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望月的抒情散文 (菁华5篇)

首页 / 散文 / | 2022-10-03 00:00:00 抒情散文,中秋

中秋望月的抒情散文1

  秋风渐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流动的风携着夜的韵律缓缓吹过,满月清幽的光笼罩着朦胧的原野,疏影横斜的山影悄无声息地撩拨着人们的心扉,真是“天上一轮明月圆,古今何处不中秋。”每至中秋,人们总是盼望合家团圆,这种期待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无论经历多少变迁,都将是人间最永恒的情感!

  幼年时,读张若虚的诗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当时对其中的含义还不甚了解,然而在人生的岁月中穿梭,方才领悟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情怀。的确,当你在异地他乡飘泊,在闹市中蛰伏,似乎与故乡与家,渐行渐远,但岁月的风霜毕竟不能洗尽铅华,当中秋月圆的时候,儿时的歌谣就会在耳边响起,母亲的召唤便会变得亲切而清晰。人的一生总要经历迎着旭日走出家门,伴着夕阳漫步回家,不管走多远,都要去找寻童年的足迹,找寻心灵栖息的家园,因为“家”才是人们最温馨的港湾。在中秋月圆之夜,让我们尽情地品味亲情的芳香,让幸福的时刻在人生回忆中意味绵长!

  夜色朦胧,曲声悠扬,是谁在月下孤独地徘徊,把落寞的身影拉得悠长?又是谁扬手间拂落忧伤,把飞舞的霓裳缀成点点星光?千百年来,多少人在月满中秋时分,或漂泊异乡,或怀才不遇,为后人留下了荡气回肠、寂寞幽怨的千古绝唱,“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客居异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是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怒与忧伤……多少名言佳句写尽人间的爱恨情仇,寄托着对亲人的牵挂,对家乡的思念!秋水长天,月露凝霜,花开花落,月圆月缺。依旧缠绵的守候,伤感孤独的感叹,也是一种美丽!月斜,看不尽的阴晴圆缺,曲终,道不尽的悲欢离合。在月圆、秋思、乡愁之间,让我们细细地品味这数不清的诗情画意之佳作,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久久徜徉!

  中秋节也是人们享受收获,尽享喜悦的节日。在乡村,春花秋实,金灿灿的谷物堆满粮仓,累累的果实缀满枝头,漫山遍野的枫叶万紫千红。月满中秋时,做一桌丰盛的美食,品尝香甜的月饼,遥想传说中的故事,然后开怀畅饮,载歌载舞,举杯欢庆,人人脸上都绽放着喜气洋洋、幸福祥和的笑容。对*来说,百年奥运终于圆梦*,她以骄人的成绩奏响了震撼世界的乐章,愿这辉煌的时刻凝固成唯美的永恒,激发振兴中华的豪情!

  静谧的夜空,明月朗朗,天空浩渺,如水似银的月华漾着人们的理想,轻轻地叩响生命的旋律。在月满中秋之夜,让桂花的香、月饼的香和亲情的香,融在朦胧的月色里,搅在团聚的喜悦里,交织成一首首悠扬的夜曲,回荡在古老*的夜空,让炎黄子孙共享这美好的时刻。

中秋望月的抒情散文2

  中秋的夜,有它幽深的意境,有它奇妙的情趣,它是一幅朦胧的水墨丹青画,是一支醉人的天籁合成的歌儿。金秋的晓月儿勾出了丰收的喜悦,也勾出了我深处的记忆。

  回想故乡,中秋的芽儿刚刚萌动,乡亲们就为节日的到来不停地奔波。过中秋,对华夏儿女来说,一向十分讲究,不管身处何地,工作多忙,也总难抵挡中秋过节家人深情的呼唤;不论过去遭遇多少世间憾事,但并不妨碍人们微笑着品尝月饼、合家赏月。中秋的月夜,既是喜*收的月夜,又是家人团聚的月夜。中秋节是忙节,无论怎么忙,乡亲们照样买烟花、糊灯笼、做月饼、炒花生,中秋浓烈的氛围一下子弥漫了整个村庄。记忆中,每逢中秋节到来的前几天,母亲也和乡亲们一样准备馅和面,忙着做月饼。只是当时的月饼种类还很单一,最多的便是白糖馅,也有豆沙馅的。虽然配料单一,但由于出自母亲之手,做出的月饼我们都吃得很香。每每母亲做月饼时,我和弟弟便站在旁边焦急地等待着,馋得口水直流,左等不好,右等不好,弟弟有些按捺不住了,趁母亲不注意便伸手去抓拌好的月饼馅,母亲回头轻轻打掉弟弟的手,温情地说:“还不能吃呢,小馋猫,回屋等着去。”我和弟弟只好耐心地等待着,终于月饼做好了,我和弟弟每人抱着一块大月饼便跑出去玩了,见到同村的小伙伴不停地炫耀说:“看,这是我妈妈做的月饼”。他们眼巴巴地瞅着,有人轻声问:“能给我一块吗?”我和弟弟虽然有些舍不得,但看到他们期盼的眼神,我们还是分给了他们一小块,大家细细吃了起来,谁都不忍一口吃掉,而是一点一点地品味,最后还吮吮指头回味一下。

  岁月匆匆,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我不再是那个到处乱跑,只知道玩的调皮鬼,我成熟了,而母亲却不在了。如今的月饼种类繁多,什么荔枝、草莓、香蕉、哈密瓜......各种各样的月饼应有尽有,任你挑选。每年的中秋,我和弟弟依然怀念母亲做的月饼。

  中秋的月饼香甜扑鼻,令我难忘。“烧瓦灯”在我脑海里也成了驱之不散的温柔记忆。少年时代,一吃了晚饭,就邀上一群儿时的伙伴从家里背上几捆柴,急匆匆地跑到村里祠堂边的一块大空地烧瓦灯,有的大人还从家里抬来了几桶煤油。瓦灯是白天搭好的,用土瓦碎片垒成“金字塔”形的瓦窑,瓦片与瓦片之间留有空隙,最下边用石块砌成一个灶口,点燃干柴,熊熊燃烧的火焰似一条条火龙从瓦片空隙中飞溅,汹涌的烈火烧得瓦片如刚刚出炉的琼浆玉液,流光溢彩,围观的男女老少仍感不够过瘾,纷纷拿起了勺盆往瓦灯上喷泼煤油,顿时腾起冲天大火,把人们的笑脸和夜空映得一片通红。柴火越烧越旺,火势越烧越大,整个瓦灯变得晶莹璀璨,仿佛一座金黄的宝塔,辉煌无比,煞是好看!就在这时,村里俊男靓女趁着通明的火光滑进了露天的舞池,伴着悠扬的笛声载歌载舞,喝彩声、欢笑声荡漾在茫茫的夜空,*日寂静的村落变成了狂欢之夜。从这一张张舒心的笑脸和一对对青年男女轻盈的舞姿中,我们感受到乡亲们是那么的从容幸福、和谐圆满。

  烧完瓦灯,月还未到中天。中秋的满月如一朵盛开的玫瑰花饱含浓香,开在碧霄,乡村便沐浴在玫瑰色的月光里。趁着明亮的月光,我相邀了几个伙伴到田野偷东西吃,在十五的中秋之夜,依照本地*俗那不叫偷,而称“摸青”。月光透过繁茂的柚子树叶和成片甘蔗林的缝隙,隐隐约约看清了树枝上满挂着柚子和菜地里栽种的一排排密密麻麻的甘蔗。于是,我们不约而同地爬上树梢摘柚子,下到菜地扳甘蔗,空手而来,满载而归。最有意思的要算挖花生,埋到瓦灯刚刚熄灭的柴火堆去煨,稍后又从中取出,清香四溢,脆甜的花生吃在嘴里,香在心里。中秋的月夜就是这样滋润着我儿时的岁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虽然身处街市,离别故乡多年,但承载了我的童年和少年的家乡,撒满了我孩提足印的中秋之夜,无时不萦绕在我心中。

中秋望月的抒情散文3

  秋夜,伴一盏孤灯读《红楼梦》。书房里,父亲种的那株桂花开得正盛,若有似无的幽香满溢在每个角落,甚至,温柔地缠绕在了指尖,在每一次翻动书页的瞬间,扑鼻而来。

  彼时,正读到《红楼梦》中贾母带着众人在凸碧山庄过中秋赏月赏桂花一回。那山坡子上的桂花一定开得正当时,圆月中天,微风里花香袅绕,连那击鼓传花用的都是顺手折下的一枝桂花。最喜欢的,还是那段花下品笛:“趁着明月清风,天空地净,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想来,那桂花树下传来的袅袅笛音,一定也是浸透了桂花的香,令笛音更加的清透醉人。

  自古,桂花与中秋就脱不了干系。仿佛是种约定,每年中秋前桂花都应约而放,千里迢迢奔赴圆月之约。*古代神话里,吴刚在月宫经年累月,怎么砍也砍不断的那棵桂树,每临中秋,便馨香四溢。传说也只有每年的中秋,他能够在桂树下稍事休息,饮一盏桂花酒,与人间共度团圆佳节。

  猜想,吴刚,每一斧下去,那夹裹着月亮清辉簌簌而下的点点黄金屑,落到了何方?在西湖,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杭州灵隐寺,有一年中秋,皓月当空,有个叫德明的和尚忽然听见寺外传来滴答滴答的下雨声,连忙开门一看,只见从月亮上落下无数珍珠般的小颗粒。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师父,智一长老仔细一看,原来是月宫里吴刚伐桂震落的桂子。他俩把这些小颗粒种在寺前庙后的山坡上,第二年中秋,树上开满了芬芳的桂花。后来,人们把桂花种在西湖四周,渐渐种遍全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写下“山寺月中寻桂子”的不朽名句。宋代词人郑域也云:“嫣然一笑,风味人间没,来自广寒宫,直偷得天香入骨。”桂花那沁人心脾的香,恐怕也只有根自月宫,方担得起“天香”的盛誉。

  独坐书房,遥想,古人的中秋,不单有家人团坐,圆月当空,桂下品笛,更兼有以桂花和着糯米做成的“广寒糕”,就着桂花陈酿,联诗做赋,是怎样一幅其乐融融,充满情调,令人艳羡的情境。

  夜已深,父亲敲门而入,提醒:“别睡得太晚。”顺手,在他的桂花下铺上张干净的白纸,夜风里,朵朵桂花如月中仙子,悠悠飘落。我知道,明天清晨,早起的父亲替我泡的那盏清茶中,一定有盈盈如莲的桂花,染香一碧茶水,每一口顺喉而下的,温暖香甜肺腑的,还有浓浓的父爱和暖暖的亲情。

  其实,纵然岁月更替,纵使中秋的形式有了诸多改变,千百年来,依旧亘古不变的,是桂花的香,是中秋家人团圆欢聚的祝愿。

中秋望月的抒情散文4

  秋风渐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流动的风携着夜的韵律缓缓吹过,满月清幽的光笼罩着朦胧的原野,疏影横斜的山影悄无声息地撩拨着人们的心扉,真是“天上一轮明月圆,古今何处不中秋。”每至中秋,人们总是盼望合家团圆,这种期待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无论经历多少变迁,都将是人间最永恒的情感!

  幼年时,读张若虚的诗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当时对其中的含义还不甚了解,然而在人生的岁月中穿梭,方才领悟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情怀。的确,当你在异地他乡飘泊,在闹市中蛰伏,似乎与故乡与家,渐行渐远,但岁月的风霜毕竟不能洗尽铅华,当中秋月圆的时候,儿时的歌谣就会在耳边响起,母亲的召唤便会变得亲切而清晰。人的一生总要经历迎着旭日走出家门,伴着夕阳漫步回家,不管走多远,都要去找寻童年的足迹,找寻心灵栖息的家园,因为“家”才是人们最温馨的港湾。在中秋月圆之夜,让我们尽情地品味亲情的芳香,让幸福的时刻在人生回忆中意味绵长!

  夜色朦胧,曲声悠扬,是谁在月下孤独地徘徊,把落寞的身影拉得悠长?又是谁扬手间拂落忧伤,把飞舞的霓裳缀成点点星光?千百年来,多少人在月满中秋时分,或漂泊异乡,或怀才不遇,为后人留下了荡气回肠、寂寞幽怨的千古绝唱,“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客居异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是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怒与忧伤……多少名言佳句写尽人间的爱恨情仇,寄托着对亲人的牵挂,对家乡的思念!秋水长天,月露凝霜,花开花落,月圆月缺。依旧缠绵的守候,伤感孤独的感叹,也是一种美丽!月斜,看不尽的阴晴圆缺,曲终,道不尽的悲欢离合。在月圆、秋思、乡愁之间,让我们细细地品味这数不清的诗情画意之佳作,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久久徜徉!

  中秋节也是人们享受收获,尽享喜悦的节日。在乡村,春花秋实,金灿灿的谷物堆满粮仓,累累的果实缀满枝头,漫山遍野的枫叶万紫千红。月满中秋时,做一桌丰盛的美食,品尝香甜的月饼,遥想传说中的故事,然后开怀畅饮,载歌载舞,举杯欢庆,人人脸上都绽放着喜气洋洋、幸福祥和的笑容。对*来说,百年奥运终于圆梦*,她以骄人的成绩奏响了震撼世界的乐章,愿这辉煌的时刻凝固成唯美的永恒,激发振兴中华的豪情!

  静谧的夜空,明月朗朗,天空浩渺,如水似银的月华漾着人们的理想,轻轻地叩响生命的旋律。在月满中秋之夜,让桂花的香、月饼的香和亲情的香,融在朦胧的月色里,搅在团聚的喜悦里,交织成一首首悠扬的夜曲,回荡在古老*的夜空,让炎黄子孙共享这美好的时刻。

中秋望月的抒情散文5

  一轮明月,把个中秋之夜装点得有了些许诗情画意,也把远古的幽思寄托得更加深远。此时此刻,我行走于铺满月色的柳堤,前方是若隐若现的故乡老宅,即将与家人团圆的喜悦溢于言表。是的,我从几十里外的县城赶回家,为的也是这片月色,抑或是月色中包涵的亘古不变的寓意。

  明月何皎皎,我是踏着月光而回。古人中秋赏月,必定亲人围于一桌,置办果馔香醪。如是书香门第之家,吟哦诗词歌赋,赞美月色,别有一番雅致。即使贫穷农家,粗凳陋*,当中也列着自制的月饼与桂花糕,乡间俚语谈月之传说,其乐融融。

  古人对月重在一个赏字,赏月之光华,赏月之情趣,以及在月色中浓酽的那份亲情。赏月有着一种静谧之美,撩人情思,引人遐想。我则喜欢踏月而行,动态更富有诗意,把月之精华盈于足间,前行的路仿佛都装裹着一袭月辉,轻便敞亮,每一步踏得坚实果敢。

  犹记得儿时,我一年中最盼望两个节日,春节和中秋,因为只有在这传统的节日里,外出做工的父亲才会回家。到了中秋,母亲会早早地准备一桌丰盛的佳肴,摆在门前的小院子里,我和母亲静静地坐着,等待父亲归来。小孩子嘴馋,我趁着母亲不注意偷偷地拈起一片肉塞进嘴里,可我却忘了拭去嘴上的油腻。母亲发觉了,佯嗔一声:“看你这馋样,等你爸爸回来再吃。”

  有一次,明月已经爬上中天,父亲仍未回家,母亲有些焦急,不时地抬头望着门外。我自告奋勇去接父亲,我一路蹦跳着跑出去。门外有一座小山冈,站在上面可以清晰地看见通往家里的那条柳堤。我站在月光下,伸长着脖子张望,月光从柳叶间穿梭,洒下点点光斑,让人顿生一种思乡的情怀。终于,我看到了柳叶下移动的影子,是父亲,他昂首阔步踏入了我的眼帘,也踏碎了这千古永皓的月色。我激动地跑下去,父亲的脸上洋溢着笑意,用宽阔的肩膀驮着我。父亲的脚步一点也不沉重,反而轻快起来,月光在父亲脚步的抚摸下异常的灿烂。我头顶着明月,手拿着父亲买回的月饼,已深深地陶醉于此等情境之中。我咀嚼着月饼,同时也把流淌在心头的温情细细地咀嚼。

  如今,我走在父亲曾经无数遍走过的柳堤,月光并未把时间的印记隐藏。这轮明月,照拂过唐宋的诗人,也同样照拂过父亲温暖的背脊。我环顾柳堤,往事点点滴滴在脑海中浮现,我抬头望向当年我伫足等待的那座小山冈。意外的是父亲竟然如一尊被岁月侵蚀过的雕像般站在那里,他发现了我,迅速地迈开大步向我奔来。沉默片刻,父亲笑了:“今年的月色真美哟!”我也笑了,眼里闪烁着泪花。

  我与父亲肩并肩地踏入月色中,蓦地我想起了苏东坡的那首《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啊,我与父亲体味的不是相似的意境吗?我们踏入月色中的每一步,都是爱的期盼。


中秋望月的抒情散文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中秋望月的抒情散文 (菁华5篇)(扩展1)

——中秋望月的抒情散文 (菁华5篇)

中秋望月的抒情散文1

  秋风渐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流动的风携着夜的韵律缓缓吹过,满月清幽的光笼罩着朦胧的原野,疏影横斜的山影悄无声息地撩拨着人们的心扉,真是“天上一轮明月圆,古今何处不中秋。”每至中秋,人们总是盼望合家团圆,这种期待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无论经历多少变迁,都将是人间最永恒的情感!

  幼年时,读张若虚的诗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当时对其中的含义还不甚了解,然而在人生的岁月中穿梭,方才领悟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情怀。的确,当你在异地他乡飘泊,在闹市中蛰伏,似乎与故乡与家,渐行渐远,但岁月的风霜毕竟不能洗尽铅华,当中秋月圆的时候,儿时的歌谣就会在耳边响起,母亲的召唤便会变得亲切而清晰。人的一生总要经历迎着旭日走出家门,伴着夕阳漫步回家,不管走多远,都要去找寻童年的足迹,找寻心灵栖息的家园,因为“家”才是人们最温馨的港湾。在中秋月圆之夜,让我们尽情地品味亲情的芳香,让幸福的时刻在人生回忆中意味绵长!

  夜色朦胧,曲声悠扬,是谁在月下孤独地徘徊,把落寞的身影拉得悠长?又是谁扬手间拂落忧伤,把飞舞的霓裳缀成点点星光?千百年来,多少人在月满中秋时分,或漂泊异乡,或怀才不遇,为后人留下了荡气回肠、寂寞幽怨的千古绝唱,“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客居异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是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怒与忧伤……多少名言佳句写尽人间的爱恨情仇,寄托着对亲人的牵挂,对家乡的思念!秋水长天,月露凝霜,花开花落,月圆月缺。依旧缠绵的守候,伤感孤独的感叹,也是一种美丽!月斜,看不尽的阴晴圆缺,曲终,道不尽的悲欢离合。在月圆、秋思、乡愁之间,让我们细细地品味这数不清的诗情画意之佳作,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久久徜徉!

  中秋节也是人们享受收获,尽享喜悦的节日。在乡村,春花秋实,金灿灿的谷物堆满粮仓,累累的果实缀满枝头,漫山遍野的枫叶万紫千红。月满中秋时,做一桌丰盛的美食,品尝香甜的月饼,遥想传说中的故事,然后开怀畅饮,载歌载舞,举杯欢庆,人人脸上都绽放着喜气洋洋、幸福祥和的笑容。对*来说,百年奥运终于圆梦*,她以骄人的成绩奏响了震撼世界的乐章,愿这辉煌的时刻凝固成唯美的永恒,激发振兴中华的豪情!

  静谧的夜空,明月朗朗,天空浩渺,如水似银的月华漾着人们的理想,轻轻地叩响生命的旋律。在月满中秋之夜,让桂花的香、月饼的香和亲情的香,融在朦胧的月色里,搅在团聚的喜悦里,交织成一首首悠扬的夜曲,回荡在古老*的夜空,让炎黄子孙共享这美好的时刻。

中秋望月的抒情散文2

  中秋的夜,有它幽深的意境,有它奇妙的情趣,它是一幅朦胧的水墨丹青画,是一支醉人的天籁合成的歌儿。金秋的晓月儿勾出了丰收的喜悦,也勾出了我深处的记忆。

  回想故乡,中秋的芽儿刚刚萌动,乡亲们就为节日的到来不停地奔波。过中秋,对华夏儿女来说,一向十分讲究,不管身处何地,工作多忙,也总难抵挡中秋过节家人深情的呼唤;不论过去遭遇多少世间憾事,但并不妨碍人们微笑着品尝月饼、合家赏月。中秋的月夜,既是喜*收的月夜,又是家人团聚的月夜。中秋节是忙节,无论怎么忙,乡亲们照样买烟花、糊灯笼、做月饼、炒花生,中秋浓烈的氛围一下子弥漫了整个村庄。记忆中,每逢中秋节到来的前几天,母亲也和乡亲们一样准备馅和面,忙着做月饼。只是当时的月饼种类还很单一,最多的便是白糖馅,也有豆沙馅的。虽然配料单一,但由于出自母亲之手,做出的月饼我们都吃得很香。每每母亲做月饼时,我和弟弟便站在旁边焦急地等待着,馋得口水直流,左等不好,右等不好,弟弟有些按捺不住了,趁母亲不注意便伸手去抓拌好的月饼馅,母亲回头轻轻打掉弟弟的手,温情地说:“还不能吃呢,小馋猫,回屋等着去。”我和弟弟只好耐心地等待着,终于月饼做好了,我和弟弟每人抱着一块大月饼便跑出去玩了,见到同村的小伙伴不停地炫耀说:“看,这是我妈妈做的月饼”。他们眼巴巴地瞅着,有人轻声问:“能给我一块吗?”我和弟弟虽然有些舍不得,但看到他们期盼的眼神,我们还是分给了他们一小块,大家细细吃了起来,谁都不忍一口吃掉,而是一点一点地品味,最后还吮吮指头回味一下。

  岁月匆匆,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我不再是那个到处乱跑,只知道玩的调皮鬼,我成熟了,而母亲却不在了。如今的月饼种类繁多,什么荔枝、草莓、香蕉、哈密瓜......各种各样的月饼应有尽有,任你挑选。每年的中秋,我和弟弟依然怀念母亲做的月饼。

  中秋的月饼香甜扑鼻,令我难忘。“烧瓦灯”在我脑海里也成了驱之不散的温柔记忆。少年时代,一吃了晚饭,就邀上一群儿时的伙伴从家里背上几捆柴,急匆匆地跑到村里祠堂边的一块大空地烧瓦灯,有的大人还从家里抬来了几桶煤油。瓦灯是白天搭好的,用土瓦碎片垒成“金字塔”形的瓦窑,瓦片与瓦片之间留有空隙,最下边用石块砌成一个灶口,点燃干柴,熊熊燃烧的火焰似一条条火龙从瓦片空隙中飞溅,汹涌的烈火烧得瓦片如刚刚出炉的琼浆玉液,流光溢彩,围观的男女老少仍感不够过瘾,纷纷拿起了勺盆往瓦灯上喷泼煤油,顿时腾起冲天大火,把人们的笑脸和夜空映得一片通红。柴火越烧越旺,火势越烧越大,整个瓦灯变得晶莹璀璨,仿佛一座金黄的宝塔,辉煌无比,煞是好看!就在这时,村里俊男靓女趁着通明的火光滑进了露天的舞池,伴着悠扬的笛声载歌载舞,喝彩声、欢笑声荡漾在茫茫的夜空,*日寂静的村落变成了狂欢之夜。从这一张张舒心的笑脸和一对对青年男女轻盈的舞姿中,我们感受到乡亲们是那么的从容幸福、和谐圆满。

  烧完瓦灯,月还未到中天。中秋的满月如一朵盛开的玫瑰花饱含浓香,开在碧霄,乡村便沐浴在玫瑰色的月光里。趁着明亮的月光,我相邀了几个伙伴到田野偷东西吃,在十五的中秋之夜,依照本地*俗那不叫偷,而称“摸青”。月光透过繁茂的柚子树叶和成片甘蔗林的缝隙,隐隐约约看清了树枝上满挂着柚子和菜地里栽种的一排排密密麻麻的甘蔗。于是,我们不约而同地爬上树梢摘柚子,下到菜地扳甘蔗,空手而来,满载而归。最有意思的要算挖花生,埋到瓦灯刚刚熄灭的柴火堆去煨,稍后又从中取出,清香四溢,脆甜的花生吃在嘴里,香在心里。中秋的月夜就是这样滋润着我儿时的岁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虽然身处街市,离别故乡多年,但承载了我的童年和少年的家乡,撒满了我孩提足印的中秋之夜,无时不萦绕在我心中。

中秋望月的抒情散文3

  秋夜,伴一盏孤灯读《红楼梦》。书房里,父亲种的那株桂花开得正盛,若有似无的幽香满溢在每个角落,甚至,温柔地缠绕在了指尖,在每一次翻动书页的瞬间,扑鼻而来。

  彼时,正读到《红楼梦》中贾母带着众人在凸碧山庄过中秋赏月赏桂花一回。那山坡子上的桂花一定开得正当时,圆月中天,微风里花香袅绕,连那击鼓传花用的都是顺手折下的一枝桂花。最喜欢的,还是那段花下品笛:“趁着明月清风,天空地净,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想来,那桂花树下传来的袅袅笛音,一定也是浸透了桂花的香,令笛音更加的清透醉人。

  自古,桂花与中秋就脱不了干系。仿佛是种约定,每年中秋前桂花都应约而放,千里迢迢奔赴圆月之约。*古代神话里,吴刚在月宫经年累月,怎么砍也砍不断的那棵桂树,每临中秋,便馨香四溢。传说也只有每年的中秋,他能够在桂树下稍事休息,饮一盏桂花酒,与人间共度团圆佳节。

  猜想,吴刚,每一斧下去,那夹裹着月亮清辉簌簌而下的点点黄金屑,落到了何方?在西湖,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杭州灵隐寺,有一年中秋,皓月当空,有个叫德明的和尚忽然听见寺外传来滴答滴答的下雨声,连忙开门一看,只见从月亮上落下无数珍珠般的小颗粒。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师父,智一长老仔细一看,原来是月宫里吴刚伐桂震落的桂子。他俩把这些小颗粒种在寺前庙后的山坡上,第二年中秋,树上开满了芬芳的桂花。后来,人们把桂花种在西湖四周,渐渐种遍全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写下“山寺月中寻桂子”的不朽名句。宋代词人郑域也云:“嫣然一笑,风味人间没,来自广寒宫,直偷得天香入骨。”桂花那沁人心脾的香,恐怕也只有根自月宫,方担得起“天香”的盛誉。

  独坐书房,遥想,古人的中秋,不单有家人团坐,圆月当空,桂下品笛,更兼有以桂花和着糯米做成的“广寒糕”,就着桂花陈酿,联诗做赋,是怎样一幅其乐融融,充满情调,令人艳羡的情境。

  夜已深,父亲敲门而入,提醒:“别睡得太晚。”顺手,在他的桂花下铺上张干净的白纸,夜风里,朵朵桂花如月中仙子,悠悠飘落。我知道,明天清晨,早起的父亲替我泡的那盏清茶中,一定有盈盈如莲的桂花,染香一碧茶水,每一口顺喉而下的,温暖香甜肺腑的,还有浓浓的父爱和暖暖的亲情。

  其实,纵然岁月更替,纵使中秋的形式有了诸多改变,千百年来,依旧亘古不变的,是桂花的香,是中秋家人团圆欢聚的祝愿。

中秋望月的抒情散文4

  秋风渐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流动的风携着夜的韵律缓缓吹过,满月清幽的光笼罩着朦胧的原野,疏影横斜的山影悄无声息地撩拨着人们的心扉,真是“天上一轮明月圆,古今何处不中秋。”每至中秋,人们总是盼望合家团圆,这种期待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无论经历多少变迁,都将是人间最永恒的情感!

  幼年时,读张若虚的诗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当时对其中的含义还不甚了解,然而在人生的岁月中穿梭,方才领悟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情怀。的确,当你在异地他乡飘泊,在闹市中蛰伏,似乎与故乡与家,渐行渐远,但岁月的风霜毕竟不能洗尽铅华,当中秋月圆的时候,儿时的歌谣就会在耳边响起,母亲的召唤便会变得亲切而清晰。人的一生总要经历迎着旭日走出家门,伴着夕阳漫步回家,不管走多远,都要去找寻童年的足迹,找寻心灵栖息的家园,因为“家”才是人们最温馨的港湾。在中秋月圆之夜,让我们尽情地品味亲情的芳香,让幸福的时刻在人生回忆中意味绵长!

  夜色朦胧,曲声悠扬,是谁在月下孤独地徘徊,把落寞的身影拉得悠长?又是谁扬手间拂落忧伤,把飞舞的霓裳缀成点点星光?千百年来,多少人在月满中秋时分,或漂泊异乡,或怀才不遇,为后人留下了荡气回肠、寂寞幽怨的千古绝唱,“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客居异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是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怒与忧伤……多少名言佳句写尽人间的爱恨情仇,寄托着对亲人的牵挂,对家乡的思念!秋水长天,月露凝霜,花开花落,月圆月缺。依旧缠绵的守候,伤感孤独的感叹,也是一种美丽!月斜,看不尽的阴晴圆缺,曲终,道不尽的悲欢离合。在月圆、秋思、乡愁之间,让我们细细地品味这数不清的诗情画意之佳作,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久久徜徉!

  中秋节也是人们享受收获,尽享喜悦的节日。在乡村,春花秋实,金灿灿的谷物堆满粮仓,累累的果实缀满枝头,漫山遍野的枫叶万紫千红。月满中秋时,做一桌丰盛的美食,品尝香甜的月饼,遥想传说中的故事,然后开怀畅饮,载歌载舞,举杯欢庆,人人脸上都绽放着喜气洋洋、幸福祥和的笑容。对*来说,百年奥运终于圆梦*,她以骄人的成绩奏响了震撼世界的乐章,愿这辉煌的时刻凝固成唯美的永恒,激发振兴中华的豪情!

  静谧的夜空,明月朗朗,天空浩渺,如水似银的月华漾着人们的理想,轻轻地叩响生命的旋律。在月满中秋之夜,让桂花的香、月饼的香和亲情的香,融在朦胧的月色里,搅在团聚的喜悦里,交织成一首首悠扬的夜曲,回荡在古老*的夜空,让炎黄子孙共享这美好的时刻。

中秋望月的抒情散文5

  一轮明月,把个中秋之夜装点得有了些许诗情画意,也把远古的幽思寄托得更加深远。此时此刻,我行走于铺满月色的柳堤,前方是若隐若现的故乡老宅,即将与家人团圆的喜悦溢于言表。是的,我从几十里外的县城赶回家,为的也是这片月色,抑或是月色中包涵的亘古不变的寓意。

  明月何皎皎,我是踏着月光而回。古人中秋赏月,必定亲人围于一桌,置办果馔香醪。如是书香门第之家,吟哦诗词歌赋,赞美月色,别有一番雅致。即使贫穷农家,粗凳陋*,当中也列着自制的月饼与桂花糕,乡间俚语谈月之传说,其乐融融。

  古人对月重在一个赏字,赏月之光华,赏月之情趣,以及在月色中浓酽的那份亲情。赏月有着一种静谧之美,撩人情思,引人遐想。我则喜欢踏月而行,动态更富有诗意,把月之精华盈于足间,前行的路仿佛都装裹着一袭月辉,轻便敞亮,每一步踏得坚实果敢。

  犹记得儿时,我一年中最盼望两个节日,春节和中秋,因为只有在这传统的节日里,外出做工的父亲才会回家。到了中秋,母亲会早早地准备一桌丰盛的佳肴,摆在门前的小院子里,我和母亲静静地坐着,等待父亲归来。小孩子嘴馋,我趁着母亲不注意偷偷地拈起一片肉塞进嘴里,可我却忘了拭去嘴上的油腻。母亲发觉了,佯嗔一声:“看你这馋样,等你爸爸回来再吃。”

  有一次,明月已经爬上中天,父亲仍未回家,母亲有些焦急,不时地抬头望着门外。我自告奋勇去接父亲,我一路蹦跳着跑出去。门外有一座小山冈,站在上面可以清晰地看见通往家里的那条柳堤。我站在月光下,伸长着脖子张望,月光从柳叶间穿梭,洒下点点光斑,让人顿生一种思乡的情怀。终于,我看到了柳叶下移动的影子,是父亲,他昂首阔步踏入了我的眼帘,也踏碎了这千古永皓的月色。我激动地跑下去,父亲的脸上洋溢着笑意,用宽阔的肩膀驮着我。父亲的脚步一点也不沉重,反而轻快起来,月光在父亲脚步的抚摸下异常的灿烂。我头顶着明月,手拿着父亲买回的月饼,已深深地陶醉于此等情境之中。我咀嚼着月饼,同时也把流淌在心头的温情细细地咀嚼。

  如今,我走在父亲曾经无数遍走过的柳堤,月光并未把时间的印记隐藏。这轮明月,照拂过唐宋的诗人,也同样照拂过父亲温暖的背脊。我环顾柳堤,往事点点滴滴在脑海中浮现,我抬头望向当年我伫足等待的那座小山冈。意外的是父亲竟然如一尊被岁月侵蚀过的雕像般站在那里,他发现了我,迅速地迈开大步向我奔来。沉默片刻,父亲笑了:“今年的月色真美哟!”我也笑了,眼里闪烁着泪花。

  我与父亲肩并肩地踏入月色中,蓦地我想起了苏东坡的那首《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啊,我与父亲体味的不是相似的意境吗?我们踏入月色中的每一步,都是爱的期盼。


中秋望月的抒情散文 (菁华5篇)(扩展2)

——中秋节抒情散文3篇

  又是一年中秋时节。

  窗外月光如泻,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迷人的薄纱,显得宁静而又安详。天上明月如盘,一如我小时候看到的模样。每年的中秋都是一样,不同的是只是个人的心情罢了。现在的中秋节几乎都是在忙碌中匆匆度过,已全然没有了节味。于是在这个时候总会想起儿时的中秋节——

  天渐渐黑下来。牛和羊都被陆续从田间牵回村子,苦累的庄稼人今天比往常早一些收工了。漫长的秋收季节,人们起早贪黑的,收了水稻掰玉米,种完芝麻种黄豆,砍过红麻刨红薯。农活一件接着一件来,真难得歇一口气儿。秋收大忙时节,每家的壮劳力没日没夜地干活,象是在偿还自己祖祖被辈辈还没有还完的债。

  月亮出来了,是一轮满月。在蓝色和白色的云彩里面,慢慢地向空中移动。月到中秋,家家的喜气都从大人小孩儿的心眼里面冒出来。每一家都忙着做饭了,屋顶的炊烟在明亮的月光下白白的,在空中弥漫。村庄开始热闹起来,不时可以听到孩子们的嬉戏声,谁家的收音机里在播放着刘兰芳说的评书《岳飞传》。

  一家一户的人们都围在晚饭桌旁边。尽管物质条件比较差,但是到了中秋,还是要讲个排场。红烧猪肉端上来了,厚厚的长条形,上面用褐色色素和调味品打点,油腻腻的、喷喷香,比现在的猪肉要香上许多。自家养的小公鸡也端上来了,接着,乡下的土菜如四季豆啦、洋葱啦、豆芽儿啦、咸鸭蛋啦,也都陆续上齐了。中秋是乡村的“美食节”,满满一桌子,真是寻常难得吃的美味!除非家里来了稀客,*时绝不会是这么丰盛的。主妇从厨房里出来,洗脸洗手然**座,全家人算是坐齐了。男劳动力举起酒杯美美的品着,孩子们则急忙伸筷,埋头大嚼,一饱口福。狗儿乖巧地趴在桌子底下,专注地啃骨头。喝酒的人耳根开始发热,菜也吃的差不多了,白米饭一碗接一碗地端上桌子。这时候如果有谁走在小村里,就会闻到整个村子到处都是新稻米和红烧肉的香味儿。

  快吃完晚饭的时候,有的小孩也已溜下饭桌,呼朋引伴,背着大人悄悄地潜伏到谁家的菜地里去了。以往他们听大人说,八月半的晚上,端一盆水放在菜地里的豆架或辣椒架下,耳朵贴在水面上,侧耳倾听,准能听到月宫里面嫦蛾和玉兔的悄悄话儿呢!在娃娃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对这个美好传说的无限向往。他们叽叽喳喳地挤在菜架子底下,眼睛盯着刚刚端出来的半盆水,屏住了呼吸。领头的孩子先把耳朵贴到水面,好像并没有听到什么。别的孩子也一个接一个换着听,还是没有!抬头看看天空中,月亮似乎比黄昏时更高,更圆了,仔细看去,月亮里面影影绰绰的,好像是吴刚在砍桂花树。失望写在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有个捣蛋包乘别的孩子不备,呼哨一声:“听,有声音了!”话音未落,一抬手,“哗啦”一声,把半盆水就掀翻到菜园里。大家嘻笑着、骂着,一哄而散,把菜园字踩个乱七八糟。

  月亮已经升到高空,蓝白色的天空比*时更显得高远。村里村外吃过饭的大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大家围坐在院子里,各自品评着谁家的红麻长得旺势,谁家的水稻又遭了虫灾。有的三三两两走出村子,到庄稼地里去散散步,也散散心,凉风**,寒蛩等秋虫在愉悦地鸣叫着。白雾茫茫,露水已经打湿了每一片庄稼的油绿的叶子。早种的芝麻正在忙着开花,洁白的花朵垂着青露。仔细倾听,能够听到清脆的“啪嗒”“啪嗒”的露珠落地的声音,更显得几分静谧。

  月色如水,村口张家李家,家家都把月饼拿出来一块儿品尝。每家都是那种大约半斤重的老式月饼,厚厚的、圆圆的、黄澄澄的浸润着油彩。掰开来,红色的、绿色的甜丝,无色的冰糖,黄色花生瓣儿,都露出来,让人真想立刻咬上一大口。孩子们围着大人撺掇起来,大人们假装呵斥孩子,一边教育孩子要尊敬老人的道理,一边先掰开一半儿递到老人手里。孩子们有心无心地听着,分得一半块,只顾欢天喜地地跳跃着、品尝着。老人们用所剩无几的牙齿咀嚼着香喷喷的月饼,阅尽沧桑的脸上写满一生的幸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知他们是不是也在思念远方的亲人,祝愿亲人们此时此刻也能够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能够一起赏月,共度良宵!

  夜已深沉,月儿更明。朴实的庄稼汉们带着明天的希望,把一个快乐的中秋带回自家小院,带入梦乡。

  小时刻,物质比较紧缺,尤其农村的家里,生活很清苦,然则,七口人守着一个合营的家,也其乐融融,每年中秋节的夜晚,奶奶就让妈妈预备一壶茶水,把月饼打开,放在盘子里,让我端到院子里,在月亮的光线下面照一下,把盘子端回家里,妈妈就把我端回来的月饼用刀切成小块,每个月饼分切成四份,弟弟妹妹认为好玩,也闹着用盘子端着月饼,走到院子里的月光下照一照,回到妈妈身边,等妈妈分月饼,分好的月饼先让奶奶吃,如许,一家人围坐在一路开端吃月饼。奶奶给大年夜大年夜家的茶杯里面倒些茶水,我端出去在月光下照一下,给奶奶端回来让奶奶喝,如许,弟弟妹妹都把本身的茶水端到月亮下照了,再回到家里给爸爸妈妈喝,如许孩子们把本身的茶水也端出去,在月亮下面照照,看看月亮照在茶水里面的影子,跟着月亮在茶水里面的的晃荡,二弟没等回到房子里就抢着喝了茶水,拿着空茶碗喊,我把月亮喝到肚子里去了,还要倒茶。一家人都高兴地笑,妹妹抢着拿杯子说,我也要喝个月亮到肚子里去,就如许你一杯茶水,我一杯茶水过着祥和的节日。假如中秋节是日,家人中谁没有回家,(像大年夜大年夜伯或者父亲在外工作没有回家)奶奶就会吩咐用盘子端一个月饼在月光里洗澡过,然后亲手用纸包起来,吩咐妈妈把它放在什么处所,告诉大年夜大年夜家这是给谁留着的,什么时刻回家,什么时刻吃这个月饼。记得我长大年夜大年夜后,第一次去外埠工作,回到家里,奶奶让弟弟拿出留给我的月饼,我手里捧着月饼,高兴中,也有很多泪水和对家的眷恋。也想起大年夜大年夜伯和父亲补吃中秋月饼时刻的心境,想必也和我差不多。

  如今,社会不合了,中秋节都是喝酒而歌,也不再喝那用月光照射的茶水。月饼包装也精细起来,再也没有纸盒或者直接用纸包装的月饼,都改用礼品盒或者塑料袋包装了,如今的家人,都是四处打工,奔忙在求生的生命线上,很难团聚在一路分吃月饼,并且,月饼是直接打开就吃,也不管大年夜大年夜人孩子,谁都可以先吃,有的家庭先给孩子吃,随便让孩子给白叟一块,也没有那些乐趣,更没有那些安闲和默契,更没有那些儿童的情趣和玩味,中秋节也就如许过了。

  又到中秋节了。自从母亲去世后,我很怕过节,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知道每个节日不由你怕与不怕,它总会按时到来。

  今年中秋节似乎来的更早一些,离中秋节还有四五天的时间,微信群里祝福的短信便雪片般飞来,一位失去母亲的微友煽情般地编了一段催人泪下的话语发到微信群里,还配有图片,后面跟贴的有数人,目光所至,本不想看下去,但由于是朋友的微信,还是读了下去,读完心里沉沉的。

  走到街上,摊点一个挨着一个,卖月饼的、卖水果的、卖肉的,卖各种东西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听着听着,我感到那不同的声音传递的是同一个意思:中秋节到了,快买些东西回家过节吧!

  回到家,看到桌上堆满了中秋节的吃食,妻不断叫儿子过来吃,儿子似乎没听见,坐在电脑前一直点着鼠标。

  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思绪,思念父母,思念在农村和父母度过的那些中秋节。

  立秋一过,中秋节的脚步便*了,我像尾巴一样跟在母亲的身后。这天,队里收工后,母亲回家的脚步突然停了下来,她小心翼翼地从一棵不知名的植物上摘下数个状似“公章”的东西,这东西长的很神奇,很精致,而且层次分明,边上有数个尖尖的角,我从母亲的口里得知,这个植物叫冬葵,是中秋节做月饼用的。听说是做月饼用的,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攥在手里,生怕被人抢去,回家放在窗台上,每天看着它,数着中秋节到来的日子。

  中秋节这天,父亲从大队油房打回一“油鼻子”胡油,母亲从公社供销社买回些黑糖,又从邻居家借回做月饼的“模子”,准备工作做好了。母亲端回满满一大盆白面,在面里打一些鸡蛋,加一些黑糖,母亲说这样做出来的月饼又酥又甜,颜色也好看。我不知道好月饼的标准,只知道用白面烙出的饼都是人间美味。面和好后,母亲把面切成几块,在案板上使劲地揉搓,直到面表面光滑,柔软筋道,然后用大盆把面扣住,母亲说这样防止面起皮。然后,母亲又在锅里把黑糖和面粉炒成烙月饼的馅,铲在盆里备用。

  这时,全家人一起上阵,我和二姐去队里场面提两箩头“麦汁子”,这几天,村里人家家户户都去提,以前就是拿队里一点东西都要和队长请示的,而在过节这几天里,队长也特别开恩,大家都高昂着头,提上一箩头“麦汁子”大大方方往家走。而在家里的母亲早已切好了“面剂子”,用擀面杖擀开,大姐把馅包在面里,然后把口封好,放进月饼“模子”里,用手使劲压一下,再把月饼从“模子”里倒出来,月饼正面的图案清晰可见,边上有一排排美丽的花纹。整个月饼图案玲珑浮凸,造型美观。我在旁边一边看,一边往碗里倒上开水,把红纸叠好放进去,使劲按,不一会儿,碗里的水便呈粉红色了。我把冬葵在碗里蘸一下,然后轻轻地在月饼上打个戳,一朵鲜艳的冬葵花便开在了月饼上了。

  冬葵花印上去了,最后这道工序便是烙月饼了。因为父亲火候掌握的好,烧火这一重任便由父亲承担。待锅热了后,母亲小心地把月饼一个一个放进锅里。满锅的月饼肩并着肩,你靠着我、我扛着你。不大一会儿,母亲又小心地把月饼一个个翻过来。

  一大锅月饼,在父母亲的精心伺弄下烙熟了,一个个颜色金黄,我们早已等不及了,一人拿一个抢着吃起来,而母亲看着我们那吃相,脸上露着欣慰的笑容,又急忙去烙第二锅,第三锅。

  月饼烙好了,家里的鸡也杀了,中午吃完炖鸡肉,我们便又急着等吃晚上的月饼泡西瓜了。

  晚上,皓月当空,空气清新,父亲小心地把一颗早备下的最大的`西瓜一刀一刀切成花芽状,把装满盘的月饼和西瓜放在院里最高的地方敬献月亮。

  那时候物质匮乏,即便是夏天,西瓜也不是天天能吃上,于是,我们催问母亲敬献的东西甚时候能吃,母亲吓唬我们说:“不能和月亮争吃的,月亮看谁家敬献的东西好才来吃,千家万户,也许还没到咱们家。”听了母亲的话,我们不敢说话了,静静地看着天上的圆月。圆月穿过云层,一直向西走去,万家邀明月,也许不一会儿她就看到我们家敬献的东西了。

  父亲在院里转悠着,防止哪个调皮的孩子把敬献的东西偷去。不知道过了多久,父亲把西瓜和月饼端了回去,我问母亲:“月亮吃完了,怎么一点儿没少?”母亲也不回答,只是微微笑着。

  如豆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炕桌前,月光从窗玻璃照进来,陪伴着全家人吃西瓜、月饼,父母亲边吃边叨啦着今年丰收的庄稼,希冀着新的一年。

  中秋节一过,母亲便把月饼锁了起来,往往是在我们再三央求下,母亲才把锁打开,每人给我们半个月饼,母亲却一口也不吃,看着我们吃的津津有味。月饼吃完了,我们把手舔了又舔,生怕手上的香味跑到空气中去。

  有一年初秋,父亲在临河给队里搞副业,一天晚上,突然,疲惫的父亲回来了,他打开一个包露出红、绿两种丝状的东西,我从父亲口里得知这叫青红丝,我悄悄品尝着那甜彻心扉的青红丝,父亲又从包里拿出了红枣,母亲给我们每人两颗红枣。这年中秋节,母亲把红枣和青红丝都用在了月饼上,烙出来的月饼更加香甜。

  长大后我才知道,父亲为了让我们吃上这些美味,在下午收工后,从临河步行30公里回到村里。第二天,天不亮父亲又步行去了临河,他要在出工前回到工地。

  年年中秋节吃着父母亲做的月饼,我们慢慢长大,而父母头上却有了一根根白发。后来生活好了,住街上的亲戚年年给父母送各种味道的月饼,可我们总是挑捡着吃父母做的月饼。母亲也不再锁月饼了,我们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那年中秋节,我从城里回农村陪母亲过节。得知消息的母亲异常高兴,早早在村口等着我。看到拄着拐杖、满头银发的母亲,一股暖流从心底涌向全身,我搀扶着母亲一步一步朝家里走去,我感到这段路很长很远。回到家,一股炖羊肉味和焦糊味扑鼻而来,我急忙揭开锅盖,锅里的水早熬干了,羊肉糊在锅底,母亲像做错事的孩子蠕动着嘴唇:“我到村口瞭你,忘了锅里的羊肉了。”听完母亲的话,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这年中秋节虽然没有吃上母亲做的羊肉,但这个中秋节是我最难忘的中秋节。

  20xx年冬天,母亲离开了我们,我们再吃不上父母做月饼了。每到中秋节,思念父母的思绪愈发强烈。

  一轮明月照古今,

  岁月无情人有情。

  又到中秋月圆时,

  团圆勾起乡愁浓。

  中秋节,既是团圆的节日,也是喜庆的节日,更是勾起人无限乡愁和思念的节日啊!


中秋望月的抒情散文 (菁华5篇)(扩展3)

——伤感抒情散文 (菁华5篇)

  有时,会莫名其妙的伤感,夜里,大家都开心的进入甜蜜的梦,我,却迟迟没有入睡,夜,那么的漫长,仰望着这黑色的天空,印着了我的心情?

  当熟悉的下课铃响了起来,同学都很快乐,而我,那莫名奇妙的感觉,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出来,和同学们一起,那微笑是显的那么苍白无力,或者,没有人能懂得我现在的心情。

  角落中,回忆起曾经的往事,愤怒与快乐,喜与悲,绝望与希望,一一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有些往事,在现在的我看起来是那么的可笑,生活中,我们都不想走走停停吧。

  雨,在天空中划过,是的,露也已经不知道自己在天空中下了几个春秋了,我的心情是否也是像这样的,我也不知道,但是,谁又能知道呢?

  风,轻轻的在我身旁吹过,很凉,很静,它在倾诉?那我就是听它倾诉,风,在一些微小的地方吹过,又有谁能注意到它的身影,它的足迹。

  我,不知不觉喜欢了假装,是伤感的心情,没有人知道,不知道是谁说呢,也许,只有文字才可以读懂我的悲伤。

  不知从何时起,我喜欢上了“发呆”,我开始不再让自己发自内心快乐,把自己的房门反锁,我开始埋怨、厌恶这世界。

  寂寞是我的好闺蜜;孤单是我的好伴侣;烦恼是我的好姐妹。热闹、无忧无虑不知何时成为我的敌人了。

  风,凄凉;雨,无情;泪,凄惨;梦,孤单;夜,宁静。对这世界,我不再乞求有一丝欢乐。

  “风要往哪个方向吹,草就要往哪个方向倒。年轻的时候,我也曾以为自己是风,可是最后遍体鳞伤,我才知道,我们原来都只是草。”我不敢再追求、奢望成为什么,只因为害怕受伤,又回到起点。

  每个人都有他的梦想,我的梦想却被扼杀。我不再恨任何人,只恨这世界太冷太无情。

  如果眼泪不悲伤;如果现实不残酷;如果梦想不那么遥不可及,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无助的伤感了。

  我就像一个圆心,外面有无边无尽的“黑”围绕这我,而我这圆心只能在黑色中孤独的徘徊。

  对这世界,我只留下无奈。我的世界就像一张空白纸,没有五彩的颜色,只有黑白的孤单。

  我就像钢琴上的琴键,弹奏的永远是别人的五线谱。我就像梧桐树上的树叶,等到没用时就自动掉落。我就像一支笔芯,有用的永远是笔壳。我就像……

  为什么,在大人的眼里我都是那么差?我不能做到你们要的十全十美,但我会把我十分之一的完美做到最好。不要试图改变我,把我变得十全十美,没用缺陷,那还是真实的我吗?那样的我,你们真的喜欢吗?

  雨残酷地打在我脸上,伸出手掌,接住那一颗颗“天空的眼泪”,仔细一看,那么纯洁,不掺和一丝污秽;仔细一想,原来天空也会有伤心的一面,它们也会无助地掉下眼泪;仔细一摸,雨水的冰凉冲掉我原本积极向上的心。雨,给人带来失望、绝望。

  雨后的彩虹,七彩的灿烂,给天空增添了一抹美感。原来阳光总在风雨后,在挫折之后,迎来的是一丝新的希望。彩虹,将我原来不愉快的心情渐渐给擦掉了。其实,无论何时,我都不想让人知道我脆弱无助的一面。我宁愿让别人认为我是变形金刚百毒不侵面面俱到不知疲倦,我也不要让别人看到我难过疲倦跌倒失落。

  人就是那么*惯性的*惯着一些事情么……*惯了你下课来到窗边,*惯了你把我打痛后的安慰,*惯了你被我气后我还装作我什么都没干的样子,*惯了生活被你的欢笑填满,*惯了……可是,漫长的暑假会不会改变点什么呢?

  有人说我明知道抓不住你,还硬要抓。可你的回答却好轻描淡写,现在的你是不是连安慰我都懒得了呢?一直以为只要我好好的,就能取代她在你心中的位置,结果被你一口否决,不留一点余地,是我太傻了么?

  你说你感觉不到我对你的喜欢,一点也没有,然后你对我说对不起,这是你第一次心甘情愿地跟我说这三个字,是不是你也感觉到你刺痛我了,让我感到我的失败,可悲,连让喜欢的人感觉到自己对他的喜欢都做不到,那么没用?

  你说感觉我们之间有距离,感觉好远,好陌生。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存在与同一个*面,却相隔好远",可我并不怎么觉得,那就是我啊,十几年形成的性格不是说变就能变的,并不是我不在乎你啊。我为你做的改变难道你就没有感觉到么。可是,你又为我改变了什么呢,是不是几乎没有。也原来,你根本就没有喜欢我,却还一直怀疑我,既然不喜欢你就一开始就说啊,干嘛要弄到现在这个地步。干嘛要等我陷进去了才说呢?

  我说我觉得我像在犯贱,明明不是我的错,却反而是我来让你要相信我,其实仔细一想,我们俩的位置应该互换一下吧。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做么,不是你所说的问题本身就出在我身上,而是我还想挽回,你知道么?如果真如你所说的那样,我是骗你的,那现在的结果就应该是我所期待的,我达到我的目的了,我还为什么要放下我的原则呢?

  至于他,我和他早已是两条*行线,在没有相交的可能,甚至连回忆我都不愿再去触及,也没什么好触及的。你会为了以为我还想着他而不想说话,我是不是可以安慰自己说其实你还蛮在乎我的……

  是不是你真的就没有打算要长久,是不是你着的已经厌了,我们可不可以好好的。

  花开了,你听见花开的声音了吗?风起了,你感觉到思念的音讯了吗?一年又一年,距离就像蒲公英的种子聚了又散,散了又聚,总在时不时的重复的相逢和别离。

  熟悉和陌生就在一瞬间,开始和结束就是这一瞬间最终演变的结果。

  世间太多事总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美好,也不是总随我们的心意而发展下去。突如其来的改变有时会让彼此措手不及。

  有的人在微笑时也会流泪,在流泪时也会微笑,幸福只是个概念,谁都能去为它下定义,爱情也只是一个素描,谁也说不清楚在爱情这张素描上着上什么色彩才叫真爱。毕竟真爱是神圣的,谁都想去拥有,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拥有,又有多少人会真正的用心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人,两笔,写起来简单,成长路上却有太多繁琐,太多复杂的思绪。

  一个人当想拥一切时却又害怕失去,总在徘徊时犹豫,总在寂寞时胡思乱想,总在孤独时辗转反侧,总在犯错后扪心自问,总在自责后内疚,总在内疚中后悔,总在后悔中祈祷重生,或许一切都只是一连串幻想中的美好,毕竟现实是永远也抹杀不了曾经所发生过的一切是是非非,也埋葬不了曾经有过的悲、欢、离、合,所付出过的,所痛苦过的,都将是年轮留给岁月的痕迹,或许会变淡,但却不能消失。留住的,离开的,都将是一种来自生命里最真实的记忆。

  青春会走,人会老,承诺也会有失效的时候,看着爱的人幸福了,或许给予他(她)幸福的那个人不是你,你还会为他(她)高兴吗?或许你会,毕竟这结果是你和她(他)都想要的,给不了他(她)微笑,就让他(她)的微笑幸福的去掩埋曾经泪滴里隐藏的伤痕吧!

  爱一个人是用心不是恨。

  秋枯萎了落叶,时间凋零了青春,一天天,一年年,我们都随岁月的流失而衰老了,脸上也渐渐的画上了岁月留给我们的故事。我们不在是曾经爱哭爱闹的青年了,有的事,有的人,或许都随年龄的渐长而淡忘了!

  如果她(他)忘记了你,你会记得她(他)吗?或许你会,毕竟记忆是永远也不可能消失在人的大脑中的。就像鱼永远离不开水一样,鱼离开水,这水将注定永远是滩死水,鱼没了水,也将注定永远的消失。

  爱情里不是谁爱谁多一点,谁就无法在记忆里忘记谁,记忆一个人是用心和脑,忘记一个人却只是用脑,只要心还在继续跳跃,记忆里将永远是清晰的画面。

  落叶的'最终归宿是泥土,流水的最终归宿是大海,鸟的最终归宿是森林,白云的最终归宿是蓝天,心的最终归宿是灵魂,人的最终归宿是一方净土。

  犯过错,才知道悔过,走错路,才知道寻方向,选错人,才记得对的人,伤过心,才知道被伤的滋味,哭过才知道微笑的珍贵。

  一切都在生活里循环着演出悲、欢、离合编织的剧情,而我们都只是这剧情里的一个小丑而已,总在上演着属于自己和不属于自己的角色。

  也总在说有心和无心的对白。剧情有闭幕的一天,我们也会有离开的那天,如果哪天她(他)消失了,你会为她(他)哭泣吗?或许你会,毕竟她(他)陪你走了太多的路,她(他)是你记忆里熟悉过的人,你记得她(他),你也曾深爱过她(他)。

  如果有一天,我幸福了,你会为我高兴吗?如果有一天,我忘记你了,你会记得我吗?如果有一天,我消失了,你会为我哭泣吗?我想你会,换作是你,我也会。

  只要心还在跳跃,就好好珍惜自己身边的人,就算真的失去了,也别让眼泪埋葬了属于自己的微笑,毕竟爱你的人不止一个。你也不只是为了一个人而活着的。珍惜别人,珍爱自己。

  随着一声声的掌声响起,文艺汇演完美落幕了。而与之相伴的,是弥漫在空气中的,浓郁得使人窒息的离别之情。

  蓦然回首,为期12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就在我们还以为时间还长着的时候,就悄然地拉下了帷幕。而也正是如此,还沉浸在内的我们才感到分外的伤感、不舍。不过,惆怅之余,我想的更多的,是我参与的这个三下乡活动,到底收获了什么?我想,这个,或许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而我也相信,我的这一趟,是有所得,有所感,有所悟的。

  我所得,是遇到我这么一群可爱有趣的学生,他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尽管会捣蛋惹人生气,但同时也会逗我开心,让我没有办法真正的生气,就像母亲爱自己的孩子那样,永远没有真正的生气,只要更多的担心与关爱。我所得,是能够遇到队伍中的所有队友,他们,是那样的友善亲和,那样的为他人着想,我们在一起的时光,虽是同事,但更像是朋友,是家人,那情景是如此的融洽,如此的快乐,如此的幸福。我所得,是遇到那一位和蔼可亲的詹*,他是如此的热情,总是为我们出谋划策,为我们解决难题,就像是我们的父母一样,让我们想亲*,想依赖。得之,我幸!

  我所感,是那看似普通却又那样令人暖心的出自学生们口中的一句老师好,是那无需言语就自觉陪同老师一起扫地的行动,是学生为老师精彩的课堂而激烈鼓掌的一幕幕。我所感,是队友们对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是他们对我的谦让与爱戴,是他们的互助互爱的精神,是他们不怕苦累徒步走出一条漫长而真实有效的调研之路的魄力,他们是如此的关爱我,让我受宠若惊。我所感,是那位尚在读幼儿园的小女生,每当课堂铃声响起,总是会在教室外面安静地旁听,甚至会在课后认真地抄写笔记,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令人感动流涕,欣佩不已。

  我所悟,是学生不分好与坏,只是我们还不够了解他们,还不够细心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只有用心,去观察,去发现,去关爱,他们,都是我们的好学生。我所悟,是天下无不是父母,然而,要想好好地和自己的父母相处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父母总是很关心自己孩子的教育与成长问题,这本无可厚非,然而过多的关心与太多的管教,反而加剧孩子与家长的矛盾,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与维持。或许,换一种方式,像朋友般,在同一水*线上与孩子交流相处,才是真道理。我所悟,是经验的作用不可小觑,很多时候,它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正是因为经验,我把我的班级管理地井然有序,团结友爱一家亲。也是因为经验,我能够更好地处理一些突发事件,而不出现什么纰漏。更是因为经验,我得于同朋友们一起分享,一同探讨,一同进步。

  纵观这12天的实践活动,有开心,也有难过,有得意,也有失意。但,无论那种,我总能从中学到许多,感悟许多,我想这也不失为一次相当充实快乐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也许,我想,正是因为有着如此充实快乐的生活,此刻的我,更为“最是离别伤心时”所动容。但是,“天下无不散之宴*”,我坚信,我还会再回来,去看看那景,那树,那人,即使风光不再,即使人走楼空,即使物是人非,但我心依旧,牵挂着那一方,那一人,那一物。


中秋望月的抒情散文 (菁华5篇)(扩展4)

——初雪的抒情散文 (菁华5篇)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放眼一片银装素裹,2018年的初雪,悄悄为大地织就了玉的衣裳。

  拈起风中飞舞的柔弱,指尖的余温划过心头……

  “您还好吗?您那里下雪了吗?”

  虽已记不起上一个大雪纷飞的早上是在何年何月,但却忘不了您的大手拉着我的小手那掌心的温度。记不起那时披了玉装的风景有多美,却忘不了大雪覆盖您满头白发的沧桑……

  “您在那边还好吗?”

  被您牵着的小手不安分的挣扎着,想去抓住天空那一片片的飞舞。“别淘气,手会冻坏。”您拉住我想要挣脱的小手。我任性的张大嘴巴,用舌尖去体会雪的味道,甜甜的,香香的,就像棉花糖一样。雪,真甜。

  雪花飘落在鼻尖,您坐着轮椅,我带您去看雪。像鹅毛,像白花,如轻烟,如柳絮……粉妆玉砌,整个世界都变得迷迷茫茫,那飘落的雪花,远不及您满头的银发娇艳。雪,融化在鼻尖,冰凉的感觉划过心头,入口即化的雪,怎么是涩的?雪,好涩。

  放眼一片银装的大地,手中仅留着您当初赠予的温暖,万籁俱静。

  “您那里下雪了吗?”

  指尖拈来的雪花,早已化水而去,轻尝其味,却没有了香甜,没有了苦涩,只有冰冷。雪,好凉。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如今我已有了我的家,有了那个想挣脱我的小手,可您“认真做事,用心待人”的谆谆教诲不能忘,不敢忘。现如今我认识了一群热心助人的同事,有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和可以展示自我的大舞台……

  您在天上看到了吗?

  雪,还在下,一片一片,如烟,如絮……

  轻盈白绒密纷飞,冰洁玉絮织云锦。洗净铅华与眼泪,飘落尘埃香消殒。—题记我是一个梦,落在你独立的窗前,化作你不小心滴落的相思泪,化作一条条剔透的滴水柱,不惧每一秒都可能粉身碎骨。我是一个梦,遗落在你的世界,覆盖了每一个缤纷的色彩。来兑现前世和你携手白头的诺言。我是一个梦,遗落在梁上,遗落在尘埃,遗落在每个苍翠的松梢,遗落在你眼前,遗落在你的心里。

  你舍不得又忍不住为我留下的脚印,让我犹记来时路。那一串串印记是人间的烟火,是孩子们明亮爽朗的嬉笑,是远胜四月芳菲天的胜景。如果百花争艳的温度刚刚好融化意识,模糊双眼,将你风蚀在春花秋月的虚梦里。而我的冰冷纯净是逸动的华丽诗篇,是刻骨铭心的爱恨交错,是坚韧笃定,霜染鬓白的真情告白!我是一个梦,觥筹交错间,唤醒了前世的记忆。目睹了世间一场场遗憾而珍贵的旅行。我是一个梦,弥留之际,银装收场,白与缤纷相融,终将化为乌有。似不曾来过,却那么深刻。我是一个梦,正是你梦里翘首期盼的归人!万丈冰原空余色,一树红蕊凌霜盛。不羡三月阳春胜,我自破冰昭红装。白与红自然衔接,那是我寄给你的一首诗。诗意简短精炼,却情真意切。

  当一朵朵银花盛开,空气凝聚,我随风摇曳的舞姿没有彩排,却场面浩大,气势恢宏。扬扬洒洒,画就一副惊世之作。在山间,树林自然延伸的密集枝丫盖上白雪更显伟岸倔强,一颗颗树层叠间染就了每一个独一无二,瑰丽圣神的画面。在水里,早已结冰的冰面银镜做底色,面上层叠相交的是深浅不一的白绒花,还有水里突兀的石头也戴上了小白帽。岸边的芦苇和小草是银镜的柔发,长短粗细各不同,一株株银白草穗摇曳生姿,窃窃私语,柔情蜜意。我在山水之间,在断桥驿边,在田野里为你洒下明年的希望,一叶叶,一片片,深情不减。我不只是苍茫无际的冰雪,更是大地的使者,人间的精灵,尝过了人间的烟火,带着爱去往下一站。

  当寒梦初醒,冰雪消融殆尽,你是否记得和我的约定,明年初雪盛景,让我们在梦里相见。

  今年的雪总算没有来迟。

  树叶落的还不多,路边的绿还大片小片地随意铺着。鹅毛般的大雪就纷纷扬扬的飘下来,落在寒未曾凋零的月季花上。

  这花,是古代女子般闭月羞花,可谓绝代佳人。又好似梅花,在凛冽的寒风中敖然挺立。这雪,点缀着万物,悄无声息地停留在屋

  顶上折射出银白色的光芒。

  路旁的松柏还是翠绿的,还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积雪覆盖着青松,可那绿还是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住的。他随时宣告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望着这雪,不禁忆起古人云雪的诗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天空撒下一朵朵银白色的雪花落在麦田里。原本就辽阔的田现在又成一望无际白茫茫的一片,更显辽阔了。有一些小孩子在田中嬉戏打闹,为沉默的麦田透露出一丝活泼与生机。

  当路面上的雪,凝结成冰之后就显得出奇。一些人滑倒后就哎哟哎哟叫几声,之后又爬起来边笑边自嘲着。还有一些人,搓着手哈着气,眼睛直直地盯着路面,生怕自己一个不留神,再摔成大马趴。

  小区内假山上还有一个小凉亭,小家碧玉似的立着。从上空看,凉亭白茫茫的屋顶几乎能与雪地融为一体啦。灰黑色的图树枝上还落着雪,脚下的雪,已将*一指了,踩起来有沙沙的松软质感。可上空的雪还在下,无休止的降落着,让大家就只能生活在屋里眼巴巴的望着窗外的雪景了。

  傍晚,最后一缕霞光将雪地染成金黄,渐而转成红。照的雪地向金铺一样亮晶晶的,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雪终于还是停了,只是遗落在大地上的美景不可收拾。

  此时已是21:30,窗外雪很大,虽没有白皑皑一片,但对于一个南方的小镇来说已属难得了。

  趴在窗口,想看清雪花一片片飘落的舞姿,但除了水汽,我什么也看不见。突然想听歌,拿出MP3,快乐的音乐在耳边响起,试图哼上几句,可是跟不上,知道是心没感觉到它。

  放下作业和音乐,开始发呆。发现发呆其实挺好,没有烦恼,没有寂寞,只是在空白中静静地等待时间的流逝,静静地等待睡意的袭来。

  “铃……铃……”

  突然的打破,很刺耳,安静的撕毁让人感觉到了恐怖。

  即使极不情愿,但还是拿起了电话。

  “嘿,出来陪我玩雪啊,我在外滩。”

  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快乐、可爱、柔柔的,是她,第一个让我希望一直与她是好朋友的女生。

  “可是,十点都快到了……”

  “啊……快啊,我被人打得好惨啊。”

  “好吧,就来。”

  挂下电话后才发现刚才得言语是那么的无力。

  虽然犹豫,我还是慢慢穿上衣服,朝着外滩走去。走在路上,终于能清清楚楚地看见雪花了,看见它伴着风朝脸扑过来,寒冷中感觉漫天飞舞的雪花也许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好,因为是它冰冷的。没办法挡住,只好缩着脖子,在屋檐下慢慢走过。路上行人很少,外滩也一样,没几个人,零星有些人影伴着雪花时闪时现。我站着雪中,忽然不知所措,忘记了来的目的。

  “怎么这么慢啊,我都等好久了。”

  “……”

  雪很大,模糊了视线,我找不到她在哪,只好站着瑟瑟发抖。

  “哈哈哈,打中了,你好笨啊。”

  我被一个雪球击中了,正好打在头上。我找到了她,她很开心,咧着嘴大笑。

  听见她得笑声,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颓废,我突然转身,抓起身后的一把雪,大喊:

  “反击了……”

  我仍就漫无目的的走着,竟忽视了天空已经是白茫茫的一片。怯怯的伸出手指沾拾一团洁白而纯洁的雪花,一份凉意瞬间传彻整个心扉。我情不自禁的丢掉雨伞,本着一丝喜悦和一串感伤,自在的和这期盼许久的初雪相拥在了一起,就如拥抱你一般的幸福。

  雨停了,初雪就这样独自霸占了整片天空。不一会,初雪就化作了小城的素颜,再也分不清往日的孤窗残影,却掩饰不了我对你的那一抹撕心裂肺的思念。我挺怕的,因为我还在用一个人的想念在维持着这份相隔千万里的爱,努力不让它淡去。但是,毕竟这只是我一个人的执念。

  记得吗?你曾在下上一季初雪时说:你想在每一季的初雪濒临时紧紧的抱着我,这样你就不再畏惧严寒。我刮了刮你的小鼻梁,然后用那比你大上几倍的手指跟你拉了勾,然后一起幸福的笑了,后来我就把幸福想成了那样的简单,直到被你的离开打碎。

  下初雪的第二天,你早早的给我打电话,还没等我说出那一句亲爱的,你用沙哑的声音告诉我:你父母要你出国留学,可能就要离开了。你短短的几句话让我楞了半天,才用几乎颤抖的声音回复你:那你什么时候回来?你也哽咽了,还是硬生生丢出了一句:可能不回来了!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我高呼着说:那我呢!那是我第一次对你大喊大叫,你就哭出声了,却没再说话。我冷冷的挂了电话,我们就这样断了联系。

  冬天很快过去了,我却还自以为是的沉沦在你离开的阴影中,还深深的恨着你,恨你是那么的狠心。你离开以后的日子,漫长、昏暗、迷茫,分不清白天黑夜,只记得我还在苟延残喘的活着。我曾无数次的反省自己,到底是我不够好,还是你真的那么狠心。


中秋望月的抒情散文 (菁华5篇)(扩展5)

——惊蛰的抒情散文 (菁华5篇)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惊蛰……

  在我们这里有个*俗,每年这个节气,亲人们都要回归故里给自己故去的亲人上坟祭拜,也许就是这个缘故,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故去的父亲,三年前的农历十月,紧紧攥住我手的父亲,突然松开,而那一别竟然成为了父亲与我们儿女的一个永别!

  这一别,在我生命里留下一份深深的殇,于是,每一次想起这些,我都会不自觉地走进对父亲的回忆里,去书写一些怀念父亲的字样,而这也是我们生者唯一方式的选择!

  初春的午后,在刚刚下过一场春雪过后,天气怪怪的,淡淡的,而在阳光斜射下的那一刻,我想起了故去的父亲,就在我迫不及待要追忆这份曾经的时候,却突然忘记怎么去回忆了,木讷的,有一份失落,于是萦绕在心头的那些痛苦的、凄凉的、快乐的记忆一眨眼功夫全不见了。仿佛被这落幕的冬天带去,我心里有些抑郁,便拼命地用手去舞动那些淹没了我记忆的云霭,我就像一个迷途的孩子,试图想挣脱积压在自己心底恐惧的跳跃,可是,当我迈开脚步想挣脱时,又猛然发现,眼前一道亮,对过往的记忆又回来了,和着春天的脚步,那么*,那么轻,仿佛是用一根手指就可以触破薄薄的一层纱……

  一个人的记忆,原来就是这样的奇妙,这样的妙不可言!

  父亲就是我们生命里永不陨落的太阳。这样的比喻对我的父亲而言并不言过其实,我的父亲是一个极其*凡的人,中等的身材,可是在我的心里是魁梧的,高大的!也许这就是一个父亲在我们儿女心中的位置吧!父亲生前不言善辩,他对我们的爱,都是用行动来表示,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并没有带上我们去游玩过,可是,我们没有责怪父亲,然而,用父亲的话讲,他很想,他说,他在北京打工(做建筑工工人)时,下雨天不能做工的时候就和工友一起去附*的公园,看到公园里一群群相携的家人,他说,那一刻,他想起我们,好想带我们去……

  岁月如流水,在我上省城读书的那一年秋天,在哥哥家住着的父亲在礼拜天要带我们去公园,我不知道父亲从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念想,可是我就像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听到父亲的相邀,心里像开了花!

  这一日,天气格外的暖和,来到公园,公园里的游人已经很多,父亲就像是一个导游,带着我走遍公园的每一个角落,还不断地将眼前的样子和以前公园的情形做比较(因为以前在省城打工,曾来过这个公园),于是我有意识地去看那些碑文上的介绍,发现与父亲讲述的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从那时,我不再对父亲另眼相看,他那份学*精神深深触动我,而后我想,要是父亲生在一个文化之家,他一定是个不错的学者!

  一天的时光是何其的短暂?可是这份幸福记忆却像是我生命小溪里流动着的叶子,一次次,幸福地从我的心里流过……

  父亲也是我记忆里温暖的港湾,回首走过的路,每一次起航,每一次灯亮,每一次遭遇到困惑,我都会想起父亲,在我生命的旅行中,父亲就像是温暖的港湾,给我勇气与力量,像父亲讲的那样,一个人物质上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精神上的缺失,精神上的贫穷,这话看起来是大道理,随着年龄的增加,我渐渐意识到里这话里的精髓所在!

  于是,父亲走啦,我突然感到了一份心灵上久违的孤独!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每个人落地那一日,就要注定离去的这一天,可在这生命的轮回里,没有一个人愿意去接受这份离殇,父亲一生经历了无数,做过建筑工、当过铺路工,挖过煤,唱过戏等等,从北之南,走遍大半个*,风吹日晒,这辈子,我记不清父亲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但是,我清晰地记得父亲说:为了你们的未来,苦点,累点都是幸福的事情!

  这就是我的父亲,我有什么理由去拒绝这份深深的父爱!父亲走,不但是我什么生命里的一份离殇,更是我要坚持走下去的勇气!

  善待生命,善待亲人,善待我们拥有的爱,想起过去的文字,我只好写下这篇对父亲追忆的文字,但愿上天保佑父亲,在天堂有我们亲人的牵挂,不会那么的孤独,不会那么的寂寞!

  搁笔,泪下,祭奠这场生命深处那一个久别的离殇!

  在春雨绵绵的三月初,“惊蛰”,这个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节气如约而至。伴随着天空中一声闷雷,数千万冬眠的动物睁开惺忪的睡眼,一起迎接着新一年的生活……

  这,就是惊蛰!以其神秘的力量唤醒沉睡的心灵,唤醒整个世界的觉醒。

  2017年,这个收获与失去的一年。送奶工王秀珍用“敬业”与“几百张字条”书写这个社会的责任,她就如这一声闷雷——唤醒人们麻痹与烦扰的生活与工作、躲避责任的心灵;17年,醉酒驾车案频发,其导致的后果不甚严重,杭州连环撞车案、成都醉酒肇事……一幕幕惨案的上演,不得不引起人们对酒后驾车的思考。一名领导酒后驾车被叫下车,当面第一句话就是:“我_叫你们上司跟我谈!”何等口气?试问此未“领导”是要领着大伙儿“重蹈覆辙”吗?

  一句话,唤醒社会良知。

  同样是17年,“惊蛰事件”不断发生,也引发人们一连串的思考!17年,一个叫“张雅”的女孩进入公众视线。是的,这位正值花季雨季的妙龄女子,与其年龄不同的,是那“5·12”大地震后,在网上对四川人民的埋怨。此刻,在人们纷纷付出爱心的时刻,这样一位少女却心怀怨恨。这个时间留给了人们什么?

  17年,这个无法“十全十美”的年份,多少伟人离我们而去,季羡林、任继愈、钱学森、杨宪益……大师的离去是“文学时代”的远离?还是会有新一代“文豪”引领时代狂潮?

  17年,这个“惊蛰之年”。一桩桩事件发生在我们眼前,引发了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思考。也可以用一个似乎不恰当的词来形容它——“当头棒喝”!并不是多么排斥这种“惊蛰事件”,也不是后悔为什么总在事情发生后才认识到纰漏。最为重要的是,希望在这一桩桩“惊蛰”之后,带来的思考能催发事态向好处发展,能够让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渐渐走向光明,在星光大道上一步步实现。希望,惊蛰之后带来的教训与警醒能够指引人们更为幸福地生活、工作。

  一声闷雷,带来警钟,更带来希望……

  〖消失在过去〗

  沉默之后,一天又过去了。又是寂静的一天。

  下雨了,窗外依旧是一片单调的白色,并没有因为任何事物而改变。突然之间,内心变得好荒凉。慢慢走到钢琴面前,用手指抚摸着冰凉的黑白键,心中的目的地似乎越来越遥远。

  阴云散去了。城市的上空只有刺眼的阳光和绚烂的彩虹。彩虹,七彩的颜色让人陶醉。消失吧,迟早也要消失,消失过后,那些美好的回忆在脑海里仍然会是空白,只会更让人无助。

  〖被吞没的希望〗

  希望,已经那样渺小。缩水的岁月,我们将如何看待过去?童话般的世界,如此寂寞。我们已经走向了心灵的谷底,黑暗就离我们更*了。我们只能小心翼翼的探寻前方的道路,即使有陷阱,也必须坦然向前。这样,才不会跌入黑暗的深渊。

  没有人可以告诉你,希望已经演变成了事实。我只能徘徊在黑暗与孤独之中,别无选择,继续沉睡下去。不去理会世道的杂乱,没有了孤独,没有了寂寞,这只能是我最好的选择。

  〖守望过去〗

  过去的时光永远不会再回来。只能珍惜以往永恒的一刻。瞬间都将成为现实,磨灭不完的过去,将会用岁月的永久来洗刷。飞翔的羽翼负重的不仅是自己,还有美好的未来。负重的不再是简单的承诺,而是要去实现的幸福。

  以前很幼稚的认为,过去只是人生道路上迈出的一个小小的步伐。走过了,就没有必要为此留意。现在才清楚得认识到,过去是磨也磨不去的记忆,如果过去没有认真得去做选择,那么在岔道口,面临我的会是另一种截然相反的结果。

  〖惊蛰·听雨〗

  感受雨点的呼吸,弹指之间,冰冷得让人害怕。现在才发现,通过雨点的暗示,这才明白了一直以来走了一条很长很长的弯路。一个孤单的人,也许都是惧怕遗失美好。但是,一时的美好并不能陪你走过人生。快乐,才会意味着下一刻美好的到来。

  〖尾声〗

  如果一直生活在一个并不透明的世界里,做一个虚拟的自己,那么,会永远地迷失自我。

  今年的惊蛰在十六。

  昨天晚上看新闻还看到浙北地区大雪纷飞,主持人信誓旦旦地说今天将会有中到大雪。等到起床的时候,也就只有稀稀落落一点雪,加上滴滴答答的雨。

  然后下午又开始噼噼啪啪下雹,天窗上一片碎冰渣的视感。

  惊蛰一说,意思大概是上天打雷以唤醒冬日里不饮不食蛰伏的动物,春耕也在这时候开始。大概也是真正入春的时候。

  我没注意过这一天是不是真的会有动物醒来忙忙碌碌,也不知道农民掐算的播种日子在不在惊蛰前后。想起来,往年的惊蛰日,还是*惯看看外面。

  并不是指往常的日子里头与外面有了隔阂,只是难得有兴趣有时间认认真真看看世界。江南屋檐瓦*砖低,时常见着一点小花小草就落在上头了,生了根发了芽睁了眼。没人觉得不好。但是能静下心赏的,估计少之又少了。

  我是希望下雪的,更希望惊蛰日下雪。江南地方下雪好看。飘雪的时候窗外黑白分明的砖瓦上星星点点的积雪,空气中大片大片坠落的雪。但我自己还是固执认为不会下雪,昨天到今天,一直都是。

  我认为雨夹雪当然不算雪。把中雨和小雪掺在一起难道就是雪了?我印象里可不是这样。以致于同学群里一群兴致勃勃谈雪的时候我还是固执地说明明没下雪。但是早上拉开窗帘的时候,我还是很失望啊。失望我的认为没错,失望真的没有我想象中的雪。同学中有人跟我争论了,有段时间明明下的很大,你睡着了而已。

  是啊,我睡着了,我没看见。

  没看到算什么呢,在我的记忆里,还是没有惊蛰的雪啊。

  惊蛰是世界回醒的时候,雪是大地冰封的时候。当世界回醒是遇上大地冰封,这种矛盾,也就只有惊蛰的雪了。

  我站在阳台上,看外面。没有雪,只有密密的雨丝。冰雹打在床上,啪啪作响。行人不少,撑着伞行去匆匆。汽车一辆一辆,呼啸而过,溅起一地水花。虽然隔得远,但我还是看的清楚。对面那幢楼的屋棚上好像有薄薄的积雪,它化得速度很快。一下一下砸到地面上。很快一点薄雪都没有了。

  地上杂草潦乱放纵地四面伸展。某个高台上的盆栽依旧高傲的不可一世。我家这棵小树,巴望着外面的空气,努力向外弯曲着。

  我觉得这已经是惊蛰天。可惜,没有一场雪。

  我想看一场惊蛰的雪。

  “叽叽叽......”路边桃树上有几只鸟儿在窃窃私语。桃花的香气飘过大路,飘过窗户,飘进马小跳的鼻孔里。

  “好香啊,对了。唐飞的爸爸不是今天让我去他们家吃梨吗?事不宜迟现在出发!”马小跳在路上走着,青葱的树木与美丽的桃花互相掩映,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他不由地赞叹道“好美啊。”

  过了不久,马小跳来到了唐飞家门口,刚一按门铃,门便开了,但出来迎接的不是唐飞一家,而是安琪儿。

  唐飞的爸爸因为有事先去工作了,唐飞便从厨房拿出了梨,正要说些什么,马小挑一把就将唐飞手中的梨拿走了。唐飞看见梨不见了,便说:“没关系,我再去拿几个,我们边吃边说吧。”唐飞拿来后坐下削起了梨皮,过了一会儿,看了看马小跳此时手中的梨已经吃完了,便迅速地将手中的梨放下,讲起了故事:“今天是惊蛰,相传……”


中秋望月的抒情散文 (菁华5篇)(扩展6)

——描写梅花的抒情散文 (菁华5篇)

  墙角边,有一丛腊梅花,在寒风中竞相怒放。你看,它满身尽带黄金甲。有的打着骨朵儿,像一粒粒黄色的珍珠;有的含苞待放,像一个个金黄的铃铛;更多地开着黄灿灿的花朵,像一口口倒悬的金钟。钟口是由黄黄的花瓣镶成的波浪纹花边。内层的花瓣较短,却一律的紫色,拱卫着粉白的花蕊。花儿静静地开,幽香悄悄地放,花香凭借风力,无声无息地飘,飘,好远都能闻到香味。我,不知不觉地陶醉在这腊梅的风韵和幽香中了。它羞涩的骨朵,示人以憧憬。它欲放的苞蕾,寄人以希望。它灿烂的花冠,给人以愉悦。它沁心的香味,予人以温馨。我油然想起“玉质紫金衣,香雪随风荡”的诗句。在这数九隆冬,有如此的际遇,不啻是沐浴一缕春风,心中荡起暖暖的漪涟。

  腊梅,是天生的思想者。陆游说它“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其实,它不是在发愁,它是在思想!风吹不倒它,霜冻不死它,雨淋不坏它,雪压不垮它。它愁什么?它在独立思考呢。思想者从来都是寂寞的。你看,当它低着头展开思维的花瓣时,没有蜜蜂歌唱,没有蝴蝶伴舞,没有喜鹊献媚,甚至也缺少同根生的绿叶衬帮。但是,“我思,故我在。”它开得多么自信,多少淡定!在这朔风呼啸、万物肃杀的冬天,百花都在“躲猫猫”,它能笑傲风雪、一树璀璨,不畏冬的权势,“凝寒独自开”。它扛起“花”的关键词,唱起美的主旋律,把灿烂的笑容绽放在缺少温暖的季节,把美丽的青春贡献给全年最冷的日子,这要付出多大的成本!这又体现出何等的高尚!

  腊梅,又是勇敢的先行者。*向来有“不为人先,不落人后”的祖训。因为“出头的椽子先烂”,而“落后是要挨打的”。但是,腊梅全然不理会这些世故。它甘为人先,一花独放。不畏严寒,傲霜斗雪。腊梅花不仅开在百花之先,也比红梅姐姐早开一个多月。它甚至抢在它的绿叶生出之前,就开出自己的灿烂,给灰暗的冬天以生气勃勃的葱郁。这需要多大的胆识和勇气?这又是何等的智慧和胸怀!然而,它又甘于人后,功成身退。它开花为公,无私奉献。正如*说的,“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当百花洋溢在“春天的故事”里,它却退居二线,用绿叶去拥抱硕果。这是多么的无私和坦荡!这又是何等的高风与亮节!它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炬,点融坚冰,点燃希望,也点亮了雪莱的诗:“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腊梅花是不结梅子的。它把一生的精彩都献给了花季,结出的只是不能食的橄榄形小果。现在还可以看到,有些腊梅果仍坚守在寒风摇曳的枝头,呵护那一簇簇蜡黄的新花,守望那一阵阵诱人的幽香。我在想,那些瘦削干细的树枝,何以能暴出密匝匝的花朵?那些弱*淡的黄花,何以能放出清幽幽的芳香?因为它叶茂根深?因为它品质高洁?抑或因为它懂得了生命的全部意义?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也许,这就是腊梅花诠释的精神价值。

  梅花是月牙湾最美的女孩,那年高中毕业后就回乡务农了。

  其实她的学*成就一向很好,高考那天因为家里出了点事影响了她的精力,失去了升学的机会。

  这件事对梅花来说,不可说没有影响,只是她脚下还有一弟一妹正在读书,家里的生活状况不是太好,她放弃学业也是情不得已。

  梅花是个开朗通情达理的孩子,中学毕业后她在家呆了一年,帮着父母做些农活。父母倒是轻松了不少,只是看着孩子成日跟着他们做农活终不是个事,心里犯愁。那些年时兴让女孩子去城里学些一门技艺,干一些轻松的活看起来干干净净的。再说也是一门手艺,比起干农活还能多赚些钱。因此,父母也就让梅花去了上海。

  那年春节刚过,梅花随同村里的小姐妹一起去了上海。大都市的生活让梅花这些农村长大的孩子充满了生活的希望,心情如朝花一般的绚烂,畅想着在城里可以多挣些钱寄给老家的父母。梅花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没日没夜的学*各种技术。短短的一年时间,梅花学会了车间里面的各种技艺。年底了,看着手里拿着厚厚的工资,梅花心里美滋滋的。她拿出一部分钱给父母弟弟妹妹买了新款的衣服,还给父亲买了一个手机。

  农历腊月二十八,梅花和小姐妹们开开心心的回到家里。梅花把大包小包的东西放在堂屋桌子上,弟弟妹妹赶忙抢着看姐姐给他们买的新年礼物。父亲笑着佯怒地训斥着两个弟妹,母亲端来一杯热茶让梅花暖暖身体,这个年让梅花感到无比的欣慰。

  过了年初八,梅花和几个小姐妹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家里人,继续她们年轻人梦幻的青春之旅。大城市的生活改变着这些从农村来的年轻人,在闲暇的工作之余,她们也学着城里人的模样变换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去步行街购买新鲜的东西,如指甲油,化妆品,把自己打扮的如花一样的美丽,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唯有梅花与众不同,她依旧是素朴的衣着。只是花了点钱把自己的头发拉直,顺顺的,挺好看的。

  时间过的很快,一晃大半年过去了。梅花发觉自己真的喜欢上薛悦,有时,她觉得自己是不是在做梦,然而,事实告诉她,她和薛悦真的恋爱了,而且她觉得自己真的用情了,那种难以割舍的依恋时时在心里萦绕着,薛悦也一如既往的关爱着自己。如春天里的花越开越艳,散发着浓郁的芳香。梅花有些沉醉其中不能自已,*时,在单位里,他们之间没有过多矫情的表现。梅花喜欢这样的感觉,静静的看着薛悦,薛悦也*静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各自心照不宣地感受着对方心灵深处的那份关爱。

  每到周末,薛悦都会带着梅花到外面散步,或是找个别致的咖啡厅餐馆约会。爱情的心花这静静的开放着,梅花感觉自己很幸福,未曾有过的萌动。她幻想着自己的憧憬在曼妙的时光里变成永恒。

  又是一年梅花盛开的季节,每年的这个时节,薛悦都会带着梅花去郊外的野生植物园看那些素色的,红色的梅花娇艳的开放。他们手拉手的徜徉在冬季的阳光下,任冬日的风吹动着他们惺惺相惜的激情。然后,梅花带着无限的快乐回家过年。这样的时光飞快地度过了两年。

  那是梅花在上海生活的第三个冬季的岁末,梅花回家前,薛悦对她说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对父母公开他们的爱情,期盼在秋天来临的时候完成他们一生一世中最美最庄严的人生旅程。梅花的心醉了,带着百转千回的柔情回到了家乡,默默地等待着一场踏雪寻梅的爱情殿堂的开启。

  冬天,总是喜欢做一些刻意的事情,比如踏雪寻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第一次读到和梅花有关的诗句,还是在小学的课本上。从课堂上得知,北宋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叫王安石,他提出了变法,因得不到支持而被推翻。处境艰难,内心感到孤独,以梅花自喻,抒**感。至此,梅花在我脑海里和那些孤寂又清高的文人骚客有着千丝万缕的缠绕,它不俗,却懂的人很少。

  很少见到梅花,特别是小时候。住在依山傍水的小镇上,泉眼溪水,翠竹菡萏,杏白桃红,这些风光自是旖旎,梅花却不寻常。每每想起小时候的那首古诗,心底便罩上了一层暮霭,仿佛梅花就在不远处……

  后来,读到了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对梅花的赞美,喜爱至极。梅的姿态,梅的香气,可谓雅致!想那林逋,宋时钱塘名仕,隐居杭州孤山,终身不娶不仕,爱梅种梅,以梅为妻,与梅花朝夕相伴相依,不离不弃,终身皆老。死后,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一个爱梅爱痴了的人,才会落笔如此清香迷人。

  是梅花给了和靖一生的寄托,让他放下了俗世里的种种?还是他读懂了梅花的品性,甘愿孤独相伴?我想,这不重要。因为,后人不但欣赏这首诗,也常有以他淡泊宁静的品格为榜样,做以山水花草为知己的“局外人”。倘若和靖先生没有一颗孤傲淡泊的心,他怎么能挚爱上梅花呢?想必,这尘世的每一种花和痴迷它的人都有着不解的渊源?

  周敦颐爱莲,出淤泥而不染;陶渊明爱菊,隐逸遁世;和靖先生爱梅,淡泊清静。于我,更偏向这寒冷中的一抹暗香。总觉得,它能救赎冬天,最好配上雪花。无怪乎,多少人追逐着踏雪寻梅的意境。

  梅花,开在寒冬的枝头,开在百花殆尽的季节,不与他花为伍,凌然决绝,不辞严寒。赏梅,需得要耐得住寒冷,或踏雪,或顶风。

  还在西安上学的时候,同宿舍的她们相邀去了公园,说是看梅花。那时候,我没有去。我觉得太热闹的气氛或许会破坏了寻梅的意境,也多少有点哗众取宠的感觉。我在宿舍里,一针一线地绣花,锦帛上,刺一朵娇艳的梅。用手来回的抚摸,喜欢它的娇艳只为我一个人而盛开。她们回来的时候,拍了各种姿态的照片,说是冲洗了给我看,遗憾我没看梅花。我心里嘀咕,你们去你们的,等放假的时候,我一个人去,清静。

  其实,一个人也没去成。有些事情,太执着了,却错过了机会。

  影视资料和摄影展自然是不会误了梅花,我也见过很多。但是,终究没有一个人寻得清静的时刻,真真正正赏一次梅花。每一次与梅的碰面,都是急匆而喧哗的,没有停下来的机会。

  去岁,一场洋洋洒洒的雪花在飞舞,地面上早已铺满了一层厚厚的积雪。我下了决心,要去踏雪赏梅。那日,寒风凌冽,路上很难遇到行人。一个人去了南山道上的广场,听说那里有腊梅。刺骨的寒冷,钻进了我厚厚的羽绒服里,刘海上堆积了一层白雪,眉毛似乎也成了白色。功夫不负有心人,远望,黄色的腊梅花已经在枝头挺立,开放。凑*,清香扑鼻。梅花开得热烈,赏梅的人却只有我一个。偌大的广场花园,白色的世界,三树腊梅花怒放,雪落在花枝上,梅雪相映成趣,喜煞了我这样的愚人。

  没有人为我拍照,我只为梅花拍照。在这样一个早晨,我被冻得瑟瑟发抖,心里阵阵喜悦。

  我知道我没有牡丹的容貌,骨子里隐藏的一些凛冽,有时候酷似梅花,宁愿高傲的抬头顶风寒,也不愿在百花园里争宠献媚。

  所以,常常我也会孤独。

  今冬无雪,暖洋洋。我以为见不到梅花了,岂料意外的惊喜让我愕然。黄昏,在整理屋子,女儿匆匆回来折了几枝黄色的梅花给我,并说:“妈妈,好漂亮的假花呀!”

  我细看,是腊梅。暗香浮动,阵阵入鼻。我解释是梅花,她以为冬天是萧瑟的,怎么会有真花如此雅致?

  顷刻间,小屋被清香溢满。我把花枝插在盛水的瓶子里,放在书桌上,静静欣赏。

  安静的屋子,惟有我和它。我的眼珠上印满了梅花,一点点在散香。

  第二天,女儿拉着我去了小区的一个角落。这里幽静无人,一树腊梅正悄然绽放……

  杭州有两个地名叫得十分孤绝。绝无仅有的好。一为“断桥”,二为“孤山”。一个“断”字念出来,心有碎意。一个“孤”字读出来,傲意凛然。

  当然,去孤山,也是去访一个古人。

  人称有“梅妻鹤子”的林和靖。

  终生不婚,总是一袭白衣,作诗后随就随弃……人都说林和靖性孤高自好,喜恬淡。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

  南宋大圣人朱熹都称誉为——宋亡,而此人不亡,为国朝三百年间第一人!

  又说他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

  他独喜梅花,以梅为妻。暗香浮动里,他曾写道:吴山青,越山青。*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这又是写给哪一朵梅花呢?张岱在《西湖梦寻》说,南宋灭亡后,有盗墓贼挖开林逋的坟墓,只找到一方端砚和一支玉簪。簪子——这是哪个女子头上的簪?可以化成坟墓里骨边的相思?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在孤山上居住吧?

  也只有这样的男子,才称得上一品梅花吧?

  向来,不喜那硕大而富丽的花。牡丹、芍药、玫瑰……喜那小小的羞涩的花,梅、蔷薇、丁香……它们含蓄、内敛、不动声色、低调、委婉、清丽。它们带着一种寡淡的表情,不艳之艳,不色之色,不豪夺人目,却又豪夺人目。

  而梅,是翘楚。

  孤山的梅,带着毒一样的芬芳,在清凉的早春二月,慈悲而开。

  西泠桥下,是冻了一个冬天的残荷。孤山脚下,是白梅、红梅、姜梅。有点挣扎的开了,凌寒,独自。寒塘中,还有那单脚独立的鹤。“孤山梅影照残荷。”此时,乍暖还寒,冬意仍然冷俨俨,燕子还未衔春泥。可是,孤山的梅开了。

  开始总有点小心翼翼吧,生怕得罪了谁,小小的一骨朵儿。又一骨朵儿,像一骨朵儿又一骨朵儿的寂寞。可是,不行了,要开了,爆烈地开吧——不过几天,纷至沓来的梅花全开了,开得很放肆。你嘲笑我吧,你嫉妒我吧,在一片灰色中,在薄雪的凉意中,孤山上的梅,怒开了。哪怕为了自赏,哪怕只为孤山而开。

  就像林和靖,也许他未必要人懂得他。他有他的梅妻,他有他的鹤子,有他的孤山雪庐,足矣。——有的时候,人生只需要这样多。

  有人说他隔世20年,每天素色布衣裹身,然后读诗书做画。一个人内心强大时,即使孤绝亦是富饶。长期与世隔绝,会形成一种特别独特的气场:清冷幽静,闲淡浑远,孤峭澹泊。

  林和靖,他这样写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他这样写鹤: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少留文字,画不传人。孤绝的人就是一朵清梅,开得早,只为了与早春劈面相逢。只有早春的清冷才适合梅花,那热闹的小阳春三月和人间四月天是众花们的事情。独占枝头,哪怕开得并不夺人眼目。

  选择孤山看梅,也是暗和了某种心情吧?——“你若来了,便是春天”。安静地坐在残荷池边发呆,*处是冷梅,远处是残荷。都美到极致,美到极致的东西,让人心生慈悲心酸哽咽。

  就这样发着呆。身边有几个摄影师,他们用长镜头一直在拍。

  以为他们在拍梅或者残荷,但不是。他们在拍残荷上发呆的鸟儿。

  那是一种叫“小翠”的鸟儿。

  “多美呀。”他们说,“小小的绿身子,翠绿翠绿的……”

  “是呀。”我应和着。

  其实我想说这残荷和冷梅有多美,这孤山有多美!可是我还是选择了沉默,沉默地选择和梅花相依。也许最后这些梅亦不能懂我。一个人到最后都是剩下这些寂寞和恐惧,对时间的恐惧,对人的恐惧——无论在人群中热闹还是独自孑立。

  也不能过分要求梅花。它只负责在早春逼仄地开。只负责让别的花嫉妒。不能要求它太懂你。那个叫林和靖的男人亦是如此,到最后,他仍然埋葬了一支内心的玉簪——那永远不可说出的、也无法说出的秘密。

  所以,就选择在一株梅前发呆吧,就选择告诉梅一个秘密吧。只一个就够了。

  那是一个难以启齿的秘密,它悄悄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

  梅,我唤你一声,便告诉了你。

  你守住这个秘密,便守住了这个春天。

  梅,我在孤山孤品了梅花,便知道,你是整个春天最大的秘密。


中秋望月的抒情散文 (菁华5篇)(扩展7)

——我爱中秋节抒情散文(精选5篇)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这天是月亮最圆的一天。

  我望着月亮,月亮如出水莲花般透白、清新,特别好看,好像广寒天子深情地俯视人间,又像是洗过澡似的。我一边吃着梨子,一边仰望月亮。我觉得今夜的月儿特别美丽,吸引住了无数人美丽的遐想;我觉得今夜的月儿特别多情,泻一片银灰飞遍五湖四海,撒一把金黄温暖天下人间;我觉得今天的月儿特别明亮,像一枚放大的奥运金牌挂在天空。我看呀,看呀,眼睛完全被那美丽而明亮的月光迷住了。月亮照耀着大地,我仿佛看见广寒仙子抱着玉兔,站在桂树旁,不断挥舞着衣袖,把冰清玉洁的月光和芬芳扑鼻的桂花散落人间。我仿佛看见广寒天子在凌霄宝殿里为玉皇大帝翩翩起舞,玉兔在旁边不停地捣药。我想起了一首学过的诗《古郎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圆。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我爱月亮,我更爱那中秋十五美丽的月亮。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与春节、端午节和清明节一起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它起源于唐代,当时以赏月为主。到了清明时期,就成了“民间节日”。

  中秋节晚上,我们一家人会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看电视上的《中秋晚会》。去年中秋节,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有说有笑,但我们很开心。在这个月圆之夜,我们分享美味的月饼,这象征着团聚,是中秋节和祭拜土地的必不可少的牺牲。那天的月亮没有往年的中秋节那么亮。但也很美。月亮有时像一个害羞的女孩。冯哥哥夸她几句,她就躲在云层后面,蒙上一层纱,更加娇艳;有时候,他像一个淘气的孩子,露出他的脸,偷看我们的假期!好好笑!

  每到中秋节,我总会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那时,我妈妈经常给我讲月亮女神的成语故事。听了很多遍,还是很烦。只要是关于月亮的故事,我都觉得新奇。我希望有一天我能飞到天上,飞到月亮上和嫦娥玩,一起看星星。长大了就没那么精彩了。我只是觉得小时候很好玩很搞笑。

  中秋节仅次于春节和元宵节。中秋节是“月圆好”的时候。人们从天上的圆月想到人类的团圆。因此,中秋节在古代也被称为“团圆节”和“中秋节”。人们对圆的向往。团圆是中国人的人生理想。宋代诗人苏轼写的《水调歌头》中“希望人长寿,共同远行”这首诗也维系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中秋节非常重视家庭纽带的培养和表达,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非常喜欢中秋节。

  中秋节是团圆节,月圆,人圆,月饼也圆。

  我喜欢过中秋节,喜欢一家人坐在一起赏月时的情景。

  中秋的月亮又大又圆,月光照在我和我的亲人身上,我感觉暖暖的,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填满,虽然沉甸甸的,但是甘之如饴。

  我们有说有笑的坐在一起,父母亲很少回家一次,但是中秋节他们会回来,所以每次到中秋节,我都会高兴好久好久,从中秋节前几天开始一直持续到中秋节结束,这之间,我都是蹦蹦跳跳的。所以一句话,我喜欢中秋节。

  过中秋节,少不了月饼,同样的形状,各种不同口味的月饼就成为了我管不住自己嘴巴的对象,在众多月饼中,我最喜欢的是蛋黄月饼,月饼甜腻腻的口感配上蛋黄的浅浅腥味,混合着入口,甜而不腻,腻而不腥,味道棒极了。

  中秋节里家里的月饼是最多的,爸妈回来会带上好几盒月饼,家里的亲戚串门又会带上月饼,不过,与我这个喜欢月饼的小吃货来说,家里人正好相反,他们都不喜欢吃月饼,要吃,整个中秋节顶多就只吃一个月饼,所以我的口福就大了,家里的月饼最后几乎都会归入我腹,逃不掉的。

  不过,月饼吃多了,甜腻腻的感觉就重了,好在,妈妈给我支了一个招,就是在我吃月饼的时候,倒上一杯茶,感觉腻了的时候,就喝上一口茶,瞬间就会好多了。

  过中秋节,我还喜欢的一件事情就是指月亮,谁叫当天的月亮又大又圆的,让我看着总是忍不住就想指它,但是,家里人不管是谁,就算是最疼爱我的奶奶,一见到我指月亮就会呵斥我,原因就是,月亮不能指,到时候烂耳朵了就有的我哭了。虽然我每次嘴上都说着不指了,不指了,但是心里还是一个劲的在叫嚣着,我才不信呢。

  我每一次过中秋节,都是欢欢喜喜的。

  “八月十五月儿圆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当这首儿歌在我耳边响起时,我又回到了我幸福的节日――中秋节。

  夜幕降临,明亮的悦来那个悄悄地爬上了夜空,几颗闪闪的星星依偎在她身旁,整个村子洒满了皎洁的月光,显得是那么安宁……

  我们一家人围着一张圆石桌,沐浴在柔和的月光中,静静地享受着团圆的快乐。品一口茶,在口中旋转,细细地回味;喝一杯桂花酒,清香沁人心脾,久久环绕,越喝越有味儿;尝一块桂花糕,香甜的味道一直萦绕在舌尖,刺激我的味蕾……啊!这就是团圆的味道吧?我品出了其中的味儿:幸福!我们都沉醉在这美妙的味道里。抬头望望天,圆圆的月亮依然挂在那儿。真想让它永远地不要离去……再看看圆圆的圆石桌上:圆圆的橘子、圆圆的石榴、圆圆的月饼……一切都是圆的,都是那么的美好!一阵风吹过,院子里的桂花树上飘落下三四朵金黄的桂花,顿时院子了弥漫开了淡淡的幽香。圆圆的月儿似乎陶醉在这甜美的桂花香中了,在天空中凝然不动,微笑着注视着幸福的人间……

  品着这种味儿,我们齐声唱起了那首熟悉的儿歌:“八月十五月儿圆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我多么地希望明年的中秋能和我们宝岛上的小伙伴一起唱响这首古老而又熟悉的歌!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这是我盼望已久的一天。夜幕降临,我趴在窗台期待着月亮的出现,这时爸爸笑眯眯地走了进来,说:“走,我们去看花灯吧!”我听了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兴高彩烈地和爸爸一起去了白马公寓看花灯,到了那里,我目瞪口呆,那里人山人海,游人如织,把路堵得水泻不通。这时,我看见一只大玉兔出现在我的面前,手里拿着一个黄黄的大月饼,上面写着“祝大家中秋节快乐!”我和爸爸看完了奇妙的花灯,回了家,我一进房间就看见窗边那轮皎洁的月光如倾泄的清流,注满大地。我又趴在窗台上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月饼,一边看那像盘子似的月亮。月亮圆圆的,圆的像个“大月饼”,让我想起了西游记里的嫦娥。突然,天上“啪“地一声,礼花像流星一样出现,有红的,蓝的,紫的……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哇”真迷人!

  中秋节真快乐!一想起来就回味无穷,这个景象在我的脑海里怎么也挥之不去!我爱中秋节!


中秋望月的抒情散文 (菁华5篇)(扩展8)

——中秋节抒情散文:忆故乡甜蜜的中秋(精选5篇)

  今天是中秋节。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

  晚上,我和舅舅他们吃饭时,舅舅感慨万千地说:“在我们小时候,饭都吃不饱,根本就过不好中秋。”我安慰地说:“现在经济发展了。再也不用饿肚子了,有时间过中秋,我们一家人就好好吃月饼赏月吧。”大家纷纷点头赞同。吃过晚饭,我们便去赏月。这时的月亮像蒙上一层薄薄的面纱,月光朦胧,远处的星星闪闪发亮。这时,我问舅舅:“以前你们是怎么过中秋的?”舅舅叹了口气,说:“那时候家里很穷,秋收又忙,谁有时间赏月呀?”我又刨根问底:“那你们那时候有月饼吃吗?”舅舅若有所思地回忆道:“有啥子月饼哦,就算有,也就是用面包上撒一点糖,烙一烙,就当月饼了。”

  “现在多好喔,想吃月饼街上到处都是,想吃什么馅的就有什么馅的。”舅舅谈到现在的生活,洋溢着一脸的幸福,觉得很满足。我和他聊了很久,聊着聊着,天上的月亮已揭开了面纱,露出了洁白如玉的面庞。

  窗前月是昔时月,眼前人是过来人。舅舅那辈说过的中秋,只储存在他们的记忆里,五味杂存。我们无法体会。通过和舅舅的聊天,我大概了解他们从前过节。油然而生许多感慨,以前的中秋和现在真是不一样啊,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我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也希望舅舅他们那辈以后生活得更幸福。

  同是中秋夜,今夜月更明。我仰望天上那轮月亮,那张圆圆的脸,似乎在对着我笑呢。

  阴历中秋节,是大家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十五的夜晚大家仰望朗朗明月,想念亲人,所以中秋节还有一个名字叫“团圆节”,大家除去赏月,还要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可以少的。

  今年的中秋节,我来到了漂亮的盐都程实村,这里的黄昏很漂亮,彩霞像一个个红烧鸡翅膀,真被人垂涎欲滴;还有一些白云像一只只绵羊,真被人想上前去摸一摸啊;就是这里的河水太脏了,没保护好。今天是中秋佳节,同时也是表弟舅舅的结婚日。

  天色暗了下来,客大家陆陆续续都来了,婚宴开始了,舅舅和舅妈来给客大家敬酒了,来到大家这桌时,大伙都一块站了起来,我也跟着站起来,并把杯子放在二位新人的杯子下面轻轻的撞了一下说“祝舅舅和舅妈早点生婴幼儿,给罗程当弟弟!”接着,更惊彩的宴会节目来了,只见表弟姥爷的脸被其他人画得一块黑,一块绿,一块红,一块白,又穿上火红火红的长袍,真像一位搞笑的济公;后面还有几个小姥爷也让人换了装,有红色的、绿色的,其中一位司仪先生在说新人贺词,祝贺声,笑声,喝酒声,真是热闹非凡啊。

  结婚宴会结束了,我和母亲携带月饼登上了屋顶赏月,啊!多美的月亮皎洁如玉,好看的星星像镶嵌在云海中的几颗钻石,闪闪发光。我轻轻地咬了一口月饼,它是那样的酥,那样的甜,一股浓郁的清香沁入我的心田。此时,我想起远在武汉的奶奶、大伯、三叔和哥哥们是不是也在吃着月饼赏月呢?我真想念你们啊!

  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在这一天的晚上天空中有一轮皎洁的圆月,这便应了那句俗语:“中秋月儿圆又圆”。而今年的中秋节更是令我陶醉不已。

  一早,妈妈便将我叫起来,让我帮忙做家务……于是,我在妈妈的“威逼利诱”下,乖乖地干起了家务。妈妈一会儿让**这,一会儿让**那,累得我满头大汗。不过,没过多久,我的“救命神”来了,大姨和爸爸进门放下手中的水果立刻过来帮忙。我不由得喊了一句:“!我终于**了!”我像脱了缰的小马驹一样飞快地冲出家门,在小区里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直到爸爸一声“开饭啦!”我才像一只饿狼那般跑回家。

  一进家门,桌子上的一幕令我惊呆了,满满一桌子美味佳肴,真是令人垂涎三尺啊!我急忙坐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哇!真香!”小侄子流着口水喊了一句,把全家人都逗乐了。一家人坐在一起,一边吃一边聊,好不热闹!

  晚上的中秋节更热闹!吃过晚饭,我们全家人决定驱车去青春湖游玩。一路上,灯火通明,车水马龙,犹如一条银色的长龙,又似一个光明世界。路两侧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在美景相伴下,不一会儿就到了我最喜欢的青春湖。跷跷板、荡秋千、看夜景……在欢歌笑语中我们度过一段美好时光。

  回到家,我们全家人开始赏月,看着这皎洁的圆月有时似玉盘,有时似月饼,有时还似一个银环。那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大地,像给大地穿上了银装……

  我珍惜去年的中秋,更喜欢今年的中秋。这真是一个令人陶醉的中秋节。

  9月15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正值台风”莫兰蒂“过去,风还大得可怕。夜来了,带着焕然一新的面孔来了。黑得澈亮,黑得纯粹,黑得美轮美奂。虽没有一丝微弱亮光,但增添了一份清冽孤寂。然而,屋内的热闹气氛和屋外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中秋,就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以往,在我们家有五口人,今年却少了两口——爷爷和奶奶。所以这是第一个从主干家庭变成核心家庭的节日。似乎缺少了点什么呢!爸爸正低头津津有味看着朋友圈发的动态,时不时还会拉妈妈一起看。而妈妈也是心不在焉地看着电视,只有我一个人盯着电视收看中央台的《中秋晚会》。这一家人,是在干嘛呢?

  月饼在眼皮下躺着,一个个泛着亮光,吼吼,一群可爱的”小胖子“!可是没有一个人动它们。中秋的气氛似乎没有呢。我无数次看向窗户,抬头望向一片漆黑的天空,连月亮也不出来啊!

  又无聊地继续看《中秋晚会》,中央台真心不好看,太不走心了,一入这个不走心的中秋;主持人的台风好怪,一如这中秋节各自为欢的气氛。唉,三个人的中秋真没意思。看到有两个老夫妻坚守孤岛许久时,突然想起了爷爷奶奶。不知道他们在家过得好不好?现在在吃月饼?有没有一样思念我呢?我的思念在心底扩散,难受。再看看无所事事的大人们,中秋真是个不好的节日。

  不到半小时,妈妈就拉我练瑜伽,看来无聊透了!今年的中秋真没劲儿!

  明月何时照我还,儿时欢笑梦里边。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空前,寒梅着花未?”——王维的《杂诗》每次我读它,最让我难忘的是远在新加坡的大姨,尤其是今年这个中秋节。

  母亲拿回一盒月饼,她知晓我最爱吃的是蛋黄饼,就打开盒子,拿一块给我吃,当我捧起这块月饼,不禁陷入沉思,想起雅珊大姨,那是我还在读幼儿园大班时,她来到我家,住了两年,她常常带我出去玩,送我去学舞蹈,教我画画、唱歌,两年的中秋节都是她带我去买蛋黄饼回来吃,可是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她为了理想和前程,离开亲人,远度重洋去了新加坡,半工半读,大家就如此难分又难舍,看着手中月饼,我不禁热泪盈眶……

  “开饭喽!“母亲大呼小叫,端上一盘月饼,放在饭桌上。

  “一个,两个,三个……九个,十个……”我一边吃一边数,我问父亲:“能否寄两个月饼给大姨!”父亲说:“路途太远了,如此吧,等你吃完了饭,去QQ上下载一盆中秋月饼,给大姨发送过去,以表你的祝福和思念。

  晚饭后,我上网搜索到一块十分精致的月饼,写上祝词,通过QQ单击一下,我乐滋滋地想着,大姨见到月饼快乐的表情,“嘀嘀”三秒钟不到,大姨发了一张笑脸和一块十分可口的蛋黄月饼给我,我感到无比的甜蜜,高科技信息年代真好哇!能被人即瞬间达成美好的愿望,拉*亲人与亲人之间的思念距离。

  这一夜,我睡得非常甜,做梦梦到亲人团聚举杯欢庆的场面,我不尽思念,陶醉在甜蜜的遐想中……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