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端午作文 (菁华5篇)

首页 / 作文 / | 2022-10-30 00:00:00 作文

忆端午作文1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端午节最早源于战国时期,当时有个叫屈原的楚国人,他在楚王身边做官,是一位忠臣。*楚王听信_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而赛龙舟是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而粽子则是百姓不忍心忠臣被鱼虾吃食,故而将米饭等食品做成粽子投入江中,以求保屈原全尸。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好好的继承下来!

忆端午作文2

  满街的吆喝声,满眼的彩色绒子——我猛地想起这个特殊的日子——端午节。

  在我的记忆里,这个日子是从爷爷的竹篮里开始的。每到这一天,我都会急急忙忙地催促着爷爷。而爷爷总是不急不慢地在磨刀石上磨着小镰刀

  悠闲地抽着烟,眯着眼,笑着看我这个毛躁的小毛孩。“好了!”爷爷拿着小竹篮带着我一起去采药。

  那并不是药,而是一些普通的可以驱蚊虫的花草,一种古老的传统,最令我者迷的是爷爷口中的那个爱国诗人——屈原。蛮强的爱国热情,却怀才不遇,遭遇奸人陷害

  看着支离破碎的国家,他黯然神伤,选择了投江自尽。我深刻地记着,在说到屈原被陷害时,爷爷的眉头拧着紧紧的

  眉宇间表现出无比愤怒之情。他狠狠地割下草,叹了口气说:“哎,多好的一位英雄啊,却——爷爷欲言又止,轻轻地提起篮子,便走了。”愤怒与惋惜在空气中久久回荡。

  当然,端午时回忆屈原的情境很悲伤,但也充斥着欢笑与快乐。

  洗澡水的颜色是绿色的,我曾以为是饮料,偷偷地喝了一口,又苦又涩。奶奶笑眯了眼,爷爷也不由得哈哈大笑。

  小小的我常傻傻地问奶奶:“奶奶,为什么要洗澡哩?”奶奶扇着大蒲扇说:“这样不怕小鬼来抓你,你夜里也不会害怕了。”

  奶奶笑了,深深的皱纹就像一朵盛开的菊花。彩色的绒子的吸引是很大的,我常常是刚一洗好,便火急火燎地跑去奶奶跟前,让奶奶给我系上绒子,跑去与朋友炫耀。

  喷香的粽子,引起了我的食欲,吃了慢慢的一肚子。爷爷常逗我说:“粽子都吃光了,拿什么喂小鱼呀?”我听爷爷说屈原的事。

  急的我抓耳挠腮,一时间竟不知所措。爷爷奶奶笑的已不成样子,我这也反应不过来。

  端午节的回忆是多么美好啊!我真希望这一次端午节,能再和爷爷一起去采药,听爷爷讲那屈原的故事,让奶奶给我……

忆端午作文3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划龙舟、吃粽子、悬艾草……家家户户溢着节日的气氛,而每到端午节,我就会让爸爸妈妈带我去看龙舟赛,而今年的端午活动,却让我过得既有趣、又难忘、还十分有意义。

  作为牛通社小记者,应青年时报之邀,在端午节当天,通过时报“敲门行动”,进入长征桥社区,参与到学包粽子、慰问独居老人的行动中。

  第一次包粽子

  看着桌上的米、粽叶、红枣,真的是有点不知所措,而耐心的王奶奶为我们细细讲解,成了我们的首*粽子教练。熟练的动作、富有童趣的讲解,从卷棕叶、放糯米、红枣,到绳扎,步骤还真不少。别看一个小小的卷粽叶的动作,奶奶动作自如,而我却感到实在是有些困难,左打不成,右打不成。王奶奶走过来,细心地再次为我讲解,手把手地教会我卷粽叶的方法,一步一步地让我有了初次包粽子的新奇。虽然,成形的粽子与王奶奶相比,有些不太象样,但王奶奶的鼓励却让我们信心倍增:“难看不要紧,第一个包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比奶奶刚学包粽子的时候好多了,第二个就会有进步。”就这样,一回生,二回熟,一连包了五个,我都成了包粽子的小师傅了。

  慰问独居老人陈奶奶

  拿着我们最满意的一个粽子,带上我们的小礼物,我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又敲响了陈奶奶家的门。在一片祝福声中,陈奶奶高兴地合不拢嘴,拿出巧克力让我们分享。在温馨和谐的气氛中,我们一起倾听陈奶奶年轻时的故事,陪奶奶聊天,度过了美好的上午时光。

  美好的端午节,过得十分有意义,而且让我久久回味与难忘。

忆端午作文4

  我生在离成都只有八十多公里的一个小村里,我那里属于丘陵地带,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里我们那里的端午节一定要喝雄黄酒(在头一年将中药雄黄浸泡在酒瓶里,到了第二年端午节就可以用喝),小孩还要在额头擦一点雄黄酒。同时在当天中午自家要煮吃鸭蛋,记得小时候每年我们都要吃2个,因为我家条件不好,*时是很少有机会吃到蛋的,那时的我挺喜欢过这节,因为不光可以吃鸭蛋,还要吃粽子,尽管从小到大我都没有看到过我妈包粽子,但是是我们姐弟俩却从来没有少吃一次,每年都是吃外婆送来的。

  记得我家刚建完房子的那一年,由于家里的储蓄全用完了,还欠了不少债,父母只好从节约上出发,那一年,我婆也到小姨家去过节了,我想肯定吃不了,结果邻居家的大妈专给我们姐弟俩送来几个,从那以后我对粽子和鸭蛋总是百吃不大厌,甚至到了现在,我都爱吃这两样食品,条件好了,我也工作了,有能力购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了。也就是在去年,我苏州一个朋友结婚,去她家才真正第一次看到包粽。因为她们那里有种*惯,结婚时要吃粽子。

  还有一次,那是在我过生日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外地读书,那天我特想吃粽子,就去超市里买了几个粽子和鸭蛋,同时请我同学吃,她们还笑我说,那有这样过生日的人呀,太对不起自己了,同时也说我小气,不请她们吃大餐。而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我却不能吃到粽子,尽管有太多好吃的东西,以及礼物,但是是,从内心来说我还是想吃个粽子。但是是没有会请我吃,所以我昨晚专门去买了粽子,做为自己送给自己的生日早餐。

忆端午作文5

  朦胧中记得,有这样一些画面——一群人在湖上比赛划舟;人们身上带着个散发清香的荷包。同样吃着清香可口的粽子……

  小时候的我很喜欢过各种各样的节日,因为过节时热闹而又开心。春节时妈妈给我穿新衣新鞋,还可以吃饺子收压岁钱;元宵节时可以吃汤圆……而在端午节不仅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还可以获得一个香香的荷包…。端午节可以说是继春节之后我最喜欢的节日了。

  曾多次听奶奶给我讲端午节的由来,奶奶说在战国时啊有一个楚国诗人,叫屈原。屈原他忠事于当时的楚怀王,但是却屡遭排挤、欺侮。等到了楚怀王死后,这个屈原又因为顷襄王听信别人的谗言,从而把屈原流放了,屈原呢很气愤,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当时的百姓们听说了这事后马上划船捞救但一直捞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后来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成为了现在的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俗。好像每次我都听得津津有味呢。

  当端午节这天,父母会领我出去玩。那天是去爬山,远远望去山好高,连绵起伏着,像一条刚刚崛起的龙,又像刚刚从睡梦中悠悠醒来般。一点左右我们爬上了山峰,低头看,一切都变得好渺小;晚上回到家就会吃上奶奶包的充满爱的美味的粽子,还可以观看电视中的划龙舟比赛,其乐融融啊;每每这天时间好像长了翅膀飞快的前进着,不给我留一点享受的时间。但是有一点我想我必须记住那就是这是以前的端午节,而不是现在。有人肯定会奇怪吧,端午节还分现在以前吗。嗯,端午节虽不分现在以前,但现在和以前明显不一样了。现在远不如从前的盛大了隆重了。现在只是按例放假两天,兴起时或买或包些粽子吃罢了。

  像端午节这样的`还有,例如:春节已不热闹、国庆的阅兵仪式在去也没来到…。。是的,我想这些年,科技更加发达了人们的生活水*也随着提高,但在提高的同时也有一些东西渐渐被人们淡漠了,甚至遗忘,成为美好的回忆。

  又是一个端午节,它勾起了我的无限美好回忆。吃着*淡的粽子,望着买来的荷包,轻嗅着荷包所发散出来幽香,微笑着。


忆端午作文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忆端午作文 (菁华5篇)(扩展1)

——忆端午的作文合集5篇

  忆端午的作文 1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插艾叶、赛龙舟。这延续了千年的传统,亲爱的朋友你想听听它的故事吗?

  说到端午节的来历,这还要把时间穿越到战国时期。某天,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信上说要请楚怀王访秦,可是如果去,秦王则会用计把楚王关在秦国,然后借机向楚提出苛刻的条件,威逼大臣做出无益于楚的举动。可若不去又怕得罪秦国。楚怀王正陷于两难之中,大夫屈原认为不去为妙,以免中了他们的圈套。但是楚怀王的儿子公子子兰认为秦楚和好才是正确的选择,最后楚怀王听了公子子兰的建议去了秦国。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刚踏进秦国的武关立刻被秦国预先埋伏下的人马截断了后路。既而,秦王逼迫楚怀王把黔中的土地割让给秦国,否则他们将把楚怀王押在咸阳。楚臣见国君被押,便把当前的太子立为新君,公子子兰为令尹辅佐新君共同抗秦。因为楚怀王太软弱,才被秦王押上没多久就命丧黄泉了,日后楚国便日渐衰败。屈原也因大臣们的`排斥而告老还乡。重回故地后,常常在汨罗江畔独自低泣,乡邻听到后便问屈原为何如此愁闷。屈原说:“如今的楚国已是日渐衰败。朝廷上唯**净,他人都是肮脏的。与其将干净的身躯陷于肮脏的地方,我宁愿跳进江心,埋进鱼肚子里去,也不能拿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去染得一身脏。”说着便跳入了汨罗江。乡邻们闻讯后,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偌大的江面哪还能找到屈原,大伙儿在汨罗江上搜寻了半天也没找到。大家都很难受,他们对着江面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的。

  来年的五月初五,当地的百姓们又想起了屈原投江的日子。他们又划了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祀他。怀念这位一生都在忧国忧民,并留下诗歌巨作《离骚》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又是一年端午,我又吃起了粽子,又看起了精彩的龙舟比赛,又闻到了阵阵艾叶的清香,再一次忆起了屈原。

  忆端午的作文 2

  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庄子

  你因怒而飞,你的精魂飞入湘水。

  你的灵魂顺随你的信仰漂流,让人们看到你的正义与气节、你的哀丽与豪壮。

  那天,五月五日,你立于江畔,刚毅的脸上写满了无畏,大风吹开了你的三千愁丝,你腾舞飞扬的衣衫宛若一面坚韧不拔的旗帜。黑色的江水狂傲地在你脚下翻滚,你握紧了手中的青铜剑,万千感慨澎湃胸头。

  曾经,你在一首诗中把风、雨、雪、电、云、月作为自己的侍从,让凤凰和龙为你拉车,在太空中任意驰骋,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如今物非人是,所有的一切梦想全都已破灭,冥冥之中,哪里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呢?或许自己本不该踏出茅庐;或许*静稳定的生活才最适合自己,而自己也应该守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为人们、为历史创作精华,繁衍文化。

  贼兵的呼喊声由远及*,是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一江乌水折射出了生命最后时刻的空虚与充实、肮脏与华丽。

  你的思想定格:如果真理和信念需要流血牺牲,那么我愿付出自己的生命;其实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却裹满了虱子。

  于是,你就把自己作为一个高洁的化身呈现给世人:无论遇到了怎样的状况,正义与气节是最神圣的,是最值得去维护的。

  贼兵的呼喊声到了*前,你回头望了最后一眼国破下的山河,而后高呼:“长大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纵身跳入了为你而愤怒的江水中,瞬间,一江乌水空明澄澈……

  湘水悠悠,无数的水鬼,冤缠荇藻怎能洗涤得清清,千年的水鬼唯你成江神,非湘水净你,而是你净湘水。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溅起,汀芷蒲兰流芳到现今。

  我想,你本来就是一条鱼,一条心胸宽阔、志向无边的鲲鱼,后来化为大鹏鸟,你的心胸、志向、理想依旧宏伟无边。而现在你又回到了水中,回到了原来就属于你的位置上去,成为灵台空明澄澈的真神,默默地为人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为人们树立高尚的信仰。

  于是到了后世,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你就活在歌里、风里、水里——梦逍遥。

  忆端午的作文 3

  端午时节忆屈原又到端午,我看着面前散发着清香的粽子,不禁陷入对千年前这一天的遐想……想到屈原跳江的那一幕,我不禁产生了一丝疑惑:除了跳江自杀,他就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屈原爱国,多次上谏,直到被流放,最后因不忍看楚国灭亡,悲愤交加地跳江自杀。我认为,这种精神可敬,但做法不可取。他为什么不学学项燕呢?项燕也是楚国大臣,忠心,爱国,在他被秦军团团包围之时,在楚国即将灭亡之时,他仍然坚持战斗,最后一刻,他身负重伤,但仍未放弃,用最后的力量喊出了那句惊天地,泣鬼神的誓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几十年后,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起义,打的全是‘楚’的旗号!秦被灭,是被楚而灭,被项燕而灭!

  项燕只是一武将,便能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屈原呢?以他的才华,定能把爱国之情根植在人民心中,把反抗之火燃烧在人民心中吧。可惜,屈原死了,只留下了一世清名和那篇[离骚]。被世人所怀念,却没能真正地挽救楚国。屈原是如何爱国的?说到底,只有两个字,上谏。是的,上谏。面对楚王,他做的,只是不停地上谏,但这样昏庸的楚王,会听他的吗?所以,他注定了要被流放。为什么不换一种方法救国呢?楚国上层已经没有指望了,能不能从下层入手呢?

  孔子和孟子周游列国失败,他们没有灰心,著书立说,广传弟子,数百年后他们的弟子成就了他们的理想。项燕不也是发动群众,把反抗的思想传递到民间,虽然他反秦失败,但他的子孙却成功了,‘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必在我’才是一种真正的方法。用自己一死去唤醒世人,尤其是上层,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可惜,屈原死了,带着他满腹的才华和满腔的爱国情一起沉入江底,被世人所叹息。其实,自杀是一种逃避,但逃避并没有用,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变世界才是关键。

  忆端午的作文 4

  我已经好几年没在家乡过端午节,现在的我犹记得几年前全家一起过端午的情景。

  那天我们都起了个清早,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去在在粽叶。早晨的粽叶是最新鲜的,翠绿的叶子上不是划过小水珠,显得它更加的生机勃勃。我们只挑大的摘。我年纪较小,眼睛尖,这样我和奶奶就成了一对好搭档。我一看到大的就告诉奶奶,奶奶就去摘,一个早晨就这样温馨的过去了。

  糯米、配料、粽叶、结绳,一切准备就绪,只差包了。我往常一般都是在旁边观看,玩耍,但这一次我要包。在家乡包粽子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是不允许人打扰的。中午,大家都坐在庭院了,我也不例外。由于第一次包,所以奶奶手把手的教我。“首先要将棕叶卷起进来。”说时迟,那时快,我看都没看奶奶的示范,就拿起一片粽叶竖着卷了起来,卷完后,我还得意洋洋拿着去炫耀,结果大人们都哈哈大笑,我迷茫的看向奶奶,奶奶笑着说:“要卷成圆锥形,像花束一样。”说罢,便示范了一遍,我学的有模有样,下一步是放糯米,这一步简单,我三两下就完成了,放完糯米,就可以在配料,有红枣、肉、花生等,我喜欢甜,所以我选了蜜饯。最后一步是最难的也是最关键的。我选来一根绿色的结绳,按照奶奶的指导在它最突出的部位打绳,我是一个没耐心的人,半天没打好结,心一急,就打成一个很小很紧的小结,我十分满足。我做完了一个就没做了,围在大人们身边左看看,右看看。奶奶已经包了很久,于是,我便走到奶奶身后,为奶奶捶背,庭院中其他的小孩看见我这样,也纷纷的去帮忙了。

  又是一个端午节,但却有不复以往的温馨快乐,到嘴的不再是自己辛勤包的甜美粽子,而是拿起超市里的速冻饺子。所以我希望在城市中的人啊,放手中的事情,一起体验过节团圆的喜悦。

  忆端午的作文 5

  快到端午节了,看到大街上老太婆精心缝制的香囊,我忆起了小时候,每到端午节的时候,总会到外婆家去送节,当时镇上的大街上也有很多这样的香囊买,而外婆总会给我们每个外孙买上一个,那浓浓的雄黄的香味,传说是辟邪的,也许正是这个原因,香囊在端午节总是很好卖。我最喜欢的那种猴子香囊,都说猴子很聪明,希望自己也能像猴子那样聪明。

  而我呢!并没有因为猴子香囊而变得聪明,反倒经常感觉自己很愚笨,不过,有时候愚笨也会很快乐!

  久违了, 端午时节的龙舟比赛。

  翻开儿时的记忆,每逢端午节,母亲总会带上我和弟弟走干妈家去,那时,干妈家在城里,我们总会拿上一些土特产送去,而干妈、干爹是觉得的热情好客,他们对我们姐弟俩的也是关怀倍至。冬天,他会给我们添上一些新衣服、新皮鞋,每次去他们总会准备一桌丰富的饭菜。所以,在我儿时的记忆里,他们是我的亲人!

  在干妈家吃过饭,我们总会到沱江边上去看龙舟比赛,江边人山人海,大人、小孩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江上那装饰美观的龙舟,龙舟上的人们个个努力地划着手中的浆,嘴里喊着号子,岸上的人不时也接上几句,欢呼声、呐喊声在江上飘扬!场面是那样壮观、那样热闹!

  同样是端午节,只可惜现在早已没有以前的那种热闹气氛,龙舟比赛也成为历史,儿时的快乐也成为过去 !回忆却依旧美好!


忆端午作文 (菁华5篇)(扩展2)

——忆端午范本5份

  忆端午 1

  芭蕉绿了樱桃红,岁月匆匆。一眨眼,又要快到粽子飘香的时候,我不禁想起故乡的端午节来。

  每到五月初四,天才蒙蒙亮,奶奶就叫我说:“快起来,割艾草,去晚了,就割不到了。”我急忙跑到山上割了艾草回来。看见邻家大婶再挂艾草,我也赶紧把艾草挂在家里的大门和窗棂上。于是整个院子里散发着艾草的馨香。

  我不认识什么是箬竹叶,所以没办法去摘,看见别家孩子高兴地背着箬竹叶回家,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每年都是邻家大婶给我们送箬竹叶,也不知如何感谢她才好。有了箬竹叶之后,奶奶把它们放在锅里焯过,再放到清亮的水里,一张张洗刷干净,就开始包扎粽子。

  粽子包扎完已是傍晚了。晚饭过后,我和弟弟把粽子放在锅里,用准备好的干柴煮上两三个小时,再让它焖到第二天天亮。食之,粽子余温尚在,还带着箬竹叶的清香。粽子出锅的时候,奶奶让我端给东家的爷爷吃吃,西家的婆婆尝尝,每个人吃着粽子,脸上都堆满了满足的笑容,整个院儿里都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按照我们这儿的*俗,粽子从初一吃到初五。初五那天,奶奶还要做包子、炸麻花、煮盐水蛋。奶奶挑选了一个又圆又大的盐水蛋,还在蛋壳上染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好,挂在我的脖子上,嘱咐我说可保*安,要挂到第二天才有效。等玩儿累了,我却和小伙伴儿分吃了盐蛋,还找了个差不多的鹅卵石装在网袋里。

  到了傍晚,奶奶把艾草收在一起,蘸上雄黄酒,撒到屋里的每一个角落。因为我怕蛇,所以奶奶还在我的额头上擦了雄黄酒,用以消邪避虫。

  故乡的端午节,一个浸透着浓浓乡情、亲情的端午节。

  忆端午 2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划龙舟、吃粽子、悬艾草……家家户户溢着节日的气氛,而每到端午节,我就会让爸爸妈妈带我去看龙舟赛,而今年的端午活动,却让我过得既有趣、又难忘、还十分有意义。

  作为牛通社小记者,应青年时报之邀,在端午节当天,通过时报“敲门行动”,进入长征桥社区,参与到学包粽子、慰问独居老人的行动中。

  第一次包粽子

  看着桌上的米、粽叶、红枣,真的是有点不知所措,而耐心的王奶奶为我们细细讲解,成了我们的首*粽子教练。熟练的动作、富有童趣的讲解,从卷棕叶、放糯米、红枣,到绳扎,步骤还真不少。别看一个小小的卷粽叶的动作,奶奶动作自如,而我却感到实在是有些困难,左打不成,右打不成。王奶奶走过来,细心地再次为我讲解,手把手地教会我卷粽叶的方法,一步一步地让我有了初次包粽子的新奇。虽然,成形的粽子与王奶奶相比,有些不太象样,但王奶奶的鼓励却让我们信心倍增:“难看不要紧,第一个包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比奶奶刚学包粽子的时候好多了,第二个就会有进步。”就这样,一回生,二回熟,一连包了五个,我都成了包粽子的小师傅了。

  慰问独居老人陈奶奶

  拿着我们最满意的一个粽子,带上我们的小礼物,我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又敲响了陈奶奶家的门。在一片祝福声中,陈奶奶高兴地合不拢嘴,拿出巧克力让我们分享。在温馨和谐的气氛中,我们一起倾听陈奶奶年轻时的故事,陪奶奶聊天,度过了美好的上午时光。

  美好的端午节,过得十分有意义,而且让我久久回味与难忘。

  忆端午 3

  端午节的回忆我生在离成都只有八十多公里的一个小村里,我那里属于丘陵地带,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里我们那里的端午节一定要喝雄黄酒(在头一年将中药雄黄浸泡在酒瓶里,到了第二年端午节就可以用喝),小孩还要在额头擦一点雄黄酒。同时在当天中午自家要煮吃鸭蛋,记得小时候每年我们都要吃2个,因为我家条件不好,*时是很少有机会吃到蛋的,那时的我挺喜欢过这节,因为不光可以吃鸭蛋,还要吃粽子,虽然从小到大我都没有看到过我妈包粽子,但是我们姐弟俩却从来没有少吃一次,每年都是吃外婆送来的。

  记得我家刚建完房子的那一年,由于家里的储蓄全用完了,还欠了不少债,父母只好从节约上出发,那一年,我婆也到小姨家去过节了,我想肯定吃不了,结果邻居家的大妈专给我们姐弟俩送来几个,从那以后我对粽子和鸭蛋总是百吃不大厌,甚至到了现在,我都爱吃这两样食品,条件好了,我也工作了,有能力购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了。也就是在去年,我苏州一个朋友结婚,去她家才真正第一次看到包粽。因为她们那里有一种*惯,结婚时要吃粽子。

  还有一次,那是在我过生日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外地读书,那天我特想吃粽子,就去超市里买了几个粽子和鸭蛋,同时请我同学吃,她们还笑我说,那有这样过生日的人呀,太对不起自己了,同时也说我小气,不请她们吃大餐。而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我却不能吃到粽子,虽然有太多好吃的东西,以及礼物,但是,从内心来说我还是想吃个粽子。可是没有会请我吃,所以我昨晚专门去买了粽子,做为自己送给自己的生日早餐。

  忆端午 4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期待过端午节。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枣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了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馅儿甜甜的,有了米,这种甜也不腻了;米中融入了枣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满嘴“小胡子”,妈妈见了笑我是只“大脸猫”。我却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头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奶奶会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动步子于床前,从枕边的针线筐中取出几个香囊。那时奶奶还只有我一个孙辈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会有五六个奶奶做的香包。这些香包各式各样,在我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儿的。外婆那时手还很巧,会做很多种图样。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还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她无论做什么,就像什么,虽说没达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绝不比路边买的那些差。

  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香包的那种味道,但那无疑是我那时的最好饰品。犹如天花乱坠。小姑看着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说什么,依然“孤芳自赏”,跑去妈妈面前玩了。

  现在物是人非,我慢慢长大了,奶奶也去世几年了。我们家端午节的*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没有奶奶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安的成长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时心里却十分空洞,越临*端午,越是如此。

  忆端午 5

  朦胧中记得,有这样一些画面——一群人在湖上比赛划舟;人们身上带着个散发清香的荷包。同样吃着清香可口的粽子……

  ——题记

  小时候的我很喜欢过各种各样的节日,因为过节时热闹而又开心。春节时妈妈给我穿新衣新鞋,还可以吃饺子收压岁钱;元宵节时可以吃汤圆……而在端午节不仅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还可以获得一个香香的荷包…。端午节可以说是继春节之后我最喜欢的节日了。

  曾多次听奶奶给我讲端午节的由来,奶奶说在战国时啊有一个楚国诗人,叫屈原。屈原他忠事于当时的楚怀王,但是却屡遭排挤、欺侮。等到了楚怀王死后,这个屈原又因为顷襄王听信别人的谗言,从而把屈原流放了,屈原呢很气愤,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当时的百姓们听说了这事后马上划船捞救但一直捞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后来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成为了现在的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俗。好像每次我都听得津津有味呢。

  当端午节这天,父母会领我出去玩。那天是去爬山,远远望去山好高,连绵起伏着,像一条刚刚崛起的龙,又像刚刚从睡梦中悠悠醒来般。一点左右我们爬上了山峰,低头看,一切都变得好渺小;晚上回到家就会吃上奶奶包的充满爱的美味的粽子,还可以观看电视中的划龙舟比赛,其乐融融啊;每每这天时间好像长了翅膀飞快的前进着,不给我留一点享受的时间。但是有一点我想我必须记住那就是这是以前的端午节,而不是现在。有人肯定会奇怪吧,端午节还分现在以前吗。嗯,端午节虽不分现在以前,但现在和以前明显不一样了。现在远不如从前的盛大了隆重了。现在只是按例放假两天,兴起时或买或包些粽子吃罢了。

  像端午节这样的还有,例如:春节已不热闹、国庆的阅兵仪式在去也没来到……是的,我想这些年,科技更加发达了人们的生活水*也随着提高,但在提高的同时也有一些东西渐渐被人们淡漠了,甚至遗忘,成为美好的回忆。

  又是一个端午节,它勾起了我的无限美好回忆。吃着*淡的粽子,望着买来的荷包,轻嗅着荷包所发散出来幽香,微笑着。


忆端午作文 (菁华5篇)(扩展3)

——端午忆屈原作文 (菁选6篇)

  今天,我们家早饭吃的粽子,因为过端午节了,然而,我心里却高兴不起来。

  吃完早饭,妈妈带我去外婆家学包粽子。在包粽子时,我不断的在回顾**的一首诗:“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这首诗赞美了屈原为坚持真理而献身的.惊世之举。寥寥28个字,却深刻形象地刻画了屈原的爱国情怀、浪漫气质。更揭示了其文学作品似匕首锐利的深刻内涵。倡导其为国捐躯,以死醒世的战斗精神时代传扬!

  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唤醒了当时民众的敬仰之情,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自古以来顾炎武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世名言,从古到今有无数志士仁人立国为民,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了正义事业,为了广大民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是现实生活中,仍有人为了个人利益而置国家与人民的利益而不顾,利欲熏心,铤而走险。拿跨国*集团来说吧,他们明明知道毒品的危害,媒体屡屡曝光类似案件,但是这些人却无动于衷,真是令人气愤!

  妈妈看着我发呆的样子,手中拿着的粽子迟迟包不起来,喊我一声,我才从沉思中解脱出来。

  同样是人,同样是华夏民族的子孙,屈原的爱国精神令人敬佩,而那些祸国殃民的家伙当千刀万剐!

  又到了端午佳节,当我们一家人围着饭桌吃团圆饭时,不禁想起了你——屈原你怀着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写下了绝笔楚辞《离骚》你将对楚国的忧愁和自己的怨愤都写了进去,表达了你烈火般的热情,与坚忍不拔的战斗精神。面对楚国的腐朽,你却无可奈何,“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你体恤百姓疾苦,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屈原呀!后人为你的诗而惊叹,可我更为你仁爱之心所折服。你以诗抒志,又以诗解愁,你是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却无法因政坛之上独领风骚而名留千古,你的诗清新凄艳,幽渺情深。李白也曾在《江上吟》评价你“屈原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你那高洁的情操,瑰丽的文辞,哺育着历代文学的创作,一直成为后人学*的楷模。你刚直不阿,自死不改当初心迹,你一心为国却遭国家冷落,“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是你面对现状的无奈。

  你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你的纵身一跳感动了世人,端午佳节因你而设,你是英雄,感动了人民的英雄。你永沉江中,用生命骨*写了诗歌文明的乐章,正所谓“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今天就是端午节了,爸爸妈妈都在包粽子,我默默的上楼,翻开屈原写的《离骚》,我似乎看到了许多,我看到了一位满腔热忱的爱国诗人——屈原他跳下了河,他不愿看到国破家亡的场面,他不愿看到百姓怨声载道。他要解脱自己,他跳下了汨罗江。

  吃着粽子,看着《离骚》,我又看到了许多。屈原跳下了河,百姓们纷纷不由自主的出来,他们一个个拿着粽子,划着船,把粽子撒到汨罗江的各处,不让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他们对这个满腔热忱的爱国诗人是多么的尊敬啊!

  吃完粽子,搬一张小凳子,坐在外面,黑夜笼罩着天空,没有一丝光辉,似乎黑夜也对屈原的'死而感到惋惜;只有月亮还是那么的安详,它凝视着汨罗江,江面被照亮了,似乎月亮也在寻找屈原的尸体。星星还是那么的顽皮,可是今夜,它变得无精打采,似乎它也在为屈原默哀。久久的望着星星,从不知道屈原模样的我也看到了他跳下汨罗江的壮烈身影!

  端午节到了,往年这时候,我都会痛痛快快,大吃一番。可是今天,我却觉得手里香喷喷的粽子沉了许多。因为我上了一堂课,一堂关于端午节来历的课,一堂关于屈原的课。

  闻着粽香,我的思绪飘回到千年前。我化为屈原的书童。屈原扎着高高的头发、飘着长长的胡须,穿着墨绿色的长袍,在家奋笔疾书地写着国家法律。过了一会儿,只听“砰、砰、砰”几声,门开了,是上官大夫。

  他一进屋就要求看屈原正在拟定的国家法律,屈原却义正词严地拒绝了他。我看见上官大夫使劲地皱了皱眉头,瞪着眼睛走了,把门摔得震天响,我心里的不祥之感油然而生。我赶紧跑去问屈原为什么不给上官大夫看。他表示,在法律未拟定好前,谁都不能看。就算是官职高的人也没有特权:他只是按法律做事。我看到屈原的神情是那么庄严,那么果断。

  20年后,汨罗江边,我又看见了屈原,他的头发依旧高高扎起,依旧穿着墨绿色的长袍,依旧飘着长长的胡须,仿佛若有所思。这时候的汨罗江仿佛更冷了,江风仿佛更寒了。我知道屈原是要投江,但是我想,就算楚国灭亡了,屈原也可以隐居呀。况且,屈原这么有才华,别国的君主也一定会很赏识他的。

  想到这里我急忙跑上前去劝阻他:“屈大夫,屈先生,您要干嘛呀!”但他的身影还是固执地消失在了滚滚江水之中。我多么希望我真的是屈原的一个书童;我多么希望我能在屈原投江的时候拉住他;我多么希望当时没有老百姓纪念他;我多么希望我们如今还没有端午节……

  我知道屈原是去学*了伯夷、是去学*了叔齐,他们不食周粟,饿于首阳之下,屈原也不会做其他国家的官,这就是屈原的精神吧。突然,只听“啪嗒”一声,汨罗江在我眼前消失了……

  “云云,干什么呢?粽子都掉碗里了。”妈妈的.声音突然从耳边响起。“啊?哦。”我从碗里拿起了粽子,咬了一大口,心里却沉甸甸的。

  屈原,你听好,我要感激的人——是你。

  不辱使命,终身奉行,为了这些人格的尊严,你不惜纵然一跃,投身汨罗江,上天把富有诗性的河流给了你,也把楚国国民的众人之心留给了你。是什么让你不屈使节放弃生命,是什么?噢,我懂了,那是尊严,生命的尊严,对上官百姓的尊严。你将臣心喻为指南针,不知南边不罢休,这是你终身奉行的吧!可这又是什么?是忠诚的心。啊,是的,因为你的尊严与忠臣的心。感动了上苍,感动了楚国国民,也感动了我。虽被流放,依然执着,那被石头所压的身躯啊,是一种精神,一种永垂不朽的精神!

  很小的时候,我便知道了屈原,那时的我,仅仅只是惋惜于他的投江逝去;现在的我,理解了,生命的本质——尊严,为了尊严逝去,这是壮举,在于日本人的抗战中也有人为尊严逝去,屈原,他不愧为民族英雄,每一分尊严都因为他的'逝去而增加了重量。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时常思考,当时,是否有其他方法来保全性命与尊严,但我没有找到。是的,屈原是用生命诠释了这尊严。他——是第一个让我恍悟尊严是什么的人。

  生活中,我可能为了个人的小尊严而不低头,为了自己的尊严,我也可能会与别人争辩。尊严,到底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尊严是在正义面前的不低头,在坎坷面前的坦然,在风雨当中的执着。

  屈原,你那深层的精神,不知是我还不够成熟,还是没有思考透彻,我还没有完全懂得,或许当我正确理解时,我会再次感叹与你的那种精神。

  你让我明白了尊严是什么,怎么维护尊严,我很感激你。不愧为中华英雄,你用生命诠释了完美的尊严,用执着完成了艰苦的使命,用信念铸造了美好的精神。

  我很感激他——屈原。

  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长太息以掩涕兮,衰民生之多艰”中,我进一步地认识了他——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他非常爱*家,也很受楚怀王器重。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令伊子兰的嫉妒,他们就使用奸计,将屈原放逐,后来屈原投江自尽了。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素哀痛异常,纷纷涌到罗江边凭吊屈原。有位渔夫将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扔进江中,这样鱼就不会咬屈大夫的尸身。

  端午节,如果离开了对“屈原”这位人文知识分子模范的思念与文化认同,就失去了端午节文化“失范扶正”的根基,如果传统节日的复兴,不能推动人文学科的复兴,那么我们就会永远生活在人造的光源下,光线足够明亮,足够温暖,但是没有成长,没有爱,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更替,也就没有理性的明天……

  现在,我们过的端午节,就要学*屈原的的爱国精神。现在,我们要好好学*,坚定信念,做一个屈原式的爱国人士,为祖国而生,为祖国而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端午节,也是诗人节,也可说是爱国节!让我们永记住屈原吧!


忆端午作文 (菁华5篇)(扩展4)

——《忆春节》作文 (菁华5篇)

  时光如飞箭,转眼间,春节就又到了,说起春节,最让我期待的就是饺子和放鞭炮了。

  饺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味道鲜美,形态各异,有方皮的,有圆皮的,有肉馅的,有素馅的,不过,不论什么样的饺子都得包,我可是个包饺子的小能手,不管什么样的饺子我都会包。

  放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俗。炮的造型各异,各自有不同的本领。我们先来说说大盘炮,它的本领是狂轰乱炸,找一个空旷的地方,点燃引线,然后赶快跑到一边,过了一小会,只看那盘炮周围的空中,已经炸出了密密麻麻的'金色火花,再仔细一听,噼里啪啦的声音连绵起伏,不绝于耳。除了大盘炮,还有一种相对小巧的炮,名叫火箭炮,它的本领是一飞冲天,燃放的时候,把它捏在手中,点燃引线,过了一会,你会感到手中一热,火箭炮“啾”的一声冲上了天空,紧接着,一声炸响响彻天空,回音不断。炮的种类太多了,估计我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所以,我就只能先介绍这两种喽!

  我们的春节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乐趣,总是令人回味无穷。

  大年初一的.早上,在老家南阳的一个小村庄,爸爸叫我和爷爷一起去放鞭炮。为了春节的风俗*惯,我就迷迷糊糊地起床了。

  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贴对联呢?有个传说是这样讲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每当大年初一,它就会去村民家捣乱,村民们都很害怕,很苦恼。天上的神仙看到了,就下凡去告诉人们,怎样才能赶走“年”怪——“年”怪最怕见到红色,最怕听到鞭炮声,只要有红纸和鞭炮就能赶走它。从此以后,每/当大年初一,人们就要贴对联,放鞭炮,这样就可以赶走可恶的"年"怪了。怎么样?你们明白了吗?

  放完鞭炮,吃完饺子,我们就去每家每户拜年走亲,令我最难忘的是到三爷家拜年,当我们走进他家,发现屋里的年货不多,而且也没有见到他们的儿女,因为他们的儿女还没有回来。在这个喜气洋洋的新年里,每家每户都在吃团圆饭,可是他们却只能孤独的过着新年……

  辞旧迎新,让我们忘记不开心的事,去高高兴兴过新的一年吧!

  清晨,困倦的睡意还没有过去,耳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便让我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如此热烈。明天就是春节了,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准备迎接着新年的到来,我家也不例外。

  时间过得真快,买完年货,包完饺子,天色渐渐黑了起来。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地寒暄,似乎冬日的寒冷也被这种其乐融融的场面感动了,没有开空调家里也十分暖和,一年的劳累在此时也烟消云散,想必这就是团圆饭的真正意义所在吧!

  饭后,我走到窗前,仰望天空,看着那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烟花。那绽放的烟花就像多情的流星雨淅淅沥沥,又似降落伞从空中降落,也如萤火虫般在夜空中翩翩起舞。一束束耀眼的光线飞上天空,随即那一束束光线突然炸开,金色的、银色的、红色的、绿色的、蓝色的,星星般的花朵向四周绽开,像一朵朵闪光的菊花,光彩夺目。眺望远处,那里的烟花时而像金菊怒放、牡丹盛开;时而像彩蝶翩跹、巨龙腾飞;时而像火树烂漫、虹彩狂舞。无数的'烟花,绽开,落下,一瞬间的美丽,一瞬间的光彩。那一刻,整个世界都属于它们,整个世界随着它们的绽放而光彩一瞬,多么美丽的烟花,仿佛寄托着美丽的希望,仿佛寄托着爱的光芒。

  我的春节记忆似乎与别人与众不同,别人记住的是收获红包的快乐,而我记住的却是家人团圆的幸福与烟花绽放时的美丽。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的时候,感觉一年的时间特别漫长,而现如今,已为人父,日子过得忙忙碌碌,不知不觉,一年的光景就从身边悄悄溜过,*传统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了。

  琳琅满目的年货已经堆满各大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大红烫金的福字、春联,大大小小的*结,象征红红火火的串串红辣椒,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新年的气氛一天比一天浓烈!

  尽管如此,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对新年的期盼远远没有儿时的那份热乎劲呢!现在倒非常怀念儿时过年的情景,觉得小时候过年真有意思啊!进了腊月,我就开始天天扳着手指头数天数。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三“祭灶”后,吵年锣鼓就在村庄敲响了。接着,家家扫舍,杀年猪、蒸年馍、办年货。大年三十,贴对联、挂红灯、全家团聚、包饺子、抄盘子。大年初一,穿新衣、放鞭炮、朝祖、给长辈拜年、讨压岁钱;初二至初八走亲戚;初十以后,村中“社火”就开始了。正月十五还有挑灯笼,放焰火,放天灯。总之,从腊八到新年的正月十六,是非常热闹的。 我就这样在眼巴巴的盼望中,迎来大年。

  三十多年前的腊月二十七我出生在陕西关中一个贫寒的农家。我的降生,给父母亲带来新年的喜气。打我记事起,母亲就对我说,你真有福啊,过生日也赶上过新年,啥好吃的都有呢!其实母亲所谓好吃的对今天而言再*常不过了,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年能吃一次瓜籽花生都是奢侈的事,更别提能吃一顿肉了!按照我们关中农村的*俗,过了腊八大人们就开始备办年货,花生瓜籽水果糖茶叶一应俱全,这些都是用来在正月里招待亲戚,但我这个馋嘴猫还没等到过新年就开始偷吃,父亲怕我偷吃光没法招待亲戚,就悄悄的藏了起来,让我悻悻然。然后我就等着腊月二十八母亲蒸包子,什么糖包、菜包、肉包样样都有,母亲蒸的包子让我吃出了天下最美的味道!直到现在我每逢岁末,就期待着早日回家美美吃一顿母亲亲自包的香喷喷的包子!腊月二十九母亲又忙着给我们做肉臊子,到现在想起来都让我馋得流口水。而现在每逢过年母亲又手把手地把她大半辈子的绝活传授给妻子。她说做臊子必须用上好的猪肉,以五花肉为佳,必须带皮的猪肉。然后将其切块,然后用文火烂,不能炒,更不能煮。母亲常说“紧锅馍,慢锅肉”,意思是蒸馍时要用紧火烧,烂肉却是用温火,还要慢慢翻搅,性急不得。这样才能使肉“出油”,达到去腥生香吃起来不腻的效果。等肉烂到八九成时再下花椒、桂皮、生姜、八角等佐料并加陈醋,这样一锅酸香四溢的肉臊子就成了。母亲做肉臊子很拿手,臊子还没做熟,就已经香味扑鼻,香飘四舍,记得那时母亲每次都把骨头肉给我吃!那个香啊,今天我想起来仍会直流口水。其实母亲最拿手的还是陕西传统特色面食——臊子面(臊子面是陕西关中地区的一种传统特色面食,有其悠久的历史,尤以*臊子面最为著名。*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它的特点是: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老幼皆宜。臊子面在关中地区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婚宴、逢年过节、孩子满月、老人过寿、迎接亲朋等重要场合都离不开。),母亲做的臊子面味道正宗鲜美。吃起来亲切,解馋!现在我在城市的大饭店里根本吃不到地地道道的臊子面,大多都掺进了商业味!现在,不管我什么时候回家,母亲都会为我做一顿我最爱吃的臊子面。臊子面里我吃出了母亲对常年漂泊在外的儿子一份浓浓的疼爱!

  其实小时候过年还有一件让我期盼的事,那就是穿新衣。小孩子过年不穿新衣服就等于没过年。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过年夜饭,父亲给我一元钱的压岁钱,母亲就拿出她亲手缝制的新衣裳,我会高兴的一夜睡不着觉!为了省钱,一字不识的母亲学会了裁缝,每年春节都为我缝制新衣服。但在*时,我只穿哥哥穿过的旧衣服。新一年,旧一年,缝缝补补又一年是那个年代最真实的写照。记得在我五六岁那年,我跟母亲去县城赶年集,在一家童装店里,我鬼使神差的看上了一件皮夹克,死缠硬磨着让母亲非买不可,那件皮夹克要20元(相当于今天的200元左右),不懂事的我不知道那可要母亲在生产队好几月的工分才能挣回来的啊!母亲见我抱着她的腿不回家,只好硬着头皮向同去的婶婶、大妈凑了20元给我买了下来,那个新年我在小朋友当中可神气的炫耀了一回。这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现在每每想起来就很自责!也许是我那时已经有了虚荣心,开始嫌弃母亲手工缝制的衣服土气!才做出了一件让我现在内疚的事 。

  现如今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安居乐业奔小康,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正因此使现在的新年越来越没有了年味,过年和*时的生活饮食、文化娱乐没有了区别!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那么盼过年了,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过年越来越没有意思了。好像已经没有什么让我们兴奋的事值得去期待,随着社会的快速、多元化发展,年夜饭不只是大年三十才能吃得到,新衣裳不只是在新年才能穿一回,晚会也不只是除夕夜才能欣赏得到!一切都是见怪不怪、*以为常了!真不知现在的小孩是否能和我小时候盼过年的心境一样!

  过一年就长一岁。岁月催人老,现在多么希望自己永远年轻,多么希望岁月的年轮刻划得慢一些。因此,也越来越不期盼过年,也就稀里糊涂地过了一年又一年。

  现在的过年对我来说,不再是儿时对穿新衣吃年夜饭的企盼,而是更多赋予了生命的意义。过年,意味着过去岁月的*安走过,意味着生命脚步的稳健前行,意味着上天对一个人的莫大眷顾。

  愿意就这样在一个又一个的大年之中慢慢变老,直到老得白发苍苍哪儿也去不了......

  听着外面响彻天际的爆炸声,目视着春节的晚会,酌一杯小酒,可心里总是有一种空虚的寂寞。没有丝毫节日的快感,反而有一种时光匆匆的压抑与茫然。这个飞驰的社会,很少能有闲暇的时间去回味过去,审视自己。现在,未有放松绷紧的神经,走找寻那远走的节日快乐的时光。

  小的时候,是农村实行包产到户还没多长时间。物质生活极度匮乏,既便是生活中最普通的食品清油细白面也只能在节日中品尝到。我们这些不知大人忧愁的无知孩子们,一年中最期盼的莫过于过年。可以有好吃的,好穿的,还能领到为数不多的压岁钱。那简直是天堂一般梦境般的生活。当你有期盼以后,就会有得到的一种满足和幸福感。

  一到腊月八,也就进入春节前序曲,为春节忙碌的开始吧。这一天,在我们这里家家都得吃搅团,而且必须做出*时的两倍。剩下的部分一直等到大年三十的晚上分给牛羊吃,据说在新的一年里可以牛羊满圈。搅团是用荞面做的,烧开水,一人用擀面杖在锅里不停的搅动,一人不停的向锅里撒面。这样可以防止面进入锅里的面结块,产生干面蛋。加面的量直到让面糊能堆积起来不流动为止。盛到碗里,蘸蒜或辣椒吃。也可以夹成小块泡在醋汤里吃,那个时候,我很不喜欢吃这样的秋田饭。腊月八过后,家家开始准备着过年的东西,磨面,挂碳,劈材等等。有的家庭会在山上扫点“毛衣”,等过年来亲戚的时候畏炕。毛衣是夏天在山坡上长出来的小草,冬天干枯以后,村里没有什么烧炕的人都会去用扫帚扫回来。这是哪个贫穷的年代村里人唯一的取暖烧炕的东西。磨面也是很困难的,一个乡在乡上也只有那么一两台小型的磨面机。光等着排队也得一个礼拜。有的人家等不及,也为省钱,只好用石磨来研磨。我也推过磨,只不过推几圈之后就天旋地转的。家里人老说我是装的,直到有一天忍不住呕吐之后才相信这是真的。那个时候,我家的面几乎全是我姥姥推出来的。她那个时候年纪比较大,不能出外劳动,只好呆在家里。可她又是个闲不住的人,一天不是捣鼓着兜补些破衣服,就是到磨窑推磨。用小破布片兜起来的衣服五颜六色,缝成一件衣服,少说也得百十张小布片,精致程度不亚于金缕玉衣。她两只金锭一般的小脚推起磨盘来飞快,一早晨都不停歇,也看不出她有多累。也许她一生中早已*惯这样的劳动方式。在那个清贫却激情似火的年代,没有几家能一冬天生炉子烧炭。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每家挂个几百斤,供来往的亲戚喝茶取暖。在*时,很多家庭连做饭烧火的柴火都没有,往往一顿饭做到一半,才到处找柴火。粮食打下来的那些柴草,还要喂牲口。

  一到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大家都开始忙碌着打扫自家的房屋院子。扫去一年的灰尘迎接新年的到来。不管房子多破旧,院子多邋遢,经过一番打扫收拾之后,总能显示出新气息。家里有在外工作的人员,往往会用拿回来的报纸或者是买点白纸,糊糊墙,吊个顶。破旧不堪的窗户纸重新换上亮堂堂的白纸。那种干净明亮的感觉就像走进宫殿。(其实那个时候我都不知道宫殿是什么,只听大人说宫殿是皇上住的地方。便想象着宫殿也许就是如此吧)。随着年关的临*,人们也开始紧张的忙碌起来。炸油饼,蒸花卷,杀猪宰羊,一片忙碌热闹的景象。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家家烟筒里升起的炊烟和屋子里飘出的香气笼罩着整个村庄。每一个跑出跑进的孩子在那沾满黄土的脸上,勾勒出一道道油圈。每一个村子总有那么一两个特定杀猪的人。支一口大锅,一扇门版,四五个壮实小伙子,半天的功夫,一头猪分解成若干件摆放在地下。猪心是给杀猪人的,谁也不能动。猪脖子项圈上的肉是劳累半天这群人的犒劳。剩下的分端给左邻右舍和村里年纪大,德高望重的老者。杀猪能让我高兴的不是可以吃到肉,而是能耗下猪鬃去换鞭炮,拿着猪尿泡吹气球。不管家道如何,每家总会有一头或肥或瘦,或大或小的猪,等待着宰杀。

  一般到腊月二十六到二十九的时间段,是大家都忙着到处赶年集的时间。那时候,村里没有班车。出外只能靠骑自行车和步行。家里有自行车,相比富裕点的人家去县里。没有自行车,家道比较贫寒点的只能在乡里。花百十块钱过年的那都是大户人家,会成为年夜人们谈论的话题和羡慕的对象。其实办年货很大一部分花销都是在买走亲戚的“情份子”上。七大姑八大姨,亲房舅舅,亲戚的亲戚,稍微能挨着边的,都得走动,这样才能显示出你家的活势。世代在那个地方繁衍生息,谁家没有个三五十户亲戚。还好是你先买一部分,到时候有亲戚走你家拿来的“情份子”你可以拿去走别人家。既便是这样,也得准备个一二十份。“情份子”都是买回来自己分包。一般是带皮花生,面包,饼干等。用裁好的纸包裹起来,用白线或是纸麻绳包扎好,在上面贴一溜红纸。这样的“情份子”在一正月间不知转多少家。我家曾有过分包的“情”拿出去之后游荡好多天又回到我们家,打开之后面包都长毛,花生里面的皮多,果仁少。我们村有一个小伙子,春节第一次走老丈人家,由于此家家门亲戚较多,自行车带不下,只好用驴驼。

  大年三十是睡不得懒觉的。天蒙蒙亮就起来,赶早去理发。要是去的晚,很可能到天黑都轮不到你。一个村的人都去他家理发,而且理发水*是村里公认的。回来之后就得赶紧拿着裁好的'红纸去写对联。而做这一切的人从来不拒绝,找去的人却显得理直气壮。这些都是像我这样或者是比我稍大一点的孩子去做,很少看到大人。贴对联和门神只能到晚上全家人到齐之后,否则贴上之后据说会把人的魂挡在门外。其实当一个小孩子晚上看到门神凶神恶煞的样子,既便是不挡你魂进家门,也会吓的丢魂。一切收拾妥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开始吃年夜第一顿饭,不是饺子,是长面。擀几大片,叠加在一起,用刀一条条的划出来,既细又匀称。捞在配好的醋汤里,加点臊子,吃在嘴里,爽滑劲道,美味可口。这种手艺和美味在今天永远不会品尝到。我此时却缺无耐心去品尝这人间美味。到希望赶紧撤走,等着父亲给我们发糖果,可以试穿一下新衣服。不知为什么,父母总是把新衣服留到除夕晚上才拿出来给你试,却不会再三十早晨给你穿。吃完饭之后,母亲去厨房忙着煮排骨,父亲便拿出糖果分成堆给我们兄弟姐妹。里面有水果糖、红枣、花生、核桃、瓜子等。根据年龄的大小分的堆也大小不同,哥哥姐姐理所当然的多。我们做弟弟妹妹的一边叫嚷着对分配的不满,一边把自己的装进兜里。压岁钱却都是统一的五毛或者一块,拿在手里嘎嘣脆,捏在手里小心的交给姥姥保管。在别的人家,从三十晚上到初二晚上,都是在家座着三代。一晚上香烟缭绕,不能断香。是对老祖宗的一种祭祀吧,希望死去的亲人们能和活着的人在这喜庆的节日里同在。到现在我还不明白的是供奉在桌子的那张纸上写的是三代尊亲而不是五代或者八代或历代呢!我家是没有的,所以不用惦记座纸上香。我们只能用纸牌娱乐,做赌资便是那些糖果。凌晨时分,也是我们啃排骨的时候。那一块骨头我用双手使尽全力才能稳得住,满脸被骨头弄的油乎乎,就像搽棒棒油,油光闪亮。父母睡觉,可我们几个谁也不敢闭眼睛,虽然上下眼皮在不停的打架。我们分居在炕的不同角落,紧抱着衣兜里鼓起的糖果。总害怕打一个盹之后东西会不翼而飞。

  直到天蒙蒙亮,一个个才呼啸着进入梦乡。父亲却不停的吆喝着起来。用肥皂退去脸上,手上一年中偷着堆积起来黑的发亮的油泥。穿上崭新的衣服,去给二爸三爸,爷爷奶奶,舅舅拜年。哥哥总是很规矩,很标准的一跪三点头。我却站在一边偷笑,害怕弄脏自己的衣服,而且看着也挺可笑。他们总是骂我不是个好东西,甚至给哥哥一些糖果而我却一点都没有。其实要不是父亲逼迫我去,我是不愿意去的,直到现在我都害怕去别人家里。这跟我内向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晌午时分,村里的男女老少赶着自家的牛羊驴马骡子,集中在村子中间的涝坝里。这是原来修梯田时修筑用来拦截山洪的,由于山洪带下泥土堆积,成为我们村唯一*坦的地方。村子分为阴面和阳面,中间被涝坝隔离开。赶出来的牲畜混合在一起,人却自然的站回各自的阴阳两边。只有几个年纪大点的人在牲畜围着的坝中间烧香点表,磕头作揖,嘴里念念有词。等得不耐烦的年轻人已经燃放起鞭炮,惊雷般的声音响彻整个山谷。没有经历过过如此阵势的牲口吓得四散奔逃。人们空前的团结和争强好胜的心里在这一刻完全的裸露出来。阴阳两边的人们似乎变成两个敌对的阵营。他们为显示自己一边的响声

  更大,更持久,几乎各家都把家里的花炮全拿出来。有一年,一个当过民兵连长的家伙用土制的炸弹去放,结果把好几家人的房子都震开裂纹。而这一为大家挣面子的行为被大家所认同和赞许,没有一个人指责过他,去找过他的麻烦。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点的孩子跟随着大人都去串亲戚,而我这些骑不动车子,走不长路的孩子只好呆在家里, 当然我们不会老实的呆在家里。我们也有自己的娱乐方式和赌博的方法。最玩的起劲的就是“丢窝”。在地上挖个窟窿,用水果糖或者是核桃站在一定的距离像窟窿里扔,进去多少就拿多少,没有进去的由下一个人继续。不限人数,每人每次出一个或者是两个。先后顺序由事先画好的横线为标准,谁把糖果丢的离划线越*就越靠前。玩到最后水果糖的纸皮都掉,上面沾满泥土。大家吃的时候只是在衣服上蹭几下便丢进嘴里,泥土的苦涩丝毫掩盖不住糖的香甜。还有就是用钢镚代替糖果。我每次总能赢不少,但换来的代价就是黄土掩盖衣服的颜色,得到父母的臭骂。

  这样的热闹场面一直持续到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才算结束。年也就彻底过完,村里的农人们开始忙着拉粪*地,开始一年的播种。孩子们重新回到学校。那个时候,从人们的脸上似乎看不出什么忧愁,不管家境如何,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憨厚的笑容。每天总能听见穿上云霄那爽朗的笑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离开村子,后来我们家也搬离。但那里的一草一木,那热闹的节日气氛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中。直到有一年,回去给姥姥上坟,看到村子破落的景象,让人感到一种沧桑和凄凉。整个村子剩下还不到十户人,也都是些年老体弱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既便是村里的犬吠声,也很难听到。也许过不多久,这个村落会在这片黄土地上消失。留下的只是我们这一代人对以往的记忆,就像我们再也无从找回童年的快乐一样,只能在记忆中徜徉着那快乐的时光。


忆端午作文 (菁华5篇)(扩展5)

——忆故乡作文 (菁华5篇)

  看着窗外绚烂的烟花,我知道年来了,在记忆中故乡的年味最浓,每每回想起,连回忆也带着一丝甜蜜的味道。

  听,叔叔们手中点的是什么?噢,是希望之光”是“憧憬之光”更是“幸福之光”。随着一阵阵响亮的声音,人们的愿望也随着升上了天空,绽放出美丽的繁花。美丽的烟花为年的演出拉开了序幕

  看,爷爷们手中拿着笔写着什么?噢,是一个吉祥的“福”字,瞧,一笔一画,笔笔刚劲,笔笔端庄。一个“福”字把年的演出推上了高潮,也把人们的憧憬推上了顶端。

  闻,奶奶们手里端着的是什么?哦,是一个个饱满圆润的饺子。瞧,一个个饺子,宛如一个个金元宝似的躺在白瓷碗中,吃一个必定在新的.一年财源广进!“福”字把年的演出推上了高潮,而饺子又为年添上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故乡的年味儿是那样的浓,就连回忆也被奶奶手中的饺子诱惑了,停在故乡始终不肯走,因为故乡的年不仅有绚烂的烟花,还有爷爷手中端庄的福字,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奶奶手中一个个好吃的”金元宝”……我永久的记忆。

  梦江南,梦江南。何矣梦?何矣思故乡?

  来到江南就是看雨,听风,离开家乡三天了,恰巧这三天没有雨,阳光格外明媚,心情也格外好,有种不想回家的念头。第四天早晨,天才打开窗,微微亮,飘起了细雨,同房朋友们连忙拉着我往外跑,我不以为然,雨有什么好看的,但看过之后就有一种思托。

  江南的美,在于水的清,雨的润,花的红,叶的绿,早起的妇人们撑着油布伞,提着篮子去购早点,游人们也撑着伞沿着河岸漫步,见过雨,但没见过像江南一般有风味,有感情的水。

  房檐上的雨珠滚滚而下,一滴滴,一串串,接连不断。我脚旁的青苔有被洗刷了一遍,青石小路延伸到小桥、客房、集市边上,但路却不滑,雨不大也不用撑着伞,在雨中这样走走,不言不语也是一种享受。河岸边的垂柳,嫩绿的芽儿冒了尖儿,长的垂在河里,短的挂在空中,细说着呢喃细语的风,悄悄地伏在我耳边谈心,唱着江南的歌,词却是故乡的。

  也许是被雨酝酿了点感情,竟不知不觉的想起了家,也许是被雨渲染了气氛,竟悄悄然落了泪,不知落的什么泪,也不知回忆的什么情。虽然江南的雨比家长绚丽,但江南的雨里没有家乡雨的养料,没有家乡雨的热情与爱惜。

  忆故乡,忆故乡,何矣忆,何矣身在江南。

  暑假来临,我决定离开这繁华的都市,去农村体验一下生活。刚来到乡下,起初我并不适应这里的环境,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动物排泄物的恶臭味,跟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我想象中的农村,是被森林环绕,空气中弥漫着大自然的气息,远处的森林里时不时会传出一阵阵鸟儿们欢快的歌唱声,到了傍晚,每家每户炊烟缕缕,偶尔还伴着一两声的犬吠,……

  我心想:“虽然我无法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但我可以改变自己来适应这里的环境。”不出几天,我已完全适应了农村的生活。虽然没有空调,但我可以跑到山上享受大自然带给我的凉风;虽然没有都市的美食,但是在野外烤个玉米或者地瓜也十分难得的美味;虽然没有都市里的矿泉水,但是小溪里的水也很分外甘甜。

  下雨了,六月的天就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雨忽大忽小,村中的街道上早已空无一人,只听到雨滴打落在房檐上的声音与远处鸟儿们偶尔传来的一声声啼叫,形成了完美的齐奏。远处的大山被一层如轻纱般的薄雾笼罩着,时隐时现,给人带来一种神秘感。

  不一会儿,雨停了。我决定到山中走一走。山间的小路上,耳畔再次响起鸟儿们动听的歌声,空气中弥漫着雨水冲刷后泥土的芳香,让人有一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感觉。也不知走了多久,我突然发现,许多因为缺水而死掉的小草,在经历过这场及时雨后,竟然奇迹般地复活了——谁能想象这场雨竟然有如此神奇,使得大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持续向前走,我在一条小河边停住了脚步,面前是潺潺流水,耳畔是泠泠水响,仿佛人间梦境一般。

  到了夜晚,灯火通明,每家每户都吃着佳肴,喝着美酒,时不时还会传出几声划拳的吆喝声。等到夜深人静时,忙碌一天的人们也早已进入了甜甜的梦乡。村中伸手不见五指,草丛中偶尔会传出一两声蝈蝈的鸣叫……

  清晨的村庄格外神秘,一醒来,就会发现层层薄雾笼罩着整个村庄,与远处的大山构成一副及其美丽的风景画。突然间,我发现了故乡的美。

  走遍天下寻找美,却觉——故乡的美最美。

  踏花归来马蹄香,谁不忆故乡?

  阳春三月的一个晌午,我行走在美丽的枫株湖畔,拍摄了一地金黄的花海。我连续几年在阳春三月美丽时刻都会从第二故乡横峰赶到故乡枫株湖畔这个金黄色的油菜花海里行走和拍摄油菜花,每年的拍摄都不一样,每年的感觉都不尽相同。

  记得我们小时候,故乡的春天是最美的季节,漫步在故乡的枫株湖畔,微风拂来,花香扑鼻,到处都弥漫着浪漫的气息;行走在田野间,吹着柔和的风,一路似锦繁花相伴相随,让自己慢下来,静静的去享受这惬意的生活吧!春分那天一大早,我们一家人便从横峰驱车出发,一路上我一直望着窗外,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蓝的令人沉迷心醉,白的让人没有杂念,让我感觉像是回到了世外田园,车上一直放着那首叶一茜的歌《风吹麦浪》“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就在那里曾是。”和当时的意境非常契合,我享受的闭上了眼睛,静静的享受着这份远离城市纷嚣的宁静。我们一家人驱车四百里赶到一个叫做木樨湾的村庄,那里有一家张记土菜馆,我们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那里的蔬菜都是当地人自己种的,是真正的有机蔬菜。在这里的每一道菜,都保持着它原本的味道,就是那种大自然赋予它们的味道。

  吃过午饭,我们在木樨湾村子里走了走,村子不大,也就三十来户人家吧,也许是因为少有现代的东西干扰它们,村庄保持着它特有的传统民俗风格,村子的路边晒了好多棕树叶,听当地的一位大姐说是晒干了等着来年端午节拉到城里去卖的。村子里大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年轻的男人都外出打拼了,那些小孩子看到陌生的人了都充满了好奇,但当我们看向他们时,他们却羞涩的跑开了。一个装备齐全的樵夫拖着一根刚砍下的竹子渐渐的走进了我们,这个熟悉的身影唤起了我儿时的记忆,记忆中爷爷就是这样的一身装束。每天早出晚归的,那时候,人们靠着无穷山珍和几亩薄田也可以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农忙时节,父老乡亲们常常吆着牛在犁地插秧,播种着生活的希望,收获着丰收的喜悦。农闲时节,淳朴的人们三五成群的围坐在农舍的屋檐下,远眺着雾气弥漫的山峦,层林尽染的山坡,一边围着火盆,一边谈论着家长里短。孩子们在竹林里追逐、嬉戏、捉迷藏,农家小院里炊烟袅袅升起,忙里忙外的大人们拖着长音呼唤着贪玩的孩子们。如今重新踏上这片故土,儿时生活的地方我已找不到了,但是这朴实的乡风却能唤起我久远的记忆,故乡它就像一位慈祥宽厚的母亲,从容安详的目送着每个远行的孩子。但每一个从家乡走出去的游子,都对故乡有着深深地依恋,不管走向何方,故乡的悠悠岁月却永远是游子们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今年,我拍摄着满地的油菜花,也吟咏着赞叹油菜花的古诗句。拍摄累了,我就坐在油菜花海里小息片刻,脑海里的古诗句就不断地往外来。我坐着吟咏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我坐着吟咏《七绝·看油菜花有感》的句子:“岁岁花黄岁岁尘,招蜂引蝶为真身。一朝待得风传讯,分色沾香多少人。”我脑海里吟诗,看见田坎上走来了一个年轻漂亮的乡村女子,她款款的脚步,轻盈的神态,她低声哼唱着一首歌儿:“郎在门外喊一声,姐在房内侧耳听,前门走来后门转,手拿花线掉了针……”她抬头突然看见了我就停住不唱了,她脸儿红扑扑地闪进了一片金黄的花海里。时间是季节的时针,我顺着这个时针走路,从横峰回到故乡枫株湖畔的春天,看见满山满坡的春色,看见春天滔滔的信江,看见春天枫株湖畔百花盛开的时候。我站在油菜花地坎上,欣赏着一片一片的金黄,拍摄着一张又一张油菜花的图片,陶醉在阳春三月的枫株湖畔美景里,更陶醉在赞叹油菜花的古诗句里。

  阳春三月,既美丽又非常的妖艳,故乡枫株湖畔一地的金黄、一地的春色、一地的铺金。我行走在一片片金黄色的花海里,观赏着花海里的一座座楼房,这些楼房具有江南建筑的风格,又有江南民居的特色,这一座座楼房置身在金黄色的花海里就像油画里的风景一般。有两个儿童站在一座楼房的门口玩耍,看见我这个陌生人赶紧躲进了屋内,有一只很小的狮子狗浑身纯白色,它汪汪叫着扑了过来。我望着它可爱的憨态,它在我不远处停下了,我故意一跺脚它飞也似的跑进了一扇门里。我继续顺着满地金黄的油菜花海行走,拍摄着故乡枫株湖畔的一地金黄。

  诗意的春天,诗意的江南,诗意的枫株湖,诗意的花开。我随手拍摄了好多张花开的图片,顺着春天飘香的花园走了几圈,下午又离开了枫株湖这里,回到了第二故乡上班去了。

  我的家乡竹筒村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的一年四季都透露出浓浓的乡情。

  随着小草冒芽,春天来了。

  “三月三,煮鸡蛋”,每年的这时都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常常成群结队去田间扯“地米菜”(荠菜)。扯出的地米菜不能直接下锅煮蛋,要洗掉草上的泥土,再用剪刀剪掉根部,才能下锅。等地米菜的汁液钻进鸡蛋里,鸡蛋就更香、更绿,还有草汁的甜味。煮好的鸡蛋微微发绿,很清甜。小孩子们这回可会撑破肚皮了。

  春天慢慢在这香甜中过去,交织着无数趣事……

  蝉鸣鸟叫中夏天到了。

  每年夏天,爸爸都会抱很多西瓜回来。“爸爸回来了!”爸爸刚走到大门口,两只“馋猫”就蹦了出来。

  是谁?哈!当然是我和弟弟啦。天气渐渐炎热,我和弟弟早就想吃西瓜了。我们躲藏在门后,就是为了这一刻。虽然天气热得很,但是我感到一丝清凉。

  抱起一个大西瓜,放入盆中,打开水龙头,弯下腰,用手轻轻抹去瓜上的泥土,洗完后再把瓜轻轻地放在桌子上。把水果刀擦干净,对准西瓜一划。随着刀划过,瓜皮破裂,鲜红的汁水顿时顺着刀刃流下。还没把瓜切好,弟弟就迫不及待地抱走了一小块。嘿,这个弟弟,我还没吃呢!

  我们抱着瓜毫不留情地咬下一大口,西瓜的汁水顺着指缝流下。吃不完的西瓜是要分享给邻居们的。夏天便在这瓜香中悄悄溜走了,家乡的炎热也渐渐消逝。

  金黄的落叶翩翩起舞,一阵阵凉爽的秋风拂过。秋,带着香甜的瓜果来了。

  可是我们这里却是吃红薯的最佳季节。

  大家都知道红薯不开花,可*几年的红薯也有升级版,地里的红薯都开了花了,紫红色的,很好看!

  小心翼翼地把铲下去,而后用力挖起。这样,一个红薯就出来了。可不要以为简单,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稍微不注意,挖出来的红薯就只有半截了。

  挖好的红薯洗好可以蒸着吃,炒着吃,煮着吃,烤着吃……嗯——啊!糟了,口水流到书上了,我的小馋虫!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也在农民的丰收中度过,也随着落叶飘入了土中……

  漫天的鹅毛大雪飘下,一觉醒来,树林里雪白一片,树杈间积满了皑皑白雪。冬天迈着沉重的步伐,带着寒冷的北风来了。

  地上、屋上、树上都盖上了冬雪织成的棉被。远处一串长长的脚印留在雪地里,破坏了它的洁白与静谧。谁?谁破坏了这么美的雪地!嘿嘿,是我,别指责我,我在干大事呢!

  推呀,推呀,一个大雪球出现在雪地里。“哥哥,快来!”还在前进的弟弟气喘吁吁地大叫:“我推不动了!快来帮我呀!”幼小的弟弟力气不是很大,但嗓门大得很,差点把我的大雪球给震破。看着弟弟吃力的样子,只好去帮他。堆完了雪人我们又开始打雪仗,玩累了,就奔向厨房,妈妈看着我们,静静地笑着。爸爸则招呼我们喝汤,父爱与母爱浓缩成一碗鲜炖的汤,冬天不再寒冷。

  雪人在大雪中微笑,排骨汤飘香,冬天与雪人一起融化在树林里。

  家乡里的四季充满了我的回忆,欢笑与甜蜜,有着浓浓的乡情……故乡的一年四季,是我最美好的回忆。


忆端午作文 (菁华5篇)(扩展6)

——忆春节作文 (菁华5篇)

  春节到了,祝大家新年快乐!我的春节过得非常有趣,至今在我脑海里过目不忘。

  过年了,该回老家了。我早早起床,穿上漂亮的新衣,美美的自拍了一张。心里有压不住的激动,开心。要大赚一笔了!哈,哈!

  到了老家,我和老爸老妈恭恭敬敬地向奶奶拜了个年,奶奶掏出压岁钱给了我。我们在沙发上坐了一会儿,我不禁说道:“真无聊!””要不我们去钻地道玩吧!”小叔说。“好啊,好啊!””这个主意不错。”“我们走吧。”小叔带领我们去地道。

  地道战,大家都知道吧。它俗称地下长城,地道就在我们这个村里。我带着好奇进入了地道。里面黑洞洞的',伸手不见五指,让人惊恐万分,有时还感到有一股风从耳边吹来。这样的场景,快把老姨吓坏了!我们看到了一个猫耳洞,是专门躲起来的地方,那还有枪口呢!我们向右走,越走越低,我碰了好几次头呢!八路军和村民们,挖的地道真*整,可见他们的智慧和勤劳。我们顺着牌子指向的方向到炮楼,上面的景色十分美!夕阳照射着天空,满天火烧云,各种各样,变化无穷。我感叹道,了不起的建筑,了不起的村民,了不起的八路军!

  回到家里,我们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真开心!

  在春节期间,“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迎来了新的一年,家家户户都张贴春联,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含义。

  大年三十,是人们一年最盼望的一天,这天一早,我就来到了奶奶家,家里灯火通明,喜气洋洋,桌上摆满了佳肴,全是我爱吃的.大鱼大肉还有一些蔬菜,香气弥漫了一间屋子,让我垂涎三尺。当菜都上期的时候,奶奶说:“可以吃了”。话还没说完,我就拿起了一个特大号的鸡腿,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吃完团圆饭后,我们全家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一直守岁到12点。

  初一,我和妈妈、舅舅和小姨,一起坐飞机去了三亚,那儿的天气可真宜人。

  初二,我们参观了三亚千古情景区和千古情的剧场演出,下午还去了鹿回头公园,鹿回头是个美丽的传说。

  初三上午,我们去南山寺烧了香,拜了海上观音,海上观音高达108米,可承受14级的风,是多么牢固啊!

  虽然春节过去了十几天,但现在回忆起来,春节仍是记忆犹新。

  马上就要迎来*最盛大的节日——春节了。每到这时,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但也十分繁忙,需要备年货、守岁、拜年……我关于春节的记忆自然也是热闹而又红火的!

  扫尘

  一大早,我就听见了“乒乒乓乓”的声音,这恼人的声音吵得我不能睡懒觉,只能起床。原来,客厅里爸爸妈妈拿着扫帚正打扫呢!可是*时,爸爸妈妈十分忙,连陪我的时间都没有,怎么会有时间忙着打扫呢?我连忙找到妈妈问道:“妈妈,你们*时都没把屋子打扫那么干净过。这回,需要我来当帮手吗?”妈妈说:“过几天就除夕了,得抓紧扫尘——你快去提一桶水来——”我连忙点点头,一个箭步去找桶!

  我感觉时间过得好快好快,仿佛在一瞬间,家里被打扫得窗明几净。

  贴春联

  不知不觉到了除夕,我们就要接受贴春联这个技术活的考验了。先前,爸爸开着车带我去**联,街市上正是赶集的时候,到处人山人海,我们好不容易买回了一对上好的春联。

  我去拿来胶水交给爸爸,再去找来凳子放在门口。我本想让爸爸给个机会让我来贴,可他不让,生怕我弄错了。我只好看着在爸爸贴,但爸爸不仅问我是否贴正了,还将方法一一讲给我听。原来,对联要分上联、下联和横批,只有在正确的位置上才可以。我才恍然大悟。

  赏花灯

  年过了,就到了我最期盼的赏花灯这一天。我们来到文化城,一排排花灯映入眼帘,有六角宝塔形的,金灿灿的,看着如小号金塔;有荷花形的,或绿或白,或粉或黄,十分美丽;还有象征红火和团圆的红伞灯……各式各样,光彩夺目,引得来往的人们赞不绝口!

  我喜欢过年。过年前的忙碌不知不觉已经变成了过年后的惬意,真让人乐在其中啊!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首千古传唱的好诗,每当我和小伙伴们吟诵这首喜气洋洋的古诗时,就不由自主地想起过年的趣事。

  除夕那天中午,我们一家就为准备团圆饭忙开了。只见厨房的桌上摆满了花花绿绿的食材,看得我眼花缭乱。切菜的“砰砰”声像一首欢快的乐曲,全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到了晚上,一桌美味佳肴就摆上了桌。有散发出阵阵清香的大螃蟹,有穿上红棉袍的红鲤鱼,还有美味的香菜牛肉……坐在*前,亲人们互相敬酒,互道祝福,其乐融融。爸爸端起酒杯,高声说道:“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妈妈也和着爸爸的节拍说:“希望大家五福临门,步步高升!”一旁的我也站起来为大家送祝福:“希望大家一切顺利,梦想成真!”说完,全家人拍手叫好,大家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中。

  吃完团圆饭,我们来到院子里放烟花。烟花姿态万千,五彩缤纷。有的像一朵美丽的莲花在天空绽放笑脸;有的像无数明亮璀璨的流星从天空划过;还有的像天女散花,流光溢彩……各式各样的烟花把天空点缀得分外美丽。

  一转眼,春节就过去了,但节日的喜悦和团圆的幸福却一直留在了我的心里,成为最美好的记忆。

  春节离我们不远了,我们大家也都盼望着这一个盛大的节日。对我们来说,春节就像西方的圣诞节一样隆重。而且是我们小孩最爱的节日,既可以尽情玩耍,也不用做作业。

  每当除夕夜,全国上下欢聚一堂,我们家九口人全都在一起,大人都在那里包水饺做着可口的饭菜,有意思的是,每次我的姨夫都在那里炸肉,饥饿的我时不时“偷”一块尝尝,也能解解馋。因为我们小孩不用做作业,所以就在那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看腻了,就到自家小院里玩耍,我们最爱玩的莫过于放鞭炮了,每次舅舅或者妈妈早早的就给我买上一大包鞭炮,几乎把所有样式都买了一遍。都由我和姐姐放,让我们过过瘾。

  到了春节早晨,爆竹声震耳欲聋,窗外礼花朝我微笑。我们一家早早的起了床,我也换上了新衣裳,你可能要问了,为什么要早早的'起床呢?因为爸爸妈妈和我要回老家看看,大约开半小时的车,我们就来到了老家,老家的空气就是好,我也能体验体验乡下的生活,更主要的是我不是闷在家里,而是和我的哥哥一起玩,玩一整天,然后再回来。

  然后接下来的六七天时间,我们要到许多亲戚家里,每次到那里,大人们一说话就是一两个小时,而我们小孩只能在那里做着,十分无聊。虽然我感觉十分无聊没有意思,但是转念,觉得至少比闷在家里好,还能赚上一笔钱(压岁钱)。

  春节呀春节,你快点来,我们大家都期盼着你。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