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实*心得菁选

首页 / 心得 / | 2023-03-02 00:00:00

地质实*心得14篇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质实*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质实*心得 篇1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我们对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与土力学中的基本知识,可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情景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点的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我们08级土木工程专业在六月三号在刘传孝教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的地质实*。

  一、地质实*的目的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了解馒头山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4、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5、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确定背斜、向斜的本事

  6、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二、地质实*的过程

  我们的实*分为两天(六月三、四号),六月三号实*地点是长清张夏镇满寿山和灵岩寺,实*项目是满寿山的岩层构成和滑坡、断层现象,六月四号的实*地点是苏庄,实*项目是背斜构造和地质罗盘的实*,六月四号午时我们结束地质实*,回到学校。

  三、实*的资料

  1、认识满寿山的岩层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20xx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馒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花岗岩之上。下部灰岩中含磁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层理,中部页岩包含三叶虫化石~中华莱德利基虫。厚度119米。

  在开始实*前,刘教师将此次实*分为三组-馒头组(十层)、毛庄组(六层)、徐庄组(五层)。

  一、馒头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两米,岩层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灰色,风化程度十分的严重,裂隙发育大,我们在工程中应尽量避开

  第二层是由石灰岩组成,该层岩石深入山体,厚约四米,岩石呈灰绿色,此处的裂隙极有可能发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应注意勘探。

  第三层是页岩,厚约八米,岩石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褐色

  第四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十三米,颜色显紫色

  第五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六米,颜色呈现土黄色,裂隙发育轻微,有利于工程实施,

  第六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呈现黄绿色。

  第七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两米,颜色呈现绿色,空隙发育,石灰岩表面覆盖物为填充在裂隙中的杂质。

  第八层为页岩,厚度约七米,颜色为紫红色风化程度比较大

  第九层为石灰岩,厚度约两米,颜色为灰白色,纵向裂隙发育比较大,可是横向裂隙发育小,前度较高。

  第十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五米,颜色呈鲜红色,由于该层位于山顶,所以此处岩石风化严重。

  二、毛庄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为紫红色,页岩中包含云母

  第二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十三米,颜色呈现紫红色

  第三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四米,颜色为紫红色,由于该处地势高以及各种外力因素,使得该岩层水土流失严重,表面基本无植被覆盖

  第四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八米。

  第五层:灰色石灰岩,厚零点二米。

  第六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三米。

  二、徐庄组

  由于徐庄组地势陡峭,我们不能继续前行,所以未能*距离观察徐庄组的岩层组成。

  2、认识滑坡与断层

  午时我们到达灵岩寺附*,开始午时的实*,主要是认识滑坡,断层以及一块花岗岩。

  首先教师将我们带到实*地点,指着远处的山体让我们找出断层的上盘,下盘,断层线,断层面以及滑坡体,然后详细讲解了该处滑坡和短层,在山路的一边同学们边听边记,最终教师带我们去看了一块花岗頒岩,三号的实*结束,

  3、认识苏庄断层

  六月四号,我们开始了第二天实*,首先是一处断层,这处断层比昨日的更有价值与意义,因为该处断层断距小,我们能看的很清楚上盘,下盘等,并且该处断层低。加深了对断层的认识。

  4、地质罗盘的实*及背斜的判定

  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能够定出方向,观察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察面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线的延伸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背斜是褶皱的一种,为岩层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底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老地层在中间,新地层在两侧,另外褶皱也包括向斜,其为岩层向下弯曲的槽型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地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新地层在中间,老地层在两侧。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相互连接、相间排列,常是多个连续出现。正常情景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

  褶皱要素:褶皱要素是指褶皱的各个组成部分,主要有:核、翼、转折端、枢纽、轴迹、脊线和槽线、褶轴。

  结束断层的实*,我们继续登山,开始褶曲的认识与实*,首先,教师将我们带到一个牙口让我们确定一下该处是向斜还是背斜,同学都说是向斜,教师说过一会就明白答案了,咱们慢慢的揭露它,然后我们在刘教师的指导下对地质罗盘进行了实*,同学们分组测量,我所测得岩石产状如下:走向NE35,倾向NE360,倾角45。

  在结束了罗盘的实*,我们继续上行,在途中教师不时停下给我们讲解背斜与向斜的判定方法,我们从中明白背斜与向斜不能简单经过直观的感觉来确定,就像这个山他就是一个背斜构造,虽然在途中十分像向斜,当我们走到最终一个山头的时候,结果就出来了,这就是一个背斜构造,是由于地质运动的时候,两侧受力不均造成背斜的一翼陡峭,而另一翼缓,所直观看上去容易造成错误确定。

  在看完了,这个背斜构造后,我们的实*全部结束,午时返校。

  四、实*的结论

  1、我们在实*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

  2、学会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测得岩层产状,

  3、掌握了背斜与向斜的基本判定

  4、对断层与滑坡等地质现象有了进一步认识,理论联系实际。

  5、了解了馒头山的岩层构造,对沉积岩有了更深的认识

  地质实*心得 篇2

  第一章实*计划指导

  一、实*目的

  为了使学生对露天煤矿生产企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了解露天矿地面及采场概貌,了解露天矿的生产过程中各主要环节、工艺过程和各主要技术工作的基本内容,学*露天煤矿的实际生产中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巩固专业思想,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和综合素质。

  二、实*主要任务

  1、了解本次实*所在煤矿————神华哈尔乌素露天煤矿的企业组织形式、生产技术现状、经营管理现状及安全管理现状;

  2、了解哈尔乌素煤矿的矿山地质、矿床赋存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

  3、系统掌握露天煤矿采场生产工艺过程及各系统的构成;

  4、建立露天煤矿生产系统的初步概念;

  5、撰写实*日记和实*报告。

  三、实*时间与地点

  1、实*时间:20xx年7月4日20xx年7月17日;

  2、实*地点:神华哈尔乌素露天矿。

  四、实*主要内容

  1、地理情况:矿区地理位置、交通、地形、气候、水文地质情况等;

  2、地质条件:矿区概况、范围、矿区地质情况;

  3、企业概况:建矿时间、原设计能力、核定能力;*年来生产经营状况;技术改造、长远规划、机械化水*等;

  4、企业组织形式、经营管理现状及安全生产现状;

  5、矿区开拓系统、采场布置、排土场位置等;

  6、采矿工艺:掘沟、剥离、采矿相互之间的关系,穿孔爆破、装载、运输及堆置岩石的排岩工作;

  7、露天边坡:露天开挖光面爆破设计、组织和施工;露天边坡的各个要素及合理取值范围、判断边坡是否稳定的观察与分析方法;

  8、其他生产系统:运输系统、压气系统、排水系统、机修系统、供配电系统;

  9、矿山生产设备选型、使用与维修;

  10、露天矿灾害形式、预防措施。

  第二章地理情况

  一、位置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东部。其范围东起煤层露头,西至6号煤层600m底板等高线,东西宽21km,北至煤层露头,南至黄河之滨,南北长65km,面积1022km2。煤田范围内有准格尔旗所辖四镇四乡(东孔兑镇、薛家湾镇、魏家峁镇、马栅镇、窑沟乡、哈岱高勒乡、海子塔乡、长滩乡)。煤田北部隔黄河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清水河县相邻,东部、南部分别与山西省偏关县、河曲县相邻,西南部与山西省府谷县相邻,西部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东胜区和伊金霍洛旗相接。地理坐标为东经111o10~111o25,北纬39o25~39o59。

  二、交通

  薛家湾镇是准格尔旗**和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所在地,位于煤田北部中间位置,北距呼和浩特市127km,东南距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49km,西距鄂尔多斯市120km。均有2级、3级公路相通。大(同)准(格尔)电气化铁路全长264km,向东与大(同)秦(皇岛)线接轨;准(格尔)东(胜)铁路东起大准铁路薛家湾站,西接包(头)神(木)铁路巴图塔站,全长145km。将要修建的准(格尔)河(曲)铁路,与神(木)朔(州)铁路、朔(州)黄(骅港)铁路相连,全长84km。矿区内公路、铁路交通已形成网

  络,交通十分方便。

  三、地形地貌

  本区为鄂尔多斯高原的一部分,整个煤田被广厚的黄土所掩盖,厚度大,部分为风积沙覆盖。由于风蚀、水流向源侵蚀造成黄土高原的复杂地形地貌,沟谷纵横交错,树枝状的冲沟十分发育,原始黄土高原地貌被肢解的支离破碎,自北而南呈*东西的主要沟谷有:大路沟、孔兑沟、小鱼沟、窑沟、龙王沟、黑岱沟、哈尔乌素沟、罐子沟,以及煤田西缘呈北南方向的十里长川沟等。沟谷多呈放射状分布,向源侵蚀为主。横断面多呈v字型,深沟之中多有泉水涌出,形成溪流。雨季山洪暴发,流量大而历时短促。

  四、水文

  黄河是煤田北、东、南缘的'最大地表水体。煤田东缘黄河峡谷段长约98km,比降1.33,河宽100~300m,水深*均2~3m,流速*均不大于2m/s。煤田北缘黄河水位标高最高990.67m,最低984.52m,年*均987.04~987.98m。煤田东缘黄河水位标高最高950.67~953.09m,最低944.67~947.09m。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煤田东缘黄河水位上升到980m,水位回至前房子、**湾一带。黄河最大流量5310m3/s,最小流量39.8m3/s,最大年*均流量1390m3/s,最小年*均流量392m3/s,多年*均流量778m3/s。最大流量多出现在8、9月份,其中9月份占最大流量出现年份的32%,最小流量多出现在冬、春季节,其中5、6月份占最小流量出现年份的33%。黄河多年*均含沙量6.67kg/m3,年*均输沙量1.51亿吨,其中7月至10月份输沙量占全年的82%,12月至2月份占全年的0.8%。泥沙粒径*均0.0343mm。

  第三章企业概况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煤田中部,隶属于中国神华股份有限公司哈尔乌素煤炭分公司,与已经建成生产的黑岱沟露天煤矿毗邻。哈尔乌素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坐落在内蒙古准格尔旗境内,属中国神华下属单位,年设计生产原煤20xx万吨,20xx年正式建设,并实行边建设边生产。

  20xx年哈尔乌素露天矿生产商品煤1412万吨,超年计划112万吨,同比增长762万吨,20xx年生产商品煤1900万吨。20xx年生产原煤3000万吨。20xx年生产原煤3150万吨,20xx年预计生产原煤3500万吨。

  目前公司和邻*黑岱沟露天煤矿计划进行扩能改造工程,两矿设计生产能力达到6000万吨。这在国内的露天煤矿开采中都是很大的工程。在这些开发过程中,用到了很多的油罐车、加油车、洒水车,工务设备,钻机等他们也为我们的煤矿开采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第一节矿山工作制度

  根据矿山生产实践,结合本矿自然条件和开采工艺等因素,设计确定矿山生产采用连续工作制。

  年工作日数300天,每天3班,每班8小时。

  煤矿地质实*心得,尽在。

  地质实*心得 篇3

  对于这次野外地质实*,总体上还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次学*的机会,同时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经历。在这次实*过程中有喜又悲,酸甜苦辣皆有体会。最真实的是那一份真正的地质工作者的情怀。那一份对地质工作者对于地质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

  经过这次实*,我们真正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的艰辛,这份艰辛并不是我们坐在教室便能体会的,这份艰辛是用我们的汗水去把它浇灌出来的鲜艳之花。这花的明艳是我们现在所能体会到的最大的慰藉。慰藉来自于那一份对于地质工作者应该收获的喜悦与丰收。但这份喜悦来得并不易,因为这许多的成果来自于我们的双脚,每天长途的跋涉换来的也许只有那几页纸的微小成果。但是我们却倍加珍惜这几页小小的纸,因为它承载着地质工作者的一个伟大蓝图目标。是的,一切的成果皆是这许许多多的野外记录一次次的拼接起来,从而在一张看似不大的地形图上将其逐一呈现,使其变成一张地质图。在地质图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说是留下了地质工作者的脚印。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座汕头的具体出露情况,但是我们却看不到登山之路上满路荆棘;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个地层分界线的具**置,但却看不到寻找地质界线路上的满地汗水;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条山脉的清晰走向,但是我们却看不到在山脚小路上的满目杂草地质工作者一直在路上。

  是的,地质工作者一直在路上,新老交替,不变的是对地质事业的热爱,每一个地区都是在一代代的地质工作者的开垦下一步步走出了它的神秘,并将它的胸怀敞开去拥抱它自身的价值。我们在巢湖实*的过程中,首先学*工作的第一部分便是对前人工作的学*与认知,这个过程便是地质工作者的思想与精神的传承。这条路虽然漫长,但是每一代地质工作者都没有对其厌倦与抛弃,而是一如既往的奉献着自己的热情与青春,也许某一天,你的成绩也能指引新一代的`地质工作者继续向前,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

  谈了这么多关于地质工作者的精神的话题,也该说说这次巢湖实*的具体收获了。这便是我们以后为地质工作发光发热的必备工具吧。首先,此次实*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区域地质调查的的基本流程与方法,首先学*的便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兵家经典。这个过程是我们大体了解工作区域的各方面情况,有助于以后工作的良好发展。其次便是到达工作区后的工作了。在工作区的基本流程分为踏勘、实测剖面、地质填图。每一流程的先后顺序基本不颠倒,在此我便不再赘述原因。其中最艰苦的要算地质投图了,因为基本脱离指导老师的帮助,完全自己把握,这便给了大家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不管如何,大家也坚持了下来,把工作完成了,虽然质量与精度都有待提高,但是那种拼搏精神是值得大家集体吼吼的。因为满路荆棘与悬崖陡坡也无法阻挡即将成为地质工作者的预备队员们的脚步了。

  地质实*心得 篇4

  一、 实*概况 1、 实*目的与任务

  地质地貌实*是深刻认识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体会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此次肇庆地质地貌实*,使我们更加详细的了解地质地貌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特别是加深了对岩溶地貌的理解,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学*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野外地质地貌实*,让我们提前体验了自己今后将要做的工作,特别是作为一名城市的规划人员,对地质地貌的认识和判定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专业素质,只有对某一区域的地形具有一定的观察和洞悉能力,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规划。 2、 实*地点:广东省肇庆市七星岩地质公园

  3、 实*单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4、 实*时间:20xx年9月7日——20xx年9月9日 5、 指导老师:刘希林老师及三位博士生助教 6、 实*简介:

  本次实*从9月7日下午开始,我们一行人从南校区出发,傍晚时分到达肇庆市,整顿休息一晚后,9月8日开始进入肇庆市七星岩公园进行考察,主要考察了岩溶地貌的表现,如峰群、孤峰、石林、落水洞、地下河、溶洞等地貌类型,爬上了天柱岩后,还看到了从南向北的冲积*原,同时还有其他地貌类型。9月9日早晨,吃完早饭返回中山大学南校区,结束了三天的地质地貌课程考察实*。7、 实*目的地简介

  肇庆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北约4公里处,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面积8.23*方公里。七星岩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湖泊景观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岩峰巧布在面积达6.3*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长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风光旖旎。被誉为

  七星岩原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沥湖,主体由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镜的*600公顷湖面上,20多公里长的林荫湖堤,如绿色带飘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和里湖连结在一起,湖光山色,绰约多姿。

  二、肇庆七星岩公园主要地貌类型 1、 实*路线

  9月8日早晨,从入住宾馆出来后,我们乘车经过星湖中心开辟的湖心路一路驶至七星岩公园西门,从西门出发,进入七星岩公园,首先到达的是双源洞,其次是阿坡岩,然后沿湖线返回,攀爬天柱岩,最后在龙岩

  洞进行洞内参观游览。下面在(2)中按地貌类型具体叙述行程。 2、 肇庆七星岩公园主要地貌类型 (1) 喀斯特地貌 a. 洞穴

  喀斯特地貌中的洞穴,即溶洞,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进行溶蚀和侵蚀而成的地下孔道。当地下水流沿着可溶性岩石的较小裂隙和孔道流动,其运动速度很慢,这是只能进行溶蚀作用,随着裂隙的不断扩大,地下水除继续进行溶蚀作用外,还产生机械侵蚀作用,使孔道迅速扩大为洞穴。

  七星岩公园中有许多因为溶蚀作用形成的溶洞,如双源洞、龙岩洞等。

  我们首先到达的是双源洞,由于双源洞地下水位过高,船只无法进入,因此没能进入洞内观察,只能在洞外观测。双源洞是一段喀斯特地下河,发育在阿坡岩中,地下河上游的地表河源于北岭山地,穿越阿坡岩流向星湖。双源洞有两个洞口,两个洞口上方

  均刻有历代名家在上留下的名迹。在由一个洞口前往另一个洞口的途中,还可以观察到路边石壁上悬挂着的残留石钟乳奇观,通过钙化作用,这些石钟乳都是地下河流顶板坍塌后出露地表的。

  详细观察的溶洞为龙岩洞,是七星岩诸洞中开辟最早的洞穴,景物最多。以水洞为主洞,洞内低于洞外,经过改造,洪水期再不淹洞,冬季保持水位。洞内有地下水面溶蚀和侵蚀形成的边槽两层,呈明显的石床状;洞顶有一条沿岩面裂缝溶蚀的凹坑,呈天沟状。龙岩洞顶高达30多米,下为湖水,

  向东直通黑岩,东南紧连副黑岩,西北为斗光室,上石蹬为旋玑台。旋玑台为洞顶崩落的巨石。台底高出洞底6~7米,*台顶豁然开朗,坐落于洞北口,高宽开敞。龙岩洞上方有许多石钟乳,构成了很多千奇百怪的物品和人物,使人浮想联翩。其中在洞的北边,向上还可以通过落水洞看到天空。 b. 地下河

  双源洞和龙岩洞内的水流均为地下河,地下河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沿裂隙溶蚀而成的地下水汇集和排泄的通道。地下河的水流主要由地表降水沿岩层渗流或由地表河流经落水洞进入地下河,少数地下河水流由深源和远源地下水补给。通过观察可以

  明显知道,双源洞的地下河上游的地表河源于北岭山地,穿越阿坡岩流向星湖,形成地下河。 c. 落水洞

  经过双源洞继续向前走,可以看到阿坡岩,登上阿坡岩前面的山坡,在山坡的一侧树丛的掩映下,可以隐约见到一个落水洞,落水洞是岩溶地区地表水流向地下河或地下溶洞的通道,它是由垂直方向流水对裂隙不断进行溶蚀并伴随塌陷而成。落水洞常分布在溶蚀洼地和岩溶沟谷内,也有在斜坡上。 d. 漏斗

  七星岩公园内的喀斯特漏斗位于阿坡岩不远的马栏岗上,漏斗是岩溶化地面上的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数十米,深十几米至数百米。

  马栏岗位于背斜的轴部,因岩层为抗侵蚀能力差的测水组砂页岩,这里呈现“背斜成谷”的倒置地形景观。

  背斜轴部节理发育,再加上马栏岗位于测水组砂页岩与壶天群灰岩交界,是喀斯特水溶是作用特别旺盛的地方。因此,地表水汇集处形成一巨大的喀斯特漏斗,下面有暗流与西江相通,形成这里流水的一个出口。除了溶蚀、侵蚀作用外,主要还有重力作用。落水洞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裂隙状的,一种是井状的。在这里看到的是井状的,其深度和宽度都比较大。 e. 峰林、峰丛

  七星岩就是喀斯特丘陵,原来的许多喀斯特峰林都被后来的流水冲积作用破坏了,现在仅仅残余下七座石灰岩石峰。

  这七座喀斯特石峰是阆风岩(峰顶高程103.3m)、玉屏岩(99.8m)、石室岩(89.8m)、天柱岩(108.0m)、蟾蜍岩(89.9m)、仙掌岩(61.8m)和阿坡岩(119.6m)。

  我们考察经过的石峰有蟾蜍岩、阿坡岩和天柱岩。

  峰林是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相对高度100m~200m,坡度较陡,分散或成群出现在*地上,形似树林。山峰的表面发育石芽和溶沟,构成峰林*原。峰丛洼地是由连座的山峰和其间的洼地组成,山峰形似锥形,洼地的*面形状为多边形,山峰之间洼地有落水洞或溶洞,形成峰丛洼地。

  峰林地貌的发育,通常用地貌循环理

  论来解释,即峰丛是岩溶发育初期由岩溶水的垂直渗入溶蚀扩大而成,所以峰洼之间的

  相对高度较小,山峰下部尚有未溶蚀的基座相连。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演化而成。当峰丛之间进一步溶蚀向深处发展,直到水*循环带,这是地下河可能出露成地表河,使侵蚀作用加强,峰丛基座被切开,山峰相互分离成为峰林。

  在七星岩公园内,既有处于壮年期的峰林,也有处于衰老期的孤峰。 f. 溶蚀洼地

  七星岩公园中还有很多由溶蚀洼地形成的湖泊。溶蚀洼地的形成是由多个溶斗逐渐扩大融合而成。因此,地壳相对稳定时期越长,溶蚀洼地面积越大。有时溶蚀洼地积水,可形成湖,称岩溶湖。如七星岩公园内的星湖(包括波海湖、青莲湖、中心湖、红莲湖、里

  湖),就是溶蚀洼地积水所成的岩溶湖。它们四周多被峰林围绕,山水缠绕形成了秀丽迷人的风景。

  (2) 河流地貌:洪积扇

  在攀爬到天柱岩的顶端后,可以明显观察到位于七星岩公园东部的北岭,北岭山前是典型的洪积扇。

  山麓带常处于构造下沉状态,地形坡度急剧变缓,河流水流分散,流速减慢,一部分水渗漏地下,因而山地河流带来的大量砾石和泥沙在山麓带发生堆积,形成一个半锥形的堆积体,*面成扇形,成为洪积扇。

  在七星岩公园北面

  山地的麓部谷口发育着洪冲积阶地和洪冲积扇,在地貌形态上看,从北到南是由北岭侵蚀中山向洪积扇过度再向冲积*原过度,侵蚀风化剥蚀产物被山区沟谷携带至山麓地带发生堆积,形成洪积扇。 三、七星岩与桂林山水

  经过考察得知,肇庆七星岩内的主要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景区内的峰林丛立,星湖荡漾,树木环绕,景色优美。中国另外一处以喀斯特地貌作为景区的地点就是桂林,所谓桂林山水甲天下,之所以这么壮观,就是因为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处于壮年期,峰丛和峰林都发育的极为蓬勃。下面从几个方面简单对比七星岩与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的相

  同点与不同点。 1. 发育时期

  七星岩的峰丛峰林和溶洞大多数处于壮年期甚至幼年期,部分发育比较壮阔,而少数山峰还在发育中,溶蚀作用还没有深入或者大规模进行,所以未显得十分壮阔,少数

  孤峰已经步入老年期。

  桂林山水的峰丛峰林和溶洞90%处于壮年期和老年期,有大规模的高高耸立的峰林峰丛,还有桀骜独立的孤峰,与漓江结合在一起,*地拔起,千姿百态,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十分优美。

  总体来说,两个景区的峰丛峰林和

  溶洞大部分处于壮年期,因为七星岩范围较小,所以没有桂林山水表现的壮阔。 2. 形成原因

  七星岩和桂林山水都是喀斯特地貌,不管是峰林、峰丛还是地下溶洞,形成原因主要都是溶蚀作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化学作用过程(分解和化合)和物理作用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在七星岩和桂林地区,具备了溶蚀作用的因素,如气候适宜,温度较高,降水较多,气压较高,水的溶蚀性大,碳酸钙溶解度大,同时两地区又存在了大量的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等,因此溶蚀作用大规模发生,产生了一系列岩溶形态,形成七星岩和桂林山水。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七星岩景区的形成大部分原因是溶蚀作用,而桂林山水除了溶蚀作用,还有崩塌作用,林石山地形是以一座座石山拔地而起,四坡壁立峭峻为特征。石山四周峭峻,是由于石灰岩体多被溶蚀而成向下透的通路。因此,石山坡面是以崩塌为主。一部分景区也是由于崩塌作用而形成的。 四、对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认识

  通过以上实践并结合课本知识,总结喀斯特地貌发育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 岩石必须是可溶的,如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等。

  2. 岩石必须是透水的,岩石的透水性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度和裂隙度。

  3. 水具有侵蚀性,CO溶解在水里面,生成HCO3-离子,HCO3-离子可以溶解CaCO3,使

  CaCO3形成Ca(HCO3)2,Ca(HCO3)2溶解度大于CaCO3。

  4. 地下水必须是流动的,流动的水具有增加溶蚀力的作用。因为停滞的水,很快会使

  溶液达到饱和而失去溶蚀力。

  五、结语

  三天的实*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我们都期望着实*能够再长一点,我们可以学到多一点的野外实*知识。本次实*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地貌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地质地貌学的意义,巩固了学*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并且学会了一定的考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 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中。这次实*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而且也引到了我们对将来工作在地质地貌方面的认识作用,在城市规划之前进行地质地貌的考察,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参考文献 a. 专著

  地质实*心得 篇5

  一、实*目的:

  观察井长组成与钻进过程。

  二、实*地点及方式:

  地点:学校附*06461井。

  方式:参观。

  三、时间安排:

  一天。

  四、简介:

  06461井,滚动开发,井深2800m,水*位移1300m,倾斜角45度,属江陵区块,把灵山油田断背斜。

  五、教学内容:

  (一)井场的组成及钻井过程概况

  1、井场概况

  井场是在陆地上打井时为便于钻井施工,在井口周围*整出来的一片*地,面积根据钻机钻探能力的大小而定,钻6km深井的钻机约需120×90㎡,钻3km井深的钻机约需100×60㎡,再小于此的`钻机,井场可小到60×80㎡。井场用于放置钻井设备如井架、动力机、泥浆泵及循环系统、以及存放钻杆、套管等管材,放置水罐、油罐、洗井液罐及堆放洗井液材料、各种配件等。并设有值班房、发电房、库房等临时建筑。

  井场的空场大小应能满足搬家、安装、固井及处理事故等作业时大批车辆进出、摆放的需要。

  井场的形状大体上为长方形,可因地制宜以减少土方量。但公路应从井架大门前方通入井场,不应从钻井设备后部通入(即所谓倒井场),油罐等也不应放于井场入口附*,以免井场上出现井喷、失火等险情时抢险车辆无法进入井场。

  对离矿区较远的探井,尚需有生活设施如宿舍、厨房、饭厅等。

  图18 钻井井场及设备示意图

  1.天车备

  2.井架

  3.二层台

  4.游动滑车

  5.大钩

  6.水龙头

  7.吊卡

  8.方钻杆

  9.方钻杆补心

  10.方补心

  11.鼠洞(接单根用)

  12.鼠洞(放方钻杆用)

  13.固定大钳

  14.接管用大钳

  15.绞车

  16.指重表

  17.司钻控制台

  18.井场值班室

  19.水龙带

  20.蓄能装置

  21.管子坡道

  22.管架

  23.井架底座

  24.泥浆返回管线

  25.泥浆振动筛

  26.节流管汇

  27.泥浆-天然气分离器

  28.脱气装置

  29.泥浆储备池

  30.泥浆池

  31.(脱泥机)泥浆过滤设

  32.脱砂机

  33.离心机

  34.泥浆泵

  35.干水泥储备罐

  36.储水罐

  37.发电机

  38.防喷器组

  2、接单根在钻进过程中,由于井在不断加深,钻柱也要及时接长,每次接入一根钻杆叫做接单根。打一口井要接很多次单根。每两小时换钻杆。

  3、事故处理如物件落入井内,需进行打捞,钻杆断在井内也要打捞;钻柱被卡在井内时则要设法解除卡钻。除落物外,引起井内复杂情况而需要处理的原因多系洗井液性能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

  4、其它作业在钻井过程中要进行钻屑录井、气测井、电法测井以及地层测试;交井以后还可能有射孔、替喷、试油、酸化压裂等项作业。了解的知识:

  (1) 钻井的参数:钻时、井深、转盘转速、钻压、立管压力、大钩负荷

  (2)泥浆参数:泥浆比重、泥浆电导率、体积、温度流量

  (3) 导大绳:起钻、下钻、钻进

  (4) 一根钻杆叫单根,三根钻杆叫立柱

  地质实*心得 篇6

  一、前言

  通过这六天的实*,加深了我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的认识,让我从书本中走了出来,亲眼见到了真实的地质现象,了解了断层、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质现象,亲自观察了和体验了各种岩石的分布和形态,让我从本质上对三大岩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实*让我们在自然中更好的理解了原来抽象的概念,使知识具体化,印象更深刻。实*丰富了我们的学*生活,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都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实*的过程激发了我在将来学*的热情。所以,实*对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对这次实*也做了缜密的部署:

  1.时间:

  2.地点:xx地质公园

  3.路线:

  1)xx市xx镇

  2)xx市xx

  3)xx市xx区xx公园海滩

  4.目的:

  1).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同时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鉴别和观察常见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

  3).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年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以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

  4).学*运用罗盘仪器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二、实*地区概况

  盆地地质概况

  xx盆地为我们在xx地区野外地质实*的主要区域。它位于xx市区北侧,其中心距xx市28km,属xx省xx市xx县管辖。

  区内有纵贯南北的公路及地方窄铁路与xx市区相通,交通极为方便。该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其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东南,出盆地后在山海关的南侧入渤海。盆地内丘陵一般海拔200—300m,的山为老君顶,海拔493.7m。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其中70%集中于7、8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

  2祖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和稀有植物及濒危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xx省xx市西北部。xx高速xx西出口沿秦青公路北行12公里即到,距xx市区23公里。属原始森林峡谷型自然风景区。因燕山以东、渤海以北诸峰均以它的分支延绵而成,故名“祖山”。xx年开发至今,形成五大景区,100余处自然景点,是xx以北少有的南派山水。

  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总面积118*方公里,主峰(天女峰)海拔1428米,区内千米以上高峰20多座,植被覆盖率96%以上。象形奇石、云海、日出、古洞、原始丛林、溪流、飞瀑、奇花、高山天然草原、树挂构成景区十大景观。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是侏罗纪至白垩纪末地壳运动而成。在长期风化剥蚀和流水冲击下,形成了多处绝壁幽谷和造型地貌。

  祖山,山势跌宕,峰峦陡峻,因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峰都是由她的分支盘拨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名之。她立峭岩作脊梁,以瀑流注血脉,搽娇花饰容颜,披葱茏为秀发。景区内山势陡峻,溪水跌宕,可谓立峭岩作脊梁、注瀑布为血脉、披茂林作秀发,裁白云作霓裳,集雄奇妩媚于一体。峰奇水异,洞幽石美,林丰草茂,历史渊源,是观光旅游、避暑度假、科普考察的绝好场所。

  公园海滩概况

  xx公园又称鹰角公园。由于地层断裂所形成的临海悬崖上,有一巨石形似雄鹰屹立,故名鹰角石。该石高20余米,过去常有成群的鸽子或朝暮相聚或窝于石缝之中,因此得名鸽子窝。xx公园是观赏海上日出的之处,每逢夏日清晨,这里云集数万名游客观赏“红日浴海”的奇景。

  三、实*内容

  盆地保护区xx寨西门180米处

  该处岩石以沉积岩居多,由地质构造形成。亦有石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经长期风化作用,xx露在外表的部分呈深灰色,岩层为中厚型,中间夹有薄的灰岩。灰岩呈竹叶状,较破碎,属碎屑结构,这些碎屑物质经胶结后形成灰岩。此处岩石约5亿年前形成,属下奥陶世纪,粘土矿物发黄,岩石经强烈的构造运动,由水*变为倾斜,产生背斜现象,并有正断层出现。用地质罗盘测该处岩石的产状,走向为北偏东10°,倾向为北偏东100°,倾角为30°。

  由此处向西约200米处岩石出露于地表,经验证为砂岩,其结构为碎屑结构,此处不整合现象明显,由砂岩和灰岩组成,属沉积接触,砂岩约2亿年前形成,灰岩约5亿年前形成,由于形成年代不同,说明为不整合。此现象说明xx地区至今至少经历了2次地壳运动,因为3亿年间隔形成的不整合面应在海*面下形成,至少经历2个循环,而该处岩石现在又出露在地表。在不整合面上有矿物,是地质学家发现地下矿物的.依据。不整合面处强度差,不适合在此面上施工。

  2).砂锅店东北200米处

  该处为石灰窑产石场,观察此处岩石,岩溶现象明显,有溶沟、石芽、天生桥等。其原因是地壳运动抬升到潜水地表以下,潜水地表共同作用形成的岩溶现象,因岩石中有裂缝,有空间且水有径流通道。岩溶现象是因为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岩石经长期化学反应,使岩石具有可溶性。该处向西北走约100米处,发现大面积的岩石间侵入接触现象,石灰岩中夹有岩浆岩,说明此处经历过火山喷发。该处亦发现有岩墙,较长,宽约3-4米,其走向为南北方向320°,由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靠*地表的岩石经长期风化,产物为第四纪土,岩石中还发现有岩洞。此处向东南方向约200米处,有大量石灰岩形成的岩层,呈单斜,基本走向为南偏北。在砂锅店东等地,发现石英斑岩,它是花岗斑岩的又一种变种,具隐基斑状结构,石英斑晶特多,普遍具有熔蚀现象。此处也有闪长玢岩,呈岩墙状产出,具隐基斑状结构,斑晶主要是斜长石,有时含角闪石较多,有的基质中含少量石英,有的可见球粒结构和流线结构等。

  市祖山东门

  祖山为早白垩纪形成,为响山岩基的一部分,此处沉积岩中有破碎带,火山爆发时岩浆从中冒出,冷凝成岩浆岩。祖山占地217*方公里,*面形段呈椭圆形,长轴长25公里,短轴长15公里,南北方向,岩石中以花岗岩居多,占65%左右,为中粗粒,成分主要是成肉红色的正长石,又称甲长石。石英其次,占20%-25%左右,透明发亮。此外,还有云母、斜长石。斜长石呈灰白色,由于长石含量不同,云母颜色也不尽相同,云母占整个岩石的5%-10%。较黑的岩石中,云母含量不超过5%。在此处观察,长石颗粒大小在1厘米左右,晶体颗粒,为结晶结构。山体构造为原生结理构造,山体中有裂缝,都为竖直方向,有原生孔洞,又称之为晶洞构造,而形状不规则的孔隙是水晶的成长地。此处地貌陡峭,险峻,构造为原生结理,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及地表水的侵蚀作用,岩石部分竖直掉落,形成深谷奇峰。此处岩石倾角较大,岩体破碎。山体中有河流,称为石河,发源于祖山响山山脉,山上有明长城,由元朝徐达修建,1967年,戚继光重修,基本走向为南北方向,直达青龙。祖山峰为响山,海拔为1421米。

  市xx区xx公园海滩

  此处滨临渤海,为海洋环境。海洋环境按地理位置分为滨海、浅海、半深海和深海。低潮时xx露于海岸带的部分,称为滨海。滨海又分为后滨带、前滨带、外滨带。后滨带为*均海潮线,常年xx露在外;前滨带为*均海潮线到中滨线处;外滨线为中滨线以外的部分。海岸线到海底深约200处的部分,称为浅海,此处阳光充足,有机物含量多,是海洋生物的理想栖息地。深海处动物少。

  此处岩石又远古火山喷发而形成,以岩浆岩为主,岩石受海洋水动力作用,常见有海浪作用、潮汐作用和洋流作用,使此处形成有特色的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和海蚀*台等,形成原因有冲蚀作用,磨蚀作用等,使岩石破碎。

  岩浆岩受风化作用等变成高岭土、伟晶岩。伟晶岩颗粒大,和花岗岩成分相差不大,由正长石、斜长石、云母、石英等组成。岩石被多组结晶切割。

  四、结束语

  通过本次实*我认识到:本区地层出露较全。从中生代地层开始,除缺失寒武系、奥陶系、三叠系、侏罗系、第三系以外,其他地层均出露完好。所形成的岩石类型多样,包括岩浆岩类,沉积岩类以及变质岩类。本区的岩浆活动从方式上有深成侵入,浅成侵入,喷出等。所见岩类有基性岩类和酸性岩类。从变质作用和变质岩方面,本区的变质作用主要为区域变质作用。主要变质岩有千枚岩,大理岩以及板岩。在构造方面,本区分布有四大褶皱,另外还有七个断层。两个大断层几乎将此区分为三部分。区域发展方面,本区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形成了四个构造层。总体说来本区构造运动较强。

  经过xx天的实*,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学会了很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包括:如何通过一块石头的色泽,去判断其类别、其形成年代;如何去辨别3大岩石;如何去测量岩石的走向等等;总之,通过实*后我更好地掌握了《工程地质学》这门学科,更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地质实*心得 篇7

  姓名: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实*单位:

  实*时间:X年X月X日X年X月X日

  1概述

  继生产实*之后,此次毕业实*继续在***建筑科学研究院驻******(A标段)隧道工程监控量测项目组实*,有了生产实*的经验,此刻对于隧道监控量测的项目资料以及各监测项目的操作方法已经基本熟悉。但由于自我在学校所学的并没有隧道专业,所以对于隧道工程的了解需要从零开始,在那里的施工现场感官的学*和了解让我对隧道工程的组成部分及关键技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异常是新奥法隧道施工的每一步施工工序及各工程机械、材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虽然实*期间自我的本质工作并不是很多,但在工作之余坚持常到施工现场参观学*,观察工人的每一步工序操作及注意事项,经过与现场的工作人员的交流,更加丰富了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每一天坚持写工地日记,总结每日所学并融入自我的想法。实*仅仅是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时间的第一步,在以后的学*和工作中更要学会融会贯通,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

  2实*目的

  2.1经过施工现场操作和参观,了解隧道和道路施工的基本工序和施工方法、操作要点,主要机具设备及用途、质量要求;

  2.2经过现场操作和学*,掌握监控量测的基本资料和监测方法,熟悉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基本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3了解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各方(业主、承包商、监理单位)的职责;及施工单位的组织管理系统、各部门的职能和相互关系,了解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组成,了解各级技术人员的职责与业务范围;

  2.4看懂实*工程对象的建筑、结构施工图;了解工程的性质、规模、生产工艺过程、建筑构造、围岩地质特点等。

  3工程概况

  ***为***快速路、主干路网规划中的七横线,西起悦来新城纵三路,东至两路老城渝航路,是连接渝北空港经济圈和北碚蔡家经济圈的一条城市主干道,也是连接***和两路老城之间的一条重要道路。

  本次招标的***(A标段)工程位于***两路组团,道路西起桂馥大道,向东下穿两路老城,构成***隧道,终点接区**北侧现状渝航路。

  ***东段为城市主干道Ⅰ级,双向六车道。本合同段的工程量主要包括:双向六车道隧道一座,长度分别为:左线867m,右线887m;隧道东侧出口有两条匝道长度分别为:

  A匝道285.589m、B匝道286.03m;新建主线道路长约640m以及终点附*渝航路改造段长约171m。

  ***隧道工程为该合同段的关键项目,该隧道位于:左线里程桩号为ZK0+510~ZK1+385,右线里程桩号为YK0+503.5~YK1+390.5处,分别长约875m及887m。隧道采用单洞三车道分离式复合衬砌设计;射流风机纵向送风方式通风;线路间距:东洞口开挖净间距约为1.0m,隧道净间距约为:2.0m,西洞口开挖净间距约为7.0m,隧道净间距约为:9.2m,隧道埋深10m~55m,属市政大口径浅埋隧道。

  4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建新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勘测单位:***勘测院

  监控单位:***建筑科学研究院施工单位:***集团有限公司

  5隧道工程施工

  5.1施工工艺及开挖方法

  本隧道为大口径公路隧道,地质条件较好,采用新奥法二台阶分部开挖,左洞已掘进约450米,右洞洞口段明挖推进约100米,暗挖掘进约260米。新奥法是以控制爆破(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等)为开挖方法;以喷射混凝土和锚杆作为主要支护手段,经过监控量测控制围岩的变形,动态修正设计参数和变动施工方法的一种施工方法。对于本工程采用的长台阶法的作业顺序是:

  ①对于上半断面。用两臂钻孔台车转眼、装*爆破,地层较软时亦可用挖掘机开挖。安设锚杆和钢支网,必要时加设钢支撑、喷射混凝土。用反铲车将石渣铲运到装载机内运出洞外。加设钢支撑和钢支网、喷射混凝土构成闭合初支。

  ②对于下半断面。由于台阶不是很高,采用钻孔机直接钻孔、装*爆破,装渣运出洞外,初支拱架用钢支撑在边墙处与拱脚连接(如图1),构成闭合全断面,挂设钢支网、打锚杆、喷射混凝土。

  ③浇筑仰拱片石混凝土,布设排水管、防水卷材,绑扎二衬钢筋,浇筑二衬混凝土。

  5.2土石方爆破工程

  在隧道爆破施工过程中,首先的要求是炮眼的利用率高,开挖轮廓及尺寸准确,对围岩震动小。为了到达这样的目的,在采用新奥法施工过程中常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能够控制爆破轮廓,尽量坚持围岩的稳定。光面爆破是指爆破后断面轮廓整齐,超挖和欠挖贴合规定要求的爆破,其主要标准是:

  ①开挖轮廓成形规则,岩面*整;

  ②岩面上保留50%以上孔痕,并无明显的爆破裂缝;

  ③爆破后围岩壁上无危石

  在本工程中,采用长台阶法施工,当上台阶初支稳定后方可进行下台阶施工,此外上下台阶的距离不得小于50米,上台阶采用钻孔台车转眼装炸*(如图1),待装*完成之后台车用装载车拖出100米左右后爆破,然后用反铲挖掘机排危、出渣。对于上台阶来说,由于该隧道位于城区人**动频繁地带,且埋深较浅(10~50米)地表建筑物较多,所以需要严格控制爆破震动对地表的扰动,所以爆破工程采取了少*量、分批次(掏心炮与边炮分开放)、打减震孔等减震措施。

  开挖下端面时,其炮眼布设方式有两种:*行隧道轴线的水*眼和由上台阶向下钻的竖直眼,前一种方式的炮眼主要布设在设计断面轮廓线上,能有效的控制开挖断面;后一种方式的爆破效果较好,但爆破时石渣飞出较远,容易打坏机械设备,实际中应根据实际情景选择。

  5.3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是利用高压空气将掺有速凝剂的混凝土混合料经过混凝土喷射机与高压水混合喷射到岩面上迅速凝结而成的,锚喷支护是喷射混凝土、

  锚杆、钢支网喷射混凝土等结构组合起来的支护形式,能够根据不一样的围岩稳定状况,初期支护采用锚喷支护中的一种或几种结构的组合,在本工程中围岩较好的地段采用钢格栅配合锚杆、钢筋网片(如图2)锚喷支护,在围岩较差的地段(如软土、渗水严重地段)采用型钢拱架配合锚杆、钢筋网片加强锚喷支护(如图2)。锚喷支护结构既是光面爆破完成后的初期支护结构,又是二衬完成后配合二衬共同受力的永久结构。隧道爆破之后,围岩松动,开始变形,初期的锚喷结构必须保证围岩变形的程度,同时保证围岩、喷层、锚杆之间具有良好的粘结和接触,使三者共同受力。

  5.4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是钢混结构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钢筋质量和加工的好坏可能直接影响到结构的承载本事,提前预制好的钢筋必须堆放整齐、有序,并注意防止雨水侵蚀,当钢筋表面有铁锈时为了保证其与混凝土的链接力必须除锈,在施工现场经过观察之后总结如下:

  ①相邻钢筋接头必须错开(如图3),即相邻钢筋的搭接长度必须大于50cm;

  ②钢筋在拱脚处连接采用焊接连接和螺栓链接交错的连接(如图3),其余地方钢筋的连接采用机械连接,钢筋接头处的螺纹不能外露到套筒之外;

  ③对于隧道二衬的钢筋(如图3)必须成弧线形,对接处不能有折点,充分发挥钢筋的抗压强度;

  ④在浇筑混凝土前钢筋和钢模板必须除锈。

  ⑤双支封闭式箍筋的'弯起角度是135度,单支箍筋的弯起角度是180度,钢筋断头弯钩增加长度为3倍的钢筋直径。

  钢筋工程是钢混结构中重要的环节,在制作钢筋骨架的时候必须严格控制,对于钢筋进场的堆放、编号,钢筋下料,钢筋的成形,绑扎,连接等,都已学*过相关理论知识,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感觉有很多不足,回学校之后应当加强这部分知识的巩固

  5.5防排水工程

  在隧道工程由于处于岩层以下的隐蔽性,决定了其防排水的重要性,初支完成后可进行防排水工程,该工程首先进行的是横向排水弹簧软管的挂设,弹簧软管的主要作用是横向排水,经过弹簧软管在防水卷材以外构成的管道将地下水搜集到纵向排水沟里面排出洞外;其次是防水卷材的挂设,防水材料采用沥青防水布(如图4),采用台车挂设,每一环宽度约3米,卷材之间的连接采用乳化沥青在高温下连接,防水卷材除了有防水功能外还有辅助横向排水的功能;隧道内的水最终都将搜集到两侧的排水沟内然后汇集到隧道外的排水通道。

  5.6二次衬砌

  二次衬砌是隧道工程成型的最终一道工序,二衬的浇筑采用模车成型(如图5),在二衬的钢筋绑扎完成以后便能够推进模车,调整好模车位置之后,便能够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研究到该工程混凝土方量的庞大性,所以在该工程现场建立了混凝土搅拌站,异常是二衬的浇筑,其每一环有10米左右,体积庞大且不能间断浇筑,一般每环的浇筑时间需要八个小时,当混凝土罐车将混凝土运至现场泵送至模车以内,从隧道的两侧开始浇筑,逐步上升最终在拱顶处合拢,浇筑的过程中需要用振动棒经过模车上预留的窗口

  将混凝土振捣密实。二衬浇筑完成拆模以后,在环与环的连接处会留下施工缝,需要将接

  缝不*顺的地方凿*、勾缝。

  6隧道监控量测

  隧道围岩地质情景复杂多变,各种不良地质所导致的工程事故屡见不鲜。所以在隧道新奥法施工中,实时监控量测是新奥法隧道施工的关键,经过监控量测实时监测隧道的变形、结构的受力、围岩变化等来综合分析隧道的稳定情景。监控量测能够及时供给洞顶下沉、周边收敛、围岩内部位移、钢支撑受力情景等信息,确定施工工艺的可行性、设计参数的合理性,提出更加恰当的施工方法和合理的支护措施,实现隧道信息化动态施工控制,到达既能安全快速施工,又能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

  经过施工监控量测需到达的目的和任务:

  ①经过监控量测了解各施工阶段地层与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为确定围岩的稳定性、支护、衬砌的可靠性供给可靠的依据;

  ②用现场实测的结果弥补理论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把监测结果反馈设计,指导施工,为修改施工方法,调整围岩级别、变更支护设计参数供给依据;

  ③经过监控量测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和险情进行预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④经过监控量测,确定初期支护稳定性,确定二次衬砌合理的施作时间;

  ⑤经过监控量测了解该工程条件下所表现、反映出来的一些地下工程规律和特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或该施工方法本身的发展供给借鉴,依据和指导作用

  此次实*的主要工作就是监控量测,在实*期间内主要接触了地表沉降、隧洞水*收敛、拱顶下沉、爆破振动、钢架内力、围岩压力、地质超前预报、房屋倾斜等监控量测项目,接触的仪器主要有水准仪、全站仪、爆破测振仪、收敛计、地质雷达、红外测距仪等,多数仪器自我都亲手操作过,其基本理论及操作流程均已比较熟悉。再加上去年的生产实*,这方面的经验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现已具备**操作的本事。

  由于偶然误差的影响使量测数据具有离散型,根据实测数据绘制的变形随时间而变化的散点图出现上下波动,很不规则,难以据此进行分析,对隧道的初期监测数据必须进行回归分析,找出隧道围岩及初支变化规律,以便为修改设计与指导施工供给科学依据。对初期的时态曲线应进行回归分析,选择与实测数据拟合好的函数进行回归,预测可能出现的变形值。常用回归函数有:

  7总结、体会

  经过这一个多月工地毕业实*,对隧道工程施工经过了从零开始的深入学*和了解,此刻对于新奥法隧道施工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从施工设计图开始,如何看图,怎样将图纸与实际工程对应起来,都有了现场的经验。实际的施工工序,如施工放线、钻孔爆破、土石方运输、初期支护、防排水、钢筋工程、二次衬砌、通风工程等都有了深入的了解。还有隧道工程中各种材料、施工机械的作用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熟悉了业主、监理、施工方、承包商、以及监控方在工程项目中的职能及执业资料。异常是监理在执业的过程中在现场的三控三管(成本、质量、进度控制;安全、合同、信息管理)的执行过程及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异常应当注意的地方都有了一部分的了解。当然对于自我实*过程中的本质工作,监控量测的了解应当是最多的了,在实*过程中经历了如何执行合同任务并协调好我方与施工方的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经过数据保证检测数据的证实可参考性,同时又要不让检测结果对施工有太多的约束而影响进度。

  经过实*之后对自我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在很多地方自我的理论知识都还不够健全和扎实,回到学校之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学*,简单列举如下:

  ①巩固和加强统计学中回归分析的知识(如前几个公式);②三角形法则:海伦公式,三角函数;

  ③土力学基本知识及试验:击实试验,密度测量,剪切试验,压实试验等;④加强工程施工技术知识的学*,主要包括桥梁、隧道、道路工程;⑤加强办公自动化软件及工程辅助软件的操作技能;

  ⑥加强对建筑材料的了解,如钢筋、混凝土(配合比)、防水材料、沥青砼等;⑦加强隧道工程施工工序、注意事项的学*和了解。

  地质实*心得 篇8

  在实*进行的过程中,我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就是脑子里没有像样的知识网络或者说是地质体系,由这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才是我处处碰壁的原因所在。在野外观察,信息量繁重,干扰条件太多,自己没有坚硬的理论来作为依托是根本不行的。虽然旁边有老师的细心启发和讲解,可是在野外还不像在教室,书本就放在面前触手可及的地方,随时可以翻查自己不懂的知识点,一旦知识点反映不过来,再加上野外实地中必须去掉相当大一部分无关的现象,才能中从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对于我来讲,没有雄厚的知识储备做铺垫,无怪乎会产生对老师的启发询问产生不知所措的感觉了。

  在野外实地观测,一个观察点和下一个观察点之间应该相隔很长的距离,更有甚者一天就只能观察一个地点,而每一个点都有其特殊的成因,构造,形态,以及以后将会产生的`变化等等,所以对于每一个观察点的记录与测量都是相当重要的,这是为以后的进一步分析整理得到结论都是至关重要。

  由于是第一次野外实*,野外行动,记录,测量都没有任何经验,完全靠老师的讲解才能记录,对于有些测量还得在老师的帮助之下才能完成得到数据,这些都是缺少实*经验所致,尚可理解,可是有了这次经验之后,对于以后学*及野外实*便能有更好的指导。

  地质实*心得 篇9

  金秋十月,我们地理班开始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实*。此次实*对我们来说算是第一次真正的野外考察活动,大家都十分兴奋,。班里的同学有许多像我一样是这么*的、清晰地接触到山地和丘陵的胜景,个个喜不自胜。而一些从山区走出来的同学也是很亲*,而同时,我们的老师也在让我们积极地去认识各种岩石、矿物等。

  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依傍黄土高原,东连华北*原,林州地区内各种现象都很奇特,并且出露良好,因此,从10月31日——11月4日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主要的实*对象是林州野外地质地貌以及本区的土壤、植被、气候等。

  本次实*的主要目的在于:

  一、通过实*来印证、丰富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通过实*,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掌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掌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三、通过实*,了解实*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林州简介

  我们这次实*的地点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林州,林州市区处于林州盆地之内,北纬36°线大致横穿林州盆地中央。盆地西界为太行山,东部为低山丘陵,北止于太行山与东部丘陵相接的姚村,难道东部丘陵与太行上相连接的合涧镇。盆地略呈南北延伸的长方形,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5-10公里。盆地形态很完整,构成一个独立的自然单元。林州市位于盆地东缘,恰在盆地纵长方向上的中央。盆地海拔450米,盆地内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土层深厚,地表*坦。盆地走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向,西侧的太行山受林州断层制约并为断层仰测,*均海拔高出盆地400—500米,东侧为东部丘陵,高出盆地100—200米,为林州断层的下降盘。

  对于此次实*地林州,根据一路所见及一些书本知识,我把林州的概况分为以下几大方面。

  1. 地质基础

  林州地区出露的地层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片麻岩,最新的是*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为完善的是太古界、远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古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覆盖。本区地质现象丰富多样。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都有分布,其中变质岩和沉积岩分布最为广泛;地层多样,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太古界地层主要分布着各类片麻岩,元古界地层以石英岩为主,古生界的寒武纪地层分布有竹叶状灰岩和鲕状灰岩,奥陶纪地层主要为灰岩,新生界未胶结的沉积物,各种规模的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典型。

  2. 褶皱和断层构造

  林州盆地地处太行山南段山前过渡带(指太行山主要山体与华北*原之间的倾斜地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山西台背斜东部边缘的太行山隆起,中生代的构造变动是太行山南段的前中生代地层形成宽缓的背斜隆起,并伴随着大量的断裂发育和岩浆侵入活动。林州盆地的西侧为林州断层,在地形上为陡峭的悬崖,断层线走向为NNE。断层在盆地西部延长35公里,断层的上升盘位于断层西部,*均高出林州盆地400—500米,基部出露的是太古界片麻岩,上覆远古界震旦系石英岩和古生界页岩、鲕状灰岩。林州盆地是伴随着林州断层生成的,又形成了盆地内许多强度不等的'褶皱构造,在盆地边缘常形成小型褶皱出现。在盆地西侧山体,断层的接触关系是太古界片麻岩与中奥陶纪灰岩相接触。

  3. 地表形态

  林州地区大致可分为三部分:西部是陡峻的太行中山,浑圆的中部丘陵和黄土覆盖的林州盆地。

  4. 气候状况

  林州盆地位于华北大*原的西南部和山西高原的交界地带,东部距海不远属于北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区的范畴。按行星风讲,一年中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很重。气团方面则是基地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的交替又严重地支配了这里的气候规律。

  5. 水文概况

  本区河流皆发源于太行山东坡,与太行山构造方向*于垂直,盆地北部为漳河,中部为洹河,南部是淅河,各和均由西向流经盆地,在盆地东部的*原地区先后与卫河上源各河交汇。各河谷水文均具有干燥气候区域、山地和*原的河谷特征。河流在山中时,比降大,下蚀力强,到盆地中心河流干涸成砾石浅滩。

  6. 土壤概况

  本区土壤磷、钾肥充足,透水、蓄水性适中,肥力较高,但植被稀疏,坡陡土薄,冲蚀作用严重。若能按坡度的急缓,划分宜农、宜林、易牧的范围,开展水土保持,增施氮肥,则土壤的肥沃程度必能更高。

  7. 植被概况

  林州地区的天然树木,早被砍伐破坏,现有树木基本上是*几十年植树造林的结果。植被中主要的树种有槲、栎、槐、杨、板栗、山楂、山皂荚等,草本有蓑草、苦草及木本科草类等为优势种。

  8. 交通状况

  林州市交通、通信便利,境内铁路连接京广线;国家干线公路胶(东)长(治)线横穿东西,新(乡)河(口)线纵贯南北,地方干线公路直通境外;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到85%以上,全市通信建设已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

  9. 物产状况

  本区物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铅、锌、铜、煤、石灰石、白云石、石英岩、大理石、花岗岩等20多种农业方面,盛产小麦、玉米、谷子、红薯、大豆、花生、棉花、油菜等。传统的土特产品享誉海内外,新的名优特产品不断涌现,柿子、核桃、山楂、板栗、花椒、蚕茧等土特产品和花岗岩、大理石等优质工艺品,带着林州人民的勤劳、纯朴和红旗渠故乡的深情厚意,走出国门,奔向世界,架起了一座座友谊的金桥。

  10. 经济概况

  本区经济发展迅速。创造了红旗渠奇迹,并培育了“红旗渠精神”的林州人民,在经济建设中再显身手。10万建筑大军以“红旗渠传人”的姿态。遍布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个县、市,建立了北京、天津、上海、太原、长治、郑州、西安、新疆等12个建筑基地,并已打入南也门、科威物、俄罗斯、等国际市场。*几年来,林州旅游业发展迅速,有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拉动当地各项产业的发展。

  11. 旅游业发展情况

  林州市自然风光秀丽多姿,名胜古迹闻名遐迩,素有“太行天然公园”之称的林滤山风景名胜区、龙头山风景名胜区和“人工天河”——红旗渠、国家级森林公园——五龙洞,以其独特的雄、险、奇、秀、幽令中外游客留连忘返。王相岩、惠明寺等文物古迹更引发华夏子孙的悠悠情思。“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林滤山国际滑翔基地,吸引中外滑翔运动健儿来此大展风姿。

  二、区域地层与岩性

  林州地区的地质现象比较典型,出露良好,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的片麻岩,最新的是*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完善的为太古界、元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覆盖。太古界时期,以片麻岩、片岩为主的变质岩类居多,元古界中石英岩广泛分布,其波痕、泥裂构造清晰可见,古生界中的灰岩较多,尤其是寒武系的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和早奥陶的白云质灰岩,在林州地区分布较广。新生界的砾岩在该区也很具有代表性。

  太古界

  太古界片麻岩是林州地区出露的地层中最老的,并且发育较为完善。这类岩层多分布在林州盆地西侧,呈狭长条带状,组成太行山的基部。

  在八达村出露有一些角闪片岩,它是一种变晶等粒结构,属于片状构造,其上覆岩层为远古界石英岩。这种岩石容易破碎风化,所以其上植被茂盛。其颜色呈暗绿色,主要矿物为斜长石、角闪石和石英。

  在白杨凹出露有一些由石英、黑云母等物质组成的花岗片麻岩,颜色呈红色,片麻状构造显著,其结构为等粒变晶结构,在高温高压下易风化,其中也含有长英岩脉,为林州太行中山的基底。在当地还出露有黑云母片岩,含有少量的石英且结晶程度较低

  在黄华村西500米处出露有钾长片麻岩,属于片麻结构,期间含有石英岩脉,另外在其右侧1000处也有花岗片麻岩出露。

  任村出露了一些钾长、花岗条带状混合片麻岩,其上覆地层是远古界石英岩。在两岩层间有一层砥砺岩。在太行山大峡谷隧道的的东口,在那些陡峭的石壁上,我们能看到其下部植被茂盛,是因为那是片麻岩易风化的岩性所决定的。

  远古界

  远古界岩层主要是一套覆盖于太古界片麻岩之上的棕红色石英岩和石英砂岩,于下伏的片麻岩之间呈角度不整合,在石英岩的底部可见到砥砾岩。石英岩和石英砂岩主要分布在盆地西缘,厚约200米,构成太行山山体的悬崖陡壁。在石英岩及石英砂岩的层面上,可以见到波痕、干裂等层面构造,有些岩层有明显的交错层理。在石英岩层,节理构造发育,经侵蚀后常有崩离现象,造成石英岩峭壁。

  在合涧与石板沟之间的柿子凹出露有石英岩,X型节理发育,颜色呈白色或紫红色,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含有正长石和云母,石英集结程度好,成块状,另外在此处出现石英岩中含黑色线条的现象是早期海洋生物的遗体形成的有机质,岩石致密,经侵蚀后崩离形成了悬崖峭壁。

  古生界

  Ⅰ.古生界寒武系底层为灰岩和页岩,覆盖在远古界石英岩、石英砂岩或硅质灰岩之上,寒武系地层与远古界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关系。寒武系在本区可分为上、中、下三统。

  下寒武系为红色页岩间以薄层灰岩,厚约百余米,性软,易风化,在地貌上长构成缓坡。在茶饭庄—石板沟见出露有典型的页岩,呈红色、浅灰色,叶理构造,能找到三叶虫化石,可推知其形成环境为浅海或滨海,比较*静。此处的页岩互成灰岩和泥灰岩。下伏地层为远古界石英岩,上覆地层为中寒武系的鲕状灰岩。

  中寒武系为后层状鲕状灰岩,厚约300余米,质地比页岩坚硬风化后构成高峻的绝壁,但绝壁的顶部浑圆,在三道河桥东800米处发现有鲕状灰岩剖面,属于张夏组鲕粒大小在1-2mm左右。这种灰岩的形成条件一般认为是海水中溶解的碳酸钙呈过饱和状态,沉积环境为潮汐和波浪作用的浅海,并且海水中富含泥沙等陆源碎屑、内碎屑、生物碎屑,且比较混浊。如图1所示

  上寒武系为薄层灰岩间以竹叶状灰岩,在本区出露不佳,厚度较薄。三道河桥东有出露,其形成过程大致为以前海洋环境恶化、动荡,与原来的灰岩磨蚀形成竹叶状,这种岩石也叫风暴岩。

  Ⅱ.奥陶系地层的主要岩石为石灰岩,覆盖于寒武系之上,与上寒武系呈假整合接触关系。奥陶系下部为页岩本区未见出露;上部为厚层状深色石灰岩,厚达800余米,主要分布在盆地东、北、南丘陵区域。林州市区东部的蜜蜂山以及合涧西北小丘中的奥陶系灰岩中,发现有珠角石化石。盆地东侧的奥陶系灰岩,常有闪长岩的侵入体穿插。侵入体周围的灰岩,在侵入体热力和化学流体的作用下,围岩有明显破碎现象,岩层紊乱。

  Ⅲ.二叠系地层覆盖于奥陶系灰岩之上,并与奥陶系灰岩成假整合接触。全系地层共厚300余米。下部为海成的石灰岩层建议陆相岩及煤层,上部全为陆相沉积。上覆地层为二叠系红色砂岩、黄绿色页岩。东冶水库西北的磁铁矿区有二叠系时期形成的砂岩,呈灰绿色,属于他色,接触变质结构。

  新生界

  Ⅰ.第三系主要为一套砾岩,其组成成分多为石英岩砾石,表面较为圆滑,颗粒大小不一。其胶结物质为红色粘土及红色砂质粘土,胶结疏松。因为红色粘土易被冲刷,故常常在地表留下成堆的砾石,在山谷和河谷阶地多有此种出露。

  在合涧桥北有第三纪上新世砾岩出露,胶结良好,其中碎屑以灰岩为主。胶结物以钙质为主。主要为碳酸钙,磨圆度好,下伏地层为马家沟灰岩,与之呈角度不整合。

  在柿子凹,河流凹谷旁阶地有砾岩出露,是第三纪沉积河漫滩,在第四纪以来被河流下切形成阶地,砾岩开始出露,其碎屑大部分为石英岩,钙质胶结物较多,砾石下粗上细,有些粒径宽达9米,*均10—20厘米,分选性差,磨圆度不好。在桃园村也有砾石出露,碎屑物为石英岩、石灰岩及页岩。属于钙质胶结,分选性差,磨圆度一般。

  Ⅱ.第四系在本区主要是 红色土以及黄土。黄土中常见有浑圆状砾石夹层,黄土呈柱状节理发育,具有石灰性反应,属地表径流堆积而成。

  在小寨村桥西出露有黄土剖面,颜色上浅下深,可以辨别出其上部为马兰黄土,下部为离石黄土。其中离石黄土无层理、节理发育,质密,若遇盐酸会剧烈起泡。

  实*感谢

  为期5天的实*结束了,但它对我的影响却深深烙在我们心中。这次实*让我们见识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更让我们了解到自己懂的知识还很少,让我们更加努力地投身到学*中去。

  地质实*心得 篇10

  一、实*目的

  1.通过实践巩固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到理论,培养我们**思考的能力和现场识别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了解矿物和岩石的组成过程、结构、矿床等,掌握野外确定能力,初步建立对某些岩石的工程地质评价。

  3.访问工地,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及施工的影响和地质灾害及边坡工程的治理。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进取的主动优良品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二、实*日程:

  2,2009.09.01星期二上午前往中国科学院xx地球化学研究所参观矿物、岩石标本及同位素连带重点实验室。

  3,2009.09.02星期三上午,前往xx海岸酒店工地学*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和施工的影响。去Xx学*地质灾害和边坡工程的治理。

  4,2009.09.03星期四上午,去xx当地了解坡、残积土、花岗岩、全断面、张切里、岩脉、风化地形、球形风化等地质现象。

  5,2009.09.04星期五上午在xx教室进行实**结,阅读调查报告中的相关资料,练*计算与砂土液化计算相当的剪切波速。

  三、实*资料

  第一天8.31关键词:地球科学文化,人文素质

  上午,xx学院报告厅首先介绍了淑教师此次实*的主要资料,强调了实*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安全问题。之后张院长为我们的实*致开幕词。最终,霍洪贤研究员发表了题为《地学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方式》的演讲。

  所谓地学文化是人类在研究和利用地球资源的过程中构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人际关系的文化反映。地学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广。黄山、九寨沟、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等地质旅游景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游客。以“雄、奇、险、秀”闻名的庐山不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源地,而是浓厚的文化氛围,最终使这座风景名山成为独特的旅游景点。20世纪地球科学在认知宇宙和地球重大地质事件、矿产资源勘探、生态环境保护、减灾、促进社会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地球科学诞生一百多年后,附加在上面的巨大文化价值才逐渐为人所知。地质文化资源不仅可以用有形的地质景观和人物形象来表示,还可以用无形的地质知识、地质灾害现象、地质历史记录等来表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表现出很大的时间范围和空间尺度,可以进入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和不可预测的未来世界。

  地学文化的任务是在科学和大众之间架起桥梁,满足大众的科技文化需求,提高大众的地学文化素养。例如,去xx森林公园实*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被风化成球形的石头、哈利和残骸土,看到了它们构成的神奇自然轮廓,让我们感叹自然无与伦比的力量。地学不仅给我们带来坚硬的科学理论,还带来无限的精神享受。(另一方面)。

  摘要:地学文化的味道也需要人文修养,再深一点就是人的综合素质。例如,胡研究员是既能进行科学研究又能进行文化创作的能手,用他的话说就是“杂家”。而且,我也要在以后的学*中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第二天9.1关键词地化所矿物岩石

  早上我们步行到中国科学院xx地方化所进行第二天的实*,该站的主要目的是认识矿物和岩石,提高对矿物和岩石的感性认识,参观同位素年代的重点实验室,了解研究人员的科研过程。

  我们先进科普馆参观,接待我们的是支化所的三名研究员,我们将在下次参观中与他们和老师们一起交流学*。科普馆的岩石和矿物陈列在橱窗里,关于地球科学的画也布满了墙壁。那里的岩石和矿物在学校实验室见过,但没见过更多,只看书上介绍的东西,自然没有那种感性的认识。有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片麻岩、辉绿岩、混合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还有石英、萤石、长石、刚玉、云母等常见矿物。我们仔细观察这些矿物和岩石的颜色和形状,听研究人员和老师们解释这些矿物和岩石的结构和结构,以及他们的工程地质评价。但是最引人注目的是沙漠玫瑰。沙漠玫瑰又称“戈壁石”、“风味石”,是常见的球形和块状,主要产于广大的隔壁,沙漠玫瑰是自然组成物。沙漠中的细石景风雨后形成玫瑰等结晶石,这种岩石在天然奇石市场占有特殊地位,非常珍贵,科普馆中也展示了这许多生物化石,包括大型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第四期全新世的鹿角,以及数亿年前的诊断角石、雷德利基虫、昌公海百合、狼鳍、拟神器等小植物和动物化石。

  在参观科普馆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以前科研人员进行野外科研时使用的东西,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从事科研工作的。但是正是因为他们几十年来为发展地球化学事业而努力的结果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参观了同位素连带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国内首个设立的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实验室,成立了我国第一代同位素年代学实验室,开辟了我国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研究方向主要以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学科优势为基础,制定适用各种地质对象的同位素退休及同位素追踪方法,加强多元同位素体系理论研究,与目前地球科学前沿领域大陆力学和全球变化紧密结合。经过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为解决大陆动力学、壳体地幔演化及相互作用、资源构成和勘探、全球变化等主要基础问题,取得了国际先进水*的研究成果。该实验室拥有完善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仪器和实验室。除了可以分析各种地质和环境样品的一般主要元素、微量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固体和气体稳定同位素、稀有气体同位素外,大部分仪器还可以分析激光探针样品系统和最先进的电子探针、各种样品的微区原地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图像分析。

  摘要:今天的参观和学*确实开阔了视野,了解了更多的矿物和岩石,以及它们的结构和结构。即使对同位素实验室的参观没有深入的了解,也不能对各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有深入的了解,但在实验室那种安静的'氛围下,可以感受到科研的严谨。(另一方面)。

  第三天9.2关键词3360基坑工程边坡施工

  一、实*前准备材料

  基坑工程

  1.地点:指工程集团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报特征。场地根据场地土壤的刚度(即坚硬或稠密程度)和场地复土厚度分为I、ii、iii、iv类。

  2.冠梁:基坑边坡保护桩顶面梁,用于将边坡保护桩连接在一起,防止基坑边缘倒塌。主要作用是组合离散文件,使其协同工作。如果是带内支撑配置,则官博是主要弯曲构件之一。

  3.锚:作为深部地层的拉力构件,一端连接到工程结构,另一端深入地层,整个锚分为自由段和锚固段,自由段的功能是将锚头的张力传递到锚固区。对锚施加预应力的功能。锚固段是指泥浆将预应力筋与土层粘结的区域,具有增加锚固和土层结合摩擦作用,增加锚固体压力,将自由段的拉力传递到土层深度的功能。

  4.水泥搅拌桩:水泥混合方法是强化饱和软粘土低级的方法,以水泥为固化剂,经过特殊混合机械,在基础深处强行搅拌软土和固化剂,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变硬,形成具有完整性、水稳定性和必要强度的优质基础。水泥加固土的基本原理是以水泥加固土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为基础的,与混凝土固化机不同。因为水泥含量少,水泥必须有活性介质。土壤周围反应慢,固化速度慢,作用复杂。水泥水解和水合生成各种水合化合物后,发生离子交换和单立化作用、凝固反应,产生水泥土体。

  5.喷射灌浆文件:喷射灌浆文件使用钻孔设备将旋转喷射灌浆管道和喷嘴钻头放置在桩底设计高度,通过高压发生装置获得巨大能量后,从灌浆管道旁边的喷嘴高速*出来,形成能量高度集中的液流,直接破坏土壤。*过程中,钻杆边缘旋转,使浆液和土体充足,施工一般分为两个工作流。也就是说,先钻后撒*钻,然后放上搅拌机,保证每米打桩机的含量和质量。

  6.钻孔灌注桩:是指在施工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压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上形成桩洞,并在其中注入钢筋笼、混凝土制成的桩。根据孔的制作方法,桩还可以分为沉桩、钻孔灌注桩、挖孔桩等。

  7.重力挡土墙:依靠自身重力抵抗土体侧面压力的挡土墙。

  8.常用的深基坑支护方法[1]:

  8.1钢板桩是施工简单、支持投资经济的方法,但由于钢板桩本身很灵活,因此不能对基坑支护深度较大的软土地层采用。

  8.2地下连续墙是在泥浆挡土墙条件下,由槽段制作的钢筋混凝土墙。地下连续墙由于整体刚度和不透水性好,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下软粘土和沙的各种地层条件和复杂的施工环境。特别是基坑底部有很深的软土,要在很深的场景中插入墙壁。因此在国内外地下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8.3柱形桩支撑,柱形间距布置包括:文件与文件之间具有所需净距离的排水布置,以及与文件相切的密集布置形式。为了防止地下水,防止土体颗粒从桩间缝隙流入坑内,桩间或桩等要同时进行高压注浆、设置深层混合桩、喷射桩等,或在桩后专门搭建防水膜。

  8.4作为内部支撑和锚、基坑支撑结构墙的支撑,内部支撑(水*支撑、角支撑、支撑等)和锚(斜锚、锚板杠杆等)的作用对确保基坑稳定性和控制周围地层变形至关重要。

  8.5土钉墙支援,土钉墙围护结构挖基坑,在土坡放置铁丝网,*通过混凝土形成混凝土面板,形成强化的地球重力屏障,起到土壤拦截作用。

  此外,还有深层混合水泥土桩支护和旋转喷桩幕墙支护。

  9.影响基坑稳定性的因素:基坑土的性质、地下水方案、上装载方案、边坡断面形式、边坡保护方案、基坑周围环境等。

  10.流动的沙子:土壤中的一种现象,通常容易发生微小的颗粒、颗粒均匀、松散、饱和的非粘性土壤,流动的沙子的组成多种多样。主要是因为河水的冲积地质变化构成的沙层在遇到水流的情况下,整个沙层流动,形成流动的沙层

  11.基坑降水方法:比较常用的沟排水及管井点降水。

  边坡工程

  1.引发泥石流的因素:地形、岩层、结构、水的因素。

  边坡保护的主要措施:排水、减肥、支援项目

  3.常用的支撑工程类型[2]:防滑石堆、防滑挡土墙、锚固结构、防滑桩、高压注浆锚固滑动面。

  二、施工现场

  基坑工程

  上午我们到达的基础施工现场是xxxx海原酒店基坑后续施工现场。

  该工程位于xx市xx原村四横路东侧,场地南面为珠海,原地貌河流冲击露台,此后一般由人工填土填满,地面*整。周边环境场景如下:西边靠*二楼的地下室机关。北面是西部距基坑边缘约20米的三层幼儿园住宅。东边距基坑约10米,路的东边是福州大桥桥墩。南边是距基坑边缘约30米的河边,沿江路南边是珠江。

  地质情景:根据地质钻探结果,现场内岩土层从上到下分为人工充填、第四系冲击土层、风化残积层、白垩系上气岩四大类。

  地下水:场地环境类别为第二类,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在现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U”基坑左侧和右上角的1: 1引爆1.5米。设置在斜坡低处的两排搅拌桩已经施工完成,因此不能很好地看到搅拌桩形成后的结构。搅拌桩在基坑侧面设置钻孔灌注桩挡土墙,桩顶设置700厚的冠梁,将钻孔桩连接在一起,提高基坑边缘的完整性。根据施工设计,从上到下,基坑内共设置三根锚,现场可以看到基坑内壁原来的第一条腰和新施工的腰梁,高度分别为-6.9、-7.4米。基坑顶上有一个基坑周围宽300的排水口。为了确保基坑的顺利建设,及时处理发现方案,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现场设置各种监测设备,如本水位监测点,位移、沉降观测点等。

  边坡工程

  第二个施工现场是中国设备进出口xx公司物资中心后山边坡崩塌紧急保险工程。该工程在A、B区试验中,主要采取修补斜坡的方法,一级斜坡保持原来的倾斜角度,清除坡度膨胀的危险岩石。第二段坡度按60坡度角维修。C区危险消除主要采用清除危险岩石的斜塔方法。保持原来的倾斜角度不变,清除突出在危岩清除控制线上方的松散胃癌。现场可以看到,边坡顶部设置了排水口,可以与道路市排水沟连接,还可以在地形低地设置集水井。现场边坡已经清理干净,施工人员正在进行高压注浆工作。

  摘要:基坑施工现场没有看到基坑支护工程,但在此之前查了足够的资料,所以在现场看实物时并不陌生,反而大大提高了感性认识。但是我想学,实际上在现场施工。那是另一件事。如果最终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过程中会发生什么问题。(你知道的)。

  第四天9.3关键词花岗岩球形风化节理斜坡堆积的土壤残骸。

  上午我们登上顶峰后,按照老师的说明,一直从山顶下来的途中,老师解释了山花岗岩的球形风化作用、岩石裂缝的组成、斜坡和残骸的区分。

  XxX与xx市xx区东北部、矿山路以南、西接华南植物园、北林xx树木公园、东格大观路、世界大观、宇宙机关两个大型娱乐场所相比,覆盖了沙河镇的科木村、津村、XX邑的灵堂村。长度约3公里,面积600公顷,到处都有李萨克、胡树、火力南、海南红豆、美丽的五官等*带和南*带优良阔叶树。山上自然气息浓厚,除了登山小径外,没有太多人工痕迹。空气很好,林木繁盛,水源丰富。山中猪头座、鸡枕头座、世坎隆等自然景观在民间享有盛誉。

  Xx山充满花岗岩,巨大而圆。这是数百万年前的岩浆岩首先在地下形成,经过一系列地壳构造运动,使岩石暴露在表面,在必要的气候温度下被风化侵蚀,边缘突出,容易风化。(角被三个方向的风化,角边被两个方向的风化,角边被两个方向的风化)这种风化过程就是所谓的球形风化。球形风化是花岗岩段比较突出的不良地质现象。如果调查团不能充分了解分布特征,在工程施工和路线运营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施工困难(断裂、施工成本增加)、上部结构不稳定(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岩石表面镶嵌着比较坚硬的石英和长石。

  对岩石风化程度的初步野外歧视:如果岩石可以用手劈开,则确定为完全风化岩。岩石可以用锤子破碎,确定为强风化。如果能进入钻机,就是中间风化。如果是微风化和微风化,就很难进入钻机。现场的岩石大部分都可以用手劈开或用锤子敲打,说明已经是强风化和完全风化岩。

  山顶上的土层是岩石风化后未运出就留在原地的碎屑,称为残积土,山脚下的土层可能是残积土,也可能是岩石风化后从山脚运出的沉积物。这被称为倾斜土。差异的依据是,残骸土的矿物成分与下层岩盘大相径庭,但倾斜土不同。(约翰肯尼迪,矿物,矿物,矿物,矿物,矿物,矿物,矿物)。

  山中还可以看到岩石破裂,破裂面相对*坦光滑,裂隙岩体经常有必要的位移,称为剪刀,又称“X”切利。但是,一些岩石裂缝中填满了石英或长石,这些岩石缝隙填满的板状岩体被称为岩脉。(威廉莎士比亚,岩石,岩石,岩石,岩石,岩石。

  山上还有另一个特别的景象,一棵树生长在岩石缝隙中,随着树木的生长被岩石劈开,加速岩石的风化。这就是生物风化。

  第5天9.4关键词总结收获

  上午,我们在教室学*阅读调查报告的相关资料,并练*了xx*学院省校区教育区第一期工程岩土工程调查报告的相关资料,相当于砂土液化计算的剪切波速计算。

  五天的实*很快就结束了,但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实*过程中,从理论到实际,从实际到理论,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从观察到的实际比较理论中分析其差异,运用、深化、巩固知识是我们实*的主要目的。

  当然,也有通过这次实*重新审视自己工作的态度。我倒觉得这更重要。就像叔老师在课堂上做的简单实**结一样,尖锐地指出了我们在实*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指出工作缺乏活力,学*太被动。在学生阶段,可能不会出现进取的主动和被动的差异,但出去工作会暴露出被动的弊端,有进取心的人会得到更多的机会。我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以后要克服。

  地质实*心得 篇11

  短短五天的野外实*很快结束了,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的认识,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本次实*亲眼见到了很多课本中描述过的地质构造以及岩石,学会了罗盘的使用方法,练*了利用地形图使用后方交会法确定自己的位置,练*了通过读地质图来决定当地岩层的年代、产状等,深刻地感受了仅有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地将知识化为己用。本次实*真的收获了很多,感谢两位老师一路辛苦的教导。

  经过一个多学期煤矿地质学的学*,我们对工程地质与和煤矿地质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与煤矿地质中的'基本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状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的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地质学的了解,x级采矿工程同学六月二十号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进行3天地质的实*。

  地质实*心得 篇12

  在前往飞鹰古道的狭窄道路上,梁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斜坡面上一些岩石的性质和组成。其中一些岩石是具有砾状结构的砾岩。其成分相对复杂,常由多种岩石的碎屑和矿物颗粒组成。其胶结物有硅质、泥质、钙质及铁质等。硅质砾岩抗压强度高,泥质砾岩胶结不牢固,而铁质砾岩易风化。在这条道路上,一些岩体产生了节理裂隙,岩质变坡的失稳和隧道洞顶的坍塌往往与节理有关;还有一些岩体沿破裂面两侧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形成了断层。此断裂构造对岩体的稳定和渗漏影响很大,也常对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评价和规划选址、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起控制作用。

  在飞鹰古道里,岩层是由红色砂岩组成的,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这些红砂岩为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层理明显。砂岩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料。

  参观完飞鹰古道后,我们来到了观音岩。此观音岩为人工开凿出来的岩洞,呈水*层理。观音岩的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其层理构造明显。

  接下来我们跟着老师来到了八仙岩。八仙岩为一岩石群,板状形态不一,但错落有致,层理构造明显,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我们可以看到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风化成粉粒,堆积成土状,其工程地质性质极差,这种风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基础持力层。

  穿过了莲池,我们就来到燕子岩了。燕子岩是古采石场的精华所在,它由两片高高的岩石组成,两片岩石本为一体,经古人采石将下部凿开,形成了两片岩石高耸在湖面上壮观景色。与燕子岩相连的就是古采石场了,这个采石场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采石场的悬崖峭壁,奇岩异洞,似乎以鬼斧神工开凿而成。古采石场岩体水*层理构造明显,倾斜节理尤为突出,其宽度大长度长,采石场底下由于地势低而形成洼地,长年积累地表水而形成水湖。

  进过老师几小时的介绍和讲解,让我们对莲花山的地质形成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午饭过后,我们开始了自由活动。莲花塔、莲花城等我们都一一游玩了个遍,欣赏到了莲花山的风景名胜,一睹了莲花山的风采。

  下午两点,我们结束莲花山的地质实*任务还回学校。

  通过今天对莲花山的`野外地质实*,我深刻的了解了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认识了岩石的类型、结构和构造。同时,也使我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这周的工程地质学实*,让我们将书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了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在基本技能方面的到初步训练,提高了我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实*使我掌握了对岩石类型、结构和构造的判别,还有对岩石岩性、层理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能够分析一些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的地质问题。

  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对一些地形图、地质图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各种地质作用在地质图上的特征,也学会了野外地质工作的方法,并且能对其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分析。

  地质实*心得 篇13

  一、实*的目的与任务

  目的:为更好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得到第一手野外资料,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以为今后学*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系统地了解秦皇岛柳江盆地的地质地貌概况,学会野外实*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掌握必须的野外工作技能。主要任务有:

  1、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的识别

  2、河流阶地、海岸地貌等的识别

  3、野外地貌素描的练*

  4、学会野外实*报告的编写

  二、实*区地理概况

  实*基地—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上庄坨村,位于秦皇岛市北部,其中心距秦皇岛市区28km,地理纬度1193445e-1193650e,40745n-40950n,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鸟瞰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为低山区,低山区以东、以南为丘陵地区,山体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并且多孤山,少线性山脊。柳江盆地地处燕山山脉东段,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东、南三面为燕山期花岗岩构成的陡峻山岭所包围,东南面多为丘陵。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米,最低处为东南部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村,海拔70米左右。盆地中西部火山岩分布区山高坡陡,多在海拔400米以上,东部山丘的海拔高度一般为160—300米。总的地貌特征与全区相同,亦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

  整体构造为一复向斜,东翼宽浅,西翼较陡。断层有正断层、逆断层、*推断层。可根据统一岩层的高度比较来确定断层的类型。该地区的.地貌类型有河流地貌、海岸地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等。

  整个柳江盆地是个不对称的复向斜,褶曲核部新,两翼老,为向斜,西翼东倾,动翼西倾;且西翼窄,东翼宽,即西翼倾角大,东翼倾角小,两翼不对称,且西翼上有多个小背斜。综上可得:柳江盆地是一个两翼不对称的复向斜。

  实*区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气候。最底气温-21、5摄氏度(1959、1、1),气温39、9摄氏度(1961、6、10),年*均气温11、3摄氏度。暑期(6-9月)气温高于30摄氏度的天数仅为15天。年降水量在400-1000mm之间,多集中在7-8月份,可占全年降水量的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季节。

  该区工农业并重,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高粱等。山坡多种果树,尤以桃树较多,盛产蜜桃。矿产以煤,耐火粘土为主。其中煤矿开采历史悠久,煤质为无烟煤,局部为劣质煤。柳江煤矿为区内工矿企业,年产60万吨。其次是北山发电厂,主要满足秦皇岛市工业和居民用电。此外,水泥厂,建材厂在盆地内星罗棋布。

  盆地内起伏小,河流广布,地处山海关与秦皇岛之间,陆上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另有铁路纵贯其间。

  三、地貌营力

  a)内营力

  内营力是指主要由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重力能及地球旋转能等所产生的作用力。内力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及火山、地震等,内力作用不但能够改变地壳的物质成分、结构和构造,同时还能够改变地表的起伏,造成多种多样的地表形态。比如造山运动,板块运动等。

  b)外营力

  外营力是指主要由太阳能、重力能及生物活动产生的作用力。它们常常是经过水、冰、大气和生物等介质的运动推动地表物质发生位移,从而改变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岩溶作用、冰川作用、冻融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各种外力作用又都能够划分为剥蚀和堆积两种基本形式。主要由剥蚀作用构成的地貌称剥蚀地貌,主要由堆积作用构成的地貌称堆积地貌。剥蚀、堆积与内力作用也有密切的关系,在构造上升的地区一般构成剥蚀地貌,在构造下沉的地区则构成堆积地貌。随着构造升降的变化,剥蚀地貌能够转化为堆积地貌,堆积地貌也能够转化为剥蚀地貌。

  柳江盆地的地貌构成是在多种多样的地貌营力下构成的。本区地壳活动频繁,多次地壳抬升和下降,造成盆地内的多个沉积和沉积间断,以及周围火山及地震活动,造成柳江盆地地表较大尺度的高低起伏。柳江盆地在内力作用下构成大体轮廓,再在外力作用如风、水、太阳能、生物和人类活动等作用下逐渐演变成为此刻的地貌形态。经过风化、流水、岩溶、冻融、风力、波浪等作用,构成地表一系列地貌。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地表变得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任何一个地区的地貌,都不是单纯地由外力作用或单纯地由内力作用构成的。尽管在某个地区和某个时期,内外营力可能是不*衡的,但在地貌的发育过程中,两种营力总是彼此消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般认为,地球表面大的起伏主要是由内力作用所奠定的,外力主要是刻削这些大型起伏,造成更复杂的形态,并最终趋于将地表夷*。许多地貌学家认为,就整个地球表面说来,内营力与外营力的地貌作用在数量上具有同等的意义。地貌营力的作用与地表组成物质(包括地质构造与岩石性质)也有密切的关系。正由于此,现代地貌学的一个重要原理是:地貌是内营力与外营力共同作用于地表的结果。

  地质实*心得 篇14

  一、实*概况

  1、实*目的与任务

  地质地貌实*是深刻认识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体会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此次肇庆地质地貌实*,使我们更加详细的了解地质地貌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特别是加深了对岩溶地貌的理解,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学*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野外地质地貌实*,让我们提前体验了自己今后将要做的工作,特别是作为一名城市的规划人员,对地质地貌的认识和判定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专业素质,只有对某一区域的地形具有一定的观察和洞悉能力,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规划。

  2、实*地点:广东省肇庆市七星岩地质公园

  3、实*单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4、实*时间:20xx年9月7日——20xx年9月9日

  5、指导老师:刘希林老师及三位博士生助教

  6、实*简介:

  本次实*从9月7日下午开始,我们一行人从南校区出发,傍晚时分到达肇庆市,整顿休息一晚后,9月8日开始进入肇庆市七星岩公园进行考察,主要考察了岩溶地貌的表现,如峰群、孤峰、石林、落水洞、地下河、溶洞等地貌类型,爬上了天柱岩后,还看到了从南向北的冲积*原,同时还有其他地貌类型。9月9日早晨,吃完早饭返回中山大学南校区,结束了三天的地质地貌课程考察实*。

  7、实*目的地简介

  肇庆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北约4公里处,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面积8.23*方公里。七星岩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湖泊景观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岩峰巧布在面积达6.3*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长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风光旖旎。被誉为xxxx。

  七星岩原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沥湖,主体由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镜的*600公顷湖面上,20多公里长的林荫湖堤,如绿色带飘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和里湖连结在一起,湖光山色,绰约多姿。

  二、肇庆七星岩公园主要地貌类型

  1、实*路线

  9月8日早晨,从入住宾馆出来后,我们乘车经过星湖中心开辟的湖心路一路驶至七星岩公园西门,从西门出发,进入七星岩公园,首先到达的是双源洞,其次是阿坡岩,然后沿湖线返回,攀爬天柱岩,最后在龙岩洞进行洞内参观游览。下面在(2)中按地貌类型具体叙述行程。

  2、肇庆七星岩公园主要地貌类型

  (1)喀斯特地貌

  a、洞穴

  喀斯特地貌中的洞穴,即溶洞,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进行溶蚀和侵蚀而成的地下孔道。当地下水流沿着可溶性岩石的较小裂隙和孔道流动,其运动速度很慢,这是只能进行溶蚀作用,随着裂隙的不断扩大,地下水除继续进行溶蚀作用外,还产生机械侵蚀作用,使孔道迅速扩大为洞穴。

  七星岩公园中有许多因为溶蚀作用形成的溶洞,如双源洞、龙岩洞等。

  我们首先到达的是双源洞,由于双源洞地下水位过高,船只无法进入,因此没能进入洞内观察,只能在洞外观测。双源洞是一段喀斯特地下河,发育在阿坡岩中,地下河上游的地表河源于北岭山地,穿越阿坡岩流向星湖。双源洞有两个洞口,两个洞口上方均刻有历代名家在上留下的名迹。在由一个洞口前往另一个洞口的途中,还可以观察到路边石壁上悬挂着的残留石钟乳奇观,通过钙化作用,这些石钟乳都是地下河流顶板坍塌后出露地表的。

  详细观察的溶洞为龙岩洞,是七星岩诸洞中开辟最早的洞穴,景物最多。以水洞为主洞,洞内低于洞外,经过改造,洪水期再不淹洞,冬季保持水位。洞内有地下水面溶蚀和侵蚀形成的边槽两层,呈明显的石床状;洞顶有一条沿岩面裂缝溶蚀的凹坑,呈天沟状。龙岩洞顶高达30多米,下为湖水,向东直通黑岩,东南紧连副黑岩,西北为斗光室,上石蹬为旋玑台。旋玑台为洞顶崩落的巨石。台底高出洞底6~7米,*台顶豁然开朗,坐落于洞北口,高宽开敞。龙岩洞上方有许多石钟乳,构成了很多千奇百怪的'物品和人物,使人浮想联翩。其中在洞的北边,向上还可以通过落水洞看到天空。

  b、地下河

  双源洞和龙岩洞内的水流均为地下河,地下河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沿裂隙溶蚀而成的地下水汇集和排泄的通道。地下河的水流主要由地表降水沿岩层渗流或由地表河流经落水洞进入地下河,少数地下河水流由深源和远源地下水补给。通过观察可以明显知道,双源洞的地下河上游的地表河源于北岭山地,穿越阿坡岩流向星湖,形成地下河。

  c、落水洞

  经过双源洞继续向前走,可以看到阿坡岩,登上阿坡岩前面的山坡,在山坡的一侧树丛的掩映下,可以隐约见到一个落水洞,落水洞是岩溶地区地表水流向地下河或地下溶洞的通道,它是由垂直方向流水对裂隙不断进行溶蚀并伴随塌陷而成。落水洞常分布在溶蚀洼地和岩溶沟谷内,也有在斜坡上。

  d、漏斗

  七星岩公园内的喀斯特漏斗位于阿坡岩不远的马栏岗上,漏斗是岩溶化地面上的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数十米,深十几米至数百米。

  马栏岗位于背斜的轴部,因岩层为抗侵蚀能力差的测水组砂页岩,这里呈现“背斜成谷”的倒置地形景观。

  背斜轴部节理发育,再加上马栏岗位于测水组砂页岩与壶天群灰岩交界,是喀斯特水溶是作用特别旺盛的地方。因此,地表水汇集处形成一巨大的喀斯特漏斗,下面有暗流与西江相通,形成这里流水的一个出口。除了溶蚀、侵蚀作用外,主要还有重力作用。落水洞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裂隙状的,一种是井状的。在这里看到的是井状的,其深度和宽度都比较大。

  e、峰林、峰丛

  七星岩就是喀斯特丘陵,原来的许多喀斯特峰林都被后来的流水冲积作用破坏了,现在仅仅残余下七座石灰岩石峰。

  这七座喀斯特石峰是阆风岩(峰顶高程103.3m)、玉屏岩(99.8m)、石室岩(89.8m)、天柱岩(108.0m)、蟾蜍岩(89.9m)、仙掌岩(61.8m)和阿坡岩(119.6m)。

  我们考察经过的石峰有蟾蜍岩、阿坡岩和天柱岩。

  峰林是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相对高度100m~200m,坡度较陡,分散或成群出现在*地上,形似树林。山峰的表面发育石芽和溶沟,构成峰林*原。峰丛洼地是由连座的山峰和其间的洼地组成,山峰形似锥形,洼地的*面形状为多边形,山峰之间洼地有落水洞或溶洞,形成峰丛洼地。

  峰林地貌的发育,通常用地貌循环理论来解释,即峰丛是岩溶发育初期由岩溶水的垂直渗入溶蚀扩大而成,所以峰洼之间的相对高度较小,山峰下部尚有未溶蚀的基座相连。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演化而成。当峰丛之间进一步溶蚀向深处发展,直到水*循环带,这是地下河可能出露成地表河,使侵蚀作用加强,峰丛基座被切开,山峰相互分离成为峰林。

  在七星岩公园内,既有处于壮年期的峰林,也有处于衰老期的孤峰。

  f、溶蚀洼地

  七星岩公园中还有很多由溶蚀洼地形成的湖泊。溶蚀洼地的形成是由多个溶斗逐渐扩大融合而成。因此,地壳相对稳定时期越长,溶蚀洼地面积越大。有时溶蚀洼地积水,可形成湖,称岩溶湖。如七星岩公园内的星湖(包括波海湖、青莲湖、中心湖、红莲湖、里湖),就是溶蚀洼地积水所成的岩溶湖。它们四周多被峰林围绕,山水缠绕形成了秀丽迷人的风景。

  (2)河流地貌:洪积扇

  在攀爬到天柱岩的顶端后,可以明显观察到位于七星岩公园东部的北岭,北岭山前是典型的洪积扇。

  山麓带常处于构造下沉状态,地形坡度急剧变缓,河流水流分散,流速减慢,一部分水渗漏地下,因而山地河流带来的大量砾石和泥沙在山麓带发生堆积,形成一个半锥形的堆积体,*面成扇形,成为洪积扇。

  在七星岩公园北面

  山地的麓部谷口发育着洪冲积阶地和洪冲积扇,在地貌形态上看,从北到南是由北岭侵蚀中山向洪积扇过度再向冲积*原过度,侵蚀风化剥蚀产物被山区沟谷携带至山麓地带发生堆积,形成洪积扇。

  三、七星岩与桂林山水

  经过考察得知,肇庆七星岩内的主要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景区内的峰林丛立,星湖荡漾,树木环绕,景色优美。中国另外一处以喀斯特地貌作为景区的地点就是桂林,所谓桂林山水甲天下,之所以这么壮观,就是因为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处于壮年期,峰丛和峰林都发育的极为蓬勃。下面从几个方面简单对比七星岩与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发育时期

  七星岩的峰丛峰林和溶洞大多数处于壮年期甚至幼年期,部分发育比较壮阔,而少数山峰还在发育中,溶蚀作用还没有深入或者大规模进行,所以未显得十分壮阔,少数孤峰已经步入老年期。

  桂林山水的峰丛峰林和溶洞90%处于壮年期和老年期,有大规模的高高耸立的峰林峰丛,还有桀骜独立的孤峰,与漓江结合在一起,*地拔起,千姿百态,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十分优美。

  总体来说,两个景区的峰丛峰林和溶洞大部分处于壮年期,因为七星岩范围较小,所以没有桂林山水表现的壮阔。

  2、形成原因

  七星岩和桂林山水都是喀斯特地貌,不管是峰林、峰丛还是地下溶洞,形成原因主要都是溶蚀作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化学作用过程(分解和化合)和物理作用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在七星岩和桂林地区,具备了溶蚀作用的因素,如气候适宜,温度较高,降水较多,气压较高,水的溶蚀性大,碳酸钙溶解度大,同时两地区又存在了大量的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等,因此溶蚀作用大规模发生,产生了一系列岩溶形态,形成七星岩和桂林山水。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七星岩景区的形成大部分原因是溶蚀作用,而桂林山水除了溶蚀作用,还有崩塌作用,林石山地形是以一座座石山拔地而起,四坡壁立峭峻为特征。石山四周峭峻,是由于石灰岩体多被溶蚀而成向下透的通路。因此,石山坡面是以崩塌为主。一部分景区也是由于崩塌作用而形成的。

  四、对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认识

  通过以上实践并结合课本知识,总结喀斯特地貌发育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岩石必须是可溶的,如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等。

  2、岩石必须是透水的,岩石的透水性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度和裂隙度。

  3、水具有侵蚀性,CO?溶解在水里面,生成HCO3—离子,HCO3—离子可以溶解CaCO3,使CaCO3形成Ca(HCO3)2,Ca(HCO3)2溶解度大于CaCO3。

  4、地下水必须是流动的,流动的水具有增加溶蚀力的作用。因为停滞的水,很快会使溶液达到饱和而失去溶蚀力。

  五、结语

  三天的实*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我们都期望着实*能够再长一点,我们可以学到多一点的野外实*知识。本次实*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地貌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地质地貌学的意义,巩固了学*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并且学会了一定的考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中。这次实*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而且也引到了我们对将来工作在地质地貌方面的认识作用,在城市规划之前进行地质地貌的考察,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参考文献


地质实*心得菁选扩展阅读


地质实*心得菁选(扩展1)

——地质实*心得菁选

地质实*心得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地质实*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地质实*心得1

  这个实*为期一周。实*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和提高学生对土木工程和交通工程的热情和兴趣。实*由课堂讲解和实地考察两部分组成。在课堂上,导师简要讲解了实*内容和各种地质相关内容,并在现场根据具体情况,姚老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细致的讲解,不仅使我们掌握了野外实*的基本要领,也使我们对课程的理论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并得以巩固和深化。

  在这次实践中,我们在许多地方使用指南针来测量岩石的走向、倾斜度和倾角。在这些过程中,我对指南针功能的理解和操作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我还精通姿态方向法、象限法、图解法三要素的各种表达方法。地质实践的本质是研究各种地质条件,其中之一就是岩石及其组成边坡的工程地质问题。所以这种做法最大的内容就是观察各种岩石,分析其构成的坡度。在实*期间,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处理岩石和斜坡,而姚先生也把大部分精力花在讲解这部分知识上。

  为期一周的地质实*很快结束了。通过这次实践,我不仅培养了对自然的热爱,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和兴趣,也加深了对地质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对工程地质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从以前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现在的理性认识。这种质的`飞跃应该归功于实践的作用。

  另外,在这次实*中,我从导师那里学到了很多。最深的体会就是做事认真,不懈怠,不放弃。爬孤山的时候,我在导师的鼓励下坚持下来,所以记住:认真做事,即使不喜欢,也要努力,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这样才能造福人类!

地质实*心得2

  今年开学初,我们资源勘查工程20xx级的全体同学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实*。整个实*过程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技能得到培养和训练的有效途径。

  我们进行实*的具体地区是重庆市北碚区。在这里,我们连续进行了为期四周的野外实*,*均每天走山路7公里,组织学生对观测路线上的各种典型地质现象和沉积相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实*期间,我们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野外记录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实*结束后,又对学生的所写的调查报告进行了批阅。通过这次野外实*,同学们基本上学会了应该如何进行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对沉积相的研究;如何确定野外的地质观察点,在一个观察点上如何进行规范化的记录;如何写每天的调查总结,如何根据在一个地区的野外地质调查记录绘制该区的地形图和构造等值线图。

  实*完全结束已经很长时间了,虽说实*报告里面已经写了很长的感想,但是这里还是想对这一次野外实*做一下总结,主要是经验和教训。

  我们同学中有很多从一开始就没有很用心,这是第一个教训:即无论做什么,一旦做了就必须要认真对待,并且必须无条件高要求完成,不然就不做。当然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没有时间怎么办,次要的任务要不要放一放?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在任何时候只能全神贯注做一件事,选择主次,一件一件地来。以前的经验证明同时做两件事,是达不到那样的水*。

  有了第一个问题,后面的`也就必然发生:在实*之前没有作任何的准备工作。至少应该了解一下,地质实*应该注意些什么,实*过程中要记录一些什么,实*要求有哪些知识准备的要求(包括学过又已经忘记了的)。还有就是有必要去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说前一个说明了预*的重要性,那么接下来就是提醒我们时刻记得复*。每天实*之后,完全应该把一天的内容整理一下,写一个日志,以使以后的总结更方便一些。我起初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可是一拖再拖,一天也就很快过去了,结果到最后对每天实*的内容没有一点印象,特别是在后期回校后整理资料,图也绘不出来。这也说明了今日事今日必须完成的重要性。事实上,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每天必做的至少包括晚上留出一段时间来复*一天的功课,回顾一天的收获。无论是实*还是其它的学*,绝对不能再像有些学生一样在最后一个月临时抱佛脚。

  学*不能只是死读课本,如果只看文字,永远不能真正理解,只有实际观察,配合书本上的理论,如此一来不但能加深印象,也能学到书上没有的东西、经验,说不定还会发现新的问题。

  一个实*最终就是要得到一个报告,这也是实*的目的之一。因此对实*报告的准备一点也不能含糊,除了前面讲的实*前的预*之外,还包括每天的日志整理。每天整理的时候就应该标出来重点,绘出必要的图形,如此一来完成报告也就很轻松了。

  一边写着文章,一边好像又回到了在北碚实*的时候,一切都历历在目。这次的野外实*,不仅在专业知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从书本转移到实际的操作,更能让我们掌握和领会到了实际操作的重要性,而且同学之间的友情也更深了。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表现在男生对女生的照顾上,在爬山时,男生总是走在最前面。但是对于我,感觉最深、收获最大的还是在于对自己的锻炼上。这次出来实*,是对自己的一次很好的磨练,虽然被太阳晒黑了,人也瘦了,但是我更结实了,在意志上更强了。每一次对体能的突破,都是一次意志力的锻炼,这对于今后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

地质实*心得3

  (1)石漠化

  石漠化即喀斯特荒漠化或石化,与我国西北一带沙漠化现状相似,是土地劣化演变的极端形式之一。广西和贵州等地原本就有大面积的碳酸岩分布,又由于不断地开荒种地,破坏了原有植被,需千万年才能形成的瘠薄土层经风吹雨打迅速流失,最后地表只剩下不能种任何植物的石块。我国西部石漠化速度相当快,其中广西碳酸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7。8%,石漠化以每年3%—6%的速度递增。石山地区不但形成“山光人穷,穷山恶水”的恶性循环,且由于土壤稀薄、缺水易旱,也是造林绿化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花江大峡谷地区也与此类似,治理石漠化当务之急!

  (2)成因机理

  一、花江大峡谷区域碳酸盐岩系的抗风蚀能力强,成土过程缓慢。据资料显示,每形成1 cm厚的风化土层需要4000余年,慢者需要8500年,较非岩溶区慢1O~80倍,这是西南岩溶山区土层浅薄、易出现石漠化的客观背景条件和基本原因。

  二、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不利于水土资源的保存。西南岩溶山区地表崎岖破碎,山多坡陡。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加剧了斜坡体上水、土、肥的流失,某些人类活动扰动的激发下,使大片岩溶山地变成石漠化。

  三、岩溶山区特殊的土体剖面结构加 剧了斜坡上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岩溶山区土壤剖面中通常缺乏C层(过渡层),在基质碳酸盐母岩和上层土壤之间,存在着软硬明显不同的界面,使岩土之间的粘着力与亲和力大为降低,一遇降雨激发便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四、降水的影响。西南岩溶山区年均降雨量多在900~1 300 mm,暴雨集中在春季(约占4O )和夏季(占55%以上)。春季和初夏季的暴雨正是大面积坡耕地的中耕播种季节,农作物(玉米、油菜、绿肥等)正处于幼苗阶段,疏松的坡土得不到很好的覆盖,故春季和初夏季暴雨加剧了石漠化的发展。

  五、人口增长过快,农业人口多,土地负荷压力大。西南岩溶山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农业人口比重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增长快、密度大,加上素质低,使西南岩溶山区陷人人口增加一过度开垦一土壤侵蚀性退化一石漠化扩展一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

  六、对土地掠夺式经营,耕种方式落后。乱砍滥伐、滥垦滥耕、铲草皮、挖树根、烧秸秆等在山区经常发生,对土地掠夺式经营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此外,耕种方式水分环比泥沙环比山地石率环比西南岩溶山区三分之一的旱耕地仍采用落后的顺坡耕种方式,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3)合理的治理方案

  一是采取砌坎培土的方式,增加土层厚度;二是采取林农混种的方式,实行以耕代抚;三是采取兴修蓄水池方式,保证林竹生长供水需要;四是采取封山禁牧的方式,禁止人畜践踏,增加林草植被;五是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土壤改良、施肥,促进林竹生长。四、多部门联动。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关系到贫困山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群众的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仅靠林业部门一家的努力难以达到效果。因此,**把林业、国土、财政、农业、粮食、水利、畜牧等相关部门的力量进行整合,实现多部门联动治理。一是积极开展林下种草。结合当地重点发展以花椒为种植的在石漠化综合治理地区开展林下种情况下,种草养畜,增加了农户收入,调动了广大群众石漠化综合治理积极性。二是配套完善改土工程。该区域的石漠化治理区域主要集中在立地条件较差的陡坡耕地富集区,要投入较大力度。三是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岩溶区群众生产生活能源主要靠薪材,长期随意樵采是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治理的难点之一。

  (4)实*心得

  此次教学实*我们在实*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实*的安排,达到了实*的目地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通过此次教学实*,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实*中有许多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如何充分灵活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次教学实*给了我们一个充分锻炼的自己的机会。

  通过着此次教学实*,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次野外实*我们不但欣赏了xx秀美的自然景色,调查了解马地质地貌的类型和地质变化,而且学*并掌握了野外地质地貌实*的一些调查研究方法,提高了我们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在野外实*的过程中,虽然非常的劳累,但看到如此的美丽的自然景色,实*后的成果心里还是非常愉悦。这次教学实*让我们受益匪浅。

  但同时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xx旅游开发一些不合理现象,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北部的大山,南部的、宝安山、团山,由于长期垦殖,过度放牧及人类经济活动综合影响,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干旱贫瘠,岩石裸露,原生植被破坏殆尽,只有赤松、栎类稀疏分布,河流及山沟两侧有零星枫杨、槐树等等。因此如何充分利用 xx天然的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大丰收是开发者应慎重考虑的。

  目前花江大峡谷旅游开发刚刚拉开了序幕,我们相信开发者会充分合理利用花江大峡谷的天然自然资源和人类的智慧,让自然保护区焕发出新的乐章,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和谐发展,造福人类。

  洪水淹没,形成一级半埋藏阶地。

地质实*心得4

  一、前言

  通过这六天的实*,加深了我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的认识,让我从书本中走了出来,亲眼见到了真实的地质现象,了解了断层、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质现象,亲自观察了和体验了各种岩石的分布和形态,让我从本质上对三大岩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实*让我们在自然中更好的理解了原来抽象的概念,使知识具体化,印象更深刻。实*丰富了我们的学*生活,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都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实*的过程激发了我在将来学*的热情。所以,实*对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对这次实*也做了缜密的部署:

  1.时间:

  2.地点:xx地质公园

  3.路线:

  1)xx市xx镇

  2)xx市xx

  3)xx市xx区xx公园海滩

  4.目的:

  1).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同时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鉴别和观察常见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

  3).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年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以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

  4).学*运用罗盘仪器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二、实*地区概况

  盆地地质概况

  xx盆地为我们在xx地区野外地质实*的主要区域。它位于xx市区北侧,其中心距xx市28km,属xx省xx市xx县管辖。

  区内有纵贯南北的公路及地方窄铁路与xx市区相通,交通极为方便。该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其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东南,出盆地后在山海关的南侧入渤海。盆地内丘陵一般海拔200—300m,的山为老君顶,海拔493.7m。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其中70%集中于7、8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

  2祖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和稀有植物及濒危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xx省xx市西北部。xx高速xx西出口沿秦青公路北行12公里即到,距xx市区23公里。属原始森林峡谷型自然风景区。因燕山以东、渤海以北诸峰均以它的分支延绵而成,故名“祖山”。xx年开发至今,形成五大景区,100余处自然景点,是xx以北少有的`南派山水。

  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总面积118*方公里,主峰(天女峰)海拔1428米,区内千米以上高峰20多座,植被覆盖率96%以上。象形奇石、云海、日出、古洞、原始丛林、溪流、飞瀑、奇花、高山天然草原、树挂构成景区十大景观。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是侏罗纪至白垩纪末地壳运动而成。在长期风化剥蚀和流水冲击下,形成了多处绝壁幽谷和造型地貌。

  祖山,山势跌宕,峰峦陡峻,因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峰都是由她的分支盘拨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名之。她立峭岩作脊梁,以瀑流注血脉,搽娇花饰容颜,披葱茏为秀发。景区内山势陡峻,溪水跌宕,可谓立峭岩作脊梁、注瀑布为血脉、披茂林作秀发,裁白云作霓裳,集雄奇妩媚于一体。峰奇水异,洞幽石美,林丰草茂,历史渊源,是观光旅游、避暑度假、科普考察的绝好场所。

  公园海滩概况

  xx公园又称鹰角公园。由于地层断裂所形成的临海悬崖上,有一巨石形似雄鹰屹立,故名鹰角石。该石高20余米,过去常有成群的鸽子或朝暮相聚或窝于石缝之中,因此得名鸽子窝。xx公园是观赏海上日出的之处,每逢夏日清晨,这里云集数万名游客观赏“红日浴海”的奇景。

  三、实*内容

  盆地保护区xx寨西门180米处

  该处岩石以沉积岩居多,由地质构造形成。亦有石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经长期风化作用,xx露在外表的部分呈深灰色,岩层为中厚型,中间夹有薄的灰岩。灰岩呈竹叶状,较破碎,属碎屑结构,这些碎屑物质经胶结后形成灰岩。此处岩石约5亿年前形成,属下奥陶世纪,粘土矿物发黄,岩石经强烈的构造运动,由水*变为倾斜,产生背斜现象,并有正断层出现。用地质罗盘测该处岩石的产状,走向为北偏东10°,倾向为北偏东100°,倾角为30°。

  由此处向西约200米处岩石出露于地表,经验证为砂岩,其结构为碎屑结构,此处不整合现象明显,由砂岩和灰岩组成,属沉积接触,砂岩约2亿年前形成,灰岩约5亿年前形成,由于形成年代不同,说明为不整合。此现象说明xx地区至今至少经历了2次地壳运动,因为3亿年间隔形成的不整合面应在海*面下形成,至少经历2个循环,而该处岩石现在又出露在地表。在不整合面上有矿物,是地质学家发现地下矿物的依据。不整合面处强度差,不适合在此面上施工。

  2).砂锅店东北200米处

  该处为石灰窑产石场,观察此处岩石,岩溶现象明显,有溶沟、石芽、天生桥等。其原因是地壳运动抬升到潜水地表以下,潜水地表共同作用形成的岩溶现象,因岩石中有裂缝,有空间且水有径流通道。岩溶现象是因为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岩石经长期化学反应,使岩石具有可溶性。该处向西北走约100米处,发现大面积的岩石间侵入接触现象,石灰岩中夹有岩浆岩,说明此处经历过火山喷发。该处亦发现有岩墙,较长,宽约3-4米,其走向为南北方向320°,由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靠*地表的岩石经长期风化,产物为第四纪土,岩石中还发现有岩洞。此处向东南方向约200米处,有大量石灰岩形成的岩层,呈单斜,基本走向为南偏北。在砂锅店东等地,发现石英斑岩,它是花岗斑岩的又一种变种,具隐基斑状结构,石英斑晶特多,普遍具有熔蚀现象。此处也有闪长玢岩,呈岩墙状产出,具隐基斑状结构,斑晶主要是斜长石,有时含角闪石较多,有的基质中含少量石英,有的可见球粒结构和流线结构等。

  市祖山东门

  祖山为早白垩纪形成,为响山岩基的一部分,此处沉积岩中有破碎带,火山爆发时岩浆从中冒出,冷凝成岩浆岩。祖山占地217*方公里,*面形段呈椭圆形,长轴长25公里,短轴长15公里,南北方向,岩石中以花岗岩居多,占65%左右,为中粗粒,成分主要是成肉红色的正长石,又称甲长石。石英其次,占20%-25%左右,透明发亮。此外,还有云母、斜长石。斜长石呈灰白色,由于长石含量不同,云母颜色也不尽相同,云母占整个岩石的5%-10%。较黑的岩石中,云母含量不超过5%。在此处观察,长石颗粒大小在1厘米左右,晶体颗粒,为结晶结构。山体构造为原生结理构造,山体中有裂缝,都为竖直方向,有原生孔洞,又称之为晶洞构造,而形状不规则的孔隙是水晶的成长地。此处地貌陡峭,险峻,构造为原生结理,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及地表水的侵蚀作用,岩石部分竖直掉落,形成深谷奇峰。此处岩石倾角较大,岩体破碎。山体中有河流,称为石河,发源于祖山响山山脉,山上有明长城,由元朝徐达修建,1967年,戚继光重修,基本走向为南北方向,直达青龙。祖山峰为响山,海拔为1421米。

  市xx区xx公园海滩

  此处滨临渤海,为海洋环境。海洋环境按地理位置分为滨海、浅海、半深海和深海。低潮时xx露于海岸带的部分,称为滨海。滨海又分为后滨带、前滨带、外滨带。后滨带为*均海潮线,常年xx露在外;前滨带为*均海潮线到中滨线处;外滨线为中滨线以外的部分。海岸线到海底深约200处的部分,称为浅海,此处阳光充足,有机物含量多,是海洋生物的理想栖息地。深海处动物少。

  此处岩石又远古火山喷发而形成,以岩浆岩为主,岩石受海洋水动力作用,常见有海浪作用、潮汐作用和洋流作用,使此处形成有特色的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和海蚀*台等,形成原因有冲蚀作用,磨蚀作用等,使岩石破碎。

  岩浆岩受风化作用等变成高岭土、伟晶岩。伟晶岩颗粒大,和花岗岩成分相差不大,由正长石、斜长石、云母、石英等组成。岩石被多组结晶切割。

  四、结束语

  通过本次实*我认识到:本区地层出露较全。从中生代地层开始,除缺失寒武系、奥陶系、三叠系、侏罗系、第三系以外,其他地层均出露完好。所形成的岩石类型多样,包括岩浆岩类,沉积岩类以及变质岩类。本区的岩浆活动从方式上有深成侵入,浅成侵入,喷出等。所见岩类有基性岩类和酸性岩类。从变质作用和变质岩方面,本区的变质作用主要为区域变质作用。主要变质岩有千枚岩,大理岩以及板岩。在构造方面,本区分布有四大褶皱,另外还有七个断层。两个大断层几乎将此区分为三部分。区域发展方面,本区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形成了四个构造层。总体说来本区构造运动较强。

  经过xx天的实*,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学会了很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包括:如何通过一块石头的色泽,去判断其类别、其形成年代;如何去辨别3大岩石;如何去测量岩石的走向等等;总之,通过实*后我更好地掌握了《工程地质学》这门学科,更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地质实*心得5

  对于这次野外地质实*,总体上还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次学*的机会,同时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经历。在这次实*过程中有喜又悲,酸甜苦辣皆有体会。最真实的是那一份真正的地质工作者的情怀。那一份对地质工作者对于地质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

  经过这次实*,我们真正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的艰辛,这份艰辛并不是我们坐在教室便能体会的,这份艰辛是用我们的汗水去把它浇灌出来的鲜艳之花。这花的明艳是我们现在所能体会到的最大的慰藉。慰藉来自于那一份对于地质工作者应该收获的喜悦与丰收。但这份喜悦来得并不易,因为这许多的成果来自于我们的双脚,每天长途的跋涉换来的也许只有那几页纸的微小成果。但是我们却倍加珍惜这几页小小的纸,因为它承载着地质工作者的一个伟大蓝图目标。是的,一切的`成果皆是这许许多多的野外记录一次次的拼接起来,从而在一张看似不大的地形图上将其逐一呈现,使其变成一张地质图。在地质图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说是留下了地质工作者的脚印。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座汕头的具体出露情况,但是我们却看不到登山之路上满路荆棘;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个地层分界线的具**置,但却看不到寻找地质界线路上的满地汗水;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条山脉的清晰走向,但是我们却看不到在山脚小路上的满目杂草地质工作者一直在路上。

  是的,地质工作者一直在路上,新老交替,不变的是对地质事业的热爱,每一个地区都是在一代代的地质工作者的开垦下一步步走出了它的神秘,并将它的胸怀敞开去拥抱它自身的价值。我们在巢湖实*的过程中,首先学*工作的第一部分便是对前人工作的学*与认知,这个过程便是地质工作者的思想与精神的传承。这条路虽然漫长,但是每一代地质工作者都没有对其厌倦与抛弃,而是一如既往的奉献着自己的热情与青春,也许某一天,你的成绩也能指引新一代的地质工作者继续向前,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

  谈了这么多关于地质工作者的精神的话题,也该说说这次巢湖实*的具体收获了。这便是我们以后为地质工作发光发热的必备工具吧。首先,此次实*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区域地质调查的的基本流程与方法,首先学*的便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兵家经典。这个过程是我们大体了解工作区域的各方面情况,有助于以后工作的良好发展。其次便是到达工作区后的工作了。在工作区的基本流程分为踏勘、实测剖面、地质填图。每一流程的先后顺序基本不颠倒,在此我便不再赘述原因。其中最艰苦的要算地质投图了,因为基本脱离指导老师的帮助,完全自己把握,这便给了大家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不管如何,大家也坚持了下来,把工作完成了,虽然质量与精度都有待提高,但是那种拼搏精神是值得大家集体吼吼的。因为满路荆棘与悬崖陡坡也无法阻挡即将成为地质工作者的预备队员们的脚步了。

地质实*心得6

  为了将基础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研讨相结合,在20xx年11月5日至20xx年11月7日,我跟随我们工程地质的授课老师周德泉教授进行了为其三天的工程地质野外实*。

  这三天,我们桥梁一班和二班60余名同学在周教授的带领下先后走过了南郊公园湘江西岸,远眺***雕像*观泥质砾岩,领略着湘江长沙段的地质历史演变。 而后攀爬了河西的岳麓山巅,其间经正门·云麓宫·鸟语林·黄兴墓·白鹤泉·爱晚亭,了解了产状三要素的倾向走向倾角的含义,知晓了沉积层、断层面的概念以及地下水的分类。而第三天下起的蒙蒙细雨也没能阻挡我们寻找探求的脚步,和着雨声我们走遍了动物园和石燕湖的沿线,看遍了单斜构造向斜构造的沉积岩风情。最后我们还参观了刚刚建成的湖南地质博物馆新馆,感受着展览大厅的众多岩石带给我们的震撼。

  从老师的讲解中我知道了长沙的地质演变历史,也懂得了湘江这一河流的地质作用对周边的影响。但在这之前,我对工程地质的理解仅限于书本上那一行行枯燥的文字,可以说,真正是在实*的时候才终于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掌握理解并且运用起来。由此可见,真知出于实践。而我们的课程实*也是多么有必要开展的。

  这次的实*,除开知识的掌握熟悉,我还从老师那学会了一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依据老师的分析形成了一种看到节点后的思考规律。

  仪器是罗盘,我们这次的实*主要是用它来测量岩层的产状:倾向走向和倾角。三种要素的测量都是通过所测角度来表示的。一开始我一直没搞清楚哪种是定住圆柱形水泡,哪种是定圆形的水泡,而读数时读哪根也没分清,另外测量不同的东西罗盘放置的位置也是不一样的。和同学争论,询问老师,最后在车开走之前终于把它的使用搞清了。测倾向是垂直测量面竖着放,测走向也是垂直测量面只是是横着放,而倾角特殊一点,需要把罗盘那个盒子上下面保持90度然后把上部贴着测量面来进行测量。在这里老师还告诉我们一个小技巧,当测量面不*的时候还可以把实*日记贴在测量面上保持面的水*。就这样,到实*最后,我已经能熟练的使用罗盘进行测定了。

  而那种面对对象便能开始进行一系列分析则始于老师的认真介绍,从实*日记的记录中,我发现老师每次讲解一个点,都会分析那个点的植被以及岩层的分布情况,还有岩层的岩性,构造,岩层和边坡的产状中的倾向走向,并且通过分析岩层和边坡的走向或倾向关系来判断该处的稳定性,如果是走向或者倾向是相同的,那么显然该处事极不稳定的,而如果两者的走向或倾向是斜交关系,则证明了该处岩层稳定,适合开挖。于是每看到一个点,我便会沿着岩层的分布、岩性、构造、产状和稳定性来依次进行分析。这样,对地质知识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透彻了。

  这次难得的实*,在学到很多东西的同时,也暴露了我很多不足。如对课本知识的无印象,体现在老师在讲解中蹦出的好多名词我竟然都写错甚至不知道写。如砂质砾岩中的“砂”字我从头到尾就写成了“沙”字,到后来写实*报告查阅书本时才发现了其中的错误。还有“上层潜水”就一直没反映过来那个潜字如何写。另外一反面也有课本知识的不连贯还有对日常生活常见的地质现象无观察。丁字镇处出产着长沙极少的岩浆岩作为一个望城人的我竟然一直不知道,*时生活实在缺少留心观察。这些以后都要多加注意才好!

  另外关于实*,我也有一点自己的小想法。第一,我觉得实*的地点选择过于狭义,可能是都在长沙市内没有出去看看的.原因吧。长沙的地质方面可以说还是相对匮乏的,岩石三大类中只有沉积岩和岩浆岩,而且我们实*所看到几乎大部分都是沉积岩,隧道专业的同学还去了丁字湾研究花岗岩,我们桥梁专业的视野却只停留在了长沙市区的沉积岩。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去大围山这些地方甚至走得更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是当代大学生该有的追求不是吗?第二,我觉得实*的时间是不是能稍微长一些,经过实践,我们发现了野外实*确实比单纯的课程教学要更能让人有宽度和广度的吸纳知识,也能激起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地质的兴趣。如此,实*时间延长更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课程的推广不是吗?

  我坚信着,知行合一,定会把学*的境界推到圆满。这次的实*,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多。真心的希望能在多来几次。以后的日子,我也会更好的学*地质,因为,我发现,学*地质,原来是一件如此美好的事情。

地质实*心得7

  野外地质实*是我们学*基础地质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这次野外实*及实*报告的编写,使我们在外观,规模及深度上,都对自然界的真实风貌和地质现象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学会了对三大类岩石和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观察地层剖面;识别古生物化石;判别褶皱类型及断层性质;了解内外力地质作用等。将在学校所学的课本知识更好地与野外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地认识了常见岩石矿物的鉴定方法。

  此外,我们还学*了作为一名普通地质工作者应有的一些基本技能,如:学*使用地质罗盘;观察并描述地质现象;绘制地质剖示意面图;采集岩石标本等等。通过对这些新技能的.学*,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学*地质科学的兴趣。

  任何一门自然科学都是建立在对实际事物的观察研究之上,地质学自然也属于这一范畴。在野外实际观察学*中,有一些地质现象与老师的讲述存在一些细小的偏差,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带队的专业老师积极进行探讨交流,在互帮互教中学*知识。

  在野外,面对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我们个人的力量显得是那么的渺小,这就需要我们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共同努力攻关,完成课题研究。在本次实*中,我们六人一组,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你采标本,我测产状,认真、高效的完成了实*任务。在实践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

  总体说来,通过这次野外地质实*,我们看到了蔚为壮观的地质构造,听到了老师细致生动的讲解,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专业知识,体会到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的艰辛和大自然的令人震撼的神奇力量!

  短短三天的野外地质实*已经结束,时间匆匆,带走了身心的疲惫,却留给我们值得珍藏的宝贵经验。在这里,我也呼吁学校能适当延长实*时间,能让我们在实践中更好的感受一名地质工作者的魅力所在!

地质实*心得8

  重庆一三六地质队是重庆市唯一的专业煤田地质勘探队伍。建队30年来,先后为资源匮乏的四川省、重庆市探明煤炭资源储量40亿吨。重庆市直辖以来,该队发挥专业技术和勘查设备优势,积极投身于工程勘察、地灾防治等工作中,为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探路奠基和保驾护航的作用,先后被授予全国煤炭工业“地质勘查功勋单位”、重庆市“百佳文明单位”称号。

  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重庆一三六地质队在地质行业享有很好的口碑。初闻重庆一六三地质队时,我尚不知地质队位于重庆市哪里,只知道她是重庆市前进大潮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只晓得自己很快就会加入这群弄潮儿的队伍中去。我第一次过来的时候还不知道她在哪里,我到车站附*问一路人,她很热情的告诉我说“一三六地质队啊,我知道怎么走。”然后指着前方对我说“你看,过了这个天桥,从花卉园那边下去,就是了。很好找的。”从她的热情,我仿佛感受到有一股力量在召唤我。

  果然,过来之后就看到一幢高楼顶上赫然的写着“重庆一三六地质队”。我来到了这里——我正实*并已许下志愿挥洒满腔青春热情的地方——重庆一六三地质队。当我驻足在地质队大楼前时,我的内心除激动外,比想象中还多几分归属感。到队后,我不自主的加快自己步子去报到,感觉自己像久离家乡的游子,有一种找到家的感觉。报道之后,就有人员过来接待。在接待人员的陪同下,很快就安排好了住宿。从他口中得知,实*期间可以吃公司食堂。住宿和吃饭两大主要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好好实*了。

  安顿休息好之后,我便把公司都转了转,算是初识庐山真面目。一楼是金灿公司,二楼是勘测院,三楼是工程三处,四楼是地勘院,五楼是工程二处,六楼是工程一处,七楼是档案室。进了公司大楼,便是一个大的电子显示屏映入眼帘。转动播出的是“重庆市地矿行业自律公约”相关内容和一三六地质队企业文化核心。我是一一写在了笔记本上,深刻的记得: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崇尚科学,创新发展;企业宗旨:服务社会,惠及员工;企业精神:求实,创新,和谐,奋进;经营方针:科技领先,品牌创效,质量第一,顾客至上;安全观念: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管理作风:知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道德观:明法理,讲诚信,知廉利。企业的价值文化在每一个楼层都有所体现和彰显。走完这一遭后,终于将地质队神秘的面纱揭下,我内心更添几分敬畏和亲*感,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地质队人为重庆建设把着脉,保养重庆的潮气和活力。会让你有一种冲动———紧紧的拥抱她。我不得不轻轻地说,地质队,我来向你致敬。

  第一天实*,我们工程三处赵德全处长就带着大家在各个科室都走了一遭,给大家把各个科室的领导和技术人员都介绍认识了。他们都很有专业技术才能,也很是热情。我们有什么疑问,找到他们总能有满意的答案。实*期间,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干,主要是看看技术人员写的一些报告,然后自己消化。由于在学校学的都是理论,缺少实践经验,所以工作起来很是吃力。尽管如此,我还是努力地消化每天所看到的内容。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请教专业技术人员。即使是一个很基础的问题,只要去请教了,总会有收获。实*期间,没事了就到其他办公室和技术人员聊天。慢慢的熟悉了,我们的话题了多了,谈人生谈理想.....我们三处一个月之内搞了两个大型集体活动。第一个是三月五号“学雷锋”活动,我们先是宣传处里活雷锋,起模范带头作用。然后组织所有成员观看《雷锋》电影,其间大家都看得很认真,也被雷锋的奉献精神所深深感动,大家也都发表了一些自己的感想。最后大家一起有序的去花卉园里做义工,打扫公园的公共卫生,并宣传乐于奉献的雷锋精神。这次活动做得很成功,得到了市民们的认可。第二个是三月八号“妇女节”活动,先是给处里每一位女性同胞送上一束鲜花,而后领导关心慰问她们的工作与生活,最后还有登山比赛。通过这些活动,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使我们这个大家庭越来越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实*的第一课是在矿山所。那次在孙金*办公室,我们聊天谈到了最*的业务,刚好说到了“红层找水”。巧的是这一项目的一地点在我的家乡涪陵,前几年家乡都遭受了旱灾,农户们种的玉米水稻都没有收成。旱情最严重时期,农户们的生活用水都是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把这一问题说了,孙金*说:“是啊,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国家下达这一任务,我们务必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言语中都透露着对老百姓生活的关心,在心中我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主动申请参加“红层找水”,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居民们过得更好。实*的第二课是在总工办。学*写报告的时候自己就有点觉得只要跟着模板走就行了,所以对于每个报告的精髓还是掌握不当。当我把自己写了很久的报告拿去唐孝荣总工程师审的时候,自己觉得还写得不错。结果出来了,漏洞百出。尤其是图纸,完全是没法审批,有些错误真的很离谱。被叫到办公室之后,唐总很生气。他说:“写报告你一定要掌握其中的精髓,你一定要自己消化了再写。自己都不懂,怎么给人家写报告?怎么叫人家信赖你?做地质工作的,容不得半点马虎!要是你写错报告了,那边施工出问题了,谁来负这个责任?谁负得起这个责任啊?”事后,我总结了自己: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现场经验不够丰富。也让我更加明白了,地质工作的专业性、科学合理性和责任性。

  地质工作是一项需要热情的事业,在实*的过程中我更清楚地感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看清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同时我认识到作为地质工作者应有吃苦耐劳的品质、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更需要一种*和的心态。

  实*期间,我每天都提前来到办公室,勤奋好学、谦虚谨慎,认真听取老同志提出的工作建议。在工作中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并努力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相结合。通过工作培养了我执着的敬业精神和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也磨砺了我的耐性,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满怀信心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更加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感谢领导在这段时间对我的指导和教诲。

  这次实*为我以后的学*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它让我对理性认识回归到感性认识有了崭新的理解,也让我对社会有了切身的认识和感受,对于以后做人所应把握的方向也有了深刻的启发。

  我会把此次实*作为人生的起点,在以后的工作学*中不断超越自己,完善自己,相信我会做得更好。

地质实*心得9

  一、实*的目地与任务

  (一)实*的目地

  本次实*是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在学生学*了矿山测量、矿山机械、爆破工程、地质等有关专业基础课和露天矿认识实*后,进行的一次露天矿生产实*与现场教学。其目的在于加强实践环节,使学生对露天矿开采建立感性认识和获得露天矿生产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为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打下必要的基础。具体任务如下:

  (二)实*的任务

  1、掌握露天矿开采的生产工艺流程,建立露天开采的基本概念。

  2、了解矿床开拓系统与开拓方法。

  3、熟悉露天矿的掘沟方法及其发展程序。

  4、了解矿山的.采掘机械和矿山机电设备概况。

  5、使学生总结已学过的基础理论与专业基础知识,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的地点

  1、司家营铁矿

  2、首钢水厂铁矿

  三、实*内容

  (一)、司家营铁矿

  1、地理位置

  司家营铁矿矿区位于河北省滦县城南10km,是冀东矿脉的一部分,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845~11846北纬3938~3942,属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床。矿区范围占地36*方公里,

  南北长10公里,以S6勘探线(*青大)为界被分为南北两区,南区长6KM,北区长4KM。根据目前已经提交的地质勘探报告,矿区资源保有储量23亿吨(北区8.9亿吨、南区14亿吨),其中上部氧化矿

  3.2亿吨,深部磁铁矿20亿吨。根据最*对南区大贾庄矿段的地质补勘工作,南区储量又有增加。北区矿床深部还有远景储量,部分勘探线控制深度至-600m时仍未有变薄趋势。预计矿区资源量在26亿吨以上。

  司家营铁矿以南还有滦南县马城铁矿、长凝铁矿和湛店子铁矿等。

  整个司家营铁矿和司南铁矿区铁矿石资源总储量超过36亿吨,占河北省已经探明铁矿资源总储量的一半以上。

  2、矿区地质地层构造概况

  矿区内地层以前震旦系、震旦系和第四系为主。由于第四系地层大面积覆盖,基岩露头除在矿区东部和尚山扒豆山一带有较连续的分布外,其它均为零星分布。矿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有北北东及北北西向和*东西向三组。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多为压扭性逆断层;而尽东西向的多为张扭性横断层。

  3、矿床地质特征

  司家营铁矿全长10公里,北区自S6~N34线长4公里。区内矿体多呈层状或似层状,部分呈透镜状或扁豆状。层位稳定,由于构造和古地形的影响,厚度变化较大,形态变化较复杂,沿走向和倾向均有突然尖灭,分枝复合和膨缩现象。

  根据矿体的位置,由东向西划分为四个矿体,相互之间都呈*行

  带状排列。各矿体走向*南北,倾向西,倾角40~50。延长、延深、厚度及形态变化不等。

  4、矿石组成、结构和构造

  司家营铁矿属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床。矿石类型主要为赤铁石英岩和磁铁石英岩两大类。矿床按工业类型把矿石划分为氧化矿和原生矿两种,Tfe/FeO3.5为氧化矿,TFe/FeO3.5为原生矿。矿石全部为贫铁矿,赤铁矿石比磁铁矿石品位略高。矿石的矿物成分比较简单,赤铁矿石以假象和半假象赤铁矿为主,其次是磁铁矿,再次是褐铁矿,只有少量的黄铁矿;磁铁矿石以磁铁矿为主,有少量的半假象赤铁矿,偶尔见到黄铁矿和褐铁矿。两种矿石的脉石矿物均以石英为主,其次为阳起石、透闪石及少量的角闪石和辉石。区内铁矿石以细粒变晶结构为主,其次为纤维粒状变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铁矿物和石英组成黑白相间的条带状。主要矿物磁铁矿多数晶形完好,特别是石英中的磁铁矿包裹体都具有自形结构。铁矿物呈定向分布,构成铁质条带,很大一部分磁铁矿的周边或解理及解离裂隙氧化成赤铁矿,部分磁铁矿已完全氧化成赤铁矿或留有磁铁矿残骸。主要矿物假象赤铁矿主要沿磁铁矿周边或解理及解离裂隙分布,构成网格状结构,个别仍保留磁铁矿晶形。主要矿物石英呈他形,为粒状结构,部分石英颗粒中有晶形完好的磁铁矿及磷灰石包裹体,石英在矿石中构成脉石条带。矿石的构造以条带状为主,伴有揉皱状构造。矿石的结构以粒状变晶结构及交代结构为主。在铁矿物条带中磁铁矿呈半自形-自形变晶结构,颗粒大小不均匀;而在石英中的磁铁矿包裹体则呈细小的自形晶结构。磁铁矿周边及解理裂隙中发生氧化交代作用,形成边缘交代结构、网状结构、残留体结构。

  5、采矿方法

  露天采场采用当前国内大型露天矿常规采剥工艺和设备,划分水*台阶,由上向下逐层开采。采用牙轮钻机穿中深孔,炸药爆破崩落矿岩,单斗电铲铲装,采场内采用自卸汽车运输。

  (1)穿孔爆破

  根据开采规模、矿岩性质,确定中深孔作业采用Y255型310mm牙轮钻机穿凿爆破孔。钻孔孔网参数为孔距7.5m~8m,排距5.5m~6m,较松软的围岩,爆破孔间距可适当放宽。矿山采用孔间微差爆破方法进行深孔爆破,中深孔爆破采用非电导爆管系统起爆,起爆装置引爆;干孔爆破用过孔粒状铵油炸药,水孔用乳化油炸药;炸药单耗:矿石0.35Kg/t,岩石0.33Kg/t。

  (2)铲装运输

  根据开采规模,装载采用WK-10B型10m3电铲和WK-20型16m3电铲。运输采用TR100型载重130吨与10m3电铲配合作业,TR180/吨自卸汽车与16m3电铲配合作业。

  (3)排水系统

  采场排水采用分段接力排水方式,在特定水*,设固定泵站、储水池和截水沟,形成分段截流坑底移动泵站过帮固定泵站接力排水系统,移动泵站设在开采最低水*,随露天底降而下移。移动泵站采用潜水泵。露天汇水排至选矿厂,供生产用。

  6、开拓运输

  (1)初期开拓运输方案

地质实*心得10

  一、实*目的:

  观察井长组成与钻进过程。

  二、实*地点及方式:

  地点:学校附*06461井。

  方式:参观。

  三、时间安排:

  一天。

  四、简介:

  06461井,滚动开发,井深2800m,水*位移1300m,倾斜角45度,属江陵区块,把灵山油田断背斜。

  五、教学内容:

  (一)井场的组成及钻井过程概况

  1、井场概况

  井场是在陆地上打井时为便于钻井施工,在井口周围*整出来的一片*地,面积根据钻机钻探能力的大小而定,钻6km深井的钻机约需120×90㎡,钻3km井深的钻机约需100×60㎡,再小于此的钻机,井场可小到60×80㎡。井场用于放置钻井设备如井架、动力机、泥浆泵及循环系统、以及存放钻杆、套管等管材,放置水罐、油罐、洗井液罐及堆放洗井液材料、各种配件等。并设有值班房、发电房、库房等临时建筑。

  井场的空场大小应能满足搬家、安装、固井及处理事故等作业时大批车辆进出、摆放的需要。

  井场的`形状大体上为长方形,可因地制宜以减少土方量。但公路应从井架大门前方通入井场,不应从钻井设备后部通入(即所谓倒井场),油罐等也不应放于井场入口附*,以免井场上出现井喷、失火等险情时抢险车辆无法进入井场。

  对离矿区较远的探井,尚需有生活设施如宿舍、厨房、饭厅等。

  图18 钻井井场及设备示意图

  1.天车备

  2.井架

  3.二层台

  4.游动滑车

  5.大钩

  6.水龙头

  7.吊卡

  8.方钻杆

  9.方钻杆补心

  10.方补心

  11.鼠洞(接单根用)

  12.鼠洞(放方钻杆用)

  13.固定大钳

  14.接管用大钳

  15.绞车

  16.指重表

  17.司钻控制台

  18.井场值班室

  19.水龙带

  20.蓄能装置

  21.管子坡道

  22.管架

  23.井架底座

  24.泥浆返回管线

  25.泥浆振动筛

  26.节流管汇

  27.泥浆-天然气分离器

  28.脱气装置

  29.泥浆储备池

  30.泥浆池

  31.(脱泥机)泥浆过滤设

  32.脱砂机

  33.离心机

  34.泥浆泵

  35.干水泥储备罐

  36.储水罐

  37.发电机

  38.防喷器组

  2、接单根在钻进过程中,由于井在不断加深,钻柱也要及时接长,每次接入一根钻杆叫做接单根。打一口井要接很多次单根。每两小时换钻杆。

  3、事故处理如物件落入井内,需进行打捞,钻杆断在井内也要打捞;钻柱被卡在井内时则要设法解除卡钻。除落物外,引起井内复杂情况而需要处理的原因多系洗井液性能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

  4、其它作业在钻井过程中要进行钻屑录井、气测井、电法测井以及地层测试;交井以后还可能有射孔、替喷、试油、酸化压裂等项作业。了解的知识:

  (1) 钻井的参数:钻时、井深、转盘转速、钻压、立管压力、大钩负荷

  (2)泥浆参数:泥浆比重、泥浆电导率、体积、温度流量

  (3) 导大绳:起钻、下钻、钻进

  (4) 一根钻杆叫单根,三根钻杆叫立柱

地质实*心得11

  一、实*概况

  1、实*目的与任务

  地质地貌实*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环节。通过此次实*,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使学生对地质地貌学有一个感性直观地认识,锻炼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实验的能力。

  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做出合理的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

  2、实*概况

  (1)实*地点:xx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

  xx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位于青岛即墨市城区西侧,总面积7·74*方公里,公园内以海拔231米的xx为最高主峰,大山、宝安山、团山及长岭等几个侧峰拱卫在周围。山虽不云高,峰虽不属秀,然而这里丰富而又独特的地质现象,却使其在地质保护、科研、旅游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2)实*单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XX级

  (3)实*时间:XX-12-31

  二、实*内容

  1、xx自然保护区概况

  xx自然保护区是1994年xx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岛即墨市城西4公里处,总面积7。74*方公里。它集科学地质文化、民族宗教文化和民风民俗文化于一体,充分体现了xx文化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xx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但区内含有柱状理石柱群、硅化木群、沉积构造、接触变质带及古脊椎动物化石等丰富的地质遗迹,被地质界称为“袖珍式地质博物馆”。区内地质遗迹不仅丰富,而且十分独特,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浅粗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群是世界“三大石群”之一,高26米,宽150米,单株独立、巍巍壮观,可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相媲美;硅化木,现已发现并保存完好的有26处,最大的一株长16米、*均直径0.8米硅化完全、年轮清晰实属罕见;维妙维肖的沉积岩包卷层理和交错层理胜似一幅山水画,妖娆多姿的接触变质岩,展现了火山爆发的烈焰对地质的改变,给人留下了对大自然的感叹。

  2、xx地质地貌概况

  xx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燕山运动晚期的火山运动奠定了xx的基础。通过一系列的造山运动,形成了xx复杂的地形地貌和独特的地质构造,特别是xx独特的地质遗迹,较全面的揭示了胶东半岛及山东的白垩纪古地理的原貌及其发展过程。

  xx地层的形成为早白垩纪早期,其区域地层划分属莱阳群曲格庄组。其岩石类型分别由沉积岩和火山岩组成,其中蕴藏着较丰富的硅化木和独特的安山岩柱状节理,从而形成了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古生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宝库。

  xx自然保护区由主峰xx(海拔233.1米)、西峰大山(海拔211.1米)、小峰宝安山(海拔i45米)、团山(海拔i26米)和长岭组成。自南、北两侧遥望,xx、大山二峰并峙状似马鞍,其地貌类型属剥蚀准*原上的残丘地貌,山体圆凸,坡度在20度至25度之间,最高部位在保护区南侧,海拔300米左有,相对高度达200米。山北坡延至埠南一带,山西坡延至信村岭,山前坡延至店子山及西流峰山(又名小龙山),山东坡延至陈家河东岭,均属低洼不*的*原兼低丘地形,残丘周围之冲沟多呈v字型和u字型。保护区范围内无较大河流,只有数条季节河及山北坡截沟堵流形成的几个小型水库,以增加其自身景色。由于xx潜粗面火山岩结构构造特征,使其具有较强的抗风化能力,再加上断裂构造等因素,在周围沉积岩层逐渐侵蚀夷*的状态下形成孤立残丘地貌,使之具有山虽不高却有拔地突起之感。

  保护区内地层单一,出露地层为白垩系莱阳群,主要岩性为紫红、黄绿色中细粒长砂岩、含砾砂岩夹砂砾岩、钙质粉砂岩、偶夹砂岩。特别是经多年采石,开挖揭露出了xx绿色次火山岩柱状节理,形成了若干笔直挺拔柱状节理形态的人工露头景观,俗称“石柱群”。同时xx山体是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动植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地质宝库”,是丰富的地质资源集中于一地,世界上少有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3、实*内容

  (1)xx硅化木

  我们的第一站就是xx极富盛名的——xx硅化木。

  目前在xx四周发现而且保存完好的硅化木有26处,这些远古时代的树木经过硅化反应形成了现在的化石。早在1·3亿年前,xx地区曾为“古莱阳湖”的一部分,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有大量树木,其中部分树木死亡后在本地或异地被掩埋起来,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发生硅化反应形成了硅化木化石。在xx西北麓发现的最大的一株被鉴定为南洋杉,树干长13米,*均直径0·8米,树根、疤节、年轮清晰可见,非常罕见。中生代地层中形体硕大、保存完好的硅化木群落是xx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保护对象。尽管国内有不少有关硅化木的报道,但在这样特殊的地质结构条件下,分布如此密集、保存如此完整的大型硅化木群尚不多见。此外,古脊椎动物化石在本区内也有零星发现。

  (2)xx石林

  xx盛产安山玢岩,多为灰绿、灰褐色,是约1亿年前岩浆涌出地表冷凝而成,为优质建筑雕饰石料。山之西南部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柱状的节理,柱体截面直径约1米左右,高约30余米,笔直挺拔,排列紧密,恰似一片密林,蔚为壮观,故名“xx石林”。

  据专家考证,xx石林一亿多年前由火山喷溢的安山岩浆冷凝收缩而成。安山岩呈灰绿色,结构均匀,质地纯净,是一种高级建筑雕饰材料。山之西南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形柱状节理,柱体截面直径一般在1.0-1.5米间,柱体长30米(地表以下可延伸至60米),柱体笔直挺拔,排列整齐,恰似一片密林,景色蔚为壮观。此类柱状石林多发育于玄武岩中,一般呈六棱或五棱柱状,而xx石林可发育于安山岩中,且呈四方形,这在地质学上较为罕见。就其价值而言,xx石林规模比南京**县石柱规模更大,亦更宏伟壮丽,可与美国著名“魔鬼之塔”的柱状节理玄武岩体相媲美。

  站在由大片柱状节理石柱群组成的xx石林前面,人们似乎能从中探寻出发生在1·1亿年前的火山活动的场景。在遥远的中生代白垩纪时期,即墨地区火山活动强烈,以即墨城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破火山口,破火山口晚期形成了许多火山锥,火山喷发出的大量岩浆经冷却收缩形成了现在蔚为壮观的xx石林,这片高26米、宽150米的石柱群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并称为世界“三大石柱群”。

  (3)沉积构造

  在xx山体上随处可见的沉积构造也是远古时期地壳活动留下的印记。当时湖泊流水中携带的大量泥沙一层层沉积下来,形成现在的岩石,不同的层理交织在一起,看上去好像一幅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早期形成的沉积岩与火山喷发的岩浆接触后,在高温高压的环境条件下发生变质,又形成了颜色丰富、妖娆多姿的接触变质岩。

  xx区域内的沉积岩层属中生代白垩纪莱阳群曲格庄组,为莱阳群的最上层部位。该组为河流相,山麓洪积相粗碎屑堆积,一般以中、粗粒砂岩、砂砾岩为主、兼有漫滩相或局部浅湖相的细碎屑沉积。区域沉积岩之沉积构造特征,属较典型的网状河流相沉积。大型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及斜层理随处可见。在山之北坡各采石场中沿坑壁可观察到极好的垂直剖面,如大型泄水构造、抱卷层理、大型交错层理等。另在xx东坡还可以同时见到向上变细和向上变粗两种沉积层序。测量岩层产状可以断定,xx地区当年有一古水流,方向为自北向南。各种沉积构造宛若一幅幅山水画,遍布于山林之间,给旅游、地质教学提供了一处理想场所。

  (4)接触变质带

  由于岩浆的入侵及对围岩的烘烤诸因素,在接触带部位沉积岩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接触变质作用。在xx极顶东麓可见紫色、灰色粉砂岩及细砂岩发生角化,但尚未形成角岩,以及沉岩体边缘不规则分布的黑色角岩。在火山岩中也可见到砂砾岩捕虏体。长达几百米的接触变质岩,将火山岩与沉积岩截然分开,宛如一条“黑色长龙”,极其壮观,具有非常高的观赏及科研价值。

  (5)其他

  xx是即墨西部*原地区的`一座孤山,且范围较小,故形不成其独立的气候特征,它与城区及中西部地区的气候状况无大的差异。由于xx地区地势较高,水资源相对贫乏,其主要水源为天然降水。

  xx因受地貌、岩性之影响,土壤类型及分布也不尽相同,大体分为山体土壤和山周土壤两种类型。

  xx的山体植被由于地形及土壤状况,大致可分林木植被、灌木植被、草甸植被、作物植被四种类型。

  xx的的自然资源包括地质遗迹在内的矿产资源及植被资源、土地资源等。有的极其珍贵,闻名于全国乃至于全球有的非常丰富,蕴藏于整个xx区域中。

  xx山体间的林木主要有黑松、雪松、侧柏、水杉、刺槐、合欢、火炬、拓树及其它林木。就目前统计,它的综合面积可达3000余亩,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尽管这些各类林木尚在幼年时朋,但它不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而且可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

  三、实*心得

  此次教学实*我们在实*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实*的安排,达到了实*的目地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通过此次教学实*,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实*中有许多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如何充分灵活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次教学实*给了我们一个充分锻炼的自己的机会。

  通过着此次教学实*,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次野外实*我们不但欣赏了xx秀美的自然景色,调查了解马地质地貌的类型和地质变化,而且学*并掌握了野外地质地貌实*的一些调查研究方法,提高了我们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在野外实*的过程中,虽然非常的劳累,但看到如此的美丽的自然景色,实*后的成果心里还是非常愉悦。这次教学实*让我们受益匪浅。

  但同时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xx旅游开发一些不合理现象,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北部的大山,南部的、宝安山、团山,由于长期垦殖,过度放牧及人类经济活动综合影响,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干旱贫瘠,岩石裸露,原生植被破坏殆尽,只有赤松、栎类稀疏分布,河流及山沟两侧有零星枫杨、槐树等等。因此如何充分利用xx天然的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大丰收是开发者应慎重考虑的。

  目前xx的旅游开发刚刚拉开了序幕,我们相信开发者会充分合理利用xx的天然自然资源和人类的智慧,让xx自然保护区焕发出新的乐章,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和谐发展,造福人类。

地质实*心得12

  姓名: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实*单位:

  实*时间:X年X月X日X年X月X日

  1概述

  继生产实*之后,此次毕业实*继续在***建筑科学研究院驻******(A标段)隧道工程监控量测项目组实*,有了生产实*的经验,此刻对于隧道监控量测的项目资料以及各监测项目的操作方法已经基本熟悉。但由于自我在学校所学的并没有隧道专业,所以对于隧道工程的了解需要从零开始,在那里的施工现场感官的学*和了解让我对隧道工程的组成部分及关键技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异常是新奥法隧道施工的每一步施工工序及各工程机械、材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虽然实*期间自我的本质工作并不是很多,但在工作之余坚持常到施工现场参观学*,观察工人的每一步工序操作及注意事项,经过与现场的工作人员的交流,更加丰富了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每一天坚持写工地日记,总结每日所学并融入自我的想法。实*仅仅是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时间的第一步,在以后的学*和工作中更要学会融会贯通,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

  2实*目的

  2.1经过施工现场操作和参观,了解隧道和道路施工的基本工序和施工方法、操作要点,主要机具设备及用途、质量要求;

  2.2经过现场操作和学*,掌握监控量测的基本资料和监测方法,熟悉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基本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3了解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各方(业主、承包商、监理单位)的职责;及施工单位的组织管理系统、各部门的职能和相互关系,了解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组成,了解各级技术人员的职责与业务范围;

  2.4看懂实*工程对象的建筑、结构施工图;了解工程的性质、规模、生产工艺过程、建筑构造、围岩地质特点等。

  3工程概况

  ***为***快速路、主干路网规划中的七横线,西起悦来新城纵三路,东至两路老城渝航路,是连接渝北空港经济圈和北碚蔡家经济圈的一条城市主干道,也是连接***和两路老城之间的一条重要道路。

  本次招标的***(A标段)工程位于***两路组团,道路西起桂馥大道,向东下穿两路老城,构成***隧道,终点接区**北侧现状渝航路。

  ***东段为城市主干道Ⅰ级,双向六车道。本合同段的工程量主要包括:双向六车道隧道一座,长度分别为:左线867m,右线887m;隧道东侧出口有两条匝道长度分别为:

  A匝道285.589m、B匝道286.03m;新建主线道路长约640m以及终点附*渝航路改造段长约171m。

  ***隧道工程为该合同段的关键项目,该隧道位于:左线里程桩号为ZK0+510~ZK1+385,右线里程桩号为YK0+503.5~YK1+390.5处,分别长约875m及887m。隧道采用单洞三车道分离式复合衬砌设计;射流风机纵向送风方式通风;线路间距:东洞口开挖净间距约为1.0m,隧道净间距约为:2.0m,西洞口开挖净间距约为7.0m,隧道净间距约为:9.2m,隧道埋深10m~55m,属市政大口径浅埋隧道。

  4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建新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勘测单位:***勘测院

  监控单位:***建筑科学研究院施工单位:***集团有限公司

  5隧道工程施工

  5.1施工工艺及开挖方法

  本隧道为大口径公路隧道,地质条件较好,采用新奥法二台阶分部开挖,左洞已掘进约450米,右洞洞口段明挖推进约100米,暗挖掘进约260米。新奥法是以控制爆破(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等)为开挖方法;以喷射混凝土和锚杆作为主要支护手段,经过监控量测控制围岩的变形,动态修正设计参数和变动施工方法的一种施工方法。对于本工程采用的长台阶法的作业顺序是:

  ①对于上半断面。用两臂钻孔台车转眼、装*爆破,地层较软时亦可用挖掘机开挖。安设锚杆和钢支网,必要时加设钢支撑、喷射混凝土。用反铲车将石渣铲运到装载机内运出洞外。加设钢支撑和钢支网、喷射混凝土构成闭合初支。

  ②对于下半断面。由于台阶不是很高,采用钻孔机直接钻孔、装*爆破,装渣运出洞外,初支拱架用钢支撑在边墙处与拱脚连接(如图1),构成闭合全断面,挂设钢支网、打锚杆、喷射混凝土。

  ③浇筑仰拱片石混凝土,布设排水管、防水卷材,绑扎二衬钢筋,浇筑二衬混凝土。

  5.2土石方爆破工程

  在隧道爆破施工过程中,首先的要求是炮眼的利用率高,开挖轮廓及尺寸准确,对围岩震动小。为了到达这样的目的,在采用新奥法施工过程中常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能够控制爆破轮廓,尽量坚持围岩的稳定。光面爆破是指爆破后断面轮廓整齐,超挖和欠挖贴合规定要求的爆破,其主要标准是:

  ①开挖轮廓成形规则,岩面*整;

  ②岩面上保留50%以上孔痕,并无明显的爆破裂缝;

  ③爆破后围岩壁上无危石

  在本工程中,采用长台阶法施工,当上台阶初支稳定后方可进行下台阶施工,此外上下台阶的距离不得小于50米,上台阶采用钻孔台车转眼装炸*(如图1),待装*完成之后台车用装载车拖出100米左右后爆破,然后用反铲挖掘机排危、出渣。对于上台阶来说,由于该隧道位于城区人**动频繁地带,且埋深较浅(10~50米)地表建筑物较多,所以需要严格控制爆破震动对地表的扰动,所以爆破工程采取了少*量、分批次(掏心炮与边炮分开放)、打减震孔等减震措施。

  开挖下端面时,其炮眼布设方式有两种:*行隧道轴线的水*眼和由上台阶向下钻的竖直眼,前一种方式的炮眼主要布设在设计断面轮廓线上,能有效的控制开挖断面;后一种方式的爆破效果较好,但爆破时石渣飞出较远,容易打坏机械设备,实际中应根据实际情景选择。

  5.3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是利用高压空气将掺有速凝剂的混凝土混合料经过混凝土喷射机与高压水混合喷射到岩面上迅速凝结而成的,锚喷支护是喷射混凝土、

  锚杆、钢支网喷射混凝土等结构组合起来的支护形式,能够根据不一样的围岩稳定状况,初期支护采用锚喷支护中的一种或几种结构的组合,在本工程中围岩较好的地段采用钢格栅配合锚杆、钢筋网片(如图2)锚喷支护,在围岩较差的地段(如软土、渗水严重地段)采用型钢拱架配合锚杆、钢筋网片加强锚喷支护(如图2)。锚喷支护结构既是光面爆破完成后的初期支护结构,又是二衬完成后配合二衬共同受力的永久结构。隧道爆破之后,围岩松动,开始变形,初期的锚喷结构必须保证围岩变形的程度,同时保证围岩、喷层、锚杆之间具有良好的粘结和接触,使三者共同受力。

  5.4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是钢混结构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钢筋质量和加工的好坏可能直接影响到结构的承载本事,提前预制好的钢筋必须堆放整齐、有序,并注意防止雨水侵蚀,当钢筋表面有铁锈时为了保证其与混凝土的链接力必须除锈,在施工现场经过观察之后总结如下:

  ①相邻钢筋接头必须错开(如图3),即相邻钢筋的搭接长度必须大于50cm;

  ②钢筋在拱脚处连接采用焊接连接和螺栓链接交错的连接(如图3),其余地方钢筋的连接采用机械连接,钢筋接头处的螺纹不能外露到套筒之外;

  ③对于隧道二衬的钢筋(如图3)必须成弧线形,对接处不能有折点,充分发挥钢筋的抗压强度;

  ④在浇筑混凝土前钢筋和钢模板必须除锈。

  ⑤双支封闭式箍筋的弯起角度是135度,单支箍筋的弯起角度是180度,钢筋断头弯钩增加长度为3倍的钢筋直径。

  钢筋工程是钢混结构中重要的环节,在制作钢筋骨架的时候必须严格控制,对于钢筋进场的堆放、编号,钢筋下料,钢筋的成形,绑扎,连接等,都已学*过相关理论知识,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感觉有很多不足,回学校之后应当加强这部分知识的巩固

  5.5防排水工程

  在隧道工程由于处于岩层以下的隐蔽性,决定了其防排水的重要性,初支完成后可进行防排水工程,该工程首先进行的是横向排水弹簧软管的挂设,弹簧软管的主要作用是横向排水,经过弹簧软管在防水卷材以外构成的管道将地下水搜集到纵向排水沟里面排出洞外;其次是防水卷材的挂设,防水材料采用沥青防水布(如图4),采用台车挂设,每一环宽度约3米,卷材之间的连接采用乳化沥青在高温下连接,防水卷材除了有防水功能外还有辅助横向排水的功能;隧道内的水最终都将搜集到两侧的排水沟内然后汇集到隧道外的排水通道。

  5.6二次衬砌

  二次衬砌是隧道工程成型的最终一道工序,二衬的浇筑采用模车成型(如图5),在二衬的钢筋绑扎完成以后便能够推进模车,调整好模车位置之后,便能够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研究到该工程混凝土方量的庞大性,所以在该工程现场建立了混凝土搅拌站,异常是二衬的浇筑,其每一环有10米左右,体积庞大且不能间断浇筑,一般每环的浇筑时间需要八个小时,当混凝土罐车将混凝土运至现场泵送至模车以内,从隧道的两侧开始浇筑,逐步上升最终在拱顶处合拢,浇筑的过程中需要用振动棒经过模车上预留的窗口

  将混凝土振捣密实。二衬浇筑完成拆模以后,在环与环的连接处会留下施工缝,需要将接

  缝不*顺的地方凿*、勾缝。

  6隧道监控量测

  隧道围岩地质情景复杂多变,各种不良地质所导致的工程事故屡见不鲜。所以在隧道新奥法施工中,实时监控量测是新奥法隧道施工的关键,经过监控量测实时监测隧道的变形、结构的受力、围岩变化等来综合分析隧道的稳定情景。监控量测能够及时供给洞顶下沉、周边收敛、围岩内部位移、钢支撑受力情景等信息,确定施工工艺的可行性、设计参数的合理性,提出更加恰当的施工方法和合理的支护措施,实现隧道信息化动态施工控制,到达既能安全快速施工,又能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

  经过施工监控量测需到达的目的和任务:

  ①经过监控量测了解各施工阶段地层与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为确定围岩的稳定性、支护、衬砌的可靠性供给可靠的依据;

  ②用现场实测的结果弥补理论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把监测结果反馈设计,指导施工,为修改施工方法,调整围岩级别、变更支护设计参数供给依据;

  ③经过监控量测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和险情进行预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④经过监控量测,确定初期支护稳定性,确定二次衬砌合理的`施作时间;

  ⑤经过监控量测了解该工程条件下所表现、反映出来的一些地下工程规律和特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或该施工方法本身的发展供给借鉴,依据和指导作用

  此次实*的主要工作就是监控量测,在实*期间内主要接触了地表沉降、隧洞水*收敛、拱顶下沉、爆破振动、钢架内力、围岩压力、地质超前预报、房屋倾斜等监控量测项目,接触的仪器主要有水准仪、全站仪、爆破测振仪、收敛计、地质雷达、红外测距仪等,多数仪器自我都亲手操作过,其基本理论及操作流程均已比较熟悉。再加上去年的生产实*,这方面的经验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现已具备**操作的本事。

  由于偶然误差的影响使量测数据具有离散型,根据实测数据绘制的变形随时间而变化的散点图出现上下波动,很不规则,难以据此进行分析,对隧道的初期监测数据必须进行回归分析,找出隧道围岩及初支变化规律,以便为修改设计与指导施工供给科学依据。对初期的时态曲线应进行回归分析,选择与实测数据拟合好的函数进行回归,预测可能出现的变形值。常用回归函数有:

  7总结、体会

  经过这一个多月工地毕业实*,对隧道工程施工经过了从零开始的深入学*和了解,此刻对于新奥法隧道施工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从施工设计图开始,如何看图,怎样将图纸与实际工程对应起来,都有了现场的经验。实际的施工工序,如施工放线、钻孔爆破、土石方运输、初期支护、防排水、钢筋工程、二次衬砌、通风工程等都有了深入的了解。还有隧道工程中各种材料、施工机械的作用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熟悉了业主、监理、施工方、承包商、以及监控方在工程项目中的职能及执业资料。异常是监理在执业的过程中在现场的三控三管(成本、质量、进度控制;安全、合同、信息管理)的执行过程及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异常应当注意的地方都有了一部分的了解。当然对于自我实*过程中的本质工作,监控量测的了解应当是最多的了,在实*过程中经历了如何执行合同任务并协调好我方与施工方的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经过数据保证检测数据的证实可参考性,同时又要不让检测结果对施工有太多的约束而影响进度。

  经过实*之后对自我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在很多地方自我的理论知识都还不够健全和扎实,回到学校之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学*,简单列举如下:

  ①巩固和加强统计学中回归分析的知识(如前几个公式);②三角形法则:海伦公式,三角函数;

  ③土力学基本知识及试验:击实试验,密度测量,剪切试验,压实试验等;④加强工程施工技术知识的学*,主要包括桥梁、隧道、道路工程;⑤加强办公自动化软件及工程辅助软件的操作技能;

  ⑥加强对建筑材料的了解,如钢筋、混凝土(配合比)、防水材料、沥青砼等;⑦加强隧道工程施工工序、注意事项的学*和了解。

地质实*心得13

  金秋十月,我们地理班开始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实*。此次实*对我们来说算是第一次真正的野外考察活动,大家都十分兴奋,。班里的同学有许多像我一样是这么*的、清晰地接触到山地和丘陵的胜景,个个喜不自胜。而一些从山区走出来的同学也是很亲*,而同时,我们的老师也在让我们积极地去认识各种岩石、矿物等。

  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依傍黄土高原,东连华北*原,林州地区内各种现象都很奇特,并且出露良好,因此,从10月31日——11月4日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主要的实*对象是林州野外地质地貌以及本区的土壤、植被、气候等。

  本次实*的主要目的在于:

  一、通过实*来印证、丰富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通过实*,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掌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掌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三、通过实*,了解实*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林州简介

  我们这次实*的地点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林州,林州市区处于林州盆地之内,北纬36°线大致横穿林州盆地中央。盆地西界为太行山,东部为低山丘陵,北止于太行山与东部丘陵相接的姚村,难道东部丘陵与太行上相连接的合涧镇。盆地略呈南北延伸的长方形,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5-10公里。盆地形态很完整,构成一个独立的自然单元。林州市位于盆地东缘,恰在盆地纵长方向上的中央。盆地海拔450米,盆地内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土层深厚,地表*坦。盆地走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向,西侧的太行山受林州断层制约并为断层仰测,*均海拔高出盆地400—500米,东侧为东部丘陵,高出盆地100—200米,为林州断层的下降盘。

  对于此次实*地林州,根据一路所见及一些书本知识,我把林州的概况分为以下几大方面。

  1. 地质基础

  林州地区出露的地层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片麻岩,最新的是*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为完善的是太古界、远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古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覆盖。本区地质现象丰富多样。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都有分布,其中变质岩和沉积岩分布最为广泛;地层多样,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太古界地层主要分布着各类片麻岩,元古界地层以石英岩为主,古生界的寒武纪地层分布有竹叶状灰岩和鲕状灰岩,奥陶纪地层主要为灰岩,新生界未胶结的沉积物,各种规模的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典型。

  2. 褶皱和断层构造

  林州盆地地处太行山南段山前过渡带(指太行山主要山体与华北*原之间的倾斜地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山西台背斜东部边缘的太行山隆起,中生代的构造变动是太行山南段的前中生代地层形成宽缓的背斜隆起,并伴随着大量的断裂发育和岩浆侵入活动。林州盆地的西侧为林州断层,在地形上为陡峭的.悬崖,断层线走向为NNE。断层在盆地西部延长35公里,断层的上升盘位于断层西部,*均高出林州盆地400—500米,基部出露的是太古界片麻岩,上覆远古界震旦系石英岩和古生界页岩、鲕状灰岩。林州盆地是伴随着林州断层生成的,又形成了盆地内许多强度不等的褶皱构造,在盆地边缘常形成小型褶皱出现。在盆地西侧山体,断层的接触关系是太古界片麻岩与中奥陶纪灰岩相接触。

  3. 地表形态

  林州地区大致可分为三部分:西部是陡峻的太行中山,浑圆的中部丘陵和黄土覆盖的林州盆地。

  4. 气候状况

  林州盆地位于华北大*原的西南部和山西高原的交界地带,东部距海不远属于北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区的范畴。按行星风讲,一年中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很重。气团方面则是基地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的交替又严重地支配了这里的气候规律。

  5. 水文概况

  本区河流皆发源于太行山东坡,与太行山构造方向*于垂直,盆地北部为漳河,中部为洹河,南部是淅河,各和均由西向流经盆地,在盆地东部的*原地区先后与卫河上源各河交汇。各河谷水文均具有干燥气候区域、山地和*原的河谷特征。河流在山中时,比降大,下蚀力强,到盆地中心河流干涸成砾石浅滩。

  6. 土壤概况

  本区土壤磷、钾肥充足,透水、蓄水性适中,肥力较高,但植被稀疏,坡陡土薄,冲蚀作用严重。若能按坡度的急缓,划分宜农、宜林、易牧的范围,开展水土保持,增施氮肥,则土壤的肥沃程度必能更高。

  7. 植被概况

  林州地区的天然树木,早被砍伐破坏,现有树木基本上是*几十年植树造林的结果。植被中主要的树种有槲、栎、槐、杨、板栗、山楂、山皂荚等,草本有蓑草、苦草及木本科草类等为优势种。

  8. 交通状况

  林州市交通、通信便利,境内铁路连接京广线;国家干线公路胶(东)长(治)线横穿东西,新(乡)河(口)线纵贯南北,地方干线公路直通境外;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到85%以上,全市通信建设已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

  9. 物产状况

  本区物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铅、锌、铜、煤、石灰石、白云石、石英岩、大理石、花岗岩等20多种农业方面,盛产小麦、玉米、谷子、红薯、大豆、花生、棉花、油菜等。传统的土特产品享誉海内外,新的名优特产品不断涌现,柿子、核桃、山楂、板栗、花椒、蚕茧等土特产品和花岗岩、大理石等优质工艺品,带着林州人民的勤劳、纯朴和红旗渠故乡的深情厚意,走出国门,奔向世界,架起了一座座友谊的金桥。

  10. 经济概况

  本区经济发展迅速。创造了红旗渠奇迹,并培育了“红旗渠精神”的林州人民,在经济建设中再显身手。10万建筑大军以“红旗渠传人”的姿态。遍布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个县、市,建立了北京、天津、上海、太原、长治、郑州、西安、新疆等12个建筑基地,并已打入南也门、科威物、俄罗斯、等国际市场。*几年来,林州旅游业发展迅速,有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拉动当地各项产业的发展。

  11. 旅游业发展情况

  林州市自然风光秀丽多姿,名胜古迹闻名遐迩,素有“太行天然公园”之称的林滤山风景名胜区、龙头山风景名胜区和“人工天河”——红旗渠、国家级森林公园——五龙洞,以其独特的雄、险、奇、秀、幽令中外游客留连忘返。王相岩、惠明寺等文物古迹更引发华夏子孙的悠悠情思。“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林滤山国际滑翔基地,吸引中外滑翔运动健儿来此大展风姿。

  二、区域地层与岩性

  林州地区的地质现象比较典型,出露良好,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的片麻岩,最新的是*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完善的为太古界、元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覆盖。太古界时期,以片麻岩、片岩为主的变质岩类居多,元古界中石英岩广泛分布,其波痕、泥裂构造清晰可见,古生界中的灰岩较多,尤其是寒武系的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和早奥陶的白云质灰岩,在林州地区分布较广。新生界的砾岩在该区也很具有代表性。

  太古界

  太古界片麻岩是林州地区出露的地层中最老的,并且发育较为完善。这类岩层多分布在林州盆地西侧,呈狭长条带状,组成太行山的基部。

  在八达村出露有一些角闪片岩,它是一种变晶等粒结构,属于片状构造,其上覆岩层为远古界石英岩。这种岩石容易破碎风化,所以其上植被茂盛。其颜色呈暗绿色,主要矿物为斜长石、角闪石和石英。

  在白杨凹出露有一些由石英、黑云母等物质组成的花岗片麻岩,颜色呈红色,片麻状构造显著,其结构为等粒变晶结构,在高温高压下易风化,其中也含有长英岩脉,为林州太行中山的基底。在当地还出露有黑云母片岩,含有少量的石英且结晶程度较低

  在黄华村西500米处出露有钾长片麻岩,属于片麻结构,期间含有石英岩脉,另外在其右侧1000处也有花岗片麻岩出露。

  任村出露了一些钾长、花岗条带状混合片麻岩,其上覆地层是远古界石英岩。在两岩层间有一层砥砺岩。在太行山大峡谷隧道的的东口,在那些陡峭的石壁上,我们能看到其下部植被茂盛,是因为那是片麻岩易风化的岩性所决定的。

  远古界

  远古界岩层主要是一套覆盖于太古界片麻岩之上的棕红色石英岩和石英砂岩,于下伏的片麻岩之间呈角度不整合,在石英岩的底部可见到砥砾岩。石英岩和石英砂岩主要分布在盆地西缘,厚约200米,构成太行山山体的悬崖陡壁。在石英岩及石英砂岩的层面上,可以见到波痕、干裂等层面构造,有些岩层有明显的交错层理。在石英岩层,节理构造发育,经侵蚀后常有崩离现象,造成石英岩峭壁。

  在合涧与石板沟之间的柿子凹出露有石英岩,X型节理发育,颜色呈白色或紫红色,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含有正长石和云母,石英集结程度好,成块状,另外在此处出现石英岩中含黑色线条的现象是早期海洋生物的遗体形成的有机质,岩石致密,经侵蚀后崩离形成了悬崖峭壁。

  古生界

  Ⅰ.古生界寒武系底层为灰岩和页岩,覆盖在远古界石英岩、石英砂岩或硅质灰岩之上,寒武系地层与远古界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关系。寒武系在本区可分为上、中、下三统。

  下寒武系为红色页岩间以薄层灰岩,厚约百余米,性软,易风化,在地貌上长构成缓坡。在茶饭庄—石板沟见出露有典型的页岩,呈红色、浅灰色,叶理构造,能找到三叶虫化石,可推知其形成环境为浅海或滨海,比较*静。此处的页岩互成灰岩和泥灰岩。下伏地层为远古界石英岩,上覆地层为中寒武系的鲕状灰岩。

  中寒武系为后层状鲕状灰岩,厚约300余米,质地比页岩坚硬风化后构成高峻的绝壁,但绝壁的顶部浑圆,在三道河桥东800米处发现有鲕状灰岩剖面,属于张夏组鲕粒大小在1-2mm左右。这种灰岩的形成条件一般认为是海水中溶解的碳酸钙呈过饱和状态,沉积环境为潮汐和波浪作用的浅海,并且海水中富含泥沙等陆源碎屑、内碎屑、生物碎屑,且比较混浊。如图1所示

  上寒武系为薄层灰岩间以竹叶状灰岩,在本区出露不佳,厚度较薄。三道河桥东有出露,其形成过程大致为以前海洋环境恶化、动荡,与原来的灰岩磨蚀形成竹叶状,这种岩石也叫风暴岩。

  Ⅱ.奥陶系地层的主要岩石为石灰岩,覆盖于寒武系之上,与上寒武系呈假整合接触关系。奥陶系下部为页岩本区未见出露;上部为厚层状深色石灰岩,厚达800余米,主要分布在盆地东、北、南丘陵区域。林州市区东部的蜜蜂山以及合涧西北小丘中的奥陶系灰岩中,发现有珠角石化石。盆地东侧的奥陶系灰岩,常有闪长岩的侵入体穿插。侵入体周围的灰岩,在侵入体热力和化学流体的作用下,围岩有明显破碎现象,岩层紊乱。

  Ⅲ.二叠系地层覆盖于奥陶系灰岩之上,并与奥陶系灰岩成假整合接触。全系地层共厚300余米。下部为海成的石灰岩层建议陆相岩及煤层,上部全为陆相沉积。上覆地层为二叠系红色砂岩、黄绿色页岩。东冶水库西北的磁铁矿区有二叠系时期形成的砂岩,呈灰绿色,属于他色,接触变质结构。

  新生界

  Ⅰ.第三系主要为一套砾岩,其组成成分多为石英岩砾石,表面较为圆滑,颗粒大小不一。其胶结物质为红色粘土及红色砂质粘土,胶结疏松。因为红色粘土易被冲刷,故常常在地表留下成堆的砾石,在山谷和河谷阶地多有此种出露。

  在合涧桥北有第三纪上新世砾岩出露,胶结良好,其中碎屑以灰岩为主。胶结物以钙质为主。主要为碳酸钙,磨圆度好,下伏地层为马家沟灰岩,与之呈角度不整合。

  在柿子凹,河流凹谷旁阶地有砾岩出露,是第三纪沉积河漫滩,在第四纪以来被河流下切形成阶地,砾岩开始出露,其碎屑大部分为石英岩,钙质胶结物较多,砾石下粗上细,有些粒径宽达9米,*均10—20厘米,分选性差,磨圆度不好。在桃园村也有砾石出露,碎屑物为石英岩、石灰岩及页岩。属于钙质胶结,分选性差,磨圆度一般。

  Ⅱ.第四系在本区主要是 红色土以及黄土。黄土中常见有浑圆状砾石夹层,黄土呈柱状节理发育,具有石灰性反应,属地表径流堆积而成。

  在小寨村桥西出露有黄土剖面,颜色上浅下深,可以辨别出其上部为马兰黄土,下部为离石黄土。其中离石黄土无层理、节理发育,质密,若遇盐酸会剧烈起泡。

  实*感谢

  为期5天的实*结束了,但它对我的影响却深深烙在我们心中。这次实*让我们见识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更让我们了解到自己懂的知识还很少,让我们更加努力地投身到学*中去。

地质实*心得14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我们对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与土力学中的基本知识,可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情景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点的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我们08级土木工程专业在六月三号在刘传孝教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的地质实*。

  一、地质实*的目的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了解馒头山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4、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5、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确定背斜、向斜的本事

  6、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二、地质实*的过程

  我们的实*分为两天(六月三、四号),六月三号实*地点是长清张夏镇满寿山和灵岩寺,实*项目是满寿山的岩层构成和滑坡、断层现象,六月四号的'实*地点是苏庄,实*项目是背斜构造和地质罗盘的实*,六月四号午时我们结束地质实*,回到学校。

  三、实*的资料

  1、认识满寿山的岩层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20xx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馒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花岗岩之上。下部灰岩中含磁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层理,中部页岩包含三叶虫化石~中华莱德利基虫。厚度119米。

  在开始实*前,刘教师将此次实*分为三组-馒头组(十层)、毛庄组(六层)、徐庄组(五层)。

  一、馒头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两米,岩层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灰色,风化程度十分的严重,裂隙发育大,我们在工程中应尽量避开

  第二层是由石灰岩组成,该层岩石深入山体,厚约四米,岩石呈灰绿色,此处的裂隙极有可能发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应注意勘探。

  第三层是页岩,厚约八米,岩石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褐色

  第四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十三米,颜色显紫色

  第五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六米,颜色呈现土黄色,裂隙发育轻微,有利于工程实施,

  第六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呈现黄绿色。

  第七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两米,颜色呈现绿色,空隙发育,石灰岩表面覆盖物为填充在裂隙中的杂质。

  第八层为页岩,厚度约七米,颜色为紫红色风化程度比较大

  第九层为石灰岩,厚度约两米,颜色为灰白色,纵向裂隙发育比较大,可是横向裂隙发育小,前度较高。

  第十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五米,颜色呈鲜红色,由于该层位于山顶,所以此处岩石风化严重。

  二、毛庄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为紫红色,页岩中包含云母

  第二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十三米,颜色呈现紫红色

  第三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四米,颜色为紫红色,由于该处地势高以及各种外力因素,使得该岩层水土流失严重,表面基本无植被覆盖

  第四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八米。

  第五层:灰色石灰岩,厚零点二米。

  第六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三米。

  二、徐庄组

  由于徐庄组地势陡峭,我们不能继续前行,所以未能*距离观察徐庄组的岩层组成。

  2、认识滑坡与断层

  午时我们到达灵岩寺附*,开始午时的实*,主要是认识滑坡,断层以及一块花岗岩。

  首先教师将我们带到实*地点,指着远处的山体让我们找出断层的上盘,下盘,断层线,断层面以及滑坡体,然后详细讲解了该处滑坡和短层,在山路的一边同学们边听边记,最终教师带我们去看了一块花岗頒岩,三号的实*结束,

  3、认识苏庄断层

  六月四号,我们开始了第二天实*,首先是一处断层,这处断层比昨日的更有价值与意义,因为该处断层断距小,我们能看的很清楚上盘,下盘等,并且该处断层低。加深了对断层的认识。

  4、地质罗盘的实*及背斜的判定

  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能够定出方向,观察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察面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线的延伸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背斜是褶皱的一种,为岩层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底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老地层在中间,新地层在两侧,另外褶皱也包括向斜,其为岩层向下弯曲的槽型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地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新地层在中间,老地层在两侧。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相互连接、相间排列,常是多个连续出现。正常情景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

  褶皱要素:褶皱要素是指褶皱的各个组成部分,主要有:核、翼、转折端、枢纽、轴迹、脊线和槽线、褶轴。

  结束断层的实*,我们继续登山,开始褶曲的认识与实*,首先,教师将我们带到一个牙口让我们确定一下该处是向斜还是背斜,同学都说是向斜,教师说过一会就明白答案了,咱们慢慢的揭露它,然后我们在刘教师的指导下对地质罗盘进行了实*,同学们分组测量,我所测得岩石产状如下:走向NE35,倾向NE360,倾角45。

  在结束了罗盘的实*,我们继续上行,在途中教师不时停下给我们讲解背斜与向斜的判定方法,我们从中明白背斜与向斜不能简单经过直观的感觉来确定,就像这个山他就是一个背斜构造,虽然在途中十分像向斜,当我们走到最终一个山头的时候,结果就出来了,这就是一个背斜构造,是由于地质运动的时候,两侧受力不均造成背斜的一翼陡峭,而另一翼缓,所直观看上去容易造成错误确定。

  在看完了,这个背斜构造后,我们的实*全部结束,午时返校。

  四、实*的结论

  1、我们在实*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

  2、学会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测得岩层产状,

  3、掌握了背斜与向斜的基本判定

  4、对断层与滑坡等地质现象有了进一步认识,理论联系实际。

  5、了解了馒头山的岩层构造,对沉积岩有了更深的认识

地质实*心得15

  在实*进行的过程中,我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就是脑子里没有像样的知识网络或者说是地质体系,由这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才是我处处碰壁的原因所在。在野外观察,信息量繁重,干扰条件太多,自己没有坚硬的理论来作为依托是根本不行的。虽然旁边有老师的细心启发和讲解,可是在野外还不像在教室,书本就放在面前触手可及的地方,随时可以翻查自己不懂的知识点,一旦知识点反映不过来,再加上野外实地中必须去掉相当大一部分无关的'现象,才能中从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对于我来讲,没有雄厚的知识储备做铺垫,无怪乎会产生对老师的启发询问产生不知所措的感觉了。

  在野外实地观测,一个观察点和下一个观察点之间应该相隔很长的距离,更有甚者一天就只能观察一个地点,而每一个点都有其特殊的成因,构造,形态,以及以后将会产生的变化等等,所以对于每一个观察点的记录与测量都是相当重要的,这是为以后的进一步分析整理得到结论都是至关重要。

  由于是第一次野外实*,野外行动,记录,测量都没有任何经验,完全靠老师的讲解才能记录,对于有些测量还得在老师的帮助之下才能完成得到数据,这些都是缺少实*经验所致,尚可理解,可是有了这次经验之后,对于以后学*及野外实*便能有更好的指导。


地质实*心得菁选(扩展2)

——地质实*心得体会菁选

地质实*心得体会集锦1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一起来学*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地质实*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质实*心得体会1

  刺激而艰辛的地质实*结束了。这七天的野外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劳累而充实,艰险而浪漫,是人生一段难忘的经历。每天的野外实*,每一个点,我都认真观察,记录,测产状,画地层素描图,认真听老师讲解,力争当场能够理解。每天走过的路线也能大致描绘在地形图上,地质界线也能比较准确的画出来。比较实在的是,这七天里,我学会了罗盘的使用,地层界面能够判断,能够使用罗盘顺利地测出产状,野外岩性的识别基本掌握,岩浆岩,沉积岩大致掌握,具体岩性,各个地层的`岩石也能在野外及室内顺利而准确地识别。

  可以说,不枉此行。这次野外实*绝对是一次精神与意志的较量。如果意志不坚定,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次实*是很难从头到尾彻彻底底坚持下来的。也可以说,能够顺利完成这次实*的人都是一个精神顽强,意志坚定者。山路的艰险,丛林的繁茂,有时在悬崖峭壁上,前面甚至没有路,大家都没有被吓倒,都脚踏实地地走出来了,手被刺破了,滑倒了,从没有一个人因此后退。这其中的苦辣只有真正的地质工作者才能感受。本次实*拉*了同学们与老师们之间的感情,使彼此很愉快得相处。老师们也能更加随意地言传身教,寓教于乐。尤其是张威老师,一直带领学生,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工作时一丝不苟,休息时还给我们唱歌舒缓心情,让我们感受地质考察工作的乐趣。从这次实*中我们不仅体验到了野外实*的艰辛与乐趣,也从新认识了自己,增强了信心,对今后各方面的学*和生活都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帮助。

地质实*心得体会2

  对于这次野外地质实*,总体上还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次学*的机会,同时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经历。在这次实*过程中有喜又悲,酸甜苦辣皆有体会。最真实的是那一份真正的地质工作者的情怀。那一份对地质工作者对于地质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

  经过这次实*,我们真正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的艰辛,这份艰辛并不是我们坐在教室便能体会的,这份艰辛是用我们的汗水去把它浇灌出来的鲜艳之花。这花的明艳是我们现在所能体会到的'最大的慰藉。慰藉来自于那一份对于地质工作者应该收获的喜悦与丰收。但这份喜悦来得并不易,因为这许多的成果来自于我们的双脚,每天长途的跋涉换来的也许只有那几页纸的微小成果。但是我们却倍加珍惜这几页小小的纸,因为它承载着地质工作者的一个伟大蓝图目标。是的,一切的成果皆是这许许多多的野外记录一次次的拼接起来,从而在一张看似不大的地形图上将其逐一呈现,使其变成一张地质图。在地质图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说是留下了地质工作者的脚印。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座汕头的具体出露情况,但是我们却看不到登山之路上满路荆棘;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个地层分界线的具**置,但却看不到寻找地质界线路上的满地汗水;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条山脉的清晰走向,但是我们却看不到在山脚小路上的满目杂草地质工作者一直在路上。

  是的,地质工作者一直在路上,新老交替,不变的是对地质事业的热爱,每一个地区都是在一代代的地质工作者的开垦下一步步走出了它的神秘,并将它的胸怀敞开去拥抱它自身的价值。我们在巢湖实*的过程中,首先学*工作的第一部分便是对前人工作的学*与认知,这个过程便是地质工作者的思想与精神的传承。这条路虽然漫长,但是每一代地质工作者都没有对其厌倦与抛弃,而是一如既往的奉献着自己的热情与青春,也许某一天,你的成绩也能指引新一代的地质工作者继续向前,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

  谈了这么多关于地质工作者的精神的话题,也该说说这次巢湖实*的具体收获了。这便是我们以后为地质工作发光发热的必备工具吧。首先,此次实*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区域地质调查的的基本流程与方法,首先学*的便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兵家经典。这个过程是我们大体了解工作区域的各方面情况,有助于以后工作的良好发展。其次便是到达工作区后的工作了。在工作区的基本流程分为踏勘、实测剖面、地质填图。每一流程的先后顺序基本不颠倒,在此我便不再赘述原因。其中最艰苦的要算地质投图了,因为基本脱离指导老师的帮助,完全自己把握,这便给了大家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不管如何,大家也坚持了下来,把工作完成了,虽然质量与精度都有待提高,但是那种拼搏精神是值得大家集体吼吼的。因为满路荆棘与悬崖陡坡也无法阻挡即将成为地质工作者的预备队员们的脚步了。

地质实*心得体会3

  在前往飞鹰古道的狭窄道路上,梁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斜坡面上一些岩石的性质和组成。其中一些岩石是具有砾状结构的砾岩。其成分相对复杂,常由多种岩石的碎屑和矿物颗粒组成。其胶结物有硅质、泥质、钙质及铁质等。硅质砾岩抗压强度高,泥质砾岩胶结不牢固,而铁质砾岩易风化。在这条道路上,一些岩体产生了节理裂隙,岩质变坡的失稳和隧道洞顶的坍塌往往与节理有关;还有一些岩体沿破裂面两侧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形成了断层。此断裂构造对岩体的稳定和渗漏影响很大,也常对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评价和规划选址、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起控制作用。

  在飞鹰古道里,岩层是由红色砂岩组成的,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这些红砂岩为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层理明显。砂岩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料。

  参观完飞鹰古道后,我们来到了观音岩。此观音岩为人工开凿出来的岩洞,呈水*层理。观音岩的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其层理构造明显。

  接下来我们跟着老师来到了八仙岩。八仙岩为一岩石群,板状形态不一,但错落有致,层理构造明显,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我们可以看到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风化成粉粒,堆积成土状,其工程地质性质极差,这种风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基础持力层。

  穿过了莲池,我们就来到燕子岩了。燕子岩是古采石场的精华所在,它由两片高高的岩石组成,两片岩石本为一体,经古人采石将下部凿开,形成了两片岩石高耸在湖面上壮观景色。与燕子岩相连的就是古采石场了,这个采石场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采石场的悬崖峭壁,奇岩异洞,似乎以鬼斧神工开凿而成。古采石场岩体水*层理构造明显,倾斜节理尤为突出,其宽度大长度长,采石场底下由于地势低而形成洼地,长年积累地表水而形成水湖。

  进过老师几小时的介绍和讲解,让我们对莲花山的地质形成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午饭过后,我们开始了自由活动。莲花塔、莲花城等我们都一一游玩了个遍,欣赏到了莲花山的风景名胜,一睹了莲花山的.风采。

  下午两点,我们结束莲花山的地质实*任务还回学校。

  通过今天对莲花山的野外地质实*,我深刻的了解了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认识了岩石的类型、结构和构造。同时,也使我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这周的工程地质学实*,让我们将书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了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在基本技能方面的到初步训练,提高了我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实*使我掌握了对岩石类型、结构和构造的判别,还有对岩石岩性、层理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能够分析一些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的地质问题。

  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对一些地形图、地质图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各种地质作用在地质图上的特征,也学会了野外地质工作的方法,并且能对其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分析。

地质实*心得体会4

  一、实*目的:

  认识石油钻采装备

  二、实*地点及方式:

  地点:四机厂。

  方式:参观。

  三、时间安排:

  半天。

  四、简介

  中国石化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四机厂)地处湖北省荆州市,是一家石油钻采装备研制企业。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固井压裂设备、钻机、修井机、海洋石油设备和高压管汇元件五大类16个系列2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在快移快装钻机、低温石油装备、自动混浆水泥车、大功率压裂机组研制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工厂被认定为“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

  五、教学内容

  1、海洋石油钻采设备

  第四石油机械厂生产的.海洋钻采设备包括系列海洋修井机(钻修两用成套设施)、海洋橇装循环设备、海洋压裂防砂设备、海洋橇装固井设备及海洋高压组合管汇等产品。通过专业的设计和严格的生产制造工艺,可为海洋用户作业需要提供完整的成套设备解决方案,产品设计规范符合api4f、7k、8c、6a、16c等规范及相关国家标准、海洋专用法律及规范。

地质实*心得体会5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实*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的实*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并结合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的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

  技术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尽心尽力完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五、存在的问题。

  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报告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中努力

  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针对实*期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打算做好以下几点来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1.做好实*期工作计划,继续加强对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岗位工作岗位各种制度和业务的学*,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各种制度和业务。

  2.以实践带学*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注重学*的同时狠抓实践,在实践中利用所学知识用知识指导实践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

  3.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中,我将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更加热情的工作作风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力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4.继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单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单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地质实*心得体会6

  一、实*目的:

  观察井长组成与钻进过程。

  二、实*地点及方式:

  地点:学校附*06461井。

  方式:参观。

  三、时间安排:

  一天。

  四、简介:

  06461井,滚动开发,井深2800m,水*位移1300m,倾斜角45度,属江陵区块,把灵山油田断背斜。

  五、教学内容:

  (一)井场的组成及钻井过程概况

  1、井场概况

  井场是在陆地上打井时为便于钻井施工,在井口周围*整出来的一片*地,面积根据钻机钻探能力的大小而定,钻6km深井的钻机约需120×90㎡,钻3km井深的钻机约需100×60㎡,再小于此的钻机,井场可小到60×80㎡。井场用于放置钻井设备如井架、动力机、泥浆泵及循环系统、以及存放钻杆、套管等管材,放置水罐、油罐、洗井液罐及堆放洗井液材料、各种配件等。并设有值班房、发电房、库房等临时建筑。

  井场的`空场大小应能满足搬家、安装、固井及处理事故等作业时大批车辆进出、摆放的需要。

  井场的形状大体上为长方形,可因地制宜以减少土方量。但公路应从井架大门前方通入井场,不应从钻井设备后部通入(即所谓倒井场),油罐等也不应放于井场入口附*,以免井场上出现井喷、失火等险情时抢险车辆无法进入井场。

  对离矿区较远的探井,尚需有生活设施如宿舍、厨房、饭厅等。

  图18 钻井井场及设备示意图

  1.天车备

  2.井架

  3.二层台

  4.游动滑车

  5.大钩

  6.水龙头

  7.吊卡

  8.方钻杆

  9.方钻杆补心

  10.方补心

  11.鼠洞(接单根用)

  12.鼠洞(放方钻杆用)

  13.固定大钳

  14.接管用大钳

  15.绞车

  16.指重表

  17.司钻控制台

  18.井场值班室

  19.水龙带

  20.蓄能装置

  21.管子坡道

  22.管架

  23.井架底座

  24.泥浆返回管线

  25.泥浆振动筛

  26.节流管汇

  27.泥浆-天然气分离器

  28.脱气装置

  29.泥浆储备池

  30.泥浆池

  31.(脱泥机)泥浆过滤设

  32.脱砂机

  33.离心机

  34.泥浆泵

  35.干水泥储备罐

  36.储水罐

  37.发电机

  38.防喷器组

  2、接单根在钻进过程中,由于井在不断加深,钻柱也要及时接长,每次接入一根钻杆叫做接单根。打一口井要接很多次单根。每两小时换钻杆。

  3、事故处理如物件落入井内,需进行打捞,钻杆断在井内也要打捞;钻柱被卡在井内时则要设法解除卡钻。除落物外,引起井内复杂情况而需要处理的原因多系洗井液性能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

  4、其它作业在钻井过程中要进行钻屑录井、气测井、电法测井以及地层测试;交井以后还可能有射孔、替喷、试油、酸化压裂等项作业。了解的知识:

  (1) 钻井的参数:钻时、井深、转盘转速、钻压、立管压力、大钩负荷

  (2)泥浆参数:泥浆比重、泥浆电导率、体积、温度流量

  (3) 导大绳:起钻、下钻、钻进

  (4) 一根钻杆叫单根,三根钻杆叫立柱

地质实*心得体会7

  (一)井场的组成及钻井过程概况 1、井场概况

  井场是在陆地上打井时为便于钻井施工,在井口周围*整出来的一片*地,面积根据钻机钻探能力的大小而定,钻6km深井的钻机约需120×90m2,钻3km井深的钻机约需100×60m2,再小于此的钻机,井场可小到60×80m2。井场用于放置钻井设备如井架、动力机、泥浆泵及循环系统、以及存放钻杆、套管等管材,放置水罐、油罐、洗井液罐及堆放洗井液材料、各种配件等。并设有值班房、发电房、库房等临时建筑。

  井场的空场大小应能满足搬家、安装、固井及处理事故等作业时大批车辆进出、摆放的需要。

  井场的形状大体上为长方形,可因地制宜以减少土方量。但公路应从井架大门前方通入井场,不应从钻井设备后部通入(即所谓倒井场),油罐等也不应放于井场入口附*,以免井场上出现井喷、失火等险情时抢险车辆无法进入井场。

  1、对离矿区较远的探井,尚需有生活设施如宿舍、厨房、饭厅等。

  2、接单根在钻进过程中,由于井在不断加深,钻柱也要及时接长,每次接入一根钻杆叫做接单根。打一口井要接很多次单根。每两小时换钻杆。

  3、事故处理如物件落入井内,需进行打捞,钻杆断在井内也要打捞;钻柱被卡在井内时则要设法解除卡钻。除落物外,引起井内复杂情况而需要处理的原因多系洗井液性能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

  4、其它作业在钻井过程中要进行钻屑录井、气测井、电法测井以及地层测试;

  交井以后还可能有射孔、替喷、试油、酸化压裂等项作业。

  了解的知识:

  (1) 钻井的参数:钻时、井深、转盘转速、钻压、立管压力、大钩负荷

  (2)

  泥浆参数:泥浆比重、泥浆电导率、体积、温度流量

  (3) 导大绳:起钻、下钻、钻进 (4) 一根钻杆叫单根,三根钻杆叫立柱

  一、实*目的:通过模型来认识钻井仪器 二、实*地点及方式:

  地点:学校图书馆一楼、地科实验室。 方式:参观。

  三、时间安排:半天。 四、简介

  在这里有各种岩石以及钻井过程中所用到的.机械,还有一些化学试剂。 五、教学内容

  1、井架

  2、钻头

  3、悬升式抽油机

  4、凝点实验器

  测温度防石油凝固

  5、荧光灯

  显示油气

  6、综合录井仪

  评价地层,检测含油气的性质,钻井的时候控制。

  一、实*目的:认识石油钻采装备

  二、实*地点及方式: 地点:四机厂。 方式:参观。

  三、时间安排:半天。 四、简介

  中国石化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四机厂)地处湖北省荆州市,是一家石油钻采装备研制企业。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固井压裂设备、钻机、修井机、海洋石油设备和高压管汇元件五大类16个系列2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在快移快装钻机、低温石油装备、自动混浆水泥车、大功率压裂机组研制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工厂被认定为“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

  四、教学内容

  1、海洋石油钻采设备

  第四石油机械厂生产的海洋钻采设备包括系列海洋修井机(钻修两用成套设施)、海洋橇装循环设备、海洋压裂防砂设备、海洋橇装固井设备及海洋高压组合管汇等产品。通过专业的设计和严格的生产制造工艺,可为海洋用户作业需要提供完整的成套设备解决方案,产品设计规范符合API4F、7K、8C、6A、16C等规范及相关国家标准、海洋专用法律及规范。

地质实*心得体会8

  马上就要出去参加实*了,内心还是有那么一点激动的,其实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在不断地慢慢的成长中学*到的问题,我相信只要参加实*的机会多了,我就会做好这一切,很多的现实问题都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得到了巨大的进步的,相信我能够做好这一切,参加实*得到实*的锻炼!

  一、 实*地点

  佛山市高明区西坑水库 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工程

  二、 实*目的及要求

  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总结此次实*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工程地质专业大学生实**结。

  2、认识了解水工建筑物中的工程地质条件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a.地形地貌条件 b. 岩石与土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c.地质构造 d.水文地质条件 e.物理地质作用 f.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3、通过实*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4、通过实际考察,了解各种地质现象,增加感性认识。

  三、实*内容

  1. 西坑水库及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简介

  西坑水库(中型)位于高明区杨梅河上游,水库集雨面积为10.5km2,库容为1030万m3,兴利库容为798万m3,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设计高程为114.2m,顶宽5.0m,最大坝高29.5m。溢洪道为开敞式,底高程为110.3m,宽15.0m。在坝后建有一座发电站,装机发电功率为320 kw。水库在1997年安全鉴定为二类水库,但是经过几年的观察,前期所进行的除险加固措施未能彻底消除水库的安全隐患,主要还存在坝体渗漏严重、放水涵管漏水、大坝坝体单薄、反滤体存在失效迹象等安全隐患。另外移民工作也留下一些问题。水库下游西坑村的村民未能迁往他处,这样不但给水库的管理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更严重的是,群众在水库管理范围外,溢洪道尾水两侧承包责任田里兴建住宅房屋,逐渐遍及了整个大坝下游的泄洪区域,涉及房屋1.3万m2,人口300多万人,实**结《工程地质专业大学生实**结》。由于下游泄洪渠道仅1.0m宽左右,加上淤塞严重,一旦水库泄洪将淹浸和冲刷下游农田和这些房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该工程任务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工程等别为ⅲ等中型工程,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水库永久性主要建筑物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设计,1XX年一遇校核;溢洪道消能防冲防洪标准按30年一遇设计。“十一五”期间计划对西坑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程需土方11万m3,石方1.7万m3,混凝土0.2万m3,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大坝坝体采用高压摆喷防渗,上游坝坡坡脚增设抛石压脚,下游坝坡坡脚新建排水棱体,重建输水涵管,重建坝后电站,整治溢洪道下游归河段长1040m,完善大坝观测和水库自动化监测等。本工程招标范围为水库部分、排水渠部分、水土保持专项部分及电站部分。

  2. 泵站建设工程

  2.1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工程概况

  2.1.1工程地理位置及受益面积

  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工程是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及配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址在樵桑联围东堤18+300处(丹灶建设段)。泵站主要负责丹灶大良围片区的排涝任务,受益区为上沙、下沙、建设、石联、荷村、新农村委会,丹灶镇城区、赤坎水库三水西南镇南下村委会等,总集雨面积约62k㎡。

  2.1.2工程水文及地质条件

  泵站站址处外江5年一遇洪水位为6.55m,10年一遇洪水位为7.23m,20年一外江洪水位为7.61m,50年一遇设计防洪水位为7.99m,外江枯水期水位多为0.5~1.5m。内涌正常水位为0.00~0.80m。

  站址处地质构造共分8层,各岩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淤泥、粉土、粉质粘土、中砂、砾土、残积粉砂和风化泥岩。工程场地土属软弱土类,建筑物地类别为ⅲ类。

  2.1.3工程投资及规模

  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工程及配套工程主体工程投资估算为7196.63万元。泵站工程等级为ⅱ级,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24小时设计暴雨169.8mm两天排干。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土方56.34万 ,、石方5.01万 、混泥土方1.16万 ,基础防渗高压旋喷桩总长9197.6米。

  建设泵站原有大良围电排站排涝能力:总装机1645kw,总排水流量24.45 。现设计安装4台1600zlq9.5-8型立式轴流泵,配10kv、1000kw同步电机,泵站总装机容量4000kw,设计排涝流量39.76 .泵站建成后排涝能力对比增大*一倍,有效确保围内不受浸。

  2.2国外泵站技术和管理制度值得学*和借鉴的地方

  泵站是为水提供势能和压能,解决无自流条件下的排灌、供水和水资源调配问题的唯一动力来源,是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的重要工程措施和实现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泵站的作用和特殊地位,各国都很重视。国外特别是在泵站技术装备、投资和经营管理机制方面,很多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

  2.2.1国外泵站技术装备好、自动化程度高

  国外水泵的`性能指标明显优于国内,机组的结构、配套和传动方式也丰富多彩。国外大型水泵生产企业制造出来的泵,一般具有转速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其流量是我国同口径水泵流量的1.5~2倍。如荷兰1.8m的水泵与我国2.8m的水泵性能相同,但前者的重量为23.1吨,后者的重量却是48吨,两者相差一倍以上。另外,采用齿轮传动,可以大幅度地减小电动机的体积和重量。如荷兰口径3.6m的贯流泵,采用齿轮变速传动的结构设计后,与其配套的高速电机直径仅1.2m,电机和齿轮箱的总重量是15吨。如果将这台泵改用我国的直接传动,其电机直径将由原来的1.2m增加到6.1m,重量由15吨增加到49吨。由此可见,国外机组的高速化,不仅使机组的体积减小、重量变轻,而且还使厂房和土建投资大幅度降低,特别是考虑不同机组的装置形式(立、卧、斜式)对泵房结构的影响后,这种效果更明显。

地质实*心得体会9

  在实*进行的过程中,我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就是脑子里没有像样的知识网络或者说是地质体系,由这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才是我处处碰壁的'原因所在。在野外观察,信息量繁重,干扰条件太多,自己没有坚硬的理论来作为依托是根本不行的。虽然旁边有老师的细心启发和讲解,可是在野外还不像在教室,书本就放在面前触手可及的地方,随时可以翻查自己不懂的知识点,一旦知识点反映不过来,再加上野外实地中必须去掉相当大一部分无关的现象,才能中从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对于我来讲,没有雄厚的知识储备做铺垫,无怪乎会产生对老师的启发询问产生不知所措的感觉了。

  在野外实地观测,一个观察点和下一个观察点之间应该相隔很长的距离,更有甚者一天就只能观察一个地点,而每一个点都有其特殊的成因,构造,形态,以及以后将会产生的变化等等,所以对于每一个观察点的记录与测量都是相当重要的,这是为以后的进一步分析整理得到结论都是至关重要。

  由于是第一次野外实*,野外行动,记录,测量都没有任何经验,完全靠老师的讲解才能记录,对于有些测量还得在老师的帮助之下才能完成得到数据,这些都是缺少实*经验所致,尚可理解,可是有了这次经验之后,对于以后学*及野外实*便能有更好的指导。

地质实*心得体会10

  为了将基础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研讨相结合,在20xx年11月5日至20xx年11月7日,我跟随我们工程地质的授课老师周德泉教授进行了为其三天的工程地质野外实*。

  这三天,我们桥梁一班和二班60余名同学在周教授的带领下先后走过了南郊公园湘江西岸,远眺***雕像*观泥质砾岩,领略着湘江长沙段的地质历史演变。 而后攀爬了河西的岳麓山巅,其间经正门·云麓宫·鸟语林·黄兴墓·白鹤泉·爱晚亭,了解了产状三要素的倾向走向倾角的含义,知晓了沉积层、断层面的概念以及地下水的分类。而第三天下起的蒙蒙细雨也没能阻挡我们寻找探求的脚步,和着雨声我们走遍了动物园和石燕湖的沿线,看遍了单斜构造向斜构造的沉积岩风情。最后我们还参观了刚刚建成的湖南地质博物馆新馆,感受着展览大厅的众多岩石带给我们的震撼。

  从老师的讲解中我知道了长沙的地质演变历史,也懂得了湘江这一河流的地质作用对周边的影响。但在这之前,我对工程地质的理解仅限于书本上那一行行枯燥的文字,可以说,真正是在实*的时候才终于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掌握理解并且运用起来。由此可见,真知出于实践。而我们的课程实*也是多么有必要开展的。

  这次的实*,除开知识的掌握熟悉,我还从老师那学会了一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依据老师的分析形成了一种看到节点后的思考规律。

  仪器是罗盘,我们这次的.实*主要是用它来测量岩层的产状:倾向走向和倾角。三种要素的测量都是通过所测角度来表示的。一开始我一直没搞清楚哪种是定住圆柱形水泡,哪种是定圆形的水泡,而读数时读哪根也没分清,另外测量不同的东西罗盘放置的位置也是不一样的。和同学争论,询问老师,最后在车开走之前终于把它的使用搞清了。测倾向是垂直测量面竖着放,测走向也是垂直测量面只是是横着放,而倾角特殊一点,需要把罗盘那个盒子上下面保持90度然后把上部贴着测量面来进行测量。在这里老师还告诉我们一个小技巧,当测量面不*的时候还可以把实*日记贴在测量面上保持面的水*。就这样,到实*最后,我已经能熟练的使用罗盘进行测定了。

  而那种面对对象便能开始进行一系列分析则始于老师的认真介绍,从实*日记的记录中,我发现老师每次讲解一个点,都会分析那个点的植被以及岩层的分布情况,还有岩层的岩性,构造,岩层和边坡的产状中的倾向走向,并且通过分析岩层和边坡的走向或倾向关系来判断该处的稳定性,如果是走向或者倾向是相同的,那么显然该处事极不稳定的,而如果两者的走向或倾向是斜交关系,则证明了该处岩层稳定,适合开挖。于是每看到一个点,我便会沿着岩层的分布、岩性、构造、产状和稳定性来依次进行分析。这样,对地质知识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透彻了。

  这次难得的实*,在学到很多东西的同时,也暴露了我很多不足。如对课本知识的无印象,体现在老师在讲解中蹦出的好多名词我竟然都写错甚至不知道写。如砂质砾岩中的“砂”字我从头到尾就写成了“沙”字,到后来写实*报告查阅书本时才发现了其中的错误。还有“上层潜水”就一直没反映过来那个潜字如何写。另外一反面也有课本知识的不连贯还有对日常生活常见的地质现象无观察。丁字镇处出产着长沙极少的岩浆岩作为一个望城人的我竟然一直不知道,*时生活实在缺少留心观察。这些以后都要多加注意才好!

  另外关于实*,我也有一点自己的小想法。第一,我觉得实*的地点选择过于狭义,可能是都在长沙市内没有出去看看的原因吧。长沙的地质方面可以说还是相对匮乏的,岩石三大类中只有沉积岩和岩浆岩,而且我们实*所看到几乎大部分都是沉积岩,隧道专业的同学还去了丁字湾研究花岗岩,我们桥梁专业的视野却只停留在了长沙市区的沉积岩。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去大围山这些地方甚至走得更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是当代大学生该有的追求不是吗?第二,我觉得实*的时间是不是能稍微长一些,经过实践,我们发现了野外实*确实比单纯的课程教学要更能让人有宽度和广度的吸纳知识,也能激起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地质的兴趣。如此,实*时间延长更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课程的推广不是吗?

  我坚信着,知行合一,定会把学*的境界推到圆满。这次的实*,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多。真心的希望能在多来几次。以后的日子,我也会更好的学*地质,因为,我发现,学*地质,原来是一件如此美好的事情。

地质实*心得体会11

  莲花山的构造位置处于加里东运动以来的深断裂带上,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造山期,为一典型的褶皱山系。莲花山山脉向东北经丰顺、梅县、大埔进入福建的华安南靖一带;向西南:至海丰、惠东宝安各县分别于大亚湾、深圳湾如南海,又复出于万山群岛、高栏列岛。广东境内长约500km,宽20至40km,局部60km。深大断裂为一条强烈挤压破碎带,共有120多条断层组成,分东西两断层束,向东南有13条主干断层,向西有14条主干断层。此带动力热力变质作用强烈(属低中压型变质),可寻找到铅、锌、铜、钨、锡等矿藏。是重要的导岩构造,中酸性岩浆发生多次裂隙式多间歇性喷发,深断裂内,岩体达100多个。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带。

  地层:侏罗系上统称高基坪群(为陆相中酸性火山岩),该群为一套复杂的陆相火山岩系,由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熔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夹层组成,厚度巨大。 早上10左右,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几个班搭着校车到了莲花山,上山的路比较陡,但沿途的风景不错,一路鸟语花香,忍不住想快点下车,去好好的欣赏。终于到了山顶,下了车之后,我们就跟着老师,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名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望海观音,其规模宏大,气势非常壮观。望海观音金像高四十多米,这观音像霞披狮海,光泽南天,据说是目前箔金铜像的世界之最。此时正恰夕阳西斜,观音像头顶佛光灿灿。望海观音右侧的就是观音阁了,是仿古单体建筑,三层,面阔七间开,有外廊,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营造,雄伟庄重,气势恢宏,古色古香。于第三层阁顶高处有"莲花禅寺"之牌匾。大殿门前置大型香案,香客善信们虔诚焚香礼拜,祈求福缘。 沿着石阶往下走,就到了狮子岩了,它是傲然挺立的一块石头,像头雄狮,估计是由此得名吧,据说它是莲花山的标志之一。这块石头是由古代的海潮侵蚀而成的,看来千万年前这里是水位还是很高的',石头的岩性为沉积岩的棕红色砂岩,层理构造明显,极容易被风化。

  接下来就是飞鹰古道和飞鹰崖了,飞鹰古道是人为开凿的隧道,隧道洞穴比较宽大,穿透整个岩层,岩层岩性为沉积岩的棕红色砂岩,层理构造明显。

  我们跟着老师一路走下去,狮子岩对面的就是观音岩了,它是一块上部向外凸出,下部向内凹陷的岩石,上面有"观音岩"三个字,岩性也是沉积岩中的棕红色砂岩,下面供奉

地质实*心得体会12

  一、实*目的:

  1、为了熟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

  2、使我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并把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我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3、野外考察实*使我们对地质地貌学有一个感性直观地熟悉,锻炼了我们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实验的能力。

  4、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做出公道的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

  二、实*概况:

  本次实*共五天:

  5月9号——老师在教室给我们先容了我们本次实*的地点、实*目的及实*时应留意的事项,并先容了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各地区的自然地理,让我们有个初步的了解,并让我们课下多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5月10号——我们在莲花洞实*,在这里形成了奇异的喀斯特的地貌。洞内可见石钟乳,石柱,在山顶可看到竹叶状灰石、鲕粒灰言冬在山下又有地下暗河。 5月11号——我们来到了京娘湖,熟悉并鉴别沉积岩的层理、层面结构,老师并先容了河流的地质作用和河谷的形成。

  5月12号——到达古武当山,我们了解了片麻岩等岩石的结构、及构造特征和各种地质构造:褶皱构造、断层构造。

  5月13号——回到学校,把自己做的笔记进行了整理,写完实*报告。

  三、实*内容:

  1、实*前的预备:

  5月9号,老师告诉我们要往武安实*,实*地点有三个:莲花洞、京娘湖、古武当山。要熟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比如:片麻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等岩石的熟悉,识别节理、断层,层理、层面构造,河谷发育及形成等。已让我们有目的的实*。实*时留意安全,不能掉队,一切活动应集体行动。

  接着老师先容了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各地区的自然地理,让我们有个初步的了解,并让我们课下多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1﹚地形地貌

  区域位于太行山东麓南段,西连太行山地,东接华北*原,为太行山与华北*原过渡带。西部、西北部和中部鼓山为陡峻的断块山地,山峦起伏,向东逐渐过渡为丘陵、*原。总的地势是西北、西部高,东南、东部低。

  ﹙2﹚莲花洞

  莲花洞位于东太行山武安活水村向南,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这里的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加上降雨量比较丰富,形成了奇异的喀斯特的地貌。已开发出长约300多米的水旱二洞,旱洞有亿万年形成的钟石乳、石竹、石笋、石花、石幔、石瀑布,琳琅满目,包罗万象。水洞之内一汪甘泉清澈见底,汩汩不尽。登山的过程回看到溶洞,山上***露的灰岩面上可见到溶蚀的沟槽,洞内可见石钟乳,石柱,在山顶可看到竹叶状灰石、鲕粒灰言冬在山下又有地下暗河。

  ﹙3﹚京娘湖

  京娘湖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部,距邯郸约 60公里,现为aaa***风景区。因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发生在这一带,故得此名。京娘湖亦称口上水库,位于武安市西北部山区的口上村北,距武安城30公里,现凭借其中山川水色开辟成为旅游风景区和避暑胜地。这里层峦叠嶂,川谷深幽,其风景各具特色。有的为人工造就,气势宏伟,巧夺天工;有的受自然造化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的同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相交融,赋情于景,使人触景生情。据史料记载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此外,京娘湖水库大坝,大坝横阻于门道川与常社川进口处。为浆砌石重力坝,高81米,长185米,坝顶宽10.5米,水库容量3200万立方米,在溢流段上建有交通桥。一坝雄踞,宛如银壁,宏伟壮观。还有京娘峡,原名三层门,后因此处所传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而改称现名。这里峭壁高悬,若乘船进谷,仰看蓝天一线,俯视碧水一带,大有峰与天关接,船从地窟行之感。

  ﹙4﹚古武当山

  古武当山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处,距邯郸市70公里,是一座道教历史名山。山顶一唐代古碑上记载有古武当山字样,经专家考证认定是久为国内道教界寻找的著名的北方武当山,其历史早于国内其他武当山。古武当山自然风光秀美,文物古迹众多,山势奇异,五峰相看,顶顶有庙,峰峰插天,杆被繁茂,满山葱郁。进进景区,您可先乘缆车直达山顶,上庙主峰海拔1437.7米,开*人才网?**涿斫ㄔ谏蕉ゴγ 砟诠┳诺来笊裾***浯蟮酆吞 谑φ湃 帷1倍ダ弦 ィ 隙ツ棠潭ィ 屑溆幸惶烨帕 印v蒙砩蕉ィ 菽吭犊矗 樯剿 扑 缃 删常 媸恰吧裨诿碇凶 碓谠浦行小薄?

  2、古武当山实*:

  古武当山四周的主要岩性:

  地层自老致新依次为震旦系、冷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三系、第四系。其中震旦系、三叠系地层分布面积小,出露不全。石炭系、二叠系、第三系地层多被第四系地层覆盖,只有零星露头出露。其他各时代地层出露良好。

  片麻言定变质言订一般具片麻状构造,中粗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由长石、石英和各种暗色矿物(云母、角闪石、辉石等)组成。根据岩石的物质成分可分为富铝片麻岩、斜长片麻岩、碱长(二长)片麻岩和钙质片麻岩等。还可依所含矿物种类进一步分为角闪石斜长片麻岩、石榴子石斜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等。其原岩类型比较复杂,可以是正常沉积言定粘土岩、粉砂岩等),也可以是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或各种侵进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由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

  页岩是由粘土脱水胶结而成,大部分有明显的薄层理,能沿层理分成薄片,这种特征也称作页理,风化后多成碎片状或土壤状。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很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

  是一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十分稳定的矿产资源,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即低温石英(a-石英),是石英族矿物中分布最广的一个矿物种。广义的石英还包括高温石英(b-石英)。石英块又名硅石,主要是生产石英砂(又称硅砂)的原料,也是石英耐火材料和烧制硅铁的原料。

  花岗岩的球状风化(红色变为玄色):

  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角部受三个方向的风化,棱边受两个方向的风化,而面上只受一个方向的风化),故棱角逐渐缩减,终极趋向球形。这样的风化过程称球状风化。

  (1)断裂构造

  在地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基本类型是节理和断层。

  ①节理裂隙:

  岩层发生了裂开但两盘岩石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变动。按其形成的力学性质,节理可分为张节理和剪切节理和劈理。节理常成组出现,如x-形的共轭节理。在京娘湖南侧、漳河北岸,可见到不同外形的节理构造。构造

  理是各种裂隙中分布最广泛的裂隙,所有大型水电工程都会碰到。

  ②断层:

  假如断裂两侧的岩石已发生了明显的相对位移,则称断层。

  在地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岩层在侧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弯曲,但仍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这

  种地质构造形态叫褶皱。褶皱中单个的弯曲也称褶曲。褶皱的面向上弯曲﹐两侧相背倾斜﹐称为背形﹔褶皱面向下弯曲﹐两侧相向倾斜﹐称为向形。如组成褶皱的各岩层间的时代顺序清楚﹐则较老岩层位於核心的褶皱称为背斜﹔较新岩层位於核心的褶皱称为向斜。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单个褶皱大者可延伸数十公里﹐小者可见於手标本或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

  尖灭尖灭指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的现象。地层的尖灭指的是沉积层向着沉积盆地边沿,其厚度逐渐变薄直至没有沉积。超覆是海侵时随着沉积范围的扩大,上覆岩层的沉积范围大于下伏岩层的现象。

  3.京娘湖实*:

  ﹙1﹚京娘湖四周的主要岩性

  长城系大红峪组:为本地区最古老的地层。岩性为紫红或粉红色中厚层中粗粒石英砂岩及长石英砂言冬含铁质及海绿石。层面清楚,交错层里和波痕发育,与上覆冷武系地层为假整合接触,均匀厚度为18m。

  ﹙2﹚沉积岩层理构造及层面构造:

  层理是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沉积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外形或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成层的现象。层理是沉积岩中最重要的一种构造特征,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主要标志。

  水*层理:是由*直且与层面*行的一系列细层组成的层理。它是在比较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如河流的堤岸带、闭塞海湾、海和湖的深水带),从悬浮或溶液中缓慢沉积而成的。

  单斜层理:是由一系列与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的层理。细层的层理向同一方向倾斜并大致*行。它与上下层面斜交,上下层面互相*行。它是由单向水流所造成的,多见于河床或滨海三角洲沉积中。

  交错层理:是由多组不同方向的斜层理互相交错重叠而成的,是由水流的运动方向频繁发生变化所造成的,多见于河流沉积层中。

  层面构造:指岩层层面上由于水流、风、生物活动等留下的痕迹,如波痕、泥裂、雨痕、流痕等。

  ﹙3﹚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腐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进海、进湖和支流进干流处,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积在海洋和湖泊里。河谷沉积只占搬运物质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暂时性沉积,很轻易被再次腐蚀和搬运。

  ①腐蚀作用:河流的腐蚀作用包括机械腐蚀和化学腐蚀两种。河流腐蚀一方面向下冲洗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腐蚀,而河流化学腐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腐蚀那么普遍。

  ②搬运作用:河水在活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腐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洗下来的物质。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

  ③沉积作用:当河床的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能力降低,河水挟带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

  ﹙4﹚河谷 河水所流经的带状延伸的洼地。河谷内包括了各种类型的'河谷地貌。从河谷横剖面看,可分为谷底和谷坡两部分。谷底包括河床、河漫滩;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常有河流阶地发育。谷坡与谷底的交界处称谷坡麓,谷坡与原始山坡或地面的交界处,称为谷肩或谷缘。从纵剖面看,上游河谷狭窄多瀑布,中游展宽,发育河漫滩、阶地,下游河床坡度较小,多形成曲流和汊河,河口形成三角洲或三角湾。

  一般河谷形态类型有:隘谷、峡谷、宽谷、复式河谷。与岩层产状关系可分为顺向河谷、次成谷、逆向谷、偶向谷。其他还有纵谷、横谷的地质构造分类,幼年谷、壮年谷、老年谷的腐蚀循环分类,以及古河谷、谷中谷等。

  2、莲花洞实*:

  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 水的冲蚀、潜

  蚀,以及坍陷等机械腐蚀过程。喀斯特(kra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 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1﹚可溶性岩石 可溶性岩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异的喀斯特景观。

  (2)岩石透水性 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活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明显。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猎冬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网。

  地下岩溶

  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的地下洞***,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容纳千人以上;形态千奇百怪,溶洞中有很多奇异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小的连一个人都难以通过。溶洞是水的溶蚀作用、流水腐蚀以及重力作用的长期结果。

  ⅱ、从莲花洞出来,我们爬上山顶,在山顶可看到竹叶状灰石、鲕粒灰岩

  鲕状灰言定oolitic limestone)又称鲕粒灰言冬是一种以鲕粒为主要组分的石灰言冬它是一种良好的储油岩.它是兼具化学和机械成因的石灰言冬形成于碳酸钙处于过饱和状态的海、湖波浪活动地带或潮汐通道水流活动地带。

  竹叶状灰岩是石灰岩的一种,其特点为截面有砾石呈竹叶状。在我国华北地台上冷武统崮山组曾出现过大量的竹叶状灰岩现象。属冷武系碳酸盐类的沉积岩。它的形成是由碎石集散于海里,经海水长年冲击、腐蚀,慢慢变成类似橄榄状碎石块,一般长0.3cm~10cm,后又经地壳运动、沧海变迁,渐渐被一种钙质胶接、粘合、挤压在一起。沧海变为陆地后,这些合成石块在地壳的变化中露出地面,受雨水冲洗、风化等外力作用而变成今天的样子容貌。

  火成言定闪长玢言订:闪长玢岩属中性浅成言冬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角闪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黑云母、辉石及石英。呈斑状结构,斑晶以斜长石和角闪石为主。常为灰色,如有次生变化,则多为灰绿色,块状构造。常以岩脉或在闪长岩体边部产出。

  5、书写实*报告:

  我回到学校,我们小组把做的笔记进行了分类、整理。仔细分析了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并分析了把自己找的照片和自己我们的笔记逐一对应,通过上网搜查资料,查各种文献,把实*报告写完。

  四、实**结:

  1、此次教学实*我们在实*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实*的安排,达到了实*的目地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2、 通过此次教学实*,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纵能力。实*中有很多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纵技术和应用理论。如何充分灵活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纵,锻炼自己的实践操纵能力,这次教学实*给了我们一个充分锻炼的自己的机会。

  3、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次野外实*我们不但欣赏了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的秀美的自然景色,调查了解了地质地貌的类型和地质变化,而且学*并把握了野外地质地貌实*的一些调查研究方法,进步了我们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在野外实*的过程中,固然非常的劳累,但看到如此的美丽的自然景色,实*后的成果心里还是非常愉悦。这次教学实*让我们受益匪浅。

地质实*心得体会13

  一、 实*概况 1、 实*目的与任务

  地质地貌实*是深刻认识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体会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此次肇庆地质地貌实*,使我们更加详细的了解地质地貌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特别是加深了对岩溶地貌的理解,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学*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野外地质地貌实*,让我们提前体验了自己今后将要做的工作,特别是作为一名城市的规划人员,对地质地貌的认识和判定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专业素质,只有对某一区域的地形具有一定的观察和洞悉能力,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规划。 2、 实*地点:广东省肇庆市七星岩地质公园

  3、 实*单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4、 实*时间:20xx年9月7日——20xx年9月9日 5、 指导老师:刘希林老师及三位博士生助教 6、 实*简介:

  本次实*从9月7日下午开始,我们一行人从南校区出发,傍晚时分到达肇庆市,整顿休息一晚后,9月8日开始进入肇庆市七星岩公园进行考察,主要考察了岩溶地貌的表现,如峰群、孤峰、石林、落水洞、地下河、溶洞等地貌类型,爬上了天柱岩后,还看到了从南向北的冲积*原,同时还有其他地貌类型。9月9日早晨,吃完早饭返回中山大学南校区,结束了三天的地质地貌课程考察实*。7、 实*目的地简介

  肇庆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北约4公里处,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面积8.23*方公里。七星岩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湖泊景观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岩峰巧布在面积达6.3*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长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风光旖旎。被誉为

  七星岩原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沥湖,主体由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镜的*600公顷湖面上,20多公里长的林荫湖堤,如绿色带飘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和里湖连结在一起,湖光山色,绰约多姿。

  二、肇庆七星岩公园主要地貌类型 1、 实*路线

  9月8日早晨,从入住宾馆出来后,我们乘车经过星湖中心开辟的湖心路一路驶至七星岩公园西门,从西门出发,进入七星岩公园,首先到达的是双源洞,其次是阿坡岩,然后沿湖线返回,攀爬天柱岩,最后在龙岩

  洞进行洞内参观游览。下面在(2)中按地貌类型具体叙述行程。 2、 肇庆七星岩公园主要地貌类型 (1) 喀斯特地貌 a. 洞穴

  喀斯特地貌中的洞穴,即溶洞,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进行溶蚀和侵蚀而成的地下孔道。当地下水流沿着可溶性岩石的较小裂隙和孔道流动,其运动速度很慢,这是只能进行溶蚀作用,随着裂隙的不断扩大,地下水除继续进行溶蚀作用外,还产生机械侵蚀作用,使孔道迅速扩大为洞穴。

  七星岩公园中有许多因为溶蚀作用形成的溶洞,如双源洞、龙岩洞等。

  我们首先到达的是双源洞,由于双源洞地下水位过高,船只无法进入,因此没能进入洞内观察,只能在洞外观测。双源洞是一段喀斯特地下河,发育在阿坡岩中,地下河上游的地表河源于北岭山地,穿越阿坡岩流向星湖。双源洞有两个洞口,两个洞口上方

  均刻有历代名家在上留下的名迹。在由一个洞口前往另一个洞口的`途中,还可以观察到路边石壁上悬挂着的残留石钟乳奇观,通过钙化作用,这些石钟乳都是地下河流顶板坍塌后出露地表的。

  详细观察的溶洞为龙岩洞,是七星岩诸洞中开辟最早的洞穴,景物最多。以水洞为主洞,洞内低于洞外,经过改造,洪水期再不淹洞,冬季保持水位。洞内有地下水面溶蚀和侵蚀形成的边槽两层,呈明显的石床状;洞顶有一条沿岩面裂缝溶蚀的凹坑,呈天沟状。龙岩洞顶高达30多米,下为湖水,

  向东直通黑岩,东南紧连副黑岩,西北为斗光室,上石蹬为旋玑台。旋玑台为洞顶崩落的巨石。台底高出洞底6~7米,*台顶豁然开朗,坐落于洞北口,高宽开敞。龙岩洞上方有许多石钟乳,构成了很多千奇百怪的物品和人物,使人浮想联翩。其中在洞的北边,向上还可以通过落水洞看到天空。 b. 地下河

  双源洞和龙岩洞内的水流均为地下河,地下河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沿裂隙溶蚀而成的地下水汇集和排泄的通道。地下河的水流主要由地表降水沿岩层渗流或由地表河流经落水洞进入地下河,少数地下河水流由深源和远源地下水补给。通过观察可以

  明显知道,双源洞的地下河上游的地表河源于北岭山地,穿越阿坡岩流向星湖,形成地下河。 c. 落水洞

  经过双源洞继续向前走,可以看到阿坡岩,登上阿坡岩前面的山坡,在山坡的一侧树丛的掩映下,可以隐约见到一个落水洞,落水洞是岩溶地区地表水流向地下河或地下溶洞的通道,它是由垂直方向流水对裂隙不断进行溶蚀并伴随塌陷而成。落水洞常分布在溶蚀洼地和岩溶沟谷内,也有在斜坡上。 d. 漏斗

  七星岩公园内的喀斯特漏斗位于阿坡岩不远的马栏岗上,漏斗是岩溶化地面上的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数十米,深十几米至数百米。

  马栏岗位于背斜的轴部,因岩层为抗侵蚀能力差的测水组砂页岩,这里呈现“背斜成谷”的倒置地形景观。

  背斜轴部节理发育,再加上马栏岗位于测水组砂页岩与壶天群灰岩交界,是喀斯特水溶是作用特别旺盛的地方。因此,地表水汇集处形成一巨大的喀斯特漏斗,下面有暗流与西江相通,形成这里流水的一个出口。除了溶蚀、侵蚀作用外,主要还有重力作用。落水洞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裂隙状的,一种是井状的。在这里看到的是井状的,其深度和宽度都比较大。 e. 峰林、峰丛

  七星岩就是喀斯特丘陵,原来的许多喀斯特峰林都被后来的流水冲积作用破坏了,现在仅仅残余下七座石灰岩石峰。

  这七座喀斯特石峰是阆风岩(峰顶高程103.3m)、玉屏岩(99.8m)、石室岩(89.8m)、天柱岩(108.0m)、蟾蜍岩(89.9m)、仙掌岩(61.8m)和阿坡岩(119.6m)。

  我们考察经过的石峰有蟾蜍岩、阿坡岩和天柱岩。

  峰林是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相对高度100m~200m,坡度较陡,分散或成群出现在*地上,形似树林。山峰的表面发育石芽和溶沟,构成峰林*原。峰丛洼地是由连座的山峰和其间的洼地组成,山峰形似锥形,洼地的*面形状为多边形,山峰之间洼地有落水洞或溶洞,形成峰丛洼地。

  峰林地貌的发育,通常用地貌循环理

  论来解释,即峰丛是岩溶发育初期由岩溶水的垂直渗入溶蚀扩大而成,所以峰洼之间的

  相对高度较小,山峰下部尚有未溶蚀的基座相连。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演化而成。当峰丛之间进一步溶蚀向深处发展,直到水*循环带,这是地下河可能出露成地表河,使侵蚀作用加强,峰丛基座被切开,山峰相互分离成为峰林。

  在七星岩公园内,既有处于壮年期的峰林,也有处于衰老期的孤峰。 f. 溶蚀洼地

  七星岩公园中还有很多由溶蚀洼地形成的湖泊。溶蚀洼地的形成是由多个溶斗逐渐扩大融合而成。因此,地壳相对稳定时期越长,溶蚀洼地面积越大。有时溶蚀洼地积水,可形成湖,称岩溶湖。如七星岩公园内的星湖(包括波海湖、青莲湖、中心湖、红莲湖、里

  湖),就是溶蚀洼地积水所成的岩溶湖。它们四周多被峰林围绕,山水缠绕形成了秀丽迷人的风景。

  (2) 河流地貌:洪积扇

  在攀爬到天柱岩的顶端后,可以明显观察到位于七星岩公园东部的北岭,北岭山前是典型的洪积扇。

  山麓带常处于构造下沉状态,地形坡度急剧变缓,河流水流分散,流速减慢,一部分水渗漏地下,因而山地河流带来的大量砾石和泥沙在山麓带发生堆积,形成一个半锥形的堆积体,*面成扇形,成为洪积扇。

  在七星岩公园北面

  山地的麓部谷口发育着洪冲积阶地和洪冲积扇,在地貌形态上看,从北到南是由北岭侵蚀中山向洪积扇过度再向冲积*原过度,侵蚀风化剥蚀产物被山区沟谷携带至山麓地带发生堆积,形成洪积扇。 三、七星岩与桂林山水

  经过考察得知,肇庆七星岩内的主要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景区内的峰林丛立,星湖荡漾,树木环绕,景色优美。中国另外一处以喀斯特地貌作为景区的地点就是桂林,所谓桂林山水甲天下,之所以这么壮观,就是因为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处于壮年期,峰丛和峰林都发育的极为蓬勃。下面从几个方面简单对比七星岩与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的相

  同点与不同点。 1. 发育时期

  七星岩的峰丛峰林和溶洞大多数处于壮年期甚至幼年期,部分发育比较壮阔,而少数山峰还在发育中,溶蚀作用还没有深入或者大规模进行,所以未显得十分壮阔,少数

  孤峰已经步入老年期。

  桂林山水的峰丛峰林和溶洞90%处于壮年期和老年期,有大规模的高高耸立的峰林峰丛,还有桀骜独立的孤峰,与漓江结合在一起,*地拔起,千姿百态,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十分优美。

  总体来说,两个景区的峰丛峰林和

  溶洞大部分处于壮年期,因为七星岩范围较小,所以没有桂林山水表现的壮阔。 2. 形成原因

  七星岩和桂林山水都是喀斯特地貌,不管是峰林、峰丛还是地下溶洞,形成原因主要都是溶蚀作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化学作用过程(分解和化合)和物理作用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在七星岩和桂林地区,具备了溶蚀作用的因素,如气候适宜,温度较高,降水较多,气压较高,水的溶蚀性大,碳酸钙溶解度大,同时两地区又存在了大量的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等,因此溶蚀作用大规模发生,产生了一系列岩溶形态,形成七星岩和桂林山水。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七星岩景区的形成大部分原因是溶蚀作用,而桂林山水除了溶蚀作用,还有崩塌作用,林石山地形是以一座座石山拔地而起,四坡壁立峭峻为特征。石山四周峭峻,是由于石灰岩体多被溶蚀而成向下透的通路。因此,石山坡面是以崩塌为主。一部分景区也是由于崩塌作用而形成的。 四、对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认识

  通过以上实践并结合课本知识,总结喀斯特地貌发育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 岩石必须是可溶的,如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等。

  2. 岩石必须是透水的,岩石的透水性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度和裂隙度。

  3. 水具有侵蚀性,CO溶解在水里面,生成HCO3-离子,HCO3-离子可以溶解CaCO3,使

  CaCO3形成Ca(HCO3)2,Ca(HCO3)2溶解度大于CaCO3。

  4. 地下水必须是流动的,流动的水具有增加溶蚀力的作用。因为停滞的水,很快会使

  溶液达到饱和而失去溶蚀力。

  五、结语

  三天的实*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我们都期望着实*能够再长一点,我们可以学到多一点的野外实*知识。本次实*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地貌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地质地貌学的意义,巩固了学*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并且学会了一定的考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 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中。这次实*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而且也引到了我们对将来工作在地质地貌方面的认识作用,在城市规划之前进行地质地貌的考察,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参考文献 a. 专著

地质实*心得体会14

  一、实*概况

  1、实*目的与任务

  地质地貌实*是深刻认识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体会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此次肇庆地质地貌实*,使我们更加详细的了解地质地貌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特别是加深了对岩溶地貌的理解,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学*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野外地质地貌实*,让我们提前体验了自己今后将要做的工作,特别是作为一名城市的规划人员,对地质地貌的认识和判定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专业素质,只有对某一区域的地形具有一定的观察和洞悉能力,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规划。

  2、实*地点:广东省肇庆市七星岩地质公园

  3、实*单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4、实*时间:20xx年9月7日——20xx年9月9日

  5、指导老师:刘希林老师及三位博士生助教

  6、实*简介:

  本次实*从9月7日下午开始,我们一行人从南校区出发,傍晚时分到达肇庆市,整顿休息一晚后,9月8日开始进入肇庆市七星岩公园进行考察,主要考察了岩溶地貌的表现,如峰群、孤峰、石林、落水洞、地下河、溶洞等地貌类型,爬上了天柱岩后,还看到了从南向北的冲积*原,同时还有其他地貌类型。9月9日早晨,吃完早饭返回中山大学南校区,结束了三天的地质地貌课程考察实*。

  7、实*目的地简介

  肇庆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北约4公里处,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面积8.23*方公里。七星岩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湖泊景观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岩峰巧布在面积达6.3*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长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风光旖旎。被誉为xxxx。

  七星岩原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沥湖,主体由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镜的*600公顷湖面上,20多公里长的林荫湖堤,如绿色带飘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和里湖连结在一起,湖光山色,绰约多姿。

  二、肇庆七星岩公园主要地貌类型

  1、实*路线

  9月8日早晨,从入住宾馆出来后,我们乘车经过星湖中心开辟的湖心路一路驶至七星岩公园西门,从西门出发,进入七星岩公园,首先到达的是双源洞,其次是阿坡岩,然后沿湖线返回,攀爬天柱岩,最后在龙岩洞进行洞内参观游览。下面在(2)中按地貌类型具体叙述行程。

  2、肇庆七星岩公园主要地貌类型

  (1)喀斯特地貌

  a、洞穴

  喀斯特地貌中的洞穴,即溶洞,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进行溶蚀和侵蚀而成的地下孔道。当地下水流沿着可溶性岩石的较小裂隙和孔道流动,其运动速度很慢,这是只能进行溶蚀作用,随着裂隙的不断扩大,地下水除继续进行溶蚀作用外,还产生机械侵蚀作用,使孔道迅速扩大为洞穴。

  七星岩公园中有许多因为溶蚀作用形成的溶洞,如双源洞、龙岩洞等。

  我们首先到达的是双源洞,由于双源洞地下水位过高,船只无法进入,因此没能进入洞内观察,只能在洞外观测。双源洞是一段喀斯特地下河,发育在阿坡岩中,地下河上游的地表河源于北岭山地,穿越阿坡岩流向星湖。双源洞有两个洞口,两个洞口上方均刻有历代名家在上留下的名迹。在由一个洞口前往另一个洞口的途中,还可以观察到路边石壁上悬挂着的残留石钟乳奇观,通过钙化作用,这些石钟乳都是地下河流顶板坍塌后出露地表的。

  详细观察的溶洞为龙岩洞,是七星岩诸洞中开辟最早的洞穴,景物最多。以水洞为主洞,洞内低于洞外,经过改造,洪水期再不淹洞,冬季保持水位。洞内有地下水面溶蚀和侵蚀形成的边槽两层,呈明显的石床状;洞顶有一条沿岩面裂缝溶蚀的凹坑,呈天沟状。龙岩洞顶高达30多米,下为湖水,向东直通黑岩,东南紧连副黑岩,西北为斗光室,上石蹬为旋玑台。旋玑台为洞顶崩落的巨石。台底高出洞底6~7米,*台顶豁然开朗,坐落于洞北口,高宽开敞。龙岩洞上方有许多石钟乳,构成了很多千奇百怪的物品和人物,使人浮想联翩。其中在洞的北边,向上还可以通过落水洞看到天空。

  b、地下河

  双源洞和龙岩洞内的水流均为地下河,地下河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沿裂隙溶蚀而成的地下水汇集和排泄的'通道。地下河的水流主要由地表降水沿岩层渗流或由地表河流经落水洞进入地下河,少数地下河水流由深源和远源地下水补给。通过观察可以明显知道,双源洞的地下河上游的地表河源于北岭山地,穿越阿坡岩流向星湖,形成地下河。

  c、落水洞

  经过双源洞继续向前走,可以看到阿坡岩,登上阿坡岩前面的山坡,在山坡的一侧树丛的掩映下,可以隐约见到一个落水洞,落水洞是岩溶地区地表水流向地下河或地下溶洞的通道,它是由垂直方向流水对裂隙不断进行溶蚀并伴随塌陷而成。落水洞常分布在溶蚀洼地和岩溶沟谷内,也有在斜坡上。

  d、漏斗

  七星岩公园内的喀斯特漏斗位于阿坡岩不远的马栏岗上,漏斗是岩溶化地面上的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数十米,深十几米至数百米。

  马栏岗位于背斜的轴部,因岩层为抗侵蚀能力差的测水组砂页岩,这里呈现“背斜成谷”的倒置地形景观。

  背斜轴部节理发育,再加上马栏岗位于测水组砂页岩与壶天群灰岩交界,是喀斯特水溶是作用特别旺盛的地方。因此,地表水汇集处形成一巨大的喀斯特漏斗,下面有暗流与西江相通,形成这里流水的一个出口。除了溶蚀、侵蚀作用外,主要还有重力作用。落水洞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裂隙状的,一种是井状的。在这里看到的是井状的,其深度和宽度都比较大。

  e、峰林、峰丛

  七星岩就是喀斯特丘陵,原来的许多喀斯特峰林都被后来的流水冲积作用破坏了,现在仅仅残余下七座石灰岩石峰。

  这七座喀斯特石峰是阆风岩(峰顶高程103.3m)、玉屏岩(99.8m)、石室岩(89.8m)、天柱岩(108.0m)、蟾蜍岩(89.9m)、仙掌岩(61.8m)和阿坡岩(119.6m)。

  我们考察经过的石峰有蟾蜍岩、阿坡岩和天柱岩。

  峰林是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相对高度100m~200m,坡度较陡,分散或成群出现在*地上,形似树林。山峰的表面发育石芽和溶沟,构成峰林*原。峰丛洼地是由连座的山峰和其间的洼地组成,山峰形似锥形,洼地的*面形状为多边形,山峰之间洼地有落水洞或溶洞,形成峰丛洼地。

  峰林地貌的发育,通常用地貌循环理论来解释,即峰丛是岩溶发育初期由岩溶水的垂直渗入溶蚀扩大而成,所以峰洼之间的相对高度较小,山峰下部尚有未溶蚀的基座相连。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演化而成。当峰丛之间进一步溶蚀向深处发展,直到水*循环带,这是地下河可能出露成地表河,使侵蚀作用加强,峰丛基座被切开,山峰相互分离成为峰林。

  在七星岩公园内,既有处于壮年期的峰林,也有处于衰老期的孤峰。

  f、溶蚀洼地

  七星岩公园中还有很多由溶蚀洼地形成的湖泊。溶蚀洼地的形成是由多个溶斗逐渐扩大融合而成。因此,地壳相对稳定时期越长,溶蚀洼地面积越大。有时溶蚀洼地积水,可形成湖,称岩溶湖。如七星岩公园内的星湖(包括波海湖、青莲湖、中心湖、红莲湖、里湖),就是溶蚀洼地积水所成的岩溶湖。它们四周多被峰林围绕,山水缠绕形成了秀丽迷人的风景。

  (2)河流地貌:洪积扇

  在攀爬到天柱岩的顶端后,可以明显观察到位于七星岩公园东部的北岭,北岭山前是典型的洪积扇。

  山麓带常处于构造下沉状态,地形坡度急剧变缓,河流水流分散,流速减慢,一部分水渗漏地下,因而山地河流带来的大量砾石和泥沙在山麓带发生堆积,形成一个半锥形的堆积体,*面成扇形,成为洪积扇。

  在七星岩公园北面

  山地的麓部谷口发育着洪冲积阶地和洪冲积扇,在地貌形态上看,从北到南是由北岭侵蚀中山向洪积扇过度再向冲积*原过度,侵蚀风化剥蚀产物被山区沟谷携带至山麓地带发生堆积,形成洪积扇。

  三、七星岩与桂林山水

  经过考察得知,肇庆七星岩内的主要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景区内的峰林丛立,星湖荡漾,树木环绕,景色优美。中国另外一处以喀斯特地貌作为景区的地点就是桂林,所谓桂林山水甲天下,之所以这么壮观,就是因为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处于壮年期,峰丛和峰林都发育的极为蓬勃。下面从几个方面简单对比七星岩与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发育时期

  七星岩的峰丛峰林和溶洞大多数处于壮年期甚至幼年期,部分发育比较壮阔,而少数山峰还在发育中,溶蚀作用还没有深入或者大规模进行,所以未显得十分壮阔,少数孤峰已经步入老年期。

  桂林山水的峰丛峰林和溶洞90%处于壮年期和老年期,有大规模的高高耸立的峰林峰丛,还有桀骜独立的孤峰,与漓江结合在一起,*地拔起,千姿百态,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十分优美。

  总体来说,两个景区的峰丛峰林和溶洞大部分处于壮年期,因为七星岩范围较小,所以没有桂林山水表现的壮阔。

  2、形成原因

  七星岩和桂林山水都是喀斯特地貌,不管是峰林、峰丛还是地下溶洞,形成原因主要都是溶蚀作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化学作用过程(分解和化合)和物理作用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在七星岩和桂林地区,具备了溶蚀作用的因素,如气候适宜,温度较高,降水较多,气压较高,水的溶蚀性大,碳酸钙溶解度大,同时两地区又存在了大量的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等,因此溶蚀作用大规模发生,产生了一系列岩溶形态,形成七星岩和桂林山水。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七星岩景区的形成大部分原因是溶蚀作用,而桂林山水除了溶蚀作用,还有崩塌作用,林石山地形是以一座座石山拔地而起,四坡壁立峭峻为特征。石山四周峭峻,是由于石灰岩体多被溶蚀而成向下透的通路。因此,石山坡面是以崩塌为主。一部分景区也是由于崩塌作用而形成的。

  四、对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认识

  通过以上实践并结合课本知识,总结喀斯特地貌发育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岩石必须是可溶的,如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等。

  2、岩石必须是透水的,岩石的透水性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度和裂隙度。

  3、水具有侵蚀性,CO?溶解在水里面,生成HCO3—离子,HCO3—离子可以溶解CaCO3,使CaCO3形成Ca(HCO3)2,Ca(HCO3)2溶解度大于CaCO3。

  4、地下水必须是流动的,流动的水具有增加溶蚀力的作用。因为停滞的水,很快会使溶液达到饱和而失去溶蚀力。

  五、结语

  三天的实*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我们都期望着实*能够再长一点,我们可以学到多一点的野外实*知识。本次实*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地貌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地质地貌学的意义,巩固了学*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并且学会了一定的考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中。这次实*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而且也引到了我们对将来工作在地质地貌方面的认识作用,在城市规划之前进行地质地貌的考察,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参考文献

地质实*心得体会15

  一、实*目的.:

  通过模型来认识钻井仪器

  二、实*地点及方式:

  地点:学校图书馆一楼、地科实验室。

  方式:参观。

  三、时间安排

  半天。

  四、简介

  在这里有各种岩石以及钻井过程中所用到的机械,还有一些化学试剂。

  五、教学内容

  1、井架

  2、钻头

  3、悬升式抽油机

  4、凝点实验器测温度防石油凝固

  5、荧光灯显示油气

  6、综合录井仪

  评价地层,检测含油气的性质,钻井的时候控制。


地质实*心得菁选(扩展3)

——地质实*心得体会菁选

地质实*心得体会(精选1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质实*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质实*心得体会1

  (一)井场的组成及钻井过程概况 1、井场概况

  井场是在陆地上打井时为便于钻井施工,在井口周围*整出来的一片*地,面积根据钻机钻探能力的大小而定,钻6km深井的钻机约需120×90m2,钻3km井深的钻机约需100×60m2,再小于此的钻机,井场可小到60×80m2。井场用于放置钻井设备如井架、动力机、泥浆泵及循环系统、以及存放钻杆、套管等管材,放置水罐、油罐、洗井液罐及堆放洗井液材料、各种配件等。并设有值班房、发电房、库房等临时建筑。

  井场的空场大小应能满足搬家、安装、固井及处理事故等作业时大批车辆进出、摆放的需要。

  井场的形状大体上为长方形,可因地制宜以减少土方量。但公路应从井架大门前方通入井场,不应从钻井设备后部通入(即所谓倒井场),油罐等也不应放于井场入口附*,以免井场上出现井喷、失火等险情时抢险车辆无法进入井场。

  1、对离矿区较远的探井,尚需有生活设施如宿舍、厨房、饭厅等。

  2、接单根在钻进过程中,由于井在不断加深,钻柱也要及时接长,每次接入一根钻杆叫做接单根。打一口井要接很多次单根。每两小时换钻杆。

  3、事故处理如物件落入井内,需进行打捞,钻杆断在井内也要打捞;钻柱被卡在井内时则要设法解除卡钻。除落物外,引起井内复杂情况而需要处理的原因多系洗井液性能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

  4、其它作业在钻井过程中要进行钻屑录井、气测井、电法测井以及地层测试;

  交井以后还可能有射孔、替喷、试油、酸化压裂等项作业。

  了解的知识:

  (1) 钻井的参数:钻时、井深、转盘转速、钻压、立管压力、大钩负荷

  (2)

  泥浆参数:泥浆比重、泥浆电导率、体积、温度流量

  (3) 导大绳:起钻、下钻、钻进 (4) 一根钻杆叫单根,三根钻杆叫立柱

  一、实*目的:通过模型来认识钻井仪器 二、实*地点及方式:

  地点:学校图书馆一楼、地科实验室。 方式:参观。

  三、时间安排:半天。 四、简介

  在这里有各种岩石以及钻井过程中所用到的机械,还有一些化学试剂。 五、教学内容

  1、井架

  2、钻头

  3、悬升式抽油机

  4、凝点实验器

  测温度防石油凝固

  5、荧光灯

  显示油气

  6、综合录井仪

  评价地层,检测含油气的性质,钻井的时候控制。

  一、实*目的:认识石油钻采装备

  二、实*地点及方式: 地点:四机厂。 方式:参观。

  三、时间安排:半天。 四、简介

  中国石化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四机厂)地处湖北省荆州市,是一家石油钻采装备研制企业。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固井压裂设备、钻机、修井机、海洋石油设备和高压管汇元件五大类16个系列2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在快移快装钻机、低温石油装备、自动混浆水泥车、大功率压裂机组研制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工厂被认定为“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

  四、教学内容

  1、海洋石油钻采设备

  第四石油机械厂生产的海洋钻采设备包括系列海洋修井机(钻修两用成套设施)、海洋橇装循环设备、海洋压裂防砂设备、海洋橇装固井设备及海洋高压组合管汇等产品。通过专业的设计和严格的生产制造工艺,可为海洋用户作业需要提供完整的成套设备解决方案,产品设计规范符合API4F、7K、8C、6A、16C等规范及相关国家标准、海洋专用法律及规范。

地质实*心得体会2

  为了适应人才需求,即理论、实际结合型人才,我系组织了一次工程地质实*。实*地点在秦皇岛市北二十八公里处的石门寨地区,实*时间为20xx年7月8日至7月12日。此次实*的目的是掌握岩石基本类型及特征。认识岩溶地形,了解滑坡、崩塌等重力地质作用和现象的形态特征等等。

  一、实*基地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概况

  石门寨地区位于秦皇岛市北二十八公里,属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地区,区内有公路,与秦皇岛相通,从秦皇岛市去北戴河,海滨、山海关等,又有公共汽车往返行使,所以交通极为方便。

  工作区坐落在柳江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的最主要的水系,它流向东南,在山海关以南入渤海,盆地内最高的山峰为老君顶,海拔493.7m。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海拔70米左右,盆地的中西部的火山岩分布区是本山区山高陡峻的部分。一般都在海拔200到500米左右。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多集中于七、八月份,可为全年降水量对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内。

  二、地质概况

  本区地层属华北型,除较普遍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一定代表性,全区范围内所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系,中生界的上三叠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本区的地层顺序,地层单位的划分和各地层单位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间的接触关系,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地区综合地层柱状图

  本区地层,自下至上简述如下:

  (一)元古界青白口群

  1)下马岭组

  下马岭组是区内出露最老的沉积岩,地层单位不整合于绥中花岗岩r2之上,在张崖子一带,发育良好,出露全,张崖子西剖面可作标中剖面本组厚91米,主要岩性为杂色页岩(包括紫红色,蛋青色、灰黑色,黄绿色等)。下马岭组的层型剖面,在北京西北昌*县境内,最早的称为下马岭页岩,后又称下马岭页岩组等。其实下马岭组的岩性不都是页岩,与本区一样还有部分砂岩,区内本组地层有两个韵律组成,第一韵律的底部是灰白色粗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可作玻璃原料。

  本组除主要在东部落*南北向分布外,在西南部的鸡冠山一带也有分布,其与绥中花岗岩的沉积接触关系,在鸡冠山和张崖子西一样明显,波痕、泥裂等现象亦易见到。

  2) 景儿峪组

  本组主要分布在区内的东部地区,出露的最好剖面在李庄儿沟,厚约28米,岩性由粗至细,由碎屑岩至粘土岩,至石炭酸岩,构成一个完整的韵律,与下马岭组整合接触,与上覆下寒武统府君山组为*行不整合接触,上下界限明显,岩性标志石以其中上部分的粉红色薄层状的泥灰岩为主要特征,与下伏下马岭组的分层标志,则以本组底部的砂岩作为分界,此岩的特征石颜色黄褐色和带铁锈色,粒度较细,含铁质及海绿石较多。

  (二)古生界

  1.寒武系

  1) 府君山组

  府君山组是区内寒武系最下部的地层,在东部发育良好,东部落北剖面,可作为标准,剖面厚146米,岩性主要为灰绿色豹皮状含沥青质白云质灰岩,含较多的莱得利基虫化石,顶部含核形石化石,本组属浅海相沉积,其与下伏景儿峪组,上伏馒头组均为*行不整合接触,,顶底界限和分层标志都十分清楚,底部为暗灰色,含沥青质白云质结晶灰岩,局部含砾屑,并产三叶虫化石,与景儿峪组顶部地层相差悬殊,与馒头组得分界则以本组顶部暗灰色含核形石得白云质灰岩或以馒头组底部的红色碎屑岩和泥岩。

  2) 馒头组

  馒头组由于岩体侵入,构造破坏和风化剥蚀产生出零心,出露较

  好的地层是在温庄以北一带,但距离较远,东部落北出露也较好且完整。可作本区的标准剖面,本组厚71米,岩性特征是鲜红色泥岩、页岩为主,底部具有角砾岩和砾岩,页岩中含石盐假晶,并加少量白云质灰盐,本组与下府君山组呈*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毛庄组为整合接触,本组上、下界限均明显,与毛庄组的分界是以本组顶部的鲜红色泥岩层作为标志层,泥岩的特点是颜色鲜红,成块状、无层理。这一分层标志在整个华北地区都相当稳定,是典型的标志层,本组没有发现可靠的化石依据,但从岩石地层特征,尤其是顶部分层标志,结合层位来考虑本区下寒武统馒头组的存在是无疑的。

  3) 毛庄组

  本组的分布特点是与馒头组相仿,但后者稍广,在沙河寨的西,毛庄组出露较好,化石也较丰富,可作为本区毛庄组标准剖面,本组厚约112米,岩性特征以紫红色页岩为主,页岩含少量白云母小片,就其颜色而言,比馒头组要暗一些,俗称猪肝色,与徐庄组相比,则又鲜艳一些,以褶颊虫类三叶虫为主。

  4) 徐庄组

  本组的分布比毛庄组更为广泛,比较好的剖面是东部落西剖面,此剖面不但出露全,而且化石十分丰富,上下界限也十分清楚,可作本区徐庄组标准剖面,本组厚101米,岩性为浅海相的黄绿色,含云母质粉砂岩,夹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和少量鲕状会岩透镜体或扁豆体,与下伏毛庄组分界,是以黄绿色粉砂岩互层为标志,而毛庄组顶部则是比较单一的紫红色页岩。

  3) 张夏组

  张夏组受到破坏和覆盖较少,是寒武纪地层,在区内分布最广的地层之一,几乎盆地周围都有分布,在揣庄北288高地以东的山脊上出露良好,是区内很好的标准剖面,本组厚130米,属浅海相沉积,按岩性特征可分上下两部分,下部为鲕状会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上部以鲕状灰岩为主,夹藻灰岩泥质条带灰岩。

  本组与下伏地层徐庄组为整合接触,两者的分界是以层状的鲕状灰岩为张夏组的底部,徐庄组的顶部很少有灰岩或少量很少的扁豆体,从三叶虫化石来看,张夏组底部常见有叉尾虫,小裂头虫等。

  4) 崮山组

  崮山组与张夏组在区内的分布相仿,比较好的剖面也以288高地东山脊上的剖面标准剖面,本组厚102米,属浅海相沉积,据岩性特征,可分下、中、上部分,下部和上部都以紫色砾屑灰岩及紫色粉砂岩为主,中部则是灰色的灰岩,与下伏张夏组间有明显的水下冲刷面,界限明显,接触部位,两者岩性差别很大,颜色和结构,成分变化明显,张夏组的顶部是灰色藻灰岩,而崮山组的底部是紫色砾屑灰岩或紫色粉砂岩互层,三叶虫化石也不同,张夏组藻灰岩中产德氏虫,在崮山组底部见有蝴蝶虫,崮山组化石丰富,几乎每层都可采到,主要为三叶虫,其次是腕足类及迭迭层石,主要都是三叶虫种类。

  5) 长山组

  长山组分布与崮山组相同,出露好的剖面也是揣庄北288高地东山脊为标准剖面,本组在区内出露厚度很小,只有18米左右,属浅海相沉积,岩性为紫色 ,砾屑灰岩分砂岩与页岩互层,夹有藻类岩及上午屑灰岩,与下伏地层崮山组为整合接触,二者分界清楚,崮山组顶部与本组接触部位是灰色厚层状藻灰岩含三叶虫、蝙蝠虫和蝴蝶虫等化石,长山组的底部为紫色,生物砾屑灰岩含海绿石,组成生物砾屑灰岩的化石是腕足类和三叶虫、庄氏虫等,本组中的藻灰岩为柱状藻,紫色氧化圈,非常明显,与崮山组有所不同。

  7) 凤山组

  凤山组的分布同长山组出露好的一面是揣庄一带,揣庄北288高地东坡可作凤山组的标准剖面,本组厚92米,属浅海相沉积,主要岩性为黄灰色泥灰岩夹砾屑泥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及薄层状泥质条带状灰岩,特点是泥质成分增多,容易被风化,风化后往往成黄色土状砾屑成为小团块状,本组与下伏长山组为整合接触,与常长山组的分界是以底部的青灰色砾屑泥灰岩为标志层,此层含有三叶虫化石,长山组顶部的紫色粉砂岩紧伏于其下。

  1.奥陶系

  1) 冶里组

  下奥陶统冶里组的分布大体上与凤山组一致,区内东、西部都有,但主要部分在东部区 ,出露较好的是在潮水峪至揣庄一带,揣庄北288高地西的剖面,可作区内冶里组的标准剖面。

  该剖面冶里组厚125.5米,属浅海较深水沉积,岩性可分上、下两部分,下部为灰色微晶质纯灰岩夹少量里屑及虫孔状灰岩,上部微灰色砾屑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与下伏凤山组为整合接触,其分层标志是以灰色砾砾屑灰岩作为冶里组的底界,此里屑灰岩很薄,厚不到0.5米,其上便是质纯灰岩,纯灰岩在揣庄一带形成陡砑子,地形标志特别明显,冶里组化石有三叶虫、笔石腕足类,腹足类、介形类等。

  2)亮甲山组

  亮甲山组的层型剖面在石门寨的亮甲山,在亮甲山剖面测得亮甲山组厚118米,茶庄北山剖面厚128米,均属浅海相沉积,主要岩性是中厚层状豹皮灰岩,下部夹少量砾屑灰岩和钙质页岩,与下伏冶里组为整合接触,分界是以亮甲山组底部的中层状豹皮灰岩为标志,风化后呈泥质条带状,局部含燧石纯核,此层开始便见到头足类化石“房角石”。

  3)马家沟组

  本组分布很广,东西部都有,地层发育最好,化石较多的石茶庄北山一带,该剖面可作为区内马家沟组的标准剖面,出露厚101米,属浅海相沉积,主要岩性为暗灰色白云质灰岩夹部分白云质含燧石结核,豹皮状白云质灰岩,顶部具少量灰岩,化石多产于顶部本组与下伏亮甲山组为整合接触,但二者界线十分明显,分层标志是以马家沟组底部的黄灰色,具微层理,含砾屑燧石结合的白云质灰岩,此层分布稳定,在整个华北地区都可见。

  3.石炭系

  1)本溪组

  中石炭统本溪组东、西部都很广,发育和出露最好的是半壁店东191高地和小王山一带,小王山剖面可作标准剖面,本组厚82米,横向上本组厚度有所变化,在石门寨西门处,测得厚度约70.7米,本组的岩性特征与华北地区一致,是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下部为铁质砂岩和褐铁矿,粘土岩,*行不整合于马家沟组之上,上部为细砂粉砂岩及页岩,夹3—5层泥灰岩透镜体,透镜体中含海相化石筵珊瑚,腕足类、双壳类、腹足类、苔藓类、棘皮动物类、粉砂岩及页岩中含植物化石。

  1) 太原组

  上石炭统太原组得分布与中石炭组本溪组相同,区内研究最早得剖面是在付水寨得老柳江,初称为云山组,本组岩性较稳定,以灰黑色粉砂岩,含铁质结核为主要特征,夹少量煤线及灰岩透镜体,有两个韵律组成,也含海相化石腕足类、双壳类,是海陆交互相沉积,与本溪组分界明显,本部底部青灰色含铁质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风化后具小孔,特征显著,分布稳定,过去称做云山砂岩,在辽宁太子河区则称黄旗砂岩或小孔砂岩,此砂岩均可对比。

  4二叠系

  1) 山西组

  山西组主要分布在东部黑山窑至曹山一带,西部也有出露,本组是区内重要含煤层位,属于*海沼泽沉积,研究和开采煤矿最早是在付水寨老柳江,因此本组以前称柳江组,本组可以石门寨西剖面作为标准剖面厚61.8米,主要沿线为灰色、灰黑色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粘土岩,构成两个韵律。第一个韵律含煤层,第二个韵律的顶部含铝土矿,本组厚度变化较大,约在35—60米左右,发育较好是老柳江、夏家峪、石门寨西一带,往北至半壁店曹山长城区有变薄趋势,与下伏太原组为整合接触,其分层标志可以本组底部的灰色、灰白色长石岩屑杂砂岩为界,这些砂岩在走向上有些变化,有时粒粗,并含砾石,有时变成中细粒结构,颜色可由灰白色变黄灰色,但结合地层层斜,上、下联系,以及注意山西组含可采煤的分布特征,便可加以区别。

  2) 下石盒子组

  下石盒子组主要分布在黑山窑至石岭一带西部,有零星分布,发育较好的剖面是牛毛岭一带,石门寨西门西侧的剖面可作为区内下石盒子的标准剖面,此剖面上本组出露完全,并产植物化石,厚115米。有三个韵律构成,本组属湖泊相沉积,主要岩性为灰色中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第二第三个韵律的顶部分别为A2、A1层耐火粘土岩或粘土质粉砂岩,颜色为紫色、紫灰色,含化石层位是在第一个韵律的顶部灰绿色含云母泥质粉砂岩,中、下石盒子组与下伏山西组为整合接触,二者的界限以山西组顶部的B层耐火粘土为标志层。

  3)上石盒子组

  上石盒子组分布比较局限,主要在黑山窑,欢喜岭至大石河西一带,发育最好的剖面是欢喜岭,此处可作为上石盒子组的标准剖面,本组厚72米,本组岩性特征明显,分布稳定,以河流相的灰白色中厚层状含砾、粗粒长石净砂岩为主,夹极少量紫色细粒砂岩及粉砂岩,与下伏石盒子组的接触关系,为整合接触,但上石盒子组的底部是另一个沉积韵律的开始,界限明显,其下即为下石盒子组的A1层紫色粘土质粉砂岩。界线的上下层都可作为这两组的分层标志。上石盒子组底部的灰白色含砾粗粒长石净砂岩更为特征,这层砂岩一般出露较好,单层厚度较大,总的厚也大,含长石量较多,杂质少,粗粒结构,并含砾石,这层长石净砂岩以前曾称南山砂岩,与太子河地区的彩家砂岩相当,在太子河又称彩家砂岩或王八盖子岩,其特点相似,是很好的区域性分层标志,本组中未获得化石资料,本组的划分和时代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岩性对比。

  4) 石千峰组

  石千峰组是二叠系最上一个组,由于上覆中生代地层的覆盖,因而出露很局限,只见于黑山窑至欢喜岭一带,出露较好的是欢喜岭至瓦家山一带,此处剖面可作为石千峰组的标准剖面,厚150米以上,主要岩性是一套河流相的紫色岩层,包括粉砂岩、泥岩,夹少量的砾岩粗粒至中细粒净砂岩和杂砂岩。其于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二者可以颜色区分,石千峰组的底部是紫红色含砾粗粒岩屑长石杂砂岩,从成分看,尤其是从岩石组合的特征看,有较大的差别,即石千峰组的岩石成分和岩石类型都杂一些,本组在红层中发现有植物及少量昆虫化石。

  (三)中生界

  1.三叠系

  黑山窑组 该组是晚三叠世地层,原属下侏罗统北票组的下部层型剖面在黑山窑后村西,厚161.8米,岩性为灰白色,中粗粒长石石英杂砂岩、黑色炭质页岩、粉砂岩,含煤线,其中含大量植物和少量昆虫及双壳类等,属湖泊相,与下伏上二叠统石千峰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上下岩层产状差别很大,本组底部具底粒岩,与上覆地层北票组为整合接触,但二者界限十分清楚,北票组底部以砾岩与本组分界。

  2.侏罗系

  1) 北票组

  北票组在区内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南北展布,出露层序较全,露头较好的剖面是在黑山窑后村至大岭一带,此处可作为区内北票组的标准剖面,该剖面的北票组可分上、下两段。

  下段:以砾岩和含砾粗粒杂砂岩为主,夹少量粉砂岩及页岩,厚278米,与下伏地层上三叠统黑山窑组呈整合接触,二者分界以北票组下段底部的砾岩作为标志层,下段植物化石丰富。

  上段:以粉砂岩、黑色炭质页岩为主含煤线,厚215米,底部具大砾岩,与下段界限明显,此段含植物、昆虫 、双壳类等化石。

  北票组属湖泊、河流、沼泽相沉积,由南至北厚度变化较大,尤其在东部区,北票组的不同层位覆于下伏地层上,这可能是由南向北超覆之故。北票组与下伏地层黑山窑为整合接触,与其他地层,如石千峰组、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山西组都是角度不整合接触,与上覆中侏罗统蓝旗组也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关于北票组的时代,根据植物化石组来看,应属早、中侏罗世的锥叶蕨——拟刺葵组合。

  5) 蓝旗组

  蓝旗组分布在柳江向斜的核部*南北向延展,上庄坨西旁水崖剖面出露好,可作为本组的`标准剖面, 本组由火山熔岩,与火山碎屑岩互层组成,厚1000米以上,其下与北票组等较老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根据岩 性组合,本组可分下、中、上三部分,下不稍偏酸性,为灰绿和浅黄绿色安山质角闪,粗安山质火山熔岩与集块岩,火山角砾岩互层,厚400米左右,上部以中基性为主,黑绿色、紫红色、青灰色玄武质、玄武安山质和辉石,安山质火山熔岩和熔结集块岩互层,夹少量火山角砾岩及泥灰岩,厚600米以上。

  6) 孙家梁组

  孙家梁组分布很局限,在区内的东南部蟠桃峪一带有少量出露,其上、下均被岩体侵入,未见与其他地层的直接 接触关系,从区域资料来看,本组与蓝旗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本组厚350米以上,是一套灰色酸性和中碱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包括流纹质、粗面质和粗安质火山熔岩、泥灰岩、火山角砾岩与集块岩。

  (四)新生界

  区内新生界,只发育部分第四系堆积类型较多。

  三.地质实*日记

  1. 7月8日 晴转小雨 亮甲山

  亮甲山是华北地区古生界奥陶系下统,形成于5.00—4.81亿年,以亮甲山组地层命名的。亮甲山组以中厚层灰岩和白云质岩为主,形成于浅海环境,厚度118米,与下伏冶里组,上伏马家沟组均为整合接触。亮甲山组化石丰富,有头足类、腹足类、腕足类、三叶虫、古杯类、介形虫等。其中头足类、房角石、古杯海绵是本组的标准化石。

  亮甲山上的首要任务是学*罗盘的使用。用后交方交汇法定出方位,即在待测地点找到两个已知点,然后在地形图上找到所对应的点,利用罗盘测出两已知点的坐标方位角,然后通过量角器量出对应的角度。在地形图上延长两直线。相交点为待测点。但此地磁偏角为-7°37′。因此,使用罗盘前,应先对其进行校正。利用螺丝调整罗盘零刻度位置。此罗盘应校核为352°23′。

  亮甲山多为化学沉积岩。典型特征为成型性。主要由CaCO3等碳酸盐构成。对岩石的描述,不可或缺的是岩石的产状,即产出状态。产状三要素分别为走向、倾向、倾角、岩层面与水*面交线的方位角,即为走向。倾角即层面与水*面的夹角。此角与倾向是垂直的,但是知道走向,倾向不一定知道;知道倾向走向一定知道。

  层面与节理面也是岩石的两个方面。层面延展性好。通常为明显的显露出岩层。节理面,延展性不好。按照产生节理的力学性质,节理主要分为张节理和剪理:

  张节理是岩石在张应力作用力下所产生的节理。其特点是产状不甚稳定,在岩石中延伸不深不远,多具有张开的裂口。节理面粗糙不*,面上没有擦痕。节理有时为矿脉所填充,在碎屑岩中的张节理常绕过砂粒和砾石节理之呈弯曲形状,节理间距较大分布稀疏而不均匀,很少密集成带,常*行出现或呈雁形出现。有时,沿着两组共轭呈X形的节理。断开形成锯齿状。

  剪节理,又称剪切节理,是岩石在剪切应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节理,它一般产生于压应力成45° 角左右的*面上,即最大剪切应力面上其特征为:产状比较稳定,在*面中沿走向延伸较远,在剖面上,向下延伸较深,常具紧闭的裂口,节理面*直而光滑,沿节理面可有轻微位移,因此在面上常有擦痕、镜面等。在碎屑岩中的剪节理常切开较大的碎屑颗粒或砾石。或切开结核岩脉等。节理间距小,常呈等间距均匀分布、密集分布、密集成带,常*行排列、雁形排列、成群出现或两相交叉,称“X节理”,或称“共轭节理”,两组节理有时一组发育较好,一组发育较差。

  解理为较弱面。因此解理统计是判断岩体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包括解理的数量、宽度、产状、发育程度、有无填充物。取1m3的岩石判断以上各项数据,解理的程度发育越好,说明岩石越脆弱。因此在工程中的隧道工程边坡稳定等应注意解理的统计。

  岩石与沥青的粘附性取决于岩石的酸碱性。酸性岩石粘性大,如花岗岩。碱性岩石粘性小,但可加入物质改变其粘性。

  2. 7月9日 晴 大石河 西上庄坨 沙锅店

  大石河全长70多公里,发源于河北省青陇县自西向东,注入山海关附*的雁塞湖,最后汇入渤海。该河流从山区逐渐过渡到*原,属于半小区,河流季节性强,上游多侵蚀,下游多堆积,并在侵蚀与堆积作用下形成了阶地与河漫滩,上庄坨就是在阶地上建立的一个村庄,在196高地上可明显的看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此处出现了泥包砾现象。是洪积现象或冰水堆积而成。在侵入岩的作用下形成了以花岗岩斑岩为主的岩墙。岩墙右侧的灰岩与亮甲山的岩石的产状一致,形成于浅海环境,产生了石崖、溶沟。

  从动力学观点看,水流作用于河床、岩土上的推移力及上托力大于岩土的强度时,将发生侵蚀河搬运作用,否则河床不会遭受侵蚀而产生淤积。

  河流中流线位置发生摆动,桥墩的修建应考虑到这个因素,以半山区和*原区影响最为明显。山区河流以侵蚀为主,河床相对稳定,河谷宽度小,摆动小,半山区河流、水流在河床内部有动荡性。主流线有摆动。*原区河流以堆积、淤积为主,河床极不稳定,河谷不确定,无明显岸坡,河流主流线摆动剧烈。

  天然河道上的桥梁工程,因修建墩台使得河流原有过水断面减少,水位的流向和流态复杂,流速在跨河段普遍增大,因而必然产生对桥墩、桥台底部、地基的冲刷。这种冲刷来自于紊动、旋涡作用,因此对墩台基础砌置冲刷作用的研究,是设计墩台所必须的。其主要任务是预测水流对地基的最大冲刷深度为保证墩台基础的稳定安全,应砌置在最大深度以下。

  河水的流速于流量给河**的地址作用,并以此来判定喝水的流动方向。河流的砾石直径与流速间是4次方的关系。

  大石河凸岸即左岸为堆积现象。大石河凹岸即右岸为侵蚀现象。河卵石的分布决定河岸的分布范围,河卵石的磨圆度及其大小能判断河水流量。卵石越粗大,水的特性越强。河流搬运能力越强,卵石越光滑,磨圆程度越好,冲击漫滩河流,人工形成河渠。

  河流阶地不能被淹没。河漫滩在洪水期可被淹没,阶地与河漫滩均为二元结构。

  粒石堆出现成层性,河流流速扩大,紊流现象越强烈,河流地质环境越复杂,成层性越差,河流流速越差,河流流速小,则反之。阶地堆积物以大的粒石为主,沙含量较少。

  阶地的产生是内动力和外动力作用的结合,据其成因又将阶地划分了几个等级。ァⅠ级阶地受水流冲刷,发生变化,产生明显陡坎。Ⅱ级阶地物质结构组成:土、碎石、带棱角状混杂堆积。阶地越高,岩土越老。

  在沙锅店出现了岩溶现象,此处岩浆岩为块状结构,无层理,并形成了以花岗斑岩为主的岩墙。岩墙右侧的石灰岩是青灰色属亮甲山组的豹皮状灰岩。通过产状判定推测出该地岩体与亮甲山组为同一组。同时还可看到石崖、溶沟现象,这都是在化学侵蚀和机械等作用下形成的。石崖、溶沟的形成需求:水又侵蚀性;水有流动性;岩石要与水出现容实现象;岩石能与水作用;岩石本身要有初始裂隙。

  3. 7月10日 阴 义院口村

  此处出露的岩石为花岗岩,属侵入花岗岩、岩浆岩与沉积岩相比,岩浆岩无层理,而变质岩存在变晶结构,有变质矿物。该处陡坎坡度大致为70°。据岩体力学及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分析,坡度大于70°的边坡极易产生整体滑坡。产生整体滑坡有三个影响因素:坡形,坡高,软弱的滑动面。

  此处地处山区,修建傍河公路最为适宜。因为山区地形复杂,地质情况复杂,而沿着河流的走向,地形为河流的各阶地,在同一级阶地上,地形较*缓,地质情况均一,故修建傍河公路既省力又经济。

  在马蹄岭修建“S”形公路,主要是考虑到公路的坡度问题。“S”形公路可降低坡度,马蹄岭地面高程度变化较大,如修建直线公路,会影响行车安全,也不符合各面坡度要求;而采用“S”形设计则可降低坡度,提高行车安全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行车事故。在山区常见的这种设计思想即盘山公路。

  此处修建工程项目主要影响因素是边坡稳定性,修建隧道时,最大影响因素即边坡稳定性。此处修建铁路也可不用修建隧道,而用削坡取而代之。但削坡易失稳,且在7、8月份降水量加大,岩石的亲水性势必会产生对水压力,从而也会使山体失稳,故在此处修路、桥时应注意边坡稳定性。

  4. 7月11日 阴转小雨 张崖子

  张崖子—东部落地层剖面全长1660m,延伸方向向北面西,由新太古界变质花岗岩,上元古界变质青白口系长龙山组石英砂岩景儿峪组泥灰岩,古生界寒武系下统府君山组灰岩,馒头组页岩组成,张崖子为该剖面起点。

  本剖面反映了柳江盆地早期地质历史的演化过程。

  距今25~9亿年,本区隆起,遭受剥蚀、缺失。下中元古界和上古生界,青白口系下马岭组。

  距今9~8亿年,本区下降,接受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长龙山组、景儿峪组滨海浅海沉积形成了本区第一套沉积地层。

  距今8~5.6亿年,本区抬升,遭受剥蚀,缺失震旦系和寒武系下统下部地层。

  距今5.6亿年,本区下降,接受下古生界寒武系下统府君山组馒头组滨浅海沉积第二套沉积地层开始形成。

  本剖面中新太古界与上元古界之间为吕梁运动所形成的非整合,而二者为整合接触,上元古界和古生界之间为蓟县运动所形成的*行不整合面,二者为*行不整合接触,其他各组之间均为整合接触。

  在2号点上观察的岩石为8亿年前形成的 ,而其下层岩石距今25亿年,二者是*行不整合接触。

  在3号点上岩石为岩浆岩,含sio2的含量定名的话为中性岩,按产出状态为浅层岩,此类岩石为闪长玢岩,呈白色。

  而4号点上的岩石为泥灰岩,呈淡青色,为条带状,而砖红色的泥岩、砂岩在毛庄和馒头组具多。

  碎屑物质包括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在矿物碎屑中最常见的是化学性稳定的石英碎屑,在干旱气候条件下也常见到长石碎屑,此外 ,碎屑成分中也可见到白云母,石榴子石等,碎屑物质主要是岩石物理风化的产物,有时也可能是化学风化未完全分解的产物,碎屑物质是构成沉积岩中碎屑岩类的主要成分。

  5. 7月12日 阴转小雨 小王山

  马家沟组是华北地台上升而成,此地层缺失上奥陶、盆系,下石炭、留系在太原组合有煤层,在1号点位有分层出现,上层为马家沟组白云质灰岩,以MgCO3为主要成分,下层为深灰色致密状厚层灰岩以CaCO3为主要成分,在2号点上,其分界点为奥陶下的马家沟组白云质灰岩与中石炭系本系组的一套砂岩、粉砂岩、页岩护层,而3号点上则是铝土质石英砂岩,以Al2O3为主,从产状及连续上看为*行不整合接触,4号点上可看到海相作用下的泥灰岩。至此,海蚀作用结束。在5号点位上,分界点为下二叠山西组与 中二叠下石盒子组,此处,主要Ca质的长石石英砂岩,6号点位上是上石盒子,中二叠山西组与下二叠的分界点,此处出现了黑色的页岩和中粗粒的砂岩,同时,还有侏罗系的北票组岩石,此岩石具以下特点:沉积相为河床相的堆积,粒径大小相差不大,粒石的磨圆度相差很大,颗粒分选性很差,胶结物复杂。

  在7号点上,可见到侏罗系蓝旗组的安山岩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处于裂式喷发,岩被覆盖在北票组上,二者是角度不整合,此地层为最地层,此处为块状斜长角闪鞍山岩,其新鲜面为灰白色,挥发面为黄褐色。

  在8号点上见到的是马蹄岭垭口,在此处主要是越岭线的选择,一般在线形上为回头展线,而线长方面,垭口边坡大,垭口两侧岩体的稳定性、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取决于坡面与各种结构面的产状,空间组合的关系。

  四.实**结

  此次实*所见到的地质情况,对公路和桥梁来说,是一个小结,此地地质构造比较全面,给出了工程建设中的不同处理方案。

  水是生命之源,有水的地方一定是经济发展的地方,其发展势必离不开路桥与外界的沟通,水的流动性给工程环境带来了诸多影响,尤其是水上桥梁,河水的动力作用使河水具有了摆动性,河谷不稳定,再加上河水侵蚀、堆积、搬运作用,就使得桥台的位置有所变化,河水是有洪汛期的,这对桥的高度是有影响的,桥要采用何种形式,可据此地地质情况而定,总之,水是工程地质中的一大因素。

  公路的修建首先就是选线,影响公路选线的自然因素很多,主要有地形、地质、水文、气候、土壤及植物覆盖等因素,如沿溪线的选定,沿溪线是沿着河岸布置的路线,其路线走向明确,以河谷方向为指导方向,河**地势*缓,纵坡较小,常被洪水侵蚀,防护工程较多,沿河布线跨支沟的人工构造物较多,沿河**有较复杂和不良地质地段,当河谷较窄时,路线绕避的余地小等问题时,应合理布局,考虑以下几点:根据资源开发的需要选岸,路线选在谷底宽阔,支沟少,地质条件较好,且有连续适宜布线的台地一岸,尽可能选在阳坡和迎风的一岸,尽量选在乡镇多,居民点密的一岸,其次路线高度的选择应考虑在不受洪水淹没和破坏的前提下,路线高度通常有低线位和高线位两种情况。

  越岭线的选定也是公路建设中的一大内容,越岭线需要克服很大高度,路线的长度和*面位置主要取决于纵坡的安排,所以越岭线的主要矛盾就是垭口高度和路线纵坡间的矛盾,在马蹄岭采用的“S”形路线就很好的克服了高差大这一问题。

  在山间修建傍河公路时,应注意岩体的稳定性,当地的年降水量及各种自然因素,岩体自身的稳定性,这些是山体是否滑坡崩塌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是岩石与水作用后的稳定性,有的岩石亲水力强,作用后失去了原有的属性,而产生滑坡、崩塌现象,即应考虑到山体的稳定性,来决定是否设防护墙,是否该远离此山体而筑路。

  为期一周的工会曾地质实*,让我充分的认识到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同时也巩固了校内所学的理论知识,理论是建立在实践之上的,只有通过实践,理论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这次实*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结合了理论,让我们在实践中学*理论,为今后的理论学*及社会实践划上一个逗号,这次实*另一感受,就是觉得时间太短,如能再长一点,我想理解得会更透彻,掌握的将更加牢固。

地质实*心得体会3

  一、实*概况

  1、实*目的与任务

  地质地貌实*是深刻认识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体会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此次肇庆地质地貌实*,使我们更加详细的了解地质地貌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特别是加深了对岩溶地貌的理解,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学*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野外地质地貌实*,让我们提前体验了自己今后将要做的工作,特别是作为一名城市的规划人员,对地质地貌的认识和判定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专业素质,只有对某一区域的地形具有一定的观察和洞悉能力,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规划。

  2、实*地点:广东省肇庆市七星岩地质公园

  3、实*单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4、实*时间:20xx年9月7日——20xx年9月9日

  5、指导老师:刘希林老师及三位博士生助教

  6、实*简介:

  本次实*从9月7日下午开始,我们一行人从南校区出发,傍晚时分到达肇庆市,整顿休息一晚后,9月8日开始进入肇庆市七星岩公园进行考察,主要考察了岩溶地貌的表现,如峰群、孤峰、石林、落水洞、地下河、溶洞等地貌类型,爬上了天柱岩后,还看到了从南向北的冲积*原,同时还有其他地貌类型。9月9日早晨,吃完早饭返回中山大学南校区,结束了三天的地质地貌课程考察实*。

  7、实*目的地简介

  肇庆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北约4公里处,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面积8.23*方公里。七星岩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湖泊景观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岩峰巧布在面积达6.3*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长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风光旖旎。被誉为xxxx。

  七星岩原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沥湖,主体由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镜的*600公顷湖面上,20多公里长的林荫湖堤,如绿色带飘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和里湖连结在一起,湖光山色,绰约多姿。

  二、肇庆七星岩公园主要地貌类型

  1、实*路线

  9月8日早晨,从入住宾馆出来后,我们乘车经过星湖中心开辟的湖心路一路驶至七星岩公园西门,从西门出发,进入七星岩公园,首先到达的是双源洞,其次是阿坡岩,然后沿湖线返回,攀爬天柱岩,最后在龙岩洞进行洞内参观游览。下面在(2)中按地貌类型具体叙述行程。

  2、肇庆七星岩公园主要地貌类型

  (1)喀斯特地貌

  a、洞穴

  喀斯特地貌中的洞穴,即溶洞,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进行溶蚀和侵蚀而成的地下孔道。当地下水流沿着可溶性岩石的较小裂隙和孔道流动,其运动速度很慢,这是只能进行溶蚀作用,随着裂隙的不断扩大,地下水除继续进行溶蚀作用外,还产生机械侵蚀作用,使孔道迅速扩大为洞穴。

  七星岩公园中有许多因为溶蚀作用形成的溶洞,如双源洞、龙岩洞等。

  我们首先到达的.是双源洞,由于双源洞地下水位过高,船只无法进入,因此没能进入洞内观察,只能在洞外观测。双源洞是一段喀斯特地下河,发育在阿坡岩中,地下河上游的地表河源于北岭山地,穿越阿坡岩流向星湖。双源洞有两个洞口,两个洞口上方均刻有历代名家在上留下的名迹。在由一个洞口前往另一个洞口的途中,还可以观察到路边石壁上悬挂着的残留石钟乳奇观,通过钙化作用,这些石钟乳都是地下河流顶板坍塌后出露地表的。

  详细观察的溶洞为龙岩洞,是七星岩诸洞中开辟最早的洞穴,景物最多。以水洞为主洞,洞内低于洞外,经过改造,洪水期再不淹洞,冬季保持水位。洞内有地下水面溶蚀和侵蚀形成的边槽两层,呈明显的石床状;洞顶有一条沿岩面裂缝溶蚀的凹坑,呈天沟状。龙岩洞顶高达30多米,下为湖水,向东直通黑岩,东南紧连副黑岩,西北为斗光室,上石蹬为旋玑台。旋玑台为洞顶崩落的巨石。台底高出洞底6~7米,*台顶豁然开朗,坐落于洞北口,高宽开敞。龙岩洞上方有许多石钟乳,构成了很多千奇百怪的物品和人物,使人浮想联翩。其中在洞的北边,向上还可以通过落水洞看到天空。

  b、地下河

  双源洞和龙岩洞内的水流均为地下河,地下河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沿裂隙溶蚀而成的地下水汇集和排泄的通道。地下河的水流主要由地表降水沿岩层渗流或由地表河流经落水洞进入地下河,少数地下河水流由深源和远源地下水补给。通过观察可以明显知道,双源洞的地下河上游的地表河源于北岭山地,穿越阿坡岩流向星湖,形成地下河。

  c、落水洞

  经过双源洞继续向前走,可以看到阿坡岩,登上阿坡岩前面的山坡,在山坡的一侧树丛的掩映下,可以隐约见到一个落水洞,落水洞是岩溶地区地表水流向地下河或地下溶洞的通道,它是由垂直方向流水对裂隙不断进行溶蚀并伴随塌陷而成。落水洞常分布在溶蚀洼地和岩溶沟谷内,也有在斜坡上。

  d、漏斗

  七星岩公园内的喀斯特漏斗位于阿坡岩不远的马栏岗上,漏斗是岩溶化地面上的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数十米,深十几米至数百米。

  马栏岗位于背斜的轴部,因岩层为抗侵蚀能力差的测水组砂页岩,这里呈现“背斜成谷”的倒置地形景观。

  背斜轴部节理发育,再加上马栏岗位于测水组砂页岩与壶天群灰岩交界,是喀斯特水溶是作用特别旺盛的地方。因此,地表水汇集处形成一巨大的喀斯特漏斗,下面有暗流与西江相通,形成这里流水的一个出口。除了溶蚀、侵蚀作用外,主要还有重力作用。落水洞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裂隙状的,一种是井状的。在这里看到的是井状的,其深度和宽度都比较大。

  e、峰林、峰丛

  七星岩就是喀斯特丘陵,原来的许多喀斯特峰林都被后来的流水冲积作用破坏了,现在仅仅残余下七座石灰岩石峰。

  这七座喀斯特石峰是阆风岩(峰顶高程103.3m)、玉屏岩(99.8m)、石室岩(89.8m)、天柱岩(108.0m)、蟾蜍岩(89.9m)、仙掌岩(61.8m)和阿坡岩(119.6m)。

  我们考察经过的石峰有蟾蜍岩、阿坡岩和天柱岩。

  峰林是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相对高度100m~200m,坡度较陡,分散或成群出现在*地上,形似树林。山峰的表面发育石芽和溶沟,构成峰林*原。峰丛洼地是由连座的山峰和其间的洼地组成,山峰形似锥形,洼地的*面形状为多边形,山峰之间洼地有落水洞或溶洞,形成峰丛洼地。

  峰林地貌的发育,通常用地貌循环理论来解释,即峰丛是岩溶发育初期由岩溶水的垂直渗入溶蚀扩大而成,所以峰洼之间的相对高度较小,山峰下部尚有未溶蚀的基座相连。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演化而成。当峰丛之间进一步溶蚀向深处发展,直到水*循环带,这是地下河可能出露成地表河,使侵蚀作用加强,峰丛基座被切开,山峰相互分离成为峰林。

  在七星岩公园内,既有处于壮年期的峰林,也有处于衰老期的孤峰。

  f、溶蚀洼地

  七星岩公园中还有很多由溶蚀洼地形成的湖泊。溶蚀洼地的形成是由多个溶斗逐渐扩大融合而成。因此,地壳相对稳定时期越长,溶蚀洼地面积越大。有时溶蚀洼地积水,可形成湖,称岩溶湖。如七星岩公园内的星湖(包括波海湖、青莲湖、中心湖、红莲湖、里湖),就是溶蚀洼地积水所成的岩溶湖。它们四周多被峰林围绕,山水缠绕形成了秀丽迷人的风景。

  (2)河流地貌:洪积扇

  在攀爬到天柱岩的顶端后,可以明显观察到位于七星岩公园东部的北岭,北岭山前是典型的洪积扇。

  山麓带常处于构造下沉状态,地形坡度急剧变缓,河流水流分散,流速减慢,一部分水渗漏地下,因而山地河流带来的大量砾石和泥沙在山麓带发生堆积,形成一个半锥形的堆积体,*面成扇形,成为洪积扇。

  在七星岩公园北面

  山地的麓部谷口发育着洪冲积阶地和洪冲积扇,在地貌形态上看,从北到南是由北岭侵蚀中山向洪积扇过度再向冲积*原过度,侵蚀风化剥蚀产物被山区沟谷携带至山麓地带发生堆积,形成洪积扇。

  三、七星岩与桂林山水

  经过考察得知,肇庆七星岩内的主要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景区内的峰林丛立,星湖荡漾,树木环绕,景色优美。中国另外一处以喀斯特地貌作为景区的地点就是桂林,所谓桂林山水甲天下,之所以这么壮观,就是因为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处于壮年期,峰丛和峰林都发育的极为蓬勃。下面从几个方面简单对比七星岩与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发育时期

  七星岩的峰丛峰林和溶洞大多数处于壮年期甚至幼年期,部分发育比较壮阔,而少数山峰还在发育中,溶蚀作用还没有深入或者大规模进行,所以未显得十分壮阔,少数孤峰已经步入老年期。

  桂林山水的峰丛峰林和溶洞90%处于壮年期和老年期,有大规模的高高耸立的峰林峰丛,还有桀骜独立的孤峰,与漓江结合在一起,*地拔起,千姿百态,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十分优美。

  总体来说,两个景区的峰丛峰林和溶洞大部分处于壮年期,因为七星岩范围较小,所以没有桂林山水表现的壮阔。

  2、形成原因

  七星岩和桂林山水都是喀斯特地貌,不管是峰林、峰丛还是地下溶洞,形成原因主要都是溶蚀作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化学作用过程(分解和化合)和物理作用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在七星岩和桂林地区,具备了溶蚀作用的因素,如气候适宜,温度较高,降水较多,气压较高,水的溶蚀性大,碳酸钙溶解度大,同时两地区又存在了大量的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等,因此溶蚀作用大规模发生,产生了一系列岩溶形态,形成七星岩和桂林山水。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七星岩景区的形成大部分原因是溶蚀作用,而桂林山水除了溶蚀作用,还有崩塌作用,林石山地形是以一座座石山拔地而起,四坡壁立峭峻为特征。石山四周峭峻,是由于石灰岩体多被溶蚀而成向下透的通路。因此,石山坡面是以崩塌为主。一部分景区也是由于崩塌作用而形成的。

  四、对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认识

  通过以上实践并结合课本知识,总结喀斯特地貌发育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岩石必须是可溶的,如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等。

  2、岩石必须是透水的,岩石的透水性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度和裂隙度。

  3、水具有侵蚀性,CO?溶解在水里面,生成HCO3—离子,HCO3—离子可以溶解CaCO3,使CaCO3形成Ca(HCO3)2,Ca(HCO3)2溶解度大于CaCO3。

  4、地下水必须是流动的,流动的水具有增加溶蚀力的作用。因为停滞的水,很快会使溶液达到饱和而失去溶蚀力。

  五、结语

  三天的实*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我们都期望着实*能够再长一点,我们可以学到多一点的野外实*知识。本次实*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地貌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地质地貌学的意义,巩固了学*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并且学会了一定的考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中。这次实*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而且也引到了我们对将来工作在地质地貌方面的认识作用,在城市规划之前进行地质地貌的考察,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参考文献

地质实*心得体会4

  对于这次野外地质实*,总体上还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次学*的机会,同时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经历。在这次实*过程中有喜又悲,酸甜苦辣皆有体会。最真实的是那一份真正的地质工作者的情怀。那一份对地质工作者对于地质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

  经过这次实*,我们真正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的艰辛,这份艰辛并不是我们坐在教室便能体会的,这份艰辛是用我们的汗水去把它浇灌出来的鲜艳之花。这花的明艳是我们现在所能体会到的最大的慰藉。慰藉来自于那一份对于地质工作者应该收获的喜悦与丰收。但这份喜悦来得并不易,因为这许多的成果来自于我们的双脚,每天长途的跋涉换来的也许只有那几页纸的微小成果。但是我们却倍加珍惜这几页小小的纸,因为它承载着地质工作者的一个伟大蓝图目标。是的,一切的成果皆是这许许多多的野外记录一次次的拼接起来,从而在一张看似不大的地形图上将其逐一呈现,使其变成一张地质图。在地质图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说是留下了地质工作者的脚印。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座汕头的具体出露情况,但是我们却看不到登山之路上满路荆棘;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个地层分界线的具**置,但却看不到寻找地质界线路上的满地汗水;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条山脉的清晰走向,但是我们却看不到在山脚小路上的满目杂草地质工作者一直在路上。

  是的,地质工作者一直在路上,新老交替,不变的是对地质事业的热爱,每一个地区都是在一代代的`地质工作者的开垦下一步步走出了它的神秘,并将它的胸怀敞开去拥抱它自身的价值。我们在巢湖实*的过程中,首先学*工作的第一部分便是对前人工作的学*与认知,这个过程便是地质工作者的思想与精神的传承。这条路虽然漫长,但是每一代地质工作者都没有对其厌倦与抛弃,而是一如既往的奉献着自己的热情与青春,也许某一天,你的成绩也能指引新一代的地质工作者继续向前,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

  谈了这么多关于地质工作者的精神的话题,也该说说这次巢湖实*的具体收获了。这便是我们以后为地质工作发光发热的必备工具吧。首先,此次实*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区域地质调查的的基本流程与方法,首先学*的便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兵家经典。这个过程是我们大体了解工作区域的各方面情况,有助于以后工作的良好发展。其次便是到达工作区后的工作了。在工作区的基本流程分为踏勘、实测剖面、地质填图。每一流程的先后顺序基本不颠倒,在此我便不再赘述原因。其中最艰苦的要算地质投图了,因为基本脱离指导老师的帮助,完全自己把握,这便给了大家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不管如何,大家也坚持了下来,把工作完成了,虽然质量与精度都有待提高,但是那种拼搏精神是值得大家集体吼吼的。因为满路荆棘与悬崖陡坡也无法阻挡即将成为地质工作者的预备队员们的脚步了。

地质实*心得体会5

  为了将基础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研讨相结合,在20xx年11月5日至20xx年11月7日,我跟随我们工程地质的授课老师周德泉教授进行了为其三天的工程地质野外实*。

  这三天,我们桥梁一班和二班60余名同学在周教授的带领下先后走过了南郊公园湘江西岸,远眺***雕像*观泥质砾岩,领略着湘江长沙段的地质历史演变。 而后攀爬了河西的岳麓山巅,其间经正门·云麓宫·鸟语林·黄兴墓·白鹤泉·爱晚亭,了解了产状三要素的倾向走向倾角的含义,知晓了沉积层、断层面的概念以及地下水的分类。而第三天下起的蒙蒙细雨也没能阻挡我们寻找探求的脚步,和着雨声我们走遍了动物园和石燕湖的沿线,看遍了单斜构造向斜构造的沉积岩风情。最后我们还参观了刚刚建成的湖南地质博物馆新馆,感受着展览大厅的众多岩石带给我们的震撼。

  从老师的讲解中我知道了长沙的地质演变历史,也懂得了湘江这一河流的地质作用对周边的影响。但在这之前,我对工程地质的理解仅限于书本上那一行行枯燥的文字,可以说,真正是在实*的时候才终于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掌握理解并且运用起来。由此可见,真知出于实践。而我们的课程实*也是多么有必要开展的。

  这次的实*,除开知识的掌握熟悉,我还从老师那学会了一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依据老师的分析形成了一种看到节点后的思考规律。

  仪器是罗盘,我们这次的实*主要是用它来测量岩层的产状:倾向走向和倾角。三种要素的测量都是通过所测角度来表示的。一开始我一直没搞清楚哪种是定住圆柱形水泡,哪种是定圆形的水泡,而读数时读哪根也没分清,另外测量不同的东西罗盘放置的位置也是不一样的。和同学争论,询问老师,最后在车开走之前终于把它的使用搞清了。测倾向是垂直测量面竖着放,测走向也是垂直测量面只是是横着放,而倾角特殊一点,需要把罗盘那个盒子上下面保持90度然后把上部贴着测量面来进行测量。在这里老师还告诉我们一个小技巧,当测量面不*的时候还可以把实*日记贴在测量面上保持面的水*。就这样,到实*最后,我已经能熟练的使用罗盘进行测定了。

  而那种面对对象便能开始进行一系列分析则始于老师的认真介绍,从实*日记的记录中,我发现老师每次讲解一个点,都会分析那个点的植被以及岩层的分布情况,还有岩层的岩性,构造,岩层和边坡的产状中的倾向走向,并且通过分析岩层和边坡的走向或倾向关系来判断该处的稳定性,如果是走向或者倾向是相同的,那么显然该处事极不稳定的,而如果两者的走向或倾向是斜交关系,则证明了该处岩层稳定,适合开挖。于是每看到一个点,我便会沿着岩层的分布、岩性、构造、产状和稳定性来依次进行分析。这样,对地质知识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透彻了。

  这次难得的.实*,在学到很多东西的同时,也暴露了我很多不足。如对课本知识的无印象,体现在老师在讲解中蹦出的好多名词我竟然都写错甚至不知道写。如砂质砾岩中的“砂”字我从头到尾就写成了“沙”字,到后来写实*报告查阅书本时才发现了其中的错误。还有“上层潜水”就一直没反映过来那个潜字如何写。另外一反面也有课本知识的不连贯还有对日常生活常见的地质现象无观察。丁字镇处出产着长沙极少的岩浆岩作为一个望城人的我竟然一直不知道,*时生活实在缺少留心观察。这些以后都要多加注意才好!

  另外关于实*,我也有一点自己的小想法。第一,我觉得实*的地点选择过于狭义,可能是都在长沙市内没有出去看看的原因吧。长沙的地质方面可以说还是相对匮乏的,岩石三大类中只有沉积岩和岩浆岩,而且我们实*所看到几乎大部分都是沉积岩,隧道专业的同学还去了丁字湾研究花岗岩,我们桥梁专业的视野却只停留在了长沙市区的沉积岩。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去大围山这些地方甚至走得更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是当代大学生该有的追求不是吗?第二,我觉得实*的时间是不是能稍微长一些,经过实践,我们发现了野外实*确实比单纯的课程教学要更能让人有宽度和广度的吸纳知识,也能激起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地质的兴趣。如此,实*时间延长更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课程的推广不是吗?

  我坚信着,知行合一,定会把学*的境界推到圆满。这次的实*,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多。真心的希望能在多来几次。以后的日子,我也会更好的学*地质,因为,我发现,学*地质,原来是一件如此美好的事情。

地质实*心得体会6

  刺激而艰辛的地质实*结束了。这七天的野外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劳累而充实,艰险而浪漫,是人生一段难忘的经历。每天的野外实*,每一个点,我都认真观察,记录,测产状,画地层素描图,认真听老师讲解,力争当场能够理解。每天走过的路线也能大致描绘在地形图上,地质界线也能比较准确的画出来。比较实在的是,这七天里,我学会了罗盘的使用,地层界面能够判断,能够使用罗盘顺利地测出产状,野外岩性的识别基本掌握,岩浆岩,沉积岩大致掌握,具体岩性,各个地层的岩石也能在野外及室内顺利而准确地识别。

  可以说,不枉此行。这次野外实*绝对是一次精神与意志的较量。如果意志不坚定,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次实*是很难从头到尾彻彻底底坚持下来的。也可以说,能够顺利完成这次实*的人都是一个精神顽强,意志坚定者。山路的艰险,丛林的繁茂,有时在悬崖峭壁上,前面甚至没有路,大家都没有被吓倒,都脚踏实地地走出来了,手被刺破了,滑倒了,从没有一个人因此后退。这其中的苦辣只有真正的`地质工作者才能感受。本次实*拉*了同学们与老师们之间的感情,使彼此很愉快得相处。老师们也能更加随意地言传身教,寓教于乐。尤其是张威老师,一直带领学生,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工作时一丝不苟,休息时还给我们唱歌舒缓心情,让我们感受地质考察工作的乐趣。从这次实*中我们不仅体验到了野外实*的艰辛与乐趣,也从新认识了自己,增强了信心,对今后各方面的学*和生活都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帮助。

地质实*心得体会7

  第一章 绪言

  一、实*地的地理状况、行政区域和面积、交通位置、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以及实*地的地理状况。

  二、本次实*介绍

  1、实*目的此次工程地质实*区主要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境内, 恰好在我国南北地理、 地质分界线上。 其地质特征虽属华北类型,但又有其特殊地方。因煤炭资源丰富,更有早期三胚层动物化石之—“淮南虫”的发现而蜚声海内外,引起国内外地质界的较高关注,资料也很丰富,为认识实*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实*区地处北纬 32゜40′,四季分明,年*均气温 16℃,年*均降雨量为 969 毫米,属大陆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这里农业南北特色兼有,南稻北麦,东果西蔬,种类繁多,更有“八公山豆腐”为一绝,人称“走千走万,不如淮河**”。工业以煤炭开采、电力、化 工为主,是闻名中外的能源城市。区内淮南铁路横贯市内,东接津浦,西连京广,北上京九,南下皖赣。水路、公路交通 也很便利。 淮南市内总面积 2121 *方公里,人口 180 万。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市内。淮河以南为丘 陵山区,八公、舜耕、上窑“三山鼎立”,海拔多在 200 米 ,最高峰为八公山的白鹗山, 海拔 242 米。淮河以北为黄淮海冲积*原,地势*坦,海拔 20—40 米。

  a.通过实*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

  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b.了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产状等,掌握野外判断能力。 c.了解地质灾害与边坡工程的治理。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实*的任务

  a岩石的肉眼鉴定;

  b地层剖面观察;

  c构造的基本判识;

  d 认识各种内、外动力地质现象;

  e边坡稳定性等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3实*日程安排

  (1)、20xx.06.25 星期一上午,晴

  在北校区2301 教室举行地质实*动员大会,领取地质实*工具。

  (2)、20xx.06.26 星期二上午,阴

  前往舜耕山,观察舜耕山地区的岩石、地层和古生物、了解其沉积环境练*罗盘的使用, 测量岩层的产状;了解舜耕山的构造特征。

  (3)、20xx.06.28 星期四上午,阴

  前往茅仙洞,实地观察河流地质作用以及边坡和泥石流的形成、危害和防治。

  (4)、20xx.06.28 星期四下午,阴

  前往罗山地区,实地学*认识,观察舜耕山断层;了解组成罗山山体的岩石和地层;观察太古界和上元古界之间的不整合;认识岩石风化剖面,了解土壤的形成。

  (5)、20xx2.06.29 星期五,撰写实*报告。

  4、小组情况

  指导老师:

  组长:

  组员:

  第二章 地层及岩石

  1、地层及古生物

  淮南地区煤系地层隐伏于新生代松散层下,而淮南煤田却是从地面炭系含筳地层的研究而发现的。淮南地层与华北地区类似, 但又有其特殊性,如猴家山组、 凤台组、四顶山组、寿县组等都是淮南地区特有的。更因九里桥组中发现世界最早的后生动 世界最早的后生动 物化石而闻名于世。

  我们在舜耕山的山间风口处发现了波痕,一方面波痕具有示顶作用,可判定舜耕山的岩层倒转,另一方面由波痕的形成环境和海绿石的存在可判定舜耕山沉积岩的沉寂环境为海洋系条件下静水环境下的海成岩石。

  我们在罗山山顶的一个废弃采石场处就发现了叠层石 元古宙是真核生物的发展时期, 主要是微观或宏观的低等藻类,较难化石,故很少能见到它们。叠层石是主要能直接观察它们的标志.,它们是某些藻类

  活动的遗迹,刘老碑组、九里桥组、四顶山组均可见到。

  众所周知淮南市煤矿资源丰富。 原因是晚古生代是陆生生物大发展的时期。 淮南地区当时滨海陆地环境、气候适宜,刚刚登陆不久的植物长成了茂密的森林,为石炭二叠纪煤的形成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在煤系地层中,陆生植物化石非常丰富。

  2、岩层产状的测量

  岩层产状的测量是十分重要的,它是表述岩层空间展布状态,分析岩层形变和研究构造的重要数据。

  首先选定一个较*整的岩层面,注意选定时一定要前后左右观察一下岩层的位置,不要将节理面或风化面当成层面。

  将罗盘折起,短边紧贴岩层面并保持水*,北针所指数据就是岩层倾向。

  将罗盘打开成*面状,将长边紧贴岩层面并保持水*,代表一个水*面,读出北针所指数据,即为岩层走向。

  将罗盘长边沿垂直走向方向紧贴岩层,旋转罗盘底部手柄,让垂直水准器气泡居中,读出白色短线标志所指数据即为岩层倾角。(见图)

  3、实*区域的岩石及其特点

  在地质实*前,我们应该初步知道:了解地球的物质组成,是从认识矿物岩石开始的, 而矿物岩石的野外识别能力, 是地质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功。 运用学过的矿物岩石的知识和方法,在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就会认识越来越多的'矿物和岩石,识别能力会愈来愈强。淮南地区太古界为变质岩,从上元古界起主要为沉积岩。此次在野外实*,我们

  除了掌握岩石的基本知识和识别方法外,还需要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如地质锤、5%的稀盐酸、地质包等。在观察时,注意要用地质锤敲开岩石的新鲜面再对其它工作,否则其风化表面会使观察产生错误的认识。

  在学校里, 我们能够观察认识到的建筑石材有: 泥灰岩、 花岗岩 (有白岗岩) 大理岩、辉石、灰岩、白云岩等。在学校外面。我们主要观察到了沉积岩和变质岩中的灰岩、泥岩、页岩、泥页岩、白云岩、砂岩(石英砂岩、紫红色砂岩)、叠层岩、土壤等。

  实地观察时,我们第一眼看见的是岩石的颜色。因此对岩石颜色的描述比较重要。通常说来,岩浆岩和变质岩的颜色往往与其暗色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它 们 含有 Fe2+的硅酸盐矿物)含量 。含量愈高,颜色愈深。岩浆岩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颜色逐渐变浅,是因为暗色矿物含量渐少,而长石、石英等浅色矿物含量渐高的缘故。在观察岩浆岩、变质岩的过程中,对颜色的正确描述有助于岩石类型的识别。而沉积岩中,深色岩层系因其富含有机质所致,如淮南地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岩层多为灰、深灰色。 它们往往代表还原、湿润条件下的产物。而常见于岩浆岩、变质岩中的暗色矿物极易风化分解,难以在沉积岩中。红色沉积岩层多含有 Fe3+,是氧化、干燥条件下的产物,如淮南罗山地区上二叠统石千峯组的红色砂岩(如图),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晚二叠世后淮南地区再也没有煤的形成。

地质实*心得体会8

  金秋十月,我们地理班开始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实*。此次实*对我们来说算是第一次真正的野外考察活动,大家都十分兴奋,。班里的同学有许多像我一样是这么*的、清晰地接触到山地和丘陵的胜景,个个喜不自胜。而一些从山区走出来的同学也是很亲*,而同时,我们的老师也在让我们积极地去认识各种岩石、矿物等。

  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依傍黄土高原,东连华北*原,林州地区内各种现象都很奇特,并且出露良好,因此,从10月31日——11月4日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主要的实*对象是林州野外地质地貌以及本区的土壤、植被、气候等。

  本次实*的主要目的在于:

  一、通过实*来印证、丰富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通过实*,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掌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掌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三、通过实*,了解实*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林州简介

  我们这次实*的地点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林州,林州市区处于林州盆地之内,北纬36°线大致横穿林州盆地中央。盆地西界为太行山,东部为低山丘陵,北止于太行山与东部丘陵相接的姚村,难道东部丘陵与太行上相连接的合涧镇。盆地略呈南北延伸的长方形,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5-10公里。盆地形态很完整,构成一个独立的自然单元。林州市位于盆地东缘,恰在盆地纵长方向上的中央。盆地海拔450米,盆地内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土层深厚,地表*坦。盆地走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向,西侧的太行山受林州断层制约并为断层仰测,*均海拔高出盆地400—500米,东侧为东部丘陵,高出盆地100—200米,为林州断层的下降盘。

  对于此次实*地林州,根据一路所见及一些书本知识,我把林州的概况分为以下几大方面。

  1. 地质基础

  林州地区出露的地层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片麻岩,最新的是*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为完善的是太古界、远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古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覆盖。本区地质现象丰富多样。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都有分布,其中变质岩和沉积岩分布最为广泛;地层多样,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太古界地层主要分布着各类片麻岩,元古界地层以石英岩为主,古生界的寒武纪地层分布有竹叶状灰岩和鲕状灰岩,奥陶纪地层主要为灰岩,新生界未胶结的沉积物,各种规模的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典型。

  2. 褶皱和断层构造

  林州盆地地处太行山南段山前过渡带(指太行山主要山体与华北*原之间的倾斜地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山西台背斜东部边缘的太行山隆起,中生代的构造变动是太行山南段的前中生代地层形成宽缓的背斜隆起,并伴随着大量的断裂发育和岩浆侵入活动。林州盆地的西侧为林州断层,在地形上为陡峭的悬崖,断层线走向为NNE。断层在盆地西部延长35公里,断层的上升盘位于断层西部,*均高出林州盆地400—500米,基部出露的是太古界片麻岩,上覆远古界震旦系石英岩和古生界页岩、鲕状灰岩。林州盆地是伴随着林州断层生成的,又形成了盆地内许多强度不等的褶皱构造,在盆地边缘常形成小型褶皱出现。在盆地西侧山体,断层的接触关系是太古界片麻岩与中奥陶纪灰岩相接触。

  3. 地表形态

  林州地区大致可分为三部分:西部是陡峻的太行中山,浑圆的中部丘陵和黄土覆盖的林州盆地。

  4. 气候状况

  林州盆地位于华北大*原的西南部和山西高原的交界地带,东部距海不远属于北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区的范畴。按行星风讲,一年中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很重。气团方面则是基地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的交替又严重地支配了这里的气候规律。

  5. 水文概况

  本区河流皆发源于太行山东坡,与太行山构造方向*于垂直,盆地北部为漳河,中部为洹河,南部是淅河,各和均由西向流经盆地,在盆地东部的*原地区先后与卫河上源各河交汇。各河谷水文均具有干燥气候区域、山地和*原的河谷特征。河流在山中时,比降大,下蚀力强,到盆地中心河流干涸成砾石浅滩。

  6. 土壤概况

  本区土壤磷、钾肥充足,透水、蓄水性适中,肥力较高,但植被稀疏,坡陡土薄,冲蚀作用严重。若能按坡度的急缓,划分宜农、宜林、易牧的范围,开展水土保持,增施氮肥,则土壤的肥沃程度必能更高。

  7. 植被概况

  林州地区的天然树木,早被砍伐破坏,现有树木基本上是*几十年植树造林的结果。植被中主要的树种有槲、栎、槐、杨、板栗、山楂、山皂荚等,草本有蓑草、苦草及木本科草类等为优势种。

  8. 交通状况

  林州市交通、通信便利,境内铁路连接京广线;国家干线公路胶(东)长(治)线横穿东西,新(乡)河(口)线纵贯南北,地方干线公路直通境外;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到85%以上,全市通信建设已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

  9. 物产状况

  本区物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铅、锌、铜、煤、石灰石、白云石、石英岩、大理石、花岗岩等20多种农业方面,盛产小麦、玉米、谷子、红薯、大豆、花生、棉花、油菜等。传统的土特产品享誉海内外,新的名优特产品不断涌现,柿子、核桃、山楂、板栗、花椒、蚕茧等土特产品和花岗岩、大理石等优质工艺品,带着林州人民的勤劳、纯朴和红旗渠故乡的深情厚意,走出国门,奔向世界,架起了一座座友谊的金桥。

  10. 经济概况

  本区经济发展迅速。创造了红旗渠奇迹,并培育了“红旗渠精神”的林州人民,在经济建设中再显身手。10万建筑大军以“红旗渠传人”的姿态。遍布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个县、市,建立了北京、天津、上海、太原、长治、郑州、西安、新疆等12个建筑基地,并已打入南也门、科威物、俄罗斯、等国际市场。*几年来,林州旅游业发展迅速,有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拉动当地各项产业的发展。

  11. 旅游业发展情况

  林州市自然风光秀丽多姿,名胜古迹闻名遐迩,素有“太行天然公园”之称的林滤山风景名胜区、龙头山风景名胜区和“人工天河”——红旗渠、国家级森林公园——五龙洞,以其独特的雄、险、奇、秀、幽令中外游客留连忘返。王相岩、惠明寺等文物古迹更引发华夏子孙的悠悠情思。“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林滤山国际滑翔基地,吸引中外滑翔运动健儿来此大展风姿。

  二、区域地层与岩性

  林州地区的地质现象比较典型,出露良好,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的片麻岩,最新的是*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完善的为太古界、元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覆盖。太古界时期,以片麻岩、片岩为主的变质岩类居多,元古界中石英岩广泛分布,其波痕、泥裂构造清晰可见,古生界中的灰岩较多,尤其是寒武系的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和早奥陶的.白云质灰岩,在林州地区分布较广。新生界的砾岩在该区也很具有代表性。

  太古界

  太古界片麻岩是林州地区出露的地层中最老的,并且发育较为完善。这类岩层多分布在林州盆地西侧,呈狭长条带状,组成太行山的基部。

  在八达村出露有一些角闪片岩,它是一种变晶等粒结构,属于片状构造,其上覆岩层为远古界石英岩。这种岩石容易破碎风化,所以其上植被茂盛。其颜色呈暗绿色,主要矿物为斜长石、角闪石和石英。

  在白杨凹出露有一些由石英、黑云母等物质组成的花岗片麻岩,颜色呈红色,片麻状构造显著,其结构为等粒变晶结构,在高温高压下易风化,其中也含有长英岩脉,为林州太行中山的基底。在当地还出露有黑云母片岩,含有少量的石英且结晶程度较低

  在黄华村西500米处出露有钾长片麻岩,属于片麻结构,期间含有石英岩脉,另外在其右侧1000处也有花岗片麻岩出露。

  任村出露了一些钾长、花岗条带状混合片麻岩,其上覆地层是远古界石英岩。在两岩层间有一层砥砺岩。在太行山大峡谷隧道的的东口,在那些陡峭的石壁上,我们能看到其下部植被茂盛,是因为那是片麻岩易风化的岩性所决定的。

  远古界

  远古界岩层主要是一套覆盖于太古界片麻岩之上的棕红色石英岩和石英砂岩,于下伏的片麻岩之间呈角度不整合,在石英岩的底部可见到砥砾岩。石英岩和石英砂岩主要分布在盆地西缘,厚约200米,构成太行山山体的悬崖陡壁。在石英岩及石英砂岩的层面上,可以见到波痕、干裂等层面构造,有些岩层有明显的交错层理。在石英岩层,节理构造发育,经侵蚀后常有崩离现象,造成石英岩峭壁。

  在合涧与石板沟之间的柿子凹出露有石英岩,X型节理发育,颜色呈白色或紫红色,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含有正长石和云母,石英集结程度好,成块状,另外在此处出现石英岩中含黑色线条的现象是早期海洋生物的遗体形成的有机质,岩石致密,经侵蚀后崩离形成了悬崖峭壁。

  古生界

  Ⅰ.古生界寒武系底层为灰岩和页岩,覆盖在远古界石英岩、石英砂岩或硅质灰岩之上,寒武系地层与远古界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关系。寒武系在本区可分为上、中、下三统。

  下寒武系为红色页岩间以薄层灰岩,厚约百余米,性软,易风化,在地貌上长构成缓坡。在茶饭庄—石板沟见出露有典型的页岩,呈红色、浅灰色,叶理构造,能找到三叶虫化石,可推知其形成环境为浅海或滨海,比较*静。此处的页岩互成灰岩和泥灰岩。下伏地层为远古界石英岩,上覆地层为中寒武系的鲕状灰岩。

  中寒武系为后层状鲕状灰岩,厚约300余米,质地比页岩坚硬风化后构成高峻的绝壁,但绝壁的顶部浑圆,在三道河桥东800米处发现有鲕状灰岩剖面,属于张夏组鲕粒大小在1-2mm左右。这种灰岩的形成条件一般认为是海水中溶解的碳酸钙呈过饱和状态,沉积环境为潮汐和波浪作用的浅海,并且海水中富含泥沙等陆源碎屑、内碎屑、生物碎屑,且比较混浊。如图1所示

  上寒武系为薄层灰岩间以竹叶状灰岩,在本区出露不佳,厚度较薄。三道河桥东有出露,其形成过程大致为以前海洋环境恶化、动荡,与原来的灰岩磨蚀形成竹叶状,这种岩石也叫风暴岩。

  Ⅱ.奥陶系地层的主要岩石为石灰岩,覆盖于寒武系之上,与上寒武系呈假整合接触关系。奥陶系下部为页岩本区未见出露;上部为厚层状深色石灰岩,厚达800余米,主要分布在盆地东、北、南丘陵区域。林州市区东部的蜜蜂山以及合涧西北小丘中的奥陶系灰岩中,发现有珠角石化石。盆地东侧的奥陶系灰岩,常有闪长岩的侵入体穿插。侵入体周围的灰岩,在侵入体热力和化学流体的作用下,围岩有明显破碎现象,岩层紊乱。

  Ⅲ.二叠系地层覆盖于奥陶系灰岩之上,并与奥陶系灰岩成假整合接触。全系地层共厚300余米。下部为海成的石灰岩层建议陆相岩及煤层,上部全为陆相沉积。上覆地层为二叠系红色砂岩、黄绿色页岩。东冶水库西北的磁铁矿区有二叠系时期形成的砂岩,呈灰绿色,属于他色,接触变质结构。

  新生界

  Ⅰ.第三系主要为一套砾岩,其组成成分多为石英岩砾石,表面较为圆滑,颗粒大小不一。其胶结物质为红色粘土及红色砂质粘土,胶结疏松。因为红色粘土易被冲刷,故常常在地表留下成堆的砾石,在山谷和河谷阶地多有此种出露。

  在合涧桥北有第三纪上新世砾岩出露,胶结良好,其中碎屑以灰岩为主。胶结物以钙质为主。主要为碳酸钙,磨圆度好,下伏地层为马家沟灰岩,与之呈角度不整合。

  在柿子凹,河流凹谷旁阶地有砾岩出露,是第三纪沉积河漫滩,在第四纪以来被河流下切形成阶地,砾岩开始出露,其碎屑大部分为石英岩,钙质胶结物较多,砾石下粗上细,有些粒径宽达9米,*均10—20厘米,分选性差,磨圆度不好。在桃园村也有砾石出露,碎屑物为石英岩、石灰岩及页岩。属于钙质胶结,分选性差,磨圆度一般。

  Ⅱ.第四系在本区主要是 红色土以及黄土。黄土中常见有浑圆状砾石夹层,黄土呈柱状节理发育,具有石灰性反应,属地表径流堆积而成。

  在小寨村桥西出露有黄土剖面,颜色上浅下深,可以辨别出其上部为马兰黄土,下部为离石黄土。其中离石黄土无层理、节理发育,质密,若遇盐酸会剧烈起泡。

  实*感谢

  为期5天的实*结束了,但它对我的影响却深深烙在我们心中。这次实*让我们见识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更让我们了解到自己懂的知识还很少,让我们更加努力地投身到学*中去。

地质实*心得体会9

  在前往飞鹰古道的狭窄道路上,梁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斜坡面上一些岩石的性质和组成。其中一些岩石是具有砾状结构的砾岩。其成分相对复杂,常由多种岩石的碎屑和矿物颗粒组成。其胶结物有硅质、泥质、钙质及铁质等。硅质砾岩抗压强度高,泥质砾岩胶结不牢固,而铁质砾岩易风化。在这条道路上,一些岩体产生了节理裂隙,岩质变坡的失稳和隧道洞顶的坍塌往往与节理有关;还有一些岩体沿破裂面两侧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形成了断层。此断裂构造对岩体的稳定和渗漏影响很大,也常对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评价和规划选址、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起控制作用。

  在飞鹰古道里,岩层是由红色砂岩组成的,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这些红砂岩为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层理明显。砂岩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料。

  参观完飞鹰古道后,我们来到了观音岩。此观音岩为人工开凿出来的岩洞,呈水*层理。观音岩的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其层理构造明显。

  接下来我们跟着老师来到了八仙岩。八仙岩为一岩石群,板状形态不一,但错落有致,层理构造明显,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我们可以看到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风化成粉粒,堆积成土状,其工程地质性质极差,这种风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基础持力层。

  穿过了莲池,我们就来到燕子岩了。燕子岩是古采石场的精华所在,它由两片高高的岩石组成,两片岩石本为一体,经古人采石将下部凿开,形成了两片岩石高耸在湖面上壮观景色。与燕子岩相连的'就是古采石场了,这个采石场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采石场的悬崖峭壁,奇岩异洞,似乎以鬼斧神工开凿而成。古采石场岩体水*层理构造明显,倾斜节理尤为突出,其宽度大长度长,采石场底下由于地势低而形成洼地,长年积累地表水而形成水湖。

  进过老师几小时的介绍和讲解,让我们对莲花山的地质形成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午饭过后,我们开始了自由活动。莲花塔、莲花城等我们都一一游玩了个遍,欣赏到了莲花山的风景名胜,一睹了莲花山的风采。

  下午两点,我们结束莲花山的地质实*任务还回学校。

  通过今天对莲花山的野外地质实*,我深刻的了解了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认识了岩石的类型、结构和构造。同时,也使我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这周的工程地质学实*,让我们将书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了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在基本技能方面的到初步训练,提高了我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实*使我掌握了对岩石类型、结构和构造的判别,还有对岩石岩性、层理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能够分析一些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的地质问题。

  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对一些地形图、地质图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各种地质作用在地质图上的特征,也学会了野外地质工作的方法,并且能对其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分析。

地质实*心得体会10

  一、实*目的:

  1、为了熟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

  2、使我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并把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我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3、野外考察实*使我们对地质地貌学有一个感性直观地熟悉,锻炼了我们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实验的能力。

  4、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做出公道的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

  二、实*概况:

  本次实*共五天:

  5月9号——老师在教室给我们先容了我们本次实*的地点、实*目的及实*时应留意的事项,并先容了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各地区的自然地理,让我们有个初步的了解,并让我们课下多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5月10号——我们在莲花洞实*,在这里形成了奇异的喀斯特的地貌。洞内可见石钟乳,石柱,在山顶可看到竹叶状灰石、鲕粒灰言冬在山下又有地下暗河。 5月11号——我们来到了京娘湖,熟悉并鉴别沉积岩的层理、层面结构,老师并先容了河流的地质作用和河谷的形成。

  5月12号——到达古武当山,我们了解了片麻岩等岩石的结构、及构造特征和各种地质构造:褶皱构造、断层构造。

  5月13号——回到学校,把自己做的笔记进行了整理,写完实*报告。

  三、实*内容:

  1、实*前的预备:

  5月9号,老师告诉我们要往武安实*,实*地点有三个:莲花洞、京娘湖、古武当山。要熟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比如:片麻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等岩石的熟悉,识别节理、断层,层理、层面构造,河谷发育及形成等。已让我们有目的的实*。实*时留意安全,不能掉队,一切活动应集体行动。

  接着老师先容了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各地区的自然地理,让我们有个初步的了解,并让我们课下多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1﹚地形地貌

  区域位于太行山东麓南段,西连太行山地,东接华北*原,为太行山与华北*原过渡带。西部、西北部和中部鼓山为陡峻的断块山地,山峦起伏,向东逐渐过渡为丘陵、*原。总的地势是西北、西部高,东南、东部低。

  ﹙2﹚莲花洞

  莲花洞位于东太行山武安活水村向南,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这里的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加上降雨量比较丰富,形成了奇异的喀斯特的地貌。已开发出长约300多米的水旱二洞,旱洞有亿万年形成的钟石乳、石竹、石笋、石花、石幔、石瀑布,琳琅满目,包罗万象。水洞之内一汪甘泉清澈见底,汩汩不尽。登山的过程回看到溶洞,山上***露的灰岩面上可见到溶蚀的沟槽,洞内可见石钟乳,石柱,在山顶可看到竹叶状灰石、鲕粒灰言冬在山下又有地下暗河。

  ﹙3﹚京娘湖

  京娘湖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部,距邯郸约 60公里,现为aaa***风景区。因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发生在这一带,故得此名。京娘湖亦称口上水库,位于武安市西北部山区的口上村北,距武安城30公里,现凭借其中山川水色开辟成为旅游风景区和避暑胜地。这里层峦叠嶂,川谷深幽,其风景各具特色。有的为人工造就,气势宏伟,巧夺天工;有的受自然造化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的同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相交融,赋情于景,使人触景生情。据史料记载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此外,京娘湖水库大坝,大坝横阻于门道川与常社川进口处。为浆砌石重力坝,高81米,长185米,坝顶宽10.5米,水库容量3200万立方米,在溢流段上建有交通桥。一坝雄踞,宛如银壁,宏伟壮观。还有京娘峡,原名三层门,后因此处所传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而改称现名。这里峭壁高悬,若乘船进谷,仰看蓝天一线,俯视碧水一带,大有峰与天关接,船从地窟行之感。

  ﹙4﹚古武当山

  古武当山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处,距邯郸市70公里,是一座道教历史名山。山顶一唐代古碑上记载有古武当山字样,经专家考证认定是久为国内道教界寻找的著名的北方武当山,其历史早于国内其他武当山。古武当山自然风光秀美,文物古迹众多,山势奇异,五峰相看,顶顶有庙,峰峰插天,杆被繁茂,满山葱郁。进进景区,您可先乘缆车直达山顶,上庙主峰海拔1437.7米,开*人才网?**涿斫ㄔ谏蕉ゴγ 砟诠┳诺来笊裾***浯蟮酆吞 谑φ湃 帷1倍ダ弦 ィ 隙ツ棠潭ィ 屑溆幸惶烨帕 印v蒙砩蕉ィ 菽吭犊矗 樯剿 扑 缃 删常 媸恰吧裨诿碇凶 碓谠浦行小薄?

  2、古武当山实*:

  古武当山四周的主要岩性:

  地层自老致新依次为震旦系、冷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三系、第四系。其中震旦系、三叠系地层分布面积小,出露不全。石炭系、二叠系、第三系地层多被第四系地层覆盖,只有零星露头出露。其他各时代地层出露良好。

  片麻言定变质言订一般具片麻状构造,中粗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由长石、石英和各种暗色矿物(云母、角闪石、辉石等)组成。根据岩石的物质成分可分为富铝片麻岩、斜长片麻岩、碱长(二长)片麻岩和钙质片麻岩等。还可依所含矿物种类进一步分为角闪石斜长片麻岩、石榴子石斜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等。其原岩类型比较复杂,可以是正常沉积言定粘土岩、粉砂岩等),也可以是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或各种侵进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由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

  页岩是由粘土脱水胶结而成,大部分有明显的薄层理,能沿层理分成薄片,这种特征也称作页理,风化后多成碎片状或土壤状。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很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

  是一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十分稳定的矿产资源,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即低温石英(a-石英),是石英族矿物中分布最广的一个矿物种。广义的石英还包括高温石英(b-石英)。石英块又名硅石,主要是生产石英砂(又称硅砂)的原料,也是石英耐火材料和烧制硅铁的原料。

  花岗岩的球状风化(红色变为玄色):

  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角部受三个方向的风化,棱边受两个方向的风化,而面上只受一个方向的风化),故棱角逐渐缩减,终极趋向球形。这样的风化过程称球状风化。

  (1)断裂构造

  在地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基本类型是节理和断层。

  ①节理裂隙:

  岩层发生了裂开但两盘岩石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变动。按其形成的力学性质,节理可分为张节理和剪切节理和劈理。节理常成组出现,如x-形的共轭节理。在京娘湖南侧、漳河北岸,可见到不同外形的节理构造。构造

  理是各种裂隙中分布最广泛的裂隙,所有大型水电工程都会碰到。

  ②断层:

  假如断裂两侧的岩石已发生了明显的相对位移,则称断层。

  在地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岩层在侧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弯曲,但仍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这

  种地质构造形态叫褶皱。褶皱中单个的弯曲也称褶曲。褶皱的面向上弯曲﹐两侧相背倾斜﹐称为背形﹔褶皱面向下弯曲﹐两侧相向倾斜﹐称为向形。如组成褶皱的各岩层间的时代顺序清楚﹐则较老岩层位於核心的褶皱称为背斜﹔较新岩层位於核心的褶皱称为向斜。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单个褶皱大者可延伸数十公里﹐小者可见於手标本或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

  尖灭尖灭指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的现象。地层的尖灭指的是沉积层向着沉积盆地边沿,其厚度逐渐变薄直至没有沉积。超覆是海侵时随着沉积范围的扩大,上覆岩层的沉积范围大于下伏岩层的现象。

  3.京娘湖实*:

  ﹙1﹚京娘湖四周的主要岩性

  长城系大红峪组:为本地区最古老的地层。岩性为紫红或粉红色中厚层中粗粒石英砂岩及长石英砂言冬含铁质及海绿石。层面清楚,交错层里和波痕发育,与上覆冷武系地层为假整合接触,均匀厚度为18m。

  ﹙2﹚沉积岩层理构造及层面构造:

  层理是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沉积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外形或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成层的现象。层理是沉积岩中最重要的一种构造特征,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主要标志。

  水*层理:是由*直且与层面*行的一系列细层组成的层理。它是在比较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如河流的堤岸带、闭塞海湾、海和湖的深水带),从悬浮或溶液中缓慢沉积而成的。

  单斜层理:是由一系列与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的层理。细层的层理向同一方向倾斜并大致*行。它与上下层面斜交,上下层面互相*行。它是由单向水流所造成的,多见于河床或滨海三角洲沉积中。

  交错层理:是由多组不同方向的斜层理互相交错重叠而成的,是由水流的运动方向频繁发生变化所造成的,多见于河流沉积层中。

  层面构造:指岩层层面上由于水流、风、生物活动等留下的痕迹,如波痕、泥裂、雨痕、流痕等。

  ﹙3﹚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腐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进海、进湖和支流进干流处,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积在海洋和湖泊里。河谷沉积只占搬运物质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暂时性沉积,很轻易被再次腐蚀和搬运。

  ①腐蚀作用:河流的腐蚀作用包括机械腐蚀和化学腐蚀两种。河流腐蚀一方面向下冲洗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腐蚀,而河流化学腐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腐蚀那么普遍。

  ②搬运作用:河水在活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腐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洗下来的物质。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

  ③沉积作用:当河床的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能力降低,河水挟带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

  ﹙4﹚河谷 河水所流经的带状延伸的洼地。河谷内包括了各种类型的河谷地貌。从河谷横剖面看,可分为谷底和谷坡两部分。谷底包括河床、河漫滩;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常有河流阶地发育。谷坡与谷底的交界处称谷坡麓,谷坡与原始山坡或地面的交界处,称为谷肩或谷缘。从纵剖面看,上游河谷狭窄多瀑布,中游展宽,发育河漫滩、阶地,下游河床坡度较小,多形成曲流和汊河,河口形成三角洲或三角湾。

  一般河谷形态类型有:隘谷、峡谷、宽谷、复式河谷。与岩层产状关系可分为顺向河谷、次成谷、逆向谷、偶向谷。其他还有纵谷、横谷的地质构造分类,幼年谷、壮年谷、老年谷的腐蚀循环分类,以及古河谷、谷中谷等。

  2、莲花洞实*:

  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 水的冲蚀、潜

  蚀,以及坍陷等机械腐蚀过程。喀斯特(kra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 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1﹚可溶性岩石 可溶性岩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异的喀斯特景观。

  (2)岩石透水性 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活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明显。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猎冬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网。

  地下岩溶

  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的地下洞***,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容纳千人以上;形态千奇百怪,溶洞中有很多奇异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小的连一个人都难以通过。溶洞是水的溶蚀作用、流水腐蚀以及重力作用的长期结果。

  ⅱ、从莲花洞出来,我们爬上山顶,在山顶可看到竹叶状灰石、鲕粒灰岩

  鲕状灰言定oolitic limestone)又称鲕粒灰言冬是一种以鲕粒为主要组分的石灰言冬它是一种良好的储油岩.它是兼具化学和机械成因的石灰言冬形成于碳酸钙处于过饱和状态的海、湖波浪活动地带或潮汐通道水流活动地带。

  竹叶状灰岩是石灰岩的一种,其特点为截面有砾石呈竹叶状。在我国华北地台上冷武统崮山组曾出现过大量的竹叶状灰岩现象。属冷武系碳酸盐类的沉积岩。它的形成是由碎石集散于海里,经海水长年冲击、腐蚀,慢慢变成类似橄榄状碎石块,一般长0.3cm~10cm,后又经地壳运动、沧海变迁,渐渐被一种钙质胶接、粘合、挤压在一起。沧海变为陆地后,这些合成石块在地壳的变化中露出地面,受雨水冲洗、风化等外力作用而变成今天的样子容貌。

  火成言定闪长玢言订:闪长玢岩属中性浅成言冬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角闪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黑云母、辉石及石英。呈斑状结构,斑晶以斜长石和角闪石为主。常为灰色,如有次生变化,则多为灰绿色,块状构造。常以岩脉或在闪长岩体边部产出。

  5、书写实*报告:

  我回到学校,我们小组把做的笔记进行了分类、整理。仔细分析了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并分析了把自己找的照片和自己我们的笔记逐一对应,通过上网搜查资料,查各种文献,把实*报告写完。

  四、实**结:

  1、此次教学实*我们在实*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实*的安排,达到了实*的目地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2、 通过此次教学实*,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纵能力。实*中有很多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纵技术和应用理论。如何充分灵活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纵,锻炼自己的实践操纵能力,这次教学实*给了我们一个充分锻炼的自己的机会。

  3、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次野外实*我们不但欣赏了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的秀美的自然景色,调查了解了地质地貌的类型和地质变化,而且学*并把握了野外地质地貌实*的一些调查研究方法,进步了我们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在野外实*的过程中,固然非常的劳累,但看到如此的美丽的自然景色,实*后的成果心里还是非常愉悦。这次教学实*让我们受益匪浅。

地质实*心得体会11

  (1)石漠化

  石漠化即喀斯特荒漠化或石化,与我国西北一带沙漠化现状相似,是土地劣化演变的极端形式之一。广西和贵州等地原本就有大面积的碳酸岩分布,又由于不断地开荒种地,破坏了原有植被,需千万年才能形成的瘠薄土层经风吹雨打迅速流失,最后地表只剩下不能种任何植物的石块。我国西部石漠化速度相当快,其中广西碳酸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7。8%,石漠化以每年3%—6%的速度递增。石山地区不但形成“山光人穷,穷山恶水”的恶性循环,且由于土壤稀薄、缺水易旱,也是造林绿化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花江大峡谷地区也与此类似,治理石漠化当务之急!

  (2)成因机理

  一、花江大峡谷区域碳酸盐岩系的抗风蚀能力强,成土过程缓慢。据资料显示,每形成1 cm厚的风化土层需要4000余年,慢者需要8500年,较非岩溶区慢1O~80倍,这是西南岩溶山区土层浅薄、易出现石漠化的客观背景条件和基本原因。

  二、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不利于水土资源的保存。西南岩溶山区地表崎岖破碎,山多坡陡。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加剧了斜坡体上水、土、肥的流失,某些人类活动扰动的激发下,使大片岩溶山地变成石漠化。

  三、岩溶山区特殊的土体剖面结构加 剧了斜坡上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岩溶山区土壤剖面中通常缺乏C层(过渡层),在基质碳酸盐母岩和上层土壤之间,存在着软硬明显不同的界面,使岩土之间的粘着力与亲和力大为降低,一遇降雨激发便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四、降水的影响。西南岩溶山区年均降雨量多在900~1 300 mm,暴雨集中在春季(约占4O )和夏季(占55%以上)。春季和初夏季的暴雨正是大面积坡耕地的中耕播种季节,农作物(玉米、油菜、绿肥等)正处于幼苗阶段,疏松的坡土得不到很好的覆盖,故春季和初夏季暴雨加剧了石漠化的发展。

  五、人口增长过快,农业人口多,土地负荷压力大。西南岩溶山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农业人口比重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增长快、密度大,加上素质低,使西南岩溶山区陷人人口增加一过度开垦一土壤侵蚀性退化一石漠化扩展一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

  六、对土地掠夺式经营,耕种方式落后。乱砍滥伐、滥垦滥耕、铲草皮、挖树根、烧秸秆等在山区经常发生,对土地掠夺式经营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此外,耕种方式水分环比泥沙环比山地石率环比西南岩溶山区三分之一的旱耕地仍采用落后的顺坡耕种方式,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3)合理的治理方案

  一是采取砌坎培土的`方式,增加土层厚度;二是采取林农混种的方式,实行以耕代抚;三是采取兴修蓄水池方式,保证林竹生长供水需要;四是采取封山禁牧的方式,禁止人畜践踏,增加林草植被;五是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土壤改良、施肥,促进林竹生长。四、多部门联动。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关系到贫困山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群众的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仅靠林业部门一家的努力难以达到效果。因此,**把林业、国土、财政、农业、粮食、水利、畜牧等相关部门的力量进行整合,实现多部门联动治理。一是积极开展林下种草。结合当地重点发展以花椒为种植的在石漠化综合治理地区开展林下种情况下,种草养畜,增加了农户收入,调动了广大群众石漠化综合治理积极性。二是配套完善改土工程。该区域的石漠化治理区域主要集中在立地条件较差的陡坡耕地富集区,要投入较大力度。三是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岩溶区群众生产生活能源主要靠薪材,长期随意樵采是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治理的难点之一。

  (4)实*心得

  此次教学实*我们在实*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实*的安排,达到了实*的目地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通过此次教学实*,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实*中有许多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如何充分灵活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次教学实*给了我们一个充分锻炼的自己的机会。

  通过着此次教学实*,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次野外实*我们不但欣赏了xx秀美的自然景色,调查了解马地质地貌的类型和地质变化,而且学*并掌握了野外地质地貌实*的一些调查研究方法,提高了我们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在野外实*的过程中,虽然非常的劳累,但看到如此的美丽的自然景色,实*后的成果心里还是非常愉悦。这次教学实*让我们受益匪浅。

  但同时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xx旅游开发一些不合理现象,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北部的大山,南部的、宝安山、团山,由于长期垦殖,过度放牧及人类经济活动综合影响,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干旱贫瘠,岩石裸露,原生植被破坏殆尽,只有赤松、栎类稀疏分布,河流及山沟两侧有零星枫杨、槐树等等。因此如何充分利用 xx天然的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大丰收是开发者应慎重考虑的。

  目前花江大峡谷旅游开发刚刚拉开了序幕,我们相信开发者会充分合理利用花江大峡谷的天然自然资源和人类的智慧,让自然保护区焕发出新的乐章,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和谐发展,造福人类。

  洪水淹没,形成一级半埋藏阶地。

地质实*心得体会12

  在实*进行的过程中,我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就是脑子里没有像样的知识网络或者说是地质体系,由这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才是我处处碰壁的原因所在。在野外观察,信息量繁重,干扰条件太多,自己没有坚硬的理论来作为依托是根本不行的。虽然旁边有老师的细心启发和讲解,可是在野外还不像在教室,书本就放在面前触手可及的地方,随时可以翻查自己不懂的`知识点,一旦知识点反映不过来,再加上野外实地中必须去掉相当大一部分无关的现象,才能中从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对于我来讲,没有雄厚的知识储备做铺垫,无怪乎会产生对老师的启发询问产生不知所措的感觉了。

  在野外实地观测,一个观察点和下一个观察点之间应该相隔很长的距离,更有甚者一天就只能观察一个地点,而每一个点都有其特殊的成因,构造,形态,以及以后将会产生的变化等等,所以对于每一个观察点的记录与测量都是相当重要的,这是为以后的进一步分析整理得到结论都是至关重要。

  由于是第一次野外实*,野外行动,记录,测量都没有任何经验,完全靠老师的讲解才能记录,对于有些测量还得在老师的帮助之下才能完成得到数据,这些都是缺少实*经验所致,尚可理解,可是有了这次经验之后,对于以后学*及野外实*便能有更好的指导。

地质实*心得体会13

  一、实*目的:

  通过模型来认识钻井仪器

  二、实*地点及方式:

  地点:学校图书馆一楼、地科实验室。

  方式:参观。

  三、时间安排

  半天。

  四、简介

  在这里有各种岩石以及钻井过程中所用到的机械,还有一些化学试剂。

  五、教学内容

  1、井架

  2、钻头

  3、悬升式抽油机

  4、凝点实验器测温度防石油凝固

  5、荧光灯显示油气

  6、综合录井仪

  评价地层,检测含油气的性质,钻井的.时候控制。

地质实*心得体会14

  1、实*概况:

  20___年6月,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工程地质实*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2、实*目的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3、实*内容:

  昌乐火山口

  昌乐火山口,距今1800万年是新生代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火山口呈圆锥形,石头呈红褐色,气势极为壮观,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经过200多万年的长期风化剥蚀,被剥露出地面,岩栓柱状节理发育,呈辐射状,向上收敛,向下散开,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火山喷发的自然景观,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考证认定,该火山口为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约1800多万年,它的`发现,对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介值。一色的红褐圆棱柱石,竖指苍天,凡经开凿者皆显露出明显的喷发纹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喷发,*百*方公里内的几十座山包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远古火山群。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约22公里处,面积约13*方公里。地质公园地处鲁中隆起区中的临朐凹陷,公园内总体由两个次级小盆地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围均为由玄武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为季节性河流。地质公园以闻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环境的火山地貌为特色。

  公园内各种地质遗迹丰富,一是第三纪中新世时期距今1800万年山旺玛珥湖沉积岩层(科学上划分为山旺组地层——硅藻土),沉积厚度25米左右,具有标准的层型剖面,现已成为国际上中新世生物建阶的重要依据。由于层薄如纸,稍加风化即层层翘起,宛若书页,被古人形象地比喻为"万卷书"。大量古生物化石含在其中。尤其是山旺地层层型剖面所处位置,是由早期的牛山组玄武岩、第三纪中新世时期湖相沉积岩(山旺组)、第四纪黄土和晚期的火山岩浸入等地质现象组合而成。二是新生代时期(距今XX万年)火山作用形成的古火山锥、熔岩流动特征等各种火山地质现象,如黄山、尧山、擦马山、灵山等都是典型的古火山口,因此亦是研究新生代火山岩区的理想场所。特别是擦马山玄武岩柱状节理,直径*于80cm,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尧山西侧,火山作用形成了高高的台地,经长时间风化剥蚀,形成了自然景观,人们称之为"石楼"。

  山旺组地层中的化石,形成于距今1800万年的第三纪中新世时期。目前已发现的动、植物化石有10几个门类70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已绝灭的物种。植物化石包括真菌、硅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及藻类。动物化石有昆虫、鱼、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特别是山旺山东鸟、齐鲁泰山鸟等鸟类化石的发现,填补了中新世时期的空白,山旺成为我国鸟化石丰富的产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鹿类化石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化石产地。新发现的带胚胎的犀牛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的,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轰动。植物化石枝叶最多,花、果实和种子也保存得非常完美。

  山旺古生物化石主要保存于中新世山旺组硅藻土层中(距今约1千4百万年),其种类之多、保存之完整为世界罕见,目前已发现的化石有十几个门类600多种。动物化石包括昆虫、鱼、蜘蛛、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昆虫化石翅脉清晰,保存完整,有的还保留绚丽的色彩,已研究鉴定的有11目46科100属182种。山旺鸟类化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完整鸟化石最丰富的产地,三角远古鹿化石和东方祖熊化石是世界上中新世该化石保存最完整的标本。植物化石有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藻类。除100种藻类外,其它植物有46科98属143种。它们在世界上研究古生态、古气候、动植物演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被中外专家誉为研究中新世的"综合实验室"。

  山东地下大峡谷

  高峡深涧,鬼斧神工。飞瀑流泉,溅玉喷珠。天赋幻境,兆年孕育。暗河漂流,惊险刺激。管轨滑道,激越航程。江北溶洞,魅力所在。

  山东地下大峡谷位于沂水县城西南8公里龙岗山下,是一座风貌奇特的溶洞王国,洞体长度6100米,是江北第一长洞,中国特大型著名溶洞之一。洞穴沿290—320度方向延伸,由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发育而成,形成于约0。65亿年至2。3亿年前。

  特点:

  一气势雄伟壮丽,峡谷深切*百米、两壁如削、宽处百余米、窄处仅可容身,成具体而微之地下三峡。洞内有一河、九泉、九宫、十二瀑、十二峡等景观100余处,构成了一幅气势恢宏的洞中峡谷雄奇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二地下暗河漫长而曲折,水量充沛,四季长流,地下河瀑布十分壮观,在我国北方溶洞内实属罕见。

  三利用暗河水势开发的1000米漂流项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总部认证为"中国最长的溶洞漂流"项目。漂流道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溶洞内的幽深莫测,起伏高下,波激浪涌,抑扬顿挫的特点。将地下河漂流的原生野始,惊险刺激演绎的淋漓尽致。

  4、实**结:

  短短一天野外实*很快结束了,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过程中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新的认识。实际观察到各种地理特征。本次实*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地质的意义,巩固了学*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在实*中学会了一定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同时,懂得和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地质实*心得体会15

  马上就要出去参加实*了,内心还是有那么一点激动的,其实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在不断地慢慢的成长中学*到的问题,我相信只要参加实*的机会多了,我就会做好这一切,很多的现实问题都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得到了巨大的进步的,相信我能够做好这一切,参加实*得到实*的锻炼!

  一、 实*地点

  佛山市高明区西坑水库 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工程

  二、 实*目的及要求

  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总结此次实*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工程地质专业大学生实**结。

  2、认识了解水工建筑物中的工程地质条件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a.地形地貌条件 b. 岩石与土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c.地质构造 d.水文地质条件 e.物理地质作用 f.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3、通过实*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4、通过实际考察,了解各种地质现象,增加感性认识。

  三、实*内容

  1. 西坑水库及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简介

  西坑水库(中型)位于高明区杨梅河上游,水库集雨面积为10.5km2,库容为1030万m3,兴利库容为798万m3,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设计高程为114.2m,顶宽5.0m,最大坝高29.5m。溢洪道为开敞式,底高程为110.3m,宽15.0m。在坝后建有一座发电站,装机发电功率为320 kw。水库在1997年安全鉴定为二类水库,但是经过几年的.观察,前期所进行的除险加固措施未能彻底消除水库的安全隐患,主要还存在坝体渗漏严重、放水涵管漏水、大坝坝体单薄、反滤体存在失效迹象等安全隐患。另外移民工作也留下一些问题。水库下游西坑村的村民未能迁往他处,这样不但给水库的管理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更严重的是,群众在水库管理范围外,溢洪道尾水两侧承包责任田里兴建住宅房屋,逐渐遍及了整个大坝下游的泄洪区域,涉及房屋1.3万m2,人口300多万人,实**结《工程地质专业大学生实**结》。由于下游泄洪渠道仅1.0m宽左右,加上淤塞严重,一旦水库泄洪将淹浸和冲刷下游农田和这些房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该工程任务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工程等别为ⅲ等中型工程,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水库永久性主要建筑物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设计,1XX年一遇校核;溢洪道消能防冲防洪标准按30年一遇设计。“十一五”期间计划对西坑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程需土方11万m3,石方1.7万m3,混凝土0.2万m3,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大坝坝体采用高压摆喷防渗,上游坝坡坡脚增设抛石压脚,下游坝坡坡脚新建排水棱体,重建输水涵管,重建坝后电站,整治溢洪道下游归河段长1040m,完善大坝观测和水库自动化监测等。本工程招标范围为水库部分、排水渠部分、水土保持专项部分及电站部分。

  2. 泵站建设工程

  2.1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工程概况

  2.1.1工程地理位置及受益面积

  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工程是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及配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址在樵桑联围东堤18+300处(丹灶建设段)。泵站主要负责丹灶大良围片区的排涝任务,受益区为上沙、下沙、建设、石联、荷村、新农村委会,丹灶镇城区、赤坎水库三水西南镇南下村委会等,总集雨面积约62k㎡。

  2.1.2工程水文及地质条件

  泵站站址处外江5年一遇洪水位为6.55m,10年一遇洪水位为7.23m,20年一外江洪水位为7.61m,50年一遇设计防洪水位为7.99m,外江枯水期水位多为0.5~1.5m。内涌正常水位为0.00~0.80m。

  站址处地质构造共分8层,各岩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淤泥、粉土、粉质粘土、中砂、砾土、残积粉砂和风化泥岩。工程场地土属软弱土类,建筑物地类别为ⅲ类。

  2.1.3工程投资及规模

  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工程及配套工程主体工程投资估算为7196.63万元。泵站工程等级为ⅱ级,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24小时设计暴雨169.8mm两天排干。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土方56.34万 ,、石方5.01万 、混泥土方1.16万 ,基础防渗高压旋喷桩总长9197.6米。

  建设泵站原有大良围电排站排涝能力:总装机1645kw,总排水流量24.45 。现设计安装4台1600zlq9.5-8型立式轴流泵,配10kv、1000kw同步电机,泵站总装机容量4000kw,设计排涝流量39.76 .泵站建成后排涝能力对比增大*一倍,有效确保围内不受浸。

  2.2国外泵站技术和管理制度值得学*和借鉴的地方

  泵站是为水提供势能和压能,解决无自流条件下的排灌、供水和水资源调配问题的唯一动力来源,是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的重要工程措施和实现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泵站的作用和特殊地位,各国都很重视。国外特别是在泵站技术装备、投资和经营管理机制方面,很多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

  2.2.1国外泵站技术装备好、自动化程度高

  国外水泵的性能指标明显优于国内,机组的结构、配套和传动方式也丰富多彩。国外大型水泵生产企业制造出来的泵,一般具有转速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其流量是我国同口径水泵流量的1.5~2倍。如荷兰1.8m的水泵与我国2.8m的水泵性能相同,但前者的重量为23.1吨,后者的重量却是48吨,两者相差一倍以上。另外,采用齿轮传动,可以大幅度地减小电动机的体积和重量。如荷兰口径3.6m的贯流泵,采用齿轮变速传动的结构设计后,与其配套的高速电机直径仅1.2m,电机和齿轮箱的总重量是15吨。如果将这台泵改用我国的直接传动,其电机直径将由原来的1.2m增加到6.1m,重量由15吨增加到49吨。由此可见,国外机组的高速化,不仅使机组的体积减小、重量变轻,而且还使厂房和土建投资大幅度降低,特别是考虑不同机组的装置形式(立、卧、斜式)对泵房结构的影响后,这种效果更明显。


地质实*心得菁选(扩展4)

——工程地质实*心得6篇

  一、实*目的

  1.通过实践巩固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到理论,培养我们**思考的能力和现场识别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了解矿物和岩石的组成过程、结构、矿床等,掌握野外确定能力,初步建立对某些岩石的工程地质评价。

  3.访问工地,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及施工的影响和地质灾害及边坡工程的治理。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进取的主动优良品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二、实*日程:

  2,2009.09.01星期二上午前往*科学院xx地球化学研究所参观矿物、岩石标本及同位素连带重点实验室。

  3,2009.09.02星期三上午,前往xx海岸酒店工地学*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和施工的影响。去Xx学*地质灾害和边坡工程的治理。

  4,2009.09.03星期四上午,去xx当地了解坡、残积土、花岗岩、全断面、张切里、岩脉、风化地形、球形风化等地质现象。

  5,2009.09.04星期五上午在xx教室进行实*结,阅读调查报告中的相关资料,练*计算与砂土液化计算相当的剪切波速。

  三、实*资料

  第一天8.31关键词:地球科学文化,人文素质

  上午,xx学院报告厅首先介绍了淑教师此次实*的主要资料,强调了实*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安全问题。之后张院长为我们的实*致开幕词。最终,霍洪贤研究员发表了题为《地学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方式》的演讲。

  所谓地学文化是人类在研究和利用地球资源的过程中构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人际关系的文化反映。地学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广。黄山、九寨沟、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等地质旅游景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游客。以“雄、奇、险、秀”闻名的庐山不是*第四纪冰川的发源地,而是浓厚的文化氛围,最终使这座风景名山成为独特的旅游景点。20世纪地球科学在认知宇宙和地球重大地质事件、矿产资源勘探、生态环境保护、减灾、促进社会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地球科学诞生一百多年后,附加在上面的巨大文化价值才逐渐为人所知。地质文化资源不仅可以用有形的地质景观和人物形象来表示,还可以用无形的地质知识、地质灾害现象、地质历史记录等来表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表现出很大的时间范围和空间尺度,可以进入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和不可预测的未来世界。

  地学文化的任务是在科学和大众之间架起桥梁,满足大众的科技文化需求,提高大众的地学文化素养。例如,去xx森林公园实*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被风化成球形的石头、哈利和残骸土,看到了它们构成的神奇自然轮廓,让我们感叹自然无与伦比的力量。地学不仅给我们带来坚硬的科学理论,还带来无限的精神享受。(另一方面)。

  摘要:地学文化的味道也需要人文修养,再深一点就是人的综合素质。例如,胡研究员是既能进行科学研究又能进行文化创作的能手,用他的话说就是“杂家”。而且,我也要在以后的学*中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第二天9.1关键词地化所矿物岩石

  早上我们步行到*科学院xx地方化所进行第二天的实*,该站的主要目的是认识矿物和岩石,提高对矿物和岩石的感性认识,参观同位素年代的重点实验室,了解研究人员的科研过程。

  我们先进科普馆参观,接待我们的是支化所的三名研究员,我们将在下次参观中与他们和老师们一起交流学*。科普馆的岩石和矿物陈列在橱窗里,关于地球科学的画也布满了墙壁。那里的岩石和矿物在学校实验室见过,但没见过更多,只看书上介绍的东西,自然没有那种感性的认识。有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片麻岩、辉绿岩、混合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还有石英、萤石、长石、刚玉、云母等常见矿物。我们仔细观察这些矿物和岩石的颜色和形状,听研究人员和老师们解释这些矿物和岩石的结构和结构,以及他们的工程地质评价。但是最引人注目的是沙漠玫瑰。沙漠玫瑰又称“戈壁石”、“风味石”,是常见的球形和块状,主要产于广大的隔壁,沙漠玫瑰是自然组成物。沙漠中的细石景风雨后形成玫瑰等结晶石,这种岩石在天然奇石市场占有特殊地位,非常珍贵,科普馆中也展示了这许多生物化石,包括大型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第四期全新世的鹿角,以及数亿年前的诊断角石、雷德利基虫、昌公海百合、狼鳍、拟神器等小植物和动物化石。

  在参观科普馆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以前科研人员进行野外科研时使用的`东西,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从事科研工作的。但是正是因为他们几十年来为发展地球化学事业而努力的结果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参观了同位素连带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国内首个设立的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实验室,成立了我国第一代同位素年代学实验室,开辟了我国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研究方向主要以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学科优势为基础,制定适用各种地质对象的同位素退休及同位素追踪方法,加强多元同位素体系理论研究,与目前地球科学前沿领域大陆力学和全球变化紧密结合。经过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为解决大陆动力学、壳体地幔演化及相互作用、资源构成和勘探、全球变化等主要基础问题,取得了国际先进水*的研究成果。该实验室拥有完善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仪器和实验室。除了可以分析各种地质和环境样品的一般主要元素、微量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固体和气体稳定同位素、稀有气体同位素外,大部分仪器还可以分析激光探针样品系统和最先进的电子探针、各种样品的微区原地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图像分析。

  摘要:今天的参观和学*确实开阔了视野,了解了更多的矿物和岩石,以及它们的结构和结构。即使对同位素实验室的参观没有深入的了解,也不能对各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有深入的了解,但在实验室那种安静的氛围下,可以感受到科研的严谨。(另一方面)。

  第三天9.2关键词3360基坑工程边坡施工

  一、实*前准备材料

  基坑工程

  1.地点:指工程集团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报特征。场地根据场地土壤的刚度(即坚硬或稠密程度)和场地复土厚度分为I、ii、iii、iv类。

  2.冠梁:基坑边坡保护桩顶面梁,用于将边坡保护桩连接在一起,防止基坑边缘倒塌。主要作用是组合离散文件,使其协同工作。如果是带内支撑配置,则官博是主要弯曲构件之一。

  3.锚:作为深部地层的拉力构件,一端连接到工程结构,另一端深入地层,整个锚分为自由段和锚固段,自由段的功能是将锚头的张力传递到锚固区。对锚施加预应力的功能。锚固段是指泥浆将预应力筋与土层粘结的区域,具有增加锚固和土层结合摩擦作用,增加锚固体压力,将自由段的拉力传递到土层深度的功能。

  4.水泥搅拌桩:水泥混合方法是强化饱和软粘土低级的方法,以水泥为固化剂,经过特殊混合机械,在基础深处强行搅拌软土和固化剂,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变硬,形成具有完整性、水稳定性和必要强度的优质基础。水泥加固土的基本原理是以水泥加固土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为基础的,与混凝土固化机不同。因为水泥含量少,水泥必须有活性介质。土壤周围反应慢,固化速度慢,作用复杂。水泥水解和水合生成各种水合化合物后,发生离子交换和单立化作用、凝固反应,产生水泥土体。

  5.喷射灌浆文件:喷射灌浆文件使用钻孔设备将旋转喷射灌浆管道和喷嘴钻头放置在桩底设计高度,通过高压发生装置获得巨大能量后,从灌浆管道旁边的喷嘴高速*出来,形成能量高度集中的液流,直接破坏土壤。*过程中,钻杆边缘旋转,使浆液和土体充足,施工一般分为两个工作流。也就是说,先钻后撒*钻,然后放上搅拌机,保证每米打桩机的含量和质量。

  6.钻孔灌注桩:是指在施工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压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上形成桩洞,并在其中注入钢筋笼、混凝土制成的桩。根据孔的制作方法,桩还可以分为沉桩、钻孔灌注桩、挖孔桩等。

  7.重力挡土墙:依靠自身重力抵抗土体侧面压力的挡土墙。

  8.常用的深基坑支护方法[1]:

  8.1钢板桩是施工简单、支持投资经济的方法,但由于钢板桩本身很灵活,因此不能对基坑支护深度较大的软土地层采用。

  8.2地下连续墙是在泥浆挡土墙条件下,由槽段制作的钢筋混凝土墙。地下连续墙由于整体刚度和不透水性好,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下软粘土和沙的各种地层条件和复杂的施工环境。特别是基坑底部有很深的软土,要在很深的场景中插入墙壁。因此在国内外地下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8.3柱形桩支撑,柱形间距布置包括:文件与文件之间具有所需净距离的排水布置,以及与文件相切的密集布置形式。为了防止地下水,防止土体颗粒从桩间缝隙流入坑内,桩间或桩等要同时进行高压注浆、设置深层混合桩、喷射桩等,或在桩后专门搭建防水膜。

  8.4作为内部支撑和锚、基坑支撑结构墙的支撑,内部支撑(水*支撑、角支撑、支撑等)和锚(斜锚、锚板杠杆等)的作用对确保基坑稳定性和控制周围地层变形至关重要。

  8.5土钉墙支援,土钉墙围护结构挖基坑,在土坡放置铁丝网,*通过混凝土形成混凝土面板,形成强化的地球重力屏障,起到土壤拦截作用。

  此外,还有深层混合水泥土桩支护和旋转喷桩幕墙支护。

  9.影响基坑稳定性的因素:基坑土的性质、地下水方案、上装载方案、边坡断面形式、边坡保护方案、基坑周围环境等。

  10.流动的沙子:土壤中的一种现象,通常容易发生微小的颗粒、颗粒均匀、松散、饱和的非粘性土壤,流动的沙子的组成多种多样。主要是因为河水的冲积地质变化构成的沙层在遇到水流的情况下,整个沙层流动,形成流动的沙层

  11.基坑降水方法:比较常用的沟排水及管井点降水。

  边坡工程

  1.引发泥石流的因素:地形、岩层、结构、水的因素。

  边坡保护的主要措施:排水、减肥、支援项目

  3.常用的支撑工程类型[2]:防滑石堆、防滑挡土墙、锚固结构、防滑桩、高压注浆锚固滑动面。

  二、施工现场

  基坑工程

  上午我们到达的基础施工现场是xxxx海原酒店基坑后续施工现场。

  该工程位于xx市xx原村四横路东侧,场地南面为珠海,原地貌河流冲击露台,此后一般由人工填土填满,地面*整。周边环境场景如下:西边靠*二楼的地下室机关。北面是西部距基坑边缘约20米的三层幼儿园住宅。东边距基坑约10米,路的东边是福州大桥桥墩。南边是距基坑边缘约30米的河边,沿江路南边是珠江。

  地质情景:根据地质钻探结果,现场内岩土层从上到下分为人工充填、第四系冲击土层、风化残积层、白垩系上气岩四大类。

  地下水:场地环境类别为第二类,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在现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U”基坑左侧和右上角的1: 1引爆1.5米。设置在斜坡低处的两排搅拌桩已经施工完成,因此不能很好地看到搅拌桩形成后的结构。搅拌桩在基坑侧面设置钻孔灌注桩挡土墙,桩顶设置700厚的冠梁,将钻孔桩连接在一起,提高基坑边缘的完整性。根据施工设计,从上到下,基坑内共设置三根锚,现场可以看到基坑内壁原来的第一条腰和新施工的腰梁,高度分别为-6.9、-7.4米。基坑顶上有一个基坑周围宽300的排水口。为了确保基坑的顺利建设,及时处理发现方案,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现场设置各种监测设备,如本水位监测点,位移、沉降观测点等。

  边坡工程

  第二个施工现场是*设备进出口xx公司物资中心后山边坡崩塌紧急保险工程。该工程在A、B区试验中,主要采取修补斜坡的方法,一级斜坡保持原来的倾斜角度,清除坡度膨胀的危险岩石。第二段坡度按60坡度角维修。C区危险消除主要采用清除危险岩石的斜塔方法。保持原来的倾斜角度不变,清除突出在危岩清除控制线上方的松散胃癌。现场可以看到,边坡顶部设置了排水口,可以与道路市排水沟连接,还可以在地形低地设置集水井。现场边坡已经清理干净,施工人员正在进行高压注浆工作。

  摘要:基坑施工现场没有看到基坑支护工程,但在此之前查了足够的资料,所以在现场看实物时并不陌生,反而大大提高了感性认识。但是我想学,实际上在现场施工。那是另一件事。如果最终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过程中会发生什么问题。(你知道的)。

  第四天9.3关键词花岗岩球形风化节理斜坡堆积的土壤残骸。

  上午我们登上顶峰后,按照老师的说明,一直从山顶下来的途中,老师解释了山花岗岩的球形风化作用、岩石裂缝的组成、斜坡和残骸的区分。

  XxX与xx市xx区东北部、矿山路以南、西接华南植物园、北林xx树木公园、东格大观路、世界大观、宇宙机关两个大型娱乐场所相比,覆盖了沙河镇的科木村、津村、XX邑的灵堂村。长度约3公里,面积600公顷,到处都有李萨克、胡树、火力南、海南红豆、美丽的五官等*带和南*带优良阔叶树。山上自然气息浓厚,除了登山小径外,没有太多人工痕迹。空气很好,林木繁盛,水源丰富。山中猪头座、鸡枕头座、世坎隆等自然景观在民间享有盛誉。

  Xx山充满花岗岩,巨大而圆。这是数百万年前的岩浆岩首先在地下形成,经过一系列地壳构造运动,使岩石暴露在表面,在必要的气候温度下被风化侵蚀,边缘突出,容易风化。(角被三个方向的风化,角边被两个方向的风化,角边被两个方向的风化)这种风化过程就是所谓的球形风化。球形风化是花岗岩段比较突出的不良地质现象。如果调查团不能充分了解分布特征,在工程施工和路线运营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施工困难(断裂、施工成本增加)、上部结构不稳定(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岩石表面镶嵌着比较坚硬的石英和长石。

  对岩石风化程度的初步野外歧视:如果岩石可以用手劈开,则确定为完全风化岩。岩石可以用锤子破碎,确定为强风化。如果能进入钻机,就是中间风化。如果是微风化和微风化,就很难进入钻机。现场的岩石大部分都可以用手劈开或用锤子敲打,说明已经是强风化和完全风化岩。

  山顶上的土层是岩石风化后未运出就留在原地的碎屑,称为残积土,山脚下的土层可能是残积土,也可能是岩石风化后从山脚运出的沉积物。这被称为倾斜土。差异的依据是,残骸土的矿物成分与下层岩盘大相径庭,但倾斜土不同。(约翰肯尼迪,矿物,矿物,矿物,矿物,矿物,矿物,矿物)。

  山中还可以看到岩石破裂,破裂面相对*坦光滑,裂隙岩体经常有必要的位移,称为剪刀,又称“X”切利。但是,一些岩石裂缝中填满了石英或长石,这些岩石缝隙填满的板状岩体被称为岩脉。(威廉莎士比亚,岩石,岩石,岩石,岩石,岩石。

  山上还有另一个特别的景象,一棵树生长在岩石缝隙中,随着树木的生长被岩石劈开,加速岩石的风化。这就是生物风化。

  第5天9.4关键词总结收获

  上午,我们在教室学*阅读调查报告的相关资料,并练*了xx*学院省校区教育区第一期工程岩土工程调查报告的相关资料,相当于砂土液化计算的剪切波速计算。

  五天的实*很快就结束了,但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实*过程中,从理论到实际,从实际到理论,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从观察到的实际比较理论中分析其差异,运用、深化、巩固知识是我们实*的主要目的。

  当然,也有通过这次实*重新审视自己工作的态度。我倒觉得这更重要。就像叔老师在课堂上做的简单实*结一样,尖锐地指出了我们在实*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指出工作缺乏活力,学*太被动。(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学)在学生阶段,可能不会出现进取的主动和被动的差异,但出去工作会暴露出被动的弊端,有进取心的人会得到更多的机会。我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以后要克服。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般匆匆而去,眼看的一年实*生活马上就要成为美好的回忆。在这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我感觉自己成长了许多,从象牙塔迈出的第一步走的特别的稳重,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一个努力拼搏的舞台,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这个真实的社会,实现了从在校学子向职场人士的转变。

  实*是继中考后又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它意味着人生一个新时期的到来——告别学校走入社会。社会是个大的集合,不管是以前的学校还是现在的实*单位都同属这个集合。这几个月来,给我感觉学校纯一点,单位复杂一点。不过我知道不论学校还是单位其实都是社会的缩影。实*的真正目的就是让我们这些在校的学生走入社会。社会是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你要学会的是适应这个社会而不是让这个社会适应你。

  刚刚走进社会不适应是正常的。人有的时候很奇怪:心情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热情往往会因时间、环境、所经历的事而起伏。就像我对境界一词的理解:人与他所受教育、所处环境、所经历对事物的理解、判断、预知的程度就是这个人的境界。

  作为一名中专生,专业需求的建筑认识实训开始了,我们全专业的同学在xx的各大建筑工地认识实*,对于我当初选择土木工程这样的专业,说真的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土木工程。现在我对土木工程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了,我想任何事的认识都是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这次认识实*应该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学科、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与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公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

  我应该知道现在的我还不够成熟,如果说人生是一片海洋,那么我应该在这片海洋里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而不是躲在避风港里。只要经历多了,我就会成熟;我就会变强。我相信。那时的成功是领导、师傅们给我鼓励,是实*的经历给我力量,所以我感谢领导师傅还有我的好朋友们,也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实*的机会。

  一年的实*生活中,紧张过,努力过,醒悟过,开心过。这些从为有过的经历让我进步了,成长了。学会了一些在学校从未学过以后也学不到的东西,也有很多的感悟。

  短短一年时间,我收获了诚挚的友情,结识了和我一同来的实*生;我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收获了真正的成熟

  此报告将从施工技术、管理现场施工、安全施工、礼貌施工、施工监理等几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和评论。

  首先,介绍一下该公司及该公司我们此次实*的项目工地,该公司为xx建工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企业秉承“至诚、至创、共赢”的企业精神,赢得了省内外的一致好评。我和班上一位同学所在的项目为“xx龙城”,该项目位于xx市中轴北京路与北辰大道的黄金交汇点,包括财智中心、vcpark、创享生活寓所三大产业,是兼具商业、商务、商住等多功能大型综合性地产运营项目,其中财智中心以168米超高层甲级写字楼将成为北市区的核心建筑,地上部分为44层,地下部分为3层,地下部分基本上为停车位,约XX个。

  了解了一些项目的概况之后再项目负责人的安排下我们跟着几位工长边学边干,基本上是他们几位工长那边忙可是来就去帮他们哪边,当然,我们也是主动问他们一些不懂得地方,抱着这样一种接*社会、增强自我的社会适应本事、增强对本专业及专业各学科兴趣的心态度过了长达35天的实*生活。

  一、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善是一个建筑企业长盛不衰的最核心的要素。对于我们实*生来说,一些难度和要求精度都比较高的工作他们没有让我们做,比如像全站仪定位轴线之类的操作,我们所做的就是帮忙扶下棱镜,然后了解定位轴线的意义。在定位轴线没有问题之后再按照图纸以轴线为标准放边线时就会遇到很多问题,最常见的就是钢筋挡着,一些剪力墙、柱子的边线无法弹出。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造成:第一,在地下第三层承台定上位定位柱子和地梁等时工程线拉的不够紧,或是工程线被承台上钢筋摩擦阻力或绊筋丝挂住影响工程线的直线度;第二,拉钢卷尺时测量出现较大误差。在技术问题方面还有怎样控制模板的*整度、垂直度,梁的配筋问题、柱子的垂直度等等很多问题都需要现场做技术指导。

  二、现场施工管理

  现场施工管理对工程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工地上的那段时间里,我们除了给钢筋工、木工打标高、测量,还和几位工长做了现场的施工管理,现场指挥挖机挖土,该挖多深、多宽,对木工和钢筋工之间的工序进行协调,以及商砼的浇筑等等各种问题。

  三、安全施工

  施工现场随时都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公司对安全问题很重视,一方面体现公司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另一方面,公司出于研究自身形象,排除可能对自我造成麻烦的一切的可能。在工地上的那段时间有幸参加了公司内部人员的会议,在会上,项目执行经理一再强调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等安全措施,故而在期间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四、礼貌施工

  在礼貌施工对企业的形象塑造有必须的作用,泥浆不外流、作业不扰民等等都对企业的形象有必须的影响,在会议上经理也重视对这方面的管理,对施工现场的清扫、对砼车出工地时清洗等都体现了对公司自身形象重视,旨在为企业塑造良好形象,为以后的竞标打下必须的基础。

  五、施工监理

  期间我们不止和几位工长做测量、做现场管理,还充当了公司内部的监理。在监理公司的监理来检查之前或是*时作业也监督民工,检查所使用的钢筋型号、数量是否与图纸相贴合,箍筋加密区是否到达抗震等级,查模板的*整度、垂直度、看一些比较难箍的箍筋是否被剪断、模板是否存在爆模的可能等等。

  总之,在工地上随时都会有新的问题产生,仅有不断学*、不断积累工程经验,才有可能应对随时可能产生的问题和已经产生的问题。对于我们所学的课程,在期间感觉比较实用的事测量学和制图,还有就是对各种材料性能的认识。就算我们今后不再工地现场搞测量,不做制图或从事材管人员,但从事与之相关职业,还是很有用的,理论方面的学*是很重要的,所以这么样的一次实*机会是很好的。

  除此之外,在期间,我还发现一些问题存在,第一个就是材料的浪费,钢材的浪费、混凝土的浪费很严重,在会议上一再强调,但始终都没有得到改善;第二,会议上强调员工每一天汇报当天的工作情景,每周一、三、五团体学*建筑规范,还是没有得到落实,其他还有问题存在着。实际上,这些问题都能够归结为一个问题——企业的执行力。为什么呢一个企业不论它有多么优秀的人才,如果没有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没有人能够将计划、方案严格执行,那么企业的正常工作将会混乱,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成本增加,所以人的重要因素就体现了出来,因为所有的工作都是靠人或靠人操作来完成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本事和执行本事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但现实是现实的工作并不是很轻易就能做到,所以不断学*、不断提高自我素养就尤为重要了。在今后的学*中对自我的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不断走进社会培养自我不管是和别人的交流沟通的本事也好,还是增强社会的适应本事也好,不断让自我比同龄人看的远,走在眼界的前端。

  为了将基础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研讨相结合,在20xx年11月5日至20xx年11月7日,我跟随我们工程地质的授课老师周德泉教授进行了为其三天的工程地质野外实*。

  这三天,我们桥梁一班和二班60余名同学在周教授的带领下先后走过了南郊公园湘江西岸,远眺*雕像*观泥质砾岩,领略着湘江长沙段的地质历史演变。而后攀爬了河西的岳麓山巅,其间经正门·云麓宫·鸟语林·黄兴墓·白鹤泉·爱晚亭,了解了产状三要素的倾向走向倾角的含义,知晓了沉积层、断层面的概念以及地下水的分类。而第三天下起的蒙蒙细雨也没能阻挡我们寻找探求的脚步,和着雨声我们走遍了动物园和石燕湖的沿线,看遍了单斜构造向斜构造的沉积岩风情。最后我们还参观了刚刚建成的湖南地质博物馆新馆,感受着展览大厅的众多岩石带给我们的震撼。

  从老师的讲解中我知道了长沙的地质演变历史,也懂得了湘江这一河流的地质作用对周边的影响。但在这之前,我对工程地质的理解仅限于书本上那一行行枯燥的文字,可以说,真正是在实*的时候才终于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掌握理解并且运用起来。由此可见,真知出于实践。而我们的课程实*也是多么有必要开展的。

  这次的实*,除开知识的掌握熟悉,我还从老师那学会了一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依据老师的分析形成了一种看到节点后的思考规律。

  仪器是罗盘,我们这次的实*主要是用它来测量岩层的产状:倾向走向和倾角。三种要素的测量都是通过所测角度来表示的。一开始我一直没搞清楚哪种是定住圆柱形水泡,哪种是定圆形的水泡,而读数时读哪根也没分清,另外测量不同的东西罗盘放置的位置也是不一样的。和同学争论,询问老师,最后在车开走之前终于把它的使用搞清了。测倾向是垂直测量面竖着放,测走向也是垂直测量面只是是横着放,而倾角特殊一点,需要把罗盘那个盒子上下面保持90度然后把上部贴着测量面来进行测量。在这里老师还告诉我们一个小技巧,当测量面不*的时候还可以把实*日记贴在测量面上保持面的水*。就这样,到实*最后,我已经能熟练的使用罗盘进行测定了。

  而那种面对对象便能开始进行一系列分析则始于老师的认真介绍,从实*日记的记录中,我发现老师每次讲解一个点,都会分析那个点的植被以及岩层的分布情况,还有岩层的岩性,构造,岩层和边坡的产状中的倾向走向,并且通过分析岩层和边坡的走向或倾向关系来判断该处的稳定性,如果是走向或者倾向是相同的,那么显然该处事极不稳定的,而如果两者的走向或倾向是斜交关系,则证明了该处岩层稳定,适合开挖。于是每看到一个点,我便会沿着岩层的分布、岩性、构造、产状和稳定性来依次进行分析。这样,对地质知识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透彻了。

  这次难得的实*,在学到很多东西的同时,也暴露了我很多不足。如对课本知识的无印象,体现在老师在讲解中蹦出的好多名词我竟然都写错甚至不知道写。如砂质砾岩中的“砂”字我从头到尾就写成了“沙”字,到后来写实*报告查阅书本时才发现了其中的错误。还有“上层潜水”就一直没反映过来那个潜字如何写。另外一反面也有课本知识的不连贯还有对日常生活常见的地质现象无观察。丁字镇处出产着长沙极少的岩浆岩作为一个望城人的我竟然一直不知道,*时生活实在缺少留心观察。这些以后都要多加注意才好!

  另外关于实*,我也有一点自己的小想法。第一,我觉得实*的地点选择过于狭义,可能是都在长沙市内没有出去看看的原因吧。长沙的地质方面可以说还是相对匮乏的,岩石三大类中只有沉积岩和岩浆岩,而且我们实*所看到几乎大部分都是沉积岩,隧道专业的同学还去了丁字湾研究花岗岩,我们桥梁专业的视野却只停留在了长沙市区的沉积岩。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去大围山这些地方甚至走得更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是当代大学生该有的追求不是吗?第二,我觉得实*的时间是不是能稍微长一些,经过实践,我们发现了野外实*确实比单纯的课程教学要更能让人有宽度和广度的吸纳知识,也能激起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地质的兴趣。如此,实*时间延长更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课程的推广不是吗?

  我坚信着,知行合一,定会把学*的境界推到圆满。这次的实*,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多。真心的希望能在多来几次。以后的日子,我也会更好的学*地质,因为,我发现,学*地质,原来是一件如此美好的事情。

  一、实*目的

  1.通过实践巩固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重新回到理论,培养我们**思考的能力和现场识别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了解矿物和岩石的组成过程、结构、矿床等,掌握野外确定能力,初步建立对部分岩石的工程地质评价。

  3.访问工地,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及施工的影响和地质灾害及边坡工程的治理。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进取的优秀品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二、实*日程:

  22009 . 09 . 01星期二上午前往*科学院xx地球化学研究所参观矿物岩石标本及同位素年代重点实验室。

  3,2009.09.02星期三上午,前往xx海岸酒店工地,学*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和施工的影响。去Xx学*地质灾害和边坡工程的管理。

  4,2009.09.03星期四上午去xx当地了解斜坡、残积土、花岗岩、全断面、长樱桃、岩脉、风化地形、球形风化等地质现象。

  5,2009.09.04星期五上午在xx教室做实*结,阅读调查报告中的相关资料,练*计算与砂土液化计算相似的剪切波速度。

  三、实*资料

  第一天8.31关键词:地球科学文化,人文素质

  上午xx学院报告厅首先介绍了淑老师此次实*的主要资料,强调了实*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安全问题。之后张院长为我们的实*致开幕词。最终,霍洪贤研究员发表了题为《地学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方式》的演讲。

  所谓地学文化是人类在研究和利用地球资源的过程中构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际关系的文化反映。地学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广。黄山、九寨沟、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等地质旅游景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游客。以“雄、奇、险、秀”闻名的庐山不是*第四纪冰川的发源地,而是浓厚的文化氛围,最终使这座风景名山成为独特的旅游景点。20世纪地球科学在认知宇宙和地球重大地质事件、矿产资源勘探、生态环境保护、减灾、促进社会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地球科学诞生100多年后,附加在上面的巨大文化价值才逐渐为人所知。地质文化资源不仅可以用有形的地质景观和人物形象来表示,还可以用无形的地质知识、地质灾害现象、地质历史等来表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展现出广阔的时间范围和空间尺度,进入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和不可预测的未来世界。

  地学文化的任务是在科学和大众之间架起桥梁,满足大众的科技文化需求,提高大众的地学文化素养。例如,去xx森林公园实*的时候,我们看到了风化成球形的石头、哈利和残骸土,看到了它们构成的神奇自然轮廓,让我们感叹自然无与伦比的力量。(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地学不仅给我们带来坚实的科学理论,还带来无限的精神享受。(另一方面)。

  摘要:地学文化的味道也需要人文修养,再深一点就是人的综合素质。例如,胡研究员是既能进行科学研究又能进行文化创作的能手,用他的话说就是“杂家”。而且,我也要在以后的学*中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第二天9.1关键词地化所矿物岩石

  早上我们第二天步行到*科学院xx地方化所实*,该站的主要目的是认识矿物和岩石,提高对矿物和岩石的感性认识,访问同位素团的重点实验室,了解研究人员的科研过程。

  我们参观先进的科普馆,接待我们的是支化所的三名研究员,我们将在下次参观中与他们和老师们交流学*。科普馆的岩石和矿物陈列在橱窗里,关于地球科学的画也布满了墙壁。那里的岩石和矿物在学校实验室见过,但再也没见过,只读过书上介绍的东西,自然没有那种感性的认识。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片麻岩、辉绿岩、混合岩、代理岩等常见岩石。还有石英、萤石、长石、刚玉、云母等常见矿物。我们仔细观察了这些矿物和岩石的颜色和形状,并听到研究人员和老师们解释了矿物和岩石的结构和结构,以及他们的工程地质评价。但是最引人注目的是沙漠玫瑰。沙漠玫瑰也被称为“戈壁石”、“风味石”,是常见的球形和块状物,主要产于广大的隔壁,沙漠玫瑰是自然组成物。沙漠中的细石经风雨后形成玫瑰等结晶,这种岩石在天然奇石市场占有特殊地位,非常珍贵,科普馆也展示了这许多生物化石。大型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第四期全新世鹿角、数亿年前诊断角石、红李基虫、昌公海百合、狼鳍、医神器等小植物和动物

  在参观科普馆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以前科研人员在野外科研时使用过,很难想象他们是怎么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从事科研的。但是正是因为他们几十年来为发展地球化学事业而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参观了同位素连带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国内首个设立的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实验室,成立了我国第一代同位素年代学实验室,开辟了我国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研究方向主要以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学科优势为基础,制定适用各种地质对象的同位素退休及同位素追踪方法,加强多元同位素体系理论研究,与目前地球科学前沿领域大陆动力学和全球变化紧密结合。经过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为解决大陆动力学、壳体地幔演化及相互作用、资源构成和勘探、全球变化等主要基础问题,取得了国际先进水*的研究成果。该实验室有完善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仪器和实验室。除了各种地质环境样品的常见主要元素、微量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固体和气体稳定同位素、稀有气体同位素外,大部分设备还可以分析激光探针样品系统和最先进的电子探针、各种样品的微区位置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图像分析。

  摘要:今天的参观和学*确实开阔了视野,了解了更多的矿物和岩石,以及它们的结构和结构。即使对同位素实验室参观没有很深的了解,也不能对各实验室的科研有很深的了解,但在实验室安静的氛围下,可以感受到科研的严谨。(大卫亚设,北方执行部队) (另一方面)。

  第三天9.2关键词3360基坑工程边坡施工

  一、实*前的准备资料

  基坑工程

  1.位置:是指工程集团的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报特征。根据场地土壤的刚性(即坚硬或致密程度)和场地复土厚度,将场地分为I、ii、iii和iv类别。

  2.冠梁:基坑边坡保护桩顶梁连接边坡保护桩,防止基坑边缘倒塌。主要作用是组合离散文件一起工作。如果是带内支撑配置,则管道是主要曲线构件之一。

  3.锚:作为深部地层的拉力构件,一端连接到工程结构,另一端深入地层,整个锚分为自由段和锚固段,自由段的功能是将锚的张力传递到锚固区。对锚杆施加预应力的功能。锚固段是泥浆将预应力筋与土层粘结的区域,具有增加锚固和土层粘结摩擦、增加锚固压力、将自由段张力传递到土层深度的功能。


地质实*心得菁选(扩展5)

——综合地质实*报告菁选

综合地质实*报告3篇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综合地质实*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质地貌学综合实*报告,普通地质实验室实*

  实*一、矿物(一)

  认识矿物的形态及主要物理性质,学*肉眼识别矿物物理性质的方法。

  实*二、矿物(二)

  观察认识常见矿物的特征,初步掌握矿物的鉴定描述方法。

  实*三、风化作用

  在校园后山观察、认识风化作用产生的地质现象,观察风化壳剖面特征并画素描图;初步掌握野外观察分析地质现象及地质素描的方法。

  实*四、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通过教师提供的图片、录像,观察认识地面流水的种类及产生的地质现象;初步掌握冲沟、河谷的特征及河床、河漫滩的沉积物特征;观察分析河流阶地的形成和类型。

  实*五、常见的沉积岩

  观察认识常见沉积岩的矿物成分、颜色、结构和构造,初步掌握岩石的鉴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沉积岩。

  实*六、地质构造与阅读地质图

  1.通过构造模块认识褶皱、断层的类型,以及在*面上、剖面上的表现特征;

  2.通过阅读一幅地质图,掌握地质图读图步骤与方法。

  实*七、常见的岩浆岩

  观察认识常见岩浆岩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初步掌握岩浆岩的鉴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岩浆岩。

  实*八、常见的变质岩

  观察认识常见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等鉴别特征,初步掌握变质岩的鉴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变质岩。

  实*九、参观认识古生物(化石)

  通过参观地质陈列室,初步认识地壳历史中各代主要古生物(化石),理解生物演化规律及在地质学中的研究价值。

  普通地质野外认识实*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完成普通地质室内教学之后,将进行为期三周的野外认识实*。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地质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野外地质调查能力。

  (一)实*任务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常见的地质现象,分析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和形成机制,这是本次实*的主要任务。

  2.认识实*区内常见的矿物、岩石、古生物、地层、构造及矿产,分析它们形成的作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3.掌握地质罗盘和手持GPS的使用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初步掌握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记录方法;编写地质实*报告。

  (二)实*内容及要求

  实*的主要内容(重点)是观察和分析内、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在实*中必须学*并初步掌握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难点是有关地质作用与地质现象的因果分析。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1.观察认识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

  (1)xx市湖边石灰山地质观察路线 一天

  通过石炭系地层剖面的参观,初步了解实*区内的主要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地层单位名称、地层厚度、主要岩性特征及构造变动。初步掌握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的类型,沉积岩野外识别描述方法,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同时能初步辨认几种常见的古生物化石。学*绘制信手剖面图。

  通过参观煤矿、石灰岩矿,了解外生矿床的一般特征及沼泽的生物沉积与成矿作用。

  普通地质实验室实*

  实*一、矿物(一)

  认识矿物的形态及主要物理性质,学*肉眼识别矿物物理性质的方法。

  实*二、矿物(二)

  观察认识常见矿物的特征,初步掌握矿物的鉴定描述方法。

  实*三、风化作用

  在校园后山观察、认识风化作用产生的地质现象,观察风化壳剖面特征并画素描图;初步掌握野外观察分析地质现象及地质素描的方法。

  实*四、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通过教师提供的图片、录像,观察认识地面流水的种类及产生的地质现象;初步掌握冲沟、河谷的特征及河床、河漫滩的沉积物特征;观察分析河流阶地的形成和类型。

  实*五、常见的沉积岩

  观察认识常见沉积岩的矿物成分、颜色、结构和构造,初步掌握岩石的鉴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沉积岩。

  实*六、地质构造与阅读地质图

  1.通过构造模块认识褶皱、断层的类型,以及在(!)*面上、剖面上的表现特征;

  2.通过阅读一幅地质图,掌握地质图读图步骤与方法。

  实*七、常见的岩浆岩

  观察认识常见岩浆岩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初步掌握岩浆岩的鉴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岩浆岩。

  实*八、常见的变质岩

  观察认识常见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等鉴别特征,初步掌握变质岩的鉴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变质岩。

  实*九、参观认识古生物(化石)

  通过参观地质陈列室,初步认识地壳历史中各代主要古生物(化石),理解生物演化规律及在地质学中的研究价值。

  普通地质野外认识实*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完成普通地质室内教学之后,将进行为期三周的野外认识实*。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地质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野外地质调查能力。

  (一)实*任务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常见的地质现象,分析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和形成机制,这是本次实*的主要任务。

  2.认识实*区内常见的矿物、岩石、古生物、地层、构造及矿产,分析它们形成的作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3.掌握地质罗盘和手持GPS的使用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初步掌握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记录方法;编写地质实*报告。

  (二)实*内容及要求

  实*的主要内容(重点)是观察和分析内、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在实*中必须学*并初步掌握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难点是有关地质作用与地质现象的因果分析。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地质地貌学综合实*报告,

  1.观察认识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

  (1)xx市湖边石灰山地质观察路线 一天

  通过石炭系地层剖面的参观,初步了解实*区内的主要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地层单位名称、地层厚度、主要岩性特征及构造变动。初步掌握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的类型,沉积岩野外识别描述方法,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同时能初步辨认几种常见的古生物化石。学*绘制信手剖面图。

  通过参观煤矿、石灰岩矿,了解外生矿床的一般特征及沼泽的生物沉积与成矿作用。

  2.观察认识内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

  (1)xx峰山滴水岩地质观察路线 一天

  观察认识寒武系变质岩、震旦系混合岩的岩石特征,初步掌握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的因素;观察认识峰山花岗岩体(黑云母花岗岩)的岩石特征及细晶岩脉的穿插关系,了解岩浆侵入作用的机制;观察认识峰山岩体与寒武系变质岩的侵入接触关系,以及接触带附*岩体结晶颗粒的变化,地层受热接触变质作用产生的角岩化、斑点化现象;初步掌握断层的识别描述方法,学*断层素描图的绘制。

  (2) xx峰山电视台地质观察路线 一天

  观察认识峰山花岗岩体的岩石特征及细晶岩脉、石英脉、煌斑岩脉的穿插关系;观察认识峰山岩体与寒武系变质岩的侵入接触关系及花岗岩的粒度变化,分析峰顶处的变质岩(残余顶盖)的形成机制;观察认识花岗岩中的“X”次生节理,学会节理的产状测量与记录。

  (3)赣县江口木材厂地质观察路线 一天

  观察认识燕山晚期玄武岩的岩性特征及产出状态,初步掌握岩浆喷出作用及喷出岩的野外鉴定特征。学*断层特征的判别与产状测量。

  (4) xx市蛤湖地质观察路线 一天

  观察认识笔架山岩体(花岗斑岩)的岩性特征及中细粒花岗岩脉的穿插关系;通过参观莹石矿,了解气水-热液成矿作用的机制,初步掌握莹石矿的鉴定特征及形成条件。

  3. 编写地质实*报告 三天

  第一部分 前言:实*的目的任务、要求、时间、地点等;

  第二部分 实*路线中主要地质特征:按照地层、岩浆岩、变质岩、构造、矿产的顺序进行概括性地总结;

  第三部分 几种地质现象的认识与探讨:选择地质实*路线中最有兴趣、感想最深的两种以上地质现象,对其作用方式、形成过程、产物及特征作较深刻、有见地的分析与探讨。

  第四部分 结束语:通过实*的收获、体会及建议。

  地质实*报告要求实事求是、逻辑清楚、言简意骇、图文并茂。

  4.通过实*,要求对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是:

  (1)学会用手持GPS定点。

  (2)能掌握地质罗盘测量岩层(构造面)的产状。

  (3)初步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矿物、岩石并描述其主要特征。

  (4)学会绘制地质信手剖面图,学会绘制地质现象示意图、素描图。

  (5)基本掌握地质观察点的记录格式和描述方法,以及编写地质路线小结。

  (6)初步学*标本采集的一般方法和有关知识。

  (7)学*编写地质实*报告。

  野外地质填图结束后即进人室内最终整理阶段。该阶段的工作是以编写地质报告为中心而开展的。首先是对野外地质调查成果进行整理,对所有原始资料进行清点、审核、归档和处理。其中包括对野外记录本的审阅;对各种表格卡片的核对;对各种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对各种标本样品进行加工、处理和测试等等。要对获得的各种地质信息综合归纳分析,并为地质报告的编写提供素材。其次要完成地质报告所附图件(如地层实测剖面、综合地层柱状图、实际材料图、地质图和构造纲要图等)的清绘工作。图件的格式和内容要符合规范要求。同时还应完成诸多素描图、地质信手剖面图等报告插图的选择和清绘工作,力求使地质报告图文并茂。

  最终每个学生应独立完成一份地质报告,约10000字左右,各章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章绪言

  实*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自然经济地理概况;实*区的经济、工农业生产和交通情况;实*区的以往地质研究的历史及研究程度评述;实*的目的、任务和内容;起止时间、组队情况、分组情况及指导教师;完成的工作量(地质调查面积、地质观察路线及观察点数,实测剖面长度、填图面积、标本和样品数量等)及工作成果。

  绪言部分要简明扼要,不是描写风景,也不是写自然经济地理报告,要写与本次工作有关的内容,帮助阅读报告的人了解工作区的前提,测区的一般情况及工作情况,文字要简练,层次要分明。在这一部分最好附有“实*区交通位置图”和“地质研究程度图”。

  第二章地层

  地层是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首先应该概述实*区的地层发育情况,如所具有的地层时代,主要岩性特征,古生物化石的概貌等等,然后应该以“组”为单位由老至新对其分布、出露情况,岩性及其岩石组合,岩相及厚度变化情况,所含化石的种属,时代划分及其依据、地层接触关系等进行描述和总结。若有含矿层位则应详细说明。要充分利用实测地层剖面图、地质图及不同区段的信手剖面图等资料。

  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主要根据实测剖面及实测填图时的野外记录,不能单纯描述实测剖面的地层特征,因为那只是剖面线上的地层特征,不能代表整个区域。在写这一部分时,要综合全区进行叙述,但不排除在叙述某一地段的岩性变化特征时,引用实测剖面的资料或引用路线地质剖面图的资料,因为这些都是实*区地层发育的真实记录。

  第三章沉积岩

  实*工区沉积岩的出露、分布情况,分类对主要常见的岩石类型进行描述,包括岩性、结构、构造和产状等。

  第四章侵入岩、变质岩

  实*区岩浆活动概况、主要侵入体的岩石类型、活动期次和各岩体的关系。实*区变质岩的主要类型,结构、构造特征和矿物组合特征。

  第五章构造

  首先要概述实*区构造的总体面貌、大地构造位置、主要构造类型、褶皱断裂发育情况、区域构造线的展布、构造形成时代等。对主要构造特点的描述可按构造类型,如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分类述之;也可按构造区段,如东部地区断裂构造为主、西部地区褶皱构造为主分区述之;还可按构造期次或序列对早期构造、主期构造和晚期构造分别描述其特点。

  对于褶皱的描述要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先描述褶皱构造的位置、范围、规模,然后描述组成褶皱的地层:褶皱核部、褶皱翼部的地层时代、岩性、层序等;褶皱的形态,如褶皱轴的方向,褶皱轴面、枢纽的产状,将褶皱进行形态分类;讨论褶皱形成时期、形成机制等。

  对于断裂构造的描述,要着眼于大型区域性的断层,对于这些断层构造要逐一加以详细描述。如断层发育的位置、规模;一般用断层所经过的两个或几个地名来命名断层;断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断层两盘的地层时代、岩性以及构造变动。断层带的构造现象,如构造岩、片理化、断层泥、透镜体、拖褶皱、伴生节理、地层的牵引现象;断层面的形态变化,断层面上的擦痕及其产状;推断断层形成及发展演化的历史,断层产生的力学机制等。

  构造分析,要将褶皱、断裂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不同时期分析构造的变形特征,推断地壳活动的规律性。更重要的.是论述构造与矿产、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震地质的关系。

  构造形态特征和空间关系可以用图件予以明确和直观地表述,因此要尽量用各种图件帮助描述。

  第六章矿产

  一般从主要矿产开始分别概述各类矿产的位置、矿床类型、矿石特点、矿体产状、规模、找矿标志、矿床成因、找矿远景等。

  第七章地质发展简史

  在综合分析实*区地层、岩石和构造等各方面资料基础上,将各种地质事件联系起来划分地质构造演化序列,由老到新对不同阶段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行概要总结,并简要阐明各阶段形成时的环境和大地构造性质,恢复实*区的地质发展历史。本章的内容具有推测的性质,但是这种推测需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本章的叙述要从古到今按照地质时代连续陈述,如先从古生代讲起,然后中生代、新生代,但是要注意:

  (1)不要与地层一章重复,变成单纯的岩性描述,而是要说明其中所反映出的当时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地层特征、岩浆活动、构造运动等生动画面;

  (2)文句要灵活变换,简明扼要,避免死板枯燥,不要象记帐一样。

  (3)对发展史的陈述要有根据,不能无根据地想象,明确有据的内容可以充分地陈述,无据可考的不能硬猜。

  第八章实测地层剖面

  实测地层剖面的目的、意义、要求,测量的工作程序和过程,数据的整理、计算和图件的绘制要求。

  第九章结语

  对整个实*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包括主要成绩、新的认识、新的发现和本人在思想上、业务上的收获和体会。简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今后教学实*工作提出建议,最后可对有关方面表示诚挚的谢意等。结语要实事求是,对工作要正确估价、认真负责。地质工作的质量反映在全部工作成果中,不在于结语写得冠冕堂皇,也不要过于谦虚,埋没成绩。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的建议要准确中肯。

  一、实*的目的与任务

  1、实*目的

  通过对交城县水峪贯镇的榆林沟、寺沟、陈台沟、王文沟、大水沟、小水沟等地的地层观察以及剖面测量和地质填图,再结合历史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实*区内的地形、地层岩性、岩浆岩体、地质构造、气象水文条件、古生物、地下水补给及径流排泄条件和地质灾害等。

  通过野外实*,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我们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中,加深对教材知识的应用,体会学以致用的意义。另外,要通过实*培养野外实*的方法和技能,学会一定的观察要领和细节,以及提高分析周围自然环境形成原因和过程、各种地形地貌现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总结此次实*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增加同学们考察地理和各种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为我们进行后续专业课学*打下基础。

  2、实*任务

  综合课程实*是水文水资源专业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1)能够熟练地使用罗盘测量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学会阅读和使用地质图;

  (2)学会在野外肉眼鉴定和描述岩石岩性的方法,熟悉实*区内的.地层特征,掌握地层层序的划分;

  (3)分析实*区内地质构造类型,找出判断其类型的依据并分析其特点;

  (4)区分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并且对不同岩石的特点进行了解;

  (5)通过岩石的特点判断岩层的时期,并且可以推断岩层在当时所处的环


地质实*心得菁选(扩展6)

——工程地质认知实*报告菁选

工程地质认知实*报告

  在生活中,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工程地质认知实*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一、实*概述

  实*目的:

  工程地质实*是港航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实践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工程地质实*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的能力。

  实*任务:

  1、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产状等,掌握野外判断能力,加深对其认识

  3、运用自己所观察到的具体的实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加深对地质学*的系统理解。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实*地点:

  南京市汤山地区

  南京地质博物馆(各类矿物、岩石等)

  实*路线:

  文天学院→陡山北坡采石公路剖面(火石峰背斜)→小铁路人工剖面→南京地质博物馆→文天学院

  二、*地区地质概况

  1、地层岩性(部分)

  青龙群(T1+2q)

  厚度约500m,与大隆组整合接触。

  在棒槌山西端人工剖面其下部暴露清楚,称为下青龙组(T1x),可分为三部分:

  下部为黄绿色页岩、泥岩,夹薄层微晶灰岩,产蛇菊石、克氏蛤。

  中部为灰色薄层微晶灰岩与黄绿色页岩,黄褐色泥岩互层,层理清晰,产佛来明菊石等。

  上部为灰色中厚层、薄层微晶灰岩夹黄褐色泥质微晶灰岩、钙质页岩及薄层瘤状微晶灰岩、微晶砾屑灰岩。

  顶部为厚层微晶灰岩,被覆盖,在死虎岩附*山包上出露清晰。

  在各层灰岩中,缝合线构造均很发育。

  青龙群上部称为上青龙组(T2s),厚度约300m。剖面在死虎岩附*山包上出露完整,可分为三部分:

  下部为灰色中薄层微晶灰岩,泥质微晶灰岩夹紫红色泥质微晶灰岩及瘤状灰岩数层(4~7层),产多瑙菊石、荷兰菊石等化石。

  中部为灰色中薄层微晶灰岩,蠕虫构造及其发育。

  上部为灰黄色中层泥质微晶灰岩夹厚层及薄层微晶灰岩。

  顶部为纹层状白云质灰岩。

  在各层灰岩中缝合线构造极其发育。

  2、地形地貌

  湖山地区位于南京城东28km,地形上由三列山组成,走向北北东。北列山海拔120~169m,包括排山、棒槌山。中列山山势较高,包括黄龙山、团山、纱帽山、土山、陡山、狼山等,主峰孔山海拔341.8m。南列山简称汤山,主峰海拔292.3m,著名的猿人洞(葫芦洞)和雷公洞(裂隙式溶洞)即发育于南列山。三列山之间是两个纵向次生谷地,北侧湖山谷地是龙潭煤系地层经地表水侵蚀形成,南侧谷地是志留纪高家边组页岩被剥蚀而成。湖山次生谷地两侧的谷坡上,发育有二级阶地。第一级阶地海拔40—60m,即农田、煤矿所在地,二级阶地海拔60—70m,主要为残积、坡积之碎石,夹少量冲积成因的粉砂质粘土。

  图1“三山夹两谷”地貌

  注:红色线条指示山脉走向;黄色图框所示为《图2湖山地区地质构造简图》范围。

  3、地质构造

  汤山位于青龙山——汤山——仑山复式大背斜中段,背斜轴在这一带昂起,构成一个短轴穹隆状背斜。背斜核部出露寒武系、奥陶系地层。背斜北翼陡,南翼缓,西端向西倾伏,东端向东倾伏。汤山背斜北翼发育有次一级的向斜(陡山向斜)和背斜(孔山背斜)。向斜构成中列山主体,向斜南翼陡,地层倾角常达70°~80°,局部直立甚至倒转,北翼倾角25°~35°,向斜轴面向南倾斜。陡山顶为向斜核部,现采场*台仍可见部分向斜核部地层(栖霞组)出露。背斜紧靠向斜北侧,严格与向斜*行展布,组成大部分中列山之北坡,仅孔山主峰位于背斜核部。背斜南翼地层倾角缓,北翼地层倾角陡,通常为80°~90°,背斜轴面南倾。在陡山北坡雪浪庵大冲沟西侧石榴庵背斜核部出露地层为五通组。从地貌发展阶段看,该区域剥蚀作用进行得相当深刻,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现象比较普遍。实*区域断裂构造出露也较清楚。横向*移断层、正断层以及纵向的逆断层相当发育,陡南逆冲断层、陡西*移正断层以及陡山北坡的地垒构造出露都很清楚。在陡山北坡采石公路沿线,可以观察位于背斜南翼*核部位置顺层侵入的闪长玢岩出露,为燕山早期的产物。

  4、其他地质现象

  实*路线沿途还可见滑坡、重力折曲、风化分带、岩溶等地质现象,可拍摄照片或绘制信手剖面图。

  泉水有孔山寺泉和棒槌山泉出露,均为上升泉。

  5、地壳运动与地质发展简史(部分)

  宁镇地区是下扬子断裂拗陷带的东段。从震旦纪到早古生代末,这里地壳比较稳定,运动缓和,只有多次轻度的升降;整个环境是浅海,堆积了厚度3000余米的石灰岩、白云岩、页岩、砂岩地层,化石丰富。有时有硅质物供应,在震旦、寒武、奥陶及志留系等地层均。

  第一章:绪言

  (1)实*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

  xx山自然地理概况:xx山山势主体呈现为中细蜂腰形。腰部为岩浆侵入的火成岩、变质岩构造,即属于太白、华阳岩基组成的xx主体东xx位于xx板块与xx板块之间的拼合带———xx造山带的东段。该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xx山区的岩石大部分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同时又有少数的沉积岩和变质岩。其褶皱形态多样断层形式多样其中南坡严重北坡稍好。其中的植被多为温带落叶及阔叶林。

  (2)实*任务。

  ①掌握野外观察,描述岩石的一般方法,观察描述实*区域常见岩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点。

  ②观察xx山地貌及地理现象:河流山体特征。

  ③观察岩层产状要素,褶皱和节理。

  ④使用地质罗盘测岩层产状。

  (3)实*目的`。

  通过野外实*,一方面使我们获得实*区基本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使我们在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我们观察分析野外地理现象的特点。

  (4)实*工具:

  铁锤、地质罗盘、放大镜。

  (5)实*要求。

  认真观察地理现象,实*期间大胆细心。合理使用测量仪器,要有科学严谨的实*精神。野外注意安全,进入山区注意防火事宜。

  (6)实*地点:xx省xx市x境内xx山,

  第二章:岩石

  xx山由于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所以那里的岩石多以火成岩为主,其中白色花岗最常见,也有肉红色的花岗岩,xx山区的岩石主要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其中玄武岩是典型的喷出岩多呈黑色风化面黄褐色或灰绿色。细粒或隐晶结构呈斑状结构并长有气孔、杏仁等构造。火成岩根据其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排列,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根据岩石产状,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类,也是酸性岩,主要由钾长石、富钠斜长石、石英组成,并含少量黑云母或角闪石。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类,也是酸性岩,主要由钾长石、富钠斜长石、石英组成,并含少量黑云母或角闪石。

  第三章:构造

  实*地区构造概况:xx山在大一级地质构造中属于xx构造带,进一步划分属于东xx地质构造带。

  xx山隶属于xx山系,是由于渭河地带地壳下陷同时又由于上古时期形成古地台时的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以及印支运动等,其中海西运动的影响之为明显:在晚古生代末期伴随着广泛的岩浆侵入活动xx及其周围山脉相继隆起。xx山山体呈现为中细蜂腰形。腰部为岩浆侵入的火成岩、变质岩构造,xx山区域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断层构成复杂,背斜较易观察,向斜成山不明显。岩层层理较清晰。岩石表面风华严重,节理较为明显。

  一、实*目的与任务


地质实*心得菁选(扩展7)

——工程地质土木专业实*报告菁选

工程地质土木专业实*报告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工程地质土木专业实*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目的:

  1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2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

  3学*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编写实*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实*内容:

  根据教学安排,学校为我们路桥专业安排了为期1天的卧虎山水库地质实*。主要学*罗盘的使用及对各种地质构造的认识。

  1排除干扰,专心听。

  2要做到五勤:勤敲打,勤观察,勤测量,勤记录,勤追踪。

  3熟练操作罗盘。对地质罗盘,要求了解其结构原理,掌握使用方法

  4积极参加现场讨论和及时整理野外记录。

  (一)卧虎山水库及其概况:

  卧虎山水库历城南部山区,山环水绕,名川有三,曰锦绣川、锦阳川、锦云川。三川风景秀丽,为历代所称赞。三条大川经仲宫镇并渡口村汇入卧虎山、黄花山狭长地带,称为玉符河,北注黄河。1958年于卧虎山、黄花山之间,筑起一条长985米,高37米的大坝,拦截玉符河水,落成卧虎山水库。因湖水清亮如镜,人称“镜儿湖”。水面面积270多公顷,蓄水量1.1亿立方米。湖中盛产鱼虾,珍贵飞禽天鹅也落户于此。站在坝上,举目远眺,波光浩淼,清澈蔚蓝。卧虎山水库这里,景色绮丽。山坡除天然山花丛林之外,还植有苹果、柿子、梨树等,秋季一片金黄。周围群山连绵,葱茏叠翠,山村炊烟,若隐若现,构成一幅美妙的山水村野画图。水库北为卧虎山,形似猛虎雄踞,翘首东望。清人钟廷瑛在《咏卧虎山》诗中描写道:“山上白鸟盘空烟,山下阴穴流春泉。何年老虎屹不去,蹲成万古蛟龙渊。”水库大坝南首西侧,为黄花山。因山上多产野黄菊,故名。山姿奇伟,松柏青翠。山腰有一溶洞,曰“黄花洞”,坐东朝西,深约7米,宽3米余,高4米。洞壁上,镌刻佛像、罗汉等造像25尊,题记19则,其中一则年代为金承安二年(1197年)。洞前,有明弘治元年(1488年)、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重修碑记各一通。石窟造像神采各异,雕刻精细,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东北侧,有清代观音堂一座,以石筑成,券门四角攒尖,内有壁画,保存尚好。观音堂北又有方形钟楼一座。

  黄花山南侧相邻一山,名“瓢儿峰”,俗称“瓢葫芦峰”。相传,唐尧时期隐士许由曾于此避水,将瓢忘在这里,故名。石岩上留有金明昌年间镌刻的释迦、罗汉像。卧虎山西北,为石固寨山。此山形势险峻,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东晋末,刘裕率师北伐,与在这里屯有重兵的南燕慕容德相战,至今山上废垒犹存。

  (二)罗盘的使用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也学到了如何运用罗盘仪测量岩层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

  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察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察面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等。因此必须学会使用地质罗盘仪。

  1岩层走向的测定: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线的延伸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因为走向是代表一条直线的方向,它可以两边延伸,指南针或指北针所读数正是该直线之两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与sw210度均可代表该岩层之走向。

  2岩层倾向的测定:

  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假若在岩层顶面上进行测量有困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对物觇板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指北针受障碍时,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南针亦可。

  3岩层倾角的测定:将仪器上盖开启到极限位置,并用罗盘侧边紧靠地质界面且垂直于界面走向线,让长水准泡居于下方,旋动测角旋钮,调长水准气泡居中,此时倾角指示盘在下刻度盘指示的.数值即为该地质界面的倾角。在实际测量时,如果倾角较大,则可只用测倾向和倾角,如果倾角较小,为了提高精度,则要首先测走向且标记走向线,然后再测倾向和倾角。

  在此处我们主要是学了一下罗盘的使用。

  (三)断层及其形成原因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

  地壳中的一个裂口或破裂带,而且沿着它相邻的岩体发生了运动。断层长度变化很大,从几厘米至几百公里不等,两盘之间的位移量也可有这样大的变化。

  断层是构造运动中广泛发育的构造形态。它大小不一、规模不等,小的不足一米,大到数百、上千千米。但都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断层带上往往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常发育为沟谷,有时出现泉或湖泊。

  实结:

  一天的实*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欣赏卧虎山水库美丽环境的同时,看到因修水库而形成的一段一段的滑坡是我认识到了工程前期论证的重要性,而后期对滑坡的修治虽然存在瑕疵但整体上还是成功的'。

  一天的实*最重要的是使我进一步学*和掌握了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和对岩层走向、倾向及倾角的测量工作,是我们在实践中学*了如何对滑坡和边坡进行治理,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

  此次实*还培养和锻炼了我们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心得体会:

  为期一天的地质实*,虽然很短,让我充分的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同时也巩固了校内所学的理论知识,理论是建立在实践之上的,只有通过实践,理论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这次实*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结合了理论,让我们在实践中学*理论,为今后的理论学*划上一个逗号,这次实*另一感受,就是觉得时间太短,如能再长一点,我想理解得会更透彻,掌握的将更加牢固。

  一、实*目的:

  1.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2.掌握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及冲刷形成河谷的过程。

  3.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辨别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

  4.学*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5.用流水地质作用分析秀峰深谷和河谷地貌的形成过程。并了解溶洞的形成原因。

  6.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编写实*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二、实*内容:

  这学期我们土木专业进行了为期两天半的庐山地质实*,第一天上午我们到达了那里并安排好了住宿,下午一点我们出发到秀峰观察其地质概况。第二天上午到海汇镇水库观察其地质概况和沉积物,并学*罗盘的使用,下午便去三叠泉观察沉积岩的形成以及庐山的形成,最后一天沿路返回观察狮子洞的溶岩现象,然后去了采石场。通过这次野外实*,我们进一步加固和加深了课堂里学过的理论知识,而且我们还能用工程地质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和观察能力。在实*中,观察分析褶皱、断裂特征,学会了辨认分析河流地质作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工程地质的地位以及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的治学思想。

  三、实*路线:

  秀峰龙潭-秀峰卧龙桥-海汇镇水库-三叠泉-狮子洞-隘口马头山庄

  四、庐山及其概况:

  庐山,雄峙于长江南岸,兀立于鄱阳湖西北。庐山、长江、鄱阳湖三位一体的奇妙结合,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出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在地貌学上,庐山称为“地垒式断块山”。它在10亿年前就开始了它的发展史,它记录了地球的地壳演变史,它承载过地球曾发生的那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巨变。

  庐山是由北东——南西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面形态呈肾形,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逐渐收窄,长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峰为汉阳峰,高1474米。山体内的褶皱、断层和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此外,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六十多年前,地质学家李四光经过反复考察和研究,认定庐山第四纪时发生多次冰川,并命名为:鄱阳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大姑冰期、大姑—庐山间冰期、庐山冰期,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 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在整个的庐山地区,存在着两大主要的断层:泉断层(鄱阳湖一带)下降,形成盆地,即为鄱阳湖;莲花洞断层(九江一带)下降,形成了九江盆地。鄱阳湖即为断陷盆地。

  (一)秀峰龙潭


地质实*心得菁选(扩展8)

——工程地质实*报告菁选

工程地质实*报告(汇编15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工程地质实*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实*目的和任务

  从开学初到这一周的实*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对工程地质这一个学科有了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从基础地质的知识,岩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再到不良地质现象及分析评价和工程地质勘察,老师都详细和我们讲解各方面的知识,使我们对工程地质学产生较大的兴趣,也使我们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相信这对我们以后实*以至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从课本上所学的仅仅还不够,且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多更好地认识了解不同的工程地质现象,通过这次的实*,培养我们自己在工程地质方面对于不同的现象做出分析的能力,以及解决在实践时期遇到的简单基本的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

  实*任务:一是老师课堂讲解相关知识和实验室参观学*;二是实地考察莲花山并由老师带领给我们讲解分析相关工程地质现象。这次实*使我们通过野外的实地勘察,进一步了解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地下水的作用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等。

  实*时间:第七周一周时间

  实*地点: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实验室,广州番禺莲花山。

  实*安排进度表:(见下图)

  二、内业部分

  2.1 实*动员

  时间: 4月8日 星期一 阴天

  地点: 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教5--206

  内容: 1、实*动员 2、观看“不良地质现象”影像资料

  今天是实*周的第一天,早上老师给我们做了实*的总动员,向我们介绍实*的进程和安排,同时还指导我们户外实*时该怎么观察各种地质现象,注意哪些问题和从相应的方向去思考看到的不良地质作用。其次老师通过一些实例给我们介绍了工程地质现象,并做了简要的分析。

  2.2 观看影像资料

  首先观看的是岩崩的影像,影像先是介绍了岩崩的相关方面知识,就以盐池河磷矿岩崩为实例做了详细分析。影像中还用到盐池河磷矿地质图和坑道裂缝*面图为我们做了详细的分析以及解剖。

  简要介绍岩崩

  概念: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产生在土体中者称土崩,产生在岩体中者称岩崩。

  形成条件:(1)地形地貌:地形条件的复杂程度及斜坡坡度控制着岩崩滑坡产生的监空条件。(2)、地层岩性:斜坡的地层岩性,是发生滑坡的物质基础。(3)、地质构造 :一个地区的地质构造环境,对滑坡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影响。(4)、水的作用 :降雨和融雪的渗透水作用,是产生滑坡的最主要外因。(5)、地震作用:地震是诱发滑坡的重要因素之一。

  防治措施:(1)监测预报:在岩崩崩倒之前,不稳定逐渐积累,并以位移变形、压力增加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在岩崩发生之前,变形急剧加快,岩体应力急剧增长,对这些现象作出准确的预报可以防治岩崩。(2)工程处理:一防止地表水渗入危岩体内,可修筑排水沟槽。二对较小规模的岩崩,可修筑支挡工程。三用锚杆加固或者清除危岩边坡也可以防治岩崩。

  然后又看了滑坡的影像,影像资料讲得很详细。还以下列实例做了详细分析:鸡筏子滑坡、铁西滑坡、磨子湾滑坡。

  观看的影像中还有泥石流、地震、岩溶、火山爆发等各类的不良地质现象。

  下面说一下部分工程地质现象的概念:

  滑坡:斜坡大量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一定的滑动面(或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泥石流:在山区,由于暴雨或融雪的急流携带着大量固体物质沿着沟谷、陡坡急骤下泄的暂时性山地洪流称为泥石流。

  岩溶:是可溶性岩石在水的化学和物理作用下产生沟槽、裂隙和空洞,以及由于空洞顶板塌落使地表产生陷穴、洼地等类似现象和作用的总称。

  褶皱(曲):是岩层在构造变动中受力形成连续弯曲的永久变形,其中一个单独的弯曲称为褶曲。

  断裂构造:岩体受到的构造应力作用超过其强度时,其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发生裂缝或错断,形成断裂构造。

  2.3 地质图的阅读

  时间: 4月9日 星期二 阴天

  地点: 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教4--209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地质图的阅读和分析。而对于地质图这一方面,我们要做的是学会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掌握各种岩层产状、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掌握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岩浆岩体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老师从地质学的一般知识开始讲起,这其中包括地质图的种类、基本内容和规格以及表示方法等等。接着又在地质构造这方面给我们讲述岩层产状、褶皱、断层及岩层接触关系。

  之后老师又结合图例给我们讲了岩层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地质图上分析褶皱构造的方法、在地质图上分析断层的方法几个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岩层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1)整合接触:在地质图上表现为岩层时代延续,产状一致,岩层界线彼此*行延伸。

  (2)*行不整合接触:表现为上下两套岩层产状一致,岩层界线*行排列,其间有地层缺失,即岩层时代不延续。

  (3)角度不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岩层产状不同,地层时代不延续,其间有地层缺失。在图上常表现为较老的一套岩层界线被不整合线切割,而新的一套岩层的界线则与不整合线大致*行延伸。

  这个内容是区分背斜和向斜:横穿岩层延伸方向,在某一岩层的两侧依次对称出现新岩层者为背斜,反之为向斜。即从该岩层轴部(核部),向两侧(两翼)逐渐出露新岩层为背斜,反之轴部为新岩层,向两翼逐渐出露老岩层为向斜。

  老师还介绍了我们阅读地质图的步骤和以黑山寨地区地质图为实例做了具体的分析。

  2.4工程地质勘察

  老师除了与我们讲解地质图外,还讲了工程地质勘察的相关知识。

  老师详细地介绍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勘察阶段划分、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工程地质勘察的布置和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整理等。

  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1)工程地质测绘法:有像片成图法、实地测绘法(包括布点法、路线法、追踪法)

  (2)工程地质勘察:钻探、坑探、物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

  (3)工程地质试验:岩土试验、水文试验(4)长期观测

  工程地质勘察阶段的划分

  勘察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

  三、外业实*部分

  3.1大学城到莲花山沿途

  时间: 4月10日 星期三 阴天有小雨

  地点:莲花山

  今天八点半就在二饭集合,上车后就向莲花山出发了。

  路线:大学城——南沙港快速路——石碁——石清公路——莲花山

  在南沙港快速路上,老师和我们讲了一个“不均匀沉降”的不良地质现象,也就是路和桥在连接处出现的路面的不均匀沉降现象。原因是:桥梁部分使用桩基础,其基础深入基岩。而路则使用路基,在路基与基岩之间还存在很多不同性质的岩层,而这些岩层风化程度相对较高,易被压缩在日积月累得动荷载的作用下路下沉较多,造成桥与路之间的不均匀沉降。

  3.2 莲花山地质现象及分析

  经过了40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莲花山。由于车进了莲花山大门后没有停下来,直接就开到了山顶上,所以我们一下车就可以一眼见到“望海观音”了。这是一座宝相庄严、慈颜善目、金光耀眼的望海观音宝像屹立在广场中央。观音宝像面向东南,遥望浩瀚的狮子洋,“望海观音”因而得名。接下来就开始我们一天的实*任务了。

  (1) 沿着观音像前面的台阶向下走。在接*台阶底部时,沿着左手边方向,可以看到边坡,边坡裸露出来的岩石红色砂岩(如下图)。红色砂岩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这些红砂岩层状构造,层理明显,用小铁锤可以敲出一块岩石标本。由于它的分布很广,是莲花山的主要岩土,且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料。

  在这里介绍一下沉积岩: 概念:沉积岩是指各种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物,在地表或*地表条件下经过压密固结、脱水、胶结及重结晶作用形成的坚硬岩石。

  结构类型:包括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生物结构。

  构造:沉积岩最主要的构造是层理构造,由于沉积环境的变化,使先后沉积的物质组分的颗粒大小、形状、成分及颜色发生变化,而显示出成层现象,称为层理构造。

  (2)在台阶底部,可以见到一处岩石像坐着一样,这就是狮子岩。狮子岩位于莲花山的东麓,一石酷似雄狮,盘踞山崖,面向东方,状似向着珠江口吼叫,所以莲花山也被称“狮子山”,面前的珠江河段被称为狮子洋。

  狮子石,我们可以见到其分层明显。首先是岩土变质层,之后就到了粗细砂层,然后就是卵石层,这也突出了沉积岩的层理构造。而我们也很容易看得出来,岩石被风化的程度很大,包括物理风化和生物风化等。

  在这里介绍一下风化作用:

  概念:组成地壳的岩石,由于温度的作用,大气、水溶液和生物的作用,使之在原地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现象,称为风化作用。

  类型:(1)物理风化作用:剥离——热涨与冷缩、冰劈——冰冻与融化、晶胀——结晶与潮解 (2)、化学风化作用:氧化作用、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 (3)、生物风化作用:生物的机械破坏与化学破坏。在整个莲花山最明显的外力地质作用就是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使岩石的强度以及稳定性降低,有可能产生崩塌现象,严重地危害了工程建设。接下来的报告还会讨论到风化作用。(3)经过狮子石,转身就可以看得一个人工开凿出来的岩洞叫作观音岩,经人工开凿后呈现水*层理。在这里老师也说过,以前这样的结构也可以供人露宿。这里也可以见到层理构造明显。(图片为上学期去莲花山所拍)(4)接着走下去就来到了八仙岩,因为雨天的关系,我们没有在这里停留太久,但老师和讲解了一下。这里最多的就是岩石,板块形状不一,但错落有致。又一个地质现象就是节理。岩石上出现了水*节理、垂直节理、倾斜节理等等。明显有些岩石是受到比较大的拉应力,还有还受到生物风化作用。补充一下关于节理的一些知识。节理是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八仙岩就是一个明显的构造节理(剪节理),这很坚硬,但也很脆,而且节理面倾向与岩体滑落方向一致,容易发生顺滑,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节理的出现使岩石体存在一定的.稳定性隐患。当节理过多而且密集时,岩体的稳定性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对工程产生危害。(5)再沿着湿滑的山路走下去,来到一个转角。(见右图)老师和我们介绍说是根劈作用的结果,也就是生物风化作用的结果。根劈作用:即植物根部在岩石裂缝生长,迫使岩石裂缝扩大,引起岩石崩解的过程,称为根劈作用。当然,经过多年的生长和生根,我觉得这种结构会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所以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引起重大的地质灾害。只要我们经过的时候小心注意,并且不要停留。(6)接着来到了壮观的燕子岩。这里有人工构造,也有自然天成,雄伟壮观,气势巍然。我们在这里停留下来,老师一一为我们讲解这里所呈现出来的地质现象。这里存在着多处断层和节理,其中以斜节理较为多,其中有些让人看了触目惊心,但岩石却历经千年而不倒,实在让人叹为观止。简要介绍断层:断层是一种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其组成因素有:断层面、断层线、断盘、断距、断层破碎带与影响带。其分类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水*断层等。在那里我们还观察到了断层泥,它是由于构造摩擦产生热量而形成的构造岩。它在断层带十分典形。老师说断层产生的危害不可忽视,它使岩体裂隙增长,破碎,风化严重,地下水发育,造成岩体强度和稳定性大为降低,与断层走向*行的边坡易了生大规模坍塌等不良地质现象。(7)时间来到上午十一点左右,我们来到了莲花山的山坡,而实*考察也即将结束,接下来是自由活动时间。我们也四处走走看看,多了解一些地质的现象。接下来是一些其他地方的照片,飞鹰古道,莲花石,神镜等等。


地质实*心得菁选(扩展9)

——地质实*工作总结菁选

地质实*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质实*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一星期的实*,我深切地感觉到,只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把知识牢固地掌握,并熟练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我学会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协作。这些天虽然辛苦,但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同学们在生活上互相帮助,感情更加深厚了。老师不辞辛劳地跟在我们队伍中讲解,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了他们的伟大,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敬业的'精神,我想这也是作为一个地质工作者必备的精神素质。这一星期的实*,令我在艰苦和学*中得到了成长,是我人生道路上一次难忘的经历。

  为期三天的地质实*结束了。虽然时间短暂,却是我参加过的最有意义的野外实*。在实*中,同学们顶着烈日,克服了种种困难,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了一个个实*任务,虽然很辛苦,但是大家没有一个人抱怨。通过这次实*,我学到了许多在蚀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对我们的'家乡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谢谢学校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实*机会,也谢谢老师给我们做的详细的讲解。

  我们这次的实*尽管确切地说只有短短三天,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中更使我们提高了继续学*的热情。本次实*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地貌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地质地貌学的意义,巩固了学*成果,体会到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并且学会了一定的考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掌握地质的野外考察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巩固和加深了课堂所学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观察和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在野外我们也发现了很多教材理很多事物和我们亲眼所见到的样本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要学会带一种疑问去求知,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是活的,否则就是读死书。同时,这次实*使我们在技术上得到锻炼,增强我们对专业知识的热爱,也培养了我们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的风尚。

  针对上述几大缺点不足,首先我们要在态度上认识到自己确实做的不够,某些方面没有听从老师的指挥;其次,有错要改,既然犯了错误,存在不足就要改正,做到真正洒脱,实在的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地质工作是一项真正锻炼人,使人获得知识与磨砺的工作。我们要热爱本职工作,发扬地质工作者的优良传统,使祖国的地质工作蒸蒸日上。二十几天的付出,二十几天的收获,都是点点滴滴的积累。我们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得到了实*基地领导的'认可。二十几天虽然短暂,相对于我们人生而言只是一个点,但是收获的却是一生的回忆,谢谢学校能够给于我们这个机会,我们相信,这次实*会给我们今后的学*工作态度带来变化,会为我们的人生增添色彩!

  三天的实*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我们都意犹未尽,期望着实*能够再长一点,我们可以学到多一点的野外实*知识。通过这三天的实*,尽管不是很长,但是我们却学到了很多过去课本上讲的但是不是很好理解的东西,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锻炼、提高了我们野外实*、考察的能力,为我们以后的学*和工作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我们期待着下次实*的到来。

  短短五天的野外实*很快结束了,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的认识,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本次实*亲眼见到了很多课本中描述过的地质构造以及岩石,学会了罗盘的`使用方法,练*了利用地形图使用后方交会法确定自己的位置,练*了通过读地质图来判断当地岩层的年代、产状等,深刻地感受了仅有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地将知识化为己用。本次实*真的收获了很多,感谢两位老师一路辛苦的教导。

  实*的日子我们虽然有些累,但收获了大学的课堂里没有的许多东西,不仅学到了地质方面的许许多多的知识,也学到了为人处世的许多道理与方法,学会了怎样学*,也学会了把书本的知识与实际结合,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关心地质情况,继续学*,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期一周的实*很快过去了,在老师的耐心讲解下我们学到了很多,基本的认识并能清晰判断以地质构造,相信在以后的学*工作中都会对我大有帮助。

  针对上述几大缺点不足,首先我们要在态度上认识到自己确实做的不够,某些方面确实让老师们伤心;其次,有错要改,既然犯了错误,存在不足就要改正,做到真正洒脱,实在的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地质工作是一项真正锻炼人,使人获得知识与磨砺的`工作。我们要热爱本职工作,发扬地质工作者的优良传统,使祖国的地质工作蒸蒸日上。最后,真诚感谢和我们同甘共苦的老师,感谢你们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谆谆的教导,更感谢你们教会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秦皇岛实*将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xxxx年毕业于桂林工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物探)专业,毕业后就职于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一总队地勘院物化探项目组。到20xx年7月工作已满一年,在这短暂的一年时间里我学到了许多学校里无法学到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和工作能力。

  一、参加的工程

  在这一年之中,我参加了徐家沟南部铁矿磁法测量1*方公里,金子山对传湾铜矿、金洞子、红岩山激电测井5口,陶家沟金矿充电测量0。5*方公里(充电激发激化法已完成),也参加了雪花太坪铅锌矿以及徐家沟南部激电物探成果编写等工作。

  二、对专业知识的提高

  我是学物探专业,也就是地球物理勘探。在学校只学*了一些理论知识,实践的机会很少,工地是我学*和实践的好地方。到工地后发现以前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太肤浅,实践起来十分困难,在工地我就向师傅虚心的请教,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就问,经过一年的工作实践,增加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把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先后系统地学*了磁法、激电、充电、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虚心向老师傅学*,注重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吸收教训,很快就适应了工作,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

  三、参加工作的体会

  以前听说物化探干活累,工人十分辛苦,来到地勘院后感受到了工人们的辛苦,物化探师傅们就用四个特别来形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活、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前辈们一年四季在外施工,照顾不了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孩子,他们任劳任怨地工作,从来没有一句怨言,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必须学*的。在和前辈的交流中我学会了怎样面对困难,怎样做人,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一年的.工作和学*我感到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必须要细心、认真,作好每一步工作,对野外数据采集以及处理等流程要熟悉,对图纸要熟悉,对规范更要熟悉,还要继续学*和工程相关、和专业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

  四、对公司的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质量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质量的提高靠工人的总体素质和技术管理水*的提高,为能够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培养高素质、高水*的专业技工和管理人员是公司的重点。

  过去的工作中,在领导的关怀和同志们的支持与帮助下,经过不断努力,我适应了这种工作,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工作能力,但是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强学*、克服缺点,力争自己专业技术水*能够不断提高。同时我清楚地认识到,为适应单位发展的新形势,今后还需不断地加强理论学*,尤其是新技术、新理论的学*,勤奋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成长,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


地质实*心得菁选(扩展10)

——工程地质实*报告菁选

2023年工程地质实*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3年工程地质实*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目的与任务:

  按照学校的安排我们在本学期学*了《土木工程地质》,紧接着我们就进行了地质野外实*的过程。我们进行这次实*的目的在与 :巩固和加深在课堂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简史;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实*,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学*后续课程、从事专业工作、扩大知识面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实*时间:20xx年6月24日至6月26日

  实*地点: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天津市北部蓟县山区,属燕山山脉中段南翼,沿津 (天)—围(场)公路东侧(蓟县段)呈南北走向,毗邻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园东面与河北省遵化市的清东陵隔山相望,黄崖关长城犹如一条巨龙横卧于剖面之上;南面是渔阳古城,县城东侧的翠屏湖是天津市最大的淡水湖和重要的水资源基地;北面是河北省兴隆县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面有京东第一山、全国十五大名山之一的盘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居京(北)、津 (天)、唐(山)三市腹心地带,素有京、津、唐“金三角”之称.

  古老的地质构造奠定了现代地貌发育的基本框架和发展方向。地势北高南低,地质公园北端与兴隆县交界处的九山顶,海拔1078.5米,是天津市的最高峰。而座落在地质公园南端的府君山,海拔只有350米,海拔高度相差728.5米。保护区的地貌类型主要有中山、低山、丘陵、宽谷、盆地和坎谷等构成。中、低山主要分布在长城沿线及其以北地区的石英岩分布区,山高、坡陡,气势磅礴。丘陵主要分布在县城以北的石灰岩、白云岩、砂页岩分布区,海拔一般在300、—500米。山体浑圆,坡度缓,土层较厚。是我国惟一记录有中上元古界地球演化地质历史的国家地质公园。其范围北起九山顶,南至府君山;东至八仙山,西至盘山,分为7个景区: 1、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2、八仙山石英岩峰林峡谷景区;3、盘山花岗岩地貌景区;4、九龙山碳酸盐岩峰丛景区;5、黄崖关断崖地貌景区;6、九山顶石英砂岩峰林景区;7、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总面积342.05*方公里,规划面积240.6*方公里,核心区面积53.6*方公里,北纬40°00′~40°15′,东经117°15′~117°35′。处于京、津、唐交会地带,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

  实*对象:河北工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07级全体学生

  实*活动:(如下)

  6月24日早上我们从西生活区坐大巴一路奔波来到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下车后,我们稍作整顿,然后老师开始介绍地质情况,我们的地址野外实*考察也就开始了。

  1. 矿物、岩石的认识和地质构造的认识实*

  首先讲的是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表环境中,先前存在的化石(岩浆岩、变质岩和早已形成的沉积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的物质、有机物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地址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是地壳表面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虽然它的体积只占地壳的5%,但是露出面积约占陆地表面积的75%。沉积岩主要由碎屑物质、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物、有机质及生物残骸等一些物质组成。

  沉积岩的结构按其组成物质、颗粒大小及形状等方面的特点,一般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及生物结构四种。

  1) 碎屑结构 碎屑结构是指岩石中由50%以上的碎屑颗粒被胶结物所胶结的结构,是沉积岩所特有的结构。按碎屑粒径的大小,碎屑结构可分为:a、砾状结构(碎屑粒径>2mm) b、竹叶状结构(碎屑形态多呈扁*状) c、砂质结构(碎屑粒径介于2~0.05mm之间) d、粉砂质结构(碎屑粒径为0.05~0.005mm)

  2)泥质结构 该结构由粒径<0.005mm的粘土矿物颗粒组成,是泥岩、页岩等粘土岩的主要结构。

  3)结晶结构 该结构是由溶液中沉淀或经重结晶所形成的结构。

  4)生物结构 该结构是由生物遗体或碎片所组成,如贝壳结构、珊瑚结构等,都是生物化学岩所具有的结构。沉积岩的构造是指其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间的排列关系。产检的沉积岩构造有层理构造、块状构造、鲕状构造及层面构造。

  沉积岩的构造按其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排列和组合方式等方面的特点,一般分为层理构造 块状构造 鲕状构造 层面构造

  1)层理构造 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是先后沉积的物质在颗粒大小、形状、颜色和成分上发生变化,从会而显示出成层现象。由于形成层理的条件不同,层理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常见的类型有:水*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和波状层理。

  2)块状构造 岩石层理不清楚,矿物颗粒排列五一定规律。

  3)鲕状构造 具有同心心圆状的圆形或椭圆形颗粒,形似鱼籽。鲕状构造直径一般在0.5~2mm之间,鲕粒的形成系胶体物质围绕沙粒、碎屑在浅海浅水环境中沉积而成。

  4) 层面构造 沉积岩岩层面上的特征如波痕、泥裂、雨痕等,这些特征同样反映了沉积岩生成条件和形成环境的特殊性,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古地理古地貌的标志。其中的波痕特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在鉴定碎屑岩时,除观察颜色、碎屑成分及含量外,尚需特别注意观察碎屑的形状和大小,以及胶结物的成分。在鉴定泥质岩时,则需仔细观察他们的构造特征,即看有无页理等;在鉴定化学岩时,除观察其物质成分外,还需判别其结构、构造,并辅以简单的化学试验,如用冷稀盐酸滴试,检验其是否起泡。

  接着我们考察了岩浆岩。

  岩浆岩又叫火成岩,占地壳总质量的95%,在三大类岩石中,岩浆岩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岩浆岩上升侵入围岩,在地壳深处结晶形成的岩石,称为深成岩(形成深度大于3km)。在地面以下较浅处形成的岩石称为浅成岩(形成深度小雨3km)。两者统称为侵入岩。由喷出地面的岩浆凝固形成的岩石成为喷出岩,包括火山碎屑岩和熔岩。岩浆岩的矿物成分岩浆岩主要由SiO2、 Al2O3、 Fe2O3、 MgO等氧化物组成。其中SiO2是最多也是最重要的,它是反应岩浆性质和直接影响岩浆岩矿物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

  常依SiO2的含量,将岩浆岩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超基性岩(<45%);基性岩(=45%~52%);中性岩(=52%~65%);酸性岩(>65%)。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 岩 浆岩由于形成的环境不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结构和构造。岩浆岩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形态、大小和结晶程度,以及颗粒之间的关系。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 矿物的空间排列及其填充的方式。

  了解结构和构造可以了解岩浆岩的形成环境。如喷出岩由于冷却快,来不及结晶,形成玻璃质,称为玻璃质结构。其中一些气体尚 未逸散,形成气孔构造。岩浆一面流动一面凝固形成许多流纹,做流纹构造。深成岩在地下缓慢结晶,它的颗粒在空间分布比较均匀,形成块状构造;在深处,各种 矿物结晶的大小相*,这样的结构叫做等粒结构。而浅成岩中由于矿物结晶时间不同,造成先结晶的晶体粗大,后结晶的晶体细小,从而形成斑状结构。岩浆岩的简易鉴定方法:

  首先,观察岩体的产状等,将定是不是岩浆岩及何种产状类型。然后观察岩石的颜色以初步判断岩石的类型。含深色矿物多、颜色较深的,一般为基 性或超基性岩;含深色矿物少、颜色较浅的,一般为算子那个或中性岩。相同成分的岩石,隐晶质的教显晶质的颜色要深一些。应注意岩石总体的颜色,并应在岩石 的新鲜面上观察。

  接着观察岩石中矿物的成分、组合及特征。并估计每种矿物的含量,即可初步确定岩石属何大类。进一步观察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区别是喷出岩 还是浅成或深成岩。

  最后综合分析,据《土木工程地质学》“岩浆岩分类表”确定岩石的名称。

  最后,考察了变质岩。

  变质岩是指地壳中已存在的岩石,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造成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处在高温、高压及其他化学因素作用下,使原来岩石 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一系列变化所形成的新的岩石。

  根据变质作用的地质成因和变质作用因素,将变质作用分为: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和动力变质作用。

  变质岩的结构可分为:变余结构(残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常形成一些新的构造特征,这是区别于其他两类岩石的特有标志,是变质岩的作重要特征之一。原岩变质后仍残留有原岩的部分构造特征者叫变余构造。

  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新的构造叫变成构造:a)板状构造 岩石具有*行、较密集而*坦的破裂面——劈埋面,沿此面岩石易于分裂成板体,原岩基本未重结晶,仅有少量绢云母或绿泥石。b)千枚状结构 岩石常呈薄板状,其中各组分基本已重结晶并呈定向排列,但结晶程度较低而使得肉眼尚不能分辨矿物,仅在岩石的自然破裂面上见有强烈的丝绢光泽,系由绢云母、绿泥石小鳞片造成。常具挠具和小皱纹。c)片状构造 在定向盈利的长期作用下,岩石中所含大量的片状、柱状矿物如云母、角闪石等,都呈*行定向排列,岩石中各组分全部重结晶,而且肉眼可以看出矿物颗粒。d)片麻状结构 以石英、长石等矿物为主,期间夹以鳞片状、柱状变晶矿物,并呈大致*行的断续带状分布而成,他们的结晶程度都比较高。e)块状结构 岩石中的矿物分布均匀,结构均一,无定向排列,这是大理石和石英岩常具有的构造。

  变质岩的简易鉴定方法:

  鉴别变质岩时,可先从观察岩石的构造开始,根据构造,将变质岩区分为片理构造和块状构造两类。然后可进一步根据片理特征和结构以及主要矿物成分,分析所属的亚类,确定岩石的名称。

  2. 水流的地质作用认识实*

  河流普遍分布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带,是改造地表的主要营力之一。

  河流的地质作用主要有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

  1 河流的侵蚀作用

  河流在运动过程中对河谷岩石进行的破坏作用称为侵蚀作用。其主要通过冲蚀 磨蚀和溶蚀三种形式对河底及**进行侵蚀

  1) 下蚀作用

  下蚀作用的强度首先与流速和河水中的泥沙含量有关。此外,还与河床的岩石性质及地质构造有关。 下蚀作用在加深河谷的同时又使河流向源头伸长。分水岭不断遭到切割剥蚀,河流的长度不断增加,以及河流的袭夺现象都是河流溯源侵蚀的结果。

  2) 侧蚀作用

  河流一携带的泥沙为工具,并以自身的动能和溶解力对河床**的岩石进行侵蚀,使河谷加宽的作用称为侧蚀作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原区的河流,由于河床坡度较为*缓,侧蚀作用占主导地位。

  2 河流的搬运作用

  河流主要通过对碎屑物的悬运 跃运和推运三种方式来进行搬运。碎屑物以何种方式被搬运,主要取决于颗粒的沉降速度与上推力的对比情况。

  3 河流的沉积作用

  河流搬运物从水中沉积下来的过程称为沉积作用。

  4 河流冲积土

  1)河床沉积

  2)河漫滩沉积

  3)牛轭湖沉积

  4)三角洲沉积

  5)山区河流沉积土

  6)由冰川补给的河流冲积土

  3. 风化作用认识实*

  影响风化作用速度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和地质因素。

  一、气候因素:影象风化作用的气候因素主要指降水量与温度。降水量丰富且水循环快的地区有利于化学风化的进行;而温度则影象化学反应的速度,水中游离氧的含量和水的离解度随温度增高而加大,水中CO2含量虽随 温度增高而减少,但温度增高十度,反应速度却加快一倍,因此,氧化作用和水溶液的作用都随温度增高而加快,有利于化学风化作用的进行。而且,气候控制着数量和类型,它们对风化作用产生各不相同的影象。

  地球气候的分带性决定了风化作用速度及其产物类型的分带性。

  二、地形因素:

  在相对高程很大的中低纬度山区,可以看到不同高程上有不同的气候带因而有不同类型的风化作用。

  地形陡缓的不同,风化作用也不同。陡坡地下水位低,植被稀少,物理风化相对强烈,产物不易保留,未风化岩石不断暴露接收风化;缓坡*地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相对强烈,矿物分解彻底,风化产物残留原地,母岩被覆盖,不利于物理风化,最后形成大量粘土和残余矿床。

  坡向也有影象,中低纬度阳坡昼夜温差大,冰冻风化比阴坡强烈,以至阳坡比阴坡更凹凸不*。

  三、地质因素:主要有岩石的矿物成分、岩石结构构造和构造运动的影响。

  4. 不良地质现象认识实*

  山区公路地质选线主要受到地形和不良地质现象的制约,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有滑坡、泥石流、岩 崩、岩溶、岩堆(坡积层)、软弱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冻土、水害、采空区以及强震区(高地应力)等。

  因此在施工前优选出工程地质条件最好、地质灾害最少、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的路线走廊带,真正贯彻地 质选线的原则。对于滑坡、崩塌、岩堆、泥石流、岩溶、软土、泥沼等严重不良地质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路线应设法绕避。

  其次,当工作中发现仍有重大的地质病害存在或有潜在的重大地质病害时,必须及时调整线位。对于重大的地质病害应尽量绕避,实在无法绕避的要考虑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可靠性,并且应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提高工程措施的可靠性和安全度。对地质病害应以防为主,以治为辅,能避当避,即使增加工程造价也是值得的。

  实**结:

  在3天的实地考察中,我们和老师走在一起,学在一起,老师给我们进行的详细举例说明,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并且这些都加深了我们对书本上老师所讲内容的认识,对三大类岩石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让我知道了书本上的东西都是死的,如果你不和实际联系起来的话它只能变成无用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应该尽量多的去实践。这次实*也让我认识到团体协作的力量,在以后的学*生活和工作当中一定要注意团队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在这次实*中我所收获的这些为我以后的学*和工作打下了基础,在我以后的工作中定会给予很大的帮助。

  在这期间,我们面对烈日当头曾汗如雨下,汗水浸透了我们的衣服,但是我们坚持了。在坚持一下,在挺一会儿,一切都会过去,等待我们的只有胜利。同时感谢李老师和郭老师不畏酷暑给我们进行的生动讲解,而两位老师的这种敬业精神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和尊敬。

  景点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北起九山顶、南至府君山、东至八仙山、西至盘山、总面积342*方公里。其科研价值、环境价值、旅游价值很高。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曾评价蓟县地质剖面:“在欧亚大陆同时代地层中,蓟县剖面之佳,恐无出其右者”。目前,现已形成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八仙山石英岩峰林峡谷景区、九山顶石英砂岩林景区、黄崖关断崖地貌景区、盘山花岗岩地貌景区、九龙山碳酸岩峰林丛景区、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7个景区,总计87个景点。

  编辑本段形成

  地质遗迹是地球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

  演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记录和自然遗产,代表着这一地区的地质历史、事件和演化过程。因此,概括地说地质遗迹的成因几乎全部是地壳内外地质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区18亿年前是古大陆,遭受剥蚀。18亿年时地壳开始下降接受沉积,形成中上元古界长城系由陆相到海相的沉积物,由碎屑岩建造演变到富钾、富镁的碳酸盐岩建造,构成一个巨型沉积旋回。常州沟期气候较温暖,雨量充沛,早期形成厚度较大的河流相碎屑堆积。串岭沟期气候更加湿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水体相对加深。团山子期和大红峪期同处于亚热带温暖气候,有利于菌藻类生物繁衍,伴随大量碳酸盐岩沉积,形成丰富的规模不等的叠层石礁体。高于庄期气候炎热潮湿,微体藻类大量出现,尤其是高于庄早期藻礁和叠层石相当发育,形成大量碳酸盐岩和铁锰质沉积。在长城纪时期,造成了八亿年跨越,砂岩层理、宏观藻类化石,锰方硼矿等地质遗迹。

  蓟县纪从14亿年开始,气候炎热湿润,地壳仍然缓慢下降,有利于碳酸盐岩的大量沉积和菌藻类生物的生长。岩石组合以各种类型的碳酸盐岩为主,古地理处于滨海泻湖相,潮间带和浅海陆棚。从而形成了大量藻类化石和叠层石等生物地质遗迹。

  青白口纪从10.5亿年开始,地壳下降速率渐缓,碎屑岩、粘土岩增多,出现河流相,滨海岸边砂泥相等沉积环境。景儿峪期地壳下降形成浅海陆棚相泥灰岩沉积。此后地壳上升,陆地遭受剥蚀。仅保留了8亿年的景儿峪组。

  寒武纪早期,约5.6亿年地壳下降,接受府君山组碳酸盐岩沉积。古风化壳形成“2亿年跨越”的.著名蓟县运动地质遗迹。

  本区在印支运动期,形成了盘山花岗岩,时间约217.1——222.7百万年。为花岗岩地貌景区奠定了岩石基础。

  本区在长城纪大红峪期,约16亿年发生海底火山喷发活动,形成了与火山熔岩类有关的地质遗迹。

  构造运动是地质景观遗迹形成的主要原因。根据地质条件分析,本区地貌奠基于印支运动期,成型于燕山造山运动。燕山造山运动距今约1.8——1.4亿年,使蓟县北部黄崖关、九山顶、八仙山及盘山隆起成山。此后,经风化侵蚀形成了砂岩峰林峡谷和花岗岩地貌。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内逆掩断层形成的飞来峰就是燕山运动的产物。

  编辑本段旅游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地球科学知识和美学魅力的天然博物馆;为人们提供了一处自然景观美、文化底蕴厚、科学品位高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自然风景区,使人们得以享受自然,陶冶情操,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现已成为蓟县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来蓟观光、游览、考察的专家学者、游人明显增多,对外影响力日益扩大,蓟县的知名度显著提升,有力地拉动了蓟县旅游、建筑、交通、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于2001年12月1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其范围北起九山顶,南至府君山;东至八仙山,西至盘山,面积342*方公里。

  根据景区划分原则,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划分为7个景区: 1、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2、八仙山石英岩峰林峡谷景区;3、盘山花岗岩地貌景区;4、九龙山碳酸盐岩峰丛景区;5、黄崖关断崖地貌景区;6、九山顶石英砂岩峰林景区;7、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

  编辑本段地质

  蓟县有着深厚悠远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以及优美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它拥有世界著名的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和大量的有观赏价值、科学价值的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因此在蓟县建立国家地质公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以中上元古界标准层型地质剖面为主的地质遗迹景观,将为地学领域的研究、地质遗迹的保护、自然遗产的永续利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以典型、完整、系统、稀有、科学的内涵,向世人展示了博大精深的自然魅力,记录了地球的地质历史、地质事件和形成过程,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自然与文化遗产。蓟县国家地质公园7个景区各具特色,天然造化、鬼斧神工、精彩纷呈,是大自然的杰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为人类留下了珍贵的地质遗产。

  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

  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位于天津市蓟县城北,燕山山脉南坡,北起古长城脚下常州村,南至蓟县城北关府君山,南北长约24公里,东西宽约350米,面积890公顷。蓟县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是***1984年批准建立的我国第一个地质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以地层齐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顶底清楚、构造简单、变质轻微、叠层石和古生物化石丰富,地层总厚度*万米为特色。它好象一部巨厚的“石头记”,真实地记录了地球演化距今18亿年至8亿年的地质历史。被国内外地质学家推崇为世界上同一地质时期的“标准层型剖面”、 “大地的史书”和世之罕见的“地质瑰宝”,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内的地质遗迹类型多、数量大、品位高。其中堪称世界之最的地质遗迹主要有10大奇观:

  ①蓟县地层剖面代表的地质历史最长。顶底界限长达10亿年,其连续之长,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②蓟县剖面底界年龄最老。比世界著名的俄罗斯里菲--文德剖面底界年龄还老3亿年。

  ③蓟县剖面保存最完整。从老到新顺序排列在24公里长的一条线上,完整的地质剖面,世界首屈一指。

  ④蓟县剖面构造最简单。从北到南,按地质年代自老至新依次展布在燕山褶皱南翼的单斜山上,没有因构造变动造成错位或破坏。

  ⑤蓟县剖面变质最轻微。从长城系常州沟组河流相的砂砾岩到青白口系井儿峪组滨海相含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的泥质微晶灰岩,剖面总厚度9197米,基本保留原始状态,变质极浅。

  ⑥蓟县剖面宏观多细胞藻类植物出现的年代最早。从国际公认的9亿年前提早到17亿年前,是地球早期生物演化史研究中的重大突破。

  ⑦蓟县剖面中沉积海泡石矿床最早。蓟县海泡石矿床形成于距今12--13亿年前,且保存完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沉积海泡石矿床。

  ⑧蓟县剖面中喷气孔构造最古老。在蓟县剖面蓟县系铁岭组上部地层发现10亿年前形成的古喷气孔构造,是世界最古老的喷气孔构造。

  ⑨蓟县剖面中古生物化石与叠层石最丰富。蓟县剖面的古生物化石从长城系常州沟组到青白口系井儿峪组均有,叠层石从长城系团山子组到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均有。古生物化石、叠层石层位之多、时限之长、类型之全、种类之多、保存之好为世界罕见。

  ⑩蓟县剖面中沉积形象最丰富。在蓟县剖面上,不论是碎屑岩、泥质岩还是碳酸盐岩,都表露出十分丰富的沉积形象,如波痕、斜层理、双向交错层理,风暴沉积、地震沉积,雨痕、干裂、水下冲痕、滑塌痕等遗迹,为世界各国同时期剖面所罕见。

  蓟县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除世界罕见的蓟县剖面地质遗迹之外,保护区内还有雄、险、秀、幽的多种自然景观和神奇的人文景观。

  小贴士:

  购物:紫砂矿是上乘的陶瓷原料。用蓟县紫砂矿烧制的紫砂壶,外观高雅光泽,透气不透水,壶内泡茶,数日不馊,具有观富和收藏价值,可与全国闻名的宜兴紫泥陶器、景德镇瓷器相媲美。

  编辑本段意义

  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所发现的一些重要生物化石对研究早期生命的演化和地球的形成过程有重要意义。对揭开地球远古时期许多科学之谜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地质公园内群峰俊秀、峡谷幽深、空气清新怡人、自然风光迷人,自然奥秘诱人,交通方便,是休闲、度假、旅游、揽胜的好去处,探求自然之谜的难得场所。

  一、实*目的

  1.通过实*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了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产状等,掌握野外判断能力,初步建立对某一种岩石的工程地质评价。

  3.参观工地,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与施工的影响和地质灾害与边坡工程的治理。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实*日程安排:

  1、20xx.08.31星期一上午,在Xx学院报告厅进行地质实*启动仪式。

  2、20xx.09.01星期二上午,到中国科学院Xx地球化学研究所,参观矿物、岩石标本及同位素年代重点实验室参观。

  3、20xx.09.02星期三上午,前往Xx海岸酒店工地,学*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与施工的影响;前往Xx学*地质灾害与边坡工程的治理。

  4、20xx.09.03星期四上午,前往Xx实地学*认识坡积土、残积土、花岗岩、剪节理、张节理、岩脉,风化地貌、球状风化等地质现象。

  5、20xx.09.04星期五上午,在Xx课室进行实**结,并学*阅读勘察报告的相关内容,练*沙土液化的计算和等效剪切波速的计算。

  三、实*的内容

  第一天8.31关键词:地学文化、人文素质

  上午在Xx学院报告厅,首先是宿老师介绍了这次实*的主要内容,强调了在实*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安全问题。接着张院长为我们的实*致开幕词。最后胡红拴研究员做了题为《地学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方式》演讲。

  所谓地学文化,是人类在研究与利用地球资源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人地关系在文化上的反映。地学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如黄山、九寨沟、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等地质旅游景观,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的庐山,不但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源地,而且其浓厚的文化气息,最终使这个风景名山成了独一无二的旅游胜地。20世纪地球科学在认知宇宙和地球重大地质事件、勘查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灾防灾、推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地球科学诞生100多年后,附加于其上的巨大文化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地学文化资源既可以表现为有形的地质地貌景观和人物形象,也可以表现为无形的地学知识、地质灾害现象、地学历史记载等,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表现超大的时间跨度和空间尺度,也可以进入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和难以预知的未来世界。

  地学文化的任务是在科学与公众之间架起桥梁,满足公众的科技文化需要,提高公众的地学文化素养。譬如到Xx森林公园实*,我们看到了那些球状风化了的石头、剪解理和残积土,也看到由它们所构成的神奇的大自然轮廓,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无比神力。地学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硬邦邦的科学理论,还有那无限的精神享受。

  小结:地学文化的领略也需要人有一定的人文修养,再深一点就是人的综合素质。例如胡研究员就是一个既能进行科学研究又能进行文化创作的能手,用他的话说就是一个“杂家”。而我也应该在今后的学*中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第二天9.1关键词地化所矿物岩石

  早上我们步行至中国科学院Xx地化所,展开我们第二天的实*,此站主要目的是认识矿物和岩石,增进我们对矿物和岩石的感性认识,以及通过参观同位素年代重点实验室,了解科研人员的科研过程。

  我们首先进去科普馆参观,接待我们的是地化所里的三个研究人员,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参观里和他们还有老师一起交流和学*。科普馆里的岩石和矿物琳琅满目地陈列在展柜里,有关地球科学的图画也挂满了墙。这里的岩石和矿物有的在学校的实验室里见过,但更多的是从未见过的,只见于书本上介绍,自然也没有那种感性的认识。这里有常见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片麻岩、辉绿岩、混合岩、大理岩等。也有常见的矿物,如石英、萤石、长石、刚玉和云母等。我们一边仔细观察这些矿物和岩石的颜色和形状,一边听研究员和老师讲解关于这些矿物和岩石的结构和构造,以及他们的工程地质评价。不过这里最吸引眼球的要数沙漠玫瑰了,沙漠玫瑰又称“戈壁石”、“风雕石”,常见的有球状的和块状的,主要产于浩瀚隔壁,沙漠玫瑰是自然形成物,是沙漠的细石经风吹雨打后形成类似玫瑰般的结晶石,这种岩石在天然奇石市场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和收藏价值。科普馆里同样陈列这大量的生物化石,有大型的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以及第四纪全新世的鹿角,也有小型的植物和动物化石,如距今数亿年的震旦角石、莱德利基虫、创孔海百合、狼鳍鱼、拟蜉蝣等,不一而足。

  在科普馆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老科研人员在以前搞野外科研的时候所用过得的物品,很难想像他们是如何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去从事科研工作的。不过也正是因为他们几十年来为发展地球化学事业做出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果。

  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参观同位素年代重点实验室。此实验室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研究室,建立了我国第一代同位素年代学实验室,开创了我国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研究方向主要以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学科优势为依托,发展适用各种地质对象的同位素定年和同位素示踪方法,加强多元同位素体系理论研究,并与当前地球科学前沿领域-大陆动力学和全球变化密切结合;通过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为解决大陆动力学、壳幔演化及其相互作用、资源形成和勘探以及全球变化等重大基础问题作出具国际先进水*的研究成果。此实验室拥有精良配套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仪器和实验室,不仅可以进行各类地质和环境样品常规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固体和气体稳定同位素以及稀有气体同位素分析,而且大部分仪器还配备了激光探针进样系统,加上最先进的电子探针,还可以进行各类样品的微区原位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分析以及图象分析。

  小结:今天的参观和学*确是拓展了视野,认识了更多的'矿物和岩石以及它们的结构和构造。对于同位素实验室的参观,虽然没有深入去了解,也不可能去深入了解各个实验室的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但可以从实验室里的那种静谧的气氛去感受做科研的严谨。

  第三天9.2关键词:基坑工程边坡工程

  一、实*前的资料准备

  基坑工程

  1.场地:指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形似的反应谱特征。场地根据场地土的刚性(即坚硬或密实程度)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I、II、III、IV类。

  2.冠梁:是基坑护坡桩顶面打的梁,是把护坡桩连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防止基坑边沿塌方,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离散的桩结合起来,让其共同作用;如果是带内支撑的方案,冠梁还是主要的受弯构件之一。

  3.锚杆:作为深入地层的受拉构件,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连接,另一端深入地层中,整根锚杆分为自由段和锚固段,自由段时指将锚杆头处的拉力传至锚固体区域,其功能是对锚杆施加预应力;锚固段时指水泥浆体将预应力筋与土层粘结的区域,其功能是将锚固体与土层的粘结摩擦作用增大,增加锚固体的承压作用,将自由段的拉力传至土体深处。

  4.水泥搅拌桩:水泥搅拌法是用于加固饱和和软黏土低级的一种方法,它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水泥加固土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水泥加固土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它与混凝土硬化机理不同,由于水泥掺量少,水泥是在具有一定活性介质--土的围绕下进行反应,硬化速度较慢,且作用复杂,水泥水解和水化生成各种水化合物后,有的又发生离子交换和团粒化作用以及凝硬反应,使水泥土土体强度大大提高

  5.旋喷桩:旋喷桩是利用钻机将旋喷注浆管及喷头钻置于桩底设计高程,将预先配制好的浆液通过高压发生装置使液流获得巨大能量后,从注浆管边的喷嘴中高速喷射出来,形成一股能量高度集中的液流,直接破坏土体,喷射过程中,钻杆边旋转边提升,使浆液与土体充分搅拌混合,在土中形成一定直径的柱状固结体,从而使地基达到加固。施工中一般分为两个工作流程,即先钻后喷,再下钻喷射,然后提升搅拌,保证每米桩浆液的含量和质量。

  6.钻孔灌注桩:系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

  7.重力式挡土墙:依靠自身重力抵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

  8.常用深基坑支护方法[1]:

  8.1钢板桩,是一种施工简单,投资经济的支护方法,但由于钢板桩本身柔性大,因此对基坑支护深度较大的软土地层,不宜采用。

  8.2地下连续墙,是在泥浆护壁的条件下分槽段构筑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由于地下连续墙具有整体刚度大和防渗性好,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软粘土和砂土多种地层条件和复杂的施工环境,尤其是基坑底面以下有深层软土,须将墙体插入很深的情况。因此,在国内外的地下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8.3柱列式灌注桩排桩支护,柱列式间隔布置包括:桩与桩之间有一定的净距的疏排布置形式和桩与桩相切的密排布置形式。为防止地下水并夹带土体颗粒从桩间空隙流入坑内,应同时在桩间或桩背采用高压注浆、设置深层搅拌桩、旋喷桩等措施,或在桩后专门构筑防水帷幕。

  8.4内支撑和锚杆,作为基坑围护结构墙体的支承,内支撑(水*横撑、角撑、斜撑等)和锚杆(斜锚杆、锚碇板拉杆等)的作用对保证基坑稳定和控制周围地层变形极为重要。

  8.5土钉墙支护,土钉墙围护结构是边开挖基坑,边在土坡面上铺设钢筋网,并通过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面板,从而形成加筋土重力式挡墙起到挡土作用。

  除此还有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支护和旋喷桩帷幕墙支护。

  9.影响基坑稳定的因素:基坑土的性质,地下水情况,顶部堆载情况,边坡断面形式,边坡防护情况,基坑周围环境等等。

  10.流砂:是土体的一种现象,通常细颗粒、颗粒均匀、松散、饱和的非粘性土容易发生这个现象,流砂的形成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河水的冲积经过地质的变化而形成的砂层,在遇到水流的情况下,整个砂层发生流动,从而形成了流砂层,在通常情况下地下水的压力是固定不变的,但是一旦水压发生变化,整个砂层就会跟着发生变化,因此处理好流砂问题对基础的影响,对于基础施工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1.基坑降水方法:比较常用的有明沟降排水和管井井点降水。

  边坡工程

  1.导致滑坡发生的因素:地貌、岩层、构造和水的因素。

  2.边坡防护的主要措施:排水、减重、支挡工程

  3.常用支挡工程类型[2]:抗滑片石垛、抗滑挡土墙、锚杆结构、抗滑桩、高压注浆锚固滑动面。

  二、施工现场

  基坑工程

  上午我们所到的基坑施工现场是XxXx海花园酒店基坑后续施工现场。

  该工程位于Xx市Xx员村四横路东侧,场地南侧为珠海,原地貌属河流冲击阶地,后普遍被人工填土填高,地面*坦。周边环境情况为:西侧紧靠两层地下室机构;北侧靠西部距离基坑边约20m为三层幼儿园房屋;东侧距基坑约10m为道路,路的东侧为琶洲大桥桥墩;南侧距基坑边约30m为沿江路,沿江路南侧为珠江。

  地质情况:根据地质钻探结果,场地内岩土层自上而下划分为人工填土、第四系冲击土层、风化残积层及白垩系上统基岩四大类。

  地下水:场地环境类别为II类,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在现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U”基坑的左右两侧顶部的1:1放破1.5m。而在坡低所设的两排搅拌桩止水已经施工完毕,并不能看清搅拌桩成型后的结构。在搅拌桩靠基坑的侧设置了钻孔灌注桩挡土,桩顶设700厚的冠梁,把钻孔桩连接到一起,加强基坑边沿的整体性。按照施工设计,从上往下设基坑内共设三道锚索,在现场可以看到基坑内壁原第一道腰梁和新施工的腰梁,标高分别为-6.9、-7.4m。基坑顶部,围绕基坑设计有一条宽300的排水沟。为确保基坑的顺利施工,做到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在基坑开挖施工的过程中设置有各种监测仪器,如在现场看到的水位监测点,除此还有位移、沉降观测点等。

  边坡工程

  第二个施工现场是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Xx公司物资中心后山山体边坡崩塌应急排险工程。该工程在A、B区排险主要采取修坡的方法,一级坡保持原来坡角不变,清除坡面凸出松动的危岩;2级坡按照60°坡角进行修坡。C区排险主要采取坡顶清除危岩的方法;保持原坡角不变,对危岩清除控制线以上凸出松动危岩进行清除。现场可以看到在边坡顶部设置有排水沟可与道路市政排水沟联通,且在地形低洼处设置集水井。现场边坡已经清理完,施工人员正在进行高压注浆作业。

  小结:在基坑工程的现场虽然没看到基坑支护的施工,但在之前充分地查阅资料,所以在现场看到实物的时候并没有感到很陌生,相反这大大增进了感性认识。但是我想学起来和真正地在现场施工,那又是一回事,毕竟没有经历过,就不会知道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

  第四天9.3关键词花岗岩球状风化节理坡积土残积土

  上午我们登顶后,在老师的讲解下从山顶一直往下走,途中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山上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作用,岩石裂缝的形成,以及坡积土和残积土的区分判别。

  Xx位于Xx市Xx区东北部,广汕公路南侧,西接华南植物园,北临Xx树木公园,东隔大观路,与世界大观、航天奇观两个大型娱乐场所遥遥相对,涵盖沙河镇的柯木村、岑村,Xx镇的凌塘村。长约三公里,面积600公顷,处处能见到黎朔、荷树、火力楠、海南红豆、美丽异木棉等亚热带和南亚热带优良阔叶树。山上自然气息浓厚,除了爬山小路之外没多少人工痕迹。空气非常好,林木繁盛,水源富饶。山中猪头石、鸡枕石,三间二廊等自然景观,在民间享有盛名。

  Xx山间遍布花岗岩,巨大浑圆,这是数百万年前的岩浆岩先形成于地下,经过一系列的地壳构造运动,使岩石裸露于地表,在一定的气候温度下,受风化剥蚀,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角部受三个方向的风化,棱边受两个方向的风化,而面上只受一个方向的风化),故棱角逐渐缩减,之后在岩石的表面容易形成龟裂,接着风化程度高的岩石就掉下来,最终趋向球形。这样的风化过程就是所谓的球状风化。球状风化是花岗岩地段比较突出的一个不良地质现象。如果不能在勘察阶置充分的了解其分布特点.很可能在工程施工和线路运营过程中导致施工困难(断桩、增加施工成本)、上部结构失稳(不均匀沉降)等同题。在岩石的表面上镶嵌有较为坚硬的石英和长石。

  岩石风化程度的初步野外判别:如果岩石用手可以掰开,判断为全风化岩;岩石用榔头可以击碎,判断为强风化;如果用钻机才能钻进,就为中风化;如果是未风化和未风化,用钻机也很难钻进。现场的岩石多数能有手掰下或用榔头敲下,说明已经是强风化和全风化岩了。

  在山顶处的土层为岩石风化后未经搬运而残留原地的碎屑物,叫残积土,而在山脚处的土层可能是残积土,也可能是岩石风化后经搬运在山脚处形成的堆积物,叫坡积土。区别的依据是残积土的矿物成分很大程度上和下卧基岩一致,而坡积土就不一样。

  在山上还可以看到岩体破裂,破裂面较为*整光滑,而且裂开岩体往往有一定的位移,此为剪节理,也称“X”节理。但是也有的岩石裂隙中充填这石英或长石,这种充填在岩石裂隙中的板状岩体,叫做岩脉。

  在山上还有一种特殊的景象,一个一棵树生长在岩石裂隙上,随着树的生长,就对岩石产生一种劈裂作用,加速了岩石的风化,这也就是生物风化。

  第五天9.4关键词总结收获

  上午,我们在课室学*阅读勘察报告的相关内容,并以Xx药学院大学城校区教学区首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相关内容练*沙土液化的计算和等效剪切波速的计算。

  五天实*很快结束了,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过程,从理论到实际,再从实际回归到理论上来,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上来,再从观察到的实际对比理论,分析其中的异同,知识得到了运用、加深和巩固,这是我们实*的主要目的。

  当然也通过这次实*来从新审视自己做事的一种态度。我倒认为这是更重要的。正如宿老师在课堂上做了的简短实**结,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在实*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做事缺乏活力、学*过于被动。可能在学生阶段,还没有显现出积极主动和被动的差别,但是出去工作以后,做事被动的弊端就会暴露无遗,显然积极主动的人会获得更多的机会。我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是我在今后必须克服的。

  参考文献

  [1]韩亚明等.给予构筑物深基坑处理方法的研究[J].科技资讯,20xx(32):54

  [2]李俊勇等.浅谈山体滑坡的防治方法[J].华南溢工,20xx,98(2):16-20.

  一兴城

  1岩浆岩

  花岗岩:

  主要由斜长石、正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等组成。块状构造,中细粒半自形等粒结构。命名为灰白色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岩。

  花岗斑岩:

  矿物成分为斜长石、正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等。块状构造,中粗粒半自形等粒斑状结构。斑晶直径约为2㎝,成分主要为正长石和石英。有些岩石中可见包体和捕掳体。命名为灰白色中粗粒黑云二长斑状花岗岩。

  2沉积岩

  砾岩:

  包括海房沟组复成分砾岩、大红峪组灰黄色到灰白色石英砂岩质砾岩。风化面为黄褐色,粒径最大为30~40㎝,最小为1~2㎝,*均为8~10㎝,磨圆较好,分选不好。

  砂岩:

  主要包括常州沟组中厚层含砾长石石英砂岩、串岭沟组深灰色薄层粉砂岩、团山子组红黄色细粒钙质砂岩、馒头组紫红色泥岩粉砂岩。该段岩层中发育有寒武纪叠层石。磨圆很好,分选很好,二氧化硅含量高。

  石灰岩:

  主要包括团山子组灰黄色白云质灰岩、青灰色中薄层白云质灰岩、昌*组角砾状白云质岩、馒头组紫红色中夹薄层黄绿色灰岩、张夏组巨厚层深灰色鲕状灰岩。其中青灰色中薄层白云质灰岩中还含有燧石结核和燧石条带。

  二秦皇岛

  本区三大类岩石均有出露,其中沉积岩出露的最多,覆盖面广,其次岩浆岩侵入体较多,变质岩相对最少,分布也较局限,张崖子地区的含金云母混合花岗岩具代表性。

  1岩浆岩

  花岗岩:

  出露于东部张崖子村附*,沉积不整合在马岭组石英砂岩之下。岩石为肉红或灰白色,但岩体分布很不均匀,垂直节理发育,结构构造变化很大。

  辉绿岩:

  亮甲山采石场比较集中,岩石呈暗绿色,细均粒结构,镜下具典型辉长结构,部分辉石已绿泥石化和硅酸盐化。

  闪长玢岩:

  分布于潮水峪村西北,砂锅店东等地,呈岩墙状产出,具隐基斑状结构,斑晶主要是斜长石,有时含角闪石较多,有的基质中含少量石英,有的可见球粒结构和流线结构等。

  2沉积岩

  含海绿石的石英砂岩:

  位于张崖子的青白口群龙山组含有表面被风化成黄褐色内部为灰白色的中粗粒石英净砂岩,浅海相沉积,含海绿石和少量云母。

  豹皮状灰岩:

  主要分布于亮甲山组地层内。花斑由白云岩组成,呈浅黄色或褐黄色,与周围灰色或深灰色灰质组分界线明显,特别是那些花斑状似虫孔的,两者界限*直。岩石风化面上,常有虫孔和花斑共生,是豹皮灰岩的标志。

  含微层理的`白云质灰岩:

  分布于下寒武统府君山组地层内,张崖子一带发育较好。花斑仅限于一定层位层岩内,与岩层层面无切割关系,说明交代作用是在成岩阶段完成的。层内构造均匀,形成于浅海深水环境。

  3变质岩

  混合花岗岩:

  主要为绥中花岗岩,新鲜面为肉红色,含有石英、黑云母、正长石,少量角闪石,为片麻状混合花岗岩。该岩石为粗粒等粒结构,块状构造,节理发育,是区域混合岩化作用的结果,年龄为17.5~18.2亿年,以岩基形式侵入,因在绥中区域出露较典型而得名。

  一、实*概述

  实*目的:

  工程地质实*是港航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实践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工程地质实*的目的在于经过实*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的本事。

  实*任务:

  1、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本事以及现场确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2、解矿物和岩石的构成过程、结构、产状等,掌握野外确定本事,加深对其认识

  3、运用自我所观察到的具体的实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加深对地质学*的系统理解。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  实*时间:

  20xx年4月23日

  实*地点:

  南京市汤山地区

  南京地质博物馆(各类矿物、岩石等)

  实*路线:

  文天学院陡山北坡采石公路剖面(火石峰背斜)小铁路人工剖面南京地质博物馆文天学院

  二、*地区地质概况

  1、地层岩性(部分)

  青龙群(T1+2q)

  厚度约500m,与组整合接触。

  在棒槌山西端人工剖面其下部暴露清楚,称为下青龙组(T1x),可分为三部分:

  下部为黄绿色页岩、泥岩,夹薄层微晶灰岩,产蛇菊石、克氏蛤。

  中部为灰色薄层微晶灰岩与黄绿色页岩,黄褐色泥岩互层,层理清晰,产佛来明菊石等。

  上部为灰色中厚层、薄层微晶灰岩夹黄褐色泥质微晶灰岩、钙质页岩及薄层瘤状微晶灰岩、微晶砾屑灰岩。

  顶部为厚层微晶灰岩,被覆盖,在死虎岩附*山包上出露清晰。

  在各层灰岩中,缝合线构造均很发育。

  青龙群上部称为上青龙组(T2s),厚度约300m。剖面在死虎岩附*山包上出露完整,可分为三部分:

  下部为灰色中薄层微晶灰岩,泥质微晶灰岩夹紫红色泥质微晶灰岩及瘤状灰岩数层(4~7层),产多瑙菊石、荷兰菊石等化石。

  中部为灰色中薄层微晶灰岩,蠕虫构造及其发育。

  上部为灰中层泥质微晶灰岩夹厚层及薄层微晶灰岩。

  顶部为纹层状白云质灰岩。

  在各层灰岩中缝合线构造极其发育。

  2、地形地貌

  湖山地区位于南京城东28km,地形上由三列山组成,走向北北东。北列山海拔120~169m,包括排山、棒槌山。中列山山势较高,包括黄龙山、团山、纱帽山、土山、陡山、狼山等,主峰孔山海拔341、8m。南列山简称汤山,主峰海拔292、3m,的猿人洞(葫芦洞)和雷公洞(裂隙式溶洞)即发育于南列山。三列山之间是两个纵向次生谷地,北侧湖山谷地是龙潭煤系地层经地表水侵蚀构成,南侧谷地是志留纪高家边组页岩被剥蚀而成。湖山次生谷地两侧的谷坡上,发育有二级阶地。第一级阶地海拔4060m,即农田、煤矿所在地,二级阶地海拔6070m,主要为残积、坡积之碎石,夹少量冲积成因的粉砂质粘土。

  3、地质构造

  汤山位于青龙山汤山仑山复式大背斜中段,背斜轴在这一带昂起,构成一个短轴穹隆状背斜。背斜核部出露寒武系、奥陶系地层。背斜北翼陡,南翼缓,西端向西倾伏,东端向东倾伏。汤山背斜北翼发育有次一级的向斜(陡山向斜)和背斜(孔山背斜)。向斜构成中列山主体,向斜南翼陡,地层倾角常达70~80,局部直立甚至倒转,北翼倾角25~35,向斜轴面向南倾斜。陡山顶为向斜核部,现采场*台仍可见部分向斜核部地层(栖霞组)出露。背斜紧靠向斜北侧,严格与向斜*行展布,组成大部分中列山之北坡,仅孔山主峰位于背斜核部。背斜南翼地层倾角缓,北翼地层倾角陡,通常为80~90,背斜轴面南倾。在陡山北坡雪浪庵大冲沟西侧石榴庵背斜核部出露地层为五通组。从地貌发展阶段看,该区域剥蚀作用进行得相当深刻,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现象比较普遍。实*区域断裂构造出露也较清楚。横向*移断层、正断层以及纵向的逆断层相当发育,陡南逆冲断层、陡西*移正断层以及陡山北坡的地垒构造出露都很清楚。在陡山北坡采石公路沿线,能够观察位于背斜南翼*核部位置顺层侵入的闪长玢岩出露,为燕山早期的产物。

  4、其他地质现象

  实*路线沿途还可见滑坡、重力折曲、风化分带、岩溶等地质现象,可拍摄照片或绘制信手剖面图。

  泉水有孔山寺泉和棒槌山泉出露,均为上升泉。

  5、地壳运动与地质发展简史(部分)

  宁镇地区是下扬子断裂拗陷带的东段。从震旦纪到早古生代末,那里地壳比较稳定,运动缓和,仅有多次轻度的升降;整个环境是浅海,堆积了厚度3000余米的石灰岩、白云岩、页岩、砂岩地层,化石丰富。有时有硅质物供应,在震旦、寒武、奥陶及志留系等地层均或多或少出现过薄层的硅质岩或燧石结核(后者在碳酸盐地层中)。志留纪末期,华南发生了强烈的加里东运动,本区受到深刻的影响,海水退却,成为陆地,理解剥蚀。早中泥盆世的沉积物很不发育。到晚泥盆世初在准*原化的条件下,开始堆积了*原型河流沉积,随着出现了大型的湖泊沉积。这就是上泥盆统的石英砂岩和页岩地层。局部地区堆积了薄薄的赤铁矿层。早石炭世,本区处于海陆交互地带,海水时进时退,堆积了具有滨岸沉积特征的下石炭统的灰岩、页岩、砂岩。从中石炭到早二迭世,本区地壳稳定而缓慢的持续下沉,在沉陷得到沉积物补偿的条件下,堆积了浅海的碳酸盐沉积,这时气候温暖,海中生物繁盛,化石丰富。从远处周期性地运来的硅质物质,它成为薄层硅质岩或燧石结核形式堆积下来。在早二迭世末期还堆积了含锰磷的沉积物,这就是下二迭统孤峰组,在局部地方有开采价值。早晚二迭世之交,地壳有一度重要的上升、隆起过程,称为东吴运动,使本区海水

  退却,成为滨海沼泽环境,从而堆积了上二迭统的含煤地层,这就是龙潭煤系地层。东吴运动毕竟还是短暂的,到二迭世后期,海水复行侵入,直到中三迭世后期为止,本区又堆积了浅海特征的上二迭统组,下、中三迭统青龙群。青龙群沉积过程中,整个下扬子拗陷已经有明显的收缩,海水逐渐变浅,青龙群的顶部出现了在海湾、泻湖环境下构成的石膏沉积。青龙群沉积完毕以后,本区发生了印支运动的第一幕,这是地壳运动性质的一次突变,有古生代以来长期的升降运动性质转化为褶皱的性质,青龙群以及以前的老地层全部参加到褶皱中,构成了宁镇山脉的雏形。整个下扬子的山脉淮阳山脉也是因为这一运动而奠定轮廓,地质上称这一运动为淮阳运动,在宁镇地区称为金子运动。由于金子运动结束了下扬子地带长期海侵的历史,使之成为陆地。在金子运动构成的山间盆地中堆积了中、上三迭统的黄马青群沉积,它与青龙群在许多地方是明显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它的底部普遍堆积有数十米到一二百米厚的碳酸盐质角砾岩。黄马青群堆积的晚期,气候由干热转为湿热,地势变为比较*坦,在局部地方构成含煤沉积,这就是黄马青群上部局部出现的范家场组含煤地层。此后,地壳运动再次剧烈进行,使包括上三迭统在内的所有地层褶。这次地壳运

  动是金子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属于印支运动的第二幕,称为南象运动。在南象运动的作用下,宁镇山脉的格架全面完成。地貌上是山脉和山间盆地相交织。在山间盆地中堆积了下、中侏罗统的象山群砂岩、页岩沉积,其底部是河流沉积,中上部过渡为湖泊沉积,局部地点有煤的构成。象山群与下伏地层在许多地方都是明显的不整合接触,如栖霞山附*的南象山,它不整合地盖在下二迭统栖霞组之上,有的地方,如西岗附*它不整合地盖在中、上三迭统黄马青群之上。

  象山沉积以后直至白垩纪末期,那里地壳运动频繁,主要形式是差异性质的断块运动。断裂极其发育,沿断裂的垂直位移量很大,在断裂下落的部位构成盆地,堆积了很厚的上侏罗统到白垩系的洪积与河湖沉积,构成很厚的砾岩、砂岩和页岩。同时,由于断裂切割相当深,地壳深处的岩浆沿断裂带上升、侵入和喷出,因而陆相地层中同时产出很多的中酸性的火山熔岩、凝灰岩。此外,很多的中酸  侏罗纪到白垩纪的地壳运动统称为燕山运动。相应的地层之间出现了不整合接触关系,但地层的褶皱比较缓和而开阔。

  第三纪以来,地壳仍有大幅度的差异升降,在内陆盆地中堆积了厚度很大的陆相砾岩、砂岩、页岩地层。第三系的一些层位是有利的生油地层和找油对象。由于地壳运动和缓、微弱,第三系地层产状极其*缓。但第三纪末期第四纪初期,发生了一些重要的断裂,它切割到地壳深部,有的甚至与某些深达上地幔的断裂相沟通,使深部的玄武质岩浆上升、喷溢,构成了南京附*的一些中心式火山喷发及玄武岩层的堆积,例江宁方山和**方山都保存了较好的.火山地形。

  三、实*资料成果

  早上十点钟我们来到南京东郊汤山镇湖山地区并于火石峰集合。首先教师让我们调整罗盘,当地的磁偏角为4,并教会我们怎样使用罗盘一级岩层表面不*整时怎样样量岩层的产状。

  我们徒步走上山去,看到了背斜、向斜、褶皱。经过现场观察回归课本,对地质构造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到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两侧岩层相背倾斜,核心岩层时代较老,两侧依次变新并对称分布,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两侧岩层相向倾斜,核心岩层时代较新,两侧依次变老并对称分布。背斜,向斜是褶皱的两个基本类型,褶皱就是多个连续的背斜,向斜。教师还给我们讲了一些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道理。在野外为了识别褶皱,我们一般可沿垂直于岩层的走向进行观察,首先根据岩层是否对称重复,确定褶皱是否存在,然后比较褶皱核部和两翼的岩层的新老关系,确定褶皱是向斜还是背斜,最终根据两翼岩层的产状,确定褶皱是直立的、倾斜的,还是倒转的。经过观察和聆听教师讲解,我们对地质构造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

  经过教师的介绍,研究宁镇山脉湖山地区已有多年的历史,早在李四光时代,此刻有日本的小野家族,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为三山夹两谷地貌,低山丘陵。我们实*路线由北向南前进,地质年代越来越新,经过沿途学*,我们看见第一个岩层为老虎洞组(C11),老虎洞组的演示成分为白云岩,表面有刀砍装溶沟,俗称刀砍纹,为灰色、浅灰色结晶白云岩,致密,较坚硬,遇酸仅微起泡,风化面有刀砍状溶沟。包含灰黑色、灰白色、肉红色、燧石结核,呈透镜体或团块状,产不规则石柱珊瑚等化石。

  接下来是黄龙组(C2h),但仅有很少的一块岩石。黄龙组与船山组假整合接触,黄龙组底部有白云岩砾岩,砾块半棱角、半滚圆状到不规则状,直径3~5cm为主,由方解石胶结,其晶粒达1cm以上,厚约5m。

  黄龙组下部为白色微晶灰岩,斑块巨粒结晶灰岩,晶粒可粗达0.1~1cm,厚约5m。

  黄龙组主体部分为灰白色略显肉红色微晶生物屑灰岩为主夹生物屑灰岩、砂屑灰岩,厚层到块状,层理不清,仅能根据缝合线构造来确定其层面产状。产布克小纺锤虫筳、筒形纺锤虫筳、刺毛螅、莫斯科唱贝、满苏分喙石燕、犬齿珊瑚,厚度约55m。

  在此之后我们看到了河州组(C1h),和州组厚度为5m,与老虎洞组假整合接触。为灰泥质及白云质微晶灰岩,含少量生物碎屑。可见袁氏珊瑚、贵州珊瑚、巨长身贝、不规则石柱珊瑚、轮状轴管珊瑚等化石。

  在河州组不远处为高骊山组(C1g),但我们所看到的高骊山组覆盖,呈沟状分布,纵深2m左右,厚度约36m,假整合于金陵组之上,金陵组顶面颜色发红,有铁锰质薄层堆积。下部为灰白色、深灰色、紫红色页岩夹夹薄层砂岩,含灰褐色泥质生物碎屑微晶灰岩透镜体,见腕足类化石碎片。中部为灰石英砂岩、粉砂岩夹数层灰紫色、灰绿色、灰色页岩。上部为灰白色、灰绿色、紫红色及灰黑色粘土质及粉质页岩,夹少量薄层砂岩。

  金陵组(C1j)厚约6m,与五通组假整合接触。为灰黑色微晶生物碎屑灰岩,厚层状,生物碎屑中主要是海百合茎及腕足类碎片,包含机质及泥质成分较高,底部有一层铁质粉砂岩与五通组接触。盛产假乌拉珊瑚、笛管珊瑚,始分喙石燕、金陵穹房贝等化石。

  随后张教师带领我们来到了一处*缓的山坡,山坡侧面为明显的背斜构造,是汤仑复式背斜,北翼较陡,南翼缓,层次清晰,此为五通组(D3w),岩石主要成分为石英砂岩,五通组厚约150m,可分为四部分:底部为为灰白色石英砾岩、石英砂岩,厚层状,层次清楚。石英砾岩有三层以上,砾岩成分为白色石英、黑色燧石、浅色具纹理之硅质岩等,滚圆或半滚圆状,砾径1~3cm为主。砾石可排列成单向斜层理。下部为灰白色石英砂岩,厚层状,间夹粉砂岩薄层。砂岩中石英含量可达95%以上,硅质胶结,具缝合线构造,具单向斜层理。上部为黄褐色砂岩、粉砂岩,夹有较多的灰白色粘土岩及灰黑色碳质页岩,局部夹扁豆体状薄层赤铁矿。在灰黑色页岩及灰砂岩中可找到斜方薄皮木、亚鳞木、楔叶木等化石。顶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缝合线构造十分发育。

  我们还看到了断层,了解到断层是岩石受力发生断裂,断裂面两侧岩石存在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断层的规模大小不等,大者沿走向延伸可达上千公里,向下可切穿地壳,常由许多断层组成,称为断裂带﹔小者可见于手标本。几何要素,断层由断层面和断盘组成。断层面是岩石沿之发生相对位移的破裂面,简称断面,能够是一个单一的面,也能够是一个有必须宽度的带。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断层线。断盘指断层面两侧的岩块。位于断层面之上的一盘称为上盘,断层面之下的一盘称为下盘。如断层面直立,则按其相对于断层走向的方位来描述。

  断层是地壳上部构造层次脆性剪切变形的典型产物。有的大断层向深处其倾角逐渐变缓,使断层面成凹面向上的弯曲,其剖面似铲形或犁形,称铲状断层或犁式断层。在地壳深处的韧性变形域,相当于断层的两盘作相对剪切位移的变形带称为韧性剪切带。

  研究方法主要是在野外如何识别断层,确定断层面的产状,确定断层的运动性质,测定其两盘相对位移的距离,分析断层构成的时代及活动历史。常见的识别断层及其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标志有﹕地质体的不连续。地层﹑岩脉和矿脉等在*面或剖面上突然中断或错开,证明断层的存在,并可求其断距。地层的重复或缺失。走向断层常见的一种效应。结合地层与断层两者产状的关系,能够确定是正断层还是逆断层。一般正断层造成垂向上的地层缺失,逆断层造成垂向上的地层重复。擦痕是断层面上两盘岩石相互摩擦留下的痕迹。断层面有时被磨光,并附有铁质或硅质的薄膜,光滑如镜,称为摩擦镜面。其上的*行细纹指示了两盘相对运动的方向。断层面上生长的石英或方解石纤维状晶体,貌似擦痕,称为擦抹晶体。它们是在断层运动过程中*行运动方向生长的晶体,纤维方向代表了断盘相对位移的方向。牵引构造。断层运动时断层*旁岩块受到拖曳造成的岩层局部弯曲,或岩层由塑性变形进一步发展而破裂成断层时留下的弧形弯曲。弧形凸出的方向大体指示所在盘的相对运动方向。断层岩。断层带中因断层动力作用被搓碎﹑研磨而改造的岩石。有断层角砾岩﹑碎裂岩及断层泥等,是脆性变形的产物,常见于一般断层中。糜棱岩是另一种常见于大断

  层带中的岩石,它是深处韧性剪切变形的产物(见韧性剪切带)。此外,地貌现象(断层崖﹑错断山脊﹑水系突然改向等)也有助于识别断层,尤其是活动断层。

  在湖山地区的考察实*在忙碌中结束,午时我们来到了位于珠江路上的南京地质博物馆,博物馆的门外存放着几块大的岩石。教师就在外面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矿物岩石的基本知识,让我们对他们有个大概的了解。

  博物馆里的岩石和矿物琳琅满目地陈列在展柜里,有关地球科学的图画也挂满了墙。那里的岩石和矿物有的在学校的实验室里见过,但更多的是从未见过的,只见于书本上介绍,自然也没有那种感性的认识。那里有常见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片麻岩、辉绿岩、混合岩、大理岩等。也有常见的矿物,如石英、萤石、长石、刚玉和云母等。薄片状,鳞片状,块状,土状,球状,钟乳状,黄的,绿的,红的给了我们无限的视觉冲击。我们一边仔细观察这些矿物和岩石的颜色和形状,一边看标本下头关于这些矿物和岩石的结构和构造的讲解,以及他们的工程地质评价。看到了灵璧石,雄黄雌黄,孔雀石,内蒙的鸡血石章石雕,吉林的松花砚。还看到不少钻石,玉和翡翠。如金绿宝石,红宝石,绿宝石,祖母绿,和田玉,南阳玉,珍珠等等。可是那里最吸引眼球的要数沙漠玫瑰了,

  沙漠玫瑰又称戈壁石、风雕石,常见的有球状的和块状的,主要产于浩瀚隔壁,沙漠玫瑰是自然构成物,是沙漠的细石经风吹雨打后构成类似玫瑰般的结晶石,这种岩石在天然奇石市场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和收藏价值。博物馆里同样陈列这很多的生物化石,有硅化木,中华鲟鱼,潜龙,古蜻蜓化石,大型的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以及第四纪全新世的鹿角,也有小型的植物和动物化石,如距今数亿年的震旦角石、莱德利基虫、创孔海百合、狼鳍鱼、拟蜉蝣等,不一而足。

  在博物馆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老科研人员在以前搞野外科研的时候所用过得的物品,很难想像他们是如何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去从事科研工作的。可是也正是因为他们几十年来为发展地球地质事业做出的努力,才有今日的成果。

  在展厅中,我还了解到我国*代地质学发张历程。萌芽时期(18401910),草创时期(19111921),成长时期(19221936),动荡时期(19371949),发展时期(1949此刻)。参观了一楼和二楼,最终我们又去参观了三楼。三楼分为两厅,左厅为矿产资源厅,右厅为地质环境厅。了解到我国矿产资源的丰富和人均资源的不足。在右厅中我山体滑坡,地面塌陷,岩溶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环境。

  经过这次实*,使我在诸多地质构造性质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沿途我们见到了许多地质构造,捡了许多卵石。

  四、小结

  实*的日子我们虽然有些累,但收获了大学的课堂里没有的许多东西,不仅仅学到了地质方面的许许多多的知识,也学到了为人处世的许多道理与方法,学会了怎样学*,也学会了把书本的知识与实际结合,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关心地质情景,继续学*,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期一周的实*很快过去了,在教师的耐心讲解下我们学到了很多,基本的认识并能清晰确定以地质构造,相信在以后的学*工作中都会对我大有帮忙。

  ~海阳地区,鲁中南地区的断陷盆地内也有分布,与下伏的上侏罗统地层及上复的第三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工程地质实*心得。下统青山组为一套火山岩系。主要由安山岩、玄武岩、粗面岩及火山碎屑岩等组成,厚度1089~6007米。上统王氏组为页岩、砂岩、砂砾岩、砾岩,厚度1196~6681米。

  (一)、鲁西地层分区

  1. 下白垩统青山组(k1q)

  青山组主要分布于鲁西地区的蒙阴、*邑、莱芜、邹*、临朐、沂源等盆地中及沂沭河流域的郯城、莒县、沂水、安丘等地,其中以蒙阴盆地发育较好。

  青山组以中基性岩为主,火山岩系发育。按岩性分为三段:

  第一段:由火山角砾岩、火山 集块岩、火山角砾凝灰岩及砾岩组成,与下伏地层分水岭组呈假整合接触。

  第二段:在蒙阴地区由凝灰岩与粉砂岩互层组成,上部及下部粒度粗,中部细,为青山组的重要层段。

  第三段:由火山角砾岩、集块岩夹安山岩、玄武岩组成。

  2. 上白垩统王氏组(k1w)

  王氏组分布于临朐、马站、莒县、安丘等地。

  王氏组按岩性分为三段:

  第一段:以紫红色、灰绿色砂岩、砂砾岩、砾岩、凝灰质砂砾岩为主,间夹页岩、粉砂岩,属河流相,局部属洪积相沉积,厚42m。

  第二段:以黄绿色、灰绿色、灰黑色及紫色页岩、砂岩为主,属河湖相及湖相沉积,厚500—1600m。

  第三段:主要为灰紫、灰黄、灰绿色的.砂砾岩,属河流相沉积,厚300—500m。

  (二)、鲁东地层分区

  鲁东地区也分为下白垩统青山组(k1q)、上白垩统王氏组(k1w)。

  1. 下白垩统青山组(k1q)

  青山组主要分布于鲁东地区的诸城、胶州、即墨、莱西、莱阳等地,尤以诸城、莱阳一带出露良好,心得体会《工程地质实*心得》。按岩性分为三段:

  第一段:主要岩性为安山岩、安山集块角砾岩等,厚度1000—3700m。

  第二段:主要以流纹质角砾岩为主,厚度400—2840m。

  第三段:主要岩性为安山岩,厚度260—1340m。

  2.上白垩统王氏组(k1w)

  王氏组主要分布于诸城、莱阳等地。王氏组按岩性分为三段:

  第一段:由棕红色、灰绿色及紫红色粉砂岩、细砂岩、砾岩组成,属河流相沉积,厚274—827m。

  第二段:由棕红色、灰绿色泥岩、粉砂岩、砾岩组成,属河流、浅湖交互相沉积,厚527—1389m。

  第三段:上部由灰色、灰绿色及紫红色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组成;下部由棕红色、灰色砾岩及粉砂岩、细砂岩组成。属河流相及牛轭湖相沉积,厚369—1457m。

  第五节 新生界

  新生界除缺失古新统地层外发育均比较齐全,主要分布在鲁西南、鲁西北*原区及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内。地层的分布和岩相受构造及古地理控制较为明显,以陆相沉积为主,夹基性火山岩。*年来在济阳坳陷中发现海相沉积夹层。

  一、 第三系

  山东省第三系地层十分发育,全省三个地层区均有出露。

  (一)下第三系

  1. 鲁西地层分区

  本区下第三系十分发育,分布在蒙阴、*邑、泰莱、汶口、肥城等盆地中。

  1923年将新泰官庄附*的一套红色砂岩命名为官庄组(e2-3g)。岩性为砾岩、砂砾岩、砂岩、粘土岩,中段夹泥灰岩,厚度1545~2386米。

  2. 鲁东地层分区

  下第三系仅发育黄县组,分布于胶东半岛的黄县(今为龙口)一带。

  黄县组是一套含煤岩系,主要由碎屑岩、泥岩、煤、油页岩、泥质灰岩组成,最厚可达1600m。

  一、前言

  通过这六天的实*,加深了我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的熟悉,让我从书本中走了出来,亲眼见到了真实的地质现象,了解了断层、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质现象,亲自观看了和体验了各种岩石的分布和形态,让我从本质上对三大岩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实*让我们在自然中更好的理解了原来抽象的概念,使学问详细化,印象更深刻。实*丰富了我们的学*生活,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都有肯定的关心,同时实*的过程激发了我在将来学*的热忱。所以,实*对我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对这次实*也做了缜密的部署:

  1、时间:20xx年5月4日—20xx年5月9日

  2、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国家地质公园

  3、路途:

  1、秦皇岛市石门寨镇

  2、秦皇岛市祖山东门

  3、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鸽子窝公园海滩

  4、目的:

  1、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学问,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力量同时增加感性熟悉,扩大视野,培育提高观看力量,动手操作力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2、鉴别和观看常见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

  3、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年月、结构、产状、形成缘由及现象以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

  4、学*运用罗盘仪器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二、实*地区概况

  1、柳江盆地地质概况

  柳江盆地为我们在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的主要区域。它位于秦皇岛市区北侧,其中心距秦皇岛市28km,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区内有纵贯南北的大路及地方窄铁路与秦皇岛市区相通,交通极为便利。

  该盆地为南北延长的低山丘陵区,其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贯穿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东南,出盆地后在山海关的南侧入渤海。盆地内丘陵一般海拔200—300m,最高的山为老君顶,海拔493。7m。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其中70%集中于7、8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

  2祖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稀有植物及濒危野生动物自然爱护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西北部。京沈高速秦皇岛西出口沿秦青大路北行12公里即到,距秦皇岛市区23公里。属原始森林峡谷型自然风景区。因燕山以东、渤海以北诸峰均以它的分支延绵而成,故名“祖山”。20xx年开发至今,形成五大景区,100余处自然景点,是淮河以北少有的南派山水。

  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总面积118*方公里,主峰(天女峰)海拔1428米,区内千米以上高峰20多座,植被掩盖率96%以上。象形奇石、云海、日出、古洞、原始丛林、溪流、飞瀑、奇花、高山自然?草原、树挂构成景区十大景观。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是侏罗纪至白垩纪末地壳运动而成。在长期风化剥蚀和流水冲击下,形成了多处绝壁幽谷和造型地貌。

  祖山,山势跌宕,峰峦陡峻,因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峰都是由她的分支盘拨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名之。她立峭岩作脊梁,以瀑流注血脉,搽娇花饰容颜,披葱郁为秀发。景区内山势陡峻,溪水跌宕,可谓立峭岩作脊梁、注瀑布为血脉、披茂林作秀发,裁白云作霓裳,集雄奇妩媚于一体。峰奇水异,洞幽石美,林丰草茂,历史渊源,是观完旅游、避暑度假、科普考察的绝好场所。

  3、鸽子窝公园海滩概况

  鸽子窝公园又称鹰角公园。由于地层断裂所形成的临海悬崖上,有一巨石形似雄鹰矗立,故名鹰角石。该石高20余米,过去常有成群的鸽子或朝暮相聚或窝于石缝之中,因此得名鸽子窝。鸽子窝公园是欣赏海上日出的最佳之处,每逢夏日早晨,这里云集数万名游客欣赏“红日浴海”的奇景。

  三、实*内容

  1、柳江盆地爱护区石门寨西门180米处

  该处岩石以沉积岩居多,由地质构造形成。亦有石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经长期风化作用,暴露在外表的部分呈深灰色,岩层

  为中厚型,中间夹有薄的灰岩。灰岩呈竹叶状,较破裂,属碎屑结构,这些碎屑物质经胶结后形成灰岩。此处岩石约5亿年前形成,属下奥陶世纪,粘土矿物发黄,岩石经剧烈的构造运动,由水*变为倾斜,产生背斜现象,并有正断层出现。用地质罗盘测该处岩石的产状,走向为北偏东10°,倾向为北偏东100°,倾角为30°。

  由此处向西约200米处岩石出露于地表,阅历证为砂岩,其结构为碎屑结构,此处不整合现象明显,由砂岩和灰岩组成,属沉积接触,砂岩约2亿年前形成,灰岩约5亿年前形成,由于形成年月不同,说明为不整合。此现象说明秦皇岛地区至今至少经受了2次地壳运动,由于3亿年间隔形成的.不整合面应在海*面下形成,至少经受2个循环,而该处岩石现在又出露在地表。在不整合面上有矿物,是地质学家发觉地下矿物的依据。不整合面处强度差,不适合在此面上施工。

  2、砂锅店东北200米处

  该处为石灰窑产石场,观看此处岩石,岩溶现象明显,有溶沟、石芽、天生桥等。其缘由是地壳运动抬升到潜水地表以下,潜水地表共同作用形成的岩溶现象,因岩石中有裂缝,有空间且水有径流通道。

  岩溶现象是由于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岩石经长期化学反应,使岩石具有可溶性。该处向西北走约100米处,发觉大面积的岩石间侵入接触现象,石灰岩中夹有岩浆岩,说明此处经受过火山喷发。该处亦发觉有岩墙,较长,宽约3-4米,其走向为南北方向320°,由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靠*地表的岩石经长期风化,产物为第四纪土,岩石中还发觉有岩洞。此处向东南方向约200米处,有大量石灰岩形成的岩层,呈单斜,基本走向为南偏北。在砂锅店东等地,发觉石英斑岩,它是花岗斑岩的又一种变种,具隐基斑状结构,石英斑晶特多,普遍具有熔蚀现象。此处也有闪长玢岩,呈岩墙状产出,具隐基斑状结构,斑晶主要是斜长石,有时含角闪石较多,有的基质中含少量石英,有的可见球粒结构和流线结构等。

  2、秦皇岛市祖山东门

  祖山为早白垩纪形成,为响山岩基的一部分,此处沉积岩中有破裂带,火山爆发时岩浆从中冒出,冷凝成岩浆岩。祖山占地217*方公里,*面形段呈椭圆形,长轴长25公里,短轴长15公里,南北方向,岩石中以花岗岩居多,占65%左右,为中粗粒,成分主要是成肉红色的正长石,又称甲长石。

  石英其次,占20%-25%左右,透明发亮。此外,还有云母、斜长石。斜长石呈灰白色,由于长石含量不同,云母颜色也不尽相同,云母占整个岩石的5%-10%。较黑的岩石中,云母含量不超过5%。在此处观看,长石颗粒大小在1厘米左右,晶体颗粒,为结晶结构。山体构造为原生结理构造,山体中有裂缝,都为竖直方向,有原生孔洞,又称之为晶洞构造,而外形不规章的孔隙是水晶的成长地。

  此处地貌陡峭,险峻,构造为原生结理,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及地表水的侵蚀作用,岩石部分竖直掉落,形成深谷奇峰。此处岩石倾角较大,岩体破裂。山体中有河流,称为石河,发源于祖山响山山脉,山上有明长城,由元朝徐达修建,1967年,戚继完重修,基本走向为南北方向,直达青龙。祖山最高峰为响山,海拔为1421米。

  3、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鸽子窝公园海滩

  此处滨临渤海,为海洋环境。海洋环境按地理位置分为滨海、浅海、半深海和深海。低潮时暴露于海岸带的部分,称为滨海。滨海又分为后滨带、前滨带、外滨带。后滨带为*均海潮线,常年暴露在外;前滨带为*均海潮线到中滨线处;外滨线为中滨线以外的部分。海岸线到海底深约200处的部分,称为浅海,此处阳完充分,有机物含量多,是海洋生物的抱负栖息地。深海处动物少。

  此处岩石又远古火山喷发而形成,以岩浆岩为主,岩石受海洋水动力作用,常见有海浪作用、潮汐作用和洋流作用,使此处形成有特色的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和海蚀*台等,形成缘由有冲蚀作用,磨蚀作用等,使岩石破裂。

  岩浆岩受风化作用等变成高岭土、伟晶岩。伟晶岩颗粒大,和花岗岩成分相差不大,由正长石、斜长石、云母、石英等组成。岩石被多组结晶切割。

  四、结束语

  通过本次实*我熟悉到:本区地层出露较全。从中生代地层开头,除缺失寒武系、奥陶系、三叠系、侏罗系、第三系以外,其他地层均出露完好。所形成的岩石类型多样,包括岩浆岩类,沉积岩类以及变质岩类。本区的岩浆活动从方式上有深成侵入,浅成侵入,喷出等。所见岩类有基性岩类和酸性岩类。从变质作用和变质岩方面,本区的变质作用主要为区域变质作用。主要变质岩有千枚岩,大理岩以及板岩。在构造方面,本区分布有四大褶皱,另外还有七个断层。两个大断层几乎将此区分为三部分。区域进展方面,本区经受了多次构造运动,形成了四个构造层。总体说来本区构造运动较强。

  经过6天的实*,使我学到了许多东西,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学会了许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包括:如何通过一块石头的色泽,去推断其类别、其形成年月;如何去辨别3大岩石;如何去测量岩石的走向等等;总之,通过实*后我更好地把握了《工程地质学》这门学科,更好地把握了所学学问。

  一:国际机场、搅拌厂、民用建筑参观

  这天我们带好安全帽早早出发,一路上大家心情都蛮好的,不仅因为我们能够欣赏沿途的风景,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在参观厂房场地,民房建筑中获取书本以外的东西。当我们到达集合地点时同学们头上都戴着工程帽,同时工地的生活区与施工区的门上也写着:不戴安全帽者不得进如施工现场;当然在楼结构主体外面的防护网上也写着标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当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过去由于生产企业不重视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伤和死亡事故,这些事故给工人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同时,为了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砖墙围护起来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种车辆和内部人员才可以出入,我们实*也要经过他们的同意呢。 进到施工区,我们一眼就看到了楼的结构主体,主体前面有个很大的场地,这个场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钢筋,没有水泥、砂、石之类的建材,这是因为现在已经都采用了成品混凝土来浇筑结构了。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减少施工浪费和降低生产成本。在钢筋堆放区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型号的钢筋是分开放的,而且还在其前面标明钢筋的型号和进场时间等信息。 我们参观了正在施工的楼房。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身过长导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们看到上面几层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撑力。除此之外,老师介绍了桩的类型、墙外的保温层、以及混凝土内各种管道的作用和每层的大体结构等。 刚进入我们要实*的场地场地,大家都被厂房的机械深深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地上前观察,好奇地去探讨他么的构造及作用。同学们疑问的地方都积极的询问老师,我们的知识丰富了许多。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沥青生产机器的参观。各种大型机械,没见过的见过的一应齐全,我还登上了机械的控制室,观摩操作人员是如何进行工作的。进入国际机场,我们被庞大的钢筋结构的构成深深地吸引住了。九根大型钢柱支持着这般庞大的钢体结构建筑,同时我们饶有兴趣地讨论着钢体的受力情况,当然有很多东西还有待我们去学*。本专业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专业。同时我了解到:土木工程的'学*,不仅要注意知识的积累,更应该注意能力的培养,为此,学校为了让大家对本专业有更好的认识,在我们学期的期末,组织了外出实*,好让大家可以建立一个专业基础,对将来的学*将会有很大帮助,因为等将来更多专业课我们都能联想起来这几次实*所见到的东西,所以我们都很高兴能有这些宝贵的实*机会。进入土木专业已经快一学期了,可对这个专业并不十分了解,现在终于有机会可以对这个专业有个较全面的认识,我们感到十分的开心。认识实*是土木工程教学计划中第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所以对学生建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专业知识学*态度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参观了桂林的两座大桥:南州大桥和石家渡大桥,和大江水库。

  登上雄伟的大桥我深深地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力量,我为大桥的结构和庞大的身躯所震撼,更为建筑方面的人才的智慧所折服。同时也感到自己专业方面带来的乐趣和责任。它是桂林市北的环城二路上新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大桥,名叫“南州大桥”,据说是*期桂林所建的最大、最现代、目前漓江上最大的桥。它标志着桂林桥梁建设的新高度,改善了桂林交通的大压力。我查了关于它的资料了解到:

  钢梁重量

  钢箱梁约2100吨、钢套箱约250吨。

  涂装面积

  19583㎡

  制造工期

  20xx.9-20xx.3

  简介

  南洲大桥位于叠彩区大河乡境内,虞山桥上游2.9公里处,东岸介于大河乡与下梁江之间,西岸位于蔡家渡口处,全长1120米,其中主桥长320米,宽45米;两端引道长800米;匝道2*350米选定的桥型为曲线独塔双索面对称斜拉桥。

  配套

  VICHRICHZINC20xx无机硅酸富锌底漆(箱梁外表面)

  80μm

  VICHZEP20xx环氧富锌底漆(箱梁内表面)

  60μm

  VICHFEMEP20xx环氧云铁防锈漆

  100μm

  VICHPU3132可复涂聚氨脂防腐面漆

  2*40μm

  通过此次参观桂林南州大桥,是我进一步了解了桂林的桥梁结构和对专业方面桥梁的深入认识。被誉为我国国内单跨公路大桥桥面宽度之最的桂林漓江石家渡大桥,为桂林市区通往漓江磨盘山码头的桂磨公路按期开通创造了条件。漓江石家渡大桥全长365.36米,主跨径170米,主桥总宽度44.5米,双向6车道,中间设10米宽的绿化带,是桂磨(桂林--磨盘山)公路建设的“卡脖子”工程,据说当时施工条件十分困难。承担施工任务的广西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二处的建设者,克服了漓江气候变化大、水下地质情况复杂给桥墩施工带来的重重困难等不利因素,夜以继日施工,终于取得成功。石家渡大桥于20xx年4月动工兴建,整座大桥造型美观、轻巧大方,单跨跨越漓江,桥宽为目前国内同类桥梁之最。这一天的行程我们更充分的了解到修造这样浩瀚桥梁工程需要丰富的专业方面知识和需要精确地科学计算和规划,保证它在交通方面的安全性,可靠性。

  三:参观了建筑工地。

  早早载着我们专业学生的大客车就直奔正在施工工地,首先我们来到建造民用楼房的工地,这里很多工人正在忙碌着建造地基,加强已建造楼房的内部工作,我在施工人员的允许下登上了已完成基本结构的楼房,进入内部去感受设计人员是如何设计其内部的布局的。建筑构造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组成部分,是建筑*、剖、立面设计的继续和深入。建筑设计不仅必须考虑建筑物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内部空间的合理安排以及外部和内部的艺术效果,同时必须提供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切实可行的构造措施。建筑构造就是专门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构造方法和组合原理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通过构造技术手段,提供合理的构造方案和措施。因此,它与与、剖、立面设计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考虑和研究的侧重面不同而已。这算是我的一些额外知识的收获吧。

  学*建筑构造,要求掌握构造原理,充分考虑影响建筑构造的各种因素,正确选择材料和运用材料,以提出合理的构造方案和构造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建筑使用功能,提高建筑物抵御自然界各种不利影响的能力,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建筑构造具有实践性强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它涉及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和建筑施工等有关知识。只有全面地、综合地运用好这些知识,才能在设计中提出合理的构造方案和措施,满足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要求。

  之后我们参观了另一个施工工地,这里工人正在打地基,他们利用大型机械钻地,浇筑混凝土。我把在学*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向老师和在场的工作询问,解决了我很多不曾知晓的问题和疑惑。在这次实*参观中,我了解到,此次实*的更深层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参观建筑物,工地和各种路桥讲解。通过一星期的认识实*,让我们了解土木工程这一专业的所学内容.首先,我们应该对土木工程这一名词有所了解,土木工程即包括房屋建筑在内的所有的建造各类工程设施所进行的各项技术工作,工程实体和学科体系.其一般包括房屋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土木工程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和技术上经济上和建筑艺术的统一性等基本属性。通过本次实*参观中,我们主要了解了如下内容:1:实际观察各种道路桥梁,初步认识并了解路桥的结构,2:通过自己实地的观察并记录,了解公路的基本常识,3:了解框架楼的各种特点及填充墙的来历特点。4:了解钢构的优点和安全性方面的问题。从就业方面来说,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有好多种:其中一种是工程技术方向

  代表职位:施工员、建筑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技术经理、项目经理等。

  代表行业: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路桥施工企业等。

  就业前景:就像我们看到身边的高楼大厦正在不断地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坦的大道向四面八方不断延伸一样,土木建筑行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20xx年进入各个人才市场招聘工程技术人员的企业共涉及到100多个行业,其中在很多城市的人才市场上,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的人才需求量已经跃居第一位。随着经济发展和路网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土建工程技术人员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需求量还将不断上升。再加上路桥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只要人才市场上没有出现过度饱合的状况,可以说土木工程技术人员一直有着不错的就业前景。

  实*于我的意义

  实*使我的知识水*有了显著提高。实*是一个让我们把书本上的理论知

  运用于实践中的好机会.通过实*,我不仅加深了对已掌握知识的理解,还解决了困惑我许久的一些似懂非懂的知识东西。实*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知识水*,还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实*是一种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培养我们能力和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实*是一门专业实践课,是我们在学*专业课程之后进行毕业设计时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于我们土木应用专业的学生。它对于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意义。实*更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必要前提。通过实*,我们可以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思想与业务距离,为我们毕业后社会角色的转变打下基础。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我们为期几天的认识实*我深刻地了解到时间学*的重要性。激发了我对专业知识的极大兴趣。我从中受益匪浅。

  一:实*目的

  1.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2.学会对工程地质的基本判别方法

  3.学会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

  4.了解岩石种类及物理性质和岩石标本

  二:实*仪器

  地质罗盘铁锤

  三: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岩层产状测量,是地质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野外是使用地质罗盘直接在岩层的层面上测量的。

  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紧贴层面,将罗盘放*,水准泡击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走向。

  测量倾向时,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倾向。因为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所以在测量岩层的倾向时,要注意将罗盘的北端朝向岩层的倾斜方向。

  测量倾角时,需将罗盘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后,读悬垂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层的倾角。

  四:实*的内容和过程

  12月11日上午十点,统一学*使用地质罗盘的,下午1点半去往金牛山进行地质勘探,12日早上到仓山校区观看岩石标本。

  1.金牛山的简介

  金牛山位于福州鼓楼区北侧闽江乡新建村,海拔163米,一路上山就可以看到滑坡,崩塌,断层及不均匀沉降对山体与道路的影响,例如马刀树,公路裂缝等。

  2.测定岩层产状

  确定山体旁两颗很明显的大树为盆架,记做树1和树2.测定图中的断层位置为对树1的位置为n308e,对树2的位置为n279e,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可知道是正断层。

  根据要确定位置测得的岩层的产状为:n330e,n247e,<50

  3.断层岩石(样品)结构及成分的分析

  1).结构金牛山的岩石大部分都是岩浆岩,而且都是粗粒结构和中粒结构

  2)构造金牛山的样品分析看可知道该岩石是块状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杂乱无章,2.不显层次,呈致密块状,富含花岗岩及花岗斑岩等系列浅成岩的构造。

  3).成分从样品看岩石是浅色的,那就可能是花岗岩或正长岩的酸性或偏酸性的.岩石。但从全晶质中粒和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就可以判断是浅层岩。

  4.断层地理环境情况

  金牛山地质相对复杂,在上山途中发现了很多滑坡断层及不均匀沉降等地质现象。仅大家用于观测的一面山体,比较大的断层就达7处之多。金牛山断层现象千姿百态,产状各不相同,并带有多出滑坡现象产生,是因为金牛山主要由岩浆岩构成,岩浆岩分化后,风化壳表层间的滑动引起的风化壳滑坡。

  5.岩石标本的赏识

  实验室中,陈列了大量的岩石标本,可以分为矿物光泽标本,矿物断口标本,矿物硬度标本,矿物解理标本,矿物比色标本,矿物形态标本等类型。

  理论的学*,已经让我们对这些岩石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经过这次的标本参观,使我们对岩石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们开拓了视野。

  6.实**结

  两天的实*非常短暂,但我们的收获是重大的,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到了地质罗盘的使用及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岩石的产状,对真实的地质现象有了一定了解。从标本室里我们更认识了许多未见过的岩石,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充实了我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实*结束了,而我们对实际动手的渴求依然很强烈。

  第一章 绪言

  一、实*目的

  巩固和深化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使之尽可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实*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的能力。本次实*要求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野外工作之中,对的常规工作方法、步骤,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等,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二、实*时间

  本课程讲授及考试结束后第十五周(12月7日-12月11日)进行野外集中实*,时间一周。

  三、本次实*任务

  1.认识区常见的矿物和岩石,注意观察岩层的产状,学会区别三大类岩石;

  2.认识地层剖面,了解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和依据;

  3.认识实*区的地质构造,学会判识方法;

  4.认识实*区的各种内外动力地质现象;

  5.编写地质实*报告书。

  四、实*基本要求

  1.实*期间严格听从实*队长的要求和安排。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几天野外实*中结合所学知识,识别沉积岩和岩浆岩,识别简单的构造现象,能对一般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2.对实*中所见到的各种现象要现场做好原始记录。

  3.每天结束实*后,要及时总结,做好实*日记(需上交)。

  4.实*结束后,按要求认真编写实*报告。

  五、人员组成

  交通工程系07级交通工程专业88人.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