱险的?板书

  7、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

  四、作业。

  五、板书:

  18、小稻秧脱险记

  遇险脱险

  杂草抢营养纷纷倒下

  喷雾器(除草剂)

  小稻秧病倒了吸足营养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感悟中理解重点词句;

  2、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大意,并能进行简单的课本剧表演;

  3、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两大部分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又是怎样脱险的?板书:遇险、脱险)

  2、通过昨天的学*,我们已经知道了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小稻秧遇到的危险是:它刚搬到大田来不久,一群杂草就来抢营养。小稻秧气得脸色蜡黄,当场就病倒了。如果再没有营养,小稻秧就可能会死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节。

  二、朗读课文,相机理解

  1、过渡:小稻秧这时真是太危险了,哪后来又是怎样脱险的呢?

  2、听课文第3-第5节的录音。

  3、学生练*朗读课文。

  4、同桌相互朗读课文,相互帮助,相互提高朗读水*。

  5、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根据同学的朗读情况作出简单的评价,并自己再朗读一段或一句。

  6、教师相机引导理解重点词句:

  (1)“警觉”:A、警觉是什么意思,你们理解吗?B、这个词语的意思很难说清楚,谁能把警觉的意思表演出来?(表演这节第1、第2句话)

  (2)“收拾”:收拾是什么意思?如果不会,读读课文的最后两节后回答。你怎么懂得?

  (3)指导朗读有气无力说的话。理解省略号在这儿的作用,你能不能在杂草有气无力说的话中间再加上一个省略号,并读出语气来呢?(在“我们”后也可加省略号)

  (4)“纷纷”:纷纷倒下理解了吗?(一个接一个地)请懂得的同学站起来,老师读课文,你们做动作。(如果学生一齐坐下,要纠正)

  7、小稻秧是怎样脱险的?

  三、复述课文,加进动作

  1、提出复述要求。

  谁能够不看书把这个童话故事讲出来呢?现在请同学们先准备一下。注意:(1)复述时要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讲出来,其它内容可以用自己的话说;(2)复述时可以适当加进自己的动作。

  2、学生练*复述课文。

  3、指名学生分节复述课文。

  四、表演实践,深入体会

  1、这篇童话故事生动有趣,非常适合进行课本剧表演,接下来请同学们组成六人一个小组,进行练*。一人读旁白,一人做小稻秧,一人做喷雾器大夫,其他的人做杂草,要注意,旁白尽量少一点。

  2、指名小组表演。

  板书设计:

  小稻秧脱险记

  遇险:蛮不讲理当场病倒

  脱险:下个不停纷纷倒下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4

  第一课时完成内容: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知道课文大意,理清课文层次,能正确、规范地写好所学生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小稻秧遇到了怎样的危险,后来是怎么脱险的;会用“纷纷”、“激烈”造句。

  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评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气势汹汹”、“蛮不讲理”、“收拾”等词语的意思,感悟文中“人物”的形象。

  情感与态度:

  在对课文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评价文中出现的三个“人物”,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够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品读、感悟课文语言,边读边体会“气势汹汹”、“蛮不讲理”、“收拾”等词语的意思,感悟文中“人物”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上堂课我们学*了《小稻秧脱险记》,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那么,杂草是怎么跟小稻秧抢营养的?喷雾器又是如何救小稻秧的?这堂课,我们就来细细读这个故事,看看你又明白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感悟情理

  (一)“遇险”部分

  1、杂草是怎么跟小稻秧抢营养的?默读1—2自然段,在书上找到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交流句子,品读句子,感受杂草形象。

  a、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

  b、这群杂草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

  抓住“团团围住”、“气势汹汹”、“不由分说”、“一拥而上”等词语品味朗读,感受杂草凶恶、蛮横的特点。

  3、(课件展示:小稻秧脸色蜡黄)描述看到了怎样的小稻秧。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脱险”部分(课件出示:一阵毛毛雨,喷雾器大夫)

  1、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书上是怎么写喷雾器大夫的,找找有关的句子多读几遍。

  2、交流句子,品读句子,感受喷雾器形象。

  a、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这不是雨,而是除草剂,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

  抓住“洪亮”、“收拾”指导朗读。

  b、“我是喷雾器大夫。”喷雾器一边喷洒着除草剂,一边大声地说:“*时你们欺负小稻秧,现在该轮到你们倒霉了。”

  指导朗读,感受喷雾器的正义形象。

  3、杂草怎么样呢?再读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写杂草的句子,读一读。

  4、交流句子,相机指导朗读。

  5、分角色朗读。

  6、除草剂还在不停地喷,那群蛮不讲理的杂草,现在怎样了呢?

  抓住“有气无力”、“纷纷”指导朗读,想象画面。使学生感受到一种正义战胜邪恶的快感,并相机对学生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7、课件出示动画。请大家说一说,现在你又看到了怎样的小稻秧?《小稻秧脱险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金子》说课三年级语文《航天飞机》说课《军神》教学预案春天的雨点 练*《赶海》教学设计《西湖》一文教学的探索女娲补天说课稿可贵的沉默教案查看更多>>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8、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做动作,再次感受小稻秧的快乐。

  三、总结课文。

  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呢?为什么?(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文中出现的三个“人物”,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布置作业。

  1、小组合作制作头饰,表演课本剧。

  2、用“激烈”、“纷纷”分别造句。

  《小稻秧脱险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金子》说课三年级语文《航天飞机》说课《军神》教学预案春天的雨点 练*《赶海》教学设计《西湖》一文教学的探索女娲补天说课稿可贵的沉默教案查看更多>>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够用“激烈”“纷纷”口头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

  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够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

  2、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够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课题

  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小稻秧脱险记》。

  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相机指导“险”的书写方法。

  一起来读课题,读完题目,你的脑海中首先出现了什么问题?

  是啊,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么脱险的?这节课就让我们围绕这两个问题来展开学*。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99页,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见生字词请你多读几遍。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仔细观察标红的生字,在写这些生字时有没有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

  三、精读训练

  ㈠ 学*一、二自然段。

  1、水稻田里,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1、2两个自然段,相信你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2、交流。谁能用简单的话再来说一说。(板书:杂草抢营养)

  老师:说得真好。你的概括能力真强。

  3、请小朋友们再读课文1、2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杂草的词语。

  (1)指名说。(适时出示: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

  (2)我们一起把这些词语读一读。

  (3)这些词语,有的需要老师帮助理解,有的读一读课文我们就能明白。请大家用心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他们的意思。

  4)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学生:我读懂了团团围住,它的意思是……)

  把你对词语的理解带进句子里,读读第一段。

  谁也读懂了这个词语,也来读读这句话?(逐一理解: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并指导朗读)

  4、还有些词语我们不明白。不明白也没关系,请看我们表演。老师来演可怜的小稻秧,请三位同学当杂草。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这就是(“气势汹汹”。)

  杂草野蛮不野蛮?讲理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

  杂草让小稻秧多说话了吗?(没有)这就叫——(“不由分说”。)师:小朋友把杂草和小稻秧的争吵表演得真“激烈”啊。人们还常常用激烈形容战争和比赛,你能用这个词说个句子吗?

  (8)在杂草的围攻下,正需要营养的小稻秧?——气得脸色蜡黄,当场就病倒了(出示图片:小稻秧 脸色蜡黄)

  4、我们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此时此刻,小稻秧会想些什么呢?

  ㈡学*第三自然段。

  1、小稻秧想着想着,一阵毛毛雨从天而降,谁来了?引读喷雾器大夫的话。理解“收拾”。出示:“这不是雨……收拾你们的!”指名读,思考,句子中的“收拾”还能换成那个词?出示另外一句话:

  “我的房间有点乱,妈妈让我收拾一下。”

  思考:两句话中的“收拾”意思一样吗?小结: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同一个词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这就叫一词多义。

  2、能关注提示语读好喷雾器大物的话吗?指名读。

  3、大名鼎鼎的喷雾器大夫来了,杂草心里会怎么想呢?出示:杂草_______地问:“你是谁?”你能给这句话加上合适的提示语吗?

  小结:通过提示语,我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4、你能关注提示语读好大屏幕上的人物对话吗?自己先练一练。

  小结:同学们看,注意了提示语,我们就能把语气、语调和句子的含义表达出来了。

  (设计意图:理解来自学生的思考,当学生的思维之门打开但难以朝哪个方向迈进时,教师的提示便是一种方向,通过提示语的提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打开思路。)

  ㈢学*第4自然段。

  1、稻田里的毛毛雨下个不停,*日蛮不讲理的杂草已经奄奄一息了,他有气无力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

  你能把杂草有气无力的样子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2、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最后都“纷纷”倒了下去。(板书:杂草纷纷倒下)你知道“纷纷”是什么意思吗?请同学们都站起来,老师来读,你们来表演动作。小结:杂草这样接二连三地倒下去就叫“纷纷倒下”,你能用“纷纷”说个句子吗?

  3、讨论出示:小稻秧是怎样脱险的?相机板书“喷洒除草剂”

  4、小稻秧得救了,他的心情怎么样?谁来读读第五小节?

  得救后的小稻秧心情如何?把你的体会送进句子读一读。指名读。

  配乐读。小稻秧得救了,树上的小鸟也在快乐地唱着歌,请同学们起立,我们一起带着动作读读这段话吧。

  6、杂草被赶跑了,小稻秧脸上露出了笑容,课文中的三个主人公,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这一段的后面。

  小稻秧脱险记

  杂草

  板书: 欺负 收拾

  小稻秧 喷雾器

  保护

  [教材简析]

  《小稻秧脱险记》选自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这是一篇科普童话。《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于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全文充满童趣,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生动的语言,有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更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6

  一、复*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你知道了什么?

  2、你还想通过这节课的学*,知道什么?

  二、精读课文

  1、自读课文1——2自然段。要求:用“——”线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

  (1)检查自读(出示课文1——2自然段):

  a、指名读课文。

  b、说说你画了那些句子。

  c、你觉得这些杂草讲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结合回答理解词语“不由分说”和“蛮不讲理”)

  e、杂草既多又凶,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理解“气势汹汹”的意思并指导学生朗读)

  f、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面对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小稻秧怎么样了?

  看到小稻秧病了?杂草们又会有什么表现呢?(学生分别回答)

  (3)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指名评议——指名读——再评议——齐读)

  (4)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

  2、过渡:如果没有人来帮助小稻秧,小稻秧会怎么样?杂草们会怎样?

  3、学*第3——5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小稻秧是怎么脱险的?画出文中有关语句。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3)讨论:“毛毛雨”是指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4)你见过除草刹吗?你知道化学除草剂有什么作用?通过查资料,你对除草剂了解多少?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分别说)

  (5)投影出示喷雾器大夫与杂草在一起的图片:(学生自由答)

  体会一下:喷雾器大夫是怎样对杂草说的?

  想象一下,杂草此时会不会气势汹汹?

  引读:一个洪大的声音——

  (6)比较这两个句子中的“收拾”分别是什么意思?

  a、你把房间收拾一下。

  b、这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

  (7)听了喷雾器大夫的话,杂草们当时又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8)想象一下,“纷纷倒下”是怎样一副画面?它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能不能集体做一个“纷纷倒下”的动作?(学生做)

  (9)杂草们纷纷倒下后,小稻秧的心情可能会是怎样的呢?你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来?(自由回答)

  杂草们倒下了,小稻秧们该是多么高兴呀!它们会在田里怎样表示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并想象出一定的动作)

  (10)齐读课文第3—4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读到这儿,你已经学到了哪些知识?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2、请你再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想一想,小稻秧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还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和危险?

  你愿意怎样地帮助它们?

  3、你觉得课文的题目合适吗?能不能再给课文起个题目,并请你说明理由。

  四、作业:

  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同学们上课时讨论的话题,想象一下小稻秧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发生怎样的变化或遇到了什么样情况?

  请仿照课文的写法,自编一个童话故事。

  板书设计:

  30小稻秧脱险记

  遇险

  喷洒除草剂

  脱险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实用5篇(扩展2)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童话故事,你读过那些童话故事?

  2、今天咱们再来学*一篇童话故事,看谁的收获多。齐读课题——小稻秧脱险记

  3、质疑课题:你读了这个课题,有什么疑问?

  (学生质疑预设:“脱险”什么意思?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小稻秧是怎样脱险的?)

  把学生的提问简单的板书在课题下方

  小结:学贵有疑,就要这样一边读一边想,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读。

  chǎozápīnqīfùfēn

  争吵杂草拼命欺负纷纷

  xiōngmányōng

  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

  2、去掉拼音认读。

  (学生行为预设:学生可能把“吵”和“咋”读得*翘舌音不分,后鼻音“汹”和“拥”发音不到位,“拥”声调读不准确。)

  3、检查朗读课文情况。

  指名按自然段接读课文,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行为预设:根据课前检测,“小稻秧望着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这句话中的*翘舌音容易读错。)学生读错时,及时纠正,并让学生反复读,直到完全读对为止。

  4、再读课文,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小稻秧遇险,那几个自然地写小稻秧脱险?

  指名回答。

  三、细度小稻秧遇险的部分(第1——2自然段)

  1、读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读不懂得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自荐提出疑问,简单的问题鼓励学生回答,有难度的指导解决方法。

  (学生行为预设:学生可能对“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等词语不理解。)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用多种形式理解。

  3、表演理解(请理解的同学上台)

  “团团围住”(包围住)

  表演结束,提问:这些杂草厉害吗?凶吗?(这就叫“气势汹汹”)

  杂草野蛮吗?他们讲不讲道理?(板书:蛮不讲理)

  杂草让小稻秧多说话了吗?(这就是“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4、小稻秧遇到了这些蛮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板书:当场病倒)

  他们得了什么病?(营养不良症)

  5、指名读,评价,齐读。

  6、指名分角色读课文。

  四、细读小稻秧脱险的部分(第3——5自然段)

  1、小结学*第一、二自然段的'方法。

  2、引导学生按上面的方法读第3——5自然段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观察生字表中的生字,提醒大家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行为预设:除了“欺”字左右等宽,其他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要左窄右宽;“杂”第四笔为竖钩。)

  3、描红、临写。

  六、板书设计:

  18小稻秧脱险记

  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小稻秧是怎样脱险的?

  杂草除小稻秧

  蛮不讲理草当场病倒

  纷纷倒下剂跳起舞来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2

  设计思想:

  1、这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通过有趣的故事,写出了杂草对于小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于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故事生动有趣,适合三年级学生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2、通过演一演便于学生对“气势汹汹”、“一拥而上”、“蛮不讲理”等词语的理解。

  3、课文的“遇险”和“脱险”都适合学生表演,所以我重点指导学生对第一部分“遇险”的学*,第二部分“脱险”则放手让学生自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团团围住”、“不由分说”、“警觉”等词语的意思,会用“纷纷”、造句。

  2、精读课文,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是怎样脱险的。

  3、在对课文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够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第18课,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同学们想一想,课文哪几自然段写了小稻秧遇到了危险?哪几自然段写脱险?(板书遇险脱险)

  3、课件出示,看这些小稻秧长得怎么样?

  二、学*第1、2自然段

  1、打开书本,默读1、2节,找一找从哪些句子看出小稻秧遇到了危险?

  2、交流,课件出示句子

  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

  这群杂草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

  3、自读这两句话,找出说明小稻秧遇险的词语。

  交流,加点(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嚷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

  4、指导朗读句子,通过表演理解词语。

  师:瞧,杂草们一拥而上,凶不凶?(生:凶)

  师:这就是“气势汹汹”。

  师:杂草们讲道理吗?(生:不讲)

  师:这就是“蛮不讲理”。

  师:杂草们愿意听小稻秧解释吗?(生:不愿意)

  师:这就叫“不由分说”。

  5、是啊,小稻秧垂下了头,脸色蜡黄,病倒了。课件出示发黄的稻秧。

  6、填空:这真是一群()的杂草。

  突然,小稻秧的救星来了,是谁?课件演示喷雾器。

  7、了解喷雾器和除草剂。

  三、学*3、4自然段

  1、读3、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横线画出杂草说的话,用曲线画出喷雾器大夫的话。

  2、交流:杂草说了哪些话?喷雾器说了哪些话?课件出示。

  3、请看前面,谁把第一句读一遍。

  理解“警觉”,可表演。(点出)

  4、喷雾器大夫是怎样回答的?声音是怎样的?(点出)

  5、指导朗读。

  6、自己练*下面的对话。

  7、指名、练*、指导对话,表演。

  8、理解“纷纷”,全班站起来做动作。

  填空:

  ⑴秋天到了,树叶纷纷()。

  ⑵上课了,()纷纷()。

  ⑶(),()纷纷()。

  9、同桌互相练*对话,可配上动作。

  10、练*朗读3、4自然段。

  四、学*第5自然段

  1、杂草被喷雾器大夫收拾光了,没人再跟小稻秧抢营养了,小稻秧脱险了,看!(课件演示),多神气,多高兴!

  2、小稻秧脱险了,你们高兴吗?齐读第五自然段。

  五、总结课文,课外延伸

  1、分角色朗读课文(发头饰)

  2、总结课文,(板书:抢洒→)

  六、作业

  1、把《小稻秧脱险记》这个故事有感情的讲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

  2、看图仿造课文也编一个童话故事,题目为《小老鼠脱险记》。

  板书18小稻秧脱险记

  遇险→脱险

  抢洒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3

  第一课时完成内容: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知道课文大意,理清课文层次,能正确、规范地写好所学生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小稻秧遇到了怎样的危险,后来是怎么脱险的;会用“纷纷”、“激烈”造句。

  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评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气势汹汹”、“蛮不讲理”、“收拾”等词语的意思,感悟文中“人物”的形象。

  情感与态度:

  在对课文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评价文中出现的三个“人物”,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够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品读、感悟课文语言,边读边体会“气势汹汹”、“蛮不讲理”、“收拾”等词语的意思,感悟文中“人物”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上堂课我们学*了《小稻秧脱险记》,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那么,杂草是怎么跟小稻秧抢营养的?喷雾器又是如何救小稻秧的?这堂课,我们就来细细读这个故事,看看你又明白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感悟情理

  (一)“遇险”部分

  1、杂草是怎么跟小稻秧抢营养的?默读1—2自然段,在书上找到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交流句子,品读句子,感受杂草形象。

  a、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

  b、这群杂草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

  抓住“团团围住”、“气势汹汹”、“不由分说”、“一拥而上”等词语品味朗读,感受杂草凶恶、蛮横的特点。

  3、(课件展示:小稻秧脸色蜡黄)描述看到了怎样的小稻秧。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脱险”部分(课件出示:一阵毛毛雨,喷雾器大夫)

  1、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书上是怎么写喷雾器大夫的,找找有关的句子多读几遍。

  2、交流句子,品读句子,感受喷雾器形象。

  a、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这不是雨,而是除草剂,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

  抓住“洪亮”、“收拾”指导朗读。

  b、“我是喷雾器大夫。”喷雾器一边喷洒着除草剂,一边大声地说:“*时你们欺负小稻秧,现在该轮到你们倒霉了。”

  指导朗读,感受喷雾器的正义形象。

  3、杂草怎么样呢?再读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写杂草的句子,读一读。

  4、交流句子,相机指导朗读。

  5、分角色朗读。

  6、除草剂还在不停地喷,那群蛮不讲理的杂草,现在怎样了呢?

  抓住“有气无力”、“纷纷”指导朗读,想象画面。使学生感受到一种正义战胜邪恶的快感,并相机对学生进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7、课件出示动画。请大家说一说,现在你又看到了怎样的小稻秧。

  8、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做动作,再次感受小稻秧的快乐。

  三、总结课文。

  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呢?为什么?(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文中出现的三个“人物”,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布置作业。

  1、小组合作制作头饰,表演课本剧。

  2、用“激烈”、“纷纷”分别造句。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意思。

  2、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演一演

  教学准备:课前板书课题,头饰,喷雾器一个

  课前谈话: 背古诗比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碧绿的田野,是由千万个绿色的生命装点而成,这千万个生命是由谁搬来的呢?看完图,你肯定就能明白了。(出示图)这是一幅让人多么熟悉的画面呀!你能说说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吗?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烈日下,他们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你们是否已体会到了他们的辛劳,是不是想到了你的父母也在如此辛苦的劳动。这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所以我们应该保护稻秧,珍惜粮食。)

  2、今天我们将继续学*《小稻秧脱险记》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整体感知

  1、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问题?(生质疑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它是怎样脱险的?)(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你是一个会发现问题的孩子)

  2、学贵于思,思贵于疑,让我们双手捧书带着问题自由读一读课文。(自读课文)

  3、刚才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啊!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一)遇险

  1、小稻秧碰上了一群怎样的杂草,认真听老师读1、2自然段,边听边思考这个填空。(出示:这是一群 的杂草)

  2、指名完成填空。(相机点出来)杂草的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1)自读1、2。请小朋友们右手握笔,左手按书,自渎1、2自然段,边读边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注意划句子要从前一个句号开始,画到后一个句号结束。

  (2)交流。你能把这句话气势汹汹地嚷出来吗?(除了嚷出来,还可以用上什么动作表现的更气势汹汹一点)(我看到那个小朋友眼睛瞪的圆圆的,如果我是杂草,我还会手叉腰,用手指指着它)(我真的看到了一棵棵气势汹汹的杂草)

  (3)从哪个地方你又看出了蛮不讲理呢?(指名说)(是啊,他们根本就不给小稻秧辩驳的机会,很可能小稻秧还没来得及讲完,他们就已经上前抢营养了。)

  (3)指导朗读。戴上头饰(讲解一下头饰)分角色朗读(师旁白)(杂草们准备好了,你们都要气势汹汹一点)

  (4)指导表演。a、小组表演(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演);b:指名表演(指导应该怎样站?怎么说?

  (5)小结:杂草凶不凶?厉不厉害?(凶,厉害)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野蛮)讲理不讲理?(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不让小稻秧说话(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

  3、此时,小稻秧气得脸色蜡黄,当场就病倒了。采访;杂草你们为什么高兴呀?(我吸到营养了……)(你的课文读的很透彻)

  小稻秧你呢?(提示:小稻秧你的脸色怎么那么黄呀?)看着小稻秧生病了,小朋友们快开动脑筋,一起帮小稻秧想想办法。(提示:你们家地里有了杂草,大人是怎样做的?)

  4、出示:农民喷洒农药图(看,农民伯伯正背着喷雾器,喷雾器里装着除草剂,除草剂象毛毛雨一样飘落下来)

  (二)脱险

  1、接下来稻田里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小朋友自由朗读3、4。

  2、出示图片:说:“喷雾器大夫来帮助小稻秧了!”做喷洒状(提示:杂草们发现什么了吗?注意观察学生的动作语言,引导,这棵杂草一下子就发现有情况了,你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情况?嗯,你很警觉)(点击出示: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指导朗读)喷雾器大夫是怎么回答的?(相机出示喷雾器大夫的话)(分角色读)

  3、稻田里的毛毛雨下个不停,那群蛮不讲理的杂草怎么样了?(师拿着头饰)

  学生:纷纷倒下,如果不倒的,再喷几下。师杂草们一个接一个的纷纷倒下了。

  4、*时我们经常也用到“纷纷”这个词,哪位小朋友也来用“纷纷”说一句话。比如,下课了,同学们——

  在杂草们纷纷倒下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呢?

  再有气无力一点

  5、啊!杂草终于被消灭了,稻田里的小稻秧又能健康成长了!(出示田野图)(相机出示第5自然段)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

  三、拓展延伸

  成长的道路并不能一帆风顺,它总是铺满荆棘,充满坎坷,小稻秧还会遇到什么危险呢?(指名说)小稻秧碰上了害虫,它又会怎样呢?又有谁来帮助它呢?老师为故事编了一个开头。(出示)

  出示:他们吸足了营养,又向上挺了挺身子。小稻秧拼命地往上长呀长呀,一个月后,小稻秧已经有我们的小腿肚那么高了。这天,它感到身上又痒又痛,抬头一看,不好,一群丑陋的小东西正高兴地边爬边啃着它又嫩幽肥的叶子呢!小稻秧焦急的问:“你们是谁?”有只小东西抬起头,不客气的说:“怎么,你连我们都不认识?我们是害虫,你的叶子是我们最好的养料。”说完,它又低下头去更用力的啃了起来……

  接下去田里会发生什么事呢?你可以尽情发挥你的想象,或者可以试着模仿书上的故事,编一编,说一说(生可以选择在小组内讨论,也 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独立思考)

  2、交流。想到哪说到哪,只要我们集大家的智慧,就能编出一个精彩的故事。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5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词,会用“激烈”、“纷纷”造句。

  3、在对课文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知道除草剂、喷雾剂能够保护稻秧,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词语,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

  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师生共同板书课题,注意提醒“稻”的写法,齐读课题。

  2、“脱险”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生自由质疑,师相机板书:遇险?

  脱险?

  3、让我们带着问题去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懂的词语。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

  1、学生自由充分读书,师巡视。

  2、检查生字

  课件出示生词

  脱险、争吵、杂草、拼命、跟上、你是谁、欺负、纷纷

  警觉、微风、激烈、喷雾剂、抢营养、蛮不讲理、气势汹汹、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生自由读→指生读正音→齐读

  3、指5生逐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走进文本,解决问题。

  1、有一天,水稻田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原来啊是小稻秧遇到了危险,那么它遇到了什么危险呢?课件出示1、2节(指生说),杂草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啊?(指生畅言),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2、引导生读出杂草凶狠霸道,师相机点出几个重点词语,并适当拓展说话:杂草还会对小稻秧嚷什么?

  3、你们的朗读让我在脑海里出现了杂草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的形象,不过还不过瘾,你们能把杂草的蛮横霸道给演出来吗?

  4、我来演可怜的小稻秧,谁来演杂草?

  表演过程中师相机引导学生演出杂草的凶。

  5、哎哟,这群杂草实在是太厉害了,你们觉得够凶吗?这就叫?这群杂草真是野蛮不讲理,这就叫?他们简直不给小稻秧说话的机会,这就叫?你们演的真好,把争吵的激烈程度表现了出来。“激烈”就是指争吵或战斗很凶。你能用激烈造一个句子吗?

  6、杂草这样欺负小稻秧,可怜的小稻秧气得引读“脸色蜡黄,当场就病倒了”,这可怎么办呀?谁来救救他呀?指生说,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稻秧是怎样脱险的呢?

  7、生自由读35节

  8、指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35节。其余同学认真听,说说谁读的最好。

  9、指生评议。出示句子:“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起来啦。’不一会儿,杂草纷纷倒了下去。”引导学生读好并演演杂草纷纷倒下去,并用“纷纷”造句。

  10、这下小稻秧终于脱险了,你瞧:出示句子:“一阵微风吹过,小稻秧高兴得跳起舞来。他们吸足了营养,又向上挺了挺身子。”引导学生读出喜悦之情。

  11、故事学到这,你心里有什么话要说吗?生畅言,师相机小结渗透从小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四)、布置作业。

  描红并抄写生字。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实用5篇(扩展3)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反思6篇

  最初我在备课时主要把课文分成了两大部分,即遇险和脱险。抓住这两条主线以及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试图帮助学生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科学的力量。整个教学设计脉络清晰,主次分明,似乎并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当我在反复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这节课的设计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 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充分体现。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而本节课的初始设计中,学生只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太过凸显,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则被限制,课堂中学生没有合作探究的环节,自主性不能充分被体现。

  二、 学生的朗读体验不多,教师的朗读指导欠缺。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这就说明,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训练手段,不能简单地认为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还原成口头语言,它不但有助于强化记忆,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悟文章的美学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整体水*。而在整个初始案例的设计中,学生的朗读体验并不多,教师的朗读指导更是未有体现。

  三、 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过少,课堂气氛过于沉闷。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发展的资料,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对学生语文学*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是点拨者,是鼓舞者,是激励者,教师对学生学*的某一特定过程或特定结果,以正确鼓励的话语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学*活动及时给予恰当地表扬、赞许,可以强化学生自信、自爱、自尊、自持的信念,增强成就动机,激发学*积极主动性。学生学*活动中成功的体验,会产生通过积极学*获得成功并再次体验成功的需要。教师应该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发挥激励的教学效应。由此可见,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而在初始的案例设计中,这一点也不曾有特别体现。文章来

  一、反思整体设计

  优点:

  1、学生质疑,走*文本。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学*的重要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学*课文第一部分“遇险”时,我让学生先说自己上节课遇到的不懂的词,学生纷纷说出了“气势汹汹”、“不由分说”、“蛮不讲理”等词,学生在提出疑问的过程中触摸了文本,与文本的距离*了。

  2、扮演解词,走进文本。

  用扮演角色表演的方式理解词语,解决学生提出的不懂的词,使学生真正进入了文本,用心体会课文,用身体表演课文,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角色朗读,再造文本。

  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后,我用了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将学生置于朗读的情境中,朗读中,学生不仅感受了语言,感悟了文本,相信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都出现了不同版本的《小稻秧脱险记》。

  缺点:

  1、德育渗透,不够到位。

  德育目标中第二个目标,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我觉得这一目标的实现较难,尽管自己设计了这样的环节,但我觉得较空洞。

  二、反思教学过程

  优点:

  导入环节能较好地与第一课时衔接,适时激励学生又能引导学生较好地进入第二课时的学*。

  精读环节问题设计较精炼,能从学生学*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问题。顺学而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导结环节检测题很好地与本课教学重点对应,课后作业设计模式也受学生欢迎。

  缺点:

  导入环节的激励语不一定对所有学生都有效。改进的方法我想需要自身素质的提高,如果能经常语出惊人,妙语连珠,我想学生定会喜欢你的语文课,因为那时你已是一位充满魅力的语文老师。

  精读环节有热闹的嫌疑,整个过程“动”的设计较多,有的学生可能因此当成看热闹而非真正的进入文本学*感悟。这就需要教师练就火眼金睛,及时发现问题,还需有教育机智,及时解决问题,这并非一日之功,需要自己修炼自身。

  三、反思教学技能与教学策略的运用

  优点:

  1、另辟解词蹊径,感受词语意思。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词语的理解是重点。课文中有一词“警觉”,课前备课时我已注意到这一词语,并想: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一词语呢?讲解词语的意思,有些苍白,而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学生的年龄水*理解这一词语有一定的难度。反复斟酌后,我让学生表演“警觉的抬头”的动作,而且还设计了一个问题,采访表演者:“如果你是杂草,此时你警觉的抬头,内心是何想法或者是什么心情?”通过一演一说,让学生感受“警觉”的意思。

  2、丰富评价语言,及时有效评价。

  为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水*,之前我曾收集过课堂评价语,并运用到本课的教学中,也许雒老师从我的教学设计中很难发现这一策略,但我确实这么做了,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3、合理使用媒体,有效促进教学。

  我认为制作的课件有使用价值,并且出示的时机也较合适。

  缺点:

  1、评价语虽丰富了,但还缺少自己的风格,有待自己多读书,多学*,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2、媒体课件制作不够精美。自己的制作水*较低,有待提高。

  今天,我执教了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课文《小稻秧脱险记》。这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很适合儿童阅读和欣赏。整篇课文充满童趣,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生动的语言、有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一、积极质疑,自由感悟,表达独特感受。

  在教学时,我将本课的阅读分为三个层次:

  1、整体感知;

  2、读通;

  3、读好。

  首先,我让孩子们自己带着问题读书,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通过读书、表演等方式来解决问题、理解词语,这些都是读通课文的基础。“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等等这些词语都是学生画出的不明白的地方,使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难点,也的确是本课需要理解的重点,这些词语与理解课文密切相关。在教学时,我没有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词语的意思,也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字典上的解释,而是让学生表演出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借助情境去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他们都通过生动表演,轻松的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这些词语,又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表达了出来。

  二、以读为主,读演结合,让评价发挥指导作用。

  在教学本科第二部分时,我采用了“读读、演演、评评、再读读”这样读演结合的方法,仍以读为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自编自演,为角色的动作、神态、语气进行设计。学生表演的生动有趣,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相互评价,尽情说出表演的感受,从中体会、感悟,在这样“读读、演演、评评、再读读”的过程中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采用多种形式,将练*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本课中,“激烈”和“纷纷”是要求造句的两个词语。我将造句练*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学生都从生活中找到了合适用这些词语的场景,轻松的完成了造句练*。

  设想都是美好的,在这节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让评价语言更加丰富,使评价能够更好的发挥它的指导作用。

  《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于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故事的主角是小稻秧、杂草、喷雾器大夫。 全文充满童趣,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生动的语言,有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遇险”、“脱险”两大部分。这两部分内容应该也是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小稻秧到底遇到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通过学文,了解除草剂、喷雾器能够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同时,也会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三年级的孩子,还是比较单纯幼稚的,他们更喜欢生动有趣的课堂。当我第一次读这篇课文的时候,觉得这篇课文的一大特点是生动而且富有童趣,相信学生会非常喜欢这篇文章。如果单纯让孩子们去读课文再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那样做就显得很肤浅。作为语文教师,如果我们能够跟孩子一起去品读文字,深入文本中,跟小稻秧一起去经历,去感受,入情入境,孩子们会不会学得更有兴致,感受更深刻,而课堂也会更加富有情趣。指导学生精读要引领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抓住关键词语来把握课文内容,在感悟的基础上读好人物对话,将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表演表现出来。细读文本,文中有很多的关键词语:“一群”、“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嚷”、“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抢”、“有气无力”、“纷纷倒下”、“挺了挺身子”……写的栩栩如生。这些词语,如果单凭学生读,教师讲来理解就降低了理解文本和感受文本的程度。所以,我想一定要孩子们在表演中体会语言文字的表达。所以,我按照文章的两部分内容来设计课的流程。第一部分:“遇险”。第二部分“脱险”。我想,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表演肯定效果不好。于是我决定应该设计一个环节能够巧妙地将学生引入情景,并能根据文本规范学生的表演,让他们很快就知道如何才能把握住文本中的关键词表演的更好。于是就从:“招聘演员”开始。

  这一环节是在第一课时小组比赛读课文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我选的是每一小组读的最好的学生。一是第一课时已经通过小组比赛给孩子们充分的练*朗读的机会;二是这一边读课文相当于范读,主要是把课文完整的成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尽量避免读的不流利。

  第一幕“遇险”,从招聘演员开始,首先出示招聘的条件:读懂课文;有声有色的读好对话;能熟练的记住台词并表达出来。目的在于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想:怎样读好对话?那就是抓住关键词语。如何来表达?那就是他能够过理解再来表达。在招聘演员的过程中,让不来应聘的孩子当评委,这样所有的孩子都积极参与进来,避免一部分学生失去兴趣。在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抓住重点词也是难理解的词“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来理解评价。但是在评价的过程中有几个词语是漏掉的,因为孩子们没发现,这是应该体现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这方面作为教室,我还要认真的反思。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实用5篇(扩展4)

——《小石潭记 》教学设计范文5份

  第一课时

   【学*目标 】

  1、了解作者和 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2、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汇。(重点)

  3、反复诵读课文,理清文章 写作顺序和描写角度。(难点)

   【教学过程 】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了几 篇现代的游记,今天我们来学*一 篇文言游记《小石潭记》。柳宗元笔下的《黔之驴》大家还记得吗?那么,他笔下的“小石潭”又是怎样的风景呢?是否能勾起同学们前往一游的雅兴呢?

  二、自主预*

  1、走*作者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山西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县),人称“柳河东”。他生在长安,晚年被贬柳州,亦称“柳柳州”。与韩愈并称“韩柳”,著名的寓言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蝜蝂传》等;传记散文如《捕蛇者说》;山水游记以《永州八记》为代表。

  2、 写作背景

   本文是柳宗元著名的《永州八记》之一。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的政治集团,力图变革。变革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为了排遣郁闷,他搜奇览胜,把青山绿水作为自己描绘的对象,寄托自己的情怀,人们把他在永州写的八 篇散文称作“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中的第四 篇,原文名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篁竹(huáng) 佩环(pèi) 清冽(liè)

  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

  佁然(yǐ)幽邃(suì)俶尔远逝(chù)

  往来翕忽(xī)犬牙差互(cī)

  4、理解加点词义。

  水尤清冽:寒冷。

  皆若空游无所依:依托。

  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

  岸势犬牙差互:交错。

  四面竹树环合:环绕合抱。

  5、阅读课文,注意下列一词多义现象。

  (1)全石以为底 (用)

  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

  以其境过清(因为)

  (2)全石以为底(作为)

  为坻,为屿……(成为)

  (3)水尤清冽(清澈)

  以其境过清(冷清)

  (4)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不可知其源(能够)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依据游记线索,给文章划分段落。

  明确:第一段:写潭,写树。

  第二段:写水,写鱼。

  第三段:写源头,写岸势。

  第四段:写感受,抒愤懑。

  第五段:缀述了同游者,属游记的一般格式。

  2、读完 本文,你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吗?

  明确: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等景物,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二)理顺序

  通读全文,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明确: 本文按游览顺序来描写景物。先点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看见竹林,听到水声,便“伐竹取道”,见到小石潭。接着写石潭的概貌,抓住石潭形状的特点来描绘,着重写石。再接着写潭中之景,着意描写鱼和水,动静结合,写*处所见。然后写溪流水源,写远望之景。最后写潭上的气氛,借景写情,抒发了作者悄怆悲凉的心绪。

  (三)理角度

  课文写水、写木、写石、写鱼……细腻生动,得益于作者多角度的描绘,你能说说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绘的吗?

  明确:绘声: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绘色: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绘形: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绘影: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绘神: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四、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潭石——异彩纷呈

  潭水——声悦水澈

  潭源——曲折、多姿、神秘

  潭境——清幽凄凉

  五、课外拓展

  课文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你能结合 写作背景,说说你的理解吗?

  示例:“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第二课时

   【学*目标 】

  1、学*作者抓住特征,鲜明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法。(重点)

  2、理解点面结合、动静结合手法的运用。(重点)

  3、理解行文的照应和语言的乐感。(难点)

   【教学过程 】

  一、新课导入

   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名 篇,历来脍炙人口。他在文中是怎样写景抒情的?他是怎样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心情的呢?让我们一起探讨。

  二、自主预*

  1、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是怎样的?在这一过程中,作者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请找出来。

  明确:循声而至,砍竹成路,下见小潭;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

  2、阅读了这 篇游记之后,你认为小石潭风景奇特在什么地方呢?

  明确:潭石奇、潭水奇、潭源奇、潭境奇。

  三、合作探究

  (一) 写作手法探究

  1、点面结合手法

  作者写潭石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你能具体分析一下吗?

  明确:“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由面到点,有序地体现了作者的感知。

  2、动静结合手法

  作者写游鱼的时候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你知道是如何运用的吗?有什么作用?

  明确:写鱼“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是静,“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是动,静中有动,更显环境的雅静。

  3、行文照应

  课文行文的照应,既使全文结构紧凑,又令景物特征鲜明。行文照应有行踪来去的照应、方位上下的照应、景物分合的照应、环境明暗的照应,你能找出来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些照应吗?

  明确:①行踪来去的照应:如“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是来,“乃记之而去”是去。

  ②方位上下的照应:如“下见小潭”间接表明作者位置在潭之上,“坐潭上”则直接表明作者的位置,一“下”一“上”,反复交代观赏的视角,暗示潭的范围之小。

  ③景物分合的照应:如“青树翠蔓……参差披拂”是分写树,“四面竹树环合”是合写竹树。

  ④环境明暗的照应:如:“隔篁竹,闻水声”为暗,“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为明。

  4、虚实相生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似与游者相乐”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方法,你能说说哪是虚,哪是实吗?

  明确:表面纯粹写鱼,其实也在写水,鱼历历在目,则水澄澈透明,鱼为实,水为虚,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

  (二)语言探究

  课文语言自由灵活,读来“如鸣佩环”,极富音乐的美感,这种乐感的形成源于句子的整散相糅,长短交错,试分析下面句子。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明确:“隔篁竹,闻水声”是整齐的三字句,后接散句“如鸣佩环”,时整时散,整散相糅。

  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明确:“坐潭上”是短句,“四面竹树环合”是长句,“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是连续的四字句,匀称而不呆板,节奏明快而又富于变化,读起来起伏变化,流畅婉转,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

  四、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赏发现小潭—乐—潭中景物

  思小潭源流—凄—潭中气氛

  五、课外拓展

  大家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请试着写出一首,并进行简单地赏析。

  示例:游园不值

   【南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游园不成,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

2. 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 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点]

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

树、石、水、鱼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

1. 由“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流”导入  。

2. 简介作者,背景,解题。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粥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3. 生初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

4. 师范读课文,生轻声跟读,并补充。

参差    寂寥   摇缀  隶  怆

5. 师生共同疏通文意。

(1) 古今异义。

   去:(古)离开   (今)前往,到某处

   怡然:(古)静止不动的样子   (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小生:(古)年轻人  (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 一词多义

以: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

    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

    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为: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动词,“成为”)

清: 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②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

差:①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3) 翻译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 判断。“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不一定是打比喻。试分辨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①闻水声,如鸣佩环。(    )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    )

③似与游者相乐。(     )    ④天涯若比邻。(    )

   [课堂练*]

1.读,背。   2、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

1. 齐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

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

第三段:写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

第四段:写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

第五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2. 赏读课文。

(1) 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

   点拨: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说明“潭”的的确是个“石潭”。“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不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

(2) 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请说明理由。

点拨:“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chu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句话正面写出游鱼的生动活泼,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小溪的形状。

(3) 文中的“动”与“静”

    点拨:①游鱼的“怡然不动”及“chu尔远逝”表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 ②小溪。就小溪身来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用了这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

(4) 文中的“对比”和“烘托”

    点拨: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chu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②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5) 文中的“景”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记忆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熟悉虚词“以”的基本用法。

  (2)能够有感情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准确翻译内容,了解写作背景。

  (4)想象作者描绘景色,理解作者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

  (1)自读自学,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把握作者视角和心情的转变。

  (3)小组探究,体会融情与景的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悲凉的心境。

  (2)学*作者借景抒情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导入:去游览山水名胜,大家有过什么特别的感受吗?引入本文。

  教师范读课文。

  (背景见附后)

  预*准备:熟读课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初译课文;自学疑难生字。

  课堂交流:提示生字,介绍背景。

  培养学生的自学*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师友互助

  教师提出合作要求:

  师学友合作,通译全文,识别重难点,做好讲解准备。

  学生讲解,教师适时指导。

  1、学生分小组翻译课文,将重点单字整理出来,疑难问题商讨解决。

  2、小组汇报:学友讲解翻译,师友做重点提示。

  培养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

  3、课堂练*,分层提高

  一、解释下列词语的使用

  西、乐、斗折蛇行、犬牙、

  二、结合课后第三题,梳理中“以”的不同用法。

  三、解读重点句子

  全石以为底、蒙络摇缀、凄神寒骨、

  四、文中哪处景色写得好,说说自己的看法。

  1、学生口答,纠错。

  2、整理笔记,识记文言文中“以”字的常见用法。

  3、师友互查重点句子翻译。

  4、寻找表达有特点的句子,赏析、交流。

  深化基础知识记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特别表达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4、课堂小结

  读了这篇,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表达。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1、回顾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

  学生回顾重点字词。

  巩固基础知识。

  2、分层提高

  教师提出探究要求:

  1、按什么顺序写的,试着整理出来。

  2、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由景色作者想到了什么?)

  学生小组探究,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小结:小石谭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我们是否还会产生作者的感受?

  学生表达交流。

  4、拓展提高

  假设你是一位导游,你会怎样为游客介绍小石潭景区呢,写一段导游词,看看谁说的更吸引人。

  学生练笔、交流评价。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板书

  境

  景 发现竹林—寻找石潭—寻觅潭源—坐潭上—记之而去 由

  小石潭记

  情 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不可知——凄神寒骨 心

  生

  绿竹、清潭、游鱼、溪流 远在深山无人赏识

  仕途受挫,故交远离,寄情山水,以解愤懑

  四、反思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品味文中语句,学*本文写景的方法,学*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3、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凄凉的心境。

  【教学重点】学*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教学方法】朗读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回忆导入:出示柳宗元的诗《江雪》(同学们熟悉这首诗吗?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多少?)齐读诗,找出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字,并谈谈理由。

  明确:是“孤”和“独”。在一个十分寥廓、十分冷清、十分孤寂的背景下,有一个人在“钓寒江雪”这个人就是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他曾官至礼部员外郎,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这里他寄情山水,写下了一系列山水游记文章,叫《永州八记》,其中最精彩的就是《小石潭记》。

  二、揭示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品味文中语句,学*本文写景的方法,学*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3、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凄凉的心境。

  三、 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有学生谈自己所查的关于作者的资料,教师总结补充)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与韩愈、刘禹锡为同朝为官,由于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贬永州司马。从此柳宗元在荒远偏僻的永州苦呆了整整十年,后又被改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四年后,病魔无情地夺去了他年仅四十七岁的生命。 柳宗元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借山水,欣赏大自然来排遣心中的愁闷. 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有名的《永州八记》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柳宗元,贞元初年进士,官监察御史。顺宗时,王叔文执政,他任礼部员外郎,锐意推行政治改革。不久,王叔文失败,他也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在南方凡十四年,死于柳州。

  柳宗元是杰出的思想家,凭着一股积极的热情和出色的才能进行政治活动。中年以后的处境更加悲苦,但这却使得柳宗元有机会深入生活、接*百姓、反思历史,从而使他成为一个卓越的散文家和诗人。

  柳宗元的诗,数量较多的是抒写个人抑郁的心情和离乡去国的悲哀。

  四、题解:《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历史上很多文人都热衷于寄情山水,借景抒情。其中写山水散文游记艺术最高的应该是唐朝的柳宗元了,而最能代表柳宗元风格的就是这篇《小石潭记》

  1、检查预*:出示课文内容,(课文没有标点,让学生读,检查并练*学生读文言文停顿情况)出示字词注音:篁竹(huánɡ) 清冽(liè) 坻(chí) 为屿(yǔ) 为嵁(kān) 佁然(yǐ)俶尔(chù) 翕( xī)忽 差(cī)互 悄怆(qiǎo chuànɡ) 幽邃(suì) 龚(ɡōnɡ)古

  2、听录音,出示课文(重点字词注音)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zhuì),参(cēn)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yī)。

  3、仿读课文,模仿录音来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句子的停顿、作者的感情。

  4、指名读。了解学生读的情况。边读边评。

  5、齐读:我们来齐读一下文章,注意体会作者感情

  六、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根据课文注释和自己的理解,试着翻译课文。

  2、小组展示,全文分为五段,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给大家讲解,并点出本段中的重点字词。

  3.思考: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明确: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七、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全文。

  2.翻译课文,用现代汉语写一篇介绍小石潭景色的文章。

  学*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背诵全文。

  2、概括小石潭的特点,学*文章写法。

  3、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学*重点:1、掌握重点词语,背诵全文。

  2概括小石潭的特点,学*文章写法。

  学*难点:体会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学*过程:

  一、自主学*

  (一)基础达标

  1.作者作品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宗元与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

  2.文体、背景介绍

  .关于文体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写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

  《小石潭记》是《》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3.字音、字形、词语

  自学提示一:请大声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并在空行处写出本课你遇到的读音障碍。

  篁()竹清冽()为坻()为屿()为嵁()佁()然

  俶()尔翕()忽差()互寂寥()悄怆()幽邃()

  自己还不会读的字--------

  自学提示二:

  (1)结合课本注释和其他工具书,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水尤清冽()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③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④以其境过清,小可久居()()

  ⑤明灭可见()⑥乃记之而去()()

  (2)文言现象

  ①一词多义

  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明灭可见;不可久居

  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清: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差:参差披拂

  其岸势犬牙差互

  ②词类活用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

  皆若空游无所依。空:

  日光下澈。下:澈:

  潭西南而望。西南:

  斗折蛇行。斗:蛇:

  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

  凄神寒骨。凄:寒:

  ③古今异义。

  去:

  小生:

  ④特殊句式:

  如鸣佩环

  全石以为。

  乃记之而去。

  不会解释的词语

  自学提示三:结合课本注释和其他工具书,通译全文,并注意重点句子的翻译。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自己不会翻译的句子:---------------------------------------

  自学提示四: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二)初读感知

  自学提示五:学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二、合作探究

  (一)研读赏析

  1围绕小石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2文章开头写“心乐之”,结尾又写“悄怆幽邃”,前乐后忧怎样理解?

  (二)展示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选代表展示合作探究问题,师生共同探究,明确答案。

  研读第1题时,逐段分析文章内容,把握景物特点,学*移步换景法、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和借景抒情等写法;研读第2题,结合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延伸(内容必须包含一篇与课文相关的课外阅读训练)

  阅读选文,完成文后各题。

  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悉皆怪石,敧③嵌④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节选元结《右溪记》)

  〔注释〕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敧:倾斜。④嵌:凹陷(又作“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2)、解释下面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南流数十步南:

  ②不可名状名:

  (3)、面对美景,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用原文回答)

  四、布置作业

  (一)、请不看课本和资料独立完成课文背诵.

  1.文中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

  2.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

  3.描写游玩时的凄凉感受的句子是:

  4.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的句子是:

  5.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6.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7.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8.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二)积累整理文言词语。(重点词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五、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发现小潭:篁竹、青树、藤蔓

  景清潭中景物:潭水、游鱼

  小潭源流:溪身、岸势抒发在寂寞处境中

  的悲凉凄苦的情感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实用5篇(扩展5)

——语文《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反思实用五篇

  拿出《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随手翻看,不经意间翻到于永正老师《小稻秧脱险记》词语教学实录片段,于永正老师通过和学生们一起表演课本片段来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让我深受启发。

  我在词语教学时的通常做法是让学生先初读识记字词,再反复诵读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当学生仍然不能准确理解词义时,就引导学生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理解,或者让他们用这个词造句。但这样的词语教学,学生往往感到枯燥无味,要么用“气势汹汹”来解释“气势汹汹”,要么搬出《字词句》《词典》来硬生生念出词语的意思,常常一知半解。而于永正老师的这种词语教学,注重了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验,不仅生动形象,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厚,容易理解词语,而且让学生在表演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效果自然比生硬地“解释词语”好得多。

  我依葫芦画瓢:

  师:读到这里,“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的意思,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学生从四面把老师围住。生笑)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

  生:(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学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同学)他们应该干什么?

  生:他们应该上前抢营养。

  (一)师:接下来我们进行演一演活动,请同学们推选4名同学分别扮演小稻秧、杂草、喷雾器、作者。

  生:我选吴一琨演喷雾器。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课本上说“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那么喷雾器得选个个子高的。

  师:呵,你会根据课文所说给同学们量身定角色了。

  生2:让xx当杂草,杂草要蛮不讲理。(该生*时有些霸道)

  生3:让女生演小稻秧。

  终于选定了四个主角,表演开始了,课堂上不时爆发出掌声和笑声。

  (二)演完之后评议:

  生:喷雾器演得很好,他的声音很响亮,可以说是声若洪钟,很有正义感。

  师:你很会用词,用你所积累的词语“声若洪钟”代替了课文中的“响亮”一词。

  生:老师,演得不对!不能只选4个人,杂草应该选很多,不然,怎么“团团围住、一拥而上?”

  师:你有一双慧眼,在用词中发现了表演的问题。

  生:小稻秧的“挺了挺身子”没表现出来!

  师:如果让你演,你会怎样演?(生挺立,扭动几下身躯做舞蹈状)为什么这样演?

  生:这里应该体现出小稻秧的高兴。

  评议后又进行了第二遍表演,杂草们的表演应该说很到位。那种气势汹汹、蛮不讲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很有敬业精神哟,演到纷纷倒下时,他们竟然真的都躺到了地上!

  (三)这遍刚结束,又有人质疑:

  生:不对!应该是“一棵杂草警觉”,这时不能所有的杂草都说话,一个演杂草的发言就行。

  生:是“纷纷倒下”,杂草怎么一下子都倒下去了?最好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去。

  只好进行了第三遍表演。各位主角们在吸取了大家评议的经验后,进行了惟妙惟肖地表演,小稻秧们在结尾时还用欢快轻松的小舞蹈来体现了自己的愉悦之情。表演终于在大家的掌声里结束。

  (四)结合刚才的情境体验,声情并茂地朗读全文。此时,学生摇头晃脑,进入了阅读。

  今天,我执教了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课文《小稻秧脱险记》。这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很适合儿童阅读和欣赏。整篇课文充满童趣,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生动的语言、有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我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时,有目的、有意识的设计了一些内容让学生动起来。比如在理解杂草对小稻秧的态度时,我让一些学生上来表演,其余学生做导演,这不仅让学生轻松而深刻的懂得了杂草和小稻秧的不同态度、不同处境,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表演能力。在让学生理解词语“警觉”和读懂第三、第四自然段的时候,我通过了示范表演、会的站起来表演、同桌互演、上台表演等多种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从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中去了。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和好朋友一起讨论、表演、朗读,思维更活跃了,感受更真切,学*效果当然更好了。

  陶行知指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教者巧妙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强求一致,更不拘泥于教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学生置身于这种主动、生动、活泼的学*情境中,对课文进行了多角度的、有创意的解读,尽展其独特的思维和丰富多彩的个性。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只要“意会”一下就行,不一定要“言传”。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老师在教学词语时,常常将“教参”或词典上的解释一字不漏地抄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以便在考试时不丢分。这样做既加重了学生负担,实际效果也不好。强调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恰恰相反,只有教师导得得法,学生才能悟得真切。

  上完这堂课,我的最深感受是学生会读书,喜欢读书,关键在于引导。首先让孩子们带着感兴趣的问题去读文,探究性的阅读。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情绪,在读、说、演、评等方法,加深内心感受和体验,培养语感。在表演中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感情投入,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很适合儿童阅读和欣赏。整篇课文充满童趣,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生动的语言,有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课文大笔墨写了小稻秧与杂草、杂草与喷雾器的对话。处理这些内容,我采用了分角色朗读,学生对课文朗读的兴趣比较浓,并且读得很有感情。

  在学*小稻秧遇险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等词语,我让孩子们运用姿体语言,把它生动的演绎出来。在学*小稻秧如何脱险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边读边演,通过动作演出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借助情境去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如“警觉、一边……一边……、有气无力、纷纷”等,学生们一边表演,一边朗读课文,让他们在自己不断的体验中学*,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学*兴趣,又提高了他们把文字转化为外在表现的演绎能力。可以说整个课堂都是乐融融的。

  今天,我执教了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课文《小稻秧脱险记》。这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很适合儿童阅读和欣赏。整篇课文充满童趣,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生动的语言、有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一、积极质疑,自由感悟,表达独特感受。

  在教学时,我将本课的阅读分为三个层次:1、整体感知;2、读通;3、读好。

  首先,我让孩子们自己带着问题读书,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通过读书、表演等方式来解决问题、理解词语,这些都是读通课文的基础。“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等等这些词语都是学生画出的不明白的地方,使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难点,也的确是本课需要理解的重点,这些词语与理解课文密切相关。在教学时,我没有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词语的意思,也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字典上的解释,而是让学生表演出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借助情境去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他们都通过生动表演,轻松的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这些词语,又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表达了出来。

  二、以读为主,读演结合,让评价发挥指导作用。

  在教学第二部分时,我采用了“读读、演演、评评、再读读”这样读演结合的方法,仍以读为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演,为角色的动作、神态、语气进行设计。学生表演的生动有趣,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相互评价,尽情说出表演的感受,从中体会、感悟,在这样“读读、演演、评评、再读读”的过程中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采用多种形式,将练*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本课中,“激烈”和“纷纷”是要求造句的两个词语。我将造句练*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学生都从生活中找到了合适用这些词语的场景,轻松的完成了造句练*。

  设想都是美好的,在这节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让评价语言更加丰富,使评价能够更好的发挥它的指导作用。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实用5篇(扩展6)

——《小稻秧脱险记》教案设计合集五篇

  课文分析:

  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文章采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了杂草对小稻秧生长的威胁,以及喷洒除草剂能保护小稻秧。通过学*,要让学生知道一些相关的农业知识,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中出现的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内容的表演,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今天这节课,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将要来到农村去,看看那里的水稻田里发生了什么事?(揭题)学生齐读。

  2.理解:小稻秧是什么?脱险是什么意思?

  介绍:记记载下来的事情。

  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生说)再齐读课题。

  3.课题中,哪个词语的意思最关键?(脱险)

  紧扣这个词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说,出示)

  (1)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2)小稻秧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齐读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

  1.先带着这两个问题,听课文录音。

  2.读后回答:

  (1)是谁让小稻秧遇到了危险?

  (板书:杂草)

  (2)又是谁让小稻秧脱离了危险?

  出示:喷雾器的图片(介绍:喷雾器、除草剂)

  (板书:除草剂)

  3.学录音,自读课文。

  读完回答:可稳拿几个自然段讲了小稻秧遇险,那几个自然段讲了小稻秧脱险?

  三、学*课文第1、2自然段

  1.出示词语:(学生指名读、齐读)

  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

  一拥而上拼命

  2.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读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注意这些词语,边读边想。

  3.表演理解(请理解的同学上台)

  团团围住(包围住)

  表演结束,提问:这些杂草厉害吗?凶吗?(这就叫气势汹汹)

  杂草野蛮吗?他们讲不讲道理?(板书:蛮不讲理)

  杂草让小稻秧多说话了吗?(这就是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4.小稻秧遇到了这些蛮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板书:当场病倒)

  他们得了什么病?(营养不良症)

  5.指名读,评价,齐读。

  四、学*课文第3~5自然段

  过渡:正当小稻秧身处险境之时,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1.再表演(3、4自然段的内容):

  一学生喷雾器,老师杂草(生齐读第一句、最后一句)

  (板书:纷纷倒下)纷纷倒下说明什么?

  2.至此,小稻秧脱离了危险,他们怎么样?(板书:跳起舞来)齐读第5自然段。

  3.分角色朗读3~5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这两个问题,能解答了吗?(学生回答)

  2.齐读全文。

  六、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齐读。

  2.重点指导:杂、欺、喘

  七、作业:*字册

  板书设计:

  30.小稻秧脱险记

  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小稻秧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杂草

  除

  小稻秧

  蛮不讲理

  草

  当场病倒

  纷纷倒下

  剂

  跳起舞来

  课文分析:

  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文章采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了杂草对小稻秧生长的威胁,以及喷洒除草剂能保护小稻秧。通过学*,要让学生知道一些相关的农业知识,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中出现的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内容的表演,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今天这节课,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将要来到农村去,看看那里的.水稻田里发生了什么事?(揭题)学生齐读。

  2.理解:小稻秧是什么?脱险是什么意思?

  介绍:记记载下来的事情。

  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生说)再齐读课题。

  3.课题中,哪个词语的意思最关键?(脱险)

  紧扣这个词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说,出示)

  (1)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2)小稻秧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齐读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

  1.先带着这两个问题,听课文录音。

  2.读后回答:

  (1)是谁让小稻秧遇到了危险?

  (板书:杂草)

  (2)又是谁让小稻秧脱离了危险?

  出示:喷雾器的图片(介绍:喷雾器、除草剂)

  (板书:除草剂)

  3.学录音,自读课文。

  读完回答:可稳拿几个自然段讲了小稻秧遇险,那几个自然段讲了小稻秧脱险?

  三、学*课文第1、2自然段

  1.出示词语:(学生指名读、齐读)

  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

  一拥而上拼命

  2.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读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注意这些词语,边读边想。

  3.表演理解(请理解的同学上台)

  团团围住(包围住)

  表演结束,提问:这些杂草厉害吗?凶吗?(这就叫气势汹汹)

  杂草野蛮吗?他们讲不讲道理?(板书:蛮不讲理)

  杂草让小稻秧多说话了吗?(这就是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4.小稻秧遇到了这些蛮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板书:当场病倒)

  他们得了什么病?(营养不良症)

  5.指名读,评价,齐读。

  四、学*课文第3~5自然段

  过渡:正当小稻秧身处险境之时,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1.再表演(3、4自然段的内容):

  一学生喷雾器,老师杂草(生齐读第一句、最后一句)

  (板书:纷纷倒下)纷纷倒下说明什么?

  2.至此,小稻秧脱离了危险,他们怎么样?(板书:跳起舞来)齐读第5自然段。

  3.分角色朗读3~5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这两个问题,能解答了吗?(学生回答)

  2.齐读全文。

  六、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齐读。

  2.重点指导:杂、欺、喘

  七、作业:*字册

  板书设计:

  30.小稻秧脱险记

  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小稻秧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杂草

  除

  小稻秧

  蛮不讲理

  草

  当场病倒

  纷纷倒下

  剂

  跳起舞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气势汹汹不由分说等词语的意思。

  2、精读课文,了解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

  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自编一个童话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能根据小稻秧脱险的过程,了解除草剂、喷雾器的作用,继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教具准备: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你知道了什么?

  2、你还想通过这节课的学*,知道什么?

  二、精读课文

  1、自读课文12自然段。要求:用线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

  (1)检查自读(出示课文12自然段):

  a、指名读课文。

  b、说说你画了那些句子。

  c、你觉得这些杂草讲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结合回答理解词语不由分说和蛮不讲理)

  e、杂草既多又凶,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理解气势汹汹的意思并指导学生朗读)

  f、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面对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小稻秧怎么样了?看到小稻秧病了?杂草们又会有什么表现呢?(学生分别回答)

  (3)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指名读指名评议指名读再评议齐读)

  (4)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

  2、过渡:如果没有人来帮助小稻秧,小稻秧会怎么样?杂草们会怎样?

  3、学*第35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小稻秧是怎么脱险的?画出文中有关语句。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3)讨论:毛毛雨是指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4)你见过除草刹吗?你知道化学除草剂有什么作用?通过查资料,你对除草剂了解多少?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分别说)

  (5)投影出示喷雾器大夫与杂草在一起的图片:(学生自由答)

  体会一下:喷雾器大夫是怎样对杂草说的?

  想象一下,杂草此时会不会气势汹汹?

  引读:一个洪大的声音

  (6)比较这两个句子中的收拾分别是什么意思?

  a、你把房间收拾一下。

  b、这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

  (7)听了喷雾器大夫的话,杂草们当时又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8)想象一下,纷纷倒下是怎样一副画面?它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能不能集体做一个纷纷倒下的动作?(学生做)

  (9)杂草们纷纷倒下后,小稻秧的心情可能会是怎样的呢?你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来?(自由回答)杂草们倒下了,小稻秧们该是多么高兴呀!它们会在田里怎样表示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并想象出一定的动作)

  (10)齐读课文第34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读到这儿,你已经学到了哪些知识?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2、请你再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想一想,小稻秧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还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和危险?你愿意怎样地帮助它们?

  3、你觉得课文的题目合适吗?能不能再给课文起个题目,并请你说明理由。

  四、作业:

  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同学们上课时讨论的话题,想象一下小稻秧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发生怎样的变化或遇到了什么样情况?

  请仿照课文的写法,自编一个童话故事。

  板书设计:

  30小稻秧脱险记

  遇险

  喷洒除草剂

  脱险

  《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切合了儿童喜欢看童话故事的心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进行这一课的阅读教学时,主要采用了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的教学手段。于是,我在教学时,不妨也东施效颦了一回。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