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3篇

首页 / 心得体会 / | 2022-04-23 10:36:22 心得体会

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1

  20xx年1月21至27日,我们一行11人来到南川大观镇开展了为期七天的“三进三同”活动。尽管是短暂的七天,但在这七天里我们增长了见识,了解到了许多的兴农政策。在“三进三同”的过程中我们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还就现在的热点问题,根据当地情况进行了调研。

  我记得,我被安排在大观镇当地一个叫孙久渝的大爷家中,我们每天帮助孙大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例如喂猪、喂兔、喂鸡、烧火、做饭等。作为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我对眼前的这一切充满了好奇。七天的生活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农村生活的不易,也深切的感受到了农民朋友的淳朴和热情。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走访调研了许多的农户,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南川大观镇主要公路上都已安装了路灯和警示牌,家家户户都通了水泥小路。在我们走访的.农户家,好多家里都有电灯、电视、冰箱、电磁炉、太阳能热水器等,用电现在在农村基本上不用担心。同时,乡镇为了更好的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实施,还在当地建立起了特色蔬菜大棚、薰衣草种植基地、蓝莓种植基地以及星级农家乐等等,这样的措施不仅能够提高当地乡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确切的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为当地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为乡镇发展带来了活力。这些都真正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在与农户们的交谈中,所提到最多的还是当下所实行的土地流转政策。在交谈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农户对这个土地流转政策是持支持态度的。*在保证农户旱涝保收的情况下,还能让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为自己打工,增加收入。同时,承包商在开发时也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这为村子中剩余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

  说到新生代农民工,我不禁想起了孙大爷家后面的那几座大脚菌培育大棚。据孙大爷告诉我们,这几座大棚是一位新生代农民工回乡自己创建的,在外打工学*到了技术,回到家乡自主创业,回报家乡。这样的例子在大观镇还有不少,就我们所了解到的,现在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自主创业意识更为强烈,他们已不满足于在外打工、领工资吃饭的生活现状,多数通过在外打工、学*技术、资金积累、寻找机会,达到自主创业的人生目标。这让我感叹,时代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我们当代大学生只有迎头而上才能赶得上时代的步伐。

  此次“三进三同”活动,负责接待我们的有一位大学生村官。由于年龄相仿,我们都和她聊得投缘。当我们问起她基层农村工作感受的时候,她的回答朴实而让我们感到钦佩,她说:基层工作很累很辛苦,每天都要跑非常远的路,但当你临走时农户们回头对你说“谢谢你,慢慢走,有空来耍”,就让我非常满足。我突然明白,学校党课讲的那句“为人民服务”不过如此,就是踏踏实实工作,不求回报,做好每一件老百姓关心的事吧。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大观镇的乡镇领导的*均岁数是35岁,这包括了好几位大学生村官。在后来我们的讨论中我们总结到,农村的建设发展,迫切需要一批扎根农村、扎根基层,肯为农民着想的有知识的人,这样才能使农村的建设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最后,感谢此次“三进三同”实践活动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们深入农村,去了解国情、民情,还为我的人生找到一个方向。我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回到学校努力学*,将来争取能考上村官,到农村基层去做点实事,去实现我人生的追求和目标。

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2

  按照涪陵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20xx年第一期处干班学员赴大顺乡开展“三进三同”活动安排,我于5月5日进驻大顺乡柏坪村进行为期一周的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当天下午,在村民刘贵福家放下背包就到附*农户家开展社情民意调查。了解当前他们的生产、生活等情况,收集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盼望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对我的思想教育启发很大,收获很多,将终身受益。

  一、柏坪村基本情况

  农业产业以种植业为主,经果林有板粟、柿子、桃子、红橘等,占退耕还林面积的20%,水库淹没面积耕地723亩,林地1000亩,涉及10个村民小组。

  二、学员的工作生活

  三、教育感受深刻,收获受益匪浅

  1.农民群众淳朴,感情真挚。

  虽然我们住的农户家条件较差,但他们都从生活上给予我们尽心的照顾,担心我们床上的被子薄受凉,下田被虫咬,总是叮呤再叮呤。例如5月6日上午的走访群众时,突遇大雨,带的雨伞根本遮挡不住,全身被淋透,回到住户家后,刘贵福的老母亲连忙找出他儿子的衣服、鞋子给我换上,并煮了一碗热腾腾的姜汤鸡蛋端到我的手上,让我感动不已,真正体会到农民群众对干部的那一份真挚感情!

  2.基层干部务实,真心办实事。

  3.开展“三进三同”是机关干部受教育的鲜活教材

  这次党校处干班到大顺柏坪村扎实开展“三进三同”,绝大多数都是从事乡镇工作的领导,像我这样从未到农村锻炼,长期在机关工作的并不多,因此对我个人的教育影响可谓更加直接,更具教育意义。从与我一起参加“三进三同”的乡镇领导身上也学到了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好作风,许多事例都记忆深刻,时刻感动着、感触着……。例如,为解决农网改造纠纷,不畏山高路陡,亲自到现场查看,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晚上打着手电返回住户已*凌晨;为调解王大华婆媳矛盾三次上门做劝解工作;为意外事件受伤人员的医疗赔付问题,忍受不明真向群众的嘲讽、漫骂,直至协商达成一致,双方握手言欢。这些都是机关干部值得大力倡导的好作风,鲜活事例的教育引导往往好于传统的说教,也会对机关干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我们工作思路和方式的转变,改进机关干部的作风。

  我们将把这次到大顺乡开展“三进三同”活动的收获带回单位,带到机关党支部的生活会上,讲给党员干部听,教育激励大家,并在适当时机邀请柏坪村的老支书走进机关上党课,开展城乡支部共建,结对互帮,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双赢!

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3

  按照市委开展“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的要求和院里安排,于今年10月12日与院里其他同志一道,到**县赵家乡香炉社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多次次的深入走访活动中,我们采取以俏俏的进城,打枪的不要的方式,临时到农家,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真实地感受群众生活,达到听真话、办真事、促和谐的目的。通过此次活动,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其一,突出一个勤字,不伸不要,

  我住在香炉社熊支书(村总.支.书.记)家,在向*了解了香炉社的大致情况(包括生产、生活、全年人均收入、该社的幅源状况)后,经过几天翻山越嶺的走访,深刻的体会到群众处在交通不便、山高路险的艰苦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艰辛。如,我们在走访该社一农户了看到,房屋较宽,破烂不堪,四面透风,屋内除了一张床和日常用具外,别无一件象样的东西。该农户一家两口,丈夫60多岁,其妻年龄大致相同,丈夫在70年代修建该乡公路时,双腿残疾,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但该农户户主身残志不残,凭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夫妻俩互警互爱,共同劳做,响应镇府号召,种植烟叶,发展养殖,间做其它一些手工活有一点微薄收入,尽管生活处在贫困线上,但从不向国家伸手,从不叫穷,凭自己的勤劳,维持一家的生计,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称赞。在他的身上就充分体现了一个勤字。

  其二,心中有个懒字,导致一个穷字。在我们所住的社的交通相对不便,山高路险,耕地偏少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该社尽管条件如此,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发展希望,如,该社多数农户房前屋后空地较多,草丛较阔,且不适宜耕种,作为发展养殖业是有较好条件的,但该社部分社员坐地等花开的思想忧为严重,*几年,相关单位为扶贫,为其该乡村、社送去部分雏鸡,为支援生产送去化肥,而部分农户不去领来喂养,即是领来喂养,也任其自由生长,不对其防病治病,精心喂养,导致80%左右的雏鸡死亡。对支援的化肥领了后,当场买掉,以得现钱为乐。我认为,在这一部分农户中,就体现了一个懒字。

  其三,按该村熊支书的说法“你们不是扶贫专业户,要致富,还要靠我们自己”,他一句朴实的语言,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的确对我们而言,对他们的落后、对他们经后的发展,我们的确爱慕能助。我们带去的一点救助金和一点点日用品,对他们的整个贫穷、落后而言,当然是杯水车薪。我们听到熊支书的一*话后,深受感动,相信他们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在相应的时间内,基本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

  其四,我们经过一周的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刻的体会到,在赵家乡的绝大多数农户并无多大收益的农作物和畜禽种养殖,农村群众却不懈努力地渴求和使用新的科学技术,依然在那微薄的土地上一锄一锄的不断耕耘着,依然围着并不成规模畜禽一勺一勺地喂养着,为了什么?当你围座在农户餐桌上就知道答案了,他们用自己喂养的鸡、老腊肉、自己种的小菜招待你,还会给你介绍,这些都是地道的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这是一种劳动收获后自然流露的喜悦,也是对客人最好的招待,你真会为这种淳厚的民情和朴素的民风所感动,也会真切地感受到分享劳动果实的快乐。其实,这一锄锄、一勺一勺的*凡举动中不正体现了踏踏实实、永不放弃的可贵精神吗?不正是我们工作、学*所必须的精神吗?我认为,用这种精神指导我们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用这种精神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即便在自己有限的工作历程和天地里,即便是成功失败,只要不懈地努力去做了,相信总会体会到播种和收获的喜悦。

  其五,几点建议,1、扶贫,要以精神力量、科学知识为主,金钱为辅。2、重点解决交通、发展经济战略决策的支援。


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3篇扩展阅读


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3篇(扩展1)

——三进三同心得体会6篇

三进三同心得体会1

  今年1月,我参加了“三进三同”。通过这次活动,加深了自己对“三农”问题的感性认识,收获颇多。

  寒假开始,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入住了当地农村一户叫刘明的家中,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同吃同住同劳动活动,其中经历了公路修整,杀猪庆年,到山中砍柴,到河边挑水等劳动。此外,还到访了当地一些留守儿童的家中,从多个角度了解了农村农民的生活情况,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品质。

  修路到家

  我到达刘叔叔家的那日,他们村子正在修路。这条公路是*出资,村民们自行修整的公路。我跟着大家一起,帮着提水,活泥沙,盖干稻草······经过大家的努力,原来一到下雨天便泥泞不堪的泥沙路变成了*整的柏油马路,望着这条直通到家的公路,想到日后村民们能更方便的出行,我不禁感叹,时代进步的钟声终于在新农村敲响,我们的基层人民生活越来越好了。

  山中砍柴

  尽管今日许多的农户家中已*有了天然气等新型能源,但是节省了一辈子的刘叔叔还是经常到山里砍柴,那些成捆的柴火,能烧水洗澡,煲粥,熏烤香肠腊肉,能节省不少钱。在这活动的第二日,我与刘叔一家进山砍柴,看到了大山里的美景,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也更懂得了节约这一美德。

  河边挑水

  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由于村子里只能定时供应自来水,大多数村民选择自行到河边挑水,以供生活之需。我们这一代人,养尊处优,完全不知道挑水这一活儿的辛苦。起初我根本无法起挑,在刘叔的指导下,我能够顺利起挑了,但并不能边走边保持*衡,一路摇摇晃晃,到家时,桶里的水已经所剩无几了,肩膀亦是疼痛起来。我们生活在城里,有方便的自来水,自是要好好珍惜每一滴来自不易的水。

  杀猪庆年

  临*年关,许多农户家便开始宰杀猪羊庆祝新年到来。我从没见过杀猪,只见猪被四蹄吊起,悬在半空,杀猪师傅一刀致命,没挣扎几下,猪就晕死过去了。将猪开膛破肚后,村民们往往将猪的各个部分做成各种食品,有腊肠,腊肉,腊排骨······人们的生活水*提高了,年节的菜式也格外丰富。刘叔说,家里来客人了,总是要好酒好菜相待,现在有条件了,也不差那点钱。我看到了每个人的喜悦。

  期盼团圆

  这次活动的最后,我还去看望了一些留守儿童,他们大多跟着爷爷奶奶居住,父母大多进城务工。我问他们想念父母吗?他们都很懂事地回答说:想,爸爸妈妈过年能回来!这是一种怎样的期待,也许一年才有一次的团圆在这些孩子身上变成了极难实现的梦想。我们呢,是不是该好好珍惜与家人相聚的时光?

  这次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我却收获了能受用一生的美德,节约,珍惜资源。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基层人民正过着越来越好的日子,越来越美好的生活!

三进三同心得体会2

  我是来自重庆师范大学的一名学生,为了解民情长才干,感知“三农”促医德,特于20xx年7月15日与几名同学一起前往重庆市万州区云阳县故陵镇开展“三进三同”的活动,我们主要是走访当地居民,以各种方式进行,如实践,调查,了解当地的生活方式,生活状况。

  当天我们一大早就从万州市区出发,由于路程比较远,坐了两个小时的客车才到达目的地。云阳是个很小的乡镇,只有一两条街道,能够供给人们日需品的商店也很少,只有两三个。有一个乡卫生院,里面有5-10名医生,学历都不高,大多都是专科毕业,而且医疗设施简陋,卫生条件也很差,挺多垃圾与积水。当天没碰上赶集,行人很少,只有少数从村里赶来买东西的村民和小孩的疯闹,所以街道显得更加的冷清。

  可是,虽然没有城市中奢华享受的东西,不方便也不发达,可是大家依然很开心,互相认识的开着玩笑,小孩开心地打闹,买了东西的满意地回家。或许在城市里住惯了的我们,可以时不时地放下紧张快捷的工作,体会一下这些简单的快乐,而且从这些切身感受中去发现我们能够为他们改善条件做些什么。

  7月17日,我们集中安排到她们自家的一片玉米地去进行一项劳动-掰玉米。虽说看过别人干过一点农活,但真正到了自己动手的时候,还真有些无从下手。不过好在同学手把手的教我们,下力的点,力应该落在什么位置。之后我再去掰玉米的时候,就是得心应手了。看着满满一大箩筐的玉米,自己的辛勤劳动,无 比的欣慰。虽然双脚沾满了泥浆,双手打磨出了泡,但切实体会了农村生活,也拉*了我们与农民的感情。

  拜访中遇到了几个很热情的乡亲,在他们做问卷的空闲时间邀请我们吃他们自己包的汤圆,留我们吃家里的水果,带我们参观家里的牲畜、菜地等等,那些都是他们进步富裕的自豪,我们也都由衷地为他们感到开心。但是乡里的卫生条件真的有待进一步改善,吃东西的碗筷留有一些没洗的污垢,如果这些入口的卫生能够改善的话,农村的手足口病也会越来越少。村里的儿童玩起来显得很和谐,以前那些留守儿童的自闭症或者脾气不好的方面在他们的身上已经在城乡教育逐渐和谐的发展中少了很多,我们看到的是大家的欢笑、大家的积极乐观,与对生活的相信;当然也有极少数的小孩显得比较呆滞,怯生很明显,他们,正是现在社会需要更多保护的一群人。可是现在有些地方出台了村里学生无法读市区里的学校的政策,这给儿童的教育发展以及乡镇的发展带来了比较大的阻碍。通过与这些小孩的接触,我认为*需要更加关注城乡的弱势群体,因为每个人都是*未来的发展。

  不得不说下过雨的乡间小路真的很泥泞,可是听当地的村民说起很多小孩每天都要走这些路去上学,而现在城里很多学生却不珍惜条件、不想学*之类的,如果能让他们也多接触接触乡村,多感触贫穷,那么城里的教育应该也会有所提高,所以在某一程度上我挺佩服这些一年四季走乡间小路的人,至少他们不觉得这些是困难。走在这些地方,心情很好,离开了城市的浮躁与污染,云阳显得很清新,我们都很喜欢感受这里的味道;途经村社的住户时看到一家人在门前烘烤猪头来团年,我们趁着热闹还去看了一下他们自家喂养的猪,过年的气氛不和城

  里一样是在饭店里大家团聚,带着另一种别具风情的其乐融融;有些条件好的居民还在自家楼顶上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和卫星信号接收器收看更多的电视频道,代表着乡村的发展进步。

  在七天的时间里,通过与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零距离地感受到了农村的巨大变化、农民朋友的真情实感,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农民朋友对惠农政策真心拥护。与驻点村民“摆龙门阵”,他们总是满怀欣喜地谈起新“农合”、新“五保”等农村社会保障措施给农村生活带来的变化;“家电下乡”、“汽摩下乡”等新政策为他们带来的不少好处。因此,党的惠农政策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民群众从心眼里是赞成和拥护的。

  二是城乡差距仍然很大,对农业农村的关注和支持需要一以贯之,不能搞*和“一阵风”。在与村民“同吃”、“同住”的过程中,看到村民家中破旧的生产生活设施、走着乡间崎岖不*的“马路”,盯着闪烁不定的电视屏幕,我感到农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城市相比的确有不小的差距。农业、农村为支持城市的发展做了几十年的贡献,现在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全面提升农村生活质量,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长期扶持。同时,这种扶持不能搞“一阵风”式的活动,不能是讲究光鲜漂亮的形式,而必须是能够长期保持、长期执行的政策导向和实际行动。

  三是群众的`感情朴实无华、真诚动人。每当农民朋友用自己喂养的鸡、自已做的腊肉、自己种的小菜招待我们,还一再劝大家多吃的时候,我认为那种发自他们内心的笑容是最真诚感人的,那是一种劳动收获后的自豪,也是善良好客自然流露的喜悦。每当我们走访了困难群众,告别时,他们总是握着手久久不愿放下;没有更多华丽的词言,几句话语却在他们的口中不停重复;当我们走过山凹,回

  过头去,他仍在那边山头上挥手“再见”……此情此景,总是令我感动不已。我们的农民群众是善良和淳厚的,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首先在感情上亲*群众、尊重群众,才能在未来为民着想、替民分忧。

  因此,要做一名真正为群众办事情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指导工作的理论武器,奉献群众的满腔热情,而且要有服务群众的真实情感,具备扎实做群众工作的实际能力。我们也要以“三进三同”活动为契机,并将其作为一种常态机制,才能不断提升解决突出*问题的能力,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大学生”只能代表我的现在,只有将以往在学校的荣誉与光环放下,才能真正走进农村、贴*农民、干好农村工作。是实践将我们与农村联系到了一起,我们只有倍加珍惜组织给予我们的机遇,才不辱当代大学生村官这个称呼。通过此次“三进三同”活动的开展,我们深入到农家,把党和*的希望洒向农村,与农民为友,以农村为乐。在广袤的农村这片土地上,我洒下青春的汗水,无怨无悔!一次下乡的活动带给了我以上的新感受,虽然现在我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但希望我的体会与建议能够为城乡建设献出一份力,希望乡村建设越来越好,城乡差距越来越小。

三进三同心得体会3

  “三进三同”活动是重庆市委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党群众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为了响应重庆市委的号召,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也于2012年1月7日参与了本次活动,我也有幸成为本次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中的一员。

  *年来,关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话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所以本次活动便是围绕着这一主题开展。我们数十名志愿者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走访了三名留守儿童的家。我与其他两名志愿者来到了吴云的家中,吴云家是在陈家桥镇双佛村的一个院落里,顺着低矮的屋檐和弯弯曲曲的田间小道,我们走了好一会儿才来到他的家中。是普通的稍显破旧的两层小楼,吴云家是租住的二楼的两间小屋,没有什么多余的家具,只是普通的一张木床,一个木柜。看着我们到来,吴云的妈妈搬来凳子,甚至都凑不齐三张一样的凳子,而吴云根本没有一个像样的书桌,蹲在床边写着作业。我们和吴云一起坐下来,向他了解了生活和学*一系列情况,并对他的功课进行了辅导。吃饭时,大家围在一张房间外的桌子旁,站着吃饭,期间,我们了解到,吴云的父母都是云南过来的外来务工人员,爸爸暂时还没有工作,而生活的重担就单靠妈妈在纺织厂工作,日子过得十分艰巨。在吴云家为吴云辅导功课之后。我们又来到了沙坪坝区第二福利院,去看望那里的空巢老人们。福利院正准备着吃团年饭,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忙着打扫,我们也加入进去扫地擦桌子,随后又来到老人的房间里,和老人聊天谈心。从交谈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老人的孤单,他们虽然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但是非常希望看到自己的家人或者自己的小孙子,我们这次的前往,让他们感受到了一份温暖,老人乐得合不拢嘴。我们临走时,老人还将我们送到了门口,看着我们离开的身影挥手告别。

  在这个社会中,就是有那么一个群体,他们承受着我们不曾体会得到孤独,他们或许得到过些微的关注,但是他们最想得到的还是家人的关心和问候。我们不仅要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他们这个群体,也要呼吁这个群体的家人们,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

三进三同心得体会4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要求,作为中青班一员,我到了xx市xx镇茶新村河麓组 xxx家,进行为期十天的“三同”蹲点调研活动。这次调研,与*时自己在工作中经常下村所作的检查工作式的调研有所不同,这次是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村民实现了“亲密接触”,在这次蹲点调研中,通过走访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党员、退伍军人、困难户,进行拉家常倾谈,与帮扶户边喂猪边倾谈,11月15日还参加了茶新村召开的各届人士座谈会,宣传了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分析农村的发展形势,也对农村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稳定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虽然我也在基层工作多年来,但这次“三同”蹲点调研,对我来说是一次情感的震撼,一次生动的教育,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触动很大、感受很深、启示很多。

  一、总的感受

  群众路线,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基层领导干部要敢于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勇于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善于与群众“心连心”解困。这十天时间中,我所到之处,都感受到村民的热情和渴望,他们都很乐意与我交谈,从家庭事到村里事,从生活到生产,从现在到将来,无所不谈,这说明群众是渴望领导干部能与他们“零距离”接触,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状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和困难。深入一线是“发现问题、寻求对策”的最佳途径。作为领导干部,特别乡镇的干部,要做好民生工作,只有走群众路线,直面群众,真正沉下去,做到“零距离”、“面对面”、“心连心”,避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才能听到群众真实的心声,才会真实的了解民情、民意、民忧、民困,也才能使我们能真实地掌握基层的第一手材料,帮助我们理清工作思想,制订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这次驻村使我深刻认识到,思路源于基层,活力来于一线,也使我们领导干部赢得了民心、接住了“地气”。

  为民服务,是群众拥护支持的根本。当前群众在生活生产还有很多问题和困难有待我们帮助他们去克服、去解决。帮助群众脱贫致富,重在理念上的引导,重在发展路子、发展方向的选择。也就是要把党委、*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基层干部要做好宏观的指导和微观的服务,既要进行政策上的引导和鼓励,又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给予指导,为群众理清思路,指明方向,更要在技术、资金上给予帮助和扶持。只有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让群众得到实惠,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更多支持。从茶新村要搞村办公楼建设得到群众和各届人士的支持,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农村要稳定、要发展,除了各级党委、*的领导、指导、关心、支持、帮助外,关键还得靠最基层的组织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党员看支部,群众看干部。要充分发挥村“两委”的作用,关键又是靠领头雁。一位德才兼备的村支书,就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强有力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维护稳定,加快发展。茶新村的社会能够这样和谐稳定,对换届后的村发展思路那么明确,将建设人饮工程、硬化道路,归根结底是该村有李福志这样乐意服务群众、甘于服务村民的能人当村支书,有坚强有力的村支部、村委会。一个好支书、强支书能带出一支好队伍,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就可以带出全村新面貌。

  二、几点思考

  思考一:根据实际促进农民增收。

  增加农民收入,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工作。*年来,xx市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个“牛鼻子”,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推进农民培训工程,强化农民转岗就业服务,农民整体收入水*有了很大提高,2010年的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302元。但茶新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4504元,为全市*均水*的85%,远低于全市水*。农民收入包括纯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就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引导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和附加值让农业真正成为“富民产业”。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努力为农民增加就业打工收入。再有,就是做好农村贫困户的帮扶,对生活确有困难,入不敷出严重,要采取相应的帮困政策,促使他们加快脱贫。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也不可缺少。强大的村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雄厚物质基础。茶新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微小,如道路硬化、修建水利等公益事业,都是通过向群众集资、募捐和争取上级支持来筹集资金,无形中增加了农民收入。

  思考二:民生问题要始终放在工作首位。

  无论是在走访、还是在座谈中,群众讲的最多的还是民生问题。诸如看病问题,文化生活等问题。农民就是怕生大病,一旦生了大病,高额医疗费会把一个小康之家迅即拖入贫困,造成“因病返贫”。茶新村的最困难的几户家庭都是因病致贫的。

  关注民生,就要从老百姓的所思所盼着手,从群众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着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重点是要让农村实现“四个好”:一要让农民身体素质好,切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搞好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让农民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看得起”。二要让农村环境卫生好,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搞好农村人饮工程,解决农民吃水问题。三要让农村社会治安好,加大对农村治安治理力度,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使群众真正安居乐业。四要让农村出行交通好,“吃穿住行”是生活必须,吃的穿的住的,是群众自己就能解决的事情,可出行是大家的事,一个有是解决不了的,修建好道路是公益事业。因此,要大力推进农村道路建设特别是实施道路硬化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

  思考三:农村发展关键要有一个好的班子、好的领头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茶新村在今年村“两委”换届后,构思了村发展目标,将建设人饮工程、硬化道路和村办公楼,并得到群众的支持,硬化村道和建设村办公楼工程已经开始筹款,归根结底因为换届后的支部* xxx既有能冲能闯的本事,又有善思善行的头脑,能够团结和带领村民。

  总的来看,这次蹲点调研,时间紧凑,内容丰富,得益匪浅,倍感自己作为乡镇*的责任重大。这次“三同”蹲点的经历和体会,将在我完成这次学*结束,回到工作岗位后,对于抓好各项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和帮助。

三进三同心得体会5

  按照xx委办公室关于组织机关干部集中开展“三进三同”活动的通知要求,今年5月3日与局里其他同志一道,到xx万民村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多次的深入走访活动中,我们了解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真实地感受群众生活,达到听真话、办真事、促和谐的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有了一些深刻的认识:其一,突出一个勤字,不伸不要,我住在张支书(村支*)家,在向张支书了解了万民村的大致情况(包括生产、生活、全年人均收入、该村的幅源状况)后,经过几天翻山越岭的走访,深刻的体会到群众处在交通不便、山高路险的艰苦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艰辛。如,我们在走访该村一农户时看到,房屋较窄,破烂不堪,四面透风,屋内除了一张床和日常用具外,别无一件像样的东西。该农户一家两口,母亲60多岁,其儿子50多岁至今还未婚,丈夫过世得早,但该农户两母子凭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响应*号召,发展养殖,间做其它一些手工活有一点微薄收入,尽管生活处在贫困线上,但从不向国家伸手,从不叫穷,凭自己的勤劳,维持一家的生计,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称赞。在他的身上就充分体现了一个勤字。

  其二,心中有个懒字,导致一个穷字。在我们所住的村的交通相对不便,山高路险,耕地偏少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该社尽管条件如此,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发展希望,如,该社多数农户房前屋后空地较多,草丛较多,且不适宜耕种,作为发展养殖业是有较好条件的,但该社部分社员坐地等花开的思想忧为严重,*几年,相关单位为扶贫,为其该乡村、社送去部分雏鸡,为支援生产送去化肥,而部分农户不去领来喂养,即是领来喂养,也任其自由生长,不对其防病治病,精心喂养,导致80%左右的雏鸡死亡。对支援的化肥领了后,当场买掉,以得现钱为乐。我认为,在这一部分农户中,就体现了一个懒字。

  其三,按该村张支书的`说法“你们不是扶贫专业户,要致富,还要靠我们自己”,他一句朴实的语言,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的确对我们而言,对他们的落后、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我们的确爱慕能助。我们带去的一点救助金和一点点日用品,对他们的整个贫穷、落后而言,当然是杯水车薪。我们听到张支书的一*话后,深受感动,相信他们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在相应的时间内,基本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

  其四,我们经过一周的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刻的体会到,在万民村的绝大多数农户并无多大收益的农作物和畜禽种养殖,农村群众却不懈努力地渴求和使用新的科学技术,依然在那微薄的土地上一锄一锄的不断耕耘着,依然围着并不成规模畜禽一勺一勺地喂养着,为了什么?当你围座在农户餐桌上就知道答案了,他们用自己喂养的鸡、老腊肉、自己种的小菜招待你,还会给你介绍,这些都是地道的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这是一种劳动收获后自然流露的喜悦,也是对客人最好的招待,你真会为这种淳厚的民情和朴素的民风所感动,也会真切地感受到分享劳动果实的快乐。其实,这一锄锄、一勺一勺的*凡举动中不正体现了踏踏实实、永不放弃的可贵精神吗?不正是我们工作、学*所必须的精神吗?我认为,用这种精神指导我们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用这种精神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即便在自己有限的工作历程和天地里,即便是成功失败,只要不懈地努力去做了,相信总会体会到播种和收获的喜悦。

三进三同心得体会6

  按照市委开展“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的要求和院里安排,于今年10月12日与院里其他同志一道,到**县赵家乡香炉社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多次次的深入走访活动中,我们采取以俏俏的进城,打枪的不要的方式,临时到农家,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真实地感受群众生活,达到听真话、办真事、促和谐的目的。通过此次活动,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

  其一,突出一个勤字,不伸不要。

  我住在香炉社熊支书(村总.支.书.记)家,在向*了解了香炉社的大致情况(包括生产、生活、全年人均收入、该社的幅源状况)后,经过几天翻山越嶺的走访,深刻的体会到群众处在交通不便、山高路险的艰苦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艰辛。如,我们在走访该社一农户了看到,房屋较宽,破烂不堪,四面透风,屋内除了一张床和日常用具外,别无一件象样的东西。该农户一家两口,丈夫60多岁,其妻年龄大致相同,丈夫在70年代修建该乡公路时,双腿残疾,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但该农户户主身残志不残,凭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夫妻俩互警互爱,共同劳做,响应镇府号召,种植烟叶,发展养殖,间做其它一些手工活有一点微薄收入,尽管生活处在贫困线上,但从不向国家伸手,从不叫穷,凭自己的勤劳,维持一家的生计,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称赞。在他的身上就充分体现了一个勤字。

  其二,心中有个懒字,导致一个穷字。

  在我们所住的社的交通相对不便,山高路险,耕地偏少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该社尽管条件如此,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发展希望,如,该社多数农户房前屋后空地较多,草丛较阔,且不适宜耕种,作为发展养殖业是有较好条件的,但该社部分社员坐地等花开的思想忧为严重,*几年,相关单位为扶贫,为其该乡村、社送去部分雏鸡,为支援生产送去化肥,而部分农户不去领来喂养,即是领来喂养,也任其自由生长,不对其防病治病,精心喂养,导致80%左右的雏鸡死亡。对支援的化肥领了后,当场买掉,以得现钱为乐。我认为,在这一部分农户中,就体现了一个懒字。

  其三,按该村熊支书的说法“你们不是扶贫专业户,要致富,还要靠我们自己”

  他一句朴实的语言,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的确对我们而言,对他们的落后、对他们经后的发展,我们的确爱慕能助。我们带去的一点救助金和一点点日用品,对他们的整个贫穷、落后而言,当然是杯水车薪。我们听到熊支书的一*话后,深受感动,相信他们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在相应的时间内,基本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

  其四,经过一周的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刻的体会到,只要不懈地努力去做了,相信总会体会到播种和收获的喜悦。

  在赵家乡的绝大多数农户并无多大收益的农作物和畜禽种养殖,农村群众却不懈努力地渴求和使用新的科学技术,依然在那微薄的土地上一锄一锄的不断耕耘着,依然围着并不成规模畜禽一勺一勺地喂养着,为了什么?当你围座在农户餐桌上就知道答案了,他们用自己喂养的鸡、老腊肉、自己种的小菜招待你,还会给你介绍,这些都是地道的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这是一种劳动收获后自然流露的喜悦,也是对客人最好的招待,你真会为这种淳厚的民情和朴素的民风所感动,也会真切地感受到分享劳动果实的快乐。其实,这一锄锄、一勺一勺的*凡举动中不正体现了踏踏实实、永不放弃的可贵精神吗?不正是我们工作、学*所必须的精神吗?我认为,用这种精神指导我们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用这种精神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即便在自己有限的工作历程和天地里,即便是成功失败。

  其五,几点建议

  1、扶贫,要以精神力量、科学知识为主,金钱为辅。

  2、重点解决交通、发展经济战略决策的支援。


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3篇(扩展2)

——“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优选【五】份

  “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 1

  20xx年8月10到16日,照学校开展“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磨炼勾当的要求,我在巫溪县尖山镇尖山村集中开展了“三进三同”实践锻炼活动。我的活动目标即:片访一次群众,建立一个民情信息库,为贫困群众制定一个脱贫计划。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调查了解农户家中劳动力数量、主要经济来源、参加养老保险、计生政策等基本情况,并将这些基本情况录入电脑,系统形成白鹤村民情信息库。同时,我们还收集群众的反映意见,把群众*时想对党和**说的知心话都收集起来。

  8月10日,我来到尖山村去进行一项劳动—挖红薯。虽说看过别人干过一点农活,但真正到了自己要挥动锄头的时候,还真有些无从下手。不过好在社长手把手的教我们,下力的点,锄头应该落在什么位置。之后我再去挖红薯的时候,就是得心应手了。看着满满一大箩筐的红薯,自己的辛勤劳动,无比的欣慰。虽然双脚沾满了泥浆,双手磨出了水泡,但切实体会了农村生活,也拉*了我们与农民的感情。

  在七天的时间里,通过与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零距离地感受到了农村的巨大变化、农民朋友的真情实感,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农民朋友对惠农政策真心拥护。与驻点村民“摆龙门阵”,他们总是满怀欣喜地谈起新“农合”、新“五保”等农村社会保障措施给农村生活带来的变化;“家电下乡”、“汽摩下乡”等新政策为他们带来的不少好处。因此,党的惠农政策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民群众从心眼里是赞成和拥护的。

  二是城乡差距仍然很大,对农业农村的关注和支持需要一以贯之,不能搞形式主义和“一阵风”。在与村民“同吃”、“同住”的过程中,看到村民家中破旧的生产生活设施、走着乡间崎岖不*的“马路”,盯着闪烁不定的电视屏幕,我感到农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城市相比的确有不小的差距。农业、农村为支持城市的发展做了几十年的贡献,现在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全面提升农村生活质量,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长期扶持。同时,这种扶持不能搞“一阵风”式的活动,不能是讲究光鲜漂亮的形式,而必须是能够长期保持、长期执行的政策导向和实际行动。

  三是群众的感情朴实无华、真诚动人。每当农民朋友用自己喂养的鸡、自已做的腊肉、自己种的小菜招待我们,还一再劝大家多吃的时候,我认为那种发自他们内心的笑容是最真诚感人的,那是一种劳动收获后的自豪,也是善良好客自然流露的喜悦。每当我们走访了困难群众,告别时,他们总是握着手久久不愿放下;没有更多华丽的词言,几句“感谢党、感谢**”却在他们的口中不停重复;当我们走过山凹,回过头去,他仍在那边山头上挥手“再见”……此情此景,总是令我感动不已。我们的农民群众是善良和淳厚的,作为机关干部,必须首先在感情上亲*群众、尊重群众,才能在工作中为民着想、替民分忧。

  “一切从群众中来,一切到群众中去”,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干部的基本要求。一名机关干部如果没有群众观点,不仅会滋生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还会成为破坏党风、政风和民风的害群之马。市委三届六次全会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生命线”,警醒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工作中,我们也能看到干部脱离群众的一些现象:一是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无知、野蛮、不讲理,私下把群众称为“刁民”;二是不愿接触群众,认为我是干部,只管端坐“衙门”,但求相安无事;三是不善于听取意见,认为群众关注的问题都是个别问题,都是打自己的“小九九”,对工作没有指导性,因此不必重视;四是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做的是官样文章,讲的是大话、空话、套话,甚至是主观主义的假话,对于是否能办成实事毫不在意。种种脱离群众的倾向,如果不加以扭转,必将使群众对干部失去信心,干群关系失去和谐。

  因此,要做一名真正为群众办事情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指导工作的理论武器,奉献群众的满腔热情,而且要有服务群众的真实情感,具备扎实做群众工作的实际能力。我们也要以“三进三同”活动为契机,并将其作为一种常态机制,才能不断提升解决突出信访问题的能力,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大学生”只能代表我的现在,只有将以往在学校的荣誉与光环放下,才能真正走进农村、贴*农民、干好农村工作。是实践将我们与农村联系到了一起,我们只有倍加珍惜组织给予我们的机遇,才不辱当代大学生村官这个称呼。通过此次“三进三同”活动的开展,我们深入到农家,把党和**的希望洒向农村,与农民为友,以农村为乐。在广袤的农村这片土地上,我洒下青春的汗水,无怨无悔!

  “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 2

  回农村参加“三进三同”活动实践锻炼,是我二十年前离开农村后,在农村呆得最久也是最值得记忆的一次。它如一副信念的强化剂、修养的***、心灵的清洗剂,使我感受颇多,感悟颇深。

  艰苦奋斗始终是我们的传家之宝。自己若要出点成绩,务必持续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

  农村自然条件的难言之苦可想而知,生产生活的艰辛程度不言而喻。应对这种环境,农民百姓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沐浴着党的富民惠民政策,用勤劳的双手,艰苦耕作,扒山修路,外出务工,一点一滴改变着落后的面貌。艰苦奋斗是我们民族和党的传家宝,中国是靠这个发展起来的,党是靠这个壮大起来的,农民朋友也要靠这个逐步摆脱贫困。我在农村长大,感受过农村的伤痛与苦难。我将把“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根弦绷紧,努力战胜自己和困难,继续努力学*和工作。这次活动,我收获最大的是:“农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重庆的农民正是透过互帮互学、信息互动、团结一心,才找准脱贫致富门路的。我出身在农村,也是农民给了我健壮的身体、健康的智慧。认识农民,也是认识国情;认识农村,也是认识党情。自己有时也在反思:为什么我们的办公条件越来越好了,群众反映办事却越来越难了?通讯手段越来越多了,和群众联系却越来越少了?自己也透过书

  报在学*,却越来越不了解基层群众实际了?透过这次活动,最后悟得一个道理:如果始终想着群众并向群众学*就会“心明眼亮”;如果一心只看自己并夜郎自大,就会转成“迷途羔羊”。我从农民中来,我将持续农民的本色不变,怀着对农村、对父老乡亲的敬畏之心与感恩之情,时刻向他们学*,并将所学之得尽可能地报答他们。

  今后,我将尽绵薄之力,用心参加创先争优活动,努力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与此同时,还将尽可能地帮忙我周边的农民朋友们,一齐去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 3

  20xx年1月21至27日,我们一行11人来到南川大观镇开展了为期七天的“三进三同”活动。尽管是短暂的七天,但在这七天里我们增长了见识,了解到了许多的兴农政策。在“三进三同”的过程中我们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还就现在的热点问题,根据当地情况进行了调研。

  我记得,我被安排在大观镇当地一个叫孙久渝的大爷家中,我们每天帮助孙大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例如喂猪、喂兔、喂鸡、烧火、做饭等。作为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我对眼前的这一切充满了好奇。七天的生活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农村生活的不易,也深切的感受到了农民朋友的淳朴和热情。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走访调研了许多的农户,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南川大观镇主要公路上都已安装了路灯和警示牌,家家户户都通了水泥小路。在我们走访的农户家,好多家里都有电灯、电视、冰箱、电磁炉、太阳能热水器等,用电现在在农村基本上不用担心。同时,乡镇为了更好的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实施,还在当地建立起了特色蔬菜大棚、薰衣草种植基地、蓝莓种植基地以及星级农家乐等等,这样的措施不仅能够提高当地乡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确切的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为当地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为乡镇发展带来了活力。这些都真正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在与农户们的交谈中,所提到最多的还是当下所实行的土地流转政策。在交谈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农户对这个土地流转政策是持支持态度的。**在保证农户旱涝保收的情况下,还能让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为自己打工,增加收入。同时,承包商在开发时也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这为村子中剩余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

  说到新生代农民工,我不禁想起了孙大爷家后面的那几座大脚菌培育大棚。据孙大爷告诉我们,这几座大棚是一位新生代农民工回乡自己创建的,在外打工学*到了技术,回到家乡自主创业,回报家乡。这样的例子在大观镇还有不少,就我们所了解到的,现在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自主创业意识更为强烈,他们已不满足于在外打工、领工资吃饭的生活现状,多数通过在外打工、学*技术、资金积累、寻找机会,达到自主创业的人生目标。这让我感叹,时代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我们当代大学生只有迎头而上才能赶得上时代的步伐。

  此次“三进三同”活动,负责接待我们的有一位大学生村官。由于年龄相仿,我们都和她聊得投缘。当我们问起她基层农村工作感受的时候,她的回答朴实而让我们感到钦佩,她说:基层工作很累很辛苦,每天都要跑非常远的路,但当你临走时农户们回头对你说“谢谢你,慢慢走,有空来耍”,就让我非常满足。我突然明白,学校党课讲的那句“为人民服务”不过如此,就是踏踏实实工作,不求回报,做好每一件老百姓关心的事吧。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大观镇的乡镇领导的*均岁数是35岁,这包括了好几位大学生村官。在后来我们的讨论中我们总结到,农村的建设发展,迫切需要一批扎根农村、扎根基层,肯为农民着想的有知识的人,这样才能使农村的建设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最后,感谢此次“三进三同”实践活动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们深入农村,去了解国情、民情,还为我的人生找到一个方向。我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回到学校努力学*,将来争取能考上村官,到农村基层去做点实事,去实现我人生的追求和目标。

  “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 4

  按照涪陵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20xx年第一期处干班学员赴大顺乡开展“三进三同”活动安排,我于5月5日进驻大顺乡柏坪村进行为期一周的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当天下午,在村民刘贵福家放下背包就到附*农户家开展社情民意调查。了解当前他们的生产、生活等情况,收集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盼望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对我的思想教育启发很大,收获很多,将终身受益。

  一、柏坪村基本情况

  农业产业以种植业为主,经果林有板粟、柿子、桃子、红橘等,占退耕还林面积的20%,水库淹没面积耕地723亩,林地1000亩,涉及10个村民小组。

  二、学员的工作生活

  三、教育感受深刻,收获受益匪浅

  1.农民群众淳朴,感情真挚。

  虽然我们住的农户家条件较差,但他们都从生活上给予我们尽心的照顾,担心我们床上的被子薄受凉,下田被虫咬,总是叮呤再叮呤。例如5月6日上午的走访群众时,突遇大雨,带的雨伞根本遮挡不住,全身被淋透,回到住户家后,刘贵福的老母亲连忙找出他儿子的衣服、鞋子给我换上,并煮了一碗热腾腾的姜汤鸡蛋端到我的手上,让我感动不已,真正体会到农民群众对干部的那一份真挚感情!

  2.基层干部务实,真心办实事。

  3.开展“三进三同”是机关干部受教育的鲜活教材

  这次党校处干班到大顺柏坪村扎实开展“三进三同”,绝大多数都是从事乡镇工作的领导,像我这样从未到农村锻炼,长期在机关工作的并不多,因此对我个人的教育影响可谓更加直接,更具教育意义。从与我一起参加“三进三同”的乡镇领导身上也学到了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好作风,许多事例都记忆深刻,时刻感动着、感触着……。例如,为解决农网改造纠纷,不畏山高路陡,亲自到现场查看,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晚上打着手电返回住户已*凌晨;为调解王大华婆媳矛盾三次上门做劝解工作;为意外事件受伤人员的医疗赔付问题,忍受不明真向群众的嘲讽、漫骂,直至协商达成一致,双方握手言欢。这些都是机关干部值得大力倡导的好作风,鲜活事例的教育引导往往好于传统的说教,也会对机关干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我们工作思路和方式的转变,改进机关干部的作风。

  我们将把这次到大顺乡开展“三进三同”活动的收获带回单位,带到机关党支部的生活会上,讲给党员干部听,教育激励大家,并在适当时机邀请柏坪村的老支书走进机关上党课,开展城乡支部共建,结对互帮,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双赢!

  “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 5

  按照县局开展“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的要求, 5月24日——5月30日我与所里其他同事在所长带领下,来到光明村与基层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多次深入走访、自觉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作息,深刻地了解到农民生产、生活情况,真实地感受了农民生活。给我的触动很大,有了一些肤浅的想法:

  第一,勤字当头,勤劳致富。

  我们住在光明村村长家,在向村长了解了光明村的大致情况(包括生产、生活、全年人均收入、该村的幅源状况)后,经过一周翻山越岭的走访,感觉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已经远去,绝大多数农民都是勤劳的,在党的富民政策引领下,通过勤劳的双手,一家人日子过得还很实在。该村村民杜正龙几年前还住在邻*一个偏远的山凹里,家里十分贫寒,经常为生计而愁。如今的杜正龙举家搬迁出深山,不等不靠,来到交通和取水较为方便的光明村,办起了一个仔猪养殖场,年纯收入达到20多万元,成了远*闻名的养猪专业户。难能可贵的是杜正龙的猪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可持续性发展,用猪粪生产沼气,沼气池沼渣种蔬菜,蔬菜除向市场销售外,部分粗菜叶用于养猪,实行了良性的循环生产。现在杜正龙已盖起了一座小别墅,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在谈到今后的发展时,杜正龙侃侃而谈:还准备向农民租更多的土地,发展大棚蔬菜;还要走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子拟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合作社、农作物运输合作社,带动周边的农户一起发展共同致富……

  杜正龙为何能够在短短四五年时间内,实现由穷到富的转变,成为农村小康路上的致富带头人?最为主要的是杜正龙意志坚强,凭自己的勤劳,用好党的富民政策,不怕穷,不怕累,不怕脏,白天跑市场,转猪场,晚上自已专研养猪技术。很快从一名养猪“门外汉”成为了“行家里手”。

 第二,以穷吃穷,只会更穷。

  公允地讲光明村的交通相对不便,山高路险,耕地偏少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我们注意到该村多数农户房前屋后空地较多,草丛较阔,且不适宜耕种,作为发展养殖业是有较好条件的。但该村极少数村民坐地等花开的思想比较严重,*几年,相关单位为扶贫,送来部分雏鸡,为支援生产送来化肥,而部分农户不去领来喂养,即是领来喂养,也任其自由生长,导致80%左右的雏鸡死亡。对支援的化肥领了后,当场买掉,以得现钱为乐。这样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以穷吃穷,只会更穷。

  第三,大实话的我们不是“扶贫专业户”

  按该村村长的说法“你们不是扶贫专业户,要致富,还要靠我们自己”,他一句朴实的语言,深深震撼了我们的心,的确对我们而言,对他们的落后、对他们经后的发展,我们的确爱慕能助。我们带去的一点救助金和一点点日用品,对他们的整个贫穷、落后而言,当然是杯水车薪。相信他们在当地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基本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

  第四,不容忽视的贫富差距问题。

  贫富差距问题依然存在,在村里我们还走访了一些农户,但总体感觉是贫富差距比较大。富裕的一些农户有的住别墅,开小车,资产可上百万。但一些贫困的农户还存在吃饭、住房、看病、上学、饮水、交通等一系列的困难。

  光明村的贫富差距也许只是我们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罢了。作为一名不怎么懂农村工作的国税新进人员,确实也无力解决这个重大问题。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今后的国税工作中,我会更认真履行职责,竭诚为纳税人服务,宣传好税法,用好税收的优惠政策,同时认真搞好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为国家聚集更多的财力,使国家能有更充足的财力投入到农村养老、医疗保险、救济等民生工程保障中,为实现共同富裕、缩小社会贫富差距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3篇(扩展3)

——三下乡实践活动心得体会2000字3篇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像是一场美丽而懵懂的邂逅,于我,是不知不觉中地遇见,而后带来了不可磨灭的感动与记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团委实践部部门负责人之一,“三下乡”更多的是不解,我想,那个时候我并没有什么思考。在当时的队伍里,作为通讯员,更多关心地是如何宣传,如何投稿,那时候的文章有些功利,写的并不全是自己的思考。

  庆幸的是,从自己所站的位置,它迫使我去思考“三下乡”的意义,我所看到的“三下乡”为实践地带去的真的很少,我质疑过、疲惫过。之后明白,它对于一个实践者的意义——“在实践中成长,在奉献中成才”,它对于是实践地的意义是关注和尊敬。就我们目前所学,根本不太可能为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或者其他方面,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学校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下乡的机会,是为使我们在“读万卷书”之后,能够“行万里路”,能够“阅人无数”,以达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不是强调我们能为实践地做出多少功绩,而且应该是期待着实践地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触动和震撼。我们去实践的更大意义在于,我们在基层中成长了,我们在实践中坚定了,我们让基层看到了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和决心,我们带去了大学生的热情和关心。我想,这才是实践的初衷和目的吧。

  xx年的“三下乡”在学校学院的领导下从3月份开始着手准备,各项发文、介绍会、队伍组队、各项材料、创意大赛、培训会等等一直到现在各实践队伍的活动基本结束,“三下乡”对于一个总负责人的要求不仅仅是组织协调能力那么简单。害怕过、担心过、无奈过、甚至于退缩过,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情况,看见了各种各样的努力和感动,也明白许许多多的缺陷和不足。组织“三下乡”还需要充分认识以后的坚定和热情,需要无奈过后的耐心与责任,更重要的是思考,思考“三下乡”更深层的意义,思考怎样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够收获思考,怎样在学院的领导下完成组织工作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改革与创新。

  在前中期负责组织“三下乡”的各项工作之后,作为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清芙心笙”实践队的普通队员再次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组织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引发的思考,用一名普通队员的眼光来检验,“三下乡”有什么不足,该如何改革,改革的具体办法是什么?

  加强基地日常管理,让实践延续。基础医学院截至xx年暑期,已有5个社会实践基地,基地协议的签订使得双方能够共同发展,互惠互利,促进当地的各方面事业尤其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对于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也是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一次的下乡实践活动给当地村民带来的是极少的,基地的签订,使得我们能够进行定点,长期,多次,有效的实践活动,真正的把服务,医疗带到农村基层。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加强我院与基地的联系和对基地的管理,定期向实践地输送更多的医疗卫生知识,必将加速共同发展和进步,进一步加深友谊与信任,也为学院的广大学子提供了一个日常实践的机会。

  深入调研,提高科研能力。将高度重视以依托实践为*台,不断提高学生的科研水*。以学院专业老师为核心,组织队伍深入我省的一些贫困地区,传染病流行地区、医疗水*落后地区,通过调查了解病源,了解现状、了解问题,进行必要数据采集、通过仪器科学分析,撰写实践报告,形成科研成果。通过亲自参与调研工作,让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不断加强。

  广泛学*,力争创新。将我院历年优秀实践队作为案例,编制成册,供学*借鉴。进行队长队员的招募,组建精英团队赴基地实践并参与“益暖中华”“调研*”等大赛,向其他高校的优秀团队学*借鉴,结合我院的社会实践特色深化改革,使实践有所突破和创新。

  正视成果,注重思考。每一年“实践归来话成果”展示会都为我们展示出各个队伍的丰硕收获,每支队伍的成果各有不同,可是真正的成果不在于有多少感谢信多少锦旗,而在于收获感动与经历之后会有多少的思考与审视。我们希望让每一位队员,让每一个团队都能够将不同的经历化为自身的成长,这将是最大的成果。

  两年的大学生活,两年的实践部工作,两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思考,一样的坚定。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带来毋庸置疑的感动,而收获需要我们的思考才能更加深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三下乡”,怀着热情和理性的认识,让自己“在实践中成长,在奉献中成长”,让“三下乡”变得更具意义和魅力。

  今年的夏天酷热如旧,今年的雷雨急骤如夕。然而今年的夏天我们却肩负着不同的使命,拥有不同的感动。三下乡为的是更好的让大学生了解当今社会,更好的适应以后的社会,为出社会做了一条道路。只有真正的投入其中去,才能够领略到当中的道理。在活动中每一位同学都互助、互爱。我们每个人都记日记,记录着当天的生活点滴。

  在下乡期间,我们相处融洽,发挥了互助互爱的精神,虽然也有意见不一的时候,但是作为一个团队,我们还是很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的。在相互相处磨合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意识到了团队合作以及在发生分歧的时候寻找合适方式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也让我体会到了团队协作一致的重要性。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短短几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虽然天气炎热,虽然遇到一些困难,虽然大家都付出了辛劳的汗水,但是我的内心却充满了幸福的感受,我在这次三下乡中明显提高了以下几点:

  1、不论是做什么工作,总会有要分配的时候。我是队长,但是合作能力我也与同学们差不多,通过这一次的社会实践,让我知道了合作的重要性。在我队出发前,我们的一些活动材料还没有全部到位,留了二名同学在学校,团队的活动日程才得正常开展,要是不分配下去而是全部留下来的话,那我们的团队活动肯定是不完满的。

  2、要关心他人。以前都是有活动了大家在,开展结束了就自走自的了,从来没有说还要在一起那么多天的,通过这一次,我知道了原来关心他人也是交朋友的一种方式。

  3、我们还要不断的学*新知识。在现在的社会知识时代,不能够快速的学*新事物就会落后,这次活动让我是亲历了一回,没有新的信息就不能够更好的开展活动。只有不断的学*才行,这一点是主点,能够在活动中得出这来,是我最大的收获了!

  对于我来说,活动是下次的成功的道路,没有活动就没有机会,在活动中可以会有许多的机会,而这机会也是自己日后成功道路的石子,因此,我个人还想提出以下倡议:

  1、三下乡为的是更好的让大学生了解当今社会,更好的适应以后的社会,为出社会做了一条道路。只有真正的投入其中去,才能够领略到当中的道理,不要为了三下乡而三下乡。

  2、在活动中每一位同学都要注意自身安全,同时也要互助、互爱。在一个和谐的气氛中开展活动,对人对已都有好处。不论是活动的前后,有一颗善良的心,一个良好的心态,一个开心的心情,对突发的事件能够保持冷静,以*常心来对待!不要为了个人的小目的`而浪费了许多学*的时间,现在拿到的奖项在多,但若你什么社会实践经验都没学到,等出了校门,进入社会,同样还是会比其他同学慢一拍。在总结的最后,我也同样希望下一次的三下乡活动能够更加的丰富多彩,同学们都能够以一种主人翁的心态加入到活动中去。

  活动顺利地开展让我们回味,队员之间的感情让我们珍惜,我们收获了喜悦,留下的是无尽的思考,思考着我们所遇到的问题。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当发扬与传承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将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展现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我们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即将开展的社会实践中做出最好的成绩,这次的三下乡活动,不仅仅是个好的*台,更是我们锻炼自己、接触社会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大学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与农村实际相结合,认真对待,不流于形式。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可以也应该将自己在校所学的先进科学的生活观念在广大农村传播,他们应该紧密结合所学专业技术知识,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和生活观念的宣讲活动。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大学生了解*国情开启了一扇窗口,密切了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这有益于高教体系建立针对性和切合实际的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策略和途径。

  说起我们这些大学生,仅仅有点书本知识,到基层锻炼的机会是非常少的,但是基层的确可以锻炼人,能将人的优秀品质充分展现。基层是苦,条件是差,可谁都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况且基层是那么需要那些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去贡献力量。能参加这次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感荣幸。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基层需要大学生,大学生也需要到基层去,基层的锻炼,可以不断地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此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得到了很多的锻炼,获得了很多的快乐,也拉*了我们队员之间的关系,更让我深刻的理解到了责任与团队;这些收获让我明白只有自己去亲身体验,经历就是成长,我们要在实践中收获成长,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实践中肯定自身的价值,在实践中认识自身的的不足。我坚信此次的“三下乡”活动留给我的永远是最珍贵的财富。

  暑假时间过得好快,短短的五天社会实践结束了。这段时间里,对于我来说,好长!其间有着太多的感受。我想,这是一个过程,一个学生走向社会的过程!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

  实践前期,我与陶奎关于申报社会实践之事进行了讨论,并向学校递交了申请。学院那边批下来后,我们小组成员就活动内容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学院里举办的出征仪式上,当我手里扛着队旗,我雄心壮志!一切准备充分后,我们于7月xx号晚出发,开始了一段不寻常的旅程。

  7月xx号晚,我们来到了汉中门,因为去盐城射阳的汽车是明早6点走,所以提前在车站准备好。当天晚上,我们在车站里海阔天空。一下子,我们的距离就拉*了。

  7月xx号,随着车子一路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盐城。然而同学家是在射阳县的一个山村里,我们又驱车来到了陈阳镇开洋村——一个偏僻的地方。刚进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广阔的田野,绿油油的。在陶奎家安营扎寨后,我才了解到这边的简陋。凹凸的路面、极差的信号、连上网都得跑到10几里外的镇上,我开始寻找着解决的办法。然而,这些与我们的想象相差如此之大,我该怎么办?我们已经到期山穷水尽?

  当天晚上,我们小组组织了一次紧急会议,对原先做的计划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情况还好,我们克服了一些困难,做出了应对策略。休息过后,我们开始了真正的实践。

  7月xx号,这是我们社会实践的第一天,我们早早地起来,天才朦朦亮,然而我们发现田地里早已人声鼎沸。看看手表,才5点半,这时我想起我们在学校时,起床时哪次早于7点?跟他们相比,我们真的是生活在幸福中。当天上午,按照计划,我们采访了村长邓秀委。村长的一身朴素衣着把我们的紧张情绪一扫而光,村长热情地接待我们,并向我们介绍村里*几年来的变化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向我们讲述了丹顶鹤保护区建立后村中发生的变化。这是我们的第一次采访,初次的生涩,慢慢地变成了轻而易举的事。当天下午,我们来到了村中老教师陈老师家中,陈老师现已70高龄,然而依旧健壮。陈老师为村里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在那个简陋的小山村里,一教就是30几年。陈老师穿着朴素的衬衫向我们讲述了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他对村里小孩的关爱令我们感动。下午3点,我们告别陈老师家,深入农田与农民叔叔们进行了访谈。对于我们的到来,在田间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大妈们纷纷放下了手头活,与我们亲切的谈开。他们一一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之后,我们帮他们做些农务活,虽然有点累,但看到劳动成果,心里好开心!

  7月xx号,我们实践小组一行驱车至射阳县城。首先来到了射阳迎宾馆,迎宾馆是射阳县第一家宾馆,与丹顶鹤保护区有着密切的联系。迎宾馆董经理亲切接见了我们,并热情地配合我们完成了本次采访。董经理告诉我们很多县里丹顶鹤保护区对相关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采访结束后,我们来到了射阳县环保局,环保局工作人员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为我们讲述了环保局*年来所采取的一些切实可行的环保政策,及环保工作的开展情况。为了进一步了解到环保政策的落实情况,我们来到了环境监督大队,大队们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向我们展示了前几个月来各地考察的环境成绩。这些对于从小生活在学校环境里,从小在课堂里长大的我们来说,是一个考验。这里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我们必须学会与他们交往。好在他们都是非常热情,让我们活动的开展顺利好多。今天奔波了整个县城,虽然有些疲惫,但是收获不小。

  7月xx号,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丹顶鹤保护区,首先我们到了镇上的办公室进行丹顶鹤保护区旅客管理制度,及相关政策的了解。下午,我们来到了“xxxx”实地考察,对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一个采访。实践进行的很顺利,这三天来,可以看出我们越来越熟练。从刚开始的羞涩,到现在的落落大方。这些无不体现着我们的成长!

  7月xx号,时间过得好快,我们必须返校了。当看到车外前来相送的老人小孩时,我的心震撼了。这几天来我们之间的相处,慢慢地培养出来的友谊,真得很浓厚。我知道,我必须回去,我还有好多事要做,暂时告别吧,大叔大妈们,可爱的小朋友们。

  社会实践接*尾声,但这段记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我想,这段时间里所学到的知识,我一定会受益终身!

  最后,还是让那句诗概括我的感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3篇(扩展4)

——五四活动心得体会3篇

  小时候,我最爱上的音乐课本上总是出现这样的一首儿歌:“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在音乐老师的循循善诱之下,懵懂的我们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这样的愿望:希望祖国逐渐强大,不成熟但却很美好。

  小学时三四年级时,爸爸因为工作需要购入了家庭中的第一台电脑。厚厚的玻璃屏幕,后面垂着一个方方的脑袋,当上过大学见过世面的大姐姐教我们如何用一个半圆形的“鼠标”操控整一个电脑时,我和爸爸以及旁观的其他人感到好奇又新鲜,我迫不及待的想掌握这一个技能,想看看这个宝贝到底有什么能耐。要知道,这样高端的舶来品,方圆几里的几百户人家,我们是第一个接触的。

  后来,爸爸白手起家辛勤工作,家里逐渐有了一些钱,我可以自如的坐在爸爸的办公桌上自如的操控着电脑。我在藏着无穷无尽知识宝库的互联网上搜到喜欢的诗句,将其复制粘贴到word文档里面,接着开始一场细致的构思,然后便捷的进行修改,只为了写好一篇语文老师布置的作文。喜好校园小说的我,孜孜不倦地阅读着一些免费的网络小说,闲来无事之时自己也会取好人物名称,拟好人物形象,按照自己的口味写着自己喜好的小说。给电脑配备了音响以后,我更加依恋这充满魔力的高科技产品:我跟我的伙伴一起在那个不大的办公室唱歌,沉浸在音乐和科技融合的愉悦感中

  那时候小小的我虽不懂这“电脑”是何来历,但是毫不夸张的说,我已经可以熟练地用一种先进又便捷的方式进行自己的“文学创作”,我贪婪地享受着它带来的便捷。

  如今,互联网已经极大地普及,手机和电脑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互联网也不仅仅存在于自己的想象之中。我身边的大学同学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无论是家庭条件优渥的或者是普通家庭,都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性价比的电脑。这样的高科技产品数不胜数,家庭条件允许的,除了电脑还配备了适合娱乐和携带的.*板电脑,还有专门用于阅读书籍的阅读器,再也不用背着厚重的实体书,自从二维码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面,大街小巷人潮涌动的商店里,连人民币都成了稀罕物。我曾看过有文章探讨纸质化的物件是否会被淘汰,有人用过年过节时的红包来佐证,才发现原来红包的意义仅存在于传统文化传承和营造节日气氛罢了,互联网之便捷可见一斑!

  互联网的发展只是当今社会迅猛发展的一个层面而已,其实我国在经济、政治、科教、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发生的变化,国人皆有目共睹。正是因为这一桩桩的大事件,我国在国际地位上成为发展*家的中坚力量,在全球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如今,建国即将满70周年,在这*70周年的风吹雨打之中,我们在原先薄弱的国力基础上,一步步走向现代化,一步步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目标前进着。过去二十二年,我看到了祖国的成长,余生,我将见证祖国的日益强大。在这最美好的年纪,我为自己能在的年华赶上发展的契机,可以争做时代的弄潮儿而内心澎湃!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旋着欢快、美妙的律动。有人说青春是一支舞,摇曳着瑰丽、绰约的姿态。今日,我们恰逢盛世,正值青春,在这个如火的年纪正应该用拼搏去照亮青春,用青春去谱写责任。一百年前的今天,是每个青年心中不可言喻的伤痛,跨越一百年的光阴,隔着历史的山水,我们看到了当时的故事。

  21年5月4日,3000余名北京高校的学生走上街头,高喊“外争*、内除*、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为拯救民族危亡奔走呼号,**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就这样轰轰烈烈地爆发了!在中华大地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危难之际,学生*,商人*,工人*。中华民族全体儿女以高涨的爱国热情,点燃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火种,为*革命翻开了新的篇章。

  一百年后,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责任与使命已经在青春的脚步中产生了萌芽,可是反观我们自身,拥有优越的成长环境,但是内心的五四传承精神已经大不如前人,甚至有些人已经淡忘了百年前的历史灾难。每一代青年或许都有过这样的追问――那就是青春岁月到底应该怎样度过?其实这个最为困难的话题也最为简单,因为它的答案,就蕴藏在*代以来*青年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就在这百年历史的缩影里。五四运动告诉我们,青年人要勇于担当,要有爱国心,更要有进取心。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人,青春最大的幸运,莫过于个人目标与国家命运同向而行。这就注定了当代每位青年的努力都不同寻常,这份努力既是青年人对历史的续写,同时也是历史对青年人的期待!

  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但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需要懂得,青春就是用来拼搏的,唯有拼搏才能成就梦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个人的成功紧密相连,这必将需要建立在个人拼搏的基础上,所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需要继承发扬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是一面永远不会过时的旗帜,在新的时代它有新的内涵,需要我们共同谱写。

  时至今日,祖国昌盛,山河无恙,岁月静好。“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然而,“五四运动”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那飘动的旗帜、那紧握的拳头、那冲锋的身影、那激昂的呼喊,早已被定格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的传承,成为当代青年永恒的精神追求。

  小时候,我最爱上的音乐课本上总是出现这样的一首儿歌:“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在音乐老师的循循善诱之下,懵懂的我们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这样的愿望:希望祖国逐渐强大,不成熟但却很美好。

  小学时三四年级时,爸爸因为工作需要购入了家庭中的第一台电脑。厚厚的玻璃屏幕,后面垂着一个方方的脑袋,当上过大学见过世面的大姐姐教我们如何用一个半圆形的“鼠标”操控整一个电脑时,我和爸爸以及旁观的其他人感到好奇又新鲜,我迫不及待的想掌握这一个技能,想看看这个宝贝到底有什么能耐。要知道,这样高端的舶来品,方圆几里的几百户人家,我们是第一个接触的。

  后来,爸爸白手起家辛勤工作,家里逐渐有了一些钱,我可以自如的坐在爸爸的办公桌上自如的操控着电脑。我在藏着无穷无尽知识宝库的互联网上搜到喜欢的诗句,将其复制粘贴到word文档里面,接着开始一场细致的构思,然后便捷的进行修改,只为了写好一篇语文老师布置的作文。喜好校园小说的我,孜孜不倦地阅读着一些免费的网络小说,闲来无事之时自己也会取好人物名称,拟好人物形象,按照自己的口味写着自己喜好的小说。给电脑配备了音响以后,我更加依恋这充满魔力的高科技产品:我跟我的伙伴一起在那个不大的办公室唱歌,沉浸在音乐和科技融合的愉悦感中

  那时候小小的我虽不懂这“电脑”是何来历,但是毫不夸张的说,我已经可以熟练地用一种先进又便捷的方式进行自己的“文学创作”,我贪婪地享受着它带来的便捷。

  如今,互联网已经极大地普及,手机和电脑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互联网也不仅仅存在于自己的想象之中。我身边的大学同学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无论是家庭条件优渥的或者是普通家庭,都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性价比的电脑。这样的高科技产品数不胜数,家庭条件允许的,除了电脑还配备了适合娱乐和携带的*板电脑,还有专门用于阅读书籍的阅读器,再也不用背着厚重的实体书,自从二维码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面,大街小巷人潮涌动的商店里,连人民币都成了稀罕物。我曾看过有文章探讨纸质化的物件是否会被淘汰,有人用过年过节时的红包来佐证,才发现原来红包的意义仅存在于传统文化传承和营造节日气氛罢了,互联网之便捷可见一斑!

  互联网的发展只是当今社会迅猛发展的一个层面而已,其实我国在经济、政治、科教、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发生的变化,国人皆有目共睹。正是因为这一桩桩的大事件,我国在国际地位上成为发展*家的中坚力量,在全球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如今,建国即将满73周年,在这*73周年的风吹雨打之中,我们在原先薄弱的国力基础上,一步步走向现代化,一步步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目标前进着。过去二十二年,我看到了祖国的成长,余生,我将见证祖国的日益强大。在这最美好的年纪,我为自己能在的年华赶上发展的契机,可以争做时代的弄潮儿而内心澎湃!


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3篇(扩展5)

——体验活动心得体会3篇

  10月10到10月12日,在永嘉中学举行了为期三天的“高中语文“活动体验课”专题研究”的教研活动,十分有幸能够参加这次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觉收获颇多。

  就如陈海光老师在“试谈“语文活动体验课””的讲座中所提到的语文课程的类型分为三种,一是文本研*,二是问题探讨,三是活动体验,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文本研*和问题探讨这两种类型,而对于活动体验,我们则将其放置在“不教”“被迫不教”“不会教”或者是“乱教”的地位,所以说“活动体验课”的现状是怎一个“惨”字了得。由此,通过这样一次教研活动,我看到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体验课的真正教法,如倾听课《白发的期盼》、演讲课《我有一个梦想》《不自由,毋宁死》《奥林匹克精神》,以及辩论课《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和新闻科《落日》《耳聪目明看新闻》,图片课《图片两则》。在这些精彩的课堂呈现中,我看到了“语文”和“活动体验”的想融相合,看到“语文”更为广大的内涵。

  从郭吉成老师的讲座“体验教学活动与案例分析”中,我学*到了在教学活动体验课的诸多理论知识,比如活动体验课的要素:首先定然是要有情境的,其次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原有认知要相联系,再次要与学生的经验相联系,三者不可缺一。尤其是在“活动体验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学生的行为方式、学*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要将他们从经验型转为体验性,从感性认知转为理性认知,从具象到抽象再到具象,如此方可真正落实这活动体验课。

  所以,这三天的教研活动,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让我明白了“活动体验”课的重要性,也教会了我“活动体验”课的真正上法,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真的是获益良多。

  按照涪陵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xx年第一期处干班学员赴大顺乡开展“三进三同”活动安排,我于5月5日进驻大顺乡柏坪村进行为期一周的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当天下午,在村民刘贵福家放下背包就到附*农户家开展社情民意调查。了解当前他们的生产、生活等情况,收集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盼望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对我的思想教育启发很大,收获很多,将终身受益。

  一、柏坪村基本情况

  农业产业以种植业为主,经果林有板粟、柿子、桃子、红橘等,占退耕还林面积的20%,水库淹没面积耕地723亩,林地1000亩,涉及10个村民小组。

  二、学员的工作生活

  三、教育感受深刻,收获受益匪浅

  1.农民群众淳朴,感情真挚。

  虽然我们住的农户家条件较差,但他们都从生活上给予我们尽心的照顾,担心我们床上的被子薄受凉,下田被虫咬,总是叮呤再叮呤。例如5月6日上午的走访群众时,突遇大雨,带的雨伞根本遮挡不住,全身被淋透,回到住户家后,刘贵福的老母亲连忙找出他儿子的衣服、鞋子给我换上,并煮了一碗热腾腾的姜汤鸡蛋端到我的手上,让我感动不已,真正体会到农民群众对干部的那一份真挚感情!

  2.基层干部务实,真心办实事。

  3.开展“三进三同”是机关干部受教育的鲜活教材。

  这次党校处干班到大顺柏坪村扎实开展“三进三同”,绝大多数都是从事乡镇工作的领导,像我这样从未到农村锻炼,长期在机关工作的并不多,因此对我个人的教育影响可谓更加直接,更具教育意义。从与我一起参加“三进三同”的乡镇领导身上也学到了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好作风,许多事例都记忆深刻,时刻感动着、感触着。例如,为解决农网改造纠纷,不畏山高路陡,亲自到现场查看,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晚上打着手电返回住户已*凌晨;为调解王大华婆媳矛盾三次上门做劝解工作;为意外事件受伤人员的医疗赔付问题,忍受不明真向群众的嘲讽、漫骂,直至协商达成一致,双方握手言欢。这些都是机关干部值得大力倡导的好作风,鲜活事例的教育引导往往好于传统的说教,也会对机关干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我们工作思路和方式的转变,改进机关干部的作风。

  我们将把这次到大顺乡开展“三进三同”活动的收获带回单位,带到机关党支部的生活会上,讲给党员干部听,教育激励大家,并在适当时机邀请柏坪村的老支书走进机关上党课,开展城乡支部共建,结对互帮,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双赢!

  一、熟悉环境,调整心态

  从刚刚毕业到踏入工作岗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通过在基层工作的这几个月,让我渐渐在工作中慢慢学会去全面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基本拥有了工作所需要的业务素质。

  其次,从安徽到云南,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区别,还有更多生活*俗和环境的变化。刚来的那段时间,有点不适应腊勐这边的天气,尽管时不时的会下雨,但是总感觉很干燥,这样奇怪的天气会让一个来自安徽的我不是很适应。通过慢慢的调整,我开始*惯了这样的天气,适应了这样有时云雾缭绕的感觉,这种感觉有时候会令我想到安徽黄山的云海,让我感觉很是温暖。

  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也渐渐的融入到了腊勐当地的人文环境中。同时从腊勐的松山战场也了解到腊勐的历史。

  通过这几个月在腊勐的工作,喜欢上了这个美丽的乡镇。

  二、努力工作,为西部服务

  在腊勐工作的这四个月时间里,我主要是在乡*帮助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团委以及综合办处理相关的工作。尽管目前只工作了这几个月的时间,但是还是会感觉很受益匪浅。

  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很快的适应了这里的工作。在工作的同时,我也努力做到*部门应该做到的——为人民服务。有农户到我这里来办理农民工手册的时候,我会很虚心的向他们介绍*对于农民工手册的一些相关扶助政策,让他们充分了解,从而更好的用好农民工手册,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给与他们的帮扶。当有人在我这里办理结婚证但是证件不全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要准备哪些证件;如果有些人忘记带复印件了,我会主动帮助他们复印。当看着他们面带微笑的走出办公室的时候,我才感受到了一种“手有余香”的幸福。在工作中,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完成自己的事情,而是更应该注重对西部人民的一种服务精神,从小事做起,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

  三、践行志愿者精神

  作为一名志愿者来到这里,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之外,就是要发扬志愿者精神,践行志愿者活动。在一次团委整理材料的时候,我偶然发现了,在腊勐这个美丽的地方,我做为志愿者,并不是孤军奋战的。尽管我是代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这个项目来到了腊勐,但是在腊勐本地还有好几个志愿者的组织——青年消防志愿者协会、禁毒志愿者协会、交通安全志愿者协会。而我也很荣幸的成为了这三个志愿者组织的联系人。尽管在三个志愿者组织里大部分都是中小学生,活动并不是很频繁,所以没有太多的机会和这些小志愿者们在一起。但是每一次提到他们,我都会感觉很温暖,因为在这个地方,我作为志愿者并不孤单。

  四、不断学*,充实自己

  在工作的同时,及时补充知识,积累经验,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自己更大的潜力,为西部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在基层工作的这几个月,除了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中要努力克服: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扎实工作。

  对于自己还没能及时掌握的工作业务要求,要努力抓上来,争取在今后的志愿服务期内将工作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二继续弘扬志愿精神

  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志愿者,愿意加入志愿者这个行列,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去服务。

  通过对这几个月在腊勐的体验总结,在收获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这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中要经常去总结,从而让自己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3篇(扩展6)

——三下乡活动心得体会6篇

  今天是二十一号,三下乡的日程已经过半,后勤组的工作也从渐入佳境变得稳稳当当、有条不紊。在渐渐*惯三下乡生活的同时,作为后勤组的一员,也从最初的不熟悉工作而无从下手、感到辛苦劳累,渐渐变得从工作中体会到各种乐趣、得到丰硕的收获。

  第一天到达三下乡基地,后勤组一行人立刻投入到午餐的准备中。感谢多日前同学的辛苦踩点,我们一路无阻来到了当地的市场,着手购置菜饭。挑选新鲜的蔬菜、扛起袋袋大米、货比三家节约预算……我们体验到了在学校、甚至在家也鲜有体验的生活,学*到了不少生活与同乡镇人民沟通的技巧。

  准备每天的三餐是后勤组工作的重头戏。我们踏入了也许从未有机会踏入的烧煮大锅饭的食堂,通过自己的双手为四十多位队员准备饭食。我们学到了怎样洗漱挑拣蔬菜,围坐在一起为“大厨”准备新鲜干净的原料;我们的饭菜由男生掌勺,虽然没有自己体验,看着他们用力的翻炒、辛苦地生火,感受到了与家中不同的厨房氛围,也预见了这样集众人之力完成的伙食,一定有不一样的美味与甘甜;将完成的饭菜抬到用餐区,分盘放置,等待队员的过程总是充满了期待与辛劳后的满足。

  作为一名后勤组的普通组员,我参与最多的是饭后整理的过程。虽然餐盘、锅勺堆积如山,将之个个洗净的过程却依旧令我欢喜。虽然后厨时而闷热,时而遭受蚊虫侵扰,随着三下乡日程的推进、后勤工作的有序进行,这些困难已经难以令人生厌、困扰。有时洗漱的水槽会有拥堵,从一开始的寻人帮助,我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疏通——这就好像将充满油污的锅碗瓢盆洗刷干净的过程,我感到自己的生活技能也得到了不少的提升,面对这些杂事时也能在用心解决的同时体会到劳动的快乐。

  十日的三下乡之旅即将进入尾声,我们的后勤工作也即将迎来收尾,希望在剩下不多的几日里,我们依旧能做好每一份工作,三餐愉快,为三下乡、为后勤划下完美的句号。

  首先,我觉得自己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是我第一次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志愿活动,感触真的很深。下面我来说说我这三天在畲江的感受。

  第一点,这里的小孩子真的很热情。我们还没到他们就已经早早等候在学校了,我们一下车他们马上就围上来了,这说明他们很信任我们,一点都不怕生,真的,这一点让我很感动。还有就是中午的时候,我们还在睡觉他们就早早来到学校了,还几乎个个同学手里都拿着一些花,拿着送给我们这些大哥哥大姐姐的.花!虽然不提倡这样,但他们的那种热情真的深深感动了我。这是我来到畲江第一天最大的感受。接着在后来的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这里的小朋友他们都很活跃、很积极、很听话、很有礼貌。我们教他们的东西他们都会很认真地学,并且很快就能学会。这是我在畲江的第一点感受。

  第二点感受就是,这里的民风真的很淳朴。在第二天的时候,我们开始了我们的调研活动和教学活动。去村里走走,我发现这里的村民他们的生活都不怎么好,以前我觉得我们家这边很穷,可来到这里后,我发现他们过得更艰辛。但这里民风淳朴,他们的大门可以敞开而不用担心会有小偷,他们的自行车可以随便放而不用担心会被别人骑走。而且,这里的村民都很热情,我们没水洗澡了,他们很热情得让我们打扰,这让我感觉很像是在家里。

  而第三点感受就是,在这三天的集体生活中,我真的学到很多。师兄师姐、同学都很和谐、很可亲,很好相处。对一些出现的问题也都会很积极的去想办法解决。而且大家的协作精神真的都很好。集体生活的感觉真的很不错。

  最后一点,我想说的就是在这次活动中我觉得的存在的一些不足。首先是,我觉得大家的热情都还不够(当然包括我在内),小孩子们都很热情的欢迎我们的到来,而如果我们那么地不积极的话,就会让他们感觉很不好、很失望,所以我觉得这是需要我们去反省的一点。其次就是与村民的交流不够。我们都很少去主动地跟村民们交流,我觉得我们是完全可以多多与村民交流的,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深入了解农民的不易与艰辛。最后,我就是觉得每一位志愿者当然也包括我,都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诠释好我们志愿者这一角色,做到不愧对志愿者这一光荣称号!

  而如今,地科院的20xx年三下乡活动已圆满结束,不管成功与否,不管成效多大,我很欣慰我是其中的一员,我很欣慰和大家一起努力过:为畲江小朋友送去欢乐和笑容!这三天,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我会一直记得的!同时,如果有机会,我希望我还是其中的一员!

  最后的最后,我祝愿畲江的小朋友们都能快乐无忧的快快长大!同时也希望我们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的活动能越办越出色!

  紧张而又忙碌地度过了六月末,终于考完磨人的期末考,正所谓考完一身轻,休息了两天,满怀期待跟好奇的心情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征程,早早起来收拾行囊,可爱的舍友们一通打骂说笑调侃缓解了早起的疲惫感,大家一块儿去吃早餐,好久没有6个人一起了,很难得,出征仪式上校长跟学校领导们热情地为大家送行,还一一握手跟寄予祝福语,就这样我们就出发了,第一次下乡实践心里还是挺紧张的,还在想那些可爱的学生们会不会对我们这些“小老师”们发难呢?

  经过了2个多小时的路程终于到了我们这次实践的目的地——茂名化州市新岸小学。第一眼看到这个乡村小学的时候,我感到有一丝的亲切感,怎样说呢,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吧,看到周围熟悉的景象,脑海中不禁想起了小学时也有那么一群可爱的小老师们暑假下乡支教,给童年地的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非常感谢他们,出乎意料,有一天我也成了当初的他们,我想我应该要向他们学*,给小朋友传播我所学到的知识并为他们带去欢乐,并且要教予他们要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到了基地后便是分配宿舍问题,一听说大家都在挤课室睡觉,的确有点吃惊,走了一圈发现基础生活设施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心里发怵这十二天该怎么过,突然情绪低落,还有这洗澡也是很大的问题,我们有30多号女生,但我们却只有一个冲凉房,最后在队长们努力跟同学们的沟通下终于解决了宿舍的安排问题,大家互相鼓励打气,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击跨我们的信心,我的情绪也慢慢回转,我们是来吃苦的不是来享受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如果连一点点小苦都吃不了以后怎么去适应社会的生存,吃苦耐劳是我们当代年轻人所缺乏的品质,只有深入基层体验基层生活才能有更好的生活了解,这才是真正的下乡意义所在,找到了激励自己的理由,干活都有了激情,大家伙一块儿清理课室和宿舍,一起买菜做饭,不亦乐乎!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一个班集体的凝聚力,只要大家拧起团结之绳,在未来为期10天的下乡里没有什么困难可以打败我们!

  没有经历过痛苦的雕琢,怎能有一颗坚毅勇敢的内心?没有经历过挫折的锤炼,怎能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正可谓:玉不琢不成器,这是一句永恒的真理。而这次的三下乡就好比是一场战役,期待明天打一场胜利的头仗。

  儿时就听过“三下乡”词,总觉得很是神秘,搞不懂到底是干什么的。大一上学期,尽管听了学长学姐有关“三下乡”的成果报告,可依旧觉得神秘。班主任告诉我,三下乡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较锻炼人。所以,我怀着一颗可以锻炼自己的心,报名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经过选拔,我在这个夏天,开始了自己的三下乡的故事。

  生活篇

  考试结束的当天晚上,我们领取了队服。第二天,学校统一举行了“三下乡启动仪式”,就这样,三下乡的生活正式开始了。

  第一个活动是在牧野广场举办有关环保的文明宣讲,然后在牧野湖附*插警示牌。我分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寻找一些小木板用来做警示牌。木板轻而易举地就找到了,可是在回来的路上,遭遇瓢泼雨,不到一秒钟,瞬间湿透。好在只有顶层的木板淋湿了,中间的还可以用。难道这是要开门红吗?!对于三下乡,充满了未知数!

  有时候因为活动需要,很早我们就集合,最早的一次是早上六点。这对体力无疑也是一种考验。吃不好,睡不好是最深的感受,经常出现的状态是回到寝室就找床,动也不想动,然后不知不觉的睡着,第二天醒来衣服都没有换。不过,好在我们是幸运的,在学校的这15天,天气并不是很炎热,阴天居多,看来老天还是眷顾我们的。

  活动篇

  我们的队伍是“新乡城市文明调研服务队”,所以我们所举办的活动都是以“文明”为主题的。在这些活动中,我见到、听到了、感受到了许多以前不曾体会过的心情。

  在牧野广场上文明宣讲,我看到了我们的市民对时事的关心,对环保事业的支持;在公交车上文明宣讲,我感受到了乘客对我们的聆听与赞赏;在火车站中志愿服务,我感到了乘务人员对我们大学生的关爱。社会有很多视角,而每个视角都有最亲的聆听者、最可爱的支持者。

  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我们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培智学校看望那些智障儿童。敬老院远没有我想象中的好。那是一个不大的院子,里面有好多果树,有凳子,有桌子,看着还是温馨。老人们有些可以自理,有些是半自理或者半残废,看着那些老人就心生怜悯。打扫完卫生,我们给老人剪指甲、聊天。聊天中,有老人让我们看她的全家福,有老人给我们讲他们过去的故事,有为老人还讲起了他的革命事迹。有句话说,美好的时光总觉得短暂。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两个小时,我们也该收队了。最让人心疼的一幕发生了,老人们一个个拽着我们的手,不肯松手,只希望可以聊一会儿,再聊一会儿。培智学校同样如此,看着一个个天真的孩子们开心的抢着我们带来的毽子、跳绳、气球和糖果。是该高兴还是该悲伤呢?高兴着他们拿到礼物的喜悦,悲伤着他们开心的抢着或许在同龄人眼中不值一提的东西。爱心,不是句空话。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抽出时间多陪陪那些需要的人,陪他们聊聊,就是最大的安慰。

  调研也是我们三下乡的一部分。从设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写调研报告,这每一项对我而言都是一项锻炼。感受最深的还是发放调查问卷的过程,在这期间,我们遇到了一大批不配合的人。有的人甚至不知道调研是干什么的。真是一场小调查看尽世间百态啊。

  小结

  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路上,我们曾为活动而争吵,也曾在活动中开怀大笑。每办一个活动,经历一次感动、收获一份充实、贡献一份力量。我对“三下乡”又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她是一个*台,一个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台,一个贡献自己微薄之力的*台,一个传播正能量的*台!成功的花朵人们往往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我们奋斗的汗水,洒满了我们辛勤的血雨,看似短暂的三下乡结束了,可是我们依旧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再路上!

  “光阴似箭”从上了初中之后我就深有所感,两个月前的“三下乡”活动仿如昨日、历历在目。我还是*惯偶尔看看屏幕里他们定格的微笑,偶尔通过群聊了解那边的动态。并且不时在想,“三下乡”意义何在。

  在前的准备中,我了解到,三下乡就是“走向社会、深入民众”、服务人民。在通过面试却未实践时,我了解到我们的任务是完成一个、两次社区活动、一副地图、四个个案、六个小组活动、以及组建两个小组,内容以及如何做都是要我们团队自己组织的。在实践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志工,我们“三下乡”期间是为了在带来服务的同时,组建义工、服务性质的小组,在我们走后,做到“自己服务自己”。我们不能高估短短两个星期能改变得了多少,但是在未来的日子里、谁知道我们组建的小组能给村子里带来多少,这是不可估量的。

  对我个人而言,在三下乡中、我体验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涂油漆、砍柴、做饭、组织活动、文档等带给我的新鲜感、疲惫,而后的幸福感都是不可言喻的。更为重要的是两个星期与六位队友住在一起、两个星期的驻村,我学会如何做的更好、如何更好的与人相处,收获了无限的友谊、感情。

  我学会,在做人上,真诚待人,不在意付出,凡事多走一步,处理好个人的关系、也协助队友、鼓励队友。在工作上,积极承担任务、热情、认真、负责完成任务,从不抱怨,有时间便与队友、村民来往。我想、这就是我荣获“优秀队员”的原因吧。同时、也因为三下乡,我学会会声会影、PS等基本技术。

  两个星期,和队友们同甘共苦,俗话说的好,患难见真情,一起经历过,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变得成熟,即便现在分开了,我们的感情依然是铁打的。对于懂的上网的村民们,我们偶尔也联系,甚至有一次在上课期间有小朋友打电话过来。即使很多人联系不上, 我坚信感情经过时光的洗礼会愈加厚重。

  于我,两个星期我学会做人、收获感情,还有什么比这更来的珍贵。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从小听到大,在一位遗传性眼盲老爷爷口中说出、却是何等厚重。很难想象,我的个案案主、一位80几岁的独居老人,生在一个全盲的家庭,自己会耕作、会做饭。老爷爷非常的健康、清贫而不自弃。他说他能做的所有都是因为失败过无数次。我想我们队伍在下乡时也是这样的,饭不熟、我们继续煲;老人小组建不成、我们换个小组。

  我很想帮助老人、改变他的贫穷,却发现事实上,老人比很多人都富有。他的身边有村民的陪伴、他能够自食其力。国内行乞人、懒汉却是如此之多,也许行乞人缺少的的机会,那么懒汉我们又该如此解说。我们会归根于经济、问题,却没有多少人能做出改变。

  这次的“三下乡”活动,我们服务的群体很大,所以只能对特殊群体做出服务。除了四个个案,还有一些贫困群体。我们做了“新春大扫除”,“开心迎寒假”“送春联”等活动,然而我们能给的服务是有限的,只希望我们所带去的温暖能改变些什么。我想对于所有的`工作,小组的建立是最为重要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要建立的小组是长期性的、自主型、义工性质的。在没有我们在的情况下,也能独立运作。我想我们是成功的,因为直至现在小组的成员还会主动打电话跟我做出反应,并且会主动问需不需要她们做什么、她们可不可以做什么。于此,我隐隐约约中看到了她们的未来、五联村的未来。

  “三下乡”之后,我们的是把“我们”变成了“她(他)们”,这不仅是文字上的,我们的热情、温情、真情,永远为人民服务。不敢奢望我们能给她们带来多少,我们只是的站在她们的角度上,看她们需要什么,看我们能够帮到她们什么。志愿者并不伟大,伟大的是人间大爱。我爱飞虎队,我爱五联村。

  当听到学校有“三下乡”这个活动的时候,我感到非常高兴,下定决心要参加这次“三下乡”活动,觉得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职校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后来我报名参加了,终于成为了一位“三下乡”的志愿者。

  我们由13个人组织成一支“清风”服务队,队员跨班跨系,有05级和06级的,此次活动的目的地是xx省xx县蜀口洲,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宣传茶文化知识,同时对当地的经济和教育情况做个调查问卷,帮当地农民干些农活。

  7月23日,我们怀着一颗为农民服务的心,背负着xx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者的光荣使命,在广州火车东站坐火车向我们的目的地出发了。经过漫长的12个小时,在7月24日凌晨1点多,我们终于来到了xx省xx县。当地的经济发展不是很发达,但教育却很不错,对教育也很重视,这里的xx县中学,考上国家重点大学的学生有很多,这是让我感到惊讶的。据当地的人说,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墨仕出于此,可见这里的人文气息是比较浓厚的。

  7月25日,我们一行人来到了蜀口洲。这是个四周环水的小岛,由20个自然村组成,生态环境保护得很好,当地的农民主要以种植茶叶为经济作物,当天,我们便展开了“三下乡”活动。我们开始做的是有关茶文化知识的宣传,我们把宣传资料发到村民的家里。在做宣传时,深有感触的是,虽然这里的人都是种茶的,但对茶的相关知识真的是知之甚少,他们把摘好的茶叶,直接卖给了当地的茶叶加工厂,所得的收入也并不多。

  通过走访,发现这个村里的人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小孩,年轻的都出外打工了,我想这也是这里发展落后的一个原因吧。同时,我们还做了问卷调查,了解当地的经济、教育发展情况。村民们普遍认为这村里的比较大变化是村里修了水泥路,交通方便了,对于农村的一些培训,村里却没有举行过。

  做了几天的茶知识宣传和问卷调查,接着帮农民干农活。第一次抛秧,第一次摘花生,第一次摘茶叶,特别是摘茶叶的时候,要弯着腰,一棵一棵认真仔细地摘,不能摘得不干净,这对第一次摘茶叶的我是多大的考验啊!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干农活的辛苦,深深体会到农们的艰辛,在烈日炎炎下干农活,弄得汗流浃背,干了一天就已感到身心疲惫,没有做过农活真的是体会不到农民的辛苦啊!当地的自然灾害也比较频繁,去年经历了洪涝,今年却又经历旱灾,这对农民们的损害是多么的大呀。农民的吃苦耐劳精神,真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

  这次“三下乡”活动看似简单,但意义对我来说却很重大,能把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宣传给农民们,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这对我来说感到非常的高兴,同时农民的朴素、热情与大方让我非常感动,没有深入到农村去,是不会感到农民的真切情怀的。

  虽然这次“三下乡”活动的时间不长,但让我认识到很多东西,感受到了很多东西,真的受益匪浅!在我们这个“清风”服务队的集体生活中,大家互相帮助,关心彼此,团结一致的精神,相信我们的每一个人都是不会忘记的。


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3篇(扩展7)

——三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菁华5篇)

  首先,我觉得自己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是我第一次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志愿活动,感触真的很深。下面我来说说我这三天在畲江的感受。

  第一点,这里的小孩子真的很热情。我们还没到他们就已经早早等候在学校了,我们一下车他们马上就围上来了,这说明他们很信任我们,一点都不怕生,真的,这一点让我很感动。还有就是中午的时候,我们还在睡觉他们就早早来到学校了,还几乎个个同学手里都拿着一些花,拿着送给我们这些大哥哥大姐姐的.花!虽然不提倡这样,但他们的那种热情真的深深感动了我。这是我来到畲江第一天最大的感受。接着在后来的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这里的小朋友他们都很活跃、很积极、很听话、很有礼貌。我们教他们的东西他们都会很认真地学,并且很快就能学会。这是我在畲江的第一点感受。

  第二点感受就是,这里的民风真的很淳朴。在第二天的时候,我们开始了我们的调研活动和教学活动。去村里走走,我发现这里的村民他们的生活都不怎么好,以前我觉得我们家这边很穷,可来到这里后,我发现他们过得更艰辛。但这里民风淳朴,他们的大门可以敞开而不用担心会有小偷,他们的自行车可以随便放而不用担心会被别人骑走。而且,这里的村民都很热情,我们没水洗澡了,他们很热情得让我们打扰,这让我感觉很像是在家里。

  而第三点感受就是,在这三天的集体生活中,我真的学到很多。师兄师姐、同学都很和谐、很可亲,很好相处。对一些出现的问题也都会很积极的去想办法解决。而且大家的协作精神真的都很好。集体生活的感觉真的很不错。

  最后一点,我想说的就是在这次活动中我觉得的存在的一些不足。首先是,我觉得大家的热情都还不够(当然包括我在内),小孩子们都很热情的欢迎我们的到来,而如果我们那么地不积极的话,就会让他们感觉很不好、很失望,所以我觉得这是需要我们去反省的一点。其次就是与村民的交流不够。我们都很少去主动地跟村民们交流,我觉得我们是完全可以多多与村民交流的,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深入了解农民的不易与艰辛。最后,我就是觉得每一位志愿者当然也包括我,都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诠释好我们志愿者这一角色,做到不愧对志愿者这一光荣称号!

  而如今,地科院的20xx年三下乡活动已圆满结束,不管成功与否,不管成效多大,我很欣慰我是其中的一员,我很欣慰和大家一起努力过:为畲江小朋友送去欢乐和笑容!这三天,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我会一直记得的!同时,如果有机会,我希望我还是其中的一员!

  最后的最后,我祝愿畲江的小朋友们都能快乐无忧的快快长大!同时也希望我们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的活动能越办越出色!

  “光阴似箭”从上了初中之后我就深有所感,两个月前的“三下乡”活动仿如昨日、历历在目。我还是*惯偶尔看看屏幕里他们定格的微笑,偶尔通过群聊了解那边的动态。并且不时在想,“三下乡”意义何在。

  在面试前的准备中,我了解到,三下乡就是“走向社会、深入民众”、服务人民。在通过面试却未实践时,我了解到我们的任务是完成一个调研报告、两次社区活动、一副地图、四个个案、六个小组活动、以及组建两个小组,内容以及如何做都是要我们团队自己组织的。在实践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志工,我们“三下乡”期间是为了在带来服务的同时,组建义工、服务性质的小组,在我们走后,做到“自己服务自己”。我们不能高估短短两个星期能改变得了多少,但是在未来的日子里、谁知道我们组建的小组能给村子里带来多少,这是不可估量的。

  对我个人而言,在三下乡中、我体验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涂油漆、砍柴、做饭、组织活动、文档等带给我的新鲜感、疲惫,而后的幸福感都是不可言喻的。更为重要的是两个星期与六位队友住在一起、两个星期的驻村,我学会如何做的更好、如何更好的与人相处,收获了无限的友谊、感情。

  我学会,在做人上,真诚待人,不在意付出,凡事多走一步,处理好个人的关系、也协助队友、鼓励队友。在工作上,积极承担任务、热情、认真、负责完成任务,从不抱怨,有时间便与队友、村民来往。我想、这就是我荣获“优秀队员”的原因吧。同时、也因为三下乡,我学会会声会影、ps等基本技术。

  两个星期,和队友们同甘共苦,俗话说的好,患难见真情,一起经历过,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变得成熟,即便现在分开了,我们的感情依然是铁打的。对于懂的上网的村民们,我们偶尔也联系,甚至有一次在上课期间有小朋友打电话过来。即使很多人联系不上, 我坚信感情经过时光的洗礼会愈加厚重。

  于我,两个星期我学会做人、收获感情,还有什么比这更来的珍贵。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从小听到大,在一位遗传性眼盲老爷爷口中说出、却是何等厚重。很难想象,我的个案案主、一位80几岁的独居老人,生在一个全盲的家庭,自己会耕作、会做饭。老爷爷非常的健康、清贫而不自弃。他说他能做的所有都是因为失败过无数次。我想我们队伍在下乡时也是这样的,饭不熟、我们继续煲;老人小组建不成、我们换个小组。

  我很想帮助老人、改变他的贫穷,却发现事实上,老人比很多人都富有。他的身边有村民的陪伴、他能够自食其力。国内行乞人、懒汉却是如此之多,也许行乞人缺少的的机会,那么懒汉我们又该如此解说。我们会归根于经济、制度问题,却没有多少人能做出改变。

  这次的“三下乡”活动,我们服务的群体很大,所以只能对特殊群体做出服务。除了四个个案,还有一些贫困群体。我们做了“新春大扫除”,“开心迎寒假”“送春联”等活动,然而我们能给的服务是有限的,只希望我们所带去的温暖能改变些什么。我想对于所有的工作,小组的建立是最为重要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要建立的小组是长期性的、自主型、义工性质的。在没有我们在的情况下,也能独立运作。我想我们是成功的,因为直至现在小组的成员还会主动打电话跟我做出反应,并且会主动问需不需要她们做什么、她们可不可以做什么。于此,我隐隐约约中看到了她们的未来、五联村的未来。

  “三下乡”之后,我们更多的是把“我们”变成了“她(他)们”,这不仅是文字上的,我们的热情、温情、真情,永远为人民服务。不敢奢望我们能给她们带来多少,我们只是更多的站在她们的角度上,看她们需要什么,看我们能够帮到她们什么。志愿者并不伟大,伟大的是人间大爱。我爱飞虎队,我爱五联村。

  我一直坚信,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洗礼,人那颗稚嫩的心才能渐渐褪去柔弱的外表,才能成熟坚强起来,虽有风霜雨雪的沧桑,却不乏苍劲有力的坚韧不屈。正如诗中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如火激情献七月,似水年华感真知。在为期十五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我们一行十五人,组成一个朝气蓬勃,富有凝聚力的团队——“新乡城市文明”调研服务队。在这短暂的十五天里,我们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努力过,拼搏过。这其中有笑声,也有泪水,有争论,也有默契的配合。在这短暂的十五天里,我们用青春写下了一段被我们铭记的时光。

  紧张

  今年我很荣幸的担任了三下乡小组组长,兴奋之余更多的是压力。七月十一号上午,我们开展了我们队第一个比较大型的活动——建设美丽牧野共创文明新乡。在活动前期我带着我们的队员前往环保局以获得他们对我们活动的支持,并且和牧野广场的负责人协商申请了活动场地。这一切都有序进行着。但活动开展当天我的神经一直处在高度紧张状态。我们到达牧野广场时,现场没有我们策划的那么乐观,由于天气影响广场人比较少而且比较分散,这对我们的活动宣传带来很大阻力。我们立即采取以组形式去宣传,去号召大家参与到这次环保活动中。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活动不仅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评,还接受了新乡电视台的采访。拿着被市民签满字的环保条幅,我的心也*静了下来。通过这个活动的实践,我知道了每件事实施起来都不像我们精心策划的那么顺利,我们要有面对突**况的应对策略,要坚信我们努力了,付出了,用心了,终会有收获的。

  感动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生活有时是*静的,但是在*静的生活中,我也收获了不少感动。7月14日上午,我们调研队十名志愿服务队员一同来到好佳敬老院,看望那里的爷爷奶奶。我们到敬老院时,爷爷奶奶正在吃早饭,我们就在院长的带领下把爷爷奶奶们的房间打扫了一下。等忙完这些时,爷爷奶奶已经吃过饭在院子里坐着了。我们来到爷爷奶奶身边给他们聊天,剪指甲,听他们讲抗日战争的故事,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中午了,我们不得不和爷爷奶奶告别,这时其中一个奶奶突然哽咽的说:“你们再陪我一段时间好吗?”我们不忍心让奶奶伤心,就又待了一会儿……离开时,奶奶的一句话让我们流下了一行行眼泪,她说:“你们一定要再来看奶奶呀!”我们走的时候,看到那个一直不说话的奶奶还在盯着大门,从院长那里我们得知自从她的孙子打电话说有可能会来看她起,她就一直盯着大门的方向。当我们一行推着自行车走出大门时,我们异口同声地说:“以后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把老人送到敬老院!”

  喜悦

  在这段充实而又劳累的日子里,除了忙碌时的汗水,我们也有很多的欢声笑语。我们也有收获的喜悦。七月19号晚上,我们十五个队员都在团办整理资料,突然队长李莹大叫:“哇塞,太棒了,我们的活动视频被电视台播啦!”随即,大家也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大家做了一个加油状,又继续投入到工作中,期望做出更好的成绩!

  弹指间,为期半个月的社会实践就要结束了,再多的留恋与不舍,终将定格在那里。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我将把这段时光铭记在我人生的足迹里。

  “光阴似箭”从上了初中之后我就深有所感,两个月前的“三下乡”活动仿如昨日、历历在目。我还是*惯偶尔看看屏幕里他们定格的微笑,偶尔通过群聊了解那边的动态。并且不时在想,“三下乡”意义何在。

  在面试前的准备中,我了解到,三下乡就是“走向社会、深入民众”、服务人民。在通过面试却未实践时,我了解到我们的任务是完成一个调研报告、两次社区活动、一副地图、四个个案、六个小组活动、以及组建两个小组,内容以及如何做都是要我们团队自己组织的。在实践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志工,我们“三下乡”期间是为了在带来服务的同时,组建义工、服务性质的小组,在我们走后,做到“自己服务自己”。我们不能高估短短两个星期能改变得了多少,但是在未来的日子里、谁知道我们组建的小组能给村子里带来多少,这是不可估量的。

  对我个人而言,在三下乡中、我体验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涂油漆、砍柴、做饭、组织活动、文档等带给我的新鲜感、疲惫,而后的幸福感都是不可言喻的。更为重要的是两个星期与六位队友住在一起、两个星期的驻村,我学会如何做的更好、如何更好的与人相处,收获了无限的友谊、感情。

  我学会,在做人上,真诚待人,不在意付出,凡事多走一步,处理好个人的关系、也协助队友、鼓励队友。在工作上,积极承担任务、热情、认真、负责完成任务,从不抱怨,有时间便与队友、村民来往。我想、这就是我荣获“优秀队员”的原因吧。同时、也因为三下乡,我学会会声会影、ps等基本技术。

  两个星期,和队友们同甘共苦,俗话说的好,患难见真情,一起经历过,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变得成熟,即便现在分开了,我们的感情依然是铁打的。对于懂的上网的村民们,我们偶尔也联系,甚至有一次在上课期间有小朋友打电话过来。即使很多人联系不上, 我坚信感情经过时光的洗礼会愈加厚重。

  于我,两个星期我学会做人、收获感情,还有什么比这更来的珍贵。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从小听到大,在一位遗传性眼盲老爷爷口中说出、却是何等厚重。很难想象,我的个案案主、一位80几岁的独居老人,生在一个全盲的家庭,自己会耕作、会做饭。老爷爷非常的健康、清贫而不自弃。他说他能做的所有都是因为失败过无数次。我想我们队伍在下乡时也是这样的,饭不熟、我们继续煲;老人小组建不成、我们换个小组。

  我很想帮助老人、改变他的贫穷,却发现事实上,老人比很多人都富有。他的身边有村民的陪伴、他能够自食其力。国内行乞人、懒汉却是如此之多,也许行乞人缺少的的机会,那么懒汉我们又该如此解说。我们会归根于经济、制度问题,却没有多少人能做出改变。

  这次的“三下乡”活动,我们服务的群体很大,所以只能对特殊群体做出服务。除了四个个案,还有一些贫困群体。我们做了“新春大扫除”,“开心迎寒假”“送春联”等活动,然而我们能给的服务是有限的,只希望我们所带去的温暖能改变些什么。我想对于所有的工作,小组的建立是最为重要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要建立的小组是长期性的、自主型、义工性质的。在没有我们在的情况下,也能独立运作。我想我们是成功的,因为直至现在小组的成员还会主动打电话跟我做出反应,并且会主动问需不需要她们做什么、她们可不可以做什么。于此,我隐隐约约中看到了她们的未来、五联村的未来。

  “三下乡”之后,我们更多的是把“我们”变成了“她(他)们”,这不仅是文字上的,我们的热情、温情、真情,永远为人民服务。不敢奢望我们能给她们带来多少,我们只是更多的站在她们的角度上,看她们需要什么,看我们能够帮到她们什么。志愿者并不伟大,伟大的是人间大爱。我爱飞虎队,我爱五联村。

  再回首那一张张面容,为什么眼神里多了几滴还未滴下的眼泪?再回首那一层层宿舍,为什么少了往日的吵闹嬉戏留下那尴尬的寂静?别哭,孩子,人生难免会经历一次次离别。别哭,孩子,至少我们拥有了一段最美好的回忆…

  “老师老师,过来过来~”不知是因为看到新人而兴奋还是有事找我帮忙却腼腆。每次问你们怎么了,你们只有笑而不答。哈哈,本是尴尬的气氛却异常的违和微妙。

  最后一天的你们似乎比往常更加的活跃,是不是因为离别太突然,生怕有遗憾?信中的你们问我会不会想你们,简单的一句话却勾起了我无数的感慨…离别在我们这个年纪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吧,对你们这些孩子来说,更希望陪伴吧。我也很想陪着你们但还是希望你们可以长大接受独立。要知道,惜缘即可,无需攀缘。至少我们还有那么一段缘。那留下的电话号码会不会拨以及会不会拨通都没有关系,我们只要知道彼此记念着就好。我不能改变你们的生活,改变你们的命运,但是我相信我的一言一行影响着你们对未来的认知。我喜欢跟你们讲我的大学生活,喜欢看见你们眼中憧憬的光芒,我相信,只要你们心中有梦想,努力学*,一定会走出大山!改变你们的命运!加油!


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3篇(扩展8)

——同课异构活动心得体会(10)份

  20xx年12月4日,我们一行四人赴参加XX市“送课下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来自义桥中学的卢**老师和运河实验中学的王**老师为我们奉献了两节精彩的示范课,市教研室邓老师、县教研员刘老师和来自于各学校的老师们都做了精心的点评。本次活动收获颇多,现将最深刻之处如下。

  一、尝试板块教学

  板块教学是历史教学的新趋势。本次活动的两节课都采用了板块教学,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邓老师专门对板块教学的产生、发展、如何形成、划分板块等问题做了细致的介绍。板块教学告诉我们,对教学的把握要从整体入手,在理解内容、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风格、学生的实际等将教学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安排,呈板块状呈现。这样就避免了教学内容的杂乱无章,使教学思路、线索更加清晰,有利于更加合理安排内容。当然,邓老师也一再强调,并不是强制推行板块教学,只是供各位老师借鉴参考。

  二、注重基础知识落实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低估学生能力,但是也不是太高估学生能力。初中生对历史学*的时间还短,对于如何学*历史没有清醒的认识,对于学*也没有养成良好的*惯,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及时给予学生该有的.指导和强调。如提示学生标记、记录,难写、易错的字随手写一写,交给学生学*的方法等,都是必须的。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这个标准有很多。但是假如学生上完一节课,连最基础的知识都不能掌握,甚至字还不会写,这节课绝对不是成功的课。本次授课的两位老师都比较注重知识的落实,这相比好多公开课、优质课重形式、轻落实的做法,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三、注重史料教学

  历史教学中学*的内容包括史实、史观、史论等,其中史实占到了绝大部分。如果仅仅将史实内容*铺直叙的讲给学生听,那么学生即使知道了、记住了相关内容,对于历史的本原仍然一无所知。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史料教学,提供适合于教学、多种形式的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将学生引入具体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融入历史,感悟历史,提高领悟能力,培养探究精神。再者教材上提供的材料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是最有说服力和实用价值的,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用好这部分“天然材料”。

  四、切莫盲目跟风

  *年来在教学上一直存在盲目跟风的情况,去各地、各校学*所谓的先进经验。固然,这些名校的创新措施值得我们学*,但是引进的这些经验要符合本地、本校的学生实际和教师实际。如邓老师专门提到了小组的座位问题,明确质疑学生这样坐真的好吗?再比如某校学*杜郎口后,舍弃了已使用多年的多媒体,转而在班里用上小黑板。再者要求老师只能讲多少多少分钟等。需要我们学*的不仅仅名校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更要学*他们创新的精神和意识。

  本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对同样内容的不同教法和把握,成功地为参与教师提供了一个面对面学*交流的机会,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也更容易学到同仁的优势。反思这次教研活动,我感到自己有如下的体会:

  一、拓展视野,丰富了教育教学艺术

  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都有他的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示。在相互的听课过程中,其他教师的教育机智可以被相互体会。

  二、智慧碰撞,构建了多重对话*台

  在准备这次课的过程中,大家就每一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都打开自己的心扉,发表自己对听课的感受和看法。经验丰富的教师把自己的教学专长奉献出来。年轻教师也积极献言献策。思想发生了碰撞,讨论的越深入,发现的问题也就越多,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越透彻。

  三、相互对比,引起教师对授课方法的思考

  一节课结束后主要是反思教学效果。这种效果一方面是与自己课前的教学设计相比照,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完成了课标目标。二是从现场效果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是否被激发出来,学生是否当堂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对教学效果的反思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反馈、同行和专家的评议,反思一节课的得与失,提出今后改进和完善的'设想。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认识到,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居高临下地对知识进行概括解析,用自己的解读来替代学生的解读;而应该站在一个引领者的位置,循循善诱,*等的与学生进行交流、真诚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善于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重视课堂生成,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在合作讨论的氛围中,让学生各自生成或构建自己的认识与知识。这是当前新课改的必然趋势,如何做一个与学生*等的对话者,又站在对话者首*的位置,是当前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而在导学教学中则全部的内容都由学生自行完成,教师只是起到引领的作用。

  四、更新观念,优化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在交流与研讨中,我发现了自身结构上存在的不完整,特别是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还不能很好的落实到课堂教学上,缺乏理论的高度,不能站得高,看得远,所以还需要专家的引领,更需要在*时能多方面的去学*各种教育理念,从而使自己更好地成长。

  通过本次活动,我在教学上得到了一次大大地磨练,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会借鉴别人的长处,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课堂教学。

  这学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台。此项教研活动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针对需要研究的教学内容,由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来共同研究课堂效果、改进提高课堂效率的工作。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可以通过授课和听课的教师在此次的课题方面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和研讨,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作为听课者的教师既是学*者,又是研究者。这种活动不仅将听课具体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堂异构的授课方式完全是开放式,自己讲完之后,立即就会听到与本节课内容相同,但风格迥异的另一堂课。自己的优势、劣势,授课时存在的问题即一览无余。这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激励。在你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及时吸取了他人的经验,这样既达到了学*交流的目的,更弥补了自身的不足,把学到的知识用到课堂中。活动中我与马春梅老师执教了《四个太阳》一课,虽然是同一篇课文的同一课时,但我们的执教风格与执教方法有很大的差别。在识字环节中,马老师采用了采用了集中识字的方法。我重视说话的训练,抓住果园里,果子熟了,有什么,怎样邀请小伙伴品尝果实的香甜,进行语言训练,从易到难,步步深入,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而马老师设计了三个环节。金黄的什么,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谁来尝尝水果的香甜。

  什么热得怎么样,进行语言训练。我们的课也有相同的点:都采用了猜谜导入,在学*一二两段时,都创设了情境和重视语言训练。在学完课文后,我们让学生利用准备的材料,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太阳,并想一想你要把它送给谁?马老师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要这么画?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但我们这两节课也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马老师的课训练学生感情朗读比较集中,学生没有读的兴趣。我的课在结尾只让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太阳,送给谁,却没有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要这么画。也就是缺少了爱心教育的指导。“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经过教师一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认为建立在备课基础上的“同课异构”则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是集体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听课期间,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几节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借鉴的东西。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总之,每位教师的课都有自己的精彩之处。老教师学识渊博经验丰富、驾驭课堂的能力强;年轻教师朝气蓬勃对问题的处理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感谢同堂异构给我们提供了享受的*台,让我们有了更多学*交流的机会。通过活动,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就要不断地学*别人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要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我们就会不断地进步!

  这学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给我们带给了一个很好的*台。此项教研活动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针对需要研究的教学资料,由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来共同研究课堂效果、改善提高课堂效率的工作。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能够透过授课和听课的教师在此次的课题方面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和研讨,来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作为听课者的教师既是学*者,又是研究者。这种活动不仅仅将听课具体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带给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伴带给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堂异构的授课方式完全是开放式,自己讲完之后,立即就会听到与本节课资料相同,但风格迥异的另一堂课。自己的优势、劣势,授课时存在的问题即一览无余。这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激励。在你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及时吸取了他人的经验,这样既到达了学*交流的目的,更弥补了自身的不足,把学到的知识用到课堂中。活动中我与马春梅老师执教了《四个太阳》一课,虽然是同一篇课文的同一课时,但我们的执教风格与执教方法有很大的差别。在识字环节中,马老师采用了采用了集中识字的方法。我重视说话的训练,抓住果园里,果子熟了,有什么,怎样邀请小伙伴品尝果实的香甜,进行语言训练,从易到难,步步深入,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而马老师设计了三个环节。金黄的什么,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谁来尝尝水果的香甜。

  什么热得怎样样,进行语言训练。我们的课也有相同的点:都采用了猜谜导入,在学*一二两段时,都创设了情境和重视语言训练。在学完课文后,我们让学生利用准备的材料,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太阳,并想一想你要把它送给谁?马老师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要这么画?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但我们这两节课也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马老师的课训练学生感情朗读比较集中,学生没有读的兴趣。我的课在结尾只让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太阳,送给谁,却没有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要这么画。也就是缺少了爱心教育的指导。“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资料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能够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能够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经过教师一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认为建立在备课基础上的“同课异构”则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构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是群众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听课期间,我不仅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那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透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几节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借鉴的东西。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潜力!

  总之,每位教师的课都有自己的精彩之处。老教师学识渊博经验丰富、驾驭课堂的潜力强;年轻教师朝气蓬勃对问题的处理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感谢同堂异构给我们带给了享受的*台,让我们有了更多学*交流的机会。透过活动,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就要不断地学*别人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要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我们就会不断地进步!

  为了促进“生本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开展,从根本上强化教师特别是我们青年教师的“生本”理念。前段时间,我们学校进行了为期一月的青年教师“赛课”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赛课”,踏踏实实地经历了“文本解读——独立设计——课堂实践——比较创新——总结提升”的研讨过程。这一过程中,既欣赏到了教师个人的风采,又感受到了集体智慧的魅力,在比对整合中,促进了专业水*的发展。

  一、存同——“生本”理念无声润泽

  “同课异构”中,“同课”是教学的基础,即同一文本,相同的教学内容,它保证教师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便于进行比较式的研讨。而我这里所谈的“存同”中的“同”,是存在于积极倡导“聚焦生本,致力改课”这一大环境下的,学校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让我们一次次接受“生本”这场春雨无声地洗礼,我们的思想站在了同一高度,我们会用同样的理念来支撑教学。在这次赛课中,我们四人虽然设计不同,但都渗透了“生本”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努力营造宽松、明快的教学氛围,针对文本阿联酋今昔环境的鲜明对比,运用“对比阅读”的方法,鼓励学生读有所思,发现阿联酋变化之大,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继而再次深入文本,探究原因,获得新的情感体验。我们都接受着“生本”理念的润泽,并实践于教学,这样的“同”,是理念的飞跃,思想的提升,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更上一层楼后极目远眺的愉悦。

  教师“生本”理念的同,在实践中就会悄然摒弃原先学生机械学*的“同”,利用话题讨论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开拓学*空间,养成自主学*的*惯,培养合作学*的能力,于是“同”又在学生的身上体现了出来,在这次同课异构的活动中,我发现四个班级的学生在老师*日创设的自主、合作的氛围下,已经养成了课前预*的*惯,逐渐学会质疑,通过自主感悟和小组交流来商讨问题,在小组的汇报与组际间的补充中解决问题,有些学生还会合理选择相关文章加深感悟,学生更多参与课堂活动,学*过程更具时效性,这样的“同”,体现了改课“理论说的通,实践有效果”的无限魅力。

  同课异构的教研过程中,我看到了存在于我们课堂上更多的“同”性,这些“同”让我们看到了“生本”理念先进性在教学实践中实效性,更坚定了我们改课的决心,同时,同一理念下不同的展现形式则更有可比性,同课异构的价值有所体现。

  二、求异——个性思维彰显风采

  在同课异构的教研过程中,虽然有着许多“同”,但由于教师个性、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即是面对同一教学内容,在自己的独立思考后,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如教材的解析、环节的设计、问题的提出等各处,都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同课异构正是给了教师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异”让我的课堂绽放光彩!

  1、个性化的文本解读:

  众所周知《沙漠中的绿洲》中,作者用沙漠环境的恶劣来衬托出绿洲的多和美,画面的对比阅读凸显的阿联酋人民改造环境的勇气和智慧。研读建设绿洲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发现全段围绕三句话展开,总起句:“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过渡句:“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中心句:“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美丽。”在这一过程中,我关注过渡句的作用——承上启下,承的是什么?是环境的恶劣:没有土、没有水、没有花草和树苗,启的是什么?是阿联酋人民的行动:三个“买来”以及“挖去”、“填上”、“埋下”,我稍做整理,发现围绕“代价”,以缺什么为经,买什么为纬,纵横交错,就可整合成一个体系,体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美丽。”

  2、整体性的教学设计:关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

  鉴于我对文本的认识和课时的需求,我以话题架构学生、文本、课堂,营造宽松、明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调动学生情感体验;以“比较阅读”推进教学流程:

  ⑴、在单元文本的比对中,感受“绿洲”

  以小云雀的心愿导入,勾连单元组主题,在与单元课文的比对当中,激发活用学生已知内容,让学生发现创建绿洲不仅存于小云雀的内心世界,还存在于所有人的期盼当中,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交流的欲望。

  ⑵、在旧知新识的比对中,走*“绿洲”

  将学生课前预*和教学环节紧扣相连,融于小组合作的策略中,先学后交,通过新旧知识的比对,学生主体得到充分发挥,既达到了课内外的有效衔接,更利于有效教学效果的形成,也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词、文、课外资料的有机结合,便于学生对绿洲的形成有整体上的认识。

  ⑶、在鲜明画面的比对中,欣赏“绿洲”

  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结合画面(昔日阿联酋和现今阿联酋的对比),运用己有生活的感知经验,通过沙漠、绿洲两幅画面的`对比阅读,在读中有所感,感受阿联酋变化之大,由感引发思,思考变化原因,由感促读,读中有悟,潜移默化中受到阿联酋人民人定胜天精神的熏陶。

  ⑷、在“代价”的比对中,升华“绿洲”

  围绕“为什么说阿联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一话题,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进行与文本的对话,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策略,如读句、圈词、批注、赏读等自主学*,使学生在反复阅读过程中,构建自己的认识,感知课文内容,再通过和我们生活实际中种植花草树木所付出的代价比对,最终感悟出阿联酋人民所花费的代价之大,同时,针对学生的回答,我相机整理出板书,以缺什么为经,买什么为纬,将学生个性的回答整理成一个体系,从中感受阿联酋人民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不惜一切代价的勇气。

  ⑸、在人文呵护的比对中,追求更美的“绿洲”

  通过老师激情的语言,促使学生去进一步对大话题进行思考和感悟,在感受阿联酋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基础上,领悟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环保意识的渗透,追求于创建自己心中的“绿洲”。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