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 (菁华5篇)

首页 / 读后感 / | 2022-10-03 00:00:00 读后感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1

  《我和语文教学》看完了。合上书本,仍觉得意犹未尽,仍然被于漪老师那博大的师爱、丰富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辟的论述打动了。

  说实话,对我来说教育专著不及文学作品有吸引力,这本书我竟断断续续地看了几个多月。这类书籍大多是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看一会。每次只看一篇文章。看得比较肤浅,做的笔记比较少,但是收获还是挺多的。从中学到、领悟到了许多道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拓宽了心胸。

  在这本书中没有高深难懂的教学理论,但所讲道理不乏深刻。作者把一些理论放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解释,深入浅出。所讲的道理是一些教育教学中极为常见的的道理,但经作者一讲顿时熠熠生辉,倍感亲切生动。比如:“强调人文精神要有民族特色”、“语文教学应重在创建和发展”、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等。作者既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又高屋建瓴,讲得非常透彻。她所阐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比较实用,让广大语文教师易学易掌握,能迅速地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或许有人认为现在正进行新课程改革,教师已不再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讲课的本领已不再那么重要了。但是我认为扎扎实实地基本功、渊博的学识、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师爱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是非常重要的。

  于漪老师的语言十分精彩,令我陶醉其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以及丰富的词汇和恰当地引用,使语言极富文采。读她的文章象游览一座花园,欣赏一片春天的原野,泛舟一条幽雅的小溪,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美的感染和熏陶。请看书中的一段话:“教师的语言应多功能,集激趣、传情、达意、启智于一体,有感情、有色彩,有智慧、有哲理。说理,高屋建瓴,无懈可击;表情,或淋漓尽致,慷慨激昂,或委婉曲折,娓娓而谈。教师的语言应变化有致,因学生,因场合,因事物的不同而相应改变,但万变不离其宗,遣词造句、语调、节奏等无论怎样变化都要围绕一个目的,那就是有效地培养学生、塑造学生优美的心灵。”像这样的语句,在书中俯拾即是。我从报纸上看到一篇介绍于漪老师的文章,知道她能熟练地背诵八、九百首优秀古诗词。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呀。背诵这么多古诗词,受到祖国灿烂文化的熏陶、感染,就一定能使自己的语言丰富起来,生动起来。很惭愧,我能背诵出的古诗词名篇比较少,顶多也就是三、四十篇吧。写文章时就难,苦思冥想,写不出来,就是写出来了也干巴无味,味同嚼蜡。今后我要多背诵一些诗词,努力使自己的语言丰富起来。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每读一次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启发。今后,我还要再重新阅读这本书。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2

  早就对王尚文教授的《语文教学对话论》倾慕已久,惭愧的是却是今年的4月份,才将这本书买到了手,当即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于是只花几个星期的时间就将书前前后后的翻看了几遍。然后在暑假里,断断续续地“品味”着。

  在书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语文生活与对话、语文教育与对话的关系,接着王老师又向我们阐述了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对话性,同时在这本书里,他还运用阅读心理学的原理,阐明了教材也是特殊的对话者。合上书,有几句话在我的脑海里尤其印象深刻:“文本对话是语文生活的课堂教学形态。”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阐述道:“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的实现。对话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再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可见,只有对话才会带给生命个体间以视界的融合和精神的敞亮。可是,不管是“融合”还是“敞亮”,对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并不容易做到啊!唯有“上下而求索”!

  同时,我们还得明了:文本对话也有自己的一些特殊规定性——语文教育对话是在主体间性中进行的;语文教育对话强调开放性和个性化;语文教育对话时审美的,超越世俗功利的。“语文教学必须回归到感性的言语形式。”我们应该知道,语文教学中的“感性”主要指的是语感。而,言语形式直接诉诸人的感知觉,是语文教学的必经门户,离开了具体可感的言语形式,语感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感性回归,必须首先回归到感性的言语形式。

  那么,语文教学的真谛何在?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保持对言语的尖锐的敏感和极端的严谨,引导学生感知、体验经典作品是如何将心里所说的与手里写出来的做到完全一致,是如何将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子最恰当的位置的。但是如何还言语形式以感性生命,即如何真正走进言语形式的丰富而鲜活的感性世界?原来,要“走进对话”。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对话关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就是有一种对话实践,而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一种对话能力。 “阅读就是倾听文本的声音。”

  在书中,我了解到:阅读倾听的是作者用笔说的话,是文本的声音。诵读时读者倾听自己或另一种读者以物化的语音形态表现文本言语。默读,读者倾听的是非物化的文本声音。但,倾听必定是耳朵、眼睛和心灵共同参与的。诵读则表现文本之声。“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学*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生受用不尽。”学*对话,学*从言语声音中倾听心灵的声音,学*把倾听到的心灵的声音融合到言语声音中,学*“读进去”和“读出来”,这才是诵读。“读进去”和“读出来”,相信我们都很熟悉这些字眼,先沉浸在我们的文本里,再思索如何带领我们的学生跟文本一起共鸣,语文教学时一门细致的艺术!“对话教学的原则:真诚、*等、合作。”教学对话是指师生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等立场,通过言语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的方式,各方内心世界的敞开式对对方真诚的倾听和接纳,再相互接受与倾听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的相遇相通。而教师拥有真诚、*等、合作的对话意向是激活学生对话期盼的重要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相互关系”。

  所以,在对话中,教师要有承认异见存在的勇气,并且有悦纳异见的襟怀。每天问问自己:我的勇气和胸襟何在?总之,对话教学要建立在真诚、*等、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感知文本、涵咏文本,这样对话教学才能真正从无效走向有效,从肤浅走向深刻,从茫然走向本真,从僵化走向灵性。

  读完《语文教学对话论》,我不禁产生这样的感触:语文教学就是教师之心、学生之心、文本之心在课堂上的沟通、亲*,最后达到某一点上的契合。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3

  开学至今,在写了几篇随笔之后,不少学生慢慢“吼不住”了,开始“我手写我心”了,在随笔里开始坦露心声了;在批改了几篇随笔之后,我也慢慢发现了问题,之前发现都是别的学科的问题,要么难,要么作业多,从最难的物理开始,轮着来,数学,化学,生物,英语,物理,一科接一科。今天在批改随笔的时候,终于有人提出了语文的问题,最直接的困惑是,语文如何学好?上课的信息量太大,如何跟得上?在我早作准备的情况下,还是有同学对语文开始有了一些信心动摇,认为语文有点大、有点抓不住,再加上我这几天的课堂观察,是有必要梳理一下语文的学*思路了。

  如果直接回答“语文如何学好?”这一问题,几乎无法回答,即使有人勉强回答,也要对这个回答慎之又慎。因为,“语文”这一概念太过繁杂,太过含混,或者说内涵极其丰富、广博,所以对于如何学好自然无法解释。如果说是“如何考好语文成绩?”这个问题的回答比较简单,最好的答案就是:做题。当然,有些题目做了再多估计也没有什么用处,比如作文,没有自己的思想根源,写了再多估计变化也不大。如果说是“如何学好课堂语文?”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也比较清楚,做好课下的知识积累,跟得上课堂的发言节奏,撵得上老师的问题思考。高一刚开始的两个月内,我的课堂语文的方法就是课文学*中加入方法,方法建立中加入问题,问题回答中走向文章的深处,尽量把课堂用问题的形式串联起来,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与自主阅读意识,不断地把语文从“牵引”推向“指引”的大路上。

  今天在阅读的过程中,读到了一段内容“于我心有戚戚焉”。

  “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中发现问题,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过程观的最好体现。学生只能根据别人的指令去思考问题而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学*能力弱化的显著标志,而这是由长期的学*过程缺失造成的。

  要围绕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是障碍式的问题,即学*中的困难;一是发现式的问题,即对教材或教师的结论提出不同的见解。前一类的问题,是主要的;但后一类的问题更有价值。对前一类问题,要尽可能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掌握语文学*的基本方法,提高语文学*的基本能力。后一类问题的解决,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学*创造思维的能力。对这类问题,要进行分类和筛选,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有的可以展开充分的讨论,有的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反思,有的可以等待条件成熟再进行解决,不必一律要现场解决,更不必都给予一个明确的答案。”

  用问题引领课堂,用问题来组织课堂内容,用问题来搭建师生对话的*台,用问题来进入文本深处,用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用问题来锻炼学生自主学*的能力……问题有时候真的很重要。回顾这一段时间的课堂,我常常会设计一两个问题来支撑文章的分析,在问题的回答中,课堂的讨论氛围较为热烈,思考的投入度也比较高,可在自主学*这一块,可能还不够,还没有形成“自主的问题意识”。可能针对上述培养学生的“障碍式问题”意识和“发现式问题”意识,我要重新调整,保留“障碍式问题”,分解“发现式问题”,因为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发现”很难,如果强硬“发现”就会很容易走向“空洞派”“心虚派”。所以我做了如下处理:

  障碍式问题,自主阅读课文时,在理解困难或不理解的地方,标记问题,每一课应该都有;质疑式问题,自主阅读课文时,在理解或读懂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质疑,标记问题,每一课都应该有;解释式问题,自主阅读课文时,尝试解释作者的意图,或者尝试回答自己的问题,每一课一定要有。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具体地明确问题的形式,我又列举了经典的常见的具体的问题形式:

  1、这一个词,这一句话,什么意思?(有什么内涵?你是怎样理解的?)

  2、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图?(其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是为了什么?)

  3、这一段文字或内容给我们什么启发?(什么启示?联系当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用问题引领课堂,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主语文学*能力,那么我就可以更自由地更充分地加大课堂的容量,自然也就能解决好同学的第二个疑问了。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4

  《语文教学策略30讲》是一本理念与实例并重,透过一位一线优秀语文教师的视角揭示语文有效教学的30策略。作者总结多年语文教学经验,透过实例具体阐释了实际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而我在暑假中从中感悟了更多。

  一、以智慧贯穿教学

  通过读此书,我发现原来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种智慧,语文课堂就是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展示自己的舞台,“只要我们另起一行”,每名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通过学*,我知道了语文的精髓就是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做文章,我的语文课堂也必须时时刻刻从提高学生这四方面为宗旨。概括的说,就是通过学*语文,培养学生具有辨别语音、理解语意、评品话语、即用听觉去辨别世界;能正确使用语言,有效地组织语言表情达意,同时能运用姿势,表情,手势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能正确完成阅读活动。它包括认读、理解和一定的速读能力。能用书面语文传递信息,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

  二、以服务学生为主

  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学最终也是要服务于学生,让学生有所收获。教学想取得成效,一定要了解学生,认识学生。确立教学目标必须既立足实际,又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既要考虑认知目标,又要将学生在诸多能力、情感和社会化方面的发展列入教学目标范畴。

  否则,教学目标定得高,脱离实际,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定得低,不能引起学生的学*兴趣,影响发展。

  除了考虑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教材实际。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教学目标要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教学目标也会不同,即使是同一类型的课文,其需掌握的字词、需体会的具体内容和情感也会因课文的不同而有差异。

  三、以兴趣入手

  学*语文,兴趣很重要,语文水*的提高要积以时日,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首先要从培养兴趣入手,必须创造一定的条件,构建一种语文学*的气氛,为了引发和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解决精神食粮的不足,语文学*环境不佳的状况,应有一定数量的藏书,如特别是中外文学名著(古代、现代),应有必要的工具书,如字典,词典,还应订一些报章杂志给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书,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且注意引导示范,把精彩内容介绍给学生,以逐渐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我觉得“开卷有益”确实是一个真理,每当我“开卷”时,总能获得一些收获,这正是激励我不断学*地的动力所在。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5

  暑期,我阅读了《新基础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针对书中分析的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我来谈谈阅读后的感受和收获。

  二年级识字教学的核心任务:在数量上,认读“四会”汉字900个左右,继续鼓励学生大量认读“二会字”,而识字重点则要放在“字形”的把握上。在识字方式上,核心任务是在类结构学*中,扩大汉字量,用活汉字,欣赏汉字。书中给我们介绍了几种具体措施,我觉得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和移植。如:将教材里一个单元的生字按照类结构组成集中识字单元,编成若干识字课,如:按字音规律,编成同音字、音*字识字,按字形规律分为同偏旁、形声字、基本字加部首、合体字减部首、熟字换部首等识字课;按字义编成同义字、*义字、反义字等识字课。每课不超过十个字,将生字组成课文中的词和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上学期,我们祁老师就上过一节很有新基础味道的识字课,无论是在课前复*的鸟字旁和隹字旁的形声字,还是课堂中肉月旁和明月旁的形声字学*,以及最后“月字旁”生字的拓展,无不充分体现着类结构的识字教学法。这也说明,我们老师已经能够跳出以前点状地、单一地看一篇教材的思维模式,能够有一个单元和整册教材的背景。书中还提到:集中学完一个单元课文中的生字后,再集中精力学*本单元课文,识一批字,读一组课文,识字阅读交替进行,文本理解思路不再人为中断。我觉得这种方式在低年级段的教学中,我们不妨尝试一下,相信孩子的识字效果会更好。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为学生语文学*兴趣逐年下降而困惑,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重复的要求,陈旧的方法,太多的灌输,不能顺应学生发展需要,书中给出指导:识字教学中,用“教结构、用结构”的策略,通过“自学前指导、学生自学、自学后交流检查”的课型,通过学生自己动口,动脑,动手;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切磋,老师的指导,提高生字识字率。这也就要求老师要随时分析学生的前在状态,不光是质量上也需要在速度上提出新的学*要求,比如:*时我们的课堂一味地让学生口头说记字方法,还总是一问一答的方式,单一且没有重点,可以适当减少口头分析时间,增加学生为记忆字形而动笔书写的机会,然后通过交流检查进行再次的巩固。识字课,动笔写字的环节一定要落到实处,这样学生不光写了,还更好地记住了生字,同时,把识字课堂真正回归到学生本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本章节中,还提到了让我一直头大的问题,就是抄写生字数量的问题,过多重复、机械抄写,会造成学生厌烦情绪,对识字效果并不大,可不写几遍,总觉得他们掌握不了。而能分析学生的状态,考虑他们的基础,用汉字结构规律选择书写是适当减少书写数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同一类字,可选择较难、可以实现结构迁移的的重点字书写,这样就能减少机械化却又没有效果的现象,也减轻了学生负担。比起机械化的抄写,更重要的且必不可少的是运用,大量阅读、汉字夹拼音写小日记、用易错字组句子等等方法,可以促使学生下笔书写先思考,根据意思选择字形。

  以上是我读了这本书后的一些感悟,今后我会继续研究新基础类丛书,不断学*,并将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阅读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1)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 (菁华5篇)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1

  《我和语文教学》看完了。合上书本,仍觉得意犹未尽,仍然被于漪老师那博大的师爱、丰富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辟的论述打动了。

  说实话,对我来说教育专著不及文学作品有吸引力,这本书我竟断断续续地看了几个多月。这类书籍大多是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看一会。每次只看一篇文章。看得比较肤浅,做的笔记比较少,但是收获还是挺多的。从中学到、领悟到了许多道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拓宽了心胸。

  在这本书中没有高深难懂的教学理论,但所讲道理不乏深刻。作者把一些理论放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解释,深入浅出。所讲的道理是一些教育教学中极为常见的的道理,但经作者一讲顿时熠熠生辉,倍感亲切生动。比如:“强调人文精神要有民族特色”、“语文教学应重在创建和发展”、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等。作者既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又高屋建瓴,讲得非常透彻。她所阐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比较实用,让广大语文教师易学易掌握,能迅速地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或许有人认为现在正进行新课程改革,教师已不再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讲课的本领已不再那么重要了。但是我认为扎扎实实地基本功、渊博的学识、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师爱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是非常重要的。

  于漪老师的语言十分精彩,令我陶醉其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以及丰富的词汇和恰当地引用,使语言极富文采。读她的文章象游览一座花园,欣赏一片春天的原野,泛舟一条幽雅的小溪,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美的感染和熏陶。请看书中的一段话:“教师的语言应多功能,集激趣、传情、达意、启智于一体,有感情、有色彩,有智慧、有哲理。说理,高屋建瓴,无懈可击;表情,或淋漓尽致,慷慨激昂,或委婉曲折,娓娓而谈。教师的语言应变化有致,因学生,因场合,因事物的不同而相应改变,但万变不离其宗,遣词造句、语调、节奏等无论怎样变化都要围绕一个目的,那就是有效地培养学生、塑造学生优美的心灵。”像这样的语句,在书中俯拾即是。我从报纸上看到一篇介绍于漪老师的文章,知道她能熟练地背诵八、九百首优秀古诗词。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呀。背诵这么多古诗词,受到祖国灿烂文化的熏陶、感染,就一定能使自己的语言丰富起来,生动起来。很惭愧,我能背诵出的古诗词名篇比较少,顶多也就是三、四十篇吧。写文章时就难,苦思冥想,写不出来,就是写出来了也干巴无味,味同嚼蜡。今后我要多背诵一些诗词,努力使自己的语言丰富起来。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每读一次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启发。今后,我还要再重新阅读这本书。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2

  早就对王尚文教授的《语文教学对话论》倾慕已久,惭愧的是却是今年的4月份,才将这本书买到了手,当即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于是只花几个星期的时间就将书前前后后的翻看了几遍。然后在暑假里,断断续续地“品味”着。

  在书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语文生活与对话、语文教育与对话的关系,接着王老师又向我们阐述了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对话性,同时在这本书里,他还运用阅读心理学的原理,阐明了教材也是特殊的对话者。合上书,有几句话在我的脑海里尤其印象深刻:“文本对话是语文生活的课堂教学形态。”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阐述道:“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的实现。对话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再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可见,只有对话才会带给生命个体间以视界的融合和精神的敞亮。可是,不管是“融合”还是“敞亮”,对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并不容易做到啊!唯有“上下而求索”!

  同时,我们还得明了:文本对话也有自己的一些特殊规定性——语文教育对话是在主体间性中进行的;语文教育对话强调开放性和个性化;语文教育对话时审美的,超越世俗功利的。“语文教学必须回归到感性的言语形式。”我们应该知道,语文教学中的“感性”主要指的是语感。而,言语形式直接诉诸人的感知觉,是语文教学的必经门户,离开了具体可感的言语形式,语感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感性回归,必须首先回归到感性的言语形式。

  那么,语文教学的真谛何在?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保持对言语的尖锐的敏感和极端的严谨,引导学生感知、体验经典作品是如何将心里所说的与手里写出来的做到完全一致,是如何将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子最恰当的位置的。但是如何还言语形式以感性生命,即如何真正走进言语形式的丰富而鲜活的感性世界?原来,要“走进对话”。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对话关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就是有一种对话实践,而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一种对话能力。 “阅读就是倾听文本的声音。”

  在书中,我了解到:阅读倾听的是作者用笔说的话,是文本的声音。诵读时读者倾听自己或另一种读者以物化的语音形态表现文本言语。默读,读者倾听的是非物化的文本声音。但,倾听必定是耳朵、眼睛和心灵共同参与的。诵读则表现文本之声。“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学*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生受用不尽。”学*对话,学*从言语声音中倾听心灵的声音,学*把倾听到的心灵的声音融合到言语声音中,学*“读进去”和“读出来”,这才是诵读。“读进去”和“读出来”,相信我们都很熟悉这些字眼,先沉浸在我们的文本里,再思索如何带领我们的学生跟文本一起共鸣,语文教学时一门细致的艺术!“对话教学的原则:真诚、*等、合作。”教学对话是指师生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等立场,通过言语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的方式,各方内心世界的敞开式对对方真诚的倾听和接纳,再相互接受与倾听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的相遇相通。而教师拥有真诚、*等、合作的对话意向是激活学生对话期盼的重要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相互关系”。

  所以,在对话中,教师要有承认异见存在的勇气,并且有悦纳异见的襟怀。每天问问自己:我的勇气和胸襟何在?总之,对话教学要建立在真诚、*等、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感知文本、涵咏文本,这样对话教学才能真正从无效走向有效,从肤浅走向深刻,从茫然走向本真,从僵化走向灵性。

  读完《语文教学对话论》,我不禁产生这样的感触:语文教学就是教师之心、学生之心、文本之心在课堂上的沟通、亲*,最后达到某一点上的契合。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3

  开学至今,在写了几篇随笔之后,不少学生慢慢“吼不住”了,开始“我手写我心”了,在随笔里开始坦露心声了;在批改了几篇随笔之后,我也慢慢发现了问题,之前发现都是别的学科的问题,要么难,要么作业多,从最难的物理开始,轮着来,数学,化学,生物,英语,物理,一科接一科。今天在批改随笔的时候,终于有人提出了语文的问题,最直接的困惑是,语文如何学好?上课的信息量太大,如何跟得上?在我早作准备的情况下,还是有同学对语文开始有了一些信心动摇,认为语文有点大、有点抓不住,再加上我这几天的课堂观察,是有必要梳理一下语文的学*思路了。

  如果直接回答“语文如何学好?”这一问题,几乎无法回答,即使有人勉强回答,也要对这个回答慎之又慎。因为,“语文”这一概念太过繁杂,太过含混,或者说内涵极其丰富、广博,所以对于如何学好自然无法解释。如果说是“如何考好语文成绩?”这个问题的回答比较简单,最好的答案就是:做题。当然,有些题目做了再多估计也没有什么用处,比如作文,没有自己的思想根源,写了再多估计变化也不大。如果说是“如何学好课堂语文?”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也比较清楚,做好课下的知识积累,跟得上课堂的发言节奏,撵得上老师的问题思考。高一刚开始的两个月内,我的课堂语文的方法就是课文学*中加入方法,方法建立中加入问题,问题回答中走向文章的深处,尽量把课堂用问题的形式串联起来,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与自主阅读意识,不断地把语文从“牵引”推向“指引”的大路上。

  今天在阅读的过程中,读到了一段内容“于我心有戚戚焉”。

  “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中发现问题,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过程观的最好体现。学生只能根据别人的指令去思考问题而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学*能力弱化的显著标志,而这是由长期的学*过程缺失造成的。

  要围绕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是障碍式的问题,即学*中的困难;一是发现式的问题,即对教材或教师的结论提出不同的见解。前一类的问题,是主要的;但后一类的问题更有价值。对前一类问题,要尽可能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掌握语文学*的基本方法,提高语文学*的基本能力。后一类问题的解决,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学*创造思维的能力。对这类问题,要进行分类和筛选,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有的可以展开充分的讨论,有的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反思,有的可以等待条件成熟再进行解决,不必一律要现场解决,更不必都给予一个明确的答案。”

  用问题引领课堂,用问题来组织课堂内容,用问题来搭建师生对话的*台,用问题来进入文本深处,用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用问题来锻炼学生自主学*的能力……问题有时候真的很重要。回顾这一段时间的课堂,我常常会设计一两个问题来支撑文章的分析,在问题的回答中,课堂的讨论氛围较为热烈,思考的投入度也比较高,可在自主学*这一块,可能还不够,还没有形成“自主的问题意识”。可能针对上述培养学生的“障碍式问题”意识和“发现式问题”意识,我要重新调整,保留“障碍式问题”,分解“发现式问题”,因为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发现”很难,如果强硬“发现”就会很容易走向“空洞派”“心虚派”。所以我做了如下处理:

  障碍式问题,自主阅读课文时,在理解困难或不理解的地方,标记问题,每一课应该都有;质疑式问题,自主阅读课文时,在理解或读懂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质疑,标记问题,每一课都应该有;解释式问题,自主阅读课文时,尝试解释作者的意图,或者尝试回答自己的问题,每一课一定要有。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具体地明确问题的形式,我又列举了经典的常见的具体的问题形式:

  1、这一个词,这一句话,什么意思?(有什么内涵?你是怎样理解的?)

  2、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图?(其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是为了什么?)

  3、这一段文字或内容给我们什么启发?(什么启示?联系当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用问题引领课堂,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主语文学*能力,那么我就可以更自由地更充分地加大课堂的容量,自然也就能解决好同学的第二个疑问了。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4

  《语文教学策略30讲》是一本理念与实例并重,透过一位一线优秀语文教师的视角揭示语文有效教学的30策略。作者总结多年语文教学经验,透过实例具体阐释了实际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而我在暑假中从中感悟了更多。

  一、以智慧贯穿教学

  通过读此书,我发现原来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种智慧,语文课堂就是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展示自己的舞台,“只要我们另起一行”,每名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通过学*,我知道了语文的精髓就是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做文章,我的语文课堂也必须时时刻刻从提高学生这四方面为宗旨。概括的说,就是通过学*语文,培养学生具有辨别语音、理解语意、评品话语、即用听觉去辨别世界;能正确使用语言,有效地组织语言表情达意,同时能运用姿势,表情,手势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能正确完成阅读活动。它包括认读、理解和一定的速读能力。能用书面语文传递信息,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

  二、以服务学生为主

  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学最终也是要服务于学生,让学生有所收获。教学想取得成效,一定要了解学生,认识学生。确立教学目标必须既立足实际,又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既要考虑认知目标,又要将学生在诸多能力、情感和社会化方面的发展列入教学目标范畴。

  否则,教学目标定得高,脱离实际,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定得低,不能引起学生的学*兴趣,影响发展。

  除了考虑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教材实际。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教学目标要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教学目标也会不同,即使是同一类型的课文,其需掌握的字词、需体会的具体内容和情感也会因课文的不同而有差异。

  三、以兴趣入手

  学*语文,兴趣很重要,语文水*的提高要积以时日,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首先要从培养兴趣入手,必须创造一定的条件,构建一种语文学*的气氛,为了引发和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解决精神食粮的不足,语文学*环境不佳的状况,应有一定数量的藏书,如特别是中外文学名著(古代、现代),应有必要的工具书,如字典,词典,还应订一些报章杂志给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书,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且注意引导示范,把精彩内容介绍给学生,以逐渐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我觉得“开卷有益”确实是一个真理,每当我“开卷”时,总能获得一些收获,这正是激励我不断学*地的动力所在。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5

  暑期,我阅读了《新基础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针对书中分析的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我来谈谈阅读后的感受和收获。

  二年级识字教学的核心任务:在数量上,认读“四会”汉字900个左右,继续鼓励学生大量认读“二会字”,而识字重点则要放在“字形”的把握上。在识字方式上,核心任务是在类结构学*中,扩大汉字量,用活汉字,欣赏汉字。书中给我们介绍了几种具体措施,我觉得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和移植。如:将教材里一个单元的生字按照类结构组成集中识字单元,编成若干识字课,如:按字音规律,编成同音字、音*字识字,按字形规律分为同偏旁、形声字、基本字加部首、合体字减部首、熟字换部首等识字课;按字义编成同义字、*义字、反义字等识字课。每课不超过十个字,将生字组成课文中的词和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上学期,我们祁老师就上过一节很有新基础味道的识字课,无论是在课前复*的鸟字旁和隹字旁的形声字,还是课堂中肉月旁和明月旁的形声字学*,以及最后“月字旁”生字的拓展,无不充分体现着类结构的识字教学法。这也说明,我们老师已经能够跳出以前点状地、单一地看一篇教材的思维模式,能够有一个单元和整册教材的背景。书中还提到:集中学完一个单元课文中的生字后,再集中精力学*本单元课文,识一批字,读一组课文,识字阅读交替进行,文本理解思路不再人为中断。我觉得这种方式在低年级段的教学中,我们不妨尝试一下,相信孩子的识字效果会更好。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为学生语文学*兴趣逐年下降而困惑,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重复的要求,陈旧的方法,太多的灌输,不能顺应学生发展需要,书中给出指导:识字教学中,用“教结构、用结构”的策略,通过“自学前指导、学生自学、自学后交流检查”的课型,通过学生自己动口,动脑,动手;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切磋,老师的指导,提高生字识字率。这也就要求老师要随时分析学生的前在状态,不光是质量上也需要在速度上提出新的学*要求,比如:*时我们的课堂一味地让学生口头说记字方法,还总是一问一答的方式,单一且没有重点,可以适当减少口头分析时间,增加学生为记忆字形而动笔书写的机会,然后通过交流检查进行再次的巩固。识字课,动笔写字的环节一定要落到实处,这样学生不光写了,还更好地记住了生字,同时,把识字课堂真正回归到学生本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本章节中,还提到了让我一直头大的问题,就是抄写生字数量的问题,过多重复、机械抄写,会造成学生厌烦情绪,对识字效果并不大,可不写几遍,总觉得他们掌握不了。而能分析学生的状态,考虑他们的基础,用汉字结构规律选择书写是适当减少书写数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同一类字,可选择较难、可以实现结构迁移的的重点字书写,这样就能减少机械化却又没有效果的现象,也减轻了学生负担。比起机械化的抄写,更重要的且必不可少的是运用,大量阅读、汉字夹拼音写小日记、用易错字组句子等等方法,可以促使学生下笔书写先思考,根据意思选择字形。

  以上是我读了这本书后的一些感悟,今后我会继续研究新基础类丛书,不断学*,并将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2)

——《沉思录》读后感 (菁华5篇)

  马可·奥勒留(120-180年)是罗马帝王哲学家,在征战和治国间隙,写作了12卷本的沉思录。本人买的是小本的口袋书,经常翻阅,挑选要言,一是自省,二是读给学生。昨日*,回想生活工作的经历,有些感受,便随手记下几条。

  春风可以带来温暖和绿色,但同时跟来的也会有沙尘和垃圾。因此,当我们做好事大事的时候,应该争取减少坏因素的发生。

  生灵是对生命的敬称。但如果一个生命总是处于混沌和茫然之中,他就只是一个生命而已,与杂草和猪狗无异。

  集体的进步需要集体的信念,而集体的信念来源于领导者的智慧和执着。

  我歌颂执着。没有信念的人永远不会执着。哪怕一个求乞者,只要他坚持去奔走,他也是一个执着的人。但执着一念还需要懂得真理,一个积极的人应该懂得去为人们共同的幸福而执着。

  当我们快乐时,我们忘记奋斗的艰辛;当我们痛苦时,我们却只关注眼前的艰辛。

  转变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尤其是对于一个老师。我们愿意教导每一个学生,我们愿意让他发生转变。当学生发生转变时,我们会对理想更充满了希望。

  教育不是简单的培养技能,教育应体现教育者的思想深度和精神毅力。没有精神影响的教育是低层次的教育。教育等于改造。

  坏情绪是杀死我们热情和希望的凶手。我们不愿接*那些沉浸在苦闷、彷徨、忧郁、抱怨、畏惧和懦弱情绪中的人。他们不一定是失败者,但他们是需要不断自我拯救的人。

  读格言是自我教育或集体教育的好形式。当我们匆忙行进的时候,我们离不开那些激昂奋进的话语。那些话语会给我们安慰,给我们指引,给我们力量。在班级工作中,格言的力量更是显而易见,虽然学生们囿于生活阅历的缺乏和思想信念的浅薄,有些还暂时难以理解。但经常说格言读警句能令他们走出困境,睁开眼睛。格言是爱思考的人的精神结晶,是他们所有经验与知识的缩影,是他们所有行为的指南针。

  我是爱激动的人,因此,我更赞美理性。理性是我们对自身和世界、思想和行为、已知和未知、感觉和存在的预想与判断。这些之所以能成为理性认知,是因为他们合乎科学、历史、社会和思维的逻辑与规律。我们应追求秩序、完整和效率,摒弃混乱、琐碎和忙乱,只有这样,工作才更有效果,学*和思考才更见成功。

  大气魄需要大心灵,但我们太多的时候被“小”字包围。我们低估自己,畏惧困难;我们低估别人,看不见别人的伟大;我们低估环境,看不到危机和希望;我们低估时代,落后于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我们在一个小圈子里转圈,追求也变得狭隘,感情也日趋麻木和低落。

  做事需要不断反思。反思需要奋起。

  一位朋友极力推荐我《生命沉思录》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心灵养生好书。于是上网购得细读一遍,怀着一种谦卑、探索、仰望的心情慢慢的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被作者幽默的谈吐、诙谐的文字深深吸引,更被她独特的见解深深震撼。

  《生命沉思录》作者曲黎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她的双学历印证了最初我对她在书中文字风格、用词表达上的猜想:文学风格中贯穿医学理念。品位她的文字,鉴赏她的见解,我感受到了她的乐观、开朗、渊博、深厚、高远。

  《生命沉思录》是一部非常有趣而充满大智慧和深刻哲理的关于生命的感悟之作,随手翻开几页,便被书中精彩美妙的解读深深吸引住。大的道理精深的内容我没记住多少,倒是被作者几个特别的观点记忆深刻,很是认同。

  第一个观点:最大最好的养生就是“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做喜欢的事情”。说得多好,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做喜欢的事情当然身心是充满愉悦的,一个人在充满愉悦快乐的心情状态下他会生病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成天山珍海味事务缠身满心忧愁的富翁和一个欢欢喜喜思想简单粗茶淡饭的人相比谁更健康呢?不言而喻,简单快乐的人更健康。所以让自己保持愉悦的心情就是最好的养生办法。如何让自己保持愉悦的心情?感恩。感恩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每一朵花,每一株草。一个有着一颗感恩世界的心,他想不快乐都难。

  第二个观点:自然的是最美的。大家认同这个观点吗?自然的就是最美的。针对于现在大多数女性喜欢将自己的头发染成各种颜色,红的黄的甚至还有绿的蓝的,先不说化学药品对人体的伤害有多大,就说那五颜六色的头发真的好看吗?有调查显示,*男人有百分之九十五喜欢的还是女人自然黑黑的头发,顺顺直直的头发。所以女人与其又花银子又受罪的折腾自己的头发,不如多花点时间和精力读读书陪陪爱人和孩子,陪陪老人更让人觉得可爱和动人。

  第三个观点:自己永远是最美的。对,每天出门前照照镜子,给自己一个微笑,鼓个掌,竖个拇指,我就是最美的最棒的。OK,带着这样的心情,你今天还有什么办不到的呢?

  看到此处,你是不是跟我一样已经心潮澎湃了?一口气读完这本书, 作者书中就衣食、男女、婚姻、性爱、人性、生死、灵魂、宗教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作者独到的见解、独特的视野,会让人思维开阔、心灵安宁、心情开解、心胸宽广、豁然开朗、潜移默化中引导、鼓励读者以一种更加积极、乐观、向上、为善的大视野、大胸怀去面对生活、感受生活、经营生活。

  在娱乐至死的现代,每一个明星的动向都是一场吃瓜群众参与的风云盛会,此起彼伏的光影,让很多人乐不思蜀。沉思,对于吃瓜群众来说是一件非常浪费时间的事,看别人的热闹远远比书写自己心灵的独白来得重要。

  “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基本上与乌合之众无关,这些都是哲学家们的事,别人写好了,然后拿来就用,以示自己还是蛮有水*的。

  有些时候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只有一个人的“起点”高了,他才能看得更远?然而这样的人好像不是很多,更多的人都是凭自己的努力抵达山顶时,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当凭自己的努力站在至高点的人们在沉默时,那些翻云覆雨的日子是不是已经足以让人更加觉得往事如烟?

  马可·奥勒留,是一个拥有凯撒称号的罗马皇帝。正是看了《沉思录》后,我才知道凯撒不是指某一个特定的人,而是一种称号。马可·奥勒留是一位凯撒,他不是与埃及艳后有暧昧的那位凯撒,他是著名的“帝王哲学家”。从《沉思录》中可以看出,他对情欲非常的有节制,他更愿意把在朝堂之外时间用来思考。

  《沉思录》与其他哲学书不太一样,它并不深奥晦涩,相反,它是非常容易让人读懂和理解的。最让我惊讶的是,生于公元121年的马可·奥勒留对于“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理解却是如此的超前:他认为人是由宇宙中的原子组成的,死后重新分解为原子归于宇宙。要知道在*古代,我们的帝王们都在追求长生不老,追求万万代的传承,与此相比,马可·奥勒留简直就是帝王中的一股清流。

  在《沉思录》里,我看到了这位罗马皇帝的智慧:“假如你真的爱自己,那么你应该去爱自己的本性及其随之而生的意志。那些对自己天生才艺如此热爱的人已经在工作中忙得精疲力竭,他们甚至连洗澡和吃饭的时间都挤不出来;而你对自己本性重视的程度,甚至比不上那些杂耍演员对杂耍事业、舞蹈者对舞蹈艺术、财迷对钱、爱慕虚荣者对虚荣本身的重视程度。”

  自古以来,抱怨从来都不缺乏,缺乏的是能看得清自己的人和做拧得清的事。马可·奥勒留用他的非凡的军事才能*定了他在位期间的无数次战争。他的地位和智慧并没有让他没有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沉思录》本来是马可·奥勒留写给自己看的,在他临死的前三天,他和朋友们一起谈论宇宙、神灵及人生的深奥哲理,当他起身奔赴战场之前,把这份手稿留给了朋友们,所以现在的人们才可以阅读到这册充满智慧的书。

  常常听到有人说自己空有一肚子的才华却遇不上伯乐,马可·奥勒留说:“你说,人们根本不能欣赏你犀利的智慧。事实的确如此。”当有人抱怨人生不如初见时,马可·奥勒留说:“失去只是另一种变化的形式。”“凡你所见之物,都将迅速消亡,那些目送过一切崩溃的人也不久于人世。”当有人抱怨很多事不公*不合理甚至是无用时,马可·奥勒留这么说:“事物存在于世,必有其功用之处。”“你又是为了什么目的而来到这个世界的呢?”

  “我喜欢用欢迎的眼光去看待世事并欣然接受一切,且根据事物的价值使其充分发挥作用。”马可·奥勒留成为罗马皇帝这一段时间,就如他的所写的这句话一样,他给古罗马带来了辉煌,《沉思录》让他成为了比帝国更完美的人。

  世界仍然一如既往地熙熙攘攘,我也想像马可·奥勒留一样:“随便把我放在什么地方,因为,在那里我能使我心中的本性仍保持安宁与*静,换言之,感到满足,只要它能依循其自身本性去感知与行动。”

  今日最终把《《沉思录》》读完。

  引起我读《沉思录》兴趣的是这为本书的作者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我很想明白帝王与一般学者著书有什么不一样,另一方面,据说这本书是*的枕边书,也是*在《圣经》之后受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这更激起我读这本书的欲望。本书真的有那么强的魅力?

  初看,感觉这本书没什么,艰涩而难读。全书共十二卷,上下卷之间也没什么关联和递进,同一文章中段落之间也没什么很清晰的脉络,甚至有时毫无关系,似乎作者思维很跳跃。语言上毫无华丽可言,十分*实、晦涩还有点反复和拗口(其实这是精华所在),如果不静下心来读,或许你就把它撂在一边了。然后当你静心读它时,你会发现它的思想是很深睿的,*淡中表达了一位帝王对人生的思考,排除世尘的杂念,净化人的灵魂。

  这是一本富有哲学思想的书。作者受斯多葛学派的影响,书中充满哲学的思辩。他认为“死亡与生殖一样是自然的一个秘密,是同一些元素的组合与分解,而全然不是人应当羞愧的事情,因为它并不违反一个理性动物的本性,不违反我们的结构之理。”至少那时的马可·奥勒留对生命有一种理性的认识,而不依附于神学思想,这是难能可贵的。此外,他还认为事物总是不断地运动变化的,并且相互联系着,他说“正如一切存在的事物都被和谐地安排在一齐,新出现的事物不仅仅表现出继续,并且表现出某种奇妙的联系。”“我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它们都不会消逝为非存在,正像它们都不可能由非存在变为存在一样。那么我的每一部分就都被变化带回到宇宙的某一问好分,并将再变为宇宙的另一部分,如此永远生生不息。”由此作者发出要关爱人周边的人。

  这是一本有关道德教育的书。作为帝王,他热爱学*,但学的不是用人御人之术,也不沉迷于权力情欲之中,他重视对自我更深层次的探索,也充满对人类道德的思考。这对现代人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礼貌日益丰富的同时,现实社会的精神礼貌却在悄悄退化,而《沉思录》正是让我们重新找回“逝去的礼貌”的钥匙。在本书首卷中,我们便能读到这样的话,“从我的祖父维勒斯,我学*到弘德和制怒”。“从我父亲的名声及对他的追忆,我懂得了谦虚和果敢。”“从马克西默斯,我学会了自制,不为任何东西所左右。”他极力宏扬人性的*,认为这才是人的本性所在。“待人宽,责己严”的古训人人都明白,可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所以马可说,“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研究,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我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我们应当做的,是多将思想放在自我的身上,每日三省,想想自我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些什么,“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利益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因为,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忽略观察我们自我的缺点和行为。在当今,以自我为中心

  ,自我不断膨胀的世代,这是一曲清凉剂,让我们清醒,少埋怨社会,多想想自我为社会做了什么。

  这是一本对人生充满思量的书。在马可的时代,还是由神权所统治。但作者有勇气挑战自我内心,这是悟性的开启,是人认识自我和神灵的最关键一步。他想到这世界如果无法改变,那么只能选择改变自我。他试着借助自我的创造力,用那些哲学、伦理和逻辑来摆脱内心困境。他对善与恶的思考,痛苦与欢乐的选择,正直与阴谋,权力与义务等,其核心思想其实就是人类的道德。在人类几千年历史中,真正扮演救赎主角的其实便是我们人类自身的道德。如此说来,人的一生,原也是同内心欲望战斗的一生,而战斗的终极目标,可是是道德。如果我们能战胜自我,由一个高尚的道德所引导,那么这个社会的丑陋面也会随之淡去。

  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马可·奥勒留他告诫人们在轻看世俗的荣誉、名声,他说“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遗忘了”“不要老想着你没有的和已有的东西,而要想着人认为最好的东西,然后思考如果你还未拥有它们,要多委热切地追求它们。”

  书中也充满了心理学的知识,马可·奥勒留认为引起我们情绪变化是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这与ABC理论是完全一致的。

  本书的最终一章节还异常论述了死亡,提出“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他说:“希波克拉底在治愈许多病人之后自我病死了。占星家们预告了很多人的死亡,然后命运也把他们攫走。亚历山大、庞培、凯撒在粉碎数以万计的骑兵和步兵、频繁地把整个城市夷为*地之后,他们最终也告别了人世。”作者再三向人们展现,死亡是自然规律,是每个人的必然归宿,是天命。圣贤也好,皇帝也好,*民也好,谁都无法逃脱。必然应对的事情,恐惧是没有意义的。这就引发了我们对于死亡的思考:如何让有限的人生活得更有价值、更精彩。要让人生活得更有意义,就得从个人的修养着手,无论是品德修养还是业务素质,都需要不断地自我提高。一个人仅有奉献于社会,有益于社会,才是有价值的。所以*官员多读此书很有必要。

  在本书中,作者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我,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本我与自我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我进行告诫。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我说道:“你错待了自我,你错待了自我,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我。如果我们的精神水*尚不能到达自我批评的高度,那至少,我们能够经过阅读,理解《沉思录》给我们灵魂的洗礼。

  《沉思录》,书如其名,是一本需要人把心沉静下来阅读并思考的一本书,这是古罗马哲学家帝王马可·奥勒留的人生思考与感悟,是一部直抵人灵魂深处的西方经典哲学著作。多年前,在网上搜索时,无意中得知此书是前***精读百回的枕边书,心中顿生好奇,是怎样的一本书,让*这样的情有独钟、青睐有加呢?满怀期待,四处找寻,在文化街上的一家期望书店里我找到了这本由北方联合出版传媒公司万卷出版公司出版印制的微型书。回家后随手翻阅,能读懂的段落并不多,对于好多语句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没过几天,这本书便被我遗忘在了书柜的角落里。时隔几年以后整理书籍时,重又翻开了此书,细细品读,才发现了这本书的真正价值。或许是这几年的生活积沉,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体悟,从而对这本书有了重新的认识。犹如醍醐灌顶,从前晦涩绕口的语句,而今成为了箴言警句、谆谆教诲,点亮了我的智慧和心灵之灯。

  环视星球,仿佛你是和它们一齐运行,不断地研究元素的嬗递变化吧,因为这种思想将濯去你尘世生命中的污秽。

  灵魂的力量在于让人以最善的方式生活,它能对无关紧要的事物采取漠然的态度。

  不要总去注意别人心里的想法,那么,一个人就很少会被看成是不幸福的,而那些不注意自我内心活动的人就必然是不幸的。

  以上几段话摘自《沉思录》,从宇宙到人生,从灵魂到死亡,马可·奥勒留无所逃避,真抵人心。如今,这本书已经成了我的随身宝典,有空便翻开逐字逐句地精读,其间的每一个字符,每一句教诲,都教导人类摒弃一切无用的思考,去正直的思考,过朴实的生活,从而抵达心灵的最大宁静。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3)

——《谈生命》读后感 (菁华5篇)

  读了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的《谈生命》感触特深。

  文中把生命描绘成一江春水,从高处发源,流向大海,途中经过了曲折的悬崖峭壁,冲开了沙石,勇敢的向前走,这就是我们生命旅程的刚刚开是,然后春水遇到了巉岩前阻,愤怒沸腾,它冲过了巉岩,这不是我们遇到困难是勇敢克服困难的表现吗,然后它经过了细细的*沙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这不是我们生命中所遇到快乐幸福的事情吗?我们因此而快乐,它一会儿又遇到了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这不是我们生命中所遇到的打击吗?可是我们只要坚强,将会雨过天晴。最后它流入了大海,这就是我们人生的最高峰和结束。

  文中还把生命描绘成一棵树,一颗种子长大,然后到落叶枯竭。一开是它破壳而出也许长在*原上,岩石上,城墙上,然后它看见了天,这就是我们的出生,然后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它遇到了春天,这象征着我们的童年多么快乐无忧。接着长到最茂盛的中年,这是夏天,伸展出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这是我们的中年,事业成功。接下来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这是我们的壮年,成功后的喜悦,最后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大地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这是我们的晚年,丰富,宁静的'逝去。

  啊生命,他就是这样,只要你勇敢面对,将走向成功。不过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想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你将会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冰心,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作者,她的文章清新又让人十分舒服。正所谓,人如其名,她的写作风格像冰那样透彻,充分的体现出渗透出*。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流动的变成了死湖;不是每粒种子都能长成树,不生长的变成了空壳。”这句话在文中我很欣赏的。

  在这篇文章中,冰心将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

  在文章中,冰心说:“生命如水”。写出了人生中困难、顺境、逆境和成为四个阶段,成功就是代表河流终流入大海。在常人中死亡是可怕的,而作者却把死亡比作流入海里的河流。作者在文中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在作者眼中,死亡是伟大的光明的。

  在这篇文章中,冰心又将生命比作“一棵小树”。是啊!生命就像一棵小树,长到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时,最后落叶归根,这是多美美的比喻啊!

  树叶终究落叶归根,河流也终究流入大海,而人又何尝不是呢?

  或许我还不能长篇大论生命如何美丽,怎么美丽,但是当我看见这一句话后,我却觉得莫名的温暖——每个人都是某人一生中的最爱。

  生命总是美丽的,感谢生命给我所有的感觉,让我看见一粒种子破土而出,伸出两瓣柔嫩的绿叶;让我看见一朵鲜花沐浴着阳光雨露,逐渐绽放;让我看见一只小鸟啄破蛋壳,挣扎着站了起来;让我看见一条小海龟从沙堆中,在大海浪涛的召唤下迅速爬向大海;让我看见一个婴儿哇哇坠地,向人们展示世间最美妙的乐曲。

  很害怕那种轻言生命的人,把自己的生命完完全全当作是自己的事,完全把生命看做游戏,真可笑,生命是自己的,如果一个人连自己也不能好好爱护,那他还可以爱谁,那又有谁去爱他呢?

  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珍爱生命是人的天职。大科学家霍金在身患重疾,不能说话,全身只剩下两个手指头会动的情况下,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霍金正是在这种一般人难以置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霍金只能活两年,他之所以能支持到今天并取得卓越成就,最主要的是他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极其坚强的意志。霍金的一生,是人类意志力的记录,是科学精神创造的奇迹。

  可能,我们都不能成为什么伟人,不能成就什么辉煌鼎立的工业,更不用言喻那些妇孺皆知的大事,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唯一,都是这世上不能再找到的另外一个。每个人的诞生可能走上的路不同,生活的外界条件都不同,但都是出自于爱,在于去发现、体验和创造爱,我们不能白白来到这世上,再白白吮吸着天赋的爱,更不能忽视和糟蹋它们,连爱你的人你都不爱,那你来了这世上还不如不来。

  有了生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才有可能发生,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才有可能相遇。就是这些*凡的小点、小音符,才谱写了生命这首永恒的乐章!

  早晨醒来,天色朦胧,眼前弥漫着温馨和温暖的气息,从床上趴下,疏松贪婪的小腿还未站稳,轻轻拨看窗帘,窗外是花朵绽放,小鸟鸣叫的美好,还有忽隐忽现的白云,若*若远的郁山,和尚未起床的太阳。如果你没有感觉,如果你没有爱。如果你不觉得生命如此美丽,那在你眼中的只是一张述说着懒惰和无趣的黑白写照,你又要如何去体验生命的美好?

  你就如一个个音符,人生就如五线谱的痕迹,穿过它,生命就谱写了一首完整的乐章。有你生命的存在,有你生命的过程,有你生命的*凡,有你生命的意义。就是生命,演奏成了一首美丽的歌。

  我们存在于天地之间,都是大自然的生命,可我们有没有想过生命是什么呢?

  前两天,我拜读了作家冰心的《谈生命》。作者形象地将生命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阐述了生命诞生于自然,又回归自然,是战胜困难、享受快乐、不断前进、去争取成功的过程。

  生命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生命于文天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岳飞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而于秦桧是只顾自己握重权,哪管半壁江山陷。

  记得有一个故事。一个部落的老酋长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将本部落的三个最优秀的男青年叫来,让他们去攀登那座向来被视作神山的山峰,并要求他们回来后告诉老酋长他们在山峰上看到了什么。三位青年出发了。几天后,一个青年回来了,他告诉老酋长说山峰上鸟语花香,景色优美。老酋长说:“孩子,你说的那个地方不是山峰,是山脚。你回去吧。”又过了几天,另一个青年回来,告诉老酋长山峰上树林茂密,一片葱翠。老酋长说:“孩子,你说的那个地方不是山峰,是山腰。你回去吧。”过了几个月,另一个青年还没有回来,大家都开始为他担心。终于有一天,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了。老酋长问他:“孩子,你看到了什么?”青年说:“对不起,我什么也没看到。”老酋长很纳闷。青年说:“山峰上什么也没有,只有宽阔的天地。我站在上面,只感到自己是多么地渺小。天地之宽广,让我感到,人是渺小的、鄙陋的,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拒绝诱惑,勇敢前进,才能成为真正的人。”老酋长感慨道:“孩子,你到的那个地方是真正的山峰。按照部落的惯例,你将被选定为部落的新酋长。”

  在登山的过程中,会有鸟语花香、青松挺立,也会有荆棘遍野、山路崎岖。这就好比人生中的诱惑与困难,它们阻碍你前进。只有拒绝它们、战胜它们,才能够爬上人生的顶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拒绝诱惑、勇敢前进、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冰心,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作者,她的文章清新又让人十分舒服。正所谓,人如其名,她的写作风格像冰那样透彻,充分的体现出渗透出*。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流动的变成了死湖;不是每粒种子都能长成树,不生长的变成了空壳。”这句话在文中我很欣赏的。

  在这篇文章中,冰心将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

  在文章中,冰心说:“生命如水”。写出了人生中困难、顺境、逆境和成为四个阶段,成功就是代表河流终流入大海。在常人中死亡是可怕的,而作者却把死亡比作流入海里的河流。作者在文中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在作者眼中,死亡是伟大的光明的。

  在这篇文章中,冰心又将生命比作“一棵小树”。是啊!生命就像一棵小树,长到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时,最后落叶归根,这是多美美的比喻啊!

  树叶终究落叶归根,河流也终究流入大海,而人又何尝不是呢?


《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4)

——《谈美》读后感 (菁华5篇)

  这是一本大学时代我一度无法驾驭的书,彼时我总以为人嘴两张皮,世界本没有规则,知识和规则都是人为臆想出来的东西。

  有些书好像时机到了你就会拿起来读,有些事时间到了就会去做,有些地方到了生命的某个阶段就是很想去,仿佛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在召唤,听起来很宿命,但不得不承认人生并不总是有迹可循,明天会遇到什么人取决于你在明天所处的时空里是否会看上他一眼,并不一定你们素未谋面。那么为什么你会看上他一眼?

  我一直觉得医学是门很没有美感的学科,它会让我很难通过直觉去感受世间万物进而产生共情,求真和求因的思维定式使我在美感的路上渐行渐远,这便是大学时代我一直抗拒它的原因,若不是别无选择,我定会放弃。从宏观来讲,个体生命之于人类历史,人类历史之于地球,地球之于银河系,银河系之于宇宙,宇宙之于更高维度的空间存在形式犹如一粟之于沧海。前人并没有给我们留下长生,医学的存在是整个人类对于生命的渴望和不舍,如果非要把医学强加一个美的概念便是人类对于渴望和不舍亘古不变的执着吧,但也不属于医学本身。

  朱光潜先生说,美是“无为而为”,美感是物我共情的感受,不掺杂利己和实用的感情色彩亦不掺杂联想和意义。

  图书馆里,她坐他对面,他看着她,心里想,“这就是个男人啊,这宽广的臂膀,这175的身高,以后衣服都不用买了,她的我都能穿”。她哪里美呢,是哪里让他生出的美感呢,她认真说一件事时专注的样子,她点菜时专业品评的.样子,是的,这举手头足里流露出来的积淀和多年的偏执留下的痕迹让他生出了共情,每每此时,便觉赏心悦目;彼时初见,只一眼就痴了,“这个妹妹好似哪里见过”,心生熟稔,不问缘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就是对美感最好的诠释,物我合一,是顾不得思考的;而有些人,最美的是性格和声色,铅华褪尽也未减半分,情人眼里出西施,便是把眼中情人的美放大至极致,外人觉得,他那么帅怎么会娶了她,可是唯有他知道在这段婚姻里他赚了多大。两个人能生活在一起一辈子,肯定是在抛却最本能的生物快感的满足以外,还有其他的可以欣赏的特质吸引着彼此,对方身上散发的人性的光和暖和散发的荷尔蒙一样深深吸引着你,令你不能自已。

  我明晰地感知到生命的流逝,知道三十岁和四十岁的区别,知道三十五岁的极盛和四十岁的力不从心,到了五十岁不免生出“随他去吧”,知天命就是这个意思。等容颜和荷尔蒙随着光阴都耗尽时,能够欣赏的不再是勃勃生机下的欣欣向荣,而是岁月留在生命里的从容不迫和圆融豁达,抑或是历尽千帆过尽后的深邃隽永耐人寻味。

  一直活在我们心里的不是三皇五帝、英雄豪杰和才子佳人,而是史官和诗人笔下的人情世故和过去未来。

  作为一个美学家,作为一部谈美的书,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一书专心谈了美感态度,对美感态度作了深入浅出的阐发。

  朱光潜在书中,把人生态度分为三种: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实用态度求的是善,科学态度求的是真,美感态度求的是美。于是,真、善、美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生。文章层层递进,从人们看待事物的三种不同态度到艺术与实际人生的距离中让我们知道美从哪里来,究竟什么是美感,明白了什么是美感之后进而讨论美本身,在“美究竟是什么”的讨论中让我们明白美和自然的关系,让我们明白了欣赏的道理,朱先生于是换一个方向从讨论创造入手,让我们明白创造本身以及与情感、格律、模仿的关系,进而明白美的特点。该书渗透了朱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正如书中文字:“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在当今义务教育阶段,一切学*都应该自美的体会开始,美育的有效途径是培养美感的敏锐度,真正的任务在于激发学生审美能力,形成一种判断力。正如朱光潜的人生观:人生的艺术化。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比较广义的艺术。

  学术界有人指出:“朱光潜对美学的理解可以说是非常之深,他对西方美学的介绍,在《谈美》中已经达到了一代大师的化境。下面我们来欣赏一幅西方的美术作品《向日葵》。

  这是荷兰画家凡高的油画作品,作品以饱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示了画家内心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不仅散发着秋天的成熟,而且更狂放地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那一块块灼热的黄色,不仅融集着自然的光彩,而且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激动。画中的向日葵不是自然的真实写照,而是画家生命和精神的自我流露,是他以火一般的热情为生活高唱的赞歌。

  我们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本书作者朱光潜,字孟实。他90岁生涯的大部分都贡献给了*的美学事业,所以晚年的他被尊称为“美学老人”。

  朱光潜的《谈美》写于1932年,由著名的开明书店出版。在此之前,他写过一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用书信的形式,漫谈文艺、美学、哲学、道德、政治等问题,发人思考,指点迷津,在青年中引起很大反响,成为重印了30多次的畅销书。但这本书主要谈的是人生修养,还没有充分展示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于是,作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姊妹篇,朱光潜以“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为副标题,写作了这本《谈美》。

  作者是怀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写这本不厚的小册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语言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从而起到了净化读者心灵、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而我,读了这本书后同样受益匪浅。

  美是联想所产生的吗?作者借用牛希济的两句词“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指出“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而是“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由萋萋芳草,联想到绿罗裙,也可以由一件古董,联想到金钱,并不是所有的联想,都是美的。纯粹的美,永远是一种“专注”,离开了专注,就已经离开了美了。

  讲解了基本的美学观念之后,作者又进一步跟我们谈了艺术与游戏、艺术与想象、创造、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告诉我们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

  艺术创造除了想象之外,还需要情感。作者借司空图《诗品》中的一句话“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指出:“诗人于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调协,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意象”是朱光潜美学理论的重要概念,这里情感的作用十分突出。没有情感的统帅,想象也许会杂乱纷纭,有了情感的主导,则纲举目张,“意”与“象”合了。

  朱自清先生说:“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我认为确实如此,通过他的讲解,我真正认识了美,欣赏了美,发现了美。他的见解也的确“人性化”。

  学术界有人指出:“朱光潜对美学的理解可以说是非常之深,他对西方美学的介绍,在《谈美》中已经达到了一代大师的化境。”

  我认为学*美学也好,学*艺术也好,关键不在能否掌握一两种技能,而是要看我们能否达到一种境界。若能够达到朱光潜先生所崇尚的“艺术化的人生”,恐怕可以说“今生无愧”。

  有幸拜读了朱光潜老先生的《谈美》,发现读文章可真是万分也急不来,读朱光潜的《谈美》更是格外需要细嚼慢咽,细细品读一番。

  就如同第一章中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的确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一个人可以说这个事物是美的,这只是你的个人想法,你不可能阻止另一个人的想法,他的不同想法认为这个事物是丑的,以年龄层次上的差别看待一棵古松结果差别不大,若是从从事古松有关行业的人来说,比如木商,比如植物学家与画家之间,那看法就会是有所不同,以三位行业中人不同的心性看待古松,当然会不同,三人的反应态度不同,分别是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都是各人的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所以每个人欣赏品读美的品位方向是不相同的,我非常赞同朱光潜老先生在文中的一句话,是壶酒可以贮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要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做诗,画画,奏乐呢?人亦是如此,作为仅仅旁观者而言,你又怎能要求世界之诺大中还存在着完美的一个人啊。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这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看倒影,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如此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牵绊,能安闲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人啊,活在世上,可不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么。可笑就在明明早知道此道理,却依旧沉着于自己的世界,无法自拔,亦无法知道原来自己就是那个前些天还嘲笑着当局者的你自己啊。

  这就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就如同一件本来惹人嫌恶的事情,如果你把它推远一点看,往往可以成为很美的意象,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所以艺术与写实主义不相符。

  我们需要深刻了解清楚这点,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艺术是至高无上的美的象征。

  这仅仅是前两章的阅读之感,读完之后使我佩服朱光潜先生,其实,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学*心理学,这《谈美》别名叫《文艺心理》,所以每每阅读《谈美》我就与之产生共鸣。看完后,我也更坚定了对学*心理学的目标,并且明白人生在世最为重要的事就是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双善于观察美德眼睛啊!

  谈美,谈美,到底何为美,何为艺术?

  “慢慢走,欣赏啊!”

  美,是个人人都谈的话题,而朱光潜在《谈美》中,从专业的角度,全面地梳理了美学的真正含义。他告诉我们,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需要我们脱离实用态度和科学态度,需要我们移情于物,物我归一,需要我们的直觉与超脱,把握创造中的情感,需要我们超越联想、亲*自然,倾心游戏……

  美的事物,一半在物,一半在你。独有美,但没有欣赏美、理解美的眼睛,美也终究是空洞、难以捉摸的。这或许就是《谈美》想告诉我们的。

  朱光潜先生在1932年写了《谈美》,而朱光潜先生却没有被尘世的纷乱与污浊蒙蔽具美感的双眼,虽然美与当时社会观念格格不入,他依然用一颗纯净无杂的心灵,一双明亮的眼睛,站在不一样的角度发现美、体会美,于浮躁之中,呐喊美。

  而这不正是我们需要做的吗?脱离世俗,欣赏美。“人的美感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正是因为这“无为”的活动,人们才得以超越现实生活,成为自己心灵的主宰。

  蒋勋曾说:“如果我们把生活塞满了,我们还有空间给美吗?如果我们的心灵没空间,美如何进来呢?”《谈美》教会了我如何让美走进心灵。以前去美术馆时,我总喜欢用“快感”来判断“美感”,而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美感并非如此。上周去美术馆时,我尝试着用书中“移情于物”的方法欣赏以前我从未看明白的现代抽象艺术,虽不能说真正理解,却从不同风格的线条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情感—或愤怒,或*静,或喜悦。这种体会是我以前没有过的,以后我也将用《谈美》中的方法,欣赏生活中的美。

  “慢慢走,欣赏啊!”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