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教育随笔(5)份

首页 / 随笔 / |

  端午节教育随笔 1

  首先,是要进行全校升旗,几十名学生以及家长们都在幼儿园的操场上,目光随着***而缓缓上升,唱着**。让学生们感受祖国正日渐强大,而我们的.生活也会过的越来越好。进行完升旗仪式后,便开始组织学生们开始今天的端午节活动了。

  我们先是开展了端午节知识小问答,由幼儿园的大班学生对阵幼儿园的小班学生。出题人为幼儿园大班的李老师。比赛之前,我们先给孩子们看了一小段视频,再进行出题,题目的答案就在视频里面,比赛的形式是抢答,战况非常的激烈,第一轮的题目,双方打成了*手。虽然小班的同学们年龄比较小,但是人小鬼大,非常的聪明。而大班的哥哥们则本着谦让的态度,很多次都是先让小班的弟弟们回答。第二轮的答题,是连线题,大班和小班,分别派出一位小朋友进行答题,在黑板上总共有五张图片,分别画着粽子、龙舟等代表端午节的物品。题目是比较简单的,所以这一关实际上比拼的就是看谁的速度更快一些了。最后还是大班的小王同学赢得了胜利,小班的李同学以一秒之差惜败。

  大会的第三项活动,也是最受欢迎的活动,就是包粽子活动了。这一次没有比赛,而是让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们一起,体验一下包粽子的乐趣。粽子吃起来美味,但是包粽子可是很麻烦的。两片小小粽叶相互交织在一起,围成一个小小的绿色漏斗,当然这个漏斗是没有漏的,往里面倒入早已洗好的糯米,再塞进去一颗红枣,用红线把粽子包起来。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成功的包出了好看的粽子,并放入了本园早已准备好的蒸笼中。品尝到了由自己做出来的美味的粽子。

  这一次的XX幼儿园开展的端午节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了一番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俗文化,感受到了端午节的风情,品尝到美味的端午节粽子。

  端午节教育随笔 2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早上9点,参与人员已到达参赛地点(公司后花园),这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亲子活动,以家庭为单位比赛包粽子,在30分钟内最快包完20个粽子的家庭获胜。第二个,知识抢答,这是关于端午节的问题,每答对一题获得2个粽子,答错一题则扣掉1个粽子,最后获得粽子最多的家庭获胜。第三个,玩“曲水流觞”游戏,每个家庭坐在旋转的圆桌边,用一个杯子盛半杯醋(因为小孩子要参加,不能喝酒)放到桌面上,当桌面停止转动时,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喝下醋并表演一个节目。

  活动中最激烈的.是第二个知识抢答,由杨爷爷主持,他念完题目就说“抢答开始”,每个人就立马开动脑筋,积极地抢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游戏中,拍桌子声、抢答声、欢呼声响彻云霄。通过激烈的竞争,我家取得了胜利。

  最有趣的是第三个游戏,每当桌面转起来的时候,每个人都很紧张,心里默默祈祷,醋杯千万不要在自己的面前停下,大家都怕喝那酸酸的醋。“桌子停了”不知谁叫了一声,紧接着又是一阵欢呼声,醋杯停在了唐伯伯的面前,唐伯伯叹了一口气,之后只见他皱了皱眉头,左手捏着鼻子,右手端着醋杯一饮而下,“好酸啊!”大家给了他热烈的掌声。可就在这时,他忽然起身跑了出去,一到厕所把刚才喝下的醋全部吐了出来,大家这时笑得更开心了。

  活动结束了,杨爷爷说,这次活动大家吃了自己包的粽子,玩了游戏,拉*了同事之间的友谊,增进了亲子关系,让孩子们了解到了端午节的文化和传统*俗,大家度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端午节!

  端午节教育随笔 3

  利用节日的氛围,我们幼儿园也是在端午前举办了端午的活动,来让孩子们更加的了解这个节日,在活动之中去学*知识,同时增加了孩子们的一个动手能力,对于这次活动,总结如下:

  在活动的前期,我们老师也是积极的去准备,同时也是动员家长,在端午这个节日,包粽子,做香囊,了解端午的故事,让孩子们更好的去度过这个美好的节日,为了活动,我们也是一起去准备物料,从粽子的原材料,到香囊的准备,家长们也是贡献很多,有些家长提供箬叶,有些家长提供粽子食材,还有香囊的一些物资准备。

  经过努力,在活动前也是都准备好了,这次我们也是邀约了家长一起来参与这次的活动,大家一起参加,不但是让家长对孩子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也是可以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在家长们面前去积极的表现。

  活动当天,从端午的传说,起源还有故事了解这个节日,从准备的视频材料之中,也是让孩子们清楚这个节日是怎么回事,同时也是通过一些提问,一些孩子们自己熟悉的科普知识来更好的一起了解这个节日,孩子们也是踊跃的发言,看到了他们积极参与的一个热情。

  老师们也是做好了工作,确保活动有序的进行,然后再是做粽子,做香囊的活动,也是大家一起努力,家长们一起帮忙,通过活动,孩子们也是亲手的做了自己的粽子,相互的交换分享香囊,活动休息期间,孩子们也是吃到了他们亲手做好的粽子,在玩乐之中,也是动手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了解粽子是怎么来的,认识到粽子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做法也是会有不同的味道。

  经过这次的活动,家长们也是予以了很多的评价,老师们的努力也是得到了一个认可,并且在这次的活动之中,也是看到,这些方式能更好的调动孩子们的一个积极性。

  以后也是要继续的发扬下去,去做好下次的节日活动,同时也是有一些准备做的还不够好的地方,像食材准备略有些不足,参与的家长和老师,分到的粽子也是少了一点,不过活动过程也是很开心,大家一起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并且在活动之中,也是看到了孩子不同的一面,特别是有些忙碌的家长,更是感受到孩子们在园区的成长,见到他们不一样的方面,经过这次活动,也是让我们对于下次的活动准备更加的有经验,会在下次的节日活动之中准备更好的。

  端午节教育随笔 4

  端午节的意义在古代,端午节是人们用来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人的节日,所以关于过端午佳节的是什么?就和这些传说有关了。

  纪念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前340—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才思超逸,辅佐怀王。秦楚争霸,“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主张联齐抗秦。怀王轻信谗言,放逐屈原,与秦结盟,被秦俘虏,客死于秦。顷襄王即位,继续亲秦,再度放逐屈原。屈原流放,辗转沅湘,哀吟苦忆,目睹亡国。秦将白起破郢都,灭楚国。屈原痛不欲生,自沉于汨罗江,以死殉国,时为(前278年)夏历五月初五。

  过端午佳节的是什么?还有一些意义就是纪念忠臣伍子胥的忌辰(因吴王夫差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初五投入大江)。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在五月初五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纪念秋瑾的就义等等。

  不管以前过端午佳节的是什么?到了现代,端午节已经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人们更多的是注重它本身的文化内涵。屈原、伍子胥的爱国,曹娥的孝道也好,无论哪一样,都是值得我们永久纪念,一直传承的。端午节成为法定节假日,说明端午节开始慢慢转变为一种全民娱乐活动,这也是国家关注传统文化,传承历史精华的又一有力证明。

  端午节教育随笔 5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安海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文化底蕴,我园开展了端午节民俗活动周。

  端午到XX,陆上看采莲,水上看抓鸭。20XX年5月25日下午,XX镇XX中心幼儿园小班段举行了XX特色民俗活动――“水上掠鸭”。

  “掠鸭”,又称“水上捉鸭”,是流传于闽南地区的端午节水上竞技运动,一直备受大家喜爱。瞧!宝贝们身着泳装,一个个蓄势待发,勇敢地踏上竹梯,走过光滑的竹竿,翻过泳池捕捉鸭子,孩子们在水里嬉戏,紧张得想多抓几只,欢呼声、欢笑声响彻云霄。

  接下来把镜头切向中班段: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中班段于5月26日上午在操场上举行了 “情浓端午粽飘香”亲子活动。孩子们跟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一同折粽叶、填糯米、放五香肉、裹叶子、扎线……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他们一遍遍的学,包散了不气馁,继续学,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在浓浓的亲子氛围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俗,用心体验我国传统佳节蕴涵的意义。

  说到端午,怎能少了赛龙舟呢!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结粽剪堆将天补,端午*俗传千古。”5月26日下午大班段开展了 “划龙舟”亲子比赛,家长和孩子们听着配乐打鼓,步伐一致,蹲步走进行比赛。家长和孩子们共同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了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此次亲子活动不仅促进了亲子间的有机互动,也让家长参与我们的健康课程。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家长们感受到过节的快乐,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积累文化底蕴。


端午节教育随笔(5)份扩展阅读


端午节教育随笔(5)份(扩展1)

——端午节教育随笔 (菁华6篇)

端午节教育随笔1

  据幼儿园的老师说,端午节期间,杭州的传统是要吃“五黄”的。女儿很认真地告诉我,“五黄”就是指黄鳝、黄瓜、黄鱼、蛋黄、黄酒。都是鱼米之乡的时鲜菜品。

  为满足女儿的愿望,我去买了“五黄”,并亲自下厨,亮出看家本领。*时,这样的机会不多,大多是妻子掌勺。不过,我们时常到农家乐或杭城的大酒店吃饭,弄个把特色菜,我还是有素描、有功底的啊。呵呵,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

  葱爆黄鳝、凉拌黄瓜、雪菜蒸黄鱼、蛋黄南瓜,再加三只梭子蟹、三只栗子火腿粽,半斤黄酒。这就是我们一家三口的端午节家庭菜肴。

  家庭小酌,其乐融融,人生一趣也。

  说到端午,不得不与女儿说两个有趣的人。一个是*历史上忧国忧民、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屈原,在封建社会的结局是一跳了之,投入汨罗江。另一个是祖籍在我们浙江东阳(我刚知道,与我的祖籍同属金华地区、牵强附会、攀附哦)、立志革新、有着如仙鹤般纯净(即便600万美圆的贿赂款被其家人收受,对于朝闻道、夕死可以的卢武铉来说,也是瑕不掩瑜)的韩国卢武铉前总统,在现代所谓民主社会的结局也是一跳了之。

  历史上的韩国,与我们同文同种。今天,他们也还是刻意纪念端午节的。从今往后的每一个端午节,韩国还将要纪念卢武铉前总统。

  看来,政治人物的归途,真的有点象卢武铉所说的“都是命”,还不知道韩国今后还会不会再有著名人物去学*这两位,也来个著名一跳。尤其要注意明年的端午节,会不会有伟人或明星去模仿?

  现代社会,模仿成风,如轰轰烈烈的“超女”运动。不过,一跳了之最好就不要轰轰烈烈地去模仿了。

  明天就要开市,不希望股市在6月份也学两位,来个著名的跳水或跳崖。我们中的大部分散户,还企盼在端午节吃过“五黄”后,6月份能在股市搏点黄金。衷心希望大家能如愿。

端午节教育随笔2

  端午节是*的四大节日之一,幼儿对端午节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挂香包、看划龙船,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端午节,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幼儿深入的去认识端午节。整个活动设计先从端午佳节的*俗切入,让幼儿去寻找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动手做香包,以及认识端午节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进而让学生在吃粽子之余,关心一下自己,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划龙船之余,也能体会一下团体同心的重要性。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投入的样子,我想我们的`活动是成功的。孩子们自己挑选材料,自己设计龙头,在装饰的时候,孩子们还主动合作,终于,在他们忙碌的工作中一艘艘龙舟成型了,孩子们爱不释手的拿着,还争相摆弄,嘴里还不停的说“我的龙舟最厉害了,要是比赛肯定得第一”。当然也有部分孩子由于时间关系还没有来得及完成,脸上有些许失望,但我告诉他们,我们可以在饭后、区域活动继续完成,所以孩子们还是接受了我的建议。选择孩子喜欢、感兴趣的活动就会收到很好的活动效果,所以我们要抓住孩子的心理,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愿望在我们的帮助和支持下得到实现。

端午节教育随笔3

  端午节是我国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为了能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结合我园的传统节日教育的精神,幼儿过了一个“文明、和谐、安全、节俭”的端午节。本次活动通过家园合作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由家长、老师、幼儿一起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照片、影像资料,然后老师通过故事、图片的形式向幼儿介绍***屈原以及粽子、香包等风俗的来历。

  二、教育教学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学*了有关端午节的诗歌、幼儿用彩笔涂画了漂亮的龙舟。

  三、家园互动

  在活动期间家长都能够积极配合工作,在家里和小朋友们一起包粽子,做五彩带等等。

  我们开展这次活动主要目的可以让幼儿从小了解国家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意识,培养我们的幼儿过一个“文明、和谐、安全、节俭”的`端午节。

端午节教育随笔4

  今天,我和孩子们在幼儿园一起包粽子,一起分享品尝我们亲手做的粽子,孩子们可开心了。回到家,在电脑上看着孩子们今天活动的照片,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过端午节的事。

  那个时候吃粽子、系五彩绳(我们也叫系端午线)是我们最盼望的、也是最开心的事。

  记得那时候,每到农历的五月初一(我们这里叫小端午)这天,早早的,当我们还在梦中的时候,妈妈(有时候是奶奶)就悄悄地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腕上,系上头一天晚上就编好的五彩绳,有时候还会把无名指上系一个指环,可漂亮了。

  天亮了,小伙伴们从梦中醒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到村里的场院里比一比谁起得早,谁的五彩绳最漂亮。可惜这么好看的五彩绳系不了几天就要在夏至前一天被大人用剪刀剪掉,然后扔到下水道里,说是会变成小龙,所以谁都不愿意比别人晚带几天或者少带几天。因此总是提前好几天算计着端午节的日子,不停地提醒家人别忘了给系端午线,也因此惹得忙于农活的大人们常常对我们发火,可我们仍然很高兴。有的在这天忘记的,就会很伤心,就会回家不停地埋怨大人,而大人们也就会在五月初五(我们叫大端午)这天给补上。

  如今经济发达了,生活条件提高了,一年四季都会吃到各种口味的粽子,只要你愿意吃,粽子几乎天天可以吃得到。可是吃粽子在我们小时候可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吃到的。因为那个时候家里经济条件实在是太差了,交通又不方便。可是,我还是比较幸运的。每年的端午节,小脚的奶奶就会早起,走路赶到离我们村大概五六里路的`镇上去赶集,给我们姐弟三个每人买上一个又大又甜的香香的粽子。当我们从奶奶手里接过来时,粽子仍然是热乎乎的。今天我才感到奶奶那时对我们是多么的疼爱,那时候我们姐弟三个是多么幸福。

  虽说时间已经过去很久很久,慈祥的奶奶也已离开,可是每当吃粽子的时候,每当端午节的时候,每当听到大街上粽子的叫卖声,我总会想起小时候过端午节的情景,想起奶奶急匆匆赶集的身影。

端午节教育随笔5

  两千多年前的五月初五,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而今,这一天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在每年的端午节,家乡人都要包粽子,今年我硬要妈妈教我包,想亲自感受一下节日的气氛。

  我家乡用竽叶包粽子,首先要把竽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糯米做馅,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竽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馅,再放上几颗红枣,包出棱角。最后把竽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妈妈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马兰叶系在什么地方啊?”我就赶紧改,最后经过验收,合格了。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因而特别难忘。

端午节教育随笔6

  利用节日的氛围,我们幼儿园也是在端午前举办了端午的活动,来让孩子们更加的了解这个节日,在活动之中去学*知识,同时增加了孩子们的一个动手能力,对于这次活动,总结如下:

  在活动的前期,我们老师也是积极的去准备,同时也是动员家长,在端午这个节日,包粽子,做香囊,了解端午的故事,让孩子们更好的去度过这个美好的节日,为了活动,我们也是一起去准备物料,从粽子的原材料,到香囊的准备,家长们也是贡献很多,有些家长提供箬叶,有些家长提供粽子食材,还有香囊的一些物资准备。

  经过努力,在活动前也是都准备好了,这次我们也是邀约了家长一起来参与这次的活动,大家一起参加,不但是让家长对孩子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也是可以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在家长们面前去积极的表现。

  活动当天,从端午的传说,起源还有故事了解这个节日,从准备的视频材料之中,也是让孩子们清楚这个节日是怎么回事,同时也是通过一些提问,一些孩子们自己熟悉的科普知识来更好的一起了解这个节日,孩子们也是踊跃的发言,看到了他们积极参与的一个热情。

  老师们也是做好了工作,确保活动有序的进行,然后再是做粽子,做香囊的活动,也是大家一起努力,家长们一起帮忙,通过活动,孩子们也是亲手的做了自己的粽子,相互的交换分享香囊,活动休息期间,孩子们也是吃到了他们亲手做好的粽子,在玩乐之中,也是动手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了解粽子是怎么来的,认识到粽子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做法也是会有不同的味道。

  经过这次的活动,家长们也是予以了很多的评价,老师们的努力也是得到了一个认可,并且在这次的活动之中,也是看到,这些方式能更好的调动孩子们的一个积极性。

  以后也是要继续的发扬下去,去做好下次的节日活动,同时也是有一些准备做的还不够好的地方,像食材准备略有些不足,参与的家长和老师,分到的粽子也是少了一点,不过活动过程也是很开心,大家一起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并且在活动之中,也是看到了孩子不同的一面,特别是有些忙碌的家长,更是感受到孩子们在园区的成长,见到他们不一样的方面,经过这次活动,也是让我们对于下次的活动准备更加的有经验,会在下次的节日活动之中准备更好的。


端午节教育随笔(5)份(扩展2)

——端午节家乡随笔(5)份

  端午节家乡随笔 1

  节日,就是辛勤的劳苦大众,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淡无奇的岁月中,为了打破这份宁静,辛勤劳动的人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欢乐气氛的日子。这样使得,劳苦大众在*静地生活中,让人们有所期待、有所期盼。在漫漫长河中,有了庆祝、欢庆,生活才过得有滋有味,才过得有人情味、有人性。这也许就是传统节日在千百年来,传承至今的理由吧。

  就拿端午节来说,就是没有屈原,穷苦的人们也会在五月编造出节日来。我的家乡的端午节就没有纪念屈原之说,而是一段神话故事。这个故事祖祖辈辈传承下来,这几年却让屈原占据了。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恶神,仇视人间,他要毁灭人类。这位恶神派下来一位善良之神,让他执行这项任务。可这位善良之神,动了恻隐之心。下凡后对人类说,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位恶神要观看人间,你们到这一天的时候,家家户户,房门插树枝,窗口挂野草。到这一天恶神一看,呀!世间人类真死绝了,你看,房门口都长出树枝了,窗户上都长野草了。就这样又过了好多年,恶神知道了内情,杀死了善良之神,还为人间降下了灾难。从此以后,人们为了纪念善良之神,在每年的端午节这一天,每家每户,门口插柳树枝,是为了挽留善良之神,窗口挂艾草,是为了表达对这位善良之神的爱戴。

  至于五彩绳,在我老家叫百索儿。这个传统是怎么来的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小时候,只要是过端午节,早上起床,妈妈就为我们弟兄几个带上百索儿。在老家也有人说是为了让孩子长命百岁;也有人说是,五月里蛇出现了,孩子带上百索儿,蛇不咬。不管怎么说都是为了祈求孩子身体健康,命运顺利。

  对于吃粽子,在我老家根本就没有这种*惯。我小时候也没有听说过,端午节还要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还是在上学以后,课本里学到的,那时候也就知道了屈原,知道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我们北方是以面食为主,在端午节那天,家里人会用面炸麻花,或者炸油饼,这也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小时候盼望过节,过节了就有好吃的。在小孩子眼里,过节是最好的日子。

  在我外婆家五月,杏子就熟了,端午节可以提前吃到杏子。我外婆家以前有一颗好大的杏子树,每年端午节时,我舅舅就拿好多杏子,还有麻花,油饼到我家来。这也是天打不动的规矩,自从我妈到我家,就有了这一规矩。有一年,端午节那一天我舅舅收麦子忘了给我家拿杏子,还让我妈质问了好长时间。尤其端午节吃杏儿,这在我儿时是最骄傲的,因为我外婆家的.杏子比我家乡要早熟几天。端午节,下午上学,我拿着杏子、油饼、麻花,带着妈妈亲手拧在一起的百索儿,信心满满,就喜欢摆着课桌上显摆。同学们看着杏子,馋的口水直流。那时候就喜欢同学们伸出小手,哀求着在我跟前要杏:“给一个吗!掰半个也行吗?我们俩是好朋友……等等”当我掰半个杏仁给同学,看着同学们吃,我特有满足感。因为外婆家的杏子,个大,不酸。我外婆家的杏核还是甜的,在我小学二年级那年,俩同学为了我吃剩下的杏核,还打了起来最后闹到班主任那里。

  初一那年,我吃上了粽子。虽然在小学就知道,粽子也是端午节的美食,可家里穷,父母没有买过。当时的粽子也是外地运过来的,老贵了,一个五块。那年我小姨,从外地打工回来,刚好是端午节,就往我家拿了几个粽子。人家是沾蜂蜜吃的,我又不知道,拿出一个拨开就吃。尝了一口,新鲜感就没了,一点都不好吃,就像玉米糊糊,没放盐。咬了几口就扔掉了,没想到我哥回家,小姨拿出了蜂蜜。人家咬一口沾点蜂蜜,甜甜的。我是馋馋的,真没劲。哎!猪八戒吃人生果——不知其味。我是没尝出味道,一个粽子糟蹋了。当时就埋怨小姨,为什么不多拿几个,一人一个,真没意思,心里有一种失落感。心里从没有想过,那时候谁家里都没钱,吃粽子也是奢侈品。在当今社会,粽子多了,却没人喜欢吃了。端午节象征性的吃个粽子,只是为了过节。今年端午节回家,拿了几个粽子,我女儿一个咬一点,说不好吃,就让我家猪,过了端午节了。

  不过我女儿对百索儿,还是很喜欢的。五月初四那天晚上,就让我媳妇给他绑在手腕上。最后是脖子上、手腕上、脚腕上都是百索儿。还记得我小时候也喜欢百索儿,端午节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找我妈鞋百索儿,有时候我妈忙,头天晚上没来得及拧,就催着让她拧。端午节那天,绑不好百索儿是不会去上学的。端午节过后,还一直带着,一直到农历六七月,百索儿颜色褪完,再加上爱玩,不讲究卫生,百索线让污垢侵染地,都看不出是什么颜色了,才取掉。有时候还不死心,自己找来各色丝线,自己拧一根,再绑在手腕上。也许是想着端午节越长越好。在孩童时代节日是越多越好,越长越好,而对于有负担的大人,还是要以过日子为重。

  对于百索儿来说,大人们是不会绑在手腕上的。我不绑百索还是初三那年,主要是男儿身,不好意思。但端午节,砍柳枝,割艾草,还是自己的强项。自从上了初中,每年端午节都会随着父亲到山上找艾草。很早就起床,赶天不亮要把割地艾草挂在窗口,大人们说这样吉利。我对吉利倒没有感觉,主要是为了新鲜、刺激、好玩。就拿我爸常说的一句话,“年轻娃,耍性子。”在那时候,天不亮背着一背篓艾草,走在大街上觉得特别有面子,谁要就赶紧拿点,脸上永远带着灿烂地笑容。人总是要长大,对好多事也有淡化之时。上高中以后就再也没有上山割过艾草。还记得我媳妇怀孕那一年端午节,我刚好在家,我爸让我上山去割艾草,我还对我爸犟嘴,今天满大街都是买的,跑那么远干嘛?我还心里嘀咕,都好几年没上山割艾草了,我爸今年怎么这么大兴致?最后我爸一人上山割了艾草。后来才知道,在老家,女人坐完月子,要把五月端午节那天割的艾草和柳树枝,放大锅里煮水,来为出月子的女人洗身子。传说这种水洗身,对女人身体好。我爸割艾草是为了我媳妇,当儿子的却不知道,自己真是个糊涂蛋。

  随着社会发展,文化大融合,家乡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已无人说起,而关于粽子,屈原、女儿节的说法,却占据了家乡的传说。对于社会低层的劳苦大众,怎样的传说都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一家人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幸福美满的生活。

  我总认为,只有节日,才能清晰地记录着劳动人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内容;只有一次次的纪念才能让中原文化渊源流传;祖祖辈辈记住正能量的东西,社会才能发展。如果现在我女儿问我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会对她说:“因为有一位爱国诗人,在端午节这一天跳江了,所以每年我们都来纪念他。”而不会说,神、鬼之词。

  端午节家乡随笔 2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里都是喜悦的气氛。在作文课上老师要带我们制荷包。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发了材料,里面有艾草、流苏、桃木球、皮绳、花布,闻起来有股浓浓的香味。

  开始制作了,觉得很简单先把桃木球套在皮绳上,系了个死扣。接着,准备穿针引线。但是,我在找线头上就花费了一些时间,然后,要开始缝了,把花布对折,花布总是对不齐。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缝好了。最后,我在花布里放入艾叶,在一缝,就制好了。原本觉得很容易的`我这下才知道制荷包竟然这么困难。

  一节愉快的作文课过去了,我也学会了如何制荷包。荷包中也蕴含着一缕春风,雨滴夏雨,三片秋叶,四朵冬雪,令人回味无穷。

  端午节家乡随笔 3

  每到端午节,妈妈都带我去买香包,今天听说可以亲手制做一个香包,我十分的期待。

  我在拿到材料时,心里想:不就是一个小小的香包嘛,有什么困难。当开始制作时,才发现困难重重。先拿出皮带和桃木球给他们用一个结系在一起。在拿出制做香包的布,背着缝在一起,但要留一个口放艾草。把缝好的布翻过来放进艾草。把口用针缝起来,再把桃木球和流苏缝好。缝流苏时,我却怎么也弄不上去,左思右想,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想出办法缝上了,就这样一个可爱香包就做成了。

  我想把这个香包送给妈妈,因为每次端午节我都带上了美丽的香包,她却没有,我想让她也感受端午节的.快乐。

  这个端午节,不光是我快乐,家人们也都很快乐,荷包的香气和团圆的气息将会飘的很远、很远……

  端午节家乡随笔 4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十分深厚,每一个节令都对应一个节日,在这诸多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早早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弥漫着清新的粽叶香。这一天人们要吃粽子,所以不论是商家店铺,还是寻常人家都早早泡好粽叶,备好黏米和馅料准备包粽子。这不,一大早粽子就似变魔术般被包好,煮熟了。这时心急的小孩子望着冒着热气的粽子会吵着要吃,而大人会耐心地哄道:“先等一会儿,用凉水拔一下再吃吧。”最终能够吃了,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那好看的,黏黏的粽露了出来,咬一口真是香粽爽滑,三口两口吃掉后,小孩子一般还要吃,谁让它这样香甜又可口呢!大人往往笑着说:“吃吧,吃吧,多吃几个啊!”因为这一年里只这一个端午,也仅有这一天包出的粽子,吃到人们嘴里,才会有不一样于往日的味道。

  说到端午吃粽子,那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我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叫屈原,他因为国家沦陷,而又不肯向敌人屈服,最终投江了。后人为了纪念他,选择在这一天包粽子投进江里。之后这一*俗广为流传,直到今日。

  端午的这天不只吃粽子,还有别的活动。南方的一些城市这天会举行龙舟比赛。这一天大人,小孩儿纷纷涌向比赛的地方,这个比赛可是人们盼望已久的'。而在我们那里这一天不仅仅家家包粽子吃,还会买些艾叶放在家里。更好趣的是街上会有卖小饰品的,这些饰品就是小孩子戴的香袋。小巧玲珑的,袋子上还绣着精致的五毒图案,小孩子戴上能够保*安。这些小饰品都很可爱,惹得过往的人驻足观看,非要买上一个才心满意足离开。

  端午快临*了,我深深地期盼着。那清甜的粽香,它在我的心中已深深地扎下了根,我热切地盼望着它的到来。

  端午节家乡随笔 5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十分深厚,每一个节令都对应一个节日,在这诸多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早早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弥漫着清新的粽叶香。这一天人们要吃粽子,所以不论是商家店铺,还是寻常人家都早早泡好粽叶,备好黏米和馅料准备包粽子。这不,一大早粽子就似变魔术般被包好,煮熟了。这时心急的小孩子望着冒着热气的粽子会吵着要吃,而大人会耐心地哄道:“先等一会儿,用凉水拔一下再吃吧。”最终能够吃了,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那好看的,黏黏的粽露了出来,咬一口真是香粽爽滑,三口两口吃掉后,小孩子一般还要吃,谁让它这样香甜又可口呢!大人往往笑着说:“吃吧,吃吧,多吃几个啊!”因为这一年里只这一个端午,也仅有这一天包出的粽子,吃到人们嘴里,才会有不一样于往日的味道。

  说到端午吃粽子,那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我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叫屈原,他因为国家沦陷,而又不肯向敌人屈服,最终投江了。后人为了纪念他,选择在这一天包粽子投进江里。之后这一*俗广为流传,直到今日。

  端午的这天不只吃粽子,还有别的活动。南方的一些城市这天会举行龙舟比赛。这一天大人,小孩儿纷纷涌向比赛的地方,这个比赛可是人们盼望已久的。而在我们那里这一天不仅仅家家包粽子吃,还会买些艾叶放在家里。更好趣的是街上会有卖小饰品的,这些饰品就是小孩子戴的香袋。小巧玲珑的,袋子上还绣着精致的`五毒图案,小孩子戴上能够保*安。这些小饰品都很可爱,惹得过往的人驻足观看,非要买上一个才心满意足离开。

  端午快临*了,我深深地期盼着。那清甜的粽香,它在我的心中已深深地扎下了根,我热切地盼望着它的到来。


端午节教育随笔(5)份(扩展3)

——端午节随笔菁选

端午节随笔(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的创作非常随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负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心写。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形式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利用节日的氛围,我们幼儿园也是在端午前举办了端午的活动,来让孩子们更加的了解这个节日,在活动之中去学*知识,同时增加了孩子们的一个动手能力,对于这次活动,总结如下:

  在活动的前期,我们老师也是积极的去准备,同时也是动员家长,在端午这个节日,包粽子,做香囊,了解端午的故事,让孩子们更好的去度过这个美好的节日,为了活动,我们也是一起去准备物料,从粽子的原材料,到香囊的准备,家长们也是贡献很多,有些家长提供箬叶,有些家长提供粽子食材,还有香囊的一些物资准备。

  经过努力,在活动前也是都准备好了,这次我们也是邀约了家长一起来参与这次的活动,大家一起参加,不但是让家长对孩子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也是可以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在家长们面前去积极的表现。

  活动当天,从端午的传说,起源还有故事了解这个节日,从准备的视频材料之中,也是让孩子们清楚这个节日是怎么回事,同时也是通过一些提问,一些孩子们自己熟悉的科普知识来更好的一起了解这个节日,孩子们也是踊跃的发言,看到了他们积极参与的一个热情。

  老师们也是做好了工作,确保活动有序的进行,然后再是做粽子,做香囊的活动,也是大家一起努力,家长们一起帮忙,通过活动,孩子们也是亲手的做了自己的粽子,相互的交换分享香囊,活动休息期间,孩子们也是吃到了他们亲手做好的粽子,在玩乐之中,也是动手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了解粽子是怎么来的,认识到粽子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做法也是会有不同的味道。

  经过这次的活动,家长们也是予以了很多的评价,老师们的努力也是得到了一个认可,并且在这次的活动之中,也是看到,这些方式能更好的调动孩子们的一个积极性。

  以后也是要继续的发扬下去,去做好下次的节日活动,同时也是有一些准备做的'还不够好的地方,像食材准备略有些不足,参与的家长和老师,分到的粽子也是少了一点,不过活动过程也是很开心,大家一起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并且在活动之中,也是看到了孩子不同的一面,特别是有些忙碌的家长,更是感受到孩子们在园区的成长,见到他们不一样的方面,经过这次活动,也是让我们对于下次的活动准备更加的有经验,会在下次的节日活动之中准备更好的。

  你看!街边那一排排摊位,无不挂满了五彩缤纷的端午绳;无不摆满了浅绿清香的苇叶;无不放满了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街头的欢声笑语一浪高过一浪!你闻!远远便飘过一阵幽香,令人馋涎三尺。拿出一个粽子,轻轻剥开嫩绿的苇叶,展现在眼前的绝对是一个巧夺天工,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玛瑙似的红枣嵌在雪白的糯米中间,轻轻咬上一口,甜而不腻,令人精神不禁一振!一个粽子下肚,只觉齿留余香,令人神清气爽,回味无穷。你望!波光粼粼的湖中,一只只龙舟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围观者们欢呼雀跃,兴奋如同刚出笼的小鸟。龙舟上的人们团结一心,共同进取,令大家赞不绝口。有人还将粽子投入湖中,飞溅的浪花洗走了人们一脸的疲惫,换上了一副副最最会心的笑容。对了,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形成的。当年,屈原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被外来侵略者掠夺,心内悲愤交加,于五月初五那天,投进了波涛滚滚的汨罗江……

  老百姓为了纪念他,便将这一天定位端午节。人们为了悼念屈原,划着龙舟往江里头粽子,渐渐形成了今天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端午节你带给我多少喜悦、多少欢乐。闻着粽子的`清香,看着巧妙的彩绳,想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心中不免涌动起阵阵激动!曾几何时,那个满嘴沾满粽粒、脖挂香囊的“淘气包”,已成为了今天吃相文雅、即将步入中学大门的少先队员;昔日那低矮的*房,也成了如今美观的高楼。而唯一不变的,是端午的那份情结,是人们对端午的留恋,对端午的那份最真挚的渴盼、最真诚的心愿……端午节,我深深地、深深地期盼着你的再一次到来!

  端午节就要到了,每当这个节日来到,插艾蒿,点雄黄、包粽子、戴香包、赛龙舟等各种活动都会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个令人惋惜的历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国,想起汨罗江,想起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的文学家跟诗人屈原。

  除了屈原,应该还有很多自己的亲人在这一天被我们一同怀念。我在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无比思念我长眠在商州地下的奶妈,我知道,她也一定会思念我的。

  我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她对我的哺育跟爱却远远超出了血缘的范围,在她精心呵护跟爱抚下,快乐考试吧的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的回忆,尤其是端午节的粽子跟香包,更让我无比怀念我的奶妈——那位漂亮健康宽容豁达的年轻女子。

  是她在一个幼小的生命需要奶水的时候向我敞开了温暖的怀抱,我在她的怀中贪婪地吸允着、索取着自己的需要,在她的怀抱中一天天饱满、长大、变美。

  我长大了,要进幼儿园跟上学,城里跟乡下的距离把我拉离了她的怀抱,但我的心却无法离开她,因为她把母爱的种子深深种在了我的心里。于是,周末就成了我每天的期盼,通往乡下的小路跟小桥,奶妈家的柴门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图画。

  那时候每年的端午节,我在睡梦中就能闻到粽子的清香跟香包的花香,那是奶妈让小舅挽着蓝子天不亮就送来的煮了一夜,走完十几里路还温热的粽子,里面的各种豆儿跟枣儿把糯米染得红红的.,吃起来软软的,甜甜的,香香的,我的小肚皮也被粽子撑得溜圆。

  每年的这几天,我的主食就是奶妈的粽子,我一直到现在都认为奶妈的粽子是最好吃的,谁都比不上。

  装粽子的蓝子上还挂着奶妈亲手做的香包,那香包好看极了,是用各种丝线缠绕的小粽子的模样,小巧玲珑,香气芬芳,我挂在脖子上在学校向女同学炫耀着,高兴着,美着……

  那感觉让我每次回忆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时代,回到了奶妈身边。

  也有那么几次赶上在奶妈家过节,于是,包粽子就成了我最高兴的事,尽管我不会包,但还是象模象样地挽起袖子,坐在大盆子边上,拿着棕叶包着米跟豆儿,拿着草捆扎,每到这时候,奶妈都会高兴的一边包着手里的,一边教着我,还把我包的粽子也放入锅里一起煮,结果可想而知,我的粽子不是找不着,就是里面成了稀饭,尽管这样,她也从未责怪过我,还任我用手在盆里捞来捞去继续捣乱。

  亲爱的妈妈,女儿现在仍然不会包粽子,不会缠香包,不是女儿不想学,而是女儿要把妈妈的粽子跟香包永远永远留在记忆中,那是什么样的粽子跟香包都无法替代的美的记忆,美的味道,美的感受。

  就要过节了,不知道天堂里有没有粽子,有没有香包?

  女儿在这里为妈妈送上一份节日礼物,愿与您在梦中相会,亲手为您剥粽子,戴香包,亲口祝您端午节快乐!

  欣闻国家已经把端午节跟春节、中秋节一起列为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虽然还没有规定为法定假日,但重视传统节日的步子已经迈出,我想您听到这个消息也一定会高兴的,因为您爱这个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学校放三天假,说到端午节,自然也就想到了屈原,据说,屈原是在农历五月初五受冤,抱着石头自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屈原被鱼儿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进汨罗江中。这是*以为常的说法!

  晚上妈妈和爸爸带我一起去外婆家过节,这时,外婆正在包香喷喷的糯米粽子。外婆说:“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这时,外公要跟我讲讲端午节的*俗,听说在江南地区:他们为了驱邪,用艾,菖蒲和蒜这”端午三友“驱鬼,还有一种重要的驱鬼方法,是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

  这时,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刚煮好的粽子热气腾腾的,我第一个坐在位子上,说:“外婆,我来帮您尝尝粽子熟不熟”。外婆笑眯眯的说:“看你这只小馋猫,好!外婆给你先来一个。”我把粽叶拨开,看到了糯米粽子,闻一闻,哇!真香啊!真让人流口水,不能光看不吃呀,我马上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外婆说:“现在的粽子品种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咸肉粽……”听着听着,口水早就已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去了外婆家,我不仅了解了不少的知识,有吃到了好吃的端午节的粽子,真是高兴呀!

  端午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过一个团圆节。

  “端午节”由来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个逢五。端午节又叫“龙舟节”“诗人节”“灯节”。说起这些节日,还有一段悲凉凄美的故事呢!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周围的人纷纷走到江边划船打捞。人们争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捞了很久以后,人们还不见屈原的尸体,就回家拿米团扔往江中,不让江中的鱼、虾、蟹、阄等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有了现在的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最重要的*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黄米和糯米做成。把黄米或者糯米,还有包粽子的竹叶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叶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一个角放上大枣或花生,为的是不让米溢出来。粽子包好后,连同鸡蛋一起放到大锅里,慢火煮一下午。粽子煮好后,打开锅,芳香四溢,竹叶的香味,粽子的清香,沁入到鸡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

  端午节还有一个传统;用艾子叶驱蚊。以前医疗不发达,有些体弱残疾的人被蚊虫叮咬后会死亡,把艾叶放在门上有一种避邪的.作用。人们还在端午节这天绑许多五彩的小扫帚。小扫帚是用麻线做成的。人们用各种染料把麻染成七彩线。绑制成1厘米长的小扫帚,再用一些小果壳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中间有一个小孔,将七彩线把小果壳穿在一起,绑在孩子们的手脚上,以示吉祥如意。

  中华民俗源远流长,这不是迷信,而是传统*俗。我们应该去尊重它、保护它。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成为民族的和谐,为经济的腾飞做出贡献。

  “粽子香,香厨房。艾草香,香满堂。柳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伴随着这首民谣,端午节如期而至。

  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节日,当然,也是一个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但是,各地的节日*俗却不大一样。“曾经沧海难为水”,我唯独对家乡的端午情有独钟。

  端午的前一天,大人们就准备好糯米,粽子叶以及其他材料,并早早地把粽子叶包好。

  包粽子这一环节,好玩,有趣,是小孩们最喜欢的。

  首先,把粽子叶拿在手中,慢慢地围呀,围呀,绕成一个长柄勺似的形状。这下,小孩子们可有玩的了。他门用长柄勺似的粽子叶从水盆里舀一勺水,然后提在空中。叶子里的水便如根根晶亮的银线一般,飞流直下,“哗哗——”地响。待到水快“干涸”时,飞流直下的银线就摇身一变,成了颗颗璀璨的珍珠,滑落在水盆里,叮咚作响。让人不由自主地为此景此声所陶醉。

  然后,就用勺子一勺一勺地将糯米装在粽子叶里。小孩儿们的脑袋总是那么奇特。他们将粽子叶里的糯米堆成一座小山,白白的,如雪一般,那么可爱,那么圣洁。有时,他们还会在小山上栽花种草——将小片的树叶或花瓣贴在上面,让小山充满勃勃生机。

  最后就该系线了,就是把包好的粽子捆起来。小孩们捆好后,可不会乖乖地让粽子得到一份安宁。他们会把粽子系在手腕上,当作溜溜球来玩——丢出去,收回来。可是,他们只能丢出去,却很难收回来。

  端午节的早上,小孩们几乎都是被四溢的粽香所唤醒。来到餐桌边,他们就会看到碗里坐着一个粽子,白白的,嫩嫩的,上面还点缀着一些砂糖。早晨的阳光射进来,照在上面,反射出一道耀眼的光芒。让人看了,不禁垂涎三尺。于是,他们立刻挥去嘴角的口水,拿起筷子,端起饭碗,轻轻地咬一口,细细地嚼一嚼,慢慢地咽下去,那滋味,比美味佳肴还美味佳肴。

  “粽子香,香厨房。艾草香,香满堂。柳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伴随这首民谣的余音,端午节如期而去。但端午的欢乐却永远回荡在我们的心间,永远,永远......

端午节随笔6

  小时候,端午这天家家户户都会有特定的食物—粽儿,出现在家家户户的饭桌上。粽儿吃起来吧!有种苦涩的味道。一般为了去掉此种苦味,饭桌上都会摆着白糖,这是最初的去苦涩的方法,后续,逐渐可以用肉、枣、红豆、来去除苦涩的味道,当时粽儿一般以黄色的六边形,亮相于餐桌上。如今不管是颜色,还是形状,都是千变万化,形态各异的。

  为何只有端午粽儿,才会出现在餐桌之上。大们的回复是:“后人为纪念投身汨罗的屈原”。

  屈原是谁呀!翻开历史的篇章,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地楚国丹阳,湖北省宜昌市,芈姓,屈氏,名*,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年少时,可谓意气风化,不单是**,还深受楚当权者的信任,有能力也有*台,借改革达富国强兵之举。精忠报国之心,显露无疑。正当一切顺风顺水之时,张仪出现了,张仪运用捭阖纵横之术,深受楚当权者信任,慢慢的就和屈原疏远了。屈原逐渐从楚国的**中心,流落外地。发出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无奈。可叹他,满腹经纶敌不过,丰功伟绩少人提。就在张仪的计划步步实施时,楚国也必将灭亡。楚国子弟多才俊,尸横遍野在郢城之后,无力回天,爱国情怀热血红,全赴汨罗江水中。

  楚已是国破家亡,瞬间楚人轮为亡国之奴。如果当初当权者信屈原,不信张仪,或许又是另一翻景像。

  屈原一跃,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古代智慧,我辈只能望洋兴叹了。为了能让屈原从形式当中吃到粽子,可谓是展万家之所长。

  饭团和粽子原材料均为米,饭团没有任何包裹为鱼虾所食,粽儿多了粽叶的包裹最终为屈原所食,两者本为白米,多了粽叶之后,色泽上却能有着天差地别之感,饭团遇水立即分化,粽儿遇水,紧紧相依。刚出炉的`粽儿,拔开瞬间,热气腾腾,咬一口还有种苦涩的味道在其中,饭团放久一点,就会变质,而粽儿放久一点,除味道有所差别,质却没有变。粽儿代表的人物——屈原,和月饼所代表的人物——嫦娥,已流传世界,不朽的中华民族。虽是云里雾里的典故,典故必会源源流长。

  如今,端午已成法定节假日,粽儿已进千家万户,端午和中秋,逐渐变成团圆的象征。

  粽儿味虽苦涩,我辈不能忘。端午节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我辈绝不能忘,屈原精忠报国之心,我辈更不能忘。

  记得小时候,端午节前两天,妈妈就开始买粽叶、粘米、大枣等等,然后就开始烀粽叶,泡粘米……端午节头一天下午,我放学后就能看到妈妈坐在台阶上包粽子, 旁边放着桌子、盆、水桶等等,于是我也按捺不住跟妈妈学包粽子的心情,开始凑趣。只见妈把两三片粽叶瞬间就卷成漏斗型,然后用右手在盆里捞起粘米放到粽叶 里,再在里面放上大大的甜枣,然后把水撩在上面把粘米铺均匀,接着我是怎么也学不会了。我包好的粽子几乎都是漏的,而且形状也不对,于是妈妈重又教我,可 是笨笨的我怎么也学不会,于是我索性不学了,坐在那里看着妈妈包,妈妈手疾眼快,那么多粽子妈妈包了几个小时,终于包好了,就在大锅里煮,闻着粽香味,我 和弟弟心里馋馋的,可也只能等到时间到了才可以吃到嘴,妈妈说将煮好的粽子要用凉水多泡一会,吃着才好呢!

  第二天端午节,早上爸爸很早就起了床,在家里的大门上都插上了艾叶,据说端午这天插艾叶可以避邪,也许这些都是风俗*惯,或者迷信吧。妈妈将头天晚上煮好 的粽子放到凉水里,煮鸡蛋、鸭蛋、鹅蛋,有咸的也有淡的,粽子一盆蛋一盆,吃粽子撤上白糖,吃完之后我和弟弟美美地去上学。

  老家的端午是北方的端午,也是少年时代的端午,也是贫穷困苦的端午,也是快乐天真的端午;新家的端午是南方的端午,也是我中青年后的端午,也是生活进步的`端午,更是思念感悟的端午。“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不知不觉我已经多年没有在端午时节看到麦儿黄了。

  儿时的印象里,看见一群妇女、姑娘围着卖货郎叽叽喳喳购买五彩丝线和绣香囊用的料子时,便知端午节就要到了。村里的孩子全都一样的被那五彩的灵物庇护起来,撒欢野性地满村里跑着。

  那时的端午节总是赶在麦口,五月的麦垅早已呈现黄澄澄的气象。含我在内的一群小冤家总喜欢聚在地头,各自在麦地中挑选几穗,蹲下来小心地用力搓着,吹去麦 芒和硬壳白膜的胞衣,剩下一小捧饱满黄绿的麦粒,填进自己的嘴里,香甜的肉感连同新鲜的浆液让人满口生香。生产队里看麦的“秃大辫”(我们村上的一个光棍 男人)出现在离我们五十米开外时,我们立刻一哄而散,那感觉如山高似水长。

  姐忆的不是端午,是快乐;吃的不是粽子,是心情。

  粽叶飘香,艾叶插在门头上,绿豆糕上场,每年的端午节,都让我倍感怀念和感概。岁月是一首歌,一样的歌词,不一样的韵律,同样都是端午节,母亲和我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时间里让自己的孩子对端午节的感受有着天壤之别。

  小时候,端午节是我最盼望的节日之一,因为在这天,不但有粽子、绿豆糕、米粉肉吃,有糖果,重要的是母亲还早早为我准备了新衣裳(母亲会缝纫,小时候的`衣服都是母亲自己做),几岁的时候,母亲会给我缝制一件长袖外罩,上面一针一线的刺绣上一个图案,记忆中印象深刻的当属那一件天蓝色的的确良外罩,母亲刺绣了一只白色的鹅在上面,栩栩如生,我穿着她招摇过市,不但是小朋友羡慕,小朋友的妈妈们也羡慕,只是可惜她们没有母亲的那双巧手。

  再后来大一点的时候,端午节,母亲便给我缝制碎花布衣,辫两个小辫子,偶尔还备置一件毛衣,小时候天气似乎没这么热,记得有一年的6。1儿童节就穿的母亲为我准备的深绿色毛衣,藏青蓝的裤子,白球鞋,参加学校组织的跳绳比赛,那身行头,特别是毛衣同样为我彩不少。母亲,是个秀外慧中的人,勤劳能干,不管多忙碌,每个节日都积极认真地做准备,让我每每对节日充满了欢喜和期待,日子在母亲的打理下,逐渐风生水起,我和姐姐也在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中健康阳光幸福地成长。

  回过头来,看看我自己,这些年的端午节,甚至春节,对我来说,似乎都如*常的日子一般,特别是*些年,更甚,再也没有小时候的那种过节的氛围和热切,过节除了和家人小聚一下再无其他,就是我这样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子,让他也开始对节日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节日在他的记忆里,只是放假,他可以不用去上学。

  究其原因,其实不是我对生活不热爱,而是现时的生活条件好了,粽子一年四季超市里都有,想吃就买,衣服什么时候需要,就买来穿,只要孩子喜欢,大鱼大肉变着花样每天都在吃,不同于我的儿时,更多的是过节才能吃上一顿丰富的菜肴。

  或许,人懒了不积极了就会给自己找一些并不合适的理由,时代变迁也好,年岁大小也罢,端午节,过与不过,重视与否,反映的其实都是人们对生活的心态。

  一年一年,一个个端午节就那样随流年远去,记忆却温暖如斯,母亲就在身边,就在眼前,如今我也想用母亲对我的那一份爱,来回报母亲,同时也给儿子营造一份节日的气氛,生活从来就是美丽的,只要用心,只要有心。

  大家好,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端午节。端午节的日期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的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等民族地区。

  端午节的*俗有很多,有吃粽子、赛龙舟,往江里撒白糖。还要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活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节,人们把屋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孽生。这么多的*俗,其中,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动听的传说呢!传说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后来,楚国彻底被秦国毁灭了,屈原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汨罗江。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

  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小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今天我们要重视端午节,因为它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教育随笔(5)份(扩展4)

——端午节随笔菁选

端午节随笔(集合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都特别爱吃粽子,但不是常吃。有个节日要吃鸡蛋,戴“花绒”,这才由大人口中得知这个节日是五月端,而我们只关心能否吃到粽子,对于为什么叫五月端,就一无所知了。

  五月端在祖辈心中是有分量的,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冬节一样隆重。这时大人们煮鸡蛋给我们吃,而*时是很少吃到鸡蛋的;大人们给我们买红黄绿三色的“花绒”,绾在我们手腕上,脚腕上,戴在我们脖子上,说这样可以避灾辟邪,让我们长命。那时有骑着自行车的贩子走村窜巷地叫卖“花绒”的,“花绒”裹在一个滴溜骨碌的六棱柱架子上,色泽绚丽,柔软。每当这时看到他们,我们就会央求大人们给我们买;开头有一个人买了,渐渐地就围了一圈人,挑选,讲价,仿佛成了街市上一个亲切,热闹的摊点。

  端午节还有一个*俗就是吃粽子。九十年代,街上很少有卖粽子的,我很少吃过粽子,对粽子是陌生的;但看到别人吃粽子自然是异常羡慕的,只有有钱人家的孩子才可以吃粽子的。我也吃过几回粽子,是亲戚家送来的,芦苇叶包的,三棱锥形,馅料是黏米和红枣,甜,黏,香。吃过了一回,还惦记那个味道,每当看见芦苇就容易想到粽子。每逢这个节日,村里富裕人家的一些老实、有礼貌的孩子们就会,依偎着家人到河边采摘新鲜的芦苇叶,要又大又宽的那种,回家洗干净,开始包粽子。包粽子是个艺术活了,我们又不会参与,只知道粽子好吃,对包粽子却也是着迷的;无奈哦,只得羡慕,心里直流口水了。粽子的味道和工艺对我有着很大的魅力,对这个吃粽子的节日也就“上心”了,懵懂中,期望这个节日早早到来。

  如今又到了吃粽子的节日了。这天,下起了小雨,只有中午晴了一会儿;然而,没有丝毫影响人们的激情。人们走到街上买了各种东西,蔬菜,肉,鸡蛋等等,为准备一份端午的盛宴而忙碌,像往年一样,想过一个祥和吉庆的节。人们以过节来纪念过去的岁月,犒劳自己,感受着生活的美好。这样可以鼓励自己努力工作,给儿孙带来乐趣,合家盼望着幸福,*安,喜庆;可以凝聚家人的心,让家的味道变得浓烈,芬芳。这天,我还是吃着煮鸡蛋,味道还是如小时候的香,对粽子就不那么十分渴望了。周围的孩子们也不戴“花绒”了,有的只穿着由红色绣花的绸缎做的裤子,有的打扮和*常一样,在门口调皮的玩耍。几乎家家门上都插着艾草,这一点至今没变 。

  小时候吃粽子已变成心中一段美味的回忆了。那时大人们只知道端午节是祖辈们定下来的,规规矩矩地过节享受就是了,却很少有知道来历的,也很少给我们讲起。直到我上了初中,学了屈原的一篇文章,才知道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大夫的,也叫做端午节。我得知屈原是一位忠诚的大臣,写下了一部名作《离骚》;但受到恶人的排挤,无奈最后投江而死。《离骚》比较难懂,我只记得 “哀民之多艰”这一句。我虽然难以理解《离骚》,但同情屈原的遭遇。端午节人们包粽子投入江中,祭奠忠诚大夫,与英魂共享美食、安乐,寄托了哀思,也彰显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现在,即便吃不到粽子,只要想到或看到粽子,就会生起欢喜之感,好像每天都是吉祥的端午节。我知道人们用绿芦苇叶,包着黏米,大红枣,芝麻之类的馅料,包成三棱锥形,用白线捆好,放到蒸笼里蒸煮,熟了的粽子成灰绿色,鼓鼓的外形,吃起来,味道没得说。记得有一次在长途车站,我买了一个粽子,花了五元钱,味道一样甜。虽然贵点,我仍感到很满意,当然也有很多人买。

  有时候,我想,粽子为什要用青绿色的芦苇叶包成?人们可能也有这个疑问吧。这要先从芦苇说起。传说神仙喜欢在芦苇盖的棚子下乘凉,芦苇就意味着吉祥如意,用芦苇叶做的'粽子就沾上了喜庆的含义了,能给人们带来好运气。观音菩萨喜欢竹叶,竹叶就成了吉祥的代称了,所以有的地方人们喜欢用宽大的那种竹叶来包粽子,图个吉利。那种竹叶也类似芦苇叶。

  许多人们为什么爱吃粽子?我以为,粽子味道固然是美的,但粽子也是一种素食斋饭,就像腊八节人们喝腊八粥一样,吃粽子寓意着虔诚之心,以祈求神灵祖宗的保佑。

  人们把煮熟的粽子,拿一些投入到河流江湖中来纪念屈原大夫,表示哀悼,为什会有这个举动?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诸葛亮渡泸水时,受到阻碍,就曾以羊马的肉做成馒头,投到泸水中祭奠水中的亡灵,或超度他们转世,或劝导他们随队伍回归故里。祭祀完了,风*浪静,顺利渡过泸水。可见在那时候已经有投食物到河里祭祀亡魂的做法了,之前也一定有这样的古老做法。所以用粽子来怀念屈大夫,也是随古风的。“神鬼之德,其明盛矣!”尊重逝去英灵,早已是一种风土人情了。

  念端午节,对屈大夫的《离骚》一书也倍加敬重了,定犹如他这个人一般璀璨夺目,我心中生起一个念头:要趁这个端午节,手捧这本千古绝唱的奇书来,让心灵化入书中,体会仁人的德行,作一场情感之旅。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最多的的就是:为了纪念浪漫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惯。今天我园为过端午节给孩子们准备了粽子。每天我们拿点的老师总会把下午的.点心一起拿上来,可是今天当孩子问我们:老师今天下午吃什么点心啊?我们给孩子一个微笑,回答:神秘点心。下午很快到了,当宋老师领来“神秘点心”。粽子的时候,孩子们都大声的说:老师我们最喜欢吃粽子了。宋老师问: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吃粽子吗?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叫杨芷言的孩子说:老师是不是因为过端午节啊?

  宋老师笑眯眯的告诉孩子们:是的,因为要过端午节所以吃粽子。并说顺便给孩子们传播了一些端午节的知识,虽然我们的孩子还小不懂得那么多,但是从孩子们吃粽子开心的表情中,我们老师都得到了莫大的欣慰。吃过粽子之后宋老师又带着孩子们制作了一个叫“五彩球”的手环,并告诉孩子们,我们制作的这个东西可以辟邪哦,虽然我们不迷信但是我们尊重我们祖辈人们留下的过传统节日的*惯。

  今天的孩子懂得了,端午节的*俗,还懂得很多的知识,希望我们的孩子们以后的日子里快乐成长。

  每年的端午节前一天,老婆都要亲手包制一锅粽子给家人吃。尽管超市里出售的粽子种类齐全,花样繁多。

  老婆始终认为,只有自己亲手包制的粽子才最可口,最有端午节的味道。

  农历四月底,五月初。老婆就把包粽子所需的各种材料都给买了来。有粒大色白的糯米;浓绿新鲜的棕叶;有又宽又长的马莲;也有红红的大枣;颜色不一,酸甜不等的葡萄干儿及上好的五花肉。

  老婆包制的粽子,最大的特点是个儿大,三角形状周正,捆得结实,味道存正。如果是凉着吃口感更好,糯米qq的,大枣葡萄干儿的`酸酸甜甜,红烧肉的满口留香,称得上是我家的第一美食。

  我家包粽子时,老婆绝不会让我动手。人家嫌我包的粽子个儿小,捆得松散,还包不严实。所以,她会一个人蹲在厨房包上 个把小时,一大锅粽子才能包好。然后就用炆火把刚刚包好的粽子煮上。不一会儿满屋就弥漫着浓郁的棕香,让人急不可耐。

  当然我也不闲着。老婆包粽子时,我就找出早就备好的五色亮光纸,自己叠纸葫芦。还是小时候跟奶奶学的。虽然手工叠制的没有市场上卖的丫丫葫芦那样精致,可我觉得更有端午节的味道。

  端午节这天,我必须起个大早,骑上自行车,到离家有一公里远处的机场上,把顶着露水的艾蒿才回来,传说只有此时的艾蒿才能起到除灾去病的作用。

  有时正赶上阴天,能见度差,真假艾蒿辨认不清,采回“山寨”艾蒿来也是常有的事。不过我从来都不会担心。因采艾蒿的人很多,总有热心人把自己采到的真艾蒿分给我一些。

  艾蒿采回来了,便掐一些艾叶儿泡在洗脸盆里用来洗脸,掐一枝艾尖夹在耳朵缝里,或者信手将其插在发间,剩余的艾蒿就用一根绳子绑好后悬挂在门框上。在配上叠好的纸葫芦,端午节的气氛便营造好了。

  吃早饭时,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粽子,吃茶叶蛋。 在浓浓的艾香中送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啊,又到了端午节,这个传统的节日。

  对目前的我而言,端午节和*时有两点不同:一是回宿舍的路上可以看见有摆摊卖粽子的;二是早上要发送N条祝福端午节的短信给朋友和老师。

  一说到端午节,我就想到粽子,继而想到屈原,继而想到“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继而想到上中学时语文课被强迫背诵《离骚》,继而想到高考写作文时候的抓耳挠腮,继而我现在就想抓耳挠腮。

  上高中时候,一次开学时候发新课本,清点完之后没事翻着新课本玩,突然发现旁边一个女生在那乐,问她为什么这么乐,她说“你发现没有,这个学期语文课只有两篇课文需要背诵,而且就一段”,继而我也跟着乐。

  晚上组里组织一起出去吃自助,哎,在这个抠门的公司,上次组织吃饭都是年前的事情了,看看人家的公司,动辄就组织出去玩。

  与往常不同,这次出去吃饭,总经理和技术总监竟然都来参加,对我们这个小小的研发组真实受宠若惊。上个星期组长就开会通知大家到时候一定不要请假。说实话,谁请假啊,着铁公鸡的`公司,好不容易拔次毛,大家还不轮圆了腮帮子。

  你看你看,大家中午都留着肚子兮;你看你看,中午吃饭的时候女生都去喝粥兮;你看你看,二姐再有两个月就生宝宝了,不照样挺着大肚子来参加兮。

  挺钦佩总经理的。高处不胜寒,一个八百人公司的总经理肯定有我目前无法想象的压力和繁忙的工作,却还能在端午节抽空来鼓舞士气。可能这辈子我都不会达到他的那种高度,但至少我要尝试着学*他的那种一心多用的本领。

  祝愿大家都能过一个美满的端午节。

  小时候,端午这天家家户户都会有特定的食物—棕儿,出现在家家户户的饭桌上。棕儿吃起来吧!有种苦涩的味道。一般为了去掉此种苦味,饭桌上都会摆着白糖,这是最初的去苦涩的方法,后续,逐渐可以用肉、枣、红豆、来去除苦涩的味道,当时棕儿一般以黄色的六边形,亮相于餐桌上。如今不管是颜色,还是形状,都是千变万化,形态各异的。

  为何只有端午棕儿,才会出现在餐桌之上。大们的回复是:“后人为纪念投身汨罗的屈原”。

  屈原是谁呀!翻开历史的`篇章,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地楚国丹阳,湖北省宜昌市,芈姓,屈氏,名*,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年少时,可谓意气风化,不单是**,还深受楚当权者的信任,有能力也有*台,借改革达富国强兵之举。精忠报国之心,显露无疑。正当一切顺风顺水之时,张仪出现了,张仪运用捭阖纵横之术,深受楚当权者信任,慢慢的就和屈原疏远了。屈原逐渐从楚国的**中心,流落外地。发出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无奈。可叹他,满腹经纶敌不过,丰功伟绩少人提。就在张仪的计划步步实施时,楚国也必将灭亡。楚国子弟多才俊,尸横遍野在郢城之后,无力回天,爱国情怀热血红,全赴汨罗江水中。

  楚已是国破家亡,瞬间楚人轮为亡国之奴。如果当初当权者信屈原,不信张仪,或许又是另一翻景像。

  屈原一跃,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古代智慧,我辈只能望洋兴叹了。为了能让屈原从形式当中吃到粽子,可谓是展万家之所长。

  饭团和粽子原材料均为米,饭团没有任何包裹为鱼虾所食,棕儿多了棕叶的包裹最终为屈原所食,两者本为白米,多了棕叶之后,色泽上却能有着天差地别之感,饭团遇水立即分化,棕儿遇水,紧紧相依。刚出炉的棕儿,拔开瞬间,热气腾腾,咬一口还有种苦涩的味道在其中,饭团放久一点,就会变质,而棕儿放久一点,除味道有所差别,质却没有变。棕儿代表的人物——屈原,和月饼所代表的人物——嫦娥,已流传世界,不朽的中华民族。虽是云里雾里的典故,典故必会源源流长。

  如今,端午已成法定节假日,棕儿已进千家万户,端午和中秋,逐渐变成团圆的象征。

  棕儿味虽苦涩,我辈不能忘。端午节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我辈绝不能忘,屈原精忠报国之心,我辈更不能忘。

  端午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过一个团圆节。

  “端午节”由来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个逢五。端午节又叫“龙舟节”“诗人节”“灯节”。说起这些节日,还有一段悲凉凄美的故事呢!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周围的人纷纷走到江边划船打捞。人们争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捞了很久以后,人们还不见屈原的尸体,就回家拿米团扔往江中,不让江中的鱼、虾、蟹、阄等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有了现在的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最重要的*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黄米和糯米做成。把黄米或者糯米,还有包粽子的.竹叶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叶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一个角放上大枣或花生,为的是不让米溢出来。粽子包好后,连同鸡蛋一起放到大锅里,慢火煮一下午。粽子煮好后,打开锅,芳香四溢,竹叶的香味,粽子的清香,沁入到鸡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

  端午节还有一个传统;用艾子叶驱蚊。以前医疗不发达,有些体弱残疾的人被蚊虫叮咬后会死亡,把艾叶放在门上有一种避邪的作用。人们还在端午节这天绑许多五彩的小扫帚。小扫帚是用麻线做成的。人们用各种染料把麻染成七彩线。绑制成1厘米长的小扫帚,再用一些小果壳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中间有一个小孔,将七彩线把小果壳穿在一起,绑在孩子们的手脚上,以示吉祥如意。

  中华民俗源远流长,这不是迷信,而是传统*俗。我们应该去尊重它、保护它。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成为民族的和谐,为经济的腾飞做出贡献。

  “粽子香,香厨房。艾草香,香满堂。柳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伴随着这首民谣,端午节如期而至。

  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节日,当然,也是一个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但是,各地的节日*俗却不大一样。“曾经沧海难为水”,我唯独对家乡的端午情有独钟。

  端午的前一天,大人们就准备好糯米,粽子叶以及其他材料,并早早地把粽子叶包好。

  包粽子这一环节,好玩,有趣,是小孩们最喜欢的。

  首先,把粽子叶拿在手中,慢慢地围呀,围呀,绕成一个长柄勺似的形状。这下,小孩子们可有玩的了。他门用长柄勺似的粽子叶从水盆里舀一勺水,然后提在空中。叶子里的水便如根根晶亮的银线一般,飞流直下,“哗哗——”地响。待到水快“干涸”时,飞流直下的银线就摇身一变,成了颗颗璀璨的珍珠,滑落在水盆里,叮咚作响。让人不由自主地为此景此声所陶醉。

  然后,就用勺子一勺一勺地将糯米装在粽子叶里。小孩儿们的脑袋总是那么奇特。他们将粽子叶里的糯米堆成一座小山,白白的,如雪一般,那么可爱,那么圣洁。有时,他们还会在小山上栽花种草——将小片的树叶或花瓣贴在上面,让小山充满勃勃生机。

  最后就该系线了,就是把包好的粽子捆起来。小孩们捆好后,可不会乖乖地让粽子得到一份安宁。他们会把粽子系在手腕上,当作溜溜球来玩——丢出去,收回来。可是,他们只能丢出去,却很难收回来。

  端午节的早上,小孩们几乎都是被四溢的粽香所唤醒。来到餐桌边,他们就会看到碗里坐着一个粽子,白白的,嫩嫩的,上面还点缀着一些砂糖。早晨的阳光射进来,照在上面,反射出一道耀眼的光芒。让人看了,不禁垂涎三尺。于是,他们立刻挥去嘴角的口水,拿起筷子,端起饭碗,轻轻地咬一口,细细地嚼一嚼,慢慢地咽下去,那滋味,比美味佳肴还美味佳肴。

  “粽子香,香厨房。艾草香,香满堂。柳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伴随这首民谣的余音,端午节如期而去。但端午的欢乐却永远回荡在我们的心间,永远,永远......

端午节随笔7

  每年的端午节,老伴儿都要亲手为家人包制一锅粽子。

  老伴儿始终认为,吃粽子,还得是亲手包制的才好吃,才最有端午节的味道。

  农历四月底,五月初。老伴儿就把包粽子所需的各种材料都给买了来。有米粒饱满糯米,红红的新疆大枣和颜色不一,酸甜不等的葡萄干儿,再买来上好的五花肉。 当然,浓绿新鲜的棕叶,又宽又长的马莲,更是不可缺少。

  老伴儿包制的'粽子个儿大,三角形状周正,捆得结实,且味道存正。若是凉透了再吃,糯米的,大枣葡萄干儿的酸酸甜甜,红烧肉的满口留香,称得上是我家的第一美食。

  我家包粽子时,老伴儿绝不会让我伸手。她会一个人蹲在厨房里包上 个把小时。然后再用炆火把刚刚包好的粽子煮上。一会儿的功夫,满屋弥漫着浓郁的棕香,让人急不可耐。

  当然,我也不闲着。老伴儿包粽子时,我就找出早就备好的五色亮光纸,自己叠纸葫芦。这手艺还是小时候跟奶奶学的。尽管手工叠制的葫芦,赶不上机制的精致,却充满了返璞归真的端午节味道。

  另外,端午节这天,我必须起个大早,骑上自行车,去离家有一公里远处的机场上,把顶着露水的艾蒿薅回来,传说只有此时的艾蒿才能起到除灾去病的作用。

  艾蒿采回来了,便摘一些艾叶儿泡在洗脸盆里用来洗脸,掐一枝艾尖夹在耳朵缝里,或者信手将其插在发间,剩余的艾蒿就用一根细绳儿绑好后悬挂在门框上。在配上叠好的纸葫芦,端午节的气氛便营造好了。

  吃早饭时,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粽子,吃茶叶蛋。 在浓浓的艾香中送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作者 孙成功 58岁

  单位 吉林航空维修有限责任公司飞机总装厂

  每年到端午节来临,网上和微信中一片“粽情”飘香的味道,南方有水的地方,更是早早地就预备下划龙舟比赛的物件,紧锣密鼓地加强训练划龙舟比赛的“战斗”队伍。而在我们北方大部分地区,端午节则是以包粽子、结花绳、做荷包、图吉利的民间活动为主。由于缺水,村民们不敢奢望在大江大河中祭奠、举办划龙舟活动,因此也就不知道纪念屈原和伍子胥的故事。我知道端午节纪念屈原,那还是在上了小学以后的事。

  过去,我们那里乡下根本买不到糯米,所以每到过端午只能吃干榆树钱做的粑粑,最有钱的人家也只能是从集市上买回二斤干枣,过端午用水泡醒了蒸枣山吃。常记得我们家门前那棵老榆树,春天,当那上面结满一串串鹅黄色香味甜绵厚实的榆钱时,就是我们最喜欢的时候。这榆钱自古就有被食用的*惯,农村的小孩根本就不懂讲卫生这一说辞,只要是看见榆钱,就爬上树去先美美地捋着生嚼着吃上几口,解解馋。然后再拣粗大肉厚的折几支带回家晾干存起来,等到过端午节时让妈妈和着粗面蒸粑粑吃。

  记得那时侯还有个顺口溜:“东家女 ,西家娃,采回榆钱过家家,一串串,一把把,交给妈妈做粑粑。”。假如那一年的雨水多,村头那棵老榆树和着春风、映着绿色,金黄的榆钱缀满枝头。每到这个季节,母亲都会带领我们一群小孩子采摘很多的榆钱来,做着各种榆钱饭,还把剩余的榆树钱晾干存起来,以备过端午给我们蒸榆钱粑粑吃。也许是我们嘴馋、也许是童年记忆深刻的缘故,现在想起来那种榆钱粑粑的味道,那种嚼在口里那么香甜,那么可口,百吃不厌的情景时,比现在吃肉的味道还香。现在母亲已经不在人世,每每想起这些事来,心里总是酸楚楚的……

  过端午还有一件事,那就是盼着妈妈给我们戴花线绳绳,女孩子则盼着妈妈给她们“包指甲”。10岁以下的小孩子最希望戴花绳绳和包指甲。妈妈拿来五色线,挽起裤腿,用两只手灵巧地在她自己的光腿上将两股五色线合二为一,搓成一条条花线绳,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分别给我们系在脖子里和两只手腕及两只脚腕上,并嘱咐我们在洗脸时不要粘上水。直到农历六月六才能解除,这一个月不能下河戏水,否则花线绳遇水掉色就不灵验了。小孩家不懂啥叫不灵验于是问妈妈,妈妈说,子孙娘娘不保佑你*安了呗!我们一听这话,吓得一吐舌头说:“还有这事?”妈妈一脸严肃说:“不信你就试试看!”说是那样说,毕竟是小孩嘛,大人一唬就乖乖听话了,连晚上睡觉做梦都不敢马虎。

  女孩子包指甲那更是受罪啦。前一天晚上妈妈将和了白矾的凤仙花在碗里捣碎,放在妹妹的`指甲盖上,用南瓜叶包一层,再用白布条包一层,最后用白线扎住,并嘱咐晚上睡觉要小心,不可蹭掉。还说不可以放屁,说一放屁包的指甲就不红了。吓得妹妹哭鼻子,妈说谁怕谁就不要包了。两个妹妹摇摇头,立马止住哭,乖乖地让妈妈给她们把十个手指头都包上。眼瞅着妈妈的耐心细致,我们几个男孩子眼睛里都并射出羡慕的光亮。五天后,当妈妈一个一个地打开妹妹的手指时,我们惊呆了:妹妹们的手指甲就像变魔术似的,红红地染上了一层颜色,拿水洗都洗不掉。

  俩妹妹高兴地一跳多高跨出门槛,在院子里大声嚷嚷:“我的指甲变红了!”我们几个男孩子羡慕地直咽口水,缠着妈妈也要包指甲。妈妈说,男孩子不能包,包了红指甲以后说娶不上媳妇!

  如今妈妈离我们而去十年了,妈妈不给妹妹们包指甲也已经几十年了,曾经的场景仅能定格在童年的记忆里。作为我们仍然相守的这些古老节日往事和温馨回忆,伴随着包粽子,插艾草这些古老传统*俗,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种美好的回望和驻足,维系着人间的亲情。

  盼望着,盼望着时光静淌,岁月温暖!

  每年的端午,总会想起屈原,想起这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想起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艾叶和粽子的香,更多的是一种临死不屈的`爱国精神,一种忧国忧民的闪光品格;想起屈原所写的《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不朽诗篇,想起屈原抱石投汨罗江的无奈,他是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其实,端午就是感悟那段历史,感受屈原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体味他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百折不挠,领会着他因报国无门而痛投汨罗江的千般痛楚的心情!

  在传统文化日益被人忘记的时候,重温端午和感悟端午文化,是我们当前唯一能做的!

  而我,在端午节感受到的友情、亲情、历史文化,就是我端午最大的收获!

  端午是一种传说、一种怀念、一种味道。端午的情愫始终在我的脑海里萦绕。

  大家好,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端午节。端午节的日期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的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等民族地区。

  端午节的*俗有很多,有吃粽子、赛龙舟,往江里撒白糖。还要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活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节,人们把屋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孽生。这么多的*俗,其中,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动听的'传说呢!传说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后来,楚国彻底被秦国毁灭了,屈原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汨罗江。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

  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小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今天我们要重视端午节,因为它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5月26日,*阳县行知幼儿园借一年一度的“端午”传统节日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色香味”俱全的传统盛宴。


端午节教育随笔(5)份(扩展5)

——端午节散文随笔实用五份

  在我离开家乡之前,我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县城.那还是因为叔叔生病在县城住院,爹带我去看望叔叔。我记得,那是我五、六岁的时候,那天正好是端午节,天还没有亮,爹就把我叫起来了,带着我走了一个小时的山路,然后又坐了一个多小时的班车,当我们到县城时,天刚好亮了.爹一手提着行李,一手攥着我,我屁颠屁颠地一路小跑跟着。

  这时,爹带我来到一家餐馆(后来才知道是县城最大的餐馆三八食堂),爹要了两碗馄饨和四根油条,我学着爹的样子,将油条泡在馄饨里。顿时,滚烫的油条经过开水一泡,那醉人的香味,扑面而来,这是我长这么“大”,过的最幸福的一个端午节,我陶醉在这幸福生活里。从此,我人生的理想也就确定了。十年以后,当我考进县城一中时,老师让我们写的第一篇作文"我的理想",我就写了:我的理想就是长大能让吃上馄饨泡油条。带着这一理想,我走出了县城,浪迹天涯海岛,过过许许多多大节,吃过许许多多的大餐,见过许许多多达官贵人,但是,我还是忘记不了哪个馄饨泡油条端午节。

  节日,就是辛勤的劳苦大众,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淡无奇的岁月中,为了打破这份宁静,辛勤劳动的人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欢乐气氛的日子。这样使得,劳苦大众在*静地生活中,让人们有所期待、有所期盼。在漫漫长河中,有了庆祝、欢庆,生活才过得有滋有味,才过得有人情味、有人性。这也许就是传统节日在千百年来,传承至今的理由吧。

  就拿端午节来说,就是没有屈原,穷苦的人们也会在五月编造出节日来。我的家乡的端午节就没有纪念屈原之说,而是一段神话故事。这个故事祖祖辈辈传承下来,这几年却让屈原占据了。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恶神,仇视人间,他要毁灭人类。这位恶神派下来一位善良之神,让他执行这项任务。可这位善良之神,动了恻隐之心。下凡后对人类说,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位恶神要观看人间,你们到这一天的时候,家家户户,房门插树枝,窗口挂野草。到这一天恶神一看,呀!世间人类真死绝了,你看,房门口都长出树枝了,窗户上都长野草了。就这样又过了好多年,恶神知道了内情,杀死了善良之神,还为人间降下了灾难。从此以后,人们为了纪念善良之神,在每年的端午节这一天,每家每户,门口插柳树枝,是为了挽留善良之神,窗口挂艾草,是为了表达对这位善良之神的爱戴。

  至于五彩绳,在我老家叫百索儿。这个传统是怎么来的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小时候,只要是过端午节,早上起床,妈妈就为我们弟兄几个带上百索儿。在老家也有人说是为了让孩子长命百岁;也有人说是,五月里蛇出现了,孩子带上百索儿,蛇不咬。不管怎么说都是为了祈求孩子身体健康,命运顺利。

  对于吃粽子,在我老家根本就没有这种*惯。我小时候也没有听说过,端午节还要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还是在上学以后,课本里学到的,那时候也就知道了屈原,知道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我们北方是以面食为主,在端午节那天,家里人会用面炸麻花,或者炸油饼,这也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小时候盼望过节,过节了就有好吃的。在小孩子眼里,过节是最好的日子。

  在我外婆家五月,杏子就熟了,端午节可以提前吃到杏子。我外婆家以前有一颗好大的杏子树,每年端午节时,我舅舅就拿好多杏子,还有麻花,油饼到我家来。这也是天打不动的规矩,自从我妈到我家,就有了这一规矩。有一年,端午节那一天我舅舅收麦子忘了给我家拿杏子,还让我妈质问了好长时间。尤其端午节吃杏儿,这在我儿时是最骄傲的,因为我外婆家的杏子比我家乡要早熟几天。端午节,下午上学,我拿着杏子、油饼、麻花,带着妈妈亲手拧在一起的百索儿,信心满满,就喜欢摆着课桌上显摆。同学们看着杏子,馋的口水直流。那时候就喜欢同学们伸出小手,哀求着在我跟前要杏:“给一个吗!掰半个也行吗?我们俩是好朋友……等等”当我掰半个杏仁给同学,看着同学们吃,我特有满足感。因为外婆家的杏子,个大,不酸。我外婆家的杏核还是甜的,在我小学二年级那年,俩同学为了我吃剩下的杏核,还打了起来最后闹到班主任那里。

  初一那年,我吃上了粽子。虽然在小学就知道,粽子也是端午节的美食,可家里穷,父母没有买过。当时的粽子也是外地运过来的,老贵了,一个五块。那年我小姨,从外地打工回来,刚好是端午节,就往我家拿了几个粽子。人家是沾蜂蜜吃的,我又不知道,拿出一个拨开就吃。尝了一口,新鲜感就没了,一点都不好吃,就像玉米糊糊,没放盐。咬了几口就扔掉了,没想到我哥回家,小姨拿出了蜂蜜。人家咬一口沾点蜂蜜,甜甜的。我是馋馋的,真没劲。哎!猪八戒吃人生果——不知其味。我是没尝出味道,一个粽子糟蹋了。当时就埋怨小姨,为什么不多拿几个,一人一个,真没意思,心里有一种失落感。心里从没有想过,那时候谁家里都没钱,吃粽子也是奢侈品。在当今社会,粽子多了,却没人喜欢吃了。端午节象征性的吃个粽子,只是为了过节。今年端午节回家,拿了几个粽子,我女儿一个咬一点,说不好吃,就让我家猪,过了端午节了。

  不过我女儿对百索儿,还是很喜欢的。五月初四那天晚上,就让我媳妇给他绑在手腕上。最后是脖子上、手腕上、脚腕上都是百索儿。还记得我小时候也喜欢百索儿,端午节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找我妈鞋百索儿,有时候我妈忙,头天晚上没来得及拧,就催着让她拧。端午节那天,绑不好百索儿是不会去上学的。端午节过后,还一直带着,一直到农历六七月,百索儿颜色褪完,再加上爱玩,不讲究卫生,百索线让污垢侵染地,都看不出是什么颜色了,才取掉。有时候还不死心,自己找来各色丝线,自己拧一根,再绑在手腕上。也许是想着端午节越长越好。在孩童时代节日是越多越好,越长越好,而对于有负担的大人,还是要以过日子为重。

  对于百索儿来说,大人们是不会绑在手腕上的。我不绑百索还是初三那年,主要是男儿身,不好意思。但端午节,砍柳枝,割艾草,还是自己的强项。自从上了初中,每年端午节都会随着父亲到山上找艾草。很早就起床,赶天不亮要把割地艾草挂在窗口,大人们说这样吉利。我对吉利倒没有感觉,主要是为了新鲜、刺激、好玩。就拿我爸常说的一句话,“年轻娃,耍性子。”在那时候,天不亮背着一背篓艾草,走在大街上觉得特别有面子,谁要就赶紧拿点,脸上永远带着灿烂地笑容。人总是要长大,对好多事也有淡化之时。上高中以后就再也没有上山割过艾草。还记得我媳妇怀孕那一年端午节,我刚好在家,我爸让我上山去割艾草,我还对我爸犟嘴,今天满大街都是买的,跑那么远干嘛?我还心里嘀咕,都好几年没上山割艾草了,我爸今年怎么这么大兴致?最后我爸一人上山割了艾草。后来才知道,在老家,女人坐完月子,要把五月端午节那天割的艾草和柳树枝,放大锅里煮水,来为出月子的女人洗身子。传说这种水洗身,对女人身体好。我爸割艾草是为了我媳妇,当儿子的却不知道,自己真是个糊涂蛋。

  随着社会发展,文化大融合,家乡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已无人说起,而关于粽子,屈原、女儿节的说法,却占据了家乡的传说。对于社会低层的劳苦大众,怎样的传说都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一家人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幸福美满的生活。

  我总认为,只有节日,才能清晰地记录着劳动人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内容;只有一次次的纪念才能让中原文化渊源流传;祖祖辈辈记住正能量的东西,社会才能发展。如果现在我女儿问我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会对她说:“因为有一位爱国诗人,在端午节这一天跳江了,所以每年我们都来纪念他。”而不会说,神、鬼之词。

  端午节前两天,母亲见邻居们忙着在地畔割艾蒿,又听说附*村里有个生意人,去年端午节拉了一面包车艾蒿在西安卖了几千元,这比种麦子划算多了,父母亲也抢着割了几捆艾蒿。放端午假,我和妻子女儿一早买了些吃的,回家看望父母亲。到了家里,父母亲正忙着整理艾蒿,我们帮着用绳子绑成小捆。

  吃了午饭,母亲催我们回家,九岁的外甥也催着要赶往新区卖艾蒿。说实在的,让我卖艾蒿,心里不是很乐意,一是放不下读书人的臭架子,二是怕别人笑自己真会过日子。看着父母亲忙碌了一整天,也就只好拉着女儿外甥艾蒿早早地返回新区。

  到了小区门口,我们选了块空地摆放好艾蒿;外甥坐在小板凳上,两手放在膝盖上,还吆喝起来;女儿站在后面,斜背着个小钱包,他俩看起来很像一回事。一会功夫,就围来几个人,先是把他俩夸了一番:“你看这娃多懂事,都能卖东西了。”“你哪里的?真能行,都自己勤工俭学了。”言语之间就挑上一两捆,付了钱还不住地打量着他俩。外甥像是得到了鼓励,说话更是铿锵有力。

  由于艾蒿太多,我和妻子只能拿些去广场卖。我鼓足勇气抱了一大捆去了广场,妻子远远跟在后面,怕碰见熟人,结果一连碰见好几个,应付似的说了几句径直来到广场。还没放下就有人要,这时来了一位广场管理员,让我赶紧挪走,说正在创卫,这儿坚决不能放。我只好拿走,心里有点抱怨父母亲,又不是没钱花,割这艾蒿干啥?但不卖吧,他们满山沟割艾蒿也不容易。这一幕使我想起了范进卖鸡,刚找个地就被人撵走了,没想到小说的一幕在现实上演了,只是范进为了活命,我算是重温儿时卖菜的生活吧。我只好抱到阳光小区门口卖,比起广场,人少了许多,自然光顾的人也少,好在没人撵。

  快九点了,我估计广场管理员走了,就再次抱到广场,根据刚才的情况一会就能卖掉。来到广场,刚放下,正擦着汗珠子,一下子来了三个工作人员,带头的估计是个领导,示意我赶紧挪走,先前那个年轻的管理员对我解释说:“刚才不是给你说了,这儿不能放,你拿到小区门口卖。上面有规定,不是我硬要撵你走,我知道你也不容易。”我有点不好意思:“好,我挪走。”心里纳闷:这些工作人员真敬业,快九点了还不下班?我抱着走出广场时,听见一个管理员对另一个小声说:“年纪轻轻的,不出去打工挣钱,指望这能挣几个钱?”我灰溜溜地走着,似乎背后有万道目光向我射杀过来。晚上躺在床上,想想管理员的话,觉得说得很实在,是个爽快人。

  我又抱着艾蒿来到人行道的绿化带旁,坐在木椅子上歇息,这时手机响了:“爸,我卖完了,你卖得咋样?”我说:“不咋样,你先回吧。”

  我和妻子随后也回去了,一进门,外甥就得意地说:“看我咋样,卖得一捆不剩,最后那三捆叶子蔫了,我一块钱卖了。妗妗,我和我姐饿了。”妻子说:“你们不是兜里有钱吗?小区门口那么多小吃,你俩怎么不买?”女儿说:“还是算了,卖个钱也不容易,总共就一百来块钱,还是给我爷爷和奶奶留着,他们挺不容易的。”“就是,我姐说每人只奖励一块钱,我买了几个糖。咱还是在家里吃,省得花钱,这钱也不好挣,把我肚子都饿扁了。”外甥一旁摸着肚子说。

  我和妻子听了很吃惊,也很高兴。没想到卖艾蒿有了这样的体会和收获,这比*日苦口婆心地进行忆苦思甜教育效果好得多。看来明年端午还得让父母亲割些艾蒿,不只为卖点钱,更为了让这一代福窝窝长大的孩子有些生活体会,否则没钱了就只知道在银行取,从不知道挣两钱要流汗。对于我而言,也是颇有收获:工作不仅是为了生活,更是为了有尊严地活着,敬畏工作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想想这端午节,过得也别有滋味。

  每逢农历五月五,让我追思的一位古人,是那个在中国文学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公元前340年,原姓芈,名*,字原,系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的他,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里。

  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

  既放那一天,你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邂逅一渔夫,见而问之: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汝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夫欲劝诫你,与世推移,莫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而你答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夫欲说: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处世不于清高。至于“深思高举”,何苦落得个被放逐?你脱口一句“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堵塞了渔翁原本想说的话。对于你宁可投江而死,也不污清白之躯,不蒙受世俗之埃尘的选择,渔父不复与言,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鼓�ざ�去。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郢都的那一瞬间,你救国的希望化作了绝望、悲愤,纵身汨罗江,把满腹爱国的情怀和一颗赤子之心交给了汨罗江日夜咆哮的波浪。

  千百年了,汨罗江的水日夜东逝,已经冲淡了那个渔夫在后人心中的名姓,却丝毫没有冲淡,落泪缅怀你遗留在江里的爱国情怀。

  你走了,“楚辞体”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你走了,每年的五月五日成为了“诗人节”。你走了,“端午节”据此而来了……

  汨罗江水流向东,艾香凝聚殷殷情。

  忧国屈原向天问,昏庸怀王信奸佞。

  纵身一跃风节亮,英名千古垂史青。

  至今江上舟竞渡,鼓声托举腾飞龙。

  又闻艾香浮心头,端午佳节鹃啾啾。

  汨罗江上烟低笼,楚湘大地风满楼。

  兴衰更迭谁能阻,民族强盛壮志酬。

  自强不息中华梦,不废江河万古流。

  粽香一缕暖心田,佳节适逢雨绵绵。

  雨飞楚天花似霞,风吹秦关麦如烟。

  黄河浪涌诗千叠,长白峰举酒万盏。

  何期巫峡寻陈迹,扁舟一叶看月圆。

  每逢端午悼屈原,忧患情怀世代传。

  华章不朽激后人,青史彪炳缅先贤。

  民族危亡赖砥柱,国家振兴有中坚。

  鼎新革故宏图展,中华如日腾中天。


端午节教育随笔(5)份(扩展6)

——小班端午节教育活动反思范本5份

  随着夏意渐浓,粽叶飘香,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不仅有着其独特的风俗文化,还蕴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为了增进大班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在临*端午节之际,高琦幼儿园大三班组织孩子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端午节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在端午节前一周,老师请孩子们和家长共同搜集了与端午节有关的资料、图片和物品带到幼儿园来。6月12日上午,周映月老师组织孩子们开展了名为“吉祥端午节”的集体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让孩子们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以及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所进行的相关活动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并将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定为端午节。同时,在这个季节里人们还有在家门口悬挂菖蒲、蒿草、艾叶,佩戴香包等*俗。最后还让孩子们品尝了香香的蜜枣粽子和肉粽。

  随后,陆老师又带领孩子们进行了美术活动纸工“做粽子”和绘画活动“粽宝宝”。还和孩子们一起将收集的图片、香包、艾叶和自己的作品布置成了展板,共同迎接端午佳节的到来。

  端午节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大班的小朋友了解到传统的节日风俗,感受到节日的亲情和快乐,更加体验到一种爱国的情怀。

  《端午节的由来》主要讲了屈原的感人故事。他爱国、有才干,并且深受百姓的爱戴,可是楚王却听信了其他人的谗言,把屈原流放到了很远的地方去,不再重用他。后来楚国被秦国占领,他感到报国无门,在万分悲愤之下,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自尽了。当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涌到江边去呼唤、打捞,向江里投食物,倒雄黄酒,希望屈原的尸体不被鱼虾所伤害。因为那天刚好是五月初五,从此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为了纪念屈原,人们都会向江中投粽子。

  我在这个教学活动时,觉得故事情节对中班幼儿来说有点深奥,怕引起不了孩子的注意力。因此就采用了提问教学法,让幼儿一边看图片我一边提出相应问题。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我觉得有几点值得反思:

  一、自己设计的问题太多,显得杂乱无章。

  既然决定向幼儿提问,我就设计好了许多问题:比如“端午节有那些*俗?屈原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投江自杀呢?他投江后人们是怎么做的?后来为什么向江中投粽子?”设计这些问题时,我也考虑到了问题太多,但又想不出如何更好的设计。教学中我只注重了故事内容,想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含义,却忽略了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现在想想,不如把问题简单化,让孩子们看着图片自己讨论她们的看法则更能引起孩子们对故事的兴趣。

  二、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故事的内容有点深奥,幼儿在第一次听的时候就有点耐不住性子,更何况老师还设计了那么多的问题。请幼儿回答的时候,我发现幼儿举手发言的比*时上童话故事时要远远的少很多。明显,我的问题没有激起幼儿的兴趣。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如果幼儿对教学教学内容没有了兴趣,那么这就是老师的准备不足,也可以说是一堂失败的课程。在以后的类似教学活动中,我会多加注意。

  在传统节日—端午节到来之际,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拉*社区与居民的距离,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市场街社区组织社区工作者、居民代表、楼院长和社区志愿者等20余人,开展了以“粽叶飘香过端午,幸福和谐邻里情”为主题的包粽子比赛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糯米、蜜枣、粽叶、麻绳等包粽子的材料,开始包粽子比赛,整个活动现场充满浓郁的端午气息,大家各显其能,三角形、牛角型、金字塔形、长条形等各种各样的粽子500多个很快便成型了。

  随后,社区工作人员、楼院长、志愿者们分头把煮好的爱心粽子送到了辖区困难家庭、空巢老人、残疾人等30户居民家中,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及社区对他们殷切的关爱。

  端午佳节即将来临,街道、社区与包联领导区**副**刘岩带着油、面等慰问品,看望慰问了辖区困难家庭,详细了解其家庭的生活情况和单亲家庭孩子的学*情况,言辞之间传递着党组织对困难家庭的深切关怀。希望用实际行动把爱心和真情送到每一位困难群众的心坎上,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增强他们生活的信心,更加希望能在社会上形成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和谐友爱人际关系的良好氛围。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而端午节的前一天是父亲节。20xx年6月15日,我园各班开展了一场温馨又热闹的双节活动。

  活动在小班“夸夸我的爸爸”中拉开序幕,小朋友纷纷向同伴自豪的介绍自己的爸爸。“我的爸爸会修小车”,“爸爸经常和我一起看图书、做游戏”,“我最喜欢骑在爸爸的肩上开飞机,我喜欢我的爸爸……”他们说的内容都很有趣,表达他们心中对爸爸的爱,在儿女的心中,爸爸的怀抱是永远的避风港。中班演唱《我的好爸爸》同时孩子们还用稚嫩的小手、丰富的想象力为爸爸制作粽子。大班小朋友为爸爸画画等。在这个属于父亲们的日子里,孩子们大声说出对父亲的爱,说出自己最想对爸爸说的话,恰逢端午节,孩子还要送给爸爸端午礼物,看孩子们手中的粽子,这是一份有爱、有温度的珍贵礼物!

  此次活动增强了孩子的亲情意识、感恩意识,搭建了孩子和父亲沟通、交流的*台,增进父子、父女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让孩子们能更直观地感受“端午”这个中国特有的节日气氛。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幼儿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xx市幼儿园、xx中心幼儿园于端午节前夕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端午节主题活动。

  老师们首先利用讲故事、观看PPT、视频等形式,深入浅出地为孩子们讲述端午节:通过讲述有关屈原的故事,不仅让孩子们知道了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也让他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通过展示赛龙舟、包粽子、插艾蒿、系彩带、挂香囊等图片,让幼儿直观感受了端午节丰富而有趣的*俗。老师们还组织幼儿开展了读儿歌、画端午、赛龙舟、做纸粽等游戏活动:“五月五,是端午,赛龙舟、敲锣鼓......”孩子们兴致盎然地念着一首首短小经典的端午节儿歌,感受着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还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了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景,表达了他们内心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喜爱;在赛龙舟活动中,他们团结合作,争先恐后往前冲,生动有趣的赛龙舟体验加深了孩子们对赛龙舟活动的认识;在做纸粽活动中,他们用灵巧的小手通过剪、折、粘贴、缠绕等方法制作出了一个个漂亮的纸粽。

  此次端午节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愉快的体验中感受到了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体验到了传统节日带来的乐趣,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升华了他们的情感体验。愿孩子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下,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端午节教育随笔(5)份(扩展7)

——端午节主题教育方案实用5份

  端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恰好是一个回温老客户、开发新客户的契机,因此端午蓄客活动是必要的。

  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对于此次活动将做如下安排:

  1、活动背景

  (1)修河天街一期商铺基本一售罄,二期商铺也在4月底开售,在五一的时候也做了相应的推广活动,这时端午正式我们再次加固客户、加大推广力度的时机。

  (2)项目在销期间有众多意向客户,加快逼定意向客户。

  (3)端午节假日,部分外出打工的客户回乡、机关单位事业单位放假,潜在客户量提升,且今年端午与六一儿童节重合。

  2、活动目的

  (1)维系老业主关系,提供销售人员与业主沟通感情的机会,

  (2)口碑传播,通过老业主以及修水民众之口为修河天街做传播;

  (3)通过此次维系活动,为提高促进修河天街二期商铺的销售。

  3、活动时间

  20xx年6月1日

  4、活动地点

  修河天街项目售楼处

  5、活动邀约客

  修河天街老业主及来访客户

  6、活动装饰:在售楼部门口贴挂钟馗像、挂艾草。渲染节日气氛

  6.1活动内容

  6.1.1现场品尝各类粽子;

  6.1.2参与现场活动并领取礼品;

  6.2活动流程安排

  ①客户到场,签到

  ②现场品尝各类粽子(入会办卡展示)

  ③现场品尝各类粽子(入会办卡展示)

  6.3案场系列活动细则

  6.3.1“投飞镖、赢大奖”

  活动时间:20xx年6月1日9:00

  活动方式:凡是在此期间来访的老业主,均有一次参与本活动的机会(由销售代表引领客户到活动区域签字确认参与活动),通过投飞镖,按照所得的环数赢取不同的奖品。

  活动内容:每位客户均有三次投掷飞镖的机会,累加三次飞镖的总环数,换取相对应的奖品

  活动物料:飞镖10枚,标盘5个,登记与礼品桌1张

  奖品设置:

  一等奖(25——30环):绒线玩具(价值20元)

  二等奖(15环——24环):水杯(价值10元)

  三等奖(15环以下):钥匙扣(价值3元)

  备注:活动奖品以公司原有剩余礼品发放为主。

  6.3.2“品尝各类粽子”

  活动时间:20xx年6月1日9:00

  活动方式:由销售代表通知客户活动信息,邀请老客户及来访客户,在30日下午17:00时统计参与人数。

  为大力宏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今年端午节期间将继续在全校组织展开“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特制定活动方案以下:

  一、活动背景:

  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地在端午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惯,增加学生学*的爱好,了解节日的渊源、构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和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占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爱故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节日文化理念,宏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惯。

  2.通过了解故乡过端午节的风俗*惯,激起学生爱故乡、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蜜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 整理,比较,分析和应用资料的能力和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时间:

  5月31日-6月2日(端午节放假期间)

  四、活动内容

  1、“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手抄报比赛

  2、“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绘画比赛

  3、“我们的节日—端午节”诗歌、故事征集

  4、“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摄影比赛

  五、活动程序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通过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广泛宣传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1、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名称、由来、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察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故乡过端午节的风俗*惯。

  3、一、二年级举行“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摄影大赛

  4、三年级举行“我们的节日—端午节”诗歌、讲故事比赛。

  5、四年级组织“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手抄报大赛

  6、五年级“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绘画大赛

  第三阶段:表彰评比阶段

  以班级为单位评选优秀组织奖,个人奖设一、二等奖若干;

  学校将召开表彰会,对优秀班级及个人予以表彰。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为充分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引导广大青少年体验端午节*俗,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活动目的:

  1、充分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引导广大青少年体验端午节*俗,增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理解传统节日的*俗,让学生熟知吃粽子、赛龙舟、插艾熏蚊、饮雄黄酒、防治疾病等传统*俗,吟诵屈原诗歌,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增强学生爱国情怀。

  3、掀起缅怀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热潮,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准备着为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未来努力学*接力奋斗。

  二、活动主题:端午飘香 圆梦中国

  三、活动内容

  1、收集与端午节有关的节日由来传统*俗饮食*惯,经典诗文诵读、传统故事讲演。

  2、开展“学包粽子”活动感受文化内涵。

  3、突出端午传统文化内涵,举行“端午飘香”主题征文活动。

  四、具体安排:

  1、通过周一**下演讲进行全员发动,宣读学校“端午节”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方案,集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增强学生爱国情怀。

  3、班级开展“五个一”活动。即:

  1、召开以《端午飘香圆梦中国》为主题的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认识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体验端午节*俗,增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开展中华经典和红色经典诵读活动过爱国端午。以端午节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赏析、创作活动,通过诗歌朗诵经典诵读等方式,吟诵屈原诗歌、中华历代经典爱国主义诗篇等,掀起缅怀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热潮,结合中国梦主题教育增强学生责任感引导学生努力学*广泛参与励志成才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3、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学*包粽子、做香囊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家长帮助下学*包粽子了解过端午的*俗及其内涵。从实践中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可以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共同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增进对社会与家人的了解,增强与家人沟通;

  4、开展“我的梦中国梦”征文比赛。内容可以是包粽子的过程、感受也可以是有关端午节的感想、思考,抒发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爱国情怀。

  5、办一期“端午飘香圆梦中国”为主题的手抄报黑板报营造节日的喜庆氛围。

  五、活动要求:

  高度重视充分挖掘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内涵,把端午节主题活动与“中国梦”学*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突出节日主题创新活动的形式和载体。各班要以此活动为契机,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突出育人实效。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唱响“我们的节日”这一主题,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安排,我校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制定“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为载体,以端午节为契机,以突出传统*俗为特征,以增强民俗体验为重点,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教育活动的始终,引导我校学生在活动中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活动内容

  1.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在全校各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我校结合新教育“营造书香校园”之经典诵读活动,各班以诵读历代爱国主义名篇佳作比赛的方式,让学生们在亲身感受中了解端午、认同端午、喜爱端午、过好端午,在感受传统文化氛围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各班要充分挖掘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我校还将在端午节后,每班抽取10名学生,以本次经典诵读活动的内容为主进行一次钢笔书法比赛。

  2.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在全校各班开展节日小报创编活动。我校将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创编节日小报,内容围绕端午节的来历、屈原等名人传记,让学生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感恩身边的好人,要求片面设计精美,色彩鲜艳醒目,定于6月13号以班级为单位将手抄报交至校长办公室,我校将对本次节日小报进行评选,并择优上报。

  3.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在全校各班学生中开展传讲美德故事活动。各班可结合当前进行的“学*雷锋做美德”网上签名寄语、身边好人推荐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广泛开展传讲历史名人、恐龙模范、道德楷模和我们身边好人的故事。

  4.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在师生间、学生间开展爱心传递活动。例如:可以让学生搓七彩线;也让学生进行缝荷包比赛,比一比谁的手更巧,谁缝制的荷包更有创意;还可以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各班可以组织学生从家里拿一个熟鸡蛋,在本班内进行一次“立蛋”比赛。学生间可以互赠七彩线和荷包,这样既能让学生们不忘传统,又能在互赠过程中传递爱心。

  三、活动要求

  1各班要精心设计各项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活动效果。

  2..各班主任和语文任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教育活动的意义,要认真按照学校的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3.为了便于学校的录像工作,各班活动时间统一在6月10日下午第二节课,请各班班主任组织语文及其他科目任教教师在班级内开展活动。

  一、活动背景:

  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地在端午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惯,增加学生学*的兴趣,了解这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人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