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3篇

首页 / 语文 / | 2022-07-10 01:13:21 语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1

  寒假新时空: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P20-21)一文由小学频道编辑整理,更多精选内容请关注本频道六年级语文寒假作业栏目!

  一、填一填,显现地名.

  至高无(上)(海)底捞月人定胜(天)(水)落石出天水(甘肃)

  语重心(长)(春)暖花开金石为(开)(封)官许愿

  难能可(贵)(阳)春白雪人才济(济)(南)征北战

  五湖四(海)(口)诛笔伐声东击(西)(安)然无恙

  声东击(西)(宁)死不屈一步登(天)(津)津乐道

  二、比一比,填入汉字.

  (1)连绵的山叫(峦).

  (2)大而高的山叫(岳).

  (3)土堆成的山叫(丘).

  (4)四周陡、顶端*的山叫(崮).

  三、读一读,感悟道理.(《大鼠》)

  1.众人最初对狮猫的捕鼠能力有什么看法?后来的看法又是怎样的?

  众人最初都说这只狮猫胆怯,认为它是没本事的.但后来大家才明白狮猫等待它疲惫松懈,用敌人出击我退回,敌人退回我又出击这个计谋.

  2.狮猫是怎样运用敌人出击我便退回,敌人退回我又出击这一计谋去捕鼠的?

  猫避到桌上,大鼠也上去,猫就跳下来.这样上下来往,不下百次.等老鼠疲惫了,就用猫爪抓住了大鼠头顶的毛,用嘴咬住大鼠的头颈,最终大鼠惨败.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2

  一、巧用反义词填补成

  前赴后继 是非分明

  避重就轻 新陈代谢

  一决雌雄 居安思危

  小题大做 内外交困

  三长两短 起死回生

  翻天覆地 上行下效

  大智若愚 别有天地

  明争暗斗 出生入死

  二、填空

  得意洋洋 忠心耿耿

  想入非非 气势汹汹

  小心翼翼 生机勃勃

  杀气腾腾 死气沉沉

  三、辨然填空

  意料之外用愕然

  理所当然用当然

  毫不犹豫用断然

  心里*静用坦然

  一定发生用必然

  非常明显用显然

  预料之中用果然

  一、

  红叶似火的 香山

  水*如镜的 西湖

  波澜壮阔的 大海

  峰峦雄伟的 泰山

  二、

  热烈的掌声 屏住呼吸

  悦耳的歌声 忍受痛苦

  爽朗的笑声 布满伤痕

  美妙的铃声 妨碍工作

  三、学一学

  夜晚的林中,一片黑暗,风吹着草发出沙沙的声音,使人心中*添几分恐惧。将军带人在这样的夜里出去狩猎,猛然发现草 丛中有一个白色的庞然大物若隐若现,好象是一只吊睛白额虎(怎么像是武松咧-_-)。想也不想,将军就一箭射去。然后带着众人离开了。第二天天明时分,大 家出去,结果在一块大石头上发现了将军的箭。原来将军错把白石当作了老虎。那支箭早就深深没入了石头的缝隙中,费了好大劲才***。大家不由称赞,将军的 箭法高。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3

  一、综合知识:填空(5分)

  1、 是我国的**, 是我国的首都。

  2、我们的休闲、学*活动,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比如: 、

  3、网上搜索资料最好用 网站。

  4、四大文明古国 、 、 、 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二、拼音与识字(18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匀称。(5分)

  shēn qū qín miǎn méng lóng mí lù zhān yǎng

  ( ) ( ) ( ) ( ) ( )

  (二)给形*字注音并组词。(8分)

  眷 ( )遗 ( )浆 ( )魁 ( )

  誉 ( )遣 ( )桨 ( )槐 ( )

  (三)请将“施、挠、铲、艰、毅、劣、惹、寝、、挚”按音序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3分)

  (四)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组和( )组。(2分)

  A、烘烤 悬崖峭壁 寝不安* 惹人叽笑

  B、忧虑 可见一斑 风烛残年 不约而同

  C、静谧 庞然大物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D、凄凉 津津乐道 忑忐不安 纷至沓来

  三、词语句子(24分)

  (一)用“然”字组词,并分别填入下面的句子。(6分)

  1、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 )接受了任务。

  2、岁月悠悠,唯有你( )如旧。

  3、爷爷今年八十岁了,他( )能爬上五指山顶峰。

  4、这种说法( )错了,所以大家都摇头。

  5、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雪,傍晚,天上( )飘起雪花。

  6、他( )工作忙,可是对业余学*并不放松。

  (二)下面的名字都是取自一些有寓意的成语,把其中隐含的成语写出来。(6分)

  赵文武( ) 陈子龙( ) 王华茂( )

  *程( ) 张一帆( ) 李富荣( )

  (三)读句子,选答案。(4分)

  1、周末,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小鸟,( )

  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2、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听了小明讲的故事,我不约而同的笑起来。

  B、张*的学*成绩大大增加。

  C、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送来的。

  D、菜园里种着西红柿、黄瓜、扁豆等蔬菜。

  (四)按要求写句子。(1+1+2+2+2分)

  1、风停了,山中的一切变得非常幽静。(改为拟人手法)

  2、在他们听来,我拉的小夜曲最难听。(改为比喻手法)

  3、你很聪明。 你要刻苦学*。(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

  4、写一个反问句,赞美你喜欢的一个同学或老师。

  5、我们都担心明天会不会下雪。(用修改符号修改)

  四、积累运用(1+1+1+1+2+2分)

  1、我们热爱大地,就像 一样。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2、“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表面上是伯父 ,实际上是伯父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3、忽然,雷阵雨来了,像 在天上吼叫,又像

  在云头吟咏。 《山雨》

  4、 , ;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5、从你积累的古诗中任选两句描写四季景色的诗句写下来。

  6、你还积累了哪些谚语、歇后语,各选你喜欢的一条写下来。

  五、阅读理解(15分)

  多彩的夏天

  夏天是炎热的,火球似的太阳高高的挂在空中,他把热量尽情洒向大地。树叶绿油油,鲜花红艳艳,人人爱的爬果墙上“爬”、地上“滚”。

  夏天是多彩的,那美丽的衣裙,神秘的太阳镜,绿皮红瓤的西瓜,橙黄诱人的芒果,晶莹剔透的葡萄……构成了动人的色调。

  夏天是轻松的,孩子们可以不去做那长长的数学题,不去摇头晃脑的背古诗,不为那做不完的作业而烦恼。

  夏天是欢乐的,可以扛着鱼竿去钓鱼,提着水桶去捉虾,拿着瓶子去和蟋蟀“捉迷藏”,背着救生圈去游泳。

  夏天是自由的,孩子们可以打开冰箱制冰激凌,学做美味的凉拌佳肴,还可以躺在竹榻上望着星空畅想。

  夏天是 的, 。

  夏天是迷人的,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季节,因为一切都在夏天里走向成熟的秋天。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炎热( ) 晶莹( ) 色调( ) 畅想( )

  2、文章运用了 修辞手法。(2分)

  A、夸张 B、排比 C、拟人

  3、夏天还可以是怎样的?发挥你的想象,在文中横线上写下来。(3分)

  4、请你写一段话,描述一下夏天的炎热。(3分)

  5、在夏季,你觉得最快乐、最有趣的事是什么?(3分)

  六、*作(30分)

  题目:美丽的------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写字要工整,字数不少于400字。

  参 考 答 案

  一、综合知识

  (一)填空

  1、科技 2、下棋 、打扑克牌、聊天、阅读、 钓鱼……

  3、百度 4、* 、埃及、印度 、巴比伦

  二、拼音与识字

  (一)身躯 勤勉 朦胧 麋鹿 瞻仰

  (二)眷 juàn 、 遗 yí 、 浆 jiāng、 魁 kuí、誉 yù 、遣 qiǎn、 桨 jiǎng 槐 huái

  (三) 铲、艰、劣、挠、寝、惹、施、毅、挚

  (四) A 、D

  三、词语句子

  (一)1、毅然 2、依然 3、居然 4、显然 5、果然 6、虽然

  (二)文武双全 望子成龙 风华正茂 鹏程万里 一帆风顺 富贵荣华

  (三)1、D 2、D

  (四)1、风屏住了呼吸,山中的一切变得非常幽静。

  2、在他们听来,我拉的小夜曲就像锯床腿。

  3、虽然……但是…… 4、 略 5、把“不会”删掉。

  四、积累运用

  1、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

  2、夸自己的记性好 批评我读书不认真

  3、有一千个侠客 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

  4、有所期诺 纤毫必偿

  5、略 6、 略

  五、阅读理解

  1、yán yíng diào chàng

  2、B 3、略 4、略 5、略

  六、作文 略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3篇扩展阅读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3篇(扩展1)

——六年级上册语文补充*题及答案3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补充*题及答案1

  

  一、填空题。

  1.《秋》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是*杰出的____________

  2.《秋》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____》。

  3.《秋》是____________的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也就是结局。

  4.《秋》主要讲了____________家的艰苦生活。

  5.《秋》这一故事中写了一位叫____________的父亲连续将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入火坑。

  6.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威胁下,惠才得到存身之地。

  7.惠的弟弟叫____________,才17岁就患上____________。

  8.淑英的丫头叫____________,她敬佩觉新的为人,觉新娶了她。

  9.觉民是个____________的人,他的妻子是____________

  10.《秋》这本书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秋》里,巴金给了( )一个幸福的结局。

  A.觉新B.觉民C.觉慧D.四小姐淑贞

  2.在高家,( )一死,整个家里就乱了。

  A.克定B.克明C.枚少爷D.惠

  3.姑母因五叔在居丧期中将( )收房。

  A.喜儿B.婉儿C.海儿

  4.觉新抱着( )的愚蠢念头,别人就会谅解他,感激他。

  A.一切总会过去的B.往后混C.牺牲我一人,幸福全家人

  5.觉民是个( )的人。

  A.唯唯诺诺B.默默承受C.独立的,有自己信仰和追求

  6.倩儿生病了,主人的态度是( )。

  A.积极治疗B.撒手不管任其自生自灭C.请四小姐照顾

  7.倩儿、淑贞等许多人都死于( )。

  A.生病B.别人的打骂C.封建礼教

  8.在《秋》的结局处,( )也反抗了一回,顶天立地的当了次男子汉。

  A.觉新B.觉民C.琴

  9.《秋》这本书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B.委曲求全事情会向好的方面发展

  C.做人不能没有个性和原则,要按自己的想法去活。

  10.关于觉民与琴的婚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婚礼B.举行封建式婚礼C.举行了新式婚礼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在《秋》里发生了几件大事,但是都是悲剧。( )

  2.《秋》揭示了高家这个大家庭正在逐步走向灭亡。( )

  3.《秋》写的第一件大事是周家的枚少爷结婚,新娘是冯乐山的女儿。( )

  4.枚少爷的婚姻是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 )

  5.四小姐淑贞最后投河自 杀。( )

  6.《秋》反映的是封建社会大家庭最终的必然结果。( )

  7.“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些句子都是在激励我们:不要灰心,不要丧气,大风大浪之后,必有属于我们的春天!( )

  8.鲁迅笔下的“旧礼教吃人”真的在《秋》中出现了。( )

  9.《激流三部曲》中最有光辉的形象是家庭的叛逆者,但最成功的是觉新。( )

  10.克明被他的两个弟弟气得去世。(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巴金 李尧堂 文学大师

  2.《家》《春》《激流三部曲》

  3.《激流三部曲》

  4.高

  5.周伯涛 女儿 儿子

  6.觉新 觉民

  7.枚 肺病

  8.翠环

  9.有信仰 琴

  10.没有一个永久的秋天,秋天就要过去了。

  二、选择题。

  A B A C C B C A C C

  三、判断题

  √ √ × √ × √ √ √ √ √

六年级上册语文补充*题及答案2

  古今贤文

  一、填空题

  1.冰生于水而寒于水,____________。熟能生巧,____________。

  2.保护环境,____________。树木成阴,____________。绿了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遍地都是好庄稼。

  3.一根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一花独放不是春,____________。

  4.欲知天下事,____________。学了就用处处行,____________。好曲不厌百回唱,____________。读书贵能疑,____________。

  5.兼听则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谦受益。____________,闻过则喜。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

  6.为什么在同一个班级,同样的老师教我们,有的同学成绩比较好,而又有的同学比较差呢?老师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论你干哪一行,只要热爱本职工作,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8.这道题我想了半天都没做出来,和大家一商量,就得出了答案,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9.一本好书值得你去读很多遍,每读一次你都会有新的收获,正所谓“好曲不厌百回唱,____________”。同时读书的过程中还要学会从书中发现疑问,多疑多思才能从书中收益,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记者深入调查,你们天天坐在办公室,怎么知道地沟油不大可能流向餐桌?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这副劝勉联出自谁之口?( )

  A.杜甫B.白居易C.陆游D.苏轼

  2.“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下一句是( )

  A.前浪死在沙滩上B.世上今人胜古人

  C.江山代有才人出D.一代新人胜前人

  3.“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意思是我们学*、工作要( )

  A.三心二意B.虎 头蛇尾C.劳逸结合D.一心一意

  4.“山上树木光”的下一句是( )

  A.黄沙满天飞B.山下走泥浆C.山下水长流D.有土保不住

  5.“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B.拟人C.对仗D.比喻和对仗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是出自唐朝谁之口?( )

  A.王勃B.白居易C.李白D.杜甫

  7.“人心齐,泰山移。”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B.夸张C.对仗D.拟人

  8.“不入虎子,焉得虎子”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典故( )

  A.《孔子家语》B.《后汉书班超传》

  C.《与傅全美》D.《吕氏春秋尽数》

  9.“知过必改,闻过则喜”中“知过必改”所包含的意思( )

  ①不怕别人指出错误②知道错了不自欺欺人,自己仔细分析错误的由来③坚决地改正错误

  A.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③

  10.“满招损,谦受益”中“满”的意思是( )

  A.全部充实B.全C.骄傲D.满足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青出于蓝”用作成语指学生通过刻苦努力,知识和学问超过老师。( )

  2.“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3.“植树造林,功在当代,造福子孙”这句话主要讲的是多植树给下一代带来经济效益。( )

  4.“远水难救*火,远亲不如*邻”意思是遇有急难,远道的亲戚就不如*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帮助。( )

  5.“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喻指我们要团结,人多力量大,不要一个人做事。( )

  6.读着“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我们就会想起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7.“三人同行有我师”的原因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别人总会有你所没有的优点与长处。( )

  8.“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意思是我们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想法。( )

  9.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从魏征劝太宗的话演变而来。这个成语告诫人们办事要广泛听取意见,不要听信于一人,才能把事情办好。( )

  10.“满招损,谦受益”和“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相*的。(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业精于勤

  2人人有责 空气清新 润了人心 植树造林镇风沙

  3一个好汉三个帮 万紫千红春满园

  4须读古今书 光学不用等于零 好书不厌百回读 疑能得教益

  5偏听则暗 谦受益 知过必改 忠言逆耳利于行

  6师 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7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8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9好书不厌百回读 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

  1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二、选择题

  1C 2B 3.D 4B 5D 6A 7B 8B 9D 10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六年级上册语文补充*题及答案3

  古今贤文

  一、填空题

  1.冰生于水而寒于水,____________。熟能生巧,____________。

  2.保护环境,____________。树木成阴,____________。绿了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遍地都是好庄稼。

  3.一根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一花独放不是春,____________。

  4.欲知天下事,____________。学了就用处处行,____________。好曲不厌百回唱,____________。读书贵能疑,____________。

  5.兼听则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谦受益。____________,闻过则喜。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

  6.为什么在同一个班级,同样的老师教我们,有的同学成绩比较好,而又有的同学比较差呢?老师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论你干哪一行,只要热爱本职工作,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8.这道题我想了半天都没做出来,和大家一商量,就得出了答案,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9.一本好书值得你去读很多遍,每读一次你都会有新的收获,正所谓“好曲不厌百回唱,____________”。同时读书的'过程中还要学会从书中发现疑问,多疑多思才能从书中收益,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记者深入调查,你们天天坐在办公室,怎么知道地沟油不大可能流向餐桌?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这副劝勉联出自谁之口?( )

  A.杜甫B.白居易C.陆游D.苏轼

  2.“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下一句是( )

  A.前浪死在沙滩上B.世上今人胜古人

  C.江山代有才人出D.一代新人胜前人

  3.“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意思是我们学*、工作要( )

  A.三心二意B.虎 头蛇尾C.劳逸结合D.一心一意

  4.“山上树木光”的下一句是( )

  A.黄沙满天飞B.山下走泥浆C.山下水长流D.有土保不住

  5.“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B.拟人C.对仗D.比喻和对仗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是出自唐朝谁之口?( )

  A.王勃B.白居易C.李白D.杜甫

  7.“人心齐,泰山移。”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B.夸张C.对仗D.拟人

  8.“不入虎子,焉得虎子”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典故( )

  A.《孔子家语》B.《后汉书班超传》

  C.《与傅全美》D.《吕氏春秋尽数》

  9.“知过必改,闻过则喜”中“知过必改”所包含的意思( )

  ①不怕别人指出错误②知道错了不自欺欺人,自己仔细分析错误的由来③坚决地改正错误

  A.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③

  10.“满招损,谦受益”中“满”的意思是( )

  A.全部充实B.全C.骄傲D.满足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青出于蓝”用作成语指学生通过刻苦努力,知识和学问超过老师。( )

  2.“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3.“植树造林,功在当代,造福子孙”这句话主要讲的是多植树给下一代带来经济效益。( )

  4.“远水难救*火,远亲不如*邻”意思是遇有急难,远道的亲戚就不如*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帮助。( )

  5.“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喻指我们要团结,人多力量大,不要一个人做事。( )

  6.读着“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我们就会想起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7.“三人同行有我师”的原因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别人总会有你所没有的优点与长处。( )

  8.“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意思是我们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想法。( )

  9.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从魏征劝太宗的话演变而来。这个成语告诫人们办事要广泛听取意见,不要听信于一人,才能把事情办好。( )

  10.“满招损,谦受益”和“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相*的。(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业精于勤

  2人人有责 空气清新 润了人心 植树造林镇风沙

  3一个好汉三个帮 万紫千红春满园

  4须读古今书 光学不用等于零 好书不厌百回读 疑能得教益

  5偏听则暗 谦受益 知过必改 忠言逆耳利于行

  6师 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7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8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9好书不厌百回读 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

  1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二、选择题

  1C 2B 3.D 4B 5D 6A 7B 8B 9D 10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3篇(扩展2)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3篇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使其组成合适的词语。

  zhì( )理 ( )气 jiāng( )来 qiào( )丽

  真( ) ( )力 ( )硬 ( )门

  专心( )( ) 泥( ) 陡( )

  二、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1. 勉:①努力;②勉励,使人努力;③能力不够而尽量做。

  (1)是什么力量使他们这么勤勉地帮忙呢?( )

  (2)这项工作我还能勉强坚持下来。 ( )

  (3)老师对那位同学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

  2. 失:①失掉,丢掉;②没有把握住;③找不着; ④没有达到目的;

  ⑤改变(常态)⑥违背,背弃;⑦错误,过失。

  (1)在大森林里,我迷失了方向。 ( )

  (2)答应别人的事,就应该照办,不能失信。 ( )

  (3)他失神地望着*人员。 ( )

  (4)遇到困难,我们不能失去信心,应当努力克服。 ( )

  (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 )

  (6)这次比赛,我们班没有得第一,我们都很失望。 ( )

  三、根据句子意思写出成语。

  1. 形容山势险峻。 ( )

  2. 比喻到了一定的时候,事情的真相彻底暴露。 ( )

  3. 睡觉时不能安于枕*,指有心事睡不着觉。 ( )

  4. 形容说话或作品的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 )

  5. 指很有兴味地谈论。 ( )

  四、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爸爸( )技术高明,( )积极苦干,再难的活儿,( )一到爸爸手里,( )能化难为易。( )别人不愿干的活儿,他( )从不推辞。他觉得难度大的活儿,( )人累一点,( )能提高自己的技术。

  五、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 “身躯”的“躯”是左右结构的字,最后一笔是点。( )

  2. 用部首查字法,查“肆”和“律”,它们的部首不相同。( )

  3. “这道题很好做”的“好”和“他是个好孩子”的“好”意思相同。( )

  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是龚自珍写的。( )

  5. 《山中访友》是台湾著名作家郭枫写的。( )

  6. 《穷人》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 )

  7.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这是书中的原句。( )

  8.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是鲁迅说的。( )

  9. 《春夜喜雨》的'作者是李白。( )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

  1. 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都不会望而却步。(不改变句子意思,换个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受惊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仙人球一样紧紧地缩成一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老师讲课很精确,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老师希望我们从小培养远大的理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把下列句子按正确的语序排列。

  ( )于是,冒出了一个个像尖塔似的小脑袋。

  ( )而且都戴着一顶有黄色穗子的小帽子,它们就是笋。

  ( )清明节过后,地面上出现了一道道裂痕。

  ( )这些裂痕不知在什么时候渐渐地扩大了。

  ( )笋在春天的怀抱里,迅速地往上长。

  ( )据老农说,一个下春雨的夜晚,笋能长高一尺多呢!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师的学生

  一位音乐系的学生走进练*室。在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

  “超高难度……”他翻动着乐谱,喃喃自语。已经3个月了!自从跟了这位新的教授之后,他不知道为什么教授要以这种方式整人。勉强打起精神,他开始用十指奋战、奋战、奋战……琴音盖住了练*室外教授走来的脚步声。

  教授是个极有名的钢琴大师。授课第一天,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试试看吧!”他说。乐谱难度颇高,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还不熟,回去好好练*!教授在下课时,如此叮嘱学生,使得学生对弹钢琴逐渐失去信心。‖

  学生练*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验收,没想到教授又给了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吧!”上星期的课,教授提也没提。学生再次挣扎于更高难度的技巧挑战。

  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形持续着,学生每次在课堂上都被一份新的乐谱所困扰,然后把它带回去练*,接着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临难度加倍的乐谱,却怎么样都追不上进度,一点也没有因为上周的练*而有驾轻就熟的感觉,学生感到沮丧气馁。‖

  教授走进练*室。学生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须向钢琴大师提出这3个月来何以不断折磨自己的质疑。教授没开口,他抽出了最早的那份乐谱,交给学生。“弹奏吧!”他以坚定的目光望着学生。

  不可思议的结果发生了,连学生自己都惊讶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让学生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学生依然呈现超高水准的表现……演奏结束,学生呆呆地看着教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最早的那份乐谱,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程度……”教授缓缓地说。

  人,往往*惯于表现自己所熟悉、所擅长的领域。( )我们愿意回首,细细检视,( )会恍然大悟:看似紧锣密鼓的工作挑战,永无休止、难度渐升的工作压力,持续提升自我,不也就在不知不觉间锤炼了今日的诸般能力吗?

  因为,人,确实有无限的潜力。有了这层体悟和认识,会让我们更欣然乐意地面对未来更多的难题!‖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居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思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中填上正确的关联词语。

  3. 按文章分好的段落概括小标题。

  4.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

  题目:当狐狸再次出现时

  提示:狡猾的狐狸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便花言巧语地夸奖乌鸦,当时乌鸦禁不起诱惑,把肉丢了。请你想一想,几天之后乌鸦又找到一片肉,当狐狸再次出现时,事情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要求:

  1.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2. 注意写清楚狐狸、乌鸦的神态变化和语言。

  试题答案

  一、zhì治理、志气、智力、真挚、专心致志

  jiāng将来、僵硬、泥浆 qiào俏丽、窍(撬)门、陡峭

  二、1、①③② 2、③⑥⑤①⑦④

  三、悬崖峭壁、水落石出、寝不安*、意味深长、津津乐道

  四、不仅……还…… 只要……就…… 即使……也…… 虽然……但是……

  五、×、√、×、×、×、√、×、√、×

  六、1. 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2. 刺猬缩成一团。

  3. 老师讲课很精彩,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

  4. 老师希望我们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

  七、341256

  八、1. 略

  2. 如果……就……

  3. 失去信心 沮丧气馁 惊讶万分 恍然大悟

  4. 主要内容:

  音乐系学生每次走进钢琴练*室,就会看到一份教授留给自己的全新、超高难度的乐谱,令他对弹奏钢琴逐渐失去信心。三周过去了,同样的情形持续着,学生面临难度加倍的乐谱,却怎么样都追不上进度,没有驾轻就熟的感觉,他感到沮丧气馁。三个月之后学生精彩的演奏令他自己惊讶万分。至此,他明白了只有永无休止、难度渐升的工作压力,才能锤炼今日的能力。

  5. 略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 读拼音写字、词。(3分)

  jīnɡ yínɡ xié jié kuí wú

  ( ) 威 ( ) 枯( ) ( )

  二、用横线找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1.正(zhēnɡ zhènɡ)月到了,闰土来到我家帮忙看管供(ɡōnɡ ɡònɡ)品.

  2.三更(ɡēnɡ ɡènɡ)半夜,我家的狗叫个不停,可能有贼!

  3.闰土颈上套一个明晃晃(huǎnɡ huànɡ) 的银项圈。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括号里。(6分)

  漫不经( ) 别( )一格 恍( )大悟 和蔼( )亲

  可见一( ) ( )耳欲聋 惹人讥( ) ( )扬顿挫

  1.他思考问题的方式与众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是显得那么( )。

  2.爷爷对人很友善,是个( )的人。

  四、给画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负: A担负 B遭受 C背 D违背

  1.在这次作战中,他身负重伤。( )

  2.我们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人。( )

  3.既然你是孩子的父亲,就应为孩子的成长负责任。( )

  五、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分)

  1.《怀念母亲》的作者是季羡林写的。 ( )

  2.“响遏行云”这个成语指高亢的歌声使天空中的流云都停了下来,多用以形容声音嘹亮。( )

  六、句子加工厂(按要求改写句子)。(3分)

  1.妈妈对小东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改为第三者转述句)

  2.说出来的话必须算数。(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意思)

  七、下列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桑娜无论自己受苦,都要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B . 校园里屹立着一棵棵松树。

  C .《蒙娜丽莎》这幅画的作者是达芬奇。

  D .我一定改正不好的缺点。

  八、先连一连,再根据要求填空。(6分)

  龚自珍 孤村落日残霞 燕山月似钩

  白朴 稻花香里说丰年 轻烟老树寒鸦

  辛弃疾 落红不是无情物 听取蛙声一片

  李贺 大漠沙如雪 化作春泥更护花

  1.春天里,当你看到生机勃勃的小草,你会用唐人诗句:“”来表达心中的感受。

  2.请写出鲁迅先生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

  九、语文实践。(3分)

  为了保护地球,现在提倡全民使用环保购物袋,商场的塑料袋都要收费,许多人都自带环保购物袋,但有一些人为了方便,仍没有自带环保购物袋的*惯,并说:“塑料袋收费就收费,又不是给不起。”这时,你会对他们说: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 阅读《最后一头战象》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2分)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日落西山,天色苍茫,在一片唏嘘声中,嘎羧开始上路。

  我和波农丁悄悄地跟在嘎羧后面,想看个(竟然 究竟)。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口欧——口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喊叫)。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怒目圆睁),吼声激越(壮丽 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我想起来了,二十六年前,我们就是在这里把嘎羧抬上岸的。”波农丁说。

  原来嘎羧是要回到当年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场!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2分)

  2.给这个片段加一个小标题 (2分)

  3.站在卵石上,“久久凝望”,嘎羧仿佛看到了

  “亲了又亲”礁石,它可能想起了

  (5分)

  4.这个片段对嘎羧   、   的描写细致入微,让我深深感受到嘎羧

  的情怀。(3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8分)

  “外面是谁?快进来喝口水。”温和(hé huó)的声音从小屋里传出。我们三个不再犹豫了,跨进这个简陋的小屋。

  他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把我们迎进屋,找了几个杯子,洗了又洗,又从抽屉里找出一个纸包,小心地把里面的白糖放进装满水的壶里,然后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快喝吧,这是凉开水。”我们头也不抬地喝着,啧,真甜!

  窗外,一片葵花林。向日葵高昂着金色的脸,沐浴着阳光。“爷爷,这葵花子能吃么?”“不能。”老爷爷摸着李罗的头,“到秋天才成熟哩。那时候你们再来,我炒给你们吃。”“好啊!”我们高兴得直拍手。

  我们无拘无束地交谈 嬉笑 老爷爷高兴得几根长眉翘起来 一动一动的 他说 我看(kān kàn)这园林已经五十年了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快乐过 艾美说:“老爷爷,您真好!以后我们每个星期六都来看您!”老爷爷听了,不住地说:“好好……”眼角流下了泪珠。

  回去后,我们谁也没再去过那里。我们已经忘了这位忘年交,忘掉了那小屋里还有一颗诚挚的心在等待着我们。

  到了遍地金黄的秋天,我们收到一个大邮包和一封信:

  可爱的美美、笑笑、罗罗,好久没见面了。葵花子刚成熟,就寄给你们,希望你们喜欢。

  夏天的那个下午,我高兴极了。经过一周的思念,我终于盼到了周六,专门买了西瓜等你们。直到天黑,不见你们来。我发觉自己真傻,你们学*那么忙,家又那么远,怎么会在我身上耽误时间?可爱的小朋友:秋天一到,我的病就会复发,所以我决定回老家治疗,但我一定要等到向日葵成熟的那一天,因为我曾经答应过你们,应该守信。也许爷爷再也不会见到你们了,但爷爷会永远想念你们的。

  祝

  你们进步!

  思念你们的爷爷

  10月8日

  霎时,我们仿佛感到时间凝固了,泪水涌泉似(shì sì)的滚出。这时,在我们这些幼小的心灵中才似(shì sì)乎懂得什么叫悔,什么叫憾。

  1.联系上下文,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2分)

  近义词:真诚( ) 反义词:坚定( )

  3.在文中第6自然段横线上加上标点。(4分)

  4.请给本文加上一个小标题,写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2分)

  5.文章最后说“我们这些幼小的心灵中才似乎懂得什么叫悔,什么叫憾”,他们在后悔什么,遗憾什么?

  (3分)

  6.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请说说你的感受:

  (2分)

  7.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分)

  第三部分:*作(40分)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40分)

  题目:哇,他(她)这个人

  要求:1.用一两件事介绍自己的一个小伙伴,注意写出伙伴的特点。2.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3.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使其组成合适的词语。

  zhì( )理 ( )气 jiāng( )来 qiào( )丽

  真( ) ( )力 ( )硬 ( )门

  专心( )( ) 泥( ) 陡( )

  二、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1. 勉:①努力;②勉励,使人努力;③能力不够而尽量做。

  (1)是什么力量使他们这么勤勉地帮忙呢?( )

  (2)这项工作我还能勉强坚持下来。 ( )

  (3)老师对那位同学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

  2. 失:①失掉,丢掉;②没有把握住;③找不着; ④没有达到目的;

  ⑤改变(常态)⑥违背,背弃;⑦错误,过失。

  (1)在大森林里,我迷失了方向。 ( )

  (2)答应别人的事,就应该照办,不能失信。 ( )

  (3)他失神地望着*人员。 ( )

  (4)遇到困难,我们不能失去信心,应当努力克服。 ( )

  (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 )

  (6)这次比赛,我们班没有得第一,我们都很失望。 ( )

  三、根据句子意思写出成语。

  1. 形容山势险峻。 ( )

  2. 比喻到了一定的时候,事情的真相彻底暴露。 ( )

  3. 睡觉时不能安于枕*,指有心事睡不着觉。 ( )

  4. 形容说话或作品的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 )

  5. 指很有兴味地谈论。 ( )

  四、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爸爸( )技术高明,( )积极苦干,再难的活儿,( )一到爸爸手里,( )能化难为易。( )别人不愿干的活儿,他( )从不推辞。他觉得难度大的活儿,( )人累一点,( )能提高自己的技术。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3篇(扩展3)

——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3篇

  【日积月累】

  1. 赞扬鲁滨逊的成语: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自强不息、知难而进、勇往直前

  2. 富含人生哲理的语段:书籍是开启未知大门的钥匙;书籍是攀登知识高峰的阶梯;书籍是通向成功彼岸的桥梁;书籍是穿越激流险滩的航船;书籍是指引前进方向的灯塔;书籍带我走向阳光大道……

  江河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交汇成浩瀚的大海;雄鹰有至死不渝的意志,才能翱翔于辽阔的蓝天;松脂有千年不悔的意志,才能造化成珍贵的琥珀;腊梅有坚贞不屈的毅力,才能怒放在严寒的冬季;蜡烛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照亮人类的世界;种子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水滴有持之以恒的意志,才能穿破坚硬的石块。

  【*题解答】

  *题2答案:“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这句话告诉我们危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惧怕危险,因为一个具有大无畏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题3答案:女孩子也要读。因为:1.这本书是一本世界名著,宣扬的是一种学会生存、学会独立、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的精神,这种精神男孩需要,女孩也需要。2.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需要做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意志的人。

  推荐书目:《我飞了》黄蓓佳

  内容简介:《我飞了》是著名作家黄蓓佳为少年朋友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整部小说激情荡漾,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描述,又结合了浪漫的魔幻手法。

  小学高年级男生单明明热情、仗义,酷爱中长跑,却过早地失去母爱。生活在沮丧中的他一心盼望生活中能有奇迹发生。他与新来的男生杜小亚却因病离他而去。那个关于“飞”的理想和对杜小亚的深切怀念,伴着单明明成长,伴着六(3)班成长。在毕业前夕,单明明终于在同学们关切的目光中“飞”起来了。今后,还会有更高、更远、更美的飞翔在等着单明明和他的同学。

  1、重点词语:

  心灵手巧:心思灵敏,手灵巧。形容人聪明能干。

  无所不能:没有什么事不会做或做不到。

  有求必应: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会应允。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

  啧啧赞叹:啧啧:形容咂嘴或说话声。形容连续不断地称赞。

  2.易考点:

  (1)姥姥是个心灵手巧、勤劳善良、技巧高超的人。她剪纸技艺高超、作品很受欢迎的原因有:剪纸逼真;姥姥心地善良,广结善缘,有求必应。

  (2)课后第4题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姥姥剪得多,剪得时间长,长年累月的练*使姥姥技艺娴熟。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们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只要肯花时间,肯花功夫,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3)“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这句话的含义:表面上看,这些语言都是写姥姥对“我”的喜爱与呵护,但透过文字,我们能够感受到“我”对姥姥勤劳的赞美和对姥姥的依恋。

  (4)“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的望着一直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接他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这句话的含义是:这幅剪纸生动传神的剪出了姥姥对“我”的牵挂与想念,祝福与期盼,这幅剪纸和姥姥的深情,一起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记忆里。

  (5)刁难:故意使人为难。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

  耍赖:使用无赖手段。课文中指“我”的淘气与顽皮。

  调皮蛋:是对调皮孩子的昵称。

  (6)背诵12、13两个自然段。

  3.拓展:

  1、形容剪纸的成语:惟妙惟肖 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 炉火纯青

  2、有关剪纸的诗句:剪彩赠相亲,银钗缀凤真。

  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

  3、我国民间艺术品:刺绣 扎染 泥塑 变脸 皮影 木雕 风筝 年画

  13、牛郎织女

  1.易错字音:彩锦jn 挣zhng扎zhá 玉簪zn 霎shà时间 惩chéng罚 轻盈yíng

  2.易错字: 嬉戏 发誓 严厉 喜鹊 衰老 心急如焚

  3.易考点:

  (1)《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牵牛星属于天鹰座,在银河的*,当牛郎隔河相望,有一颗特别亮的大星星,即就是织女星,织女星属于天琴座。

  (2)《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

  (3)民间故事: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些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4)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

  (5)《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道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人物素描:

  牛郎——心地善良、勤劳能干、重情义,向往美好生活。

  织女——心地善良,心灵手巧,善解人意,勇敢、向往美好的生活。

  老牛——知恩图报,善解人意,勤劳。

  王母娘娘——心狠手辣,残暴专制,无情无义。

  4、拓展:

  (1)形容非常生气的成语:怒发冲冠 怒火中烧 暴跳如雷 怒不可遏

  (2)描写牛郎织女的诗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

  14、安塞腰鼓

  1.易错字音:蓦mò然 耳畔pàn 战栗lì

  2.易错字:高粱 骤雨 磅礴 战栗 戛jiá然而止

  3.易考点:

  (1)《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为我们描述

  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台艺术,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课文按“鼓响之前—腰鼓表演—鼓声止息”的顺序呈现出“静—闹—静”的表演过程。

  (2) “好一个安塞腰鼓!”中的“好”体现在: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好在变幻的舞姿。

  (3) “一声渺远的鸡啼”表现了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4)背诵课文6-7、12-16自然段。

  (5)课后*题3:(1)“茂腾腾”写出了沸腾着生命的热烈,写出了后生们的健壮、朴实与活力。(2)“燥热”、“飞溅”道出了安塞腰鼓热烈奔放的特点。(3)“震撼”、“烧灼”、“威逼”动感十足,将安塞腰鼓的活跃与激烈表达了出来,给人与感官与心灵上的震撼,展现了强烈的生命力。

  (6)课后*题4:“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4次,着力强调,充分感叹,从强烈与视觉感受,到声音的震撼,到舞蹈的动作,再到心灵的搏击,层层深入,写出了安塞腰鼓的独特激情。

  4、拓展:

  1、形容安塞腰鼓的成语:气势磅礴 惊天动地 气吞山河 震天动地

  2、*四大名鼓: 常山战鼓 山西威风锣鼓 兰州太*鼓 开封*

  练*4

  (1)课外俗语:

  A.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B.当家方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C.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说一方话。

  D.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当自己被别人误会时,态度要冷静、诚恳,要心*气和地把事情的原委向对方说清楚。解释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向谁解释,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

  B.解释什么,这是说话的主体部分,要针对误会说明原委;

  C.怎样解释,也就是解释要注意方式方法,寻找适当时机。

  (3)背诵俗语及成语(练*四)

  1 姥姥的剪纸

  【日积月累】

  1. 关于手的成语: 形容敏捷(眼疾手快)形容聪颖(心灵手巧)

  形容高兴(手舞足蹈)形容专横(一手遮天)形容独到(别具手眼)

  形容凶狠(心狠手辣)形容顺利(得心应手)形容卑鄙(不择手段)

  形容冷漠(袖手旁观)形容利索(手到擒来)形容喜欢(爱不释手)

  形容惊慌(手忙脚乱)(手足失措)形容反复无常(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2.十二生肖歇后语:鼠进书箱——咬文嚼字 牛角上抹油——又尖又滑

  虎口拔牙——胆子大 兔的尾巴——长不了 龙王爷跳海——回老家

  蛇吃黄鳝——比长短 马尾巴搓绳——不合股 羊伴虎睡——靠不住 猴照镜子——得意忘形 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 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 猪鼻上插葱——装象

  3.表示经常做的谚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题解答】

  *题3答案:刁难:本义是指故意使人为难。在文中指“我”捂住姥姥的眼睛让他摸着剪纸。

  挑剔:本义是指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在文中指从大小疏密上挑姥姥剪纸的问题。

  耍赖:本义是指使用无赖手段。在文中指“我”的淘气与顽皮。

  调皮蛋:本义是对调皮孩子的昵称。在文中指“我”很调皮。

  *题4答案:这句话是说,姥姥的剪纸技艺之所以娴熟是因为姥姥剪得多,剪的时间长。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手都有准头了”里的“准头”来自于长年累月的练*。我们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只要肯花时间,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13牛郎织女

  【日积月累】

  1.“××如×”结构的成语:一贫如洗、挥金如土、挥汗如雨、力大如牛、胆小如鼠、大笔如椽、宾至如归、骨瘦如柴、料事如神、巧舌如簧

  2.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精卫填海、火眼金睛、夸父逐日、羿射九日、嫦娥奔月

  3.我国主要传统节目: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4.有关牛郎织女的诗句: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4.*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孟姜女》《 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

  【*题解答】

  *题3答案:牛郎——心地善良、勤劳能干、重情义,向往美好生活。

  织女——心地善良、心灵手巧、善解人意,勇于追求美好的生活。

  老牛——知恩图报、善解人意、勤劳朴实。

  王母娘娘——心狠手辣、残暴专制、无情无义。

  14安塞腰鼓

  【日积月累】

  1. 经典排比句:山朗润起来,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3篇(扩展4)

——六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3篇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生字,理解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最后三段。

  3、感受生命的美丽和可贵,真正明白“我和重要”,树立自信、自强之心。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我很重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学*和体味欲扬先抑的笔法、情感强烈的对比和新鲜生动的修辞手法。

  教学手法:

  以读为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趣

  通常,我们形容一个人异想天开,想得到自己能力以外的东西,会用一个短语来形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可如今,癞蛤蟆也敢给天鹅写情书了。癞蛤蟆之所以敢给天鹅写情书,是因为它认识到了自己的可爱之处,认识到了自己的独一无二。它的这一举动,改变了几个世纪以来人们的世俗观念,它用它单薄的生命向世界宣告了“我很重要”——板书题目《我很重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

  宰 嘹 扼 瞳

  3、同学们,你们认为:构成社会的一个个“我”到底是重要还是不重要呢?请大家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各抒己见)

  师评: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那么作者想要阐明的观点是什么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阐明“我”很重要这个观点的?

  明确:(3-8段为亲情,9-10段为友情,11-14段为事业。)

  三、品读课文,分析鉴赏

  1、阅读3—8段,思考:作者写亲情又是从那几个方面来讲的呢?

  明确:从“我不存在了”、“我生病了”、“我成功了”这三种情况下,母亲的表现来写亲情的。

  2、细读课文,作者写亲情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爱的沉重而深情及“我”在母亲心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3、指名朗读9—10段,找出本段的比喻句,并说说它的作用。

  明确:作者把友情比喻成沙漠中的古陶,非常形象而贴切地道出了“我”在朋友心中的重要性。

  4、分组朗读11—14段(指导朗读:读出感情,体会意境),体会11段中比喻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明确:这部分作者用多个形象的比喻,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丽的情景,阐明了“我”对于“我”的工作和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

  5、齐读课文15—17段,并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这部分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再一次阐明“我很重要”的观点,并与1、2段呼应,反驳了文章开头片面地看待问题的错误观点。并让我们明白:只要我们努力着,奋斗着,我们就快乐,“我”就很重要!

  四、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1、同学们,作者从亲情、友情、工作等方面阐述了“我很重要”,既然整篇文章都是在向我们说明“我很重要”,题目也是“我很重要”,但作者为什么从“我不重要”说起?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呀?

  立意新颖、深刻。

  ①一直以来,我们的价值观念都是强调他人他物的重要,否定自我的;重视自我、肯定自我是一种需要批判的个人主义倾向。这篇文章从反面立意,充分肯定了自我的重要,这样的立意是新颖的。

  ②说它深刻,就是它的这种对自我的发现与肯定,反映的是一种对生命的重视,是对人的一种发现,是人的价值的一种回归。

  开始运用排比句式连续地说“我不重要”,跟后面的前后“我很重要”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2、课堂小结

  作为孩子,我们是父母生命的组成和延续,父母给予我们情的倾注和爱的奉献,我们的身上,聚满了亲人关注的目光(爱的承载)

  作为父母,我们是孩子遮风避雨的大伞,是温暖他们幼小心灵的太阳(爱的传递)。我很重要,不只为父母,还为了孩子;不只为爱的接受,还为了爱的付出。

  作为朋友,我们是他们不可或缺的知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才有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美谈,才有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佳话。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我重不重要?

  亲情

  我很重要 我很重要 友情

  事业

  重申观点:我很重要

  [教材简析]

  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都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我想,作者的编排意图也正是如此吧。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是说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前两句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而青少年时期花的功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能有所成就。后两句是进一步地告诫儿子,意思是说,从书上得到的知识终归还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这首诗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观书有感》一诗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这首诗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地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这篇课文分两课时教完,第一课时朗读并初步寻找两首诗的共同点,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然后,侧重学*第一首诗,突破读该首诗明白道理这个教学难点。第二课时侧重学*第二首诗,明白道理,并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并导行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能借助课文插图领悟诗的文字和意境美,初步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4、在整体了解的基础上,着重学*并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

  [重点难点]

  能借助课文插图领悟诗的文字和意境美,初步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

  1、注意引导学生朗读背诵,体会语言之美;

  2、引导学生交流阅读体验,领悟诗情、诗意、理趣、导行。

  [设计思路]

  初读感知——整体感知——比较朗读——精读感悟(侧重第一首)——读背体会——理趣导行——导读课外诗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 背诵显身手。

  相信不久前学的陆游的《示儿》,在座的能背的肯定有不少,有谁愿意一显身手,背给大家听听?

  学生背诵。

  2、 咱也露一手。

  学生自由背诵,只要背全完整的一首就给予掌声。(树立学生学诗的信心,激发学诗的兴趣。)

  3、 我们学新诗,首先明题意: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3篇(扩展5)

——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3篇

  《月光曲》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茵( ) 券( ) 腊( ) 屡( )

  菌( ) 卷( ) 蜡( ) 缕( )

  吨( ) 谱( ) 盲( ) 醒( )

  纯( ) 普( ) 育( ) 醉( )

  瞎( ) 恬( ) 键( ) 涛( )

  割( ) 括( ) 健( ) 滔( )

  三、读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不正确的划去。

  四、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量词。

  粒 缕 艘番 片 层 株 支 摞

  一( )画报 一( )石子 一( )帆船

  一( )话语 一( )草滩 一( )微云

  一( )歌曲 一( )柳树 一( )涟漪

  五、用直线连接可以搭配的词语。

  六、读读下面人物的语言,想想应分别读出怎样的语气。(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充满同情、爱意、遗憾、内疚 B.迫切

  C.诚恳、热情 D.体谅、安慰

  1、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

  2、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

  3、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

  4、贝多芬朔:“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

  七、听一首乐曲,听后把想到的说出来。

  答案

  一、幽静、入场券、蜡烛、陌生、盲人、琴键、一缕、恬静、记录、微波粼粼、波涛汹涌

  二、绿茵茵、细菌;证券、卷发;腊月、蜡烛;屡次、千丝万缕;吨位、纯洁;谱曲、普遍;盲打、教育;苏醒、陶醉;瞎闹、割据;恬静、概括;键盘、保健;波涛、滔天

  四、一(摞)画报,一(粒)石子,一(艘 )帆船,一(番)话语,一(片)草滩,一(缕 )微云,一(支)歌曲,一(株)柳树,一(层 )涟漪

  五、

  六、1、(B) 2、(A) 3、(D) 4、(C)

  一、修辞辨析(在括号里写出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变得非常幽静。()

  2、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3、山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

  4、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5、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

  二、句子易容(按要求改写句子)。

  1、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改换语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悄悄地来了。(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强说:“我最喜欢看雨中的景色。”(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雨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天净沙是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

  2。《天净沙·秋思》作者______,是______代著名______作家、______家。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__________”。

  3。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__”。体现“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3篇(扩展6)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3篇

  《负荆请罪》

  1、《负荆请罪》是历史小话剧,课文是根据历史故事将相和第三部分而改编的。剧本共分为两幕,第一幕侧重写的人物是蔺相如,第二部分侧重写的人物是廉颇。

  剧本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受其侮辱,却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罚的故事,揭示了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而不计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爽直磊落的可贵精神。“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背着荆条去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2、与之相关的成语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3、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廉颇:光明磊落、知错就改。

  4、表示知错就改的成语:

  迷途知返、改邪归正、痛改前非、翻然悔悟、悬崖勒马、浪子回头、洗心革面。

  5、出自《史记》的成语(故事):

  纸上谈兵:赵括指鹿为马:赵高鸡鸣狗盗:孟尝君

  四面楚歌:项羽围魏救赵:孙膑完璧归赵:蔺相如

  《最后的姿势》

  1、学了课文,我们认识了恪尽职守、大爱无疆的谭千秋老师。

  2、“英雄不死,精神千秋”含义:谭老师虽然去世了,但他舍己救人的精神将千秋永存。

  3、对“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的理解:这个姿势挽救了4个学生的生命,体现了在危难之际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以学生的安危为重,恪尽职守、大爱无疆的高尚品质,这一姿势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表达了人们对他深深的敬意。

  4、最后的姿势,也是爱的姿势、责任的姿势、英雄的姿势、师德的姿势、千秋不朽的姿势。

  5、5·12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中的不朽人物:袁文婷、向倩、张米亚、林浩等。

  6、课题中的“姿势”是地震灾难来袭千钧一发之时,谭老师张开双臂护住四个学生的姿势。“最后”意味着这个姿势将永远地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文章以“最后的姿势”为题,饱含着对谭老师这种舍己救人的壮举的赞颂和敬佩之情。

  《船长》

  1、《船长》是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后即将沉没时,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船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2、课文作者是维克多·雨果,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的世界》。

  3、描写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忠于职守、舍己救人、诚实守信、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宽容大度。

  4、表示时间短的词语:霎时、转眼间、刹那间、一瞬间、顷刻间、眨眼间。

  5、表示情况危急的成语:千钧一发、燃眉之急、十万火急、兵临城下、危在旦夕、岌岌可危、一触即发。

  6、形容秩序乱的词语:一窝蜂、一锅粥、一团糟、一拥而上、不可开交。

  7、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呆若木鸡、神采飞扬、神态自若、全神贯注、欣喜若狂、张口结舌、眉飞色舞、坐立不安。

  8、赞美英雄献身精神的名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爱之链》

  1、《爱之链》这篇课文是一首爱的赞歌,作者是美国作家杰尼·巴尼特罗依·李。课文叙写了乔依帮助老妇人修车不计报酬,老妇人帮助女店主,女店主关爱丈夫乔依的故事,生动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爱的链条,赞扬了人间的友爱互助,告诉人们: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援助的手。

  2、课文为何用“爱之链”作题目:课文中写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乔依帮助了别人,就是帮助了自己,只要你付出了关爱,也必定会得到别人的关爱。每个人的爱都在传递着延续,这就是一根爱的链条,这就是爱之链。

  3、表示热心助人的成语:乐善好施、慷慨解囊、助人为乐、雪中送炭。

  4、关于真诚关爱和无私帮助的名言:

  爱是美德的种子。

  人家帮忙,永世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给”,永远比“拿”愉快。

  5、呼吁“关爱他人”的公益用语: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送出一份爱心,收获明媚阳光。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练*2

  1、《我不期望回报》作者汪国真,他的诗集和小说集,多次获得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尽量多地不求索取地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事情,努力使自己的心灵变得充实、美丽。

  2、学了课文《爱之链》,使我们想起了汪国真写的《我不期望回报》这首诗中的一句话:人,不一定能使人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也使我们想到了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3、采访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较高层次的互动活动。

  采访的注意点:

  (1)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要明确需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要明确解决什么问题。(2)确定好采访的对象,列好采访提纲。

  (3)提问要有礼貌,语言要得体。

  (4)记录重要的内容。

  《我们爱你啊,*》

  1、《我们爱你啊,*》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墨赞美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全诗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

  2、全诗分为三部分,开头歌颂祖国的幅员辽阔,总写对祖国的热爱。第二部分从五个方面赞美了祖国,即:山河无比壮丽、物产闻名世界、民族风情迷人、文化古老灿烂、民族精神伟大,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学了课文,我想用这些成语来赞美祖国:地大物博、气壮山河、山清水秀、锦绣中华、万里河山。

  3、赞美祖国的成语:山清水秀、江山如画、人杰地灵、锦绣河山

  4、描绘山水的成语:连绵起伏、青山碧岭、水*如镜、水天一色。

  5、描写祖国河山的名句:

  长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凉州词》

  《郑成功》

  1、《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建设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郑成功是*明清之际军事家、民族英雄。台湾是*的第一大岛。

  “民族英雄郑成功*、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这句话在全文中起总结全文、深化中心的作用。

  载歌载舞:载,又、且。负隅顽抗:负,依仗、依靠;隅,角落。

  2、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刀光剑影、枪林弹雨、势如破竹、旗开得胜、荷枪实弹、冲锋陷阵、溃不成军、丢盔弃甲、人仰马翻。

  3、ABAC式成语:

  载歌载舞、十全十美、百发百中、绘声绘色、任劳任怨、人山人海、自言自语。

  4、不同方式的看:

  眺望、环视、仰望、俯视、瞻仰、浏览。

  5、*历史上的名族英雄及其主要事迹:

  岳飞:精忠报国,抗击金兵;郑和:七下西洋,扬威异域;戚继光:抗击沿海倭寇;林则徐:虎门销烟。

  6、爱国诗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明·于谦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1、《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讲了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对祖国强烈的爱。

  2、肖邦: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作品有《革命练*曲》《悲伤》。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3篇(扩展7)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能够在课文中寻找花与潮的关系的句子

  3、研读第四自然段,体会“花动如潮,花多如潮,花盛如潮,花声如潮”。感受海棠花的美,感悟生命的魅力。

  4、提高质疑的能力,并能通过研读课文,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寻找花与潮的关系的句子;研读第四自然段,体会“花动如潮,花多如潮,花盛如潮,花声如潮”

  三、教学难点:

  能感悟生命的无穷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

  一、审题质疑感知花如潮

  1、出示课件:(潮水)谁来说说这潮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出示课件:(花)那这些花又让你想到了什么词语?

  3、出示课题:可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种特别的“潮”(花潮)

  4、审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花如潮有什么关系?花潮是什么样的?

  5、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圆通公园看一看吧。(课件出示课文第1、2自然段内容)

  6、圆通公园里那么多的景物就包含在这14个字,让我们来读读,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7、其实圆通公园不仅景致多,那里的花潮更是美不胜收。就让我们随着作者,进行一次心灵的旅行。

  二、初读解疑:寻找花如潮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2)、在课文中找找写花潮的句子,想想这是这样的花潮?

  (3)、课文除了写花潮,还写了什么?

  三、精读研究,感受花如潮

  1、作者为什么称海棠花为花潮呢?大家一起去课文中找找答案。一边读,一边划出相关的句子。

  2、交流研读

  (1)后山沿路有一大片海棠,*时枯枝瘦叶,并不若人注意,一到三四月间,真是花团锦簇,变成一个花的海洋。

  向高处看去,隔着密密层层的绿荫,只见一片红云望不到边际。(板书:花多如潮)

  A你们是怎么理解:枯枝瘦叶和花团锦簇的?

  B(出示课件)你们看这一簇簇、一丛丛的海棠花,形成了一个花的海洋。所以作者称海棠花为花潮。老师用一个词概括——(板书:花多如潮)

  (2)每棵树都在微风中炫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枝头上显示着自己的喜悦。

  A、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B、朗读指导

  C、(出示课件)你们看,这就是在枝头微笑的海棠花,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朵,你将如何炫耀自己的鼎盛时代,如何显示着自己的喜悦?(让学生大胆想象)

  D、这么多的同学的想象给我们一种争奇斗艳的感觉,你们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E、现在你能模仿老师刚才的样子,概括花与潮的关系?(板书:花盛如潮)

  (3)、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的动。在阳光照射下,每一个花瓣都有它的阴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你越看得入神,你就越感到这一片花潮正在向天空、向四面八方伸张,好象有一种生命力在不断扩展。

  A、引导质疑:为什么无风花也在动?

  B、那就让我们先来看一看。

  C让我们深入到课文中去体会一下吧。

  D你们怎么理解“有一种生命在不断扩展?”

  E、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这种生命的魅力吗?

  概括花与潮的关系(板书:花动如潮)

  (4)你可以听到潮水的声音……犹如海上午夜的潮声。(板书:花声如潮)

  A、作者听到了哪些声音呢?

  B、还会有些什么声音?

  C、这些声音是作者听到的,为什么还要写上一个“也许”?(讨论)

  D、是啊,正是这朦朦胧胧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才让作者想到了——海上午夜的潮声。

  E、通过朗读来表现这隐隐约约的声音?

  F、能试着背一背吗?

  G、概括(花声如潮)

  小结:花团锦簇,繁华似锦,看花人蜂拥而至,我仿佛置身于一片花潮之中

  3、整体回归

  这么美丽的海棠花真是让人留恋往返,就让我们来回味一下吧。(读三个句子)

  四、分工积累

  1、这么美的句子能把他积累下来就更好了。大家可以小组合作,一人背一句,等会儿,一起展示你们的成果。

  2、展示背诵成果。

  附板书:

  10、花潮

  花多如潮

  花盛如潮

  花动如潮

  花声如潮

  《时间简史》是许多孩子听说却不曾读过的书,霍金是孩子们听说却并不了解的人。那张“龇牙咧嘴”的照片是孩子们对于霍金的全部认识。《轮椅上的霍金》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本课讲的是被称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在自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地未知世界,勇敢顽强地挑战命运。

  品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从大处说,有:命运残酷与生命顽强的对比;身体禁锢与思维飞翔的对比;命运无情与成就杰出的对比;生活不幸与乐观感恩的对比。从小处讲,有顶礼膜拜与静静思考的对比;成绩卓越与做人低调的对比;女记者的唐突尖锐与霍金的坦然、*静的对比等。

  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第8自然段展开教学。合作探究两个主要问题:1.霍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2.霍金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这一思考,打破了我原来的以“非凡”入手的教学思路。我觉得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应是层层深入、心领神会、水到渠成的。所以,在课堂建构方面,我充分挖掘了第8自然段过渡段的独特作用展开教学,并及时的回扣这一自然段,不断升华对霍金精神与人格的感悟。

  语文教学的写话训练,不能仅仅关注情意目标,更要关注学生的言语表达形式。本课的写话设计,我力求凸显言意互转,既能让学生从精神层面对霍金产生深深的景仰,更能从写作层面进行有效的写法指导。

  教学重点:

  体会白发老者的鼓励和观众的支持对顶碗少年表演成功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侧面描写烘托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达中心的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上节课的正面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转入本课的侧面描写烘托人物精神品质)

  1、如果你是顶碗少年,在表演结束后,需要你向观众做一段谢幕致辞,你觉得要说些什么?(可以小组讨论)(5-10分钟)

  (大意:感谢观众热心的支持、师傅的安慰和鼓励,伙伴们无怨无悔的协作)

  二、精读第2到6段。(体会侧面描写的方法和作用。33分钟)

  2、在顶碗少年的三次表演中,观众们、他的表演伙伴们都有哪些表现?描写他们表现的变化各有什么意义呢?(10分钟)

  (观众们由喝彩、惊羡到惊呆再到陶醉,几个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再到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后一片喧哗,有人大声的喊,好多人附和着喊,再到静得没有一丝儿声息,一些女观众索性用手捂住了眼睛,最后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伙伴们以一位姑娘为代表,不慌不忙扫掉碎瓷片。

  观众的变化烘托出这场表演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因为连续失败,变得离成功远了,难度大了,也更加突出了顶碗少年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坚持到底的决心难能可贵。伙伴们的表现揭示了少年有勇气的来源。)

  3、在顶碗少年第二次表演失败时,白发老者的出现有什么作用?作者对老人进行了怎样的描写来表现他的作用的?(为什么不把他说的话写出来?)(10分钟)

  (老者的出现首先是推动情节继续发展:引出在老者的鼓励下,顶碗少年继续进行第三次表演;烘托顶碗少年勇敢面对失败的精神品质。描写了老人的外貌、神态、动作。外貌抓住了体格、手里的道具,暗示了老人的身份和他上台的目的;神态和动作抓住了微笑,抚摩肩胛、轻轻摇撼,表现了老人的镇定和安详,稳定了少年不安的情绪,给予少年鼓励和安慰;板书划横线的内容。

  因为这样留下了悬念。文章主要表现的是顶碗少年的精神品质,老者不管说什么,最终还是要靠顶碗少年自己鼓起勇气再表演。所以不写是为了不喧宾夺主。)

  4、除了观众、表演的伙伴、白发老者,文中还有一位无名英雄也一直默默甘当着配角,烘

  托了顶碗少年的精神品质,是谁呢?(5分钟)

  (一叠12只的金边红花白瓷碗)

  5、我们把文中对顶碗少年的直接描写又称为正面描写,把文中其他烘托顶碗少年精神品质

  的人和物的描写称为间接描写或者侧面描写。这两种描写担当的作用虽然不同,但都是为表现主要人物的思想品质服务的。写作中注意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结合,能使故事的情节曲折动人,人物的形象生动感人。(5分钟)

  三、反馈(2分钟)

  学*了《顶碗少年》中的侧面描写,思考自己的作文“我的成长故事”中有无需要加入或修改的侧面描写,并进行修改。

  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

  2、读一读,注意“不”字的声调变化。

  3、写几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4、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5、熟记成语,读读背背,作为积累。

  6、说话:即兴演讲。

  7、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一些语言故事的成语,熟记成语,读读背背。

  拟订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练*1——5题。

  教学过程:

  一、用钢笔描红。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生齐读内容,要求读正确、通顺。

  3、练写描红,师巡视指导。

  二、读一读,注意“不”字的声调变化。

  1、自由读内容,观察比较,两行读音有何不同?(小组之间可讨论讨论)

  2、指名回答。

  3、师小结:“不”字在前面的所有的词语中,如果后面是第四声的字,那“不”字就读第二声;若后面的字是其他三声,“不”字仍读本调第四声。

  4、齐读词语,进一步体会。

  5、交流“不”字声调变化的词语。

  三、写几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成语是汉语宝库里光彩夺目的明珠。它有多种来源。其中有一些成语来源于寓言故事。思考:找出这样的成语。

  3、竞赛分组讨论。板书成语。

  4、集体评议。

  5、自由读成语。

  6、摘抄成语。

  四、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自由朗读句子,回答两个句子间有什么关系?

  3、练*用关联词造句。

  ⑴指名口头造句,是评讲。

  教材简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题目贯穿全文,先讲人类拥有的地球美丽而渺小,接着讲地球上人类活动范围小、资源有限,然后讲人类不能够移居到别的星球,最后呼吁人类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赖以生存的星球。

  教学目标:

  1、学*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渺小、慷慨、枯竭、和蔼可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地球的自觉性。

  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精心保护好地球。

  学情分析:

  使用本教学设计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其次,要求学生对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等方面有一定的感性积累,这样在课堂上才容易与文本共鸣,较快地进入情境。最后要求学生有积极表达的愿望和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师生、生生间的对话才会精彩,教学目标才能高质量的完成。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环保方面、地球知识方面的资料。

  2、教师制作相关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

  1、利用多媒体课件一方面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感受到地球的美丽壮观,另一方面真实地向学生展现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两种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2、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真正懂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必须要精心保护。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初读了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学*。

  2、板书课题只有一个地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并根据文章最后两段填空(出示课件)

  因为(1)这个地球太,同时又太;(2)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3)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所以要精心保护地球。

  2、指名练*填空,并齐读这段话。

  3、说说从课文哪些段落可以感悟到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原因。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人类为什么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原因。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一、二自然段

  1、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我们马上就要跟随费俊龙、聂海胜两位宇航员叔叔去遨游太空了(播放课件)到了,快睁开眼睛看,我们的家在哪儿?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件内容:宇宙空间画面,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画面以及一组表现地球山青、水绿、天蓝的壮丽画面。

  意图:联系时事,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营造宇宙空间的神秘氛围,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让学生直观、真实、具体地感受地球的美丽壮观,拉*了学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2、自读自悟一、二自然段,画出描写地球“美丽、渺小”的句子。

  3、交流画出的语句,课件出示以下重点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

  ①.......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②.......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4、指导朗读交流的句子,读出对地球母亲的感激,读出自己独特的

  感受。

  过渡: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但它却慷慨地为人类提供了与自己生存息息相关的各种资源,那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地球母亲的呢?

  (二)学*三、四自然段

  1、自读自悟三、四自然段,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词句。

  2、交流。课件出示重点句段,加以点拨。

  ①、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②、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滥用化学药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害,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3、让我们亲眼来目睹一下人类的愚蠢行为吧!(播放课件)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幅画面。

  课件内容:地球遭到破坏的情景。如森林被毁、大气污染、水源枯竭、土地沙漠化,海湾战争的破坏以及沙尘暴肆虐、伊拉克油井大火等画面。

  意图: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人类对地球母亲的摧残,活生生的画面,富有感染力的解说,怵目惊心,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激发了他们对人类这种“暴行”的憎恨,对地球母亲的深切同情,其环保意识在他们心中不知不觉地就进一步增强了。

  4、(出示课件)练*填空

  我是()资源,()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可是由于人类的破坏,我()不能再生,()造成()生态灾害,如()。

  (任选一种资源来填空,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关联词语的用法,体会资源的有限、宝贵及其对人类的重要)

  5、指导朗读三、四自然段,读出对人们破坏环境的焦虑、痛心,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过渡:茫茫宇宙,星球无数,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了,我们能否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

  (三)学*五、六、七自然段

  1、自读自悟这三个自然段,说说课文怎样说明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联系上下文理解“资源枯竭”。

  2、抓住关联词“......但是......即使......也是.......再说......”领悟第七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3、展开小小的辩论(结合书本上的知识及课外收集到的资料)

  人类是否能移居别的星球

  小结:既然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那我们就更应该精心地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播放课件)向学生展示一篇相关的文章《地球万岁》学生自读感悟。

  意图:这里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实现了课内外的沟通

  2、今天,就让我们站在万里之遥,再看一看地球母亲吧!(播放课件)当你看到这位饱经沧桑、伤痕累累的母亲,作为她的孩子,你想对她说些什么,为她做些什么呢?先想一想,再动手写下来。

  五、作业

  成立环保小分队,拟定一份保护地球母亲的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4、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课件:

  《月光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哪些同学能自己读懂课文,读好以后能回答两个问题:《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是谁写的?《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二、初读感知

  1、师:《月光曲》是首什么曲子?

  2、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贝多芬资料,以激起学生学*情绪,让我们来看看乐圣贝多芬的一生吧

  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他曾经写下过这样的句子: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

  三、学*生字词语

  1、学生自学生字词,遇到容易出错的生字多分析一下字型结构,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

  2、给本课的生字组词语辨析。(点击字形结构,会显示例词。)能说说'幽静''纯熟''陶醉'这三个词语的意思吧?会用这些词语写个句子吗?"(点击课件出示解释和例句。)

  3、学生在练*本上写生字词。

  4、辨析部分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四、学*第一自然段

  1、齐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课文讲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什么是“传说”?(民间流传的说法。)既然是传说,也就说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不是真的。

  2、理解"谱写"

  “"歌谱"同学们是知道的,根据歌词写谱,叫"谱写"。如果没有歌词,单纯作曲子,也叫"谱写",简单的说法叫"谱曲子"。曲子写好了,就叫什么?”("谱成")

  写曲子叫"谱写",写出非常壮丽的诗,也可以说"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诗篇""谱写了一首扣人心弦的诗篇。

  五、学*课文第二意义段

  1、读书。弄清弹奏第一首乐曲的经过。

  一天夜晚,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什么? (断断续续的弹琴声)

  这琴声为什么会引起他的特别注意?(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是人民喜爱的音乐家,他到各地旅行演出,甚至来到一个小镇上,盲姑娘也在弹他的曲子。

  启发学生联想:“同学们想一想,这幅画上除了一轮明月、莱茵河、小路,还有在小路上散步的贝多芬外,根据故事的发展,画面上还应该有什么?”(一间小茅屋,茅屋的墙壁上最好画上窗口,而且从窗口里透出微弱的亮光,甚至有两个人影。)

  2、“贝多芬就在幽静的小路上散着步,他听到从那所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你们想当贝多芬听到这断断续续的琴声,而且在这僻静的小镇上,有人在弹他的曲子,他会怎么想?

  师:为什么那琴声是断断续续?(她看不见乐谱,只是听别人弹过几遍,就能弹贝多芬的曲子,尽管断断续续,不大熟练,但是很不容易。)

  3、指名分角色读第五、六两自然段的对话。教师示范;学生练*朗读。

  板书设计:

  月光曲

  /太贵谱写幽静纯熟

  听太穷谱谱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个人的阅读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和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

  1、知道著名作家巴金吗?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巴金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这节课,我们就在巴金先生的引领下,一起走进我们南国的一个梦境般的地方——鸟的天堂。(板书课题)

  2、配乐讲述传说。

  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潮退外露,潮涨水淹。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每

  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这就是——齐读课题。

  3、揭题,读题

  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作“鸟的天堂”呢?

  生自由交流(景色优美舒适……)

  我在网上下载了不少“鸟的天堂”的图片,它确实如你们所想象的,是个很美的地方。只看图片,就是一种享受,让人陶醉,它的静谧、优雅、和谐、安详,带着你的想象和感受再读课题——

  3、学*生字词。

  昨天大家预*了课文,谁来读读这几个词语?其他同学认真听,这儿有三个生字,三个多音字,看他是否全读准了?

  (课件出示:一簇簇不计其数树梢做巢应接不暇兴奋)

  (1)正音;

  (2)理解“应接不暇”;

  (3)指导书写“巢”和“暇”。“巢”上部分是三个“﹤”,要写的匀称,这是鸟的一家三口,下面是个扁“日”是鸟的窝,建在这树木上,所以“巢”就是鸟的——家。“暇”是日字旁。

  4、理清层次。

  借助预*提示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汇报交流。

  到底是六年级的学生,能再预*中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并且理清了文章的。你们的表现让我感到骄傲。下面清你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两词去了鸟的天堂后,有怎样的感慨?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

  堂啊!

  指导朗读:能不能把这感慨的味道读得再浓一些?突出“的确”,齐读。

  5、质疑。

  大家读这句话,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鸟的天堂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

  你是怎样理解的?

  一株榕树便天堂!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啊。

  二、重点读“树”,品味写法

  1、初步感受榕树的美。

  (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这株神奇的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地听。)师配乐朗读课文1——9自然段。

  学生听后谈感受,总结榕树的特点。(你仿佛看到一棵怎样的树?)(大绿茂盛生机勃勃)让学生写到黑板上。

  当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板书: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是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学生齐读。

  3、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

  默读课文的4——9自然段,可以动笔标注出来。

  交流榕树的“大”

  (1)随机出示:“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指名谈体会,突出“一株”,指名读,自由读。

  (2)为什么不可计数?这跟它的生长特点有关。找相关句子读一读。

  (出示图片)介绍:大家看到这许多的像胡须一样的东西,就是榕树的气根,气根的生命力很强,当它越长越长,垂到地面时,伸入泥土,就形成了枝,枝上再生根,根再形成枝,就这样横干直枝相连,盘根错节,

  所以——“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3)指导读,体会榕树的大。

  知道这株榕树究竟有多大吗?咱们的操场大不大?这一株榕树所覆盖的面积相当与咱两个操场,甚至比两个操场还要大。

  把你的赞叹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出来。

  人常说“独木不成林”,但这棵树却覆盖整个小岛,形

  成了“独木成林”的奇观。难怪作者这样赞叹——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还有那里具体写了榕树的“大?

  随机出示:“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一样。”

  抓住“卧”字来体会:一个“卧“字仿佛又让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小结:多么生动、巧妙的一个“卧”字啊,她静卧在水的中央,独立成一个小岛,是那么的安详、优雅,自然、宛若一个隔离尘世的人间天堂啊。所以作者这样感慨——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让我们再次走*这榕树,引读——“我们的船渐渐逼*

  榕树了……

  体会榕树的“茂盛”、“绿”

  (1)随机出示:“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如果把“似乎”去掉,感觉有什么不一样?比较读。指名说。

  师小结:这“似乎”不是没有,更不是绝对,而是带有神秘的,那种捉摸不透的,让人浮想联翩的的生命的感觉!把这种似有似无的神秘感读出来。指名读。

  (2)感受“生命力”

  读这句话,大家有没有疑问?

  (“新的生命”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再自由地读一读这句话,然后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时的感受,看看自己有什么见解,还可以与伙伴交流交流。

  学生自由读,体会,交流。

  师小结:那是风吹,是鸟动,是阳光的照耀,是新发的嫩芽,是那绿叶本身就蕴育着无限的生机,是榕树显示出来的茂盛的生命力,所以——齐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3)感受树的美

  这是树叶在颤动,是生命在颤动,分明也是作者的心在颤动,所以他情不自禁地赞叹——(齐读):这美丽

  的南国的树。”

  这也是我们的心在赞叹——(齐读):这美丽

  的南国的树。”

  巴金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这株大榕树

  的勃勃生机,用我们的朗读去再现这文字的生命!

  齐读第八自然段。

  指导交流背诵。(好的语言应该积累。)

  三、迁移练笔,引向读“鸟”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为什么能如此的美丽,除了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以外,还有天马村的人们对它的爱护。几百年来,人们把这棵大榕树看作是一棵神树,把树上栖息的鸟看做神鸟,不许人们去触动它,如果谁打鸟,就会受到家法的惩治,多少年来天马河的人们就是以他们最纯朴的环保意识,保护着鸟,保护着树,所以,天马村的人们至今仍然拥有——

  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正是由于有了这美丽善良的南国的人,才有了这神奇美丽的南国的树。假如你就是那第一只飞来的仙鹤,你发现了这株美丽的南国的树,你将怎样召唤你的亲人、朋友来此安

  居乐业?请你写下最能打动他的话。

  提示:可以用文中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交流。

  生写,写完后交流。

  就在你的召唤中,一只鸟飞来了,两只鸟飞来了,千百只,千万只鸟飞来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成了真正的——

  生读:鸟的天堂。

  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这次,我们没有失望,不仅看到了群鸟出巢的热闹场面,而且听到了百鸟齐鸣的动听音乐。那是一片和鸣谐调的天籁之声,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文学巨匠巴金又是怎样通过文字来展示这种百鸟出巢的生命之美的,请同学们回去后运用今天的学*方法自学文章的第二部分,再一次去感受这天下奇观(齐读)——鸟的天堂。如果有机会,你们可以去广东,去鸟的天堂——那梦境般的地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理解名言“我的采蜜集”,朗诵背诵《在*原,吆喝一声很快乐》。

  2、口语交际“不同的“镜子”,不同的我”,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3、*作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过程与方法:

  1、联系生活实际,自主交流各自对名言的理解。

  2、在朗读、想象中感悟诗歌意境。

  3、在敞开心扉的开放式的交流中发展语言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告诉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使学生心灵得到自由与**,感受到自然的美、朴素的美、真实的美。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3.引导学生虚心、冷静地听取来自个方面的声音,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正确、全面地了解自我,从而进一步完善自我。

  4、小笔头意在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的乐趣。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我的采蜜集”

  1、学生自渎。

  2、指生朗读。

  3、借助工具书或者结合语境理解个别词语意思,例如“自惭形秽”“妄自菲薄”。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谈个人的理解。

  5、交流搜集到的名人名言或者自己创作的关于激励自己或他人的话。

  6、摘抄在小本本上。

  二、读读背背

  1、教师介绍作者概况以及他的创作风格。

  2、指导学生朗读诗歌《在*原,吆喝一声很快乐》。

  3、在朗读的过程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觉?(多媒体出示青纱帐、田野录像,创造意境)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畅谈感受。)

  5、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6、幻灯片出示姚振函的《乡村小学》和《扁豆角》,朗读。

  三、口语交际

  1、导入: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实际上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二是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和。在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时,有时会出现他人与自己的看法不一致的情况,这是也许你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此时,你必须冷静思考他人的看法是否准确,如果你能认真对待别人对你的,你就能更全面、更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及时调整自我,那么今后的进步就会更大。

  2、小组交流:全方位地向大家介绍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包括个人的性格、脾气、爱好、优缺点等。组员进行。

  3、全班交流:请典型同学发言,班内其他同学和老师对他进行。

  4、思考表达:

  当你发现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与父母、老师、同学及其他熟悉自己的人看法不一致时,你有什么想法?你现在能全面认识自己吗?

  学生冷静思考,组织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认识。

  第二课时

  “我的小笔头”

  (一)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播放《小小少年》,让学生感同身受,使学生不自觉地回忆起生活中的点滴烦恼,激起表达的欲望。

  (二)漫谈生活中的“苦”和“乐”。

  1、小组交流,走进成长中的苦恼,彼此“支招儿”。了解学生在生活、学*等各方面的烦恼,引导学生说具体

  2、集体交流,互相支招,化解苦恼。

  (1)学生将在小组交流中解决不了的烦恼呈现出来,发挥群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2)教师追问:“你怎么想的”,“说说你的真实感受”,“联系你的生活体验”。

  3、敞开心扉,分享快乐。

  鼓励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介绍,把自己的成功之作与。(在学生分享快乐时,教师关注学生对快乐的理解和快乐的缘由,对快乐的意义加以引导。)

  (三)我手写我心

  构思酝酿,自由,鼓励学生写己的真实感受。

  (四)集体评议,分享提高

  1、小组交流作品,评选出本组的最佳*作。

  2、小组推荐或自己举荐集体赏析、评议学生作品。

  3、教师针对本次*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加以指导。

  (五)修改*作

  结合评议、赏析过程中得到的方法,对自己的*作进行修改,然后小组互评互改。

  姚振函简介

  振函(1940—),河北枣强人。当代乡土诗人,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河北作协第四届**团名誉委员。主要诗集有《我唱我的主题歌》《土地和阳光》《感觉*原》《时间擦痕》等。著有诗集《土地和阳光》、《我唱我的主题歌》等。

  乡村小学

  青砖红瓦的校舍

  阳光照着低矮的墙头

  从教室后窗外面传来

  爷爷和二叔说话的声音

  那是他们在地里种棉花

  院墙外的一棵老榆树上

  榆钱已按时长出来了

  去年的鸟巢被风吹得有点歪斜

  这些都作为一种景色

  被多次写入

  和中

  师范毕业的老师

  本是村里的原住居民

  她第一次夹着备课本走进教师

  有两个学生不喊她老师

  而喊她姑姑

  放学了

  学校的钟声告诉村庄

  村庄的炊烟呼应着学校

  背书包的学生蹦跳着回家

  可爱的小狗在家门口等候,翘望

  扁豆角

  一棵棵扁豆角总是自鸣得意

  傻乎乎地生长

  别看它只占据农家的

  一个角落

  真的,农民一点也不把它当事

  他们日夜忙活

  没有工夫

  看它一眼

  扁豆角不计较这些

  一代一代

  它已*惯了被冷落

  等到秋天已过去,大地萧索

  农民从地里回到家中

  正赶上扁豆角的盛产期

  他坐在当院里安闲地吸烟

  悠然四顾

  眼睛这才亮了一下

  哦,扁豆角

  教学目标

  1、学*生字词语。

  2、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

  3、梳理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玩具,导入新课

  1、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你的玩具是什么材料的,什么构造的?怎么玩?

  (学生说,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2、看来同学们的玩具真不少,也都挺会玩的,有的同学能把一件玩具玩出很多的花样,真是动脑筋的孩子。

  3、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件玩具,(板书:竹节人)请同学们大声读出来,什么玩具呀?(学生大声读课题)你见过这种玩具吗?玩过这样的玩具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种玩具。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1)学生自主学*,交流。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指导:

  出示:

  生字:豁凛疙瘩棍悟裁筹橡雕跺颓沮趴屉

  ①谁能说一说自己识记生字字音字形的好方法?

  ②教师评价,重点指导:

  凛:左面两点水,右面是“禀”,不要把“禀”写得太长。

  疙瘩:都是“疒”旁,这两个字组成一个连绵词。

  裁:读cái,注意与“栽”区分开。

  筹:上下结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一个“寿”字。

  出示:

  威风凛凛别出心裁技高一筹鏖战沮丧悻悻

  ①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词语的,结合课文说出词语的意思。

  ②教师指名说词语的意思。

  ③评价,指导:

  出示:

  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技高一筹:技艺比别人高出一截。

  鏖战:激烈的战斗。

  沮丧:灰心,失望。

  悻悻:形容怨恨愤怒失落的样子。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课文围绕竹节人写了哪些内容?

  (1)根据课文,完成屏幕上的练*题。

  出示:

  A、根据下列划分标准,写出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表示)

  1—4,5—19,20—29

  B、课文中哪一部分内容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2)学生汇报完成情况,教师指导:

  A、课文主要叙述了三部分内容

  1—4制作竹节人

  5—19斗竹节人

  20—29老师也喜欢斗竹节人

  B、学生可能因为自己的兴趣点不一样,所以印象最深的部分也会不一样。有的同学对制作竹节人这一部分印象最深,可能他们也想着自己动手做这种玩具呢!有的同学对斗竹节人部分印象最深,因为他们体会到了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还有的对老师玩竹节人这种玩具一部分印象最深,他们喜欢这个故事,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都能激情呢!

  (三)快速读课文,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三、读词语,书写生字

  1、认真读一读自己画出的词语,同位相互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2、在田字格纸上练*书写生字,写完后同位评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学*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

  2:培养围绕主体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3: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敢于。乐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惯。

  4:养成自己修改*作的*惯。

  过程与方法:

  1:积累:定向观察,搜集素材,熟悉*作内容。

  2:尝试:合作交流、拓展思路;放胆试写、自主修改。

  3:评改:回扣要求、交流*作;佳作欣赏、借鉴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培养围绕主体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2、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敢于。乐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惯。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资料。通过活动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几篇比较优秀的演讲稿,印发给学生。

  2、学生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爱国诗篇(或散文)配乐朗诵,寻找爱国人士的足迹,了解身边的爱国人士,编写以爱国为主题的手抄报阅读和爱国有关的书籍。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定向观察

  搜集素材

  1、老师把一段演讲稿声情并茂地读给学生听,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演讲的魅力。2、听了这段演讲稿你有什么感觉?(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3、刚才大家谈的很好,这的确是一片让人热血沸腾的文章。读起来让人心潮澎湃,一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接下来,大家在读一篇演讲稿,比一比,这篇文章和以前我们读的文章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一样的地方。(向学生发印好的演讲稿)

  4、读完后谈谈和其他文章的不同之处。在讨论的基础上,了解演讲和演讲稿的特点。

  5、提出学*任务:演讲可以分为有准备的演讲和即兴演讲,有准备地演讲一般需要预先写演讲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写演讲稿。(板书:学写演讲稿)

  6、如果不想写演讲稿,可以从自己读过的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的文章或书中,选择最打动自己的一篇(一本)写一篇读后感,要表达真情实感。

  7、回顾综合性学*成果,学写演讲稿。

  (1)引导确定主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5页,把*作部分读一读,想一想,这次演讲的主题是什么?(板书:祖国在我心中)

  (2)通过这段时间的综合性学*,我们对“祖国”有了更深的了解,相信大家也有许多话想说,就让我们用演讲稿的形式把他写出来吧。

  (3)演讲稿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请大家默读*作提示第二自然段。

  (4)学生默读后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办机理交流,老师梳理。演讲稿一般分为三部分:开头:根据听众写上适当的称呼,拉*于听众的的距离。中间:用具体的材料把观点说清楚,这是演讲稿的主体。结尾: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发出号召。

  8、接下来分部写演讲稿。让学生想一想我们这次演讲的对象是谁?演讲的开头怎么写?在这些要求中,关键字眼是什么?

  9、演讲稿最难写的就是第二部分,我们再来研究演讲稿主体部分的要求。(要注意结合具体材料,把观点说清楚。其次要用具体材料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1、学生认真听,然后谈自己的感受。

  2、读演讲稿,找异同点。

  3。了解演讲就是一个人围绕一个话题用讲述的方式在公共场合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别人。

  3、大声读*作,明确*作要求。

  4、交流这次*作的要求,注意的问题,自己的看法。

  5、再次读*作要求,想一想要写什么。这种“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使得听、看、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激活思维,激发兴趣。然后再引入本次*作课题,水到渠成。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4个生字。

  2.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并归纳段意。

  3.了解“母亲”温暖宽容而充满智慧的爱对艾尔比产生的巨大影响,懂得爱的付出与回报都能带给人幸福快乐。

  教学重点:

  通过自学,体会“母亲”对艾尔比的感情及影响。

  教学难点:

  给课文划分段落。

  学情分析:

  教育学生懂得感恩。诚然,这并不是本课的重点,但这却是课文传达出的一个信息。不可否认,感恩,目前已经是我们社会比较稀缺的品质,尤其是孩子,他们把别人的付出当做理所当然的事。其实,没有什么是生来就该如此的。我们生活在世上,蓝天绿树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能够健康成长是家人、师长对我们的付出,不断进步发展是占有社会资源和财富的结果,我们的生命都和别人的付出息息相关。得到与付出促成了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而感恩是这循环的动力。就像艾尔比,“我”无私地帮助了他,并不求回报,但他以自己的快乐成长、突然出现让“母亲”喜极而泣,相信艾尔比在人生的道路上也会像“母亲”一样对待他人。教学时,应该让孩子对此有所领悟,用这盒美丽的“水彩笔”为孩子的道德修养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也是本课的人文性所在。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法

  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教学的过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

  1.师:今天我们学*31课,大家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要求读正确,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一个休息日,“我”接到一个打错的电话,说“儿子”艾尔比偷拿了文具店的水彩笔。“我”以母亲的身份巧妙地给孩子解了围,并把水彩笔送给了他。12年后,已成为美术系大学生的艾尔比突然充满感激地站到了“我”的面前。)

  3.理解词语的意思。

  悻悻然——怨恨愤怒的样子。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话茬儿——方言,话头的意思。

  欢呼雀跃——欢快地呼喊,像雀儿一样跳跃,形容高兴的样子或欢乐的情景。

  豁达——性格开朗,气量大。

  爽朗——开朗,直爽。

  冒昧——(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做谦辞)。

  三、再读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1.自由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

  2.指名说。

  学生说老师要注意引导。

  本文有两种分段的方法。

  第一种分法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我”接到一个打错的电话,说“儿子”艾尔比偷拿了文具店的水彩笔。

  第二部分(3——8自然段)写“我”以母亲的身份巧妙的帮艾尔比摆脱了窘境,艾尔比抱着“我”送给他的水彩笔开心地回家了。

  第三部分(9——10自然段)写12年后,已成为美术系大学生的艾尔比又站到了“我”的面前,称“我”为“亲爱的的妈妈”。

  第二种分法

  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12年前,一个打错的电话,让“我”以“母亲”的身份帮助了艾尔比,使他免去了“小偷”的嫌疑。

  第二部分(第9、10自然段):12年后,已是大学生的艾尔比突然充满感激地站到了“我”的面前。

  四、自学课文。

  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在旁边做简单批注。

  五、集体交流。

  1.“我”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妈妈。(板书:善良或有爱心)

  她对素不相识小男孩油然而生怜悯之心,自认为是艾尔比的母亲,承受着别人的责难,特意赶去给孩子解围,而且她并不认为自己那么做有多伟大。

  2.“我”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母亲。(板书:智慧)

  她的一番温柔的话,巧妙的打消了人们认为艾尔比是小偷的想法,一下子就把小艾尔比从猜忌鄙夷的围观中解救出来,使孩子有了自尊、自信。(板书:自尊自信)

  3.“我”是一个宽容豁达的母亲。(板书:宽容)

  小艾尔比犯了错误,“我”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斥责他“偷”,而是“宁愿相信,他这么做仅仅是因为想要一盒水彩笔来描绘它严重美丽的风景”。她从孩子的角度理解了这种做法,一母亲的胸怀宽容了孩子,使孩子自己自悟。(板书:自悟)

  4.思考:假如“我”只是告诉对方打错了电话,假如“我”也像老奶奶那样斥责他,艾尔比的人生将会怎样?

  5.“这个妈妈用一盒水彩笔指引了我的整个人生……”艾尔比为什么这样说?板书:自强

  六、你觉得艾尔比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师:爱的力量真是无法估量!有时一个小小的善举,只是一点点温暖的关怀,就可能改变人的一生,使他拥有光明的未来。给予别人爱,接受别人的爱,回报别人的爱都是幸福的。

  七、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

  艾尔比的水彩笔

  善良自尊

  宽容自信

  智慧自悟

  自强

  开心、幸福

  教学目标:

  1.会写15个生字,重点理解“斗篷、瓦蓝、预报、理直气壮”等词语。

  2.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调和重音。

  3.把握文章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

  4.关注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体会文中心理描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了解“我”盼的过程,学*作者围绕中心安排典型事例的写法。

  教学难点:

  根据上下文,透过细腻的描写品味“我”的心理和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袖、篷、缩”等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斗篷、袖子、遮盖、油锅”等词语。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语言的特点。

  3.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安排材料的。

  教学难点

  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把握主要内容,概括文章围绕中心思想写的几件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感悟课题。

  #教案#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是《盼》。一个“盼”字带给大家怎样的联想呢?老师看到“盼”字,脑海里就浮现出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的开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了。他盼望的是春天的来临,经过了一个寒冬的人们,对温暖、充满生机的春天是多么盼望啊!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有过“盼”的经历呢?

  2.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盼”的经历。

  预设:本文的题目只有一个字,但这一个字却极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盼”的经历,盼生日、盼节日、盼望一次旅行、盼望快快长大……,学生通过谈论自己“盼”的经历,能回忆起当时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为全文的学*奠定感情基调。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

  1.介绍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

  **1957年生,当代作家,河北赵县人。主要著作有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总计300余万字。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

  本文《盼》最早收录在**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夜路》当中,这本书出版于1980年。

  2.学生自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勾画生字新词,自学生字新词。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区别形*字并组词。教师提示易读错字、易写错字,整理特殊结构的词语。(课件出示生字)

  袖筒、斗篷、缩着、疯了、瓦蓝、厚墩墩、甩打

  叫嚷、吱的、酱油、蒜薹、炖肉、嘴唇、蹦出来、楼梯

  ◆需注意的字音:

  “缩”和“蒜”是*舌音;“甩”和“唇”是翘舌音;“篷”“疯”和“蹦”是后鼻音。

  ◆需注意的字形:

  易错字:“唇”是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辨字:篷—蓬、嘻—嬉、甩—用、锅—祸

  (2)理解词语。教师说词语的意思,学生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

  ①拟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窸窸窣窣)

  ②用言语、行动逗弄对方借以取乐。(逗引)

  ③状态词,形容很满。(满满当当)

  ④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里无愧,无所畏惧。(理直气壮)

  (3)整理文中特殊结构的词语。

  ①AABB式:

  (窸窸窣窣安安静静、满满当当、瓶瓶罐罐)

  ②ABB式:

  (凉冰冰沙啦啦、厚墩墩、明晃晃、静悄悄、甜丝丝)

  ③ABAB式

  (瓦蓝瓦蓝滴答滴答)

  预设:课文中ABB式词语特别多,读来十分亲切、生动,就像课文中的小女孩在向我们描述她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种种事物,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这些词语来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4)学生提出自己在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与小组成员交流,全班汇报。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交流后进行汇报:课题中的“盼”指的是什么?

  (盼着变天、下雨,盼着穿上新雨衣。)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2)学生交流,整理答案。

  明确:课文是通过以下事例来写“盼”的:①“我”有了一件新雨衣,大热天在屋里试雨衣,并且开始盼着变天。②下雨天,“我”主动要求帮妈妈去买酱油,却被妈妈猜着了心思。③“我”希望雨停下来,留着明天下,雨果真停了。④第二天真的下雨了,“我”理直气壮地拿出新雨衣,穿上新雨衣去上学。

  3.学*第1—3自然段,感受“盼”的缘由及心情。

  (1)学生快速默读这几个自然段,圈出觉得写得好的词语、句子。

  (2)组织学生交流,出示语句及问题。

  ①我立刻抖开雨衣就往身上穿。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

  思考:加点的词语表现出了“我”怎样的心情?

  (“立刻”写出了“我”迫不及待地想打开雨衣的心情;“竟然”有出乎意料的意思,写出了“我”看到雨衣后惊奇、高兴的心情。)

  ②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思考:结合句中的动作描写,想象画面,体会此时“我”的心情。

  (尽管现在没有下雨,但“我”已经等不及要试试新雨衣了。这里的动作描写表现出了“我”试穿雨衣时开心的心情和神气的样子。)

  过渡:读到这句话,老师仿佛想起了小时候过年时试穿新衣服的情景。因为新衣服要大年初一才能穿,所以就盼着年快点到,年到了就可以穿新衣服了。但晚上睡觉前自己还是会偷偷地把新衣服穿起来,在家里转呀转呀,觉得自己漂亮极了。大家有过这样类似的心情吗?(可引导学生谈一谈,侧重点在描述当时的心情。)

  ③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思考:读到这两个“安安静静”,你有什么感觉?你能体会到蕾蕾当时的心情吗?

  (有种无奈、失望的感觉。雨衣只有下雨天才能穿,可是天气一直这么好,雨衣只能躺在盒子里睡大觉,真可惜啊!)

  ④找出文中一处关于“盼”的心理描写,体会“我”此时的心情。

  (“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这句话中有一些担心,担心天一直晴而不下雨,就没有机会穿雨衣了;还有些生气,觉得老天似乎故意在和自己做对,故意不让自己穿雨衣,所以才一直不下雨。这里写出了“我”的天真和急切盼望下雨的心情。)

  (3)请学生稍详细地概括第1—3自然段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把缘由、心情描述清楚。

  示例:妈妈送给“我”一件既漂亮又实用的雨衣,“我”特别喜欢,尽管天气炎热,“我”还是迫不及待地试穿了它,在家里神气地走来走去,直到被妈妈训说才脱下来。于是,“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天天都是晴天,“我”盼下雨盼得太焦急了。

  过渡:同学们描述得不错,但要注意语言要更简洁些,抓住重点。大热天试穿雨衣,天天盼下雨,这是文章围绕“盼”字安排的第一个小故事。雨真的会被蕾蕾盼来吗?我们下节课再去看一看。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

  小结:“盼”的滋味我们许多人都尝过,盼的过程或许有忧愁,但也有憧憬与美好。正是盼的过程中的那份等待让我们在愿望实现时有种非常快乐的感觉,虽然没有“美梦成真”那么夸张,但一定有心满意足的幸福感。小女孩蕾蕾“盼”的就是在雨天穿上她的新雨衣,我们体会到了她因“盼”而生的小心思。阅读一个个有趣的小插曲,我们感受到了她那小小心愿的简单、纯真、可爱。

  这篇文章之所以能让我们有所共鸣,是因为作者把“盼”写得活灵活现,所安排的材料都紧紧围绕着“盼”展开。这节课,大家通过默读课文,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文中叙述的几件小事,体会了作者围绕中心安排材料的写法。同时,我们围绕着重点字词、语句,去揣摩了蕾蕾盼下雨的心情,再一次体会了心理描写的作用。在下节课的学*中,我们将围绕着更多的小故事、更生动的心理描写去感受蕾蕾的“盼”。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方法(结合课前#教案# 导语、课后*题和旁批阅读)。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上下文,透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品味“我”的情感。

  2.重点关注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童真的可爱,学会热爱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中生动的心理描写的作用。

  2.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同桌互相批改。(教师出示词语卡)

  袖筒、斗篷、收缩、疯了、瓦蓝、厚墩墩、甩打、叫嚷、吱的、蒜薹

  酱油、炖肉、嘴唇、蹦跳、楼梯、逗引、预报、满满当当、理直气壮

  预设:本课生字较多,个别字比较难写(如“嚷”),有的字容易写错(如“篷、酱”),所以在课前检查一下学生的生字掌握情况很有必要。告诉学生易写错的字可做上标记,在课堂上多留意,课后多写几遍,直到完全掌握。

  2.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回顾上节课内容,过渡到新课。

  (课件出示问题,学生举手回答。)

  r蕾蕾的新雨衣有什么特点,让她这么喜欢这件新雨衣?

  r蕾蕾太喜欢这件新雨衣了,她干了件什么“傻”事?

  r因为想穿上这件新雨衣,蕾蕾开始“盼”什么呢?

  过渡:是啊,蕾蕾天天盼着下雨,因为只有下雨了她的雨衣才可以派上用场。可是她盼啊盼啊,一连好多天都是晴天,她真失望。不过天怎么可能老不下雨呢?这不,这一天,终于下雨了。她有机会穿上新雨衣吗?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吧!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第4—17自然段,感受蕾蕾盼得雨来、希望却落空的复杂心理。

  (1)学生快速默读第4—17自然段,教师出示三大阅读任务。

  任务一:画出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句子。

  任务二:标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

  任务三:与同桌一起读一读,分角色表演蕾蕾与妈妈的对话。

  (2)学生大声读出与心理活动有关的句子,交流读后的体会,描述蕾蕾不同的心情。

  心理描写:

  ①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放慢”和“加快”形成了对比,表现了雨来时“我”兴奋的心情。)

  ②“可是……还差半小时呀。”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蕾蕾的语言不连贯,“嘟囔”是指连续不断地小声自言自语,多表示不满,可见其神态;心理描写显出了对妈妈有些生气,对妈妈不明白自己的心思感到失望。)

  ③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还是留到明天吧。

  (担心的情绪。虽然今天穿上雨衣的愿望落空了,但如果明天还下雨的话,自己还有机会,所以祈盼着雨别在今天下完,这种天真的想法让人读来既觉得有趣又心疼——如果此时她能够穿着雨衣在外面玩一会儿就好了!)

  ④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打在雨衣上的事。

  (想象穿着雨衣时雨点打在雨衣上的情形,此时她对雨的期盼更强烈了。)

  小结:这四处心理描写,若分别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蕾蕾当时的心情,可以用:兴奋——失望——担心——期盼。

  预设:在第四单元,学生已经重点学*、交流了心理描写的写法、作用,懂得了心理描写常常会与语言、动作、神态结合起来,从而更生动地展现人物的性格、内心世界。今天学*的这篇课文中,心理描写随处可见,如果学生仔细读一读,会发现这些心理描写也伴随着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文中有些句子虽然没有“想,心想”这些心理描写的提示词,也没有进行内心独白的描写,但通过其他细腻、生动的描写,学生也能体会到女孩子蕾蕾的内心活动,如:①“你没说,爸爸可说过。”这话一出口,我就脸红了。②我不再说话,也不敢再去看妈妈,急忙背过身子盯住碗架,上边的瓶瓶罐罐确实满满当当,看来不会有出去买东西的希望了。教师可引导学生留意类似的句子,去体会蕾蕾的心理活动。

  (3)学生读一读描写环境的句子,交流它们的写法特点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环境描写:

  ①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

  预设:提醒学生注意这一段描写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嘻嘻地笑”“变了脸色”,这些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读来非常生动。“嘻嘻地笑”虽然是用来描写小杨树,其实是暗示着蕾蕾的心情——开心。“天一下子变了脸色”形象地写出了变天时的样子,蕾蕾盼望的雨终于要来了。环境描写常常可以烘托出人物的心情,比如学生在日常的写作中常会用阴天雨天暗示低沉、伤心的心情,而用风和日丽的好天气烘托轻松、愉悦的心情。教师这样稍微点拨一下,学生便能体会出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②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

  (这两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雨后清新、亮丽的风景。因为“我”盼着雨停,而雨果然停了,这里的环境描写烘托出了“我”高兴的心情。)

  (4)请三名同学读一读第5—14自然段中的对话,两人分别扮演妈妈和蕾蕾,另一人读旁白。

  过渡:同学们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读出蕾蕾的着急、期盼的小心思了吗?读出妈妈的表面一本正经而心中在笑的情态了吗?有谁觉得可以读得比他们更好?可以举手示意。

  预设:文中的这一大段对话描写非常生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我”想方设法要妈妈同意“我”穿上雨衣出去玩耍,而妈妈偏偏不解风情,始终不答应“我”的请求。母女的这场“暗战”,以“我”的失败告终。在学生的家庭生活中,他们肯定也经历过类似的场景。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我”的心情的同时,也可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来谈谈对这段对话描写的体会。

  对话描写:

  ①“蕾蕾回来得正好,快把头发擦擦,准备听英语讲座!”(可见妈妈*时对蕾蕾要求比较严格。)

  “可是……还差半小时呀。”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不太乐意、有些失望。)

  ②“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我央求着。(故作乖巧,想出出门的方法。)

  “你看,酱油我下班带回来了。”妈妈冲我笑了笑,好像猜着了我的心思。(妈妈看穿了“我”的小心思,因此巧妙地回绝了“我”。)

  ③“我什么时候说过要炖肉?”“真的吗?”(妈妈虽然没有直接揭穿“我”的谎言,却用两个有力的问句暗示“我”,她已经看穿了“我”的小心思。所以“我”才会不敢再去看妈妈了。)

  质疑交流:为什么妈妈已经看穿了“我”的小心思,却不给我穿上雨衣到外面去走走的机会呢?吃完了晚饭,其实“我”也可以穿雨衣出去转一转,为什么“我”不出去呢?

  预设:可能有的同学会在课堂上提出这样的疑问。妈妈明明知道“我”很想穿上雨衣出去玩耍,可偏偏就不答应,还很有技巧地拒绝了“我”,似乎有点不通情达理。学生提出此疑问很正常。教师可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教师则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解答:第一,文中的蕾蕾六点半要听英语讲座,妈妈肯定不希望她这个时候出去而打乱了学*计划。哪怕还有半个小时,妈妈更希望她能安静地休息一会儿,再去听讲座。第二,妈妈看出蕾蕾是为了穿雨衣出去玩耍而说谎,她可能不会纵容女儿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学会说谎,所以不会同意她出门。第三,在大人看来,雨衣是实用性的工具,妈妈给女儿买雨衣的初衷就是上学或出门时遇雨而穿的。此时既不是上学,也不需要出门,所以没有必要让她穿上雨衣。第四,为了情节的需要。本文原本是一篇短篇小说,有情节安排上的需要,需要戏剧性的内容。如果此时写妈妈同意让她出门,那么就没有后文了,也就写不出这种“盼”的急切以及最终心愿达成的快乐了。这个质疑很有探究的必要,既可以结合写法来谈,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即生活中学生和家长也会有类似的矛盾。

  2.学*第18—21自然段,体会所“盼”成真的快乐。

  (1)学生自由朗读,画出觉得写得好的词语和句子。

  (2)分组讨论、交流、发言。

  预设:引导学生从字词、句子、修辞等方面去思考。

  生1:我觉得这句话写得特别生动:“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我觉得雨不可能是“甜丝丝”的,作者这样写是因为蕾蕾一直盼着下雨,这下她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她可以穿上雨衣上学了,所以才觉得连雨都是甜的。即使一个人高兴到了极点,他的心也不可能从嗓子里蹦出来,这里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蕾蕾激动、兴奋的心情。

  生2:我觉得第18自然段中的“理直气壮”这个词用得特别好,读到这个词时我都笑出来了,仿佛看到了蕾蕾得意的神情。她此时肯定在想:这下妈妈再也没有理由拒绝(我)了,(我)心心念念的雨衣终于可以穿上了。

  生3:我喜欢课文的最后一段。因为蕾蕾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她的心情特别好,所以她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她的雨衣上落。这种感觉非常真实,我有时也会有类似的感觉。

  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1.本文写法特点归纳。

  过渡:在学*课文时,我们重点从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对话描写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肯定也发现了这三种描写方法都不是单独使用的,常常要结合多种描写方法。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我们先来总结一下本文的写法特点,然后再来进行几个小练笔的训练吧!

  写作特点归纳:

  (1)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我”的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刻画了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形象。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通过对天气和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了“我”在下雨前、下雨时不同的心情。

  (3)语言精练、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写出了儿童的纯真、可爱。

  2.小练笔。

  (1)出示小练笔要求。

  小练笔一:不同的心情下,我们看到同一个景物的感觉就会不一样。所以唐代大诗人杜甫才会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慨。请你用一小段文字描写一处自然景物,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即“寓情于景”。

  小练笔二:文中蕾蕾与妈妈“斗智斗勇”的对话读来很有意思,在有趣的对话中还描写了人物的神态、动作和心理。你和爸爸妈妈之间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你也来写一组对话,注意将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相结合。

  (2)学生朗读所写片段,集体评议。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死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学*重点:

  对比写法的好处。

  学法提示:

  这首诗主要采用对比的写法,以鲜明的对比,抒发作者的感情,评价了世界上两种截然相反的人。认真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朗读节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过程:

  (一)课前预*

  1、认真朗读诗歌,注意停顿的节奏,用“∕”标出语气的停顿,用“”标出重音。

  (1)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2)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3)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4)群众把他抬得很高很高。

  2、《有的人》是作者在新中国成立后,为xx,怀着xx情感而写的。

  3、“有的人”诗中指xx和xx的人。鲁迅先生属于一种人。全文采用对比手法,褒贬鲜明。作者从鲁迅生前xx,去世后xx这两点来表现他的伟大。

  4、我能理解诗句中的几个词语

  5、这首诗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xx节)

  第二部分(第xx节)

  第三部分(第xx节)

  6、我有几个问题要与同学交流

  (二)合作探究

  阅读提示: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怀念的思想感情。

  1、第一节诗中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各有什么含义?

  2、这首诗从哪些方面把两种人作了对比?如何进行对比的?

  3、体会“骑在人民头上”和“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中“骑”和“俯”字的妙处。

  4、“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你如何理解这节诗。

  5、对比是这首诗歌的主要写法,有什么作用?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出一个什么道理?

  7、这首诗是纪念鲁迅的,为什么不直接以纪念鲁迅为题,而取名为“有的人”?

  (三)拓展延伸

  某xx人

  ——泰戈尔

  你的天性是忘掉自己

  我们心中却把你牢记

  你总是爱把自己隐匿

  我们的爱戴使你发射光芒

  你把发自心灵的光芒

  带给那黑暗的东西

  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

  可是xx爱之神发现了你

  1、这首诗所赞美的你和课文里的“有的人”有哪些相似的美德?

  2、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但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四)相关链接

  臧克家xx(1905~20xx)他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1925年首次在全国性刊物《语丝》上发表作品,署名少全。他创作的《难民》《老马》等诗篇,以凝练的诗句描写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罪恶的黑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他除了有意识地学*古典诗词的结构方法,形成凝重、集中、精粹的风格之外,还苦心追求词句的新颖、独到、形象化,但又不失*易、明朗和口语化。

  建国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其中《有的人》《***向着黄河笑》等作品,多次被选入语文课本。《有的人》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事实上,这一主题已超出了歌颂鲁迅精神的范围,而将读者引入对人生的更深层的思考。语言朴素、对比强烈、形象鲜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臧克家同志的作品多次获奖,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20xx年10月,他被世界诗人大会和世界艺术文化学院授予荣誉人文学博士;同年12月,获第七届今世缘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的基本含义。

  2、学*用简洁的对话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依据“由预*而提问——由提问而入文——随精读而深化”的教学程序,指导学生进行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以青年妇女为代表的老百姓对战争的痛恨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

  教学重难点

  课文中提到的“相片”的主要内容和代表意义,感受以青年妇女为代表的老百姓对战争的痛恨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辨析,背景渗透。

  由“相片”做引线,展示抗战时期的一组图片,包括敌人封锁中的村镇、炮火轰炸后的城市、遭受屠杀的民众、抗击敌人的战士、支援抗战的民众等。

  学生谈观感。

  生:抗日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二、检查预*效果,了解学情。整体感知课文,交流质疑。

  1、初读课文,学生思考并交流:用上“我、年轻妇女、信、相片”说出本课的主要内容。

  生:一位年轻妇女让我给她的丈夫写一封信,信中加了一张小小的照片。

  2、小组交流预*中的问题,通过合作学*解决浅层次问题。归纳出不能自学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问题,相机归纳。

  师:有几个小组谈到了:崇高的心意的怎样的?这三个小组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一个。

  1)崇高的心意是怎样的?为什么只有这种崇高的心意与战士的英雄气概相当?

  师:有一个组提到了良民证,它代表了什么,人民为什么如此恨它,要焚烧它?另一个组的问题和这个问题是相似的。归纳:

  2)良民证代表了什么?人们为什么焚烧它?

  师:有一个组提到为什么要给他们寄这样一张相片?为什么以相片为题?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信封信纸用起来是如此不方便,而又非用不可?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非要用这张相片?

  师:问题提出来了,要解决问题还要靠——

  生:读书解决。

  三、品读课文,具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本情感。

  1、以“这是一张xxx的相片”为话题,“说话要有理有据”为发展语言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内容,并抓住重点句段,相机进行朗读的指导。

  本环节教学主要注意点:

  (1)要求学生给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并“有理有据”地依托文本谈出个性化的见解。

  (2)抓住“良民证”“验讫”等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充分联系时代背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抓住重点的语段进行朗读练*,通过资料补充、边读边想等方式,指导学生把文本“读明白”。

  预设点:

  多半是她们剪鞋样或是糊窗户剩下来的纸,亲手折叠、裁剪成的。可是她们看的非常珍贵,非叫我使这个写不可。

  师:请同学们先想想:这是一封什么信?为什么要用特别的信封信纸,还要加上一张特别的相片,表达特别的心意。

  师:哪里写出了信封信纸的特别?

  生:在第一段。

  生读。

  师:还有哪里?

  生:第二段也有。

  生读。

  师:第一段中的抗属是什么?

  生:抗日战士的家属。

  师:哪一句具体写了信封信纸?

  生:多半是她们剪鞋样或是糊窗户剩下来的纸,亲手折叠、裁剪成的。可是她们看的非常珍贵,非叫我使这个写不可。

  师:为什么非用这个写不可?

  不用这种纸行不行?再读读第二自然段。

  生读

  师:为什么用这个不可啊?

  生:是因为她们看的非常珍贵,非叫我使这个写不可。

  师:这个问题明白了?只有用这样的信封信纸才能表达他们的心意。

  预设点:

  验讫

  我看了看照片,又望了望她,为什么这样一个活泼好笑的人,照出相来,竟这么呆板阴沉!我说:“这相片照的不像!

  那是敌人在的时候照的,心里害怕得不行,哪里还顾得笑!那时候,几千几万的人都照了相,在那些相片里拣不出一个有笑模样的来!

  她这是从敌人的“良民证”上撕下来的相片。敌人败退了,老百姓焚烧了代表一个艰难时代的“良民证”,为了忌讳,撕下了自己的照片。

  师:那天,我的一个远房的嫂子来让我写信。除了这样的信纸信纸以外,还有一张小小的相片,这张相片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读3至5自然段,勾画出相关的句子。

  生默读。

  师:有的同学边勾画边在重点的地方加了标记。有的同学还边勾画边做了批注。我们交流一下:

  生:我勾的第3自然段这。

  师:请你读一读。

  生读,师:同学们,“讫”是什么意思?

  生:讫就是说结束终了。

  师:“验讫”呢?

  生:检验结束了

  师:谁检验结束了?

  生:敌人检验结束了

  师:戳记是什么意思?

  生:印章。

  师:他们是怎样检验照片的呢?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生读。

  师:还有勾其他句子的?

  生读:“我看了看照片,又望了望她,为什么这样一个活泼好笑的人,照出相来,竟这么呆板阴沉!我说:“这相片照的不像!”

  师:难怪我说这照片不像,比现在还老。从这里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我觉得眼前的这个女人本来挺年轻,可她宁愿给自己的丈夫看自己老些的样子,就是因为她想让丈夫看看她被战争折磨的样子,鼓励他能坚决地勇敢地去打仗,把敌人都打退喽,以后才能过更好的生活。

  师:还有哪里写出了人物的表情?

  生:第六自然段

  师:请你读一读。

  生读:那是敌人在的时候照的,心里害怕得不行,哪里还顾得笑!那时候,几千几万的人都照了相,在那些相片里拣不出一个有笑模样的来!

  师:敌人在的时候,不是只有这一张相片啊,几千几万人在照相啊,但却拣不出一个有笑容的,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是啊,所有的人都哭丧着一张脸啊,这相片是怎样照出来的?

  生:照相的时候,敌人拿着刺刀在身后。

  师:读读这段好吗?

  生读。

  师:不照行不行?再来读一读

  生:不行

  师:读读这段

  生读。

  师:想象敌人拿着枪刺逼着的情景,自己再来读读这段。

  生读。

  师:同学们,拿枪刺逼着照的相片用在了何处呢?你找到了吗?

  哪段写了?

  生读:这是从敌人的“良民证”上撕下来的相片。敌人败退了,老百姓焚烧了代表一个艰难时代的“良民证”,为了忌讳,撕下了自己的照片。

  师:良民证是什么,有了解的吗?

  生谈自己的看法

  师:如果不带良民证会怎样?

  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良民证是一种进出的证件,像身份证。

  师:不是身份证,还有补充吗?

  生:这是一个良好居民的证明

  师:谁发的?

  生:日本人。

  师:日本人定义什么样的人是良民?

  生:不反抗日本人,不心怀不轨的人。

  师:心怀不轨是贬义词,不能用到这里。

  出示良民证的图片:我们看看日本人颁发的良民证。

  看图片。

  师:良民证没有什么特别,可是姿势有特别的地方。这是什么姿势?

  生:举手投降的姿势,

  师:难怪文章的良民证加了引号,也难怪老百姓把良民证统统都烧了。再读读这段

  生:自由读

  师:知道良民证代表了什么了吗,这个问题我们解决了,到底是一张什么样的照片知道了吗?

  师总结照片的样子

  2、围绕“为什么寄这样的一张相片”这一问题展开思考,引导学生理解“相片”的代表意义,体会那位年轻妇女的思想情感,也体会作者的情感。

  本环节教学应注意:

  (1)继续强化“说话要有理有据”的要求,引导学生既概括性地谈出相关的结论,又依托文本进行说明。

  (2)注意文中体现人物情感的重点词语和段落,相机进行朗读指导,读中悟情。

  预设点:

  “就给他寄这个去!”她郑重地说,“叫他看一看,有敌人在,我们在家里受的什么苦,是什么样子!你看这里!”

  她走过来指着相片角上的一点白光:“这是敌人的刺刀,我们哆哩哆嗦在那里照相,他们站在后面拿枪刺逼着哩!”

  叫他看看这个!”她退回身去,又抬高声音说,“叫他坚决勇敢地打仗,保护着老百姓,打退敌人的进攻,那样受苦受难的日子,再也不要来了!让自由幸福的生活永远过下去吧!”

  师:她为什么把这张照片寄给远方打仗的丈夫?她是怎么说的?赶紧看看书上的话吧。

  生:这个妇女是这样说的:“就给他寄这个去!”她郑重地说,“叫他看一看,有敌人在,我们在家里受的什么苦,是什么样子!你看这里!”她走过来指着相片角上的一点白光:“这是敌人的刺刀,我们哆哩哆嗦在那里照相,他们站在后面拿枪刺逼着哩!”

  师:听出来了,我们在家里受的苦可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呀。她郑重地说,谁读一读

  生:读“叫他看一看,有敌人在,我们在家里受的什么苦,是什么样子!你看这里!”

  师:除了这段,还有哪段表达了青年妇女的心意?

  生:第十一自然段

  师:请你读一读。

  生读十一自然段

  师:真是发自内心的呼喊哪。

  这位妇女刚刚介绍照片的时候还是笑嘻嘻的,后来变得庄重起来,现在又抬高了声音,谁再来读一读?

  生:叫他看看这个!”她退回身去,又抬高声音说,“叫他坚决勇敢地打仗,保护着老百姓,打退敌人的进攻,那样受苦受难的日子,再也不要来了!让自由幸福的生活永远过下去吧!”

  师:知道青年妇女为什么要寄这样一张相片了吗?

  青年妇女的心意到底是什么样的,谁来读一读。

  生读:“叫他坚决勇敢地打仗,保护着老百姓,打退敌人的进攻,那样受苦受难的日子,再也不要来了!让自由幸福的生活永远过下去吧!”

  师:这照片师千千万万照片中的一张,这心意也是几千几万老百姓的心意啊,“叫她看看这个,她退回身去,又抬高了声音说——

  生:叫他坚决勇敢地打仗,保护着老百姓,打退敌人的进攻,那样受苦受难的日子,再也不要来了!让自由幸福的生活永远过下去吧!”

  师:我们已经知道为什么要寄这样的相片,那为什么以相片为题呢?你来说一说。

  生:她是想激励她在前线打仗的丈夫,相片代表了她们的心意,所以用相片作为文章的题目。

  师:用什么激励?

  生:用相片……(略)

  生:我认为主要是将从良民证上撕下来的相片,而且更要表达了激励前方的战士们的心意

  还代表了那个艰难的时代。

  所以以相片为题。

  师:这张相片表达了青年妇女崇高的心意,为什么说这和英雄气概相当?

  生:这种英雄气概就是不怕日本人的进攻,保护老百姓。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意,同学们想一想,青年妇女是在积极鼓励丈夫,前方的战士积极得打仗,保护着人民的生活,所以,我觉得——

  生:只有这种崇高的心意,才能和那为人民的战士的英雄气概相当。

  师:请大家再读一次。


六年级上册语文答案3篇(扩展8)

——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实用5份

  第一天:

  一、荷花 杏花 桃花 桃花 红杏 菊花 桃花 梅

  二、舍*求远 化悲为喜 扬长辟短 弄巧成拙 弃旧图新 优胜劣汰 承上启下 善始善终 去粗取精

  三、1)头如狮子一样威武,身躯像牛一样肥壮。2)春联后面有(P8)

  一、

  例子:Hi,I'm Xie Shuyao.winter holidays come.I'm happy.I'm going to buy new clothes.I'm

  going to learn danceing .I'm going to visit my friends.I'm going to learn how to play the guitar(弹吉他)。I'm going to walk near Wuzhen.I'm going to read many story-book......What about you?

  二、1)many geese ten teeth 2)book fun plant 3)rain river here

  第二天:

  一、早晨 树叶 天才 退步 孩子 秋天

  二、春和千树茂,雨润百花香。 爆竹声声春讯早,桃符处处岁时新。 岁岁年丰添美满,家家幸福庆团圆

  桃红柳绿春色美,莺歌燕舞气象新。 祖国山河处处壮丽,神州大地欣欣向荣。

  三、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花开。 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

  一、第一个连sing 第二个连hobby 第三个连cinema subway newspaper hospital

  二、hobby newspaper hospital cinema singer subway

  第三天:

  一、出生入死 死灰复燃 燃眉之急 急功*利 利欲熏心 心直口快 快人快语 语重心长 长篇大论 论功行赏 赏心悦目 目不暇接

  二、1 8 10 7 2 11 5 4 3 6 9 12

  三、1)介绍了椰菜、菜心、茄子、四季豆、羊角豆、臭豆、包菜、番茄、莲藕。

  2)青菜像朵盛开的花,穿一身青色的衣裳,整天笑眯眯,就好像大人们中彩了一样。

  一、i:cleaner a:after c: urn u:morning 3:soon

  二、c c c c

  第四天:

  一、上海 长春 贵阳 海口 西宁 天水 开封 济南 西安 天津(竖列)

  二、峦 岳 丘 崮(横排)

  三、1)最初认为猫胆怯,后来知道猫是等待它疲惫松懈,用“敌人出击我退回,敌人退回我又出击”这个计谋。

  2)猫避到桌上,大鼠也上去,猫就跳下来。这样上下来往,不下百次。等老鼠疲惫了,就用猫爪抓住了大鼠头顶的毛,用嘴咬住大鼠的头颈,最终大鼠惨败。

  × × × √ √

  第五天:

  一、车水马龙 人山人海 琳琅满目 门庭若市

  二、错在月亮中间不会有星星

  三、1)写到了烟霞、碧水、雁、落辉残照、古树景色

  2)萧萧冷树古城边,晚照残辉落岭前。遥雁一色秋色暮,迢迢碧水映霞烟。发现倒读、顺读都朗朗上口,很妙!

  一、× √ √ √ × √ ×

  二、选2 选1 选1 1 2 1 1 2

  第六天:

  一、(P27有答案)

  二、 如果是十张多米诺骨牌,弄倒一张,全倒。十减一等于零。

  三、1)画骑马登山画 母亲指点作品 画骑马下山图 论骑马之术 喻处世之道

  2)当成功时不要骄傲,要更加谦虚;当失败时不要气馁,要充满自信。

  一、D F E H A C B G

  第七天:

  一、灵便 灵敏 灵巧 灵活 精明 精细 精美 精巧 精密

  二、2 4 1 3 6 5

  三、B D

  一、C C B C C

  二、C C C D C B

  第八天:

  一、把“的人”去掉 “盛开”和“完全开放”2选1去掉 “大概”去掉

  二、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浪费了一生就等于夭折。

  三、鹏程万里 任重道远 秀外慧中 大智若愚 沧海一粟 甘之如饴(竖列)

  四、他在孩子的瞳孔里,

  他在阳光的怀抱里,

  浅浅的.,沁着春的气息。

  暖暖的,渗着春的气息。

  一、巧用反义词填补成语 前赴后继 是非分明 避重就轻 新陈代谢 一决雌雄 居安思危 小题大做 内外交困 三长两短 起死回生 翻天覆地 上行下效 大智若愚 别有天地 明争暗斗 出生入死

  二、填空

  得意洋洋 忠心耿耿 想入非非 气势汹汹 小心翼翼 生机勃勃 杀气腾腾 死气沉沉

  三、辨然填空 意料之外用愕然 理所当然用当然 毫不犹豫用断然 心里*静用坦然 一定发生用必然 非常明显用显然 预料之中用果然

  P4

  一、

  红叶似火的 香山 水*如镜的 西湖 波澜壮阔的 大海 峰峦雄伟的 泰山

  二、

  热烈的.掌声 屏住呼吸 悦耳的歌声 忍受痛苦 爽朗的笑声 布满伤痕 美妙的铃声 妨碍工作

  P5

  一、 向人祝贺说 恭喜 好久不见说 久违 求人帮忙说 拜托 求人原谅说 包涵 赞人见解说 高见

  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P9

  1、形状 形状 产生新的物质

  2、形状发生变化1、2、5、6、8、9、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3、4、7、10

  P14

  一、巧填成语

  狼狈为奸 胆小如鼠 鸡犬不宁 顺手牵羊 狐假虎威 惊弓之鸟 狗急跳墙 井底之蛙

  二、搬动部件组新字 叶-古 吴-吞 垠-垦 唯-售 加-另 朵-机 呆-杏 叨-召

  三、猜谜语 1、七上八下 2、倒数 3、树 4、蝴蝶 5、铅笔

  P28

  猜一猜

  1、四季开花(长春)

  2、双喜临门(重庆)

  3、千里戈壁(长沙)

  4、拿枪的兵(武汉)

  5、巨轮出海(杭州)

  6、风*浪静(宁波)

  7、金银铜铁(无锡)

  8、大江东去(上海)

  9、胖子开会(合肥)

  10、空中霸王(高雄)

  11、初次见面(新会)

  12、空中码头(连云港)

  1、读音节,找词语朋友。

  陶醉 凝重 挽联 恩赐 囫囵吞枣 滋润 魁梧 真挚 勉励 悬崖峭壁

  解析:此题的考察重点是个别字的书写。如:“陶醉”的“醉”; “凝重”的“凝”;“挽联”的“挽”;“恩赐”的“赐”;“囫囵吞枣”的“囫囵”和“枣”;“滋润”的“滋”;“魁梧”的“魁”;“真挚”的“挚”;“勉励”这两个字;“悬崖峭壁”的“悬”。

  2、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_”。

  镌刻(juān juàn) 抚摩(mó mē) 扁舟(biān piān)

  阻挠(náo ráo) 塑料(suò sù) 挫折(cuō cuò) 归宿(sù xiǔ ) 瘦削(xiāo xuē)

  解析:要想正确完成这道题,得*时经常注意一些易混淆的字的读音。对于不经常用到的词,要加强记忆。这样遇到此类型题才能选择正确。

  3、请你为“肖”字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写的空格内。

  陡( 峭 )的悬崖 胜利的( 消 )息 俊( 俏 )的姑娘

  ( 削 )好的铅笔 弥漫的( 硝 )烟 畅( 销 )的商品

  ( 逍 )遥自在的生活 元( 宵 )佳节

  解析:此题是关于区别同音字及形*字的考察,准确地区别同音字和形*字,是克服“别字”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区别同音字和形*字则主要依靠字义、词义。对字义、词义了解了,也就掌握了汉字使用的环境和范围。

  4、 按要求填空,你一定行的。

  “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X ),再查音节( xiànɡ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己 )部,再查( 6 )画。能组成词语( 大街小巷 )。

  解析:此题不仅考察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同时对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组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察。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漫”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

  (1)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马鞍踢下楼去。 字意是( ③ )

  (2)瞧,盆子里的水漫出来了。 字意是( ① )

  剩下一个义项可以组词为(漫山遍野 )

  解析:本题主要是对多义词的检测。完成此题,必须先弄清词语产生多义的原因和情况,然后再根据提供的词语或语言环境去理解词语的不同义项。。如本题中的“漫”字有三种义项,提供不同的语境有两个,还有一个是为它组词,实际上使学生不仅会理解,还要会运用。我们可以先理解两个语境的`含义,然后将其中的符合题义的义项填入语境中去析,再用剩余的义项组成词语,放到相应的语境中,这样就能较准确地找到正确答案了。

  5、成语大比拼。

  风( 雨 )同(舟 ) ( 悬 )崖( 峭 )壁 ( 奇 )( 妙 )无比 和( 蔼 )可( 亲 ) ( 抑 )扬顿( 挫 ) ( 德 )高( 望 )重

  ( 寝 )不( 安 )* 张( 冠 )李( 戴 )

  解析:成语是的精华内容之一。解答此类题,就要根据*时的积累将词语补充完整,并尽量不写错别字。

  二、积累运用。

  1、你能用到学过的成语填一填吗?(每空1)

  人们常用 高山流水 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雅俗共赏 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妙笔生花 。(后两个空答案不唯一)

  解析:此类题是对成语理解的考查,同时又是对学生本学期所学课文内容进行的考查。所以,它又比直接理解成语难度要大。因此,完成时,一定要认真理解提供的语境和意思,结合自己*时对成语的积累和运用*惯进行逐一答题。

  2、补充古文名句。(每空1)

  (1) 鲁迅先生说过:“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2)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3) 轻诺 必寡信。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此空答案不唯一,只要意思对即可)

  (4) 但存 方寸地 ,留与 子孙耕 。

  (5)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

  解析:补充古文名句是检测学生*时积累的常见题型。它的难度在于必须要有较大的古诗文及名言警句的阅读量、记忆量。解答此类题,只要*时在学*中加以认真地积累,就能较好地完成。

  3、按要求写句子。(每句2)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虽然闰土回家去了,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他。

  解析:这两句话之间应是转折的关系,因此,应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来连接。

  (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老人叫住了我说,是他打扰了我吗?

  解析:这是考杳引述句和转述句转换的试题。要正确解答此类试题,必须弄清互换双方的特点。完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改变句中有关的代词,如“我”变“他(她)”,“你”变为句中具体的人;②改变标点符号;③根据句子的内容,有的要相应改动句子中的个别文字,但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这山中的一切,每一个都是我的朋友。

  解析: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或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要在相应的地方进行删改、调换词语和标点。这道题是要求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要把表示疑问的词“哪个”去掉,改成“每一个”,原句中的否定词“不是”改成“都是”,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4)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皎洁的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

  解析:扩句可以采用局部扩句法来扩写句子。把句子成两部——先扩前面部,再扩后面部。如:“什么样的”月亮“怎么样地”升起来了。

  (5)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泳、嬉戏。

  解析:拟人是借助想像,把物当作人写,写成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思想、有感情,或用写人的词语来描述。此题就可以把写人的词“游泳”、“嬉戏”等词填进去,把小鱼当作人来写。

  三、口语交际。

  解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通过本学期的综合性学*,使学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根据题中所给的材料,将自己想说的话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只要内容健康向上,有一定的激情即可。(3)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写景文章的阅读试题。阅读写景文章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①注意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表达效果;②注意析文章的表达顺序;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在阅读写景文章时进行语言、方法的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

  戛然而止( jiá ) 硕果( shuò ) 伴和( hè ) 步履( lǚ ) 雕琢( zhuó )

  2、把文中画“_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2)

  在这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容不下猜疑和做作。

  解析: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要在相应的地方进行删改、调换词语和标点。这道题是要求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要把表示疑问的词“怎么会”去掉,原句中的“容得下”改成“容不下”,去掉句尾的“呢”,最后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缠绵 ,夏天的特点是狂热 ,冬天的特点是冷漠 ,秋天的特点是清爽 ,热情 ,真诚 。(3)

  4、文中,作者把秋天别比喻成了骏马 ,将军 ,流星 。(3)

  5、“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一句里的“这”指的是什么?(2)

  “这”是指秋天的清爽、热情与真诚。

  6、(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答题,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7、(略)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是用排比的方式写几句有关秋天的特点就可以。

  五、*作:

  要求:1、用词准确,语句通顺,(5)

  3个(含3个)错字扣一,3个以上扣二,最多扣五;

  一处语句不通扣一,最多扣五。

  2、能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15)

  3、中心突出,内容要有新意。(10)

  第一天:

  一、荷花 杏花 桃花 桃花 红杏 菊花 桃花 梅

  二、舍*求远 化悲为喜 扬长辟短 弄巧成拙 弃旧图新 优胜劣汰 承上启下 善始善终 去粗取精

  三、1)头如狮子一样威武,身躯像牛一样肥壮。2)春联后面有(P8)

  一、

  例子:Hi,I'm Xie Shuyao.winter holidays come.I'm happy.I'm going to buy new clothes.I'm

  going to learn danceing .I'm going to visit my friends.I'm going to learn how to play the guitar(弹吉他)。I'm going to walk near Wuzhen.I'm going to read many story-book......What about you?

  二、1)many geese ten teeth 2)book fun plant 3)rain river here

  第二天:

  一、早晨 树叶 天才 退步 孩子 秋天

  二、春和千树茂,雨润百花香。 爆竹声声春讯早,桃符处处岁时新。 岁岁年丰添美满,家家幸福庆团圆

  桃红柳绿春色美,莺歌燕舞气象新。 祖国山河处处壮丽,神州大地欣欣向荣。

  三、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花开。 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

  一、第一个连sing 第二个连hobby 第三个连cinema subway newspaper hospital

  二、hobby newspaper hospital cinema singer subway

  第三天:

  一、出生入死 死灰复燃 燃眉之急 急功*利 利欲熏心 心直口快 快人快语 语重心长 长篇大论 论功行赏 赏心悦目 目不暇接

  二、1 8 10 7 2 11 5 4 3 6 9 12

  三、1)介绍了椰菜、菜心、茄子、四季豆、羊角豆、臭豆、包菜、番茄、莲藕。

  2)青菜像朵盛开的花,穿一身青色的衣裳,整天笑眯眯,就好像大人们中彩了一样。

  一、\i:\cleaner \a:\after \c:\turn \u:\morning \3:\soon

  二、c c c c

  第四天:

  一、上海 长春 贵阳 海口 西宁 天水 开封 济南 西安 天津(竖列)

  二、峦 岳 丘 崮(横排)

  三、1)最初认为猫胆怯,后来知道猫是等待它疲惫松懈,用“敌人出击我退回,敌人退回我又出击”这个计谋。

  2)猫避到桌上,大鼠也上去,猫就跳下来。这样上下来往,不下百次。等老鼠疲惫了,就用猫爪抓住了大鼠头顶的毛,用嘴咬住大鼠的头颈,最终大鼠惨败。

  × × × √ √

  第五天:

  一、车水马龙 人山人海 琳琅满目 门庭若市

  二、错在月亮中间不会有星星

  三、1)写到了烟霞、碧水、雁、落辉残照、古树景色

  2)萧萧冷树古城边,晚照残辉落岭前。遥雁一色秋色暮,迢迢碧水映霞烟。发现倒读、顺读都朗朗上口,很妙!

  一、× √ √ √ × √ ×

  二、选2 选1 选1 1 2 1 1 2

  第六天:

  一、(P27有答案)

  二、 如果是十张多米诺骨牌,弄倒一张,全倒。十减一等于零。

  三、1)画骑马登山画 母亲指点作品 画骑马下山图 论骑马之术 喻处世之道

  2)当成功时不要骄傲,要更加谦虚;当失败时不要气馁,要充满自信。

  一、D F E H A C B G

  第七天:

  一、灵便 灵敏 灵巧 灵活 精明 精细 精美 精巧 精密

  二、2 4 1 3 6 5

  三、B D

  一、C C B C C

  二、C C C D C B

  第八天:

  一、把“的人”去掉 “盛开”和“完全开放”2选1去掉 “大概”去掉

  二、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浪费了一生就等于夭折。

  三、鹏程万里 任重道远 秀外慧中 大智若愚 沧海一粟 甘之如饴(竖列)

  四、他在孩子的.瞳孔里,

  他在阳光的怀抱里,

  浅浅的,沁着春的气息。

  暖暖的,渗着春的气息。

  一、B A B B B A寒假新时空六年级上册~语文、英语 答案2

  第九天:

  一、寒门 佛门 邪门 窍门 热门 冷门 闭门 登门 班门 权门 山门

  二、(1)不识抬举 (2)见异思迁 (3)饮水思源 (4)本性难移 (5)自作自受

  三、1)A 2)不需要。有些事情不要看得太复杂,胡子这么长,这么多年不也安稳地睡下来了吗?不要考虑套多。

  一、√1 √2 √2 1 1 1 1

  二、5 1 2 3 4

  三、actress this evening left big policewoman

  第十天:

  一、因火成烟夕夕多 蚕为天下虫 是土方成堤

  二、(1)一言不发 (2)没安好心 (3)摸不得 (4)长不了

  三、1)画浪线的句子是: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一、√ × √ × √ √ √ ×

  二、4 3 1 2 5

  第十一天: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