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踞式起跑说课稿范文10份

首页 / 说课稿 / |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 1

  一、教学设计意图

  人民的生活水*日趋提高,而社会竞争力越来越强,日趋严峻的生存就业问题已经摆在人们的面前。**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而现在的青少年却缺少这方面的能力。因此,想通过这堂课,让学生知道团结友爱和竞争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同时也可以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

  二、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快乐第一”为依据,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的能力和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运动技能等方面有个别差异,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同的练*,使学生体验团结的好处和竞争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对田径运动水*的提高,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特点是强度大,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通过较短距离的跑,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而在快速跑的起跑姿势中,以蹲距式起跑更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起跑后的加速跑是尽快加速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通过这两种技术的的学*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同时,根据课改后的新课标要求,在课的准备部分结束后组织学生做一个运动游戏。运动游戏,也称为体育游戏,是由基本活动的动作组成的、具有情节的体育手段。是一项古老的、至今仍充满活力的活动。运动游戏具有基础性、简易性、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适应性、开放性、娱乐性等。本课导入的游戏是“喊号追人”,游戏本身也是为后面的主要课程服务,通过游戏的开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本次课运用的游戏起主要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的反映和速度能力,正好为后面要学的蹲踞式起跑做铺垫。

  四、学情分析

  本次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天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敢于表现自我,但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长时间集中,所以在本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我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采用游戏活动为主要教学手段,不断变化游戏方法,合理安排,注意启发诱导,鼓励学生自学、自评、互学互练。用游戏引趣、激趣、促趣,使学生逐步养成竞争的*惯,不断促进学生发展。

  五、教学目标的确定:

  1、运动参与、运动技能领域:通过本课的学*和实践,使90%的学生能够初步理解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要领,知道两脚之间的位置摆放及离起跑线距离的设定,60%以上的学生能做出臀高于肩、重心前移,肩超过起跑线的动作;及看谁反应快这个游戏的方法。

  2、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领域:能积极的投入到整个体育教学中来,通过学*与实践,使学生基本学会蹲踞式起跑,并在轻松的学*环境中让学生充分感受体育的魅力与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达到身心和谐发展。

  3、社会适应领域:在学*的过程中与同伴能默契配合,共同提高,发展学生与人交流、与

  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六、本课的重、难点:

  1、重点:学好蹲距式起跑的技术要领和起跑后的加速跑的技术特点。

  2、难点:蹲距式起跑双脚位置的确定、身体重心怎样向上移动和双脚膝关节之间的角度大小;起跑后的加速跑重心的变化过程。

  七、教法的应用:

  针对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遵循“以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竞争意识”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讲解法:语言精炼、讲解适度。

  ①通过揭题,说明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学*兴趣。

  ②精讲,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练结合。

  2、示范法:完整示范,建立概念,动作正确优美,利于模仿。

  ①教师的完整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愿望。

  ②通过示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使之明确要领,学会练*方法。

  3、练*法:

  ①通过尝试练和模仿学*,教会学、练方法,领会动作要领。

  ②学、练结合,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开创一个和谐、*等、高效的学、练*台,掌握动作技术环节,从而产生动力欲望,开拓进取,达到目标。

  4、 语言诱导法: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指引学生练*;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实践分析,来掌握技术动作,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情景导入时采用谈话导入:同学们,有谁知道在短距离跑中,需要怎样的起跑,使速度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大?)

  5、团结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小团结比赛互相促进提高,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集体意识。

  八、教学程序: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目标,教学程序分为:开始部分(课堂常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课的主要内容)、结束部分。

  1、 开始阶段:(课堂常规)

  A、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B、师生问好

  C、检查服装,安排见*生

  D、宣布本节课的任务和要求

  E、准备活动-----喊号追人(在准备活动中,为了营造快乐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进行学*,我采用游戏“喊号追人”进行热身活动,不仅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还使学生下肢的各个关节、韧带活动起来,为下面的学*做好铺垫。)

  3、学*阶段:

  (1) 蹲踞式 “各就位” 和起跑动作技术教学

  A、教师讲解、示范蹲距式起跑的动作方法:蹲距式起跑的动作要领(蹲距式起跑包括“各就位---预备---跑”三个动作,它们的动作方法为:1、各就位:听到“各就位”口令后,两手撑地,双脚前后距离1.5个脚掌前脚距离起跑线1.5个脚掌,后膝跪地,两手放在紧靠起跑线后沿处,两臂伸直,肩与起跑线*行,两手间隔比肩稍宽,四指并拢和拇指成八字形支撑,两脚左右间距大约15cm(或一脚长)。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约40~50厘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2、 预备:吸气,从容抬臀略高于肩,肩部略过起跑线。3、鸣枪起跑:两手迅速推离地面,积极登摆,上体前倾。

  B、小组合作练*: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来让学生理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并让学生展示,使学生掌握得更为牢固。(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很多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合作练*,特别是地主体教学:蹲踞式起跑的教学中显得尤为明显。如在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时,我就采用了分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我们有很多的事需要大家团结合作才能完成,并指导大家讨论,最后得出一个最好的练*方法和结果。自主学*不但能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生存;更能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展现学生无穷的创造力。)

  C、分解教学教师指导,带领动作练*。(无论是在模仿练*还是集体练*中,我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并进行分析,以便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D、教师指导,自订目标,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的教、学、练相长活动。(通过让学生在规定的区域内完成起跑后前三步,这样的练*来拓展蹲踞式起跑的内涵,使学生的蹲踞式起跑更为合理和科学。)

  E、展示与评价:自我展示和集体展示,提倡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在自我展示和集体展示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对自己学*的情况进行评价,我鼓励每一个学生与自己比较,并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对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都给以正面的评价,这有助于学生对学*活动的自我期待,提高学生关注教学活动的意识,以及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增加学生之间交往的机会)

  (2) 游戏巩固——“蹲踞式起跑接力赛”

  (整堂课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让学生在学*的空间中尽情发挥,感受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从而使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技术动作得到了巩固,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4、结束阶段:

  (1)、整理队伍,散开。

  (2)、放松跳练*,调整呼吸。(让学生在音乐陶冶下身心充分放松。)

  (3)、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和下次课的内容。

  (4)、下课,师生再见。

  (5)、组织学生收拾体育器材,如数归还。

  九、预计效果

  1、学生能理解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难点。

  2、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的情绪和学*能力。

  3、能够使学生学会自主学*、自我评价。

  4、同学间能相互帮助、互相合作、共同提高。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 2

  我的说课内容:田径短跑蹲踞式起跑教学

  一、教材分析:

  短跑是由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等四个的阶段组成。蹲踞式起跑姿势,是短跑项目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起跑姿势。它分为各就位、预备、跑三个动作环节。它的意义在于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并获得一个较大的冲力,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条件。该教材对发展学生肌肉力量,提高灵敏性,促进体质健康,培养拼搏向上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是第一次课,教学对象是20名初中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稳发育期。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好。但由于缺乏运动,运动素质较差。因此,制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蹲距式起跑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使85~90%的学生初步学会蹲距式起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

  蹲踞式起跑动作技术教学,游戏“快速出击”

  本次课的.重点:

  学好蹲距式起跑的技术要领。

  难点:

  蹲距式起跑双脚位置的确定、臀部抬不起来,双脚膝关节之间的角度小。

  四、教学程序: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目标,教学程序分为:

  准备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准备部分:

  10分钟

  (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宣布课的内容。)

  (2)准备活动(热身操

  热身慢跑)

  基本部分

  20分钟

  1、游戏环节:快速出击。

  1、集合,说明游戏规则,游戏惩罚。

  2、两列横队,第一排向前走两步,向后转。

  3、游戏规则:第一排的代号是1,第二排的代号是

  2、听口令,如果我喊1,那么第一排就去抓第二排的同学,相反,喊2,第二排就去抓第一排的同学,游戏范围15米范围内,被抓到的同学做5个俯卧撑。

  2、蹲踞式起跑动作技术教学方法

  (一)先简单介绍蹲踞式起跑及作用

  (1)集合整队,说明上课的内容:简单介绍起跑的作用。

  (2)练*之前,首先找个学生出列演示一遍起跑,以了解同学们对起跑的认识。表扬该同学。

  (3)接着让学生们插孔站,以便观看。老师先完整的演示一遍起跑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对起跑有个初步的了解,建立强烈的求知欲。

  3、分解教学

  (二)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跑”三个阶段。

  (1)老师先讲解示范各就位和预备环节的动作技术,包括正面,侧面示范,突出动作要领。

  (2)讲解示范完前两个环节:让学生们前后左右间隔一米散开,原地先练*这两个环节,老师喊口令。这时老师观察学生动作,提示动作要领,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练*5次。

  (3)练*完,向中靠拢插孔站,讲解示范跑的环节动作技术。

  (4)讲解示范完:集合,前后左右间隔一米散开。先让第一排的学生练*,第二排学生在一旁学*观看。老师喊口令,从各就位到跑的环节结合练*,蹬出去3米左右即可。然后到第二排练*,第一排的学*观看。练*中,注意观察学生动作,提示动作要领,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练*5次。

  (5)练*完:向中靠拢,让学生插孔站。现在是介绍起跑器的用法及听到各就位口令后上起跑器的程序。介绍完后,老师完整的示范两遍。

  4、实际操作起跑器

  (1)由于起跑器有限:所以分组进行起跑器起跑练*。先让学生们自由体会练*,老师在一旁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2)然后老师喊口令,学生分组上起跑器统一起跑练*,起跑蹬出去8米左右即可。比比谁起跑快,刺激学生的兴奋性。老师观察学生动作,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练*5次左右。

  (3)集合,找一个起跑动作较好的同学出列展示,并请他简单说说起跑的动作要领,其他同学观看学*,然后给与评价。

  (三)结束部分

  5分钟

  1、前后左右间隔一米散开。放松跳练*,调整呼吸。

  2、集合,小结

  3、解散,师生再见。(组织学生收拾体育器材,如数归还。)

  场地器材:田径场,起跑器4个

  整堂课练*密度:40-50%

  每分心率:125—135%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 3

  我的说课内容:田径短跑蹲踞式起跑教学

  一、教材分析:

  短跑是由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等四个的阶段组成。蹲踞式起跑姿势,是短跑项目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起跑姿势。它分为各就位、预备、跑三个动作环节。它的意义在于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并获得一个较大的冲力,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条件。该教材对发展学生肌肉力量,提高灵敏性,促进体质健康,培养拼搏向上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是第一次课,教学对象是20名初中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稳发育期。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好。但由于缺乏运动,运动素质较差。因此,制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蹲距式起跑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使85~90%的学生初步学会蹲距式起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

  蹲踞式起跑动作技术教学,游戏“快速出击”

  本次课的重点:

  学好蹲距式起跑的技术要领。

  难点:

  蹲距式起跑双脚位置的确定、臀部抬不起来,双脚膝关节之间的角度小。

  四、教学程序: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目标,教学程序分为:

  准备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准备部分:

  10分钟

  (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宣布课的内容。)

  (2)、准备活动(热身操

  热身慢跑)

  基本部分

  20分钟

  1.游戏环节:快速出击。

  1、集合,说明游戏规则,游戏惩罚。

  2、两列横队,第一排向前走两步,向后转。

  3、游戏规则:第一排的代号是1,第二排的代号是

  2、听口令,如果我喊1,那么第一排就去抓第二排的同学,相反,喊2,第二排就去抓第一排的`同学,游戏范围15米范围内,被抓到的同学做5个俯卧撑。

  2、蹲踞式起跑动作技术教学方法

  (一)、先简单介绍蹲踞式起跑及作用

  (1)集合整队,说明上课的内容:简单介绍起跑的作用。

  (2)练*之前,首先找个学生出列演示一遍起跑,以了解同学们对起跑的认识。表扬该同学。

  (3)接着让学生们插孔站,以便观看。老师先完整的演示一遍起跑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对起跑有个初步的了解,建立强烈的求知欲。

  3、分解教学

  (二)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跑”三个阶段。

  (1)、老师先讲解示范各就位和预备环节的动作技术,包括正面,侧面示范,突出动作要领。

  (2)、讲解示范完前两个环节:让学生们前后左右间隔一米散开,原地先练*这两个环节,老师喊口令。这时老师观察学生动作,提示动作要领,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练*5次。

  (3)、练*完,向中靠拢插孔站,讲解示范跑的环节动作技术。

  (4)、讲解示范完:集合,前后左右间隔一米散开。先让第一排的学生练*,第二排学生在一旁学*观看。老师喊口令,从各就位到跑的环节结合练*,蹬出去3米左右即可。然后到第二排练*,第一排的学*观看。练*中,注意观察学生动作,提示动作要领,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练*5次。

  (5)、练*完:向中靠拢,让学生插孔站。现在是介绍起跑器的用法及听到各就位口令后上起跑器的程序。介绍完后,老师完整的示范两遍。

  4、实际操作起跑器

  (1)、由于起跑器有限:所以分组进行起跑器起跑练*。先让学生们自由体会练*,老师在一旁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2)、然后老师喊口令,学生分组上起跑器统一起跑练*,起跑蹬出去8米左右即可。比比谁起跑快,刺激学生的兴奋性。老师观察学生动作,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练*5次左右。

  (3)、集合,找一个起跑动作较好的同学出列展示,并请他简单说说起跑的动作要领,其他同学观看学*,然后给与评价。

  (三)结束部分

  5分钟

  1、前后左右间隔一米散开。放松跳练*,调整呼吸。

  2、集合,小结

  3、解散,师生再见。(组织学生收拾体育器材,如数归还。)

  场地器材:田径场,起跑器4个

  整堂课练*密度:40-50%

  每分心率:125—135%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 4

  一教学设计意图

  人民的生活水*日趋提高,而社会竞争力越来越强,日趋严峻的生存就业问题已经摆在人们的面前。**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而现在的青少年却缺少这方面的能力。因此,想通过这堂课,让学生知道团结友爱和竞争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同时也可以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

  二 教材分析

  蹲距式起跑是短距离跑的重要方式,它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是学*短距离跑的重要环节,结合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 模仿加强 喜欢游戏等特点,我采用游戏手段贯穿整个课堂,使课堂教学氛围活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游戏拓展是小学生有效的健身方法,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学生的喜欢,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遵守纪律,勇于进取,敢于创新,大胆竞争等优秀品质起到作用。

  三 学情分析

  本次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天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敢于表现自我,但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长时间集中,所以在本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采用游戏活动为主要教学手段,不断变化游戏方法,合理安排,注意启发诱导,鼓励学生自学、自评、互学互练。用游戏引趣、激趣、促趣,使学生逐步养成竞争的*惯,不断促进学生发展。

  四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认知目标:通过学*,初步了解蹲距式起跑的动作方法和游戏“火炬传送接力”的方法。

  技能目标:使80%的学生初步掌握蹲距式起跑的动作方法,培养学生起跑的正确姿势,巩固起跑的'技能,发展学生起跑的能力,促进下肢和内脏器官的发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精神,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发展学生奔跑速度。

  重点:学好蹲距式起跑的技术要领和起跑后的加速跑的技术特点。

  难点:蹲距式起跑双脚位置的确定、身体重心怎样向上移动和双脚膝关节之间的角度大小。起跑后的加速跑重心的变化过程。

  五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以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为教育指导思想。

  1 以学生为发展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的能力和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2 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运动技能等方面有个别差异,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同的练*,使学生体验团结的好处和竞争的乐趣。

  六 教学方法的运用

  针对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遵循“以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竞争意识”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启发教育: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实践分析,来掌握技术动作,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团结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小团结比赛互相促进提高,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集体意识。

  七 本次课的主要内容:蹲距式起跑。由于动作练*比较单调、枯燥,因此,这次课我设计了多个游戏环节,它们包括“大球小球”“掷飞机”“火炬传送接力”等。

  1 为了把大家的精神集中到课堂上,我运用了集中注意力的游戏“大球小球”。

  2 在准备活动中,为了营造快乐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进行学*,我采用游戏“掷飞机”进行热身活动,不仅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还使学生下肢的各个关节、韧带活动起来,为下面的学*做好铺垫。

  3 进行课的主要部分:蹲距式起跑

  首先用语言引导:同学们,有谁知道在短距离跑中,需要怎样的起跑,使速度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大?

  然后向同学们讲解示范蹲距式起跑的动作要领(蹲距式起跑包括“各就位---准备---跑”三个动作,它们的动作方法为:1各就位:主身自然放松,踏上起跑器,目视前下方。2 预备:吸气,从容抬臀略高于肩,肩部略过起跑线。3 鸣枪起跑:两手迅速推离地面,积极登摆,上体前倾),分组练*,教师巡回指导。

  最后进行游戏“火炬传送接力”。

  总之,整堂课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让学生在学*的空间中尽情发挥,感受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从而使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技术动作得到了巩固,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 5

  一、指导思想:

  本课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快乐第一”为依据,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

  二、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对田径运动水*的提高,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特点是强度大,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通过较短距离的跑,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而在快速跑的起跑姿势中,以蹲距式起跑更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起跑后的加速跑是尽快加速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通过这两种技术的的学*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根据学生接收能力的情况,本次课只学*蹲踞式起跑中的“各就位”技术动作。

  同时,根据课改后的新课标要求,在课的准备部分结束后组织学生做一个运动游戏。运动游戏,也称为体育游戏,是由基本活动的动作组成的、具有情节的体育手段。是一项古老的、至今仍充满活力的活动。运动游戏具有基础性、简易性、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适应性、开放性、娱乐性等。本课导入的游戏是“快速出击”,游戏本身也是为后面的主要课程服务,通过游戏的开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本次课运用的游戏起主要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的反映能力,正好为后面要学的蹲踞式起跑做铺垫。

  三、学情分析:

  本次可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稳发育期。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好。在这一阶段应该加强有利于提高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的练*掌握通俗易懂的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蹲距式起跑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使85~90%的学生初步学会蹲距式起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五、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学好蹲距式起跑的技术要领。

  难点:蹲距式起跑双脚位置的确定、身体重心怎样向上移动和双脚膝关节之间的角度大小。

  六、教法的应用:

  根据人体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和本课教材的实际,结合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善于模仿的特点,遵循其直观性和自觉性原则,本课采用下列教学法:

  1、讲解法:语言精炼、讲解适度。

  ①通过揭题,说明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学*兴趣。

  ②精讲,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练结合。

  2、示范法:完整示范,建立概念,动作正确优美,利于模仿。

  ①教师的完整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愿望。

  ②通过示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使之明确要领,学会练*方法

  3、练*法:

  ①通过尝试练和模仿学*,教会学、练方法,领会动作要领。

  ②学、练结合,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开创一个和谐、*等、高效的学、练*台,掌握动作技术环节,从而产生运动欲望,开拓进取,达到目标。

  七、教学程序: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目标,教学程序分为:开始部分(课堂常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课的主要内容)、结束部分。

  一、开始部分

  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宣布课的内容。

  1、准备部分

  (1)、热身慢跑

  (2)、热身操

  2、基本部分

  (1)、游戏——“快速出击”

  (2)、蹲踞式起跑“各就位”动作技术教学

  A、教师讲解、示范蹲距式起跑的动作方法:

  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或“跑”)三个阶段。听到“各就位”口令后,两手撑地,双脚前后距离1.5个脚掌前脚距离起跑线1.5个脚掌,后膝跪地,两手放在紧靠起跑线后沿处,两臂伸直,肩与起跑线*行,两手间隔比肩稍宽,四指并拢和拇指成八字形支撑,两脚左右间距大约15cm(或一脚长)。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约40~50厘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

  B、分解教学教师指导,带领动作练*。

  C、分组练*:

  全班分成四排做练*,前三排同学听口令做动作,当听见哨音后第一排迅速跑出去(距离30m),二,三排原地不动,第四排同学仔细观察前面同学的动作是否正确。教师指导,自订目标,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的教、学、练相长活动。

  D、展示与评价:

  自我展示和集体展示,提倡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3、结束部分

  (1)、整理队伍,散开。

  (2)、放松跳练*,调整呼吸。

  (3)、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和下次课的内容。

  (4)、下课,师生再见。组织学生收拾体育器材,如数归还。

  4、整堂课练*密度约为:28--31%,练*强度中等。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 6

  一、指导思想:

  本课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快乐第一”为依据,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

  二、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对田径运动水*的提高,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特点是强度大,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通过较短距离的跑,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而在快速跑的起跑姿势中,以蹲距式起跑更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起跑后的加速跑是尽快加速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通过这两种技术的的学*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

  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根据学生接收能力的情况,本次课只学*蹲踞式起跑中的“各就位”技术动作。

  同时,根据课改后的新课标要求,在课的准备部分结束后组织学生做一个运动游戏。运动游戏,也称为体育游戏,是由基本活动的动作组成的、具有情节的体育手段。是一项古老的、至今仍充满活力的活动。运动游戏具有基础性、简易性、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适应性、开放性、娱乐性等。本课导入的游戏是“快速出击”,游戏本身也是为后面的主要课程服务,通过游戏的开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本次课运用的游戏起主要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的反映能力,正好为后面要学的蹲踞式起跑做铺垫。

  三、学情分析:

  本次可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45名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稳发育期。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好。在这一阶段应该加强有利于提高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的练*掌握通俗易懂的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蹲距式起跑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使85~90%的学生初步学会蹲距式起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五、本课的重、难点:

  1、重点:学好蹲距式起跑的技术要领。

  2、难点:蹲距式起跑双脚位置的确定、身体重心怎样向上移动和双脚膝关节之间的角度大小。

  六、教法的应用:

  根据人体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和本课教材的实际,结合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善于模仿的特点,遵循其直观性和自觉性原则,本课采用下列教学法:

  1、讲解法:

  语言精炼、讲解适度。

  ①通过揭题,说明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学*兴趣。

  ②精讲,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练结合。2、示范法:

  完整示范,建立概念,动作正确优美,利于模仿。

  ①教师的完整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愿望。

  ②通过示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使之明确要领,学会练*方法。

  3、练*法:

  ①通过尝试练和模仿学*,教会学、练方法,领会动作要领。

  ②学、练结合,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开创一个和谐、*等、高效的学、练*台,掌握动作技术环节,从而产生动力欲望,开拓进取,达到目标。

  七、教学程序: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目标,教学程序分为:开始部分(课堂常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课的主要内容)、结束部分。

  1、开始部分

  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宣布课的内容。

  2、准备部分

  (1)热身慢跑

  (2)徒手操

  3、基本部分

  (1)游戏——“快速出击”

  (2)蹲踞式起跑“各就位”动作技术教学

  A、教师讲解、示范蹲距式起跑的动作方法:

  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或“跑”)三个阶段。听到“各就位”口令后,两手撑地,双脚前后距离1.5个脚掌前脚距离起跑线1.5个脚掌,后膝跪地,两手放在紧靠起跑线后沿处,两臂伸直,肩与起跑线*行,两手间隔比肩稍宽,四指并拢和拇指成八字形支撑,两脚左右间距大约15cm(或一脚长)。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约40~50厘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

  (2)、分解教学教师指导,带领动作练*。

  (3)、分组练*:

  全班分成四排做练*,前三排同学听口令做动作,当听见哨音后第一排迅速跑出去(距离30m),二,三排原地不动,第四排同学仔细观察前面同学的动作是否正确。教师指导,自订目标,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的教、学、练相长活动。

  (4)、展示与评价:

  自我展示和集体展示,提倡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3、结束部分

  (1)、整理队伍,散开。

  (2)、放松跳练*,调整呼吸。

  (3)、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和下次课的内容。

  (4)、下课,师生再见。组织学生收拾体育器材,如数归还。

  4、整堂课练*密度约为:28--31%,练*强度中等。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 7

  一、本课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采用情景教学法和学生自主练*法。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

  二、学情分析

  本课为新授课,根据学生特点,如好学、好动、爱模仿、喜欢游戏、崇拜体育明星;但是他们认识粗浅,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太稳定、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乐情来的快去的也快,难以持久等。根据以上特点由教师指导,使学生始终保持在最佳的状态下学*、锻炼和娱乐,并使学生对体育的间接兴趣逐渐转化为自觉锻炼的*惯。

  三、教材分析

  蹲距式起跑是竞技短跑项目中采用的出发姿势,但是技术过程难度大,学生上肢支撑力量差,因此它不是学生跑的快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本次课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蹲距式起跑的动作方法,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反应速度和起跑与起跑后快速跑结合起来。

  蹲踞式起跑教学的重、难点:

  1、重点:正确掌握“各就位”和“预备”的技术动作;

  2、难点:“预备”动作与“跑”动作的紧密衔接。

  四、教学内容

  1、蹲踞式起跑练* 2、游戏“小推车”

  五、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2、技能健康目标:让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3、社会适应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六、教法

  七年级学生已经学*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锻炼身体的常识和方法,学会了一些运动技能。因此在教法上不能“一刀切”,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练*的主动积极性,所以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设疑法:通过教师设疑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才能有兴趣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2、讲解示范法:通过讲解示范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激发学生模仿兴趣并练*、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讲解示范法是体育教学中最主观、直接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否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起重要作用;

  3、指导法:指导学生蹲踞式起跑的练*,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勤加练*;

  4、纠错法:针对蹲踞式起跑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动作的技术,在学生练*时给予适时适当纠正,达到教学目标。

  七、学法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已经掌握一定的方法及运动技能,因此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学法。

  1、自主学*法:因为自主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欲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首先采用自主学*法,让学生全身心感受学*的乐趣;

  2、游戏法:玩是天性,倡导学生“玩中学”,“玩中练”使体育课充满乐趣,有吸引力;

  3、合作学*法:合作是人在社会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只有会合作的人才能更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合作学*的能力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合作学*法主要用在分组练*和分组游戏中;

  4、体验法:学生只有不断地身体练*体验才能尝到体育带来的乐趣;

  5、展示竞争法:学*技术动作后让学生展示并通过比赛的方法增强竞争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八、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8分钟。

  ① 体育课常规: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安排见*学生;宣布课的内容、任务、要求;

  ② 慢跑热身2分钟后进行徒手操,包括头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膝关节运动、正压腿运动、侧压腿运动每节运动做4个八拍。

  2、基本部分:27分钟。

  ① 游戏:“长江、黄河”

  教学法:讲解游戏的规则、方法及安全事项;教师发出“长江”“黄河”的信号;学生分组,背靠背站立;学生听教师信号进行3—4次游戏;

  ② 蹲踞式起跑:

  教学法:设疑法。教师问学生蹲踞式起跑姿势是怎样的;学生自主体验,让学生自由练*1—2分钟;

  教学法:讲解示范法。教师讲解示范蹲踞式起跑的方法,学生听记;在教师发信号下学生分组进行5—6次练*;

  ③ 学生交流体验。两人一组,一人发令,一人练*,然后交流心得体会3—4次;

  ④ 学生展示1—2次,师生共评;

  ⑤ 学生再次练*5—6次蹲踞式起跑接快速跑6—10米。

  ⑥ 游戏:“小推车”。

  教学法: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要求及安全事项,学生三人一组,两人各抬一只脚,一人双手撑地前行游戏6米,然后三人轮换,教师当裁判,游戏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

  3、结束部分:5分钟。

  ① 配合音乐放松,让学生身体得到恢复;

  ② 对课进行总结;

  ③ 整理场地器材。

  九、场地、器材

  田径场地、音乐播放机1台

  十、教学效果预计

  1、85%的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方法;

  2、练*密度在35%——40% 、*均心率130次/分;

  3、预计本课对学生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团队精神、竞争意识都可以得到提高。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 8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新课程标准理论为依据,本着“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学宗旨。为培养学生的学*积极主动性,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教学中突出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强调学生“学”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基础体育锻炼知识与技能,提高自我锻炼能力,为养成终身进行身体锻炼*惯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

  蹲踞式起跑、游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原理及其在短跑比赛中的作用。

  2、动作方法目标:80%的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起跑技术中的“各就位”、“预备”、“跑”,动作要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拓展游戏中体验身体机体协作能力、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以智慧取胜的个人能力。

  四、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为初一年五班,共有48人,其中男女生各占一半。主要有来自本地农村家庭子女和外来务工子女组成,学生*时比较少接触游戏,据了解大多数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也乐于参加短跑比赛。农村学生有较强组织纪律性和学*积极性,有一定合作精神,但由于学生来自差别较大的家庭,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都存在不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师生间情感交流与语言激励,尽量营造出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五、教材分析

  短跑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田径运动项目。它具有很强的娱乐性、趣味性,个人能力。蹲踞式起跑是跑的技术中比较简单易学的一种起跑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说较易掌握。当前蹲踞式起跑已成为现代短跑中一个主要的起跑技术。不论是比赛的需要还是从锻炼身体的需要,都应让学生掌握此项技术。通过该项技术学*,让学生在学练中自己探究、分析、合作,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六、教学重点:

  “各就位”教学难点:“预备”“跑”

  七、教学设想

  1、科学分组:按照日常教学情况,将学生分为四个组。(能力相当的.对应在一起,增加难度)

  2、实践体验阶段:一为异质分组,将不同能力水*的学生组合形成一个学练小组,让能力较好的学生这一资源得以充分利用,降低差生的学练难度。二为同质分组,将能力水*相*的学生组成学练小组,对身体素质不同、运动能力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供不同的学练内容,提出不同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各自有其不同的奋斗目标。

  3、教师指导:对所有学生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引导他们学会学*,对个别学生采用低起点,小步子,个别辅导的方法。

  八、教学流程:

  激趣导入6—10分钟蛇行跑游戏或“长江”“黄河”游戏

  1、师起跑动作讲解示范

  2、学生学练

  蹲踞式起跑

  3、分四组练*

  4、巡回辅导

  5、实践与体验18—25分钟“各就位”前后点的量法与左右脚的之间的间隔(前后一脚半,左右一拳头,第一点离线后一脚半)

  6、拓展游戏练*:“警察”“小偷”

  7、身心调整4—5分钟放松操、课堂小结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 9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蹲踞式起跑》是水*三的教学内容,它是在站立式起跑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身体重心前移及蹬摆协调配合的练*,是发展学生灵敏性的重要方法,主要使学生学会“各就位”“预备”“跑”的指挥发令动作及在同伴发令下完成整个的起跑练*。在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及互帮互学的能力。

  2、教学目标

  我这一堂课所教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结合本课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以下教学目标:

  ①、初步学*蹲踞式起跑技术,建立快速跑的概念,并能正确陈述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概念。

  ②、学会“各就位”“预备”“跑”技术,初步掌握摆臂与蹬地的协调配合,提高快速起动的能力。

  ③、能在自主练*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五点支撑,臀部抬起时重心前移

  2、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蹬摆结合动作的掌握

  二、说教法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方法上我尝试运用自主教学策略,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中合作,在活动中健康成长,在课中我先通过看谁反应快的小游戏引入到课的主题,在学*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上,我尝试采用学生分小组对照卡片先自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后面师生一起讨论解决问题最后到师生共同庆祝的放松练*来完成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设计为三个环节:一、激**绪。二、展示自我。三、合作探究。四、稳定情绪。其目的是为了给体育课堂营造出一种*等互助,自主生动活泼的学*氛围,并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说学法

  本节课在学法指导中,我从“简明扼要的讲解”、 “标准的示范动作”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思考、自练、讨论的学*过程,弄清“各就位”、“预备”、“跑”三部分动作的区别,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学会”和“会学”的双重乐趣。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很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准备分四个部分去进行教学:

  (一)、激**绪

  在这个过程中,我安排了由小组长带跑的慢跑练*及看谁反应快的游戏练*,这些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各关节的充分活动开及引入课的主题打下基础。

  (二)、展示自我

  这个阶段是本课的重点部分,在这个部分中,根据蹲踞式起跑的口令我将分成“各就位”、“预备”、“跑”的三部分练*,安排了以小组为单位对照卡片的自主学*,提出问题到后面教师的完整动作示范,集体练*达到纠正错误动作的目的。再根据“各就位”、“预备”、的动作区别来加强本次课重难点提臀、重心前移的练*。通过小组指挥发令,做动作及纠正动作激发了学生上课时的参与积极性。

  (三)、合作探究

  最后组织学生在跑道上以比赛的方式进行完整动作练*,由前面一位同学做动作后面一位同学指挥发令,提高学生的指挥发令能力及巩固起跑的完整动作练*。

  (四)、稳定情绪

  通过基本部分的练*大部分同学能独力完成指挥发令的动作和完整的起跑练*。以教师口令指挥让学生用肢体语言做出表示非常好的游戏达到放松目的。结束部分的小结,除教师要对本节课进行讲评外,还要求学生个人参与,总结自己的学*体会。最后师生再见。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 10

  我的说课内容:田径短跑蹲踞式起跑教学

  一、教材分析:

  短跑是由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等四个的阶段组成。蹲踞式起跑姿势,是短跑项目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起跑姿势。它分为各就位、预备、跑三个动作环节。它的意义在于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并获得一个较大的冲力,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条件。该教材对发展学生肌肉力量,提高灵敏性,促进体质健康,培养拼搏向上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是第一次课,教学对象是20名初中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稳发育期。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好。但由于缺乏运动,运动素质较差。因此,制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蹲距式起跑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使85~90%的学生初步学会蹲距式起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

  蹲踞式起跑动作技术教学,游戏“快速出击”

  本次课的重点:

  学好蹲距式起跑的技术要领。

  难点:

  蹲距式起跑双脚位置的确定、臀部抬不起来,双脚膝关节之间的角度小。

  四、教学程序: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目标,教学程序分为:

  准备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准备部分:

  10分钟

  (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宣布课的内容。)

  (2)、准备活动(热身操

  热身慢跑)

  基本部分

  20分钟

  1.游戏环节:快速出击。

  1、集合,说明游戏规则,游戏惩罚。

  2、两列横队,第一排向前走两步,向后转。

  3、游戏规则:第一排的代号是1,第二排的代号是

  2、听口令,如果我喊1,那么第一排就去抓第二排的同学,相反,喊2,第二排就去抓第一排的同学,游戏范围15米范围内,被抓到的同学做5个俯卧撑。

  2、蹲踞式起跑动作技术教学方法

  (一)、先简单介绍蹲踞式起跑及作用

  (1)集合整队,说明上课的内容:简单介绍起跑的作用。

  (2)练*之前,首先找个学生出列演示一遍起跑,以了解同学们对起跑的认识。表扬该同学。

  (3)接着让学生们插孔站,以便观看。老师先完整的演示一遍起跑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对起跑有个初步的了解,建立强烈的求知欲。

  3、分解教学

  (二)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跑”三个阶段。

  (1)、老师先讲解示范各就位和预备环节的动作技术,包括正面,侧面示范,突出动作要领。

  (2)、讲解示范完前两个环节:让学生们前后左右间隔一米散开,原地先练*这两个环节,老师喊口令。这时老师观察学生动作,提示动作要领,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练*5次。

  (3)、练*完,向中靠拢插孔站,讲解示范跑的环节动作技术。

  (4)、讲解示范完:集合,前后左右间隔一米散开。先让第一排的学生练*,第二排学生在一旁学*观看。老师喊口令,从各就位到跑的环节结合练*,蹬出去3米左右即可。然后到第二排练*,第一排的学*观看。练*中,注意观察学生动作,提示动作要领,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练*5次。

  (5)、练*完:向中靠拢,让学生插孔站。现在是介绍起跑器的用法及听到各就位口令后上起跑器的程序。介绍完后,老师完整的示范两遍。

  4、实际操作起跑器

  (1)、由于起跑器有限:所以分组进行起跑器起跑练*。先让学生们自由体会练*,老师在一旁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2)、然后老师喊口令,学生分组上起跑器统一起跑练*,起跑蹬出去8米左右即可。比比谁起跑快,刺激学生的兴奋性。老师观察学生动作,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练*5次左右。

  (3)、集合,找一个起跑动作较好的同学出列展示,并请他简单说说起跑的动作要领,其他同学观看学*,然后给与评价。

  (三)结束部分

  5分钟

  1、前后左右间隔一米散开。放松跳练*,调整呼吸。

  2、集合,小结

  3、解散,师生再见。(组织学生收拾体育器材,如数归还。)

  场地器材:田径场,起跑器4个

  整堂课练*密度:40-50%

  每分心率:125—135%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范文10份扩展阅读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范文10份(扩展1)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蹲踞式起跑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1

  一、教学设计意图

  人民的生活水*日趋提高,而社会竞争力越来越强,日趋严峻的生存就业问题已经摆在人们的面前。**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而现在的青少年却缺少这方面的能力。因此,想通过这堂课,让学生知道团结友爱和竞争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同时也可以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

  二、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快乐第一”为依据,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的能力和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运动技能等方面有个别差异,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同的练*,使学生体验团结的好处和竞争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对田径运动水*的提高,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特点是强度大,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通过较短距离的跑,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而在快速跑的起跑姿势中,以蹲距式起跑更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起跑后的加速跑是尽快加速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通过这两种技术的的学*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同时,根据课改后的新课标要求,在课的准备部分结束后组织学生做一个运动游戏。运动游戏,也称为体育游戏,是由基本活动的动作组成的、具有情节的体育手段。是一项古老的、至今仍充满活力的活动。运动游戏具有基础性、简易性、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适应性、开放性、娱乐性等。本课导入的游戏是“喊号追人”,游戏本身也是为后面的主要课程服务,通过游戏的开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本次课运用的游戏起主要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的反映和速度能力,正好为后面要学的蹲踞式起跑做铺垫。

  四、学情分析

  本次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天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敢于表现自我,但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长时间集中,所以在本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我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采用游戏活动为主要教学手段,不断变化游戏方法,合理安排,注意启发诱导,鼓励学生自学、自评、互学互练。用游戏引趣、激趣、促趣,使学生逐步养成竞争的*惯,不断促进学生发展。

  五、教学目标的确定:

  1、运动参与、运动技能领域:通过本课的学*和实践,使90%的学生能够初步理解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要领,知道两脚之间的位置摆放及离起跑线距离的设定,60%以上的学生能做出臀高于肩、重心前移,肩超过起跑线的动作;及看谁反应快这个游戏的方法。

  2、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领域:能积极的投入到整个体育教学中来,通过学*与实践,使学生基本学会蹲踞式起跑,并在轻松的学*环境中让学生充分感受体育的魅力与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达到身心和谐发展。

  3、社会适应领域:在学*的过程中与同伴能默契配合,共同提高,发展学生与人交流、与

  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六、本课的重、难点:

  1、重点:学好蹲距式起跑的技术要领和起跑后的加速跑的技术特点。

  2、难点:蹲距式起跑双脚位置的确定、身体重心怎样向上移动和双脚膝关节之间的角度大小;起跑后的加速跑重心的变化过程。

  七、教法的应用:

  针对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遵循“以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竞争意识”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讲解法:语言精炼、讲解适度。

  ①通过揭题,说明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学*兴趣。

  ②精讲,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练结合。

  2、示范法:完整示范,建立概念,动作正确优美,利于模仿。

  ①教师的完整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愿望。

  ②通过示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使之明确要领,学会练*方法。

  3、练*法:

  ①通过尝试练和模仿学*,教会学、练方法,领会动作要领。

  ②学、练结合,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开创一个和谐、*等、高效的学、练*台,掌握动作技术环节,从而产生动力欲望,开拓进取,达到目标。

  4、 语言诱导法: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指引学生练*;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实践分析,来掌握技术动作,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情景导入时采用谈话导入:同学们,有谁知道在短距离跑中,需要怎样的起跑,使速度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大?)

  5、团结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小团结比赛互相促进提高,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集体意识。

  八、教学程序: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目标,教学程序分为:开始部分(课堂常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课的主要内容)、结束部分。

  1、 开始阶段:(课堂常规)

  A、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B、师生问好

  C、检查服装,安排见*生

  D、宣布本节课的任务和要求

  E、准备活动-----喊号追人(在准备活动中,为了营造快乐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进行学*,我采用游戏“喊号追人”进行热身活动,不仅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还使学生下肢的各个关节、韧带活动起来,为下面的学*做好铺垫。)

  3、学*阶段:

  (1) 蹲踞式 “各就位” 和起跑动作技术教学

  A、教师讲解、示范蹲距式起跑的动作方法:蹲距式起跑的动作要领(蹲距式起跑包括“各就位---预备---跑”三个动作,它们的动作方法为:1、各就位:听到“各就位”口令后,两手撑地,双脚前后距离1.5个脚掌前脚距离起跑线1.5个脚掌,后膝跪地,两手放在紧靠起跑线后沿处,两臂伸直,肩与起跑线*行,两手间隔比肩稍宽,四指并拢和拇指成八字形支撑,两脚左右间距大约15cm(或一脚长)。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约40~50厘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2、 预备:吸气,从容抬臀略高于肩,肩部略过起跑线。3、鸣枪起跑:两手迅速推离地面,积极登摆,上体前倾。

  B、小组合作练*: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来让学生理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并让学生展示,使学生掌握得更为牢固。(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很多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合作练*,特别是地主体教学:蹲踞式起跑的教学中显得尤为明显。如在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时,我就采用了分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我们有很多的事需要大家团结合作才能完成,并指导大家讨论,最后得出一个最好的练*方法和结果。自主学*不但能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生存;更能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展现学生无穷的创造力。)

  C、分解教学教师指导,带领动作练*。(无论是在模仿练*还是集体练*中,我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并进行分析,以便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D、教师指导,自订目标,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的教、学、练相长活动。(通过让学生在规定的区域内完成起跑后前三步,这样的练*来拓展蹲踞式起跑的内涵,使学生的蹲踞式起跑更为合理和科学。)

  E、展示与评价:自我展示和集体展示,提倡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在自我展示和集体展示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对自己学*的情况进行评价,我鼓励每一个学生与自己比较,并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对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都给以正面的评价,这有助于学生对学*活动的自我期待,提高学生关注教学活动的意识,以及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增加学生之间交往的机会)

  (2) 游戏巩固——“蹲踞式起跑接力赛”

  (整堂课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让学生在学*的空间中尽情发挥,感受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从而使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技术动作得到了巩固,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4、结束阶段:

  (1)、整理队伍,散开。

  (2)、放松跳练*,调整呼吸。(让学生在音乐陶冶下身心充分放松。)

  (3)、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和下次课的内容。

  (4)、下课,师生再见。

  (5)、组织学生收拾体育器材,如数归还。

  九、预计效果

  1、学生能理解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难点。

  2、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的情绪和学*能力。

  3、能够使学生学会自主学*、自我评价。

  4、同学间能相互帮助、互相合作、共同提高。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2

  一教学设计意图

  人民的生活水*日趋提高,而社会竞争力越来越强,日趋严峻的生存就业问题已经摆在人们的面前。**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而现在的青少年却缺少这方面的能力。因此,想通过这堂课,让学生知道团结友爱和竞争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同时也可以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

  二 教材分析

  蹲距式起跑是短距离跑的重要方式,它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是学*短距离跑的重要环节,结合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 模仿加强 喜欢游戏等特点,我采用游戏手段贯穿整个课堂,使课堂教学氛围活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游戏拓展是小学生有效的健身方法,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学生的喜欢,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遵守纪律,勇于进取,敢于创新,大胆竞争等优秀品质起到作用。

  三 学情分析

  本次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天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敢于表现自我,但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长时间集中,所以在本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采用游戏活动为主要教学手段,不断变化游戏方法,合理安排,注意启发诱导,鼓励学生自学、自评、互学互练。用游戏引趣、激趣、促趣,使学生逐步养成竞争的*惯,不断促进学生发展。

  四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认知目标:通过学*,初步了解蹲距式起跑的动作方法和游戏“火炬传送接力”的方法。

  技能目标:使80%的学生初步掌握蹲距式起跑的动作方法,培养学生起跑的正确姿势,巩固起跑的技能,发展学生起跑的能力,促进下肢和内脏器官的发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精神,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发展学生奔跑速度。

  重点:学好蹲距式起跑的技术要领和起跑后的加速跑的技术特点。

  难点:蹲距式起跑双脚位置的确定、身体重心怎样向上移动和双脚膝关节之间的角度大小。起跑后的加速跑重心的变化过程。

  五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以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为教育指导思想。

  1 以学生为发展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的能力和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2 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运动技能等方面有个别差异,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同的练*,使学生体验团结的好处和竞争的乐趣。

  六 教学方法的运用

  针对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遵循“以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竞争意识”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启发教育: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实践分析,来掌握技术动作,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团结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小团结比赛互相促进提高,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集体意识。

  七 本次课的主要内容:蹲距式起跑。由于动作练*比较单调、枯燥,因此,这次课我设计了多个游戏环节,它们包括“大球小球”“掷飞机”“火炬传送接力”等。

  1 为了把大家的精神集中到课堂上,我运用了集中注意力的游戏“大球小球”。

  2 在准备活动中,为了营造快乐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进行学*,我采用游戏“掷飞机”进行热身活动,不仅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还使学生下肢的各个关节、韧带活动起来,为下面的学*做好铺垫。

  3 进行课的主要部分:蹲距式起跑

  首先用语言引导:同学们,有谁知道在短距离跑中,需要怎样的起跑,使速度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大?

  然后向同学们讲解示范蹲距式起跑的动作要领(蹲距式起跑包括“各就位---准备---跑”三个动作,它们的动作方法为:1各就位:主身自然放松,踏上起跑器,目视前下方。2 预备:吸气,从容抬臀略高于肩,肩部略过起跑线。3 鸣枪起跑:两手迅速推离地面,积极登摆,上体前倾),分组练*,教师巡回指导。

  最后进行游戏“火炬传送接力”。

  总之,整堂课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让学生在学*的空间中尽情发挥,感受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从而使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技术动作得到了巩固,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3

  本课的内容是《蹲踞式起跑》,授课年级7年级2班,班级人数40人,男女各半。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蹲踞式起跑动作是课改实验教材必修内容,是发展学生速度素质和反应能力的一项运动技能,蹲踞式起跑动作直接影响起跑速度的快慢,是决定短跑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情分析蹲踞式起跑为新授课。教学对象7年级2班学生活泼开朗,想象力丰富,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但身心发展还不完善。在初一已掌握了站立式起跑和跑的基本动作技术,为本课的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了解蹲踞式起跑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动作技术,约85%的学生能较好完成蹲踞式起跑动作,发展学生上下肢的协调能力和下肢力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迅速反应,果断发力的能力,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三、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蹲踞式起跑的预备动作重心控制。

  难点:蹲踞式起跑蹬摆动作的配合。

  四、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7—8分钟)

  ●课堂常规:(约2分钟)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学生报告出勤率,师生问好,教师安排见*生,要求见*生随堂听课,协助教师安排器材,为同学加油等。

  2、随后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强调运动安全事项,如眼镜和身上的坚硬物等不要带在身上。

  ●热身运动:(约6分钟)

  结合本课内容,运用“反向追逐”游戏,达到热身和进入快速反应状态。

  游戏规则:

  1、在相距40米的中部,两组学生背对背下蹲,一组学生为偶数号,另一组为奇数号,当老师发出的口令是奇数时,奇数组的学生起立反方向追逐偶数组的学生,偶数组的学生迅速起立向前跑,偶数则相反,男女生分组做,男生做游戏的时候女生在两侧监督男同学违规情况,反之男生监督女生。游戏采取3局2胜制。

  2、特别提醒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注意安全,在练*学生的反应力的同时使学生通过游戏热身。

  (二)课的基本部分(30—35分钟):

  1、讲解示范:(约2分钟)

  (1)首先教师做蹲踞式起跑动作技术的完整示范,讲解动作技术要领并讲解练*方法和要求;

  (2)学生呈男生两列横队面对女生两列横队,教师在男女生队列间讲解示范,要求学生注意听、看。

  2、基本练*:(约18分钟)

  结合学*内容,主要运用“顶牛游戏”练*起跑的各就位—预备的动作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完整动作学*。

  (1)“顶牛游戏”练*。游戏规则:学生由面对面的四列横队,变为四路纵队,分别站在四条跑道上,当听到教师发出各就位口令时,四位同学在起跑线后做各就位—预备的动作,另四位同学面对起跑同学双手顶住起跑同学的双肩,给予起跑蹬离阻力,体会蹬离的用力。做完的学生快速跑向队尾准备下次练*,下一轮起跑同学与顶肩同学交换练*。共练*3组。

  此练*结束后还原讲解示范时的队形,总结评价学*情况后进行完整动作技术学*。

  (2)蹲踞式起跑的完整动作技术练*。呈“顶牛游戏”练*时队形,四人一组进行各就位—预备—跑(哨音)的动作练*,起跑三到五步即返回跑向队尾等待下次练*,要求学生听到教师哨音跑,教师观察指导,共练*3组。

  在上组练*的基础上,进行蹲踞式起跑10到15米距离的练*,使学生体会蹲踞式起跑与跑步的衔接和过渡,教师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共练*2组。

  2、强化练*:(约15分钟)

  学生呈男生两列横队面对女生两列横队,教师在男女生队列之间与学生一起交流蹲踞式起跑的重难点,请掌握较好的同学进行演示并讲解,在教师强调重难点后,学生分两人一组,一人做动作,一人发口令,发口令的学生观察做动作的学生,指出不足,然后交换,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动作的重难点。

  3、加强学生的素质练*,增加一个接力比赛,男女生四列横队,每列横队1—5报数,报“1”的男女生一组,报“2”的男女生一组,以此类推形成5大组,在相距10米的距离内做单足跳,左脚跳过去,右脚跳回来,跳回来后与下一个学生击掌,击掌完,下一个学生就可以接下去,其他同学可以监督做的同学是否犯规,最先结束的一组获胜,让最后一组的学生原地做5个深蹲跳,在游戏中,提醒学生一定遵守规则,使学生们充分发挥齐心协力,团结合作的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结束部分(2—3分):

  1、跟随舒缓的音乐放松,消除剧烈运动而产生的疲劳,恢复心理负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本课的学*

  2、简要小结本课练*情况,充分肯定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布置课外作业,组织学生收器材,师生再见。

  场地器材:录音机一台

  心率预计:130—140次/分,

  密度预计:35%—40%

  练*强度:中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4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健康快乐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学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进行体育锻炼的*惯。

  二、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对田径运动水*的提高,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特点是强度大,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通过较短距离的跑,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而在快速跑的起跑姿势中,以蹲距式起跑更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起跑后的加速跑是尽快加速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通过这种技术的学*发展学生身体基本运动能力,改善中枢神经系统控制、支配肌肉活动的能力,提高呼吸和心血管功能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水*二的学生富有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模仿能力强,喜欢新鲜有趣的体育活动,对技术要领未形成正确的理解,注意力不太稳定,具备一定得探索知识、自主创新能力。从本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看,他们在以往的短跑课学*中,已经掌握一定的动作要领,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要注重运用完整技术练*,注意运用游戏等多种方法,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意识,以达到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统一,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认知目标:学生知道短跑时起跑的正确身体姿势和要求;

  技能目标: 学生掌握蹲距式起跑的技术要领,在起跑时,能做到两脚之间的位置摆放及离起跑线的距离怎么设定

  情感目标:学生在自主学*时能根据的要求,刻苦认真,同学间能互相关心,互相学*。

  五、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与难点:蹲距式起跑以及蹲距式起跑的衔接

  六、教法的应用:

  1、讲解法:

  结合挂图讲解动作要领,做到语言精炼、讲解适度。

  2、示范法:

  完整示范,建立概念,动作正确优美。

  3、练*法:

  采用集体练*、分组练*、 评比竞赛等多种方法组织练*。

  4、游戏参与法

  结合本课特点,采用“双向快速反应跑”“接力跑”等游戏,将教学寓于游戏中, 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5、指导、纠正错误法

  在学生的练*过程中,通过应用全体与个别指导、纠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规范优美的动作。

  七、学法指导

  1、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练*动作,提高成绩。

  2、采用开放式教学手段以及诱导性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勤于练*。

  3、采取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方法,剖析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4、不断启发、积极诱导,鼓励学生大胆、果断、勇往直前。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质。

  八、教学程序: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目标,教学程序分为:开始部分(课堂常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课的主要内容)、结束部分。

  1、 开始部分

  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宣布课的内容。

  2、 准备部分

  (1)韵律操

  (2)活动各关节

  3、基本部分

  (1)蹲踞式起跑动作技术教学

  A、教师讲解、示范蹲距式起跑的动作方法:

  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或“跑”)三个阶段。听到“各就位”口令后,两手撑地,双脚前后距离1.5个脚掌前脚距离起跑线1.5个脚掌,后膝跪地,两手放在紧靠起跑线后沿处,两臂伸直,肩与起跑线*行,两手间隔比肩稍宽,四指并拢和拇指成八字形支撑,两脚左右间距大约15cm(或一脚长)。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约40~50厘米处,注意听“预备”、 “跑”的口令。

  B、教师指导,带领学生做练*。

  C、分组练*:

  全班分成四组依次进行做练*

  D、接力游戏: 蹲距式起跑接力赛

  E、展示与评价:

  自我展示和集体展示,提倡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2)选择游戏

  选择学生有兴趣的游戏进行、激励学生学*。

  4、结束部分

  (1)、整理队伍,散开。

  (2)、放松跳练*,调整呼吸。

  (3)、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和下次课的内容。

  (4)、下课,师生再见。组织学生收拾体育器材,如数归还。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5

  一、本课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采用情景教学法和学生自主练*法,使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速度素质及奔跑能力,提高心肺功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

  二、学情分析

  本课为新授课,根据学生特点,如好学、好动、爱模仿、喜欢游戏、崇拜体育明星;但是他们认识粗浅,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太稳定、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乐情来的快去的也快,难以持久等。根据以上特点由教师指导,使学生始终保持在最佳的状态下学*、锻炼和娱乐,并使学生对体育的间接兴趣逐渐转化为自觉锻炼的*惯。

  三、教材分析

  蹲距式起跑是竞技短跑项目中采用的出发姿势,但是技术过程难度大,学生上肢支撑力量差,因此它不是学生跑的快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本次课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蹲距式起跑的动作方法,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反应速度和起跑与起跑后快速跑结合起来。

  蹲踞式起跑教学的重、难点:

  1、重点: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方法,正确掌握“各就位”和“预备”的技术动作;

  2、难点:快速反应,“预备”动作与“跑”动作的紧密衔接。

  四、教学内容

  1、蹲踞式起跑练* 2、快速反应游戏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初步了解蹲踞式起跑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练*,使大部分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速度素质及奔跑能力,提高心肺功能。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控及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

  能1、运动参与目标: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2、技健康目标:让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3、社会适应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六、教法

  六年级学生已经学*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锻炼身体的常识和方法,学会了一些运动技能。因此在教法上不能“一刀切”,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练*的主动积极性,所以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设疑法:通过教师设疑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才能有兴趣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2、讲解示范法:通过讲解示范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激发学生模仿兴趣并练*、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讲解示范法是体育教学中最主观、直接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否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起重要作用;

  3、指导法:指导学生蹲踞式起跑的练*,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勤加练*;

  4、纠错法:针对蹲踞式起跑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动作的技术,在学生练*时给予适时适当纠正,达到教学目标。

  七、学法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已经掌握一定的方法及运动技能,因此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学法。

  1、自主学*法:因为自主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欲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

  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首先采用自主学*法,让学生全身心感受学*的乐趣;

  2、游戏法:玩是天性,倡导学生“玩中学”,“玩中练”使体育课充满乐趣,有吸引力;

  3、合作学*法:合作是人在社会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只有会合作的人才能更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合作学*的能力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合作学*法主要用在分组练*和分组游戏中;

  4、体验法:学生只有不断地身体练*体验才能尝到体育带来的乐趣;

  5、展示竞争法:学*技术动作后让学生展示并通过比赛的方法增强竞争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八、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8分钟。

  ① 体育课常规: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安排见*学生;宣布课的内容、任务、要求;

  ② 准备活动

  1、柔韧性练*

  ①两手抓 ②弓步压腿

  ③侧压腿 ④体前屈

  2、辅助练*

  ①原地摆臂

  ②原地小步跑

  ③原地高抬腿

  二、基本部分:27分钟。

  ① 激趣动员。

  ② 蹲踞式起跑:

  教学法:设疑法。教师问学生蹲踞式起跑姿势是怎样的;学生自主体验,让学生自由练*; 教学法:讲解示范法。教师讲解示范蹲踞式起跑的方法,学生听记;在教师发信号下学生分组进行5—6次练*;

  ③ 学生交流体验。两人一组,一人发令,一人练*,然后交流心得体会3—4次; ④ 学生展示1—2次,师生共评;

  ⑤ 学生再次练*5—6次蹲踞式起跑接快速跑6—10米。

  ⑥ 游戏:各种口令多种方式起跑反应练*。

  教学法: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要求及安全事项,游戏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

  三、结束部分:5分钟。

  ① 配合音乐放松,让学生身体得到恢复;

  ② 对课进行总结;

  ③ 整理场地器材。

  九、场地、器材

  田径场地、音乐播放机1台

  十、教学效果预计

  1、85%的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方法;

  2、练*密度在35%——40% 、*均心率130次/分;

  3、预计本课对学生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团队精神、竞争意识都可以得到提高。 十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了解了蹲踞式起跑动作方法,通过练*,较好掌握了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培养了学生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学生学*氛围还可以改进。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6

  一、本课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采用情景教学法和学生自主练*法。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

  二、学情分析

  本课为新授课,根据学生特点,如好学、好动、爱模仿、喜欢游戏、崇拜体育明星;但是他们认识粗浅,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太稳定、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乐情来的快去的也快,难以持久等。根据以上特点由教师指导,使学生始终保持在最佳的状态下学*、锻炼和娱乐,并使学生对体育的间接兴趣逐渐转化为自觉锻炼的*惯。

  三、教材分析

  蹲距式起跑是竞技短跑项目中采用的出发姿势,但是技术过程难度大,学生上肢支撑力量差,因此它不是学生跑的快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本次课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蹲距式起跑的动作方法,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反应速度和起跑与起跑后快速跑结合起来。

  蹲踞式起跑教学的重、难点:

  1、重点:正确掌握“各就位”和“预备”的技术动作;

  2、难点:“预备”动作与“跑”动作的紧密衔接。

  四、教学内容

  1、蹲踞式起跑练* 2、游戏“小推车”

  五、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2、技能健康目标:让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3、社会适应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六、教法

  七年级学生已经学*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锻炼身体的常识和方法,学会了一些运动技能。因此在教法上不能“一刀切”,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练*的主动积极性,所以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设疑法:通过教师设疑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才能有兴趣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2、讲解示范法:通过讲解示范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激发学生模仿兴趣并练*、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讲解示范法是体育教学中最主观、直接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否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起重要作用;

  3、指导法:指导学生蹲踞式起跑的练*,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勤加练*;

  4、纠错法:针对蹲踞式起跑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动作的技术,在学生练*时给予适时适当纠正,达到教学目标。

  七、学法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已经掌握一定的方法及运动技能,因此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学法。

  1、自主学*法:因为自主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欲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首先采用自主学*法,让学生全身心感受学*的乐趣;

  2、游戏法:玩是天性,倡导学生“玩中学”,“玩中练”使体育课充满乐趣,有吸引力;

  3、合作学*法:合作是人在社会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只有会合作的人才能更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合作学*的能力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合作学*法主要用在分组练*和分组游戏中;

  4、体验法:学生只有不断地身体练*体验才能尝到体育带来的乐趣;

  5、展示竞争法:学*技术动作后让学生展示并通过比赛的方法增强竞争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八、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8分钟。

  ① 体育课常规: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安排见*学生;宣布课的内容、任务、要求;

  ② 慢跑热身2分钟后进行徒手操,包括头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膝关节运动、正压腿运动、侧压腿运动每节运动做4个八拍。

  2、基本部分:27分钟。

  ① 游戏:“长江、黄河”

  教学法:讲解游戏的规则、方法及安全事项;教师发出“长江”“黄河”的信号;学生分组,背靠背站立;学生听教师信号进行3—4次游戏;

  ② 蹲踞式起跑:

  教学法:设疑法。教师问学生蹲踞式起跑姿势是怎样的;学生自主体验,让学生自由练*1—2分钟;

  教学法:讲解示范法。教师讲解示范蹲踞式起跑的方法,学生听记;在教师发信号下学生分组进行5—6次练*;

  ③ 学生交流体验。两人一组,一人发令,一人练*,然后交流心得体会3—4次;

  ④ 学生展示1—2次,师生共评;

  ⑤ 学生再次练*5—6次蹲踞式起跑接快速跑6—10米。

  ⑥ 游戏:“小推车”。

  教学法: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要求及安全事项,学生三人一组,两人各抬一只脚,一人双手撑地前行游戏6米,然后三人轮换,教师当裁判,游戏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

  3、结束部分:5分钟。

  ① 配合音乐放松,让学生身体得到恢复;

  ② 对课进行总结;

  ③ 整理场地器材。

  九、场地、器材

  田径场地、音乐播放机1台

  十、教学效果预计

  1、85%的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方法;

  2、练*密度在35%——40% 、*均心率130次/分;

  3、预计本课对学生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团队精神、竞争意识都可以得到提高。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蹲踞式起跑》是水*三的教学内容,它是在站立式起跑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身体重心前移及蹬摆协调配合的练*,是发展学生灵敏性的重要方法,主要使学生学会“各就位”“预备”“跑”的指挥发令动作及在同伴发令下完成整个的起跑练*。在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及互帮互学的能力。

  2、教学目标

  我这一堂课所教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结合本课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以下教学目标:

  ①、初步学*蹲踞式起跑技术,建立快速跑的概念,并能正确陈述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概念。

  ②、学会“各就位”“预备”“跑”技术,初步掌握摆臂与蹬地的协调配合,提高快速起动的能力。

  ③、能在自主练*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五点支撑,臀部抬起时重心前移

  2、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蹬摆结合动作的掌握

  二、说教法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方法上我尝试运用自主教学策略,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中合作,在活动中健康成长,在课中我先通过看谁反应快的小游戏引入到课的主题,在学*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上,我尝试采用学生分小组对照卡片先自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后面师生一起讨论解决问题最后到师生共同庆祝的放松练*来完成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设计为三个环节:一、激**绪。二、展示自我。三、合作探究。四、稳定情绪。其目的是为了给体育课堂营造出一种*等互助,自主生动活泼的学*氛围,并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说学法

  本节课在学法指导中,我从“简明扼要的讲解”、 “标准的示范动作”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思考、自练、讨论的学*过程,弄清“各就位”、“预备”、“跑”三部分动作的区别,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学会”和“会学”的双重乐趣。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很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准备分四个部分去进行教学:

  (一)、激**绪

  在这个过程中,我安排了由小组长带跑的慢跑练*及看谁反应快的游戏练*,这些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各关节的充分活动开及引入课的主题打下基础。

  (二)、展示自我

  这个阶段是本课的重点部分,在这个部分中,根据蹲踞式起跑的口令我将分成“各就位”、“预备”、“跑”的三部分练*,安排了以小组为单位对照卡片的自主学*,提出问题到后面教师的完整动作示范,集体练*达到纠正错误动作的目的。再根据“各就位”、“预备”、的动作区别来加强本次课重难点提臀、重心前移的练*。通过小组指挥发令,做动作及纠正动作激发了学生上课时的参与积极性。

  (三)、合作探究

  最后组织学生在跑道上以比赛的方式进行完整动作练*,由前面一位同学做动作后面一位同学指挥发令,提高学生的指挥发令能力及巩固起跑的完整动作练*。

  (四)、稳定情绪

  通过基本部分的练*大部分同学能独力完成指挥发令的动作和完整的起跑练*。以教师口令指挥让学生用肢体语言做出表示非常好的游戏达到放松目的。结束部分的小结,除教师要对本节课进行讲评外,还要求学生个人参与,总结自己的学*体会。最后师生再见。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8

  一、指导思想:

  本课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第一”为依据,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

  二、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对田径运动水*的提高,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特点是强度大,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通过较短距离的跑,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而在快速跑的起跑姿势中,以蹲距式起跑更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起跑后的加速跑是尽快加速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通过这两种技术的的学*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

  三、学情分析:

  本次可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50名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稳发育期向发育高峰期过渡的阶段。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好。在这一阶段应该加强有利于提高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的练*掌握通俗易懂的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蹲距式起跑与起跑后的加速跑的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使85~90%的学生初步学会蹲距式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的技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五、本课的重、难点:

  1、重点:学好蹲距式起跑的技术要领和起跑后的加速跑的技术特点。

  2、难点:蹲距式起跑双脚位置的确定、身体重心怎样向上移动和双脚膝关节之间的角度大小。起跑后的加速跑重心的变化过程。

  六、教法的应用:

  根据人体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和本课教材的实际,结合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善于模仿的特点,遵循其直观性和自觉性原则,本课采用下列教学法:

  1、讲解法:

  语言精炼、讲解适度。

  ①通过揭题,说明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学*兴趣,树立学、练信心。 ②精讲,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练结合。

  2、示范法:

  完整示范,建立概念,动作正确优美,利于模仿。

  ①教师的完整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愿望。 ②通过示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使之明确要领,学会练*方法。

  3、练*法:

  ①通过尝试练和模仿学*,教会学、练方法,领会动作要领。

  ②学、练结合,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开创一个和谐、*等、高效的学、练*台,掌握动作技术环节,从而产生动力欲望,开拓进取,达到目标。

  七、教学程序: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目标,教学程序分为:导入热身、课的主体部分、身心放松等三部分。

  1、导入热身:

  (1)、教学常规。

  ①、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并向老师报告出勤情况处置见*生。 ②、上课:师生问好!

  ③、宣布课的内容。

  (2)、热身活动。

  ①、绕大圆圈慢跑:教师指导,同学做其同步练*。

  ②、游戏:《帖膏药》目的:集中注意力,发展反应能力。

  2、课的主体部分:

  (1)、学*蹲距式起跑技术

  ①、教师讲解、示范蹲距式起跑与起跑后的加速跑的动作方法:

  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或“跑”)三个阶段。听到“各就位”口令后,两手撑地,双脚前后距离1.5个脚掌前脚距离起跑线1.5个脚掌,后膝跪地,两手放在紧靠起跑线后沿处,两臂伸直,肩与起跑线*行,两手间隔比肩稍宽,四指并拢和拇指成八字形支撑,两脚左右间距大约15cm(或一脚长)。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约40~50厘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当听到“预备”口令后,从容而*稳地抬起臀部,身体重心同时前移,形成臀部稍高于肩,肩超过起跑线(一般超过10cm左右)的身体姿势。当听到枪声或“跑”的口令后,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屈肘做有力的前后摆动,同时两腿迅速蹬起。起跑后身体重心前压双脚用力蹬地向前加速重心慢慢抬高进入起跑后的加速跑。

  ②、分解教学教师指导,带领动作练*。

  ③、分组练*:

  全班分成四排做练*,前三排同学听口令做动作,当听见哨音后第一排迅速跑出去(距离30m),二,三排原地不动,第四排同学仔细观察前面同学的动作是否正确。教师指导,自订目标,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的教、学、练相长活动。

  ④、展示与评价:自我展示和集体展示,提倡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3、身心放松:

  (1)、整理队伍,散开。

  (2)、教师讲解,示范。

  (3)、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和下次课的内容。

  (4)、下课,师生再见。组织学生收拾体育器材,如数归还。

  4、整堂课练*密度约为:28--31%,练*强度中等偏上,分组练*时强度达最高峰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9

  一、指导思想:

  本课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快乐第一”为依据,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

  二、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对田径运动水*的提高,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特点是强度大,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通过较短距离的跑,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而在快速跑的起跑姿势中,以蹲距式起跑更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起跑后的加速跑是尽快加速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通过这两种技术的的学*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

  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根据学生接收能力的情况,本次课只学*蹲踞式起跑中的“各就位”技术动作。

  同时,根据课改后的新课标要求,在课的准备部分结束后组织学生做一个运动游戏。运动游戏,也称为体育游戏,是由基本活动的动作组成的、具有情节的体育手段。是一项古老的、至今仍充满活力的活动。运动游戏具有基础性、简易性、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适应性、开放性、娱乐性等。本课导入的游戏是“快速出击”,游戏本身也是为后面的主要课程服务,通过游戏的开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本次课运用的游戏起主要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的反映能力,正好为后面要学的蹲踞式起跑做铺垫。

  三、学情分析:

  本次可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45名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稳发育期。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好。在这一阶段应该加强有利于提高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的练*掌握通俗易懂的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蹲距式起跑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使85~90%的学生初步学会蹲距式起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五、本课的重、难点:

  1、重点:学好蹲距式起跑的技术要领。

  2、难点:蹲距式起跑双脚位置的确定、身体重心怎样向上移动和双脚膝关节之间的角度大小。

  六、教法的应用:

  根据人体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和本课教材的实际,结合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善于模仿的特点,遵循其直观性和自觉性原则,本课采用下列教学法:

  1、讲解法:

  语言精炼、讲解适度。

  ①通过揭题,说明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学*兴趣。

  ②精讲,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练结合。2、示范法:

  完整示范,建立概念,动作正确优美,利于模仿。

  ①教师的完整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愿望。

  ②通过示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使之明确要领,学会练*方法。

  3、练*法:

  ①通过尝试练和模仿学*,教会学、练方法,领会动作要领。

  ②学、练结合,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开创一个和谐、*等、高效的学、练*台,掌握动作技术环节,从而产生动力欲望,开拓进取,达到目标。

  七、教学程序: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目标,教学程序分为:开始部分(课堂常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课的主要内容)、结束部分。

  1、开始部分

  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宣布课的内容。

  2、准备部分

  (1)热身慢跑

  (2)徒手操

  3、基本部分

  (1)游戏——“快速出击”

  (2)蹲踞式起跑“各就位”动作技术教学

  A、教师讲解、示范蹲距式起跑的动作方法:

  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或“跑”)三个阶段。听到“各就位”口令后,两手撑地,双脚前后距离1.5个脚掌前脚距离起跑线1.5个脚掌,后膝跪地,两手放在紧靠起跑线后沿处,两臂伸直,肩与起跑线*行,两手间隔比肩稍宽,四指并拢和拇指成八字形支撑,两脚左右间距大约15cm(或一脚长)。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约40~50厘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

  (2)、分解教学教师指导,带领动作练*。

  (3)、分组练*:

  全班分成四排做练*,前三排同学听口令做动作,当听见哨音后第一排迅速跑出去(距离30m),二,三排原地不动,第四排同学仔细观察前面同学的动作是否正确。教师指导,自订目标,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的教、学、练相长活动。

  (4)、展示与评价:

  自我展示和集体展示,提倡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3、结束部分

  (1)、整理队伍,散开。

  (2)、放松跳练*,调整呼吸。

  (3)、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和下次课的内容。

  (4)、下课,师生再见。组织学生收拾体育器材,如数归还。

  4、整堂课练*密度约为:28--31%,练*强度中等。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10

  我的说课内容:田径短跑蹲踞式起跑教学

  一、教材分析:

  短跑是由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等四个的阶段组成。蹲踞式起跑姿势,是短跑项目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起跑姿势。它分为各就位、预备、跑三个动作环节。它的意义在于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并获得一个较大的冲力,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条件。该教材对发展学生肌肉力量,提高灵敏性,促进体质健康,培养拼搏向上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是第一次课,教学对象是20名初中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稳发育期。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好。但由于缺乏运动,运动素质较差。因此,制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蹲距式起跑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使85~90%的学生初步学会蹲距式起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

  蹲踞式起跑动作技术教学,游戏“快速出击”

  本次课的重点:

  学好蹲距式起跑的技术要领。

  难点:

  蹲距式起跑双脚位置的确定、臀部抬不起来,双脚膝关节之间的角度小。

  四、教学程序: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目标,教学程序分为:

  准备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准备部分:

  10分钟

  (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宣布课的内容。)

  (2)、准备活动(热身操

  热身慢跑)

  基本部分

  20分钟

  1.游戏环节:快速出击。

  1、集合,说明游戏规则,游戏惩罚。

  2、两列横队,第一排向前走两步,向后转。

  3、游戏规则:第一排的代号是1,第二排的代号是

  2、听口令,如果我喊1,那么第一排就去抓第二排的同学,相反,喊2,第二排就去抓第一排的同学,游戏范围15米范围内,被抓到的同学做5个俯卧撑。

  2、蹲踞式起跑动作技术教学方法

  (一)、先简单介绍蹲踞式起跑及作用

  (1)集合整队,说明上课的内容:简单介绍起跑的作用。

  (2)练*之前,首先找个学生出列演示一遍起跑,以了解同学们对起跑的认识。表扬该同学。

  (3)接着让学生们插孔站,以便观看。老师先完整的演示一遍起跑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对起跑有个初步的了解,建立强烈的求知欲。

  3、分解教学

  (二)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跑”三个阶段。

  (1)、老师先讲解示范各就位和预备环节的动作技术,包括正面,侧面示范,突出动作要领。

  (2)、讲解示范完前两个环节:让学生们前后左右间隔一米散开,原地先练*这两个环节,老师喊口令。这时老师观察学生动作,提示动作要领,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练*5次。

  (3)、练*完,向中靠拢插孔站,讲解示范跑的环节动作技术。

  (4)、讲解示范完:集合,前后左右间隔一米散开。先让第一排的学生练*,第二排学生在一旁学*观看。老师喊口令,从各就位到跑的环节结合练*,蹬出去3米左右即可。然后到第二排练*,第一排的学*观看。练*中,注意观察学生动作,提示动作要领,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练*5次。

  (5)、练*完:向中靠拢,让学生插孔站。现在是介绍起跑器的用法及听到各就位口令后上起跑器的程序。介绍完后,老师完整的示范两遍。

  4、实际操作起跑器

  (1)、由于起跑器有限:所以分组进行起跑器起跑练*。先让学生们自由体会练*,老师在一旁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2)、然后老师喊口令,学生分组上起跑器统一起跑练*,起跑蹬出去8米左右即可。比比谁起跑快,刺激学生的兴奋性。老师观察学生动作,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练*5次左右。

  (3)、集合,找一个起跑动作较好的同学出列展示,并请他简单说说起跑的动作要领,其他同学观看学*,然后给与评价。

  (三)结束部分

  5分钟

  1、前后左右间隔一米散开。放松跳练*,调整呼吸。

  2、集合,小结

  3、解散,师生再见。(组织学生收拾体育器材,如数归还。)

  场地器材:田径场,起跑器4个

  整堂课练*密度:40-50%

  每分心率:125—135%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范文10份(扩展2)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蹲踞式起跑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1

  我的说课内容:田径短跑蹲踞式起跑教学

  一、教材分析:

  短跑是由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等四个的阶段组成。蹲踞式起跑姿势,是短跑项目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起跑姿势。它分为各就位、预备、跑三个动作环节。它的意义在于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并获得一个较大的冲力,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条件。该教材对发展学生肌肉力量,提高灵敏性,促进体质健康,培养拼搏向上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是第一次课,教学对象是20名初中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稳发育期。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好。但由于缺乏运动,运动素质较差。因此,制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蹲距式起跑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使85~90%的学生初步学会蹲距式起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

  蹲踞式起跑动作技术教学,游戏“快速出击”

  本次课的重点:

  学好蹲距式起跑的技术要领。

  难点:

  蹲距式起跑双脚位置的确定、臀部抬不起来,双脚膝关节之间的角度小。

  四、教学程序: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目标,教学程序分为:

  准备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准备部分:

  10分钟

  (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宣布课的内容。)

  (2)、准备活动(热身操

  热身慢跑)

  基本部分

  20分钟

  1.游戏环节:快速出击。

  1、集合,说明游戏规则,游戏惩罚。

  2、两列横队,第一排向前走两步,向后转。

  3、游戏规则:第一排的代号是1,第二排的代号是

  2、听口令,如果我喊1,那么第一排就去抓第二排的同学,相反,喊2,第二排就去抓第一排的同学,游戏范围15米范围内,被抓到的同学做5个俯卧撑。

  2、蹲踞式起跑动作技术教学方法

  (一)、先简单介绍蹲踞式起跑及作用

  (1)集合整队,说明上课的内容:简单介绍起跑的作用。

  (2)练*之前,首先找个学生出列演示一遍起跑,以了解同学们对起跑的认识。表扬该同学。

  (3)接着让学生们插孔站,以便观看。老师先完整的演示一遍起跑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对起跑有个初步的了解,建立强烈的求知欲。

  3、分解教学

  (二)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跑”三个阶段。

  (1)、老师先讲解示范各就位和预备环节的动作技术,包括正面,侧面示范,突出动作要领。

  (2)、讲解示范完前两个环节:让学生们前后左右间隔一米散开,原地先练*这两个环节,老师喊口令。这时老师观察学生动作,提示动作要领,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练*5次。

  (3)、练*完,向中靠拢插孔站,讲解示范跑的环节动作技术。

  (4)、讲解示范完:集合,前后左右间隔一米散开。先让第一排的学生练*,第二排学生在一旁学*观看。老师喊口令,从各就位到跑的环节结合练*,蹬出去3米左右即可。然后到第二排练*,第一排的学*观看。练*中,注意观察学生动作,提示动作要领,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练*5次。

  (5)、练*完:向中靠拢,让学生插孔站。现在是介绍起跑器的用法及听到各就位口令后上起跑器的程序。介绍完后,老师完整的示范两遍。

  4、实际操作起跑器

  (1)、由于起跑器有限:所以分组进行起跑器起跑练*。先让学生们自由体会练*,老师在一旁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2)、然后老师喊口令,学生分组上起跑器统一起跑练*,起跑蹬出去8米左右即可。比比谁起跑快,刺激学生的兴奋性。老师观察学生动作,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练*5次左右。

  (3)、集合,找一个起跑动作较好的同学出列展示,并请他简单说说起跑的动作要领,其他同学观看学*,然后给与评价。

  (三)结束部分

  5分钟

  1、前后左右间隔一米散开。放松跳练*,调整呼吸。

  2、集合,小结

  3、解散,师生再见。(组织学生收拾体育器材,如数归还。)

  场地器材:田径场,起跑器4个

  整堂课练*密度:40-50%

  每分心率:125—135%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2

  一、指导思想:

  本课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第一”为依据,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

  二、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对田径运动水*的提高,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特点是强度大,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通过较短距离的跑,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而在快速跑的起跑姿势中,以蹲距式起跑更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起跑后的加速跑是尽快加速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通过这两种技术的的学*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

  三、学情分析:

  本次可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50名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稳发育期向发育高峰期过渡的阶段。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好。在这一阶段应该加强有利于提高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的练*掌握通俗易懂的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蹲距式起跑与起跑后的加速跑的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使85~90%的学生初步学会蹲距式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的技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五、本课的重、难点:

  1、重点:学好蹲距式起跑的技术要领和起跑后的加速跑的技术特点。

  2、难点:蹲距式起跑双脚位置的确定、身体重心怎样向上移动和双脚膝关节之间的角度大小。起跑后的加速跑重心的变化过程。

  六、教法的应用:

  根据人体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和本课教材的实际,结合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善于模仿的特点,遵循其直观性和自觉性原则,本课采用下列教学法:

  1、讲解法:

  语言精炼、讲解适度。

  ①通过揭题,说明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学*兴趣,树立学、练信心。 ②精讲,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练结合。

  2、示范法:

  完整示范,建立概念,动作正确优美,利于模仿。

  ①教师的完整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愿望。 ②通过示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使之明确要领,学会练*方法。

  3、练*法:

  ①通过尝试练和模仿学*,教会学、练方法,领会动作要领。

  ②学、练结合,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开创一个和谐、*等、高效的学、练*台,掌握动作技术环节,从而产生动力欲望,开拓进取,达到目标。

  七、教学程序: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目标,教学程序分为:导入热身、课的主体部分、身心放松等三部分。

  1、导入热身:

  (1)、教学常规。

  ①、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并向老师报告出勤情况处置见*生。 ②、上课:师生问好!

  ③、宣布课的内容。

  (2)、热身活动。

  ①、绕大圆圈慢跑:教师指导,同学做其同步练*。

  ②、游戏:《帖膏药》目的:集中注意力,发展反应能力。

  2、课的主体部分:

  (1)、学*蹲距式起跑技术

  ①、教师讲解、示范蹲距式起跑与起跑后的加速跑的动作方法:

  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或“跑”)三个阶段。听到“各就位”口令后,两手撑地,双脚前后距离1.5个脚掌前脚距离起跑线1.5个脚掌,后膝跪地,两手放在紧靠起跑线后沿处,两臂伸直,肩与起跑线*行,两手间隔比肩稍宽,四指并拢和拇指成八字形支撑,两脚左右间距大约15cm(或一脚长)。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约40~50厘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当听到“预备”口令后,从容而*稳地抬起臀部,身体重心同时前移,形成臀部稍高于肩,肩超过起跑线(一般超过10cm左右)的身体姿势。当听到枪声或“跑”的口令后,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屈肘做有力的前后摆动,同时两腿迅速蹬起。起跑后身体重心前压双脚用力蹬地向前加速重心慢慢抬高进入起跑后的加速跑。

  ②、分解教学教师指导,带领动作练*。

  ③、分组练*:

  全班分成四排做练*,前三排同学听口令做动作,当听见哨音后第一排迅速跑出去(距离30m),二,三排原地不动,第四排同学仔细观察前面同学的动作是否正确。教师指导,自订目标,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的教、学、练相长活动。

  ④、展示与评价:自我展示和集体展示,提倡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3、身心放松:

  (1)、整理队伍,散开。

  (2)、教师讲解,示范。

  (3)、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和下次课的内容。

  (4)、下课,师生再见。组织学生收拾体育器材,如数归还。

  4、整堂课练*密度约为:28--31%,练*强度中等偏上,分组练*时强度达最高峰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3

  一、本课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采用情景教学法和学生自主练*法。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

  二、学情分析

  本课为新授课,根据学生特点,如好学、好动、爱模仿、喜欢游戏、崇拜体育明星;但是他们认识粗浅,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太稳定、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乐情来的快去的也快,难以持久等。根据以上特点由教师指导,使学生始终保持在最佳的状态下学*、锻炼和娱乐,并使学生对体育的间接兴趣逐渐转化为自觉锻炼的*惯。

  三、教材分析

  蹲距式起跑是竞技短跑项目中采用的出发姿势,但是技术过程难度大,学生上肢支撑力量差,因此它不是学生跑的快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本次课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蹲距式起跑的动作方法,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反应速度和起跑与起跑后快速跑结合起来。

  蹲踞式起跑教学的重、难点:

  1、重点:正确掌握“各就位”和“预备”的技术动作;

  2、难点:“预备”动作与“跑”动作的紧密衔接。

  四、教学内容

  1、蹲踞式起跑练* 2、游戏“小推车”

  五、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2、技能健康目标:让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3、社会适应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六、教法

  七年级学生已经学*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锻炼身体的常识和方法,学会了一些运动技能。因此在教法上不能“一刀切”,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练*的主动积极性,所以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设疑法:通过教师设疑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才能有兴趣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2、讲解示范法:通过讲解示范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激发学生模仿兴趣并练*、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讲解示范法是体育教学中最主观、直接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否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起重要作用;

  3、指导法:指导学生蹲踞式起跑的练*,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勤加练*;

  4、纠错法:针对蹲踞式起跑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动作的技术,在学生练*时给予适时适当纠正,达到教学目标。

  七、学法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已经掌握一定的方法及运动技能,因此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学法。

  1、自主学*法:因为自主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欲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首先采用自主学*法,让学生全身心感受学*的乐趣;

  2、游戏法:玩是天性,倡导学生“玩中学”,“玩中练”使体育课充满乐趣,有吸引力;

  3、合作学*法:合作是人在社会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只有会合作的人才能更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合作学*的能力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合作学*法主要用在分组练*和分组游戏中;

  4、体验法:学生只有不断地身体练*体验才能尝到体育带来的乐趣;

  5、展示竞争法:学*技术动作后让学生展示并通过比赛的方法增强竞争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八、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8分钟。

  ① 体育课常规: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安排见*学生;宣布课的内容、任务、要求;

  ② 慢跑热身2分钟后进行徒手操,包括头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膝关节运动、正压腿运动、侧压腿运动每节运动做4个八拍。

  2、基本部分:27分钟。

  ① 游戏:“长江、黄河”

  教学法:讲解游戏的规则、方法及安全事项;教师发出“长江”“黄河”的信号;学生分组,背靠背站立;学生听教师信号进行3—4次游戏;

  ② 蹲踞式起跑:

  教学法:设疑法。教师问学生蹲踞式起跑姿势是怎样的;学生自主体验,让学生自由练*1—2分钟;

  教学法:讲解示范法。教师讲解示范蹲踞式起跑的方法,学生听记;在教师发信号下学生分组进行5—6次练*;

  ③ 学生交流体验。两人一组,一人发令,一人练*,然后交流心得体会3—4次;

  ④ 学生展示1—2次,师生共评;

  ⑤ 学生再次练*5—6次蹲踞式起跑接快速跑6—10米。

  ⑥ 游戏:“小推车”。

  教学法: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要求及安全事项,学生三人一组,两人各抬一只脚,一人双手撑地前行游戏6米,然后三人轮换,教师当裁判,游戏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

  3、结束部分:5分钟。

  ① 配合音乐放松,让学生身体得到恢复;

  ② 对课进行总结;

  ③ 整理场地器材。

  九、场地、器材

  田径场地、音乐播放机1台

  十、教学效果预计

  1、85%的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方法;

  2、练*密度在35%——40% 、*均心率130次/分;

  3、预计本课对学生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团队精神、竞争意识都可以得到提高。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蹲踞式起跑》是水*三的教学内容,它是在站立式起跑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身体重心前移及蹬摆协调配合的练*,是发展学生灵敏性的重要方法,主要使学生学会“各就位”“预备”“跑”的指挥发令动作及在同伴发令下完成整个的起跑练*。在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及互帮互学的能力。

  2、教学目标

  我这一堂课所教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结合本课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以下教学目标:

  ①、初步学*蹲踞式起跑技术,建立快速跑的概念,并能正确陈述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概念。

  ②、学会“各就位”“预备”“跑”技术,初步掌握摆臂与蹬地的协调配合,提高快速起动的能力。

  ③、能在自主练*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五点支撑,臀部抬起时重心前移

  2、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蹬摆结合动作的掌握

  二、说教法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方法上我尝试运用自主教学策略,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中合作,在活动中健康成长,在课中我先通过看谁反应快的小游戏引入到课的主题,在学*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上,我尝试采用学生分小组对照卡片先自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后面师生一起讨论解决问题最后到师生共同庆祝的放松练*来完成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设计为三个环节:一、激**绪。二、展示自我。三、合作探究。四、稳定情绪。其目的是为了给体育课堂营造出一种*等互助,自主生动活泼的学*氛围,并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说学法

  本节课在学法指导中,我从“简明扼要的讲解”、 “标准的示范动作”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思考、自练、讨论的学*过程,弄清“各就位”、“预备”、“跑”三部分动作的区别,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学会”和“会学”的双重乐趣。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很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准备分四个部分去进行教学:

  (一)、激**绪

  在这个过程中,我安排了由小组长带跑的慢跑练*及看谁反应快的游戏练*,这些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各关节的充分活动开及引入课的主题打下基础。

  (二)、展示自我

  这个阶段是本课的重点部分,在这个部分中,根据蹲踞式起跑的口令我将分成“各就位”、“预备”、“跑”的三部分练*,安排了以小组为单位对照卡片的自主学*,提出问题到后面教师的完整动作示范,集体练*达到纠正错误动作的目的。再根据“各就位”、“预备”、的动作区别来加强本次课重难点提臀、重心前移的练*。通过小组指挥发令,做动作及纠正动作激发了学生上课时的参与积极性。

  (三)、合作探究

  最后组织学生在跑道上以比赛的方式进行完整动作练*,由前面一位同学做动作后面一位同学指挥发令,提高学生的指挥发令能力及巩固起跑的完整动作练*。

  (四)、稳定情绪

  通过基本部分的练*大部分同学能独力完成指挥发令的动作和完整的起跑练*。以教师口令指挥让学生用肢体语言做出表示非常好的游戏达到放松目的。结束部分的小结,除教师要对本节课进行讲评外,还要求学生个人参与,总结自己的学*体会。最后师生再见。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5

  本课的内容是《蹲踞式起跑》,授课年级7年级2班,班级人数40人,男女各半。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蹲踞式起跑动作是课改实验教材必修内容,是发展学生速度素质和反应能力的一项运动技能,蹲踞式起跑动作直接影响起跑速度的快慢,是决定短跑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情分析蹲踞式起跑为新授课。教学对象7年级2班学生活泼开朗,想象力丰富,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但身心发展还不完善。在初一已掌握了站立式起跑和跑的基本动作技术,为本课的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了解蹲踞式起跑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动作技术,约85%的学生能较好完成蹲踞式起跑动作,发展学生上下肢的协调能力和下肢力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迅速反应,果断发力的能力,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三、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蹲踞式起跑的预备动作重心控制。

  难点:蹲踞式起跑蹬摆动作的配合。

  四、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7—8分钟)

  ●课堂常规:(约2分钟)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学生报告出勤率,师生问好,教师安排见*生,要求见*生随堂听课,协助教师安排器材,为同学加油等。

  2、随后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强调运动安全事项,如眼镜和身上的坚硬物等不要带在身上。

  ●热身运动:(约6分钟)

  结合本课内容,运用“反向追逐”游戏,达到热身和进入快速反应状态。

  游戏规则:

  1、在相距40米的中部,两组学生背对背下蹲,一组学生为偶数号,另一组为奇数号,当老师发出的口令是奇数时,奇数组的学生起立反方向追逐偶数组的学生,偶数组的学生迅速起立向前跑,偶数则相反,男女生分组做,男生做游戏的时候女生在两侧监督男同学违规情况,反之男生监督女生。游戏采取3局2胜制。

  2、特别提醒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注意安全,在练*学生的反应力的同时使学生通过游戏热身。

  (二)课的基本部分(30—35分钟):

  1、讲解示范:(约2分钟)

  (1)首先教师做蹲踞式起跑动作技术的完整示范,讲解动作技术要领并讲解练*方法和要求;

  (2)学生呈男生两列横队面对女生两列横队,教师在男女生队列间讲解示范,要求学生注意听、看。

  2、基本练*:(约18分钟)

  结合学*内容,主要运用“顶牛游戏”练*起跑的各就位—预备的动作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完整动作学*。

  (1)“顶牛游戏”练*。游戏规则:学生由面对面的四列横队,变为四路纵队,分别站在四条跑道上,当听到教师发出各就位口令时,四位同学在起跑线后做各就位—预备的动作,另四位同学面对起跑同学双手顶住起跑同学的双肩,给予起跑蹬离阻力,体会蹬离的用力。做完的学生快速跑向队尾准备下次练*,下一轮起跑同学与顶肩同学交换练*。共练*3组。

  此练*结束后还原讲解示范时的队形,总结评价学*情况后进行完整动作技术学*。

  (2)蹲踞式起跑的完整动作技术练*。呈“顶牛游戏”练*时队形,四人一组进行各就位—预备—跑(哨音)的动作练*,起跑三到五步即返回跑向队尾等待下次练*,要求学生听到教师哨音跑,教师观察指导,共练*3组。

  在上组练*的基础上,进行蹲踞式起跑10到15米距离的练*,使学生体会蹲踞式起跑与跑步的衔接和过渡,教师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共练*2组。

  2、强化练*:(约15分钟)

  学生呈男生两列横队面对女生两列横队,教师在男女生队列之间与学生一起交流蹲踞式起跑的重难点,请掌握较好的同学进行演示并讲解,在教师强调重难点后,学生分两人一组,一人做动作,一人发口令,发口令的学生观察做动作的学生,指出不足,然后交换,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动作的重难点。

  3、加强学生的素质练*,增加一个接力比赛,男女生四列横队,每列横队1—5报数,报“1”的男女生一组,报“2”的男女生一组,以此类推形成5大组,在相距10米的距离内做单足跳,左脚跳过去,右脚跳回来,跳回来后与下一个学生击掌,击掌完,下一个学生就可以接下去,其他同学可以监督做的同学是否犯规,最先结束的一组获胜,让最后一组的学生原地做5个深蹲跳,在游戏中,提醒学生一定遵守规则,使学生们充分发挥齐心协力,团结合作的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结束部分(2—3分):

  1、跟随舒缓的音乐放松,消除剧烈运动而产生的疲劳,恢复心理负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本课的学*

  2、简要小结本课练*情况,充分肯定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布置课外作业,组织学生收器材,师生再见。

  场地器材:录音机一台

  心率预计:130—140次/分,

  密度预计:35%—40%

  练*强度:中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6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健康快乐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学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进行体育锻炼的*惯。

  二、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对田径运动水*的提高,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特点是强度大,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通过较短距离的跑,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而在快速跑的起跑姿势中,以蹲距式起跑更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起跑后的加速跑是尽快加速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通过这种技术的学*发展学生身体基本运动能力,改善中枢神经系统控制、支配肌肉活动的能力,提高呼吸和心血管功能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水*二的学生富有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模仿能力强,喜欢新鲜有趣的体育活动,对技术要领未形成正确的理解,注意力不太稳定,具备一定得探索知识、自主创新能力。从本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看,他们在以往的短跑课学*中,已经掌握一定的动作要领,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要注重运用完整技术练*,注意运用游戏等多种方法,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意识,以达到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统一,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认知目标:学生知道短跑时起跑的正确身体姿势和要求;

  技能目标: 学生掌握蹲距式起跑的技术要领,在起跑时,能做到两脚之间的位置摆放及离起跑线的距离怎么设定

  情感目标:学生在自主学*时能根据的要求,刻苦认真,同学间能互相关心,互相学*。

  五、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与难点:蹲距式起跑以及蹲距式起跑的衔接

  六、教法的应用:

  1、讲解法:

  结合挂图讲解动作要领,做到语言精炼、讲解适度。

  2、示范法:

  完整示范,建立概念,动作正确优美。

  3、练*法:

  采用集体练*、分组练*、 评比竞赛等多种方法组织练*。

  4、游戏参与法

  结合本课特点,采用“双向快速反应跑”“接力跑”等游戏,将教学寓于游戏中, 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5、指导、纠正错误法

  在学生的练*过程中,通过应用全体与个别指导、纠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规范优美的动作。

  七、学法指导

  1、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练*动作,提高成绩。

  2、采用开放式教学手段以及诱导性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勤于练*。

  3、采取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方法,剖析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4、不断启发、积极诱导,鼓励学生大胆、果断、勇往直前。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质。

  八、教学程序: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目标,教学程序分为:开始部分(课堂常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课的主要内容)、结束部分。

  1、 开始部分

  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宣布课的内容。

  2、 准备部分

  (1)韵律操

  (2)活动各关节

  3、基本部分

  (1)蹲踞式起跑动作技术教学

  A、教师讲解、示范蹲距式起跑的动作方法:

  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或“跑”)三个阶段。听到“各就位”口令后,两手撑地,双脚前后距离1.5个脚掌前脚距离起跑线1.5个脚掌,后膝跪地,两手放在紧靠起跑线后沿处,两臂伸直,肩与起跑线*行,两手间隔比肩稍宽,四指并拢和拇指成八字形支撑,两脚左右间距大约15cm(或一脚长)。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约40~50厘米处,注意听“预备”、 “跑”的口令。

  B、教师指导,带领学生做练*。

  C、分组练*:

  全班分成四组依次进行做练*

  D、接力游戏: 蹲距式起跑接力赛

  E、展示与评价:

  自我展示和集体展示,提倡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2)选择游戏

  选择学生有兴趣的游戏进行、激励学生学*。

  4、结束部分

  (1)、整理队伍,散开。

  (2)、放松跳练*,调整呼吸。

  (3)、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和下次课的内容。

  (4)、下课,师生再见。组织学生收拾体育器材,如数归还。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7

  一、本课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采用情景教学法和学生自主练*法,使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速度素质及奔跑能力,提高心肺功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

  二、学情分析

  本课为新授课,根据学生特点,如好学、好动、爱模仿、喜欢游戏、崇拜体育明星;但是他们认识粗浅,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太稳定、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乐情来的快去的也快,难以持久等。根据以上特点由教师指导,使学生始终保持在最佳的状态下学*、锻炼和娱乐,并使学生对体育的间接兴趣逐渐转化为自觉锻炼的*惯。

  三、教材分析

  蹲距式起跑是竞技短跑项目中采用的出发姿势,但是技术过程难度大,学生上肢支撑力量差,因此它不是学生跑的快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本次课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蹲距式起跑的动作方法,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反应速度和起跑与起跑后快速跑结合起来。

  蹲踞式起跑教学的重、难点:

  1、重点: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方法,正确掌握“各就位”和“预备”的技术动作;

  2、难点:快速反应,“预备”动作与“跑”动作的紧密衔接。

  四、教学内容

  1、蹲踞式起跑练* 2、快速反应游戏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初步了解蹲踞式起跑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练*,使大部分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速度素质及奔跑能力,提高心肺功能。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控及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

  能1、运动参与目标: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2、技健康目标:让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3、社会适应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六、教法

  六年级学生已经学*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锻炼身体的常识和方法,学会了一些运动技能。因此在教法上不能“一刀切”,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练*的主动积极性,所以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设疑法:通过教师设疑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才能有兴趣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2、讲解示范法:通过讲解示范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激发学生模仿兴趣并练*、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讲解示范法是体育教学中最主观、直接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否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起重要作用;

  3、指导法:指导学生蹲踞式起跑的练*,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勤加练*;

  4、纠错法:针对蹲踞式起跑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动作的技术,在学生练*时给予适时适当纠正,达到教学目标。

  七、学法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已经掌握一定的方法及运动技能,因此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学法。

  1、自主学*法:因为自主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欲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

  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首先采用自主学*法,让学生全身心感受学*的乐趣;

  2、游戏法:玩是天性,倡导学生“玩中学”,“玩中练”使体育课充满乐趣,有吸引力;

  3、合作学*法:合作是人在社会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只有会合作的人才能更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合作学*的能力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合作学*法主要用在分组练*和分组游戏中;

  4、体验法:学生只有不断地身体练*体验才能尝到体育带来的乐趣;

  5、展示竞争法:学*技术动作后让学生展示并通过比赛的方法增强竞争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八、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8分钟。

  ① 体育课常规: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安排见*学生;宣布课的内容、任务、要求;

  ② 准备活动

  1、柔韧性练*

  ①两手抓 ②弓步压腿

  ③侧压腿 ④体前屈

  2、辅助练*

  ①原地摆臂

  ②原地小步跑

  ③原地高抬腿

  二、基本部分:27分钟。

  ① 激趣动员。

  ② 蹲踞式起跑:

  教学法:设疑法。教师问学生蹲踞式起跑姿势是怎样的;学生自主体验,让学生自由练*; 教学法:讲解示范法。教师讲解示范蹲踞式起跑的方法,学生听记;在教师发信号下学生分组进行5—6次练*;

  ③ 学生交流体验。两人一组,一人发令,一人练*,然后交流心得体会3—4次; ④ 学生展示1—2次,师生共评;

  ⑤ 学生再次练*5—6次蹲踞式起跑接快速跑6—10米。

  ⑥ 游戏:各种口令多种方式起跑反应练*。

  教学法: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要求及安全事项,游戏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

  三、结束部分:5分钟。

  ① 配合音乐放松,让学生身体得到恢复;

  ② 对课进行总结;

  ③ 整理场地器材。

  九、场地、器材

  田径场地、音乐播放机1台

  十、教学效果预计

  1、85%的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方法;

  2、练*密度在35%——40% 、*均心率130次/分;

  3、预计本课对学生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团队精神、竞争意识都可以得到提高。 十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了解了蹲踞式起跑动作方法,通过练*,较好掌握了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动作;培养了学生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学生学*氛围还可以改进。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8

  一、指导思想:

  本课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快乐第一”为依据,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

  二、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对田径运动水*的提高,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特点是强度大,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通过较短距离的跑,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而在快速跑的起跑姿势中,以蹲距式起跑更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起跑后的加速跑是尽快加速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通过这两种技术的的学*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

  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根据学生接收能力的情况,本次课只学*蹲踞式起跑中的“各就位”技术动作。

  同时,根据课改后的新课标要求,在课的准备部分结束后组织学生做一个运动游戏。运动游戏,也称为体育游戏,是由基本活动的动作组成的、具有情节的体育手段。是一项古老的、至今仍充满活力的活动。运动游戏具有基础性、简易性、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适应性、开放性、娱乐性等。本课导入的游戏是“快速出击”,游戏本身也是为后面的主要课程服务,通过游戏的开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本次课运用的游戏起主要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的反映能力,正好为后面要学的蹲踞式起跑做铺垫。

  三、学情分析:

  本次可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45名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稳发育期。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好。在这一阶段应该加强有利于提高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的练*掌握通俗易懂的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蹲距式起跑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使85~90%的学生初步学会蹲距式起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五、本课的重、难点:

  1、重点:学好蹲距式起跑的技术要领。

  2、难点:蹲距式起跑双脚位置的确定、身体重心怎样向上移动和双脚膝关节之间的角度大小。

  六、教法的应用:

  根据人体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和本课教材的实际,结合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善于模仿的特点,遵循其直观性和自觉性原则,本课采用下列教学法:

  1、讲解法:

  语言精炼、讲解适度。

  ①通过揭题,说明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学*兴趣。

  ②精讲,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练结合。2、示范法:

  完整示范,建立概念,动作正确优美,利于模仿。

  ①教师的完整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愿望。

  ②通过示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使之明确要领,学会练*方法。

  3、练*法:

  ①通过尝试练和模仿学*,教会学、练方法,领会动作要领。

  ②学、练结合,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开创一个和谐、*等、高效的学、练*台,掌握动作技术环节,从而产生动力欲望,开拓进取,达到目标。

  七、教学程序: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目标,教学程序分为:开始部分(课堂常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课的主要内容)、结束部分。

  1、开始部分

  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宣布课的内容。

  2、准备部分

  (1)热身慢跑

  (2)徒手操

  3、基本部分

  (1)游戏——“快速出击”

  (2)蹲踞式起跑“各就位”动作技术教学

  A、教师讲解、示范蹲距式起跑的动作方法:

  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或“跑”)三个阶段。听到“各就位”口令后,两手撑地,双脚前后距离1.5个脚掌前脚距离起跑线1.5个脚掌,后膝跪地,两手放在紧靠起跑线后沿处,两臂伸直,肩与起跑线*行,两手间隔比肩稍宽,四指并拢和拇指成八字形支撑,两脚左右间距大约15cm(或一脚长)。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约40~50厘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

  (2)、分解教学教师指导,带领动作练*。

  (3)、分组练*:

  全班分成四排做练*,前三排同学听口令做动作,当听见哨音后第一排迅速跑出去(距离30m),二,三排原地不动,第四排同学仔细观察前面同学的动作是否正确。教师指导,自订目标,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的教、学、练相长活动。

  (4)、展示与评价:

  自我展示和集体展示,提倡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3、结束部分

  (1)、整理队伍,散开。

  (2)、放松跳练*,调整呼吸。

  (3)、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和下次课的内容。

  (4)、下课,师生再见。组织学生收拾体育器材,如数归还。

  4、整堂课练*密度约为:28--31%,练*强度中等。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9

  一、教学设计意图

  人民的生活水*日趋提高,而社会竞争力越来越强,日趋严峻的生存就业问题已经摆在人们的面前。**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而现在的青少年却缺少这方面的能力。因此,想通过这堂课,让学生知道团结友爱和竞争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同时也可以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

  二、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快乐第一”为依据,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的能力和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运动技能等方面有个别差异,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同的练*,使学生体验团结的好处和竞争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对田径运动水*的提高,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特点是强度大,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通过较短距离的跑,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而在快速跑的起跑姿势中,以蹲距式起跑更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起跑后的加速跑是尽快加速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通过这两种技术的的学*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同时,根据课改后的新课标要求,在课的准备部分结束后组织学生做一个运动游戏。运动游戏,也称为体育游戏,是由基本活动的动作组成的、具有情节的体育手段。是一项古老的、至今仍充满活力的活动。运动游戏具有基础性、简易性、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适应性、开放性、娱乐性等。本课导入的游戏是“喊号追人”,游戏本身也是为后面的主要课程服务,通过游戏的开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本次课运用的游戏起主要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的反映和速度能力,正好为后面要学的蹲踞式起跑做铺垫。

  四、学情分析

  本次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天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敢于表现自我,但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长时间集中,所以在本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我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采用游戏活动为主要教学手段,不断变化游戏方法,合理安排,注意启发诱导,鼓励学生自学、自评、互学互练。用游戏引趣、激趣、促趣,使学生逐步养成竞争的*惯,不断促进学生发展。

  五、教学目标的确定:

  1、运动参与、运动技能领域:通过本课的学*和实践,使90%的学生能够初步理解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要领,知道两脚之间的位置摆放及离起跑线距离的设定,60%以上的学生能做出臀高于肩、重心前移,肩超过起跑线的动作;及看谁反应快这个游戏的方法。

  2、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领域:能积极的投入到整个体育教学中来,通过学*与实践,使学生基本学会蹲踞式起跑,并在轻松的学*环境中让学生充分感受体育的魅力与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达到身心和谐发展。

  3、社会适应领域:在学*的过程中与同伴能默契配合,共同提高,发展学生与人交流、与

  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六、本课的重、难点:

  1、重点:学好蹲距式起跑的技术要领和起跑后的加速跑的技术特点。

  2、难点:蹲距式起跑双脚位置的确定、身体重心怎样向上移动和双脚膝关节之间的角度大小;起跑后的加速跑重心的变化过程。

  七、教法的应用:

  针对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遵循“以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竞争意识”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讲解法:语言精炼、讲解适度。

  ①通过揭题,说明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学*兴趣。

  ②精讲,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练结合。

  2、示范法:完整示范,建立概念,动作正确优美,利于模仿。

  ①教师的完整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愿望。

  ②通过示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使之明确要领,学会练*方法。

  3、练*法:

  ①通过尝试练和模仿学*,教会学、练方法,领会动作要领。

  ②学、练结合,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开创一个和谐、*等、高效的学、练*台,掌握动作技术环节,从而产生动力欲望,开拓进取,达到目标。

  4、 语言诱导法: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指引学生练*;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实践分析,来掌握技术动作,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情景导入时采用谈话导入:同学们,有谁知道在短距离跑中,需要怎样的起跑,使速度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大?)

  5、团结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小团结比赛互相促进提高,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集体意识。

  八、教学程序: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依据本课的目标,教学程序分为:开始部分(课堂常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课的主要内容)、结束部分。

  1、 开始阶段:(课堂常规)

  A、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B、师生问好

  C、检查服装,安排见*生

  D、宣布本节课的任务和要求

  E、准备活动-----喊号追人(在准备活动中,为了营造快乐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进行学*,我采用游戏“喊号追人”进行热身活动,不仅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还使学生下肢的各个关节、韧带活动起来,为下面的学*做好铺垫。)

  3、学*阶段:

  (1) 蹲踞式 “各就位” 和起跑动作技术教学

  A、教师讲解、示范蹲距式起跑的动作方法:蹲距式起跑的动作要领(蹲距式起跑包括“各就位---预备---跑”三个动作,它们的动作方法为:1、各就位:听到“各就位”口令后,两手撑地,双脚前后距离1.5个脚掌前脚距离起跑线1.5个脚掌,后膝跪地,两手放在紧靠起跑线后沿处,两臂伸直,肩与起跑线*行,两手间隔比肩稍宽,四指并拢和拇指成八字形支撑,两脚左右间距大约15cm(或一脚长)。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约40~50厘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2、 预备:吸气,从容抬臀略高于肩,肩部略过起跑线。3、鸣枪起跑:两手迅速推离地面,积极登摆,上体前倾。

  B、小组合作练*: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来让学生理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并让学生展示,使学生掌握得更为牢固。(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很多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合作练*,特别是地主体教学:蹲踞式起跑的教学中显得尤为明显。如在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时,我就采用了分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我们有很多的事需要大家团结合作才能完成,并指导大家讨论,最后得出一个最好的练*方法和结果。自主学*不但能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生存;更能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展现学生无穷的创造力。)

  C、分解教学教师指导,带领动作练*。(无论是在模仿练*还是集体练*中,我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并进行分析,以便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D、教师指导,自订目标,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的教、学、练相长活动。(通过让学生在规定的区域内完成起跑后前三步,这样的练*来拓展蹲踞式起跑的内涵,使学生的蹲踞式起跑更为合理和科学。)

  E、展示与评价:自我展示和集体展示,提倡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在自我展示和集体展示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对自己学*的情况进行评价,我鼓励每一个学生与自己比较,并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对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都给以正面的评价,这有助于学生对学*活动的自我期待,提高学生关注教学活动的意识,以及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增加学生之间交往的机会)

  (2) 游戏巩固——“蹲踞式起跑接力赛”

  (整堂课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让学生在学*的空间中尽情发挥,感受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从而使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技术动作得到了巩固,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4、结束阶段:

  (1)、整理队伍,散开。

  (2)、放松跳练*,调整呼吸。(让学生在音乐陶冶下身心充分放松。)

  (3)、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和下次课的内容。

  (4)、下课,师生再见。

  (5)、组织学生收拾体育器材,如数归还。

  九、预计效果

  1、学生能理解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难点。

  2、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的情绪和学*能力。

  3、能够使学生学会自主学*、自我评价。

  4、同学间能相互帮助、互相合作、共同提高。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10

  一教学设计意图

  人民的生活水*日趋提高,而社会竞争力越来越强,日趋严峻的生存就业问题已经摆在人们的面前。**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而现在的青少年却缺少这方面的能力。因此,想通过这堂课,让学生知道团结友爱和竞争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同时也可以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

  二 教材分析

  蹲距式起跑是短距离跑的重要方式,它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是学*短距离跑的重要环节,结合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 模仿加强 喜欢游戏等特点,我采用游戏手段贯穿整个课堂,使课堂教学氛围活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游戏拓展是小学生有效的健身方法,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学生的喜欢,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遵守纪律,勇于进取,敢于创新,大胆竞争等优秀品质起到作用。

  三 学情分析

  本次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天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敢于表现自我,但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长时间集中,所以在本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采用游戏活动为主要教学手段,不断变化游戏方法,合理安排,注意启发诱导,鼓励学生自学、自评、互学互练。用游戏引趣、激趣、促趣,使学生逐步养成竞争的*惯,不断促进学生发展。

  四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认知目标:通过学*,初步了解蹲距式起跑的动作方法和游戏“火炬传送接力”的方法。

  技能目标:使80%的学生初步掌握蹲距式起跑的动作方法,培养学生起跑的正确姿势,巩固起跑的技能,发展学生起跑的能力,促进下肢和内脏器官的发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精神,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发展学生奔跑速度。

  重点:学好蹲距式起跑的技术要领和起跑后的加速跑的技术特点。

  难点:蹲距式起跑双脚位置的确定、身体重心怎样向上移动和双脚膝关节之间的角度大小。起跑后的加速跑重心的变化过程。

  五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以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为教育指导思想。

  1 以学生为发展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的能力和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2 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运动技能等方面有个别差异,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同的练*,使学生体验团结的好处和竞争的乐趣。

  六 教学方法的运用

  针对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遵循“以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竞争意识”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启发教育: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实践分析,来掌握技术动作,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团结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小团结比赛互相促进提高,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集体意识。

  七 本次课的主要内容:蹲距式起跑。由于动作练*比较单调、枯燥,因此,这次课我设计了多个游戏环节,它们包括“大球小球”“掷飞机”“火炬传送接力”等。

  1 为了把大家的精神集中到课堂上,我运用了集中注意力的游戏“大球小球”。

  2 在准备活动中,为了营造快乐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进行学*,我采用游戏“掷飞机”进行热身活动,不仅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还使学生下肢的各个关节、韧带活动起来,为下面的学*做好铺垫。

  3 进行课的主要部分:蹲距式起跑

  首先用语言引导:同学们,有谁知道在短距离跑中,需要怎样的起跑,使速度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大?

  然后向同学们讲解示范蹲距式起跑的动作要领(蹲距式起跑包括“各就位---准备---跑”三个动作,它们的动作方法为:1各就位:主身自然放松,踏上起跑器,目视前下方。2 预备:吸气,从容抬臀略高于肩,肩部略过起跑线。3 鸣枪起跑:两手迅速推离地面,积极登摆,上体前倾),分组练*,教师巡回指导。

  最后进行游戏“火炬传送接力”。

  总之,整堂课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让学生在学*的空间中尽情发挥,感受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从而使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技术动作得到了巩固,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范文10份(扩展3)

——蹲踞式起跑教案汇总10篇

  蹲踞式起跑教案 1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他们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有其独特的作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原则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自主学*的兴趣。本课是通过蹲踞式起跑的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在普通式、接*式、拉长式蹲踞式起跑的几个亚类中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起跑方式。由于学生以前对起跑的接触较少,在课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探究学*。

  一、教学主题

  蹲踞式起跑教学:蹲踞式起跑是短跑竞赛中普遍采用一种起跑姿势,掌握蹲踞式起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速度,提高短跑成绩。本节课侧重于培养学生对蹲踞式起跑姿势的探究式学*,在摸索中了解自己,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那种起跑姿势。

  二、教学细节

  准备部分:注重对腰、髋、膝、踝等关节的热身活动,避免运动损伤。教师亲身带领学生热身,规范学生的动作,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讲述运动前热身活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自觉性。热身采用先慢跑,高抬腿加快速跑,正压腿,侧压腿等顺序进行。

  基本部分:教师讲解并示范普通式、接*式、拉长式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起跑方式的准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普通式蹲踞式起跑是最适合的。对于身高比较矮小的学生来说接*式起跑较为适合,对于身材比较高大的学生来说拉长式比较适合。根据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教师建议身高在1.5米―1.7米的学生采用普通式,1.5米以下的采用接*式,1.7米以上的采用拉长式,同时由于学生的上**比例并不一致,存在差异性,要求学生分别体会三种起跑姿势,选择适合自己起跑的姿势。上肢比例较大的采用接*式,下肢比例较大的采用拉长式。确定自己的起跑姿势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动作纠正。将采用不同起跑方式的同学归为一组进行练*,相互之间进行竞赛,组与组之间进行竞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拼搏精神。

  结束部分:倒背人放松,自己敲打放松,慢跑放松。学生对本次课自己进行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和教师进行评价,师生再见。

  三、教学结果

  本次课通过教授学生自主学*蹲踞式起跑,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体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能够在教师的提示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起跑方式,提高自己的灵敏、柔韧、力量和速度。对个子比较低的同学来说在老师的指导下普遍选择接*式起跑姿势,但也有特例,身高较高,而对于下肢比例所占身高较少的同学也自觉的选择接*式起跑的姿势。对于身材比较匀称,身高一般的同学大都采用普通式蹲踞式起跑。对于身高较高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喜欢采用拉长式起跑姿势,但也有特例,身材矮小,但下肢比例所占身高教多的学生也偏爱于蹲踞式起跑姿势。

  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三种起跑姿势都有教系统的了解,在体念三种起跑姿势的过程中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起跑姿势,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开放性学*理念,对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四、教学反思和评析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提问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蹲踞式起跑的各个亚类学*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了“不仅授之于鱼,而且授之于渔”的目的。

  2.本节课中,学生采用了自主学*的学*方式,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探讨适合自己起跑的姿势,在学*中更进一步的了解自己,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

  3. 在展示个性、发展思维的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条件、能力和兴趣,自主选择不同的起跑姿势,促进学生创造性,从而提高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

  4.这节课的组织结构合理、紧凑,使学生在紧张有序的教学氛围中学*,体会到体育课的价值。学生感受到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写体育与健康课程有了很大的变化,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素质。

  蹲踞式起跑教案 2

  教与学目标:

  1、知道蹲踞式起跑的由来,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技能。

  2、通过体育活动,正确认识自己,增强个人的自尊与自信。

  3、激发学生参与练*的兴趣,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4、培养机智、果断的品质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教与学内容:

  1、游戏(小鱼网)

  2、蹲踞式起跑

  3、游戏(喊数抱团)

  教与学方法:

  探究法、游戏法、练*法

  教与学步骤

  一、开始部分

  1、整队进入操场,师整队。相互问好,课堂常规检查。

  2、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提问:你们谁能做出蹲踞式起跑的姿势?找出“蹲踞式”三个字中重要的是什么?学生演示,并回答。

  组织队形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V

  二:准备部分

  1、慢跑两圈

  2、专项准备活动(4x8拍)

  头部运动 扩胸运动 弓步压腿 踝腕关节运动

  三、基本部分

  (一)游戏:小鱼网

  游戏方法:教师选两名体力好的学生当鱼网,去抓其他的学生,抓住之后即成为鱼网。教师活动:

  1、讲解游戏方法,规则

  2、对学生进行分组

  3、指挥进行,游戏过程中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学生活动:

  1、认真听讲

  2、按要求进行游戏

  (二)蹲踞式起跑

  动作要领:

  蹲踞式起跑包括“各就位”,“预备”,“跑”三个动作

  “各就位”:做几次深呼吸,轻松地走到起跑线前,屈体,两手与肩同宽,拇指相对。其余四指并拢。虎口向前。撑于起跑线后,两臂伸直,肩膀微微前置于线的正上方,有力脚在前,离起跑线约半个脚掌,后腿跪在地面上,后腿膝盖和前脚在一条线上,间隔10厘米,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方半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重心落在两手与后膝上)。

  “预备——跑”:喊“预备”时提臀,身体重心前移,注意力集中。两眼视前半米处。(重心移向两手)成为一触即发的状态,喊“跑”时两腿迅速蹬离地面并快速向前摆动。

  教师活动:

  1、 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并做好正面、侧面示范动作,动作要准确,(分析——完整)

  2、指导学生完成分解动作,纠正不规范动作。

  3、指导学生完成完整动作,纠正不规范动作。

  4、注意使用激励性语言。

  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听讲。

  2、跟着教师练*分解动作。

  3、分组进行练*,老师巡回观察及时指正。

  三:游戏:

  喊数抱团

  四:结束部分

  教师活动

  1、带领学生做放松性练*

  2、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3、整理场地

  学生活动

  1、学生进行放松性练

  2、收拾场地

  3、整队离开操场

  蹲踞式起跑教案 3

  内容

  1.蹲踞式起跑

  2.接力游戏

  重点

  手臂推离,腿部蹬摆,重心前移.

  难点

  上下肢协调,蹬摆配合连贯

  1.认知目标:初步掌握蹲距式起跑的技术动作,为提高快速跑能力打下基础.

  2.身体目标:发展速度、力量、爆发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团结协作互助和勇于探索的.。;

  教学内容

  一、蹲踞式起跑

  动作要领:两手扶地,后腿跪地,前脚脚尖与起跑线相距约一脚半,后脚脚尖约一脚半,两脚间相距约15cm,听到预备后,慢慢抬起上体,臀部要稍高于肩,身体重心前移,听到跑的口令时,两手迅速离地,两脚用力蹬地,上体保持前倾,积极加速。起跑分“各就位”、“‘预备”和鸣枪三个阶段。

  二、接力游戏

  1.学生根据*时自己所了解到的蹲踞式起跑动作,分四组自行琢磨练*,看哪一组最正确。

  2.请同学们把自己练*的动作出来进行讲解示范,

  3.学生在教师口令下行进间练*。

  3.学生分组自主练*,互帮互助。

  4.集合学生展示。

  5.学生在教师口令下进行比赛

  组织:各小组分散

  三、活动过后

  1.组织放松

  2.本课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蹲踞式起跑教案 4

  一、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主动发展为目标,引导学生探究学*、合作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寓教于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模仿,使他们在积极的看、学、练、比的过程中展示所学的运动技能,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热烈的氛围中,提高技能与体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跑,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项目之一,本节课是小学体育课教学中最为基础的一节课,也是较为单一、枯燥的一节课,站立式起跑姿势的掌握,对发展学生起跑时的反应能力,提高学生跑的`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课试图通过多种学练方法,提高学生的学练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掌握站立式起跑的正确动作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站立式起跑学*的重视程度,以便教学目标的更好达成。

  三、学情分析

  本课设计对象为五年级学生,他们善于模仿,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有好奇心,乐于展示自我但自控能力欠缺是这一年龄段的显著特点,大部分学生对短距离跑的练*非常感兴趣,对站立式起跑有所了解,但是动作要领不清楚。本课通过教师适当的点拨,使活泼好动的低年级学生通过在反复的游戏活动中,主动探索并初步掌握浅易的生活知识和学*简单的动作技能,同时多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学*动机,以便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兴趣,努力提高动作质量。

  四、教学目标预设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站立式起跑的动作以及起跑动作。

  2、技能目标:基本掌握并运用站立式起跑的动作,“预备”口令时的准备动作做准确,身体重心前移;加速时直线跑进,体会加速跑时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3、情感目标:通过模仿、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在练*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展示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小组合作的精神。

  五、教材重难点

  教学重点:站立式起跑的动作基本姿势。

  教学难点:蹬地快速有力及起跑后的直线加速。

  六、场地器材

  器材:粉笔若干

  场地:操场

  七、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通过游戏“抓尾巴”进行热身练*,使身体得到充分活动,为下面的学*做好准备。

  2.基本部分:

  教师动作示范让学生模仿—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建立动作概念;

  学生模仿—形成动作表象;反复练*

  掌握动作;个别展示,发现问题,通过以上教学环节,将学*的重难点贯穿于不断变化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技术动作的学*,并在游戏比赛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发展体能达到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3.结束部分:通过“大王叫我来巡山”集体舞放松,然后,以学生谈体会和收获的方式,进行总结评价。

  蹲踞式起跑教案 5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他们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有其独特的作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原则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自主学*的兴趣。本课是通过蹲踞式起跑的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在普通式、接*式、拉长式蹲踞式起跑的几个亚类中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起跑方式。由于学生以前对起跑的接触较少,在课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探究学*。

  一、教学主题

  蹲踞式起跑教学:蹲踞式起跑是短跑竞赛中普遍采用一种起跑姿势,掌握蹲踞式起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速度,提高短跑成绩。本节课侧重于培养学生对蹲踞式起跑姿势的探究式学*,在摸索中了解自己,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那种起跑姿势。

  二、教学细节

  准备部分:注重对腰、髋、膝、踝等关节的热身活动,避免运动损伤。教师亲身带领学生热身,规范学生的动作,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讲述运动前热身活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自觉性。热身采用先慢跑,高抬腿加快速跑,正压腿,侧压腿等顺序进行。

  基本部分:教师讲解并示范普通式、接*式、拉长式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起跑方式的准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普通式蹲踞式起跑是最适合的。对于身高比较矮小的学生来说接*式起跑较为适合,对于身材比较高大的学生来说拉长式比较适合。根据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教师建议身高在1.5米—1.7米的学生采用普通式,1.5米以下的采用接*式,1.7米以上的采用拉长式,同时由于学生的上**比例并不一致,存在差异性,要求学生分别体会三种起跑姿势,选择适合自己起跑的姿势。上肢比例较大的采用接*式,下肢比例较大的采用拉长式。确定自己的起跑姿势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动作纠正。将采用不同起跑方式的同学归为一组进行练*,相互之间进行竞赛,组与组之间进行竞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拼搏精神。

  结束部分:倒背人放松,自己敲打放松,慢跑放松。学生对本次课自己进行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和教师进行评价,师生再见。

  三、教学结果

  本次课通过教授学生自主学*蹲踞式起跑,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体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能够在教师的提示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起跑方式,提高自己的灵敏、柔韧、力量和速度。对个子比较低的同学来说在老师的指导下普遍选择接*式起跑姿势,但也有特例,身高较高,而对于下肢比例所占身高较少的同学也自觉的选择接*式起跑的姿势。对于身材比较匀称,身高一般的同学大都采用普通式蹲踞式起跑。对于身高较高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喜欢采用拉长式起跑姿势,但也有特例,身材矮小,但下肢比例所占身高教多的学生也偏爱于蹲踞式起跑姿势。

  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三种起跑姿势都有教系统的了解,在体念三种起跑姿势的过程中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起跑姿势,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开放性学*理念,对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四、教学反思和评析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提问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蹲踞式起跑的.各个亚类学*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了“不仅授之于鱼,而且授之于渔”的目的。

  2.本节课中,学生采用了自主学*的学*方式,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探讨适合自己起跑的姿势,在学*中更进一步的了解自己,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

  3. 在展示个性、发展思维的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条件、能力和兴趣,自主选择不同的起跑姿势,促进学生创造性,从而提高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

  4.这节课的组织结构合理、紧凑,使学生在紧张有序的教学氛围中学*,体会到体育课的价值。学生感受到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写体育与健康课程有了很大的变化,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素质。

  蹲踞式起跑教案 6

  一、教学理念

  积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依据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尊重学生的基础能力与需求,结合蹲踞式起跑教学内容的特电,采用趣味化、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设置多种练*手段、辅助措施,强调同伴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力求提高蹲踞式起跑学*的趣味性。

  同时,设计活泼的练*形式与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运动情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

  主教材《蹲踞式起跑》是奔跑类教材,是田径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蹲踞式起跑是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跑类)的教材之一,是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是跑类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苏省小学生体育学*中五年级首推的活动形式,所以学练该内容比较重要,但也有一定难度。在小学五年级的蹲踞式起跑课上,大多数学生体能较好且活泼好动,但参与运动往往凭兴趣,甚至会显得鲁莽;少数学生因肥胖或体质单薄,显得基本活动能力、灵活性与协调性较差。

  而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站立式起跑的技术基础,他们不会满足于简单的站立式起跑和相关的活动形式。所以,在一节五年级学生的蹲踞式起跑课上,笔者从激发学生兴趣人手,引出传统游戏与起跑练*相结合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蹲踞式起跑的技术。

  三、目标和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感知蹲踞式起跑用力蹬地、快速起动的动作方法。

  2、通过多种快速起动的游戏学练形式,使学生体会起动时身体协调用力的过程,发展陕速反应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之间协同互助的意识,使学生养成勇于竞争的品质和合作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快速起动。

  2、教学难点:协调用力,逐步抬高上肢。

  四、主要环节与方法

  为了突破“陕速起动”这一教学重点,解决“协调用力,逐步抬高上肢”这一教学难点,课堂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的多种诱导手段和层层递进的.游戏形式的学练步骤,促进学生逐层深入地学练蹲踞式起跑动作技术。

  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和练*过程中,注重技术动作规范的示范与讲解,着重反复练*“起动”这一关键动作,让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真正做到多学多练、实实在在地提高技能水*。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采取自主学练、相互提示、相互纠正、合作学*、共同进步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惯和互帮互学的良好风气,有效地增强自我及小组的学练实效。

  (一)游戏准备

  学生在指定的地点集合成四列横队,师生间相互问好;教师检查服装,安排见*生;

  介绍本节课的学*内容,接着做准备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1、“石头、剪子、布”游戏及拓展

  学练方法:学生先用手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做“石头、剪子、布”游戏,用来代替上肢运动、体转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

  接着用脚做“石头、剪子、布”游戏,用来代替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最后采用蹲踞式的动作用脚做“石头、剪子、布”游戏。设计意图:用“石头、剪子、布”游戏代替徒手操这一传统的准备活动形式,并逐步过渡到用“蹲踞式”动作做“石头、剪子'布”游戏,进而引入本节课蹲踞式起跑的学*内容。

  2、“钻山洞”游戏的拓展学练方法:

  1、2两排和3、4两排各为一组,面对面的两人相互搭成“山洞”,“山洞”由低到高成一直线,学生听到教师起跑的信号后,从山洞的一端快速跑到另一端并继续搭成山洞。设计意图:“钻山洞”游戏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并使学生体会到上肢逐步抬高的动作过程。

  3、“叫号取木”游戏

  学练方法:学生四列横队集合,成体操队形散开,记清楚自己的号码,跟随教师做相关的静力性练*,听到信号(号码)后迅速跑到队伍的左边拿一块“木质起跑器”,然后看谁先快速回到原来的位置。设计意图:利用叫号取木游戏发展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并自然过渡到基本部分的学练。

  (二)学*蹲踞式起跑

  1、示范与讲解教师结合挂图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与起跑器摆放的位置,示范蹲踞式起跑动作。学生能初步了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方法,明确起跑器位置:一脚半、一拳、一小腿;知道动作口诀:起跑线后深呼吸、各就各位做蹲踞、预备口令膝提起、信号响后蹬离“器”。

  2、组织学生练*学练方法:学生先进行徒手模仿“各就位、预备”的动作;然后两人_组摆好起跑器,进行合作练*起跑后跑过“山洞”。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模仿练*,能初步了解蹲踞式起跑的过程;通过后面踩起跑器的同伴是否感受到起跑器受到力量后移说明了前面学练起跑动作的学生是否用力蹬离起跑器;钻山洞则又一次解决了学生起跑后迅速抬高上体的错误动作。

  3、小竞赛“比一比,评一评”学练方法:后排学生用力踩实起跑器,同时抬头观看前排学生的蹲踞式起跑后加速跑的动作过程。比一比前排谁最先跑到20米处,评一评谁的上肢是逐步抬起来、重逐步提高的,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接着后排与前排互换。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蹲踞式起跑过山洞后,增加了学练次数,通过学生的相互评价来促进同伴的运动技能的形成。相互评价的过程也是对蹲踞。

  蹲踞式起跑教案 7

  《蹲踞式起跑》教案

  年级:九年级

  内容

  1蹲踞式起跑

  2接力游戏

  重点

  手臂推离,腿部蹬摆,重心前移.

  难点

  上下肢协调,蹬摆配合连贯

  1.认知目标:初步掌握蹲距式起跑的技术动作,为提高快速跑能力打下基础.

  2.身体目标:发展速度、力量、爆发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团结协作互助和勇于探索的。;

  部分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组织与队形

  一

  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4、检查服装,安排见*生

  1、指定地点集合并整队

  2、向老师问好

  1向同学们问好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同学们是否观看过奥运会等比赛,不知你们是否注意到在田径比赛中径赛类的起跑姿势?那么起跑姿势有多少种?它们的名称是什么?它们分别适用于什么项目?……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学*蹲踞式起跑动作

  3安排见*生

  队形:

  XXXXXXXXX

  XXXXXXXXX

  XXXXXXXXX

  XXXXXXXXX

  要求:

  1、集合快静齐

  2、饱满,富有朝气

  二

  游戏:拉捕鱼

  徒手操:

  1肩关节绕环

  2腹背运动

  3压腿

  4踝腕关节绕环、压指

  作为的同学手拉手结成,其他同学在规定的池子里尽量避免被捕捉到,被捕捉到或出界的同学要到池子外规定地点蹲好

  学生跟练

  1介绍游戏规则及注意事项

  2挑选作为的同学

  3组织实施,督促鼓励,适时

  4交换角色再进行一次

  教师讲解示范、口令领做

  组织:

  篮球场地分2个半场,男、女各一个场地

  组织队形:

  四列体操队形

  要求:动作有力热身充分

  三

  四

  一、 蹲踞式起跑

  动作要领: 两手扶地,后腿跪地,前脚脚尖与起跑线相距约一脚半,后脚脚尖约一脚半,两脚间相距约15cm,听到预备后,慢慢抬起上体,臀部要稍高于肩,身体重心前移,听到跑的`口令时,两手迅速离地,两脚用力蹬地,上体保持前倾,积极加速。起跑分“各就位”、“‘预备”和鸣枪三个阶段。

  二、 接力游戏

  1.学生根据*时自己所了解到的蹲踞式起跑动作,分四组自行琢磨练*,看哪一组最正确。

  2.请同学们把自己练*的动作出来进行讲解示范,

  3.学生在教师口令下行进间练*。

  3.学生分组自主练*,互帮互助。

  4.集合学生展示。

  5学生在教师口令下进行比赛

  1教师点评,找出最接*标准动作的。

  2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完整法和分解法相结合)。

  3教师在学生练*中要及时发现错误并指导,集体纠正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4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

  5组织学生比赛,宣布规则与注意事项

  组织:

  各小组分散

  五

  一 、组织放松

  二 、本课

  三 、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1、积极放松。

  2、听取。

  3、与老师再见

  1、带领学生放松

  2、本课情况

  3、宣布下课

  组织队形:

  散点

  蹲踞式起跑教案 8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新课程标准理论为依据,本着“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学宗旨。为培养学生的学*积极主动性,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教学中突出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强调学生“学”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基础体育锻炼知识与技能,提高自我锻炼能力,为养成终身进行身体锻炼*惯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

  蹲踞式起跑、游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蹲踞式起跑技术动作原理及其在短跑比赛中的作用。

  2、动作方法目标:80%的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起跑技术中的“各就位”、“预备”、“跑”,动作要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拓展游戏中体验身体机体协作能力、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以智慧取胜的个人能力。

  四、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为初一年五班,共有48人,其中男女生各占一半。主要有来自本地农村家庭子女和外来务工子女组成,学生*时比较少接触游戏,据了解大多数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也乐于参加短跑比赛。农村学生有较强组织纪律性和学*积极性,有一定合作精神,但由于学生来自差别较大的家庭,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都存在不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师生间情感交流与语言激励,尽量营造出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五、教材分析

  短跑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田径运动项目。它具有很强的娱乐性、趣味性,个人能力。蹲踞式起跑是跑的技术中比较简单易学的`一种起跑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说较易掌握。当前蹲踞式起跑已成为现代短跑中一个主要的起跑技术。不论是比赛的需要还是从锻炼身体的需要,都应让学生掌握此项技术。通过该项技术学*,让学生在学练中自己探究、分析、合作,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六、教学重点:

  “各就位”教学难点:“预备”“跑”

  七、教学设想

  1、科学分组:按照日常教学情况,将学生分为四个组。(能力相当的对应在一起,增加难度)

  2、实践体验阶段:一为异质分组,将不同能力水*的学生组合形成一个学练小组,让能力较好的学生这一资源得以充分利用,降低差生的学练难度。二为同质分组,将能力水*相*的学生组成学练小组,对身体素质不同、运动能力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供不同的学练内容,提出不同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各自有其不同的奋斗目标。

  3、教师指导:对所有学生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引导他们学会学*,对个别学生采用低起点,小步子,个别辅导的方法。

  八、教学流程:

  激趣导入6—10分钟蛇行跑游戏或“长江”“黄河”游戏

  1、师起跑动作讲解示范

  2、学生学练

  蹲踞式起跑

  3、分四组练*

  4、巡回辅导

  5、实践与体验18—25分钟“各就位”前后点的量法与左右脚的之间的间隔(前后一脚半,左右一拳头,第一点离线后一脚半)

  6、拓展游戏练*:“警察”“小偷”

  7、身心调整4—5分钟放松操、课堂小结

  蹲踞式起跑教案 9

  教与学目标:

  1、知道蹲踞式起跑的由来,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技能。

  2、通过体育活动,正确认识自己,增强个人的自尊与自信。

  3、激发学生参与练*的兴趣,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4、培养机智、果断的品质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教与学内容:

  1、游戏(小鱼网)

  2、蹲踞式起跑

  3、游戏(喊数抱团)

  教与学方法:

  探究法、游戏法、练*法

  教与学步骤

  一、开始部分

  1、整队进入操场,师整队。相互问好,课堂常规检查。

  2、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提问:你们谁能做出蹲踞式起跑的姿势?找出“蹲踞式”三个字中重要的是什么?学生演示,并回答。

  组织队形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二、准备部分

  1、慢跑两圈

  2、专项准备活动(4x8拍)

  头部运动扩胸运动弓步压腿踝腕关节运动

  三、基本部分

  (一)游戏:小鱼网

  游戏方法:教师选两名体力好的学生当鱼网,去抓其他的学生,抓住之后即成为鱼网。教师活动:

  1、讲解游戏方法,规则

  2、对学生进行分组

  3、指挥进行,游戏过程中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学生活动:

  1、认真听讲

  2、按要求进行游戏

  (二)蹲踞式起跑

  动作要领:

  蹲踞式起跑包括“各就位”,“预备”,“跑”三个动作

  “各就位”:做几次深呼吸,轻松地走到起跑线前,屈体,两手与肩同宽,拇指相对。其余四指并拢。虎口向前。撑于起跑线后,两臂伸直,肩膀微微前置于线的正上方,有力脚在前,离起跑线约半个脚掌,后腿跪在地面上,后腿膝盖和前脚在一条线上,间隔10厘米,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方半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重心落在两手与后膝上)。

  “预备——跑”:喊“预备”时提臀,身体重心前移,注意力集中。两眼视前半米处。(重心移向两手)成为一触即发的状态,喊“跑”时两腿迅速蹬离地面并快速向前摆动。

  教师活动:

  1、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并做好正面、侧面示范动作,动作要准确,(分析——完整)

  2、指导学生完成分解动作,纠正不规范动作。

  3、指导学生完成完整动作,纠正不规范动作。

  4、注意使用激励性语言。

  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听讲。

  2、跟着教师练*分解动作。

  3、分组进行练*,老师巡回观察及时指正。

  (三)游戏:

  喊数抱团

  四、结束部分

  教师活动

  1、带领学生做放松性练*

  2、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3、整理场地

  学生活动

  1、学生进行放松性练

  2、收拾场地

  3、整队离开操场

  蹲踞式起跑教案 10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审、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石家庄市新华区红鹰小学一级教师王军。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水*三五年级《蹲踞式起跑》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主教材蹲踞式起跑是在水*二小学生掌握站立式起跑的基础上,对起跑动作的深入学*。为水*四、五的快速跑学*打基础。主要是通过蹲踞式起跑姿势的反复练*,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方法。训练学生的反应时,并能把起跑与起跑后的快速跑结合起来。

  辅教材上肢游戏《推小车》,发展学生上肢力量,上下肢结合最终使学生身体健康,身心愉快。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学*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能按口令做出蹲踞式起跑的动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模仿动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教育,能积极参与到各种学*活动中。具有体育竞技意识与拼搏向上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

  蹲踞式起跑的联贯性

  四、教学难点

  臀高于肩、重心前移,肩超过起跑线

  五、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确立了一个宗旨,四种方法,四个阶段

  (1)教学宗旨:本节课从始至终要贯彻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体育,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的体育精神。

  (2)教学方法:语言诱导法,自主探究法,示范讲解法,激励评价法

  (3)教学环节:准备阶段,探究学*阶段,游戏阶段,放松结束阶段

  1、准备阶段

  ★进行2分钟左右的队列练*,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改善身体形态。

  ★教师引领热身活动:选取中式街舞的一些基本动作作为准备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在音乐伴奏下能够做到反应敏捷,动作放得开。教师有针对性的给予表扬。

  ★复*站立式起跑姿势。学生按队分组,发挥小组长做用,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分组训练。

  2、探究学*阶段

  ★引出问题:问题设计:刘翔在110米栏比赛中是不是采用站立式起跑?他采用的是什么起跑方式?还有那些比赛是用这种起跑方式?三个问题完成注意力的转移。点明本课学*任务:蹲踞式起跑

  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来感染、引导学生,从站立式起跑过渡到学*蹲踞式起跑的方法。调动了学生求知欲望。

  ★探究问题: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几句短语,藏于锦囊。将锦囊分发给各组小组长,并说明,在心中有疑问的时刻,打开锦囊。通过锦囊让每个学生清楚知道每个环节的技术要点,通过自主探究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研究、尝试。

  ★教师示范: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要给学生进行简明易懂的讲解及正确的示范。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更加清晰的概念。这样80%以上的学生能够很好地解决并掌握教学重、难点。

  ★学生练*:教师完整示范之后以组为单位展示,及时对错误动作进行指导与纠正,体现师生互动。然后由各小组推荐3人以上参加比赛。利用蹲踞式起跑跑完30米。对能够准确做出蹲踞式起跑动作的同学及重难点掌握牢固的同学进行评价。

  3、游戏阶段

  辅教材上肢游戏,《推小车》

  本游戏体现合作精神,通过角色互换体验对方感受,同时发展学生上肢力量。游戏开始前教师及时提示、引导学生学会相互关心,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4、结束部分

  选取祖国道教吐纳法,配合轻音乐达到调整呼吸,放松紧张肌肉的目的。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力求使每个孩子参与到学*活动中来,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教学效果:本课练*密度预计:35%;*均心律预计:125次/分;学生能够较好完成本课教师制定的教学任务和要求。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妥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评委给予批评指正。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范文10份(扩展4)

——《夏》说课稿范文10份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结构:本课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在夏商西周时期,最高统治者维护自己和本阶级统治的手段以及当时的社会阶级状况,是学生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社会与国家概貌的极其重要的一课, 对以后历史知识的学*与理解也有很大帮助。

  本课内容共分为三个子目:“西周的分封制”、“贵族、*民与奴隶”、“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这三目的不同侧重点和内在联系,才能有助于学生了解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的概貌,并能对西周的社会网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西周的分封制”,能够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大致了解周王是如何通过分封制加强自己的统治。

  通过对本课的学*,了解夏商西周统治阶级是以通过军队、刑法的暴力镇压与思想上的礼仪教化等双重手法来统治人民的。

  通过“西周分封形势图”,增强一定的识图能力,并能注意古今地名的对照。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西周分封情景,增强学生合理的历史想像能力;

  通过参与设计“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的教学活动,学*采用多种方式表达观点的方法,增强表达能力;

  通过识读“西周分封形势”图,增强识图能力和根据图表捕获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分封制”、“礼仪教化”等内容的学*,了解到它们的实行既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又是中国古代“尊祖敬宗的孝亲观念”这一优良传统形成的渊源。

  3、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本课的重点是说出分封制的主要内容。为什么它是本课的重点呢?这是因为它是本课的主干,牵涉到整课知识的教学,对以后的历史知识的学*也有很大的关联,所以它是本课的重点。

  ②本课的难点有三个: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认识礼仪教化对于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学*的基础上设计出西周的社会网络图。为什么它们是本课难点呢?这是因为分封制及礼仪教化对初中学生来讲是一个比较枯燥、抽象的概念,较难理解;而设计西周社会网络图涉及到学生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较困难的一个教学环节,因此这三者都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1、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谈话法、阅读指导法、情景设置法、图表法等五种方法。

  为什么要采用这五种教学方法呢?这是因为七年级学生大都是14、15岁的年龄,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但兴趣点也较容易转移,对感性直观的知识较易接受;对理性的知识就不易理解。再加上本课概念性的知识偏多,内容较为枯燥和抽象,因此,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使用这几种教学方法,既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自主性学*能力,完成各项教学目标;又能使整堂始终保持轻松活跃的学*气氛,在教学上做到松紧有度、顺畅自然。

  2、本课采用的教具有:地图册、插图、多媒体辅助教学。

  地图册是采用北师大版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的《西周分封形势》图。

  插图是课文中插图:《大盂铜鼎》、《商朝墓葬中的无头骨架》、商朝文字;图表是《西周分封示意图》(2幅)、《西周社会网络图》(2幅)。

  练*题、史料引文及插图、图表、地图均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

  采用这些教具辅助教学,可以节省时间,加大课堂容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

  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掌握多种学*方法,使学生的各项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如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学会如何深入观察和思考问题;通过识读《西周分封形势图》及有关插图,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识图方法,以及如何有效提取信息;通过设计《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使学生学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观点,以及如何对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通过“模拟西周分封时的情景”的历史剧表演,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合理的历史想像力,以及如何与他人合作;通过对课文有关内容的阅读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通过做课堂练*,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新课导入(拟用3分钟):

  首先,采用谈话法复*上一课知识,了解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更迭的情况。

  然后提问:“国家产生之后,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那就是如何管理广大地区,统治人民,巩固**。你知道夏商西周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吗?”由此导入新课。写出小目标题。

  一、西周的分封制

  1、实行分封制的原因:为了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本目拟用4分钟)

  首先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让学生了解夏商是通过本部族对周边部族建立臣属关系,号令天下。

  然后问:“西周又是通过什么手段号令天下呢?”学生答:“分封制”,教师又问:“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呢?”学生开始阅读课本有关内容,从中提取有用信息。这样上课一开始就调动学生学*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学*能力。

  接着,又提问:“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而过渡到下一目的教学。

  2、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本目拟用13分钟)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本堂课的重点,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能够知道和说出,因此一定要让学生说出来。

  对于内容的第一部分,即“周王对诸侯授民授土”这一点,学生容易说出,而学生要说出“受封者的义务”这一点就比较困难了。这时,就要指导学生注意课文上“分封制规定了”这几个字,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同时也可就此观察学生的反应能力,以利于对学生做出比较客观准确的评价。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然后观赏学生历史短剧表演,从中感悟历史。

  学生剧表演:采用“学生模拟表演西周分封时的情景”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和说出“西周分封制”的内容。课前,先找六位同学进行演出培训。这六位同学分别扮演周王、嫡长子、周王的儿子、侄子(代表同姓)、功臣以及夏、商等前代贵族的后裔。要向这六位同学交代演出的内容,如周王如何授民授土,受封者如何接受分封并对周王表示效忠。台词包括为什么要对受封者进行分封,分封给他们的东西(土、民、礼器等)以及周王对他们的希望(如治理好封地、效忠王室、保卫周王,还要朝觐、纳贡、服役等);受封者的台词包括对周王的感激以及对周王表示忠心。演出时,社、白茅等都要用一些物品表现出来;装束上可简单一些,只需别上一块号牌表明身份即可。演出前,教师将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展示出来:“周王对哪些人进行分封?”,“分封制的内容有哪些?”让学生边看演出边思考,演出后让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然后教师继续提问:“周王分封的主要是自己的子弟和同姓,为什么还要分封功臣和夏商等前代贵族的后裔?”(答:可以团结很多部族,对稳定全国起到重要作用。)

  指导学生看地图册中的《西周分封形势图》(用多媒体播出),结合地图向学生介绍周初的主要封国,并提醒学生注意这些封国主要集中在哪条河流附*,最北、最南、最东的封国各是哪个?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古今地名的对照,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接着,教师继续提问:“诸侯以及诸侯以下,又是如何在自己封地内进行统治呢?”通过这一问题的解答,让学生对分封制有较全面的认识,为下面的教学打下伏笔。然后展示教师设计的《西周分封示意图》,进一步揭示其内在关系,以便说明周王通过分封制还建立了严格的等级从属关系。如图(用多媒体播出)。

  冬天的脚步悄然而至,萧瑟的寒风带来丝丝凉意,这让我愈加怀念那热情似火的夏天。(点课件,出课题)

  一、教学内容

  而我今天说课的内容(点击课件)正是小学语文版三年级下册21课《夏天好》课后拓展“小练笔”《夏天》。

  二、教学目标

  我给本次练笔制定的写作目标是(点课件):能抓住夏天某一方面特点有条理地描写,从而了解夏天,感受夏天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鼓励孩子对所写景物认真观察,抓住特点,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对夏天的了解和喜爱(点课件)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选好观察角度,注意观察顺序,能抓住夏天的具体某一特点描写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下面说说我的教法和学法。(点课件)

  写景作文要求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因此我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合作交流等方法进行教学,在师生和生生交流中,力求使学生从多角度抒发对夏天的赞美之情。

  五、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从作文指导和作文点评两方面来说说我的(点课件)教学过程。我先说作文指导。(点课件)课堂上,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和学生一起交流体验。

  一、情境渲染,回顾夏天的精彩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始是课堂成功的一半。课前,我利用课件反复播放儿童歌曲〈夏天到〉的MTV,在音画结合的情境中,让学生迅速找回夏天的感觉。上课后,我就用充满激情的语气说:“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觉得夏天美吗?夏天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时孩子们兴致勃勃地为我们描绘他感兴趣的夏日生活,而我在一旁顺势利导,引导他们有序地介绍。三年级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带着兴趣步入作文课堂,他们会觉得有话想说,乐于表达。

  二、欣赏夏景,感受夏天的多彩

  于是,我趁热打铁,带着他们一起(点击课件)欣赏夏景,感受夏天的多彩。我用课件出示:(点击课件)骄阳似火的田野、芬芳扑鼻的荷塘、欢乐喧闹的泳池,五彩缤纷的大自然。然后让孩子们各抒己见,说一说刚才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夏天?选取四幅特点鲜明,动静交替的图片,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夏天的变化无处不在,从多个角度说夏天。

  三、儿歌引路,归纳夏天的特点

  孩子们在表达时,会不知不觉地运用上已学的课文《我们的夏天》。我让孩子们一边回顾作者眼中的夏天,一边说说,夏天到了,大自然有些什么变化?(点课件)引导他们从感受入手,用生动的语言具体描绘。体验到了变化,夏天有什么特点也便迎刃而解。(课件出示)引导学生围绕其中一个特点,用积累的丰富词汇把内容说具体、生动,可以由多人补充,丰富所讲内容。

  夏天的景色是生机勃勃的,夏天的活动更是丰富多彩!(点课件)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详细地介绍,指导学生从动作和心里的感受说出夏天的快乐。在介绍中还可以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这种排比句式。(设计理念:通过这种化整为零,由说到写,由扶到放的多层次训练,相信不仅写作的难点已突破,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排比的修辞手法也不知不觉会用了。)

  四、美文品读,多角度体验夏天

  阅读对写作潜移默化地起着示范指导作用。接着,我就安排范文展读,让孩子们从多角度体验夏天。我用课件出示范文片段:《绿色的夏天》《美丽的夏夜》《雷雨》等,让孩子们读一读,说说他们分别抓住了夏天的哪些特点在描写?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通过范文品读,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入手,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顺序描写,让学生掌握总分总的写作方式以及文中所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接着向学生推荐几首有代表性的描写夏天的古诗,告诉学生,如果文章里能够引用几句相关的诗句,会使你的文章锦上添花。(点课件)

  (设计理念:意在指导孩子们从不同角度入手,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时积累的优美词句,有条理地表达。)

  五、小组交流,确定*作内容

  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激发了,直观地感受到了夏日风情,欣赏了有关夏季的佳作,水到渠成地安排小组讨论,4人一组,议一议,说一说.。我提醒他们当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听清之后,你也可以给他提问题,来帮助他把观察到的景物丰富起来。同学们交流得非常愉快。

  (设计理念:小组合作学*,在交流中拓宽思维的深度,丰富观察到的美景。在口语交际中使孩子们感悟到*作的思路。“说清楚”,为“写明白”奠定基础。)

  1、大家都感觉心中有所感,笔下有话说。这时教师小结:其实,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连起来就是一篇很生动的写景作文了。(渗透*作思路。)然后出示今天的写作内容与要求(点击课件出现)

  精彩小练笔:

  请以“----------的夏天”为题,抓住夏天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特点,写下你对夏天的感受。

  要求:1、围绕中心句,写一段或几段通顺的话。

  2、能用上好词好句,把句子写完整具体。

  3、语言生动,能正确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句。

  4、条理清楚,不写错别字。

  2、孩子们自由写作文,教师巡回指导,随机提示

  有人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不仅是改出来的,更是夸出来的。这充分说明了文章修改和点评的重要。下面我就本次*作说说我的点评过程。(点课件)

  一、胸中有数,整体评价

  学生*作时,应该是教师最繁忙的时候。教师要不停的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与存在的问题。并提示学生纠正文中的错字病句。在巡视中对学生的*作情况了然于胸,做到胸中有数,才能在点评课上客观公正地整体评价。*作完成后,教师先对全班的作文总体评价,参照写作要求(点课件)写的好的文章哪些方面按了要求?写的差的哪些方面还达不到要求。

  二、抛砖引玉,具体评改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尤其是那些*时要求上进,却老是没机会展示的孩子。这时,教师要挑选早就相中的有不同特点的“两头”(最好和最差)文章,安排佳作欣赏和案例评改,让学生给文章“捉害虫”,由孩子自己上台朗读,教师就作文中的用词、炼句、结构、主题提炼等进行评说。为了兼顾全体,教师请学生象多米诺骨牌似的,一个跟着一个用一句话评说,写得好在哪?不足之处在哪?观点还要尽量不一样,用这样的方法能逼着学生评析文章,并注意倾听别人的评点意见。

  三、取长补短,读改结合

  朗读评改只能是关注几篇典型文章,这样势必会冷落其他同学的积极性,要让每个同学的文章都能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那就要读改结合,以读促改,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写完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这也是个好*惯,要跟*时说话一样念。因此,我要求学生先进行自主修改,即初读内容,查找缺点;再读作文,明确改法。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查完毕后,再实施求助修改,也就是四人小组内互相交换批改。教师出示批改提纲:(点课件)(1、题目是否符合文章内容;2、有没有错别字和病句;3、精彩的词语和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学生对症下药。三年学生先从字词句修改入手,改完后,再请组员进行等级评价,五星为太阳级,四星为月亮级。直接在稿纸上送星,对那些不愿作文的学生是一次鼓励和促进。

  四、整理文章,装订成册

  全班学生修改完后,让学生养成重新整理文章,誊写工整的好*惯,装订成册,取名《我们的夏天》,留作纪念,这就是你们成长的足迹。

  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中做到“悄悄的批评,狠狠的表扬”,学生哪怕一点点亮点、优点都要无限放大,让他们感到自信,感到有尊严,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不断前进。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指出:“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让我们都努力做一个好老师吧!

  尊敬的评委们,老师们,大家好!我叫汪侠,来自随县殷店镇中心小学,是一名一年级语文老师,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夏夜多美》。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说说我对这篇课文的处理。

  一、 说教材

  (一)说教材分析

  《夏夜多美》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5课,本单元是以快乐的夏天为主题,让学生体会夏天的美好。这篇课文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形式讲述了:在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是睡莲、蜻蜓、萤火虫帮助它回到了家。学*这篇课文,我们会感受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二)说教材处理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已经与学生共同完成,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

  这课时要说的三维目标是:

  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运用“…的…”说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表演读,感悟等途径,提升学生的想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夏夜景色的美,同时也领悟到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受夏夜的美,不仅在景,更在心灵。

  二、 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较小,自律性差,对知识的接受存在个体差异,但又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

  为鼓励他们对课文有不同的见解,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因此,我用了一套适合他们的教法与学法。

  三、 说教法、学法

  本课我主要采用表演朗读法,并辅以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

  1、 表演朗读法:

  在学生学*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为他们提供主动感知、积极思考、体味成功的*台。表演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孩子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更好地理解课文。在指导表演时,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形,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动作及神情,学会想象与表演。

  2、 情境教学法:

  这个情境是怎么创造的?主要是通过点教法和头饰表演法达到的。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们在接受信息时,无论如何强调、调动所有感官的必要性都不为过。这节课,通过动画制作,让学生边看边读、边听边观察,加上优美的乐曲做中介手段,以动物的头饰为媒介,让孩子快速进入学*的情境。

  本课的学法指导重点放在:朗读表演和合作学*法。

  朗读表演法与教法是相呼应的。主要是通过学*,让学生明白表演是建立在读懂、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是为了更好地学*课文。

  四、 说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流程,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教师自制头饰道具:睡莲、蚂蚁、蜻蜓和萤火虫)

  (一) 复*导入

  我通过复*生字和词语,以及指导一些字的写法来导入。识字、写字仍是一年级教学重点,语文课堂要让孩子们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这样设计既能巩固识字,又能让学生们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并能正确书写汉字。

  (二) 观图结合想象,感悟夏夜景色之美

  首先,展示文中图画,从直观上给孩子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美”给他们留下初步印象。其次,用“…的…”形式把看见的景物说出来。最后,学生闭上双眼,在老师的描述下,把看见的和想到的再次整合,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夏夜景色美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三) 听读结合,感悟夏夜精神之美

  1、 听、看:(听录音,播放课文动画)课文动画简单而富有情趣,他们一看到动画就兴趣高涨,会很容易明白小蚂蚁是在众人的互相帮助下回到了家,初步感受人物之间互助的精神美。

  2、 分角色表演读:学生们戴上自制的头饰分角色表演读课文,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调动孩子们的朗读欲望,让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能在表演朗读中再次感受互帮互助的精神美。

  (四) 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

  学生们在充分感悟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自由朗读,能让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很容易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 课外拓展

  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说说你身边有没有像睡莲、小蜻蜓、萤火虫那样的

  五、 说板书

  学生通过看板书,能帮助他们很好的理解教材,增加信息刺激的强度,提高他们学*的效率。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以饶有兴趣的读、想、演、议、写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过程,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运用多媒体,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好的学*课文。

  我的说课已经结束,恳请评委老师们给予指正。

  谢谢大家!

  一、说教材

  本课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十七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多彩四季”。该单元前三课分别是朱自清的《春》,郦道元的《三峡》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通过前三课的学*,学生欣赏到了散文优美、精辟的语言,了解了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和写景的层次以及景物描写中的感情。第四课同样是美文,但语言的风格同文章描述的季节―一样更加个性和张扬,更加有热烈的时代气息。通过学*本课能让学生感受到夏体现出来的强烈的美感,让他们产生审美和情感上的共鸣,最后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从而使本单元教学继第一单元“亲*文学”、第二单元“金色年华”、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之后让学生在阅读和欣赏美文的能力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

  二、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是一所乡村中学,学生的朗读水*普遍较低;学生阅读的面比较狭窄,*时很少读到描写夏季的文章。但是他们生长在乡下对夏有很深的生活体验,通过朗读比较容易地引起学生的共鸣。基于以上原因,同时依据新大纲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朗读能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生能够抓住富有魅力的语言说出夏的美,并能抓住景物的特征表现美。

  ○3学生能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读出夏天的紧张、热烈和急促,感受作者热爱夏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对辛勤耕耘的劳动者的赞美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新《大纲》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在该课的教学中“要求读出感情,用声音来塑造夏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自然成了教学的重点。因此在“强化朗读,整体把握,深入体会,学以致用”的思想指导下。我认为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朗读体会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由于学生朗读水*和阅读面的限制,通过朗读寻求学生与文本间的共鸣则成为教学的难点。

  五、教学手段:

  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方面可以将媒体信息与文本信息进行整合,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相关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

  六、说教法与学法

  a)教法

  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指出:“教学过程应贯穿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据此教学本文时,我主要拟用诵读式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探究式、读写结合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b)学法

  我们的课堂无非就是为学生提供一片可以自由发挥、畅所欲言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是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理解感受水面上的“八分之一”,去探讨,去想像水面下“八分之七”。让学生自己学会阅读,在阅读中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甚至有所创造。因此,在指导学生学*过程中,我拟定用诵读品味法、赏析法(圈点批注法)、自主探究学*法为主要的学*方法。

  七、教学时数:

  八、教案:

  导语:

  在诗人作家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到青睐的季节―或是写成作为艺术的内容中苦闷压抑的象征的夏感;或写成一种轻松闲适中透出无可奈何的失落之情的夏感,[播放PPT1](茅盾)“毒恶的灰沙阵”、(老舍)“烫着行人的脸”、(罗曼罗兰)“大地在高热度中发抖”(杨万里)“日常睡起无情思”(蔡确)“手倦抛书午梦长”。可是有一位作家却“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这间的黄金的夏季”,那就是梁衡。让我们一起来学*这篇当代散文中的精品。[播放PPT2]出示课题、作者

  说明: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学生的学*方式发生了改变。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质的改变。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知识,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资源――信息技术将为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信息资源提供可能,创设有利于学生发现创新的信息*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

  第一板块:

  (1)请大家放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完思考这样二个问题:你捕捉到了哪些画面?这些画面突出了夏天的什么特点?

  说明:通过视频画面的播放,展示出课本描述过的鲜活画面,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把学生带入情境。然后提出问题,即学*任务。

  这些具体的景象主要表现了夏天什么样的特点?

  那么,在这些描写中,这些图画里,你觉得文章重点描写的是哪些?(生:麦浪翻滚,夏天金黄的色彩,农民辛勤收割。)

  师:这样看来,作者写夏天的美景(板书:景美),不仅是表达对夏天的喜爱之情,主要还在于深情赞美辛勤劳作的农民。(板书:人勤)。

  第二遍读,我们就来重点读这些描写。

  师范读示例,要求学生认真听范读。

  例句: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里的“泛泡、冒气”“终于沸腾”都应该重读,但又不能是一样的重读,而应该是由轻到重,“沸腾”一词应达到重读的顶点,以充分体现夏天的热烈。)

  教师小结:

  诵读文章时我们先要看一下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然后来确定语速,语气。哪些语句应读得急促有力,哪些应舒缓柔美;哪些词重读,哪些词只需轻轻带过,同时应读得准确流畅、停顿恰当。

  第三遍读:请学生朗读文章(每位学生读一节)、其他同学与老师认真听,并作出评价。

  说明:长期以来,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学*的评价主要是由教师做出的,往往单凭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学*水*。学*与教学分离,学生和教师都将评价与考试等同起来,误认为评价只是老师的事。在这种自上而下的单向评价中,学生没有评价的权利,学生只是被评价者,只能被动、消极地接受教师的评判。这样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程度,不利于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

  我在教学过程中探索新的评价模式,采用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可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学*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学生由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创造了积极的学*气氛,给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活动的信心。不仅对学生的学*表现及时反馈,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学生学会比较客观、公正地对他人作出评价,受到批评的同学也学会比较宽容、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见,使每一个学*者有可能更多地获得大量他人评价,就像照镜子一样更真实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学生在反思、评论自身和他人的工作的基础上,提高了整体工作的质量,成为建设性的评论者。

  第二板块:

  梁衡的散文美,美在它富有激情,让我们细细品味这朵充满激情的花儿:请同学们跳读课文,你认为全文在结构、内容和语言上有哪些美点?仿照示例用圈点勾画法选择文中两处进行批注。

  示例: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分析:

  本句是一个独句段,是全文的总领。/内容上本句概括出了夏天的特点,同时暗示这篇文章既写了夏天的景物,又写夏天里人物的活动,歌颂劳动和劳动者。/“热烈”一词用得好,它赋予夏天以人的感情,流露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

  学生归纳:

  传神的动词、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含义深刻的句子、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对比的作用、直接间接描写的结合、细节描写的运用等。只要谈出感受并言之成理,都应予以肯定。

  说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自主学*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是学*活动的实践者、是学*目标的选择者、是学*内容的探索者、是学*成果的发现者、是学*方式的创造者。教师是信息海洋的导航者,是情境观察的服务者,是学*过程的设计者,是协作活动的参与者,是解答疑难的指导者。活动中,学生围绕学*内容,根据自己的学*兴趣和认知水*,自己确定学*起点、自主选择学*内容及学*策略,调用各种学*资源进行独立思考、协作讨论和自我评价,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

  福楼拜曾经说过:“不论描写什么事物,唯有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我们必须不断地苦心思索,非找到这个词不可,而绝不能为了逃避困难,用差不多的词句敷衍了事。”所以一篇美文,离不开美词,美句的使用,所以《夏》到处散发了激情的美。更可贵的是梁先生的文章用自己含蓄隽永的语言悟出了劳动创造的美。本文它不仅美在大自然的万物上,更美在勤劳的人身上。我们没有梁先生的水准,但我们能够通过反复的阅读、体悟,渴望与梁先生达到共鸣,并且能够学以致用。

  第三板块:

  生活中的美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善于从美的事物中发现美,并用美的语言表现美。从梁先生的文章里我们发现了夏的美,那么,请大家抓住夏季的特征,用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个季节。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发言

  学生评价:只要谈出感受并言之成理,都应予以肯定。

  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练*“从情境中发现了美,并用美的语言表现美!”,这都归功于《夏》带给我们的启发,所以梁先生的《夏》在今天恐怕是难得描写夏季的美文了。

  教师总结:

  本文通过读夏―品夏―写夏的环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夏》使我们想起了精美的牙雕,小巧的盆景,想到了一方素绢、一块碧玉、一泓清澈的小溪、一簇秀丽的山花,它是一部杰作:

  教师赠语: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找寻生活中的美,才能发现美,欣赏美,最后用我们的双手创造美

  布置作业:

  说明:“教师的任务就是鼓励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福录信尔语)在教学中,不论使用何种媒体,教师都处于主导地位,各种媒体都为教师所用,教师要成为教学的设计者、主持者、示范者和评价者,要将不同媒体在不同情况下的功能作比较,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实际需要、精心选择、恰当运用媒体。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的散文,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我们除了运用诵读的手段之外,就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而如果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语文学科的教学中,那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品味课文,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是起辅助教学的作用,所以老师要将媒体信息与与文本信息进行整合,让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在教学第一环节“读夏”中,通过视频画面的播放,展示出课本描述过的鲜活画面,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把学生带入情境。然后提出问题,解读文本,让学生在彰显智慧的同时产生愉悦感与成就感。

  我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评价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评价工作,增强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不仅对学生的学*表现及时反馈,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在第二环节“品夏”中,抓住“朗读评价表”让学生评,学生能比较客观、公正地对他人作出评价,受到批评的同学也学会比较宽容、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见,使每一个学*者有可能更多地获得大量他人评价,就像照镜子一样更真实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学生在反思、评论自身和他人的工作的基础上,提高了整体工作的质量,成为建设性的评论者。从而不断提高学*的质量和效率。

  拓展想象力,写出了一篇篇美的写夏的文章。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知识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现代教育媒体中各种各样的形象是想象的支柱,没有它,就难以想象。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在教学第三环节“写夏”中,通过本课提供的大量夏天的画面和老师提供的示例要求。

  当然,在教学中还发现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第二环节时间太短,尤其运用朗读评价表更费时间,在这一环节上还应合理设计环节,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率。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文章《夏之绝句》。

  一、新课程标程标准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二、课文特点及其在教材中的地位:

  《夏之绝句》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文章。本册继续要求学生认识学*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第二单元的要求是:结合散文的体裁特点,欣赏散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赏文中人物、事件、景物的描写,品位精妙的语言。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中阶段,学生学*现代文除“能领会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思路”外,还应“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夏之绝句》是一篇很优美的描写夏天生活的抒情散文。它描绘了空旷悠远的夏天里梦幻般的童年感触。从全篇来看,作者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在*凡中见新奇,新颖而贴切的意象、妩媚的清词丽句在作者笔下呼之欲出,作者并不以识见广博取胜,而以敏于感受、富于联想、精于炼字见长。作者用奇特而美好的想像,把夏天的蝉鸣比作诗中绝句,写出了蝉鸣的神韵,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向往无忧无虑生活的情怀。

  我的教学设想是,把本文的教学分一到两课时完成。以朗读、讨论、想象等为主,在朗读中品位,在讨论中体会,在想象中感悟,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据此,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

  1、理清文章思路,看作者从“夏之绝句”这一背景中分离出哪些事、物来写的?体会作者对所写事、物的特殊感悟。

  2、学*作者感受事、物的技巧和方法及怎样由物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思维规律和特点,从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通、读熟、读懂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内涵。找出文中的精彩句段及形象生动的联想句来体会,从中锻炼学生想象思维的能力,并学*作者语言的精妙之蕴。培养语文学*与写作技巧相结合的良好*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体会作者由*凡的蝉声里,听出了“生命之歌”的深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进而引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珍惜生命中所经历的一切,从而懂得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学*生动形象的比喻、排比句、优美的对偶句、长、短句等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用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品析语言等方法进行教学。

  列宁曾十分强调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与情绪。如上课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蝉的各种画面,播放少年儿童捉蝉的嬉戏姿态,配乐朗读,运用直观形象的板书等等,以此促进学生的理解,使之进入情境。

  当然,“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而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本文语言优美,句式变化繁多,节奏鲜明,音乐感很强,适合朗读。因此教读这篇文章,除了创设情景外,还要通过指导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使文章所描写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吐的情和意,所阐发的'哲理,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

  《夏之绝句》一文文采飞扬,感情浓郁,很有感染力,除了构思、选材等诸方面的因素之外,也得益于作者语言运用技巧。一是注意了词语的选用,把静的景物写得生意盎然,特别是叠音词的运用,使文句音韵整齐,恰当地表现出了文章的情调,读来生动舒缓,富有抒情意味。二是注意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比喻、排比、拟人、拟物、对偶等,使文句整散结合,有节奏感,细腻地描绘出夏天的诗情画意。所以,光靠读还不够,还要引导学生品析语言,揣摩、赏析精彩的语言片段,选一些精警的句子进行仿写,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学法的点拨与指导

  朗读教学是一种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它与其他能力的培养相辅相成。对课文内容理解的透彻,朗读才能传情达意;对课文思想感情把握得有分寸,朗读才会有正确的语音、

  语速、音量;对课文的词句熟悉,朗读才会有准确的发音、停顿、重音。朗读又是学*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朗读训练。

  1、把握基调

  把握基调对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读出文章的内蕴情感,必须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引导学生以作者之心感受轻松愉悦的感情基调。

  2、读出感受

  本文的朗读基调确定以后,还要仔细揣摩文章的思想、作者的情感,并由此获得自己的真切感受。有了一定的感受,再去朗读,通过有声语言表现出自己的感受来,便会进一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

  3、读出节奏

  文章的节奏,包括语句的停顿、语速的快慢和重音的体现等,通过节奏的训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在训练中,我先把停顿、语速和重音的一般规律告诉学生,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本领。对某些特殊句式,则先让学生讨论其读法,再去揣摩感受,怎样读才最能够体现出文章的感情。

  五、教学媒体的使用

  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宇宙万物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因此说,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于生存的环境。那么我们应不应该爱大自然呢?(生回答:应该爱)对,爱大自然就是要爱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台湾女作家简祯的散文《夏之绝句》,让我们与作者一起感悟一下大自然中生命的奥秘。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蝉的画面,并配有蝉鸣,使学生的情绪氛围进入到作品的氛围当中,并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

  (二)、初读感知课文,了解作者及作品。

  1、配乐朗读,激发兴趣。通过配乐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

  2、通过预*及听朗读后,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包括课文内容、作者及作品)[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3、教师补充简介作者、作品:

  简媜,本名简敏媜,1961年生,台湾宜兰人。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联合文学》主编,创办大雁出版社。

  她的风格力求多变,推敲形式,斟字酌句,糅合抒情菁华,能于饭蔬饮水洞见生命底基,于寻常花草窥视天堂之钥,被誉为台湾散文第三代传人,人称有“奇侠”风骨的女性作家。

  她的散文随笔集有:《白蛇三叠》、《浮尘野马》、《孤寂》、《喝眼前的酒》、《那人走时只有星光送他》、《栖在窗台的白鹭》、《水问》、《一竿冷》、《一口闲钟》、《红婴崽》、《四月裂帛》、《美丽的茧》等。

  (三)、熟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小组讨论:编写文章结构提纲,理清作者的思路。然后找学生回答:夏天像一首绝句——久违蝉声——蝉声把我带入夏季——把我带入童年——捉蝉、玩蝉、听蝉——中年听蝉——晨间、午后、黄昏——蝉声——了却忧虑;徒留惆怅、感伤;是生命之歌;依旧像一首绝句。

  2、重点研读赏析:

  把你所喜欢的精彩句段找出来读一读,并找出文中的联想想象的句子,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让学生找出来并说出体会,然后进行仿写练*,每个学生写一到两个:

  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把蝉声比作“四面楚歌、鸣金击鼓”;比作“磁铁”;还比作“一条绳子”,时时刻刻在牵扯、震撼着“我”的心灵。多么形象、生动、感人的比喻句,真是独巨匠心。

  课文第五自然段中:把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比作“嘻嘻哈哈的小顽童们比赛荡秋千时发出的笑声”;把蝉声比作“啦啦队”等。多么形象的拟人化的联想句,简直把物写活了。

  课文第十九自然段中:把蝉比作合唱团,由音色、节律又联想到吟诵着一首绝句;又是为季节写成的一首抒情诗,也许是一首抒情的边塞诗。多么奇特的想象力,使我们体会到作者的神奇妙笔下深厚的意蕴来。

  说蝉是歌者,歌声如行云流水让人忘忧,又似澎涛骇浪攫走人手里(或心中)的轻愁;蝉声如甜美温柔的情歌;蝉声突然停止时如一篇锦绣文章成了断简残编,徒留给人怅惘和感伤;蝉声是生命之歌!作者神奇的想象力达到了顶峰,由此阐发自己对蝉声的特殊感悟。同时也是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从而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真挚情感!

  (四)、读通、读懂课文,深度感知课文内涵。

  1、你捉过蝉吗?作者在感知童年捉蝉、玩蝉这一事件的过程中,是怎样来感知的?这一内容要表达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找学生讲述事件的经过(略)](学生回答:表达了作者回想、依恋童年时无忧无虑生活的感触。)

  2、中年听蝉时,作者听到了晨间、午后和黄昏的蝉声,从中各自听到了什么特殊的蝉音呢?

  学生讨论回答:由蝉声借以表达作者自己的高雅格调,又有反思之意目的是:提示人们关注和克服现代文明的弊端,提醒人们回归人性、人情的自然状态,回归人无忧无虑的生存状态,亦如捉蝉、玩蝉的童年生活状态。(学生回答得接*意思即可)

  3、找出文中的对偶句、长句、短句、排比句、倒装句等,体会精妙的语言特色,并仿写。

  对偶句:“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在对比中凸显春夏的各种特点,表现作者良好的文学修养、优雅的情怀,而且还有节奏感。

  短句:“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打,有雷声,蛙声、鸟鸣及蝉唱。”罗列、排比诸种声音,内容丰富,节奏感也强。

  长句:“你能想像一群小学生,穿卡其短裤、戴着黄色小帽子,或吊带褶裙,乖乖地把‘碗公帽’的松紧带贴在脸沿的一群小男生小女生,书包搁在路边,也不怕掉到河里,也不怕钩破衣服,更不怕破皮流血,就一脚上一脚下地直往树的怀里钻的那副猛劲吗?”这是一特长句,可以简化为:“你能想像……那副猛劲吗?”长句往往传达密集信息;在这里,还表现作者回忆和描述孩童时代的阵阵激动。

  排比句:“耳朵忙着听车声、听综艺节目的敲打声、听售票小姐不耐烦的声音、听朋友的附在耳朵旁,低低哑哑的秘密声……”描述不同情景里的不同声音,语势顺畅,有节奏感。

  倒装句:“我喜欢一面听蝉一面散步,在黄昏。走进蝉声的世界里,正如欣赏一场音乐演唱会一般,如果懂得去听的话。”“何尝不是生命之歌?蝉声。”这几句都是倒装结构,它们的出现,使全文语言显得多彩多姿,饶有情味。

  (五)、谈学*感受

  学*本文,不仅要理解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同时也要学*作者奇特的想象和优美的语言运用。从而把语文学*与写作技巧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才是我们语文学*所追求的最佳效果。鼓励学生广开言路、各抒己见,教师适当给予点拨、表扬和肯定。

  (六)、深情朗读,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以其独特、奇妙的想象力来抒发自己对蝉声的特殊感悟。由蝉声悟出了人世间喜怒哀乐本是很*常。由蝉声悟出了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这一人生的主旋律。鼓励学生对课文作小结,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然后教师提出朗读要求,全体学生深情朗读全文。

  一、课文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以反映自然世界内容为主的单元,单元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和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1 教学目的:

  知识和能力目标:

  积累、理解“芊芊、磅礴、澹澹、细滋慢长”等词语。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清行文层次,把握所感内容。

  学*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画面。

  过程和方法目标: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引导启发为辅,强调有感情地朗读,融入文本意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人文涵养,在领略自然美的同时,懂得把握文中的哲理。

  2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重点词语,理清思路,品味赏析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

  (2) 引导学生揣测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3 教学方法:

  朗读法

  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品味文章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自读点拨法

  本文属自读篇目,课堂教学以学生充分阅读、自由探究为主,教师点拨课文的学*要点为辅。

  比较阅读法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强化朗读,整体把握,深入体会,学以致用”是我在该课教学中的指导思想,在处理教材时,结合多次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在总体上感觉、感知作者语言的魅力,通过多媒体补充,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羽翼,在美文中畅游、领悟。运用讨论法正确引导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领会,最终领悟到作者赞美夏的真正目的。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激情导入,朗读竞赛、品读美点、鉴赏美点、讨论、质疑、积累佳句、仿写句子比较阅读等方式使学生在郎读中领会、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探讨、在朗读中积累。

  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一个良好情景的设置,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所以我用下面的这段话作为导入:春的百卉萌发,给人再生的愉悦,春的万象泰和,又能使人的情思得到畅快的释放,秋的收获给人成熟的满足,秋的寂寥又能使人的心绪得到淋漓的宣泄。春游芳草地,夏赏绿池荷,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这是为什么?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你们对夏天的感受是什么?(设计意图: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夏天有一个自己的认识,将自己的主观感受与作家梁衡独特的感受作一个比较,突出作家的独特感受,因为大多数人是不喜欢夏天的。) 学生谈对夏的感受,教师顺势导入,是啊,夏天有它的烦恼,但也有它的快乐,刚才你们回答很好,那么在当代作家梁衡的眼中,夏天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梁衡的《夏感》。

  文本解读 检查作者生字词

  1 作者简介:梁衡,当代作家。 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主要作品有:《新闻三部曲》(3卷)、《数理化通俗演义》(两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2 字词:学生识记“芊芊、磅礴、澹澹、细滋慢长”等词语。(设计意图:根据学生情况来设计,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字词拼音掌握得不够好的问题。)

  (二) 感情朗读 整体感悟

  1 学生放声朗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想象文中画面,应注意把握好作者对夏天的热爱之情、夏天节奏的急促,要读出感情。(设计意图:好的文章是靠读出来的,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诵才能在课文中获得语言的美感,与作者思想达到共鸣,体会到作者那对夏天的种种独特感受。多读,自然也能体会到作者对夏天的热爱之情,和夏天急促的节奏。)

  (三) 问题探究 梳理层次

  (1)你捕捉到文中哪些夏的画面?这些画面突出了夏的什么特点?

  (2)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设计这两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具体内容 ,通过文章描写的几幅画面来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主题。)

  四人一组讨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的山坡上密密的草 黛色的绿荫 烦人的蝉儿 火红的太阳 翻滚的麦浪 浮动的热风 成熟的麦子、万物蓬勃生长等自然景象,以及夏天的色彩,农民辛苦紧张的劳动场面,表达了作者赞美自然、歌颂劳动之情。(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

  (四) 美读课文 赏析语言:

  请同学们在文章里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学生以“我欣赏的佳句是――,它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这样写的好处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进行赏析。最后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赏析句子的方法:抓住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句中的关键词,如一些形容词、动词,来分析这些修辞和词语在句子起到了什么效果。同时自己也揣摩学*这样的写作方法,把修辞方法和动词用到写作当中。(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解决,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中获得自信,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这种赏析句子的方法和写作方法,今后用起来也得心应手。达到学*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画面这一目的 )

  (五) 仿写练*:

  分小组合作探讨: “夏之色”和“冬之色”是什么样的?仿照文中描写“春之色”“秋之色”的语句,结合课文发挥想象,写一写“夏之色”“冬之色”。写完后读给全班听,同学之间点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将所**用到笔头上,在课堂上有效的进行练笔,通过这一个环节,达到学生学*文章的写作技巧这样一个目的,学*写比喻句、对偶句。学生之间点评,及时地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对别人的评价,在活动中查漏补缺,获得进步。)

  (六) 比较阅读:

  阅读峻青散文《海滨仲夏夜》,比较分析写景顺序,写景方法。掌握写景要注意运用修辞,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调动感官等方法。

  (六)家 庭 作 业

  1 作者认为夏天美丽,赞美夏天是因为夏天肩挑春秋两季,代表的是为了收获而付出艰苦努力的过程阶段,那么在现阶段,同学们也正是处于人生的这样一个阶段,我们应当如何打扮自己的青春风景,使自己变得更美? 课后写一篇150字的感受。

  2 摘抄关于夏的古诗词

  结束语: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你们的年龄是金子般的。愿你们在人生的黄金季节,激情飞扬,英姿勃发,和着这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去抒写辉煌的明天,奏出你生命的华章。(多媒体出示)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的原则是既要简洁、直观,又要体现教学内容的要点,突出教学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为:

  四 教后反思

  掩卷遐思,整节课我和我的学生们都沐浴在美的熏陶中,孩子们的眼睛发现了美,并用绚丽的语言去描绘自然之美,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真心的希望并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当学生们再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心灵中一定会生出书写山河的冲动。

  一、说教材

  本课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十七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多彩四季”。该单元前三课分别是朱自清的《春》,郦道元的《三峡》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通过前三课的学*,学生欣赏到了散文优美、精辟的语言,了解了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和写景的层次以及景物描写中的感情。第四课同样是美文,但语言的风格同文章描述的季节—一样更加个性和张扬,更加有热烈的时代气息。通过学*本课能让学生感受到夏体现出来的强烈的美感,让他们产生审美和情感上的共鸣,最后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从而使本单元教学继第一单元“亲*文学”、第二单元“金色年华”、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之后让学生在阅读和欣赏美文的能力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

  二、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是一所乡村中学,学生的朗读水*普遍较低;学生阅读的面比较狭窄,*时很少读到描写夏季的文章。但是他们生长在乡下对夏有很深的生活体验,通过朗读比较容易地引起学生的共鸣。基于以上原因,同时依据新大纲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朗读能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生能够抓住富有魅力的语言说出夏的美,并能抓住景物的特征表现美。

  ○3学生能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读出夏天的紧张、热烈和急促,感受作者热爱夏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对辛勤耕耘的劳动者的赞美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新《大纲》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在该课的教学中“要求读出感情,用声音来塑造夏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自然成了教学的重点。因此在“强化朗读,整体把握,深入体会,学以致用”的思想指导下。我认为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朗读体会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由于学生朗读水*和阅读面的限制,通过朗读寻求学生与文本间的共鸣则成为教学的难点。

  五、教学手段:

  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方面可以将媒体信息与文本信息进行整合,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相关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

  六、说教法与学法

  a)教法

  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指出:“教学过程应贯穿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据此教学本文时,我主要拟用诵读式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探究式、读写结合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b)学法

  我们的课堂无非就是为学生提供一片可以自由发挥、畅所欲言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是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理解感受水面上的“八分之一”,去探讨,去想像水面下“八分之七”。让学生自己学会阅读,在阅读中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甚至有所创造。因此,在指导学生学*过程中,我拟定用诵读品味法、赏析法(圈点批注法)、自主探究学*法为主要的学*方法。

  七、教学时数:

  八、教案:

  导语:

  在诗人作家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到青睐的季节—或是写成作为艺术的内容中苦闷压抑的象征的夏感;或写成一种轻松闲适中透出无可奈何的失落之情的夏感,[播放PPT1](茅盾)“毒恶的灰沙阵”、(老舍)“烫着行人的脸”、(罗曼罗兰)“大地在高热度中发抖”(杨万里)“日常睡起无情思”(蔡确)“手倦抛书午梦长”。可是有一位作家却“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这间的黄金的夏季”,那就是梁衡。让我们一起来学*这篇当代散文中的精品。[播放PPT2]出示课题、作者

  说明: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学生的学*方式发生了改变。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质的改变。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知识,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资源——信息技术将为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信息资源提供可能,创设有利于学生发现创新的信息*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

  第一板块:

  (1)请大家放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完思考这样二个问题:你捕捉到了哪些画面?这些画面突出了夏天的什么特点?

  说明:通过视频画面的播放,展示出课本描述过的鲜活画面,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把学生带入情境。然后提出问题,即学*任务。

  这些具体的景象主要表现了夏天什么样的特点?

  那么,在这些描写中,这些图画里,你觉得文章重点描写的是哪些?(生:麦浪翻滚,夏天金黄的色彩,农民辛勤收割。)

  师:这样看来,作者写夏天的美景(板书:景美),不仅是表达对夏天的喜爱之情,主要还在于深情赞美辛勤劳作的农民。(板书:人勤)。

  第二遍读,我们就来重点读这些描写。

  师范读示例,要求学生认真听范读。

  例句: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里的“泛泡、冒气”“终于沸腾”都应该重读,但又不能是一样的重读,而应该是由轻到重,“沸腾”一词应达到重读的顶点,以充分体现夏天的热烈。)

  教师小结:

  诵读文章时我们先要看一下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然后来确定语速,语气。哪些语句应读得急促有力,哪些应舒缓柔美;哪些词重读,哪些词只需轻轻带过,同时应读得准确流畅、停顿恰当。

  第三遍读:请学生朗读文章(每位学生读一节)、其他同学与老师认真听,并作出评价。

  说明:长期以来,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学*的评价主要是由教师做出的,往往单凭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学*水*。学*与教学分离,学生和教师都将评价与考试等同起来,误认为评价只是老师的事。在这种自上而下的单向评价中,学生没有评价的权利,学生只是被评价者,只能被动、消极地接受教师的评判。这样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程度,不利于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

  我在教学过程中探索新的评价模式,采用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可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学*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学生由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创造了积极的学*气氛,给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活动的信心。不仅对学生的学*表现及时反馈,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学生学会比较客观、公正地对他人作出评价,受到批评的同学也学会比较宽容、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见,使每一个学*者有可能更多地获得大量他人评价,就像照镜子一样更真实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学生在反思、评论自身和他人的工作的基础上,提高了整体工作的质量,成为建设性的评论者。

  第二板块:

  梁衡的散文美,美在它富有激情,让我们细细品味这朵充满激情的花儿:请同学们跳读课文,你认为全文在结构、内容和语言上有哪些美点?仿照示例用圈点勾画法选择文中两处进行批注。

  示例: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分析:

  本句是一个独句段,是全文的总领。/内容上本句概括出了夏天的特点,同时暗示这篇文章既写了夏天的景物,又写夏天里人物的活动,歌颂劳动和劳动者。/“热烈”一词用得好,它赋予夏天以人的感情,流露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

  学生归纳:

  传神的动词、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含义深刻的句子、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对比的作用、直接间接描写的结合、细节描写的运用等。只要谈出感受并言之成理,都应予以肯定。

  说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自主学*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是学*活动的实践者、是学*目标的选择者、是学*内容的探索者、是学*成果的发现者、是学*方式的创造者。教师是信息海洋的导航者,是情境观察的服务者,是学*过程的设计者,是协作活动的参与者,是解答疑难的指导者。活动中,学生围绕学*内容,根据自己的学*兴趣和认知水*,自己确定学*起点、自主选择学*内容及学*策略,调用各种学*资源进行独立思考、协作讨论和自我评价,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

  福楼拜曾经说过:“不论描写什么事物,唯有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我们必须不断地苦心思索,非找到这个词不可,而绝不能为了逃避困难,用差不多的词句敷衍了事。”所以一篇美文,离不开美词,美句的使用,所以《夏》到处散发了激情的美。更可贵的是梁先生的文章用自己含蓄隽永的语言悟出了劳动创造的美。本文它不仅美在大自然的万物上,更美在勤劳的人身上。我们没有梁先生的水准,但我们能够通过反复的阅读、体悟,渴望与梁先生达到共鸣,并且能够学以致用。

  第三板块:

  生活中的美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善于从美的事物中发现美,并用美的语言表现美。从梁先生的'文章里我们发现了夏的美,那么,请大家抓住夏季的特征,用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个季节。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发言

  学生评价:只要谈出感受并言之成理,都应予以肯定。

  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练*“从情境中发现了美,并用美的语言表现美!”,这都归功于《夏》带给我们的启发,所以梁先生的《夏》在今天恐怕是难得描写夏季的美文了。

  教师总结:

  本文通过读夏—品夏—写夏的环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夏》使我们想起了精美的牙雕,小巧的盆景,想到了一方素绢、一块碧玉、一泓清澈的小溪、一簇秀丽的山花,它是一部杰作:

  教师赠语: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找寻生活中的美,才能发现美,欣赏美,最后用我们的双手创造美

  布置作业:

  说明:“教师的任务就是鼓励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福录信尔语)在教学中,不论使用何种媒体,教师都处于主导地位,各种媒体都为教师所用,教师要成为教学的设计者、主持者、示范者和评价者,要将不同媒体在不同情况下的功能作比较,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实际需要、精心选择、恰当运用媒体。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的散文,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我们除了运用诵读的手段之外,就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而如果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语文学科的教学中,那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品味课文,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是起辅助教学的作用,所以老师要将媒体信息与与文本信息进行整合,让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在教学第一环节“读夏”中,通过视频画面的播放,展示出课本描述过的鲜活画面,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把学生带入情境。然后提出问题,解读文本,让学生在彰显智慧的同时产生愉悦感与成就感。

  我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评价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评价工作,增强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不仅对学生的学*表现及时反馈,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在第二环节“品夏”中,抓住“朗读评价表”让学生评,学生能比较客观、公正地对他人作出评价,受到批评的同学也学会比较宽容、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见,使每一个学*者有可能更多地获得大量他人评价,就像照镜子一样更真实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学生在反思、评论自身和他人的工作的基础上,提高了整体工作的质量,成为建设性的评论者。从而不断提高学*的质量和效率。

  拓展想象力,写出了一篇篇美的写夏的文章。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知识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现代教育媒体中各种各样的形象是想象的支柱,没有它,就难以想象。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在教学第三环节“写夏”中,通过本课提供的大量夏天的画面和老师提供的示例要求。

  当然,在教学中还发现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第二环节时间太短,尤其运用朗读评价表更费时间,在这一环节上还应合理设计环节,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率。

  我今天所说课的篇目是《夏感》,《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多彩四季”的第三篇课文。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第一册第三单元就是以反映自然世界内容为主的单元,单元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和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该课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

  1、知识和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清行文层次,把握所感内容。

  学*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画面。

  2、过程和方法目标: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引导启发为辅,强调有感情地朗读,融入文本意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人文涵养,在领略自然美的同时,懂得把握文中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重点词语,理清思路,品味赏析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

  2、引导学生揣测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

  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品味文章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自读点拨法

  本文属自读篇目,课堂教学以学生充分阅读、自由探究为主,教师点拨课文的学*要点为辅。

  3、比较阅读法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说学法(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1.看一看,这是属于哪个季节的事物。(展示图片)

  (夏季)

  3.你喜不喜欢夏季呢?为什么?

  4.当代著名作家梁衡的眼中,“夏”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梁衡先生的散文《夏》,看一看梁先生喜不喜欢夏。

  (二)感情朗读

  1、检查预*―作者介绍、生字词

  2、美读课文――磅礴之势、升腾之气

  初读课文:

  (1)找出作者描写夏天特点的关键词。

  ――紧张、热烈、急促。

  (2)阅读课文,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景致的?

  ――自然景物、色彩、旋律。

  (3)文题是“夏感”,那么作者的“感”是什么?

  ――热爱自然,赞美劳动。

  再读课文,感知文段内容。

  (三)赏析佳句:

  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同学在课文中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我欣赏的佳句是――,

  它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这样写的好处在于――”

  (四)仿写练*: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

  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五)拓展阅读:

  比较阅读:

  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香。

  附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掩卷遐思,整节课我和我的学生们都沐浴在美的熏陶中,孩子们的眼睛发现了美,并用绚丽的语言去描绘自然之美,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真心的希望并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当学生们再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心灵中一定会生出书写山河的冲动。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夏感》,现在我想从六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这一课的理解和处理。

  一、 教材分析

  《夏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文章。文章从夏天的景色、夏天的色彩和夏天的旋律三个方面来盛赞夏天旺盛的生命力,盛赞人们的劳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应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引导学生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之上去体会的美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还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强与文本的对话,培养学生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但对于文化、生命的意识和认识正在逐渐形成中,情感体验也经历着从无到有、由零散到集中的过程。因此,教学,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审美能力,尽情领略夏天的美和的美,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夏的特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文中形象的描绘,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引导启发为辅,强调有感情地朗读,融入文本意境。 情感目标:

  1.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学会感受自然、生活之美 。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感情及审美、鉴赏能力。

  (二)重难点分析

  精细而激情的描绘,是的特色,的教学重点在于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品味赏析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难点在于分析体会作者赞美夏天的根本原因在于对辛勤劳作的农民的热爱之情,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

  四、 说教法与学法

  (一) 说教法

  1.朗读法

  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品味文章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自读点拨法

  属自读篇目,课堂教学以学生充分阅读、自由探究为主,教师点拨课文的学*要点为辅。

  3.比较阅读法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 说学法

  1.诵读法

  朗读是学*语文的好方法,能使学生对课文了解得更透彻,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

  2.勾画法

  在对课文的分析中,勾画出重点词句,帮助理解文章内容,这使学生养成圈点批画的良好读书*惯。

  3.自主、合作、探究

  这些学法能促进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任务,并能提高学*语文的积极性。

  五、 说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约3分钟)

  出示宋代杨万里的诗《小池》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提问:大家知道《小池》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内容吗?

  明确: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当代作家梁衡描写夏天的文章,看看作者对夏天的感受如何。

  (设计意图:通过《小池》这首诗让学生自然进入夏天的情境中,预期内容,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

  (二) 检查预*(约3分钟)

  为了检验课前的预*效果,请同学认读生字、解释词语。

  积累词语:

  芊芊细草: qiān qiān 草木茂盛

  黛色: dài 青黑色

  磅礴: páng bó 气势盛大

  贮满: zhù 储存满,积蓄满

  匍匐: pú fú爬行

  秋波澹澹: dàn dàn 水波荡漾的样子

  (设计意图:检测预*这一环节要适当肯定学生的预*情况,让学生感受课前充分预*便会在课堂获得成功感,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三) 美读课文,体味感情(约15)

  1.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堂活动: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这是一个____的夏”, 说说自己听后的感受。

  明确:

  这是一个具有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的夏

  这是一个生机蓬勃的夏

  这是一个生命力旺盛的夏

  这是一个属于劳动人民的夏

  2. 研读课文

  课堂活动: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研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学生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别就问题展开交流讨论。每个小组选一个问题讨论交流)

  (1)第一自然段中哪几个词写出了夏天的特点?

  (2)第二段选择了哪些富有代表性季节的自然景物?

  (3)第三自然段又是如何描绘夏天的色彩呢?

  (4)第四自然段带给我们的旋律是什么?

  (5)在作者笔下,夏天是如此的热烈、紧张、急促,那么作者对夏天是什么样的感情呢?用什么手法描写?请看第五段。

  3.精读课文,整体把握

  课堂活动:请同学范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作者的眼中,夏天有何特点?

  (2)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季景物?

  (3) 文中突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合作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整体认知的阅读方法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培养学生在语言材料中快速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让他们发现散文内容的把握和记叙文有所不同,需要把抽象的词语和内容具体化,积累经验,提高努力,终身受益。)

  (四) 赏析佳句(约10分钟)

  课堂活动:找出课文中三至五个你认为精彩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品味他们的表达效果。(给出例句,然后请学生说)

  赏析例句: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明确:

  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暮春到初夏、盛夏的过程,新奇形象又朴素自然。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进一步巩固已经学过的修辞手法,同时通过对佳句的赏析使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生活之美。)

  (五)仿写练*(约5分钟)

  课堂活动:请同学默读课文用笔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按照你喜欢的句子仿写紧张 热烈 急促 夏之景 夏 感 喜爱夏天 夏之色

  赞美夏天 更赞美辛勤 劳作的农民 夏之人

  一句话。

  (设计意图:为了强化语言品味意识,鼓励创新,让读与写结合。以仿写练*,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为今后写作奠定基础。)

  (六)课堂小结

  夏天是生机勃发的季节,是收获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季节,是承前启后的季节,是生命交替的季节。青少年时期,正如自然界的夏天,希望大家在这个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时期努力汲取知识,提升自身能力,迎接下一个收获的季节。

  (七)布置作业

  1.收集描绘夏的古诗文名句,摘抄在摘抄本上。

  2.课后阅读《海滨仲夏夜》,然后谈谈这篇文章与写法的不同。

  六、说板书设计

  夏感

  梁衡

  特点:紧张、热烈、急促 夏景

  致 色彩:金黄色(标志收获已有,而希望还未尽)

  旋律:紧张、急促

  自然景色:万物生长图、太阳烘烤图、 热风浮动图、麦浪翻滚图 抒发作者情感:表达作者对夏季独有钟情,以及对农人们辛勤劳动的歌颂。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夏感》(板书:夏感 梁衡),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谈谈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首先说教材:

  《夏感》是一篇洋溢热情抒情散文,篇幅不长,语言优美雅致,行文调理清晰,作者立意新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里大自然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劳作情景,流露出对夏的喜爱之情。

  王荣生教授说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感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这一篇课文虽然不长,但细细品读,我觉这篇课文值得教的内容非常多。结合本文特点和我对七年级学情的了解,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描写夏季内容。

  2.品味文中生动的动词和精彩的拟人句,学*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3.感受作者对对夏的喜爱之情。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品味文中生动的动词和精彩的拟人句,学*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结合学生心理和知识水*,我将“学*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作为教学的难点。

  再来说说教法与学法。

  修改的20xx年修订的新课标指出,教学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主动积极的思维。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本节课教法上我准备采用1:朗读法。要求学生读出“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感情基调。读出梁衡散文刚健的风格。2.点拨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中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适时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思维,排除障碍,突破难点。3.联想想象法。课文写夏季,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生动的,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夏季自然景色的情境中。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范文10份(扩展5)

——《诫子书》说课稿范文10份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本单元的课文包括现代文和一篇文言文,虽然题材不同,但都是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学*本单元,应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 本文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学*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开阔视野,体会情感,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并由此积累背诵以自励。

  二、说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①熟读成诵,正确理解文中的字词句,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词;②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③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求知、立志、修身的方法,汲取精神养料。

  3、学*方法:

  ①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自译文本;

  ②引导学生赏析语句,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重点文言词,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2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三、说教法、学法。

  1、诵读法。 新课标规定:“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诗文尤其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课文反复诵读,才能对文章的美产生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所以,我采取了四步朗读法,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感情、读出含义 。

  2、自主——合作——探究。 课堂上,调动各种手段,通过自主学*,分组合作,让学生的眼、耳、脑、手各个感官都调动起来,充分的让位给学生,只在必要的时候穿针引线,或鼓励激趣、或点拨提示、或启发引导,让学生在诵读了解大意之后深入品读,由浅入深地学*。学生有了充分的朗读、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各项教学目标能落到实处,同时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也能逐步学会学*。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主要设计了“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介绍作者,深入了解;朗读读文,合作探究;品读赏析,背诵课文”四大板块进行教学。 第一环节———设置悬念,激趣导入: 屏幕“中国第一望族”,教师介绍,引发思考,成为望族的到底是靠什么内容?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口,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因此,要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就必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悬念式的导语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特定的情景,为下面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介绍作者,深入了解;通过对诸葛亮的事迹介绍,学生了解到诸葛亮的才华与品质,背景的补充能使学生对文章的说理力量更加信服,第三环节:朗读读文,合作探究;《语文课程标准》也一再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而诵读是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本环节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又为翻译全文、感受文章深刻内涵打下基础。通过四个层次的朗读要求,不同形式的朗读变化,在熟读中,学生熟悉课文,理解了文章内容。对于初一的学生,翻译课文是个难点,教师要在关键词上通过屏幕加以标注,并指导翻译方法,从而降低难度。并告诉学生可以合作、质疑,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第四环节——品读赏析,背诵课文。 这一环节,通过引用毕淑敏的一句话引导学生注意本文提到的珍贵的东西,在诸葛亮的深刻分析中,学生学到了拥有这些美德的方法和应该注意的地方。2、熟读成诵,积累警句。学生针对自己的不足,选取某句话作为座右铭。 新课标强调了背诵是培养文言语感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课堂上用轻松的语言营造氛围,并提示方法,指导背诵。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按提示背→接龙背→全班齐背的步骤,由易到难,逐步达到熟读成诵。

  第五环节——练*拓展,布置作业 。针对文言文的特点,设计了一词多义及古今异义词练*题,便于学生更好积累词语。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道德的楷模,家喻户晓,他的很多故事广为流传。请同学们课外收集有关他的故事、名言、成语学*诸葛亮的“智”,或学*诸葛亮的“德”,推荐观看《百家讲坛》中的“向诸葛亮借智慧”这些内容。 这一作业的设置,不仅将学生的视野从课内拓展到课外。 本课的板书, 以“修身”“治学”“惜时”为主线,以文中志当存高远的名句:“非淡泊无以名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为主体。这一板书,既可以提示思路,帮助学生加深对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言简意赅,突出了教学重点,是师生语言交流的有益补充。 本课件主要采用powerpoint,制作,插入图片画面背景古色古香,与课文的情境相称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我愿与大家交流分享,如有不当之处,还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我是2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诫子书》。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他们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1.本课的内容及其地位

  1.本课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一篇具有启发告诫学生的课文,符合七年级孩子开启初中课堂的大门,本单元的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这篇课文正是诸葛亮对儿子的教导。学*本课,在提高学生文言水*的同时,结合课文内容,聆听先哲教导,勤学励志,修身养性。学*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开阔视野,体会情感,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

  2.教学目标分析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熟读成诵,正确理解文中的字词句,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词;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自译文本;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培养学生敢于实践,用于发现,大胆参与的学*精神,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增强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

  通过以上三个目标,提升学生的古文理解能力,掌握本篇文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文言词,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二、学情分析

  考虑到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年龄较小,还没有完全适应初中课堂,文言文理解能力不足,以及对本篇作者了解不多,对文言文的学*兴趣不够浓厚,还有部分同学语文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这是学生的基本情况。

  三、设计理念

  本课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是学生对于诸葛亮是有一定了解的,另外也有一定的学*方法的积累,只要重视诵读,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对于学生掌握课文是比较容易的,但对于论证方法的学*还需要再深一步。

  考虑到七年级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课文反复诵读,才能对文章的美产生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2.多媒体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呈现图片,视频等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活动探究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课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教学过程

  本课主要设计了“悬念导入,激发兴趣;初读文本,培养语感;译读文本,合作质疑;品读赏析,背诵课文,拓展提升,布置作业”五大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环节—悬念导入,激发兴趣:

  屏幕打出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让学生猜猜他是谁。由此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走进诸葛亮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口,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因此,要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就必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悬念式的导语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特定的情景,为下面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初读文本,培养语感:

  1、听读体会

  听音频朗读,要求学生轻声跟读,注意字音、句子停顿以及语气语调的变化。示例: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学生自由大声朗读,把握朗读节奏停顿。

  3、朗读感悟

  通过齐读、分组读、指名读等多种诵读形式整体感知课文,要求读出感情,朗读中师生进行多方位评价。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一再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而诵读是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本环节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又为翻译全文、感受文章深刻内涵打下基础。

  第三环节译读文本,合作质疑。

  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文言基础,翻译古文已不必由老师包办代替,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文言知识,借助书下注释或工具书自行解决。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探讨交流,如果小组内确实解决不了的,可以在班级交流展示成果的时候提出来,由别组的同学来解答,实在难度很大难以解决的问题,由老师点拨、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寻求最佳答案,并不是直接公布结果,这样学生的自主学*能力会得到提升。

  在全班交流完疑难后,老师先找学*水*高的同学通译文章,然后再同桌互译,老师强调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这一系列的环节下来,学生基本做到字词能当堂消化,课堂效率也会提高。

  第四环节品读赏析,背诵课文。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并采用故事助读法,理解赏析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并熟读成诵。

  1、读警句,谈感受。

  围绕“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这个问题,深入讨论交流,使学生能够把握整篇文章内容。

  而后,用一开放性的问题“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可结合历史故事,也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将学生的思维拓宽拓深。

  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结合老子的“静为躁之君”这句名言以及诸葛亮自身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的故事来引导理解。“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抓住“澹泊”“宁静”与“立志”“致远”的关系,让学生联系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来赏读,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明白在充满诱惑的滚滚红尘中,切不可随波逐流,迷失志向。“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点拨学生联想已学过的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体会出人生短促,如白驹过隙,要倍加珍惜青春年华。

  这样,在默读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理解,也会使思想受到净化,为树立正确的理想观打下良好基础。

  2、熟读成诵,积累警句。

  新课标强调了背诵是培养文言语感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课堂上用轻松的语言营造氛围,并提示方法,指导背诵。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按提示背→接龙背→全班齐背的步骤,由易到难,逐步达到熟读成诵。

  第五环节拓展提升,布置作业

  “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道德的楷模,家喻户晓,他的很多故事广为流传。请同学们课外收集有关他的故事、名言、成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或研究诸葛亮的“智”,或研究诸葛亮的“德”,或研究《诫子书》与诸葛家族的关系。”这一作业的设置,不仅将学生的视野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同时又一次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五、本课的板书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以“修身”“治学”“惜时”为主线,以文中志当存高远的名句:“非澹泊无以名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为主体。这一板书,既可以提示思路,帮助学生加深对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言简意赅,突出了教学重点,是师生语言交流的有益补充。

  六、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XX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果完毕,谢谢!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辛苦了!

  我是2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诫子书》。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他们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1.本课的内容及其地位

  本课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一篇具有启发告诫学生的课文,符合七年级孩子开启初中课堂的大门,本单元的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这篇课文正是诸葛亮对儿子的教导。学*本课,在提高学生文言水*的同时,结合课文内容,聆听先哲教导,勤学励志,修身养性。学*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开阔视野,体会情感,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

  2.教学目标分析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熟读成诵,正确理解文中的字词句,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词;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自译文本;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培养学生敢于实践,用于发现,大胆参与的学*精神,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增强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

  通过以上三个目标,提升学生的古文理解能力,掌握本篇文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文言词,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二、学情分析

  考虑到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年龄较小,还没有完全适应初中课堂,文言文理解能力不足,以及对本篇作者了解不多,对文言文的学*兴趣不够浓厚,还有部分同学语文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这是学生的基本情况。

  三、设计理念

  本课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是学生对于诸葛亮是有一定了解的,另外也有一定的学*方法的积累,只要重视诵读,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对于学生掌握课文是比较容易的,但对于论证方法的学*还需要再深一步。

  考虑到七年级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课文反复诵读,才能对文章的美产生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2.多媒体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呈现图片,视频等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活动探究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课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教学过程

  本课主要设计了“悬念导入,激发兴趣;初读文本,培养语感;译读文本,合作质疑;品读赏析,背诵课文,拓展提升,布置作业”五大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环节———悬念导入,激发兴趣:

  屏幕打出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让学生猜猜他是谁。由此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走进诸葛亮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口,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因此,要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就必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悬念式的导语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特定的情景,为下面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初读文本,培养语感:

  1、听读体会

  听音频朗读,要求学生轻声跟读,注意字音、句子停顿以及语气语调的变化。示例: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学生自由大声朗读,把握朗读节奏停顿。

  3、朗读感悟

  通过齐读、分组读、指名读等多种诵读形式整体感知课文,要求读出感情,朗读中师生进行多方位评价。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一再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而诵读是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本环节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又为翻译全文、感受文章深刻内涵打下基础。

  第三环节——译读文本,合作质疑。

  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文言基础,翻译古文已不必由老师包办代替,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文言知识,借助书下注释或工具书自行解决。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探讨交流,如果小组内确实解决不了的,可以在班级交流展示成果的时候提出来,由别组的同学来解答,实在难度很大难以解决的问题,由老师点拨、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寻求最佳答案,并不是直接公布结果,这样学生的自主学*能力会得到提升。

  在全班交流完疑难后,老师先找学*水*高的同学通译文章,然后再同桌互译,老师强调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这一系列的环节下来,学生基本做到字词能当堂消化,课堂效率也会提高。

  第四环节——品读赏析,背诵课文。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并采用故事助读法,理解赏析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并熟读成诵。

  1、读警句,谈感受。

  围绕“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这个问题,深入讨论交流,使学生能够把握整篇文章内容。

  而后,用一开放性的问题“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可结合历史故事,也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将学生的思维拓宽拓深。

  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结合老子的“静为躁之君”这句名言以及诸葛亮自身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的故事来引导理解。“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抓住“澹泊”“宁静”与“立志”“致远”的关系,让学生联系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来赏读,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明白在充满诱惑的滚滚红尘中,切不可随波逐流,迷失志向。“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点拨学生联想已学过的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体会出人生短促,如白驹过隙,要倍加珍惜青春年华。

  这样,在默读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理解,也会使思想受到净化,为树立正确的理想观打下良好基础。

  2、熟读成诵,积累警句。

  新课标强调了背诵是培养文言语感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课堂上用轻松的语言营造氛围,并提示方法,指导背诵。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按提示背→接龙背→全班齐背的步骤,由易到难,逐步达到熟读成诵。

  第五环节——拓展提升,布置作业

  “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道德的楷模,家喻户晓,他的很多故事广为流传。请同学们课外收集有关他的故事、名言、成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或研究诸葛亮的“智”,或研究诸葛亮的“德”,或研究《诫子书》与诸葛家族的关系。”这一作业的设置,不仅将学生的视野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同时又一次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五、本课的板书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以“修身”“治学”“惜时”为主线,以文中志当存高远的名句:“非澹泊无以名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为主体。这一板书,既可以提示思路,帮助学生加深对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言简意赅,突出了教学重点,是师生语言交流的有益补充。

  六、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XX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果完毕,谢谢!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辛苦了!

  我是2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诫子书》。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他们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1.本课的内容及其地位

  本课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一篇具有启发告诫学生的课文,符合七年级孩子开启初中课堂的大门,本单元的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这篇课文正是诸葛亮对儿子的教导。学*本课,在提高学生文言水*的同时,结合课文内容,聆听先哲教导,勤学励志,修身养性。学*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开阔视野,体会情感,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

  2.教学目标分析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熟读成诵,正确理解文中的字词句,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词;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自译文本;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培养学生敢于实践,用于发现,大胆参与的学*精神,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增强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

  通过以上三个目标,提升学生的古文理解能力,掌握本篇文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文言词,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二、学情分析

  考虑到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年龄较小,还没有完全适应初中课堂,文言文理解能力不足,以及对本篇作者了解不多,对文言文的学*兴趣不够浓厚,还有部分同学语文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这是学生的基本情况。

  三、设计理念

  本课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是学生对于诸葛亮是有一定了解的,另外也有一定的学*方法的积累,只要重视诵读,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对于学生掌握课文是比较容易的,但对于论证方法的学*还需要再深一步。

  考虑到七年级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课文反复诵读,才能对文章的美产生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2.多媒体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呈现图片,视频等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活动探究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课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教学过程

  本课主要设计了“悬念导入,激发兴趣;初读文本,培养语感;译读文本,合作质疑;品读赏析,背诵课文,拓展提升,布置作业”五大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环节———悬念导入,激发兴趣:

  屏幕打出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让学生猜猜他是谁。由此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走进诸葛亮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口,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因此,要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就必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悬念式的导语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特定的情景,为下面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初读文本,培养语感:

  1、听读体会

  听音频朗读,要求学生轻声跟读,注意字音、句子停顿以及语气语调的变化。示例: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学生自由大声朗读,把握朗读节奏停顿。

  3、朗读感悟

  通过齐读、分组读、指名读等多种诵读形式整体感知课文,要求读出感情,朗读中师生进行多方位评价。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一再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而诵读是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本环节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又为翻译全文、感受文章深刻内涵打下基础。

  第三环节——译读文本,合作质疑。

  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文言基础,翻译古文已不必由老师包办代替,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文言知识,借助书下注释或工具书自行解决。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探讨交流,如果小组内确实解决不了的,可以在班级交流展示成果的时候提出来,由别组的同学来解答,实在难度很大难以解决的问题,由老师点拨、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寻求最佳答案,并不是直接公布结果,这样学生的自主学*能力会得到提升。

  在全班交流完疑难后,老师先找学*水*高的同学通译文章,然后再同桌互译,老师强调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这一系列的环节下来,学生基本做到字词能当堂消化,课堂效率也会提高。

  第四环节——品读赏析,背诵课文。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并采用故事助读法,理解赏析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并熟读成诵。

  1、读警句,谈感受。

  围绕“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这个问题,深入讨论交流,使学生能够把握整篇文章内容。

  而后,用一开放性的问题“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可结合历史故事,也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将学生的思维拓宽拓深。

  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结合老子的“静为躁之君”这句名言以及诸葛亮自身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的故事来引导理解。“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抓住“澹泊”“宁静”与“立志”“致远”的关系,让学生联系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来赏读,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明白在充满诱惑的滚滚红尘中,切不可随波逐流,迷失志向。“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点拨学生联想已学过的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体会出人生短促,如白驹过隙,要倍加珍惜青春年华。

  这样,在默读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理解,也会使思想受到净化,为树立正确的理想观打下良好基础。

  2、熟读成诵,积累警句。

  新课标强调了背诵是培养文言语感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课堂上用轻松的语言营造氛围,并提示方法,指导背诵。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按提示背→接龙背→全班齐背的步骤,由易到难,逐步达到熟读成诵。

  第五环节——拓展提升,布置作业

  “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道德的楷模,家喻户晓,他的很多故事广为流传。请同学们课外收集有关他的故事、名言、成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或研究诸葛亮的“智”,或研究诸葛亮的“德”,或研究《诫子书》与诸葛家族的关系。”这一作业的设置,不仅将学生的视野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同时又一次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五、本课的板书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以“修身”“治学”“惜时”为主线,以文中志当存高远的名句:“非澹泊无以名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为主体。这一板书,既可以提示思路,帮助学生加深对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言简意赅,突出了教学重点,是师生语言交流的有益补充。

  六、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XX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果完毕,谢谢!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辛苦了!

  我是2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诫子书》。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他们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1.本课的内容及其地位

  本课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一篇具有启发告诫学生的课文,符合七年级孩子开启初中课堂的大门,本单元的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这篇课文正是诸葛亮对儿子的教导。学*本课,在提高学生文言水*的同时,结合课文内容,聆听先哲教导,勤学励志,修身养性。学*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开阔视野,体会情感,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

  2.教学目标分析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熟读成诵,正确理解文中的字词句,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词;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自译文本;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培养学生敢于实践,用于发现,大胆参与的学*精神,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增强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

  通过以上三个目标,提升学生的古文理解能力,掌握本篇文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文言词,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二、学情分析

  考虑到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年龄较小,还没有完全适应初中课堂,文言文理解能力不足,以及对本篇作者了解不多,对文言文的学*兴趣不够浓厚,还有部分同学语文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这是学生的基本情况。

  三、设计理念

  本课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是学生对于诸葛亮是有一定了解的,另外也有一定的学*方法的积累,只要重视诵读,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对于学生掌握课文是比较容易的,但对于论证方法的学*还需要再深一步。

  考虑到七年级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课文反复诵读,才能对文章的美产生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2.多媒体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呈现图片,视频等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活动探究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课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教学过程

  本课主要设计了“悬念导入,激发兴趣;初读文本,培养语感;译读文本,合作质疑;品读赏析,背诵课文,拓展提升,布置作业”五大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环节———悬念导入,激发兴趣:

  屏幕打出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让学生猜猜他是谁。由此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走进诸葛亮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口,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因此,要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就必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悬念式的导语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特定的情景,为下面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初读文本,培养语感:

  1、听读体会

  听音频朗读,要求学生轻声跟读,注意字音、句子停顿以及语气语调的变化。示例: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学生自由大声朗读,把握朗读节奏停顿。

  3、朗读感悟

  通过齐读、分组读、指名读等多种诵读形式整体感知课文,要求读出感情,朗读中师生进行多方位评价。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一再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而诵读是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本环节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又为翻译全文、感受文章深刻内涵打下基础。

  第三环节——译读文本,合作质疑。

  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文言基础,翻译古文已不必由老师包办代替,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文言知识,借助书下注释或工具书自行解决。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探讨交流,如果小组内确实解决不了的,可以在班级交流展示成果的时候提出来,由别组的同学来解答,实在难度很大难以解决的问题,由老师点拨、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寻求最佳答案,并不是直接公布结果,这样学生的自主学*能力会得到提升。

  在全班交流完疑难后,老师先找学*水*高的同学通译文章,然后再同桌互译,老师强调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这一系列的环节下来,学生基本做到字词能当堂消化,课堂效率也会提高。

  第四环节——品读赏析,背诵课文。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并采用故事助读法,理解赏析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并熟读成诵。

  1、读警句,谈感受。

  围绕“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这个问题,深入讨论交流,使学生能够把握整篇文章内容。

  而后,用一开放性的问题“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可结合历史故事,也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将学生的思维拓宽拓深。

  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结合老子的“静为躁之君”这句名言以及诸葛亮自身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的故事来引导理解。“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抓住“澹泊”“宁静”与“立志”“致远”的关系,让学生联系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来赏读,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明白在充满诱惑的滚滚红尘中,切不可随波逐流,迷失志向。“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点拨学生联想已学过的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体会出人生短促,如白驹过隙,要倍加珍惜青春年华。

  这样,在默读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理解,也会使思想受到净化,为树立正确的理想观打下良好基础。

  2、熟读成诵,积累警句。

  新课标强调了背诵是培养文言语感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课堂上用轻松的语言营造氛围,并提示方法,指导背诵。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按提示背→接龙背→全班齐背的步骤,由易到难,逐步达到熟读成诵。

  第五环节——拓展提升,布置作业

  “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道德的楷模,家喻户晓,他的很多故事广为流传。请同学们课外收集有关他的故事、名言、成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或研究诸葛亮的“智”,或研究诸葛亮的“德”,或研究《诫子书》与诸葛家族的关系。”这一作业的设置,不仅将学生的视野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同时又一次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五、本课的板书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以“修身”“治学”“惜时”为主线,以文中志当存高远的名句:“非澹泊无以名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为主体。这一板书,既可以提示思路,帮助学生加深对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言简意赅,突出了教学重点,是师生语言交流的有益补充。

  、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XX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果完毕,谢谢!

  一、导入新课

  开课之始,我会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俗语开篇,然后请学生列举有关诸葛亮的故事(例如;草船借箭、三顾茅庐、三气周瑜、空城计、借东风)

  其目的是通过学生固有知识,加深对作者的认识,提高学生兴趣,便于课程开展。

  二、出示学*目标。

  根据七年学生初学文言文的特点,我制定了相对简单的学*目标。

  三、走进作者,检查预*。

  以检查的方式了解作者、介绍背景资料。此环节以学生为主,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以及其他学生的讨论补充完成填空内容

  而背景资料的介绍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兴趣有一定的帮助。

  四、初读——熟读课文

  1、首先,教师范读,并在范读过程中提示长句的停顿,


蹲踞式起跑说课稿范文10份(扩展6)

——蹲距式跳远说课稿范文五份

  一、教材分析: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把跳远作为锻炼身体的内容,是由于跳远相对技术简单,对于发展身体的灵敏、协调性和下肢力量、弹跳力等都有良好的效果。另外,加上所使用的场地设备要求不高,一般学校都能做到。因此,它是初中重点学*内容。

  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完善快速助跑与起跳技术的相结合,着重掌握在高速助跑中的快速起跳技术。

  2、 教学难点:在这节课中的难点是“腾空步”技术。

  由于学生起跳时很难控制自已的身体姿势,起跳时身体过于前倾。过早地向前收起起跳腿。急于做落地动作。于是使自已身体前旋,失去*衡。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旨,完成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我们在教学采取的一切方法都要以它为中心,为它服务,依据教学大纲和本课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本节课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3、 建立正确的跳远技术概念。(运用图片直观方法和完整的跳远技术示范,简要讲述跳远技术理论与技术特点。)

  4、 学*和掌握快速肋跑与正确起跳结合的技术。(在教学中练*速度由慢到快,动作幅度由小到大。)

  5、 在练*中充分地发展跳跃能力,锻炼身体。培养 意志力,促进身心的发展。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如何让学生抓住并理解重难点呢?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以下的方法:

  1、学*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

  (1)原地模仿起跳,体会蹬与摆、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要求起跳腿向前上方摆出,随着加大摆动的速度和幅度,由不离地起跳过渡到起跳离地跳起。

  (2)、在练*中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准确踏板的概念,但又不过于受到拘束,我在起跳的地方画较大的起跳区。随着肋跑的稳定和动作的熟练,逐渐缩小起跳区,接*起跳板的宽度。

  2、掌握“腾空步”技术

  我在这部分教学中采用了从高处跳下,体会空中腾空的技术要点。

  3、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装的认识规律,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共同探讨为主线”的三主原则,灵活地运用了“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竞赛法”等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

  五、教学过程:

  1、首先,我以生动活泼的游戏为开始,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情绪。然后,简单的介绍蹲距式跳远的发展史,通过示范,再讲解技术动作要领。最后指导学生在原地作模仿练*,体会动作,形成动作概念。

  2、在技术学*中采用分解的教学方法,先学*助跑的方法,采用逐渐缩小起跳点的方法,提高学生踏板的准确性,学生采用竞赛的方法,一比技术,二比成绩,这样即掌握了技术动作,又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

  3、在教学中时时进行评价,针对出现不同的问题,让同学们去讨论,去想解决的办法,让学生在争论中学到知识。

  4、对这节课的评价,指出这课的得与失。同时强调本节课的技术要点,难点,对于技术掌握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技术不是太熟练的同学也应当给予鼓励,竖立信心。

  5、布置课外作业:课下要通过练*熟悉技术动作,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完善技术动作

  一、教材分析: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把跳远作为锻炼身体的内容,是由于跳远相对技术简单,对于发展身体的灵敏、协调性和下肢力量、弹跳力等都有良好的效果。另外,加上所使用的场地设备要求不高,一般学校都能做到。因此,它是初中重点学*内容。

  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完善快速助跑与起跳技术的相结合,着重掌握在高速助跑中的快速起跳技术。

  2、 教学难点:在这节课中的难点是“腾空步”技术。

  由于学生起跳时很难控制自已的身体姿势,起跳时身体过于前倾。过早地向前收起起跳腿。急于做落地动作。于是使自已身体前旋,失去*衡。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旨,完成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我们在教学采取的一切方法都要以它为中心,为它服务,依据教学大纲和本课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本节课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3、 建立正确的跳远技术概念。(运用图片直观方法和完整的跳远技术示范,简要讲述跳远技术理论与技术特点。)

  4、 学*和掌握快速肋跑与正确起跳结合的技术。(在教学中练*速度由慢到快,动作幅度由小到大。)

  5、 在练*中充分地发展跳跃能力,锻炼身体。培养 意志力,促进身心的发展。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如何让学生抓住并理解重难点呢?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以下的方法:

  1、学*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

  (1)原地模仿起跳,体会蹬与摆、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要求起跳腿向前上方摆出,随着加大摆动的速度和幅度,由不离地起跳过渡到起跳离地跳起。

  (2)、在练*中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准确踏板的概念,但又不过于受到拘束,我在起跳的地方画较大的起跳区。随着肋跑的稳定和动作的熟练,逐渐缩小起跳区,接*起跳板的宽度。

  2、掌握“腾空步”技术

  我在这部分教学中采用了从高处跳下,体会空中腾空的技术要点。

  3、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装的认识规律,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共同探讨为主线”的三主原则,灵活地运用了“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竞赛法”等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

  五、教学过程:

  1、首先,我以生动活泼的游戏为开始,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情绪。然后,简单的介绍蹲距式跳远的发展史,通过示范,再讲解技术动作要领。最后指导学生在原地作模仿练*,体会动作,形成动作概念。

  2、在技术学*中采用分解的教学方法,先学*助跑的方法,采用逐渐缩小起跳点的方法,提高学生踏板的准确性,学生采用竞赛的方法,一比技术,二比成绩,这样即掌握了技术动作,又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

  3、在教学中时时进行评价,针对出现不同的问题,让同学们去讨论,去想解决的办法,让学生在争论中学到知识。

  4、对这节课的评价,指出这课的得与失。同时强调本节课的技术要点,难点,对于技术掌握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技术不是太熟练的同学也应当给予鼓励,竖立信心。

  5、布置课外作业:课下要通过练*熟悉技术动作,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完善技术动作

   题:蹲距式跳远——助跑与踏跳相结合技术

  教材

  跳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并经常运用的一种人体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节奏强、兴趣高的一种体育形式;又是现代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中一项重要的比赛项目之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发展青少年的力量、速度、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对发展腿部力量、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巧起到很好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介绍跳远技术发展的有关知识,使学生了解跳远技术由蹲距式向挺身式、走步式发展演变的原理与过程,通过学*让学生了解什么情况下属于犯规,怎样丈量,如何判断名次等。

  2、初步体会助跑与踏跳相结合的技术。了解一些相关健身手段与方法,并能合理的选择练*内容,学会评价自己跳跃能力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2、培养学生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勇于向前、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且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出最佳的方法与快捷方式,建立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在学*与练*过程中不断的尝试跨越新的障碍(可喻为生活中的困难)。

  三、教学难点:

  助跑与踏跳的结合时机

  教学对象

  初中学生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兴趣较高。

  教法

  将教学内容溶合在游戏中,使学生乐于参与、易于参与的游戏中无形间达到教学的初步目的。由于学生的感性思维较强,而理性较差,宜多做示范,以让学生模仿练*,当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再做技术性指导,以提高学生的技术质量与兴趣。

  一、 游戏参与法

  将教学寓于“游戏”中, 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二、示范法

  利用青少年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动及爱表现自己,但体质较弱的心理、身理特征,应用规范优美的完整动作示范,以激起学生的学*兴趣。跳远是人体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即助跑和起跳所获得的水*速度和垂直速度很好地结合起来,越过水*障碍的一项运动。整个动作由四个部分组成:助跑、踏跳、腾空、落地。(1、助跑:为获得水*加速度2、踏跳:为创造最大的腾空速度,即垂直速度3、腾空:获得空中水*距离4、落地:保护身体)着重讲解与重复示范本课的难点——助跑与踏跳的结合部分的特点:放脚、时间、蹬地、腾空角度。

  1、 原地起跳模仿教与练:两脚前后站立,摆动腿稍屈在前,起跳腿自然弯曲在后,动作开始摆动腿蹬地,起跳腿向前迈出,并积极下放,模仿踏板、缓冲和蹬伸的起跳动作,同时两臂配合腿的动作,积极向前上方摆动,要求身体各个部分协调配合,重心迅速前移。

  2、 助跑3-4步结合起跳教与学

  三、指导、纠正错误法

  在学生的练*过程中,通过应用全体与个别指导、纠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

  四、障碍练*法

  运用助跑3-4结合起跳的方法跨越一定的高度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学法指导

  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与学*新事物的接所能力可做完整动作练*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做到因人施教,保持学*兴趣并兼顾部分学生的学*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胆尝试做跨越障碍练*。让学生认识到我们面对困难或新生事物的时候有了尝试才会有成功的机会,如果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就谈不上成功,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并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找出最佳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课堂常规

  强调纪律、宣布内容

  准备活动

  徒手操(4╳8拍)

  1、 腕、踝关节活动

  2、原地高抬腿

  3、 原地单腿纵跳

  4、全身运动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