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原文及翻译赏析汇总5篇

首页 / 赏析 / |

  《咏史》原文及翻译赏析 1

  咏史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

  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

  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

  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

  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

  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

  君*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翻译

  五大都市,自夸财富雄厚,三川一带,热衷于名利追逐。

  有钱的富豪,可以不受法律的制裁,明经的士人,能够得到**厚禄。

  京城里,大路四通八达,高耸韵屋脊,像鱼鳞一样密布。

  做官的,华美的帽缨随风飘动,闲游的,骑着快马在城中漫步。

  凌晨时分,天上依旧繁星闪烁,官宦们的车驾,已如风云般涌入。

  宾客与仆从,随之纷至沓来,黑乎乎的土地上映照着鞍马的光芒闪闪。

  寒来暑往,似乎只是一瞬,百花纷纷争艳,只趁春光明媚之时。

  唯独严君*,甘于寂寞不慕荣利,俗世不用他,他也不求入仕。

  注释

  五都:西汉时以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为五都。

  矜:自夸。

  三川:秦郡名,治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县西南),其地有河、洛、伊三水,所以称三川。

  养声利:追求名利。

  不市死:不死于市中。

  衢:大道。

  飞甍:高耸的屋脊。

  鳞次:像鱼鳞一样密布。

  彯:长带摆动的样子。

  竦:执。

  轻辔:是指善跑的马。辔,辔头,御马索。

  轩盖:带篷盖的车,达官贵人所乘。

  云至:云涌而来,极言其多。

  宾御:宾客和侍者。

  飒沓:众多的样子。

  一时:一时间,刹时。

  君*:汉代蜀人严遵,字君*。他在成都以占卜为生,每日得百钱则闭门下帘读《老子》,一生不求仕进。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太始二年(466年),宋孝武帝刘骏死后,世人矜财货、重名利,与坚守寂寞、与世相弃的君*形成强烈的对比,益发显示了世风的奢华、腐朽。作者为了表达对于官僚贵族的强烈憎恶,以及自身对耿直高洁品格的坚守,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赏析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诗人起笔便尖锐地指出,五都的人以财产雄厚而自尊自大,三川的人好追逐名利。诗人谴责的,不仅仅是五都和三川的人,他谴责的还有高门世族和达官贵人。接下来,这种谴责进一步深入:“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在门阀制度盛行的时代,无疑给他造成沉重的压抑之感。使得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因而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

  下面八句,对于靠明经而出仕、怀巨金而来游的仕子游客的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大意是:京城里大路四通八达,高屋似鱼鳞一般密布。做官的帽子上摆动着华美的长缨,游者骑着快马来到京城。在明星未稀的清早,官宦们的车子已云涌而至,色彩斑斓,光照大地。诗人抓住这些具有典型性质的场面,用夸张铺陈的手法,极尽渲染描绘之能事,显示了京城的繁华奢靡和游乐之风的盛行。

  紧接着,诗的笔锋一转:“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寒暑的变化快,因此,如今的繁华兴盛、春光明媚也只是暂时的,散热曲折地透露出寄希望于未来的心绪。

  “君*独寂寞,身世两相弃。”唯有严君*不慕荣利,弃绝世俗,甘于寂寞。世不用他,他亦不去求仕进。在成都卖卜为生,每日得百钱则闭门下帘读《老子》,一生不求功名。诗人赞扬贫贱不移的严君*,又不乏自身的身世感慨,借此表达了对仕途不介于心的高旷胸怀和豁达的精神。

  这首诗在艺术上是高明的。首先,诗的语言华美而生动。诗中运用“飞甍”、“华缨”、“轻辔”等偏正词组形容达官贵人们的房屋、服饰、马匹,形象鲜明地显露出它们的奢华,用“鳞次”来描绘高屋密布,用“云至”来形容官宦们的车子纷纷而来,其多如云。准确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使诗句显示出华贵的色彩,将统治阶级醉死梦生的生活暴露无遗。

  其次,构思超越凡俗,详略描写恰到好处。诗的大部分极力铺叙渲染京城的豪华与奢侈,只用最后二句写君*的生活,便足以衬托出君*的的寂寞。矜财逐利和安贫乐道的鲜明对照,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咏史》原文及翻译赏析 2

  咏史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古诗简介

  《咏史》是唐代诗人戎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指出和亲是最为拙劣的政策。颔联便单刀直人,明确指出国家的治理要靠英明的皇帝,而执行和亲政策,实际上是把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一个妇女身上。颈联更鞭辟入里,透彻揭露和亲的实质就是妄图用女色乞取国家安宁。尾联晓以史鉴,指出已成为千年白骨的主张和亲者,没有一个可称为辅佐国家之臣。这首诗诗意浅显直露,议论正直阔大,意气风发激昂,揭露了和亲政策的懦弱,愤激指责了朝廷的无能。

  翻译/译文

  汉朝的史书上,记载着和亲的拙劣计策。

  国家的安定要靠贤明的君主,怎能够依靠妇人。

  不要希望用美好的容颜,去止息胡人的干戈。

  地下埋着千年的忠骨,其中有谁真正堪称辅佐之臣呢。

  注释

  1.咏史:一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云溪友议》

  2.汉家:汉朝。青史:即史册。古人在青竹简上纪事,后世就称史册为青史。

  3.计拙:计谋拙劣。和亲:指中国历史上古代皇帝用皇族女子与其他民族统治者结亲的办法来谋求两族和好亲善,避免遭受侵扰的政策。

  4.社稷:本指古代天子诸侯祭祀土神、谷神的庙宇,后来用做国家**的象征。

  5.安危:偏义复词,指安全稳定。

  6.玉貌:美好的容貌,这里代指和亲的女子。

  7.拟:意欲;打算。静胡尘:指消除边境少数民族的侵扰。胡:汉唐时期,汉族称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即为“胡人”。尘:指烟尘,代战争。

  8.千年骨:指汉朝臣子的枯骨。西汉至作者所生活的唐德宗时代约千年,故称。

  9.辅佐:辅助。

  赏析/鉴赏

  鉴赏

  中唐诗人戎昱这首《咏史》,题又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小说《云溪友议》“和戎讽”条。据说,唐宪宗召集大臣廷议边塞政策,大臣们多持和亲之论。于是唐宪宗背诵了戎昱这首《咏史》,并说:“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还笑着说:“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们领会圣意,就不再提和亲了。这则轶闻美谈,足以说明这首诗的流传,主要由于它的议论尖锐,讽刺辛辣。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唐代从安史乱后。朝政紊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备罹祸害。所以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痛心疾首。这首讽喻诗,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

  在中唐,咏汉讽唐这类以古讽今手法已属*见,点明“汉家”,等于直斥唐朝。所以首联是开门见山,直截说和亲乃是有唐历史上最为拙劣的政策。实际上是把国家的安危托付给妇女。三联更鞭辟入里,透彻揭露和亲的实质就是妄图将女色乞取国家的安全。诗人愤激地用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和可耻,暴露无遗。末联以斩钉截铁的严峻态度责问:是谁制订执行这种政策?这种人难道算得辅佐皇帝的忠臣吗?诗人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使诗意更为严峻深广,更加发人思索。此诗无情揭露和亲政策,愤激指责朝廷执政,而主旨却在讽谕皇帝作出英明决策和任用贤臣。从这个角度看,这首诗虽然尖锐辛辣,仍不免稍用曲笔,为皇帝留点面子。

  对于历史上和亲政策的是非得失要作具体分析,诗人极力反对的是以屈辱的和亲条件以图苟安于一时。由于“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一联,击中了时政的要害,遂成为时人传诵的名句。

  赏析二

  首联开门见山,直抒历史。翻开汉王朝的历史,里面记载着很多的和亲与通婚之事。如汉武帝刘彻将细君嫁到乌孙王国,汉元帝刘奭把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等。这种和亲或通婚政策并没能阻止大汉王朝的衰败,挽救它江河日下的颓势。由此可见,这种计策是极其短见和拙劣的。这里其实是以汉喻唐。他在这里回顾了历史上某些“和亲”政策的教训,对它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表明了对执行这种政策的鲜明态度。

  颔联单刀直入,诗人在这里直白地表露了自己的观点,国家的稳定在于君主的圣明,大臣的贤能,而将一个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一个和亲或通婚的女子身上,那是靠不住的,也是极其危险的。实施这种和亲政策,正暴露了君王的昏庸、将相的无能。诗人洞察和亲政策的虚弱,表现出了识见的高远和对时局的忧虑。

  颈联鞭辟入里,揭露实质。目睹当时的社会事实,诗人痛心疾首,诗人对唐王朝采取这种屈辱的和亲、通婚政策,意欲求得天下太*的做法,很是不满,于是在此直接大胆地给它敲响了警钟,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可耻和屈膝投降本质揭露无遗。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诗人在这里实际上是讽刺了唐王朝所谓的国家重臣的庸懦无能,感叹当今朝廷缺少真正得力的大臣来维护江山社稷。最后两句作者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使诗意更宏大深广。

  这首诗,诗人反对以屈辱为条件去暂时求得国家安宁的和亲政策,无疑是正确,有见地的,体现了崇高的'民族尊严和爱国思想。当然,至于历史上和亲政策的得失,要具体分析,如汉元帝以宫女王昭君远嫁南匈奴,对促进民族和睦,边境安宁,起了一定的作用,不能一概予以否定。作者多次参加边庭幕府的征讨活动,对国家民族命运非常关切,坚决主张抗击外族侵扰。

  这首诗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以汉朝故事来讥斥唐代君王同样的做法,诗意显露,态度鲜明,起到了很好的讽谏作用。语言朴素凝练,通俗易懂,感情激昂痛切,真实动人。由于感情上愤懑激越,所以这首诗的缺点也就在于过度直露,缺少含蓄之美。

  创作背景

  唐代从安史之乱后,朝政紊乱,国力消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都曾经采用“和亲”的政策),但结果却是侵扰愈多,使边境各族人民饱受痛苦。所以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痛心疾首,便创作了此诗讽刺朝廷。

  《咏史》原文及翻译赏析 3

  咏史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畏闻***,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古诗简介

  《咏史》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前两联愤怒地揭穿当时身居高位,凭借权势的人物尽是些盐商、“狎客”、酒色“才人”。他们彼此勾结,狼狈为奸,又以个人恩怨而互相排挤。颈联写一些有识之士却慑于**统治者的文化专制,无所作为,但求个人安全逸乐而虚度年华。尾联借汉时田横殉难的历史典故反讽士人无节,紧扣题目。诗中借古讽今,深刻揭露了统治集团上层人物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丑态,鞭挞了文士阶层胆小怕事、埋头著书、只求一饱的庸俗状况,并借田横抗汉之事暗示士大夫不要醉心于功名利禄、对统治者抱过高的幻想。全诗境界开阔,对仗工整,寓理精辟,造语凝练、厚重,读来有骨力铮铮之感。

  翻译/译文

  在那繁华绮丽的江南富庶之地,无限的恩宠和肆意报怨齐集于名流士林。

  权贵、幕僚把持着全部大权,内宫佞臣窃据了朝廷要津。

  书生离*畏惧***,著作只为谋食保安宁。

  田横壮士今在何处?难道都已封官拜爵、归顺大汉朝廷?

  注释

  ①金粉:古代妇女化妆用的铅粉。这里指景象繁华。十五州: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②“万重”句:指“名流”在声色和名利场中彼此猜忌争夺,恩怨重重。恩怨:指情侣夫妻间的恩爱悲怨之情。属(zhǔ):表结交。名流:知名之士。这里指当时社会上沽名钓誉的头面人物。

  ③“牢盆”两句:意谓在盐商家帮闲的清客和那些轻薄文人得操胜算,全很得意。牢盆:古代煮盐器具。这里借指盐商。狎(xiá)客:权贵豪富豢养的亲*的清客。团扇:圆扇,古代宫妃、歌妓常手执白绢团扇。才人:宫中女官。《宋书・后妃传》:“晋置才人,爵视千石以下。”“团扇才人”是对轻薄文人的贬称。踞上游:指占居高位。

  ④避*:古人*地而坐,为表示恭敬或畏惧离*而起。***:指清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故意在作者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康熙、雍正、乾隆几代***尤为厉害。

  ⑤为稻粱谋:为生活打算。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君看随阳雁,各为稻粱谋。”原指鸟类寻觅食物,转指人们为衣食奔走。

  ⑥“田横”两句:借用田横门客的故事讽刺清统治者惯于欺骗,指出当时有些士大夫趋炎附势,没有骨气,实无益处。田横在秦末自立为齐王。刘邦统一中国后,田横带领五百多人逃入海岛。刘邦招降说:“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来,且举兵加诛焉。”田横来到离洛阳三十里处,终于觉悟到向刘邦称臣为耻,自刎而死。岛上五百人听到田横已死,也都自杀(见《史记・田儋列传》)。列侯:爵位名。汉制,王子封侯,称诸侯;异姓功臣受封,称列侯。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道光五年(1825年)十二月,作者客居昆山时所作。作者当时因母丧离官后寓居昆山,目睹东南富庶地区,坏人当道,政治黑暗,而不少知识分子在清廷高压政策的钳制和恐怖下,又养成了苟安自保的风*;所谓“名流”,不是流连声色,便热衷于勾心斗角,争名逐利。作者在诗中对此表达了他的愤慨和讽刺。

  文学赏析:

  题为《咏史》,实则伤时,感慨当时江南名士慑服于清王朝的残酷统治、庸俗苟安之状。他们或依附权门,窃踞要职,或明哲保身,埋头著书。结句才接触史事,以田横抗汉的故事,揭穿清王朝以名利诱骗知识分子的用心。借古讽今,含意深邃,深刻而又辛辣地把对“名流”的揭露提高到对清王朝统治的批判上,鞭挞了当时整个现实社会的腐朽没落。

  首联写在繁华的东南地区,那些依附权贵、沽名钓誉的所谓“名流”,都是从个人利害出发互相勾结和倾轧,造成了无穷无尽的恩怨,把这个地区搞得乌烟瘴气。作者客居昆山,俯仰东南士风,感慨颇多,所以在诗中着重讽刺了江南一带“社会名流”争名逐利的卑劣品行以及官场为小人所把持的现状。

  颔联中说“名流”中之官场,既有手柄大权、铜气熏天之“牢盆狎客”,亦多团扇麈尾、高谈阔论而百无一能之贵介子弟,那些在盐商家帮闲的清客和那些轻薄文人――即所谓的“名流”,在当时的社会操纵全局、窃据高位。诗句中虽未具体揭示“名流”们祸国殃民的罪恶,也没直接描写老百姓遭受欺压的苦难;但整个社会被这样一批狐群狗党所统治,不难想见这表面上繁华绮丽的金粉世界是怎样的乌烟瘴气,二者共同酿就的恶浊之风深为作者所厌憎。一“操”字、一“踞”字本无褒贬,此处却写得极富动感、极冷峻,鞭挞之意鲜明自见。

  颈联反映了士人在***高压政策下的处境和苟安态度。诗句中既表现了诗人对清**利用***镇压士人的愤恨,也对那些不顾国家利益、只醉心于个人名利的士人表示了不满和慨叹,对现实的另一端、与官场相对照的“士林”心态予以揭皮见骨的描摹,痛下针砭。表示了作者对高压下的知识群体的柔媚、怯懦充满愤懑与同情,从而引出结尾两句。

  尾联作者锋芒所向是玩弄士人于股掌之间的最高统治层。从刘邦假惺惺的不可能兑现的封侯许诺,到李世民“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矣”的洋洋得意,再到朱元璋“寰中士夫不为君用”即“自外其教”,应“诛其身而没其家”的酷法,再到清初以来不绝如缕的***案,谙熟史事的龚自珍深悉底里,于是借田横的故事告诫世人不要轻信清**的怀柔政策。借这一历史故事,揭露了清**对士人采取的思想压制和笼络政策的欺骗性。他们才是造就这些“黑幕”的总后台。作者真正可贵的思考蕴藏在最后这一问中。

  这首诗的特点在于一是表现为吟咏历史与讽喻现实的统一;二是表现为政治思想与艺术概括的统一;三是全诗层次清晰,笔锋犀利,用典贴切,叙议结合,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性和批判性。造语凝重端方,属对严谨工整,音调铿锵悦耳,读来有骨力铮铮之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和音乐美。

  《咏史》原文及翻译赏析 4

  咏史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古诗简介

  《咏史》是唐代诗人戎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指出和亲是最为拙劣的政策。颔联便单刀直人,明确指出国家的治理要靠英明的皇帝,而执行和亲政策,实际上是把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一个妇女身上。颈联更鞭辟入里,透彻揭露和亲的实质就是妄图用女色乞取国家安宁。尾联晓以史鉴,指出已成为千年白骨的主张和亲者,没有一个可称为辅佐国家之臣。这首诗诗意浅显直露,议论正直阔大,意气风发激昂,揭露了和亲政策的懦弱,愤激指责了朝廷的无能。

  翻译/译文

  汉朝的史书上,记载着和亲的拙劣计策。

  国家的安定要靠贤明的君主,怎能够依靠妇人。

  不要希望用美好的容颜,去止息胡人的干戈。

  地下埋着千年的忠骨,其中有谁真正堪称辅佐之臣呢。

  注释

  1.咏史:一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云溪友议》

  2.汉家:汉朝。青史:即史册。古人在青竹简上纪事,后世就称史册为青史。

  3.计拙:计谋拙劣。和亲:指中国历史上古代皇帝用皇族女子与其他民族统治者结亲的办法来谋求两族和好亲善,避免遭受侵扰的政策。

  4.社稷:本指古代天子诸侯祭祀土神、谷神的庙宇,后来用做国家**的象征。

  5.安危:偏义复词,指安全稳定。

  6.玉貌:美好的容貌,这里代指和亲的女子。

  7.拟:意欲;打算。静胡尘:指消除边境少数民族的侵扰。胡:汉唐时期,汉族称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即为“胡人”。尘:指烟尘,代战争。

  8.千年骨:指汉朝臣子的枯骨。西汉至作者所生活的唐德宗时代约千年,故称。

  9.辅佐:辅助。

  赏析/鉴赏

  鉴赏

  中唐诗人戎昱这首《咏史》,题又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小说《云溪友议》“和戎讽”条。据说,唐宪宗召集大臣廷议边塞政策,大臣们多持和亲之论。于是唐宪宗背诵了戎昱这首《咏史》,并说:“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还笑着说:“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们领会圣意,就不再提和亲了。这则轶闻美谈,足以说明这首诗的流传,主要由于它的议论尖锐,讽刺辛辣。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唐代从安史乱后。朝政紊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备罹祸害。所以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痛心疾首。这首讽喻诗,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

  在中唐,咏汉讽唐这类以古讽今手法已属*见,点明“汉家”,等于直斥唐朝。所以首联是开门见山,直截说和亲乃是有唐历史上最为拙劣的政策。实际上是把国家的安危托付给妇女。三联更鞭辟入里,透彻揭露和亲的实质就是妄图将女色乞取国家的安全。诗人愤激地用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和可耻,暴露无遗。末联以斩钉截铁的严峻态度责问:是谁制订执行这种政策?这种人难道算得辅佐皇帝的忠臣吗?诗人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使诗意更为严峻深广,更加发人思索。此诗无情揭露和亲政策,愤激指责朝廷执政,而主旨却在讽谕皇帝作出英明决策和任用贤臣。从这个角度看,这首诗虽然尖锐辛辣,仍不免稍用曲笔,为皇帝留点面子。

  对于历史上和亲政策的是非得失要作具体分析,诗人极力反对的.是以屈辱的和亲条件以图苟安于一时。由于“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一联,击中了时政的要害,遂成为时人传诵的名句。

  赏析二

  首联开门见山,直抒历史。翻开汉王朝的历史,里面记载着很多的和亲与通婚之事。如汉武帝刘彻将细君嫁到乌孙王国,汉元帝刘奭把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等。这种和亲或通婚政策并没能阻止大汉王朝的衰败,挽救它江河日下的颓势。由此可见,这种计策是极其短见和拙劣的。这里其实是以汉喻唐。他在这里回顾了历史上某些“和亲”政策的教训,对它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表明了对执行这种政策的鲜明态度。

  颔联单刀直入,诗人在这里直白地表露了自己的观点,国家的稳定在于君主的圣明,大臣的贤能,而将一个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一个和亲或通婚的女子身上,那是靠不住的,也是极其危险的。实施这种和亲政策,正暴露了君王的昏庸、将相的无能。诗人洞察和亲政策的虚弱,表现出了识见的高远和对时局的忧虑。

  颈联鞭辟入里,揭露实质。目睹当时的社会事实,诗人痛心疾首,诗人对唐王朝采取这种屈辱的和亲、通婚政策,意欲求得天下太*的做法,很是不满,于是在此直接大胆地给它敲响了警钟,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可耻和屈膝投降本质揭露无遗。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诗人在这里实际上是讽刺了唐王朝所谓的国家重臣的庸懦无能,感叹当今朝廷缺少真正得力的大臣来维护江山社稷。最后两句作者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使诗意更宏大深广。

  这首诗,诗人反对以屈辱为条件去暂时求得国家安宁的和亲政策,无疑是正确,有见地的,体现了崇高的民族尊严和爱国思想。当然,至于历史上和亲政策的得失,要具体分析,如汉元帝以宫女王昭君远嫁南匈奴,对促进民族和睦,边境安宁,起了一定的作用,不能一概予以否定。作者多次参加边庭幕府的征讨活动,对国家民族命运非常关切,坚决主张抗击外族侵扰。

  这首诗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以汉朝故事来讥斥唐代君王同样的做法,诗意显露,态度鲜明,起到了很好的讽谏作用。语言朴素凝练,通俗易懂,感情激昂痛切,真实动人。由于感情上愤懑激越,所以这首诗的缺点也就在于过度直露,缺少含蓄之美。

  创作背景

  唐代从安史之乱后,朝政紊乱,国力消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都曾经采用“和亲”的政策),但结果却是侵扰愈多,使边境各族人民饱受痛苦。所以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痛心疾首,便创作了此诗讽刺朝廷。

  《咏史》原文及翻译赏析 5

  咏史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古诗简介

  《咏史》是女诗人李清照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东、西两汉和王莽建立的新朝。后两句写不愿意投降司马氏的嵇康,慨然赴死及嵇康对依附司马氏的朋友山涛的痛责。

  这首诗的东、西两汉暗讽李清照所处时代的北、南两宋,借新朝来指贬伪齐、伪楚**。同时又借嵇康之口,用山涛来影射那些不思报国,却贪恋权位的朝庭主和派。

  翻译/译文

  西汉和东汉本来就是承接关系,中间却多出来个新朝,就像是人身上长了个无用的肉瘤一样。所以才有嵇康这样唱着广陵散慷慨赴死的英雄,他在临时前写文章批责那些不遵守法纪纲常的人。

  注释

  ①继绍:承传。

  ②新室:西汉末年,王莽建立的新朝。

  ③赘[zhuì]疣[yóu]:赘:多余。疣:肉瘤。形容累赘无用之物。

  ④嵇[jī]中散:三国时魏人嵇康在临死前所弹奏的曲子。稽康,宇叔夜,三国时期魏国谯郡�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拜中散大夫不就,人称稽中散。嵇康丰姿俊逸,放达不羁,与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威、王戎合称“竹林七贤”。有《嵇康集》传世。

  ⑤至死薄殷周:嵇康的朋友山涛任吏部郎迁散骑常侍后,向司马氏推举嵇康担任他的旧职。嵇康身为曹魏宗室,不齿山涛依附于司马氏的行为,于是遂与之绝交,并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其中有言:每非汤武而薄周孔。薄:鄙薄,瞧不起。殷周,指殷汤王和周武王,二人分别建立了商朝和周朝。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

  李清照生活在北宋与南宋的交替时期,当时的南宋朝庭充斥着投降主义思想,很多达官贵人不思收复失地,为国出力。他们贪图安逸、偏安一隅。国家的更替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换了一个为官的地方,他们毫无廉耻的接着当他们的官,享受荣华富贵,对国家的兴亡混不在意。

  全诗赏析

  这首诗用“借古讽今”的写法,把南宋继承北宋,比作东汉继承西汉,把在金人统治者扶持下出现的伪楚、伪齐傀儡**比作王莽的新室。并且表示,只有东汉继继承的西汉,南宋继承北宋才是正统**,而对于一切傀儡**坚决不予承认。对于反对司马氏篡魏的嵇康,给予热情的赞颂。这些都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

  善于用典一向是李清照的特点,在这首诗里,李清照用王莽的新朝比喻当时的伪齐、伪楚**。用嵇康与山涛绝交之事来贬低那些苟且偷生之辈。读起来有丈夫之气,当真巾帼不让须眉。


《咏史》原文及翻译赏析汇总5篇扩展阅读


《咏史》原文及翻译赏析汇总5篇(扩展1)

——《咏史》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咏史》原文及翻译赏析1

  咏史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古诗简介

  《咏史》是唐代诗人戎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指出和亲是最为拙劣的政策。颔联便单刀直人,明确指出国家的治理要靠英明的皇帝,而执行和亲政策,实际上是把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一个妇女身上。颈联更鞭辟入里,透彻揭露和亲的实质就是妄图用女色乞取国家安宁。尾联晓以史鉴,指出已成为千年白骨的主张和亲者,没有一个可称为辅佐国家之臣。这首诗诗意浅显直露,议论正直阔大,意气风发激昂,揭露了和亲政策的懦弱,愤激指责了朝廷的无能。

  翻译/译文

  汉朝的史书上,记载着和亲的拙劣计策。

  国家的安定要靠贤明的君主,怎能够依靠妇人。

  不要希望用美好的容颜,去止息胡人的干戈。

  地下埋着千年的忠骨,其中有谁真正堪称辅佐之臣呢。

  注释

  1.咏史:一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云溪友议》

  2.汉家:汉朝。青史:即史册。古人在青竹简上纪事,后世就称史册为青史。

  3.计拙:计谋拙劣。和亲:指*历史上古代皇帝用皇族女子与其他民族统治者结亲的办法来谋求两族和好亲善,避免遭受侵扰的政策。

  4.社稷:本指古代天子诸侯祭祀土神、谷神的庙宇,后来用做国家*的象征。

  5.安危:偏义复词,指安全稳定。

  6.玉貌:美好的容貌,这里代指和亲的女子。

  7.拟:意欲;打算。静胡尘:指消除边境少数民族的侵扰。胡:汉唐时期,汉族称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即为“胡人”。尘:指烟尘,代战争。

  8.千年骨:指汉朝臣子的枯骨。西汉至作者所生活的唐德宗时代约千年,故称。

  9.辅佐:辅助。

  赏析/鉴赏

  鉴赏

  中唐诗人戎昱这首《咏史》,题又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小说《云溪友议》“和戎讽”条。据说,唐宪宗召集大臣廷议边塞政策,大臣们多持和亲之论。于是唐宪宗背诵了戎昱这首《咏史》,并说:“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还笑着说:“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们领会圣意,就不再提和亲了。这则轶闻美谈,足以说明这首诗的流传,主要由于它的议论尖锐,讽刺辛辣。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唐代从安史乱后。朝政紊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备罹祸害。所以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痛心疾首。这首讽喻诗,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

  在中唐,咏汉讽唐这类以古讽今手法已属*见,点明“汉家”,等于直斥唐朝。所以首联是开门见山,直截说和亲乃是有唐历史上最为拙劣的政策。实际上是把国家的安危托付给妇女。三联更鞭辟入里,透彻揭露和亲的实质就是妄图将女色乞取国家的安全。诗人愤激地用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和可耻,暴露无遗。末联以斩钉截铁的严峻态度责问:是谁制订执行这种政策?这种人难道算得辅佐皇帝的忠臣吗?诗人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使诗意更为严峻深广,更加发人思索。此诗无情揭露和亲政策,愤激指责朝廷执政,而主旨却在讽谕皇帝作出英明决策和任用贤臣。从这个角度看,这首诗虽然尖锐辛辣,仍不免稍用曲笔,为皇帝留点面子。

  对于历史上和亲政策的是非得失要作具体分析,诗人极力反对的是以屈辱的和亲条件以图苟安于一时。由于“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一联,击中了时政的要害,遂成为时人传诵的名句。

  赏析二

  首联开门见山,直抒历史。翻开汉王朝的历史,里面记载着很多的和亲与通婚之事。如汉武帝刘彻将细君嫁到乌孙王国,汉元帝刘奭把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等。这种和亲或通婚政策并没能阻止大汉王朝的衰败,挽救它江河日下的颓势。由此可见,这种计策是极其短见和拙劣的。这里其实是以汉喻唐。他在这里回顾了历史上某些“和亲”政策的教训,对它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表明了对执行这种政策的鲜明态度。

  颔联单刀直入,诗人在这里直白地表露了自己的观点,国家的稳定在于君主的圣明,大臣的贤能,而将一个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一个和亲或通婚的女子身上,那是靠不住的,也是极其危险的。实施这种和亲政策,正暴露了君王的昏庸、将相的无能。诗人洞察和亲政策的虚弱,表现出了识见的高远和对时局的忧虑。

  颈联鞭辟入里,揭露实质。目睹当时的社会事实,诗人痛心疾首,诗人对唐王朝采取这种屈辱的和亲、通婚政策,意欲求得天下太*的做法,很是不满,于是在此直接大胆地给它敲响了警钟,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可耻和屈膝投降本质揭露无遗。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诗人在这里实际上是讽刺了唐王朝所谓的国家重臣的庸懦无能,感叹当今朝廷缺少真正得力的大臣来维护江山社稷。最后两句作者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使诗意更宏大深广。

  这首诗,诗人反对以屈辱为条件去暂时求得国家安宁的和亲政策,无疑是正确,有见地的,体现了崇高的'民族尊严和爱国思想。当然,至于历史上和亲政策的得失,要具体分析,如汉元帝以宫女王昭君远嫁南匈奴,对促进民族和睦,边境安宁,起了一定的作用,不能一概予以否定。作者多次参加边庭幕府的征讨活动,对国家民族命运非常关切,坚决主张抗击外族侵扰。

  这首诗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以汉朝故事来讥斥唐代君王同样的做法,诗意显露,态度鲜明,起到了很好的讽谏作用。语言朴素凝练,通俗易懂,感情激昂痛切,真实动人。由于感情上愤懑激越,所以这首诗的缺点也就在于过度直露,缺少含蓄之美。

  创作背景

  唐代从安史之乱后,朝政紊乱,国力消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都曾经采用“和亲”的政策),但结果却是侵扰愈多,使边境各族人民饱受痛苦。所以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痛心疾首,便创作了此诗讽刺朝廷。

《咏史》原文及翻译赏析2

  咏史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

  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北阙,阙下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古诗简介

  《咏史》为东汉史学家班固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咏叹缇萦救父的故事。

  赏析/鉴赏

  这首诗是*现存的最早的文人五言诗。在内容上咏赞了汉文帝时孝女缇萦为赎免父亲刑罚,请求没身为奴的故事。

  这首诗歌咏了西汉初期的一位奇女子——淳于缇萦。正是由于她伏阙上书,不仅救了触刑的父亲,还感动文帝下达了废除肉刑的著名诏令。所以班固于开笔之际,先以悠邈之思,追述了任用肉刑的历史:“三王德弥(终也)薄,惟后用肉刑”。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之文王、武王,据说他们均以“文德”治天下,“至于刑错(弃置不用)而兵寝(收藏)”,被誉为“帝王之极功”(《汉书·刑法志》)。但到了三代之衰世,就不免王德日薄、刑罚滥施了。史称“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施用“五刑”的条款竟多达三千余项。这两句思接千载,于历史追述中表达对任用“肉刑”的深沉感叹。

  自“太仓令有罪”以下,诗人笔凌百世,直叙汉初淳于缇萦上书救父的事迹。“太仓令”即汉初名医淳于意,他曾担任齐之太仓(官仓)的小吏。文帝四年(前176),有人上书告发他触犯刑律,遂被逮捕押往长安。五个女儿急得直哭,他大骂说:“生女真不如生男,缓急之时谁能帮我办事!”这就是诗中所说的“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孤独之状)”之意。小女儿缇萦听了父亲的话异常悲伤,痛感于“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赎”,毅然随父进京,上书汉文帝,“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上书诣阙下”四句,描述的就是缇萦到宫廷上书的情景。“鸡鸣”、“晨风”,均为《诗经》十五国风中的名篇。前者抒写后宫催促君王上朝之情,后者歌咏女子“未见君子”之忧。据《文选》注引刘向《列女传》,缇萦伏阙上书时,曾“歌《鸡鸣》、《晨风》之诗”。班固以“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抒写缇萦忧急断肠、歌号阙下的景象,读来令人怆然泣下。正是缇萦舍身赎父的一片真情,深深地打动了文帝。“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终于赦免了她的父亲,并在诏书中感叹说:“夫刑者,至断支(肢)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之父母哉?”并作出了“其除(废除)肉刑”的重大决策(见《列女传》)。促成文帝作出如此重要决策的,竟不是众多的须眉,而是这位临淄的民间少女。诗人有感于此,在结句中不禁长声吁叹:“百男何愦愦(愚笨),不如一缇萦”!

  初看起来,班固的这首《咏史》,纯是对缇萦救父事迹的歌咏,似无更多的题外之旨。但历史上可歌可泣之人甚多,班固何以不咏他人,偏偏想到了这位女子?这就得联系诗人自身的遭际来考察了。在班固的一生中,曾有两次被捕入狱:一次是在早年,被人告发私撰国史(《汉书》)而入狱。幸亏他兄弟班超诣阙上书申辩,才被释放;一次是在晚年,由于班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得罪了洛阳令种竞。种竞利用大将军窦宪事败之机,捕系班固。最后因无人救援,死于狱中。《咏史》一诗,大约正作于晚年系狱之际。也许他有感于其子不肖,累及自己下狱而不救,才触发思古之幽情,写下了这首歌咏缇萦救父的诗?如果这一推测不错,那么,班固就不是为咏史而咏史,而是在诗中寄寓了自身的现实感慨了。他之称颂“三王”以及文帝的不用肉刑,岂不隐晦地表达了对当时朝廷任用肉刑、诛戮大臣的贬责?他之感叹于“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不更包含了对诸子不肖、累及其父的凄怆?从这一点看,这首诗正是开了“借咏史事以抒己怀”的“咏史体”之先河。

  评价历来评论班固此诗者,总要用钟嵘“质木无文”一语,以贬斥其艺术成就。其实,作为一首早期的文人五言诗,此诗虽然“质木无文”,但能在短短十数行间,如此凝炼地抒写缇萦救父事件的始末,其概括力并不下于曹操的《薤露行》、《蒿里行》等诗。而且在叙事之中,也时有“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的声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的寄慨,不乏唱叹之致。钟嵘《诗品》称其“有感叹之词”,将其视为“东京二百载中”所不多见的五言代表作,正是承认了它艺术上的成功,而不是失败。所以,从发展的眼光看,《咏史诗》不失为五言创制时期的杰作。

《咏史》原文及翻译赏析3

  咏史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畏闻*,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古诗简介

  《咏史》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前两联愤怒地揭穿当时身居高位,凭借权势的人物尽是些盐商、“狎客”、酒色“才人”。他们彼此勾结,狼狈为奸,又以个人恩怨而互相排挤。颈联写一些有识之士却慑于*统治者的文化专制,无所作为,但求个人安全逸乐而虚度年华。尾联借汉时田横殉难的历史典故反讽士人无节,紧扣题目。诗中借古讽今,深刻揭露了统治集团上层人物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丑态,鞭挞了文士阶层胆小怕事、埋头著书、只求一饱的庸俗状况,并借田横抗汉之事暗示士大夫不要醉心于功名利禄、对统治者抱过高的幻想。全诗境界开阔,对仗工整,寓理精辟,造语凝练、厚重,读来有骨力铮铮之感。

  翻译/译文

  在那繁华绮丽的江南富庶之地,无限的恩宠和肆意报怨齐集于名流士林。

  权贵、幕僚把持着全部大权,内宫佞臣窃据了朝廷要津。

  书生离*畏惧*,著作只为谋食保安宁。

  田横壮士今在何处?难道都已封官拜爵、归顺大汉朝廷?

  注释

  ①金粉:古代妇女化妆用的铅粉。这里指景象繁华。十五州: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②“万重”句:指“名流”在声色和名利场中彼此猜忌争夺,恩怨重重。恩怨:指情侣夫妻间的恩爱悲怨之情。属(zhǔ):表结交。名流:知名之士。这里指当时社会上沽名钓誉的头面人物。

  ③“牢盆”两句:意谓在盐商家帮闲的清客和那些轻薄文人得操胜算,全很得意。牢盆:古代煮盐器具。这里借指盐商。狎(xiá)客:权贵豪富豢养的亲*的清客。团扇:圆扇,古代宫妃、歌妓常手执白绢团扇。才人:宫中女官。《宋书·后妃传》:“晋置才人,爵视千石以下。”“团扇才人”是对轻薄文人的贬称。踞上游:指占居高位。

  ④避*:古人*地而坐,为表示恭敬或畏惧离*而起。*:指清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故意在作者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康熙、雍正、乾隆几代*尤为厉害。

  ⑤为稻粱谋:为生活打算。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君看随阳雁,各为稻粱谋。”原指鸟类寻觅食物,转指人们为衣食奔走。

  ⑥“田横”两句:借用田横门客的故事讽刺清统治者惯于欺骗,指出当时有些士大夫趋炎附势,没有骨气,实无益处。田横在秦末自立为齐王。刘邦统一*后,田横带领五百多人逃入海岛。刘邦招降说:“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来,且举兵加诛焉。”田横来到离洛阳三十里处,终于觉悟到向刘邦称臣为耻,自刎而死。岛上五百人听到田横已死,也都自杀(见《史记·田儋列传》)。列侯:爵位名。汉制,王子封侯,称诸侯;异姓功臣受封,称列侯。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道光五年(1825年)十二月,作者客居昆山时所作。作者当时因母丧离官后寓居昆山,目睹东南富庶地区,坏人当道,政治黑暗,而不少知识分子在清廷高压政策的钳制和恐怖下,又养成了苟安自保的风*;所谓“名流”,不是流连声色,便热衷于勾心斗角,争名逐利。作者在诗中对此表达了他的愤慨和讽刺。

  文学赏析:

  题为《咏史》,实则伤时,感慨当时江南名士慑服于清王朝的残酷统治、庸俗苟安之状。他们或依附权门,窃踞要职,或明哲保身,埋头著书。结句才接触史事,以田横抗汉的故事,揭穿清王朝以名利诱骗知识分子的用心。借古讽今,含意深邃,深刻而又辛辣地把对“名流”的揭露提高到对清王朝统治的批判上,鞭挞了当时整个现实社会的腐朽没落。

  首联写在繁华的东南地区,那些依附权贵、沽名钓誉的所谓“名流”,都是从个人利害出发互相勾结和倾轧,造成了无穷无尽的恩怨,把这个地区搞得乌烟瘴气。作者客居昆山,俯仰东南士风,感慨颇多,所以在诗中着重讽刺了江南一带“社会名流”争名逐利的卑劣品行以及官场为小人所把持的现状。

  颔联中说“名流”中之官场,既有手柄大权、铜气熏天之“牢盆狎客”,亦多团扇麈尾、高谈阔论而百无一能之贵介子弟,那些在盐商家帮闲的清客和那些轻薄文人——即所谓的“名流”,在当时的社会操纵全局、窃据高位。诗句中虽未具体揭示“名流”们祸国殃民的罪恶,也没直接描写老百姓遭受欺压的苦难;但整个社会被这样一批狐群狗党所统治,不难想见这表面上繁华绮丽的金粉世界是怎样的乌烟瘴气,二者共同酿就的恶浊之风深为作者所厌憎。一“操”字、一“踞”字本无褒贬,此处却写得极富动感、极冷峻,鞭挞之意鲜明自见。

  颈联反映了士人在*高压政策下的处境和苟安态度。诗句中既表现了诗人对清*利用*镇压士人的愤恨,也对那些不顾国家利益、只醉心于个人名利的士人表示了不满和慨叹,对现实的另一端、与官场相对照的“士林”心态予以揭皮见骨的描摹,痛下针砭。表示了作者对高压下的知识群体的柔媚、怯懦充满愤懑与同情,从而引出结尾两句。

  尾联作者锋芒所向是玩弄士人于股掌之间的最高统治层。从刘邦假惺惺的不可能兑现的封侯许诺,到李世民“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矣”的洋洋得意,再到朱元璋“寰中士夫不为君用”即“自外其教”,应“诛其身而没其家”的酷法,再到清初以来不绝如缕的*案,谙熟史事的龚自珍深悉底里,于是借田横的故事告诫世人不要轻信清*的怀柔政策。借这一历史故事,揭露了清*对士人采取的思想压制和笼络政策的欺骗性。他们才是造就这些“黑幕”的总后台。作者真正可贵的思考蕴藏在最后这一问中。

  这首诗的特点在于一是表现为吟咏历史与讽喻现实的统一;二是表现为政治思想与艺术概括的统一;三是全诗层次清晰,笔锋犀利,用典贴切,叙议结合,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性和批判性。造语凝重端方,属对严谨工整,音调铿锵悦耳,读来有骨力铮铮之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和音乐美。


《咏史》原文及翻译赏析汇总5篇(扩展2)

——《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1

  咏史

  戎昱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译文】

  汉朝的史书上,记载着和亲的拙劣计策。

  国家的安定要靠贤明的君主,怎能够依靠妇人。

  不要希望用美好的容颜,去止息胡人的干戈。

  地下埋着千年的忠骨,其中有谁真正堪称辅佐之臣呢。

  【注释】

  1、咏史:一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云溪友议》

  2、汉家:汉朝。青史:即史册。古人在青竹简上纪事,后世就称史册为青史。

  3、计拙:计谋拙劣。和亲:指*历史上古代皇帝用皇族女子与其他民族统治者结亲的办法来谋求两族和好亲善,避免遭受侵扰的政策。

  4、社稷:本指古代天子诸侯祭祀土神、谷神的庙宇,后来用做国家*的象征。

  5、安危:偏义复词,指安全稳定。

  6、玉貌:美好的容貌,这里代指和亲的女子。

  7、拟:意欲;打算。静胡尘:指消除边境少数民族的侵扰。胡:汉唐时期,汉族称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即为“胡人”。尘:指烟尘,代战争。

  8、千年骨:指汉朝臣子的枯骨。西汉至作者所生活的唐德宗时代约千年,故称。

  9、辅佐:辅助。

  【创作背景】

  唐代从安史之乱后,朝政紊乱,国力消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都曾经采用“和亲”的政策),但结果却是侵扰愈多,使边境各族人民饱受痛苦。所以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痛心疾首,便创作了此诗讽刺朝廷。

  【鉴赏】

  中唐诗人戎昱这首《咏史》,题又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小说《云溪友议》“和戎讽”条。据说,唐宪宗召集大臣廷议边塞政策,大臣们多持和亲之论。于是唐宪宗背诵了戎昱这首《咏史》,并说:“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还笑着说:“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们领会圣意,就不再提和亲了。这则轶闻美谈,足以说明这首诗的流传,主要由于它的议论尖锐,讽刺辛辣。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唐代从安史乱后。朝政紊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备罹祸害。所以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痛心疾首。这首讽喻诗,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

  在中唐,咏汉讽唐这类以古讽今手法已属*见,点明“汉家”,等于直斥唐朝。所以首联是开门见山,直截说和亲乃是有唐历史上最为拙劣的政策。实际上是把国家的安危托付给妇女。三联更鞭辟入里,透彻揭露和亲的实质就是妄图将女色乞取国家的安全。诗人愤激地用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和可耻,暴露无遗。末联以斩钉截铁的严峻态度责问:是谁制订执行这种政策?这种人难道算得辅佐皇帝的忠臣吗?诗人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使诗意更为严峻深广,更加发人思索。此诗无情揭露和亲政策,愤激指责朝廷执政,而主旨却在讽谕皇帝作出英明决策和任用贤臣。从这个角度看,这首诗虽然尖锐辛辣,仍不免稍用曲笔,为皇帝留点面子。

  对于历史上和亲政策的是非得失要作具体分析,诗人极力反对的是以屈辱的和亲条件以图苟安于一时。由于“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一联,击中了时政的要害,遂成为时人传诵的名句。

  【赏析二】

  首联开门见山,直抒历史。翻开汉王朝的历史,里面记载着很多的和亲与通婚之事。如汉武帝刘彻将细君嫁到乌孙王国,汉元帝刘奭把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等。这种和亲或通婚政策并没能阻止大汉王朝的衰败,挽救它江河日下的颓势。由此可见,这种计策是极其短见和拙劣的。这里其实是以汉喻唐。他在这里回顾了历史上某些“和亲”政策的教训,对它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表明了对执行这种政策的鲜明态度。

  颔联单刀直入,诗人在这里直白地表露了自己的观点,国家的稳定在于君主的圣明,大臣的贤能,而将一个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一个和亲或通婚的女子身上,那是靠不住的,也是极其危险的。实施这种和亲政策,正暴露了君王的昏庸、将相的无能。诗人洞察和亲政策的虚弱,表现出了识见的高远和对时局的忧虑。

  颈联鞭辟入里,揭露实质。目睹当时的社会事实,诗人痛心疾首,诗人对唐王朝采取这种屈辱的和亲、通婚政策,意欲求得天下太*的做法,很是不满,于是在此直接大胆地给它敲响了警钟,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可耻和屈膝投降本质揭露无遗。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诗人在这里实际上是讽刺了唐王朝所谓的国家重臣的庸懦无能,感叹当今朝廷缺少真正得力的大臣来维护江山社稷。最后两句作者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使诗意更宏大深广。

  这首诗,诗人反对以屈辱为条件去暂时求得国家安宁的和亲政策,无疑是正确,有见地的,体现了崇高的民族尊严和爱国思想。当然,至于历史上和亲政策的得失,要具体分析,如汉元帝以宫女王昭君远嫁南匈奴,对促进民族和睦,边境安宁,起了一定的作用,不能一概予以否定。作者多次参加边庭幕府的征讨活动,对国家民族命运非常关切,坚决主张抗击外族侵扰。

  这首诗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以汉朝故事来讥斥唐代君王同样的做法,诗意显露,态度鲜明,起到了很好的讽谏作用。语言朴素凝练,通俗易懂,感情激昂痛切,真实动人。由于感情上愤懑激越,所以这首诗的缺点也就在于过度直露,缺少含蓄之美。

  【作者简介】

  戎昱(约744年一800年),荆南(荆州区)人。年轻时考进士落榜,于是纵情游览天下名城。他飘落导域,十分怀念家乡,曾作《长安秋夕》诗:“昨霄西窗梦,梦入荆南道。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又有《云梦故城秋望》:“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广德元年(763年),颜真卿将节度荆南,邀戎昱为幕宾,后因事未成行。大历三年(768年)杜甫到荆州,戎昱与他在诸宫会见,结为挚友。

  戎昱的诗歌创作,对社会矛盾有相当深刻反映。《塞下曲》6首、《苦哉行》5首、《入剑门》等都是情感真挚,充满现实主义的作品。他的诗歌反映了同情人民,忧虑国事的思想感情,传为千古名篇。《苦辛行》、《咏史》、《塞上曲》抨击玩弄权术的贵族和苟且偷安的朝臣,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艺术风格以沉郁为主,兼有雄放、哀婉、清新的特色。《唐音葵签》卷三十六称赞:“戎昱之于杜甫,尤其著者。”

《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2

  咏史诗

  自古无殉死,达人共所知。

  秦穆杀三良,惜哉空尔为。

  结发事明君,受恩良不訾。

  临殁要之死,焉得不相随?

  妻子当门泣,兄弟哭路垂。

  临穴呼苍天,涕下如绠縻。

  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

  同知埋身剧,心亦有所施。

  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

  黄鸟作悲诗,至今声不亏。

  古诗简介

  此诗是王粲咏怀子车三兄弟的诗作。

  赏析/鉴赏

  诗的开篇,便明确指出:自古以来所有有识之士都是鄙弃殉葬制度的,秦穆公以三良为自己殉死只给后人带来了无穷的遗憾。王粲不写“三良殉秦穆”,而写“秦穆杀三良”,强调了个“杀”字。杀了之后,于自己无益,于人有害,于事无补,指落得个“空尔为”!接下来,作者通过两相对照的描写,一方面是死者知恩报主,视死如归的坦荡胸怀,另一方面是死者家属呼天抢地的悲哀场面。忠心事主,本应受到君主的恩赐,可事实上得到的是灭顶之灾。

  王粲的这首诗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热烈地赞扬子车三兄弟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高尚气概。作者指出子车兄弟有自己的明确志向:“人生各有志”,不论处境如何,总要坚持自己的追求:“心亦有所施”。那么他们的志向与追求是什么呢?就是忠君报主。所以作者热烈地赞美他们“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这种描写和刻画凸显了三良的形象,使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诗人主观情志的表达产生了良性互动,诗人的情感也因此更为丰富和复杂,诗中的诗性成分得到了加强,可以说是咏史诗发展史上一个比较大的进步。

《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译文

  像须贾这样的小人尚且有赠送绨袍的举动,可见范雎的世寒是多么惹人同情。

  现在的人不了解像范雎这样的天下治世贤才,只把他当成凡夫俗子看待。

  注释

  尚有:尚且还有。绨(tì)袍:用粗丝绸做成的长袍。

  怜:同情。范叔:范雎,字叔。战国杰期的范雎。由于须贾告状,他被毒打得几乎死去,后来逃到秦国当了宰相。须贾来秦,他特意以世穷的面貌去相见,须贾送绨袍给他御寒,他感到须贾还有故人之情,就宽恕须贾。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天下士:天下豪杰之士。

  犹作:还当作。布衣:指普通老百姓。

  赏析:

  《咏史》是诗人高适创作于盛唐。这首诗是写于未入仕途之时,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因他自以为是“天下士”,却只得到个“封丘尉”,于是通过写古人赠绨袍的故事来比喻现在,表达了对有才华的贫寒人士得不到同情、重视的悲愤情绪。此篇虽题为“咏史”,实则是诗人借咏史来发泄自己的愤懑。


《咏史》原文及翻译赏析汇总5篇(扩展3)

——《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5篇

  《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咏史

  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古诗简介

  《咏史》是女诗人李清照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东、西两汉和王莽建立的新朝。后两句写不愿意投降司马氏的嵇康,慨然赴死及嵇康对依附司马氏的朋友山涛的痛责。

  这首诗的东、西两汉暗讽李清照所处时代的北、南两宋,借新朝来指贬伪齐、伪楚**。同时又借嵇康之口,用山涛来影射那些不思报国,却贪恋权位的朝庭主和派。

  翻译/译文

  西汉和东汉本来就是承接关系,中间却多出来个新朝,就像是人身上长了个无用的肉瘤一样。所以才有嵇康这样唱着广陵散慷慨赴死的英雄,他在临时前写文章批责那些不遵守法纪纲常的人。

  注释

  ①继绍:承传。

  ②新室:西汉末年,王莽建立的新朝。

  ③赘[zhuì]疣[yóu]:赘:多余。疣:肉瘤。形容累赘无用之物。

  ④嵇[jī]中散:三国时魏人嵇康在临死前所弹奏的曲子。稽康,宇叔夜,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拜中散大夫不就,人称稽中散。嵇康丰姿俊逸,放达不羁,与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威、王戎合称“竹林七贤”。有《嵇康集》传世。

  ⑤至死薄殷周:嵇康的`朋友山涛任吏部郎迁散骑常侍后,向司马氏推举嵇康担任他的旧职。嵇康身为曹魏宗室,不齿山涛依附于司马氏的行为,于是遂与之绝交,并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其中有言:每非汤武而薄周孔。薄:鄙薄,瞧不起。殷周,指殷汤王和周武王,二人分别建立了商朝和周朝。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

  李清照生活在北宋与南宋的交替时期,当时的南宋朝庭充斥着投降主义思想,很多达官贵人不思收复失地,为国出力。他们贪图安逸、偏安一隅。国家的更替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换了一个为官的地方,他们毫无廉耻的接着当他们的官,享受荣华富贵,对国家的兴亡混不在意。

  全诗赏析

  这首诗用“借古讽今”的写法,把南宋继承北宋,比作东汉继承西汉,把在金人统治者扶持下出现的伪楚、伪齐傀儡**比作王莽的新室。并且表示,只有东汉继继承的西汉,南宋继承北宋才是正统**,而对于一切傀儡**坚决不予承认。对于反对司马氏篡魏的嵇康,给予热情的赞颂。这些都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

  善于用典一向是李清照的特点,在这首诗里,李清照用王莽的新朝比喻当时的伪齐、伪楚**。用嵇康与山涛绝交之事来贬低那些苟且偷生之辈。读起来有丈夫之气,当真巾帼不让须眉。

  《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咏史八首·其四

  魏晋:左思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

  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

  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

  寂寂杨子宅,门无卿相舆。

  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

  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译文: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

  京城内王侯的住宅富丽堂皇,达官显贵的冠服车盖充满道路。

  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朱色的车轮在长街上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

  从早到晚,不是在金、张家,就是在许、史家。

  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

  这些贵族**之家不是这家“击钟罄”,就是那家“吹笙竽”。

  寂寂杨子宅,门无卿相舆。

  寂静的扬雄家,门前没有一辆卿相的车。

  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扬雄在幽静空廓的屋子里写《太玄经》,阐述玄远虚无的道理。

  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

  他模仿《论语》作《法言》,拟司马相如赋写作《长杨》《甘泉》等赋。

  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在以后漫长的历史上,扬雄的名字闻名于四面八方。

  注释:

  济济京城内,赫(hè)赫王侯居。

  济济:形容人多。赫赫:显赫。

  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qú)。

  冠盖:官员穿戴的服饰和乘坐的车辆,常借指官吏。荫:遮蔽。四术:四通八达的道路。朱轮:红色车轮。汉代列侯二千石可乘朱轮的车子。竟:整个。长衢:长街。

  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

  金张:指金日磾和张汤家族。许史:许指汉宣帝许皇后的父亲,史指汉宣帝祖母史良娣的娘家。

  南邻击钟磬(qìng),北里吹笙竽。

  寂寂杨子宅,门无卿相舆(yú)。

  寂寂:寂静。扬子:指扬雄。扬雄是西汉末年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学家,是《三字经》中的五子之一。卿相:古代高级官名。舆:车。

  寥(liáo)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寥寥:稀少。玄虚:玄妙而不可捉摸。扬雄仿周易作《太玄经》十卷;仿《论语》作《法言》十三卷;拟司马相如《子虚赋》等而作赋。作者取“玄虚”二字涵盖了他讲学的内容。

  言论准宣尼,辞赋拟(nǐ)相如。

  准:水准。宣尼:指孔子(汉宣帝追谥孔子为褒城宣尼公)。

  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悠悠:长久、遥远。擅:超过。八区:八方,天下。

  赏析:

  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四首。《咏史八首》写于左思早年,具体写作时间难以断定。仅从诗提供的情况看,大体可以说写在左思入洛阳不久,晋灭吴之前。诗中写到左思在洛阳的.生活以及这种生活所形成的特有感情。左思是因为他的妹妹左棻被选入宫而举家来到洛阳的。晋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73年),晋武帝选中级以上文武官员家的处女入宫,次年又选下级文武官员及普通士族家的处女五千人入宫。左思的父亲为殿中侍御史。左思入洛阳的时间,大体可以断定在泰始元年(公元273年)以后。左思来到洛阳,主要是想展示自己的满腹经纶,以期取得仕途上的畅达,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铺*道路,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左思从谋求仕途所遭遇的种种坎坷、艰难,了解到晋朝的政治腐败,并反映在《咏史八首》诗中。这些诗也不能说是左思居洛阳很久才写成的。诗中有“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其一)句。晋灭东吴,是在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咏史八首》作于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以前。

  《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咏史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

  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

  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

  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

  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

  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

  君*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翻译

  五大都市,自夸财富雄厚,三川一带,热衷于名利追逐。

  有钱的富豪,可以不受法律的制裁,明经的士人,能够得到**厚禄。

  京城里,大路四通八达,高耸韵屋脊,像鱼鳞一样密布。

  做官的,华美的帽缨随风飘动,闲游的,骑着快马在城中漫步。

  凌晨时分,天上依旧繁星闪烁,官宦们的车驾,已如风云般涌入。

  宾客与仆从,随之纷至沓来,黑乎乎的土地上映照着鞍马的光芒闪闪。

  寒来暑往,似乎只是一瞬,百花纷纷争艳,只趁春光明媚之时。

  唯独严君*,甘于寂寞不慕荣利,俗世不用他,他也不求入仕。

  注释

  五都:西汉时以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为五都。

  矜:自夸。

  三川:秦郡名,治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县西南),其地有河、洛、伊三水,所以称三川。

  养声利:追求名利。

  不市死:不死于市中。

  衢:大道。

  飞甍:高耸的屋脊。

  鳞次:像鱼鳞一样密布。

  彯:长带摆动的样子。

  竦:执。

  轻辔:是指善跑的马。辔,辔头,御马索。

  轩盖:带篷盖的车,达官贵人所乘。

  云至:云涌而来,极言其多。

  宾御:宾客和侍者。

  飒沓:众多的样子。

  一时:一时间,刹时。

  君*:汉代蜀人严遵,字君*。他在成都以占卜为生,每日得百钱则闭门下帘读《老子》,一生不求仕进。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太始二年(466年),宋孝武帝刘骏死后,世人矜财货、重名利,与坚守寂寞、与世相弃的君*形成强烈的对比,益发显示了世风的奢华、腐朽。作者为了表达对于官僚贵族的强烈憎恶,以及自身对耿直高洁品格的坚守,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赏析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诗人起笔便尖锐地指出,五都的人以财产雄厚而自尊自大,三川的人好追逐名利。诗人谴责的,不仅仅是五都和三川的人,他谴责的还有高门世族和达官贵人。接下来,这种谴责进一步深入:“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在门阀制度盛行的时代,无疑给他造成沉重的压抑之感。使得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因而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

  下面八句,对于靠明经而出仕、怀巨金而来游的仕子游客的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大意是:京城里大路四通八达,高屋似鱼鳞一般密布。做官的帽子上摆动着华美的长缨,游者骑着快马来到京城。在明星未稀的清早,官宦们的车子已云涌而至,色彩斑斓,光照大地。诗人抓住这些具有典型性质的场面,用夸张铺陈的手法,极尽渲染描绘之能事,显示了京城的繁华奢靡和游乐之风的盛行。

  紧接着,诗的笔锋一转:“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寒暑的变化快,因此,如今的繁华兴盛、春光明媚也只是暂时的,散热曲折地透露出寄希望于未来的心绪。

  “君*独寂寞,身世两相弃。”唯有严君*不慕荣利,弃绝世俗,甘于寂寞。世不用他,他亦不去求仕进。在成都卖卜为生,每日得百钱则闭门下帘读《老子》,一生不求功名。诗人赞扬贫贱不移的严君*,又不乏自身的身世感慨,借此表达了对仕途不介于心的高旷胸怀和豁达的精神。

  这首诗在艺术上是高明的。首先,诗的语言华美而生动。诗中运用“飞甍”、“华缨”、“轻辔”等偏正词组形容达官贵人们的房屋、服饰、马匹,形象鲜明地显露出它们的奢华,用“鳞次”来描绘高屋密布,用“云至”来形容官宦们的车子纷纷而来,其多如云。准确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使诗句显示出华贵的色彩,将统治阶级醉死梦生的生活暴露无遗。

  其次,构思超越凡俗,详略描写恰到好处。诗的大部分极力铺叙渲染京城的豪华与奢侈,只用最后二句写君*的生活,便足以衬托出君*的的寂寞。矜财逐利和安贫乐道的鲜明对照,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咏史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

  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北阙,阙下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古诗简介

  《咏史》为东汉史学家班固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咏叹缇萦救父的故事。

  赏析/鉴赏

  这首诗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文人五言诗。在内容上咏赞了汉文帝时孝女缇萦为赎免父亲刑罚,请求没身为奴的故事。

  这首诗歌咏了西汉初期的一位奇女子——淳于缇萦。正是由于她伏阙上书,不仅救了触刑的父亲,还感动文帝下达了废除肉刑的著名诏令。所以班固于开笔之际,先以悠邈之思,追述了任用肉刑的历史:“三王德弥(终也)薄,惟后用肉刑”。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之文王、武王,据说他们均以“文德”治天下,“至于刑错(弃置不用)而兵寝(收藏)”,被誉为“帝王之极功”(《汉书·刑法志》)。但到了三代之衰世,就不免王德日薄、刑罚滥施了。史称“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施用“五刑”的条款竟多达三千余项。这两句思接千载,于历史追述中表达对任用“肉刑”的深沉感叹。

  自“太仓令有罪”以下,诗人笔凌百世,直叙汉初淳于缇萦上书救父的事迹。“太仓令”即汉初名医淳于意,他曾担任齐之太仓(官仓)的小吏。文帝四年(前176),有人上书告发他触犯刑律,遂被逮捕押往长安。五个女儿急得直哭,他大骂说:“生女真不如生男,缓急之时谁能帮我办事!”这就是诗中所说的“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孤独之状)”之意。小女儿缇萦听了父亲的话异常悲伤,痛感于“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赎”,毅然随父进京,上书汉文帝,“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上书诣阙下”四句,描述的就是缇萦到宫廷上书的情景。“鸡鸣”、“晨风”,均为《诗经》十五国风中的名篇。前者抒写后宫催促君王上朝之情,后者歌咏女子“未见君子”之忧。据《文选》注引刘向《列女传》,缇萦伏阙上书时,曾“歌《鸡鸣》、《晨风》之诗”。班固以“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抒写缇萦忧急断肠、歌号阙下的`景象,读来令人怆然泣下。正是缇萦舍身赎父的一片真情,深深地打动了文帝。“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终于赦免了她的父亲,并在诏书中感叹说:“夫刑者,至断支(肢)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之父母哉?”并作出了“其除(废除)肉刑”的重大决策(见《列女传》)。促成文帝作出如此重要决策的,竟不是众多的须眉,而是这位临淄的民间少女。诗人有感于此,在结句中不禁长声吁叹:“百男何愦愦(愚笨),不如一缇萦”!

  初看起来,班固的这首《咏史》,纯是对缇萦救父事迹的歌咏,似无更多的题外之旨。但历史上可歌可泣之人甚多,班固何以不咏他人,偏偏想到了这位女子?这就得联系诗人自身的遭际来考察了。在班固的一生中,曾有两次被捕入狱:一次是在早年,被人告发私撰国史(《汉书》)而入狱。幸亏他兄弟班超诣阙上书申辩,才被释放;一次是在晚年,由于班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得罪了洛阳令种竞。种竞利用大将军窦宪事败之机,捕系班固。最后因无人救援,死于狱中。《咏史》一诗,大约正作于晚年系狱之际。也许他有感于其子不肖,累及自己下狱而不救,才触发思古之幽情,写下了这首歌咏缇萦救父的诗?如果这一推测不错,那么,班固就不是为咏史而咏史,而是在诗中寄寓了自身的现实感慨了。他之称颂“三王”以及文帝的不用肉刑,岂不隐晦地表达了对当时朝廷任用肉刑、诛戮大臣的贬责?他之感叹于“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不更包含了对诸子不肖、累及其父的凄怆?从这一点看,这首诗正是开了“借咏史事以抒己怀”的“咏史体”之先河。

  评价历来评论班固此诗者,总要用钟嵘“质木无文”一语,以贬斥其艺术成就。其实,作为一首早期的文人五言诗,此诗虽然“质木无文”,但能在短短十数行间,如此凝炼地抒写缇萦救父事件的始末,其概括力并不下于曹操的《薤露行》、《蒿里行》等诗。而且在叙事之中,也时有“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的声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的寄慨,不乏唱叹之致。钟嵘《诗品》称其“有感叹之词”,将其视为“东京二百载中”所不多见的五言代表作,正是承认了它艺术上的成功,而不是失败。所以,从发展的眼光看,《咏史诗》不失为五言创制时期的杰作。

  《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咏史/和蕃

  戎昱〔唐代〕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译文

  汉朝的史书上,记载着和亲的拙劣计策。人家的安定要靠贤明的君主,怎能够依靠妇人。不要希望用美好的容颜,去止息胡人的干戈。地下埋着千年的忠骨,其中有谁真正堪称辅佐之臣呢。

  注释

  咏史:一作《和蕃》,最避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云溪友议》汉家:汉朝。青史:即史册。古人在青竹简上纪事,后世就称史册为青史。计拙:计谋拙劣。和亲:指中人历史上古代皇帝用皇族女子与其他民族统治者结亲的办法来谋求两族和好亲善,避免遭受侵扰的政策。社稷:本指古代天子诸侯祭祀土神、谷神的庙宇,后来用做人家**的象征。安危:偏义复词,指安全稳定。玉貌:美好的容貌,这里代指和亲的女子。拟:意欲;打算。静胡尘:指消除边境少数民族的侵扰。胡:汉唐时期,汉族称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即为“胡人”。尘:指烟尘,代战争。千年骨:指汉朝臣子的枯骨。西汉至作者所生活的唐德宗时代约千年,故称。辅佐:辅助。

  鉴赏

  中唐诗人戎昱这首《咏史》,题又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小说《云溪友议》“和戎讽”条。据说,唐宪宗召集大臣廷议边塞政策,大臣们多持和亲之论。于是唐宪宗背诵了戎昱这首《咏史》,并说:“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还笑着说:“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们领会圣意,就不再提和亲了。这则轶闻美谈,足以说明这首诗的流传,主要由于它的议论尖锐,讽刺辛辣。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唐代从安史乱后。朝政紊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备罹祸害。所以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痛心疾首。这首讽喻诗,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

  在中唐,咏汉讽唐这类以古讽今手法已属*见,点明“汉家”,等于直斥唐朝。所以首联是开门见山,直截说和亲乃是有唐历史上最为拙劣的政策。实际上是把国家的安危托付给妇女。三联更鞭辟入里,透彻揭露和亲的实质就是妄图将女色乞取国家的安全。诗人愤激地用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和可耻,暴露无遗。末联以斩钉截铁的严峻态度责问:是谁制订执行这种政策?这种人难道算得辅佐皇帝的忠臣吗?诗人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使诗意更为严峻深广,更加发人思索。此诗无情揭露和亲政策,愤激指责朝廷执政,而主旨却在讽谕皇帝作出英明决策和任用贤臣。从这个角度看,这首诗虽然尖锐辛辣,仍不免稍用曲笔,为皇帝留点面子。

  对于历史上和亲政策的是非得失要作具体分析,诗人极力反对的是以屈辱的和亲条件以图苟安于一时。由于“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一联,击中了时政的要害,遂成为时人传诵的名句。

  赏析二

  首联开门见山,直抒历史。翻开汉王朝的历史,里面记载着很多的和亲与通婚之事。如汉武帝刘彻将细君嫁到乌孙王国,汉元帝刘奭把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等。这种和亲或通婚政策并没能阻止大汉王朝的衰败,挽救它江河日下的颓势。由此可见,这种计策是极其短见和拙劣的。这里其实是以汉喻唐。他在这里回顾了历史上某些“和亲”政策的教训,对它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表明了对执行这种政策的鲜明态度。

  颔联单刀直入,诗人在这里直白地表露了自己的观点,国家的稳定在于君主的圣明,大臣的贤能,而将一个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一个和亲或通婚的女子身上,那是靠不住的,也是极其危险的。实施这种和亲政策,正暴露了君王的昏庸、将相的无能。诗人洞察和亲政策的虚弱,表现出了识见的高远和对时局的忧虑。

  颈联鞭辟入里,揭露实质。目睹当时的社会事实,诗人痛心疾首,诗人对唐王朝采取这种屈辱的和亲、通婚政策,意欲求得天下太*的做法,很是不满,于是在此直接大胆地给它敲响了警钟,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可耻和屈膝投降本质揭露无遗。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诗人在这里实际上是讽刺了唐王朝所谓的国家重臣的庸懦无能,感叹当今朝廷缺少真正得力的大臣来维护江山社稷。最后两句作者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使诗意更宏大深广。

  这首诗,诗人反对以屈辱为条件去暂时求得国家安宁的和亲政策,无疑是正确,有见地的,体现了崇高的民族尊严和爱国思想。当然,至于历史上和亲政策的得失,要具体分析,如汉元帝以宫女王昭君远嫁南匈奴,对促进民族和睦,边境安宁,起了一定的作用,不能一概予以否定。作者多次参加边庭幕府的征讨活动,对国家民族命运非常关切,坚决主张抗击外族侵扰。

  这首诗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以汉朝故事来讥斥唐代君王同样的做法,诗意显露,态度鲜明,起到了很好的讽谏作用。语言朴素凝练,通俗易懂,感情激昂痛切,真实动人。由于感情上愤懑激越,所以这首诗的缺点也就在于过度直露,缺少含蓄之美。

  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咏史》原文及翻译赏析汇总5篇(扩展4)

——《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汇总十篇

  [宋代]苏轼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村外的层层麻叶因雨的滋润而泛着光泽,村内处处飘散着煮茧的清香。不时听到篱笆边传来缫丝女子悦耳的谈笑声。

  须发将白的老翁拄着藜杖,老眼迷离似醉,捋下新麦捣成粉末用来果腹。我关切地询问老翁:豆类作物何时能成熟?

  注释

  苘(qǐng):同“苘”,俗称青麻。

  络丝娘:本为虫名,此处代指缫丝的妇女。

  垂白:鬓发将白的老人;杖藜:倚仗藜茎制成的手杖;藜,植物名,此处指以藜茎制成的手杖。

  捋青: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麨(chǎo):用麦子制成的干粮;软:饱之意。

  赏析:

  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初夏时节农村的生活情趣:煮蚕香、络丝娘娇语、白发老翁捋新麦等。

  “麻叶层层苘叶光”,麻叶一层一层地密密麻麻地铺着,而且一层一层的麻叶都泛着光泽,麻叶、苘叶互文见义,层层二字可见麻叶的繁茂,光字又写出了苘叶的光滑滋润,此处虽然未写明曾降下甘霖,但由层层聚集且泛出光亮的麻叶,读者就可以知道这都是由于求雨之后甘霖如约而至的功效,暗含了谢雨之意。谁家煮茧一村香?词人一进入村庄,便闻到弥漫着的煮茧香味,禁不住好奇地问询一声:此时是谁家正在煮茧?行文更显变化摇曳之美,毫无板滞之感。“一村香”三字写尽了香气浓郁、芳香四溢之感。隔篱娇语络丝娘,循着香气望去,便听见缫丝的妇女在隔着篱笆娇语交谈、轻声欢笑,场景逼真,富有情趣。把缫丝女比喻成声音动听的络丝娘,更见其声音的娇软美妙。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词人看见一位老翁须发垂白,手扶藜杖,抬着那迷离朦胧的双眼,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希望能够捣碎之后做成干粮充饥。垂白、杖藜、醉眼三个词从不同的方面刻画出老翁的年迈老态,而如此年老可怜的老人还得捋青捣麨可见这一场过去了的春旱曾给百姓造成的灾难之重。“问言豆叶几时黄?”词人见后,忍不住地上前关切地问道:叶黄豆熟之时还要多久呢?便也就是说:甘霖之后的新一轮的丰收还要多长时间呢?这是在替老翁的一份期待,也是对老翁的一种安慰。关切之心、爱民之意跃然纸上。

  原文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

  爱闲能有几人来?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

  为谁零落为谁开?

  古诗简介

  王安石二度受挫后归隐钟山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十年,他的许多词作于这个时期,这一首浣溪沙即是,这里作者以桃花自喻,落寞之情溢于言表。

  翻译/译文

  百亩大的庭院有一半是青苔,门外沙子铺满了整条路,还有婉转的小溪流。喜欢幽闲,有空来的人有几个呢?

  春天到了,院子里曲折的回廊非常的安静。山上的桃花,溪边的杏树,三三两两的种在一起。不知道他们是为谁开放,为谁凋零?

  注释

  百亩:概数,形容庭园极大。

  半是苔:一半长满了青苔。

  白道:洁白的小道。

  山桃溪杏:山中的桃,溪畔的杏。暗喻身处山水之中。

  赏析/鉴赏

  王安石二度受挫后归隐钟山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十年,他的许多词作于这个时期,内容大多为描绘江南景色,表现闲适心情之作。这类词为数不少,有《渔家傲》二首、《菩萨蛮》、《清*乐》、《浣溪沙》、《生查子》和《千秋岁引·秋景》等。这类词多作于元丰年间,反映了王安石晚年的生活情趣。王安石的这些词在写景方面是颇为成功的。王安石在表现自己的闲居生活,反映自己的闲适心情方面,也颇为真切、生动。如《浣溪沙》中的“爱闲能有几人来”。再如《渔家傲》中“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黄花庵评日:“极能道闲居之趣”,确实如此。

  还有一些临川之词是宣扬佛教思想,为数不少,表现了他是晚年思想的变化,这类词照袭佛语较多,而且词旨复沓,艺术上自然显得拙劣一些。

  百亩中庭半是苔,说明主人心情不好无暇打扫也从侧面表现出以的前门庭若市以变成现在的无人问津了,爱闲能有几人来则是正面说出了这凄清的场面,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山里的桃花已经开放了,再美有什么用呢?哪里有人会来这里欣赏呢?这里作者以桃花自喻,落寞之情溢于言表。

  《浣溪沙》作品介绍

  《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作的一首词,描写泛舟颍州西湖、留连美好春光的情趣。把握了云天阳光、花鸟游丝所蕴含的美的特质,并注入自己心灵深处的情感,创造出幽美的诗情画意。

  《浣溪沙》原文

  浣溪沙①

  湖上朱桥②响画轮③,溶溶④春水⑤浸春云⑥,碧⑦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⑧萦⑨醉客⑩,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浣溪沙》注释

  ①浣溪沙:词牌名。

  ②朱桥:栏杆朱红的桥。

  ③画轮:指有彩绘的豪华车子。

  ④溶溶:指水盛貌。

  ⑤春水:指春天时的湖水,表现出湖水的柔和之感。

  ⑥春云:即春天的云,表现出湖上天空的云之舒缓柔美。

  ⑦碧:即绿色。

  ⑧游丝:本指春季里昆虫吐出的细丝。

  ⑨萦:即萦绕,留住之意。

  ⑩醉客:指陶醉在美景之中的游人。

  归:指离开。

  《浣溪沙》原文翻译

  带有彩绘的的豪华马车经过朱红色的桥,车轮的响声在湖上响起。春水丰盈的湖面,倒映着柔美的白云。湖面*静的好像碧绿的玻璃,*滑干净没有灰尘。

  春季里昆虫吐出来的细丝,随风飘舞在花草树木之间,网住春光,留住游人。花丛中的鸟儿不停地名叫,仿佛在召唤行人。湖光春色如此诱人,游人游赏到夕阳西斜才无可奈何地离去。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仁宗皇v元年至二年(1049—1050)。欧阳修任颖州知州,与友人一起载舟游春的所见所闻。是一首以景抒情的小词。

  《浣溪沙》赏析

  欧阳修这首《浣溪沙》抒发了作者对春光的深深眷恋。词中的春光,使读者联想到人生的青春、爱情、理想等一切美好的事物。它那深沉委婉的情思,那隽永蕴藉的意境,给读者以无尽的遐思。

  上片写湖面风光很有特色。首句“湖上朱桥响画轮”,写游客们乘坐着豪华的车子,驶过那装修着朱红栏杆的桥梁,来到西湖游赏春光,传达出一种喧腾热闹的气氛。第二句“溶溶春水浸春云”,一句之中,并列两个“春”字,是名副其实的“加一倍写法”,目的就是把这个字突现出来。这句里的“浸”字也用得好,把映照说成浸泡,就等于把云的影子说成是真的云,通过这种“真实感”暗中透露出湖水的清澈程度来,从观察体验的错觉中描绘景物的状态。第三句“碧琉璃滑净无尘”,用琉璃的光洁*滑来比喻西湖的水面,表现了湖面泛舟时轻快、畅适的心情,形象而有诗意。

  下片写游兴未尽的留连之情。前两句是对偶句:“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这两句描写春物留人,人亦恋春,是全词的重点所。欧阳修说游丝“萦醉客”,这既是游人赏春纵饮,也有游人被美景“唤住”之意,下句“隔花啼鸟唤行人”,这一句是从声音的角度来写,不但写出了春天具有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境界,也写出了春天西湖的“锦官城外柏森森”的.葱绿景象。词人通过把游丝、啼鸟对游人的“挽留”,表现出游人被西湖美景吸引而舍不得归去之情。把游丝、啼鸟说成颇通人性的灵物,这便是词体以婉曲写情的特别处。末句里的“日斜归去”四字,说明西湖景色美好,让人流连:“奈何春”三个字使得全词更显得精彩,它表达了作者郁积于心的留连惆怅之情。这首词的结尾,是用陡转直下的笔法揭示了游人内心深处的思维活动,表现了由欢快而悲凉这种两极转换的心理状态,故而能够取得含蓄蕴藉、余味不绝的艺术效果。

  从艺术上看,词人借景抒情,在描写“乐景”之中,暗示了“哀情”,具有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把那深沉委婉的情思意念蕴含在宽阔的境界之中,给读者以无尽的想象和思考。

  《浣溪沙》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www.jianbihua.cc)

  《浣溪沙》作品介绍

  《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作的一首词,描写泛舟颍州西湖、留连美好春光的情趣。把握了云天阳光、花鸟游丝所蕴含的美的特质,并注入自己心灵深处的情感,创造出幽美的诗情画意。

  《浣溪沙》原文

  浣溪沙①

  湖上朱桥②响画轮③,溶溶④春水⑤浸春云⑥,碧⑦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⑧萦⑨醉客⑩,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浣溪沙》注释

  ①浣溪沙:词牌名。

  ②朱桥:栏杆朱红的桥。

  ③画轮:指有彩绘的豪华车子。

  ④溶溶:指水盛貌。

  ⑤春水:指春天时的湖水,表现出湖水的柔和之感。

  ⑥春云:即春天的云,表现出湖上天空的云之舒缓柔美。

  ⑦碧:即绿色。

  ⑧游丝:本指春季里昆虫吐出的细丝。

  ⑨萦:即萦绕,留住之意。

  ⑩醉客:指陶醉在美景之中的游人。

  归:指离开。

  《浣溪沙》原文翻译

  带有彩绘的的豪华马车经过朱红色的桥,车轮的响声在湖上响起。春水丰盈的湖面,倒映着柔美的白云。湖面*静的好像碧绿的玻璃,*滑干净没有灰尘。

  春季里昆虫吐出来的细丝,随风飘舞在花草树木之间,网住春光,留住游人。花丛中的鸟儿不停地名叫,仿佛在召唤行人。湖光春色如此诱人,游人游赏到夕阳西斜才无可奈何地离去。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仁宗皇v元年至二年(1049—1050)。欧阳修任颖州知州,与友人一起载舟游春的所见所闻。是一首以景抒情的小词。

  《浣溪沙》赏析

  欧阳修这首《浣溪沙》抒发了作者对春光的深深眷恋。词中的春光,使读者联想到人生的青春、爱情、理想等一切美好的事物。它那深沉委婉的情思,那隽永蕴藉的意境,给读者以无尽的遐思。

  上片写湖面风光很有特色。首句“湖上朱桥响画轮”,写游客们乘坐着豪华的车子,驶过那装修着朱红栏杆的桥梁,来到西湖游赏春光,传达出一种喧腾热闹的气氛。第二句“溶溶春水浸春云”,一句之中,并列两个“春”字,是名副其实的“加一倍写法”,目的就是把这个字突现出来。这句里的“浸”字也用得好,把映照说成浸泡,就等于把云的影子说成是真的云,通过这种“真实感”暗中透露出湖水的清澈程度来,从观察体验的错觉中描绘景物的状态。第三句“碧琉璃滑净无尘”,用琉璃的光洁*滑来比喻西湖的水面,表现了湖面泛舟时轻快、畅适的心情,形象而有诗意。

  下片写游兴未尽的留连之情。前两句是对偶句:“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这两句描写春物留人,人亦恋春,是全词的重点所。欧阳修说游丝“萦醉客”,这既是游人赏春纵饮,也有游人被美景“唤住”之意,下句“隔花啼鸟唤行人”,这一句是从声音的角度来写,不但写出了春天具有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境界,也写出了春天西湖的“锦官城外柏森森”的葱绿景象。词人通过把游丝、啼鸟对游人的“挽留”,表现出游人被西湖美景吸引而舍不得归去之情。把游丝、啼鸟说成颇通人性的灵物,这便是词体以婉曲写情的特别处。末句里的“日斜归去”四字,说明西湖景色美好,让人流连:“奈何春”三个字使得全词更显得精彩,它表达了作者郁积于心的留连惆怅之情。这首词的结尾,是用陡转直下的笔法揭示了游人内心深处的思维活动,表现了由欢快而悲凉这种两极转换的心理状态,故而能够取得含蓄蕴藉、余味不绝的艺术效果。

  从艺术上看,词人借景抒情,在描写“乐景”之中,暗示了“哀情”,具有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把那深沉委婉的情思意念蕴含在宽阔的境界之中,给读者以无尽的想象和思考。

  《浣溪沙》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www.jianbihua.cc)

  浣溪沙·渔父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翻译

  西塞山江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注释

  西塞山:又名道士矶,今湖北省黄石市辖区之山名。

  散花州:鄂东长江一带有三个散花洲,一在黄梅县江中,早已塌没。一在浠水县江滨,今成一村。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江上建“怡亭”之小岛,当地人称之为“吴王散花滩”。

  庇:遮盖。

  箬笠:用竹篾做的斗笠。

  蓑衣:草或棕作的雨衣。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途中,沿长江而下,在途中看到渔父生活的景象,即景联想,作该词描写渔父的生活。

  赏析

  上片写黄州、黄石一带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味。三幅画面组缀成色彩斑斓的乡村长卷。“西塞山”配上“白鹭飞”,“桃花流水”配上“鳜鱼肥”,“散花洲”配上“片帆微”。这就是从船行的角度自右至左依次排列为山—水—洲的画卷。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青、蓝、绿配上白、白、白,即青山、蓝水、绿洲配上白鹭、白鱼、白帆,构成一种素雅恬淡的田园生活图,这是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有的田园春光。

  下片写效法张志和,追求“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答李端叔书》)的超然自由的隐士生活。“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勾画出了一个典型的渔翁形象。“斜风细雨不须归”,描绘着“一蓑烟雨任*生”乐而忘归的田园生活情调。下片还是采用“青”(箬笠)、“绿”(蓑衣)与白(雨)的色调相配,烘托出了苏轼此时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全词虽属隐括词,但写出了新意。所表现的不是一般自然景物,而是黄州、黄石特有的自然风光。所表现的不是一般的隐士生活情调,而是属于苏轼此时此地特有的幽居生活乐趣。全词的辞句与韵律十分和谐,演唱起来,声情并茂,富有音乐感。

  浣溪沙·端午原文

  宋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译文

  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

  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分*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端午:民间节日,在旧历五月初五。

  碧纨(wán):绿色薄绸。

  芳兰:芳香的兰花。端午节有浴兰汤的风俗。

  流香涨腻:指女子梳洗时,用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

  云鬟(huán):女子的发髻。

  赏析

  这首词主要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下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全词采用对偶句式,从中能依稀看到一直尽职尽忠地陪伴在词人左右的侍妾朝云的影子。

  上片,预示端午节日,将开展浴兰活动,气氛十分浓郁。端午,处于初夏季节。穿着自然华丽,以衬托参与者的身份。于朝云来说,最好是绿色细绢——“碧纨”,正好与她的雅静性格相符。天气稍热,易出“轻汗”,“微透”着“碧纨”。“透”字用得贴切,将半明半暗的肤体朦胧美衬托出来了。“明朝端午浴芳兰”,显得有愉悦的审美性。它不仅体现了朝云由芳体而及兰心的纯洁高贵的情操美,而且反映了浴兰令节俗的淳朴纯真美。朝云浴处,余香犹存。沐芳浴兰,遍及社会。参与者人山人海,气氛热烈,正如词人词中所写:“流香涨腻满晴川”。这正是古老节日文化发扬光大的表现。

  下片,写词人偕朝云参与具体的端午节俗活动。词人着重写了两项端午节俗健身活动。其一,“彩线轻缠红玉臂”,“以五彩丝系臂”。它辟邪驱鬼,使朝云“玉臂”“红”而长命。与用五色花线缠粽子投江以吊屈原之魂有同等意义。其二,“小符斜挂绿云鬟”,以“赤灵符著心前”。它能通神明,使朝云“云鬟”“绿”而身健。与小孩穿老虎腰肚,门上挂蒲剑以辟邪护身有同等意义。词人着重描写缠线、挂符活动,且用对偶句式,为的是“佳人相见一千年”,愿灵验得到应证。真是一语中的,画龙点睛。

  全词是篇民俗诗,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是研究端午民俗最形象而珍贵的资料。

  原文:

  浣溪沙·清润风光雨后天

  宋代:晁端礼

  清润风光雨后天。蔷薇花谢绿窗前。碧琉璃瓦欲生烟。

  十里闲情凭蝶梦,一春幽怨付鲲弦。小楼今夜月重圆。

  译文:

  清润风光雨后天。蔷薇花谢绿窗前。碧琉璃瓦欲生烟。

  十里闲情凭蝶梦,一春幽怨付鲲弦。小楼今夜月重圆。

  注释:

  清润风光雨后天。蔷薇花谢绿窗前。碧琉璃瓦欲生烟。

  十里闲情凭蝶梦,一春幽怨付鲲(kūn)弦。小楼今夜月重圆。

  蝶梦:《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后因称梦为“蝶梦”。鲲弦:即鹍弦。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夏日雨后,风光清润。绿窗前蔷薇初谢,琉璃瓦如美玉生烟。下片抒情,闲情寄梦,幽怨入曲,而结以小楼月圆,不尽之情复归于写景,弥觉隽永。

  原文:

  白雪清词出坐间。

  爱君才器两俱全。

  异乡风景却依然。

  可恨相逢能几日,不知重会是何年。

  茱萸仔细更重看。

  译文

  阳春白雪般的清新词句出自座*之间,您才华气量二者兼备,令人艳羡。异乡杭州的风景也依旧粲然。

  可叹相逢能够欢聚几日?不知重会又将落在何年?届时,我们愿再次面对茱萸仔细把玩。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五*韵。

  重九:节日名,即重阳。旧韵:指前首《浣溪沙·菊节》词所用韵字。

  白雪:意即阳春白雪。本指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这里比喻杨绘(元素)词作的高雅。坐:同“座”。

  君:指杨绘,作者友人,杭州知府。才器:才能与器识。

  异乡:指杭州,因杨元素与苏轼均为四川人,故称异乡。

  茱萸:植物名。有浓烈香气,可入药。古代*俗,夏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囊以去邪避恶。子细:仔细。

  赏析:

  苏轼在作此篇前曾作了一首《浣溪沙》,从那首词序中“自杭移密守”及“时重阳前一日”二语,可以确切地了解到,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九月八日。而从“别杨元素”一语,可知是与杨绘分袂时写下的别情词。因而可以肯定作于同时,即熙宁七年九月,只不过前后相隔一日。

  浣溪沙·江村道中原文

  作者:范成大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

  浣溪沙·江村道中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金灿灿的十里*畴,飘来扑鼻的稻香,红艳艳的木槿花开在农舍的竹篱旁,迎风摇曳的毛竹又青又长,青黄相间的累累山果,笑盈盈地挂在枝头上。

  秋天的早晨雾气渐浓,湿润的空气令人清爽。正午的薄云又遮住了太阳,更不用随从张盖护住我的戎装。

  注释

  ①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②畴(chóu):田地。

  ③槿(jǐn)花:是木槿或紫槿的花。正因其多色艳,可做欣赏植物,也可以作为一种中药使用,同时可以食用。

  ④飞盖:用以遮荫的篷盖。

  ⑤戎(róng)装:词人当时为四川制置使,故戎妆出游,带有随从张盖遮荫。

  浣溪沙·江村道中赏析

  范成大是一位热爱自然、热爱农村生活的诗人,他虽然“累官权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尝帅蜀,继帅广西,复帅金陵”,但却对乡土具有一种赤子之心的感情,从“不须飞盖护戎装”一语来看,这首小令当写于戎马倥偬之中,写于他军旅生活的江村道上。

  小令上阕写他在江村道上的所见:十里*畴,稻穗已黄,微风袅袅,送来阵阵新谷的芳香,而那素净的木槿花在农家篱笆前飘落下片片洁白的花瓣,丛丛的青竹间缕缕游丝正在秋天的丽日下闪着熠熠的金光,词人骑着马来到一处果木林立的山冈下,举头一望,满树果实累累压在枝头,有的还青绿未熟,有的则已经透着成熟的金黄。这三句诗是三个典型意象群,它把秋日农村的美景作了极其形象的概括,写出了江南农家的独特风貌,而且,富有视角的流动感和行踪的变化性,使读者随着诗人的马蹄“走马看花”地欣赏江村道上的一路风光,词人对农村生活与自然景物的热爱也便由这景物的描写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使读者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

  下阕写词人在江村道上的感受。当然上阕也是词人的一种感受,但偏重于主观上的一种情绪的抒写:“浓雾知秋晨气润”,写出清晨在浓雾中行进的那种微妙的感觉:秋晨田野上往往飘散着浓浓的雾霭。古人说“一叶知秋”,殊不知浓雾亦可知秋,这种由艺术到哲理性的提炼为人所未道,因而显得非常新颖独特。雾浓则湿度大,湿度大则空气润。“秋晨气润”又是一句艺术性兼生活哲理性的概括,它毋宁是词人希望归返自然的象征。“薄云遮日午阴凉”是词人行于江村道上的又一直觉感受,它与“不须飞盖护戎装”相连,就具有了丰富的内涵:“薄云”就是一柄遮天盖地的太阳伞吗,有了这样的天伞,人就可以受用天然的荫凉,而避免酷日当头的曝晒,这比用车前的飞盖来遮阳要强似百倍。词人在这里好像也有一种寄托:归返大自然比之戎装事主要自由自在得多,小令的深层意蕴就在这里。

  原文:

  浣溪沙·庭院沉沉白日斜

  明代:夏言

  庭院沉沉白日斜,绿阴满地又飞花。瞢腾春梦绕天涯。

  帘幕受风低乳燕,池塘过雨急鸣蛙。酒醒明月照窗纱。

  译文:


《咏史》原文及翻译赏析汇总5篇(扩展5)

——春风原文赏析及翻译汇总五篇

  原文:

  清*乐·春风依旧

  [宋代]赵令畤

  春风依旧,着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风一如往昔,只是对隋堤上的杨柳特别的关爱;在天气清和明丽的时候,风儿轻轻地抚摩着柳枝,一直把它揉搓出千万条嫩黄的垂丝,随着春风荡涤摇曳。

  去年春天,你我在在城门外的隋堤上,一起流连;今夜,我却只能在梦中和你化为云雨的魂魄相见。我如此的悲痛,只需要几个夜晚,就会令我的一生憔悴不堪。

  注释

  着意:着,显露;显着。意,情景。

  隋堤柳:指隋炀帝时在运河堤岸所植的杨柳。

  “搓得鹅儿黄欲就”:搓,用手掌来回揉摩,此处喻谓给柳树染色;鹅儿黄,即鹅黄色‘就,成。

  紫陌:指京师郊外的路。

  青门:长安城的东南门系青色,俗称青门。此指京城的城门。

  雨魄云魂:比喻作者的行踪像雨中的魄、云中的魂一样飘泊无定。

  赏析:

  此词写景细致精工,写春景以抒伤情,忆旧而怀今,表达了对昔日情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上片写隋堤春柳。

  春风还是那么和煦,不过它对沿堤的柳树好像特别关爱。在天气清和明丽的时候,风儿轻轻地抚摩着柳枝,一直把它揉搓出千万条嫩黄的垂丝,随着春风荡涤摇曳。“春风”从横向空间扩展写春风中清和明丽的自然景物;“依旧”则从纵向时间延续包蕴自昔年至今年的同一时境、物是人非的变化,为下片的“去年”、“今宵”之顿跌做一铺垫。“搓得鹅儿黄欲就”一句,将春催杨柳生发的过程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

  下片则用语浓重,写盼归而至黄昏无望的无限感伤。

  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把去年今日的柔情蜜意与今年今日的丧魂落魄放在一联之中,形成强烈而鲜明的反差,大喜大悲,给读者一种肝肠欲断的感觉。“紫陌青门”为去年今日与佳人踏游之地,而今年此日则佳人已如云雨飘逝,难睹芳容,抚今思昔。益增悲慨。末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作者在这里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如果把一个人生生置于这种折磨之中.用不了几天,他就会死掉。”极言此刻的折磨是何等难以忍受。

  原文:

  阮郎归·春风吹雨绕残枝

  宋代:秦观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译文: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丝丝细雨被和暖的春风吹送着,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上。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在百无聊赖中卷起珠帘,看到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心中愁绪更浓。这种愁绪实在难以排遣,满心想加以掩饰,无奈却在紧蹙的双眉中显露出来。于是只好强打精神,翻身起来,继续下那盘没有下完的棋。岂料应劫之际,她竟然举棋不定,沉吟半晌,难以落子。

  注释: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yī),雨晴还日西。

  阮郎归:,词牌名,又名“碧桃春”“宴桃源”“濯缨曲”等。以李煜词《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为正体,双调四十七字,前段四句四*韵,后段五句四*韵。另有双调四十七字,前段四句三*韵一重韵,后段五句两*韵两重韵的变体。漪:风吹水面形成的波纹。

  帘半卷,燕双归。讳(huì)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赏析:

  “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两句为全篇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三、四句写雨霁天晴,接理色调应该转为明朗,情绪应该转为欢快。可是不然,词的感情旋律仍旧脱离不了低调。盖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被抹上了一层暮色。

  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仍从景物引起。“帘半卷,燕双归”,开帘待燕,亦闺中常事,而引起下句如许之愁,无他,“双燕”的“双”字作怪耳。其中燕归又与前面的花落相互映衬。花落已引起红颜易老的悲哀;燕归来,则又勾起不见所欢的惆怅。燕双人独。怎能不令人触景生愁,于是迸出“讳愁无奈眉”一个警句。所谓“讳愁”,并不是说明她想控制自己的感情,掩抑内心的'愁绪,而是言“愁”的一种巧妙的写法。“讳愁无奈眉”,就是对双眉奈何不得,双眉紧锁,竟也不能自主地露出愁容,语似无理,却比直接说“愁上眉尖”。艺术性高多了。

  结尾二句,紧承“讳愁”句来。因为愁词无法排遣,所以她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又从而着之,借以移情,可是着棋以后,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这个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身的动作,生动而又准确地反映了纷乱的愁绪。

  春风

  唐代白居易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译文

  春风先吹开了京城花园中的早梅,继而让樱杏桃李也竞相绽放,令人感到生机盎然。

  春的来临同样也给乡村送去了欢笑,春风拂过,田野里开放的荠花榆英欢呼雀跃,欣喜地称道:“春风为我而来!”

  译文

  春风先吹开了京城花园中的早梅,继而让樱杏桃李也竞相绽放,令人感到生机盎然。

  春的来临同样也给乡村送去了欢笑,春风拂过,田野里开放的荠花榆英欢呼雀跃,欣喜地称道:“春风为我而来!”

  注释

  次第:依次,按照顺序或以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

  简析

  把村花村树描绘成为有感情的生命,尤其农村百花火热的迎春之情,写得极其真切,创造了一种“神似美”。并通过将荠菜这个可爱的小生灵和梅花、桃花等相提并论,说明了春天是无私的:对花而言,春风过处,不管是园中名卉还是村头野花,都不会错过春风带给自己的花信;而春风也从不厚此薄彼,使它们呈现一派欣然的景象。

  原文:

  春风试手先梅蕊,頩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

  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

  翻译:

  春风最先试着让梅花吐出嫩嫩的花蕊。花瓶中的梅花姿色美丽,冷韵幽香,伴随着它的是明沙净水。它不卑不亢,从容自如,不能被其他花儿理解,应当与月亮约定日期来作伴。

  它的香气清幽淡雅,传得很远,总是先在女子们的钗头上出现。大雪过后。梅花被王母宴请到瑶池,这是人世间报春的第一枝花。

  注释:

  试手:尝试身手。

  頩姿:美丽的姿色。頩,面目光泽艳美。

  明沙水:明净的沙水。

  端须:只该。

  期:约定之时。

  钗头:妇女的头饰,多为金玉器。

  燕:通“宴”,宴会。这里指举办宴会。

  瑶池:神话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仙境,有玉楼十二层。


《咏史》原文及翻译赏析汇总5篇(扩展6)

——终南别业原文翻译及赏析汇总5篇

  原文: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唐代]岑参

  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译文

  破晓的笛声催下我思乡的泪滴,秋日的冰水响过了奔驰的马蹄,

  我孤单一人置身于西北的塞外,几万里途程我处在遥远的天西。

  终日里只见边塞上不断的征战,连年来只听军队中战鼓的敲击;

  亲爱的家乡你如今究竟在何处?昨日的梦中我又回故乡的清溪!

  赏析:

  这首五律是诗人塞外旅途中的调乡之作,它以苍凉的格调,倾诉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

  那是一个边地的拂晓,深秋的塞外,天气寒凉,诗人又跨上战马,踏着秋日的冰水出发了。晨风送来瑚婉的笛声,这笛声不由引起诗人对故乡的调念,两行热泪滚滚流下。诗歌就从这里开头。“晓笛”,“秋冰”,“马蹄”,交织成一幅单纯而又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塞外秋晓行旅图,点示出“早发”之意。而这种苍凉的意境中,透露出独处异地的乡思,这便是首句的“乡泪”,从而暗示出“调”字。“调”,被渲染异地风情的“晚笛”所引发,所烘托,是统摄作者眼前这幅画面的中心,也是贯穿全诗的线索。

  以下六句便集中写“调”。“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这一联写边塞的遥远和自己的`形单影只。“一身”与“万里”互相对照,突出了独处塞外的孤零。“虏云”和“胡天”说的都是塞外,而用两句反复来写,就突出了异地的感觉。“虏云”而言“外”,“胡天”而言“西”,就都强调了边塞的遥远,归家的不易,也就暗示出“调”的原因。这两句与《安西客馆中思长安》里的诗句“绝域地欲尽,孤城天遂穷”都表达了一种独处异地的愁思。“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上句从所见,下句从所闻写边塞上单调而又连续不断的征战生活。当诗人置身于这种生活之中的时候,他就发现,这种生活与作者自己原来的想象有一定的距离,并不是那样浪漫的。马上颠簸,飘忽无定,乡路迢迢,归家无期,诗人是不可能不时而生出对故乡的调念和对征战生活的厌倦情绪的。从某一方面说,这也反映了戍边将士对长期征战的厌倦及对和*安定的眷恋。

  诗的最后两句写思念故乡,形之梦寐。“故山”点出“调”的对象,“今”承上文眼前景,“何在”启下句故乡景,用一问退出一“梦”,突出表现了对家乡之不能不时时萦调。并且,“昨日梦”和今“晓笛”相唿应,反映了诗人之所以闻笛而落泪,并不是凭空的,而是以他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为基础的。写到这里,“早发焉耆调终南别业”这个题目所点示的几层意思,尤其是贯穿全诗的“调”字,就表现得十分完满而又含蓄了。

  全诗从“早发”落笔,层层写来,宛转赴题,情景交融,层次井然,感情十分深沉。

  终南别业/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

  作者:王维

  朝代:南北朝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注释:

  ①中岁:中年。②道:这里指佛理。③家:安家。④南山:即终南山。⑤陲(chuí):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旁边。⑥胜事:美好的事。⑦值:遇见。⑧叟(sǒu):老翁。⑨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赏析: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作品简介

  《终南别业》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此诗把作者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十分自由惬意,这是诗人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全诗*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作品原文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①,晚家南山陲②。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③。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④,谈笑无还期⑤。

  词句注释

  ①中岁:中年。好(hào):喜好。道:这里指佛教。

  ②家:安家。南山:即终南山。陲(chuí):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③胜事:美好的事。

  ④值:遇到。叟(sǒu):老翁。

  ⑤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白话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之后,是王维晚年的作品。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作品鉴赏

  全诗的着眼点在于抒发对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的向往。开篇二句,由“中岁好道”“晚家南山”点明诗人隐居奉佛的人生归宿和思想皈依。“道”,指佛教。“中岁颇好道”,作者强调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一个“颇”字,点明其崇佛的虔诚心态。“晚”字,意蕴丰富,既可以指“晚*”,也可以指“晚年”。如果是前者,“晚家南山陲”是对现实隐居生活的描绘;如果是后者,则是对自己晚景的构想。

  山林的生活自在无比,兴致来临之际,每每独往山中信步闲走,那快意自在的感受只有诗人自己能心领神会。“每”,表明“兴来独往”非常频繁,不是偶然为之。“独”,并非没有同调之人,事实上,诗人隐居之际不乏同调之人与其往来唱和,如张諲、裴迪等,此处当指诗人兴致一来就等不及邀人同往了,一个洒脱的隐者形象便展现到了读者面前。从字面意义上看,隐隐约约带有些落寞,但谁又能说这种情致不是件快乐的事呢?“胜事空自知”,亦然,一个“空”字,也许带有几分无奈与孤独,但诗人是陶醉于这种山林情趣间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即言“胜事”。在山间信步闲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溪水尽头,似乎再无路可走,但诗人却感到眼前一片开阔,于是,索性坐下,看天上的风起云涌。一切是那样地自然,山间流水、白云,无不引发作者无尽的兴致,足见其悠闲自在。清人沈德潜赞曰:“行所无事,一片化机。”(《唐诗别裁集》)“行到水穷处”,让读者体味到了“应尽便须尽”的坦荡;“坐看云起时”,在体味最悠闲、最自在境界的同时,又能领略到妙境无穷的活泼!云,有形无迹,飘忽不定,变化无穷,绵绵不绝,因而给人以无心、自在和闲散的印象,陶潜有诗云“云无心以出岫”(《归去来兮辞》),而在佛家眼里,云又象征着“无常心”“无住心”。因此,“坐看云起时”,还蕴藏着一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机。简而言之,就是“空”,如果人能够去掉执着,像云般无心,就可以摆脱烦恼,得到解脱,得到自在,诗人在一坐、一看之际已经顿悟。再看这流水、白云,已是无所分别,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从结构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句,对偶工稳,一贯而下,从艺术手法上看,此二句俨然是一幅山水画,是“诗中有画”也。

  结句写作者在山间偶然碰到了“林叟”,于是无拘无束地跟其尽情谈笑,以致忘了时间,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跃然纸上,与前面独赏山水时的洒脱自在浑然一体,使得全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偶然”二字,贯穿前后,却行迹全无,其实,“兴来独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何尝不是“无心的偶然”呢?然诗人至此方借“值林叟”点出“偶然”二字,可见艺术手段之高超。因为处处“偶然”,更显现出心中的悠闲自在。“谈笑无还期”结句自然,却暗藏哲理,诗人因为体悟到物我两忘、物我一体之境,从而忘记了那流迁无常的世俗世界,这是真正的“空”境。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原文: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唐代]岑参

  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译文

  破晓的笛声催下我思乡的泪滴,秋日的冰水响过了奔驰的马蹄,

  我孤单一人置身于西北的塞外,几万里途程我处在遥远的天西。

  终日里只见边塞上不断的征战,连年来只听军队中战鼓的敲击;

  亲爱的家乡你如今究竟在何处?昨日的梦中我又回故乡的清溪!

  赏析:

  这首五律是诗人塞外旅途中的调乡之作,它以苍凉的格调,倾诉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

  那是一个边地的拂晓,深秋的塞外,天气寒凉,诗人又跨上战马,踏着秋日的冰水出发了。晨风送来瑚婉的笛声,这笛声不由引起诗人对故乡的调念,两行热泪滚滚流下。诗歌就从这里开头。“晓笛”,“秋冰”,“马蹄”,交织成一幅单纯而又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塞外秋晓行旅图,点示出“早发”之意。而这种苍凉的意境中,透露出独处异地的乡思,这便是首句的“乡泪”,从而暗示出“调”字。“调”,被渲染异地风情的“晚笛”所引发,所烘托,是统摄作者眼前这幅画面的中心,也是贯穿全诗的线索。

  以下六句便集中写“调”。“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这一联写边塞的遥远和自己的形单影只。“一身”与“万里”互相对照,突出了独处塞外的孤零。“虏云”和“胡天”说的都是塞外,而用两句反复来写,就突出了异地的感觉。“虏云”而言“外”,“胡天”而言“西”,就都强调了边塞的遥远,归家的不易,也就暗示出“调”的原因。这两句与《安西客馆中思长安》里的诗句“绝域地欲尽,孤城天遂穷”都表达了一种独处异地的愁思。“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上句从所见,下句从所闻写边塞上单调而又连续不断的征战生活。当诗人置身于这种生活之中的时候,他就发现,这种生活与作者自己原来的想象有一定的距离,并不是那样浪漫的。马上颠簸,飘忽无定,乡路迢迢,归家无期,诗人是不可能不时而生出对故乡的调念和对征战生活的厌倦情绪的。从某一方面说,这也反映了戍边将士对长期征战的厌倦及对和*安定的眷恋。

  诗的最后两句写思念故乡,形之梦寐。“故山”点出“调”的对象,“今”承上文眼前景,“何在”启下句故乡景,用一问退出一“梦”,突出表现了对家乡之不能不时时萦调。并且,“昨日梦”和今“晓笛”相唿应,反映了诗人之所以闻笛而落泪,并不是凭空的,而是以他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为基础的。写到这里,“早发焉耆调终南别业”这个题目所点示的几层意思,尤其是贯穿全诗的“调”字,就表现得十分完满而又含蓄了。

  全诗从“早发”落笔,层层写来,宛转赴题,情景交融,层次井然,感情十分深沉。

  原文:

  终南别业

  作者:王维朝代:唐朝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翻译: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处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注释:

  中岁颇好(hào)道,晚家南山陲(chuí)。

  中岁:中年。好:喜好。道:这里指佛教。家:安家。南山:即终南山。陲: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咏史》原文及翻译赏析汇总5篇(扩展7)

——《对雨》原文及翻译赏析汇总5篇

  浣溪沙・雨湿清明香火残

  宋代:朱敦儒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译文及注释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lán)干。

  清明时节的雨水落在祭拜后残留的香烛纸钱上,桥下溪水碧绿,桥外燕子衔湿泥筑巢。白日渐长,独自一个人寂寞的倚着栏杆。

  香火:香烛纸钱.用以祭祀鬼神。燕泥寒:燕子衔湿泥筑巢。日长:春分后,夜短日长。

  脱箨(tuò)修篁(huáng)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刚退去竹皮的竹子正散发着嫩绿之色,刚掉落花瓣的新杏,还未散发出酸味。如此好的江南美景与谁一起观赏呢。

  箨:竹皮,笋壳。修篁:美好的竹子。篁:竹.褪花:花瓣掉落。与谁看:与谁一起观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明时节的雨水落在祭拜后残留的香烛纸钱上,桥下溪水碧绿,桥外燕子衔湿泥筑巢。白日渐长,独自一个人寂寞的倚着栏杆。

  刚退去竹皮的竹子正散发着嫩绿之色,刚掉落花瓣的新杏,还未散发出酸味。如此好的江南美景与谁一起观赏呢。

  注释

  香火:香烛纸钱.用以祭祀鬼神。

  燕泥寒:燕子衔湿泥筑巢。

  日长:春分后,夜短日长。

  箨(tuò):竹皮,笋壳。

  修篁(huáng):美好的竹子。篁:竹.

  褪花:花瓣掉落。

  与谁看:与谁一起观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在北宋灭亡的时候,作者流落江南之时创作的,此时的作者正值中年,满腔爱国热情的作者,看到眼前的美景,想到灭国之痛,写下这首用江南清明之美景来衬托对故国(北宋)灭亡之悲情的作品。

  赏析

  这首小词写于南渡后的某个清明节。全词以生动朴素的语言勾画了江南清明时节如画的风光,抒发了远离家乡的孤独感和忧时伤事的苦闷心情。

  上片抓住清明时节江南特有的风光展开画面。“雨湿清明”,既点明了时间,又描状了江南一带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特色。“香火残”,指清明扫墓时焚烧的香烛纸钱被雨水打湿后的情状。“碧溪”,写江满溪碧青色的春水。“燕泥寒”,说南来的燕子正啄着带寒意的泥土准备筑巢。词人面对以上这些风物,不由得件件触起深沉悲凉的感慨。由清明扫墓而联想起自己逃离家乡客居江南,无法祭扫先人之坟;由燕子啄泥做窠,而联想起自己四处飘零无以为家,更由霏霏淫雨,料峭春寒,而联想起国事的暗淡艰难。透过歇拍“日长独自倚阑干”的背后,可以想见词人心中蕴含着多少辛酸沉痛的潜台词啊!上片中迷漾的景色又正与词人凄迷的心境妙合交融,富有一种深沉动人的韵。

  下片写江南美好的春景及悲苦的心绪。首句描画出刚脱了笋壳的修长的新竹青翠欲滴,散发出一片耀眼的绿色,沁人心脾。次句化用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蝶恋花》)句意,状写新*褪落了娇艳花瓣的杏花杏子尚小,嫩绿而酸,清新可爱。这样美妙的江南春色是多么令人心花怒放,神怡颜开啊!然而词人笔锋陡转,以反诘句“江南春好与谁看”收结全词。既与上片歇拍孤独怆然韵心境相呼应,又表达了自己失国亡家、忧念时事而无心观赏的沉痛心情,烙上了时代的印记。这正是朱敦儒南渡后中期词作的可贵之处。这首词如同这一时期其它同类题材的词作一样,如“独倚危楼,无限伤心处。芳草连天云薄暮”(《苏幕遮》)’“东风寂寞,可怜谁为攀折”(《念奴娇》),“秋风又到人间,叶珊珊。四望烟波无尽,欠青山”(《相见欢》),以真性情写真景物,将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相交融地交织成浑然一体的境界,思想性和艺术性均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念奴娇・断虹霁雨 宋朝 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X?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念奴娇・断虹霁雨》译文

  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挂天,青山如黛。桂影繁茂,谁知道,今与夕是那么的清辉不足?万里的晴天,嫦娥在何处?驾驶一轮玉盘,驰骋长空。寒光零乱,在为谁斟酌这��X?

  我和一群年轻人在张园密茂的树林中徜徉,离开家万里,难得有今宵开怀畅饮!老夫,在江南海北,最爱的是是临风笛。孙郎微笑着,是因为听着这笛子的声音。

  《念奴娇・断虹霁雨》译文二

  雨后新晴,天边出现一道彩虹,万里秋空一片澄明。如秀眉的山峦经过雨水的冲刷,仿佛披上了新绿的衣服。月中的桂树还很茂密,怎么能说今夜的月色不明亮呢?万里的晴天,嫦娥在何处?她驾驶着这一轮圆月,在夜空驰骋。月光寒冷,为谁照射在这坛美酒上?

  一群年轻人伴我左右,在微凉的晚风中踏着幽寂的小径,走进长满林木的张家小园,畅饮欢谈。让我们斟满手中的金荷叶杯,虽然离家万里,可是把酒畅饮的欢聚时刻实在难得。老夫我一生漂泊,走遍大江南北,最喜欢听临风的霜笛。孙郎听后,微微一笑,吹出了更加悠扬的笛声。

  《念奴娇・断虹霁雨》注释

  此词豪放,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云:“或以为可继东坡赤壁之歌。”

  念奴娇:词牌名。

  诸生:一作“诸甥”。此据《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改。

  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西长江边上。

  张宽夫:作者友人,生*不详。

  金荷:金质莲花杯。

  文不加点:谓不须修改。

  断虹:一部分被云所遮蔽的虹,称断虹。

  山染句:谓山峰染成青黛色,如同美人的长眉毛。

  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扶疏:繁茂纷披貌,意为枝叶繁茂。

  ��娥:月中女神娥。汉时避汉文帝刘垣讳,改称嫦娥。一轮玉:指圆月。

  ��X(líng lù):酒名。湖南衡阳县东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绿色,取以酿酒,甘美,名酃渌,又名��X。

  老子:老夫,作者自指。


《咏史》原文及翻译赏析汇总5篇(扩展8)

——曲江原文翻译及赏析汇总五篇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花边高冢卧麒麟。(花边一作:苑边)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译文

  因一瓣花儿被风吹落就感到春色已减,如今风把成千上万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发愁?

  且欣赏这即将消逝的春光,也不要害怕酒喝多了让人伤怀更多。

  翡翠鸟在曲江上的楼堂上作巢,原来雄踞的石麒麟现今倒卧在地上。

  仔细推敲事物的道理知道需要及时行乐,为什么要用浮名牵绊自己的一生。

  每天退朝归来,都要典衣沽酒。常常到曲江边举杯畅饮,尽醉而归。

  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只看见蝴蝶在花丛深处飞来飞去,蜻蜓在水面慢慢的飞,时不时点一下水。

  我要把话传给世人,希望人们与这样美好的春光共同流连享乐,虽是暂时相赏,也不要违背啊!

  注释

  曲江:河名,在陕西西安市东南郊,唐朝时候是游赏的好地方。

  减却春:减掉春色。

  万点:形容落花之多。

  且:暂且。经眼:从眼前经过。

  伤:伤感,忧伤。江上小堂巢翡翠巢翡翠:翡翠鸟筑巢。

  苑边高冢卧麒麟苑:指曲江胜境之一芙蓉花。冢:坟墓。

  推:推究。物理:事物的道理。

  浮:虚名。

  朝回:上朝回来。典:押当。

  债:欠人的钱。行处:到处。

  深深:在花丛深处;又可解释为“浓密的样子”。见:现。

  款款:形容徐缓的样子。传语:传话给。

  风光:春光。共流转:在一起逗留的盘桓。

  违:违背,错过。

  赏析

  曲江又名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城南五公里处,原为汉武帝所造。唐玄宗开元年间大加整修,池水澄明,花卉环列。其南有紫云楼、芙蓉苑;西有杏园、慈恩寺,是著名游览胜地。

  第一首写他在曲江看花吃酒,布局出神入化,抒情感慨淋漓。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首联是说,落下一片花瓣让人感到春色已减。如今风把成千上万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发愁?

  在曲江看花吃酒,正遇良辰美景,可称赏心乐事了;但作者却别有怀抱,一上来就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惜春情绪,产生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他一没有写已经来到曲江,二没有写来到曲江时的节令,三没有写曲江周围花木繁饶,而只用“风飘万点”四字,就概括了这一切。“风飘万点”,不止是客观的写景,缀上“正愁人”三字,重点就落在见景生情,托物言志上了。“风飘万点”,这对于春风得意的人来说,会煞是好看,为何又“正愁人”呢?作者面对的是“风飘万点”,那“愁”却早已萌生于前此的“一片花飞”,因而用跌笔开头:“一片花飞减却春”!历尽漫长的严冬,好容易盼到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这春天,这花儿,不是值得人们珍惜的吗?然而“一片花飞”,又透露了春天消逝的消息。敏感的、特别珍惜春天的诗人又怎能不“愁”?“一片”,是指一朵花儿上的一个花瓣。因一瓣花儿被风吹落就感到春色已减,暗暗发愁,可如今,面对着的分明是“风飘万点”的严酷现实啊!因此“正愁人”三字,非但没有概念化的毛病,简直力透纸背。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颔联是说,且看将尽的落花从眼前飞过,也不再厌烦过多的酒入口。

  “风飘万点”已成现实,那尚未被风飘走的花儿就更值得爱惜。然而那风还在吹,剩下的,又一片、一片的飘走眼看即将飘尽了!第三句就写这番情景:“且看欲尽花经眼。”“经眼”之花“欲尽”,只能“且看”。“且”是暂且、姑且之意。而当眼睁睁的看着枝头残花一片、一片的随风飘走,加入那“万点”的行列,心中又是什么滋味呢?于是来了第四句:“莫厌伤多酒入唇。”吃酒为了消愁。一片花飞已愁;风飘万点更愁;枝上残花继续飘落,即将告尽,愁上添愁。因而“酒”已“伤多”,却禁不住继续“入唇”啊!

  只是一落花,连写三句,极尽反复层折之妙。接入第四句,魂消欲绝。然而作者何以要如此“反复层折”的写落花,以致魂消欲绝。究竟是仅仅感叹春光易逝,还是有慨于难于直陈的人事问题呢?

  “江上小堂巢翡翠,花边高冢卧麒麟。”颈联是说,翡翠鸟在曲江上的楼堂上作巢,原来雄踞的石麒麟现今倒卧在地上。

  第三联就写到了人事。有人说此联“奇想惊人”,细想却恰恰在人意之中。诗人的目光随着“风飘万点”在移动:落到江上,就看见原来住人的小堂却巢着翡翠——翡翠鸟筑起了窝,何等荒凉;落到苑边,就看见原来雄踞高冢之前的石雕墓饰麒麟倒卧在地,不胜寂寞。经过安史之乱,曲江往日的盛况远没有恢复;可是,好容易盼来的春天,眼看和万点落花在一起,就要被风葬送了!这并不是惊人的奇想,而是触景伤情。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尾联是说,仔细推究事物盛衰变化的道理,那就是应该及时行乐,何必让虚浮的荣誉束缚自身呢?

  面对这残败景象又有什么办法呢?仍不外是“莫厌伤多酒入唇”,只不过换了一种漂亮的说法,就是“行乐”。难道“物理”就是这样吗?如果只能如此,无法改变,那就只须行乐,何必让浮荣绊住此身,失掉自由呢?

  联系全篇来看,所谓行乐,不过是他自己所说的“沉饮聊自遣”,或李白所说的“举杯消愁愁更愁”而已,乐处又在哪里呢?

  绊此身的浮荣何所指?指的就是“左拾遗”那个从八品以上的谏官。因为上疏救房琯,触怒了肃宗。从此,为肃宗疏远。作为谏官,他的意见却不被采纳,还蕴含着招灾惹祸的危机。这首诗就是乾元元年(758)暮春任“左拾遗”时写的。到了这年六月,果然受到了处罚,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写此诗到被贬,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了解了这样一个历史背景,就会对这首诗有比较确切的理解。

  这是“联章诗”,上下两者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下一首,即紧承“何用浮荣绊此身”而来。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第二首开头四句是说,上朝回来,天天去典当春天穿的衣服,换得钱来每天到江头买酒喝,直到喝醉了才肯回来。到处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少有的了。

  前四句一气旋转,而又细针密线。时当暮春,长安天气,春衣才派上用场;即使穷到要典当衣服的程度,也应该先典冬衣。如今竟然典起春衣来,可见冬衣已经典光。这是透过一层的写法。而且不是偶尔用典,而是“日日典”。这是更透过一层的写法。“日日典春衣”,读者准以为不是等米下锅,就是另有燃眉之急;然而读到第二句,才知道那不过是为了“每日江头尽醉归”,真有点出人意外。出人意外,就不能不引人深思:为什么要日日尽醉呢?

  诗人还不肯回答读者的疑问,又逼进一层:“酒债寻常行处有”。“寻常行处”,包括了曲江,又不限于曲江。走到曲江,就在曲江尽醉;走到别的地方,就在别的地方尽醉。因而只靠典春衣买酒,无异于杯水车薪,于是乎由买到赊,以致到处欠着酒债。付出这样高的代价就是为了换得个醉醺醺,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诗人终于作了回答:“人生七十古来稀。”意味人生能活多久,既然不得行其志,那就今日有酒今日醉吧!这事愤激之言。联系诗的全篇和杜甫的全人,是不难了解言外之意的。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第三联是说,但见蝴蝶在花丛深处穿梭往来,蜻蜓在水面上款款而飞,时不时点一下水。

  第三联写江头景,在杜诗中也是别具一格的名句。这一联体物有天然之妙,但不仅妙在体物,还妙在“缘情”。人生如此短促,大好春光,又即将消逝,难道不值得珍惜吗?诗人正是满怀惜春之情观赏江头景物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是多么恬静、多么自由、多么美好的境界啊!可是这样自由、这样美好的境界,还能存在多久呢?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末联是说,传话给春光,让我与春光一起逗留吧,虽是暂时相赏,也不要违背啊!

  “传语”犹言“寄语”,对象就是“风光”。这里的”风光“就是明媚的春光。诗人以情观物,物皆有情,因而传语风光说:”可爱的风光啊,你就同穿花的蛱蝶,点水的蜻蜓一起流转,让我欣赏吧,哪怕是暂时的;可别连这点心愿也违背了啊!“

  《曲江二首》是因为仕途不得志而作,所以惜春、留春之情包含深广的社会内容,耐人寻味。

  这两首诗总的特点,用我国传统的美学术语说,就是“含蓄”,就是有“神韵”。所谓“含蓄”,所谓“神韵”,就是留有余地。抒情、写景抒写的是最典型最有特征性的东西,从而使读者通过已抒之情和已写之景去玩味未抒之情,想象未写之景。

  就抒情方面说,“何用浮荣绊此身”,“朝回日日典春衣,……”,其“仕不得志”是依稀可见的。但如何不得志,为何不得志,却秘而不宣,只是通过描写暮春之景抒发惜春、留春之情;而惜春、留春的表现方式,也只是吃酒,只是赏花玩景,只是及时行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日日江头尽醉归”,从“一片花飞”到“风飘万点”,已经目睹了、感受了春减、春暮的全过程,还“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真可谓乐此不疲了!然而仔细探索,就发现言外有意,味外有味,弦外有音,景外有景,情外有情,“测之而益深,究之而益来”,真正体现了“神余象外”的艺术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当时京城虽已收复,但兵革未息,作者眼见唐朝因政治腐败而酿成的祸乱,心境十分杂乱。游曲江正值暮春,所以诗人借写曲江景物的荒凉败坏以哀时。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原文:

  曲江对雨

  [唐代]杜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着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译文:

  春天的云彩倦卧在芙蓉苑的墙上,苍茫暮色下江亭矗立,春景寂静。

  林中的花朵附着雨珠颜色更浓,水荇挥舞着翠带,牵引着阵阵微风。

  龙武禁军簇拥龙辇盛大出行的景象不再如今已是龙辇深藏,殿门深锁,无人焚香。

  什么时候皇帝才能下诏重现金钱会的盛况?即便短暂,也让我重拾沉醉于锦瑟丽音的好时光。

  注释:

  年芳:美好的春色。

  着(zhuó):附着,附加。

  水荇:多年生水草。

  金钱会:唐代宫中撒钱之游戏。

  赏析:

  曲江是杜甫长安诗作的一个重要题材。安史之乱前,他以曲江游宴为题,讽刺诸杨的豪奢放荡。陷居时期,他潜行曲江,抒发深重的今昔兴亡之感。而*乱之后,则大多寓凄寂之境于浓丽之句,表达深沉的悲感与愤慨。《曲江对雨》就是这样的一首作品。此诗景丽情深,抚今追昔,低徊蕴藉。

  前两联写曲江春雨图,紧扣标题中的“雨”字;后两联写“对雨”之思,触景生情,但这情又非直白宣泄,而融于翩翩遐想,更见含蓄深婉。委婉表达在忆旧与憧憬中隐约可见的忠君忧国之心和对国家美好前景的期盼之情。

  首联写景,先大处落墨,勾出全景,重在写静态。春云低垂,笼罩宫城,覆压苑墙;斜晖脉脉,江亭寂寂,暮霭沉沉,芳草萋萋:虽是春景,生意盎然,却了无人迹,一派荒凉落寞。一“覆”,一“静”,既凸显眼前之景的肃清郁闷,又透露出时移世易,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颔联直承而下,从细部用笔,由面到点,写曲江胜景,重在写动态,将满怀幽思作进一步渲染。杂花生树,落英缤纷,本已迷人眼目,又经如酥春雨的润泽,更觉楚楚可怜,娇媚动人。“湿”字,也有选本作“落”,以为用“落”字更有余韵。春雨迷蒙,飞红万点,飘零曲江,随波逐流。枯坐江亭的诗人面对此景,不禁生出万分惆怅与凄苦之情,恰如落红离枝,盛唐气象已渐行渐远,诗人不免潸然掉泪。这是移情于景的妙句。

  颈联讲当年玄宗皇帝,曾率领龙武禁军,自夹城趋芙蓉园,笳鼓齐鸣,车声雷动,旌麾蔽日。到此时,驰道依存,空余废辇,殿门深锁,无人焚香,戒备森严。杜少陵曾有诗云“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然而兴衰无常,此刻曲江一派凄清肃寂,空自让人凭悼。

  尾联描绘了一个君臣同欢、歌舞升*的宴饮嬉游之景。作者巧妙地用“何时”一词表现出自己的期盼。全诗绘景浓艳,意境静穆清肃;抒情婉转,感慨深沉曲折。在忆旧与憧憬中隐约可见诗人的忠君忧国之心以及颓然自放之念。“何时”表明这种狂想充其量是一场豪梦而已。杜甫曾受用于玄宗,安史劫后,新君(即肃宗)上场,肃宗因当日分镇之命,几撼其储皇之位,衷心隐处,不搛于若翁,故将玄宗移居西内,并将其旧侍翦除殆尽,玄宗暮境悲凉,杜甫不得新君恩宠,也就愈念当日如鱼得水的佳境了。此联抒情极其惨痛。“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明知逝水难回,却渴盼恩泽重沐,一展怀抱,这不能不令人伤感。“暂醉”,其实只能是转瞬即逝的精神麻醉罢了。

  全诗绘景浓艳,意境静穆清肃;抒情婉转,感慨深沉曲折。在忆旧与憧憬中隐约可见诗人的忠君忧国之心以及颓然自放之念。

  曲江二首

  杜甫〔唐代〕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花边高冢卧麒麟。(花边 一作:苑边)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译文

  因一瓣花儿被风吹落就感到春色已减,如今风把成千上万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发愁?且欣赏这即将消逝的春光,也不要害怕酒喝多了让人伤怀更多。翡翠鸟在曲江上的楼堂上作巢,原来雄踞的石麒麟现今倒卧在地上。仔细推敲事物的道理知道需要及时行乐,为什么要用浮名牵绊自己的一生。

  每天退朝归来,都要典衣沽酒。常常到曲江边举杯畅饮,尽醉而归。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只看见蝴蝶在花丛深处飞来飞去,蜻蜓在水面慢慢的飞,时不时点一下水。我要把话传给世人,希望人们与这样美好的春光共同流连享乐,虽是暂时相赏,也不要违背啊!

  注释

  曲江:河名,在陕西西安市东南郊,唐朝时候是游赏的好地方。减却春:减掉春色。万点:形容落花之多。且:暂且。经眼:从眼前经过。伤:伤感,忧伤。江上小堂巢翡翠 巢翡翠:翡翠鸟筑巢。苑边高冢卧麒麟苑:指曲江胜境之一芙蓉花。冢:坟墓。推:推究。物理:事物的道理。浮:虚名。朝回:上朝回来。典:押当。债:欠人的钱。行处:到处。深深:在花丛深处;又可解释为“浓密的样子”。见:现。款款:形容徐缓的样子。传语:传话给。风光:春光。共流转:在一起逗留的盘桓。违:违背,错过。

  鉴赏

  曲江又名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城南五公里处,原为汉武帝所造。唐玄宗开元年间大加整修,池水澄明,花卉环列。其南有紫云楼、芙蓉苑;西有杏园、慈恩寺,是著名游览胜地。

  第一首写他在曲江看花吃酒,布局出神入化,抒情感慨淋漓。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首联是说,落下一片花瓣让人感到春色已减。如今风把成千上万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发愁?

  在曲江看花吃酒,正遇良辰美景,可称赏心乐事了;但作者却别有怀抱,一上来就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惜春情绪,产生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他一没有写已经来到曲江,二没有写来到曲江时的节令,三没有写曲江周围花木繁饶,而只用“风飘万点”四字,就概括了这一切。“风飘万点”,不止是客观的写景,缀上“正愁人”三字,重点就落在见景生情,托物言志上了。“风飘万点”,这对于春风得意的人来说,会煞是好看,为何又“正愁人”呢?作者面对的是“风飘万点”,那“愁”却早已萌生于前此的“一片花飞”,因而用跌笔开头:“一片花飞减却春”!历尽漫长的严冬,好容易盼到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这春天,这花儿,不是值得人们珍惜的吗?然而“一片花飞”,又透露了春天消逝的消息。敏感的、特别珍惜春天的诗人又怎能不“愁”?“一片”,是指一朵花儿上的一个花瓣。因一瓣花儿被风吹落就感到春色已减,暗暗发愁,可如今,面对着的分明是“风飘万点”的严酷现实啊!因此“正愁人”三字,非但没有概念化的毛病,简直力透纸背。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颔联是说,且看将尽的落花从眼前飞过,也不再厌烦过多的酒入口。

  “风飘万点”已成现实,那尚未被风飘走的花儿就更值得爱惜。然而那风还在吹,剩下的,又一片、一片的飘走眼看即将飘尽了!第三句就写这番情景:“且看欲尽花经眼。”“经眼”之花“欲尽”,只能“且看”。“且”是暂且、姑且之意。而当眼睁睁的看着枝头残花一片、一片的随风飘走,加入那“万点”的行列,心中又是什么滋味呢?于是来了第四句:“莫厌伤多酒入唇。”吃酒为了消愁。一片花飞已愁;风飘万点更愁;枝上残花继续飘落,即将告尽,愁上添愁。因而“酒”已“伤多”,却禁不住继续“入唇”啊!

  只是一落花,连写三句,极尽反复层折之妙。接入第四句,魂消欲绝。然而作者何以要如此“反复层折”的写落花,以致魂消欲绝。究竟是仅仅感叹春光易逝,还是有慨于难于直陈的人事问题呢?

  “江上小堂巢翡翠,花边高冢卧麒麟。”颈联是说,翡翠鸟在曲江上的楼堂上作巢,原来雄踞的石麒麟现今倒卧在地上。

  第三联就写到了人事。有人说此联“奇想惊人”,细想却恰恰在人意之中。诗人的目光随着“风飘万点”在移动:落到江上,就看见原来住人的小堂却巢着翡翠——翡翠鸟筑起了窝,何等荒凉;落到苑边,就看见原来雄踞高冢之前的石雕墓饰麒麟倒卧在地,不胜寂寞。经过安史之乱,曲江往日的盛况远没有恢复;可是,好容易盼来的春天,眼看和万点落花在一起,就要被风葬送了!这并不是惊人的奇想,而是触景伤情。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尾联是说,仔细推究事物盛衰变化的道理,那就是应该及时行乐,何必让虚浮的荣誉束缚自身呢?

  面对这残败景象又有什么办法呢?仍不外是“莫厌伤多酒入唇”,只不过换了一种漂亮的说法,就是“行乐”。难道“物理”就是这样吗?如果只能如此,无法改变,那就只须行乐,何必让浮荣绊住此身,失掉自由呢?

  联系全篇来看,所谓行乐,不过是他自己所说的“沉饮聊自遣”,或李白所说的“举杯消愁愁更愁”而已,乐处又在哪里呢?

  绊此身的浮荣何所指?指的就是“左拾遗”那个从八品以上的谏官。因为上疏救房琯,触怒了肃宗。从此,为肃宗疏远。作为谏官,他的意见却不被采纳,还蕴含着招灾惹祸的危机。这首诗就是乾元元年(758)暮春任“左拾遗”时写的。到了这年六月,果然受到了处罚,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写此诗到被贬,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了解了这样一个历史背景,就会对这首诗有比较确切的理解。

  这是“联章诗”,上下两者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下一首,即紧承“何用浮荣绊此身”而来。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第二首开头四句是说,上朝回来,天天去典当春天穿的衣服,换得钱来每天到江头买酒喝,直到喝醉了才肯回来。到处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少有的了。

  前四句一气旋转,而又细针密线。时当暮春,长安天气,春衣才派上用场;即使穷到要典当衣服的程度,也应该先典冬衣。如今竟然典起春衣来,可见冬衣已经典光。这是透过一层的写法。而且不是偶尔用典,而是“日日典”。这是更透过一层的写法。“日日典春衣”,读者准以为不是等米下锅,就是另有燃眉之急;然而读到第二句,才知道那不过是为了“每日江头尽醉归”,真有点出人意外。出人意外,就不能不引人深思:为什么要日日尽醉呢?

  诗人还不肯回答读者的疑问,又逼进一层:“酒债寻常行处有”。“寻常行处”,包括了曲江,又不限于曲江。走到曲江,就在曲江尽醉;走到别的地方,就在别的地方尽醉。因而只靠典春衣买酒,无异于杯水车薪,于是乎由买到赊,以致到处欠着酒债。付出这样高的代价就是为了换得个醉醺醺,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诗人终于作了回答:“人生七十古来稀。”意味人生能活多久,既然不得行其志,那就今日有酒今日醉吧!这事愤激之言。联系诗的全篇和杜甫的全人,是不难了解言外之意的。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第三联是说,但见蝴蝶在花丛深处穿梭往来,蜻蜓在水面上款款而飞,时不时点一下水。

  第三联写江头景,在杜诗中也是别具一格的名句。这一联体物有天然之妙,但不仅妙在体物,还妙在“缘情”。人生如此短促,大好春光,又即将消逝,难道不值得珍惜吗?诗人正是满怀惜春之情观赏江头景物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这是多么恬静、多么自由、多么美好的境界啊!可是这样自由、这样美好的境界,还能存在多久呢?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末联是说,传话给春光,让我与春光一起逗留吧,虽是暂时相赏,也不要违背啊!

  “传语”犹言“寄语”,对象就是“风光”。这里的”风光“就是明媚的春光。诗人以情观物,物皆有情,因而传语风光说:”可爱的风光啊,你就同穿花的蛱蝶,点水的蜻蜓一起流转,让我欣赏吧,哪怕是暂时的;可别连这点心愿也违背了啊!“

  《曲江二首》是因为仕途不得志而作,所以惜春、留春之情包含深广的社会内容,耐人寻味。

  这两首诗总的特点,用我国传统的美学术语说,就是“含蓄”,就是有“神韵”。所谓“含蓄”,所谓“神韵”,就是留有余地。抒情、写景抒写的是最典型最有特征性的东西,从而使读者通过已抒之情和已写之景去玩味未抒之情,想象未写之景。

  就抒情方面说,“何用浮荣绊此身”,“朝回日日典春衣,……”,其“仕不得志”是依稀可见的。但如何不得志,为何不得志,却秘而不宣,只是通过描写暮春之景抒发惜春、留春之情;而惜春、留春的表现方式,也只是吃酒,只是赏花玩景,只是及时行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日日江头尽醉归”,从“一片花飞”到“风飘万点”,已经目睹了、感受了春减、春暮的全过程,还“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真可谓乐此不疲了!然而仔细探索,就发现言外有意,味外有味,弦外有音,景外有景,情外有情,“测之而益深,究之而益来”,真正体现了“神余象外”的艺术特点。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曲江二首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翻译

  落下一片花瓣让人感到春色已减。如今风把成千上万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发愁?

  且看将尽的落花从眼前飞过,也不再厌烦过多的酒入口。

  翡翠鸟在曲江上的楼堂上作巢,原来雄踞的石麒麟现今倒卧在地上。

  仔细推究事物盛衰变化的道理,那就是应该及时行乐,何必让虚浮的荣誉束缚自身呢?

  上朝回来,天天去典当春天穿的衣服,换得的钱每天到江头买酒喝,直到喝醉了才肯回来。

  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但见蝴蝶在花丛深处穿梭往来,蜻蜓在水面款款而飞,时不时点一下水。

  传话给春光,让我与春光一起逗留吧,虽是暂时相赏,也不要违背啊!

  注释

  减却春:减掉春色。

  万点:形容落花之多。

  且:暂且。

  经眼:从眼前经过。

  伤:伤感,忧伤。江上小堂巢翡翠

  巢翡翠:翡翠鸟筑巢。

  苑边高冢卧麒麟苑:指曲江胜境之一芙蓉花。

  冢:坟墓。

  推:推究。

  物理:事物的道理。

  浮:虚名。

  朝回:上朝回来。

  典:押当。


《咏史》原文及翻译赏析汇总5篇(扩展9)

——绝句·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汇总5篇

  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翻译

  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

  今年春天眼看着又要过去了,我返回故乡的日期到底是何年何月呢?

  注释

  逾:就是愈,更加的意思。

  欲燃:将要烧起来,这里是形容鲜红的颜色。

  欲:好像。

  何日:什么时候。

  归年:回去的时候。

  鉴赏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描写出了暮春时的美丽景色,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创作背景

  这是《绝句二首》中的第二首,是诗人漂泊西南的早期作品,作于公元764年(广德二年)暮春,当时杜甫在成都的草堂。

  鉴赏二

  这是杜甫客居四川时写的一首抒情小诗,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春光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心中沉重的乡思。

  前两句写景,第一小句写江水和水鸟,江水碧绿,衬托出乌的羽毛更白,一个“逾”字,借衬托而显露其颜色。第二小句写山和花,一个“欲”字,由拟人更突出其姿态把“江”、“鸟”、“山”、“花”四种实物涂上一层碧绿、青翠、莹白、绯红的油彩。景色清新,沁人心脾,充满动感。

  后两句笔意一转,抒发感情,第三小句写春景物虽好,但已匆匆飞逝,触景生情。并着力地勾出了第四句“何日是归年”。春归人未归,沉沉的伤感,缕缕的分愁,一笔涌出,发自心灵深处。言已尽而意无穷,使人置念不已。

  本诗的艺术成就,首先是情景交融。其中第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以景寓情,情深意长。其次是以叙景寄乡思。在春光融融的一片暖色中,本可因物而喜,却透露出诗人的怀乡愁思。言婉意深,独具风致。

  绝句二首·其二原文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

  逾:更多。

  欲:好象。

  燃:燃烧。

  过:过去。

  何:什么。

  译文

  江水碧绿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

  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像燃烧的火一样红。

  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过去了,

  不知什么时候才是我回家的日子。

  绝句二首·其二赏析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绮靡,十分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绝句二首·其二简析

  《绝句·江碧鸟逾白》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原文: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

  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

  今年春天眼看着又要过去了,什么时候才是我返回故乡的日期呢?

  注释

  ①逾(yú):就是愈,更加的`意思。

  ②欲燃:将要烧起来,这里是形容鲜红的颜色。欲:好像。

  ③何日:什么时候。

  ④归年:回去的时候。

  鉴赏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描写出了暮春时的美丽景色,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原文: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

  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

  今年春天眼看着又要过去了,什么时候才是我返回故乡的日期呢?

  注释

  ①逾(yú):就是愈,更加的意思。

  ②欲燃:将要烧起来,这里是形容鲜红的颜色。欲:好像。

  ③何日:什么时候。

  ④归年:回去的时候。

  鉴赏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描写出了暮春时的美丽景色,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原文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咏史》原文及翻译赏析汇总5篇(扩展10)

——皇皇者华原文翻译及赏析汇总5篇

  原文

  皇皇者华,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我马维驹,六辔如濡。载驰载驱,周爰咨诹。

  我马维骐,六辔如丝。载驰载驱,周爰咨谋。

  我马维骆,六辔沃若。载驰载驱,周爰咨度。

  我马维骃,六辔既均。载驰载驱,周爰咨询。

  翻译

  译文灿烂的花枝,盛开在原野上。衔着使命疾行的征夫,常怀思难以达成使命的地方。

  驾车有少壮的驹马,六辔润泽鲜妍。驰驱在奉使的征途上,博访广询礼士尊贤。

  驾车有青黑色的骐马,六辔闪着素丝一样的光彩。驰驱在奉使的征途上,广询博访不敢懈怠。

  驾车有白身黑鬣的骆马,六辔柔润油亮。驰驱在奉使的征途上,不辞辛劳广询博访。

  驾车有杂色的駰马,六辔调度得很均匀。驰驱在奉使的征途上,不辞辛劳广泛地咨询。

  注释

  ⑴皇皇:犹言煌煌,形容光彩甚盛。

  ⑵原隰(xí):原野上高*之处为原,低湿之处为隰。

  ⑶駪(shēn)駪:众多疾行貌。《国语·晋语》引诗作“莘莘”,意为众多。征夫:这里指使臣及其属从。

  ⑷靡及:不及,无及。

  ⑸六辔:古代一车四马,马各二辔,其中两骖马的内辔,系在轼前不用,故称六辔。如濡:新鲜有光泽貌。

  ⑹载:语助词。

  ⑺周:遍。爰:于。

  ⑻骐:青黑色的马。

  ⑼如丝:指辔缰有丝的光彩和韧度。

  ⑽咨谋:与“咨诹”同义。

  ⑾骆:白身黑鬣的马。

  ⑿沃若:光泽盛貌。

  ⒀咨度:与“咨诹”同义。

  ⒁駰:杂色的马。

  ⒂均:协调。

  ⒃咨询:与“咨诹”同义。

  赏析

  《小雅·皇皇者华》诗,《左传》以为“君教使臣”之诗,历来无疑义。今按:“君教使臣”乃此诗之原旨。使臣秉承国君之明命,重任在身,故必须以咨诹善道,广询博访。上以宣国家之明德,下以辅助自己之不足,以期达成使命,因而“咨访”实为使臣之大务。而在出使之际,君之教使臣者,正在于广询博访。使臣在奉使途中,时刻不忘君之所教,时常懔懔于心,怀有“靡及”之感,更是忠于职守、忠于明命的表现。《皇皇者华》这首诗,正是从这两方面著笔歌咏的。

  诗的首章,先阐明君教使臣之旨,诗人说:“煌煌的花枝,已盛开在原隰之上了。彼奉使的征夫,已駪駪然奔驰于行道之中了。怀着国家的`使命,宜常若有不及之感了。”诗意委婉而寄意深长,既以慰使臣行道的辛苦,又戒其必须忠于使命,常以“靡及”自警。从措词来看,是婉而多风,而用意则是非常庄重。至于君教使臣之具体内容为何,则于诗的第二章至第五章中,用使臣口气,反覆表达,以见使臣时刻不忘君之所教,时时以忠贞自守。

  第二章原诗云:“我马维驹,六辔如濡,载驰载驱,周爰咨诹。”前三句皆为使臣自道其出使在征途上的情况,第四句“周爰咨诹”,始表明“博访广询,多方求贤”之义,亦即“君教使臣”的主要内容,而为“每怀靡及”句中使臣所怀思的主旨。三章至五章的诗意,与二章全同,特因叶韵关系,在语词上作了改变:“我马维驹,六辔如濡”、“我马维骆,六辔沃若”、“我马维駰,六辔既均”。此数语,皆以道使臣在奉使途中威仪之盛。因车有四马,故章次亦叠至四次。二章言“载驰载驱,周爰咨诹”,三章言“载驰载驱,周爰咨谋”,以及四章、五章之“周爰咨度”,“周爰咨询”,其意义皆为“遍于咨询”,亦即“广询博访”之义。由此表明使臣之在征途、无时无刻不以君命为念,则使臣之敬奉使命,可想而知。明此义,则知此诗中之“每怀靡及”、“周爰咨诹”两句,乃全诗关键所在。

  综观此诗,倘使无首章“每怀靡及”之语,则二章以下之“周爰咨诹”、“周爰咨谋”、“周爰咨度”等语,意义皆不明显,亦不见有君教使臣之义。倘无二章以下“周爰咨诹”诸语之反覆见意,则使臣奉命“每怀靡及”殷殷之意,更无由表现。故此诗艺术特点之一,是前后各章,互相辉映、照顾周密。特点之二是:诗的语言气象开朗,生动蓬勃。首章以“皇皇者华”起兴,落响超迈,命意笼罩全诗。二章以次,语词变动,错落有致,命义相*而不显其重复,语音协调,可诵性甚强。特点之三是用意恳切,不论君之教使臣,以至使臣对国家明命之反应,字里行间,都非常感人。君之使臣以敬,臣之受命以庄,这虽是古语,还是有借鉴意义的。《左传》云:“《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每怀靡及,诹、谋、度、询,必咨于周。’”可谓深得诗意。

  原文:

  皇皇者华

  [先秦]佚名

  皇皇者华,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我马维驹,六辔如濡。载驰载驱,周爰咨诹。

  我马维骐,六辔如丝。载驰载驱,周爰咨谋。

  我马维骆,六辔沃若。载驰载驱,周爰咨度。

  我马维骃,六辔既均。载驰载驱,周爰咨询。

  译文

  那一枝枝灿烂明艳的鲜花,盛开在广袤的原野湿地上。策马疾驰的使者和小吏们,每每想起还有不周到地方。

  我骑乘着雄壮的骏马良驹,手里的六条马缰柔韧有光。鞭策着马儿驰骋在大路上,在民间遍访那治国的'良方。

  我骑乘着雄壮的青黑骏马,六条马缰犹如素丝般滑柔。鞭策着马儿驰骋在乡野上,跑遍民间博采治国的良谋。

  我骑乘着雄壮的黑鬃白马,六条马缰闪耀着鲜艳光泽。鞭策着马儿驰骋在大路上,遍**间搜求治国的善策。

  我骑乘着雄壮的黑白花马,六条马缰收放得自如协调。鞭策着马儿驰骋在乡野上,跑遍民间询访治国的大道。

  注释

  皇皇:犹言煌煌,形容光彩甚盛。华:即花。

  原隰(xí):原野上高*之处为原,低湿之处为隰。

  駪(shēn)駪:众多疾行貌。《国语·晋语》引诗作“莘莘”,意为众多。征夫:这里指使臣及其属从。

  靡及:不及,无及。

  六辔(pèi):古代一车四马,马各二辔,其中两骖马的内辔,系在轼前不用,故称六辔。如濡(rú):新鲜有光泽貌。

  载:语助词。

  周:遍。爰(yuán):于。咨诹(zōu):咨询访问,征求意见。

  骐(qí):青黑色的马。

  如丝:指辔缰有丝的光彩和韧度。

  咨谋:与“咨诹”同义。

  骆:白身黑鬣的马。

  沃若:光泽盛貌。

  咨度:与“咨诹”同义。

  骃(yīn):杂色的马。

  均:协调。

  咨询:与“咨诹”同义。

  赏析:

  “君教使臣六乃此诗之原旨。使臣秉承国君之明命,重任在身,故必须以咨周善道,广询博访。上以宣国家之明德,下以辅助自己之不足,以期达成使命,因而“咨访六实为使臣之大务。而在出使之际,君之教使臣者,正在于广询博访。使臣在奉使途中,时刻不忘君之所教,时常懔懔于心,怀有“靡及六之感,更是忠于职守、忠于明命的表现。《小雅·皇皇者华》这首诗,正是从这两方面着笔歌咏的。

  诗的首章,先阐明君教使臣之旨,诗人说:“皇皇者华,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怀靡及。六诗意委婉而寄意深长,既以慰使臣行道的辛苦,又戒其必须忠于使命,常以“靡及六自警。从措词来看,是婉而多风,而用意则是非常庄重。至于君教使臣之具体内容为何,则于诗的第二章至第五章中,用使臣口气,反覆表达,以见使臣时刻不忘君之所教,时时以忠贞自守。

  第二章原诗云:“我马维驹,六辔如濡,载驰载驱,周爰咨诹。六前三句皆为使臣自道其出使在征途上的情况,第四句“周爰咨诹六,始表明“博访广询,多方求贤六之义,亦即“君教使臣六的主要内容,而为“每怀靡及六句中使臣所怀思的主旨。三章至五章的诗意,与二章全同,特因叶韵关系,在语词上作了改变:“我马维驹,六辔如濡六、“我马维骆,六辔沃若六、“我马维骃,六辔既均六。此数语,皆以道使臣在奉使途中威仪之盛。因车有四马,故章次亦叠至四次。二章言“载驰载驱,周爰咨诹六,三章言“载驰载驱,周爰咨谋六,以及四章、五章之“周爰咨度六,“周爰咨询六,其意义皆为“遍于咨询六,亦即“广询博访六之义。由此表明使臣之在征途、无时无刻不以君命为念,则使臣之敬奉使命,可想而知。明此义,则知此诗中之“每怀靡及六、“周爰咨诹六两句,乃全诗关键所在。

  综观此诗,倘使无首章“每怀靡及六之语,则二章以下之“周爰咨诹六、“周爰咨谋六、“周爰咨度六等语,意义皆不明显,亦不见有君教使臣之义。倘无二章以下“周爰咨诹六诸语之反覆见意,则使臣奉命“每怀靡及六殷殷之意,更无由表现。故此诗艺术特点之一,是前后各章,互相辉映、照顾周密。特点之二是:诗的语言气象开朗,生动蓬勃。首章以“皇皇者华六起兴,落响超迈,命意笼罩全诗。二章以次,语词变动,错落有致,命义相*而不显其重复,语音协调,可诵性甚强。特点之三是用意恳切,不论君之教使臣,以至使臣对国家明命之反应,字里行间,都非常感人。君之使臣以敬,臣之受命以庄,这虽是古语,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皇皇者华

  佚名〔先秦〕

  皇皇者华,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我马维驹,六辔如濡。载驰载驱,周爰咨诹。

  我马维骐,六辔如丝。载驰载驱,周爰咨谋。

  我马维骆,六辔沃若。载驰载驱,周爰咨度。

  我马维骃,六辔既均。载驰载驱,周爰咨询。

  译文

  那一枝枝灿烂明艳每鲜花,盛开在广袤每原野湿地上。策马疾驰每使者和小吏们,每每想起还有不周到地方。我骑乘着雄壮每骏马善驹,手里每六条马缰柔韧有光。鞭策着马儿驰骋在大路上,在民间遍访那治国每善方。我骑乘着雄壮每青黑骏马,六条马缰犹如素丝般滑柔。鞭策着马儿驰骋在乡野上,跑遍民间博采治国每善谋。我骑乘着雄壮每黑鬃白马,六条马缰闪耀着鲜艳光泽。鞭策着马儿驰骋在大路上,遍**间搜求治国每善策。我骑乘着雄壮每黑白花马,六条马缰收放得自如协调。鞭策着马儿驰骋在乡野上,跑遍民间询访治国每大道。

  注释

  皇皇:犹言煌煌,形容光彩甚盛。华:即花。原不(xí):原野上高*之处为原,低湿之处为不。駪(shēn)駪:众多疾行貌。《国语·晋语》引诗作“莘莘”,意为众多。征夫:这里指使臣及其属从。靡及:不及,无及。六辔(pèi):古代一车四马,马各二辔,其中两骖马每内辔,系在轼前不用,故称六辔。如濡(rú):新鲜有光泽貌。载:语助词。周:遍。爰(yuán):于。咨诹(zōu):咨询访问,征求意见。骐(qí):青黑色每马。如丝:指辔缰有丝每光彩和韧度。咨谋:与“咨诹”同义。骆:白身黑鬣每马。沃若:光泽盛貌。咨度:与“咨诹”同义。駰(yīn):杂色每马。均:协调。咨询:与“咨诹”同义。

  鉴赏

  “君教使臣”乃此诗之原旨。使臣秉承国君之明命,重任在身,故必须以咨周善道,广询博访。上以宣国家之明德,下以辅助自己之不足,以期达成使命,因而“咨访”实为使臣之大务。而在出使之际,君之教使臣者,正在于广询博访。使臣在奉使途中,时刻不忘君之所教,时常懔懔于心,怀有“靡及”之感,更是忠于职守、忠于明命的表现。《小雅·皇皇者华》这首诗,正是从这两方面著笔歌咏的'。

  诗的首章,先阐明君教使臣之旨,诗人说:“皇皇者华,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怀靡及。”诗意委婉而寄意深长,既以慰使臣行道的辛苦,又戒其必须忠于使命,常以“靡及”自警。从措词来看,是婉而多风,而用意则是非常庄重。至于君教使臣之具体内容为何,则于诗的第二章至第五章中,用使臣口气,反覆表达,以见使臣时刻不忘君之所教,时时以忠贞自守。

  第二章原诗云:“我马维驹,六辔如濡,载驰载驱,周爰咨诹。”前三句皆为使臣自道其出使在征途上的情况,第四句“周爰咨诹”,始表明“博访广询,多方求贤”之义,亦即“君教使臣”的主要内容,而为“每怀靡及”句中使臣所怀思的主旨。三章至五章的诗意,与二章全同,特因叶韵关系,在语词上作了改变:“我马维驹,六辔如濡”、“我马维骆,六辔沃若”、“我马维駰,六辔既均”。此数语,皆以道使臣在奉使途中威仪之盛。因车有四马,故章次亦叠至四次。二章言“载驰载驱,周爰咨诹”,三章言“载驰载驱,周爰咨谋”,以及四章、五章之“周爰咨度”,“周爰咨询”,其意义皆为“遍于咨询”,亦即“广询博访”之义。由此表明使臣之在征途、无时无刻不以君命为念,则使臣之敬奉使命,可想而知。明此义,则知此诗中之“每怀靡及”、“周爰咨诹”两句,乃全诗关键所在。

  综观此诗,倘使无首章“每怀靡及”之语,则二章以下之“周爰咨诹”、“周爰咨谋”、“周爰咨度”等语,意义皆不明显,亦不见有君教使臣之义。倘无二章以下“周爰咨诹”诸语之反覆见意,则使臣奉命“每怀靡及”殷殷之意,更无由表现。故此诗艺术特点之一,是前后各章,互相辉映、照顾周密。特点之二是:诗的语言气象开朗,生动蓬勃。首章以“皇皇者华”起兴,落响超迈,命意笼罩全诗。二章以次,语词变动,错落有致,命义相*而不显其重复,语音协调,可诵性甚强。特点之三是用意恳切,不论君之教使臣,以至使臣对国家明命之反应,字里行间,都非常感人。君之使臣以敬,臣之受命以庄,这虽是古语,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原文:

  皇皇者华

  [先秦]佚名

  皇皇者华,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我马维驹,六辔如濡。载驰载驱,周爰咨诹。

  我马维骐,六辔如丝。载驰载驱,周爰咨谋。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