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读后感 (菁华5篇)

首页 / 读后感 / | 2022-10-03 00:00:00 读后感

《等待戈多》读后感1

  哭着,笑着,恐惧着,担心着,喜悦着,我们接*了高三,走进了高三,走过了高三,远离了高三。

  (一)酸

  高三总是少不了考试的照顾,各种各样的,早读测验、周练、随堂测、月考、期中期末考、一模二模……所谓一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

  我们说不在意小考,但当我们和别人一样的努力,却在一次次的测验中比别人少了几十分。即使我们对自己说卷子出的不好、老师判卷不公*来聊以自我安慰,却仍然挡不住内心的辛酸。由于考试太频繁,我们很快就忘记了一次考试带来的不快,投入了接下来的学*当中。

  一次次小小的辛酸的积淀,最终铸就了一次狂风暴雨。

  期中期末考,关系到是否有机会参加自主招生的时候,一模二模,关系到可以有胆量报什么样的大学的时候,却仍然是令人辛酸的失利。知道成绩的`那天,我们强忍着委屈听下了一堂堂的讲评课。直到回到家,汪洋般的泪水终于决堤,哭红了双眼。

  酸过后的味道,就像是柠檬汁通过食道滑入胃里一样,不见了。

  (二)甜

  记得刚上高三没多久,有个学姐曾对我们说过不要害怕高三,别人能安然度过的,我们也没有问题。

  现在想来,的确如此。

  早在高二的时候,就曾一度质疑过高三人脸上的笑颜,似乎繁重的学业并不能使他们丧失快乐,甚至,他们的笑容比我们的更频繁。

  我们这一个年级中绝大多数人都能度过高三这人生中第一道坎儿。高三很残酷,但它不仅不能消磨人的意志,相反,它使人更成熟、更坚强。高中三年,只有高三才是一次真正的蜕变。没有人会怨恨经历过的苦痛,因为它最终都会化作甘甜,丝丝入口,沁人心脾。

  所以我们会笑,为充实的每一天而笑,为一点点的进步而笑,为好成绩而笑,为被老师夸赞而笑,为同学间与日俱增的默契而笑,为化茧成蝶的自己而笑。笑得灿烂,笑得洒脱,笑得明媚,笑得天真,笑得无瑕。

  时光荏苒,过去后,回首走过的路,铺满糖果,只剩甘甜。

  (三)苦

  还记得暑假补课的时候空前炎热,全校唯一有空调的楼装修,更要命的是,我们的补课教室的空调一直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影响上课不得不关掉,于是我们被迫一边扇扇子一边度过了难熬的补课时光。

  汗顺着脸颊一滴滴地留下,有人中暑,虽然大家嘴上都在抱怨,但没有一个人缺*。

  那个时候,大家都已做好了准备迎接这俗称苦的一年。我们也都心里有数补课只是苦的开头而已。

  最*整理书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做了那么多的事,仅仅在一年里,不禁惊叹起自己的耐力和韧性。每个高三人都是这样的吧,一遍遍的改作文,一道道的攻破难题,一次次的背密密麻麻的白纸黑字。练*册课本笔记本改错本卷子堆成山,签字笔圆珠笔铅笔一根根的用完。

  艺术节合唱节体育节科技节,在外面哄闹的欢声笑语的映衬下,我们用磨出粗茧的手握着笔埋头写啊写。他们放学了我们还在学*,他们睡觉了我们还在熬夜苦战,他们放假了我们还在学校补课。

  那些细碎的每天都在做的细小的工作一点点累积成了一片海洋,一点一滴的苦楚与煎熬成就了一个个全新的我们。

  苦,也甜。

  (四)辣

  有时候,高三就像一杯白开水,*淡无味。没有了电视电脑小说游戏掌机游玩,我们每天把自己浸透在学*中,重复着学校补*班家的三点一线。

  但有时候,高三也像川菜湘菜泰国菜一样辣的痛快,辣的刺激。每天都有跌宕起伏,像高速飞驰的过山车,一会儿在顶端一会儿又在谷底,无法预测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我们的心情也就随着高三的日子瞬息万变。聪明的人会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失落时迅速站起来,最终才会走向成功。

  高三,就要学会给辣到的嗓子降温。

《等待戈多》读后感2

  13日出生在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新教家庭里,1923年进入都柏林的三一学院学*法文和意大利文,1927年毕业。第二年贝克特被选派到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担任为期两年地英语助教,结识了已经是意识流小说大师的同乡乔伊斯,并且与人合作把他的一些作品译成了法文。

  任教期满,贝克特回到三一学院任拉丁语讲师,1932年辞职后专事创作,同时先后在法国、爱尔兰、英国和德国漫游,在1937年看到纳粹主义的威胁后返回巴黎定居。他在二战期间参加了抵抗运动,替一个为英国收集情报的支部翻译资料和打字。结果支部被人出卖,他躲过了*的追捕,逃到普罗旺斯的`一个村庄里当雇工。和*刚刚恢复,他又志愿到诺曼底的一个红十字会医院去当了几个月的翻译。

  等待戈多写的是发生在两个黄昏的事情,但没有什么情节可言。主人公是两个流浪汉,背景是一片荒野,路旁只有一棵枯树,两个流浪汉就在树下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人。他们一面做着闻臭靴子之类的无聊动作,一面在语无伦次的梦呓。最后有一个男孩来说戈多今晚不来了,第一幕就算结束。第二幕是第一幕的重复,只是当知道戈多又不来的时侯,他们就想上吊,结果裤带一拉就断,于是只能毫无希望的等待下去。

  等待戈多显然是一出荒诞剧,这种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因为戈多是谁,谁也不知道,它表现的只是人类等待的希望只能化为泡影的悲惨现实。这里的等待,在法语里是现在进行时,所以它不是本义上的期待,而是一种生存状态,意味着人类永远再等待,却又不知道到底再等待什么,而且永远不可能等来什么。正因为这个剧本用荒诞的手段极其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荒诞和无意义,它才流传至今吧,并且成为法兰西喜剧院的保留剧目,并且被译成20多种语言。

  等待戈多这部剧本反映了时代的悲剧,表现了大战在西方人心灵下留下的创伤,以及他们在冷战中对社会现实的绝望。

  这种用完全荒诞的手法来表现世界和人生的荒诞,在形式和内容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因而能引起我们内心的震撼,像希腊悲剧那样起到了净化心灵的作用。

  没有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

  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我读完了这本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这本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等待戈多》,闭上眼,脑中一片混乱。整个剧情用上面那句话来概括再恰当不过,就是这样一部看似重复和无聊之极的戏剧,却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

  贝克特通过他的方式向人们呈现人们自己亲身经历着的生活状态本身,只是将它荒诞化了,他将这荒诞的感觉拉长了也缩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复又粘贴起来,让我们看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弗拉基米尔和埃斯特拉冈,在一棵不知名的大树下,两个老人呆呆的坐着,偶尔传来毫无意义的对白,却仍是等待着,没有思绪的等待,知道天黑离去,口中还念念不忘,明天,戈多会来的。

  戈多是谁呢?有人说戈多指的是上帝,有人说戈多代表着希望,也有人说戈多是你梦想却得不到的东西。不论戈多是什么,戈多真的会来么?两个老流浪汉只要一直等就可以了么?

  戏剧结尾的时候

  埃斯特拉冈说:“嗯,咱们走不走?”

  弗拉基米尔说:“好,咱们走吧。”

  他们坐着不动。

  我清楚的记得,戏剧中,他们有好几次说他们要走了,但他们仍然坐着不动。等待戈多,永远只有等待,等来的是一个奴隶主和他的奴隶,等来的是戈多说明天再来的通知。其实他们都知道也许明天戈多也不会来,也许他们根本就不是在等待戈多,而是在等待中消磨他们所剩无多的生命。就好像我们重复着日复一日的工作,单调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如同《等待戈多》中的两个流浪汉一样披着等待的外衣逃避着什么。

  戈多也许就是我们的理想,人们期盼着自己的理想,却在生活中被打磨掉了棱角,只是等待着理想能够来到我们面前。我想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生活一定是充满激情,我会付出我的努力和汗水,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中去,去拥抱幸福的明天。

  与君共勉!

《等待戈多》读后感3

  读完了贝克特的作品《等待戈多》,忽然觉得人生如同就像一场漫无目的的等待,咱们到底在等待着什么?感觉很茫然······

  剧中的情景在脑海中始终反复,两个衣衫破烂的流浪汉坐在树下苦苦等待,只管等待是令人烦躁和苦恼的,但他们仍然执着的等待着,守着那份宿愿,今天等不到就等到明天,直到等到戈多为止。同时,小男孩带来的消息,也坚定了他们等待的决心,由于他们深信明天还有宿愿会等来戈多。我不明白两个流浪汉为什么要不断等待戈多,而且只需不断等待就真的会等到吗?我有很多的不解和疑难,觉得那只不过是他们自我安慰的形式,事实往往是令人难以接受的,戈多只不过是一个意味,兴许根本就不存在,然而他们还是在等待着,等待着那若隐若现、素昧*生而又不见其面的宿愿。

  有人说,等待也是一种幸福,我认为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由于能去等待,至少阐明还存在着宿愿,如果连等待的机会都没有了,那是连仅仅一点点的宿愿都没有了。所以,等待也会给咱们带来美妙的宿愿,无论结果怎么,至少咱们曾经幸福过,幸福真的很美妙。

  还记得小时候,我在学校等待父母来接我的情景,看着同窗们一张张天真的脸庞,一双双期盼的眼睛,兴许那时的我不懂得这就是等待,只是在见到他们的那一刻,幸福的奔跑到他们的怀抱,这就是等待的甘美。渐渐的我长大了,明白了原来父母也一样是在等待,他们等待我回家的心境也是幸福的,这是一种很天然的生活景象,天然中浸透着等待的幸福。这不由让我想到两个流浪汉等待戈多的情景,只管他们不知道结果会怎么,但是他们仍然坚定的去等待着不愿放弃。我不知道他们等待的意义是什么,兴许他们也不明白本人等待的意义,他们把生命寄托在等待中,他们活着的惟一意义就是等待戈多,兴许只要等待才是他们的宿愿所在吧!

  人生也好像一场等待,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丰富多彩的,咱们不能预感明天会怎么,但咱们仍然都抱有幸福的宿愿。等待就像幸福的花开,咱们一天天期盼它成长,等到花开烂漫时,那一定是最美丽壮丽的时辰。咱们每个人都在等待,就像流浪汉等待戈多一样没有答案。兴许每个人都经历过等待,有的等待是甘美的;有的等待是苦楚的;有的等待是漫长的;有的等待是短暂的;有的等待是幸福的,而有的等待只是一种等待。

  《等待戈多》读完了,然而我还是没有弄清楚戈多到底时谁,这个人真的`存在吗?只管他没有出现,但他却像一根线一样牵引着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兴许这就是荒诞意义的所在吧!而流浪汉的苦苦等待,只是愈加升华了文章的喜剧意义,事实世界的丑恶、混乱和可怕,使他们的宿愿难以实现,他们的处境是悲哀的,只能等待,由于生活自身就是荒诞的。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我觉得他们与其这样毫无结果的去等待戈多,为什么不去自动寻觅"戈多"呢?兴许人们对本人的命运和本人所生存的世界是不可知的,认为只要选择等待才是必然的,但是,如果不断这样自觉的被动等待下去,真的可以等到幸福或者不断幸福下去吗?至少我觉得不会,我认为命运是掌握在本人手中的,而不是去等待命运的宣判,或许没有咱们想象中的那样幸福,但至少咱们是快乐的,在快乐中去等待,无论结果怎么,但至少过程是值得让人回味的。

  "等待戈多"是幸福的,同时又是荒诞的,两个流浪汉的坚持精神值得咱们学*,但他们的考虑形式和做事形式是不可行的。生活虽比较喜爱玩弄人,但你不被它的磕碰打击,又如何加强生命的坚韧和生活的意义呢?所以,咱们要退缩不前的向指标奋斗,不能坐以待毙,麻痹不仁。

《等待戈多》读后感4

  《等待戈多》以文本和舞台表演的方式延长了读者和观者对"等待"这一抽象事物的感觉,这种"等待"更像是生活本身,它真实地存在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却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也很少引起人们的思考,思考自身与生活本身。

  "没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①,整个剧情用剧中的这句台词来概括再恰当不过。就是这样一部看似重复和无聊至极的戏剧,却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大凡经典,必有其典经之处。也只有经典才能被人反复剖析并不断解读却始终不会过期。某种程度上看,经典之为经典更在乎其中蕴含着某种普遍而恒久的价值批判或人文反思,贯穿于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那么,回到《等待戈多》,它的价值批判和人文反思体现在哪里呢?换句话说,它凭借什么而立于经典之林呢?

  时间无法减淡这部作品的价值,相反,时间增加了它的价值重量和批判力度。等待,当人们说出这个词并用它指代一个具体事件的时候,好像并不能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出离时间。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在这一点上对传统的"等待"给与了批判并提出了挑战。在这里,我想对"等待"做一个个人的理解和区分。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内,正是时间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在等待;也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外,这种出离并非绝对超脱我们所在的时空之纬,它依然在我们所在的时空之内发生,却早已抵达另一个终极意义。是的,我想说《等待戈多》中的"等待"是终极意义上的"等待",它涉及生活本质的困惑,因而它也越发能凸显出我们生活的多元性,各自的空虚单调,机械压抑,仍然不愿意也不能够互相理解和交流,人心和人心充满了遥不可及的距离。有一些距离是本质上的距离,与时间与空间都无多大关联。

《等待戈多》读后感5

  自从五十多年前,萨缪尔·贝克特写了《等待戈多》,我就倍受煎熬。

  读者们看了好那本书,都和书中的两个人一样,猜测我,探究我。有的人认为我是一个叫戈多的人,有十分奇特的事情。有的人认为我不是人,只是代表了希望,或者光明一类的东西。面对这些猜测,我只是好笑,可是却有许多人来等待我,等待我出现,给他们帮助。

  这些疯子,我怎么能在他们面前出现了。他们会像魔鬼一样把我抓住,扯下我的衣服,把我拍个够,或许还会将我解剖呢。我要等,等他们忘记我。

  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名五十年,我日夜坐立不安,担心一天被人发现,突然被人抓走,可怕的事发生在我的身上。看着世人盲目的等待,太好笑了。就像大街上一个人突然入神地看天空,其它人也随去看,不敢低头,生怕错过什么。一群人围在角落,其它人看了,便里三层,外三层,围个水泄不通。这些人如此盲目,我要是突然出现,他们会生吞活剥了我。

  最*十年还不错,他们只是等待。无目的地等待,等待的实体我已经与等待分离。这些人处在社会的旋涡中,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傻瓜一样由社会支配。等待我戈多,只是寻求心灵的寄托。等待一个盛世。看着这群可怜的人,我真想出现在他们面前,给他们一些帮助,或者送他们几句金玉良言。

  可是一些人太愚蠢了。总是自己失去某些东西而苦恼,其实他们伤心难过时同样失去了很多东西。他们认为生命之痛,生命之重让他们生活得很苦。可是他们却不为自己找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反而寄托于上帝或者神灵。

  人间也有许多让我感动的。身患癌症的丛飞,频频与死神擦肩,用爱和奉献谱写人生中最激荡的音符。邰丽华面对身体障碍,用心演绎出美丽的千手观音。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讲述最完美而丰富的故事,传递最坚强的心。这些人都不需要我的帮助,对他们而言能帮助他们的是他们自己。

  我突然想到,谁也不曾见过我。于是我到大街上,大喊一声:“我就是戈多。”人群中弹出阵阵笑声,“快走开,我们在等待戈多,不要妨碍我们。”“谁是戈多?”“连戈多也不认识,你太老土了。”又是一阵笑声。

  还有这么多人在等待我——戈多。这个世界就像一场荒诞剧。


《等待戈多》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阅读


《等待戈多》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1)

——《等待戈多》读后感 (菁华5篇)

《等待戈多》读后感1

  哭着,笑着,恐惧着,担心着,喜悦着,我们接*了高三,走进了高三,走过了高三,远离了高三。

  (一)酸

  高三总是少不了考试的照顾,各种各样的,早读测验、周练、随堂测、月考、期中期末考、一模二模……所谓一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

  我们说不在意小考,但当我们和别人一样的努力,却在一次次的测验中比别人少了几十分。即使我们对自己说卷子出的不好、老师判卷不公*来聊以自我安慰,却仍然挡不住内心的辛酸。由于考试太频繁,我们很快就忘记了一次考试带来的不快,投入了接下来的学*当中。

  一次次小小的辛酸的积淀,最终铸就了一次狂风暴雨。

  期中期末考,关系到是否有机会参加自主招生的时候,一模二模,关系到可以有胆量报什么样的大学的时候,却仍然是令人辛酸的失利。知道成绩的`那天,我们强忍着委屈听下了一堂堂的讲评课。直到回到家,汪洋般的泪水终于决堤,哭红了双眼。

  酸过后的味道,就像是柠檬汁通过食道滑入胃里一样,不见了。

  (二)甜

  记得刚上高三没多久,有个学姐曾对我们说过不要害怕高三,别人能安然度过的,我们也没有问题。

  现在想来,的确如此。

  早在高二的时候,就曾一度质疑过高三人脸上的笑颜,似乎繁重的学业并不能使他们丧失快乐,甚至,他们的笑容比我们的更频繁。

  我们这一个年级中绝大多数人都能度过高三这人生中第一道坎儿。高三很残酷,但它不仅不能消磨人的意志,相反,它使人更成熟、更坚强。高中三年,只有高三才是一次真正的蜕变。没有人会怨恨经历过的苦痛,因为它最终都会化作甘甜,丝丝入口,沁人心脾。

  所以我们会笑,为充实的每一天而笑,为一点点的进步而笑,为好成绩而笑,为被老师夸赞而笑,为同学间与日俱增的默契而笑,为化茧成蝶的自己而笑。笑得灿烂,笑得洒脱,笑得明媚,笑得天真,笑得无瑕。

  时光荏苒,过去后,回首走过的路,铺满糖果,只剩甘甜。

  (三)苦

  还记得暑假补课的时候空前炎热,全校唯一有空调的楼装修,更要命的是,我们的补课教室的空调一直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影响上课不得不关掉,于是我们被迫一边扇扇子一边度过了难熬的补课时光。

  汗顺着脸颊一滴滴地留下,有人中暑,虽然大家嘴上都在抱怨,但没有一个人缺*。

  那个时候,大家都已做好了准备迎接这俗称苦的一年。我们也都心里有数补课只是苦的开头而已。

  最*整理书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做了那么多的事,仅仅在一年里,不禁惊叹起自己的耐力和韧性。每个高三人都是这样的吧,一遍遍的改作文,一道道的攻破难题,一次次的背密密麻麻的白纸黑字。练*册课本笔记本改错本卷子堆成山,签字笔圆珠笔铅笔一根根的用完。

  艺术节合唱节体育节科技节,在外面哄闹的欢声笑语的映衬下,我们用磨出粗茧的手握着笔埋头写啊写。他们放学了我们还在学*,他们睡觉了我们还在熬夜苦战,他们放假了我们还在学校补课。

  那些细碎的每天都在做的细小的工作一点点累积成了一片海洋,一点一滴的苦楚与煎熬成就了一个个全新的我们。

  苦,也甜。

  (四)辣

  有时候,高三就像一杯白开水,*淡无味。没有了电视电脑小说游戏掌机游玩,我们每天把自己浸透在学*中,重复着学校补*班家的三点一线。

  但有时候,高三也像川菜湘菜泰国菜一样辣的痛快,辣的刺激。每天都有跌宕起伏,像高速飞驰的过山车,一会儿在顶端一会儿又在谷底,无法预测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我们的心情也就随着高三的日子瞬息万变。聪明的人会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失落时迅速站起来,最终才会走向成功。

  高三,就要学会给辣到的嗓子降温。

《等待戈多》读后感2

  13日出生在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新教家庭里,1923年进入都柏林的三一学院学*法文和意大利文,1927年毕业。第二年贝克特被选派到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担任为期两年地英语助教,结识了已经是意识流小说大师的同乡乔伊斯,并且与人合作把他的一些作品译成了法文。

  任教期满,贝克特回到三一学院任拉丁语讲师,1932年辞职后专事创作,同时先后在法国、爱尔兰、英国和德国漫游,在1937年看到纳粹主义的威胁后返回巴黎定居。他在二战期间参加了抵抗运动,替一个为英国收集情报的支部翻译资料和打字。结果支部被人出卖,他躲过了*的追捕,逃到普罗旺斯的`一个村庄里当雇工。和*刚刚恢复,他又志愿到诺曼底的一个红十字会医院去当了几个月的翻译。

  等待戈多写的是发生在两个黄昏的事情,但没有什么情节可言。主人公是两个流浪汉,背景是一片荒野,路旁只有一棵枯树,两个流浪汉就在树下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人。他们一面做着闻臭靴子之类的无聊动作,一面在语无伦次的梦呓。最后有一个男孩来说戈多今晚不来了,第一幕就算结束。第二幕是第一幕的重复,只是当知道戈多又不来的时侯,他们就想上吊,结果裤带一拉就断,于是只能毫无希望的等待下去。

  等待戈多显然是一出荒诞剧,这种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因为戈多是谁,谁也不知道,它表现的只是人类等待的希望只能化为泡影的悲惨现实。这里的等待,在法语里是现在进行时,所以它不是本义上的期待,而是一种生存状态,意味着人类永远再等待,却又不知道到底再等待什么,而且永远不可能等来什么。正因为这个剧本用荒诞的手段极其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荒诞和无意义,它才流传至今吧,并且成为法兰西喜剧院的保留剧目,并且被译成20多种语言。

  等待戈多这部剧本反映了时代的悲剧,表现了大战在西方人心灵下留下的创伤,以及他们在冷战中对社会现实的绝望。

  这种用完全荒诞的手法来表现世界和人生的荒诞,在形式和内容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因而能引起我们内心的震撼,像希腊悲剧那样起到了净化心灵的作用。

  没有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

  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我读完了这本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这本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等待戈多》,闭上眼,脑中一片混乱。整个剧情用上面那句话来概括再恰当不过,就是这样一部看似重复和无聊之极的戏剧,却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

  贝克特通过他的方式向人们呈现人们自己亲身经历着的生活状态本身,只是将它荒诞化了,他将这荒诞的感觉拉长了也缩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复又粘贴起来,让我们看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弗拉基米尔和埃斯特拉冈,在一棵不知名的大树下,两个老人呆呆的坐着,偶尔传来毫无意义的对白,却仍是等待着,没有思绪的等待,知道天黑离去,口中还念念不忘,明天,戈多会来的。

  戈多是谁呢?有人说戈多指的是上帝,有人说戈多代表着希望,也有人说戈多是你梦想却得不到的东西。不论戈多是什么,戈多真的会来么?两个老流浪汉只要一直等就可以了么?

  戏剧结尾的时候

  埃斯特拉冈说:“嗯,咱们走不走?”

  弗拉基米尔说:“好,咱们走吧。”

  他们坐着不动。

  我清楚的记得,戏剧中,他们有好几次说他们要走了,但他们仍然坐着不动。等待戈多,永远只有等待,等来的是一个奴隶主和他的奴隶,等来的是戈多说明天再来的通知。其实他们都知道也许明天戈多也不会来,也许他们根本就不是在等待戈多,而是在等待中消磨他们所剩无多的生命。就好像我们重复着日复一日的工作,单调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如同《等待戈多》中的两个流浪汉一样披着等待的外衣逃避着什么。

  戈多也许就是我们的理想,人们期盼着自己的理想,却在生活中被打磨掉了棱角,只是等待着理想能够来到我们面前。我想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生活一定是充满激情,我会付出我的努力和汗水,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中去,去拥抱幸福的明天。

  与君共勉!

《等待戈多》读后感3

  读完了贝克特的作品《等待戈多》,忽然觉得人生如同就像一场漫无目的的等待,咱们到底在等待着什么?感觉很茫然······

  剧中的情景在脑海中始终反复,两个衣衫破烂的流浪汉坐在树下苦苦等待,只管等待是令人烦躁和苦恼的,但他们仍然执着的等待着,守着那份宿愿,今天等不到就等到明天,直到等到戈多为止。同时,小男孩带来的消息,也坚定了他们等待的决心,由于他们深信明天还有宿愿会等来戈多。我不明白两个流浪汉为什么要不断等待戈多,而且只需不断等待就真的会等到吗?我有很多的不解和疑难,觉得那只不过是他们自我安慰的形式,事实往往是令人难以接受的,戈多只不过是一个意味,兴许根本就不存在,然而他们还是在等待着,等待着那若隐若现、素昧*生而又不见其面的宿愿。

  有人说,等待也是一种幸福,我认为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由于能去等待,至少阐明还存在着宿愿,如果连等待的机会都没有了,那是连仅仅一点点的宿愿都没有了。所以,等待也会给咱们带来美妙的宿愿,无论结果怎么,至少咱们曾经幸福过,幸福真的很美妙。

  还记得小时候,我在学校等待父母来接我的情景,看着同窗们一张张天真的脸庞,一双双期盼的眼睛,兴许那时的我不懂得这就是等待,只是在见到他们的那一刻,幸福的奔跑到他们的怀抱,这就是等待的甘美。渐渐的我长大了,明白了原来父母也一样是在等待,他们等待我回家的心境也是幸福的,这是一种很天然的生活景象,天然中浸透着等待的幸福。这不由让我想到两个流浪汉等待戈多的情景,只管他们不知道结果会怎么,但是他们仍然坚定的去等待着不愿放弃。我不知道他们等待的意义是什么,兴许他们也不明白本人等待的意义,他们把生命寄托在等待中,他们活着的惟一意义就是等待戈多,兴许只要等待才是他们的宿愿所在吧!

  人生也好像一场等待,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丰富多彩的,咱们不能预感明天会怎么,但咱们仍然都抱有幸福的宿愿。等待就像幸福的花开,咱们一天天期盼它成长,等到花开烂漫时,那一定是最美丽壮丽的时辰。咱们每个人都在等待,就像流浪汉等待戈多一样没有答案。兴许每个人都经历过等待,有的等待是甘美的;有的等待是苦楚的;有的等待是漫长的;有的等待是短暂的;有的等待是幸福的,而有的等待只是一种等待。

  《等待戈多》读完了,然而我还是没有弄清楚戈多到底时谁,这个人真的`存在吗?只管他没有出现,但他却像一根线一样牵引着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兴许这就是荒诞意义的所在吧!而流浪汉的苦苦等待,只是愈加升华了文章的喜剧意义,事实世界的丑恶、混乱和可怕,使他们的宿愿难以实现,他们的处境是悲哀的,只能等待,由于生活自身就是荒诞的。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我觉得他们与其这样毫无结果的去等待戈多,为什么不去自动寻觅"戈多"呢?兴许人们对本人的命运和本人所生存的世界是不可知的,认为只要选择等待才是必然的,但是,如果不断这样自觉的被动等待下去,真的可以等到幸福或者不断幸福下去吗?至少我觉得不会,我认为命运是掌握在本人手中的,而不是去等待命运的宣判,或许没有咱们想象中的那样幸福,但至少咱们是快乐的,在快乐中去等待,无论结果怎么,但至少过程是值得让人回味的。

  "等待戈多"是幸福的,同时又是荒诞的,两个流浪汉的坚持精神值得咱们学*,但他们的考虑形式和做事形式是不可行的。生活虽比较喜爱玩弄人,但你不被它的磕碰打击,又如何加强生命的坚韧和生活的意义呢?所以,咱们要退缩不前的向指标奋斗,不能坐以待毙,麻痹不仁。

《等待戈多》读后感4

  《等待戈多》以文本和舞台表演的方式延长了读者和观者对"等待"这一抽象事物的感觉,这种"等待"更像是生活本身,它真实地存在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却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也很少引起人们的思考,思考自身与生活本身。

  "没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①,整个剧情用剧中的这句台词来概括再恰当不过。就是这样一部看似重复和无聊至极的戏剧,却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大凡经典,必有其典经之处。也只有经典才能被人反复剖析并不断解读却始终不会过期。某种程度上看,经典之为经典更在乎其中蕴含着某种普遍而恒久的价值批判或人文反思,贯穿于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那么,回到《等待戈多》,它的价值批判和人文反思体现在哪里呢?换句话说,它凭借什么而立于经典之林呢?

  时间无法减淡这部作品的价值,相反,时间增加了它的价值重量和批判力度。等待,当人们说出这个词并用它指代一个具体事件的时候,好像并不能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出离时间。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在这一点上对传统的"等待"给与了批判并提出了挑战。在这里,我想对"等待"做一个个人的理解和区分。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内,正是时间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在等待;也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外,这种出离并非绝对超脱我们所在的时空之纬,它依然在我们所在的时空之内发生,却早已抵达另一个终极意义。是的,我想说《等待戈多》中的"等待"是终极意义上的"等待",它涉及生活本质的困惑,因而它也越发能凸显出我们生活的多元性,各自的空虚单调,机械压抑,仍然不愿意也不能够互相理解和交流,人心和人心充满了遥不可及的距离。有一些距离是本质上的距离,与时间与空间都无多大关联。

《等待戈多》读后感5

  自从五十多年前,萨缪尔·贝克特写了《等待戈多》,我就倍受煎熬。

  读者们看了好那本书,都和书中的两个人一样,猜测我,探究我。有的人认为我是一个叫戈多的人,有十分奇特的事情。有的人认为我不是人,只是代表了希望,或者光明一类的东西。面对这些猜测,我只是好笑,可是却有许多人来等待我,等待我出现,给他们帮助。

  这些疯子,我怎么能在他们面前出现了。他们会像魔鬼一样把我抓住,扯下我的衣服,把我拍个够,或许还会将我解剖呢。我要等,等他们忘记我。

  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名五十年,我日夜坐立不安,担心一天被人发现,突然被人抓走,可怕的事发生在我的身上。看着世人盲目的等待,太好笑了。就像大街上一个人突然入神地看天空,其它人也随去看,不敢低头,生怕错过什么。一群人围在角落,其它人看了,便里三层,外三层,围个水泄不通。这些人如此盲目,我要是突然出现,他们会生吞活剥了我。

  最*十年还不错,他们只是等待。无目的地等待,等待的实体我已经与等待分离。这些人处在社会的旋涡中,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傻瓜一样由社会支配。等待我戈多,只是寻求心灵的寄托。等待一个盛世。看着这群可怜的人,我真想出现在他们面前,给他们一些帮助,或者送他们几句金玉良言。

  可是一些人太愚蠢了。总是自己失去某些东西而苦恼,其实他们伤心难过时同样失去了很多东西。他们认为生命之痛,生命之重让他们生活得很苦。可是他们却不为自己找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反而寄托于上帝或者神灵。

  人间也有许多让我感动的。身患癌症的丛飞,频频与死神擦肩,用爱和奉献谱写人生中最激荡的音符。邰丽华面对身体障碍,用心演绎出美丽的千手观音。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讲述最完美而丰富的故事,传递最坚强的心。这些人都不需要我的帮助,对他们而言能帮助他们的是他们自己。

  我突然想到,谁也不曾见过我。于是我到大街上,大喊一声:“我就是戈多。”人群中弹出阵阵笑声,“快走开,我们在等待戈多,不要妨碍我们。”“谁是戈多?”“连戈多也不认识,你太老土了。”又是一阵笑声。

  还有这么多人在等待我——戈多。这个世界就像一场荒诞剧。


《等待戈多》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2)

——《日瓦戈医生》读后感6篇

  我不是一个偏激的人,但我读《日瓦戈医生》时,不得不承认疯狂的年代没有春天,政治游戏不需要诗意。战争、饥饿、动荡疯狂洗刷着俄罗斯大地,它们构成《日瓦戈医生》的整个背景。它们像一股洪流汹涌着,毫无仁慈地卷走许多美好的东西。仿佛恶魔来到人间完成一次上帝的旨意:把人还原为兽类。人们在大地上癫狂,在灾难的垃圾堆里仓皇四顾。深思已没有意义,诗意的生存成为奢望,人变成一个革命的抽象的符号,人性迷失于那些革命理论的概念之中。

  然而总有几朵风雨吹打不去的花,或者说总有几块在激流的冲荡中仍不肯随波而动的磐石。这就是男女主角日瓦戈和拉拉。

  日瓦戈是一个孤儿,他的观点、*惯和禀赋是独特的,他善于思考并善于写作,这些性格特征的形成归功于他的舅父。艺术和历史对他有巨大的吸引力,同时又对物理学和自然科学感兴趣。最后他选择了医学。他成为了有名的日瓦戈医生。日瓦戈医生先被征入俄法战争时的卫生队,后来在逃向偏僻的西伯得亚途中被抓去作为红军游击队的军医,在战争中家人被驱逐出境,与情人、事实上的第二位妻子拉拉度过了一段惶恐而难忘的日子。

  在帮助拉拉逃向远东后自己逃回莫斯科。多年后又与一位崇拜他的女孩生活在一起。这时候他变成了一个邋遢的穷苦人,在一次坐电车的途中因心力衰竭而死亡。美丽的拉拉是一位与日瓦戈医生有着同样气质、禀赋的人。在圣诞晚会上日瓦戈亲眼目睹了拉拉试图去刺杀那位毁她清白的经纪人,第一次见识了拉拉的勇气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因精神的相通和命运的安排而走到了一起。用原文的话说:“他们相爱不是被情欲所灼伤,他们彼此因为周围的一切都渴望他们相爱:脚下的大地、头上的青天、云彩和树木。”

  自由的呼吸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里不啻是困难,甚至是一种罪孽。日瓦戈和拉拉满怀对真理的渴望,追求完美的境界。他们热爱艺术,思考未来。他们善良、与世无争。然而战争、革命作为时代精神压迫着每一个角落。家人离散、生活困顿,人命如草芥一般在狂潮中浮沉。他们寻求人类崇高价值的灵魂远处归依。有一个片断深深地吸引着我:日瓦戈和拉拉逃向荒僻的瓦雷金纳,他们在那里度过了十二个愉快自由的日子,日瓦戈在这里愉快地写作,住处的周围是雪海茫茫,不时传入狼的嚎叫。这一个极具象征意味的片段预示了他们未来。他们终于回到那个敌视他们的世界中去了,他们无处可逃。他们脱离时代,追求自由,他们是有罪的。

  他们渴望一种秩序。在暴力狂欢的原野上,一切都颠倒。人们不是按自身的特性生长。本可成为歌唱家的成了电报员,本可成为美术家的热衷于政治说教。人们把公式化的感觉当成了人类的共性。思想贫乏者成为教授,思想的原创人却沦为这种教授的零杂工。粮食在田野里自生自灭,而乡村城镇却到处在闹饥荒。战争的动力是什么呢?书中那位叫金茨的政委叫人难忘。金茨对备受战争折磨的士兵演讲,讲军人的天职、祖国的意义之类。结果他被愤怒的士兵追赶得狼狈不堪,最后要了他的命。无论什么战争都没有完全的纯洁。工人出身的加利乌林做了白军首领,高贵而才华出众的帕沙则在红军中屡建功勋。当然帕沙因为不是布尔什维克而知道许多机密,最后被逼自杀。为什么生活会步入这条轨道呢?拉拉说得多好:“只有蹩脚书里的人才分为两个阵营,互不来往。可在生活中一切都交织在一起了。”

  世界上没有一棵不美的树。人是美丽的,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是一个有序自由的世界最重的砝码。书中又一个片断重重地撞击着我。日瓦戈医生在一次战斗中不得不向走进伏击圈的白军士兵射击。但他不忍心,因为对面走来的都是些年青的生命,其中不乏与他有同样气质、禀赋的人,他只好把子弹射向开阔地带的一棵白桦树。生命变成枯败的叶子,被随意地吹落,这是一颗善良高贵的心不能忍受的。

  显然,事物都有其辩证矛盾的两面,我们不能随波逐流,被大潮流所“挟持”。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去背道而驰,反对时代的潮流。只是我们要保留自己的观点,以客观的眼光看待事物。《日瓦戈医生》是一部经典小说,但它并不是“红色经典”,它是一部闪烁着批判锋芒的巨著。这部小说,给了我对历史和现实新的看法和认知角度,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我将以辩证客观全面的态度去对待人,看待事,处理工作。

  人得骨子里总有一种向往未来的精神,即使在狂热的年代,在颠簸的岁月里,它依然花满枝桠,尽管不在春天。我想,它应该叫“日瓦戈精神”,因为它所具有的坚强,执着正是日瓦戈——这位苏联医生最好的诠释。

  公尤里·日瓦戈是出于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

  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战地医生,却将遵循医德,救死扶伤演绎得淋漓尽致。在战争面前,人的存在感很弱,生命就像草芥,在狂潮中沉浮。但在日瓦戈眼里,在渺小的生命也必须要维护,曾经上过战场的他,面对白军的冲锋,却一直瞄准一棵枯树射击,博爱之心不言而喻。

  诚然,命运不会因生命的渺小而放弃指引它前行,但挫折与失败仍会不安分的掐丝,直至聚合与离散。日瓦戈的命运也亦如此。日瓦戈丧失双亲,寄居在舅舅好友家中,同托尼娅生活在一起。医学专业毕业有同托尼娅结婚,只惜此时祖国已处于巨变之时,沙皇俄国被推翻,苏维埃成立,谁能料想,随之而来的不是和*与希望,而是战乱与饥荒。日瓦戈一家被迫迁往西伯利亚瓦雷金诺,在那里他又被错误得抓去做奴隶,囚禁在游击队中。一年半以后他回到住处却发现家人已流亡国外,家也没有了。生活在动乱时期的他并没有因生活的窘困而放弃所有的期盼。书中有一个片段令我印象深刻:日瓦戈在逃到孤僻的瓦雷金诺的日子里,他每天坚持愉快地写作。即使他一无处可逃,但每望到远方茫茫的雪海,他就相信会有光明的未来。就这样,他为自己赢得了两段可贵的爱情,他反对政党的斗争,反对狂热的革命,谋求安稳的生活与永恒的和*。

  《双城记》开篇有句话“那是一个最美好的时代,那是一个最糟糕的年代。”糟糕在每个人有必须在夹缝中徘徊,挣扎,美好在善与爱总在那一瞬间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日瓦戈的一生虽然坎坷,迷茫,但百年之后重新擦拭那一颗心,它依然热忱与鲜活。日瓦戈精神经岁月的洗礼,依然不御铅华自生音。又想到另一位苏联作家笔下的保尔,在战争面前,保尔与日瓦戈一样,想战士一般秉持人性,肩负重任,为祖国的和*奋斗不息。

  人是渺小的,但也是伟大的。有一种追寻未来的精神叫“日瓦戈精神”,有一种生命,即使脆弱,也会掷地有声。

  在医学院时,尤利日瓦戈的一位教授提醒他:“细菌在显微镜下或许看起来很漂亮,但是它们却对人类做些丑陋的事。”

  日瓦戈的理想和原则信仰站在战乱(第一次世界大战、革命和接下来的内战)所带来的残酷和恐怖的对立面。书中有很大的部分在描述理想主义是如何的被布尔什维克、叛军和白军所摧毁。尤利必须在那的时代亲眼目睹食人、**和其他无辜*所遭受的恐怖事件。甚至于他一生的挚爱—拉拉,都从他身边被夺走。

  他对于战争可以把整个世界变得无情、把之前和*相处的人们变得水火不容而深思良久。他那横跨的旅程可以说是有种史诗的感觉,因为他所经历过的世界是那样的不同。

  他渴望可以找到一个地方可以逃离这一切,这驱使着他横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最终回到莫斯科。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隐约的批评了苏联的意识形态:他不同意“锻造一个新人”,因为这违反了人性。这也是这个小说的主体思想。

  重视个性价值和自由并非主张仅仅关心自己,而是意味着尊重每一个人,爱别人,特别是不幸的人。作品中日瓦戈的这种博爱思想,同样是从韦杰尼亚夫那里接受的。从少年时代起,他就感觉到舅舅总是怀着同一切人*等相处的高尚感情。

  他曾在冬妮娅母亲的病床前说:“在此人心中存在的人,就是这个人的灵魂。这才是您本身,才是您的意识一生当中赖以呼吸、营养以至陶醉的东西。这也就是您的灵魂、您的不朽和存在于他人身上的您的生命。”

  日瓦戈与拉拉之间的爱更是一种舍己的、带有自我牺牲性质的爱。尽管日瓦戈知道拉拉如其本人所说是“心灵受了创伤的人”,却仍然无私地爱着她。两人感情愈深就愈关注对方的幸福,都鼓励对方回到自己的亲属身边去。

  小说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日瓦戈和拉拉的爱情,他们一生仅有几次相聚,但无可避免的命运促使他们相识、相爱又分离,日瓦戈死后,拉拉守在他的棺木旁:“尽管还有些模糊不清,但她领悟了死是什么,领悟了什么叫对死有所准备,什么是面对死亡而毫无畏惧,似乎她在世上已经活过二十回,多次地失去过日瓦戈,心灵在这方面积累起了完整的经验。”多么厚重的感情,像冬天的风刮过的白桦树林,像积雪覆盖的广袤的俄罗斯大地,像坐着雪橇在冰天雪地里的坚毅脸庞。少了欢乐,充满了沉甸甸的质感。他们的爱情,书中描写到:他们相爱,是因为周围的一切希望如此,这里有他们脚下的大地,他们头上的天空、云朵和树木。他俩的爱情得到周围人们的喜欢,那程度恐怕胜过了他们对自己爱情的欣喜。为他们的爱情感到喜悦的,还有街上陌生的行人,无限伸展的远方,他们定居和幽会的房间。无论何时,他们也没有忘却最崇高最诱人的感受:共同雕塑世界的乐趣、同整个世界画面息息相关的亲热感、融于整个画面的壮美之中和属于整个宇宙的感觉。

  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也许他们是彼此理解而又互相保护,和世界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他们的观念、想法接*,共同塑造起完整的精神世界,他们的感情落到生活实处,领悟生活的智慧,搭建起彼此挡雪的屋棚。

  书中另一个伟大之处就是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描写,人在政治下的变形和异化,首先体现在语言上:

  “日瓦戈浏览起标题来:《关于对有产阶级征用和课税的办法》,《关于工人监督》,《关于工厂委员会》,日瓦戈看到没完没了千篇一律的东西,不禁头晕起来。这些标题是哪个时期的呢?什么时候写的呢?去年的还是前年的?一生中他只有一次几位赞赏这种语言的决然和干脆,这种思想的率直。难道就为了这么一次不小心的赞赏,他便该一辈子再也见不到别的,只能读这些许多年来一成不变的狂妄的喊叫和要求吗?时间越久,这种喊叫和要求就越发没有生命力,越发难以理解也难以实现。”

  记得当时看《1948天地玄幻》,记录了当时的文件,这样率直暴力的语言充满“砸向一切”“打倒”“毁灭”“走狗”等词,语言丧失了“美”和“意”,成了伤害人毁灭人精神的直接工具,空洞而又攻击性。

  还有当时政治,对人思想的压迫,当拉拉再次见到丈夫帕沙,彼时他已不再是那个爱好钻研古典文学的拉丁文系教授,而是刚毅无情的斯特尼尔拉科夫将军,“仿佛某种抽象的东西溶进了这面孔,使它市区光泽。一张生动的人脸,变成了思想的化身,思想的原则,思想的图象。我明白了,是他所现身的那种力量,不断作用的结果;这种力量是崇高的,但又是令人窒息的,无情的,说不定什么时候连他也不会饶过。我感到他已经被划定,是命运的使然。”

  拖了好久终于把《日瓦戈医生》看完了。俄罗斯人名巨难记,这点对于我来说给我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总体来说,《日瓦戈医生》一书描写的处于变革中的俄罗斯,新旧冲突剧烈,日瓦戈携家带口逃避政治旋涡中心莫斯科前往娘家的途中,流血战斗一直没有停息。显然日瓦戈对新*的理念并不认同,但迫于生活家人等压力,他不得不迎合当权者。书中俄罗斯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让人兴趣盎然。日瓦戈与拉莉萨的婚外情似乎不单单是背叛,日瓦戈心中总想着自己的原配和孩子,又忍不住贪恋这段婚外情的甜蜜。渣男这块不多提。意识形态部分,从“林中兄弟”等等人物口中娓娓道来,红军与白军的殊死搏斗,*对一些人的排除异己之举。日瓦戈像是夹缝中挣扎的小鱼,如果不是医生的身份,早就死了。

  炽热的理想主义,激进而疯狂,日瓦戈疲于应付,最后郁郁寡欢,茫然无措而死。对研究俄国历史文学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谈到《日瓦戈医生》,必然要对它的作者有一些了解。鲍里斯·列昂尼德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生于莫斯科,父亲是著名画家,母亲是出色的钢琴家,浓厚的家庭艺术氛围为帕斯捷尔纳克以后走上文学道路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帕斯捷尔纳克是以诗人身份步入俄罗斯文坛的,1914年作家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在云雾中的双子星座》。马雅可夫斯基称他为“诗人中的诗人”。与此同时,帕斯捷尔纳克也有诸多的散文和小说问世,他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写于1948年,在1955年至1956年冬完成。1957年至1958年小说用十几种文字在国外出版。1958年帕斯捷尔纳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这样写道“在当代抒情诗和俄国的史诗传统上,他都获得了极为重大的成就”。然而,由于帕斯捷尔纳克在创作中表现的思想与苏联当局的要求不符,或者可称之为“不合时宜的思想”,因此帕斯捷尔纳克未得到苏联社会的青睐,甚至遭到批判。

  作品概述

  《日瓦戈医生》是以日瓦戈的人生经历为主要线索而展开的。日瓦戈的小名叫尤拉,年幼时父母双亡,经历了痛苦的童年。小尤拉是在舅舅尼古拉的照看下长大的,尤拉长大后的思想也深受舅舅的影响。尤拉接受了高等教育,学*医学,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医生,在他事业和家庭都蒸蒸日上的时候,一战爆发,日瓦戈被迫去做军医。在他九死一生找到妻儿时,俄罗斯正在经历暴雨般的革命。革命中的莫斯科正受到饥饿和寒冷的折磨,日瓦戈和他的妻子天天都在为生计犯愁,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举家迁往乌拉尔地区的小城市尤梁津,在那里日瓦戈一家过了一段与世无争的日子。好景不长,由于游击队缺乏军医,日瓦戈再次被强制编入军队之中,他与家人的联系又一次断绝了。一年多之后,当他逃离游击队,寻找家人时,获知妻儿已和岳父被苏联*驱逐出境。日瓦戈在心灰意冷之际,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莫斯科,希望重新找回自己的家庭,但长期在压抑的环境下孤独无助的日瓦戈精神状态每况愈下,在好友和同父异母弟弟的帮助下暂且度过了难关,当他精神焕发,打算重整旗鼓时,上了年纪的日瓦戈医生在上班的路上心脏病发作,死在了莫斯科街头。在小说的中后篇幅,还有一个线索,就是日瓦戈和拉莉萨的关系,日瓦戈医生在家庭之外,爱上了拉莉萨,在他从游击队逃回来之后,小说基本以日瓦戈和拉莉萨的生活为主线而展开。至于日瓦戈回到莫斯科之后穷困潦倒,又和年轻的玛丽娜结婚生子,那时的日瓦戈精神面貌已经衰落至极,明显的感觉到日瓦戈的悲剧人生即将接*尾声。

  感想

  这篇小说的感情基调*和而略带灰暗,大师们往往喜欢用*实朴素的笔调来表现一个大时代的特征。

  在读俄罗斯的严肃文学作品时,往往会感到很压抑,帕斯捷尔纳克笔下的《日瓦戈医生》便是如此,在读到结尾时,总有一种眼泪要呼之欲出的感觉,是因为日瓦戈命运的悲惨,还是为伟大革命的血腥残暴而感伤?

  大变革时代可以造就英雄,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但大变革带给普通人的往往是痛苦和绝望,《日瓦戈医生》讲述的就是普通人在俄国革命时代的悲剧人生。日瓦戈从出生之后,经历了俄国1905年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短短的十几年之间,俄国更换了三个*,而三个*的残酷战争更是让俄国人的生活雪上加霜。帕斯基尔纳克塑造了日瓦戈医生这一形象,向世人展示了俄国普通人在20世纪初的生活状况,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革命的态度。本人非常佩服俄罗斯作家的使命感,就是所谓的“弥赛亚”精神。明知批判革命会对自己不利,但就是要写出来,本人认为这是受俄罗斯文学传统的影响,从沙皇时代起,俄国文学家就具备了这种使命感。帕斯捷尔纳克就是这样一位俄罗斯作家,他在国外发表《日瓦戈医生》后不久,即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也因此遭到苏联社会的强烈批判,被开除出作协,帕斯捷尔纳克也在两年之后黯然离世。

  在革命初期,日瓦戈是持欢迎态度的,但当他亲眼目睹革命的血腥暴力和一部分革命者的虚伪面目后,开始厌恶革命。日瓦戈越来越感到这一切都是骗人的,他认为人应该为现在的生活而生活,不应该为了未来的生活而牺牲现在的生活,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然而事实是,无论日瓦戈的思想多么有道理,多么先进,这都不能改变什么,革命是大势所趋,一个人在时代面前的呼喊如同螳臂当车一样毫无意义。

  如今我们身处太*时代,在大好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珍惜眼下的幸福生活,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国家,为和*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切莫浪费这美好的年代,需知“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感情方面,应该说日瓦戈在帕斯捷尔纳克笔下表现地是俄罗斯式的爱情。日瓦戈在和妻子托尼娅感情很好地情况下,又和拉莉萨保持暧昧关系。妻儿被驱逐出国后,日瓦戈又在莫斯科娶年轻的玛丽娜为妻。如此混乱的关系,如果在*,肯定被骂地狗血淋头了。此时我不禁想起我国诗人徐志摩,有多少人拿他和梁思成比较,他的花心和梁思成的专一;有多少人来开他的玩笑,“我想和你一起睡觉,这是流氓;我想和你一起起床,这是徐志摩”,我在微信上不知道多少次看到朋友们转的这些消息,而且点赞的人奇多。诗人的世界,我们不懂,但在我们欣赏诗人的佳作时,是否要考虑尊重诗人本人一下?这在侧面也反映出当代人们的文化素养有待提高,因为在谈及文学大师时,人们感兴趣的不是他们的作品,而是他们那无可紧要的私生活。回到日瓦戈医生身上,他很爱妻子和拉莉萨,后来他承认,爱拉莉萨更多一些。俄罗斯的家庭观念和爱情观念也是偏向于传统的,虽然日瓦戈和拉莉萨很相爱,但双方都认定不能在一起,坚决要找回自己的家庭。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在文章结尾,我希望用四句诗来慰藉日瓦戈医生: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日瓦戈医生是一位非常有思想的人,文中指出,他写地极富哲理的小册子影响了很多人,但这与他有什么关系,日瓦戈医生想做地只是找回家庭,有时间写写东西,过简单幸福的生活而已。他的去世,如此安静,又如此突然,只愿他能在天堂得到幸福。


《等待戈多》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3)

——孝心不能等待读后感 (菁华5篇)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初识这句话时,还只是初中年纪,懵懂的年龄并无法理会这其中深意,只是感觉到由心底涌出一股莫名的感动。

  而如今,读了《孝心不能等待》,再次回味这句话,却已是两眼模糊,尽是对为人子女不尽责的懊悔与对这份来之不易的母子情的珍惜。 《孝心》中,作者将自己陪伴病榻上的母亲、为母亲送葬、母亲走后的生活以日记的形式娓娓道来,没有过分的修饰与矫揉造作,却能紧扣人心、触动人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陪伴病榻上的母亲,我想或许是最心痛而又最温馨的场景了吧。母亲的生命被病魔掌控,不仅身体上饱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折磨,甚至生命都有随时被病魔吞噬的可能,对于母亲,对于子女,面对这样的无能为力、束手无策,这更成为心灵上的折磨,所以最心痛;常年的疲于奔波,为人子女却不能侍于母亲左右,让母亲尽享儿女之欢,如今,母亲一卧不起,儿女悉数尽归,伴于左右,我想,尽管母亲意识不清,但看到儿女的左右陪伴,心里该是欣慰的吧,而为人子女此刻也能摒弃一切为母亲陪床,我想除去忏悔,更多的该是珍惜吧,此刻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俨然已成为人世间至真至高的感情,那么纯粹,所以最温馨。

  我想,作者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未能陪母亲走到最后一刻。数十天的朝夕陪伴,却未能陪母亲走完最后一程,这最后的陪伴母亲也没有给自己,让母亲孤独的离开,心中是多么的懊恼与自责,这该是作者

  内心此刻的写照。然而,母亲在儿子不在时悄然离去,或许是母亲自己的选择,她不想让儿女目睹自己离开的一幕,因为她知道儿女已经陪在自己身边,她已经是满足、幸福的了,又何苦让儿女因为目睹自己的离开再一次痛彻心扉呢。我想,母亲的伟大莫过于此,作者应该无需再自责了吧。

  送走了母亲,生活应该是继续的。虽然生活一如往常的忙碌,然而走到母亲走过的地方,脑海中依然是母亲的身影,心(转 载 于:w :等读后感)中又是如何的酸楚。母亲的善良、担当,已在作者心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此时才发现,母亲未走,无论自己年幼年老,母亲一直是自己的重心,母亲依然陪伴着自己,而自己也要沿着母亲的足迹,希望能继续着母亲的生活。

  读罢《孝心》,或许我的年龄无法体会作者真实的心情,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母子(女)亲情,是任凭任何灾难都无法抹煞的,她永远是我们心中那一处至真至柔的,而我们愿意用一辈子去守护她。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古人的孝心都在诗句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更是*提倡的良好行为。

  在震天的`烟花爆竹声中,伴着电视机中春晚的歌舞声,每家每户都将新年迎进了门。

  过年,当然要跑亲戚吃饭。小孩子只管收红包,大人只管包红包,其实就是图个喜头。大年初三,我们跑到了高塍的一个舅公家拜年,虽然一年只去一次,却一点也不生疏,听妈妈说,她从小就在那长大的,跟这家人特别亲。但是让我深刻记住他们这家人的,不是他们的待客之道,而是长辈与儿女之间的关系:儿女孝顺父母,父母不宠溺儿女。我们刚进门,姐姐哥哥们就忙着招待我们,边泡茶边叮嘱舅公注意开饭时间等事情,俨然有了一副当家的样子,对我们这些小朋友也很细致入微,零食整整齐齐地摆在桌上,哥哥负责和客人聊天,姐姐穿上围裙去厨房忙活,和谐得不能再和谐。对长辈也是彬彬有礼恭恭敬敬,这样的修养,是从骨子里出来的,也可视为孝顺。吃一顿饭,学一种孝法。

  年初五,我们又到了妈妈这一边的亲戚,是妈妈的叔叔家,也就是俗称的姥爷家。

  按了很久的门铃,舅舅才来开门,这大新年的,他们一家子竟然还没起床!真是让我意想不到。脱了鞋进去,只见舅舅的儿子,我可以叫他弟弟,手里攥着一沓钱,躺在客厅沙发上看动画片,看到了长辈不叫也不理,舅舅叫他去刷牙洗脸了,他从沙发上一跳起,就开始各种拒绝,硬是要大家都好生劝他去,这个小东西才气鼓鼓地去,去了还要把钱都带在身上,生怕谁会拿了他的压岁钱。因为住得比较*,所以我们是看着他长大的,他的爷爷奶奶从小喜欢他喜欢得不得了,以至于他到了现在一年级,还不会尊敬长辈,也不懂礼貌,甚至脾气大的时候会摔东西打骂爷爷奶奶,我们一家人当然是不喜欢这个小孩的,无论到哪个亲戚家,一提起这个弟弟,没人不是责骂与厌恶。吃一顿饭,受一肚子气。

  想到这些,我的意识就自然的想到了这本书——《孝心不能等待》。这本书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母亲从病危到去世期间,儿子的心路历程,这份震撼世界的精神食粮,从反面诠释了儿子对母亲的愧疚和爱,多种反思,遗憾。儿子即使知道母亲重病垂危,濒临死亡,也还是不放弃治疗,对于自己没能尽孝追悔莫及。读完这本书,我就走出了房间去找能够孝敬的对象,可是头一歪,也发现自己真是可笑至极,也背后一凉,现在的我和书里的儿子有什么不同?也是读到了这本书,才想起来,我做的事情,从来就没正正经经跟“孝”沾过边。

  或许你会认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父母,没什么矫情的事情可以来尽孝心:或许你也会想,等有钱了,买最好的给父母穿,挑最有营养的给父母吃……其实这是思想上的误区,对父母的关爱在乎一朝一夕,孝之所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是因为它于物质上有过多的或必须的要求,而是它将人类最正确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出来,让人们学*、传扬并继承。最后,还是想呼吁大家,如果父母在身边,如果你很爱父母,就送一份立刻有的关心吧,孝心不能等待!

  《孝心不能等待》这本书,是何庆良以日记的形式,用真情和泪水,记录了母亲从病危到去世期间,一个儿子的心路历程。再现了感天动地的至诚母爱!并升华出“孝心不能等待”的哲理。读后不能不叫人心灵震撼,感慨良多。

  在这本日记中,作者用一种追悔的情绪去反思遗憾,写出了思念故去母亲的锥心痛悔。这种由衷的情感不仅仅仅是作者的内心感受,也是千千万万儿女的共同感受。这是教育我们这些子女和我们教育子女的一部最好的教科书,是一份最人性的精神食粮。

  许多有孝心的儿女都有这样一个心愿:当我们成就一番事业时,当工作不忙时,当儿女**后,我们必须会给父母更多物质上的富有,必须会多陪陪父母,让老人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然而,别忘了人生有限,时间的短暂,在我们不经意间,我们的双亲已垂垂老矣,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走向生命的终点。当我们认为有时间、有条件尽孝时,“子欲孝而亲不在”。孝敬的大门永远的关掉了。留存在心中的是永远不能弥补的悲思、遗憾和悔恨!

  当然,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人因为自己的粗心、懈怠而错失尽孝的良机。“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是无法重现的幸福。这就提醒我们,忙碌不能成为不尽孝的理由和借口,我们做儿女的,务必挤时间和精力来体贴照顾父母!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其实,有钱尽孝固然很好,但是孝心和金钱不能等量齐观。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许多父母并非是需要山珍海味般的回馈,更多的是需要精神好处上的关心。尤其是那些空巢的父母,十分的孤独寂寞。他们理解子女工作的繁忙,不能永远守候在身旁,他们所需要的仅仅是忙时报声*安,不忙时“常回家看看”,节假日的合家团圆!这就是这天许多做父母的最大心愿!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双亲父母,现虽已都故去,但是在他们有生之年,我们没因工作的忙碌,抚养子女的辛劳,物质条件的的限制,而错失良机,尤其是在他们最需要关心和照顾时(年迈有病,自理困难,甚至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已尽儿女最大的努力,给他们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关爱。我们没有留下任何的遗憾!也给我们的孩子以影响!回想这些,也更加深了我对这本书的认同和共鸣。

  据说,美国的首富比尔盖茨曾说过: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孝顺。他把孝顺放在了人生的第一位,这不能不让我们感慨和深思。《俺爹俺娘》摄影展在*美术馆展出时,打动了每个参观者的心。可见,“孝心是人精神家园的一块净土”。

  追悔用泪水书写,呼唤用真情诉说。在一切还来的及的时侯,好好地孝敬我们的父母吧!就像本书提醒的那样:“别忘了时间的残酷,别忘了人生的短暂,别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别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否则你将永远无法尽孝,因为孝心不能等待!”

  《孝心不能等待》这本书,是何庆良以日记的形式,用真情和泪水,记录了母亲从病危到去世期间,一个儿子的心路历程。再现了感天动地的至诚母爱!并升华出“孝心不能等待”的哲理。读后不能不叫人心灵震撼,感慨良多。

  在这本日记中,作者用一种追悔的心情去反思遗憾,写出了思念故去母亲的锥心痛悔。这种由衷的情感不仅仅是作者的内心感受,也是千千万万儿女的共同感受。这是教育我们这些子女和我们教育子女的一部最好的教科书,是一份最人性的精神食粮。*期,在繁忙的复*期间的间隙读完了何先生撰写的<孝心不能等待>,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触动。过去,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有孝心的小孩,伤心之旅这一节让我感触颇为深刻。内容:

  乘飞机的次数早已难以计数。从第一次的紧张到此后的淡然,但心情都是愉快的,无论公务、出差、学*或探亲乘机,大都如此

  惟有今天的旅途心情难以*静,虽说是全程的VIP服务,却没有一丝“要客”的感觉和心情。从重庆起飞,破雾穿云,九天之上的舷窗外,满目灰白色的云朵,苍苍茫茫,我的心情也如同苍茫暮色中的云海,一片茫然。没有任何兴趣去观看机上电视里的大片《夜宴》,只想尽可能睡上一会儿,换来精神,为不知已经如何的妈妈守夜。

  闭上双眼,母亲的音容笑貌浮现眼前……去年此时,父母和姑姑、姑父相聚在重庆,皆享巴渝风情,谈天说地,叙旧畅怀,好不开心……每天徜徉在春光和花海中,漾溢其间的是老人们的欢声笑语。虽然母亲摔伤未愈行走困难,但她支撑着同大家一起出行。逛南山,去大足,一路上走走停停,时而要在座椅上躺下休息……今天想来,不免心头充满了懊悔!睁开眼睛,舷窗外已是漆黑的夜空。此刻,母亲仿佛要孤单地进入这黑暗的世界。想到此,我的泪水不禁如同泉涌一般夺眶而出…另外一个世界是什么样子?一说是地狱;一说是天堂。像母亲这样的好人,肯定是要上天堂的!因为她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他人奉献的。当她即将燃尽生命火焰的时候,定会踏上步入天堂的道路。遗憾的是,她要独自远行。飞机的航向是向北飞行,而我却感到是向西飞行。我试图调整方向感的误差,却总也改变不了这种错觉。传说天堂在西方的天边,那里是极乐世界!机舱里播音说,20分钟后将到达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稍顷,飞机在下降中却剧烈地颠簸起来。从前遇到这种情况,或多或少还有一丝惊惧。今天,我却出奇的镇定,居然闪过一丝念头——失事——即使那样,我也会*静去面对!因为,我可以去天堂的大门迎接母亲,陪她同去。悲欢生死,本是人生的寻常事,但能*静地面对,却是需要勇气的。母亲一生不流泪,相信她也会*静地面对生死。但生死离别就要来临的时候,怎么忍心母亲孤独地离开这个就要团聚的家庭。

  快放假了,怀着激动又期待的心情等着老师宣布放假的事宜时,老师发给我们一本《孝心不能等待》,拿着书的那一刻,心想,这时候还发什么书啊!当我打开书看见有任校长参与写的序,有点感兴趣了,那就看看吧!看着看着心情有些沉重,虽然有些事情我们还没经历过,可我不知怎么的有一股酸楚涌上心头。

  在校长寄语中: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敬:作为个人品德的根基,也是教育的源头。在现在生活中,“孝”发展为感恩。这几句话我都没看懂,也无法体会。只知道从小妈妈总让我背诵:“百善孝为先”、“子欲养儿亲不在”。短短几句古文都说了孝心不能等待!

  后来翻到后面,都是爷爷奶奶的生活和在医院的图片,也慢慢的往后看到主人公对待他妈妈在医院的情景,想到了自己的爷爷在医院当时的情景,2009年2月11日,是我爷爷去世的日子,爷爷在医院住院了*两年,最后死在了透析机上。记得爷爷当时送到医院时,医生下达了死亡通知书,让爸妈签字,可爸妈坚持让医生帮忙抢救,在医生坚持5个多小时的抢救,爷爷活过来了,当我到医院看见爷爷全身都是仪器和插满管子,在几天的重症观察室爷爷好多了,过来一个月爷爷出院了。每星期会透析3次,费用很贵,爷爷为了给爸妈省钱总是少吃药,看见爷爷越来越瘦,妈妈每天都会给爷爷做营养餐,妈妈总是叮嘱我监督爷爷吃药,我每次都得叮着他吃,有时候我想出去玩没有做到,妈妈就会骂我,当时会很委屈,可看见爷爷一天又一天好起来,我觉得还是很开心!看见书中很多情节和爷爷当时很像,眼睛有些模糊,如果当时的我能像现在这么大了,能有些了解会不会做得很好?爷爷会不会更快乐?书往后面看,心情越来越沉重。

  现在我们总是对长辈要求为我们做这做那的,可我们为他们做了什么呢?做一点小事总是推脱!老是认为自己还小,长大了我们会孝顺,可是有多少个几年和几十年的等待?亲人的青春早就逝去,我不知道自己能为我的父母和长辈能做多少?能做多久?现在哪怕给父母倒一杯茶他们都应该很开心!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吧!孝心不能等待!


《等待戈多》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4)

——《等待戈多》读后感(精选二十篇)

  "没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①,整个剧情用剧中的这句台词来概括再恰当不过。就是这样一部看似重复和无聊至极的戏剧,却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大凡经典,必有其典经之处。也只有经典才能被人反复剖析并不断解读却始终不会过期。某种程度上看,经典之为经典更在乎其中蕴含着某种普遍而恒久的价值批判或人文反思,贯穿于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那么,回到《等待戈多》,它的价值批判和人文反思体现在哪里呢?换句话说,它凭借什么而立于经典之林呢?

  时间无法减淡这部作品的价值,相反,时间增加了它的价值重量和批判力度。等待,当人们说出这个词并用它指代一个具体事件的时候,好像并不能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出离时间。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在这一点上对传统的"等待"给与了批判并提出了挑战。在这里,我想对"等待"做一个个人的理解和区分。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内,正是时间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在等待;也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外,这种出离并非绝对超脱我们所在的时空之纬,它依然在我们所在的时空之内发生,却早已抵达另一个终极意义。是的,我想说《等待戈多》中的"等待"是终极意义上的"等待",它涉及生活本质的困惑,因而它也越发能凸显出我们生活的多元性,各自的空虚单调,机械压抑,仍然不愿意也不能够互相理解和交流,人心和人心充满了遥不可及的距离。有一些距离是本质上的距离,与时间与空间都无多大关联。

  国庆的两天里看完了这本书。

  可能每一个文学或艺术作品在不同人看来都会有有同的感受吧。这是由人的认知的选择性决定的,以前的经历与补充组成了一个现在的你。

  在看的时候,我看到死亡。引用:那沙沙的声音,那树叶的声音,是骷髅的声音,那骷髅在发着什么声音,在告诫着活着的人。两天的重复,似乎在等待的是死亡,或者命运。两个人在那边说着无聊的话语,今天的夜降临了,死亡或等待的东西没有降临,于是他们俩在第二天继续等待,等待了50几年,这样的人生是多么的无趣啊,他们俩的心里除了在互相聊天的时候可以忘记一切而轻松外,在看到夜的降临时应该会无耐或失望吧。然后在这种失望中,时间一天天的走了。回想我的过去的两天,看了三集的公开课,知道某几个餐还很合我口味,体会了放松与快乐。我还干了什么,努力回忆,但在时间过后能留下来的似乎就只有10%。那90%的时间我真的'在昨天与前天存在过吗?难道存在就只是积累的认知吗?,那如何才能更好的证明自己的存在吗?思考还是人生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如果更好的在这个世界留下存在的印记是一个值得我思考的命题。

  另外一个思考是:如果他们在等的东西真的来了,他们一定会快乐吗?即使到时候会快乐,那如果让过程也快乐岂不更好~这是我要努力去实现的,让过程变得更美好,如果你确信结果一定能到达。如果不确信能否到达,至少也是快乐的。

  存在的意义到底是过程还是结果?如果结果都是被遗忘,同一代的人消逝,基本上很多东西都会被遗忘。也就是说结果是基本没有意义的。那假设意义在于过程。在于过程中人的所有的内心的情感体验与认知的提高。一般人会因为*淡而无聊,希望辉煌才好。但事实上巨大的力量正是在*淡的每日重复中产生,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再想到死亡诗社。如果没有经历前面的一些东西,是不会有后面的感受的,事情是积淀起来的,诺奖的其中一个感受就是很多人都是在之前本来就已经做了很多相关领域的事情,这也验证了其实任何事情都是有个积累的过程,而最后那个闪光的主意出来其实是在前面所有的基础上孕育出来的。

  等待戈多是萨缪尔贝克特的一部戏剧。

  萨缪尔贝克特是先用英语后用法语写作的爱尔兰作家,也是法国荒诞派剧作家的主要代表之一。他于1906年4月13日出生在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新教家庭里,1923年进入都柏林的三一学院学*法文和意大利文,1927年毕业。第二年贝克特被选派到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担任为期两年地英语助教,结识了已经是意识流小说大师的同乡乔伊斯,并且与人合作把他的一些作品译成了法文。

  任教期满,贝克特回到三一学院任拉丁语讲师,1932年辞职后专事创作,同时先后在法国、爱尔兰、英国和德国漫游,在1937年看到纳粹主义的威胁后返回巴黎定居。他在二战期间参加了抵抗运动,替一个为英国收集情报的支部翻译资料和打字。结果支部被人出卖,他躲过了盖世太保的追捕,逃到普罗旺斯的一个村庄里当雇工。和*刚刚恢复,他又志愿到诺曼底的一个红十字会医院去当了几个月的翻译。

  等待戈多写的是发生在两个黄昏的事情,但没有什么情节可言。主人公是两个流浪汉,背景是一片荒野,路旁只有一棵枯树,两个流浪汉就在树下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人。他们一面做着闻臭靴子之类的无聊动作,一面在语无伦次的梦呓。最后有一个男孩来说戈多今晚不来了,第一幕就算结束。第二幕是第一幕的重复,只是当知道戈多又不来的时侯,他们就想上吊,结果裤带一拉就断,于是只能毫无希望的等待下去。

  等待戈多显然是一出荒诞剧,这种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因为戈多是谁,谁也不知道,它表现的只是人类等待的希望只能化为泡影的悲惨现实。这里的等待,在法语里是现在进行时,所以它不是本义上的期待,而是一种生存状态,意味着人类永远再等待,却又不知道到底再等待什么,而且永远不可能等来什么。正因为这个剧本用荒诞的手段极其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荒诞和无意义,它才流传至今吧,并且成为法兰西喜剧院的保留剧目,并且被译成20多种语言。

  等待戈多这部剧本反映了时代的'悲剧,表现了大战在西方人心灵下留下的创伤,以及他们在冷战中对社会现实的绝望。

  这种用完全荒诞的手法来表现世界和人生的荒诞,在形式和内容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因而能引起我们内心的震撼,像希腊悲剧那样起到了净化心灵的作用。

  国庆的两天里看完《等待戈多》。

  可能每一个文学或艺术作品在不同人看来都会有有同的感受吧。这是由人的认知的选择性决定的,以前的经历与补充组成了一个现在的你。

  在看的时候,我看到死亡。引用:那沙沙的声音,那树叶的声音,是骷髅的声音,那骷髅在发着什么声音,在告诫着活着的人。两天的重复,似乎在等待的是死亡,或者命运。两个人在那边说着无聊的话语,今天的夜降临了,死亡或等待的东西没有降临,于是他们俩在第二天继续等待,等待了50几年,这样的人生是多么的无趣啊,他们俩的心里除了在互相聊天的时候可以忘记一切而轻松外,在看到夜的降临时应该会无耐或失望吧。然后在这种失望中,时间一天天的走了。回想我的过去的两天,看了三集的公开课,知道某几个餐还很合我口味,体会了放松与快乐。我还干了什么,努力回忆,但在时间过后能留下来的似乎就只有10%。那90%的时间我真的.在昨天与前天存在过吗?难道存在就只是积累的认知吗?,那如何才能更好的证明自己的存在吗?思考还是人生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如果更好的在这个世界留下存在的印记是一个值得我思考的命题。

  另外一个思考是:如果他们在等的东西真的来了,他们一定会快乐吗?即使到时候会快乐,那如果让过程也快乐岂不更好~这是我要努力去实现的,让过程变得更美好,如果你确信结果一定能到达。如果不确信能否到达,至少也是快乐的。

  存在的意义到底是过程还是结果?如果结果都是被遗忘,同一代的人消逝,基本上很多东西都会被遗忘。也就是说结果是基本没有意义的。那假设意义在于过程。在于过程中人的所有的内心的情感体验与认知的提高。一般人会因为*淡而无聊,希望辉煌才好。但事实上巨大的力量正是在*淡的每日重复中产生,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再想到死亡诗社。如果没有经历前面的一些东西,是不会有后面的感受的,事情是积淀起来的,诺奖的其中一个感受就是很多人都是在之前本来就已经做了很多相关领域的事情,这也验证了其实任何事情都是有个积累的过程,而最后那个闪光的主意出来其实是在前面所有的基础上孕育出来的。

  《等待戈多》以文本和舞台表演的方式延长了读者和观者对“等待”这一抽象事物的感觉,这种“等待”更像是生活本身,它真实地存在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却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也很少引起人们的思考,思考自身与生活本身。

  “没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①,整个剧情用剧中的这句台词来概括再恰当可是。就是这样一部看似重复和无聊至极的戏剧,却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大凡经典,必有其典经之处。也仅有经典才能被人反复剖析并不断解读却始终不会过期。某种程度上看,经典之为经典更在乎其中蕴含着某种普遍而恒久的价值批判或人文,贯穿于人类礼貌的整个进程。那么,回到《等待戈多》,它的价值批判和人文反思体此刻哪里呢?换句话说,它凭借什么而立于经典之林呢?

  时间无法减淡这部作品的价值,相反,时间增加了它的价值重量和批判力度。等待,当人们说出这个词并用它指代一个具体事件的时候,好像并不能到达完全意义上的出离时间。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在这一点上对传统的“等待”给与了批判并提出了挑战。在那里,我想对“等待”做一个个人的理解和区分。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内,正是时间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在等待;也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外,这种出离并非绝对超脱我们所在的时空之纬,它依然在我们所在的时空之内发生,却早已抵达另一个终极意义。是的,我想说《等待戈多》中的“等待”是终极意义上的“等待”,它涉及生活本质的困惑,因而它也越发能凸显出我们生活的多元性,各自的空虚单调,机械压抑,仍然不愿意也不能够互相理解和交流,人心和人心充满了遥不可及的距离。有一些距离是本质上的距离,与时间与空间都无多大关联。

  当下,人们已不再追问“等待”谁,为何而“等待”之类形而上的问题,但这一点都不影响“等待”的存在,是的,它仍然是一个不会离开任何人的问题。因而,《等待戈多》在当下依然有着它的存在价值。我们需要重新解读它,因为解读它的同时也是在解读我们的生活状态,这种解读在我看来依然十分的必须,因为它靠*一种本质。我甚至觉得,各家试图找出“戈多”的真实身份是一件比“等待”本身更加荒诞的事情,所以我不很赞同许多研究者的做法,但我并不需要也不能否定他们的工作,因为劳动本身是美的,是应当被尊重的。我这样说并不能完全支撑我的观点,如果说有一种“等待”是终极意义上的,是出离时间的,那么我却要在时间之内去解读它,去靠*它。我并未出离时间,这又让我觉到《等待戈多》之所以成为荒诞派戏剧经典之作的厉害之处,它让我的解读也变得荒诞。它已经能够做到不在一个时空之纬度里讨论“等待”,比如说,相对贝克特写这部作品的时间和他当时所处的空间来说,我此刻所在的时间和空间是否能够看作是另一个时间和另一个空间呢?我想是能够的。如此,贝克特不仅仅将他对“等待”的理解写进了《等待戈多》,并且也将它贯穿在了《等待戈多》的整个生命中去,这才是他真正厉害的地方。

  至于上帝是死是活,至于“戈多”是否隐喻上帝,在我看来都只会阻碍我们靠*《等待戈多》,靠*贝克特,靠*“戈多”,也靠*“等待”。我始终觉得贝克特在经过他的方式向人们呈现人们自我亲身经历着的生活状态本身,只是他将它荒诞化了,只是他将这荒诞的感觉拉长了也缩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复又粘贴起来,为得就是让人们看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样貌。若非如此,我们所能感觉到的“等待”永远是疲软无力的,我们所能看到的“等待”也是模糊不清的,它永远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更不可能引发我们去思考。善于思考的人就是这样,他好像走在一条在旁人看来很远的路上,可他自我却乐此不疲。因为在靠*本质的过程中是没有捷径可取的,也因为仅有他感觉得到他在靠*一些本质的东西,这是旁人感觉不到的(旁人更重视的是道路的远*,但他更看重的是本质的东西)。

  文将就末,我突然想起了很久以前读过的另一部作品——《西西弗斯的神话》,以及其中写到的那个永不停歇地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不来的戈多”和“永远推不到山顶的石头”,以及一刻都不停歇流动的时间和瞬息万变的空间,在人类礼貌的整个进程中,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上帝”(我所指的不是宗教中的上帝,那里的“上帝”代表一种至高的存在)之间的关系永远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是没有开始与终结的,是无限的。大概人们在这条路上还要走很久,因为这是一条极其古老的道路。

  无望的是结果,期望的是过程,正如鲁迅所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期望相同”。而我们所能做的和正在做的便是在无望与期望之间——继续等待,但我坚信这种等待能够不是消极的等待,这个等待的过程也能够无比丰富。在文章的结尾,我想说,我们更需要研究的是如何等待。我想这是《等待戈多》给我的最大启发,我欣然理解。

  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他们的目光不在戈多到来的方向,他们面向的是死亡,一步步地走过去,期望在半途遇上戈多获得梦想里的救赎,孩子捎来的消息之于他们是继续的支撑,因为没有绝望的理由,只好漫无边际地等下去。

  戈多是谁,是无所不能的上帝,不可抗拒的命运,抑或仅仅就是等待本身。在整个剧本里,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他究竟是谁,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把波卓误认成了戈多,当问起戈多究竟是什么人时他们给出的却是这样的回答,“能够说是一个相识的人”,“哪里说得上,我们简直不认识他”,“就是见了面也不认得”。可对于这么一个模糊的人,人们还是宁愿义无反顾地等待下去,人类正是在这种盲目的憧憬中耗尽了生命。与其说戈多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虚无不可见的期望,或者一个又一个让人大失所望的明天。

  《等待戈多》的中心,不在于戈多这个人物,而在于“等待”。等待只是一种存在方式,一种生存的状态,难怪剧中说“咱们老是想出办法证明自我还存在”,等待就是那证明的途径。“期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弗拉季米尔的话里透露着浓重的杯具色彩,仿佛一个人从降生便进入等待的反复里,之所以在等待里苦死,那正因为所谓的期望根本不会到来,这期望又是什么,我认为那是一种对“被救赎”的强烈渴盼,剧中主人公始终坚持“戈多来了我们就得救了”。他们说到“把每个人都钉上他的小十字架”,那么每个人都在等待着救赎,然而当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对这波卓兴高采烈嚷着“救兵最之后啦!”的时候,波卓竟开口对他们大呼救命。谁都不得救,全剧充满了宿命的影子。“难道我们没给系住?”“拴在谁身上?”“拴在你等的那个人身上”,他们认为自我该被捆绑在命运上,也许事实就是这样,人和上帝,和命运间连着一根无形的线,人被它所牵引,始终逃离不开,对线另一头的世界却不得知更不得见。

  个人认为弗拉基尔米和爱斯特拉冈正是世界上人类的代表,他们没有个性,没有性别,彼此相爱却又彼此怨恨,男人的女人的美的丑的善的恶的,一切人类具有的品格他们都具有,都在他们身上以这样或者那样的形态展现出来。当然,从剧本里不难看出,弗拉季米尔较之爱斯特拉冈,身上集合了更多的冷静理性宽容以及自尊,也有少许的自以为是,而爱斯特拉冈则显露出更多的自私卑微恶毒和神经质,所以猜测作者是否让他们承担着诠释男人女人特征的作用。两人曾有过一段对人性的讨论,“天生的`脾气”,“挣扎没有用”,“本性难移”“毫无办法”,说出了对灵魂,对人性弱点的无可奈何。人注定无法克服自身的弱点,于是寄期望于被救赎。无法被救赎,便只能透过无望的期待发出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波卓的出现一向是让我最生疑问的,他一出场就被误认作戈多,连名字读音都与他相似,于是让我不禁猜测他的身份,他是否是作者安排的另一个戈多,在不一样的时空里,无所不能的戈多化身成千万个自我靠*人类,他沾染了人类一切的病态,他狂躁,麻木,癫癫狂狂,喜怒无常,他对幸运儿颐指气盛,而他又让两个流浪汉莫名地恐惧,莫名地恭敬。在第二幕里,他的神秘和高贵通通地消失,连流浪汉也能够对他任意蹂躏。他失掉了眼睛失掉了幸运儿,随之失掉了所有能够依仗的东西,他和流浪汉再没有区别,或者他显得更落魄些。原先所谓的那个上帝,和凡人的距离并不远。

  至于幸运儿,实在像个陷入“罗网”的哲人,他是所有人中唯一有思想本事的人,也是唯一不惧怕思想的人,他思想的方式竟是靠帽子和喉咙,然而这个唯一终究失去了帽子,随之失去了嗓音,随之失去了生命,最终一个会思想的人死去了。都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而人类总是不屑于去思考的,幸运儿的思考无法被理解是注定了的。

  两幕戏时间地点结构都出奇相似,故事的结尾都又回到开始的地方,第二幕是对第一幕的反复又是对第一幕全然的否定,人们丧失了记忆,失去了宝贵的依靠,戈多又一次失了约,一切像个骗局。生命在幻灭,生活在无休止地循环。等待是太过漫长的绝望,漫长得让人无力感觉。梦想的沮丧,命运的可笑,人格的分裂以及无所不在的死亡就这样把人拖进了不可理喻的漩涡。时间的无限延伸,等待的永无尽头。

  全剧没有情节,没有矛盾冲突,甚至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在剧中一切事物都荒诞化,时间脱了常规于是一夜之间枯树就长出了叶子,人与外部的客观世界处于一种无法感知的隔绝状态,给人以一种不能抗拒的压迫感。他们不认识这个世界,又说道“瞧这个垃圾堆!我这辈子从来没离开过它!”,世界对他们而言仅仅是个苍白的印象。另外人与人之间亦处于一种无法分开又相互隔膜的状态,两个流浪汉想分手又无法分开,波卓想离开又迈不动步子。荒诞之中,反映出得却是如此深刻的状态。

  人在生活里谜失了,在作品中人既不知自我从何而来,也不知自我向何处去。人无从预测自我的明天,完全失去了自我的精神家园。那个如上帝般凌驾于苦难之上的戈多永远不会到来,可他又一向存在着,这样的存在对他的到来不断预示着,于是人们只好不可救药却又无能为力地继续等下去。

  《等待戈多》以文本和舞台表演的方式延长了读者和观者对“等待”这一抽象事物的感觉,这种“等待”更像是生活本身,它真实地存在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却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也很少引起人们的思考,思考自身与生活本身。

  “没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①,整个剧情用剧中的这句台词来概括再恰当不过。就是这样一部看似重复和无聊至极的戏剧,却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大凡经典,必有其典经之处。也只有经典才能被人反复剖析并不断解读却始终不会过期。某种程度上看,经典之为经典更在乎其中蕴含着某种普遍而恒久的价值批判或人文反思,贯穿于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那么,回到《等待戈多》,它的价值批判和人文反思体现在哪里呢?换句话说,它凭借什么而立于经典之林呢?

  时间无法减淡这部作品的价值,相反,时间增加了它的价值重量和批判力度。等待,当人们说出这个词并用它指代一个具体事件的时候,好像并不能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出离时间。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在这一点上对传统的“等待”给与了批判并提出了挑战。在这里,我想对“等待”做一个个人的理解和区分。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内,正是时间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在等待;也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外,这种出离并非绝对超脱我们所在的时空之纬,它依然在我们所在的时空之内发生,却早已抵达另一个终极意义。是的,我想说《等待戈多》中的“等待”是终极意义上的“等待”,它涉及生活本质的困惑,因而它也越发能凸显出我们生活的多元性,各自的空虚单调,机械压抑,仍然不愿意也不能够互相理解和交流,人心和人心充满了遥不可及的距离。有一些距离是本质上的距离,与时间与空间都无多大关联。

  当下,人们已不再追问“等待”谁,为何而“等待”之类形而上的问题,但这一点都不影响“等待”的存在,是的,它仍然是一个不会离开任何人的问题。因而,《等待戈多》在当下依然有着它的存在价值。我们需要重新解读它,因为解读它的同时也是在解读我们的生活状态,这种解读在我看来依然十分的必须,因为它靠*一种本质。我甚至觉得,各家试图找出“戈多”的真实身份是一件比“等待”本身更加荒诞的事情,所以我不很赞同许多研究者的做法,但我并不需要也不能否定他们的工作,因为劳动本身是美的,是应当被尊重的。我这样说并不能完全支撑我的观点,如果说有一种“等待”是终极意义上的,是出离时间的,那么我却要在时间之内去解读它,去靠*它。我并未出离时间,这又让我觉到《等待戈多》之所以成为荒诞派戏剧经典之作的厉害之处,它让我的解读也变得荒诞。它已经可以做到不在一个时空之纬度里讨论“等待”,比如说,相对贝克特写这部作品的时间和他当时所处的空间来说,我现在所在的时间和空间是否可以看作是另一个时间和另一个空间呢?我想是可以的。如此,贝克特不仅将他对“等待”的理解写进了《等待戈多》,而且也将它贯穿在了《等待戈多》的整个生命中去,这才是他真正厉害的地方。

  至于上帝是死是活,至于“戈多”是否隐喻上帝,在我看来都只会阻碍我们靠*《等待戈多》,靠*贝克特,靠*“戈多”,也靠*“等待”。我始终觉得贝克特在通过他的方式向人们呈现人们自己亲身经历着的生活状态本身,只是他将它荒诞化了,只是他将这荒诞的感觉拉长了也缩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复又粘贴起来,为得就是让人们看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若非如此,我们所能感觉到的“等待”永远是疲软无力的,我们所能看到的“等待”也是模糊不清的,它永远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更不可能引发我们去思考。善于思考的人就是这样,他好像走在一条在旁人看来很远的路上,可他自己却乐此不疲。因为在靠*本质的过程中是没有捷径可取的,也因为只有他感觉得到他在靠*一些本质的东西,这是旁人感觉不到的(旁人更重视的是道路的远*,但他更看重的是本质的东西)。

  文将就末,我突然想起了很久以前读过的另一部作品——《西西弗斯的神话》,以及其中写到的那个永不停歇地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不来的戈多”和“永远推不到山顶的石头”,以及一刻都不停歇流动的时间和瞬息万变的空间,在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中,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上帝”(我所指的不是宗教中的上帝,这里的“上帝”代表一种至高的存在)之间的关系永远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是没有开始与终结的,是无限的。大概人们在这条路上还要走很久,因为这是一条极其古老的道路。

  无望的是结果,希望的是过程,正如鲁迅所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而我们所能做的和正在做的便是在无望与希望之间——继续等待,但我坚信这种等待可以不是消极的等待,这个等待的过程也可以无比丰富。在文章的结尾,我想说,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等待。我想这是《等待戈多》给我的最大启发,我欣然接受。

  20xx.6.16 北京 中青苑

  ①萨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M].施咸荣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xx

  《等待戈多》以文本和舞台表演的方式延长了读者和观者对“等待”这一抽象事物的感觉,这种“等待”更像是生活本身,它真实地存在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却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也很少引起人们的思考,思考自身与生活本身。

  “没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①,整个剧情用剧中的这句台词来概括再恰当可是。就是这样一部看似重复和无聊至极的戏剧,却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大凡经典,必有其典经之处。也仅有经典才能被人反复剖析并不断解读却始终不会过期。某种程度上看,经典之为经典更在乎其中蕴含着某种普遍而恒久的价值批判或人文反思,贯穿于人类礼貌的整个进程。那么,回到《等待戈多》,它的价值批判和人文反思体此刻哪里呢?换句话说,它凭借什么而立于经典之林呢?

  时间无法减淡这部作品的价值,相反,时间增加了它的价值重量和批判力度。等待,当人们说出这个词并用它指代一个具体事件的时候,好像并不能到达完全意义上的出离时间。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在这一点上对传统的“等待”给与了批判并提出了挑战。在那里,我想对“等待”做一个个人的理解和区分。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内,正是时间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在等待;也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外,这种出离并非绝对超脱我们所在的时空之纬,它依然在我们所在的时空之内发生,却早已抵达另一个终极意义。是的,我想说《等待戈多》中的“等待”是终极意义上的`“等待”,它涉及生活本质的困惑,因而它也越发能凸显出我们生活的多元性,各自的空虚单调,机械压抑,仍然不愿意也不能够互相理解和交流,人心和人心充满了遥不可及的距离。有一些距离是本质上的距离,与时间与空间都无多大关联。

  当下,人们已不再追问“等待”谁,为何而“等待”之类形而上的问题,但这一点都不影响“等待”的存在,是的,它仍然是一个不会离开任何人的问题。因而,《等待戈多》在当下依然有着它的存在价值。我们需要重新解读它,因为解读它的同时也是在解读我们的生活状态,这种解读在我看来依然十分的必须,因为它靠*一种本质。我甚至觉得,各家试图找出“戈多”的真实身份是一件比“等待”本身更加荒诞的事情,所以我不很赞同许多研究者的做法,但我并不需要也不能否定他们的工作,因为劳动本身是美的,是应当被尊重的。我这样说并不能完全支撑我的观点,如果说有一种“等待”是终极意义上的,是出离时间的,那么我却要在时间之内去解读它,去靠*它。我并未出离时间,这又让我觉到《等待戈多》之所以成为荒诞派戏剧经典之作的厉害之处,它让我的解读也变得荒诞。它已经能够做到不在一个时空之纬度里讨论“等待”,比如说,相对贝克特写这部作品的时间和他当时所处的空间来说,我此刻所在的时间和空间是否能够看作是另一个时间和另一个空间呢?我想是能够的。如此,贝克特不仅仅将他对“等待”的理解写进了《等待戈多》,并且也将它贯穿在了《等待戈多》的整个生命中去,这才是他真正厉害的地方。

  至于上帝是死是活,至于“戈多”是否隐喻上帝,在我看来都只会阻碍我们靠*《等待戈多》,靠*贝克特,靠*“戈多”,也靠*“等待”。我始终觉得贝克特在经过他的方式向人们呈现人们自我亲身经历着的生活状态本身,只是他将它荒诞化了,只是他将这荒诞的感觉拉长了也缩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复又粘贴起来,为得就是让人们看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样貌。若非如此,我们所能感觉到的“等待”永远是疲软无力的,我们所能看到的“等待”也是模糊不清的,它永远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更不可能引发我们去思考。善于思考的人就是这样,他好像走在一条在旁人看来很远的路上,可他自我却乐此不疲。因为在靠*本质的过程中是没有捷径可取的,也因为仅有他感觉得到他在靠*一些本质的东西,这是旁人感觉不到的(旁人更重视的是道路的远*,但他更看重的是本质的东西)。

  文将就末,我突然想起了很久以前读过的另一部作品――《西西弗斯的神话》,以及其中写到的那个永不停歇地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不来的戈多”和“永远推不到山顶的石头”,以及一刻都不停歇流动的时间和瞬息万变的空间,在人类礼貌的整个进程中,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上帝”(我所指的不是宗教中的上帝,那里的“上帝”代表一种至高的存在)之间的关系永远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是没有开始与终结的,是无限的。大概人们在这条路上还要走很久,因为这是一条极其古老的道路。

  无望的是结果,期望的是过程,正如鲁迅所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期望相同”。而我们所能做的和正在做的便是在无望与期望之间――继续等待,但我坚信这种等待能够不是消极的等待,这个等待的过程也能够无比丰富。在文章的结尾,我想说,我们更需要研究的是如何等待。我想这是《等待戈多》给我的最大启发,我欣然理解。

  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他们的目光不在戈多到来的方向,他们面向的是死亡,一步步地走过去,希望在半途遇上戈多获得理想里的救赎,孩子捎来的消息之于他们是继续的支撑,因为没有绝望的理由,只好漫无边际地等下去。

  戈多是谁,是无所不能的上帝,不可抗拒的命运,抑或仅仅就是等待本身。在整个剧本里,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他究竟是谁,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把波卓误认成了戈多,当问起戈多究竟是什么人时他们给出的却是这样的回答,“可以说是一个相识的人”,“哪里说得上,我们简直不认识他”,“就是见了面也不认得”。可对于这么一个模糊的人,人们还是宁愿义无反顾地等待下去,人类正是在这种盲目的憧憬中耗尽了生命。与其说戈多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虚无不可见的希望,或者一个又一个让人大失所望的明天。

  《等待戈多》的中心,不在于戈多这个人物,而在于“等待”。等待只是一种存在方式,一种生存的状态,难怪剧中说“咱们老是想出办法证明自己还存在”,等待就是那证明的途径。“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弗拉季米尔的话里透露着浓重的悲剧色彩,仿佛一个人从降生便进入等待的反复里,之所以在等待里苦死,那正因为所谓的希望根本不会到来,这希望又是什么,我认为那是一种对“被救赎”的强烈渴盼,剧中主人公始终坚持“戈多来了我们就得救了”。他们说到“把每个人都钉上他的'小十字架”,那么每个人都在等待着救赎,然而当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对这波卓兴高采烈嚷着“救兵终于来啦!”的时候,波卓竟开口对他们大呼救命。谁都不得救,全剧充满了宿命的影子。“难道我们没给系住?”“拴在谁身上?”“拴在你等的那个人身上”,他们认为自己该被捆绑在命运上,也许事实就是这样,人和上帝,和命运间连着一根无形的线,人被它所牵引,始终逃离不开,对线另一头的世界却不得知更不得见。

  个人认为弗拉基尔米和爱斯特拉冈正是世界上人类的代表,他们没有个性,没有性别,彼此相爱却又彼此怨恨,男人的女人的美的丑的善的恶的,一切人类具有的品格他们都具有,都在他们身上以这样或者那样的形态展现出来。当然,从剧本里不难看出,弗拉季米尔较之爱斯特拉冈,身上集合了更多的冷静理性宽容以及自尊,也有少许的自以为是,而爱斯特拉冈则显露出更多的自私卑微恶毒和神经质,所以猜测作者是否让他们承担着诠释男人女人特征的作用。两人曾有过一段对人性的讨论,“天生的脾气”,“挣扎没有用”,“本性难移”“毫无办法”,说出了对灵魂,对人性弱点的无可奈何。人注定无法克服自身的弱点,于是寄希望于被救赎。无法被救赎,便只能透过无望的期待发出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波卓的出现一直是让我最生疑问的,他一出场就被误认作戈多,连名字读音都与他相似,于是让我不禁猜测他的身份,他是否是作者安排的另一个戈多,在不一样的时空里,无所不能的戈多化身成千万个自己靠*人类,他沾染了人类一切的病态,他狂躁,麻木,癫癫狂狂,喜怒无常,他对幸运儿颐指气盛,而他又让两个流浪汉莫名地恐惧,莫名地恭敬。在第二幕里,他的神秘和高贵通通地消失,连流浪汉也可以对他任意蹂躏。他失掉了眼睛失掉了幸运儿,随之失掉了所有可以依仗的东西,他和流浪汉再没有区别,或者他显得更落魄些。原来所谓的那个上帝,和凡人的距离并不远。

  至于幸运儿,实在像个陷入“罗网”的哲人,他是所有人中唯一有思想能力的人,也是唯一不惧怕思想的人,他思想的方式竟是靠帽子和喉咙,然而这个唯一终究失去了帽子,随之失去了嗓音,随之失去了生命,最后一个会思想的人死去了。都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而人类总是不屑于去思考的,幸运儿的思考无法被理解是注定了的。

  两幕戏时间地点结构都出奇相似,故事的结尾都又回到开始的地方,第二幕是对第一幕的反复又是对第一幕全然的否定,人们丧失了记忆,失去了宝贵的依赖,戈多又一次失了约,一切像个骗局。生命在幻灭,生活在无休止地循环。等待是太过漫长的绝望,漫长得让人无力感觉。理想的沮丧,命运的可笑,人格的分裂以及无所不在的死亡就这样把人拖进了不可理喻的漩涡。时间的无限延伸,等待的永无尽头。

  全剧没有情节,没有矛盾冲突,甚至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在剧中一切事物都荒诞化,时间脱了常规于是一夜之间枯树就长出了叶子,人与外部的客观世界处于一种无法感知的隔绝状态,给人以一种不能抗拒的压迫感。他们不认识这个世界,又说道“瞧这个垃圾堆!我这辈子从来没离开过它!”,世界对他们而言仅仅是个苍白的印象。另外人与人之间亦处于一种无法分开又相互隔膜的状态,两个流浪汉想分手又无法分开,波卓想离开又迈不动步子。荒诞之中,反映出得却是如此深刻的状态。

  人在生活里谜失了,在作品中人既不知自己从何而来,也不知自己向何处去。人无从预测自己的明天,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那个如上帝般凌驾于苦难之上的戈多永远不会到来,可他又一直存在着,这样的存在对他的到来不断预示着,于是人们只好不可救药却又无能为力地继续等下去。

  夏日的午后,泛着白光的柏油路上只有难耐的燥热。路旁的一棵大树下,两个流浪汉焦急地眺望着远方,他们在等待戈多的到来,因为,他们得知,戈多会告诉他们该怎么去面对未来,该怎样去改变现在的生活,不再去走糟糕的乞丐。然而,他们等了很久很久,却一直不见戈多的身影,他们并没有气馁,确信戈多一定会来。第二天,戈多没来,第三天,还是没有来。

  戈多最后到底会不会来,谁都不知道,连《等待的戈多》的作者也可能不知道。不过,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这两位流浪汉就认定这个死理,永远去等待想象中的戈多,而不去自想办法摆脱困境,那么,他们将永远是流浪汉。

  这让我们想起了现实中的许多人,在人生不如意时,往往不是自己主动去想办法改变现状,而总是怀着一种期待着他人的力量来救赎自己,只相信所谓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味相信困难会自行消除,生活终归*静美好。这样的人,不就像炎炎夏日里的那两个无聊的流浪汉一样吗?

  《论语》有云:“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求人不如求己。这可是古今往来的至理名言。可是,人的依赖性,不因这样的名言而绝迹。

  过分的依赖他人,可能会让自己养成一种消极的.惰性,甚至,有的依赖,不但不能帮助自己,反会对自己有所伤害。有一个小男孩看见一只飞蛾从它的茧中艰难的想要爬出来,于是找来一把剪刀帮这只飞蛾剪开紧紧束缚的厚茧。飞蛾倒是很轻松的从茧中出来了,可它却飞不起来了。因为,它没有经过自己破茧而出的历练,翅膀缺少足够的力量。这是一个好心造成的悲剧,也是对那些长期有依赖思想者的警告。这也让我们懂得了,为什么袋鼠妈妈在孩子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会无情的将孩子赶出那温暖的育儿袋的原因了。

  无论戈多有多大的神力,等他太渺茫了。与其像两个流浪汉那样毫无希望的等待下去,不如将等待的时间用来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未来。

  人应该有美好的期待。但是,应该把对期待渴望化为行动,使自己一步步的走向期待的目标,而不能像流浪汉那样,只知道毫无希望的企图让期待走向自己。

  今天晚上,学校组织了我们全体师生一起去观看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创造向未来”,是以“创造向未来”为主题,分为“梦想、探索、奋斗、未来”四个篇章,以充满前瞻性和未来感的设计,展现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旨在启发青少年的创造梦想,激励当代青少年发奋努力去创造更好的新生活。在看完节目后的我,深感震撼,特别是对解海龙先生所拍摄的“我要上学”系列照片印象深刻,因为在我还没有看到这档节目之前,我都认为读书是我自己的事情,学不学到知识根本就无所谓,反正这样活着的我没有碍着别人就行了,但在看到“我要上学”系列照片和听到解海龙先生讲述它背后的故事时,我的脸的发烫的,我为我自己那种愚蠢的想法而感到羞愧。

  和山区连学都上不了的孩子们相比,我比他们拥有着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但我却没有好好珍惜,一心只想在学校得过且过,这样的我真的不配坐在这个明亮的教室里。

  在看完《开学第一课》后,我明白了爱是相互的,是*等的,永远只做接受者是绝对不行的,我们接受了国家对我们的培育呵护,那我们也应该要回报国,为建设更美好的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青少年学生的我们,不用为暂时还不能走上工作岗位去建设祖国而感到灰心丧气,好好读书就是我们当下可以回报祖国的一种好方式,只要我们好好学*,积累更多的知识,待到我们毕业了,走进社会之时就是报效祖国之日了。我们要坚信我们的力量能够影响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我们现在积累的知识都是在为以后建设国家更美好的未来打下夯实的基础!

  我一直都很相信这样的一句话: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创造未来。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创造向未来”更是让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重要性。我们一直都在追逐着更美好的未来,是因为我们一直在知道,美好的生活是要靠我们自己亲手去编织,亲自去实现。而这样的前提当然就是我们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属于自己的梦想。知识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基础,而梦想又是我们想要去汲取更多知识的动力,它们相伴相生。

  我们永远都不能放弃对知识的渴望,一旦没有了学*的欲望,那我们就会跟一潭死水毫无区别,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神奇,社会上的工作岗位也越来越多样化,需要的人才也是与日俱增,而我们的青少年就是这一批岗位的接班人,我们需要用更多的知识来增强自己的能力,不要以为学*是阶段性的,学*是终生的,社会不断在发展,新的知识也在不断地衍生,我们一旦停止学*,就会与这个社会脱轨,最后被这个社会所抛弃。

  所以,无论是为了实现我们自身的人生价值,还是为祖国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都需要好好学*。唯有好好学*,我们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为我们现在的安稳美好生活的付出。而作为当代青少年,现在努力学*就是对祖**亲最好的回报!***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觉得这句话是所有的学生都需要谨记的,国家需要我们,同样的,我们也需要国家,所以为了我们可以拥有一个更美好的国家,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大家共同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吧!好好读书,报效祖国!

  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他们的目光不在戈多到来的方向,他们面向的是死亡,一步步地走过去,希望在半途遇上戈多获得理想里的救赎,孩子捎来的消息之于他们是继续的支撑,因为没有绝望的理由,只好漫无边际地等下去。

  戈多是谁,是无所不能的上帝,不可抗拒的命运,抑或仅仅就是等待本身。在整个剧本里,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他究竟是谁,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把波卓误认成了戈多,当问起戈多究竟是什么人时他们给出的却是这样的回答,“可以说是一个相识的人”,“哪里说得上,我们简直不认识他”,“就是见了面也不认得”。可对于这么一个模糊的人,人们还是宁愿义无反顾地等待下去,人类正是在这种盲目的憧憬中耗尽了生命。与其说戈多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虚无不可见的希望,或者一个又一个让人大失所望的明天。

  《等待戈多》的中心,不在于戈多这个人物,而在于“等待”。等待只是一种存在方式,一种生存的状态,难怪剧中说“咱们老是想出办法证明自己还存在”,等待就是那证明的途径。“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弗拉季米尔的话里透露着浓重的悲剧色彩,仿佛一个人从降生便进入等待的反复里,之所以在等待里苦死,那正因为所谓的希望根本不会到来,这希望又是什么,我认为那是一种对“被救赎”的强烈渴盼,剧中主人公始终坚持“戈多来了我们就得救了”。他们说到“把每个人都钉上他的小十字架”,那么每个人都在等待着救赎,然而当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对这波卓兴高采烈嚷着“救兵终于来啦!”的时候,波卓竟开口对他们大呼救命。谁都不得救,全剧充满了宿命的影子。“难道我们没给系住?”“拴在谁身上?”“拴在你等的那个人身上”,他们认为自己该被捆绑在命运上,也许事实就是这样,人和上帝,和命运间连着一根无形的线,人被它所牵引,始终逃离不开,对线另一头的世界却不得知更不得见。

  个人认为弗拉基尔米和爱斯特拉冈正是世界上人类的代表,他们没有个性,没有性别,彼此相爱却又彼此怨恨,男人的女人的美的丑的善的恶的,一切人类具有的品格他们都具有,都在他们身上以这样或者那样的形态展现出来。当然,从剧本里不难看出,弗拉季米尔较之爱斯特拉冈,身上集合了更多的冷静理性宽容以及自尊,也有少许的自以为是,而爱斯特拉冈则显露出更多的自私卑微恶毒和神经质,所以猜测作者是否让他们承担着诠释男人女人特征的作用。两人曾有过一段对人性的讨论,“天生的'脾气”,“挣扎没有用”,“本性难移”“毫无办法”,说出了对灵魂,对人性弱点的无可奈何。人注定无法克服自身的弱点,于是寄希望于被救赎。无法被救赎,便只能透过无望的期待发出对悲惨命运的反抗。

  波卓的出现一直是让我最生疑问的,他一出场就被误认作戈多,连名字读音都与他相似,于是让我不禁猜测他的身份,他是否是作者安排的另一个戈多,在不一样的时空里,无所不能的戈多化身成千万个自己靠*人类,他沾染了人类一切的病态,他狂躁,麻木,癫癫狂狂,喜怒无常,他对幸运儿颐指气盛,而他又让两个流浪汉莫名地恐惧,莫名地恭敬。在第二幕里,他的神秘和高贵通通地消失,连流浪汉也可以对他任意蹂躏。他失掉了眼睛失掉了幸运儿,随之失掉了所有可以依仗的东西,他和流浪汉再没有区别,或者他显得更落魄些。原来所谓的那个上帝,和凡人的距离并不远。

  至于幸运儿,实在像个陷入“罗网”的哲人,他是所有人中唯一有思想能力的人,也是唯一不惧怕思想的人,他思想的方式竟是靠帽子和喉咙,然而这个唯一终究失去了帽子,随之失去了嗓音,随之失去了生命,最后一个会思想的人死去了。都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而人类总是不屑于去思考的,幸运儿的思考无法被理解是注定了的。

  两幕戏时间地点结构都出奇相似,故事的结尾都又回到开始的地方,第二幕是对第一幕的反复又是对第一幕全然的否定,人们丧失了记忆,失去了宝贵的依赖,戈多又一次失了约,一切像个骗局。生命在幻灭,生活在无休止地循环。等待是太过漫长的绝望,漫长得让人无力感觉。理想的沮丧,命运的可笑,人格的分裂以及无所不在的死亡就这样把人拖进了不可理喻的漩涡。时间的无限延伸,等待的永无尽头。

  全剧没有情节,没有矛盾冲突,甚至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在剧中一切事物都荒诞化,时间脱了常规于是一夜之间枯树就长出了叶子,人与外部的客观世界处于一种无法感知的隔绝状态,给人以一种不能抗拒的压迫感。他们不认识这个世界,又说道“瞧这个垃圾堆!我这辈子从来没离开过它!”,世界对他们而言仅仅是个苍白的印象。另外人与人之间亦处于一种无法分开又相互隔膜的状态,两个流浪汉想分手又无法分开,波卓想离开又迈不动步子。荒诞之中,反映出得却是如此深刻的状态。

  人在生活里谜失了,在作品中人既不知自己从何而来,也不知自己向何处去。人无从预测自己的明天,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那个如上帝般凌驾于苦难之上的戈多永远不会到来,可他又一直存在着,这样的存在对他的到来不断预示着,于是人们只好不可救药却又无能为力地继续等下去。

  一棵突兀的树,一块坚硬的石头,两个极度渴望的人,还有四顾无际的充满光亮与空气的大地和柔软的天空。这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的全部维度。另一个世界仅仅属于幻想的迷梦,那里一切都是被允许的,生命在这里找到了理想的天国。但它终于厌弃了它,没有痛苦的幸福好比没有幸福的痛苦一样不可忍受。幸福与痛苦,就象一块硬币的两个面,同等的占有和分享生命的乳汁。戈多,某种意义上仅仅是希望的变体而已。希望什么,无关紧要。失败是必然的,因为希望是没有的。这个世界没有希望的预*。如果有,那也只可能存在于永恒的语言诱惑或者时间绵延无穷的晦涩自杀中罢了。对于一个荒谬者来说,所有看似神秘的事物,包括这个世界,最终都只能是归于零。作者很巧妙而又最*淡不过地踩住了刹车,在距离绝望仅一步之遥的地方。没有扼杀希望,却把它的幻影彻底地吹散了,从此便永不能聚合。

  在我的经历中,电影评论是很学术的领域。想到我们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那会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电影在中国新文化复兴运动(不知道能不能用这样的词来形容那个时期的文化现象)中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新电影语言”、“新浪潮”、“结构主义”等等名词如雷贯耳,而且话语权威都是一派学者气质,很有学术性、高尚感。这样的气氛把我们烘托得很了不起,真有艺术殿堂的感受。

  后来,大概到了九十年代中期,1995、1996年前后,这帮大师突然不玩儿了,很快从这个圈子里消失掉,无影无踪了。在他们抛弃我们之后的寂寞的日子里,我们感觉到一阵孤独。文艺批评一向左右着各类艺术的历史进程,这样的空白真的令人心慌。

  我想他们不玩儿了的很大原因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有关。消费概念一统天下,文化也可以成为产品进入流通市场,当它们成为超级市场货架上供人选择的,和选择一件衣服一样自由、一样随意的商品的.时候,艺术过去神圣的地位、仪式化风范及上层领域的优越感全然被打碎了。这十来年,随着这样的变迁,其实谁也没消停,大师放弃的阵地自有后来人。由于商品化的普及、便利和自由,还有文化艺术产品本身的巨大魅力,孕育出了一代从f ans走入电影行业的专业人员。这些从消费群体中走出来的人可能是批评家,可能是导演,也可能是编剧。我想他们的出身就能把前辈的鼻子给气歪。美国前卫导演昆廷·塔伦蒂诺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他“卑贱”的出身让他在入行时受了一番屈辱,直到1993年他的《落水狗》一举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才得以扬眉吐气,也标志着一个新的电影时代的到来。法国人是多么地傲慢,从来都以文化大国国民自居,一副霸权的样子,一直把持着艺术殿堂的金钥匙。所以昆廷的获奖,连他自己都深感意外、欣喜若狂,直到今年在戛纳当评委**还念念不忘那一幕。如果不是世道变了,这事无论如何解释不通。

  很多事情不再是梦想。DV从家庭走向专业,电视从标清发展到高清,高清播出时代即将到来,电信号的色彩还原和胶片越来越接*,还有什么不可能实现?

  大概有一个现象我原来没有足够重视,当我知道后,很吃惊。原来各电影厂有自己的刊物、画报,不知何时被外面的人承包下来,变了味道,和过去大不相同了。开始我很嗤鼻,觉得不够专业化,比如《看电影》、《电影世界》、《新电影》啊什么的,我很长时间把它们等同于文化商品的延伸纸版读物,比如盗版光碟指南什么的。到了有一天在三联书店看到一本*似工具书的《电影20xx》,还有《为希区柯克尖叫》和《后窗看电影》,我发觉这已经不是我原来概念中的电影产品指南了。其资料的价值性和全面性,以及专业化水准都令我对他们的存在不可小视。网络上颇负盛名的“后窗看电影”等阵地亦成为新一代的影评代言人。

  就在这个时候,早已在新锐影评人中赫赫有名的小白把他的书稿(《等待是一生最初苍老:顾小白电影随笔》,古吴轩出版社20xx年5月版)拿给我看,极没有架子,以很自我的口吻,甚至是一个影迷的角色来谈电影。像日记,像观后感,也像夜话。我在他曾任版主的论坛“后窗看电影”及其精选书籍里也能感觉到同样态度。小白的尖刻和敏锐也是很散漫的,像他的生活状态,完全没有权威姿态。这让我对小白刮目相看。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他当时在和我合作一个剧本。我很喜欢他写在剧本中的那些人物的状态,很典型的“后工业”人类,而且是典型的中国都市小资类。

  接触多了,我对小白的身份恍惚起来。我连问了他好多问题——你到底干什么专业?他回答说,在一家数字化公司,好像还是国有单位。就我对社会了解的知识结构,这就够错位的。——那你怎么又开始写剧本了呢?怎么又写评论了呢?他答,网上开始的,偶然的,喜爱的,咳……我完全听不懂,也不想再细问了。可这又有什么关系?通过小白,让我对很多事情了解更具体了。电影在他们眼中的样子和我们有很大不同,他们首先是在用精神消费它。不论欣赏、崇拜还是品尝、指点,完全像对待一种物质——某种拜物主义倾向,而我们却当做理想来追求。脱离了人文环境的我们完全失去了价值判断,这两者的对话该有多么大的差距啊。

  可以说,小白成为了我的“后窗”,通过他,我看到了新一代的成长和他们的精神。

  《等待戈多》以文本和舞台表演的方式延长了读者和观者对“等待”这一抽象事物的感觉,这种“等待”更像是生活本身,它真实地存在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却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也很少引起人们的思考,思考自身与生活本身。

  “没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①,整个剧情用剧中的这句台词来概括再恰当可是。就是这样一部看似重复和无聊至极的戏剧,却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大凡经典,必有其典经之处。也仅有经典才能被人反复剖析并不断解读却始终不会过期。某种程度上看,经典之为经典更在乎其中蕴含着某种普遍而恒久的价值批判或人文反思,贯穿于人类礼貌的整个进程。那么,回到《等待戈多》,它的价值批判和人文反思体此刻哪里呢?换句话说,它凭借什么而立于经典之林呢?

  时间无法减淡这部作品的价值,相反,时间增加了它的价值重量和批判力度。等待,当人们说出这个词并用它指代一个具体事件的时候,好像并不能到达完全意义上的出离时间。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在这一点上对传统的“等待”给与了批判并提出了挑战。在那里,我想对“等待”做一个个人的理解和区分。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内,正是时间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在等待;也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外,这种出离并非绝对超脱我们所在的时空之纬,它依然在我们所在的时空之内发生,却早已抵达另一个终极意义。是的,我想说《等待戈多》中的“等待”是终极意义上的“等待”,它涉及生活本质的困惑,因而它也越发能凸显出我们生活的多元性,各自的空虚单调,机械压抑,仍然不愿意也不能够互相理解和交流,人心和人心充满了遥不可及的距离。有一些距离是本质上的距离,与时间与空间都无多大关联。

  当下,人们已不再追问“等待”谁,为何而“等待”之类形而上的问题,但这一点都不影响“等待”的'存在,是的,它仍然是一个不会离开任何人的问题。因而,《等待戈多》在当下依然有着它的存在价值。我们需要重新解读它,因为解读它的同时也是在解读我们的生活状态,这种解读在我看来依然十分的必须,因为它靠*一种本质。我甚至觉得,各家试图找出“戈多”的真实身份是一件比“等待”本身更加荒诞的事情,所以我不很赞同许多研究者的做法,但我并不需要也不能否定他们的工作,因为劳动本身是美的,是应当被尊重的。我这样说并不能完全支撑我的观点,如果说有一种“等待”是终极意义上的,是出离时间的,那么我却要在时间之内去解读它,去靠*它。我并未出离时间,这又让我觉到《等待戈多》之所以成为荒诞派戏剧经典之作的厉害之处,它让我的解读也变得荒诞。它已经能够做到不在一个时空之纬度里讨论“等待”,比如说,相对贝克特写这部作品的时间和他当时所处的空间来说,我此刻所在的时间和空间是否能够看作是另一个时间和另一个空间呢?我想是能够的。如此,贝克特不仅仅将他对“等待”的理解写进了《等待戈多》,并且也将它贯穿在了《等待戈多》的整个生命中去,这才是他真正厉害的地方。

  至于上帝是死是活,至于“戈多”是否隐喻上帝,在我看来都只会阻碍我们靠*《等待戈多》,靠*贝克特,靠*“戈多”,也靠*“等待”。我始终觉得贝克特在经过他的方式向人们呈现人们自我亲身经历着的生活状态本身,只是他将它荒诞化了,只是他将这荒诞的感觉拉长了也缩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复又粘贴起来,为得就是让人们看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样貌。若非如此,我们所能感觉到的“等待”永远是疲软无力的,我们所能看到的“等待”也是模糊不清的,它永远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更不可能引发我们去思考。善于思考的人就是这样,他好像走在一条在旁人看来很远的路上,可他自我却乐此不疲。因为在靠*本质的过程中是没有捷径可取的,也因为仅有他感觉得到他在靠*一些本质的东西,这是旁人感觉不到的(旁人更重视的是道路的远*,但他更看重的是本质的东西)。

  文将就末,我突然想起了很久以前读过的另一部作品——《西西弗斯的神话》,以及其中写到的那个永不停歇地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不来的戈多”和“永远推不到山顶的石头”,以及一刻都不停歇流动的时间和瞬息万变的空间,在人类礼貌的整个进程中,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上帝”(我所指的不是宗教中的上帝,那里的“上帝”代表一种至高的存在)之间的关系永远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是没有开始与终结的,是无限的。大概人们在这条路上还要走很久,因为这是一条极其古老的道路。

  无望的是结果,期望的是过程,正如鲁迅所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期望相同”。而我们所能做的和正在做的便是在无望与期望之间——继续等待,但我坚信这种等待能够不是消极的等待,这个等待的过程也能够无比丰富。在文章的结尾,我想说,我们更需要研究的是如何等待。我想这是《等待戈多》给我的最大启发,我欣然理解。

  一群人,或是同事,或是朋友,外出旅游。归途中,他们渐渐发觉队伍里头好像少了个人,有谁被落下了似的。然而这种怀疑是那般的模糊不清,一如那个所有人苦苦思索却全然无法忆起的失踪者的面目。他们不能对之加以肯定,更无力去否定,只是隐隐觉得他们中仿似有一个同伴神秘地消失了,由此而来的整体缺陷与古怪至极的不协调感激起了他们的恐慌和不安。而他们就此事的讨论越是深入,对这一怀疑的真实性越是无法把握。与此同时,愈发趋于细节化的追问甚而使得他们每个人都不再能够确定自身以及相关者的存在真实性。内心深处的恐慌和不安不断加剧,在到达临界点之前的那一刻,讨论嘎然而止。他们最终决然否定了失踪者的存在,继续他们的归程。

  几年前,一次,朋友问我有没有什么好题材给他们剧团排戏。

  《等待戈多》那样的行不行?我笑笑。

  成。他是没意见的。

  第二天,我就把上面那个故事写下来给了他,当然,篇幅比这长,加了角色进去,不过也仅包含故事的轮廓跟各角色设定而已。

  朋友剧团的成员看了我的构想之后基本上认同了剧本的可行性,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将之扩展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当朋友把最终稿给我看的时候,我的感觉是极为古怪的:一个脱胎于自己但是经由他人之手完成的故事。是相当好的,他们写得。在文字的感觉上,我是断然达不到他们那样的水准。

  再后来,却听说这出戏被取消了,在他们已排练得渐入佳境的情况下被取消了——为什么?我记得朋友事后曾将缘由告诉过我。他是说过的。我怎会忘了。恁是记不起了。——失望之余却也有几分的庆幸,心里一直有着恐惧感。怕他们的表演传达不出我所希望的意境,更怕观众的不认可。

  其实,整个故事都是我的梦。那时候似乎正在看欧美的一些后现代派作品,结果居然做了那么个荒诞的梦。应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话。

  是喜欢这个故事的。我认为它多多少少表达出了工业时代中的人类所处的某种困境。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写的一个“反传统”剧本,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作之一。它于1953年1月在巴黎巴比伦剧院首演后,立即引起了热烈的争议,虽有一些好评,但很少有人想到它以后竟被称为“经典之作”。该剧最初在伦敦演出时曾受到嘲弄,引起混乱,仅有少数人加以赞扬。1956年4月,它在纽约百老汇上演时,被认为是奇怪的来路不明的戏剧,只演了59场就停演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承认,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在许多国家上演,成为真正的世界名剧。这是一个两幕剧,第一幕黄昏时分,两个老流浪汉在荒野路旁相遇。他们从何处来,不明白,惟一清楚的,是他们来那里“等待戈多”。至于戈多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等待他,不明白。在等待中,他们无事可做,没事找事,无话可说,没话找话。他们嗅靴子、闻帽子、想上吊、啃胡萝卜。波卓的出现,使他们一阵惊喜,误以为是“戈多”莅临,然而波卓主仆做了一番令人目瞪口呆的表演之后,旋即退场。不久,一个男孩上场报告说,戈多今晚不来了,明晚准来。第二幕。次日,在同一时间,两个老流浪汉又来到老地方等待戈多。他们模模糊糊地回忆着昨日发生的事情,突然,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向他们袭来,于是没话找话、同时说话,因为这样就“能够不思想”

  、“能够不听”。等不来戈多,又要等待,“真是可怕!”他们再次寻找对昨日的失去的记忆,再次谈靴子,谈胡萝卜,这样“能够证明自我还存在”。戈戈做了一个恶梦,但狄狄不让他说。他们想要离去,然而不能。干吗不能?等待戈多。正当他们精神迷乱之际,波卓主仆再次出场。波卓已成瞎子,幸运儿已经气息奄奄。戈多的信使小男孩再次出场,说戈多今晚不来了,明晚会来。两位老流浪汉玩了一通上吊的把戏后,决定离去,明天再来。

  因为无聊所以等待,而等待本身却更无聊。这是一个杯具作品,那个年代,那个社会,一再的等待戈多来,而戈多却一再不出现。仅有无尽的等待,等待,等待……

  人说物极必反,读完这样的杯具后,我思考,现实的生活不能重复这样的杯具,我们要因为欢乐所以生活,而生活本身就是欢乐的。

  反应到教学中,我想就是欢乐学*,学*欢乐。

  斯宾塞说过:“孩子在欢乐的状态下学*是最有效的,此时孩子的学*也是欢乐的。”孩子们如果感到有意义、认为重要,学得欢乐,大脑被激活,能简便愉快地学,效率高。反之,若孩子们认为知识信息不重要、没有意义,就不愿学。大脑就不释放活性物质,神经网络就不被激活,知识信息就进不了神经网络,储存不牢,记不住。

  所以说,真正的学*是欢乐的,它不仅仅是指学有所获及学会某事的成就感,并且还指学*过程本身是令人感到欢乐的。所以,我们应当努力让孩子们确立学*是欢乐的信念。仅有孩子们都带着喜悦的期盼开始学*,才会在学*结束时感到意犹未尽,恋恋不舍,整个学*过程都会变得津津有味,充满乐趣。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打算这样做:

  1、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给孩子辩解的机会看起来是很小的问题,但孩子一旦明白了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当尊重别人说话的权力,他也会同样对待其他人。

  2、多一些友好和鼓励

  学生绝不是我们能够随便发泄怨气的被动理解者,相反,如果在一种友好、亲昵和鼓励的气氛中学*,不但能够增加孩对子对教师的信任,并且学*效果会好得多。爱是互相的,学生在理解了教师的爱之后,也会以爱回报教师。他们回报的方式就是尽量少让教师为他们操心,自我尽可能地按教师的要求管束自我的言行。这样,学生原先被动地由教师管理教育而变为自我管理教育了,并且表现得相当主动进取。

  3、对家长多报喜少报忧

  每当遇到孩子有什么提高或特殊表现时,及时的与家长进行联系,将孩子的提高和成功告诉家长。如此,孩子在父母面前的自豪感被树立起来,为了得到更多的表扬,他们会更多的重复同样的良好行为。

  要想孩子成为一个欢乐的人,作为教师,更应让自我成为一个欢乐的人。欢乐的学*!欢乐的生活!将悲观留在杯具里,让生活中充满乐观。

  重读《等待戈多》,一部不长的荒诞戏剧,却很费脑筋。这部戏剧的魅力在于,本身就是一个谜。每个人都在问,戈多是谁?他代表什么?象征什么?有人求疑于作者贝克特,他很高明地继续玩捉迷藏:“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

  春天的阳光很柔和,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走在大街上,瞧着无暇享受阳光的各色人等,突然想到,这个世界上其实有三种人。当搜肠刮肚为这三种人找代表人物时,想起了《等待戈多》。这部剧只有五个角色,两个流浪汉戈戈和狄狄,主仆二人波卓和幸运儿,还有一个替戈多送信的小孩,至于戈多这个被等待的人,自始至终没有出现。用这几个人为三种人佐证,再合适不过了。

  第一种人,打着遮阳伞晒太阳的人。听起来很有闲、很小资。不过,小资只是一种情调,那些光顾必胜客、上岛、**、避风塘、兰桂坊、seven(怎么象在做广告?)……喝一杯拿铁、卡布其诺、龙舌兰、朗姆酒,来一只哈根达斯(又有广告的嫌疑!)的人,未必能够入列。还是看一看波卓的派头,这位爷一出场,就拿着一根鞭子,用绳子拴住幸运儿的脖子,赶着他往前走。幸运儿两手提着一只沉重的口袋、一个折凳、一只野餐篮和一件大衣。幸运儿打开折凳,波卓坐下,打开篮子,取出一只笋鸡、一块面包和一瓶酒,大口地吃起来……不想再描述了,这就是第一种人。

  第二种人,在阳光下忙碌的人。波卓在晒太阳,幸运儿在劳作。他是幸运的,因为他能得到主人啃剩下的骨头。当流浪汉戈戈向波卓讨要骨头时,波卓说这通常是属于幸运儿的。得到骨头的代价不菲,要停止思想,或者按照波卓的指挥思想。在波卓的要求下,幸运儿发表了长篇演说。很佩服作者的独到之处,这篇上千字的演说没有一个词是连着的,没有一句话是完整的。那个送信的小孩,是戈多身边的人。如果戈多是一种拯救力量,那么小孩无疑也是个幸运儿,但是从小孩的表述中,他似乎也不够“幸运”。在阳光下忙碌的人,即便获得命运的垂青,又能如何?

  第三种人,追赶太阳的人。夸父逐日的结局是,他渴死了。夸父逐日的现代版是,很多人为了追逐梦想而倒在路上。戈戈和狄狄两个流浪汉,曾经也非常体面,曾经也有一双合脚的靴子,曾经也有过一点儿思想。他们最终沦落了,无力再追求,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戈多,他们不认识戈多,不知道戈多是谁,甚至搞不清究竟要戈多给他们做什么,他们没有明确的要求,只是一种祈祷、一种泛泛的要求。戈戈和狄狄的不同是,虽然都丧失了追逐梦想的能力,但狄狄没有放弃自尊,没有失去生存的能力,他还能为自己找到萝卜。而戈戈已经丧失了羞耻心,他天天挨打,但是抱怨保护他的人;他搞不到萝卜,还嫌萝卜不好吃;他厚着脸皮讨要波卓吃剩下的骨头,他为了金钱与需要帮助的人讨价还价。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寓言。我们一生都在追逐梦想,追逐希望,追逐光明。当耀眼的太阳照射在头顶,都想触手而及,让思想的光芒照射人生,让精神的胜利愉悦生命。可是,我们并不能主宰灵魂,并不能左右命运。当梦想无情破灭,我们是选择做一个精神的流浪汉,还是思想的臣服者?看看我们身边的人,抑郁寡欢的大有人在,放浪形骸的不在少数,愁肠百结的经常碰到,撕心裂肺的也不少见,这些都是精神的流浪汉。他们看似是精神的独立者,其实也会为了一根剩骨头低下高昂的头。有雄心追逐梦想,就要有勇气接受失败。第一种人未必高贵,第二种人未必低贱,第三种人未必超脱。存在主义认为,人生本来就是荒谬的,不必为了所谓的价值、意义而背上枷锁。

  戈多没有等来,波卓瞎了眼睛,幸运儿成了哑巴,戈戈和狄狄想上吊,但是他们找不到绳子……这就是生活!

  没有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

  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我读完了这本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这本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等待戈多》,闭上眼,脑中一片混乱。整个剧情用上面那句话来概括再恰当不过,就是这样一部看似重复和无聊之极的戏剧,却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