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菁华3篇)

首页 / 文库 / | 2022-11-30 00:00:00 数学

数学应用题及答案1

  1、体育老师买了8盒羽毛球,每盒12只,共288元,*均每只羽毛球多少元?

  2、*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均每小

  时生产50个,6小时完成。实际5小时就完成了任务,实际*均每小时生产多少个?

  3、商店运来5箱水果,共重50千克。如果把这些水果换成小箱来装,每箱重量是原来的一半,这些水果能装多少箱?

  4、84千克黄豆可榨12千克油,照这样计算,如果要榨120千克油需要黄豆多少千克?

  5、学校体育组有36人,美术组的人数比体育组的2倍少12人。学校美术组有多少人?

  6、四年级要买5本相册和5枝自动铅笔奖励三好学生。买相册用了28.75元,买自动铅笔用了6.15元,一本相册比一枝自动铅笔贵多少元?

  7、东关小学体育队有71人,其中15人是篮球队员,田径队员的人数是篮球队员的2.4倍,其余的是足球队员。足球队有多少人?

  8、商店运来16筐苹果,每筐42.5千克。运来的梨比苹果重量的2倍少120千克。运来的梨有多少千克? .

  9、同学们做操,每25人排成一排,男生排了30排,女生排了28排。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10、小明看一本18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3天,*均每天看24页。剩下的*均每天看36页,还要几天才能看完?

  参考答案

  1、288÷(8×12) =288÷96 =3(元)

  答:*均每只羽毛球3元。

  2、解:6×50÷5 =300÷5 =60(个)

  答:实际*均每小时生产60个.

  3、解:50÷[50÷5÷2] =50÷5 =10(箱)

  答:这些水果能装10箱。

  4、每千克油所需大豆×油的总量=所需大豆

  解:(84÷12)×120

  =7×120 =840(千克)

  答:如果要榨120千克油需要黄豆840千克。

  5、解:36×2-12 =72-12 =60(人)

  答:学校美术组有60人。

  6、解:28.75÷5-6.15÷5 =5.75-1.23 =4.52(元)

  答:一本相册比一枝自动铅笔贵4.52元.

  7、解:71-15-15×2.4 =71-15-36 =20(人)

  答:足球队有20人。

  8、解:(16×42.5)×2-120 =670×2-120 =1340-120 =1120(千克)

  答:运来的梨有1120千克.

  9、解:(30-28)×25 =2×25 =50(人)

  答:男生比女生多50人.

  10、解:(180-3×24)÷36 =108÷36 =3(天)

  答:还要3天才能看完.

数学应用题及答案2

  一辆大轿车与一辆小轿车都从甲地驶往乙地.大轿车的速度是小轿车速度的80%.已知大轿车比小轿车早出发17分钟,但在两地中点停了5分钟,才继续驶往乙地;而小轿车出发后中途没有停,直接驶往乙地,最后小轿车比大轿车早4分钟到达乙地.又知大轿车是上午10时从甲地出发的.那么小轿车是在上午什么时候追上大轿车的?

  解:大轿车行完全程比小轿车多17-5+4=16分钟

  所以大轿车行完全程需要的时间是16÷(1-80%)=80分钟

  小轿车行完全程需要80×80%=64分钟

  由于大轿车在中点休息了,所以我们要讨论在中点是否能追上。

  大轿车出发后80÷2=40分钟到达中点,出发后40+5=45分钟离开

  小轿车在大轿车出发17分钟后,才出发,行到中点,大轿车已经行了17+64÷2=49分钟了。

  说明小轿车到达中点的时候,大轿车已经又出发了。那么就是在后面一半的路追上的。

  既然后来两人都没有休息,小轿车又比大轿车早到4分钟。

  那么追上的时间是小轿车到达之前4÷(1-80%)×80%=16分钟

  所以,是在大轿车出发后17+64-16=65分钟追上。

  所以此时的时刻是11时05分。

  希望我们准备的小升初经典应用题及答案符合大家的实际需求,愿大家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重点初中院校!

数学应用题及答案3

  1、体育老师买了8盒羽毛球,每盒12只,共288元,*均每只羽毛球多少元?

  2、*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均每小

  时生产50个,6小时完成。实际5小时就完成了任务,实际*均每小时生产多少个?

  3、商店运来5箱水果,共重50千克。如果把这些水果换成小箱来装,每箱重量是原来的一半,这些水果能装多少箱?

  4、84千克黄豆可榨12千克油,照这样计算,如果要榨120千克油需要黄豆多少千克?

  5、学校体育组有36人,美术组的人数比体育组的2倍少12人。学校美术组有多少人?

  6、四年级要买5本相册和5枝自动铅笔奖励三好学生。买相册用了28.75元,买自动铅笔用了6.15元,一本相册比一枝自动铅笔贵多少元?

  7、东关小学体育队有71人,其中15人是篮球队员,田径队员的人数是篮球队员的.2.4倍,其余的是足球队员。足球队有多少人?

  8、商店运来16筐苹果,每筐42.5千克。运来的梨比苹果重量的2倍少120千克。运来的梨有多少千克? .

  9、同学们做操,每25人排成一排,男生排了30排,女生排了28排。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10、小明看一本18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3天,*均每天看24页。剩下的*均每天看36页,还要几天才能看完?

  参考答案

  1、288÷(8×12) =288÷96 =3(元)

  答:*均每只羽毛球3元。

  2、解:6×50÷5 =300÷5 =60(个)

  答:实际*均每小时生产60个.

  3、解:50÷[50÷5÷2] =50÷5 =10(箱)

  答:这些水果能装10箱。

  4、每千克油所需大豆×油的总量=所需大豆

  解:(84÷12)×120

  =7×120 =840(千克)

  答:如果要榨120千克油需要黄豆840千克。

  5、解:36×2-12 =72-12 =60(人)

  答:学校美术组有60人。

  6、解:28.75÷5-6.15÷5 =5.75-1.23 =4.52(元)

  答:一本相册比一枝自动铅笔贵4.52元.

  7、解:71-15-15×2.4 =71-15-36 =20(人)

  答:足球队有20人。

  8、解:(16×42.5)×2-120 =670×2-120 =1340-120 =1120(千克)

  答:运来的梨有1120千克.

  9、解:(30-28)×25 =2×25 =50(人)

  答:男生比女生多50人.

  10、解:(180-3×24)÷36 =108÷36 =3(天)

  答:还要3天才能看完.


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菁华3篇)(扩展1)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菁华3篇)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及答案1

  小李和小阳两个学校的学生到烈士墓去,所去人数都是10的倍数,租14座的中巴一共要72辆,如果改租19座的中巴,小李比小阳多用车7辆,两校参加扫墓的学生各多少人?

  解:充分利用10的倍数。

  两个学校共有人数比1472=1008人少,比1471=994人多,即共有1000人。

  改租19座的中巴后,可以乘坐100019=52辆12人,即53辆车。

  所以小李学校租车(53+7)2=30辆车,小阳学校租车30-7=23辆。

  所以小李学校有学生3019=570人,小阳学校有学生1000-570=430人。

  验证一下:

  如果小李少10人,还是30辆车,小阳学校有学生430+10=440人

  44019=23辆3人,需要24辆车,相差30-24=6辆,不符合要求。

  两校参加扫墓的学生共有:1472=1008(人)

  因去的人数是10的倍数,车辆不能超员,所以学生总数1000人;

  设:小李学生数为x,则小阳学生数为1000-x

  小李租19座的中巴数 = x/19

  小阳租19座的中巴数 = (1000-x)/19

  x/19 - (1000-x)/19 = 7

  2x - 1000 = 7*19

  2x = 1133

  小李学生数为 x = 570(人)

  小阳学生数为 1000-x = 430(人)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及答案2

  应用题:

  1.修一条水渠,第一周修了全长的15 ,正好是600米,第二周修了全长的35%,第二周修了多少米?

  2.文具店运进红蓝墨水65箱,当红墨水售出11箱,蓝墨水售出20%后,剩下的红蓝墨水相等。问售出蓝墨水多少箱?

  3.修路队三天修完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25%,第二天修了400米,第三天和第二天修路的长度比是5︰4.这段路长是多少米?

  4.做一种零件,8人0.5小时完成64个,照这样计算,3小时要完成144个零件,需要多少个工人?

  5.一件工程,甲、乙两人合作18天可以完成。甲单独做要30天完成。现在由甲、乙两人合作6天后,再由甲独做10天,这件工程还剩几分之几?

  6,某商品每件成本72元,原来按定价出售,每天可售出100件,每件利润为成本的25%,后来按定价的90%出售,每天销售量提高到原来的2.5倍,照这样计算,每天的利润比原来增加几元?

  答案:

  1,解:600÷1/5=3000(米)

  3000*35%=1050(米)

  答:第二周修了1050米。

  2,解:设售出蓝墨水为X箱,那么蓝墨水有X÷20%=5X箱

  红墨水有(65-5X)箱

  65-5X)-11 = 4X

  X = 6(箱)

  答:售出蓝墨水6箱。

  3,解:设全长是X米

  3/4)X-400 : 400 = 5 : 4

  X = 1200(米)

  答:全长为1200米。

  4,8个人0.5小时做64个,

  1个人1个小时就做16个,

  1个人3个小时就做48个

  144÷48=3

  所以,需要3个人

  答:需要3个人。

  5,解:设这个工程为单位1.

  1÷18=1/18 (甲乙的效率和)

  1÷30=1/30 (甲的效率)

  1/18 * 6= 6/18

  1/30 * 10=10/30

  1-(6/18)-(10/30)=1/3

  答:还剩下1/3.

  6,原来每天的利润是72×25%×100=1800元

  后来每件的利润是是72÷(1+25%)×(1-90%)=9元

  后来每天获得利润100×2.5×9=2250元

  所以,增加了2250-1800=450元

  答:增加了450元。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及答案3

  1.一项工程,甲、、乙两人合作4天后,再由乙单独做5天完成,已知甲比乙每天多完成这项工程的1/30.甲、乙单独做这项工程各需要几天?

  解:甲做了4天,比乙多做4×1/30=2/15,所以,如果乙做4×2+5=13天,

  完成了1-2/15=13/15,所以,乙单独做需要13÷13/15=15天,

  那么甲单独做需要1÷(1/15+1/30)=10天。

  解:甲乙合作4天乙做5天完成,可以看作是甲做了4天乙做了9天完成。

  甲4天比乙4天多做:1/30*4=2/15

  即乙做4天后再做9天可以完成:1-2/15=13/15

  即乙13天完成13/15,所以乙的效率是:1/15

  甲的效率是:1/15+1/30=1/10

  即甲单独做要:1/[1/10]=10天,乙单独做要15天

  2.有长短两支蜡烛,(相同时间中燃烧长度相同),它们的长度之和为56厘米,将它们同时点燃一段时间后,长蜡烛同短蜡烛点燃前一样长,这时短蜡烛的长度又恰好是长蜡烛的2/3.点燃前长蜡烛有多长?

  我们把长蜡烛和短蜡烛的长度差看作1份,那么当长蜡烛同短蜡烛点燃前一样长时,

  说明燃了1份,这时,短蜡烛长2份,长蜡烛3份。所以点燃前,短蜡烛长3份,长蜡烛长3+1=4份。所以点燃前长蜡烛长56-24=32厘米。

  3.一批苹果*均分装在20个筐中,如果每筐多装1/9,可省下几只筐?

  解:把1筐*均分成9份,装入另外的9筐中,每筐就多装了1/9,说明原来的9+1=10筐,可以装成9筐,每10筐就省下1个筐,所以省下20÷10=2个筐。

  解:设总量是单位“1”则一个筐放:1/20现在一个筐放:1/20*[1+1/9]=1/18那么筐数是:1/[1/18]=18只即可以省下:20-18=2只

  4.小明买了1支钢笔,所用的钱比所带的总钱数的一半多0.5元;买了1支圆珠笔,所用的钱比买钢笔后余下的钱的一半少0.5元;又买了2.8元的本子,最后剩下0.8元.小明带了多少元钱?

  解:还原问题的思考方法来解答。买圆珠笔后余下2.8+0.8=3.6元,买钢笔后余下(3.6-0.5)×2=6.2元,小明带了(6.2+0.5)×2=13.4元

  5.儿子今年6岁,父亲10年前的年龄等于儿子20年后的年龄.当父亲的年龄恰好是儿子年龄的2倍时是在公元哪一年?

  解:儿子20年后是6+20=26岁,父亲今年26+10=36岁。父亲比儿子大36-6=30岁。

  当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2倍时,儿子的年龄就和年龄差相同,那么到那时儿子30岁。

  所以,是在30-6+20xx=20xx年时。

  6.在一条长12米的电线上,黄甲虫在8:20从右端以每分钟15厘米的速度向左端爬去;8:30红甲虫和蓝甲虫从左端分别以每分钟13厘米和11厘米的速度向右端爬去,红甲虫在什么时刻恰好在蓝甲虫和黄甲虫的中间?

  解:“恰好在中间”,我的理解是在蓝甲虫和黄甲虫的中点上。

  假设一只甲虫A行在红甲虫的前面,并且让红甲虫一直保持在蓝甲虫和A甲虫的中点上。那么A甲虫的速度每分钟行13×2-11=15厘米。当A甲虫和黄甲虫相遇时,就满足条件了。

  所以A甲虫出发时,与黄甲虫相距12×100-15×(30-20)=1050厘米。

  需要1050÷(15+15)=35分钟相遇。

  即红甲虫在9:05时恰好居于蓝甲虫和黄甲虫的中点上。


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菁华3篇)(扩展2)

——数学初一应用题及答案 (菁华3篇)

数学初一应用题及答案1

  1、为节约能源,某单位按以下规定收取每月电费:用电不超过140度,按每度0.43元收费;如果超过140度,超过部分按每度0.57元收费。若墨用电户四月费的电费*均每度0.5元,问该用电户四月份应缴电费多少元?

  设总用电x度:[(x-140)*0.57+140*0.43]/x=0.5

  0.57x-79.8+60.2=0.5x

  0.07x=19.6

  x=280

  再分步算: 140*0.43=60.2

  (280-140)*0.57=79.8

  79.8+60.2=140

  2、某大商场家电部送货人员与销售人员人数之比为1:8。今年夏天由于家电购买量明显增多,家电部经理从销售人员中抽调了22人去送货。结果送货人员与销售人数之比为2:5。求这个商场家电部原来各有多少名送货人员和销售人员?

  设送货人员有X人,则销售人员为8X人。

  (X+22)/(8X-22)=2/5

  5*(X+22)=2*(8X-22)

  5X+110=16X-44

  11X=154

  X=14

  8X=8*14=112

  这个商场家电部原来有14名送货人员,112名销售人员

  3、现对某商品降价10%促销,为了使销售金额不变,销售量要比按原价销售时增加百分之几?

  设:增加x%

  90%*(1+x%)=1

  解得: x=1/9

  所以,销售量要比按原价销售时增加11.11%

  4、甲.乙两种商品的原单价和为100元,因市场变化,甲商品降10%,乙商品提价5%调价后两商品的单价和比原单价和提高2%,甲.乙两商品原单价各是多少?

  设甲商品原单价为X元,那么乙为100-X

  (1-10%)X+(1+5%)(100-X)=100(1+2%)

  结果X=20元 甲

  100-20=80 乙

  5、甲车间人数比乙车间人数的4/5少30人,如果从乙车间调10人到甲车间去,那么甲车间的人数就是乙车间的3/4。求原来每个车间的人数。

  设乙车间有X人,根据总人数相等,列出方程:

  X+4/5X-30=X-10+3/4(X-10)

  X=250

  所以甲车间人数为250*4/5-30=170.

  说明:

  等式左边是调前的,等式右边是调后的

  6、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自行车从B地到A地,两人都均速前进,以知两人在上午8时同时出发,到上午10时,两人还相距36千米,到中午12时,两人又相距36千米,求A.B两地间的路程?(列方程)

  设A,B两地路程为X

  x-(x/4)=x-72

  x=288

  答:A,B两地路程为288

  7、甲、乙两车长度均为180米,若两列车相对行驶,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共12秒;若同向行驶,从甲车头遇到乙车尾,到甲车尾超过乙车头需60秒,车的速度不变,求甲、乙两车的速度。

  二车的速度和是:[180*2]/12=30米/秒

  设甲速度是X,则乙的速度是30-X

  180*2=60[X-(30-X)]

  X=18

  即甲车的速度是18米/秒,乙车的速度是:12米/秒

  8、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粗的可燃3小时,细的可燃8/3小时,停电时,同时点燃两根蜡烛,来电时同时吹灭,粗的是细的长度的2倍,求停电的时间。

  设停电的时间是X

  设总长是单位1,那么粗的一时间燃1/3,细的是3/8

  1-X/3=2[1-3X/8]

  X=2。4

  即停电了2。4小时。

  9、某工厂今年共生产某种机器2300台,与去年相比,上半年增加25%,下半年减少15%,问今年下半年生产了多少台?

  解:设下半年X生产台,则上半年生产[2300-X]台。

  根据题意得:【1-15%】X+【1+25%】【2300-X】=2300

  解之得:931

  答:下半年生产931台。

  10、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自行车从B地到A地,两人都均速前进,以知两人在上午8时同时出发,到上午10时,两人还相距36千米,到中午12时,两人又相距36千米,求A.B两地间的路程?]

  设A,B两地路程为X

  x-(x/4)=x-72

  x=288

  答:A,B两地路程为288m

  11、跑得快的马每天走240里,跑得慢的马每天走150里。慢马先走12天,快马几天可以追上慢马?

  慢马每天走150里,快马每天走240里,慢马先走十二天也就说明慢马与快马出发前的距离为150×12=1800里,然后快马出发,快马每天走240里,但是当快马追赶慢马的时候,慢马也在行走所以用快马的速度减去慢马的速度240-150=90里,这就是快马一天的追赶速度,快马与慢马之间相差1800里,而快马一天追赶90里,所以1800÷90=20天就是慢马追上快马的天数

  12、已知5台A型机器一天的产品装满8箱后还剩4个,7台B型机器一天的产品装满11箱后还剩1个,每台A型机器比B型机器一天多生产1个产品,求每箱有多少个产品。

  【解】设每箱有x个产品

  5台A型机器装:8x+4

  7台B型机器装:11x+1

  因为(8x+4)/5=(11x+1)/7+1

  所以:x=12

  所以每箱有12个产品

  13、父子二人在同一工厂工作,父亲从家走到工厂要用30分钟,儿子走这段路只需20分钟,父亲比儿子早5分钟动身,问过多少分钟而字能追上父亲?

  设总长是单位“1”,则父亲的速度是:1/30,儿子的速度是:1/20

  设追上的时间是X

  父亲早走5分即走了:1/30*5=1/6

  X[1/20-1/30]=1/6

  X=10

  即儿子追上的时间是:10分

  14、要加工200个零件。甲先单独加工了5小时,然后又与乙一起加工了4小时,完成了任务。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加工2个零件,求甲、乙每小时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解:设乙每小时加工(x-2)个,则甲每小时加工x个 。

  根据工作效率和乘时间等一工作总量:

  [(X-2)+X]*4+5X=200

  [2X-2]*4+5X=200

  8X-8+5X=200

  13X=200+8

  13X=208

  X=208/13

  X=16 …… 甲

  16-2=14 (个)…… 乙

  答:则甲每小时加工16个,乙加工14个 。

  15、一大桥总长1000米,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共用1分钟,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时间为40秒,求火车速度和长度。

  1分钟=60秒

  设火车长度为x米,则根据题意可以得到

  火车的速度为(1000+x)/60

  因此[(1000+x)/60]*40=1000-2x

  解得x=125

  (1000+x)/60=(1000+125)/60=1125/60=18.75

  所以火车速度为18.75米每秒,长度为125米

  16、某车间每个工人能生产12个螺栓或18个螺母,每个螺栓要有两个螺母配套,现有共人28人,怎样分配工人数,才能使每天产量刚好配套?

  解: 设分配x人去生产螺栓,则(28-x)人生产螺母

  因为每个螺栓要有两个螺母配套,所以螺栓数的二倍等于螺母数

  2×12x=18(28-x)

  解得 x=12 所以28-x=28-12=16

  即应分配12人生产螺栓,16人生产螺母

  17、在若干个小方格中放糖,第1格1粒,第2格2粒,第3格4粒,第4格8粒……如此类推,从几格开始的连续三个*有448粒?

  由已知,糖相当于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An,并且有An=2^(N-1)

  要求从几格开始的连续三个*有448粒,设这一格糖数为An,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An(1-2^3)]/(1-2)=448,解得An=64=2^(N-1),得N=7

  故从第7格开始的连续三个*有448粒

  18、要加工200个零件。甲先单独加工了5小时,然后又与乙一起加工了4小时,完成了任务。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加工2个零件,求甲、乙每小时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解:设乙每小时加工(x-2)个,则甲每小时加工x个 。

  根据工作效率和乘时间等一工作总量:

  [(X-2)+X]*4+5X=200

  [2X-2]*4+5X=200

  8X-8+5X=200

  13X=200+8

  13X=208

  X=208/13

  X=16 …… 甲

  16-2=14 (个)…… 乙

  答:则甲每小时加工16个,乙加工14个 。

  19、有30位游客,其中10人既不懂汉语又不懂英语,懂英语得比懂汉语的3倍多3人,问懂英语的而不懂汉语的有几人?

  设懂汉语的X人,则英语的为3X+3人

  懂英语的,加懂汉语的肯定大于等于30-10

  3X+3+X >= 30-10 (大于等于)

  懂英语的肯定不超过30-10,即小于等于

  3X+3 <= 30-10

  17/4 <= X <=17/3

  得X=5人 (X必须得是整数)

  则3X+3=18人

  即懂英又懂汉的则为 18+5-20=3人

  20、商店出售两套衣服,每套售价135元,按成本算,其中一套盈利25%,一套亏25%,两套合计盈还是亏?

  设第一套的成本是X

  X*[1+25%]=135

  X=108

  盈利:135-108=27元

  设第二套的成本是Y

  Y[1-25%]=135

  Y=180

  亏损:180-135=45元

  所以,总的是亏了,亏:45-27=18元

数学初一应用题及答案2

  1、为节约能源,某单位按以下规定收取每月电费:用电不超过140度,按每度0.43元收费;如果超过140度,超过部分按每度0.57元收费。若墨用电户四月费的电费*均每度0.5元,问该用电户四月份应缴电费多少元?

  设总用电x度:[(x-140)*0.57+140*0.43]/x=0.5

  0.57x-79.8+60.2=0.5x

  0.07x=19.6

  x=280

  再分步算: 140*0.43=60.2

  (280-140)*0.57=79.8

  79.8+60.2=140

  2、某大商场家电部送货人员与销售人员人数之比为1:8。今年夏天由于家电购买量明显增多,家电部经理从销售人员中抽调了22人去送货。结果送货人员与销售人数之比为2:5。求这个商场家电部原来各有多少名送货人员和销售人员?

  设送货人员有X人,则销售人员为8X人。

  (X+22)/(8X-22)=2/5

  5*(X+22)=2*(8X-22)

  5X+110=16X-44

  11X=154

  X=14

  8X=8*14=112

  这个商场家电部原来有14名送货人员,112名销售人员

  3、现对某商品降价10%促销,为了使销售金额不变,销售量要比按原价销售时增加百分之几?

  设:增加x%

  90%*(1+x%)=1

  解得: x=1/9

  所以,销售量要比按原价销售时增加11.11%

  4、甲.乙两种商品的原单价和为100元,因市场变化,甲商品降10%,乙商品提价5%调价后两商品的单价和比原单价和提高2%,甲.乙两商品原单价各是多少?

  设甲商品原单价为X元,那么乙为100-X

  (1-10%)X+(1+5%)(100-X)=100(1+2%)

  结果X=20元 甲

  100-20=80 乙

  5、甲车间人数比乙车间人数的4/5少30人,如果从乙车间调10人到甲车间去,那么甲车间的人数就是乙车间的3/4。求原来每个车间的人数。

  设乙车间有X人,根据总人数相等,列出方程:

  X+4/5X-30=X-10+3/4(X-10)

  X=250

  所以甲车间人数为250*4/5-30=170.

  说明:

  等式左边是调前的,等式右边是调后的

  6、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自行车从B地到A地,两人都均速前进,以知两人在上午8时同时出发,到上午10时,两人还相距36千米,到中午12时,两人又相距36千米,求A.B两地间的路程?(列方程)

  设A,B两地路程为X

  x-(x/4)=x-72

  x=288

  答:A,B两地路程为288

  7、甲、乙两车长度均为180米,若两列车相对行驶,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共12秒;若同向行驶,从甲车头遇到乙车尾,到甲车尾超过乙车头需60秒,车的速度不变,求甲、乙两车的速度。

  二车的速度和是:[180*2]/12=30米/秒

  设甲速度是X,则乙的速度是30-X

  180*2=60[X-(30-X)]

  X=18

  即甲车的速度是18米/秒,乙车的速度是:12米/秒

  8、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粗的可燃3小时,细的可燃8/3小时,停电时,同时点燃两根蜡烛,来电时同时吹灭,粗的是细的长度的2倍,求停电的时间。

  设停电的时间是X

  设总长是单位1,那么粗的一时间燃1/3,细的是3/8

  1-X/3=2[1-3X/8]

  X=2。4

  即停电了2。4小时。

  9、某工厂今年共生产某种机器2300台,与去年相比,上半年增加25%,下半年减少15%,问今年下半年生产了多少台?

  解:设下半年X生产台,则上半年生产[2300-X]台。

  根据题意得:【1-15%】X+【1+25%】【2300-X】=2300

  解之得:931

  答:下半年生产931台。

  10、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自行车从B地到A地,两人都均速前进,以知两人在上午8时同时出发,到上午10时,两人还相距36千米,到中午12时,两人又相距36千米,求A.B两地间的路程?]

  设A,B两地路程为X

  x-(x/4)=x-72

  x=288

  答:A,B两地路程为288m

  11、跑得快的马每天走240里,跑得慢的马每天走150里。慢马先走12天,快马几天可以追上慢马?

  慢马每天走150里,快马每天走240里,慢马先走十二天也就说明慢马与快马出发前的距离为150×12=1800里,然后快马出发,快马每天走240里,但是当快马追赶慢马的时候,慢马也在行走所以用快马的速度减去慢马的速度240-150=90里,这就是快马一天的追赶速度,快马与慢马之间相差1800里,而快马一天追赶90里,所以1800÷90=20天就是慢马追上快马的天数

  12、已知5台A型机器一天的产品装满8箱后还剩4个,7台B型机器一天的产品装满11箱后还剩1个,每台A型机器比B型机器一天多生产1个产品,求每箱有多少个产品。

  【解】设每箱有x个产品

  5台A型机器装:8x+4

  7台B型机器装:11x+1

  因为(8x+4)/5=(11x+1)/7+1

  所以:x=12

  所以每箱有12个产品

  13、父子二人在同一工厂工作,父亲从家走到工厂要用30分钟,儿子走这段路只需20分钟,父亲比儿子早5分钟动身,问过多少分钟而字能追上父亲?

  设总长是单位“1”,则父亲的速度是:1/30,儿子的速度是:1/20

  设追上的时间是X

  父亲早走5分即走了:1/30*5=1/6

  X[1/20-1/30]=1/6

  X=10

  即儿子追上的时间是:10分

  14、要加工200个零件。甲先单独加工了5小时,然后又与乙一起加工了4小时,完成了任务。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加工2个零件,求甲、乙每小时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解:设乙每小时加工(x-2)个,则甲每小时加工x个 。

  根据工作效率和乘时间等一工作总量:

  [(X-2)+X]*4+5X=200

  [2X-2]*4+5X=200

  8X-8+5X=200

  13X=200+8

  13X=208

  X=208/13

  X=16 …… 甲

  16-2=14 (个)…… 乙

  答:则甲每小时加工16个,乙加工14个 。

  15、一大桥总长1000米,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共用1分钟,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时间为40秒,求火车速度和长度。

  1分钟=60秒

  设火车长度为x米,则根据题意可以得到

  火车的速度为(1000+x)/60

  因此[(1000+x)/60]*40=1000-2x

  解得x=125

  (1000+x)/60=(1000+125)/60=1125/60=18.75

  所以火车速度为18.75米每秒,长度为125米

  16、某车间每个工人能生产12个螺栓或18个螺母,每个螺栓要有两个螺母配套,现有共人28人,怎样分配工人数,才能使每天产量刚好配套?

  解: 设分配x人去生产螺栓,则(28-x)人生产螺母

  因为每个螺栓要有两个螺母配套,所以螺栓数的二倍等于螺母数

  2×12x=18(28-x)

  解得 x=12 所以28-x=28-12=16

  即应分配12人生产螺栓,16人生产螺母

  17、在若干个小方格中放糖,第1格1粒,第2格2粒,第3格4粒,第4格8粒……如此类推,从几格开始的连续三个*有448粒?

  由已知,糖相当于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An,并且有An=2^(N-1)

  要求从几格开始的连续三个*有448粒,设这一格糖数为An,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An(1-2^3)]/(1-2)=448,解得An=64=2^(N-1),得N=7

  故从第7格开始的连续三个*有448粒

  18、要加工200个零件。甲先单独加工了5小时,然后又与乙一起加工了4小时,完成了任务。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加工2个零件,求甲、乙每小时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解:设乙每小时加工(x-2)个,则甲每小时加工x个 。

  根据工作效率和乘时间等一工作总量:

  [(X-2)+X]*4+5X=200

  [2X-2]*4+5X=200

  8X-8+5X=200

  13X=200+8

  13X=208

  X=208/13

  X=16 …… 甲

  16-2=14 (个)…… 乙

  答:则甲每小时加工16个,乙加工14个 。

  19、有30位游客,其中10人既不懂汉语又不懂英语,懂英语得比懂汉语的3倍多3人,问懂英语的而不懂汉语的有几人?

  设懂汉语的X人,则英语的为3X+3人

  懂英语的,加懂汉语的肯定大于等于30-10

  3X+3+X >= 30-10 (大于等于)

  懂英语的肯定不超过30-10,即小于等于

  3X+3 <= 30-10

  17/4 <= X <=17/3

  得X=5人 (X必须得是整数)

  则3X+3=18人

  即懂英又懂汉的则为 18+5-20=3人

  20、商店出售两套衣服,每套售价135元,按成本算,其中一套盈利25%,一套亏25%,两套合计盈还是亏?

  设第一套的成本是X

  X*[1+25%]=135

  X=108

  盈利:135-108=27元

  设第二套的成本是Y

  Y[1-25%]=135

  Y=180

  亏损:180-135=45元

  所以,总的是亏了,亏:45-27=18元

数学初一应用题及答案3

  一、【考点】方案选择题,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海淀期中统考】

  某商场出售A、B两种商品,并开展优惠促销活动方案如下两种:

  (1) 某客户购买的A商品30件,B商品90件,选用何种活动划算?能便宜多少钱?

  (2) 若某客户购买A商品x件(x为正整数),购买B商品的件数比A商品件数的2倍还多一件,请问该客户如何选择才能获得最大优惠?请说明理由。

  【解析】

  (1)

  活动一:3090(1-30%)+90100(1-15%)=9540

  活动二:(3090+90100)(1-20%)=93609540

  所以活动二划算,能便宜180元

  (2)

  活动一:90(1-30%)x+100(1-15%)(2x+1)=233x+85

  令x+2x+1=100,则x=33,

  活动二:

  若x33,则[90x+100(2x+1)](1-20%)=232x+80233x+85

  若x33,则90x+100(2x+1)=290x+100233x+85

  【答案】

  (1)活动二,更划算,节省180元

  (2)若购买33件A产品以上,则活动二更划算;不超过33件,活动一划算

  二、【考点】表格阅读题,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五中分校期中】

  某校初一甲、乙两班共103人(其中甲班人数多于乙班人数,每班人数均在100以内)去游该公园,如果两班都以班为单位分别购票,则一共需付486元.

  (1)如果两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则可以节约多少钱?

  (2)两班各有多少名学生?

  【解析】

  (1)节省=486-103*4=74元

  (2)设甲班有x人,则乙班有(103-x)人

  103*4.5=463.5486,则甲班人数x51,乙班人数103-x50

  依题意列方程:

  4.5x+5*(103-x)=486,解得x=58

  【答案】节省74元,甲班有58人,乙班有45人

  三、【考点】方案选择题,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北京四中期中】

  老师准备购买精美的练*本当作奖品,有两种购买方式:一种是直接按定价购买,每本售价为8元;另一种是先购买会员年卡(自购买之日起,可持供卡人使用一年),每张卡40元,再持卡买这种练*本,每本5元。

  (1)如果购买20本这种练*本,两种购买方式各需要多少钱?

  (2)如果你只能选择一种购买方式,并且你计划一年中用100元花在购买这种练*本上,请通过计算找出可使用购买本数最多的购买方式;

  (3)一年至少购买这种练*本超过多少本,购买会员年卡才合算?

  【解析与答案】

  (1)

  方案一:208=160元,方案二:40+520=140元

  (2)

  方案一:1008=12,方案二:(100-40)5=12

  即两种方案所能购买的数量一样

  (3)

  设购买数量为x本,则方案一总花销8x,方案二总花销:40+5x

  令8x=40+5x,解得x=40/3,

  即至少购买14本,比较划算。

  方案一:y=(50-25)x-0.52x-30000=24x-30000

  方案二:y=(50-25)x-0.514x=18x

  (2)

  方案一:y=114000

  方案二:y=108000114000

  方案一更节约资金。

  四、【考点】方案选择题,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北大附中期中】

  某工厂生产某种产品,每件产品的出厂价为50元,其成本价为25元,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均每生产一件产品有0.5立方米污水排出,所以为了净化环境,工厂设计两种方案对污水进行处理,并准备实施。

  方案1:工厂污水先净化处理后再排出,每1立方米污水所用原料费为2元,且每月排污水设备耗损为30000元;

  方案2:工厂将污水排到污水厂统一处理每处理1立方米污水需付14元的排污费。问:

  (1)设工厂每月生产x 件产品,每月利润为y元,分别求出依方案1和方案2处理污水里,y与x之间的等量关系(即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其中利润=总收入-支出)。

  (2)设工厂生月生产量为6000件产品,你若做为厂长在不污染环境又节约资金的前提下应选用哪种处理污水的方案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解析与答案】

  (1)

  方案一:y=(50-25)x-0.52x-30000=24x-30000

  方案二:y=(50-25)x-0.514x=18x

  (2)

  方案一:y=114000

  方案二:y=108000114000

  方案一更节约资金。


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菁华3篇)(扩展3)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及答案实用五份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1

  应用题:

  1.修一条水渠,第一周修了全长的15 ,正好是600米,第二周修了全长的35%,第二周修了多少米?

  2.文具店运进红蓝墨水65箱,当红墨水售出11箱,蓝墨水售出20%后,剩下的红蓝墨水相等。问售出蓝墨水多少箱?

  3.修路队三天修完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25%,第二天修了400米,第三天和第二天修路的长度比是5�U4.这段路长是多少米?

  4.做一种零件,8人0.5小时完成64个,照这样计算,3小时要完成144个零件,需要多少个工人?

  5.一件工程,甲、乙两人合作18天可以完成。甲单独做要30天完成。现在由甲、乙两人合作6天后,再由甲独做10天,这件工程还剩几分之几?

  6,某商品每件成本72元,原来按定价出售,每天可售出100件,每件利润为成本的25%,后来按定价的90%出售,每天销售量提高到原来的2.5倍,照这样计算,每天的利润比原来增加几元?

  答案:

  1,解:600÷1/5=3000(米)

  3000*35%=1050(米)

  答:第二周修了1050米。

  2,解:设售出蓝墨水为X箱,那么蓝墨水有X÷20%=5X箱

  红墨水有(65-5X)箱

  65-5X)-11 = 4X

  X = 6(箱)

  答:售出蓝墨水6箱。

  3,解:设全长是X米

  3/4)X-400 : 400 = 5 : 4

  X = 1200(米)

  答:全长为1200米。

  4,8个人0.5小时做64个,

  1个人1个小时就做16个,

  1个人3个小时就做48个

  144÷48=3

  所以,需要3个人

  答:需要3个人。

  5,解:设这个工程为单位1.

  1÷18=1/18 (甲乙的效率和)

  1÷30=1/30 (甲的效率)

  1/18 * 6= 6/18

  1/30 * 10=10/30

  1-(6/18)-(10/30)=1/3

  答:还剩下1/3.

  6,原来每天的利润是72×25%×100=1800元

  后来每件的利润是是72÷(1+25%)×(1-90%)=9元

  后来每天获得利润100×2.5×9=2250元

  所以,增加了2250-1800=450元

  答:增加了450元。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2

2017小升初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想要小学数学得高分,归类总结一定不能少。除了*时多加练*之外,还应该注意各类应用题的题型归总。下面是常见的经典应用题,还包含答案哦!

  1. 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解题思路:

  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

  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

  答:每支铅笔0.2元。

  2.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解题思路:

  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答题:

  解:一把椅子的价钱:

  288÷(10-1)=32(元)

  一张桌子的价钱:

  32×10=320(元)

  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3. 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

  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答题:

  解:45+5×3=45+15=60(千克)

  答:3箱梨重60千克。

  4. 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解题思路:

  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答题:

  解:4×2÷4=8÷4=2(千米)

  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5. 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 的**。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解题思路:

  根据已知两车上午8时从两站出发,下午2点返回原车站,可求出两车所行驶的时间。根据两车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可求两车行驶的总路程。

  答题:

  解:下午2点是14时。

  往返用的时间:14-8=6(时)

  两地间路程:(40+45)×6÷2=85×6÷2=255(千米)

  答:两地相距255千米。

  6. 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解题思路:

  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果园时间,第二小组多行了[3.5-(4.5-3.5)]千米,也就是第一组要追赶的路程。又知第一组每小时比第二组快(4.5-3.5)千米,由此便可求出追赶的时间。

  答题:

  解:第一组追赶第二组的路程:

  3.5-(4.5-3.5)=3.5-1=2.5(千米)

  第一组追赶第二组所用时间:

  2.5÷(4.5-3.5)=2.5÷1=2.5(小时)

  答:第一组2.5小时能追上第二小组。

  7. 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解题思路:

  根据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可知甲仓的存粮如果增加5吨,它的存粮吨数就是乙仓的4倍,那样总存粮数也要增加5吨。若把乙仓存粮吨数看作1倍,总存粮吨数就是(4+1)倍,由此便可求出甲、乙两仓存粮吨数。

  答题:

  解:乙仓存粮:

  (32.5×2+5)÷(4+1)=(65+5)÷5=70÷5=14(吨)

  甲仓存粮:

  14×4-5=56-5=51(吨)

  答:甲仓存粮51吨,乙仓存粮14吨。

  8. 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解题思路:

  根据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10米,可以这样考虑:如果把甲队修的4天看作和乙队4天修的同样多,那么总长度就减少4个10米,这时的长度相当于乙(4+5)天修的。由此可求出乙队每天修的米数,进而再求两队每天共修的米数。

  答题:

  解:乙每天修的米数:

  (400-10×4)÷(4+5)=(400-40)÷9=360÷9=40(米)

  甲乙两队每天共修的米数:

  40×2+10=80+10=90(米)

  答:两队每天修90米。

  9. 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解题思路:

  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如果桌子的单价与椅子同样多,那么总价就应减少30×6元,这时的总价相当于(6+5)把椅子的价钱,由此可求每把椅子的单价,再求每张桌子的单价。

  答题:

  解:每把椅子的价钱:

  (455-30×6)÷(6+5)=(455-180)÷11=275÷11=25(元)

  每张桌子的价钱:

  25+30=55(元)

  答:每张桌子55元,每把椅子25元。

  10. 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题思路:

  根据已知的两车的速度可求速度差,根据两车的速度差及快车比慢车多行的路程,可求出两车行驶的时间,进而求出甲乙两地的路程。

  答题:

  解:(7+65)×[40÷(75- 65)]=140×[40÷10]=140×4=56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560千米。

  11. 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

  解题思路:

  根据已知托运玻璃250箱,每箱运费20元,可求出应付运费总钱数。根据每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的条件可知,应付的钱数和实际付的钱数的差里有几个(100+20)元,就是损坏几箱。

  答题:

  解:(20×250-4400)÷(10+20)=600÷120=5(箱)

  答:损坏了5箱。

  12. 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第一中队先出发2小时后,第二中队再出发,第二中队出发后几小时才能追上一中队?

  解题思路:

  因第一中队早出发2小时比第二中队先行4×2千米,而每小时第二中队比第一中队多行(12-4)千米,由此即可求第二中队追上第一中队的时间。

  答题:

  解:4×2÷(12-4)=4×2÷8 =1(时)

  答:第二中队1小时能追上第一中队。

  13. 某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比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将比计划多烧一天。这堆煤有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

  由已知条件可知道,前后烧煤总数量相差(1500+1000)千克,是由每天相差(1500-1000)千克造成的,由此可求出原计划烧的天数,进而再求出这堆煤的数量。

  答题:

  解:原计划烧煤天数:

  (1500+1000)÷(1500-1000)=2500÷500=5(天)

  这堆煤的重量:

  1500×(5-1)=1500×4=6000(千克)

  答:这堆煤有6000千克。

  14. 妈妈让小红去商店买5支铅笔和8个练*本,按价钱给小红3.8元钱。结果小红却买了8支铅笔和5本练*本,找回0.45元。求一支铅笔多少元?

  解题思路:

  小红打算买的铅笔和本子总数与实际买的铅笔和本子总数量是相等的,找回0.45 元,说明(8-5)支铅笔当作(8-5)本练*本计算,相差0.45元。由此可求练*本的单价比铅笔贵的钱数。从总钱数里去掉8个练*本比8支铅笔贵的钱 数,剩余的则是(5+8)支铅笔的钱数。进而可求出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

  解:每本练*本比每支铅笔贵的'钱数:

  0.45÷(8-5)=0.45÷3=0.15(元)

  8个练*本比8支铅笔贵的钱数:

  0.15×8=1.2(元)

  每支铅笔的价钱:

  (3.8-1.2)÷(5+8)=2.6÷13=0.2(元)

  答:每支铅笔0.2元。

  15. 学校组织外出参观,参加的师生一共360人.一辆大客车比一辆卡车多载10人,6辆大客车和8辆卡车载的人数相等.都乘卡车需要几辆?都乘大客车需要几辆?

  解题思路:

  根据一辆客车比一辆卡车多载10人,可求6辆客车比6辆卡车多载的人数,即多用的(8-6)辆卡车所载的人数,进而可求每辆卡车载多少人和每辆大客车载多少人。

  答题:

  解:卡车的数量:

  360÷[10×6÷(8-6)]=360÷[10×6÷2]=360÷30=12(辆)

  客车的数量:

  360÷[10×6÷(8-6)+10]=360÷[30+10]=360÷40=9(辆)

  答:可用卡车12辆,客车9辆。

  16. 某筑路队承担了修一条公路的任务。原计划每天修72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80米,这样实际修的差1200米就能提前3天完成。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解题思路:

  根据计划每天修720米,这样实际提前的长度是(720×3-1200)米。根据每天多修80米可求已修的天数,进而求公路的全长。

  答题:

  解:已修的天数:

  (720×3-1200)÷80=960÷80=12(天)

  公路全长:

  (720+80)×12+1200=800×12+1200=9600+1200=10800(米)

  答:这条公路全长10800米。

  17. 某鞋厂生产1800双鞋,把这些鞋分别装入12个纸箱和4个木箱。如果3个纸箱加2个木箱装的鞋同样多。每个纸箱和每个木箱各装鞋多少双?

  解题思路:

  根据已知条件,可求12个纸箱转化成木箱的个数,先求出每个木箱装多少双,再求每个纸箱装多少双。

  答题:

  解:12个纸箱相当木箱的个数:

  2×(12÷3)=2×4=8(个)

  一个木箱装鞋的双数:

  1800÷(8+4)=18000÷12=150(双)

  一个纸箱装鞋的双数:

  150×2÷3=100(双)

  答:每个纸箱可装鞋100双,每个木箱可装鞋150双。

  18. 某工地运进一批沙子和水泥,运进沙子袋数是水泥的2倍。每天用去30袋水泥,40袋沙子,几天以后,水泥全部用完,而沙子还剩120袋,这批沙子和水泥各多少袋?

  解题思路:

  由已知条件可知道,每天用去30袋水泥,同时用去30×2袋沙子,才能同时用完。但现在每天只用去40袋沙子,少用(30×2-40)袋,这样才累计出120袋沙子。因此看120袋里有多少个少用的沙子袋数,便可求出用的天数。进而可求出沙子和水泥的总袋数。

  题:

  解:水泥用完的天数:

  120÷(30×2-40)=120÷20=6(天)

  水泥的总袋数:

  30×6=180(袋)

  沙子的总袋数:

  180×2=360(袋)

  答:运进水泥180袋,沙子360袋。

  19. 学校里买来了5个保温瓶和10个茶杯,共用了90元钱。每个保温瓶是每个茶杯价钱的4倍,每个保温瓶和每个茶杯各多少元?

  解题思路:

  根据每个保温瓶的价钱是每个茶杯的4倍,可把5个保温瓶的价钱转化为20个茶杯的价钱。这样就可把5个保温瓶和10个茶杯共用的90元钱,看作30个茶杯共用的钱数。

  答题:

  解:每个茶杯的价钱:

  90÷(4×5+10)=3(元)

  每个保温瓶的价钱:

  3×4=12(元)

  答:每个保温瓶12元,每个茶杯3元。

  20. 两个数的和是572,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是0,去掉0后,就与第二个加数相同。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解题思路:

  已知一个加数个位上是0,去掉0,就与第二个加数相同,可知第一个加数是第二个加数的10倍,那么两个加数的和572,就是第二个加数的(10+1)倍。

  答题:

  解:第一个加数:

  572÷(10+1)=52

  第二个加数:

  52×10=520

  答:这两个加数分别是52和520。

  21. 一桶油连桶重16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重9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

  由已知条件可知,16千克和9千克的差正好是半桶油的重量。9千克是半桶油和桶的重量,去掉半桶油的重量就是桶的重量。

  答题:

  解:9-(16-9)=9-7=2(千克)

  答:桶重2千克。

  22. 一桶油连桶重10千克,倒出一半后,连桶还重5.5千克,原来有油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

  由已知条件可知,10千克与5.5千克的差正好是半桶油的重量,再乘以2就是原来油的重量。

  答题:

  解:(10-5.5)×2=9(千克)

  答:原来有油9千克。

  23. 用一只水桶装水,把水加到原来的2倍,连桶重10千克,如果把水加到原来的5倍,连桶重22千克。桶里原有水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

  由已知条件可知,桶里原有水的(5-2)倍正好是(22-10)千克,由此可求出桶里原有水的重量。

  答题:

  解:(22-10)÷(5-2)=12÷3=4(千克)

  答:桶里原有水4千克。

  24. 小红和小华共有故事书36本。如果小红给小华5本,两人故事书的本数就相等,原来小红和小华各有多少本?

  解题思路:

  从“小红给小华5本,两人故事书的本数就相等”这一条件,可知小红比小华多(5×2)本书,用共有的36本去掉小红比小华多的本数,剩下的本数正好是小华本数的2倍。

  答题:

  解:小华有书的本数:

  (36-5×2)÷2=13(本)

  小红有书的本数:

  13+5×2=23(本)

  答:原来小红有23本,小华有13本。

  25. 有5桶油重量相等,如果从每只桶里取出15千克,则5只桶里所剩下油的重量正好等于原来2桶油的重量。原来每桶油重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

  由已知条件知,5桶油共取出(15×5)千克。由于剩下油的重量正好等于原来2桶油的重量,可以推出(5-2)桶油的重量是(15×5)千克。

  答题:

  解:15×5÷(5-2)=25(千克)

  答:原来每桶油重25千克。

  26. 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需要9分钟,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5段,需要多少分?

  解题思路:

  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只锯出了(3-1)个锯口,这样就可以求出锯出每个锯口所需要的时间,进一步即可以求出锯成5段所需的时间。

  答题:

  解:9÷(3-1)×(5-1)=18(分)

  答:锯成5段需要18分钟。

  27. 一个车间,女工比男工少35人,男、女工各调出17人后,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2倍。原有男工多少人?女工多少人?

  解题思路:

  女工比男工少35人,男、女工各调出17人后,女工仍比男工少35人。这时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2倍,也就是说少的35人是女工人数的(2-1)倍。这样就可求出现在女工多少人,然后再分别求出男、女工原来各多少人。

  答题:

  解:35÷(2-1)=35(人

  女工原有:

  35+17=52(人)

  男工原有:

  52+35=87(人)

  答:原有男工87人,女工52人。

  28. 李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2千米,5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甲地时因逆风多用1小时,返回时*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解题思路:

  由每小时行12千米,5小时到达可求出两地的路程,即返回时所行的路程。由去时5小时到达和返回时多用1小时,可求出返回时所用时间。

  答题:

  解:12×5÷(5+1)=10(千米)

  答:返回时*均每小时行10千米。

  29. 甲、乙二人同时从相距18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每小时行走5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如果甲带了一只狗与甲同时出发,狗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向乙跑去,遇到乙立即回头向甲跑去,遇到甲又回头向飞跑去,这样二人相遇时,狗跑了多少千米?

  解题思路:

  由题意知,狗跑的时间正好是二人的相遇时间,又知狗的速度,这样就可求出狗跑了多少千米。

  答题:

  解:18÷(5+4)=2(小时)

  8×2=16(千米)

  答:狗跑了16千米。

  30. 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球,红球和黄球一共有21个,黄球和白球一共有20个,红球和白球一共有19个。三种球各有多少个?

  解题思路:

  由条件知,(21+20+19)表示三种球总个数的2倍,由此可求出三种球的总个数,再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就可以求出三种球各多少个。

  答题:

  解:总个数:

  (21+20+19)÷2=30(个)

  白球:30-21=9(个)

  红球:30-20=10(个)

  黄球:30-19=11(个)

  答:白球有9个,红球有10个,黄球有11个。

  31. 在一根粗钢管上接细钢管。如果接2根细钢管共长18米,如果接5根细钢管共长33米。一根粗钢管和一根细钢管各长多少米?

  解题思路:

  根据题意,33米比18米长的米数正好是3根细钢管的长度,由此可求出一根细钢管的长度,然后求一根粗钢管的长度。

  答题:

  解:(33-18)÷(5-2)=5(米)

  18-5×2=8(米)

  答:一根粗钢管长8米,一根细钢管长5米。

  32. 水泥厂原计划12天完成一项任务,由于每天多生产水泥4.8吨,结果10天就完成了任务,原计划每天生产水泥多少吨?

  解题思路:

  由题意知,实际10天比原计划10天多生产水泥(4.8×10)吨,而多生产的这些水泥按原计划还需用(12-10)天才能完成,也就是说原计划(12-10)天能生产水泥(4.8×10)吨。

  答题:

  解:4.8×10÷(12-10)=24(吨)

  答:原计划每天生产水泥24吨。

  33. 学校举办歌舞晚会,共有80人参加了表演。其中唱歌的有70人,跳舞的有30人,既唱歌又跳舞的有多少人?

  解题思路:

  由题意知,实际10天比原计划10天多生产水泥(4.8×10)吨,而多生产的这些水泥按原计划还需用(12-10)天才能完成,也就是说原计划(12-10)天能生产水泥(4.8×10)吨。

  答题:

  解:4.8×10÷(12-10)=24(吨)

  答:原计划每天生产水泥24吨。

  34. 学校举办语文、数学双科竞赛,三年级一班有59人,参加语文竞赛的有36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38人,一科也没参加的有5人。双科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解题思路:

  参加语文竞赛的36人中有参加数学竞赛的,同样参加数学竞赛的38人中也有参加语 文竞赛的,如果把两者加起来,那么既参加语文竞赛又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就统计了两次,所以将参加语文竞赛的人数加上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再加上一科也没参加 的人数减去全班人数就是双科都参加的人数。

  答题:

  解:36+38+5-59=20(人)

  答:双科都参加的有20人。

  35. 学校买了4张桌子和6把椅子,共用640元。2张桌子和5把椅子的价钱相等,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解题思路:

  由“2张桌子和5把椅子的价钱相等”这一条件,可以推出4张桌子就相当于10把椅子的价钱,买4张桌子和6把椅子共用640元,也就相当于买16把椅子共用640元。

  答题:

  解:5×(4÷2)+6=16(把)

  640÷16=40(元)

  40×5÷2=10O(元)

  答: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分别是100元、40元。

  36. 父亲今年45岁,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今年儿子多少岁?

  解题思路:

  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45-5)岁,儿子的年龄是(45-5)÷4岁,再加上5就是今年儿子的年龄。

  答题:

  解:(45-5)÷4+5 =10+5 =15(岁)

  答:今年儿子15岁。

  37. 有两桶油,甲桶油重是乙桶油重的4倍,如果从甲桶倒入乙桶18千克,两桶油就一样重,原来每桶各有多少千克油?

  解题思路:

  “如果从甲桶倒入乙桶18千克,两桶油就一样重”可推出:甲桶油的重量比乙桶多(18×2)千克,又知“甲桶油重是乙桶油重的4倍”,可知(18×2)千克正好是乙桶油重量的(4-1)倍。

  答题:

  解:18×2÷(4-1)=12(千克)

  12×4=48(千克)

  答:原来甲桶有油48千克,乙桶有油12千克。

  38. 光明小学举办数学知识竞赛,一共20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扣3分,不答得0分。小丽得了79分,她答对几道,答错几道,有几题没答?

  解题思路:

  根据题意,20题全部答对得100分,答错一题将失去(5+3)分,而不答仅失去5分。小丽共失去(100-79)分。再根据(100-79)÷8=2(题)……5(分),分析答对、答错和没答的题数。

  答题:

  解:(5×20-75)÷8=2(题)……5(分)

  20-2-1=17(题)

  答:答对17题,答错2题,有1题没答。

  39. 光明小学举办数学知识竞赛,一共20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扣3分,不答得0分。小丽得了79分,她答对几道,答错几道,有几题没答?

  解题思路:

  “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两车所行的路程是两车身长之和,即(240+264)米,速度之和为(20+16)米。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就可求得所需时间。

  答题:

  解:(240+264)÷(20+16)=504÷30 =14(秒)

  答: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需要14秒。

  40. 一列火车长600米,通过一条长1150米的隧道,已知火车的速度是每分700米,问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几分?

  解题思路:

  火车通过隧道是指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行的路程正好是车身与隧道长度之和。

  答题:

  解:(600+1150)÷700 =1750÷700 =2.5(分)

  答:火车通过隧道需2.5分。

  41.小明从家里到学校,如果每分走50米,则正好到上课时间;如果每分走60米,则离上课时间还有2分。问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有多远?

  解题思路:

  在每分走50米的到校时间内按两种速度走,相差的路程是(60×2)米,又知每秒相差(60-50)米,这就可求出小明按每分50米的到校时间。

  答题:

  解:60×2÷(60-50)=12(分)

  50×12=600(米)

  答: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是600米。

  42.有一周长600米的环形跑道,甲、乙二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甲每分钟跑300米,乙每分钟跑400米,经过几分钟二人第一次相遇?

  解题思路:

  由已知条件可知,二人第一次相遇时,乙比甲多跑一周,即600米,又知乙每分钟比甲多跑(400-300)米,即可求第一次相遇时经过的时间。

  答题:

  解:600÷(400-300)=600÷100 =6(分)

  答:经过6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

  43.有一个长方形纸板,如果只把长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8*方米;如果只把宽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12*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纸板原来的面积是多少?

  解题思路:

  由“只把宽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12*方厘米”,可求出原来的长是:(12÷2)厘米,同理原来的宽就是(8÷2)厘米,求出长和宽,就能求出原来的面积。

  答题:

  解:(12÷2)×(8÷2)=24(*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纸板原来的面积是24*方厘米。

  44.妈妈买苹果和梨各3千克,付出20元找回7.4元。每千克苹果2.4元,每千克梨多少元?

  解题思路:

  用去的钱数除以3就是1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的总钱数。从这个总钱数里去掉1千克苹果的钱数,就是每千克梨的钱数。

  答题:

  解:(20-7.4)÷3-2.4 =12.6÷3-2.4 =4.2-2.4 =1.8(元)

  答:每千克梨1.8元。

  45.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35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解题思路:

  由题意知,甲乙速度和是(135÷3)千米,这个速度和是乙的速度的(2+1)倍。

  答题:

  解:135÷3÷(2+1)=15(千米)

  15×2=30(千米)

  答:甲乙每小时分别行30千米、15千米。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3

  小李和小阳两个学校的学生到烈士墓去,所去人数都是10的倍数,租14座的中巴一共要72辆,如果改租19座的中巴,小李比小阳多用车7辆,两校参加扫墓的学生各多少人?

  解:充分利用10的倍数。

  两个学校共有人数比1472=1008人少,比1471=994人多,即共有1000人。

  改租19座的中巴后,可以乘坐100019=52辆12人,即53辆车。

  所以小李学校租车(53+7)2=30辆车,小阳学校租车30-7=23辆。

  所以小李学校有学生3019=570人,小阳学校有学生1000-570=430人。

  验证一下:

  如果小李少10人,还是30辆车,小阳学校有学生430+10=440人

  44019=23辆3人,需要24辆车,相差30-24=6辆,不符合要求。

  两校参加扫墓的学生共有:1472=1008(人)

  因去的人数是10的倍数,车辆不能超员,所以学生总数1000人;

  设:小李学生数为x,则小阳学生数为1000-x

  小李租19座的中巴数 = x/19

  小阳租19座的中巴数 = (1000-x)/19

  x/19 - (1000-x)/19 = 7

  2x - 1000 = 7*19

  2x = 1133

  小李学生数为 x = 570(人)

  小阳学生数为 1000-x = 430(人)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4

  1.甲乙两人在河边钓鱼,甲钓了三条,乙钓了两条,正准备吃,有一个人请求跟他们一起吃,于是三人将五条鱼*分了,为了表示感谢,过路人留下10元,甲、乙怎么分?

  答案:甲收8元,乙收2元。

  解:

  “三人将五条鱼*分,客人拿出10元”,可以理解为五条鱼总价值为30元,那么每条鱼价值6元。

  又因为“甲钓了三条”,相当于甲吃之前已经出资3*6=18元,“乙钓了两条”,相当于乙吃之前已经出资2*6=12元。

  而甲乙两人吃了的价值都是10元,所以

  甲还可以收回18-10=8元

  乙还可以收回12-10=2元

  刚好就是客人出的钱。

  2.一种商品,今年的成本比去年增加了10分之1,但仍保持原售价,因此,每份利润下降了5分之2,那么,今年这种商品的成本占售价的.几分之几?

  答案22/25

  最好画线段图思考:

  把去年原来成本看成20份,利润看成5份,则今年的成本提高1/10,就是22份,利润下降了2/5,今年的利润只有3份。增加的成本2份刚好是下降利润的2份。售价都是25份。

  所以,今年的成本占售价的22/25。

  3.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甲.乙的速度比是5:4,相遇后,甲的速度减少20%,乙的速度增加20%,这样,当甲到达B地时,乙离A地还有10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

  原来甲.乙的速度比是5:4

  现在的甲:5×(1-20%)=4

  现在的乙:4×(1+20%)4.8

  甲到B后,乙离A还有:5-4.8=0.2

  总路程:10÷0.2×(4+5)=450千米

  4.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减少25%,要使体积增加1/3,现在的高和原来的高度比是多少?

  答案为64:27

  解:根据“周长减少25%”,可知周长是原来的3/4,那么半径也是原来的3/4,则面积是原来的9/16。

  根据“体积增加1/3”,可知体积是原来的4/3。

  体积÷底面积=高

  现在的高是4/3÷9/16=64/27,也就是说现在的高是原来的高的64/27

  或者现在的高:原来的高=64/27:1=64:27

  5.某市场运来香蕉、苹果、橘子和梨四种水果其中橘子、苹果共30吨香蕉、橘子和梨共45吨。橘子正好占总数的13分之2。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吨?

  第二题:答案为65吨

  橘子+苹果=30吨

  香蕉+橘子+梨=45吨

  所以橘子+苹果+香蕉+橘子+梨=75吨

  橘子÷(香蕉+苹果+橘子+梨)=2/13

  说明:橘子是2份,香蕉+苹果+橘子+梨是13份

  橘子+香蕉+苹果+橘子+梨一共是2+13=15份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5

  1. 某商品每件成本72元,原来按定价出售,每天可售出100件,每件利润为成本的25%,后来按定价的90%出售,每天销售量提高到原来的2.5倍,照这样计算,每天的利润比原来增加几元?

  原来每天的利润是72×25%×100=1800元后来每件的利润是是72÷(1+25%)×(1-90%)=9元后来每天获得利润100×2.5×9=2250元所以,增加了2250-1800=450元

  2. 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比是5:4.乙车先发,从B站开往A站,当走到离B站72千米的地方时,甲车从A站发车往B站,两列火车相遇的地方离A,B两站距离的比是3:4,那么A,B两站之间的距离为多少千米?

  利用份数来解答:甲车行3份,乙车就行了3×4/5=2.4份,72千米相当于4-2.4=1.6份,每份是72÷1.6=45千米所以A和B两站之间的距离是45×(3+4)=315千米

  利用分数来解答:甲车行全程的3/7,乙车就要行全程的3/7×4/5=12/3572千米对应的分率是4/7-12/35=8/35所以全程是72÷8/35=315千米


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菁华3篇)(扩展4)

——小学数学应用题 40句菁华

1、二(1)班有女生15人,男生比女生多11人,问二。一班有学生多少人?

2、体育室有60副羽毛球拍。小明借走了15副,小亮借走了26副,现在还剩多少副?

3、甲数是20,乙数比甲数多5,乙数是多少?

4、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少2人,女生有多少人?

5、二年级的男同学有35人,女同学有37人,一共有多少人?其中有50人参加了今年暑假的“红色之旅”活动,有多少人没有参加“红色之旅”活动?

6、二年级一班有5个红皮球,黄皮球的个数是红皮球的3倍,黄皮球比红皮球多几个?

7、超市里买4袋饼干要付8元,买8袋饼干要付多少元?

8、地球表面积是5.1亿*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方千米?

9、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0.84千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0.16千米.12天后还差0.4千米没有修。这条水渠有多长?

10、一只梅花鹿高1.5米,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3倍。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

11、如果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要用9分钟,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4段,要用多少分钟?

12、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13、有些应用题取*似数时,要想一想实际情况。下面两题的答案应取多少才合适?

14、四年级要买5本相册和5枝自动铅笔奖励三好学生。买相册用了30元,买自动铅笔用了10元,一本相册比一枝自动铅笔贵多少元?

15、水稻专业组有一块早稻田。面积450*方米,*均每*方米产水稻1千克,这块早稻田的产量是多少千克?

16、新丰农具厂赶制540件农具。前10天*均每天制32件,余下的要在5天完成,*均每天要制多少件?

17、小玲看一本290页的小说,前4天每天看20页。以后每天看30页,再用几天可以看完?

18、食堂买来280千克大米,计划吃7天。实际每天比计划少吃5千克,这批大米实际吃了多少天?

19、甲乙两人从两地同时相对出发,甲每分钟行60米,乙每分钟行80米,经40分钟相遇。两地相距多远?

20、有人把蝙蝠放在有蚊子的房间里做试验。蝙蝠原来的体重3.9克,15分钟后,由于吃了蚊子,体重增加到4.29克。*均一只蚊子的重量是0.002克。算一算蝙蝠一分钟吃了多少只蚊子?

21、四年级要为图书馆修补244本图书,第一天修补了49本,第二天修补了51本,剩下的要3天修补完,*均每天要修补多少本?

22、一个筑路队原计划20天修完一条公路。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45米,提前5天完成任务。原计划每天修路多少米?

23、张爷爷买3只小羊用了75元,他还想再买5只这样的小羊,需要准备多少钱?

24、刘叔叔带7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剩60元。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

25、一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26、洗发水每瓶15元,商场开展促销活动,买4瓶送1瓶。一次买4瓶,每瓶便宜多少元?

27、有450千克大米,每天吃60千克,最多能吃几天?

28、刘叔叔带8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剩下80元,每袋化肥

29、甲有14.8元,乙有15.2元,俩人要合买一个足球,一个足球的价钱是他俩人钱数总和的2倍,一个足球多少元,他们还差多少元?

30、第一小组6个同学数学测验的成绩分别是:86、79、98、100、89、94,算一算他们的*均分是多少?

31、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35千米,一架飞机飞行的速度是汽车的28倍还少60千米,这架飞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2、五年级有学生280人,其中男生占50% ,五年级男生有多少人?

33、小李骑摩托车以每分钟650米的速度从甲村到乙村去办事,他骑出5分钟后,因忘记带东西立即返回去拿,然后又立即出发去乙村,这样他一共用了25分钟才到达乙村。两个村相距有多少米?

34、小丽和小张都从东村往西村走,小丽用每分钟120米的速度先走了5分钟后,小张才用每分钟150的速度出发,结果两人同时到达。东西两村相距多远?

35、服装厂要加工一批服装。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同时加工60天正好完成。已知第一车间加工的服装占服装总数的45%,第二车间每天加工132件。第一车间每天加工多少件?

36、有一堆煤可以烧120天。由于改进烧煤技术,每天节约用煤0.25吨,结果这堆煤烧了150天。这堆煤共有多少吨?

37、某校有学生314人,其中男生人数的2/3比女生人数的4/5少40人。这个学校男生、女生各多少人?

38、甲、乙二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各自去B、A两地,二人速度比为7∶6。二人相遇后继续向前行进,这时乙的速度比原来速度每小时增加来的速度。

39、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甲车按原定速度行了全程的2/3后,车速提高了1倍,结果比原计划时间提前2小时到达B地;乙车按每小时30千米的原定速度行了全程的1/4后,车速提高了1倍,结果两车同时到达B地。那么甲原定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0、甲、乙、丙三人进行自行车比赛,结果甲比乙早24分钟、乙比丙早6分钟到达终点。又知道甲速度比乙速度每小时快5千米,乙速度比丙速度每小时快1千米。甲、乙、丙三人比赛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菁华3篇)(扩展5)

——幼儿园的数学应用题教案 (菁华5篇)

  活动目标

  1、复*5以内的加法。能看图片尝试仿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并懂得运算。

  2、在看、听、想、说、做中感受合作与竞争的氛围,体验数学的魅力。

  活动准备

  1、课件:趣味练*图片3张

  2、红苹果粘贴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组织幼儿分成三个方队,红队(举队牌),黄队,绿队。

  欢迎三个方队!接下来我们马上进入快乐数学第一关。

  二、快乐数学第一关。

  1、第一关:必答题。

  红黄绿队的每一位选手都要回答一道题目,每答对一题,奖励一个红苹果。

  看哪一队的红苹果个数最多。

  2、教师:答题开始。

  请听题3+3=?(教师请三位选手轮流回答,提醒幼儿把题读完整)

  小结:第一关必答题结束,让我们来关注一下各队的红苹果得数,红队得到几个红苹果,

  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教师板书),大家看看哪个队的水果个数最多?

  大家还会有机会的,现在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个环节——快乐数学,第二关。

  三、快乐数学第二关。

  1、第二关:我说你来算

  教师:今天我带来了一张图片,我给它编了一段话,请你算一算,我的图上有几只小动物?

  教师:花园里有两只蝴蝶,又飞来两只蝴蝶,现在花园里一共有几只蝴蝶?

  请小朋友算一算。

  提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师根据幼儿口述边讲解边板书:2+2=4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图片,师引导讲解理解:2+2=4

  2、教师:我这里还有一张图片,谁能象我一样给它编一段话,让我来算一算。考考我小问号.

  (1)幼儿自由讨论,请幼儿口述。

  (2)教师完整讲述,并板书:2+3=5

  3、我这里有三张图片,红黄绿队一张,请你们把图片编成一段话,把答案悄悄地放在心里。

  4、挑战开始:红队可以选择黄队和绿队当中的一队接受挑战。

  教师:你们选谁?黄队接受挑战,请听题。

  5、小结:在第二关中,三队编的都很好,我给三个队都加上一个红苹果。

  我们再来关注各队的红苹果个数。(表扬第一名,鼓励其他队)

  四、快乐数学,第三关。

  1、第三关,抢答题。

  我出示图片,你们用数字算出来。

  比如:这张图片你会怎么算:(2+3=5)对!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算。

  2、小结:抢答环节中红队得到几个红苹果?黄队得到几个红苹果?绿队得到几个红苹果?

  五、统计

  1、三关过后,我们来看各队的水果得数。(出示统计牌)

  2、活动结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9的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的细心观察能力。

  2、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巩固9的加法应用题。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惯。

  活动重难点

  创编、计算9的加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

  课件、卡片(动物和算式)每人各一套。

  活动过程

  一、课前提问。

  复*8以内的加法题

  师:小朋友,我问你,5+3=?

  幼:老师,我知道,5+3=8!

  师:小朋友,我问你,4+4=?

  幼:老师,我知道,4+4=8!

  师:小朋友,我问你,6+2=?

  幼:老师,我知道,6+2=8!

  游戏的方式(整体回答后可以询问个别幼儿)

  二、学*9的加法应用题(展示课件)。


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菁华3篇)(扩展6)

——应用比例解应用题教学设计 (菁华3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 下册)教材P59―60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学会用比例解决一般问题。

  2.通过与前面旧知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比,理解应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优势和好处,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教材分析】

  解比例应用题是在学生理解了正、反比例的意义并学会解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包括正、反比例的应用题,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通过两个例题讲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法,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题的步骤。用正、反比例解应用题首先要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能从题目中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者积)是否一定,从而判断这两种量中是否成正(或者反)比例,然后设未知数 列比例解答.判断的过程是正、反比例意义实际应用的过程,所以是比例应用题的难点,要予以高度重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比例分配与正比例应用题”“正比例应用题与反比例应用题”这两组概念加以区别,从多角度、多方位提高学生对比例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情分析】

  解比例应用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同时在四五年级学*了简单的“归一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本节课可以重点体现“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 “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学生对用比例解决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沉淀,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老师力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自我展示、一题多解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完成“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过程;强化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学*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学*性,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另外,在练*的设计上,本节课力图通过加强对比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

  利用比例的知识解答应用题,首先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关系,判断的过程就是正、反比例意义实际应用的过程,所以是比例应用题的重点,也是难点.正、反比例的应用题,学生在已学过的四则应用题中,实际上已经接触过,只是用归一、归总的方法来解答,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迁移类比的转化思想进行教学,使新知识不新,旧知识不旧,激发学生学*兴趣.首先让学生用以前的方法解答,然后提问:“这道题里有怎样的的比例关系?为什么?”引导学生判断两种量的比例关系,最后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解答.这样加深了对比例的理解,又揭示了与旧知识的联系,既分散了难点,又教给了思维方法。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课件演示:比例的应用)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数量关系式的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为后面分析应用题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一)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过了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还学过了解比例,应用这些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比例的应用.(板书:解比例应用题)

  (二)教学例5(课件演示:教材对话主题图)

  例5、张大妈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李奶奶家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元?

  学生利用以前的方法独立解答:

  先算出每吨水的价钱,再算10吨水的多少钱?

  12.8÷8×10

  =1.6×10

  =16(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用原来学*的解答归一应用题的方法,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单价一定的意义,为正确列出比例式打好基础了。】

  2、利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思考:这道题中涉及哪三种量?(水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三种量)

  哪种量是一定的?你是怎样知道的?(水的单价一定.)

  用水的数量和水费总价成什么比例关系?(水的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关系.)

  教师板书:单价一定,水的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

  教师追问:两家水的总价和用水量的什么相等?(比值相等,也就是水的单价相等)

  怎么列出等式?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水费x元.

  8x=12.8×10

  x=16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水费16元.

  3、怎样检验这道题做得是否正确?(学生自主完成)

  4、变式练*:张大妈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王大爷上个月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设计意图:通过变式训练的订正和交流,使学生明确例5的条件和问题改变后,题目中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正比例关系没有改变,只是未知量变了,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灵活地理解和解答这样的应用题。】

  (三)教学例6(课件演示例6主题图)

  例6: 一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1、学生利用以前的算术方法独立解答.

  20×18÷30

  =360÷30

  =12(包)

  2、那么,这道题怎样用比例知识解答呢?请大家思考讨论:(投影出示)

  这道题里的——————是一定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成__________比例.所以两次捆书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__________是相等的.

  3、如果设要捆x包,根据反比例的意义,谁能列出方程?

  30x=20×18

  x=360÷30

  x=12

  答:每捆12包.

  4、变式练*

  一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每捆15包,每包多少本?

  【设计意图:例6教学沿用了例5的教学形式,但放开了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明白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在解答过程中不但学会了分析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技巧,同时也能够区分两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三、全课小结

  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成哪种比例关系,然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四、随堂练*

  1、先想一想下面各题中存在着什么比例关系,再填上条件和问题,并用比例知识解答.

  (1)王师傅要生产一批零件,每小时生产50个,需要4小时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师傅4小时生产了20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__________?

  2、食堂买3桶油用780元,照这样计算,买8桶油要用多少元?(用比例知识解答)

  3、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设计意图:通过由易到难,梯级训练,让学生对用比例解决问题有一个初步的巩固和训练,加深知识印象,同时也对本节课起到系统知识的目的,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整体,为后面完成课堂作业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

  1、一台拖拉机2小时耕地1.25公顷,照这样计算,8小时可以耕地多少公顷?

  2、用一批纸装订成同样大小的练*本,如果每本18张,可以装订200本.如果每本16张,可以装订多少本?

  3、P60---做一做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作业,让学生理解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理解应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优势和好处,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解比例应用题

  例5: 例6:

  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 总数量一定,每包本书和包数成反比例。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水费x元. 解:设要捆x包

  30x=20×18

  8 x=12.8×10 x=360÷30

  x=16 x=12

  答:(略) 答:(略)

  【教学后记】:正反比例应用题是小学阶段应该掌握的重点内容,这节课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以旧促新教学理念,设计了简单易学的教学过程,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没有感到学*新知识的压力,能够轻松完成学*任务。同时通过变式训练和拓展训练,让学生掌握了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后面解答比例问题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 下册)教材P59―60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学会用比例解决一般问题。

  2.通过与前面旧知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比,理解应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优势和好处,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教材分析】

  解比例应用题是在学生理解了正、反比例的意义并学会解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包括正、反比例的应用题,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通过两个例题讲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法,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题的步骤。用正、反比例解应用题首先要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能从题目中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者积)是否一定,从而判断这两种量中是否成正(或者反)比例,然后设未知数 列比例解答.判断的过程是正、反比例意义实际应用的过程,所以是比例应用题的难点,要予以高度重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比例分配与正比例应用题”“正比例应用题与反比例应用题”这两组概念加以区别,从多角度、多方位提高学生对比例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情分析】

  解比例应用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同时在四五年级学*了简单的“归一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本节课可以重点体现“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 “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学生对用比例解决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沉淀,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老师力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自我展示、一题多解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完成“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过程;强化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学*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学*性,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另外,在练*的设计上,本节课力图通过加强对比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

  利用比例的知识解答应用题,首先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关系,判断的过程就是正、反比例意义实际应用的过程,所以是比例应用题的重点,也是难点.正、反比例的应用题,学生在已学过的四则应用题中,实际上已经接触过,只是用归一、归总的方法来解答,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迁移类比的转化思想进行教学,使新知识不新,旧知识不旧,激发学生学*兴趣.首先让学生用以前的.方法解答,然后提问:“这道题里有怎样的的比例关系?为什么?”引导学生判断两种量的比例关系,最后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解答.这样加深了对比例的理解,又揭示了与旧知识的联系,既分散了难点,又教给了思维方法。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课件演示:比例的应用)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数量关系式的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为后面分析应用题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