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2-10-03 00:00:00 教学设计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7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12个数字、时针、分针;学生结合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记录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的思维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事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整时的认读、记录方法

  教学难点:整时的认读、记录方法

  教学具准备:每人一个钟表模型、课堂训练纸、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这是什么》:嘀嗒嘀嗒,嘀嗒嘀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钟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齐读课题。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认识钟面

  ①利用情境图,初步感知钟面

  出示PPT:课本84页情境图

  师:同学们,钟表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什么?小朋友在做什么?(明确:早上7时妈妈叫她起床)

  ②小组合作,认识钟面

  师:拿出自己的钟表模型,看一看、摸一摸、拨一拨,你发现了什么?

  A. 学生自主学*

  B. 小组交流:钟面上有什么?

  C. 小组汇报

  师明确: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格,两个指针。又细又长的叫分针,又粗又短的叫时针。

  依据学生的汇报,师张贴钟表模型,板书:12个数字 时针 分针

  2、 认识整时

  ①观察7时钟面模型

  师:老师把情境图中的钟表给大家带来了。仔细观察,钟面上显示的时刻,你有什么发现?(提示:又细又长的分针指着几?又粗又短的时针指着几?师肯定: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板书:7时)

  引导多名学生重复认知过程。

  ②利用三个整时钟面,再次观察、认知

  A、(PPT出示课本情境图中的三个时刻)按照整时的认知方法,跟大家分享这几个时刻。

  B、再次观察三个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a、小组讨论

  b、汇报交流

  c、明确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

  ③动手操作,巩固所学

  A、 师拨表生认读,并说出认识的方法

  B、师说整时生拨表(例:拨出上午9时上操时刻、中午11时放学、中午12时吃饭、下午4时放学……)

  C、同桌一说一拨

  3、整时的记录方法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像挂钟和手表这样的,我们怎样记录?(是几时,就在几的后面写上一个“时”。)另一种是像闹钟这样的电子表(出示PPT情境图中的电子记录7:00),是几时就在左边写上数字几,中间写上两个小圆点,右边写上两个“0”。(板书:7:00)我们一起书空一下。

  A、(PPT出示3时、6时两个钟面)指名2生台前板演,其他学生作业本上记录

  B、订正并强调记录方法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连一连(PPT出示课本86页第一题)

  2、写一写(PPT出示课本86页第三题)

  3、做一做(PPT出示课本85页:小明的一天)

  A、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每幅图的内容,写出相应的`时刻。

  B、质疑:为什么有两个9时?(生谈想法)

  C、明确:时针每天转两圈,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所以有上午9时,还有晚上9时。

  四、畅谈收获,课堂总结

  同学们,转眼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

  结束语:同学们,在短短的时间里,我们一起“认表——拨表——记录时间”收获了钟表的很多知识。时间是宝贵的,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好孩子。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画钟表

  同学们,课下利用自己灵巧的小手在钟面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时刻,并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12个数字

  时针

  分针

  7时 7:00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钟表的面,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交流、合作、学会认读整时,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李燕鸣)。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意识。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会看钟面的整时。

  教学难点:

  时间的两种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

  教 具:自制课件,钟面模型、

  学 具:每人一张没有时针和分针的钟面、橡皮泥、两根牙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他是谁呢?(课件显示图)懒羊羊怎么还在呼呼大睡,懒羊羊经常迟到,羊村的小羊们决定送给懒羊羊一件礼物,你们猜会是什么礼呢?(放音效)(闹钟)。

  2闹钟不停地嘀嗒嘀嗒地走着,它能告诉我们什么?

  生:它催我们早早起床。

  生:它能告诉我们时间。

  3除了闹钟,有这种作用的还有什么?

  生:手表、台钟、挂钟、公鸡…

  师:老师也收集了很多的钟表,它们漂亮吗?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

  4、钟表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它不仅有漂亮的外衣,身上还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想不想和懒羊羊一起来了解它。

  二、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认识钟面师: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生讨论,汇报:有12个数字

  师:都有哪些数字,这些数字在钟面围成一圈,最上面的数是( ),最下面的数是( ),最左边的数是( ),最右边的数是( )。

  师:(课件出示)我这里有一个缺了数字的时钟,你能把残缺的钟面补齐吗?

  师:钟面上除了有数字还有什么?(时针和分针)

  师:两根针长得一样吗?长的针叫什么?短的针叫什么?

  师:为了让小朋友记住这两根针,老师编了一句儿歌:时针长,分针短,转来转去真好玩。

  出示四个钟面:找找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小结:刚才通过小朋友的细心观察,我们认识了钟面,钟表没有嘴,但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那么钟面的时间你会看吗?懒羊羊可不会看,我们一起当小老师教教它好吗?

  2.认识整时出示4时、6时、10时、12时四个钟面 说一说你是怎么看时间的?谁也能像他这样说?

  比一比:拨出的时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不同的地方?

  儿歌:分针指12,就是整时了,教案《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李燕鸣)》。

  钟面上有几个整时?

  师:“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两圈,所以会有两个9时。要准确的表示时间还得用“上午、下午、晚上”这些词语。比如说:“上午9时,我在读书,晚上9时我在睡觉”。

  师:“现在让我们拿出手中的钟表自己拨出一个整时的时间,然后说一个时间自己在做什么事?可以从早上说起。”

  生拨再汇报

  师:小朋友们,时间很宝贵,我们要养成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惯。

  3.学*两种计时法我们学会了看时间还要学会把它记下来

  ⑴电子表示法:(出示4:00的卡片)你见过这种时间吗?在哪见过?

  生:电话显示屏上,电脑上,电视上,电子表上,手机上。

  师:这是整时的第一种表示法,叫电子表示法。 请你模仿这种写法写出刚才钟面下的三个时间。师:说一说电子表示法表示整时有什么特点呢?

  生:中间有“:”,后面都是00,是几时前面就是几。

  ⑵汉字表示法:记录时间还有另一种方法:

  汉字表示法 介绍用汉字“时”表示的方法

  比较这两种写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⑷小明的一天:

  师:学会了看时间,写时间,我们还要合理的安排时间,我们一起来看小明的一天是怎样过的? 师:师: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两圈,所以会有两个8时。,为了区分这两个8时,我们说的时间前要记得加上早上、中午、下午、晚上这些时间词,如第一图,我们可以说小明上午8时在读书,谁也能像老师这样说?

  小结

  妈妈的话

  三、巩固练*,拓展延伸

  1、快乐连连看

  2、说一说

  3、摆一摆:用两根牙签在钟面上摆出一个整时的时间并写下来。

  4、游戏:人体时钟

  5、画一画: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漂亮的时钟,并写出所画的时间:说一说要怎么画?

  四、课末总结

  事情做错了可以改,东西用了可以再买,可是时间呢?过去了就不再回来。小朋友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初步认识钟面。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由于时间和时刻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根据学*内容的自身特点,根据课标精神,我在设计教学时力求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联系生活,合作交流,人人参与。具体的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精心设计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只有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学*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们才能主动探索,进而获取知识。

  如羊村的小羊送礼物引入新课从而认识各式各样的钟表并了解它的作用。一来贴*生活,学生在生活中碰到过,学*后能为生活服务,二来通过具体事件丰富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

  2.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人人参与。

  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建构主义学*观认为,学*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事物。

  如“认钟面”这一环节中,让大家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人人都参与观察、表达、交流,感性地接触到钟面,然后在反馈中自由地说,尽情地说,再从小朋友自己的语言中拉出所要学*的中心内容。

  3. 重视动手操作实践。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课标倡导的学*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根据学*知识的性质特点,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

  如钟面观察、拨时钟;练*书写时刻。在这些活动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数学”,及时反馈交流,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4、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玩中学

  为激发学生的学*热情,我把练*设计成有趣的数学游戏。如:快乐连连看、人体时钟、画一画。练*也富有弹性由易到难,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从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感。特别是最后一题画时钟并用两种方法写出所画时间是对整节课的总结和概括。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7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12个数字、时针、分针;学生结合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记录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的思维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事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整时的认读、记录方法

  教学难点:

  整时的认读、记录方法

  教学具准备:

  每人一个钟表模型、课堂训练纸、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这是什么》:嘀嗒嘀嗒,嘀嗒嘀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钟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齐读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①利用情境图,初步感知钟面

  出示PPT:课本84页情境图

  师:同学们,钟表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什么?小朋友在做什么?(明确:早上7时妈妈叫她起床)

  ②小组合作,认识钟面

  师:拿出自己的钟表模型,看一看、摸一摸、拨一拨,你发现了什么?

  A.学生自主学*

  B.小组交流:钟面上有什么?

  C.小组汇报

  师明确: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格,两个指针。又细又长的叫分针,又粗又短的叫时针。

  依据学生的汇报,师张贴钟表模型,板书:12个数字时针分针

  2、认识整时

  ①观察7时钟面模型

  师:老师把情境图中的钟表给大家带来了。仔细观察,钟面上显示的时刻,你有什么发现?(提示:又细又长的分针指着几?又粗又短的时针指着几?师肯定: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板书:7时)

  引导多名学生重复认知过程。

  ②利用三个整时钟面,再次观察、认知

  A、(PPT出示课本情境图中的三个时刻)按照整时的认知方法,跟大家分享这几个时刻。

  B、再次观察三个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a、小组讨论

  b、汇报交流

  c、明确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

  ③动手操作,巩固所学

  A、师拨表生认读,并说出认识的方法

  B、师说整时生拨表(例:拨出上午9时上操时刻、中午11时放学、中午12时吃饭、下午4时放学……)

  C、同桌一说一拨

  3、整时的记录方法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像挂钟和手表这样的,我们怎样记录?(是几时,就在几的后面写上一个“时”。)另一种是像闹钟这样的电子表(出示PPT情境图中的电子记录7:00),是几时就在左边写上数字几,中间写上两个小圆点,右边写上两个“0”。(板书:7:00)我们一起书空一下。

  A、(PPT出示3时、6时两个钟面)指名2生台前板演,其他学生作业本上记录

  B、订正并强调记录方法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连一连(PPT出示课本86页第一题)

  2、写一写(PPT出示课本86页第三题)

  3、做一做(PPT出示课本85页:小明的一天)

  A、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每幅图的内容,写出相应的时刻。

  B、质疑:为什么有两个9时?(生谈想法)

  C、明确:时针每天转两圈,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所以有上午9时,还有晚上9时。

  四、畅谈收获,课堂总结

  同学们,转眼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

  结束语:同学们,在短短的时间里,我们一起“认表——拨表——记录时间”收获了钟表的很多知识。时间是宝贵的,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好孩子。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画钟表

  同学们,课下利用自己灵巧的小手在钟面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时刻,并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12个数字

  时针

  分针

  7时7:00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4

  一、概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一课时·认识时针、分针、整时、大约几时·认识钟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学*者特征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整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与生活中时间观念差,对钟表的知识感到陌生。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识钟表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设计理念:设计本课时力求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和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认识钟表。拟在本课教学中体现以下几点:

  (一)知识呈现生活化:“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新知从生活中自然导出,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二)学生学*自主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认识钟表面、认识整时刻、判断大约几时等,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索过程中自主获得。

  (三)学*过程活动化:新课程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学*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总能处于一种新奇、兴奋、快乐的活动氛围中,亲自实践,大胆探索。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模型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

  什么时候睡)。师:猜猜它是谁?

  教师通过猜谜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奋感,营造了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气氛。2、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仅外型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有关钟表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识1、认识钟表

  设计这一环节时,我注重给学生提供观察与思考,发现与表达的空间,注重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分针12个数2、教学整时这一环节在教学形式上应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因此在课堂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思维拓展空间。

  出示3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1时、4时、6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然后再提问:1时、4时、6时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针都指着什么数?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看整时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连一连:学生口头回答钟面时间,巩固看整时的方法

  说一说:将整时融入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将钟表知识与实际生活自然地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3、教学大约几时

  出示7时、7时不到和刚过7时三个钟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三个钟面的时间

  小结:一个是7时不到,一个是刚过7时,我们把它们都叫做大约7时师追问:这两个都是大约7时,有什么不同呢?生:一个是7时未到,一个是刚过7时说一说:让学生说出钟面上大约是几时(三)巩固练*

  1.画一画: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出缺少的是时针还是分针,再借助直尺画出钟面上缺少的针,这里还要提醒学生注意画时针和分针的区别。

  2.掌握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表示时间

  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发现、思考、讨论有挑战性的问题,了解时针每天要在钟面上走两

  圈,所以一天要走两个10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出示两幅表示10时的图,让学生观察,看能提出什么问题?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两个都是10时,但不一样,一个是上午10时,一个是晚上10时。

  提问:一天有几个8时,几个9时?

  3.拨一拨:学生在钟面上拨出自己起床和睡觉的时间,然后同桌的同学说一说,要求说完整。教学这一环节时,教师顺势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惯。

  4.说一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

  根据儿童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对时间的观念,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全课小结。

  教学内容与

  教师的活动

  媒体的运用

  学生的活动

  教师进行逻辑选择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有效突出了重点,分解了难点;多媒体介入了学生感兴趣的钟面,激起了学生说的欲望。课堂效果显示学生能较灵活地运用自己小结出的方法进行练*。课后反馈反映出学生通过语言项目的学*,对认识钟表已经基本理解,包括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大多数学生掌握良好,由练*反馈也可知。

  八、帮助和总结

  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学*新知,尽可能将学生的学*效率最优化;同时教师还需创设有利于学生学*的环境,如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比较、总结,从而更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一册第91页-第9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意识。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准备】课件、教具钟面。

  【学具准备】每生准备一个学具钟。

  【教学手段】自主学*、合作学*、交流讨论

  【学情分析】

  《认识钟表》是一年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基础。而且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尽早让学生了解有关时间的知识,能够方便学生的生活。而且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游戏激趣和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同时我还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引入课题。(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

  同学们,你们玩过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玩玩吧!(游戏开始)

  这个游戏就是与时间有关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时间,认识钟表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且根据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为了能更好的让他们尽快投入到课堂中来,所以我在引入课题的时候,通过游戏活动,一下子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他们能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让他们能更快的溶入到轻松愉悦的学*氛围中。]

  二、认识钟面的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们,你在哪里见过钟?谁来说说钟面上都有什么呢?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钟面,谁能告诉老师钟面上缺少什么?(引出12个数字、分针、时针、还有12个大格)

  师:时针和分针又怎么区分呢?时钟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探究的学*方式,充分地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为后面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认识整时,引出结论。

  (一)(闹钟响)师:早上,圆圆的闹钟响了,你知道闹钟显示的是几时吗?为什么?

  (二)(出示3个钟面)

  师:你能告诉我这三个钟分别是几时吗?(指名说)

  师: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一下这三个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出结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认读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在生活中虽然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模糊。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验证,从而寻找规律,突破重点。]

  四、写整时。

  师:同学们都已经会说、会读时间了,那你会写吗?谁能教老师写出8时?有几种写法啊?(并说明写整时要注意什么)

  五、巩固练*。

  (一)写整时。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练*纸上写出另外两个钟的时间,指名板演,老师评讲。

  师:像8时、3时、6时、7时这些时间都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什么啊?(整时)那除了这些,你还能说出哪些整时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的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二)老师拨时间,学生说时间。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棒,吴老师也想考考大家,我来拨时间,你们来说时间好吗?(练*:10时、4时、12时)

  [设计意图:通过让老师来拨时间,学生说时间,既巩固了整时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乐乐的一天时间安排。

  师:同学们,时间跟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乐乐小朋友把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得很合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乐乐的一天6幅图)

  (同桌讨论——指名回答——归纳小结)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四)老师出时间,学生拨时间。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现在老师想再考考大家,我来说时间,你们来拨钟好吗?(分别出示9时、4时)(请学生上来展示,并说明理由)

  (五)修理钟表。

  师:同学们,老师遇到了一点困难,这里有两个钟表坏了,你们能帮我修理好吗?(学生在练*纸上完成,再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帮助老师修理钟表,不但可以进一步巩固钟面的知识,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体验那种成就感,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学*的兴趣,把课堂的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六、配乐钟表图片欣赏

  师:同学们表现这么好,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漂亮的钟表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进行钟表图片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使学生的审美教育又提高到一定的层次。]

  七、拓展练*。

  (1)没有数字的钟学生认时间。(出示钟表)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钟表图片漂亮吗?像这样的钟你会看它的时间吗?(学生发表见解)

  (2)有4个数字的钟表。(3、6、9、12)(出示3钟表)

  师:像这样的钟你有见过吗?谁来说说它们是几时?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主要是要求学生在心里想钟面各数字的位置,并认读整时,既能巩固知识,又能体现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拓展的空间。]

  (3)说自己喜欢的整时,为什么喜欢,这个整时你再干什么?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整时对吗?现在请你拨出一个你自己喜欢的整时,并说说你的理由,告诉大家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自己拨整时,同桌互说,再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充分利用了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

  (4)古代的人没有钟表怎么看时间。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因为有了钟表就能马上知道准确时间,那你知道古代的人没有钟表的时候他们是怎样看时间的吗?(出示太阳升在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出这个是几时)

  师:看来钟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它可以帮我们合理的,科学的安排好时间,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美好。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通过古代的人和我们现在的生活作对比,既能让学生感受我们现在生活的美好,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极其自然地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八、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学得开心吗?请你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设计意图:这样的总结不仅总结了所学的知识,同时还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了对数学的感受,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九、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阅读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1)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菁华5篇)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7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12个数字、时针、分针;学生结合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记录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的思维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事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整时的认读、记录方法

  教学难点:整时的认读、记录方法

  教学具准备:每人一个钟表模型、课堂训练纸、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这是什么》:嘀嗒嘀嗒,嘀嗒嘀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钟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齐读课题。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认识钟面

  ①利用情境图,初步感知钟面

  出示PPT:课本84页情境图

  师:同学们,钟表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什么?小朋友在做什么?(明确:早上7时妈妈叫她起床)

  ②小组合作,认识钟面

  师:拿出自己的钟表模型,看一看、摸一摸、拨一拨,你发现了什么?

  A. 学生自主学*

  B. 小组交流:钟面上有什么?

  C. 小组汇报

  师明确: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格,两个指针。又细又长的叫分针,又粗又短的叫时针。

  依据学生的汇报,师张贴钟表模型,板书:12个数字 时针 分针

  2、 认识整时

  ①观察7时钟面模型

  师:老师把情境图中的钟表给大家带来了。仔细观察,钟面上显示的时刻,你有什么发现?(提示:又细又长的分针指着几?又粗又短的时针指着几?师肯定: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板书:7时)

  引导多名学生重复认知过程。

  ②利用三个整时钟面,再次观察、认知

  A、(PPT出示课本情境图中的三个时刻)按照整时的认知方法,跟大家分享这几个时刻。

  B、再次观察三个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a、小组讨论

  b、汇报交流

  c、明确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

  ③动手操作,巩固所学

  A、 师拨表生认读,并说出认识的方法

  B、师说整时生拨表(例:拨出上午9时上操时刻、中午11时放学、中午12时吃饭、下午4时放学……)

  C、同桌一说一拨

  3、整时的记录方法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像挂钟和手表这样的,我们怎样记录?(是几时,就在几的后面写上一个“时”。)另一种是像闹钟这样的电子表(出示PPT情境图中的电子记录7:00),是几时就在左边写上数字几,中间写上两个小圆点,右边写上两个“0”。(板书:7:00)我们一起书空一下。

  A、(PPT出示3时、6时两个钟面)指名2生台前板演,其他学生作业本上记录

  B、订正并强调记录方法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连一连(PPT出示课本86页第一题)

  2、写一写(PPT出示课本86页第三题)

  3、做一做(PPT出示课本85页:小明的一天)

  A、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每幅图的内容,写出相应的`时刻。

  B、质疑:为什么有两个9时?(生谈想法)

  C、明确:时针每天转两圈,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所以有上午9时,还有晚上9时。

  四、畅谈收获,课堂总结

  同学们,转眼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

  结束语:同学们,在短短的时间里,我们一起“认表——拨表——记录时间”收获了钟表的很多知识。时间是宝贵的,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好孩子。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画钟表

  同学们,课下利用自己灵巧的小手在钟面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时刻,并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12个数字

  时针

  分针

  7时 7:00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钟表的面,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交流、合作、学会认读整时,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李燕鸣)。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意识。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会看钟面的整时。

  教学难点:

  时间的两种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

  教 具:自制课件,钟面模型、

  学 具:每人一张没有时针和分针的钟面、橡皮泥、两根牙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他是谁呢?(课件显示图)懒羊羊怎么还在呼呼大睡,懒羊羊经常迟到,羊村的小羊们决定送给懒羊羊一件礼物,你们猜会是什么礼呢?(放音效)(闹钟)。

  2闹钟不停地嘀嗒嘀嗒地走着,它能告诉我们什么?

  生:它催我们早早起床。

  生:它能告诉我们时间。

  3除了闹钟,有这种作用的还有什么?

  生:手表、台钟、挂钟、公鸡…

  师:老师也收集了很多的钟表,它们漂亮吗?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

  4、钟表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它不仅有漂亮的外衣,身上还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想不想和懒羊羊一起来了解它。

  二、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认识钟面师: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生讨论,汇报:有12个数字

  师:都有哪些数字,这些数字在钟面围成一圈,最上面的数是( ),最下面的数是( ),最左边的数是( ),最右边的数是( )。

  师:(课件出示)我这里有一个缺了数字的时钟,你能把残缺的钟面补齐吗?

  师:钟面上除了有数字还有什么?(时针和分针)

  师:两根针长得一样吗?长的针叫什么?短的针叫什么?

  师:为了让小朋友记住这两根针,老师编了一句儿歌:时针长,分针短,转来转去真好玩。

  出示四个钟面:找找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小结:刚才通过小朋友的细心观察,我们认识了钟面,钟表没有嘴,但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那么钟面的时间你会看吗?懒羊羊可不会看,我们一起当小老师教教它好吗?

  2.认识整时出示4时、6时、10时、12时四个钟面 说一说你是怎么看时间的?谁也能像他这样说?

  比一比:拨出的时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不同的地方?

  儿歌:分针指12,就是整时了,教案《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李燕鸣)》。

  钟面上有几个整时?

  师:“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两圈,所以会有两个9时。要准确的表示时间还得用“上午、下午、晚上”这些词语。比如说:“上午9时,我在读书,晚上9时我在睡觉”。

  师:“现在让我们拿出手中的钟表自己拨出一个整时的时间,然后说一个时间自己在做什么事?可以从早上说起。”

  生拨再汇报

  师:小朋友们,时间很宝贵,我们要养成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惯。

  3.学*两种计时法我们学会了看时间还要学会把它记下来

  ⑴电子表示法:(出示4:00的卡片)你见过这种时间吗?在哪见过?

  生:电话显示屏上,电脑上,电视上,电子表上,手机上。

  师:这是整时的第一种表示法,叫电子表示法。 请你模仿这种写法写出刚才钟面下的三个时间。师:说一说电子表示法表示整时有什么特点呢?

  生:中间有“:”,后面都是00,是几时前面就是几。

  ⑵汉字表示法:记录时间还有另一种方法:

  汉字表示法 介绍用汉字“时”表示的方法

  比较这两种写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⑷小明的一天:

  师:学会了看时间,写时间,我们还要合理的安排时间,我们一起来看小明的一天是怎样过的? 师:师: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两圈,所以会有两个8时。,为了区分这两个8时,我们说的时间前要记得加上早上、中午、下午、晚上这些时间词,如第一图,我们可以说小明上午8时在读书,谁也能像老师这样说?

  小结

  妈妈的话

  三、巩固练*,拓展延伸

  1、快乐连连看

  2、说一说

  3、摆一摆:用两根牙签在钟面上摆出一个整时的时间并写下来。

  4、游戏:人体时钟

  5、画一画: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漂亮的时钟,并写出所画的时间:说一说要怎么画?

  四、课末总结

  事情做错了可以改,东西用了可以再买,可是时间呢?过去了就不再回来。小朋友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初步认识钟面。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由于时间和时刻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根据学*内容的自身特点,根据课标精神,我在设计教学时力求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联系生活,合作交流,人人参与。具体的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精心设计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只有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学*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们才能主动探索,进而获取知识。

  如羊村的小羊送礼物引入新课从而认识各式各样的钟表并了解它的作用。一来贴*生活,学生在生活中碰到过,学*后能为生活服务,二来通过具体事件丰富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

  2.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人人参与。

  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建构主义学*观认为,学*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事物。

  如“认钟面”这一环节中,让大家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人人都参与观察、表达、交流,感性地接触到钟面,然后在反馈中自由地说,尽情地说,再从小朋友自己的语言中拉出所要学*的中心内容。

  3. 重视动手操作实践。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课标倡导的学*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根据学*知识的性质特点,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

  如钟面观察、拨时钟;练*书写时刻。在这些活动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数学”,及时反馈交流,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4、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玩中学

  为激发学生的学*热情,我把练*设计成有趣的数学游戏。如:快乐连连看、人体时钟、画一画。练*也富有弹性由易到难,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从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感。特别是最后一题画时钟并用两种方法写出所画时间是对整节课的总结和概括。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7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12个数字、时针、分针;学生结合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记录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的思维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事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整时的认读、记录方法

  教学难点:

  整时的认读、记录方法

  教学具准备:

  每人一个钟表模型、课堂训练纸、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这是什么》:嘀嗒嘀嗒,嘀嗒嘀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钟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齐读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①利用情境图,初步感知钟面

  出示PPT:课本84页情境图

  师:同学们,钟表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什么?小朋友在做什么?(明确:早上7时妈妈叫她起床)

  ②小组合作,认识钟面

  师:拿出自己的钟表模型,看一看、摸一摸、拨一拨,你发现了什么?

  A.学生自主学*

  B.小组交流:钟面上有什么?

  C.小组汇报

  师明确: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格,两个指针。又细又长的叫分针,又粗又短的叫时针。

  依据学生的汇报,师张贴钟表模型,板书:12个数字时针分针

  2、认识整时

  ①观察7时钟面模型

  师:老师把情境图中的钟表给大家带来了。仔细观察,钟面上显示的时刻,你有什么发现?(提示:又细又长的分针指着几?又粗又短的时针指着几?师肯定: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板书:7时)

  引导多名学生重复认知过程。

  ②利用三个整时钟面,再次观察、认知

  A、(PPT出示课本情境图中的三个时刻)按照整时的认知方法,跟大家分享这几个时刻。

  B、再次观察三个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a、小组讨论

  b、汇报交流

  c、明确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

  ③动手操作,巩固所学

  A、师拨表生认读,并说出认识的方法

  B、师说整时生拨表(例:拨出上午9时上操时刻、中午11时放学、中午12时吃饭、下午4时放学……)

  C、同桌一说一拨

  3、整时的记录方法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像挂钟和手表这样的,我们怎样记录?(是几时,就在几的后面写上一个“时”。)另一种是像闹钟这样的电子表(出示PPT情境图中的电子记录7:00),是几时就在左边写上数字几,中间写上两个小圆点,右边写上两个“0”。(板书:7:00)我们一起书空一下。

  A、(PPT出示3时、6时两个钟面)指名2生台前板演,其他学生作业本上记录

  B、订正并强调记录方法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连一连(PPT出示课本86页第一题)

  2、写一写(PPT出示课本86页第三题)

  3、做一做(PPT出示课本85页:小明的一天)

  A、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每幅图的内容,写出相应的时刻。

  B、质疑:为什么有两个9时?(生谈想法)

  C、明确:时针每天转两圈,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所以有上午9时,还有晚上9时。

  四、畅谈收获,课堂总结

  同学们,转眼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

  结束语:同学们,在短短的时间里,我们一起“认表——拨表——记录时间”收获了钟表的很多知识。时间是宝贵的,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好孩子。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画钟表

  同学们,课下利用自己灵巧的小手在钟面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时刻,并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12个数字

  时针

  分针

  7时7:00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4

  一、概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一课时·认识时针、分针、整时、大约几时·认识钟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学*者特征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整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与生活中时间观念差,对钟表的知识感到陌生。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识钟表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设计理念:设计本课时力求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和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认识钟表。拟在本课教学中体现以下几点:

  (一)知识呈现生活化:“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新知从生活中自然导出,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二)学生学*自主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认识钟表面、认识整时刻、判断大约几时等,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索过程中自主获得。

  (三)学*过程活动化:新课程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学*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总能处于一种新奇、兴奋、快乐的活动氛围中,亲自实践,大胆探索。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模型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

  什么时候睡)。师:猜猜它是谁?

  教师通过猜谜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奋感,营造了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气氛。2、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仅外型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有关钟表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识1、认识钟表

  设计这一环节时,我注重给学生提供观察与思考,发现与表达的空间,注重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分针12个数2、教学整时这一环节在教学形式上应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因此在课堂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思维拓展空间。

  出示3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1时、4时、6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然后再提问:1时、4时、6时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针都指着什么数?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看整时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连一连:学生口头回答钟面时间,巩固看整时的方法

  说一说:将整时融入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将钟表知识与实际生活自然地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3、教学大约几时

  出示7时、7时不到和刚过7时三个钟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三个钟面的时间

  小结:一个是7时不到,一个是刚过7时,我们把它们都叫做大约7时师追问:这两个都是大约7时,有什么不同呢?生:一个是7时未到,一个是刚过7时说一说:让学生说出钟面上大约是几时(三)巩固练*

  1.画一画: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出缺少的是时针还是分针,再借助直尺画出钟面上缺少的针,这里还要提醒学生注意画时针和分针的区别。

  2.掌握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表示时间

  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发现、思考、讨论有挑战性的问题,了解时针每天要在钟面上走两

  圈,所以一天要走两个10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出示两幅表示10时的图,让学生观察,看能提出什么问题?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两个都是10时,但不一样,一个是上午10时,一个是晚上10时。

  提问:一天有几个8时,几个9时?

  3.拨一拨:学生在钟面上拨出自己起床和睡觉的时间,然后同桌的同学说一说,要求说完整。教学这一环节时,教师顺势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惯。

  4.说一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

  根据儿童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对时间的观念,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全课小结。

  教学内容与

  教师的活动

  媒体的运用

  学生的活动

  教师进行逻辑选择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有效突出了重点,分解了难点;多媒体介入了学生感兴趣的钟面,激起了学生说的欲望。课堂效果显示学生能较灵活地运用自己小结出的方法进行练*。课后反馈反映出学生通过语言项目的学*,对认识钟表已经基本理解,包括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大多数学生掌握良好,由练*反馈也可知。

  八、帮助和总结

  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学*新知,尽可能将学生的学*效率最优化;同时教师还需创设有利于学生学*的环境,如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比较、总结,从而更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一册第91页-第9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意识。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准备】课件、教具钟面。

  【学具准备】每生准备一个学具钟。

  【教学手段】自主学*、合作学*、交流讨论

  【学情分析】

  《认识钟表》是一年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基础。而且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尽早让学生了解有关时间的知识,能够方便学生的生活。而且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游戏激趣和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同时我还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引入课题。(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

  同学们,你们玩过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玩玩吧!(游戏开始)

  这个游戏就是与时间有关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时间,认识钟表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且根据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为了能更好的让他们尽快投入到课堂中来,所以我在引入课题的时候,通过游戏活动,一下子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他们能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让他们能更快的溶入到轻松愉悦的学*氛围中。]

  二、认识钟面的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们,你在哪里见过钟?谁来说说钟面上都有什么呢?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钟面,谁能告诉老师钟面上缺少什么?(引出12个数字、分针、时针、还有12个大格)

  师:时针和分针又怎么区分呢?时钟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探究的学*方式,充分地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为后面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认识整时,引出结论。

  (一)(闹钟响)师:早上,圆圆的闹钟响了,你知道闹钟显示的是几时吗?为什么?

  (二)(出示3个钟面)

  师:你能告诉我这三个钟分别是几时吗?(指名说)

  师: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一下这三个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出结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认读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在生活中虽然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模糊。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验证,从而寻找规律,突破重点。]

  四、写整时。

  师:同学们都已经会说、会读时间了,那你会写吗?谁能教老师写出8时?有几种写法啊?(并说明写整时要注意什么)

  五、巩固练*。

  (一)写整时。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练*纸上写出另外两个钟的时间,指名板演,老师评讲。

  师:像8时、3时、6时、7时这些时间都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什么啊?(整时)那除了这些,你还能说出哪些整时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的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二)老师拨时间,学生说时间。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棒,吴老师也想考考大家,我来拨时间,你们来说时间好吗?(练*:10时、4时、12时)

  [设计意图:通过让老师来拨时间,学生说时间,既巩固了整时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乐乐的一天时间安排。

  师:同学们,时间跟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乐乐小朋友把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得很合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乐乐的一天6幅图)

  (同桌讨论——指名回答——归纳小结)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四)老师出时间,学生拨时间。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现在老师想再考考大家,我来说时间,你们来拨钟好吗?(分别出示9时、4时)(请学生上来展示,并说明理由)

  (五)修理钟表。

  师:同学们,老师遇到了一点困难,这里有两个钟表坏了,你们能帮我修理好吗?(学生在练*纸上完成,再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帮助老师修理钟表,不但可以进一步巩固钟面的知识,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体验那种成就感,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学*的兴趣,把课堂的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六、配乐钟表图片欣赏

  师:同学们表现这么好,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漂亮的钟表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进行钟表图片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使学生的审美教育又提高到一定的层次。]

  七、拓展练*。

  (1)没有数字的钟学生认时间。(出示钟表)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钟表图片漂亮吗?像这样的钟你会看它的时间吗?(学生发表见解)

  (2)有4个数字的钟表。(3、6、9、12)(出示3钟表)

  师:像这样的钟你有见过吗?谁来说说它们是几时?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主要是要求学生在心里想钟面各数字的位置,并认读整时,既能巩固知识,又能体现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拓展的空间。]

  (3)说自己喜欢的整时,为什么喜欢,这个整时你再干什么?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整时对吗?现在请你拨出一个你自己喜欢的整时,并说说你的理由,告诉大家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自己拨整时,同桌互说,再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充分利用了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

  (4)古代的人没有钟表怎么看时间。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因为有了钟表就能马上知道准确时间,那你知道古代的人没有钟表的时候他们是怎样看时间的吗?(出示太阳升在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出这个是几时)

  师:看来钟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它可以帮我们合理的,科学的安排好时间,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美好。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通过古代的人和我们现在的生活作对比,既能让学生感受我们现在生活的美好,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极其自然地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八、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学得开心吗?请你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设计意图:这样的总结不仅总结了所学的知识,同时还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了对数学的感受,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九、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2)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菁华6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90页,完成第95页的练*

  本节课在认识钟面和整时基础上认识半时,是今后学*时、分、秒的基础。这局部内容是本单元的难点。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有爱说、爱动、爱表示的特点,针对这一现状,结合他们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数学。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几时半,初步体会几时半的含义。

  2、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对学生进行认真学*、积极锻炼身体等养成教育。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半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钟面时间。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指针式和数字式时钟模型各一个,学生用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 创设问题情境

  1、 动画故事《勤劳的小蜜蜂》引入。

  多媒体出示小蜜蜂早晨起床、发现蜜源跳圆圈舞、找小伙伴、采花蜜的4个钟面时刻的画面。

  2、 提出问题。

  1) 同学们,勤劳的小蜜蜂想要写一篇日记,你能帮帮它吗?你能正确地说出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勤劳的小蜜蜂早晨6时就起床了。

  2) 你怎么知道是6时?

  3) 它是什么时刻发现了蜜源,跳起了圆圈舞?你又是怎么看出来的?

  (运用多媒体动画课件创设情景,复*旧知识,激发兴趣,调动情感,为新知识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它是什么时刻找小伙伴和采花蜜的?(出示10时半,11时半钟面)

  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新的时刻。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自然引入新课,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 看黑板上的钟面。

  1)(指10时半)这个钟面上表示的是什么时刻?(让学生猜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指着11时半的钟面:钟面上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同桌互相讨论,交流汇报)

  3)从以上两个钟面表示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汇报:分针都指向6。

  半时与整时分针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5) 全班交流,总结得出: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互相交流,找到半时时分针与时针指的位置的特征,使学生充分了解时针、分针在半时时候的指向,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2、 学会几时半的写法

  1) 让学生试着写出10时半。

  (指名板演,交流写法)

  2) 归纳写法:冒号左边是几,冒号右边是“30”就表示几时半。(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写半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活动的兴趣。)

  3、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板书课题:认识几时半)

  三、 实践应用

  1、 教师拨钟,学生读时间,并说说是怎么知道的?

  2、 一学生拨钟,另一学生说时间,然后交换角色。

  (设计意图:让学生拨一拨,说一说,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感悟新知,进一步认识几时半,从中感受到学*的乐趣。) 3、 投影课本第93页的“做一做”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给出上学的路上、上课、锻炼、看书等几

  项活动。

  1) 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独立完成。

  2) 分组交流,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半都在做什么,加深对半时的认识。

  (设计意图:用实践应用活动巩固新知识,更贴*孩子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

  4、 完成第95页第4题

  教师说明题意,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整时和半时)

  四、 全课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我们学会了认识钟表,知道时间是最宝贵的,希望你们做一个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孩子。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把新知纳入已有的知识网络之中)

  五、 拓展创新

  让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天。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设计星期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中“认识半时”这部分知识时,课前预设很充

  分,上课时学生的表现也不错,能积极探讨,总结规律,但是在实践练*时,虽然大多数同学都作对了,但还是有部分同学做的不准确,看半时不准确,画半时知道分针指向6 ,不知道时针到底应指向哪里。下课后,我及时的进行了反思,觉得自己在让同学探究看半时,画半时时过于重视分针指向哪里,对时针的位置和方向探究的不够明确,没有把这部分的探究当做难点来突破 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我设计了一堂延伸课,利用这些课堂生成的错题资源,引导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找出它们产生错误的共性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探究半时的时候时针应该指向哪里,需要注意的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我们更准确的画出半时时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可以让第一节课就画的比较准确的同学用它们的方法,它们的语言来来进一步阐述,一帮一交流,沟通。设计富有层次的*题及时检验并加以巩固

  按照这个思路,第二节课上的很成功,学生找到了错误的原因,并自己总结出了看半时,画半时的技巧和检查方法,扎实了看半时,画半时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及时的反思让我和我的学生都有收获。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2、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课程标准中相对的知识技能目标: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小明的一天(1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点。

  2、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会认读整进、半时。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认识整点与半点的特点。

  教学准备:

  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先出一个谜语,让学生猜一猜。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3)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菁华6篇)

  钟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从课前与学生的交流可以发现,由于生活中经常接触钟表,所以大部分学生对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甚至秒针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生活中的整时有一定的感性生活经验。但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往往是笼统的、片面的,只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的认识时间的思维方法。

  因些,在设计本课时,一方面要抓住学生的已有知识背景,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要引领学生经历认识钟面和认识整时的过程,注重体验和感悟,让学生掌握看时间的一般方法,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巩固和深化。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通过实际教学,反思如下:

  一、处理较好的方面

  1、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我利用精美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猜谜语”也是一年级学生这个年龄的小朋友最喜欢的,所以,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猜谜语”中导入,接着用课件展示多姿多彩的钟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钟表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连的,一方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整体上建立钟表的感性认识,从而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2、注重培养观察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方面我在认识钟面及整时中充分体现了,首先:课件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借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有关钟表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认识钟面,在这个环节中,我完全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能很详细地汇报自己的发现,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钟表再次观察。在学生对钟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开始进行教学——认识整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观察、交流,以及练*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重视动手操作实践。“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课标倡导的学*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实物

  钟面,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让学生动手拨一拨,课中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拨钟表,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的机会。

  二、不足之处:

  1、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

  2、提出的问题方向不够明确。如在让学生观察三个钟面,让学生找出三个钟面的异同点时,我让学生说说从三个钟面上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就提得太泛了,使学生抓不住要领,答不到点子上。应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比如问时针和分针指在哪里,有什么共同之处,这样答问的范围便受到了限制,才不会产生歧义。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充分估计学生在理解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摸清抓准、切中要害,使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

  3、课堂中,学生举手发言的面还不够广

  4、我觉得我的语言还不够精炼,如果我的语言能更激情、丰富些,尤其是激励学生的语言再丰富些,这样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从而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总之,教学中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让学生在学*书本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热爱数学,主动学*数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要不断地学*,使自己在课堂上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这样才会使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

  认识半时是认识钟表的第二课时,认识半时比认识整时难一些。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在于把学生的学*欲望调动起来,运用观察与操作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体验感悟半时指针位置的特点。我把电子多媒体走进课堂,以“守株待兔”的故事为线索展开,讲解“8时已过,分针再走半圈就是8时半”,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学生联想、推测得出9时半、10时半、12时半,由已有知识生成新知识,既发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又体验到半时是由整时发展而来的。吸引了学生与教师的目光,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在本课教学中我比较有效地使用了实物投影,学生亲手拔一拔、画一画、亲身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练*设计遵循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读时间、写时间、画指针等内容,使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多侧面积累感性认识,再上升为理性认识,感受数学的力量。

  本节课由于强调数学学*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过程,教学时,通过让学生看一看,认一认,拨一拨,认识了半时,并归纳出半时的时候时针、分针所指的位置特点。学生通过对主题图整体观察,初步感知半时的时候时针、分针所指的位置特点。本节课安排了多次让学生动手拨的机会,每次的要求都不同。第一次:师生一起拨,要求说说时针指着哪,分针指着哪,尤其是要说准时针的位置,即是指着几和几的正中间。第二次,老师说时刻,学生拨时刻,并和同桌交流,自己是怎么拨的。第三次,看谁拨的快。老师说时刻,每组派一名代表到讲台前来拨,其余学生在下面拨,拨好后,代表还要说说是怎么拨的,最后评出优胜组。三次活动,人人参与,人人动口,全员参与学*的全过程。这节课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活动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老师运用多媒体把“守株待兔”动画故事呈现给学生,展示农夫早上到田里劳动,发现兔子,等待兔子的连续情景。之后,请同学们帮故事写完整。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帮故事写完整的请求”调动了小朋友积极参与的情感。每个学生都认真观察画中钟面上的时刻,都想帮农夫弄清楚每项活动开始的时刻。全班学生高高兴兴地走进认识半时的活动中。同时,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着互相帮助的甜蜜友情。

  2、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探索发现。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发现数学知识和形成相关技能,是《标准》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正是学生进行多种活动的过程。首先,观察钟面,帮助农夫找准每项活动开始的时刻,让学生在观察中领悟半时这一时刻的特点;接着,动手拨出半时,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合作探索时针、分针半时的时候指向特点;然后,学生参与不同的练*活动。如,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半都在做什么,做“互动游戏”听一方指令拨出钟面时刻……每项活动环环紧扣,并且富有生活情趣。全班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在看一看、拨一拨、说一说的活动中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轻松地实现了认识半时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教师轻松,学生愉快,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学*气氛十分活跃,课堂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认识钟表》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我上的是第一课时"小明的一天"主要让学生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小朋友*时对时间的关注很少,也没有什么时间概念。就好比在上课前,我问小朋友:你知道现在大概是什么时间吗?很多小朋友心里其实是没底气的,有说10点,有说1点,可见小朋友的时间观念还是比较薄弱的。而且大部分小朋友对钟表的了解还是很少的。

  所以在本节课上,我首先让小朋友欣赏了一些各种类型的钟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然后再以"与钟表交朋友"的方式来认识钟面,让小朋友自己观察学具钟上都有些什么。大部分小朋友都能说出钟面上有12个数字,还有两根针。但是对于区分时针和分针却不是很清晰。于是我便拿出自己做好的分针和时针,让小朋友先来说一说这两根针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说一根长,一根短,然后我做动作给学生看,并补充到那一根又长又细是分针,另一根又短又粗(胖)的是时针,为的是便于学生区分和记忆。并把这两根针贴在准备好的小黑板上,贴出3时整的样子。(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认识了钟面后就要来认识整时了。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中之重。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我顺势将之前贴在小黑板上钟表时刻拿出来,请小朋友说说看这是什么时候,很多小朋友都能说出这是3点,但当我进一步问他:你是怎么认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沉默了,于是,我但引导他们,看看钟的时针指着谁,分针指着谁。这个时候小朋友们就马上明白怎么来认识整时了:当时针指着几,分针正好指着12的时候,它就是几时。已经认识了3时,于是我又让小朋友们认一认4时,并说一说是怎么认的。因为只有会说了才说明学生是真正掌握了,所以这里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如同桌互说、小组说、男女生说等)让小朋友们说一说是几时,是怎么认的,接着根据书中的情境图进一步加深认识。

  最后,教学两种时间的写法,由于要照顾所有的学生都认识整时,到后面时间不够用了,只好放到下一节课了。

  反思:

  一、孩子是第一次接触写时间,而且还要用两种方法来写,我应该在黑板上多写例子,告诉小朋友应该怎么写。不然,问题就出现了,有些小朋友不知道写在哪里,有些小朋友对":"已经写好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等,或者把这一内容放到下一节课。

  二、一节课的内容不能太多,要多多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设计,才能上好一堂课。

  当然,在这节课中,我也明白了,孩子们在课堂的40分钟的时间是多么宝贵。因为是低段一年级的小朋友,所以课堂纪律还是很重要的。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和分析,成为课堂学*的小主人。他们在这种动态的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促进可持续性学*素养的形成与积累。

  钟表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

  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在自带的'小钟上拨出自己喜欢的时刻,同桌互相检查,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再让学生对所拨的时刻进行分类,再想一想整时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通过比较,最后概括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规律。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主动生成了他们自已的数学知识,通过教师的不断指导和学生的不断练*,学生很快就学会看钟面上的整时。

  在引导学生将时间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时,通过出示挂图演示小明的一天时间安排,使学生将小明的一天与自己的一天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感知时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为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最后,我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渗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在向学生介绍分针、时针运动的方向时,没有向学生说明这就是顺时针方向。

  钟表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大街小巷都有,家里也有,但对于认读钟表,画指针,对学生却是无从记起。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可取之处:

  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精美的课件,通过小朋友喜欢的蓝猫入手,把大家带入钟表店,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新课的学*中,始终让蓝猫陪伴小朋友一起学*,当学生学的好时,让蓝猫来表扬他们,这比老师的表扬更能激励学生的学*兴趣。

  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 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

  不足之处:

  学生会看钟表认时间,但根据时间拨出相应的钟表就有难度了。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反思:

  学*钟表不仅是静止的图片,也要会认识真实生活中的钟表,这就需要*时生活中的多观察,多练*了。想让孩子真正掌握,还需课后的大量实践。在教学中,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在学*书本知识的同时,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热爱数学,主动学*数学!让数学应用于生活。

  这一节课上下来,我觉得比较成功,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简便,感受到了学*的欢乐。首先我抓住学生年龄特征,用音乐引出钟表,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进取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小闹钟,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供给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进取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本事。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我的体验,用自我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我思维的开拓区域。我还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经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经过趣味性的练*,动手拨一个自我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在干什么。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本事的培养。充分利用了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

  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资料清晰趣味的串了起来。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强调数学学*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新颖趣味的实践活动资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资料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的过程。教学形式、学*方式灵活多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样,学生参与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促使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完成对钟表的认识。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4)

——认识钟表课后教学反思汇总5篇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孩子们的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然迁移新知。注重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我说你拨”,“我拨你认”,“师拨生认”,“生生互拨互认”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来。在孩子们认时刻的时候,还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认的,要求学生完整表述,体现思维的层次性。

  整节课下来,大部分孩子都会认、拨整时时刻了。但一部分孩子认“半时”时还有问题,比如:5时半,有的孩子容易认成6时半。仔细思考后,我发现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对于钟表上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轨迹不清楚,不能准确判断是过了几时,没到几时,所以才会出现上述问题。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我迅速针对“半时”学*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1、进一步认识钟面。2、出示活动钟表(时针、分针可以转动的),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轨迹,即:1→2→3→4→……→12→1→2→……。经过这样的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在认半时时有了很大的进步。3、认、拨几个特殊易混的时刻,如:12时、12时半、6时、6时半,让学生进一步区分整时和半时的不同。4、让学生回家试着在真实的小闹钟上拨整时和半时,进一步感受时针、分针的运动轨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后,我还有这样的'一个思考:如果课堂上的学具不用“钟点学*器“,而改用真正的钟表(小闹钟),效果会怎样?当孩子们在小闹钟上拨一拨时,是不是就自然地观察到了时针、分针的运动轨迹,更利于半时的认识?但同时我又有以下困惑:1、真实的钟,时针、分针运动时有滴答滴答的声音,是否会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2、孩子们本来动手能力就差,在钟上拨整时、半时是否更难?

  成功之处:

  1.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营造高涨的学*氛围。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的兴趣,学*也就成了负担。”所以,我一直在思索,怎样从一上课就拉*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马上处于振奋状态呢?于是,我利用课件,伴着音乐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玩中学数学。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课标倡导的学*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根据学*知识的性质特点,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学具钟面,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让学生动手拨一拨,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动学*。课中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时反馈交流,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不足之处:

  1.教师语言不够精练。作为教师,教学语言要讲究艺术性,尤其是数学课堂上更要严谨、标准、规范,这方面我做的不够。也许是这几年来一直在教低年级的缘故吧,显得在课堂上语言罗嗦、重复、不精练。

  2.学生学**惯需加强培养。由于一年级学生来到小学才一个多月,来自各个幼儿园,课堂常规大不相同,在这一个月里,许多*惯还没有养成,如:课堂上当我提出问题时,有些小朋友不举手很快地说出答案;请同学回答问题时不认真倾听

  3.组织教学还不到位。学生会看钟表认时间,但根据时间拨出相应的钟表就有难度了: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让学生能够生动又具体的去学*数学。因此一开始,我就直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钟表,在观赏的过程中拉*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欲望及学*兴趣。

  在新授部分,我以渐进式的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发现钟面的三个特点:

  1、钟面上有12个数字;

  2、有两条不同的针(强调又长又细的是分针,又短又粗的是时针)。接着进一步让学生讨论交流二个钟面的的共同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二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等多种形式进行整时的教学。在这些过程中,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

  整时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接受。但又感觉一堂课下来练*的形式有些过于单一,一直采取的是教师出示时间,然后学生去读、去写的一种形式。下课之后,就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做一个能转动时针、分针的钟!在做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很明确的体会到钟面上所显示的信息。下节课中就可以利用学生自己做的钟,让他们自己拨一拨钟,让学生的记忆能够更为深刻,同时也可以避免学生会看不会拨的情况出现,更能有效的增强教学效率。生活经验实际上对本节课的认知有很大的帮助,一些小朋友已经学会了看时间,因此上课时稍加点拨,就马上能融会贯通。因此课堂上关注最多的还是那些没有生活经验的学生!

  钟表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大街小巷都有,家里也有,但对于认读钟表,画指针,对学生却是无从记起。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可取之处:

  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精美的课件,通过小朋友喜欢的蓝猫入手,把大家带入钟表店,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新课的学*中,始终让蓝猫陪伴小朋友一起学*,当学生学的好时,让蓝猫来表扬他们,这比老师的表扬更能激励学生的学*兴趣。

  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

  不足之处:

  学生会看钟表认时间,但根据时间拨出相应的钟表就有难度了。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反思:

  学*钟表不仅是静止的图片,也要会认识真实生活中的钟表,这就需要*时生活中的多观察,多练*了。想让孩子真正掌握,还需课后的大量实践。在教学中,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在学*书本知识的同时,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热爱数学,主动学*数学!让数学应用于生活。

  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钟表,在小学数学阶段,认识钟表从一年级持续到三年级。本学期认识钟表的重点是知道钟表的组成,认读整时,学会珍惜时间,养成守时的好*惯。为了方便孩子们认识钟表,给孩子们布置制作钟表的先导作业。在孩子对钟表有了一定前概念认识后开展教学。根据整时的内容,进行了两课时的教学安排。第一个课时着重认识钟面的构成,整时的认读,第二课时认识快几时,几时过一点儿,大约几时等不准确的时间概念,学生体会时间在生活中应用。

  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并认识钟表,可以设计先导作业,学生预*课本,制作钟表,从学生预*情况开展学*,你了解到钟表的哪些知识?学生带着问题进入钟表的学*。第一个课时比较简单,学生能说出钟面的构成,整时的读法和写法,知道钟表的旋转方向,时间前后的不同。经过学生的学*与反馈,我发现多数孩子能认识钟面的构成,会读写整时,但是对一天时间的前后没有概念,之所以出现这样情况,一方面是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自身时间的使用不关注,不了解;另一方面,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数字不敏感,对顺时针旋转方向不理解,出现前后时间颠倒。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课上课下练*检查,课前三分钟进行听口令拨钟表的比赛,加强学生对钟表时间的认识,比如现在是9时,请你拨出三小时后的时间。这个时候学生很容易出错,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形象的钟表一起拨一拨,说一说钟表是怎么走的。课下,布置了画一画的作业,学生画出自己的一天并标出时间的两种表示形式。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中加强了对时间前后的认识。课下教师也要和家长做好沟通,请家长给孩子出题,孩子拨一拨、说一说整时。教师还可以就学生的易错点进行发问,引导学生讨论,学生在讨论、交流、质疑中加强对钟表的认识。

  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用时间分享自己一天的生活,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一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对钟表相关知识进行自我建构,从而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或者利用数学绘本、数学故事,学生在故事中认识一天的时间,既形象具体易于理解,又增强了学生的学*兴趣。

  认识半时是认识钟表的第二课时,认识半时比认识整时难一些。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在于把学生的学*欲望调动起来,运用观察与操作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体验感悟半时指针位置的特点。我把电子多媒体走进课堂,以“守株待兔”的故事为线索展开,讲解“8时已过,分针再走半圈就是8时半”,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学生联想、推测得出9时半、10时半、12时半,由已有知识生成新知识,既发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又体验到半时是由整时发展而来的。吸引了学生与教师的目光,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在本课教学中我比较有效地使用了实物投影,学生亲手拔一拔、画一画、亲身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练*设计遵循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读时间、写时间、画指针等内容,使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多侧面积累感性认识,再上升为理性认识,感受数学的力量。

  本节课由于强调数学学*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过程,教学时,通过让学生看一看,认一认,拨一拨,认识了半时,并归纳出半时的时候时针、分针所指的位置特点。学生通过对主题图整体观察,初步感知半时的时候时针、分针所指的位置特点。本节课安排了多次让学生动手拨的机会,每次的要求都不同。第一次:师生一起拨,要求说说时针指着哪,分针指着哪,尤其是要说准时针的位置,即是指着几和几的正中间。第二次,老师说时刻,学生拨时刻,并和同桌交流,自己是怎么拨的。第三次,看谁拨的快。老师说时刻,每组派一名代表到讲台前来拨,其余学生在下面拨,拨好后,代表还要说说是怎么拨的,最后评出优胜组。三次活动,人人参与,人人动口,全员参与学*的全过程。这节课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活动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老师运用多媒体把“守株待兔”动画故事呈现给学生,展示农夫早上到田里劳动,发现兔子,等待兔子的连续情景。之后,请同学们帮故事写完整。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帮故事写完整的请求”调动了小朋友积极参与的情感。每个学生都认真观察画中钟面上的时刻,都想帮农夫弄清楚每项活动开始的时刻。全班学生高高兴兴地走进认识半时的活动中。同时,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着互相帮助的甜蜜友情。

  2、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探索发现。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发现数学知识和形成相关技能,是《标准》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正是学生进行多种活动的过程。首先,观察钟面,帮助农夫找准每项活动开始的时刻,让学生在观察中领悟半时这一时刻的特点;接着,动手拨出半时,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合作探索时针、分针半时的时候指向特点;然后,学生参与不同的练*活动。如,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半都在做什么,做“互动游戏”听一方指令拨出钟面时刻……每项活动环环紧扣,并且富有生活情趣。全班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在看一看、拨一拨、说一说的活动中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轻松地实现了认识半时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教师轻松,学生愉快,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学*气氛十分活跃,课堂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