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读书心得 (菁华3篇)

首页 / 心得 / | 2022-11-07 00:00:00 读书心得,国学

国学读书心得1

  在学*第三模块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孔子与儒家思想》《老子与道德经》《唐宋诗词》《红楼梦与红学》等七部国学经典,虽然学*时间不长、断断续续,但觉着收获很多。国学经典不仅是*悠久传统文化的证明,也是每一个*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园长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现根据个人学*情况谈两点体会:

  一、学*国学可以提高自身素养

  经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启迪思想,开阔文化视野。“修身、齐家、治国、*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自己知道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作为园长,我们除了在能力、知识方面外,还应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一个园长的权威,说到底就是"权力+人格"。尽管园长不是官,是教育家,是学者,但是园长要想管理好幼儿园,就要真正地为教职工办实事,善于听取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

  二、学*国学可以提升幼儿园的管理水*

  “入则孝,出则弟”。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首先应该具备的品质。为此,我镇组织了对幼儿进行爱心、孝心教育的活动。包括听父母的话,尊敬父母和其他长辈,关心体贴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劳动,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热爱学*,与家人共同创造和谐快乐的生活。

  首先制定了幼儿文明礼貌、爱心、孝心细则,并发放到家长手中,让孩子在园在家对照执行。其次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营造“孝”的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与教育相适应的,具有“孝”文化特色的、富有童趣的室内外环境,形成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氛围。三是围绕“孝心献给父母”进行了一系列德育活动。

  (1)利用重大节日、生日音乐会等举行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2)要求幼儿在一周内听一个“孝”的故事、“爱”的歌曲、“为父母做一项洗刷家务”、“帮父母做一种农活”、“给父母做一回健康服务”等。使幼儿学有榜样,爱有行动,真实的感受父母养育之恩,有效的培养孩子关爱家庭、孝敬父母的优良品质。

  (3)做小小“孝子”。组织幼儿开展“我自己进教室”、“我是妈妈的小乖乖”等幼儿活动,让幼儿通过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形式,学会孝敬爸爸妈妈,养成良好的*惯。

  (4)评“孝”星。通过一定阶段的活动后,组织幼儿及家长召开家园联谊会,由教师、家长、幼儿沟通参与为每个幼儿以打星的方式评出最佳“孝”星,进行表彰奖励。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学*了国学经典后,我认为还可以在我们的活动中加入经典诵读,如《弟子规》《唐宋诗词》《三字经》等适合幼儿诵读的经典;其次让我们的环境与经典对话,收集有关宣传资料、图片、布置幼儿园的环境、氛围;三是利用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渗透教育。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个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各地风俗*惯等内容,让幼儿在接受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行为*惯及个性品质,促进幼儿园特色办园。

  古为今用,是我们学*古代文学的唯一目的。学*国学,让我们了解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养。

国学读书心得2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一阵清脆的朗读声,在王家冲小学里传来,他们朗诵的是什么呢?仔细一听,原来是老子的《国学》呀。

  国学是我们*五千年来的一种传统文化。我喜欢国学。因为他能告诉我们许多受益匪浅的知识。我更爱国学,因为他能使我们从蛮力小子变成一个儒雅少年。在国学中,每一个单元都告诉我们一种为人处事的道理。道,使我们懂得不破坏自然规律才是真正的道,不乱使用兵器才是真正的道。

  国学这一个多么好听的名字,在华夏各地传播这,不被中华儿女们朗诵着。我喜欢国学,喜欢它那令人反思的`语句。我爱国学,爱它那蕴含着深刻含义的句子。学国学,使我懂得礼让,学国学使我明白道是什么。老师们说的好,我们是踩这巨人的肩膀向上爬的。我们是踩着国学这个宽阔而高大的肩膀向上爬的。因此,我发自内心的感叹:学国学,我快乐!

国学读书心得3

  春秋时期的孔子,是*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更是*人的精神偶像、*文化的代表。

  *人因为孔子而骄傲和自豪,外国人因为孔子而研究*,“孔子学院”于是成为许多国家研究*的历史和现实,尤其是研究*的古人和今人的学术机构。孔子的经典语录集《论语》,因其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其推崇备至,不仅影响着今天*人的思想,更是成为外国学者甚至政治家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见,《论语》之影响深远而巨大。

  我们今天再来捧读《论语》,其现实意义究竟在哪里?北师大教授于丹作了最精要的回答:“《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

  《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荒淫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这些言论,简洁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牢记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应该说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过分地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人们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于是,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而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必须给予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

  价值观. 人生观的引导,教育学生为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努力并成为国家的栋梁。而要达到此目的,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 价值观.

  人生观,因此,教师必须修身养性,经得起各种不良现象的诱惑。


国学读书心得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国学读书心得 (菁华3篇)(扩展1)

——国学经典的读书心得 (菁华5篇)

国学经典的读书心得1

  初识《国学经典》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经典的份量,它定是我国文学界中的奇葩,并且觉得那是文孺志士的专属区,像我这种肤浅的文学造诣不高之辈怎能领会其中的奥秘。我带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在网上查阅起来。

  详识《国学经典》让我豁然开朗,想想自己的学识只是冰山一角。国学经典风靡文坛,故事流传广及民间,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雅俗共赏。不知多少人对它们肃然起敬。像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治天下,可见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

  其实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它所传递的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我们说孔子是圣人,因为在他生活的那片土地上他是一位最具人格魅力的人。曾有这么一种说法,现在姚明代表*,而在古代代表*的却是孔子。这说明孔子的影响力深远。像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等句子朗朗上口影响久远。

  通过这次学*使我感受最深的孔夫子好学的精神。如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扪心自问,我是何其肤浅,何其妙小。我为自己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而惭愧,这是个信息化,网络泛滥的时代,学*条件优越极了。可每当要我们学*各种理念理论时,总是一副心烦意冗的样子。要是到了交论文的时间,国学经典中的那些华丽辞藻那能从我这种庸俗之辈的笔尖中“陈列”出来,大多在网上东拼西凑,借东家梁换西家柱。就这样西稀里糊涂上交了一篇牛头不对马嘴的文章。

  正如《法言·修身》中所言:“三年不目日,视必盲;三年不目月,精必朦”。意思是:“三年不见日光,瞪眼而看不见;三年不见月亮,目光就短浅。长期不学*必定愚昧短浅。”看来立志学*才是当前明智之举。正如《礼记·儒行》中:“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意为:“广泛地学*永不满足,身体力行永不懈怠。”也只有不断为自己“充电”才能成为一名不被时代淘汰的教师。

  通过这次学*我感受到了古代文人那份谦虚、豁达、坦然和乐观。像《老子》:“不自矜,故长。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我,故有功。”意思是:“不自高自大,所以能保持长久。不自我表现,所以别人能理解你。不以为自己绝对正确,所以能是非分明。不自我夸耀,所以才有功劳。再如《贞观政要·刑法》中:“乐不可报,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意为:“享乐不能过分,过分就会带来哀愁;欲念不能放纵,放纵就会酿成灾祸”。

  通过这次学*我收获颇多,感受也颇多。也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语出《培根随笔》中的《论读书》中的语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正如古人所云:学皆成性。不仅如此,连心智上的各种障碍都可以读适当之书而令其开豁。这说明读书的重要性。

  自古都有“书中自有语无玉,书中自有黄金无”的说法。通过这次学*坚定了我立志学*的意志和信心。如出自明·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的:“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意思是:“志向不确立、犹如无舵之船,无绳之马,飘荡放纵,到何处去呢?”又如《礼记·中庸》中的:“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意思是:“君子不断自我反省,无损自己的志向。”再有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美”。意思是:“不学就不能增加才智,无志向就不能成学业。”这些都证实了孔子所言,我们应该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其人生价值。只有通过读书,才能使人变得聪颖睿智。

  宋·杨万里《诗论》中说到:“愧斯娇,娇斯复、复斯善。“意思是羞愧就会改过,改过就能回头,回头就成为好人。”我真希望通过这次学*能正真改变自己。试想想自己,昨天的我像一匹稚嫩激情高昂的马驹有驰骋沙场的欲望;可在残酷的现实中这匹有追求有抱负的马驹变成了今天的未老先衰、没有目标、颓废的拉着石磨的驴。

  通过细读这本书,希望明天的我能成为一匹体态丰盈的骆驼载着智慧,载着希望,载着毅力穿过迷茫的沙漠寻找到一片新的绿舟。

国学经典的读书心得2

  这几天,徐教师向我们推荐了《国学经典》这一本书,并且还给我们打印了这本书里比较好的名言,让我们多背,让这些名言永远做我们的生活导航。我们经过多读、多背,渐渐的了解了这些名言的意思。

  就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一句吧,我们就能够以字面上的意思来解释这句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就是人生自古以来谁都要死亡,留取丹心就是留下一片赤诚丹心,照汗青就是要为光照史册留下最精彩的一页。连起来就是人生自古以来谁都要死亡,要为光照史册留下一片赤诚丹心。这句话告诉我们,人没有一个能长命百岁长生不老,所以活着要做一个能牺牲,有意气的人。我们的一生都要向文天祥那样的爱国。

  还有一些能琅琅上口而又意味深长的名言警句。比如“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张百岁”、“志小则易足,易则无由进”……一些能启迪人心灵的谚语、名言都能让人滥记于心。这才是读诗、读词的最高境界—读名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国学经典这本书正是中小学生国学启蒙的一本好书。这本书分行节俭、强自信、讲智慧这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经典要义、故事、生活、实践和经典诵读四个部分组成。

  不仅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本书使国学之精华更接*人们*时的日常生活,让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读了这本书,不但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更让我明白了要把这些道理应用在生活中。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俭,不要奢侈浪费。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不断增长自我的知识才能,增强自我的独立性;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总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应当自立自强。

  《国学经典》这本书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我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国学经典的读书心得3

  有一本书,如林间清风般拂醒人的善念;有一本书,似山涧泉水般不断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它,告诉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它,对我们诠释无数做人的道理。这本书便是国文经典——《论语》。

  品读《论语》是一种精神境界的提升,那小小书上的每一个字都是孔子以及他的弟子用心去篆刻上去的,里面凝结了他们一生的心血,带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宁静。

  《论语》一共短短二十篇,寥寥数万字,却出现了一百多遍“君子”。孔子不也正是这样的人么?他对学生们以身作则,不由半点虚假,游说列国。《论语》中还特别利用季氏之类的小人来衬托出“君子”的高大。于是,“君子”成了《论语》中的主角。到底怎样才算“君子”,这是《论语》中主要探究的问题。

  古人将“梅、兰、竹、菊”代表君子,这表示“君子”需要有坚韧不屈的精神以及傲视万物的气魄,这也是《论语》中主要推扬的精神。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也可以理解为君子。

  正如上面所说,“君子要有坚韧不屈的精神。”君子不能不坚强刚毅,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不能只对眼前的小小成功沾沾自喜,人生的道路还很远,责任还很重。但是将“仁义”作为自己的责任,会感到无比快乐。“君子”正是如此,往往将仁义作为自己的原则,一直向前,不论路途多么艰难,丝毫不退缩。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说明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就是他们所选择的路不同。“君子”为了道义而奋斗,小人却只贪图个人利益,甚至不惜私下用一些阴谋诡计来夺取自己想要的,根本不在乎别人;而君子则为天下众生着想,用正义服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一些“小人行径”,在“不知不觉”的财富中塞满了自己的腰包,却还说自己“为官清廉”,这是精神上的不道德。

  子曰:“君子先行起言而后从之。”君子在没有做成事情前,不会夸夸其谈,而在做了之后也不一定会向世人说是自己做的,“君子”不会向大家夸耀自己的成功,而想着继续努力,这不也是我们应该学*的精神吗?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君子不是从光鲜的外表和花言巧语来分辨的,而是应该看他的行动。他认为:“君子应呐于言而敏于行。”君子把自己所想所说付诸行动,用行动来证实。语言不重要,毕竟行动才是语言的火花!

  “君子”是《论语》中的主角,而我们应该立志成为君子,将这个主角在我们生活中延续下去!

国学经典的读书心得4

  《增广贤文》是一本好书,它不但读起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而且故事生动有趣,以格言的形式讲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同时也是教我“做人的准则”。

  《增广贤文》中的许多精辟的格言警句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这些格言警句都蕴藏着前人丰富的智慧。

  读了《增广贤文》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我百读不厌。特别是:“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这则《贤文》让我听后肃然起敬。它的意思是小羊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时,小羊跪下来用乳汁喂养父母。小乌鸦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不能外出捕食时,就将食物口对口地喂养年老的父母。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仅是人类的美德,甚至连动物界也在奉行。羊与鸦就能如此何况人呢?总不能够忘记自己的父母,它告诫我们要对长辈孝

  《增广贤文》教我学会了感恩,它能让我乐于面对人生中每个阶段面临的每一个境遇;它能让我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更多的影响身边的人;它能让我的人生旅途摧生出更多美好的回忆。

  《增广贤文》教我学会感恩,懂得知恩图报,不忘恩负义,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报,受人一把土,还人一座山;《增广贤文》教我学会感恩,懂得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已机会;《增广贤文》教我学会感恩,赠人玟瑰,手留余香。

  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时也会有人拉自已一把;《增广贤文》教会我,对生活时时保持微笑,生活也会还你微笑。人人都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正因为有了它,所以爱才显得伟大!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增广贤文》这本书能丰富我的内心世界,使我在做人做事感触良多,毕竟这本书也是人们经历了千百年才感悟出来的。

  《增广贤文》这本书容易启发我的思考,培养我的独立意识;学而时*,一以贯之,经典的魅力让我的心灵学会了感恩,也找到了学*自信,学*成绩稳步提升。

国学经典的读书心得5

  国学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

  “长袭宿收,风神凝远,制行峻洁,望而知其为贵介公子”。国学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的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是连接炎黄子孙的血脉之桥、心灵之桥。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的国学就具备这种独一无二的特质。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华五千年历史智慧的精髓,构成了我们精神生活的客观环境,维系着中华文化之根。

  “国学”一词,最早出自章太炎先生《国故论衡》及《国学概论》的演讲,它以先秦经典和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等内容,形成了恢宏的“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其内涵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国学智慧涵盖了“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偈语、禅机、二十四史、唐诗、宋词和四大古典名著,它是万亿卷帙的古代文献,体现了*人对于生命和世界的理解。国学体系以“儒”、“释”、“道”三家学问为主干,又分为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和礼仪等支脉,为青少年汲取知识,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渠道。

  国学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对*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影响颇深。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的复兴也起着重大的作用。作为炎黄子孙。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了解和熟悉国学,让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时常充盈在心田,通过学*国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解力,形成积极向上世界观。

  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和熟悉国学,根据国学所倡导的精神指引,“正心”、“修身”、“齐家”,成为一个品质高尚、行为规矩的人,对国家和社会都能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推广国学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学的`精髓是“天人合一”,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这又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国学读书心得 (菁华3篇)(扩展2)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 (菁华5篇)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1

  有人曾说:“读经典犹如吃多种维生素片,虽每日一粒,亦可养身。”让孩子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心灵最清澈的年龄阶段诵读经典美文、唐诗宋词,既能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又能让孩子学会做人。古韵声声,飘来校园书香;美文句句,加厚校园底蕴。诵读经典如同永不停歇的小溪,犹如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咏叹着人生的华彩,净化着学生的灵魂,充实着思想的血脉,更支撑着师生人格的大山。国学经典诵读让传统文化走进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的日常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我校作为重庆两江新区开发中学校,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校园文化愈来愈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和强大引擎,鲜明的文化性格,旺盛的文化生命力可成为学校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为此,我校大力开展了“诵读国学经典,滋养阳光人生”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开发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20年6月,我校组织成立了一支由分管教学的校长任组长、德育处主任任副组长、年级组组长任组员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领导小组。各年级根据学校编写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认真编写了本年级校本教材的初稿,经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领导小组严格审稿后,我们编撰了一套“诵读国学经典、滋养阳光人生”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该教材一共六本,一至六年级各一本。教材的内容分为五个篇章:山河风光篇——江山多娇美如画;爱国情怀篇——赤诚之心耀中华;勤学惜时篇——书山有路勤为径;心灵悟语篇——大道无形明心智;品德行为篇——德行优良创和谐。配有“小光老师教你读”、“我和阳阳诵经典”(里边又包括“教你读”、“我来读”、“我乐背”)、“阳阳伴我行”、“精彩对对碰”等不同板块,这些板块增加了诵读的趣味性,特别是“阳阳伴我行”这个版块,在学生学会一章节经典诗词后,结合自己*时的言行给自己一个评价(笑脸或星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用所学指导自己的言行,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惯,把经典转化为人文底蕴。20xx年,我校二年级校本教材《经典诵读》在全国和谐德育实验与研究成果评选中获得一等奖。

  二、营造氛围,创设环境

  有了教材就有了教学的依据,但这还不够,如何引导我们的广大师生走进广博的古诗天地,这还得在环境建设上下一番功夫。首先,我们打造了“百米文化墙”和“经典走廊”,将古诗文中的经典诗文、书法作品、学生诵读经典的活动图片等隽刻在墙上或挂在画框中,在绿树的掩映下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名言警句琳琅满目,浸润学生心灵,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每天大课间和中午诵读时间,全体师生在优美的古典音乐萦绕中大声整齐诵读,与经典对话,和圣贤交流,使学生的心情得以宁静和舒畅。我们还提倡“让班级的墙壁充满书香”,让班级诗意盎然,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各班都建立了有自己特色的“经典诵读乐园”,包括“精彩每一天,诵读每一天”;“与经典同行”“我来读经典”等。学生在诗化环境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亲*经典。

  其次,学校还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下讲话、亲子诵读等展示师生诵读成果,交流师生感受,共享诵读带来的心灵愉悦,使整个校园充满浓郁的书香。

  再则,号召家长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我们要求学生把在学校学*的经典诗词背诵给家长听,家长评出等级(作为学生评“诵读之星”的条件之一),并教自己的家长读经典,同时,利用寒暑假开展“我与父母读经典”活动,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读经典。在学校举办的“童声诗韵,做阳光少年”经典诵读活动中,由学生和家长一起演出的亲自诵读节目受到师生的好评,不仅展示了父母与孩子诵读的`成果、收获,更在家长与孩子心与心的交融中体味生命本质的芬芳,感受共同成长的乐趣。有效促进了学校诵读活动的开展和和谐家庭建设。

  一年多来,学校开展的丰富的大型经典诵读活动:“童声诗韵,做阳好少年”、“中华颂书写经典比赛”、“经典诵读主题班会”、“经典诵读pk赛”、“经典诵读诗画展”、组织学生参加区里的经典诵读精品节目展演等。学生们通过背、唱、演、说、画等形式,从诗词里感悟到了中华诗词的精粹,感悟到了许多做人的真谛。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2

  记得读中学时老师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文章并不算太长,我们学了一个星期,却一点不感到累。在这一周里我们被故事的内容深深吸引着,作者的文笔是那样的流畅、优美,用词是那样的精辟,凄美的情节让我们为之而动容。后来在课外,读了王勃的《藤王阁序》,更是爱不释手,其文章情文并茂,奔放自然之势,读来摄人心魄,其中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真是千古绝唱,让我感山川是那么的壮美,意境是那样的深远,有一种想投身于大自然中,去过闲云野鹤般生活的冲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远,使用人数最多的儿童国学启蒙读本,在*教育史、文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文化的小百科全书。《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浅*的历史典故讲述清楚。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精神,不可不从国学启蒙开始。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国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

  我们不妨把国学之“儒家思想”比做一种精神武器,在*几千年历朝历代的`封建势力掌握之下,只要对封建王朝达官贵人有利的,都可以拿来针对被压迫者使用。另外,从现在的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当时,无论孔子也好,孟子也好,老子也好,庄子也好,墨子也罢,从人的自身保护意识上来说,也绝对无法脱离当时社会现实而尽力维护当权者的利益。

  我想,在当今物欲横溢的社会里,无论八零后也好,九零后也好,都应该拿起老祖宗留下的那些文化国粹认真的读一读,净化一下我们私欲泛滥的灵魂,让天上的古人安心、让地上的老人幸福。从“百善孝为先”的教诲之中,我明白了怎样交友,我明白了“孝”就是“和”,和而德、德而孝。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3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国学经典自有一方天地,让思想自由驰骋;国学思想使人美丽,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把国学精髓运用到工作、生活实际,指导其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修身养性之功效。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地来到我们身边。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穿越两千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凡智慧,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来解读《论语》,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这位圣人的*和、*易*人,以及他时时传递出的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初读《论语心得》时,心中生出一些困惑,因为书中所说的安贫乐道,现在看来颇有些让人不思进取的味道,细细读来,慢慢明白其中的深意。今天,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个性空前张扬的时代,更是一个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面对着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适与他人的关系。《论语》中娓娓道来,轻轻拂去你心灵的尘土,教会你做人的道理。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管多聪明能干的人,离开他人的帮助,是难有建树作为的。一个人只是一叶“舟”,而众人才是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

  我可以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扶贫诗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明儒学案》曰:“古人之於学者,其不轻授如此,盖欲其自得之也。即释氏亦最忌道破,人便作光影玩弄耳。”古代的老师不轻易的传授知识就是想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即便佛教传经也最忌讳完全说破,因为那样学生就会轻松获得而把学*当成玩乐。现在的教学,再也不能用以前填鸭式的方法了,寓教于乐才是教师的首选。“师者,善于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矣。”老师要善于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和解答疑惑,不懂道理,学业不精湛,学生有疑惑却不能解答,这算不上老师。所以,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参加学*和培训。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满斛水。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诗》《书》等经典。”通过学*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同时,也为学生做好榜样,教育学生尊老,爱老,爱护弱小,让中华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扬。

  学*《国学》,不是我们这一代的事,也不是这几代的事,而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伟业,《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传承的基石。让我们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们心中最美好的诗篇,用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4

  *段时间我们学*了国学经典,通过学*渐渐的了解了书中的意思。

  国学经典不仅是*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

  国学经典中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些使国学之精华更接*人们*时的日常生活,让我们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地来到我们身边。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作为教师,假如我们能感受到这些,那我们的心中肯定会少许多怨言,肯定会是一名快乐而幸福的教师。真正好的老师应像孔夫子这样,*和地跟学生商量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老师就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

  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要“爱人”、“知识”。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对学生多些了解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成绩差的学生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正确地引导,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自己的教育下有所转变,只是迟早而已。

  国学经典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人的道理,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让我们一起在圣贤的光芒下学*成长。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5

  有人曾说:“读经典犹如吃多种维生素片,虽每日一粒,亦可养身。”让孩子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心灵最清澈的年龄阶段诵读经典美文、唐诗宋词,既能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又能让孩子学会做人。古韵声声,飘来校园书香;美文句句,加厚校园底蕴。诵读经典如同永不停歇的小溪,犹如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咏叹着人生的华彩,净化着学生的灵魂,充实着思想的血脉,更支撑着师生人格的大山。国学经典诵读让传统文化走进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的日常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我校作为重庆两江新区开发中学校,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校园文化愈来愈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和强大引擎,鲜明的文化性格,旺盛的文化生命力可成为学校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为此,我校大力开展了“诵读国学经典,滋养阳光人生”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开发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20年6月,我校组织成立了一支由分管教学的校长任组长、德育处主任任副组长、年级组组长任组员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领导小组。各年级根据学校编写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认真编写了本年级校本教材的初稿,经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领导小组严格审稿后,我们编撰了一套“诵读国学经典、滋养阳光人生”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该教材一共六本,一至六年级各一本。教材的内容分为五个篇章:山河风光篇——江山多娇美如画;爱国情怀篇——赤诚之心耀中华;勤学惜时篇——书山有路勤为径;心灵悟语篇——大道无形明心智;品德行为篇——德行优良创和谐。配有“小光老师教你读”、“我和阳阳诵经典”(里边又包括“教你读”、“我来读”、“我乐背”)、“阳阳伴我行”、“精彩对对碰”等不同板块,这些板块增加了诵读的趣味性,特别是“阳阳伴我行”这个版块,在学生学会一章节经典诗词后,结合自己*时的言行给自己一个评价(笑脸或星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用所学指导自己的言行,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惯,把经典转化为人文底蕴。20xx年,我校二年级校本教材《经典诵读》在全国和谐德育实验与研究成果评选中获得一等奖。

  二、营造氛围,创设环境

  有了教材就有了教学的依据,但这还不够,如何引导我们的广大师生走进广博的古诗天地,这还得在环境建设上下一番功夫。首先,我们打造了“百米文化墙”和“经典走廊”,将古诗文中的经典诗文、书法作品、学生诵读经典的活动图片等隽刻在墙上或挂在画框中,在绿树的掩映下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名言警句琳琅满目,浸润学生心灵,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每天大课间和中午诵读时间,全体师生在优美的古典音乐萦绕中大声整齐诵读,与经典对话,和圣贤交流,使学生的心情得以宁静和舒畅。我们还提倡“让班级的墙壁充满书香”,让班级诗意盎然,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各班都建立了有自己特色的“经典诵读乐园”,包括“精彩每一天,诵读每一天”;“与经典同行”“我来读经典”等。学生在诗化环境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亲*经典。

  其次,学校还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下讲话、亲子诵读等展示师生诵读成果,交流师生感受,共享诵读带来的心灵愉悦,使整个校园充满浓郁的书香。

  再则,号召家长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我们要求学生把在学校学*的经典诗词背诵给家长听,家长评出等级(作为学生评“诵读之星”的条件之一),并教自己的家长读经典,同时,利用寒暑假开展“我与父母读经典”活动,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读经典。在学校举办的“童声诗韵,做阳光少年”经典诵读活动中,由学生和家长一起演出的亲自诵读节目受到师生的好评,不仅展示了父母与孩子诵读的成果、收获,更在家长与孩子心与心的交融中体味生命本质的芬芳,感受共同成长的乐趣。有效促进了学校诵读活动的开展和和谐家庭建设。

  一年多来,学校开展的丰富的大型经典诵读活动:“童声诗韵,做阳好少年”、“中华颂书写经典比赛”、“经典诵读主题班会”、“经典诵读pk赛”、“经典诵读诗画展”、组织学生参加区里的经典诵读精品节目展演等。学生们通过背、唱、演、说、画等形式,从诗词里感悟到了中华诗词的精粹,感悟到了许多做人的真谛。


国学读书心得 (菁华3篇)(扩展3)

——出国学*心得 (菁华5篇)

  一学期的生活匆匆结束。离别时,是期盼;离别时,是不舍;离别时,亦满载收获和回忆。踏上回国的飞机,心中阵阵激动。因为不久我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见到我思念的家人和朋友。脑海中回想着发生的一切,好似一场梦。心中充满感激,感谢首师大给了我这次宝贵的机会,为我的青春增加了一种绚丽的颜色。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给予我无限的支持和鼓励。一次远行,让我对生命的体会更加深刻。收获的是友谊,是学*,更是人生的境界。

  初到美国,在机场,只身前往的自己不得不说有几分恐惧。对环境,更是对语言。虽顺利通过了出国英语考试,但实战起来才发现自己的武器已太落后。听不懂,说不出口的尴尬,心中阵阵挫败感。我知道,一切才刚刚开始。果不其然,到学校,*手续,虽说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但心中满是落寞。尤其是进入到正常的学校生活时。因为我发现,大家虽说都是国际交流生,但欧洲国家的学生基本不存在语言问题。所以他们能够很快的融入群体,交到朋友,同出游。而这一切于我而言,是一道需要时间和巨大勇气才能跨过的坎儿。所以,初期,自己生活很是孤寂,还有学*上的巨大压力。到了课堂,开启了不提前看书,安全听不懂的模式。课堂上,大家笑,我也便随节奏扬起嘴角。生活和学*上的挫败感让我倍加思念祖国,思念家人和朋友。那时,自己也深深体味到何谓浓浓乡愁。

  入学两个星期后,我见到了我的host family。他们对我十分爱护。静静的倾听我心中的苦闷,给我建议和鼓励。她们告诉我,美国人善诉说,但*人有着更好的品质,便是聆听。我们更懂得给他人空间和时间。关于交朋友,自己要学会主动,因为只有你主动,才能建立起话题,交到朋友。美国人虽然很包容很友好,但他们不会主动去照顾他人。当我再次回到静谧祥和的校园,想起自己为了今天的种种努力,想到自己的优秀,心中豁然开朗起来。我不该的,不该在今天辜负曾经那么努力的自己;我不该的,不该在拥有了机会的今天而错失机会;我不该的,不该丢失做为一名*人的骄傲和自信。从那一刻起,自己决定勇敢起来,自信起来。以自己的努力和人格魅力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小天地。

  我开始勇敢的张开自己的嘴,观察别人怎么打招呼,怎么聊天。把每天学到的日常词汇和交际用语记到一个本子上。我开始经常出现在活动室,虽然自己经常插不上话,但我知道每天我都在努力,努力提高自己。我积极参加大家组织的活动,我知道每一次活动都为我语言的进步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写到这里,脑海中浮现出了Wrightsville beach美丽的画面。脚底的细沙,无边无际的大海,碧蓝的天空,浅处清澈的海水,远望时的天蓝之色。那么美,美到让人对生命再无他求。瞬间也便懂得,为什么Nicholas Sparks笔下能生出那么执着单纯美好的爱情故事。来到这里,更加明白了世界之大,大自然之美。也许,只有往外走走,看看,才能真正拓宽生命的额度。每一天,在自己的努力下,都会进步一些,收获一些。收获笑脸,收获知识,收获一份份小美好还记得朋友们一张张笑脸。记得感恩节时,感恩的人,好吃的美食。还记得课堂上大家的积极发言,勇敢而自信的面容,轻松的课堂环境。还记得清新美丽的校园,安静祥和的图书馆。一张张面容,一份份美好,推动着青春梦想的前行。回到祖国,学到的是感恩,是热爱,是珍惜。离别时,她的一句话,也许真实的道出了我的进步。她告诉我我的英语比刚来时好了很多,她现在特别喜欢和我聊天。感谢她的肯定,我只知道我一直在努力。

  感谢首师大给我的这次宝贵机会,让我学到很多,进步很多。我会一直努力的,因为前方会更加美好。

  曼哈顿、华尔街、时代广场、纽约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与之相媲美的,这里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从曼哈顿驱车*一个小时的路程,在纽约长岛纳苏郡和苏福克郡的交界处,风景秀丽的海岸边,散落着十几栋小楼,路口不起眼的牌子,告诉人们这里便是世界著名的冷泉港实验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正是这样一个至今仍称自己为实验室的研究机构,却被人们誉为世界生命科学的圣地和分子生物学的摇篮,曾名列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十大研究学院榜首,先后有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这里学*和工作过,有多项荣获诺贝尔奖的研究工作是在冷泉港实验室完成的,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发现转座子元件的巴巴拉·麦克林托克。詹姆斯 沃森曾是实验室的主任。

  始建于1890年,具有百年悠久历史的冷泉港实验室为何能够始终站在浪尖上引领世界生命科学的潮流?作为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冷泉港实验室拥有充裕的科研基金,同时具有独特的科研策略和领先的研究思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此,将我在冷泉港实验室工作的一些体会和理解与大家进行交流,籍此抛砖引玉。

  开放精神下的学术交流

  冷泉港实验室是国际生命科学的会议中心,*均每两周就举办一次国际会议。每次学术会议往往2-3天,大型的学术会议可能持续5-6天。邀请到这些学术会议上做报告的都是当今最活跃的一流科学家,我在冷泉港实验室工作的半年期间,就先后听到Philip Sharp,David Baltimore, Craig Mello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报告,其中Craig Mello因RNAi研究成果获20xx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获奖消息一周后,Mello博士便应邀在冷泉港实验室做学术报告。会议期间,上午为学术报告,下午为学术展板(poster),中间往往有促进交流的酒会。学术报告通常网络直播而在学术展板和酒会期间,可以和感兴趣的同行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 正是依托于频繁的、涉及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冷泉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与外界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了解和关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内的最新动态,真正做到“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有意思的是,我在冷泉港工作时需要用到法国Giacomo Cavalli博士研究小组的实验方案,在几次Email邮件交流后,我在冷泉港召开的学术会议上见到了Cavalli博士本人,得以当面讨论和交流一些具体的细节。

  冷泉港实验室也非常重视实验室内部的学术交流。 为了促进实验室内不同研究小组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冷泉港实验室推行In-house seminar的机制,每个研究小组除了自身组内的讨论会外,还必须定期面向整个实验室公开举办讨论会,实验室内所有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均可参加。

  通过国际会议、in-house seminar、研究小组内的讨论会,冷泉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实现与外界同行、实验室内同行以及研究小组内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在这些交流的过程中,我感受到绝大多数研究人员开放的学术精神,他们非常艺术地处理了同行之间学术竞争和学术交流的矛盾,让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发挥到了极致。

  实质性的学科交叉

  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会催生大量的源头创新,并可能实现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学科交叉在冷泉港实验室有悠久的历史,曾长期担任实验室主任的沃森博士正是与物理学背景的弗朗西斯·克利克合作,发现并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奠定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 在以生命科学著称的冷泉港实验室,却有很多具有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统计学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有些甚至是教授级的重要PI。 比如,生物信息学是生命科学与信息学科的交叉,为基因与基因组学的研究拓展了新的研究手段和思路,我校在20xx年开始具有生物信息学博士点,这在国内高校中应属领先水*。在冷泉港实验室,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设置PI岗位,主要从事基因组序列分析为主的计算分子生物学研究。目前,冷泉港实验室的绝大多数生物学研究小组都与1-2个生物信息学小组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并且长期的合作经验使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之间能够进行富有成效的交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学科交叉催生的许多“利器”,冷泉港实验室都将其应用得恰如其分。

  良好的科研素质培训

  虽然“当一名科学家”是许多人小时候的理想,但优秀的科研素质和科学素养需要系统的培训,而且有些是在专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比如,如何与他人开展有效的学术交流?如何很快地熟悉某一研究领域? 怎样做好一个学术报告?冷泉港实验室非常重视对博士后和研究生的科研训练,每年实验室都有大量的夏季和秋季培训课程(summer course和autumn course),这些课程都是针对最新的实验技术和前沿科学问题进行专题培训,博士后和研究生能够免费参加这些培训的授课内容。 这里举两个例子说明冷泉港实验室对研究生科研素质培训的重视。一是研究生具有专门的讨论会,研究生轮值担任讨论会主持人,如同学术会议一样正式地介绍报告人,协调整个讨论会的提问和讨论等。第二个例子更有意思,如果实验室的PI 邀请了一流的科学家到冷泉港做学术报告,博士后和研究生可以注册申请与这位科学家免费共进午餐。 因此,在享受丰盛午餐的同时,博士后和研究生还可以和一流科学家进行*距离的接触和交流,其中不乏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一流大学的教授等。

  积极的学术交流、充分利用学科交叉的优势,良好的科研素质培训,这实际上是早被大家熟知的话题,冷泉港实验室将其做得最好,从而确保了自己的领先地位。

  在繁华的纽约,冷泉港实验室是一片宁静的科学天地,而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海边酒吧,每次学术会议和培训课程,酒吧里都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实验室有些PI也会把自己领导的小组成员带到酒吧,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品尝美酒,享受海风的吹扶,或许某个伟大的科学发现,就在这海边酒吧某次不经意的交谈中诞生。

  20xx年,我还在申请国家公派留学的资格,而现在已经在美国度过了半年的时间。在曾经拥有菲茨杰拉德、约翰纳什、阿兰图灵、冯诺依曼等巨匠的普林斯顿大学里,感受着一股纯粹与优雅氛围,一种对科学的向往。

  在出国之前,我无意中看到了沈诞琦的一本书《自由的老虎》,作者从菲茨杰拉德说起,挖掘出一个又一个关于普林斯顿大学校友的精彩故事,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关于自由的老虎的故事(普林斯顿大学的吉祥物是老虎)。这座古老的大学一直在用其自由、包容的态度鼓励着一代一代的普林人奔跑在追求真理的路上。

  我这里的导师是建筑学院的Forrest教授,他年轻、幽默,有时会邀请我们去他家里,但是对于科学问题则极其严苛。目前,在Forrest课题组中研究辐射传感器的主要负责人并不是他的博士生,而是一名从哥伦比亚大学过来访问的本科生,而且还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这位说着一口纯正伦敦口音的学生叫做Nicholas。他从哥伦比亚大学来到这,从计算机专业跳到建筑学院,追求一切让他感兴趣的事情。

  我刚进入Forrest课题组的时候有一种茫然,“我在哪,我是谁,我要做什么”,Forrest说要我找到适合自己兴趣和专长的课题。随后,我进入地热换热器的研究,虽然在国内没有涉及过这方面,但是在传热学方面的研究经验帮助我很快找到了切入点。随后3个月时间,我不断推进研究工作,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对模型进行详细推导与计算,最终在课题组另一位博士的协助下,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了我在普林斯顿大学撰写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当我迫不及待地想通过导师的许可将论文进行投稿的时候,Forrest告诉我质量比数量更重要。这时我才发现,一篇高质量的论文除了内容本身以外,也要注重逻辑表达与连接,以及文章结构清晰度,在细节处更要注重每一个标点符号,这都让我感到受益匪浅。

  在我来普林斯顿之前我以为我的课余活动会被这里的*学生联合会承包,但是来了之后,普林斯顿大学的戴维斯国际中心却吸引了我。每周三在刘易斯楼举行的TeaTalk活动,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际学生,坐在一起,一边吃着国际中心免费提供的午餐,一边讨论着很多有意思的话题,这一次一次的互动中感受着不同国家文化的碰撞,在这里文化的多元性被充分发挥。而当夜幕降临,宁静的普林斯顿校园里,也许在某个实验室,正在进行着改变世界的科学研究。

  一学期的生活匆匆结束。离别时,是期盼;离别时,是不舍;离别时,亦满载收获和回忆。踏上回国的飞机,心中阵阵激动。因为不久我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见到我思念的家人和朋友。脑海中回想着发生的一切,好似一场梦。心中充满感激,感谢首师大给了我这次宝贵的机会,为我的青春增加了一种绚丽的颜色。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给予我无限的支持和鼓励。一次远行,让我对生命的体会更加深刻。收获的是友谊,是学*,更是人生的境界。

  初到美国,在机场,只身前往的自己不得不说有几分恐惧。对环境,更是对语言。虽顺利通过了出国英语考试,但实战起来才发现自己的武器已太落后。听不懂,说不出口的尴尬,心中阵阵挫败感。我知道,一切才刚刚开始。果不其然,到学校,*手续,虽说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但心中满是落寞。尤其是进入到正常的学校生活时。因为我发现,大家虽说都是国际交流生,但欧洲国家的学生基本不存在语言问题。所以他们能够很快的融入群体,交到朋友,同出游。而这一切于我而言,是一道需要时间和巨大勇气才能跨过的坎儿。所以,初期,自己生活很是孤寂,还有学*上的巨大压力。到了课堂,开启了不提前看书,安全听不懂的模式。课堂上,大家笑,我也便随节奏扬起嘴角。生活和学*上的挫败感让我倍加思念祖国,思念家人和朋友。那时,自己也深深体味到何谓浓浓乡愁。

  入学两个星期后,我见到了我的host family。他们对我十分爱护。静静的倾听我心中的苦闷,给我建议和鼓励。她们告诉我,美国人善诉说,但*人有着更好的品质,便是聆听。我们更懂得给他人空间和时间。关于交朋友,自己要学会主动,因为只有你主动,才能建立起话题,交到朋友。美国人虽然很包容很友好,但他们不会主动去照顾他人。当我再次回到静谧祥和的校园,想起自己为了今天的种种努力,想到自己的优秀,心中豁然开朗起来。我不该的,不该在今天辜负曾经那么努力的自己;我不该的,不该在拥有了机会的今天而错失机会;我不该的,不该丢失做为一名*人的骄傲和自信。从那一刻起,自己决定勇敢起来,自信起来。以自己的`努力和人格魅力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小天地。

  我开始勇敢的张开自己的嘴,观察别人怎么打招呼,怎么聊天。把每天学到的日常词汇和交际用语记到一个本子上。我开始经常出现在活动室,虽然自己经常插不上话,但我知道每天我都在努力,努力提高自己。我积极参加大家组织的活动,我知道每一次活动都为我语言的进步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写到这里,脑海中浮现出了Wrightsville beach美丽的画面。脚底的细沙,无边无际的大海,碧蓝的天空,浅处清澈的海水,远望时的天蓝之色。那么美,美到让人对生命再无他求。瞬间也便懂得,为什么Nicholas Sparks笔下能生出那么执着单纯美好的爱情故事。来到这里,更加明白了世界之大,大自然之美。也许,只有往外走走,看看,才能真正拓宽生命的额度。每一天,在自己的努力下,都会进步一些,收获一些。收获笑脸,收获知识,收获一份份小美好还记得朋友们一张张笑脸。记得感恩节时,感恩的人,好吃的美食。还记得课堂上大家的积极发言,勇敢而自信的面容,轻松的课堂环境。还记得清新美丽的校园,安静祥和的图书馆。一张张面容,一份份美好,推动着青春梦想的前行。回到祖国,学到的是感恩,是热爱,是珍惜。离别时,她的一句话,也许真实的道出了我的进步。她告诉我我的英语比刚来时好了很多,她现在特别喜欢和我聊天。感谢她的肯定,我只知道我一直在努力。

  感谢首师大给我的这次宝贵机会,让我学到很多,进步很多。我会一直努力的,因为前方会更加美好。

  伦敦大学学院是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之一”,20xx年QS排名世界第7,是享有盛誉的大学之一。硕士期间,我主要从事新能源、光催化方向,而伦敦大学学院化学系拥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多位校友、教员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很幸运,我能成为同届一个到UCL求学的国家公派学生。说实在话,我心中特别珍视这个难能可贵的机会。当坐上飞往英国的飞机时,梦想随之一起起飞。在到达英国上空时,俯瞰美丽的英格兰岛,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美景。这是记忆中永远不会磨灭的画面。

  我在UCL理学院学*化学专业,导师是一名华人,课题组大部分都是*各大的留学生。求学之路是艰辛的。我第一个学期只有一门英语课程,日常主要在实验室做实验、看文献、写文章等。这里一般上班比较晚,上午9点,学生和老师才来到实验室,不过一来实验室,他们就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之中。有些学生一边做实验一边看文献,学*效率之高令我佩服。

  谈谈这半年我对于UCL科研模式的感想。国内做研究选课题,主要依据实验室的项目,向研究生分配任务,从而进行课题的研究。在UCL学*期间,我会不定期跟导师、师兄师姐进行课题讨论,学术氛围比较自由。每次跟导师见面,他阐述自己想法后,总会问一句:“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这个有意思吗?可以做吗?”导师的出发点是“我”,即我是否觉得该课题有趣,我是否认为这方向值得研究。作为学生,能深刻体会到这个课题的自主性,很容易有强大的自我驱动力,这对科研有很大的帮助。

  来伦敦前,我联系课题组师姐租好了房子。住处离学校很*,走路到实验室大约五分钟。伦敦的伙食令我实在不太*惯,而且价格太贵。后来,我像这里大部分留学生一样,一日三餐全由自己解决,省了很大一笔开销。

  在*时学*之余,我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加入UCL的社团。UCL一共有200多个社团,数量多、质量高,每个社团必须每年达到30个成员才可以成立。在开学的前两个月,UCL会举办一次社团迎新会。各类社团会布置展台和宣传海报,开展有趣的活动来吸引学生加入。UCL有很多跟艺术相关的社团,比如声乐舞蹈等,非艺术类专业的同学在课余时间用心排练,完成极具欣赏价值的演出。我加入的舞蹈社团每星期都会组织活动,既方便大家的交流,也丰富了课余生活。在周末放假时,我们一些玩得好的留学生会在*餐厅聚餐交流学*经验,分享学*过程中的苦与甜。记得新年时,导师还特意叫上实验室全体*人去他家跨年,包饺子、贴对联、看新春晚会,这些都令我们在外的留学生倍感温暖。


国学读书心得 (菁华3篇)(扩展4)

——国学经典讲座心得体会 (菁华3篇)

  经典是经过时间筛选出的著作,它经历了历史的考验,有其宝贵的价值。只有做到品读经典,经典著作的那些价值才会显现。

  经典固然有其价值,但如果不去细细品味,经典中的价值又如何能够被显现出来呢?“品读”就是在认真阅读过经典著作后,仔细思考,慢慢领悟出其中的深刻道理。所以“品读经典”不是囫囵吞枣般地把经典大致翻一遍,而是要有思想、有情感地去阅读。这样,经典作品的价值才会显现出来。

  认真阅读并品味经典,你会发现经典中那耐人寻味的人生道理。而这些道理对每一个品读经典的人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老人与海》,看到老人身上无所畏惧的品质,明白了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读《简爱》,看到简爱身上追求自由、*等的精神,知道了面对现实的不公,要敢于斗争;读《悲惨世界》,看到冉阿让身上追求正义的力量,懂得了无论何时,都要坚守正义……这些人生真谛对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多品读品读经典,这对个人来说百益而无一害。

  一旦一个民族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品读经典,去感悟经典中的人生真谛,并时刻坚持那些从书中领悟到的精神品质,那么这个民族的整体素质一定会大为提高。所以,品读经典,对一个民族的发展也会有重要的影响。《三国》、《水浒》等民族经典中所蕴含的的`民族精神,正是支持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这些经典文学的不断传承也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一个重要原因。倡导全民品读经典,促使国家不断发展壮大。

  而在这个充斥着快餐文化的年代,人们更多地倾向于各类武侠小说、时尚杂志,越来越少的人愿意把时间、精力用在品读经典上。经典就是屹立在时间的海洋大海中的灯塔,他能照亮人们前进的路。而那些武侠小说、时尚杂志只会是时间那海洋大海中的泡沫。所以,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应该去品味经典,去感知前人留下的智慧。

  品读经典,感悟经过时间考验的人生真谛,让经典的价值能够充分显现。

  4月22日,春雨绵绵,我们学校有幸邀请了北师大著名的国学教授刘冰先生来我们学校讲座,其主题是“用国学成就美丽人生”。刘冰先生带着她的徒弟们冒着风雨风尘仆仆地来到我们学校。五、六年级的同学们坐满了阶梯教室,大家的目光聚集在大门,期待着刘冰先生的到来。

  终于,阶梯教室的大门开了,从门口走进来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快步走上台,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一鞠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学讲究礼貌。接下来刘冰教授开始自我介绍,先生的言行举止处处显示着“礼貌“二字,让人看着非常的舒坦,原来“礼貌”待人会让人心情舒畅。

  刘冰教授将她徒弟中的两个小徒弟请上了台,一个是只有三岁的小妹妹,一个是十岁的小弟弟。刘冰奶奶说:“我的这两个徒弟很厉害,小小年纪已经会背《弟子规》、《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女儿红》……,这些可都是小学的必修课呀。”说完,她让两个徒弟在现场背起了《弟子规》来,只见他们背得头头是道、滚瓜烂熟,我的心中不由得对他们产生了一种敬佩感。是呀,同样作为小学生的我对这些却一无所知,我感到万分惭愧。他们不但会背,重要的是他们还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

  我们应该向他们学*,学*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一册册育人佳作,将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美德永远流传下去。

  用国学武装自己,用国学成就美丽人生。

  中华古国,悠悠五千载;中华文明,绵绵无千年;中华经典,浩浩五千卷。中华经典的星空里,群星闪耀。诗情融花意一体,智慧与激情齐飞。阅读经典就犹如与先哲同行,聆听他们对世界、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就会被那蓉智的思想灵光所感染,比如,《三字经》中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的言而有信;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的广阔胸襟;《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的宇宙万物的奥妙……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伟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其中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深刻的智慧美,更沉淀着一个伟大民族不朽的灵魂。毋庸置疑,国学经典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辅助教学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济,更是当代学生学*的模范用书。

  是这本书教会了我何为真诚,让我领略了真诚的无限魅力!以言语温暖他人也是泛爱众。人生有限,可祝福别人的机会屈指可数,利用好自会喜悦。当老师以真诚心帮助学生,昔日视若无睹的机会骤然间变得清晰可见、触手可摸。方知没有哪种职业会比国学经典更有功劳、最愉快,渐渐在享受经典。原来我的生活*惯不节俭,现在的*惯令人赞叹,这一切佳绩源于《弟子规》潜移默化间教会学生逐渐形成高尚的品德、强烈的责任感,严谨细致、团结守信、处处为人着想的待人处世方法,锲而不舍、善思好学的态度。德育和教学并驾齐驱,相得益彰。

  我喜欢眼见为实。一本《弟子规》让我明白立身处世接物的道理,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中,庆幸圣贤与己如影随形。懂得经典是拿来做的,不知何时起赢得了家长从未有过的尊敬,只因我请了古圣先贤来帮我。

  树的本是根,人的本是孝。孝是我们做人的根,是我们成长的根。我们一定要从小做起,把根扎牢,让世世代代的人都知道做人要孝顺父母,尊敬老师,把孝永远传下去。我向善启孝心的国学经典致敬,是你为我们扎下了正确做人的深根。鸡蛋原理中,因为鸡蛋是幼小的生命,在破碎的那一刻,我们一定会心灵伤痛。我们要唤醒和保护他们那一颗生命同体的仁爱之心。那是一种很清晰的感觉——心灵得到了深深的净化,同时,又把自己深藏在心底好久都没有去关注的东西给唤醒了。

  我相信,我们班的每个同学,自小就读过很多*儒家的名句和文章,而且很多都是在课堂上经过老师讲解的,深谙其中的道理,印象都应该很深刻。可是这些宝贵的东西,在重复的考试和自我的奋斗中,离我们越来越远,已经和那些染尘很久的器皿一样,被埋没了。

  现在,系又把国学经典强调走进我们日常生活,又一落到很现实的行为点上。修身,对古代人而言是人生的终极追求。但对于现代人又何尝不是呢?处在全球化的时代里,我们更身处在一个多元文化所交汇的国家里。日复一日快节奏的生活,使我们变得急功*利,忘了去关注自己本质的东西。可是抛掉根本,我们会变得一无所有。

  古人的话语值得我们好好去聆听。因为这些话语历经千年,依然如珍珠般夺目。不学礼,无以立,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一直被当做人生的基础课程而备受重视。在人类迈进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讲究礼仪已上升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进步、开化与兴旺的标志。而我们要做社会的文明人,更需要学*和讲究礼仪。以*等心对待别人,干什么事情都不要有很强的优越感或自卑感。

  真是令人自豪,*人在几千年前就领悟到了这个道理;可是也令我们感觉有些悲哀,我们趋之若鹜地去搜寻、阅读那些外国人士写的成功之道,却忽视了自己祖宗留下的东西,甚而将它拱手给了别人。看看现在国外越来越热闹的*文化研究潮,我们真该反省了。

  人生幸福的根源确实是爱和被爱。看着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获得了成功,自己同样地兴奋和雀跃。默默地把自己的爱给予别人,自己的心同样是温暖的。而作为被爱的人,我们更能感受到这一点。最真切的便是抚育我们的父母。只有他们从你一出生,即开始担当两个守护天使的角色。纵使你到了那遥远的天边,他们还是始终不离地关注着你。你忘乎所以地忘掉了他们,他们却将你时时挂在心头。每次说到父母,正在嬉笑的我都会心有濡湿,对他们充满了爱敬。

  现在重新审视我们家几代人对自己长辈所做的微不足道的、在常理之中的事情,我才发现孝道在我们家随处可见、无处不在。因为我们从小就在孝道的.氛围中长大,认为对长辈本来就应该这么做。可以说孝道在我们头脑里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在行动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惯。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常。现在看来,所不同的就是家突出了一个孝字和身教。由于孝,儿女们听话,母亲和我的理念得以灌输;由于孝,儿女们懂得尊敬师长,人人喜欢;由于孝,儿女们懂得仁爱,同学团结;由于孝,儿女们奋发学*,成绩优异;由于孝,他们好好做人,不让妈妈操心等等。就是因为做到了一个孝字而一顺百顺。

  我才开始明白,别人没有错,所有的错误都在自己德未修呀。此生最大的幸运就是聆听到圣贤教育,然而当自己的修养没有达到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时,很有可能出发的目的是好的,做着做着就偏离方向了。在这个假期的国学经典学*中,我深深感到像我这样从小好逸恶劳的人,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要改*气,立身行道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的。自己一定要坚持改过向善,做到久自芬芳。

  从小到大,我都在取,到了该予的年纪时,还是一事无成。我希望能为别人做点事,学*尽自己的本分做人。国学经典使我明白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大爱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使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国学经典,圣贤涤荡了我们心灵的污垢,净化了我们的灵魂,使我们有一种脱胎换骨、再世为人的感觉。如果把这几天的学*用两个字概括,我想会用这样两个字:感动。国学经典教我们怎样孝敬父母,怎样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怎样为人师、为人父、为人母,怎样和朋友相处,怎样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甚至每一件物品,让我们时时刻刻都怀着感恩之心。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我系努力的将中华文化承传,成全我们的家庭,成全我们的幸福,谁能说,国学经典不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呢?你们用自己的善行义举实践着圣贤的教诲,用自己的一片爱心去成就他人,为我们做出了表率,相信你们今日种下了福田,种下了善的种子,他日定能开出世间最美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的善果。

  学*经典,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我们要时时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包容之心,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与人为善,也与己为善。回校以后,我要积极地向全校师生、推广力行经典的理念,让全校师生都来接受经典教育,并通过青年路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使全校师生受益一生,来影响和带动兰州市经典教育的开展,让更多的学子接受圣贤智慧的教诲,能够拥有更加健康美好的人生!一个人对父母不敬,对你的性德是最大的损伤,我不骗你,一个人只要对父母不孝,整个业障绝对快速现前。国学经典的道义、情义那厚重的力量生养了我们,我们懂得了自立、自强,奋斗不息,这是我才感到自己曾经把父母伤得那么深,可是父母对儿女的爱,却永远不会改变,那是一种最最真挚永恒的爱。我是在幸福中长大的孩子,比起父母来说,我简直就像金枝玉叶一样,而父母只是卑微的小草。但是父母这株草,活得有尊严,有志节,不低头,也不奢求,非常快乐,从小就知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社会的污染,从来都没有诱惑、动摇过父母。

  人的一生,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而父亲母亲,永远是我源源不绝的支持力量,伴随我,也引领我。《弟子规》正是在时时处处、引导我们如何仁爱待人,正确处事,分寸有度接物的好教材。在现实生活中真是随时可以用到的啊!


国学读书心得 (菁华3篇)(扩展5)

——国学教育培训心得 (菁华3篇)

  面对信息时代,现在的学生既聪明又成熟。特别是现在的初中生上网聊天、交友、出走、短信、早恋,打架,对生命的漠视,心灵的扭曲等,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都有可能发生,与以前相比,其知识水*和认知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意识都增强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处事原则。如果我们还像以前那样让学生围着老师的指挥棒去转,势必会压抑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的反感并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如何根据新时期学生的新特点,当好一个新时期的教师,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三要义,人所共知。五育并举,德育为首也是自上而下,不争的事实。如何使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切实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使我们培养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的课题。时下,在全党上下都在深入学*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我们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学校如何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探索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更具时代特点和现实意义。*年来,随着*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变化,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价值越来越为更多的人认识、认同,国学发展开始复兴。社会和谐需要校园和谐,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加强国学教育。中小学加强国学教育不仅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形式。为此,玉田三中结合学校九年一贯制寄宿制的特点,考察了省内外的先进做法,提出了“以国学教育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日常生活道德教育”的德育教育新理念。它是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作为实施德育教育的全新载体,创建三中特色德育教育。

  一国学教育能增强学生的道德礼仪修养

  *的传统文化其实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东西,对于做人,对于成才,都非常有益。中华民族“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的称号,不是现代人争来的,而是*古人用自身的高素质文明换来的,这一点,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交口称赞,也是世界对我们这个民族的第一印象。但可悲的是,有些*人正在败坏这一称号,许多西方国家对*人的印象是低素质,没教养!这是何其可悲的事。伴随着经济水*的提升,我们的道德水*却在下降——见义勇为少了,看热闹的多了。失信现象比比皆是,人与人之间人为地罩起了一道心灵阻隔的“安全屏障”。

  现在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独生子女,即使父母不惯着,也往往自己惯自己,再加上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几乎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都围着自己转;要求于人甚多,要求于己甚少;无宽容心,不饶恕人;精神空虚,没有支柱;行为随意,任意妄为;不讲公德,满身痞子气等等。这些方面,几乎每位老师都有感触,常常摇头叹息,牢骚满腹。这样的学生,无疑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增添了很大的难处。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加强国学教育应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历史使命和重要形式。

  在德育方面,我校引入了传统国学教育,以期尽最大可能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成健全的人格品质。我校前阶段组织学生学*了《弟子规》及《新三字经》,《弟子规》中的内容,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都是讲述做人子女,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言行要得体、要讲信用等方面的内容。*时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光讲尊重父母、热爱人民,他(她)不会有明确的概念。但你告诉他(她),父母叫你时要赶快回应,出门时要给家人打招呼,孩子很快就能掌握。等到有一定理解力了,他(她)会知道,这就是尊重父母。学*了《弟子规》及《新三字经》之后,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行为与入学前有了很大区别,比以前更懂事。以前,在做了错事,受到父母批评时,很多孩子总有打断父母说话,大声为自己辩解的*惯,而现在他们学会了先听父母说完,再发表不同的看法。

  所以,国学传统教育可以熏陶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体会到做一个“孝父母、尊师长、爱朋友、知礼仪、懂孝道、有爱心”的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提升学生的基本道德礼仪修养。

  二国学教育能让学生了解国情国史,增强爱国情感,催其奋发

  国学内容中不乏出现叙述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及描述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这对学生了解国情国史,增强爱国情感有很大帮助。如《新三字经》中关于国情国史及历史重要人物的句子有:

  “我中华礼仪邦讲文明国运昌华夏史似长河五千年豪杰多

  先行者孙中山倡民主帝制翻建共和扶农工怀博爱望大同

  三字一句,句句押韵有力,朗朗上口,仿佛在唱着一首历史长河的歌,历史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学生读了怎不感动?怎不催人奋发?

  三国学教育能让校园文化更加丰富

  经过观察和了解,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到现在,我国一些地方在一些小学、初中陆陆续续地已经开展了好几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直接参加文化经典诵读的少年儿童已达200多万人,受影响的成年人超过700万人。而且也召开了三次全球性的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据报道,在开展国学教育的地方,有的重新开起了体现古典精髓的《弟子规》、《新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经典的启蒙教育;我们要通过对古典文化的结晶——经典书籍的研*,开展中华文化经典的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构建。*年来,我校都在大力开展国学教育,利用班会、级会、讲座、印发书面内容等形式进行,一些班级在每天的早读都安排十分钟读国学内容。这既能活跃校园气氛,又能促进国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

  四国学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辅助手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德育工作千头万绪,形式多样,但国学教育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它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现代教育很多都是重才轻德,一些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做人的思想言行却得不到认同,为什么呢?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如何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成为了每所学校不可回避的课题。我们发现《弟子规》当中的道德规范与学校“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有很多方面都不谋而合,而且三字一句,易于记忆,贴*生活,对德育工作很多枯燥的说教起到了指导作用。

  总之,国学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形式来进行,而是要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人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才能逐渐养成;才能让学生在深刻地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中扎下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进而引导学生自觉地、终身地学*,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20xx年9月13日9月15日的三天国学培训课程,让我感触颇多,受益非浅。其实生活中许多朴实无华的道理看似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含义。国学文化可谓博大精深,简短精悍的文字,蕴含着无尽的智慧,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

  现代化带给人们更多的物质享受,却并没有带给人们更多心灵的快乐,反而带给人们的是更大的空虚和压力。面对这烦躁的社会,许多人的生活失去了方向,心中少了那份宁静与自然。当全社会都只是以追求物质的享受为乐,而精神却变得一片荒芜时,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我们不要只在那里感叹现代社会“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现在已经到了该我们静下心来,研读先哲的教诲的时候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炎黄子孙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家园。国学经典则是*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人的文化根基,是中华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读读我们国学经典中的.语句吧,我们祖先早就通晓关于学*、事业乃至人生的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这些道理直到今天,一样的适用。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相远。”人出生时本性是善良的。人的本性差距不大,但是由于受到后天外来环境的熏染,差距越来越大。在这个繁华都市,形形色色的事物在给人增添乐趣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改变了人们的天性,沉溺于其中从而便有了教育。“香九龄,能温*。”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儿童,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我们现在的许多同学家境优越,整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却不知知恩图报,孝敬父母,有的还对父母大吵大闹,整天这个不满意,那个不顺心,不是把心思用在学*,而是好逸恶劳,学*不努力,喜欢赶时髦,比吃穿。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学生要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能爱他人,爱集体,将来长大才会爱社会,爱祖国。教育学生现在力所能及的帮助父母做些家务活,听父母的话,长大后不仅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的精神生活,抽时间多陪父母聊聊天、说说心里话,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古人没有我们现在这样优越的条件,坐在明亮的教室,有辛勤的老师教导着我们,书本都是崭新的,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了漂亮的书包、文具。这么好的学*条件,是古人所没有的。如果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没有刻苦、努力学*,就辜负了父母、老师对我们的期望。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就必须从现在做起,好好学*,认真读书,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三字经中的榜样比比皆是,从“温*的黄香”到“让梨的孔融”,从“八旬梁灏大廷夺魁”到“天才少年祖莹、李泌”,这些榜样都十分明确地告戒我们:向他们学*,就能有所作为。我们学生要把榜样作为模仿的对象,以榜样的行为规范自己的举手投足。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留给现代人的闪闪发光的星星,映着那如太阳般灿烂的*古代历史,在我们混沌的内心散发出强烈的光!它犹如启明星,我们智慧的光辉也终将散发光芒!

  通过对国学及《弟子规》的学*,“孝”是我最大的收获!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暴走妈妈割肝救子”的故事,短片看完禁不住潸然泪下。想起*日里父母给予我们的点点滴滴,*以为常的生活细节包含的满是拳拳爱子之心,细微之处都是感动。人们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想起我每次出门父母都必送我到车站,无论寒暑,风雨无阻。又听人说,父母给予孩子的是路,绵延不绝,而儿女回报双亲的是线,纵是千里也有终点,不禁顿感心酸。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今后真的要多努力了!

  “孝”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它或是每天早上一句关心的话语,或是一顿不怎么可口的饭菜,或是我们小小的成就。它或大或小,但有一点是天下父母所期望的,就是自己好好地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

  想起了董总两次哽咽时说出的话,一次是作为女儿说起自己智力渐衰的母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出生都有一个故事,不要在双亲健在时不懂得珍惜,给自己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一次是作为母亲谈起自己膝下的儿子,父母其实不需要儿女给予自己什么,只要儿女过的快乐就是莫大的欣慰。简单朴素的语言,身份角色的转变,道出了所有天下父母简单的心愿,也为天下儿女敲响了警钟。想想这一天的培训,哭也哭过了,笑也笑过了,日渐麻木的心情被唤醒,豁然开朗的感觉。告诉自己好好学《弟子规》吧,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是历史沉淀下来的精华,满满的都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今年我有幸前往深圳参加《中华颂·国学经典诵读》教师培训活动,聆听了几位老师为我们上的精彩讲课,而最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钱老师与龚老师的两节课。

  来自深圳田心小学的钱爱萍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昔仲尼》,她的课例设计新颖,整堂课以课前谈话、课件领读、学生诵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借助教材注释,自主感悟。让学生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入情入境地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能熟读成诵。整堂课以“读”贯穿,真正体现了只求诵读,不求甚解的原则。钱老师以自己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把课文读得“情意”浓浓,充满着和谐的氛围,让学生领悟悬梁刺骨和蘘萤映雪两个典故的真谛,让学生没有一点压力地学*了祖国的精粹文化。

  而同样来自田心小学的龚白羽老师的示范课很精彩,她为我们上了一堂《弟子规》,龚老师的课堂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素读;让学生在快乐的诵读中学*了古诗词,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读书积极性,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了祖国的'精粹文化。龚老师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的设计,让孩子们在琅琅的书声中体味到国学经典,感受我们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龚老师的课例,让我又一次亲身感受到了国学经典的魅力。

  国学课到底怎样教?钱老师和龚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其实,我们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并热爱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借助教材,自主感悟。我们只需要求学生读通了读顺了读出美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能熟读成诵,而不求甚解,让学生没有一点压力地学*祖国的精粹文化。

  这次培训会,让我明白了国学的教学,是我们老师要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诵读活动中培养情趣,促使学生在学*课文时口、耳、脑并用,以*得知识,训练能力,开发潜能,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深读课文过程中能熟读成诵。国学经典的教学就是要“以读为本”,并读悟结合。只有通过读才能推敲、揣摩、品味语言,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