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说课稿小学12篇

首页 / 说课稿 / | 2022-09-03 08:21:09 小学,说课稿,数学

数学说课稿小学1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本节教材是在学*了有关线段、角的概念、公理、性质,以及线段的画法之后学*的,角的画法是学*几何的基础知识,为后继学*中能正确合理的画出角,能根据角的关系解决几何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画角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的角;

  (3)、培养学生动手画图的能力,类比思维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角。

  难点:画角的和、差的第二种方法(移角的方法)。

  二、教法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我采取探究——主体参与性学*与类比发现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

  探究——主体参与性学*作为一种探索式教学方法,体现了认知心理学。如在用三角板画特殊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活动的方法,启发学生通过主动动手操作、思考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进而完成知识的内化,使书本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课堂不再成为“一言堂”,学生也不再成为教师注入知识的“容器”。

  类比发现法是学生通过已学过的方法类比总结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如:角的画法的总结与五角星的画法。它也体现了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学*方式。

  电脑多媒体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如在突破难点时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使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与方法的合理性,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拟的,采取这种形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使教学目标更完美地体现。另外,电脑软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将教师的思路和策略以软件的形式来体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附:教学用具:三角板、量角器、多媒体

  三、学法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问题情景,学生想办法解决疑问,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以自己的动手活动与类比思考努力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随时对所学知识产生有意注意,努力思索解决疑问的方式,这才使自己的能力通过教师的点拨得到发挥。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附:学*用具:三角板、量角器、圆规和正三角形、正方形纸板

  四、教学过程

  在课堂导入、新课讲授及终结阶段的教学中,我力求发挥学生自我动手能力和自我发现的能力,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以启发、引导为教师的责任。

  (一)导入阶段

  *上的五角星是同学们最熟悉也最喜欢的几何图形,你能够画出这样标准的五角星吗?

  温故知新,引入课题: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画两条线段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有几种方法?如何画?

  生: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用直尺度量出线段的长度,然后计算出线段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再用直尺画出。

  第二种是: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生口述,师用多媒体演示)。

  师:与线段的画法类似,这节课我们将学*角的画法。

  教师板书:§1。7角的画法。

  (二)讲授阶段

  1、借助线段的画法(多媒体形式),提出问题。

  用刻度尺可以测量一条线段的长度,也可以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用量角器能测量角的度数,能否用量角器画出某度数的角呢?学生自由讨论,动手试验。

  尝试训练画一个角等于35度。

  然后教师以画65度角为例详细讲解画角的具体操作方法与过程。借助动画,解决疑问,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作准备。

  (1)画线

  (2)对中(端点对中心)并合线(射线合零线)

  (3)描点(在相应刻度处描点)

  (4)画线(角的另一边)

  2、变式训练,提高学生识图和画图能力,突出重点。

  下列图中已给出一条射线,你能按要求画出角吗?

  (1)∠AOB=35度(2)∠COD=60度(3)∠EOF=45度(4)∠MON=70度

  3、类比画两条线段的画角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的两种方法,试探索画角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的方法

  尝试训练已知如图中∠1和∠2,画一个角使它等于∠1+∠2吗?

  然后教师动画演示突破难点。

  4、通过例题使学生巩固方法,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口还需动手,通过例题,使学生巩固方法,加深认识,初步具备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突出重点,进而突破难点。

  例一、如图,已知∠α画出它的余角。

  (1)、让学生回忆余角的定义。

  (2)、实质是画90度角与∠α的差的方法。

  (3)、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教师板书画法。

  (4)、教师演示动画并进一步强调注意移角方法中的:“顶点重合、一边重合、和在外、差在内”。

  (5)学生完成课后练*2。

  例二、利用三角板,画105度的角

  (1)你手中的两个三角板有多少度的角?利用你手中的三角板画角,比一比谁画出不同大小的角最多。(15度、30度、45度、60度、90度、180度、…………)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有什么规律?

  (3)你能利用三角板画出105度的角吗?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学生板演画图,教师板书画法。)

  (4)教师动画演示并作评析:利用三角板画角,需设法用30、45、60、90、180度的角的和差表示。

  (5)学生完成课后练*题1、2

  例三画本书开头的五角星。

  1、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正三角形、正方形试用折叠的方法找出它们的中心,探索正三角形、正方形的画法。

  2、教师演示正三角形、正方形的画法。学生总结画法并画出五角星。

  3、师生一起听**欣赏红色五角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并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一)终结阶段

  (二)

  1、进行课堂练*,巩固概念,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

  学生完成四道练*题。这四道题都采取了直接使用量角器、三角板画角的方法,难度中等,使学生接受画角的方法,并能使用工具解决简单几何问题,同时为下一步的学*与提高打好基础。教师等学生完成后,叫成绩中等的学生起立回答,如果有错误,让其它学生起立纠正。

  2、课堂小结

  通过对角的和、差的两种画法的小结,使学生理清这节课的重难点。

  3、布置作业。

  课本*题1。5第6(3)、7,通过作业反馈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效果,以利课后解决学生尚有疑难的地方。

数学说课稿小学2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 》是 版数学教材第 册第章第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中,占据 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打下基础。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兴趣。

  (或另分成三个层次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难点是

  下面,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法(教学策略)

  1. 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基于本节课的 特点,着重采用 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兴趣和动机,明确学*目标,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体的内驱力。

  3. 说学法(学情分析)

  (1)学生特点分析: 年级的学生认知处于发展阶段是,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 ,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本节课的知识障碍,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激发学生学*的内驱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4. 说教学流程:

  (1)由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课后练*使学生能巩固并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教学程序:

  课堂结构:复*提问,导入讲授课,课堂练*,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部分

数学说课稿小学3

  说 教 材

  一、说教材分析及构思

  本节知识,是在 “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方程是表示等量关系的一种模式,学*方程最重要的方面是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材编排时,创设了多方面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对多个实例的讨论,发现了方程能刻画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从而体会到方程的作用,并产生积极的学*愿望。这对于学生学*方程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设计预案时,基本遵从教材体系。

  方程是等式里的一类特殊对象,传统教材都用属概念加种差的方式,按“等式+含有未知数→方程”的线索教学方程的意义,考虑到方程是在刻画生活中的等量关系时产生的,所以,在北师大教科书里没有从方程和等式的内涵上作太多比较,但等式是方程的生长点,为了有利于方程概念的建立,教学时适当借助天*加深对天*的理解是必要的。天*两臂*衡,表示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两臂不*衡,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不相等。让学生在天**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的三幅情境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认识方程。处理时,对于第三幅情境图,是一个重点,根据学生认识的深入程度,可适当让学生体会到等式的“值等”和“意等”,并允许学生根据不同的认识找到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不同的方程,但主张学生根据明显的数量关系列方程。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抽象出方程的含义。练*强调学生在按照“数量关系--等量关系—方程”这样一个过程,通过想一想,找一找,说一说,写一写等不同的形式学会用方程来表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会到方程的作用,为以后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 、能力目标:正确地应用方程的意义辨别方程,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分类思想。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学*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获取新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的含义。

  以上是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认识特征而确定的。

  说 教 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 “ 以学生发展为本 ” 必须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那么教师只能通过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 “ 直观教学法 ” 、 “ 演示操作法 ” 、 “ 观察法 ” 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数学,*等交流各自对数学的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方面的教学手段:

  1 、用直观的操作和演示,让每位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和归结出结论。

  2 、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促进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3 、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而且有趣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

  说 学 法

  为了使学生获取 “ 方程的意义 ” 这部分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学*知识的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增强学生学*知识的自信心。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真正理解和掌握方程最基本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

  说 教 学 过 程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根据教学要求为实施教学计划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部分。

  一、借助生活经验,感悟等量关系

  1.从跷跷板感受*衡

  师:大家都玩过跷跷板吧?这儿有一个简易的跷跷板(展示图)现在老师坐在左边, A同学坐在右边,会出现什么情况?沈老师坐在左边,请篮球名星姚明坐到右边,会出现什么情况?接下来,我还坐在左边,让啊啊老师坐右边,结果跷跷板*衡了,说明了什么?如果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这种情况,你用哪个?

  设计意图是从学生熟悉的游戏引入,既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衡”,又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学*兴趣。

  2.从天*感受等量关系

  师:这是我们在科学课里用到的天*,(展示一天*图) 我在右边放了一个300克的砝码,请你们在右边放你喜欢的东西,要让天**衡,你会放什么东西?(学生自由说,师引导学生体会到只要放上的东西的质量是300克都行)展示天*图(左右一样重):看看这幅图,谁能说一说这两种东西的质量关系。 设计意图是,学生自由放东西的过程中能较自主的体会到等式的“值等”

  二、探究学*,发现方程。

  (一)具体情景中感受方程

  1.展示天*图四(一*衡天*,左放一小砝码和一草莓,右放一大砝码):这里面有相等关系吗?谁来把这个相等关系说出来?(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接下来我告诉你这两个砝码的质量,现在只有草莓的质量是未知的了,我们选一个字母来表示。左边的质量可以怎么表示?(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右边的质量呢?(出示)这两个质量?(相等)(板书x+20=30),我们就得出了这样一个表示两边相等的数学算式,可以简单的叫它等式。学生借助天*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找到一个等量关系,在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出示88页的月饼图:(另处的内容不出现)

  你从图中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4块月饼的的质量一共是380克)

  你所说的“是”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相等、等于)

  那这里有没有一个象前面那样的相等关系?(有)

  老师可不明白了,这里可只有月饼这一种东西,谁和谁等啊?学生回答,出示:4块月饼的质量=380克

  等号的左边是什么?右边的380克表示什么?(出示4块月饼的质量),哦,原来两边表示的是同一个意思!非常聪明的4、2班。如果用字母y表示一个月饼的质量,各位高手,你能写出一个等式来吗?(板书)

  如果我说5个月饼的质量是475克,你还能写吗? 厉害厉害。借助月饼图让学生体会到等量关系其实是值的相等和意义的相等。

  3.出示88页水壶图的左半幅:

  夏天来了,天热了,各位高手也要多喝水了。看看,东西挺多的,有水壶,有杯子,有热水瓶,它们都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们的盛水量之间还有这样的关系。你发现这里面的相等关系了吗?(同桌互相说)把你找到的相等关系在纸上写出来。如果每个热水瓶能装z毫升的水,你能根据你找到的相等关系写出等式来吗?试一试,在纸上写一写。(师巡视)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相等量关系是什么,你写的等式又是什么。指出z在数学里为了和2相区分,一般要在中间加一点。这道题的相等关系很多,把你认为最好找的找出就可以了。(估计学生中的情况有: 2z +200=20xx; 2z=20xx-200; 20xx-2z=200)让学生找最直接的等量关系,写最直接的方程,不提倡学生掌握多种方程,但要求每个学生清楚自己是依据哪一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作好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如形如x=……类型。)借助这一较复杂的情景图,让学生体会到如寻找相等关系,如何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示生活中的相等关系。

  4.出示图片,(一大杯水和一小杯水,小杯水质量已知,总量已知)请仔细观察这幅图,然后按要求独立完成。谁来把你的等式说给大家听一听。你是怎么想的?放手让学生经历分析数量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的过程。

  (二)总结抽象,认识方程

  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列的几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一个未知数(板),都是等式)像上面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板)。

  方程,在我们国家有悠久的历史,请看短片。既然方程在我们国家有这么悠久的历史,那老师要考考大家,看你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了。展示。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数学朋友——方程(板课)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方程了。设计意图是,认识方程,并了解方程的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思想教育。

  (三)及时练*,辨析方程

  1.认方程(出示),辨析方程,并说理由,较深入认识方程的特点。

  2.写方程。(看来大家和方程还真的很熟了,你能写出一个方程吗?写在纸上,谁来说一说。大家都说得很好。)变式训练,多角度强化对方程的认识。

  三、解决问题,运用方程。

  在我们生活学*中,会遇到很多的数量,用我们今天学的方程(板课)可以很轻松的表示它们之间的相等关系。

  1、看图列方程:

  展示(1)题,这个方程怎么写,在纸上写出来。x+20表示什么?50+20又表示什么?两边相等,不错。

  展示(2)题:这道题的等量关系是怎样的?怎么列方程?很能干,列方程就是先找等量关系,再写方程。

  展示(3)(4)题,学生独立思考,做题。完成的可下位与同学交流。指名说结果。

  2.根据题意列方程。树上原来有x只小鸟,飞走了6只,又飞来了8只,树上现在一共有23只小鸟。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运用方程,体会方程。

  3.根据方程编数学情景。X+5=12,x÷8=6(大家都有能够根据数学情景写方程了,反过来,你能根据我的方程编数学情景吗?同桌相互说来听听。现在我请一位勇士来说一说。)逆向训练,有助于学生开阔数学视野。

  四、 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觉得方程在数学里、在生活里有什么用?老师觉得今天大家很能干,其中,有46个孩子表现超级棒,有X个孩子还如果再认真一点,全班50个孩子就都超级厉害了。请大家根据我们班今天的表现情况写一个方程。准备好了,跟老师一起说:x加……为我们自己的精彩鼓掌。这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学生易于接受。

  五、 个性作业。(课件:A组:书90页第(5)(6)题,B组:哥哥有180枚邮票,弟弟有60枚,哥哥借弟弟的邮册看了后,弟弟发现两人的邮票一样多了。你认为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能写出一个方程吗?你能想办法验证你写的方程是否正确吗?)分层对待,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同时又激发学生继续学*的欲望。

  说 板 书 设 计

  板书: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x+20=30

  4y=380

  5y=475

  2z+200=20xx

  x+200=450

  这种设计既体现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又渗透了探究新知的思考方法,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数学说课稿小学4

  一、说教材。

  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且学生已经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些都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而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对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且学生已经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些都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而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对于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略有所闻,但接触并不多。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循序渐进,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先通过码头装卸货物的情景、通过集装箱、货车运载大宗物品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吨”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提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大白菜、奶牛、猪、水泥、油桶、小学生体重等物体帮助学生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最后通过练*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及质量单位的合理运用。

  二、说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让学生感知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说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吨的含义,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建立1吨重的概念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设计教案时拟体现以下几点:

  1、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数学学*的最终目标是应用,吨又是一个生活中常常会见到、用到的单位。这样的内容决定了这节课的教学应该从生活中来,再走到生活中去。

  2、加大主体参与的力度

  吨虽然在生活中常见,但对孩子来说,依然显得抽象。为了能让孩子对1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一定要让孩子亲自去尝试,在亲身感受中去想像,去推算。

  3、帮助学生组建认知结构

  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图片、比赛、练*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有序、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组建起关于质量单位及其换算的认识结构。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进行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知,引入质量单位——吨

  该环节主要是通过学生常见的苹果,由一个——一箱——一卡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还需要用到比千克再大的重量单位,激发了学生的学*动机,自然导入新知——认识吨

  (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吨的观念,了解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教学吨的认识时,教师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在哪里见过或听过“吨”,教师再适时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一般在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货物时,用吨作单位。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提问:认识了吨,你们想不想知道1吨到底有多重呢?这时教师并不急着揭示1吨=1000千克,而是设计了一项比赛,让学生在拎一拎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几十千克就已经很重了,这时再揭示,像这样的100袋大米才重1吨。这时学生对“吨是一个很大的重量单位”的感触便十分深刻。

  练*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新知不断深化的过程,本课的练*与新授部分无法分开,充分体现了在练中学。因为考虑到“吨”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学生对吨、对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时候,我又设计了以下五个层次的练*让学生深化“1吨”的观念。

  第一层:通过对1千克白菜的推算,进一步感知1吨有多重,之所以放在第一层,因为推算多少个1千克等于1000千克比较容易。

  第二层:提供了一组刚好重1吨的物体,让学生通过观察图意并说一说各是什么物体,各有多少,对“1吨”重的物体有更多了解。

  第三层:提供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物体,让学生收集信息,通过算一算、说一说,不仅加深对“1吨”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推算的能力。

  第四层:结合以上的过程,让学生想一想自己身边熟悉的物品,想一想多少个这样的物品也重“1吨”。

  第五层:出示两块砖重5千克,让学生通过推算得出多少块砖重1吨。这里是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算能力。

  这五个层次层层递进,要求逐步提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训练。

  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时,对于单位换算的方法,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在这里,我先是提供了两道附有图片的单位换算,一来考察学生收集图片信息的能力,二来,也让学生体会到单位换算的基本方法:要记住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然后再出示单位换算题,巩固方法。

  (三)全课总结

  本环节主要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提高

  本环节先是通过一组题帮且学生整理所学过的质量单位,使学生能够准确分分辨克、千克、吨。帮助学生组建知识结构。

  再通过一道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并通过这道题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数学说课稿小学5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小组合作、拓展规律——巩固深化、拓展应用——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好动、喜欢动画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因此在新课依始,我就给孩子们讲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小数点搬家(板书),利用“喜羊羊快餐店”通过价格的变化吸引顾客的情节,把学生溶入到故事中(板书:4.00元0.40元0.04元)。接着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小数点向哪边搬家?快餐店的价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时学生都会带着疑问与好奇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会说:小数点向左边搬家了,快餐店价格便宜了,来的客人会越来越多了。[这一环节设计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及寓教于乐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在积极、轻松的心理状态下一边听故事,一边思考,为学*后面新的教学内容提供了很好的心理状态和认知基础。]

  二、自主探索、归纳发现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为了分散难点,我安排以下三个阶段:观察讨论阶段、归纳总结阶段、实践应用阶段。

  1、观察讨论阶段

  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这一环节我采取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方式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讨论来进行学*。[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互相辨析,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最终成为科学的认识。]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可能会有以下答案:

  (1)从元、角、分间进率分析:

  4.00元表示4元0.40元表示4角0..04元表示4分

  4元是4角的10倍,4角是4分的10倍,4元是4分的100倍;

  反之4分是4角的十分之一,4角是4元的十分之一,4分是4元的百分之一。

  (2)从计数单位分析:4.00元是4个1,0.40元是4个十分之一,0.04元是4个百分之一。[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去发现体验获得新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的目的。]

  2、归纳总结阶段

  结合前面的发现,我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位置怎样移动?小数的大小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有了前面观察讨论阶段做铺垫,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4.00 元到0.40元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4.00元到0.04元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两位,小数就会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此时学生对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就会缩小这一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也只局限于价格上,而这时教师的引导就应该发挥作用,把学生的发现上升到一个普遍性的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板书);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

  接着我追问学生: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又会怎样变化呢?学生很自然地就会说出:缩小到原来的千分之一。如果向左移动四位、五位呢?学生都会轻松作答(……)[这样的设计为学生思维的延伸和拓展提供了广阔、自主、多元化的*台,这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建立正确的表象,学生不但享受到了数学的乐趣,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3、实践应用阶段

  [刚发现的规律如果不反复操作运用,它就会很快从学生的记忆中淡化褪去,而认知规律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动手做、动脑想。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两个练*。]

  (1)淘气的小数点总是在28.5中蹦来蹦去,你能说出下面数与28.5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

  2.850.02850.285

  (2)帮小数点搬家:53.8÷1053.8÷10053.8÷1000

  (此题的第一小题学生会完成的很顺利,但在计算53.8÷100时,一部分学生就会产生疑问: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数位不够怎么办?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自己解决。因为在教材的情境设置中已蕴涵了这个信息,学生会发现4.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时,0.400.04已出现了用0占位的方法。加上学生在学*小数的读写法时已有了“哪个数位没有数字可用0来占位”的知识支撑,学生很快就会想到用0补位的方法,从而得出结论:小数点在移动时,如果位数不够要用0补位。)[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关键]

  三、小组合作、拓展规律

  在这一环节,我接着小数点搬家这一话题提出一系列的启发性问题。

  问题一:自从小数点搬了两次家后,“喜羊羊快餐店”的客人可多了,喜羊羊着实高兴了一阵。可是月底一算帐却亏本了,为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小数点向左移动,钱越来越少了,价格便宜,当然不挣钱了。

  问题二:可做买卖也不能亏本啊,怎样才能扭亏为盈呢?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了一定的购物经验,会马上想到,小数点向右移,使快餐价格上升。

  问题三: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猜一猜:小数点向右移动,原小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有了探索小数点向左移动规律的经验,根据学生知识迁移的特点,很容易找到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因此在本环节我就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学生很容易会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本环节这一连串三个问题步步设疑,环环相扣,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类推能力得以锻炼。]

  在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后,我乘胜追机,设计了这样的练*:

  (1)知道同学们有了新发现,淘气的小数点又来了,你能说出下面各数与0.0493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

  0.4934.9349.3

  (2)你能找到小数的家吗?

  0.9990

  0.09×100.09×1000.09×1000

  [本环节的练*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点右移规律的理解及巩固小数点右移的方法。]

  四、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猜一猜:小明的身高不小心写成了145米,猜一猜小明的正确身高是多少米?[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样的,通过与书本、门、旗杆的对比,把现实生活与数学学*密切地联系起来,体现了数学的真正价值: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2、听一则有关小数点引发飞行事故的真实事例。[通过练*,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小数点的重要性,也使学生明确了小数的实际意义及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同时,把课堂教学引伸到了社会中,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学*了小数点搬家,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可能会从知识、情感、价值观等等方面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都会给予充分肯定。]

  六、板书

  小数点搬家

  0.04元0.40元4.00元

  缩小到原来左移右移扩大到原来

  十分之一一位一位10倍

  百分之一两位两位100倍

  千分之一三位三位1000倍

  [关于板书的设计,我摈弃了课本上冗长的规律叙述,采用直观,更简洁,更明了的板书设计,既突出重点又概括全面,使学生易看易懂,记忆深刻,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数学说课稿小学6

  教材分析

  “动手做(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本节课是在认识了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古代的一种数学图形游戏“七巧板”的认识、拼摆,巩固练*已知图形的特点,并利用已知图形创造出更美更好的图形。

  学生分析

  我校处于城乡交界处,学生多为流动人口子女。由于家庭背景的原因,有的没有上过幼儿园,学前知识和学**惯有很大差异。学生又多为独生子女,性格普遍任性、自私、不懂谦让与关心他人,这对新教材的实施,尤其是对组织学生的自主学*、合作学*增加了难度。

  教学设想

  根据学生家长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学生的学*观念大不相同的现状,教师先从学生的好奇心入手,利用图形从大到小、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多到少的变化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初步、直观感受“七巧板”的奇妙。

  在认识了“七巧板”之后,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第一步,先让学生拼一个大正方形,再让学生拼一个较大的三角形,有不会的学生再由教师、同桌协作帮助完成。第二步,出示简单的“七巧板”拼出的造型图,采取同桌合作进行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的精神。第三步,在学生稍显疲惫时,给学生听一段故事(书中的“练一练”第3题),稍做放松,让他们听并且看老师拼摆,拼完后让学生先说听到了什么故事?看出老师拼的是什么?你觉得老师拼得怎样?最后,让4人小组合作拼图,突出学生合作、协调的能力。第四步,采取8人大组先讨论分配任务和拼摆主题后,合作创造出学生最满意的作品来。

  在拼摆过程中,着重保护动手能力差的学生的学*自信心,采取教师帮助或同学帮助进行协作性学*,努力不使一个学生落下。

  在教学中不再要求学生必须遵守严格的课堂规矩,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

  教学目标

  1.培养合作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2.初步培养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教学流程

  一、复*、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了哪些*面图形?

  生:(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师:这证明咱班同学都认识了*面图形。那么,大家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

  生:七巧板。

  师:(出示课题:七巧板。)七巧板是我国古代一种图形游戏,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啦。今天我们就用它来做一些有趣的图形游戏。在拼之前,大家先回答几个小小的问题,为什么叫七巧板?

  生1:因为它有7块。

  生2:因为它有7种颜色。

  师:谁能说得更好?

  生3:因为它是把一个大正方形分成了颜色不同的七块。

  师:哦!是吗?那我们大家一起看看这七块分别是什么图形?(教师随手撕下一块并贴到黑板上,学生说出它的名称。着重讲述3号图形叫什么。)

  有可能的答案:梯形、四边形、*形四边形,对不准确的答案先给予肯定,再稍做比较,找出3号图形的特点,即有四条边,两边互相*行,所以应叫“*行四边形”。让学生再跟读一遍。

  练*:七巧板中有________个□________个△。

  哪些图形较大,哪些图形较小?

  哪两个图形一样大?

  (若学生说出了3号图形与7号图形一样大,要予以肯定。)

  七巧板教师说课,标签: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说课稿,

  二、拼一拼。

  1.请小组长分发七巧板。

  2.拼一拼:拼正方形、拼三角形,对独立完成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

  【锻炼学生对七巧板各个图形的认识能力】

  三、练一练。

  1.教师出示鱼、帆船三幅较为简单的图形,让学生分别说出像什么?再同桌合作,选出喜欢的图形迅速地拼出来。(对拼得又对又快、合作好的同桌给予表扬)

  再出示猫、台灯、鸭子比较复杂的三幅图,让学生先认再拼,操作方式同上。

  【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及合作精神。】

  2.师:现在请大家休息一下,老师请你们听一个小故事,(放录音,“守株待兔”题目不出现。)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拼什么?和故事有什么关系?

  大家会不会拼呢?哪个同学拼得好?请大家伴着音乐,4人小组拼一拼,看哪组拼得好,表扬优秀小组。

  四、拓展练*。

  发挥学生的想像力,8人小组讨论,拼出学生认为最美的图案。

  【目的发挥学生互助的思想,培养创新思维。】

  五、鼓励性地评价学生的作品。

  课后反思

  上课前,我对这节课进行了精心设计,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决定放开对学生以往课堂行为的要求,打破常规教学,把学生分成了2人、4人、8人小组进行活动,目的是针对现在学生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互助、协调的学**惯。正如我的预料,在课堂中学生对七巧板游戏充满兴趣,于是按照计划“强制”小组必须合作,但有些学生仍要独立完成。我注意观察,当拼第三组图时,有学生自己发现一人无法完成,只好自愿融合于小组活动中,并能迅速完成。这时,我再把完成的作品与班上几位爱独立学*的学生作品进行对比,让那几位学生自动认识到不是每一件事都是可以独立完成的,让他自动放弃自己原有的想法,达到本节课所要求的目标,并把它升华到教育学生改掉自私、封闭、不懂合作等性格弱点的高度

数学说课稿小学7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再教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首先说明应用正、反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5和例6的教学应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解的基本应用题。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并能运用算术法解答,本节课学*内容是再原有解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发现归纳出一种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成正、反比例的量,在生活实际中应用很广,学生再前两年的学*中,已接触过这种情况的问题,如归一、归总应用题,只不过那时是就题论题,没有上升到一般规律。这里主要使学生学*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再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其他方法解答同一题目,概括出一般规律。通过解答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从而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正、反比例意义来列等式,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所以,再教学上要十分重视从旧知识引申出新知识,再这过程中,蕴涵了抽象概括的方法,运用这个概括对新的实际问题进行判断,这是数学学*所特有的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

  (2)、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兴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学**惯。

  (3)、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二、说学情

  用比例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对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了一定的建构基础以及掌握了正、反比例的意义的背景下进行探索学*的。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的能力。相信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定能突破重、难点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学法:

  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利用学生已有的解决有关基本应用题的方法和比例关系的知识,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数学活动,探究解决有关基本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2、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通过看、想、交流等数学活动,自觉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加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从“一题多解”的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四、说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老师请你用一把米尺去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你能行吗?给出信息,引入新课内容。

  (二)、联系实际,复*迁移

  1、出示课件:数学门诊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判断下面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三)、情境教学新课

  1、学*例5,用正比例意义解决问题。

  (1)、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全社会都在节约水资源。请大家想一想,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用水问题里藏有哪些数学问题呢?

  小结:水的单价一定,用水吨数与总价成正比例。

  2、教师提出问题。

  看来同学们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了。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运用比例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请看屏幕。

  出示例5:

  思考: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你能利用数学知识帮李奶奶算出上个月的水费吗?

数学说课稿小学8

  一、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一单元中的《成正比例的量》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学比和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关系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数量关系,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这种数量关系,可以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正比例方面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正比例的教学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中学数学和物理化学打下基础。

  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技能、能力特点及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正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工巧匠有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归纳、推断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思维的全过程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通过具体问题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四、说教法、学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上述的三维目标呢?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的编排特点,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以分组合作学*为产要方式来进行教学,主要采取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多个例证,从多角度、多层次来归纳正比例的特征。

  采取以上步骤的根据是学*比例的知识不能靠直观演示、操作,来获取知识,主要靠实际例子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推断等数学活动来获取知识,这样克服了比例意义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病,突出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为了理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我准备的教具是多媒体课件和展示台

  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以及教法的实施,教具的应用均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

  五、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是铺垫孕伏,导入新课。

  在这个环节里,我首先是让学生复*常见的数量关系,然后让学生根据一辆汽车行驶的路和时间说出路和时间的比.老师接着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遇到许多数量,这些数量间藏在许多小秘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数量间的一些规律和特征,,直接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是学生获取新知的过程,教学中我以学生自产探索为主,合伯交流为辅,教师问题为桥的教学思路展开的,这个环节我分四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个步骤、师生携手,共同解决问题。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的学*,所以我请同学们观察刚才汽车路程和时间的统计表,让他们先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回答、以下的问题(用多媒全出示)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3)还可以从表中发现哪些规律?

  学交流后回答,师随着学生的回答作必要的板书

  时间和路程这两种量,时间扩大,路程也随着扩大。路程总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就说时间和路程这两种量是相关联的,在学生回答后即使还很完整也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

  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第二步骤、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在这步骤中学生装已基本掌握了探求正比例关系的方法,我出示例2后,直接说:请同学们利用我们研究例1的步骤和研究方法,自己来研究一下布的数量和总价,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数学说课稿小学9

  一、说教材 :

  《路程、时间与速度》是九义教材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1、说学情分析

  在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具备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能力,能独立解答求每分钟行多少米的应用题,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经历了初步感知路程、时间、速度的生活经验,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定关系,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建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解决相应的应用题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为以后学*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奠定了基础。

  2、说预期效果

  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预想达成的教学效果如下:

  (1) 知识目标:通过对生活材料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 能力目标: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会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 情感目标:养成学生积极关注、收集、处理生活中数学信息的*惯,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

  3 、说教学重、难点

  要想达成预期的效果,教学中必须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

  对个九、十岁的孩子来说,“速度”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像路程那么明确,不像时间那么常见,并且速度的单位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它的表示形式学生们从未见过,因此,教学关键是让学生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感知并理解速度的含义,归纳出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说教学方法

  1、教法:本节课我运用了迁移法、复合的现实数学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

  2、学法:教学中运用了分析综合法、经验归纳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指导学*。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达成预期效果,我准备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 再现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因此本节课一开始就再现了同学们都非常熟悉和喜爱的运动会场景,“今年10月,我校举行了第八届运动会,学校打算选出一位运动员参加省‘径赛明星’的比赛,你会怎么选?”同学们当然会选跑的快的运动员。由此自然地进入第二环节。

  (二)主动探究模型,探究新知。

  观察运动员的两张比赛成绩表,从表中你能得出哪些数学信息?谁跑的最快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思考,从表1中得出200米径赛中张方最快,因为他用的时间最少,而1分钟定时往返跑中丁勇跑的路程最长,所以他跑的最快,从而领会“路程一定时,时间越短速度越快;时间一定时,路程越长速度越快。”在上面的两组快慢比较中,表面上看是比较路程或时间,实质上比的就是速度。怎样让学生透过表面看实质呢?于是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现在学校要在这两名运动员中选出一名参加省‘径赛明星’的比赛,该选谁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是啊,路程、时间都不相同,又怎么比呢?情境条件和已有知识的矛盾、冲突,点燃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发现欲,也激发了他们畅谈选择理由的愿望,积极调动原有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那就是要找一个统一的标准:他们每秒钟各跑了多少米?速度的概念应运而生。 要比快慢,先求速度,通过列式,计算出他们每秒钟跑多少米。(板书:每秒各跑多少米?200÷40=5(米)360÷60=6(米))这些数量各表示什么?一起听智慧老人说说吧!(智慧老人讲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定义)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三个相关联的量,学生原来只能模糊地感知,不能清晰地表达,所以,我借助智慧老人之口,直截了当地揭示概念,多媒体的演示,既能形象地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又节省了时间,建立了速度的概念,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速度的单位,每秒跑5米,,每秒跑6米,用另一种形式说是5米/秒,6米/秒。那么速度单位可以写成……(板书速度单位)通过提问:速度单位与我们学过的单位有什么不同?剖析出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共同组成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速度的含义,知道速度是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长度,这样就架构起行程问题中三个数量之间联系的桥梁。 接着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速度单位呢?引导学生创造出其他的速度单位,并进行板书。接下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速度,同学们想知道你写的这些速度哪里会用到吗?让大家读一读,它们分别表示人、飞机、声音、光的速度。以上的“说一说、读一读”能让学生联系生活,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感知并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并让学生认识了更多的速度单位,突破难点。在学生充分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三个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这些数分别表示什么?根据回答进行板书。那怎样求速度呢?在这个教学重点环节里,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究,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归纳数量关系,进而得出:路程÷时间=速度,这里围绕“总结---归纳”二个环节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深刻领会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密切联系。 为了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我充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开始情境的延伸:(课件)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能使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更只管、更形象,解答问题后,通过提问:每道算式分别表示什么?让学生总结归纳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时间=路程,仔细观察这三道数量关系式,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数量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多元分层训练,巩固内化。 在巩固练*中,我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设计了分层训练。第一层:基本训练,通过练*明确,已知路程、时间、速度中的任意两个数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数量。第二层:综合训练,这三道图文结合题,通过学生观察、分析,从纷繁复杂的条件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第一题求时间,第二题求速度,提别是第三题,它的解答方法多样化,可以比路程,也可以比时间,还可以比速度。在练*中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事物,能让他们积极地思考,轻松地练*,感受着数学的魅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四)联系实际应用,拓展提高。

  通过前面的学与练,学生对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到底学的这些知识有什么作用呢?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应用这些数学知识呢?

  (1) 限速标志我知道 这是高速公路上限制速度快慢的标志牌。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限速牌?

  (2) 为什么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呢? 其实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快得多,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3) 气象台预测台风到达的时间 台风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①今年8月,台风“泰利”在西太*洋生成,沿西北方向在我国登陆,台风距离大陆2160千米,中心最大风速60米/秒,你能预测台风到达的时间吗? ②现在台风距九江约900千米,预计24小时后到达九江,你能估计台风的速度吗? 这一环节充分利用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让学生看到自己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增强了数学应用意识,从而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愿望!

  四、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与速度 路程=时间×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数学说课稿小学10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本节教材是在学*了有关线段、角的概念、公理、性质,以及线段的画法之后学*的,角的画法是学*几何的基础知识,为后继学*中能正确合理的画出角,能根据角的关系解决几何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画角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的角;

  (3)、培养学生动手画图的能力,类比思维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角。

  难点:画角的和、差的第二种方法(移角的方法)。

  二、教法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我采取探究——主体参与性学*与类比发现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

  探究——主体参与性学*作为一种探索式教学方法,体现了认知心理学。如在用三角板画特殊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活动的方法,启发学生通过主动动手操作、思考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进而完成知识的内化,使书本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课堂不再成为“一言堂”,学生也不再成为教师注入知识的“容器”。

  类比发现法是学生通过已学过的方法类比总结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如:角的画法的总结与五角星的画法。它也体现了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学*方式。

  电脑多媒体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如在突破难点时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使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与方法的合理性,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拟的,采取这种形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使教学目标更完美地体现。另外,电脑软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将教师的思路和策略以软件的形式来体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附:教学用具:三角板、量角器、多媒体

  三、学法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问题情景,学生想办法解决疑问,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以自己的动手活动与类比思考努力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随时对所学知识产生有意注意,努力思索解决疑问的方式,这才使自己的能力通过教师的点拨得到发挥。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附:学*用具:三角板、量角器、圆规和正三角形、正方形纸板

  四、教学过程

  在课堂导入、新课讲授及终结阶段的教学中,我力求发挥学生自我动手能力和自我发现的能力,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以启发、引导为教师的责任。

  (一)导入阶段

  *上的五角星是同学们最熟悉也最喜欢的几何图形,你能够画出这样标准的五角星吗?

  温故知新,引入课题: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画两条线段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有几种方法?如何画?

  生: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用直尺度量出线段的长度,然后计算出线段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再用直尺画出。

  第二种是: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生口述,师用多媒体演示)。

  师:与线段的画法类似,这节课我们将学*角的画法。

  教师板书:§1。7角的画法。

  (二)讲授阶段

  1、借助线段的画法(多媒体形式),提出问题。

  用刻度尺可以测量一条线段的长度,也可以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用量角器能测量角的度数,能否用量角器画出某度数的角呢?学生自由讨论,动手试验。

  尝试训练画一个角等于35度。

  然后教师以画65度角为例详细讲解画角的具体操作方法与过程。借助动画,解决疑问,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作准备。

  (1)画线

  (2)对中(端点对中心)并合线(射线合零线)

  (3)描点(在相应刻度处描点)

  (4)画线(角的另一边)

  2、变式训练,提高学生识图和画图能力,突出重点。

  下列图中已给出一条射线,你能按要求画出角吗?

  (1)∠AOB=35度(2)∠COD=60度(3)∠EOF=45度(4)∠MON=70度

  3、类比画两条线段的画角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的两种方法,试探索画角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的方法

  尝试训练已知如图中∠1和∠2,画一个角使它等于∠1+∠2吗?

  然后教师动画演示突破难点。

  4、通过例题使学生巩固方法,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口还需动手,通过例题,使学生巩固方法,加深认识,初步具备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突出重点,进而突破难点。

  例一、如图,已知∠α画出它的余角。

  (1)、让学生回忆余角的定义。

  (2)、实质是画90度角与∠α的差的方法。

  (3)、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教师板书画法。

  (4)、教师演示动画并进一步强调注意移角方法中的:“顶点重合、一边重合、和在外、差在内”。

  (5)学生完成课后练*2。

  例二、利用三角板,画105度的角

  (1)你手中的两个三角板有多少度的角?利用你手中的三角板画角,比一比谁画出不同大小的角最多。(15度、30度、45度、60度、90度、180度、…………)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有什么规律?

  (3)你能利用三角板画出105度的角吗?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学生板演画图,教师板书画法。)

  (4)教师动画演示并作评析:利用三角板画角,需设法用30、45、60、90、180度的角的和差表示。

  (5)学生完成课后练*题1、2

  例三画本书开头的五角星。

  1、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正三角形、正方形试用折叠的方法找出它们的中心,探索正三角形、正方形的画法。

  2、教师演示正三角形、正方形的画法。学生总结画法并画出五角星。

  3、师生一起听**欣赏红色五角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并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一)终结阶段

  (二)

  1、进行课堂练*,巩固概念,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

  学生完成四道练*题。这四道题都采取了直接使用量角器、三角板画角的方法,难度中等,使学生接受画角的方法,并能使用工具解决简单几何问题,同时为下一步的学*与提高打好基础。教师等学生完成后,叫成绩中等的学生起立回答,如果有错误,让其它学生起立纠正。

  2、课堂小结

  通过对角的和、差的两种画法的小结,使学生理清这节课的重难点。

  3、布置作业。

  课本*题1。5第6(3)、7,通过作业反馈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效果,以利课后解决学生尚有疑难的地方。

数学说课稿小学11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建立了小数的概念,学*了小数性质以及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了复名数化成小数和复名数化成低级和高级单位单名数。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

  二、说教法

  这节课,在教法和学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以“学生为主题,老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主要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观察、发现、应用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迁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学*。

  2、注重创设情境,从学生已有的小数知识出发,紧密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三、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

  2、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进行高级与低级单位的名数互化。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学*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

  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的方法,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教学难点: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时,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五、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体验小数

  活动一:

  把你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数说给同学们听,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含义。(设计意图:希望学生能亲自去调查,收集数据,让学生去感受数学来自于生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更为后面对名数的认识积累一些具体的例子。)

  活动二:提出质疑1、请看黑板上的这些书,他们有什么特点?引出名数的概念。

  质疑2、你能把这些数分为两类吗?引出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概念。

  活动三:加深理解,在小组内再举出一些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巩固对这些定义的认识和理解。

  实现知识目标的第一点: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实现能力目标中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类能力及概括能力。

  (二)、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活动一:给美少女排排队。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整理好,小组派代表汇报方法。通过活动,总结出高级单位的名数与低级单位的名数互相转化的方法;用高级单位的数换成低级单位的数就是乘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活动二:对对联

  为了加深对高级与低级名数转化的理解,我还用对对联的方式要求学生对出我出的上联是:高化低,乘进率,小数点,往右移,移几位,看进率。学生对出下联:低化高,除进率,小数点,向左移,移几位,看进率。

  (三)、激趣练*巩固知识

  第一个练*:我设计了改写姚明身高一题。这也是对刚刚学的知识的巩固,运用。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第二个练*:挑战生活的活动,要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把物品的价格改正过来。这一环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出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来设计练*,为学生精心创设用数学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四)、拓展练*启迪思维

  动物运动会。这道题把整节课的数学知识全面的运用了起来,是一道有思维含量的练*题。他能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和深刻性。

  总之,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突出“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的理念,全体学生在求知的全过程中,兴趣、情感、信念、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将随着有趣的课堂设计,会有着良好的发展。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小数

  生活中的小数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

  例1:例2:

  135厘米=1.35米1.48米=148厘米

  135÷100=1.351.48×100=148

  乘进率,向左移

  低级单位的名数←——————高级单位的名数

  ——————→

  除进率,向右移

数学说课稿小学12

  一、说教材

  1、授课内容:

  人教版第12册第二单元第38面至39面(圆柱的认识)、做一做、练*十的第1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圆柱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对它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学*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的认识是本单元的起始教材,是学生在学*圆和长方体、正方体的基础上来认识的。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是以后学*圆柱的表面积、体积以及圆锥和球的认识的基础;更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可见,圆柱的认识教学在后继的几何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引导学生切实学好。

  3、教学目标的确定:

  (1)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和空间想象能力,理解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立体观念。

  4、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及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这样编排的:教材首先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的圆柱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的各部分名称,说明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的,是两个相同的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对于圆柱侧面的认识,先通过观察和用手摸,知道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再把圆柱侧面展开,使学生了解圆柱侧面的展开土是长方形,以及它的长与宽跟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的关系。可以看出,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认识圆柱侧面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5、教具准备

  师:圆柱体的实物、模型和相应电脑软件

  生:自带贴有标签纸的圆柱形物体;剪刀、线、尺。

  二、教法、学法指导

  依据教材编排特点和学生已有知识基础,本节教学的基本教学思路是:联系比较,建立表象——导引结合,探索新知——强化练*,巩固新知。为了体现这一教学思路,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时拟用“导探结合法”为主进行教学。

  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通过师生比赛说长方体的有关知识,既复*了旧知,又激发了学*兴趣。

  在导引结合,探索新知时,改变以往怕出偏差、怕学生自己弄不懂而不敢放手的做法,根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他们已掌握的操作方法和方式,循着学生的思路去引导、去释疑、去点拨,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活动的情景。结合“观察、比较、操作、发现”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摸、比、看的过程中,利用知识的正迁移,把认识长方体的方法和认识圆柱联系起来,发挥学生想象:如学生想到长方体有底面、侧面和高,那么圆柱有没有底面、侧面和高?长方体的对面相等,圆柱的两个底面会不会相等?圆柱本身还独具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发现知识的异同点、转化点,使学生的思维进入发展区。

  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说、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教学时,让学生在摆一摆、摸一摸、剪一剪、比一比的过程中,采用发言、讨论、复述、交流、演说等形式,让学生多角度、多形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如在探讨圆柱上下底面为什么相等的方法时,学生通过操作后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说法:(1)把两个圆剪出来比较;(2)把圆柱的底按在纸上描出一个圆,再把模型倒过来,将另一个底面叠在所描的图上,正好重合;(3)量出它们的直径或半径进行比较;(4)用线圈上、下底面的周长来比较等。在讨论圆柱的侧面时,学生通过操作比较,说出圆柱侧面的特征后,可能有学生会提出,圆柱侧面展开图也有可能是正方形或*行四边形,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和展开后的图形与原来圆柱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的认识,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针对学生好新、好奇、思维活跃、有意注意持久性差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借助电脑的多媒体作用,如演示把实物图抽象为立体图、上下两圆相同、高处处相等和圆柱的侧面展开过程等,让学生在观察中,把对圆柱的特征的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认知。同时,配合教师丰富的情感,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个过程,还要通过有效的练*,才能使所形成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和充实。所以,在新课授完后,教师安排了针对性练*和发展性练*,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基础。

  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参与探索、分析、说理、概括的全过程,实现了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通过本节的教学,力求使学生实践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方法: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主探索新知的方法;学会观察、分析、比较知识、抽象概括知识的本质属性的方法;自学课文质疑问难独立学*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说过程

  为了体现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

  (课前5分钟,师生进行比赛:(看谁对长方体了解得多))

  师:我说这个铁罐(举出)的形状像长方体。

  生:我说橡皮的形状像长方体。

  师:我说长方体有六个面。

  生:我说长方体有八个顶点。

  ……

  (一)、联系比较、建立表象

  1、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师:课前我们初步复*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构造)和特征。(板书:构造特征)

  (1)观察:

  师:(师拿出一个用红布蒙着的圆柱笔筒,揭开布)这个物体的形状还能称为长方体或正方体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圆柱),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笔筒,今天老师准备把它作为一件礼物,送给大家,谁想得到它呢?看谁表现得好就送给谁。这个笔筒的形状是圆柱(教师再出现几个圆柱模型)学生拿出形状是圆柱的实物。

  (2)举例:谁来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圆柱形的?

  (3)认识立体图

  闭起眼睛,在脑子里想象一个圆柱的形状,如果我们把观察和想到的圆柱形状画成立体图会怎样呢?(电脑演示,贴出立体图)

  (二)、导引结合、探究新知

  引入:刚才,同学们举出了好多例子,这说明了在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离不开圆柱,我们更应该来认识它!(板书:的认识)

  1、请你来说一说,你想认识圆柱些什么?

  (现在,我们就随着这些想法一起来认识圆柱,好不好?)

  2、初步感知

  (1)看看、摸摸,同桌讨论:圆柱体有几个面?这些面怎样?

  (2)初步反馈:圆柱体有三个面,其中有两个面是*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叫做圆柱的底面;还有一个面是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在立体图上标明)(学生闭起眼睛摸手中的圆柱,并说出它的各部分名称)

  (3)请你猜想一下,哪两个面是一样的,你是怎样知道的?可用什么方法来证明?

  引导学生从下面几点来说明:1、剪出来比较;2、量半径、量直径;3、量周长;4、沿着模型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再把模型倒换过来比较。(媒体演示,上下底面重叠过程)(教师说明:今天我们研究的都是像这样上下一样的粗细的,直直的圆柱。)

  (4)学法指导。(板书:观察、猜想、操作、发现)

  (5)联系比较,强化感知:(媒体出示:)

  4、圆柱的高

  (1)指上题中高、低两个圆柱问:哪个圆柱高,哪个低?想想,这与圆柱的什么有关?(引导学生得出:圆柱的高低与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关。)

  (2)怎样测量着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呢?

  通过圆柱的纵切模型引导学生感知应该测量两底面圆心的距离最科学,它叫做圆柱的高。同时媒体演示,使学生知道:圆柱的高也可以表示在圆柱的侧面上来。(师在立体图上表示出高,学生在自己的圆柱上画高。)

  (3)重复刚才的媒体操作,问:你还发现圆柱 /article的高有什么特征?你是还可以怎样得到?(有无数条高,长度都相等。(板书)(1)纵切面是长方形,可以有无数条高;(2)侧面上可以做无数条高;(3)两底面之间处处可以做高)

  5、圆柱的展开图

  (1)圆柱的两个底面都与侧面相交,观察一下,上面的*面与侧面相交形成那条线?这条线就是底面的什么?下底面也如此。

  (2)侧面是围起来的一个曲面,如果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再展开,你能想象出侧面会变成一个什么*面图形吗?(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学生动手操作)(媒体演示)

  (3)同桌讨论这个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媒体演示)

  (4)什么情况下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如果不沿着高展开,侧面展开后可能会是什么图形?

  (三)教学小结

  圆柱的认识和教学告一段落后,为了给学生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看板书,总结学到的知识。

  (学生:通过学*,我懂得了……)

  (四)、强化练*、巩固新知

  1、针对性练*

  做一做2

  2、发展性练*

  (1)一张长方形纸,长30厘米,宽20厘米,你能不能用它来围成一个圆柱的侧面?围成后的侧面与长方形纸有什么关系?

  (2)一张正方形纸边长20厘米,来围成一个圆柱的侧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五)、总结整理、深化新知: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进一步把握知识要点,再次进行质疑问难。

  2、归纳本节学了哪些知识,学会了什么,怎样学,达到强化新知,掌握方法的目的。

  (六)、作业

  用硬纸做一个底面半径为2厘米,高5厘米的圆柱。

  自我简评。。。


数学说课稿小学12篇扩展阅读


数学说课稿小学12篇(扩展1)

——数学说课稿12篇

数学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二元一次方程组。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理解。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提高,又是学*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继续学*另一种方程及方程组,它是学生系统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类比,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能力目标:会判断一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的解。会在实际问题中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二、教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发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法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活动是数学教学中的灵魂。所以我在学生思维最*发展区内设置并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性学*,合作式学*,探究式学*等,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参与度,力求学生在“双基”数学能力和理性精神方面得到一定发展。

  四、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复*旧知,温故知新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设计意图:构建注意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方程是本节课深入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情境。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这个问题中包含了哪些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设胜的场数是x,负的场数是y,你能用方程把这些条件表示出来吗?

  由问题知道,题中包含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

  胜场积分+负场积分=总积分。

  这两个条件可以用方程

  x+y=22

  2x+y=40

  表示:

  上面两个方程中,每个方程都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

  x+y=22

  2x+y=40

  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3)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满足方程①,且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的x、y的值有哪些?把它们填入表中。

  x

  y

  上表中哪对x、y的值还满足方程②。

  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

  这里,通过学*用坐标表示*移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4)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例1(1)方程(a+2)x+(b-1)y=3是二元一次方程,试求a、b的取值范围。

  (2)方程x∣a∣–1+(a-2)y=2是二元一次方程,试求a的值.

  例2若方程x2m–1+5y3n–2=7是二元一次方程.求m、n的值。

  例3已知下列三对值:

  x=-6x=10 x=10

  y=-9y=-6y=-1

  x-y=6

  2x+31y=-11

  (1)哪几对数值使方程x-y=6的左、右两边的值相等?

  (2)哪几对数值是方程组的`解?

  例4求二元一次方程3x+2y=19的正整数解。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知识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通过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

  通过前面的学*,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所要学*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五个环节。

  (5)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课堂练*:

  教科书第102页练*

  *题8.11、2题

  设计意图:几道练*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升华知识。

  (6)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的指示、方法、体验是那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③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掌握了哪些学*数学的方法?

  (7)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教科书第102页3、4、5题。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五、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一元一次方程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思想,依次经过比较、归纳等活动,最终探索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下面是关于本节课的几点说明:

  1、本节课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优化处理,为跳跃较大的知识点作充分的铺垫,密切联系新旧知识,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知识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思想为导向、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中介、训练为主干,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中心、操作为动力的教学理念。

  2、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注重引导学生分工合作,独立思考,形成主见并进行交流,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进行实验操作,使课堂教学灵活直观,新鲜有趣,从而使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思想的先进性、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学过程的有序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效果的可靠性。

  3、注重量化评价与质怀评价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堂观察评价、问题讨论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多元化评价,通过几组*题,将学生水*层次记录在案,为学生的学*评价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从而综合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理解,以及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在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数学说课稿2

  《垂直与*行》是人教版四上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学*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的。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垂直与*行是学生以后认识*行四边形、梯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行是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了解互相垂直和互相*行的概念;认识垂线、垂足;认识*行线。

  2、思维与发展目标: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行线的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惯,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感知*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行关系,认识两线垂直、*行。

  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在同一*面内”“永不相交”等概念的本质属性。

  下面我来具体谈一谈对这一堂课的教学预设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新课标赋予的教学任务,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我先来说说第一个教学环节:

  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电脑显示一条直线,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然后课件演示直线相对无限延长的特点。

  好,今天咱们继续研究直线的有关知识。

  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用手摸一摸这个*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个*面变大,再变大,变的无限大,在这个无限大的*面上,画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学生先想象,然后睁开眼睛把想象的两条直线画在纸上。

  (这一环节,由旧引新,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同时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下面我来说说教学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二、观察分类,了解*行与垂直的特征

  先展示学生作品。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板书)

  让学生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

  接着展示不同的分类结果,老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时调整图形的位置,并说明两条直线交叉了,在数学上称为“相交”。

  然后引导学生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重点引导“快要相交”那一类的情况,通过交流让学生达成共识:同一*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可以分成“相交”和“不相交”两类。(板书:相交、不相交)

  那么两条直线相交,会形成交点(板书)象这样的交点有几个?(板书:1个)

  (这里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讨论交流、教师点拨中,逐步达成分类共识,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相交”“不相交”这些垂直和*行概念的基本特征,为深化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创造了条件。)

  下面我来说说教学过程的第三个环节:

  三、归纳认识,明确*行与垂直的含义

  先认识互相垂直:根据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谁比较特殊?根据学生的回答选出相交成直角的图形,问:你怎么知道它是一个直角?引导学生用直角来验证,做上直角的标记。(板书:直角标记)然后指着图说,象这样两条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在数学上又叫互相垂直。(板书:互相垂直)谁能看着图说说什么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里出示课件)

  你能动手写一写吗?写完让学生说一说。

  (这里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

  然后让学生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定义,让学生齐读一下。接着再介绍垂足。用红点表示出来。

  紧接着课件出示:(画直线a和直线b,再擦掉直线b)请学生仔细看。现在能说a是垂线吗?(学生会说:不能)(再变回两条直线)现在我们就可以说a和b互相垂直,a是b的垂线,b是a的垂线。谁也能象老师这样说一说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样的对比练*,深化学生对互相垂直这一概念的理解。)

  接着认识互相*行。

  课件出示三组不同方向的*行线,数学书上把这样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叫做互相*行(板书:互相*行),看图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互相*行吗?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定义,学生齐读。

  问: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学生可能会问出同一*面是什么意思?老师就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盒子,盒子的两个异面上画直线,让学生观察,理解只有在同一个*面上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才是*行线。

  (这样化难为简,突破难点。)

  紧接着揭示课题:刚才我们研究了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直与*行(板书)。

  然后出示判断题:这里重点让学生说说判断理由。

  (这样能及时巩固新知,便于教师了解学情,及时地引导纠正。)

  教学过程的第四个环节是:

  四、练*巩固,强化对垂直于*行的理解

  第一题:下面的各组直线,哪组互相*行?哪组互相垂直?检验一下。

  (这里以动手操作的形式加强学生对*行、垂直的理解,渗透几何知识中*行线判定方法。)

  第二题: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在运动场上找一找垂直与*行的现象。

  第三题:在我们认识的图形中也隐藏着*行和垂直。

  出示这个长方形和三角形,请找出*行与垂直。

  (通过这样的练*,让学生加强对本课概念的认识,同时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述以前的问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描述具体的图形中线的位置关系。)

  最后电脑演示欣赏生活中的*行和垂直。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全课 完善认知

  同学们,只要你有一双慧眼,就会发现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谁来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的设计简单明了,能突出重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总之,我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的理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的能动性,力求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性的学*活动中来,让学生成为学*的真正主人。

数学说课稿3

  《圆柱的侧面积》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学*内容,本内容是在认识圆柱体及它们的各部分名称及掌握了圆柱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此部分教学内容初步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思想,对学生的后续学*圆柱表面积和体积,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小学生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都是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学生处在以直观形象思维阶段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因此,创造学*数学的愉快情景尤为重要。学生一旦对学*发生强烈的兴趣,就会激发内在的学*愿望和学*动机,从而聚精会神,努力追源,并感到乐在其中。由于小学阶段所学的几何初步知识属于直观几何,所以教学应该通过学生自己的剪剪画画,拼拼摆摆,折折叠叠等实际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促进知识的内化。

  认知目标:在探索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获得并掌握求“圆柱体侧面积”的方法,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发现、讨论等活动,使学生经历“圆柱体侧面积”公式推导再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创新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合作学*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中,体会学*“圆柱体侧面积”知识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的参与数学学*。

  教学重点:

  经历“圆柱体侧面积”公式推导再创造的过程,获得求“圆柱体侧面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行四边形)的长与圆柱底面周长的关系以及宽(高)与圆柱高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相关课件;

  学生学具:“乐事薯片”圆筒包装实物、剪刀、白纸、线、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百事公司要招聘一名小小采购员,去采购制作十万个“乐事薯片”圆筒包装所需要的硬纸板,假如你是一名小小采购员,你会去买多少硬纸板?(备注:“乐事薯片”包装筒只有侧面用的是硬纸板材料)

  2、各自拿出手中的“乐事薯片”包装筒看一看,议一议,你发现了什么?

  (其实,要想知道总共需要多少材料,必须先要求出一个包装筒侧面所需的硬纸板材料的.面积,实际上就是求“乐事薯片”的侧面积,在这里,通过讨论交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为进一步学*打下基础。)

  3、揭题并板书:“圆柱的侧面积”

  (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这里,将求十万个“乐事薯片”制作材料这一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的同时,要把教学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确认知识的学*,再去探索。这样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动手实践:

  鼓励学生利用手中的实物,通过剪、量、画、算等方式,想办法求出一个“乐事薯片”包装筒的侧面积,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自由合作。

  (1)想一想:如何利用现有学具得出数据?

  剪一剪;将包装筒剪开;

  (注意两种剪法:沿直线剪,展开后是长方形;沿斜线剪,展开后为*行四边形)

  量一量:用线量出包装筒的周长,用直尺量出高;

  画一画: 滚动包装筒,在白纸上画出相应长度,用同样办法画出高;

  ……

  (2)算一算:分别用不同方式得到的数据计算面积,看方法和思路是否正确,看结果是否基本一致!

  (3)说一说:同组交流,学生互评。

  (4)结论: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行四边形),圆柱底面的周长即长方形(*行四边形)的长,圆柱的高即长方形的宽(*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体的侧面积。

  2、课件展示,深化认识。

  3、得出公式,板书: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4、小结:新旧知识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中,注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要善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探究能力的发展,关注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过程当中数学学*的积极情感的培养,应用知识间的转化与联系,利用课件在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时再现学生经历的“圆柱体侧面积”公式推导的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成为具有可视性的内容,学生思维的全过程、方法、思路能够清晰的展现在其他师生面前,供别人学*、去借鉴;同时,动静结合的呈现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总结归纳。

  1、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四、巩固练*,及时反馈

  1、基础练*:

  (1)一个圆柱形的茶叶桶,底面周长是28。3厘米,高是13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多少*方厘米?

  (2)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盒,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5厘米,在这个罐头盒的侧面上贴上商标,求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方厘米?

  ……

  2、发展练*。

  老师有一块长方形塑料板,准备制作一个圆柱形笔筒

  (1)请帮我配上一个合适的塑料底面。

  (2)你能试一试算出制作这个笔筒共用塑料板多少*方厘米?

  3、小结:对作业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反馈及时补漏。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梯度的练*,满足不同学生的学*需要,同时,也为学生学*圆柱体的表面积埋下伏笔)

  五、质疑激思。

  1、鼓励学生自主提问。

  2、议一议:圆柱的侧面积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通过提问,学生会把自己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再整理,从而加深了知识的牢固性,同时,也助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附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 × 高

  S = C H

  设计思路:

  本设计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为引线,采用“操作---发展”的教学模式,将课堂向学生开放,大胆让学生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合作、去操作、去发现、去讨论、去实践。同时,教学过程的设计更加注重了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更加关注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充分的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需要,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并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数学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的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第三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3、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过程中掌握知识

  三、[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多媒体出示有关**的四幅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图的内容,并找找图*有的东西。接着出示四面**的长和宽的具体数据,并提示**的指定有着特定的制作标准,然后让学生去思考,猜测。

  二、探究新知主动参与

  这里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比例的意义

  1、根据学生的发现,让学生任意地选择其中的两面**,先写出长和宽的比,再求出比值进行验证自己的猜测对不对。

  2、把学生的计算结果出示在黑板上(四面**都有)接着请学生仔细观察计算结果发现了什么,发现他们的比值都相等。从而引出比例的意义。

  3、揭示了比例的意义后及时进行练*。判断几组比能否组成比例,为什么?让学生说理巩固概念。

  4、回到四面**,让学生找比组成比例。(可以是**的长与宽的比,每两面**长之比,宽之比)这里教师要适时引导,鼓励学生打开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以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

  第二部分:比例的基本性质

  1、教学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这部分的教学,我采用了阅读自学法。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由“学会”变“会学”,这里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课本时,老师写出比例的两种形式,引导学生注意内项和外项的位置。认识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后让学生说说比与比例的区别。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观察黑板上的比例中的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的关系,引导学生把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分别相乘,比较结果,然后引导他们回答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有什么关系?再让学生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探讨写分数形式,归纳“交叉相乘”积相等。

  3、练*,p34的做一做

  4、小结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也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练*形成技能

  基础练*

  1、写两个比值是0.4的比,并组成比例。这里先让学生写,然后请其他学生判断他写的比例对不对。(可以用比例的意义,也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2、猜数游戏,一方面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知识,另一方面,为下节课“解比例”做铺垫: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项,这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

  发展练*:

  1、把乘积相等的式子改写成比例。这个练*是巩固比例的基本性质,意图是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有学生可能只能改写一个,而有学生可能改写4个,还有学生可能改写8个。

  2、如果5a=3b,那么a:b=():()

  四、课堂小结,回归目标

  这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说课稿5

  一 说教材:

  (一) 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之后,以初中代数第一册P80页的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的例1、例2为课堂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加与减两种运算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了解数学中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探究分析数学知识方法的兴趣。

  (三) 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将采用探究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等。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教师并适时运用电教多媒体动画演示,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附教学工具:温度计、投影仪、多媒体

  三、说学法:

  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发现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学*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说教学程序:

  (一) 引入课题环节:

  1、 复*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为新课的讲授作好铺垫。

  2、 (提问)用算式表示:与-3的和等于-10的数。

  (根据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列出减法算式后提出问题:怎样进行这里的减法运算呢?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呢?由问题的给出,激发学生探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二)新课讲解环节:

  1、 通过投影仪给出以下算式:

  减法 加法

  (+10)-(+3)=+7 (+10)+(-3)=+7

  让学生比较上面这两个算式并讨论后得出:

  (+10)-(+3)=(+10)+(-3)

  再给出以下算式:

  减法 加法

  (+5)-(+2)=+3 (+5)+(-2)=+3

  继续让学生比较上面这两个算式并讨论后得出:

  (+5)-(+2)=(+5)+(-2)

  从而,它启发我们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成加法进行

  2、讲解课本P80的内容,回答复*题2提出的问题即如何求(-10)-(-3)的结果。通过分析讲解,请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最后老师再完整地总结出法则。

  文字叙述: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字母表示:a-b=a+(-b) (说明:简明的表示方法,体现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实际运算时会更加方便)

  强调运用法则时:被减数不变,减号变加号,减数变成其相反数

  减数变号

  (减法============加法)

  3、出示温度计,用多媒体出现(如P81的图2-20),并进行动画演示,通过求15℃ 比5℃ 高多少?15℃ 比-5℃ 高多少?的实例来说明减法法则的合理性以及有理数减法的实际意义。同时进行练*反馈:课本P82的练*1,

  4、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巩固方法,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计算 :(1) (-3)-(-5); (2) 0 - 7

  例2.计算(1) 7.2 - (-4.8) ; (2) (-3 - ) - 5

  说明:讲解时注意让学生复述有理数法减法法则,加深学生对法则的认识,并注意归纳有理数减法的规律,而不机械地将减法转化成加法,为今后进一步学*减法运算逐步省略化成加法的中间步骤作准备。

  (三) 巩固练*环节:

  让学生完成课本P82的练*2、3,巩固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运用,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第2题口答,第3题请6个学生上台板演。对回答好的同学给予表扬肯定,如果有错误,请其他同学纠正。

  (四) 课堂小结环节:(师生共同完成)

  本节课学*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时转化成加法进行计算,即a-b=a+(-b)

  (五)布置课后作业:

  课本P83*题2.6的2、3、4、5的偶数题

  通过作业反馈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的效果,以利课后解决学生尚有疑难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略)

数学说课稿6

  一、 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所讲的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 章第 节的内容,这 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了 的基础上学*的,是对 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为学* 奠定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因此本节课非常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以及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认识……、掌握……

  能力目标:能熟练运用 ,通过对 的探究,培养学生 的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 思想,培养 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二、 说教法

  根据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心理特点,以及现有的认知水*,从而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境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对 的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成功的乐趣。

  三、 说学法

  学生是学*的主体,根据课堂的主要内容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如故事情境,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改变过去"教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模式。

  四、 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讲故事(做游戏、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引入今天的新课——

  (二) 自主探究、得出新知

  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 ,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1)……

  (2)……

  (3)……

  在我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总结,得出本节课的重点

  (三) 巩固练*、学以致用

  (1)出示课本例题,让学生先自己练*,再讨论分析,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并对出现的典型问题加以指正,引起学生警觉。

  (2)结合课本内容,创设现实情境,让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能真正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理解生活中的问题。

  例:……

  (四) 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若学生总结的不够完善,教师再加以补充,强化对知识的认知。

  (五) 布置作业

  在使全体学生掌握本节知识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分层次布置作业,使基础差的学生得到训练和进步,并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六) 板书设计

  五、 说教学评价

  把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热情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掌握所学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和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提高。

数学说课稿7

  一、授课内容的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二节“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由此探索了解角*分线的有关性质,应用角*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认识角是轴对称图形;

  (2)探索并了解角*分线的有关性质;

  (3)能应用角*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角*分线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通过说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

  (3)通过学*进一步理解由“特殊”到“ 一般”的数学思想.

  ●情感与态度:

  (1)通过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轴对称现象有了一定认识,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的基础上,经历探索的过程,掌握角*分线的有关性质,为以后学*其他轴对称图形(矩形、正方形、菱形等)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诊断分析

  1.在学*有关角的对称轴是角*分线所在直线的时候,学生常常将角*分线理解成角的对称轴,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了特别强调;

  2.运用角*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时,学生常常会运用全等将角*分线的性质再证明一次,而没有直接使用角*分线的性质,简化证明过程,因此,在本节课通过例题及巩固练*,加深学生对角*分线性质的运用.

  四、教学设计说明

  1.根据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这一理念,注意通过折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本课的积极性,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在操作中进行自主探索和生生、师生互动交流,从而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角*分线的性质,并获得用折纸这样的操作发现法探究图形性质的活动经验.

  2.在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处理上,既注意了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它是满足所有七年级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又注意了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比较优秀),因此,本节课突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即对原有例题作了补充(如例2),又增加了反馈练*活动,让学生在议练中学会运用角*分线性质解决问题,同时还进行了思维拓展,这样充分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基本理念.

  3.本节课在教法上选用了“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这是基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实践背景,适用于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因此本节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注意突出学生活动,设置了四个活动:①动手活动:通过动手度量、折纸等活动,探索角*分线的性质;②表述活动: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表述角*分线的性质,并互动说理证明;③应用活动:角*分线的性质的认识及应用;④拓展活动:结合本节课的知识,对线段的轴对称性进行探索.

  4.教材中只给出了角*分线的性质的文字语言叙述,并没有给出符号语言的表述,由于我校的学生在第二章、第五章学*时,已经接触了符号语言的叙述,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说理,因此在这里,我引导学生将文字语言结合图形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并且对性质进行了说理,同时在对性质说理以及例1的解答中,教师都给出了规范的说理过程,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况,又为后面学*证明(一)、(二)、(三)打下基础.

  5.评价方式

  根据课标的评价理念,教学中我关注了学生在学*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说理,是否能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数学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一元一次方程,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主要学*和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关的四个概念。本节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又是今后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预备知识,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学生新的方程建模的基础课,为今后学*一次函数以及其他学科(如:物理)的学*奠定基础,同时建模的思想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引导作用,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掌握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它们的解的概念,通过实例认识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也是反映数量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

  [数学思考]

  体会实际问题中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反映现实世界多个量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能感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重要作用。

  [解决问题]

  通过对本节知识点的学*,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对情境问题的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的自信心。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上述地位与作用的分析及教学目标,本节课中相关概念的掌握是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个数的确定。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希望*等交流研讨,厌烦空洞的说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一方面通过学案与课件,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自主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学*的主动性、与人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感受成功的乐趣。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我在教学中不只传授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结论的方法。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我采用引导发现法为主,情景问答法、讨论法、活动竞赛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等完成本节的教学,真正做到教师的主导地位。

  2.学法

  学生是学*的主体,所以本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总结,运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开拓自己的创造思维。这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究,这也符合数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四、教学过程与课堂活动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环节:

  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NBA篮球联赛情景再现,利用世界男篮亚裔球星林书豪激励学生相信自已能够创造奇迹的励志教育,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调动学生顺利引入新课。

  2.观察归纳,形成概念

  概念的教学,不纠缠于其语言本身,而是通过类比整合形成新的概念。由于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已经很了解,我主要采用了类比的方法,弱化概念的教学,强化对概念的正确理解,通过学案与课件相结合的方式,以题组形式分层渐进式训练,让学生明晰概念,巩固概念,强化概念,提升能力。

  3.拓展延伸,深入概念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是一个不断循序上升的过程,而教学过程更是一个生动活沷,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让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脑动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4.当堂检测,强化概念

  通过课堂随机选题的形式答题,通过合作小组交流,全班展示交流,使学生互相学*、互相促进、互相竞争,将小组的认知成果转化为全班同学的共同认知成果,从而营造宽松、民主、竞争、快乐的学*氛围,让学生体验到学*的快乐,成功的喜悦,从而充分体现数学教学主要是学生数学活动教学的基本理念。

  5.反思小结,回归概念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培养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养成及时反思的*惯。

  五、教后反思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的报告中指出“没有一个人能教好数学,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在激发学生自已去学数学”。只有学生通过自已的思考建立对数学的理解力,才能真正的学好数学。本节课课,我致力于让学生自已去发现数学,研究数学,加强数学思想、方法及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不断从“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但教无止境,课堂仍然留有遗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从这样的三个方面加强对课堂的研究:一是加强对学法研究、学情研究,让教学方式与内容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更贴*学生实际;二是重视学生课堂的学*感受,营造民主、开放、合作、竞争的学*氛围;;三是提高教学机智、不断创新优化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灵活地处理课堂上生成的问题。

数学说课稿9

  数学说课稿通用模板

  各位评委,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___________。首先,介绍下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____________》是初中数学新教材第___册(__)第___章第____节。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__________________,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因此,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占据_______的地位。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2、能力训练目标:

  3、创新素质目标:

  4、个性品质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_突出重点

  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_突破难点

  关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应着重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教学方法。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 指导。

  1、理论:

  2、实践

  3、能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地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

  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对于本题: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讲解例题。

  我们在讲解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 维能力。在题中:

  4、能力训练。

  课后练*______

  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

  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 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 减负”的目的。

  结束: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和其它听众口头讲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根据的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说课对我来说仍是新事物,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相关阅读:小学《植树问题》说课稿

  一、说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

  二、说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说学*重点:

  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学*方法: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五、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

  1导入:我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做操,上体育课都少不了要排队,你会不会派队呢?

  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按照老师的要排队,谁愿意来?

  出示要求:1面向老师排成一路纵队

  2每两位同学之间相隔一米

  告诉学生:第一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叫队伍的长,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叫间隔.

  提问:这路纵队长几米?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果我们把刚才的三位同学看成三棵树苗的话,那么三棵树苗之间有几个间隔?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吗?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排队人数比间隔多一,间隔比人数少一

  2过度语: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3再次感悟: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左手,互相说说手指与间隔之间的关系。比如: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

  如果我们把五个手指当成五棵小树苗的话,五棵树苗之间应有几个间隔呢?四个间隔在几棵树苗之间呢?你能用一个图表示出来吗?

  提问找生回答:如果画了8棵树,他们之间有几个间隔?9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那你们再想象一下,如果从头到尾有10棵树,他们之间又会有几个间隔呢?那20棵树呢?

  仔细观察,你发现植树棵树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自己先想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4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两端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

  小结:同学们不仅会观察,而且还能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真不错,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数学广角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二、新授

  出示例题: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指导学生读题:

  1.从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

  2.题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3.题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吗?(两端要栽)

  4.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你能自己想办法找到问题答案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线段图画一画。

  5.交流。

  6.反馈。

  (1)请你们两人把你们的方法写到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

  (2)学生分别说想法。

  7.刚才我们要求路的两端都要栽时,得出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知道了怎样求路的长度。如果知道了棵数与间隔数,你呢感求出路的长度吗?(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如果两端都不栽的情况下,棵树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还以这道题为例来研究一下:

  (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不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分小组交流,也可以借助线段图分析

  (3)反馈

  (4)展示结果:两端不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

  小结: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方法解决,如锯木头,上楼梯,插彩旗,摆花等等

  四、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一根木头长10米,*均分成5段,每锯一段要8分钟,共要花多长时间?

  2王村到李村一共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均是200米。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

  3每隔6米种一棵树,共种了36棵,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有多远?

  4从一层到三层共48个台级,如从一层到六层共多少个台级?

  5公路一旁每隔50米有一根电线杆(包括两端)共10根,求路长?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们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的是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植树问题不只在植树当中才有,植树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像锯木头,上楼梯,插彩旗,摆花等现象中都含有植树问题。今天我们学*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端都栽时和两端都不栽时的情况。在以后的学*中,我们还会学到一端栽一端不栽和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七、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不但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的道理。比如:用排队人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抽象出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之间的关系,既有趣味性又贴*学生的生活。

  教材在编写时,都是给出路的长度,求间隔或棵数,但在练*时,很多题都是给出间隔和棵数,求路的长度。如:王村到李村一共有16根高压电线杆,相邻两根的距离*均是200米。

  王村到李村大约有多远?练*题3从一层到三层共48个台级,如从一层到六层共多少个台级?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植树问题,还不能融汇贯通,所以做起来有些难度。他们不明白从一楼到二楼算一层,很多学生认为楼梯的拐角处也该算一层,后来我在另一个班上课之前就先让学生分成小组,去观察,体验,感受,然后讨论,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认知过程,就不会出现前面的问题了。还有一道时钟的问题,五时时钟敲响5下,需要8秒,12时时敲响12下,需要几秒?要想做好这类题,就得让学生明白,需要的时间应该是第一次钟响与第二次钟响间隔的时间。避免上节课出现问题的同时我还针对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对学生提出质疑,让生生互评或师生互评,重点表扬大部分学得好的同学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体验成功的感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数学说课稿10

  一、分析教材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时间无直观形象是较为笼统的因此,运用了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引导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如: 8 00 入园, 3 30 离园 … 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为其理解和接受。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本次活动的教学为:

  1 .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叫出名称,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

  2 使幼儿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识别整点、半点。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主要是协助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和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为此,提供了幼儿人手一只钟,让幼儿拨一拨,看一看的过程中掌握整点、半点,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之间的运转关系。

  三.教法与学法

  为了协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根据幼儿认识过程的直观形象性,遵循直观性原则,主要采取视、听、讲结合法来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的结构,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活动中遵循活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遵循积极性原则,教师借助环境条件(实物投影仪)集图象、色彩一体,激发幼儿学*的兴趣;遵循个别性原则,对能力差的幼儿在看图拨指针时,教师注意加强辅导,如: 7 00 时,提醒幼儿分针在 12 上,时针在 7 上。

  四.教学准备

  小兔木偶,动物钟若干只(小老鼠、小猪、小猴、小牛、小狗等)图片若干张,红、黄、绿钟各两只,幼儿人手一只钟,实物中一只。

  五.教学过程

  (一)开始局部

  (二)活动开始

  我出示了一只木偶小兔,以小兔开了家钟表点引出活动内容,然后出示食物钟,请幼儿说说钟的用途,总结出钟能告诉我时间,人们学*、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它

  (三)基本局部

  活动中我防止了一言谈 ” 和 “ 自问自答 ” 注重幼儿主动的观察,鼓励幼儿发现问题,主动求知。

  1 .让幼儿观察钟面,指导幼儿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 “ 看,钟面上有什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 12 个数字是怎么排的这两根针一样长吗?等。

  2 .认识整点、半点,解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

  本环节中,先出示了红、黄、绿三只钟,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发现这三只钟有什么秘密?让幼儿观察,比拟,最后得出分针指向 12 从而总结出分针指向 12 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紧接着又出示了几只动物钟,让幼儿说说几点钟,使幼儿所学知识马上得以巩固,而且通过实物投影放动物钟,激发了幼儿的学*兴趣。接着通过教师的操作演示,幼儿的细心主动观察,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由于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以我最后不进行操作演示,让幼儿想一想, 2 点到 3 点分针时针是怎么变化的得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接着我又以相同的方式认识了半点及半点时分针时针之间的运转关系。

  3 .看图拨时间

  以小兔的口吻提出请幼儿看几张照片,一下子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住了运用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使幼儿对学*活动较感兴趣及易于理解,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请幼儿讲讲自己是几点睡觉的让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惯,使活动渗入了惯例*惯的培养。

  每组中评出一个聪明娃娃,再到户外跳舞祝贺他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

  六.活动延伸

  1 .教师或家长可向幼儿叫介绍多种钟、表及国内外有关钟表趣闻,丰富幼儿的知识。

  2 .在日常生活或游戏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运用表达时间的词汇:如游戏时间, 5 点种到下班了 。

  3 .教室可设置时钟,以及请家长配合提醒幼儿按作息时间活动,如:起床、进餐等,协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数学说课稿11

  说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不等式的有关基本概念,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利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和课题学*。此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方程(组)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不等式,教材首先从数量大小之分说起,这是人们熟知的客观事实。由大小,就有相等或不相等,例如,在引言中给出的不等式2+3>1+3,a+bc等,用等式可以研究相等关系,要研究不相等关系,也需要专门的数学工具,这就是不等式。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感受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意义,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自发的寻找不等式的解,会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的表示在数轴上。

  2.数学思维

  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经历探究不等式解与解集的不同意义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将它们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的表示在数轴上。

  2.难点:正确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

  说教学方法:探究、合作、质疑

  说教具:三角尺、多媒体课件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多媒体展示

  问题1: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距离A地50千米,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

  问题2:元宵佳节,在燃放各种礼花弹时,为了确保安全,人在点燃导火线后要在燃放前转移到10米以外的安全区域。已知导火线的燃烧速度为0.02米/秒,人离开的速度为4米/秒,那么导火线的长度应为多少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他们的学*兴趣。

  二、合作探究新知

  (一)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学生活动:学生与同伴交流,小组展开讨论,在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归纳结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归纳不等式的定义,从而引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多媒体演示:

  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不等式?哪些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1)a+b=b+a(2)-3<2(3)x≠1

  (4)x+3>6(5)2+1<3+5(6)2<5-x

  (二)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多媒体展示

  问题1、要使汽车在12:00以前驶过A地,你认为车速应该为多少呢?

  问题2、车速可以是每小时85千米吗?每小时82千米呢?每小时75.1千米呢?每小时74千米呢?

  问题3、我们曾经学过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我们也可以把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刚才同学们所说的这些数哪些是不等式2/3x>50的解呢?

  问题4、判断下列数中哪些是不等式2/3x>50的解:

  76,73,79,80,74.9,75.1,90,60

  你能找出这个不等式其它的解吗?它到底有多少个解?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让学生通过计算,动手验证,动脑思考,初步体会不等式解及其解集的意义,再归纳结论。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意识,有计划,有条理地设计一些引人入胜的问题,可让学生始终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知识,分散了难点。

  (三)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

  1.教师示范

  2.多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渗透着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为后续学*作了铺垫。

  三.巩固新知

  多媒体展示

  1.下列数值哪些是不等式x+3>6的解?哪些不是?

  -4,-2.5,0,1,2.5,3,3.2,4.8,8,12

  2.用不等式表示:

  (1)a是正数(2)a是负数

  (3)a与5的和小于7(4)a与2的差大于-7

  (5)a的4倍大于8(6)a的一半小于3

  3.直接想出不等式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x+3>6(2)2x<8(3)x-2>0

  设计意图:巩固对不等式解及其解集的理解,并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四.归纳总结

  1.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不等式的解与不等式的解集;

  3.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五.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第134页1,2,3

  2.课外作业:第134页5———13。

  六.板书设计

  9.1.1不等式及其解集

  1.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2.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3.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

数学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在第三册学生已经学*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和第三册学*的四个方向的基础上来进行学*的。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根据所给出的路线图让学生说出经过的路线和方向;能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通过讨论得出认识简单路线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学好数学,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教学重点:

  能根据给出的路线图让学生说出经过的路线和方向;

  教学难点:

  能准确地说出所经过的路线和站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借助计算机进行教学,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实例,通过讨论、分析,小组交流等手段,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旧知,引入新课

  我首先进行课前提问,让学生说出八个方向板分别是什么,然后创设了“说八个方向板、做动作”的游戏,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来一边说八个方向板一边做动作,这样的导入设计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心里特点和年龄特点,使他们能快速的进入到新知来,同时营造了轻松、和谐的学*氛围。接着创设“星期六淘气和笑笑去动物园游玩”的情境:小朋友们,上个星期六淘气和笑笑去动物园游玩了,你们想知道去动物园的路线吗?从而引出课题:《认识路线》。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通过出示“星期六淘气和笑笑去动物园游玩”的路线图,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小组讨论,要求

  (1)根据座标“北”认真看清路线图的出发点和到达的站点;

  (2)在小组内说一说,从广场到动物园的路线和所经过的站点名称;

  (3)再说说返回的路线和站点。讨论后进行各小组汇报,然后完成“试一试”的填空题:从广场出发向 行驶 站到电影院,再向 行驶 站到商场,再向 行驶 站到少年宫,在向 行驶 站到动物园。在完成这个填空题时要提醒学生看清楚出发点和到达的站点,再看看中间经过了几个站点。最后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醒说说返回的路线。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的互相交流和老师的启发得出解决的办法,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启发,在提示中得到帮助,从而学*了新知。

  2、拓展延伸,巩固新知。让学生根据路线图说一说,解决与方向路线相关的生活常识,让学到的知识真正学有所用。如:

  (1)淘气从商场出发坐了4站,他是在哪站下车的?

  (2)笑笑坐了3站在少年宫下车,她可能是从哪站上车的?

  (3)你想从哪儿到哪儿去?在小组内交流你的行车路线。通过这样的说一说,使学生对认识方向与路线的基本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在*时的生活中怎样解决与方向路线相关的问题,使知识生活化。

  (三)巩固练*,内化知识。

  1、创设淘气上学和放学回家路线的情境: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淘气家到学校所经过的路线吗?出示淘气上学和放学回家的路线图,根据以下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

  (1)淘气从家出发向 走 米到打谷场,再向 走 米到小树林,再向 走 米到小商店,最后向 走 米到学校。

  (2)淘气放学回家的路线又是怎么走的?讨论后进行小组汇报,在全班达到共识。学生在新课的学*和这个练*的类型是一样的,所以应该不会出现错误的现象。通过这样的练*,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得到充分的理解。

  2、创设老师“五一”放假到中心公园游玩的情境:小朋友们,“五一”放假时老师和家人到中心公园玩得可高兴了,你们想知道中心公园有哪些景点吗?好,就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一看吧。接着出示中心公园游玩图,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个别学生回答:

  (1)海底世界、海上乐园、居民区、果树林、气象站分别在中心公园的什么方向?

  (2)居民区的居民怎样走可以到达山洞?第一个问题对于学生可能不是很难,回答的正确率应该比较高,第二个问题的关键是让学生明白怎样找出最简单路线的方法。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和根据路线图选择最简单的路线。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收获,同时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和我们*时生活的.联系。


数学说课稿小学12篇(扩展2)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12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5661页,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实物图案和*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数学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制作。

  教学难点:

  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剪刀、彩纸、图形纸、钉子板、字母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情景导入

  1:欣赏录像。(课件出示春天到北京旅游的景象)

  二、观察、操作探究特征

  1、观察,初步感知

  (1)认识对称

  观察照片,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师课件点击放大剪纸图。)

  生:它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

  (课件点击返回)那其它物体有没有两边也是一模一样的呢?

  (2)揭示对称

  像这样物体的两边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它是对称的。那这些物体它们都是对称的。

  (3)扩展认识

  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对称的呢?(课件出示)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同桌之间自由说,全班交流)

  2、操作,体会特征

  (1)从物体到图形的认识

  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得到下面的图形:(电脑出示按*、飞机、奖杯、蝴蝶等实物画下来的图形)

  继续观察,这几个图形有什么特点呢?

  任选一个图形,在小组内合作,尝试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它

  们是对称的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交流反馈。演示折纸过程:对折后两边是对称的

  板贴:对折

  师:那再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把图形对折后发现了什么呢?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

  生:它们对折后两边是对称(一模一样)的。

  师:那其他图形也是这样的吗?师加以补充:像这样,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一样(对称),称为完全重合。板贴:完全重合

  师:为了使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请电脑老师来演示一下。(电脑演示:2个对折完全重合的过程)。请大家把其余的两个图形再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操作,小组交流述说)

  师: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点名回答)

  生:它们对折后两边是能完全重合的。

  小结:像这样,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板帖: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轴对称图形(板贴课题:轴对称图形)

  师:这些图形都是(学生讲轴对称图形),那谁来说说这三张图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点名回答)它们对折后能完全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师:如果把刚才对折后的图形打开来看看,还发现什么呀?

  生:一条折痕。

  师: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电脑演示对称轴)(板贴:对称轴)

  师:你能找出另外两张图形中的对称轴吗?相互说一说。(同桌交流)

  师:(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什么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吗?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小组交流)

  3、识别,加深体验动手操作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今天,一些图形娃娃也非常高兴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但它们有个要求(电脑出示P57试一试)要请同学们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大家能满足图形娃娃的要求吗?组长拿出信封中的图形,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动手折一折,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选的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小组合作操作)

  师:(点名回答)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点名回答,学生投影展示)

  师:那*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点名回答并投影展示)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操作,同学们知道怎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请23名学生说)

  4、训练,巩固特征

  师:看来同学们学得真棒啊!下面吴老师呢就要来考考大家了。

  (1)师:(课件出示第58页第1题)这是我们生活中常会看到的一些图形,你能一眼就看出它们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直接提问,课件演示12个是轴对称图形,对有疑问的再演示)

  (2)师:同学们知道吗,我们学的英文字母,有很多也是轴对称图形呢!就让我们在抢答游戏中把它们找出来吧,看谁的反映最快。(教师举字母卡片,学生抢答)

  (3)师:(小结)为什么N、S不是轴对称图形呀?

  生:(上来动手折一折)因为它们对折后不会完全重合。

  师:所以轴对称图形一定要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一起说)

  三、做一做内化新知

  (1)教学例2做轴对称图形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那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做一个呢?请组长拿出信封中的材料,小组合作,各显神通吧,看哪个小组制作的轴对称图形最美了。(小组合作设计,教师巡视)

  师:谁来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呢?

  (请2种不同的方法到实物投影上展示,讲讲他们的做法)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呀,我们做出来的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学生讲完全重合)(教师在实物投影上演示,并把一些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师:昨天吴老师也剪了几个轴对称图形,(电脑出示P59第4题)下面的图案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你能连一连吗?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59页,在书上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再点名回答,电脑相机演示连线)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通过这堂课的学*,大家有什么收获呢?把你学到的本领告诉你的小组同学。

  (学生小组交流,再点名回答)

  (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折后的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还学会了做轴对称图形。)

  五、巩固练*

  (1)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大啊!那**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每个国家都有**,大家知道我国的**吗?(电脑出示P59第5题)你能在下面一些国家的**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我们用手势来表示,如果是轴对称图形就用**表示,如果不是轴对称图形你就摇摇手,明白吗?

  (全班学生一起用手势表达,老师在电脑上演示)

  (2)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轴对称图形,那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呢?(电脑出示P58想想做做3)画出下面每一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翻开书到P58,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再电脑演示,做对的举手)

  六、看一看拓展延伸

  师:轴对称图形以其特有的对称美,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和谐的美感,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建筑也是对称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对称的建筑,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电脑配乐欣赏著名的建筑图片)

  师: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到雅虎、百度网站去查阅一些有关轴对称图形的资料,和同学交流一下。

  教学反思:

  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中的学*内容,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难点是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也为学生奠定了感性基础。

  这是一堂集欣赏美与动手操作为一体的综合实践课,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交流、操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为主。

  纵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情绪,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了学*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崇尚美是人之天性,儿童亦然。整堂课以欣赏美为线索展开教学,本课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动画: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在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的渲染中,两只小企鹅到北京旅游,介绍沿途参观的很多著名景物(这些景物都是对称的),带领学生一起畅游了一番,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开始观察优美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领略了对称物体之美,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对称的事物。这种赢造宽松愉悦、开放式的环境,学生纷纷自觉投入到学*活动中,观察这些实物的特点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从而引入对称,逐步将实物抽象成*面图形,通过操作实践发现其共同特征,导入教学新授,达到串连教材的效果,让学生在这种欣赏美的教学情景中快乐的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领悟美,达到情境(景)交融的教学效果。

  (点评: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媒介,使教材内容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生活中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几何*面图形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意到图片的颜色,在教具和课件制作中采用色彩鲜明的颜色,使学生感受到颜色的美,物体的美丽,教师创设了一个这样美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的美,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身边,体验到在数学中美的教育。)

  二、实践操作、激活思维

  叶澜教授曾在新基础教育课题实验中提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学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学*行为上,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为己有,在学*实践中逐步学会学*。

  本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这一特征,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新授教学时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灌输手段,而是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角,让学生通过观察*面图形的特征,大胆地加以猜测,说出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并通过小组动手操作来验证它们为什么是对称的,采用对折的方法来折一折,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活动的课堂生活,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在对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通过操作发现图形的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时教师就引入完全重合,让学生反复地操作体会,再配合课件的动画演示,初步感知什么是完全重合;最后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形成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配合课件动态出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形成感性的认识。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以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为主导,在巩固练*中也安排了一些学生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完全重合和不完全重合的区别,为辨别是否轴对称图形奠定了基础。在最后的制作轴对称图形时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操作,活动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使学*知识和提高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点评:实践操作是学*数学的根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使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过程中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一节课下来,老师说课的时间总共不超过15分钟,剩下的时间都是学生的了,学生说的多了,动手操作多了,参与面广了,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动手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小组合作、发挥特效

  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经验与收获不尽相同,为了使学生个体

  的、群体的活动促进学生的整体的发展,教学中常发挥合作交流的功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的经验或成果展示出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在本课中,有很多活动都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由于低年级学生作图能力不强,对于正确美观地制作出一个轴对称图形还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学生学*发展的进程不同,针对一部分学生已会制作的实际情况,我组织学生展开分小组合作讨论活动:怎样剪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评一评小组成员中制作的轴对称图形,在动手操作时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在引出轴对称图形时,也是通过小组合作,在操作、交流中感知,这样尽可能地将每个人的收获变成学生集体的共同精神财富,

  (点评: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种新的学*方式,本堂课采用的小组合作较多,学生在活动中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课外延伸、丰富情感

  本堂课的结尾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著名的对称建筑,配上古典的轻音乐,拉*了生活与数学的距离。古建筑又是一种艺术,渗透在数学学科中,既是学*数学的好材料,又是渗透民族文化的好题材,选择切合教学符合儿童学*规律的素材,需要一些有民族特色的题材,如本课例中的背景音乐、古建筑、*剪纸等就是在这方面作出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点评:古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鲜活体现,让学生再次感受这些对称物体之美,设计别出心裁。)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导入虽很贴*学生生活,体现欣赏美,也很自然,但总觉有些*淡。在判断学过的几何*面图形是否轴对称图形,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在汇报时处理得过急没有注意到个别差异。

  教材分析:

  本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结合实例,通过观察、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为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教材第一道例题首先出示了一组实物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初步感知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找出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在小组里交流。教材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接下来,教材把上面的实物图形进一步抽象为*面图行,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第二道例题则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以活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想想做做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

  一、 说教材

  三角形是*面图形中最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的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因此它是学生学*几何的重要基础。它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学*的,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较我的感性认识,也能初步判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

  根据上述“三角形的认识”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思维规律,以及我校协同教育实验的有关理论,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能按角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2、 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及分类能力。

  3、 养学生自定向、自运作、自调节、自激励的“四自”能力及小组协作能力。

  重点是掌握三角形的意义、特征,并能按角对三角形进行分类,难点是按角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准备的教具与学具有:电脑软件、小棒、各式各样的三角形图片。

  二、 说教法、学法

  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认为:“逻辑——数学的真理……并非是由客观对象抽取出来,而是由主体施加于对象之上的动作,从而也就是主体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因此,要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数学,在于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的生活经验,发

  现问题,“创造”新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兴趣,发展智慧,增长才干。在教学中,我注意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活动式的教学,实施小组协同教学模式,体现如下的教学理论:

  (1)主客体发展统一论。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学生在学*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自觉地改进自己的学*,是学*的主人。因此,教学活动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2)“四有”有机结合论。“协同学*”强调系统内在的自主组织性,协同教育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核心,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四导”(导向、导行、导评、导励)培养学生的“四自”(自定向、自运作、自评价、自激励)能力,使学生得到自我发展。

  (3)“协同效应”强化论。学生在学*的过程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针对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本节课通过组织小组学*,强化师生、生生的协同效应,促进良好学*状态的产生,提高教学的效益。

  三、 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结合本校的协同教学实验,我把本节课分为四个联合会进行教学。

  第一阶段:学*准备,目标定向

  这一阶段,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激情引趣,复*旧知,提问设疑等手段,引起学生对学*的注意,为学生学*新课作知识上、方法上、心理上的准备,然后在教师引导下,确定学*目标。这一阶段要求教师抓准知识的生长点去引导。在《三角形的认识》中,学生已有了什么是角、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点和角的分类的知识

  (电脑演示),这些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学*方法上都与“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当老师出示红领巾问:红领巾的外形是什么图形?当学生回答了是三角形后,我马上提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三角形的认识”(板书),对于三角形你认为应该学些什么?由于学生在学*角的认识中懂得了什么是角,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点,角的分类等知识,所以,他们很快便自行确定了本节课的学*目标:①什么叫三角形?它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②它有什么特点③怎样分类?这样,在目标定向这一环节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第二阶段:操作实践,探求新知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把数学学*看作一种活动,他反复强调:“学*数学的惟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小学几何形体的教学又是实验直观几何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和动口能力,通过对图形的特征的观察和实践活动的`验证,增强学生学*几何知识的兴趣,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1、 引导操作,学*新知

  在学*三角形的意义和各部分名称时,我要求同桌的同学配合分颜色围图形,他们围出了以下这样的一些图形:

  红 色 绿 色 橙 色 紫色

  红色、绿色、橙色围出的都是三角形,紫色的不能围成三角形,如果把这些小棒都看作是线段的话,你能说说什么是三角形吗?由于学生有了活动、实验的基础,学生很快就能说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板书),并能说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边、顶点和角等(电脑演示),通过观察,得出了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板书)。通过让学生判断下面哪些是三角形使知识得到及时巩固。

  ( ) ( ) ( )

  2、 操作演示,应用新知

  生活处处有数学,“任何的一个数学知识都能找到它的生活原理。”学生有了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后,我请他们举例说说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三角形,学生都很踊跃地举手发言,但如何把这些生活原型再现于课堂,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呢?我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把这些生活原理再现在学生的面前,并提出了这样的一

  个问题:“为什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三角形?它究竟有什么特征呢?”然后让每组的同学都拉一拉三角形与*行四边形的教具,在“手感”的比较中初步获得了“三角形不易变形”的特征(板书),再通过修椅子的活动录像得以证实,这样,就把教师“教数学”变成了学生创造性地学“数学”,把“现成”的数学变成了“活动的”、学生自己重新构建的数学。

  3、 小组探究,拓展新知

  概念是进行逻辑思维最基本的单位,更使逻辑思维正确地进

  行,概念必须明确,而要做到概念明确,最重要的就是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通过以上学*,学生已基本弄清了“三角形的内涵”。接着,再引导学生弄清它的外延。知道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它所包含的一个个事物,当“一个个事物”多得不用枚举,或者不必要枚举时,可以用一类类事物表示。如三角形的形状各种各样,大大小小各不相同,不胜一一枚举,但可以按它的内角或它的边分类。这节课我们先按角对三角形分类,上课前,同学们都剪了一个自己认为最特别的三角形,我让他们观察三角形的角,并分别在角内写上角的名称,然后在小组中,把同组中的三角形按角分类,看可以分成几类,然后让小组汇报,有的说:“三角形的角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的”,“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的”及“三个都是锐角的”。除了这三个情况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情况呢?通过小棒的演示,懂得不可能再有其他的民情况的三角形,然后我再请个别小组把他们组中的三角形,按这三类分好,贴在黑板上,接着让同学对第一类三角形进行起名,然后再通过比较分析,得出“钝角三角形”这个既简单又能突出这类三角形特征的名字。最后让学生利用这一起名的方法,给另两类三角形起名。

  至此,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依从一定的规律,以三角形的载体,通过自己运作,进行了一次逻辑思维训练,然后通过阅读课本和观看电脑演示,系统一整理已学的知识,再让他们在组内说说学具袋中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通过看三角形的其中一个角,猜猜是什么三角形,使学生更明确地认识到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但只知道一个角是锐角的就不能确定它是什么三角形,

  必须是三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才是锐角三角形的道理.

  第三阶段:互测互评巩固深化

  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并进行相应的基本性、提高性、综合性、拓展性的练*与检测,使学*得以巩固,并在应用知识的同时,对照目标检测自己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评价与调节(边电脑演示)。最后,我出示了一组拼组图形(电脑演示),让学生观察,这些拼组图形中用到了哪些三角形,并让他们利用组内的三角形拼组一些有趣的图形,说说这些图形分别用到了哪些三角形。这样的练*使学生学*的主动性,聪明才智能和学*兴趣,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锻炼。

  第四阶段:总结评价,系统建构

  这一阶段的总结评价是必要的,是对整一节课在知识上、方法上、态度上的总结与评价,应充分引导学生自评,提高自我评价能力。此外还应对本节学*的知识质颖解惑,把旧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系统中。形成知识网络,为下一阶段的学*作知识上、方法上的准备。

  至此,结束整节课的教学,在设计过程中,由于本人水*有限,存在不少问题,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指导。欢迎批评指正!

  【设计意图】

  综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充分挖掘了生活资源,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突出了实物感知,动脑数数,动手操作等活动,通过适时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好奇、质疑、讨论、整理的学*情境中,认识了“千”“万”,建立了良好的数感。鼓励学生尝试用数字刻画出事物。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新知能力,板书简洁有效,学生印象深刻。增加了运用,尽量让学生去说数的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积极有效的评价手段激励学生学*积极性。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第四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这一课以活动的形式呈现教材,从标题来看,具有情境性与活动性。从内容看,学生学*了有价值的数学,教材在创设数学活动的主题与情境中,很自然的渗透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及人与自我等关系的价值。

  【教学目标】

  1. 通过事例体会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 通过熟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通过估一估、摆一摆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3. 培养学生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感受克服困难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

  感受大数,认识“千”,“万”。

  【难点】

  充分感知一千,一万有多大,理解单位之间的进位关系。

  【教具准备】

  课件 大正方体

  【教法】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在于兴趣。本课数正方体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听为主动探究,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借助这些手段节约时间,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学法】

  学生是主体,本节课让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大数,在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大数,培养动手能力,体验数感。

  【教学程序】

  课标指出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的自身缺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里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活动置身于实施的生活背景之中,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现的机会。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了如下四大环节。

  一) 联系生活,体验新知

  1.出示数幅图片,感知生活中的.大数,激发学生了解探究大数的欲望。第⑴幅图片是全校*的图片,可以让学生试着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人。第(2)幅是东方电视塔,让学生读数,先比划一下一米有多长,四百多米也就是大约四百多小朋友小手伸直的长度。紧接着出示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让学生读一读,相机渗透爱国情感。接下来出示万里长城和南京长江大桥的长度。让学生在读数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大数。

  2.象这样生活中的大数还有那些?与同桌说一说。

  3.请同学汇报。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板书课题:生活中的大数。

  二)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出示:由1000个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请同学们估一估,数一数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生经历数的过程,出现了100,600,1000的结果,先听学生汇报自己数的结果。不马上否定学生的结论。

  2、屏幕演示数的过程,先出示一列有10个,板书:一列是10个 。课件演示一层又由10列组成。板书:一层是10个10列 100个 演示:一个大正方体又由10层组成,带领学生一起数,100、200、300……1000 让学生理解10个10是一千。

  3、认识万 一个这样的大正方体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生:1000个。二个呢?三个呢?(课件出示)……九个呢?那么十个呢?生:一万。

  4、进一步理解“千”“万”的实际含义。

  1)我们的数学书大约有多少页?生:100页。10本这样的书约有多少页?生:1000页。实际操作一下,让学生比划一下一千页、一万页大约有多高。

  2)出示千人合唱团的图片,10个这样的千人合唱团共有多少人。生:一万。请学生闭眼想一想那个场面。说感受。生:壮观 热闹

  5、填写数位顺序表

  1)卡纸出示没填完的数位顺序表,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计数单位?生:个位,十位,百位。

  2)通过今天的学*,你们认为第4位是什么位?第5位呢?生:万位。请学生填写完整。告诉学生万后面还有很多数位,以后再学*。

  3)体会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如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他们的进率都是10。

  三) 应用新知,学以致用

  我们运用今天的新知来解决问题。

  1、数一数,说一说,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木块组成。(教材31页的说一说)

  1)请学生先独立数,试做,2)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数的?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2、红色涂出238个小方格。

  1)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小方格的排列规律。生:用红线围出来的一个大正方形里面有100个小正方形。

  2)涂出238个小方格。要求一眼就能看出来。

  3)作品展示。

  四) 回顾评价

  1.回顾一下本节课学*的内容

  2.关于大数的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

  【布置作业】

  完成一课三练的17页。

  一、说教材

  三角形是*面图形中最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的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因此它是学生学*几何的重要基础。它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学*的,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较我的感性认识,也能初步判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

  根据上述“三角形的认识”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思维规律,以及我校协同教育实验的有关理论,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能按角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2、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及分类能力。

  3、养学生自定向、自运作、自调节、自激励的“四自”能力及小组协作能力。

  重点是掌握三角形的意义、特征,并能按角对三角形进行分类,难点是按角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准备的教具与学具有:电脑软件、小棒、各式各样的三角形图片。

  二、说教法、学法

  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认为:“逻辑——数学的真理……并非是由客观对象抽取出来,而是由主体施加于对象之上的动作,从而也就是主体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因此,要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数学,在于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的生活经验,发

  现问题,“创造”新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兴趣,发展智慧,增长才干。在教学中,我注意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活动式的教学,实施小组协同教学模式,体现如下的教学理论:

  (1)主客体发展统一论。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学生在学*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自觉地改进自己的学*,是学*的主人。因此,教学活动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2)“四有”有机结合论。“协同学*”强调系统内在的自主组织性,协同教育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核心,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四导”(导向、导行、导评、导励)培养学生的“四自”(自定向、自运作、自评价、自激励)能力,使学生得到自我发展。

  (3)“协同效应”强化论。学生在学*的过程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针对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本节课通过组织小组学*,强化师生、生生的协同效应,促进良好学*状态的产生,提高教学的效益。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结合本校的协同教学实验,我把本节课分为四个联合会进行教学。

  第一阶段:学*准备,目标定向

  这一阶段,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激情引趣,复*旧知,提问设疑等手段,引起学生对学*的注意,为学生学*新课作知识上、方法上、心理上的准备,然后在教师引导下,确定学*目标。这一阶段要求教师抓准知识的生长点去引导。在《三角形的认识》中,学生已有了什么是角、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点和角的分类的知识

  (电脑演示),这些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学*方法上都与“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当老师出示红领巾问:红领巾的外形是什么图形?当学生回答了是三角形后,我马上提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三角形的认识”(板书),对于三角形你认为应该学些什么?由于学生在学*角的认识中懂得了什么是角,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点,角的分类等知识,所以,他们很快便自行确定了本节课的学*目标:①什么叫三角形?它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②它有什么特点③怎样分类?这样,在目标定向这一环节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第二阶段:操作实践,探求新知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把数学学*看作一种活动,他反复强调:“学*数学的惟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小学几何形体的教学又是实验直观几何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和动口能力,通过对图形的特征的观察和实践活动的验证,增强学生学*几何知识的兴趣,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1、引导操作,学*新知

  在学*三角形的意义和各部分名称时,我要求同桌的同学配合分颜色围图形,他们围出了以下这样的一些图形:

  红色绿色橙色紫色

  红色、绿色、橙色围出的都是三角形,紫色的不能围成三角形,如果把这些小棒都看作是线段的话,你能说说什么是三角形吗?由于学生有了活动、实验的基础,学生很快就能说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板书),并能说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边、顶点和角等(电脑演示),通过观察,得出了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板书)。通过让学生判断下面哪些是三角形使知识得到及时巩固。

  2、操作演示,应用新知

  生活处处有数学,“任何的一个数学知识都能找到它的生活原理。”学生有了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后,我请他们举例说说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三角形,学生都很踊跃地举手发言,但如何把这些生活原型再现于课堂,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呢?我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把这些生活原理再现在学生的面前,并提出了这样的一

  个问题:“为什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三角形?它究竟有什么特征呢?”然后让每组的同学都拉一拉三角形与*行四边形的教具,在“手感”的比较中初步获得了“三角形不易变形”的特征(板书),再通过修椅子的活动录像得以证实,这样,就把教师“教数学”变成了学生创造性地学“数学”,把“现成”的`数学变成了“活动的”、学生自己重新构建的数学。

  3、小组探究,拓展新知

  概念是进行逻辑思维最基本的单位,更使逻辑思维正确地进行,概念必须明确,而要做到概念明确,最重要的就是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通过以上学*,学生已基本弄清了“三角形的内涵”。接着,再引导学生弄清它的外延。知道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它所包含的一个个事物,当“一个个事物”多得不用枚举,或者不必要枚举时,可以用一类类事物表示。如三角形的形状各种各样,大 大小小各不相同,不胜一一枚举,但可以按它的内角或它的边分类。这节课我们先按角对三角形分类,上课前,同学们都剪了一个自己认为最特别的三角形,我让他们观察三角形的角,并分别在角内写上角的名称,然后在小组中,把同组中的三角形按角分类,看可以分成几类,然后让小组汇报,有的说:“三角形的角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的”,“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的”及“三个都是锐角的”。除了这三个情况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情况呢?通过小棒的演示,懂得不可能再有其他的民情况的三角形,然后我再请个别小组把他们组中的三角形,按这三类分好,贴在黑板上,接着让同学对第一类三角形进行起名,然后再通过比较分析,得出“钝角三角形”这个既简单又能突出这类三角形特征的名字。最后让学生利用这一起名的方法,给另两类三角形起名。

  至此,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依从一定的规律,以三角形的载体,通过自己运作,进行了一次逻辑思维训练,然后通过阅读课本和观看电脑演示,系统一整理已学的知识,再让他们在组内说说学具袋中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通过看三角形的其中一个角,猜猜是什么三角形,使学生更明确地认识到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但只知道一个角是锐角的就不能确定它是什么三角形, 必须是三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才是锐角三角形的道理.

  第三阶段:互测互评巩固深化

  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并进行相应的基本性、提高性、综合性、拓展性的练*与检测,使学*得以巩固,并在应用知识的同时,对照目标检测自己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评价与调节(边电脑演示)。最后,我出示了一组拼组图形(电脑演示),让学生观察,这些拼组图形中用到了哪些三角形,并让他们利用组内的三角形拼组一些有趣的图形,说说这些图形分别用到了哪些三角形。这样的练*使学生学*的主动性,聪明才智能和学*兴趣,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锻炼。

  第四阶段:总结评价,系统建构

  这一阶段的总结评价是必要的,是对整一节课在知识上、方法上、态度上的总结与评价,应充分引导学生自评,提高自我评价能力。此外还应对本节学*的知识质颖解惑,把旧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系统中。形成知识网络,为下一阶段的学*作知识上、方法上的准备。

  至此,结束整节课的教学,在设计过程中,由于本人水*有限,存在不少问题,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指导。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5661页,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实物图案和*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数学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制作。

  教学难点:

  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剪刀、彩纸、图形纸、钉子板、字母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情景导入

  1:欣赏录像。(课件出示春天到北京旅游的景象)

  二、观察、操作探究特征

  1、观察,初步感知

  (1)认识对称

  观察照片,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师课件点击放大剪纸图。)

  生:它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

  (课件点击返回)那其它物体有没有两边也是一模一样的呢?

  (2)揭示对称

  像这样物体的两边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它是对称的。那这些物体它们都是对称的。

  (3)扩展认识

  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对称的呢?(课件出示)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同桌之间自由说,全班交流)

  2、操作,体会特征

  (1)从物体到图形的认识

  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得到下面的图形:(电脑出示按*、飞机、奖杯、蝴蝶等实物画下来的图形)

  继续观察,这几个图形有什么特点呢?

  任选一个图形,在小组内合作,尝试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它

  们是对称的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交流反馈。演示折纸过程:对折后两边是对称的

  板贴:对折

  师:那再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把图形对折后发现了什么呢?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

  生:它们对折后两边是对称(一模一样)的。

  师:那其他图形也是这样的吗?师加以补充:像这样,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一样(对称),称为完全重合。板贴:完全重合

  师:为了使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请电脑老师来演示一下。(电脑演示:2个对折完全重合的过程)。请大家把其余的两个图形再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操作,小组交流述说)

  师: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点名回答)

  生:它们对折后两边是能完全重合的。

  小结:像这样,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板帖: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轴对称图形(板贴课题:轴对称图形)

  师:这些图形都是(学生讲轴对称图形),那谁来说说这三张图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点名回答)它们对折后能完全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师:如果把刚才对折后的图形打开来看看,还发现什么呀?

  生:一条折痕。

  师: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电脑演示对称轴)(板贴:对称轴)

  师:你能找出另外两张图形中的对称轴吗?相互说一说。(同桌交流)

  师:(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什么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吗?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小组交流)

  3、识别,加深体验动手操作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今天,一些图形娃娃也非常高兴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但它们有个要求(电脑出示P57试一试)要请同学们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大家能满足图形娃娃的要求吗?组长拿出信封中的图形,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动手折一折,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选的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小组合作操作)

  师:(点名回答)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点名回答,学生投影展示)

  师:那*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点名回答并投影展示)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操作,同学们知道怎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请23名学生说)

  4、训练,巩固特征

  师:看来同学们学得真棒啊!下面吴老师呢就要来考考大家了。

  (1)师:(课件出示第58页第1题)这是我们生活中常会看到的一些图形,你能一眼就看出它们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直接提问,课件演示12个是轴对称图形,对有疑问的再演示)

  (2)师:同学们知道吗,我们学的英文字母,有很多也是轴对称图形呢!就让我们在抢答游戏中把它们找出来吧,看谁的反映最快。(教师举字母卡片,学生抢答)

  (3)师:(小结)为什么N、S不是轴对称图形呀?

  生:(上来动手折一折)因为它们对折后不会完全重合。

  师:所以轴对称图形一定要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一起说)

  三、做一做内化新知

  (1)教学例2做轴对称图形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那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做一个呢?请组长拿出信封中的材料,小组合作,各显神通吧,看哪个小组制作的轴对称图形最美了。(小组合作设计,教师巡视)

  师:谁来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呢?

  (请2种不同的方法到实物投影上展示,讲讲他们的做法)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呀,我们做出来的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学生讲完全重合)(教师在实物投影上演示,并把一些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师:昨天吴老师也剪了几个轴对称图形,(电脑出示P59第4题)下面的图案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你能连一连吗?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59页,在书上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再点名回答,电脑相机演示连线)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通过这堂课的学*,大家有什么收获呢?把你学到的本领告诉你的小组同学。

  (学生小组交流,再点名回答)

  (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折后的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还学会了做轴对称图形。)

  五、巩固练*

  (1)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大啊!那**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每个国家都有**,大家知道我国的**吗?(电脑出示P59第5题)你能在下面一些国家的**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我们用手势来表示,如果是轴对称图形就用**表示,如果不是轴对称图形你就摇摇手,明白吗?

  (全班学生一起用手势表达,老师在电脑上演示)

  (2)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轴对称图形,那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呢?(电脑出示P58想想做做3)画出下面每一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翻开书到P58,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再电脑演示,做对的举手)

  六、看一看拓展延伸

  师:轴对称图形以其特有的对称美,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和谐的美感,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建筑也是对称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对称的建筑,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电脑配乐欣赏著名的建筑图片)

  师: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到雅虎、百度网站去查阅一些有关轴对称图形的资料,和同学交流一下。

  教学反思:

  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中的学*内容,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难点是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也为学生奠定了感性基础。

  这是一堂集欣赏美与动手操作为一体的综合实践课,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交流、操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为主。

  纵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情绪,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了学*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崇尚美是人之天性,儿童亦然。整堂课以欣赏美为线索展开教学,本课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动画: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在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的渲染中,两只小企鹅到北京旅游,介绍沿途参观的很多著名景物(这些景物都是对称的),带领学生一起畅游了一番,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开始观察优美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领略了对称物体之美,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对称的事物。这种赢造宽松愉悦、开放式的环境,学生纷纷自觉投入到学*活动中,观察这些实物的特点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从而引入对称,逐步将实物抽象成*面图形,通过操作实践发现其共同特征,导入教学新授,达到串连教材的效果,让学生在这种欣赏美的教学情景中快乐的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领悟美,达到情境(景)交融的教学效果。

  (点评: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媒介,使教材内容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生活中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几何*面图形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意到图片的颜色,在教具和课件制作中采用色彩鲜明的颜色,使学生感受到颜色的美,物体的美丽,教师创设了一个这样美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的美,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身边,体验到在数学中美的教育。)

  二、实践操作、激活思维

  叶澜教授曾在新基础教育课题实验中提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学最终要落实到个体的学*行为上,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为己有,在学*实践中逐步学会学*。

  本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这一特征,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新授教学时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灌输手段,而是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角,让学生通过观察*面图形的特征,大胆地加以猜测,说出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并通过小组动手操作来验证它们为什么是对称的,采用对折的方法来折一折,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活动的课堂生活,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在对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通过操作发现图形的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时教师就引入完全重合,让学生反复地操作体会,再配合课件的动画演示,初步感知什么是完全重合;最后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形成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配合课件动态出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形成感性的认识。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以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为主导,在巩固练*中也安排了一些学生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完全重合和不完全重合的区别,为辨别是否轴对称图形奠定了基础。在最后的制作轴对称图形时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操作,活动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使学*知识和提高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点评:实践操作是学*数学的根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使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过程中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一节课下来,老师说课的时间总共不超过15分钟,剩下的时间都是学生的了,学生说的多了,动手操作多了,参与面广了,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动手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小组合作、发挥特效

  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经验与收获不尽相同,为了使学生个体

  的、群体的活动促进学生的整体的发展,教学中常发挥合作交流的功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的经验或成果展示出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在本课中,有很多活动都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由于低年级学生作图能力不强,对于正确美观地制作出一个轴对称图形还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学生学*发展的进程不同,针对一部分学生已会制作的实际情况,我组织学生展开分小组合作讨论活动:怎样剪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评一评小组成员中制作的轴对称图形,在动手操作时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在引出轴对称图形时,也是通过小组合作,在操作、交流中感知,这样尽可能地将每个人的收获变成学生集体的共同精神财富,

  (点评: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种新的学*方式,本堂课采用的小组合作较多,学生在活动中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课外延伸、丰富情感

  本堂课的结尾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著名的对称建筑,配上古典的轻音乐,拉*了生活与数学的距离。古建筑又是一种艺术,渗透在数学学科中,既是学*数学的好材料,又是渗透民族文化的好题材,选择切合教学符合儿童学*规律的素材,需要一些有民族特色的题材,如本课例中的背景音乐、古建筑、*剪纸等就是在这方面作出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点评:古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鲜活体现,让学生再次感受这些对称物体之美,设计别出心裁。)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导入虽很贴*学生生活,体现欣赏美,也很自然,但总觉有些*淡。在判断学过的几何*面图形是否轴对称图形,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在汇报时处理得过急没有注意到个别差异。

  教材分析:

  本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结合实例,通过观察、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为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教材第一道例题首先出示了一组实物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初步感知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找出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在小组里交流。教材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接下来,教材把上面的实物图形进一步抽象为*面图行,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第二道例题则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以活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想想做做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一、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均分》

  二、教材简析

  除法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它的含义又是建立在“*均分”的基础上的,因此*均分这部分知识就充分显示出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教材安排了两教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均分的含义。包括以下几层内容:

  (1)例1通过主题图创设情境,由“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均分的含义。

  (2)通过例2、例3,让学生经历*均分的过程,进一步建立*均分的概念。例2是已知总数和份数的等份除,例3是已知总数和每份数的包含除。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例1、例2。通过*均分的学*,为学生学*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顺利地理解除法含义。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以上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均分”的含义,形成*均分的表象。初步了解*均分的多钟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等意识、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均分含义的基础上,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出“*均分”的含义,形成表象。而两年级学生的思维完整性还不够,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均分的多种方法,为除法的认识和计算作准备。而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始终在生活情境中学*探究,并通过动手操作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形成清晰的表象。(转载数学网)

  三、教学设想

  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图体现如下教法:

  1、采用主题式教学,以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2、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模过程。

  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的设计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

  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即:

  1、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在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均分的特点和方法。

  3、练*的设计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基础的问题解决在新授后同步完成;综合的实践应用放在课尾,以开放生动的形式加以呈现。

  鉴于以上教学法的设想,我在备课时对教材内容做了自己适当的处理,并试图用以下一个教学流程来展示我的教学:

  1、通过分配奖品的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分配方法上感受*均分和不*均分各自的作用,同时初步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均分配礼物,在经历*均分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均分的含义,会用简洁而完整的话叙述*均分的结果。

  3、通过判断练*,巩固*均分的特点,引导学生按要求*均分,并能把不*均分变成*均分。

  4、再次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均分,并在汇报交流时,进行分法的优化,渗透除法的计算。

  5、开放创新的综合练*:“我是小小设计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为演出服选择纽扣式样和数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均分知识灵活创新地解决实际问题,并为下节课包含除作准备;同时,能在最后的结果中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小(大),商就越大(小)”的除法规律,并注重学生审美意识和统筹安排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实施

  备课时的教学理念、教学意图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学生动态表现的综合分析才有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开展对本课教学时我分以下几个步骤努力实施我的备课精神: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创设情境:小朋友,我们庄市小学的活动可丰富啦,在刚刚结束的语文知识竞赛当中,XX班的XX、XX、XX分别取得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学校准备了6本精美的笔记本奖励给这三个小朋友,你觉得怎么分比较好呢?(学生自由发言)

  (2)这三个小朋友非常聪明,在数学测验当中她们又获得了并列第一名,还是6本笔记本作为奖品,这次你会怎么分?

  (3)比较这两种不同的分法,你发现什么?到小组里说一说吧。

  (4)小结:是呀,像第二次每个小朋友分得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做什么?(*均分)

  (5)第二次你们为什么*均分呢?(因为他们名次相同)

  第一次是*均分吗?为什么这样分?

  (6)师:是的,在生活中有时需要*均分,有时却不需要*均分。

  现在这三个小朋友想把6要笔记本送给结对的两个小伙伴,怎么分比较好?

  (每个小朋友都分3本)

  (7)这种分法叫什么?那么我们可以这么说:把6本笔记本*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3本。

  谁能这样说一说?自己说一遍吧。

  (8)6本本子*均分给几个小朋友?(2个)*均分给2个小朋友,我们也可以看作*均分成2份,每个小朋友分到几本?(3本)可以说每份都是3本。说明每份分得怎么样?(同样多)

  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均分。

  (二)实践操作,体验*均分的过程

  1、创设情境

  新学期,XX小学的爱心小火苗行动开始了!每个小组也把准备好的奖品送给你

  们组结对的小朋友吧。看看你们组的学*用品是什么?共有几件?要求*均分给几个结对的小朋友?

  2、小组合作,分一分,说一说,并把结果填在纸上

  汇报;媒体任意出示下面几句话:

  把4个铅笔盒*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个。

  把12块橡皮*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个。

  把8把尺子*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把。

  把10本本子*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本。

  3、同步练*,巩固*均分的特点

  寒假里,XXX家来了几个结对的小朋友,他拿出了好多好吃的招待他们。想一想,是*均分吗?为什么?

  (1)10个香蕉:4、6

  (2)12个面包:3、3、3、3

  (3)8盒年奶:3、3、2

  (4)把八块巧克力*均分给四个小朋友,谁分的对呢?(书上16面第二题。用手势表示)

  师:第三种第份分得的同样多,为什么不对呢?

  (要求是*均分给四个小朋友,它是*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份数和份数搞错了。)

  那你觉得在*均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要看清分的份数,再看看每份是不是同样多)

  (三)进一步经历*均分的过程,探究多种方法

  1、师:我们学校也准备了一些图书要送给手拉手兄弟班级呢。15本书*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本?你们会怎么分?小组合作分一分吧。

  2、汇报结果(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但聪明的学生就会在*均分的时候,用上乘法口诀来帮忙,为学*除法作了准备)

  3、每人动手分一分

  低年级的小朋友制作了许多贺卡,一共有九张,*均分给三个手拉手班级,每个班分到几张,选你喜欢的方式按要求分一分,并说一说分的结果。

  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么分?

  4、想一想,说出分的结果

  大队部还准备了12个书包,*均分给希望小学4个班,每班分到()个

  (四)全课总结

  (五)再次体验,拓展思维

  1、创设情境,提出活动要求

  六一节的时候,我们要和结对的小朋友同台表演呢。学校设计了一些演出服(出现5种式样的衣服,)少了些什么?一起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小组合作为这些漂亮的衣服配上纽扣吧。

  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每组都有12粒纽扣,*均钉在一种式样的衣服上,每次要分完哦,你们想*均钉在几件衣服上,试一试摆一摆,并把结果填在练*纸上。

  2、学生汇报,媒体出示结果

  12钉在(1)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12)粒。

  12钉在(2)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6)粒。

  12钉在(3)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4)粒。

  12钉在(4)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3)粒。

  12钉在(6)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2)粒。

  12钉在(12)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1)粒。

  问:仔细观察结果记录,你们发现了什么?

  你们知道为什么钉的件数越多,*均每件的纽扣数就越少呢?(总数不变)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案,选出你们觉得最适合这件衣服漂亮的配法,将纽扣粘在真正的样品上。完成的小组,就一来将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吧!

  一、说教材:

  《认识线段》是苏教版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厘米和米》的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等简单的图形,并在这学期学*了多边形,知道了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为今天的学*积累了一些经验。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实际上就是量线段的长短,所以教材首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教材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知识,通过具体活动获得对线段的直观认识,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本课是学生学*用尺量物体长度的基础,更是今后认识*面图形、立体图形的重要知识准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使学生经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

  2、在观察、体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由于线段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所以清晰地建立起线段的表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参与学*的全过程,运用以下教法进行教学:

  1、直观教学法。通过教具、学具操作、多媒体演示等,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从实物感知过渡到图形表象,抽象出线段的图形,直观的认识线段的特征。

  2、活动体验法。新课标提倡“做数学”。学生只有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通过“看、比、画、折、说”等一系列活动,促进思考,引导探索,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3、形象化的教学。形象化的语言,比如线段的两个端点就像两个小人儿立在两端,线段躲到了图形队伍中去了等等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增强了孩子们学*的兴趣。

  三、说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学*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落实学生是学*的主人,运用以下学法有效学*。

  1、观察操作法。“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尽可能给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

  2、合作交流法。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实现思维互补,获得成功体验。

  四、说教学程序

  鉴于对以上的认识,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猜谜语引入新课

  数学源于生活,从身边常见的毛线入手,让学生观察桌上的毛线(随意摆放),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弯曲的毛线。为操作把毛线变曲为直打下基础。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体验中学*数学,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经历、感受知识,最终认识、掌握知识。因此我通过以下的活动情境加深学生的体验。

  1、感知线段

  拉一拉:组织学生把毛线拉直,说方法,强调要捏住线的两端再拉直。顺势指出: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引出线段。接着再进一步从拉直的这条线认识线段的两个端点,辅助多媒体在课件上抽象出线段的图形,闪烁端点,加深认识。

  辨一辨:在对线段有了初步感知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通过自己的描述再次感受线段的两个特点,并及时通过想想做做第1题,进行辨认和说理,加深对线段特征的认识。

  2、找线段

  在学生对线段有初步的认识后,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其他的例子来加深理解,加深对线段的感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观察课本的边,数一数有几条线段,引导孩子观察这几条线段围成了什么图形。

  接着让学生完成“想想做做2”,交流并引导发现几边形就由几条线段围成。从实物迁移到图形,加深对多边形的认识。

  3、做线段

  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尝试,引导学生发现折痕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让同桌之间互相指指说说,巩固线段的特征。

  接着让学生试着在纸上折出比这条线段长或短的线段,直观感知线段的长短,为下一节课的学*做好孕伏和渗透。

  利用低年级学生爱玩爱比赛的特点,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想学、乐学、学会、会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4、画线段

  引导学生利用一些工具尝试画线段,让学生经历画线段的过程,画好线段后,先在小组交流汇报。然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画的线段,交流画法和步骤。通过交流,探索画线段的方法,感受解决数学问题的多样化。

  三、游戏巩固,拓展延伸

  结合书中的练*,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深化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闯关“画线段”。

  第一关:连接两点画一条线段。

  第二关:三个点。猜猜画完是什么图形?

  第三关:四个点。独立画,交流。

  四、全课总结,质疑延伸。

  课的最后,让学生交流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以学生自我回顾的方式进行小结,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掌握,培养学生抓住学*的重点,自己整理知识的能力。

  《认识线段》评课记录

  朱月萍:今天朱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节形象生动的低年级的数学课,整节课体现了形象化的教学风格,下面请各位老师围绕“形象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这一主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王 燕:

  1、形象化教学语言的运用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形象化的语言不仅有趣味性,还能帮助学生有效地记住线段有两个端点这一特征。

  2、形象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开始,由生活中的实物毛线引入新课,再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特征,最后抽象成线段这一图形。由生活到数学,由形象到抽象,充分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的理解。

  游晓霞:教者从谜语导入引起学生兴趣,重点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和教学手段。采用直观演示法和操作实践法。教者能引导学生发现注重指导学生观察操作。

  孙 亮:画线段时动画出现的是先画直线,再画两个端点,是否可以展示先画两个端点,再画直线,或先画一个端点再画直线和另一个端点。

  胡万进:关于四个点可以连成几条线段,学生容易定式思维连成4条线段,可以在出示3个点连成线段之后再在连好图形旁边再加一个点,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对角线连成的线段了。

  周 建:

  1、联系生活实践,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逐步认识线段的本质特征。

  2、课堂结构合理,过度自然,语言形象化突出,教学效果好。

  建议:连接4点,可以结合学生握手的情境

  周文进:儿童化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励性的语言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自然得体,富有启发的无声语言带动课堂教学。

  郁 *: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这两个特征来教学。活动中通过实物的操作,例如拉一拉摸一摸找一找折一折更形象和直观的让学生找出线段的特征。比较线段长短的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找出比价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能让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每个教学内容的重点。

  一、教学背景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第一节“除法的初步认识”——“*均分”的第一课时,教材第12页至14页例1、例2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属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学生已经学*了简单的分类知识和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它是学生学*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分数的基础,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均分”。教材设计了各种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引出“*均分”,再让学生充分参与*均分各种实物,让学生建立起“*均分”的概念,学生多次经历“*均分”的过程,并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为认识除法打好基础。新课标指出: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碰到*均分的机会很多,所以已粗浅的接触了此类知识,脑海中已有浅略的表象,但却无系统的理念体系,这节课的目的就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升华。

  二、根据课标要求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重、难点如下:

  1、通过观察情境图,能举例说明“每份同样多”,并能说出*均分的含义。

  2、初步感知*均分的特点,会将一些物体*均分成若干份,至少

  80%的学生能比较规范地说出*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均分的方法。

  三、教学资源和主要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教材主题情境,借助多媒体电子白板、实物学具,在真实的数学情境中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二)主要教学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这样规定:“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基于此,在教学中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积淀经验。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设计四个环节:(一)创设情境,直观感知“*均分”;(二)动手操作,探究“*均分”的方法;(三)应用新知,理解“*均分”(四)全课总结。下面就每个环节的设计流程及设计意图进行说明。

  (一)创设情境,直观感知”*均分”。这个环节主要从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情境引入,初步体验“每份分得同样多”。通过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二(1)班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把图中小朋友分东西的场景进行描述,尤其是对“分橘子”、“分糖果”的情景进行猜想:小朋友手里拿的橘子、糖果应该放在哪一堆里?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情境的原因是孩子们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具有浓厚的兴趣 ,这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在观察分食品的场景中,那种要求分的公*、一样多的分配方案是出自孩子们内心需求的,因此,会很自然的产生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要求,通过这一环节,让他们初步体验“每份分得同样多”。】

  2、动手实践,初步形成“*均分”的表象。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种学具图形代替实物 ,按照小组人数将这些“实物”进行分配,然后集体交流,汇报分的过程及方法。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是相对开放的,组内利用学具代替实物,各种“实物”的数量也不一样,按照4个人来分,会出现每人分得同样多,也会出现每人分得不同样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充分展示孩子们在解决问题时的策略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实现经验互补,也为教师调整教学预案提供现实情境。这个环节使进一步体验“每份分得同样多”。】

  3、从学生的分配方案中,揭示“*均分”的概念。利用实物展台,选取*均分和没有*均分的小组进行对比,并交流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 由此揭示这种公*的分法——*均分的概念。

  【设计意图:经过*均分和没有*均分的对比,让学生再次体验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过程和分法,建立深刻的“*均分“表象—— 每份分得同样多。通过展示和交流,引导一部分学生能比较清楚地说出*均分的过程和方法。】

  4、在渗透份数,每份数中进一步理解*均分的含义。课件出示练*三第2题:小红把8块糖*均分给4个小朋友,她有三种分法,哪种分法是对的?先由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想法,再指名汇报并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根据“*均分“的概念判断“哪种分法对”,让学生在运用“*均分”概念进行判断的练*活动中,渗透份数、每份数,巩固对“*均分”的认识。】

  说教材

  1、教材分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学生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进一步学*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年龄特点,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的兴趣。

  4、教学重点:能正确找出生活中的角和*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

  5、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说教法、学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情境教学法、演示操作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找一找、画一画、玩一玩、比一比等活动,在动手实践中,化抽象的数学知识为看得着、摸得到的东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学会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学*数学的方法,训练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留意身边的事物,培养了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老师带来一些图形朋友,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请学生把他们分成两类。(生可自由说出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说出圆没有角,其它三个图形都有角。

  2、揭示本节课的学*内容:认识角(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课的引入从学生熟悉的图形和分类的知识入手,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好胜心及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为以后探索新知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找角

  1、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见过生活中的角,并用手指一指自己身边的角。

  2、课件出示剪刀、钟、红领巾,让学生说说它们的角藏在哪儿,用手指一指,并用课件演示请出这些角。

  (二)认识角

  1、摸角并感知角

  让学生拿出三角尺,找出其中的一个角,用手摸一摸(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和同桌说说发现。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2、认识角的顶点和边

  让生汇报有什么发现

  生汇报:角有个尖尖的、刺手。让别的学生摸摸是否有同样的感觉。

  揭示:我们把这个地方叫角的顶点。

  生汇报:角的两边是**的、直直的

  揭示:我们把这样的线叫边。

  再让学生观察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三)画角、介绍角的名称及读写法

  1、让学生在纸上画几个不同的角。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2、请一位学生说出画法,并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角,标出它的顶点和边。

  3、教师再示范画一个角。

  4、给角取名。为了便于区别这两个角,我们可以给它取名,比如第一个角我们可以在角的两边张开的地方,用一个小“)”线把两边连起来,然后在它的后面写上1,记作1,读作角1,(师板书),第二个角让学生取名,记下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生活中学生对角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角的几何认识还是第一次,教学时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找角,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特点,这样,从直观图形到抽象概念,层次分明,过度自然,学生容易接受,顺利突出本节课重点。)

  (四)练一练

  1、辨角(课件出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找角:书中67页指一指。

  (设计意图:学生对角建立起概念的前提下,让学生练*,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增强分析能力,并及时反馈,掌握学生学*情况。)

  三、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

  (一)玩一玩

  教师出示活动角,并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活动角玩一玩,有什么发现,生汇报交流(板书:张口大,角就大;张口小,角就小。)

  (二)比一比

  1、请生将自己手中的角固定好,然后同桌的比一比,看谁的角大,谁的角小,并请两位学生上前比,教师指导比的方法。

  2、师拿出两个角(一个边长但张口小,另一个边短但张口大)让生猜谁大谁小,再放在一起比,引导学生说出角的大小只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的大小有关,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现的能力。)

  四、总结评价,内化延伸

  1、角的应用。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角。

  2、如果我是角:假如你是一个可爱的角,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角的用处,加深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后总结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梳理,内化了新知。)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千米和吨的认识

  人教版上册“千米和吨的认识”一课在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进行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通过直观感知,具体操作,建立新的概念

  学生已经学*了厘米和米,建立了厘米和米的概念,但是对于毫米和分米,还没有正式接触,只是在尺子上见过。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首先要通过直观教具和具体实践,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

  如:教学毫米的认识时,可以这样进行:教师先出示一把尺子,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再让学生每人拿一把尺子看上面的小格,找出1厘米,再从1厘米的小格中找出表示1毫米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中有多少个1毫米的小格,从而得出1厘米=10毫米。再实际量一量,感知1毫米有多长,用手比划比划,还可以拿出准备好的硬币,量一量它的厚度,再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从而加深对毫米这个概念的认识。

  又如:教学千米的认识时,考虑到千米是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就比较困难。因 此,我就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学生实际走一千米的路,这样从实践中感知1千米有多长,就比较容易建立千米的观念。

  再如教学吨的认识时,是通过实际参观和推算来进行教学的。如:一袋水泥50千克,20袋共重1吨。我们班学生*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而且还可以借助书上的插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感知1吨物体的重量,加强对吨的认识,形成吨的概念,从实践中得出1吨等于1000千克的观念。

  二、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量的计量,要遵循学*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类推、概括、抽象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单位换算,通过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推出5厘米是几毫米,9吨是多少千克,5000千克是几吨等,这样教学重在启发理解、思考。理解的东西才有助于记忆,有利于运用。

  三、培养学生测量长度的初步技能

  在计量单位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培养学生测量物体长度的初步技能。一方面,结合教学长度单位,让学生自制量具,并用来度量一些简单的物体。另一方面,通过度量物体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例如:让学生量黑板的长、铅笔的长、课本的厚度,还可以量几条线段的长度等,通过这些活动,既能使学生初步掌握测量的简单方法,还可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要把教法和学法看成一个整体,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综合考虑、设计教学。还要借助直观、及时抽象,抓住 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认识,提高分辨能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叫***,来自*******小学。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比一比》。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大小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大数的学*基础。本节课力求把学生以往对万以内大数比较方法的分散的、不规范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规范的理性认识,结合情境先教学“四位数与三位数的比较”,再教学“两个四位数的比较”,最后进行“两个最高位相同的四位数的`比较”。由浅入深地探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接着,教材又通过“比一比”、“想一想”、“猜一猜”等活动进一步巩固比较大数的方法。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操作性、开放性的活动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相互交流的空间。学生在探究与活动中学*和提升知识。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

  3、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精神,树立学*数学的自信。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发展数感。

  教具准备有:教学课件、数字卡片等。

  二、教法与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学生动脑、动手,交流比较方法,同时采用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丰富学生对生活中大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数学学*已不再是教师简单地展示知识的过程。教学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同伴合作交流,不断主动探索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学*的自主性。

  三、教学流程: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该部分知识的教学建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如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实践活动,探索新知。

  (三)猜数游戏,应用新知。

  (四)课堂评价,总结延伸。

  下面我就这四个环节做一下具体的阐述: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同学们,‘五一’期间各大商场搞促销打折活动,让我们一起去逛一逛电器商场吧。”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宽松的学*环境,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投入学*活动中。

  (二)实践活动,探索新知。

  本环节主要通过“购买电器”、“中大奖”等活动来完成学生对新知的自主探索。

  活动1“购买电器”:

  课件出示一些商品及价格。

  1、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老师想挑选每种商品中最便宜的电器买回家,你们能帮助我吗?此问题旨在将生活中的大数应用到数学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发展学生的数感。

  2、学生根据商品的价格进行比较,并将结果写在纸上。

  3、呈现学生反馈材料,交流比较大小的方法。

  4、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总结出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以上活动旨在让学生探究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得到发展,并关注学生的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探究的学*过程中,对于出现的不同观点,正确地加以肯定,请他们尽可能地说明理由,对于错误的说法,要及时教育学生不能取笑他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最后得出比较较大数的方法,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提高继续探索的兴趣。

  活动2“中大奖”:

  在商场里有许多竞猜活动,谁能把以下六种商品价格在最短的时间内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谁将获得一个奖品。同学们赶快参与吧。(课件出示:MP3 387元、燃气灶 809元、热水器 1725元、数码相机 4300元、浴霸 345元、台灯 99元)

  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学会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独立思考,观察比较,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数学有用。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三)猜数游戏,应用新知。

  两人一组,一人想数,一人猜。想数的人只能说“是”或“不是”,猜数的人提问,直到把数猜中,猜的次数尽可能少。

  通过游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数感,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精神,这样的活动形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然后汇报交流,体现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一方面体现学生的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应用。

  (四)课堂评价,总结延伸。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么样?生活中还有哪些大数呢?举例说明,并比较。

  通过总结与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并学会评价自己,培养良好的学*情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我的说课分为5步

  一、说教材

  本课时内容主要是数据的分段整理,不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分段。分段整理数据是基本的统计活动,教材通过购买校服,引出按身高数据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自主设计分段方法,并经历整理、分析的过程,感受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2)能力目标:经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结合实例有机地进行家乡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是:能对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段整理;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能够按统计对象的某些属性,如品种、形状、颜色、用途……进行分类统计已有所体验,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次经历统计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必要性,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小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求知欲强等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我采用谈话法、观察法、讨论法、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学法

  1、探究尝试、自主学*法: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数据产生的过程,使学生人人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内容,紧密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带着数学走入生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估计、判断能力为以后的终生学*打下基础。

  2、交流反思互补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3、练*促进法:引导学生通过搜集全班同学的身高数据,1分钟拍球,城市环境等有针对性地练*,使学生在迫切完成任务和强烈的探究兴趣驱动下, 对本来枯燥的统计知识产生一种新鲜感和真实感自觉地参与到学*中形成技能技巧,从而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体验。

  四、教学过程:分为6 步


数学说课稿小学12篇(扩展3)

——数学说课稿初中12篇

  在座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4节《数据的波动》(第一课时)。现我就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序、板书五个方面进行说明。(恳请在座的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其中探究数据的离散程度及认识“极差”“方差”“标准差”三个量度及其实际意义。主要是运用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当两组数据的“*均水*” 相*时,而实际问题中具体意义却千差万别,因而必须研究数据的波动状况,分析数据的差异,逐步抽象出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极差”“方差”“标准差”的三个量度,并掌握利用计算器求方差和标准差。

  2.地位作用:

  我们纵观本章的教材安排体系,以数据“收集—表示—处理—评判”的顺序展开。数据的波动是对一组数据变化的趋势进行评判,通过结果评判形成决策的教学,是数据处理解决现实情景问题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本章学*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通过本节的学*为处理各种较为复杂的现实情境的数据问题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对本节知识的提出的“探索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会计算极差和方差,并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要求,确定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a、掌握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极差”“方差”“标准差”三个量度。b、会动手和利用计算器计算“方差”“标准差”。

  (2)过程与方法目标:a.经历感受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度的探索过程(“极差”“方差”“标准差)。b.通过数据分析的学*,培养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均数相同的两组数据,极差越小,波动越小,越稳定”;“一组数据方差越小,波动越小,越稳定”)c.突出关键环节,判断两组数据稳定性就是抓住计算其方差进行比较。d.在具体实例中体会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认真参与、积极交流的主体意识,通过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认识世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

  4.重点与难点:重点:

  学*理解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度——极差、标准差和方差,会计算方差的数值,并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加以应用。

  这一节的难点:理解极差、方差的含义及方差的计算公式,并准确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一原则和本节教学目标,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引导发现法。数据分析的三个量度,是十分抽象的概念,要引出三个概念,必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我设计了一个连接奥运会中韩射箭运动员的场景,并用表格记录环数,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评判,通过学*分析具体的生活实例来发现当两组数据的“*均水*”相*,无法用*均数来刻画时,引入一种新的量度,逐步抽象出“极差”“方差”“标准差”。以此,打开教学突出教学难点的缺口,充分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2.比较法。在极差和方差的应用中,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用已有的知识还是难以准确的刻画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从而引入新的量度。

  3.练*巩固法。通过练*,强化巩固概念,熟练计算器的操作。进一步理解本节知识对于实际问题的意义。这样更能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在运算中深刻理解“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内涵。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选用一个贴*学生生活实际的背景。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情境的导入和比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直观地估测甲、乙两名选手的成绩,回顾有关数据的另一个量度 “*均水*”,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均水*”相*,但两者的离散程度未必相同,仅有“*均水*”还难以准确地刻画一组数据,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入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量度—极差;然后,设计了一个“做一做”,因承上面场景的情境,增加了一名选手丙,旨在通过丙与甲、乙的对比,发现有时*均水*相*,极差也相同,但数据的离散程度仍然存在差异,仅用极差还难以精确刻画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从而引入刻画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另外两个量度—标准差和方差。指导学生动手计算*均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并依次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

  三、说学法: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主要设计的学法指导是:

  (1)引导观察分析法:链接运动员设计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把环(用眼),关注收集的数据,积极思考,分析两名运动员设计的稳定程度(动脑),指导学生动手计算(动手)。让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引导比较鉴别法:在教学过程中,每出现一个新概念或一个新公式,采取的方法是:一是引导学生读,二是解释关键词语,三是让学生动手计算、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概念的内涵,四是回头看实际情形,认识数据的变化规律,在实际背景中比较形成正确的决策。

  (3)引导练*巩固:注重“做一做”的练*中强化、观察、切入公式特点、计算、分析、判断的方法的巩固,通过强化加深学生对三个量度的理解和应用。让学生知道数学重在运用,从而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和知识。

  (4)引导自学法:学生自学掌握计数器计算方差和标准差的操作功能。

  四、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展示情景(链接奥运会中韩运动员设计的情景)。

  <2>、学生观察阅读分析(描述运动员射箭的*均水*)。

  <3>、分析思考寻求解决方案(观察表格数据求*均数)。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发现在实际生活中除了关注数据的“*均水*”以外,还要关注数据的离散程度。(引出本课课题——数据的波动)

  2、新课:

  (由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引出课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本节知识的兴趣)

  <1>、概念介绍:

  a、数据的离散程度(是相对于*均水*的偏离情况);

  b、极差(极差是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是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

  c、练*巩固计算极差;

  <2>、展示丙运动员加入的情景,让学生在乙丙两人中挑选,计算中发现*均数极差相同,让学生产生新的困惑。引入本节的第二个知识点——方差和标准差。

  <3>、引进概念

  a、概念“方差”(各个数据与*均数之差的*方的*均数),给出计算公式:

  b、给出“标准差”的概念(方差的算术*方根)。

  c、学生相互交流学*操作计算器计算方差和标准差。

  <4>、引导学生理解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的内涵(通过数据与图比较说明,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5>、计算引例中的方差和标准差。(作用:一是巩固“方差”的计算方法;二是用方差来刻画引例中的数据离散程度,加深学生对方差意义的理解。三是会用运“方差”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巩固练*:

  <1>、样本4、7、5、2、3、8、5、6的*均数是______,众数是_____,极差是____,方差是________,标准差是______。(通过这组练*强化概念和计算方法的运用)

  <2>、P—235随堂练*(1)(通过这道*题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小结谈体会:教师引导回顾所学概念;让学生谈学*、运用的体会。

  5、布置作业:P—199(1)(2)(3-选作题):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为表格式,这样的板书简明清楚,重点突出,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便于比较和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教科书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数轴"的第一课时 内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 从标有刻度的温度计 表示温度高低这一事例出发,引出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 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来理解有理数 的有关问题。数轴不仅是学生学*相反数、绝对值等有理数知识的重要工具, 还是以后学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等内容的必要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我特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 目标如下:

  1. 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 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 的有理数,理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 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 培养 学生对数学的学*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确定:

  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 点,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

  ⑴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 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 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 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⑵学生学*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学生

  不易理解, 容易造成画图中掉三落四的现象, 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 深入浅出的分析。 ⑶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 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 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 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 解,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 ⑷心理上,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 识到数学课的科学性, 学好数学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以及学科知识的渗透性。

  五:教学策略: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 他们往往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 象的图形的年龄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 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有 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 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 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并教给学生"多 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方法。教学中积极利用板书和练 *中的图形,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 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辅助作用, 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七 个教学环节:

  (一)、温故知新,激**趣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

  六:教学程序设计:

  (一)、温故知新,激**趣: 首先复*提问:有理数包括那些数?学生回答后让大家讨论:你能找出 用刻度表示这些数的实例吗?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但是由于温度计与数轴最 为接*,它又是学生熟悉的带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学中我将用它来抽象 概括为数轴这一数学模型,于是让学生观察一组温度计,并提问:

  (1)零上 5°C 用 5 表示。

  (2)零下 15°C 用 -15 表示。

  (3)0°C 用 0 表示。 然后让大家想一想:能否与温度计类似,在一条直线上画上刻度,标出 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 0 呢?答案是肯定的,从而引出课题: 数轴。结合实例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也使学生体会 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对新知识的学*有了期待,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了 思想上的准备。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教师设问:到底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呢?

  (1)画直线,取原点(这里说明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这点表 示0,数轴画成水*位置是为了读、画方便,同时也为了有美的感觉。

  (2)标正方向(这里说明我们在水*位置的数轴上规定从原点向右为 正方向是*惯与方便所作,由于我们只能画出直线的一部分, 因此标上箭头指明 正方向,并表示无限延伸。)

  (3)选取单位长度,标数(这里说明任选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 标数时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

  1、2、3…负数反之。 单位长度的长短,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量要相同。)

  由于画数轴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师板书这三个步骤, 给学生以示范。 画完数轴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数轴?"(通过 教师的亲切的语言启发学生,以培养师生间的.默契) 通过讨论由师生共同得到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的直线叫做数轴。 至此,我们将一个具体的事物"温度计"经过抽象而概括为一个数学概念 "数轴",使学生初步体验到一个从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1、让学生讨论:下列图形哪些是数轴,哪些不是,为什么? A、 B、 C、 D、 E、 F、 A、B、C 三个图形从数轴的三要素出发,D 和 F 是学生可能出现的错 误,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思考的时间然后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的 讨论之中去接触学生,认识学生,关注学生。

  2、为进一步强化概念,在对数轴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请大家在练 *本上画一个数轴,(请同学画在黑板上) 学生在画数轴时教师巡视并予以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画完 后教师给出评价,如"很好""很规范""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语言来激励学 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强调: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画数轴时这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设计以上两个练*,一个是动脑想,通过分析、判断正误来加深对正 确概念的理解;一个是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有了数轴以后,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表示在数轴上,那么反过来,数轴 上的点是否只表示有理数呢?作为一个问题我让学生去思考,为后面实数的学 *埋下伏笔,这里不再展开。 安排课本 23 页的例

  1, 利用黑板上的例题图形让学生来操作,教师提出要求:

  1、要把点标在线上

  2、要把数标在点的上方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数轴的理解,进一步掌握用数轴上的点 表示数的方法,同时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真 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当然,此题还可以再说出几个有理数让学生去标点,好让更多的学生去 展示自己,并进一步让学生从中感受已知有理数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从而加 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为巩固本节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独立完成:

  1、课本 23 页练*

  2、课本 23 页 3 题的(给全体学生以示范性让一个同学板书) 为向学生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讨论:

  3、数轴上的点 P 与表示有理数 3 的点 A 距离是2,

  (1)试确定点 P 表示的有理数;

  (2)将 A 向右移动 2 个单位到 B 点,点 B 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3) 再由 B 点向左移动 9 个单位到 C 点, C 点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则 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果, 通过以上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 础上达到灵活运用,形成一定的能力。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根据学生的特点,师生共同小结:

  1、为了巩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数轴吗?你会画数轴 吗?这节课你学会了用什么来表示有理数?

  2、数轴上,会不会有两个点表示同一个有理数?会不会有一个点表示 两个不同的有理数? 让学生牢固掌握一个有理数只对应数轴上的一个点, 并能说出数轴上已 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 为面向全体学生,安排如下:

  1、全体学生必做课本 25 页

  2、最后布置一个思考题: 与温度计类似,数轴上两个不同的点所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大小关系如 何? (来引导学生养成预*的学**惯)

  七:板书设计:(略)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 主、探究、合作学*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 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 的数学素养和学**惯,让学生学会学*,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欢 迎的好教师。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所选用的教材为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 标准实验教科书。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 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 说明。(或加教学评价)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主要研究两类问题:

  1、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履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阐述这节课。

  第一方面:教材分析

  本节的授课内容为“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选自人教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学》(提高版)第一册第六章第六节,我从四个方面进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是向量的重要内容,它使向量的运算完全数量化,将数与形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得用向量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更加方便,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利用向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对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材的处理

  结合教学参考书和学生的学*能力,我将“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安排为两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

  根据目前学生的状况以及以往的经验,我发现,虽然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但由于以前教师讲解得过多,导致学生丢失了很多重要的知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热情,我采用复*提问的形式,师生共同得出向量线性运算的直角坐标运算法则和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向量的终点坐标减去始点相应坐标的结论,直接切入本节课的知识点。之后,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地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逐步加深学生对向量直角坐标运算的记忆和理解。

  由此,我对教材的`引入、例题和练*做了适当的补充和修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学生现状、教学要求以及教材内容,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

  由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我把本节课的难点定为:向量直角坐标运算的应用。

  要突破这个难点,关键在于紧扣向量直角坐标运算的相关知识,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的分析

  根据教学要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和数学能力,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教学目标

  能准确表述向量线性运算的坐标运算法则;明确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向量的终点坐标减去始点的相应坐标;掌握用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解决*面几何问题的方法。

  2、能力训练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学*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实现几何与代数的完全结合,让学生明白:知识与知识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通过例题及练*的学*,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养成勤于动脑的学**惯。

  第二方面:教法与学法分析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师生的多边活动,在教师进行‘反馈—控制’的同时,每个学生也都在进行微观的‘反馈—控制’。”由于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学*建构才有成效,故本节课采用“发现式教学法”来组织课堂教学。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和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借助于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

  第三方面:教学过程

  共分为六个环节,具体的时间安排如下:复*提问约4分钟,导入新课约6分钟,创设问题约30分钟,小结约3分钟,布置作业约2分钟。

  (一)复*提问

  (1)向量在直角坐标系中坐标的定义是什么?

  (2)若o为原点,则点A的坐标与向量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如果两个向量相等,那么这两个向量的坐标需满足什么条件?

  课堂教学论认为:“要使教学过程最优化,首先要把所学*的知识和学生已有的信息联系起来”。通过这三个问题的复*就可以使学生在学*新的知识前,获得适当的知识积累。

  (二)导入新课

  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1 已知a=a1e1+a2e2,b=b1e1+b2e2,(e1、e2为直角坐标系的基底)

  1、则a,b的坐标为……。

  2、求a+b,a—b,λa。


数学说课稿小学12篇(扩展4)

——数学说课稿小学9篇

  教材分析

  《用字母表示数》是北师大版《认识方程》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是小学生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启蒙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认识简单数量关系,字母表示计算公式、运算律,本课也是后续学*简易方程以及中学进一步学*代数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具有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经历运用字母表示具体数量的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能用字母表示图形的计算公式;掌握含有字母的式子的一些书写规定。

  2、能力目标:经历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探究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培养符号感,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并理解其意义。

  说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说学生学法

  首先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喜欢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进一步了解了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再通过各种联系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挖掘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本课我主要分四个环节来展开教学:创设情境,启迪思维;提供*台,引导探究;学以致用,拓展深化;课堂小结,质疑评价。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先说说生活中用到的字母,让学生感知字母可以简洁方便地表示一些特定的名称和标志,再课件出示扑克牌A,问字母A表示什么呀?(表示一个特定的数),除了表示特定的数还能表示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本环节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学*兴趣,同时自然引入字母表示数,从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新知油然而生亲切感和认同感。

  第二个环节——提供*台,引导探究

  具体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探究用字母表示任意一个数

  首先,让学生说说“数青蛙”儿歌后半句:1只青蛙4条腿,2只青蛙8条腿,3只青蛙12条腿……教师提出疑问:“这样继续说下去,说得完吗?”(生答:“因为青蛙有很多很多,永远都说不完。”)

  接着问:“怎么用一个式子表示任意只青蛙有条腿?”(学生答有:“?×4、a×4、x×4、a×b、”等等。)

  最后转入小结:“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生1:“n可以表示1、2、3、4、5……”生2:“n可以表示任何自然数。”)

  这一层次,旨在通过贴*生活实际的“数青蛙”儿歌,从“永远都读不完”的体验中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是一种需要,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生感觉比较亲切,也降低了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难度与知识间的衔接。

  第二个层次——探究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及数量间的关系

  其中包含两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是计算年龄——列出含有字母的加、减法式子

  首先,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自主发现妈妈的年龄比笑笑大26岁,如果用字母a表示笑笑的年龄,写出妈妈相应的年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一个人的年龄是有限的,n不能无限大,从而明确:用字母表示数,有时可以表示任意的数,而有时所表示的数却有一定的范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接着让学生变换角度思考:如果用n表示妈妈的年龄,怎样表示笑笑的年龄,同时引导观察发现:笑笑年龄在变,妈妈年龄也在变,但年龄关系始终不变。由此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又可以表示出数量间的关系。

  本知识点教学,以熟悉的年龄问题切入,贴*生活实际,探究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及数量间的关系,渗透函数思想;同时,懂得用字母表示数时取值要符合生活实际。

  另一个知识点是引导学生自学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便写法。

  先让学生说说如果青蛙的只数用a表示,青蛙的眼睛怎么表示?嘴呢?,再让学生自学课本,最后全班交流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便写法。

  第三个环节——学以致用,拓展深化

  1、探究用字母表示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首先,师问:“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生回答后,接着课件出示有关正方形周长、面积公式的字母表示要求。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这些要求分别用字母表示出这两个公式。通过合作、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些公式字母表示方法,加深学生对公式的认识,从而加强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联系。

  2、再续游戏:你能用一句话结束这首儿歌吗?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____只青蛙____张嘴,____只眼睛_____条腿。继续从儿歌入手,加深知识的应用,让学生再次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质疑评价

  首先学生谈本课学*收获。然后,教师进行恰当评价。

  (一)教材说明: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统计学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统计观念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统计中,对数据的分析以及做出科学推断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均数”在小学和前两节也已经初步学*,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非常广泛;但现实生活的事务是多方面的,针对数据中出现的“异常值”时该如何评价呢?中位数应运而生。从知识的掌握看:它是对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进一步完善,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从数学的应用价值看:从“单一”的“*均数”评价逐步过渡到“多元”的综合评价,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明确中位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学难点:理解*均数、中位数在描述一组数据特征方面的差异,对统计数据多角度、全面的分析。(由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可以多借助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及现代教育技术来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②、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社会生活问题,积累数学应用、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社会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②、在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统计、计算中培养认真、耐心、实事求是的态度。

  情感与态度目标:

  ①、让学生在合作学*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其自信心。

  ②、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积极性;在中位数的学*中,渗透一组数据对称的数学美以及树立求中位数时对应的数学思想。

  4.教法和学法:

  ①、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主要采用“以问题为中心”讨论发现法。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或教师)之间相互讨论、学*;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现概念的产生过程及思想方法的概括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体现其主体地位;教师是通过参与学生活动中以启发、调整、激励体现主导地位。

  ②、在学生合作学*的同时,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学疑结合”、“学思结合、“学用结合”的学法指导,注意对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流程:

  布置作业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探讨、探究新知自主学*、形成概念指导应用、积极创新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事先布置学生准备统计图表,包括扇形图,折线图和条形图。课前时间学*小组长检查,并作出评价。收集完成情况较好的作业。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某餐厅招聘服务员.小张听领班说这里的*均月工资超过1000元,觉得不错,就前来应聘,并获得录用。小张工作几天后,发现没有一个服务员的工资超过每月800元,*均工资怎么可能是每月1000元呢?带着这个疑问,他来到财务室看到这样一张工资表:人员经理领班出纳服务员杂工合计月工资(元)600025002000800600——人数(人)12220227工资支出(元)60005000400016000120032200请大家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分别按学*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领班所说的*均月工资超过 1000元,是否欺骗了小张?1.2、*均月工资1000元能否客观地反映餐厅一般员工的收入?为什么?3、你觉得还能用什么更合理的数据来反映一般员工的收入?

  设计意图:

  提出一个真实的问题,力求创设一种问题情境;疑问是发现之母,通过现实和学生认知上的矛盾激发同学的探索欲望。在问题的情境中发现,有利于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合作探讨、探究新知】

  在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1、去掉经理的工资,求其它几个数的*均数。

  2、以大多数人即大堂服务员的工资来反映*均工资水*。

  3、以处于中等水*的员工(出纳)工资来反映*均工资水*。

  设计意图:

  学生之间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评价、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合作学*中提高学生的整体认识水*。同时,教师作为参与者,应主动地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对学生的认识不断地起促进和调节作用;在讨论的过程中积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教师对问题解答要点:(1)为什么去掉经理工资?与截尾*均数的区别?因为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不容抹杀的。体现统计是一门客观公正的科学,应具备实事求是的精神。(2)为什么以大堂服务员的工资来反映*均工资水*?因为这样评价更符合实际情况。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科学价值观的培养。

  【自主学*、形成概念】

  让学生自学教材,结合上面的故事带着问题进行讨论、解决。有助于同学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采取同学间“一问一答”的形式即:一部分同学提问,另一部分回答,活跃课堂气氛。可能提出的问题:(1)什么是中位数呢?(2)怎么确定中位数呢?(3)中位数有什么作用呢?(4)中位数和*均数有什么异同?(5)各有什么优缺点?。教师小结:中位数和*均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均数比较稳定,它与这一组数据中每一个数都有关系,对这一组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最为充分、最为广泛,在统计中有重要作用,但计算比较较繁,并且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计算较易,但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指导应用、积极创新】

  问题2:

  (口答)求下列各组数的中位数:(1)、90,96,84,80,95(2)、90,96,84,80,95,25(3)、-5,28,6,72,99,-1,56(4)、85,4,48,-2,95,4,8,100

  设计意图:

  学生从练*中体会:(1)数据个数的变化对中位数的影响,如1、2小题。(2)中位数只与这组数据的个别数有关,如:3、4小题。

  问题3、十一月份两个班级月考数学成绩的比较:(三班人数43人,四班人数为38人)课前给学生两个班级同学的月考数学成绩,要求他们分组统计(按照*惯,组距为10分)。课堂上让学生评价两个班级数学成绩哪一个更好些?学生多数会用*均数来评价,教师引导从中位数角度试着来评价。

  设计意图:

  (1)未分组中位数的.计算:应用电脑的排序功能与没有排序时比较,加深印象。以及人数的变化对中位数的影响。

  (2)分组中位数的计算:根据分组表,先计算中位数所在的组数,再确定对应的标志值——中位数。体会分组可以提高统计效率。

  问题4、出示学生准备的折线图,计算图中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例如:

  月份7891011度数8747546894112用电统计表12

  问题5:出示学生准备的条形图,计算图中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例如:

  年份0102030405房屋中介个数:(万)1.20.82.12.90.45

  问题6:出示学生准备的扇形图,计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55%30%5%10%合格良优不合格

  设计意图:(1)从同学提供、制作的图表中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进行练*(如折线图、条形图)。来源于同学的基本素材,可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2)通过练*,树立求中位数时对应的数学思想﹝位置数,标志值﹞,从而解决利用中位数决定自己成绩在班级的大致位置。

  【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本节课你学*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体会?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设计意图】:由于本节课采用的是“讨论与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同学对知识的理解可能不全面、不系统;通过以上问题的归纳小结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提升。

  【布置作业】练*册§31.3选做题:(关于标准日产量的定额)某车间为了改变管理松散的状况,准备采取每天任务定额,超产有奖的措施,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该车间15名工人过去一天中各自装备机器的数量(单位:台)

  一、说教材

  在学*了表面积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材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后编排了实践活动“粉刷围墙”,为了使教学更能贴*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将其改变成《粉刷教室》。通过这一活动,不仅可以巩固有关表面积等方面的知识,加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活动,巩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通过活动,使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方案。

  3、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法上我主要体现“鼓励探索,变教为引”的理念,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的全过程;在学法上则突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特点。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基础上,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分以下几个环节完成: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谁来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怎么计算的?他们的体积呢?(课件演示)

  2、今天,我们就要用所学的知识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出示课题:粉刷教室)如果我们的教室需要粉刷,你觉得应该要考虑哪些事情?

  生可能出现:教室粉刷的面积、人工费用、涂料费用、总费用……

  师:这么多的事情,有信心出色完成任务吗?那先解决哪个问题呢?为什么?

  二、展开

  (一)教室的面积

  1、教室的粉刷面积怎么计算呢?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2、要想知道粉刷的面积,我们必须测量教室的长、宽、高,还要测量黑板和门窗的长、宽。

  (1)出示学生测量结果

  (2)计算反馈

  3、想一想,我们在求粉刷面积的过程中,应用了那些数学知识?

  总结: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数学问题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人工费用

  1、据你们了解,人工费应该怎么计算?

  学生汇报。

  2、张老师也进行了市场调查,粉刷墙壁人工费一般有两种情况:

  (1)按每*方米5元计算。(这种收费方法还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比较公*、高效。)

  (2)按每天100元计算。(课件出示:一天大约能粉刷墙壁 *方米。)

  3、学生独立计算人工费,再汇报。

  (三)涂料费用

  1、估算大约需要多少千克涂料。

  (1)师:据调查,1㎏涂料大约能刷围墙3.5㎡,我们大约需要买多少㎏涂料?

  学生计算后汇报:660÷3.5≈190(㎏)

  (2)师:是不是要刚刚好买190kg涂料呢?(需要多买一些,因为在刷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浪费,因此,必须多买一些。)

  2、同学们,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型号的涂料呢,买这么多涂料又需要多少钱?请看(课件出示)老师给大家带来了5种环保型内墙涂料价格表。

  (1)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看懂了什么信息?

  (2)师:了解了这些信息,你能解决哪些问题?(每千克涂料多少元等。)

  a、请你计算一下这些涂料的单价(课件出示:单价表格。)

  b、买涂料共需多少钱?

  3、师:这些问题能帮我们选购涂料吗?(不能。)

  问:选购涂料的标准是什么?要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自由讨论汇报。

  师总结:除了单价,还要考虑到涂料的耐用期。(如买A种虽便宜,但两年后又要重新粉刷,工人费和材料费加起来,就比其他几种贵多了。同样的年限,B-2比B-1便宜,所以肯定不选B-1。)

  4、通过以上分析,你觉得应该选择哪一种涂料?为什么?(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5、确定一种方案。

  师:经过交流,我们决定选择 型涂料。那我们制定的第一份工程方案也快大功告成了,请完成最后的总费用计算。

  6、总结:

  (1)同学们,在解决教室粉刷问题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吗?或者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师:是啊,我们在解决粉刷问题的过程中,应用了许多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有时需要收集数据,有时需实际测量,有时需调查分析,最后计算出数据。用数据说话是最有说服力的,并能使人信服。这也正是数学对于生活的意义所在。

  三、课堂练*结

  一、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一单元中的《成正比例的量》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学比和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关系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数量关系,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这种数量关系,可以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正比例方面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正比例的教学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中学数学和物理化学打下基础。

  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技能、能力特点及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正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工巧匠有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归纳、推断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思维的全过程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通过具体问题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四、说教法、学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上述的三维目标呢?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的编排特点,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以分组合作学*为产要方式来进行教学,主要采取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多个例证,从多角度、多层次来归纳正比例的特征。

  采取以上步骤的根据是学*比例的知识不能靠直观演示、操作,来获取知识,主要靠实际例子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推断等数学活动来获取知识,这样克服了比例意义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病,突出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为了理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我准备的教具是多媒体课件和展示台

  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以及教法的实施,教具的应用均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

  五、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是铺垫孕伏,导入新课。

  在这个环节里,我首先是让学生复*常见的数量关系,然后让学生根据一辆汽车行驶的路和时间说出路和时间的比.老师接着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遇到许多数量,这些数量间藏在许多小秘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数量间的一些规律和特征,,直接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是学生获取新知的过程,教学中我以学生自产探索为主,合伯交流为辅,教师问题为桥的教学思路展开的,这个环节我分四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个步骤、师生携手,共同解决问题。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的学*,所以我请同学们观察刚才汽车路程和时间的统计表,让他们先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回答、以下的问题(用多媒全出示)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3)还可以从表中发现哪些规律?

  学交流后回答,师随着学生的回答作必要的板书

  时间和路程这两种量,时间扩大,路程也随着扩大。路程总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就说时间和路程这两种量是相关联的,在学生回答后即使还很完整也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

  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第二步骤、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在这步骤中学生装已基本掌握了探求正比例关系的方法,我出示例2后,直接说:请同学们利用我们研究例1的步骤和研究方法,自己来研究一下布的数量和总价,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方程说课

  说课的是内容为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P88——P89页方程的含义及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

  说教材

  一、说教材分析及构思

  本节知识,是在“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方程是表示等量关系的一种模式,学*方程最重要的方面是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材编排时,创设了多方面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对多个实例的讨论,发现了方程能刻画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从而体会到方程的作用,并产生积极的学*愿望。这对于学生学*方程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设计预案时,基本遵从教材体系。

  方程是等式里的一类特殊对象,传统教材都用属概念加种差的方式,按“等式+含有未知数→方程”的线索教学方程的意义,考虑到方程是在刻画生活中的等量关系时产生的,所以,在北师大教科书里没有从方程和等式的内涵上作太多比较,但等式是方程的生长点,为了有利于方程概念的建立,教学时适当借助天*加深对天*的理解是必要的。天*两臂*衡,表示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两臂不*衡,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不相等。让学生在天**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的三幅情境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认识方程。处理时,对于第三幅情境图,是一个重点,根据学生认识的深入程度,可适当让学生体会到等式的“值等”和“意等”,并允许学生根据不同的认识找到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不同的方程,但主张学生根据明显的数量关系列方程。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抽象出方程的含义。练*强调学生在按照“数量关系--等量关系—方程”这样一个过程,通过想一想,找一找,说一说,写一写等不同的形式学会用方程来表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会到方程的作用,为以后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正确地应用方程的意义辨别方程,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分类思想。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学*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获取新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的含义。

  以上是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认识特征而确定的。

  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那么教师只能通过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演示操作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数学,*等交流各自对数学的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方面的教学手段:

  1、用直观的操作和演示,让每位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和归结出结论。

  2、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促进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3、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而且有趣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

  说学法

  为了使学生获取“方程的意义”这部分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学*知识的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增强学生学*知识的自信心。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真正理解和掌握方程最基本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

  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根据教学要求为实施教学计划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部分。

  一、借助生活经验,感悟等量关系

  1.从跷跷板感受*衡

  师:大家都玩过跷跷板吧?这儿有一个简易的跷跷板(展示图)现在老师坐在左边,A同学坐在右边,会出现什么情况?沈老师坐在左边,请篮球名星姚明坐到右边,会出现什么情况?接下来,我还坐在左边,让啊啊老师坐右边,结果跷跷板*衡了,说明了什么?如果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这种情况,你用哪个?

  设计意图是从学生熟悉的游戏引入,既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衡”,又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学*兴趣。

  2.从天*感受等量关系

  师:这是我们在科学课里用到的天*,(展示一天*图)我在右边放了一个300克的砝码,请你们在右边放你喜欢的东西,要让天**衡,你会放什么东西?(学生自由说,师引导学生体会到只要放上的东西的质量是300克都行)展示天*图(左右一样重):看看这幅图,谁能说一说这两种东西的质量关系。

  设计意图是,学生自由放东西的过程中能较自主的体会到等式的“值等”

  二、探究学*,发现方程。

  (一)具体情景中感受方程

  1.展示天*图四(一*衡天*,左放一小砝码和一草莓,右放一大砝码):这里面有相等关系吗?谁来把这个相等关系说出来?(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接下来我告诉你这两个砝码的质量,现在只有草莓的质量是未知的了,我们选一个字母来表示。左边的质量可以怎么表示?(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右边的质量呢?(出示)这两个质量?(相等)(板书x+20=30),我们就得出了这样一个表示两边相等的数学算式,可以简单的叫它等式。学生借助天*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找到一个等量关系,在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2.出示88页的月饼图:(另处的内容不出现)

  你从图中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4块月饼的的质量一共是380克)

  你所说的“是”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相等、等于)

  那这里有没有一个象前面那样的相等关系?(有)

  老师可不明白了,这里可只有月饼这一种东西,谁和谁等啊?学生回答,出示:4块月饼的质量=380克

  等号的左边是什么?右边的380克表示什么?(出示4块月饼的质量),哦,原来两边表示的是同一个意思!非常聪明的4、2班。如果用字母y表示一个月饼的质量,各位高手,你能写出一个等式来吗?(板书)

  如果我说5个月饼的质量是475克,你还能写吗?厉害厉害。借助月饼图让学生体会到等量关系其实是值的相等和意义的相等。

  3.出示88页水壶图的左半幅:

  夏天来了,天热了,各位高手也要多喝水了。看看,东西挺多的,有水壶,有杯子,有热水瓶,它们都是用来做什么的?它们的盛水量之间还有这样的关系。你发现这里面的相等关系了吗?(同桌互相说)把你找到的相等关系在纸上写出来。如果每个热水瓶能装z毫升的水,你能根据你找到的相等关系写出等式来吗?试一试,在纸上写一写。(师巡视)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相等量关系是什么,你写的等式又是什么。指出z在数学里为了和2相区分,一般要在中间加一点。这道题的相等关系很多,把你认为最好找的找出就可以了。(估计学生中的情况有:2z+200=xxxx;2z=xxxx-200;xxxx-2z=200)让学生找最直接的等量关系,写最直接的方程,不提倡学生掌握多种方程,但要求每个学生清楚自己是依据哪一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作好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如形如x=……类型。)借助这一较复杂的情景图,让学生体会到如寻找相等关系,如何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示生活中的相等关系。

  4.出示图片,(一大杯水和一小杯水,小杯水质量已知,总量已知)请仔细观察这幅图,然后按要求独立完成。谁来把你的等式说给大家听一听。你是怎么想的?放手让学生经历分析数量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的过程。

  (二)总结抽象,认识方程

  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列的几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一个未知数(板),都是等式)像上面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板)。

  方程,在我们国家有悠久的历史,请看短片。既然方程在我们国家有这么悠久的历史,那老师要考考大家,看你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了。展示。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数学朋友——方程(板课)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方程了。设计意图是,认识方程,并了解方程的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思想教育。

  (三)及时练*,辨析方程

  1.认方程(出示),辨析方程,并说理由,较深入认识方程的特点。

  2.写方程。(看来大家和方程还真的很熟了,你能写出一个方程吗?写在纸上,谁来说一说。大家都说得很好。)变式训练,多角度强化对方程的认识。

  三、解决问题,运用方程。

  在我们生活学*中,会遇到很多的数量,用我们今天学的方程(板课)可以很轻松的表示它们之间的相等关系。

  1、看图列方程:

  展示(1)题,这个方程怎么写,在纸上写出来。x+20表示什么?50+20又表示什么?两边相等,不错。

  展示(2)题:这道题的等量关系是怎样的?怎么列方程?很能干,列方程就是先找等量关系,再写方程。

  展示(3)(4)题,学生独立思考,做题。完成的可下位与同学交流。指名说结果。

  2.根据题意列方程。树上原来有x只小鸟,飞走了6只,又飞来了8只,树上现在一共有23只小鸟。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运用方程,体会方程。

  3.根据方程编数学情景。X+5=12,x÷8=6(大家都有能够根据数学情景写方程了,反过来,你能根据我的方程编数学情景吗?同桌相互说来听听。现在我请一位勇士来说一说。)逆向训练,有助于学生开阔数学视野。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觉得方程在数学里、在生活里有什么用?老师觉得今天大家很能干,其中,有46个孩子表现超级棒,有X个孩子还如果再认真一点,全班50个孩子就都超级厉害了。请大家根据我们班今天的表现情况写一个方程。准备好了,跟老师一起说:x加……为我们自己的精彩鼓掌。这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学生易于接受。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本节教材是在学*了有关线段、角的概念、公理、性质,以及线段的画法之后学*的,角的画法是学*几何的基础知识,为后继学*中能正确合理的画出角,能根据角的关系解决几何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画角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的角;

  (3)、培养学生动手画图的能力,类比思维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角。

  难点:画角的和、差的第二种方法(移角的方法)。

  二、教法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我采取探究——主体参与性学*与类比发现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

  探究——主体参与性学*作为一种探索式教学方法,体现了认知心理学。如在用三角板画特殊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活动的方法,启发学生通过主动动手操作、思考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进而完成知识的内化,使书本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课堂不再成为“一言堂”,学生也不再成为教师注入知识的“容器”。

  类比发现法是学生通过已学过的方法类比总结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如:角的画法的总结与五角星的画法。它也体现了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学*方式。

  电脑多媒体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如在突破难点时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使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与方法的合理性,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拟的,采取这种形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使教学目标更完美地体现。另外,电脑软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将教师的思路和策略以软件的形式来体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附:教学用具:三角板、量角器、多媒体

  三、学法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问题情景,学生想办法解决疑问,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以自己的动手活动与类比思考努力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随时对所学知识产生有意注意,努力思索解决疑问的方式,这才使自己的能力通过教师的点拨得到发挥。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附:学*用具:三角板、量角器、圆规和正三角形、正方形纸板

  四、教学过程

  在课堂导入、新课讲授及终结阶段的教学中,我力求发挥学生自我动手能力和自我发现的能力,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以启发、引导为教师的责任。

  (一)导入阶段

  *上的五角星是同学们最熟悉也最喜欢的几何图形,你能够画出这样标准的五角星吗?

  温故知新,引入课题: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画两条线段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有几种方法?如何画?

  生: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用直尺度量出线段的长度,然后计算出线段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再用直尺画出。

  第二种是: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生口述,师用多媒体演示)。

  师:与线段的画法类似,这节课我们将学*角的画法。

  教师板书:§1。7角的画法。

  (二)讲授阶段

  1、借助线段的画法(多媒体形式),提出问题。

  用刻度尺可以测量一条线段的长度,也可以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用量角器能测量角的度数,能否用量角器画出某度数的角呢?学生自由讨论,动手试验。

  尝试训练画一个角等于35度。

  然后教师以画65度角为例详细讲解画角的具体操作方法与过程。借助动画,解决疑问,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作准备。

  (1)画线

  (2)对中(端点对中心)并合线(射线合零线)

  (3)描点(在相应刻度处描点)

  (4)画线(角的另一边)

  2、变式训练,提高学生识图和画图能力,突出重点。

  下列图中已给出一条射线,你能按要求画出角吗?

  (1)∠AOB=35度(2)∠COD=60度(3)∠EOF=45度(4)∠MON=70度

  3、类比画两条线段的画角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的两种方法,试探索画角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的方法

  尝试训练已知如图中∠1和∠2,画一个角使它等于∠1+∠2吗?

  然后教师动画演示突破难点。

  4、通过例题使学生巩固方法,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口还需动手,通过例题,使学生巩固方法,加深认识,初步具备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突出重点,进而突破难点。

  例一、如图,已知∠α画出它的余角。

  (1)、让学生回忆余角的定义。

  (2)、实质是画90度角与∠α的差的`方法。

  (3)、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教师板书画法。

  (4)、教师演示动画并进一步强调注意移角方法中的:“顶点重合、一边重合、和在外、差在内”。

  (5)学生完成课后练*2。

  例二、利用三角板,画105度的角

  (1)你手中的两个三角板有多少度的角?利用你手中的三角板画角,比一比谁画出不同大小的角最多。(15度、30度、45度、60度、90度、180度、…………)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有什么规律?

  (3)你能利用三角板画出105度的角吗?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学生板演画图,教师板书画法。)

  (4)教师动画演示并作评析:利用三角板画角,需设法用30、45、60、90、180度的角的和差表示。

  (5)学生完成课后练*题1、2

  例三画本书开头的五角星。

  1、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正三角形、正方形试用折叠的方法找出它们的中心,探索正三角形、正方形的画法。

  2、教师演示正三角形、正方形的画法。学生总结画法并画出五角星。

  3、师生一起听**欣赏红色五角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并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一)终结阶段

  (二)

  1、进行课堂练*,巩固概念,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

  学生完成四道练*题。这四道题都采取了直接使用量角器、三角板画角的方法,难度中等,使学生接受画角的方法,并能使用工具解决简单几何问题,同时为下一步的学*与提高打好基础。教师等学生完成后,叫成绩中等的学生起立回答,如果有错误,让其它学生起立纠正。

  2、课堂小结

  通过对角的和、差的两种画法的小结,使学生理清这节课的重难点。


数学说课稿小学12篇(扩展5)

——小学数学说课稿6篇

  说教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一个学*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说学生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 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分同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在前一个单元里已经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在前几节课里学*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了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成分都已学过,在这节课,无非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好在学生已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里学会了这一招"化异为同"所以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再用"化异为同"来解决问题并不难。

  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惯。

  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兴趣,并在学*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理念

  通过学*新课标,使我明白: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基于新课标的上述理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合作探究,自主建构------巩固内化,拓展创新------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我创设这个情境的意图首先想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教学理念。其次在这个情境中,给学生提供了一组开放性的学*素材,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在学生列出的4个算式中,其中1/4+1/4是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意图是复*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计算法则。另外3个是异分母的加法,为接下来新知的探究提供了素材。

  (二)尝试研究

  这一环节是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安排这样几个小环节:

  1、小组合作

  我在3个异分母分数的加法中,先选择了能化成有限小数的1/2+1/4,为学生解题策略多样化创造出更宽阔的思维空间。

  2、算法优化

  在学生出现了多种解题方法后,(1)化成小数计算(2)通分计算(3)画图解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继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1/2+1/3让学生在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中发现,化成小数计算时有一定的局限性,画图解决很麻烦。从而得出: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再计算比较合理。

  3、验算得出异分母分数减法

  你能把自己的计算结果验算一下吗?(学生有的用加法,有的用减法)通过验算这个小环节,自然引出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然后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归纳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三)、巩固内化,拓展创新。

  学生学*新的知识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加以巩固、提高、拓展、创新,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因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最关键是通过通分把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所以我设计的第一个练*是口头填数,化成同分母分数。

  2、接下来第二个练*我设计了一个改错题,让学生找出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学生会仔细查看每一道题的每一步,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改正,有助于巩固正确的解题方法。题中的错误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通达改正练*,引以为戒。学生指出错误后,可要求完整地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以形成正确的概念3、第三个练*我设计了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情景,图书连连串信息,变出加减法多道计算题,让学生完整地写出解题过程,集体批改,便于教师掌握反馈信息。

  4、第四个练*我设计了两道聪明题,第一题(这组题中,每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每道题分数的分母都是互质数。引导学生计算时,发现规律,寻找捷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解题规律用不等于零的字母表示为①a1+b1=aba+b,a、b为互质数;②a1-b1=abb-a,a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这次五一长假,陈老师到舟山的普陀山游览了趟。一上码头,我在路标上看到了这样一组信息。

  2、出示信息。(幻灯)

  码头→前寺 前寺→ 佛顶山步行要 21 小时 乘汽车要 41小时乘汽车要 41小时 坐缆车要31小时3、师:看到这些信息,你可以选择哪种方式到达佛顶山,并用算式表示出来你所需要的时间。

  (板书得出): 21+ 41 21+31 41+ 41 41 +31引导学生复*同分母分数计算法则

  (1)上面这些算式中,哪个算式是我们已经研究过的(1/4+1/4)(2)这属于哪一类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3)谁会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出示幻灯)(4)同分母分数相加,为什么可以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因为分数单位相同)(5)那另外3组的分数又叫什么呢?(异分母分数)揭示课题

  师:XX说的不错,这类题目叫做"异分母分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们相加减的方法。

  (二)、尝试研究

  师:我们先来看1/2+1/4这题,请独立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答这道题目,需不需要老师或同桌帮忙?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看看通过集体的智慧,你们小组可以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使用老师给你们提供的材料)学生操作、交流、反馈(板书)

  (1)1/2+1/4=0.5+0.25=0.75

  (2)先通分1/2=2/4 1/2+1/4=2/4+1/4=3/4

  (3)画图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把空间图形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内容。认识图形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面图形。体现了从立体到*面的设计思路,认识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它们的特征以及周长,还有它们的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学目标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的活动初步认识并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几种*面图形,体会“面”在“体” 上,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渗透安全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会辨认这4种图形。 另外根据学生已有的学*经验,很容易将体和面混淆,所以我觉得本课难点是: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这样更直观易懂。在教学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多种立体模型以及多种*面图形的学具。还有印泥画、小棒,白纸。

  二、说教法

  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我在教学中,给它们充分的动手和表达的空间与时间,并且新课标还强调,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运用的过程。教学中我安排学生在摸一摸、说一说、做一做、涂一涂这些活动中来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本节课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等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

  三、说学法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会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融入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方法为一体

  (我注重对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纵观整节课的教学,突出了学生用体验的方法学*,首先是操作体验,然后是综合体验。这样既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说教学过程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设计为五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激发兴趣,导入新知。

  1、教师出示一幅印泥画问:画上的花朵是怎样画在纸上的? 2怎样把自己的手掌请到画纸上?自己试一试(我想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知道要把物体的一个表面请到纸上我们可以用印一印、画一画的方法。)接着我说今天我们就用印一印、画一画的方法从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上认识一些*面图形。来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再让学生齐读课题)

  第二个环节是课堂的中心环节:探索新知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探索性中学*,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2个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在学*中体验。

  活动1:摸一摸,画一画。

  (1)教师依次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实物,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我想通过这个问题帮助学生回忆起已学过的知识。这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学生应该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可能有部分学生不认识三棱柱,在这里我会通过实物简单介绍,再通过幻灯片认识三棱柱,为后面认识三角形做准备)

  (2)接着我让学生拿出准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学具,摸一摸它的表面,你有什么感觉?(学生会说光光的,滑滑的)然后让学生想办法把刚才摸到的这个光光的、滑滑的面请到纸上.(学生会用印一印,画一画的方法完成)紧接着让学生把请到的面在全班展示,并说一说是从那个物体上得到的,你能说出它的名称吗?学生说出名称的同时教师依次在黑板上贴上四种图形,并告诉学生它们是*面图形。

  (3)通过幻灯片再现:从长方体上得到长方形,从正方体上得到正方形,从圆柱体上得到圆,从三棱柱上得到三角形(我想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感知面在体上来突破教学难点 )

  (4)试一试:

  ①说出大屏幕上出示的*面图形的名称。

  ②师生互动:教师说图形的名称,学生用手描画出图形的形状。 (我想通过试一试让学生巩固这些*面图形的名称及形状) 为了使学生巩固这些*面图形的形状及基本特征,我设计了 活动2:摆一摆,说一说。

  我让学生拿出准备的四根同样长的小棒能摆一个图形,学生动手操作后会说能摆一个正方形,三角形。我问;能再摆一个长方形吗?为什么?学生会说;不能,因为小棒不够。我接着问;这个困难该怎么解决呢?学生会想到和同桌合作,通过同桌合作得知用6根或8根小棒都能摆出长方形,同时教育学生在今后的学*中遇到困难时别忘了合作学*。紧接着我会问:还有什么图形没摆,为什么?学生会说:圆形没摆,因为小棒是直的,圆的边是弧形的。

  第三个环节:联系生活,知识运用。

  我提出问题: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些图形呢?

  这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可能会说道:门的形状、窗的形状等等

  在必要的时候我会作出引导,比如我们黑板的形状、桌子的形状等等。

  (1) 出示生活中的图片,想让学生观察然后再来说一说。 (我想通过找图片,让学生知道这些图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2) 为了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的联系,数学就在我身边。 我设计了一个小朋友上学路上的情景。

  这些交通信息班是什么形状,有什么作用呢?

  我把学生引入实践情景中,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并且我想通过对这些交通标志认识,来增进数学价值和作用认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同时还进行交通安全的教育

  第四个环节:巩固练*,闯关游戏

  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这里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5道闯关游戏练*题。

  1、第一关:“我说你猜

  我想通过这道题目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面在体上。

  我要找的物体的面都是长方形的。

  我要找的物体的有两个面是圆形的。

  我要找的物体的面都是正方形的。

  2、第二关:“找规律(首先我会说:为了奖励大家成功闯过第一关,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一起拍手拍肩,老师停下来,你们继续做。)从这个游戏中学生会发现规律:每次多拍一下。从此引出第二关:找规律(幻灯片出示),通过这一游戏,使学生加深对所学*面图形的认识

  3、分一分(课件出示)

  我想通过这道题加深学生对这四种图形的认识、区别*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面

  4第四关:考考你的眼力

  大屏幕出示*面组合图形,问:图*有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

  5、第五关:我会涂

  按要求给图形图上相应的颜色。

  第五个环节: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计(略)

  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的很简洁,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24时计时法》。这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年、月、日和时、分、秒等时间单位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计时法的感性经验基础上教学的,为学生今后灵活运用24时计时法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材有层次地安排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1、感知一天有24小时;

  2、了解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的方法。

  依据教材的编排和学生实际,结合《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学生的要求,我确定了一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的过程,学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并能计算所经过的时间;2、数学思考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体验、计算、类推等数学活动,丰富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感性认识,发展形象思维;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重点是: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理解和发现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地进行互换。

  为了较好地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创设情境、媒体演示、指导观察、组织交流等方法,以使教师定位于学生学*数学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在学法上重点教会学生观察、比较、体验、合作、交流等方法,力求实现师生间动态的对话,形成真正的学*共同体。

  鉴于以上分析,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联系实际教学24时记时法。

  生活中经常应用24时记时法,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过接触。首先,以学生喜欢的脑筋急转弯引入,他们知道一天的两个6时可以用普通计时法区分,个别同学会用18时记录,接着,在生活中寻找类似18时的时刻,然后老师展示自己搜集到的信息,引出课题。

  (2)设计了较好的教学形式。

  学生理解并掌握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关系是有些困难的。我首先提问:你认为一天是从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的?借助课件,学生感受了一天里时针的转动过程,知道一天时针转两圈,是24时,在转的过程中,选择有些时刻让学生动作表演,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一天是24时的理解和体会。

  其次,让学生仔细观察钟面,同桌讨论:钟面上的内圈和外圈的数所代表的意思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相差12,这为后面两种计时法的互换打好基础。

  再次,就是能根据教学的实况和进程来处理好课前预设和课堂动态生成的关系。原来在讲解“两种计时方法的互换”这个环节的设计上,我本来是做了比较多的铺垫。但是在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孩子对这两种记时方法的互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所以我就临时做了改动:这部分内容就让孩子们自己去讲,通过生生互动,他们把自己的课外知识和课内感悟进行交流,这样等于让他们去当“小老师”,这就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也让孩子们更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再就是在归纳、小结两种记时方法怎么进行互换(这个环节,我根据孩子的实际学*情况,让他们自己来讲,这样,或许孩子们能听得更清楚;

  (3)扎实、灵活地安排练*形式。

  以练*两种记时法的互换为主。先是学一种练一种,随学随练,再就是巩固练*时,以做一做,画一画,抢答题等形式把两种计时法放在一起加强练*,同时还注意与生活相联系,让他们用两种计时法生活举例,带他们去超市,按24时计时法改写后,又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点拓展内容)。这样练*,层层递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两种记时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问题的*惯。

  另外,我还安排了“你知道吗”,和简单介绍原始人以及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的课外内容,让学生多了解一些与本课有关的内容,增长学生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

  最后课余时间用二十四时计时法设计周末的时间安排,做到学以致用,学*与生活相结合。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8页例2。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本课之前,学生已学过加法计算,通过本课的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为后面学*连续退位的减法作好铺垫。

  3、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分析,以及乡村学生的特点,我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计算。这样的目标定位既是对知识的探究,也是对学生自身技能的培养,同时,通过具体语境的创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伴随着教学目标的逐步实现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说学生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因此在教学前我准备录音带和配套的画面,以增强直观形象性,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而且学生之前已学过加法计算,并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在数学课堂上,孩子们敢想敢问,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这些情况都为本节课的学*奠定了基础。

  三、说教法

  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数学来源于生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的教学情境,“蓝猫”这个让孩子们心动的形象的出现,增加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四、说学法

  分组讨论与自主探究相结合。让学生“活”起来,是优课的一个重要特征,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发现、探索,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舞台。在课堂上学生始终是学*的主人,而教师真正把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其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创造的机会,有效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五、说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复*引入

  如:同学们,你们看过《蓝猫淘气三千问》吗?你最喜欢谁?又如:“蓝猫”得知我们同学学*了很多知识,今天它来到我们教室考考同学们,大家有信心吗?等等。巧妙地渗透生活观念,精心设计问题,借助“蓝猫”这个可爱的卡通形象,创设了良好的活动情境,自然地进入到“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中来。

  2、合作学*,探究新知

  (1)播放录音带,出示配套的画面和题目:“蓝猫”说:“谁能就题中给我们的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长此以往,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得到了解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使学生进一步领会了估算的方法。可是,如果“蓝猫”想知道一个精确数,你们说怎么办?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各抒己见。如:用竖式计算;把相同数位对齐等等。此环节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小组交流,最后*台展示。不但使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空间,而且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2)接着听录音,从“蓝猫”的录音中,你学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再发言汇报。)

  生1:我知道了用竖式计算时要相同数位对齐。

  生2:我学到了笔算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生3:我还学到了在计算时,别忘记加上进位的1。如此,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数学知识编成学生感兴趣的“蓝猫”小故事,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

  3、自主练*,体验成功

  师:我为大家准备了几个“蓝猫”图片,想要吗?(出示“蓝猫”图片,你答对了图片后面的题,“蓝猫”图片就属于你。)此环节利用游戏形式出现,再一次激起学生的学*欲望,学生为能得到“蓝猫”图片,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中。

  六、说板书设计

  连续进位的加法376248=376248这样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不拖泥带水,有助于吸引学生的眼球。

  反思:整个教学环境,学生自始自终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蓝猫”的每次出动都牵动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致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学*中,而老师则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方式,同时学生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聆听“蓝猫”录音的过程中,更拉*了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整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认识分数〉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64~65页)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课是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也就是"学生在掌握了把一个物体*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的知识储备上,进行深入和拓展。教材在编排意图上秉承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的有机递进,体现层次性,彰现渐进性,为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增强学生数学学*的能力,做了有效的预设和安排。

  3、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活动,使学生亲历探索过程,亲尝收获快乐,从而进一步构建分数"几分之一"的实际概念;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认识分数"的生活价值和数学价值。

  二、说教材

  1、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新知识;

  2、依据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前沿理论,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合理、有效地采用多媒体图、文、声三维动态呈现的优势,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三、说教法


数学说课稿小学12篇(扩展6)

——小学数学说课稿菁选

小学数学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8页例2。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本课之前,学生已学过加法计算,通过本课的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为后面学*连续退位的减法作好铺垫。

  3、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分析,以及乡村学生的特点,我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计算。这样的目标定位既是对知识的探究,也是对学生自身技能的培养,同时,通过具体语境的创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伴随着教学目标的逐步实现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说学生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因此在教学前我准备录音带和配套的画面,以增强直观形象性,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而且学生之前已学过加法计算,并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在数学课堂上,孩子们敢想敢问,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这些情况都为本节课的学*奠定了基础。

  三、说教法

  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数学来源于生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的教学情境,“蓝猫”这个让孩子们心动的形象的出现,增加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四、说学法

  分组讨论与自主探究相结合。让学生“活”起来,是优课的一个重要特征,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发现、探索,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舞台。在课堂上学生始终是学*的主人,而教师真正把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其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创造的机会,有效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五、说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复*引入

  如:同学们,你们看过《蓝猫淘气三千问》吗?你最喜欢谁?又如:“蓝猫”得知我们同学学*了很多知识,今天它来到我们教室考考同学们,大家有信心吗?等等。巧妙地渗透生活观念,精心设计问题,借助“蓝猫”这个可爱的卡通形象,创设了良好的活动情境,自然地进入到“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中来。

  2、合作学*,探究新知

  (1)播放录音带,出示配套的画面和题目:“蓝猫”说:“谁能就题中给我们的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长此以往,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得到了解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使学生进一步领会了估算的方法。可是,如果“蓝猫”想知道一个精确数,你们说怎么办?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各抒己见。如:用竖式计算;把相同数位对齐等等。此环节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小组交流,最后*台展示。不但使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空间,而且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2)接着听录音,从“蓝猫”的录音中,你学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再发言汇报。)

  生1:我知道了用竖式计算时要相同数位对齐。

  生2:我学到了笔算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生3:我还学到了在计算时,别忘记加上进位的1。如此,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数学知识编成学生感兴趣的“蓝猫”小故事,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

  3、自主练*,体验成功

  师:我为大家准备了几个“蓝猫”图片,想要吗?(出示“蓝猫”图片,你答对了图片后面的题,“蓝猫”图片就属于你。)此环节利用游戏形式出现,再一次激起学生的学*欲望,学生为能得到“蓝猫”图片,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中。

  六、说板书设计

  连续进位的加法376248=376248这样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不拖泥带水,有助于吸引学生的眼球。

  反思:整个教学环境,学生自始自终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蓝猫”的每次出动都牵动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致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学*中,而老师则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方式,同时学生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聆听“蓝猫”录音的过程中,更拉*了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整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数学说课稿小学12篇(扩展7)

——小学数学说课稿菁选

小学数学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梯形面积的计算》。

  2、教材简析:梯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了*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既发展了空间观念,又培养了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更为今后学*几何知识奠定了基础。

  3、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掌握梯形面积公式,理解推导过程。

  (2)能力训练: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素质培养:渗透旋转和*移的思想,让学生在拼剪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教学重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掌握计算方法。

  5、教学难点:通过图形的转化推导面积公式。

  6、教学关键:借助图形之间的转化,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合理使用多媒体,促进学生独立推导出面积公式。

  7、教具准备:电教多媒体、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各种梯形卡片若干、小刀、胶水。

  二、说教学策略及教法

  这节课主要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导”的思想。主要教法有引导法、直观演示法和讨论法等。在教学策略上,把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化为学生“拼、剪、画、说“的活动,通过小组活动、操作实践等手段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给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变“讲堂”为“学堂”,从而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建构一种新型的现代教育模式。

  三、说学法

  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的自主学*,把学*的钥匙交给学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授以科学的思维方法,这节课学生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学法进行探究学*:

  1、小组合作学*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便于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精神。例如,让学生寻求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看谁想出的办法多,学生在组内合作交流,互相可以得到启发,共同理清思路。

  2、迁移尝试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模仿*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在模仿、迁移、推导的过程中,学会学*、学会思考,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属于几何知识中公式推导教学。根据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数学的'心理特点,教学程序可分为五大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

  联系学生熟悉的例子,创设一个能激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计算一个上底3厘米、下底5厘米,高4厘米的梯形彩纸的面积。这时大多数学生会束手无策,就在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时导入课题: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梯形面积的计算”。精心设计好这个开端,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新知的学*环节。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又使学生明确了探索目标与方向。

  第二环节:搭建脚手架,激活思维

  这一环节主要是针对学生求梯形面积时遇到的困难而设计的。这样一来就为学生解决新问题做了认知上的铺垫。这一环节共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操作铺垫;第二步再现旧知。操作铺势是先让学生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任意摆成各种各样的图形,然后再要求学生摆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如长方形、*行四边形等。“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图形的拼摆操作能激起学生的学*兴趣。通过对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行四边形的操作验证,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丰富的表象,使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有了基础;第二步再现旧知,先让学生说一说*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是什么?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又是怎样?再用多媒体演示,揭示图形的转化方法,为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提供内在的类比推理。接着问学生:回顾了*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这时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感悟到用转化的方法可以解决新问题,从而对学生的学法做了有力地指导,使学生更好地自己把握自己学*的活动。

  第三环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是学*者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一环节的学*中,要充分相信学生,并为之提供主动建构的过程,从而使“有意义学*”的实现成为可能。这一环节也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梯形,鼓励学生操作,寻找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拼拼剪剪中实现转换,比一比哪一组同学想出的办法多。由于刚才提出的问题比较大,答案不唯一,这样整个课堂就完全放开了,让学生自己去找。这时学生就开始动手操作了,剪得剪,拼得拼,教师在这个时候,会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之中,并引导组织好学生的学*活动,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的主体;第二步,交流验证是学生在小组间相互交流,展示不同的思考方法。除了这些方法外,可能还有其它的方法,那么学生汇报时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推理与计算。学生在交流与展示中相互得到启发,这样学生就经历了一个学*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创新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也就可以收到“保底不封顶”的效果。

  第四环节:点拨归纳、解决问题

  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的悟出了梯形面积公式,但不一定讲得清道理,有的学生在公式的理解上存在障碍,基本处于“悱”、“愤”状态。这时应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梳理思路找出最简便的解题方法,接着就重点演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原梯形和所拼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师生共同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出来,这时候计算公式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了。接着让学生看书质疑,理解公式。最后进行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出什么问题,这样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五环节:综合练*、拓展延伸

  练*是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的练*:

  1、自命题练*:学生自己出题自己解答,并进行自评互评。这样摆脱了由老师出题,学生依次解答,一贯做法。老师只在关键的地方加以点拨、引导。这样设计,学生不但感兴趣,而且这个出题与解题的过程,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2、巩固练*:先让学生以抢答形式练*,直接用公式求面积,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道实践与计算相结合的综合性题目。

  3、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一道思考题,供他们解答。这些练*紧扣教学重点,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好知识的自信心。

  五、板书设计

  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做到了重点突出。

  一、说教材

  1.课时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质数和合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了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之后学*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学*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在本章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①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②知道自然数还可以分成质数、合数与1三类。

  (2)过程和方法:通过100以内的质数表的制作,使学生学会合理选取学*材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说学情

  《数的整除》这一单元,概念多,理解难,易混淆。学生通过对约数和倍数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学*,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约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三、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变学*方式,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根据本节知识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遵照课标精神,我采取了动手操作,引导探索,发现规律,培养分类归纳的数学意识和品质的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

  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因此,我在设计这个教学内容时分了这样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首先让学生从1到20中随意挑选5个数写出这5个数的约数,然后通过汇总整理归纳,使学生发现自然数还可以按约数的个数分成质数、合数与1。

  第二层次:接着通过判断一些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以及掌握质数与合数的判断方法。

  第三层次: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制作一张质数表。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就设计了4张数表,让学生通过对数表的选择,来感悟学*材料的选择对方法的应用是有影响的。从而使学生领悟到今后在研究问题时,要注意选择最方便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找2到50中的质数这一环节,我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互相交换意见,这样学*方式就变得多样化了,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从而自发地掌握了学*方法。整个过程,从思维的形式上说,是有联系的,有序的,处于“做数学”的水*。促使学生学*和反思“动脑”的方法,真正学会学*。

  第四层次:在制作完质数表后,我安排学生用质数表来判断质数和合数,使学生体会到质数表的优越性。

  第五层次:最后安排了一个小游戏,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和以前学到的知识来介绍自己的学号。游戏练*、符合小学生的兴趣,学生都乐于积极参与,在收到巩固的最佳效果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一、说教材:

  质数和合数是在约数和倍数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质数和合数是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通分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而且能记较快地看出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这一节内容中抽象概念较多,而且有些概念容易混淆,如:质数与奇数、合数与偶数等。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能初步弄清质数与奇数、合数与偶数等概念的区别及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水*。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区别与联系。

  二、说教法、学法:

  首先,在学*准备中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对小组号码数字进行分类(按奇数、偶数分,按位数分等等)。对学生不同的分法老师都给予肯定,同时引导学生对非零自然数的另一种分法,即按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来分,从而引入新课。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小组号码数的约数,并绘制成表,让学生观察表“按约数的个数来分”该怎样来分。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这三类数的特点,归纳、概括出质数、合数的概念。然后教学例2:质数和合数的判断。教师指出还可以通过查质数表来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并引导学生制作质数表。从而使学生初步发现质数和奇数、合数和偶数等概念的区别及联系。

  再次是一些练*题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思维。最后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三、说教学过程:

  (一)学*准备:让学生根据以往的学*经验,对自己的小组号码数进行分类(按奇数、偶数分,按位数分等等),同时引导学生对非零自然数的另一种分法,即按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来分,从而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建立质数、合数概念:

  找约数进行分类、观察归纳出质数、合数概念。

  2.教学例2:质数和合数的判断。

  “你认为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告诉学生还可以通过查质数表来判断,并指导学生制作质数表,引导学生发现,初步弄清质数与奇数、合数与偶数等概念的区别及联系。

  (三)巩固拓展应用:

  1.填空2.判断3.思维训练

  (四)全课小节: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练*十三的第2、3题。

  一、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高度的系统性、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针对这一特点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本课时的目标分别为:

  1、通过实物、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2、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应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努力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贯穿全局、带动全局的核心内容,它是由各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周长的概念以及周长的计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知识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今后学*的各种图形的周长计算。我给这个课时的教学重点定为两个——理解周长的概念与周长的计算方法。这两个教学重点我是这样来突出的:

  1、理解周长的概念

  这个重点我是分三步来进行:

  第一步: 导入

  上堂课我们已经对长方形、正方形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要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谁能说说“周”是什么意思?“长”是什么意思?

  第二步:理解认识周长这个概念

  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说出哪部分是这些图形的周长?

  然后再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实物让学生说说周长。如书本的*面、黑板的*面、篮球场的*面等。

  第三步:总结归纳

  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通过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在感性上认识了周长,这时要将感性上升为理性认识,通过讨论、总结、概括什么叫周长?最后得出围在每个图形边长的和,叫做这些图形的周长。这个教学过程是学生全面、自然的、主动的学*的一个过程,而不是老师把知识强加给学生的过程,教师只起到了点拔的作用。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