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合集十篇

首页 / 调查报告 / |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1

  一、调查背景

  目前,中学生厌学心理较为普遍,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合理疏导这一心理问题,使中学生走出这一心理困境,已成为摆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厌学现象在不同层次学生中普遍存在。我校属于标准化普通高中,生源相对较弱,厌学学生较为普遍。因此,我们想立足于我校实际,深入学生、家长、教师当中,调查学生厌学的具体情况,期待从中寻找高中生厌学原因,探讨疏导厌学心理的有效途径,以便能为学生、家长及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与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高一、高二年级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课题组通过学生问卷、家长问卷、教师访谈等有效渠道,对我校在校高中学生做了厌学心理调查。我们在高一、高二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和100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了几位学生和教师。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厌学现象的主要表现

  从问卷及教师访谈结果来看,85%的学生时不时有厌学情绪,6%的学生有较严重的厌学情绪,5%的学生有很严重的厌学情绪。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学生对学*活动产生的一种不满意、不愉快的情绪失调性心理障碍。厌学这种行为是学生表现在学*活动上的主要问题行为。当前普通高中生存在的厌学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学*活动不感兴趣,讨厌学*。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心不在焉,无所事事,要么东张西望,要么昏昏欲睡,不做笔记,不回答问题,但下课时精神十足。

  2.不完成老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求。课前几乎不预*,课堂上不参与教学活动,课后不复*,不愿做作业,作业马虎应付,照抄照搬,有时甚至不能完成。

  3.不能遵守班规校纪。常有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时有旷课、逃学行为,有时干脆放弃学业;对教师、家长提出的学*要求,常有抵触、对立情绪。

  4.回家不背书包,迷恋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不听父母教导,与父母关系紧张,叛逆。

  5.厌学学生大多数学*目的不明确意志力薄弱,自制力较差,自信心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学**惯。

  (二)造成厌学行为的原因

  高中学生厌学行为表现及引发原因并不是完全在高中阶段出现的,绝大多数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从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及师生访谈结果来看,造成普通高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育方法不当的影响。

  从学生问卷简答题“请回忆有没有哪个事件引起或加深了你的厌学情绪?”的调查结果看,有40%的学生提到教育者的教育方法不当(教师、家长的不当体罚,包括打骂、打击性语言、唠叨、冷漠、过度关注、不恰当对比等)引起他们厌学或讨厌某一学科。80%以上的'学生叙述的诱发事件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高中阶段情况基本稳定。下面列举学生说道的几个典型事件。

  事件一:说起那天的事,A同学说:“那是小学时的一天,那天的太阳格外明亮、也分外的刺眼”。周一升旗,他因犯错被罚站在旗杆下,他感觉“周围一片明晃晃的,经过旗杆下的同学似乎都在对我‘指指画画’”,当时我多么希望那只是一场梦!”但这个“噩梦”却一直伴随着他,至今挥之不去。从那时起,他就“讨厌学校、讨厌老师、讨厌学*”。

  事件二:同学B说:“那天因为考生字,有三个没写出来,老师就让我把那个单元和前几个单元的生字每个写10遍,否则就停我的课。”因为几个单元的字较多,他熬夜还是没能写完,第二天不得不让家长谎称生病而逃过老师的批评。自此,对于过量的作业或惩罚,他常感到头疼,也常用类似的谎言或照抄等不当方法度过“难关”,学*成绩自然也一落千丈,由此他也越来越不喜欢学*了。

  事件三:C学生写道:“小学数学老师打人,还常侮辱差生,然后我就不愿意学数学,现在一想起那个老师就讨厌他,一上数学课就头疼,不想听。”D同学写道:“小学英语课上被老师打,从此不喜欢英语。”

  事件四:E同学说:“自己从小到大被对比,尤其是有一个学*特别好的哥哥或姐姐,感觉自己很废、很渣,不是学*的料。”

  虽然以上事件属个别现象,但类似教育教学方法欠佳,教育者教育批评方式及语言不当的事例在此次问卷中占一定比例,从某个侧面仍能反映出我们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小学起始阶段和初中过度阶段,学校、教师和家长如何保护好学生的学*兴趣。

  2.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学*及一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许多家长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没有科学的育儿理念和家庭教育方法,导致教育方式单一,甚至粗暴。从问卷和访谈中可看出,当孩子学*成绩不佳或出现不良行为和情绪时,家长安慰、关心、引导的少,唠叨、指责、抱怨甚至体罚的多,这不但没帮助孩子,反而使孩子心理再次受挫,更容易失去自信,产生厌学心理。同时,一部分家长的过度溺爱,使孩子很容易滋生依赖性与懒惰性,不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一部分家长对孩子要求又过于苛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使有些强制性家长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孩子的承受能力及需求和想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孩子的人生与未来,逼迫孩子学*,甚至参加各种学*班,这样便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另外,夫妻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对孩子影响很大。夫妻关系不好、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往往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难以抹去的创伤,家庭创伤的阴影会占据孩子思想的很大一部分,导致孩子无心学*。同时,有些父母往往容易把家庭矛盾转嫁到孩子身上,造成孩子心理负担过重,难以将精神集中到学*中去,使学*成绩难以提高,从而产生厌学情绪。F同学说“一回到家,爸妈常常吵架,家里气氛很沉闷,根本没心思学*。”许多同学也提到家庭环境及亲子关系对自己学*的影响。

  3.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

  不良社会文化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较大。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此阶段(12–18岁)的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生理上有“**感”,心理上却是半**状态;言语上常有片面性、绝对性;行为上常有冲动性、爆发性和极端性;情绪方面既易喜又易悲,波动幅度大且难于自控。人们常把此阶段叫做青少年的“心理断乳”期或“急风暴雨”期。在此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没有完全形成,因此,他们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客观、全面的看待、分析和判断。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子产品普及,网络知识,特别是网络游戏的丰富、营业性娱乐场所普遍,这些趣味性极强的产品深深吸引着学生的眼球。由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如果在这一时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科学的管理,许多学生就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认为这些有趣的事情上来,从而耽误了学*。问卷和访谈结果也证明有许多厌学学生都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他们觉得课堂教学与精彩的网上世界相比枯燥乏味,因此兴趣发生转移,从而慢慢放弃对学*的努力,而把大量时间放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上,完全丧失学*动力,产生厌学行为。

  4.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厌学学生基本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目标,学*态度不端正,缺乏恒心,缺乏毅力,没有吃苦精神,学*方法不当,没有良好的学**惯等。其实,学生的许多自身因素也可归属于客观因素,这些可以说是我们做父母的及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他们这些方面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只重视知识而忽略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5. 高中适应性困难的影响

  高中课程增多,学科难度增大,教学速度加快,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有些学生刚升入高中,自主学*的能力还比较差,再加上自身生理、心理特点的制约,难以适应高中学*。随着功课的增多,学科内容与初中相比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了很大变化,有些学生还是以初中时的学*模式来应付高中的学*便深感吃力。一些初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也开始跟不上去。例如高中物理与初中相比较难,对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都有较高要求,部分学生由于思维模式、学**惯未能及时转变,虽在物理上花了不少时间,但仍然很吃力,听不懂,跟不上,成绩比起初中下滑很多,因此就产生了“我不是学物理的料”的想法,开始对物理失去信心,并发展到讨厌物理。

  因课程多,高中的作业量也比初中增多。一时难以应付的大量作业容易使学生预*、复*的时间减少,加之许多学生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导致新课不能得到有效的复*和巩固,造成学生不堪重负,身心疲惫,日子一长,便容易对学*产生厌倦心理,失去对学*的兴趣。

  除部分学生进入高中不能很快适应新课程而产生对部分学科厌学外,一些学生不能很快适应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生活等,往往容易出现许多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导致失去学*的自信心,进而出现厌学情绪。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普通高中学生厌学现象及厌学成因是复杂多样的,但解决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这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实践研究中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及心理疏导途径,这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2

  1、对学*感兴趣的有216人,占76。8%

  2、学生最喜欢的二门课程依次是数学、语文,喜欢数学的有115人,占41%,喜欢语文的有84人,占30%。

  3、学生最不喜欢的二门课程是英语、科学。不喜欢英语的有66人,占23%,不喜欢科学的有43人,占15%。

  4、学生喜欢上述学科原因中认为老师教学方法好的有129人,占46%,认为这门学科很有用趣的有89人,占32%。

  5、学生不喜欢上述学科的原因中认为这门学科无趣的有78人,占28%,认为老师教学方法不好的有58人,占21%,因为自己成绩不好的有44人,占16%,因为不喜欢这门学科的老师的有41人,占15%。

  6、学生认为校园环境能对学*起到帮助作用的有216人,占77%。

  7、学生认为家庭能对学*起到帮助作用的有210人,占75%。

  8、学生认为学*兴趣受自身影响的有136人,占48%,受老师影响的有68人,占24%,受周围环境影响的有62人,占22%。

  9、认为学校、老师依靠开展学*方面的竞赛能提高学*兴趣的学生有185人,占66%,认为经常鼓励自己能提高兴趣的有83人,占30%。

  10、认为家长经常辅导自己做功课能提高自己学*兴趣的有123人,占44%,经常了解自己学*能提高学*兴趣的有100人,占36%。

  一、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语数的学*兴趣明显高于其他学科,而对英语、科学最不感兴趣。深究其中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第一,家庭因素。因社会竞争的压力、就业的困难,家长们盼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态可谓到了顶点。家长们总希望自己孩子将来能考取理想学校,到社会或工作岗位上时立于不败之地。在此心理支配下,家长只关注与升学有关的科目,其他的科目则不闻不问,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对其他的则关注过少。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孩子认为语数是重要学科,其他学科学不学则无所谓。

  第二,学校因素。在人事分工上,学校把绝大部分骨干教师安排去教语数,导致其他学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在教研活动上,学校重点开展语数教研活动,其他非考试科目基本上没有开展,教师的观念得不到更新,导致教学方法落后。在评价措施上,学校也向语数老师倾斜,导致其他学科教师工作没有热情,责任心不够,主人翁意识不强。

  第三,教师因素。教师片面追求分数,以分数来衡量学生优劣,导致学生偏爱语数,不关注其他学科,得不到全面发展。教师教学语言不生动,教学手段不灵活,评价措施不到位,教学设计不新颖,枯燥的课堂,学生索然无味。另教师人格魅力强弱,亲和力大小,对学生的学*兴趣也起到影响作用。

  第四,环境因素。社会、学校、家庭是学生学*、生活赖以进行的主要环境,环境的.优良潜在地干预着学生学*活动的过程,系统地影响着学*活动的效果。尽管这种影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对学生学*活动的重要性却是不容忽视的。良好的校园环境,团结向上的班级风气,和谐的家庭氛围能提高学生学*兴趣。反之,则影响学生的学*兴趣。

  第五,个人因素。学生大体知道自己的读书目的,但在行动上,他们并不是很认真地学*,对所学的东西不是抱有浓厚的兴趣和持久的注意力。语文、数学适用性强,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容易理解,他们就比较有兴趣,而学术性强难理解的科学、英语学生则不感兴趣。学生学*意志通常不是很坚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调查反思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厌学倾向比较严重,针对这一现状,课题组下阶段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实验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学*兴趣。

  1、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是提高学生学*兴趣的前提。一是从面向升学转向适应社会需求。学校教学质量观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如何更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彻底改变只重语数不重其他科目的做法,在教师分工上,教师专业发展上,教师评价措施上一视同仁。二是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向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确定不同的教育方案,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从无视人的发展规律转向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彻底摈弃加重学生负担,搞题海战术,无休止地进行考试的违背人的发展规律的错误做法,让学生轻轻松松来学*。

  2、提高教师素质

  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是提高学生学*兴趣的关键。提高教师的素质,要加大培训力度。

  (1)组织观摩学*。其一,定期聘请专家到学校讲学,聆听专家意见,接受专家指导。其二,与武汉市的名校接上帮扶对子,请他们学校教育前沿地带的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现身说法。其三,到同课题学校去学*观摩,开阔眼界,激活思维,吸取更多经验。

  (2)坚持读书学*。要求每位教师每月阅读一定量的理论书籍,提高教师理论水*,并要求教师每月做好1000字以上的自学笔记,写好一篇学*心得。

  (3)教师互动学*。一是开辟沙龙对话。以备课组为单位,间周集中一次,每位教师都带着困惑和疑问,作为探究者来参加沙龙对话。二是开设教研论坛。每月可集中一次,以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个带共性的话题展开讨论,让教师在辨析中成长。

  3、改善育人环境

  良好的环境能激发学生学*兴趣。一是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打算在教室走廊上张贴著名人画像,在文化长廊开辟科学家求学故事专栏,各个班级的布置要体现本班特色,黑板报、墙报的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兴趣。二是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教师经常家访,建立家校互访制度,此外,教师要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规律和科学育人的方法。通过家校的通力合作,把教育的出发点着眼于未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乃发展,减轻学生学*的压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兴趣。

  4、开展多彩活动。

  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爱活动爱表现是他们的天性。学校要针对学生实际,开展多种活动,如学科的竞赛活动,学*标兵的评比活动,优秀作业展评活动等。各班级也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活动,如百题无错评比活动,学科趣味游戏活动,数学艺术节活动,学生争章活动等。如此可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感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扭转学生的厌学情绪,同时学生渴望得到肯定的心理欲望也能得到满足。这样,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也能体会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5、建立和谐关系。

  一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迁移到喜欢他教的课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等的,他是构建互相激励和教学相长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爱学生,对学生要有宽容之心,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和理由,改变以往的教师权威。二是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影响到学生的学*情绪,能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投入到学*中去,各班可通过班会、队会的形式,来引导学生珍惜同学之间的情谊,互爱互助,共同进步。三是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严厉呵斥、横眉冷对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至于越来越讨厌学*。作为父母,在对孩子严格的同时还应该更多的把他们当朋友,多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寻找厌学的根源,帮助孩子找回学*的自信和兴趣,并在学*上给予孩子最大的帮助。

  总之,学生厌学现象问题不容忽视,只要我们学校、我们每个教师、每个家庭都重视起来,找出症结,努力想办法来改变这一现状。我想,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会把学*当作己任,培养良好的学**惯和兴趣,成为新世纪的有用之才。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3

  学生为何会厌学?情况如何?经过调查,我发现了初中生出现厌学心理人数所占比例最大。为了更好的开展研究工作,我对不同年龄阶层的学生进行了访谈,发现了大多数小学生对学*能表示出喜欢的心态,而这种喜欢,多是源于家长和老师教育的结果。出现厌学者最多的是初中学生,这与他们所处的年龄应该有很大的关系,其次,初中与小学的过度差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多数高中生能对自己的责任表示理解,所以表现出对学*并不反感,但也并非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基于以上调查,知道了学生对于学*的反感产生的最重要的阶段处于初中。由此,老师或家长对学生学*教育的关键时段是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对于学生为何会出现厌学的各种心理问题,我将分为小学、初中、高中来进行分析研究。

  1、小学

  我对某小学四年级一个班的44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38人对自己的未来有目标,因为年龄还较小,因此觉得他们的目标多为口号式的,例如:长大为祖国作贡献;长大当一名科学家。35位学生能够主动听讲,21人表示从未有过不想上课的念头,37位同学作业均是自己独立完成,39人表示喜欢上学。由此可见,小学生大部分还是喜欢学*的,很少有厌学者出现,但也不排除极少数的学生厌学。

  小学生多处于6至12岁,正处于学*能力的培养阶段,他们表现出对学*的喜爱是很正常的,但是由于他们还很小,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小学生出现不喜欢学*的情况多是由于上学使他们玩的时间减少了。游戏活动与学*活动相比,为什么不会出现"厌玩"呢?游戏一般没有功利性的目的及要求,它主要取决于兴趣。

  游戏的目的在其过程本身。而学*是一种艰苦而长期的、连续而不能任意间断的脑力劳动,它要求人们具备勤奋、刻苦、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等一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在某些学生那里存在的享乐思想、怕苦、怕难、懒散等一些不良的非智力因素是导致厌学的主观原因,也是厌学的一个经常性原因。

  从另一方面来说,小学生的坚持性还处于发展阶段,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要比**短,长时间从事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导致注意力转移,做错题是常事。做错题对小学生的作业行为是一种负强化,使学生越来越害怕做作业,厌烦作业。再有,为了“提高”自己孩子的水*,许多家长在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后,还要布置额外的作业让孩子做。这就使学生产生一种“苦海无边”的感觉,反正做完了作业还要再加,没有个完,也没个“奔头”,何不如坐在那里泡时间等睡觉。作业难度大,经过一定的努力仍无法解决时,一般情况下,学生会产生以下几种反应:

  (1)产生焦虑。因为做不出题目,担心老师的批评,担心家长骂自己笨,担心以后无法应付考试。

  (2)依赖别人。包括依赖家长帮助,同学帮助,抄袭别人作业等。

  (3)放弃不管。另外,由于小学生使用的教材,编写过程多注重于它的知识性、科学性、逻辑性,而很少或很难兼顾它的趣味性、娱乐性或生动性。再加上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上以课堂教学为主。一个由教师、学生及知识构成的传递系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运转,学生缺乏新鲜感,教学吸引力远不能与其它传递知识的`媒介相比。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学*兴趣。

  因此,当小学生出现了厌学的心理时,家长首先应该和他们交谈,小学生还处于一个自我意识未完全形成阶段,他们对家长的信任程度还很大,当然不排除部分学生心理上成熟的较早而产生的逆反心理。若交谈的效果并不好,家长可以采取给孩子多点玩的时间,但万万不可以因为玩而不学*,而是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劳逸结合,适当的处理好玩与学的关系。

  2、初中

  对某一中学里的100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只收回97份,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三个不同阶段的中小学生中,初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可能性最大。在问及是否喜欢学*时,43名初中生表示不喜欢,多数认为学*无聊,这与他们对于未来目标的不明确有很大关系,有28个学生选择了对于未来很迷茫,这是他们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了学*的动力自然不会喜欢学*,而选择喜欢学*的学生中大多是因为想要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当问及能否认真听讲时,有47位同学在遇到要求严格的老师时就听,不严格的老师就不听。有11个同学经常随便找理由给老师请假,有33位同学偶尔会出现这种状况。51位同学是因为老师的缘故而完成作业。*时小测验有6人表示懒得写,有10人找一份来随便抄抄,还有45人边做边和同学对答案。对于作业,有15人表示抄完就好,有23人边做边抄,还有34人边玩边写。

  以上的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初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小学生和高中生。从数据中显示,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是迫于老师的压力而听课和完成作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初中生年龄大部分在12至16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处于自我认同阶段,比起小学生,他们更相信自己;比起高中生,他们又没有很强的责任感。

  他们既不会完全听信家长的说词,自己又没有什么目标,玩的诱惑对于他们依旧很大,这样,学*对于他们很可能成为一件苦差事,厌学也就显得很自然。然而,家长大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愿望,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有出息,有前途,于是在学*上要求自己的子女能够考出好成绩,能够超越别人。

  因此一旦考不好,就不分青红皂白,也不管是客观上还是主观上的原因,不是打就是骂,这就无疑给孩子增加了心理压力,因而孩子不堪重压,自尊心受损,厌学的情绪随之产生,甚至离家出走,有的甚至还产生严重的后果,有些学生尽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希望能够考出一个好成绩来报答自己的老师和父母,但由于没掌握良好的学*方法,总结出一套循序渐进的学*经验,结果还是事倍功半,并且在考试中屡次遭受失败,因而产生了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天生就比别人笨,自己的命运注定要比别人差,无脸见同学、见老师、见父母,怕同学嘲笑,怕老师批评,怕父母打骂。

  而且,由于成绩差,自尊心不断受挫,由最初的惭愧、内疚,继而发展为“破罐子破摔”的毫不在乎,于是积极寻找学*以外的文体活动、不守纪律、寻衅闹事,甚至实施违法行为等给予消极补偿,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个学龄段学生的家长最应该引起注意,父母不管教或不善于管教,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

  强制型的家长对子女用压的办法,按其主观愿望逼迫孩子学*,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产生对学*的厌倦情绪;放纵型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导致子女懒学勤玩;宠爱型家长对子女百般溺爱,过度迁就,使孩子滋长了依赖性和懒惰性。此外,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会给子女心灵上造成创伤,使子女意志消沉而影响学*。同时,学校办学方向也有偏差或教育方法不当。一方面,在应试机制的作用下,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生身心负担过重,造成精神高度紧张,难以应付各种压力,由此产生厌学心理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学*目的、学*态度、人格等教育长期等闲视之,使学生缺乏学*动力。此外,一些教师厌恶、歧视后进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学*情绪低落。②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法不当。如重知识传授、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轻思想政治教育、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重学*尖子,轻多数学生的培养;脱离实际,讲课枯燥无味等。无论是望子成龙的家长,还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师,对学生的学*和升学都十分看重,无疑要对学生的学*施加各种压力,使学生整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人类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间消极情绪积累,容易产生厌恶反应。

  那么,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什么呢?对于家长来说,与孩子交谈时,点到为止,不宜过繁,否则埋藏在他们心底的抵触情绪的种子很容易萌发。但是,也万不能怕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一再迁就、放纵他们。及时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很重要,与老师一起帮助孩子是很好的方法,虽然他们有逆反心理,但大多数的初中生还是比较听老师的话的。这就

  要求教师们一定要以育人为本,*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重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因材施教,学着体谅孩子,尝试心灵沟通,与家长“双管齐下”,先向孩子敞开心扉,才能要求孩子们信任自己,如此一来,教育孩子亦非难事。

  3、高中

  对来自不同学校的100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实际收回52份,他们表现为,对于自己的未来,高中生多数表示有自己的追求,他们的追求都是较实际的,众多学生的目标是相同的:考入理想的大学。而高中生主动学*的时间则很短选择1小时和1到2小时的均有21人。29人偶尔会有不想上课的念头,有30人曾经有过随便找理由给老师请假的经历,36人认为只有好好学*才会有很好的出路。31人表示喜欢学*,19人表示不喜欢学*。在表示喜欢学*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在原因栏中填写的是迫于责任;不喜欢的多数表示:无法承受过大的压力。在对高中生的访谈中,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表示对于学*没有喜欢与不喜欢之谈,这是必须的喜欢不喜欢并不能决定什么,由于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和学校压力他们必须学*,这是一种责任。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

  (1)社会大环境是造成现在高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有了较大的提高,但高中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和道德取向也悄然改变着。尤其是社会上出现的某些不正之风及社会道德水*滑波等无不对学生的心理、思想意识产生消极影响。学校周边环境也需要整治,有些学生沉迷于游戏室、录相厅、网吧之中,对学*毫无兴趣而言。这些都严重地挫伤了高中生学*的积极性。

  (2)家庭关系不和是造成高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给子女的心灵留下了严重的创伤,致使他们不能把精力集中在学*上,如某校有位高三学生回家时,常看到父亲打母亲,内心感到十分痛苦。尤其是离婚后的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他们往往疏于对孩子的管教,把这些学生视为“包袱”,甩到学校里,懒得去管。这些学生对学*大都抱无所谓的态度,因而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3)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教育没有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变化,课堂教学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高举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这两面大旗下,一些学校还没有真正把它们落实到行动上来,或者讲开展得还很不深入。例如当今学校都在大力提倡研究性学*,如果能真正把它落实到处,学生的学*兴趣肯定会大增的。但是,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学校要思考如何尽快地把教育管理跟上去。学校一些从事一线教育的教师,未能依据学生的现状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仍然按照过去的模式,只顾完成授课任务,不注重调动学生兴趣。这些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4)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差,对现在所学的课程听不懂,缺乏学*兴趣。这些学生当中,可分四种情况:一种是普通班的暂时后进生占的比例较大,这些暂时后进生不是自愿来读书的,是父母自费择校硬逼着来的。第二种是在文化学*方面智商不太高。第三种是家庭溺爱的子女和单亲家庭的子女。第四种是来自教育落后地区的转学生。这些学生对学*信心不足,而借故迟到、旷课,在课堂上打闹,做恶作剧,他们往往不思悔改,与教师顶撞,更有甚者弃学出走。高中生在校学*期间,是他们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部分学生出现的厌学现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如果任其蔓延下去,势必给学生的身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同时,也势必败坏校纪校风,给学校形象造成伤害。

  高中生不喜欢学*但也不易产生厌学心理,因为他们已接*成年,能够很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因此,每一个高中生的家长都不必担心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他们都有很强的自

  控能力。也许有时候会出现暂时的迷茫但是他们的“超我”会很快的指导他们重新投入到学*生活当中。暂时的迷失,是不断调整自己状态与目标的动力,只要能够很快的找回方向对学*则有很大的益处。对于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家长应该尽可能的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感受,因为他们不再像小学生一样对家长有很大的依赖,他们的自我意识已基本形成,过多的管制会使他们产生较大的逆反心理,往往适得其反,所以*等是家长与高中生交流的最基本原则。

  小学、初中、高中是孩子成长的三个必经阶段,对于每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漫长的学*过程中很好的处理学*心情是很重要的,家长的关心也是必要的。就学*而言,初中则是最关键的时刻,厌学心里也最容易在此时产生,因此,这个阶段孩子的家长更应多关注孩子的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生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社会、家庭、学校都要行动起来,用爱心打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找回学*兴趣,从内心唤醒他们的学*积极性。要让他们树立责任感,懂得学*的重要性。人生的轨迹划过生命的天空,也许最璀璨的便是读书时代,十几年的书式生活难免会有所厌烦,然而,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前辈人辛苦创下的功绩即将掌握在他们手中。作为炎黄子孙,这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此,我呼吁所有的学生,珍惜光阴,努力学*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4

  中学生厌学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众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有相当比例的中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厌学情绪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演化成厌学症,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症不是简单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相加的结果,而是多种主客观、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机制。对于“厌学”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任其蔓延下去,势必给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防治厌学行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合作努力。

  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许多中学生认为:从小学到现在,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作业、考试、分数,简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样自然导致了厌学情绪的产生。老师的脸色难看,家长的唠叨难听,学*没有一点乐趣。而厌学情绪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厌学症。厌学症是目前中学生诸多学*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

  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行为上主动远离学*。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在学*活动中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特征一:表现为对学*目的存在认识偏差,认为读书无用。有人说:“读书越多,收入越少”,“文凭越高,待遇越低”。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对社会体脑倒挂,分配不公的主观反映,也是流传的一种社会偏见在学校中的折射。但无论如何,尽管这一观点现阶段已缺乏市场,对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特征二:表现为对学*态度存在认识偏差,消极对待学*。本来学*应是一种轻松愉快、富有吸引力的活动,但由于多种原因,却使学生讨厌学*。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学生勉强学*,却时常伴随着不愉快的体验。如紧张、焦虑、恐惧、羞愧、内疚、厌恶等。有的学生谈到学*就头痛,看到作业就心烦,听到考试就害怕,完全缺乏或者说失去了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好奇心,他们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学*。

  特征三:表现为对学*活动存在认识偏差,远离学*活动。他们好像感到只有离开学*才能达到心理*衡。他们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活动之中,一般不愿做作业,不认真听讲,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时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有的干脆弃学出走或辍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此外,学*成绩差,且每况愈下。

  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笔者十几年来通过与学生多方面交流,发现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症不是简单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相加的结果,而是多种主客观、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存在着复杂的成因机制。

  外部原因

  (一)社会因素

  1、社会大环境冲击着家长和学生的思想意识及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价值的体现也尚未被社会充分认可。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他们的思想意识产生消极的影响。有些学生由于耳濡目染了“暴发户”家长或周围人群的所谓潇洒的生活方式,对自己的学*目的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

  2、低俗文化的传播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强大冲击。社会上的不健康思潮、不良行为和不正之风,加上西方社会的精神垃圾以及乘虚而入的丑恶现象,无时不在侵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易接受新事物,易接受外界影响,而又缺乏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当低俗文化成了学生的追求时,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学*的追求和兴趣。

  3、校园周边环境差乱。不容忽视的是,不少网吧就开在校园附*。学生又不具备科学的分析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很容易沉迷于这些无聊的活动中,结果往往使学生忽视了学*,这也是现在学生出现

  厌学心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4、社会更加激烈的竞争给学生心理上造成的影响,即高压力产生的负面效应。压力过大,孩子没有时间休息,娱乐,因此学*没有兴趣,缺乏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出现厌学心理的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二)学校因素

  1、目前中学教育还存在重应试、轻素质的现象,“分数至上”仍有一定的市场。现在还有不少人为了抓“分数”,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在智育中又只注重与升学考试有关的课目,导致学生畸形发展,面临升学竞争压力,心理负担加重。

  2、外界的功利评价左右了教师的教育思想

  学校办学思想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很多中学教师心理压力很大,这些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学校领导、家长等因素,结果导致许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为了在评价中获得好成绩,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不少压力。一些班主任只重视成绩的不断攀升,忽视学生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造成大多数学生感到学*是一种痛苦的事,产生很大的厌学情绪。

  3、学生的学*负担过重。

  现在的中学生,有相当数量是早晨5点钟起床,一天要上八 九节课,中午被困在教室接受教师的“监督”学*,到晚上9点才能休息。双休日有着大量的作业,很少有节假日,这样的负担就是**也难以承受。学*负担过重已经成为学生学*痛苦、产生厌学情绪以及对学

  *丧失兴趣的主要原因。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学*兴趣的保护和培养。很多学生还没有真正领略到学*所带来的快乐,而从一踏进学校的那刻起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长期被动学*带来的只能是逆反心理状态。

  4、部分教师教学水*偏低。

  教师不注重教材、教法和学生心理的`研究,不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而是将学生置于题海之中。结果大量的机械式的作业使学生感觉到自己就像机器一样,整天忙忙碌碌而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形成了逃学、弃学、不愿学等消极行为反应模式,厌学情绪愈来愈重,最终导致厌学症形成。

  (三)家庭因素

  1、父母的高期望值所带来的负效应。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学*天赋条件,对待孩子的学*和成长,提出过高的要求。一些学生小学时成绩较好,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事实上,中学的学*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分数降低本属正常之事,但父母的过高期望会使孩子心理压力大大增加,家长人为地把子女的学*与痛苦体验联系起来。当孩子意识到我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这种期望值的时候,他就会放弃努力,产生厌学心理,严重的出现较明显的厌学现象,对学*失去兴趣,觉得学*就是为了应付父母对自己的要求。

  2、家庭教育方式不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成就评价方式极端化,他们只重视眼前的成绩,无法冷静、客观地以长远的眼光去对待自己的孩子,整日以压力、唠叨去驱使孩子,完全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当孩子达到他们所要求的目标时,就不惜“重金”满足孩子的欲望;而当孩子“不争气”时就冷眼对待,或放任不管,这都会对孩子的学*心态产生不良影响。

  内部原因

  (一)学*能力薄弱

  部分学生在文化学*方面先天不足:智商不高、能力缺乏,这类学生往往学*时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或者只会死读书,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来。这样,面对日益繁重的课业内容,自然产生厌学情绪。

  (二)个性特点不良

  如意志力薄弱,,一些学生上了中学后学*环境发生改变,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心理适应能力差,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无法正视自己,丧失自信心,消极地对待学*,从此一蹶不振。

  (三)学*行为盲目

  学*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学*动力。我曾经在一堂物理课上提问,“你为什么学*物理?”,结果*80%的学生表情很无奈,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学校要他们学*物理,个别学生的回答是“因为有物理

  考试”。这种为考试而学*的想法其实在学生中是很普遍的,他们根本就没意识到现在所学的学科对将来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那么学生失去学*兴趣是很自然的了。

  措施对策

  中学时期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他们中出现的“厌学”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任其蔓延下去,势必给学生的身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那么如何防治学生的厌学行为呢?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防治厌学行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合作努力。

  一、须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领导要建立和完善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树立起两个文明一起抓的现代社会发展观,努力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净化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网吧、网络游戏、电子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对中学生的诱惑力是巨大的。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期,一旦迷上此类场所,必将无心于读书,最终浪费了大好时光,遗憾终生。所以作为**要协调社会各方管理力量共同治理学校周边环境,整顿娱乐场所,努力消除由此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充分发挥学校在防治学生厌学现象中的主体作用

  1、学校内部要转变评价观念和课程结构。

  学校以分论质、唯分是求的做法必然导致教师教育行为的偏费。只用文化考分就把学生分成“优生”与“差生”,是片面的,也是很不科学的。其实每个学生都有潜能,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适合他们的学*内容和学*方法,他们都能学好,都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现代教育应该适应并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增加学校课程的多样性、层次性和选择性,从而增强学校教育对学生的适应性,让每个人在这个大千世界中能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会让每个学生对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学*的成功,避免厌学的产生。

  2、发挥学校各种力量,营造良好的学*环境。

  学校通过日常各种适合每个学生个性展示和能力发展的活动,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并使其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形成正确的人际关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如举办多种类型的文艺体育比赛,举办特长培训班,开展各种社团活动等等,营造良好的学*氛围和环境。这种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能够无声地起着教育人、改造人和鞭策人的作用。

  3、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强化其主体作用的发挥。

  班主任是学校最基层和最直接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一个班的班风和学*风气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班的班主任。班主任的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学生思想工作做得深入扎实,这个班学生的“厌学”现象肯定会少,学*风气肯定会好。因此班主任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切实提高课堂质量。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对教师无比信赖和崇敬,才会喜欢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前面在分析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中,其中一条是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尽管教师学识渊博,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但有些学生还是不愿听他的课而产生“厌学”情绪,结果是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学生则埋怨教师授课听不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教师要了解各个年龄段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和所教班级的班风、学风,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教育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该提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消化吸收。教学双方有了良好的认知基础,学生自然学得起劲,学*的积极性也会逐步提高。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防治厌学情绪的重要保证

  尽管社会和学校已经为防治厌学现象做了很大的努力,但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防治子女厌学情绪的重要保证。面对孩子的厌学,家长们该如何防治呢?

  首先,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行为*惯及生活方式。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在无意之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对学*的态度、学*行为*惯及生活方式等多会在子女身上有所体现。家长乐学好学,孩子受到这种学*氛围的熏陶,自然乐学上进。

  其次,家长应正确估计子女的学*能力。前面说过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结果南辕北辙。因此家长首先应冷静分析自己子女的天赋条件,事实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家长应努力让孩子体验到学*的快乐。

  总之,要让孩子从苦学、厌学变为喜学、乐学,需要家长循循善诱,耐心指点,家长要讲究引导方法。因为这个时期中学生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逆反心理较强,如果家长采用简单粗暴地处理方式,不仅不能很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且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将矛盾激化,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不能达到消除孩子厌学心理的目的。

  结论

  综上所述,中学生“厌学”,除学生自身的思想和文化素质较差外,也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家庭教育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注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齐抓共管,从严治校,那么,中学生的“厌学”现象就一定能够得到有效地扼止。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5

  一、调查目的

  初中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很多厌学情绪,有的逐步好转,也有的厌学情绪逐步加深。强烈的厌学情绪,对学生的学*行为影响很大。有的同学本来成绩很好的,却因为有了厌学情绪,而逐渐沦为成绩差的学生。而有的同学开始成绩不太好,却由于乐学,能够坚持学*,而逐渐转变为成绩好的学生。我们灵山中学的学生,生源质量不太好,为了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成绩,必须了解学生的学*情况,了解导致学生厌学的真正原因和主要原因。为此,我们展开了一项关于初中生学*情况的问卷调查。我们想通过本次调查,更为深入地了解大多数同学的心理状态。为以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扭转学生的厌学情绪,打开基础。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灵山中学初二年级16个班,抽取150名同学

  一般情况:海口市灵山中学地处市郊区,所以,生源相对不太好。每个班里都有比较多的同学在学*上存在困难。为了从整体上了解,接学生的学*成绩抽取了一部分同学。

  三、调查方式

  这项调查采取的是问卷调查方式,把抽取出来的学生召集起来,给每个学生一份调查问卷,让他们认真阅读提示语,然后进行填写回答问题,最后以无记名的方式上交。问卷有15道单选题。一共选了150名同学,发了150份问卷,收回了150份。其中一份由于答案全部选A,且答题时间极短,表现得极不认真,所以,认定为废卷。有效问卷共149份。

  四、调查时间

  20xx年5月1日——20xx年6月10日

  五、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共设计了十五个问题,主要调查:学生对厌学情绪的归因,有整体的,也有具体的;学生厌学情绪的发展过程;学生对老师和学校的情感。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老师和学校*时的作为是否存在突出问题。详细问卷见附件1。

  为了了解学生的厌学情况,制作了调查表。对灵山中学初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果,共收回150份问卷。其中一份是废卷,所有选项全部选A。有效问卷共149份。

  六、调查结果

  本课题小组对问卷的统计如下表

  1、学生对厌学情况的整体归因,选择最多的是学生自己;这说明一多半同学还是愿意从自身找原因的。但也有很多同学把厌学的原因归于其他因素。说明老师、学校、家庭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且对学生的影响虽不是最大,也是比较大的。初中阶段,学生集中在学校的时间很长,与家长在一起的时间很短,所以,家庭因素对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起的作用不大,学校与老师在因素是外因中比较突出的。这符合实际情况。说明学生的回答是认真的,具有相当的可信性。

  2、多数学生在学*中产生过快乐的情绪体验,没有快乐体验的同学人数是0,说明只要教学方法得当,都可以吸引学生学*。但偶尔才有一点学*乐趣的同学所占比例太大,出

  乎意料。说明学生学*内驱力不足,靠外部因素刺激学*的倾向明显。如果每一个学生都靠自己的内驱力学*,可以经常获得学*的乐趣,而不仅仅是偶尔。如果激发学生的学*内驱力,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3、学生自己想学好吗?当然想了。有多强烈?非常想学好的只占一半。这说明,既可以对一部分学生放心,让其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又要对别一半学生严加督促,以防其放任自流。

  4、学生上初中的目的是什么?最多的学生回答不是提高自己知识水*,不是提高自己的素质,而是为了考重点高中或中专。考重点高中或中专当然是一个目的,但初中办学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生对待上初中,有着急功*利的心理。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学什么?知识是一方面,重要的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只有明白了素质教育比应该教育更重要,才能让学生更自觉地把力量用到好*惯的培养方面。而不仅仅是读呀读,背呀背的.。

  5、学生的厌学情绪是普遍存在于各科学*中呢,还是存在于某些科目中呢?学生的回答是,某个别科目。所以,改变学生的情绪不需要普遍用力,只需要解决好个别学科老师的教学问题就行了。个别学科的老师要分析自己的教学情况,弄清楚自己的什么表现使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有重点是改正课堂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改革。

  6、学生对某学科有厌学情绪,为什么会有厌学情绪?选择最多的是学*起来吃力,学不会。让学生学会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要使自己的课浅显易懂,不做过难的题目。等等。解决难学的问题是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其次,学生对授课老师的人格魅力还是有需求的。有的老师,不能够让学生喜欢,导致学生不喜欢这一门课。努力提高老师的仪容仪表,规范老师的言行,提高老师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改变学生厌学情绪的一剂良药。

  7、正面教育一直是教育家及教育理论中强调最多的。学生最反感的教学行为是批评学生。无论是合理批评,还是不合理批评,都会给学生带去不良的心理感受。学生心情低沉时,学*起来自然没有劲头。所以,少批评,多鼓励,仍然是一句需要经常提醒老师的话。

  8、学生对班主任的工作是满意的,班主任个人素质与勤奋程度都为学生所认可。

  9、学生对学校的印象不太好的地方有两个方面:学*压力大和学校对学生生活不关心。学*压力大,不是灵山中这所特有的,而是所有的初**有的特征。学校对学生的生活不关心,却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多与学生交谈,尽力满足学生在生活中需要。或者定期让学生反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

  七、调查体会

  从调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自己的学*问题,是非常重视的,也是非常认真的。学生有着朴素的求上进的心理,也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同时也要求学校、老师能够给学生以帮助。学生非常欢迎来之老师方面的帮助,只要是有助于学生的事情,学生都积极配合。在此,非常感谢参与回答调查问卷的一百多个同学。

  从分析调查问卷结果上看,有些突出的问题令人感到心痛: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老师批评学生多,鼓励学生少;学生愿意得到帮助,渴望得到帮助,但却不是经常得到帮助。这些问题需要所有的老师想办法去解决。

  根据本次问卷调查过程中的所有感受和对调查结果的理性分析,我们想提出以下几点:

  1、各学科老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要求,了解自己的课堂不足,尽力去改正自己的不良教学行为;

  2、进行更细致的调查,用现代教育理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各位老师要把规范自己的言行当作重要的事去做,与学生交往,话要经过大脑,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4、多帮助学生,教给学生好的学*方法,督促学生养成好的学**惯。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6

  学生为何会厌学?情况如何?经过调查,我发现了初中生出现厌学心理人数所占比例最大。为了更好的开展研究工作,我对不同年龄阶层的学生进行了访谈,发现了大多数小学生对学*能表示出喜欢的心态,而这种喜欢,多是源于家长和老师教育的结果。出现厌学者最多的是初中学生,这与他们所处的年龄应该有很大的关系,其次,初中与小学的过度差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多数高中生能对自己的责任表示理解,所以表现出对学*并不反感,但也并非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基于以上调查,知道了学生对于学*的反感产生的最重要的阶段处于初中。由此,老师或家长对学生学*教育的关键时段是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对于学生为何会出现厌学的各种心理问题,我将分为小学、初中、高中来进行分析研究。

  1、小学

  我对某小学四年级一个班的44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38人对自己的未来有目标,因为年龄还较小,因此觉得他们的目标多为口号式的,例如:长大为祖国作贡献;长大当一名科学家。35位学生能够主动听讲,21人表示从未有过不想上课的念头,37位同学作业均是自己独立完成,39人表示喜欢上学。由此可见,小学生大部分还是喜欢学*的,很少有厌学者出现,但也不排除极少数的学生厌学。

  小学生多处于6至12岁,正处于学*能力的培养阶段,他们表现出对学*的喜爱是很正常的,但是由于他们还很小,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小学生出现不喜欢学*的情况多是由于上学使他们玩的时间减少了。游戏活动与学*活动相比,为什么不会出现"厌玩"呢?游戏一般没有功利性的目的及要求,它主要取决于兴趣。

  游戏的目的在其过程本身。而学*是一种艰苦而长期的、连续而不能任意间断的脑力劳动,它要求人们具备勤奋、刻苦、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等一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在某些学生那里存在的享乐思想、怕苦、怕难、懒散等一些不良的非智力因素是导致厌学的主观原因,也是厌学的一个经常性原因。

  从另一方面来说,小学生的坚持性还处于发展阶段,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要比**短,长时间从事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导致注意力转移,做错题是常事。做错题对小学生的作业行为是一种负强化,使学生越来越害怕做作业,厌烦作业。再有,为了“提高”自己孩子的水*,许多家长在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后,还要布置额外的作业让孩子做。这就使学生产生一种“苦海无边”的感觉,反正做完了作业还要再加,没有个完,也没个“奔头”,何不如坐在那里泡时间等睡觉。作业难度大,经过一定的努力仍无法解决时,一般情况下,学生会产生以下几种反应:

  (1)产生焦虑。因为做不出题目,担心老师的批评,担心家长骂自己笨,担心以后无法应付考试。

  (2)依赖别人。包括依赖家长帮助,同学帮助,抄袭别人作业等。

  (3)放弃不管。另外,由于小学生使用的教材,编写过程多注重于它的知识性、科学性、逻辑性,而很少或很难兼顾它的趣味性、娱乐性或生动性。再加上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上以课堂教学为主。一个由教师、学生及知识构成的传递系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运转,学生缺乏新鲜感,教学吸引力远不能与其它传递知识的媒介相比。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学*兴趣。

  因此,当小学生出现了厌学的心理时,家长首先应该和他们交谈,小学生还处于一个自我意识未完全形成阶段,他们对家长的信任程度还很大,当然不排除部分学生心理上成熟的较早而产生的逆反心理。若交谈的效果并不好,家长可以采取给孩子多点玩的时间,但万万不可以因为玩而不学*,而是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劳逸结合,适当的处理好玩与学的关系。

  2、初中

  对某一中学里的100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只收回97份,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三个不同阶段的中小学生中,初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可能性最大。在问及是否喜欢学*时,43名初中生表示不喜欢,多数认为学*无聊,这与他们对于未来目标的不明确有很大关系,有28个学生选择了对于未来很迷茫,这是他们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了学*的动力自然不会喜欢学*,而选择喜欢学*的学生中大多是因为想要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当问及能否认真听讲时,有47位同学在遇到要求严格的老师时就听,不严格的老师就不听。有11个同学经常随便找理由给老师请假,有33位同学偶尔会出现这种状况。51位同学是因为老师的缘故而完成作业。*时小测验有6人表示懒得写,有10人找一份来随便抄抄,还有45人边做边和同学对答案。对于作业,有15人表示抄完就好,有23人边做边抄,还有34人边玩边写。

  以上的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初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小学生和高中生。从数据中显示,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是迫于老师的压力而听课和完成作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初中生年龄大部分在12至16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处于自我认同阶段,比起小学生,他们更相信自己;比起高中生,他们又没有很强的责任感。

  他们既不会完全听信家长的说词,自己又没有什么目标,玩的诱惑对于他们依旧很大,这样,学*对于他们很可能成为一件苦差事,厌学也就显得很自然。然而,家长大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愿望,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有出息,有前途,于是在学*上要求自己的子女能够考出好成绩,能够超越别人。

  因此一旦考不好,就不分青红皂白,也不管是客观上还是主观上的原因,不是打就是骂,这就无疑给孩子增加了心理压力,因而孩子不堪重压,自尊心受损,厌学的情绪随之产生,甚至离家出走,有的甚至还产生严重的后果,有些学生尽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希望能够考出一个好成绩来报答自己的`老师和父母,但由于没掌握良好的学*方法,总结出一套循序渐进的学*经验,结果还是事倍功半,并且在考试中屡次遭受失败,因而产生了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天生就比别人笨,自己的命运注定要比别人差,无脸见同学、见老师、见父母,怕同学嘲笑,怕老师批评,怕父母打骂。

  而且,由于成绩差,自尊心不断受挫,由最初的惭愧、内疚,继而发展为“破罐子破摔”的毫不在乎,于是积极寻找学*以外的文体活动、不守纪律、寻衅闹事,甚至实施违法行为等给予消极补偿,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个学龄段学生的家长最应该引起注意,父母不管教或不善于管教,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

  强制型的家长对子女用压的办法,按其主观愿望逼迫孩子学*,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产生对学*的厌倦情绪;放纵型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导致子女懒学勤玩;宠爱型家长对子女百般溺爱,过度迁就,使孩子滋长了依赖性和懒惰性。此外,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会给子女心灵上造成创伤,使子女意志消沉而影响学*。同时,学校办学方向也有偏差或教育方法不当。一方面,在应试机制的作用下,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生身心负担过重,造成精神高度紧张,难以应付各种压力,由此产生厌学心理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学*目的、学*态度、人格等教育长期等闲视之,使学生缺乏学*动力。此外,一些教师厌恶、歧视后进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学*情绪低落。②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法不当。如重知识传授、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轻思想政治教育、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重学*尖子,轻多数学生的培养;脱离实际,讲课枯燥无味等。无论是望子成龙的家长,还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师,对学生的学*和升学都十分看重,无疑要对学生的学*施加各种压力,使学生整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人类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间消极情绪积累,容易产生厌恶反应。

  那么,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什么呢?对于家长来说,与孩子交谈时,点到为止,不宜过繁,否则埋藏在他们心底的抵触情绪的种子很容易萌发。但是,也万不能怕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一再迁就、放纵他们。及时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很重要,与老师一起帮助孩子是很好的方法,虽然他们有逆反心理,但大多数的初中生还是比较听老师的话的。这就

  要求教师们一定要以育人为本,*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重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因材施教,学着体谅孩子,尝试心灵沟通,与家长“双管齐下”,先向孩子敞开心扉,才能要求孩子们信任自己,如此一来,教育孩子亦非难事。

  3、高中

  对来自不同学校的100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实际收回52份,他们表现为,对于自己的未来,高中生多数表示有自己的追求,他们的追求都是较实际的,众多学生的目标是相同的:考入理想的大学。而高中生主动学*的时间则很短选择1小时和1到2小时的均有21人。29人偶尔会有不想上课的念头,有30人曾经有过随便找理由给老师请假的经历,36人认为只有好好学*才会有很好的出路。31人表示喜欢学*,19人表示不喜欢学*。在表示喜欢学*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在原因栏中填写的是迫于责任;不喜欢的多数表示:无法承受过大的压力。在对高中生的访谈中,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表示对于学*没有喜欢与不喜欢之谈,这是必须的喜欢不喜欢并不能决定什么,由于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和学校压力他们必须学*,这是一种责任。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

  (1)社会大环境是造成现在高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有了较大的提高,但高中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和道德取向也悄然改变着。尤其是社会上出现的某些不正之风及社会道德水*滑波等无不对学生的心理、思想意识产生消极影响。学校周边环境也需要整治,有些学生沉迷于游戏室、录相厅、网吧之中,对学*毫无兴趣而言。这些都严重地挫伤了高中生学*的积极性。

  (2)家庭关系不和是造成高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给子女的心灵留下了严重的创伤,致使他们不能把精力集中在学*上,如某校有位高三学生回家时,常看到父亲打母亲,内心感到十分痛苦。尤其是离婚后的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他们往往疏于对孩子的管教,把这些学生视为“包袱”,甩到学校里,懒得去管。这些学生对学*大都抱无所谓的态度,因而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3)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教育没有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变化,课堂教学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高举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这两面大旗下,一些学校还没有真正把它们落实到行动上来,或者讲开展得还很不深入。例如当今学校都在大力提倡研究性学*,如果能真正把它落实到处,学生的学*兴趣肯定会大增的。但是,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学校要思考如何尽快地把教育管理跟上去。学校一些从事一线教育的教师,未能依据学生的现状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仍然按照过去的模式,只顾完成授课任务,不注重调动学生兴趣。这些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4)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差,对现在所学的课程听不懂,缺乏学*兴趣。这些学生当中,可分四种情况:一种是普通班的暂时后进生占的比例较大,这些暂时后进生不是自愿来读书的,是父母自费择校硬逼着来的。第二种是在文化学*方面智商不太高。第三种是家庭溺爱的子女和单亲家庭的子女。第四种是来自教育落后地区的转学生。这些学生对学*信心不足,而借故迟到、旷课,在课堂上打闹,做恶作剧,他们往往不思悔改,与教师顶撞,更有甚者弃学出走。高中生在校学*期间,是他们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部分学生出现的厌学现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如果任其蔓延下去,势必给学生的身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同时,也势必败坏校纪校风,给学校形象造成伤害。

  高中生不喜欢学*但也不易产生厌学心理,因为他们已接*成年,能够很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因此,每一个高中生的家长都不必担心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他们都有很强的自

  控能力。也许有时候会出现暂时的迷茫但是他们的“超我”会很快的指导他们重新投入到学*生活当中。暂时的迷失,是不断调整自己状态与目标的动力,只要能够很快的找回方向对学*则有很大的益处。对于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家长应该尽可能的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感受,因为他们不再像小学生一样对家长有很大的依赖,他们的自我意识已基本形成,过多的管制会使他们产生较大的逆反心理,往往适得其反,所以*等是家长与高中生交流的最基本原则。

  小学、初中、高中是孩子成长的三个必经阶段,对于每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漫长的学*过程中很好的处理学*心情是很重要的,家长的关心也是必要的。就学*而言,初中则是最关键的时刻,厌学心里也最容易在此时产生,因此,这个阶段孩子的家长更应多关注孩子的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生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社会、家庭、学校都要行动起来,用爱心打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找回学*兴趣,从内心唤醒他们的学*积极性。要让他们树立责任感,懂得学*的重要性。人生的轨迹划过生命的天空,也许最璀璨的便是读书时代,十几年的书式生活难免会有所厌烦,然而,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前辈人辛苦创下的功绩即将掌握在他们手中。作为炎黄子孙,这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此,我呼吁所有的学生,珍惜光阴,努力学*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7

  一、调查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它给无数师生带来了福音。然而,我们在为素质教育大声喝彩的时候,同时也为不少青少年忧虑,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缺乏学*的动力,没有明确的学*目的,对此,教师也在犯难,“这书怎么越来越难教了”、“学生精力老是集中不起来”。不难看出,“厌学”已成了制约教育教学工作的瓶颈之一。中学生厌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如若不加重视,会加剧学生辍学和出走。因此对学生的厌学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治理。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初中生厌学现象的调查,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出初中学生厌学现象的表现、影响及其产生原因,从而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并帮助学生找到厌学的症结所在,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中去。

  三.调查方法

  1、对象:旧寨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学生共203人(其中包括初一年级85人,初二年级82人,初三年级36人)

  2、时间:20xx年11月

  3、调查方法:采取随机取样的办法,对本校部分学生的厌学情况进行分发调查问卷,随机问卷调查。

  四.结果与分析

  (一)厌学现象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

  所谓厌学,就是指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产生了厌倦学*的心理,进而在学*学科课程时,对知识失去了学*的兴趣,不再愿意学*的现象。

  其突出特点如下:

  第一,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睡觉,可以说为视上课为坐牢。

  第二,有的学生作业几乎不做,有的学生期末考试在5分钟完成选择题,然后就睡觉。

  第三,逃学、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

  (二)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初中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

  a、学*压力过重;(约50.7%)

  b.基础太差跟不上,(约36.9%)

  成绩差的学生,压力大,畏惧学*,导致越来越差,越差越不想学的恶性循环。个别学生喜欢学*的学科就想学*,而且会学得很好,感觉有意思;不喜欢的学科就不想学*,就不学。学*完全凭兴趣和爱好,没有自觉性。

  c、教师枯燥的教学方法(约26.1%)

  老师讲得太单调,没有幽默感,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课堂死板、枯燥、乏味,不吸引学生,激不起学生的学*兴趣,调动不起学生的学*积极性。

  d、家长期望过高(约22.2%)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在家里除了学校的`作业,另外给孩子安排大量作业,学生因此没有时间玩耍,从而感到心烦,不想学*。在家长看来,学生只能读书,不能玩耍,学生学*不好,考试不及格,父母要打、要骂,很少与孩子沟通。

  另外:

  1、学生感觉学*太单调太无聊(约16.3%)

  2、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不愿意学(约16.3%)

  3、不喜欢某老师(约11.3%)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学*的原因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学*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自身,当然学校、家长以及社会也成为许多孩子学*的压力制造者。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曾经有过厌学的想法,71、4%的学生认为厌学是正常现象,出现厌学情况时,有接*一半的学生选择了找信得过的师长和朋友解决。关于如何杜绝厌学现象,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找到解决学*的好的学*方法,把学*当做一种乐趣,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找老师解决。总的来看,影响学生学*的因素很多,导致学生厌学的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好多是应该能够改变的。厌学产生的后果和解决的方法也是千差万别,但是学生本身大多数还是希望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更好地投入到学*中去。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8

  1、对学*感兴趣的有216人,占76。8%

  2、学生最喜欢的二门课程依次是数学、语文,喜欢数学的有115人,占41%,喜欢语文的有84人,占30%。

  3、学生最不喜欢的二门课程是英语、科学。不喜欢英语的有66人,占23%,不喜欢科学的有43人,占15%。

  4、学生喜欢上述学科原因中认为老师教学方法好的有129人,占46%,认为这门学科很有用趣的有89人,占32%。

  5、学生不喜欢上述学科的原因中认为这门学科无趣的有78人,占28%,认为老师教学方法不好的有58人,占21%,因为自己成绩不好的有44人,占16%,因为不喜欢这门学科的老师的有41人,占15%。

  6、学生认为校园环境能对学*起到帮助作用的有216人,占77%。

  7、学生认为家庭能对学*起到帮助作用的有210人,占75%。

  8、学生认为学*兴趣受自身影响的有136人,占48%,受老师影响的有68人,占24%,受周围环境影响的有62人,占22%。

  9、认为学校、老师依靠开展学*方面的竞赛能提高学*兴趣的学生有185人,占66%,认为经常鼓励自己能提高兴趣的有83人,占30%。

  10、认为家长经常辅导自己做功课能提高自己学*兴趣的有123人,占44%,经常了解自己学*能提高学*兴趣的有100人,占36%。

  一、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语数的学*兴趣明显高于其他学科,而对英语、科学最不感兴趣。深究其中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第一,家庭因素。因社会竞争的压力、就业的困难,家长们盼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态可谓到了顶点。家长们总希望自己孩子将来能考取理想学校,到社会或工作岗位上时立于不败之地。在此心理支配下,家长只关注与升学有关的科目,其他的科目则不闻不问,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对其他的则关注过少。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孩子认为语数是重要学科,其他学科学不学则无所谓。

  第二,学校因素。在人事分工上,学校把绝大部分骨干教师安排去教语数,导致其他学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在教研活动上,学校重点开展语数教研活动,其他非考试科目基本上没有开展,教师的观念得不到更新,导致教学方法落后。在评价措施上,学校也向语数老师倾斜,导致其他学科教师工作没有热情,责任心不够,主人翁意识不强。

  第三,教师因素。教师片面追求分数,以分数来衡量学生优劣,导致学生偏爱语数,不关注其他学科,得不到全面发展。教师教学语言不生动,教学手段不灵活,评价措施不到位,教学设计不新颖,枯燥的课堂,学生索然无味。另教师人格魅力强弱,亲和力大小,对学生的学*兴趣也起到影响作用。

  第四,环境因素。社会、学校、家庭是学生学*、生活赖以进行的主要环境,环境的优良潜在地干预着学生学*活动的过程,系统地影响着学*活动的效果。尽管这种影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对学生学*活动的重要性却是不容忽视的。良好的校园环境,团结向上的班级风气,和谐的家庭氛围能提高学生学*兴趣。反之,则影响学生的学*兴趣。

  第五,个人因素。学生大体知道自己的读书目的,但在行动上,他们并不是很认真地学*,对所学的东西不是抱有浓厚的兴趣和持久的注意力。语文、数学适用性强,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容易理解,他们就比较有兴趣,而学术性强难理解的科学、英语学生则不感兴趣。学生学*意志通常不是很坚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调查反思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厌学倾向比较严重,针对这一现状,课题组下阶段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实验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学*兴趣。

  1、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是提高学生学*兴趣的前提。一是从面向升学转向适应社会需求。学校教学质量观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如何更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彻底改变只重语数不重其他科目的做法,在教师分工上,教师专业发展上,教师评价措施上一视同仁。二是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向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确定不同的教育方案,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从无视人的发展规律转向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彻底摈弃加重学生负担,搞题海战术,无休止地进行考试的违背人的发展规律的错误做法,让学生轻轻松松来学*。

  2、提高教师素质

  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是提高学生学*兴趣的关键。提高教师的素质,要加大培训力度。

  (1)组织观摩学*。其一,定期聘请专家到学校讲学,聆听专家意见,接受专家指导。其二,与武汉市的名校接上帮扶对子,请他们学校教育前沿地带的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现身说法。其三,到同课题学校去学*观摩,开阔眼界,激活思维,吸取更多经验。

  (2)坚持读书学*。要求每位教师每月阅读一定量的理论书籍,提高教师理论水*,并要求教师每月做好1000字以上的自学笔记,写好一篇学*心得。

  (3)教师互动学*。一是开辟沙龙对话。以备课组为单位,间周集中一次,每位教师都带着困惑和疑问,作为探究者来参加沙龙对话。二是开设教研论坛。每月可集中一次,以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个带共性的话题展开讨论,让教师在辨析中成长。

  3、改善育人环境

  良好的环境能激发学生学*兴趣。一是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打算在教室走廊上张贴著名人画像,在文化长廊开辟科学家求学故事专栏,各个班级的布置要体现本班特色,黑板报、墙报的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兴趣。二是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教师经常家访,建立家校互访制度,此外,教师要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规律和科学育人的方法。通过家校的通力合作,把教育的出发点着眼于未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乃发展,减轻学生学*的压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兴趣。

  4、开展多彩活动。

  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爱活动爱表现是他们的天性。学校要针对学生实际,开展多种活动,如学科的竞赛活动,学*标兵的评比活动,优秀作业展评活动等。各班级也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活动,如百题无错评比活动,学科趣味游戏活动,数学艺术节活动,学生争章活动等。如此可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感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扭转学生的厌学情绪,同时学生渴望得到肯定的心理欲望也能得到满足。这样,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也能体会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5、建立和谐关系。

  一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迁移到喜欢他教的课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等的,他是构建互相激励和教学相长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爱学生,对学生要有宽容之心,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和理由,改变以往的教师权威。二是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影响到学生的学*情绪,能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投入到学*中去,各班可通过班会、队会的形式,来引导学生珍惜同学之间的情谊,互爱互助,共同进步。三是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严厉呵斥、横眉冷对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至于越来越讨厌学*。作为父母,在对孩子严格的同时还应该更多的把他们当朋友,多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寻找厌学的根源,帮助孩子找回学*的自信和兴趣,并在学*上给予孩子最大的帮助。

  总之,学生厌学现象问题不容忽视,只要我们学校、我们每个教师、每个家庭都重视起来,找出症结,努力想办法来改变这一现状。我想,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会把学*当作己任,培养良好的学**惯和兴趣,成为新世纪的有用之才。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9

  由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学校布局重组,农民的经济观、教育观逐步发生变化,另外,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就业不容乐观,致使厌学情绪在不少学生中滋长、蔓延,即便是小学,也是如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多,生活水*也明显提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经济观、教育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考上大学和考不上大学都一样能到城里挣钱的思想给农村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学*无用”的思想,家长观念的影响以及社会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小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严重的甚至旷课逃学。“爱学是万善之源,厌学是万恶之源”,厌学现象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笔者*日走访了**市武**区部分乡镇学校,重点了解了农村小学生严学的表现,并针对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小学生厌学现象提出如何统筹解决的方法供参考。

  一、农村小学生厌学的表现

  (一)在学校里的表现

  当前,在许多小学里经常听到老师说某某学生不是笨,不是学*能力差,而是懒,不学,其实这就是厌学的表现。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小学生的厌学现象在学校里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到校比较迟。要么经常踩着铃声进教室,要么常常迟到,这些同学起床后,刷牙、洗脸、收书包、吃早点动作都很慢,出门后在上学路上也是东张西望,边走边玩。

  2、到了学校也不会马上拿出书来读。而是和周围同学说几句话,即使拿出书来,也是慢吞吞地翻,边翻边看同桌读哪里,他也跟着读那里。

  3、课堂上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够集中,思想易开小差。上一会就左顾右盼,几乎不会主动回答问题,小组合作学*也很少参同桌讨论他一般只听不发表意见、观点。老师布置了课堂作业要不混着不做,混到下课后抄同学的,要不就课堂上抄同学的,抄不到就乱做,测验各科几乎不及格。

  (二)在家里的表现

  小学生的厌学现象在家里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据观察,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一般在回家的路上是这逗留会,那逗留会,回到家都比较晚。

  2、到家后经常书包一扔就打开电视看,极少部分学生会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3、等家长问作业做完没有时,他才会拿出来做或是去问同学做哪里,甚至有时候他就说没作业。

  4、做家庭作业时如果父母在旁边监督的话,作业还基本认真,如果父母没有时间监督的话,就一塌糊涂。

  5、老师布置的非书面作业从来不做,对父母就说没有作业。当然,在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当中也有少部分同学在家比较听话,是个乖孩子。

  二、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枯燥乏味的教学与教师行为的失范导致学生厌学。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是引起小学生厌学最直接的原因。很多老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枯燥无味。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偏爱成绩较好、配合自己的学生。讨厌叛逆性、经常违反纪律、不听话、成绩较差的学生。处理学生的矛盾时难以做到一视同仁,喜欢的学生网开一面,而“问题学生”则不问青红皂白就进行惩罚。学生产生反感,就不会认真对待教师所教的课程。

  (二)学生困难、成绩不良与人际关系障碍导致自信心缺失。

  小学生感到学*困难的比例很高。*日,笔者调查走访了**市武**区六所乡镇学校(小学),小学生普遍感到学*困难的比例为一年级28.13%,三年级30%,六年级47.89%。一部分学生因为学*时遇到困难多没有及时克服导致基础不牢,课堂上不容易听懂,注意力无法集中,学*效果愈来愈差。在学*中感觉困难,举步维艰,让他们惧怕学*,自信降低。一部分小学生从小学*就失败很少成功过,他们已放弃学*,虽然知道学*的重要性但认定自己反正学不好而变得沮丧。也就是说,学生最初只是不会学*,没有掌握基本学*技能而已,并非教师眼中彻头彻尾的懒汉。

  师生关系也影响小学生的学*情绪。有些学生因为长相、穿戴不好、学*不突出、没有家庭背景等原因受到教师的歧视、拒绝。也有一些学生很安静,比较听话,不惹是非,在生活与学*中暴露的问题不明显,不易引起老师的注意,成为长期被教师忽视的群体。缺乏与教师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对教师反应冷漠,对班级活动和同学交往也失去兴趣,丧失自信,对一切都感到索然无味。而经常受到教师批评、处罚的学生与教师关系更坚张对立,他们反感或害怕教师,这种消极的情绪也会蔓延到学*上。

  (三)繁重的课业负担与过度学*使学生产生厌倦。

  在调查中学生认为老师布置作业太多的占26.76%,反映因家长布置作业和班造成作业太多的竟有70%,再加上社会上一些家教机构、特长班、补*班、提高班火爆,学生经常是出了这校门,进了那“校门”。负担过重抹杀了大部分学生的学*兴趣,学*特别好的对学*有兴趣,不觉得负担重,少量不学*的也不觉得重。感觉负担重的是中间一大部分,他们特别想考好,却难度太大,导致被动负担多,而主动学*少。

  (四)师长高度热情与背后的冷漠造成小学生心理落差很大。

  家长与教师把学*看得高于一切,赋予高度的热情,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将生活中所有一切都包办代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成绩,却不顾孩子的实际水*和学*能力。要求过高,不容许有任何懈怠,一旦孩子无法在学*成绩上达到自己要求时,家长就容易心理失衡,粗暴对待或悲观失望,这会造成学生对学*的恐惧感,失去信心,容易否定自己,对学*产生恐惧和厌倦。有些同学在遭遇困难时不仅得不到帮助,如遭家长的责骂、教师的批评,因此感觉非常无助,对自己产生怀疑。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讲,家长和教师是他的“重要他人”,如果反复对其倭化和贬低,其自尊和自我期待就会被像刀一般锋利的诿化语言斫削,慢慢成为教师所说的那种人而不能自拔。更可怕的是,当老师诿化一些学生时,其行为和态度也会影响其他学生对这些被贬者的看法。在中小学阶段,同伴生活在儿童成长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超过老师和家长的作用的趋势,如果被同伴排斥,那将是“天塌地陷”的感觉,造成小学生心理落差变大,进而产生惧怕学*、害怕失败的心理。

  (五)班额过大使大部分学生不能有效参与学*互动,学*处于观望状态。

  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大量学生向优质学校涌进,而薄弱或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班级规模较小的班级里,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容易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相反,班级规模较大,无论教师的教学水*如何高,也不可能顾及到所有学生,无论老师多有爱心也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同学,更不用说要帮助学生解决个人的学*困难了。绝大多数的同学不能参与到学*互动中去,渐渐地部分同学逐渐*惯了观望的态度,成为学*的旁观者,不再积极地参与到学*中去。

  (六)小学生的自身因素为小学生厌学提供了可能。

  发生认识论认为,学生认知水*影响了学*兴趣。学生间学*水*差异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渐增大,学生成长过程,既有所有学生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学生间学*水*差异不断分化的过程。学生自我评价方式从他评走向自评。他们开始置疑老师评价,教师评价不再是唯一权威,这使他们不再仅仅为追求教师评价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三年级开始,儿童道德判断进入可逆阶段,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了,对老师的要求随年级增高而逐步增加。不一定都听老师的话,当然也意味着对老师的要求有时不予配合,甚至是我行我素。

  综上所述: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除此之外还有不良的学*环境、方法、*惯和兴趣的缺乏使得小学生迷失学*方向,失去学*兴趣,心理包袱重,以至出现了“厌学”现象。

  三、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对策研究

  针对上述现象,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如何帮学生清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回归正道,从而健康自信地学*、成长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把研究性学*引进课堂,让学生全过程参与教学,在参与中获得成功。

  农村小学的教师需要转变观念,需要把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渗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这样,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里,就可以给学生的自主学*与个性自由伸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实践证明,依据学生的智力高低范围,在学生的生活*区选择探究专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构建知识网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学*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激励自己,获得学*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对成功的认同,首先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他们只要承认自己成功了,就会得到一种愉悦;如果教师也认为他们成功了,这种愉悦感就加强了;如果同伴也认为他成功了,这种成功感就更加强烈了。所以,我们改革教育教学的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极为明显。学生的乐学情绪明显增加。

  (二)教师、家长要有正确的评价观,为孩子创设积极的学*环境。

  学校、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家长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生对分数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和教师对分数的态度影响,教师、家长对学生分数不客观、不正确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学生学*积极性,影响其正确的学*态度的形成。因此教师、家长首先要形成正确的评价观,认识评分的意义,对学生获得的分数持积极的态度,切不能对于一些不能达到老师、家长所谓高分的学生,以挖苦、讽刺、打击的消极态度对待他们。特别是教师,应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做人的引导,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为家长也应正确看待学生的学*,学*成绩的差异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成功,应从长远看,而不是一日一时的分数,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总之,要使孩子能快乐地学*,健康地成长,学校、家庭要给他们创设一个适宜他们个性、智力发展的民主、宽松、愉悦、和谐的外部学*环境。

  (三)老师尽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过高的学*要求、过重的作业常常使学生精神紧张,身心俱疲。只有减轻学生负担,相对地压缩学*时间,才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学*不是机器,他们也需要休息。这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社会、学校及家庭要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通过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减少作业量来减轻学生的学*负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干的事,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够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中。

  (四)激发学*兴趣,树立学*的信心

  厌学的学生通常表出自卑,要再次激发他们的学*兴趣,重拾对学*的信心,只能从思想根源上下手,彻底转变对学*的观念,客观的认识自己的生存意义。首先,赏识教育很重要,不要忽视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教师和家长要用:“你真行”、“你是好样的”之类的话多激励孩子,使孩子树立向上的信心,鼓起前进的勇气,大胆地往前走。孩子是在犯错误中长大的,要用放大镜来看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不要总是抓住缺点不放,让孩子在不断的鼓励和肯定中增强自信心,对学*产生兴趣。其次,创造机会让孩子体验成功。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而笔者要说:“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多次失败,会使他们对学*失去兴趣,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我们应该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尝试成功,获得成功,“跳起来就能摘到桃子”。教师可运用“成功教育”手段,如在讲新课的头一天,先给后进生讲一遍,着重指出重难点,第二天上课时,让孩子能积极举手,成功回答出问题,他们的信心就足了。这样学生在成功的基础上不断获得新的成功,在小成功以后获得大的成功。成功越多,兴趣越浓;兴趣越浓,自信心越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的兴趣,孩子就乐学、爱学、会学,这为孩子一生的学*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五)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首先,社会是一所大学校,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无处不在,各种场所应加强学*的宣传,为学生营造学*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积极性。其次,人们早挣钱早成家的观念要转变,让他们明确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使用未成年民工的监察力度,严惩使用未成年民工的单位和个人,加强说服教育,让未成年人从返校园。第三,当今是网络时代,网络无处不在,青少年是网络应用的一个大群体,社会各个行业和部门都要切实负责,加大监管力度,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网络,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总之,矫正小学生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确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孩子以科学的教育、注重心理辅导,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10

  研究学生厌学的真实心理,分析产生厌学的原因,研究解决学生厌学的对策,降低学生厌学心理发生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重新点燃他们学*兴趣的火花,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困境,树立学*的信心,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为他们将来的学*和深造铺上坚实的奠基石。从而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

  本着这一目标,我课题小组对南区三年级七个班的550名学生的学*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本报告通过自拟厌学心理现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5.27%的小学生对音体美等小学科比较感兴趣,10.55%——21.8%的学生则对语数外等学科存在不同程度的冷漠、焦虑、反感甚至相抵触等心理问题。导致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因素有老师素质、作业过多、家长素质、学校教育、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研究小学生厌学心理,对于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具有健康心理的二十一世纪劳动者是学校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小学生的学*心理现状。

  2、当前小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3、当前小学生的厌学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采用选择题形式,涉及考试、作业,老师及其它方面,共计20道题,各题2——4个选项,另一个空白问答选项。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还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三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问卷内容:

  (一)请在你认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里打上“√”

  1、你喜欢写作业吗?

  A、喜欢()B、不喜欢()C、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

  2、每次考试时,你是什么心情?

  A、焦虑不安()B、紧张害怕()C、不当一回事()D、以上都不是()

  3、上课时,你的注意力集中吗?

  A、非常集中B、比较集中()C、不集中,容易走神,去想其他的事()D、不清楚()

  4、你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量、难易程度如何?

  A、作业太多,难度较大()B、作业量和难度适当()C、作业太简单,没劲()D、以上都不是()

  5、你的老师有没有因为你学*成绩不好而经常批评你?

  A、有()B、没有()C、有时有,有时没有()

  6、你的老师有没有因为你学*成绩不好而看不起你、不理你?

  A、有()B、没有()C、有时有,有时没有()

  7、当你在学*上遇到困难时,你的同学有没有帮助你?

  A、有()B、没有()

  8、你觉得你在班级里快乐吗?

  A、快乐()B、不快乐()C、有时快乐,有时不快乐()

  9、当你上课回答错误时,你的同学有嘲笑你吗?

  A、有()B、没有()C、有时有,有时没有()

  10、当你考试成绩很差时,你的同学有瞧不起你吗?

  A、有()B、没有()C、有时有,有时没有()

  11、当你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你父母怎样对待你?

  A、让你找到错误的原因,帮助你改正()B、教育、鼓励你要好好学*,争取好()C、批评、责骂、打你一顿()D、不一定()

  12、你的家长对你的期望和要求如何?

  A、过高()B、适当()C、不知道()

  13、你有没有因为迷上电视或电脑、电子游戏而不写作业?

  A、有()B、没有()C、有时有,有时没有()

  14、你是不是觉得不用读书也能赚大钱?

  A、是()B、不是()C不知道()

  15、你喜欢科目是?【可以选多个】

  A语文()B数学()C英语()D体育()E美术()F音乐()G思品()

  16、喜欢的原因?【可以选多个】

  A无作业()B可以玩()C可以做实验()D有趣()E喜欢这门课的老师()F老师讲课生动()

  17、不喜欢哪门学科的主要原因?【可以选多个】

  A.作业太多()B.上课很无聊()C.不喜欢这门课的老师()

  18、你喜欢的作业形式是?

  A口头()B书面()C动手操作()

  19、你不完成作业的原因【可以选多个】

  A不会()B不想写()C想看电视()D想玩()E对这门课不感兴趣()

  20、你最喜欢下面哪种学*方法?【可以选多个】

  A听讲()B讨论()C练*()D游戏()E教学用具()F其它(说详细)()

  (二)你能写出你不愿意学*的原因吗?

  三、调查结果:

  调查统计表明问卷调查结束后,我们逐一统计各选项所占百分率,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结论:因具体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同,学生情况的差异等原因,在个别选项会出现较大差异,但整体上看,情况是相似的,说明我校存在的问题实质上也是我市小学应该共同面对的问题。

  (一)厌学原因的分析

  我们经过长期观察,深入调查研究,结合问卷调查和个例访谈,得出造成孩子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厌学是家庭、社会、学校,还有孩子自身的认知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究其实质,学生的学业负担、精神压力过重;教师的素质还不尽如人意;学生精神家园的失落;教师过分看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略学生的内心感受,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等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1)家庭因素

  ①过分溺爱,放任自流

  虽地处县城,但诸多孩子因父母在城区买了楼,他们为生计而奔波或外出打工,造成了一大批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人疼爱第三代,加上觉悟比较低,对“小皇帝”百依百顺,就造成了这些学生的依赖性强,懒惰思想严重,导致这些学生缺乏责任心与自制力,上课自由散漫,把在家中养成的坏*惯带到学*上来。久而久之,学*自然跟不上,越是跟不上,越是不想学,形成了恶性循环,很难提高上去。

  还有一部分家长给孩子宣传“读书无用论”,给孩子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我校五年级某班有这样一位这家长。他的儿子在学校里整天下课生龙活虎,上课打瞌睡,作业从来不做,写的字像甲骨文,完全无法辨认,老师教育他还不以为然。实在无奈,请来家长,那家长的一番言论让班主任无所适从:“哎呀,老师,你想开一点,像我,小学毕业,开了个公司,现在照样发财,他的成绩上不去,你就随他去吧!孩子过得开开心心就行了!”……一个孩子在这样的思想中长大,真是被毁了!!!

  ②要求过严,态度粗暴

  有些父母确实认为读书很重要,但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有限,他们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认为“棍棒下出人才”,我所教的班有个学生孙某,行为*惯比较差,对同学存在着暴力倾向,对老师也不太尊重,成绩更是不用提了,对学*有强烈的抗拒心理。后来才了解到,由于他是农村男孩,母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不懂得如何关注他的学*,为了让孩子成绩好,几乎每天对着孩子言辞苛刻,一出现错误就被母亲责骂甚至挨打。在这个过程中,母亲没有培养起来孩子正确的学*观念和学*行为,反而养成了孩子对学*的排斥行为。在低年级时母亲的行为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当孩子进入七岁八岁万人嫌的.叛逆期,母亲的一如既往的管教方式和孩子的心理成长欲求必然产生巨大的冲突,从而导致厌学情绪的严重化。后来,我试着和他的家长交流过,在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他母亲不是一味地暴力,其实是个很负责任的家长,但因为自己的文化水*有限,对于儿子的教育选择了“简单易行”的暴力方法。我这样对那个家长说:“拳打脚踢只会换来孩子的叛逆和憎恨,他就会更加放纵自己的言行,物极必反,你这样教育是与你的本意背道而驰的,你必须立刻停止,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家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我不知道她是否真的会有所改变,我所能做的就是在学校里多关心这个学生,不能再让他觉得自己很垃圾,要帮他重新树立信心,也许他的坏表现只是为了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注意,让我们去关心他。毕竟,他太缺乏爱了。

  ③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温暖

  我们都知道,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氛围是孩子成长的保障。如果一个孩子知道累了,有父母的怀抱可以依靠,受委屈了,有父母为他擦拭眼泪,考得不好,父母会和他一起寻找原因,帮助他,鼓励他……孩子没有了这些后顾之忧,他当然能全心全意去学*。相反地,一个充满“战争”气氛的家庭,只能给孩子带来焦虑和不安。孩子没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环境,心理上有压力,就没有心思学*,就容易引起厌学情绪。

  ④家长的期望过高

  “望子成龙”是绝大部分家长毕生为之所奋斗的,他们把自己曾经的遗憾,对未来的憧憬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小学课程家长能辅导,再加上学生独立意识不强,容易接受家长管教,父母为孩子订资料,请家教,节假日带孩子学*这个,培训那个,为使孩子成绩达到家长的要求,往往采用物质刺激和体罚或变相体罚来孩子,这种方式产生的效果不仅是极短暂的,更是有伤学生身心健康的,这种刺激一旦消失,学生会回到毫无约束的状态,开始不爱学*,产生厌学心理。

  (2)学校教育因素

  ①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年来,人们在对教育目的的理解上出现片面性,一些学校把基础教育的功能狭隘化,以“应试教育”代替了全面发展的教育。

  在我们学校,虽不断强调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但仍有个别老师靠课下布置大量作业来提高质量,教师往往为抢时间,赶进度,牺牲了孩子的天性和本来可以健全的人格,使孩子们的个性受到严重的压抑。由于学生自控能力,学*自觉性等有限,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有的学生精神恍惚,产生学*焦虑症,重负下的孩子*惯于被动应付,主动性,积极性和竞争能力差,对学科厌倦。

  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当

  有时,老师由于急躁的情绪或一时不冷静说出一些过火的话,如:“你真是咱们班的害群之马,我怎么会遇到你这样的学生?” “你真是无药可救了,还是回家自学去吧!” “你永远也学不好,你要能及格,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 “对你讲话就是对牛弹琴!”……这些定性的话,消极的断言,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了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使学生与老师产生对立情绪,自我否定,最终引发厌学症。

  3、学生本身的因素

  ①缺乏良好的学**惯和学*方法。

  不好的学**惯和学*方法会给学生增加许多阻力,不断的挫折感降低了学生的自信心,造成精神苦闷,久而久之对学*失去兴趣。就拿我自己作个例子:初一的时候数学考年级第一,学*劲头十足,到了初三,数学试卷经常一片空白,想到深更半夜也下不了笔,太痛苦了,后来就对数学彻底厌烦了,讨厌上数学课,看到数学试卷就开始焦虑,就是所谓的厌学症。

  ②缺乏正确的学*目标和学*动机。

  很多学生将学*看成是完成父母老师交给的任务,缺乏内在动力和兴趣,不愿学*。

  (二)小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正

  1、老师和家长要默契配合,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帮助学生制定符合他的学*策略,鼓励孩子要尽自己最大努力,相信自己。比如,教师家访时,不要总是“告状”,家访时,“报喜”有时比“报忧”更管用,万不可两面夹攻学生,这样学生会觉得老师和家长都对他绝望了,更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比读书考试更重要。

  2、减轻学业负担,让学生在学*上有轻松感,成功感。

  每当克服了种种困难获得了某种知识时,人的心理上就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很棒的,就会产生继续探求的动力。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对学情充分了解,并且坚持表扬为主的原则。以我自己的课堂作为一个例子,一般来说,我喊学生回答问题的顺序是:中等生—学困生—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呢?上课伊始,我都会先复*一下上节课所学内容,由于是复*,叫优等生是浪费时间,但如果一开始就叫学困生,那么他会因为紧张或真的忘记了而什么都说不出来,所以我先选中等生回答,相当于是对学困生的一个提醒,唤起他们的回忆,然后再叫他们回答问题。这时候他们回答问题就简单多了,我还能趁机多给他们一些表扬。上新课后,都是先让优生发挥,一来给其他人做个榜样,二来也不能忽略优生,他们的学*动机也需要不断强化,然后再叫中等生,学困生,这样循序渐进,大家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学到了东西,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学生就会有学*的劲头。

  3、丰富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不同学生的天赋表现在不同方面,有的学困生画画很好,足球踢得好等等,如果把他们硬逼在学*上,反而会渐渐泯灭其他的优点,最后这个孩子就真的一点梦想都没有了。所以可以丰富课外活动,让他们施展自己的特长,让他们得到同学佩服的目光,让他们能够代表班集体争光,孩子的心灵变得光明了,那么内心阴暗的想法就少了,能减少他的厌学心理。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需要爱,需要各方面的呵护。孩子的心灵是美好的,同时又是脆弱的,我们都要用心去浇灌。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合集十篇扩展阅读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合集十篇(扩展1)

——学生厌学调查报告 (菁华3篇)

学生厌学调查报告1

  什么原因使得学生在十二年寒窗苦读后变得不爱学*?采访中学生家长刘女士激动地说,她的儿子从小学、中学到高中都很优秀,高考的分数也不低,家里怎么也想不到,到了大学,他竟会变成这个样,还要被退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导致大学生"厌学症"的原因主要分为学生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

  学生自身因素

  一是一些学生起点低、基础差。林峰认为,*年来高校大幅扩招,但与此同时,学生的质量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差距。这种情况下,虽然一部分学生能够进入大学校门,但少了外部压力与补课等辅助手段的他们必然学*吃力,甚至一蹶不振。

  二是一些学生心态浮躁、目光短浅。经历了"头悬梁、锥刺骨"的高考阶段,许多学生以为一走进大学校园就万事大吉,于是开始吃喝玩乐、得过且过,没有好好的调整心态,也缺乏积极的学*态度,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三是对自己所学专业没有兴趣。*人才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沈阳市人才中心主任孟庆伟表示,一些大学生所读专业并非自己喜好,而由家长或学校包办填志愿,有调查显示,学生自初中开始,学*的原动力来自家长的就占到了三分之二还多,家长急于让孩子弥补自己没上过大学的遗憾,这就导致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即便有余力学*也不愿好好去学。一项调查显示,在一些高校,因不喜欢所学专业而厌学的学生比例竟高达40%!专家认为,厌学已成为大学生的群体现象,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山东一所高校的小刘高中毕业按照父母的意志填报了财务专业,可是他自幼喜欢文学,向往当一名新闻记者,枯燥的数字常常令他不知所云。在这种状态下,大学生活味同嚼蜡,而要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小刘只能对记者发出一句与年龄极为不符的感叹:"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外部因素

  一是学校教育教学方式不当。孟庆伟认为,学生厌学与学校的教学方法、教师素质、教材质量均有一定关系。高校扩招后,教师、图书馆、实验室等有限的教育资源被迅速稀释,几百人同时上课、一学期没有点名、提问,教师上课照本宣科,考试前圈重点、划范围,考题出得越来越简单,这就导致学生屡屡逃课。此外,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严重滞后,在一些高校,什么专业火就开设什么专业,WINDOWS广泛应用时,还在天天讲DOS操作系统,机械专业没有实践课,经济类的课堂上讲的是多年前的案例……这种情况下,学生不愿在课堂里"耗时间",宁可逃课去学外语、学开车。

  二是就业压力使大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学校学到的大量知识在毕业后不能得到应用,这不仅削弱了学生的学*劲头,也让一些学生对未来充满畏惧感。一些学生自嘲说,大学生到处都是,有什么用?还不如民工。这些学生一味自艾自叹,甚而消极失望,自暴自弃,产生极度厌学情绪。

  三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金钱万能、读书无用"的观点在学生中仍有一定市场,山东一所高校中文系的小李颇有商业头脑,去年他给一家公司代理校园手机卡,抓住大一新生入学的机会,手下招集了20多人,发了一笔小财。小李说,现在就算好好学*将来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还不如抓紧时间多交一些朋友,掌握一些"经商之道"。一些大学生表示,现在找工作都要凭"关系",走"后门",否则学*再好,也无人问津。因此在高校里,就出现了有"关系"的不重视学*,没"关系的"的学*劲头也不足的现象。

  缓解厌学要从教育体制改革入手

  如何缓解大学生厌学现象?有关教育专家建议,首先应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入手,革除旧的教育观念、陈旧的教材,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门诊主任翟静说,现在年复一年的应试教育方式让学生背上了沉重的课业和心理包袱,苦不堪言,学生只是在压力下学*,根本没有一丝一毫对学*的兴趣,自然一上大学就觉得"学够了","学烦了"。翟静建议,学校不仅是教学,还要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品行、情操。高校教给学生的不一定是知识,而是要打造有适应能力的人。要改变大学里填鸭式的教学和死记硬背的考试模式,开展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发挥学生学*主动性,培养学生动手事件能力,还给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的时间和机会,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不让我们的学生成为精神畸形的高分低能者。

  其次是加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正确对待基础薄弱学生。孟庆伟说,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面临适应社会、处理人际关系和生长发育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兴趣和学*成绩,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针对这些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和恰当的指导。大学生厌学有多种原因,如家庭经济困难等,如果教师能及时妥善地帮助解决好这些问题,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和学*成绩。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的增加导致做学生思想工作的难度加大,目前的辅导员、德育教师的数量、能力远远不够,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多渠道提高自身素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加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孟庆伟说,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爱的氛围里学*和生活,如经常肯定和赞扬学生,能大大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充满爱心的鼓励,会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一些学*基础差的学生,专家认为,学校不应单以成绩好坏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应区别对待,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应该用多种标准综合看待学生,坚持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善于发现每位学生身心的积极因素,使每个人都能体验到成功感,看到自己的价值,这样才能避免逃学等自暴自弃的行为。

  辽宁省教育厅有关专家建议,高校应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认同学校,形成归属感。如通过组织文学社、戏剧社等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并最终靠这种校园主流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学生,影响学生群体的舆论导向。

  此外,一些高校管理者建议,学校应积极探索扩招之后的新型管理办法,加强对大学生的约束和管理,给学生适当的压力,使学校对学生既有堵又有疏,才能有效防止学生厌学、弃学。

  厌学原因:

  1 外界诱惑

  网游

  2 专业无聊

  没有填报到自己喜欢的专业

  3 迷惘

  不知道将来要干什么,没有目标

  4 失落

  大学和高中的落差

  5 孤独自闭

  离开家了,不知道怎样过群居生活,和同学相处

学生厌学调查报告2

  一.调查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它给无数师生带来了福音。然而,我们在为素质教育大声喝彩的时候,同时也为不少青少年忧虑,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缺乏学*的动力,没有明确的学*目的,对此,教师也在犯难,“这书怎么越来越难教了”、“学生精力老是集中不起来”。不难看出,“厌学”已成了制约教育教学工作的瓶颈之一。中学生厌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如若不加重视,会加剧学生辍学和出走。因此对学生的厌学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治理。

  二.调查目的:

  通过对初中生厌学现象的调查,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出初中学生厌学现象的表现、影响及其产生原因,从而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并帮助学生找到厌学的症结所在,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中去。

  三.调查方法

  1。对象:旧寨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学生共203人(其中包括初一年级85人,初二年级82人,初三年级36人)

  2。时间:20xx年11月

  3。调查方法:采取随机取样的办法,对本校部分学生的厌学情况进行分发调查问卷,随机问卷调查。

  四.结果与分析

  (一)。厌学现象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

  所谓厌学,就是指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产生了厌倦学*的心理,进而在学*学科课程时,对知识失去了学*的兴趣,不再愿意学*的现象。

  其突出特点如下:

  第一,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睡觉,可以说为视上课为坐牢。

  第二,有的学生作业几乎不做,有的学生期末考试在5分钟完成选择题,然后就睡觉。

  第三,逃学、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

  (二)。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初中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

  a、学*压力过重;(约50。7%)

  b.基础太差跟不上,(约36。9%)

  成绩差的学生,压力大,畏惧学*,导致越来越差,越差越不想学的恶性循环。个别学生喜欢学*的学科就想学*,而且会学得很好,感觉有意思;不喜欢的学科就不想学*,就不学。学*完全凭兴趣和爱好,没有自觉性。

  c、教师枯燥的教学方法(约26。1%)

  老师讲得太单调,没有幽默感,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课堂死板、枯燥、乏味,不吸引学生,激不起学生的学*兴趣,调动不起学生的学*积极性。

  d、家长期望过高(约22。2%)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在家里除了学校的作业,另外给孩子安排大量作业,学生因此没有时间玩耍,从而感到心烦,不想学*。在家长看来,学生只能读书,不能玩耍,学生学*不好,考试不及格,父母要打、要骂,很少与孩子沟通。

  另外:

  1。学生感觉学*太单调太无聊(约16。3%)

  2。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不愿意学(约16。3%)

  3。不喜欢某老师(约11。3%)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学*的原因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学*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自身,当然学校、家长以及社会也成为许多孩子学*的压力制造者。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曾经有过厌学的想法,71.4%的学生认为厌学是正常现象,出现厌学情况时,有接*一半的学生选择了找信得过的师长和朋友解决。关于如何杜绝厌学现象,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找到解决学*的好的学*方法,把学*当做一种乐趣,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找老师解决。总的来看,影响学生学*的因素很多,导致学生厌学的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好多是应该能够改变的。厌学产生的后果和解决的方法也是千差万别,但是学生本身大多数还是希望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更好地投入到学*中去。

学生厌学调查报告3

  中学生厌学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众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有相当比例的中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厌学情绪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演化成厌学症,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症不是简单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相加的结果,而是多种主客观、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机制。对于“厌学”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任其蔓延下去,势必给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防治厌学行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合作努力。

  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许多中学生认为:从小学到现在,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作业、考试、分数,简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样自然导致了厌学情绪的产生。老师的脸色难看,家长的唠叨难听,学*没有一点乐趣。而厌学情绪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厌学症。厌学症是目前中学生诸多学*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

  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行为上主动远离学*。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在学*活动中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特征一:表现为对学*目的存在认识偏差,认为读书无用。有人说:“读书越多,收入越少”,“文凭越高,待遇越低”。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对社会体脑倒挂,分配不公的主观反映,也是流传的一种社会偏见在学校中的折射。但无论如何,尽管这一观点现阶段已缺乏市场,对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特征二:表现为对学*态度存在认识偏差,消极对待学*。本来学*应是一种轻松愉快、富有吸引力的活动,但由于多种原因,却使学生讨厌学*。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学生勉强学*,却时常伴随着不愉快的体验。如紧张、焦虑、恐惧、羞愧、内疚、厌恶等。有的学生谈到学*就头痛,看到作业就心烦,听到考试就害怕,完全缺乏或者说失去了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好奇心,他们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学*。

  特征三:表现为对学*活动存在认识偏差,远离学*活动。他们好像感到只有离开学*才能达到心理*衡。他们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活动之中,一般不愿做作业,不认真听讲,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时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有的干脆弃学出走或辍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此外,学*成绩差,且每况愈下。

  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笔者十几年来通过与学生多方面交流,发现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症不是简单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相加的结果,而是多种主客观、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存在着复杂的成因机制。

  外部原因

  (一)社会因素

  1、社会大环境冲击着家长和学生的思想意识及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价值的体现也尚未被社会充分认可。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他们的思想意识产生消极的影响。有些学生由于耳濡目染了“暴发户”家长或周围人群的所谓潇洒的生活方式,对自己的学*目的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

  2、低俗文化的传播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强大冲击。社会上的不健康思潮、不良行为和不正之风,加上西方社会的精神垃圾以及乘虚而入的丑恶现象,无时不在侵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易接受新事物,易接受外界影响,而又缺乏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当低俗文化成了学生的追求时,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学*的追求和兴趣。

  3、校园周边环境差乱。不容忽视的是,不少网吧就开在校园附*。学生又不具备科学的分析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很容易沉迷于这些无聊的活动中,结果往往使学生忽视了学*,这也是现在学生出现

  厌学心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4、社会更加激烈的竞争给学生心理上造成的影响,即高压力产生的负面效应。压力过大,孩子没有时间休息,娱乐,因此学*没有兴趣,缺乏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出现厌学心理的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二)学校因素

  1、目前中学教育还存在重应试、轻素质的现象,“分数至上”仍有一定的市场。现在还有不少人为了抓“分数”,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在智育中又只注重与升学考试有关的课目,导致学生畸形发展,面临升学竞争压力,心理负担加重。

  2、外界的功利评价左右了教师的教育思想

  学校办学思想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很多中学教师心理压力很大,这些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学校领导、家长等因素,结果导致许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为了在评价中获得好成绩,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不少压力。一些班主任只重视成绩的不断攀升,忽视学生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造成大多数学生感到学*是一种痛苦的事,产生很大的厌学情绪。

  3、学生的学*负担过重。

  现在的中学生,有相当数量是早晨5点钟起床,一天要上八 九节课,中午被困在教室接受教师的“监督”学*,到晚上9点才能休息。双休日有着大量的作业,很少有节假日,这样的负担就是**也难以承受。学*负担过重已经成为学生学*痛苦、产生厌学情绪以及对学

  *丧失兴趣的主要原因。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学*兴趣的保护和培养。很多学生还没有真正领略到学*所带来的快乐,而从一踏进学校的那刻起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长期被动学*带来的只能是逆反心理状态。

  4、部分教师教学水*偏低。

  教师不注重教材、教法和学生心理的研究,不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而是将学生置于题海之中。结果大量的机械式的作业使学生感觉到自己就像机器一样,整天忙忙碌碌而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形成了逃学、弃学、不愿学等消极行为反应模式,厌学情绪愈来愈重,最终导致厌学症形成。

  (三)家庭因素

  1、父母的高期望值所带来的负效应。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学*天赋条件,对待孩子的学*和成长,提出过高的要求。一些学生小学时成绩较好,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事实上,中学的学*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分数降低本属正常之事,但父母的过高期望会使孩子心理压力大大增加,家长人为地把子女的学*与痛苦体验联系起来。当孩子意识到我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这种期望值的时候,他就会放弃努力,产生厌学心理,严重的出现较明显的厌学现象,对学*失去兴趣,觉得学*就是为了应付父母对自己的要求。

  2、家庭教育方式不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成就评价方式极端化,他们只重视眼前的成绩,无法冷静、客观地以长远的眼光去对待自己的孩子,整日以压力、唠叨去驱使孩子,完全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当孩子达到他们所要求的目标时,就不惜“重金”满足孩子的欲望;而当孩子“不争气”时就冷眼对待,或放任不管,这都会对孩子的学*心态产生不良影响。

  内部原因

  (一)学*能力薄弱

  部分学生在文化学*方面先天不足:智商不高、能力缺乏,这类学生往往学*时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或者只会死读书,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来。这样,面对日益繁重的课业内容,自然产生厌学情绪。

  (二)个性特点不良

  如意志力薄弱,,一些学生上了中学后学*环境发生改变,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心理适应能力差,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无法正视自己,丧失自信心,消极地对待学*,从此一蹶不振。

  (三)学*行为盲目

  学*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学*动力。我曾经在一堂物理课上提问,“你为什么学*物理?”,结果*80%的学生表情很无奈,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学校要他们学*物理,个别学生的回答是“因为有物理

  考试”。这种为考试而学*的想法其实在学生中是很普遍的,他们根本就没意识到现在所学的学科对将来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那么学生失去学*兴趣是很自然的了。

  措施对策

  中学时期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他们中出现的“厌学”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任其蔓延下去,势必给学生的身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那么如何防治学生的厌学行为呢?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防治厌学行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合作努力。

  一、须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领导要建立和完善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树立起两个文明一起抓的现代社会发展观,努力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净化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网吧、网络游戏、电子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对中学生的诱惑力是巨大的。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期,一旦迷上此类场所,必将无心于读书,最终浪费了大好时光,遗憾终生。所以作为*要协调社会各方管理力量共同治理学校周边环境,整顿娱乐场所,努力消除由此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充分发挥学校在防治学生厌学现象中的主体作用

  1、学校内部要转变评价观念和课程结构。

  学校以分论质、唯分是求的做法必然导致教师教育行为的偏费。只用文化考分就把学生分成“优生”与“差生”,是片面的,也是很不科学的。其实每个学生都有潜能,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适合他们的学*内容和学*方法,他们都能学好,都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现代教育应该适应并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增加学校课程的多样性、层次性和选择性,从而增强学校教育对学生的适应性,让每个人在这个大千世界中能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会让每个学生对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学*的成功,避免厌学的产生。

  2、发挥学校各种力量,营造良好的学*环境。

  学校通过日常各种适合每个学生个性展示和能力发展的活动,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并使其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形成正确的人际关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如举办多种类型的文艺体育比赛,举办特长培训班,开展各种社团活动等等,营造良好的学*氛围和环境。这种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能够无声地起着教育人、改造人和鞭策人的作用。

  3、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强化其主体作用的发挥。

  班主任是学校最基层和最直接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一个班的班风和学*风气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班的班主任。班主任的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学生思想工作做得深入扎实,这个班学生的“厌学”现象肯定会少,学*风气肯定会好。因此班主任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切实提高课堂质量。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对教师无比信赖和崇敬,才会喜欢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前面在分析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中,其中一条是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尽管教师学识渊博,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但有些学生还是不愿听他的课而产生“厌学”情绪,结果是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学生则埋怨教师授课听不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教师要了解各个年龄段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和所教班级的班风、学风,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教育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该提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消化吸收。教学双方有了良好的认知基础,学生自然学得起劲,学*的积极性也会逐步提高。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防治厌学情绪的重要保证

  尽管社会和学校已经为防治厌学现象做了很大的努力,但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防治子女厌学情绪的重要保证。面对孩子的厌学,家长们该如何防治呢?

  首先,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行为*惯及生活方式。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在无意之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对学*的态度、学*行为*惯及生活方式等多会在子女身上有所体现。家长乐学好学,孩子受到这种学*氛围的熏陶,自然乐学上进。

  其次,家长应正确估计子女的学*能力。前面说过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结果南辕北辙。因此家长首先应冷静分析自己子女的天赋条件,事实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家长应努力让孩子体验到学*的快乐。

  总之,要让孩子从苦学、厌学变为喜学、乐学,需要家长循循善诱,耐心指点,家长要讲究引导方法。因为这个时期中学生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逆反心理较强,如果家长采用简单粗暴地处理方式,不仅不能很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且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将矛盾激化,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不能达到消除孩子厌学心理的目的。

  结论

  综上所述,中学生“厌学”,除学生自身的思想和文化素质较差外,也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家庭教育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注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齐抓共管,从严治校,那么,中学生的“厌学”现象就一定能够得到有效地扼止。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合集十篇(扩展2)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菁选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篇1

  一、活动的实施:

  (一)调查对象:从本次课题研究目的出发,在本校学生中,选择全校学生参与此次问卷调查。

  (二)研究方法: 学生学*情况问卷调查法

  (三)问卷设计

  学生厌学情况问卷设计,主要从四个方面设计了35个问题。四个方面分别是:1家庭情况调查;2.学生的厌学程度;3.导致厌学的原因;4.家庭教育方面导致厌学情绪的因素。

  (四)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在全校学生中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352份,有效问卷为352份,有效率达到100% 。

  (五)数据统计和基本情况分析。

  二、本次调查问卷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1.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

  本项内容共包括四个问题:家庭住址、家长成员、家庭关系、家庭的教育方式。

  1. 从表中可以看出,家庭中的成员,三胎以上(含三胎)占45%二胎占50%,独生子女只有5%;家庭关系中,离异后再婚家庭占40%,离异后单亲家庭占20%。家庭的教育方式中:要求高,管教严,动辄实施暴力管教占26.5%;关心较少,缺乏沟通了解占34.6%(其中不知道如何教育占90.09%);漠不关心、不闻不问占38.9%。

  2. 学生的厌学程度:不热爱学校,认为上职业学校是无奈的选择占93.63%;没有家长和老师督促,不主动学*的占79.30%,有时主动的21.09%;坐在书桌前进行学*时,立刻感到厌烦的4.07%,有时厌烦83.14%;成绩不好的科目不努力的11.63%,有时努力63.37%;因为看电视或和同学玩耍的时间过长而挤掉了学*时间,经常这样65.58%,有时这样25.70%。可以看出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厌学情绪。

  3. 学生对学*的重视程度和对自己的期望:对学业成绩无所谓的48.72%,比较看重的51.28%;根据学*情况,认为自己能打60分以下(差):13.94%,60到85分(中):73.33%,85以上(优)12.73%。可以看出约一半学生认为学*无所谓,一半比较看重,但对自己的评价都比较高,比较自信。

  4. 学生厌学的家庭原因:家长不了解4.65%,了解的少 48.26%;当学生犯错时,家长打骂一顿了事 ***0%,管不住,不理睬 5.23%;家长的教育方式不是以鼓励为主46.51%;父母的教育方式不能接受的***0%,有时能 46.51%;学*上家长从不过问 21.16%, 要求一般 50.47%,严格、有措施 28.37%;家长(父母)和学生较少在一起 8.58%;

  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没有期望的1.16%,一般33.72%,期望很大的65.12%;家庭人际关系不和谐的65.23% ,一般的'26.16% 。可以看出学生厌学的主要家庭原因是:家长与孩子沟通少,在一起的时间少,教育方法不科学,对孩子的期望高但在*时的学*过程中要求不严格,不重视。就是说重结果而轻过程,违背教育原理。

  三、一般性结论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对我校当前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做出下面的判断:

  大部分中职学生学*过程不够主动,自觉,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厌学情绪,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但是对孩子的关心较少,缺乏沟通了解,在*时的学*过程中要求不严格,重结果而轻过程。家长文化水*偏低,教育方法不科学。

  (一)经济基础为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提供了保障,然而家长整体素质不高,很难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的家庭教育。

  (二)过高的学业期望值与当地社会教育大环境差、家长素质较低之间的矛盾,使得学生承担了过重的学*压力,而在兴趣、特长、智力等方面却得不到应有的充分发展。

  (三)虽然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但是权威型或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依然大量存在,学生在极端教育方式的影响下,道德价值观、个性心理等方面极易受到扭曲。

  四、提出建议

  (一)构建完善终身学*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我们认为,当前,**和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仅有初等教育水*的公民的继续教育力度,可以通过办社区居民文明学校、专业教育证书制度等形式,提升这一层次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使之能够在家庭教育中真正成为学生的榜样。而在这些方面,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我们要积极与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取得联系,通过协议合作等形式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二)健全和完善家校合作机制,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学校应加强与社区、家庭的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学校工作,指导和协助家庭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篇2

  学生“厌学”现象,当今已是教育界中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每个学生都会在某个时候对上学有些抗拒。为了不使学生把学*当作一件普通的“日常”生活,作为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这个“日常”的学*生活,创造出一个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形式与气氛来,以激发学生的学*热情。为了让学生在这“日常”的学*生活里窥察生活的底蕴,领悟人生的真谛,寻觅理想的路径,从而激发学生学*的热情。为此,我对学生的厌学心理进行了研究。研究效果表明,学生找到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了他们的自尊心,树立了信心,使他们看到了希望。

  一、个案描述

  1、研究对象:王刚,男,八年级学生,身体健康,学*能力差,第一次离家,寄宿学校不适应学校生活,导致不爱跟同学交流,不喜欢上课及完成作业,经常谎称生病而不去上学。进一步了解,该同学在家父母比较娇生惯养,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很受家人溺爱,从小比较依赖父母,没养成独立生活的*惯。

  2、研究过程:经历了对学生家庭及周边环境的调查走访,和学生的谈话交流,对学生的辅导教育等环节。

  3、研究方式及做法:调查法、谈话法、辅导教育法。

  二、个案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和行为的产生,依赖于个体对环境情况的 认知,同一个人对同一个客观现实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认知,因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学生厌学,古来有之。那么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哪些呢?概括地说可以分为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这两类。 厌学的一方面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学生对学*目的模糊,认识不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对学*没有兴趣,丧失了求知欲,把学*当成是一种负担、一件苦差事,厌学便是很自然的事了。学生本身的内在因素对学*的影响虽然很重要,但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厌学的三大外部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今天着重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家庭因素

  1、过分溺爱。生活中孩子在家时父母的过分溺爱使他们*以为常,认为自己天生就应该过“小皇帝”的生活,不但没有感恩心理,而且稍有不满意,就对父母发脾气,甚至逆反顶撞。有时父母由于工作繁忙,顾不上教育孩子,使一些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小常识一无所知,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回家也不愿意做作业、学*成绩老是跟不上,久而久之,学生便*以为常,形成了恶性循环。学*中孩子在遇到困难和挫折就轻言放弃,失去了一次次的锻炼机会,也养成了逃避或喜欢找人代劳的依赖感。来到寄宿制学校首先脱离了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心理上没了安全感。造成了厌学心理。

  2、放任自流。部分家长有时觉得孩子对学*厌烦而导致学*很累,自己很心疼,自己没有什么文化却照样赚钱,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导致学生对个人将来的前途不太关心,没有远大的志向,没有向上的'动力,吃不了苦,受不得累,觉得读书没有丝毫乐趣可言,不愿努力学*,甚至经常逃避学*,以至厌学。

  3、家长期望值过高。有的家长都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认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有出息。这样,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的要求。但在家长的眼里,他们只看到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这一结果,却没有看到孩子为此所付出的努力。这使得学生整天被苦闷、焦虑、抑郁和不满的情绪围困着。特别是家长期望值过高,总是对学生的学*成绩百般挑剔,孩子的学*只要稍不如愿,就迁怒于学生。久而久之,把本来有乐趣的学*视为不堪忍受的苦事,造成孩子对学*的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长此以往,学生的学*兴趣荡然无存。

  (二)学校因素

  老师为追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大部分的老师的作业布置超过国家的有关规定,使学生的作业量增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且,老师以成败论英雄的考核标准,不但容易让孩子丧失继续追求成功的热情,也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埋下了祸根。

  对于部分寄宿式学校,第一次离开父母很多孩子不适应,又加上学生不熟悉环境不熟悉导致学生不愿呆在学校里,学*跟不上,长此以往便造成了学生的厌学心理。

  (三)社会因素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的。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还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不能抵挡社会上的各种诱惑,一些不良的思想,如“读书无用”、“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哥儿们义气等很容易侵蚀他们纯真的心灵,使他们对学*产生迷惘,不知为什么而学,学什么,最终厌学。再就是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运用,特别是电脑的诱惑。由于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不像在家里和学校里受到各种各样的约束,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网络,家长和老师是拔也拔不出来。

  农村信息闭塞,缺乏理想。在农村里,孩子接触到信息渠道很窄。他们主要靠教师和家长知道信息。传统的教育加之教师本身的信息问题,难以满足孩子们信息的需要。更难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三、指导策略及启示

  (一)希望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关注孩子在学*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和苦恼,随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时多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与辅导,不要让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惯。要多听听孩子是如何思考的,看看他的想法。如果发现孩子的想法有不正确的地方,家长再加以讲解和辅导。对孩子的关爱和体贴会减弱孩子的厌学现象

  2、重视、关心孩子的学*。就每天都应该过问、关心一下孩子的学*情况,比如今天学了什么?做什么作业?完成了没有?会做吗?对比较懒惰的就要督促严点。对孩子多表扬、鼓励;采取正确的方法。也不能听到孩子犯了什么错误就打,打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啊。

  3、多与学校、老师沟通,随时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在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减轻学*负担,加强学生意志力

  相对地压缩学*时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学生要加强自身的意志能力,抵挡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如果在学*当中遇到难题,要随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和同学之间遇到矛盾,要及时化解,不要产生对班级、对集体的厌恶和排斥,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有意义的活动。学校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通过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减少作业量,来减轻学生的学*负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干的事,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够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基础布置不同的作业。让学生都能轻松完成。不把学*看成包袱。

  (三)建立师生关系,培养学*兴趣

  1、赞可夫曾说过:“个性的发展,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学生集体的内容丰富而形成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该提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学*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消化吸收。尤其对学*有偏差的学生,教师更应常投以关爱的目光,以证实教师对他们格外重视,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同伴的热情与快乐感染了他,让他的情绪得到调节,心理达到*衡保持了良好的心态,厌学心理也就逐渐消失。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看到知识的价值。让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兴趣小组,不仅能使他们学到既动脑,又动手的本领,而且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发新的学*需要,发展广阔的学*兴趣。特别是一些成绩差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对学*不感兴趣,但他们当中不乏热衷于文娱、体育等活动的人才。如果能组织他们参加这类活动,就可逐步把他们在这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中来。老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满腔热情关心学生。知识学*中总有一些枯燥无味,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不能采用单调死板、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乏味的心理状态,致使学生感到学*成了一种负担。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采用先进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厌学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四、结论与反思

  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只要教师能对症下药地耐心细致地做好厌学心理的辅导,并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就可以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有效矫治地其厌学心理,让其以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对待学*和生活。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确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孩子以科学的教育,注重心理辅导,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地发展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篇3

  如今中学生厌学心理较为普遍,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学生厌学心理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一心理问题,如何使中学生走出这一心理困境,寻求心理健康,已成为摆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年3月——9月我谈话,问卷调查等有效渠道,对众多在校中学生做了厌学心理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中学生是非观念、爱憎观念是好的,造成厌学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客观方面的原因为主导因素。

  造成中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有:

  一、社会因素。主要有:

  1、受社会不良文化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上学无用论”在当代中学生中普遍流行,中学生不能客观地看待和理解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学*是被动、烦恼的事,学*是为老师而学、为家长而学,与自己无关。

  2、受校外营业性娱乐场所影响或吸引,使中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认为有趣的事情上。

  3、受一些社会现象影响,如知识分子就业难的现状等。

  二、家庭因素。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对学生学*态度甚至人生态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要有:

  1、家长溺爱。这类放纵型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导致子女懒学勤玩,使孩子滋生了依赖性与懒惰性,不仅对枯燥的学*毫无兴趣,而且易沾染社会不正之风,贻害终生。

  2、家长要求过于苛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些强制性家长不顾孩子的想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孩子的人生与未来,逼迫孩子学*,如果孩子成绩不好还要严加惩罚,这样便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3、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难以抹去的创伤,家庭的阴影会占据孩子思想的很大一部分,进而无心学*,产生厌学情绪。

  三、学校因素。学校是中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中学生的影响尤为深刻。主要有:

  1、教师素质低下。教师是学生第一线的教育者,是影响中学生学*态度的最关键因素。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学*成绩,而忽略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这种对学生能力的错误评价使学生颇为不满。更有的教师,公然歧视所谓的“差生”,仅仅因为他们学*成绩不好而全盘否定,见了他们更是表现出不屑与轻视,一旦这些差生做错什么就严加惩罚,大打出手,仿佛遇见仇敌一般。“差生是由老师一手造就的。”低素质的教师使学生对其产生逆反心理,明知自己做得不对还是要做,为的就是“整老师”,“你想办法整我,我就想办法整你!”

  2、沉重的学*负担。现在,学*是学生的第一要务,提高升学率更是各个学校的第一要务,这关系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然而,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采取“填鸭式”教育方式,使学生身心负担过重,精神高度紧张。大量的作业,大量的练*使学生越发感觉学*是极其枯燥无味的,从而产生出厌学情绪。

  3、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不懂因材施教,重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轻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讲课枯燥无味。作业繁多乏味,多为反复型、单纯抄写型作业。

  四、自身因素。主要有:

  1、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目标,学*不刻苦,基础差,成绩跟不上。

  2、学*方法不当,感觉付出没有回报。其实,说到底,自身因素也归属于客观因素,这是父母及教育工作者的失职,完全可以避免。

  那么,当一个中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时,他会有什么表现呢?

  一般认为,厌学是指学生对学*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表现为对学*极度厌恶反感,在课堂上睡觉或做与学*无关的事,经常旷课或逃学,自觉地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如迷恋网络、打架斗殴、早恋等,这是中学生喜爱向别人展现自己的必然结果,学*成绩不好,就要在其他方面超过别人,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厌学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效率下降,学*成绩急速下降,间接后果则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及人生价值。

  其实,“差生”不差,只是被主观地扣上了“差生”的帽子。调查表明,有些成绩差的中学生并不是一直学*成绩都差,甚至有的还曾经排在班里前几名,只是后来的一些因素使他们开始“变差”。越是厌学,成绩越差;成绩越差,越是厌学。那么,如何摆脱这一恶性循环,使“差生”重获自信,重新走上正确的学*道路呢?鉴于以上对厌学原因的分析,我认为应采取如下相应对策:

  一、加强学*目的和学*动机的教育。

  良好的'学*目的和学*动机,能激发爱国热情,在学*上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学*不是为别人而学,而是为自己学,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施展出自身的才华与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为祖国效力。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社会需要的是智力型人才,一个人如果不努力学*,不能掌握足够的科技文化知识,就不能在社会立足,甚至不能生存。

  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积极的学*态度十分重要,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与学生家长联系、配合,使双方的信息得到及时地反馈,发现学生有厌学情绪应想方设法积极进行心理诱导,决不能任其自流,也不能实行强制管理,这样更会加重学生的厌学心理,使问题更加难以解决。作为家长,应努力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尽量避免或减少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家长不是永远都对,自己有错不要羞于承认,家长主动承认错误有利于父母与子女建立和谐的关系。学校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行为上过于放荡的学生按规定给予适当的处分是必要的,也应考虑学生的想法,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式诱导,想方设法增强学生抗御挫折、精神压力的能力,以增强学*信心。

  三、学校要重视激发,培养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

  教师的作用不只是教书,还有育人。如何育人?应当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当这些优点被别人认可并赞扬时,他便会拥有很强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这样,他才能严于律己,勤奋学*。试想,如果学生在教师眼中都一无是处,他还有什么动力推动他学*呢?教师应该更为关注处于弱势的学生,真心地帮助他们,孜孜不倦地诱导他们走出阴影。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作为思想活跃的中学生,不会仅仅满足于课堂接受,而期望通过课堂活动或社会实践来获取知识、展示才华,这就大大激发其学*动机。

  五、教育方式与课堂教育方法改革。

  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水*,坚决避免教师歧视“差生”现象,严厉制裁体罚学生现象,为学生学*生活提供和谐的环境。教不好学生说明教师水*低,不说明学生差。教师应该多与学生交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合理学*方法,使学生克服学*的盲目性,提高学*效率与自学能力,诱发学*兴趣。实行民主教学,变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灌输型教学为表演、演讲、辩论、讨论、竞赛的激发型教学,采取多种趣味性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不自觉地投入到学*氛围之中。布置作业应适度,更要新颖,杜绝“题海战书”。

  六、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情感的融洽,不仅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的注意力与主动性。课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为*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老师真诚地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充分挖掘其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肯定,给予鼓励与表扬,这样的老师也必定能够得到学生的尊重与认可,使学生专心致志地听课,以积极的态度,积极配合各项教学工作。

  七、加大力度整治营业性娱乐场所及非法音像图书制品等。

  为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营业性娱乐场所永远都不应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积极开展各项针对非法音像图书制品的整查活动,依法严惩制造者、传播者。

  综上所述,当代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是复杂多样的,但解决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这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综合运用,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问卷调查表

  1、上课前你有做课前预*吗?( )

  A、没有B、每周1-2次C、每周3-4次D、每周5次以上

  2、上课时你有作课堂笔记吗( )

  A、从来不做课堂笔记B、*均每周1-3次C、*均每周3-5次D、*均每周5-7次E、*均每周7次以上

  3、上课时你的课堂笔记质量如何?( )

  A、很好 B、好 C、一般D、 差

  4、上课时老师讲课你喜欢听吗( )

  A、所有课程的课都不喜欢B、5门以上课程不喜欢C、3-4门课程不喜欢D、1-2门课程不喜欢

  5、上课你会无精神,打瞌睡( )

  A、从来不会B、偶尔无精神,打瞌睡C、有时无精神,打瞌睡D、经常无精神,打瞌睡

  6、上课时你会做与课程无关的学*(比如英语)( )

  A、从来不 B、偶尔 C、有时有 D、经常

  7、上课时你会玩游戏吗( )

  A、从来不会玩游戏B、偶尔会玩游戏C、有时会玩游戏D、经常会玩游戏

  8、你觉得上课老师水*如何( )

  A、知识水*高 中 低 无B、能力水*高 中 低 无C、师德水*高中 低 无

  9、对于课后作业你能( )

  A、不能按时完成B、抄袭但能按时完成C、有时交有时不交D、几乎不交

  10、上课你会迟到或早退( )

  A、从不迟到或早退B、每周迟到或早退3次以内C、每周迟到或早退4-6D、每周迟到或早退7-10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篇4

  调查对象:xx中学初一年级全体学生

  调查方式:基本方式—问卷调查,课下与学生的交流

  调查结果:有85%的同学曾发生过厌学情绪,有46%的同学正处于厌学情绪的困扰中。可以说,厌学情绪是普遍存在。

  一、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

  造成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有长期积化的因素,也有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而萌生的新影响,我们不能单单从学生身上找原因,而是要触及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全面而有效地去分析,去实践。

  (一)客观原因

  1、社会因素

  社会,是我们心理生长的一个巨大的摇篮。它承载着太多的内容,这些内容有时能促我们成长,但有时也会使我们看不清事实,分不清方向。

  (1)社会不良文化的冲击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影响。现代社会,“有色文化”、“暴力文化”普遍存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在学生中流传着一种件的小卡片,名曰:“流氓证”,“打手证”,经询问,是由附*的小卖部所出售。此类恶俗文化,对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造成相当大的影响,严重阻碍了正需要引导阶段的中学生们去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2)营业性娱乐场所的增设以及不规范管理,造成学生精力分散,无心念学。

  这是社会环境因素中造成学生厌学心理最为直接,也是最为广泛的因素。游戏机室,网吧,台球室等娱乐场所的开设日益增多,特别是位于学校附*的此类活动场所,使学生无法把精力投入到学*中。

  (3)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在我所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在学生中曾出现过“社会青年”对其收取“保护费”、“地皮费”一类的不良现象,有的学生便会效仿该做法向低一级的同学收取费用。无形之中,使学生在学校的角色发生偏移,完全把学*的任务置于一旁,倾心于这种不法行为。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普遍接受教育的地方,不仅要提供给学生一个安静和谐的校园环境,同时也应打造成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园地。但现实中的伊甸园校园毕竟不存在,它在一些方面也或多或少多对学生的厌学心理造成影响。

  (1)学校办学方向有偏差或教育方法不当。一方面,在应试机制的作用下,课业的繁多,各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身心负担过重,造成精神上难以负重,难以应付各种压力,由此产生厌学心理在所难免。另一方面,学校在开展对激发学生学*兴趣,端正学*态度等活动相对较少,使学生缺乏学*动力,学*兴趣不浓厚。

  (2)教师素质的低下,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法不当。在与学生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有的同学在小学阶段,个别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让学生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轻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教育,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重学*尖子,轻多数学生的培养;脱离实际,讲课枯燥乏味等。有甚者更是,让学生在考前死背下考试答案,不遵行者还要受体罚。造成了学生对学*的`恐惧,对学校的恐惧,以致这种厌恶学*的心理一直持续到中学都仍然存在。

  3、家庭因素

  (1)家长百般溺爱,对子女过于迁就,使学生任意妄为,滋养了依赖性和懒惰性;家长过于放纵,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贪玩心尤盛,有的家长没有起到有效的监督,加以限制,使子女放任自流,长期下去,导致子女懒学勤玩。

  (2)父母不正确的引导。有的父母不善于管教,反而给学生造成错误的引导。在我所调查的学校中,大多数学生的父母以务农为业,家里有一定的地产,因此他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出现了偏差,使学生存在着这样的错误认识:读不好书不要紧,家里有十几亩地等着,当农民也照样有出路。不当的教育造成了学生倦学的情绪。

  (3)个别父母对学校教育的干扰,完全不配合学校的老师开展教育工作。在实*期间,我碰到这样的事例,老师打电话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学*情况,家长漠不关心,以忙为借口,没等老师开始反映,就把电话挂了;老师去家访时,当听到自己子女的学生不足时,对去家访的老师投以冷眼,并交待老师其儿子(女儿)在学校只能宠不能骂等等。很多父母不能正视自己子女的不足,总把他当成宝,对子女的学*情况更是自认最佳。使学生在对待学*的态度上日益偏离正轨。

  (4)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会给子女心灵上造成创伤,使子女意志消沉而影响学*。

  (二)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即为自身因素。学生自身是各种行为的主导者,由于十三四的孩子心智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在学*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阻碍对其产生的消极影响学生并不能及时解除。

  (1)在该校,学生两级分化的现象较为明显。这就使得很多学*成绩偏后的学生失去后进的信心,产生难以超越的想法,不能从学*中获取乐趣,逐渐放弃自己。

  (2)没有明确的学*目的,基础知识较差,在小学阶段形成的坏*惯延续到了中学;学*方法不当,以致消耗大量精力而到考试时收效甚微。

  (3)难以适应中学的学*。我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初一年级,很多学生*惯于小学的学*生活,对中学课程的增多,老师新的教学方法,新学科的设置等一下难以适应,从而导致学*兴趣的减退。

  二、解决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

  1、加强学生学*目的和学*动机的教育

  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厌学情绪的有效途径。加强中学生学*目的和学*动机教育,应渗透在各科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地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学生要给自己树立一个奋斗的方向,摆正学*的心态,力求寻找到学*的最佳状态,不断努力地学*,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

  2、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

  学校并非单单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它也担负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的重任。学生与学校这个小社会中接触的时间最长,无形之中受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应整顿学校的教育特制,清理学校的文化环境。把一些不良势力,消极因子,通通消除,给学生提供一个安静文明的校园环境。

  3、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

  学校或班主任应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也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多些与家长接触,做到不仅经常与学生沟通,也与家长沟通。使双方的信息即使得到反馈。发现学生有厌学情绪,要及时进行心理诱导。作为家长,要尽量做到家庭和睦,不给学生的思想上添加额外的负担,干扰学*。学校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动态,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对教师这一群体的严格筛选

  教师可以说是学生学*道路上的指路人。那么,一个合格的指路人,除了应具有渊博的学识之外,还应具备哪些素质呢?我觉得,在选拔教师时,应对其教学的能力进行考查,要做到不仅自身有鱼,更能对学生“授之以渔”。其次,应用爱去教育。而非单纯地以成绩去看待学生,把爱施布于每一个学生,不存在偏袒,不存在歧视。三是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责任所在,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顾学生能力的发展。

  5、多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丰富的课余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学*生活从单调乏味中脱离出来,变得精彩纷呈,各类第二课堂的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的兴趣,寓教于乐。也能让学生参加活动的同时心情得到放松,压力得到消减。

  6、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沟通

  在闲暇之余,教师应多深入到学生当中,通过聊天、发邮件等各种方式,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吸引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去学*。

  7、加强对各种娱乐场所的管理

  各种营业性娱乐场所应尽量避免开设在学校附*。此外,有关部门还应加强对这些场所的管制,严格查处非法营业者,以及没有按照规定限定消费者年龄的商家。应创设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

  在短短的三个月里,通过调查,对中学生的厌学心理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面对当前中学生厌学心理日益严重的现状,我们应投以更多关注的目光,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综合运用,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共同努力,更新教学方法,面对不同的问题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从思想上根除学生厌学的情绪,在实践中逐步改善,使学生爱学*,学好*。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篇5

  一、调查背景

  目前,中学生厌学心理较为普遍,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合理疏导这一心理问题,使中学生走出这一心理困境,已成为摆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厌学现象在不同层次学生中普遍存在。我校属于标准化普通高中,生源相对较弱,厌学学生较为普遍。因此,我们想立足于我校实际,深入学生、家长、教师当中,调查学生厌学的具体情况,期待从中寻找高中生厌学原因,探讨疏导厌学心理的有效途径,以便能为学生、家长及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与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高一、高二年级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课题组通过学生问卷、家长问卷、教师访谈等有效渠道,对我校在校高中学生做了厌学心理调查。我们在高一、高二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和100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了几位学生和教师。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厌学现象的主要表现

  从问卷及教师访谈结果来看,85%的学生时不时有厌学情绪,6%的学生有较严重的厌学情绪,5%的学生有很严重的厌学情绪。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学生对学*活动产生的一种不满意、不愉快的情绪失调性心理障碍。厌学这种行为是学生表现在学*活动上的主要问题行为。当前普通高中生存在的厌学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学*活动不感兴趣,讨厌学*。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心不在焉,无所事事,要么东张西望,要么昏昏欲睡,不做笔记,不回答问题,但下课时精神十足。

  2.不完成老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求。课前几乎不预*,课堂上不参与教学活动,课后不复*,不愿做作业,作业马虎应付,照抄照搬,有时甚至不能完成。

  3.不能遵守班规校纪。常有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时有旷课、逃学行为,有时干脆放弃学业;对教师、家长提出的学*要求,常有抵触、对立情绪。

  4.回家不背书包,迷恋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不听父母教导,与父母关系紧张,叛逆。

  5.厌学学生大多数学*目的不明确意志力薄弱,自制力较差,自信心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学**惯。

  (二)造成厌学行为的原因

  高中学生厌学行为表现及引发原因并不是完全在高中阶段出现的,绝大多数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从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及师生访谈结果来看,造成普通高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育方法不当的影响。

  从学生问卷简答题“请回忆有没有哪个事件引起或加深了你的厌学情绪?”的调查结果看,有40%的学生提到教育者的教育方法不当(教师、家长的不当体罚,包括打骂、打击性语言、唠叨、冷漠、过度关注、不恰当对比等)引起他们厌学或讨厌某一学科。80%以上的学生叙述的诱发事件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高中阶段情况基本稳定。下面列举学生说道的几个典型事件。

  事件一:说起那天的事,A同学说:“那是小学时的一天,那天的太阳格外明亮、也分外的刺眼”。周一升旗,他因犯错被罚站在旗杆下,他感觉“周围一片明晃晃的,经过旗杆下的同学似乎都在对我‘指指画画’”,当时我多么希望那只是一场梦!”但这个“噩梦”却一直伴随着他,至今挥之不去。从那时起,他就“讨厌学校、讨厌老师、讨厌学*”。

  事件二:同学B说:“那天因为考生字,有三个没写出来,老师就让我把那个单元和前几个单元的生字每个写10遍,否则就停我的课。”因为几个单元的字较多,他熬夜还是没能写完,第二天不得不让家长谎称生病而逃过老师的批评。自此,对于过量的作业或惩罚,他常感到头疼,也常用类似的谎言或照抄等不当方法度过“难关”,学*成绩自然也一落千丈,由此他也越来越不喜欢学*了。

  事件三:C学生写道:“小学数学老师打人,还常侮辱差生,然后我就不愿意学数学,现在一想起那个老师就讨厌他,一上数学课就头疼,不想听。”D同学写道:“小学英语课上被老师打,从此不喜欢英语。”

  事件四:E同学说:“自己从小到大被对比,尤其是有一个学*特别好的哥哥或姐姐,感觉自己很废、很渣,不是学*的料。”

  虽然以上事件属个别现象,但类似教育教学方法欠佳,教育者教育批评方式及语言不当的事例在此次问卷中占一定比例,从某个侧面仍能反映出我们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小学起始阶段和初中过度阶段,学校、教师和家长如何保护好学生的学*兴趣。

  2.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学*及一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许多家长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没有科学的育儿理念和家庭教育方法,导致教育方式单一,甚至粗暴。从问卷和访谈中可看出,当孩子学*成绩不佳或出现不良行为和情绪时,家长安慰、关心、引导的少,唠叨、指责、抱怨甚至体罚的多,这不但没帮助孩子,反而使孩子心理再次受挫,更容易失去自信,产生厌学心理。同时,一部分家长的过度溺爱,使孩子很容易滋生依赖性与懒惰性,不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一部分家长对孩子要求又过于苛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使有些强制性家长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孩子的承受能力及需求和想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孩子的人生与未来,逼迫孩子学*,甚至参加各种学*班,这样便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另外,夫妻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对孩子影响很大。夫妻关系不好、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往往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难以抹去的创伤,家庭创伤的阴影会占据孩子思想的很大一部分,导致孩子无心学*。同时,有些父母往往容易把家庭矛盾转嫁到孩子身上,造成孩子心理负担过重,难以将精神集中到学*中去,使学*成绩难以提高,从而产生厌学情绪。F同学说“一回到家,爸妈常常吵架,家里气氛很沉闷,根本没心思学*。”许多同学也提到家庭环境及亲子关系对自己学*的影响。

  3.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

  不良社会文化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较大。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此阶段(12–18岁)的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生理上有“**感”,心理上却是半**状态;言语上常有片面性、绝对性;行为上常有冲动性、爆发性和极端性;情绪方面既易喜又易悲,波动幅度大且难于自控。人们常把此阶段叫做青少年的“心理断乳”期或“急风暴雨”期。在此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没有完全形成,因此,他们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客观、全面的看待、分析和判断。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子产品普及,网络知识,特别是网络游戏的丰富、营业性娱乐场所普遍,这些趣味性极强的产品深深吸引着学生的眼球。由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如果在这一时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科学的管理,许多学生就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认为这些有趣的事情上来,从而耽误了学*。问卷和访谈结果也证明有许多厌学学生都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他们觉得课堂教学与精彩的网上世界相比枯燥乏味,因此兴趣发生转移,从而慢慢放弃对学*的努力,而把大量时间放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上,完全丧失学*动力,产生厌学行为。

  4.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厌学学生基本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目标,学*态度不端正,缺乏恒心,缺乏毅力,没有吃苦精神,学*方法不当,没有良好的学**惯等。其实,学生的许多自身因素也可归属于客观因素,这些可以说是我们做父母的及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他们这些方面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只重视知识而忽略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5. 高中适应性困难的影响

  高中课程增多,学科难度增大,教学速度加快,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有些学生刚升入高中,自主学*的能力还比较差,再加上自身生理、心理特点的制约,难以适应高中学*。随着功课的增多,学科内容与初中相比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了很大变化,有些学生还是以初中时的学*模式来应付高中的学*便深感吃力。一些初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也开始跟不上去。例如高中物理与初中相比较难,对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都有较高要求,部分学生由于思维模式、学**惯未能及时转变,虽在物理上花了不少时间,但仍然很吃力,听不懂,跟不上,成绩比起初中下滑很多,因此就产生了“我不是学物理的料”的想法,开始对物理失去信心,并发展到讨厌物理。

  因课程多,高中的作业量也比初中增多。一时难以应付的大量作业容易使学生预*、复*的时间减少,加之许多学生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导致新课不能得到有效的复*和巩固,造成学生不堪重负,身心疲惫,日子一长,便容易对学*产生厌倦心理,失去对学*的兴趣。

  除部分学生进入高中不能很快适应新课程而产生对部分学科厌学外,一些学生不能很快适应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生活等,往往容易出现许多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导致失去学*的自信心,进而出现厌学情绪。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普通高中学生厌学现象及厌学成因是复杂多样的,但解决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这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实践研究中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及心理疏导途径,这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篇6

  什么原因使得学生在十二年寒窗苦读后变得不爱学*?采访中学生家长刘女士激动地说,她的儿子从小学、中学到高中都很优秀,高考的分数也不低,家里怎么也想不到,到了大学,他竟会变成这个样,还要被退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导致大学生"厌学症"的原因主要分为学生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

  学生自身因素

  一是一些学生起点低、基础差。林峰认为,*年来高校大幅扩招,但与此同时,学生的质量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差距。这种情况下,虽然一部分学生能够进入大学校门,但少了外部压力与补课等辅助手段的他们必然学*吃力,甚至一蹶不振。

  二是一些学生心态浮躁、目光短浅。经历了"头悬梁、锥刺骨"的高考阶段,许多学生以为一走进大学校园就万事大吉,于是开始吃喝玩乐、得过且过,没有好好的调整心态,也缺乏积极的学*态度,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三是对自己所学专业没有兴趣。中国人才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沈阳市人才中心主任孟庆伟表示,一些大学生所读专业并非自己喜好,而由家长或学校包办填志愿,有调查显示,学生自初中开始,学*的原动力来自家长的就占到了三分之二还多,家长急于让孩子弥补自己没上过大学的遗憾,这就导致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即便有余力学*也不愿好好去学。一项调查显示,在一些高校,因不喜欢所学专业而厌学的学生比例竟高达40%!专家认为,厌学已成为大学生的群体现象,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山东一所高校的小刘高中毕业按照父母的意志填报了财务专业,可是他自幼喜欢文学,向往当一名新闻记者,枯燥的数字常常令他不知所云。在这种状态下,大学生活味同嚼蜡,而要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小刘只能对记者发出一句与年龄极为不符的感叹:"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外部因素

  一是学校教育教学方式不当。孟庆伟认为,学生厌学与学校的教学方法、教师素质、教材质量均有一定关系。高校扩招后,教师、图书馆、实验室等有限的教育资源被迅速稀释,几百人同时上课、一学期没有点名、提问,教师上课照本宣科,考试前圈重点、划范围,考题出得越来越简单,这就导致学生屡屡逃课。此外,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严重滞后,在一些高校,什么专业火就开设什么专业,WINDOWS广泛应用时,还在天天讲DOS操作系统,机械专业没有实践课,经济类的课堂上讲的是多年前的案例……这种情况下,学生不愿在课堂里"耗时间",宁可逃课去学外语、学开车。

  二是就业压力使大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学校学到的大量知识在毕业后不能得到应用,这不仅削弱了学生的学*劲头,也让一些学生对未来充满畏惧感。一些学生自嘲说,大学生到处都是,有什么用?还不如民工。这些学生一味自艾自叹,甚而消极失望,自暴自弃,产生极度厌学情绪。

  三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金钱万能、读书无用"的观点在学生中仍有一定市场,山东一所高校中文系的.小李颇有商业头脑,去年他给一家公司代理校园手机卡,抓住大一新生入学的机会,手下招集了20多人,发了一笔小财。小李说,现在就算好好学*将来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还不如抓紧时间多交一些朋友,掌握一些"经商之道"。一些大学生表示,现在找工作都要凭"关系",走"后门",否则学*再好,也无人问津。因此在高校里,就出现了有"关系"的不重视学*,没"关系的"的学*劲头也不足的现象。

  缓解厌学要从教育体制改革入手

  如何缓解大学生厌学现象?有关教育专家建议,首先应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入手,革除旧的教育观念、陈旧的教材,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门诊主任翟静说,现在年复一年的应试教育方式让学生背上了沉重的课业和心理包袱,苦不堪言,学生只是在压力下学*,根本没有一丝一毫对学*的兴趣,自然一上大学就觉得"学够了","学烦了"。翟静建议,学校不仅是教学,还要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品行、情操。高校教给学生的不一定是知识,而是要打造有适应能力的人。要改变大学里填鸭式的教学和死记硬背的考试模式,开展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发挥学生学*主动性,培养学生动手事件能力,还给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的时间和机会,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不让我们的学生成为精神畸形的高分低能者。

  其次是加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正确对待基础薄弱学生。孟庆伟说,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面临适应社会、处理人际关系和生长发育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兴趣和学*成绩,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针对这些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和恰当的指导。大学生厌学有多种原因,如家庭经济困难等,如果教师能及时妥善地帮助解决好这些问题,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和学*成绩。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的增加导致做学生思想工作的难度加大,目前的辅导员、德育教师的数量、能力远远不够,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多渠道提高自身素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加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孟庆伟说,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爱的氛围里学*和生活,如经常肯定和赞扬学生,能大大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充满爱心的鼓励,会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一些学*基础差的学生,专家认为,学校不应单以成绩好坏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应区别对待,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应该用多种标准综合看待学生,坚持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善于发现每位学生身心的积极因素,使每个人都能体验到成功感,看到自己的价值,这样才能避免逃学等自暴自弃的行为。

  辽宁省教育厅有关专家建议,高校应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认同学校,形成归属感。如通过组织文学社、戏剧社等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并最终靠这种校园主流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学生,影响学生群体的舆论导向。

  此外,一些高校管理者建议,学校应积极探索扩招之后的新型管理办法,加强对大学生的约束和管理,给学生适当的压力,使学校对学生既有堵又有疏,才能有效防止学生厌学、弃学。

  厌学原因:

  1 外界诱惑

  网游

  2 专业无聊

  没有填报到自己喜欢的专业

  3 迷惘

  不知道将来要干什么,没有目标

  4 失落

  大学和高中的落差

  5 孤独自闭

  离开家了,不知道怎样过群居生活,和同学相处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篇7

  背景分析:

  作为现代教育的一部分,高考的功利性导致学生受到了来自家庭和老师的双重压力。所以中学生在学*过程中常常产生学*心理障碍——学*焦虑、考试恐惧、心情烦躁等情绪,很大一部分学生学*动机水*偏低,学*漫无目的,缺乏主动性……往往这些情况会导致中学生会有一种厌学的心里状况,这种心里使学生对学*持消极态度,继而对学*厌恶、反感、恐惧,在学*过程中很少感受到学*的乐趣从而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健康不只是我们的身体也包括我们的心里健康。因此充分了解中学生的厌学心里,采取相应对策使中学生能够在健康成长,这是非常重要的、必要的。

  研究目的:

  找出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根本原因

  分析这些原因的由来

  帮助中学生找到一些摆脱厌学的方法

  帮助学校的教育任务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个别访谈法

  资料查阅法

  调查结果分析:

  【1】.厌学状况:我们主要研究的是高二学生的厌学情况,大多数同学都以一些厌学,具体表现为觉得学*枯燥、喜欢双休日讨厌工作日、有些人还认为自己凡事都不如他人…很少有人觉得学*是一件十分非常有意义非常有成就感的事,都把它当做一种应付老师应付家长的一个任务。

  【2】.厌学的原因:

  1.环境影响。这里的环境既包括广大的社会环境,也包括我们围观的小环境,当今社会正值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社会竞争的焦点便是人才的竞争。而在高等教育资源和优质教育资源依旧短缺的当今社会,高考毫无疑问成为选拔人才的门槛。家庭自然有教育的功能,但是我们的社会却让家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第二课堂,社会的影响已经大大超过了家庭的影响。社会的发展在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学*过程中造成的紧张以及担忧,在家庭中得不到缓解,渐渐的内心会变得很焦虑,产生人际交往困难也会和父母有隔阂。父母也有他们自己的任务和职责,不能忽视孩子的*况以及孩子自己的一些想法。关系也有适度,不能把自己的孩子逼得太紧,不然往往会把孩子推到自己的对立面。

  2.教师的影响。教师的教育理念受到大环境以及学校教育制度的约束。以成绩的高低来评判学生的好坏,往往会导致学生对老师的不满,老师为了提高孩子的学*成绩,往往会忽视学生自己的个性以及学*特点。

  3.青春期心理不稳定因素。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他们的感受和变现形式会更加强烈更加丰富。此时的高中生希望独立,但是他们对待事物具有片面性,在这一阶段他们会变得很焦虑很烦躁,面对自制力比较差的人,那么这些现象表现尤为突出,对学*的.热情直线下降,喜欢上看小说,听音乐,手机QQ聊天等等一些娱乐,注意力也不能够集中,一点小事都能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3】.厌学的危害:厌学心理不止会是你的成绩下降,也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当一个人特别讨厌学*的时候那么他们会对身边关注他学*的人产生一种不耐烦的心里,继而就会引发和副怒的矛盾和教师的对抗,慢慢的就会觉得学校就像一个监牢,你会越来越讨厌学校的,那么在学校的日子就变成了一种浪费时间的事情。当你发现你与同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时候,你会慢慢的变得沉默,和同学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家庭矛盾,师生矛盾,同学间的矛盾,慢慢就会浮上水面。

  【4】.我们的建议:

  1.让教师转变他们的教育观念。对学生一视同仁,也能和学生有心灵上的交流,找到合适的方法让学生爱上学*。

  2.家长与教师能够沟通沟通。了解学生在家里以及学校里的状况,共同作用,促进孩子的心里健康。

  3.学校给予厌学的孩子适当的心理教育。让学生充分理解我们学*的目的,以及我们如何去面对繁重的课业和压力,帮助学生减缓压力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周末,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出去走走,放松一下心情。周一到周五,不言而喻繁忙而紧张,难得有个周末,就该让他们走出学校的压力,虽说不能完全放松,但是也不要让神经绷紧。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篇8

  一、调查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它给无数师生带来了福音。然而,我们在为素质教育大声喝彩的时候,同时也为不少青少年忧虑,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缺乏学*的动力,没有明确的学*目的,对此,教师也在犯难,“这书怎么越来越难教了”、“学生精力老是集中不起来”。不难看出,“厌学”已成了制约教育教学工作的瓶颈之一。中学生厌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如若不加重视,会加剧学生辍学和出走。因此对学生的厌学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治理。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初中生厌学现象的调查,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出初中学生厌学现象的表现、影响及其产生原因,从而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并帮助学生找到厌学的症结所在,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中去。

  三.调查方法

  1、对象:旧寨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学生共203人(其中包括初一年级85人,初二年级82人,初三年级36人)

  2、时间:20xx年11月

  3、调查方法:采取随机取样的办法,对本校部分学生的厌学情况进行分发调查问卷,随机问卷调查。

  四.结果与分析

  (一)、厌学现象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

  所谓厌学,就是指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产生了厌倦学*的心理,进而在学*学科课程时,对知识失去了学*的兴趣,不再愿意学*的现象。

  其突出特点如下:

  第一,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睡觉,可以说为视上课为坐牢。

  第二,有的学生作业几乎不做,有的`学生期末考试在5分钟完成选择题,然后就睡觉。

  第三,逃学、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

  (二)、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初中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

  a、学*压力过重;(约50、7%)

  b.基础太差跟不上,(约36、9%)

  成绩差的学生,压力大,畏惧学*,导致越来越差,越差越不想学的恶性循环。个别学生喜欢学*的学科就想学*,而且会学得很好,感觉有意思;不喜欢的学科就不想学*,就不学。学*完全凭兴趣和爱好,没有自觉性。

  c、教师枯燥的教学方法(约26、1%)

  老师讲得太单调,没有幽默感,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课堂死板、枯燥、乏味,不吸引学生,激不起学生的学*兴趣,调动不起学生的学*积极性。

  d、家长期望过高(约22、2%)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在家里除了学校的作业,另外给孩子安排大量作业,学生因此没有时间玩耍,从而感到心烦,不想学*。在家长看来,学生只能读书,不能玩耍,学生学*不好,考试不及格,父母要打、要骂,很少与孩子沟通。

  另外:

  1、学生感觉学*太单调太无聊(约16、3%)

  2、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不愿意学(约16、3%)

  3、不喜欢某老师(约11、3%)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学*的原因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学*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自身,当然学校、家长以及社会也成为许多孩子学*的压力制造者。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曾经有过厌学的想法,71、4%的学生认为厌学是正常现象,出现厌学情况时,有接*一半的学生选择了找信得过的师长和朋友解决。关于如何杜绝厌学现象,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找到解决学*的好的学*方法,把学*当做一种乐趣,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找老师解决。总的来看,影响学生学*的因素很多,导致学生厌学的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好多是应该能够改变的。厌学产生的后果和解决的方法也是千差万别,但是学生本身大多数还是希望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更好地投入到学*中去。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篇9

 

  调查时间:20xx年12月3日

  调查地点:麻黄梁中学

  调查对象:麻黄梁中学全体学生

  调查方法和调查工具:

  方法:问卷调查法(抽样)

  工具:调查问卷

  前言

  为了了解榆林市麻黄梁中学的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以便针对相关原因提出建议,以改善目前麻黄梁中学学生厌学的现状,从而促进学生学*成绩的提高,引导学生热爱学*,乐于学*。

  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中可看出,接受调查的347名学生中只有200名学生表示喜欢学*(因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厌学原因,故喜欢学*的原因在此不具体分析),其余学生均表示自己并不喜欢目前的校园生活,且讨厌学*。而这些不喜欢学*的学生中只有几名学生由于小学基础好,现学*险险处于中等水*,其余的学生的学*成绩都极为不理想,甚至有学生承认自己有过考试零分的记录。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

  受家庭经济环境的影响。

  榆林市是一个贫富差距明显的城市,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富人很富,穷人很穷”。而学生的学*情绪便明显受到家庭经济环境的影响,厌学心理的产生更是跟家庭经济情况息息相关。在厌学的学生中有12%的人因为家庭环境不好,经济紧张而不愿意继续读书,但又碍于父母而不便提出辍学,久而久之便不再喜欢学*,而更愿意提早离开学校,外出打工。而29%的学生却是由于家庭过于富裕,家长教育不当或者无暇管教,从小想要得到什么东西都轻而易举,所以他们认为即使不读书,家里也能为自己打点一切,根本不需自己烦恼。于是他们更加向往比学校自由的外面世界,讨厌学*,渴望快点挣脱束缚。

  受社会观念——“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现代社会发展程度越来越高,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都市物欲横流,社会上出现“读书无用”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与其浪费时间读书,不如早早投入外面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而现代家庭的生活条件较好,在校的中学生从小接触过多的电视、电脑等媒体,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有许多人抵不住诱惑而放弃学*,与外面的青年混在一起,渐渐便无心向学。榆林市麻黄梁中学便有很多这样的学生。据统计,受调查的'人中有21%是这样的情况。受教师的教法及教学方式影响。

  受调查的厌学学生中有17%的人表示,由于老师的教法陈旧,毫无新意,上课方式不创新,导致课堂内容显得枯燥无味,即便自己本来愿意学,喜欢学*,也会因为课堂气氛不好,学*氛围差,上

  课沉闷而不想听课。而不听课所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堆积很多学*内容无法弄懂,且越来越多的堆积会反过来导致更不想听课,整个就是恶性循环,长此下去就会变得讨厌学*,觉得学*是一件无聊痛苦的事情。

  自身成绩不好而导致不想学,乃至厌学。

  现在的学生中有这样的情况并不奇怪,因为他们的学*方法或学*环境不好,导致学*成绩一直提不上去,从而失去学*动力,学*成了一件毫无成就感的事,所以渐渐失去耐心,导致厌学。受调查的厌学学生中便有21%的人是这样的情况。由于小学课程轻松易学,他们的学*成绩不会太差,但进了中学以后,学*内容增加,学*范围扩大,而他们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导致即便努力学*,成绩也不好的尴尬场面,使得他们变得沮丧,失去学*动力,久而久之便不再喜欢学*,长期下来便有了厌学的心理。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篇10

  研究学生厌学的真实心理,分析产生厌学的原因,研究解决学生厌学的对策,降低学生厌学心理发生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重新点燃他们学*兴趣的火花,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困境,树立学*的信心,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为他们将来的学*和深造铺上坚实的奠基石。从而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

  本着这一目标,我课题小组对南区三年级七个班的550名学生的学*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本报告通过自拟厌学心理现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5.27%的小学生对音体美等小学科比较感兴趣,10.55%——21.8%的学生则对语数外等学科存在不同程度的冷漠、焦虑、反感甚至相抵触等心理问题。导致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因素有老师素质、作业过多、家长素质、学校教育、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研究小学生厌学心理,对于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具有健康心理的二十一世纪劳动者是学校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小学生的学*心理现状。

  2、当前小学生的学*心理特点。

  3、当前小学生的厌学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采用选择题形式,涉及考试、作业,老师及其它方面,共计20道题,各题2——4个选项,另一个空白问答选项。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还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三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问卷内容:

  (一)请在你认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里打上“√”

  1、你喜欢写作业吗?

  A、喜欢()B、不喜欢()C、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

  2、每次考试时,你是什么心情?

  A、焦虑不安()B、紧张害怕()C、不当一回事()D、以上都不是()

  3、上课时,你的注意力集中吗?

  A、非常集中B、比较集中()C、不集中,容易走神,去想其他的事()D、不清楚()

  4、你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量、难易程度如何?

  A、作业太多,难度较大()B、作业量和难度适当()C、作业太简单,没劲()D、以上都不是()

  5、你的老师有没有因为你学*成绩不好而经常批评你?

  A、有()B、没有()C、有时有,有时没有()

  6、你的老师有没有因为你学*成绩不好而看不起你、不理你?

  A、有()B、没有()C、有时有,有时没有()

  7、当你在学*上遇到困难时,你的同学有没有帮助你?

  A、有()B、没有()

  8、你觉得你在班级里快乐吗?

  A、快乐()B、不快乐()C、有时快乐,有时不快乐()

  9、当你上课回答错误时,你的同学有嘲笑你吗?

  A、有()B、没有()C、有时有,有时没有()

  10、当你考试成绩很差时,你的同学有瞧不起你吗?

  A、有()B、没有()C、有时有,有时没有()

  11、当你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你父母怎样对待你?

  A、让你找到错误的原因,帮助你改正()B、教育、鼓励你要好好学*,争取好()C、批评、责骂、打你一顿()D、不一定()

  12、你的家长对你的期望和要求如何?

  A、过高()B、适当()C、不知道()

  13、你有没有因为迷上电视或电脑、电子游戏而不写作业?

  A、有()B、没有()C、有时有,有时没有()

  14、你是不是觉得不用读书也能赚大钱?

  A、是()B、不是()C不知道()

  15、你喜欢科目是?【可以选多个】

  A语文()B数学()C英语()D体育()E美术()F音乐()G思品()

  16、喜欢的原因?【可以选多个】

  A无作业()B可以玩()C可以做实验()D有趣()E喜欢这门课的老师()F老师讲课生动()

  17、不喜欢哪门学科的主要原因?【可以选多个】

  A.作业太多()B.上课很无聊()C.不喜欢这门课的老师()

  18、你喜欢的作业形式是?

  A口头()B书面()C动手操作()

  19、你不完成作业的原因【可以选多个】

  A不会()B不想写()C想看电视()D想玩()E对这门课不感兴趣()

  20、你最喜欢下面哪种学*方法?【可以选多个】

  A听讲()B讨论()C练*()D游戏()E教学用具()F其它(说详细)()

  (二)你能写出你不愿意学*的原因吗?

  三、调查结果:

  调查统计表明问卷调查结束后,我们逐一统计各选项所占百分率,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结论:因具体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同,学生情况的差异等原因,在个别选项会出现较大差异,但整体上看,情况是相似的,说明我校存在的问题实质上也是我市小学应该共同面对的问题。

  (一)厌学原因的分析

  我们经过长期观察,深入调查研究,结合问卷调查和个例访谈,得出造成孩子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厌学是家庭、社会、学校,还有孩子自身的认知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究其实质,学生的学业负担、精神压力过重;教师的素质还不尽如人意;学生精神家园的失落;教师过分看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略学生的内心感受,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等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1)家庭因素

  ①过分溺爱,放任自流

  虽地处县城,但诸多孩子因父母在城区买了楼,他们为生计而奔波或外出打工,造成了一大批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人疼爱第三代,加上觉悟比较低,对“小皇帝”百依百顺,就造成了这些学生的依赖性强,懒惰思想严重,导致这些学生缺乏责任心与自制力,上课自由散漫,把在家中养成的坏*惯带到学*上来。久而久之,学*自然跟不上,越是跟不上,越是不想学,形成了恶性循环,很难提高上去。

  还有一部分家长给孩子宣传“读书无用论”,给孩子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我校五年级某班有这样一位这家长。他的儿子在学校里整天下课生龙活虎,上课打瞌睡,作业从来不做,写的字像甲骨文,完全无法辨认,老师教育他还不以为然。实在无奈,请来家长,那家长的一番言论让班主任无所适从:“哎呀,老师,你想开一点,像我,小学毕业,开了个公司,现在照样发财,他的成绩上不去,你就随他去吧!孩子过得开开心心就行了!”……一个孩子在这样的思想中长大,真是被毁了!!!

  ②要求过严,态度粗暴

  有些父母确实认为读书很重要,但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有限,他们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认为“棍棒下出人才”,我所教的班有个学生孙某,行为*惯比较差,对同学存在着暴力倾向,对老师也不太尊重,成绩更是不用提了,对学*有强烈的抗拒心理。后来才了解到,由于他是农村男孩,母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不懂得如何关注他的学*,为了让孩子成绩好,几乎每天对着孩子言辞苛刻,一出现错误就被母亲责骂甚至挨打。在这个过程中,母亲没有培养起来孩子正确的学*观念和学*行为,反而养成了孩子对学*的排斥行为。在低年级时母亲的行为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当孩子进入七岁八岁万人嫌的.叛逆期,母亲的一如既往的管教方式和孩子的心理成长欲求必然产生巨大的冲突,从而导致厌学情绪的严重化。后来,我试着和他的家长交流过,在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他母亲不是一味地暴力,其实是个很负责任的家长,但因为自己的文化水*有限,对于儿子的教育选择了“简单易行”的暴力方法。我这样对那个家长说:“拳打脚踢只会换来孩子的叛逆和憎恨,他就会更加放纵自己的言行,物极必反,你这样教育是与你的本意背道而驰的,你必须立刻停止,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家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我不知道她是否真的会有所改变,我所能做的就是在学校里多关心这个学生,不能再让他觉得自己很垃圾,要帮他重新树立信心,也许他的坏表现只是为了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注意,让我们去关心他。毕竟,他太缺乏爱了。

  ③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温暖

  我们都知道,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氛围是孩子成长的保障。如果一个孩子知道累了,有父母的怀抱可以依靠,受委屈了,有父母为他擦拭眼泪,考得不好,父母会和他一起寻找原因,帮助他,鼓励他……孩子没有了这些后顾之忧,他当然能全心全意去学*。相反地,一个充满“战争”气氛的家庭,只能给孩子带来焦虑和不安。孩子没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环境,心理上有压力,就没有心思学*,就容易引起厌学情绪。

  ④家长的期望过高

  “望子成龙”是绝大部分家长毕生为之所奋斗的,他们把自己曾经的遗憾,对未来的憧憬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小学课程家长能辅导,再加上学生独立意识不强,容易接受家长管教,父母为孩子订资料,请家教,节假日带孩子学*这个,培训那个,为使孩子成绩达到家长的要求,往往采用物质刺激和体罚或变相体罚来孩子,这种方式产生的效果不仅是极短暂的,更是有伤学生身心健康的,这种刺激一旦消失,学生会回到毫无约束的状态,开始不爱学*,产生厌学心理。

  (2)学校教育因素

  ①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年来,人们在对教育目的的理解上出现片面性,一些学校把基础教育的功能狭隘化,以“应试教育”代替了全面发展的教育。

  在我们学校,虽不断强调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但仍有个别老师靠课下布置大量作业来提高质量,教师往往为抢时间,赶进度,牺牲了孩子的天性和本来可以健全的人格,使孩子们的个性受到严重的压抑。由于学生自控能力,学*自觉性等有限,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有的学生精神恍惚,产生学*焦虑症,重负下的孩子*惯于被动应付,主动性,积极性和竞争能力差,对学科厌倦。

  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当

  有时,老师由于急躁的情绪或一时不冷静说出一些过火的话,如:“你真是咱们班的害群之马,我怎么会遇到你这样的学生?” “你真是无药可救了,还是回家自学去吧!” “你永远也学不好,你要能及格,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 “对你讲话就是对牛弹琴!”……这些定性的话,消极的断言,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了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使学生与老师产生对立情绪,自我否定,最终引发厌学症。

  3、学生本身的因素

  ①缺乏良好的学**惯和学*方法。

  不好的学**惯和学*方法会给学生增加许多阻力,不断的挫折感降低了学生的自信心,造成精神苦闷,久而久之对学*失去兴趣。就拿我自己作个例子:初一的时候数学考年级第一,学*劲头十足,到了初三,数学试卷经常一片空白,想到深更半夜也下不了笔,太痛苦了,后来就对数学彻底厌烦了,讨厌上数学课,看到数学试卷就开始焦虑,就是所谓的厌学症。

  ②缺乏正确的学*目标和学*动机。

  很多学生将学*看成是完成父母老师交给的任务,缺乏内在动力和兴趣,不愿学*。

  (二)小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正

  1、老师和家长要默契配合,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帮助学生制定符合他的学*策略,鼓励孩子要尽自己最大努力,相信自己。比如,教师家访时,不要总是“告状”,家访时,“报喜”有时比“报忧”更管用,万不可两面夹攻学生,这样学生会觉得老师和家长都对他绝望了,更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比读书考试更重要。

  2、减轻学业负担,让学生在学*上有轻松感,成功感。

  每当克服了种种困难获得了某种知识时,人的心理上就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很棒的,就会产生继续探求的动力。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对学情充分了解,并且坚持表扬为主的原则。以我自己的课堂作为一个例子,一般来说,我喊学生回答问题的顺序是:中等生—学困生—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呢?上课伊始,我都会先复*一下上节课所学内容,由于是复*,叫优等生是浪费时间,但如果一开始就叫学困生,那么他会因为紧张或真的忘记了而什么都说不出来,所以我先选中等生回答,相当于是对学困生的一个提醒,唤起他们的回忆,然后再叫他们回答问题。这时候他们回答问题就简单多了,我还能趁机多给他们一些表扬。上新课后,都是先让优生发挥,一来给其他人做个榜样,二来也不能忽略优生,他们的学*动机也需要不断强化,然后再叫中等生,学困生,这样循序渐进,大家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学到了东西,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学生就会有学*的劲头。

  3、丰富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不同学生的天赋表现在不同方面,有的学困生画画很好,足球踢得好等等,如果把他们硬逼在学*上,反而会渐渐泯灭其他的优点,最后这个孩子就真的一点梦想都没有了。所以可以丰富课外活动,让他们施展自己的特长,让他们得到同学佩服的目光,让他们能够代表班集体争光,孩子的心灵变得光明了,那么内心阴暗的想法就少了,能减少他的厌学心理。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需要爱,需要各方面的呵护。孩子的心灵是美好的,同时又是脆弱的,我们都要用心去浇灌。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篇11

  由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学校布局重组,农民的经济观、教育观逐步发生变化,另外,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就业不容乐观,致使厌学情绪在不少学生中滋长、蔓延,即便是小学,也是如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多,生活水*也明显提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经济观、教育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考上大学和考不上大学都一样能到城里挣钱的思想给农村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学*无用”的思想,家长观念的影响以及社会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小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严重的甚至旷课逃学。“爱学是万善之源,厌学是万恶之源”,厌学现象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笔者*日走访了**市武**区部分乡镇学校,重点了解了农村小学生严学的表现,并针对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小学生厌学现象提出如何统筹解决的方法供参考。

  一、农村小学生厌学的表现

  (一)在学校里的表现

  当前,在许多小学里经常听到老师说某某学生不是笨,不是学*能力差,而是懒,不学,其实这就是厌学的表现。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小学生的厌学现象在学校里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到校比较迟。要么经常踩着铃声进教室,要么常常迟到,这些同学起床后,刷牙、洗脸、收书包、吃早点动作都很慢,出门后在上学路上也是东张西望,边走边玩。

  2、到了学校也不会马上拿出书来读。而是和周围同学说几句话,即使拿出书来,也是慢吞吞地翻,边翻边看同桌读哪里,他也跟着读那里。

  3、课堂上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够集中,思想易开小差。上一会就左顾右盼,几乎不会主动回答问题,小组合作学*也很少参同桌讨论他一般只听不发表意见、观点。老师布置了课堂作业要不混着不做,混到下课后抄同学的,要不就课堂上抄同学的,抄不到就乱做,测验各科几乎不及格。

  (二)在家里的表现

  小学生的厌学现象在家里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据观察,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一般在回家的路上是这逗留会,那逗留会,回到家都比较晚。

  2、到家后经常书包一扔就打开电视看,极少部分学生会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3、等家长问作业做完没有时,他才会拿出来做或是去问同学做哪里,甚至有时候他就说没作业。

  4、做家庭作业时如果父母在旁边监督的话,作业还基本认真,如果父母没有时间监督的话,就一塌糊涂。

  5、老师布置的非书面作业从来不做,对父母就说没有作业。当然,在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当中也有少部分同学在家比较听话,是个乖孩子。

  二、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枯燥乏味的教学与教师行为的失范导致学生厌学。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是引起小学生厌学最直接的原因。很多老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枯燥无味。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偏爱成绩较好、配合自己的学生。讨厌叛逆性、经常违反纪律、不听话、成绩较差的学生。处理学生的矛盾时难以做到一视同仁,喜欢的学生网开一面,而“问题学生”则不问青红皂白就进行惩罚。学生产生反感,就不会认真对待教师所教的课程。

  (二)学生困难、成绩不良与人际关系障碍导致自信心缺失。

  小学生感到学*困难的比例很高。*日,笔者调查走访了**市武**区六所乡镇学校(小学),小学生普遍感到学*困难的比例为一年级28.13%,三年级30%,六年级47.89%。一部分学生因为学*时遇到困难多没有及时克服导致基础不牢,课堂上不容易听懂,注意力无法集中,学*效果愈来愈差。在学*中感觉困难,举步维艰,让他们惧怕学*,自信降低。一部分小学生从小学*就失败很少成功过,他们已放弃学*,虽然知道学*的重要性但认定自己反正学不好而变得沮丧。也就是说,学生最初只是不会学*,没有掌握基本学*技能而已,并非教师眼中彻头彻尾的懒汉。

  师生关系也影响小学生的学*情绪。有些学生因为长相、穿戴不好、学*不突出、没有家庭背景等原因受到教师的歧视、拒绝。也有一些学生很安静,比较听话,不惹是非,在生活与学*中暴露的问题不明显,不易引起老师的注意,成为长期被教师忽视的群体。缺乏与教师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对教师反应冷漠,对班级活动和同学交往也失去兴趣,丧失自信,对一切都感到索然无味。而经常受到教师批评、处罚的学生与教师关系更坚张对立,他们反感或害怕教师,这种消极的情绪也会蔓延到学*上。

  (三)繁重的课业负担与过度学*使学生产生厌倦。

  在调查中学生认为老师布置作业太多的占26.76%,反映因家长布置作业和班造成作业太多的竟有70%,再加上社会上一些家教机构、特长班、补*班、提高班火爆,学生经常是出了这校门,进了那“校门”。负担过重抹杀了大部分学生的学*兴趣,学*特别好的对学*有兴趣,不觉得负担重,少量不学*的也不觉得重。感觉负担重的是中间一大部分,他们特别想考好,却难度太大,导致被动负担多,而主动学*少。

  (四)师长高度热情与背后的冷漠造成小学生心理落差很大。

  家长与教师把学*看得高于一切,赋予高度的热情,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将生活中所有一切都包办代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成绩,却不顾孩子的实际水*和学*能力。要求过高,不容许有任何懈怠,一旦孩子无法在学*成绩上达到自己要求时,家长就容易心理失衡,粗暴对待或悲观失望,这会造成学生对学*的恐惧感,失去信心,容易否定自己,对学*产生恐惧和厌倦。有些同学在遭遇困难时不仅得不到帮助,如遭家长的责骂、教师的批评,因此感觉非常无助,对自己产生怀疑。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讲,家长和教师是他的“重要他人”,如果反复对其倭化和贬低,其自尊和自我期待就会被像刀一般锋利的诿化语言斫削,慢慢成为教师所说的那种人而不能自拔。更可怕的是,当老师诿化一些学生时,其行为和态度也会影响其他学生对这些被贬者的看法。在中小学阶段,同伴生活在儿童成长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超过老师和家长的作用的趋势,如果被同伴排斥,那将是“天塌地陷”的感觉,造成小学生心理落差变大,进而产生惧怕学*、害怕失败的心理。

  (五)班额过大使大部分学生不能有效参与学*互动,学*处于观望状态。

  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大量学生向优质学校涌进,而薄弱或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班级规模较小的班级里,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容易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相反,班级规模较大,无论教师的教学水*如何高,也不可能顾及到所有学生,无论老师多有爱心也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同学,更不用说要帮助学生解决个人的学*困难了。绝大多数的同学不能参与到学*互动中去,渐渐地部分同学逐渐*惯了观望的态度,成为学*的旁观者,不再积极地参与到学*中去。

  (六)小学生的自身因素为小学生厌学提供了可能。

  发生认识论认为,学生认知水*影响了学*兴趣。学生间学*水*差异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渐增大,学生成长过程,既有所有学生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学生间学*水*差异不断分化的过程。学生自我评价方式从他评走向自评。他们开始置疑老师评价,教师评价不再是唯一权威,这使他们不再仅仅为追求教师评价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三年级开始,儿童道德判断进入可逆阶段,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了,对老师的要求随年级增高而逐步增加。不一定都听老师的话,当然也意味着对老师的要求有时不予配合,甚至是我行我素。

  综上所述: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除此之外还有不良的学*环境、方法、*惯和兴趣的缺乏使得小学生迷失学*方向,失去学*兴趣,心理包袱重,以至出现了“厌学”现象。

  三、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对策研究

  针对上述现象,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如何帮学生清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回归正道,从而健康自信地学*、成长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把研究性学*引进课堂,让学生全过程参与教学,在参与中获得成功。

  农村小学的教师需要转变观念,需要把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渗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这样,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里,就可以给学生的自主学*与个性自由伸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实践证明,依据学生的智力高低范围,在学生的生活*区选择探究专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构建知识网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学*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激励自己,获得学*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对成功的认同,首先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他们只要承认自己成功了,就会得到一种愉悦;如果教师也认为他们成功了,这种愉悦感就加强了;如果同伴也认为他成功了,这种成功感就更加强烈了。所以,我们改革教育教学的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极为明显。学生的乐学情绪明显增加。

  (二)教师、家长要有正确的评价观,为孩子创设积极的学*环境。

  学校、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家长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生对分数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和教师对分数的态度影响,教师、家长对学生分数不客观、不正确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学生学*积极性,影响其正确的学*态度的形成。因此教师、家长首先要形成正确的评价观,认识评分的意义,对学生获得的分数持积极的态度,切不能对于一些不能达到老师、家长所谓高分的学生,以挖苦、讽刺、打击的消极态度对待他们。特别是教师,应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做人的引导,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为家长也应正确看待学生的学*,学*成绩的差异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成功,应从长远看,而不是一日一时的分数,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总之,要使孩子能快乐地学*,健康地成长,学校、家庭要给他们创设一个适宜他们个性、智力发展的民主、宽松、愉悦、和谐的外部学*环境。

  (三)老师尽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过高的学*要求、过重的作业常常使学生精神紧张,身心俱疲。只有减轻学生负担,相对地压缩学*时间,才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学*不是机器,他们也需要休息。这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社会、学校及家庭要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通过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减少作业量来减轻学生的学*负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干的事,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够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中。

  (四)激发学*兴趣,树立学*的信心

  厌学的学生通常表出自卑,要再次激发他们的学*兴趣,重拾对学*的信心,只能从思想根源上下手,彻底转变对学*的观念,客观的认识自己的生存意义。首先,赏识教育很重要,不要忽视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教师和家长要用:“你真行”、“你是好样的”之类的话多激励孩子,使孩子树立向上的信心,鼓起前进的勇气,大胆地往前走。孩子是在犯错误中长大的,要用放大镜来看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不要总是抓住缺点不放,让孩子在不断的鼓励和肯定中增强自信心,对学*产生兴趣。其次,创造机会让孩子体验成功。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而笔者要说:“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多次失败,会使他们对学*失去兴趣,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我们应该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尝试成功,获得成功,“跳起来就能摘到桃子”。教师可运用“成功教育”手段,如在讲新课的头一天,先给后进生讲一遍,着重指出重难点,第二天上课时,让孩子能积极举手,成功回答出问题,他们的信心就足了。这样学生在成功的基础上不断获得新的成功,在小成功以后获得大的成功。成功越多,兴趣越浓;兴趣越浓,自信心越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的兴趣,孩子就乐学、爱学、会学,这为孩子一生的学*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五)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首先,社会是一所大学校,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无处不在,各种场所应加强学*的宣传,为学生营造学*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积极性。其次,人们早挣钱早成家的观念要转变,让他们明确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使用未成年民工的监察力度,严惩使用未成年民工的单位和个人,加强说服教育,让未成年人从返校园。第三,当今是网络时代,网络无处不在,青少年是网络应用的一个大群体,社会各个行业和部门都要切实负责,加大监管力度,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网络,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总之,矫正小学生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确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孩子以科学的教育、注重心理辅导,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篇12

  一、调查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它给无数师生带来了福音。然而,我们在为素质教育大声喝彩的时候,同时也为不少青少年忧虑,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缺乏学*的动力,没有明确的学*目的,对此,教师也在犯难,“这书怎么越来越难教了”、“学生精力老是集中不起来”。不难看出,“厌学”已成了制约教育教学工作的瓶颈之一。中学生厌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如若不加重视,会加剧学生辍学和出走。因此对学生的厌学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治理。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初中生厌学现象的调查,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出初中学生厌学现象的表现、影响及其产生原因,从而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并帮助学生找到厌学的症结所在,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中去。

  三.调查方法

  1。对象: 旧寨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学生共203人(其中包括初一年级85人,初二年级82人,初三年级36人)

  2。时间:20xx年11月

  3。调查方法:采取随机取样的办法,对本校部分学生的厌学情况进行分发调查问卷,随机问卷调查。

  四.结果与分析

  (一)。厌学现象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

  所谓厌学,就是指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产生了厌倦学*的'心理,进而在学*学科课程时,对知识失去了学*的兴趣,不再愿意学*的现象。

  其突出特点如下:

  第一,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睡觉,可以说为视上课为坐牢。

  第二,有的学生作业几乎不做,有的学生期末考试在5分钟完成选择题,然后就睡觉。

  第三,逃学、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

  (二)。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初中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

  a、学*压力过重;(约50。7%)

  b.基础太差跟不上,(约36。9%)

  成绩差的学生,压力大,畏惧学*,导致越来越差,越差越不想学的恶性循环。个别学生喜欢学*的学科就想学*,而且会学得很好,感觉有意思;不喜欢的学科就不想学*,就不学。学*完全凭兴趣和爱好,没有自觉性。

  c、教师枯燥的教学方法(约26。1%)

  老师讲得太单调,没有幽默感,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课堂死板、枯燥、乏味,不吸引学生,激不起学生的学*兴趣,调动不起学生的学*积极性。

  d、家长期望过高(约22。2%)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在家里除了学校的作业,另外给孩子安排大量作业,学生因此没有时间玩耍,从而感到心烦,不想学*。在家长看来,学生只能读书,不能玩耍,学生学*不好,考试不及格,父母要打、要骂,很少与孩子沟通。

  另外:

  1。学生感觉学*太单调太无聊(约16。3%)

  2。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不愿意学(约16。3%)

  3。不喜欢某老师(约11。3%)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学*的原因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学*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自身,当然学校、家长以及社会也成为许多孩子学*的压力制造者。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曾经有过厌学的想法,71.4%的学生认为厌学是正常现象,出现厌学情况时,有接*一半的学生选择了找信得过的师长和朋友解决。关于如何杜绝厌学现象,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找到解决学*的好的学*方法,把学*当做一种乐趣,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找老师解决。总的来看,影响学生学*的因素很多,导致学生厌学的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好多是应该能够改变的。厌学产生的后果和解决的方法也是千差万别,但是学生本身大多数还是希望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更好地投入到学*中去。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篇13

  中学生厌学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众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有相当比例的中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厌学情绪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演化成厌学症,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症不是简单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相加的结果,而是多种主客观、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机制。对于“厌学”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任其蔓延下去,势必给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防治厌学行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合作努力。

  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许多中学生认为:从小学到现在,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作业、考试、分数,简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样自然导致了厌学情绪的产生。老师的脸色难看,家长的唠叨难听,学*没有一点乐趣。而厌学情绪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厌学症。厌学症是目前中学生诸多学*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

  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行为上主动远离学*。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在学*活动中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特征一:表现为对学*目的存在认识偏差,认为读书无用。有人说:“读书越多,收入越少”,“文凭越高,待遇越低”。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对社会体脑倒挂,分配不公的主观反映,也是流传的一种社会偏见在学校中的折射。但无论如何,尽管这一观点现阶段已缺乏市场,对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特征二:表现为对学*态度存在认识偏差,消极对待学*。本来学*应是一种轻松愉快、富有吸引力的活动,但由于多种原因,却使学生讨厌学*。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学生勉强学*,却时常伴随着不愉快的体验。如紧张、焦虑、恐惧、羞愧、内疚、厌恶等。有的学生谈到学*就头痛,看到作业就心烦,听到考试就害怕,完全缺乏或者说失去了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好奇心,他们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学*。

  特征三:表现为对学*活动存在认识偏差,远离学*活动。他们好像感到只有离开学*才能达到心理*衡。他们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活动之中,一般不愿做作业,不认真听讲,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时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有的干脆弃学出走或辍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此外,学*成绩差,且每况愈下。

  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笔者十几年来通过与学生多方面交流,发现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症不是简单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相加的结果,而是多种主客观、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存在着复杂的成因机制。

  一、外部原因

  (一)社会因素

  1、社会大环境冲击着家长和学生的思想意识及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价值的体现也尚未被社会充分认可。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他们的思想意识产生消极的影响。有些学生由于耳濡目染了“暴发户”家长或周围人群的所谓潇洒的生活方式,对自己的学*目的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

  2、低俗文化的传播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强大冲击。社会上的不健康思潮、不良行为和不正之风,加上西方社会的精神垃圾以及乘虚而入的丑恶现象,无时不在侵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易接受新事物,易接受外界影响,而又缺乏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当低俗文化成了学生的追求时,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学*的追求和兴趣。

  3、校园周边环境差乱。不容忽视的是,不少网吧就开在校园附*。学生又不具备科学的分析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很容易沉迷于这些无聊的活动中,结果往往使学生忽视了学*,这也是现在学生出现

  厌学心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4、社会更加激烈的竞争给学生心理上造成的影响,即高压力产生的负面效应。压力过大,孩子没有时间休息,娱乐,因此学*没有兴趣,缺乏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出现厌学心理的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二)学校因素

  1、目前中学教育还存在重应试、轻素质的现象,“分数至上”仍有一定的市场。现在还有不少人为了抓“分数”,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在智育中又只注重与升学考试有关的课目,导致学生畸形发展,面临升学竞争压力,心理负担加重。 2、外界的功利评价左右了教师的教育思想

  学校办学思想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很多中学教师心理压力很大,这些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学校领导、家长等因素,结果导致许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为了在评价中获得好成绩,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不少压力。一些班主任只重视成绩的不断攀升,忽视学生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造成大多数学生感到学*是一种痛苦的事,产生很大的厌学情绪。

  3、学生的学*负担过重。

  现在的中学生,有相当数量是早晨5点钟起床,一天要上八、九节课,中午被困在教室接受教师的“监督”学*,到晚上9点才能休息。双休日有着大量的作业,很少有节假日,这样的负担就是**也难以承受。学*负担过重已经成为学生学*痛苦、产生厌学情绪以及对学

  *丧失兴趣的主要原因。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学*兴趣的保护和培养。很多学生还没有真正领略到学*所带来的快乐,而从一踏进学校的那刻起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长期被动学*带来的只能是逆反心理状态。

  4、部分教师教学水*偏低。

  教师不注重教材、教法和学生心理的研究,不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而是将学生置于题海之中。结果大量的机械式的作业使学生感觉到自己就像机器一样,整天忙忙碌碌而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形成了逃学、弃学、不愿学等消极行为反应模式,厌学情绪愈来愈重,最终导致厌学症形成。

  (三)家庭因素

  1、父母的高期望值所带来的负效应。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学*天赋条件,对待孩子的学*和成长,提出过高的要求。一些学生小学时成绩较好,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事实上,中学的学*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分数降低本属正常之事,但父母的过高期望会使孩子心理压力大大增加,家长人为地把子女的学*与痛苦体验联系起来。当孩子意识到我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这种期望值的时候,他就会放弃努力,产生厌学心理,严重的出现较明显的厌学现象,对学*失去兴趣,觉得学*就是为了应付父母对自己的要求。

  2、家庭教育方式不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成就评价方式极端化,他们只重视眼前的成绩,无法冷静、客观地以长远的眼光去对待自己的孩子,整日以压力、唠叨去驱使孩子,完全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当孩子达到他们所要求的目标时,就不惜“重金”满足孩子的欲望;而当孩子“不争气”时就冷眼对待,或放任不管,这都会对孩子的学*心态产生不良影响。

  二、内部原因

  (一)学*能力薄弱

  部分学生在文化学*方面先天不足:智商不高、能力缺乏,这类学生往往学*时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或者只会死读书,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来。这样,面对日益繁重的课业内容,自然产生厌学情绪。

  (二) 个性特点不良

  如意志力薄弱,,一些学生上了中学后学*环境发生改变,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心理适应能力差,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无法正视自己,丧失自信心,消极地对待学*,从此一蹶不振。

  (三)学*行为盲目

  学*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学*动力。我曾经在一堂物理课上提问,“你为什么学*物理?”,结果*80%的学生表情很无奈,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学校要他们学*物理,个别学生的回答是“因为有物理

  考试”。这种为考试而学*的想法其实在学生中是很普遍的,他们根本就没意识到现在所学的学科对将来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那么学生失去学*兴趣是很自然的了。

  措施对策

  中学时期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他们中出现的“厌学”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任其蔓延下去,势必给学生的身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那么如何防治学生的厌学行为呢?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防治厌学行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合作努力。

  一、须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领导要建立和完善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树立起两个文明一起抓的现代社会发展观,努力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净化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网吧、网络游戏、电子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对中学生的诱惑力是巨大的。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期,一旦迷上此类场所,必将无心于读书,最终浪费了大好时光,遗憾终生。所以作为**要协调社会各方管理力量共同治理学校周边环境,整顿娱乐场所,努力消除由此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充分发挥学校在防治学生厌学现象中的主体作用

  1、学校内部要转变评价观念和课程结构。

  学校以分论质、唯分是求的做法必然导致教师教育行为的偏费。只用文化考分就把学生分成“优生”与“差生”,是片面的,也是很不科学的。其实每个学生都有潜能,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适合他们的学*内容和学*方法,他们都能学好,都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现代教育应该适应并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增加学校课程的多样性、层次性和选择性,从而增强学校教育对学生的适应性,让每个人在这个大千世界中能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会让每个学生对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学*的成功,避免厌学的产生。

  2、发挥学校各种力量,营造良好的学*环境。

  学校通过日常各种适合每个学生个性展示和能力发展的活动,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并使其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形成正确的人际关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如举办多种类型的文艺体育比赛,举办特长培训班,开展各种社团活动等等,营造良好的学*氛围和环境。这种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能够无声地起着教育人、改造人和鞭策人的作用。

  3、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强化其主体作用的发挥。

  班主任是学校最基层和最直接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一个班的班风和学*风气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班的班主任。班主任的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学生思想工作做得深入扎实,这个班学生的`“厌学”现象肯定会少,学*风气肯定会好。因此班主任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切实提高课堂质量。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对教师无比信赖和崇敬,才会喜欢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前面在分析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中,其中一条是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尽管教师学识渊博,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但有些学生还是不愿听他的课而产生“厌学”情绪,结果是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学生则埋怨教师授课听不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教师要了解各个年龄段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和所教班级的班风、学风,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教育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该提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消化吸收。教学双方有了良好的认知基础,学生自然学得起劲,学*的积极性也会逐步提高。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防治厌学情绪的重要保证

  尽管社会和学校已经为防治厌学现象做了很大的努力,但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防治子女厌学情绪的重要保证。面对孩子的厌学,家长们该如何防治呢?

  首先,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行为*惯及生活方式。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在无意之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对学*的态度、学*行为*惯及生活方式等多会在子女身上有所体现。家长乐学好学,孩子受到这种学*氛围的熏陶,自然乐学上进。

  其次,家长应正确估计子女的学*能力。前面说过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结果南辕北辙。因此家长首先应冷静分析自己子女的天赋条件,事实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家长应努力让孩子体验到学*的快乐。

  总之,要让孩子从苦学、厌学变为喜学、乐学,需要家长循循善诱,耐心指点,家长要讲究引导方法。因为这个时期中学生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逆反心理较强,如果家长采用简单粗暴地处理方式,不仅不能很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且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将矛盾激化,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不能达到消除孩子厌学心理的目的。

  结论

  综上所述,中学生“厌学”,除学生自身的思想和文化素质较差外,也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家庭教育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注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齐抓共管,从严治校,那么,中学生的“厌学”现象就一定能够得到有效地扼止。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篇14

  学生为何会厌学?情况如何?经过调查,我发现了初中生出现厌学心理人数所占比例最大。为了更好的开展研究工作,我对不同年龄阶层的学生进行了访谈,发现了大多数小学生对学*能表示出喜欢的心态,而这种喜欢,多是源于家长和老师教育的结果。出现厌学者最多的是初中学生,这与他们所处的年龄应该有很大的关系,其次,初中与小学的过度差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多数高中生能对自己的责任表示理解,所以表现出对学*并不反感,但也并非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基于以上调查,知道了学生对于学*的反感产生的最重要的阶段处于初中。由此,老师或家长对学生学*教育的关键时段是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对于学生为何会出现厌学的各种心理问题,我将分为小学、初中、高中来进行分析研究。

  1、小学

  我对某小学四年级一个班的44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38人对自己的未来有目标,因为年龄还较小,因此觉得他们的目标多为口号式的,例如:长大为祖国作贡献;长大当一名科学家。35位学生能够主动听讲,21人表示从未有过不想上课的念头,37位同学作业均是自己独立完成,39人表示喜欢上学。由此可见,小学生大部分还是喜欢学*的,很少有厌学者出现,但也不排除极少数的学生厌学。

  小学生多处于6至12岁,正处于学*能力的培养阶段,他们表现出对学*的喜爱是很正常的,但是由于他们还很小,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小学生出现不喜欢学*的情况多是由于上学使他们玩的时间减少了。游戏活动与学*活动相比,为什么不会出现"厌玩"呢?游戏一般没有功利性的目的及要求,它主要取决于兴趣。

  游戏的目的在其过程本身。而学*是一种艰苦而长期的、连续而不能任意间断的脑力劳动,它要求人们具备勤奋、刻苦、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等一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在某些学生那里存在的享乐思想、怕苦、怕难、懒散等一些不良的非智力因素是导致厌学的主观原因,也是厌学的一个经常性原因。

  从另一方面来说,小学生的坚持性还处于发展阶段,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要比**短,长时间从事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导致注意力转移,做错题是常事。做错题对小学生的作业行为是一种负强化,使学生越来越害怕做作业,厌烦作业。再有,为了“提高”自己孩子的水*,许多家长在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后,还要布置额外的作业让孩子做。这就使学生产生一种“苦海无边”的感觉,反正做完了作业还要再加,没有个完,也没个“奔头”,何不如坐在那里泡时间等睡觉。作业难度大,经过一定的努力仍无法解决时,一般情况下,学生会产生以下几种反应:

  (1)产生焦虑。因为做不出题目,担心老师的批评,担心家长骂自己笨,担心以后无法应付考试。

  (2)依赖别人。包括依赖家长帮助,同学帮助,抄袭别人作业等。

  (3)放弃不管。另外,由于小学生使用的教材,编写过程多注重于它的知识性、科学性、逻辑性,而很少或很难兼顾它的趣味性、娱乐性或生动性。再加上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上以课堂教学为主。一个由教师、学生及知识构成的传递系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运转,学生缺乏新鲜感,教学吸引力远不能与其它传递知识的`媒介相比。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学*兴趣。

  因此,当小学生出现了厌学的心理时,家长首先应该和他们交谈,小学生还处于一个自我意识未完全形成阶段,他们对家长的信任程度还很大,当然不排除部分学生心理上成熟的较早而产生的逆反心理。若交谈的效果并不好,家长可以采取给孩子多点玩的时间,但万万不可以因为玩而不学*,而是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劳逸结合,适当的处理好玩与学的关系。

  2、初中

  对某一中学里的100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只收回97份,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三个不同阶段的中小学生中,初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可能性最大。在问及是否喜欢学*时,43名初中生表示不喜欢,多数认为学*无聊,这与他们对于未来目标的不明确有很大关系,有28个学生选择了对于未来很迷茫,这是他们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了学*的动力自然不会喜欢学*,而选择喜欢学*的学生中大多是因为想要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当问及能否认真听讲时,有47位同学在遇到要求严格的老师时就听,不严格的老师就不听。有11个同学经常随便找理由给老师请假,有33位同学偶尔会出现这种状况。51位同学是因为老师的缘故而完成作业。*时小测验有6人表示懒得写,有10人找一份来随便抄抄,还有45人边做边和同学对答案。对于作业,有15人表示抄完就好,有23人边做边抄,还有34人边玩边写。

  以上的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初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小学生和高中生。从数据中显示,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是迫于老师的压力而听课和完成作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初中生年龄大部分在12至16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处于自我认同阶段,比起小学生,他们更相信自己;比起高中生,他们又没有很强的责任感。

  他们既不会完全听信家长的说词,自己又没有什么目标,玩的诱惑对于他们依旧很大,这样,学*对于他们很可能成为一件苦差事,厌学也就显得很自然。然而,家长大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愿望,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有出息,有前途,于是在学*上要求自己的子女能够考出好成绩,能够超越别人。

  因此一旦考不好,就不分青红皂白,也不管是客观上还是主观上的原因,不是打就是骂,这就无疑给孩子增加了心理压力,因而孩子不堪重压,自尊心受损,厌学的情绪随之产生,甚至离家出走,有的甚至还产生严重的后果,有些学生尽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希望能够考出一个好成绩来报答自己的老师和父母,但由于没掌握良好的学*方法,总结出一套循序渐进的学*经验,结果还是事倍功半,并且在考试中屡次遭受失败,因而产生了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天生就比别人笨,自己的命运注定要比别人差,无脸见同学、见老师、见父母,怕同学嘲笑,怕老师批评,怕父母打骂。

  而且,由于成绩差,自尊心不断受挫,由最初的惭愧、内疚,继而发展为“破罐子破摔”的毫不在乎,于是积极寻找学*以外的文体活动、不守纪律、寻衅闹事,甚至实施违法行为等给予消极补偿,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个学龄段学生的家长最应该引起注意,父母不管教或不善于管教,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

  强制型的家长对子女用压的办法,按其主观愿望逼迫孩子学*,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产生对学*的厌倦情绪;放纵型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导致子女懒学勤玩;宠爱型家长对子女百般溺爱,过度迁就,使孩子滋长了依赖性和懒惰性。此外,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会给子女心灵上造成创伤,使子女意志消沉而影响学*。同时,学校办学方向也有偏差或教育方法不当。一方面,在应试机制的作用下,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生身心负担过重,造成精神高度紧张,难以应付各种压力,由此产生厌学心理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学*目的、学*态度、人格等教育长期等闲视之,使学生缺乏学*动力。此外,一些教师厌恶、歧视后进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学*情绪低落。②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法不当。如重知识传授、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轻思想政治教育、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重学*尖子,轻多数学生的培养;脱离实际,讲课枯燥无味等。无论是望子成龙的家长,还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师,对学生的学*和升学都十分看重,无疑要对学生的学*施加各种压力,使学生整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人类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间消极情绪积累,容易产生厌恶反应。

  那么,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什么呢?对于家长来说,与孩子交谈时,点到为止,不宜过繁,否则埋藏在他们心底的抵触情绪的种子很容易萌发。但是,也万不能怕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一再迁就、放纵他们。及时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很重要,与老师一起帮助孩子是很好的方法,虽然他们有逆反心理,但大多数的初中生还是比较听老师的话的。这就

  要求教师们一定要以育人为本,*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重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因材施教,学着体谅孩子,尝试心灵沟通,与家长“双管齐下”,先向孩子敞开心扉,才能要求孩子们信任自己,如此一来,教育孩子亦非难事。

  3、高中

  对来自不同学校的100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实际收回52份,他们表现为,对于自己的未来,高中生多数表示有自己的追求,他们的追求都是较实际的,众多学生的目标是相同的:考入理想的大学。而高中生主动学*的时间则很短选择1小时和1到2小时的均有21人。29人偶尔会有不想上课的念头,有30人曾经有过随便找理由给老师请假的经历,36人认为只有好好学*才会有很好的出路。31人表示喜欢学*,19人表示不喜欢学*。在表示喜欢学*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在原因栏中填写的是迫于责任;不喜欢的多数表示:无法承受过大的压力。在对高中生的访谈中,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表示对于学*没有喜欢与不喜欢之谈,这是必须的喜欢不喜欢并不能决定什么,由于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和学校压力他们必须学*,这是一种责任。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

  (1)社会大环境是造成现在高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有了较大的提高,但高中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和道德取向也悄然改变着。尤其是社会上出现的某些不正之风及社会道德水*滑波等无不对学生的心理、思想意识产生消极影响。学校周边环境也需要整治,有些学生沉迷于游戏室、录相厅、网吧之中,对学*毫无兴趣而言。这些都严重地挫伤了高中生学*的积极性。

  (2)家庭关系不和是造成高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给子女的心灵留下了严重的创伤,致使他们不能把精力集中在学*上,如某校有位高三学生回家时,常看到父亲打母亲,内心感到十分痛苦。尤其是离婚后的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他们往往疏于对孩子的管教,把这些学生视为“包袱”,甩到学校里,懒得去管。这些学生对学*大都抱无所谓的态度,因而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3)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教育没有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变化,课堂教学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高举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这两面大旗下,一些学校还没有真正把它们落实到行动上来,或者讲开展得还很不深入。例如当今学校都在大力提倡研究性学*,如果能真正把它落实到处,学生的学*兴趣肯定会大增的。但是,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学校要思考如何尽快地把教育管理跟上去。学校一些从事一线教育的教师,未能依据学生的现状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仍然按照过去的模式,只顾完成授课任务,不注重调动学生兴趣。这些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4)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差,对现在所学的课程听不懂,缺乏学*兴趣。这些学生当中,可分四种情况:一种是普通班的暂时后进生占的比例较大,这些暂时后进生不是自愿来读书的,是父母自费择校硬逼着来的。第二种是在文化学*方面智商不太高。第三种是家庭溺爱的子女和单亲家庭的子女。第四种是来自教育落后地区的转学生。这些学生对学*信心不足,而借故迟到、旷课,在课堂上打闹,做恶作剧,他们往往不思悔改,与教师顶撞,更有甚者弃学出走。高中生在校学*期间,是他们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部分学生出现的厌学现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如果任其蔓延下去,势必给学生的身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同时,也势必败坏校纪校风,给学校形象造成伤害。

  高中生不喜欢学*但也不易产生厌学心理,因为他们已接*成年,能够很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因此,每一个高中生的家长都不必担心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他们都有很强的自

  控能力。也许有时候会出现暂时的迷茫但是他们的“超我”会很快的指导他们重新投入到学*生活当中。暂时的迷失,是不断调整自己状态与目标的动力,只要能够很快的找回方向对学*则有很大的益处。对于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家长应该尽可能的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感受,因为他们不再像小学生一样对家长有很大的依赖,他们的自我意识已基本形成,过多的管制会使他们产生较大的逆反心理,往往适得其反,所以*等是家长与高中生交流的最基本原则。

  小学、初中、高中是孩子成长的三个必经阶段,对于每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漫长的学*过程中很好的处理学*心情是很重要的,家长的关心也是必要的。就学*而言,初中则是最关键的时刻,厌学心里也最容易在此时产生,因此,这个阶段孩子的家长更应多关注孩子的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生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社会、家庭、学校都要行动起来,用爱心打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找回学*兴趣,从内心唤醒他们的学*积极性。要让他们树立责任感,懂得学*的重要性。人生的轨迹划过生命的天空,也许最璀璨的便是读书时代,十几年的书式生活难免会有所厌烦,然而,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前辈人辛苦创下的功绩即将掌握在他们手中。作为炎黄子孙,这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此,我呼吁所有的学生,珍惜光阴,努力学*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合集十篇(扩展3)

——学生厌学调查报告合集十篇

  学生厌学调查报告 1

  什么原因使得学生在十二年寒窗苦读后变得不爱学*?采访中学生家长刘女士激动地说,她的儿子从小学、中学到高中都很优秀,高考的分数也不低,家里怎么也想不到,到了大学,他竟会变成这个样,还要被退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导致大学生"厌学症"的原因主要分为学生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

  学生自身因素

  一是一些学生起点低、基础差。林峰认为,*年来高校大幅扩招,但与此同时,学生的质量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差距。这种情况下,虽然一部分学生能够进入大学校门,但少了外部压力与补课等辅助手段的他们必然学*吃力,甚至一蹶不振。

  二是一些学生心态浮躁、目光短浅。经历了"头悬梁、锥刺骨"的高考阶段,许多学生以为一走进大学校园就万事大吉,于是开始吃喝玩乐、得过且过,没有好好的调整心态,也缺乏积极的学*态度,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三是对自己所学专业没有兴趣。中国人才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沈阳市人才中心主任孟庆伟表示,一些大学生所读专业并非自己喜好,而由家长或学校包办填志愿,有调查显示,学生自初中开始,学*的原动力来自家长的就占到了三分之二还多,家长急于让孩子弥补自己没上过大学的遗憾,这就导致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即便有余力学*也不愿好好去学。一项调查显示,在一些高校,因不喜欢所学专业而厌学的学生比例竟高达40%!专家认为,厌学已成为大学生的群体现象,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山东一所高校的小刘高中毕业按照父母的意志填报了财务专业,可是他自幼喜欢文学,向往当一名新闻记者,枯燥的数字常常令他不知所云。在这种状态下,大学生活味同嚼蜡,而要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小刘只能对记者发出一句与年龄极为不符的感叹:"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外部因素

  一是学校教育教学方式不当。孟庆伟认为,学生厌学与学校的教学方法、教师素质、教材质量均有一定关系。高校扩招后,教师、图书馆、实验室等有限的教育资源被迅速稀释,几百人同时上课、一学期没有点名、提问,教师上课照本宣科,考试前圈重点、划范围,考题出得越来越简单,这就导致学生屡屡逃课。此外,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严重滞后,在一些高校,什么专业火就开设什么专业,WINDOWS广泛应用时,还在天天讲DOS操作系统,机械专业没有实践课,经济类的课堂上讲的是多年前的案例……这种情况下,学生不愿在课堂里"耗时间",宁可逃课去学外语、学开车。

  二是就业压力使大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学校学到的大量知识在毕业后不能得到应用,这不仅削弱了学生的学*劲头,也让一些学生对未来充满畏惧感。一些学生自嘲说,大学生到处都是,有什么用?还不如民工。这些学生一味自艾自叹,甚而消极失望,自暴自弃,产生极度厌学情绪。

  三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金钱万能、读书无用"的观点在学生中仍有一定市场,山东一所高校中文系的小李颇有商业头脑,去年他给一家公司代理校园手机卡,抓住大一新生入学的机会,手下招集了20多人,发了一笔小财。小李说,现在就算好好学*将来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还不如抓紧时间多交一些朋友,掌握一些"经商之道"。一些大学生表示,现在找工作都要凭"关系",走"后门",否则学*再好,也无人问津。因此在高校里,就出现了有"关系"的不重视学*,没"关系的"的学*劲头也不足的现象。

  缓解厌学要从教育体制改革入手

  如何缓解大学生厌学现象?有关教育专家建议,首先应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入手,革除旧的教育观念、陈旧的教材,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门诊主任翟静说,现在年复一年的应试教育方式让学生背上了沉重的课业和心理包袱,苦不堪言,学生只是在压力下学*,根本没有一丝一毫对学*的兴趣,自然一上大学就觉得"学够了","学烦了"。翟静建议,学校不仅是教学,还要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品行、情操。高校教给学生的不一定是知识,而是要打造有适应能力的人。要改变大学里填鸭式的教学和死记硬背的考试模式,开展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发挥学生学*主动性,培养学生动手事件能力,还给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的时间和机会,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不让我们的学生成为精神畸形的高分低能者。

  其次是加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正确对待基础薄弱学生。孟庆伟说,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面临适应社会、处理人际关系和生长发育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兴趣和学*成绩,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针对这些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和恰当的指导。大学生厌学有多种原因,如家庭经济困难等,如果教师能及时妥善地帮助解决好这些问题,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和学*成绩。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的增加导致做学生思想工作的难度加大,目前的辅导员、德育教师的数量、能力远远不够,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多渠道提高自身素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加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孟庆伟说,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爱的氛围里学*和生活,如经常肯定和赞扬学生,能大大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充满爱心的鼓励,会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一些学*基础差的学生,专家认为,学校不应单以成绩好坏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应区别对待,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应该用多种标准综合看待学生,坚持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善于发现每位学生身心的积极因素,使每个人都能体验到成功感,看到自己的价值,这样才能避免逃学等自暴自弃的行为。

  辽宁省教育厅有关专家建议,高校应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认同学校,形成归属感。如通过组织文学社、戏剧社等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并最终靠这种校园主流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学生,影响学生群体的舆论导向。

  此外,一些高校管理者建议,学校应积极探索扩招之后的新型管理办法,加强对大学生的约束和管理,给学生适当的压力,使学校对学生既有堵又有疏,才能有效防止学生厌学、弃学。

  厌学原因:

  1 外界诱惑

  网游

  2 专业无聊

  没有填报到自己喜欢的专业

  3 迷惘

  不知道将来要干什么,没有目标

  4 失落

  大学和高中的落差

  5 孤独自闭

  离开家了,不知道怎样过群居生活,和同学相处

  学生厌学调查报告 2

  为全面了解我校学生厌学情况,分析厌学原因,寻求解决办法。我校就厌学情况在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我校七年级、八年级共九个班级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学生厌学面、厌学原因、对学校的期望三个方面,共下发调查问卷220份,收回调查问卷219份。

  一、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一)关于学生厌学面的调查情况

  1.学生厌学面较大。在所有被调查学生中,没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只有7人,占调查学生比例的3.19%;一直有厌学情绪,且讨厌上学的18人,占8.29%;有,但可以控制自己的111人,占50.68%;偶尔有的78人,占35.6%。

  2.学生中抄袭作业现象较普遍。没有抄袭作业现象的只有2人,占0.9%;抄袭作业严重的32人,占14.6%;有但不多的90人,占41.09%;只是个别抄袭的88人,占40.18%。

  3.对中考科目厌学表现最严重的是英语。讨厌学*英语的86人,占39.26%;其余科目分布基本*衡。

  (二)学生厌学原因的调查情况

  1.社会原因导致学生厌学的较为严重(1)迷恋电视娱乐节目、网络游戏、玩手机、看网络小说、上网聊天导致厌学情绪较为严重,其中迷恋电视娱乐节目的56人,占调查人数的25.57%;上网玩游戏172人,占78.54%;玩手机136人,占62.1%;听音乐39人,占17.8%;看网络小说106人,占48.4%;上网聊天的98人,占44.75%;(2)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等社会问题影响学生厌学的较为普遍:认为大学生就业难而致使自己产生厌学情绪的175人,占调查人数的79.9%;认为大学生工资低导致厌学的103人,占47.03%;认为读书无用而厌学的59人,占26.94%;认为考大学比较容易的22人,占10.05%。(3)当今社会用人制度对学生厌学的影响较为严重:认为不读书有好关系可以找到好工作的93人,占42.46%;认为读书多不一定赚钱多的110人,占50.22%;认为读书找不到理想工作的136人,占62.1%;认为不读书可以打工赚钱的33人,占15.1%。

  2.家庭原因导致学生厌学的占相当大的比例(1)家庭教育对学生学*的影响很大,认为家长对自己学*不关心的78人,占调查人数的35.61%;家长外出打工,难以教育学生的90人,占41%;认为家长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对子女期望过高的127人,57.99%;认为家长放纵孩子、对自己要求不严、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的69人,占31.5%。(2)家长自身原因导致的学生厌学情况也不容乐观,认为家长过于看重学生成绩的142人,占调查人数的64.84%;家长离异对自己漠不关心,不管学生学*的31人,占14.15%;家长知识层次低,不能辅导学生学业的88人,占40.18%;家长参与赌博影响学生学*的20人,占9.13%。

  3.学校原因导致学生厌学不容忽视(1)学校管理和升学压力导致学生失去学*兴趣的比例较大,认为学校课程设置单调的82人,占调查人数的37.44%;认为学校管理松散,身边同学不良行为影响学*的66人,占30.13%;认为课外活动少,学*枯燥单调的142人,占64.84%;认为学生可自由支配的自主学*时间少,缺乏自由度的128人,占58.44%。(2)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对学生学*影响较大,认为教师不关心学困生学*的64人,占调查人数的29.22%;认为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课堂学*枯燥的92人,占42%;教师讽刺挖苦学*成绩差的学生,导致学生厌学的93人,占42.46%;对教师教学模式、教学风格不喜欢的99人,占45.2%。喜欢按照高效课堂模式教学的29人,占调查人数的13.4%,喜欢按传统模式教学的42人,占19.8%,但是要求老师加强基础教学、培养学科兴趣、多做个别辅导的分别占109人、122人,占调查人数的50%以上学生厌学调查报告学生厌学调查报告。

  4.学生自身原因导致厌学情况分析 学生能客观的从自身分析厌学原因。(1)认为厌学主要原因在于自身基础差,想学*而力不从心,听不懂课的157人,占调查人数的`71.69%;怕吃苦的73人,占33.3%;学**惯差,没养成良好*惯的125人,占57.07%;学*目标不明确,有早恋现象的49人,占22.37%;对学*不感兴趣的63人,占28.76%;自制力差,控制不了自己的91人,占41.55%。(2)学生认为自身厌学与周围人际关系、学*环境有很大关系,认为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产生厌学的143人,占调查人数的65.79%;受到老师批评而厌学的73人,占33.3%;父母关系不和谐等家庭原因而厌学的44人,占20.1%;父母管教太严,每天唠叨导致孩子逆反而厌学的45人,占20.54%;自己心情不好,情绪不稳定而厌学的31人,占14.5%;和同学关系紧张而厌学的16人,占7.3%。

  (三)学生对学校的期望调查情况

  1.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希望 要求加强学生行为*惯养成教育,督促学生改进学**惯的98人,占调查人数的44.75%;要求转变观念,做好学生理想前途教育的66人,占30.3%;要求改变环境,营造重学、乐学的学*氛围的101人,占46.2%;要求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30人,占13.7%;要求回归传统模式教学,取消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34人,占15.53%;要求采用高效课堂模式教学的41人,占18.72%。

  2.对班主任老师的希望 能*等对待每位学生,重点做好学困生和问题学生工作的110人,占调查人数的50.23%;希望对不同学生应有合适的教育目标的86人,占39.27%;希望老师与家长沟通改变家长对孩子提出不贴合实际或过高要求的82人,占37.44%;希望班主任老师多下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谈心的33人,占15.07%。

  3.对科任老师的希望 要求按照高效课堂模式上课的29人,占调查人数的13.24%;要求按照原来模式上课的42人,占19.18%;希望老师个别辅导、注重基础的122人,占55.71%;希望培养学科兴趣的109人,占49.77%。

  二、调查分析

  1.从调查总体情况看,一是厌学面广、情况严重:只有3.19%的学生从没产生过厌学情绪,其余同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二是学生抄袭作业现象严重,调查显示,从没有抄袭作业的同学只有0.91%,其他同学均存在抄袭作业现象;三是学生讨厌学*英语情绪极为严重,对英语厌学的学生占39.2%,和其余学科相比严重失衡。

  2.厌学原因调查显示

  (1)社会环境对学生影响极为严重。特别是社会上的部分不良休闲娱乐活动对学生影响很大,诸如参与过玩网络游戏、聊天、赌博灯不亮娱乐活动的学生超过50%,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更加导致了学生讨厌读书,以至于无心读书;此外,社会上拜金思想的诱导、大学生就业难和工资低的现象,使学生感觉到读书无用、读书同样无法实现个人理想,导致厌学情绪严重,这类情况占到70%以上。

  (2)家庭教育和家长对学生的态度是造成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又一个重要因素。调查显示:家庭对孩子的不关心、家长的外出打工、对孩子的放纵等均影响了学生的学*兴趣和进取心。特别是农村家长多外出打工,缺乏时间教育孩子,这种影响比例达到了41%;此外,家长的教育方式粗暴、方法单一、父母离异,特别是农村家长赌博恶*对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都有较大程度的影响。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产生厌学情绪比例相对较大。

  (3)学校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方法、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调查显示:学校生活单一、课外活动少、受部分有不良行为学生的影响等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比例较大;另外,教师对学困生和问题学生的歧视、讽刺挖苦、课堂教学的枯燥也是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另一重要因素,特别因教师对学困生的关心不够、教育方式单一而厌学的占到42%以上。

  (4)自身基础差、*惯不好、自制力不强、早恋及人际关系、学*环境、情绪变化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兴趣。

  3.学生的期望调查显示 学生对加强行为*惯培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期望较高;期望班主任老师能公*对待每位学生,特别是与成绩差的学生多沟通多交流;期望科任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公*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多进行个别辅导,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上课模式上学生并不要求一定要按照何种模式上课,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教学,面对全体学生,应该是我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基本策略。

  三、启示及对策

  1.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是有其根源的,通过对学生厌学根源剖析,我们认识到,学生必定是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各方面均不成熟、不稳定,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加上自制力较差,对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同学中的问题认识上有局限性。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加强学生的管理和引导,提高学生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的不良诱惑的能力刻不容缓。

  2.任何教学模式、方法都是为学生学*服务的,适应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才是最好的。脱离学生实际而单纯搞形式的教学模式都会走向失败。我校实施的高效课堂模式教学还需要广大教师深入研究,探索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

  3.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抓好学困生的个别辅导,提升学科成绩、提高学生学*兴趣,克服厌学情绪的工作迫在眉睫学生厌学调查报告工作报告。

  4.留守学生、问题家庭的学生心理缺陷、学*压力等是影响学生学*兴趣和成绩提高的重要方面。所以,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工作不可忽视

  在开展专项调研,分析汇总的基础上,学校从实际出发采取措施,力争在短期内将学生的厌学情绪调控在适度的范围内。第一,在教学上,实施“低起点、多层次、高效率”的教学策略,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均有所收获。第二,在学生管理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交流谈心活动,更多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留守儿童管护中心的职能作用,帮助学生排解烦恼,调适心理。第三,在办学策略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和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分发挥18个活动小组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把学校变成孩子们的乐园。第四,继续完善学困生帮扶和问题学生教育转化体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完善人格,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知道感恩,主动担当,为学生的人生奠基。

  学生厌学调查报告 3

  由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学校布局重组,农民的经济观、教育观逐步发生变化,另外,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就业不容乐观,致使厌学情绪在不少学生中滋长、蔓延,即便是小学,也是如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多,生活水*也明显提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经济观、教育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考上大学和考不上大学都一样能到城里挣钱的思想给农村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学*无用”的思想,家长观念的影响以及社会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小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严重的甚至旷课逃学。“爱学是万善之源,厌学是万恶之源”,厌学现象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笔者*日走访了**市武**区部分乡镇学校,重点了解了农村小学生严学的表现,并针对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小学生厌学现象提出如何统筹解决的方法供参考。

  一、农村小学生厌学的表现

  (一)在学校里的表现

  当前,在许多小学里经常听到老师说某某学生不是笨,不是学*能力差,而是懒,不学,其实这就是厌学的表现。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小学生的厌学现象在学校里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到校比较迟。要么经常踩着铃声进教室,要么常常迟到,这些同学起床后,刷牙、洗脸、收书包、吃早点动作都很慢,出门后在上学路上也是东张西望,边走边玩。

  2、到了学校也不会马上拿出书来读。而是和周围同学说几句话,即使拿出书来,也是慢吞吞地翻,边翻边看同桌读哪里,他也跟着读那里。

  3、课堂上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够集中,思想易开小差。上一会就左顾右盼,几乎不会主动回答问题,小组合作学*也很少参同桌讨论他一般只听不发表意见、观点。老师布置了课堂作业要不混着不做,混到下课后抄同学的,要不就课堂上抄同学的,抄不到就乱做,测验各科几乎不及格。

  (二)在家里的表现

  小学生的厌学现象在家里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据观察,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一般在回家的路上是这逗留会,那逗留会,回到家都比较晚。

  2、到家后经常书包一扔就打开电视看,极少部分学生会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3、等家长问作业做完没有时,他才会拿出来做或是去问同学做哪里,甚至有时候他就说没作业。

  4、做家庭作业时如果父母在旁边监督的话,作业还基本认真,如果父母没有时间监督的话,就一塌糊涂。

  5、老师布置的非书面作业从来不做,对父母就说没有作业。当然,在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当中也有少部分同学在家比较听话,是个乖孩子。

  二、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枯燥乏味的教学与教师行为的失范导致学生厌学。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是引起小学生厌学最直接的原因。很多老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枯燥无味。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偏爱成绩较好、配合自己的学生。讨厌叛逆性、经常违反纪律、不听话、成绩较差的学生。处理学生的矛盾时难以做到一视同仁,喜欢的学生网开一面,而“问题学生”则不问青红皂白就进行惩罚。学生产生反感,就不会认真对待教师所教的课程。

  (二)学生困难、成绩不良与人际关系障碍导致自信心缺失。

  小学生感到学*困难的比例很高。*日,笔者调查走访了**市武**区六所乡镇学校(小学),小学生普遍感到学*困难的比例为一年级28.13%,三年级30%,六年级47.89%。一部分学生因为学*时遇到困难多没有及时克服导致基础不牢,课堂上不容易听懂,注意力无法集中,学*效果愈来愈差。在学*中感觉困难,举步维艰,让他们惧怕学*,自信降低。一部分小学生从小学*就失败很少成功过,他们已放弃学*,虽然知道学*的重要性但认定自己反正学不好而变得沮丧。也就是说,学生最初只是不会学*,没有掌握基本学*技能而已,并非教师眼中彻头彻尾的懒汉。

  师生关系也影响小学生的学*情绪。有些学生因为长相、穿戴不好、学*不突出、没有家庭背景等原因受到教师的歧视、拒绝。也有一些学生很安静,比较听话,不惹是非,在生活与学*中暴露的问题不明显,不易引起老师的注意,成为长期被教师忽视的群体。缺乏与教师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对教师反应冷漠,对班级活动和同学交往也失去兴趣,丧失自信,对一切都感到索然无味。而经常受到教师批评、处罚的学生与教师关系更坚张对立,他们反感或害怕教师,这种消极的情绪也会蔓延到学*上。

  (三)繁重的课业负担与过度学*使学生产生厌倦。

  在调查中学生认为老师布置作业太多的占26.76%,反映因家长布置作业和班造成作业太多的竟有70%,再加上社会上一些家教机构、特长班、补*班、提高班火爆,学生经常是出了这校门,进了那“校门”。负担过重抹杀了大部分学生的学*兴趣,学*特别好的对学*有兴趣,不觉得负担重,少量不学*的也不觉得重。感觉负担重的是中间一大部分,他们特别想考好,却难度太大,导致被动负担多,而主动学*少。

  (四)师长高度热情与背后的冷漠造成小学生心理落差很大。

  家长与教师把学*看得高于一切,赋予高度的热情,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将生活中所有一切都包办代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成绩,却不顾孩子的实际水*和学*能力。要求过高,不容许有任何懈怠,一旦孩子无法在学*成绩上达到自己要求时,家长就容易心理失衡,粗暴对待或悲观失望,这会造成学生对学*的恐惧感,失去信心,容易否定自己,对学*产生恐惧和厌倦。有些同学在遭遇困难时不仅得不到帮助,如遭家长的责骂、教师的批评,因此感觉非常无助,对自己产生怀疑。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讲,家长和教师是他的“重要他人”,如果反复对其倭化和贬低,其自尊和自我期待就会被像刀一般锋利的诿化语言斫削,慢慢成为教师所说的那种人而不能自拔。更可怕的是,当老师诿化一些学生时,其行为和态度也会影响其他学生对这些被贬者的看法。在中小学阶段,同伴生活在儿童成长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超过老师和家长的作用的趋势,如果被同伴排斥,那将是“天塌地陷”的感觉,造成小学生心理落差变大,进而产生惧怕学*、害怕失败的心理。

  (五)班额过大使大部分学生不能有效参与学*互动,学*处于观望状态。

  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大量学生向优质学校涌进,而薄弱或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班级规模较小的班级里,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容易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相反,班级规模较大,无论教师的教学水*如何高,也不可能顾及到所有学生,无论老师多有爱心也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同学,更不用说要帮助学生解决个人的学*困难了。绝大多数的同学不能参与到学*互动中去,渐渐地部分同学逐渐*惯了观望的态度,成为学*的旁观者,不再积极地参与到学*中去。

  (六)小学生的自身因素为小学生厌学提供了可能。

  发生认识论认为,学生认知水*影响了学*兴趣。学生间学*水*差异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渐增大,学生成长过程,既有所有学生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学生间学*水*差异不断分化的过程。学生自我评价方式从他评走向自评。他们开始置疑老师评价,教师评价不再是唯一权威,这使他们不再仅仅为追求教师评价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三年级开始,儿童道德判断进入可逆阶段,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了,对老师的要求随年级增高而逐步增加。不一定都听老师的话,当然也意味着对老师的要求有时不予配合,甚至是我行我素。

  综上所述: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除此之外还有不良的学*环境、方法、*惯和兴趣的缺乏使得小学生迷失学*方向,失去学*兴趣,心理包袱重,以至出现了“厌学”现象。

  三、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对策研究

  针对上述现象,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如何帮学生清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回归正道,从而健康自信地学*、成长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把研究性学*引进课堂,让学生全过程参与教学,在参与中获得成功。

  农村小学的教师需要转变观念,需要把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渗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这样,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里,就可以给学生的自主学*与个性自由伸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实践证明,依据学生的智力高低范围,在学生的生活*区选择探究专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构建知识网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学*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激励自己,获得学*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对成功的认同,首先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他们只要承认自己成功了,就会得到一种愉悦;如果教师也认为他们成功了,这种愉悦感就加强了;如果同伴也认为他成功了,这种成功感就更加强烈了。所以,我们改革教育教学的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极为明显。学生的乐学情绪明显增加。

  (二)教师、家长要有正确的评价观,为孩子创设积极的学*环境。

  学校、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家长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生对分数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和教师对分数的态度影响,教师、家长对学生分数不客观、不正确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学生学*积极性,影响其正确的学*态度的形成。因此教师、家长首先要形成正确的评价观,认识评分的意义,对学生获得的分数持积极的态度,切不能对于一些不能达到老师、家长所谓高分的学生,以挖苦、讽刺、打击的消极态度对待他们。特别是教师,应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做人的引导,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为家长也应正确看待学生的学*,学*成绩的差异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成功,应从长远看,而不是一日一时的分数,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总之,要使孩子能快乐地学*,健康地成长,学校、家庭要给他们创设一个适宜他们个性、智力发展的民主、宽松、愉悦、和谐的外部学*环境。

  (三)老师尽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过高的学*要求、过重的作业常常使学生精神紧张,身心俱疲。只有减轻学生负担,相对地压缩学*时间,才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学*不是机器,他们也需要休息。这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社会、学校及家庭要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通过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减少作业量来减轻学生的学*负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干的事,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够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中。

  (四)激发学*兴趣,树立学*的`信心

  厌学的学生通常表出自卑,要再次激发他们的学*兴趣,重拾对学*的信心,只能从思想根源上下手,彻底转变对学*的观念,客观的认识自己的生存意义。首先,赏识教育很重要,不要忽视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教师和家长要用:“你真行”、“你是好样的”之类的话多激励孩子,使孩子树立向上的信心,鼓起前进的勇气,大胆地往前走。孩子是在犯错误中长大的,要用放大镜来看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不要总是抓住缺点不放,让孩子在不断的鼓励和肯定中增强自信心,对学*产生兴趣。其次,创造机会让孩子体验成功。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而笔者要说:“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多次失败,会使他们对学*失去兴趣,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我们应该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尝试成功,获得成功,“跳起来就能摘到桃子”。教师可运用“成功教育”手段,如在讲新课的头一天,先给后进生讲一遍,着重指出重难点,第二天上课时,让孩子能积极举手,成功回答出问题,他们的信心就足了。这样学生在成功的基础上不断获得新的成功,在小成功以后获得大的成功。成功越多,兴趣越浓;兴趣越浓,自信心越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的兴趣,孩子就乐学、爱学、会学,这为孩子一生的学*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五)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首先,社会是一所大学校,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无处不在,各种场所应加强学*的宣传,为学生营造学*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积极性。其次,人们早挣钱早成家的观念要转变,让他们明确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使用未成年民工的监察力度,严惩使用未成年民工的单位和个人,加强说服教育,让未成年人从返校园。第三,当今是网络时代,网络无处不在,青少年是网络应用的一个大群体,社会各个行业和部门都要切实负责,加大监管力度,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网络,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总之,矫正小学生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确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孩子以科学的教育、注重心理辅导,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学生厌学调查报告 4

  调查对象:xx中学初一年级全体学生

  调查方式:基本方式—问卷调查,课下与学生的交流

  调查结果:有85%的同学曾发生过厌学情绪,有46%的同学正处于厌学情绪的困扰中。可以说,厌学情绪是普遍存在。

  一、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

  造成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有长期积化的因素,也有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而萌生的新影响,我们不能单单从学生身上找原因,而是要触及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全面而有效地去分析,去实践。

  (一)客观原因

  1、社会因素

  社会,是我们心理生长的一个巨大的摇篮。它承载着太多的内容,这些内容有时能促我们成长,但有时也会使我们看不清事实,分不清方向。

  (1)社会不良文化的冲击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影响。现代社会,“有色文化”、“暴力文化”普遍存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在学生中流传着一种件的小卡片,名曰:“流氓证”,“打手证”,经询问,是由附*的小卖部所出售。此类恶俗文化,对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造成相当大的影响,严重阻碍了正需要引导阶段的中学生们去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2)营业性娱乐场所的增设以及不规范管理,造成学生精力分散,无心念学。

  这是社会环境因素中造成学生厌学心理最为直接,也是最为广泛的因素。游戏机室,网吧,台球室等娱乐场所的开设日益增多,特别是位于学校附*的此类活动场所,使学生无法把精力投入到学*中。

  (3)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在我所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在学生中曾出现过“社会青年”对其收取“保护费”、“地皮费”一类的不良现象,有的学生便会效仿该做法向低一级的同学收取费用。无形之中,使学生在学校的角色发生偏移,完全把学*的任务置于一旁,倾心于这种不法行为。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普遍接受教育的地方,不仅要提供给学生一个安静和谐的校园环境,同时也应打造成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园地。但现实中的伊甸园校园毕竟不存在,它在一些方面也或多或少多对学生的厌学心理造成影响。

  (1)学校办学方向有偏差或教育方法不当。一方面,在应试机制的作用下,课业的繁多,各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身心负担过重,造成精神上难以负重,难以应付各种压力,由此产生厌学心理在所难免。另一方面,学校在开展对激发学生学*兴趣,端正学*态度等活动相对较少,使学生缺乏学*动力,学*兴趣不浓厚。

  (2)教师素质的低下,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法不当。在与学生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有的`同学在小学阶段,个别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让学生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轻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教育,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重学*尖子,轻多数学生的培养;脱离实际,讲课枯燥乏味等。有甚者更是,让学生在考前死背下考试答案,不遵行者还要受体罚。造成了学生对学*的恐惧,对学校的恐惧,以致这种厌恶学*的心理一直持续到中学都仍然存在。

  3、家庭因素

  (1)家长百般溺爱,对子女过于迁就,使学生任意妄为,滋养了依赖性和懒惰性;家长过于放纵,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贪玩心尤盛,有的家长没有起到有效的监督,加以限制,使子女放任自流,长期下去,导致子女懒学勤玩。

  (2)父母不正确的引导。有的父母不善于管教,反而给学生造成错误的引导。在我所调查的学校中,大多数学生的父母以务农为业,家里有一定的地产,因此他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出现了偏差,使学生存在着这样的错误认识:读不好书不要紧,家里有十几亩地等着,当农民也照样有出路。不当的教育造成了学生倦学的情绪。

  (3)个别父母对学校教育的干扰,完全不配合学校的老师开展教育工作。在实*期间,我碰到这样的事例,老师打电话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学*情况,家长漠不关心,以忙为借口,没等老师开始反映,就把电话挂了;老师去家访时,当听到自己子女的学生不足时,对去家访的老师投以冷眼,并交待老师其儿子(女儿)在学校只能宠不能骂等等。很多父母不能正视自己子女的不足,总把他当成宝,对子女的学*情况更是自认最佳。使学生在对待学*的态度上日益偏离正轨。

  (4)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会给子女心灵上造成创伤,使子女意志消沉而影响学*。

  (二)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即为自身因素。学生自身是各种行为的主导者,由于十三四的孩子心智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在学*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阻碍对其产生的消极影响学生并不能及时解除。

  (1)在该校,学生两级分化的现象较为明显。这就使得很多学*成绩偏后的学生失去后进的信心,产生难以超越的想法,不能从学*中获取乐趣,逐渐放弃自己。

  (2)没有明确的学*目的,基础知识较差,在小学阶段形成的坏*惯延续到了中学;学*方法不当,以致消耗大量精力而到考试时收效甚微。

  (3)难以适应中学的学*。我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初一年级,很多学生*惯于小学的学*生活,对中学课程的增多,老师新的教学方法,新学科的设置等一下难以适应,从而导致学*兴趣的减退。

  二、解决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

  1、加强学生学*目的和学*动机的教育

  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厌学情绪的有效途径。加强中学生学*目的和学*动机教育,应渗透在各科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地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学生要给自己树立一个奋斗的方向,摆正学*的心态,力求寻找到学*的最佳状态,不断努力地学*,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

  2、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

  学校并非单单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它也担负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的重任。学生与学校这个小社会中接触的时间最长,无形之中受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应整顿学校的教育特制,清理学校的文化环境。把一些不良势力,消极因子,通通消除,给学生提供一个安静文明的校园环境。

  3、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

  学校或班主任应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也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多些与家长接触,做到不仅经常与学生沟通,也与家长沟通。使双方的信息即使得到反馈。发现学生有厌学情绪,要及时进行心理诱导。作为家长,要尽量做到家庭和睦,不给学生的思想上添加额外的负担,干扰学*。学校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动态,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对教师这一群体的严格筛选

  教师可以说是学生学*道路上的指路人。那么,一个合格的指路人,除了应具有渊博的学识之外,还应具备哪些素质呢?我觉得,在选拔教师时,应对其教学的能力进行考查,要做到不仅自身有鱼,更能对学生“授之以渔”。其次,应用爱去教育。而非单纯地以成绩去看待学生,把爱施布于每一个学生,不存在偏袒,不存在歧视。三是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责任所在,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顾学生能力的发展。

  5、多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丰富的课余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学*生活从单调乏味中脱离出来,变得精彩纷呈,各类第二课堂的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的兴趣,寓教于乐。也能让学生参加活动的同时心情得到放松,压力得到消减。

  6、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沟通

  在闲暇之余,教师应多深入到学生当中,通过聊天、发邮件等各种方式,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吸引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去学*。

  7、加强对各种娱乐场所的管理

  各种营业性娱乐场所应尽量避免开设在学校附*。此外,有关部门还应加强对这些场所的管制,严格查处非法营业者,以及没有按照规定限定消费者年龄的商家。应创设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

  在短短的三个月里,通过调查,对中学生的厌学心理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面对当前中学生厌学心理日益严重的现状,我们应投以更多关注的目光,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综合运用,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共同努力,更新教学方法,面对不同的问题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从思想上根除学生厌学的情绪,在实践中逐步改善,使学生爱学*,学好*。

  学生厌学调查报告 5

  背景分析:

  作为现代教育的一部分,高考的功利性导致学生受到了来自家庭和老师的双重压力。所以中学生在学*过程中常常产生学*心理障碍——学*焦虑、考试恐惧、心情烦躁等情绪,很大一部分学生学*动机水*偏低,学*漫无目的,缺乏主动性……往往这些情况会导致中学生会有一种厌学的心里状况,这种心里使学生对学*持消极态度,继而对学*厌恶、反感、恐惧,在学*过程中很少感受到学*的乐趣从而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健康不只是我们的身体也包括我们的心里健康。因此充分了解中学生的厌学心里,采取相应对策使中学生能够在健康成长,这是非常重要的、必要的。

  研究目的:

  找出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根本原因

  分析这些原因的由来

  帮助中学生找到一些摆脱厌学的方法

  帮助学校的教育任务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个别访谈法

  资料查阅法

  调查结果分析:

  【1】.厌学状况:我们主要研究的是高二学生的厌学情况,大多数同学都以一些厌学,具体表现为觉得学*枯燥、喜欢双休日讨厌工作日、有些人还认为自己凡事都不如他人…很少有人觉得学*是一件十分非常有意义非常有成就感的事,都把它当做一种应付老师应付家长的一个任务。

  【2】.厌学的原因:

  1.环境影响。这里的环境既包括广大的社会环境,也包括我们围观的小环境,当今社会正值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社会竞争的焦点便是人才的竞争。而在高等教育资源和优质教育资源依旧短缺的当今社会,高考毫无疑问成为选拔人才的门槛。家庭自然有教育的功能,但是我们的社会却让家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第二课堂,社会的影响已经大大超过了家庭的影响。社会的发展在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学*过程中造成的紧张以及担忧,在家庭中得不到缓解,渐渐的内心会变得很焦虑,产生人际交往困难也会和父母有隔阂。父母也有他们自己的任务和职责,不能忽视孩子的*况以及孩子自己的一些想法。关系也有适度,不能把自己的孩子逼得太紧,不然往往会把孩子推到自己的对立面。

  2.教师的影响。教师的教育理念受到大环境以及学校教育制度的约束。以成绩的高低来评判学生的好坏,往往会导致学生对老师的不满,老师为了提高孩子的学*成绩,往往会忽视学生自己的个性以及学*特点。

  3.青春期心理不稳定因素。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他们的感受和变现形式会更加强烈更加丰富。此时的高中生希望独立,但是他们对待事物具有片面性,在这一阶段他们会变得很焦虑很烦躁,面对自制力比较差的人,那么这些现象表现尤为突出,对学*的热情直线下降,喜欢上看小说,听音乐,手机QQ聊天等等一些娱乐,注意力也不能够集中,一点小事都能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3】.厌学的危害:厌学心理不止会是你的成绩下降,也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当一个人特别讨厌学*的时候那么他们会对身边关注他学*的人产生一种不耐烦的心里,继而就会引发和副怒的矛盾和教师的对抗,慢慢的就会觉得学校就像一个监牢,你会越来越讨厌学校的,那么在学校的.日子就变成了一种浪费时间的事情。当你发现你与同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时候,你会慢慢的变得沉默,和同学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家庭矛盾,师生矛盾,同学间的矛盾,慢慢就会浮上水面。

  【4】.我们的建议:

  1.让教师转变他们的教育观念。对学生一视同仁,也能和学生有心灵上的交流,找到合适的方法让学生爱上学*。

  2.家长与教师能够沟通沟通。了解学生在家里以及学校里的状况,共同作用,促进孩子的心里健康。

  3.学校给予厌学的孩子适当的心理教育。让学生充分理解我们学*的目的,以及我们如何去面对繁重的课业和压力,帮助学生减缓压力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周末,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出去走走,放松一下心情。周一到周五,不言而喻繁忙而紧张,难得有个周末,就该让他们走出学校的压力,虽说不能完全放松,但是也不要让神经绷紧。

  学生厌学调查报告 6

  一、调查背景

  目前,中学生厌学心理较为普遍,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合理疏导这一心理问题,使中学生走出这一心理困境,已成为摆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厌学现象在不同层次学生中普遍存在。我校属于标准化普通高中,生源相对较弱,厌学学生较为普遍。因此,我们想立足于我校实际,深入学生、家长、教师当中,调查学生厌学的具体情况,期待从中寻找高中生厌学原因,探讨疏导厌学心理的有效途径,以便能为学生、家长及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与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高一、高二年级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课题组通过学生问卷、家长问卷、教师访谈等有效渠道,对我校在校高中学生做了厌学心理调查。我们在高一、高二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和100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了几位学生和教师。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厌学现象的主要表现

  从问卷及教师访谈结果来看,85%的学生时不时有厌学情绪,6%的学生有较严重的厌学情绪,5%的学生有很严重的厌学情绪。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学生对学*活动产生的一种不满意、不愉快的情绪失调性心理障碍。厌学这种行为是学生表现在学*活动上的主要问题行为。当前普通高中生存在的厌学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学*活动不感兴趣,讨厌学*。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心不在焉,无所事事,要么东张西望,要么昏昏欲睡,不做笔记,不回答问题,但下课时精神十足。

  2.不完成老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求。课前几乎不预*,课堂上不参与教学活动,课后不复*,不愿做作业,作业马虎应付,照抄照搬,有时甚至不能完成。

  3.不能遵守班规校纪。常有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时有旷课、逃学行为,有时干脆放弃学业;对教师、家长提出的学*要求,常有抵触、对立情绪。

  4.回家不背书包,迷恋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不听父母教导,与父母关系紧张,叛逆。

  5.厌学学生大多数学*目的不明确意志力薄弱,自制力较差,自信心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学**惯。

  (二)造成厌学行为的原因

  高中学生厌学行为表现及引发原因并不是完全在高中阶段出现的,绝大多数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从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及师生访谈结果来看,造成普通高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育方法不当的影响。

  从学生问卷简答题“请回忆有没有哪个事件引起或加深了你的厌学情绪?”的调查结果看,有40%的学生提到教育者的教育方法不当(教师、家长的`不当体罚,包括打骂、打击性语言、唠叨、冷漠、过度关注、不恰当对比等)引起他们厌学或讨厌某一学科。80%以上的学生叙述的诱发事件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高中阶段情况基本稳定。下面列举学生说道的几个典型事件。

  事件一:说起那天的事,A同学说:“那是小学时的一天,那天的太阳格外明亮、也分外的刺眼”。周一升旗,他因犯错被罚站在旗杆下,他感觉“周围一片明晃晃的,经过旗杆下的同学似乎都在对我‘指指画画’”,当时我多么希望那只是一场梦!”但这个“噩梦”却一直伴随着他,至今挥之不去。从那时起,他就“讨厌学校、讨厌老师、讨厌学*”。

  事件二:同学B说:“那天因为考生字,有三个没写出来,老师就让我把那个单元和前几个单元的生字每个写10遍,否则就停我的课。”因为几个单元的字较多,他熬夜还是没能写完,第二天不得不让家长谎称生病而逃过老师的批评。自此,对于过量的作业或惩罚,他常感到头疼,也常用类似的谎言或照抄等不当方法度过“难关”,学*成绩自然也一落千丈,由此他也越来越不喜欢学*了。

  事件三:C学生写道:“小学数学老师打人,还常侮辱差生,然后我就不愿意学数学,现在一想起那个老师就讨厌他,一上数学课就头疼,不想听。”D同学写道:“小学英语课上被老师打,从此不喜欢英语。”

  事件四:E同学说:“自己从小到大被对比,尤其是有一个学*特别好的哥哥或姐姐,感觉自己很废、很渣,不是学*的料。”

  虽然以上事件属个别现象,但类似教育教学方法欠佳,教育者教育批评方式及语言不当的事例在此次问卷中占一定比例,从某个侧面仍能反映出我们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小学起始阶段和初中过度阶段,学校、教师和家长如何保护好学生的学*兴趣。

  2.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学*及一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许多家长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没有科学的育儿理念和家庭教育方法,导致教育方式单一,甚至粗暴。从问卷和访谈中可看出,当孩子学*成绩不佳或出现不良行为和情绪时,家长安慰、关心、引导的少,唠叨、指责、抱怨甚至体罚的多,这不但没帮助孩子,反而使孩子心理再次受挫,更容易失去自信,产生厌学心理。同时,一部分家长的过度溺爱,使孩子很容易滋生依赖性与懒惰性,不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一部分家长对孩子要求又过于苛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使有些强制性家长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孩子的承受能力及需求和想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孩子的人生与未来,逼迫孩子学*,甚至参加各种学*班,这样便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另外,夫妻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对孩子影响很大。夫妻关系不好、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往往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难以抹去的创伤,家庭创伤的阴影会占据孩子思想的很大一部分,导致孩子无心学*。同时,有些父母往往容易把家庭矛盾转嫁到孩子身上,造成孩子心理负担过重,难以将精神集中到学*中去,使学*成绩难以提高,从而产生厌学情绪。F同学说“一回到家,爸妈常常吵架,家里气氛很沉闷,根本没心思学*。”许多同学也提到家庭环境及亲子关系对自己学*的影响。

  3.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

  不良社会文化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较大。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此阶段(12–18岁)的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生理上有“**感”,心理上却是半**状态;言语上常有片面性、绝对性;行为上常有冲动性、爆发性和极端性;情绪方面既易喜又易悲,波动幅度大且难于自控。人们常把此阶段叫做青少年的“心理断乳”期或“急风暴雨”期。在此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没有完全形成,因此,他们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客观、全面的看待、分析和判断。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子产品普及,网络知识,特别是网络游戏的丰富、营业性娱乐场所普遍,这些趣味性极强的产品深深吸引着学生的眼球。由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如果在这一时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科学的管理,许多学生就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认为这些有趣的事情上来,从而耽误了学*。问卷和访谈结果也证明有许多厌学学生都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他们觉得课堂教学与精彩的网上世界相比枯燥乏味,因此兴趣发生转移,从而慢慢放弃对学*的努力,而把大量时间放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上,完全丧失学*动力,产生厌学行为。

  4.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厌学学生基本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目标,学*态度不端正,缺乏恒心,缺乏毅力,没有吃苦精神,学*方法不当,没有良好的学**惯等。其实,学生的许多自身因素也可归属于客观因素,这些可以说是我们做父母的及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他们这些方面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只重视知识而忽略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5. 高中适应性困难的影响

  高中课程增多,学科难度增大,教学速度加快,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有些学生刚升入高中,自主学*的能力还比较差,再加上自身生理、心理特点的制约,难以适应高中学*。随着功课的增多,学科内容与初中相比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了很大变化,有些学生还是以初中时的学*模式来应付高中的学*便深感吃力。一些初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也开始跟不上去。例如高中物理与初中相比较难,对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都有较高要求,部分学生由于思维模式、学**惯未能及时转变,虽在物理上花了不少时间,但仍然很吃力,听不懂,跟不上,成绩比起初中下滑很多,因此就产生了“我不是学物理的料”的想法,开始对物理失去信心,并发展到讨厌物理。

  因课程多,高中的作业量也比初中增多。一时难以应付的大量作业容易使学生预*、复*的时间减少,加之许多学生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导致新课不能得到有效的复*和巩固,造成学生不堪重负,身心疲惫,日子一长,便容易对学*产生厌倦心理,失去对学*的兴趣。

  除部分学生进入高中不能很快适应新课程而产生对部分学科厌学外,一些学生不能很快适应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生活等,往往容易出现许多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导致失去学*的自信心,进而出现厌学情绪。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普通高中学生厌学现象及厌学成因是复杂多样的,但解决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这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实践研究中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及心理疏导途径,这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学生厌学调查报告 7

  一、调查背景

  目前,中学生厌学心理较为普遍,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合理疏导这一心理问题,使中学生走出这一心理困境,已成为摆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厌学现象在不同层次学生中普遍存在。我校属于标准化普通高中,生相对较弱,厌学学生较为普遍。因此,我们想立足于我校实际,深入学生、家长、教师当中,调查学生厌学的具体情况,期待从中寻找高中生厌学原因,探讨疏导厌学心理的有效途径,以便能为学生、家长及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与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高一、高二年级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题组通过学生问卷、家长问卷、教师访谈等有效渠道,对我校在校高中学生做了厌学心理调查。我们在高一、高二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和100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了几位学生和教师。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厌学现象的主要表现

  从问卷及教师访谈结果看,8%的学生时不时有厌学情绪,6%的学生有较严重的厌学情绪,%的学生有很严重的厌学情绪。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学生对学*活动产生的一种不满意、不愉快的情绪失调性心理障碍。厌学这种行为是学生表现在学*活动上的主要问题行为。当前普通高中生存在的厌学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学*活动不感兴趣,讨厌学*。上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心不在焉,无所事事,要么东张西望,要么昏昏欲睡,不做笔记,不回答问题,但下时精神十足。

  2不完成老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求。前几乎不预*,堂上不参与教学活动,后不复*,不愿做作业,作业马虎应付,照抄照搬,有时甚至不能完成。

  不能遵守班规校纪。常有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时有旷、逃学行为,有时干脆放弃学业;对教师、家长提出的学*要求,常有抵触、对立情绪。

  4回家不背书包,迷恋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不听父母教导,与父母关系紧张,叛逆。

  厌学学生大多数学*目的不明确意志力薄弱,自制力较差,自信心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学**惯。

  (二)造成厌学行为的原因

  高中学生厌学行为表现及引发原因并不是完全在高中阶段出现的,绝大多数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从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及师生访谈结果看,造成普通高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育方法不当的影响。

  从学生问卷简答题“请回忆有没有哪个事引起或加深了你的厌学情绪?”的调查结果看,有40%的学生提到教育者的教育方法不当(教师、家长的不当体罚,包括打骂、打击性语言、唠叨、冷漠、过度关注、不恰当对比等)引起他们厌学或讨厌某一学科。80%以上的学生叙述的诱发事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高中阶段情况基本稳定。下面列举学生说道的几个典型事。

  事一:说起那天的事,A同学说:“那是小学时的一天,那天的太阳格外明亮、也分外的刺眼”。周一升旗,他因犯错被罚站在旗杆下,他感觉“周围一片明晃晃的,经过旗杆下的同学似乎都在对我‘指指画画’”,当时我多么希望那只是一场梦!”但这个“噩梦”却一直伴随着他,至今挥之不去。从那时起,他就“讨厌学校、讨厌老师、讨厌学*”。

  事二:同学B说:“那天因为考生字,有三个没写出,老师就让我把那个单元和前几个单元的生字每个写10遍,否则就停我的。”因为几个单元的字较多,他熬夜还是没能写完,第二天不得不让家长谎称生病而逃过老师的批评。自此,对于过量的作业或惩罚,他常感到头疼,也常用类似的谎言或照抄等不当方法度过“难关”,学*成绩自然也一落千丈,由此他也越越不喜欢学*了。

  事三:学生写道:“小学数学老师打人,还常侮辱差生,然后我就不愿意学数学,现在一想起那个老师就讨厌他,一上数学就头疼,不想听。”D同学写道:“小学英语上被老师打,从此不喜欢英语。”

  事四:E同学说:“自己从小到大被对比,尤其是有一个学*特别好的哥哥或姐姐,感觉自己很废、很渣,不是学*的料。”

  虽然以上事属个别现象,但类似教育教学方法欠佳,教育者教育批评方式及语言不当的事例在此次问卷中占一定比例,从某个侧面仍能反映出我们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小学起始阶段和初中过度阶段,学校、教师和家长如何保护好学生的学*兴趣,

  2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堂。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学*及一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许多家长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没有科学的育儿理念和家庭教育方法,导致教育方式单一,甚至粗暴。从问卷和访谈中可看出,当孩子学*成绩不佳或出现不良行为和情绪时,家长安慰、关心、引导的少,唠叨、指责、抱怨甚至体罚的多,这不但没帮助孩子,反而使孩子心理再次受挫,更容易失去自信,产生厌学心理。同时,一部分家长的过度溺爱,使孩子很容易滋生依赖性与懒惰性,不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一部分家长对孩子要求又过于苛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使有些强制性家长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孩子的承受能力及需求和想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孩子的人生与未,逼迫孩子学*,甚至参加各种学*班,这样便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另外,夫妻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对孩子影响很大。夫妻关系不好、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往往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难以抹去的创伤,家庭创伤的阴影会占据孩子思想的很大一部分,导致孩子无心学*。同时,有些父母往往容易把家庭矛盾转嫁到孩子身上,造成孩子心理负担过重,难以将精神集中到学*中去,使学*成绩难以提高,从而产生厌学情绪。F同学说“一回到家,爸妈常常吵架,家里气氛很沉闷,根本没心思学*。”许多同学也提到家庭环境及亲子关系对自己学*的影响。

  3社会不良化的影响

  不良社会化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较大。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讲,此阶段(12–18岁)的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生理上有“**感”,心理上却是半**状态;言语上常有片面性、绝对性;行为上常有冲动性、爆发性和极端性;情绪方面既易喜又易悲,波动幅度大且难于自控。人们常把此阶段叫做青少年的“心理断乳”期或“急风暴雨”期。在此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没有完全形成,因此,他们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客观、全面的看待、分析和判断。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子产品普及,网络知识,特别是网络游戏的丰富、营业性娱乐场所普遍,这些趣味性极强的产品深深吸引着学生的眼球。由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如果在这一时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科学的管理,许多学生就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认为这些有趣的事情上,从而耽误了学*。问卷和访谈结果也证明有许多厌学学生都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他们觉得堂教学与精彩的网上世界相比枯燥乏味,因此兴趣发生转移,从而慢慢放弃对学*的努力,而把大量时间放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上,完全丧失学*动力,产生厌学行为。

  4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厌学学生基本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目标,学*态度不端正,缺乏恒心,缺乏毅力,没有吃苦精神,学*方法不当,没有良好的学**惯等。其实,学生的许多自身因素也可归属于客观因素,这些可以说是我们做父母的及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他们这些方面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只重视知识而忽略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中适应性困难的影响

  高中程增多,学科难度增大,教学速度加快,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有些学生刚升入高中,自主学*的能力还比较差,再加上自身生理、心理特点的制约,难以适应高中学*。随着功的增多,学科内容与初中相比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了很大变化,有些学生还是以初中时的学*模式应付高中的学*便深感吃力。一些初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也开始跟不上去。例如高中物理与初中相比较难,对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都有较高要求,部分学生由于思维模式、学**惯未能及时转变,虽在物理上花了不少时间,但仍然很吃力,听不懂,跟不上,成绩比起初中下滑很多,因此就产生了“我不是学物理的料”的想法,开始对物理失去信心,并发展到讨厌物理。

  因程多,高中的作业量也比初中增多。一时难以应付的大量作业容易使学生预*、复*的时间减少,加之许多学生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导致新不能得到有效的复*和巩固,造成学生不堪重负,身心疲惫,日子一长,便容易对学*产生厌倦心理,失去对学*的兴趣。

  除部分学生进入高中不能很快适应新程而产生对部分学科厌学外,一些学生不能很快适应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生活等,往往容易出现许多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导致失去学*的自信心,进而出现厌学情绪。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普通高中学生厌学现象及厌学成因是复杂多样的,但解决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这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实践研究中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及心理疏导途径,这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学生厌学调查报告 8

  一、调查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它给无数师生带来了福音。然而,我们在为素质教育大声喝彩的时候,同时也为不少青少年忧虑,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缺乏学*的动力,没有明确的学*目的,对此,教师也在犯难,“这书怎么越来越难教了”、“学生精力老是集中不起来”。不难看出,“厌学”已成了制约教育教学工作的瓶颈之一。中学生厌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如若不加重视,会加剧学生辍学和出走。因此对学生的厌学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治理。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初中生厌学现象的'调查,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出初中学生厌学现象的表现、影响及其产生原因,从而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并帮助学生找到厌学的症结所在,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中去。

  三.调查方法

  1。对象: 旧寨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学生共203人(其中包括初一年级85人,初二年级82人,初三年级36人)

  2。时间:20xx年11月

  3。调查方法:采取随机取样的办法,对本校部分学生的厌学情况进行分发调查问卷,随机问卷调查。

  四.结果与分析

  (一)。厌学现象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

  所谓厌学,就是指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产生了厌倦学*的心理,进而在学*学科课程时,对知识失去了学*的兴趣,不再愿意学*的现象。

  其突出特点如下:

  第一,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睡觉,可以说为视上课为坐牢。

  第二,有的学生作业几乎不做,有的学生期末考试在5分钟完成选择题,然后就睡觉。

  第三,逃学、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

  (二)。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初中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

  a、学*压力过重;(约50。7%)

  b.基础太差跟不上,(约36。9%)

  成绩差的学生,压力大,畏惧学*,导致越来越差,越差越不想学的恶性循环。个别学生喜欢学*的学科就想学*,而且会学得很好,感觉有意思;不喜欢的学科就不想学*,就不学。学*完全凭兴趣和爱好,没有自觉性。

  c、教师枯燥的教学方法(约26。1%)

  老师讲得太单调,没有幽默感,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课堂死板、枯燥、乏味,不吸引学生,激不起学生的学*兴趣,调动不起学生的学*积极性。

  d、家长期望过高(约22。2%)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在家里除了学校的作业,另外给孩子安排大量作业,学生因此没有时间玩耍,从而感到心烦,不想学*。在家长看来,学生只能读书,不能玩耍,学生学*不好,考试不及格,父母要打、要骂,很少与孩子沟通。

  另外:

  1。学生感觉学*太单调太无聊(约16。3%)

  2。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不愿意学(约16。3%)

  3。不喜欢某老师(约11。3%)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学*的原因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学*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自身,当然学校、家长以及社会也成为许多孩子学*的压力制造者。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曾经有过厌学的想法,71.4%的学生认为厌学是正常现象,出现厌学情况时,有接*一半的学生选择了找信得过的师长和朋友解决。关于如何杜绝厌学现象,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找到解决学*的好的学*方法,把学*当做一种乐趣,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找老师解决。总的来看,影响学生学*的因素很多,导致学生厌学的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好多是应该能够改变的。厌学产生的后果和解决的方法也是千差万别,但是学生本身大多数还是希望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更好地投入到学*中去。

  学生厌学调查报告 9

  调查对象:xx中学初一年级全体学生

  调查方式:基本方式—问卷调查,课下与学生的交流

  调查结果:有85%的同学曾发生过厌学情绪,有46%的同学正处于厌学情绪的困扰中。可以说,厌学情绪是普遍存在。

  一、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

  造成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有长期积化的因素,也有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而萌生的新影响,我们不能单单从学生身上找原因,而是要触及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全面而有效地去分析,去实践。

  (一)客观原因

  1、社会因素

  社会,是我们心理生长的一个巨大的摇篮。它承载着太多的内容,这些内容有时能促我们成长,但有时也会使我们看不清事实,分不清方向。

  (1)社会不良文化的冲击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影响。现代社会,“有色文化”、“暴力文化”普遍存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在学生中流传着一种件的小卡片,名曰:“流氓证”,“打手证”,经询问,是由附*的小卖部所出售。此类恶俗文化,对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造成相当大的影响,严重阻碍了正需要引导阶段的中学生们去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2)营业性娱乐场所的增设以及不规范管理,造成学生精力分散,无心念学。

  这是社会环境因素中造成学生厌学心理最为直接,也是最为广泛的因素。游戏机室,网吧,台球室等娱乐场所的开设日益增多,特别是位于学校附*的此类活动场所,使学生无法把精力投入到学*中。

  (3)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在我所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在学生中曾出现过“社会青年”对其收取“保护费”、“地皮费”一类的不良现象,有的学生便会效仿该做法向低一级的同学收取费用。无形之中,使学生在学校的角色发生偏移,完全把学*的任务置于一旁,倾心于这种不法行为。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普遍接受教育的地方,不仅要提供给学生一个安静和谐的校园环境,同时也应打造成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园地。但现实中的伊甸园校园毕竟不存在,它在一些方面也或多或少多对学生的厌学心理造成影响。

  (1)学校办学方向有偏差或教育方法不当。一方面,在应试机制的作用下,课业的繁多,各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身心负担过重,造成精神上难以负重,难以应付各种压力,由此产生厌学心理在所难免。另一方面,学校在开展对激发学生学*兴趣,端正学*态度等活动相对较少,使学生缺乏学*动力,学*兴趣不浓厚。

  (2)教师素质的低下,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法不当。在与学生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有的同学在小学阶段,个别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让学生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轻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教育,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重学*尖子,轻多数学生的培养;脱离实际,讲课枯燥乏味等。有甚者更是,让学生在考前死背下考试答案,不遵行者还要受体罚。造成了学生对学*的恐惧,对学校的恐惧,以致这种厌恶学*的心理一直持续到中学都仍然存在。

  3、家庭因素

  (1)家长百般溺爱,对子女过于迁就,使学生任意妄为,滋养了依赖性和懒惰性;家长过于放纵,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贪玩心尤盛,有的家长没有起到有效的监督,加以限制,使子女放任自流,长期下去,导致子女懒学勤玩。

  (2)父母不正确的引导。有的父母不善于管教,反而给学生造成错误的引导。在我所调查的学校中,大多数学生的父母以务农为业,家里有一定的地产,因此他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出现了偏差,使学生存在着这样的错误认识:读不好书不要紧,家里有十几亩地等着,当农民也照样有出路。不当的教育造成了学生倦学的情绪。

  (3)个别父母对学校教育的干扰,完全不配合学校的老师开展教育工作。在实*期间,我碰到这样的事例,老师打电话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学*情况,家长漠不关心,以忙为借口,没等老师开始反映,就把电话挂了;老师去家访时,当听到自己子女的学生不足时,对去家访的老师投以冷眼,并交待老师其儿子(女儿)在学校只能宠不能骂等等。很多父母不能正视自己子女的不足,总把他当成宝,对子女的学*情况更是自认最佳。使学生在对待学*的态度上日益偏离正轨。

  (4)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会给子女心灵上造成创伤,使子女意志消沉而影响学*。

  (二)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即为自身因素。学生自身是各种行为的主导者,由于十三四的孩子心智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在学*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阻碍对其产生的消极影响学生并不能及时解除。

  (1)在该校,学生两级分化的现象较为明显。这就使得很多学*成绩偏后的学生失去后进的信心,产生难以超越的想法,不能从学*中获取乐趣,逐渐放弃自己。

  (2)没有明确的学*目的,基础知识较差,在小学阶段形成的'坏*惯延续到了中学;学*方法不当,以致消耗大量精力而到考试时收效甚微。

  (3)难以适应中学的学*。我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初一年级,很多学生*惯于小学的学*生活,对中学课程的增多,老师新的教学方法,新学科的设置等一下难以适应,从而导致学*兴趣的减退。

  二、解决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

  1、加强学生学*目的和学*动机的教育

  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厌学情绪的有效途径。加强中学生学*目的和学*动机教育,应渗透在各科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地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学生要给自己树立一个奋斗的方向,摆正学*的心态,力求寻找到学*的最佳状态,不断努力地学*,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

  2、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

  学校并非单单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它也担负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的重任。学生与学校这个小社会中接触的时间最长,无形之中受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应整顿学校的教育特制,清理学校的文化环境。把一些不良势力,消极因子,通通消除,给学生提供一个安静文明的校园环境。

  3、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

  学校或班主任应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也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多些与家长接触,做到不仅经常与学生沟通,也与家长沟通。使双方的信息即使得到反馈。发现学生有厌学情绪,要及时进行心理诱导。作为家长,要尽量做到家庭和睦,不给学生的思想上添加额外的负担,干扰学*。学校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动态,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对教师这一群体的严格筛选

  教师可以说是学生学*道路上的指路人。那么,一个合格的指路人,除了应具有渊博的学识之外,还应具备哪些素质呢?我觉得,在选拔教师时,应对其教学的能力进行考查,要做到不仅自身有鱼,更能对学生“授之以渔”。其次,应用爱去教育。而非单纯地以成绩去看待学生,把爱施布于每一个学生,不存在偏袒,不存在歧视。三是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责任所在,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顾学生能力的发展。

  5、多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丰富的课余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学*生活从单调乏味中脱离出来,变得精彩纷呈,各类第二课堂的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的兴趣,寓教于乐。也能让学生参加活动的同时心情得到放松,压力得到消减。

  6、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沟通

  在闲暇之余,教师应多深入到学生当中,通过聊天、发邮件等各种方式,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吸引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去学*。

  7、加强对各种娱乐场所的管理

  各种营业性娱乐场所应尽量避免开设在学校附*。此外,有关部门还应加强对这些场所的管制,严格查处非法营业者,以及没有按照规定限定消费者年龄的商家。应创设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

  在短短的三个月里,通过调查,对中学生的厌学心理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面对当前中学生厌学心理日益严重的现状,我们应投以更多关注的目光,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综合运用,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共同努力,更新教学方法,面对不同的问题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从思想上根除学生厌学的情绪,在实践中逐步改善,使学生爱学*,学好*。

  学生厌学调查报告 10

  一、调查背景

  目前,中学生厌学心理较为普遍,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合理疏导这一心理问题,使中学生走出这一心理困境,已成为摆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厌学现象在不同层次学生中普遍存在。我校属于标准化普通高中,生源相对较弱,厌学学生较为普遍。因此,我们想立足于我校实际,深入学生、家长、教师当中,调查学生厌学的具体情况,期待从中寻找高中生厌学原因,探讨疏导厌学心理的有效途径,以便能为学生、家长及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与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高一、高二年级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课题组通过学生问卷、家长问卷、教师访谈等有效渠道,对我校在校高中学生做了厌学心理调查。我们在高一、高二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和100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了几位学生和教师。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厌学现象的主要表现

  从问卷及教师访谈结果来看,85%的学生时不时有厌学情绪,6%的学生有较严重的厌学情绪,5%的学生有很严重的厌学情绪。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学生对学*活动产生的一种不满意、不愉快的情绪失调性心理障碍。厌学这种行为是学生表现在学*活动上的主要问题行为。当前普通高中生存在的厌学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学*活动不感兴趣,讨厌学*。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心不在焉,无所事事,要么东张西望,要么昏昏欲睡,不做笔记,不回答问题,但下课时精神十足。

  2.不完成老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求。课前几乎不预*,课堂上不参与教学活动,课后不复*,不愿做作业,作业马虎应付,照抄照搬,有时甚至不能完成。

  3.不能遵守班规校纪。常有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时有旷课、逃学行为,有时干脆放弃学业;对教师、家长提出的学*要求,常有抵触、对立情绪。

  4.回家不背书包,迷恋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不听父母教导,与父母关系紧张,叛逆。

  5.厌学学生大多数学*目的不明确意志力薄弱,自制力较差,自信心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学**惯。

  (二)造成厌学行为的原因

  高中学生厌学行为表现及引发原因并不是完全在高中阶段出现的,绝大多数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从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及师生访谈结果来看,造成普通高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育方法不当的影响。

  从学生问卷简答题“请回忆有没有哪个事件引起或加深了你的厌学情绪?”的调查结果看,有40%的学生提到教育者的教育方法不当(教师、家长的不当体罚,包括打骂、打击性语言、唠叨、冷漠、过度关注、不恰当对比等)引起他们厌学或讨厌某一学科。80%以上的学生叙述的诱发事件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高中阶段情况基本稳定。下面列举学生说道的几个典型事件。

  事件一:说起那天的事,A同学说:“那是小学时的一天,那天的太阳格外明亮、也分外的刺眼”。周一升旗,他因犯错被罚站在旗杆下,他感觉“周围一片明晃晃的,经过旗杆下的同学似乎都在对我‘指指画画’”,当时我多么希望那只是一场梦!”但这个“噩梦”却一直伴随着他,至今挥之不去。从那时起,他就“讨厌学校、讨厌老师、讨厌学*”。

  事件二:同学B说:“那天因为考生字,有三个没写出来,老师就让我把那个单元和前几个单元的生字每个写10遍,否则就停我的课。”因为几个单元的字较多,他熬夜还是没能写完,第二天不得不让家长谎称生病而逃过老师的批评。自此,对于过量的作业或惩罚,他常感到头疼,也常用类似的谎言或照抄等不当方法度过“难关”,学*成绩自然也一落千丈,由此他也越来越不喜欢学*了。

  事件三:C学生写道:“小学数学老师打人,还常侮辱差生,然后我就不愿意学数学,现在一想起那个老师就讨厌他,一上数学课就头疼,不想听。”D同学写道:“小学英语课上被老师打,从此不喜欢英语。”

  事件四:E同学说:“自己从小到大被对比,尤其是有一个学*特别好的哥哥或姐姐,感觉自己很废、很渣,不是学*的料。”

  虽然以上事件属个别现象,但类似教育教学方法欠佳,教育者教育批评方式及语言不当的事例在此次问卷中占一定比例,从某个侧面仍能反映出我们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小学起始阶段和初中过度阶段,学校、教师和家长如何保护好学生的学*兴趣。

  2.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学*及一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许多家长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没有科学的育儿理念和家庭教育方法,导致教育方式单一,甚至粗暴。从问卷和访谈中可看出,当孩子学*成绩不佳或出现不良行为和情绪时,家长安慰、关心、引导的少,唠叨、指责、抱怨甚至体罚的多,这不但没帮助孩子,反而使孩子心理再次受挫,更容易失去自信,产生厌学心理。同时,一部分家长的过度溺爱,使孩子很容易滋生依赖性与懒惰性,不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一部分家长对孩子要求又过于苛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使有些强制性家长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孩子的承受能力及需求和想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孩子的人生与未来,逼迫孩子学*,甚至参加各种学*班,这样便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另外,夫妻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对孩子影响很大。夫妻关系不好、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往往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难以抹去的创伤,家庭创伤的阴影会占据孩子思想的很大一部分,导致孩子无心学*。同时,有些父母往往容易把家庭矛盾转嫁到孩子身上,造成孩子心理负担过重,难以将精神集中到学*中去,使学*成绩难以提高,从而产生厌学情绪。F同学说“一回到家,爸妈常常吵架,家里气氛很沉闷,根本没心思学*。”许多同学也提到家庭环境及亲子关系对自己学*的影响。

  3.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

  不良社会文化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较大。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此阶段(12–18岁)的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生理上有“**感”,心理上却是半**状态;言语上常有片面性、绝对性;行为上常有冲动性、爆发性和极端性;情绪方面既易喜又易悲,波动幅度大且难于自控。人们常把此阶段叫做青少年的“心理断乳”期或“急风暴雨”期。在此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没有完全形成,因此,他们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客观、全面的看待、分析和判断。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子产品普及,网络知识,特别是网络游戏的丰富、营业性娱乐场所普遍,这些趣味性极强的产品深深吸引着学生的眼球。由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如果在这一时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科学的管理,许多学生就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认为这些有趣的事情上来,从而耽误了学*。问卷和访谈结果也证明有许多厌学学生都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他们觉得课堂教学与精彩的网上世界相比枯燥乏味,因此兴趣发生转移,从而慢慢放弃对学*的努力,而把大量时间放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上,完全丧失学*动力,产生厌学行为。

  4.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厌学学生基本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目标,学*态度不端正,缺乏恒心,缺乏毅力,没有吃苦精神,学*方法不当,没有良好的学**惯等。其实,学生的许多自身因素也可归属于客观因素,这些可以说是我们做父母的及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他们这些方面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只重视知识而忽略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5.高中适应性困难的影响

  高中课程增多,学科难度增大,教学速度加快,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有些学生刚升入高中,自主学*的能力还比较差,再加上自身生理、心理特点的制约,难以适应高中学*。随着功课的增多,学科内容与初中相比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了很大变化,有些学生还是以初中时的学*模式来应付高中的学*便深感吃力。一些初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也开始跟不上去。例如高中物理与初中相比较难,对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都有较高要求,部分学生由于思维模式、学**惯未能及时转变,虽在物理上花了不少时间,但仍然很吃力,听不懂,跟不上,成绩比起初中下滑很多,因此就产生了“我不是学物理的料”的想法,开始对物理失去信心,并发展到讨厌物理。

  因课程多,高中的作业量也比初中增多。一时难以应付的大量作业容易使学生预*、复*的时间减少,加之许多学生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导致新课不能得到有效的复*和巩固,造成学生不堪重负,身心疲惫,日子一长,便容易对学*产生厌倦心理,失去对学*的兴趣。

  除部分学生进入高中不能很快适应新课程而产生对部分学科厌学外,一些学生不能很快适应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生活等,往往容易出现许多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导致失去学*的自信心,进而出现厌学情绪。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普通高中学生厌学现象及厌学成因是复杂多样的,但解决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这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实践研究中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及心理疏导途径,这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合集十篇(扩展4)

——“白色污染”的调查报告合集十篇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并为我们提供了如此美丽的环境,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报告。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的产量正在逐步增加,我们的这个家园正在被垃圾所包围。

  一: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1995年,我国塑料产量为519万吨,进日塑料*600万吨,当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9万吨。天津市每年废旧塑料包装物也超过10万吨。北京市每年废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约23亿个,一次性塑料餐具约2。2亿个,废农膜约675万*方米。人们对此戏称为城郊一片白茫茫。

  二、主要原因:

  1、没有全国性的专门法规

  防治白色污染不能光靠企业或个人的自觉性,应有强制性措施,约束公民和餐饮、交通等行业的工作人员的行为。如,要求企业或个人对自己生产、经营、消费活动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进行回收利用;对随意抛弃、堆放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进行处罚等。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这方面的全国性法规。

  2、缺少相关的经济政策

  要调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加工、利用企业的积极性,需要给予这些企业以优惠政策。现有的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尚不足以使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行业形成良性的市场机制。为了不增加**负担,同时体现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应要求产生废物者自行回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业或个人要交纳回收处理费,用于对回收利用者的补偿。这种做法在国外已较为普遍,我国,目前还没有这类经济政策。

  3、管理工作跟不上

  城市、风景旅游区、交通干线、水域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管理不力造成的。餐饮、商业、铁路、水运部门对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没有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听任顾客直接扔在地上或水中,甚至一些工作人员对已收集起来的废物又抛弃到车窗外或水中。城市街道和旅游区的配套设施还不健全,商场、饭店、公园等繁华地段的垃圾箱密度太低,还没有设置分类垃圾箱。市容环卫部门虽有规定禁止乱扔废物,但执法、检查的人员少,有法不依、有禁不止的现象较为普遍。

  4,管理思想不统一

  我国相当多的地区对白色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防治白色污染问题还未提上议事日程,调查报告《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报告》。有的地方主张以纸代塑或使用可降解塑料来解决白色污染,有的地区则主张靠回收利用来解决问题,管理思想还不统一。

  5、人们的环境意识还靠进一步提高

  城市居民的环保观念虽比前几年有所提高,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但还没有落实到自身的行动上,随手抛弃废物,乱倒、乱堆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随处可见。新闻媒介对白色污染的报导大多集中在以纸代塑和采用可降解塑料等技术方面,缺少对居民日常行为的引导教育。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单位和消费者没有责任感,既没有履行义务的内在动力,也没有回收、利用、处置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外部压力。第一、占地过多。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烟头、羊毛织物1橘子皮2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

  第二、危害

  1、污染空气。垃圾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

  2、污染水体。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在垃圾堆放或填坑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垃圾直接弃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你看:秦淮河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不仅会伤及健康,甚至会死亡。

  3、火灾隐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造成重大损失。

  4、有害生物的巢xx。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三、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防治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愤。在自身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的同时,积极制止身边的不良行为。

  2、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管理。按照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防治原则,一是加强对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市民自觉防治白色污染二是对大量产生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业(如铁路、水运、民航、旅游、饭店、餐饮、零售等),要通过强化管理,改变无人负责、无序堆放、随意抛弃的现象;三是采取强制措施,从回收集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如一次性泡沫餐盒)入手,逐步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率;四是加强替代包装产品的开发、研究,努力减少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等。

  3,尽快制定颁布国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法规,明确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义务和法律责任。应对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分别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引导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鼓励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率。

  4、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除白色污染的良性运作机制。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和促进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并为我们提供了如此美丽的环境。我们应该爱护我们的家园,让这个地球变的更加美好。我相信,只要大家团结起来,一定能让地球容光焕发。

  一、研究目的:

  *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档次也在不断上升。于是,各种塑料制品纷纷扬扬的出现在市场上,但是也随之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日益严重。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两个目的:

  1、对目前社会上塑料的使用情况及以后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和预测。

  2、针对塑料的使用情况提出如何减少塑料对环境的危害。

  二、研究计划:

  1、内容步骤:①查资料了解塑料的种类、结构、组成、性质、

  用途。

  ②调查塑料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范围。

  ③研究废旧塑料对环境的危害。

  а现时条件下塑料对人类环境和生活的影响

  b将来塑料对人类环境和生活的影响

  ④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如何减少塑料对社会的危害

  三、工作研究安排:

  12月下旬完成计划第一步

  1月上、中旬完成计划第二步

  1月下旬完成计划第三、四步

  2月下旬整理研究结果

  3月写出研究报告

  今天是我们研究性课题组选定课题后第一次开展活动。我们好不容易抽出两节自*课。今天的任务是上网查找关于塑料的有关知识。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学校微机室,面对电脑不知从何下手,不过这难不住我们。我们请来了辅导老师,老师耐心的给我们教了如何查找自己想知道的内容,很快地我们都掌握了如何查找资料的方法,原来就那么简单!

  电脑中关于塑料的介绍实在是太多了,我简直看不过来。

  两节课很快就过去了,我们知道了很多有关塑料的知识。比如说,塑料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热固性塑料,二是热塑性塑料。其中,可回收的是热塑性塑料,不可回收的是热固性塑料,等等。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白色污染主要是由于一些塑料制品、橡胶、涂料、纤维、黏合剂等。

  一、调查的白色污染来源

  我校的白色塑料污染来源有:方便面袋,手提袋,饮料瓶,食品包装袋,果糖皮,面包包装袋,果冻塑料盒,香肠皮,饭盒 ,苹果袋,优乐美小桶,塑料桶,一次性针管,奶袋,塑料碗,被损坏的塑料脸盆,塑料碗,暖壶皮,矿泉水瓶。每次吃饭时就有不少同学用塑料袋装饭菜,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仅危害环境,也危害自己的身体,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起风时候,塑料袋到处飘扬,严重影响校园的美观。

  二、白色污染的防治

  1、 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及超薄塑料袋。,无论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从节约资源角度,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是一件好事。任何一次性餐具不仅不利于环保,也是对资源的最大的浪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拒绝使用超薄塑料袋买菜或盛装食物,买菜可用菜篮子或较厚塑料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坚持少用和重复使用,从而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

  2、 回收废塑料并使之资源化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其实,塑料和其它材料比,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塑料可以很方便地反复回收使用。废塑料回收后,进行分类、清洗后再通过加热熔融,即可重新成为制品。从组成看,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均由碳氢元素组成,而汽油、柴油等燃料也是由碳氢元素组成,只不过分子量较小。因此,把这几类塑料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使之裂解,把裂解产物进行分馏,可制得汽油与柴油。

  *年来,一些国家大力开展3R运动:即要求做到废塑料的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目前,在德、日、美等国家,由于重视对包装材料的回收处理,已经实现了塑料的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消除了白色污染。

  3、 研究开发降解塑料。降解塑料具有与普通塑料同样的使用功能,但在完成其使用功能而被废弃后,其化学结构可以在某些条件下发生变化,使高分子分解成分子量较小的分子,最后,被自然环境所同化。降解塑料有三类: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及双降解塑料。但是现在许多降解塑料并非100%降解,只是把塑料变为塑料碎片,据报道,我国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已研制成功100%降解的塑料。

  它是将淀粉和不可降解的塑料通过特殊设备粉碎成纳米级后进行物理结合,再将两者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用这种新技术生产的农用地膜,经过四至五年的大田试验,结果显示,在70天至90天内,淀粉完全降解为H2O、CO2,塑料变为对土壤和空气无害的细小颗粒,并在17个月内同样完全降解为H2O、CO2。现在这种塑料已投入批量生产。

  目前在世界上降解塑料还远远没有得到大规模使用。开发使用降解塑料也只能作为解决白色污染的辅助措施。

  4、 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是解决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种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废塑料,就要实行垃圾回收分装制度,把不同类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这就需要我们有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

  让我们人人树立以爱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为耻的思想,以实际行动来消除校园里的白色污染及其它污染,把翼城二中建设为绿色校园,文明校园。

  三、关于对我校白色污染防治的建议

  (1)学校应教育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并进行批评教育。

  (3)学校应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可以减少污染,还可以增加一笔收入。

  (4)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小卖部门口、学生食堂前、教学楼的通道处、运动场旁边)。

  一、引言

  白色污染是指由塑料袋所引起的污染。由于塑料制品难以分解,所以被遗弃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各种塑料袋)会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广大中学生对白色污染知之甚少,环保意识淡薄,天天都在制造白色污染,使原本圣洁的校园受到白色污染的腐蚀。为了了解、解决校园白色污染的题目,我们对校园白色污染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尝试找出解决办法,使广大中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进步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还校园一片净土,促进太原市的白色污染防治工作。

  二、有关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对耕作和播种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假如将塑料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三、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50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共收回45份,占90%(调查问卷附表),结果如下:

  目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现在还基本处于“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现状。全国约4万个乡镇中绝大多数没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在60多万个行政村中,绝大部分污染处理还处于空白。据初步调查,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年产生量2.8亿吨,露天碓房量超过30%,*均处理率为20%左右,绝大部分生活垃圾未经处理,不仅成为蚊蝇的孳生地,也成为地表水和地下水重要的面源污染。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年产生量90多亿吨,*均处理率15%左右,其他均就*排往农舍附*的沟渠,因此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很大。

  题目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外出打工的夫妻有能力的一定要把孩子带上跟随自己打工读书生活。要正确教育和引导好孩子,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如果条件允许夫妻最好留一个在家与孩子一起生活。因为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

  调查者中,有2/3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表示不清楚。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是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二化学教材对于白色污染有过讲解)。但仍有一部分(1/3)的人不清楚,这表明,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长株潭地区农村水源丰富,但不合理的使用和欠缺保护,造成很多水源的严重污染。调研过程中据村民介绍,很多村民将家中的生活污水、畜禽的粪便随意排到农田和水沟里,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原本清澈见底的水成了酱紫色的污水,下雨天,粪便、卫生纸和卫生巾等到处都是;村民下田时,皮肤常常发痒难受。

  题目二:你经常购买小食品吗?

  71.1%的人偶然购买小食品,22.2%的人经常购买,只有6.7%的人不买小食品。这是因为,学生族很少有时间在家吃早饭,所以来学校购买食品充饥的人很多,而食品包装袋绝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请看以下的调查),这就为校园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条件。

  题目三: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上图显示只有7人(占15.6%)将塑料袋随地乱扔,而扔进垃圾箱的占80%,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进入垃圾箱中,因为据我们小组成员观察发现,很多人固然知道应当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内,却总是扔到垃圾箱旁,风一吹,塑料袋就满校园乱飞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两位选择其他的同学中。一人表示会把塑料袋扔进视线所见的垃圾箱内。我们发现。校园内垃圾箱以前并未几,而且大多锈迹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不过本学期开始后,学校增加了垃圾箱的数目,这对于防治校园白色污染是有帮助的。

  题目四:请同学对校园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提供建议如下:

  (1)学校应教育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

  (3)学校同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4)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小卖部分口)。

  (5)设计一个环保标志,挂在醒目的地方。

  (6)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发泡饭盒(现在校食堂使用的一次性饭盒就是国家禁止使用的饭盒,但仍在使用)。

  (7)呼吁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8)学校不要焚烧垃圾。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①大部分学生对于白色污染比较了解,但仍有部分人对白色污染的概念不清楚,这需要学校增强环保方面的教育。②相当一部分人固然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但依然使用或随手丢弃白色污染物。由此可见,学校培养学生环保的观念十分重要,同时学校也要作出实际行动,如多设置分类垃圾箱,组织回收有价值的垃圾等。

  (三)学校白色污染现状调查

  通过上一阶段的调查,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学生对白色污染的了解情况,与同学们初步探讨了如何防治校园白色污染。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我们学校白色污染的情况,并对处理方法进行可行性探讨。

  后记:人们将面临的危机有很多,如果人类一如既往地破坏环境,那么人类将会灭绝,地球也将会成为宇宙中一个遥远的历史。

  首先,我们进行的工作是称量一个班一天产生的垃圾,分拣出垃圾的种类、白色污染(如塑料袋、塑料瓶等)所占比重为多少,以此来估算十二中一天产生的白色污染物的数目。以高二某班为例,这个班一天所产生的垃圾约重2kg左右,主要成分是纸、塑料包装袋、塑料瓶、易拉罐、发泡饭盒及一些果核等。其中塑料包装袋有*l00个(几乎全用于食品包装),5个塑料瓶,7个发泡饭盒,2个易拉罐(铝制)。不丢脸出,食品包装是校园白色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还发现,纸张和易拉罐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而且目前社会上也有回收废纸、易拉罐的地方。于是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塑料的回收再利用上。

  在学校的垃圾站,我们遇见一位拣垃圾的人,他把塑料瓶进行了回收。我们小组成员上前询问他回收的目的、价钱,而他没有回答。为了查询有关塑料的回收情况,我们小组特地利用课外时间对太原市各正规废品回收站进行了采访,可惜没有发现回收塑料的地方。最后,通过上网查询资料,我们得知:塑料是可以回收的',但不可以再利用来制造食品包装袋(因为造价高,不能保证卫生与安全),只可用作建筑材料或农用大棚等。值得留意的是,一些违规生产的个体小企业私自回收塑料废物,用一些有毒的有机溶剂清洗后再利用,这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学校在进行垃圾分类回收时,一定要将回收的塑料制品送到正规的回收单位。

  三、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发现校园内是存在白色污染的,以十二中为例,天天十二中要产生4000个左右的食品包装袋,这会使多少亩土地丧失耕种能力!而且,学生对于白色污染缺乏紧迫感,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是十分危险的。假如每个人都这样想,那么若干年后中国还有没有可供种植耕作的土地?我们中学生不应该对白色污染这一社会题目不闻不问,而一定要拿出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地去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宣传环保意识、从而使全社会的人都有环保观念--这正是我们的目标所在。

  我们的建议:

  我们的问卷调查发现,许多人都认为限塑令的执行将造成不便,且有相当多的人对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不了解,对该政策有所非议。

  (1)根据我们的调查以及我们所查的资料,我们建议学校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其具体操纵方法如下:

  ①每一个班在班内建立一个小型垃圾点,将垃圾按纸类、塑料、金属(如易拉罐等)、电池、其他共五类分类收集。由于纸类、塑料数目较多,可以一天清理一次,另外考虑到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建议同学们把废旧电池同一回收。

  ②学校设立几个大型垃圾箱,同一回收各班分类垃圾箱中的垃圾,并在校园内多设置一些小型分类垃圾箱。学校负责与社会回收单位联系,及时送出回收来的垃圾。

  ③学校应当设立一个评分制度,对垃圾回收工作开展得好的班级进行鼓励。回收的收入也可返回各班使用。

  (2)应当看到,要想真正从根本上杜绝校园白色污染,就必须在学生心中树立环保的观念,因此建议学校多多加强环保教育,如征集环保标志,举行环保歌咏比赛等活动,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3)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目的还在于向全社会宣传环保知识,因此建议学校多方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活动,如在每年

  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时,组织学生上街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知识,只有全社会都在讲环保,才会从根本上防治白色污染。

  我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今天,我对白色污染进行了调查,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我知道了一些有关白色污染的信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白色污染,我便写下了调查报告。

  经过我的调查,得知以下内容:在我们每天的垃圾中,塑料垃圾占其中的四分之一,达到了1323吨,每天只有不到400吨的塑料垃圾流入回收再利用市场,而将*900吨的塑料垃圾都被填埋处理,这些垃圾大部分是很难被降解的`,填埋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而且100多年才能降解,有些超薄塑料袋是不可以降解的,埋在地里300年也不会分化。塑料袋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几种。

  看着干净的塑料袋也会对人体有危害。目前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塑料袋,绝大多数是外地小型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这些地方生产的塑料袋,含有严重超标的致癌,用这些塑料袋制品包装直接入口的食物,会对人民的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塑料袋随然方便,但是,它却破坏着我们的环境。我建议提倡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机会,用也要用那些容易被降解的塑料袋,这样会使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好。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合集十篇(扩展5)

——校园文明行为调查报告合集十篇

  调查报告

  题目:校园不文明行为

  内容来源:*时观察

  报告内容:

  当你走进校园,踏入教室,观察一番之后,在这美丽的校园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我们不难看到,在我们教室的桌斗里,什么没吃完的零食,废纸片,揉成团的草稿纸,地摊上买来的小玩具,铅笔屑、塑料袋、没交的数学作业本……里面可是应有尽有;在书声琅琅的课堂上,有的精神萎靡不振,有的左摇右晃,有的把手伸进桌斗里,自顾自地玩玩具等;晨会上有左顾右盼,在下面窃窃私语的同学;教室里有乱涂乱画的.桌子,摇摇晃晃的凳子;有用脚“开”门的同学;还有下课后,把楼梯扶手当成滑梯的同学;在整洁的校园里,有我们同学丢的纸屑、塑料袋;还有一些同学受一些不良*惯的影响,讲粗话、脏话、争吵、搞不团结。以上这种种现象,不仅严重地违反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而且也破坏了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

  这时这个校园在你心中的形象就大打折扣。我认为可以在教室、宣传栏等公共场所贴一些宣传画,提醒大家注意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不文明举动。通过宣传,慢慢使大家形成一种良好*惯。也可以在低年级搞一次“清理小课桌”活动,在高年级搞个“校园不文明现象大通缉”漫画征集评比活动,增强大家对校园不文明现象的厌恶和憎恨。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点滴之事做起,从我做起,跟不文明行为永远告别,为学校的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报告人:童欣悦

  20xx年11月9日

  题目:

  校园不文明行为

  内容来源:

  *时观察

  报告内容:

  当你走进校园,踏入教室,观察一番之后,在这美丽的校园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我们不难看到,在我们教室的桌斗里,什么没吃完的零食,废纸片,揉成团的草稿纸,地摊上买来的小玩具,铅笔屑、塑料袋、没交的数学作业本……里面可是应有尽有;在书声琅琅的课堂上,有的精神萎靡不振,有的左摇右晃,有的把手伸进桌斗里,自顾自地玩玩具等;晨会上有左顾右盼,在下面窃窃私语的同学;教室里有乱涂乱画的桌子,摇摇晃晃的凳子;有用脚“开”门的同学;还有下课后,把楼梯扶手当成滑梯的同学;在整洁的校园里,有我们同学丢的纸屑、塑料袋;还有一些同学受一些不良*惯的影响,讲粗话、脏话、争吵、搞不团结。以上这种种现象,不仅严重地违反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而且也破坏了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

  这时这个校园在你心中的形象就大打折扣。我认为可以在教室、宣传栏等公共场所贴一些宣传画,提醒大家注意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不文明举动。通过宣传,慢慢使大家形成一种良好*惯。也可以在低年级搞一次“清理小课桌”活动,在高年级搞个“校园不文明现象大通缉”漫画征集评比活动,增强大家对校园不文明现象的厌恶和憎恨。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点滴之事做起,从我做起,跟不文明行为永远告别,为学校的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一、前言

  校园作为学*活动的场所,而良好的环境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愉悦的心情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旦这种学*场所被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充斥,我们的心情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应该倡导校园文明现象,创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优雅环境。

  二、校园不文明现象

  教学楼:教学楼墙上桌子乱涂乱画、不冲厕所、桌子内有大量垃圾、占座图书馆:占座现象、将随后拿来看的书不能放回原位

  民族餐厅:占座、打饭时不排队、浪费严重

  西操场:场地具有瓜子皮、垃圾

  三、调查结果分析

  1、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占座现象属于相对严重的现象,就其原因有个人原因,也有校方的管理原因。

  对于个人而言:特殊时期占座属于“正常”,比如临*期中期末考试、考研、考公务员时期,考试大军将座位变得供不应求,但是在*时比如图书馆,本身有些人已经有座位,但是就是将自己的包包、书籍或随身带的东西放在座位上,给人这个座位有人的错觉。就其校方的管理团队而言,可供上自*的教室少,*时在一些时期开放的可供自主学*的教室有限。

  2、其他不文明行为,个人的自身素质占主要原因,一些人从小养成随手乱扔垃圾的*惯,在他们眼里,这是很不起眼的一部分,殊不知一切从小事做起。在桌子、墙壁的乱涂乱画,是一些人惯有的做法,有考试的信息,也有他们自己所谓的“艺术”之作,这些行为破坏了校园的某些正常秩序,例如经常需要保洁阿姨擦洗,还需要学校定期对破坏严重的部分维修,于己于他都是一种负担。

  3、排队在生活中很常见,在银行里,在吃饭的时候,在领取赈灾物品时,然而在校园民族餐厅我们可以看到,打饭没有秩序,甚至时而出现推挤现象,这给餐厅业主带来了很大的烦恼,明明大大的几个字写着:请自觉排队,但是没有人管他,依然我行我素,在拥挤中打自己的饭,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有内外因,外因主要是学生刚下完课,人流大,餐厅本身也小,内因主要是大家潜意识里都想早点打到饭,从小没有排队的*惯;其次*时的学*生活很忙,大家很少注意这些“微小”的行为。

  4、**上台以来,提倡节俭,因此节俭之风在全国盛行,但是对于校园而言,节俭之风似乎并不是那么有成效,浪费依然很严重,比如在餐厅,不根据自己的量打饭,这种现象的产生,个人的原因是主因。

  校园的学生来自南北方,生活*惯不一样;其次学生花的是父母的钱,抱着一种不珍惜,不节俭的态度;但是对于餐厅方面来说,饭菜质量差、可选的余地少、餐厅竞争力低。

  四、解决对策

  1、对于占座:首先校方应该满足学生的上自*需求,及时调整可开放的教室数量,保证自*可上,特殊时期可安排一定的工作人员进行疏导,做到人性化服务。其次对于学生自身而言,需要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素质,保证自己的行为不影响第三方,做到德行天下,传播文明行为。

  2、乱扔垃圾等行为:首先校方管理团队应设立较合理的垃圾箱放置点,保证垃圾有地方可放,并且还应派工作人员及时清理垃圾,而且应该对放垃圾做一些宣传引导。其次对于个人而言,向前一步,文明一大步,这应该还是个人的自身修养问题,个人应养成良好的*惯,虽然是一小步的差距,但是确是文明的差距。

  3、排队:首先应该保证餐厅的服务质量,并且设立疏导人员,在高峰期进行提示,一旦提示久了,势必会形成一种自觉意识,不必为这种现象烦扰,而且打饭窗口也应有所提示。其次对于个人而言,大学生本身就是文明的象征,象征着高素质,所以应该养成主人翁意识,自觉排队,互相谦让,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浪费历来是一大诟病,对于校方餐厅而言,首先应提高饭菜质量,饭菜应具有多样性,不在以单一的形式呈现;其次。对于学校而言,应将餐厅出租给有能力,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公司或个体户,并且应适当提高民族餐厅的数量,以便存在竞争力;加大对节俭的宣传,响应国家的号召。

  对于个人,浪费不浪费虽然取决于自身,但是应主动适量打饭,多了解外界粮食的动态,为后代多考虑;我们的节俭,或许可以为其他贫困地区的人带来一定意义的缓解,这不仅仅是一份社会责任,更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在享受各种权利的同时,还应当履行社会责任,实现自身的价值。

  五、总结

  大学校园是学*、生活的地点,也是我们的另一个“家’,所以爱护靠大家。当你看见不文明行为时,应当本着一种主人翁的意识去制止、劝导。一个优雅、舒适、有秩序的校园环境不仅仅关系着我们*时的学*、生活,更是社会文明风气的体现,也是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

  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属于社会的前沿,因此社会道德文明建设应当首先从校园开始,鼓励大学生树立健康、文明的社会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我们的国人的素质才会不断的提高,国家才会更加富强、文明。

  大学校园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5

  一、调查背景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对于有的礼仪并不重视,传统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甚至于在大学里,部分接受高等学府良好教育的高材生们却也成为了人们讨论的对象:接受了十几年的中国式文化教育后,却似乎有点“忘本”。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当然,也引起社会各界和高校的广泛关注。

  二、调研时间

  20xx年11月6日至12日

  三、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为了了解大学校园的文明礼仪状况以及大学生对古代文明礼仪的态度,以向学校提出合理建议和提高大学生文明礼仪素质,进行了此次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活动采取了网络调查和校内考察的方式,网络调查问卷对象为本校学生。经过后期的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最后得到有效问卷数为84。

  四、问题分析

  1.学校文明礼仪基本现况

  调查问卷显示,超过百分之三十八的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不符合文明礼仪的现象,还有超过百分之五十七的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偶尔会遇到不文明现象。而根据我们在校园内各个地方的观察也发现,我们校园内的确存在少数的不文明行为。过对调查问卷分析发现,校内存在的最多不文明行为是在教室吃早餐,其次为在垃圾随手扔在桌子里面和在桌子上乱涂画。

  从调查问卷统计数据看出,我校的同学文明行为反面的确做的还不够好,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像在课室吃早餐、涂画课桌这些不文明行为大多数都是不文明的*惯而不是恶意的破坏,并且对师长不尊敬这现象相对较少。这就涉及到深层的学生文明素质问题。

  2、学生思想的文明素质

  上面一点提及了学生的文化素质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文明礼仪的态度方面。对此,我们提出了具体问来作调查。在问及在奥运开幕式上各国代表团入场作为观众的做法时,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受访者会为每位运动员喝彩,只有不足百分之五的受访者只为中国队呐喊对其他的置之不理。还有从学校常见的不文明现象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得票最少的对师长的不尊敬。这些具体的问题数据都体现了,我校即便是存在不文明行为的学生在对待文明礼仪的态度上是比较端正、文明素质比较高的,而存在某些不文明行为只是*时没有注意良好*惯的养成。因此,如果学校着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相信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3.学生对传统礼仪态度

  对于“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如今在国外似乎不文明”的问题,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这问题要引起足够重视和中国人要加强文明礼仪教育。而对于传统礼仪全部受访者都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是礼貌礼节,应该继承。传统礼仪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沉淀,在这经济效益优先的社会中似乎逐渐被看淡。但随着社会文明礼仪问题的增多,传统礼仪又开始被重视。这也指出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向。

  4.学生希望的文明礼仪教育形式

  调查问卷数据反映,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应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而对于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方式,受访者的选择集中与文艺活动(如诗歌朗诵、歌舞、小品),宣传画、宣传标语和组织文明礼仪比赛(如手抄报比赛和知识竞赛)。同学们都希望学校多开展生动有趣,符合大学生特点的活动来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而不仅仅是以乏味的授课形式。

  一、具体建议

  有文章指出,“打造中国的精英”,就是指要培养当代中国的大学生达到充分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能自觉地认识中国文明在当代世界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自觉地去认识中国的崛起并不仅仅是中国文明史的事件,而且是世界文明史的事件。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应常抓不懈。因此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是任重道远。针对上部份的分析以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具体如下:

  在团委或者学生会中设立文明礼仪部门(或者把工作分配到已有部门),负责*时校内的文明礼仪监督和宣传;

  开展以文明礼仪为主题,开展一次团日活动;

  组织类似K歌大赛的文明礼仪比赛;

  设立一个文明礼仪节或者文明礼仪周;

  在校园内增加文明礼仪宣传标语。

  二、 参考文献

  (1)《大学之道与文明自觉》

  (2)《聊城大学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大学校园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6

  大学生被普遍认为是一个高素质的群体。然而,在这次调查大学生不文明行为的报告中发现了大学生存在着许多不文明行为,需要我们今后提高文明的意识,让文明深入大学生心中,创建文明大学校园。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访谈和观察。主要目的是:了解大学生道德文明情况,让大家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不文明行为,使大学生有文明的意识,有文明的行为。调查的时间是:20xx年7月7日- 7月10日,地点则是本学院的学生,其中有如下几种不文明行为:

  一、出口成“脏”

  很多大学生把脏话当口头禅,还有的同学在公共场合也是脏话连篇,没有一点忌讳,似乎说脏话已成为一种*惯。更甚的是有的同学还以此为乐相互“嘲讽”,不顾其他人在旁,嬉皮笑脸的相互辱骂,不知自己对周边的影响。在来就是面对有人发生不文明行为时,对别人持批评时,自己却破口大骂,不曾想自己也在制造不文明的行为。

  二、穿拖鞋

  穿拖鞋这是相信也是校园不文明。虽然老师和你讲明到课室等公共场合不能创拖鞋进去,但还是有很多大学生明知故犯,不听劝告影响校园文明,也影响自己形象。在公众场合的穿拖鞋,不但不美观,而且在走路的时候还有些同学想懒的抬腿,真的是“拖鞋”,发出很大的响声,似惟恐拖鞋没有响声。特别是到需要安静的场所想图书馆之内的,影响其他同学不能专心阅读书籍。

  三、考试作弊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有其一定的社会原因。一方面与我们的考试制度有关,好像读书就是为了“分数”。但更主要的是,有些人总以为进了大学校门就等于苦日子熬到头了,入学后把大部分精力用在谈恋爱或者上网聊天上,到了考试时,就不择手段地作弊。

  四、“吞云吐雾”

  不少同学对于在公众场合吸烟这项还是很厌恶的,可是学院里吸烟的人还是不少,从走廊、厕所、食堂、寝室等等,基本上都学院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在吞云吐雾以为自己这样很酷,每当一股刺鼻的“香味”弥漫开来,不当受害的是

  自己的健康,也让危害他人健康,害人害己之事,还是少干为妙。吸烟既浪费钱有影响自己的健康,望能早日戒烟。

  五、随地乱丢垃圾

  造成随地乱丢垃圾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是有些大学生文明素质低,不管一些告示。还有就是有些学生卫生意识差。在来就是进入大学基本上没有人监制他,因此有些不文明的行为就暴露出来了。觉得不是在家里一样,就影响不到自己的观念也造就这现象,再来就是有些丢不垃圾筒之类的也就不管了,可见很多学生不注意这些*惯素养。

  六、手机聊天

  现在科技发达了,基本上每个大学生都有手机。可是在上课的时候,总是不时会听到各式各类的手机铃声,影响其他同学上课,有的跑出去听,影响自己的学*,甚至直接接听电话,影响周边的同学听课。还有就是有些正在热恋的男女,晚上在“煲电话粥”影响其他人的休息,以为出去走廊之后就影响不到了,但此时影响的人不但是自己的舍友还有住在隔壁的同学。

  总的来说,通过以上的种种不文明行为,我想这些都是校园内随处可见的不文明现象。这些不文明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我在通过访谈和观察的过程中发现由几个方面可能影响到的关键。第一,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第二,同龄群体相互攀比模仿。第三,家庭教育关系的影响,对于孩子的娇惯。第四,学院教育的疏忽。最后,则是监督的薄弱等。以上这些只是片面,但是对于这充分说明还有有一大部分人对文明的意识淡薄,我想可能是由于他们没有对自己进行约束的关系,还有就是长期的影响已经在脑海里面根深蒂固,我想如果要避免这些不文明现在需要长期艰苦努力,加强文明监制,增加这方面的教育。这样渐渐得讲拥有这方面的意识,文明素养也切实到自身,潜移默化之下自己将养成文明的好*惯,相信如此下去,我们的大学校园会更美好。

  调查目的:了解校园的不文明现象,寻找原因,探讨解决方法

  调查时间:xx/3/5

  调查地点: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调查对象:涉外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一、过程描述

  前期准备:我先根据要调查的内容写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有十道题目,共打印了六十份一页两面的问卷;

  现场操作:我找了一间人数较多的教室,请同学帮忙填一下然后交到讲台上。我共发了五十份问卷,全部回收;

  后期操作:制作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1、在不文明现象的选择中,选择“图书馆、自*室、饭堂的占位现象”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在教室课桌、墙上和厕所随意涂鸦”和“在自*教室、图书馆内手机不设为振动或频繁接听手机、发消息,扰乱他人”,选“男女交往不得体,在校园内公共场合过于亲密”的人最少;

  分析:我本来认为“乱扔垃圾”会挤进三甲,但由于我校垃圾桶较多以及保洁人员的努力劳动,使这种现象大大减少。我们学校的占座现象确实很普遍,问题也比较严重,难怪它会“荣登”榜首。这个现象在去年冬天曾被央视报道过,这种不文明行为在冬天尤为猖獗,这是因为我校大部学生在四工学*,而四工只有C座有空调,所以一大早就会有许多人去那儿占座享受暖风。*时占座的人是为了在听课时占据有利位置,提高学*效果,于是会有人提前去占座,甚至预定明天的座,这导致晚来的同学只能坐到后排,而前排却有许多座位空出来,我也深受其害啊。接下来是“在教室课桌、墙上和厕所随意涂鸦”,这是毫无争议的,也是证据凿凿的,只要你到教室去看一下就会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选这一项,课桌上、椅背上、白墙上到处可见这些涂鸦,有些内容甚至粗俗不堪,令人发指。难道是你们内心太空虚了吗?还是你们自诩画技天下第一?

  吐槽的地方多的是,展现艺术才华的舞台也有的是,为何非要在公共设施上乱涂乱画呢?做这种行为的人是粗俗的,是受人鄙视的。更令人愤慨的是有人做这种事是为了打广告,这更是难以原谅的。最后是“在自*教室、图书馆内手机不设为振动或频繁接听手机、发消息,扰乱他人”,这种人确实很多,几乎每个教室都能找到这样一个人,他们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自己不认真学*还要影响别人学*,对这种人我只能说他们少了一根筋,一根为他人着想的筋。他们完全没有集体意识,以为学校是他家,想怎么就怎么。

  2、在分析原因的选择中,选“既是部分学生个人素质较差,学校的文明教育也不足够”的人最多。

  分析:这个答案的涵盖面比较大,所以有许多人选这一项。

  前后两个答案也是有联系的,在上大学前个人素质受家长和学校两方面影响,毕竟那时我们基本是学校和家两点一线,很少接触社会,所以学校的教育不足够会导致个人素质低下。到大学后个人素质也受到社会影响,家庭和学校的约束力也下降,一些原本的好学生因此堕落。我个人认为,一个人最可教的的时候是小学和初中,因为这时的孩子还是一张白纸,还没有反叛心理,所以这段期间对孩子教育很重要,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在大学里,我们都有自己的思想,再想教导改变我们是非常困难的,就像矫正牙齿一样,小时候带上牙套做几年治疗就好了,而成年后牙齿基本已长成型了,很难改变牙齿结构,只能进行拔牙了。当然大学也不能放弃教育,有总比没有好。

  3、至于解决方法,选“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的人最多,选“播放校园文明宣传短片”的人最少。

  分析:个人认为“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确实最好。首先这是公*和公开的,容易被认可;其次,惩罚是一种约束,具有强制力,可以起到警戒的作用,让学生在做不文明的事之后接受教训,使其不敢再犯这种错误,可以有效控制不文明现象的蔓延。当然这种做法也有不足之处,最大的问题是监督问题,谁来执行监督?学校内还没有这种部门和团体,这也不属学生会的管辖范围内,助理和主任也不可能一直盯着。总之,监督的人少而接受监督的人多,我也暂时没想到好的解决办法。所以这种解决办法看上去很美好,但它的.可行性要打个问号。

  三、总结

  我们应从身边小事做起,树立起学校主人公的形象,严格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同时勇于制止种种不文明现象。校方可以尝试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现在班内有班组织、团组织、党组织;校内也有各类社团。如果社团能把校园文明建设自觉地渗透到自己的各种活动中,主动开展公益性社会活动,对树立校园文明新风会起到示范作用。

  文明不只是一种*惯,一种理念,而且是一种素质,一种光荣。如果大家对不文明现象熟视无睹,无形中将纵容不文明行为;如果大家都讲文明,关心和爱护校园文明,那么不文明的行为就会孤立起来。减少不文明现象,中学生本身的努力是最重要的。增强社会责任感,多一些对别人的关心,是中学生们要做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告别不文明行为,做一个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当代大学生。

  这次的问卷调查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深刻了解到学校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对原因做了初步的分析,开始构思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要身体力行,不做不文明的事,并带动周围的人抵制不文明行为。

  调查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调查地点

  xx学院

  调查对象

  大一、大二、大三在校学生

  调查方法

  走访、问卷调查

  调查人员

  xxx

  摘要: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老的文明,中华民族的文明是谦逊礼让礼仪之邦,礼貌的基础是我们的学*生活,是我们健康成长的武器我们国家有一个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干教教人求真,所有的数以千计做真正的人的学*。这时教师不仅教育学生学*知识,也应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文明人学*社会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爱国、守法、诚信、团结、文明友好分别为圣的物。

  正文: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不要反悔都是发现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公民质量却出现了问题,随地乱扔垃圾逐渐严重。据报道哪里有很多旅客到中国来风景名胜区垃圾,垃圾自发组织了之前完成自在。我作为中国人我们在行为的捡垃圾敬意向外国客人的同时,更应该为他们的行为感到羞耻。文明礼仪总是提醒我们,和周围的人的存在我们的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因此,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其实,希望成为一个新石器时代的新鲜空气树而不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惯。

  为了加强校园文明建设,提高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树立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文明形象做了一些相应的调查,学校是长期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多方面教育的有机载体,是管理效能的综合体现。良好的校风才是良好的校风呢?我个人觉得,良好的校风应该是开放自由、文明礼貌、尽职尽责、求实创新。开放自由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学生都获得了更广乏的与外界交流联系的机会,更为自由发展自我支配自我的空间和时间大学区别与中学的特征之一就是大学的开放自由程度更广更深。在开放自由里充满了年轻奔放的'气息,没有僵化的中学式教育,一切都是弹性的,试想一下校园人声鼎沸不时参杂着及她的演唱和悠扬的乐曲旋律,大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自由的参加各种社团自由的运用时间,可以说没有一所大学不是开放自由的。只是个所大学受其自身条件的制约开放自由的程度不尽相同。就我们怀化学院来说其开放自由成都与一流的大学有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有学校的历史,学校的自身条件甚至人文环境地域等各种因素综合产生。因此我们学校需要更广发的开放自由,但又不能一蹴而就,这一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怀化学院的师生我们共同来努力把!使我们能更早的沐浴在更开放的校园阳光中。

  我们因该做到“从学中做,从做中学“在学校努力掌握科学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应该更多的联系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做到学以致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而学校管理层应始终贯彻“环境育人“的理念,这里的环境指的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学*环境,学校因设法改善优化和控制这三个环境,使学生在这三个环境中实现主动和谐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如今,经济水*不断提高,轿车、摩托车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可有些人也许驾车技术成熟,却不会“走路”了。

  我在xx路与xx大道的交叉口调查了行人走斑马线的情况。那时,学生恰好放学,大人也恰好下班,正是人流高峰。在短短五分钟内,我就发现许多人“走路”不合格。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xx路与xx大道的交叉口行人走斑马线的情况调查表

  时间:20xx年x月x日xx:xx--xx:xx

  项目学生,小孩其它总数

  走斑马线的人6 8 14

  不走斑马线的人1 62 63

  据计算,不走斑马线的人占总数81.8%左右,而走斑马线的.人约只占18.2%。可见有许多人缺少交通意识,不会“走路”。

  学生中走斑马线的约占学生总数的85.7%,不走斑马线的大概只占14.3%;其它的一些大人中约有88.6%不走斑马线,只有11.4%左右的人走斑马线。由此看出,“走路”不合格的大多数是一些大人,绝大多数的学生、小孩较好。

  不会“走路”,违反交通规则,容易造成事故。而且我还发现有一些大人常常会带着小孩乱穿马路。做人父母,更要为人表率,否则将带坏小孩。我们应对“走路”问题引起重视。

  调查方法

  资料法。

  调查内容:

  校园不文明现象。

  调查结果:

  校园或多或少的存在不文明现象。

  调查对象

  高校在校生。

  调查目的:

  为了让大学生认识到校园不文明的影响严重性,通过对校园不文明现象的调查,希望能引起大家对校园不文明现象的重视。从而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并培养文明有礼的*惯。创造文明校园,和谐校园。

  一、发现校园不文明现象

  (一)教室不文明现象

  1.教室丑化。教室可谓是学生在校的又一个家,但这个向家来不为学生所爱。所谓的“课桌文化”和“墙壁文化”风靡全校。在教室随处可见课桌涂鸦,墙壁涂鸦。

  2.作业简单化。作业相互抄袭自不消说,因为在某些人看来这是家常便饭。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做作业也日益高科技化。在一部分人眼中,做作业就是单纯的百度。

  3.不文明现象百花齐放。考试在作弊,点名能代替;上课玩手机,作业还抄袭。总之,教室不文明现象鱼目混杂,无奇不有。

  (二)、图书馆不文明现象

  1、在图书馆藏书上乱勾乱画,随意涂写。与自己的课本无异。

  2、将馆藏书看完后乱堆乱放,更有甚者私自藏匿,只为便于自己读书。

  3、所借之书过期不还更甚者有借无还。

  (三)、食堂不文明现象

  1、食堂吃饭浪费无度,饭后餐具乱堆乱放。

  2、打饭不排队,就餐先占位,拥挤无序。

  3、食堂垃圾随意丢弃,影响餐厅整洁。

  (四)、宿舍不文明现象

  1、休息时间在宿舍喧哗,打电话等不良行为影响他人休息。

  2、浪费水电,即所谓的开长明灯,放长流水。

  3、不注意个人卫生,私人东西乱放。不打扫甚至破坏宿舍卫生。

  (五)、其他不文明现象

  1、在校园、公寓四处张贴小广告,宣传单。

  2、到处占座。餐厅占座、图书馆占座。占座已然成风。

  3、在校园公共场所过于亲密。搂搂抱抱,卿卿我我,有碍校风。

  4、自行车乱放。

  5,脏话连篇,出口成脏。

  二、调查校园不文明现象产生的原因

  1、大学生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的.发展,大学生接*的社会环境也日益复杂,而这些环境又对大学生有双面性的`影响。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由于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容易使大学生丧失其原有的生活立场,从而使他们接受社会上的不文明行为。例如说脏话,打架等。其二是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学生之间可以说是无话不谈,思想观念也相差不多,而这些点滴的因素久而久之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这是导致某些不文明现象在校园蔓延的重要因素。

  2、大学生易忽视思想道德的修养大学生往往容易忽视思想道德的修养,这样就容易丧失文明的判段能力,导致以丑为美,以耻为荣的观念滋生。从而在思想上解除了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的防线。

  3、家庭教育的影响。人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好老师。孩子对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看在眼里,从小耳濡目染就容易形成同父母一样的行为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将子女都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这就是孩子从无形中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观念。不懂尊重他人,缺乏合作意识。

  4、教育制度的漏洞和学校教育的疏忽。我国向来重视应试教育,大都以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学校一味重视学生学*成绩而不注重素质教育的提倡。

  部分学生对许多事文明与否缺乏足够认识导致自身行为不文明。构成无意识的不文明现象。

  三、校园不文明现象的解决方法

  校园不文明现象是主观和客观双重因素的产物,因此其解决方法也因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着手,主观方面就是加强自身的修为,客观方面则应多管齐下。

  1、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转变自己的错误认识。大学生只有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培养文明的认知方法。文明的认知方法是我们行为文明与否的预防剂,所以正确的认知方法对行为文明至关重要,而这一切都依赖于自身思想道德的修养。

  2、完善教育制度,提高学校重视。提倡素质教育,加强学校对校园文明的重视,营造文明优美的和谐校园。

  3、加强监督。学校教育对学生不文明行为的监督,对不文明行为绝不姑息,惩戒有度。

  作为一名新世纪大学生。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争做文明人。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全身心投入到学*中去。文明不只是一种*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素质,一种光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告别不文明,从现在做起。

  调查方法

  资料法。

  调查内容:

  校园不文明现象。

  调查结果:

  校园或多或少的存在不文明现象。

  调查对象

  高校在校生。

  调查目的:

  为了让大学生认识到校园不文明的影响严重性,通过对校园不文明现象的调查,希望能引起大家对校园不文明现象的重视。从而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并培养文明有礼的*惯。创造文明校园,和谐校园。

  一、发现校园不文明现象

  (一)教室不文明现象

  1.教室丑化。教室可谓是学生在校的又一个家,但这个向家来不为学生所爱。所谓的“课桌文化”和“墙壁文化”风靡全校。在教室随处可见课桌涂鸦,墙壁涂鸦。

  2.作业简单化。作业相互抄袭自不消说,因为在某些人看来这是家常便饭。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做作业也日益高科技化。在一部分人眼中,做作业就是单纯的百度。

  3.不文明现象百花齐放。考试在作弊,点名能代替;上课玩手机,作业还抄袭。总之,教室不文明现象鱼目混杂,无奇不有。

  (二)、图书馆不文明现象

  1、在图书馆藏书上乱勾乱画,随意涂写。与自己的课本无异。

  2、将馆藏书看完后乱堆乱放,更有甚者私自藏匿,只为便于自己读书。

  3、所借之书过期不还更甚者有借无还。

  (三)、食堂不文明现象

  1、食堂吃饭浪费无度,饭后餐具乱堆乱放。

  2、打饭不排队,就餐先占位,拥挤无序。

  3、食堂垃圾随意丢弃,影响餐厅整洁。

  (四)、宿舍不文明现象

  1、休息时间在宿舍喧哗,打电话等不良行为影响他人休息。

  2、浪费水电,即所谓的开长明灯,放长流水。

  3、不注意个人卫生,私人东西乱放。不打扫甚至破坏宿舍卫生。

  (五)、其他不文明现象

  1、在校园、公寓四处张贴小广告,宣传单。

  2、到处占座。餐厅占座、图书馆占座。占座已然成风。

  3、在校园公共场所过于亲密。搂搂抱抱,卿卿我我,有碍校风。

  4、自行车乱放。

  5,脏话连篇,出口成脏。

  二、调查校园不文明现象产生的原因

  1、大学生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的发展,大学生接*的社会环境也日益复杂,而这些环境又对大学生有双面性的`影响。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由于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容易使大学生丧失其原有的生活立场,从而使他们接受社会上的不文明行为。例如说脏话,打架等。其二是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学生之间可以说是无话不谈,思想观念也相差不多,而这些点滴的因素久而久之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这是导致某些不文明现象在校园蔓延的重要因素。

  2、大学生易忽视思想道德的修养大学生往往容易忽视思想道德的修养,这样就容易丧失文明的判段能力,导致以丑为美,以耻为荣的观念滋生。从而在思想上解除了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的防线。

  3、家庭教育的影响。人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好老师。孩子对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看在眼里,从小耳濡目染就容易形成同父母一样的行为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将子女都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这就是孩子从无形中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观念。不懂尊重他人,缺乏合作意识。

  4、教育制度的漏洞和学校教育的疏忽。我国向来重视应试教育,大都以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学校一味重视学生学*成绩而不注重素质教育的提倡。

  部分学生对许多事文明与否缺乏足够认识导致自身行为不文明。构成无意识的不文明现象。

  三、校园不文明现象的解决方法

  校园不文明现象是主观和客观双重因素的产物,因此其解决方法也因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着手,主观方面就是加强自身的修为,客观方面则应多管齐下。

  1、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转变自己的错误认识。大学生只有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培养文明的认知方法。文明的认知方法是我们行为文明与否的预防剂,所以正确的认知方法对行为文明至关重要,而这一切都依赖于自身思想道德的修养。

  2、完善教育制度,提高学校重视。提倡素质教育,加强学校对校园文明的重视,营造文明优美的和谐校园。

  3、加强监督。学校教育对学生不文明行为的监督,对不文明行为绝不姑息,惩戒有度。

  作为一名新世纪大学生。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争做文明人。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全身心投入到学*中去。文明不只是一种*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素质,一种光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告别不文明,从现在做起。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环保”已成为一个全球的热点。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因此,在学校中开设环境教育和有关环境保护的活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当前,新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将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内发生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变化,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是社会行动力的主体,他们对环境的认识将决定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向。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行动意识,是环境教育的首要任务。

  因而学校的环境教育也应从传统的环境教育向新时期的环境教育转变,同时把培养学生的人格、能力、行为提上环境教育的日程,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作为教育的主要方式。而且越来越多的事实和经验也证明,光有环境保护的认识是不够的,怎么样落实到实处才是最重要的。

  二、调查方法:

  对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的部分学生采取了随机抽样调查。

  三、调查时间和地点:

  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综合楼,20xx年5月22日下午5点到6点。

  四、调查基本资料:

  1、总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100%。

  2、男女比例分别占40%和60%。

  3、调查对象主要为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在校大学生,全为大一学生。

  4、本次调查对象来自不同的院系。

  五、调查内容分析及建议:

  (一)调查内容分析:

  本次针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问卷,主要从环保行为、环保意识和环境问题对策这三方面进行了调查,就这三个方面进行如下调查结果分析:

  1、环保行为方面

  问卷的第2题至第6题涉及到被调查者的环保行为:

  ①一次性盒饭问题:只有5%的学生会绝对不会在吃放打包带走时使用学校食堂提供的一次性饭盒,24%的同学是几乎不会使用一次性饭盒,而40%的同学偶尔会使用学校食堂提供的一次性饭盒把饭打包带走,16%的同学会*惯性地使

  用一次性饭盒。

  ②践踏草坪问题:为了方便或其他原因践踏草坪的同学中,几乎每次都会那样做的占40%,偶尔会做的占40%,经常那样做的占20%,这表明大部分同学都会为了方便而践踏草坪。

  ③灯和空调的开关问题:在自*室时,看到人不多的情况下,偶尔会自觉地关掉一些灯或关掉空调的同学占大多数,占56%,几乎不会那么做的占20%,绝对不会那么做的和*惯性那么做的分别占12%.

  ④垃圾分类问题:偶尔会分类扔垃圾的同学也占大多数,占50%;而绝对不会分类扔垃圾的占24%。

  小结:由①②问题可得同学们为了方便,会经常使用一次性盒饭,也几乎每次都会践踏草坪,可见当面临便捷方法与消极的环境保护行为的选择时,大家会选择对环境造成危害或消极影响的行为;而由③④问题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的环保行为还是积极的,他们会主动节约资源,会主动做出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行为。

  2、环保意识方面

  问卷的第7题至第9题涉及到被调查者的环保意识:

  ①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问题:有40%的同学认为个人在环境保护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50%同学认为起到比较大的作用,10%的同学会认为个人在环境保护中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没有人不知道个人环境保护中起到什么作用。

  ②有关环境保护的关注问题:在有关*时是否会关注保护环境这方面的新闻的问题上,36%的同学的回答是经常,62%的同学选择了偶尔,还有2%的同学从不关注保护环境方面的新闻,这表明大家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消息不是特别关注,这点值得大家注意。

  小结:

  ①表明大家对个人在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环境的,也许改变的不是很大。

  ②中的数据表明,同学们的环保行为过程中大家环保意识不是那么令人欣慰,有一部分同学的环保意识需要加强。

  3、环境问题对策方面

  问卷的第10题与第11题涉及到被调查者面对环境问题的对策:

  发现有污染现象时,只有20%的同学会直接找有关部门反映,而却有50%的同学会想参与但认为由于身单力薄而放弃,有24%的同学会直接拨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电话,竟也有6%的同学认为无所谓,事不关己,这可见面对环境问题时,大部分同学会选择逃避,也许这也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放弃为环境问题出对策的现象。

  (二)有关环境保护意识的建议

  就调查结果分析从学生自身、整体文化氛围、学校管理这三个角度出发给出一些有关环境保护意识的建议:

  1、从学生自身出发

  (1).大学生应积极了解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知识和新闻,提高环保意识:

  在问及大学生环保意识增强的想法时,选择“学生自身素质高”的大学生是最多的。由此可见多数的大学生认为提高环保意识的根本是从学生自身出发。在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对环保基本知识的了解较少,对环保知识或者新闻的关注度并不高。对于与自身密切相关并且具重大意义的大会,作为大学生,应该做为常识了解。

  (2).大学生应从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虽在前面的调查结果中我们介绍到大部分有较好的生活*惯,但在对“白色污染”这一世界性的难题上,我们需要每一个大学生的参与。

  (3).以自己的力量感染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事业中: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合集十篇(扩展6)

——消防调查报告合集十篇

  *年来,随着零售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新建或改建了各种面积大、功能多、装饰豪华的大中型超市,以满足人们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的需要。然而,随着超市的快速发展,由于防火措施没有及时落实,火灾经常发生。20xx年8月1日,南美洲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市中心的一家大型超市发生火灾,造成504人死亡,这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原因是煤气爆炸是原因,但主要原因是超市工作人员关闭了所有安全出口,导致安全疏散路线不畅,人们无路可逃,导致上述悲剧。当安全疏散通道畅通时,就是逃生的途径;关上了,就是地狱之门。目前,我国超市正朝着大型化、多功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占据了几层建筑和数千甚至数万*方米的建筑面积。高空间、大跨度的大型超市也越来越多。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困难,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和烟雾,容易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大规模人员伤亡的恶性后果。因此,加强超市的消防安全工作非常重要。

  一、超市常见的消防安全隐患

  (一)虽然安全出口的数量可以满足要求,但在营业期间保持畅通的不多。超市所在建筑在开业前经过建筑设计防火审核、验收和消防安全检查手续后,安全出口数量和疏散通道宽度基本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但在营业期间,超市出于防盗和方便经营管理的目的,往往只保留主要出入口,收银台开放,同时锁定其他安全出口或用货架、广告图片覆盖。发生火灾时,即使有专人负责打开上锁的安全出口,往往也因各种原因无法迅速及时疏散顾客;在管理不善的超市里,顾客只能找到自己的逃生之路。我们不能指望这些安全出口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疏散路线被占用。超市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是在超市尚未开业、商品堆放整齐与否、现场人员少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是在实际营业期间,为了及时装货,经常会有一些货物堆放在货架旁边。此外,超市的彩车促销和购物车、购物篮的堆放都是为了方便顾客,但都不同程度的占用了疏散路线,减少了疏散路线的宽度。

  (三)疏散标志不明显的。超市为了促销,营造购物氛围,往往会在店内装饰大量气球和装饰品,在天花板或吊顶下悬挂海报和广告,基本上撤离指示标志“淹没”,使得疏散标志失效,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疏散标志指向的一些安全出口被锁定或堵塞,会误导人们,延误紧急情况下宝贵的逃生机会。

  (四)应急照明的最低照度达不到规范要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规定,疏散应急照明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lx,但由于超市内悬挂物、货架等特殊情况,应急照明光线受阻,地面照度达不到0.5lx。

  (五)建筑消防设施普遍缺乏系统维护。大中型超市一般配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这些设施在通过测试后投入使用后往往被忽视。在缺乏维护的情况下,这些投入了几十万、上百万的消防设施,*年来往往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第二,预防措施

  (一)超市消防设计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从源头上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确保人员通行和安全疏散通道区域。人流占用的公共区域按高峰时段客户*均流量计算,人均不低于0.4*方米。柜台成组布置时,组间距离不得小于3m。

  2、超市应按规定划分防火分区。多层超市分为地上2500*米和地上500*米。如果超市配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区面积可以翻倍;如果高层建筑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采用不燃或阻燃材料装饰,地上超市的防火区面积可扩大至4000*方米,地下超市的防火区面积可扩大至20xx*方米。

  3.疏散标志应放置在紧急出口顶部或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离地面1m以下的墙上,走道上标志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20m。

  4.超市的小型中转仓库、服务加工及家电、钟表、眼镜维修部门应与营业厅分开设置,并严格控制明火使用。

  5.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不宜设在地下超市。如果一定要设置的话,要避开人多的地方和出入口。

  6.进入防火区的空调房间水*支管应按规定设置遇火自动关闭的防火阀。空调风管所用的保温材料和吸音材料应为不燃或阻燃材料。

  (二)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和消防设施的完整有效。疏散路线受阻、缺乏安全出口或封锁是导致大规模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超市营业期间保持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是最基本的要求,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证安全出口的畅通;对于彩车的推广和购物车、购物篮的摆放,应确定特殊区域,不得占用疏散路线。员工应加强对消防设施、消防设备、应急照明和安全疏散标志的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火灾发生后能够进行有效扑救。

  (三)加强对员工的消防教育和培训,定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提高自卫能力。超市消防安全负责人申请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时,应对员工组织消防安全培训教育,熟悉火灾中的逃生方法,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定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通过培训和演练,每个员工都应该熟悉每个紧急出口的位置,明确自己在紧急疏散中的责任,帮助客户疏散,报警,使用消防设备扑救初期火灾,培养员工面对紧急情况的良好心理素质。普通人面对突发事件都是紧张、不知所措、从众的心态,尤其是被疏散的时候,会盲目跟随他人,不管逃生路线是否正确。在这种情况下,一名训练有素的员工为客户引导正确的疏散路线,无疑对快速疏散人员、避免人员伤亡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超市里,要明确员工有疏散顾客的义务和责任,手里要有强力的手电筒和喊话喇叭,以稳定情绪,在紧急情况下引导疏散。有针对性地加强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并贯彻执行。以人为本。安全工作理念。超市除了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外,还应针对此类场所员工频繁更换的情况。“一次使用,一次培训”,确保每个员工都能操作灭火器、报警并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

  (四)加强大中型超市消防监督管理,严格执法,跟踪实效,帮助超市做好消防安全管理,避免火灾事故。第一,经常进行消防检查。对存在火灾隐患的超市,要按照《消防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同时要帮助其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制定合理完善的整改方案,督促其整改,真正达到消除火灾隐患的目的。二是督促超市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充分发挥其作用。应督促超市建立和完善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制度,定期邀请相关专业机构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

  一、学校特点

  (一)租赁场所居多,消防安全责任不清,失控漏管。

  通过检查发现90%以上的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使用的是租赁的场所,而且多数使用的是建筑物的局部,加之租赁协议无消防安全条款,这就造成了消防安全工作责任不清的问题,导致消防安全工作失控漏管的严重现象。例如朝阳区火炬大厦和凯维大厦内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均属此种类型且比较集中。

  (二)使用场所空间小,人员多,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火灾事故。

  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经营的面积多数较小,但学生很多,造成场所活动人员相对密集,而且学生的年龄偏小,一旦发生火灾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火灾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例如南关区小白桦舞蹈学校、宽城区华夏外语学校等均属此类。

  (三)经营者和管理者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无消防组织和安全管理制度。

  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是经营为目的,主要精力都投在生源和教学两个环节,从而忽视了消防安全工作。通过检查发现有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根本就无消防安全的概念,造成无人管理,更谈不上组织和制度了,这样的单位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会如何。例:朝阳区博奥高考学校、绿园区脑功能开发培训班等均属此类。

  (四)改变建筑物使用性质的居多,从消防安全角度看,根本不符合办学条件。

  通过检查发现,采用居民楼改建;毗邻娱乐场所且无防火分割;设在高层建筑且在六层以上等的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占总数的20%,一旦发生火灾逃生十分困难,势必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例:朝阳区凯维大厦内、今日新概念英语学校等。

  (五)同一建筑物多家使用或多家产权,导致无独立的防火分区和疏散通道被堵死和占用。造成消防责任不清,疏散困难的混乱局面。

  检查中发现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95%以上是与其他单位同设在一个建筑物内,且有的是多家产权。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很不明确,管理混乱,发生火灾逃生极其困难。各自经营者无法保证通道畅通,受条件所制无法保证消防安全。例如朝阳区火炬大厦内的多家、西朝阳桥附*的`多家。

  二、隐患现状

  (一)共性问题

  一是多数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均无第二个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有的具备两部疏散因局部租赁也无法使用,导致只有一条安全通道,而且室内人员居多,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十分困难,势必造成群死群伤。占检查总数的85%。

  二是疏散通道堵塞占用比较严重。通过检查发现民办学校规模比较小的和课后补*班多数堵塞占用疏散通道,其主要原因是方便管理、投入资金小。表现为在走廊安装拉链门,设家长休息区等等。占检查总数的40%。

  三是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安装配备不符合要求。部分自动消防设施安装符合要求也无人维护和保养,导致设施损坏无法正常使用。较为突出的是墙壁消防栓破坏的严重,多数只有箱体,无任何配件。灭火器、安全标志、火灾事故应急灯等配备的十分混乱,型号、数量、质量、期限等都不符合要求。一旦发生火灾根本无法发挥作用。占检查总数的68%。

  (二)个性问题

  一是部分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部分设在高层建筑内。多数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的生源是中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一旦发生火灾逃生能力差,很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现象。突出表现在朝阳区火炬大厦和凯维大厦。

  二是部分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采用的装修材料可燃物居多。此类学校不但在装修过程中采用了大量可燃材料,而且装修造成通道狭小,发生火灾时影响人员疏散。目前占总数的3%。

  三是部分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将教学、住宿、办公等设在一起。检查发现在朝阳区和南关区有少数学校设有宿舍,宿舍安全出口均上锁,问题十分严重。突出表现在南关区的**市五环体育中等职业学校和设在市委党校5号楼的几所学校。

  四是部分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设在陈旧的建筑物内。这类学校无任何消防设施,建筑物安全性差,有的设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内,发生火灾扑救困难。

  三、防范措施

  一要加强对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办学者和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工作。针对目前的现状,应当有计划地加强对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办学者和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工作。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的责任心。成立消防安全组织,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切实把消防安全工作拿到重要议事日程。

  二要严把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审核关,把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作为办学审批的前置要件。通过检查发现,多数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的消防安全条件不符合消防要求,只由教育部门把关很难达到消防要求。一是教育部门对消防技术标准掌握有限;二是教育部门无法实施消防行政许可。

  三要加大对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消防安全监督力度,切实保证消防安全。通过检查发现,对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的消防监督工作存在严重失控漏管的现象。原因:一是多数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的消防监督属三级派出所管理,既有监督不到位又有监督不利的因素;二是对民办学校(含课后补*班)的监督力度不大,重视程度不高。如此一来,势必造成失控漏管。

  五点一线重大发展计划是**省委、省**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年来,**市委、市**抓住沿海开发河(辽河)海(渤海)联动的战略机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港口经济,积极优化投资环境,高度重视**(**)沿海产业基地建设,起到了筑巢引凤的发展效果。做好**(**)沿海产业基地的消防工作,既是服务两个率先、建设*安**的要求,也是各级**消防部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一、存在问题

  **市位于渤海辽东湾东北岸,是全国重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东北第二大港口,也是东北内陆最*的出海口。依托国家级主枢纽港**港的优越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腹地良好的产业基础,**成为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呼应国家沿海发展战略、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发展沿海强省的前沿阵地,是**乃至东北地区最具战略价值的区域之一。经过开发,**(**)沿海产业基地的快速发展,给消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沿海产业基地的开发,是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过程,加上招商引资的不确定性和渐进性,少数主管单位急于上项目、早投产,于是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在**(**)沿海产业基地开发建设中,有的单位和集体没有制定科学的消防建设规划,又没有对**(**)沿海产业基地的产业项目准确定位,导致自家消防规划不尽合理;

  二是个别单位消防安全设施与生产设施不配套,规划建设不同步。许多个私企业在规划建造厂房、库房和办公用房时,没有依法向**消防机构申报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出现建筑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消防水源缺少等火灾隐患。有的建设未将消防基础设施纳入整体规划,消火栓总数不足;有的虽然接通了水源,但管网的直径小,不符合消防供水要求;还有的企业已经投产,但整个厂区内无任何消防设施,有的虽配有灭火器材,但数量少,工作人员也不会使用;

  三是有的经营业主消防法律意识淡薄,违章生产、违规操作现象屡禁不止。一些个私企业经营业主对消防安全缺乏认识,摆不正企业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贪图眼前小利,忽视安全成本投入,对职工缺少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培训,相当部分园区职工对防火知识一无所知,存在严重的违章行为和安全隐患。有的单位出现用铜线代替保险丝的严重违章现象。多数个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无人抓、无人管,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工作措施不到位,安全工作处于游离状态。

  二、对策及措施

  面对经济发展布局的重大调整和即将到来的高速发展期,市**和**消防部门必须从**(**)沿海基地消防安全现状出发,积极转变观念,采取应对措施,切实做好服务工作,确保消防工作跟上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为全市乃至全省经济的大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增强服务意识,加快**(**)沿海基地消防规划编制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树立消防安全工作也出生产力的观念,强化服务意识,确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地方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消防安全服务和保障。各级消防部门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省消防条例》《**省**关于加强消防工作实施意见》《港口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依据,坚持高起点规划,编制出既符合实际又适度超前的沿海地区消防专业规划,使**(**)沿海基地功能布局、消防基础设施、消防队伍建设有章可循。对已经建成的.园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本着适度整改、全面完善、重点防范的基本原则,开展一次消防隐患陈帐老帐的清理工作,对消防安全隐患逐一落实责任人,实行跟踪督办,同时加大消防监督力度,确保不发生新的欠帐。对新建园区坚持源头把关,严格依照消防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确保消防站、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消防通信等基础设施与其他市政设施同步,坚决防止新生消防安全隐患。

  二是明确责任,强化措施,规范消防安全管理。进一步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全面加大消防安全监督整改力度,不断提高消防工作社会化程度。要督促企业制定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划分消防安全责任区,明确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明晰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网络,切实抓好企业经营者的消防安全培训,制定严格规范的培训制度。对所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坚持先培训,后考试,领证上岗原则。要督促企业经营者经常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和灭火技能的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必备的自防自救知识。要针对消防工作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采取配套措施,进一步规范沿海工业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保证**部第61号令的有效落实,确保整个**(**)沿海基地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以发展派出所联防消防队为契机,逐步建立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消防发展机制。随着**(**)沿海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原有的消防体制和消防力量、车辆装备已远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要求,因此要按照《消防站建设标准》《消防特勤队(站)装备配备标准》和《消防员防护装备配备标准》,进一步加强消防队建设,在加大装备和经费投入的同时,积极发展派出所联防消防队,逐步配备必要的扑救化工、高层火灾的特种车辆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切实提高处置各种恶性化学灾害事故和高层火灾事故的能力。同时,积极筹建多种形式专职消防队,努力解决专业消防队员人数不足的矛盾,以不断提高**(**)沿海基地火灾的扑救能力。

  四是认真研制海上灾害事故处置预案,建立海上灾害处置联动机制。针对沿海港口船舶聚集、船民防范意识差、火灾隐患多以及扑救难度大的特点,沿海地区应尽快研究制定由**统一领导,各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海上灾害事故处置联动机制和联合处置预案,及时添购消防艇等水上灭火救援装备,进一步完善通讯导航设施,为船舶提供更为可靠的气象、导航、海上救助、灭火、抗灾等方面的服务,保障船舶特别是渔船在捕捞期间的安全,促进港口经济快速发展。

  前日,湖北襄阳火车站附*一网吧发生了一起严重火灾,火势很快蔓延到楼上一家酒店,火灾目前共造成11人死亡,50人受伤。初步判断原因为网吧电线短路。调查结果显示,网吧的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也随之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使网吧成为一项热门的行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像雨后春笋般林立于大街小巷,普及城市,走进农村,它们或沿街设置或处住宅深巷,有的设在闹市区,有的设在公共场所旁,遍布社会各个角落。网吧的大小规模不一,小的一、二十台电脑,大的拥有一、二百台电脑,占地从十几*方米到几百*方米。然而,网吧业主无视消防安全,消防管理无序,使多数网吧都存在火灾隐患,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网吧消防安全迫在眉睫。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网吧消防管理,探讨研究如何预防火灾,减少火灾损失,对保护上网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其营造舒适、安全的环境,杜绝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当前网吧主要消防安全隐患

  (一)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网吧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重效益、轻安全,能省的开销就省,对必备消防设施器材投入不足,从主观上增添了网吧消防安全隐患。而且员工多半是雇佣无业青年,变动比较快,员工消防安全培训难于落实,即便发生消防安全事故也无法应对。

  (二)线路负荷大。网吧内几十台甚至上百台电脑同时工作,并且长时间使用,加上空调、取暖器等高负荷用电,使网吧成为一个高度密集的电器群。电气线路复杂,乱拉乱接现象严重,未严格按消防技术规范穿管敷设,线路老化快,给网吧带来了严重的火灾隐患。

  (三)未经审核验收。多数网吧在装修、开业、使用前未向**消防机构申请审核、验收和消防安全检查。而且网吧的装修材料大部分都未经防火处理,甚至采用易燃和有毒装修材料,不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四)消防安全措施不到位。网吧的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火灾事故急照损坏严重,部分网吧无消防设施或消防设施失效,配置的灭火器部分是不符合场所的使用性质的。绝大多数网吧的灭火器失效或过期。这给网吧火灾也带来了严重隐患。

  (五)网吧内人员流动性较大,不确定因素比较多,比如吸烟等人为情况也极易造成火灾。

  (六)网吧场所多数不利于消防救援。网吧主要顾客是学生或青年人,而这个群体基本还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多半还在上学,为了能上网就要找隐蔽的地方去,多数业主选择在小街小巷开设网吧,发生火灾有时找到现场都很困难,即便找到也因太偏僻,巷道狭窄消防车无法进入影响扑救。

  二、减少网吧消防安全隐患的措施

  (一)要严把网吧消防审核关。对网吧的建筑耐火等级、安全疏散、场所设置、通风与防排烟、电气线路敷设、消防设施等环节要严格要求。

  (二)加强消防安全监督检查。要进一步加强对网吧的经常性消防管理,明确防火工作责任,落实安全责任制,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情节恶劣者从严处理绝不手软。要确保网吧消防设施运行良好,消防通道畅通无阻,灭火器压力充足,应急照明灯,疏散标志符合有关规范。

  (三)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使网吧从业人员从根本上认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让从业人员认识到一旦发生火灾,财产损失极大,容易发生群死群伤,情节严重。

  (四)落实员工消防安全培训。使每个网吧工作者掌握基本的消防灭火扑救知识,掌握发生突发事件时如何自救,组织疏散人员,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五)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定期检查电气线路是否老化,接触是否良好,检查电脑性能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尽量避免高负荷用电,如果网吧经营地点的设施无法满足网吧用电的需求,应聘请专业的电工人员进行改装。不应私自改装线路,以免接触不良、短路等意外的发生。定期检查电气线路,电脑设备等,看是否有老化、损坏等情况发生。

  (六)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网吧管理者应制定详细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特别是要严格控制明火,禁止乱扔烟头、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网吧,避免因烟头等物引起火灾,因小失大。同时还要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

  网吧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我们在享受高新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快乐时,必须警惕和防止它有可能带来的灾难。对于消防人员来说,警惕并防止发生网吧火灾,杜绝网吧火患,是新形势下做好消防工作的一项新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起网吧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切实增强防火意识,落实防范措施,遏制网吧火灾的势头,杜绝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随着盐城市大市区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各类标准化居住小区逐步建设以位,人们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由于居民用火用电不慎而酿成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市民对消防安全知识的了解直接关系到火灾等事故的发生率。开展消防安全进社区活动,可以有效增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减少居民火灾的发生,国家、省、市、区对开展消防安全进社区活动十分重视,根据区安监局工作安排,五星街道组织人员,对消防安全进社区活动进行专题调研,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辖区概况

  五星街道办事处地处盐城市区东南,辖区面积6*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5万多人,下辖6个社区居委会、两个村,有企事业单位400多家,个体工商户1200户,居民住宅小区16个。

  二、开展消防安全宣传进社区活动的重要意义

  开展消防进社区活动是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办公厅、***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精神,为适应日益加快的城市社区建设、规范社区内的消防安全管理、增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减少居民火灾的发生,实现社区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创造性的探索、充实和完善新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的重大举措。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来的社会结构被打破、大量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再加上老年独居家庭的增多和流动人口、暂住人口的增多,疏于消防管理,也增加了火灾发生的机率,同时居民家庭财富的增多、家庭装修使用大量的可燃材料、家庭用电、用气量的增大,客观上增加了火灾隐患,消防安全只有从基层做起,强化属地管理,实现社区居民自治,才能从根本上增强火灾的防范能力。

  三、消防安全宣传进社区的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成立由街道、派出所、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定《消防安全进社区工作责任书》。社区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消委会主任由社区一把手兼任,成员由派出所片警、居委会综治专干、安全生产专干、物业公司和有关单位安全人员担任。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包括汇报制度、监督制度、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及学*宣传培训制度,制定街道处置突发事件紧急预案,把社区消防安全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范围。成立社区义务消防队和防火巡逻队,设立警示牌,开展社区消防活动,并明确具体工作要求。在工作中要注意“三个结合”、“五个到位”。三个结合就是坚持专门机关指导和群众广泛参与相结合,坚持建设社区自救和提高居民消防意识相结合、坚持社区消防工作与创建*安社区相结合;五个到位就是责任到位、经费到位、义务队员到位,必要的消防器材到位、管理制度到位。

  3、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培训工作。社区消防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居民的防火灭火意识和自防自救的能力。在开展消防宣传进社区活动中,搞好教育和宣传工作是主要环节。宣传教育是统一广大居民思想,提高消防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消防法》,消除火灾隐患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设立宣传长廊,制作宣传图板、展板,设立永久性宣传栏,在小区门口开展设点宣传,向居民发放消防安全手册及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社区配备多媒体音像和培训设备,定期组织召开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经常性地开展居民消防安全教育和宣传。

  4、密切配合职能部门开展工作。与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履行职责,是推进消防进社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的中心环节,邀请安监、消防部门深入各个社区进行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对社区消防人员进行培训,配合相关部门的执法工作。密切与物业公司的联系,与各物业公司等社区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协同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5、逐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消防安全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务求实效,确保广大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切实将各项活动落到实处,抓出实效。要严格依法依制度行事,推行“五制管理”即严格按会议制度、汇报制度、监督制度、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办事,常抓不懈,通过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活动,起到宣传提醒、防范的效果。出台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奖励机制,对工作积极性高的单位和个人予以精神和物质性的奖励。

  四、关于开展消防安全宣传进社区活动的几点建议

  1、可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方式,确定1-2个居民小区为试点单位,明确人员,建章立制,逐步开展宣传工作,并在面上加以推广,扩大社会影响力,争取各方面的支持。

  2、消防安全宣传属于公益性投入,社会效益很大,社区居委会无财力支持该项活动,如无足够的资金投入,宣传可能将流于形式。建议上级部门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可制定专门的标准,达标验收后,发放专项资金。

  11月4日,****市武汉路发生一起火灾,消防队赶到后却发现通道早已被违章搭建的房屋堵塞,只留下一条小巷,消防车根本无法进入火场,消防官兵只好架设200余米的水带,进行“远程”灭火。所幸,经过消防官兵的奋力扑救,大火在半个小时后被扑灭,没有造**员伤亡,但消防通道堵塞的隐患也随之凸显。记者调查发现,在**市今年元至十月发生的722起火灾中,住宅火灾共318起,占了总数的*一半。位于房屋密集区的住宅火灾更是占了这318起一大半,消防通道被堵导致消防车进不去的问题突出。水火无情,人常说防患于未然,连日在居民小区的观察中感觉居民小区中重重设障存在消防隐患。

  事件回放:乱搭乱建“卡”住消防车火魔施神威 房东急得哭

  11月4日上午,武汉路123栋四单元59号民房突发火灾,消防车赶到后却无法进入火场,消防官兵只好架设水道,进行“远程”灭火。

  记者在火灾现场看到,由于一些小吃摊和乱搭乱建的建筑占道,使原本不宽敞的路口变得更加狭窄。“两年前,三单元7楼也发生过火灾,消防车也是被‘卡’在这里无法靠*失火地。”居民柯先生告诉记者,他希望相关部门管一管,还居民一条安全通道。

  记者调查: *年来,我市城区发展较快,很多高楼建筑拔地而起,各种类型的商场超市纷纷开张,但因为有些人的一己私利,或者图方便,占用消防车道、疏散通道,以及将一些易燃易爆物品随意堆放,造成了很大的隐患。环顾我们身边的一些房屋,很多居民为了节省存车费而往楼道内停放自行车的行为比比皆是,大多数居民碍于邻里关系只能是私下埋怨几句,并没有想到这会影响到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些情况在老式居民楼里比较常见,而在居民楼火灾中,老式居民楼发生的火灾又占了多数。由于居住空间狭小,不少老式居民楼内的居民在过道上、楼梯口堆放了大量的旧木橱、废纸箱甚至竹床等可燃物品,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助长火势蔓延,影响人们逃生。此外,老式居民楼因为房租较低,吸引了大量外来打工人员入住,居住者防火意识差,也是老式居民楼的一大火灾隐患。

  消防器材难见到

  根据我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和设立公共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保养,确保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完好、有效。因此,社区除了要加强居民防火意识,还要保证器材到位。但发现一些社区还达不到要求。10日早上,在武汉路一社区看到,这些老式居民楼里根本没有消防栓、灭火器和救生绳、消防斧等消防器材。一周姓大爷住在这里,他说:“楼道里从来没有放置过灭火器,社区里可能有,但不知道放在哪里。不过,即使有灭火器,我们退休的老人哪会用?”同样的情景,在海观山社区、中窑湾社区、胜阳港社区等地方都看到,一般年代比较久的老居民楼里情况比较突出。

  当询问是否会在家配置家用灭火器时,大多数市民表示,没有必要购买,而且也不清楚哪里有卖的。

  居民楼道堵得慌

  楼梯口一米左右,楼道处可供行走的空间并不畅通,最窄的地方刚够转身,废弃的木板、破纸箱、铁架等物品应有尽有,堆积在楼梯拐角处,早已布满蜘蛛网和灰尘。这样的景观是*日在中窑社区一栋6层楼的居民楼中看到的情景。几乎每层楼道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杂物,而在向居民打听时,住该楼许多退休老人对此似乎毫不在意,“这些东西扔了不合适,卖了又没人收,值不了几个钱,家里没地方放,就放在过道里,谁要谁拾去!” 据了解,楼道内的废弃物多为木制品、纸制品等可燃物,且数量多、存放时间久,经过风化后,干燥的可燃物在和助燃物充分接触的情况下,稍遇明火极易引起火灾。

  “楼房顶楼住户擅自在楼梯处装了一道铁门,如果发生火灾,楼梯下面堵死的话,我们就像被困在笼子里的鸟一样,根本无路可逃。”家住沈下路的刘女士向反映。

  据刘女士称,9楼姓王与姓董的两家住户住在顶层,因为担心小偷会直接从楼顶*台上翻进家中偷窃,于是在8楼通往9楼的楼道处安了一道铁门,两家人都自配一把铁门钥匙,外人甭想上去,省了后顾之忧。可刘女士一直都很担心这个问题,她说:“那两家人现在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不在家,铁门紧锁。我害怕要是出现意外,楼梯被切断下不去,楼顶没钥匙上不去,那可怎么办?”

  顶楼私自安铁将军把守的还是少数,在此次观察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居民小区都有安装防护栏,许多2、3楼住户为了安全起见,将自己家阳台和窗户都装上了防护栏,这在安全上似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防火却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据消防部门介绍,由于对防护栏的问题没有具体的法规来进行规定,从管理上基本就是处在放任的状态。但是发生火灾时,防护栏会阻隔消防队员进入致使屋内人员无法逃生。因为阳台和窗口是非常重要的灭火通道和逃生口。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基本从阳台或是窗口进入室内。防护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贼,但设计安装时还是要注意给自家留条“道

  从我国《消防法》中找到相关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然而,旧楼道内乱堆放杂物的现象由来已久,特别是部分住宅小区的居民为图省事,*惯把自家久置不用的或废弃的物品堆放在附*的楼道内,不仅有碍观瞻,影响居民的生活,而且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居民楼内危机四伏

  *日,住在钟楼社区的居民刘先生向记者反映,他们所居住的巷道从去年开始做了一排门面房,且越来越往过道发展,使得本来就不宽的路面变得更加狭窄,他们所居住的居民楼内如果发生火灾,消防车都无法进入,后果将不堪设想。该巷处于闹市中心,人口密集,人流量大。由于该地段地理位置好,很多商家以及流动摊贩纷纷在此经营,现在的巷道内通道阻塞,脏、乱、差情况特别严重。尤其是狭窄的通道存在着很大的消防隐患。记者在该巷看到,并不宽的巷子两旁全部都是个体经营户,大多数以餐饮经营为主,巷子里最宽的地方最多也只能有5人并排通过,而在狭窄的地方,三人同时并排通过都很困难。在巷口的高压线下,还有一户商家正在经营。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要说消防车,就连普通的小车都无法进入。

  市民防火意识弱

  外部的公共设施存在问题,那市民自身的防火意识如何呢?消防部门在市内做了个简单的抽样调查,看市民对火灾遇险的常识了解多少,结果却并不太理想。

  询问了100名不同年龄的市民,问了简单的几个问题。如遇到火灾时你第一步应该做什么?家里刚刚着火,你准备怎样扑火?你会从消防通道走还是电梯逃走?……

  大多数被访市民知道首先要拨打电话119,一位姓刘的先生却愣了一下说:“打120吧!”不禁让哗然。有28位市民表示会打电话呼救然后等消防人员到来,有70位市民对扑救初起火灾的基本常识有初步了解。广场路小学6年级的一位学生说:“学校上过课。打电话119,用湿毛巾捂着嘴,烟太大要蹲着出去,不能坐电梯。”只有一位住亚光新村在读研究生的夏先生表示,对于火灾常识比较清楚,还拟定了一套逃生计划。

  经营摊点险象生

  家住王家湾的张小姐每天晚上回家都要经过一片烟雾缭绕的烧烤摊,这里长期形成一条占道经营的夜市。每到晚上6点左右,路边的违章搭建的烧烤摊开始生炭营业,烧烤的炭炉随意摆放路中央,烟雾弥漫。詹小姐说:“露天的烧烤摊又没有安全措施,占道经营影响了消防通道,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发生火灾的话,消防车都难以开进来。”

  在观察了路边的一些经营店面时发现,不少店面都缺失防火意识。在沿湖路,一家煤气灌送点旁边邻着一家电焊加工点,明火暗气不由让人心忧。

  “城中城”的危险

  “城中城”是消防安全的一大隐患。由于年代和规划原因,一些“贴面楼”、“握手楼”成为消防死角,道路的狭窄成为消防部门救火时的致命伤。在我市永安里农贸市场以及中心集贸市场周围的一些居民区里,记者看到一幢又一幢的楼房“贴面”而建,大多数小巷子弯弯曲曲,非常逼仄,间距不过两三米。在这两三米的过道中,不少居民还人为“设障”,堆放了很多煤炭、木头,不要说体积庞大的消防车,就是两个人并排通过还要侧身。走一圈下来,还能发现一些居民在楼房下私自搭建不少的简易房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城中城”一旦发生火灾,经常是周边几十米内都不见消火栓,消防官兵不得不到更远的主干道上找水源,然后利用多部消防车接力供水。“城中城”的“握手楼”和“贴面楼”之间那么小的楼间距,发生火灾时消防车根本无法*距离救火,往往只能采用铺水带的方法,这样既延误了最佳救火时间,又会降低水压水力,非常影响救火速度。

  小商品批发市场周围不容乐观

  拥挤的`人流、随处摆放的三轮车、自行车、占道摊位,在我市很多批发市场前经常看到,而通道不畅、消防设施不足、相关人员缺乏消防意识,也成为这里的通病。在上窑,记者看到在这里做生意的商贩已经将道路两旁占领,加之来买东西的人因很难找到车位,都将车随意停在就*的路边,交通情况非常混乱。

  由于小商品批发市场、服装市场等商场内寸土寸金,市场的摊位一个个都“手拉手”、“肩并肩”,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些摊位之间只用一张木板隔了一下,很多天棚和隔离板都是一些普通的木板甚至纸板,没有任何防火功能。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必将借着摊位之间的这些“亲密连接点”迅速蔓延,极易出现“火烧连营”的情况。在发生火灾时,堵塞的安全通道又使人们失去了重要的逃生机会。

  据了解,*年来,在历次火灾事故中,因消防车道不畅通,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占道经营或消防车道不畅通、安全出口锁闭而影响了救援及人员的疏散,很多营业性场所供人紧急逃生的疏散通道上长期堆放了各种杂物,有时竟成为了“死亡之道”。据估算,如果消防车道顺畅的话,发生火灾的直接财产损失至少可以减少20%。

  经过*一个星期的走访,记者看到了一幅幅隐藏火灾隐患的画面,心情也如

  同这些被堵的消防通道一样不畅快。也许我们一辈子只能遇到一次火灾,但一辈子的心血甚至我们自己,可能在这一瞬间会化为乌有。

  据**消防监督部门负责人介绍,很多市民对消防知识存在一定误区,认为只要是供他们逃生的消防通道畅通就太*无事了。事实上,消防通道指的是消防车道以及人员疏散通道两方面,如果只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而忽略消防车道,也会有很大隐患,不仅会影响人员转移到安全地点,还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这两方面都很重要。还有一些居民认为只要留够2、3米的消防车道,能供车辆通过就行了,但是因为消防车不同于其他的车辆,体积要比普通车辆大很多,如果消防车道过窄,是无法通过的。这位负责人还告诉记者,因为现有很多高层建筑,而且有很多都是商住共用,所以在消防上更应该加强。

  为此,**市消防部门介绍了一些基本的火灾遇险知识。第一,发生火灾速打火警电话 119向消防队报警。报警时要讲清起火单位名称、地址、着火部位、着火物质、火情大小、报警人的姓名及报警使用的电话号码,然后,派人在路口迎候消防车。第二,火势不大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冲出去,但千万不要披塑料雨衣。第三,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第四,不要盲目跳楼,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紧拴在门窗挡和重物上,顺势滑下。当被大火围困又没有其他办法可自救时,可用手电筒、醒目物品不停地发出呼救信号,以便消防队及时发现,组织营救。

  沿街店面房的兴起是城镇繁华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城镇新建的沿街建筑,其首层或下面若干层绝大部分为商业用房,即使是原有沿街两侧的建筑,随着城镇的发展,其首层往往也改建成了店面房。这些沿街店面房或单独建造或附设在其他建筑内,经营户大多为个体工商户,有的个体户一家老小吃住在店面房内,常年以店为家,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店毁人亡。如XX年7月25日,姜堰镇大庆路28号沿街旅社发生火灾,造成2人死亡,XX年10月23日,苏州吴江市横扇镇大桥路45号门面房发生火灾,造成8人死亡,损失80余万元。笔者针对当前沿街店面房在消防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沿街店面房的监督管理工作谈几点思考。

  一、沿街店面房存在的主要火灾隐患

  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于建筑层数不超过2层,建筑面积不超过300*方米的百货店、理发店、修理门市部等公共服务用房称作商业服务网点。对于建筑面积超过300*方米,或者根据其使用功能,沿街店面房可分为商场、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对于高层民用建筑,沿街店面房被称为商业营业厅。对于附设于高层民用建筑和多层民用建筑底部的沿街店面房,虽然其消防技术要求有所不同,但其火灾危险性基本相同,沿街店面房主要存在以下火灾隐患:

  一是“三合一”现象严重。沿街店面房往往底部作为经营用房,夹层或二层作为仓库、住宿使用,形成了集仓库、经营、住宿于一体的典型“三合一”建筑。

  二是建筑物耐火等级低。沿街店面房往往被作为经营用房,夹层楼板和楼梯往往采用木质材料或未经防火处理的钢质材料,降低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有时,因造型需要和突出艺术效果,采用可燃材料装修,不仅降低了建筑本身的耐火等级,还人为增加了火灾荷载。

  三是消防设施配备不到位。大部分沿街店面房在建设初期按一层进行设计,其消防设施的设计也按一层进行考虑,内部加了夹层后,其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往往被忽视,有的业主不仅没有按加层后的实际进行配套完善,反而将原有消防设施人为废除。

  四是疏散设施达不到规范要求。沿街店面房在改造过程中,由于建筑结构的局限,很难达到规范的要求,撇开内部楼梯的设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业主出于防盗的考虑,底层门窗周围安装的防盗网、卷帘门等防盗设施,在火灾情况下,妨碍了疏散设施的正常使用,影响火场逃生。

  二、沿街店面房形成火灾隐患的原因

  一是设计的盲目性。沿街店面房建筑面积不大,一般为几十至几百*方米不等,底层楼层高度为3-5米,有的店面房楼层高度达4-9米。开发商或建设单位往往将店面房的楼层高度作为卖点,致使沿街店面房的楼层高度越建越高,楼层高的可分隔成三层,有的甚至可在中间形成一个小中庭,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过于迁就开发商,没有从实际使用需要进行通盘考虑,仅局限在*面局部,就事论事,草率设计。

  二是改建的随意性。沿街店面房的经营者多为个体工商户,其消防安全意识普遍不高。由于经营需要,业主往往在门面房内随意改建、搭建和内部装修,另外,由于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同一间店面房今天是美容院,明天可能就换成了卡拉ok房。

  三是经营的多样性。沿街店面房经营项目多样,一排沿街店面房中,超市、百货店、饮食店、美容美发店、茶楼、打复印、服装、装饰材料、家庭小作坊等应有尽有。可以说,老百姓有什么样的需要,就有什么样的店面房,什么项目赚钱快,就经营什么项目,且沿街店面房改建成公共娱乐场所和经营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屡见不鲜。

  四是管理的独立性。一栋建筑内的沿街店面房往往由多个单独的门面房组合而成,各自的门面房自成一体,门面房之间用隔墙进行分隔,各自为政,互不干扰。同时由于面积小、规模小等原因,一般均未经消防、工商、**等行政许可,日常也难以将其纳入管理视线。

  三、加强沿街店面房消防监督管理的对策

  一是改进消防设计。根据对沿街店面房的实际使用情况的调查,一般情况下,对于层高超过5米的店面房,业主都将其分隔成了两层,因此,设计单位在消防设计时,应从实际使用角度出发,按两层对其进行消防设计。对于国家规范没有明确要求设置室内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底部的沿街店面房,应增设消防水喉或简易自动喷水灭火设施,给水管道可直接由市政管网接入,由于店面房位于底层,只要进水管的管径足够,其消防水喉或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就能基本满足扑救初起火灾需要。对于需要设置室内消火栓的店面房,考虑到店面房的独立性及利用室内消火栓扑救火灾的可操作性,可采用将室内消火栓设在建筑的外墙上,或者在建筑附件增设室外消火栓,各门面房自已配置水带、水枪的方法替代。对已经设置了自动报警喷淋的店面在改造过程中应及时增加报警、喷淋设施。

  二是简化消防审批。大部分店面房在装修改造过程中,没有委托专业设计单位设计施工图纸,即使有正规施工图,往往也不按图施工。如果按照正常程序对店面房的装修改造工程进行消防设计审核,仅图纸这一关,大部分业主无法提供专业设计单位设计的施工图纸,即使有正规施工图,按照正常程序进行申报,受理、审核,消防部门的审核意见书还没有发给业主,装修工程可能已基本竣工,达不到加强源头监督的效果,无论报与不报、审与不审,同样给火灾隐患的滋生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针对沿街店面房改建的随意性,消防部门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基础上,应简化消防行政审批,可通过对建筑面积较小的店面房装修工程实行现场确认的办法,出具指导性意见,提高店面房的安全系数。例如,对于店面房增设的夹层的楼板、楼梯、室内装修材料等,及时提出并出具钢楼梯采用涂刷防火涂料、外包混凝土等措施予以防火保护,楼板采用符合耐火极限要求的材料,装修材料尽量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等指导性意见,现场指导的施工人员按照消防安全要求进行施工。

  三是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各行业主管部门,尤其是**派出所、物业管理单位要加强对沿街店面房的日常管理工作,附设在民用建筑内的沿街店面房严禁经营油漆等易燃易爆物品。特别是严禁“三合一”场所的出现,店面房内不要住宿,以确保业主的生命安全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合集十篇(扩展7)

——小学生*视原因的调查报告合集十篇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千万人,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为什么患*视的人越来越多?

  二、调查方法

  1.通过网络搜索,找出有关的资料。

  2.询问*视的同学,了解他们是怎么*视的。

  3.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普通人是怎么*视的。

  三、调查分析:导致眼睛*视的原因:

  大多数人都是*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视的。研究结果表明,*视眼是人眼对当代环境的`适应性改变。

  1 看电视距离太*

  2 看电视的时间太长

  3 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

  4 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

  5 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

  6 长时间的在电脑前

  7 不合理饮食

  8 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在当今的中学生*视率不断上升,而中学生们对*视这一现象并不加以重视。甚至有人认为*视怎样,戴副眼镜不就得了。还对*视无所谓,错上犯错。许多人常将其归咎于不良的用眼*惯,如看书距离不当、光太暗、持久用眼等。

  五、建议:

  (一)看书时坐姿必须要端正,光线要充足。读写要坐到离课桌一尺,胸离课桌一拳,眼离课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不要躺下看书。读写1小时要远眺10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睛肌肉。

  (三)时常佩带一些滴眼液,如:珍视滴眼液,明目滴眼液,珍珠滴眼液等。在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

  (四)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五)定期到眼科专医作检查,听从医师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视度加深。

  六、体会:

  为有效预防*视等眼病,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障身心健康,还要纠正不良*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我们要爱护自己的眼睛,从我做起!

  一、调查原因

  我们班有两个同学眼睛特别*视,一个是程晨,另一个是赵文滔,由于他们视力不好,给学*和生活带来了很多的麻烦。程晨同学在上体育课时很多活动都不能参加,因为他害怕眼镜掉了。赵文滔同学因为视力不好的原因长期坐在离黑板很*的地方。从他们两个身上看到了*视对我们小学生的严重危害,这也许会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以及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班对同学*视的情况作了一次较为详细的调查,看看小学生的视力下降主要涉及到哪些因素,同时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对那些眼睛不*视的同学提供一些预防措施。

  二、调查方法

  1、阅读有关书籍,了解一般人是怎么*视的。

  2、询问班上同学,了解他们是怎么*视的。

  3、通过调查问卷,了解班上*视情况。

  三、调查问卷

  关于小学生*视问题的调查问卷

  1、你现在的视力是多少?( )

  A. 5.0或以上 B. 4.5至4.9 C. 4.4及以下

  2、你*视吗?带眼镜吗?( )

  A.*视不带眼镜 B.*视带眼镜 C. 都不是

  3、你从几岁开始*视?( )

  A. 6岁及以下 B. 7岁至9岁 C. 10岁及以上

  4、你的*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

  A. 经常玩电脑、看电视 B. 看书时间长C. 姿势不正确 D. 其他

  5、你是否经常做眼保健操? ( )

  A. 经常 B. 偶尔 C. 很少做 D. 从来不做

  6、你觉得*视对你的生活学*有影响吗? ( )

  A.很大影响 B. 影响一般 C. 影响不大 D. 毫无影响

  四、调查情况

  我们班现有90个同学。其中严重*视的有2人,视力不好需特殊照顾的有5人,轻微*视的有18人,基本正常的'有65人。通过多种方式,我们班对同学*视的原因作了认真的调查和分析,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原因。

  1、上网或看电视的时间过长,眼睛长时间处于疲劳之中,得不到休息。

  2、抗疲劳眼药水与眼保健操都是对眼睛有治疗作用的,但却没有引起同学的高度重视。

  3、由于零食,偏食等情况造成不合理饮食,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

  4、经常在昏暗的灯光下或强烈的灯光下写字或做作业。

  5、读书或写字时不注意距离和姿势。

  6、在抖动的车上或睡在沙发上看书。

  7、*视的人数虽然较多,但不佩戴眼镜的人却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这表明同学们对*视的问题还不够重视!

  五、调查建议

  通过以上调查,发现我们班虽然*视的情况不是太严重,但是以上不良*惯在我们班广泛存在,几乎每一个同学都或多活少存在一些不同的问题,如果不及时纠正,我们班*视的同学将会越来越多。所以,希望我们班的各位同学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每日坚持远眺、坚持做眼保健操和课间操,并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2、要养成看书写字的正确姿势,眼镜与书本之间应保持30厘米左右的距离。

  3、看书与写字时,光线应适度,不宜过强或过暗,光线应从前方射来,以免手遮挡了光线。

  4、看书,上网,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过长。每40-5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防止眼睛过度疲劳。

  5、不要看字迹太小或模糊的书报。

  6、少吃零食,注意营养均营。

  7、视力出现问题要及时就医,配带合适的眼镜。

  如果同学们都能做到以上几点,我们班同学的视力将会越来越好,希望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认真地爱护自己的眼睛。

  我从四岁开始就戴上了眼镜,因为我的眼睛患了弱视和散光,从此,电视、电脑就与我划清了界限。即便如此,我在七岁时还是患上了*视。我的周围,患*视的同学很多,因此我很想弄明白他们又是为何患上*视的。于是,我对小学生*视原因进行了调查。

  调 查

  1、我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一般人是怎样患*视的。

  2、我打电话给患*视的同学和朋友,问他们是怎样*视的.。

  3、我到绵阳市眼科医院咨询赵定中院长,小学生患*视的原因。

  分 析

  我在调查中发现,*视在12~18岁为高速发展期。小学生*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每年,患*视的人数呈递增趋势,而且*视度数大增,上千度的*视眼都不是少数。学龄前儿童用眼不多,但患*视的比例也大为增加。

  结 论

  1、学龄前儿童患*视主要是因为先天性眼球发育不健康导致,如弱视、斜视、散光等眼部疾病都很容易导致*视产生。

  2、小学生*视主要是因为看电视和电脑时间过长;读书、写字时不注意距离与姿势,不注意光线与照明;不认真做眼保健操等因素导致眼部疲劳,而导致*视产生或加重。

  3、中学生*视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因为学*任务重,压力大,功课多,户外活动少,导致用眼过度,加重*视。

  4、遗传因素、环境污染和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也是患*视的重要原因。

  5、患*视后未及时治疗或不戴眼镜,加重*视程度。

  建 议

  为有效预防*视等眼病:

  1、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合理饮食,不偏食,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的食物。

  2、要纠正不良*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看书、写字时姿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坚持做眼保健操。

  3、要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不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4、要定期到眼科医院做检查,及时发现眼病,及时治疗,听从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视度加深。

  分两组进行,一组调查做好记录,另一组咨询医生和查阅资料,分工合作,共同进行。

  我们首先确定调查范围,一、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眼睛发育还未成熟,我们就从三至六年级各抽两个班的学生调查,我们利用下午两节课后时间到健康老师那儿查三至六年级共507名学生的视力检查情况,并做好记录。

  (5.0以上属于视力正常 ,5.0以下属于视力低下)。调查结果列表如下:

  3~6年级学生视力情况调查表

  班 级 总人数检查数视力正常人数视力低下人数

  人数%人数%

  三、一55553258、22341、8

  三、二56563358、92341、1

  四、一67675277、61522、4

  四、二62623658、12641、9

  五、一64643554、62945、4

  五、二68684058、82841、2

  六、一69693956、53043、5

  六、二66663857、62842、4

  合 计50750730560、220239、8

  我们根据在采访后的整理和上网查得的资料,得出引起“学校性*视”的主要原因:

  (1) 照明与阅读姿势

  不良的局部照明方式严重影响视力,环境与作业面的亮度对比越大,越易引起视力疲劳。白炽灯对视力的影响要比荧光灯大。

  阅读姿势不良会造成视力减退。阅读时间长的学生*视眼患病率表现高于阅读时间短的学生,阅读距离越**视眼进展越快。

  (2) 营养及饮食

  儿童的体质、营养和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视的形成和发展。体质弱时或重病后身体抵抗力下降,此时如用眼时间长,容易发生*视。此外,一些学者提出,儿童*视与糖、蛋白质、钙摄入量以及体内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如铬、锌、铜、钠)等有一定关系。

  (3) 地区差异及社会经济因素

  城市比乡村学生*视眼的患病率明显高,这个现象随年龄增加而变得更加明显。农村生活更接*自然,空气新鲜,并且农村学生看电视和用计算机的机会少。

  调查表明,学生*视的发生与其父母或兄弟姐妹有无*视有密切关系,高度*视基本上是由遗传造成的。父母或家族中有*视的`儿童应该作为保护视力、预防*视的重点对象。

  将3~6年级507名学生视力情况中202名视力低下同学的发病原因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列表如下:

  视力低下同学发病原因调查表

  项目

  班级由于遗传因素

  造成的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

  读写姿势不正确看电视打电

  脑时间过长

  班 级人数%人数%人数%

  三、一313730、41356、6

  三、二417、4834、81147、8

  四、一320746、7533、3

  四、二519、21453、8727

  五、一517、31551、7931

  五、二414、21242、81243

  六、一3101756、71033、3

  六、二310、72071、4517、9

  合 计3014、910049、57235、6

  一、调查目的

  这个学期的星期五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身体检查。报告单出来了,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都有*视眼。我给我们班的同学进行了一次小学生*视眼调查报告来调查我们班*视眼的主要原因。

  二、调查方法

  我拿了我们班同学的报告单进行了分类和总结,调查法,图表说明法,访谈法,关察法,归纳法。

  三、分析

  大多数人都是*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视的。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时间太长等等。是现代儿童*视大增的主要原因。调查表明,学生*视的发生与其父母或兄弟姐妹有无*视有密切关系,高度*视基本上是由遗传造成的。父母或家族中有*视的儿童应该作为保护视力、预防*视的重点对象。

  四、结论

  1看电视的距离太*。2看电视的时间太长。3写作业的姿态不正确。4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地方看书。5长时间在电脑前。6看激光。7不认真做眼保健操。8在车厢里看书。9不合理吃东西。10遗传因素。

  五、建议

  为有效预防*视等眼病: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合理吃东西,锻炼身体,保鄣身心健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的中小学生由于用眼不卫生,所以导致视力直线下降,不得不戴上了*视眼镜。为了不再让更多的小学生患上*视眼,所以我们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通过上网或看一些有关*视眼的书籍,了解*视产生的原因。

  (2)通过调查五年级段*视的人数,了解五年级段*视的状况。

  (3)向*视的姐姐询问她的用眼*惯。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1、*视的原因是由于用眼不卫生造成的,如在行车上火走路时看书,睡眠不足,*距离看书、写字等。高度*视还与遗传有关。

  2、*视是可以预防的。预防*视要做到:读书姿势正确,眼睛和书本的距离在30厘米左右,认真做眼保健操,看书、看电视和使用电脑1小时要休息一下,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着看书,不在行车上或走路时看书等等。

  一、调查目的

  从网上获悉,我国在校学生3.2亿,*均*视率超过60%,其中小学生为35%,初中生为65%,高中生达79%。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最*“*视”这个冷酷的杀手以排山倒海之势也向我们学校发起了进攻,因此,必须要制止这种“疾病传染”。那么,为什么患*视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眼睛到底是怎么*视的?于是我们针对我们学校五六年级的部分同学作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1.你是不是*视?

  A. 是的 B、 不是

  (2.你是如何*视的?(不*视的可不答)

  A、看电视过度 B、坐姿不端 C. 其它

  (3 你*视多少度?

  A. 100以下 B. 500以下 C. 更高

  2、走进同学们的学*和生活。

  3、查阅有关书籍并调查询问同学,了解*视的主要原因及*视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4、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视可能会引发的并发症。

  三、调查分析:导致眼睛*视的原因:

  大多数同学都是*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视的。研究表明,*视眼是人眼对当代环境的适应性改变,它的发生与发展与日益增加的*距离用眼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与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而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没有良好的看书与写字姿势、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等)是现代儿童*视大增的主因。归纳总结如下:

  1、看电视距离太*、时间太长

  2、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

  3、读书姿势不正确

  4、在光线太强的地方看书

  5、在光线太弱的地方看书

  6、长时间坐在电脑前

  7、边走边看书

  8、在床上躺着看书

  9、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10、不合理饮食

  11、遗传因素

  四、我们采取的防控措施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合集十篇(扩展8)

——调查报告如何写合集十篇

  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查对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名,其中广州大学名,中山大学1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名,华南理工大学5名,广东工业大学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名,大三学生15名。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份,收回有效问卷5份。(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调查结果: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

  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6%学生认为所实*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择实*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3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占了总数的64%,选择“赚取生活费”,占了%。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帮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 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或打工,3%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1%会选择周末。有31人认为在不影响学*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19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 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机会,%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

  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

  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结论与建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96万*方公里的土地、对占人口8%以上的农民有所了解才行。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贴*社会,从而确定比较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作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

  调查报告是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地对于社会的许多新动态、新问题或新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后,将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并加以研究而写成的'书面报告。每年暑期,校团委都会要求各大一新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开学后,校团委将统一进行评优评奖,并对优秀报告予以表彰。为了进一步扩展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范围,提高学生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现就调查报告各环节实施要点作特别指导。

  (教育)

  一.选择主题:

  调查主题是整个调查研究的核心,它决定了整个调研活动的方向。青年学生应结合时事焦点,立足社会现实,结合专业特长,以开放、多元的视角深入调查并剖析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主题内容应对理论与生活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建议各撰稿人迎合时代潮流,选取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调研分析。鼓励在调研过程中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群众,开展研究,提出新观点,进行理性思考。下面介绍几类常见的大学生社会调研主题:

  1、思想政治类

  红色主题历来是大学生调研主题中的重中之重,该类主题政治性、理论性强,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基础,加强党风建设工作;认真学*“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贯彻党员监督条例,保持党员先进性;研读“十一五”规划纲要文件,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思想政治类主题要求各撰稿人根据***系列文件的精神,结合时政热点,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深入学*,开展调查研究。

  范例: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的探讨

  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普及现状的调研

  2、环境保护类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未来人类命运的兴衰福祉。环保类主题要求各撰稿人运用科学发展观,放眼社会,发掘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可以是和谐生态的变异,也可以是市容环境的变迁,研究其产生原因,并提出有效对策,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献计出力。

  范例:黄浦江源头及上海市内水质调查

  拿什么拯救你,美丽的鸟儿——关于崇明鸟类自然保护区现状的调研

  3、“三农”问题类

  中国十三亿人口中有九亿是农民,农民问题俨然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以“三农”为主题的调研活动要求各撰稿人聚焦农村建设,深入基层,关注“三农”政策的执行及农民权益保护等情况,以求服务于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服务于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

  范例:闵西农村法治建设及其“三农”现状调查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状况调查

  4、专业特长类

  “发扬学术特长,展现华政特色”向来是专业特长类主题的基本特征,该类主题内容多丰富多彩,形式多生动活泼,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专业特长类主题要求各撰稿人积极发挥学术特长,以专业知识为依托,把社会现象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经过调查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为构建和谐社会增光添彩。

  范例:关于滁州市全椒县社会保障状况和私营企业状况的调研

  关于中华老字号的字号与商标保护的调查研究

  5、校园文化类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流,对大学校园中出现的现象或问题进行调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整体素质和思想意识。该类主题要求各撰稿人眼观四方,耳听八方,就校园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也可以针对校园中形形色色的现象予以评析研究。

  范例:我争我权,交流共进——关于被忽视的学生权益的高校调研团

  银行在给企业授信前会进行前期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在授信过程中进行贷时审查报告的撰写;放款后需要贷后检查报告的撰写,这三种报告共同构成了贷款“三查”报告体系,是由客户经理在不同的信贷阶段制作完成的文件。年薪40万的高级客户经理告诉我们:优秀的授信调查报告是客户经理的内功,内功不足,薪水自然不翻倍。

  优秀的贷款调查报告,在内容、结构逻辑和表述等方面应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1、实事求是

  优秀的贷款三查报告应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地陈述调查情况,不出现与事实不符的表述语句,更不能未经核实就原文照录借款人提供材料上的语句。特别对借款人经营情况的判断,须提供相关的财务数据支持,切勿出现与事实情况不符的主观判断。

  2、条理清晰

  优秀的贷款三查报告应能根据贷款三查各个环节的侧重点以及各类型授信客户的特点,做到报告内容条理清晰,主次分明。

  3、分析透彻

  优秀的贷款三查报告必须是对问题分析透彻,观点鲜明,论证充分。不能只是简单罗列企业提供的各项数据,或陈述了企业的表面情况,而未进行深入的分析。

  4、逻辑合理

  优秀的贷款三查报告应是推理符合逻辑,谋篇符合规范。

  优秀的贷款三查报告应是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注意内容前后照应,结构上下连贯,语句通顺无语病。

  第一部分贷前调查报告评优标准及涵盖内容

  贷前调查的根本目的是评价授信业务风险和收益,为信贷决策提供充分依据。贷前调查报告应符合以下几项要求:一、调查组织和调查过程符合内部控制要求;二、调查内容和要点完整、重点突出;三、调查方式合理有效;四、信息得到有效核实,符合客观公正原则;五、信息反映内容完整、数据准确、层次清晰;六、各项证据和辅助材料制作合格、列示清晰、索引完备、勾稽完整;七、调查责任可清晰划分和认定;八、风险评估全面、化解措施适当。

  根据以上八项要求,优秀贷前调查报告应涵盖以下内容:

  一、背景介绍

1.客户背景分析

  包括客户所处行业、成立时间、注册资本、经营范围、股东情况、客户实际控制者、主要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能力、诚信情况分析等。对股东原则上应分析到终极控股股东。如客户股东为跨国集团客户时,应分析其境外公司的资信情况。如授信客户为集团客户,还应分析集团行业分类、集团组织结构、银企关系等。

  2.业务背景分析

  分析客户申请授信的用途、种类、金额、期限,要针对授信的具体业务进行分析,包括业务过程的具体描述、上下家情况、结算方式、业务周期、进展情况、配套资金等。

  3.项目背景分析

  对固定资产贷款,应分析项目的合规性、项目建设的基本内容作可行性分析。

  4.产品及市场分析

  项目产品供求现状分析、产品供需预测和价格走势分析、营销能力评估、项目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评估。

  二、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评估

  项目总投资评估,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评估与流动资金投资评估;项目融资方案评估,是通过分析项目建设和生产所需全部资金的来源、构成、按计划到位的可能性及与项目投资计划的匹配性,评估项目融资方案的合理性、可靠性及对建设银行贷款的保障能力。

  三、财务效益评估

  选取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计算销售(营业)收入、各项税费,进行利润测评;编制财务效益评估报表;计算财务评估指标,进行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分析。

  四、不确定性分析

  包括盈亏*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盈亏*衡分析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和生产(营业)条件下对项目成本与收益的*衡关系进行的分析,以盈亏*衡点表示。敏感性分析是指通过定量测算项目财务效益指标随项目建设运营期间各种敏感性因素变化而变化的幅度,判断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五、银行相关效益与风险评估

  在合理预测项目贷款收益的基础上,就项目贷款对银行相关效益大小进行评估;在分析项目自身存在的风险的基础上分析和判断银行贷款潜在的风险,针对风险因素提出银行分散、转移、化解或减轻贷款风险的'措施和建议。

  六、总评价

  在对项目情况进行逐项分析并分别得出分项结论的基础上,对各分项论证结果进行全面的归纳总结,形成总体评估结论。总体评估结论应直接、明确地表明是否建议给予贷款支持及贷款的金额、期限、利率、担保方式,并就需要引起注意的事项或建议作出专门说明。

  第二部分贷时审查报告评优标准及涵盖内容

  贷款审查报告是根据审贷分离原则,由独立的审查员在审查客户经理提交的授信分析报告、授信资料的基础上,出具的授信意见。授信审查报告应符合以下三项基本要求:一、框架清晰、要点突出、逻辑完整、计算准确,符合内外部管理要求;二、引用数据和材料出处清楚、采信依据充分、评审自身风险管理良好;三、评审结论合理,符合风险评估、方案涉及与市场拓展相结合的原则。四、主要风险点突出、化解措施适当。

  根据以上四项要求,优秀贷时审查报告应涵盖内容应包括:

  一、掌握授信业务背景

  分析客户在本行的授信额度、目前占用额度、贷款状态,在同业的授信额度、贷款状态;本次前台经营部门申报的授信方案基本情况,品种、金额、期限、担保。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