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自由之路》读后感 (菁华5篇)

首页 / 读后感 / | 2022-10-03 00:00:00 读后感

《财富自由之路》读后感1

  今天读到法国财务自由人士博多—舍费尔的书,感触良多。

  读后感随意写写吧,好东西一次根本消化不了多少,过一段时间再次翻阅,写一些读书笔记吧

  第一,设立目标,为自己的未来生活做一个完整的规划,然后详细写写具体计划。舍费尔鼓励人设立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大目标,有阻挡也能清晰的看到目标的边缘,有向往的方向,努力学*实时更新自己,步步为营不怕辛苦辛勤付出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二,结交比自己成功的人。最好是资产超过自己的十倍。不听从不如自己的人的意见,像成功人士学*,住富裕区域的房子,参加培训学*机构,用三五年的时间完全改变自己的朋友圈。

  第三,自律。自我约束,持续不断的学*,读500本书,做读书笔记,总结自己的`不足。

  第四,做投资者。找到年收益12%以上的投资项目。从失败中学*经验,不怕犯错勇于尝试。

  以上是舍费尔书的几项大的主要内容,具体还有许多详细的教导方式。

  投资者买入时确定利润,不是卖出时。

  强大自己,扩展自己的可控范围。

  我们为教育付出的代价,比无知愚昧付出的代价小太多了。

  具体还有很多不是一两篇文章能写出来的,一本书,好书,值得推荐。

  现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不努力注定被社会淘汰,处于生活社会的最底层。信息社会,早几秒钟都有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时时奉劝能读到这本书的人,越早设立目标,越早实现财富自由。

  财富自由,具体究竟怎么样算财务自由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的投资收益大于生活支出,不用工作也可以享受生活。听起来简单,做起来真的不容易,多少人处于被动的付出账单,分期付款时时折磨着一大批看似财务充裕的人。

  合理的财务分配,精密的计算家庭支出,是想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成功人士必须过的第一关。拥有敏锐的眼光察觉金钱走向,能够灵敏的捕捉住风险机会,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先知先觉的人最终都成为真正的富人,成为真正的拥有财务自由的人。

  说一千道一万,学*学*再学*,努力努力再努力,只有辛勤付出,长年累月的积累知识,不放弃不抛弃自己的理想,时时刻刻为了心中的目标前进,最终才会拥有完整的人生。

《财富自由之路》读后感2

  最*看了一本书叫《财富自由之路》,作者李笑来,是一位终身成长者,财富自由的先行者和老司机。还是著名的天使投资人。这本书里写了一些自我成长及投资的方法。以下内容是结合书籍重点及我自己的经验融合所得,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篇文章仅涉及到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是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

  我们先来看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提到"资源",大多数人肯定会想到金钱、权利、人脉关系,而不会是"时间",更不可能是"注意力".下班回家后,很多童鞋宁愿窝在沙发里玩游戏、刷微博、逛朋友圈,看电影电视剧,也不愿意花费时间去学*,因为你认为时间和注意力是可以挥霍而没有价值的。但事实真是如此吗?你可能拥有3种资源:注意力、时间和金钱。

  其中,金钱可以由你自由支配。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工薪阶层来说,工资相对固定,且耗费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人们在面对不断增长的物质及精神需求,物价上涨。对大多数人而言,金钱是不够的,且仍然是急需增加并要累积的。

  时间每天都是24小时,你与别人都一样,但时间却不受你的支配,总是自顾自地流逝,而且不会自主产出价值。大多数人还是为了生活而在奔波,可以支配的就是下班后的时间。你是怎样利用下班的时间呢?

  但你的注意力却不一样,要多少有多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完全由你自己支配,将注意力放在学*、思考等有价值的地方,就能取得收获。注意力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唯一可以随意调用且有所产出的资源。那我们要怎样管理自己的注意力资源呢?作者告诉我们,首先要避免注意力分散的三个大坑:

  第一个大坑就是"莫名其妙地凑热闹",比如很多人整天拿着手机,就是上网围观明星八卦追热点,做"吃瓜群众",或者做键盘侠网络水军在评头论足,这样其实并不明智,因为很容易造下口业;

  第二个大坑是"心急火燎地随大流",例如不管自己合适不合适,一窝蜂扑到热门行业,如AI,区块链等;

  第三个大坑是"为别人操碎了心",自己的事情还没搞定,倒是对朋友的,同事的项目,产品的制作等评头论足。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注意力,现在只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到自己的成长上,就能逐步建立起竞争力。因此给自己制定一个成长计划,每天阅读半小时并且运用到生活中,长时间的累积会让自己与别人拉开差距。

  上面讲了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的一个方法是管理自己的注意力。另一个方法是让自己的时间更值钱。

  大多数的人的赚钱方式是一次性出售自己的时间换取金钱,也就是工资。如何让自己的时间更值钱呢?第一种是想办法提高单位时间售价,比如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进入薪资水*更高的行业,当然这是要在了解自己的兴趣及擅长点之后做的决定。但更有效的是让自己保持持续成长。除了获取薪水,更应从工作中获得成长,多学点、多做点,做得比要求的更好,这都是在为自己赚取成长。甚至在一个行业里长期积累成为行业的精英或专家。说到投资自我,把时间和钱要花在自己的哪里最划算呢?答案永远是,投资在自己的成长上最划算。成长的方法又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

  在今天之前,你或许从来不知道自己有一个操作系统,也不知道如何升级操作系统。那操作系统究竟是什么呢?作者告诉我们,我们的操作系统由三个层面构成,从下至上依次是:概念和关联;价值观与方法论;实验与践行。

  其中,概念和关联是操作系统的底层核心,概念是对事物的清楚认知;关联是能清晰、准确的将不同概念进行必要的联系。而操作系统的中层是价值观和方法论,价值观即知道什么最重要,从而做出决断。

  eg:为了赚钱做什么都行,这是一种价值观。有的人却是更加有智慧,哪些行业坚决不能做,比如杀生,偷盗,跟**相关的,诈骗说谎,卖酒等等,然后才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方法论是指导决断后的行动——实验与践行。例如,知道哪些赚钱容易但是却是邪业的行业,宁愿舍弃而选择赚钱少一些的正规行业。或者有难得空闲的周末,是逛街还是学*,哪个更重要?如果你选择了学*,那么就行动起来去学*。

  价值观会决定选择,选择会促进行动,行动构成命运。有了清晰的价值观,就会有判断,同时,当决断摆在那里的时候,我们会研究方法论,因为选择要配合行动才有意义。因此,我们要锤炼自己的方法论,以指导紧随决断的行动——实验与践行。

  升级操作系统的第一种方法,就是提高我们的学*能力。学会没人教也没书教的技能。有一个很重要的学*方法就是,如果你想学会知识,你最好在学*之后教给别人,可以试试哦!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有个人风格的畅销书作家,你需要刻意地练*写作,并不断的反思、总结,在市场的考验中打磨自己的作品。当今知识那么多,其实真正有用的是那些正确的,且比别人更有高度、更有深度的认知,也就是"升级过的认知".作者告诉我们,能不断升级认知的最重要工具是在行动中思考。结合理论及实际案例帮助理解,并指导你未来的行动。书籍的后面是关于投资方面的方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太过高深这里就不说了。

  其实财富对很多人来说非常重要,谋生,展现个人的价值。但是正确的财富观的养成可以让自己更加幸福。因为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做正当职业,与周围的人结善缘,并且有条件时可以帮助它人。这样不坚固的财富才能成长坚固的财富。希望对大家有用!

《财富自由之路》读后感3

  《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的确有很多重复啰嗦的话语,甚至有一些鸡汤的内容,但是作者里面的某一些理论,还是相当的有说服力,并且让人恍然大悟。先抛出几个观点:

  1、很多时候我们会推掉很多本来属于自己的责任,因此我们也失去了权力。同时有一些责任重要我们主动去承担,产生的后果完全不一样。

  2、我们更应该关注自己的优势而不是自己的劣势。

  3、博得同情,只会得到更多的同情,也就意味着你的人生是悲剧的。

  4、行动的重要性,犯错的必要性。

  5、不是所有人的意见都值得采纳,你不应该听从没你成功的人的建议。

  1、关于责任。什么算我们的责任?有太多太多了,抱怨的人都不想承认。当别人的车刮到了我们停得好好的车,看起来没我们什么责任,但是你的反应就是你的责任,如果你对他各种咒骂或者引发打斗,或者这件事让你一天闷闷不乐,同时向公司里的同事、家里的人家发泄等等,这都是我们的责任。如果你是负责任的,你应该和对方好好谈好保险赔偿事宜,同时不把这样的事情导致的情绪带到其他地方。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如果你因为别人的行为导致了自己的各种不自控的情绪,相当于你没有负责任同时把控制自己情绪的权力交给了别人。再举一个例子,我的朋友他想要很酷的球衣,但是把这个idea说出来后得不到别人很好的回应,因此放弃了,这就是对自己不负责,同时把追寻自己爱好的权力交给了别人的反应。

  再举一个例子:*时我们很多困难的事情,有很多本来是属于自己的,或者属于大家的,例如工作上的事情,你有很多抱怨的地方吧?如果你把这些事情当做别人的责任而去抱怨,那么你去到哪里工作都一样,都是*庸。只有主动去承担这些责任,你才能不被别人控制甚至还拥有了控制别人的权力。所以:不要害怕困难,困难是你获得掌控领域的最佳机会。主动承担责任,必须承担起责任。

  2、我们更应该关注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劣势。因为人的一生很短,并且没有人是完美的。不是提倡任由自己的劣势发展,而是应该把更多精力花在提高自己优势,同时也花时间去修补劣势。但是现在有太多人都是一直关注自己的劣势。例如:一些宅男,总是对自己没自信,和自己喜欢的人相处总觉得自己不完美,心生自卑。或者要到了喜欢的女生微信却迟迟不邀约,觉得自己还不够完美。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他足够善良和有趣,他的优点也是很明显,等你把所有缺点都修补完成,ok,宇宙爆炸了。只要你的优势足够明显,你的成功就会得到。你看到有多少企业老板是个完美的人?大腹便便、自律性差、各种不懂,但是别人的优势是商业合作能力,所以别人拥有了财富。所以:我们要花点时间去修补自己的劣势,但是更要花80%的时间去发展你的优势。

  3、博得同情,只会得到更多同情,也就意味着你的人生是悲剧的。很多时候我们要帮助别人,不是因为他值得同情,而是他值得帮助。当你向别人表达自己同情的时候,你会很爽,因为别人对你的遭遇表示同情,让你带来了安慰。但是这样带来的后果可能是,你之后都希望寻找这样的慰藉,把自己的责任推脱不剩,所有的事情都是别人的错,自己是受害者,因为你渴望同情,所以你不能正确认识事情和自己的本身,最后一错再错,你依然是悲催的你,依然需要同情的你。所以:抛开受害者心态吧。硬汉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引用电影《勇往直前》台词:我可以告诉你们,同情这个词在字典里面,印在废物和娘娘腔中间。

  4、这两个没什么好说的,这种认知不难,但是很多人不提醒一下感觉像忘记了一样。

《财富自由之路》读后感4

  刚看见这本书的名字的时候,我是充满好奇却又鄙夷,我带着些读书人的清高,把它归为功利&无用这一类,无奈我身边有个看得正起劲的人,终于我也没忍住。

  有件事很神奇,每当我准备去做些什么的时候,冥冥中便总会遇到与之相关的人、事、物。正巧我正觉着自己的天花板很低,想着怎么去提高自己。而这本书实则就是教我们如何提升自己元认知的。

  我度过了一段很消沉的日子,一位故人说,人的性格是不可能变的。那时候我做了很多的努力,我以为我变了很多,可后来发现我真的错了,我什么都改变不了,这让我感到伤心甚至绝望。经过了一个漫长时日的内省,我小心翼翼地对待着自己每一份情绪,我发现,其实没有人是不变的。甚至,我们要笃信,笃信自己能变得更好。

  信任,是信任自己和他人,都会改变,变得更好。

  信任未来的自己,那就得让自己活在未来。我们都是凡身肉体,活在未来当然只能是思维活在未来,即你的元认知得活在未来。那么如何去做呢?

  做一个预测-笃信预测的正确-按照这个预测的结果去思考、选择、行动。

  而在实现预测的过程我们已经活在了未来。可是,人总是会犯错,预测当然可能是错误的。没有关系,知错就改,承认错误,并用行动去改正。

  说到知错就改,这让我想到高中时候,一个老师给我们代课,我和同学吐槽并在背后说了老师的坏话。也不知道是最后我感觉老师知道了还是因为我认为自己的评价有失公允,我感到十分后悔和内疚。于是,我打电话告诉我爸我想道歉。我爸后来给我说了一句话,这么多年,我一直印象很深刻。他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最后我找到老师说了这件事并给他道歉,一下就豁然开朗。原来人犯错,良心真的会不安。

  生活中有很多人,犯错后只用嘴道歉,表现更恶劣的是掩盖、撒谎或者想尽办法证明对方也不对。让我再来延伸一下:

  请远离只说不做的人,做一个重视承诺的人。

  注意,承诺并非契约,正巧我现在正处在一个人生转折点上,我们中的很多人误把契约精神当承诺而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极被动的地步,实际找工作本就是一个双选的过程。那对于年轻人来说,金钱真的重要吗?让我们来看一个图:

  其实从这个图来看的话,在起点在乎金钱似乎是更好的选择,但这里的在乎金钱的标准应当是"未来能赚多少钱"。

  常被好朋友说我太过于重视感情,甚至是有些天真,原本以为重情重义会被他人同样对待,可这一两年,桩桩件件的事都告诉我,我不仅错了,正因如此我还更敏感多疑更容易不开心。从头至尾,做这些改变,都只有一个目的:让我自己更快乐。幸福真的是一种能力,可是,到底怎样才能做一个更幸福的人?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打击非常非常正常。在今年暑假实*期间,当我第一次拿着一个ppt做的甚至不能被称为原型的图片给开发看的时候,我都能清楚记得他们"鄙视"又无奈的眼神,那种不可思议让我感到十分羞愧,当时很想哭又很想反驳,可是一瞬间就想明白了,下一次,我一定会比这次更好,要用行动来证明。遇到挫折,要学会鼓励自己。我很幸运,我的父母崇尚鼓励式教育。想起小时候,我每走一步,我的膝盖都会"嘎嘣"响一声,我走路总是摔跤,每摔一次,我爸妈就会告诉我"摔一跤,长得高",以至于后来摔跤我都会很开心,觉得自己又能长高了。我想,乐观才是鼓励的本质。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开始不再反复否定、责怪自己,学着接受多样的自我,这样竟然还更容易感受身边的善意和爱意。改变,头一次让我感受到友好而非恐惧。

  用理智去掌控情绪去训练直觉。

  我简直爱极了我的生活~

《财富自由之路》读后感5

  以前,我提到了书中的一个观点,感觉很有必要再展开谈一下。但是由于篇幅的关系,就没有细说了。

  这个观点就是:资产就是将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而负债则是把你口袋的钱拿走的东西。

  首先,“资产”和“负债”是不同的现金流向,当然会造成不同的财富结果。(感谢过去两年学过一下造价师,知道一点“现金流量图”)

  我们之中的大多数——打工一族,只通过工作获取收入,通过消费将挣来钱花出去,没有任何资产。中产阶级通过工作获取收入,再去购买一些他们认为是资产的负债(比如房子、车子等),然后通过偿还负债,花光他们的钱,他们同样也没有资产。而富人则通过购买资产来产生收入,再用收入来购买资产,不断地循环下去,最终获得大量的财富,实现无需工作也能不断获得收入的财务自由状态。

  由此观点可见,能真正让人达到财务自由的,不是工作,也不是金钱,而是能带来源源不断现金流的资产。

  那么,身处国内的我们,身边有什么是这种可以源源不断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呢?当然,房子是最直接、最好的选择……在以前。至少现在的状况,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已经很难通过房产来做这些事情了。

  还有没有其他的选择?有是有,但我怕说出来很多人会骂娘。聪明如你也该猜到了。对!就是让人深痛恶绝的——股市。

  大家会问:*股市不是一直哀鸿遍野,韭菜常在吗?首先,每个股市都会有绩优股,长牛股的存在。缺少的是发现它的伯乐,这就需要锻炼、学*挑选的技术和知识了。

  再者,没让你一定买“国内股”啊。(自行baidu吧)所以,想要财务自由,选好能够真正产生正向现金流的资产,学*学*学*,非常重要!


《财富自由之路》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阅读


《财富自由之路》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1)

——《财富自由之路》读后感 (菁华5篇)

《财富自由之路》读后感1

  今天读到法国财务自由人士博多—舍费尔的书,感触良多。

  读后感随意写写吧,好东西一次根本消化不了多少,过一段时间再次翻阅,写一些读书笔记吧

  第一,设立目标,为自己的未来生活做一个完整的规划,然后详细写写具体计划。舍费尔鼓励人设立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大目标,有阻挡也能清晰的看到目标的边缘,有向往的方向,努力学*实时更新自己,步步为营不怕辛苦辛勤付出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二,结交比自己成功的人。最好是资产超过自己的十倍。不听从不如自己的人的意见,像成功人士学*,住富裕区域的房子,参加培训学*机构,用三五年的时间完全改变自己的朋友圈。

  第三,自律。自我约束,持续不断的学*,读500本书,做读书笔记,总结自己的`不足。

  第四,做投资者。找到年收益12%以上的投资项目。从失败中学*经验,不怕犯错勇于尝试。

  以上是舍费尔书的几项大的主要内容,具体还有许多详细的教导方式。

  投资者买入时确定利润,不是卖出时。

  强大自己,扩展自己的可控范围。

  我们为教育付出的代价,比无知愚昧付出的代价小太多了。

  具体还有很多不是一两篇文章能写出来的,一本书,好书,值得推荐。

  现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不努力注定被社会淘汰,处于生活社会的最底层。信息社会,早几秒钟都有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时时奉劝能读到这本书的人,越早设立目标,越早实现财富自由。

  财富自由,具体究竟怎么样算财务自由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的投资收益大于生活支出,不用工作也可以享受生活。听起来简单,做起来真的不容易,多少人处于被动的付出账单,分期付款时时折磨着一大批看似财务充裕的人。

  合理的财务分配,精密的计算家庭支出,是想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成功人士必须过的第一关。拥有敏锐的眼光察觉金钱走向,能够灵敏的捕捉住风险机会,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先知先觉的人最终都成为真正的富人,成为真正的拥有财务自由的人。

  说一千道一万,学*学*再学*,努力努力再努力,只有辛勤付出,长年累月的积累知识,不放弃不抛弃自己的理想,时时刻刻为了心中的目标前进,最终才会拥有完整的人生。

《财富自由之路》读后感2

  最*看了一本书叫《财富自由之路》,作者李笑来,是一位终身成长者,财富自由的先行者和老司机。还是著名的天使投资人。这本书里写了一些自我成长及投资的方法。以下内容是结合书籍重点及我自己的经验融合所得,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篇文章仅涉及到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是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

  我们先来看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提到"资源",大多数人肯定会想到金钱、权利、人脉关系,而不会是"时间",更不可能是"注意力".下班回家后,很多童鞋宁愿窝在沙发里玩游戏、刷微博、逛朋友圈,看电影电视剧,也不愿意花费时间去学*,因为你认为时间和注意力是可以挥霍而没有价值的。但事实真是如此吗?你可能拥有3种资源:注意力、时间和金钱。

  其中,金钱可以由你自由支配。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工薪阶层来说,工资相对固定,且耗费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人们在面对不断增长的物质及精神需求,物价上涨。对大多数人而言,金钱是不够的,且仍然是急需增加并要累积的。

  时间每天都是24小时,你与别人都一样,但时间却不受你的支配,总是自顾自地流逝,而且不会自主产出价值。大多数人还是为了生活而在奔波,可以支配的就是下班后的时间。你是怎样利用下班的时间呢?

  但你的注意力却不一样,要多少有多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完全由你自己支配,将注意力放在学*、思考等有价值的地方,就能取得收获。注意力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唯一可以随意调用且有所产出的资源。那我们要怎样管理自己的注意力资源呢?作者告诉我们,首先要避免注意力分散的三个大坑:

  第一个大坑就是"莫名其妙地凑热闹",比如很多人整天拿着手机,就是上网围观明星八卦追热点,做"吃瓜群众",或者做键盘侠网络水军在评头论足,这样其实并不明智,因为很容易造下口业;

  第二个大坑是"心急火燎地随大流",例如不管自己合适不合适,一窝蜂扑到热门行业,如AI,区块链等;

  第三个大坑是"为别人操碎了心",自己的事情还没搞定,倒是对朋友的,同事的项目,产品的制作等评头论足。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注意力,现在只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到自己的成长上,就能逐步建立起竞争力。因此给自己制定一个成长计划,每天阅读半小时并且运用到生活中,长时间的累积会让自己与别人拉开差距。

  上面讲了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的一个方法是管理自己的注意力。另一个方法是让自己的时间更值钱。

  大多数的人的赚钱方式是一次性出售自己的时间换取金钱,也就是工资。如何让自己的时间更值钱呢?第一种是想办法提高单位时间售价,比如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进入薪资水*更高的行业,当然这是要在了解自己的兴趣及擅长点之后做的决定。但更有效的是让自己保持持续成长。除了获取薪水,更应从工作中获得成长,多学点、多做点,做得比要求的更好,这都是在为自己赚取成长。甚至在一个行业里长期积累成为行业的精英或专家。说到投资自我,把时间和钱要花在自己的哪里最划算呢?答案永远是,投资在自己的成长上最划算。成长的方法又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

  在今天之前,你或许从来不知道自己有一个操作系统,也不知道如何升级操作系统。那操作系统究竟是什么呢?作者告诉我们,我们的操作系统由三个层面构成,从下至上依次是:概念和关联;价值观与方法论;实验与践行。

  其中,概念和关联是操作系统的底层核心,概念是对事物的清楚认知;关联是能清晰、准确的将不同概念进行必要的联系。而操作系统的中层是价值观和方法论,价值观即知道什么最重要,从而做出决断。

  eg:为了赚钱做什么都行,这是一种价值观。有的人却是更加有智慧,哪些行业坚决不能做,比如杀生,偷盗,跟**相关的,诈骗说谎,卖酒等等,然后才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方法论是指导决断后的行动——实验与践行。例如,知道哪些赚钱容易但是却是邪业的行业,宁愿舍弃而选择赚钱少一些的正规行业。或者有难得空闲的周末,是逛街还是学*,哪个更重要?如果你选择了学*,那么就行动起来去学*。

  价值观会决定选择,选择会促进行动,行动构成命运。有了清晰的价值观,就会有判断,同时,当决断摆在那里的时候,我们会研究方法论,因为选择要配合行动才有意义。因此,我们要锤炼自己的方法论,以指导紧随决断的行动——实验与践行。

  升级操作系统的第一种方法,就是提高我们的学*能力。学会没人教也没书教的技能。有一个很重要的学*方法就是,如果你想学会知识,你最好在学*之后教给别人,可以试试哦!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有个人风格的畅销书作家,你需要刻意地练*写作,并不断的反思、总结,在市场的考验中打磨自己的作品。当今知识那么多,其实真正有用的是那些正确的,且比别人更有高度、更有深度的认知,也就是"升级过的认知".作者告诉我们,能不断升级认知的最重要工具是在行动中思考。结合理论及实际案例帮助理解,并指导你未来的行动。书籍的后面是关于投资方面的方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太过高深这里就不说了。

  其实财富对很多人来说非常重要,谋生,展现个人的价值。但是正确的财富观的养成可以让自己更加幸福。因为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做正当职业,与周围的人结善缘,并且有条件时可以帮助它人。这样不坚固的财富才能成长坚固的财富。希望对大家有用!

《财富自由之路》读后感3

  《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的确有很多重复啰嗦的话语,甚至有一些鸡汤的内容,但是作者里面的某一些理论,还是相当的有说服力,并且让人恍然大悟。先抛出几个观点:

  1、很多时候我们会推掉很多本来属于自己的责任,因此我们也失去了权力。同时有一些责任重要我们主动去承担,产生的后果完全不一样。

  2、我们更应该关注自己的优势而不是自己的劣势。

  3、博得同情,只会得到更多的同情,也就意味着你的人生是悲剧的。

  4、行动的重要性,犯错的必要性。

  5、不是所有人的意见都值得采纳,你不应该听从没你成功的人的建议。

  1、关于责任。什么算我们的责任?有太多太多了,抱怨的人都不想承认。当别人的车刮到了我们停得好好的车,看起来没我们什么责任,但是你的反应就是你的责任,如果你对他各种咒骂或者引发打斗,或者这件事让你一天闷闷不乐,同时向公司里的同事、家里的人家发泄等等,这都是我们的责任。如果你是负责任的,你应该和对方好好谈好保险赔偿事宜,同时不把这样的事情导致的情绪带到其他地方。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如果你因为别人的行为导致了自己的各种不自控的情绪,相当于你没有负责任同时把控制自己情绪的权力交给了别人。再举一个例子,我的朋友他想要很酷的球衣,但是把这个idea说出来后得不到别人很好的回应,因此放弃了,这就是对自己不负责,同时把追寻自己爱好的权力交给了别人的反应。

  再举一个例子:*时我们很多困难的事情,有很多本来是属于自己的,或者属于大家的,例如工作上的事情,你有很多抱怨的地方吧?如果你把这些事情当做别人的责任而去抱怨,那么你去到哪里工作都一样,都是*庸。只有主动去承担这些责任,你才能不被别人控制甚至还拥有了控制别人的权力。所以:不要害怕困难,困难是你获得掌控领域的最佳机会。主动承担责任,必须承担起责任。

  2、我们更应该关注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劣势。因为人的一生很短,并且没有人是完美的。不是提倡任由自己的劣势发展,而是应该把更多精力花在提高自己优势,同时也花时间去修补劣势。但是现在有太多人都是一直关注自己的劣势。例如:一些宅男,总是对自己没自信,和自己喜欢的人相处总觉得自己不完美,心生自卑。或者要到了喜欢的女生微信却迟迟不邀约,觉得自己还不够完美。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他足够善良和有趣,他的优点也是很明显,等你把所有缺点都修补完成,ok,宇宙爆炸了。只要你的优势足够明显,你的成功就会得到。你看到有多少企业老板是个完美的人?大腹便便、自律性差、各种不懂,但是别人的优势是商业合作能力,所以别人拥有了财富。所以:我们要花点时间去修补自己的劣势,但是更要花80%的时间去发展你的优势。

  3、博得同情,只会得到更多同情,也就意味着你的人生是悲剧的。很多时候我们要帮助别人,不是因为他值得同情,而是他值得帮助。当你向别人表达自己同情的时候,你会很爽,因为别人对你的遭遇表示同情,让你带来了安慰。但是这样带来的后果可能是,你之后都希望寻找这样的慰藉,把自己的责任推脱不剩,所有的事情都是别人的错,自己是受害者,因为你渴望同情,所以你不能正确认识事情和自己的本身,最后一错再错,你依然是悲催的你,依然需要同情的你。所以:抛开受害者心态吧。硬汉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引用电影《勇往直前》台词:我可以告诉你们,同情这个词在字典里面,印在废物和娘娘腔中间。

  4、这两个没什么好说的,这种认知不难,但是很多人不提醒一下感觉像忘记了一样。

《财富自由之路》读后感4

  刚看见这本书的名字的时候,我是充满好奇却又鄙夷,我带着些读书人的清高,把它归为功利&无用这一类,无奈我身边有个看得正起劲的人,终于我也没忍住。

  有件事很神奇,每当我准备去做些什么的时候,冥冥中便总会遇到与之相关的人、事、物。正巧我正觉着自己的天花板很低,想着怎么去提高自己。而这本书实则就是教我们如何提升自己元认知的。

  我度过了一段很消沉的日子,一位故人说,人的性格是不可能变的。那时候我做了很多的努力,我以为我变了很多,可后来发现我真的错了,我什么都改变不了,这让我感到伤心甚至绝望。经过了一个漫长时日的内省,我小心翼翼地对待着自己每一份情绪,我发现,其实没有人是不变的。甚至,我们要笃信,笃信自己能变得更好。

  信任,是信任自己和他人,都会改变,变得更好。

  信任未来的自己,那就得让自己活在未来。我们都是凡身肉体,活在未来当然只能是思维活在未来,即你的元认知得活在未来。那么如何去做呢?

  做一个预测-笃信预测的正确-按照这个预测的结果去思考、选择、行动。

  而在实现预测的过程我们已经活在了未来。可是,人总是会犯错,预测当然可能是错误的。没有关系,知错就改,承认错误,并用行动去改正。

  说到知错就改,这让我想到高中时候,一个老师给我们代课,我和同学吐槽并在背后说了老师的坏话。也不知道是最后我感觉老师知道了还是因为我认为自己的评价有失公允,我感到十分后悔和内疚。于是,我打电话告诉我爸我想道歉。我爸后来给我说了一句话,这么多年,我一直印象很深刻。他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最后我找到老师说了这件事并给他道歉,一下就豁然开朗。原来人犯错,良心真的会不安。

  生活中有很多人,犯错后只用嘴道歉,表现更恶劣的是掩盖、撒谎或者想尽办法证明对方也不对。让我再来延伸一下:

  请远离只说不做的人,做一个重视承诺的人。

  注意,承诺并非契约,正巧我现在正处在一个人生转折点上,我们中的很多人误把契约精神当承诺而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极被动的地步,实际找工作本就是一个双选的过程。那对于年轻人来说,金钱真的重要吗?让我们来看一个图:

  其实从这个图来看的话,在起点在乎金钱似乎是更好的选择,但这里的在乎金钱的标准应当是"未来能赚多少钱"。

  常被好朋友说我太过于重视感情,甚至是有些天真,原本以为重情重义会被他人同样对待,可这一两年,桩桩件件的事都告诉我,我不仅错了,正因如此我还更敏感多疑更容易不开心。从头至尾,做这些改变,都只有一个目的:让我自己更快乐。幸福真的是一种能力,可是,到底怎样才能做一个更幸福的人?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打击非常非常正常。在今年暑假实*期间,当我第一次拿着一个ppt做的甚至不能被称为原型的图片给开发看的时候,我都能清楚记得他们"鄙视"又无奈的眼神,那种不可思议让我感到十分羞愧,当时很想哭又很想反驳,可是一瞬间就想明白了,下一次,我一定会比这次更好,要用行动来证明。遇到挫折,要学会鼓励自己。我很幸运,我的父母崇尚鼓励式教育。想起小时候,我每走一步,我的膝盖都会"嘎嘣"响一声,我走路总是摔跤,每摔一次,我爸妈就会告诉我"摔一跤,长得高",以至于后来摔跤我都会很开心,觉得自己又能长高了。我想,乐观才是鼓励的本质。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开始不再反复否定、责怪自己,学着接受多样的自我,这样竟然还更容易感受身边的善意和爱意。改变,头一次让我感受到友好而非恐惧。

  用理智去掌控情绪去训练直觉。

  我简直爱极了我的生活~

《财富自由之路》读后感5

  以前,我提到了书中的一个观点,感觉很有必要再展开谈一下。但是由于篇幅的关系,就没有细说了。

  这个观点就是:资产就是将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而负债则是把你口袋的钱拿走的东西。

  首先,“资产”和“负债”是不同的现金流向,当然会造成不同的财富结果。(感谢过去两年学过一下造价师,知道一点“现金流量图”)

  我们之中的大多数——打工一族,只通过工作获取收入,通过消费将挣来钱花出去,没有任何资产。中产阶级通过工作获取收入,再去购买一些他们认为是资产的负债(比如房子、车子等),然后通过偿还负债,花光他们的钱,他们同样也没有资产。而富人则通过购买资产来产生收入,再用收入来购买资产,不断地循环下去,最终获得大量的财富,实现无需工作也能不断获得收入的财务自由状态。

  由此观点可见,能真正让人达到财务自由的,不是工作,也不是金钱,而是能带来源源不断现金流的资产。

  那么,身处国内的我们,身边有什么是这种可以源源不断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呢?当然,房子是最直接、最好的选择……在以前。至少现在的状况,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已经很难通过房产来做这些事情了。

  还有没有其他的选择?有是有,但我怕说出来很多人会骂娘。聪明如你也该猜到了。对!就是让人深痛恶绝的——股市。

  大家会问:*股市不是一直哀鸿遍野,韭菜常在吗?首先,每个股市都会有绩优股,长牛股的存在。缺少的是发现它的伯乐,这就需要锻炼、学*挑选的技术和知识了。

  再者,没让你一定买“国内股”啊。(自行baidu吧)所以,想要财务自由,选好能够真正产生正向现金流的资产,学*学*学*,非常重要!


《财富自由之路》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2)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读书笔记3篇

  见:

  互联网的发展彻底颠覆了信息的流动方式,也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仅仅在10多年前,“绝大多数普通人一生能够交往的人数大约150人”这个说法可能还是站得住脚的;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150这个数字恐怕远远不够用了。在这样的时代里,有效沟通成了最重要的生存技能之一,因为一个人沟通的效率,从底层决定了他能够获取的资源的数量及质量。

  而演讲与写作在互联网时代里确实是更高效更有价值的沟通方式——因为它们是“把自己的同一段时间重复销售很多很多次”的'极少数选择之一。过去几年,内容创业的突然火爆也很有力的证实了以上观点。

  感:

  从单位时间销售的角度去看,“给一群人讲道理”与“个一个人讲道理”,虽然并不是没有区别,但从时间精力上来看,事实上的区别并没有多大,不过,效率却有了极大的提升。而且,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写作可以“即时发布”的同时,又彻底打破了地理位置的局限。

  思:

  在一开始听这个专栏的时候,我觉得每个概念都离我很遥远,什么写畅销书、做老干妈、建立时间交互*台……这些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好像统统都办不到。笑来老师说的,都不是像我这种普通人可以做到的。可我没有意识到,如果我做到了这些,我也就再也不用做个普通人了。普通人之所以为普通人,并不是因为起步时普通,而是因为*惯了永远普通地活着,才一辈子就做了个普通人。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于生活的*淡的沮丧,并非来自于“我只是个普通人”,而是,尽管你有着不同凡响的愿望,但你时时刻刻都还是像那些终究碌碌无为的人一样思考。正是想得不一样,才成就了后来的不普通。

  行:

  没有执行的想法只不过是幻觉。

  现在的你,还没怎样呢,怎么可能一张口就有掌声雷动,一动笔就会财源滚滚?可那又怎样?谁不是从一文不名开始?有谁是从一开始就站在山巅上?今天的你,不论多差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的你不会差。未来的你为什不会差呢?因为曾经的你,不管自己多差也要硬着头皮实践,久而久之,你就一不小心撞见了未来那个一点都不差的自己。别忘了,你是时刻活在未来的人。

  见:当你要做一件事,如果你会做,直接做就是了。如果不会做,当然是要去学了!学会了就开始做,如果学不会,那原本就应该接着学…… 可是绝大多数人在这里就选择了“不了了之”。

  还有更狠、更气人的情况:

  明知道这事儿应该怎么做,甚至每一步都很清楚,可就是不做、没做;也不是不想做,但反正不是今天做,明天呗?

  最气人的情况是这样的:

  也不是没做,做过,很早就做过,但就是没有持续做…… 反正也不知道为啥。

  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执行力,并且都有很强的执行力,只不过,比较奇怪的是,也比较让我们自己生气的是:

  我们都格外擅长把没必要的事儿做到底……

  比如,现在 90% 以上的人每天手机不离手,一分钟之内就可能打开手机好几遍,其实也没干什么,但就是手里没有手机,心里就空荡荡的…… 有必要吗?事实上没必要,但,那又怎样呢?自从手机有了大屏幕,变成了所谓的“智能手机”之后,人们丢手机的概率都大幅度降低了 —— 因为手机已经彻底成了每个人的身体的一部分……

  思:想明白的人都有很强的执行力,执行力这个东西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只是“想明白”这个动作的自然结果。而一切的“半途而废”,最合理的科学解释也是最朴素的解释:重复与应用的次数不够,内化过程没有完成,大脑皮层沟回构建失败,应该建立的神经元间的联结不够强乃至于断掉,回到了原本没有联结的状态……

  执行力强的和执行力差的,他们不是同一个物种,他们并不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他们是完全两个不同的物种,生活在各自截然相反的镜像世界里。你觉得累,并不见得说明所有人都觉得累,有另外一个物种到健身房里跑步,大汗淋漓,然后精神焕发;觉得无聊,不见得所有人都觉得无聊,有另外一个物种兴致盎然地干着你完全不能体会到快乐的事情;你觉得辛苦,不见得能证明所有人都辛苦,有另外一个物种不吃不喝也要做完。

  行:“重复与应用”。

  1.重复,就是内化的过程,卖油翁所说的,“无它,手熟尔”,就是内化完成后的结果。开车,从刚开始的笨拙到后来的熟练的这过程中,所有人都一样,能够体会到大脑的神奇力量 —— 到最后,大脑已经把那方向盘、那刹车和那油门(现在我开特斯拉,就没有“油门”了,只有“电门”)“内化”成了自己的“器官之一”,那方向盘就好像长在你的手上,那刹车、油门就好像长在你的脚上,完全是一体的。这就是内化完成的过程。

  2. 而生产,就是反复“应用”那些通过重复而完成了内化的新技能,通过产出反过来进一步强化那些新的技能。最明显的例子是写作,写作是反复思考,反复输出思考结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更强的逻辑能力被内化,更强的表达能力被内化,更强的沟通能力被内化,更强的感染力影响力被内化,并且,发生这一切的原因和结果都是元认知能力的不断强化与内化。

  见:低级动物的眼睛大多长在两侧,它们可以时刻关注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但不能把目光聚焦到某一点,也就不能长期、仔细地观察某一点。

  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也是这样,总想着时刻关注身边所有可以关注到的东西。他们将自己的注意力各处分散:各种APP不够,还有微博、朋友圈都要看。今天在发生什么,甚至现在在发生什么,都必须要知道。长此以往,就很难进行长期深入的思考。

  感:我自己也是上文中“大多数人”中的一部分。每天消耗大量的注意力和时间在刷微博,刷朋友圈以及“吃瓜”上;为了显得“合群”,这个毕业季我参加了很多完全可以推掉的聚餐和活动,浪费大量时间在无用的社交和人际关系中。其实这样的生活,带给我的,只有“心累”。

  我应该是笑来老师提到的三个隐形大坑中的忠实“坑友”,三个大坑,我无一幸免。一味地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贪多而不精,肯定会把自己困在当下,但我们应该活在未来。

  本期专栏带给我的最大收获就是,放弃部分安全感,接受视觉中小部分的盲区的存在,然后通过有效的社交来弥补主动放弃的安全感,才能够避免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思:为什么要主动放弃部分安全感呢?

  一些低级动物通过进化使双眼长在中间,虽然这样使他们的视野中存在了盲区,但它们也因此获得了长期专注思考的能力。这样,它们的世界里,不再只有永恒的当下,而有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放弃部分安全感,你才能进行深入、长期、细致的思考;主动放弃一部分安全感,确信你的合作伙伴会保障你交付给他来保障的安全感,才能够获得可靠的合作伙伴。

  行:体验“放弃全视角”的生活——卸载微博

  尝试一周不看朋友圈

  拒绝无意义的聚餐和活动

  把时间用在跑步健身、读书写作以及备考CPA上

  按正确的预测去思考去行动,活在未来,而不是与当下做困兽之斗。

  本期得到:

  1.你的注意力有限。放弃部分安全感,才能获得进步。

  2.有效的社交,可以填补放弃的安全感。


《财富自由之路》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3)

——《论自由》读后感 (菁华5篇)

  很薄的一本书,晦涩的长句,让我如同咀嚼一块生硬的糟饼,咽不下吐不出。

  密尔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甚广,尤其是其名著《论自由》(OnLiberty),更被誉为自由主义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与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一道,被视为报刊出版自由理论的经典文献。这部著作的要义能够概括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其他人和社会都不得干涉;只有当自己的言行危害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理解社会的强制性惩罚。这就是密尔所划定的个人与社会的权利界限,所以,1903年当严复第一次把《论自由》介绍到*来时,书名就叫《群己权界论》。当我看到严复先生所翻译的这个标题,似乎这更是密尔所要表达的主旨。

  整本书的建构清晰易懂,完全与其行文资料不同,开章引论,于后三章分述,末章叙述其应用。在《论自由》一书中,密尔所谓的个人自由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这也是他所论自由区别于前人如自然法学派,把自由看作是不依靠于社会,而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天赋权利。在老师在指定书目之前,我便有意地去尝试着去读这本论著,原因在于一次在网络上搜索,《论自由》是新闻传播学必读的课外读物,事实如此,密尔本书的重点也在于第二章——《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密尔在第二章的末尾总结论证了思想言论自由在认识上的好处,那里有必要摘抄下来,因为这一系列的论证对推动自由主义的发展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并且使他在自由主义思想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论证如下:第一,若有什么意见被迫缄默下去,据我们所能确知,那个意见却可能是真确的。否认这一点,就是假定了我们自己的不可能错误性。不可能错误性的提出是密尔论证言论自由的重要论据,没有什么不可能错误,故而,任意意见都可能去发布。第二,纵使被缄默的意见是一个错误,它也可能,而且通常总是,内含部分真理;而另一方面,任何题目上的普遍意见亦即得势意见也难得是或者从不是全部真理:既然如此,所以只有借敌对意见的冲突才能使所遗真理有机会得到补充。密尔在这第二点上确定了错误意见的存在的好处,它之所以存在是对既存真理的一种补充,它有利于真理的完备性。第三,即使公认的意见不仅仅是真理而且是全部真理,若不容它去遭受而且实际遭受到猛烈而认真的争议,那么理解者多数之抱持这个意见就像抱持一个偏见那样,对于它的理性根据就很少领会或感认。这一点简直是太有说服力,反对意见的提出,就会逼迫持有者去说服反对者,而一旦持有者没有从根本上体会真理,那么只会被反对者所识破,只因为有反对者的存在才能使真理更好的被人理解。再者,第四点,教义的好处本身也会有丧失或减少并且失去其对品性行为的重大作用的危险,因为教条已变成仅仅在形式上宣称的东西,对于致善是无效力的,它妨碍着去寻求根据,并且还阻挡着任何真实的、有感于衷的信念从理性或亲身经验中生长出来。

  密尔所宣称的自由毕竟是离不开社会的,人是一个能够自由发展的、任其随自己喜好的态度去生活。但是,他也务必区分自己自由的权利界限,在密尔的自由论中,自由,也就是不能损害到他人的利益。这也是我所能读懂的层次,在不干涉他人权利、不损害他人利益的状况下,你是能够干任何你想干的事情的。当然,*也不能干涉人们的这种自由,密尔理论中,*过多干涉人们自由,会增加*的权力,必须程度上会使人们陷入崇拜权力的状况,从而丧失自己的自由观念,依附于*,而人们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不受干涉,是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如前面密尔所述,意见就算有其真理性,但反对的或者不同的意见在必须程度上对其真理性是有所帮忙的。我是这样体会的。

  密尔的理论就先谈到那里,本篇读书笔记,我用了“读不懂”来形容我所认识的自由,当然既是形容这部著作,也是形容我所看不懂的当今*社会所谓的自由与民主,以及一些为人师所传授的民主自由。是的,*的民主自由是与当今世界所谓的民主自由有必须的距离,正如韩寒所讲,在网络上发表一些文章的时候,会有一个审批的过程,会有一些字会变成一些奇奇怪怪的符号,这都是在西方国家不能所遇见的状况,这完全是*干涉个人言论自由的铁证。或许,是有太多人只看社会的这一面,在我看来,整个社会是前进的,总有一些手段是务必要实行的,一些人总是在试想如果**按照西方*那样做,该多好,我想问,多好是哪里多好?体制要变,民俗要变,人们要被强迫地去理解所谓的民主自由,时髦的说也就是突然“被民主”“被自由”,一个人总要被周围的环境所感染,会慢慢适应,会逐渐去放下自己这方面的畅想,逐渐同化,不横向比,纵向比,这种变化是很客观的,横向比,我们只能兴叹,有时候,我反而感觉西方*感不是很强,一切都放开,在适当法律下,谁明白谁哪天会情绪变化,对他人怎样样?

  自由,感性来讲,只要是简简单单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能够,必须要与自己过不去,那也没办法,有一批人在争取西方式的自由,需要这样的人,正如密尔在《论自由》里所说的的另外一个层次,每样东西都有存在的理由,都能促进社会的.进步的。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

  在现今这个“自由”泛滥的时期,自由已经被高度的抽象化,然而自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对它的争论没有定论,而且还会无休止的进行下去。关于这个话题,19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也表达了他的独特的观点。在此书里,密尔探讨了自由的涵义、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个性自由、社会权威的限度以及个人自由不受*干涉等问题。虽然时过境迁,但是仍有绝大部分的内容至今仍会对我们产生启迪。

  说到自由,让人不禁会想到这个问题:自由到底是什么?自由是什么?自由有很多种涵义,但密尔关注的是公民在国家中和个人在社会中的自由,即所谓的“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在引论中,密尔有一个生动的比方:“在一个群体当中,为着保障较弱成员免遭无数鸷鹰的戕贼,就需要一个比余员都强的贼禽受任去压服它们。但这个鹰王之喜戕其群并不亚于那些较次的贪物,于是这个群体又不免经常处于须要防御鹰王爪牙的状态。因此,*的目标就在于,对于统治者所施用于群体的权力要划定一些他所应当受到的限制;而这个限制就是他们所谓自由。”我认为,这就是公民在国家中的自由,即*统治下人们的政治自由,自由是一个抽象的含义,我们很难用几句话或者几个字就把它的全部内涵与外延概括出来,因此只能用一种现象来表述,密尔将自由分成“自然的自由”与“规则性自由”,所谓“自然的自由”或者也可以称为“最原始的自由”,这种自由i普遍存在于原始社会中,以强力为后盾,充满血腥与残暴的自由。

  这种自由在整个社会中不是*等的享有的,由强力的大小决定,只要你拥有绝对的强力,凌驾于其它强力之上,你将拥有绝对的自由。而所谓的“规则性自由”也可以称为“制度下的自由”这里的“规则”包括了“法律、道德”等等,人们的自由首先就是必须符合规则,是一种法不禁止即自由的思想,同时这种自由在整个社会中应该是*等享有的,并且相互不能侵犯的。有一句名言“人人都接受法律的约束,人人都从遵守法律中获得自由。”而密尔所赞成的,正是“规则性自由”,并坚决反对的是“原始的自由”。

  在这里我想讨论几组相互对立的词组:个人与社会,被统治者与统治者,自由与权威。

  相对于社会,个人永远是个弱者,人们总是通过有限的理性去认识自己和社会,并通过法律使个人在社会中能够占有一*之地,让自己的意志得以表达,从而实现人在社会中的最大自由。密尔说:凡主要关涉在个人的那部分生活应当属于个性,凡主要关涉在社会的那部分生活应当属于社会。每一个人都受到社会的保护,每个人对于社会也就应该有一种报答,那么这种报答要以何种方式?或者还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到底要遵守何种行为准绳?在密尔看来,首先是彼此互不损害利益,第二是每人都要在为了保卫社会或其成员免于遭受损害和妨碍而付出的劳动和牺牲中担负他自己的一份,这些条件,如果有人力图规避不肯做到,那么社会是有理由以一切代价去实行强制的。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个人的行为要有一定界限,当一个人都行为有害地影响到他人的利益的时候,社会就对他有了裁判权。

  这就让我想到了人类文明最初的时期,那时国家被分为两部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统治者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用这些权利对于被统治者施以压迫,剥夺他们的自由,当然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争取自由的过程,因此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统治者的权威被建立在选举、授权的基础上,他们不敢随意施设自己的淫威,被统治者就以为统治者是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认为个人自由和国家权威是统一的,但事实上,这是永远不可能达成的理想状态,密尔认为,这种情形会产生侵害自由的新情形,即多数的暴虐,多数人的意志决定一切不属于多数人的少数人的自由和权利被忽视;所谓的大家共同的意志实际上只是最多的或者最活跃的那部分人的意志,而其余的一直必定被忽视或受到压迫。

  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托克维尔对美国社会财政生活中已经显露出苗头的“多数的暴虐”忧心忡忡::“普选制度事实上使穷人管理社会。”“制定法律的人大部分没有应当课税的财产,国家的公共开支似乎只能使他们受益,而决不会使他们受害;其次,稍微有钱的人不难找到办法,把赋税的负担转嫁给富人,而只对穷人有利。这是富人当政时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因此,在穷人独揽立法大权的国家,不能指望公共开支会有显著节省。这项开支经常是很大的,这是因为立法抽税的人可能不纳税,或者因为他们不让赋税的负担落到自己身上。换句话说,民主*是唯一能使立法抽税的人逃避纳税义务的*。”(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38—239页。)这就表现出,民主做真正表达出的只不过是大部分人,或者说是在社会的教育力量之下,使一些不愿意自己做出判断的人们形成的一种普遍观点,而这种观点,终究不能表达所有人的意志。

  前文提到,社会总是在某种限度上干预到个人的生活,那么正确处理社会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限度就显得至关重要,找出一个在实际中可操作的能被大家所接受的限度也正是密尔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密尔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研究该问题,正如他自己所言:凡是可以从抽象权利的概念(作为脱离功利而独立的一个东西)引申出来而有利于我论据的各点,我都一概弃置未用。的确,在一切道德问题上,我最后总是诉诸功利的;但是这里所谓的功利必须是最广义的,必须是把人当作前进的存在而以其永久利益为根据的。密尔把个人放在第一位,重视个人的自由与社会权威对自由最小的干预,社会对个人施以权威的方式主要有二,法律与社会舆论,密尔就是要找到一条准则,不论所用方式是法律惩罚下的物质力量还是社会舆论下的道德压力,都要绝对以它为准绳。在经过正确分析和功利*衡后,密尔找到了这条原则。

  即:第一,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他人为自己的好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对他忠告、指教、劝说以至避而远之,这些就是社会对他行为表示不满所能采取的正当步骤;第二,关于对他人利益有害的行动,个人应当负责交代,并且还应当承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如果社会的意见认为需要用它们来保护自己的话。密尔极力主张个人对社会的独立性并对社会的积极作用持谨慎态度,这与密尔所处的时期有着一定的关系,由于当时的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垄断阶段,个人的作用比起社会整体的作用已越发不明显,使得该学说具有广阔的群众基础。因此密尔提醒人们不要失去自我,因为“对于本人自己,对于他自己的身和心,个人乃是最高*者。”

  对于一个人的自己的利益(这里所指的是合法的利益),本人是关切最深的,社会对于个人所怀有的关切只是部分的,并且是间接地,因此社会权威无论以何种方式以对社会成员施以所谓的“保护”为理由,如果不被当事人允许或认同,那么对于社会成员的自由都是一种压迫与威胁,需要加以阻止,以社会成员特有的方式,那就是意见自由,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地步,我们一定要争取到的是,完完全全的思想自由,讨论自由与个性自由,这样才会明*理,纠正谬误,因为唯一实称其名的自由乃是按照我们自己的道路去追求我们自己的好处的自由。

  《论自由》是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尓的代表作,被誉为“自由主义的集大成之作”,在西方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书中完善和发展了英国传统的个人主义思想,大力为个人自由鼓与呼,同时清晰地划定了个人自由与社会干涉之间的界限,为国家政治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支持。

  人类个性的自由发展乃是密尓自由论证的核心。在这一点上,密尔似乎与康德“人是目的”的哲学观点一致。上天赋予每个人的禀赋,理应通过个性得到充分发扬,这是个人福祉和社会福祉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密尓坚决反对对个性的束缚。一方面,他认为每个人的禀赋不同,痛苦的感受和快乐的来源也不同,怎样才是最好最适宜的生活方式,只有个人最清楚。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应该交给个人自由决定。可以看出,密尓的论述中隐含着价值多元的观念,即使在今天也没有过时。

  另一方面,对人民个性的束缚,将会限制社会的发展甚至导致其陷于停顿(很不幸*成了密尓所举的反面例子)。他认为德国思想家洪堡提出的“首创性”概念,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因素,也就是说任何进步必须有人第一个开创新的做法。而“首创性”有赖于人民个性的自由发展。个性和境地的多样化,才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源泉。顺便说一句,这一观点与进化论的理论倒很相符,物种单一性发展在环境巨变时很容易造成灾难性后果,甚至整体灭绝。

  密尓认为,任何压制个性的制度,无论以怎样冠冕堂皇的名义进行,都是专制。专制有两种,一种是权力专制,一种是*俗专制。权力专制用武力压制人性中的突出部分,强迫个人屈服,那些敢于特立独行、突破*凡的人被迫消失,反而是那些顺服和*庸之人得到鼓励,久而久之形成*俗专制。*俗专制更加可怕,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当一切事情都取决于*俗,无人想到抗拒和变革,整个社会就会陷入*庸的沉寂,失去发展进步的可能。

  密尓对思想和言论自由极为重视,认为这是个性发展的最重要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自由之一,因为人类的精神福祉是其他一切福祉的基础。密尓在论证思想和言论自由的必要性时,提出了四条依据。

  第一,非主流的异端思想有可能是正确的,这在历史上一再被证明,密尔列举了苏格拉底和耶稣的例子。如果有人否认这一点,就是“冒领不可能错误性”(假冒上帝)。

  第二,假如异端思想有很多错误,但是不可轻易否认其中也存在着部分真理。得势意见很难或者从来都不是全部真理,借助于异端思想中的部分真理,可以让自己得到补充和完善。

  第三,即便我们假设公认的意见就是全部真理,但它仍然需要不断地接受质疑与争议的冲击,以保持其活力与生动。一旦其开始拒绝讨论,就会沦为教条,接受者就如同持有一个偏见一样,很少领会并真正认同它,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知行不能合一。

  第四,教条只能导致人心的硬化和僵化,拒绝任何新的思想观念进入人心,妨碍了人的精神发展,同时导致社会僵化。

  因此,保证思想和言论自由发表十分必要。前提是在方式上要有所节制,不能越过公*讨论的界限。其一是不能夸大和歪曲事实,不能对对方的事实和论据进行压制,或者故意扭曲对方的意见表述。其二是不能实施人身攻击,不能以武力、法律、道德为武器对对方进行威胁。

  当然,如果所有人任由个性自由发展,必将相互影响和争斗,因此社会的干预在所难免。密尔在划定个人自由与社会干涉之间的界限时,给定了两条原则。第一,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及交代。这条原则是关于涉己的行为,也就是个人自由所应具有的最低限度。第二,对他人利益有害的行为,个人则应当负责及交代,并且还应当承受社会或法律的惩罚。

  密尓对*干涉问题特别谨慎,对不侵犯他人自由的问题,坚决反对*干涉。他提出了三点理由。

  第一,如果事情由个人来办比*办更胜一筹,自然应该由个人来办,比如自由生产和贸易问题。

  第二,有些事即使*办比个人办效果好,仍有必要交给个人办,因为这样可以锻炼公民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从长远来看,个人的发展必将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第三,不必要的增加*权力,将会在今后带来更大的祸患,一方面造就难以根除的利益集团,另一方面使人们逐渐依附于*,*将会越来越为所欲为。可以看出,密尓希望的*是“守夜人”的角色。

  概言之,能够合理干涉个人自由的,只能是为了自我防卫和由此衍生出来的必要责任。当然,密尓没有忘记将未成年人排除在外,强调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是家长和社会的义务,适当限制未成年人的自由是必要的,这点可以理解。

  但是,密尓将所谓落后种族或者野蛮人也排除在外,却是犯了一个歧视性的错误,并为殖民统治和专制压迫留下了空间。进步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的界定,难道有所谓客观标准吗?如果没有,岂不是又成为强者的借口?这不能不说是密尓思想中的一大遗憾。

  在现今这个“自由”泛滥的时期,自由已经被高度的抽象化,然而自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对它的争论没有定论,而且还会无休止的进行下去。关于这个话题,19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也表达了他的独特的观点。在此书里,密尔探讨了自由的涵义、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个性自由、社会权威的限度以及个人自由不受*干涉等问题。虽然时过境迁,但是仍有绝大部分的内容至今仍会对我们产生启迪。

  说到自由,让人不禁会想到这个问题:自由到底是什么?自由是什么?自由有很多种涵义,但密尔关注的是公民在国家中和个人在社会中的自由,即所谓的“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在引论中,密尔有一个生动的比方:“在一个群体当中,为着保障较弱成员免遭无数鸷鹰的戕贼,就需要一个比余员都强的贼禽受任去压服它们。但这个鹰王之喜戕其群并不亚于那些较次的贪物,于是这个群体又不免经常处于须要防御鹰王爪牙的状态。因此,*的目标就在于,对于统治者所施用于群体的权力要划定一些他所应当受到的限制;而这个限制就是他们所谓自由。”我认为,这就是公民在国家中的自由,即*统治下人们的政治自由,自由是一个抽象的含义,我们很难用几句话或者几个字就把它的全部内涵与外延概括出来,因此只能用一种现象来表述,密尔将自由分成“自然的自由”与“规则性自由”,所谓“自然的自由”或者也可以称为“最原始的自由”,这种自由i普遍存在于原始社会中,以强力为后盾,充满血腥与残暴的自由。

  这种自由在整个社会中不是*等的享有的,由强力的大小决定,只要你拥有绝对的强力,凌驾于其它强力之上,你将拥有绝对的自由。而所谓的“规则性自由”也可以称为“制度下的自由”这里的“规则”包括了“法律、道德”等等,人们的自由首先就是必须符合规则,是一种法不禁止即自由的思想,同时这种自由在整个社会中应该是*等享有的,并且相互不能侵犯的。有一句名言“人人都接受法律的约束,人人都从遵守法律中获得自由。”而密尔所赞成的,正是“规则性自由”,并坚决反对的是“原始的自由”。

  在这里我想讨论几组相互对立的词组:个人与社会,被统治者与统治者,自由与权威。

  相对于社会,个人永远是个弱者,人们总是通过有限的理性去认识自己和社会,并通过法律使个人在社会中能够占有一*之地,让自己的意志得以表达,从而实现人在社会中的最大自由。密尔说:凡主要关涉在个人的那部分生活应当属于个性,凡主要关涉在社会的那部分生活应当属于社会。每一个人都受到社会的保护,每个人对于社会也就应该有一种报答,那么这种报答要以何种方式?或者还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到底要遵守何种行为准绳?在密尔看来,首先是彼此互不损害利益,第二是每人都要在为了保卫社会或其成员免于遭受损害和妨碍而付出的劳动和牺牲中担负他自己的一份,这些条件,如果有人力图规避不肯做到,那么社会是有理由以一切代价去实行强制的。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个人的行为要有一定界限,当一个人都行为有害地影响到他人的利益的时候,社会就对他有了裁判权。

  这就让我想到了人类文明最初的时期,那时国家被分为两部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统治者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用这些权利对于被统治者施以压迫,剥夺他们的自由,当然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争取自由的过程,因此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统治者的权威被建立在选举、授权的基础上,他们不敢随意施设自己的淫威,被统治者就以为统治者是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认为个人自由和国家权威是统一的,但事实上,这是永远不可能达成的理想状态,密尔认为,这种情形会产生侵害自由的新情形,即多数的暴虐,多数人的意志决定一切不属于多数人的少数人的自由和权利被忽视;所谓的大家共同的意志实际上只是最多的或者最活跃的那部分人的意志,而其余的一直必定被忽视或受到压迫。

  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托克维尔对美国社会财政生活中已经显露出苗头的“多数的暴虐”忧心忡忡::“普选制度事实上使穷人管理社会。”“制定法律的人大部分没有应当课税的财产,国家的公共开支似乎只能使他们受益,而决不会使他们受害;其次,稍微有钱的人不难找到办法,把赋税的负担转嫁给富人,而只对穷人有利。这是富人当政时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因此,在穷人独揽立法大权的国家,不能指望公共开支会有显著节省。这项开支经常是很大的,这是因为立法抽税的人可能不纳税,或者因为他们不让赋税的负担落到自己身上。换句话说,民主*是唯一能使立法抽税的人逃避纳税义务的*。”(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38—239页。)这就表现出,民主做真正表达出的只不过是大部分人,或者说是在社会的教育力量之下,使一些不愿意自己做出判断的人们形成的一种普遍观点,而这种观点,终究不能表达所有人的意志。

  前文提到,社会总是在某种限度上干预到个人的生活,那么正确处理社会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限度就显得至关重要,找出一个在实际中可操作的能被大家所接受的限度也正是密尔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密尔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研究该问题,正如他自己所言:凡是可以从抽象权利的概念(作为脱离功利而独立的一个东西)引申出来而有利于我论据的各点,我都一概弃置未用。的确,在一切道德问题上,我最后总是诉诸功利的;但是这里所谓的功利必须是最广义的,必须是把人当作前进的存在而以其永久利益为根据的。密尔把个人放在第一位,重视个人的自由与社会权威对自由最小的干预,社会对个人施以权威的方式主要有二,法律与社会舆论,密尔就是要找到一条准则,不论所用方式是法律惩罚下的物质力量还是社会舆论下的道德压力,都要绝对以它为准绳。在经过正确分析和功利*衡后,密尔找到了这条原则。

  即:第一,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他人为自己的好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对他忠告、指教、劝说以至避而远之,这些就是社会对他行为表示不满所能采取的正当步骤;第二,关于对他人利益有害的行动,个人应当负责交代,并且还应当承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如果社会的意见认为需要用它们来保护自己的话。密尔极力主张个人对社会的独立性并对社会的积极作用持谨慎态度,这与密尔所处的时期有着一定的关系,由于当时的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垄断阶段,个人的作用比起社会整体的作用已越发不明显,使得该学说具有广阔的群众基础。因此密尔提醒人们不要失去自我,因为“对于本人自己,对于他自己的身和心,个人乃是最高*者。”

  对于一个人的自己的利益(这里所指的是合法的利益),本人是关切最深的,社会对于个人所怀有的关切只是部分的,并且是间接地,因此社会权威无论以何种方式以对社会成员施以所谓的“保护”为理由,如果不被当事人允许或认同,那么对于社会成员的自由都是一种压迫与威胁,需要加以阻止,以社会成员特有的方式,那就是意见自由,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地步,我们一定要争取到的是,完完全全的思想自由,讨论自由与个性自由,这样才会明*理,纠正谬误,因为唯一实称其名的自由乃是按照我们自己的道路去追求我们自己的好处的自由。

  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自由主义思想家密尔所著的《论自由》,完成于1859年。该作品所论述的自由主要是公民自由和社会自由以及他们的权界关系。我国思想家严复把该书翻译书名为《群己权界论》。该书语句生涩很难读懂,我认真读了两遍,理出点头绪,理解感受如下:

  密尔说:“个人的行为只要仅涉及自身而不涉及其他人的利益,他就不必要向社会承担职责。其他人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认为有必要时,向他提出忠告、指教、劝说以致回避,这些是社会向他的行为正当的表示不喜欢或责难时所能采取的唯一举措。对于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个人则需要承担职责,并且在社会认为需要用这种或那种惩罚来保护它自身利益时,个人还应当承当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这就是个人自由和社会自由的权线界限。

  密尔首先强调个人自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认为个人自由务必是出自本人本能的行动:包括一是意识的自由,良心的自由,在思想和情感方面,在实践和理论方面,在科学、道德、神学和信仰方面,在发表和表达意见方面的自由。二是自由制定个人生活计划,自由按照所喜欢的去做,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三是个人之间联合的自由。

  同时,他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不仅仅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而且是人性的本质要求。这是因为人的性格千差万别,最了解自身需求和内心想要的,只有自己最了解最清楚。如果用千篇一律的一个模子和传统*俗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则使天下的人都变成相同的人或相似的人,个人没有了特点和棱角,丢失了独立思考的潜力,各种欲望和冲动也将失去,天才将被泯灭,社会日益同化,就会造就了碌碌无为的凡俗之辈,社会缺乏进取精神,失去了前进的动力,社会就会走向衰弱的命运。

  相反,社会尊重每个人的特点和个性,个人自由的选取自己生活的方案,为了到达自己的目标,他就会使用自己的观察力去看,使用推论力和决定力去预测,使用活动力去搜集材料,使用思辨力去做决定,还要事前事后周密思考,对于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就会想法设法加以克服,以激发个性的充分发展,施展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最大的利益和价值,同时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社会需要天才,因为天才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来源。但是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地呼吸才会发挥作用,并且天才本身就更具个性和特点。因此,社会在干涉个人自由时务必格外慎重,务必有严格的一个限度。因为那些决定在法律惩罚或者舆论支持之下大家遵守的行为准则,主要是社会的好恶,或者社会中一些有势力的部分人的好恶,制约人们行为的原则就是按照他们所愿意做的那样去做。社会和*就应把能交给个人做的事情交给个人去做。这样不仅仅能发挥个人的活力,而且还能培养人们更多地社会实践经验和潜力,更加融入社会和*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潜力,不是永远依附于社会和*。

  我觉得读书不能就读书而读书,就应学以致用,把书中的智慧多与现实联系起来并加以思考融通,以在现实中得到借鉴。透过读该书我有如下启迪:

  一、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家长生育孩子后,不仅仅满足孩子成长所务必的物质条件,还要把孩子培养成心智健康的社会人才。


《财富自由之路》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4)

——复兴之路读后感 (菁华5篇)

  你读过《复兴之路》吗?你看过里面的有趣故事吗?没看过是吧!那就听我细细道来它的好看、精彩。

  《复兴之路》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逐集表现了*如何从民族觉醒到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从实现改革开放到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

  因为总是有人要粉饰历史,所以我们要记住历史。百年的屈辱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大清的闭关锁国,天国美梦,孤立了自己,使自己从此在世界上落伍,我们丛中得到了教训:只有吸收世界的先进成果,使自己融入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共发展。闭关的后果让我们坚定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我们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后作出的明智抉择,我们必须要长期坚持。

  曾经的东方大国,被别人用尖船利炮打开了国门,蒙受了百年的屈辱,我们不得不感言: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才能保卫自己的人民,保卫自己的家园。

  今天,我读完了《复兴之路》这本书,深有感触。我深深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翻天覆地的变化。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奔走呼号,英勇捐躯,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睡狮。

  作为一个*人,我深感自豪。我感受到了**是*人民强大的后盾。我们在1840年之后,不断地经历苦难。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我们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我们的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要不是我们的**出现,要不是我们的**奋斗,恐怕我们都走不出那种艰难的生活吧。在党的阳光下。我们看到生活的希望。

  90年来,在**的领导之下,我们完成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完成了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我们看到了*的独立,*的强大。90年来,在**的领导下,我们启航了改革开放,启航了对外开放。我们看到了*的富强,*的复兴。90年来,在**的领导下,我们走出了汶川地震,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我们看到了*的实力,*的伟大。

  作为**领导下的学子,除了感谢,我还感受到了我身上肩负的重大责任。我们现在的幸福,来之不易。我要好好学*,努力为*的未来作出贡献。

  我深深地相信,*这棵大树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为我们有**的领导。

  我依稀记事时,妈妈就告诉我,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组成一个家;上幼儿园时,老师开始教我们画鲜艳的*;进入小学,一首小诗让我知道:“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读了《复兴之路》这本薄薄的而又厚重的书,更加深了我对这“家”的认识和热爱。

  我认真而又深情地读着这本书,一段段详实生动的叙述,一幅幅真实亲切的画面,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让我激动,让我自豪。透过文字,我仿佛看到了1949年10月1日那隆重的.开国大典,敬爱的**在*城楼升起*第一面*,然后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成立了!”那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我仿佛来到1978年12月18日庄严肃穆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我感到那富有智慧和策略的会议精神,似温暖和煦的春风迎面拂来,吹遍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读着,读着,我不禁为之惊叹。六十年的风雨春秋,*以全新的面貌傲立于联合国之中,亿万人民用无穷的智慧与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长江上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大庆第一口油井喷油、第一座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第一颗爆炸成功的原子弹……袁隆*爷爷的“杂交水稻”横空出世,青藏铁路正式通车,海尔集团创造的神话,百年三峡梦圆,百年奥运圆梦,千载飞天梦圆……这一切的一切让*人扬眉吐气,这一切的一切有力地证明中华民族踏上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复兴强盛之路,这一切的一切必将载入*乃至世界发展的史册。

  读着,乐着,我更被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震撼着。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顷刻间,千万间广厦夷为*地,千万个鲜活的生命被掩埋在废墟之下。地震发生之后,全国军民,上至*,下至普通百姓,无一不用自己的骨肉亲情和血肉之躯,铸造了一座体现民族精神的丰碑。那带着希望小学的学生冲出震中的教师,那救了别人的孩子却顾不上自己孩子的警察,那省下干粮留给邻居的工人,那些全国各地数不胜数的志愿者、献血者、捐款捐物者……一个又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用*凡而又夺目的光束,汇成我们民族精神的光芒。从唐山大地震、98特大洪水、非典疫情,到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地震,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面前,*人的泪水和血液一起流淌,共同奏响了最激昂雄壮的**。

  “*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六十年的沧桑巨变,谱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六十年的开拓奋进,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一个*人,我为有这样一个“家”而倍感自豪!

  前天晚上,我们在嘉兴大剧院观看了《复兴之路》大型音乐会。

  这个音乐会讲述并演绎了*的复兴,从火烧圆明园开始说起,一共分了五章,依时光顺序,讲了许多**代发生的大事情:辛亥革命、日寇侵华、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将历史重此刻我们的眼前。

  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台湾通大陆,国人百年的心愿最后圆了,一声声欢呼声、叫喊声从每个*人的心中传出,这标志着*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祖国统一上迈出了一大步。

  新*成立后,我们遇到了不止一次的自然灾害:1998年特大洪水,“5.12”汶川大地震……但我们没有向灾难低头。

  洪水来了,挡住!一个个大大的沙袋,垒成一堵堵结实的墙,*战士与人民群众,手拉着手,心连着心,铸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大地震来了,我们的救援人员第一时光赶赴灾区,不顾危险,深入废墟,寻找幸存者,全国各地的人们自发组织捐款,一个个帐篷、一袋袋食物,一瓶瓶水从四面八方飞向灾区……在灾难面前,我们众志成城,大爱无疆。

  从衰弱到复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凝聚了几代人的血与汗,凝成了*,这个世界的大国。

  最*我读了一本书叫做《伟大的复兴之路》。书中有一部分讲到了“高铁”,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回姥姥家的经历。

  第一次去姥姥家,我还很小,是妈妈抱着我去的,我没有一点印象。听妈妈说,当时我们早晨出发,坐绿皮火车到郑州大概要4个小时,还要再坐2个小时的汽车到县城,到家时已经是傍晚了。整整花了一天的时间。

  三四岁时去姥姥家,我已经开始记事了。绿皮火车换成了动车,到郑州的时间缩短到两个多小时,再转汽车到姥姥家,只需要大半天的时间。

  去年我去姥姥家,郑徐高铁已经开通。到郑州后转机场专线,舅舅专门开车去新郑机场接我们。算了一下,从出发到姥姥家仅仅过去三个多小时。

  从一整天到三个多小时,是多么大的变化啊!*现在每时每刻都处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中。正如书中所讲:*只用了不到七年的时间就建设运营了1.9万公里的高速铁路,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运营历程的总和。目前高铁产品已出口全球六大洲*百个国家和地区”。不仅是*车,*桥、*路、*港、*网一个个非凡的超级工程,都是向世界展现*新时代”的新标志。这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超级工程”同时也体现了*人不畏艰辛、埋头苦干、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美好情操。

  今天我们享受着祖国发展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明天我们将会用自己的双手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为祖国伟大复兴之路贡献应有的力量。加油吧少年!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