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慕先贤征文9篇

首页 / 征文 / | 2022-09-28 00:00:00 征文

追慕先贤征文1

  戴葆庭先生出生于浙江山阴(今绍兴市)的贫民家庭,只读过2年私塾,11岁到米店当学徒,给店主家做零碎杂活。绍兴的灶台很高,尚未长成的他,洗碗刷锅,都要站在条凳上,方可够着。几年后,便做春米、送米的体力活,一次,为买主送米,穿了一双母亲新做的硬底鞋,水乡桥多,雨后桥面很滑,不小心,连人带米从桥顶摔到桥下,磕掉了门牙,仍然背起一二百斤的米袋,硬是给人送到家里。他自幼生活在清苦的环境中,养成了吃苦耐劳,克勤克俭的品德,这对他后来的事业成功和待人处世,都不无关系。

  戴葆庭先生虽然出身清贫,却酷爱钱币,他自幼有收藏的癖好,孩童时代,无钱购买鞭炮,别人放过的炮仗头,他收罗起来,不舍得扔掉。看见火花烟纸,更是如获至宝。清朝末年,我国还使用制钱,他有点收入,就积攒起来,每每摆弄,如数家珍。一次,他突然发现:制钱的文字制作各不相同,而且除当朝的铜钱外,居然还有前朝的铜钱,也夹杂其间,这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从此,凡是经过他之手的钱币,也要仔细审视,有不同版别者,总要想方设法替换下来,品相好的,更不舍得放过。

  1920年前后,浙东收集钱币的风气由宁波传到绍兴,绍兴大街上也有人打出画满古钱图样的旗号,收罗古钱。葆庭先生闻声,总要抽身去看,在那里,他知道了不同的古钱有着不同的价值,其中的奥秘虽然还模糊,但他意识到这是一门学问,于是,毅然辞去米店行当,走上了专事收藏和研究钱币的道路。

  钱币学是以钱币实物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要研究钱币,必须首先拥有钱币实物,而钱币实物的得来,需要花费一定的资财,特别是珍稀钱币,价格昂贵。葆庭先生没有这样的财力,唯一的办法,只有以“钱”养“钱”。他把收来的钱币,经过精心挑选,留下必要的,再把多余的转让他人。循环往复,日积月累,收藏逐渐增多,阅历也日益丰富。不管付出多少辛苦,只要能增添不同的品种,只要能找到和钱币相关的各种资料,他都心甘情愿,从心底里感到欣慰和满足,故此自号“足斋”。他秉性淳朴,为人忠厚,尤其注重信誉和承诺,凡由他转让出去的钱币,必定按质论价,决不弄虚作假;别人是研究所需,收藏所缺,他宁愿不计报酬,也要**之美;凡从他那里得到的钱币,若有疑问者,随时可以原价退回。因此,在钱币收藏界和钱币学界传为美谈,享有声誉。

  葆庭先生不喝酒,不吸烟,与茶道无缘,只有一个心眼,钟情钱币。为了收集钱币,他走遍了大江南北,黄河上下;为了得到实地考察的资料,他不惜长途跋涉,穷乡僻壤,风雨无阻;为了剖析钱币中的疑难,他用功史书,不耻下问;为了得到学术上的进步,他可以钻研相关的其他文物,从印章、瓦当、到青铜、陶瓷、玉器、书画……他认准了这门学问,锲而不舍,在半个多世纪里,几乎每天都和钱币打交道,常常一过手便是几十、几百,甚至千枚钱币。在长期实践和反复摩挲之中,走出了一条自学成才的道路。他对于钱币的鉴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大量的资料,因此他具有高人一筹的眼力,当时钱币界誉之为“南戴北骆”,即南方的戴葆庭,北方的骆*,凡经他们过目的钱币,即可咸定一二。

  葆庭先生把钱币研究视为终生事业。只要对事业有益,他都不会推辞,而全力以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三、四十年代,丁福保先生组织编纂《古钱大辞典》、《历代古钱图说》等钱币丛书,他积极参与,鼎力相助,尤其在古钱的鉴定和取舍方面,主要由他核准。为了表示感谢,丁福保先生特意请他为《历代古钱图说》写序,先生谦让再三,只在丁先生自序之后,表达了心意。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彭信威先生编著《*货币史》,有关钱币学方面的问题,多是请教葆庭先生。在那段时期,他俩几乎每周都要叙谈,甚至一周畅谈几次,为提供有关资料,葆庭先生从不保留。为此,在《*货币史》第一版的序文中,彭信威先生还特意做了交代。葆庭先生在30年代曾著有《足斋泉拓》3册,晚年又整理集成《珍泉集拓》、《戴葆庭集拓中外钱币珍品》上、下册,在他故世以后,分别由新华出版社和中华书局出版,他的有关论述,则散见于当时的钱币期刊及其他有关书刊。

  为了联络分散在各地的钱币界人士,1940年,葆庭和丁福保、罗伯昭、郑家相、王荫嘉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了*泉币学社,并创办双月刊《泉币》杂志,由他负责日常事务。四、五十年代,我国钱币界最具影响的几位泰斗,联谊组成“寿泉会”,编印《寿泉集拓》,葆庭先生是实际组织者和具体操办者。他的这些努力,为这一时期钱币热潮的掀起和我国钱币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其影响不仅在国内,而且还波及到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地区。

  新*成立以后,葆庭先生一直供职于上海文物商店,享受专家待遇,但他从不以专家自居。他培养学生,讲授钱币课程,对于年轻后学,有求必应,竭尽责任。他还应聘为上海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等单位鉴定钱币,提供文物等级意见。他收集的珍泉名品,相继归入*历史博物馆(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天津历史博物馆等单位。为此,曾受到国家*的嘉奖,为抢救和保护祖国的钱币遗产做出了贡献。

  戴葆庭先生1976年1月病逝,享年81岁。上世纪80年代以来,钱币学日益受到关注。虽然戴葆庭先生、罗伯昭先生等诸位泉家未能看到这一盛况,但他们早年探索和开拓的泉币天地及所作出的贡献,却影响深远,为后人所敬仰与怀念。

追慕先贤征文2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因遭家难,迁居鲁国。孔子三岁时死了父亲,十七岁又失去了母亲,家境贫困,没有机会受正规教育,全靠读书自修。他自幼好学,拜许多人为师,所以精通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计算等本领。

  孔子一生,政治上不得志。年轻时,曾做过管仓库、管牛羊的小官。五十多岁才当了鲁国的司寇(代理宰相)。但不久,因为政治见解不合,一气之下离开了鲁国,带着一些学生周游列国,四处游说。孔子的志向很大,要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轻人使他怀念我),但他的政治主张在鲁国行不通,到齐国也碰了壁,到陈、蔡小国更不必说。在卫国住了一段时间后,六十多岁又回到了鲁国,埋头讲学和整理古书。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所谓“仁”就是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提倡“爱人”,一方面要统治者相亲相爱,加强内部团结”,另一方面也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能过分剥削压迫民众。孔子还主张严格遵守“礼”的规定。这“礼”就是周朝制定用来区分君臣上下、父子尊卑的等级的典章制度。他的思想,自汉以后,成为两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孔子是*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一改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的局面。孔子的学生相传有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七十二人。比如子路、冉有、子贡、颜渊、子游、子夏、曾参等。孔子的学生多数出身贫贱,年龄参差不齐,有的与孔子几乎同年,有的与他相差三、四十岁,还有父子二人(如曾点与曾参)都是孔子的学生。做孔子的学生,学费低廉,只须十条肉干。孔子向贫贱的下层传播文化,并且教育学生“每事问”,勤思考,温故知新;他提倡教学相长,因材施教,诱导启发的教育方法。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到今天还值得学生和参考。孔子的另一大贡献是整理编订古代文化典籍,孔子以前有不少文献,他一面学*,一面加以整理,同时向弟子传授,经他整理的典籍有《尚书》(上古历史文献汇编)、《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周易》(古代算卦用书)等。他还根据鲁国的史料,编撰了一部编年史,这就是被后世称为五经之一的《春秋》,开创了私人修撰历史(最初史书由史官撰写,即所谓官修)。据司马迁《史纪·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于乱世,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但不被接受,所以发愤修撰《春秋》,寄托他的理想,表达他对邪恶的嫉恨和对正义的褒彰。《春秋》以及“春秋笔法”(文笔曲折,遣词造句中带有褒贬倾向)对后世都产生很大影响。

  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历代礼乐制度方面的问题,这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故事,不仅见于《史记》等正史记载,也见于老子彩图(相传春秋末期)和汉画像砖。在洛阳市东关大街北侧有一座碑楼,据传就是孔子入周问礼处。

追慕先贤征文3

  掀开泛黄的书卷,溯迎而上,驶进历史的长河,我寻找先贤的足迹。

  易水寒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看!燕国百姓涌上了易水河边,河畔上,太子丹紧握住荆轲的手,语重心长的说:“燕国的未来全在你的手上。”他默默无语,只是轻轻地点头,他眼望波涛汹涌的江水,消失在瑟瑟秋风中。到了秦国,秦王在咸阳宫接见荆轲,他趁秦王打开地图时,趁机抓住秦王的袖子,右手拿出匕首刺杀秦王,却被秦王挣断衣袖,接着,秦王拔剑刺向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伤残倒地却不忘使命,他举起匕首投向秦王,却不料击中柱子。被秦王砍杀,身中八处剑伤,荆轲自知事情已不能成功,他靠在柱子上大笑,痛骂秦王。

  我突然想起在易水河畔,荆轲远望江水,毅然踏上刺杀秦王的征程。易水东流,冲不掉荆轲的足迹。

  乌江刎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一首《夏日绝句》,将我们带去了秦朝末年。

  项羽,刘邦起义后,灭秦朝,争霸主。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刘邦大军项羽十万楚兵重重包围在垓下,楚军被迫退回垓下城。项羽指挥二十八骑,杀出一条血路。向南逃至乌江。

  秋风飒飒,项羽如一座山,额前的.发丝被风吹得凌乱拂起,露出他坚定的目光,闪烁着如星辰般的泪珠。他恨,恨自己虽力能扛鼎,却不能顶起将士们的生命,亦恨自己无法夺下美人颈上泛着寒光的匕首;他恨却不悔,不悔自己当年那一派豪言壮语。他拔出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自刎于乌江。

  乌江自刎,一代霸王从此消失,刀光剑影,却无法磨灭项羽的足迹。

  古案前

  在微弱的烛光下,太史令正翻阅着古朴的典籍,如枯叶般的手指抚着古老的文字。他的心里却思绪万千。他20岁时,满怀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他学*刻苦,知识渊博,却由于替将军李陵辩护,被打入狱,遭受宫刑。他悲愤交加,几次想要了却了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未着完,他将个人的耻辱埋在心底,在狱中花费多年时间,终于着成《史记》。被称为“千古绝唱”。

  司马迁忍辱负重,再酷的刑罚,也无法奈何他坚定的足迹。

  乱雄世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三国,不能不称为乱世,沧海横流,战事频发。然而,乱世出英雄。

  曹操,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官渡之战大破袁绍,逐渐统一*北方,后被孙刘联军击败与赤壁,封为魏王。许多人认为曹操是一代奸雄,但我却认为他是一位乱世英雄。

  曹操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曹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招罗贤才,用兵如神。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首《观沧海》通过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他意气昂扬的豪迈。

  曹操御马扬鞭,登山临海。但山再高,也不能阻挡他的足迹。

  茅庐中

  适逢寒冬,大雪纷飞。茅草屋里,一位手持鹅毛扇的儒雅青年和一位有着王者之风的贵人相对而坐。便是诸葛亮与刘备。刘备与诸葛亮送上一份丰厚的见面礼。从此,他为保三顾茅庐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守护蜀国江山。

  诸葛亮料事如神,即使沧海桑田,也掩盖不了他的足迹。

  展开历史的书卷犹如一只只小船,载着我去寻找那先贤的足迹。荆轲义无反顾的悲壮。项羽挥刀自刎的霸气,司马迁永不言弃的执着,曹操统一北方的豪迈,诸葛亮胸怀天下的才智。他们的足迹深深烙印在历史上!

追慕先贤征文4

  人生活的世界很大,但人所面对的世界又很小。我们的一生也许会接触很多人,但能够停留在我们心中的人并不多,真正值得怀念的人更不多。

  人生各异,人世沧桑,大化无形,生命苦短。在某些时刻,我们总会怀念一些人,并期望自己成为被怀念的对象,怀念人是一种幸福,被怀念更是一种幸福的期待。

  *两千年前,一个哀怨的少妇怀念远在异乡的丈夫:“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一千多年前,韩愈悼念一位至亲之人,含泪写道:“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四百多年前,纳兰性德为一位友人填词一首:“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七八十年前,朱自清怀念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是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鲁迅也写道:“我的'记忆好像被刀刮过了的鱼鳞,有些还留在身体上,有些是掉在水里了,将水一搅,有几片还会翻腾,闪烁,然而中间混着血丝”。

  穿越几千年、几万里的时间与空间,怀念人的情感就是这样如丝如缕、绵延不绝、挥之不去,犹如白日浮云、天涯地角、西风霖铃、父亲的背影、水里的鱼鳞。怀念的滋味是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抄录于此的几段诗文,本书中我们挑选的散文,无一不是在述说这种滋味,其中有甜蜜、温馨,但也有伤感、惆怅和悲凉。

  《百年美文·人物卷》(百花文艺出版社)在浩如烟海的写人、记人、怀人散文中精心选择了百多篇佳作,它们来自于刚刚过去的那一个世纪,它们追忆、怀念的是亲人、恋人、友人与故人。从鲁迅、周作人,到朱自清、梁实秋,从那些早已离我们而去的散文大家直到许许多多仍然在世、来自各个专业领域的作家学者,他们汇聚在这卷散文选里,共同抒写着他们对某个人、某些人的怀念。这些怀念的情感穿越了年代、地域、身份等等因素,凝聚着人类情感的精华,牢牢地牵动着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心灵,让我们与那些怀念和被怀念的人精神相通,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这怀念的行列。

  这些文章,都是在写人、记人、怀人这个主题之下,充满了情、义、理和真、善、美的佳作,这里既有闻名遐迩的名篇美文,也有为人忽略却能直达内心深处的感人、动人之作。我们在挑选一些文章时,还适当地注意了它们的史料价值。选择往往是艰难的,那么多的好文章一起摆在眼前,实在令人难以取舍,特别是在面对怀念同一人的众多美文时,无奈不能将它们全部收入。

  作为编选者,我们希望这卷散文选能于无意之间拨动读者心弦,在灯下、在窗前、在临睡之前、在一个人独处之时,静静地、细细地去怀念生命中一个或一些值得怀念的人,无论是甜蜜,还是惆怅、悲凉……让我们的心和情感再真诚、再柔软一些,让我们去体味怀念的滋味与意义,让我们在人情、人性的世界里得到一种生命的升华。

追慕先贤征文5

  方若(1869~1955),字药雨,浙江定海人,寄居天津。富收藏,尤好古泉。画工石溪,古朴浑厚。曾任知府,永定河委员,北洋大学堂教授,《国闻报》主笔。方若曾因抨击清慈禧太后弊政,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同遭同缉,避于日本领事官,继尔出走日本,后幸赖朝廷有力者周旋而得免,遂回国创办《日日新报》于天津,并开设利津房地产公司等,天津沦陷时期,曾出任天津治安维持会筹备委员兼伪高级地方法院院长等职。

  清代乾隆,嘉庆时期,金石考据之学逐渐兴起,其时泉家辈出,著述如林,古钱学研究盛极一时。著名学者如初尚龄,戴熙,李佐贤,立喜海,鲍康等辈,对后代影响颇深。方若集钱之初,时约光绪二十六年(1900),正值前辈名家藏钱散出,少有人问津之际,遂大肆收罗传世名品,珍罕古钱,盖以新出北魏“天兴”金钱,宋大礼银等而成当代巨富。旋既与杭州钱币收藏家张叔驯,重庆钱币大收藏家罗伯昭鼎峙而立,时人有谚语:“北方,南张,西蜀罗”,名噪泉坛,蜚声海内外。

  方若*生爱好金石书画,尤喜古钱,嗜古成癖,自喻不贫于古,故晚号“古币富翁”。每有公余闲暇之时,考究历代铸钱之源,验证百家圜化之说,对古钱大小,质地,色泽,版别,纹饰,轻重,文字,伪劣,无不悉心研究。前代金石学家,钱币学家向有秘不示人之积*,成为钱币学研究的一大障碍。但方若不为事*所染,既无门户偏见,又不垄断资料,每获有新钱,既拓赠诸友,已传古为乐。所著书稿待印者盈柜,就中巨如:《古货菁华》,《旧雨楼古货全稿》,《古货今说》,《古金银谱》等,皆足补前谱之遗缺,所著《言钱别录》、《言钱补录》两书于民国十七年(1928)相继刊行。其书一扫前谱凌乱芜杂之弊。凡所列之论说,多有前人未发现者,尤以考订“永安一百”、“永安一千”等五代钱,博得国内外钱币学界的赞同。

  方若《方家长物》一书,以原钱墨拓入书编之,内收王莽六泉十布,挈刀,金错刀等三十六品。该书成书较早,据闻当时仅印二十余册,历经沧桑,鲜见传本。所著《药雨古化杂咏》一书,钱币界推崇备至。是书系名拓工谭某手拓,从数万枚古钱藏品中汇集珍稀品百枚入书,其上始东周至于清,上下二千余年。所选之钱皆精绝之品,原拓墨色均亭,纤细毕现,仅成四十余册分赠同好,海王村贾人争购之,一日而尽,展转增值,册至百金。是书每钱各配七言绝句一首吟咏,可谓珠联璧合之佳作。如《东周》“西周见后复东周,两地圜金一日收,互证布文可断自,荒唐太古说从头”《临安府钱牌》“临安行用省钱文,南渡军兴济困时,准百自书一三五,却因误二谱传疑”。从中可见方若采古人论说,在钱币上有独特见解,堪称古钱学佳作。

  方若藏钱既丰,目光锐利,然其间赝鼎亦不少,时郑家相,张炯伯在天津,曾指出《药雨古化杂咏》一书中,“宁字布和宝字布,两布制作恶劣,文字粗率,不合战国之物,虽铜色尚旧,亦属后铸”。但毕竟瑕不掩瑜,不会因为某些不足而影响了这部书的价值。

  方若善画,尝卖画赈贫三十年,世人只知钱币学家之方若,而不知由议叙通判累迁知府之方城也。方若画法取张僧鲧,画笔摹范华原,嗣得北苑观瀑图及敦煌所出之唐画,画益与时趋相远亦。曾著有《校碑随笔》,《设画录》,《访印随笔》,《墓志类聚》,《印萃》,《陶文》,《续古玉汇考》,《药雨丛刻》等著作,尤以《校碑随笔》一书,海内外鉴赏家推崇为空前之作。

  方若除收藏古钱外,所集古器物颇丰,如商小臣等,皆为稀世之珍。丁巳八月,洪水为患,水退鱼跃于堂,遂自题其堂曰:“来鱼堂”,戊午改建更名为“旧雨楼”。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春,方若将所藏全部古钱转让给陈仁涛,对此,人颇非议,旋既悔之,无奈之下再事收罗,不数年复有规模且多异品。

  方若旧藏钱币**前夕由陈仁涛携至香港,五十年代国家以重金收回,交由*历史博物馆收藏,这批国宝才幸免遭流散海外。

追慕先贤征文6

  郑家相先生(1888~1962),字葭湘,号玉泉真隐,别号梁范馆主。浙江鄞县人。1914年毕业于浙江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曾任上海陇海银行常务董事。自幼受其父影响,对泉币颇有兴趣。曾捐赠给南京博物院梁五铢钱范119件;捐赠给宁波天一阁铜鼎、铜炉、铜造像及瓦当、量器等文物;1962年,其夫人吴秀卿秉承先夫遗愿将生前所藏文物6409件(其中钱币5969枚,书画305件,陶瓷96件,青铜器7件,符印17件,杂类15件),古籍图书256册全部捐赠给上海博物馆。

  少年时,家相先生继承父志,喜集古书法帖,专攻碑版之学。民国初,家有善本万卷,珍拓千种,已为甬地藏书大家。对于古钱,只是附带收藏,虽有千枚,只是读钱文、识时代而已。

  民国五年,是家相先生收藏生活的转折点,追究其因,实是一场笑话引起。这一年,长家相五岁的鄞县同乡张絅伯收藏古钱已颇富,他邀友同宴,*中有家相先生作陪。杯觥交错时,张絅伯大谈收藏泉币之经验,时而说“皇祐”,时而道“成化”,讲得津津有味。家相先生正当年轻,不知天高地厚,打断絅伯高谈阔论,说这些钱有何难得,我家也有。絅伯闻之惊喜万分,*间恳切求之,望一睹为快。第二天,絅伯至家相家中品视珍泉,大失所望,所谓“皇祐”者,“嘉祐通宝”也;所谓“成化”者,“洪化通宝”也。这次笑话后,家相先生遂整理家藏泉币,走上了专集古泉的道路。

  民国六年起,家相先生先**司法、财政、军事、商业、铁路各机关任职,足迹遍及浙、粤、直、鄂、晋、豫、苏、皖诸省,所到之处,不忘搜奇集异,积三十年,得泉万种。家相先生集泉,自有一套办法,今为之概括四条。

  一是精于鉴定。民国七年,家相陪周笃夫购钱,为之选一崇祯通宝背敕二钱,此钱厚大,铜色金黄,文字深峻,明显带有凿刻痕迹,周笃夫遂疑为伪,家相先生花二元自购之。其实此乃雕母钱,用精铜雕成,为绝稀之品。

  二是勤于访摊,救许多名品于冷僻之中。民国六年秋,家相先生客居杭州,一日至堂子巷访古泉,摊间陈列,皆普通品,家相一一检视,终于挑出裕民通宝背一分二字颠倒钱一品,咸丰当百、当十背满汉文浙字钱二品。民国九年,家相在天津,天津东北城角,地摊林立,陈列古泉不少,家相每日必到,每次必选购数品,作为配缺,一日选半两钱,一品绿锈累累,文字不明,花二个铜元购下,归后缓剔硬锈,赫然一枚文帝四铢颠倒半两,此乃访摊得钱之乐趣也。正是这种勤于访故肆冷摊的*惯,使家相先生能在摊肆之间觅得珍品,既得到了自己喜爱之物,又使这些珍品重见天日,不至终年埋没,家相先生可谓泉中伯乐也。

  三是善于追踪,绝不放过偶然得到的泉币信息和可以觅求的机会。此事举一例即可明之。民国二十四年冬,家相先生在铁路局任职,居于南京,一日病休于寓邸,有客携数范来,乃面五铢,背四出之合土范,有段有片,或整或残,尽收之。询问而知当时通济门外因筑路填塘,为工人所刨出,家相遂再三嘱客复访现场,二日后又得十几范,皆大块而齐整,有列四泉者,有列八泉者,有款文者,又尽收之。家相一边嘱人代收,一边带病自上工地搜求,前后达到五个月之久,获范二千余方,整理得一百六十余种。此乃梁五铢土范也。家相收藏此种梁范名甲天下,人称土范富翁,名其居曰梁范馆,家相先生自此后遂以“梁范馆主”为别号。这种善于追踪的脾气,使家相先生能抓住苗头搜集珍品,并使许多同类品种系统化,为他的研究作了成功的铺垫。

  四是乐于助人,此乃泉币界之美德,亦可谓之“泉德”。民国六年,家相先生得太*通宝钱一品,径三寸,重三两,色泽古旧,文字雄伟,颇为爱惜。民国八年,方药雨见此,托张絅伯相求,家相即首肯,此乃家相先生首次古泉转让,自谓:太*钱一失,从此藏泉遂不太*。割爱而成全泉友,此是何等胸怀。家相先生的泉友遍海内,这与他精湛学识固然有关,但其**之美的“泉德”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家相先生集泉,并非停留在单纯猎奇访异的兴趣上,而是进一步研究探讨,著书立说,从而使他成为泉币名家。家相先生几十年辛勤笔耕,收获颇丰,有《*古币考》、《上古货币推究》、《*古代货币发展史》、《古布釿字之研究》、《明刀之研究》、《半两之研究》、《五铢之研究》、《古化文字汇编》、《梁五铢土范考》、《泉家小史》等论著。家相先生泉识渊博,文章过人,故四十年代能以其名望而担任《泉币》杂志主编,泉德泉识天下公认。《*代古泉学家与谱录》称他:“阐明古币之源流,创立系统之学说,并断定铜贝刀布之时代,以文字形制及出土地点而分别其何贝何刀何布属于何时何国何地,辨别精详,系统分明,为自来泉学一新耳目。”评价公允,无可指摘。

追慕先贤征文7

  我曾去过一个被神奇云雾包围的地方,一个一代伟人出生的地方,一个遍地布满了红色足迹的地方!这里就是韶山冲,位于湖南韶山。这里诞生了**全*的**。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站在这里,站在*铜像面前。他高大的身影周围被一圈一圈、一层一层的花环包围,如一个巨人矗立着,脚下踩着斑斓的云彩。听导游讲解,在运送*铜像的路上,曾发生了一些神奇的故事呢!当*铜像运到江西井冈山时,装载车突然抛锚,开不了,怎么查都查不出原因,江西人民感慨地说:这里是*第一次闹革命的地方,*想在这里住一晚。于是车就在井冈山停了一夜。第二天,车竟然奇迹般地好了,到了韶山,等安置好铜像,天空中神奇般地出现了日月同辉!寒冬腊月,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开放!*真伟大,他能使天随人意变,花伴天意开!*,我们伟大的领袖;*,我们不灭的内心寄托;*,我们永远的精神依靠!您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您的传奇故事,将在我们内心一代代传递!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生活的地方,以前我看书得知他生活简朴,去了我才知道,他的家非常小,除了床就是一张桌子,再无别的东西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奋读书,做了如此多对国家有益的事。

追慕先贤征文8

  众所周知,*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也是一个文明、礼仪之国。关注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我国的古代,有浪漫主义情怀的诗人李白,有刚正不阿、不谋私利的包拯,不徇私情、足智多谋的岳飞。

  说起包拯,大家早已经熟悉了吧。包公,名包拯,人们都称他为“包青天”,他是我国妇孺皆知的人物。他幼年时家境清贫,曾寄居于寺庙苦读,28岁时中了进士,后来做过龙图阁大学士、枢密副使等职。他一生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执法严明。当时曹国舅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凶横霸道,强抢民女,草菅人命,违法乱纪。包公冲破重重阻拦,查明了曹国舅的罪行以后,执法如山,依法定罪,铡了不可一世的曹国舅,威震四海,深得百姓的拥戴。

  历史虽然成为了过去,但在历史中承载着数不胜数的名垂青史的人物,他们敢作敢为、清正廉洁、足智多谋。他们在这长河中,缓缓流去,即使如此,他们还是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让我们学*他们的这种精神。

  我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喜欢的历史人物,在你心中矗立着英雄的形象,而在这些英雄中,矗立在我心中的历史人物是一个足智多谋、不徇私情的人——岳飞。

  岳飞家境贫寒13岁就能文善武,他使箭,百发百中;舞枪,枪法高超;作文,也是字字珠玑。他母亲曾在他的背上刺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字,使他从小就立下了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金兵大举入侵时,为保卫山河,岳飞义无反顾地奔赴抗金前线。在十多年的征战生涯里,他一直驰聘沙场,征战南北。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英勇无限,且足智多谋,他军纪严明,令士卒“守法度,从不纵兵,扰害民间”,百姓秋毫无犯;他视兵如子,使将士上下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他不徇私情,儿子岳云违反了军纪,照章处罚;他骁勇作战,在面临敌众我寡,粮尽援绝的情况下,他沉着、冷静,以非凡的气魄与将士一起浴血奋战,渡过了一个有一个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朱仙镇一战,他率兵7万,破金兵百万,攻得金兵“尸如山积,血若流川”。岳飞凭借着自己的胆略名扬四海。

  *传统美德一代一代的传下来,历史人物身后的每一件事都带着不同的美德,有坚持、勇敢、努力……美德的传承就像一场接力赛,一代人比一代人做得更好。你努力着,我坚持着,同心协力把我国的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

追慕先贤征文9

  踏着历史的`尘埃,追寻先贤的足迹。

  ——题记

  剪纸胭红,浸在梅香里,雪光映照出斑驳细碎的日影。史书随着风儿一页页打开,携着尘土追寻在那一纸发黄的历史中。

  驰骋东汉末年,一人持羽扇扭转乾坤,尽毕生之力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取西蜀,定*,东和北拒。 “夫难*者,事也。”《世事难料,他一次次与成功失之交臂,更何况后主刘禅不思进取亲侫远贤,听信谗言,《出师表》又怎够书写无奈?可怜卧龙先生,可怜诸葛一世英名!

  纵有大臣脱靴,贵妃磨墨,御手调汤又如何?纵使豪情万丈,才气不凡,前途又何在?难道只能在山林、仙境、醉乡中去寻求自由和理想?他不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壶酒醉了天下,有了酒就有了诗,便有了无怨无悔、无羁无绊的人生。回望盛唐,李白立于其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独处泊罗河畔,无处苍凉,脑海中回放着奸臣得意、大王昏庸、人民艰苦。“可我又能做什么呢?”他笑了,笑*,笑佞臣,笑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难道只能将丹心留于史册?不再留恋,屈原纵身一跃,留下一道美丽的弧线,留下后人无尽的叹息。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她是一个如水的女子,她是一缕淡淡的梅香。可惜,可悲,可叹!谁说“才藻非女子事也!”,落得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深秋,和她相伴的就只有梧桐雨与点点愁了。如戏如画,似梦似幻——李清照。

  一张张历史画面拼凑,一纸纸书页诉说兴亡。废墟上,一个朝代如梦初醒;斜阳下,一个国家支离破碎。谁言历史无情?历史长廊上,一位位先贤驻足。是谁凝望叹息?是谁泼墨言志?是谁含恨投江?是谁红颜凋零?

  历史无愧于我们,我们无悔于历史。

  赏辉煌兴盛,看满目疮痍,笑奸臣忤逆??踏着历史的尘埃,我们在灿烂的文明中寻找先贤足迹,寻找那一卷史册,寻找那一抹文明,但勿忘——俱往昔,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追慕先贤征文9篇扩展阅读


追慕先贤征文9篇(扩展1)

——追慕先贤征文 (菁华6篇)

追慕先贤征文1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因遭家难,迁居鲁国。孔子三岁时死了父亲,十七岁又失去了母亲,家境贫困,没有机会受正规教育,全靠读书自修。他自幼好学,拜许多人为师,所以精通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计算等本领。

  孔子一生,政治上不得志。年轻时,曾做过管仓库、管牛羊的小官。五十多岁才当了鲁国的司寇(代理宰相)。但不久,因为政治见解不合,一气之下离开了鲁国,带着一些学生周游列国,四处游说。孔子的志向很大,要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轻人使他怀念我),但他的政治主张在鲁国行不通,到齐国也碰了壁,到陈、蔡小国更不必说。在卫国住了一段时间后,六十多岁又回到了鲁国,埋头讲学和整理古书。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所谓“仁”就是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提倡“爱人”,一方面要统治者相亲相爱,加强内部团结”,另一方面也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能过分剥削压迫民众。孔子还主张严格遵守“礼”的规定。这“礼”就是周朝制定用来区分君臣上下、父子尊卑的等级的典章制度。他的思想,自汉以后,成为两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孔子是*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一改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的局面。孔子的学生相传有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七十二人。比如子路、冉有、子贡、颜渊、子游、子夏、曾参等。孔子的学生多数出身贫贱,年龄参差不齐,有的与孔子几乎同年,有的与他相差三、四十岁,还有父子二人(如曾点与曾参)都是孔子的学生。做孔子的学生,学费低廉,只须十条肉干。孔子向贫贱的下层传播文化,并且教育学生“每事问”,勤思考,温故知新;他提倡教学相长,因材施教,诱导启发的教育方法。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到今天还值得学生和参考。孔子的另一大贡献是整理编订古代文化典籍,孔子以前有不少文献,他一面学*,一面加以整理,同时向弟子传授,经他整理的典籍有《尚书》(上古历史文献汇编)、《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周易》(古代算卦用书)等。他还根据鲁国的史料,编撰了一部编年史,这就是被后世称为五经之一的《春秋》,开创了私人修撰历史(最初史书由史官撰写,即所谓官修)。据司马迁《史纪·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于乱世,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但不被接受,所以发愤修撰《春秋》,寄托他的理想,表达他对邪恶的嫉恨和对正义的褒彰。《春秋》以及“春秋笔法”(文笔曲折,遣词造句中带有褒贬倾向)对后世都产生很大影响。

  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历代礼乐制度方面的问题,这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故事,不仅见于《史记》等正史记载,也见于老子彩图(相传春秋末期)和汉画像砖。在洛阳市东关大街北侧有一座碑楼,据传就是孔子入周问礼处。

追慕先贤征文2

  汨罗江是一条名闻遐迩的圣水,先后收留*诗歌史上两位走投无路的诗人:一位在下游,以水为坟,年年端午,竞渡的万千龙舟还在打捞他的'魂魄;一位在上游,堆土为墓,少人拜谒,与凄清的墓地长年相伴的,多是春风秋雨夕阳晨雾。

  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秋冬之际,杜甫从长沙出发,准备顺湘江而下洞庭,转道襄阳回归河南故里。然而,他其时年*花甲,早已病体支离,舟入朔风凛冽的洞庭,更是多症并发而一病不起。病重的他只得转道前往昌江县城,去投亲靠友。但在距县城仅十里的小田村附*的江上,世星即告陨落,他年幼的儿子宗武只得将父亲草草葬于小田村天井湖,也就是我们今日见到的*江杜墓。

  在一个秋冬交割之日,我去拜谒那一座山中的也是我心中的坟茔。车出*江县城,颠颠簸簸,往南行二十余里,终于看到光绪十年重修的“杜公祠”。三张大门关闭已久,大约*日也少人问津,我们是不速之客,杜甫也早已长眠不起,蓬门今日当然也不会再为君而开,我们只得从旁侧围墙已经坍塌拆毁的缺口进去。

  祠堂后面的小山丘上,有一栋建于多年前的房舍,门楣石匾上嵌刻有“铁瓶诗社”四字。管理墓园的老人领我们走到诗社下侧围墙的一扇小门边,打开那把资历不浅犹有古风的铜锁,小门吱呀一声推开,在一座小小的山包之上,在几株青松翠柏的守护之中,猝不及防,*在咫尺,杜甫墓怆然轰然巍然,撞伤撞痛也撞亮了我的眼睛!

  墓坐北朝南,青石墓碑正中镌文为“唐左拾遗工部员外郎杜文贞公之墓”,这就是我们的千秋诗圣最后的安息之所了。秋风吹来,墓草萧瑟。墓前的香炉小小,炉中残留三四根燃尽的香头,也不知是何方来客对他的祭奠。

  杜墓至今萧条冷落,杜甫当然也无意于使自己最后的栖息之地,和遍布湘中与国中的宾馆酒楼夜总会娱乐城一争热闹与繁华,然而,一个民族假如热衷于形而下的物质追求与享受,而对于前贤往哲缺乏应有的敬意,总不免令人感到悲哀。

追慕先贤征文3

  掀开泛黄的书卷,溯迎而上,驶进历史的长河,我寻找先贤的足迹。

  易水寒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看!燕国百姓涌上了易水河边,河畔上,太子丹紧握住荆轲的手,语重心长的说:“燕国的未来全在你的手上。”他默默无语,只是轻轻地点头,他眼望波涛汹涌的江水,消失在瑟瑟秋风中。到了秦国,秦王在咸阳宫接见荆轲,他趁秦王打开地图时,趁机抓住秦王的袖子,右手拿出匕首刺杀秦王,却被秦王挣断衣袖,接着,秦王拔剑刺向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伤残倒地却不忘使命,他举起匕首投向秦王,却不料击中柱子。被秦王砍杀,身中八处剑伤,荆轲自知事情已不能成功,他靠在柱子上大笑,痛骂秦王。

  我突然想起在易水河畔,荆轲远望江水,毅然踏上刺杀秦王的征程。易水东流,冲不掉荆轲的足迹。

  乌江刎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一首《夏日绝句》,将我们带去了秦朝末年。

  项羽,刘邦起义后,灭秦朝,争霸主。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刘邦大军项羽十万楚兵重重包围在垓下,楚军被迫退回垓下城。项羽指挥二十八骑,杀出一条血路。向南逃至乌江。

  秋风飒飒,项羽如一座山,额前的.发丝被风吹得凌乱拂起,露出他坚定的目光,闪烁着如星辰般的泪珠。他恨,恨自己虽力能扛鼎,却不能顶起将士们的生命,亦恨自己无法夺下美人颈上泛着寒光的匕首;他恨却不悔,不悔自己当年那一派豪言壮语。他拔出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自刎于乌江。

  乌江自刎,一代霸王从此消失,刀光剑影,却无法磨灭项羽的足迹。

  古案前

  在微弱的烛光下,太史令正翻阅着古朴的典籍,如枯叶般的手指抚着古老的文字。他的心里却思绪万千。他20岁时,满怀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他学*刻苦,知识渊博,却由于替将军李陵辩护,被打入狱,遭受宫刑。他悲愤交加,几次想要了却了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未着完,他将个人的耻辱埋在心底,在狱中花费多年时间,终于着成《史记》。被称为“千古绝唱”。

  司马迁忍辱负重,再酷的刑罚,也无法奈何他坚定的足迹。

  乱雄世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三国,不能不称为乱世,沧海横流,战事频发。然而,乱世出英雄。

  曹操,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官渡之战大破袁绍,逐渐统一*北方,后被孙刘联军击败与赤壁,封为魏王。许多人认为曹操是一代奸雄,但我却认为他是一位乱世英雄。

  曹操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曹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招罗贤才,用兵如神。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首《观沧海》通过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他意气昂扬的豪迈。

  曹操御马扬鞭,登山临海。但山再高,也不能阻挡他的足迹。

  茅庐中

  适逢寒冬,大雪纷飞。茅草屋里,一位手持鹅毛扇的儒雅青年和一位有着王者之风的贵人相对而坐。便是诸葛亮与刘备。刘备与诸葛亮送上一份丰厚的见面礼。从此,他为保三顾茅庐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守护蜀国江山。

  诸葛亮料事如神,即使沧海桑田,也掩盖不了他的足迹。

  展开历史的书卷犹如一只只小船,载着我去寻找那先贤的足迹。荆轲义无反顾的悲壮。项羽挥刀自刎的霸气,司马迁永不言弃的执着,曹操统一北方的豪迈,诸葛亮胸怀天下的才智。他们的足迹深深烙印在历史上!

追慕先贤征文4

  我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同时也是世界上的文化大国。而作为一名华夏子孙,我们应当从这些丰富的文化积淀中汲取其中精华来丰富自身修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教我们要谦虚。可是反观现今社会,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一次偶然听见了两个人的对话:A说:“听说你最*又得了××赛的一等奖?”B张扬地说道:“是啊,要是你去,保准不行。”

  声音很大,表情十分不屑。A听了之后,一言不发地离开了。骄傲原来不仅使人落后,还让人变得不合群,与他人格格不入,最终被他人孤立。所以,让我们学会谦虚,让圣贤伴我们前行吧!“融四岁,能让梨”孔融让梨的故事曾经影响过多少人,教会了多少人礼让啊!但现在呢?却不断有一个又一个故事来与之对立,说是老也应爱幼,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只是以前的观念罢了。先不说孔融的故事是否与时代脱节,就单说这长幼有序,“尊老爱幼”这个词中,是“尊老”在前,“爱幼”在后。那么自然就应先尊老,再爱幼。可是又有多少人在日常小事中尊了老呢?就举那个大家在熟悉不过的例子吧。公共汽车上,有的年轻人上车之后,见到位置就上去坐下,也不管是不是专座。坐下之后就盯着窗外看,假装没有看到那些两鬓斑白的老人。礼让,在离我们远去吗?让我们找回远去的礼让,与先贤同行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对母亲的赞美与感恩尽融与这两句诗中。正如诗中所说,亲人们给过我们的爱,正如阳光促我们成长,是我们无论如何也报答不了的。

  可是,我们同时也十分叛逆,并不能够懂得父母的心,于是常常做出忤逆的事来。也许,我们应学会如孟郊一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看父母的所做,去体会他们的`心。让感恩长存心间,让我们与先贤同行。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人生,就让这些先贤的美德融入我们的心中,让我们与先贤同行。

追慕先贤征文5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因遭家难,迁居鲁国。孔子三岁时死了父亲,十七岁又失去了母亲,家境贫困,没有机会受正规教育,全靠读书自修。他自幼好学,拜许多人为师,所以精通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计算等本领。

  孔子一生,政治上不得志。年轻时,曾做过管仓库、管牛羊的小官。五十多岁才当了鲁国的司寇(代理宰相)。但不久,因为政治见解不合,一气之下离开了鲁国,带着一些学生周游列国,四处游说。孔子的志向很大,要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轻人使他怀念我),但他的政治主张在鲁国行不通,到齐国也碰了壁,到陈、蔡小国更不必说。在卫国住了一段时间后,六十多岁又回到了鲁国,埋头讲学和整理古书。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所谓“仁”就是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提倡“爱人”,一方面要统治者相亲相爱,加强内部团结”,另一方面也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能过分剥削压迫民众。孔子还主张严格遵守“礼”的规定。这“礼”就是周朝制定用来区分君臣上下、父子尊卑的等级的典章制度。他的思想,自汉以后,成为两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孔子是*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一改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的局面。孔子的学生相传有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七十二人。比如子路、冉有、子贡、颜渊、子游、子夏、曾参等。孔子的学生多数出身贫贱,年龄参差不齐,有的与孔子几乎同年,有的与他相差三、四十岁,还有父子二人(如曾点与曾参)都是孔子的学生。做孔子的学生,学费低廉,只须十条肉干。孔子向贫贱的下层传播文化,并且教育学生“每事问”,勤思考,温故知新;他提倡教学相长,因材施教,诱导启发的教育方法。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到今天还值得学生和参考。孔子的另一大贡献是整理编订古代文化典籍,孔子以前有不少文献,他一面学*,一面加以整理,同时向弟子传授,经他整理的典籍有《尚书》(上古历史文献汇编)、《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周易》(古代算卦用书)等。他还根据鲁国的史料,编撰了一部编年史,这就是被后世称为五经之一的《春秋》,开创了私人修撰历史(最初史书由史官撰写,即所谓官修)。据司马迁《史纪·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于乱世,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但不被接受,所以发愤修撰《春秋》,寄托他的理想,表达他对邪恶的嫉恨和对正义的褒彰。《春秋》以及“春秋笔法”(文笔曲折,遣词造句中带有褒贬倾向)对后世都产生很大影响。 作文

  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历代礼乐制度方面的问题,这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故事,不仅见于《史记》等正史记载,也见于老子彩图(相传春秋末期)和汉画像砖。在洛阳市东关大街北侧有一座碑楼,据传就是孔子入周问礼处。

追慕先贤征文6

  众所周知,*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也是一个文明、礼仪之国。关注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我国的古代,有浪漫主义情怀的诗人李白,有刚正不阿、不谋私利的包拯,不徇私情、足智多谋的岳飞。

  说起包拯,大家早已经熟悉了吧。包公,名包拯,人们都称他为“包青天”,他是我国妇孺皆知的人物。他幼年时家境清贫,曾寄居于寺庙苦读,28岁时中了进士,后来做过龙图阁大学士、枢密副使等职。他一生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执法严明。当时曹国舅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凶横霸道,强抢民女,草菅人命,违法乱纪。包公冲破重重阻拦,查明了曹国舅的罪行以后,执法如山,依法定罪,铡了不可一世的曹国舅,威震四海,深得百姓的拥戴。

  历史虽然成为了过去,但在历史中承载着数不胜数的名垂青史的人物,他们敢作敢为、清正廉洁、足智多谋。他们在这长河中,缓缓流去,即使如此,他们还是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让我们学*他们的这种精神。

  我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喜欢的历史人物,在你心中矗立着英雄的形象,而在这些英雄中,矗立在我心中的历史人物是一个足智多谋、不徇私情的人——岳飞。

  岳飞家境贫寒13岁就能文善武,他使箭,百发百中;舞枪,枪法高超;作文,也是字字珠玑。他母亲曾在他的背上刺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字,使他从小就立下了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金兵大举入侵时,为保卫山河,岳飞义无反顾地奔赴抗金前线。在十多年的征战生涯里,他一直驰聘沙场,征战南北。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英勇无限,且足智多谋,他军纪严明,令士卒“守法度,从不纵兵,扰害民间”,百姓秋毫无犯;他视兵如子,使将士上下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他不徇私情,儿子岳云违反了军纪,照章处罚;他骁勇作战,在面临敌众我寡,粮尽援绝的`情况下,他沉着、冷静,以非凡的气魄与将士一起浴血奋战,渡过了一个有一个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朱仙镇一战,他率兵7万,破金兵百万,攻得金兵“尸如山积,血若流川”。岳飞凭借着自己的胆略名扬四海。

  *传统美德一代一代的传下来,历史人物身后的每一件事都带着不同的美德,有坚持、勇敢、努力……美德的传承就像一场接力赛,一代人比一代人做得更好。你努力着,我坚持着,同心协力把我国的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


追慕先贤征文9篇(扩展2)

——安全生产征文9篇

  安全一词由安和全两个语素构成,安和全两字都与人们的生活有紧密的联系。由安和全两个字构成的安全一词,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最基本的理念,也成为人们最根本的一种愿望。安全一般有三层意思,即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大到一个国家、一个集体要讲安全;小到家庭、个人也要讲安全;各行各业更必须讲究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人们才有正常的学*、工作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集团作为交通运输行业更必须时时注意安全、处处讲究安全,经常抓好安全;必须提高对安全管理的警觉,保持积极慎重的态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须树立安全发展,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增强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意识,认真进行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必须对安全管理常抓不懈,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除安全隐患,遏制员工的侥幸心理,进而减少事故发生,让安全成为企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加强安全思想教育,提高企业全员安全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前,企业有些人对安全发展、预防为主的方针认识比较模糊,对如何处理安全与效益、安全质量与速度的关系问题认识不清。一句话就是对加强安全管理的必要性认识不够。企业的有些事故看似偶然,其实是由于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要杜绝事故,首先必须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安全生产,人人有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坚持强意识、抓思想、严管理的方针,切实搞好员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不断增强员工安全责任意识。

  对企业员工要注重教育引导,在 日常工作中要坚持专业理论知识学*,夯实安全理论基础,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安全专业素质,强化员工预防安全事故的相关知识。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切实打牢员工队伍的思想根基,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使命,始终坚持把安全作为企业最大的效益和永恒的主题,牢固树立安全发展、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断加强教育宣传的力度,使员工从确保单位安全稳定、促进全面发展的局面,从关心乘客生命安全的层面,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夯实员工注重安全的思想基础。

  二、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克服麻痹侥幸心理,确保自身安全,除了内在的驱动外,还要靠规章制度来约束。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责任制等规章制度对杜绝侥幸心理,及时制约人的不安全行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一个企业各项安全生产制度的核心,也是最基本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真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强化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才能时刻牢记经验教训,时刻保障安全生产。

  任何一个事故的发生,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客运行业交通事故而言,除了表象上的车辆、驾驶人、气候以及公路状况等直接或间接的原因外,还存在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不到位的原因。因此,作为道路客运企业要完善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制度,要明确人员的分工和责任,把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在制度上固定下来,建立健全由上至下的各层级安全管理网络制度,形成层级、网络化安全监督模式;同时把驾驶员安全行车工作纳入层级工作评价和绩效考核内容,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安全氛围。从而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使安全管理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职责明确、协调配合,真正把安全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标准

  无规矩不以成方圆。安全管理是一项精细化的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工作需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对安全存在的问题及纰漏视而不见、司空见惯。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各项制度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则是关键。 企业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实效性强的安全方案和安全措施,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来对企业进行环保和安全评价,从中找准现成的安全状态不适宜的问题点,用安全木桶理论来加以持续改进,遵守规程,依法管理。

  针对安全生产要强调安全管理三严原则。首先,制度要严。安全工作各项制度的制定要从人本出发,符合实际,做到条款严密,不出现任何的疏漏;各种制度的衔接要紧凑、一致,不冲突和矛盾;关键的条款要严谨、准确,避免出现弹性和漏洞,给以后的执行带来麻烦。其次,管理要严。在制度面前人人*等,以制度管人。在安全检查中,无论是谁都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有关程序执行。检查人员要深入现场认认真真地查,不能走马观花,不能睁只眼闭只眼,对于查出的隐患要严格按照规定整改。最后,处理要严。对于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责任人应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不能有半点姑息。只有对每个事故都能严肃处理,才能使职工真正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四、加强安全管理监督机制,确保安全管理到位

  任何管理都离不开具体措施,而有了措施就必须监督执行到位,才能产生实效。为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制度,采用各种形式进行安全检查,强化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及早消除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监督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提高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安全监督检查要按照重点作业、作业重点的监控原则,有针对性的开展对关键作业、关键时段、关键地点、关键人员的安全检查和监督,强化行车过程监控,现场解决生产中的问题。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运输生产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以便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制定纠正措施,使责任部门受到深刻的教训,真正做到有章必循、有法必依,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荫牙状态,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里面的学问既广又深,而且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和时代特色,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作为安全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当积极探索,求实创新。 要结合自身的特点,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向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的安全管理转变,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使安全生产管理变成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动,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总之,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不可断断续续、时紧时松,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或者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安全总是相对的,一段时间内抓紧做好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任务的转换、环境的变化和管理的松懈等,又可能出现新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安全防范工作就需要“天天从零开始”,这样居安思危思考,就会产生高度的责任感,高标准、严要求地去落实,有针对性的搞好教育和防范,做到“未雨绸缪”,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生产百分百,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掌握安全工作规程、技术操作规程、企业纪律章程这几件法宝,还须多留几颗心:

  一、专心。学一行,专一行,爱一行。“即来之,则战之;即战之,则胜之”,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的时候就应该专心工作,不想工作无关事情。

  二、细心。不管是长年的工作的内容,还是第一次接触的都要不得半点马虎,粗心大意是安全生产的天敌。

  三、虚心。“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部分的安全事故就是因为一些冒险家胆子“太大”,一知半解,不懂装懂,不计后果,无知蛮干。不是怕丢面子、羞于请教,就是自以为是,自视甚高。

  四、责任心。要树立“厂欣我荣,厂衰我耻”的敬业精神。立足岗位,爱岗敬业,做到不违章违规,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切实做到“严、细、实”。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做好本职工作,钻研业务,通过*时的实际工作要不断的提高自我的技术水*和综合素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只有这样在每次工作中,才能做到安全无事故。

  tcl德龙公司在6月22日,开展消防演*,公司领导十分重视此次演*,全部到现场观看和学*,并动员全体员工要高度重视企业的安全问题。 通过实际现场教学,不仅让员工掌握了消防安全知识,而且思想上认识到了安全重要性。作为仓库管理员更应该高度认识,关注,安全的重要性,才能保障公司仓库财产、人员的安全。

  通过仓库安全工作的学*和总结,仓管员对于安全工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材料的摆放有没有挡住消防安全通道;二、易燃易暴:危险品的放置是否合理;三、机动叉车使用前是不是做好检查、保养、日常维护,行车有没有想到车辆与行人的安全。为了我们的企业,为了我们的家庭,为了我们自己,请把你的安全思想牢牢树立,请记住,安全规章制度,不是捆缚我们的绳索,它是鞭策我们正确行进的鞭子;是创造tcl德龙辉煌明天的有力保障。为了明天更美好,让我们一起记住:安全警钟长鸣!

  道一声珍重,是友人离别时千言凝练的一句;报一句*安,是亲人牵挂时期盼的最朴实的愿望 。*安或许是人们最简单的一个心愿,但它也是人生中最难得一种福气。

  或许安逸的环境消磨了你的安全意识,或许忙碌的你早已无暇去顾及安全的问题,或许你把安全当做了一种成本去换取了另一份财富。但无论如何请君铭记:安全重于泰山。

  最*凡的话最容易为人们所忽略 ,最普通的道理最容易被我们忘记。生命是每个人最可贵的财富,但正是由于我们对安全认识上的盲点,盲从与偏差使我们长期处于生命破产的阴影之下。难道只有交通部门实施管制才能使中学生遵章骑车上学?难道只有校方的惩罚措施才能降低学生的交通事故量?难道只有“三好学生”的评比资格才能使学生重视自已的安全、重拾被忽略的家人的牵挂?是不是只有鲜血绽放后的教训才能警醒我们?安全!我们应当反思。

  地崩山摧,当四川被大地的震怒所摧毁,当人命被永远埋于废墟之中,人们只有叹息、悲伤、自责。对,是自责!当2008年年度建筑评选中,一所*凡的校舍与鸟巢、水立方站在了同一高度。它并没有赢得世人的惊叹,但它却用屹立挽回了很多死神面前的学子。当县*大楼轰然倾塌的一刻,它成为灾区一座不倒的生命奇迹!“安全生产”,多么普通 的字眼,在灾区却成了血淋淋的刺眼的嘲讽!贪婪的建筑商,你们不该感到羞愧吗?你们用别人的安全来谋取染血的金钱!当周围化为废墟时,那普通的校舍便如一枝盛开于火焰中的郁金香一般夺目。

  当外商疯狂地跃入*,当全世界都充斥着*制造的廉价产品时,朋友,你可知道其中生命的成本?高速公路上多少司以生命为成本 运输超出运载量几倍的货物?化工厂中多少工人为了短期的工钱而赔上一生的健康?多少矿工在暗无天日、宛如地狱般的井下作业,他们的廉价的工钱随时被 黑暗吞噬的代价换来的?当安全已不在重要,当生命换来了剥削后的价值,朋友,你不感到愤怒与痛心吗?安全不断被 我们忽略,安全可能早已不是一个名词而仅仅只是两个十二画的字。

  安全并不复杂,并不独特,它*凡而又深刻、当我们面对生活时不要忽略 它,它是拥有一切的保障,当我们惊叹于荆棘花那惊心动魄的美时,请不要忽略棘上残留的鲜血!记得,这是染血的荆棘花!安全,重于山。

  “生命属于我们的只有一次,而且是短暂的。”生命是唯一的,是宝贵的,世界因有了生命而变得更加精彩。

  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一所民办中学发生了一起踩事件。当天晚上下晚自*时,一名女生下楼梯时滑倒,后面潮水般涌来的人群,一层叠一层的压了上去,导致8名学生不幸死亡,26名学生受伤。8朵生命之花瞬间凋零,类似的校园踏悲剧频繁发生,二且迄今为止,尚看不出悲剧被遏制的趋势。

  没一起事故都有其“偶然”性,可当一场场事故几乎以相同情节一再上演时,这背后是否存在必然的因素。湘乡育才学校踏事故中,虽有四个楼梯口通向一层。因为当天晚上下雨,52个班的学生因避雨,几乎都选择位于教学楼与同学们的宿舍最*的一个楼梯口,导致大量人流度聚集。一场雨就导致同学们下楼秩序大乱,教学楼的规划设计是不是需要反思?不仅是湘乡育才中学,我们所有的中小学教舍的设计,教师、校长及学校领导是否都把恶劣天气等偶然因素考虑进去,对我们学生安全做了无微不至的防护,这显然是学校的领导和市领导特别需要关注的事。

  针对预防学生们拥挤,特别是我们中小学生,要格外的注意。防止踏事故的再次发生,管理就需从学生们的实际出发。在跑操,集合等上下楼梯活动中,不能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要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每一个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担负起对我们中小学生的安全管理尽到应尽的责任。每一个校领导也都要对师生负起安全责任。保证我们在校时的安全。

  在多起校园踩事故中,学生下楼时突然跌倒往往成为事故的导火索。可是同学们下楼时为什么容易磕到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不小心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客观因素。是不是因为楼梯台阶不防滑,台阶宽度过窄,高度过陡,楼梯间的灯光不够明亮,显然,仅仅这一个个细节,还得请组织专家去做专门的调查和论证。除了楼梯扶手、照明设备、安全出口等硬件因素之外,学校的管理制度也是需要检讨的。

  我们学生的安全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受到党和*的高度重视,为全社会所关注。这些年来,国家对我们中小学生的安全格外重视。但是,为什么还有类似的校园踏事故发生,这对我们中小学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景何其惨烈,老师们,要在教学楼楼梯间设置指示,警示标志;告诫学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校园内是我们学生生活和学*的地方,也是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如何避免此事件发生是人人都应关注的问题,安全工作应做在事故之前,而不是亡羊补牢。频频发生的踏事件,也是的解决校园安全问题迫在眉睫。特别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校人数不断增多,学校的管理工作和安全保证工作面临着新的难题。

  一次次的悲剧为我们敲响警钟,保障学校安全,保障我们学生的生命安全,是家长们和老师们共同的责任。学校安全事关人命,安全重于泰山。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避免意外和危险发生,让家长和老师们放心。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幸福健康的体魄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安全就如一颗光芒四射的太阳,照亮着我们的生命,呵护着我们的人生,安全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乃至生命,安全更关系到整个武安的形象、效益和生存发展。安全第一,永不动摇,用安全来关爱生命,就应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安全是什么?对于一个人,安全意味着健康。对于一个家庭,安全意味着和睦。对于一个企业,安全意味着发展。“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它蕴涵在恋人脉脉含情的话语中,妻子温柔的笑脸上,儿女依依的期盼中,母亲虔诚的祈祷里,它是一种期望,一种寄托,一种期盼,它是来自生命最本能,最真切的呼唤!

  关爱生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我们的生命只有在安全的守护下才能得到保全。有了生命,我们才能去做我们喜欢去做的事,才能去实现自我设立的目标和理想。我们要慎待每一件小事,用敏锐的洞察力去查找身边的不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和做好防范,坚决杜绝那种随意性或凭经验工作的不良作风。我们即使不必说为了社会和企业发展而忘我奉献的豪言壮语,仅仅为了我们自身的健康,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身边无数朋友的关怀,也要时刻注意安全,关爱我们的生命。

  工作中的细心和精心,工作时一丝不苟地执行工艺程序,严格按岗位规范资料操作,遵守一切规章制度,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从日常生产工作中的每件小事做起,杜绝违章作业,是生产工作得以正常进行,减少和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前提。我们工作现场环境有时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和处理问题时,要时刻持续冷静的头脑并不断提高操作技能以不变应万变,防范各种突发状况。事故出于麻痹,所以麻痹是安全的大敌。我们只有凭借强烈的事业心、职责心,再加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来保障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和自身的安全健康,这才能算得上是一名合格武安人。生命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做好分内应做的本职工作,安安全全的完成生产的各项任务。

  从我做起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职责、更是一种境界。企业、社会之所以花那么大的力气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宣传,是透过这些安全警示教育,安全知识的普及,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理念,唤起每一位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社会公民,担负起为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国家兴衰的这份神圣职责,使人人重视安全、时时事事做到安全,不因自我的过错给社会、企业、家庭和他人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和无法弥合的心灵创伤。作为一种态度,从我做起,在工作、生活中就会用心投入实实在在地做事,追求卓越;作为一种职责,从我做起就会带着一种正确的思维与决定,遵章守纪避免重蹈覆辙;作为一种境界,从我做起就会在规范自我的行为举止的同时也留意对他人生命财产的关爱。

  “智者是用经验防止事故,愚者是用事故总结经验”,这是我们广为流传的安全格言。因为事后补救不如事前防范,实践证明,缺少经验,必然导致麻痹大意、放松警惕,这正是滋生事故的温床。为此我们各班组、各部门都定期学*安全文件,交流经验,谈安全问题,做安全分析,从他人的教训中吸取经验,用于我们日常的工作中。有了警惕,不幸的事故就会躲开,有了防范,不幸的事故才会远离。无论工作中还是生活上,多问几个为什么,多进行一下深入的风险分析,我们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事故发生。

  为了武安和谐、完美的明天,为了整个社会少一点悲哀,多一份欢笑,更是为了个人的安全,家庭的幸福,母亲的微笑,爱人的牵挂,儿女的祝愿,请绷紧“安全”这根弦,让我们以事故教训为戒,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克服侥幸心理,真正做到关爱生命,从我做起!

  作为一名安全管理人员,我很喜欢安全格言,如果遇到新鲜的就要记下来,比如“严是爱,松是害,疏忽大意事故来。严是爱,松是害,保障安全利三代。”这些安全顺口溜,之所以能够流传,是因为说的都是大实话。

  “严是爱,松是害”,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有道理,未必人人能接受。严格管理,管理行为很严厉,避免了事故,也可能会招来反对埋怨牢骚甚至是咒骂;松是害,管理松松垮垮,领导不敢得罪人,没出事故“你好我好大家好”,出了事故造成伤亡,受害者流血又流泪,被处罚人也会受到很大的挫折。所以,还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宁愿听骂声,不愿听哭声。”这哭声和骂声里面有学问,往深里说:哭声和骂声密切关联,互为前提。有骂声可能就没哭声。如果管理不严格,没有骂声,出了事故哭过之后,还会有更大的埋怨。对哭声和骂声的关系,有不少人整天研究,就是没人公布研究成果。曾经有人说过忽视安全生产就是对职工犯罪。对安全要严加管理,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安全生产都表现在具体小事上。大事故都是有小违章引起的,没发生事故前的事是小事,发生了就是大事。要坚决从小事抓,抓小事,成大事;抓小事,防大事。找事的目的是为了不出事。违章不一定出事,但出事肯定是违章。对*惯性违章,不能*惯性不管。人们的每次违章并不肯定导致事故发生,100次违章可能也不会发生一次事故,但也可能一次违章你就连感到遗憾的机会都没有了。你能把握违章发生事故的随机性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能。你愿意将自己的安全建立在“幸运”的基础上吗?肯定不会!说到底最最关键的还是控制不安全的行为及潜在的危险,靠大家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

  骂声中委屈的是安全管理人员;哭声中受伤害的是员工。无论是哭声,还是骂声,我相信不会有人愿意去听。心情本来好好的,突然挨顿骂,那感觉可远远超过一盆脏水泼在身上;净听到些哭声,也不会好受到哪儿去。“宁愿听到骂声,不愿听到哭声”,只是在二难条件下的一种无奈选择。

  安全生产领域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必然包含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这一法则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

  了解“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如果我们把“海因里希”的300:29:1安全法则,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就能更好做好安全生产了。即培养一个良好*惯,必须经过29次重大改进或纠正,每次改进和纠正就要做300次的重复动作。也就是说,为了培养员工良好的安全*惯,需要进行多次反复的改进和完善,而每一次改进和完善之后,又要经过无数重复动作和严格认真地落实,最终达到实现员工养成一个良好*惯的目的。从以上的要求中,我们不难发现要培养员工的良好*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成功。

  在日常的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勇于做“黑脸包公”,要从查找人的不安全行为抓起,不搞下不为例。美国著名的杜邦公司曾经作过事故统计,安全生产事故归根到底96%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心理学上有个“破窗效应”。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把他们放置在中产阶级社区和杂乱街区。他把停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了个洞。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杂乱街区的那辆车摆了一个星期却仍旧完好无损。而把这辆车也打了一个洞,结果仅过几个小时这辆车也被偷走了。如果有人打坏一栋楼的窗玻璃却不被制止,受这块玻璃的暗示,可能就有人去打破更多的玻璃。

  作为一名安全管理人员千万不能做过头,为了听骂声而听骂声;不要成为偏执狂,就是要听骂声,爱听骂声。这就走向了安全管理的反面。有的媒体的褒奖宣传,塑造了让人难以接受的安全管理者形象。我们把这个宣传的形象描绘下来,是什么样的呢?“铁青的面孔,铁石的心肠,铁打的手腕”,说话掷地有声,吐口吐沫都能把地板砸几瓣儿。这简直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机器人。如果这样的机器人是最好的安全管理者,那我们这些人做的工作,还不如交给机器去做。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独立的思维方式,安全管理者不能是机器人。为了不听到哭声,宁可听骂声,前提是同情心,是责任感,是人的感情存在,是人性化的一种表现。如果管理者没有人性,没有脸皮,没有自尊心,任什么人骂都不怕,反而有意去找骂,这实际上变现出一种不好的管理心态。我们在安全管理上见到最多的是批评、严肃批评甚至是勃然大怒。依我看,只要管理者主观上没有恶意,作为员工都应该接受。“听得进批评,才没有哭声”。

  “严是爱,松是害”,严格是为了员工不受伤害,是为了员工自己好。员工应该理解严格管理的出发点。如果别人为他好,他还要骂别人,那实在是不知好歹了,是素质问题。管理上按制度去办,无论什么岗位,无论什么身份,安全面前,安全管理面前,安全管理制度面前,一视同仁。受到处罚,员工有什么理由去骂管理者?要骂只能骂制度,而制度不是针对员工每一个人制定的,骂制度也毫无道理可言。

  当然,安全管理没有哭声没有骂声,只是理想境界。没有哭声,是我们追求的结果;没有骂声,很多情况下不太可能。因为,人们的利益不同,思想认识不同,修养水*不同,受到处罚的反映也不同。但是,我们在管理中可以做到的是公*,“一碗水端*”,任何人没有话说。管理要人性化,尊重他人尊重自己,让被管理者知道管理者的良苦用心,才能达到“没有骂声也没有哭声”的安全管理理想局面。

  当前我公司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中,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有效地减少各类事故,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也是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就要从而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

  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安全与生产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不安全就不能生产。人们常说:“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就是这个道理。正确理解与掌握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反对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把安全与生产完全割裂开来的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必须克服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树立“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的观念,坚持安全为天,安全至上,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从而保证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就公司整体工作而言,经济效益是中心,这是企业全部工作的目的和归宿,但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事实上,一个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如何,必然会影响单位的效益。企业发生事故总要或多或少造成经济损失和伤亡,还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去处理,这本身就是直接经济效益上的损失。此外,由于工亡事故的影响,职工人心不稳,出勤难以保证,工作难以进行,这也是无法估量的损失。由此可见,安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但是也应看到,安全毕竟不等于效益,安全上去了并不等于经济效益就能提高。事实证明效益与安全是单位的两项根本性任务。单位领导必须坚持两手抓,要以安全保效益,以效益促安全,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厚此薄彼。摆不正两者之间的关系,效益一时上去了,安全方面出了问题,也会前功尽弃;只抓安全,不抓效益提高,企业没有经济实力,安全也不会搞好。

  偶然与必然的关系

  在安全生产中,常有人以“偶然”两字来分析和解释各种事故。比如,若发生死亡事故,便以“事出偶然”来开脱,这种“偶然”显然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对搞好安全生产是十分有害的。任何一起看似“偶然”的事故,其背后都蕴含着事故发生的“必然”规律,都能找到发生事故的根源。安全工作不同于其它工作,它来不得半点马虎和粗心。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从基础工作入手,从管理工作抓起,从严要求,从严把关,从严考核,从严奖惩。只要坚持严字当头,认真强化安全管理,我们就能逐步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就能杜绝事故的偶然而走向成功的必然。

  突击与持久的关系

  安全生产涉及到方方面面,有些工作需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突击完成,在一段时间内形成高潮。同时,还要注意日常巩固,避免一阵风、走过场的行为,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做扎实过细的工作。在安全生产实践中,注重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集中抓打开工作新局面,通过经常抓使工作深入持久,不断巩固发展。如每年开展的全国安全生产周活动,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重点,通过短短的一周时间集中优势兵力,打好突击战。在此基础上抓巩固,求提高,达到以周促月,以月保年的目的。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要处理好突击与持久的关系。在这方面,我们有经验,也有教训。为什么事故案例教育坚持不好,收效甚微,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只重视突击战,忽视持久战,往往是文件一到,上下号召,声势浩大,完成了事。事故案例教育是一项基础工作,仅靠“突击”尤其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它需树立“持久战”的思想,从制度上、纪律上、时间上、形式上、教育上等方面逐步建立一套考核机制。唯有如此,才能搞好这项工作。

  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安全生产中的硬件与软件是指装备与管理两个方面。搞好安全生产没有先进的装备不行,这是安全生产中的“硬件”建设。“硬件”的提高,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矗但在抓好“硬件”的同时,我们也应狠抓“软件”建设,深化安全管理,狠抓职工培训,促进素质提高。把硬件与软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事故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先进装备而放松管理,同样会发生事故。因此,在抓好硬件的同时,不能放松软件建设,必须坚持“装备、培训、管理”并重的原则。在安全生产中,既要肯定安全生产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又不搞唯条件论,那种因“硬件”不足,“软件”建设无所用心,无所作为的消极态度是不足取的。

  爱护与袒护的关系

  爱护与袒护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有原则区别,不能混为一谈。然而,在安全生产中由于有些领导对爱护的认识有偏差,往往把袒护当爱护,这样,必然给安全生产带来负面效应。领导干部爱护下属,既是领导工作的需要,也是安全生产的需要。如何才是真正爱护下属呢?这就是寓爱于严。严要求才是真爱护,严检查才是真爱护,严监督才是真爱护,严管理才是真爱护,严追查才是真爱护,严处理才是真爱护。对于下属发生的违章行为和责任事故不姑息、不迁就,该教育则教育,该追查则追查,该处罚则处罚,该撤职则撤职,这样才是真正的关心下属,爱护下属。而在安全生产中,有少数领导干部把袒护当爱护,把严格要求同爱护对立起来,一味地讨好、迁就下属,结果帮了倒忙。对下属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如果袒护,表面看来是关心爱护,实际上是害了下属。

  情与法的关系

  情和法两个字,说起简单,做起可就难了。在安全生产中,许多单位恰恰在情和法的问题上处理不好,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有的一味强调“情”,使管理失去严肃性和权威性,甚至放任自流,弄得松松垮垮,无章可循;有的一味强调“法”,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没有思想和感情的沟通,这样都不能使我们的管理达到目的。如何处理“情”与“法”的关系,我们不妨学学孙子兵法,因为用兵之道和安全管理是相通的。孙子讲“视卒如婴”,就是讲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孙子也说到,如果对士兵“厚养而不用、溺爱而不令、混乱而不治”,就好像娇生惯养的孩子,那就没有什么用处了。这就把“情”与“法”的关系说清楚了。我们要以孙子兵法为借鉴,在安全管理情与法的问题上,做到适而有度,恰到好处,情中有法,法中有情,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安全管理,促进安全生产。

  大事与小事的关系

  剖析各类事故的原因,往往源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这就促使我们去探究大与小的关系。以小为大,就会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不排除小隐患就可能变成大隐患;不解决小问题就可能变成大问题;不处理小事故就可能变成大事故。而以大为小,掉以轻心,往往由小变大,积小成巨,最后导致事故的发生。明白了小与大的转化关系,就会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有了隐患及时排除,发现问题当即处理;坚持“小题大作,大题特作”;把无事故当成有事故,把小事故当成大事故;把小隐患当成大隐患;把轻“三违”当成重“三违”;把苗头当作问题来抓;把征候当作事故来处理,抓小防大,防微杜渐。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安全生产无小事。谁忽视小事,谁放松小事,谁就要受到惩罚,谁就要吃苦头。我们一定要牢记这个教训,妥善处理大事与小事的关系,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否则,放小变大,最易诱发大事故的发生。那样,是很难搞好安全生产的。

  独唱与合唱的关系

  如果把安全生产当作一首歌,那么就有独唱与合唱之分了。要唱好安全生产这首歌,既需要独唱,也需要合唱。只有把独唱与合唱融为一体,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然而在安全生产中,有些人认为搞好安全生产是安监部门的事,与其它部门无关,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门作为安全生产的管理部门,在安全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它在安全生产中起着领唱作用。在它的带动下,经过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共同唱好安全生产这首歌。安全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离开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专业都是不行的。依靠职工搞好安全,搞好安全为了职工。我们要处理好独唱与合唱的关系,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投入到安全生产活动中去,齐心协力唱好安全生产这首歌。同时,要把安全生产做的更好,把好这样的一道关,是对我们每个人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所以,安全不只是一个人的事,还是我们大家每个人的事,让我们做的更好!

  作为一名在电业战线工作多年的职工,对 安全生产 的感触颇为深刻,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对于“电”这个特殊商品,认识不够明确。生活中乱拉乱接,不守规矩。工作中高压部分有时忽视安全距离,险象丛生;使用低压电器不注意裸露部分会造成的短路后果,多少人留下了终身烙印。在后来的工作中,吃尽了苦头,偿遍了涩酸苦辣。一次次同事流血的教训,一件件电弧灼伤使人心痛的事故经过,一幕幕顷刻间人仰车翻的事故现场,再加上亲身经历过触电的难受感觉,使我对安全生产有着一种特别的体会――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是多少先辈们用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总结。在我们电力行业,除抄表收费、报装接电外,绝大部分一线施工班组都是群聚式作业,如果没有人人负责的责任心,你**的,**我的,势必会造成个体的行为由于某一个动作不规范,或某一项任务超出了工作范围,在不经意之间埋下安全隐患或者造成发生不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道理是浅显的,但教训是十分深刻的。记得有一年在一次变电站预试清扫工作中,有一位工作人员擅自扩大工作范围,造成本人大面积电弧灼伤,最终不治而亡的事故。事故的发生是这样的,当时110KV甲母线停电,所有设备预试清扫,由于是部分停电,乙母线还在运行,甲乙母线最边两侧的龙门架是相通的,运行人员在龙门架上做了安全措施,并悬挂了‘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的标示牌。当工作到中午休息时,工作负责人安排大家吃中午饭,然后休息一会统一开工,就这位员工思想开了小差,工作负责人的话根本没有听进去,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因为家里有事,想着如何早点回去,便吃完饭后谁也不告诉,在无人知晓失去监控的情况下向龙门架走去,安全警示牌的提醒没有挡住他违章作业的脚步,安全规程规定“不准一人在电气设备上工作”的禁令也没能阻止他违章作业的欲望,有的只是提前完成任务早点回家的想法,一步步朝着自己设想的环节走去,当人们听到惨叫声循声望去时,只见一个火球一样的东西从龙门架上掉下来,重重地摔在了电缆盖板上,经紧急送往医院全力抢救,但终因伤势严重而离开了我们,承重的打击,无声的教育,深深的刺痛了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回到工作的状态中来,好些日子都使我们脚步沉重,打不起精神,教训是十分深刻的。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久久不能忘怀。如果当时工作负责人负责任,留一个人看现场,就会阻止不让他进行工作,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如果同事们负责任,和他一起吃饭,同时工作,同事可能会阻止他的这种违章行为,悲剧就可能更不会发生;如果自己对自己负责任,想想单位的纪律,想想工作中应该遵守的 规章制度 ,想到家中的亲人在盼着自己*安归来,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在期望着自己,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如果在此时心里还有安全二字,往安全方面想一下,安全警示牌就会挡住违章的脚步,悲剧就不会发生。但是没有太多的如果,留下的只是血的教训,亲人的悲伤和同事们无尽的哀思。


追慕先贤征文9篇(扩展3)

——师德师风征文9篇

  有人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确实,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一年的新任教师,我深有体会。学高,是树人的基础,而身正是树人的根基。立德树人,需要老师在实际工作中有扎实的学风,正派的作风。作为一名教师,是否能影响和感染学生,无非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思结合,思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有效教学,也就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如果我们做到了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就能检测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因此,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但总的来说,教师能以身作则,对学生充满关爱,进到自己最大能力去培养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我认为,这就是师德的最好体现。

  师德体现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上,成效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实际上明确了“育人”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强调了教师“育人”的职责。我们教师要确切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薄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以高尚师德影响学生,以风范学识感染学生,作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指路人。

  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我遇到过许多这样的案例,树人立德的过程,就体现在*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一个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总爱抿嘴,说完话,回答完问题,照相。后来我观察,发现她的嘴唇很厚,她有点自卑,于是,我在课下和她交流时就说:你的嘴唇真漂亮,老师最喜欢的就是你的嘴唇。她听了很高兴,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再出现这种情况了。我觉得培养孩子的自信品质在于生活的一点一滴,方方面面的仔细观察。又如,一个孩子总爱扭头,时时刻刻看后桌在干什么,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于是,我经常提问她,在作文中鼓励她写自己的想法,让她担任小组长,去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能力?老师还应该是爱读书的,具有一定学识,能够影响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影响,能够感染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教师面对学生,要在求知上是永远不满足的。业务水*是立足于三尺讲台之本。唯有自身不断开拓进取,才能不断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才能不断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的要求。教师应当是科研领域的研究者、思想者、创造者,应当通过不懈的努力,坚持走在学科研究的前沿,努力做具有严谨的科研态度、出色的科研和教学能力、开阔的国际视野的新型教师。

  科研的求真无止境,教学的求新亦无止境。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对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直接影响。如何将自身科研的发展进步与教书育人的实践相结合,是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重要命题。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社会需要的将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新型人才。

  教师应当努力做创新型的教师,不断加强与世界各方学者的对话,在广泛吸取当今世界的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研究,从而全面提升*的高等教育水*。教师更应树立终身学*的理念,把握一切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同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全面调动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科研,培养他们的严谨扎实的作风、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拓创新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立德树人,要做一个学高的老师,要做一个身正的老师,要在一点一滴中立德树人。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一首优美的歌曲,使我充满了对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切向往,九二年初中毕业之际,我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师范同学们都笑我没出息,干嘛不读重点高中,上大学,光宗耀祖?……

  三年师范的学*生活,最终让我把人生定格在三尺讲台因为我觉得,当老师,虽然*凡,但能使我的人生充实,精神愉悦。

  的确,教师的岗位是*凡的只要你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可以说你也就选择了*凡在教师的一生中,也许不会干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不像农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像科学家,进行发明创造;不像商人,卖了商品,收获金钱;不像服装设计师,设计出新颖的服装……有句古话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然而只有真正做过教师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幸福是我的学生那天真的笑脸,童稚的声音给了我幸福的体验,是我的学生那渴求知识的双眼给了我勤奋工作的动力。

  前不久的一个晚自*,我走进教室,看到一位同学衣衫不整,由于那个星期学校正在抓文明礼仪工作,所以,我盯着那位同学看了几眼于是,全班同学一齐关注起来我没有训斥,没有只言片语的批评,而是走上前去,帮他扣好了钮扣,整好了衣领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很*凡的举动,竟迎来了全班学生的掌声更想不到的是,打那以后,再也不曾见到衣衫不整的同学就这一件小事,使我再次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凡,再次体验到了这一*凡中的荣耀。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的确,我也是一片*凡的绿叶,虽*凡但无悔,虽*凡但无私。

  那是二000年秋十月的一天接到通知,县教研室要来鸭子口乡进行创新示范课验收,准备的时间只有四天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我把女儿寄到她姨妈家不幸的是第二天早晨噩耗传来,女儿在奶奶接回家的途中被摩托车撞伤,肇事者逃之夭夭为了工作,为了孩子们,我稍微料理了一下孩子和母亲,再次把婆孙二人托付给孩子的姨妈于是,我白天忙着上课,照顾女儿,晚上回来备课,准备资料,连续一个星期,几乎每天只休息了两三个小时要上课了,但我已没有了信心,因为女儿没照顾到,准备也不充分,情绪也失了控,我只好带着沉重的心理负担走上讲台,没想到,学生们给了我最大的支持,他们和我配合得是那么默契,课后,大部分学生以《老师真辛苦》为题写下感人至深的作文,其中一个叫王婷的同学的作文,读得我和全班同学泣不成声或许,有的人会说我是一个没有人情味儿的母亲,的确,我丢不下两岁半的女儿,但我更丢不下我的学生那段时间,尽管纷乱繁忙,但我收获了,收获不是惊喜,不是硕果,而是*凡——学生的理解与支持,师生间心灵的沟通是啊,“吃也清淡,穿也素雅,心怀淡泊,起始于辛劳,收结于*淡”这不正是教师的人生写照吗?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也就选择了*凡但我将会用自己的那份钟爱写下一生的承诺:做一个*凡的营养师,帮山里娃飞越大山蓄积力量;做一个*凡的导航员,为山里娃飞越大山导向;做一个*凡的孩子王,和山里娃一起在新课程中展翅飞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绝非一句信手拈来的赞颂之词,只有历经磨砺才会有如此的心胸和气度,所以谅解也是一种教育。而我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我们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

  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等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我们的学生都是孩子,他们经常会犯错,如果遇到犯错的孩子我们就厌恶、责骂,那只能适得其反。其实他们也希望得到宽容和谅解,有些孩子需要我们拉一拉、帮一帮,就能看到他们绽放光彩。如果稍一不慎推一推,可能对孩子的未来就会酿成终身不可磨灭的伤痕。

  我曾在教学中遇到过这样的一件小事:某天下午第一节课是科学,可科学老师临时有事和我换了这节课,提前也没给学生说。因为这个班的表现一直很好,每次上课同学们的反应都很积极,学*气氛也很浓。可就在今天上课时发生了一件意外,我对班里的一名学生提问时,这名学生站起来说不会。我有点生气,怎么可能呢?这位雨辰同学的成绩一向很好,并且今天提问的内容都是上节课讲的重点而且并不是很难。我有点生气了,可我忍住了没有发火,就说了一句:“给大家一分钟大家再复*一下,一分钟后提问。”可是一分钟后我对雨辰又进行了提问,回答仍然是不会。这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大声说了一句:“不会就站着。”谁知我刚说完他就开始发泄他的不满,把书本摔打的`很响。我听了后有点怒不可遏的说:“这样的问题你都不会,还在那摔摔打打有怨气。我是为你好,才让你站着。”他说:“这个语法点我学不会。”我一下子蒙了。整个课堂也一下子因为我和这位同学的争吵而变得格外安静,这时我气得甩门而去。就在这时,班里的课代表和班长紧追了出来,“老师其实我们都喜欢你的课,你不要生气。”看着他们渴求的目光,我犹豫了。是呀,自己不能拿自己的一点不顺就对整个班级发火,做为一名教师那太不应该了。想到这,我又转*室。我走进教室之后,对着同学们说:“请同学们原谅老师刚才的行为,那是老师的不对,由于*时对同学们的期望太高,今天老师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不应该对这位同学发火,更不应该对你们甩门而去。雨辰同学不会这道题,可能是由于上节课的内容没有完全理解掌握,而且由于临时调课大家没有得到充足的时间去复*造成的,造成刚才的结果,责任主要在老师,不在同学们。”我的话还没说完,班里就有几个女孩流下了眼泪。刚才和我顶撞的那个男孩也是脸色通红,眼圈发红。说完我又继续上课了,在以后的几十分钟里,同学们反应的特别好,也积极地配合我。下课的钟声响了,那位男同学快步走上讲台,当着大家的面对我说:“老师,今天是我不对,我对不起你,请你原谅我。”当时我的心里不知说什么好,就脱口而出说了一句:“没什么,今天老师也有责任。”他又转身对同学们说:“今天都是我不好,由于我没能让大家上好这一节课,请大家原谅我。大家能不能原谅我?”同学们都异口同声的说:“能”。我趁机对大家说:“同学们只要我们相互理解,共同努力,我们大家一定能学好这门课,让我们一起努力好不好?”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好。”伴随着同学们的回答我离开了教室……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孩子们也一天天地变化。尤其是雨辰同学,现在他完全可以说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尊师重道,宽容待人。

  因此,我认为优秀的教师都善于以自己的宽容,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变成学生心目中可亲可*可以推心置腹的人,从而顺利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所以,我向着优秀教师这个目标去努力,就要在严格的要求下,既有度又宽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用宽容化解不快,以理解包容伤害,用每一条鼓励的词语,每一个微笑的眼神,让孩子们从失败与困难中站起来,重新树立他们的自信,不断创造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灿烂明天。

  教师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是奉献的事业,是有关良心的事业。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而教育的全部真谛就是对学生的爱。爱心与责任心,就是师德的阳光。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光芒,需要我们教师去点亮。在课堂上,面对睡觉的学生,面对低头族,面对玩手机的学生,这些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关爱,我们要从现象看到本质,去了解学生的内心,我不喜欢采取严厉的批评,我更喜欢采取春风化雨的方式,和学生促膝谈心,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激起学生的学*热情和斗志,使他们迷途知返,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作为学生的心灵导师,亲眼看到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我也会感到欣慰。麻醉专业的刁凤利在我上课的时候经常睡觉,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和他约了一个时间,聊了他睡觉的原因,聊了聊严峻的就业形势,聊了聊做爸妈的不容易……。只要我有时间,我们就经常聊聊学*和生活,在大三的时候,他顺利考入了潍坊医学院,也许他就是传说中的黑马,而做为黑马的老师,我也为他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书,我们不仅要教专业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良好的职业道德。而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并不是简单的说教就能形成的,它需要教师的示范和引领。所以我时时规范自己的言行和品德,给学生起一个榜样作用,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虽然我已经从教快二十年了,对教材已经滚瓜烂熟,但是每次上课之前,我还会有些小紧张,我还要重新备课,所以只要有课,我都会提前一个小时到学校,进行上课前的准备。在上课中,我有时给学生讲往届学生的励志故事,讲名医大家的操守与奉献,讲我的优秀的大学校友的奋斗史,我希望我的学生能从这些正能量的事例中汲取到营养。

  “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目送着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离去,我竟有些不舍,每到一个地方,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学生。心灵手巧的任洪杰在莱州市人民医院成为了医学骨干,邹城的牛永慧已经是小有名气的麻醉师,德州的王菲考上了福建医科大,聊城的谭永昶正在上海交大攻读博士后,蒙阴的刁凤利已经通过了县医院的笔试,还有更多的学生在基层默默奉献……,看到学生们取得的骄人的成绩,逢年过节收到他们的祝福,总是令我感动!多少年过去了,那份师生情,依然那么浓!

  也许教育理念在转变,教育方法要与时俱进,但是有些东西经得起时空的考验,那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与责任。

  北师大林崇德教授曾经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深爱着我的学生,学生就像我的兄弟姐妹,我们会敞开心扉,无话不谈,通过交谈,我可以了解学生的心路历程,给他们以启发和鼓励,给他们以正能量。曾记得有个叫王泽森的学生,在我上课的时候,他在专心的玩手机,我从座位表上查到了他的名字,让他回答问题,他回答不上来。然后,我经常的提问他,到后来,他回答不上来问题,自己都不好意思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洗心革面,脱胎换骨”。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感觉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学生陈金龙深受鼻窦炎的困扰,经常性的头疼,我便给他联系了耳鼻喉的陶春蕾老师,祛除了他多年的痛苦;学生唐文兴得了腰椎间盘突出,我详细给他提了好多康复建议……。

  也许我不能光芒万丈,但是我可以温暖有光,但愿我的光能够照亮学生的前程;也许我并不优秀,但是我会为学生全心付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也许我永远不会富有,但是我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我感觉我便拥有了整个世界。

  教师是怎样一个群体,我身边教师的身上找到了一些共性:

  首先,他们大多没有我的时间。他们起早贪黑,废寝忘食。他们的心没有一刻清闲,课前想着怎样上课,课后又想着下节课怎样上,有学生在跟前自然想着学生,没有学生在跟前还是会想着学生。尤其是班主任,“眼睛一睁,忙到熄灯”。今日吃早餐的时候,我无意中听到了一个教师这样的一番话:“看啊,春天又过去了,夏天的炎热又来了。去年的春天,我听到同事说去看了桃花,看了油菜花,而今年,再没有人提起,是因为我们变迟钝了,还是因为我们越来越繁忙了我怎样还没有感觉今年的春天的气息呢。”我问我我,也想问问大家,是因为我们变迟钝了,还是因为我们越来越繁忙了,以至于都忘记了春天的气息了。

  其次,他们大多没有健康的体魄。远的不说,在我的办公室里,杨特级身体不能说好,方教师体弱多病,胡教师身体也不好。再则,在坐的各位哪个没有个颈椎病、肩周炎、咽喉炎、支气管炎等毛病的!是教师们不会照顾我吗是教师们不愿关心我吗是教师们不明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道理吗我想,答案无需赘述。我想,教师真的是蜡烛,燃烧,忘我的燃烧,我想,教师真的是春蚕,吐尽了一生的心血,留下是满头的白发。

  什么是师德,在我浅薄地看来:老教师们忽视身体的病痛、一心扑在工作上,这就是高尚师德的表现;中年教师,在家中担承着上有老下有小的重任,在学校挑起教学的大梁,这就是可敬的师德的体现;年轻的教师痛心地暂别恋人,理智地坚守工作岗位,这就是难得的师德的表现。亲爱的教师们,难道不是吗?

  领悟着、感动着各位前辈用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对师德深刻的诠释,我常常在想我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大家都在感叹此刻的学生一界不如一界,学生也抱怨教师讲课无聊,偏心,不理解学生。应对这样的教学环境的变化,我失望过,我沮丧过,我愤怒过,我哭泣过。

  可是,我想化用曹校长的一句话,学生不理解教师,那是能够理解的,因为此刻他们太年轻,很多事情不懂,生长环境、家庭教育又各异;教师不理解学生,那就不能理解了,因为我们以往都有过学生时代,也曾有过叛逆,尤其像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所以,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改变我们对所谓差生较冷淡的态度,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多鼓励、少批评,多沟通,少隔核。用我们的爱心去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用爱心去感召他们的上进心。所以有了朱铭童这样看似调皮捣蛋学生真心感动的泪水,有了彭野因为我罚他背书时脸上灿烂的笑容而决心努力学好语文,有了10班同学给我写的60多张鼓励、祝福的纸条,有了5班同学课前热烈的掌声,课后亲切的交流。在他们的眼中,我不仅仅是教师,而是朋友,更是彩红姐姐。

  爱是教育的基础,用爱去融化你的学生。可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还要有过硬的本领,用知识征服你的学生。我觉得教师就像一个厨师。厨师不能做一盘很差的菜还强迫别人来品尝,而是努力要把我的菜做得色、香、味俱全,于是就会有人慕名而来,争相品味。教师也一样,要把课讲得有声有色,有点有面,有张有驰,调动学生学*的进取性,让他们爱你、敬你、期待你的每一堂课。虽然此刻高考压力大,但如果只是讲授知识点,作为我的语文课就会索然无味,我必须发挥语言的魅力,带领我们学生跳一场带着镣铐的圆舞曲。

  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身于幽谷处,孕育兰花香。让我发起青春的誓言: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任凭青春流逝,红颜苍老,我会永守心中这盏期望之灯,我要让我的学生在毕业的那一刻,都能够抬起头来,不论他成绩好与否,可是在心中,对未来都充满期望。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题记

  最*刚刚在语文课上学了一篇《师说》,里面有一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不知怎的,我就突然想起来之前老师询问我们:大家以后想要当什么?当时三分之二的同学都异口同声的说想要当老师,其中也包括我,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那么想,可能当时只是跟风而已吧。

  现在回想起来,突然觉得有些迷惑,那时的我哪儿知道什么呢!后来又上了初中,虽然是不同的老师,但是问的却是同样的问题。还是和之前一样,想要做一名老师,只不过说的人比之前的少了些而已,可能见识多了,就觉得这个有些普遍了吧。

  而当我真正明白了以后想要做什么时,是在2020年的疫情期间。那时为了安全起见,我们都隔离在家,不能出去,同样也不能上学,但是作为即将中考或者是高考的学子们,又怎么能放弃学*呢?

  当时学校为了可以让我们在家也能学*,就利用现在的软件让老师们在通过直播的方式来让我们学*。我当时就觉得:幸好有这些软件,要不然以后该怎么办呢!同时我也觉得:如果只有一些软件而没有老师来教课的话,跟没有上课似乎没什么区别。

  在那段时间里,我们都在家中埋头苦读、努力拼搏,可是,如果没有教师们在背后的认真工作,又怎么会有我们这些学子们的金榜题名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出万般音。大概千年之前的张若虚在挥毫写下《春江花月夜》的`那一刻,不会知道一颗石子足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志向吧?

  使我能够坚定不移的选择教师这一行业的起因是一颗石子,也就是那微不足道、遍地可见的石子,让我结识了我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人生导师——肖老师!是她让教师这一行业成为了我的首选。

  我依稀记得:在疫情期间我因为学*的原因,而导致情绪低落,从而有了想要退学的念头。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那段隔离在家的时候,我过于放纵自己,作业听课什么的我从来都没有认真对待过,以至于当时第一次考试是我从班级前五直线般的下降到二十名开外。

  当我得知以后,心情如同坠入冰窖一般的寒彻心扉。为了发泄情绪,我随便找了地方,看到路上有石子就拿起他们狠狠的往前面扔过去,当时的我并没有注意到周围有什么人,更不会在意会有人默默陪我走了一路。

  当我再次朝着周围扔石子时,肖老师叫住了我,我一不留神就顺势将石子扔了过去。不出所料的扔到肖老师面前,所幸没有人到身上,要不然我就罪过大了!我讪讪的看着老师,不敢直视老师的眼睛。肖老师的到来使我很疑惑,他是我的物理老师,*时说话在课堂很毒,但是说的却是事实!

  正当我尴尬纳闷时,他先开了口说:“我知道你这次成绩不理想,其实你很聪明,但是你的聪明用的却不是对的地方;你也是个懂事的学生,其他学生对于我都是噤若寒蝉、退避三舍,只有你能顶着我的犀利言语来问问题。如今你成为这样,有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你自身的原因,你并不是坏学生,但是如今的你和那些不好好学的有没有什么区别了!”

  我低头听着肖老师的话没有吭声,我们就这样沉默着,他不说话,我也没吭声。我知道肖老师在等我开口。索性我就直接对肖老师了一句很伤人的话:“那你觉得我是坏学生的话就放弃好我了,反正我现在都已经自甘堕落了。”我知道听完这话老师会很难受,可我当时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脱口而出。

  我看肖老师那双有些黯然的眼睛不禁有些后悔,可曾想他却说出令我铭记很久的话:“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以不管你如何对待你自己,我现在要做的只是做好教师的职责。说完便离开了。

  我独自一人留在原地,静静的看着他离开的背影看了很久。

  在疫情期间的学子们,有人欢喜有人愁,我就是那愁的一部分,我为什么要自甘堕落呢?老师都不放弃任何一个人,我为什么要做第一个放弃的人呢?我想了很久,最后决定不管结局怎样,只要现在做好,未来总不会后悔的不是么。未来由自己来安排!

  我真的很庆幸自己遇见了一位这么好的良师,肖老师的师德深深的影响了我,同样也使我可以更加的明白:我自己所需要的职业取向。有时候老师的毒舌和当头棒喝不一定是有意的,他们或许只是想让我们痛定思痛地去明白一些事情吧。肖老师是我的目标,也是我的良师!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敬爱的老师,期待我们再相逢的时候,我的优秀,正如你所愿。

  我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辛苦的,但老师的职业更为神圣,在*日教书育人中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精力、时间,但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给予学生足够的爱,能产生神奇而伟大的教育力量。许多教育学家在谈到他们的经验时都说,其实只有一个字:“爱”。爱你所从事的事业,爱你的班级,爱你每一个学生。老师既要爱又要善爱。对学生的爱要以理解和尊重为基础,要持之以恒,更要一视同仁。本人认为最重要的是爱还要因材施爱、因时施爱。既要关爱各类问题学生的细微处,也要关爱优等生细微处,更要关爱广泛层面上的“默默无闻”的学生细微处。“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德是人的素质的核心,也是人健康成长的一个动力。加强师德建设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教师的师德是调动教书育人积极性、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因素。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首要的问题是转变观念,统一认识,而这一切的实现,强化师资队伍的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关键。

  通过短短的时间学*了师德师风后,令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漫长的育人之旅,还认识到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为人师表、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育原则。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人师”,教育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而我在教育中,想想过去,对照现在,展望未来,查找自己存在的问题。现结合自己教学生涯认真剖析自己:

  一、存在的问题

  1、重教书,轻育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作为语文老师,我醉心于提高本班学生的语文成绩的提高,满足于学生语文方面的进步。*时与学生的分析讲解较多,但与学生的谈心少了,对学生的家庭思想等情况忽视了不少。对学生中出现的诸多不良现象,我也甚至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教书与育人,这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细细想来,这种做法让我心有不安。

  2、缺乏依法执教,特别是遇到一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时,教语文兼班主任的我心躁气急,对此类学生恶语相击,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大声训斥,使师生关系很尴尬,这实在是一种不尊重学生人格的表现。不仅损害了老师的形象,还违背了“为人师表,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3、小成即满。我发现自己*惯于自己跟自己比,特别是老把现在跟以前比,觉得一切都很好,安于现状,进取力度不大,甚至有时还为以前取得的那丁点的成绩沾沾自喜。通过深入学*,我发现这是很危险呀,这种思想那可要不得,感觉“满”了,那就晚了,你思想不**了,没有了进取心,你会被时代所淘汰。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一定要顺应潮流,这个潮流实际上就是客观规律,逆流而行,太危险。

  4、在如何做好课堂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方面还需加强:

  (1)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帮助学生检测反思自我,寻找、搜集和利用资源,设计恰当的学*活动,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等;

  (2)要为学生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

  (3)要为学生确定新的教学观:首先要帮助学生确定能够达成的目标;另外教学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方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同时还需要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及时反馈,建构沟通的桥梁;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最后必需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氛围。

  5、在“在对待自我,新课程强调反思”这句话的理解上,还不够深入:因为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而恰恰在这方面,我不太擅长。反思的范围缺少广度,反思的内容不够深入。

  二、今后的改善

  通过对照检查、分析,使我更加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改善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帮助学生方面

  1、对学生少一点斥责,少点失望,少一点冷漠,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关切,尤其关爱学困生,积极与他们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受到学生的喜欢,才能感化每位学生,学生就会信服于你的道理,学生才能在爱的海洋里吸取更丰富的知识。关爱每一个学生是一个教师的职责,应尽职尽责教育学生进步。

  2、时刻要求自己“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3、以身作则,要以自己的言行去感染每一位学生,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4、帮助学生检测和反思自我,明白自己想要学*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资源。

  5、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6、帮助学生对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

  (二)在自身修养方面

  1、刻苦专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时刻牢记“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除了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周围其他同事发生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与全体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相互配合,齐心协力的培养学生。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同事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学*、团结互助,这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教育的功能。另外还要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转变作风,积极工作。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教育工作,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严格要求,自我加压,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自重、自盛自警、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讲价钱,不图虚名,不事张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教育、为人民服务。

  4、加强语文业务知识学*,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一是从实践中学,向广大的教职工学*,学*他们先进方法和思想,二是勤于从书上学,学*自己的专业知识,学*教育教学理论,业精于勤,信服于人。三是向挫折和教训学,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以致完善自我,丰富人生。

  5、我还要继续正确地对待群众提出的各种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从群众意见中看清自己*常没有察觉或没有引起重视的缺点和不足,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好自己的师德问题。

  师德建设是与时俱进的,我会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坚持以自觉的育人精神引导自我,我会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育人功能和为人师表的作用,把师德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我会努力成为“信念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育、善于育人”的好教师。

  “啦啦啦……”我哼着轻快的小调,排着队准备回家。回头望望那些补课的同学,个个愁眉苦脸。再想想我,我可以看看动画,还可以和邻居的哥哥玩一会儿。可补课的同学还要和老师呆在一起。啊!我可怜的同学们,放学了,还不能按时回家。

  回到家,我爱打抱不*的告诉妈妈:“学*差的同学都被留在学校补课,真可怜。”妈妈摸摸我的头,意味深长的对我说:“孩子,你怎么没有想过你们老师,你们老师也辛苦啊!他们也应该每天按时下班,他们家里也有小孩与老人,需要他们照顾。可他们却为了成绩差的同学能和你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牺牲了自己宝贵的时间,无偿地为他们补课,无私的奉献自己。”“哦!”我茅塞顿开。我怎么没有体谅老师的良苦用心呢?

  我想起那些跟我一样想法,在校门口发牢骚的家长们。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城里孩子一个月的补课费都快赶上我们老师的工资了。而我们的老师分文未取,却还要忍受不理解、甚至是无礼的对待。我为我的幼稚和那些家长们的无知而羞愧。

  老师,原来你们是在用无私的爱谱写以一曲动人的歌,一首优美的诗!你们要的只是问心无愧。

  一分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

  “这学期,季金玉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王老师满面春风的告诉同学们。她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美丽!

  我终于明白,在老师的心目中,他们对所有同学的爱都是一样的。成绩好的同学让老师开心;成绩差一点的同学更让老师牵挂。


追慕先贤征文9篇(扩展4)

——读书征文9篇

  莎士比亚以往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喜欢读书,因为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完美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光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

  小的时候,我喜欢看一些童书在里面找点乐子。可是,很快我发现:家里的那些图画书已经满足不了我的求知欲。于是,我便搭公交车去书店看书,虽然路途很遥远,但我还是乐此不疲,因为书对我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它就像一块磁铁,不停的将我往它的方向去吸。我爱读书,每本书都具有自我独特的优点。例如: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我体会到做人要有坚强的毅力,要有充足的信心,你能够依靠别人的帮忙,但不能永远地依靠别人。从《骆驼祥子》中我体会到了旧社会的黑暗,此刻的社会是多么的完美幸福。从《八十天环游地球》中体会到做事要有计划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不拖拉,学会克服困难。这些都是我在书中学会的。

  我觉得书是阳光,温暖我受伤的心灵;我觉得书是小船,让我在漫漫书海中玩耍探险;我觉得书是翅膀,让我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我觉得书是一盏明灯,让我在黑暗中能够看到光明。我觉得书就好像是给如饥似渴的人一杯甘甜清爽的泉水,给垂头丧气的人一句鼓励的安慰,给悲痛流泪的人一个温暖的拥抱。真是照应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一句话。

  读书能够让我穿越时空走进书的世界。走进《红楼梦》我看到了林黛玉和贾宝玉那悲惨的感情,走进《西游记》我看到了唐僧四人西天取经的种种遭遇,走进《草房子》我看到了油麻地孩子所发生的各种事情。看书不仅仅提高了我的文化修养和思想,美化了我的心灵,还让我的大脑丰富了起来,真所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使我成长,也使我提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我以后必须要多读书,正如古人所说:“好读书,读好书。”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

  茶虽香,但不醉人;牛奶咖啡虽好,但有苦涩;红酒虽醇,喝多了伤害身体;唯有书,能滋养人的身体灵魂。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杜甫眼中的书;“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这是陈寿眼中的书。而我眼中的书,是这样的,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黑夜里的一轮明月,将你引向光明;一本你喜欢的书就是一把金钥匙,将你带向知识的宝库。

  在我读过的书里,也有不少的收获。《绿山墙的安妮》让我学到了为人要善良,勤劳,珍惜友谊,坚强乐观;《童年》让我学到了做人要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善良、乐观、胸怀宽广;《汤姆·索亚历险记》使我学到了做人要勇敢、正直、敢于担当。

  读四大名著,可以让你了解历史;读十万个为什么,可以让你懂得世间的奥妙;读一本童话书,可以让你体会到无声世界中的欢笑;读一本科技书,可以让你看到科学家们智慧的大脑;读一本文艺书,可以让你明白人间独特的艺术;读一本漫画书,可以愉悦你的身心,放松心情……

  读任何一本书,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心灵高尚的人谈话,读书可以使我们的人生更精彩,让我们一起成为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虽已听过无数遍了,但仍是琢磨不透,如何才能“破万卷”呢?

  小时候就经常听爸爸给我读书,我十分爱听,书中优美的语言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打动了我。我那善于顾盼的双眸明亮起来,尽管盯着那些不认识的文字,一双本就大的招风耳也竖了起来,更是显得大了。从那小时的记忆中,我仿佛挖掘出了读书之乐。

  上了幼儿园,就渐开始自我读书了。每当教师教完拼音与汉字后,我总迫不及待地翻开那些带有注音的小人书,一边用手指点着,一边痴痴地看着,似懂非懂地。可是,也不走神,比起其他正在打闹的小朋友,真是专注多了。其实我也不明白那时到底是在看图还是看字,但教师却不管这个,只顾夸我好学。总之,从那依稀记得的时光中,我体会到,读书之乐在父亲那深厚的嗓音中,在教师甜美的表扬声中。

  小学时,我便开始阅读很多的书籍,那时,班里还在比谁读的书多,于是我便把“读书破万卷”当作我的座右铭。但许多同学开始“抄袭”我的座右铭,我便生气地对他们说:“你们配用这个座右铭吗?说说谁有我读的书多?”在他们红着脸低头不语时,我偷偷地得意地笑了。读书之乐又如同在小学时读书的竞争中。

  从六年级到此刻,我却是对“读书之乐”和“读书破万卷”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暑假期间,我将《西游记》原著读了一遍。当读到“小圣施威降大圣”时,更是置身其中。有时眼前灰蒙蒙一片,原是读到大圣与二郎激战:一会儿云雾散开,见一只麻雀钉在树梢,一会儿又见小鱼儿跳入水中,又一会儿,便有一只木木樗樗的花鸨立在廖汀之上……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仿佛成了真实的,如此生动,我不禁为这文字艺术叹服。

  此刻我最终懂了,之所以能够读书“破万卷”,是因为对书的乐趣了。

  “读书”乐!乐在与作者的交流。读书之乐在于仰俯间,纵览千古,横历八荒;读书之乐在于掩卷后,灵思飘逸、神清气爽;乐在于书中优美的语句、鲜明的形象和栩栩如生的画面……

  此为读书之乐!

  最*我迷上了一本书,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尤其是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及其周围人们悲欢离合的故事,它的名字叫《城南旧事》。

  小主人公英子虽然只是个孩子,但她是极聪敏的“女”孩,具有一双属于女性,敏于同情的眼睛,特别能看见那在性别压迫中挣扎却难以翻身的女人的痛苦。英子的童年趣事都体现在《惠英馆》这一章节里,她的妈妈和宋妈都不让英子去惠安馆旁玩,甚至每当走到惠安馆门口时都会加快脚步:因为那儿有一个“疯子,”可英子还是经常背着她们去那儿了,并慢慢地和“疯子”秀贞成了朋友,明白了她并不是真疯,而是因为想念自己失散多年的孩子——小桂子而“疯”。当英子发现与自己同龄的好伙伴——妞儿竟然是小桂子时,我也跟着不禁大吃一惊,同时也感到高兴:大吃一惊是因为英子每天与妞儿玩,也就是与小桂子成为了好朋友;高兴是因为她们母女两团聚了。小英子乐于助人,会帮助有困难,被冤枉的人,还勇敢、善良……这些优点我们都要向她学*。书中最后一章写到英子的爸爸去世了,英子的童年也过去了,她也表现得更勇敢而沉静,因为她知道: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了。当看到这里,我的视线变得模糊了,让我想起了已过世的疼我爱我的祖父,记得六年前的那个冬天特别的冷,全家人都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失去亲人的痛苦,懂得了失去是什么,我能体会到英子的痛。

  童年,一个多美好的词儿啊!可是它却是短暂的,小英子的童年过去了,我的童年也在悄悄的走过。不过,回忆童年却是件快乐又幸福的事情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虽已听过无数遍了,但仍是琢磨不透,如何才能“破万卷”呢?

  小时候就经常听爸爸给我读书,我十分爱听,书中优美的语言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打动了我。我那善于顾盼的双眸明亮起来,尽管盯着那些不认识的文字,一双本就大的招风耳也竖了起来,更是显得大了。从那小时的记忆中,我仿佛挖掘出了读书之乐。

  上了幼儿园,就渐开始自己读书了。每当老师教完拼音与汉字后,我总迫不及待地翻开那些带有注音的小人书,一边用手指点着,一边痴痴地看着,似懂非懂地。不过,也不走神,比起其他正在打闹的小朋友,真是专注多了。其实我也不知道那时到底是在看图还是看字,但老师却不管这个,只顾夸我好学。总之,从那依稀记得的时光中,我体会到,读书之乐在父亲那深厚的嗓音中,在老师甜美的表扬声中。

  小学时,我便开始阅读大量的书籍,那时,班里还在比谁读的书多,于是我便把“读书破万卷”当作我的座右铭。但许多同学开始“抄袭”我的座右铭,我便生气地对他们说:“你们配用这个座右铭吗?说说谁有我读的书多?”在他们红着脸低头不语时,我偷偷地得意地笑了。读书之乐又如同在小学时读书的竞争中。

  从六年级到现在,我却是对“读书之乐”和“读书破万卷”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暑假期间,我将《西游记》原著读了一遍。当读到“小圣施威降大圣”时,更是置身其中。有时眼前灰蒙蒙一片,原是读到大圣与二郎激战:一会儿云雾散开,见一只麻雀钉在树梢,一会儿又见小鱼儿跳入水中,又一会儿,便有一只木木樗樗的花鸨立在廖汀之上……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仿佛成了真实的,如此生动,我不禁为这文字艺术叹服。

  现在我终于懂了,之所以能够读书“破万卷”,是因为对书的乐趣了。

  “读书”乐!乐在与作者的.交流。读书之乐在于仰俯间,纵览千古,横历八荒;读书之乐在于掩卷后,灵思飘逸、神清气爽;乐在于书中优美的语句、鲜明的形象和栩栩如生的画面……

  此为读书之乐!

  现在的我正为工作而努力着。作为一员教师除了把自己的课上好之外,还应该与人相处融洽。

  这样,我从教以来一直在寻找提高自己教学水*的方法。因此我除参加各种培训之外,还是去找一些教学方面的书来看。

  不瞒大家说得到那些教学方面的书的方法,还是用借的,因为我确信“买书不如借书”。

  为了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我往往会在网络上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来看。*来我有幸借到了N。佩塞施基安著的《天堂与地狱》这本书。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与人沟通的方法,我觉得非常有用。

  这本书告诉我们要想与人沟通首先要了解人的内心世界,再者要关心人、认同人,还有就是自己有错要承认,没错要忍让。

  “活到老,学到老”,人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就要看书看到老。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最*,我读了一本叫《小学生要注意的50个细节》这本书。

  这本书的封面非常吸引人。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欢乐的童年时代,犹如湛蓝的天空,纯洁无暇,任我们自在地挥洒天真。

  这本书告诉我们要注意的一些细节,如升**时要向**敬礼,培养我们热爱祖国的情感;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记住父母的生日,多做一些孝敬父母的事;在学*上要养成好的*惯。

  这50个细节就像一把直尺,从品格,学*,生活和社交四个方面准确测评你的合格程度。

  从这本书里我知道了金色的童年是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日子,就像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一样,舒心地等待着甘露的滋润,阳光的哺育。可是我们毕竟是要风雨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的。这本书是我们成长地最好的伙伴。拥有它,我们将一路阳光前行。

  书,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它带我畅游理性世界,领略大自然风光,了解大自然奥秘,它能让我懂得许多人生哲理。书,用它丰富的知识甘露,浇灌了我求知的心田。

  蜜蜂,在春天花朵中收获采酿百花蜜;蝴蝶,在夏天翩翩起舞中收获快乐;农民伯伯,在秋天稻花香中收获果实;梅花,在冬天收获独特的“花香”;我们,在一年四季读书中收获知识。

  我读《詹天佑》这篇课文时,收获的是:“詹天佑应对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和对*人的极端藐视,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而勇敢受命。他创造性的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使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长了*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读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穷人》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读《只有一个地球》收获的是:地球容易破碎原因的一个方面!是人类的某些罪恶的行径不加节制地开采、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在人类无休止地敲诈、勒索、摧残之下,地球母亲此刻变得怎样了?她原先飘逸的长发呢?她的身材呢?她的衣服呢?不是不允许我们拥有完美的理想,而是我们的理想是那么的遥远。

  我们读书如同与伟人交流,收获的是知识。我与“诗仙”一齐畅游美丽的天姥山;我与苏东坡一齐沉醉在充满藕香的西湖;我与徐志摩一齐走过康桥,收获水中的浪花;我与托尔斯泰一齐去感受那山间的完美。读书,让我收获了生命中那潜在的美丽;读书,让我收获了做人生的真谛;读书,让我收获了大自然的美妙;读书,让我收获了生活中的智慧。

  我爱读书,是因为它给了我无尽的收获;是因为它让我懂得了勤劳的农民伯伯在收获着用汗水换来的粮食;是因为它让我懂得了老师在给祖国的花朵施肥浇水;是因为它让我懂得了勤劳的蜜蜂在吸去着甘甜的蜂蜜。

  总之读书让我懂得了人生哲理:破土发芽意味着生命的一个开始,当那浅绿的芽出此刻棕色的泥土上时,似乎昭示着我们,一个新的生命开始了。长高了长大了就意味着生命在不断的延续,在不断的进步,成长是发芽和结果中的一个过渡阶段,人和植物一样,要么努力吸收水分,一心想着长大,要么荒废青春,两者结果是迥然不同的。

  正如诗翁泰戈尔所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一样,就务必努力。我感谢书中描述的植物,尽管我无法与它交流,但我还是要珍惜它让我懂得了人生哲理。在人生的旅途中,不管你是努力,还是虚度,总会收获到许多人生的真谛,这种收获,能够说是十分珍贵的!

  书是奇妙的故事,浪漫的海滩,绚丽多姿的世界,书使我陶醉。

  记得第一次看书时,里边那些方方正正的方块字排列的整整齐齐,穿着黑色礼服,它们黑黑的眼睛瞪着我,我天生好动,本来就不爱看书,再加上它们好似瞧不起我,我更不想看书了。

  但是在爸妈的催促下,我不得不读书,刚开始,书里面那么多字使我眼花缭乱。但是慢慢的,我对书就有了兴趣,因为,我无意间在书中看到了一句话:“鸟欲高飞先展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这让我深受震撼。从此,这句话永远刻在了我的心中!

  从那以后,我专心看书。书不仅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还让我深受感动。看《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的不幸遭遇让我气愤;看《西游记》,孙悟空神通广大使我敬佩;看《三国演义》让我明白了人无完人这个道理。

  现在,书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我要积极读书,发奋学*!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