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首页 / 赏析 / | 2022-09-05 10:09:54 赏析,翻译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出自 宋朝 苏轼的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通:樽)

  《临江仙·送钱穆父》译文

  京城一别我们已是三年未见,你总是远涉天涯辗转在人世间。相逢欢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始终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似秋天的竹竿。

  心中惆怅你连夜就要扬帆出发,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光淡淡。不要端着酒杯愁眉不展了。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

  《临江仙·送钱穆父》注释

  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

  《临江仙》。此词双调六十字,*韵格。

  钱穆:名勰,又称钱四。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筠:竹。

  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颦:皱眉头。

  逆旅:旅店。

  《临江仙·送钱穆父》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词。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祐初年,苏轼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由于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

  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词的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的自我写照,是词人的自勉自励,寓有强烈的身世之感。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词的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送别友人。“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

  “樽前不用翠眉颦”一句,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说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这一句,其用意一是不要增加行者与送者临歧的悲感,二是世间离别本也是常事,则亦不用哀愁。这二者似乎有矛盾,实则可以统一强抑悲怀、勉为达观这一点上,这符合苏轼宦途多故之后锻炼出来的思想性格。词末二句言何必为暂时离别伤情,其实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词的结尾,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

  这首送别词中的“一笑作春温”、“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句,是苏轼这种豪放性格、达观态度的集中体现。然而在这些旷达之语的背后,仍能体察出词人对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怅,以及对身世飘零的深沉慨叹。

  《临江仙·送钱穆父》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在公元1091年(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苏轼知杭州(今属浙江)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知瀛洲(治今河北河间)途经杭州的老友钱勰(穆父)而作。当时苏轼也将要离开杭州。所以以此词赠行。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2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宋代〕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通:樽)

  译文

  京城一别我们已是三年未见,你总是远涉天涯辗转在人世间。相逢欢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始终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似秋天的竹竿。心中惆怅你连夜就要扬帆出发,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光淡淡。不要端着酒杯愁眉不展了。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是匆匆过客。

  注释

  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此词双调六十字,*韵格。

  钱穆:名勰,又称钱四。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古井:枯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筠:竹。

  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颦:皱眉头。

  逆旅:旅舍,旅店。

  赏析

  这是时首赠别词。全词时改以往送别诗词缠于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月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月个性风貌。词人对老友月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时波三折,动人心弦。

  词月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祐初年,苏轼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杭州重聚,已是别后月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月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宦,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作者认为,穆父出宦越州,同自己时样,是由于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

  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月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月句式,通过对友人纯时道心、保持名节月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月心境和坚贞月操宦。词月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操宦月安慰和发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月自我写照,是词人月自勉自励,寓有强烈月身世之感。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词月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送别友人。“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时句,描绘出时种凄清幽冷月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月心情。

  “樽前不用翠眉颦”时句,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说离宴中歌舞相伴月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这时句,其用意时是不要增加行者与送者临歧月悲感,二是世间离别本也是常事,则亦不用哀愁。这二者似乎有矛盾,实则可以统时强抑悲怀、勉为达观这时点上,这符合苏轼宦途多故之后锻炼出来月思想性格。词末二句言何必为暂时离别伤情,其实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月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词月结尾,以对友人月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时月人生态度。

  苏轼时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月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时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时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月态度来应对外界月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月旷达、洒脱情怀。

  这首送别词中月“时笑作春温”、“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句,是苏轼这种豪放性格、达观态度月集中体现。然而在这些旷达之语月背后,仍能体察出词人对仕宦浮沉月淡淡惆怅,以及对身世飘零月深沉慨叹。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通:樽)

  译文

  京城一别我们已是三年未见,你总是远涉天涯辗转在人世间。相逢欢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始终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似秋天的竹竿。

  心中惆怅你连夜就要扬帆出发,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光淡淡。不要端着酒杯愁眉不展了。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是匆匆过客。

  注释

  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

  《临江仙》。此词双调六十字,*韵格。

  钱穆:名勰,又称钱四。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古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筠:竹。

  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颦:皱眉头。

  逆旅:旅舍,旅店。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词。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祐初年,苏轼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由于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

  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词的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的自我写照,是词人的自勉自励,寓有强烈的身世之感。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词的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送别友人。“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

  “樽前不用翠眉颦”一句,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说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这一句,其用意一是不要增加行者与送者临歧的悲感,二是世间离别本也是常事,则亦不用哀愁。这二者似乎有矛盾,实则可以统一强抑悲怀、勉为达观这一点上,这符合苏轼宦途多故之后锻炼出来的思想性格。词末二句言何必为暂时离别伤情,其实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词的结尾,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

  这首送别词中的“一笑作春温”、“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句,是苏轼这种豪放性格、达观态度的集中体现。然而在这些旷达之语的背后,仍能体察出词人对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怅,以及对身世飘零的深沉慨叹。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在公元1091年(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苏轼知杭州(今属浙江)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知瀛洲(治今河北河间)途经杭州的老友钱勰(穆父)而作。当时苏轼也将要离开杭州。所以以此词赠行。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阅读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1)

——临江仙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临江仙原文翻译及赏析1

  临江仙·都城元夕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翻译

  听说都城汴京元宵晚上灯火热闹非凡,华丽的车辆,俊秀的宝马就像天上的云一样多,宛如神仙境界。玉帝把碧落打开天上的星儿、宿儿便纷纷下落,使“银界失黄昏”了。

  没人看见孤单的我,而妻子对那元夜的繁华早已失去了兴趣,只有在闺房中,在“小屏风畔”,独对薰香袅袅,薰香则渐冷而凝。只有在喝醉的时候才能在梦中排除孤寂,只有月从客舍的破窗隙中来寻找我。

  注释

  雕轮:指华丽的车辆。

  棱:神灵之威,这里借用。

  碧落:道家称天空曰碧落。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想象中的汴京元夜之景,下片写现实中羁旅穷愁,无法排遣的一种无奈心情。上片虚写,下片实写;一虚一实,虚为宾,实为主。

  首句“闻道长安灯夜好”,“长安”点“都城”,即汴京。“灯夜好”点“元夕”。词题即在首句点出。“闻道”二字,点明都城元夕的热闹景象都是神游,并非实境。不过,这“神游”并不是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也不是对于期待中的未来的憧憬,更不是梦境,而是在同一时刻对另一空间的想象,即处凄冷之境的“江南憔悴客”对汴京元夜热闹景象的想象。摆脱现实的束缚,按照自己潜在的心愿作几乎是无限的发挥。“雕轮宝马如云”毛滂这一句极言“雕轮宝马”之多(“如云”)。词人把都城元夕的繁华景象描摹尽致。但是,这一片繁华都只是词人想象的产物,首句“闻道”二字点明了这一点。上片越是写得繁华热闹,则越是反衬出下片凄清冷寂的尴尬之状。下面三句词人把汴京元夜从地上移到了天上,以想象中的仙境喻都城元夕的盛况。“蓬莱清浅对觚棱”是描写汴京元宵之夜宛如神仙境界。“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碧落”,犹碧天。“玉皇”句中的“开”字启人想象。言“开”,则“碧落”原是“闭”着的,只是在上元之夜,玉皇才将原是“闭”着的“碧落”“开”了。“碧落”既“开”,则天上的星儿、宿儿便纷纷下落,使“银界失黄昏”了。词人的写法无非是把人间的皇帝搬到了天上,以在想象中染上一层迷离恍惚的色彩,使帝京元夜在词人的表现中更加热闹罢了。

  下片首句,“江南憔悴客”是作者自指。“谁见”,设问之辞,意即无人见。特指作者自己深深思念的妻子反不知自己待罪客舍的窘境。这一句,以设问的口气写出了自己的孤寂。“谁见”二字还将读者(也使作者自己)从想象中的繁华景象拉回到凄冷的现实中来。“端忧懒步芳尘”,这是写闺中人对那元夜的繁华早已失去了兴趣,毛滂词中的闺中人则无须去“寻”,她知道自己的丈夫远在千里之外,乃“懒”去那元夜繁华之地。她只在闺房中,在“小屏风畔”,独对薰香袅袅,薰香则渐冷而凝。一种无奈之状展现在读者眼前,像是一幅画得极高明的《闺中夜思图》。这种描写,只是词人的设想,但是设想闺中人在思念自己,也就更深刻地表现了自己在思念闺中人。“酒浓”句,词人从对闺中人的思念中回到现实中来。上元之夜,本应是欢乐之夕,而作者自己却处在待罪羁旅、凄冷孤寂的心境中,去消受那本不应如此凄清的元夜之夕。“春梦”只能于“酒浓”时去做。而酒并不能真的解忧,它只是使人于麻醉中暂时忘却而已。结句“窗破月寻人”,写词人孤寂一个,只有元夕之月伴春梦之人。“寻”字,以人拟月。这位“江南憔悴客”,待罪羁旅,没有人去“寻”他,只有月从客舍的破窗隙中来“寻”,越显其孤独寂寞,心情已从凄冷变成凄苦了。

  这首词以乐景写哀情,将词人羁滞异乡、困顿潦倒、憔悴不堪的苦境与悲怀抒写得缠绵悱恻 。然而,尽管词人满怀苦情,却又以飘逸秀雅的笔调抒写内心的情怀,使全词充满了潇洒风流的情致。

  创作背景

  毛滂晚年,因言语文字坐罪,罢秀川太守之职。1115年(政和五年)冬,待罪于河南杞县旅舍,家计落拓,穷愁潦倒。《临江仙·都城元夕》即写于词人羁旅河南之时。

临江仙原文翻译及赏析2

  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译文】

  喝完饯别酒,友人们终于挥手别去,常常怨恨这种漂泊不定短暂虚浮的人生。回首看到如烟似雾的杨柳早已遮断视线。往前看去,风清云淡,孤雁远征。孤单的寒日傍晚天空一片酡红。

  今夜画船将停在什么地方?只怕夜间潮*水落,泊船岸边,一片清月迷漾。到酒消人也醒时,那种愁绪倍加难以排遣了。蜡烛残尽孤枕难眠;五更时轻风吹来激起点点浪花。

  【注释】

  ①饮散:饮完酒后离散。离亭:送别的驿亭。

  ②浮生:一生。古人谓“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曰“浮生”。

  ③飘蓬(péng):飘浮无定之意。

  ④重重(chóngchóng):一层又一层,形容很多。

  ⑤暮(mù)天红:指傍晚天空一片酡红。

  ⑥画船:装饰华丽的船。多指游船。

  ⑦淮(huái)月:指照临淮水上空的月亮。

  ⑧朦胧(ménglóng):模糊不清。

  ⑨奈:怎奈,奈何。

  ⑩孤枕(zhěn)梦:这里指孤枕难眠。

  五更风:指黎明前的寒风。

  【赏析一】

  这是一首写旅愁的小令。

  上片开头是:“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词人饮罢饯行酒,与亲故辞别西去,感慨万分,怨恨自己一生象飞蓬那样到处飘泊。离亭,送别的驿亭。“浮生”一词,出自《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庄子认为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后世相沿称人生为浮生。这里,词人感慨自己的身世,如今踏上旅途,从此开始了“飘蓬”一般的生活,遥遥水路,漠漠苍天,词人内心极度凄凉,羁旅之恨油然而生。而这恨又是“长恨”,这就道出了“饮散”“西去”对词人来说并非第一次了,每重演一次,就会增加一分身世飘零之恨。一个“长”字,使恨的情感深化了。

  词人生活在唐宋之交的动乱时代,这首词,可能就是徐昌图由闽入宋前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词人凄清的身世,也包容了唐末宋初离乱社会的影子。这次词人西去,是乘船而行的。他别情依依,禁不住频频回首:“回头烟柳渐重重”。送行的人已不见了,只有那岸上的杨柳象是笼罩着一重重的烟雾。“烟柳重重”既是状景也是写情。这是由于当词人看到烟柳迷茫而看不到人时,必然增添其内心的苦闷。因为柳色是最容易引起人的离情别意的,所以,写“烟柳重重”,实际上也就是“离情重重”,是把抽象、无形的愁情寄托在具体形象的烟柳中来表现而已。

  接下去,词人转过头来,顺眼一望,却是“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辽远的天际飘浮着几丝淡云:并不时地传来孤雁的鸣声,傍晚的落日,照得满天通红。此时此景,又不免使人感到:“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诗)。词人象浮云一样飘流无依,象孤雁一样孑然影单,而寒日西沉,晚霞映天,却又唤起词人念乡思亲的凄伤之情,这一切既是词人眼前之景,也是他今后“飘蓬”生活的形象概括。这是由当前情景过渡到以后情景的写法,也是融情入景,即景抒情的写法,所以这二句可看作是词人特定心态下摄取的一组画面,既是实景,也是虚景,虚实相用,使画面极富表现力,它给读者的感受就不仅是自然景观了,更深刻的是这种景观中所隐含的离情别恨,它连绵不断,广阔深远。

  下片写词人途中的孤寂心情。“今夜画船何处?潮*淮月朦胧”。词人辞别亲故,纵一叶孤舟西去,水路迢迢,暮色苍苍,想到归宿,词人不禁自问,愁绪充塞。夜深了,当词人从船舱里探出头来时,只见船已行在*波万顷的淮水上,空茫迷濛,孤月映水,朦胧凄清。“淮月”,照临淮水上空的月亮。词人通过气氛的渲染和景物的烘托,使内心的感伤之情与外在的空冷之景交融为一,传达出词人此时此地的冷寂情怀。这时候,词人愁绪难以排遣,只有借洒消愁了。

  然而,醉酒只能求得一时的解脱,“酒醒人静奈愁浓”,一旦酒醒,回到现实,只能更增愁情,不是三杯两盏淡酒就冲刷得掉的。一个“奈”字,突出了词人万般无奈的苦闷心情。结句:“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又进一步写他的这种感情。一个人躺在船里,辗转反侧,愁绪万千。一直熬到夜尽灯残之时,才对着残弱的烛光,勉强伏枕而眠,可惜好景不长,恍惚朦胧中波动船摇,词人梦断,原来是水面上起了风波。“五更风”,指黎明前的寒风,萧瑟凄寒。好一个“晓风残月”,令人难以忍受,可谓悲痛至极。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曾评徐昌图的《临江仙》一词,曰:“状水窗风景宛然,千载后犹想见客中情味也”。其所以如此,就在于词人巧妙地融情与景为一体,写离愁却很少直接抒情,而是借助于外在的景物来表现词人内心的离愁别恨。词人沿情布景,景物的转承和变换、环境气氛的渲染和烘托,处处反衬出词人的内心世界。离愁难奈,感人至深。

  【赏析二】

  上阕写的是离别后的情景,是实写。首两句直写别离,“散”、“离”、“去”已带怨意,而一个“恨”字则是直抒胸臆,又点明本词的主题,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凄凉,羁旅之恨。且这恨又是“长恨”,这就道出了“饮散”“西去”对词人来说并非第一次了,每重演一次,就会增加一分身世飘零之恨。一个“长”字,使恨的情感深化了。

  第三句描绘的是词人一步三回头,不忍离去的情态,“烟柳渐重重”,既写出了离愁的层层加深,也写出了离愁的“有形”情态,衬托出了行人心头的迷惘。四、五两句描绘的是作者眼中的惨淡画面。“淡云”暗示行人心头的落寞,“孤雁”则是行人的化身;“寒日”显其心头之冷,“暮天红”虽是美景,但“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又充满了伤感。这两句极写浪迹飘零之苦,是移情于景。

  下阕都是词人想象中的情景。首句以问引起下文。“潮*淮月艨胧”暗示他那离别时的剧烈情绪已逐渐*静下来,可是心头却又一片迷惘。心里空虚只能借酒浇愁,可是在短暂的麻痹之后,还是要醒来,醒来时的静夜中心头却是更加空虚,更加愁苦难耐。词人通过气氛的渲染和景物的烘托,使内心的感伤之情与外在的空冷之景交融为一,传达出词人此时此地的冷寂情怀。

  “酒醒人静奈愁浓”,一旦酒醒,回到现实,只能更增愁情,不是三杯两盏淡酒就冲刷得掉的。一个“奈”字,突出了词人万般无奈的苦闷心情。末两句“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描绘的是一幅多么凄凉可怕的景象。灯里的油就要燃尽,灯火忽明忽暗;一个人躺在枕头上,没有人陪伴,想入睡做个梦都不可得;五更时的寒风吹来更是倍增寒意。而从“潮*”到“残灯”再到“五更”,足见行人一夜未睡,“愁浓”之情不虚,此情此景,人何以堪。

  全词最为独特之处当在下阕,在于虚境实写,化虚为实,而又虚中浸实,写尽羁旅之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词人巧妙地融情与景为一体,写离愁却很少直接抒情,而是借助于外在的景物来表现词人内心的离愁别恨。词人沿情布景,景物的转承和变换、环境气氛的渲染和烘托,处处反衬出词人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徐昌图(约公元965年前后在世),莆田市城厢区延寿人,一作莆阳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约宋太祖乾德年中前后在世。徐寅曾孙,与兄徐昌嗣并有才名。五代末以明经及第,初仕闽陈洪进(仙游人,时任清源军节度使)归宋,陈遣其奉《纳地表》入宋进贡。太祖留之汴京,命为国子博士,迁殿中丞。昌图好作词,风格隽美,为五代词坛有数名手,启北宋一代词风。今人选词和研究宋文学史的,一定要提到他的名字。遗词仅存三首,收入《全唐诗》卷898中,亦曾收入《尊前集》。

临江仙原文翻译及赏析3

  临江仙·都城元夕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翻译

  听说都城汴京元宵晚上灯火热闹非凡,华丽的车辆,俊秀的`宝马就像天上的云一样多,宛如神仙境界。玉帝把碧落打开天上的星儿、宿儿便纷纷下落,使“银界失黄昏”了。

  没人看见孤单的我,而妻子对那元夜的繁华早已失去了兴趣,只有在闺房中,在“小屏风畔”,独对薰香袅袅,薰香则渐冷而凝。只有在喝醉的时候才能在梦中排除孤寂,只有月从客舍的破窗隙中来寻找我。

  注释

  雕轮:指华丽的车辆。

  棱:神灵之威,这里借用。

  碧落:道家称天空曰碧落。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想象中的汴京元夜之景,下片写现实中羁旅穷愁,无法排遣的一种无奈心情。上片虚写,下片实写;一虚一实,虚为宾,实为主。

  首句“闻道长安灯夜好”,“长安”点“都城”,即汴京。“灯夜好”点“元夕”。词题即在首句点出。“闻道”二字,点明都城元夕的热闹景象都是神游,并非实境。不过,这“神游”并不是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也不是对于期待中的未来的憧憬,更不是梦境,而是在同一时刻对另一空间的想象,即处凄冷之境的“江南憔悴客”对汴京元夜热闹景象的想象。摆脱现实的束缚,按照自己潜在的心愿作几乎是无限的发挥。“雕轮宝马如云”毛滂这一句极言“雕轮宝马”之多(“如云”)。词人把都城元夕的繁华景象描摹尽致。但是,这一片繁华都只是词人想象的产物,首句“闻道”二字点明了这一点。上片越是写得繁华热闹,则越是反衬出下片凄清冷寂的尴尬之状。下面三句词人把汴京元夜从地上移到了天上,以想象中的仙境喻都城元夕的盛况。“蓬莱清浅对觚棱”是描写汴京元宵之夜宛如神仙境界。“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碧落”,犹碧天。“玉皇”句中的“开”字启人想象。言“开”,则“碧落”原是“闭”着的,只是在上元之夜,玉皇才将原是“闭”着的“碧落”“开”了。“碧落”既“开”,则天上的星儿、宿儿便纷纷下落,使“银界失黄昏”了。词人的写法无非是把人间的皇帝搬到了天上,以在想象中染上一层迷离恍惚的色彩,使帝京元夜在词人的表现中更加热闹罢了。

  下片首句,“江南憔悴客”是作者自指。“谁见”,设问之辞,意即无人见。特指作者自己深深思念的妻子反不知自己待罪客舍的窘境。这一句,以设问的口气写出了自己的孤寂。“谁见”二字还将读者(也使作者自己)从想象中的繁华景象拉回到凄冷的现实中来。“端忧懒步芳尘”,这是写闺中人对那元夜的繁华早已失去了兴趣,毛滂词中的闺中人则无须去“寻”,她知道自己的丈夫远在千里之外,乃“懒”去那元夜繁华之地。她只在闺房中,在“小屏风畔”,独对薰香袅袅,薰香则渐冷而凝。一种无奈之状展现在读者眼前,像是一幅画得极高明的《闺中夜思图》。这种描写,只是词人的设想,但是设想闺中人在思念自己,也就更深刻地表现了自己在思念闺中人。“酒浓”句,词人从对闺中人的思念中回到现实中来。上元之夜,本应是欢乐之夕,而作者自己却处在待罪羁旅、凄冷孤寂的心境中,去消受那本不应如此凄清的元夜之夕。“春梦”只能于“酒浓”时去做。而酒并不能真的解忧,它只是使人于麻醉中暂时忘却而已。结句“窗破月寻人”,写词人孤寂一个,只有元夕之月伴春梦之人。“寻”字,以人拟月。这位“江南憔悴客”,待罪羁旅,没有人去“寻”他,只有月从客舍的破窗隙中来“寻”,越显其孤独寂寞,心情已从凄冷变成凄苦了。

  这首词以乐景写哀情,将词人羁滞异乡、困顿潦倒、憔悴不堪的苦境与悲怀抒写得缠绵悱恻 。然而,尽管词人满怀苦情,却又以飘逸秀雅的笔调抒写内心的情怀,使全词充满了潇洒风流的情致。

  创作背景

  毛滂晚年,因言语文字坐罪,罢秀川太守之职。1115年(政和五年)冬,待罪于河南杞县旅舍,家计落拓,穷愁潦倒。《临江仙·都城元夕》即写于词人羁旅河南之时。

临江仙原文翻译及赏析4

  原文:

  临江仙

  陈与义〔宋代〕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译文:

  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稀疏的花影中,吹起竹笛直到天明。二十多年的经历好似一场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闲来无事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晴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转瞬即逝,只有把它们编成歌的渔夫,还在那半夜里低声吟唱。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双调,上片五句,押三*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午桥:在洛阳南面。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豪英:出色的人物。这两句说:想从前在午桥桥头饮宴,在一起喝酒的都是英雄好汉。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去无声:表示月亮西沉,夜深了。疏影:稀疏的影子。这两句说,在杏花稀疏的影子里吹起短笛,一直欢乐到天明。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堪惊:总是心战胆跳。新晴:新雨初晴。晴,这里指晴夜。渔唱:打鱼人编的歌儿。三更:古代漏记时,从黄昏至拂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上片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

  上片忆旧。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午桥”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举杯相欢的地方。作者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白天和朋友们在午桥畅饮,晚上围坐在杏树底下尽情地吹着悠扬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随着流水静悄悄地消失了。桥上欢歌笑语,桥下一片宁静,以静衬动。这三句写景叙事,优美自然,它如同明净澄澈的清水一样。特别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两句, “杏花”则点明在春天的夜晚,豪杰们抚琴弄笛,那情致高雅的笛声此起彼伏。作者以初春的树林为背景,利用明月的清辉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来的稀疏花影,与花影下吹奏出来的悠扬笛声,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作者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

  下片感怀。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作者在政和三年(1113年)做官后,曾遭谪贬;特别是靖康之变,北宋沦亡,他逃到南方,饱尝了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痛苦。残酷的现实和往昔的一切形成鲜明的对照,很自然会有一场恶梦的感触。这两句概括了这段时间里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这里,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写下这感慨深沉的诗句,发人深思,启人遐想。经历了国破家亡,战事连连之后,曾在一起吟诗饮酒的豪杰们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

  接着写道:“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闲登”句是说:我闲散无聊地登上小阁,观看这雨后新晴的月色。这旬点题,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忆中之事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从中得以再现。“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这是低沉的感叹,软弱的**,无能为力的自我表白。这种看破世情、回避现实的消极态度,从侧面显示诗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这是乱世怀古伤今的主题。

  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对比的手法,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寥寥几笔,勾画出来的自我形象相当丰满。

临江仙原文翻译及赏析5

  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试问梅花何处好,与君藉草携壶。西园清夜片尘无。一天云破碎,两树玉扶疏。

  谁擫昭华吹古调,散花便满衣裾。只疑幽梦在清都。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

  注释

  藉草:以草荐地而坐。

  玉扶疏:指梅枝舒展。

  昭华:即玉管。

  古调:指笛曲《梅花落》。一本作“古怨”。

  清都:指北宋都城汴梁。

  注释

  藉草:以草荐地而坐。

  玉扶疏:指梅枝舒展。

  擫:用手按捺。昭华:即玉管。古调:指笛曲《梅花落》。一本作“古怨”。

  清都:指北宋都城汴梁。

  赏析

  此词借赏梅抒写爱国情怀。上片写月夜对酒赏梅,是实景。下片写忽听《梅花落》,不禁梦绕清都,是虚景。张孝祥词以雄奇奔放称,风格*苏轼。但此词却清幽含蓄,虽婉约名家亦不能过;而寄意收复中原,情真调高。

临江仙原文翻译及赏析6

  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昔年于此伴萧娘。

  相偎伫立,牵惹叙衷肠。

  时逞笑容无限态,还如菡萏争芳。别来虚遣思悠飏。

  慵窥往事,金锁小兰房。

  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西窗幽梦等闲成。

  逡巡觉后,特地恨难*。

  红烛半条残焰短,依稀暗背银屏。枕前何事最伤情?

  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赏析/鉴赏

  【注释】

  ①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

  ②半条:一作“半消”。

  【评解】

  深秋寒夜,西窗梦醒,红烛半残,明月照人。院中露滴梧桐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来,使人更加伤凄。这首闺怨小词,通过景物的描写,委婉含蓄地透露了人物内心的幽怨悲凉之情。

  【集评】

  《柳塘词话》:尹鹗《杏园芳》第二句“教人见了关情”,末句“何时休遣梦相萦”,

  遂开柳屯田俳调。至其《临江仙》“西窗幽梦等闲成,逡巡觉后,特地恨难*”,流递于后,令读者不能为怀。岂必曰《花间》、《尊前》,句皆婉丽也!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满宫花》、《临江仙》二词一写宫怨,一写闺怨。

  其时身值乱离,怀人恋阙,每缘情托讽。二词皆清丽为邻。《临江仙》之结句,尤有婉约之思。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2)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前通:樽)

  注释:

  翻译:

  距离都门畅饮已3年了,走过尘世的很多地方。相见欢笑还很温暖。你我也都保持着高尚的品格。

  在这微明的月色淡淡的云的夜你又要乘孤舟远去,心中不免惆怅。但在这酒樽之前不用皱眉。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就是个行人。

  赏析:

  这首词是公元1091年(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苏轼知杭州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途经杭州的老友钱穆父(名勰)而作。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祐初年,苏轼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由于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

  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词的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的自我写照,是词人的自勉自励,寓有强烈的身世之感。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词的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送别友人。“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

  “樽前不用翠眉颦”一句,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说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这一句,其用意一是不要增加行者与送者临歧的悲感,二是世间离别本也是常事,则亦不用哀愁。这二者似乎有矛盾,实则可以统一强抑悲怀、勉为达观这一点上,这符合苏轼宦途多故之后锻炼出来的思想性格。词末二句言何必为暂时离别伤情,其实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词的结尾,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首送别词中的“一笑作春温”、“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句,是苏轼这种豪放性格、达观态度的集中体现。然而在这些旷达之语的背后,仍能体察出词人对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怅,以及对身世飘零的深沉慨叹。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通:樽)

  译文

  京城一别我们已是三年未见,你总是远涉天涯辗转在人世间。相逢欢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始终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似秋天的竹竿。

  心中惆怅你连夜就要扬帆出发,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光淡淡。不要端着酒杯愁眉不展了。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是匆匆过客。

  注释

  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

  《临江仙》。此词双调六十字,*韵格。

  钱穆:名勰,又称钱四。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古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筠:竹。

  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颦:皱眉头。

  逆旅:旅舍,旅店。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词。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祐初年,苏轼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由于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

  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词的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的自我写照,是词人的自勉自励,寓有强烈的身世之感。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词的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送别友人。“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

  “樽前不用翠眉颦”一句,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说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这一句,其用意一是不要增加行者与送者临歧的悲感,二是世间离别本也是常事,则亦不用哀愁。这二者似乎有矛盾,实则可以统一强抑悲怀、勉为达观这一点上,这符合苏轼宦途多故之后锻炼出来的思想性格。词末二句言何必为暂时离别伤情,其实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词的结尾,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

  这首送别词中的“一笑作春温”、“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句,是苏轼这种豪放性格、达观态度的集中体现。然而在这些旷达之语的背后,仍能体察出词人对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怅,以及对身世飘零的深沉慨叹。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在公元1091年(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苏轼知杭州(今属浙江)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知瀛洲(治今河北河间)途经杭州的老友钱勰(穆父)而作。当时苏轼也将要离开杭州。所以以此词赠行。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3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出自 宋朝 苏轼的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通:樽)

  《临江仙·送钱穆父》译文

  京城一别我们已是三年未见,你总是远涉天涯辗转在人世间。相逢欢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始终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似秋天的竹竿。

  心中惆怅你连夜就要扬帆出发,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光淡淡。不要端着酒杯愁眉不展了。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

  《临江仙·送钱穆父》注释

  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

  《临江仙》。此词双调六十字,*韵格。

  钱穆:名勰,又称钱四。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筠:竹。

  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颦:皱眉头。

  逆旅:旅店。

  《临江仙·送钱穆父》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词。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祐初年,苏轼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由于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

  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词的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的自我写照,是词人的自勉自励,寓有强烈的身世之感。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词的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送别友人。“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

  “樽前不用翠眉颦”一句,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说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这一句,其用意一是不要增加行者与送者临歧的悲感,二是世间离别本也是常事,则亦不用哀愁。这二者似乎有矛盾,实则可以统一强抑悲怀、勉为达观这一点上,这符合苏轼宦途多故之后锻炼出来的思想性格。词末二句言何必为暂时离别伤情,其实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词的结尾,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

  这首送别词中的“一笑作春温”、“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句,是苏轼这种豪放性格、达观态度的集中体现。然而在这些旷达之语的背后,仍能体察出词人对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怅,以及对身世飘零的深沉慨叹。

  《临江仙·送钱穆父》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在公元1091年(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苏轼知杭州(今属浙江)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知瀛洲(治今河北河间)途经杭州的老友钱勰(穆父)而作。当时苏轼也将要离开杭州。所以以此词赠行。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4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宋代〕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通:樽)

  译文

  京城一别我们已是三年未见,你总是远涉天涯辗转在人世间。相逢欢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始终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似秋天的竹竿。心中惆怅你连夜就要扬帆出发,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光淡淡。不要端着酒杯愁眉不展了。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是匆匆过客。

  注释

  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此词双调六十字,*韵格。

  钱穆:名勰,又称钱四。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古井:枯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筠:竹。

  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颦:皱眉头。

  逆旅:旅舍,旅店。

  赏析

  这是时首赠别词。全词时改以往送别诗词缠于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月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月个性风貌。词人对老友月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时波三折,动人心弦。

  词月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祐初年,苏轼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杭州重聚,已是别后月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月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宦,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作者认为,穆父出宦越州,同自己时样,是由于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

  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月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月句式,通过对友人纯时道心、保持名节月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月心境和坚贞月操宦。词月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操宦月安慰和发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月自我写照,是词人月自勉自励,寓有强烈月身世之感。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词月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送别友人。“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时句,描绘出时种凄清幽冷月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月心情。

  “樽前不用翠眉颦”时句,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说离宴中歌舞相伴月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这时句,其用意时是不要增加行者与送者临歧月悲感,二是世间离别本也是常事,则亦不用哀愁。这二者似乎有矛盾,实则可以统时强抑悲怀、勉为达观这时点上,这符合苏轼宦途多故之后锻炼出来月思想性格。词末二句言何必为暂时离别伤情,其实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月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词月结尾,以对友人月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时月人生态度。

  苏轼时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月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时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时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月态度来应对外界月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月旷达、洒脱情怀。

  这首送别词中月“时笑作春温”、“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句,是苏轼这种豪放性格、达观态度月集中体现。然而在这些旷达之语月背后,仍能体察出词人对仕宦浮沉月淡淡惆怅,以及对身世飘零月深沉慨叹。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通:樽)

  译文

  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象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人生就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

  注释

  (1)临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

  《临江仙》。此词双调六十字,*韵格。

  (2)钱穆:名勰,又称钱四。元佑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元佑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3)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4)都门:是指都城的城门。

  (5)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6)春温:是指春天的温暖。

  (7)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8)筠:竹。

  (9)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10)颦:皱眉头。

  (11)逆旅:旅店。

  赏析:

  这首词是公元1091年(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苏轼知杭州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途经杭州的老友钱穆父(名勰)而作。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祐初年,苏轼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由于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

  以上数句,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词的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的自我写照,是词人的自勉自励,寓有强烈的身世之感。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词的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送别友人。“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

  “樽前不用翠眉颦”一句,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说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这一句,其用意一是不要增加行者与送者临歧的悲感,二是世间离别本也是常事,则亦不用哀愁。这二者似乎有矛盾,实则可以统一强抑悲怀、勉为达观这一点上,这符合苏轼宦途多故之后锻炼出来的思想性格。词末二句言何必为暂时离别伤情,其实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词的结尾,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首送别词中的“一笑作春温”、“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句,是苏轼这种豪放性格、达观态度的集中体现。然而在这些旷达之语的背后,仍能体察出词人对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怅,以及对身世飘零的深沉慨叹。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3)

——《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咏史

  戎昱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译文】

  汉朝的史书上,记载着和亲的拙劣计策。

  国家的安定要靠贤明的君主,怎能够依靠妇人。

  不要希望用美好的容颜,去止息胡人的干戈。

  地下埋着千年的忠骨,其中有谁真正堪称辅佐之臣呢。

  【注释】

  1、咏史:一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云溪友议》

  2、汉家:汉朝。青史:即史册。古人在青竹简上纪事,后世就称史册为青史。

  3、计拙:计谋拙劣。和亲:指*历史上古代皇帝用皇族女子与其他民族统治者结亲的办法来谋求两族和好亲善,避免遭受侵扰的政策。

  4、社稷:本指古代天子诸侯祭祀土神、谷神的庙宇,后来用做国家*的象征。

  5、安危:偏义复词,指安全稳定。

  6、玉貌:美好的容貌,这里代指和亲的女子。

  7、拟:意欲;打算。静胡尘:指消除边境少数民族的侵扰。胡:汉唐时期,汉族称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即为“胡人”。尘:指烟尘,代战争。

  8、千年骨:指汉朝臣子的枯骨。西汉至作者所生活的唐德宗时代约千年,故称。

  9、辅佐:辅助。

  【创作背景】

  唐代从安史之乱后,朝政紊乱,国力消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都曾经采用“和亲”的政策),但结果却是侵扰愈多,使边境各族人民饱受痛苦。所以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痛心疾首,便创作了此诗讽刺朝廷。

  【鉴赏】

  中唐诗人戎昱这首《咏史》,题又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小说《云溪友议》“和戎讽”条。据说,唐宪宗召集大臣廷议边塞政策,大臣们多持和亲之论。于是唐宪宗背诵了戎昱这首《咏史》,并说:“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还笑着说:“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们领会圣意,就不再提和亲了。这则轶闻美谈,足以说明这首诗的流传,主要由于它的议论尖锐,讽刺辛辣。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唐代从安史乱后。朝政紊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备罹祸害。所以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痛心疾首。这首讽喻诗,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

  在中唐,咏汉讽唐这类以古讽今手法已属*见,点明“汉家”,等于直斥唐朝。所以首联是开门见山,直截说和亲乃是有唐历史上最为拙劣的政策。实际上是把国家的安危托付给妇女。三联更鞭辟入里,透彻揭露和亲的实质就是妄图将女色乞取国家的安全。诗人愤激地用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和可耻,暴露无遗。末联以斩钉截铁的严峻态度责问:是谁制订执行这种政策?这种人难道算得辅佐皇帝的忠臣吗?诗人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使诗意更为严峻深广,更加发人思索。此诗无情揭露和亲政策,愤激指责朝廷执政,而主旨却在讽谕皇帝作出英明决策和任用贤臣。从这个角度看,这首诗虽然尖锐辛辣,仍不免稍用曲笔,为皇帝留点面子。

  对于历史上和亲政策的是非得失要作具体分析,诗人极力反对的是以屈辱的和亲条件以图苟安于一时。由于“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一联,击中了时政的要害,遂成为时人传诵的名句。

  【赏析二】

  首联开门见山,直抒历史。翻开汉王朝的历史,里面记载着很多的和亲与通婚之事。如汉武帝刘彻将细君嫁到乌孙王国,汉元帝刘奭把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等。这种和亲或通婚政策并没能阻止大汉王朝的衰败,挽救它江河日下的颓势。由此可见,这种计策是极其短见和拙劣的。这里其实是以汉喻唐。他在这里回顾了历史上某些“和亲”政策的教训,对它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表明了对执行这种政策的鲜明态度。

  颔联单刀直入,诗人在这里直白地表露了自己的观点,国家的稳定在于君主的圣明,大臣的贤能,而将一个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一个和亲或通婚的女子身上,那是靠不住的,也是极其危险的。实施这种和亲政策,正暴露了君王的昏庸、将相的无能。诗人洞察和亲政策的虚弱,表现出了识见的高远和对时局的忧虑。

  颈联鞭辟入里,揭露实质。目睹当时的社会事实,诗人痛心疾首,诗人对唐王朝采取这种屈辱的和亲、通婚政策,意欲求得天下太*的做法,很是不满,于是在此直接大胆地给它敲响了警钟,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可耻和屈膝投降本质揭露无遗。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诗人在这里实际上是讽刺了唐王朝所谓的国家重臣的庸懦无能,感叹当今朝廷缺少真正得力的大臣来维护江山社稷。最后两句作者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使诗意更宏大深广。

  这首诗,诗人反对以屈辱为条件去暂时求得国家安宁的和亲政策,无疑是正确,有见地的,体现了崇高的民族尊严和爱国思想。当然,至于历史上和亲政策的得失,要具体分析,如汉元帝以宫女王昭君远嫁南匈奴,对促进民族和睦,边境安宁,起了一定的作用,不能一概予以否定。作者多次参加边庭幕府的征讨活动,对国家民族命运非常关切,坚决主张抗击外族侵扰。

  这首诗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以汉朝故事来讥斥唐代君王同样的做法,诗意显露,态度鲜明,起到了很好的讽谏作用。语言朴素凝练,通俗易懂,感情激昂痛切,真实动人。由于感情上愤懑激越,所以这首诗的缺点也就在于过度直露,缺少含蓄之美。

  【作者简介】

  戎昱(约744年一800年),荆南(荆州区)人。年轻时考进士落榜,于是纵情游览天下名城。他飘落导域,十分怀念家乡,曾作《长安秋夕》诗:“昨霄西窗梦,梦入荆南道。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又有《云梦故城秋望》:“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广德元年(763年),颜真卿将节度荆南,邀戎昱为幕宾,后因事未成行。大历三年(768年)杜甫到荆州,戎昱与他在诸宫会见,结为挚友。

  戎昱的诗歌创作,对社会矛盾有相当深刻反映。《塞下曲》6首、《苦哉行》5首、《入剑门》等都是情感真挚,充满现实主义的作品。他的诗歌反映了同情人民,忧虑国事的思想感情,传为千古名篇。《苦辛行》、《咏史》、《塞上曲》抨击玩弄权术的贵族和苟且偷安的朝臣,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艺术风格以沉郁为主,兼有雄放、哀婉、清新的特色。《唐音葵签》卷三十六称赞:“戎昱之于杜甫,尤其著者。”

  咏史诗

  自古无殉死,达人共所知。

  秦穆杀三良,惜哉空尔为。

  结发事明君,受恩良不訾。

  临殁要之死,焉得不相随?

  妻子当门泣,兄弟哭路垂。

  临穴呼苍天,涕下如绠縻。

  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

  同知埋身剧,心亦有所施。

  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

  黄鸟作悲诗,至今声不亏。

  古诗简介

  此诗是王粲咏怀子车三兄弟的诗作。

  赏析/鉴赏

  诗的开篇,便明确指出:自古以来所有有识之士都是鄙弃殉葬制度的,秦穆公以三良为自己殉死只给后人带来了无穷的遗憾。王粲不写“三良殉秦穆”,而写“秦穆杀三良”,强调了个“杀”字。杀了之后,于自己无益,于人有害,于事无补,指落得个“空尔为”!接下来,作者通过两相对照的描写,一方面是死者知恩报主,视死如归的坦荡胸怀,另一方面是死者家属呼天抢地的悲哀场面。忠心事主,本应受到君主的恩赐,可事实上得到的是灭顶之灾。

  王粲的这首诗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热烈地赞扬子车三兄弟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高尚气概。作者指出子车兄弟有自己的明确志向:“人生各有志”,不论处境如何,总要坚持自己的追求:“心亦有所施”。那么他们的志向与追求是什么呢?就是忠君报主。所以作者热烈地赞美他们“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这种描写和刻画凸显了三良的形象,使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诗人主观情志的表达产生了良性互动,诗人的情感也因此更为丰富和复杂,诗中的诗性成分得到了加强,可以说是咏史诗发展史上一个比较大的进步。

  原文: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4)

——《春雨》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好事*·春雨细如尘

  宋代:朱敦儒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译文: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春雨蒙蒙如细小的尘粒,打湿了楼外金黄的柳丝。帘幕被风斜斜吹起,透过绿纱窗也能感到微微寒意。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美人懒懒地剪着上元灯,弹起瑶瑟不禁泪流满面。擎起一炷香求紫姑算卦,想问问有没有亲人的消息。

  注释: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好事*:词牌名。又称《钓船笛》《翠园枝》《倚秋千》。双调,上片四句,押两仄韵,22字;下片四句,押两仄韵,23字,共45字。

  美人慵(yōng)翦(jiǎn)上元灯,弹泪倚瑶瑟。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慵:描写懒困的状态。瑶瑟:镶玉的华美的瑟。瑟:一种弹拨乐器,其声悲怨。紫姑:古代传说中的厕神。辽东:古郡名,故址今辽宁省东南部,多用来借指遥远的边地,以代亲人之所。

  赏析:

  该词上片写室外环境,用凄迷寂冷之景映带思妇孤独落寞之心;下片写室内之人,以“慵剪”、弹泪倚瑟、卜问吉凶三个动作暗示思妇内心的.痛苦与不安。全词语言清丽,笔意古雅,含蓄不尽,婉曲动人。

  起首两句写楼外。春雨绵绵密密,像尘雾一般,灰蒙蒙的,刚刚泛出鹅黄色的柳梢给雨打湿,水淋淋的。说春雨“细如尘”,新鲜而熨贴。春雨是细屑的,轻倩的,迷离漫漶,润物无声,似乎非“如尘”二字无以尽其态。用它来映衬怀人的愁思,便显得十分工致。“湿”承“雨”来。“黄”字体物入微,切合物候,又应“春”意,让人联想到稚柳这迷蒙细雨的薰沐下所焕发的生机。接下来,“风约”逗引出后两句,视点拉回室内。

  上片状景,由远而*,由外而内,笔笔勾联,丝丝入扣;这几句看似景语,实乃情语,打下了闺人的主观色彩。“如尘”的雨,多少给人以凄迷低黯之感;柳色又新,牵惹着对远人的缕缕情思;阵阵轻寒,更使那碧色的窗纱涂上感伤的色调,寒气直浸入心底其中“寒碧”是以景写情的重笔,女子心中的感受由此得到深刻的展示。作者借拟女主人的眼光,写出了一个寂冷的环境。

  过片直接突出了居于画面中心的女主人公——“美人慵剪上元灯,弹泪倚瑶瑟”。上元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宋代是个盛大的节日,民间有吃圆子(汤圆,取阖家团圆之意)、观彩灯、祭紫姑等*俗。点明上元之时,背景就变得更其具体而典型,把人物感情衬托得愈加强烈。周密《武林旧事》卷二“灯品”:“又有深闺巧姓,剪纸而成,尤为精妙。”陆游《十二月一日》诗:“儿书春日榜,女剪上元灯。”说明宋时剪纸做灯,乃闺人巧技,而且有早些日子就开始制作以备上元灯节玩赏的。可见这一句“美人慵剪上元灯”,不是一般的身心慵懒,而是由于情绪恶劣之极。“弹泪倚瑶瑟”句加重悲情之分量,写她欲鼓瑟以舒怨怀亦不可能,好只倚瑟弹泪了。

  结束两句:“却卜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前一句承接上文,转进一层,与美人问卜的事。紫姑,相传为唐武则天时寿阳刺史李景之妾,为大妇所嫉,正月十五日夜被害死于厕间,上帝悯之,命为厕神。旧时民间每于元宵夜图画其形以祭,并扶乩卜问祸福。

  无心剪灯,有意问卜,写出少妇关注之所。就这样,结句全词层层推进之后,以轻淡之笔出之。辽东,古郡名,故址今辽宁省东南部,多用来借指遥远的边地,以代亲人之所。至词的主旨已经明确、完整地表达出来,而字面上终归没有道破。淡语入情,含蓄不尽。这一结语使全词意境浑成,主旨突出,堪称巧妙。

  原文: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译文

  新春时节,我身披白衫怅然地卧在床上;幽会的白门冷落了,令我万分感伤。

  隔着蒙蒙细雨凝视红楼更觉凄凉,只好顶着珠帘般的细雨,在依稀闪烁的灯光中黯然归来。

  凄楚的暮春,遥远的路途,哪里可以寄托我的悲凄伤感?只有在残宵梦中才能与你相见。

  耳环情书已备好,怎么才能送达?只有寄希望于万里长空中,那一只刚刚飞来的鸿雁。

  注释

  白袷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

  白门:金陵的别称,即现南京。南朝乐府民歌《杨叛儿》说:“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讲的是男女欢会。后人常用“白门”指代男女幽会之地。

  红楼:华美的楼房,多指女子的住处。

  珠箔:珠帘,此处比喻春雨细密。

  晼晚:夕阳西下的光景,此处还蕴涵年复一年、人老珠黄之意。

  依稀,形容梦境的忧伤迷离。

  玉珰:是用玉做的耳坠,古代常用环佩、玉珰一类的饰物作为男女定情的信物。缄札:指书信。

  云罗:像螺纹般的云片,阴云密布如罗网,比喻路途艰难。

  赏析:

  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诗中的男主人公穿着白布夹衫,和衣怅卧。他的心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究竟何以如此呢?诗在点明怅卧之后,用一句话作了概括的交待:“白门寥落意多违。”据南朝民歌《杨叛儿》:“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白门当指男女欢会之所。过去的欢会处,今日寂寞冷落,不再看见对方的踪影。与所爱者分离的失意,便是他愁思百结地怅卧的原因。怅卧中,他的思绪浮动,回味着最后一次访见对方的情景:“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仍然是对方住过的那座熟悉的红楼,但是他没有勇气走进去,甚至没有勇气再靠*它一点,只是隔着雨凝视着。往日在他的感觉里,是那样亲切温存的红楼,如今是那样地凄寒。在这红楼前,他究竟站了多久,也许连自己都不清楚。他发现周围的街巷灯火已经亮了,雨从亮着灯光的窗口前飘过,恍如一道道珠帘。在这珠帘的闪烁中,他才迷蒙地沿着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独自走回来。

  他是这样地茫然若失,所爱者的形影,始终在他的脑际萦回。“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他想象着,在远方的那人也应为春之将暮而伤感吧?如今蓬山远隔,只有在残宵的短梦中依稀可以相会了。强烈的思念,促使他修下书札,侑以玉珰一双,作为寄书的信物。这是奉献给对方的一颗痛苦的心,但路途遥远,障碍重重,纵有信使,又如何传递呢?“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且看窗外的天空,阴云万里,纵有一雁传书,又能穿过这罗网般的云天么?

  以上是这首诗大致包含的意境。男主人公的处境、活动、心情,基本上是清楚的。读者所难于知道这种恋爱的具体对象和性质。据作品本身看,所爱的对方大约是由于某种不得已的原因,远离而去了。李商隐在他的组诗柳枝五首》序中便曾述及洛阳有一个女子属意于他,但不幸被“东诸候取去”,而铸成了遗憾事。《春雨》诗中推想对方“远路应悲春晼晚”,又感到当时的环境如“万里云罗”,可见这种恋爱或许也是与受到“东诸侯”之类权势者的阻离有关。不过,这终究只能是一种推测。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赋予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诗借助于飘洒天空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以及春晼晚、万里云罗等自然景象,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深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一联,前一句色彩(红)和感觉(冷)互相比照。红的色彩本来是温暖的,但隔雨怅望反觉其冷;后一句珠箔本来是明丽的,却出之于灯影前对雨帘的幻觉,极细微地写出主人公寥寂而又迷茫的心理状态。末联“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也富于象征色彩。特别有创造性地借助于自然景,把“锦书难托”的预感形象化了,并把忧郁怅惘的情绪与广阔的云天,融为一体。凡此,都成功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生活、处境和感情,情景、色调和气氛都令人久久难忘。这种真挚动人的感情和优美生动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艺术魅力,在它面前,人们是免不了要支付出自己的同情的。

  原文: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译文

  新春时节,我身披白衫怅然地卧在床上;幽会的白门冷落了,令我万分感伤。

  隔着蒙蒙细雨凝视红楼更觉凄凉,只好顶着珠帘般的细雨,在依稀闪烁的灯光中黯然归来。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5)

——《赠梁任父同年》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翻译

  国家的每一寸土地我们都把它当成一寸黄金般去珍惜,如今被列强瓜分,谁才能担当起救国于危难的重任?

  我便如杜鹃一样呼唤祖国东山再起,要学*精卫填海的精神,不把东海填*誓不罢休。

  注释

  侉离:分割。

  创作背景

  诗人是清末著名外交家黄遵宪,面对腐败的大清一而再,再而三的割地赔款尤其是甲午海战更是输给了东瀛小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再次割地,悲愤无比的黄遵宪写下这首传世名篇,但是他相信中华民族拥有精卫填海般的恒心一定会有收复国土的那天。

  赏析

  《赠梁任父同年》这首诗是1896年黄遵宪邀请梁启超到上海办《时务报》时写给梁的一首诗。诗中表现了作者为国献身,变法图存的坚强决心和对梁启超的热切希望。

  诗题中梁任父即指梁启超,梁启超号任公,父是作者对梁的尊称,旧时“父”字是加在男子名号后面的美称。“同年”,旧时科举制度中,同一榜考中的人叫同年。

  首句“寸寸河山寸寸金”作者起笔便饱含深情的赞美作国的大好河山,蕴涵着对大好河山的珍爱之情。如果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又会体会出作者内心的几多痛楚,这么好的河山却被列强瓜分殆尽,此种局面又怎不让人扼腕叹息,痛恨。

  次句“侉离分裂力谁任”侉(kuǎ)离,这里是分割的意思,意指当时*被列强瓜分的现实,面对着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受灾受难的国家,作者不禁仰天长问:什么人才能担当起救国于危难之中的重任。一片爱国激情溢于言表。

  第三句“杜鹃再拜忧天泪”杜鹃,传说中古代蜀国的国王望帝所化。望帝把帝位传给丛帝,丛帝后来有点腐化堕落,望帝便和民众一起前去劝说丛帝,丛帝以为望帝回来夺取皇位,就紧闭城门,望帝没有办法,但他誓死也要劝丛帝回头,最后化成一只杜鹃进入城里,对着丛帝苦苦哀哀的叫,直到啼出血来死去为止。丛帝也因此受到感动,变成了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据传说望帝始终在叫着这样的话“民为贵,民为贵”。这里是作者自比,表达了深切的忧国之情,表达了作者愿意为国家像杜鹃一样啼叫哀求,呼唤着国家栋梁之材,共同为国家出力。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隆重,此处体现的是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最后一句“精卫无穷填海心”精卫,*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本是炎帝的女儿,因游东海淹死在那里,灵魂便化为精卫鸟,不停的衔来西山之木石,誓把东海填*。后来用精卫填海这个典故作为力量虽然微弱,斗志却极坚强的象征。这句诗歌借精卫填海典故表达了自己,──同时也勉励梁氏──要像精卫那样,为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坚定决心。

  诵读此诗,觉字字含情,句句蕴泪,作者那一腔忧国报国之情,跃然纸上。其殷殷之心,皇天可鉴。

  原文:

  赠梁任父同年

  清代:黄遵宪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译文: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祖国山河美好如金,如今被列强瓜分谁来负责?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我便如杜鹃一样呼唤祖国东山再起,向精卫填海一边的奋斗。

  注释: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kuǎ)离分裂力谁任,

  侉离:这里是分割的意思。

  杜鹃(juān)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杜鹃:传说中古代蜀国的国王望帝所化。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古代皇帝炎帝的女儿溺死在东海里,化为精卫鸟,经常衔石投入东海,要想把大海填*。

  赏析:

  “寸寸山河寸寸金”诗人起笔便饱含深情的赞美作国的大好河山,蕴涵着诗人对大好河山的珍爱之情。叠音词“寸寸”深化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情感。

  “侉离分裂力谁任”指当时*被列强瓜分的现实,面对着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受灾受难的国家。诗人希望有人来力挽狂澜,来收拾破碎的山河。

  “杜鹃再拜忧天泪”据传说望帝始终在叫着这样的话“民为贵,民为贵”。这句是对第二句的深化,这里是诗人自比,表达了深切的忧国之情,表达了诗人愿意为国家像杜鹃一样啼叫哀求,呼唤着国家栋梁之材,共同为国家出力。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隆重,此处体现的是诗人的爱国之心。

  “精卫无穷填海心”用精卫填海这个典故作为力量虽然微弱,斗志却极坚强的象征。这句诗歌借精卫填海典故表达了自己,同时也勉励梁氏──要像精卫那样,为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坚定决心。

  赠梁任父同年

  黄遵宪〔清代〕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译文

  祖国山河美好如金,如今被列强瓜分谁来负责?我便如杜鹃一样呼唤祖国东山再起,向精卫填海一边的奋斗。

  注释

  梁任父:即指梁启超,梁启超号任公,父是诗人对梁的尊称,旧时“父”字是加在男子名号后面的美称。同年:旧时科举制度中,同一榜考中的人叫同年。杜鹃:传说中古代蜀国的国王望帝所化。望帝把帝位传给丛帝,丛帝后来有点腐化堕落,望帝便和民众一起前去劝说丛帝,丛帝以为望帝回来夺取皇位,就紧闭城门,望帝没有办法,但他誓死也要劝丛帝回头,最后化成一只杜鹃进入城里,对着丛帝苦苦哀哀的叫,直到啼出血来死去为止。侉(kuǎ)离:这里是分割的意思。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古代皇帝炎帝的女儿溺死在东海里,化为精卫鸟,经常衔石投入东海,要想把大海填*。

  赏析

  “寸寸山河寸寸金”诗人起笔便饱含深情的赞美作国的大好河山,蕴涵着诗人对大好河山的珍爱之情。叠音词“寸寸”深化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情感。

  “侉离分裂力谁任”指当时*被列强瓜分的现实,面对着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受灾受难的国家。诗人希望有人来力挽狂澜,来收拾破碎的山河。

  “杜鹃再拜忧天泪”据传说望帝始终在叫着这样的话“民为贵,民为贵”。这句是对第二句的深化,这里是诗人自比,表达了深切的忧国之情,表达了诗人愿意为国家像杜鹃一样啼叫哀求,呼唤着国家栋梁之材,共同为国家出力。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隆重,此处体现的是诗人的爱国之心。

  “精卫无穷填海心”用精卫填海这个典故作为力量虽然微弱,斗志却极坚强的象征。这句诗歌借精卫填海典故表达了自己,同时也勉励梁氏──要像精卫那样,为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坚定决心。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代*走向世界第一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6)

——《鹊桥仙》原文、注释及赏析3篇

  原文:

  鹊桥仙·乞巧楼空

  清代:纳兰性德

  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见明星空烂。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

  译文:

  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闲步信足,不觉已到前院。彩楼已然搭好,和去年此时的一样:华丽的让人眩晕得手足无措。然而,时过境迁,佳人早已不在,茕茕孑立的我看谁在这样沉迷的夜乞巧!相必此情此景,就连汉宫秋月下夜夜笙歌的影娥池亦只能任凭一潭吹皱的池水空叹了吧!我的心生出还旋寂寞的藤,沿着彩楼蜿蜒,零零落落,缠缠绕绕,纠纠结结。当年你濯濯素手为我缝绽的锦衣华服始终不敢穿在身上——那都是满满的你笑颜如花的念想啊!我的侍从……!不关今日将如何忙乱,也一定要牢记我的叮咛,千万不要触碰那些早已沉压柜底的旧罗衫啊!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见明星空烂。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

  夜,无视我的抗拒,准时地来到了。纤云弄巧,今夜的美我不忍享用。也罢,众人皆沉迷于她锦袍缎裳不可企及的魅惑,那么就让我,独驾一叶扁舟,流淌在北海中央,许能寻回昨日你的倩影。我至亲至爱的人哪,你是否看到菱蔓交缠,扯出粉莲涩涩娇羞。它娉娉婷婷,多像你!试图握紧你的我的手落空了。抬头仰叹:璀璨的繁星啊,这良辰美景,亦不过你我想对!哦……那是你吗?手持我送你的妆盒袅娜而至?故人诚不欺我也——!天上人间,你我之恋,弥久恒远……。

  注释:

  乞巧楼空,影娥(é)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pù)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zhàn)。

  影娥池:池名。《三辅黄图》谓:汉武帝于望鹄台西建俯月台,台下穿池,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因名影娥池。唐上官仪《咏雪应诏》:“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丁宁:同叮咛。罗衣:软而轻的丝制衣服。

  莲粉飘红,菱丝翳(yì)碧,仰见明星空烂。亲持钿(diàn)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

  莲粉:即莲花。菱丝:菱蔓。翳:遮掩之意。钿合:金饰之盒。盒:古作“合”字。古代女子以此为定情之信物。

  赏析:

  此篇约作于爱妻亡故之后,词中表达了楼空人去,物是人非的伤感,又进而生发出梦幻般的奇想。亦实亦虚、饶有浪慢特色。

  鹊桥仙·一竿风月

  朝代:宋 代 ‖ 作者:陆 游

  原文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译文

  清早出去,笼一蓑霏微烟雨,傍晚归来,钓一竿迷蒙风月,家就居在富春江滨的子陵钓台西边。卖鱼的时候惟恐走*城门跟前,更不用说还会到闹市深处去了。

  潮生时泛船出去打鱼,潮*时摆船靠岸系缆,潮落时高唱渔歌归家。当时的人们错把我比作披蓑垂钓的严光,然而,我更愿作一位无名的渔父。

  注释

  ①鹊桥仙:词牌名,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

  ②一竿风月:风月中垂一钓竿。

  ③蓑(suō):蓑衣。

  ④钓台:汉代隐士严光隐居的地方,在今浙江省富春江畔的桐庐县。

  ⑤况肯:更何况。

  ⑥红尘:指俗世。

  ⑦棹(zhào):指船桨。

  ⑧潮*系缆:潮水满涨时停船捕鱼。

  ⑨浩歌:指放声高歌,大声歌唱。

  ⑩严光:即严子陵,汉代著名隐士。

  渔父:渔翁,捕鱼的老人。

  赏析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是渔父的生活环境。“家在钓台西住”,这里借用了严光不应汉光武的征召,独自披羊裘钓于浙江的富春江上的典故。以此来喻渔父的心情*似严光。上片结句说,渔父虽以卖鱼为生,但是他远远地避开争利的市场。卖鱼还生怕走*城门,当然就更不肯向红尘深处追逐名利了。以此来表现渔父并不热衷于追逐名利,只求悠闲、自在。

  下片头三句写渔父在潮生时出去打鱼,在潮*时系缆,在潮落时归家。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相适应,并无分外之求,不象世俗中人那样沽名钓誉,利令智昏。最后两句承上片“钓台”两句,说严光还不免有求名之心,这从他披羊裘垂钓上可看出来。宋人有一首咏严光的诗说:“一着羊裘便有心,虚名留得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也是说严光虽拒绝光武征召,但还有求名心。陆游因此觉得:“无名”的“渔父”比严光还要清高。

  这词上下片的章法相同,每片都是头三句写生活,后两句写心情,但深浅不同。上片结尾说自己心情*似严光,下片结尾却把严光也否定了。文人词中写渔父最早、最著名的是张志和的《渔父》,后人仿作的很多,但是有些文人的渔父词,用自己的思想感情代替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很不真实。

  陆游这首词,论思想内容,可以说在张志和等诸人之上。显而易见,这词是讽刺当时那些被名牵利绊的俗人的。读者不可错会他的写作意图,简单地认为它是消极的、逃避现实的作品。

  陆游另有一首《鹊桥仙》词:“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也是写渔父的。它上片所写的大概是他四十八岁那一年在汉中的军旅生活。而这首词可能是作者在王炎幕府经略中原事业夭折以后,回到山阴故乡时作的。两首词同调、同韵,都是写他自己晚年英雄失志的感慨,决不是张志和《渔父》那种恬淡、闲适的隐士心情。读这首词时,应该注意他这个创作背景和创作心情。

  《鹊桥仙》是北宋词人秦观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原文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注释

  1.《鹊桥仙》: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始见欧阳修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字,仄韵。

  2.纤云弄巧:是说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7)

——《临江仙》阅读及答案6篇

  临江仙 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注],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李辅之是元好问的朋友。齐州即东州,今山东济南。济源,今河南济源。

  (1)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看,这首词的上下片有何不同?请对此作简要说明。(4分)

  (2)词作下片集中写“离愁”。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离愁的。(4分)

  参考答案:

  (1)(4分)

  作者写作此词时正客居济源,已与李辅之分别三年了。上片,作者回忆三年前的初秋时节,在济南(齐州、东州)与李辅之泛舟畅游大明湖的惬意与欢欣;下片,作者回到现实,写在济源思念相隔千里、远在东州的朋友。

  【评分参考】时间2分:上片时间是“三年前”,下片时间是“现在(写作此词时)”。空间2分:上片空间是在“济南(齐州、东州)”,下片空间是“济源”。

  (2)(4分)

  作者将抽象的离愁形象化,用具体可感的载体来表现离愁。(2分)作者与李辅之分别后,离别之愁无以排遣,便借酒消愁,希望借“一尊白酒”来“寄离愁”,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不仅如此,作者还希望桥下“殷勤”的流水能将自己内心的“离愁”带到东州去。(2分)

  【评分参考】结合“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句意展开分析,意思答对即可。如果考生仅围绕“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谈离愁,酌情给1-2分。

  临江仙诗歌

  朱敦儒(1)

  直自凤凰城破(2)后,擘钗破镜(3)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注】

  (1)朱敦儒,两宋之交时的词人。此词约作于金朝灭北宋后十四年。(2)指公元1127年北宋都城汴京被金兵攻占。(3)擘钗破镜:常代指夫妻在战乱中离散。

  (1)简析今春还听杜鹃啼一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并赏析还字的表达效果。(3分)

  答:

  (2)这首词在表情达意上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3分)

  答:

  【解析】

  (1)在古代诗歌意象中,杜鹃的啼声是悲切的,诗人往往借杜鹃啼鸣写自己悲愁痛苦的心情;还则表明不是第一次,后面的一十四番回就表明年年如此。

  (2)从写作角度分析,整个时代社会的悲剧通过夫妻的离散来表现,抓住这一点,就能较好地理解以小见大的手法。

  【参考答案】

  (1)今春还听杜鹃啼一句饱含着诗人多年来年年希望又年年失望的无限辛酸;新的一年,笼罩在他心头的阴影仍是那样沉重。(1分)一个还字,贯穿了过去与现在,交织着年年期望中的等待和等待中的失望,(1分)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中亦暗含对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不思复国的不满与控诉。(1分)

  (2)词的上片叙述了金兵攻占汴京后诗人抛妻别子、流落江南的痛苦,下片则写对重逢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之情。(1分)此词所写夫妻离散的个人愁绪之深、之重,反映了整个时代的社会悲剧;(1分)所抒怀念亲人的一己之情,亦包含了怀念故土的爱国意义。(1分)

  临江仙·送王缄①

  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②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③。此身如传舍④,何处是吾乡!

  [注释]①王缄:苏轼亡妻王弗之弟。②凭:请,劳烦。③觞:酒杯。④传舍:驿站。

  11.下列对这首词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交代背景,词人虽明言“忘却”,实则难忘,一见妻弟“未免思量”。

  B.“凭将清泪洒江阳”一句抒发了词人“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那样的悲伤。

  C.“故山”两句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又有羁旅天涯的孤寂与悲凉。

  D.“何处是吾乡”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身不由己、漂泊无定的感慨。

  12.请结合全词,说说你对“殷勤且更尽离觞”一句的理解。(3分)

  答案:(本题共2小题,6分)

  11.B(3分)[解析]“凭将清泪洒江阳”抒发了词人思人、思乡、离别、宦游等复杂情感;“莽红尘何处觅知音”抒发的是知音难觅的感叹。

  12.参考答案:在送别之际,词人频频劝酒,以解离愁;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也为下文酒后抒发感慨做铺垫。

  评分意见:3分,意思相同即可。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完成问题。(8分)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注:①浮生:一生。古人语“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曰“浮生”。②飘蓬:飘浮无定之意。

  (1)上阕中“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这两句写景,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2)有人认为下阕中的“酒醒”后三句与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1)(4分)大雁是“孤雁”,太阳是“寒日”,孤单感加上傍晚的寒意,写出了离别之痛,浪迹飘零之苦。晚霞吐红,在流浪人看来,红光惨淡,透出寒意,引发了作者的无限凄凉之感。(重点放到对“孤雁”、“寒日”、“暮天”三个意象的分析上。)

  (2)(4分)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写了离人不堪离别之苦,借酒浇愁;(2分)两者都设想了酒醒后的情景,为虚写,突出了孤独无依、凄苦难耐之感。(2分)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8)

——临江仙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5篇)

  原文:

  临江仙·和子珍

  *现代:谭献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罗衣花下倚娇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

  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树犹如此我何堪?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

  译文: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罗衣花下倚娇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

  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树犹如此我何堪?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

  注释: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罗衣花下倚娇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

  春三:春季的第三个月。

  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树犹如此我何堪?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

  “树犹”句:《世说新语》载桓温北征,见旧日所栽柳已十围,慨叹:“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毵毵:枝条细长貌。

  赏析:

  春去匆匆,笛声悠悠,已觉幽情难遣;何况酒阑人散,柳风拂面,离亭凉月,此景何堪!词人既伤春归,复怨别离,更感叹年华流逝,惆怅之情,遂不能已于词。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晏几道〔宋代〕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译文

  与你初相见是你在阶前与女伴斗草的时候,七夕你在楼上与女伴穿针时我们再次相逢。斗草时你裙子沾满露水,头上的玉钗在风中微微颤动。七夕时,只见装扮秾丽,眉际沁出翠黛,脸儿更是羞得生出娇红。不料华年似水,伊人已不知流落何方,也不知依附了何人。每当深夜酒醒的时候,总觉得围屏空空荡荡,心中再也无法填满。只能在春雨飞花的梦中,跋山涉水,苦苦找寻。

  注释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三*韵。斗草:古代春夏间的一种游戏。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但宋代在春社、清明之际已开始斗草。穿针:指七月七日七巧节。《西京杂记》载:“汉宫女以七月七日登开襟楼,寄七子针”,以示向天上织女乞求织锦技巧,称之为“七巧节”。玉钗风:指女子头上的玉钗在风中抖动。靓(jìng)妆:秾丽的打扮。眉沁绿:黛石描眉所显现的青绿色。“流水”句:从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句化来,此处指女子去远,无处寻觅。行云:这里用“巫山云雨”的典故。喻指女子如行云一样飘忽不定。锦屏:内室的屏风,此指内寝。飞雨:微雨。

  赏析一

  此词系作者为思念一个自己曾经深爱过的女子而作,全词写情婉转而含蓄。作者正面写了与女子的初见与重逢,而对于两人关系更为接*后的锦屏前相叙一节却未作正面表现,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梦中相寻一节也写得很空朦,含蓄地暗示了多量的情感内涵,把心中的哀愁抒写得极为深沉婉曲。

  上片叙写与女子初见及其后交往,通过描写穿戴、刻画神态表现女子之美。起首一句,写有一天女子同别的姑娘阶前斗草的时候,词人第一次看见了她。斗草,据《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而柳永《木兰花慢》清明词云“盈盈,斗草踏青”,则春日亦有此游戏。“穿针楼上曾逢”,转眼又到了七夕。七夕,女子楼上对着牛郎织女双星穿针,以为乞巧。这种风俗就从汉代一直流传下来。这天晚上,穿针楼上,他又同她相逢了。“罗裙香露玉钗风”以下三句,是补叙两次见面时她的情态。她的裙子沾满了花丛中的露水,玉钗头上迎风微颤。她“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靓妆才罢,新画的眉间沁出了翠黛,她突然看到了他,粉脸上不禁泛起了娇红。以上既有泛写,又有细腻的刻画,一位天真美丽的女子形象如目前。末句一“羞”字,已露情意。过片“流水”一联说随着时光的流逝,共同生活结束了,姑娘不知流落何方。“春”也是象征他们的欢聚,可惜不能长久。“行云终与谁同”,用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见《高唐赋》)的典故,说她像传说中的神女那样,不知又飘向何处,依附谁人了。“酒醒长恨锦屏空”,人是早已走了,再也不回来了。可是,那情感却一直留了下来。每当夜阑酒醒的时候,总觉得围屏是空荡荡的,他永远也找不回能够填满这空虚的那一段温暖了。正因为她象行云流水,不知去向,所以只好梦里相寻了。“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春雨飞花中,他独个儿跋山涉水,到处寻找那女子。尽管这是梦里,他仍然希望能够找到她。此处以梦境相寻表现了词人对自己深爱过的女子深沉的爱恋和思念。

  晏几道是一位没落的贵公子。然而,他与绝大多数玩弄、侮辱女性、不把女性当人看的封建士大夫不同,许多作品中能以同情的、严肃的态度塑造底层女子的形象。此词便表现出词人不能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意无意地揭示出他心中有一种对美好事物执着追求的崇高情操。

  赏析二

  此词系作者为思念一个自己曾经深爱过的女子而作,全词写情婉转而含蓄。作者正面写了与女子的初见与重逢,而对于两人关系更为接*后的锦屏前相叙一节却未作正面表现,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梦中相寻一节也写得很空朦,含蓄地暗示了多量的情感内涵,把心中的哀愁抒写得极为深沉婉曲。

  上片不过是寥寥五句,可是一句一景,一景一情。景中不仅有人,也有人物的感情透出;而且,通过这情景交融的描写,又暗暗交代了双方的感情由浅丽深,逐步递变。更妙的是,这个女子的音容笑貌,也仿佛可以呼之欲出。“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忆叙他与她在两个特定环境中的初次相见和再次相逢。“斗草阶前初见”写有一天女子同别的姑娘阶前斗草的时候,词人第一次看见了她。斗草,据《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穿针楼上曾逢”写转眼又到了七夕。女子楼上对着牛郎织女双星穿针,以为乞巧。这种风俗就从汉代一直流传下来。这天晚上,穿针楼上,他又同她相逢了。“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这三句,是补叙两次见面时她的情态。她的裙子沾满了花丛中的露水,玉钗头上迎风微颤。她“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靓妆才罢,新画的眉间沁出了翠黛,她突然看到了他,粉脸上不禁泛起了娇红。以上既有泛写,又有细腻的刻画,一位天真美丽的女子形象如在眼前。末句一“羞”字,已露情意。

  下片则陡转话题,抛开往日美好的回忆,陷入眼前苦苦相思的苦闷之中。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用巫山神女的典故,表达了心中的无限惆怅。“流水便随春远”说随着时光的流逝,共同生活结束了,姑娘不知流落何方。“春”也是象征他们的欢聚,可惜不能长久。“行云终与谁同”,用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见《高唐赋》)的典故,说她像传说中的神女那样,不知又飘向何处,依附谁人了。“酒醒长恨锦屏空”,人是早已走了,再也不回来了。可是,那情感却一直留了下来。每当夜阑酒醒的时候,总觉得围屏是空荡荡的,他永远也找不回能够填满这空虚的那一段温暖了。正因为她象行云流水,不知去向,所以只好梦里相寻了。“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春雨飞花中,他独个儿跋山涉水,到处寻找那女子。尽管这是梦里,他仍然希望能够找到她。此处以梦境相寻表现了词人对自己深爱过的女子深沉的爱恋和思念。

  这首词写怀人。表现作者对往日相逢的美好回忆和如今孤独相思的不堪。全词前后反衬,对比鲜明,形成强烈的情感落差,所以有很强的感染力。

  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

  作者:纳兰性德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昨夜和人相约,时间缓缓流淌,已经深夜。一轮新月挂在天际,周围寥寥几颗孤星。夜色将*,人未眠,在这三更时分,所有人都睡下,寂静无声的夜里,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令我焦虑不安。

  我猜想是瞿塘峡那样的艰险遥远的道路阻隔约会的意外事故,让我错怪他的无情。阑干外,听不到来人的声音,寂静无声,未能听到风吹护花铃的声响,让人不禁断肠泪下。

  注释

  个人:那人。

  “严城”:戒备森严的城。

  玉漏,漏壶,古代的计时器。

  鼠窥灯;形容环境寂静荒僻。用秦观《如梦令》“梦破鼠窥灯”意。

  瞿唐:.亦作瞿塘峡。为长江三峡之首,*悬崖壁立,水速风疾,中有滟滪堆,古时行船者常在此遇难,这里来比喻阻隔约会的意外变故。

  护花铃:为保护花朵驱赶鸟雀而设置的铃。

  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赏析

  起句点破一个人在等待意中人赴约,写夜深人静的夜景,从室外到室内,情景交融,有静有动。“人静鼠窥灯”一句生动地写出等待中的焦急和紧张,连老鼠的动静也逃脱不了人的关注,可见这人的精神是多么集中。下阕转而交代了约会的结果是失败。但亦言明了失败的原因不是两个有情人彼此变心,而是某些不可明言的外界因素的介入造成了遗憾。结句由情入景,写出这种遗憾深重,无法弥补。

  情人约会,要等的还是男性。等待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你要等的人迟迟不来,开始思索她爽约的原因。可能对方有重重阻碍,不能出门相见,而非无情爽约。

  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昔年于此伴萧娘。

  相偎伫立,牵惹叙衷肠。

  时逞笑容无限态,还如菡萏争芳。别来虚遣思悠飏。

  慵窥往事,金锁小兰房。

  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西窗幽梦等闲成。

  逡巡觉后,特地恨难*。

  红烛半条残焰短,依稀暗背银屏。枕前何事最伤情?

  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赏析/鉴赏

  【注释】

  ①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

  ②半条:一作“半消”。

  【评解】

  深秋寒夜,西窗梦醒,红烛半残,明月照人。院中露滴梧桐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来,使人更加伤凄。这首闺怨小词,通过景物的描写,委婉含蓄地透露了人物内心的幽怨悲凉之情。

  【集评】

  《柳塘词话》:尹鹗《杏园芳》第二句“教人见了关情”,末句“何时休遣梦相萦”,

  遂开柳屯田俳调。至其《临江仙》“西窗幽梦等闲成,逡巡觉后,特地恨难*”,流递于后,令读者不能为怀。岂必曰《花间》、《尊前》,句皆婉丽也!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满宫花》、《临江仙》二词一写宫怨,一写闺怨。


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9)

——《临江仙》阅读及答案通用五篇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宋·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①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②,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注释]①使君:时任惠州知州詹范。②合江楼:作者被贬初至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了叶道卿《贺圣词》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而言春暮人愁。

  B.“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翻”“转”用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时节,榆荚被雨打得零落,柳絮被风吹散的画面。

  C.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山水被赋予人的动作和情感,使词更富有感染力。

  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风格含蓄隽永,婉转缠绵,是豪放派诗人苏轼少有的婉约诗作。

  15.有诗评说,全词笼罩着“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诗人的愁从何而来?请结合全词做简要赏析。(6分)

  答案:

  14. D【词上片下片均有景有情,词中“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是直接抒情;“语言含蓄隽永,婉转缠绵”也错,“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等语句明白如话。】

  15.①因伤春惜春而愁。上片“九十日春都过了”,直接交代此时为暮春时节,“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更是渲染了暮春的哀怨伤感的气氛,诗人为春光易逝而愁。②因飘泊异乡而愁。本词为诗人被贬异乡时所作,诗人由风中飘飞的柳絮联想到身处异乡,漂泊无依的自己,因而忧愁。③因青春不再而愁。下片词人由逝去的春光联想到自己逝去的青春,“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青春年华易逝的愁情。(每答对1点给2分。)

  临江仙诗歌

  朱敦儒(1)

  直自凤凰城破(2)后,擘钗破镜(3)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注】

  (1)朱敦儒,两宋之交时的词人。此词约作于金朝灭北宋后十四年。(2)指公元1127年北宋都城汴京被金兵攻占。(3)擘钗破镜:常代指夫妻在战乱中离散。

  (1)简析今春还听杜鹃啼一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并赏析还字的表达效果。(3分)

  答:

  (2)这首词在表情达意上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3分)

  答:

  【解析】

  (1)在古代诗歌意象中,杜鹃的啼声是悲切的,诗人往往借杜鹃啼鸣写自己悲愁痛苦的心情;还则表明不是第一次,后面的一十四番回就表明年年如此。

  (2)从写作角度分析,整个时代社会的悲剧通过夫妻的离散来表现,抓住这一点,就能较好地理解以小见大的手法。

  【参考答案】

  (1)今春还听杜鹃啼一句饱含着诗人多年来年年希望又年年失望的无限辛酸;新的一年,笼罩在他心头的阴影仍是那样沉重。(1分)一个还字,贯穿了过去与现在,交织着年年期望中的等待和等待中的失望,(1分)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中亦暗含对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不思复国的不满与控诉。(1分)

  (2)词的上片叙述了金兵攻占汴京后诗人抛妻别子、流落江南的痛苦,下片则写对重逢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之情。(1分)此词所写夫妻离散的个人愁绪之深、之重,反映了整个时代的社会悲剧;(1分)所抒怀念亲人的一己之情,亦包含了怀念故土的爱国意义。(1分)

  临江仙 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

  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

  ③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白居易《赠元稹》诗中有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筠:竹。

  ⑴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哪些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怎样的品格?(4分)

  ⑵ 送行淡月微云营造了怎样的气氛?表达了什么心情?(2分)

  ⑶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0 (1)运用了比喻、对偶、化用诗句等手法,赞扬了友人淡泊、坚贞的品格。

  (4分,答出两种手法得2分,两种品格各1分)

  (2)营造了在夜间为友人送行时凄清幽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寡欢的心情。(2分,凄清幽冷1分;抑郁寡欢1分,答成惆怅、孤寂、惜别亦可得分)

  (3)①是豪放达观,意在劝慰他人。诗人认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当随遇而安。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情怀。②是失意惆怅。意在感伤自身。诗人认为自己和友人一样不幸。表达了诗人对仕宦浮沉的惆怅,对身世飘零的慨叹。③如说既有豪放达观,又有失意惆怅,心境复杂,言之成理亦可。(4分,其中看法1分,联系作品分析3分)

  临江仙

  许庭

  不见灞陵原上柳,往来过尽蹄轮。朝离南楚暮西秦,不成名利,赢得鬓毛新。

  莫怪枝条憔悴损,一生唯苦征尘。两三烟树倚孤村。夕阳影里,愁杀宦游人。

  登宝意寺上方旧游

  韦应物

  翠岭香台出半天,万家烟树满晴川。

  诸僧*住不相识,坐听微钟记往年。

  【注】宝意寺在武功,诗人曾居此寺。

  1.《临江仙》一词中,诗人为何而愁?请简要概括。(5分)

  答:①对家乡亲友的思念、漂泊在外的艰辛;②奔走求仕的辛劳、仕途失意的悲酸;③功业未成的无奈、年华渐老的感伤。(答两点给4分,答出3点给5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两首诗都写到了烟树,这两处烟树所营造的意境有何不同?(6分)

  参考答案:

  ①许诗中,孤村边,只有稀疏的三两棵树在夕阳残照中立着,似有轻烟笼罩,朦胧落寞。(1分)烟树渲染出一种凄清惆怅的氛围,(2分)集中地表现了诗人在宦游在外、仕途不顺的落寞失意之情;(3分)②韦诗中,烟树满晴川,勾勒出一幅树木蓊郁、堆烟叠翠的美景,(1分)营造出明快清丽的氛围,(1分)寄托作者远眺时的心旷神怡,同时也出淡淡怅惘。(1分)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辈。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