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读书笔记 (菁华5篇)

首页 / 读书笔记 / | 2022-10-03 00:00:00 读书笔记,道德经

《道德经》 读书笔记1

  体道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可遵循的抽象的运动法则,但又不是一种恒定不变的抽象运动规律。根据事物的特性来冠以名称,是事物面貌的反映, 但这种面貌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名称是天地形成的本源 ;有名称是区别万物的基础。因此,人类常常假借抽象的无来达到了解万物的奥妙,通过具象之有来达到认识微妙的道。这两方面是同时产生的,然而名称又不同,都可以称之为玄妙的学说,这种神秘而深邃的理论,是各种学说的基础。

  ——“常有,欲以观其徼”,说明“道”属于形而上的学问。“有”为原始之“有”,“无”在此基础上得以认识。万物之有是新的物质形式之有,要认识这个“有”,得以整体之道为依据。

  养身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明白美好是最值得称道的,这是由于有丑恶的区分和存在;都明了善良是最珍贵的,这是由于有邪恶的区分和存在。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低等,这些对立关系正是自然法则的再现,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永恒的真理。因此,圣人为了实现有为的理想,采取无为的方式来看待当前的事业,推行一些道的教育 。万物生长不会逆向发展,生长过程总是不断变化的。取得成就的人也总是不会停留在已有的功劳上。只有不甘于已有的功劳,才会有新的成就。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对立的运动形式。这里的“无为”是觉得眼下无为,属于君子自强不息的心态。只有这样,才有新的成就。

  安民第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对国家的统治而言,要让国家安定,就得让民心纯朴,要使民心纯朴,就得让民众不崇尚才智和地位,才会使民众不至于形成争强好胜之心。也不要让民众向往珍物稀宝,社会上才不会出现偷扒现象。更不要让民众产生贪欲之念,才不犯上作乱。因此,圣人治理国家的方针就是:让国民思想空虚而能填饱肚子,淡化民众的理想而又能使身体强壮。总之,经常让民众保持既无知识又无欲望的状态,而让那些真正的聪明人又不敢不替国家效力 ,这样的话, 国家就一定会治理好。

  ——从国家的稳定认识,要一切听从我的意志,才好治理,于是后来就有了法律。可老子将这种认识扩大了,没有注意领域的区分。

  无源第四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是以对立形式产生作用的, 它混沌的充满天体万物之中,取之不竭;不去利用,也不会过剩。它深奥莫测,最难领会把握 。然而,它好像是万物形成的根本所在。它能缓和锐气,解决纷争,调和明暗,容纳污垢 。它是最公正的,也是清澈明静的。它有时好像又有客观的实在,我不知道她是从何而来,它的形成好像还在“帝”的前面。

  ——有天体的运动,就有“道”的的存在,现在称之为环境对局部事物的影响,老子将环境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了形而上的抽象认识,这也是一切科学研究所运用的方法。不过,他对这种认识还比较朦胧。至于“挫其锐,解其纷”,属于“德”的范畴,属于运动中的自然调节。

  虚用第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本无仁慈可言,仅仅是将万物视为一个受它支配的玩物,不予理睬;具有大智能的圣人也无仁慈可言,仅仅将如何管理百姓视为第一要务,对人民的痛痒也不闻不问。 天地之间就如同一个容器,里面越空虚,所盛东西就越不会出来(屈与出相呼应) , 若是经常去搬弄它,即便没有多少东西,也很容易让其中东西掉出来。 百姓一旦见多识广,君主对付的办法就会越来越少,不如让百姓安守现状,君主也安守现状,就能使国家太*。 ——自然界无所谓感情,你这能顺应自然,圣人所操劳的是天下大事,对百姓的个别事务没有精力去关注,圣人追求的是大仁大义。第二层意思与“烹小鲜”的意思是相同的。这一章实际是告诉人们君主的治国方略,不要顾及小事,不要事事操劳,用一个比喻,形象地表明了这个意思。

  成象第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深的神道,它与天地共生存,不存在生死问题,这即是所谓玄妙的**运行。这些道学理论是研究天地的根本所在,它绵绵不绝,似有似无。即便得此法之人,用起来还是不能娴熟 。

  ——神与道事密切相连,都属于抽象的运动形式,所谓变化莫测之谓神,表明同属一种抽象的运动。可见图像对神的描述

  韬光第七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之所以能永存于世,就在于它不顾及自我的生存。正是由于大智慧的圣人也能做到这一点,对自身顾及得少,反而有利于自己,考虑身心以外事多,反而能使生命达到长久。正因为他们具备无私的品德,所以能在客观上成就自己。

  ——天地不能同人类比,就像石头不能与昆虫比一样。其实,人的价值越大,自我圈就越大。正由于他们不注重“小我”,故能成就“大我”。

  易性第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高级的慈善就如同流水一般的境界。流水只一味的滋养万物,而不会同万物相抗争。流水总是处于低洼之处,与众人积极向上、谋求发展的精神相背逆,自然遭人们的厌恶。水所处地位就如同无为的“道” 相仿。人要找一个优良的环境居住,要善于去研究一些渊深的学术,与人交往要善于讲求仁道,当政要善于管理,所做事情要能充分发挥你的能力,办大事要善于选择好的时机。但不要与人相争,才不会有错。

  ——众人追求的是自我小利益,有能力者,不会计较眼前的得失,他们*时善于注重信誉,注重团结他人,不入俗气,生活中,“让”的概率是较大的。但他们善于把握最佳的时机来发展事业,该出手时,就出手。一味地强调“不争”,也是错误的。“争”需要协调,没有协调的争,就会国将不国。

  运夷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当一旦得到的东西已经很丰富了,就不要贪得无厌,不如停下来,你所占有的金钱地位多了,别人就会眼红,终究是不能“长保” 的`。人一旦发富发贵,往往会骄傲自大,这样反给自己栽下祸根。人一旦有所成功,就得知足。懂得功成身退,就把握了自然的法则。 ——*时所说“树大招风”就是这个道理。这其实是安全与名望的对立性。越有名望,越不自由,因为他的安全系数差。老子强调的是知足,这有一个对自身能力的理智认识问题,超越了能力范围,才是“盈”,这时,只有“功遂身退”,才是理智的选择。

  能为第十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涤除玄览,能无疵。爱民治国,能无为。天门开阖,能为雌。明白四达,能无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人类的行为和思想总是承载在一起的(先天的元神和后天的精神相连),二者又可能

《道德经》 读书笔记2

  《道德经》是一部蕴*类智慧的经典著作,虽然只有五千余字,却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研读。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道可道,非常道”、“上善若水”、“无为而无不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等经典名句,它们都出自《道德经》。这些智慧能量满满的文字,渗透在中华文化中传递千年,历久弥新,哪怕随手翻出来一两句琢磨一下,都能有所收获,这就是《道德经》的魅力所在。

  无为,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历史上也曾有很多解读认为无为的思想过于消极,是不思进取。其实,老子倡导的无为并非目的,而是一种常人很难企及的状态,是“为”到极致才能达到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种“为”与“无为”之间的转化就像阴阳两极的关系,是辩证的客关规律。

  大家都知道,金茂上海环沪事业部有着非常好的跑步文化,偶尔设置一些小激励,每周完成3次5KM以上跑步打卡任务,可以获取精美小礼物。从“为”的角度来看,单次5KM对于不常锻炼的人来说是需要一点毅力来完成的,如果要追求速度,那更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行;但对于跑半马甚至全马的大神级人物来说,完成单次5KM不在话下,就像普通人走路一样,不用刻意,轻松完成,那么这种状态就有点接*“无为”了。

  又比如,我们地产开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涉猎面很广的行业,由于工作中交集繁多复杂,所以对流程的规范性要求也很高。大家都走过流程,很多流程第一次走,不是因为种种不合规范而被打回,就是由于线下沟通不到位而导致走不下去,有些稍微复杂的流程要反复“折腾”,刻意而“为”,才能通过审批。随着工作熟练度的增加,我们走流程前已经懂得做好线下沟通,流程规范也早就心中有数。这时,走流程这项工作不再需要刻意而“为”就可以顺利完成,这种工作状态也可以说是离“无为”*了一点。

  结合上面的小案例我们更容易理解,老子倡导的“无为”,是“为”到极致才能到达的'一种境界,俗语中的“熟能生巧”、哲学三大辩证法规律中的“量变引起质变”理论也都具有类似的概念,这些概念强调的不是结果,而是具备这种能力的状态。

  所以,《道德经》带给我们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消极不作为,而是向世人揭示一种客关规律,对人的作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 读书笔记3

  很喜欢看《道德经》这本书,是春秋时期老子的著作。虽然只有5000余字,但是蕴含了很多为人处事的明智方式和养身方法,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反复研读的文化瑰宝。下面我来列举最*看过的一篇,并向大家阐述一下我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真正善于做好事的人,举止高洁,做善事不留痕迹,不让人知道。因为他不需要别人知道,不需要别人表彰。在自己心里也不留下痕迹,因为不求回报。如果做了善事自己深深记在心里,那么假设被助的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伸出援助之手,你就会有失落感,甚至会有怨怼。所以假设你帮助了别人,那就尽快忘记,因为当你行善时,你的内心已经有了愉悦的感受,不要图回报,只要没有怨恨就好了。

  善于说话的人,他说出来的话是没有瑕疵的,因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是出于善的本心。善于计数的人是不用计算器等工具的,完全可以心算。

  善于关闭的人不用锁外人却开不开门。譬如有些人不是自来熟的,他对同学同事都很客气,但是是有距离感的。因为他要对认识的人有个了解的过程,如果和自己三观一致,欣赏某人,才会打开心房与你深交。泛泛之交则看上去很礼貌,也会帮你,却会感受到心门不是向你敞开的。这样的人我很欣赏,因为他的朋友,爱人是经过仔细挑选的,也会爱得深沉。择其所爱,爱其所择。

  善于结绳的人不用绳子牵绊你,你和他的联系却解不开。譬如有人很有人格魅力,有才智且有仁德,他即使不常常见到你,你也想和他亲*,与其结缘。又譬如我们*文化——国学,它流淌了数千年,在当今社会不需要通过四书五经考功名,也有大量的国学爱好者,海内外的华人都主动要和传统文化牵绊,是因为它不朽的精神。

  因此圣人善于救人,善良的人他去救,不善良的人也能救,大恶人也要度。与我亲*的人能救,与我不亲*的人也能救。相信我的人能救,不相信我的人也能救。所以他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人,也不抛弃不放弃任何物。譬如一个好领导者,他有能力和实力去帮助所有人,无论和他想法一样还是不一样的,都能包容、帮助他们,指导他们,并让人心悦诚服,把一个团队融合起来,激励他们发挥各自所长,把工作做好。

  “是谓袭明。”这就是对于人类光明的一面的继承,是至善至美的境界。

  所以善良的人,是不善良的人的老师。不善良的人,是善良的人的借鉴。我们*时看到别人为人处事高尚又恰到好处,就要想方设法去模仿,去学*,考虑如何能做到和他一样好。当我们看到有些人在为人处事上自私自利,没有教养或者为恶。就要思考自己是不是有类似的毛病,去思考如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他山之石可以攻错。

  对于身边的可以借鉴学*的人不去重视,不去亲*学*;对于身边做了恶事的人只是鄙视看不起,却不去思考爱惜他能带给你的宝贵经验。即使你才高八斗,学识渊博,学历高,也是个心智不成熟的看待事物迷幻不清的人。所以不要觉得看了几本书比别人多懂得一些知识就高人一等。你得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而那些为人处事恰到好处,处处能为别人立场换位思考的人,他们才是无限公司。即使没有看过啥书,也是比你高明,因为他们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以上是我对本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道德经》共81篇,每一篇都精辟微妙,是*道家文化的核心著作。看完这本书也许不会让你增长智慧,只是在看的过程中增加乐趣,只有融汇于为人处事才会增长智慧。如果能够把全书内容理解透彻并融入日常生活而全面不着痕迹,应该会让你有全新体验并使生命更精彩。所以绝对值得一看。

《道德经》 读书笔记4

  老子的“道”,其实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么玄乎,它是指:物质世界及精神世界变化的原因和规律——自然规律。关于“道”是物质还是精神之争,是肤浅的,属于表象范畴。

  所谓自然规律:它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运动形式。人们只能经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却无法改变它,否则,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医生只能看病,不能救命,若能救命,普天下的医生岂不都成神仙了但有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一点,或不愿相信这个简单道理。异常是很多古代帝王,迷信江湖术士,服用什么“灵丹妙药”,妄图长生不老,结果中毒身亡,反而枉送性命。

  “对立统一”,是事物存在的自然规律,也是老子反复强调和证明的观点之一。所谓对立统一,不是单个事物的对立与统一,也不是事物简单的一分为二,而是无数对立的事物交织在一齐而相互依存、影响、变化、转换,构成了动态的、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基础。

  “物极必反”,是事物运动的自然规律。是老子反复强调和证明的又一观点。如:钟摆,您说它是在左边右边中间不好说这是因为我们所看到的钟摆,只是它在某一时段的位置而已。事物如钟摆,人们所看到的事物,只是它在某一时段运动中的表象。由于事物受自身及相关因素的制约,只能在必须范围内运行,所以,——物极必反。人们由此误以为,不偏不倚,“中庸之道”才是至理,殊不知“中庸”只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某一时段的短暂现象。试问古往今来,有何人、何事、何物,能永远坚持或停留在“中庸”之上呢没有!也决不可能有!

  “失衡而动”是事物动因的自然规律,是宇宙的原动力。大家明白:事物都是运动的,但为什么要动恐怕就很少有人明白其中原因了。*代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无限可分的,我们今日所看到的物质,事实上是无数物质的复合体,从某一个体,到相*物体,乃至整个宇宙,它们相互依存、制约、影响、变化,小到元素周期,大到天体运行,甚至鸟儿飞翔,人类行走,汽车行驶等等,莫不如此:失衡——*衡,再失衡——再*衡,循环往复,构成了对立统一、五彩缤纷的*。失衡是永恒的、持久的,*衡是局部的、暂时的。物质世界如此,精神世界难道不是这样吗放眼世界:小到人际关系,大到国家政局乃至国际形势,概莫能外。

  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们所熟知的水的一条自然规律。也是水在常态下的一种运动形式。但也有例外,如:水受热就会变成气体,会往高处跑;再如:水在太空能够悬浮,这是由于水脱离了地球的引力所致。上述两种现象,就不是水的一般规律所能涵盖的。由此可见:自然规律也是有条件的。同一件事物,时、空及环境改变了,规律也会随之而改变。这就是“规律”的规律了。

  老子云:“道可道,十分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们仅有经过自我的感官,全面认识和系统分析客观事物,进而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违反自然规律,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才是人间之“正道”。

《道德经》 读书笔记5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环观,燕处则昭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现代汉语解读】

  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主宰。所以聪明人整天出门在外到处走,始终不离开辎重,虽然走了很多路,办了很多事,还能够轻松地坐下来,从容坦然。可是为什么万乘之王,看重自己的身体却看轻天下呢?轻视重点任务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控制。

  【延伸解读】

  自然界的规律,如树根比树梢重。老子这里强调做事要区分出轻重来,把握重点。要明白哪些是事物的根本,是重点任务?哪些只是做事情带来的结果,是副产品?,这些副产品不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和我们追求的目标。两者必须区分出来,抓住事物的根本,结果是轻的。如中医治病,就要抓住本质重点,不能光看症状,而是要清楚病因。身体是根本,事业只是身体的附属。为了身体要懂得拒绝,不要为了工作拼命熬夜。为了工作以及工作带来的虚名而熬坏了身体不值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也是同样的道理。

  躁,狂躁的意思。人的躁动状态是不正常的,只有静能够把狂躁控制住。当我们内心清静的时候,躁动就会慢慢*静。这一点在军事上有特别多的例子。曾国藩打仗被称为打呆仗,称为“又笨又慢*天下”。他每到一地,安营扎寨,稳扎稳打,逐步推进,从来不出奇兵,就是以静制动。司马懿与诸葛亮对阵时也一样,他知道诸葛亮粮草不足,急于速战速决,所以他任凭诸葛亮怎么挑战、羞辱,他都不急不恼。他知道诸葛亮着急、躁动,直到把诸葛亮拖垮、累死。诸葛亮一死,就没有谁是他的对手了。当然流传下来的经典战例多数是出奇兵的例子,但实际上它在所有战争中的比例是很低的。大部分的仗还是稳扎稳打,以静制动的。

  君子,也有作“圣人”的,因为圣人是得道的人,就不用拿出来比喻了。君子,指的是聪明的人。辎重,指装粮食、行李的车子。古代人出门都是要带粮食的。辎重虽然是负担,但它是生活的必须,离开后可能会饿死。燕处,轻松地处置。昭若,轻松地完成。老子这里强调的是有些东西是非常重要的,不能放弃它(用辎重来比喻)。作为领导者要明白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不要去追求浮光掠影、虚幻的表象。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公司就是你的辎重,最重要的东西。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我们生活中一定有东西是最重要的,是基础,我们千万不要离开它,放弃它。譬如选择职业时,最好能够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一定要选择自己感兴趣,擅长的行业;二是你所做的事要对众生有利的;三是要坚持,坚持十年以上必有成果,必定成为专家。

  万乘之王,就是君主。君王为了自己的享乐而不重视天下的治理,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层出不穷,最后天下百姓遭殃或者失去天下。有的公司领导认为功成名就了,常年不在公司里呆着,到处去爬山,出国游玩。当野蛮人来敲门的时候,回来应对时惊惶失措。一个普通老百姓犯这点错误可能问题不大,但作为万乘之王的后果就很严重了。

  轻则失本,就是只求结果,忘记为什么追求这个东西。如孩子学钢琴,忘记钢琴本身是为了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学的过程也应该是享受美的过程,但有的家长强迫孩子学,孩子一弹钢琴就头疼,孩子根本无法感受其中的乐处,这就是失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也是这个道理。


《道德经》 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阅读


《道德经》 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1)

——《道德经》读书笔记 (菁华5篇)

《道德经》读书笔记1

  今天终于达到诵读道德经100遍,总算摆脱了被债主催债的感觉,一鼓作气来写个博吧。

  但初读昭昭,多读昏昏;读经日益,感悟日损。被顾老师逼着写博,倒让我回忆起读研时候的趣事。

  那时,我们戏剧专业总共3个导师,各带1~2个研究生,总共也就4人。所以,上课都是直接到老师家上的,有时上课是讨论名家名剧的文本,有时候老师放碟片。看碟片当然是很开心的,不料看到兴起处,老师遥控器一拿,“咔”就暂停了,“这一段咱们来分析一下!”顿时就懵了。毕竟看碟片的时候是投入情感在看戏,需要的是共鸣效果;忽然大脑要切换到理论剖析,转为逻辑思维,大脑处于空白状态,不得不快速搜寻大脑每个角落回忆可用的情节并找到可用的理论框架。再接着看碟片都有点抖抖索索的感觉,不时用眼角余光看看老师是不是要拿遥控器,也试图调动一些脑细胞在看剧同时做些分析,但后者基本上很难做到,老师暂停的时候,我们4人总是处于茫然状态,而且看得很不尽兴。

  读道德经写博的难也在此,读经时,随着遍数增长,愈发如小和尚念经般有口无心,按照顾老师的理论是无需用脑,但总结出东西写博却少不得要用脑,两者切换,不免恍兮惚兮。

  姑且勉强挤一点“牙膏”:

  道德经有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感觉这是顾老师最为津津乐道的句子之一。而我个人的.感悟恰好可以倒过来说,即“日益为学,日损为道”。

  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因为我们的身体、生活状态是“日益”的,所以我们的精力会更多地甚至全部地投入在外在的东西中,比如“为学”,比如追名逐利。那个阶段,我们志得意满、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相信人定胜天,相信事在人为,相信“我能”。但是当我们的身体、事业、生活的其他方面在慢慢走下坡路即“日损”的时候,大家又会不约而同地转向内在,即“求道”。虽然具体的道各式各样,也许是儒,也许是道,也许是佛,也许是基督,也许是心理学,也许是瑜伽,也许是别的什么心灵鸡汤,也许就是什么大法。因为看到了我“不能”,人的尽头是“神”的开始,是“道”的开始。

《道德经》读书笔记2

  老子之著《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假酒、假奶粉、毒大米、毒火腿;坑、拐、蒙、骗;贪污、腐败等等触目惊心的社会问题时见报端。

  “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女的诱惑呢!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汲取睿智,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责!

  其实,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端正心态的问题,它蕴含着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守自己的人生坐标;净心:净处自己的人生位置;尽心:尽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

  “清静无为”为道教修道之本,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强调了致虚守静的工夫修养和复归之理。“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厘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曰明”,不会因“不知常”,而“妄作,凶”也。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则云:内以养正安静虚元,原本隐明,内照形躯。

  司马承祯的《坐忘论》云:“心为道之器宇,虚静至极,则道居而慧生;身与道同,则无时而不存;心与道同,则无法而不通。”又云:“静则生慧,动则生昏”,这则是道教静中处世的指导思想。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才会在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是保持清正廉洁工作的源泉

  净明道重要典籍《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的序言:“净明者,无幽不烛,纤尘不污”,由此而见,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没有丝毫的灰尘存在,是谓之“净”也,如果完全用人性的角度看待“净”的含义,那就是“不染”。

  “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就从色尘(视根)、音尘(听根)、味尘(味根)、香尘(嗅根)、触尘(触根)、法尘(法根)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西汉智者河上公给此章命名为“检欲”,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经》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君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乃可以托于天下。”我们可以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

  由此,净心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清正廉洁工作的源泉。

  尽心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这是说明了人们解读历史可以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而为己用,那我们通常所说的“前事不忘后世之师”。然而,我更以为,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

  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不妄为”正是人们静心、净心的外在表现,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有为”。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关于“什么是道”的文章,作者有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道在哪里!道就在我们身边,尽心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谓之道也”。

  这句话浅显明白而又让人警醒。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道教所云的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都在加强道德自律教育,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

  随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二十字方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推出,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

  在现代社会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下,一些有智之士越来越注意到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重读和阐释道教圣典《道德经》,积极挖掘道教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教理和教义,才能让道教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才能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责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道德经》读书笔记3

  【原文】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寿也。

  【现代汉语解读】

  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了解自己,叫做明达。战胜别人的是因为有实力,战胜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强大。知道满足的,心灵富有。努力前行者有志向。不轻易离开你所处位置的人,你的生活会长久的。到死也不狂妄的人,长寿。

  【延伸解读】

  了解别人并不容易,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别人的表面而并不了解其内心真实的想法,所以了解别人需要智慧。而知道自己其实更难,所谓自知之明,做到更不容易。人,往往会高估自己,有的甚至严重高估自己,许多错误的决策往往都是因为决策人对自己不了解。

  人生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超越别人上面。在乎超越别人的人,所有优势都在比较中产生,但这种比较的结果是不稳定的,这样的人总是在担心自己被超越。另外,这种比较虽然可能产生进取的动力,其实比较的过程中也不断积累起负能量,也可能伤害周围的人,也可能伤害到自己。

  战胜自己,可以战胜昨天的自己。战胜自己的内容很多,譬如人的动物性、懒惰、享乐的想法。其实,人最需要的是战胜自己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进步。

  欲望无穷无尽,不知足者无法感受富裕,所以对于自己要求知足。而强行者,是为他人做事,为大众获得幸福。

  所,你所处的位置,或者居所,借指根基、*台。这里强调一个*台、根基的重要性。亡,可能是妄,错字,意为狂妄;也有作忘的,意为忘记。到死都不妄作妄为的,知道自己的份量,管理好自己的健康,这样才会长寿。譬如长期汹酒,就是对身体妄作妄为的行为,将严重损害自己的身体,造成不良的后果。作者:高风清扬

《道德经》读书笔记4

  道德经读书笔记——信言不美

  【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弗争。

  【现代汉语解读】

  可信的话往往不会悦耳动听,特别悦耳动听的话往往不会真实。了解真理的人不会向外求太多的知识,向外求太多知识的人往往并没有了解真理。达到上善的境界就不会为自己求多,为自己多求的人一定没有达到上善的境界。圣人不为自己积累财富,他们总是为别人做事、谋利益,结果自己的财富却越积越多。他们总是给予别人,结果自己得到的也越来越多。所以天之道的规则是利益众生而不去伤害,圣人的规则是为了大家做事而不为自己争夺私利。

  【延伸解读】

  信,古代特指口信,就是带话给对方。真正写下来的这种信函叫函。那么对于信的要求就是准确,一般不会有华丽的词藻,后来引申为真诚、可靠。我们最美好的人生道路,有可能恰恰是看起来那种最笨拙、最朴实无华的道路。这种道路你认真地去走,一点儿点儿走,最终一定会走向成功。可是有些路外表看起来无比绚丽,有可能里边处处是陷井。我们希望“信”和“美”是相匹配的,是一起出现的。但是生活中往往并不是如此,“信”和“美”往往不能结合在一起。当人们过度渲染美的时候,往往它的目的并不是那么简单、美好。所以有一句话:在集市上喊的最响的人,往往推销的都是劣质产品。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每个人要尽量保持清醒,要了解“信”和“美”之间关系,我们要能从外表中看出真正的实质内涵来,这是需要我们有感知力、洞察力,需要我们有定力的。这种觉察力和定力,是我们人生必备的修养之一。

  你知道“道”,你了解真知、了解真理的人不会太多向外去求,不会博学。博学只是向外求得太多知识,如果不求博,缺乏深刻领会并消化它,最广博的知识也不能为自己所用,也无法获得真知,根本不可能领悟“道”,所以“博者不知。”所以,掌握了根本,就不必再去追求那些细枝末节。境界的高低从来都不是由数量的多少来决定。

  这里边的“善”不是简单的指善良,而是上善若水的“善”,指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达到了悟道境界。在这种善的境界里边,这人不会为自己求多,而为自己求多的人他一定没有达到那个上善的境界。这里指领导者会不会利用*台为自己多求?

  生活中有这样的人,他*时一定不出现,但是只要这人出现,一定有事来求你了。他只有在需要你的时候,他才会出现。在不需要你的时候,他永远不会出现的,他把自己生活过的很好,可是绝对不会想到你,他享受自己的东西。其实,互帮互助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做事要先看到大家,最终我们都能幸福。

  既然圣人懂得这个道理,那么圣人自己拥有越来越多,有人怀疑圣人动机不纯粹。“无我利他”,怎么自己拥有越来越多?其实,老子鼓励的是双赢的行为,你好我好大家好,为人做事不代表自己要变得一无所有。如果圣人做事的结果是自己越来越穷,百姓越来越富,这样的事情怎么做得下去?这里有目标与结果的区别。圣人做事的目标是为了大家“多”,而结果却是双赢,“人”与“己”都是“愈有”、“愈多”。“无我利他”思想指导下的做事结果是“有我有他”,不是零和游戏。

  这里老子又一次明确了无为的真正含义就是“为而弗争”。《道德经》真正的“道”就是这八个字,“圣人之道,为而弗争”。老子不是消极避世的代表人物,他对百姓幸福国家强盛的用心不应该被泯灭。老子的“道”不是倒退的,甚至是非常超前的。

《道德经》读书笔记5

  道法自然。《道德经》道经,廿五章

  余幼时及晓此章句,家族常言,是以通学,自以为悟,实则不知己之不智也。困悟良久,终或有所说,且胡言一二,权为谈资。此断章取义,弗言上下之文意,突发异想,误之本矣,不可尽信也。

  余之于道德经,喜爱异常,非翻览而不得寝也。虽无哲思,观览亦不为积薪者,真伪正误或可辨也。然所见得之书,非有如此句读“道法,自然”,非有其空也。是以,道法,自然否?上者名天道,下者谓时务,顺天道而识时务者,犹举海而覆薪,顺流而下矣。

  *日,吾迫于情事,心神紊乱,不分昼夜。伊之待言,余之欲言,众之催言,皆不可得,况乱神思,终于丝竹,各自东西,静言思之,惑得解矣。情之一字,业之一事,世事万物,皆可比于揠苗,灌溉悉心,阳云得雨,是有盛极之季。古之揠苗者,今之焦灼者,皆同此类,而欲速则不达,得以善果众,鲜矣。

  后言所感,伊之所拥,众之忧解,先过以知。是以自然之事,水到而渠成。古有农人,饥,寻食,餐七馕,然馈十四铜贯而叹曰:餐其七馕足矣,何付前六馕之资,悔焉!悔焉!余讥其蠢笨,戏谑而笑。今自省,自嘲甚矣,余之于农人,虽学或多,且知农人之事,仍不免为笑,自是比之农人不及,余自以为知而不知不知,当为自警。

  顺应自然,不抗于道,智者所为,而免祸患耻辱也。

  皇氏三坟,布道天下,虽千夫指,义不容辞


《道德经》 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2)

——《道德经》 读书笔记 (菁华5篇)

《道德经》 读书笔记1

  体道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可遵循的抽象的运动法则,但又不是一种恒定不变的抽象运动规律。根据事物的特性来冠以名称,是事物面貌的反映, 但这种面貌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名称是天地形成的本源 ;有名称是区别万物的基础。因此,人类常常假借抽象的无来达到了解万物的奥妙,通过具象之有来达到认识微妙的道。这两方面是同时产生的,然而名称又不同,都可以称之为玄妙的学说,这种神秘而深邃的理论,是各种学说的基础。

  ——“常有,欲以观其徼”,说明“道”属于形而上的学问。“有”为原始之“有”,“无”在此基础上得以认识。万物之有是新的物质形式之有,要认识这个“有”,得以整体之道为依据。

  养身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明白美好是最值得称道的,这是由于有丑恶的区分和存在;都明了善良是最珍贵的,这是由于有邪恶的区分和存在。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低等,这些对立关系正是自然法则的再现,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永恒的真理。因此,圣人为了实现有为的理想,采取无为的方式来看待当前的事业,推行一些道的教育 。万物生长不会逆向发展,生长过程总是不断变化的。取得成就的人也总是不会停留在已有的功劳上。只有不甘于已有的功劳,才会有新的成就。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对立的运动形式。这里的“无为”是觉得眼下无为,属于君子自强不息的心态。只有这样,才有新的成就。

  安民第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对国家的统治而言,要让国家安定,就得让民心纯朴,要使民心纯朴,就得让民众不崇尚才智和地位,才会使民众不至于形成争强好胜之心。也不要让民众向往珍物稀宝,社会上才不会出现偷扒现象。更不要让民众产生贪欲之念,才不犯上作乱。因此,圣人治理国家的方针就是:让国民思想空虚而能填饱肚子,淡化民众的理想而又能使身体强壮。总之,经常让民众保持既无知识又无欲望的状态,而让那些真正的聪明人又不敢不替国家效力 ,这样的话, 国家就一定会治理好。

  ——从国家的稳定认识,要一切听从我的意志,才好治理,于是后来就有了法律。可老子将这种认识扩大了,没有注意领域的区分。

  无源第四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是以对立形式产生作用的, 它混沌的充满天体万物之中,取之不竭;不去利用,也不会过剩。它深奥莫测,最难领会把握 。然而,它好像是万物形成的根本所在。它能缓和锐气,解决纷争,调和明暗,容纳污垢 。它是最公正的,也是清澈明静的。它有时好像又有客观的实在,我不知道她是从何而来,它的形成好像还在“帝”的前面。

  ——有天体的运动,就有“道”的的存在,现在称之为环境对局部事物的影响,老子将环境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了形而上的抽象认识,这也是一切科学研究所运用的方法。不过,他对这种认识还比较朦胧。至于“挫其锐,解其纷”,属于“德”的范畴,属于运动中的自然调节。

  虚用第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本无仁慈可言,仅仅是将万物视为一个受它支配的玩物,不予理睬;具有大智能的圣人也无仁慈可言,仅仅将如何管理百姓视为第一要务,对人民的痛痒也不闻不问。 天地之间就如同一个容器,里面越空虚,所盛东西就越不会出来(屈与出相呼应) , 若是经常去搬弄它,即便没有多少东西,也很容易让其中东西掉出来。 百姓一旦见多识广,君主对付的办法就会越来越少,不如让百姓安守现状,君主也安守现状,就能使国家太*。 ——自然界无所谓感情,你这能顺应自然,圣人所操劳的是天下大事,对百姓的个别事务没有精力去关注,圣人追求的是大仁大义。第二层意思与“烹小鲜”的意思是相同的。这一章实际是告诉人们君主的治国方略,不要顾及小事,不要事事操劳,用一个比喻,形象地表明了这个意思。

  成象第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深的神道,它与天地共生存,不存在生死问题,这即是所谓玄妙的**运行。这些道学理论是研究天地的根本所在,它绵绵不绝,似有似无。即便得此法之人,用起来还是不能娴熟 。

  ——神与道事密切相连,都属于抽象的运动形式,所谓变化莫测之谓神,表明同属一种抽象的运动。可见图像对神的描述

  韬光第七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之所以能永存于世,就在于它不顾及自我的生存。正是由于大智慧的圣人也能做到这一点,对自身顾及得少,反而有利于自己,考虑身心以外事多,反而能使生命达到长久。正因为他们具备无私的品德,所以能在客观上成就自己。

  ——天地不能同人类比,就像石头不能与昆虫比一样。其实,人的价值越大,自我圈就越大。正由于他们不注重“小我”,故能成就“大我”。

  易性第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高级的慈善就如同流水一般的境界。流水只一味的滋养万物,而不会同万物相抗争。流水总是处于低洼之处,与众人积极向上、谋求发展的精神相背逆,自然遭人们的厌恶。水所处地位就如同无为的“道” 相仿。人要找一个优良的环境居住,要善于去研究一些渊深的学术,与人交往要善于讲求仁道,当政要善于管理,所做事情要能充分发挥你的能力,办大事要善于选择好的时机。但不要与人相争,才不会有错。

  ——众人追求的是自我小利益,有能力者,不会计较眼前的得失,他们*时善于注重信誉,注重团结他人,不入俗气,生活中,“让”的概率是较大的。但他们善于把握最佳的时机来发展事业,该出手时,就出手。一味地强调“不争”,也是错误的。“争”需要协调,没有协调的争,就会国将不国。

  运夷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当一旦得到的东西已经很丰富了,就不要贪得无厌,不如停下来,你所占有的金钱地位多了,别人就会眼红,终究是不能“长保” 的`。人一旦发富发贵,往往会骄傲自大,这样反给自己栽下祸根。人一旦有所成功,就得知足。懂得功成身退,就把握了自然的法则。 ——*时所说“树大招风”就是这个道理。这其实是安全与名望的对立性。越有名望,越不自由,因为他的安全系数差。老子强调的是知足,这有一个对自身能力的理智认识问题,超越了能力范围,才是“盈”,这时,只有“功遂身退”,才是理智的选择。

  能为第十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涤除玄览,能无疵。爱民治国,能无为。天门开阖,能为雌。明白四达,能无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人类的行为和思想总是承载在一起的(先天的元神和后天的精神相连),二者又可能

《道德经》 读书笔记2

  《道德经》是一部蕴*类智慧的经典著作,虽然只有五千余字,却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研读。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道可道,非常道”、“上善若水”、“无为而无不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等经典名句,它们都出自《道德经》。这些智慧能量满满的文字,渗透在中华文化中传递千年,历久弥新,哪怕随手翻出来一两句琢磨一下,都能有所收获,这就是《道德经》的魅力所在。

  无为,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历史上也曾有很多解读认为无为的思想过于消极,是不思进取。其实,老子倡导的无为并非目的,而是一种常人很难企及的状态,是“为”到极致才能达到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种“为”与“无为”之间的转化就像阴阳两极的关系,是辩证的客关规律。

  大家都知道,金茂上海环沪事业部有着非常好的跑步文化,偶尔设置一些小激励,每周完成3次5KM以上跑步打卡任务,可以获取精美小礼物。从“为”的角度来看,单次5KM对于不常锻炼的人来说是需要一点毅力来完成的,如果要追求速度,那更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行;但对于跑半马甚至全马的大神级人物来说,完成单次5KM不在话下,就像普通人走路一样,不用刻意,轻松完成,那么这种状态就有点接*“无为”了。

  又比如,我们地产开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涉猎面很广的行业,由于工作中交集繁多复杂,所以对流程的规范性要求也很高。大家都走过流程,很多流程第一次走,不是因为种种不合规范而被打回,就是由于线下沟通不到位而导致走不下去,有些稍微复杂的流程要反复“折腾”,刻意而“为”,才能通过审批。随着工作熟练度的增加,我们走流程前已经懂得做好线下沟通,流程规范也早就心中有数。这时,走流程这项工作不再需要刻意而“为”就可以顺利完成,这种工作状态也可以说是离“无为”*了一点。

  结合上面的小案例我们更容易理解,老子倡导的“无为”,是“为”到极致才能到达的'一种境界,俗语中的“熟能生巧”、哲学三大辩证法规律中的“量变引起质变”理论也都具有类似的概念,这些概念强调的不是结果,而是具备这种能力的状态。

  所以,《道德经》带给我们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消极不作为,而是向世人揭示一种客关规律,对人的作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 读书笔记3

  很喜欢看《道德经》这本书,是春秋时期老子的著作。虽然只有5000余字,但是蕴含了很多为人处事的明智方式和养身方法,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反复研读的文化瑰宝。下面我来列举最*看过的一篇,并向大家阐述一下我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真正善于做好事的人,举止高洁,做善事不留痕迹,不让人知道。因为他不需要别人知道,不需要别人表彰。在自己心里也不留下痕迹,因为不求回报。如果做了善事自己深深记在心里,那么假设被助的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伸出援助之手,你就会有失落感,甚至会有怨怼。所以假设你帮助了别人,那就尽快忘记,因为当你行善时,你的内心已经有了愉悦的感受,不要图回报,只要没有怨恨就好了。

  善于说话的人,他说出来的话是没有瑕疵的,因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是出于善的本心。善于计数的人是不用计算器等工具的,完全可以心算。

  善于关闭的人不用锁外人却开不开门。譬如有些人不是自来熟的,他对同学同事都很客气,但是是有距离感的。因为他要对认识的人有个了解的过程,如果和自己三观一致,欣赏某人,才会打开心房与你深交。泛泛之交则看上去很礼貌,也会帮你,却会感受到心门不是向你敞开的。这样的人我很欣赏,因为他的朋友,爱人是经过仔细挑选的,也会爱得深沉。择其所爱,爱其所择。

  善于结绳的人不用绳子牵绊你,你和他的联系却解不开。譬如有人很有人格魅力,有才智且有仁德,他即使不常常见到你,你也想和他亲*,与其结缘。又譬如我们*文化——国学,它流淌了数千年,在当今社会不需要通过四书五经考功名,也有大量的国学爱好者,海内外的华人都主动要和传统文化牵绊,是因为它不朽的精神。

  因此圣人善于救人,善良的人他去救,不善良的人也能救,大恶人也要度。与我亲*的人能救,与我不亲*的人也能救。相信我的人能救,不相信我的人也能救。所以他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人,也不抛弃不放弃任何物。譬如一个好领导者,他有能力和实力去帮助所有人,无论和他想法一样还是不一样的,都能包容、帮助他们,指导他们,并让人心悦诚服,把一个团队融合起来,激励他们发挥各自所长,把工作做好。

  “是谓袭明。”这就是对于人类光明的一面的继承,是至善至美的境界。

  所以善良的人,是不善良的人的老师。不善良的人,是善良的人的借鉴。我们*时看到别人为人处事高尚又恰到好处,就要想方设法去模仿,去学*,考虑如何能做到和他一样好。当我们看到有些人在为人处事上自私自利,没有教养或者为恶。就要思考自己是不是有类似的毛病,去思考如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他山之石可以攻错。

  对于身边的可以借鉴学*的人不去重视,不去亲*学*;对于身边做了恶事的人只是鄙视看不起,却不去思考爱惜他能带给你的宝贵经验。即使你才高八斗,学识渊博,学历高,也是个心智不成熟的看待事物迷幻不清的人。所以不要觉得看了几本书比别人多懂得一些知识就高人一等。你得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而那些为人处事恰到好处,处处能为别人立场换位思考的人,他们才是无限公司。即使没有看过啥书,也是比你高明,因为他们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以上是我对本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道德经》共81篇,每一篇都精辟微妙,是*道家文化的核心著作。看完这本书也许不会让你增长智慧,只是在看的过程中增加乐趣,只有融汇于为人处事才会增长智慧。如果能够把全书内容理解透彻并融入日常生活而全面不着痕迹,应该会让你有全新体验并使生命更精彩。所以绝对值得一看。

《道德经》 读书笔记4

  老子的“道”,其实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么玄乎,它是指:物质世界及精神世界变化的原因和规律——自然规律。关于“道”是物质还是精神之争,是肤浅的,属于表象范畴。

  所谓自然规律:它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运动形式。人们只能经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却无法改变它,否则,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医生只能看病,不能救命,若能救命,普天下的医生岂不都成神仙了但有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一点,或不愿相信这个简单道理。异常是很多古代帝王,迷信江湖术士,服用什么“灵丹妙药”,妄图长生不老,结果中毒身亡,反而枉送性命。

  “对立统一”,是事物存在的自然规律,也是老子反复强调和证明的观点之一。所谓对立统一,不是单个事物的对立与统一,也不是事物简单的一分为二,而是无数对立的事物交织在一齐而相互依存、影响、变化、转换,构成了动态的、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基础。

  “物极必反”,是事物运动的自然规律。是老子反复强调和证明的又一观点。如:钟摆,您说它是在左边右边中间不好说这是因为我们所看到的钟摆,只是它在某一时段的位置而已。事物如钟摆,人们所看到的事物,只是它在某一时段运动中的表象。由于事物受自身及相关因素的制约,只能在必须范围内运行,所以,——物极必反。人们由此误以为,不偏不倚,“中庸之道”才是至理,殊不知“中庸”只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某一时段的短暂现象。试问古往今来,有何人、何事、何物,能永远坚持或停留在“中庸”之上呢没有!也决不可能有!

  “失衡而动”是事物动因的自然规律,是宇宙的原动力。大家明白:事物都是运动的,但为什么要动恐怕就很少有人明白其中原因了。*代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无限可分的,我们今日所看到的物质,事实上是无数物质的复合体,从某一个体,到相*物体,乃至整个宇宙,它们相互依存、制约、影响、变化,小到元素周期,大到天体运行,甚至鸟儿飞翔,人类行走,汽车行驶等等,莫不如此:失衡——*衡,再失衡——再*衡,循环往复,构成了对立统一、五彩缤纷的*。失衡是永恒的、持久的,*衡是局部的、暂时的。物质世界如此,精神世界难道不是这样吗放眼世界:小到人际关系,大到国家政局乃至国际形势,概莫能外。

  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们所熟知的水的一条自然规律。也是水在常态下的一种运动形式。但也有例外,如:水受热就会变成气体,会往高处跑;再如:水在太空能够悬浮,这是由于水脱离了地球的引力所致。上述两种现象,就不是水的一般规律所能涵盖的。由此可见:自然规律也是有条件的。同一件事物,时、空及环境改变了,规律也会随之而改变。这就是“规律”的规律了。

  老子云:“道可道,十分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们仅有经过自我的感官,全面认识和系统分析客观事物,进而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违反自然规律,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才是人间之“正道”。

《道德经》 读书笔记5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环观,燕处则昭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现代汉语解读】

  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主宰。所以聪明人整天出门在外到处走,始终不离开辎重,虽然走了很多路,办了很多事,还能够轻松地坐下来,从容坦然。可是为什么万乘之王,看重自己的身体却看轻天下呢?轻视重点任务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控制。

  【延伸解读】

  自然界的规律,如树根比树梢重。老子这里强调做事要区分出轻重来,把握重点。要明白哪些是事物的根本,是重点任务?哪些只是做事情带来的结果,是副产品?,这些副产品不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和我们追求的目标。两者必须区分出来,抓住事物的根本,结果是轻的。如中医治病,就要抓住本质重点,不能光看症状,而是要清楚病因。身体是根本,事业只是身体的附属。为了身体要懂得拒绝,不要为了工作拼命熬夜。为了工作以及工作带来的虚名而熬坏了身体不值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也是同样的道理。

  躁,狂躁的意思。人的躁动状态是不正常的,只有静能够把狂躁控制住。当我们内心清静的时候,躁动就会慢慢*静。这一点在军事上有特别多的例子。曾国藩打仗被称为打呆仗,称为“又笨又慢*天下”。他每到一地,安营扎寨,稳扎稳打,逐步推进,从来不出奇兵,就是以静制动。司马懿与诸葛亮对阵时也一样,他知道诸葛亮粮草不足,急于速战速决,所以他任凭诸葛亮怎么挑战、羞辱,他都不急不恼。他知道诸葛亮着急、躁动,直到把诸葛亮拖垮、累死。诸葛亮一死,就没有谁是他的对手了。当然流传下来的经典战例多数是出奇兵的例子,但实际上它在所有战争中的比例是很低的。大部分的仗还是稳扎稳打,以静制动的。

  君子,也有作“圣人”的,因为圣人是得道的人,就不用拿出来比喻了。君子,指的是聪明的人。辎重,指装粮食、行李的车子。古代人出门都是要带粮食的。辎重虽然是负担,但它是生活的必须,离开后可能会饿死。燕处,轻松地处置。昭若,轻松地完成。老子这里强调的是有些东西是非常重要的,不能放弃它(用辎重来比喻)。作为领导者要明白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不要去追求浮光掠影、虚幻的表象。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公司就是你的辎重,最重要的东西。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我们生活中一定有东西是最重要的,是基础,我们千万不要离开它,放弃它。譬如选择职业时,最好能够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一定要选择自己感兴趣,擅长的行业;二是你所做的事要对众生有利的;三是要坚持,坚持十年以上必有成果,必定成为专家。

  万乘之王,就是君主。君王为了自己的享乐而不重视天下的治理,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层出不穷,最后天下百姓遭殃或者失去天下。有的公司领导认为功成名就了,常年不在公司里呆着,到处去爬山,出国游玩。当野蛮人来敲门的时候,回来应对时惊惶失措。一个普通老百姓犯这点错误可能问题不大,但作为万乘之王的后果就很严重了。

  轻则失本,就是只求结果,忘记为什么追求这个东西。如孩子学钢琴,忘记钢琴本身是为了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学的过程也应该是享受美的过程,但有的家长强迫孩子学,孩子一弹钢琴就头疼,孩子根本无法感受其中的乐处,这就是失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也是这个道理。


《道德经》 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3)

——道德经读书心得9篇

  一本《道德经》,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个真实的人:人的一生,总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人不善言辞。有的人甜言蜜语信手拈来,有的人沉默寡言却内涵丰富。说着悦耳动听却不走心的话远远比不过说着逆耳忠言却溢满关怀的语言来的动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说明了与其华而不实,不如朴实无华。由衷而出的信言远远好过满嘴奉承的美言。做一个真实的人,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做一个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辩解,以理服人才是他们的追求。花言巧语善辩之人一味辩解,忠厚老实善良之人从不诡辩。一个人越强调什么越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越是解释越是掩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与其强词夺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以理服人。

  做一个聪明的人:脑袋聪明的人知识大都不怎么渊博,因为他们觉得聪明就是资本。知识渊博的人都不怎么聪明,因为他们知道脑袋聪明不如内心聪明。睿智高于聪明。与其聪明没有内涵,不如有内涵地活的聪明。而"明"就告诉我们要有一颗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礼,明人生。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正确,才能内心明达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猎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人睿智使人聪明使人深刻。做个聪明的人,明明德,明归止。

  做一个懂得奉献和付出的人。给予是一种美德,奉献是一种品质。一味的索取只会让人生之路越走越窄。虽然奉献有可能失去些什么,但是人总要明白有时候失去是另一种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质",但是却赢得了"精神",给予的帮助越多,得到的.内心满足感越多。读书笔记当然奉献与付出不是毫无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计回报并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献的度,适可而止就好。做一个懂奉献的人,乐于助人,温暖他人。

  做一个为而不争的人,顺其自然,踏踏实实,努力过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运”,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强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强求,失去了顺其自然,快乐就好……

  安静中体会生命的美好,修养自己,如此安好……

  构建了两重秩序:一是人,意识与自然间的秩序。这种秩序证明人要尊敬、理解、学*自然。二是人与人之间的秩序。这种秩序就是爱。脱离了爱,这种秩序将不复存在。

  一、人,意识与自然间的秩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源于道,道是世界的本体,是唯一的真,唯一的存在,即道就是世界。没胡道就没有世界,世界因道而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述道之理,而道之理应效法自然,而人、地、天也亦效法道。效法道应循道而行,利用自然之理,为自我所用,从而造福人类,使人类社会"天长地久"。倘若我们不依道而行,抱着"人定胜天"的心态,斗天、斗地、斗自然,最终的苦果还是自食。

  "天之道,不争而善,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天有其规律,不是人所能左右的,但我们能够利用其规律,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所要到达的目标或梦想,因为"天不负有心人"。可是,功成之后要在适当的时候身退。"树在招风",我们应顺应天意,适时而止,方能自保,安享天下太*,而免遭杀身之祸,这也涉及到后面所写的"知足"。

  二、人与人之间的秩序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要想成为圣人实非易事,要想成为圣人,应当有一颗谦虚的心,不耻下问,努力地用知识与道德来充实自我。,同时,要忌空无实际的志向,应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结合自身实际,去实现贴合自我本事的梦想与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这些,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强健的体魄。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人不应有骄傲自大之心,完全忽视他人的存在,骄傲自大只会使自我迷失方向,跌入万丈深渊。"知彼知已,方能百战百胜。""人贵有自知之明。"以他人之长补自我之短,充分发挥自我的优势与潜力,一切的困难就不将是困难了,完美的明天将被自我开创。

  "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有时也会决定整体。我们注重整体的同时,也不应忽视部分的作用。凡大事者,皆从小事做起。即使是社会主义的大厦,也是一块块砖建起来的。所以,我们在实现自我的梦想时,要从小事做起,从此刻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终成大事,实现梦想。

  "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坚。""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行,莫能行。""天下非刚至强,柔变强。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等。以柔克刚,柔能胜刚,即使天下至柔之物,也能打败天下到坚之物,这是道之一。可是,天下人皆知其道,而能真正做到的却很少,甚至没有。人民在强权之下,也许是很柔弱的,但在*之下,人民看起来的柔弱,却能推翻*。如秦朝的来亡,便是一个例子。

  "上善若水。"静能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动物尚有冲动,更何况是人。那么,我们该如何抑制自我的冲动呢这就需要我们修心养性,以致使自我做到"清静"、"无为"。这样,我们即使应对世间的变幻莫测,乌云密布,也应处之泰然,冷静、沉着地应对,最终将云开见日。倘若自我先乱,即会做出冲动之事,其结果会更糟。

  "夫唯不争,故无忧。""见素抱朴,少见寡欲,绝学无忧。""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此,能够长久。"人有一大缺点,那就是不知足。人要想改变这一大缺点,就是淡泊名利,少思寡欲,坚持一颗*常心,方能知足。知足者,少有烦恼。无烦恼者,常带有微笑,能开心、欢乐与幸福,这就能够使自我寿命延长,安度天年。

  总的来说,《道德经》惜字如金,字字经典,使人在明白自然这理,依道而行。同时,让人明白世俗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以清静无为,使自身开心、欢乐与幸福。

  《道德经》通篇潜藏的一个主题意识是,反对技巧,反对知识、反对乱为,主张静待事务自身的发展,自然成。道家强调乱用知识、乱用技巧、乱用智力,是很危险的事情。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在道家眼里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征。主张靠事物发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劳而获,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几千年来,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视为保守、落后甚至*。我现在认为这种看法可能是不识货的体现。道家强调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的基础是认为大自然自身会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发展,顺着自然本有的发展事态、追随自然的节奏是最聪明的做法。乱思、乱想、乱研究、乱动颠倒了本末,把人的参与视为自然发展的主要条件,其实事物的发展是事物的自然属性,没有人的干预就能自然发展下去,如果人过度干预会破坏事物最合理的自然发展。一个“有知者”在干预自然的过程中,造成的麻烦比产生的利益大得多!人类那点可怜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个人认为道家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的哲学,对投资有强大的指导意义。

  道家强调知道最根本的道理、逻辑和规则后,必须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须少做少为,少思少想,别求知、别发展智力、别发展技巧。严格来讲,道家这个思想对现代科学技术不是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但是对投资来讲,道家的这些观点是最正确的。投资你想得越多,出错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赔钱的风险越大,掌握的知识越多,自以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觉得自己聪明,乱为乱动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点知识,能不做尽量不做,投资成绩自动提高。你知道终极的总道理就可以了,你知道真正的本质性逻辑和法则就可以,其他的东西能不知道就不知道,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知道太明白是有害的。

  圣人不为大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个与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观念:“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圣人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说,杰出的人并不直截了当的去追求大事,难事,而是有意识的不做大事,不做难事。他们做什么呢?他们做的是比较容易成功的小事。对大事难事的把握和控制,在于从简单容易的方向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不与高难度的问题正面交锋,主动的避开高难度的问题。从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当的构建一个大的格局,大场面。这样因为没有难度,就没有太大的失败可能性,不断的积累小的成功就能实现成其大的目标。把老子挖出来进入*股市,会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现在经济,财务经济,金融学说,但他有大智慧,从简单入手,从易处入手,避开难的和大的,从而终成其大。

  这个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从不试图跨越七英尺高的栏杆,我所寻找的,只是容我轻易跨越的一尺栏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难度的事,只做杀鸡宰羊的事!问题的难度降低后,错误自然不会发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办法是为其易,为其细,为其小,不为其难,不为其大,不为其烦,逐步积累在时间的作用下能够成其大,成其功。这其实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老子的《道德经》,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奇就奇在:没有人真正读懂了它,但每一个读它的人,庄子读它,将它变成一双承载大梦的翅膀,游戏于江海;为什么这么多人读这本书,理解的方向、运用的方式、;答案只有一个:这本书太超前了!;它不仅远远超越了古人的理解程度,即使到了今天,它;这种现象,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个老印第安人的故事:;这位走运的老先生读书报告之《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它奇在哪里呢?

  奇就奇在:没有人真正读懂了它,但每一个读它的人,都会受到某种影响,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庄子读它,将它变成一双承载大梦的翅膀,游戏于江海,看空前生后世,"不知蝴蝶梦我,还是我梦蝴蝶"?汉文帝读它,将它变成一件政治工具,推动大汉朝,开一代盛世。 董仲舒读它,将它变成一种构架学术大厦的建筑材料--他的."新儒学",以儒学为砖,以道学为浆,才得以稳立于世,取"罢黜百家"的独尊地位。 东方朔读它,将它变成一个混迹官场的护身符,"大隐隐于市"。 现代人也读它,到底读懂了什么?派上了什么用途?从中得到了多少好处?这些问题恐怕要等若干年后才能回答。外国人也读它,居然满嘴胡话:假如*所有的书都要烧掉,只留下一本最有价值的书,这本书将是《道德经》。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其中德文有64种,英文有83种,法文有33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它在世界上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为什么这么多人读这本书,理解的方向、运用的方式、得到的结果却千差万别,甚至截然不同?

  答案只有一个:这本书太超前了!

  它不仅远远超越了古人的理解程度,即使到了今天,它至少还超前一百年。每个人都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从中取其所需,却没有人能完全得其精华。

  这种现象,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个老印第安人的故事:

  这位走运的老先生,因为发现了大量石油矿藏,一夜暴富。钱多得花不完的他,买了一辆当时最昂贵、最豪华的福特牌轿车。不论天气如何,他每天都要坐着这辆车去镇上闲逛一圈。一路上,他或者热情地跟熟人打招呼,或者靠在后座上闭目养神。奇怪的是,他并没有雇用司机,当他打盹时车也没有停下来,但他的车从没有出过车祸。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是用两匹识途老马来拉他的车。

  这位老印第安人从未想过学*驾驶技术!

  《道德经》也是这样一辆老印第安人的豪华小车。它能用来干什么呢?能用来做一辆马车;能用来做临时卧室;能用来做遮阳伞或雨伞;还能用来向人炫耀……千古以来,人们把它所有额外的用途都尝试过了,就是没有人把它当成一辆豪华小车来使用。因为它太超前了,谁也不知道它是一辆豪华小车,谁也不懂驾驶技术。

  时代到了今天,这辆"豪华小车"已经不算太超前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懂一点"驾驶技术",那么,何不尝试着来驾驶这辆"豪华小车"呢?这就是笔者想写这部书的原因。

  虽然笔者水*有限,不能将《道德经》的精华完全发掘出来,"驾驶技术"也很生疏,但至少可以提醒各位:原来老子的《道德经》还有这样的用途!读者可用自己的智慧,摸索驾驶技术,并熟练掌握它,以实现人生提速!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有说它是言哲思的,有说它是言智术的,有说它是言兵事的。但它总的是说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经》或可称《得道经》。《道德经》文约义丰,全书5千余言,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称《道经》,下篇称《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表达了宇宙和自然的总规律,《德经》说的是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进退之术,表达了人类的人生观和道德观。“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道德经》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内容涉及人性修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军事哲学,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经世致用之学。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道可道,非常道”、“上善若水”、“无为而无不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等经典名句,它们都出自《道德经》。这些智慧能量满满的文字,渗透在中华文化中传递千年,历久弥新,哪怕随手翻出来一两句琢磨一下,都能有所收获,这就是《道德经》的魅力所在。

  无为,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历史上也曾有很多解读认为无为的思想过于消极,是不思进取。其实,老子倡导的无为并非目的,而是一种常人很难企及的状态,是“为”到极致才能达到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种“为”与“无为”之间的转化就像阴阳两极的关系,是辩证的客关规律。

  大家都知道,金茂上海环沪事业部有着非常好的跑步文化,偶尔设置一些小激励,每周完成3次5KM以上跑步打卡任务,可以获取精美小礼物。从“为”的角度来看,单次5KM对于不常锻炼的人来说是需要一点毅力来完成的,如果要追求速度,那更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行;但对于跑半马甚至全马的大神级人物来说,完成单次5KM不在话下,就像普通人走路一样,不用刻意,轻松完成,那么这种状态就有点接*“无为”了。

  又比如,我们地产开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涉猎面很广的行业,由于工作中交集繁多复杂,所以对流程的规范性要求也很高。大家都走过流程,很多流程第一次走,不是因为种.种不合规范而被打回,就是由于线下沟通不到位而导致走不下去,有些稍微复杂的流程要反复“折腾”,刻意而“为”,才能通过审批。读后感·随着工作熟练度的增加,我们走流程前已经懂得做好线下沟通,流程规范也早就心中有数。这时,走流程这项工作不再需要刻意而“为”就可以顺利完成,这种工作状态也可以说是离“无为”*了一点。

  结合上面的小案例我们更容易理解,老子倡导的“无为”,是“为”到极致才能到达的一种境界,俗语中的“熟能生巧”、哲学三大辩证法规律中的“量变引起质变”理论也都具有类似的概念,这些概念强调的不是结果,而是具备这种能力的状态。

  所以,《道德经》带给我们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消极不作为,而是向世人揭示一种客关规律,对人的作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关于道德问题前人有很多思考,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对道德问题的一点感悟。

  道德与本性

  关于道德与本性,先秦时代就有三种不同的论断: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以及告子的性不善不恶论。探究这三种观点的不同主要是在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这三种观点都有片面性,但也有可取之处。

  我以为论本性无分善恶,同情、怜悯、嫉妒、残暴等等都包含于人性之中,只是有些本性更容易导向善的方面而有些却很难。所以,道德的形成要有一个导向善的助力,这个助力就是教育。

  道德与教育

  原始氏族社会是否存在着道德的意识?这个问题是复杂的,氏族社会的基础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而原始社会是以群居为生存形态。氏族社会的首领是德律的一种权威,原始人无鉴别的能力,有一种群体从众的心理,这正是道德的一种强制性。而这种强制性的接受会使人在道德权威的阴影下形成一种固守旧俗的状态。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教育,教育程度越高对道德的重视程度越高,对道德的认识更清楚,向上的善念也会越多,从而产生与时俱进的新道德。

  道德的内在精神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对于道德的界定也不同,所以把风俗、*惯或是外在因素作为判断道德的标准是不确切的。虽然道德的外在充满不确定因素,但道德内在的原理与精神是确定的,即道德要适应时代环境,道德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利。

  情绪是推动个人道德发展的动力。孔子曾说过:“克己复礼”,克己实则是对自我情绪的一种节制,但这种节制并不等于完全的压抑与消灭情绪,而是要把坏情绪转化为好的情绪。

  情绪也分为个人情绪与社会情绪,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情绪可能会受到社会情绪的影响,如果完全放弃个人情绪而遵从社会情绪,那么社会就不会发展。正如杜威说的:“文明进化的历史是特立独行之英雄的历史。”

  过度的私心和欲望是道德发展的阻力。

  每个人都有私心和欲望,过度的自私和欲求会破坏道德的发展,但适当的私心与欲望是道德发展的动力。比如你现在帮助一个人,表面上是出于你对她的同情,其实潜意识里你是有私心的,如果当自己陷入困境的时候,希望受自己帮助的人也会给予同样帮助,这是一种互助的私心。

  现代汉语解读

  我的话特别容易理解,特别容易执行。但是大家不愿意去了解,不愿意去执行。我的话是有根据的,天下的事情都有它的法则。正因为大家不知道这种情况,所以不愿意了解道的原则。理解我的人非常少,效法我的人则更难得。所以圣人就好像是一个身上披着破旧的衣服,可怀里却藏着宝玉的人。

  延伸解读

  老子的道并没有很玄妙,也很好理解,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还是很少,原因是我们的利己之心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多一点付出,多为他人考虑一点,慢慢形成爱的循环,大家都会慢慢感受到爱的回馈,然后一起进步,生活就会越来越幸福。

  宗,根据。君,主宰,这里解释为法则。宗、君,都是指“道”,万物皆有道。无知,不知道,不了解。不我知,也即不知道我,这里的“我”也是指我阐述的道的原则。顺应“道”的规律,人生就能顺畅,而“道”的规律,就藏在我们做的每一件事的背后,而一般人往往不了解。

  我,代表圣人,也代表老子讲的道的原则,而不是代表作者本人,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常用的手法,否则会被认为老子自我吹嘘。则,法则,这里作效仿、效法。贵,珍贵、难得,与前面的希相对应,比希更少。被,同“披”。褐,粗布衣服,为穷人所穿。圣人被褐而怀玉,就是圣人很难被普通人理解。但是圣人做到内心光明,不阴暗,不纠结,这样的人生才幸福。

  被褐怀玉是圣人的富贵品质,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是值得学*并可以努力效仿的。可以从两个层面解读:一个层面是对于自我的心态。这是对待自我的一种智慧,即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低调、不争、朴实、追求内在精神的态度做人。首先我们应该不去追求外在衣服的华丽,而追求怀中有宝,追求内在精神的纯朴、宁静;其次,当我们怀中有宝的时候,也不在乎身上的衣服。庄子说: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敝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庄子认为,衣服破旧并不代表精神萎靡。另外一个层面是如何看待别人。看待别人时不要只注重外表,更应该注重内在精神,所谓“人不可貌相”,不要通过外在的东西下结论,地位高的不一定有真才能,夸夸其谈的不一定有真学问,口碑好的不一定是真好人。一定要分清楚,有的人虽然穿着旧衣服,但仍然容光焕发,精神抖擞,破旧衣服难掩其精神的高贵;而有的人虽然穿华美的衣服而精神萎靡不振,但难掩其猥琐本质。

  其实我还是第一次读道德经呢,因着老师这此布置的作业,没办法硬着头皮去图书馆借了本道德经,从读书馆回来的路上,拿着那本道德经,我突然间觉得这本书该是我应该早去读的,看着封面上的几个大字,豁然间心境一片舒坦,究竟是何由,我至今也不懂?

  道德经应该说分成上下两部,上部道,下部德.(长沙马王堆出土过上德下道的版本,不过公认是上道下德)

  按照这种划分,我们来分开来看它.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

  它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易”,也就是变易的意思,道德经第一句就这样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说出来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易”的规律,所谓“易”的规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万物都是逐步成长,但是“物壮则老”,便要渐渐消减,于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状态.

  且不说老子写这部道德经上部道经的目的就是阐述道德规律,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我们就不难知道.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面.

  读了《道德经》之后,最大的感受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某处的弦被触动,.“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但是仅看当今社会,能做到将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几人呢?寥寥可数,高速膨胀的经济时代,让更多的人在利欲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可悲,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道德经》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读去理解,你会发现当中的道理我岂是区区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老子注重人的无为思想,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无为思想用在为人处事的观点上来看,便是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读了两天《道德经》和一些后人的注释理解。心中有很多很多想法。体会到很多以前从没有过的感受。思维激烈碰撞,感觉有一股清净之气游走在身体的四肢百脉,奇妙之处无法为外人道(我确定我不是开玩笑的,也从来从来没有读过修真小说)。

  后来洗碗的时候看见水,突然想到,水不但能自净,而且能净他。更重要的是,水不但无形无状,能够随着容器的形状随意转变,而且,它连自身根本的状态也能改变。遇热蒸发成汽,遇冷凝聚成液,再冷还能凝结成冰。世间万物,没有能够拘束得了它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果然是:几于道!

  中午吃面的时候从客厅的天窗望向天空,忽然觉得天地广骛,宇宙之间的奥秘,深不见底。

  而我们一介凡民,即使竭尽全力,终不可窥其一角。世间之“道”,浩浩然然,于巨于细充斥于万事万物,无一能逃脱。

  观念改变最多的是对于“礼”的理解。老子说道:“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乱之首也。”。我想了想,确实很有道理。世人喜欢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而这“规矩”,应是先失了“规矩”,而后才要寻“规矩”。本来生之为人,闲散惬意,只要遵从天地间的自然规律,自然能获得安定祥和的生活。但人类偏偏要给自己戴上许多欲望的枷锁,因为对私欲的奢求而坏了世间的规矩,所以又不得不制造出许多道德上的,行为上的准则,一道又一道,越缠越多,无异于作茧自缚。其实怎么样生活最好呢?一切顺应自然,足矣。


《道德经》 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4)

——《道德经》读书心得6篇

  纵观《道德经》,只五千余字,但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微言大义,可谓博大精深。数次读罢,仍多有不解之处,然只窥冰山一角,亦觉受用无穷。正如尼采所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德经》一书,“道”一字贯穿全文,可谓中心,道是什么,老子说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道实际上不可言说,但我们还是希望道有所言说,所以勉强给它一种代号,称之为道,就我理解,类似于西欧哲学中的“逻各斯”(仍有区别),即世间万物变化的一种微妙尺度和准则。

  老子警告我们:“不知常,妄作,凶。”(第十六章)并用《道德经》向我们传授了许多有关道的感悟,教导我们如何通过了解自然规律,并以此指导个人行动来全生避害。而关于自然规律,老子提倡“无为”,“无为”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正确理解这一理念对领会老子以及整个道家学说至关重要。有人认为老子的思想比较消极,不如孔子积极,就是因为对老子的“无为”二字理解错误所造成的。“无为”二字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不违反自然规律的过分作为。

  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物极必反,所以过分作为必将适得其反,老子举例说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第三十三章)而老子提倡的正确做法为“袭明”,既“将欲弱之,必先强之”(第三十六章),“袭明”的通则冯友兰先生解释:“想要得到的东西,须从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故而欲强,必先知弱。“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如今社会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然富而不贵者,比比皆是,何以至此,皆因人们过分追求,正如《小窗幽记》第一章所述:“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醉,便有欲,欲,则有求,求,必缺静,躁,终将过,过,犹不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四十六章),所以,必须清心寡欲。

  关于如何清心寡欲,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第十九章),不尚贤,不使民争(第五十七章)”,既必须摒弃虚名,而后《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并守意念清明,便可清心寡欲,便可无为。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成就了自己。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第十二章)”所以我们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正如周国*先生说:“人应该致力于成为优秀的人,名利只是优秀的`副产品。”少私寡欲是一种静心的境界,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于是便可守清耐贫,不受名利困扰,安心工作,不做画蛇添足之事,从而提升人生境界。

  静心除了清心寡欲,不妄为,还有谦逊,这样就像老子推崇的善道者:“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君子谦逊行事,谨遵天道,因为就人类活动而论,一个人前进的极限是相对于他的主管感觉和客观环境而存在的,“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九章),骄就到了前进极限,艾萨克·牛顿说他感觉到他对于宇宙的认识与整个宇宙相比,简直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对于海的认识因此,正因如此,他才取得了相对于人类的巨大成就。

  而有了综上所述的德性,无为、清心、谦逊后,人自然会有淡然超脱的心境,宠辱不惊,善利万物而不争,于品格修养,有“唯之阿之,相去几何?善之恶之,相去若何?”(第二十章)的淡定从容,这种君子会以自身为辐射中心,带动良好的风气,因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第二十六章),不仅抑制了自身的轻浮躁动,也会令周围人心向往之。宠辱不惊,“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第十三章)。如此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

  小子自知浅薄,读罢《道德经》略抒己见,为免贻笑大方,于此先行告罪。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据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因此学*《道德经》对我们探索*古代最本质的思想道德品格有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理科生,直接通读原版的《老子》是具有很大难度的是具有很大难度的,所以我选择了从阅读南怀瑾的《老子他说》开始慢慢感悟,在阅读中,我发现《道德经》并不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是一部论述道德的著作。事实上,道德二字各有不同的概念。道德经前三十七章主要是讲什么是道,后四十四章主要讲德,简单说来,道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是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二者并不相同。

  首先说一说前面讲到的“道”,即宇宙之道、自然之道,在我看来,主要就是指无为之道。第一句就说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这一句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老子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由此可见,以老子为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前面的章节中中,我们也可以深刻体会到老子对无为的崇拜。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对*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为而无所不为”是一脍炙人口的名句。关于无为,老子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也举了一个例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所以对于当代的我们这些大学生理解古代老子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例如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薄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我们就不难知道。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面。德,是物化之为,是“道”于宇宙间的布施,是对万物的呵护。道生万物,万物应“德”而得存,万事应“德”而生运化。德,是“道”呵护事、物,沿规律与法则演化之显现。德,是“道”布施于万物生化的永恒“工程主体”。所以说:德行道从。

  我认为后文中最经典的莫过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这一句话里,是很有趣和抽象的。为何老子认为三生万物,是说明老子认可这个宇宙是只有三样最基本的东西吗?那么,寻找这三样事件与现代物理学对应的是什么?查阅资料分析后得出这三件事件就是“运动”、“空间”、“自然力”这三样,可以认为万物都是这三个事件组织而成的事件,没有更多于这三样的东西存在。从此可以推出,“二”就是“动”、“力”这二个事件的存在产生物质的“三”。三就是万物。再往上推,“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是整体的宇宙,就是我们这一个宇宙,而宇宙是产生动、力这“二”个现象的根源,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进一步可以认为动力互相转换是自然存在的因果关系。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头,也可以认定在自然角度上这个道是指特定的运动轨道。所以在人们对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认为他的道,因此把他称为“道家”。其实,对于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主要元素。德产生道和道产生德是互存的两个基本元素,这也是《道德经》的一个主要重要的内涵。

  《道德经》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读去理解,你会发现当中的道理岂是我们区区几千字便能概括的。总之,《道德经》是一部*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它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我们只要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就会对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指导和教育意义。至少它给我的心灵开启了一道门,引导我如何从小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不追求名利的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

  也许是年龄大些了,阅历多些了,再读到《道德经》的时候,感触挺多的,尤其会自然不自然地和自己的工作———教育联系起来。感觉老子的《道德经》简直就是一部教育论著,只要你思考,总是可以为你的教育工作做出宏观方向的指导,微观方法的帮助!《道德经》,五千字,蕴涵着了不起的治国之道、悟不尽的人生哲学。老子的深奥着实让人佩服,若想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对于我来说是不可能的。但初步的研读却让我感到老子的哲学思想与教育理念息息相通。

  初识《道德经》,是从港台片中听到的台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直到读完了《道德经》,才对此有了一些体会。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部《道德经》。每个人阅读《道德经》,都会因为自身的经历不同得出不同的感悟。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部《道德经》,心如何,经便如何,人生也便如何?我读到的《道德经》就是一部教育理论的著作。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道德经》的开篇第一章,老子的道,不是道理,而是指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是内在的,是可以解释出来的,然而规律却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名,则指的是虚的事物,是理论,是虚名,可以说出来的,但却也不是不变的事物。正如给我们教育者指出了教育总纲:教育规律是可以总结归纳的,但是,教育规律会随着社会制度、生产力等教育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即教有法而无定法!

  第二章中,老子说“行不言之教。”,这是洞悉教育的哲学!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面对精力充沛的孩子们,多少教师都把说教作为教育的主要方式。将孩子的个性差异进行了流水线式的管理,产出了一模一样的产品———高分低能的毕业生。从知识传授中课堂上的大量讲述,到品德教育时频频的所谓“讲道理”,似乎教师职业就是以语言为主的工作。而老子却在两千年前提出了“不言而教”的教育哲学。“不言”怎样去“教”?这里的“不言”自然不是不说话,而是反对空洞的说教,是我们现代教育理论中的“身教重于言教”。在他的眼中,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独立、自由、值得尊重。圣人培育万物却不自恃其能,更何况教师教育的是独立个体的学生。我们做教师的虽然肩负着教育的职责,却不该将学生占为己有,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一味地去提出各种要求,每日喋喋不休。学生又怎能真正地快乐成长呢?两千年前的老子已经指出了我们现代教育的弊端。

  有位哲人说:“要想毁灭你们的孩子,就对他们千依百顺吧!”这是多么深刻的经验教训啊!而我们*两千年前的《道德经》早就道破了这个教育规律:“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第36章)这是说你想封锁他吗,就先让他张扬张扬;你想削弱他吗,就让他逞强骄纵;你想毁灭他吗,就让他事事得偿所愿,为所欲为;你想夺取他吗,就要先给他甜头。教育学生也是这个样子的。我们要将学生的日常行为*惯纳入教育过程,切忌让孩子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要教育学生淡泊的心态,不断的自我丰富,才可以长久的成功。教弟子切莫让他们太过得意,为所欲为,否则得意之时,便生失意之悲;张扬逞强之时,必致将来毁灭之哀。

  《道德经》里还有很多能给我们教师启迪的句子。例如“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老子告诫我们不能对学生发脾气,不得已发了火,训学生的措辞要恰当。教育工作是神圣的工作,老子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他指导我们教师就是要教书育人,所以不要放弃任何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如果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更多。而道德经就像是一股永不枯竭的泉水,让教师在教育的道路上为教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知识的泉水!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来源也是世界上除《圣经》以外被翻译的最多的经典名著。通过为期一年的学*,我对道家少私寡欲,知足不辱等境界有了更深的体会,以下是我的感悟。

  道家讲究无为而治。如书中所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说人们相互之间各干各的事彼此之间并无交集,只有附*的鸡犬之声能够听到。老子希望国家按照小农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自给自足且不需要社会交际,以此来避免人本身的私欲以及一切能导致国家破裂的消极情绪。如果我们单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无为而治貌似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凡未尝不是一种幸福。随着我们社会生活水*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幸福指数,而少私寡欲生活过得**淡淡,没有大起大落,有一颗*静的心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好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在人们所讨厌的地方但是更接*于道。高尚品德的人做有利于众人的事而不与争,处在卑下的地位但他的做法是值得人们尊敬的。我们生于这样一个快节奏的世界,有时候可能需要保护自己而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可是我想说,帮助他人保持谦卑的态度也未尝不可,也许你会失去一些东西,但是回报却是无穷的。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句话是说把自己当做天下,那么天下就可以寄予他了:把天下当做自己的生命来爱惜,那么天下就可以托付给他了。我们*目前仍处于发展*家,复兴之路还有很长要走,而我们正处在国家的顶端,我们需要为国家的利益不懈奋斗,贡献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力量。“少年强则国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道德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哲学系统,它通过做人处事以及治国方针向我们阐述了我们应该保持己身,且长且久等道理。我们生于一个从面对面交际向全面数字化科技化互动的过渡时期,所以我们更需要坚持《道德经》里做人处事的道理并且沿袭发扬我们*的文化传统使之始终保持我们*的特色甚至引领世界。

  感悟《道德经》,修身养性

  从初中到现在已经学*过很多老子的文章,但系统完整地阅读老子的《道德经》,还是在这次暑假。阅读完后,被其中所蕴含的深厚修筑的哲理所折服,不由得感慨: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明留传给后人丰富的遗产,但论及能总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思想与精神“一言以蔽之”者,勿庸置疑,当数老子的《道德经》。

  《道德经》极其精炼,只有八十一章,总字数加起来不过五千。但老子用这极其精炼的五千言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可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尚不能一一参透。在这里只能凭自己理解写下感受最深的几点。

  体会《道德经》,主要也就是体味老子的“道”,体味老子。

  道,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的名词,在《道德经》一书中频频出现。老子对“道”有种种构想,从老子对“道”的种种构想之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他对“道”的那种*乎虔诚的膜拜和敬畏。因为虔诚的推崇,他赋予了它博大精深的涵义,也使得这个概念成为了他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

  总的来说,他的“道”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修身养性、立身处世、安邦治国。先说安邦治国。《道德经》中有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是说圣人没有固定的想法,以满足老百姓的想法作为自己的心愿。在治国的过程中,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要求治国者的地位虽高而人民负担不重,遇到灾害站在前面带领人民群众去救灾,所以人民不受其害。《道德经》还说:“故以知治国,国之贼。不以知治国,国之福。”,以自己的知识治理国家,则国家盗贼四起,不以自己的知识,而是按人民的意志治理国家,则国家就幸福昌盛。还有,只有“以正治国”,即以正直不阿的态度治理国家,为政清廉,处事大公无私,执政为民,执政者才能受到人民的拥护,这样,执政者的江山才稳固。君王顺着老子安邦治国的思想而行,则天下太*,国运昌隆。*历史上的汉初文景之治,唐朝贞观之治,就是明证。

  除开这几点,《道德经》中还蕴含了许多的生活哲理。尽管道家思想在几千年来不断丰富与发展,但老子的修身养性学说及其境界一直高山仰止,不可动摇。《道德经》的内容不仅是人类修道的最好典范,而且是人类由*庸、卑微走向伟大、神圣的科学方法之一;是智慧之源,是安身立命、立身处世、安邦治国思想的源泉和基础。弘扬它,不仅对修身养性,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在科学地审视宇宙、社会历史、自然万物的前提下重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理想,将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纵观《道德经》,只五千余字,但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微言大义,可谓博大精深。数次读罢,仍多有不解之处,然只窥冰山一角,亦觉受用无穷。正如尼采所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德经》一书,“道”一字贯穿全文,可谓中心,道是什么,老子说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道实际上不可言说,但我们还是希望道有所言说,所以勉强给它一种代号,称之为道,就我理解,类似于西欧哲学中的“逻各斯”(仍有区别),即世间万物变化的一种微妙尺度和准则。

  老子警告我们:“不知常,妄作,凶。”(第十六章)并用《道德经》向我们传授了许多有关道的感悟,教导我们如何通过了解自然规律,并以此指导个人行动来全生避害。而关于自然规律,老子提倡“无为”,“无为”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正确理解这一理念对领会老子以及整个道家学说至关重要。有人认为老子的思想比较消极,不如孔子积极,就是因为对老子的“无为”二字理解错误所造成的。“无为”二字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不违反自然规律的过分作为。

  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物极必反,所以过分作为必将适得其反,老子举例说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第三十三章)而老子提倡的正确做法为“袭明”,既“将欲弱之,必先强之”(第三十六章),“袭明”的通则冯友兰先生解释:“想要得到的东西,须从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故而欲强,必先知弱。“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如今社会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然富而不贵者,比比皆是,何以至此,皆因人们过分追求,正如《小窗幽记》第一章所述:“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醉,便有欲,欲,则有求,求,必缺静,躁,终将过,过,犹不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四十六章),所以,必须清心寡欲。

  关于如何清心寡欲,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第十九章),不尚贤,不使民争(第五十七章)”,既必须摒弃虚名,而后《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并守意念清明,便可清心寡欲,便可无为。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成就了自己。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第十二章)”所以我们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正如周国*先生说:“人应该致力于成为优秀的人,名利只是优秀的副产品。”少私寡欲是一种静心的境界,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于是便可守清耐贫,不受名利困扰,安心工作,不做画蛇添足之事,从而提升人生境界。

  静心除了清心寡欲,不妄为,还有谦逊,这样就像老子推崇的善道者:“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君子谦逊行事,谨遵天道,因为就人类活动而论,一个人前进的极限是相对于他的`主管感觉和客观环境而存在的,“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九章),骄就到了前进极限,艾萨克·牛顿说他感觉到他对于宇宙的认识与整个宇宙相比,简直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对于海的认识因此,正因如此,他才取得了相对于人类的巨大成就。

  而有了综上所述的德性,无为、清心、谦逊后,人自然会有淡然超脱的心境,宠辱不惊,善利万物而不争,于品格修养,有“唯之阿之,相去几何?善之恶之,相去若何?”(第二十章)的淡定从容,这种君子会以自身为辐射中心,带动良好的风气,因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第二十六章),不仅抑制了自身的轻浮躁动,也会令周围人心向往之。宠辱不惊,“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第十三章)。如此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

  小子自知浅薄,读罢《道德经》略抒己见,为免贻笑大方,于此先行告罪。


《道德经》 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5)

——《道德经》读书笔记 (菁华5篇)

  今天终于达到诵读道德经100遍,总算摆脱了被债主催债的感觉,一鼓作气来写个博吧。

  但初读昭昭,多读昏昏;读经日益,感悟日损。被顾老师逼着写博,倒让我回忆起读研时候的趣事。

  那时,我们戏剧专业总共3个导师,各带1~2个研究生,总共也就4人。所以,上课都是直接到老师家上的,有时上课是讨论名家名剧的文本,有时候老师放碟片。看碟片当然是很开心的,不料看到兴起处,老师遥控器一拿,“咔”就暂停了,“这一段咱们来分析一下!”顿时就懵了。毕竟看碟片的时候是投入情感在看戏,需要的是共鸣效果;忽然大脑要切换到理论剖析,转为逻辑思维,大脑处于空白状态,不得不快速搜寻大脑每个角落回忆可用的情节并找到可用的理论框架。再接着看碟片都有点抖抖索索的感觉,不时用眼角余光看看老师是不是要拿遥控器,也试图调动一些脑细胞在看剧同时做些分析,但后者基本上很难做到,老师暂停的时候,我们4人总是处于茫然状态,而且看得很不尽兴。

  读道德经写博的难也在此,读经时,随着遍数增长,愈发如小和尚念经般有口无心,按照顾老师的理论是无需用脑,但总结出东西写博却少不得要用脑,两者切换,不免恍兮惚兮。

  姑且勉强挤一点“牙膏”:

  道德经有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感觉这是顾老师最为津津乐道的句子之一。而我个人的.感悟恰好可以倒过来说,即“日益为学,日损为道”。

  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因为我们的身体、生活状态是“日益”的,所以我们的精力会更多地甚至全部地投入在外在的东西中,比如“为学”,比如追名逐利。那个阶段,我们志得意满、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相信人定胜天,相信事在人为,相信“我能”。但是当我们的身体、事业、生活的其他方面在慢慢走下坡路即“日损”的时候,大家又会不约而同地转向内在,即“求道”。虽然具体的道各式各样,也许是儒,也许是道,也许是佛,也许是基督,也许是心理学,也许是瑜伽,也许是别的什么心灵鸡汤,也许就是什么大法。因为看到了我“不能”,人的尽头是“神”的开始,是“道”的开始。

  老子之著《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假酒、假奶粉、毒大米、毒火腿;坑、拐、蒙、骗;贪污、腐败等等触目惊心的社会问题时见报端。

  “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女的诱惑呢!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汲取睿智,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责!

  其实,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端正心态的问题,它蕴含着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守自己的人生坐标;净心:净处自己的人生位置;尽心:尽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

  “清静无为”为道教修道之本,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强调了致虚守静的工夫修养和复归之理。“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厘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曰明”,不会因“不知常”,而“妄作,凶”也。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则云:内以养正安静虚元,原本隐明,内照形躯。

  司马承祯的《坐忘论》云:“心为道之器宇,虚静至极,则道居而慧生;身与道同,则无时而不存;心与道同,则无法而不通。”又云:“静则生慧,动则生昏”,这则是道教静中处世的指导思想。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才会在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是保持清正廉洁工作的源泉

  净明道重要典籍《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的序言:“净明者,无幽不烛,纤尘不污”,由此而见,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没有丝毫的灰尘存在,是谓之“净”也,如果完全用人性的角度看待“净”的含义,那就是“不染”。

  “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就从色尘(视根)、音尘(听根)、味尘(味根)、香尘(嗅根)、触尘(触根)、法尘(法根)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西汉智者河上公给此章命名为“检欲”,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经》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君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乃可以托于天下。”我们可以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

  由此,净心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清正廉洁工作的源泉。

  尽心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这是说明了人们解读历史可以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而为己用,那我们通常所说的“前事不忘后世之师”。然而,我更以为,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

  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不妄为”正是人们静心、净心的外在表现,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有为”。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关于“什么是道”的文章,作者有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道在哪里!道就在我们身边,尽心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谓之道也”。

  这句话浅显明白而又让人警醒。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道教所云的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都在加强道德自律教育,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

  随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二十字方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推出,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

  在现代社会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下,一些有智之士越来越注意到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重读和阐释道教圣典《道德经》,积极挖掘道教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教理和教义,才能让道教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才能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责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原文】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寿也。

  【现代汉语解读】

  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了解自己,叫做明达。战胜别人的是因为有实力,战胜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强大。知道满足的,心灵富有。努力前行者有志向。不轻易离开你所处位置的人,你的生活会长久的。到死也不狂妄的人,长寿。

  【延伸解读】

  了解别人并不容易,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别人的表面而并不了解其内心真实的想法,所以了解别人需要智慧。而知道自己其实更难,所谓自知之明,做到更不容易。人,往往会高估自己,有的甚至严重高估自己,许多错误的决策往往都是因为决策人对自己不了解。

  人生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超越别人上面。在乎超越别人的人,所有优势都在比较中产生,但这种比较的结果是不稳定的,这样的人总是在担心自己被超越。另外,这种比较虽然可能产生进取的动力,其实比较的过程中也不断积累起负能量,也可能伤害周围的人,也可能伤害到自己。

  战胜自己,可以战胜昨天的自己。战胜自己的内容很多,譬如人的动物性、懒惰、享乐的想法。其实,人最需要的是战胜自己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进步。

  欲望无穷无尽,不知足者无法感受富裕,所以对于自己要求知足。而强行者,是为他人做事,为大众获得幸福。

  所,你所处的位置,或者居所,借指根基、*台。这里强调一个*台、根基的重要性。亡,可能是妄,错字,意为狂妄;也有作忘的,意为忘记。到死都不妄作妄为的,知道自己的份量,管理好自己的健康,这样才会长寿。譬如长期汹酒,就是对身体妄作妄为的行为,将严重损害自己的身体,造成不良的后果。作者:高风清扬

  道德经读书笔记——信言不美

  【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弗争。

  【现代汉语解读】

  可信的话往往不会悦耳动听,特别悦耳动听的话往往不会真实。了解真理的人不会向外求太多的知识,向外求太多知识的人往往并没有了解真理。达到上善的境界就不会为自己求多,为自己多求的人一定没有达到上善的境界。圣人不为自己积累财富,他们总是为别人做事、谋利益,结果自己的财富却越积越多。他们总是给予别人,结果自己得到的也越来越多。所以天之道的规则是利益众生而不去伤害,圣人的规则是为了大家做事而不为自己争夺私利。

  【延伸解读】

  信,古代特指口信,就是带话给对方。真正写下来的这种信函叫函。那么对于信的要求就是准确,一般不会有华丽的词藻,后来引申为真诚、可靠。我们最美好的人生道路,有可能恰恰是看起来那种最笨拙、最朴实无华的道路。这种道路你认真地去走,一点儿点儿走,最终一定会走向成功。可是有些路外表看起来无比绚丽,有可能里边处处是陷井。我们希望“信”和“美”是相匹配的,是一起出现的。但是生活中往往并不是如此,“信”和“美”往往不能结合在一起。当人们过度渲染美的时候,往往它的目的并不是那么简单、美好。所以有一句话:在集市上喊的最响的人,往往推销的都是劣质产品。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每个人要尽量保持清醒,要了解“信”和“美”之间关系,我们要能从外表中看出真正的实质内涵来,这是需要我们有感知力、洞察力,需要我们有定力的。这种觉察力和定力,是我们人生必备的修养之一。

  你知道“道”,你了解真知、了解真理的人不会太多向外去求,不会博学。博学只是向外求得太多知识,如果不求博,缺乏深刻领会并消化它,最广博的知识也不能为自己所用,也无法获得真知,根本不可能领悟“道”,所以“博者不知。”所以,掌握了根本,就不必再去追求那些细枝末节。境界的高低从来都不是由数量的多少来决定。

  这里边的“善”不是简单的指善良,而是上善若水的“善”,指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达到了悟道境界。在这种善的境界里边,这人不会为自己求多,而为自己求多的人他一定没有达到那个上善的境界。这里指领导者会不会利用*台为自己多求?

  生活中有这样的人,他*时一定不出现,但是只要这人出现,一定有事来求你了。他只有在需要你的时候,他才会出现。在不需要你的时候,他永远不会出现的,他把自己生活过的很好,可是绝对不会想到你,他享受自己的东西。其实,互帮互助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做事要先看到大家,最终我们都能幸福。

  既然圣人懂得这个道理,那么圣人自己拥有越来越多,有人怀疑圣人动机不纯粹。“无我利他”,怎么自己拥有越来越多?其实,老子鼓励的是双赢的行为,你好我好大家好,为人做事不代表自己要变得一无所有。如果圣人做事的结果是自己越来越穷,百姓越来越富,这样的事情怎么做得下去?这里有目标与结果的区别。圣人做事的目标是为了大家“多”,而结果却是双赢,“人”与“己”都是“愈有”、“愈多”。“无我利他”思想指导下的做事结果是“有我有他”,不是零和游戏。

  这里老子又一次明确了无为的真正含义就是“为而弗争”。《道德经》真正的“道”就是这八个字,“圣人之道,为而弗争”。老子不是消极避世的代表人物,他对百姓幸福国家强盛的用心不应该被泯灭。老子的“道”不是倒退的,甚至是非常超前的。

  道法自然。《道德经》道经,廿五章

  余幼时及晓此章句,家族常言,是以通学,自以为悟,实则不知己之不智也。困悟良久,终或有所说,且胡言一二,权为谈资。此断章取义,弗言上下之文意,突发异想,误之本矣,不可尽信也。

  余之于道德经,喜爱异常,非翻览而不得寝也。虽无哲思,观览亦不为积薪者,真伪正误或可辨也。然所见得之书,非有如此句读“道法,自然”,非有其空也。是以,道法,自然否?上者名天道,下者谓时务,顺天道而识时务者,犹举海而覆薪,顺流而下矣。

  *日,吾迫于情事,心神紊乱,不分昼夜。伊之待言,余之欲言,众之催言,皆不可得,况乱神思,终于丝竹,各自东西,静言思之,惑得解矣。情之一字,业之一事,世事万物,皆可比于揠苗,灌溉悉心,阳云得雨,是有盛极之季。古之揠苗者,今之焦灼者,皆同此类,而欲速则不达,得以善果众,鲜矣。

  后言所感,伊之所拥,众之忧解,先过以知。是以自然之事,水到而渠成。古有农人,饥,寻食,餐七馕,然馈十四铜贯而叹曰:餐其七馕足矣,何付前六馕之资,悔焉!悔焉!余讥其蠢笨,戏谑而笑。今自省,自嘲甚矣,余之于农人,虽学或多,且知农人之事,仍不免为笑,自是比之农人不及,余自以为知而不知不知,当为自警。

  顺应自然,不抗于道,智者所为,而免祸患耻辱也。

  皇氏三坟,布道天下,虽千夫指,义不容辞


《道德经》 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6)

——道德经的读书笔记优选【5】份

  在如今这个喧闹的社会,一切都是那么的瞬息万变。比起像大家一样的随波逐流,我更情愿在一个舒适而又安静的下午,喝着亲手沏的茶,手捧着一本《道德经》,去感受古人那时隔千年的智慧。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出生在这么一个有底蕴的文明古国,这意味着我有更多的传统文化可以去感受,有更多的文化精华可以去汲取,有更多的历史可以去领会。读书无疑是一种感受历史和文化的好途径。

  比起现当代的这些科幻大作,以及互联网上如此众多的小说,我更倾心于古典文学。毕竟那才是真正有营养的作品。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难免使人们的心变急躁了,于是人们无法静下心来去汲取那沉淀的文化,反而热衷于一些不切实际的科幻网络小说。可是我们青少年不能随波逐流,我们应该先了解自己的文化,然后才能干出一番新的事业。

  有一段时间,我也沉沦了,开始盲目追求一些没有内涵的书。直到那次去新华书店,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便是那本厚厚的《道德经》,我轻轻拿起它,便不想再放手,从此,我便沉醉在智慧的海洋里。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在对话。”可这本书在我的生命里起到的是引路人的作用,读着它时,如同时间静止了,一段慢节奏的时间便的文明古国,这意味着我有更多的传统文化可以去感受,有更多的文化精华可以去汲取,有更多的历史可以去领会。读书无疑是一种感受历史和文化的好途径。

  比起现当代的这些科幻大作,以及互联网上如此众多的小说,我更倾心于古典文学。毕竟那才是真正有营养的作品。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难免使人们的心变急躁了,于是人们无法静下心来去汲取那沉淀的文化,反而热衷于一些不切实际的科幻网络小说。可是我们青少年不能随波逐流,我们应该先了解自己的文化,然后才能干出一番新的事业。

  有一段时间,我也沉沦了,开始盲目追求一些没有内涵的书。直到那次去新华书店,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便是那本厚厚的《道德经》,我轻轻拿起它,便不想再放手,从此,我便沉醉在智慧的海洋里。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在对话。”可这本书在我的'生命里起到的是引路人的作用,读着它时,如同时间静止了,一段慢节奏的时间便产生了。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深的影响,不仅是因为书中的智慧,还有那智慧带给我的心理的变化。以前的我,也许太年轻了,敢想敢做,没有目的地横冲直撞,结局总是头破血流。现在,我依旧带着年轻的激情,依旧是敢想敢做,但不同的是,我已懂得了什么叫足踏实地,懂得了一步一个足印,而不是一步登天。

  梦想,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还是太远了,远得连在梦里都看得不真切。可人的一生,不就是不断地朝着梦想前进吗?在这条路上,难免会孤独寂寞,难免会急躁,我们应该找到那个照亮梦想道路的指明灯,让它指引着你,不断前进,一步一步地,执着地前进。所幸的是,我已经找到了,那就是蕴含着千年智慧、为我及时照亮远方的经典著作——《道德经》。

  时隔千年的智慧,令我感动。我很庆幸有这么一本书,在我的成长中及时的出现,为我照亮通向梦想的道路。我相信它会一直陪着我,直到我到达那个梦寐以求的理想的此岸!

  地球上万物的生长发育,自然界草木的荣枯,潮起潮落,昼夜的交替;动物界的弱肉强食;人类的演变,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道”。

  什么是“道”?自从学了老子的《道德经》以后,我明白了“道”。原来,“道”就是规律。

  春天小草发芽了,到了冬天就会枯萎,而它却把种子悄悄地撒落在土地里,静静地等待来年的再次萌芽;潮水因为地壳的运动而涨落;白天昼夜因为地球的转动而规律的更替……

  世间万物都在遵循各自的规律不停地循环变化。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水的规律。在七十八章中有这样二句: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啊!水看起来是最柔弱的东西。如果你正确的.利用它,它就会给人类造福,但如果你要去攻击它,你还不一定能胜利。人们说的“洪魔’’就是它。

  一点点的雨露汇集成了小溪,小溪汇成江河,江河汇集成大海。看似柔弱的水因为它的谦逊和自强不息变得强大了。水,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无所不能克。天下没有什么能代替它。

  《道德经》里还讲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它让我懂得了只有遵循道法,不断学*,才能使自己变得强大。

  俗话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今后的学*生活中,我将不断地用这句话警醒自己。

  16日——20日,我参加了在杭州万松书院正谊学堂举办的《道德经》妙解公益夏令营,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章——以水为师,观水悟道。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下水的品质。你可能会说:水有什么品质?有什么好学的?现在就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向高处流还是低处?你一定会说:向低处流。是的,我们要学*水的谦虚和谦让,假如在向下流的路上遇见一块大石头,水有撞上去吗?没有。如果撞上去,岂不是以卵击石吗?水是绕开了它。你可以去好好体会。

  人体也需要水,人体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如果地球上没有水,我们人类能活过一星期吗?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还会有生命存在吗?所有的蔬菜等植物也需要水,不然也会枯死。水还可以帮我们清理厕所,清理我们不喜欢的污垢。但水并没有要求我们给它回报。这种舍已为人,不求回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

  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比如:做环保酵素。那怎么做呢?就让我来告诉你吧。我们用一斤糖,3斤果皮垃圾(要选择新鲜的),10斤水,比例1:3:10,放入瓶罐内混合在一起,放在阴凉的空气流通处,要记得每天都要放气,不然发酵过程中瓶罐内产生的.气体会把瓶罐顶开,发酵3个月后就可以使用了,当然6个月以上最好。你试试吧!可以用来清洁家具,浇花等等。

  通过学*《道德经》,让我懂得了水的品质,我们离不开水,我们就是水,因为我们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为《道德经》第一章的内容。这一章描写老子哲学里最重要的范畴“道”。他所说的道,乃是变动不居、周流不止的。只有随时变易,乃是“常道”。“道”是构成世界实体,是万物运动变化的动力,是人类行为的准则。它幽昧深远,不言说。他认为:真理是无法用具体的言辞来表达的,它超乎言辞。人们费尽心思来描写“道”,其实挂一漏万,要一落言筌,损失的远远比说出的多。这就好像《庄子》里讲的一个故事:有个国王喜欢鼓琴,后来他却不鼓琴,只是静静地坐在琴前倾听。因为他已经领悟到,即使再高超的琴艺,当他弹奏出一个音的时候,其余的六音却同时丧失了。哪如用心去领会自然的天籁呢!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是一首对水的颂歌,歌咏的对象是具备像水那样品格的圣人。水的很多禀性体现了道的特性,而圣人就道的体现者。圣人的言行*乎水,而水德又*乎道。在中国古代许多哲学家的著作中,水都是重要的体道之物。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因为水总是处在一种变动不居的状态里。苏轼也说,“万物皆有定形,惟有水随物赋形”。在老子看来,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又不避污秽谦退守中,所以最接*于道。圣人就应该像水一样,与时迁徙,应物变化。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一章描述了“道”的特性,是《道德经》一书中最为详细的地方。简单来说,“道”有这样几个特性:“道”是浑朴状态的.,相对于世界的杂乱无序而言,它是浑然自足的统一体,所以说它“有物混成”;“道”在时间顺序上是先天地而生的,而且天地万物也是由它所产生,所以说“先天地生”;“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所以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人的运动规律应该仿照天地,天地的运动规律应该仿照“道”,“道”的运行应该仿照自然。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这一章还是讲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起来是一种情况,实际上它可能恰恰属于反面。事物在很多时候是相反相成,遇到事情要能注意到对立面,善于运用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则往往可以转圜。天下纷纷,若用智术相驱逐,则愈发混乱不堪。若清净守虚,则无为而化。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老子哲学主张谦退守中,以静制动,以柔弱胜刚强。这种理解是不错的。但老子的这种思想,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要“知其雄”——要首先了解事物刚劲的一面,才能执守柔弱的一面。只有对事物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决定去取。一般人往往误解或片面地了解老子的哲学,以为他一味地宣扬退让。这真是断章取义。实际上,老子是在有了“知其雄”的前提下,才有“守其雌”的结论的。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这一章中,老子痛心疾首地描述了人们一味偏重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从而导致了精神生活的沦丧。在老子看来,人的正常生活应该是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合一并重的,所谓“营魄抱一”。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偏重物质生活的享乐,一味追求感官的刺激,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漠不关心,从而导致了道德的沦丧。老子这里所说的“为腹”,是要建立宁静恬淡的内心生活,这就要求人们要抑制自己对物欲的无尽追求,仅于果腹而已。“为目”是片面追求感官世界的刺激的生活方式。老子所极力反对的对物质文明的单一崇拜,在今天读来,特别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是老子描绘的理想国。在他的理想国中,应该国土面积不大人口稀少,即使有十百倍功效的机械也不运用。舟车备而不用,甲兵废弛,民复结绳记事。在这里,百姓有甜美的饮食、美丽的衣服、安适的居所、欢乐的*俗。因为国家都很小,所以邻国之间可以互相看得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得到。对理想国的憧憬,是关心人生和民生的哲学家的共同愿望。老子的理想国,是农业社会的特殊产物。他诗意的描绘,对中国古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道德经》九九八十一章,从”道可道,非常道”开始,至”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为止,其中除了极个别的章节中没有出现”道”这个字眼之外,几乎所有篇目都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了”道”。可见”道”的概念在道家哲学中的核心地位。而这个最核心的概念就包含了相当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

  道家哲学典籍中”道”这个概念包含的意思,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宇宙。即指天地万物的总和或宇宙的本原。二是规律。即大自然、人类社会及思维运行的必然性。三是方法。即完成某件事情比如治理一个国家或教化一国人民的方法。这三层意思中无不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道家诸子莫不承认宇宙万物的客观存在性,并认识到所有的客观存在的运动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道家崇尚“无为之治”。道家先哲们认为一国之君应当遵循万物运行的规律,即道,并按照道的要求去治理国家;千万不能妄动,不能逆道而行;这样才能政治稳固,人民安康。道家提倡“清心寡欲”。个人修身养性也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以道养生则可以长生。“无为”不是让你什么事都不作,而是劝诫人们不要违背规律胡作非为;“清心寡欲”乃是让人们不要好高骛远,去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否则只能是白白地耗费并摧残了生命。换用今天的话来说,不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和“一切从实际出发”么?

  《道德经》第一章的结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家常常与“玄学”并提。清华的一门公共课的名字就是《道家与玄学》。很多时候,道给人的感觉就是“玄”。

  什么是玄呢?玄就是变化。因为变化,所以玄妙、深奥。老子对宇宙的解释是,宇宙最初是虚空的,即“无”;道的力量使得宇宙逐渐形成,但混沌一片,即所谓“道生一”;然后混沌之气逐渐化解为阴阳二气,此二气又交互对流运动逐渐滋生很多存在物,即“一生二,二生三”,再到后来,各种存在组合而成天地万物,即“三生万物”。总括起来一句话:“无中生有”。怎么一个无中生有呢?那是通过种种复杂的运动、变化才得以形成的。运动的观念始终是道家哲学一个永恒的话题,贯穿于其所有的理论当中。

  《道德经》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很早就深刻地认识到所有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而且事物的对立面之间总是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这不是矛盾论的原型吗?这是相当难得的。

  如果你想得到一件东西,这件东西很多人都想得到,怎么才能使它最终落在你的手里呢?智者的选择是“不争”。因为不争,所以别人不会把你当作竞争对手,不会打你压你。这时候,你反而最有机会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你想名垂千古吗?智者的回答是不想。如果一个人并不在乎名利,只是专心做他该做的一些时事,他反而能做的相当出色,自然而然地得到别人的尊敬甚至流芳百世。柔可以克刚,不争者得。道家思想中蕴藏着深刻的辨证思维,如果你不懂得用辩证的思维去考虑,你是很难理解道家思想的。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