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分析3篇

首页 / 语文 / | 2022-07-16 13:31:20 语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分析1

  (一)数据揭秘:

  一大题共5道小题:包括读音、字形、解词、病句、文常五个方面的考查点,1班全对的人数是9人,正确率37.5%;5班全对的人数是7人,正确率22.58%。

  正确率揭秘:复*作业完成得好,认真,家长督促到位。

  (二)逐题分析:

  1、读音:1班全对人数:16人,正确率为66.66%

  5班全对人数:13人,正确率为41.94%

  分析错误原因:强*的强应读作qiáng,而部分同学误认为读作qiǎng。殷红中的殷应读作yān,而部分同学误认为读作yīn。究其原因有两个:⑴因为*时不勤于查字典,遇到多音字只靠主观印象,所以出错。⑵这些词语来自学诊中的*题,题目在课上已经订正过,强调过,可是仍然有部分同学因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要求记笔记而导致对这些掌握不扎实而出错。

  整改措施:

  ⑴、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不管是订正试卷还是学诊抑或是讲新课,都要养成记笔记的好*惯。

  ⑵、上课要专心致志,不可以说与学*无关的话或者做与学*无关的事情或者胡思乱想,不以接下茬为荣。

  ⑶、回家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字词作业一定要查字典完成,不得含糊。

  ⑷、每天的听写一定要认真对待,不得偷懒耍滑。

  ⑸、家庭检测B本一定要认真对待,不得蒙骗老师。

  2、字形:1班全对人数:18人,正确率为78.26%

  5班全对人数:30人,正确率为96.77%

  分析错误原因:妇孺皆知、选聘、义愤填膺这三个词语掌握不准确。究其原因有两个:⑴*时作业完成不用心,所以出错。⑵复*作业完成不认真,改错不用心而导致对这些知识点掌握不扎实而出错。

  整改措施:

  ⑴、家庭作业一定要用心而不是应付。

  ⑵、学诊作业要认真完成,不能马虎,字词题怎么出错?

  ⑶、每天的听写一定要认真对待,不得偷懒耍滑。家庭检测B本一定要认真对待。

  3、解词:1班全对人数:17人,正确率为73.91%

  5班全对人数:26人,正确率为83.87%

  分析错误原因:确凿的意思掌握不准确。究其原因有两个:⑴复*作业完成不认真,所以出错。⑵这些词语来自书中的课下注,*时对课下注的不重视而导致对这些知识点掌握不扎实而出错。

  整改措施:

  ⑴、认真识记课下注的解词。

  ⑵、认真完成家庭作业。

  ⑶、每天的听写一定要认真对待,不得偷懒耍滑。家庭检测B本一定要认真对待。

  4、病句:1班全对人数:21人,正确率为91.30%

  5班全对人数:31人,正确率为100%

  分析错误原因:四个例句均来自学诊,每个例句都有过细致的讲解,而且还布置了整理复*的作业,改病句的作业,老师还在课间进行若干检查和提问。究其错误原因有两个:⑴复*作业完成不好,所以出错。⑵部分同学因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要求记笔记而导致对这些知识点掌握不扎实而出错。

  整改措施:

  ⑴、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不管是订正试卷还是学诊抑或是讲新课,都要养成记笔记的好*惯。

  ⑵、回家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不得含糊。

  5、文常:1班全对人数:19人,正确率为82.61%

  5班全对人数:23人,正确率为74.19%

  分析错误原因:四个选项均来自课下注释。究其原因有两个:⑴对课下注释1掌握不熟,所以出错。⑵复*作业完成不好而导致对这些知识点掌握不扎实而出错。

  整改措施:

  ⑴、每一课书的课下注释1都要十分重视。

  ⑵、回家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不得含糊。

  总结:学*讲究脚踏实地,做选择题也是一样的。掌握做题关键,才能拿到理想的分数。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分析2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一班28人,总分1648分,*均分62分,最高分91分,最低分16分;二班24人,总分1563分,*均分65分,最高分91分,最低分34分。

  二、试卷总体分析

  该试卷能依据课标,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加强难度,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题型多样,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都有所兼顾,适用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查。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但总体来说题量较大。

  本次考试有十四个大题,有基础知识、阅读考核。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拼音、字、词、笔画、句子的排序、经典阅读的考查,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阅读能力的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题目具体分析

  绝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尤其是第一题给拼音归类、第三题看拼音写词语,第五题正反义词连线,第九题组词。第一题给拼音分类,有几个学生出现错误,有的同学不认识三拼音节三个字。

  第二题将音节补充完整,大部分同学能写对,个别同学依旧b和d不分。

  第四题,我会猜,第六题判断对错,孩子们*时接触的少,所以出错比较多。

  第七题连线,第八题圈出*翘舌音,此处少部分同学能做对,大部分其中有个别出错问题,属于基础知识不扎实。

  第十题,将诗句的序号按正确顺序排列,此处孩子们可能不理解题意,很多同学空着题没有做,练*中做过此类题,但是孩子们好像还是不理解题意。

  第十一题照样子,写句子。大部分同学能做对,理解题目的意思,但是个别同学仍旧把拼音写错,说明音节掌握不扎实。

  第十二题,连线,弟子规连接较好,诗句名字和作者连的不是太好。

  第十三题,阅读,孩子们可能刚入学没有接触过大段的文字,不知道做题技巧导致出错率高。

  第十四题,四个看图写话,应该来说题量比较大,大部分同学拼音有误或者没说一句完整的话,完成的不是太好。

  三、对教与学的反思

  针对这次考试,失分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由于学生刚从学前班升上一年级,他们的学**惯尚未形成,有些学生好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对于听讲、思维、发言、写字等*惯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拼音尚未过关。汉语拼音是学语文的起点,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从汉语拼音抓起。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学好汉语拼音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故以后要加强汉语拼音的教学与巩固。

  3、在*时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使学生把心里所想的,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这里有一个过程与方法的问题。我们在加强说引导的同时,逐渐让学生能够用笔把它写出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4、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学写字,教师要在指导上下功夫,教会学生执笔运笔的方法,严格要求学生掌握写字的姿势,力争使学生在写字入门后,把字写正确,端正而美观。

  5、注重经典阅读的背诵,特别是题目名字和作者名字。

  6、在课外阅读的同时,注意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读课外书。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分析3

  第一学期的期末考,孩子们考的都还挺不错。有点开心。特别是9班,语文居然是全级第一,完全没有想到!!太棒了!孩子们,好样的!

  打听了各个兄弟学校,除了与东华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外,其他的*均分都差不多。但据估计,与此次市*均分可能还是有2分左右的差距。有点点失望。我知道无论凭过程和结果都不能把问题完全归究于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而我这个语文备课组长到底该做些什么呢……

  第一年的教学,完全是被动的,对什么似乎都一无所知。不想太耀眼,却还是改不了张扬的性格。许多时候,是我错了吧。但好累,也很倔强,不想改过了。似乎也有点委屈……相信,一切总会好起来的吧。要有信心!

  这次统考试题新增了附加题,较以往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可以说与中考题型愈加接*了,各方面也愈加规整。

  一、基础题方面。

  古诗文默写得分率较高,学生默写比以前较有进步。统观基础题4题,默写7分所占比重相对是较大的,因此,在复*阶段,抓背诵和默写至关重要!另外,每一期的期末考试出题范围均为课本内容,研究*三年统考试题也能大致敲到此次的出题范围和大致篇目。

  严重的是,处于重方言区的孩子在拼音题(即使是选择题)得分率都非常低。我想,在拼音的学*方面应该重在*时的训练和积累,仅靠复*阶段的强化练*是基本不会有什么效果的。更何况2分的分值(还有1/4的命中率)与默写实打实的7分可谓九牛一毛了。

  改错别字题难度不高。但“苦心孤意”这个词能改对的学生还是不多。针对我所教的两个班来看,应该是复*阶段老师强调的不够,自己都对易考、易错字词把握的不够,学生没有经过有效的训练,知识巩固不牢,成果肯定是不甚理想的了。

  最后的描写和综合性学*得分率相对较高。一是*时训练的较多,二是题较简单,只要有一定文字功底和基本的语言功底的学生都能写好。但是描写风景的那道题学生在回答时还是千奇百怪的,那么在*时的作文训练时,不能简单的泛泛而谈,尤其是仿写某一段,完全可以以此类形式和要求让学生做一些系统训练,这样方能有的放矢,以不变应万变。

  二、阅读

  四篇阅读题,仍是两篇课内和两篇课外。课内的两篇,一篇是文言文,一篇是现代文;课外的最后一篇则是名著。

  文言文阅读基本上是*时练过无数次,也考过无数次的。但能得满分的还是为数不多。症结在于最后一个分析“物外之趣”的原因题。其实此题较开放,答题要点可以有很多(而且*时老师都有过提示和训练),但学生往往在整体的概括和提炼方面不够全面和细致,因此失分。

  课内分段是《紫藤罗瀑布》,可喜的是,经过训练,大多学生在答第一题句子的表达效果时大都知道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去分析(也即是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等),因此,得分率不低。但最后一题分析最后一段的表达作用,试卷上明确写出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但学生还是回答的乱七八糟,不知所云。更可气的是,在复*阶段,老师还规范的归纳了回答这类题的技艺方法,学生每天都有读,都有复*,但成效却并不佳。反思自己,我也有责任,自己知道哪些复*资料很重要,但完全放任学生,让其自背自查,没有硬性要求哪些必记必背,学生要应付七、八门课程,当然也是得过且过了。反过来看,其实是我对资料的重视度不够,有种第一年以观后效的旁观心态。

  课外阅读就只有完全看学生的发挥了,题型无非是概括主要内容、有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和谈自己感想。不难。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不够深刻,更谈不上全面,那么在以后的训练中就要有意识的注重课外阅读的答题训练。万变不离其宗,相信随着学生的逐渐成长,思维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应该能有所提高。

  名著阅读成了每年的必考题,因为统考的出题范围完全在课内,因此名著的`篇目和各个题型都能了然于胸,学生在*时的针对训练也较多,但在概括寓意和归纳特点方面还是欠全面和准确。

  三、写作

  从出题来看,此次作文较简单,为半命题,基本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但是创新度不高。

  从学生*作来看,大多学生*作立意不高。内容多为“我学会了做饭、洗碗、骑单车……”真正的优秀作文和高分作文大都写为“我学会了坚强、独立、仁爱……”从题目来看,两类等级的作文完全一目了然了。

  我们常说题目是一篇文章的文眼,阅读者也往往首先是从题目中对其作初步评判,可见,好的题目是一篇文章的亮点,甚至还可成为得胜的关键所在。

  令人高兴的是,大多学生还是明白了写作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因此,此次作文偏题的较少。但令人伤心的是,十班竟没有一篇高分作文!和李老师的七、八相较,在作文方面,还是在于*时做的不够好,训练的不到位。考场作文的另一些技巧自己都还欠缺,比如字数、卷面,更重要的是内容。我想这与老师自身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是有关的,没有谁好谁差,关键是自己要学会运用和发挥。怀才不遇的人只能说明是在某方面能力有限的人。

  四、附加题

  附加题得分率低是正常的。一方面在于初中生本身的文言文积累很少、底子薄,学生大多读不懂;另一方面,作为全卷的梯度题,其本身就是为了要拉开差距的。但是,在*时的训练中,可以加强古文阅读和理解方面的训练。读史使人明鉴,文言文的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积淀!

  总之,就我来说,新学期的第一次期末考还是令人满意的。从教第一年,我本是作好了不理想的打算,也希望自己能先沉下去,再一飞冲天。呵呵,但事实胜于雄辩,问题当然是存在的,但也没必要韬光养晦,抹杀孩子们的努力与付出。

  不得不再说一点,令人忧虑的是,学生的动手和思考能力还是较差,许多问题和方法仍是靠老师解决和归纳。我似乎也理所当然的不能免俗,我想这仍是应试教育的缺点吧。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分析3篇扩展阅读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分析3篇(扩展1)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分析3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分析1

  此次测试基本体现出了学生*时的学*情况。*均成绩86.58分,有1人不及格。优秀生53人,优秀率72.6%。现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分析:

  一、试卷分析

  1.注重积累和运用。

  本次试题紧扣文本,较好地处理了课内学*和课外阅读实践的有机整合,体现了大语文观。

  各类题型都需要学生在扎实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灵活运用,对于有了一定积累的六年级学生来说大有裨益。

  2.题型较全但未能联系生活实际,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还有几道题题意不明确,容易误导学生。比如:“字词部分”中画出错别字并改正里的“黑陶”一词,从本学期教学内容看,出题者的意图是想让改作“熏陶”,但“黑陶”一词确实存在。再者,“照样子写词语”中,例词是“绿草如茵”容易让学生误解为描写美景的词语,如果在“如”字下面加一个着重号学生就不会产生误解了。

  3.课内知识考查中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除一首诗外根本没提及。

  本学期有好几篇课文都是名家名篇,出题者应该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考查。

  二、试题内容及答题情况

  试卷共有“爱在春天的微风拂面里”“爱在夏天清凉的茶叶里”“爱在秋天成熟的果实里”“爱在冬天纷扬的雪花里”四部分,分值100分,对六年级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运用情况进行了具体测试。虽然题目进行了变化,但具体到每一个小题却依然是老套路。

  第一大题由于*时学生训练的较多,学的扎实、有效,失分相对较少。主要问题是对“绿草如茵”进行仿写。原本此题题意就不明确,再加上判卷老师判得太死,像“骄阳似火”“光阴似箭”等完全正确的词也全部扣了分,而且分值又很大,所以,一旦失分,大多都是2至5分。

  第二大题课内知识。学生的作答情况较好。只是有7个同学,学*太死板,让写一首描写梅花的诗,结果居然一个字都写不出来。课本上每天都背诵、默写的《墨梅》都不会用。

  第三大题阅读。一个是课内的,主要问题是对《孔子游春》一文节选语段的修辞的考查。原本比喻的修辞语段中有,但判卷老师紧按答案判,答案中没有“比喻”,所以,有31人都被扣掉了0.5分。

  第四大题*作。要求内容条理具体,有真情实感。有少数同学没有发挥出*日的写作水*,说明身体、选材上还有待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1.*日学*态度不端正,直接导致成绩的不理想。

  2.*日里几乎不做练*,所以对题目的理解不准确。

  3.有一些同学没能认真审题,作文基本功差,内容空洞,条理不清,写得不够具体。

  四、改进措施

  从以上问题看,我们今后的教学应该注意:

  1.注重词汇的积累。

  2.加强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体会重点词句含义的能力,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概括的能力。要把学生的兴趣从课内引导到课外阅读上来,拓展阅读的面,增加阅读的量。

  3.*作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选材能力。

  4.在教学中,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困生,教学设计体现分层教学,让他们有发展空间。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分析2

  半个学期很快过去了,期中考试已经结束。现在简单总结一下六年级3班语文的具体情况。

  总体情况:参考人数:50人参加考试。最高分是92分,最低分是13.5分。及格人数43人,不及格人数7人。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占28分。第一题是根据拼音写字成词,第二题是对近义词、反义词的掌握,第三题是改错字,并把成语分类。第四题考察的是关联词的用法。第五题主要是对书中的日积月累部分的运用。大部分学生做的还好。错的较多的就是*、反义词中的清脆、演奏的近义词,以及优雅、粗俗的反义词。学生很混淆。还有描写景色的名言警句,又很多学生写的不是描写景色的,而是状物的,错的较多。

  第二部分:句型转换及填空。占31分。句型主要是考察学生的扩句、缩句、修改病句以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错的较多的是缩句,这也是这学期以来的重点,练*过很多次,但是还是有很多同学不能缩到最简形式,今后在这方面还要多下点功夫。其次是修改病句,这一次的修改病句较难。其中有一题是把两个保卫改成保护,而很多同学删去了其中的一小句,这样就改变了句子的意思,所以错误。在填空部分,学生们做的都挺好。

  第三部分:课外阅读。占16分。自从上了五年级以来,阅读一直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但是这一次的阅读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都能的高分。相对而言,较难的就是解释文中词语了,减的分较多。

  第四部分:作文。占25分。以感动为话题,这是第三单元的作文主题。目的就是写人叙事,让人感动。作文扣的分相差很大,最少2分,最多只给了5分。主要问题是文章结构安排不够合理,文章条理不清晰,在叙事和写人的时候技巧单调,突现的不足就是学生好言好句的内在积淀太少,还有书写不工整也是很大的问题。

  今后的努力方向:

  1、抓住文本吃透教材扎实掌握文本的知识,多进行迁移训练。

  2、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表达,书写认真。

  3、多关注后进生,避免两极分化再严重。

  4、加强作文教学多布置当堂作文,要求把字写工整最好用炭素墨水的笔来答题要求学生看好题目要求再动笔。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分析3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的答题时间是10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点,涵盖了小学六年级下册前四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是一份切合农村小学生实际的、较有价值的语文试卷。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展现题型的多元而多样。

  综观这份试卷,其内容涵盖了“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大板块,题型多样而富有开创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方面的评价。

  2、突出语文的实践与开放。

  基础知识题的灵活运用,看拼音写词语题的基本功训练,课外阅读题的灵活丰富以及作文题的贴*生活实际,都拓展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并注重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3、注重课外的积累和运用。

  积累在语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学*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语言文字的积累过程。有了丰富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本次试题紧扣文本,较好地处理了课内学*和课外阅读实践的有机整合。

  总体说来,本份试题涉及面广、题型多样、难易适中,检测全面而合理,突出了重点,试题命题符合学生实际,问题明确无歧义,很规范,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是一份较为科学而合理的语文试卷。

  二、整体成绩统计与分析:

  这次参加考试人数130人,*均分数86.26分,及格人数122,及格率80%,优秀人数41人,优秀率36%,没有达到本次考试的预期目标。

  三、做题分析: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大致如下:

  (1)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字、词、句子部分学生掌握得较好,得分率较高;

  (2)字词方面,有少数学生写错别字,不能正确选择读音。

  (3)我会查字典一题中“志大才疏”的“疏”字的含义,多数学生丢分。

  (4)对于灵活性强的阅读理解,大部分学生的第一篇短文中第5小题“这一段文字回忆了——”填的不是十分准确,可见学生概括短文的能力有待提高。

  (5)在第二篇阅读题的第2小题中,有少数学生不能正确填写“信服”的反义词,失分的学生很多。

  (6)*作方面。这次作文写生活中让自己快乐而且是印象深刻的一件事。这次学生的作文整体上很好,学生的作文水*有明显提高。由于学生以前写过,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写的不错。基本达到了写作要求。而且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用词也不错。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1)词语句子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特别是有些容易写错的字,很多学生在这方面丢分。

  四、教学建议:

  1、基础知识的训练一定要扎实到位,特别是字、词、句的训练要反复进行,牢固掌握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才能有所提高。

  2、加强学生良好*惯的培养,注意审题,书写工整。

  3、阅读题更注意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老师在教学中要告诉学生多读短文,读通读顺读懂以后再答题。

  4、命题时题目表述要清楚明白,考察学生的能力要广泛,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得太死。

  5、注意多让学生练*写作,特别强调要抓住中心来写。作文的书写要工整、干净,标点符号一定要正确规范地使用。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分析3篇(扩展2)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总五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1

  一、 积累与运用(29分)

  1.卷面书写(3分)

  请把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规范,整洁美观。

  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 确凿(záo) 讪笑(shàn) 泥泞(nìng) 兀兀穷年(wù)

  B. 炽痛(chì)默契(qiè) 祈祷(qǐ) 人声鼎沸(dǐng)

  C. 哽咽(yàn) 蝉蜕(tuì) 可汗(hàn) 义愤填膺(yīng)

  D. 救济(jì) 嫉妒(jí) 环谒(yè) 鲜为人知(xiān)

  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B )(2分)

  A.菜畦 狂斓 骊歌 迥乎不同 B.叮嘱 逼狭 磐石 鞠躬尽瘁

  C.踌躇 崎岖 屏嶂 荒草萋萋 D.澎湃 怪诞 污秽 一泄万里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项是( D ) (2分)

  A. 假日里小丽随家长到海边旅游,海上波涛汹涌,岸边桑树呈碧,这沧海桑田的美景让她流连忘返。

  B.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着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C.初夏时节,拥有着美丽传说的凤凰山花团锦簇,树荣草盛,令游客们得意忘形。

  D.一个人如果想出类拔萃,就必须勇于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必须正视求学路上的挫折。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A.“六一”节,许多年轻人因为已经长大,也玩起了滚铁环等传统游戏,以此怀念童年。

  B.深深眷恋家乡南京的朱先生,在网上听到歌曲《锦上南京》,留下了亲切美好的印象。

  C.经过讨论,学校团委会做出了同意李华等五位同学加入共青团。

  D.端午节前夕,许多商家推出了物美价廉的节日礼盒,来满足消费者馈赠亲友的需求。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 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B. 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C. 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D. 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7、以下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全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B.《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乐府双璧” 即指《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这两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诗歌。

  C. 《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形象和感人至深的爱国志士形象。

  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它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8.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4分)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

  “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聊不起的!”

  有一次我偷偷的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

  ①这段文字选自《童年》,作者是高尔基。(2分)

  ②结合小说内容,概括文中的外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她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答:外祖母善良慈祥,聪明能干,胸怀宽大。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阿廖沙,使他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对困苦的生活。

  9.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4分)

  *年来,随着中国人消费力不断攀升,中国迅速崛起了大批奢侈品消费群。对此,某班开展以“勤俭节约,理性消费”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活动任务。

  ①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材料,请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人奢侈品消费的主要特点。(2分)

  2012 年中国奢侈品总消费额 460 亿美元,其中国外消费 271 亿美元,国内消费 189 亿美元,而 2005 年中国国内奢侈品销售额才 20 亿美元。

  2013 年春节期间,中国人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费总额达到 85 亿美元,中国人的消费占到了欧洲奢侈品市场同期销售总量的 65%。

  2014 年中国内地奢侈品销售量比上一年增长 7%。 而中国消费者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费支出增长高达31%,60%的奢侈品是在境外购买的。

  答:中国人奢侈品消费增长迅速,数额巨大,境外购买奢侈品现象尤其突出。

  ②在你班上存在着同学间相互攀比的现象。作为班长,面对家境一般,羡慕他人拥有名牌,内心有些自卑的小杰,你该如何来劝说呢?(1分)

  答:示例:小杰,生活普通一点没什么不好,物质的富裕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精神的富足更值得我们去追求,内心的自信更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意*即可)

  ③班上准备办一期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板报。请将下面的话补充完整,作为板报的部分内容。要求:句式对称,语意连贯。(21分)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祸端,节俭是国家强盛的支柱

  10、古诗文默写(6分)

  ①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 (吴均《山中杂诗》)

  ②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人情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⑤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⑥《木兰诗》中用对偶和互文的修辞,十分精确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诗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阅读《江南逢李龟年》,完成第11~12题。(6分)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有入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的含义,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三”层意思? (3分)

  答:自然的景色;国家的衰败;作者自己和艺人(李龟年)的颠沛流离。

  12.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二)阅读文言文《口技》,完成13—15题。(9分)

  口技(节选)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2分)

  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夹杂) ② 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

  ③几欲先走(跑) ④百千犬吠(狗叫)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①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答: (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子。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答: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15.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B )(3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三)阅读下面的科技作品,完成 16~18题。(9分)

  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

  ①什么是恐惧?恐惧就是对于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更*乎一种本能,例如遭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等等。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不过,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险,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②人们一般把常见的恐惧症分成四种: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人见到一些动物的影像、图片,或看到关于动物的逼真文字描述,都会感到恐惧并想要逃避,甚至伴有强烈的生理症状,如心悸、胸闷、出汗、透气困难等。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并且会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担心、害怕,如处于影剧院、地铁,尤其是电梯中,感到憋闷、呼吸困难、恐慌。密集恐惧症是对排列密集的较小物体害怕或觉得恶心,例如密密麻麻的虫卵、蜂巢、淋浴喷头的出水小孔,甚至草莓,等等。社交恐惧症大多存在于青少年,主要表现是对学校环境的恐惧,因升学、转学或者更换班级而焦虑等。

  ③恐惧自何而来?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例如,在某些惧怕蛇的人群里,有些人一生中甚至都未见过真正的蛇,但他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对蛇产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人类的这种恐惧心理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早期的灵长类动物为了生存,在险象环生的丛林里面必须提高警惕,小心防范,一旦看到威胁生命的动物靠*(比如毒蛇、蝎子、毒蜘蛛等等),就会恐惧逃窜。长期的记忆被储存下来,恐惧心理由此而生。

  ④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一般说来,对恐惧的东西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动物学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动物接触,在高楼表演杂技或修筑高楼的建筑工人不会恐高,尽管他们日常工作时就要面对这些危险,但是,通过知识的学*,技能的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险应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够泰然处之。所以,若想要摆脱你对某一事物的恐惧,就从积累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件事物本身开始吧!

  (选自《博物》 2012年第4期,有改动)

  1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3分)

  A.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所以恐惧心越重越好。

  B.常见的恐惧症有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

  C.人类对蛇的恐惧心理有可能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D.对恐惧的事物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做法是把四个选项的内容分别还原到原文,然后进行一一验证。第①段中有“如果保护过了头……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一句,据此可判断“恐惧心越重越好”说法欠妥。B、C、D三项分别能在③④⑤段中找到原句。

  17.第②段“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一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3分)

  答:不能去掉。把 “主要”去掉就变成了场所恐惧症的表现只有“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一个,和原句表意有差别。

  18.请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3分)

  【链接材料】电闪雷鸣时,我们很多人会感觉到强烈的恐惧,甚至会出现心悸、抽搐、身体蜷缩等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雷电恐惧症”。

  雷电恐惧症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怎样才能减少或消除对雷电的恐惧?

  答:可能源自雷电对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减少或消除对雷电的恐惧,需要学*雷电的常识,了解避雷有关知识,多听多看雷电这方面的声响和影片等。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链接所给材料并结合原文探究信息的能力。所给材料说明的是“雷电恐惧症”的表现,其产生的原因可以运用原文第③段说明的知识进行解释,即“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解答第(2)题,联系第④段中的“通过知识的学*,技能的训练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一句可知,掌握雷电的常识、了解避雷有关知识是关键。

  (四)阅读下面的文学作品,完成第19~24题。(17分)

  丑 红 薯

  王玉红

  ①从未见过如此丑陋的红薯,所以当我看到婆婆把它提进厨房,就在心里做好了扔掉它的准备。婆婆说,别看这些红薯样子丑,可甜了呢!

  ②那红薯是真丑,远远望去,就像一块儿土坷垃,灰不拉几的,它身上横七竖八爬满了深深的裂纹,没有裂纹的地方也粗糙得像一只布满老茧的手。这可怎么吃呢?左看右看,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可是婆婆说它可甜了,一个“甜”字诱惑着我,让我耐下心来认真地把它削了皮,它这才像一块儿真正的红薯了,把它和那些买来的漂亮红薯放在一块儿蒸熟。还别说,就是不一样,蒸熟的丑红薯吃起来更加香甜糯口。

  ③我问婆婆,这些红薯怎么长成这个样子呢?婆婆说,种红薯那块地是最赖的,在半坡,还是红土地,地里总是有捡不完的大大小小的料礓石,那些红薯在地底下遇到了这些坚硬的石块,只能避让着,就长成那样了。那要是把它种在最好的地里,说不定它会更好吃呢?我说。婆婆摇了摇头:红薯呀,只有种在最赖的地里才能这么好吃呢。我恍然大悟。

  ④记得父母种地时,大块儿的肥沃田地往往留给小麦,半坡开的小片荒地则总是非红薯莫属。种小麦的田,精耕细耙,一个大点儿的土块也要敲碎,还要上足氮磷肥。种红薯的地,很少犁耙,也很少上肥料。一场春雨过后,在地里刨上一个个小坑,红薯就在里面安家了。待红薯苗成活后,锄个两遍,没多久,翠绿翠绿的红薯秧就把田地罩得严严实实,一阵风过,红薯叶摇曳生姿,还真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风韵呢。可这时,母亲却要把这些已经蜿蜒得长长的还生了须根的红薯秧重新给翻扯起来,甚至于猪没啥吃了,到红薯地里一阵刀光剑影,杀一篮子红薯叶,就是猪草了。为什么呢?我问。母亲说,这都是为了让红薯把所有的劲儿都用在地下的根茎上。翻过的红薯叶,有的背面朝上,在阳光下泛着白白的光,像极了河水中的鱼白肚,几天过后,又去看,红薯叶竟又恢复了往日的模样。霜降过后,红薯叶变得枯黄稀落,根部露出一个个微微隆起的小土丘来,土丘下面就是红薯了。

  ⑤丑红薯生长在贫瘠的土地里,极少的养分,极少的水分,使他们地面的秧叶没有那么茂盛,坚硬的土质又让它们的根茎长不了太大,于是他们把吸收进体内的阳光和微薄的养分全部化作甜蜜贮存在小小的根茎里;土层下的小石块儿使它们处处碰壁,也使他们学会了怎样生存;历经刀光剑影和撕扯的疼痛以及风霜的折磨,再经过一番水与火的洗礼,丑红薯终于变得营养丰富,香甜可口。那些肥地里的红薯,因为土质好,肥水足,所以秧子好,块儿大,圆滑,但是水分也大,远远没有丑红薯营养高味道美。

  ⑥日子总是疙疙瘩瘩,吃起来却是甜甜蜜蜜。这是一个诗人笔下的红薯。当我听到这两句诗时,会意地笑了。一个人,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成熟;一个人的人生,只有尝遍千辛万苦才会精彩。生活像块儿丑红薯,虽然一颗心被疙疙瘩瘩的日子磨砺得粗糙不已,布满了裂纹,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正是这一串串疙疙瘩瘩的日子,才串起了一个甜甜蜜蜜的人生。

  (选自《洛阳晚报》 2012年10月31日)

  19.【词语理解】丑红薯的“丑”表现在哪里?它为什么会那样“丑”呢?(2分)

  答:外表丑陋,像块土坷垃,灰不拉几,外表粗糙,并且布满了裂纹。那样丑的原因是种红薯那块地是最赖的,在半坡,还是红土地,地里总是有捡不完的大大小小的料礓石,那些红薯在地底下遇到了这些坚硬的石块,只能避让着,就长成那样了。

  20. 【分析特点】丑红薯虽丑,但非常香甜可口,原因是什么?(2分)

  答:缺少养分和水分,使他们地面的秧叶没有那么茂盛,坚硬的土质又让它们的根茎长不了太大,土层下的小石块儿使丑红薯学会了生存,于是他们把吸收进体内的阳光和微薄的养分全部化作甜蜜贮存在小小的根茎里,丑红薯终于变得营养丰富,香甜可口。

  21. 【探究内容】文中说“我恍然大悟”,作者悟到了什么?(3)

  答:忽然明白了过去父母把红薯只种在半坡小荒地上、也不精耕细作、而且翻扯秧苗,甚至割些红薯叶喂猪的原因。

  22. 【句子理解】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一阵风过,红薯叶摇曳生姿,还真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风韵呢。

  答:这里引用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来形容红薯叶的繁茂翠绿,增添了文章的诗意。

  ②历经刀光剑影和撕扯的疼痛以及风霜的折磨,再经过一番水与火的洗礼,丑红薯终于变得营养丰富,香甜可口。

  答:用拟人的手法,将红薯的生长过程说成是经历刀光剑影和风霜的折磨,以及经过水与火的洗礼,生动形象的突出了丑红薯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变得香甜可口。

  23. 【领悟主旨】文章结尾句“生活像块儿丑红薯,虽然一颗心被疙疙瘩瘩的日子磨砺得粗糙不已,布满了裂纹,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正是这一串串疙疙瘩瘩的日子,才串起了一个甜甜蜜蜜的人生。”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4分)

  答:结构上:总结全文,点明题目。(2分)内容上:升华主旨,阐明一个人,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成熟,一个人的人生,只有尝遍千辛万苦才会精彩。(2分)

  24【拓展迁移】学*本篇文章,请你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个能够引发人启迪的事物,写出你的启发。(50字以内)(3分)

  答:言之有理即可

  三、作 文(50分)

  在你的生活中,你曾遇到过怎样的眼神?留在你记忆深处的眼神,又怎样触动你的心?请以“ 的眼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

  2、主题鲜明,写出真情实感;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字数不少于500字,字迹工整清晰。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2

  一、 积累与运用(29分)

  1.卷面书写(3分)

  请把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规范,整洁美观。

  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 确凿(záo) 讪笑(shàn) 泥泞(nìng) 兀兀穷年(wù)

  B. 炽痛(chì)默契(qiè) 祈祷(qǐ) 人声鼎沸(dǐng)

  C. 哽咽(yàn) 蝉蜕(tuì) 可汗(hàn) 义愤填膺(yīng)

  D. 救济(jì) 嫉妒(jí) 环谒(yè) 鲜为人知(xiān)

  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B )(2分)

  A.菜畦 狂斓 骊歌 迥乎不同 B.叮嘱 逼狭 磐石 鞠躬尽瘁

  C.踌躇 崎岖 屏嶂 荒草萋萋 D.澎湃 怪诞 污秽 一泄万里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项是( D ) (2分)

  A. 假日里小丽随家长到海边旅游,海上波涛汹涌,岸边桑树呈碧,这沧海桑田的美景让她流连忘返。

  B.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着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C.初夏时节,拥有着美丽传说的凤凰山花团锦簇,树荣草盛,令游客们得意忘形。

  D.一个人如果想出类拔萃,就必须勇于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必须正视求学路上的挫折。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A.“六一”节,许多年轻人因为已经长大,也玩起了滚铁环等传统游戏,以此怀念童年。

  B.深深眷恋家乡南京的朱先生,在网上听到歌曲《锦上南京》,留下了亲切美好的印象。

  C.经过讨论,学校团委会做出了同意李华等五位同学加入共青团。

  D.端午节前夕,许多商家推出了物美价廉的节日礼盒,来满足消费者馈赠亲友的需求。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 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B. 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C. 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D. 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7、以下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全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B.《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乐府双璧” 即指《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这两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诗歌。

  C. 《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形象和感人至深的爱国志士形象。

  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它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8.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4分)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

  “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聊不起的!”

  有一次我偷偷的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

  ①这段文字选自《童年》,作者是高尔基。(2分)

  ②结合小说内容,概括文中的外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她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答:外祖母善良慈祥,聪明能干,胸怀宽大。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阿廖沙,使他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对困苦的生活。

  9.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4分)

  *年来,随着中国人消费力不断攀升,中国迅速崛起了大批奢侈品消费群。对此,某班开展以“勤俭节约,理性消费”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活动任务。

  ①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材料,请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人奢侈品消费的主要特点。(2分)

  2012 年中国奢侈品总消费额 460 亿美元,其中国外消费 271 亿美元,国内消费 189 亿美元,而 2005 年中国国内奢侈品销售额才 20 亿美元。

  2013 年春节期间,中国人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费总额达到 85 亿美元,中国人的消费占到了欧洲奢侈品市场同期销售总量的 65%。

  2014 年中国内地奢侈品销售量比上一年增长 7%。 而中国消费者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费支出增长高达31%,60%的奢侈品是在境外购买的。

  答:中国人奢侈品消费增长迅速,数额巨大,境外购买奢侈品现象尤其突出。

  ②在你班上存在着同学间相互攀比的现象。作为班长,面对家境一般,羡慕他人拥有名牌,内心有些自卑的小杰,你该如何来劝说呢?(1分)

  答:示例:小杰,生活普通一点没什么不好,物质的富裕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精神的富足更值得我们去追求,内心的自信更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意*即可)

  ③班上准备办一期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板报。请将下面的话补充完整,作为板报的部分内容。要求:句式对称,语意连贯。(21分)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祸端,节俭是国家强盛的支柱

  10、古诗文默写(6分)

  ①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 (吴均《山中杂诗》)

  ②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人情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⑤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⑥《木兰诗》中用对偶和互文的修辞,十分精确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诗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阅读《江南逢李龟年》,完成第11~12题。(6分)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有入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的含义,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三”层意思? (3分)

  答:自然的景色;国家的衰败;作者自己和艺人(李龟年)的颠沛流离。

  12.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二)阅读文言文《口技》,完成13—15题。(9分)

  口技(节选)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2分)

  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夹杂) ② 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

  ③几欲先走(跑) ④百千犬吠(狗叫)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①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答: (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子。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答: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15.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B )(3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三)阅读下面的科技作品,完成 16~18题。(9分)

  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

  ①什么是恐惧?恐惧就是对于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更*乎一种本能,例如遭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等等。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不过,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险,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②人们一般把常见的恐惧症分成四种: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人见到一些动物的影像、图片,或看到关于动物的逼真文字描述,都会感到恐惧并想要逃避,甚至伴有强烈的生理症状,如心悸、胸闷、出汗、透气困难等。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并且会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担心、害怕,如处于影剧院、地铁,尤其是电梯中,感到憋闷、呼吸困难、恐慌。密集恐惧症是对排列密集的较小物体害怕或觉得恶心,例如密密麻麻的虫卵、蜂巢、淋浴喷头的出水小孔,甚至草莓,等等。社交恐惧症大多存在于青少年,主要表现是对学校环境的恐惧,因升学、转学或者更换班级而焦虑等。

  ③恐惧自何而来?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例如,在某些惧怕蛇的人群里,有些人一生中甚至都未见过真正的蛇,但他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对蛇产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人类的这种恐惧心理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早期的灵长类动物为了生存,在险象环生的丛林里面必须提高警惕,小心防范,一旦看到威胁生命的动物靠*(比如毒蛇、蝎子、毒蜘蛛等等),就会恐惧逃窜。长期的记忆被储存下来,恐惧心理由此而生。

  ④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一般说来,对恐惧的东西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动物学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动物接触,在高楼表演杂技或修筑高楼的建筑工人不会恐高,尽管他们日常工作时就要面对这些危险,但是,通过知识的学*,技能的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险应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够泰然处之。所以,若想要摆脱你对某一事物的恐惧,就从积累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件事物本身开始吧!

  (选自《博物》 2012年第4期,有改动)

  1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3分)

  A.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所以恐惧心越重越好。

  B.常见的恐惧症有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

  C.人类对蛇的恐惧心理有可能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D.对恐惧的事物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做法是把四个选项的内容分别还原到原文,然后进行一一验证。第①段中有“如果保护过了头……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一句,据此可判断“恐惧心越重越好”说法欠妥。B、C、D三项分别能在③④⑤段中找到原句。

  17.第②段“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一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3分)

  答:不能去掉。把 “主要”去掉就变成了场所恐惧症的表现只有“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一个,和原句表意有差别。

  18.请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3分)

  【链接材料】电闪雷鸣时,我们很多人会感觉到强烈的恐惧,甚至会出现心悸、抽搐、身体蜷缩等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雷电恐惧症”。

  雷电恐惧症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怎样才能减少或消除对雷电的恐惧?

  答:可能源自雷电对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减少或消除对雷电的恐惧,需要学*雷电的常识,了解避雷有关知识,多听多看雷电这方面的声响和影片等。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链接所给材料并结合原文探究信息的能力。所给材料说明的是“雷电恐惧症”的表现,其产生的原因可以运用原文第③段说明的知识进行解释,即“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解答第(2)题,联系第④段中的“通过知识的学*,技能的训练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一句可知,掌握雷电的常识、了解避雷有关知识是关键。

  (四)阅读下面的文学作品,完成第19~24题。(17分)

  丑 红 薯

  王玉红

  ①从未见过如此丑陋的红薯,所以当我看到婆婆把它提进厨房,就在心里做好了扔掉它的准备。婆婆说,别看这些红薯样子丑,可甜了呢!

  ②那红薯是真丑,远远望去,就像一块儿土坷垃,灰不拉几的,它身上横七竖八爬满了深深的裂纹,没有裂纹的地方也粗糙得像一只布满老茧的手。这可怎么吃呢?左看右看,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可是婆婆说它可甜了,一个“甜”字诱惑着我,让我耐下心来认真地把它削了皮,它这才像一块儿真正的红薯了,把它和那些买来的漂亮红薯放在一块儿蒸熟。还别说,就是不一样,蒸熟的丑红薯吃起来更加香甜糯口。

  ③我问婆婆,这些红薯怎么长成这个样子呢?婆婆说,种红薯那块地是最赖的,在半坡,还是红土地,地里总是有捡不完的大大小小的料礓石,那些红薯在地底下遇到了这些坚硬的石块,只能避让着,就长成那样了。那要是把它种在最好的地里,说不定它会更好吃呢?我说。婆婆摇了摇头:红薯呀,只有种在最赖的地里才能这么好吃呢。我恍然大悟。

  ④记得父母种地时,大块儿的肥沃田地往往留给小麦,半坡开的小片荒地则总是非红薯莫属。种小麦的田,精耕细耙,一个大点儿的土块也要敲碎,还要上足氮磷肥。种红薯的地,很少犁耙,也很少上肥料。一场春雨过后,在地里刨上一个个小坑,红薯就在里面安家了。待红薯苗成活后,锄个两遍,没多久,翠绿翠绿的红薯秧就把田地罩得严严实实,一阵风过,红薯叶摇曳生姿,还真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风韵呢。可这时,母亲却要把这些已经蜿蜒得长长的还生了须根的红薯秧重新给翻扯起来,甚至于猪没啥吃了,到红薯地里一阵刀光剑影,杀一篮子红薯叶,就是猪草了。为什么呢?我问。母亲说,这都是为了让红薯把所有的劲儿都用在地下的根茎上。翻过的红薯叶,有的背面朝上,在阳光下泛着白白的光,像极了河水中的鱼白肚,几天过后,又去看,红薯叶竟又恢复了往日的模样。霜降过后,红薯叶变得枯黄稀落,根部露出一个个微微隆起的小土丘来,土丘下面就是红薯了。

  ⑤丑红薯生长在贫瘠的土地里,极少的养分,极少的水分,使他们地面的秧叶没有那么茂盛,坚硬的土质又让它们的根茎长不了太大,于是他们把吸收进体内的阳光和微薄的养分全部化作甜蜜贮存在小小的根茎里;土层下的小石块儿使它们处处碰壁,也使他们学会了怎样生存;历经刀光剑影和撕扯的疼痛以及风霜的折磨,再经过一番水与火的洗礼,丑红薯终于变得营养丰富,香甜可口。那些肥地里的红薯,因为土质好,肥水足,所以秧子好,块儿大,圆滑,但是水分也大,远远没有丑红薯营养高味道美。

  ⑥日子总是疙疙瘩瘩,吃起来却是甜甜蜜蜜。这是一个诗人笔下的红薯。当我听到这两句诗时,会意地笑了。一个人,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成熟;一个人的人生,只有尝遍千辛万苦才会精彩。生活像块儿丑红薯,虽然一颗心被疙疙瘩瘩的日子磨砺得粗糙不已,布满了裂纹,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正是这一串串疙疙瘩瘩的日子,才串起了一个甜甜蜜蜜的人生。

  (选自《洛阳晚报》 2012年10月31日)

  19.【词语理解】丑红薯的“丑”表现在哪里?它为什么会那样“丑”呢?(2分)

  答:外表丑陋,像块土坷垃,灰不拉几,外表粗糙,并且布满了裂纹。那样丑的原因是种红薯那块地是最赖的,在半坡,还是红土地,地里总是有捡不完的大大小小的料礓石,那些红薯在地底下遇到了这些坚硬的石块,只能避让着,就长成那样了。

  20. 【分析特点】丑红薯虽丑,但非常香甜可口,原因是什么?(2分)

  答:缺少养分和水分,使他们地面的秧叶没有那么茂盛,坚硬的土质又让它们的根茎长不了太大,土层下的小石块儿使丑红薯学会了生存,于是他们把吸收进体内的阳光和微薄的养分全部化作甜蜜贮存在小小的根茎里,丑红薯终于变得营养丰富,香甜可口。

  21. 【探究内容】文中说“我恍然大悟”,作者悟到了什么?(3)

  答:忽然明白了过去父母把红薯只种在半坡小荒地上、也不精耕细作、而且翻扯秧苗,甚至割些红薯叶喂猪的原因。

  22. 【句子理解】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一阵风过,红薯叶摇曳生姿,还真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风韵呢。

  答:这里引用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来形容红薯叶的繁茂翠绿,增添了文章的诗意。

  ②历经刀光剑影和撕扯的疼痛以及风霜的折磨,再经过一番水与火的洗礼,丑红薯终于变得营养丰富,香甜可口。

  答:用拟人的手法,将红薯的生长过程说成是经历刀光剑影和风霜的折磨,以及经过水与火的洗礼,生动形象的突出了丑红薯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变得香甜可口。

  23. 【领悟主旨】文章结尾句“生活像块儿丑红薯,虽然一颗心被疙疙瘩瘩的日子磨砺得粗糙不已,布满了裂纹,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正是这一串串疙疙瘩瘩的日子,才串起了一个甜甜蜜蜜的人生。”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4分)

  答:结构上:总结全文,点明题目。(2分)内容上:升华主旨,阐明一个人,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成熟,一个人的人生,只有尝遍千辛万苦才会精彩。(2分)

  24【拓展迁移】学*本篇文章,请你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个能够引发人启迪的事物,写出你的启发。(50字以内)(3分)

  答:言之有理即可

  三、作 文(50分)

  在你的生活中,你曾遇到过怎样的眼神?留在你记忆深处的眼神,又怎样触动你的心?请以“ 的眼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

  2、主题鲜明,写出真情实感;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字数不少于500字,字迹工整清晰。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3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c)(2分)

  A、撩起(liāo)沼泽(zhǎo)强迫(qiáng)污秽(huì)

  B、书塾(shú)嫉妒(jì)炽痛(chì)宰割(zǎi)

  C、宿儒(sù)抽屉(tì)哺育(bǔ)难堪(kān)

  D、衣襟(jīn)讪笑(shàn)干脆(chuì)深邃(suì)

  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D)(2分)

  A、义愤填膺忘乎所以杂乱无章气冲斗牛一反既往

  B、无暇及此层出不穷马革裹尸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C、狼狈不堪一泻万丈荒草萋萋兴高采烈恭恭敬敬

  D、死而后己人声鼎沸抽抽搭搭来势汹汹浩浩荡荡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短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2分)

  A、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惟妙惟肖的艺术品。

  B、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俩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D、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我们就应当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2分)

  A、中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一举囊括了13枚金牌中的11枚,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B、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

  C、过去这个学校不执行“学生以学为主”,所以学生的学*水*很低。

  D、凡事要依靠群众,否则就做不成什么大事。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2分)

  A、《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写的一首诗,作者常被称为是“交替性诗人”。

  B、《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他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C、《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代表作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6、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2分)

  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结构严谨,作者总领全文后,先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劝说的口吻含蓄抒情,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关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

  C、《最后一课》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小弗郎士、韩麦耳先生的形象,表现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D、《黄河颂》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二、古代诗文阅读与积累(共18分)

  7、古诗文默写。(8分)

  (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2)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3)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6)运用夸张,描写木兰矫健的雄姿和行军的迅速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文言文阅读:

  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8、对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2分)

  A、患记问不若人(担心)邑人奇之(对……感到惊奇)

  B、迨能倍诵乃止(等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C、或在马上(有的人)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D、温公尝言(曾经)当涂掌事(通“途”,道)

  9、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2分)

  A、其所精诵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B、迨能倍诵乃止蒙乃始就学

  C、自以为大有所益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余闻之也久

  10、翻译句子。(4分)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仲永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11、选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C)

  A.用力多者收功远。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三、现代文阅读(共27分)

  《种春风》

  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

  邮局里人不多,我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人,戴副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的。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我扫了一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

  老人的外套油渍斑斑,我不由得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宝姿”风衣。我正戴着MP3耳机听歌呢,老人忽然伸出手来,我忙摘下耳机。他说:“姑娘,麻烦你帮我取张汇款单。”

  我拿了一张给他,他又说:“姑娘,你能帮我写一下吗﹖人老了,戴上花镜也怕写错。”我有点儿无可奈何,但看他恳请,也只好从命。

  “寄到哪里﹖”我问。“就照这报纸上印的地址寄吧。”他指着巴掌大的一篇文章说。

  我很快看完了那则煽情的报道——原来是说某村的一个小女孩,父母去县城卖菜的途中出了车祸,肇事司机至今没有消息,她只好跟着80岁的奶奶生活,学费、生活费都没有着落。

  “多可怜啊!”老人说。

  “骗你呢,大伯。这肯定是骗局,连照片都没有,哪能信?”

  老人很固执:“肯定是真的。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你说,谁要有活着的办法会这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

  我抬起头来,打量着这个猛然打动了我的老人。他其貌不扬,甚至是寒酸的,摊开的双手老茧重重。老人叹口气说:“小的时候家里穷啊,要不是别人帮我,我肯定活不到现在。

  为保险起见,我拨通了那家报社的电话,他们不仅知道老人的大名,还说,他每月都要寄钱来,他们对他非常感激。

  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只有500元,但那天他寄出的钱是300元。我有些震惊,300元对我而言无所谓,一篇稿子而已,可对老人几乎是倾其所有。老人说:“下个月我还要寄,让她们祖孙俩起码能吃上饭。”

  不知为什么,我的眼角有些湿润,如果不是亲手填写这张汇款单,我很难相信一个也刚刚吃饱的人,正在把钱寄往一个更穷的地方。那一刻,我的心隐隐不安。一个买瓶CD香水就要花上千儿八百的女人,是越来越爱自己了,却对他人越来越铁石心肠。

  那天,我领取的稿费将*2000元,我也要了一张汇款单,写了同一个地址,寄去了一点儿钱。老人非常感动,一个劲地说:“姑娘,我替她们祖孙俩谢谢你!”

  我连忙摇头。哪里用他替陌生人感谢我,我才要感谢他,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漠的、斤斤计较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信任,它就会是热情的、柔软的。

  和老人告别后,我的心头别样的温暖。外面春风乍起,心里的春天也悄悄来了,我想起三毛的一首老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首歌,但一直不明白,春风怎么可以种﹖但那天我在风中走着,终于知道,春风是可以种的,(虹莲有删改)

  12.文章划线句“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中“遗忘的.东西”指的是什么?(4分)

  13.文章中有好几处地方描写了老人的外貌,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4.写出文中“我”感情变化的过程。(2分)

  15.文章的标题“种春风”有什么深刻食义?(3分)

  12.(3分)对他人的关爱之心(意思相*即可)

  13.(3分)①外表的寒酸与心灵的美好形成对比(或用外表的寒酸衬托心灵的美好)②欲扬先抑(意思相*即可)

  14.(4分)隐隐不安(震惊)别样温暖(意思相*即可)

  15.(3分)希望人人都能关爱别人,并能把这种爱心传递给每个人。(意思相*即可)

  塞外的春天

  ①说到长城外边,古代的诗人们,常常想作永久的荒凉。“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疑不到天涯”、“三春那得桃杏花”,好像塞外是常冬常寒,除了飞沙飘雪以外,什么都没有。其实塞外自有动人的春天,也绮丽,也温馨,使人热辣辣,软绵绵,所看到听到的充满了生命的愉快欢欣。

  ②首先报道春消息的是“啦啦”的白乌鸦,跟“嘎嘎”的长颈雁。它们回来了,也就是说真要“大地回春”了。到了“惊蛰”,蛰伏的昆虫们可并不惊动,只是沙滩可以看见惊鸿,树上新飞来了鸣鸠,陪衬上旧有的百灵、沙鸡……天上地上,声音色泽都起了新的变化。简单的复杂了,素朴的绚烂了。

  ③“春分河自烂”,冷冰冰静悄悄的黄河,长眠了四个月,忽然塌陷龟裂,接着流起凌来,大块的像山,小块的像床,有长条,有方块,你撞我,我挤你,筑成了冰坝,拦高了春水,大渠小渠,黄水汤汤,有金色鲤鱼在跳跃。当家家尝到开河鱼的鲜味儿的时候,宏哗咆哮的黄河流凌完了,*滑如镜,皮筏子、*底船都等着下河了。

  ④清明确是天清日朗,可是走遍原野,也看不见一点嫩绿苹芽。春雨贵如油,那是华北的话,要是在塞外,清明时节雨纷纷,简直是百年不遇的事。碰到阴天,也说不定还是飘几片白雪。杏花要到谷雨节才能看到,天气太干了吧,薄薄的花瓣,小小的花朵,像憔悴多病的荚人。从谷雨到立夏,世界可要剧变了。娇艳是榆叶梅,芬芳是丁香,高雅是真珠穗,泼辣是马兰苹,海棠夭桃,应有尽有,葡萄藤萝,到处都成架。如果您立在归绥城头上看去,真是烟云雾树,家家锦绣,百花烂漫,万紫千红。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扬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踏上去,有的软绵绵,有的沙沙响,可算是十分春色,布满了人间。

  ⑤要想看看塞外的嬉春图,那么,黄昏的*沙落雁,清晨的乳鸠争巢,当然很有意思。不过最有情趣的还是艳阳天芳草地里看牧场。时间最好在太阳刚刚西斜的当儿,成百成千的牛羊驼马,都吃得饱欣欣地,胖油油地,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精神。您看吧,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特角;有的追,有的跑,有的抱,有的跳;有三角的趣剧,有四角的笑料,有勇武的正生,有滑稽的丑角。胜利的拉开嗓子唱歌,失败的夹着尾巴逃走。形形色色,画不出也写不出。这儿的爱情广场,没有金钱、地位、门第的问题,各自凭了先天的毛色,当下的健康,*常的人缘,一时的机智,决定成功跟失败,大体上看,是“天地皆春,百兽率舞”。

  ⑥我看过幽燕的上林春色,我看过江南的草长莺飞,这些都不能使我忘情于塞外的渠口春涨,绕郭柳烟。我参与过陕坝的“手栽杨柳三千树”,我抚摸过归绥的“春风十万散榆钱”。六七年来,却是越走越远,越走越向南,哪里是天上,哪里是人间?哪里是中原,哪里是九边?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阅天空,有去有还。我愿藉春风寄语,我想请海水传言,看饱了繁花似锦,听够了软语如绵;最好是青春结伴,最快是人在春先,我希望再踏草原,我希望飞度阴山,看天青日白,万家胜欢,埋骨在黄河湾处,大青山前。

  16、本文(2)-(5)段描绘了四幅塞外春天的图画,分别是百鸟报春图、黄河开冻图、百花闹春图、百兽嬉春图。这四幅图是按时间顺序描写的。(3分)(评分:每空1分)

  17、品味、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扬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轻浮”写出了柳絮轻盈飘逸的情状;“滥造”突出了榆钱数量之多

  (2)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

  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把动物的活动描写得丰富多彩而富有情趣。

  18、第⑥段中“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阔天空,有去有还。”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怕听嘎嘎的雁声。(3分)

  因为“我”听到大雁嘎嘎的叫声,就会由大雁的“有去有还”,想到“我”却远离家乡,有去无还。(大意对即可)

  19、仔细晶读文章最后一段划线部分,结合全文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热爱家乡,希望尽快回到家乡,叶落归根的思想感情。(评分:4分。大意对即可)

  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10分)

  名著阅读

  外祖母痛苦地说:“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

  “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外祖父个头小,声音却出奇地高,震耳欲聋的。

  我的母亲站起来,走到窗前。背冲着大家,一声不吭。

  20、《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我”(阿廖沙),善良乐观的外祖母,自私残暴的外祖父,贪婪恶毒的舅舅们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2分)

  21、节选部分描绘了怎样一种生活环境?联系全文,你认为这对阿廖沙成长有什么影响?(3分)

  黑暗污浊、尔虞我诈、充满邪恶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阿廖沙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综合性学*

  材料一每年四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材料二湖北省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乐,助人为乐。他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至今,他除了读医学、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材料三《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22、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1分)

  23、针对材料三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惯”的主题活动。

  ①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②如果让你去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学校为全校师生作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2分)

  五、书写与写作(共53分)

  24、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也许渴望得到……把它写出来吧。请以“渴望得到__________”为题目,选择合适的体裁写一篇文章,字数在600字以上。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4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归省shěng 粗犷guǎng 锲而不舍 迫不急待

  B、冗杂rǒng 蓦然mò 妇孺皆知 荒草萋萋

  C、告罄qìng 赢弱yíng 惊惶失措 义愤填膺

  D、叱咤chà 悲怆cāng 略胜一畴 锋芒毕露

  2、下列成语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文山老君山有一棵特大的香樟树,高30余米,粗13.5米,树冠覆盖面积达721.31*方 米,令人叹为观止。

  B、学校辩论赛上,王佳同学语无伦次的逐一论述,把对手驳得哑口无言。

  C、前面是万丈深渊,后面是虎视眈眈的猎人,鹿群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D、家喻户晓的体坛明星姚明、李娜相继退役,结束了他们在赛场上的传奇人生。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通过县工商局、环保局等部门的联合整治,使城区环境卫生有了明显改善。

  B、四月的砚山黑巴草场是旅游者露营最好的季节。

  C、据统计,今年万年县贡米种植面积为2000亩,比去年增加了431多亩。

  D、为了防止流感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②虾是水世界里的呆子,③所以不到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④决不惮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钩尖送到嘴里去的,⑤掘出穿在铜丝做的小钩上,⑥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⑦伏在河沿上去钓虾。

  A、⑥⑤⑦②④③① B、①②③⑥⑦⑤④

  C、⑥⑤⑦③②④① D、⑥⑤⑦①④②③

  5、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横线上依次应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多一些和谐与温暖, ,多一些真诚与团结, 。

  A、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B、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C、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D、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古诗赏析(4分)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6、对“黄梅时节”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早春 B、暮春 C、夏季 D、秋季

  7、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品味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前两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

  B、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C、第三句点题,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班超,字仲升,扶风*陵人,徐令①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②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王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③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注释]①徐令:徐县县令。②执:操持,做。③研:通“砚”。

  8、句子划分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居︱家常执勤苦 B、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C、左右皆笑︱之 D、兄固︱被召诣校书郎

  9、解释下面的加点字(3分)

  辍( ) 效( ) 乃( )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11、根据文意,梳理班超、班彪、班固是什么关系?并写出文中的成语(2分)

  12、班超在为人、品行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3分)

  13、默写(8分)

  (1) ,弹琴复长啸。

  (2) ,云从窗里出

  (3)春潮带雨晚来急, 。

  (4)故园东望路漫漫, 。

  (5)中华五千年,英雄辈出,书写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使人想起清人赵翼在《论诗》中的名句:

  (6)《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终于凯旋的诗句是: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冬天的温度》(14分)

  ①冷空气突袭,天气骤冷,居民纷纷换上冬衣。行走在城市街头,满眼都是臃肿的路人,似乎突然之间,街道也变得臃肿起来。裹着厚厚的羽绒衣,行人依然紧缩双手,步履匆匆,不乐意长时间呆在户外。

  ②中午,我接儿子放学,回到小区,见保安身穿大氅,像一尊挺立的石雕守卫在门岗前。儿子问:“他们不冷吗?”我说:“没有人不感觉到冷。”“他们为什么不躲进屋?”“这是他们的工作。”我回答。儿子沉默了。依往日*惯,儿子会有谢谢之类的话,今天却没有。

  ③走出门岗不远,一阵冷风袭来,为避开风的凛冽,我扭回头,恰巧看到风掀起了保安的衣角,保安的大氅下,套着的竟然是薄薄的`一层毛衣。

  ④回到家中,儿子把他的玩具一个个藏进被褥,我问儿子捣什么鬼,儿子说玩具也怕冷,给它们保保暖。一会,儿子说:“爸爸,给保安送些衣服好吗?”我的心颤了一下,我故意问:“那么多保安我们送得完吗?”儿子又说:“小区也有很多人啊,每人送一件,他们穿很长时间呢。”

  ⑤我答应了儿子,从衣橱找出去年的保暖内衣和羊毛衫,陪着儿子走出家门。来到楼下,我让儿子去送,我站在楼角远远看着。儿子双手捧着衣物,走到保安身边,用双手举起衣物,保安愣了,他弄不明白儿子做什么,但是很快,保安接过衣服,夹在胳膊下,空出一只手,庄重而严肃地给儿子敬了个标准军礼。

  ⑥儿子回到我的身边,像完成一件艰巨任务似的欢快起来。下午送儿子去学校时,从保安的眼神里,我读出一种感动。

  ⑦下午放学,儿子从学校里带回一只50厘米长宽的纸箱,上面写着:天冷了,他们却站在寒风中!!!回到小区,把它高高贴在门口,用手压了又压,保证不会被寒风吹掉才回去。

  ⑧第二天,我们路过小区门岗,十几名保安列出整齐的队列,由保安队长带领着,齐刷刷向我和儿子敬礼。保安队长说,一个晚上,他们就收到小区居民送来的几百件衣物,三年也用不完啊,感谢,感谢,实在感谢!他紧紧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

  ⑨去学校的路上,寒风依然,我问儿子还冷不,儿子说,天冷,我不冷。

  14、根据提示,按故事发展顺序,在横线上填相应的事件。(2分)

  儿子发现保安衣服单薄→ ,→ ,→保安列队向我和儿子敬礼。

  15、文章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6、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7、结尾段中的“天冷,我不冷”这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18、文中孩子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小小的举动,触动了父亲,感动了邻居,温暖了保安,我们身边类似这样的“以小见大”的例子很多,请你举出一个,并说说这件事反映了事例中人物什么样的品德、修养或精神风貌。(3分)

  (二)《垂钓》(16分)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海参崴的海与另处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小虫。其实岂止是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花狂吠,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

  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的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又起竿,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胖老人每次起竿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两人都在嘲讽对方,两人谁也不服谁。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仍然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狗吠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

  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由对手来证明。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是何等惶恐。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

  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好,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塑,组成我们心中海参崴。

  19、“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分别指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胖老人和瘦老人互相嘲讽对方的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作者说这句话的意义何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你是怎样理解“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这句话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末说两位老人“像两座恒久的雕塑”,请根据其中的含义,举出生活

  中的一个例子作简要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心中的海参崴”与“地理上的海参崴”有何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2分)

  A、本文通过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凝重肃杀的气氛,衬托了两位垂钓者的形象。

  B、文章认为,正确的钓鱼法应该像胖老人那样,多持钓钩,大小鱼都要,而不能像瘦老人那样自命清高,执著固守,只想钓大鱼。

  C、胖老人与瘦老人尽管在钓鱼时互相嘲讽,但在生活中却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很难分开。

  D、本文作者没有否定胖老人丰收,也没有否定瘦老人的固守,而是认为这两位垂钓者代表了人生追求的两个方面。

  E、本文借对两位垂钓者的描写,阐发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任何一个事物的整体,都是由许多对立的方面构成

  四、写作

  26、综合性学*.(6分)

  每年的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微笑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有了微笑,就多了阳光,多了欢乐。

  (1)请写出两个含有“笑”字的褒义成语: , 。(2分)

  (2)请给你的朋友发送一条祝福短信。要求含有“微笑”一词,50字以内。(2分)

  (3)5月8日下午班会课,班级准备在教室里举行“最美微笑”评选活动。班长派你去邀请班主任老师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你打算怎么对班主任说?(3分)

  27、作文.(50分)。

  下面两个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生活中处处有风景。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风景,灿烂的文化艺术是一道风景,天真无邪的童真是一道风景,助人为乐是一道风景,辛勤的身影是一道风景,埋头苦学是一道风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是一道风景……每一道风景都令我们陶醉,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

  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 文体符合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字数不少于500字;(3)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在你的记忆中,总有那么一些往事,一段经历,一种情感,他们或许让你高兴,或许让你痛苦,或许让你迷惘,或许让你释怀……不管何种感受,都值得你去珍藏。请以“总有 值得珍藏”为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④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1、B 2、B 3、C 4、A 5、B 6、C 7、B 8、D

  9、停止、 效仿、于是

  10、家境贫寒,班超常常被官府雇佣去抄写来供养(母亲)

  11、班彪与班固、班超是父子关系,班固与班超是兄弟关系。投笔从戎

  12、胸有大志;孝顺父母,在家常做辛苦劳累之事,而且不认为是羞耻的。

  13、独坐幽篁里、 鸟向檐上飞、 野渡无人舟自横、 双袖龙钟泪不干、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儿子送衣服给保安、 儿子贴纸箱在门口(小区居民送衣服给保安)

  15、天气骤冷,居民纷纷换上冬衣,不乐意呆在户外,引出下文,为下文送衣服作铺垫。

  16、比喻,生动、形象写出了保安即使天气寒冷依然坚守自己的岗位的情形

  17、不矛盾, “天冷”是指天气,“我不冷”,是因为“我”的行为带动了居民送温暖的活动;保安、小区居民的行动又温暖了“我”。

  18、有事例,分析品行,表述具体:比如我们的教师上课时发现走道上的一张纸,他弯腰拾起来丢到了垃圾筐里。这反映了老师言传身教的品德。

  19、取舍标准:只钓大鱼,不要大海琐碎的施舍;堂皇形象: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较量的人类代表。

  20、两位老人各自不同的性格和追求。胖老人:活泼,随和,容易满足,追求物质;瘦老人:执著,倔强,追求精神。

  21、自认为的完美并非无懈可击。

  22、彼此的价值都需要对手的存在才能实现和证明。

  23、示例:美与丑、欢乐与痛苦、顺境与逆境等,彼此相互对立,但惟其并存,才能体现出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

  24、“地理上的海参崴”是博大和力量的象征,而“心中的海参崴”是作者的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做人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智慧,人生道路上永远的提醒。

  25、BC

  26、(1)示例:笑逐颜开 谈笑风生 (2)略 (3)略

  27、略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5

  一、 积累与运用(29分)

  1.卷面书写(3分)

  请把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规范,整洁美观。

  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 确凿(záo) 讪笑(shàn) 泥泞(nìng) 兀兀穷年(wù)

  B. 炽痛(chì)默契(qiè) 祈祷(qǐ) 人声鼎沸(dǐng)

  C. 哽咽(yàn) 蝉蜕(tuì) 可汗(hàn) 义愤填膺(yīng)

  D. 救济(jì) 嫉妒(jí) 环谒(yè) 鲜为人知(xiān)

  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B )(2分)

  A.菜畦 狂斓 骊歌 迥乎不同 B.叮嘱 逼狭 磐石 鞠躬尽瘁

  C.踌躇 崎岖 屏嶂 荒草萋萋 D.澎湃 怪诞 污秽 一泄万里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项是( D ) (2分)

  A. 假日里小丽随家长到海边旅游,海上波涛汹涌,岸边桑树呈碧,这沧海桑田的美景让她流连忘返。

  B.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着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C.初夏时节,拥有着美丽传说的凤凰山花团锦簇,树荣草盛,令游客们得意忘形。

  D.一个人如果想出类拔萃,就必须勇于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必须正视求学路上的挫折。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A.“六一”节,许多年轻人因为已经长大,也玩起了滚铁环等传统游戏,以此怀念童年。

  B.深深眷恋家乡南京的朱先生,在网上听到歌曲《锦上南京》,留下了亲切美好的印象。

  C.经过讨论,学校团委会做出了同意李华等五位同学加入共青团。

  D.端午节前夕,许多商家推出了物美价廉的节日礼盒,来满足消费者馈赠亲友的需求。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 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B. 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C. 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D. 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7、以下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全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B.《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乐府双璧” 即指《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这两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诗歌。

  C. 《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形象和感人至深的爱国志士形象。

  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它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8.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4分)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

  “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聊不起的!”

  有一次我偷偷的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

  ①这段文字选自《童年》,作者是高尔基。(2分)

  ②结合小说内容,概括文中的外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她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答:外祖母善良慈祥,聪明能干,胸怀宽大。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阿廖沙,使他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对困苦的生活。

  9.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4分)

  *年来,随着中国人消费力不断攀升,中国迅速崛起了大批奢侈品消费群。对此,某班开展以“勤俭节约,理性消费”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活动任务。

  ①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材料,请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人奢侈品消费的主要特点。(2分)

  2012 年中国奢侈品总消费额 460 亿美元,其中国外消费 271 亿美元,国内消费 189 亿美元,而 2005 年中国国内奢侈品销售额才 20 亿美元。

  2013 年春节期间,中国人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费总额达到 85 亿美元,中国人的消费占到了欧洲奢侈品市场同期销售总量的 65%。

  2014 年中国内地奢侈品销售量比上一年增长 7%。 而中国消费者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费支出增长高达31%,60%的奢侈品是在境外购买的。

  答:中国人奢侈品消费增长迅速,数额巨大,境外购买奢侈品现象尤其突出。

  ②在你班上存在着同学间相互攀比的现象。作为班长,面对家境一般,羡慕他人拥有名牌,内心有些自卑的小杰,你该如何来劝说呢?(1分)

  答:示例:小杰,生活普通一点没什么不好,物质的富裕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精神的富足更值得我们去追求,内心的自信更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意*即可)

  ③班上准备办一期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板报。请将下面的话补充完整,作为板报的部分内容。要求:句式对称,语意连贯。(21分)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祸端,节俭是国家强盛的支柱

  10、古诗文默写(6分)

  ①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 (吴均《山中杂诗》)

  ②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人情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⑤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⑥《木兰诗》中用对偶和互文的修辞,十分精确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诗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阅读《江南逢李龟年》,完成第11~12题。(6分)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有入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的含义,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三”层意思? (3分)

  答:自然的景色;国家的衰败;作者自己和艺人(李龟年)的颠沛流离。

  12.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二)阅读文言文《口技》,完成13—15题。(9分)

  口技(节选)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2分)

  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夹杂) ② 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

  ③几欲先走(跑) ④百千犬吠(狗叫)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①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答: (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子。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答: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15.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B )(3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三)阅读下面的科技作品,完成 16~18题。(9分)

  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

  ①什么是恐惧?恐惧就是对于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更*乎一种本能,例如遭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等等。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不过,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险,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②人们一般把常见的恐惧症分成四种: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人见到一些动物的影像、图片,或看到关于动物的逼真文字描述,都会感到恐惧并想要逃避,甚至伴有强烈的生理症状,如心悸、胸闷、出汗、透气困难等。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并且会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担心、害怕,如处于影剧院、地铁,尤其是电梯中,感到憋闷、呼吸困难、恐慌。密集恐惧症是对排列密集的较小物体害怕或觉得恶心,例如密密麻麻的虫卵、蜂巢、淋浴喷头的出水小孔,甚至草莓,等等。社交恐惧症大多存在于青少年,主要表现是对学校环境的恐惧,因升学、转学或者更换班级而焦虑等。

  ③恐惧自何而来?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例如,在某些惧怕蛇的人群里,有些人一生中甚至都未见过真正的蛇,但他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对蛇产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人类的这种恐惧心理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早期的灵长类动物为了生存,在险象环生的丛林里面必须提高警惕,小心防范,一旦看到威胁生命的动物靠*(比如毒蛇、蝎子、毒蜘蛛等等),就会恐惧逃窜。长期的记忆被储存下来,恐惧心理由此而生。

  ④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一般说来,对恐惧的东西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动物学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动物接触,在高楼表演杂技或修筑高楼的建筑工人不会恐高,尽管他们日常工作时就要面对这些危险,但是,通过知识的学*,技能的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险应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够泰然处之。所以,若想要摆脱你对某一事物的恐惧,就从积累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件事物本身开始吧!

  (选自《博物》 2012年第4期,有改动)

  1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3分)

  A.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所以恐惧心越重越好。

  B.常见的恐惧症有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

  C.人类对蛇的恐惧心理有可能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D.对恐惧的事物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做法是把四个选项的内容分别还原到原文,然后进行一一验证。第①段中有“如果保护过了头……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一句,据此可判断“恐惧心越重越好”说法欠妥。B、C、D三项分别能在③④⑤段中找到原句。

  17.第②段“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一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3分)

  答:不能去掉。把 “主要”去掉就变成了场所恐惧症的表现只有“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一个,和原句表意有差别。

  18.请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3分)

  【链接材料】电闪雷鸣时,我们很多人会感觉到强烈的恐惧,甚至会出现心悸、抽搐、身体蜷缩等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雷电恐惧症”。

  雷电恐惧症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怎样才能减少或消除对雷电的恐惧?

  答:可能源自雷电对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减少或消除对雷电的恐惧,需要学*雷电的常识,了解避雷有关知识,多听多看雷电这方面的声响和影片等。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链接所给材料并结合原文探究信息的能力。所给材料说明的是“雷电恐惧症”的表现,其产生的原因可以运用原文第③段说明的知识进行解释,即“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解答第(2)题,联系第④段中的“通过知识的学*,技能的训练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一句可知,掌握雷电的常识、了解避雷有关知识是关键。

  (四)阅读下面的文学作品,完成第19~24题。(17分)

  丑 红 薯

  王玉红

  ①从未见过如此丑陋的红薯,所以当我看到婆婆把它提进厨房,就在心里做好了扔掉它的准备。婆婆说,别看这些红薯样子丑,可甜了呢!

  ②那红薯是真丑,远远望去,就像一块儿土坷垃,灰不拉几的,它身上横七竖八爬满了深深的裂纹,没有裂纹的地方也粗糙得像一只布满老茧的手。这可怎么吃呢?左看右看,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可是婆婆说它可甜了,一个“甜”字诱惑着我,让我耐下心来认真地把它削了皮,它这才像一块儿真正的红薯了,把它和那些买来的漂亮红薯放在一块儿蒸熟。还别说,就是不一样,蒸熟的丑红薯吃起来更加香甜糯口。

  ③我问婆婆,这些红薯怎么长成这个样子呢?婆婆说,种红薯那块地是最赖的,在半坡,还是红土地,地里总是有捡不完的大大小小的料礓石,那些红薯在地底下遇到了这些坚硬的石块,只能避让着,就长成那样了。那要是把它种在最好的地里,说不定它会更好吃呢?我说。婆婆摇了摇头:红薯呀,只有种在最赖的地里才能这么好吃呢。我恍然大悟。

  ④记得父母种地时,大块儿的肥沃田地往往留给小麦,半坡开的小片荒地则总是非红薯莫属。种小麦的田,精耕细耙,一个大点儿的土块也要敲碎,还要上足氮磷肥。种红薯的地,很少犁耙,也很少上肥料。一场春雨过后,在地里刨上一个个小坑,红薯就在里面安家了。待红薯苗成活后,锄个两遍,没多久,翠绿翠绿的红薯秧就把田地罩得严严实实,一阵风过,红薯叶摇曳生姿,还真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风韵呢。可这时,母亲却要把这些已经蜿蜒得长长的还生了须根的红薯秧重新给翻扯起来,甚至于猪没啥吃了,到红薯地里一阵刀光剑影,杀一篮子红薯叶,就是猪草了。为什么呢?我问。母亲说,这都是为了让红薯把所有的劲儿都用在地下的根茎上。翻过的红薯叶,有的背面朝上,在阳光下泛着白白的光,像极了河水中的鱼白肚,几天过后,又去看,红薯叶竟又恢复了往日的模样。霜降过后,红薯叶变得枯黄稀落,根部露出一个个微微隆起的小土丘来,土丘下面就是红薯了。

  ⑤丑红薯生长在贫瘠的土地里,极少的养分,极少的水分,使他们地面的秧叶没有那么茂盛,坚硬的土质又让它们的根茎长不了太大,于是他们把吸收进体内的阳光和微薄的养分全部化作甜蜜贮存在小小的根茎里;土层下的小石块儿使它们处处碰壁,也使他们学会了怎样生存;历经刀光剑影和撕扯的疼痛以及风霜的折磨,再经过一番水与火的洗礼,丑红薯终于变得营养丰富,香甜可口。那些肥地里的红薯,因为土质好,肥水足,所以秧子好,块儿大,圆滑,但是水分也大,远远没有丑红薯营养高味道美。

  ⑥日子总是疙疙瘩瘩,吃起来却是甜甜蜜蜜。这是一个诗人笔下的红薯。当我听到这两句诗时,会意地笑了。一个人,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成熟;一个人的人生,只有尝遍千辛万苦才会精彩。生活像块儿丑红薯,虽然一颗心被疙疙瘩瘩的日子磨砺得粗糙不已,布满了裂纹,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正是这一串串疙疙瘩瘩的日子,才串起了一个甜甜蜜蜜的人生。

  (选自《洛阳晚报》 2012年10月31日)

  19.【词语理解】丑红薯的“丑”表现在哪里?它为什么会那样“丑”呢?(2分)

  答:外表丑陋,像块土坷垃,灰不拉几,外表粗糙,并且布满了裂纹。那样丑的原因是种红薯那块地是最赖的,在半坡,还是红土地,地里总是有捡不完的大大小小的料礓石,那些红薯在地底下遇到了这些坚硬的石块,只能避让着,就长成那样了。

  20. 【分析特点】丑红薯虽丑,但非常香甜可口,原因是什么?(2分)

  答:缺少养分和水分,使他们地面的秧叶没有那么茂盛,坚硬的土质又让它们的根茎长不了太大,土层下的小石块儿使丑红薯学会了生存,于是他们把吸收进体内的阳光和微薄的养分全部化作甜蜜贮存在小小的根茎里,丑红薯终于变得营养丰富,香甜可口。

  21. 【探究内容】文中说“我恍然大悟”,作者悟到了什么?(3)

  答:忽然明白了过去父母把红薯只种在半坡小荒地上、也不精耕细作、而且翻扯秧苗,甚至割些红薯叶喂猪的原因。

  22. 【句子理解】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一阵风过,红薯叶摇曳生姿,还真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风韵呢。

  答:这里引用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来形容红薯叶的繁茂翠绿,增添了文章的诗意。

  ②历经刀光剑影和撕扯的疼痛以及风霜的折磨,再经过一番水与火的洗礼,丑红薯终于变得营养丰富,香甜可口。

  答:用拟人的手法,将红薯的生长过程说成是经历刀光剑影和风霜的折磨,以及经过水与火的洗礼,生动形象的突出了丑红薯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变得香甜可口。

  23. 【领悟主旨】文章结尾句“生活像块儿丑红薯,虽然一颗心被疙疙瘩瘩的日子磨砺得粗糙不已,布满了裂纹,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正是这一串串疙疙瘩瘩的日子,才串起了一个甜甜蜜蜜的人生。”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4分)

  答:结构上:总结全文,点明题目。(2分)内容上:升华主旨,阐明一个人,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成熟,一个人的人生,只有尝遍千辛万苦才会精彩。(2分)

  24【拓展迁移】学*本篇文章,请你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个能够引发人启迪的事物,写出你的启发。(50字以内)(3分)

  答:言之有理即可

  三、作 文(50分)

  在你的生活中,你曾遇到过怎样的眼神?留在你记忆深处的眼神,又怎样触动你的心?请以“ 的眼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

  2、主题鲜明,写出真情实感;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字数不少于500字,字迹工整清晰。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分析3篇(扩展3)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3篇

  一、把下面声母按字母表的顺序连线。(19分)

  二、照样子,写一写。(6分)

  h—ǎi—(hǎi)zh—u——zhuàng

  n—üè—x—ǚn—

  q——ān—quānt———tiáo

  三、看看小猫各吃哪条鱼。(5分)

  qiáojiāhuàdúɡu

  画读过桥家

  四、看拼音写汉字。(14分)

  yíɡèshànɡxiàèrshísāntiān

  hétǔrùkǒumùtou

  苗地

  五、我知道这些字是这样写的。(8分)

  例:八:丿八

  木:天:

  火:上:

  六、我会给图片选名字。(16分)

  xiǎocǎomóguxīguāyèzi

  xiāngjiāoyùmǐhuāduǒbáicài

  七、写出意思相反的词。(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6分)

  出—()小—()左—()

  有—()远—()上—()

  八、拉拉手。(8分)

  大爸

  花家

  爸朵

  玻璃

  九、你能选择正确吗?(12分)

  入八

  1、我们来自四面()方。

  2、这里是()口。

  天zhěnɡ大

  3、()下了整整一()。

  4、明()老师请()家吃水果。

  木禾

  5、我家后面有一片树()。

  6、绿绿的()苗。

  十、我会照样子,写句子。(6分)

  例:爸爸妈妈笑了,我也笑了。

  1、明明写作业,我也。

  2、,也。

  例:小明打球,小红跑步。

  3、哥哥擦玻璃,我。

  4、,。

  小学一年级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卷

  (时间:70分钟,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总分

  得分

  一、我会按顺序默写单韵母。(6分)

  二、我能在整体认读音节下面划“—”。(8分)

  三、我能用下面的单韵母组成复韵母。(6分)

  a o e i u ü

  四、我会读拼音,写字词。(10分)

  tiān shànɡ xiǎo shǒu dà rén bái yún shí yuè

  ()

  ér zi rù kǒu jiǔ ɡè qī tiān tǔ dì

  五、我会拼,我会连(8分)

  hú dié pí qiú tái dēnɡ bái é

  六、我会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8分)

  木 目

  ( )耳 ( )光 ( )头 耳( )

  禾 和

  ( )苗 ( )* 我( )你 锄(chu)( )

  七、我会照样子,找朋友。(12分)

  早 来 出 开 无 前

  入 晚 去 有 后 关

  八、我会给字宝宝组词。(10分)

  大( ) 禾( ) 日( )

  天( ) 木( ) 白( )

  人( ) 上( )

  火( ) 下( )

  九、我会加一笔,变成新字。(6分)

  大——( ) 日——( )

  口——( ) 人——( )

  二——( ) 木——( )

  十、按课文内容填空(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7分)

  1、曲项( )( )歌,( )( )浮绿( )。

  2、( )去( )( )里,烟 村( )五 家。亭台( )( )座,( )( )( )枝花。

  十一、开心阅读。(9分)

  星期天下午,我坐在阳台上画画。

  我用绿色的水彩笔在纸上画了一片森林,森林碧绿碧绿的,树木长得十分茂密。

  我又在森林的上方,画上蓝蓝的天空,天空中有朵朵洁白的云。

  我又在森林中画几只小鸟,黄黄的羽毛,尖尖的小嘴,很有趣。

  最后,我给图画写上小标题:《小鸟的.家》。

  1、短文有( )自然段。

  2、填一填。“我”在纸上画了 、 、 、 和 。

  3、请在文中用“ ”画出写颜色的词。

  十二、看图写话。 (10分)

  请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注意把句子写通顺,把写工整正确,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提示: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读dú一yì读dú,按àn要yāo求qiú分fēn类lèi。(12分)

  b ri j ui zhi sh en yin yu ing yun

  声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韵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体认读音节: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看kàn图tú,写xiě出chū正zhènɡ确què的de音yīn节jié。(12分)

  三、数shǔ一yì数shǔ,填tián一yì填tián。(8分)

  、看kàn图tú写xiě汉hàn字zì。(6分)【在线字典查询】

  五、把bǎ下xià列liè句jù子zi补bǔ充chōnɡ完wán整zhěnɡ。(9分)

  xiǎo hóu zài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zài chànɡ ɡē。

  mó ɡu xiànɡ________________.

  六、根ɡēn据jù课kè文wén内nèi容rónɡ填tián空kònɡ。(13分)

  1.自己的事自己________。靠人,靠________,靠祖上,不算是________汉!

  2.影________是我的好朋友,我拍________他也拍________。

  3.海________变蓝了,洗亮了________起的________阳。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分析3篇(扩展4)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3篇

  一、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校对(jiào) 字帖(tiè) 锲而不舍(qiè) 妇孺皆知

  B. 镐头(gǎo) 门框(kuàng) 气冲斗牛(dǒu) 家喻户晓

  C. 钥匙(shi) 抹杀(mǒ) 鲜为人知(xiǎn) 深恶痛绝

  D. 疙瘩(da) 诘问(jí) 锋芒毕露(lòu) 慷慨淋漓

  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①*期,人文节目《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②节目中多位艺术家和演员通过读信的方式,与写信者的灵魂对话,与写信者的人性共舞。③每封信都是一个窗口,可以从中看见颠倒乱世间“家书抵万金”的深情厚谊、“山长水阔和何处”的千回百转、“行人临发又开封”的小心翼翼……④泛黄的信纸,传递出的是“信仰、信念、信守、自信”,给人的是发现、感动、激励、震撼……⑤一字千金,尺素温暖,你期待与《信*》相约吗?

  A. 第①句中的“广泛”修饰“关注”,可见《信*》被关注度之高。

  B. 第②句“通过读信的方式”中的“通过”与“多位艺术家和演员”中的“和”都是起连接作用的词。

  C. 第③句运用排比修辞,表明每封信都会承载特殊时代下某种朴素的情感。

  D. 第④句中“信仰”“信念”都是名词,第⑤句中的“吗”不是叹词。

  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陈康肃公善射”一句中“康肃”是陈尧咨的谥号,它是后人根据陈尧咨生前事迹与品德授予的称号,“康”是古汉语中有“安宁、富足”的意思。

  B.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民歌,它塑造了既有英雄气,更有女儿情的木兰形象。其中的复沓、铺排式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C. 杨绛在《老王》一文中写到老王外貌丑陋、品行可能有污点、病体的丑陋,这些叙述看似**淡淡,无阴无晴,其实其中包含了深沉的情感。

  D. 萧红代表作有《呼兰河传》《生死场》《唐吉诃德》等,她写的《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展现了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二、句子默写

  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岑参)

  (2)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竹里馆》王维)

  (3)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韩愈)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两个句式意思相互交错、相互补充。请写出《木兰诗》中另外两句有类似表达效果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人把自己从野兽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中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怎么看?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甲: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乙: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四、综合性学*

  班级开展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甲同学朗诵了*的《长征》诗后,乙同学接着朗诵光未然的《黄河颂》。假如你是主持人,请设计一段串联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讲述了南仁东的感人事迹,请为该事迹拟写一个恰切的标题。

  为给*建成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南仁东带领他的团队22年来足迹遍云贵300个喀斯特地区的洼坑。野外生活异常艰苦,他们喝的是天然的“浑水”,吃的是自带的冰冷干粮,冬天实是冷得受不了就与同事燃起篝火相拥取暖。他们克服了不可想象的困难,推辞了国外高薪的聘请,最终于20xx年9月迎来了“大射电”——*“天眼”的竣工。同年10月,*“天眼”首批观测成果对外公布;探测到来自数千光年甚至几万光年的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两颗获得国际认证,这使得*走在了世界天文界的前列。20xx年9月15日,72岁的南仁东,把仿佛挥洒不完的精力留给了“*天眼”,自己却永远地离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内容或主题角度推荐一部自己喜欢的爱国影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选自《资治通鉴》)

  (乙)鲁肃代①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②?”肃造次③应曰:“临时施宜④。”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⑤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就之,拊⑥其背曰:“吕子明,吾不如卿才略所及乃⑦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注)①代:取代。诣:拜访。②虞(yú):意料,预料。③造次:鲁莽,轻率。④宜:适宜的策略。⑤豫:预先。⑥拊(fǔ):抚摸。⑦乃:竟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但当涉猎__________

  (2)过蒙屯下__________

  2.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停顿。

  不 可 以 故 意 待 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吾不如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4.(甲)文中孙权的“善”劝和(乙)文中吕蒙与鲁肃的沟通,都很有艺术性,请结合短文内容简要分析。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贾大山的《莲池老人》,完成后面小题。

  庙后街有一座寺院,山门殿宇早坍塌了,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气象苍古。寺院西南两面是个池塘,清清的水面上,有鸭、有鹅,有荷;池塘南岸的一块石头上,常有一位老人抱膝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寺院虽破,里面却有一座钟楼。那是唐代遗物,青瓦重檐,两层楼阁,楼上吊着一口巨大的铜钟。据说,唐代钟楼,全国只有四个半了,可谓弥足珍贵。只是年代久了,墙皮酥裂,瓦垄里生满枯草。若有人走*它,老人就会隔着池塘喝喊:“喂——不要上去,危险——”

  老人很有一些年纪了,眉毛胡子雪白,嗓音却很雄壮。文物保管所的所长告诉我,他是看钟楼的,姓杨,名莲池。1956年春天,文保所成立不久,就雇了他,每月四月钱的补助,一直看到现在。

  我喜欢文物,时常到那寺院里散心。有一天,我顺着池塘的坡岸走过去。

  “老人家,辛苦了。”

  “不辛苦,天天歇着。”

  “今年高寿啊?”

  “谁晓得,活糊涂了,记不清楚了。”

  聊了一会儿,我们就熟了。老人单身独居,老伴儿早故去了。他的生活很简单,有米、面吃就行。两个儿子都是菜农,可他又在自己的院里种了菜,栽了葱。除了收拾菜畦子,天天坐在池边的石头上,看天上的鸽子,看水中的荷叶,有时也到寺院里去清除里面的杂草、狗粪。——这项劳动也在那四元钱当中。

  他不爱说话,可一开口,便有自己的思想。中秋节前的一天晚上,我和所长去看他,见他一人坐在院里,很是寂寞。我说:“老人家,买台电视看吧。”

  “不买。”他说,“那是玩具。钱凑手呢,买一台看看,那是我玩它;要是为了买它,借债还债,那就是它玩我了。”

  我和所长都笑了,他也笑了。那天晚上,月色很好,他的精神也很好,不住地说话。他记得那座寺院里当年有几尊罗汉、几尊菩萨,现在有几块石碑、几棵树木,甚至记得钟楼上面住着几窝鸽子。秋夜天凉,我让他去披件衣服。他刚走到屋门口,突然站住了,走到门外去,朝着钟楼,放声喊起来:“喂——下来,那里玩不得呀!踩坏我一片瓦,饶不了你……”喊声未落,见一物腾空一跃,逃走了。他说他的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他有“功夫”。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分析3篇(扩展5)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5)份

  一.1.B. 2.D. 3.A. 4.B. 5.B. 6.C. 7.C. 8.D 9.B. 10.D.

  11.⑴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⑵好读书,不求甚解⑶留取丹心照汗青

  ⑷但愿人长久⑸兴,百姓苦,亡,百姓苦⑹天涯若比邻

  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⑻坐看云起时⑼明朝散发弄扁舟⑽一阵烟,一撮灰。

  二.12.即使 有时 喂 代词马13.C

  14.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呀! 15.D

  16.形象塑造:千里马——遭遇悲惨,怀才不遇;饲马者——专横残暴,无知狂 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以马喻人,正反对比论证,论证环环相扣。阐明的道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或“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人才,人才得不到重用。”

  17.C

  18.写了母亲因我说错话而责罚了我。对应了“管束我最严,慈母兼任严父。”

  19.不矛盾。母亲对我很严格,不在别人面前骂我,其实是保护我的自尊心,是 母亲懂得教育的方式。在没有旁人的时候,她才会责罚我。

  20.“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感受,言之有理即可。

  21.评价:略;

  引入名言可参考(无引入要扣分):?儿行千里母担忧。

  ?天地宽大,父母恩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孟郊

  ④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 — 但丁

  四.22.刘禹锡 白居易 23.A 24.D 25.画面:虽然有船沉没了,但它的旁边会有成千上万的船只击流驶过,虽然有树枯死了,但枯死的树木前头将有千千万万树木欣欣向荣。哲理:事实总是不断发展变 化的,新生事物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最终必将取代旧事物。

  五.26.是一次坐火车是的偶然相聚,时间短,是无意碰见的人和事。高人加了双引号,具体是指“这高不是身高的高、**的高,而是精神的高,灵魂的高!”

  27.首尾呼应,使文章故事完整,结构紧凑。

  28.“距离他*的四五排人都侧耳倾听”

  “ 通常,坐火车看到的情景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在玩手机不吵不闹,车厢很安静。偶尔来 几个火车上的售货员,扯着嗓门叫卖他们的产品,使人生厌。今天却很特别,”

  “我的头脑打了个激灵,立马清醒了,身心内外充满了希冀和渴望。”

  “我屏声静气、聚精会神地听这位“高人”细谈”

  “记下他的QQ号,我仿佛得到一件宝物似的,心满意足地下车了。”

  29.语言描写(句子略)肖像描写(句子略)30.议论,后两问略,言之有理即可。

  六.31.略 32.参考:?相传周穆王到这里游玩(也说唐朝开国大奖尉迟敬德途经此地),人困马乏,马蹄刨出泉水而得名。?秦始皇祖先嬴非子在天水牧马滩为周王室牧马。此地曾出土战国秦汉时期的地图,竹简。?天水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

  最佳答案:驳岸天一阁,影入马跑泉。雕塑道边立,丝路一带飞。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3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热忱(chén) 淳朴(chún)   童稚(zhì)    绯红(fěi)

  B.和煦(xù)   豁亮(huò)   殷红(yīn)   惟妙惟肖(xiào)

  C.拮据(jū)   发酵(jiào)  提防(dī)    参差不齐(cī)

  D.汲取(jí)   炽热(chì)    匿名(nì)   称心如意(chè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不记其数 冥思暇想 谈笑风生 天翻地覆

  B.相形见拙 川流不息 见异思迁 申张正义

  C.再接再厉 义愤填膺 栩栩如生 截然不同

  D.正襟微坐 惟妙惟肖 迎刃而解 自出新裁

  3.下面句子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挥而就。只有长期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D.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重视外语学*、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5、下列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赵云是蜀国五虎将之一,以骁勇善战著称。一杆长枪,两救幼主,征战无数,屡建奇功。(《三国演义》)

  B、王熙凤的性格是多面性格的交融:协理宁国府,机警能干;弄权铁槛寺,敛富贪财;毒设相思局,阴险毒辣。(《红楼梦》)

  C、菩提祖师住在灵山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是传授美猴王武艺的师傅,对三教九流、长生之术、七十二变、腾云驾雾等样样精通。(《西游记》)

  D、宋江原是一刀笔小吏,怒杀阎婆惜后被逼上梁山。人称“孝义黑三郎”的他,在回沂州接老父时,曾杀了四只吃掉老父的老虎。(《水浒传》)

  6、下列作家、作品及内容搭配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列夫.托尔斯泰》——《名人传》——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B、《我的母亲》——《胡适自传》——胡适——母亲

  C、《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韩非子》——秦越人

  D、《藤野先生》——《朝花夕拾》——鲁迅——藤野先生

  7、下列加点词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的一项是( )(2分)

  A、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

  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实在标致极了。

  C、父亲的手真巧,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

  D、我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

  8、根据语境续写句子,构成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人生许多的事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许多的选择如果能让我们抓住,就有可能抵达成功,但我们一次一次失去机会。没有关系,那只是命运剥夺了你活得高贵的权利,却没有剥夺你活得伟大的权利!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但可以有白云的飘逸; , ; , 。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9、洛克菲勒是美国的亿万富翁,但是他的孩子在花完了父母给的零用钱后又觉得不够时,父母会鼓励孩子自己挣钱。星期天,孩子们便忙着为家里拔草、打扫花园或为家人擦皮鞋:一双鞋5美分,一双长靴10美分。孩子经常从父母那里听到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对这种“父母给做家务的孩子付报酬”的家教方式你赞同吗?说说你的认识和理由。(2分)

  10、用诗词原句填空。(每题1分,共12分)

  ①举杯邀明月, ___________________ 。 (李 白《月下独酌》)

  ②请为父老歌, 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羌村三首》)

  ③ _______________,地利不如人和。(《孟子》两章)

  ④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提出了什么忠告?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扁鹊见蔡桓公》)

  ⑤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的两个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⑥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自嘲》)

  ⑦温庭筠《望江南》中表现独处深闺的女子盼夫失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⑧_______________ ,日暮聊为《梁父吟》。(杜甫《登楼》)

  二、口语交际及互动(4分)

  (1)从上下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2分)( )

  学*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_______________ ;*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B.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2)幽默是一种智慧,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幽默是一项语言能力,让人捧腹后品味语言的独特魅力。请在以下短文的横线处为书店老板设计一句幽默答语,让盛气凌人的名作家听后羞愧不已。(2分)

  一个很有名的作家要来书店参观。书店老板受宠若惊,连忙把所有的书撤下,全部换上作家的书。作家来到书店后,心里非常高兴,问道:“贵店只售本人的书吗?” “当然不是。”书店老板回答后继续: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学*及探究。(7分)

  “红楼选秀”节目刮起了一场“红楼风”,街头巷尾,俱谈《红楼梦》。你也参与一下吧。

  (1)《红楼梦》原名什么?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3分)

  作品原名:

  作者:

  朝代:

  (2)下面是原著中林黛玉、薛宝钗创作的诗词,依据你对人物的了解,请分别指出诗的作者。(2分)

  材料一《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材料二《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材料一作者: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作者:______________

  (3)《红楼梦》问世后,被改编成戏曲、电视剧、电影、连环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还形成“红学”。就你的了解,你认为《红楼梦》如此经久不衰、受人喜欢的原因是什么?至少谈两点。(2分)

  四、阅读理解及分析。(3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问题。(16 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

  2、指出下列句子加点字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4分 )

  (1)故患有所不辟也 通____,释义____

  (2)乡为身死而不受 通____,释义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从全文来看,文章开头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作者这样写的作用何在?(2分)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2分)

  6、孟子的观点让我们想起了文天祥的那句名言?古人的看法对我们的有什么启发?(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问题。(8分)

  (1)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日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成埕甓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俺饰郜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人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怍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2)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仪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人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 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两段文字的主题内容。(2分)

  (1)

  (2)

  2、第(1)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等修辞手法,它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3、第(2)段中引用高尔基的话,其作用是?(2分)

  4、作者为什么写自己心中伟人*庸粗鄙的一面?(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问题。(8分)

  学会拒绝

  ①溪流拒绝了湖泊的挽留,把活力送到了无边的大海;小草拒绝了绿荫的庇护,把坚强展现于烈日风霜;繁星拒绝了黑暗的诱惑,向大地撒下点点星辉……

  ②学会拒绝,为我们的心灵守候一片净土,为我们的生活擦亮美好的明天。

  ③“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是我们熟知的清高的典范。他于四十一岁时拒绝了官位俸禄,归隐田园。拒绝,让他得到了心灵最终的归宿。与之相仿的隐士林和靖拒绝了热闹,不问世事,以梅为妻,以鹤为予,在宁静的生活中悠然自得,写出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绝唱。

  ④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希望之光的照耀,也会遇到藏在海底的暗礁。触礁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拒绝失望的心理。诗仙李白官场失意后并没有心灰意冷、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地调整情绪。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潇洒地让自己脱离了许多仕途失意者无法脱离的苦海。

  ⑤然而,世上许许多多诱惑人心的东西,都有着华丽的外衣,也有许许多多的人走向了诱惑,坠入了深渊。这是因为他们不会拒绝。

  ⑥清代大贪官和坤便是一例。和砷一生贪赃枉法,家中累积的财富不可胜数。正因为他对钱财来者不拒,换未了他人生的悲哀——嘉庆赐死,家产查抄,他一生费尽心机,换来的不过是一卷破*,更多的则是后世的唾弃。他不是愚昧之人,却做了让自己身败名裂的愚昧之事。在钱财的诱惑面前,他没有学会拒绝。

  ⑦在这个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学会拒绝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良药。学会拒绝不义之财,学会拒绝非法利益,学会拒绝贪图享乐,学会拒绝嗟来之食……让我们用拒绝换来良知,换来无私,换来正直,换来尊严,换来我们每一个人的无愧之心!

  ⑧学会拒绝吧!让我们给自己的航程点亮明灯,带上我们快乐的心情,还有明天的希望,顺利远航。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答:

  2、文章第⑥段引用和坤的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有何作用? (2分)

  答:

  3、“陶渊明拒绝了官位俸禄”、“林和靖拒绝了热闹”,你对此有何评价? (2分)

  4、作为学生你觉得我们应该拒绝什么?请举一例,并说说理由。(2分)

  答:(2分)

  五、作文。(45分)

  阅读下面两材料,请任选一题,根据要求作文。

  (一)美国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子女们在接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薪水。

  其实,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二)声音无处不在:大自然中的风声雨声、蝉鸣鸟语;生活中的歌声书声,笑声哭声,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其中,一定有某种声音让你难忘。它也许会让你想起一段往事,也许会让你产生丰富的想象,也许会让你领悟到可贵的哲理……

  请你以“声音”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600宇左右的文章。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 18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锃chéng亮 烂熳(màn) 绯(fēi)红 小憩(qì)

  B. 粗鄙(bǐ) 掺cán和 犀利(xì) 绽开(zhàn)

  C. 诘问(jié) 匿名(nì) 禁锢(gù) 畸形(qí)

  D. 弥补(mí) 甲胄(zhòu) 磨蹭(cèng) 粗糙(cāo)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翻来复去 颔首低眉 鹤立鸡群 广袤无垠

  B. 花团锦簇 藏污纳诟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

  C. 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粗制滥造 相形见绌

  D. 暗然销魂 不可名状 深恶痛疾 长嘘短叹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2分)

  A. 犯罪分子常用一些不名一钱的废外币冒充美元骗取一些贪财的老奶奶的金首饰。

  B.六千多个学生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真是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C.老师家的藏书真多啊,偌大一个书房放得满满的,真可谓汗牛充栋。

  D李明的父母对他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这不,昨天他妈妈又给他送衣服和牛奶来了。

  4.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

  B.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C.青年歌手大赛选手综合素质之所以整体不高的原因是不少歌手忽视文化学*造成的。

  D. 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5、古诗文默写( 10分 )

  1)《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

  2)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失败,面临生死抉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舍生取义” 这一思想,在《过零丁洋》中留下千古名句:

  3)《五柳先生传》文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松柏有本性。《赠从弟》

  二、综合性学*和名著( 9分)

  6.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

  与中华文明共存共荣的古老汉字,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人们手写汉字的能力越来越退化,针对汉字手写危机,2013年,央视强势推出了《汉字听写大会》电视节目,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也相继热播。汉字书写的问题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股“汉字热”在中国悄然兴起。

  (1) 汉字不仅字形优美,还意蕴丰富。请仿照实例,说说“舒”字的意蕴。(2分)

  示例:“值”,“人”站得“直”,身价才高:告诉人们为人要正直。

  舒:

  (2)你认为,人们手写汉字的能力越来越退化的原因,除了上述材料中

  的` 外,还有 。(2分)

  (3)学校准备组织一次汉字书写大赛,请你为这次大赛拟写一幅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10-15个字之间。(2分)(表格15个格)

  7.名著导读:(3分,每空0.5分)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科幻和冒险小说家 的三部曲之一,《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 号潜艇的故事。他被公认为是“ ”。书中人物寥寥,即:船长 、法国生物学家 、及其仆人 。这部书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是科学与幻想的巧妙结合。

  三、课内外阅读(33分)

  (一)课内外古文比较阅读(12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zhǎn)粥不充,日昃(zè 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明臣言行录》

  8.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每空1分)

  ①晨人持汤沃灌: ②腰白玉之环:

  ③再适长山朱氏: ④往往馕粥不充:

  9.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句2分)

  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10.[甲][乙]两文都有写生活条件艰苦的句子,请你各摘录一句。(2分)

  [甲]文:

  [乙]文:

  11.[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2分)

  (二)课外阅读(13分) 拉亮了灯等你

  冬天的夜,来得早。

  电话铃响了。一个稚嫩的童音:“是田老师家吗?”“是,我就是。”我急忙应道。打电话的是我班上最调皮的男孩。“昨天一早,侯婕要转学回老家。大家商量明早6点在学校为她送行。您能参加吗?”“当然!我一定准时到达!”我不假思索。“真的!谢谢老师,再见!”一瞬间,我好像看到了电话那头甜美的喜悦。

  整整一夜,我的心潮起伏,难以释怀。1个月前,那是怎样一个班?纪律涣散、*惯恶劣、成绩落后。直到新学年开始,都无人愿接。而今天这一举动又怎么会发生在他们身上?早晨6点!天哪,那是黎明前最黑的时候!这座落在山脚下犹如荒岛的小学校,天一黑,老师们都要结伴而行……我的心乱极了,再想要阻止已没有可能。我细数着钟表的嘀嗒,总算熬过了这一夜。

  匆匆洗漱完,抓起背包便冲出家门。冰冷的黑土、呼啸的寒风吞并着深沉的夜色扑面而来。踩过煤渣垫起的小路,穿过仍在沉睡中的矮房,我一口气爬上了陡坡。

  几声清脆的童声离我越来越*。“老师!您在等我们?”一个女孩惊喜的发现了我。几个同学如欢奔的羔羊般朝我跑来。我张开双臂想要将他们全部拥在怀里,告诉她们我有多么担心。

  校园里一片漆黑,只有传达室透出一点光亮。我和孩子们急步跑向校门,叫醒了值班的师傅,我来不及过多地解释,只有点点头表示歉意。没有约定,我和孩子们一同在黑暗中开始寻找所有的照明开关。当一个个并不明亮的灯泡被点亮时,我们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问他们:“是害怕吗?”一个男孩告诉我:“不是!早开灯,所有在坡下和山上的同学就看到了教室的亮光,他们就不会害怕了。”望着这些天真无邪的面孔,我眼中的泪水涌动。“好了,孩子们,呆在教室,我去接其他同学。”

  站在土坡上,冷风撩拨着我的头发,冷极了!我心里一遍遍在呼喊:“孩子们,快让我看到你们!”远处,山坡上传来一群孩子的说话声。我激动得快要跳起来了。“快看!教室灯亮了!”“快点儿,咱们迟到了!”几个孩子挥舞着双臂向学校飞奔而来,大大的书包在他们身后一颠一颠。黑暗中闪烁着点点微弱的白亮,那是孩子们精心赶制了一夜的贺卡。

  “老师,已经到了55人,还有5个同学没来。”不知何时,我身后已站着一大群孩子。“那好,我们一起来等!”幽深的小土坡下疾跑来一个黑影,跳跃的两条麻花辫在夜里格外醒目。“是侯婕!”几乎是不约而同的欢呼。侯婕飞奔着扑进我怀里。“老师,我妈妈病了,我必须回老家读书。”我紧紧地抱着她,什么也说不出。

  天空吞没了最后一颗星星。晨曦里,校门口站齐了我的60个孩子。我们注视着彼此冻红的鼻尖和脸蛋儿,在喷吐出的每一口雾气中会意地笑了。那笑容比初升的太阳还要美丽。

  忽然,我想起泰戈尔的一句名言:“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形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是的。虽然在冬季,我却收获了。 (选自《教育周刊)

  12.依据地点的转换,本故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3分)

  约定送行→ → →

  13.文中画线句“整整一夜,我的心潮起伏,难以释怀”,我“难以释怀”的原因是什么?(2分)

  14.作者引用泰戈尔“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形成了美丽的鹅卵石”这句话,揭示了什么内涵?(2分)

  15.本文在写法上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试就某一点作具体分析。(3分)

  16.本文结尾说“虽然在冬季,我却收获了”,“我”收获了什么?假如你是即将告别老师和同学的侯婕,你想对老师说点什么?对同学又想说点什么?(3分)

  (三)课外阅读(8分) 古藤

  (1)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

  (2)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

  (3)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仙气也未可知。

  (4)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遭历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古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花颜月貌,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5)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6)藤,木热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的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7)因也就想到,一位90高龄书家出*一个领会,有人上前搀扶说,您老气色不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藤,乃真气色。据悉,藤依然6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

  (8)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

  (9)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10)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

  (11)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17.通读全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古藤的特点。(2分)

  18.请品析第(6)段划线的句子。(2分)

  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的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19.请你谈谈第(8)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20.作者在第(5)段写“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第(8)段却写“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这两种生存方式你更造成哪一种,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分)

  四.作文(40分)二选一写作,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天的新绿、故乡的圆月;“采菊东篱下”的悠闲,“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洒脱;陌路上的相视一笑,危难时的义无反顾......在生活中,美随处可见,需要我们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最美,是美的升华。它令人刻骨铭心、灵魂震撼,令人心驰神往。

  你一定有心中的“最美”,关于“最美”,你一定也有感悟,请自拟一个包含“最美”这个词语的标题,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22.林清玄说:“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常心生情味,以柔的心除挂碍。”他这段话让你联想到哪些经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一颗 的心”为题写一篇文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6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2分)

  对喜欢旅游的我来说,多么期待能有一天到重建后的马尔代夫去看看,去看看美丽的沙滩,去看看(zhàn)蓝的海水,去看看那在海边 (xī)戏的各色人种……真的希望那时候又能看见曾被海 (xiào)无情吞噬的 (wān)蜒、动人的海岸线啊!(摘自《中国青年报》)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每两空1分)

  (1) ,小桥流水人家。

  (2)斯是陋室, 。

  (3)千嶂里, 。

  (4)浊酒一杯家万里, 。

  (5)俱怀逸兴壮思飞, 。抽刀断水水更流, 。

  (6)《陋室铭》中以自然环境烘托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 。

  3.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海燕》一文以暴风雨渐次逼*为线索,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海燕的性格随着这情节的发展逐步鲜明,海燕的形象随着这暴风雨的渐次逼*而逐步完善。

  B.《紫藤萝瀑布》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题目中的“瀑布”一词,运用夸张手法,既状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又暗示了生命长河的伟大。

  C.《敬业与乐业》的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夜和乐业,两个分论点*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

  D.《叫三声夸克》一文是说明文,以说明有关知识为目的。文章在客观说明的过程中,还揭示了科学研究、科学探索应该具备的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大胆想象的精神。

  4.通过专题《鸟》的学*,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读后按要求答题。(5分)

  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念而飞的。

  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

  (1)请根据以上内容,为该栏目拟一个鲜明、恰当的主题(三至五个字)。(2分)

  (2)根据这一主题,仿照该栏目内容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写几句简短的话。(3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