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调查报告 (菁华5篇)

首页 / 调查报告 / | 2022-10-03 00:00:00 调查报告

厌学调查报告1

  一、调查背景

  目前,中学生厌学心理较为普遍,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合理疏导这一心理问题,使中学生走出这一心理困境,已成为摆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厌学现象在不同层次学生中普遍存在。我校属于标准化普通高中,生源相对较弱,厌学学生较为普遍。因此,我们想立足于我校实际,深入学生、家长、教师当中,调查学生厌学的具体情况,期待从中寻找高中生厌学原因,探讨疏导厌学心理的有效途径,以便能为学生、家长及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与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高一、高二年级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课题组通过学生问卷、家长问卷、教师访谈等有效渠道,对我校在校高中学生做了厌学心理调查。我们在高一、高二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和100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了几位学生和教师。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厌学现象的主要表现

  从问卷及教师访谈结果来看,85%的学生时不时有厌学情绪,6%的学生有较严重的厌学情绪,5%的学生有很严重的厌学情绪。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学生对学*活动产生的一种不满意、不愉快的情绪失调性心理障碍。厌学这种行为是学生表现在学*活动上的主要问题行为。当前普通高中生存在的厌学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学*活动不感兴趣,讨厌学*。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心不在焉,无所事事,要么东张西望,要么昏昏欲睡,不做笔记,不回答问题,但下课时精神十足。

  2.不完成老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求。课前几乎不预*,课堂上不参与教学活动,课后不复*,不愿做作业,作业马虎应付,照抄照搬,有时甚至不能完成。

  3.不能遵守班规校纪。常有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时有旷课、逃学行为,有时干脆放弃学业;对教师、家长提出的学*要求,常有抵触、对立情绪。

  4.回家不背书包,迷恋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不听父母教导,与父母关系紧张,叛逆。

  5.厌学学生大多数学*目的不明确意志力薄弱,自制力较差,自信心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学**惯。

  (二)造成厌学行为的原因

  高中学生厌学行为表现及引发原因并不是完全在高中阶段出现的,绝大多数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从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及师生访谈结果来看,造成普通高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育方法不当的影响。

  从学生问卷简答题“请回忆有没有哪个事件引起或加深了你的厌学情绪?”的调查结果看,有40%的学生提到教育者的教育方法不当(教师、家长的不当体罚,包括打骂、打击性语言、唠叨、冷漠、过度关注、不恰当对比等)引起他们厌学或讨厌某一学科。80%以上的学生叙述的诱发事件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高中阶段情况基本稳定。下面列举学生说道的几个典型事件。

  事件一:说起那天的事,A同学说:“那是小学时的一天,那天的太阳格外明亮、也分外的刺眼”。周一升旗,他因犯错被罚站在旗杆下,他感觉“周围一片明晃晃的,经过旗杆下的同学似乎都在对我‘指指画画’”,当时我多么希望那只是一场梦!”但这个“噩梦”却一直伴随着他,至今挥之不去。从那时起,他就“讨厌学校、讨厌老师、讨厌学*”。

  事件二:同学B说:“那天因为考生字,有三个没写出来,老师就让我把那个单元和前几个单元的生字每个写10遍,否则就停我的课。”因为几个单元的字较多,他熬夜还是没能写完,第二天不得不让家长谎称生病而逃过老师的批评。自此,对于过量的作业或惩罚,他常感到头疼,也常用类似的谎言或照抄等不当方法度过“难关”,学*成绩自然也一落千丈,由此他也越来越不喜欢学*了。

  事件三:C学生写道:“小学数学老师打人,还常侮辱差生,然后我就不愿意学数学,现在一想起那个老师就讨厌他,一上数学课就头疼,不想听。”D同学写道:“小学英语课上被老师打,从此不喜欢英语。”

  事件四:E同学说:“自己从小到大被对比,尤其是有一个学*特别好的哥哥或姐姐,感觉自己很废、很渣,不是学*的料。”

  虽然以上事件属个别现象,但类似教育教学方法欠佳,教育者教育批评方式及语言不当的事例在此次问卷中占一定比例,从某个侧面仍能反映出我们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小学起始阶段和初中过度阶段,学校、教师和家长如何保护好学生的学*兴趣。

  2.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学*及一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许多家长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没有科学的育儿理念和家庭教育方法,导致教育方式单一,甚至粗暴。从问卷和访谈中可看出,当孩子学*成绩不佳或出现不良行为和情绪时,家长安慰、关心、引导的少,唠叨、指责、抱怨甚至体罚的多,这不但没帮助孩子,反而使孩子心理再次受挫,更容易失去自信,产生厌学心理。同时,一部分家长的过度溺爱,使孩子很容易滋生依赖性与懒惰性,不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一部分家长对孩子要求又过于苛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使有些强制性家长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孩子的承受能力及需求和想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孩子的人生与未来,逼迫孩子学*,甚至参加各种学*班,这样便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另外,夫妻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对孩子影响很大。夫妻关系不好、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往往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难以抹去的创伤,家庭创伤的阴影会占据孩子思想的很大一部分,导致孩子无心学*。同时,有些父母往往容易把家庭矛盾转嫁到孩子身上,造成孩子心理负担过重,难以将精神集中到学*中去,使学*成绩难以提高,从而产生厌学情绪。F同学说“一回到家,爸妈常常吵架,家里气氛很沉闷,根本没心思学*。”许多同学也提到家庭环境及亲子关系对自己学*的影响。

  3.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

  不良社会文化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较大。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此阶段(12–18岁)的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生理上有“**感”,心理上却是半**状态;言语上常有片面性、绝对性;行为上常有冲动性、爆发性和极端性;情绪方面既易喜又易悲,波动幅度大且难于自控。人们常把此阶段叫做青少年的“心理断乳”期或“急风暴雨”期。在此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没有完全形成,因此,他们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客观、全面的看待、分析和判断。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子产品普及,网络知识,特别是网络游戏的丰富、营业性娱乐场所普遍,这些趣味性极强的产品深深吸引着学生的眼球。由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如果在这一时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科学的管理,许多学生就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认为这些有趣的事情上来,从而耽误了学*。问卷和访谈结果也证明有许多厌学学生都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他们觉得课堂教学与精彩的网上世界相比枯燥乏味,因此兴趣发生转移,从而慢慢放弃对学*的`努力,而把大量时间放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上,完全丧失学*动力,产生厌学行为。

  4.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厌学学生基本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目标,学*态度不端正,缺乏恒心,缺乏毅力,没有吃苦精神,学*方法不当,没有良好的学**惯等。其实,学生的许多自身因素也可归属于客观因素,这些可以说是我们做父母的及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他们这些方面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只重视知识而忽略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5. 高中适应性困难的影响

  高中课程增多,学科难度增大,教学速度加快,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有些学生刚升入高中,自主学*的能力还比较差,再加上自身生理、心理特点的制约,难以适应高中学*。随着功课的增多,学科内容与初中相比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了很大变化,有些学生还是以初中时的学*模式来应付高中的学*便深感吃力。一些初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也开始跟不上去。例如高中物理与初中相比较难,对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都有较高要求,部分学生由于思维模式、学**惯未能及时转变,虽在物理上花了不少时间,但仍然很吃力,听不懂,跟不上,成绩比起初中下滑很多,因此就产生了“我不是学物理的料”的想法,开始对物理失去信心,并发展到讨厌物理。

  因课程多,高中的作业量也比初中增多。一时难以应付的大量作业容易使学生预*、复*的时间减少,加之许多学生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导致新课不能得到有效的复*和巩固,造成学生不堪重负,身心疲惫,日子一长,便容易对学*产生厌倦心理,失去对学*的兴趣。

  除部分学生进入高中不能很快适应新课程而产生对部分学科厌学外,一些学生不能很快适应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生活等,往往容易出现许多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导致失去学*的自信心,进而出现厌学情绪。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普通高中学生厌学现象及厌学成因是复杂多样的,但解决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这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实践研究中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及心理疏导途径,这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厌学调查报告2

  一、问题的提出

  青少年是祖国的的未来。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的黄金时期。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部分小学生,缺乏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在学*上经历了挫折后,便灰心丧气,失去了学*的自信心。有的学生课上无精打采,不认真听讲,课下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作业,有的学生考试成绩较差,却不以为然,甚至还有的学生出现了“逃学”这你现象,这些严重都影响了他们的学*和身心发展,日益突出的小学生“厌学“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校教育中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应当大力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那么是那些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至使他们产生了“厌学”心理呢?为此,我进行了调查研究,想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心理,并根据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改进,并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借鉴。

  二、研究方法

  本人选取了我校三、四、五、六年级14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发出问卷140张,收回140张。问卷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年级)和22道选择题和一道问答题。答题时没有让学生填写自己的姓名,目的是让学生没有顾虑,能够如实回答。22道选择题,主要包括对学生学*目的、学生的作业表现、对教师教学方法、家庭对教育和科学指导情况的调查,一般可供选择的答案有四至六个,一个问答题是:不愿意学*的原因吗?答案没有明确的导向性,目的就是要学生实话实说,了解影响学生学*的真实原因,掌握形成“厌学”心理的主要因素。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根据我对问卷的分析,及自己*时工作中的观察,我认为现在小学生中存在的“厌学”心理,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1、学生学*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通过调查显示,有10%的人认为不读书也能挣大钱,还有12%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没有明确的目标,当然缺乏奋斗的动力,久而久之,也就觉得学*索然无味,出现了厌学心理。

  2、作业布置缺乏层次性,形式单一。调查中我发现,在140张调查问卷中有25人不喜欢做作业,占总人数的18%。还有74人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做作业,占总数的58%。在22名长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中,有13名同学认为业太多完不成,说明作业量多。有9名同学是因为不会做才没完成,说明难度大。学生不能轻松完成。长期以来,这些学生畏惧学*,出现自暴自弃现象,导致23%的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69%人对考试紧张害怕。经调查统计有28人喜欢口头作业,39人喜欢书面作业,73人喜欢动手操作的作业,看来学生还是喜欢作业形式多样化,我们*时的作业还是以书面作业为主,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对学*也就失去了兴趣。

  3、部分教师对学生关爱太少,特别是对“学困生”关心则更少。

  被调查的140名学生中,有12人因学*成绩不好而经常被批评,有4人认为,因自己学*不好,老师不喜欢自己。有45人认为课堂上出错或成绩不好遭到同学的耻笑。他们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主要原因是自己的学*太差。由于这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又不能及时得到老师、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任课教师的关爱、指导,所以他们对学*失去了信心,产生了畏难、怵头心理,久而久之,出现了“厌学”心理。

  4、部分教师教学态度不认真,教学方法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被调查的对象中,有50%学生喜欢游戏,讨论式教学方法,认为自己不喜欢某些老师的课,对部分老师的课没有兴趣,希望老师讲得生动。有12人认为,在考试没有取得理想成绩时,受到教师的严厉批评,甚至会被罚作业。特别有52%的人反映某些学科课业负担过重,每天自己能自主支配的时间,这说明,我们在现实工作中确实有一部分教师,教学态度不认真,教学方法陈旧,不能吸引孩子们,使学生们认为学*就是被动听老师讲课,机械地重复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大量作业,应付数量繁多的考试。

  5、家长对孩子们的学*不重视,缺少科学的指导。

  调查统计,有54名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学*漠不关心,他们只顾在外打工挣钱,很少过问自己的学*,占总数的39%。只有15名学生认为,家长关心自己的学*,占11%,但缺乏必要的科学的指导,认为上学认几个“眼前字”就行,不必要学到什么程度,反正自己就一个孩子,将来考不上大学,也能谋生。学生在学*上有了成绩不是加以正确的引导,而是只重视物质奖励,一旦学生的学*成绩出现了下降,他们更是采用简单的处理方法,对学生的学*缺乏科学的指导。

  6、个别家庭经济收入较低,难以负担孩子的上学费用。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有6人,占总数的4。3%。这类学生虽然数量不多,但确实存在,一般是单亲家庭、父母有病或失去父母的家庭,由于经济原因,交不起上学的各类的费用,使这些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

  四、结论与建议

  “厌学”心理一旦形成,对学生的学*影响极大,特别是小学生,他们是非观念差,认识问题肤浅,一旦形成这种心理,不仅会影响学*,而且会直接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对他们的身心危害极大。针对这些具体因素,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理想是成长的航标。大量的实践证明,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崇高的理想,才能脚踏实地的去努力,去奋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同志正是从小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才能发奋苦读,成为一代伟人,为*人民的**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爱和敬仰。因此,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从对学生、对国家认真负责的高度,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就树立远大理想,激发起他们内心的学*动机,把自己的学*和祖国的繁荣、昌盛、富强紧密结合起来,从小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2、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特别要关爱学困生。

  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是我们教师的天职,也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热爱、关心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把师爱的温暖撒向每一个学生。对学*上有困难的学生,首先要认识到,他们学*上的有困难是暂时的,要坚信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这些学生是会赶上来的。其次,课上要尽可能的给这部分学生多创造发言、交流的机会,要让他们想说、敢说、会说,逐渐对自己的学*产生信心。再次,就是要根据他们具体的情况,加以因势利导,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惯和学*方法。

  3、教师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教育对每一位教师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促使我们每一位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认真学*现代教育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改进、创新我们教学,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中走出来,积极探索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模式,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调动起他们学*的积极性,不仅要让学生想学,更要让学生爱学、会学,把学*视为一项快乐的事情,从学*中感受到成长的乐趣。采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法,是解决“厌学”问题的关键所在。

  4、学校要开展好各项活动,为每一个学生都能搭建,学*成材、展示才华的舞台。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对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的学*,更要重视对音乐、体育、美术等所谓“副课”的学*,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特别要让那些在“主科”学*上有困难,但对音、体、美等学科感兴趣的学生,找到一个发挥特长、展示才华的机会,让他们感到学校是他们最快乐的地方,是他们成长的乐园。

  5、及时和家长沟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合拍。

  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不仅要依靠学校的教育和养成,更与学生的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他们的终身老师。家长的教育正确、得法,才能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首先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使他们逐步认识到:孩子是家长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庭的义务。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生活,更要关心孩子的学*,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要帮助家长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方法大多是娇惯、溺爱。为此,我们应引导家长掌握教育的科学方法,使家长们逐步克服了不良的家教方法,科学地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培养良好的学**惯。

  6、要充分运用社会上的正面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学*的重要性。

  由于社会上确实存在有些人虽然知识不多,但却能挣大钱,生活自在的现象,对小学生的学*产生了负面影响,对这一问题教师不能回避,而应加以正面引导,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人今天之所以生活富裕,一是靠党的政策,二是靠他们的头脑灵活,守法经营。随着社会的发展,最有财富的人应该是最有知识的人,只有掌握了科学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通过正确的启发引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7、关爱在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确实有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是因为家庭困难,特别是单亲家庭、失去父母的子女,他们因为家庭的不完整,他们从小就缺少家庭的温暖,对于这类学生,我们就应从关心他们的生活入手,发动全体师生及社会力量,来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鼓励他们自尊、自爱,重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走出自卑,走向自强,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安心坐在课堂上,享受学*的乐趣。

  五、小结

  总之,促使学生形成“厌学”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结合具体的问题,采取具体的措施,加以解决。只要弄清了影响学生学*的主要原因,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就能逐步、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只有让我们的学生想学、爱学、会学,我们的教育才兴旺发达,我们的国家才会繁荣富强。

厌学调查报告3

  什么原因使得学生在十二年寒窗苦读后变得不爱学*?采访中学生家长刘女士激动地说,她的儿子从小学、中学到高中都很优秀,高考的分数也不低,家里怎么也想不到,到了大学,他竟会变成这个样,还要被退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导致大学生"厌学症"的原因主要分为学生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

  学生自身因素

  一是一些学生起点低、基础差。林峰认为,*年来高校大幅扩招,但与此同时,学生的质量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差距。这种情况下,虽然一部分学生能够进入大学校门,但少了外部压力与补课等辅助手段的他们必然学*吃力,甚至一蹶不振。

  二是一些学生心态浮躁、目光短浅。经历了"头悬梁、锥刺骨"的高考阶段,许多学生以为一走进大学校园就万事大吉,于是开始吃喝玩乐、得过且过,没有好好的调整心态,也缺乏积极的学*态度,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三是对自己所学专业没有兴趣。*人才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沈阳市人才中心主任孟庆伟表示,一些大学生所读专业并非自己喜好,而由家长或学校包办填志愿,有调查显示,学生自初中开始,学*的原动力来自家长的就占到了三分之二还多,家长急于让孩子弥补自己没上过大学的遗憾,这就导致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即便有余力学*也不愿好好去学。一项调查显示,在一些高校,因不喜欢所学专业而厌学的学生比例竟高达40%!专家认为,厌学已成为大学生的群体现象,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山东一所高校的小刘高中毕业按照父母的意志填报了财务专业,可是他自幼喜欢文学,向往当一名新闻记者,枯燥的数字常常令他不知所云。在这种状态下,大学生活味同嚼蜡,而要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小刘只能对记者发出一句与年龄极为不符的感叹:"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外部因素

  一是学校教育教学方式不当。孟庆伟认为,学生厌学与学校的教学方法、教师素质、教材质量均有一定关系。高校扩招后,教师、图书馆、实验室等有限的教育资源被迅速稀释,几百人同时上课、一学期没有点名、提问,教师上课照本宣科,考试前圈重点、划范围,考题出得越来越简单,这就导致学生屡屡逃课。此外,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严重滞后,在一些高校,什么专业火就开设什么专业,WINDOWS广泛应用时,还在天天讲DOS操作系统,机械专业没有实践课,经济类的课堂上讲的是多年前的案例……这种情况下,学生不愿在课堂里"耗时间",宁可逃课去学外语、学开车。

  二是就业压力使大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学校学到的大量知识在毕业后不能得到应用,这不仅削弱了学生的学*劲头,也让一些学生对未来充满畏惧感。一些学生自嘲说,大学生到处都是,有什么用?还不如民工。这些学生一味自艾自叹,甚而消极失望,自暴自弃,产生极度厌学情绪。

  三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金钱万能、读书无用"的观点在学生中仍有一定市场,山东一所高校中文系的小李颇有商业头脑,去年他给一家公司代理校园手机卡,抓住大一新生入学的机会,手下招集了20多人,发了一笔小财。小李说,现在就算好好学*将来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还不如抓紧时间多交一些朋友,掌握一些"经商之道"。一些大学生表示,现在找工作都要凭"关系",走"后门",否则学*再好,也无人问津。因此在高校里,就出现了有"关系"的不重视学*,没"关系的"的学*劲头也不足的现象。

  缓解厌学要从教育体制改革入手

  如何缓解大学生厌学现象?有关教育专家建议,首先应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入手,革除旧的教育观念、陈旧的教材,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门诊主任翟静说,现在年复一年的应试教育方式让学生背上了沉重的课业和心理包袱,苦不堪言,学生只是在压力下学*,根本没有一丝一毫对学*的兴趣,自然一上大学就觉得"学够了","学烦了"。翟静建议,学校不仅是教学,还要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品行、情操。高校教给学生的不一定是知识,而是要打造有适应能力的人。要改变大学里填鸭式的教学和死记硬背的考试模式,开展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发挥学生学*主动性,培养学生动手事件能力,还给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的时间和机会,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不让我们的学生成为精神畸形的高分低能者。

  其次是加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正确对待基础薄弱学生。孟庆伟说,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面临适应社会、处理人际关系和生长发育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兴趣和学*成绩,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针对这些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和恰当的指导。大学生厌学有多种原因,如家庭经济困难等,如果教师能及时妥善地帮助解决好这些问题,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和学*成绩。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的增加导致做学生思想工作的难度加大,目前的辅导员、德育教师的数量、能力远远不够,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多渠道提高自身素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加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孟庆伟说,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爱的氛围里学*和生活,如经常肯定和赞扬学生,能大大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充满爱心的鼓励,会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一些学*基础差的学生,专家认为,学校不应单以成绩好坏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应区别对待,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应该用多种标准综合看待学生,坚持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善于发现每位学生身心的积极因素,使每个人都能体验到成功感,看到自己的价值,这样才能避免逃学等自暴自弃的行为。

  辽宁省教育厅有关专家建议,高校应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认同学校,形成归属感。如通过组织文学社、戏剧社等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并最终靠这种校园主流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学生,影响学生群体的舆论导向。

  此外,一些高校管理者建议,学校应积极探索扩招之后的新型管理办法,加强对大学生的约束和管理,给学生适当的压力,使学校对学生既有堵又有疏,才能有效防止学生厌学、弃学。

  厌学原因:

  1 外界诱惑

  网游

  2 专业无聊

  没有填报到自己喜欢的专业

  3 迷惘

  不知道将来要干什么,没有目标

  4 失落

  大学和高中的落差

  5 孤独自闭

  离开家了,不知道怎样过群居生活,和同学相处

厌学调查报告4

  中学生厌学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众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有相当比例的中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厌学情绪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演化成厌学症,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症不是简单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相加的结果,而是多种主客观、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机制。对于“厌学”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任其蔓延下去,势必给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防治厌学行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合作努力。

  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许多中学生认为:从小学到现在,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作业、考试、分数,简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样自然导致了厌学情绪的产生。老师的脸色难看,家长的唠叨难听,学*没有一点乐趣。而厌学情绪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厌学症。厌学症是目前中学生诸多学*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

  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行为上主动远离学*。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在学*活动中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特征一:表现为对学*目的存在认识偏差,认为读书无用。有人说:“读书越多,收入越少”,“文凭越高,待遇越低”。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对社会体脑倒挂,分配不公的主观反映,也是流传的一种社会偏见在学校中的折射。但无论如何,尽管这一观点现阶段已缺乏市场,对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特征二:表现为对学*态度存在认识偏差,消极对待学*。本来学*应是一种轻松愉快、富有吸引力的活动,但由于多种原因,却使学生讨厌学*。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学生勉强学*,却时常伴随着不愉快的体验。如紧张、焦虑、恐惧、羞愧、内疚、厌恶等。有的学生谈到学*就头痛,看到作业就心烦,听到考试就害怕,完全缺乏或者说失去了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好奇心,他们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学*。

  特征三:表现为对学*活动存在认识偏差,远离学*活动。他们好像感到只有离开学*才能达到心理*衡。他们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活动之中,一般不愿做作业,不认真听讲,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时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有的干脆弃学出走或辍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此外,学*成绩差,且每况愈下。

  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笔者十几年来通过与学生多方面交流,发现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症不是简单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相加的结果,而是多种主客观、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存在着复杂的成因机制。

  外部原因

  (一)社会因素

  1、社会大环境冲击着家长和学生的思想意识及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价值的体现也尚未被社会充分认可。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他们的思想意识产生消极的影响。有些学生由于耳濡目染了“暴发户”家长或周围人群的所谓潇洒的生活方式,对自己的学*目的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

  2、低俗文化的传播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强大冲击。社会上的不健康思潮、不良行为和不正之风,加上西方社会的精神垃圾以及乘虚而入的丑恶现象,无时不在侵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易接受新事物,易接受外界影响,而又缺乏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当低俗文化成了学生的追求时,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学*的追求和兴趣。

  3、校园周边环境差乱。不容忽视的是,不少网吧就开在校园附*。学生又不具备科学的分析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很容易沉迷于这些无聊的活动中,结果往往使学生忽视了学*,这也是现在学生出现

  厌学心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4、社会更加激烈的竞争给学生心理上造成的影响,即高压力产生的负面效应。压力过大,孩子没有时间休息,娱乐,因此学*没有兴趣,缺乏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出现厌学心理的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二)学校因素

  1、目前中学教育还存在重应试、轻素质的现象,“分数至上”仍有一定的市场。现在还有不少人为了抓“分数”,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在智育中又只注重与升学考试有关的课目,导致学生畸形发展,面临升学竞争压力,心理负担加重。

  2、外界的功利评价左右了教师的教育思想

  学校办学思想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很多中学教师心理压力很大,这些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学校领导、家长等因素,结果导致许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为了在评价中获得好成绩,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不少压力。一些班主任只重视成绩的不断攀升,忽视学生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造成大多数学生感到学*是一种痛苦的事,产生很大的厌学情绪。

  3、学生的学*负担过重。

  现在的中学生,有相当数量是早晨5点钟起床,一天要上八 九节课,中午被困在教室接受教师的“监督”学*,到晚上9点才能休息。双休日有着大量的作业,很少有节假日,这样的负担就是**也难以承受。学*负担过重已经成为学生学*痛苦、产生厌学情绪以及对学

  *丧失兴趣的主要原因。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学*兴趣的保护和培养。很多学生还没有真正领略到学*所带来的快乐,而从一踏进学校的那刻起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长期被动学*带来的只能是逆反心理状态。

  4、部分教师教学水*偏低。

  教师不注重教材、教法和学生心理的研究,不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而是将学生置于题海之中。结果大量的机械式的作业使学生感觉到自己就像机器一样,整天忙忙碌碌而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形成了逃学、弃学、不愿学等消极行为反应模式,厌学情绪愈来愈重,最终导致厌学症形成。

  (三)家庭因素

  1、父母的高期望值所带来的负效应。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学*天赋条件,对待孩子的学*和成长,提出过高的要求。一些学生小学时成绩较好,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事实上,中学的学*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分数降低本属正常之事,但父母的过高期望会使孩子心理压力大大增加,家长人为地把子女的学*与痛苦体验联系起来。当孩子意识到我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这种期望值的时候,他就会放弃努力,产生厌学心理,严重的出现较明显的厌学现象,对学*失去兴趣,觉得学*就是为了应付父母对自己的要求。

  2、家庭教育方式不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成就评价方式极端化,他们只重视眼前的成绩,无法冷静、客观地以长远的眼光去对待自己的孩子,整日以压力、唠叨去驱使孩子,完全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当孩子达到他们所要求的目标时,就不惜“重金”满足孩子的欲望;而当孩子“不争气”时就冷眼对待,或放任不管,这都会对孩子的学*心态产生不良影响。

  内部原因

  (一)学*能力薄弱

  部分学生在文化学*方面先天不足:智商不高、能力缺乏,这类学生往往学*时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或者只会死读书,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来。这样,面对日益繁重的课业内容,自然产生厌学情绪。

  (二)个性特点不良

  如意志力薄弱,,一些学生上了中学后学*环境发生改变,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心理适应能力差,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无法正视自己,丧失自信心,消极地对待学*,从此一蹶不振。

  (三)学*行为盲目

  学*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学*动力。我曾经在一堂物理课上提问,“你为什么学*物理?”,结果*80%的学生表情很无奈,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学校要他们学*物理,个别学生的回答是“因为有物理

  考试”。这种为考试而学*的想法其实在学生中是很普遍的,他们根本就没意识到现在所学的学科对将来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那么学生失去学*兴趣是很自然的了。

  措施对策

  中学时期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他们中出现的“厌学”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任其蔓延下去,势必给学生的身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那么如何防治学生的厌学行为呢?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防治厌学行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合作努力。

  一、须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领导要建立和完善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树立起两个文明一起抓的现代社会发展观,努力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净化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网吧、网络游戏、电子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对中学生的诱惑力是巨大的。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期,一旦迷上此类场所,必将无心于读书,最终浪费了大好时光,遗憾终生。所以作为*要协调社会各方管理力量共同治理学校周边环境,整顿娱乐场所,努力消除由此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充分发挥学校在防治学生厌学现象中的主体作用

  1、学校内部要转变评价观念和课程结构。

  学校以分论质、唯分是求的做法必然导致教师教育行为的偏费。只用文化考分就把学生分成“优生”与“差生”,是片面的,也是很不科学的。其实每个学生都有潜能,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适合他们的学*内容和学*方法,他们都能学好,都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现代教育应该适应并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增加学校课程的多样性、层次性和选择性,从而增强学校教育对学生的适应性,让每个人在这个大千世界中能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会让每个学生对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学*的成功,避免厌学的产生。

  2、发挥学校各种力量,营造良好的学*环境。

  学校通过日常各种适合每个学生个性展示和能力发展的活动,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并使其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形成正确的人际关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如举办多种类型的文艺体育比赛,举办特长培训班,开展各种社团活动等等,营造良好的学*氛围和环境。这种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能够无声地起着教育人、改造人和鞭策人的作用。

  3、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强化其主体作用的发挥。

  班主任是学校最基层和最直接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一个班的班风和学*风气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班的班主任。班主任的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学生思想工作做得深入扎实,这个班学生的“厌学”现象肯定会少,学*风气肯定会好。因此班主任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切实提高课堂质量。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对教师无比信赖和崇敬,才会喜欢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前面在分析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中,其中一条是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尽管教师学识渊博,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但有些学生还是不愿听他的课而产生“厌学”情绪,结果是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学生则埋怨教师授课听不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教师要了解各个年龄段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和所教班级的班风、学风,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教育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该提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消化吸收。教学双方有了良好的认知基础,学生自然学得起劲,学*的积极性也会逐步提高。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防治厌学情绪的重要保证

  尽管社会和学校已经为防治厌学现象做了很大的努力,但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防治子女厌学情绪的重要保证。面对孩子的厌学,家长们该如何防治呢?

  首先,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行为*惯及生活方式。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在无意之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对学*的态度、学*行为*惯及生活方式等多会在子女身上有所体现。家长乐学好学,孩子受到这种学*氛围的熏陶,自然乐学上进。

  其次,家长应正确估计子女的学*能力。前面说过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结果南辕北辙。因此家长首先应冷静分析自己子女的天赋条件,事实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家长应努力让孩子体验到学*的快乐。

  总之,要让孩子从苦学、厌学变为喜学、乐学,需要家长循循善诱,耐心指点,家长要讲究引导方法。因为这个时期中学生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逆反心理较强,如果家长采用简单粗暴地处理方式,不仅不能很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且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将矛盾激化,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不能达到消除孩子厌学心理的目的。

  结论

  综上所述,中学生“厌学”,除学生自身的思想和文化素质较差外,也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家庭教育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注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齐抓共管,从严治校,那么,中学生的“厌学”现象就一定能够得到有效地扼止。

厌学调查报告5

  为全面了解我校学生厌学情况,分析厌学原因,寻求解决办法。我校就厌学情况在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我校七年级、八年级共九个班级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学生厌学面、厌学原因、对学校的期望三个方面,共下发调查问卷220份,收回调查问卷219份。

  一、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一)关于学生厌学面的调查情况

  1.学生厌学面较大。在所有被调查学生中,没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只有7人,占调查学生比例的3.19%;一直有厌学情绪,且讨厌上学的18人,占8.29%;有,但可以控制自己的111人,占50.68%;偶尔有的78人,占35.6%。

  2.学生中抄袭作业现象较普遍。没有抄袭作业现象的只有2人,占0.9%;抄袭作业严重的32人,占14.6%;有但不多的90人,占41.09%;只是个别抄袭的88人,占40.18%。

  3.对中考科目厌学表现最严重的是英语。讨厌学*英语的86人,占39.26%;其余科目分布基本*衡。

  (二)学生厌学原因的调查情况

  1.社会原因导致学生厌学的较为严重(1)迷恋电视娱乐节目、网络游戏、玩手机、看网络小说、上网聊天导致厌学情绪较为严重,其中迷恋电视娱乐节目的56人,占调查人数的25.57%;上网玩游戏172人,占78.54%;玩手机136人,占62.1%;听音乐39人,占17.8%;看网络小说106人,占48.4%;上网聊天的98人,占44.75%;(2)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等社会问题影响学生厌学的较为普遍:认为大学生就业难而致使自己产生厌学情绪的175人,占调查人数的79.9%;认为大学生工资低导致厌学的103人,占47.03%;认为读书无用而厌学的59人,占26.94%;认为考大学比较容易的22人,占10.05%。(3)当今社会用人制度对学生厌学的影响较为严重:认为不读书有好关系可以找到好工作的93人,占42.46%;认为读书多不一定赚钱多的110人,占50.22%;认为读书找不到理想工作的136人,占62.1%;认为不读书可以打工赚钱的33人,占15.1%。

  2.家庭原因导致学生厌学的占相当大的比例(1)家庭教育对学生学*的影响很大,认为家长对自己学*不关心的78人,占调查人数的35.61%;家长外出打工,难以教育学生的90人,占41%;认为家长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对子女期望过高的127人,57.99%;认为家长放纵孩子、对自己要求不严、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的69人,占31.5%。(2)家长自身原因导致的学生厌学情况也不容乐观,认为家长过于看重学生成绩的142人,占调查人数的64.84%;家长离异对自己漠不关心,不管学生学*的31人,占14.15%;家长知识层次低,不能辅导学生学业的88人,占40.18%;家长参与赌博影响学生学*的20人,占9.13%。

  3.学校原因导致学生厌学不容忽视(1)学校管理和升学压力导致学生失去学*兴趣的比例较大,认为学校课程设置单调的82人,占调查人数的37.44%;认为学校管理松散,身边同学不良行为影响学*的66人,占30.13%;认为课外活动少,学*枯燥单调的142人,占64.84%;认为学生可自由支配的自主学*时间少,缺乏自由度的128人,占58.44%。(2)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对学生学*影响较大,认为教师不关心学困生学*的64人,占调查人数的29.22%;认为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课堂学*枯燥的92人,占42%;教师讽刺挖苦学*成绩差的学生,导致学生厌学的93人,占42.46%;对教师教学模式、教学风格不喜欢的99人,占45.2%。喜欢按照高效课堂模式教学的29人,占调查人数的13.4%,喜欢按传统模式教学的42人,占19.8%,但是要求老师加强基础教学、培养学科兴趣、多做个别辅导的分别占109人、122人,占调查人数的50%以上学生厌学调查报告学生厌学调查报告。

  4.学生自身原因导致厌学情况分析 学生能客观的从自身分析厌学原因。(1)认为厌学主要原因在于自身基础差,想学*而力不从心,听不懂课的157人,占调查人数的71.69%;怕吃苦的73人,占33.3%;学**惯差,没养成良好*惯的125人,占57.07%;学*目标不明确,有早恋现象的49人,占22.37%;对学*不感兴趣的63人,占28.76%;自制力差,控制不了自己的91人,占41.55%。(2)学生认为自身厌学与周围人际关系、学*环境有很大关系,认为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产生厌学的'143人,占调查人数的65.79%;受到老师批评而厌学的73人,占33.3%;父母关系不和谐等家庭原因而厌学的44人,占20.1%;父母管教太严,每天唠叨导致孩子逆反而厌学的45人,占20.54%;自己心情不好,情绪不稳定而厌学的31人,占14.5%;和同学关系紧张而厌学的16人,占7.3%。

  (三)学生对学校的期望调查情况

  1.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希望 要求加强学生行为*惯养成教育,督促学生改进学**惯的98人,占调查人数的44.75%;要求转变观念,做好学生理想前途教育的66人,占30.3%;要求改变环境,营造重学、乐学的学*氛围的101人,占46.2%;要求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30人,占13.7%;要求回归传统模式教学,取消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34人,占15.53%;要求采用高效课堂模式教学的41人,占18.72%。

  2.对班主任老师的希望 能*等对待每位学生,重点做好学困生和问题学生工作的110人,占调查人数的50.23%;希望对不同学生应有合适的教育目标的86人,占39.27%;希望老师与家长沟通改变家长对孩子提出不贴合实际或过高要求的82人,占37.44%;希望班主任老师多下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谈心的33人,占15.07%。

  3.对科任老师的希望 要求按照高效课堂模式上课的29人,占调查人数的13.24%;要求按照原来模式上课的42人,占19.18%;希望老师个别辅导、注重基础的122人,占55.71%;希望培养学科兴趣的109人,占49.77%。

  二、调查分析

  1.从调查总体情况看,一是厌学面广、情况严重:只有3.19%的学生从没产生过厌学情绪,其余同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二是学生抄袭作业现象严重,调查显示,从没有抄袭作业的同学只有0.91%,其他同学均存在抄袭作业现象;三是学生讨厌学*英语情绪极为严重,对英语厌学的学生占39.2%,和其余学科相比严重失衡。

  2.厌学原因调查显示

  (1)社会环境对学生影响极为严重。特别是社会上的部分不良休闲娱乐活动对学生影响很大,诸如参与过玩网络游戏、聊天、赌博灯不亮娱乐活动的学生超过50%,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更加导致了学生讨厌读书,以至于无心读书;此外,社会上拜金思想的诱导、大学生就业难和工资低的现象,使学生感觉到读书无用、读书同样无法实现个人理想,导致厌学情绪严重,这类情况占到70%以上。

  (2)家庭教育和家长对学生的态度是造成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又一个重要因素。调查显示:家庭对孩子的不关心、家长的外出打工、对孩子的放纵等均影响了学生的学*兴趣和进取心。特别是农村家长多外出打工,缺乏时间教育孩子,这种影响比例达到了41%;此外,家长的教育方式粗暴、方法单一、父母离异,特别是农村家长赌博恶*对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都有较大程度的影响。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产生厌学情绪比例相对较大。

  (3)学校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方法、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调查显示:学校生活单一、课外活动少、受部分有不良行为学生的影响等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比例较大;另外,教师对学困生和问题学生的歧视、讽刺挖苦、课堂教学的枯燥也是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另一重要因素,特别因教师对学困生的关心不够、教育方式单一而厌学的占到42%以上。

  (4)自身基础差、*惯不好、自制力不强、早恋及人际关系、学*环境、情绪变化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兴趣。

  3.学生的期望调查显示 学生对加强行为*惯培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期望较高;期望班主任老师能公*对待每位学生,特别是与成绩差的学生多沟通多交流;期望科任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公*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多进行个别辅导,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上课模式上学生并不要求一定要按照何种模式上课,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教学,面对全体学生,应该是我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基本策略。

  三、启示及对策

  1.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是有其根源的,通过对学生厌学根源剖析,我们认识到,学生必定是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各方面均不成熟、不稳定,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加上自制力较差,对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同学中的问题认识上有局限性。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加强学生的管理和引导,提高学生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的不良诱惑的能力刻不容缓。

  2.任何教学模式、方法都是为学生学*服务的,适应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才是最好的。脱离学生实际而单纯搞形式的教学模式都会走向失败。我校实施的高效课堂模式教学还需要广大教师深入研究,探索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

  3.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抓好学困生的个别辅导,提升学科成绩、提高学生学*兴趣,克服厌学情绪的工作迫在眉睫学生厌学调查报告工作报告。

  4.留守学生、问题家庭的学生心理缺陷、学*压力等是影响学生学*兴趣和成绩提高的重要方面。所以,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工作不可忽视

  在开展专项调研,分析汇总的基础上,学校从实际出发采取措施,力争在短期内将学生的厌学情绪调控在适度的范围内。第一,在教学上,实施“低起点、多层次、高效率”的教学策略,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均有所收获。第二,在学生管理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交流谈心活动,更多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留守儿童管护中心的职能作用,帮助学生排解烦恼,调适心理。第三,在办学策略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和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分发挥18个活动小组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把学校变成孩子们的乐园。第四,继续完善学困生帮扶和问题学生教育转化体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完善人格,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知道感恩,主动担当,为学生的人生奠基。


厌学调查报告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厌学调查报告 (菁华5篇)(扩展1)

——学生厌学调查报告 (菁华3篇)

学生厌学调查报告1

  什么原因使得学生在十二年寒窗苦读后变得不爱学*?采访中学生家长刘女士激动地说,她的儿子从小学、中学到高中都很优秀,高考的分数也不低,家里怎么也想不到,到了大学,他竟会变成这个样,还要被退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导致大学生"厌学症"的原因主要分为学生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

  学生自身因素

  一是一些学生起点低、基础差。林峰认为,*年来高校大幅扩招,但与此同时,学生的质量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差距。这种情况下,虽然一部分学生能够进入大学校门,但少了外部压力与补课等辅助手段的他们必然学*吃力,甚至一蹶不振。

  二是一些学生心态浮躁、目光短浅。经历了"头悬梁、锥刺骨"的高考阶段,许多学生以为一走进大学校园就万事大吉,于是开始吃喝玩乐、得过且过,没有好好的调整心态,也缺乏积极的学*态度,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三是对自己所学专业没有兴趣。*人才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沈阳市人才中心主任孟庆伟表示,一些大学生所读专业并非自己喜好,而由家长或学校包办填志愿,有调查显示,学生自初中开始,学*的原动力来自家长的就占到了三分之二还多,家长急于让孩子弥补自己没上过大学的遗憾,这就导致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即便有余力学*也不愿好好去学。一项调查显示,在一些高校,因不喜欢所学专业而厌学的学生比例竟高达40%!专家认为,厌学已成为大学生的群体现象,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山东一所高校的小刘高中毕业按照父母的意志填报了财务专业,可是他自幼喜欢文学,向往当一名新闻记者,枯燥的数字常常令他不知所云。在这种状态下,大学生活味同嚼蜡,而要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小刘只能对记者发出一句与年龄极为不符的感叹:"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外部因素

  一是学校教育教学方式不当。孟庆伟认为,学生厌学与学校的教学方法、教师素质、教材质量均有一定关系。高校扩招后,教师、图书馆、实验室等有限的教育资源被迅速稀释,几百人同时上课、一学期没有点名、提问,教师上课照本宣科,考试前圈重点、划范围,考题出得越来越简单,这就导致学生屡屡逃课。此外,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严重滞后,在一些高校,什么专业火就开设什么专业,WINDOWS广泛应用时,还在天天讲DOS操作系统,机械专业没有实践课,经济类的课堂上讲的是多年前的案例……这种情况下,学生不愿在课堂里"耗时间",宁可逃课去学外语、学开车。

  二是就业压力使大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学校学到的大量知识在毕业后不能得到应用,这不仅削弱了学生的学*劲头,也让一些学生对未来充满畏惧感。一些学生自嘲说,大学生到处都是,有什么用?还不如民工。这些学生一味自艾自叹,甚而消极失望,自暴自弃,产生极度厌学情绪。

  三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金钱万能、读书无用"的观点在学生中仍有一定市场,山东一所高校中文系的小李颇有商业头脑,去年他给一家公司代理校园手机卡,抓住大一新生入学的机会,手下招集了20多人,发了一笔小财。小李说,现在就算好好学*将来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还不如抓紧时间多交一些朋友,掌握一些"经商之道"。一些大学生表示,现在找工作都要凭"关系",走"后门",否则学*再好,也无人问津。因此在高校里,就出现了有"关系"的不重视学*,没"关系的"的学*劲头也不足的现象。

  缓解厌学要从教育体制改革入手

  如何缓解大学生厌学现象?有关教育专家建议,首先应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入手,革除旧的教育观念、陈旧的教材,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门诊主任翟静说,现在年复一年的应试教育方式让学生背上了沉重的课业和心理包袱,苦不堪言,学生只是在压力下学*,根本没有一丝一毫对学*的兴趣,自然一上大学就觉得"学够了","学烦了"。翟静建议,学校不仅是教学,还要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品行、情操。高校教给学生的不一定是知识,而是要打造有适应能力的人。要改变大学里填鸭式的教学和死记硬背的考试模式,开展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发挥学生学*主动性,培养学生动手事件能力,还给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的时间和机会,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不让我们的学生成为精神畸形的高分低能者。

  其次是加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正确对待基础薄弱学生。孟庆伟说,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面临适应社会、处理人际关系和生长发育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兴趣和学*成绩,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针对这些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和恰当的指导。大学生厌学有多种原因,如家庭经济困难等,如果教师能及时妥善地帮助解决好这些问题,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和学*成绩。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的增加导致做学生思想工作的难度加大,目前的辅导员、德育教师的数量、能力远远不够,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多渠道提高自身素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加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孟庆伟说,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爱的氛围里学*和生活,如经常肯定和赞扬学生,能大大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充满爱心的鼓励,会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一些学*基础差的学生,专家认为,学校不应单以成绩好坏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应区别对待,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应该用多种标准综合看待学生,坚持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善于发现每位学生身心的积极因素,使每个人都能体验到成功感,看到自己的价值,这样才能避免逃学等自暴自弃的行为。

  辽宁省教育厅有关专家建议,高校应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认同学校,形成归属感。如通过组织文学社、戏剧社等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并最终靠这种校园主流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学生,影响学生群体的舆论导向。

  此外,一些高校管理者建议,学校应积极探索扩招之后的新型管理办法,加强对大学生的约束和管理,给学生适当的压力,使学校对学生既有堵又有疏,才能有效防止学生厌学、弃学。

  厌学原因:

  1 外界诱惑

  网游

  2 专业无聊

  没有填报到自己喜欢的专业

  3 迷惘

  不知道将来要干什么,没有目标

  4 失落

  大学和高中的落差

  5 孤独自闭

  离开家了,不知道怎样过群居生活,和同学相处

学生厌学调查报告2

  一.调查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它给无数师生带来了福音。然而,我们在为素质教育大声喝彩的时候,同时也为不少青少年忧虑,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缺乏学*的动力,没有明确的学*目的,对此,教师也在犯难,“这书怎么越来越难教了”、“学生精力老是集中不起来”。不难看出,“厌学”已成了制约教育教学工作的瓶颈之一。中学生厌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如若不加重视,会加剧学生辍学和出走。因此对学生的厌学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治理。

  二.调查目的:

  通过对初中生厌学现象的调查,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出初中学生厌学现象的表现、影响及其产生原因,从而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并帮助学生找到厌学的症结所在,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中去。

  三.调查方法

  1。对象:旧寨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学生共203人(其中包括初一年级85人,初二年级82人,初三年级36人)

  2。时间:20xx年11月

  3。调查方法:采取随机取样的办法,对本校部分学生的厌学情况进行分发调查问卷,随机问卷调查。

  四.结果与分析

  (一)。厌学现象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

  所谓厌学,就是指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产生了厌倦学*的心理,进而在学*学科课程时,对知识失去了学*的兴趣,不再愿意学*的现象。

  其突出特点如下:

  第一,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睡觉,可以说为视上课为坐牢。

  第二,有的学生作业几乎不做,有的学生期末考试在5分钟完成选择题,然后就睡觉。

  第三,逃学、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

  (二)。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初中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

  a、学*压力过重;(约50。7%)

  b.基础太差跟不上,(约36。9%)

  成绩差的学生,压力大,畏惧学*,导致越来越差,越差越不想学的恶性循环。个别学生喜欢学*的学科就想学*,而且会学得很好,感觉有意思;不喜欢的学科就不想学*,就不学。学*完全凭兴趣和爱好,没有自觉性。

  c、教师枯燥的教学方法(约26。1%)

  老师讲得太单调,没有幽默感,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课堂死板、枯燥、乏味,不吸引学生,激不起学生的学*兴趣,调动不起学生的学*积极性。

  d、家长期望过高(约22。2%)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在家里除了学校的作业,另外给孩子安排大量作业,学生因此没有时间玩耍,从而感到心烦,不想学*。在家长看来,学生只能读书,不能玩耍,学生学*不好,考试不及格,父母要打、要骂,很少与孩子沟通。

  另外:

  1。学生感觉学*太单调太无聊(约16。3%)

  2。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不愿意学(约16。3%)

  3。不喜欢某老师(约11。3%)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学*的原因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学*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自身,当然学校、家长以及社会也成为许多孩子学*的压力制造者。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曾经有过厌学的想法,71.4%的学生认为厌学是正常现象,出现厌学情况时,有接*一半的学生选择了找信得过的师长和朋友解决。关于如何杜绝厌学现象,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找到解决学*的好的学*方法,把学*当做一种乐趣,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找老师解决。总的来看,影响学生学*的因素很多,导致学生厌学的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好多是应该能够改变的。厌学产生的后果和解决的方法也是千差万别,但是学生本身大多数还是希望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更好地投入到学*中去。

学生厌学调查报告3

  中学生厌学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众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有相当比例的中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厌学情绪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演化成厌学症,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症不是简单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相加的结果,而是多种主客观、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机制。对于“厌学”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任其蔓延下去,势必给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防治厌学行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合作努力。

  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许多中学生认为:从小学到现在,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作业、考试、分数,简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样自然导致了厌学情绪的产生。老师的脸色难看,家长的唠叨难听,学*没有一点乐趣。而厌学情绪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厌学症。厌学症是目前中学生诸多学*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

  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行为上主动远离学*。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在学*活动中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特征一:表现为对学*目的存在认识偏差,认为读书无用。有人说:“读书越多,收入越少”,“文凭越高,待遇越低”。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对社会体脑倒挂,分配不公的主观反映,也是流传的一种社会偏见在学校中的折射。但无论如何,尽管这一观点现阶段已缺乏市场,对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特征二:表现为对学*态度存在认识偏差,消极对待学*。本来学*应是一种轻松愉快、富有吸引力的活动,但由于多种原因,却使学生讨厌学*。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学生勉强学*,却时常伴随着不愉快的体验。如紧张、焦虑、恐惧、羞愧、内疚、厌恶等。有的学生谈到学*就头痛,看到作业就心烦,听到考试就害怕,完全缺乏或者说失去了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好奇心,他们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学*。

  特征三:表现为对学*活动存在认识偏差,远离学*活动。他们好像感到只有离开学*才能达到心理*衡。他们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活动之中,一般不愿做作业,不认真听讲,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时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有的干脆弃学出走或辍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此外,学*成绩差,且每况愈下。

  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笔者十几年来通过与学生多方面交流,发现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症不是简单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相加的结果,而是多种主客观、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存在着复杂的成因机制。

  外部原因

  (一)社会因素

  1、社会大环境冲击着家长和学生的思想意识及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价值的体现也尚未被社会充分认可。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他们的思想意识产生消极的影响。有些学生由于耳濡目染了“暴发户”家长或周围人群的所谓潇洒的生活方式,对自己的学*目的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

  2、低俗文化的传播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强大冲击。社会上的不健康思潮、不良行为和不正之风,加上西方社会的精神垃圾以及乘虚而入的丑恶现象,无时不在侵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易接受新事物,易接受外界影响,而又缺乏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当低俗文化成了学生的追求时,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学*的追求和兴趣。

  3、校园周边环境差乱。不容忽视的是,不少网吧就开在校园附*。学生又不具备科学的分析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很容易沉迷于这些无聊的活动中,结果往往使学生忽视了学*,这也是现在学生出现

  厌学心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4、社会更加激烈的竞争给学生心理上造成的影响,即高压力产生的负面效应。压力过大,孩子没有时间休息,娱乐,因此学*没有兴趣,缺乏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出现厌学心理的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二)学校因素

  1、目前中学教育还存在重应试、轻素质的现象,“分数至上”仍有一定的市场。现在还有不少人为了抓“分数”,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在智育中又只注重与升学考试有关的课目,导致学生畸形发展,面临升学竞争压力,心理负担加重。

  2、外界的功利评价左右了教师的教育思想

  学校办学思想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很多中学教师心理压力很大,这些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学校领导、家长等因素,结果导致许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为了在评价中获得好成绩,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不少压力。一些班主任只重视成绩的不断攀升,忽视学生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造成大多数学生感到学*是一种痛苦的事,产生很大的厌学情绪。

  3、学生的学*负担过重。

  现在的中学生,有相当数量是早晨5点钟起床,一天要上八 九节课,中午被困在教室接受教师的“监督”学*,到晚上9点才能休息。双休日有着大量的作业,很少有节假日,这样的负担就是**也难以承受。学*负担过重已经成为学生学*痛苦、产生厌学情绪以及对学

  *丧失兴趣的主要原因。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学*兴趣的保护和培养。很多学生还没有真正领略到学*所带来的快乐,而从一踏进学校的那刻起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长期被动学*带来的只能是逆反心理状态。

  4、部分教师教学水*偏低。

  教师不注重教材、教法和学生心理的研究,不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而是将学生置于题海之中。结果大量的机械式的作业使学生感觉到自己就像机器一样,整天忙忙碌碌而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形成了逃学、弃学、不愿学等消极行为反应模式,厌学情绪愈来愈重,最终导致厌学症形成。

  (三)家庭因素

  1、父母的高期望值所带来的负效应。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学*天赋条件,对待孩子的学*和成长,提出过高的要求。一些学生小学时成绩较好,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事实上,中学的学*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分数降低本属正常之事,但父母的过高期望会使孩子心理压力大大增加,家长人为地把子女的学*与痛苦体验联系起来。当孩子意识到我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这种期望值的时候,他就会放弃努力,产生厌学心理,严重的出现较明显的厌学现象,对学*失去兴趣,觉得学*就是为了应付父母对自己的要求。

  2、家庭教育方式不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成就评价方式极端化,他们只重视眼前的成绩,无法冷静、客观地以长远的眼光去对待自己的孩子,整日以压力、唠叨去驱使孩子,完全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当孩子达到他们所要求的目标时,就不惜“重金”满足孩子的欲望;而当孩子“不争气”时就冷眼对待,或放任不管,这都会对孩子的学*心态产生不良影响。

  内部原因

  (一)学*能力薄弱

  部分学生在文化学*方面先天不足:智商不高、能力缺乏,这类学生往往学*时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或者只会死读书,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来。这样,面对日益繁重的课业内容,自然产生厌学情绪。

  (二)个性特点不良

  如意志力薄弱,,一些学生上了中学后学*环境发生改变,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心理适应能力差,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无法正视自己,丧失自信心,消极地对待学*,从此一蹶不振。

  (三)学*行为盲目

  学*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学*动力。我曾经在一堂物理课上提问,“你为什么学*物理?”,结果*80%的学生表情很无奈,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学校要他们学*物理,个别学生的回答是“因为有物理

  考试”。这种为考试而学*的想法其实在学生中是很普遍的,他们根本就没意识到现在所学的学科对将来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那么学生失去学*兴趣是很自然的了。

  措施对策

  中学时期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他们中出现的“厌学”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任其蔓延下去,势必给学生的身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那么如何防治学生的厌学行为呢?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防治厌学行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合作努力。

  一、须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领导要建立和完善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树立起两个文明一起抓的现代社会发展观,努力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净化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网吧、网络游戏、电子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对中学生的诱惑力是巨大的。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期,一旦迷上此类场所,必将无心于读书,最终浪费了大好时光,遗憾终生。所以作为*要协调社会各方管理力量共同治理学校周边环境,整顿娱乐场所,努力消除由此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充分发挥学校在防治学生厌学现象中的主体作用

  1、学校内部要转变评价观念和课程结构。

  学校以分论质、唯分是求的做法必然导致教师教育行为的偏费。只用文化考分就把学生分成“优生”与“差生”,是片面的,也是很不科学的。其实每个学生都有潜能,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适合他们的学*内容和学*方法,他们都能学好,都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现代教育应该适应并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增加学校课程的多样性、层次性和选择性,从而增强学校教育对学生的适应性,让每个人在这个大千世界中能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会让每个学生对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学*的成功,避免厌学的产生。

  2、发挥学校各种力量,营造良好的学*环境。

  学校通过日常各种适合每个学生个性展示和能力发展的活动,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并使其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形成正确的人际关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如举办多种类型的文艺体育比赛,举办特长培训班,开展各种社团活动等等,营造良好的学*氛围和环境。这种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能够无声地起着教育人、改造人和鞭策人的作用。

  3、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强化其主体作用的发挥。

  班主任是学校最基层和最直接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一个班的班风和学*风气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班的班主任。班主任的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学生思想工作做得深入扎实,这个班学生的“厌学”现象肯定会少,学*风气肯定会好。因此班主任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切实提高课堂质量。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对教师无比信赖和崇敬,才会喜欢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前面在分析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中,其中一条是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尽管教师学识渊博,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但有些学生还是不愿听他的课而产生“厌学”情绪,结果是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学生则埋怨教师授课听不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教师要了解各个年龄段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和所教班级的班风、学风,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教育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该提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消化吸收。教学双方有了良好的认知基础,学生自然学得起劲,学*的积极性也会逐步提高。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防治厌学情绪的重要保证

  尽管社会和学校已经为防治厌学现象做了很大的努力,但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防治子女厌学情绪的重要保证。面对孩子的厌学,家长们该如何防治呢?

  首先,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行为*惯及生活方式。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在无意之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对学*的态度、学*行为*惯及生活方式等多会在子女身上有所体现。家长乐学好学,孩子受到这种学*氛围的熏陶,自然乐学上进。

  其次,家长应正确估计子女的学*能力。前面说过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结果南辕北辙。因此家长首先应冷静分析自己子女的天赋条件,事实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家长应努力让孩子体验到学*的快乐。

  总之,要让孩子从苦学、厌学变为喜学、乐学,需要家长循循善诱,耐心指点,家长要讲究引导方法。因为这个时期中学生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逆反心理较强,如果家长采用简单粗暴地处理方式,不仅不能很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且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将矛盾激化,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不能达到消除孩子厌学心理的目的。

  结论

  综上所述,中学生“厌学”,除学生自身的思想和文化素质较差外,也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家庭教育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注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齐抓共管,从严治校,那么,中学生的“厌学”现象就一定能够得到有效地扼止。


厌学调查报告 (菁华5篇)(扩展2)

——厌学调查报告汇总十篇

  厌学调查报告 1

  在被调查者中,60。5%的本科生和100%的研究生表示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数据显示,大学生们对电子商务表现了较大的关注,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此的认识也越深。在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中,认为电子商务对社会

  有很大影响的占23%;认为有一定影响,但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的学生占46%;认为中国目前发展电子商务尚有难度,对老百姓影响力有限的占31%。这一方面说明在校大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对社会的影响的认识还较为冷静,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和在校教育与社会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

  这不能不让我们担心,电子商务正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高速度发展,而目前的教育及受教育者能否适应市场的需要?在对电子商务的了解程度进行深入调查时发现,问题确实很多。

  表示对电子商务流程有明确认识的同学中,本科生仅占32%,mba占80%,大部分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电子商务具体贸易流程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

  在对edi的认识上,仅有不到9%的人(研究生32%)表示曾有过了解;4%的人(研究生18%)能就edi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且这部分人全部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可见,在深入系统的学*中,电子商务逐渐体现了它的学科性——以经济管理为主。在这方面,经济管理类的学生有其专业的优势。但是所占

  比例之少,尤其是其他专业无人了解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在对电子货币的调查中,仅有1人在网上使用过电子货币。本科生中仅有9人表示对此作过专门的研*,而且都集中在计算机专业和信息通信专业。研究生中也仅有4人表示自己曾钻研过此类问题。另有10人表示对此很有兴趣,这个数字是相当低的,仅占总人数的2%。电子商务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在涉及到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金融电子化与贸易安全上,电子专业、法律专业的学生有独特的优势,但尚未引起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视。就目前而言,真正认识到电子货币与自己已经很*的学生并不多,对此投入很大精力的学生更少。

  对电子商务的学*途径

  第二部分的调查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学*电子商务知识的途径,了解哪些报刊上刊载的文章学生引用次数最多。经分析,除去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专业,大部分本科生是通过计算机类的杂志(43%)和报纸(30%)来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从专业书籍与广播电视上学*相关知识的并不多。

  调查数据显示,被学生引用的电子商务方面的论文来自91种中英文报刊,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的阅读面很大,另一方面反映了媒体对电子商务的'报道数量也在加大,同时也反映了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的专业报刊尚未面世,面向大众的宣传方式仍是以面为主的普及,较少涉及具体的实施细节,系统介绍电子商务知识的报刊并不多。

  在普及电子商务方面受到学生们认可的媒介主要有《计算机世界》、《互联网世界》、《信息与电脑》、《中国计算机用户》、《市场与电脑》等几家刊物。经过进一步调查了解到,这些排名靠前的报刊,在1999年都专门设立了电子商务普及类的专栏或专题讲座。在人们迫切想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时候,选择系列刊载的报刊无疑是读者的首选。但是没有一家刊物所占的比例超过15%。

  最后,在没有任何组织的前提下,大多数学生(本科生的65%和研究生的89%)都主动去过电子商务的展览会,从中了解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应用。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们对电子商务都十分感兴趣,不少人通过阅读课外资料或参加展览了解电子商务,有目的地学*电子商务知识。但是,他们缺少系统全面的学*。在电子商务成为21世纪贸易主要手段的趋势下,电子商务的普及与教育工作若能更上一层楼,将会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壮大。

  厌学调查报告 2

  为全面了解我校学生厌学情况,分析厌学原因,寻求解决办法。我校就厌学情况在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我校七年级、八年级共九个班级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学生厌学面、厌学原因、对学校的期望三个方面,共下发调查问卷220份,收回调查问卷219份。

  一、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一)关于学生厌学面的调查情况

  1.学生厌学面较大。在所有被调查学生中,没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只有7人,占调查学生比例的3.19%;一直有厌学情绪,且讨厌上学的18人,占8.29%;有,但可以控制自己的111人,占50.68%;偶尔有的78人,占35.6%。

  2.学生中抄袭作业现象较普遍。没有抄袭作业现象的只有2人,占0.9%;抄袭作业严重的32人,占14.6%;有但不多的90人,占41.09%;只是个别抄袭的88人,占40.18%。

  3.对中考科目厌学表现最严重的是英语。讨厌学*英语的86人,占39.26%;其余科目分布基本*衡。

  (二)学生厌学原因的调查情况

  1.社会原因导致学生厌学的较为严重(1)迷恋电视娱乐节目、网络游戏、玩手机、看网络小说、上网聊天导致厌学情绪较为严重,其中迷恋电视娱乐节目的56人,占调查人数的25.57%;上网玩游戏172人,占78.54%;玩手机136人,占62.1%;听音乐39人,占17.8%;看网络小说106人,占48.4%;上网聊天的98人,占44.75%;(2)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等社会问题影响学生厌学的较为普遍:认为大学生就业难而致使自己产生厌学情绪的175人,占调查人数的79.9%;认为大学生工资低导致厌学的103人,占47.03%;认为读书无用而厌学的59人,占26.94%;认为考大学比较容易的22人,占10.05%。(3)当今社会用人制度对学生厌学的影响较为严重:认为不读书有好关系可以找到好工作的93人,占42.46%;认为读书多不一定赚钱多的110人,占50.22%;认为读书找不到理想工作的136人,占62.1%;认为不读书可以打工赚钱的33人,占15.1%。

  2.家庭原因导致学生厌学的占相当大的比例(1)家庭教育对学生学*的影响很大,认为家长对自己学*不关心的78人,占调查人数的35.61%;家长外出打工,难以教育学生的90人,占41%;认为家长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对子女期望过高的127人,57.99%;认为家长放纵孩子、对自己要求不严、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的69人,占31.5%。(2)家长自身原因导致的学生厌学情况也不容乐观,认为家长过于看重学生成绩的142人,占调查人数的64.84%;家长离异对自己漠不关心,不管学生学*的31人,占14.15%;家长知识层次低,不能辅导学生学业的88人,占40.18%;家长参与赌博影响学生学*的20人,占9.13%。

  3.学校原因导致学生厌学不容忽视(1)学校管理和升学压力导致学生失去学*兴趣的比例较大,认为学校课程设置单调的82人,占调查人数的37.44%;认为学校管理松散,身边同学不良行为影响学*的66人,占30.13%;认为课外活动少,学*枯燥单调的142人,占64.84%;认为学生可自由支配的自主学*时间少,缺乏自由度的128人,占58.44%。(2)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对学生学*影响较大,认为教师不关心学困生学*的64人,占调查人数的29.22%;认为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课堂学*枯燥的92人,占42%;教师讽刺挖苦学*成绩差的学生,导致学生厌学的93人,占42.46%;对教师教学模式、教学风格不喜欢的99人,占45.2%。喜欢按照高效课堂模式教学的29人,占调查人数的13.4%,喜欢按传统模式教学的42人,占19.8%,但是要求老师加强基础教学、培养学科兴趣、多做个别辅导的分别占109人、122人,占调查人数的50%以上学生厌学调查报告学生厌学调查报告。

  4.学生自身原因导致厌学情况分析 学生能客观的从自身分析厌学原因。(1)认为厌学主要原因在于自身基础差,想学*而力不从心,听不懂课的157人,占调查人数的71.69%;怕吃苦的73人,占33.3%;学**惯差,没养成良好*惯的125人,占57.07%;学*目标不明确,有早恋现象的49人,占22.37%;对学*不感兴趣的63人,占28.76%;自制力差,控制不了自己的91人,占41.55%。(2)学生认为自身厌学与周围人际关系、学*环境有很大关系,认为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产生厌学的143人,占调查人数的65.79%;受到老师批评而厌学的73人,占33.3%;父母关系不和谐等家庭原因而厌学的44人,占20.1%;父母管教太严,每天唠叨导致孩子逆反而厌学的45人,占20.54%;自己心情不好,情绪不稳定而厌学的31人,占14.5%;和同学关系紧张而厌学的16人,占7.3%。

  (三)学生对学校的期望调查情况

  1.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希望 要求加强学生行为*惯养成教育,督促学生改进学**惯的98人,占调查人数的44.75%;要求转变观念,做好学生理想前途教育的66人,占30.3%;要求改变环境,营造重学、乐学的学*氛围的101人,占46.2%;要求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30人,占13.7%;要求回归传统模式教学,取消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34人,占15.53%;要求采用高效课堂模式教学的41人,占18.72%。

  2.对班主任老师的希望 能*等对待每位学生,重点做好学困生和问题学生工作的110人,占调查人数的50.23%;希望对不同学生应有合适的教育目标的86人,占39.27%;希望老师与家长沟通改变家长对孩子提出不贴合实际或过高要求的82人,占37.44%;希望班主任老师多下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谈心的33人,占15.07%。

  3.对科任老师的希望 要求按照高效课堂模式上课的29人,占调查人数的13.24%;要求按照原来模式上课的42人,占19.18%;希望老师个别辅导、注重基础的122人,占55.71%;希望培养学科兴趣的109人,占49.77%。

  二、调查分析

  1.从调查总体情况看,一是厌学面广、情况严重:只有3.19%的学生从没产生过厌学情绪,其余同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二是学生抄袭作业现象严重,调查显示,从没有抄袭作业的同学只有0.91%,其他同学均存在抄袭作业现象;三是学生讨厌学*英语情绪极为严重,对英语厌学的学生占39.2%,和其余学科相比严重失衡。

  2.厌学原因调查显示

  (1)社会环境对学生影响极为严重。特别是社会上的部分不良休闲娱乐活动对学生影响很大,诸如参与过玩网络游戏、聊天、赌博灯不亮娱乐活动的学生超过50%,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更加导致了学生讨厌读书,以至于无心读书;此外,社会上拜金思想的诱导、大学生就业难和工资低的现象,使学生感觉到读书无用、读书同样无法实现个人理想,导致厌学情绪严重,这类情况占到70%以上。

  (2)家庭教育和家长对学生的态度是造成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又一个重要因素。调查显示:家庭对孩子的不关心、家长的外出打工、对孩子的放纵等均影响了学生的学*兴趣和进取心。特别是农村家长多外出打工,缺乏时间教育孩子,这种影响比例达到了41%;此外,家长的教育方式粗暴、方法单一、父母离异,特别是农村家长赌博恶*对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都有较大程度的影响。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产生厌学情绪比例相对较大。

  (3)学校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方法、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调查显示:学校生活单一、课外活动少、受部分有不良行为学生的影响等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比例较大;另外,教师对学困生和问题学生的歧视、讽刺挖苦、课堂教学的枯燥也是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另一重要因素,特别因教师对学困生的关心不够、教育方式单一而厌学的占到42%以上。

  (4)自身基础差、*惯不好、自制力不强、早恋及人际关系、学*环境、情绪变化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兴趣。

  3.学生的期望调查显示 学生对加强行为*惯培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期望较高;期望班主任老师能公*对待每位学生,特别是与成绩差的学生多沟通多交流;期望科任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公*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多进行个别辅导,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上课模式上学生并不要求一定要按照何种模式上课,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教学,面对全体学生,应该是我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基本策略。

  三、启示及对策

  1.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是有其根源的,通过对学生厌学根源剖析,我们认识到,学生必定是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各方面均不成熟、不稳定,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加上自制力较差,对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同学中的问题认识上有局限性。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加强学生的管理和引导,提高学生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的不良诱惑的能力刻不容缓。

  2.任何教学模式、方法都是为学生学*服务的,适应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才是最好的。脱离学生实际而单纯搞形式的教学模式都会走向失败。我校实施的高效课堂模式教学还需要广大教师深入研究,探索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

  3.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抓好学困生的个别辅导,提升学科成绩、提高学生学*兴趣,克服厌学情绪的工作迫在眉睫学生厌学调查报告工作报告。

  4.留守学生、问题家庭的学生心理缺陷、学*压力等是影响学生学*兴趣和成绩提高的重要方面。所以,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工作不可忽视

  在开展专项调研,分析汇总的基础上,学校从实际出发采取措施,力争在短期内将学生的厌学情绪调控在适度的范围内。第一,在教学上,实施“低起点、多层次、高效率”的教学策略,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均有所收获。第二,在学生管理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交流谈心活动,更多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留守儿童管护中心的职能作用,帮助学生排解烦恼,调适心理。第三,在办学策略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和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分发挥18个活动小组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把学校变成孩子们的乐园。第四,继续完善学困生帮扶和问题学生教育转化体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完善人格,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知道感恩,主动担当,为学生的人生奠基。

  厌学调查报告 3

  调查对象:xx中学初一年级全体学生

  调查方式:基本方式—问卷调查,课下与学生的交流

  调查结果:有85%的同学曾发生过厌学情绪,有46%的同学正处于厌学情绪的困扰中。可以说,厌学情绪是普遍存在。

  一、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

  造成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有长期积化的因素,也有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而萌生的新影响,我们不能单单从学生身上找原因,而是要触及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全面而有效地去分析,去实践。

  (一)客观原因

  1、社会因素

  社会,是我们心理生长的一个巨大的摇篮。它承载着太多的内容,这些内容有时能促我们成长,但有时也会使我们看不清事实,分不清方向。

  (1)社会不良文化的冲击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影响。现代社会,“有色文化”、“暴力文化”普遍存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在学生中流传着一种件的小卡片,名曰:“流氓证”,“打手证”,经询问,是由附*的小卖部所出售。此类恶俗文化,对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造成相当大的影响,严重阻碍了正需要引导阶段的中学生们去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2)营业性娱乐场所的增设以及不规范管理,造成学生精力分散,无心念学。

  这是社会环境因素中造成学生厌学心理最为直接,也是最为广泛的因素。游戏机室,网吧,台球室等娱乐场所的开设日益增多,特别是位于学校附*的此类活动场所,使学生无法把精力投入到学*中。

  (3)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在我所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在学生中曾出现过“社会青年”对其收取“保护费”、“地皮费”一类的不良现象,有的学生便会效仿该做法向低一级的同学收取费用。无形之中,使学生在学校的角色发生偏移,完全把学*的任务置于一旁,倾心于这种不法行为。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普遍接受教育的地方,不仅要提供给学生一个安静和谐的校园环境,同时也应打造成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园地。但现实中的伊甸园校园毕竟不存在,它在一些方面也或多或少多对学生的厌学心理造成影响。

  (1)学校办学方向有偏差或教育方法不当。一方面,在应试机制的作用下,课业的繁多,各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身心负担过重,造成精神上难以负重,难以应付各种压力,由此产生厌学心理在所难免。另一方面,学校在开展对激发学生学*兴趣,端正学*态度等活动相对较少,使学生缺乏学*动力,学*兴趣不浓厚。

  (2)教师素质的低下,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法不当。在与学生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有的同学在小学阶段,个别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让学生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轻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教育,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重学*尖子,轻多数学生的培养;脱离实际,讲课枯燥乏味等。有甚者更是,让学生在考前死背下考试答案,不遵行者还要受体罚。造成了学生对学*的恐惧,对学校的恐惧,以致这种厌恶学*的心理一直持续到中学都仍然存在。

  3、家庭因素

  (1)家长百般溺爱,对子女过于迁就,使学生任意妄为,滋养了依赖性和懒惰性;家长过于放纵,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贪玩心尤盛,有的家长没有起到有效的监督,加以限制,使子女放任自流,长期下去,导致子女懒学勤玩。

  (2)父母不正确的引导。有的父母不善于管教,反而给学生造成错误的引导。在我所调查的学校中,大多数学生的父母以务农为业,家里有一定的地产,因此他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出现了偏差,使学生存在着这样的错误认识:读不好书不要紧,家里有十几亩地等着,当农民也照样有出路。不当的教育造成了学生倦学的情绪。

  (3)个别父母对学校教育的干扰,完全不配合学校的老师开展教育工作。在实*期间,我碰到这样的事例,老师打电话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学*情况,家长漠不关心,以忙为借口,没等老师开始反映,就把电话挂了;老师去家访时,当听到自己子女的学生不足时,对去家访的老师投以冷眼,并交待老师其儿子(女儿)在学校只能宠不能骂等等。很多父母不能正视自己子女的不足,总把他当成宝,对子女的学*情况更是自认最佳。使学生在对待学*的态度上日益偏离正轨。

  (4)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会给子女心灵上造成创伤,使子女意志消沉而影响学*。

  (二)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即为自身因素。学生自身是各种行为的主导者,由于十三四的孩子心智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在学*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阻碍对其产生的消极影响学生并不能及时解除。

  (1)在该校,学生两级分化的现象较为明显。这就使得很多学*成绩偏后的学生失去后进的信心,产生难以超越的想法,不能从学*中获取乐趣,逐渐放弃自己。

  (2)没有明确的学*目的,基础知识较差,在小学阶段形成的坏*惯延续到了中学;学*方法不当,以致消耗大量精力而到考试时收效甚微。

  (3)难以适应中学的学*。我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初一年级,很多学生*惯于小学的学*生活,对中学课程的增多,老师新的教学方法,新学科的设置等一下难以适应,从而导致学*兴趣的减退。

  二、解决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

  1、加强学生学*目的和学*动机的教育

  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厌学情绪的有效途径。加强中学生学*目的和学*动机教育,应渗透在各科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地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学生要给自己树立一个奋斗的方向,摆正学*的心态,力求寻找到学*的最佳状态,不断努力地学*,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

  2、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

  学校并非单单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它也担负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的重任。学生与学校这个小社会中接触的时间最长,无形之中受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应整顿学校的教育特制,清理学校的文化环境。把一些不良势力,消极因子,通通消除,给学生提供一个安静文明的校园环境。

  3、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

  学校或班主任应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也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多些与家长接触,做到不仅经常与学生沟通,也与家长沟通。使双方的信息即使得到反馈。发现学生有厌学情绪,要及时进行心理诱导。作为家长,要尽量做到家庭和睦,不给学生的思想上添加额外的负担,干扰学*。学校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动态,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对教师这一群体的严格筛选

  教师可以说是学生学*道路上的指路人。那么,一个合格的指路人,除了应具有渊博的学识之外,还应具备哪些素质呢?我觉得,在选拔教师时,应对其教学的能力进行考查,要做到不仅自身有鱼,更能对学生“授之以渔”。其次,应用爱去教育。而非单纯地以成绩去看待学生,把爱施布于每一个学生,不存在偏袒,不存在歧视。三是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责任所在,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顾学生能力的发展。

  5、多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丰富的课余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学*生活从单调乏味中脱离出来,变得精彩纷呈,各类第二课堂的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的兴趣,寓教于乐。也能让学生参加活动的同时心情得到放松,压力得到消减。

  6、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沟通

  在闲暇之余,教师应多深入到学生当中,通过聊天、发邮件等各种方式,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吸引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去学*。

  7、加强对各种娱乐场所的管理

  各种营业性娱乐场所应尽量避免开设在学校附*。此外,有关部门还应加强对这些场所的管制,严格查处非法营业者,以及没有按照规定限定消费者年龄的商家。应创设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

  在短短的三个月里,通过调查,对中学生的厌学心理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面对当前中学生厌学心理日益严重的现状,我们应投以更多关注的目光,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综合运用,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共同努力,更新教学方法,面对不同的问题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从思想上根除学生厌学的情绪,在实践中逐步改善,使学生爱学*,学好*。

  厌学调查报告 4

  一、调查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它给无数师生带来了福音。然而,我们在为素质教育大声喝彩的时候,同时也为不少青少年忧虑,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缺乏学*的动力,没有明确的学*目的,对此,教师也在犯难,“这书怎么越来越难教了”、“学生精力老是集中不起来”。不难看出,“厌学”已成了制约教育教学工作的瓶颈之一。中学生厌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如若不加重视,会加剧学生辍学和出走。因此对学生的厌学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治理。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初中生厌学现象的调查,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出初中学生厌学现象的表现、影响及其产生原因,从而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并帮助学生找到厌学的症结所在,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中去。

  三.调查方法

  1。对象: 旧寨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学生共203人(其中包括初一年级85人,初二年级82人,初三年级36人)

  2。时间:20xx年11月

  3。调查方法:采取随机取样的办法,对本校部分学生的厌学情况进行分发调查问卷,随机问卷调查。

  四.结果与分析

  (一)。厌学现象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

  所谓厌学,就是指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产生了厌倦学*的心理,进而在学*学科课程时,对知识失去了学*的兴趣,不再愿意学*的现象。

  其突出特点如下:

  第一,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睡觉,可以说为视上课为坐牢。

  第二,有的学生作业几乎不做,有的学生期末考试在5分钟完成选择题,然后就睡觉。

  第三,逃学、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

  (二)。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初中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

  a、学*压力过重;(约50。7%)

  b.基础太差跟不上,(约36。9%)

  成绩差的学生,压力大,畏惧学*,导致越来越差,越差越不想学的恶性循环。个别学生喜欢学*的学科就想学*,而且会学得很好,感觉有意思;不喜欢的学科就不想学*,就不学。学*完全凭兴趣和爱好,没有自觉性。

  c、教师枯燥的教学方法(约26。1%)

  老师讲得太单调,没有幽默感,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课堂死板、枯燥、乏味,不吸引学生,激不起学生的学*兴趣,调动不起学生的学*积极性。

  d、家长期望过高(约22。2%)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在家里除了学校的作业,另外给孩子安排大量作业,学生因此没有时间玩耍,从而感到心烦,不想学*。在家长看来,学生只能读书,不能玩耍,学生学*不好,考试不及格,父母要打、要骂,很少与孩子沟通。

  另外:

  1。学生感觉学*太单调太无聊(约16。3%)

  2。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不愿意学(约16。3%)

  3。不喜欢某老师(约11。3%)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学*的原因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学*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自身,当然学校、家长以及社会也成为许多孩子学*的压力制造者。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曾经有过厌学的想法,71.4%的学生认为厌学是正常现象,出现厌学情况时,有接*一半的学生选择了找信得过的师长和朋友解决。关于如何杜绝厌学现象,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找到解决学*的好的学*方法,把学*当做一种乐趣,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找老师解决。总的来看,影响学生学*的因素很多,导致学生厌学的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好多是应该能够改变的。厌学产生的后果和解决的方法也是千差万别,但是学生本身大多数还是希望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更好地投入到学*中去。

  厌学调查报告 5

  1、对学*感兴趣的有216人,占76。8%

  2、学生最喜欢的二门课程依次是数学、语文,喜欢数学的有115人,占41%,喜欢语文的有84人,占30%。

  3、学生最不喜欢的二门课程是英语、科学。不喜欢英语的有66人,占23%,不喜欢科学的有43人,占15%。

  4、学生喜欢上述学科原因中认为老师教学方法好的有129人,占46%,认为这门学科很有用趣的有89人,占32%。

  5、学生不喜欢上述学科的原因中认为这门学科无趣的有78人,占28%,认为老师教学方法不好的有58人,占21%,因为自己成绩不好的有44人,占16%,因为不喜欢这门学科的老师的有41人,占15%。

  6、学生认为校园环境能对学*起到帮助作用的有216人,占77%。

  7、学生认为家庭能对学*起到帮助作用的有210人,占75%。

  8、学生认为学*兴趣受自身影响的有136人,占48%,受老师影响的有68人,占24%,受周围环境影响的有62人,占22%。

  9、认为学校、老师依靠开展学*方面的竞赛能提高学*兴趣的学生有185人,占66%,认为经常鼓励自己能提高兴趣的有83人,占30%。

  10、认为家长经常辅导自己做功课能提高自己学*兴趣的有123人,占44%,经常了解自己学*能提高学*兴趣的有100人,占36%。

  一、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语数的学*兴趣明显高于其他学科,而对英语、科学最不感兴趣。深究其中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第一,家庭因素。因社会竞争的压力、就业的困难,家长们盼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态可谓到了顶点。家长们总希望自己孩子将来能考取理想学校,到社会或工作岗位上时立于不败之地。在此心理支配下,家长只关注与升学有关的科目,其他的科目则不闻不问,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对其他的则关注过少。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孩子认为语数是重要学科,其他学科学不学则无所谓。

  第二,学校因素。在人事分工上,学校把绝大部分骨干教师安排去教语数,导致其他学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在教研活动上,学校重点开展语数教研活动,其他非考试科目基本上没有开展,教师的观念得不到更新,导致教学方法落后。在评价措施上,学校也向语数老师倾斜,导致其他学科教师工作没有热情,责任心不够,主人翁意识不强。

  第三,教师因素。教师片面追求分数,以分数来衡量学生优劣,导致学生偏爱语数,不关注其他学科,得不到全面发展。教师教学语言不生动,教学手段不灵活,评价措施不到位,教学设计不新颖,枯燥的课堂,学生索然无味。另教师人格魅力强弱,亲和力大小,对学生的学*兴趣也起到影响作用。

  第四,环境因素。社会、学校、家庭是学生学*、生活赖以进行的主要环境,环境的优良潜在地干预着学生学*活动的过程,系统地影响着学*活动的效果。尽管这种影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对学生学*活动的重要性却是不容忽视的。良好的校园环境,团结向上的班级风气,和谐的家庭氛围能提高学生学*兴趣。反之,则影响学生的学*兴趣。

  第五,个人因素。学生大体知道自己的读书目的,但在行动上,他们并不是很认真地学*,对所学的东西不是抱有浓厚的兴趣和持久的注意力。语文、数学适用性强,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容易理解,他们就比较有兴趣,而学术性强难理解的科学、英语学生则不感兴趣。学生学*意志通常不是很坚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调查反思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厌学倾向比较严重,针对这一现状,课题组下阶段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实验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学*兴趣。

  1、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是提高学生学*兴趣的前提。一是从面向升学转向适应社会需求。学校教学质量观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如何更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彻底改变只重语数不重其他科目的做法,在教师分工上,教师专业发展上,教师评价措施上一视同仁。二是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向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确定不同的教育方案,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从无视人的发展规律转向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彻底摈弃加重学生负担,搞题海战术,无休止地进行考试的违背人的发展规律的错误做法,让学生轻轻松松来学*。

  2、提高教师素质

  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是提高学生学*兴趣的关键。提高教师的'素质,要加大培训力度。

  (1)组织观摩学*。其一,定期聘请专家到学校讲学,聆听专家意见,接受专家指导。其二,与武汉市的名校接上帮扶对子,请他们学校教育前沿地带的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现身说法。其三,到同课题学校去学*观摩,开阔眼界,激活思维,吸取更多经验。

  (2)坚持读书学*。要求每位教师每月阅读一定量的理论书籍,提高教师理论水*,并要求教师每月做好1000字以上的自学笔记,写好一篇学*心得。

  (3)教师互动学*。一是开辟沙龙对话。以备课组为单位,间周集中一次,每位教师都带着困惑和疑问,作为探究者来参加沙龙对话。二是开设教研论坛。每月可集中一次,以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个带共性的话题展开讨论,让教师在辨析中成长。

  3、改善育人环境

  良好的环境能激发学生学*兴趣。一是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打算在教室走廊上张贴著名人画像,在文化长廊开辟科学家求学故事专栏,各个班级的布置要体现本班特色,黑板报、墙报的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兴趣。二是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教师经常家访,建立家校互访制度,此外,教师要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规律和科学育人的方法。通过家校的通力合作,把教育的出发点着眼于未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乃发展,减轻学生学*的压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兴趣。

  4、开展多彩活动。

  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爱活动爱表现是他们的天性。学校要针对学生实际,开展多种活动,如学科的竞赛活动,学*标兵的评比活动,优秀作业展评活动等。各班级也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活动,如百题无错评比活动,学科趣味游戏活动,数学艺术节活动,学生争章活动等。如此可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感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扭转学生的厌学情绪,同时学生渴望得到肯定的心理欲望也能得到满足。这样,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也能体会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5、建立和谐关系。

  一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迁移到喜欢他教的课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等的,他是构建互相激励和教学相长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爱学生,对学生要有宽容之心,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和理由,改变以往的教师权威。二是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影响到学生的学*情绪,能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投入到学*中去,各班可通过班会、队会的形式,来引导学生珍惜同学之间的情谊,互爱互助,共同进步。三是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严厉呵斥、横眉冷对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至于越来越讨厌学*。作为父母,在对孩子严格的同时还应该更多的把他们当朋友,多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寻找厌学的根源,帮助孩子找回学*的自信和兴趣,并在学*上给予孩子最大的帮助。

  总之,学生厌学现象问题不容忽视,只要我们学校、我们每个教师、每个家庭都重视起来,找出症结,努力想办法来改变这一现状。我想,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会把学*当作己任,培养良好的学**惯和兴趣,成为新世纪的有用之才。

  厌学调查报告 6

  一、调查背景

  目前,中学生厌学心理较为普遍,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合理疏导这一心理问题,使中学生走出这一心理困境,已成为摆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厌学现象在不同层次学生中普遍存在。我校属于标准化普通高中,生相对较弱,厌学学生较为普遍。因此,我们想立足于我校实际,深入学生、家长、教师当中,调查学生厌学的具体情况,期待从中寻找高中生厌学原因,探讨疏导厌学心理的有效途径,以便能为学生、家长及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与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高一、高二年级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题组通过学生问卷、家长问卷、教师访谈等有效渠道,对我校在校高中学生做了厌学心理调查。我们在高一、高二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和100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了几位学生和教师。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厌学现象的主要表现

  从问卷及教师访谈结果看,8%的学生时不时有厌学情绪,6%的学生有较严重的厌学情绪,%的学生有很严重的厌学情绪。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学生对学*活动产生的一种不满意、不愉快的情绪失调性心理障碍。厌学这种行为是学生表现在学*活动上的主要问题行为。当前普通高中生存在的厌学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学*活动不感兴趣,讨厌学*。上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心不在焉,无所事事,要么东张西望,要么昏昏欲睡,不做笔记,不回答问题,但下时精神十足。

  2不完成老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求。前几乎不预*,堂上不参与教学活动,后不复*,不愿做作业,作业马虎应付,照抄照搬,有时甚至不能完成。

  不能遵守班规校纪。常有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时有旷、逃学行为,有时干脆放弃学业;对教师、家长提出的学*要求,常有抵触、对立情绪。

  4回家不背书包,迷恋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不听父母教导,与父母关系紧张,叛逆。

  厌学学生大多数学*目的不明确意志力薄弱,自制力较差,自信心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学**惯。

  (二)造成厌学行为的原因

  高中学生厌学行为表现及引发原因并不是完全在高中阶段出现的,绝大多数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从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及师生访谈结果看,造成普通高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育方法不当的影响。

  从学生问卷简答题“请回忆有没有哪个事引起或加深了你的厌学情绪?”的调查结果看,有40%的学生提到教育者的教育方法不当(教师、家长的不当体罚,包括打骂、打击性语言、唠叨、冷漠、过度关注、不恰当对比等)引起他们厌学或讨厌某一学科。80%以上的学生叙述的诱发事发生在小学和初中,高中阶段情况基本稳定。下面列举学生说道的几个典型事。

  事一:说起那天的事,A同学说:“那是小学时的一天,那天的太阳格外明亮、也分外的刺眼”。周一升旗,他因犯错被罚站在旗杆下,他感觉“周围一片明晃晃的,经过旗杆下的同学似乎都在对我‘指指画画’”,当时我多么希望那只是一场梦!”但这个“噩梦”却一直伴随着他,至今挥之不去。从那时起,他就“讨厌学校、讨厌老师、讨厌学*”。

  事二:同学B说:“那天因为考生字,有三个没写出,老师就让我把那个单元和前几个单元的生字每个写10遍,否则就停我的。”因为几个单元的字较多,他熬夜还是没能写完,第二天不得不让家长谎称生病而逃过老师的批评。自此,对于过量的作业或惩罚,他常感到头疼,也常用类似的谎言或照抄等不当方法度过“难关”,学*成绩自然也一落千丈,由此他也越越不喜欢学*了。

  事三:学生写道:“小学数学老师打人,还常侮辱差生,然后我就不愿意学数学,现在一想起那个老师就讨厌他,一上数学就头疼,不想听。”D同学写道:“小学英语上被老师打,从此不喜欢英语。”

  事四:E同学说:“自己从小到大被对比,尤其是有一个学*特别好的哥哥或姐姐,感觉自己很废、很渣,不是学*的料。”

  虽然以上事属个别现象,但类似教育教学方法欠佳,教育者教育批评方式及语言不当的事例在此次问卷中占一定比例,从某个侧面仍能反映出我们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小学起始阶段和初中过度阶段,学校、教师和家长如何保护好学生的学*兴趣,

  2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堂。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学*及一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许多家长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没有科学的育儿理念和家庭教育方法,导致教育方式单一,甚至粗暴。从问卷和访谈中可看出,当孩子学*成绩不佳或出现不良行为和情绪时,家长安慰、关心、引导的少,唠叨、指责、抱怨甚至体罚的多,这不但没帮助孩子,反而使孩子心理再次受挫,更容易失去自信,产生厌学心理。同时,一部分家长的过度溺爱,使孩子很容易滋生依赖性与懒惰性,不利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一部分家长对孩子要求又过于苛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使有些强制性家长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孩子的承受能力及需求和想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孩子的人生与未,逼迫孩子学*,甚至参加各种学*班,这样便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另外,夫妻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对孩子影响很大。夫妻关系不好、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往往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难以抹去的创伤,家庭创伤的阴影会占据孩子思想的很大一部分,导致孩子无心学*。同时,有些父母往往容易把家庭矛盾转嫁到孩子身上,造成孩子心理负担过重,难以将精神集中到学*中去,使学*成绩难以提高,从而产生厌学情绪。F同学说“一回到家,爸妈常常吵架,家里气氛很沉闷,根本没心思学*。”许多同学也提到家庭环境及亲子关系对自己学*的影响。

  3社会不良化的影响

  不良社会化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较大。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讲,此阶段(12–18岁)的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生理上有“**感”,心理上却是半**状态;言语上常有片面性、绝对性;行为上常有冲动性、爆发性和极端性;情绪方面既易喜又易悲,波动幅度大且难于自控。人们常把此阶段叫做青少年的“心理断乳”期或“急风暴雨”期。在此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没有完全形成,因此,他们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客观、全面的看待、分析和判断。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子产品普及,网络知识,特别是网络游戏的丰富、营业性娱乐场所普遍,这些趣味性极强的产品深深吸引着学生的眼球。由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如果在这一时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科学的管理,许多学生就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认为这些有趣的事情上,从而耽误了学*。问卷和访谈结果也证明有许多厌学学生都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他们觉得堂教学与精彩的网上世界相比枯燥乏味,因此兴趣发生转移,从而慢慢放弃对学*的努力,而把大量时间放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上,完全丧失学*动力,产生厌学行为。

  4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厌学学生基本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目标,学*态度不端正,缺乏恒心,缺乏毅力,没有吃苦精神,学*方法不当,没有良好的学**惯等。其实,学生的许多自身因素也可归属于客观因素,这些可以说是我们做父母的及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他们这些方面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只重视知识而忽略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中适应性困难的影响

  高中程增多,学科难度增大,教学速度加快,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有些学生刚升入高中,自主学*的能力还比较差,再加上自身生理、心理特点的制约,难以适应高中学*。随着功的增多,学科内容与初中相比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了很大变化,有些学生还是以初中时的学*模式应付高中的学*便深感吃力。一些初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也开始跟不上去。例如高中物理与初中相比较难,对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都有较高要求,部分学生由于思维模式、学**惯未能及时转变,虽在物理上花了不少时间,但仍然很吃力,听不懂,跟不上,成绩比起初中下滑很多,因此就产生了“我不是学物理的料”的想法,开始对物理失去信心,并发展到讨厌物理。

  因程多,高中的作业量也比初中增多。一时难以应付的大量作业容易使学生预*、复*的时间减少,加之许多学生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导致新不能得到有效的复*和巩固,造成学生不堪重负,身心疲惫,日子一长,便容易对学*产生厌倦心理,失去对学*的兴趣。

  除部分学生进入高中不能很快适应新程而产生对部分学科厌学外,一些学生不能很快适应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生活等,往往容易出现许多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导致失去学*的自信心,进而出现厌学情绪。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普通高中学生厌学现象及厌学成因是复杂多样的,但解决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这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实践研究中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及心理疏导途径,这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厌学调查报告 7

  一、调查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它给无数师生带来了福音。然而,我们在为素质教育大声喝彩的时候,同时也为不少青少年忧虑,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缺乏学*的动力,没有明确的学*目的,对此,教师也在犯难,“这书怎么越来越难教了”、“学生精力老是集中不起来”。不难看出,“厌学”已成了制约教育教学工作的瓶颈之一。中学生厌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如若不加重视,会加剧学生辍学和出走。因此对学生的厌学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治理。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初中生厌学现象的调查,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出初中学生厌学现象的表现、影响及其产生原因,从而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并帮助学生找到厌学的症结所在,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中去。

  三.调查方法

  1、对象:旧寨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学生共203人(其中包括初一年级85人,初二年级82人,初三年级36人)

  2、时间:20xx年11月

  3、调查方法:采取随机取样的办法,对本校部分学生的厌学情况进行分发调查问卷,随机问卷调查。

  四.结果与分析

  (一)、厌学现象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

  所谓厌学,就是指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产生了厌倦学*的心理,进而在学*学科课程时,对知识失去了学*的兴趣,不再愿意学*的现象。

  其突出特点如下:

  第一,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睡觉,可以说为视上课为坐牢。

  第二,有的学生作业几乎不做,有的学生期末考试在5分钟完成选择题,然后就睡觉。

  第三,逃学、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

  (二)、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初中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

  a、学*压力过重;(约50、7%)

  b.基础太差跟不上,(约36、9%)

  成绩差的学生,压力大,畏惧学*,导致越来越差,越差越不想学的恶性循环。个别学生喜欢学*的学科就想学*,而且会学得很好,感觉有意思;不喜欢的学科就不想学*,就不学。学*完全凭兴趣和爱好,没有自觉性。

  c、教师枯燥的教学方法(约26、1%)

  老师讲得太单调,没有幽默感,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课堂死板、枯燥、乏味,不吸引学生,激不起学生的学*兴趣,调动不起学生的学*积极性。

  d、家长期望过高(约22、2%)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在家里除了学校的作业,另外给孩子安排大量作业,学生因此没有时间玩耍,从而感到心烦,不想学*。在家长看来,学生只能读书,不能玩耍,学生学*不好,考试不及格,父母要打、要骂,很少与孩子沟通。

  另外:

  1、学生感觉学*太单调太无聊(约16、3%)

  2、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不愿意学(约16、3%)

  3、不喜欢某老师(约11、3%)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学*的原因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学*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自身,当然学校、家长以及社会也成为许多孩子学*的压力制造者。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曾经有过厌学的想法,71、4%的学生认为厌学是正常现象,出现厌学情况时,有接*一半的学生选择了找信得过的师长和朋友解决。关于如何杜绝厌学现象,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找到解决学*的好的学*方法,把学*当做一种乐趣,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找老师解决。总的来看,影响学生学*的因素很多,导致学生厌学的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好多是应该能够改变的。厌学产生的后果和解决的方法也是千差万别,但是学生本身大多数还是希望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更好地投入到学*中去。

  厌学调查报告 8

  在被调查者中,60。5%的本科生和100%的研究生表示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数据显示,大学生们对电子商务表现了较大的关注,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此的认识也越深。在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中,认为电子商务对社会

  有很大影响的占23%;认为有一定影响,但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的学生占46%;认为中国目前发展电子商务尚有难度,对老百姓影响力有限的占31%。这一方面说明在校大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对社会的影响的认识还较为冷静,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和在校教育与社会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

  这不能不让我们担心,电子商务正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高速度发展,而目前的教育及受教育者能否适应市场的需要?在对电子商务的了解程度进行深入调查时发现,问题确实很多。

  表示对电子商务流程有明确认识的同学中,本科生仅占32%,mba占80%,大部分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电子商务具体贸易流程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

  在对edi的认识上,仅有不到9%的人(研究生32%)表示曾有过了解;4%的人(研究生18%)能就edi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且这部分人全部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可见,在深入系统的学*中,电子商务逐渐体现了它的学科性——以经济管理为主。在这方面,经济管理类的学生有其专业的优势。但是所占

  比例之少,尤其是其他专业无人了解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在对电子货币的调查中,仅有1人在网上使用过电子货币。本科生中仅有9人表示对此作过专门的研*,而且都集中在计算机专业和信息通信专业。研究生中也仅有4人表示自己曾钻研过此类问题。另有10人表示对此很有兴趣,这个数字是相当低的,仅占总人数的2%。电子商务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在涉及到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金融电子化与贸易安全上,电子专业、法律专业的学生有独特的优势,但尚未引起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视。就目前而言,真正认识到电子货币与自己已经很*的学生并不多,对此投入很大精力的学生更少。

  对电子商务的学*途径

  第二部分的调查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学*电子商务知识的途径,了解哪些报刊上刊载的文章学生引用次数最多。经分析,除去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专业,大部分本科生是通过计算机类的杂志(43%)和报纸(30%)来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从专业书籍与广播电视上学*相关知识的并不多。

  调查数据显示,被学生引用的电子商务方面的论文来自91种中英文报刊,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的阅读面很大,另一方面反映了媒体对电子商务的报道数量也在加大,同时也反映了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的专业报刊尚未面世,面向大众的宣传方式仍是以面为主的普及,较少涉及具体的实施细节,系统介绍电子商务知识的报刊并不多。

  在普及电子商务方面受到学生们认可的媒介主要有《计算机世界》、《互联网世界》、《信息与电脑》、《中国计算机用户》、《市场与电脑》等几家刊物。经过进一步调查了解到,这些排名靠前的报刊,在1999年都专门设立了电子商务普及类的专栏或专题讲座。在人们迫切想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时候,选择系列刊载的报刊无疑是读者的首选。但是没有一家刊物所占的比例超过15%。

  最后,在没有任何组织的前提下,大多数学生(本科生的65%和研究生的89%)都主动去过电子商务的展览会,从中了解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应用。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们对电子商务都十分感兴趣,不少人通过阅读课外资料或参加展览了解电子商务,有目的地学*电子商务知识。但是,他们缺少系统全面的学*。在电子商务成为21世纪贸易主要手段的趋势下,电子商务的普及与教育工作若能更上一层楼,将会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壮大。

  厌学调查报告 9

  1、对学*感兴趣的有216人,占76。8%

  2、学生最喜欢的二门课程依次是数学、语文,喜欢数学的有115人,占41%,喜欢语文的有84人,占30%。

  3、学生最不喜欢的二门课程是英语、科学。不喜欢英语的有66人,占23%,不喜欢科学的有43人,占15%。

  4、学生喜欢上述学科原因中认为老师教学方法好的有129人,占46%,认为这门学科很有用趣的有89人,占32%。

  5、学生不喜欢上述学科的原因中认为这门学科无趣的有78人,占28%,认为老师教学方法不好的有58人,占21%,因为自己成绩不好的有44人,占16%,因为不喜欢这门学科的老师的有41人,占15%。

  6、学生认为校园环境能对学*起到帮助作用的有216人,占77%。

  7、学生认为家庭能对学*起到帮助作用的有210人,占75%。

  8、学生认为学*兴趣受自身影响的有136人,占48%,受老师影响的有68人,占24%,受周围环境影响的有62人,占22%。

  9、认为学校、老师依靠开展学*方面的竞赛能提高学*兴趣的学生有185人,占66%,认为经常鼓励自己能提高兴趣的有83人,占30%。

  10、认为家长经常辅导自己做功课能提高自己学*兴趣的有123人,占44%,经常了解自己学*能提高学*兴趣的有100人,占36%。

  一、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语数的学*兴趣明显高于其他学科,而对英语、科学最不感兴趣。深究其中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第一,家庭因素。因社会竞争的压力、就业的困难,家长们盼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态可谓到了顶点。家长们总希望自己孩子将来能考取理想学校,到社会或工作岗位上时立于不败之地。在此心理支配下,家长只关注与升学有关的科目,其他的科目则不闻不问,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对其他的则关注过少。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孩子认为语数是重要学科,其他学科学不学则无所谓。

  第二,学校因素。在人事分工上,学校把绝大部分骨干教师安排去教语数,导致其他学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在教研活动上,学校重点开展语数教研活动,其他非考试科目基本上没有开展,教师的观念得不到更新,导致教学方法落后。在评价措施上,学校也向语数老师倾斜,导致其他学科教师工作没有热情,责任心不够,主人翁意识不强。

  第三,教师因素。教师片面追求分数,以分数来衡量学生优劣,导致学生偏爱语数,不关注其他学科,得不到全面发展。教师教学语言不生动,教学手段不灵活,评价措施不到位,教学设计不新颖,枯燥的课堂,学生索然无味。另教师人格魅力强弱,亲和力大小,对学生的学*兴趣也起到影响作用。

  第四,环境因素。社会、学校、家庭是学生学*、生活赖以进行的主要环境,环境的优良潜在地干预着学生学*活动的过程,系统地影响着学*活动的效果。尽管这种影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对学生学*活动的重要性却是不容忽视的。良好的校园环境,团结向上的班级风气,和谐的家庭氛围能提高学生学*兴趣。反之,则影响学生的学*兴趣。

  第五,个人因素。学生大体知道自己的读书目的,但在行动上,他们并不是很认真地学*,对所学的东西不是抱有浓厚的兴趣和持久的注意力。语文、数学适用性强,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容易理解,他们就比较有兴趣,而学术性强难理解的科学、英语学生则不感兴趣。学生学*意志通常不是很坚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调查反思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厌学倾向比较严重,针对这一现状,课题组下阶段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实验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学*兴趣。

  1、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是提高学生学*兴趣的前提。一是从面向升学转向适应社会需求。学校教学质量观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如何更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彻底改变只重语数不重其他科目的做法,在教师分工上,教师专业发展上,教师评价措施上一视同仁。二是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向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确定不同的教育方案,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从无视人的发展规律转向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彻底摈弃加重学生负担,搞题海战术,无休止地进行考试的违背人的发展规律的错误做法,让学生轻轻松松来学*。

  2、提高教师素质

  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是提高学生学*兴趣的关键。提高教师的素质,要加大培训力度。

  (1)组织观摩学*。其一,定期聘请专家到学校讲学,聆听专家意见,接受专家指导。其二,与武汉市的名校接上帮扶对子,请他们学校教育前沿地带的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现身说法。其三,到同课题学校去学*观摩,开阔眼界,激活思维,吸取更多经验。

  (2)坚持读书学*。要求每位教师每月阅读一定量的理论书籍,提高教师理论水*,并要求教师每月做好1000字以上的自学笔记,写好一篇学*心得。

  (3)教师互动学*。一是开辟沙龙对话。以备课组为单位,间周集中一次,每位教师都带着困惑和疑问,作为探究者来参加沙龙对话。二是开设教研论坛。每月可集中一次,以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个带共性的话题展开讨论,让教师在辨析中成长。

  3、改善育人环境

  良好的环境能激发学生学*兴趣。一是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打算在教室走廊上张贴著名人画像,在文化长廊开辟科学家求学故事专栏,各个班级的布置要体现本班特色,黑板报、墙报的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兴趣。二是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教师经常家访,建立家校互访制度,此外,教师要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规律和科学育人的`方法。通过家校的通力合作,把教育的出发点着眼于未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乃发展,减轻学生学*的压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兴趣。

  4、开展多彩活动。

  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爱活动爱表现是他们的天性。学校要针对学生实际,开展多种活动,如学科的竞赛活动,学*标兵的评比活动,优秀作业展评活动等。各班级也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活动,如百题无错评比活动,学科趣味游戏活动,数学艺术节活动,学生争章活动等。如此可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感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扭转学生的厌学情绪,同时学生渴望得到肯定的心理欲望也能得到满足。这样,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也能体会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5、建立和谐关系。

  一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迁移到喜欢他教的课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等的,他是构建互相激励和教学相长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爱学生,对学生要有宽容之心,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和理由,改变以往的教师权威。二是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影响到学生的学*情绪,能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投入到学*中去,各班可通过班会、队会的形式,来引导学生珍惜同学之间的情谊,互爱互助,共同进步。三是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严厉呵斥、横眉冷对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至于越来越讨厌学*。作为父母,在对孩子严格的同时还应该更多的把他们当朋友,多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寻找厌学的根源,帮助孩子找回学*的自信和兴趣,并在学*上给予孩子最大的帮助。

  总之,学生厌学现象问题不容忽视,只要我们学校、我们每个教师、每个家庭都重视起来,找出症结,努力想办法来改变这一现状。我想,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会把学*当作己任,培养良好的学**惯和兴趣,成为新世纪的有用之才。

  厌学调查报告 10

  一、问题的提出

  青少年是祖国的的未来。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的黄金时期。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部分小学生,缺乏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在学*上经历了挫折后,便灰心丧气,失去了学*的自信心。有的学生课上无精打采,不认真听讲,课下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作业,有的学生考试成绩较差,却不以为然,甚至还有的学生出现了“逃学”这你现象,这些严重都影响了他们的学*和身心发展,日益突出的小学生“厌学“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校教育中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应当大力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那么是那些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至使他们产生了“厌学”心理呢?为此,我进行了调查研究,想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心理,并根据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改进,并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借鉴。

  二、研究方法

  本人选取了我校三、四、五、六年级14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发出问卷140张,收回140张。问卷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年级)和22道选择题和一道问答题。答题时没有让学生填写自己的姓名,目的是让学生没有顾虑,能够如实回答。22道选择题,主要包括对学生学*目的、学生的作业表现、对教师教学方法、家庭对教育和科学指导情况的调查,一般可供选择的答案有四至六个,一个问答题是:不愿意学*的原因吗?答案没有明确的导向性,目的就是要学生实话实说,了解影响学生学*的真实原因,掌握形成“厌学”心理的主要因素。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根据我对问卷的分析,及自己*时工作中的观察,我认为现在小学生中存在的“厌学”心理,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1、学生学*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通过调查显示,有10%的人认为不读书也能挣大钱,还有12%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没有明确的目标,当然缺乏奋斗的动力,久而久之,也就觉得学*索然无味,出现了厌学心理。

  2、作业布置缺乏层次性,形式单一。调查中我发现,在140张调查问卷中有25人不喜欢做作业,占总人数的18%。还有74人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做作业,占总数的58%。在22名长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中,有13名同学认为业太多完不成,说明作业量多。有9名同学是因为不会做才没完成,说明难度大。学生不能轻松完成。长期以来,这些学生畏惧学*,出现自暴自弃现象,导致23%的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69%人对考试紧张害怕。经调查统计有28人喜欢口头作业,39人喜欢书面作业,73人喜欢动手操作的作业,看来学生还是喜欢作业形式多样化,我们*时的作业还是以书面作业为主,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对学*也就失去了兴趣。

  3、部分教师对学生关爱太少,特别是对“学困生”关心则更少。

  被调查的140名学生中,有12人因学*成绩不好而经常被批评,有4人认为,因自己学*不好,老师不喜欢自己。有45人认为课堂上出错或成绩不好遭到同学的耻笑。他们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主要原因是自己的学*太差。由于这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又不能及时得到老师、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任课教师的关爱、指导,所以他们对学*失去了信心,产生了畏难、怵头心理,久而久之,出现了“厌学”心理。

  4、部分教师教学态度不认真,教学方法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被调查的对象中,有50%学生喜欢游戏,讨论式教学方法,认为自己不喜欢某些老师的课,对部分老师的课没有兴趣,希望老师讲得生动。有12人认为,在考试没有取得理想成绩时,受到教师的严厉批评,甚至会被罚作业。特别有52%的人反映某些学科课业负担过重,每天自己能自主支配的时间,这说明,我们在现实工作中确实有一部分教师,教学态度不认真,教学方法陈旧,不能吸引孩子们,使学生们认为学*就是被动听老师讲课,机械地重复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大量作业,应付数量繁多的考试。

  5、家长对孩子们的学*不重视,缺少科学的指导。

  调查统计,有54名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学*漠不关心,他们只顾在外打工挣钱,很少过问自己的学*,占总数的39%。只有15名学生认为,家长关心自己的学*,占11%,但缺乏必要的科学的指导,认为上学认几个“眼前字”就行,不必要学到什么程度,反正自己就一个孩子,将来考不上大学,也能谋生。学生在学*上有了成绩不是加以正确的引导,而是只重视物质奖励,一旦学生的学*成绩出现了下降,他们更是采用简单的处理方法,对学生的学*缺乏科学的指导。

  6、个别家庭经济收入较低,难以负担孩子的上学费用。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有6人,占总数的4。3%。这类学生虽然数量不多,但确实存在,一般是单亲家庭、父母有病或失去父母的家庭,由于经济原因,交不起上学的各类的费用,使这些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

  四、结论与建议

  “厌学”心理一旦形成,对学生的学*影响极大,特别是小学生,他们是非观念差,认识问题肤浅,一旦形成这种心理,不仅会影响学*,而且会直接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对他们的身心危害极大。针对这些具体因素,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理想是成长的航标。大量的实践证明,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崇高的理想,才能脚踏实地的去努力,去奋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同志正是从小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才能发奋苦读,成为一代伟人,为中国人民的**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爱和敬仰。因此,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从对学生、对国家认真负责的高度,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就树立远大理想,激发起他们内心的学*动机,把自己的学*和祖国的繁荣、昌盛、富强紧密结合起来,从小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2、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特别要关爱学困生。

  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是我们教师的天职,也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热爱、关心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把师爱的温暖撒向每一个学生。对学*上有困难的学生,首先要认识到,他们学*上的有困难是暂时的,要坚信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这些学生是会赶上来的。其次,课上要尽可能的给这部分学生多创造发言、交流的机会,要让他们想说、敢说、会说,逐渐对自己的学*产生信心。再次,就是要根据他们具体的情况,加以因势利导,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惯和学*方法。

  3、教师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教育对每一位教师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促使我们每一位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认真学*现代教育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改进、创新我们教学,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中走出来,积极探索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模式,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调动起他们学*的积极性,不仅要让学生想学,更要让学生爱学、会学,把学*视为一项快乐的事情,从学*中感受到成长的乐趣。采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法,是解决“厌学”问题的关键所在。

  4、学校要开展好各项活动,为每一个学生都能搭建,学*成材、展示才华的舞台。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对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的学*,更要重视对音乐、体育、美术等所谓“副课”的学*,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特别要让那些在“主科”学*上有困难,但对音、体、美等学科感兴趣的学生,找到一个发挥特长、展示才华的机会,让他们感到学校是他们最快乐的地方,是他们成长的乐园。

  5、及时和家长沟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合拍。

  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不仅要依靠学校的教育和养成,更与学生的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他们的终身老师。家长的教育正确、得法,才能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首先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使他们逐步认识到:孩子是家长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庭的义务。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生活,更要关心孩子的学*,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要帮助家长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方法大多是娇惯、溺爱。为此,我们应引导家长掌握教育的科学方法,使家长们逐步克服了不良的家教方法,科学地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培养良好的学**惯。

  6、要充分运用社会上的正面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学*的重要性。

  由于社会上确实存在有些人虽然知识不多,但却能挣大钱,生活自在的现象,对小学生的学*产生了负面影响,对这一问题教师不能回避,而应加以正面引导,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人今天之所以生活富裕,一是靠党的政策,二是靠他们的头脑灵活,守法经营。随着社会的发展,最有财富的人应该是最有知识的人,只有掌握了科学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通过正确的启发引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7、关爱在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确实有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是因为家庭困难,特别是单亲家庭、失去父母的子女,他们因为家庭的不完整,他们从小就缺少家庭的温暖,对于这类学生,我们就应从关心他们的生活入手,发动全体师生及社会力量,来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鼓励他们自尊、自爱,重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走出自卑,走向自强,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安心坐在课堂上,享受学*的乐趣。

  五、小结

  总之,促使学生形成“厌学”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结合具体的问题,采取具体的措施,加以解决。只要弄清了影响学生学*的主要原因,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就能逐步、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只有让我们的学生想学、爱学、会学,我们的教育才兴旺发达,我们的国家才会繁荣富强。


厌学调查报告 (菁华5篇)(扩展3)

——上网调查报告 (菁华5篇)

  一﹑问题的提出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网络是信息的海洋。它不仅仅是人们表现自我的空间,更是人们为学*、工作、生活提取各种有用信息和进行种种交流的工具。网络的能量是巨大的,它带领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它既能为人们创造无限的财富,也能诱使人们掉进痛苦的深渊。对于充满活力的我们大学生群体,网络到底是虚拟的伊甸园,还是潘多拉的盒子?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群,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用户。网络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其生活,一方面,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能更加有效和广泛地获取信息、学*知识、交流情感和了解社会;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又以令人眩晕的色彩诱惑着涉世不深的学生,使得部分学生遭遇到一定的迷茫。那么,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到底对当代大学生学*、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又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为了具体了解到当前大学生上网情况,我利用这次机会对在校大学生做了一个初步的调查。

  (二)文献综述

  互联网络正以日益迅猛的速度进入大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校园网正在“网络”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大学生的学*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信息化环境建设的高成本投入与信息化教育的目标是否成比例?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否充分发挥了其强大的教育功能? 大量调查结果值得我们深思,一方面,聊天与游戏基本上成了目前在校大学生

  上网的主旋律。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深入,网络中心、电子阅览室、计算中心等信息化部门已融入普通大学校园中,大学生可以在多种场所方便的接触网络;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和科学管理,致使高校中网络强大的教育功能被其娱乐应用给掩盖了。高校中网络设施倘若仅仅用以为大学生们提供游戏、聊天等娱乐活动,这必将远远的偏离教育信息化的初衷。那么,导致大学生“玩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大学生自身比较浮躁还是我们教育本身出了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在校大学生是一支不断壮大的网名群体,而且他们也是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力量,研究他们在网络学*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提高在校大学生网络学*技能的对策,对于促进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充分发挥网络的教育功能,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个人观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的必需品。作为当代大学生,需要网络上充足的资源 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吸收更多有利的信息,进而更加自觉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然而网络却是一把双刃剑,在我们从中收获知识的同时不乏有一些不良信息侵入我们的视野。年青大学生涉世未深,社会经验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差,网络传播的弱点以及网络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对大学生学*负面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如沉溺游戏娱乐,理解鉴别不够、借鉴依赖多,思考创新不够等。

  二、调查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的介绍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了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

  (二)研究对象的介绍

  由于受人力和资金的限制,本次问卷主要集中于调查人员居住的小区内的部分在校大学生。

  (三)资料收集方法的介绍

  4

  本次问卷的收集方式送发问卷。在进行收集资料时,根据客观题的选项和主观提问的回答来判断调查对象的主要观点。

  (四)资料分析的方法

  通过数据统计,整理出有效的问题,再根据这几个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三、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中,调查者对上网与大学生的关系阐明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主要观点如下:

  大多数大学生网民都能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对网络这把双刃剑,他们认为应取其所长避其所短,以其之长为我所用。有的同学写道:网络世界虽然虚幻但也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网络行为虽不规范但也是现实行为的反映;网络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网上有灿烂的阳光也有阴暗的角落,只要人们都以一颗*常心看待网络,网络在去掉神秘的面纱以后才会现出迷人的光彩!

  许多人认为,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所受到的教育不应仅仅是书本上的一些概念,更应该接受新事物和新信息,而网络就是新事物的代表。网络来了,挡也挡不住,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应该通过网络及时地使自己跟上时代。所以,不能很好掌握或利用网络资源的大学生就不是一个合格大学生。

  许多大学生都希望学校能开设网络资源利用方面的专门课程,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建立个人主页,学*相关的流行软件等,以提高上网技能。大学生对目前多数高校网站的现状很不满意,认为其内容枯燥、形式呆板、模式雷同、缺乏吸引力且管理较乱。他们认为,高校网站应在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中树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建设好高校网站,首先要针对大学生群体,注重对国内外重大科技、新闻时事和社会焦点、热点的报道;其次要与学生的学*进程相结合,在网站中设立学*和答疑专栏,介绍课程的学*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了解小学生暑假上网情况,我做了一个暑假小学生上网的情况的研究报告。

  二、调查方法

  1、走访

  2、抽象调查

  3、上网浏览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信息渠道:上网浏览涉及的方面:网络的利与弊具体内容:网络可以给我们查到需要的资料,但是如果把网络当做成玩具的话。学*成绩绝对会直线下降的。

  2、信息渠道:抽象调查涉及的方面:同学上网时间及内容具体内容:本班14个同学,其中上网人数有11人。一天中10小时上网的有1人,2小时上网的有5人,玩游戏、看电影上网有5人。

  3、信息渠道:妈妈的讲述涉及的方面:网络对视力的影响具体内容:以前小学生戴眼镜的很少,现在小学生的视力逐渐下降,都是由沉迷于网络引起的。

  四、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上网为我们暑假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暑期学生上网率比*时高、大多集中在娱乐方面,如: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这不同于*常。沉迷于网络的位数也不多。

  建议:

  1、网络是我们的工具,不能把它当做玩具,可以多增加一些网上阅读。

  2、注意上网时间分寸,不要太长时间玩。

  3、多关注国内外新闻。

  关键词:依赖、诱惑、利弊、目标等等

  (一)总体网民规模

  截至 20xx 年 6 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 5.91 亿, 半年共计新增网民 2656 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 44.1%,较 2012 年底提升了 2.0 个百分点。

  这说明网络发展迅猛。

  (二)以数据说明现况

  我调查的对象都是大学生,被调查的这些人都是我周围的人,所以调查结果难免有所偏误。

  毋庸置疑,网络的发展是得到人们的认同的,因为网络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国防军事等等方面得到了普遍而充分的应用。

  而我调查的重点对象是网络(共和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作用。

  网络的发展显而易见,是无需我赘言。

  关于“你上网的大多数时间花在什么上?”高达29%的青少年上网主要是为了游戏,奔着学*和浏览信息目的的青少年各占24%的比例,交友目的的也占18%。

  由此得出一个结论: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好处相对而言是多于坏处的。

  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他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网络或多或少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至于“您认为网络对于您的生活重要吗?”这一问题,

  结果显示有79%的被调查人选择了“很重要”或“一般重要”的选项。

  所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既然离不开网络,我们就要好好利用网络,而不能反陷其中。

  在问卷中我做了一个设想——“假如一天不上网的话,你会感觉怎么样?”,问卷显示“很不舒服(7%) 不舒服(34%) 有一点不舒服(41%) 感觉正常(18%) ”说明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性很强。

  (三)网络有利又有弊

  毫无疑问,网络有利于青少年非线性思维方式的形成。

  互联网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

  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的广阔校园。

  互联网有助于青山年不断提高自身机能。

  互联网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开发青山年内在潜能。

  互联网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

  第一、上网可以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对以后的学*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上网可以充实头脑,只要留心就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鼠标一点,大千世界便尽收眼底。

  第二、可以对外交流。

  学生被人经常提及的缺点就是缺乏信心,不敢与外界交流。


厌学调查报告 (菁华5篇)(扩展4)

——交通调查报告 (菁华5篇)

  一、全区公共交通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共有公交线路27条,公交车辆288台,分属四家客运公司运营。其中,公交分公司,长运分公司,唯达客运分公司为市属公司,淄博万杰客运公司为股份制民营公司。公交分公司经营公交线路20条,公交车辆170台;长运分公司经营公交线路7条,公交车辆52台;唯达客运分公司经营公交线路2条,公交车辆4台;淄博万杰客运公司经营公交线路10条,公交车辆62台。1路、13路、 25路、32路等公交线路由多家客运公司共同经营。*年来,通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我区公交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

  1、整合公共交通资源,公交线路集约化改造效果初显。长期以来,我区公交车辆大多采取业户挂靠经营方式,由私营车辆挂靠公交运营公司从事公交运营,导致运营车辆旧,车型不统一,班次不合理,运营能力不足。鉴于上述营运方式的诸多缺陷,在广泛调研,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交通主管部门对部分公交线路进行了集约化改造。截止目前,我区共有1路直达、11路、50路、98路、113路、161路、300路等7条公交线路完成了集约化改造,改造后,车容车貌和服务质量都有了大幅提升,群众出行变得更加便捷。

  2、公交站场建设实现突破,公交行业规模不断扩大。XX年10月20日,列入交通部客运站建设计划和淄博市“”交通规划的客运站竣工交付使用。该工程采取环形孤岛模式,分为上中下三层,集出行、购物、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该客运站的投入使用,实现了公交、长途的“零距离换乘”,解决了火车站广场交通拥挤、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状况,有效地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增强了中心城区服务功能。目前,该客运站已运营*两年,运营秩序良好。随着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及时延伸调整公交线路6条;更新公交车110台;城区公交车万人拥有率达到5标台以上;更新添置天然气公交车47台;770台出租车进行了双燃料改造。

  3、公交运输能力稳步提高,行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年来我区公共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客运总量、车辆装备稳步增长,服务网络不断扩大,公交运力不足、群众出行不便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目前,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率大于70%,城区公交车*均运营速度20公里/小时,公交准点率达到95%以上,公交车辆出行分担率达到20%。共建设完成景观式候车亭5处。公交网络实现了全通达、全覆盖,11路、50路、113路、117路、118路等线路覆盖城区主要地区。离休干部、伤残*、盲人、65岁以上老人、学生等特殊群体享受到11路公交车的免费或优惠乘车待遇。开展了“创建文明行业”、“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乘客满意工程”“爱心送考”等活动,公交行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4、城市客运市场管理有序,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实施“双基”工程,确保安全形势稳定。加强车辆检测、驾驶员驾驶行为监管,始终坚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保障了全区城市公共交通安全形势的稳定。进一步强化基础管理工作,企业管理水*明显提高。交通主管部门对车辆技术和人员档案实行精细化管理,实现“一车一档”、“一人一档”,在公交客运公司推行了“星级企业评定”和“质量信誉考核”等制度,企业管理水*明显提高。加大对违章行为的治理力度。以开展“道路运输百日安全集中整治”、“迎省运、保畅通”等专项活动为契机,加大路巡路查和路面执法力度,对“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 “黑三轮、黑出租、黑摩的”及“倒客”、“宰客”等不法行为进行查处,维护了城市公共交通市场秩序,确保了我区客运市场安全、文明、有序。

  二、我区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公交优先战略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总体滞后。我区公共交通的出行分担率不高,与公交发达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公交服务能力不足,城市公共交通吸引力不高,公共交通在缓解城市拥堵、建设低碳交通等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线网构成主要以公交枢纽站为依托,实现点与点的连接。长期以来,我区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统一规划,特别是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时没有把公交设施配套纳入统一规划,给交通营运、管理和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3、公交行业发展后劲不足。城市公共交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应对城市公交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但由于财力所限,城市公交缺乏应有的补助和资金扶持,使原本属于社会公益性的公共交通行业发展受到制约,带来班线密度不高、始发时间不早、末班时间不晚等问题,公益职能发挥受限。

  4、公交服务质量与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存在较

  大差距。由于现行体制原因,城市公共交通的许可权限在市交通运输局,我区交通管理部门只负责具体管理工作,开辟新线、迁站、线路调整等诸多事项,都需多方协调解决,程序较为复杂,致使办事效率不高,不能及时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意愿。目前,我区存在公交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偏低,公交候车时间长、始发时间晚、末班时间早、换乘不方便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公交与其他交通方式的竞争力和对公众出行的吸引力。同时公共交通线网覆盖不均衡,影响了公共交通服务的普遍性。公共交通企业存在重经济指标、轻服务质量,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安全投入不足、信息化水*较低等问题。

  5、城乡客运发展不协调。长期以来,由于我区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存在,导致城市公共交通与道路客运班线一直处于二元管理状态。城乡道路、场站、运力等资源难以共享和优化配置,经营成本和票价差距较大;城乡客运体系互不兼容,阻碍了城乡衔接、方便快捷的一体化客运网络建设;部分比较偏僻的线路,受客流量小、线路规划不合理、运营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存在亏损现象,导致线路经营者服务态度消极,甚至因为无力负担而影响运行;城乡公共客运服务不均等,农村和郊区居民进城难和出行不方便的问题突出,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造成较大障碍。

  三、对全区公共交通事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快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编制,确立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地位。*年来,我区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构筑功能完备的公交网络,提供高效、便捷的公交服务体系,已成为当前和今后群众的迫切要求。有关部门应加快编制《**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在编制和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需要,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促进全区公共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确立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目标,确保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科学规划和建设,提高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优化营运结构,形成干支协调、结构合理、高效快捷并与城市规模、人口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交通系统,为群众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周到、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城市公交事业与群众公交素质同步发展,着力打造“文明公交”品牌。

  2、以公交企业集约化经营带动公共交通线路的优化。公共交通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公交乘客,在优化公交线路方面,应确定公交最优线路模型的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鼓励公交企业进行集约化经营,有利于解决市场资源布局分散问题,实现业内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经营,而且还可为*扶持公交行业发展、监管公交行业服务提供固定、明确的途径和载体。通过规划和政策引导,以公司制的经营主体取代承包、租赁经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交客运市场经营秩序。通过集约化改造经营,对山区客运线路和*郊客运线路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改造,实现公共交通线路的优化。

  3、加大*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规范的公共交通补贴补偿制度。逐步落实财政支持和补偿机制。制定可行的优惠政策,减轻公交企业的税费负担,弥补城市公交建设与发展资金缺乏的问题;建立规范的财政补偿机制,对国有公交企业因价格因素造成的政策性亏损予以补贴,对因公交企业承担社会公益性和完成*指令性任务所需要的资金给予财政补贴。另外,*应逐步加大对公共交通站场、车辆等基础设施的投入,确保城市公交的建设与发展;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在资金上统筹安排,重点扶持;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当中,抽出部分资金,用于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确定项目的建设及车辆、设备的更新,使公交事业发展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4、加强公交发展水*的考核与评价,全面提高公交服务水*。公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公共交通企业经营和服务质量的监管,规范经营行为,依法查处非法营运、妨碍公共交通正常运行、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等行为;要制定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建立推行等级服务评定制度,开展文明线路创建活动,加强行业自律,促进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公共交通企业要科学调度车辆和编制运行图,加大行车密度,缩短乘客等候时间;要加快车辆更新步伐,积极选用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车辆,淘汰环境污染严重、技术条件差的车辆;要加强对公共交通站场、车辆、设施装备的维护保养,为群众创造良好的乘车和候车环境;加大对公交驾乘人员的培训,制定技术和服务评定标准,将驾乘人员的工资收入与服务质量、服务效能直接挂钩,提高公交一线驾乘人员改善服务、提高质量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为提升我区公交服务和社会满意度注入生机和活力。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工作评议实施方案的安排,7月下旬至8月下旬,我们第三调查考评组一行5人,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领下,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走访、个别座谈、查看资料、问卷调查、民主测评等方式,对区交通运输局三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考评。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三年来,区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责,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获得国家、省、市先进集体荣誉10多项,先进个人7人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交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广泛好评。

  (一)贯彻交通法规,严格依法行政。三年来,区交通运输局不断加强对交通法律法规的学*宣传和贯彻落实,坚持依法行政,推动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一是认真学*宣传法律法规。在全系统开展了以交通法律、法规为重点的“五五”普法活动,确保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和执法水*不断提高。二是深入贯彻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交通法规,开展了全区交通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邀请*视察,全面加强了执法监督,公路、水路无“三乱”现象。三是严格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人员资质管理,全系统188名执法人员整训面达100%,并重新颁发了新的执法证件。开展行政事业收费项目自查自纠活动,制定了《沙市区交通系统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按照交通行政执法的“五统一”、“五个一律”、“五个不”和“十一条”等纪律要求,规范执法行为。

  (二)坚持执法为民,打造为民交通。三年来,区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工作兴区战略,坚持执法为民理念,着力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打造为民交通,改革发展成绩显着。一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全面超额完成“xx”目标任务。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亿元,是“十五”投资的9倍。路网建设得到完善。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043公里,农村公路建设里程738公里,形成了“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农村公路网络。港口实力不断增强,建设显着加快,建成和储备了一批重点项目,现代物流业得到大力推进。二是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显着提升,公路通行环境明显改善。对国省干道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建成省径文明路和客运文明示范线各1条。农村交通面貌变化显着,基本形成了农村公路“通村达组到户”,农民群众行路难、乘车难、过渡难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成功保障了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期间交通运输安全,全系统连续五年保持*稳安全态势,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三是交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完成了水监体制、燃油税、乡镇交管站等改革任务,解决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荆通运业公司被表彰为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先进企业和省优秀民营企业。坚持科技兴路,区公路局设备实力、技术水*和科研能力走在了全市前列。完成了“*原湖网地区干线公路改建沥青路面结构和材料研究”等科研项目,《智能材料在桥梁结构中的开发研究》科研项目,被省*评为“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

  (三)执行人大决议,自觉接受监督。作为*的工作部门,区交通运输局在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责的同时,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不断推进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是认真执行人大的决议、决定。对区人大每年通过的《*工作报告》中所明确的交通工作任务,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每年均超额完成区*承诺的为民办实事交通建设的工作任务。二是认真办理*建议。坚持每年都邀请*对交通建设项目进行视察,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三年共办理*建议10件,做到见面率、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被区人大常委会评为“支持服务代表履职先进单位”。三是认真对待人大工作评议。区交通运输局对人大工作评议高度重视,及时成立“迎评”领导小组,制定方案,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积极配合调查考评组工作,保证了评议工作顺利进行。

  二、主要问题及建议

  调查中,大家对交通运输局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交通建设配套资金不足,农村公路养护需要加强,交通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还要加大等。据此,调查组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交通建设资金筹措力度。区*要加大对交通建设的投入,交通基础设施配套资金要列入财政预算并能够及时到位。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交通建设。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管好用好交通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要进一步宣传交通法律法规,提高农民参与农村公路养护意识。要实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机制,加强对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深化和推广农村公路文明示范线、农村公路养护示范村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养管规范化进程。

  (三)依法规范运输市场距管行为。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行业管理职能,加强对上的沟通和部门横向联系,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等机制,依法规范交通运输市场行为。

  一、设置交通工程专业的必要性

  1、交通工程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交通工程行业是一个多元化综合性产业,其服务范畴早已超出了传统交通工程业的概念。它涵盖港口(集箱)、公路、航空、铁路(轨道交通)、桥梁、水路交通、管道交通、代理、报关、仓储、物流管理和汽车维修等行业领域, *年来,我国交通工程行业仍旧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势头,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人才的紧缺已是制约企业、行业继续发展的`关键瓶颈。据统计交通行业的需求量占建筑行业对毕业生需求量的60%,*年来还以增幅8%的速度稳步增长。

  未来的交通工程行业将以公路、铁路(高铁、地铁、轻轨)、航空为主要方向,行业发展对人才需要也将侧重于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等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交通控制系统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人才需求成直线增长。资料显示,截至20xx年,我国交通工程行业从业人员约340.5万人, 交通工程行业人才缺口已达15万人。截至20xx年10月我国有各类交通类企业101857家,同比去年,减少186家,下降了0.18%;从业人员404万多人,同比去年增加了50多万人,增长了16.1%。因此按照行业目前的发展速度, 加之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数量与质量一时难以达到企业要求,交通工程专业人才缺口将愈发明显。

  2、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分析

  经济水*的提高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加强,必然导致原材料、产品和人员的流动增多及位移的增加,因而导致交通需求的增加。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运输需求的增长是刺激运输供给、促进区域交通发展的重要市场信号。城乡社会经济水*的提高,将会使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区域交通的建设上来。公路网做为区域交通的重要子系统,必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公路交通建设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工程项目的发展影响区域资源开发,交通工程项目的发展影响社会进步,交通工程项目的发展影响对外的联系,区位和交通条件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推动地区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区位和交通条件是吸纳投资的基本保证,因为原料、材料和产品的运输都依赖于交通条件,而且良好的交通条件也保证了足够的物流、人流和消费市场,它们

  也是促使其他相关产业链的有利因素。相比于公路,铁路系统由于其运输效率高, 因而更有助于吸引外来投资,从而能够有效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地区经济发展应注重于有计划的产业结构调整。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分析印证了产业结构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也较高。此外,区位和交通则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条件。河南的区域经济发展表明越是交通条件优越的地区则经济越是发达,铁路沿线的县域经济普遍好于非铁路沿线的县域经济。改善交通条件、调整产业结构,是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显然,对于落后县市而言,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努力追赶上周边经济发达的县市,而改变产业结构、改善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将是一些积极有效的举措。从省级层面来说,应该加强对于东南部地区的投资,特别是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通过改变交通状况来使这些地区更好地吸收外来投资,从而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从固定资产投资的空间分布来看,应该有计划地向东南部落后地区适当倾斜,推动当地的工业化进程。从县市级层面来说,各地*应该积极地改变产业结构,努力发展第二产业,促进城市化水*的提高,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成长。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特别是郑州航空港的设立,对于交通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郑州市正将形成1-5号地铁线,城际、城轨、快速公交等也在进一步完善和管理化,最终形成智能交通产业。

  3、交通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交通学科的发展正逐渐呈现出知识性、综合性和以人为中心的特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的交通工程人才,同时要求交通工程专业的人才具有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好的特点,应该成为工程系统型的复合人才。

  调查发现,交通工程行业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主要有:大专、本科及以上,如表1所示,其中大专或高职毕业生占40%、本科以上毕业生占60%。一般企业均要求员工的学历为高职以上毕业,大专或高职毕业的人员从事勘察、施工、监理、检测、咨询等工作,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将在*交通规划、管理的主要部门、交通安全管理、养护与维护管理、监控与通讯管理、科研院所、教育部门和相关专业公司,从事交通行业管理、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交通营运

  的运输组织、计划调度、生产经营、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职称结构主要有助理工程师、初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其中工程师占有的比例超过50%。年龄结构主要分布在20-45岁,20-30岁占有的比例过半。

  交通工程行业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合资、民营、国营、*、科研院所、教育部门等企业,调研内容如下表1所示。

  4、相关同类院校该专业开设情况

  1)开设交通工程的学校:

  (1)重点本科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新疆大学

  (2)普通本科

  *人民*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民航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重庆交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理工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太原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苏州科技学院、福州农林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广州大学、五邑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宁夏大学

  (3)三本院校

  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四方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建筑装饰学院、黑龙江大学剑桥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长安大学兴华学院

  (1)交通工程专业

  《1》本专业培养具备交通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与管理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等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与施工、交通运营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主要课程:交通土建方向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结构力学、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基础工程、线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隧道工程;交通规划管理方向主要课程:交通规划、系统工程、道路运输组织、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流理论、交通工程设施设计、道路枢纽设计、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城市客运交通

  《3》毕业生适合在公路交通运输系统、*交通管理部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及工程施工建设企事业单位、交通土建等大中型企业、研究单位和从事公路A.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土木与交通学院

  交通工程领域的规划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或到国内外有关教学研究单位相*学科继续深造。

  B.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土木工程系

  (1)交通工程

  《1》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交通工程和系统规划、设计与控制等方面知识,获得从事现代城市和区域交通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等从事交通规划设计、交通控制系统开发、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2》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交通工程项目设计与管理方面的系统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技能,受到交通运输规划、管理与交通工程设计方面的系统训练,并具备在交通管理及道路交通控制、交通管理软件的研制与开发、道路桥梁施工与管理及监理工作领域工作的初步能力。

  《3》主干课程: 交通土建工程(包括工程测量,选线设计,道路工程),交通控制工程(包括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交通信号控制技术,智能交通系统等),运筹学,运输经济学,交通规划原理,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

  C.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1)交通土建工程方向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工程力学、工程地质、桥涵水力水文、道路工程勘测设计、路桥施工技术、道路结构、桥涵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现场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土木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在公路管理部门、勘察设计单位、路桥施工企业、路桥工程监理单位、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从事技术、教育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2》专业主干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测量、路桥工程施工、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

  《3》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公路管理部门、勘察设计单位、路桥施工企业、路桥工程监理单位及*职能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也可以在高等院校从事技术、教育或管理工作。

  D.河南理工大学 采矿工程学院 交通工程专业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工程力学、交通工程学、交通设计、交通规划、道路勘测设计、结构设计原理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交通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交通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在交通规划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勘察设计单位、路桥施工企业、路桥工程监理单位、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从事技术,为维护城市交通秩序提供人力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日益完善,乡村道路发展迅速,大部分地区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但由于种种因素,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这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与损害。农村居民交通安全意识如何呢?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农村居民交通安全意识的调查实践活动。

  一、实地调查:

  我们主要在进镇的一条主通公路上,连续两天对过往车辆及道路,进行了一系列有关遵守交通安全法规的情况的观察和记录。

  经过两天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随着农村小康生活建设步伐的加快,我镇居民的私家车拥有量也迅速增加,因而街道上日益增多的大大小小来往的车辆,再加上形形色色的摩托车和电动车,围堵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乱停乱放车辆,这样就使通行更加困难,车辆之间偶有发生碰撞,因此街道交通安全就产生严重的隐患。

  其中,我们也向一些驾驶员,特别是摩托车与电动车的驾驶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一些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十分薄弱:摩托车没有牌照,摩托车与电动车驾驶员没有戴头盔、穿拖鞋驾驶,甚至超载现象等等。

  二、访亲走友:

  首先,我们带着有关交通法和交通安全意识两方面的问题走访了镇上居民。我们了解到,许多人认为农村交警少,也不会过多地进行检查,偶尔检查一次还能绕道走开,所以为了贪便宜省几块钱,摩托车就没去办牌照和考驾照;而在秋季大丰收时节,大量的货物使农民不再顾及交通安全的隐患,雇用车辆开始超载运输,人货混装;大丰收后,农民们欢喜地凑在一起喝酒吃饭,所以酒后驾车也随即发生了;有些居民为了徒方便,骑摩托车就不佩戴安全帽和符合要求的服饰了;有些还经常乱摆放车辆,使道路不畅通。

  接着,我们走进了校园,询问了我们的朋友——同学和老师们。经调查发现,学生们的了解范围有限,我们老师也检讨,交通安全知识也没有过多的传输给学生们,所以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也较为薄弱。

  最后,我们还了解到,*及相关部门对镇上居民的交通法制知识的宣传力度也不够,没有建造停车场,街道旁停泊处也没有相关指示和标语,因而使居民的意识不够强烈。

  综合上述调查访问的情况,我们看到农村居民交通安全意识十分淡薄。特别是*年来,我镇居民的生活水*都有很大提高,科技发展的迅速,也使农村与城市的联系密切起来,而交通的作用尤为重要,所以应加强居民交通安全意识。为使居民的安全得到较好全面的保障,我们应该要采取应对措施,解决居民交通意识薄弱的缺陷:

  一、要加强宣传力度。

  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交通安全法规知识,宣讲交通事故警示案例,增强农村居民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的意识;特别是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多次宣传相关知识,也可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学生们也可以组织起来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的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和黑板报评比等活动,加强学生自身对安全知识的了解,从而减少学生交通事故的隐患。

  二、要加强检查和管理。

  1、可以向附*的派出所要求,让他们加强在各地的巡查,检查驾驶员及其车辆,看是否可以行驶,使酒后驾车、超载、人货混装、乱停放车辆等问题得以减少发生。

  2、向*反映,希望他们可以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方面的活动,如放映相关电影或新闻,张贴宣传册和提示标语等。同时,还可以向*提议,可以出资建造停车场,使街道畅通,不出现拥堵;或者在指定停车地点放置类似“车辆停泊”的标示牌,或划分停车的地域等。

  3、*应向上级反映情况,加强交警对农村道路的巡逻,严格执行驾驶员的驾驶要求、车辆牌照,用检查的手段促使摩托车主上牌、考证,提高思想认识,提高驾车技术,进一步强化居民的交通意识和安全。

  希望上述的意见,相关部门及组织可以积极采纳,从而使我镇居民和学生的安全得到较高保障,使悲惨的事故不再上演,每个人都可以在安全的交通环境下快乐幸福的生活下去。

  一、活动主题及宣传口号:

  “关爱生命、文明出行”

  “文明交通,绿色出行”

  “文明出行每一步,关爱生命每一天”

  二、实践活动的目的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保障市民的安全出行,提高公众绿色出行保障人身及财产安全的意识。全面推进“文明交通,绿色出行”建设,增强首都市民现代交通意识和文明交通观念,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我社会实践小组决定,深入地组织开展“文明交通,绿色出行”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根据社会实际要求,结合社会实际,号召广大市民、学生积极参与,身体力行地为营造哈尔滨良好的交通环境和文明秩序做出贡献。

  三、社会实践的意义:

  1、倡导学生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式出行,即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如:乘坐公共汽车、步行、骑自行车、文明出行等,提高学生对“绿色出行”生活理念的认识,从小开始实践并影响其家人,从而将“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的概念根植于孩子心中,从小培养其节约能源的好*惯。


厌学调查报告 (菁华5篇)(扩展5)

——体育调查报告 (菁华5篇)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1世纪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大学生作为青少年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是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除了要求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外,还需良好的身体素质.但目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逐渐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体育锻炼作为一种运动休闲的健身手段,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运动兴趣和*惯,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而且还有助于陶冶情操,缓解学*压力,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的抗挫力。体育锻炼又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它将学校素质教育扩展,形成课内与课外的统一。对于培养*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我们查阅的资料,我们知道大学生一般都是*在教室、实验室、自*室,低头弯腰学*与工作的,长期处于这种姿势,又不参加身体锻炼,往往会引起各种疾病。如供血不足,神经衰弱,胸腔狭窄,肌肉软弱无力,心脏疾病便秘等。因此,大学生要经常参加身体锻炼,因为身体锻炼可以使心脏和胃肠都得到良好的锻炼,使大学生精力充沛,同时,身体锻炼还是一种积极性休息,脑细胞各有分工,进行身体锻炼时,管理肌肉活动的精神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而思考问题的神经细胞则处于抑制状态,得到很好的积极性休息。所以大学生更有必要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但是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如何呢?为了了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探究如何根据本校实际,改善并利用现有的资源,来调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我们小组决定对xxx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们对辽东学院学生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78份,其中男生29份,女生49份。问卷的有效率是97.5%。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次调查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主要用问卷调查法,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的形式是匿名的方式,这样可以合理的避免被调查者的主观偏见。同时也有利于运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对所收回问卷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文献检索法

  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为问卷结果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三、结果分析

  本文把调查内容分解为课余体育锻炼的参与率、频率、时间、项目、方式、场所、兴趣、价值取向、影响因素以及渡过余暇的活动方式等几个方面。在此,结合调研所取得的大量来自大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对本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作一分析。

  (一)存在问题

  1.体育锻炼意识薄弱

  在此次调查中,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调查我校学生是否进行体育锻炼时,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74%的学生不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女生,在被调查的49位女生中,有78%的人不进行体育锻炼,与男生相比要高出九个百分点。

  2.体育锻炼时间和频率明显不足

  我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明显不足,*一半的学生每周不锻炼或者锻炼少于一个小时。每周锻炼达7小时以上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2.6%,也就是说我校97.4%的学生*均每天锻炼不足一小时。这与《全民健身活动条例》中规定每天活动1小时的要求相差甚远,这说明我校大学生还未养成每天锻炼的好*惯,这反映了我校在学生体育锻炼方面严重不足。我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3.对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掌握甚少

  就表现男女生在选择锻炼项目时有着明显的差异,跑步在我校学生体育锻炼中占*半比例。跑步项目之外,男生多以球类项目为主,而乒乓球则是大多数女生的首选。为什么跑步在我校学生锻炼中有如此之高的比例。在涉及我校学生是否掌握一些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这一问题时,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坦承几乎没有任何体育锻炼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只有5.1%的同学认为自己掌握了较多的关于体育方面的知识与技巧。从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体育的锻炼方法和手段等知识了解甚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大程度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的体育课作为它用已不足为奇,因此,尽管学生进入大学后自主锻炼的意识有所增强,但苦于不知如何锻炼而只好作罢。

  (二)影响因素

  1.学业负担影响体育锻炼

  有一半的学生认为学业负担重是影响自己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学生们说大学的课业负担较重,除了日常的课业学*,还要考一些国家证书,致使他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2.学校体育设施缺乏影响体育锻炼

  我校学生是如何看待我校的体育设施的,学校体育设施的实际情况是否限制了他们进行体育锻炼,通过调差得知,我校学生认为体育设施很好的只有2.6%,认为我校体育设施一般的占到调查总人数的53.8%,43.6%学生对我校的体育设施不满意。在这些对学校设施不满意的同学中,70%的学生认为这限制了他们进行体育锻炼。认为学校体育设施一般的学生中,也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这降低了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我校体育场地和设施限制了学生进行体育锻,学校体育锻炼场所的开放时间和开放程度也是影响学生进行利于锻炼的一个因素,在调查的学生中,5*%的学生对我校体育场所的开放程度不满意。以新建的学生活动中心为例,不仅开放的时间短,而且手续繁琐,每次都需要带干净的鞋子过去。这降低了很多学生进行锻炼的欲望。

  3.主观因素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是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71%的学生认为进行体育锻炼是有利于我们的学*和生活的,只有百分5%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我们的学*和生活没有影响。也只有12.8%的学生对自己的体能感到很满意,52.6%的学生认为自己现在的体育锻炼不如以前,综合来看,我校大学生认识到了进行体育锻炼的意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自己现在的`体育锻炼程度不如以前,并且有87.2%的学生对自己现在的体能情况不是很满意。那么大学生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进行体育锻炼的,在这一问题中我们提供了多个选项,我们可以从这里对我校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的心态有进一步的认识。

  根据调查结果可得出,我校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最重要原因是缓解压力,并非是我们所认为的强身健体,强身健体虽然也是我校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但与前者相比,要少14个百分点。排在第三位的重要因素是应付考试,娱乐和方便交流分列第四和第五。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校大学生虽然认识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也清楚自身体育锻炼的不足,但是却并没有因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即使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也是为了缓解压力和应付大学体育考试。

  4.客观因素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根据调查结果还可以分析出,许多客观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23.1%的学生认为是没有自己喜欢的项目,所以不喜欢体育锻炼。此外,缺少同伴和天气原因也是影响我校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影响我校学生体育锻炼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课余生活丰富。当今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十分丰富,有诸多的选择如逛街、购物、上网、打游戏、K歌、泡吧等等,体育锻炼相对于其它的休闲娱乐活动,显然不具备太多的优势和吸引力。

  四、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组织和引导,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

  大学生的体育观念正在逐步转变,终身体育思想得到加强,娱乐、休闲体育逐步取代竞技体育将成为高校体育的热点。学校应加强对课余体育活动的引导工作,运用体育传媒,推广、传播体育知识,创建浓郁的体育氛围,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关注程度,形成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声势,使体育锻炼成为人人享有、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社会活动。

  (二)完善体育资源配置,适应学生的项目要求

  体育资源是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保证。但我校在场地、器材的配置上还不是很完善,学生进行锻炼的场地只局限于操场和学生活动中心,没有其它场地,这使得很多学生因没有场地而无法进行锻炼。同时,学校体育场所的开放时间也很短,学校的公共器材也未对学生采取开放的形式,这使学生不能够充分地运用学校的体育资源。对于场地、器材,学校应通过良好的组织管理和精心的设计编排使之能被充分利用,组织起吸引力更强的课余体育锻炼。同时,学校也应继续加大体育的投入,扩大体育场地和器材规模,建设更多的同时适应男、女生运动的场地。充分发挥现有学校体育设施,吸引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有组织地免费开放体育场馆,为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提供方便。

  (三)体育教师要加强对*技能的传授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传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学*兴趣,提高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和锻炼身体的良好*惯,使每个学生至少掌握1—2种体育锻炼的方法,通过长期的锻炼增强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以至于终身受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氛围,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把教与学和谐统一起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建立起良好的感情,从而促进学生乐于投身于体育活动中,逐渐养成坚持课余体育活动的*惯。

  (四)建立奖励机制,定期奖励体育活动的先进

  集体与个人在全校开展体育活动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每年要定期举行,由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体育部、学生会联合组织评选工作。在此基础上,每年举行一次全校的先进班级与个人的表彰大会,除给予精神鼓励之外,适当给予一些物质奖励,奖励一些体育器材,如篮球、排球、足球等,促进大学生基层体育活动的开展。

  (五)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科学地进行课外体育锻炼

  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应当定期开展科学化体育锻炼的讲座,开展各种课外体育锻炼的咨询会,创办各类关于科学化体育锻炼的板报,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从身体、心理多个角度去了解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认识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

  生命在于运动,坚持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进健康,愉悦身心,而且可以预防疾病。鉴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我们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校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原因所在,并且结合实际提出提出一些具体化建议,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并且体育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希望新一代的大学生不仅是智慧的,更是健康的!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1世纪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大学生作为青少年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是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除了要求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外,还需良好的身体素质.但目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逐渐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体育锻炼作为一种运动休闲的健身手段,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运动兴趣和*惯,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而且还有助于陶冶情操,缓解学*压力,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的抗挫力。体育锻炼又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它将学校素质教育扩展,形成课内与课外的统一。对于培养*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我们查阅的资料,我们知道大学生一般都是*在教室、实验室、自*室,低头弯腰学*与工作的,长期处于这种姿势,又不参加身体锻炼,往往会引起各种疾病。如供血不足,神经衰弱,胸腔狭窄,肌肉软弱无力,心脏疾病便秘等。因此,大学生要经常参加身体锻炼,因为身体锻炼可以使心脏和胃肠都得到良好的锻炼,使大学生精力充沛,同时,身体锻炼还是一种积极性休息,脑细胞各有分工,进行身体锻炼时,管理肌肉活动的精神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而思考问题的神经细胞则处于抑制状态,得到很好的积极性休息。所以大学生更有必要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但是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如何呢?为了了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探究如何根据本校实际,改善并利用现有的资源,来调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我们小组决定对xxx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们对辽东学院学生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78份,其中男生29份,女生49份。问卷的有效率是97.5%。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次调查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主要用问卷调查法,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的形式是匿名的方式,这样可以合理的避免被调查者的主观偏见。同时也有利于运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对所收回问卷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文献检索法

  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为问卷结果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三、结果分析

  本文把调查内容分解为课余体育锻炼的参与率、频率、时间、项目、方式、场所、兴趣、价值取向、影响因素以及渡过余暇的活动方式等几个方面。在此,结合调研所取得的大量来自大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对本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作一分析。

  (一)存在问题

  1.体育锻炼意识薄弱

  在此次调查中,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调查我校学生是否进行体育锻炼时,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74%的学生不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女生,在被调查的49位女生中,有78%的人不进行体育锻炼,与男生相比要高出九个百分点。

  2.体育锻炼时间和频率明显不足

  我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明显不足,*一半的学生每周不锻炼或者锻炼少于一个小时。每周锻炼达7小时以上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2.6%,也就是说我校97.4%的学生*均每天锻炼不足一小时。这与《全民健身活动条例》中规定每天活动1小时的要求相差甚远,这说明我校大学生还未养成每天锻炼的好*惯,这反映了我校在学生体育锻炼方面严重不足。我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3.对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掌握甚少

  就表现男女生在选择锻炼项目时有着明显的差异,跑步在我校学生体育锻炼中占*半比例。跑步项目之外,男生多以球类项目为主,而乒乓球则是大多数女生的首选。为什么跑步在我校学生锻炼中有如此之高的比例。在涉及我校学生是否掌握一些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这一问题时,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坦承几乎没有任何体育锻炼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只有5.1%的同学认为自己掌握了较多的关于体育方面的知识与技巧。从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体育的锻炼方法和手段等知识了解甚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大程度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的体育课作为它用已不足为奇,因此,尽管学生进入大学后自主锻炼的意识有所增强,但苦于不知如何锻炼而只好作罢。

  (二)影响因素

  1.学业负担影响体育锻炼

  有一半的学生认为学业负担重是影响自己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学生们说大学的课业负担较重,除了日常的课业学*,还要考一些国家证书,致使他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2.学校体育设施缺乏影响体育锻炼

  我校学生是如何看待我校的体育设施的,学校体育设施的实际情况是否限制了他们进行体育锻炼,通过调差得知,我校学生认为体育设施很好的只有2.6%,认为我校体育设施一般的占到调查总人数的53.8%,43.6%学生对我校的体育设施不满意。在这些对学校设施不满意的同学中,70%的学生认为这限制了他们进行体育锻炼。认为学校体育设施一般的学生中,也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这降低了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我校体育场地和设施限制了学生进行体育锻,学校体育锻炼场所的开放时间和开放程度也是影响学生进行利于锻炼的一个因素,在调查的学生中,5*%的学生对我校体育场所的开放程度不满意。以新建的学生活动中心为例,不仅开放的时间短,而且手续繁琐,每次都需要带干净的鞋子过去。这降低了很多学生进行锻炼的欲望。

  3.主观因素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是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71%的学生认为进行体育锻炼是有利于我们的学*和生活的,只有百分5%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我们的学*和生活没有影响。也只有12.8%的学生对自己的体能感到很满意,52.6%的学生认为自己现在的体育锻炼不如以前,综合来看,我校大学生认识到了进行体育锻炼的意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自己现在的体育锻炼程度不如以前,并且有87.2%的学生对自己现在的体能情况不是很满意。那么大学生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进行体育锻炼的',在这一问题中我们提供了多个选项,我们可以从这里对我校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的心态有进一步的认识。

  根据调查结果可得出,我校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最重要原因是缓解压力,并非是我们所认为的强身健体,强身健体虽然也是我校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但与前者相比,要少14个百分点。排在第三位的重要因素是应付考试,娱乐和方便交流分列第四和第五。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校大学生虽然认识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也清楚自身体育锻炼的不足,但是却并没有因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即使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也是为了缓解压力和应付大学体育考试。

  4.客观因素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根据调查结果还可以分析出,许多客观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23.1%的学生认为是没有自己喜欢的项目,所以不喜欢体育锻炼。此外,缺少同伴和天气原因也是影响我校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影响我校学生体育锻炼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课余生活丰富。当今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十分丰富,有诸多的选择如逛街、购物、上网、打游戏、K歌、泡吧等等,体育锻炼相对于其它的休闲娱乐活动,显然不具备太多的优势和吸引力。

  四、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组织和引导,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

  大学生的体育观念正在逐步转变,终身体育思想得到加强,娱乐、休闲体育逐步取代竞技体育将成为高校体育的热点。学校应加强对课余体育活动的引导工作,运用体育传媒,推广、传播体育知识,创建浓郁的体育氛围,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关注程度,形成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声势,使体育锻炼成为人人享有、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社会活动。

  (二)完善体育资源配置,适应学生的项目要求

  体育资源是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保证。但我校在场地、器材的配置上还不是很完善,学生进行锻炼的场地只局限于操场和学生活动中心,没有其它场地,这使得很多学生因没有场地而无法进行锻炼。同时,学校体育场所的开放时间也很短,学校的公共器材也未对学生采取开放的形式,这使学生不能够充分地运用学校的体育资源。对于场地、器材,学校应通过良好的组织管理和精心的设计编排使之能被充分利用,组织起吸引力更强的课余体育锻炼。同时,学校也应继续加大体育的投入,扩大体育场地和器材规模,建设更多的同时适应男、女生运动的场地。充分发挥现有学校体育设施,吸引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有组织地免费开放体育场馆,为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提供方便。

  (三)体育教师要加强对*技能的传授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传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学*兴趣,提高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和锻炼身体的良好*惯,使每个学生至少掌握1—2种体育锻炼的方法,通过长期的锻炼增强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以至于终身受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氛围,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把教与学和谐统一起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建立起良好的感情,从而促进学生乐于投身于体育活动中,逐渐养成坚持课余体育活动的*惯。

  (四)建立奖励机制,定期奖励体育活动的先进

  集体与个人在全校开展体育活动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每年要定期举行,由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体育部、学生会联合组织评选工作。在此基础上,每年举行一次全校的先进班级与个人的表彰大会,除给予精神鼓励之外,适当给予一些物质奖励,奖励一些体育器材,如篮球、排球、足球等,促进大学生基层体育活动的开展。

  (五)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科学地进行课外体育锻炼

  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应当定期开展科学化体育锻炼的讲座,开展各种课外体育锻炼的咨询会,创办各类关于科学化体育锻炼的板报,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从身体、心理多个角度去了解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认识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

  生命在于运动,坚持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进健康,愉悦身心,而且可以预防疾病。鉴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我们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校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原因所在,并且结合实际提出提出一些具体化建议,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并且体育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希望新一代的大学生不仅是智慧的,更是健康的!

  一调查时间

  二调查地点

  三调查人员

  四调查目的

  通过对xx市田心社区的体育调查,从一个方面让同学更进一步的具体的深入的了解到社会体育的具体情况

  五调查方法

  访谈法——街道

  观察法——观察活动的情况(用手机拍下来了)

  六调查具体内容

  1街道办事处

  2每年社区体育有无规划

  3社区体育的金费来源

  调查的具体情况如下:

  1今天我们五人带着愉快的心情走进了从来都没有去过的田心社区调查社区体育,对于我们几个来说真的很成功!回来后我做了一些记录。

  首先我们去的是南车公司里准备取调查职工体育可是不能进去要什么介绍信,所以我们找到了杜鹃小区,来到这里我们和门卫很有礼貌的谈了我们的目的,说明了我们的身份,门卫让我们五个进去了第一关就这样过了,下面有我们调查的一些照片。这是我们找到了健身器材而且发现有人在锻炼,不过那个时候还很早,所以锻炼的人不是很多,但是我们想这些爷爷佬佬了解到一些东西。

  这里环境优美,来到这里心情愉快。

  他们在这里主要是玩玩这些器材因为这里主要是没有人进行指导!可看到的都是一些老人,我们了解到有没有中年人来搞锻炼,他们说中年人锻炼的很少,他们都去打麻将去了,但是有些一般是到工人文化宫那里在锻炼!《1》我们还向这位爷爷了解到他已经锻炼了十几年了,我问到你打打太极拳吗?他说,他以前打了十几年的太极拳太极剑,但是现在就没有怎么练了,主要是早上起来跑跑步啊,《2》李晓莉问到:你每天的锻炼时间?他回答道:1.5小时

  我们在这观察了很多的器材,还有一些小朋友也在玩,因为这里环境很好!

  第二个地方是电影院工人文化宫按照他们给我们的一些提示我们来到那个锻炼人数最多的社区田心。

  这里可是社区体育搞得很好的地方哦!

  这些人是刚刚打完羽毛球!

  可是这个时候还没有认出来搞锻炼啊,于是我们五个走进去了,发现了很多新的知识哦!

  乒乓球哈哈打得可真的不错啊1

  都是以小学的学生为主。

  我们还和他们打了一下!真的很了不起啊!

  有老师的指导,总共这里我观察到有四五个老师。

  这是什么了?这可是很多人喜欢的一项运动羽毛球场

  实在是饿了我们几个在一起吃了个快餐!

  接下来可是要去干事了哈哈我们这是已经七点了哈哈我们五个来到了可能是xx伴的最好的社区体育!

  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么多人

  我向教练问到的一些问题;她说1这里每天都会进行锻炼,(除了下雨)7:00~8:302每天都有人进行指导,3指导员是已经退休的老师

  4每一个星期都会有一个新的舞蹈,5收费是每人一年交二元

  6还有音箱和话筒7锻炼的人是男女老少都有

  舞蹈教的很好,我们问了一下学*的人都是兴趣很大的,他们说这些舞蹈既娱乐身心,又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可以交到好多的朋友。

  我们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而且相当的成功。现在终于可以回家了,好高兴,但是脚都好痛了,收获很大!!!

  七调查报告的结论:

  一社会体育的发展前景很好。

  二社区体育的功能从调查中也差不多都体现出来了,社区体育改善了具名的生活方式,使人朝着健康的生活方式发展。加强社会整合,增强社区凝聚力。

  三从锻炼的人群来看主体是老年人分析的原因是*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社区体育广大的群众基础。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约占74.3%

  四活动时间以早晚为主

  五活动的场所非正规化属地化

  六组织管理自主型与行政型相结合

  七但是这一次也有一些不足:就是到了健身俱乐部没有问他们的经费来源只是知道是私人办的还有就是时间问题和距离问题没有找到公园。

  一.调查目的

  为了解人们对体育锻炼的情况,加强人们对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强人们对体育健身的热情。

  二.调查对象

  体育学院部分教职工进行调查,共19人。男14人,女5人。

  三.调查方法

  本次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在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师办公室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共发放19份,回收19份,回收率100%(问卷附后)

  四.调查时间:20xx年6月29日-20xx年7月6日

  五.结果与分析

  1.运动种类

  分析:根据运动类型可看出无论是男教师是女教师对爬山和打羽毛球比较喜欢,女老师不太喜欢比较剧烈的运动,男教师对剧烈运动比较喜欢,而女教师喜欢能够健美的运动。

  2.运动时间

  五 . 分析:

  从运动时间可直接看出年年男教师运动30-60分钟时间段的人数在男教师中占大多数,说明每次运动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有益于身体健康。而女教师中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内和30-60分钟差不多。总体还是不错的能够达到总人数的79%。 3运动频率

  分析:根据运动频率可了解到每周运动1-3次的教师占大多数,而且一周内没有不运动的,说明都能够坚持锻炼。

  4.科学健身意识

  分析:从运动后是否有放松练*看出女教师对放松练*不重视,说明她们没有科学健身意识。而男教师一半一半。从整体上一大半教师没有科学健身意识。

  六.结论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得出多数人喜欢做无器械运动而且时间也比较长,每周运动的次数稳定比较具有系统性。科学健身意识比较欠缺,希望能够增强科学健身意识。由此说明大多数人心里都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和明白体育锻炼可以带来的好处。现应加强人们对体育锻炼意义的认识,提倡全民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七.体会

  在做问卷中缺乏严密性,有的问题问的不细。问卷中涉及到多选在数

  据统计与分析时有些混乱,初次写调查报告对格式不太了解。有待提高实践能力。

  社区体育工作的开展适应了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起到了活跃城市居民文化生活,建立安定团结、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使广大居民的体育意识得到增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得到改善,基层开展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得到提高,群众参与健身的热情日益高涨。

  1.呼和浩特市东苑小区简介


厌学调查报告 (菁华5篇)(扩展6)

——初中调查报告 (菁华5篇)

  一 调查目的

  在我进入工作岗位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我发现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数学学困生,影响了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 调查概况

  我利用课余时间,对我所工作学校的部分学困生进行了调查,因而对学困生有了较深的了解。

  三 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2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二 )调查方法

  通过与学生、老师的沟通交流以及家访的方式收集了很多有效资料。

  四 调查结果

  通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我找到了学困生形成的三个主要原因以及让学困生转化的六个主要对策。

  正文所谓“学困生”,我是这样界定的:其一智力正常,而学*效率低下,其二智力正常,但学*准备与学*任务不相适应,学*效果低下,持续困难状态的学生。学困生普遍存在于各个学校和班级,而我实*的班级学困生人数竟达到班上总人数的30%—40%。

  (一)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很多,在与学生,老师的交流中,特别是在家访的过程中,我发现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家庭,社会,个人方面。

  1、家庭方面

  我认为家庭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家庭关系的不和谐。这在我们班上特别严重,班上有超过20%的学生都遭遇过家庭变故,出现单亲、离婚、再婚、夫妻关系破裂等现象。这些都给学生的心里蒙上了很深的阴影,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全,以致于让他们产生厌学,目无纪律的情况;二是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父母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亲朋好友照顾,没有很好的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而孩子也疏于管理,性格上出现了一些偏差;三是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一部分家庭富裕的孩子,由于生活优越,家长有求必应,让孩子养成了自私、懒惰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惯,并且很多家长没在学生面前做好榜样,经常在孩子面前骂脏话、吸烟、喝酒,我们班有七八个孩子就是因为父母的坏榜样而染上了吸烟的坏毛病。

  2、社会方面

  社会方面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如网吧,媒体方面的侵蚀,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特别是网吧,部分学生因缺乏正确引导而不能正确看待和利用网络,他们一天沉迷于游戏或生活在一种不健康的网络小说或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二是由于受当前经济意识的影响,认为有真才实学不一定有用武之地,文盲照样挣大钱,调查结果显示这种错误观点在学生中占了*10%,而这种错误的观点与学校的教育存在相悖的一面,导致学*基础本来较差的学生对学*更加丧失了信心,从而在无聊和无为中虚度年华。

  3、个人方面

  个人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不正当的交友,他们经常三五成群,打架斗殴,不仅害了自己,也影响班集体的团结;二是有的学生身体素质本来就不好,三天两头的生病,因而严重影响了学*,这在女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三是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特别是像我们班的学生正处于初二,有些学生心思开始没有放在学*上,一上课就走神,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的听课效果。

  针对上述原因,我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总结出了一些让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二)、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困生学*的热情

  情感融洽的师生关系将会极大的调动学困生的学*热情。教师要主动地多与学困生接触,关心他们的学*、生活,诚恳地征求他们对教学的建议,经常问问:老师讲课会太快吗?听课有什么困难?作业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课内,教师要以敏锐的洞察力,观察学困生的情绪变化,迅速地通过自己的语言、手势、眼神传递出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这样师生之间的情感才会贴*,他们就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亲*感,由对教师的爱转化为对教师所教学科的爱,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效果。

  2、化枯燥为有趣,让学*成为一种乐趣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热情是做事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应善于结合课本内容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史或有趣的数学知识,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会了。

  3、创造机会,让学困生体会成功的乐趣

  人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潜力,但只有在意识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样学困生从学*获得的成功感,也可产生巨大的学*动力。与此相反,如果学*是失败,就会丧失信心,就会产生失败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适当难度的提问、板演、讨论和测试的机会,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的思考中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愉悦,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增强自信心。只有如此才能锻炼学困生的意志,才能让他获得经过自己努力所取得的成功的体验。实践表明: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动机,增强他们学生主动学*的信心。

  4、加强方法指导,让学困生学会学*

  有些学困生虽然有兴趣,也肯下功夫,但是他们的数学成绩却总是上不去。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数学学*策略,不会学*。加强学法指导首先要从学困生学法上的薄弱点和数学知识学*所需方法的矛盾处下手,有针对性地重点指导,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展开。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提高学困生“看、听、悟、敢、练”的能力。

  (1)、看“脉络”。学困生不爱看书,不会看书。要么从头到尾浏览一遍,要么一目十行,东翻翻、西瞧瞧。看书,是培养自主学*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引导他们通过“演练”掌握沿着某一思路看书的方法。如:本节知识与前后知识有什么联系?它们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教材的思路是怎样的?难点、疑点在哪里?并根据自己的*惯画上相应的标记。这样看书,就能帮助他们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学生有效地构建认知结构。

  (2)、听“门道”。有的学生讲,听课时好象都懂了,一到做练*又糊涂了。可见,学生听课客观存在会听和不会听的差别。怎样听?听老师如何展开思路,如何阐述道理,如何分析教材,如何进行总结。还要听同学发言,用别人的见解启发自己。听要专心,以免发生“断路”;边听边想,才能消化吸收。

  (3)、悟“道理”。学困生都有侥幸心理“反正不会问我”,所以对老师的提问不当回事;遇到难题,“这么难我怎么会呢?”要设法让他们明白“激思索果,就能出智慧”的道理。教师要通过典型的范例,引导他们在学*数学时,常思、多思、善思,思在知识转折点、思在问题疑难处、思在真理探求中。他们学*过程中做到了启思明理,就能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4)、敢“参与”。参与是人的一种本能,即便是学困生也不例外。但学困生往往怕自己表现不好,让同学笑话,不敢参与学*活动。课堂上给予学困生四优先:优先发言、优先板演、优先辅导、优先面批作业,这样就可以慢慢减轻心理障碍造成的不利影响,形成和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学*能力和交往能力。

  (5)、练“规律”。练*是手段不是目的。在练*后要引导他们学会抽出现象看本质,分辨差异找规律,以求达到“举一反三”、“执一绳百”的效果。

  5、善于激励,增强学困生的信心

  “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鼓励性评价对增强学困生自信心,提升学困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创设和谐课堂气氛尤为重要。课堂上,教师应时刻注意运用鼓励性评价方式,不断激励学生学*知识和深入探究的兴趣。对学困生的任何回答,教师都应细心处理,正确的回答及时肯定;不完整地甚至错误的答案,若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结论也要积极肯定;即便是一时答不出来,也应给予他们思考的时间。

  6、持之以恒,搞好学困生转化教育工作

  转化学困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开展这项工作,首先需要教师有忍心耐心,要打持久战,千万不可急躁粗暴。在转化学困生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对学困生做了许多工作,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转变却很慢,收效甚微。这时如果缺乏耐心,就会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容易泄气。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必须要先稳住自己的情绪,要明确: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量变是漫长的、曲折的,量变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引起质的飞跃。学困生的基础差、起步小、与优生的差距大,哪怕是点滴的成绩和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都要及时加以肯定。

  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有过照本宣科的无奈,有过突发奇想的惊喜,但更多的是一中彷徨和困惑,见过大多数老师像庖丁解牛一样的把每一篇课文肢解干净,然后做些课堂作业,批批基础训练,、完成了大小作文各八篇,间或发些东抄西摘来的试卷强化训练一下,勤劳点的老师还会吩咐学生买些现代文阅读、作文选打打牙祭,期末试一考,急于看看人均分,有人欢喜有人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有时也想过要穷则思变,浏览过汗牛充栋的文献,聆听过挂名专家口沫飞溅的空谈,真是不说我倒还明白,越说我越糊涂了,要么纠缠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要么天马行空,说些他自己也并不明白的话。而在我冥思苦想的孤独求索之中,也隐约瞥见东方丝丝曙光,初中语文教学,有四点还是值得三思一番。

  一、语文教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

  是呀,语文教学到底要教些什么东西给学生呢?三年一周期,要有总目标,每个学期要有阶段性目标,无论是哪一个版本,每册书大约有三十篇课文,这三十篇的编排大有讲究,古今并存,中外混杂,各类文体也都粉墨登场。但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课要一节一节的上,具体到每节课,按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要控制好三维,(就像一个妙龄少女,只要把三围搞的中规中矩,养眼问题就不大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价值观,每篇课文都是有点身份的人写的,多少有点含金量,要让学生通过学*课文,了解相关知识,包括字词句,课文介绍的内容、文体、作者、相关背景等等。在学*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读、说、听、写四种能力,让学生会默读、朗读、泛读、精读多种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捕捉文本信息,概括总结能力,教会学生怎么读文章,不同的文章怎么用不同的方法来读,会读会说还不够,还要会手写吾心,把耳闻目睹的,心中所想的在笔端下流淌下积案来,说简单点,就是读的方法,写的技巧。另外在解读文本时,要充分感悟文字的神奇,语言之美,在潜移默化中感悟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让肌肤和心灵得到*的熏陶,如果能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融合这三点,这课就没有白上。

  二、素质教育的理念如何在语文课堂中体现。

  素质教育核心的理念是创新和实践,但出新却不能出格,要紧紧把握语文学科的特性,在继承中变革,在变革中求新。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首先它是一门语言,是一种工具,学好它是为了交际,如果搞成哑巴语文,搞成会考试的工具,那就背离了学*的初衷,但它又不仅仅是工具,它还担负着人文熏陶的重任,让学生在一篇篇文章的诱导之下明白道理,规范行为,学会做人,感悟人生。而课本中每一篇文章都只是学*的载体,既要尊重它,借他山之石攻玉,又不能被它所束缚,老是围着它团团转,在它基础上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即语文,引进课外源头活水,拓宽学生知识面,阅读面。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师生*等、互动的教学新秩序,教师只能做引导者,做学*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成为学*的主体,激发其学*欲望,特别是要养成积极主动、自主学*的好*惯,劳逸结合,学会预*复*,当日任务当日毕,认真独立思考,不做假做业。教师在讲解时,要高屋建瓴,拨云见日,要有师讲生听升华到生学师点拨的境界,对课文分析要着眼整体,就像写意泼墨,而不是工笔细描,精耕细作,力争做到好读书,不求甚解,而不是求甚解,不好读书。在课堂中要控制课堂气氛,既要生动活泼,又要严肃紧张,一潭死水沉闷乏味当然不好,欢声笑语喧哗吵闹更是糟糕。要求活而不乱,不能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三、不同文体课文的授课方式。

  在具体分析每篇课文时,无论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还是电脑课件晃大腿,教学流程都是八九不离十,一般分为四大版块:1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是自学感知,整体把握,三是合作交流,解读探究,4是总结反思,拓展延伸。但同中有异,不同文体,教学侧重点,授课方式还是有所区别的,按初中生所接触到的课文,可以作如下分类:记叙文(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特征和事情的道理),议论文(立论文,驳论文,读后感),散文,现代诗歌,小说,寓言童话,古文,另外在课型上还有复*课,作文指导课,口语交际,综合性学*。在写教学设计时,要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要吃透教材,切合学生,变换教法,每节课上完后,要养成教学反思*惯,总结得与失。

  四、要设计形式多样的训练作业,切实加强课后督查。

  光靠课堂四十五分钟,课后就成了耳边风,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语文的,要设计优质高效的作业来复*巩固所学的内容,可按排大小作文、周记、课堂作业、基础训练作为基本作业,学有余力的可根据学生自愿按排强化作业(阅读和写作),作业这一块要求做到八个字:按时按量,独立认真。坚决打击假作业,即抄作业(抄答案书,抄其他同学的)和糊作业(不动脑筋,偷工减料),对于拖拉作业,不交作业者要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要适当惩戒,不可姑息养奸。对于课外时间要进行评估,合理安排可,课外指导扩大阅读量,主要选些文质兼美的短文,对优秀的文章要背诵一些,培养语感,让学生互查,教师定期抽查,考试每月至少一次,每次考三试后要做好总结工作,让学生写小结反思。总之,要通过训练和督查,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俗话说:教学有方,教无定法,但万变不离其宗,多读多写多背是必不可少的,语文学科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要与时俱进,因势利导,虚心学*,教学相长,让课堂富有诗意,让课堂充满韵味,要做教书先生,不做搬书工匠。

  居家过日子,这是再基本不过的了。只有吃住不愁,人们才有可能去干事业。随着生活水*与消费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小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业管理方式就是在这种趋势的催化下诞生的。对于这种新生的小区管理方式,人们褒贬不一,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对此,我们进行了关于物业管理方面的社会调查,现将调查成果与结论报告如下:

  一、物业管理的性质:

  物业管理与传统的小区管理方式(如家委会)相比有很大的区别。首先,物业管理公司是一个企业,自然是以营利为目的,所以所提供的服务是有偿的。

  而家委会只是一个组织,是*的一个部门,是非盈利性的;其次,由于物业公司是一个企业,所以有权力,也有义务为业主提供有偿的服务,而家委会却没有这样的义务。由上述区别中我们发现:由于物业管理是有偿性服务,那么其总体服务水*一定在无偿服务之上,也就是说,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更加专业、更加周到。

  二、物业公司对小区的建设:

  为了使业主能够对自己提供的服务满意,物业公司都在积极地做实事,小区建设就是最好的例子。以我们调查的世纪城小区为例,物业公司已为业主提供了体育器材等设施,并计划提供更多文体、商业类设施,大大方便了住户。也正是因为物业公司做出的努力,使得相当一部分住户逐渐接受了这种新生的小区管理方式。

  三、未来的发展空间:

  由于物业时新兴事物,所以有些细节问题还不是很清楚,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冲突屡有发生。但纵然是这样,物业管理业凭借着齐专业的服务赢得了大多数人的青睐。

  可以相信,随着法律条文的完善与管理、服务项目的增加,物业管理市场将会更加规范,住户也会获得更大的利益。到那时人们的居家生活将会更加舒适,让我们翘首以待吧!

  一、基础豆芽培育以及资料查找

  资料查找:

  关于豆芽的生长原理

  首先,黄豆在萌发到产生第一片幼叶之前没有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因为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黄豆种子无含叶绿体的细胞,只有叶片或植物幼嫩的绿色的茎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存在叶绿素,故有叶绿体存在的细胞是绿色的)

  第二,第一片幼叶产生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同时还有呼吸作用(如果是我们吃的黄豆芽的话,没有这个阶段,黄豆芽白色的,我们吃的部分是伸长的胚轴)

  以上是大概过程,下面详细说一下,黄豆萌发过程的变化:

  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逐渐增强,将贮存在子叶或胚乳里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的胚芽,胚轴,胚根(此时,种子中的营养物质是逐步减少的,但是豆芽重量比黄豆重量增加了,增加的部分主要是黄豆吸收水的重量)。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芽形成茎和叶,胚轴形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同样是食用豆芽的话,胚芽还没有形成茎和叶)。

  如果是自然界中,胚芽形成茎和叶后,便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这样有机物的含量又逐渐升高,同时植物体也在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植物体需要的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实验记录:先将豆子放在水中浸泡24小时后捞起放入20至30度的温水中20分钟,捞起稍滤一下水分,放在干净的盆或其它容器内,表面用在水中浸湿的干净毛巾盖上,放在温度约15至25度的地方,毛巾水分不足时再浸水,等一天后将水倒掉,黄豆变大了,把黄豆放进一个碗里,盖上一块湿布。开始的豆子很小很硬, 第二天豆子就变大了, 皮业泡开了。

  X月X日,黄豆长出根来了,选定一颗黄豆,每天在下午5时30分的时候测量根的长度,并记录下来。第一天黄豆的根长出7毫米,第二天长到15毫米,第三天长到30毫米,第四天长到60毫米,第五天我发现黄豆的根两旁长出许许多多细细的根须,又长到110毫米,第六天长到了115毫米,我发现黄豆的生长速度变慢了,第七天才长到120毫米,我看见黄豆经过7天终于长出了两片嫩嫩绿绿的芽。

  二、探究洗衣粉对于豆芽生长的影响

  黄豆在不同浓度的洗衣粉溶液中的生长情况

  洗衣粉含量:0%、0.5%、1%、2.5%、5%。

  每日观察:

  第一天:黄豆迅速吸水胀大,大小约为原来2倍。

  第二天:无明显变化。

  第三天:0%的胚芽变大,2.5%和5%的黄豆上出现些许黑色斑点。

  第四天:0%胚芽变大,0.5%和1%颜色变深一些,2.5%和5%的部分黄豆黑色斑点增多。

  第五天:2.5%和5%的黄豆上出现大量黑色斑点,其余基本无变化。

  第六天:0%的黄豆发芽,其余基本无变化。

  第七天:豆芽长高些许,其余基本无变化。

  资料整理:

  反思:在此次实验中,我出现了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如实施方案完成得有些拖沓;实验前的准备也有些磨蹭;未考虑到豆芽生长的气温问题,导致部分黄豆未发芽;种黄豆非要等到最后才急急种下,导致没有更多的时间观察现象或者重做。当然,在这次活动中,我的分工与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也能自己动手完成一项实验(虽然这个实验有些简单)。研究性学*,对我来说又是一次磨练。

  三、探究盐水对于豆芽生长的影响

  寒假一天的下午,我们两人在家中一起做了关于黄豆生长环境的实验。在实验之前,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器材。

  我们配置了10%的盐水,5%的盐水,和清水。经过亲身经历,我们才发现配好试液需要耐心和精准的测量。这期间也发生了很多意外,但最终还是成功配置了三种浓度的溶液。当豆子放入浓度为10%的盐水后,立马开始变大,之后出现了皱皮。其他两试管中的豆子也是如此,但是反应不如浓度为10%的盐水明显。

  第二天,发现三个试管内的豆子表皮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大,但是都不明显。下午再观察,便发现豆子已经越涨越大,几乎要要涨破试管的样子。过了一两天天左右,发现豆子长出了根须,根须淡黄中透着点青色。又过了几天,外壳已大部分脱落了,根须也越长越长,豆芽已基本成型,而在盐水中的明显生长较缓慢。

  四、探究葡萄糖对于豆芽生长的影响

  黄豆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的生长情况

  葡萄糖含量:0%、2.5%、5%、10%

  每日观察:

  第一天:黄豆迅速吸水胀大,大小约为原来2倍。

  第二天:无明显变化。

  第三天:胚芽变大,部分豆芽开始褪去外部的种皮

  第四天:浸泡在10%及5%葡萄糖溶液中的黄豆部分出现黑色斑点。

  第五天:大部分黄豆发芽。浸泡在10%及5%葡萄糖溶液中的黄豆黑色斑点增多。其余两种溶液中有小部分黄豆出现黑色斑点。


厌学调查报告 (菁华5篇)(扩展7)

——恋爱调查报告 (菁华5篇)

  一、 引言

  在 21 世纪,当代青少年的恋爱观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处于大学时期的我们,对恋爱都 充满着憧憬.但由于计划生育的政策,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保护下,对于恋 爱还没有十分确切的认识.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由于恋爱而引起的风波.我们不禁疑惑起 来:青少年是否应该在学*期间谈恋爱.由于通信的发展日新月异,当代青少年都接受了不少西方的思想,使青少年对恋爱的目的、标准、看法都出现扭曲.我们又质问:这是青少年 应该做的事吗?尤其是我们这样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几年前某某人一句:“没有恋爱的 大学是不完整的。”便成了诸大学生的座右铭,以用来躬行。因此放眼一望,更 是鸳鸯无数,羡煞了那些考不进或还未考进的年轻人。毕竟,从小到大恋爱第一 次不被学校喝止,对当事人而言总是兴奋的。为此,抱着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索,我们小组团队做了小小调查,数据不 一定有代表性,只代表一地一时的存在情况。我们以南方翻译学院在校学生主体,进行了调查。 此后我们进行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由于条件的限制,可能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 误差和缺陷,请谅解。 调查对象:随机问卷在校青少年 调查内容:此次调查发出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下几个方面:1,恋爱的原因;2,选择 恋人的标准; 对恋爱的看法; 恋爱产生的影响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3,(问卷详见附件)。通过对收回的155份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一系列的结果(问卷详见附件)

  二、 研究方法

  (一)对象: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学生

  (二)时间:20**年**月5——9日

  (三)途径:问卷调查

  (四)具体实施方法:

  为了此次调研的广泛性,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做了对本科和专科学生的问卷抽样调查。问卷总数为五十份,其中大专科占 30%,本科生占 70%。

  三、现状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恋爱观问卷调查,并结合实际,我进行总结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关于大学生恋观的特点及原因。

  1、爱情至上,有些同学把爱情放在认识的第一位,认为“没有爱情,活着就没有啥意思”。在恋爱过程中往往产生很多的消极影响,有的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成绩下降,有的只有“两人”世界,脱离集体,有的影响了正常的同学交往。一旦失恋以后就认为从此生活没有了意义,学*没有了动力。

  2、相互攀比。看到别人成双成对,自己心里难以*衡,于是随大流也追求异性,从此而产生某种心里的满足感以极大地满足自己的虚荣。

  3、相互炫耀。有些大学生在择偶的时候非常注重对方的外表的。认为相貌好才能在朋友中炫耀,和对方在一起的时候才会觉得自己脸上有光彩。这虚荣心的诱使导致对恋爱观理解的扭曲,盲目追求外表。

  4、注意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现代大学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寻求刺激,为了充实课余生活,排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这种行为实质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了爱的责任。

  5、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淡化。随着时代发展,当今大学生恋爱观念日益开放,传统道德逐渐淡化。对性行为抱不严肃的态度,认为这是“个人自由”可以不受干涉,随心所欲。

  6、爱情承受能力较弱,有的失去信心,放弃对爱情的追求。

  四、对比分析

  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由于受到国外的“性自由”、“性开放”的影响,*青少年心理成熟的阶段逐渐提前,但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使得许多不健康、不成熟的恋爱观念产生。这种不健康、不成熟的恋爱观念将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心理、生理的成长;而且将影响国家对新世纪青少年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如 同一个小型社会, 血气方刚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网络的不健康信息、 社会的不良风气,使得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误区,当代大学生的新 型恋爱观也油然而生。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属于思想意识形态成熟的关键时期。二十多岁的大学生正处在花季年龄,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向往,追求人生 的美丽时刻,希望去了解异性并得到异性的关注。实际上,早在中学时期,青年们就产生了对异性向往了。

  五、原因分析及建议

  (一)主要原因

  1. 独生子女的孤傲、任性的性格:现在的青少年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宠 爱下长大,养成了孤傲任性的性格。开始恋爱的他们,毫无疑问会用从小到大养成的脾 气来与对方交往,在思想上只要求对方付出,不懂得奉献;在行为上只会索取,不会互 助。因此因为一句话而大打出手、提出分手的比比皆是。

  2. 环境的影响。如今最主要的是网络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上存在的大量消 极的信息,对于那些辨别力不高,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青少年们的影响是很大的, 它们侵害着性心理和性生理逐渐成熟的青少年们,使他们的心里逐渐形成了一种性开放、性自由的不当思想。其次是周边环境的影响。当自己的同学、朋友逐渐找到了自己 的爱情,而自己仍然是孤身一人,为了追求时髦,同宿舍的同学们都找到了异性朋友, 自己也要找一个,哪怕是随便接受一个人的表白,反正毕业的时候就分手。如此一来就 养成对爱情不负责任的行为。

  3.爱情与学业孰轻孰重:青少年在面对爱情和学业的时候,往往是把爱情放在首位的,不认为两者会有冲突。青少年在主观上认为恋爱与学*没有关系,两者互不影响。但从社会这方面的事件来看却恰恰相反,很多人就是因为沉迷于恋爱不能自拔而自毁前程的

  (二)对大学生自身树立正确恋爱观的意见和建议

  1、要正确对待恋爱。正确处理好恋爱、学业、事业三者之间的关系。

  2、要培养爱的能力。

  (1)迎接爱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就要敢于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能够承受求爱拒绝的心理困扰。

  (2)拒绝爱的能力。对于自己不愿意接受或认为不值得接受的爱情应有勇气拒绝。

  3、要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1)正视现实,敢于面对失恋。

  (2)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这样作有助于你理解对方终止爱情的原因,有助于你接受失恋这一痛苦的现实并及早走出失恋的阴影。

  (3)感情宣泄。不要过分地隐藏或压抑失恋带来的痛苦,要找适当的方式进行宣泄。

  (4)情境转移。失恋后之所以难以摆脱恋情的困扰,就要换一个崭新的环境,暂时离开曾经熟悉的环境。

  4、端正恋爱动机。恋爱是未来寻找志同道合、白头偕老的终身伴侣,而不是为了安慰解闷,寻找刺激,更不是单纯为了性的满足。恋爱动机的好坏,直接关系的恋爱的成功与否。

  (三)对于学校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大学生健康、科学的性知识教育。大学生还处在人生的过度阶段,虽然接受了十多年的教育,但涉及性教育的方面还很少,对于异性也还只处于一种羡慕和向往阶段,很多知识还是蒙蒙隆隆的,并不是十分了解。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的特点是年轻、精力充沛、思想活跃。而且大学生各方面还不是很定型,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势在必行的。

  3、加强学生成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学生恋爱与否和学生的理想、事业心紧密联系。我们要引导学生追求事业、理想和前途,使其认识到爱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是人生的全部,因此不能只顾儿女情长,荒废学业很前途。

  爱情是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一直是大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适当的爱情我们相信可以促进双方的学业,但我们要说的不要过度的沉溺在爱情的河流中,不要在热恋中迷失自己的前进方向,毕竟大学生活是我们学*专业技能的黄金时期,是决定我们未来方向的关键阶段,不能为了一时的快乐而把一生的幸福都抛弃了。对于爱情我们要始终保持一种*稳心,不能为了一时的不快,而做出令自身、对方、家人和社会伤心欲绝的行为。

  爱情是永恒的话题,人们不惜用最美丽的语言来描绘爱情的永恒和不朽,认为爱情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激励、情绪上的欢愉、生活上的充实,没有爱情的人生是苍白的、消沉的,

  甚至是没有意义的。也有人由于看到他人的不幸或自己经历过不幸,对爱情持悲观的态度,认为美好的爱情只是文艺作品中的演绎,而生活中的爱情带给人更多的是痛苦而不是欢愉。

  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业的感情。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

  恋爱能发生在任何时候,恋爱不只是大学里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我们的调查问卷第一个问题里:“你有谈过恋爱吗?”回答 “有”的人达到了43%,很明显,这个虽然没有过50%,但是,出于*“男多女少”的这一社会现状,说明了43%这个比例已经非常高了。而在我们对于有没有谈过恋爱这个问题的后续个问题里“如果有,那是在什么时候谈的”,选“大学”的竟然高达87%,而且,在没谈过恋爱的人群里说想谈恋爱的也很令人吃惊的达到了93%,当然,这个数是不能概括一切,可是这个数已经可以反映了许多问题了,说明了大学里谈恋爱这个现象已经是普遍存在的了。就谈恋爱正确不正确这个问题不是我们研究的范围,暂不讨论,可是基于以上统计的数我们已经可以对大学恋爱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了。

  经过了我们学*研究小组的讨论以及网上调查了解,大学恋爱主要存在2个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

  1.大学生谈恋爱的益处

  2.大学生谈恋爱的弊端

  所以,我们就以上两个方面着重进行讨论与分析。

  一.大学生谈恋爱的益处

  ① 增加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

  在恋爱的过程中,少不了甜言蜜语的滋润,而在确认一段爱情之前,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自信,在拥有自信的前提下,对心仪的女孩子进行追求。并且在和异**流的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的交际能力与语言表达。

  要有效地提高社交能力、可循两方面入手,一是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一是提高对其他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所谓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即为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人如果能够对情境间的细微不同之处加以区分,往往更能掌握社交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合宜的行为,以适应不同性质、千变万化的环境。而洞察别人的心理状态也是社交能力重要的一环。一些人看到别人的行为时,不尝试去了解对方做事时的处境和感受,便马上从别人的行为去判断对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重判断而轻了解的取向,是社交能力发展的一大障碍。但是本人在谈恋爱的过程中,发现这两点关键都可以充分的锻炼,因为女孩子是世界上最难以琢磨的动物。

  ③ 可以从中学会关心别人

  俗话说,女孩子天生就是要被呵护的,那么,如果当某个女孩子是你的女朋友时,你还不更加的对她进行呵护吗?这一点我们无需过多进行议论。

  ④ 了解多一些有关情感的事,有的也可以从中得到锻炼,不至于以后过多的感情用事

  感情是双方面的,连上帝都不可能单手拍掌,谈恋爱,首先就是一个过程,无论结果如何,都起码经历过了,因为,谈恋爱绝对能对人进行锻炼。

  二.大学生谈恋爱的弊端

  ① 过分的沉溺于恋爱,荒废学业,会失去自我,失去人生目标

  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有一个很简单的案例:一名大学生正在上课,突然间手机响了,然后就不顾正在上课匆忙的和老师请假要求离校。后来才知道,他女朋友要他陪了,他必须得去陪他女朋友。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这名男生已经沉溺于恋爱之中而荒废了学业了。

  ② 浪费时间浪费钱财

  和女朋友一起,总不能天天只散步吧?因此,谈恋爱在物质方面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而且又是必须的。

  ③ 和朋友在一块的时间太少

  这里我们有一句很形象也挺幽默的谚语:有了媳妇忘了娘。连娘都忘了,那还有什么不能忘呢?虽然这只是少部分人的思想,但是这一现象绝对存在。

  ④ 没有足够的经验,可能有错觉,很容易受伤,不好受,影响心情

  俗话说:恋爱能享尽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样样皆有。有甜,就必有苦,所以,只要有恋爱就必然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啦!

  【总结】

  在经过以上对恋爱的益处与弊端的分析之后,我们已经可以对大学生恋爱进行一个客观的总结了。

  当代大学生对于爱情,从总体上看是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的,能够正确地处理学*、恋爱和人生的态度等关系,以及恋爱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诸如恋人之间的误会、失恋等。大学生对爱情应该持慎重的态度,避免在恋爱问题上把握和处理失当。我们应该客观的吸取恋爱中的益处与避免恋爱中的弊端。

  小组成员:

  女:xx

  男:xx

  调查时间: xx年11月19日


厌学调查报告 (菁华5篇)(扩展8)

——打工调查报告 (菁华5篇)

  炎炎夏日,烈日当头,一年一度的暑假生活来临了。暑假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放松身心,提高自身修养的大好时机。然而走进高校校园,触目皆是的各种招聘广告无疑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点已成为明日黄花之际,当代大学生不再囿于象牙塔内狭小的空间,总想探出头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走出象牙塔去接触社会,来增长社会经验已成为了一个必然趋势。

  打工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得很好途径,甚至在校园内成为潮流。据调查:有半数以上的学生有过打工的经历或打算。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经济大潮冲击下的观念变化。观念的改变带来的各种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

  大学生打工是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也是勤工俭学的有效途径。找份兼职工作利用课余时间打打工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有积极意义。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也从实践中学*经验,得到锻炼,增加毕业时求职简历的厚度和“含金量”。

  许多高校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将书本知识和社会经验结合起来。况且现在不少用人单位以“以工作经验xx年以上”为条件。让许多优秀毕业生望而却步。

  于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打工观念正在逐渐改变——他们迟早都要就业。他们认为:在求学阶段就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在将来的求职简历中添加闪亮的几笔。

  调查时间:

  7月10日——7月31日

  调查小组成员:

  云(09级应用化学)

  麻敏敏(09级化学一班)

  李悦(09级化学一班)

  王*(09级化学一班)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参加哪些兼职活动,兼职情况,寻找兼职的途径,从事兼职的类型及希望的薪水,兼职中遇到的问题,兼职所得收入的用途,打工受骗问题等进行展开。

  调查对象:

  河北师大暑假做兼职的学生。

  通过调查发现有80%的同学做家教,这这其中有50%是*时一直做,另50%是期末考试结束后开始的。其余20%做促销,发发传单,餐饮服务(钟点工,送餐员,洗碗工)其中薪水高低不等。家教一般是小学15元/时,初一、二是20元/时,初三是25元/时,高一、二是30元/时,高三是35元/时。待遇还算可以,70%~80%的同学希望:促销50元/天,钟点工10元/时。

  寻找途径:

  有50%的学生是通过学校的勤助中心面试找的暑假兼职,有5%是同学或朋友介绍的,有25%是从网上上找的,另外20%是通过中介找的。

  兼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工作中同学们遇到了下列困难:

  1.工资拖欠问题

  2.交际问题。一些内向的学生不能与顾问或领导有效的沟通。

  3.做事不能按质按量完成。

  4.缺乏社会经验,工作过程终于大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5.太在意自己的面子问题6.某些劳动耗体力太大7.对社会上的一些做法、现象不理解、不接受、不适应社会的风气8.打工的时间与休息时间分配不合理,体力、精力支撑不了。

  兼职所得收入的用途:

  60%的同学将兼职收入作为生活费,以减免家里经济负担;23%的同学将其作为额外的零花钱;5%的同学将其作为恋爱开支;12%的同学将其积累作为长久使用(考研、旅游等)

  兼职中的受骗问题:

  1)中介诈骗:

  有些非法的中介机构抓住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同时挣钱心切的心理,收取高额的中介费却不履行合同,不及时为大学生们找到合适的工作。等到他们“找到”了,早就开学了,学生也不能工作了,中介费算是白交。

  我们河北师大也有这样的受害者。xx通过广告找到了一家“家教中心”要求找一份家教工作,交了90元中介费,然而久等之后家教仍然没有着落。据了解该家教中心开始一段时间一直不给她介绍家教,后来介绍了一个成年,该男子33岁未婚,要找一名23~28岁的大学生做女朋友。这关系到她的安全问题。她拒绝了。后来那家教中心再也没有消息了。该同学要求退钱对方却说已经给你介绍了,是你自己不做的。

  2)收押金:

  有些促销单位有赠品,让应聘者交一定的押金。许诺工作结束后退还,然而工作结束后大学生只得到了工资,却不见押金。用人单位的解释是你领的赠品现在不够数量了,你的押金用来做赔偿。

  3)有些兼职是用人单位利用销售人员的名义让应聘者去哄骗他人,用高回扣诱惑大学生,使得他们不惜欺骗自己的同学,朋友而挣得一些“工资”。

  4)扣工资

  一些同学被个人企业雇佣个,本来降耗工作结束后立即结工资,但雇主往往在快要付工资是找个借口将学生打发掉,或或者找个理由扣工资。王某是一名大二学生,在某饮料公司做促销员。原定工资是日薪50元,再加提成。但结束了半个月打工之后,公公司却说他的业绩不突出没有提成,这也就算了,还说公司现在不是发工资的时间,等国半月二十天后会把钱打到相应得银行卡上。该同学每天辛苦挣“钱”最后却工资分文未发。一位同学在一家英语辅导班做发单员。每天10元底薪若能联系来一位学生家长提成6元。该同学每天辛苦给该辅导班做宣传。最后辅导班的负责人却说:“你联系得来的家长都是无效信息,没有提成,你只能得到基本工资。”数额自然远远低于原来的口头协议。

  5)网上欺骗

  有些小型企业在网上发布信息i,要求应聘者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将一些信息发送给他们,然而当大学生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及对企业的创新想法发过去时,公司却说不能被采用,其实他们已经免费获得了并利用了学生们的有效信息资源。

  某某女大学生在网上看到一名高三学生要找家教。要求:有自己的高考经验,能快速提分,并提供一份电子版的学*计划。该女学生经自己精心准备的学*计划和积累多年的学*方法和经验都整理成文章发过去,结果却没收到那家长的面试通知。后来听说也有很多同学发过自己的学*计划都没有结果。

  6)有些女生第一次家教去见家长,安全方面出现了问题。

  有很多女生的防范意识比较差,在应聘家教时,第一次约好和家长见面时,不加考虑就去会见,有时会遇到危险。

  据一位老师说,以为示范学校的女大学生成绩一直很优秀但家境不是特别富裕。再一次不经意间找到了一份家教,约好晚上见孩子家长,后来家长说:“晚上不安全,而而且第一次去也不认识路,我开车来接你吧!”当时那位大学生从内心感激家长,还告诉同学“城市的人真的不错。”结果同学们只看到她被“接”走了,却没见她回来,后来了联系不上她,不知她发生了什么事。

  光怪陆离,形形色色的社会完全不同与大学校园的单纯与唯美。所以对于那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而言,打工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轻而易举。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往往打工不成反而上当受骗;时间分配的不好还会造成学业耽误。这些都是大学生打工极易走入的误区。

  各种兼职所处的现状:

  1.家教:*年来随着学生减负工作的进行,素质教育进入中小学课堂,以及高中、大大学入学率的提高,学学生是否放缓了请家教的步伐呢?事实表明这一现象并没有随教改的实施而有所改变。

  调查显示在非毕业班中聘请家教的学生数量适量,但到了毕业班后,人数急剧增加,说明到了“紧急”关头学生还是会想到聘请家教来增加中、高考的保险系数。多年应试教育已使学生条件反射似地将好成绩与请家教划上了等号。几乎所有学生聘请家教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成绩,认为请家教对成绩有帮助的学生占到了*90%。

  学生聘请家教还是非常有针对性的。60%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薄弱学科找相应的家教。由于高考分数分配比例的原因,部分学生选择补*语、数、外三门重要科目,随后针对自己偏弱的课程在聘请相应的家教。

  聘请家教的途径,40%的学生通过亲友介绍,25%的学生通过家教中心找,20%的学生通过同学的口耳相传来寻找。舆论的力量是大的。许多家长就是通过同事、亲友的介绍来为孩子确定家教的,同学之间也会相传那些家教水*高。

  聘请谁来做家教?在职老师受到极大青睐,有*一半的学生选择了他们只因为这些教师不仅优秀而且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考纲又烂熟于胸,对毕业班的学生特别有帮助;有*20%的学生选择自己的任课老师主要是经常相处,对自己十分了解辅导是有针对性;有30%的学生选择大学生主要是看中高考经验及相仿的年龄,在沟通上较容易。

  2.其他兼职:广告宣传正在蓬勃发展,各大企业为了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开始投入大笔的广告费用,加强对企业品牌的宣传。除了电视台等各种媒体广告,街头、车站等站牌海报外,还包括新产品推出时的商场、街头、超市等地的宣传促销(包括广告传单、优惠券派送等)企业对这部分广告宣传人员的需求量很大,而且这类工作临时性强,一般集中在节假日,且企业希望尽可能的降低这部分的成本,又能出色的完成工作。因此这就给大学生创造了兼职机会。

  大学生做兼职的理由:

  一:“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这一说法可以说是深入大学生的心理。强调自主自立,尤其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学子们不愿把学*费用和日常消费这笔巨大的开支让父母全部承担,于是选择兼职就成为大学生解决庞大开支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锻锻炼自我”当前大学生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就业。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选择。为此大学生们将锻炼自己的空间不仅仅局限在校园内而且投身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调查结果显示为了锻炼自己能力得占42%,而大四的学生有50%的人做兼职是为了锻炼能力获得社会经验。

  三:“实现自我价值”在大学,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拥有中学尖子生时代的“荣耀”和“辉煌”,自我价值的失落是普遍存在与大学生中的一种彷徨而苦闷的心理。为此一部分大学生另辟蹊径选择了兼职道路,企图在这一领域中重新寻回那份“自我感觉”。四:有的同学只是好奇,见别的同学做兼职做得很“红火”自己也要试一下。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