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论文写作的指南 (菁华3篇)

首页 / 论文 / | 2022-11-07 00:00:00 论文写作

古代文学论文写作的指南1

  第一,有助于深入了解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增强文化的归属感。

  中华民族创造伟大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跨越困境、不断前行的过程。要想认识中华民族坚实厚重的历史,了解她的崇高与苦难,完全可以从了解古代文学特别是诗词入手。诗歌是诗人对所处时代的描写和反映,堪称生动形象而又具体真实的历史记录。一部《诗经》就是当时生活百科全书式的记录。例如,其中的《豳风·七月》有对先民们四季繁忙劳作的生动叙述;《秦风·无衣》则体现出了士兵在战场上的同仇敌忾。若想了解盛唐的富庶繁华,最直观的记载莫过于杜甫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柳永写下《望海潮·东南形胜》这样的名篇,见证了北宋的都市繁华。究其根本,诗歌的产生总有它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不少诗作词作还有具体可考的“本事”。*诗史历来以中华历史作为它的基石,文史相通,密不可分。诗词所提供的历史信息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它包含着一种审美认识,使学*知识与审美活动融合统一,因而趣味性强,易为普通民众接受。它又是当时人们心灵情感的自然流露,在历史细节上更富于真实性,更易于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中华民族依托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积极进取、友爱和谐而又坚韧不拔、威武不屈的民族性格。《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是对这种民族性格的绝佳诠释。诗歌是情感与思想的双重结晶,是文化思潮的自然产物。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具象化、个性化的显现方式。中华文明以儒家思想为其骨干,又容纳吸收了道家、法家和佛家等各个思想流派,形成了完整统一的有机体。这些在古典诗词中都有鲜明体现。

  诗人杜甫、李白、王维分别被称作诗圣、诗仙、诗佛,正好大致对应了儒、道、释这三个思想流派。杜甫的远祖杜预曾为《左传》作注,在经学上极有成就,他的祖父杜审言则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儒学和诗歌是杜甫的家族传统,他用自己的毕生践行使二者达到完美融合的境地,以至于宋人有“老杜似孟子”的说法。“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诗中体现的正是儒家那种关爱苍生、兼济天下的胸怀。李白屡屡以《庄子》中的鲲鹏自比,他狂放不羁、要求冲破一切外在束缚的自由精神主要来自道家。王维诗中则充满了寂静出世的禅趣。对于今天的社会大众而言,学*古典诗词是了解中华文化精神的快捷有效且易于实行的方式。在阅读当中,我们能够体认到祖先数千年来始终坚守的精神血脉和心灵家园,而这正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第二,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也会有用这种语言撰写的诗歌。从一定意义上说,诗歌将本民族的语言之美发挥到极致。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居多,一字一音,字音中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三个组成部分。围绕这一特性,*古典诗词有很多篇幅相对短小的抒情诗,语言极为精练传神。例如,五言绝句仅二十个字,词中还有字数更少的《十六字令》,七言律诗也不过五十六个字。古典诗词以抒写内心情思为基本维度,以塑造鲜明意境为主要旨归,普遍讲求用韵、对仗、*仄的规则。这充分彰显了汉语自身的意蕴之美和声韵之美,达到了“笔落惊风雨”、“篇终接混茫”的高超艺术境界。汉语的民族特色使*古典诗词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例如,西方诗歌就无法做到*古典诗词中所具备的精工对仗。汉字的稳定形体,更是让古典诗词具有了跨越时空的效果。唐诗中的许多名篇,今天的中小学生都可以背诵,并依然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和意味,并不存在巨大的文字障碍。

  随着汉字、历史典籍和中华文化的传播,古代东亚形成了汉文化圈,古典诗词在整个汉文化圈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日本、朝鲜和越南的许多文士都酷爱诗词,并且进行创作,这些作品现在被统称为域外汉诗。例如,唐代诗人张志和曾撰有《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词,很快就传入日本,为当时日本称赞不已,和亲王大臣们一起加以追和,据说这是日本填词的开端。白居易对古代日本民众影响很大,白诗的浅*易懂和清丽忧伤非常符合他们的审美趣味,日本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就受到了白居易《长恨歌》的巨大影响。在古代朝鲜官方正史《高丽史》的《乐志》中,收录了多首柳永的词,足见当时柳永词作的广泛传播。凡此种种,都充分说明了古典诗歌的非凡成就与重大价值,值得我们骄傲自豪。事实上,“五四”以后的新诗也无法彻底割断与传统诗词的关联,诸多名篇如朱湘的《采莲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都是极好的例证。

  第三,有助于全面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水*。

  *古代有着“诗品出于人品”的文学观念,这昭示了文学的道德评判尺度。诗人们将修身立德视为内在的自觉追求,“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古典诗词往往是他们崇高情怀的集中写照。屈原坚持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耕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杜甫在狂风暴雨掀翻了茅屋屋顶的秋夜,依然心系百姓,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慨叹。陆游在临终之时,仍旧不忘毕生的恢复之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他最后的遗言。辛弃疾的“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凡此种种,无不闪耀着高尚人格的光辉。善待自然、热爱国家、孝敬父母、关爱他人 .所有这些优秀品质,都成为历代诗词反复咏叹的主题。学*这样的作品,无疑可以让我们情感为之激荡,思想为之触动,心灵为之净化,增强内在的精神力量。优秀古典诗词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不仅能给人思想的启迪,更能给人艺术的享受。

  例如,唐诗在用字、章法、风格等层面都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就用字而言,贾岛对“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反复斟酌,留下了“推敲”的佳话,齐己也因郑谷改动了他诗句中的一字而称郑谷为“一字师”。章法层面可以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为例:“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首句追忆过去,次句叙写现在,三句向往未来,四句所说又是未来的过去也即现在。全诗有着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意味。古典诗歌所能给予人们的艺术体验是如此的细致入微,若能长期沉浸于其中,必然会形成高雅的艺术品位。

  在*古代,诗词不仅用于书面阅读,而且用于口头传播。我们现今除了品读、书写之外,还可以吟诵和歌唱。吟诵的本质是强化诗词固有的声韵美,更好地体味诗的情感和意境,可以说是“因声而入情”。吟诵带有强烈的自主体验性,每个人的吟诵都可以与他人不同,非常适合自主实践。*古代本来就有着诗乐结合的传统,现代的作曲家们也给不少的诗词名篇重新配乐谱曲,让它们可以用于歌唱。声情并茂地演唱古典诗词,能够让古典诗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央办公厅、*办公厅不久前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专门部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古典诗词必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放射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古代文学论文写作的指南2

  摘要:宋代*、结社之风盛行,是文学会社发展的成熟期,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而宋代文学的辉煌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貌,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的。本文初步的论述了宋代文学的文化地位、文化发展,以及文化文学繁荣的原因和研究的现状。

  关键词:宋代;文学;研究;意义

  *年来,宋代文学也一直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他们以自身的学术背景来解析宋代文学,往往能

  新人耳目。二十世纪的宋代文学研究,属于传统国学一个部门的分支,与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它的起步、发展和变化,无不受时代政治和社会文化思潮变迁的影响,大多数研究者都无法完全超越于他所生活的时代,其研究成果也都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打上了时代烙印。文学精神作为文学的灵魂是任何时代所不可缺少的。自宏观的角度看,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一旦得以确立,就具有了各自不同的面貌。一个民族的文学固然有其承续性和同一性的方面,然而,彼此间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它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演变。宋代文学精神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理性化,可以说理性化是宋代文化乃至宋代文学迥异于前代的基本特征。基于此,宋人对于文学的认识和把握就比前代任何时候都要来得深刻、全面,且更加贴*现实。文学的地位因此获得了提高。可以说,这种态度是文学自觉的表现。

  宋代虽是儒学高涨的时期,但同时又是最早对儒家经典提出质疑的时期,这一点尤耐人寻味。朱熹指出:"旧儒不越注疏而已,至永叔(欧阳(修)、原父(刘敞)、孙明复(孙复)诸公,始自出议论。"有意思的是,当时的理学界也同样在提倡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程颐说过:"学者先要会疑",陆九渊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张载还说过:"万物皆有理,若不知穷理,如梦过一生。"这是明显的反蒙昧主义的态度。当然,这种怀疑态度还是很有限度的,儒家的基本理论并没有受到触动,但毕竟是一种怀疑。从宋代开始,独立的理性精神逐渐生长起来,迷信权威、盲从古人的*惯受到了质疑和鄙视,这是思想界走向*代的征兆,其对文学精神的影响是很深的。

  宋代文学会发生、发展以至繁盛的事实,使我们有必要从社会文化学角度对其首先作一番审视。宋代文学之所以能获得全面、迅速的发展,其原因大概有四:

  第一,交往是人生的基本需要,"以文会友"早已成为*的文化传统。《论语阳货》所言诗歌"兴 、"观"、"群"、"怨"四大社会职能,"群"居其一。可见古人往往结成会社,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聚会,交流诗文,切磋技艺,比试才情,同时增进友谊。而词这种可以集诗、乐(有时还包括舞)为一体的综合表现样式,比一般诗文更适用于集体性文娱活动,因而也比一般诗文唱和有更强大的联络群体感情的效用。

  第二,赵宋*的积弱使之在与周边民族国家的较量中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并最终导致国家的覆亡,身处乱世的文士,出于愤怒与抗争、逃避和慰藉,往往联成会社,借吟诗作赋抒解郁结。另外,建炎南渡后,流寓南方的北方文士,出于生计和仕途的考虑,也可能借助会社寻求支持;而在元初,科举制度被废除,士失其业,文士更往往利用诗社的活动,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既以缅怀故朝、彼此慰藉,又可切磋诗艺、消磨时光。

  第三,宋代大开科举取士之门,赋诗作文成为广大士子博取功名利禄的重要手段,为了应付考试,不少士子相互结纳,揣测上意,研*诗路文理,为进身锻烧敲门之砖。清朝乾隆年间的黄迥谷对此种会社,深不以为然,其《锡金识小录》卷四云:"诗文社会,可以见前辈流风余韵,而邑中人文中盛,亦因是可以考见,然必其人及著作果有可传,斯足志焉。若*日士子时文之会,累累不绝,然人无可称,文亦不足道,虽多登甲科,膺膝任,亦奚足齿及乎?"

  第四,宋代以文立国,一方面使文化和文人的地位空前提高,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但另一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讲,思想文化的繁荣及其多元选择的必然性,既是导致宋代文人与党争的重要缘由,也是推助宋代文人会社兴盛的波澜。当这种自觉、自主意识反映到文学创作领域时,它就成为文学会社兴起的动力。有人甚至认为宋代是文人觉醒的时期,他们认识到了做诗是文人的生命,诗社是文人的组织,而诗集的流传与存在正是文人的存在与价值形式,这是一种文人对自我的体认和觉醒。可以说是文人在诗社里找回了自我。

  宋代文学发展到这个时候,文学与时代、文学与士人的关系才真正得到了有效的调整,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那种无序的、不协调的文学状况才得到改变,宋代文学至此才有了自己的灵魂。诗文运动的意义就在于此。在这一基础上才会有后来文学高潮的到来,而所谓文学高潮,也不过是这一精神的充分展开罢了。由此可见。新的经济力量和文化力量的崛起是促发文学转型的根本动力,宋唐并论而又别开局面的关键之所在,也成为推动宋以后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理性主义既是宋人的价值形态,也是他们的审美态度,由唐进入宋代,理性精神的出现是*古代文化心理演化的必然。明辨这一点,对于把握宋代文学有重要意义。

古代文学论文写作的指南3

  美学的表现形式多样,传统美学主要的传播方式为诗词歌赋,其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人物情感和内涵。《诗经》在女性美学的探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描写女性的诗篇在总诗篇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本文针对古代文学《诗经》中渗透的女性美学展开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一、《诗经》的基本内涵

  《诗经》的主要整理者是孔子,春秋末期,《诗经》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教材,成为学生学*的主要依据。《诗经》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国风,第二部分是雅,第三部分是颂,其中雅又有大雅(31首)和小雅(74首)之分,颂又可进一步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主要用作各自朝代祭祀乐歌。作品中不仅颂赞了*,而且批判了传统陋*。除此之外,《诗经》记录了商周时期较多的民俗活动、民间传说以及重大事件,其史料价值较高[1]。

  二、古代文学《诗经》中女性美学分析

  (一)外在美

  1.容貌美。《诗经》中针对女性容貌展开描写的篇章较少,大多是利用衬托手法对女性容貌进行侧面描写,其中正面描写女性容貌的典范诗篇是《卫风硕人》,描写女性容貌的诗句主要有“肤如凝脂”、“齿如瓠犀”、“美目盼兮”,意思分别是:女性皮肤犹如玉脂、牙齿犹如瓠瓜籽般整齐、眼睛明亮。庄姜夫人被如此比喻之后,其庄重典雅的女性形象被完美彰显。其中《周南桃夭》是对女性容貌进行侧面描写的诗篇,每章诗句都以“桃之夭夭”开头,间接描述了新娘的娇美容貌。

  2.形态美。《诗经》中不同诗篇对女性形态美的描述不尽相同,《卫风硕人》用三部分描写庄姜的形态之美,从她的出身、自身资质、出家盛况等方面能够看出古代女性的审美观念,从“硕人其颀”这一诗句中可以看出,古代女性以身材健硕为美。《陈风月出》对女性形态的描述与《卫风硕人》中的描述具有差异性,“舒窈纠兮”、“舒夭绍兮”等诗句描述了女性体态具有轻盈性的特点,古代将优雅窈窕视为女性形态美[2]。

  (二)内在美

  1.勤俭持家。《周南葛覃》中“施于中谷”、“维叶萋萋”、“维叶莫莫”、“薄浣我衣”、“归宁父母”等关键诗句的大致意思是:由于新媳妇过于思念父母,为了能够早日回到娘家,仍坚持做好本质工作,积极主动的做着换洗工作。诗中全面塑造了勤劳、孝顺的女性形象。《大雅思齐》中周姜、太姒、大任这三位女性是广大妇女学*的榜样,她们不仅能够在国事上贡献力量,而且能够在家庭中照顾好子女,井然有序的处理家庭内部事务。

  2.热爱劳动。《诗经》中较多诗篇的诗名含有“采”字,初中语文课本中学过《采薇》,除此之外还有《采苓》、《采绿》、《采葛》等,这其中有的是药材,有的是食物,还有的是原料和染料。古代妇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采摘完成后,还有对采摘来的物品进行加工,进而满足实际生活需要。例如,《郑风缁衣》中,主要讲述了妻子为丈夫亲手做衣服一事。又如《魏风葛屦》中,讲述了农村妇女为了维持生计,在忽视丈夫鞋子的情况下,坚持为贵族家庭做鞋和衣服。从中可以看出,在古代,女性劳动美只能在贫困妇女中体现,社会上流人士的女性是不需要劳动的。

  (三)情感美

  1.被弃之女。《诗经》中描写被弃之女的诗篇较多,其中典范诗篇是《卫风氓》,女主人公对狠心丈夫进行无情揭露,并向旁观者倾自身的婚姻状况。《邶风日月》中主要讲女主人公不理解丈夫的薄情,女性只能被动接受事实,却没有主动摆脱命运的勇气。由此可见,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同时,也证明了女性与男性间的依附关系。

  2.追爱之女。《诗经》中虽然描述女性追求爱情的诗篇较多,但是不同诗篇中女性表达爱的方式不尽相同,有的较为直接、勇敢,有的较为间接、含蓄。《邶风静女》中,从“爱而不见”、“彤管有炜”等诗句中能够看出,女性在爱情面前是积极主动的,这与以往传统的爱情思想不同,女性为了爱情能够大胆追求。《郑风子衿》中,从“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悠悠我心”等诗句中,能够明显感觉到,诗篇中女主人公的爱情是含蓄、委婉的,本诗采用倒序以及比兴等手法描述女性情感,主人公将心仪对象的衣饰作为思念寄托,等待爱情的过程中主人公的内心澎湃,进而塑造了娇羞、婉约的女子形象[3]。

  三、结论

  综上所述,《诗经》中有关女性美学的描述,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探究意义和借鉴意义。《诗经》之所以能够称之为经典文学作品,主要原因是《诗经》来源于现实生活,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对于读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诗经》篇章中对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体态、外表以及内心情感等进行了细致描述,进而有利于我们掌握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当地文化内涵。


古代文学论文写作的指南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古代文学论文写作的指南 (菁华3篇)(扩展1)

——*古代文学常识 (菁华5篇)

*古代文学常识1

  1.小说《祝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彷徨》,鲁迅另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2.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于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鲁迅原名周树人,另有代表小说《祝福》《药》《孔乙己》《故乡》《社戏》《阿Q正传》,代表性杂文《为了忘却的记念》《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灯下漫笔》,代表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3.郭沫若,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成立创造社,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4.叶圣陶1921年与茅盾、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著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夜》。

  5.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著有长篇小说《子夜》和两个三部曲:①《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②《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另有短篇小说代表作《林家铺子》。

  6.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代表诗作是《再别康桥》。

  7.新*的**是《义勇军进行曲》,作者是现代著名剧作家田汉。

  8.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代表散文有《春》《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绿》《荷塘月色》。

  9.闻一多,*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代表性诗集《红烛》《死水》。

  10.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代表作有《茶馆》《龙须沟》。

  11.《可爱的*》一文的作者是著名革命家方志敏。

  12.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女作家,著有诗集《繁星》《春水》,儿童作品《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代表散文《小桔灯》。

  13.夏衍原名沈端先,现代剧作家,著有报告文学《包身工》,剧本《上海屋檐下》等。

  14.长篇小说《边城》的作者是沈从文,《围城》的作者是钱钟书。

  15.巴金原名李芾甘,字尧棠,现代著名作家,著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6.赵树理,现代小说家,山药蛋派代表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李家的变迁》《三里湾》,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17.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作者是丁玲,《暴风骤雨》的作者是周立波,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作者是姚雪垠,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诗人艾青的成名作。

  18.曹禺,*现代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

  19.短篇小说《荷花淀》的作者是孙犁,原名孙树勋,荷花淀派代表作家,著有中篇小说《铁木前传》,长篇小说家《风云初记》,小说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

  20.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三千里江山》《红旗谱》《创业史》《保卫延安》的作者分别是周而复、杨朔、梁斌、柳青、杜鹏程。

  21.长篇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魏巍,以陕北信天游形式写成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22.长篇小说《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青春万岁》的作者分别是曲波、杨沫、王蒙。

  23.短篇小说《陈奂生上城》的作者是当代小说家高晓声。

  外国文学

  1.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指的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著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喜剧代表作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

  2.《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代表作,他另有重要作品《双城记》《艰难时世》。

  3.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鲁滨逊漂流记》,作者是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笛福。

  4.长篇小说《简?爱》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牛氓》的作者是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

  5.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是莫里哀,其喜剧代表作有《伪君子》《悭吝人》《唐璜》。

  6.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是巴尔扎克,代表作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其作品总称为《人间喜剧》。

  7.世界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指的是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尔巴贡(阿巴公)、巴尔扎克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果戈理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8.雨果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大师,最著名的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9.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指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

  10.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的作者是19世纪法国的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短篇小说《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19世纪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

  11.法国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红与黑》《基度山伯爵》《茶花女》《包法利夫人》的作者分别是罗曼罗兰、司汤达、大仲马、小仲马、福楼拜。

  12.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代表诗作有《致大海》《自由颂》,长篇小说代表作有《上尉的女儿》,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13.《钦差大臣》是俄国作家果戈理的讽刺喜剧,他另有长篇小说代表作《死魂灵》。

  14.列夫?托尔斯泰三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是《战争与和*》《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15.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末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短篇小说代表有《变色龙》《装在克套子里的人》。

  16.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另著有长篇小说《母亲》,散文诗《海燕》。

  17.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是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代表作,《毁灭》《青年*卫军》是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代表作。

  18.德国作家歌德最伟大的作品是诗剧《浮士德》,另有长篇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19.《阴谋与爱情》是德国杰出的剧作家*勒的长篇剧作。

  20.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幽默讽刺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哈克贝恩费恩历险记》《百万英镑》,短篇小说《竞选州长》。

  21.长篇小说《老人与海》是美国大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另著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

  22.《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长春藤叶》是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

  23.《神曲》的作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家但丁,《十日谈》的作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

  24.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作者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

  25.童话《皇帝的新衣》《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

  26.《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古代*著名的民间故事集。

*古代文学常识2

  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0、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1、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2、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3、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4、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5、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6、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7、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18、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19、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0、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1、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2、*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4、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5、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6、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7、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二、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归类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3、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

  4、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5、苟于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6、韩非于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员著名的代表。

  7、李斯是秦代散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8、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开风气之先,影响一代诗风。

  9、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

  10、陶渊明:*文学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进行诗歌创作。

  11、鲍照:是南朝刘宋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其乐府诗对唐代诗人有很大影响。

  12、王维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

  13、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14、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15、岑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

  16、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17、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8、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的著名诗人。

  19、欧阳修是北宋诗人革新运动的领袖。

  20、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被列宁称为“*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1、苏拭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22、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23、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24、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女作家、女词人。

  25、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26、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27、王实甫是元代前期杰出的杂剧作家。

  28、张养浩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

  29、于谦是明代著名的诗人。

  30、汤显祖是明代成绩最高的剧作家。

  31、冯梦龙是明末通俗文学的一代大家。

  32、王夫之是清初著名诗文理论家。

  33、李渔是清初杰出的戏剧理论家和创作家。

  34、瞥雪芹是我国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35、梁启超是最早高度评价和极为提倡小说创作的人。

  36、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37、龚自珍是*代历史开端之际得风气之先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38、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9、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40、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41、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42、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古代文学常识3

  *作家作品(一)春秋时代

  l、《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关雌》《氓》、《伐植》、《硕鼠》、《七月》。*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2、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3、左丘明,鲁国史官。主要作品为《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我国第1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作家作品(二)战国时代

  4、孟子,名轲,宇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书由其弟子编辑。主要作品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儿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5、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主要作品为《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诸子哲理散文。

  6、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7、荀子名况,字卿。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主要作品为《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有代表性。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属诸子哲理散文。

  8、韩非,法家集大成者。主要作品为《韩非子》全书55篇《扁鹘见蔡桓公》、《五蠹》、《南郭处士》等都出于此书。诸子哲理散文,先秦法家的代表着作。

  9、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主要作品为《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共160篇《察今》、《察传》等出于此书。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着作。

  10、屈原,名*。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11、《故国策》33篇《荆轲刺秦王》《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等都出于此书。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作家作品(三)两汉

  12、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主要作品为《新书》58篇《过秦论》(上中下三篇)出于此书。另有《论积贮疏》等奏疏《吊屈原赋》等赋《过秦论》等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13、刘安,封淮南王。主要作品为《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14、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出于此书。历史散文。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之一,前三史。、四史之首。

  15、班固,字孟坚,班马之一。主要作品为《汉书》《苏武传》出于此。开创断代的纪传体史书体例,前三史、四史之一。

  16、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前四者见宋代郭茂情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凌编的《玉台新咏》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作家作品(四)三国两晋南北朝

  17、曹操,小名阿瞒,字孟德,追尊为武帝,三曹之首。主要作品为《魏武帝集》。代表作有《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属乐府歌辞。开创建安风骨新风。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18、曹植,字子建,封陈王,谥思,后称陈思王,三曹之一。主要作品为《曹子建集》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洛神赋》。

  19、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20、陈寿,字承祚。主要作品为《三国志》《隆中对》出于此。

  21、干宝,字令升。主要作品为《*》《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22、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23、范晔,着《后汉书》《乐羊子妻》、《张衡传》等出于此。纪传体断代史,前四史之一。

  24、刘义庆,袭封临川王。主要作品为《世说》唐时称为《世说新书》宋时称《世说新语》《周处》《陈太丘与友人期》等出于此书。属笔记小说,记载魏晋人物的言谈铁事,与志怪小说相对,可看作志人小说的开端。

  25、刘勰,字彦和,晚年为僧?法名慧地。主要作品为《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着。

  26、北朝乐府。主要作品有《木兰诗》、《敕勒歌》《折扬柳歌辞》都被收入《乐府诗集》其中《木兰诗》为乐府双璧之一。

  *作家作品(五)唐

  27、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膝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28、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

  29、王之涣,字季陵。主要作品为《凉州词》《登鹤雀楼》。绝句《凉州词》被誉为唐代绝句压卷之作。属边塞诗派。

  30、孟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结为《孟襄阳集》

  31、王昌龄,字少伯,江宁人。曾任龙标尉,世称王龙标,七绝圣手。主要作品为《出塞》《从军行》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善边塞诗、宫怨诗。

  32、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相思》《观猎》《辆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结为《王右巫集》苏拭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3、高适、字达夫,曾任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主要作品为《燕歌行》《别董大》等,后人辑有《高常侍集》

  34、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秋登宣城谢跳北楼》等,结为《李太白集》属浪漫主义豪放派,古典诗歌艺术的高蜂。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35、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结为《杜工部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史。首创即事名篇的乐府诗,直接推动了后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

  36、岑参,曾任嘉州刺使,世称岑嘉州。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结为《岑嘉州诗集》。

  37、盂郊,字东野。与贾岛并称,著名苦吟诗人。主要作品为《秋怀》《贫女词》、《游子吟》等,结为《孟东野诗集》。:郊寒岛瘦。长于五言,多寒苦之音。

  38、韩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溢文,世称韩吏部,韩文公,郡望昌黎,又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要作品为《师说》、《马说》《原毁》、《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结为《昌黎先生集》。他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散文传统、掘弃南北朝以来的骄体文;主张文章内容的充实,并唯陈言之务去。在诗歌创作上主张以文为诗,力求新奇。

  39、刘禹锡,字梦得、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主要作品为《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结为《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

  40、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主要作品为《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等)《长恨歌》《琵琶行》等,自编为《白氏长庆集》后人又编为《白香山诗集》。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通俗派的代表,相传老妪可懂。

  41、柳宗元,字子厚,因系河东人,人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使,又称柳柳州。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门《童区寄信》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他是*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42、李贺,字长吉。主要作品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结为《昌谷集》。其作品想象奇特,用词瑰丽,有浪漫主义色彩,风格独特。被称为李鬼才。

  43、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主要作品为《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结为《樊川文集大他尤擅七律七绝。赋作的散文化倾向对后世影响较大。

  44、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主要作品为《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乐游原》、《锦瑟》、(无题》等。结为《李义山诗集》另有《樊南文集》《行次》是一首长篇政治诗。《无题》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绣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45、李煜,字重光,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主要作品为《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等,与其父李碾词合刻为《南唐二主词》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古代文学常识4

  *作家作品(一)春秋时代

  l、《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关雌》《氓》、《伐植》、《硕鼠》、《七月》。*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2、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3、左丘明,鲁国史官。主要作品为《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我国第1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作家作品(二)战国时代

  4、孟子,名轲,宇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书由其弟子编辑。主要作品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儿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5、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主要作品为《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诸子哲理散文。

  6、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7、荀子名况,字卿。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主要作品为《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有代表性。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属诸子哲理散文。

  8、韩非,法家集大成者。主要作品为《韩非子》全书55篇《扁鹘见蔡桓公》、《五蠹》、《南郭处士》等都出于此书。诸子哲理散文,先秦法家的代表着作。

  9、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主要作品为《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共160篇《察今》、《察传》等出于此书。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着作。

  10、屈原,名*。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11、《故国策》33篇《荆轲刺秦王》《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等都出于此书。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作家作品(三)两汉

  12、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主要作品为《新书》58篇《过秦论》(上中下三篇)出于此书。另有《论积贮疏》等奏疏《吊屈原赋》等赋《过秦论》等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13、刘安,封淮南王。主要作品为《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14、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出于此书。历史散文。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之一,前三史。、四史之首。

  15、班固,字孟坚,班马之一。主要作品为《汉书》《苏武传》出于此。开创断代的纪传体史书体例,前三史、四史之一。

  16、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前四者见宋代郭茂情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凌编的《玉台新咏》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作家作品(四)三国两晋南北朝

  17、曹操,小名阿瞒,字孟德,追尊为武帝,三曹之首。主要作品为《魏武帝集》。代表作有《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属乐府歌辞。开创建安风骨新风。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18、曹植,字子建,封陈王,谥思,后称陈思王,三曹之一。主要作品为《曹子建集》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洛神赋》。

  19、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20、陈寿,字承祚。主要作品为《三国志》《隆中对》出于此。

  21、干宝,字令升。主要作品为《*》《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22、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23、范晔,着《后汉书》《乐羊子妻》、《张衡传》等出于此。纪传体断代史,前四史之一。

  24、刘义庆,袭封临川王。主要作品为《世说》唐时称为《世说新书》宋时称《世说新语》《周处》《陈太丘与友人期》等出于此书。属笔记小说,记载魏晋人物的言谈铁事,与志怪小说相对,可看作志人小说的开端。

  25、刘勰,字彦和,晚年为僧?法名慧地。主要作品为《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着。

  26、北朝乐府。主要作品有《木兰诗》、《敕勒歌》《折扬柳歌辞》都被收入《乐府诗集》其中《木兰诗》为乐府双璧之一。

  *作家作品(五)唐

  27、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膝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28、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

  29、王之涣,字季陵。主要作品为《凉州词》《登鹤雀楼》。绝句《凉州词》被誉为唐代绝句压卷之作。属边塞诗派。

  30、孟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结为《孟襄阳集》

  31、王昌龄,字少伯,江宁人。曾任龙标尉,世称王龙标,七绝圣手。主要作品为《出塞》《从军行》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善边塞诗、宫怨诗。

  32、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相思》《观猎》《辆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结为《王右巫集》苏拭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3、高适、字达夫,曾任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主要作品为《燕歌行》《别董大》等,后人辑有《高常侍集》

  34、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秋登宣城谢跳北楼》等,结为《李太白集》属浪漫主义豪放派,古典诗歌艺术的高蜂。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35、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结为《杜工部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史。首创即事名篇的乐府诗,直接推动了后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

  36、岑参,曾任嘉州刺使,世称岑嘉州。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结为《岑嘉州诗集》。

  37、盂郊,字东野。与贾岛并称,著名苦吟诗人。主要作品为《秋怀》《贫女词》、《游子吟》等,结为《孟东野诗集》。:郊寒岛瘦。长于五言,多寒苦之音。

  38、韩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溢文,世称韩吏部,韩文公,郡望昌黎,又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要作品为《师说》、《马说》《原毁》、《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结为《昌黎先生集》。他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散文传统、掘弃南北朝以来的骄体文;主张文章内容的充实,并唯陈言之务去。在诗歌创作上主张以文为诗,力求新奇。

  39、刘禹锡,字梦得、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主要作品为《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结为《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

  40、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主要作品为《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等)《长恨歌》《琵琶行》等,自编为《白氏长庆集》后人又编为《白香山诗集》。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通俗派的代表,相传老妪可懂。

  41、柳宗元,字子厚,因系河东人,人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使,又称柳柳州。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门《童区寄信》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他是*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42、李贺,字长吉。主要作品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结为《昌谷集》。其作品想象奇特,用词瑰丽,有浪漫主义色彩,风格独特。被称为李鬼才。

  43、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主要作品为《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结为《樊川文集大他尤擅七律七绝。赋作的散文化倾向对后世影响较大。

  44、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主要作品为《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乐游原》、《锦瑟》、(无题》等。结为《李义山诗集》另有《樊南文集》《行次》是一首长篇政治诗。《无题》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绣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45、李煜,字重光,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主要作品为《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等,与其父李碾词合刻为《南唐二主词》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古代文学常识5

  一先秦文学

  (一)上古神话传说

  记录上古神话的书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两部:《山海经》、《淮南子》。

  【《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撰。

  (二)先秦散文

  1.儒家经典:

  1“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经”和《乐》称为“六经”又称六艺。

  2.历史散文:《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战国策》(国别体,西汉)。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3.诸子散文: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

  【孔子】名丘,字仲尼,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

  《论语》一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论语》为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墨子】名翟(dí),春秋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一书由墨子及其弟子所著,记录了墨子的言行和事迹,语录体。

  【孟子】名轲,宇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庄子》。

  《庄子》名《南华经》,现存33篇,由庄子及其门人所著。

  【荀子】名况,字卿。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主要作品为《荀子》。

  【韩非】哲学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著《韩非子》。

  【吕不韦】秦相,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列子】名御寇(圉寇),战国时郑人,被道家尊为前辈。

  (三)先秦诗歌

  (1)【《诗经》】本称《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亦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和“颂”三个部分。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它与《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2)屈原——《楚辞》——“楚辞”

  二两汉文学

  1.两汉散文

  【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主要作品为《新书》58篇。《过秦论》(上中下三篇)出于此书。另有《论积贮疏》等奏疏,《吊屈原赋》等赋。

  【刘安】西汉思想家、文学家。袭父爵封为淮南王。主要作品为《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

  《史记》:历史散文。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鲁迅赞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之一,前“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之首。

  【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马"之一。主要作品为《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前"三史"、四史"之一。

  【《战国策》】共33篇,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个方面的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汉赋】*古代兼有诗歌和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汉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史书体例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的鲁国史官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司马光主编,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花了19年的时间编写成的。

  【纪传体】是以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西汉司马迁编纂的《史记》。《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写起,一直到作者所生活的汉武帝太初年间结束,上下三千年。*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的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此外国别体史书还有《战国策》和《三国志》。

  【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我国古代著名的通史有两部: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断代史】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均为断代史。

  2.两汉诗歌

  【乐府诗】继《诗经》、《楚辞》之后,两汉乐府诗成为*古代诗歌史上又一壮丽的景观,作为一种新的诗体,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的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叙事诗的代表作。《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1.魏晋文学

  【“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小名阿瞒,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追尊为武帝,"三曹"之首。主要作品为《魏武帝集》。代表作有《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

  【曹植】字子建,三国魏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后称陈思王,"三曹"之一。主要作品为《曹子建集》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洛神赋》。

  【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官至蜀汉丞相,封武乡侯。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建安七子】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yǔ、应瑒、刘桢。“七子”在*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们与“三曹”一起,构成建安作家的主力军。

  【竹林七贤】三国魏末七位名士的合称。他们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由于他们互有交往,而且曾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

  【陈寿】字承祚,西晋史学家。主要作品为《三国志》,纪传体断代史,记述自黄巾起义至晋灭吴统一天下*百年间的历史。三国在百年间的史事头绪纷繁,陈寿虽分别编为《魏书》、《蜀书》、《吴书》,却能从总揽全局的角度处理,显示出他特异的史才。后人因推崇陈寿的史学和文笔,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史外,加上《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干宝】字令升。主要作品为《*》,《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大诗人,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郦道元】字善友,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成《水经注》四十卷,是富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志。《三峡》出于此。

  2.南北朝时期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加上从晋到明共二十个朝代的纪传体断代史史书合称为“二十四史”。

  【刘义庆】袭封临川王。主要作品为《世说》,唐时称为《世说新书》,宋时称《世说新语》,《周处》、《陈太丘与友人期》等出于此书。属笔记小说,记载魏晋人物的言谈轶事,与"志怪小说"相对,可看作"志人小说"的开端。

  【刘勰】字彦和,南朝梁代文学理论家。主要作品为《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

  【钟嵘】字仲伟,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著有我国第一部诗歌论专著《诗品》。品评自汉至梁一百二十多个诗人。

  【谢灵运】谢灵运,南朝诗人,*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与陶渊明合称陶谢。东晋名将谢玄的孙子,小名客儿,年长后袭封为康乐公,后降为康乐侯,因此世人都称他为"谢康乐"。


古代文学论文写作的指南 (菁华3篇)(扩展2)

——古代文学常识 (菁华5篇)

古代文学常识1

  1、第一位女诗人:蔡琰(文姬)

  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第一部词典:尔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出自于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0、*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三代:夏商周

  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三教:儒释道

  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

  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31、岁寒三友:松竹梅

  3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5、*三大国粹:京剧;中医;*画

  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3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收残冬

  4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3、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5、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出自于曹丕)

  49、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作品《文心雕龙》

古代文学常识2

  大致说来,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天文地理、目录辞书、科举职官、礼仪*俗、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器物用具、史传典籍、音乐娱乐、学校设置”等等。下面就介绍几种巧记方法:

  一、文体记忆法

  中学教材所选的古文篇目,一般都是按“语录体、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这四种文体去优选文章的:《论语》,语录体,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者关于孔子言行思想的记录,共20篇512章;《春秋》、《左转》、《资治通鉴》,编年体,是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史书;《国语》、《战国策》,国别体,是分国叙述的记言史书;二十四史,纪传体,是以记载帝王、诸侯王、社会各界著名人物事迹的历史巨著,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他都是“断代史”。

  二、雅号记忆法

  20xx年,上海语文春考中的第17题,检测了杜甫的雅号为“诗圣”。实际上,诗人的雅号还有许多,如“诗仙”李白、“诗佛”王维、“诗魔”白居易、“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诗骨”陈子昂、“诗杰”王勃等等。

  三、基数记忆法

  殿试一甲等,(状元、榜眼、探花)

  汉代二京都。(洛阳、长安)

  政务三省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星宿四象分。(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夜晚五时段,(一更、二更……五更)

  许慎六书创。(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人有七情欲,(喜、怒、哀、惧、爱、恶、欲)

  方位八荒地。(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古国九州天,(冀、豫、雍、扬、衮、徐、梁、青、荆)

  儒家十义德。(父慈、子孝、兄良、弟悌、父义、妇厅、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古代文学常识3

  NO1.九州,*的代称。一般指冀州、徐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NO2.中原,广义上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的中原指今河南省。

  NO3.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NO4.四海,指天下、全国。

  NO5.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NO6.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古人以东为左,故又称江左。

  NO7.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

  NO8.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NO9.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等。

  NO10.扬州,又称广陵、维扬。

  NO11.杭州,又称临安、武林等。

  NO12.苏州,又称姑苏、*江等。

古代文学常识4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好其它课程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理了风俗礼仪,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春节】

  我国传统*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寒食】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俗之一。

  【清明】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乞巧】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中秋】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

  【腊日】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俗。

  【除夕】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伯(孟)仲叔季】

  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十二生肖】

  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猪,称为十二生肖。在古代,十二生肖常被涂上迷信色彩,一遇休戚祸福,往往牵扯起来,特别是在婚配中男女属相很有讲究,有所谓“鸡狗断头婚”、“龙虎不相容”等说法。

  【生辰八字】

  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孝悌】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牺牲】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

  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家祭】

  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朝仪】

  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孤面向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也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朝聘】

  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

  语文学*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学*中不断的积累,准备了科举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高效地学*!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

  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

  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

  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

  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

  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

  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

  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

  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

  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

  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

  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

  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

  先秦学校分为两大

  希望提供的科举制度,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朝觐】

  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揖让】

  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

  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

  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顿首】

  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

  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九拜】

  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

  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瓿,因跪请秦王。”

  【坐】

  古代*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而对人不敬。

古代文学常识5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 “商颂”有诗40篇。“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又分大雅和小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赋、比、兴:《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最大就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用其它自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有进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如:《关雎》用‘雎鸟’的鸣叫起兴,引出诗人即景生情的联想。

  历史散文:古代的散文是伴随着史官词而出现的,他们记载国家在咸和君主的言行,在其中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政治和哲学观点,其记述由简到繁,由质朴无华到略具文采。现在人看到的就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春秋》:相传孔子曾对它加以修订,以记事为主,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先秦时期鲁国的编年史,书中按时代顺序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事件,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共242年的史事。它对后代的散文有不小的影响。

  《国语》:是一部按国别记载的史书,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战国早期人根据各国史料编订,以记言为主,书中记载的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等活动。其思想倾向于儒家。书中既尊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左传》:《左传》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历史著作,原名《左氏春秋》,作者是左丘明,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此外还附录了鲁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韩、魏、赵三家灭智氏的史实。书中生动反映了这一时期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变迁,再现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有关的诸侯、卿大夫等各类人物的活动。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刘向整理后得33篇,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主要记载了当时谋臣策士的言行,鉴于此书的性质,有人把它归入诸子类。

  《孟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儒家学派重要的一部著作,是孟子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的,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书中记载了孟子的言行,反映了他的思想学说(也就是他所提出的仁政思想)。

  《庄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道家学派重要的一部著作,原有五十二篇,现仅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庄子》是战国中期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品,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本人自著,外篇和杂篇中的有些作品出自其门人和后学之手。全书的思想和文风在统一中略有差异,大体上反映了庄子的观点。

  “楚辞”: 是战国后期楚国屈原等人创作的诗歌,是当时产生的一种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诗体。西汉末年由刘向整理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楚辞”是先秦北方史官文化同南方巫官文化融汇、交流的产物,也是春秋以来楚国在长期独立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地方文化的结晶。

  《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祭歌,总共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等十一篇作品。

  《九章》:作者是屈原,是楚辞中一组叙述屈原身世和遭遇的抒情诗,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九篇作品。《九章》只是表明作品的实际数目,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九章》的作品分别创作于屈原生活的不同时期,其内容和让题与《离骚》*似。

  《九辩》:《九辩》之名源于古代传说中的天乐,宋玉写的《九辩》只是袭用古乐之名而作,在内容上已非其本来面目。《九辩》是楚辞中的一首抒情长诗,共255句。

  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是孟子提出的。孟子重视道德修养,他把孔子的“仁”的道德规范发展为仁义,提出尽心、养性、诚心、寡欲等修养方法。浩然之气就是通过“义”的积累而养成,它到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表现为崇高的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状态。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自觉实行仁义之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把道德操守置于生命之上,他的舍生取义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屈原等人创作的诗歌,是当时产生的一种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诗体,汉成帝时由刘向整理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

  散体大赋:汉代兴胜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一种艺术形式。它除师承屈原、宋玉外,还师承《诗经》的“雅”、“颂”,是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发展起来的。这种作品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的文字,篇幅巨大,文字铺排堆砌。代表作品是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等。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萧统所编的《昭明文选》。他收集了东汉末年的一些内容风格相*,而又失去题目的无名氏的五言诗,编在一起,起名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游子思乡、怀人;二是男女恋情;三是文人士大夫的怀才不遇;四是反映一种颓废心理和一种及时行乐的情绪。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记载自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历史。东汉时期最杰出的史传散文。《汉书》先后经过四人之手才完成,分别为班彪、班固、班昭和马续,其主要作者是班固。在体制上承袭《史记》,而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分本纪十二、表八、志十、传七十,共一百篇。

  互见法:“互见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创的一种写作方法。即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互见法分为人物互见法和事件互见法两种。《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和事件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常常把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的篇章中。通过人物和事件的互见法,司马迁使《史记》既有了史学的可信性,又有了文学的可读性。

  建安风骨:东汉末年,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后人把这种建安诗歌的独特风格称为“建安风骨”。风指作品的思想内容,骨指作品的艺术形式。代表作家有“三曹”、“七子”、蔡琰等。

  正始文学:正始时期,玄学兴起,思想界玄学成为主流,这对魏晋时期的文人及文学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正始时期的隐士,指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他们发言玄远,任性放达,饮酒服药,一进颇有名声。七贤的政治态度和处世方式也各有不同,其中,人品和文学成就最高者是阮籍、嵇康。

  太康文学:太康是西晋文学的繁荣时期,此时时局稳定,文人们有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又因社会小康,文人多忘乎所以,歌功颂德,故*文风亦日趋严重,追求文学作品形式的华美,创作成就并不太高,文人自学地追求作品的艺术表现,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学大潮是趋于浮艳,诗尚雕琢,文崇骈俪,词采绮丽成为诗文的普通特色。代表这种主流派风格的作家,当首推潘岳和陆机。

  玄言诗:晋室南渡,士族文人沉溺享乐,意志更加消沉,以玄学自我迷醉的风气日渐浓厚,其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在表达上则是抽象玄虚,谈乎寡味。几乎无艺术性可言,东晋玄言诗人有孙绰、许询等。 (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刘琨、郭璞)

  左思风力:左思诗虽不多,但内容充实,风格独特,在太康诗坛独标一帜,成为太康,以至西普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钟嵘认为其《咏史》诗是“五言之警策”,并极力推崇“左思风力”。

  宫体诗:产生于梁陈时代的宫廷,多是描写女性和宫廷享乐生活的,风格绮艳浮靡,追求形式,雕琢,格调柔弱,内容*泛,题材狭窄,把*诗风推向极致。代表人物是萧纲、萧绎、徐陵父子等。

  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声律高度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体诗之间的过渡阶段,其理论支持便是永明声律说。出现于南朝齐永明年间。周颙在音韵上做出贡献,对汉语语音的天然音调进行规范,沈约把这种音韵的研究成果直接运用到诗歌中,提出了自觉运用声律来写诗的要求“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诗人们把声律说自觉运用于诗歌创作,产生了这个新诗体。诗歌的声律和诗句的对仗加以结合形成了“永明体”。最优秀的“永明体”诗人是谢朓。

  徐瘦体:由于徐樆和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均以写艳体诗著称,人们遂称这种形式讲究的艳体诗风为“徐瘦体”。

  北地三才:北魏至北齐时期,北朝出现了几位比较正统的诗文作家,模仿南朝诗文创作,虽然水*有限,难与南朝相比,但它却标志着北朝文学开始复苏,也迈开了南北文学融合的第一步。基中较著名的是温子昇、邢邵、魏收。号称北地三才。

  志怪小说:多指超现实的神灵鬼怪之事,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产生,是与当时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有关的。是普通百姓表达理想愿望的需要,他们将自己的反抗情绪和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大胆的幻想,曲折的表达出来。志怪小说的内容是宣扬迷信思想,大谈鬼神妖异,神仙道术,志怪小说大都采用非现实的故事题材,展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艺术上比较简略。代表作是干宝的《*》。

  轶事小说:以记录人物轶闻琐事为主的轶事小说,在魏晋南北朝盛行。这与魏晋以来品评人物和崇尚清淡的社会风尚大有关系。今存比较完整的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小说。作者是干宝,原30卷,今本为20卷,作品虽然不乏神仙道术、鬼怪灵异的内容,但故事来源广泛,保存了不少优秀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世说新语》:刘义庆《世说新语》是记叙轶闻逸事小说的先驱,以魏晋知识分子为主要记载对象,故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对后世的小说和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世效仿《世》的作品有:唐王方庆《续世说新语》、宋王谠《唐语林》、明何俊良《何氏语林》、清王晫《新世说》等

  山水诗: 真正以自然山水景物为独立的、客观的审美和描写对象,山水诗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对永明新体诗和后世山水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代表作家是‘谢灵运’。

  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杰在文学主张上都竭力反对华而不实的绮靡之风,提倡抒发真情实感。对齐梁文风的批判尤显自觉。四杰诗文在内容上有较大的开拓,由宫廷走向市井,由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题材扩大了,思想严肃了,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有了初步的定型。他们的诗带有强烈的热情与幻想,愤懑与牢骚,不仅反映了齐梁所没有的大唐盛世气象,而且气势雄壮,意境宏博,节奏有力,语言浏亮,富于个性,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四杰为结束齐染文风,开启盛唐之间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

  大历十才子:指中唐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津、夏侯审,大历初年他曾在长安参加重要唱和活动,又创作倾向和诗风相*。其中以钱起、卢纶、戴叔伦成就最高。大历诗人创作内容较贫乏,诗风以清丽空灵、省净纤巧为主要特色,相对盛唐,由壮阔变为清秀,由重气势变为重韵味,艺术显得更为精工。

  永州八记: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属游记,写出了山水景物中的奇妙动人之处,神形毕肖的地再现山水景色的自然美。有卓越的的艺术独创性,善于抓住景物的最主要特征,又善于以动写静的手法与大量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他的游记,画廊式的展现了永州的山水胜景。(游记的名字再写出来)

  花间词:五代后蜀时,卫尉少卿赵崇祚将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编为《花间集》,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词派因此得名。其核心内容不脱冶游宴乐、男女私情,风格绮艳婉丽,对宋词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温韦:温庭筠是*文学史上第一个以词名家的人,以宫怨闺诗为主要题材,韦庄是唐末另一位卓有成就的词人。二人齐名,并称“温韦”。

  唐传奇:指唐代流行文言短篇小说,它是在六唐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使得小说由单纯的谈神说鬼,以通过写人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演进。它的兴盛和唐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唐代佛教道教思想的流行有密切关系。受《史记》以来历史传记文学的影响,以及六朝志怪小说的影响,唐代传奇最繁荣的时期是中唐时期,主要创作在中唐时期,晚唐则出现了大批的专集,传奇的内容既有描写社会生活的,也有写宗教迷信的。但传奇中,成就最高的是有关爱情生活题材的小说,如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小玉传》。艺术上,情节比较复杂,结构相当完整,语言典雅华丽,富于文采。宋人以后,人们根据这类小说多传述奇闻异事的特点,泛称唐人小说为“传奇”,在明清,则指南戏演唱的戏曲。

  西昆派-:由《西昆酬唱集》得名。全部为*体律诗,杨亿、刘筠、钱惟演三人为代表作家。内容无外乎歌咏宴饮生活,咏物、咏史及泛咏男女情爱。追求用典丰缛,属对工整,下字丽艳,音节铿锵;标榜学*商隐。

  江湖诗派----《江湖集》中所录诗人大部分或为布衣,或为下层官吏,身分卑微,以江湖*气标榜,因而被统称为江湖诗派。江湖诗人时时抒发欣羡隐逸、鄙弃仕途的情绪,也经常指斥时弊,讥讽朝政,表达不与当朝者为伍的意愿。江湖诗人中成就较著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

  诗话-:诗话是宋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形式,最早的诗话是北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诗话内容大体包括记事、考证和文学批评几个方面。南宋后期严羽所作的《沧浪诗话》,是一部最著名的宋代诗话。

  以禅喻诗:以禅喻诗的风气开始于北宋苏、黄等人。严羽改变了前人仅以参禅喻学诗“工夫”的作法,直接以禅境喻诗境,以参禅的“妙悟”喻对诗歌本质的领会。禅宗在说明“如何是禅”的问题时总是恍惚其辞,悠谬其谈,绝不肯作出正面回答。严羽认为诗的本质也是不可言传的,只能依*“妙悟”。这样,他就把以禅喻诗运用到诗的本质问题上,由此导出了后人的“诗禅等一”等论调。

  诸宫调:是一种讲唱文艺形式,是在鼓子词和赚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套曲,再用若干宫调的套曲组成长篇,间以说白,来演唱故事。

  元杂剧-----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样式而形成的戏曲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词曲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南北合套:元代后期,又有所谓“南北合套”,即在套数中将南曲和北曲的曲牌依一定的规则间用。

  小令、套曲:小令又称“叶儿”,一般是独立的单只曲子。套曲也称“套数”、“散套”,由同宫调的三支以上只曲组成,也可“借宫”,一般套末应有尾声,全套必须一韵到底。

  铁崖体:杨维桢的古乐府,题目多新创,题材或翻新故事、或描写世故,爱用古韵,诗风瑰奇绮丽,时称“铁崖体”。

  茶陵诗派----以李东阳为代表,作诗力主宗法杜甫,强调法度音调。对台阁体文风是有所冲击的,对后来前七子的诗文主张也有直接影响。

  唐宋派:嘉靖间,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章取法唐宋古文的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他们被称为“唐宋派”。

  格调说----沈德潜的格调说,认为诗歌在内容上应该符合封建社会秩序。而在表现上,则应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要讲含蓄、比兴,只能”委婉陈词“,不可”过甚“、”过露“。好诗的标准是”风雅“,是盛唐的诗歌,因此写诗必须学古,必须有法度,也就是要”摩取声调,讲求格律"。

  义法:“义法”是方苞的文学见解。他认为作文要讲究义法,“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言有物,是说文章要有内容;言有序,是说文章要有条理、有层次、有技巧,也就是指形式。方苞主张要写好文章,必须学*古文的法则,必须向古代学*。这既是道统又是文统,是道统和文统相结合的完整的体系。


古代文学论文写作的指南 (菁华3篇)(扩展3)

——*古代哲学论文3篇

  一、当代*哲学的界定

  大致说来,“当代*哲学”基本上有三种意谓:其一,是从当代*传统哲学层面上使用,多出现于*哲学(史)界的文章中;其二,是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层面上使用,更多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或哲学原理界的文章中出现;其三,是广义的概念。把当代*哲学当作一种总汇性概念,指称当代*存在着的各种哲学理论,包括*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从逻辑周延性方面考虑,似乎第三种意义上的当代*哲学要更加合理一些。当代*哲学应该说就是当代*哲学家们所探索、所研究的哲学理论,这符合研究主体的角度,所以本文采纳第三种界定。

  二、*传统哲学对当代*哲学的建构

  诚然,笔者不是要否定*传统哲学历史价值与学术价值,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将来如有新哲学,必与以往儒家哲学有多少相承之关系,必以*固有的精神之思想为基础。”他强调:“在哲学,须根据本国先哲思想之精粹,及现代世界思潮之大流,重新建立一个伟大的系统,作知识及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我们所要反对的是将当代*哲学的建构替换成传统哲学的阐释,这种思维方式是缺乏创新的。因为这种思维方式实际上是僵化地看待*哲学,缺乏发展的眼光。殊不知,只知道引经据典、援引历史,并不是对当代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文化对时代的推动作用一定要结合社会需要。传统哲学要与当代社会文化价值观相结合,摆脱思维禁锢,才能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其实,在我们大力重构*哲学之时,西方哲学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就出现了危机。当时,西方世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给确定者以不确定”的批判运动。对科学、哲学等各个领域乃至整个西方文明都加以批判。斯宾格勒在20世纪初有本著作《西方的没落》,可以体现当时社会上的批判思潮。从20世纪初至今,各种反映西方文明衰落的研究不断涌现。这其中也包括对西方哲学的担忧。但是,与今日建构当代*哲学有所不同,西方哲学在面对危机时,并没有退回到经典本身,没有对古希腊哲学思想进行不断的诠释。这种做法似乎表明西方的批判是不彻底的,没有追根述源。实际上,西方世界在批判中寻找的是当代人灵魂深处的危机,不断丰富西方哲学的内容,产生了许多新的哲学类别。这恰好说明:西方人的批判倾向于产生肯定的结果。这是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的。

  三、西方哲学对当代*哲学的建构

  以冯友兰先生为开端,学者们大都批评*传统思想范畴逻辑模糊,追求系统化、清晰化成为重建*哲学的必走之路。可是值得商榷的是,在逻辑化、系统化的背后隐含的是客观与可测性等预设,这一类预设可以说是不符合*传统思想的内在精神和整体风貌的。当然,冯友兰认为历史上的*哲学并不是完全没系统。他指出*传统哲学有“实质的系统”,只是缺乏“形式的系统”而已,此一说法被后来学者广为使用,似乎已成为不辩之理。所以,以冯友兰为代表的学者普遍认为要重建*哲学,必须用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法来提升*哲学,从而在形式上找到系统性。这一类学者认为:*哲学内容虽为丰富,但太过零散,太为神秘。这使对其的研究很难规范性和程序性。所以西方分析哲学的思维是补救*哲学的不贰法宝。

  表面上看,这个做法似乎很受用,拿西方的分析哲学来提炼*哲学体系。问题在于*哲学不像现代化建设这般逻辑和可操作,讲究“天人合一”的*哲学要同“注重逻辑论证”的分析哲学相融合,是否会使*哲学失去本身的特点和精神?这中间又有多少矛盾?其实,当有人说一种哲学是“神秘的”时候,实际上在说者心中已经预设了一个“理想的”标准。*哲学往往被称作是神秘的。这种判断有意无意地带有某种贬义色彩。有些学者指责*哲学的严重不足是:普通大众被排在哲学门外,因为只有少数有悟性的所谓天才才可以领略*哲学的精神。这种特点会直接影响到*哲学的发扬与推广。毕竟社会中所谓的天赋极高的人是屈指可数。以上的指责不无道理,但也会产生质疑。作为追寻智慧的哲学,若人们只要通过培训都可以掌握,那*哲学就会沦为一种操作技术,未免太为肤浅。虽然西方分析哲学具有技术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但其在研究上绝不能没有“专家”,也并不是寻常人都可以驾驭的。所以,从能否大众化角度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恰当,是荒谬的。事实上,对当代*哲学的建构不能简单的套用西方哲学体系。于是,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这个问题:一方面,将西方的哲学理念套用在*哲学内容上,找出*哲学对应的西方哲学体系,如此产生的结果只是*哲学的西方化,很难体现出*哲学固有的精髓。另一方面,用西方哲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哲学,更多意义上只是建立了一种便于大家理解和接受的路径,使*哲学更加通俗易懂,更加可操作,而不可能建立*哲学本身。毋庸置疑,中西方哲学各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文化传统,二者应该各具光芒。

  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哲学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方向。我们在建构*哲学的同时既不能丢失自我,也不能脱离时代。*哲学是中华民族的更应该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应该独立于西方哲学而存在。正如郑家栋教授所说,“*哲学是否真正具有*的魂魄,从而能够对于人类的当代境遇及其问题做出某种原创性的回应,而不只是成为西方哲学的赝品与应声虫。”和合才是整合世界各国哲学的根本出路。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哲学的当代发展,我们需要尊重传统哲学,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更需要将其发扬光大,不能使其淹没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这种哲学新文明的建设,必须结合我国自身的发展状况及人们思想中的困惑,让*哲学在当代也能抚慰现代人的心灵,促进社会的进步,从而具有持续不断的生命力。

  摘要:*哲学以独特的学术发展理路而在人类文明文化史中独具一格,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这种独特理路不能仅仅作为“独特”而存在,否则,就像珍禽一样,只具有参观价值,岂不可悲?因此,必须经过反思和批判让世界认识到它的价值之所在。该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反思。

  关键词:创新;中西比较;出路

  1、创新

  *哲学到底如何创新?这是每一个*学者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哲学是一个以注释圣贤经典为独特发展理路的哲学。”这句话包含了这样几层意思:

  下面逐条分析:我们不引入西方哲学家站在西方哲学的立场上的评价,我们承认*哲学是哲学,承认了这一点,2、3点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那么,圣贤经典为何?先秦诸子,特别是以儒、道两家影响最大。我认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思想直接决定了*人的思维模式、生活模式以及伦理观念。而对他们的著作的解读成了后来思想者的主要工作,这种传统在儒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既然以注释作为其独特的学术发展理路,那么,所谓“创新”也只能在经典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的解释,这种解释是否能为人所接受要依赖于解读者对经典的把握程度,否则,就会被指责为误解、误读。这种观念极大的影响了*知识分子的创新能力,他们一直想恢复圣贤之“原意”,然而,到底是否有“原意”?圣贤真的说(say)出了他们的意图(mean),他们真的意图(mean)了他们所说(say)的么?没有人反思这个问题。其实,文本一旦产生,就成了既不同于物,也不同于心的另外一种东西(如果有所谓二元对立的话),独立于作者,提供了巨大的意义解读空间。如果在这么广阔的意义空间中只寻求所谓“原意”,岂不是一种最大的误读么?再者,“原意”是不存在的,说什么是作者之原意呢?他意图(mean)的还是他写(say)下的?这中间有很大差别,书写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无法真正写出我们意图的东西,通常是Whatwesayisnotwhatwemean;whatwemeanisnotwhatwesay。因此寻求恢复“原意”的努力其实恰恰误解了“原意”,作者肯定说出了他自己意识不到的东西,而对这些东西的揭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寻求“原意”的努力使得*哲学自身缺乏有力的批判和反思能力,后来人对前人的批判只是指出前人在多大程度上“背离”了圣贤之“原意”,没有说出自己的回应的努力,总是“托古言志”。

  然而,*哲学的思维方式即那种由易学精神充分体现的“大宇宙”视野以及历代思想家一直追求的“成圣”“成贤”的生命境界的提升直到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哲学从一开始就是对生命人生的了悟,从来都与认识论无关;从一开始就参透了人生宇宙的一体合流之道,这是西方人绕了很大的一个圈子才体会到的。不过,他们经历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及由此造就的昌明的科学成果,当然也经历了科学成果带来的严重问题,但是,经过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他们已经能够在自己文化内部找寻解救之道,显然与*哲学从一开始就以提高生命境界至上追求具有很大的不同。当然,这里不能说哪种文化优劣的问题。但是,由两种文化产生的文明是可以有标准来评价出其高下的。这一点将在后面详尽阐述。

  2、中西哲学的比较

  “比较”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两种在同一范畴级别的东西或人难免碰到比较的处境,中西哲学以前面临过,现在面临着这个问题,将来很有可能继续面临这个问题。但是,由于两种哲学的异质性使得我们必须先问这个问题:比较如何可能?然后,若可能,采取何种视角何种方式进行比较?比较的意义、意图何在?

  我们必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中西哲学是异质文化的产物,不同的精神气质、不同的发展理路,甚至有不同的问题。这使得很难把握比较二者的分寸,不留神就会陷入用其中一种哲学来否定另一种哲学的境地。因此,要选择一个很好的立场。如何选择呢?设想我们比较猫和狗两种动物,比较的前提是它们同属于哺乳动物,我们在“哺乳动物”这个高一级的范畴内比较猫和狗两个次一级范畴,能够看出猫之为猫的特色之处和突出特点。再设想我们比较猫和桌子,有意义么?猫和桌子甚至没有共同点,所谓比较就只是分别列举猫和桌子各自的属性而已,不能通过二者的比较使得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猫的特点,这不是真正的比较。因此,中西哲学比较的前提也必须是中西哲学的共同、共通之处,在这种共同、共通的基础上再谈比较才来得更有意义和价值。否则,就像比较猫和桌子一样荒谬不堪。二者是否有共同、共通之处呢?有,同是人类文化的产物,都关注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但是,差别从诞生之日起就产生了,两种哲学沿着不同的路向发展:*哲学从一开始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人伦,以及人与万物在宇宙大背景下的和谐相处,最高境界当然是天人贯通之道。这一点在《易传》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大衍筮法”通过蓍草这种祖先认为有灵性的植物进行占筮,向全幅视野下的宇宙开放,感通天、地、人三才的格局,纳入阴阳二气以及由阴阳二气生发的宇宙万有,宇宙万有都存在于宇宙大化的特定时段——四时、年月等,通过感通就进入了与宇宙大化一体无隔的生命状态以及对未来了如指掌的精神豁然状态。这种初始状态体现的精神使得*哲学表现出向原点回归的圆而神的品质。西方哲学自发端之处就有一种知识理性的倾向,苏格拉底将人的道德理性的建构诉诸“知识理性”。“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当然这里的“知识”、“认识”不同于由笛卡儿开始的二元对立模式下的“知识”和“认识”,也决不同于*哲学的内省工夫。后来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的真正开端。亚里士多德一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道出了整个西方哲学的精神——不断的超越。西方哲学家们在很长时间内都把对真理的追求作为自己的目标,把确定性作为知识的坚固基础,现在他们已经意识到这种思维模式的巨大缺陷,于是对传统哲学展开了猛烈批判,试图寻求走出这种思维模式的出路。

  需要注意的是,“*”是一个国家概念,而“西方”则是一个地域概念,这种比较可能会遭到很多非议。我们可以自豪于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力,但是我们要看到,今天传统的东西已经所剩无几,因此,我们必须反思这种文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如果*哲学以及传统思想只是在线装书中存在的东西,那么她的生命力已经很脆弱了。

  3、*哲学如何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华文明遭遇西方文明是第一次遭受异质文明的冲击,之前的佛教还是同属东方文明的范畴,因此没有对中华文明造成什么影响,反而以独特的存在形式在*发展壮大。

  前面提到了文化与文明的不同,这里具体展开一下:

  作为文化中西没有优劣之分,但是文化造就的文明可以做出高下的衡量,标准是人的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表现。一种文明如果能够为人提供更多的闲暇时间和生活、思想空间,我们可以断定这种文明的质量要高,因为这种文明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从这个角度看——这个角度是具有很大合理性的——很明显,西方文明的质量要高。*有很多人,特别是一些知识分子阶层,抱有一种“优雅”的怀旧情结,思念所谓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声称羡慕*农民那种“无忧无虑”的“浪漫”的田间地头的生活,自己却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一切便利,如果真的让他们回到那种生活,他们大多是不愿意的,对以西化为特色的现代化的批判不能通过回复所谓“前现代”状态而彻底完成,不能一味追忆逝去的东西,而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和西方都在批判现代化,*如何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很明显发出声音不是说再建古代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而是要使得世界上能有更多的人发现*传统思想的可贵,并且在*传统思想中发展出有助于全球问题解决的路径,才不至于出现在世界哲学会议上没有*人的声音的悲哀局面。西方社会对现代性的批判产生了后现代主义,但是后现代的破坏性以及消极的特征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方案,*传统哲学中有很多可贵的思想,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另外一种积极的批判。

  然而,如何找到这样一个路径是最大的问题,是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出路还得从圣贤经典中发掘,但不再是紧紧追索圣贤原意的解读,而是创造性的“误读”,譬如,《庄子》一书的最独特之处不在于他表达了什么思想,而在于庄子的言说方式本身,完全可以对庄子进行这种暂时剥离内容创造性的“误读”,因为哲学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言说方式的选择,语言可以成为思想的桎梏也可以成为思想的完美表达,因此找到自己的言说方式就是创造性的重要一步。西方哲学史上,柏拉图以优美的对话体为特色,后又经历了*代多种形式,有几何公理式的也有其他一般论文文体,德国古典时期哲学职业化之后哲学著作的书写与其思想一样枯燥、严谨。尼采反对传统哲学的武器除了其思想本身之外还有其一反传统的写作方式,他采用格言式的表达,使得哲学思想再次灵动鲜活起来;海德格尔一生都在寻求自己独特的言说方式,他知道“语言是存在的家”,认为只有艺术和诗才能真正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并且也写了很多诗歌,尽管被诗人们认为是蹩脚的,不过我们可以从海氏的努力方向获得启发。语言一旦选定就会携带着思想向前流淌,至于是否顺畅取决于二者的协调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处之所以剥离思想和语言,即内容和形式,是为了强调语言对于创造的重要性,实际上,内容和形式永远无法分离,不是想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思想就可以用什么样的语言的,思想的特质也能制约语言的选择。不过,我们可以在这种“短暂”的剥离中获得启发,因为出路通常在普通判断认为没有出路的地方。(作者张洪杰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职研究生)

  内容摘要:艺术的情怀和哲学智慧的结合,成就了*画的精神。在纷繁复杂的现代,我们追寻探索*古代哲学的精神,从“和”“道”虚实变化、淡泊致远中,探求*艺术中反映民族与文化精髓的艺术表现语言。

  关键词:*哲学和道笔墨意象虚实

  艺术的使命就在于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找到适合的艺术表现。而人的心灵意志和高远旨趣,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都要表现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与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以诗书礼乐作为根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浑然天成的大和谐。古典和谐美作为古代艺术的理想,它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流动,把自然作为最高的精神田园,从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时间与空间,将心中的意向等处理和组织为一个*衡、和谐、有序的统一体。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古代许多的杰作都是山水花鸟、树木青竹,山涧溪畔往往能见一人或两人,或对饮成趣,或*沉浸在天地的美妙之中,从中领会超越自然与人生的妙道,无不体现了“和”之“道”。

  何谓“和”?*哲学“以和为贵”,认为“和”是世界万物最本真、最具创生性的状态。和即是谐和、统一,是艺术最基本的性格。一切矛盾得到调和的世界才是最高的美,一切艺术作品,也正是世界调和的反复。所以才有庄子以和注释德,即是指人的本质就是和,正所谓“德者成和之修也”。人和上升为天和,庄子是以天和为道,和就是天的本质,只有和才能生道,才能生万物,“生生不已”;但它不同于“同”。“同”是缺乏生命力的,它意味着单调一律;而“和”是能化异为同,化矛盾为统一,却又允许异物的存在,逍遥出尘世,驰骋于艺术的大美世界中。在此状态中,精神是大超脱、大自由,“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是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和”的思想渗透在*画艺术中,使得*画艺术在笔墨表现上讲“两和”。一是笔墨技巧之和。在用笔与用墨上讲求相反相成之理,卫夫人在《笔阵图》中形象地比喻道:“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可谓用笔单有力不够,还应刚中带柔;而墨法之妙又全在笔出,清代画家方薰说道:“墨法,浓淡精神,变化飞动而已。用墨,浓不可痴钝,淡不可模糊,湿不可混浊,燥不可涩滞。”笔、墨依照一定程式在纸、绢、壁上作画时产生的点、线、面、团、叠加、渗透、摩擦、转折,行笔徐疾、轻重、粗细,用墨运水多少所产生的光涩、枯润、曲直、方圆、厚薄,齐乱种种效果,这些效果引出的刚柔、道媚、老嫩、苍秀、生熟、巧拙、雅俗种种感受,以及技巧上的虚与实、巧与拙、繁与简、疏与密等矛盾双方达到了和谐统一,对立的概念成为相反相成的统一体,合乎天之造物,自无轻佻浑浊之病;另一是讲求笔墨精神之和。画由心生,笔为骨,墨为魂,“笔墨相为表里,笔为墨之经,墨为笔之纬,经纬联络,则皮燥肉温,筋骨健,而笔之四势矣。”*绘画认为笔墨二者要互生、互动,和谐统一,才能“画以笔取气,以墨取韵”,这样才能达到如王维所言:“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东南西北,宛而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

  “和”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意象之和。*画最大的特征就是以有限的笔墨空间表达无限的“意”,无限的“象”。*画的意境是什么?翟墨在他的《审美意境的构成》中这样说道:“意境,也可称为有情之境,因为它是由审美主体和客体各种矛盾的复杂关系所构成,它属于比形象更为丰富的美学范畴。画家按照自己的理想将生活中的实景用美的形式在作品中表达出来,形成一种能够引起共鸣的艺术境界。”这种意境,文学上是所谓的“言外之意”,而绘画中往往是“象外之境”,虚实相间,重在自身的体会与研修,强调内心的主观情思与自然物象的交融、浑化。它所呈现出的独特的空间包容了人类心灵与自然宇宙最深处的生命境象。

  意境的创造最重要的是画家必须有一颗能体悟宇宙本原的诗心。现实世界中的人物鸣禽、虫鱼走兽、山川草木、江海湖泊、流云烟霞等自然物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蓬勃无尽的创作源泉。

  *哲学重视自然,对宇宙人生之道的把握,实际上是凭一种浸透着主体生命意识的诗性直觉。*古代的哲学家,大都带有浓厚的诗人、艺术家素质,而*诗人的灵性从来就蕴含着一种悠悠的形上情怀。*哲学是诗性的,*艺术是高妙的。在世人看来,国画作品所表现的是一种飘飘欲仙的理想王国与人类的不受世俗污染的真性情,仿佛是艺术家追求的一种出世情怀。作为*哲学而言,它本身很难界定,既是现世的,又是出世的,它关心的是“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天地未画前”。这是透着理想主义情怀的追求,体现在哲学家和艺术家心中,便成为对人生理想不断的追求,正是所谓的“内圣外王”,不断地操练自己,生活在哲学体验中,超越自私与自我中心,以求天地合一。这种操练一旦停止,自我就会抬头,内心的宇宙意识就会丧失,所以,为了达到圣人的理想,他们是永远不会懈怠的。

  这种情怀自然体现在画家的笔墨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即富于暗示但却不是一泄无余。这也是*绘画所追求的艺术目标。暗示的语言是如此的不明晰,但是所蕴含的几乎是无限的。在《庄子》的《外物》篇中这样说道:“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按照道家的思想,道不可道,只能暗示。笔墨的作用,好比语言,不在于它的固定形态或是含义,而在于它的暗示,引发人们去悟道,引发人们去分享个人的所得,个人对待整个世界大美的态度。局限笔墨的所谓线条技法、浓淡干湿,其实都应该在完成它们的暗示作用后忘记,不要让人被并非必要的形式语言所拖累。*些年来,对笔墨的争论喧闹如此,其实不过是闹剧一场,我们所关心的不是笔墨本身的状态,而是讨论其真正的内心世界,外部状态不过是内心宇宙的反映。虚与实就是一个宇宙观的问题。

  *传统哲学理论认为:“宇宙空间是个太虚之境。太虚凝而成气,气聚而成物,物散而为气,气复散而为太虚。自然宇宙是气与太虚的统一,即物与空间的统一。”我们知道虚与实也是*古代艺术美学中常用的一个概念:有形与无形,主观与客观,直接与间接,有限与无限,思想与意象等等,共同构成了*传统的审美观。我们读古诗词,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或是“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体会到的往往是言外之境,弦外之音,让人如入一个具有意中之境,“飞动之趣”的艺术空间。画诗同理,所谓境生于象外,艺术意境具有“象”与“境”两个不同层次,由实入虚、由虚悟实,虚实相对,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画墨与空白中体味出那些虚像和空灵的境界,点点墨迹,和那画家苦心经营的看似不经意的空白,淡淡的几缕云烟,疏疏的几尾秋苇,或为江湖,或为深水,天地一体,渐入渐出,空灵之气跃然纸上。这正是“天地之间,其犹橐乎!虚而不屈,动则愈出。”“橐”即风箱,天地犹如一个巨大的风箱,充满了“气”,能使万物流动,生命不竭。车轮中心孔是空,车轮方能转动;杯子中间空,方能盛物;“气”是表现物体以外的“虚”,没有“气”,作品就没有生命。在*画的意象结构中,没有虚空、空白,其意境就难以体现。*画以线造型,取的就是线与线之间空白的含与意味,线为实,其为虚,体为空,其为实。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画重视空白。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是海,是天空,却并不感到空。空白处更有意味。”可谓实得“逼真而神境生”、虚得“空灵皆成妙境”的宇宙生命的空间。

  如此“妙境”与“空灵”,追根溯源可以称之为“道”。

  在*古代哲学中,道被视为生命最终极的本源,它也是*古典美学观念的原型。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是天地产生之先的原始混沌,它是万物形成之母,无从命名,我们称“道”为“道”时,这个名字只是一个指称,正所谓“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老子的这一倾向,他所讲的“气”与“象”之间才能产生紧密关系。审美是对有限的“象”的观照,进而实现对“道”的观照。庄子说的“心斋”“坐忘”,都说明先要做到“澄怀”才能“味象”。“澄怀”就是“坐忘”,只有如此,我们才可能会有虚静空明之心境,才能实现对宇宙本体和生命的审美观照,即对道的观照。画家往往很注重自身的“虚静”之天性,很似孔子所谓的“乃凝于神”,因为“凝于神”,他所创造的作品,就不在外而在于他的精神之内,此时再“加手”去创造,不是以主观去追求客观的形态,而是以自己的手、自己的笔墨实现自己精神中的形与意,这样才能毫不歪曲地进入虚静之心的“表象”,主客观合一的创造也就无怪乎可以“惊扰鬼神”了。宋代郭熙将画家这样一个审美的胸怀称之为“林泉之心”,所谓“胸中宽快,意思悦适”正是此意。唐代美学家提出“境生于象外”,进一步地道出了“境”作为审美客体,比“象”更能体“道”。意象必须表现宇宙的本体和生命,作品才有生命力;南齐谢赫提出“气韵生动”的命题,就是这一思想的概括,它成为几千年来*画的最高美学法则。

  当一切喧嚣归于沉静,自然之心则归于淡泊。老庄皆以自然为道的特质,以为自然脱俗方能悟道。道是*淡天真的,只有去除一整套繁缛因明,才能外静内净,方能直指人心。万物以自然为性,至丽之极,而反若*淡;琢磨之极,而更似天然。正因为如此,虽然艺术必然要求变化,虽然凡是生命的东西必然有自然变化,但是没有淡泊的心灵,就无法窥视到对象的精神,画的再是尽诙诡怪异之变,也是死物而已。苏东坡所以知画,所以能创作有飞扬生命力的作品,就是因为他懂得保持一颗淡泊的心灵,“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为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所以体悟“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这成为*画基本性格的归结。

  王国维在分析古典艺术成就时说:“最粹之文学,若自其思想言之,则又是纯粹之哲学也”,唯以其纯粹,故哲学与艺术通而为一,纯粹乃指哲学与美术为天下“最神圣、最尊贵而无与于当世之用者”。因为“哲学与美术之所志者,真理也。真理者,天下万世之真理,故不能尽与一时一国之利益合,且有时不能相容,此即其神圣之所存也。”“若夫忘哲学美术之神圣,而以为道德之手段者,正使其著作无价值者也。”*哲学的终极关怀是做人,认为人类本真生命不应该受到外界的干扰和扭曲,突破世俗的利益去追求人生的价值,回归生命的本然;可见,*古代哲学精神是以道德为精神,以内在真实为鹄,寻找生命的真实就必然要回归本来的心灵。这样的哲学价值一旦被艺术化,被艺术所吸收,艺术也就不仅仅是现实之外所构成的幻象,而是深化展开为生命构成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冯友兰.*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

  [2]张世英.程朱陆王之学与西方*现代哲学.文史哲.1992年第5期

  [3]徐复观.*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云雪梅.黄宾虹画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6]老子.老子.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7]俞建华.*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8]何智明.唐五代画论.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古代文学论文写作的指南 (菁华3篇)(扩展4)

——古代文学常识 50句

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泛》(此句建议背诵)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此诗建议背诵)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此诗建议背诵)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陈子昂,字伯玉,世称陈拾遗(因曾任官职为右拾遗)。名句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

6、《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2、孔子——《论语》

7、王羲之东晋书法家,世称“书圣”,与儿子王献之并称“二王”。代表作:《兰亭集序》

8、贾岛唐代著名“苦吟诗人”,自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9、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

10、关汉卿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元杂剧的奠基人。

11、我国远古神话分为三类:关于自然神的故事;关于英雄神的故事;关于异人异物的故事。

12、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最初叫做《诗》或《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经典后,称为《诗经》,共收入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作品,主要是民歌。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开端。

13、《诗经·小雅》中有《南陔》《白华》《华黍》等六篇诗有篇目而无歌辞,后人称为为“笙诗”。

14、田园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为美谈,他描绘了人间天堂著有《桃花源记》一文。

15、郭沫若,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成立创造社,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16、新*的**是《义勇军进行曲》,作者是现代著名剧作家田汉。

17、赵树理,现代小说家,山药蛋派代表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李家的变迁》《三里湾》,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18、长篇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魏巍,以陕北信天游形式写成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19、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鲁滨逊漂流记》,作者是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笛福。

20、长篇小说《简?爱》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牛氓》的作者是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

21、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幽默讽刺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哈克贝恩费恩历险记》《百万英镑》,短篇小说《竞选州长》。

22、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作者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

23、童话《皇帝的新衣》《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

24、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语录体。4、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这种新诗体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25、杜甫字子美人称诗圣,主要作品有《兵车行》、《春夜喜雨》等,他的作品达到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

26、风即乐曲,国风指当时诸侯国所辖各地域的乐曲。诗经*有十五国风,160 篇。即: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频风。

27、“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28、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29、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30、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31、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32、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33、张养浩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

34、沈括——《梦溪笔谈》(被誉为“*科学史上的坐标”)

35、天干地支纪日法。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姚鼐《登泰山记》

36、字的来历。字是一个人行**礼后,由父亲或长者给取的。古代男子一般在20岁行冠礼,女子一般在15岁行笄礼。**后,称字是对*辈或尊辈的礼貌和尊敬。

3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38、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39、三教:儒释道

40、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41、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2、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43、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44、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5、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6、宋代散文

47、元曲四大家

48、十大悲剧占其六

49、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50、元曲四大家

  ①白朴,名作有《墙头马上》

  ②关汉卿,号已斋叟,名作有《窦娥冤》


古代文学论文写作的指南 (菁华3篇)(扩展5)

——古代文学常识 60句菁华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此句建议背诵)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此诗建议背诵)

3、”文章四友“: 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

4、”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2、孔子——《论语》

6、贾岛唐代著名“苦吟诗人”,自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7、关于文学艺术的起源,主要有模仿说、游戏说、心灵表现说、劳动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劳动说,这是对文学艺术起源的科学解释。

8、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最初叫做《诗》或《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经典后,称为《诗经》,共收入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作品,主要是民歌。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开端。

9、《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现在一般认为这种分类是按照音乐的不同特点来划分的。

10、《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弟子们的言行,它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11、闻一多,*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代表性诗集《红烛》《死水》。

12、长篇小说《边城》的作者是沈从文,《围城》的作者是钱钟书。

13、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作者是丁玲,《暴风骤雨》的作者是周立波,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作者是姚雪垠,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诗人艾青的成名作。

14、《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代表作,他另有重要作品《双城记》《艰难时世》。

15、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指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

16、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作者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

1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8、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19、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20、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21、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2、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3、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4、欧阳修是北宋诗人革新运动的领袖。

25、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被列宁称为“*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6、王夫之是清初著名诗文理论家。

27、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28、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29、干宝——《*》(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30、序数纪日法。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归有光《项脊轩志》

31、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32、字的来历。字是一个人行**礼后,由父亲或长者给取的。古代男子一般在20岁行冠礼,女子一般在15岁行笄礼。**后,称字是对*辈或尊辈的礼貌和尊敬。

33、字与名间的关系。字是名的解释或补充,对名有表述和阐明的作用。如:

34、谥号。古代帝王、卿大夫、诸侯、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的事迹行为和品德评定一个称号以褒善贬恶,这个称号就是“谥”或“谥号”。如陶渊明的谥号为靖节先生,林则徐的谥号为林文忠公,秦桧的谥号为缪丑等。

35、新*的**是《义勇军进行曲》,作者是现代著名剧作家田汉。

36、曹禺,*现代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

37、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8、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39、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40、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41、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

42、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43、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5、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6、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47、*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48、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49、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50、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1、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52、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称为“元帅诗人”;

53、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54、句中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

55、短篇小说《陈奂生上城》的作者是当代小说家高晓声。

  外国文学

56、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被列宁称为“*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57、天干地支纪年法,即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如甲午战争,辛丑条约等。

  练*巩固:20xx然后就戊子年,20xx年是什么年?(辛卯年)

58、天色纪时法,即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对应现在两个小时,具体如下:

  夜半、鸡鸣、*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

59、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60、唐诗

  ①“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腾王阁序》脍炙人口。

  ②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人民诗人白居易。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名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秋浦歌》《静夜诗》《赠汪伦》等.著《李太白集》。杜甫,字子美,又称杜工部,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名作有“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北征》《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双称白香山,白太傅、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名作《长恨歌》《琵琶行》。


古代文学论文写作的指南 (菁华3篇)(扩展6)

——*古代文学常识 40句菁华

1、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他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人独立创作诗歌的开始,他创造了一种新诗体叫楚辞,又叫骚体诗。

2、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3、杜甫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4、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是北宋的柳永和南宋的李清照(我国第一个女诗人),代表词作分别是《雨淋霖》、《声声慢》。

5、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6、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7、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8、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9、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0、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11、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12、韩非于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员著名的代表。

13、王维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

14、欧阳修是北宋诗人革新运动的领袖。

15、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16、宋代书法四大家:蔡襄、黄庭坚、米芾、苏东坡。

17、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18、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19、左丘明,鲁国史官。主要作品为《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我国第1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20、曹操,小名阿瞒,字孟德,追尊为武帝,三曹之首。主要作品为《魏武帝集》。代表作有《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属乐府歌辞。开创建安风骨新风。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21、曹植,字子建,封陈王,谥思,后称陈思王,三曹之一。主要作品为《曹子建集》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洛神赋》。

22、北朝乐府。主要作品有《木兰诗》、《敕勒歌》《折扬柳歌辞》都被收入《乐府诗集》其中《木兰诗》为乐府双璧之一。

23、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膝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24、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相思》《观猎》《辆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结为《王右巫集》苏拭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5、李贺,字长吉。主要作品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结为《昌谷集》。其作品想象奇特,用词瑰丽,有浪漫主义色彩,风格独特。被称为李鬼才。

26、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主要作品为《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结为《樊川文集大他尤擅七律七绝。赋作的散文化倾向对后世影响较大。

27、李煜,字重光,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主要作品为《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等,与其父李碾词合刻为《南唐二主词》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28、小说《祝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彷徨》,鲁迅另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29、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于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鲁迅原名周树人,另有代表小说《祝福》《药》《孔乙己》《故乡》《社戏》《阿Q正传》,代表性杂文《为了忘却的记念》《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灯下漫笔》,代表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30、夏衍原名沈端先,现代剧作家,著有报告文学《包身工》,剧本《上海屋檐下》等。

31、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是莫里哀,其喜剧代表作有《伪君子》《悭吝人》《唐璜》。

32、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是巴尔扎克,代表作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其作品总称为《人间喜剧》。

33、雨果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大师,最著名的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34、《钦差大臣》是俄国作家果戈理的讽刺喜剧,他另有长篇小说代表作《死魂灵》。

35、《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长春藤叶》是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

36、《神曲》的作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家但丁,《十日谈》的作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

37、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二、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归类

38、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被列宁称为“*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39、北朝乐府。主要作品有《木兰诗》、《敕勒歌》《折扬柳歌辞》都被收入《乐府诗集》其中《木兰诗》为乐府双璧之一。

  *作家作品(五)唐

40、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代表诗作是《再别康桥》。


古代文学论文写作的指南 (菁华3篇)(扩展7)

——古代文学常识 40句菁华

1、”文章四友“: 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

2、《孔雀东南飞》为汉乐府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代表汉乐府发展的最高峰,与《木兰诗》

3、干宝——《*》(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4、范晔——《后汉书》

5、刘勰——《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

6、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

7、白居易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与元稹合称“元白”。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通俗派的代表,相传老妪可懂。

8、最早的文学是原始人类的口头创作,是流传在原始人类中的古老歌谣和神话故事。

9、《女娲补天》见于《淮南子·览冥训》,它描写的女娲是一位英雄女神。

10、《诗经·小雅》中有《南陔》《白华》《华黍》等六篇诗有篇目而无歌辞,后人称为为“笙诗”。

11、叶圣陶1921年与茅盾、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著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夜》。

12、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著有长篇小说《子夜》和两个三部曲:①《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②《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另有短篇小说代表作《林家铺子》。

13、新*的**是《义勇军进行曲》,作者是现代著名剧作家田汉。

14、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代表作有《茶馆》《龙须沟》。

15、巴金原名李芾甘,字尧棠,现代著名作家,著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6、长篇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魏巍,以陕北信天游形式写成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17、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指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

18、《共工怒触不周山》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其*工是传说中的水神;“颛顼”又叫“祝融”是传说中的火神。

19、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20、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2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22、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23、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24、汤显祖是明代成绩最高的剧作家。

25、冯梦龙是明末通俗文学的一代大家。

26、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27、曹禺,*现代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

28、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29、三代:夏商周

30、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

31、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2、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作品《文心雕龙》

33、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34、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5、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36、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37、概数之间用顿号

38、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文学】——古代文学(一)作家作品

39、贾谊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33岁去世。司马迁把他和屈原放在一起,在《史记》

  中写了《屈原贾生列传》。7、司马迁——《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史记》对后世

  的史学、文学均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被鲁迅成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8、班固——《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

  一起并称为“前四史”

40、天干地支纪年法,即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如甲午战争,辛丑条约等。

  练*巩固:20xx然后就戊子年,20xx年是什么年?(辛卯年)


古代文学论文写作的指南 (菁华3篇)(扩展8)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致谢 (菁华3篇)

  回首往事兮景幻多,感念吾师兮梦婆娑。感谢我的导师——x老师对我学*的支持、勉励,三年来,我能深深感觉到x老师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和*易*人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熏陶着我,更是在写作毕业论文阶段,每遇我有所求,x老师便会放下繁忙的工作不厌其烦地指点我,这样我在求学、求知的路上才不致迷失方向。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感念吾师,祈望今后能有结草衔环之机会以报涌泉之恩。

  感谢杨老师在论文开题、写作过程中提出的宝贵意见和有益的启发。感谢王老师在*时的工作学*中不吝于给我无私的帮助。“手浇桃李千行绿,点缀春光满上林。”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来了又走了,不变的是老师们无怨无悔承担起的育人树人之责、传道授业解惑之任,在此真诚的祝福老师们一生*安幸福。

  感谢三年来与我倾心相交的朋友们,你们的名字已经成为我心底深深的印记。怀念我们相互支持、共同进取的日子,怀念我们一起青梅煮酒,纵论天下的日子。感谢三年来你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我一无所拒,惟感领而已。

  我性质朴,乃承恩于父母,是他们对我的关爱、理解和支持陪伴我度过生命中许多难忘的日子,他们是我学*和生活的精神支柱。今后我将竭尽所能,加倍补偿这份一辈子也还不清的深情。

  别过辽大,踏上新的征途,前路多艰,吾将且歌且行。

  时光冉冉,岁月如梭,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转眼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了。

  闭上眼睛,可以瞬间调出研一第一天来海大的记忆,每一个场景细致可触。睁开眼睛,离开海大最后一天,却已经*在眼前了,每一刻时光都心有留念。坦然的说,我本科上的并不舒心,往事已去,不再罗嗦。然而研究生阶段却是我非常喜欢的时光,无论是学到的知识、认识的人物乃至经历的故事。在此,简单地做一个总结吧。

  天地君亲师,按照顺序依次来。

  感谢爹娘。现在回家我会有意识地观察父母的气色,并因为老爹脸上的皱纹和老娘头上的白发而心情低落,为自己早年的操蛋而心生悔意。爹娘无比爱我,养我育我辛苦异常。给我的成长环境也很宽松,除了品德的教育和是非方面的指导,对其他方面的发展并不多加限制。对我的选择都始终鼎力支持,哪怕他们在某些选择上未必认同这个有些离经叛道的儿子。然而现在,我知道,我应该并且已经踏上,支持他们的道路上了。

  也许,对于大部分背负着各种负担的90后,一个最简单的奋斗的信念就是:让父母过的好点。

  感谢xxx,身为亲人,勿需多言。感谢xx让我在学*和生活上重新审视剖析自己,让在我在未来道路的选择上,坚定自己。相互挽扶,彼此信任。路漫漫而修远兮,执子之手共求索。

  感谢xxx.还清晰的记得第一次见魏老师的情形。既有些不知所措,又想竭力表现以博得老师的关注。魏老师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温和的为人处世原则,润雨细无声,默默浸润着我的学*和生活。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从论文理论框架、到资料的收集、整个论文的架构乃至细节之处的修改,魏老师无不悉心指导,论文之内,我有成长,论文之外,更是受益良多。在此,向导师表示由衷的感谢,谢谢您魏老师。

  感谢xxx老师,给予我很多学*和提高英语能力的*台,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让我有幸在一个个实践的机会里锻炼和审视自我。谢谢您x老师。

  感谢同窗好友。三年相处的情谊,将是我人生中无比绚烂夺目的财富!

  最后,对本文借鉴引用著作的作者,以及百忙中抽出时间审阅本论文的专家学者,表示由衷的谢意。

  写到此处,指尖一涩,突然意识到,学生生涯真的要结束了!扭头望向窗外,久不能语。

  在即将走出校园,直面大千世界的路口,虽然有些彷徨,有些茫然,但是我知道,我必须勇敢迈步前行。

  在本人的写作过程中,XXX老师给予了大力的帮助和指导,在此深表感谢!同时也感谢其他帮助和指导过我的老师和同学。

  最后要感谢在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帮助过我的每一位人。首先,也是最主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XXX老师。在整个过程中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论文题目制定时,他首先肯定了我的题目大方向,但是同时又帮我具体分析使我最后选择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这个具体目标,让我在写作时有了具体方向。在论文提纲制定时,我的思路不是很清晰,经过老师的帮忙,让我具体写作时思路顿时清晰。在完成初稿后,老师认真查看了我的文章,指出了我存在的很多问题。在此十分感谢李老师的细心指导,才能让我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其次,要感谢帮我查资料的张超同学,后期因为实*的关系,不能随时去学校的图书馆查阅资料,在此也十分感谢他能抽出时间帮我找的一些外文资料。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