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阅读答案黑龙江省中考真题通用5篇

首页 / 阅读答案 / |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黑龙江省中考真题 1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苏州人;*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显贵时置 负郭常稔之田①十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注释】①负郭常稔之田:靠*城市而且常年丰收的田地。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2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__(2)咸施之__________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日有食岁有衣

  1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方显贵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十亩号曰义田

  13.选出和所给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2分)

  不以物喜

  A.以养济群族之人 B.是以先帝简拔 C.皆以美于徐公 D.属于作文以记之

  14.概括甲文的内容。(2分)

  15.从甲文我们可以读出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乙文中哪些事情是其忧国忧民的具体表现,请写出两处。(2分)

  参考答案:

  10.(1)探求 (2)全、都11、(1)(如果)没有了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2)(使他们)天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12、方显贵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十亩/号曰义田13、B 14、点明主旨,表达作者阔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15、选择那些亲*而贫穷、疏远而贤良的人都给以救济,他显贵的时候,买了靠*城市而且常年丰收的田约十亩,叫做义田,用来供养、救济全族的人。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黑龙江省中考真题 2

  阅读与理解(44分)

  岳阳楼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地,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小题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大观”与上文“ ”一词照应;“多会于此”中的“此”

  指代的是 。(2分)

  小题2:作者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写很简略,其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1分)

  小题3:本文最后一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意思是 ;在文中作用是 。

  小题4:根据你的感受,用流畅的语言写出句中加线字所表现的特有画面和情感。(2分)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参考答案:

  小题1:胜状 岳阳楼;

  小题1:前人之述备矣;

  小题1:浏览景物的心情,能够没有分别吗? 引出并概括下文(承上启下)

  小题1:“衔”与“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连接远山,吞吐长江的雄伟壮阔的景象,饱含了作者喜爱之情。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通读全文,然后带着问题定向阅读。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和提炼能力。只要读懂文章就可以做出来。

  小题1:此题一方面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时一定要抓住关键词语。另一方面也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作用的理解能力,一个句子在文章的中间一般都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小题1:(1)解答本题时,只要想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够再现句子所描写的画面即可。(2)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一定要结合整篇文章。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黑龙江省中考真题 3

  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片段,完成文后8—12题。(15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shěn讥笑)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逼迫)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太*),路不拾遗,外户(大门)不闭,商旅野宿焉。

  (节选 司马光《资治通鉴》)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 ▲

  (3)或请重法以禁止。或 ▲(4)朕当去奢省费。 去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安用重法邪!

  小题3:【甲】文中表达了作者“ ▲ , ▲ ”的政治抱负。(2分)

  小题4:【乙】文中唐太宗认为“止盗”应采取什么措施?(3分) ▲, ▲ , ▲

  小题5: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 ”

  (用甲文中的语句填空)(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曾经;(2)归依(3)有人(4)去除

  小题2:(2)怎么要用严厉的刑法呢!

  小题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小题4: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

  小题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黑龙江省中考真题 4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政通人和 阡陌交通

  B.乃重修岳阳楼 讲信修睦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未尝识书

  D.具计日以还不以己悲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亦忧,退亦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指什么人?这一句子所运用的句式对表达作者的思想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1)滕子京被贬为巴陵的太守。

  (2)进朝廷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意对即可)

  3.“斯人”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句子运用的感叹和反问句式,强烈表达了作者与“斯人”同道的理想和愿望。(意对即可)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黑龙江省中考真题 5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乙】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3)微斯人,吾谁与归( ) (4)暂凭杯酒长精神( )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6.甲、乙两文作者都有相同的境遇,那就是都遭受了贬谪的痛苦,但是他们的思想积极乐观,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主要表现在(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甲文:

  乙文:

  17.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那么你将会如何面对呢?(3分)

  参考答案:

  14.古代品德高尚的人(2)指朝廷(3)归依(4)振奋15。(1)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就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16。甲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乙文:沉舟侧畔智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7。示例: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故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逆境,一定要学会从哪里跌倒就从哪地方爬起来,这样,我们才能够早日摆脱失败与伤心之境地,才能够有机会向日后的成功迈进一步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黑龙江省中考真题通用5篇扩展阅读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黑龙江省中考真题通用5篇(扩展1)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6篇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1

  阅读文言文《岳阳楼记》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

  (2)是进亦忧,退亦忧 ( )

  (3)微斯人,吾谁与归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仁人之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

  4.“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处,处在 (2)在朝廷上做官(居庙堂之高) (3)归依

  2.(1)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心理)。

  (2)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迁客骚人

  4. 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仁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5.观点明确,言之成理,阐述清楚即可。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2

  【小题1】开:放晴一:全(各1分)

  【小题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分)

  【小题3】(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1分)(2)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1分)

  【小题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每处1分)

  【小题5】小石潭凄清幽邃,或醉翁亭秀丽清雅(清幽)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3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②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释】

  ①缣:细绢。

  ②仅:将*。

  ③令:善,美好。

  17、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前人之述备矣

  (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

  (4)岁衣缣一匹

  18、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以养群从之贫者

  1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20、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2分)

  21、《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请你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3分)

  【答案】

  17、(1)通俱,全、皆

  (2)详尽

  (3)轻视、看不起

  (4)每年

  (每小题1分)

  18、D(3分)

  19、(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范仲淹)的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除。

  (以上每小题2分)

  20、先天下之忧而忧(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多写不给分,如有错别字,每个扣1分。)(2分)

  21、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不受个人荣辱、悲喜的局限,用具体的行动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是难能可贵的。(继承和发展,1分,忧国忧民1分,两点都能兼顾到,3分。)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4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嘻!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殍殣(piáo jǐn):饿死的人。②募民存饷:指招募灾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饭吃。③敖仓:粮仓。④晏然:安宁的样子。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是时范文正领浙西 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B.为术甚备 世人甚爱牡丹(《爱莲说》)

  C.及公私兴造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D.发司农之粟 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答案7.B

  【解析】7.此題考查一词多义。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时文言文的学*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代词,这/判断动词,是;C.暗地,私自/形容词作动词,偏爱;D.发放/指被任用;B.都是“很,非常‘十分”的意思。所以答案选B。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1)又新作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2)两浙惟杭州晏然,民不流徒,皆公之惠也。

  答案8.(1)(他)又重新建选粮仓和官舍,每天役使上千人。

  (2)两浙地区只有杭州秩序安宁,民众没有流亡迁移的,(这)都是范公(救灾)的恩惠。

  【解析】8.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汪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作”,新建;“日”,每天:“惟”,只;“晏然”,安宁;“徒”,迁移;“惠”,恩惠。

  点晴: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握,再适当拓展。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既 已 恤 饥 因 之 以 成 就 民 利 此 先 生 之 美 泽 也

  答案9.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解析】9.此题考查文言断句(即加标点)的能力,理解句子意思即翻译是前提,一些技巧是辅助。本题画波浪线的句子“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翻译为: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这是先王的功绩。意思有三层:救灾、利民、先王功绩,标志性的词语有“因”“此”,在这两个词语前面画“/”即可。

  10.依据选文,回答问题。(4分)

  古代仁人志士,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未尝废替。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既体现在“A”的抱负中,也体现在为政一方的实际行动里,【乙】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灾时采取了“B_”和“C”两项措施,后来这两项措施被著录于令典。(A处请用【甲】文语句回答,B、C两处请用【乙】文语句回答。)

  答案10.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发司农之菜;C:募民兴利

  【解析】10.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A考查的是岳阳楼记的主旨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C考查的是乙文原句。较为简单。

  【《范仲淹救灾》译文】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于道路。这时范仲淹主管浙西,调发国家仓库粮食,募集民间所存的钱物来赈济灾民,救荒之术很是完备。吴中百姓喜欢比赛舟船,爱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励民间多举办赛事,太守每日出游宴饮于西湖上。自春天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规模出游,尽情玩赏。又召集各寺院住持僧人,告谕他们说:“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个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兴盛。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监察机关弹劾杭州长官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而无节制,以及官府、私家兴建房舍,伤耗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拟奏章,申述所以饮宴和兴造房舍的缘由,是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那些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养活的,每天大概可达几万人。救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一做法更好的了。这一年两浙路灾区唯有杭州*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饥荒年份打开司农寺粮仓的粮食赈济灾民,募集民间财力为地方兴利,*年来已定为法令。这种措施,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这是先王的功绩。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5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文,回答后面问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苏人也。*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节选自钱公辅《义田记》)

  【注释】①负郭:靠*城市。郭,外城。负,背倚。②稔(rěn):庄稼成熟。③力未逮:无力实现,力不从心。④为西帅:指宋神宗庆历三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一事。⑤参大政:指范仲淹曾任龙图阁直学士一事。⑥殁:去世。敛:收敛尸体。

  【小题1】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2分)

  A.①或异二者之为②子无以为丧B.①不以物喜②以养济群族之人C.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②尝有志于是矣D.①上下天光,一碧万顷②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小题2】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 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小题3】概括乙文的主要内容。(2分)

  【小题4】从甲乙两篇选文可读出范仲淹具有怎样的思想情怀?(2分)

  答案

  【小题1】C,2分。

  【小题2】(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2)选择那些关系亲*而贫穷、关系疏远但贤良的人,都给以救济。4分。

  【小题3】范仲淹一生清贫,却购置义田救济群族。2分。

  【小题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忧国忧民之情)。2分。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C中二者都是“曾经”;A:思想/置办;B:因为/连词;D:一片/完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这里注意关键词“亲”“贫”“疏”“贤”“施”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如果内容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述,那学生就应学会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

  试题分析: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6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滕子京①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②(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③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注释】①[负]依仗。②[贻]遗留。③[规]劝诫。

  21、《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其中,形容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是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是 。(2分)

  2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或异二者之为 为众忌疾

  B、不以物喜 扶苏以数谏故《选自《陈涉世家》》

  C、先天下之忧而忧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选自《出师表》)

  D、子京忽以书抵文正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选自《伤仲永》)

  23、翻译下面各句,并将你翻译句子的方法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来。(6分)

  句子翻译:

  (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

  (2)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译:

  翻译方法归纳:

  24、理解填空。(3分)

  从甲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 品质。从乙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对滕子京的态度是 ,滕子京是一个 的人。

  25、九百多年前,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被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座右铭。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这种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2分)

  【答案】

  21.春和景明 心旷神怡(每个1分,共2分)

  22.B(A.①名词,两种心情;②介词,被。B.①和 ②都是介词,因为。C.①在……之前;②前。D.①名词,书信;②动词,写。)

  23.句子翻译:(1)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或:啊!(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2)从开始的庆阳帅被贬到巴陵,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每句2分,大意正确1分,关键词语翻译错误酌情扣分)翻译方法归纳: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要忠于原文,译句要做到句子通畅,还应该有点文采。(2分,以上两点答对一点即可得2分)

  24.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友善,爱其才 德才兼备并又豪迈自负,很少接受他人意见(3分。每空一分,意*即可。)

  25.围绕“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奋发有为,奉献社会”等回答即可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黑龙江省中考真题通用5篇(扩展2)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 (菁华5篇)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1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①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②。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且无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

  [注]①冲:交通要道。②虞:忧患。

  1.解释下面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予尝求占仁人之心____________

  (2)吾谁与归____________

  (3)愿有所记____________

  (4)至无所寓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浯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甲、乙选文,概括滕子京的主要功绩有哪些?由此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求:探求。(2)归:归依。(3)愿:希望。(4)至:到了,到达。

  2.(1)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2)滕子京志向远大,才能高超,名声在当世著称。

  3.①重修岳阳楼,修筑偃虹堤。②先天下之忧而忧;或:被贬官后,仍为百姓着想,为民造福。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2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②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③,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④不定。

  (节选自王士禛《渔洋山人文略》)

  (注) ①米家父子:指宋代书法家、画家米芾(fú)、米友仁父子。②太虚:指天空。③梵声:诵经声。松杪(miǎo):松树梢。④演漾:荡漾。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

  (1)沙鸥翔集 集: 停息

  (2)郁郁青青 郁郁: 草木茂盛

  (3)把酒临风 把: 持,执

  (4)无复微云点缀 无复: 再也没有

  (5)悉成明霞 悉: 全,都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绿,广阔无际。

  (2)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

  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红色的光芒,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

  16.(甲)(乙)两文均描写了 明丽壮阔 之景,均表达出作者 快(乐) 之情(用原文词语填空)。(2分)

  17.比较(甲)(乙)两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什么不同之处?(4分)

  (甲)文先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再由景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作铺垫。(乙)文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3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面加粗词含义。

  (1)山岳潜形 ( )

  (2)薄暮冥冥 ( )

  (3)把酒临风 ( )

  (4)予求古仁人之心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文章第3、4段,试分析迁客骚人登楼时“悲”“喜”的主要原因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隐藏;(2)迫*;(3)面对;(4)探求

  2、(1)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沙洲上的白鸥时而展翅高飞,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3、悲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的不幸遭遇(受到外界环境的触发而悲伤),是因己而悲。喜的主要原因是晴朗美好的景物而使人忘忧,是因景而喜。

  (意思对即可)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4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日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请你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去”选择正确的义项,将所选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去:A.距离 B.离开 C.除掉,去掉

  ①去国怀乡 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③委而去之 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语句的意思。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答:

  3.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选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都突出了洞庭湖 的特点。

  4.选文第二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 ,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

  ;如果请你朗读第二、三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 和 的语气语调。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这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每句填7个字)

  ①范仲淹□□□□□□□。

  ②欧阳修□□□□□□□。

  1.①B ②C ③B ④A 2.湖面上金光闪烁,月影犹如一块璧,静静地沉浸在水底。3.壮阔、浩渺 4.阴晦萧索 晴朗明丽 悲凉低沉 喜悦昂扬 5.答案示例:①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②欧阳修与吏民同醉同乐。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4. “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下列词语中“去”字与“去国怀乡”中“去”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乃记之而去 B.去伪存真

  C.停数日辞去 D.去留两便

  1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是进亦忧,退亦忧。

  (1)进: (2)退:

  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文第二段结尾说“…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请你用自己的话并结合引用原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各是怎样的?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答:

  答案:14.B 15.(1)进:在朝廷做官(2)退:隐居江湖 16.(1)我看那(依我看来)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重点词:胜景 (2)没有了(除了)这样的人,我还能和谁同道呢?重点词:微 17.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是看到天气好景物好以物喜,看到天气不好,景色悲凉以己悲。(1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5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去国怀乡( )

  ②佳木秀而繁阴( )

  ③至若春和景明( )

  ④四时之景不同(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若夫/霪雨霏霏

  B.感极而/悲者矣

  C.其/喜洋洋者矣

  D.四时之景/不同

  4.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欧阳修“与民同乐”;有人“以苦为乐”,有人“助人为乐”;有人“寻欢作乐”,有人“及时行乐”。你以什么为乐?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离开

  ②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

  ③日光

  ④景色听觉

  2.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

  3.B

  4.观点积极向上,言之成理即可。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黑龙江省中考真题通用5篇(扩展3)

——《岳阳楼记》 阅读答案(精选5篇)

  《岳阳楼记》 阅读答案 1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乙】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3)微斯人,吾谁与归( ) (4)暂凭杯酒长精神( )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6.甲、乙两文作者都有相同的境遇,那就是都遭受了贬谪的痛苦,但是他们的思想积极乐观,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主要表现在(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甲文:

  乙文:

  17.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那么你将会如何面对呢?(3分)

  参考答案:

  14.古代品德高尚的人(2)指朝廷(3)归依(4)振奋15。(1)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就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16。甲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乙文:沉舟侧畔智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7。示例: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故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逆境,一定要学会从哪里跌倒就从哪地方爬起来,这样,我们才能够早日摆脱失败与伤心之境地,才能够有机会向日后的成功迈进一步

  《岳阳楼记》 阅读答案 2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岳阳楼记(选段)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醉翁亭记(选段)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2分)

  (1)朝晖夕阴 (2)多会于此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醉翁亭记

  B.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不知人之乐

  D.览物之情四时之景不同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2分)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小题4:甲文概说阴晴变化的语句是“ , ”;乙文写早晚晴阴烟云变化的语句是“ , ”。(2分)

  小题5:请分析两文所写的景物有哪些不同?(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 晖:日光 (2)在(2分)

  小题1:D

  小题1: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2分)

  小题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2分)

  小题1:①甲文写水景,乙文写山景 ②甲文写朝暮之景,乙文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四季之景③甲文写景突出阔大壮观,乙文写景注重秀美多变。(不仅限此,意思对即给分,答对两个意思就给满分)(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D中二者都是“结构助词,的”。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小题1:从写景的内容和写景的景物特点两个方面来理解和组织。

  《岳阳楼记》 阅读答案 3

  岳阳楼记(节选)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薄暮冥冥( ) (2)长烟一空( )

  (3)把酒临风( )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2.与“不以物喜”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丛草为林(《童趣》) B.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C.悉以咨之(《出师表》) D.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4.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2分)

  【答案】

  1.(1)迫* (2)全 (3)持、执 (4)探求

  评分标准:共4分,每小题1分。

  2.B 评分标准:共3分

  3.(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评分标准:共2分,意对即可。

  4.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评分标准:共2分,写出一点即可,如答“不计得失”“忧国忧民”等也可。

  《岳阳楼记》 阅读答案 4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④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①薄暮冥冥②沙鸥翔集

  ③春和景明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1.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前者是个人因物、己而乐,后者是因天下之乐而乐。

  B.选文前两段写迁客骚人不同的览物之情是为了突出古仁人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

  C.古仁人之心指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仁人同道的自勉之意,同时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期望之情。

  12.摘录原文填空:选文①②段中迁客骚人的悲指的是;喜指的是。(2分)。

  13.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批注卡。(3分)

  示例 批注 是进亦忧,退亦忧 一进一退,处境迥然,表现出古仁人不计个人得失、心系国家命运的博大胸怀。

  参考答案:

  9.①迫*;②指鸟停歇在树上;③日光。

  10.①商人和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②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不同。

  11.C(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13.示例:一先一后(1分),对比鲜明(1分),表现出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心系黎民苍生的政治抱负。(1分)。

  《岳阳楼记》 阅读答案 5

  阅读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_____________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_____________

  2.“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下列句子中“去”字与“去国怀乡”中“去”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记之而去

  B.去伪存真

  C.停数日辞去

  D.去留两便

  3.翻译下列语句。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什么?结合现实生活评价一下“古仁人之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属:通“嘱”,嘱托;大观:雄伟景象。

  2.B

  3.(1)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

  (2)在朝廷做官就替百姓担忧,退处偏远的江湖就替君王担忧。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评价:古代的仁人,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动摇,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宠有辱,有喜有悲,我们也应该有古仁人的心态:悲则泰然,喜则淡然。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黑龙江省中考真题通用5篇(扩展4)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9篇

  阅读文言文《岳阳楼记》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

  (2)是进亦忧,退亦忧 ( )

  (3)微斯人,吾谁与归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仁人之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

  4.“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处,处在 (2)在朝廷上做官(居庙堂之高) (3)归依

  2.(1)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心理)。

  (2)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迁客骚人

  4. 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仁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5.观点明确,言之成理,阐述清楚即可。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馑①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www.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日:“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②,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③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蚜,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④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⑤,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选自《梦溪笔谈?范文正荒政》)

  [注]①殍馑(piǎo jǐn):饿死的人。②荒政:古代在遇到荒年时所采取的救济措施。③条:分列项目、条目。④仰:依赖、依靠。⑤晏然:*静、安定的样子。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则有去国怀乡 ( ) (2)至若春和景明 ( )

  (3)而或长烟一空 ( ) (4)太守日出宴于湖上( )

  2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4分)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22.范仲淹被贬后不计较个人得失,仍把天下黎民的忧乐记挂心间。这样的抱负可以从(甲)文中他说的“ ”这句话看出,也可以从(乙)文中他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织修建仓库和官员宿舍这三件事看出。(3分)

  参考答案:www.

  (11分)20.(4分)①国都,都城 ②日光 ③全,都 ④每天

  21.(4分)①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②百姓没有流动迁移的,(这)都是范文正的恩惠。

  22.(3分)(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须答全)

  (乙)鼓励百姓出游(如答“纵民竞渡”或“鼓励百姓赛龙舟”也可,如答“吴人喜竞渡”或“喜欢赛龙舟”不得分),让佛寺大兴土木(修建工程)(如答“诸寺工作鼎兴”或“兴修寺院”不得分)。(意思对即可)

  附(译文):

  宋朝皇佑二年,吴州一带闹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路上,当时范仲淹(字希文,卒谥文正)主管浙西,他调发国家粮食并募集民间所有钱物(来赈济灾民),方www.法很是完备。吴州百姓喜欢比赛划船,喜欢做佛事。范仲淹就鼓励百姓比赛划船,自己也每天在湖上宴饮。从春天到夏天,当地的百姓全部外出游玩。范仲淹又召集各佛寺住持,对他们说:“灾荒年 间工钱最低廉,寺院可以大兴土木。”于是各寺庙修建工程都很兴盛。范仲淹又组织兴建谷仓及官员宿舍,每天动用工匠一千多人。掌监察的官员上奏弹劾范仲淹,不体恤荒年财政困难,嬉戏游乐无节制,还有官府私家大修房舍,伤耗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拟奏章分条陈述:“宴饮游乐以及兴修房舍的原因,都是调出民间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困的人。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和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过活的,每天不愁有几万人。救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更好的了。这一年两浙灾区只有杭州*静无事,百姓没有流动迁移的,这都是范文正的恩惠。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前人之述备矣/众妙毕备

  B.南极潇湘/初极狭

  C.薄暮冥冥/不宜妄自菲薄

  D.而或长烟一空/一食或尽粟一石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选文抒写了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一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________________感情(根据原文意思填写,4字);二是_______________的因物而喜的感情(用原文句子填写)(每空4字)(4分)

  【小题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B.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C.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D.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参考答案

  【小题1】 D

  【小题2】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小题3】因己而悲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小题4】 C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A项中备一为详尽一为俱全,B项中极一为到一为非常,C项中薄一为迫*一为轻视,D项中或皆是有时。

  考点:古文一词多义

  点评:本题不难,例句和选项内容简单,易于判断。学*古文,要多加注意古文中很多词语都是一词多义,学*时要对多义词识别记忆,注意词义的变化,要举一反三,识记字词某一意思时,要想一想学过的其它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每个字都有要译出来,译句要通顺。皓:洁白;千里:一泻千里;浮:浮动;跃:闪动;静:沉静;影:月影;沉:沉入水中;璧:玉。

  考点:古文翻译

  点评:本题不难,句子简单,易于翻译。古文翻译,是学*古文必做的训练,翻译是为了准确的理解文意,对朗读背诵也有一定的帮助。翻译句子,先理解大意,再抓关键字语,最后疏通句子。翻译要做到准确、通顺,完整。

  【小题3】

  试题分析:注意括号中的要求,仔细回顾老师对此内容的讲解,用简短的语言作答。

  考点:理解文意,概括要点。

  点评:本题不难,此问题是老师重点讲解的问题,学生熟悉,有所记忆。在阅读时,要根据所提问的问题,找到与问题有关联性的信息,有现成的句子就摘录,没有就自己概括。

  【小题4】

  试题分析:本文所讲的乐是指把快乐留给别人,作者要表达不是与民同乐,而是忧国忧民的忧。

  考点:文章主旨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此问题是老师讲解的重点问题,学生记忆深刻。所谓读懂一篇文章,读者要明白文章表达了什么思想即主旨,理解主旨首先要了解文章表现主旨的方法,答此类题时要了解故事情节为表现主旨的铺陈作用,将结尾处的句子与故事情节相联系思考它的作用。

  岳阳楼记译文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连接着远处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或早或晚阴晴多变化,气象变化万千。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这样看来,那么向北直通巫峡,向南直达潇水、湘水,谪迁的人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情感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月不放晴,阴冷的风大声呼啸,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风像老虎咆哮猿猴哀啼。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会觉得)满眼萧条的景象,感慨到极点而非常悲伤。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州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水中或浮或沉;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茂盛并且青绿。然而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水波动时,浮在水面上的月光闪耀起金光,湖水*静时,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璧。渔歌对唱,这样的快乐哪有穷尽!登上这座楼时,就会有心胸开阔,精神愉悦;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酒当着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处在高高的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偏僻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这样(他们)是进朝为官也担忧,退居江湖为民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他们一定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第16-19题。(15分)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通:俱)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一作:隐耀;淫雨通:霪雨)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属予作文以记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连月不开

  (4)春和景明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寥寥几笔就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浩渺的景象。

  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是作者对滕子京虽遭贬谪却政绩显著的充分肯定。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表明古仁人已无悲喜之情,心中唯有天下。

  D.文中第③段所描绘的阴冷萧然之景,与第④段所描绘的晴朗明丽之景形成鲜明对出

  19.有人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伟大的事,与我们普通人无关。对此,你怎么看?(4分)

  16.(共4分)

  (1)同“嘱”,嘱托(2)壮丽景象(3)天气放晴(4)日光

  17.(1)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2分)

  (2)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考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国君忧虑。(2分)

  18.C(3分)

  19.参考答案: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

  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为人民流血流汗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4分)

  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

  (2)是进亦忧,退亦忧_____________

  (3)微斯人,吾谁与归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黑龙江省中考真题通用5篇(扩展5)

——《岳阳楼记》教案3篇

  设计思想:

  古人行文很讲究文气,或曰气脉,特别是骈偶句式为主的散文,尤其如此。与此相适应,诵读课文时要整体整篇地读,一气呵成地读,分段分句、支离破碎地读容易破坏文气,所以进行诵读训练时一定要把好这一关。

  课时安排:

  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有关岳阳楼的情况:可从岳阳楼上镌刻的诗词歌赋谈起,也可从岳阳楼的修建历史谈起;可放录像或多媒体资料,也可由学生介绍。

  二、结合课下注释、工具书正音正字。

  三、初读课文两遍,熟悉文章的基本内容。

  四、齐读或个读文章,教师进行诵读指导。

  五、教师介绍作者情况和相关的背景知识。

  六、熟读成诵,也可组织背诵比赛。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师生通过讨论、串讲等方式了解主要内容。

  三、从表达方式、对比反衬、思想感情的角度分析文章的主旨,学*本文情景相生的写法。

  四、讨论:联系现实生活和个人的成长谈谈怎样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怎样树立“忧国忧民”的意识。

  五、整理文言字词,积累文化常识。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和积累文言词汇。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

  (1)学*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学法引导

  1.学*时,学生可在听课文范读录音、看“岳阳楼胜景”(岳阳楼就在本市)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本文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的特点。

  2.对文章表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可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完成。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谪守(zhé)、朝晖夕阴(huī) 、迁客骚人(sāo)

  霪雨(yín) 、霏霏(fēi) 、薄暮冥冥(míng)

  潜形(qián) 、岸芷汀兰(zhǐ tīng) 、皓月(hào)

  心旷神怡(yí) 、宠辱偕忘(xié) 、浩浩汤汤(shāng)

  2.朗读全文,做到本成诵?

  3.查字典,对照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们登楼赋诗。

  2.解题。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

  三、正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

  增其旧制:制,规模。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浩浩汤汤: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得无异乎:得无,表猜度,怎能不会?

  4.学生读课文一、二段,背诵。

  四、作业

  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二。

  第二课时

  一、预*

  背诵课文。

  二、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文章大意。

  三、正课

  1.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若夫霪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似“像那”。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连月不开:开,放晴。

  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耀:隐耀,隐没了光辉。

  山岳潜形:潜形,隐藏了形迹。

  薄暮冥冥:薄,迫*。冥冥,天色昏暗。

  去国怀乡:去国,离开国都。

  忧谗畏讥:谗,谗言,诋毁性话语。讥,讥笑,讥讽,挖苦。

  满目萧然:萧然,萧条冷落的景象。

  感极而悲者矣:感,感慨。

  2.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波澜不惊: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上下天光:天光,天色,湖色。

  而或长烟一空:而或,有时。长烟,大片烟雾。一空,完全消散。一,全。

  3.请学生翻译第5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进,指在朝廷上做官。退,指不在朝廷上做官。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呢?微,无、没有。

  4.再次朗读这篇文章。

  四、小结

  1、一词多义。

  国防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

  国 国家 国恒亡 或

  国都 则有去国怀乡 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

  处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通过 初极狭,才通人

  居 居住 面山而居 通 顺利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停了 居十日 通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开朗 则有心旷神怡

  旷

  宽广 土地*旷,屋舍俨然

  2.古今异义。

  古义:规律 增其旧制 古义: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

  制 备

  今义:制度 今义:准备

  古义:日光 至若春和景明 古义:曾经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景 尝

  今义:景物 今义:品尝

  古义:没有 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

  今义:微小

  3.通假字。

  具,同“俱”,全,都 百废具兴

  属,同“嘱”,嘱咐 属予作文以记之

  4.虚词。

  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 代词:他,他们 其必曰

  以 因 不以物喜 其 语气词 其喜洋洋者矣

  凭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代词:他的 必先苦其心志

  用来 所以动心忍性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三。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预*

  1.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2.背诵全文。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文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深入研究课文。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背诵前要理解文章层次结构,这样有助于快速掌握文章内容,快速背诵。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发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2-4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1层(2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2层(3、4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3.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4.提问: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5.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

  (1) 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 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 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提问: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7.朗读第3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8.朗读第4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9.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10.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12.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13.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黑龙江省中考真题通用5篇(扩展6)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和积累文言词汇。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

  (1)学*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学法引导

  1、学*时,学生可在听课文范读录音、看“岳阳楼胜景”(岳阳楼就在本市)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本文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的特点。

  2、对文章表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可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完成。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谪守(zhé) 朝晖夕阴(huī) 迁客骚人(sāo)

  霪雨(yín)霏霏 (fēi) 薄暮冥冥(míng)

  潜形(qián) 岸芷汀兰(zhǐtīng) 皓月(hào)

  心旷神怡(yí) 宠辱偕忘(xié) 浩浩汤汤(shāng)

  2、朗读全文,做到基本成诵。

  3、查字典,对照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们登楼赋诗。

  2、解题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

  三、正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

  增其旧制:制,规模。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浩浩汤汤: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得无异乎:得无,表猜度,怎能不会?

  4、学生读课文一、二段,背诵

  四、作业

  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二。

  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文言虚词,熟练地翻译课文。

  2.学*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体会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导语设计1:

  岳阳楼是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北宋滕子京重修,以范仲淹作《岳阳楼记》著名。楼体纯木结构,高19.72米。全楼衔接对榫,不用一钉。气势雄伟,巍峨壮观。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对象。有机会一定要到岳阳楼上感受名楼的风采。

  导语设计2:

  滕王阁因《滕王阁序》名扬天下,黄鹤楼因《黄鹤楼》一诗声名远播。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曾因孟浩然、李白、杜甫等人的题咏而闻名四方,更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熠熠生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倾听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光”的拳拳心语。

  二、自主学*---预*与展示

  1文言知识归纳

  (1)生字注音

  谪(zhé) 属(同嘱zhǔ) 霪(yín)

  樯(qiáng) 楫(jí) 冥(míng )

  谗(chán) 偕(xié) 霏(fēi )

  (2)一词多义。

  和: 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通: 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

  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空: 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

  一: 一碧万顷(一) 长烟一空(全)

  极: 南极潇湘(尽,直通)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此乐何极(穷尽)

  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或: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3)通假字。

  ①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嘱托。)

  (3)词类活用。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4)古今异义。

  ①气象万千(气象 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② 微斯人(微 古义:没有。今义:细小。)

  (6)词类活用

  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郡的长宫。

  ②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③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作状语,向北;向南。

  ④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⑥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⑦或异二者之为:动词作名词,心理活动。

  2作者名片

  范仲淹(989-1025),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公集》传世。

  3背景追溯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三、合作学*---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

  【交流点拨】全文共6个自然段,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点明作“记”的时间。

  (二)深层理解

  1第1自然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2第2自然段作者所提及的登楼者为什么会“多会于此”?

  【交流点拨】因为岳阳楼所在的洞庭湖“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是当时都城通往西南的必经之地,唐宋的贬官大多远谪西南,他们去贬谪之地也好,回京城也好,都得由此经过,因而这座楼看尽人生的失意和得意。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是千百年来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的博大胸怀的真实写照,它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对我们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如何提出这一观点的。

  二、合作学*---讨论与展示

  (一)走进文本

  1第3自然段选取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请结合具体的词语加以赏析。

  【交流点拨】作者选用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描绘:昏暗的天色、连绵的'阴雨、令人胆寒的风声、恐怖的浊浪、倾斜折断的桅杆船桨,这是白天的景象。傍晚经常听到虎啸猿啼。雨天、傍晚本来就容易引发人的愁绪,作者选择这些景物,赋予人的感情色彩,更加渲染了悲凄愁苦的气氛。作者用“霪”“阴”“浊”等词充分体现人物厌烦、悲苦的心情,用“怒”“排”等词,既写出风势之大,浪花之猛,有传达出作者的愤懑、悲痛的心情。

  2阴晦的景象引发悲苦的情感,明媚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人们为什么有这样的情感反应呢?

  【交流点拨】因为人的心情与生活经历有关,处于逆境的人,多数心灰意冷;处于顺境的人,多数得意洋洋,因而在观察景物、感受世界时会带上自己的感情色彩,笔调也会相应地有所变化。迁客骚人们在描写景物时不是单纯为了写景,抒情才是主要目的,所以才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说。

  3“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何不同?作者详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4古仁人之心览物之情是怎样的?其忧乐观又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走进语言

  1文中哪些词语体现了岳阳楼“壮阔”的特点?

  【交流点拨】“衔”“吞”二字形象地写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特点,表现了湖的浩淼,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朝晖夕阴”,用词概括、形象,从侧面体现了洞庭湖的壮阔。

  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交流点拨】“衔”字形象地写出了湖与山的关系,用一“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起来有气势磅礴之感;“衔”“吞”二字连用,更使景物富有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又加强了气势,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一个“横”字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晖”字会使读者联想到洞庭湖上“春和景明”的美好景象。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交流点拨】这句话的“或”字是一个表示推测的情态副词。“或异二者之为”,意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因为作者对古仁人的心理,只是曾经探求过,所以用“或异二者之为”来表述探求的结论,显得语气比较委婉,并非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古人。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交流点拨】这句话的主语承上省略,即上句的“古仁人”。从字面上看,是说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不因为外物的原因而欣喜,也不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悲伤。但是令人欣喜的事只有外物吗?令人悲伤的事只有个人的境遇吗?显然不是。作者在这里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因此,这句话可理解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交流点拨】这句话表现了范仲淹的政治抱负,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范仲淹出身贫寒,为官后始终严于律己,唯以人民疾苦为念,并以所得俸禄在家乡置“义田”千亩,救济族中贫寒的人,死后无余财;在朝廷做官则敢于直言进谏,虽屡遭贬谪,而全不在意。他一生所为,证明他确实有这样的抱负,决非虚语。他的“忧君”思想,虽然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

  (三)走进写法

  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

  【交流点拨】文章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和议论、抒情自然地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如以“前人之述备矣”一语带过无数叙述,以“然则”一语引出“览物之情”,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等,千回百转,层层推进,叙事言情都入情入境。

  (四)走进主题

  本文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所产生的不同情感,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三、拓展延伸

  欣赏岳阳楼名联

  1去老范一千年,后乐先忧,几辈能担天下事?揽太湖八百里,南来北往,孤帆曾作画中人。

  2风物正凄然,望渺涉潇湘,万水千山皆赴伐;江湖常独立,念悠悠天地,先忧后乐是何人?

  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学*本文由叙事而写景,由写景而议论,进而点明主旨的写法;

  3、理解、评价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主张和道德观念;

  4、体会作者宽广的胸襟和伟大的政治抱负。

  【教学重点】

  1、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体会作者宽广的胸襟和伟大的政治抱负。

  【教学难点】

  理解、评价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主张和道德观念。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坐落在江苏吴县的范氏山庄,正殿中范仲淹塑像上方的匾上写有四个大字:济世良相。范仲淹入则为相,出则为将,曾带兵守边,是一位将相全才。然而他的战功、政绩并不为一般人所熟悉,而他留给后人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激励后人不要计较个人得失,努力为人民为国家作出贡献,这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二、作者及滕子京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集》,文正是他死后封给他的谥号。

  在朝廷做官时,多次上书议论国政,要求改革时弊,任副宰相时曾针对当时的政治时弊,提出了十条改革意见,主张建立严密的任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吏治,推选法制,减轻徭役等,并先后颁布了具体的方案。但不久,推行受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而失败,不幸被贬到邓州做太守。《岳阳楼记》就是他在邓州任上应好友滕子京的邀请而写。

  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榜的进士,两人的友谊也从此开始。滕子京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由于范的推荐,滕在泾州做知守,再在庆州做知守,在庆州任上被人诬告擅自动用官钱16万贯,终于被贬岳州,心里很有些愤慨。范仲淹担心他惹出祸来,便借作文之机,写出自己的理想,以规劝好友。

  三、诵读

  1、自由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分组按要求诵读:

  诵读叙述写作缘由的段落(第1段,标志性句子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诵读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第2段,衔远山气象万千;标志性句子: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指代什么?)

  诵读描写阴雨天气时洞庭湖景象的句子(若夫淫雨霏霏虎啸猿啼)

  诵读描写天晴时洞庭湖景象的句子(至若春和景明此乐何极)

  诵读描写由阴雨天引发的情绪句子(登斯楼也)

  诵读抒写天晴时喜悦心情的句子(登斯楼也)

  诵读议论抒怀段(标志性词语:嗟夫)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黑龙江省中考真题通用5篇(扩展7)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 (菁华5篇)

  这是一位老师教《岳阳楼记》第一课时的过程记录。他的设计与一般的语文老师不同,我们喜欢第一课时让学生学会翻译与理解重点实词,第二课时才分析课文的主题与写法。我觉得这样教学使文言文更加有语文味,不会让文言文教学成为千篇一律的翻译与理解,使学生厌学文言文。也许我们都应该经常使用类似的方法上文言文。引导学生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人乐”的主旨时的问题设计也很奇妙,值得学*。唯一觉得有遗憾的是觉得从新闻为《枫桥夜泊》的作者修建金质奖章导入本文感觉不咋样,还不如直接用描写岳阳楼的诗句导入。而且在讲四大名楼的时候觉得所用的时间过多,离开文本时间太长。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

  古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向来被老师和学生认为是最枯燥的学*内容。尤其是这篇篇幅较长、内容丰富、思想性很强的名篇《岳阳楼记》,讲过之后,深有感触。教学中我尝试,以自主学*为主,小组活动为辅:古文教学离不开预*,没有学生主动的阅读和预*,古文的学*往往就是囫囵吞枣。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按照自己的安排,认真督促学生预*。而预*的方式就是通过自主预*和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在每个人自己独立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再把不明白的问题向小组长或者组内同学提出,大家商量解决。上课的时候,我只把需要强调的文学常识提示以后,就让学生自己阅读,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互听对方读课文,互相正音。将重点的字、词标上记号,借助注解或查阅工具书,主动解决。每个小组共同提出问题,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将之汇总,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之后再有个别同学补充没有提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活动的空间很大,思考的余地很多,老师所给的时间要足够,不要慌着去收拢他们,让他们自由的发挥优势,发扬合作学*的精神。结果,很多问题都是大家能够解决的,只有少数问题,比如《岳阳楼记》中几个句子的朗读节奏和几个过渡句的翻译向老师提了问。这样的方式理解的东西,才能真正装进他们的头脑里去,才能真正消化和理解。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我主要选择的是课文的2、3、4段作为教学内容。侧重于研读本文写景部分的特点:是如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写欢乐之景是喜气洋洋。写景取得这样的效果,“奥秘”在哪里呢?要求学生细读这两段写景的部分,说说作者为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感,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开课时我选择了初三(2)班(*行班)作为教学班,当我把自己的想法向学生宣布时,他们很兴奋,认为老师很看重他们,于是大家在课前积极参与预*,课前又把教室整理得干干净净,为听课老师准备好椅子。课堂上学生积极投入,虽算不上踊跃发言,但也超出了*时的拘谨,沉默,使我倍感欣慰。学生们通过这节课充分感受了本文语言凝练,对景物描写的作用有了深刻的理解。

  《岳阳楼记》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当我讲完课文后,我不禁反思自己的教学,基本上这节课我完成了自己设计的教学环节, 我的设计本着语文教学应该侧重于学生的朗读感悟,但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我仍然觉得有一些遗憾在其中我对这节课反思如下:

  一、赏景悟情

  对于文章三四自然段的处理纠结中的不断变换,最初的计划是让学生在赏析了巴陵胜状,洞庭全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学生体会到了这段景物的特点“壮美“。继而自读领略三四自然段的美景,有一个词语概括其特点?(凄美,优美)再让学生赏析从哪个语句中品味到的,进行景物的赏析、但是后期发现学生赏析不到位,效果不佳。变改为了读文绘图,正所谓:美景配美词,美词绘美图,让学生展现自己头脑中出现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在引导学生去体会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本打算要重点指导“登斯楼也……”的情感处理,更加突出后文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但在课堂实施中却发现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做这样的处理,自己觉得悟情的力量略显单薄。

  二、拓展延伸

  对于拓展延伸的设计,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走*作者内心世界我设计了“面对范仲淹如此的感叹和期盼,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学生的感悟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应该给予更多的时间。

  三、人物材料补充

  自幼苦读 立志天下

  青年入仕 直言强谏

  政治革新 屡遭贬责

  几起几落 百折不挠

  军中一范 西贼破胆

  捐资购田 兴学育才

  一生济人 无银丧葬

  先忧后乐 心系天下

  我比较喜欢这样的范仲淹一生的总结,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范仲淹,进而更好的理解他的胸襟与抱负,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会更加用心的去挖掘教材,让我的课堂更加有效。

  古文教学离不开预*,没有学生主动的阅读和预*,古文的学*往往就是囫囵吞枣。在教学过程中,我按照自己的安排,认真督促学生预*《岳阳楼记》。而预*的方式就是通过自主预*和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在每个人自己独立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再把不明白的问题向小组长或者组内同学提出,大家商量解决。上课的时候,我只把需要强调的文学常识提示以后,就让孩子们自己阅读,可以读给自己听,也可以读给他人听,再把一些字、词打上记号,去看注解或查阅工具书,主动解决。

  在预*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到文章的大致轮廓。《岳阳楼记》是一篇寓情于景、景中见情,散中有整,整中有散,值得我们认真学*的.好文章。

  接下来我带领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引导大家认真体会文中那忧人为先、乐己在后的豪迈胸襟。在实施教学中,具体可结合时代背景,在阐述清积极面同时,引导学生在理解怎样面对挫折的问题上,来理解其消极面。进而引导学生明白怎样面对现实中的困难?我们对困难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我今天在上完《岳阳楼记》这篇课文之后,感觉得教学效果还可以,为此,把自己的教学反思写出来,谈几点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我运用了“组合”学*法,注重各种形式的组合:

  1、内容的组合。教学中以教材内容为主、适当引进课外内容;教材内容中以单纯性理解为主,适当插入思辩性内容。

  2、方法的组合。教学中以诵读为主,配合以讨论法、问答法、讲析法,注重新课的导入。

  3、程序的组合。教学中以循序渐进的推进为主(导入、读讲、辩异、归纳等)步骤环环相扣,同时注意适当重复和迂回,归纳中的内容就是“读讲”内容的深化。

  4、节奏的组合。主旋律是学生的诵读,反复读并且不断变化方式,中间插入其他各类教学活动,使课堂疏密相间、跌宕有致。

  二、《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很著名,我参考的资料太多,对岳阳楼、范仲淹的历史知道的越多,想传达的东西也就越多,于是教学目标要求也会多,远远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时备课,要从学生的低限起步,那么,无论你面对的是怎样一批学生,都可以激起他们的共鸣,否则,曲高和寡,只有一部分响应,课堂氛围自是不佳,也会挫伤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容易形成两极分化,我总是容易犯这样的错,吸取教训吧。

  八年级备课组在教研活动时从我的教学设计进行总体上的评价:

  优点:对学*者的分析详细准确;对三维目标的设计也全面详尽;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媒体的选择较合理。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让学生发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在讨论中训练思维,并在课后的作业中得到拓展。

  缺点:“读”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诵读的方式很多,针对本课的特点,引导学生去体会文章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应该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时教师的师范朗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文言文的学*教师应指导学生多积累字、词、句以及重点句、难句的理解等;还要收集与课文有关的材料,以便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等,这方面,我好像做得多了些,有些替学生包办了的味道。

  《岳阳楼记》是杰作。它寓情于景、景中见情,散中有整,整中有散,值得我们认真学*。同时,那忧人为先、乐己在后的豪迈胸襟,尤其值得我们仔细玩味,认真借鉴。但作者范仲淹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毕竟离不开封建社会的宰相加状元,他所憧憬的只能是封建地主的王国乐土,尤其是文章中“则忧其君”,更集中体现了封建社会的“国与君”的统一—所谓“忠”。

  教学这篇文章,可抓住这句话,讲清它的积极面和消极面,来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文言文的主题思想,也包括其艺术构思和创作风格,应根据情况作出一分为二的分析,因为既然是文章,就离不开思想。如果轻视和忽视《岳阳楼记》的消极面,显然是不妥的。在实施教学中,具体可结合时代背景,在阐述清积极面同时,引导学生在理解怎样面对挫折的问题上,来理解其消极面:怎样面对现实中的困难?

  我们对困难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理解:“则忧其君”的“君”含义是什么?君与国是什么关系?“君”与“民”是什么关系?封建社会中这几个概念与现代社会是否相适应?由此引导学生对其消极面进行反思。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黑龙江省中考真题通用5篇(扩展8)

——《岳阳楼记》优秀教案范本5份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和积累文言词汇。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

  (1)学*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学法引导

  1.学*时,学生可在听课文范读录音、看“岳阳楼胜景”(岳阳楼就在本市)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本文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的特点。

  2.对文章表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可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完成。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谪守(zhé) 朝晖夕阴(huī) 迁客骚人(sāo)

  霪雨(yín) 霏霏(fēi) 薄暮冥冥(míng)

  潜形(qián) 岸芷汀兰(zhǐ tīng) 皓月(hào)

  心旷神怡(yí) 宠辱偕忘(xié) 浩浩汤汤(shāng)

  2.朗读全文,做到本成诵?

  3.查字典,对照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们登楼赋诗。

  2.解题。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

  三、正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

  增其旧制:制,规模。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浩浩汤汤: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得无异乎:得无,表猜度,怎能不会?

  4.学生读课文一、二段,背诵。

  四、作业

  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二。

  第二课时

  一、预*

  背诵课文。

  二、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文章大意。

  三、正课

  1.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若夫霪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似“像那”。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连月不开:开,放晴。

  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耀:隐耀,隐没了光辉。

  山岳潜形:潜形,隐藏了形迹。

  薄暮冥冥:薄,迫*。冥冥,天色昏暗。

  去国怀乡:去国,离开国都。

  忧谗畏讥:谗,谗言,诋毁性话语。讥,讥笑,讥讽,挖苦。

  满目萧然:萧然,萧条冷落的景象。

  感极而悲者矣:感,感慨。

  2.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波澜不惊: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上下天光:天光,天色,湖色。

  而或长烟一空:而或,有时。长烟,大片烟雾。一空,完全消散。一,全。

  3.请学生翻译第5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进,指在朝廷上做官。退,指不在朝廷上做官。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呢?微,无、没有。

  4.再次朗读这篇文章。

  四、小结

  1. 一词多义。

  国防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

  国 国家 国恒亡 或

  国都 则有去国怀乡 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

  处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通过 初极狭,才通人

  居 居住 面山而居 通 顺利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停了 居十日 通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开朗 则有心旷神怡

  旷

  宽广 土地*旷,屋舍俨然

  2.古今异义。

  古义:规律 增其旧制 古义: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

  制 备

  今义:制度 今义:准备

  古义:日光 至若春和景明 古义:曾经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景 尝

  今义:景物 今义:品尝

  古义:没有 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

  今义:微小

  3.通假字。

  具,同“俱”,全,都 百废具兴

  属,同“嘱”,嘱咐 属予作文以记之

  4.虚词。

  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 代词:他,他们 其必曰

  以 因 不以物喜 其 语气词 其喜洋洋者矣

  凭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代词:他的 必先苦其心志

  用来 所以动心忍性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三。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预*

  1.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2.背诵全文。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文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深入研究课文。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背诵前要理解文章层次结构,这样有助于快速掌握文章内容,快速背诵。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发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2-4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1层(2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2层(3、4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3.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4.提问: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5.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

  (1) 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 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 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提问: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7.朗读第3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8.朗读第4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9.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10.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12.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13.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14.提问: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讨论并归纳: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阐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四、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感受。

  五.板书设计

  先后 叙事:重修岳阳楼 作文以记

  天天 ↓ ↓

  下下 写景: 暗 明

  之之 抒情: 悲 喜

  忧乐 ↑ ↑

  而而 议论: 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

  忧乐

  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一、四题。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品读并背诵课文。

  2.归纳积累文言词语。

  3.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4.学*精练、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

  1.疏通文义,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学*精练、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岳阳楼上的一副对联: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问:范希文是谁?“后乐先忧”是什么意思?以此引出本课。

  二、检查预*。

  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谪守 朝晖夕阴 迁客骚人 淫雨 霏霏

  薄暮冥冥 潜形 岸芷汀兰 皓月 心旷神怡

  宠辱皆忘 浩浩汤汤

  三、作者和背景简介。

  四、朗读课文。

  通过师生交流,能够正确、流畅地朗读全文。

  五、默读课文。

  参照注释,整体感知课文。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背诵课文。

  二、诵读、研*文章。

  1.研读第5自然段。

  谈谈自己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

  2.第5自然段与文章中第1、2、3、4自然段的具体内容是如何联系的?

  第2自然段写洞庭湖之景,意在引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第3自然段写悲景抒悲情;第4自然段写喜景抒喜情。第3、4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实质是在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引出“古仁人之心”,借以表达自己的胸襟和抱负。

  第1自然段写滕子京的处境(谪守)和才能(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作者在第5自然段表达的胸襟和抱负有对滕子京的一份劝勉之意。

  3.小结。

  文章由楼写景,由景写情,由情写论,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

  三、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骈散结合。

  这篇文章以单行散句为主,间以骈偶短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练。散句、骈句的运用,依文章内容而变化。如开头、结尾的叙述文字用散句,庄严而质朴;中间写景状物的语句多用骈句,辞采华美,音韵和谐;议论抒情语段(“嗟夫”一段)也用散句,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样,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用词准确、生动。

  例:第2自然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而“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四、教师小结。

  滕子京在请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那封信里说:“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确实是这样,岳阳楼已因这篇绝妙的记文,而成为人们向往的一个胜地;《岳阳楼记》也像洞庭的山水那样,永远给人以美好的记忆。

  五、布置作业。

  整理笔记。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和积累文言词汇。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

  (1)学*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一、导入

  以一篇时文作为课文教学的导言,《岳阳楼记》教案。教师先请一位同学朗诵这篇文章。文章点明了《岳阳楼记》的三大优点:写景好、政论好、人生观好。教师顺此带领学生进入课文。

  二、读讲

  把课文立意新(政论好、人生观好)与语言美(写景好)作为重点。采用反复朗诵课文并当堂背诵的方法,在不断吟诵中深化对重点问题的理解。

  第一节: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原因。

  第二节:欣赏洞庭湖全景。体会转折句的作用。

  第三节、第四节:把握景与情的关系,落实对字词、表现手法的理解。

  第五节:理解全文的主旨。

  以上教学过程中,朗读形式多样,背诵则结合讲析逐步进行;以读为主,读读讲讲。

  三、辨异

  罗列一些意见不一的解释性内容,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判断,去决定取舍。 如“而或长烟一空”有两种解释:

  ①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

  ②;雾气充满天空。 要求学生对比着结合课文分析。

  四、归纳

  着重从语言方面去探究,分别从词语、句式、修辞、节奏等方面去概括、归纳:

  1.词语——炉火纯青,如“衔远山,吞长江”。

  2.句子——精练形象,如四字句式中,有成语、对偶句、排比句等。

  3.修辞——巧妙运用,如对偶,对比、排比、借代等。

  4.节奏——抑扬顿挫,具有音乐美。

  五、补析

  教师还强调了文章开头及结尾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开头似乎*淡,其实包含了作者对滕子京的赞颂,对当时政治的不满,结尾既是对古仁人的爱慕称赞,又是作者政治理想的表白,也是对朋友的劝勉,情在意中,意在言外。

  学*目标:

  1、通过与两类人的比较,能说出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

  2、正确把握文章的主题。

  3、理解作者忧乐观的现实意义。

  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通过对作者忧乐观的评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过程:

  一、美景欣赏

  自读课文,划出描写岳阳楼景色的句子,读一读,试简要概括它们的特点,并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情感体验

  1、划出文中描写人们欣赏景物所产生的情感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

  2、造成他们产生不同感情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试作分析。

  三、作者之志

  1、面对这样两种人的表现,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作者具有的宽广胸襟和的政治抱负。

  四、文章主题

  1、滕子京是否属于“仁人”?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2、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五、“仁人”之心

  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范仲淹身上,我们看到了忧国忧民的责任心和先苦后乐的忧乐观。面对这样的“仁人之心”,你有怎样的感悟。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

  六、学(教)后记

  七、随堂练*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加点字词

  ⑴古仁人之心()

  ⑵或异二者之为()

  ⑶先天下之忧而忧()

  ⑷微斯人()

  2、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古仁人”的“忧乐”与“迁客骚人”的“悲”“喜”形成鲜明对比,前文中概括写“迁客骚人”的悲的句子是“”,喜的句子是“”。

  4.文段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5.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此段文字在《岳阳楼记》中是显示主题的段落,作者在此段中抒发了自己的远大抱负。

  B此段文字探究了古仁人的博大胸怀,揭示了古仁人与上述两种人不同的思想根源。

  C此段文字在前文写景的基础上阐发议论,点明全文的中心。

  教学目标:

  1. 通过自主学*、小组合作掌握一些文言词、句的意思。

  2. 结合全文内容提炼出全文的中心,理解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思想,并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3. 自主判断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并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

  4.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品味本文对仗工整、音律协和的语言。

  5. 通过“妙点”赏析,品味本文写景之“妙”和材料处理的精当。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1. 分析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并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2. 品味语言的音律协和之美。

  3. 通过“妙点”赏析,理解本文写景之“妙”和材料处理的精当。

  本文是范仲淹的传世名篇。它是一篇文言形式的散文,先叙事后写景,由景入情,

  因情而生发议论,环环相扣,层层蓄势,表达了作者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这是本文立意的深邃和人生境界的高远之处,理当成为重点。文章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大量使用骈句,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写景方法精妙奇绝。这是本文语言和写法别具一格之处,也列为重点。

  本文被安排在苏教版语文9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五篇。从编排的角度和疏通意思的要

  求看,这样安排既是对已学过的写景散文(如《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三峡》)的小结,又是对即将要学*的《醉翁亭记》的引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又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这是它脍炙人口的原因之一,因而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能突出本文的个性特点。

  教学设想:

  努力构架立体式的课堂。从对文本的解读上,着眼于全篇,按音读、译读、理读、

  析读、有感情地朗读、诵读的顺序展开,从不同的层面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为深入分析文章的“妙点”作铺垫,并在读、析、写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从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收获,又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原则,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从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上,采用冰糖葫芦式,力求做到板块之间的连接自然。这样,力求做到既夯实基础,又突出重点、训练能力;既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又引导学生领略文章的美,并在学生自主活动、生与生合作、师生互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使课堂内容饱满,节奏和谐,充满生命的灵动。因为,一方面,9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文言知识和学*文言文的技巧,而且也有一定的朗读能力;另一方面,新课标写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他两岁丧父,家贫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致于遭谗言被贬官后,不仅自己心忧天下,还在他的传世名篇中劝勉好友藤子京也这样。他是?这篇文章是?

  二、小组合作交流(5分钟)

  在课前自主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导学案中的内容(见下面【】中),要求:

  1.由组长负责,先校对、补充,再交流各自疑惑并整理出本组的疑难,写在黑板上。

  2.点评本组小短文的亮点和需要改进之处,推荐本组的优秀短文准备集体展示。

  (一)音读。读课文,用智慧的眼光发现自己易读错、易写错的字音、字形,小组交流时补充。

  字音:略

  字形:【百废具兴(俱) 横无际涯(崖) 朝晖夕阴(辉) 忧谗畏讥(馋饥) 静影沉璧(壁) 宠辱偕忘(庞)】

  (二)译读。再读文章,结合注释,翻译句子,独立完成下面问题,交流时订正。

  1. 用红色笔在文中画出自己翻译时有困难的词句。

  2. 找出含有通假字的句子,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叮嘱。)

  3.解释下列加点字。

  (1)一词多义:

  极:南极潇湘 此乐何极 感极而悲

  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岁赋其二 更若役,复若赋

  一:洞庭一湖 一碧万顷 长烟一空

  国:去国怀乡 死国可乎 国恒亡

  以:不以物喜 属予作文以记之

  (2)词性活用: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3)同义词:文中与“春和景明”中“景”的意思相同的词语是 ,它的意思是

  (4)虚词:然则北通巫峡 若夫霪雨霏霏 则有心旷神怡

  4.找出自认为该重点翻译的6条句子,写在下面并翻译。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⑥微斯人,吾谁与归?

  (三)理读。三读文章,按要求整理,积累词汇,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

  1.四字短语:

  ①写滕子京政绩的: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②写天气的: (朝晖夕阴 霪雨霏霏 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 春和景明 日星隐耀 长烟一空 )

  ③写洞庭湖地理位置的:(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④写湖水的:(浩浩汤汤 浊浪排空 波澜不惊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横无际涯 一碧万顷)

  ⑤写动物的: (虎啸猿啼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⑥写植物的: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⑦写心情的: (感极而悲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此乐何极)

  2.句子:

  ①对偶句(不少于3句):

  衔远山,吞长江。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②比喻句: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质疑的词句意思:

  (四)析读。 仔细阅读第三、四两段,仿照例句,从备选项中选择自己最欣赏的一景写几句话。

  示例:我看那洞庭胜景在多姿之水。水波浩淼无际,湖光山色织入。水湍急汹涌,有万马奔腾之势;碧绿澄清有娴静典雅之态;乍起涟漪之时,漾着金光,闪闪烁烁,似逗人嬉戏。

  备选:水上之鸟/水中之鱼/水中之月/岸边植物/素淡月色/湖上蓝天/……

  我看那洞庭胜景在:

  三、精讲点拨。 (5分钟)

  1.集体交流自主学*和小组合作中未能解决的词句意思。

  2.各小组派代表朗读本组优秀短文,老师评分。

  四、组内研读 (6分钟)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式整齐的句子或段落,按DCBA的顺序在组内朗读,在读中初步感受本文语言节奏和谐的音律美。

  2.发挥集体的智慧,通过自评和他评,揣摩如何控制朗读时的语气、语速、语调才能达到有感情朗读的效果。

  3.再次按DCBA的顺序在组内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感受语言的音律美。

  五、小组品读。(6分钟左右)

  展示交流:前四个获得展示机会的小组展示自己的朗读,老师点评并判分。

  六、课堂小结。(3分钟)

  各人小结本课的收获和有待改进之处,写在导学案上,然后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七、巩固练*:组长负责抽查自学中错误率高的内容。(5分钟)

  八、布置作业

  1.复*导学案,组长负责抽查10个词语解释和5条句子翻译。(其它组负责检查的人在下节语文课前向老师汇报被检查组的完成情况)

  2.完成第二课时的导学案。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昨天,我们感受了《岳阳楼记》的文采之美。不过,华美的词藻下还有哪些妙处铸就了它的非凡风骨、朗朗英气呢?带着这样的疑惑,我们一起探幽觅胜。

  二、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合作交流,准备展示。

  (一)由组长负责,按A―D,B―C的组合检查导学案中§1―3的背诵情况并纠错。(5分钟)

  (二)按DCBA的顺序依次交流导学案中的内容(见下面【】中),做好订正、补充工作;然后由B同学准备上黑板展示。(7分钟)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