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 (菁华3篇)

首页 / 观后感 / | 2022-12-05 00:00:00 观后感,电影

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1

  这是一部剪辑纪录片,号称《西南*》姊妹篇。《西南*》我没看过,但听说是史诗般弘大,这部电影则聚焦个体,技术角度有点散,但是因为主角们太闪亮了,掩盖了这个小缺陷。

  卢沟桥事变之后,随着北*天津相继失陷,东部高校仓促内迁。几千名西南*学生“文军长征”,辗转湘贵滇。炮火连天中,他们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保存了*的文化血脉。

  那真是个大师云集的时代啊,天才们成群结队而来。不过想想也是,那个年代,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身就是万里挑一,国家和民族又处在承前启后的时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要能选定一门专业,踏踏实实做学问,深耕下去,必然能成祖师爷。

  尤其这些能活到的90+老人,身体基础好,历经过大风大浪,内心坚韧,物质条件也还可以,身体心态物质都符合长寿条件,可谓翘楚中的翘楚。尤其是那种的精神气,令人佩服。

  这些老者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人。

  一是杨苡,《呼啸山庄》的译者。这是九零后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老太太一百多岁了,却声音洪亮,眼里有光。提及过去,娓娓道来,直截了当,很有感染力。一百多岁的人了,回忆自己对巴金二哥李尧林的暗恋,回忆跟巴金持续百年友情,回忆第一次见其先生赵瑞蕻(也是翻译学界泰斗)的场景,回忆日军轰炸昆明时沈从文的痛哭流涕……坦坦荡荡,娓娓道来,中气十足,完全不是一个百岁老人,就是一个小姑娘!当被问及其先生去世二十多年,怎么过来的,她耿直说:还好,我本来就是比较独立的......

  第二个人,是缪弘,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缪弘父亲是缪斌,汪伪*的立法院院长。可是这样一位大汉奸父亲,却生了两个热血儿子。缪弘和缪中兄弟俩,与家庭割裂,隐瞒身份,考入西南*,后投笔从戎,走向炮火前线。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缪弘为国捐躯,牺牲时才十九岁。

  这样一位英雄,却因为政治原因,过去八十多年里几乎被世人遗忘。其兄缪中,虽然因加入缅甸作战军,未与敌军正面交锋而幸免于难,但估计后来漫长岁月中,大汉奸儿子+国军军官的身份,足以让这位留在上海发展的年轻人饱受磨难。

  第三个人,巫宁坤,《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译者,《星际穿越》中那句著名的“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也是出自其手。西南*外文系高材生,飞虎队翻译,留美博士,也是新*成立后,海外留学生回国效力的倡导者。

  在影片中,巫宁坤回忆起日寇兵临城下,扬州中学解散前夕,女同学在*台上唱《松花江上》,这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忍不住呜呜哭了起来。巫宁坤当年放弃国外舒适生活,带着建设新*的满腔情怀回国,岂料1957年就被打成右派三十年,差点死在劳改农场,尝遍人间冷暖。

  看过巫宁坤的晚年回忆录《一滴泪》,1951年,巫应燕京大学的邀请从美国回到祖国,为此还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在回国前,送他登船的是好友李政道,巫问李:“你为什么不回祖国”,李说:“我怕回去被洗脑子”。巫对于这样的回答感到很奇怪,可是后来的经历让这样的回复一语成谶。

  1979年,巫宁坤见到了当年送他登船的李政道,此时的李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早已名满天下,而巫宁坤早已失去了自己最好的三十年。巫1991年便移民美国,前几年99岁高龄去世。一个当年“*问题研究小组”的核心成员,历尽千辛万苦回国的热情学者,却在四十年后毅然返回美国。这中间经历过什么磨难,难以言述,都凝缩在“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这九个字(巫晚年自我总结)中了。

  除了这三位,影片中还有很多闪闪发光的人物。他们的乐观、坚韧、执着,代表了时代的精神和民族脊梁。

  另外,插个题外话,我看电影时,还深深感受到,选专业,还是得学理工科啊!!!!!这些存活到九十多岁的大家们,几乎全是工科人才,毕竟大国重器,理工科是可以拯救世界的,一心搞技术,也能远离很多是非。

  相对比下,那些学文科的西南*人,估计下场都比较惨,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统计?尤其是学法律的,研究阶级统治工具,更是惨中之惨。《*》2003年曾经刊登过一篇《被遗忘了三十年的法律精英》,就是讲了这个事情,让人看了很触动,很伤感。

  总体而言,《九零后》这部电影,因为聚焦于个体,过于散,且囿于篇幅,很多情节未能深挖,只能是浮光掠影。但瑕不掩瑜,从纪录片的角度,仍然是部好电影。这部片子我觉得很适合带娃去看。不过当影片后半段,原子弹轰隆隆爆炸时,两个娃都已经是昏昏欲睡,只有我一个人清醒着。

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2

  这是一部剪辑纪录片,号称《西南*》姊妹篇。《西南*》我没看过,但听说是史诗般弘大,这部电影则聚焦个体,技术角度有点散,但是因为主角们太闪亮了,掩盖了这个小缺陷。

  卢沟桥事变之后,随着北*天津相继失陷,东部高校仓促内迁。几千名西南*学生“文军长征”,辗转湘贵滇。炮火连天中,他们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保存了*的文化血脉。

  那真是个大师云集的时代啊,天才们成群结队而来。不过想想也是,那个年代,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身就是万里挑一,国家和民族又处在承前启后的时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要能选定一门专业,踏踏实实做学问,深耕下去,必然能成祖师爷。

  尤其这些能活到的90+老人,身体基础好,历经过大风大浪,内心坚韧,物质条件也还可以,身体心态物质都符合长寿条件,可谓翘楚中的翘楚。尤其是那种的精神气,令人佩服。

  这些老者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人。

  一是杨苡,《呼啸山庄》的译者。这是九零后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老太太一百多岁了,却声音洪亮,眼里有光。提及过去,娓娓道来,直截了当,很有感染力。一百多岁的人了,回忆自己对巴金二哥李尧林的暗恋,回忆跟巴金持续百年友情,回忆第一次见其先生赵瑞蕻(也是翻译学界泰斗)的场景,回忆日军轰炸昆明时沈从文的痛哭流涕……坦坦荡荡,娓娓道来,中气十足,完全不是一个百岁老人,就是一个小姑娘!当被问及其先生去世二十多年,怎么过来的,她耿直说:还好,我本来就是比较独立的……我觉得这位老人,比林徽茵更接地气,比杨绛更自然,比冰心更活泼(当然不是说她们几位大家不好,也个个都是巾帼英雄),眼里有光,心里有火,堪称我辈之典范。

  第二个人,是缪弘,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缪弘父亲是缪斌,汪伪*的立法院院长。可是这样一位大汉奸父亲,却生了两个热血儿子。缪弘和缪中兄弟俩,与家庭割裂,隐瞒身份,考入西南*,后投笔从戎,走向炮火前线。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缪弘为国捐躯,牺牲时才十九岁。

  这样一位英雄,却因为政治原因,过去八十多年里几乎被世人遗忘。其兄缪中,虽然因加入缅甸作战军,未与敌军正面交锋而幸免于难,但估计后来漫长岁月中,大汉奸儿子+国军军官的身份,足以让这位留在上海发展的年轻人饱受磨难。

  第三个人,巫宁坤,《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译者,《星际穿越》中那句著名的“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也是出自其手。西南*外文系高材生,飞虎队翻译,留美博士,也是新*成立后,海外留学生回国效力的倡导者。

  在影片中,巫宁坤回忆起日寇兵临城下,扬州中学解散前夕,女同学在*台上唱《松花江上》,这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忍不住呜呜哭了起来。巫宁坤当年放弃国外舒适生活,带着建设新*的满腔情怀回国,岂料1957年就被打成右派三十年,差点死在劳改农场,尝遍人间冷暖。

  看过巫宁坤的晚年回忆录《一滴泪》,1951年,巫应燕京大学的邀请从美国回到祖国,为此还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在回国前,送他登船的是好友李政道,巫问李:“你为什么不回祖国”,李说:“我怕回去被洗脑子”。巫对于这样的回答感到很奇怪,可是后来的经历让这样的回复一语成谶。1979年,巫宁坤见到了当年送他登船的李政道,此时的李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早已名满天下,而巫宁坤早已失去了自己最好的三十年。巫1991年便移民美国,前几年99岁高龄去世。一个当年“*问题研究小组”的核心成员,历尽千辛万苦回国的热情学者,却在四十年后毅然返回美国。这中间经历过什么磨难,难以言述,都凝缩在“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这九个字(巫晚年自我总结)中了。

  除了这三位,影片中还有很多闪闪发光的人物。他们的乐观、坚韧、执着,代表了时代的精神和民族脊梁。

  另外,插个题外话,我看电影时,还深深感受到,选专业,还是得学理工科啊!!!!!这些存活到九十多岁的大家们,几乎全是工科人才,毕竟大国重器,理工科是可以拯救世界的,一心搞技术,也能远离很多是非。

  相对比下,那些学文科的西南*人,估计下场都比较惨,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统计?尤其是学法律的,研究阶级统治工具,更是惨中之惨。《*》2003年曾经刊登过一篇《被遗忘了三十年的法律精英》,就是讲了这个事情,让人看了很触动,很伤感。

  总体而言,《九零后》这部电影,因为聚焦于个体,过于散,且囿于篇幅,很多情节未能深挖,只能是浮光掠影。但瑕不掩瑜,从纪录片的角度,仍然是部好电影。这部片子我觉得很适合带娃去看。不过当影片后半段,原子弹轰隆隆爆炸时,两个娃都已经是昏昏欲睡,只有我一个人清醒着。

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3

  《九零后》是一部由徐蓓执导,杨振宁等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它讲述了西南*的学生,在抗日战争与新*的过程中的成长,努力。对于西南*西方媒体曾如此评论:世界上有三个教育中心-美国,英国,*昆明。因为*昆明,曾有一座西南*。西南*,*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与传奇。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师生南迁昆明,合而为一,先后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172位院士和100多位人文大师,被誉为“*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纪录电影《九零后》,让纸上的故事变活了,从时间和人物上,展现西南*这四个字背后灿烂的本貌,这所“*最传奇大学”最鲜活、原本的校园生活。

  我记得日军轰炸昆明时,一个学生回忆,在一个堡垒的后面全是尸骨,分离的肢体。杨振宁先生一开始就提到的查良铮,也就是笔名为穆旦的那位先生,在缅甸的丛林中消失了五个多月。在满是蚊虫的丛林,我无法想象查先生是如何度过野兽的嘶吼,毒虫的侵蚀。我们之所以能够生在和*年代,不过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罢了。5月19日,《九零后》在清华大学举办特别放映,清华大礼堂的*位几*满座,全校的师生、家长带领的小朋友们、已退休的教授、90多岁的*亲属等齐聚现场。一位*后人在观影后百感交集,“听了这些曾经同是西南*毕业、与父亲同龄的前辈们讲述的往事,让我顿时想起父亲曾经对母校的热爱及多次深情回忆。”

  尽管读书时身处特殊时代,但每一位受访的先生们,都有属于自己青涩少年的动人故事。在现场播放的《少年篇》的片花里,许多受访者回忆起当年恋爱、逃课的故事。百岁的许渊冲先生提起故去的老同学,依然充满孩子气的胜负欲,“我法文90分,他才考70几分”。马识途先生,一位正在中央大学就读的学生,领命前往西南*潜伏。改名后的他,谈到考西南*,直接“凡尔赛”地说到:“西南*,我一考就考上了”。

  在民族存亡之际,西南*师生教书救国、读书报国,保住了珍贵的文化命脉。《九零后》虽然呈现的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青春故事,但我相信,它与今天的“90后”、“00后”观众,依然能够同频共振。


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阅读


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1)

——电影九零后观后感 (菁华3篇)

电影九零后观后感1

  初接触这个名称时,就存有疑惑,此90后,可是指的现在初成年的“90后”们,在看清一个个在*历史上地位举足轻重的大师们:98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99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获得者许渊冲;101岁《呼啸山庄》译者、翻译家杨苡;106岁《让子弹飞》原著者、作家马识途……16位“九零后”国宝级大师联袂“出演”。

  就顿感,“九零后”这个片名,有点取巧。取巧之外,也恰当。

  其一,影片中的人物接受采访的时候,基本上都过了90岁,他们是妥妥的“九零后”。

  其二,影片主要讲述他们在“*曾经最好的大学”西南*求学的故事,那时候,他们风华正茂,一如当下的“九零后”。

  这应该是有史以来最强的一届“九零后”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三位“两弹一星”元勋等等。影片还呈现了他们可爱可亲的一面,“口无遮拦”的巫宁坤、“狂妄自大”的许渊冲、“孩子般”的邓稼先等等。遗憾的是,影片创作期间有3位拍摄对象已经离开人世,本片的“抢救式”拍摄也为他们留下了珍贵的绝笔影像。

  一所在战火中临时“联合”的大学;一所以简陋的砖瓦房为教室、以茅草房为宿舍的大学;一所师生时刻准备着“跑警报”的大学;一所仅仅维系了九年的大学;却大师云集,更培养了史上最强的一届“九零后”。

  其中,“蒙太奇”式的两位大师回答,也是可爱到我们这些年轻一辈了。原来,西南*的“文学课”,采取的教学法很特别,吴宓、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等大师每位讲两周,完全抛弃了常见的系统性的教学法。理科生杨振宁坦言:“这样完全没有系统性,不是很好。”下一秒,文科生许渊冲却激动地表示:“这是全世界最好的文学课。”

  西南*对一年级新生实行“通识教育”,学子们齐聚一堂,不分科。许渊冲、杨振宁、王希季分别属文科、理科、工科,却因为“通识教育”成为同学,其后,他们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的泰斗级人物。而这样的“通识教育”,很可能是西南*大师辈出的重要基石。

  活着的“九零后”是这部影片的主角,而邓稼先、穆旦、汪曾祺、缪弘等他们都是西南*的“可爱的人”。穆旦、缪弘的人生际遇与其他人大不相同,穆旦命运坎坷,炼狱重生后,诗风、文风大为不同。缪弘大概是影片中唯一没有留下学号的*学生,用生命在述说自我的救赎。

  曾经,我有对邓稼先先生的提问,为何如今诞生不出当年的那一批名垂青史的伟人,现在的我可能有了答案。

电影九零后观后感2

  最*一段时间“躺*”这个词在社会上非常流行,“躺*”青年也成为很多人谈论的焦点。“躺*”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一些无欲无求的年轻人,他们不谈恋爱、不结婚、不想着买车也不想着买房,每天以极低的标准生活,工作一不开心就辞职。他们多是90后年轻人,90后一直都是被社会重点关注的人群,而*期一部冷门纪录片电影《九零后》正在热映,在观看过后给我感触颇多。

  当然,此《九零后》非彼90后,纪录片《九零后》是徐蓓导演的作品,记录的是在抗战时期西南*学子的故事,著名的人物有物理学家杨振宁、邓稼先、穆旦、费孝通等人。那时国虽破,但群星闪耀。看这个片子时候,内心的火仿佛被点燃,正值青春热血阶段的青年们,为了读书救国,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学业,有的'学生从南京绕过越南,缅甸来到云南昆明念书,一天要走五六十公里的山路,那惊人的毅力让我佩服。那时的校园恋爱也谈得含蓄,写信,一起去图书馆看书,树林里散步。

  他们是年龄在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是用一技之长终身报国的大师是西南*辉煌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他们是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九零后”。但对于1990年之后出生的年轻人,我们是在各行各业努力奋斗的蓬勃后生,是牢记历史使命的新时代青年。但他们更是年轻有为的“90”后。

  《九零后》用真实记录的方式呈现了一群年龄都是九十岁的长寿老人,讲述他们充满青春时光的历史往事,这十六位曾经年少的主角,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九”是一个星光璀璨的“九零后天团”。《九零后》是一批国宝级的“九零后”与当今年轻的九零后、零零后,在新时代的一次影像交流“对话”。“九零后”们把母校西南*“刚毅坚卓”的历练,把爱国、科学、民主的抱负,把自强不息的成长经历,以这种特殊的对话方式,呈现给当今的年轻人。

  他们是“90”后,我们也是“90”后,跨越了好几个年代的人,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人说他们那一代人读书是为了报国,我们这一代人读书是为了分数,为了找到一份工作,学生的压力特别大。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人,心里一定装着一个沉甸甸的梦想。

  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学子立志读书、投笔从戎、许党报国的光辉事迹,让我们深深感染触动内心。今天的一切美好生活都离不开先辈的努力和牺牲。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只有更加深入全面学*党的历史,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练强专业本领,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对得住先烈的牺牲和奉献。

电影九零后观后感3

  这是一部剪辑纪录片,号称《西南*》姊妹篇。《西南*》我没看过,但听说是史诗般弘大,这部电影则聚焦个体,技术角度有点散,但是因为主角们太闪亮了,掩盖了这个小缺陷。

  卢沟桥事变之后,随着北*天津相继失陷,东部高校仓促内迁。几千名西南*学生“文军长征”,辗转湘贵滇。炮火连天中,他们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保存了*的文化血脉。

  那真是个大师云集的时代啊,天才们成群结队而来。不过想想也是,那个年代,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身就是万里挑一,国家和民族又处在承前启后的时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要能选定一门专业,踏踏实实做学问,深耕下去,必然能成祖师爷。

  尤其这些能活到的90+老人,身体基础好,历经过大风大浪,内心坚韧,物质条件也还可以,身体心态物质都符合长寿条件,可谓翘楚中的翘楚。尤其是那种的精神气,令人佩服。

  这些老者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人。

  一是杨苡,《呼啸山庄》的译者。这是九零后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老太太一百多岁了,却声音洪亮,眼里有光。提及过去,娓娓道来,直截了当,很有感染力。一百多岁的人了,回忆自己对巴金二哥李尧林的暗恋,回忆跟巴金持续百年友情,回忆第一次见其先生赵瑞蕻(也是翻译学界泰斗)的场景,回忆日军轰炸昆明时沈从文的痛哭流涕……坦坦荡荡,娓娓道来,中气十足,完全不是一个百岁老人,就是一个小姑娘!当被问及其先生去世二十多年,怎么过来的,她耿直说:还好,我本来就是比较独立的。。。。我觉得这位老人,比林徽茵更接地气,比杨绛更自然,比冰心更活泼(当然不是说她们几位大家不好,也个个都是巾帼英雄),眼里有光,心里有火,堪称我辈之典范。

  第二个人,是缪弘,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缪弘父亲是缪斌,汪伪*的立法院院长。可是这样一位大汉奸父亲,却生了两个热血儿子。缪弘和缪中兄弟俩,与家庭割裂,隐瞒身份,考入西南*,后投笔从戎,走向炮火前线。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缪弘为国捐躯,牺牲时才十九岁。

  这样一位英雄,却因为政治原因,过去八十多年里几乎被世人遗忘。其兄缪中,虽然因加入缅甸作战军,未与敌军正面交锋而幸免于难,但估计后来漫长岁月中,大汉奸儿子+国军军官的身份,足以让这位留在上海发展的年轻人饱受磨难。

  第三个人,巫宁坤,《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译者,《星际穿越》中那句著名的“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也是出自其手。西南*外文系高材生,飞虎队翻译,留美博士,也是新*成立后,海外留学生回国效力的倡导者。

  在影片中,巫宁坤回忆起日寇兵临城下,扬州中学解散前夕,女同学在*台上唱《松花江上》,这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忍不住呜呜哭了起来。巫宁坤当年放弃国外舒适生活,带着建设新*的满腔情怀回国,岂料1957年就被打成右派三十年,差点死在劳改农场,尝遍人间冷暖。

  看过巫宁坤的晚年回忆录《一滴泪》,1951年,巫应燕京大学的邀请从美国回到祖国,为此还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在回国前,送他登船的是好友李政道,巫问李:“你为什么不回祖国”,李说:“我怕回去被洗脑子”。巫对于这样的回答感到很奇怪,可是后来的经历让这样的回复一语成谶。1979年,巫宁坤见到了当年送他登船的李政道,此时的李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早已名满天下,而巫宁坤早已失去了自己最好的三十年。巫1991年便移民美国,前几年99岁高龄去世。一个当年“*问题研究小组”的核心成员,历尽千辛万苦回国的热情学者,却在四十年后毅然返回美国。这中间经历过什么磨难,难以言述,都凝缩在“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这九个字(巫晚年自我总结)中了。

  除了这三位,影片中还有很多闪闪发光的人物。他们的乐观、坚韧、执着,代表了时代的精神和民族脊梁。另外,插个题外话,我看电影时,还深深感受到,选专业,还是得学理工科啊!这些存活到九十多岁的大家们,几乎全是工科人才,毕竟大国重器,理工科是可以拯救世界的,一心搞技术,也能远离很多是非。

  相对比下,那些学文科的西南*人,估计下场都比较惨,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统计?尤其是学法律的,研究阶级统治工具,更是惨中之惨。《*》2003年曾经刊登过一篇《被遗忘了三十年的法律精英》,就是讲了这个事情,让人看了很触动,很伤感。

  总体而言,《九零后》这部电影,因为聚焦于个体,过于散,且囿于篇幅,很多情节未能深挖,只能是浮光掠影。但瑕不掩瑜,从纪录片的角度,仍然是部好电影。这部片子我觉得很适合带娃去看。不过当影片后半段,原子弹轰隆隆爆炸时,两个娃都已经是昏昏欲睡,只有我一个人清醒着。


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2)

——电影《九零后》观后感 (菁华3篇)

电影《九零后》观后感1

  这是一部剪辑纪录片,号称《西南*》姊妹篇。《西南*》我没看过,但听说是史诗般弘大,这部电影则聚焦个体,技术角度有点散,但是因为主角们太闪亮了,掩盖了这个小缺陷。

  卢沟桥事变之后,随着北*天津相继失陷,东部高校仓促内迁。几千名西南*学生“文军长征”,辗转湘贵滇。炮火连天中,他们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保存了*的文化血脉。

  那真是个大师云集的时代啊,天才们成群结队而来。不过想想也是,那个年代,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身就是万里挑一,国家和民族又处在承前启后的时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要能选定一门专业,踏踏实实做学问,深耕下去,必然能成祖师爷。

  尤其这些能活到的90+老人,身体基础好,历经过大风大浪,内心坚韧,物质条件也还可以,身体心态物质都符合长寿条件,可谓翘楚中的翘楚。尤其是那种的精神气,令人佩服。这些老者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人。

  一是杨苡,《呼啸山庄》的译者。这是九零后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老太太一百多岁了,却声音洪亮,眼里有光。提及过去,娓娓道来,直截了当,很有感染力。一百多岁的人了,回忆自己对巴金二哥李尧林的暗恋,回忆跟巴金持续百年友情,回忆第一次见其先生赵瑞蕻(也是翻译学界泰斗)的场景,回忆日军轰炸昆明时沈从文的痛哭流涕……坦坦荡荡,娓娓道来,中气十足,完全不是一个百岁老人,就是一个小姑娘!当被问及其先生去世二十多年,怎么过来的,她耿直说:还好,我本来就是比较独立的。。。。我觉得这位老人,比林徽茵更接地气,比杨绛更自然,比冰心更活泼(当然不是说她们几位大家不好,也个个都是巾帼英雄),眼里有光,心里有火,堪称我辈之典范。

  第二个人,是缪弘,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缪弘父亲是缪斌,汪伪*的立法院院长。可是这样一位大汉奸父亲,却生了两个热血儿子。缪弘和缪中兄弟俩,与家庭割裂,隐瞒身份,考入西南*,后投笔从戎,走向炮火前线。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缪弘为国捐躯,牺牲时才十九岁。

  这样一位英雄,却因为政治原因,过去八十多年里几乎被世人遗忘。其兄缪中,虽然因加入缅甸作战军,未与敌军正面交锋而幸免于难,但估计后来漫长岁月中,大汉奸儿子+国军军官的身份,足以让这位留在上海发展的年轻人饱受磨难。

  第三个人,巫宁坤,《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译者,《星际穿越》中那句著名的“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也是出自其手。西南*外文系高材生,飞虎队翻译,留美博士,也是新*成立后,海外留学生回国效力的倡导者。

  在影片中,巫宁坤回忆起日寇兵临城下,扬州中学解散前夕,女同学在*台上唱《松花江上》,这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忍不住呜呜哭了起来。巫宁坤当年放弃国外舒适生活,带着建设新*的满腔情怀回国,岂料1957年就被打成右派三十年,差点死在劳改农场,尝遍人间冷暖。

  看过巫宁坤的晚年回忆录《一滴泪》,1951年,巫应燕京大学的邀请从美国回到祖国,为此还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在回国前,送他登船的是好友李政道,巫问李:“你为什么不回祖国”,李说:“我怕回去被洗脑子”。巫对于这样的回答感到很奇怪,可是后来的经历让这样的回复一语成谶。1979年,巫宁坤见到了当年送他登船的李政道,此时的李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早已名满天下,而巫宁坤早已失去了自己最好的三十年。巫1991年便移民美国,前几年99岁高龄去世。一个当年“*问题研究小组”的核心成员,历尽千辛万苦回国的热情学者,却在四十年后毅然返回美国。这中间经历过什么磨难,难以言述,都凝缩在“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这九个字(巫晚年自我总结)中了。

  除了这三位,影片中还有很多闪闪发光的人物。他们的乐观、坚韧、执着,代表了时代的精神和民族脊梁。

  另外,插个题外话,我看电影时,还深深感受到,选专业,还是得学理工科啊!这些存活到九十多岁的大家们,几乎全是工科人才,毕竟大国重器,理工科是可以拯救世界的,一心搞技术,也能远离很多是非。

  相对比下,那些学文科的西南*人,估计下场都比较惨,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统计?尤其是学法律的,研究阶级统治工具,更是惨中之惨。《*》2003年曾经刊登过一篇《被遗忘了三十年的法律精英》,就是讲了这个事情,让人看了很触动,很伤感。

  总体而言,《九零后》这部电影,因为聚焦于个体,过于散,且囿于篇幅,很多情节未能深挖,只能是浮光掠影。但瑕不掩瑜,从纪录片的角度,仍然是部好电影。这部片子我觉得很适合带娃去看。不过当影片后半段,原子弹轰隆隆爆炸时,两个娃都已经是昏昏欲睡,只有我一个人清醒着。

电影《九零后》观后感2

  《九零后》是一部由徐蓓执导,杨振宁等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它讲述了西南*的学生,在抗日战争与新*的过程中的成长,努力。对于西南*西方媒体曾如此评论:世界上有三个教育中心-美国,英国,*昆明。因为*昆明,曾有一座西南*。西南*,*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与传奇。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师生南迁昆明,合而为一,先后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172位院士和100多位人文大师,被誉为“*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纪录电影《九零后》,让纸上的故事变活了,从时间和人物上,展现西南*这四个字背后灿烂的本貌,这所“*最传奇大学”最鲜活、原本的校园生活。

  我记得日军轰炸昆明时,一个学生回忆,在一个堡垒的后面全是尸骨,分离的肢体。杨振宁先生一开始就提到的查良铮,也就是笔名为穆旦的那位先生,在缅甸的丛林中消失了五个多月。在满是蚊虫的丛林,我无法想象查先生是如何度过野兽的嘶吼,毒虫的侵蚀。我们之所以能够生在和*年代,不过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罢了。5月19日,《九零后》在清华大学举办特别放映,清华大礼堂的*位几*满座,全校的师生、家长带领的小朋友们、已退休的教授、90多岁的*亲属等齐聚现场。一位*后人在观影后百感交集,“听了这些曾经同是西南*毕业、与父亲同龄的前辈们讲述的往事,让我顿时想起父亲曾经对母校的热爱及多次深情回忆。”

  尽管读书时身处特殊时代,但每一位受访的先生们,都有属于自己青涩少年的动人故事。在现场播放的《少年篇》的片花里,许多受访者回忆起当年恋爱、逃课的故事。百岁的许渊冲先生提起故去的老同学,依然充满孩子气的胜负欲,“我法文90分,他才考70几分”。马识途先生,一位正在中央大学就读的学生,领命前往西南*潜伏。改名后的他,谈到考西南*,直接“凡尔赛”地说到:“西南*,我一考就考上了”。

  在民族存亡之际,西南*师生教书救国、读书报国,保住了珍贵的文化命脉。《九零后》虽然呈现的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青春故事,但我相信,它与今天的“90后”、“00后”观众,依然能够同频共振。

电影《九零后》观后感3

  为庆祝**成立百年华诞,回顾**走过的革命历程,讴歌**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光辉历程,学校选择在今天,6月中最为*凡的一天,组织我们去观看电影《九零后》。几位老人*实的语言,云淡风轻间,在我的内心掀起万丈波澜。

  艺术工作者们选择以纪录片的形式,用杨振宁、许渊冲、王希季等前辈们的讲述和先辈们书信日记中的描述,尽量还原历史,带领我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但群星闪耀的年代。大气磅礴的画面,贴合情节的背景音乐,流畅细腻的分镜剪辑,无论从哪方面看,都能体会到工作人员们的用心良苦。也正是因为工作人员的用心,才让我们感受到众多“九零后”身处于战乱之中仍坚守那颗赤子之心的家国情怀。

  故土在战争中沦陷,大学被炸毁,家园被占领。一群十八岁的青年学生,他们匆匆出发,徒步南迁,横穿湘黔滇,最终在昆明高原组建临时大学——由清华、北大、南开联合成立的西南*。他们横跨半个*,自诩为“湘黔滇步行团”,他们穿越过一座城市去听“史上最好的国文课”,听托赛里的《小夜曲》,也和先生们一起抱着书跑警报、加入飞虎队……对这些今已年过九旬的“九零后”老人而言,西南*不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而是依然鲜活如初的青春记忆。如今谈起,有的老人热泪盈眶,难以自已;有的前辈淡淡微笑,*静面对。各位老人都早已不复青春,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当年身处于战乱之中,却仍能秉持那颗求知之心,虽各怀其志但都一心报国,虽缺衣少食但仍苦中作乐。所谓“西南*”,正是一个在战乱与贫穷中仍然盛放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殿堂,崇尚科学民主的气氛兴盛,人文艺术百舸争流,堪称建构起*现代*各行各业中流砥柱的脊梁,真乃“旷百世而难遇者哉”!

  真是那群星的存在,才能有我们如今强盛的国家,才能有我们如今先进的科技水*。而如今处于和*年代的我们,更应该学*前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每代人都有自己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而我们要做的正是从痛苦中创作希望,并努力把希望变成事实。


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3)

——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优选【十】篇

  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 1

  电影《告白》的内容的精彩首先应该归功于原著小说,《告白》观后感。侦探类型的小说多数带有强烈的悬念和严密精巧的逻辑。把这两个小说吸引人的特点搬到银幕上来,自然而然的就成为电影吸引人的特点。当然,电影用镜头语言表达制造和解释悬念。影片的开头,女老师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学生们吵吵闹闹,女老师毫不理会,自顾自地叙述着自己想说的话——一个奇怪的开场。可是,随着女老师讲话的进行,学生的注意力开始聚集起来(电影观众也是)。因为,女老师提到了自己女儿被人谋杀。接着,电影使用一连串的蒙太奇推进剧情,镜头在教室和回忆间切换,还原了谋杀案发生的过程,揭露出谋杀案的凶手。

  在电影的开头便揭露出谋杀案的凶手,这是与许多侦探类电影不同地方。也就从这里开始,《告白》迈进对现代学生境况的探讨。这也是符合观众的心理的,大家都想知道为什么两个中学生会制造谋杀案。答案是一个学生被不健全家庭扭曲了心灵,另一个则是被不健全的教育制度扭曲了心灵,观后感《《告白》观后感》。电影在此无声地揭示了当代日本社会的问题。它在提醒观众,**动机的产生有着浓厚的社会根源。

  电影是以女教师的成功报复收场的。她成功地在精神上击垮了青年**犯。这个情节显然跳脱了"恶人最终悔改的"大团圆俗套,流露出浓厚的"以牙还牙"的哲学。给观众一种淋漓尽致的感觉。不过,这个情节也可以说是极其悲观的,因为它暗示着,对付社会环境培养的悲剧人物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报复。

  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 2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纠集“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此后,侵朝美军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并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虽然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巩固**恢复经济的紧急任务,但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央多次召开会议,经过反复权衡,在10月上旬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到1951年6月,历时7个多月,先后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五次大的战役,共歼敌23万余人,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地区。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涌现了无数英雄人物:罗盛教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为了朝鲜人民,为了履行国际主义义务,许许多多的英雄,长眠在了朝鲜的土地上。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同时,国内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

  全国各阶层人民踊跃参军参战,捐献飞机大炮,慰问志愿军,订立爱国公约,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作战。1951年7月,朝鲜战争进入“边打边谈”阶段。经过两年的相持,交战双方于1953年7月签署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是保卫和**抗侵略的正义之举。这场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极大提高了***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威信,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环境。

  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 3

  今天下午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全校师生到电影院看电影《网》。我们是坐汽车到电影院的,由于对《网》的名字充满了好奇,一路上我们“叽叽喳喳”讲个不停,在猜测着这部影片的内容。谜底很快就得到揭晓,两个小时的电影很快就结束了,坐在返校的汽车上,我脑海里反复浮现着刚才电影中的细节和精彩片断。

  电影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叫萧兵的中学生,他迷上了游戏,之后,为了给游戏升级,他费尽心思。起初,他的父母很反对他玩游戏,生怕他上瘾。可是他却屡教不改,到后来他的父母就只好听天由命,任他去了,后来她的妈妈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丧生,巨大的悲痛使得他终于觉醒,因此删除了所有的游戏,开始了新的生活。可是不久他却又陷入了另一个困境中——网吧的老板为了赚钱,竟串通萧兵的女友骗他再次到网吧玩游戏。可是,纸团毕竟是包不住火的,在一次休息时,萧兵发现了事情的真相。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和指导下,他终于彻底改掉了这个坏*惯,走出困境,走向了光明。

  观看后,我大有启发:“电脑网络是万能的,人们通过它可以搜索资料、看电影、了解天下大事……但所有高科技都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好好利用它,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利的一面。例如有一些人不利用网络来获取知识,用来学*,反而在网络上乱玩,不但对学*没有帮助,反而影响了学*,使学*变得越来越差。我的一位大哥哥就是在网络上玩游戏上瘾,从原来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慢慢变成了一个后进生。网络给他带来的不是快乐,而是悲伤。

  回到家,我立即把电脑上的游戏删掉了,我立志一定好好学*,将来做一个有出息的人。

  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 4

  在以前我看过一部电影名叫《墨攻》,这是我*期看的电影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部,尤其是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个叫做革离的墨者,为了梁城的黎明百姓用出了浑身解数与强大的敌人作斗争,到了后来赶走了敌人但自己却差点被梁王所杀,不久敌人重新杀了个回马枪,梁王大败变为俘虏,后幸得墨者革离舍命相救再次大破敌人的军队,而敌人的将军却死于火中的故事。整个电影充满戏剧性,让人过目难忘。

  在这篇电影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墨者那“兼爱天下”的道理。这个道理并不是在古时才形得通,即使到了高科技发达的今天这句话也还是相当的有道理,今日虽说没有了当年那凶猛的战事,可恐怖分的骚扰还在继续进行着!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在饱受着战争的摧残在死亡的阴影下生活着,在这些人的身边有多少亲朋好友在他们的身边倒下!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要钩心斗角,大家和*的生活在一起不好吗?难道非要打打杀杀才行吗?不!不是的,世界上还是有许多的人为了地球妈妈,为了自己的信念与那些自以为是的坏人进行着殊死的搏斗!这些人是值得我们学*的对象,是啊战争是残酷的,这个世界要是少点战事该多好啊!我不明白为什么恐怖分要杀害自己的同胞,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同是人类。大家和和气气的在一起不好吗?

  一部电影,一次震撼,它可以让人终生受益,也许是一件小事就像这部电影一样,但它带来的影响却远远不只这些!我衷心的希望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能记住这一句话:兼爱天下!

  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 5

  今天妈妈答应好晚上带我们去看一部新出的电影,名叫《我的姐姐》,听到这部电影的名字,我就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兴趣,很期待它将会是一个怎样的电影呢?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叫安然的姐姐,她的爸爸妈妈因为一次车祸去世,可他还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弟弟,他的舅舅、姑妈还有亲人都要求她抚养弟弟,可是姐姐并不乐意,因为她要考研去北京追求自己的梦想,所以她一点都不想带那个弟弟,她为弟弟找了一个新的家庭准备去北京,但最后姐姐还是留下把弟弟接回了家。

  看这部电影,我想起了我和贝贝,我想起了那个星期四下午体育课测400米的场景,到贝贝那组的时候,只有她一个女生,我们班上的所有男生,都给贝贝他们那组的男生加油,尽管我们这边女生如何大喊可怎么都压不住男生的声音!我走出人群,跟着贝贝跑,用吃奶的劲喊“贝贝加油!”万万没有想到我一个小身板,把全班男生的声音都狠狠的压了下去!

  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所有的体育测试跑步,没有哪一次我没有给贝贝喊加油,没有哪一次我没有跟她一起跑,没有哪一次我没有为她挺身而出,把所有男生的声音狠狠的压住……难怪我们班上的很多人都说,我和贝贝真是姐妹情深!虽然那一次喊得太大声了,好几天嗓子都一直是哑着的,但是我很高兴,也觉得很值得,因为她跑了一个很好的成绩!

  我也深刻的记得,有一次我跟贝贝吵架,我说我再也不想理她,再也跟她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了,结果第2天她给我撒个娇,我就原谅她了!姐妹情深,不管发生什么我跟她的感情永远不会分离

  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 6

  最*一段时间“躺*”这个词在社会上非常流行,“躺*”青年也成为很多人谈论的焦点。“躺*”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一些无欲无求的年轻人,他们不谈恋爱、不结婚、不想着买车也不想着买房,每天以极低的标准生活,工作一不开心就辞职。他们多是90后年轻人,90后一直都是被社会重点关注的人群,而*期一部冷门纪录片电影《九零后》正在热映,在观看过后给我感触颇多。

  当然,此《九零后》非彼90后,纪录片《九零后》是徐蓓导演的作品,记录的是在抗战时期西南**学子的故事,著名的人物有物理学家杨振宁、邓稼先、穆旦、费孝通等人。那时国虽破,但群星闪耀。看这个片子时候,内心的火仿佛被点燃,正值青春热血阶段的青年们,为了读书救国,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学业,有的学生从南京绕过越南,缅甸来到云南昆明念书,一天要走五六十公里的山路,那惊人的毅力让我佩服。那时的校园恋爱也谈得含蓄,写信,一起去图书馆看书,树林里散步。

  他们是年龄在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是用一技之长终身报国的大师是西南**辉煌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他们是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九零后”。但对于1990年之后出生的年轻人,我们是在各行各业努力奋斗的蓬勃后生,是牢记历史使命的新时代青年。但他们更是年轻有为的“90”后。

  《九零后》用真实记录的方式呈现了一群年龄都是九十岁的长寿老人,讲述他们充满青春时光的历史往事,这十六位曾经年少的主角,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九”是一个星光璀璨的“九零后天团”。《九零后》是一批国宝级的“九零后”与当今年轻的九零后、零零后,在新时代的一次影像交流“对话”。“九零后”们把母校西南**“刚毅坚卓”的历练,把爱国、科学、民主的抱负,把自强不息的成长经历,以这种特殊的对话方式,呈现给当今的年轻人。

  他们是“90”后,我们也是“90”后,跨越了好几个年代的人,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人说他们那一代人读书是为了报国,我们这一代人读书是为了分数,为了找到一份工作,学生的压力特别大。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人,心里一定装着一个沉甸甸的梦想。

  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学子立志读书、投笔从戎、许党报国的光辉事迹,让我们深深感染触动内心。今天的一切美好生活都离不开先辈的努力和牺牲。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只有更加深入全面学*党的历史,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练强专业本领,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对得住先烈的牺牲和奉献。

  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 7

  为庆祝***成立百年华诞,回顾***走过的革命历程,讴歌***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光辉历程,学校选择在今天,6月中最为*凡的一天,组织我们去观看电影《九零后》。几位老人*实的语言,云淡风轻间,在我的内心掀起万丈波澜。

  艺术工作者们选择以纪录片的形式,用杨振宁、许渊冲、王希季等前辈们的讲述和先辈们书信日记中的描述,尽量还原历史,带领我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但群星闪耀的年代。大气磅礴的画面,贴合情节的背景音乐,流畅细腻的分镜剪辑,无论从哪方面看,都能体会到工作人员们的用心良苦。也正是因为工作人员的用心,才让我们感受到众多“九零后”身处于战乱之中仍坚守那颗赤子之心的家国情怀。

  故土在战争中沦陷,大学被炸毁,家园被占领。一群十九岁的青年学生,他们匆匆出发,徒步南迁,横穿湘黔滇,最终在昆明高原组建临时大学——由清华、北大、南开联合成立的西南**。他们横跨半个中国,自诩为“湘黔滇步行团”,他们穿越过一座城市去听“史上最好的国文课”,听托赛里的《小夜曲》,也和先生们一起抱着书跑警报、加入飞虎队……对这些今已年过九旬的“九零后”老人而言,西南**不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而是依然鲜活如初的青春记忆。如今谈起,有的老人热泪盈眶,难以自已;有的前辈淡淡微笑,*静面对。各位老人都早已不复青春,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当年身处于战乱之中,却仍能秉持那颗求知之心,虽各怀其志但都一心报国,虽缺衣少食但仍苦中作乐。所谓“西南**”,正是一个在战乱与贫穷中仍然盛放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殿堂,崇尚科学民主的气氛兴盛,人文艺术百舸争流,堪称建构起*现代中国各行各业中流砥柱的脊梁,真乃“旷百世而难遇者哉”!

  真是那群星的存在,才能有我们如今强盛的国家,才能有我们如今先进的科技水*。而如今处于和*年代的我们,更应该学*前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每代人都有自己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而我们要做的正是从痛苦中创作希望,并努力把希望变成事实。

  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 8

  电影的种类有很多,有的是喜剧,有的是悲剧,有的可以教育人的,有的甚至能误导人。昨天,我看了一部名叫《海洋》的科普电影。让我感触很深,心中对海洋生物有了深深的歉意,因为我们人类污染了水资源,使它们没有了良好的生活环境,破坏了它们原本幸福的家园。

  进入影片就像进入了真正的海洋,看到了色彩斑斓的鱼,长形奇特的大鱼,正在嬉戏;海龟妈妈带着她的宝宝在寻食;一些大鱼带着小鱼在海洋中悠闲地散步,不过也有一些小鱼被其他大的生物吃掉,总体上大大小小的海洋生物都能和睦相处,过着幸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可惜好景不长,自从被人类很多工业污染的水,透过河流流入了无边无际的大海中,大海中还漂浮着塑料瓶、泡沫塑料、婴儿车等各式各样的人类生活垃圾,海水不再清澈,它变浊了,变脏了……海水冲上沙滩,留下的不再是活蹦乱跳的小鱼小虾,取而代之的是一堆又一堆的垃圾,还夹杂着不少惨死的小鱼小虾。散发着阵阵恶臭。这一切都是由于我们人类,有人在海边欣赏美景时,顺手把恶臭的垃圾扔进海里。也有在海边居住的人把厕所的排泄管直通到海底。更可恶的是工厂排放的废水大股大股地流进海里,把海水染成了一种奇异的颜色,再也不是蔚蓝的大海了。

  海洋生物纷纷躲进家里。海狮、海豹逃到了北极,在北极几乎要绝望的海狮、海豹得知冬天过后,商船和破冰船要来捕捉它们到水族馆供人观赏。现在所有的海洋生物因为喝了不干净的水,呼吸了混浊的空气,所以全部濒临死亡。

  为了我们人类的身体健康,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看到美丽迷人的蓝色海洋。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吧!保持生态*衡,像热爱生命那样热爱海洋,热爱这人类共同的蓝色家园。

  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 9

  上次教师给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暖春”,他给我们的感想都很深,让我们知道,人生本来就是坎坷,要我们勇敢,坚持,要勇敢的面对人生,面对挑战,只有在挑战中,在困难中,我们才懂得怎么成长,才能体会真正的生活,也许只有这样的人生,有这样的体会,我们才知道,我们的人生,我们自己主宰。不管在难,在苦,我们只要想到“暖春”中的小花,我们就有坚持的目标,动力,所以,我们的人生,要过的精彩,要过的充实。

  接下来就介绍内容了,小花,一个孤儿,却那么懂事!我的童年哪有像小花那样在家还要一直帮着掰苞米,干农活。不是吃了饭就和院里的小朋友去玩。那么小的小姑娘,才7岁,她的婶娘要把她送走,面对后面追的小花头也不回,

  小花上来搀扶一把把她推倒,献血在小手上汩汩流着,却还是给婶娘送来草药,每天放学去上山捉蚂蚱只是为了治婶娘的病,我越发觉得那么的不真实!这样的没得居然还发生在一个7岁的孤苦的孩子身上,贫苦没有压榨得了孩子,反而人性的无邪,纯真在这一刻显露无疑。

  一个老人,中年在玉米地里捡了一个孤儿,晚年又捡来了小花,他的一生就这样无私的奉献在了两代根本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都身上!在那一刻这个一个大字不识的老人却将人字写得那么凝重!

  不过在最后,结局还是圆满的,就这么一个7岁的小姑娘,感动了所有人,小花最后考生了大学,全家欢喜,她也成了一名“教师”。

  亲情,最宝贵的情感,在我还可以有机会尽孝的时候我要努力……

  希望大家也去看看这部电影,真的很感人——相信你能学到很多。

  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 10

  《九零后》是一部由徐蓓执导,杨振宁等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它讲述了西南**的学生,在抗日战争与新中国的过程中的成长,努力。对于西南**西方媒体曾如此评论:世界上有三个教育中心-美国,英国,中国昆明。因为中国昆明,曾有一座西南**。西南**,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与传奇。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师生南迁昆明,合而为一,先后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172位院士和100多位人文大师,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纪录电影《九零后》,让纸上的故事变活了,从时间和人物上,展现西南**这四个字背后灿烂的本貌,这所“中国最传奇大学”最鲜活、原本的校园生活。

  我记得日军轰炸昆明时,一个学生回忆,在一个堡垒的后面全是尸骨,分离的肢体。杨振宁先生一开始就提到的查良铮,也就是笔名为穆旦的那位先生,在缅甸的丛林中消失了五个多月。在满是蚊虫的丛林,我无法想象查先生是如何度过野兽的嘶吼,毒虫的侵蚀。我们之所以能够生在和*年代,不过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罢了。5月19日,《九零后》在清华大学举办特别放映,清华大礼堂的*位几*满座,全校的师生、家长带领的小朋友们、已退休的教授、90多岁的**亲属等齐聚现场。一位**后人在观影后百感交集,“听了这些曾经同是西南**毕业、与父亲同龄的前辈们讲述的往事,让我顿时想起父亲曾经对母校的热爱及多次深情回忆。”

  尽管读书时身处特殊时代,但每一位受访的先生们,都有属于自己青涩少年的动人故事。在现场播放的《少年篇》的片花里,许多受访者回忆起当年恋爱、逃课的故事。百岁的许渊冲先生提起故去的老同学,依然充满孩子气的胜负欲,“我法文90分,他才考70几分”。马识途先生,一位正在中央大学就读的学生,领命前往西南**潜伏。改名后的他,谈到考西南**,直接“凡尔赛”地说到:“西南**,我一考就考上了”。

  在民族存亡之际,西南**师生教书救国、读书报国,保住了珍贵的文化命脉。《九零后》虽然呈现的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青春故事,但我相信,它与今天的“90后”“00后”观众,依然能够同频共振。


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4)

——《九零后》观后感3篇

  一群九零后大学生组织了一场《九零后》的点映,影片中,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西南一隅,斯文在兹,弥歌不绝。影片外,现世安稳,阳光明媚,影院的一厅,青春弥漫,出口成章。

  救国经世,尤以精神之学问为根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而知识分子会在山河破碎之际,在政治、军事之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这种韧性,会让一种文化变得极度的强大。而茅屋草舍的*,群贤毕至,共赴国难,使*知识分子在精神层面没有溃散,又把三校的特色:“思想自由”、“通才教育”、“把解决*现实问题作为教育目标”所融合,异不害同,相得益彰,以此培养出一批独立思考 ,热爱国家的人才。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赞誉的原因。

  山河沦落处,群星闪耀时,而*的辉煌,注定是特殊时代所造就的,无可比拟,不可复制。

  影片中的“九零后”,或饱含热泪,或情绪高昂,或*和地讲述着那个艰苦岁月的珍贵回忆,当然,老少年许渊冲先生依然不出所料的是气氛担当。影片外的九零后,在一阵阵掌声中进行着影后交流,认真讨论着要如何学以致用,要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路。最后在给一位当天生日的女孩唱的生日歌中愉快的结束。

  过去与现在,影片内外的两代九零后,互相交映,成就了一次特殊的观影体验。

  在感叹影片的同时,也惊讶于当代大学生的优秀程度。所以,从来都没有“垮掉的一代”之说,每一代人都在属于自己的时代,用自己的方式认真热烈地成长着。

  这是一部剪辑纪录片,号称《西南*》姊妹篇。《西南*》我没看过,但听说是史诗般弘大,这部电影则聚焦个体,技术角度有点散,但是因为主角们太闪亮了,掩盖了这个小缺陷。

  卢沟桥事变之后,随着北*天津相继失陷,东部高校仓促内迁。几千名西南*学生“文军长征”,辗转湘贵滇。炮火连天中,他们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保存了*的文化血脉。

  那真是个大师云集的时代啊,天才们成群结队而来。不过想想也是,那个年代,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身就是万里挑一,国家和民族又处在承前启后的时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要能选定一门专业,踏踏实实做学问,深耕下去,必然能成祖师爷。

  尤其这些能活到的90+老人,身体基础好,历经过大风大浪,内心坚韧,物质条件也还可以,身体心态物质都符合长寿条件,可谓翘楚中的翘楚。尤其是那种的精神气,令人佩服。

  这些老者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人。

  一是杨苡,《呼啸山庄》的译者。这是九零后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老太太一百多岁了,却声音洪亮,眼里有光。提及过去,娓娓道来,直截了当,很有感染力。一百多岁的人了,回忆自己对巴金二哥李尧林的暗恋,回忆跟巴金持续百年友情,回忆第一次见其先生赵瑞蕻(也是翻译学界泰斗)的场景,回忆日军轰炸昆明时沈从文的痛哭流涕……坦坦荡荡,娓娓道来,中气十足,完全不是一个百岁老人,就是一个小姑娘!当被问及其先生去世二十多年,怎么过来的,她耿直说:还好,我本来就是比较独立的。。。。我觉得这位老人,比林徽茵更接地气,比杨绛更自然,比冰心更活泼(当然不是说她们几位大家不好,也个个都是巾帼英雄),眼里有光,心里有火,堪称我辈之典范。

  第二个人,是缪弘,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缪弘父亲是缪斌,汪伪*的立法院院长。可是这样一位大汉奸父亲,却生了两个热血儿子。缪弘和缪中兄弟俩,与家庭割裂,隐瞒身份,考入西南*,后投笔从戎, 走向炮火前线。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缪弘为国捐躯,牺牲时才十九岁。

  这样一位英雄,却因为政治原因,过去八十多年里几乎被世人遗忘。其兄缪中,虽然因加入缅甸作战军,未与敌军正面交锋而幸免于难,但估计后来漫长岁月中,大汉奸儿子+国军军官的身份,足以让这位留在上海发展的年轻人饱受磨难。

  第三个人,巫宁坤,《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译者,《星际穿越》中那句著名的“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也是出自其手。西南*外文系高材生,飞虎队翻译,留美博士,也是新*成立后,海外留学生回国效力的倡导者。

  在影片中,巫宁坤回忆起日寇兵临城下,扬州中学解散前夕,女同学在*台上唱《松花江上》,这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忍不住呜呜哭了起来。巫宁坤当年放弃国外舒适生活,带着建设新*的满腔情怀回国,岂料1957年就被打成右派三十年,差点死在劳改农场,尝遍人间冷暖。

  看过巫宁坤的晚年回忆录《一滴泪》,1951年,巫应燕京大学的邀请从美国回到祖国,为此还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在回国前,送他登船的是好友李政道,巫问李:“你为什么不回祖国”,李说:“我怕回去被洗脑子”。巫对于这样的回答感到很奇怪,可是后来的经历让这样的回复一语成谶。1979年,巫宁坤见到了当年送他登船的李政道,此时的李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早已名满天下,而巫宁坤早已失去了自己最好的三十年。巫1991年便移民美国,前几年99岁高龄去世。一个当年“*问题研究小组”的核心成员,历尽千辛万苦回国的热情学者,却在四十年后毅然返回美国。这中间经历过什么磨难,难以言述,都凝缩在“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这九个字(巫晚年自我总结)中了。

  除了这三位,影片中还有很多闪闪发光的人物。他们的乐观、坚韧、执着,代表了时代的精神和民族脊梁。

  另外,插个题外话,我看电影时,还深深感受到,选专业,还是得学理工科啊!!!!!这些存活到九十多岁的大家们,几乎全是工科人才,毕竟大国重器,理工科是可以拯救世界的,一心搞技术,也能远离很多是非。

  相对比下,那些学文科的西南*人,估计下场都比较惨,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统计?尤其是学法律的,研究阶级统治工具,更是惨中之惨。《*》2003年曾经刊登过一篇《被遗忘了三十年的法律精英》,就是讲了这个事情,让人看了很触动,很伤感。

  总体而言,《九零后》这部电影,因为聚焦于个体,过于散,且囿于篇幅,很多情节未能深挖,只能是浮光掠影。但瑕不掩瑜,从纪录片的角度,仍然是部好电影。这部片子我觉得很适合带娃去看。不过当影片后半段,原子弹轰隆隆爆炸时,两个娃都已经是昏昏欲睡,只有我一个人清醒着。

  《九零后》是一部由徐蓓执导,杨振宁等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它讲述了西南*的学生,在抗日战争与新*的过程中的成长,努力。对于西南*西方媒体曾如此评论:世界上有三个教育中心-美国,英国,*昆明。因为*昆明,曾有一座西南*。西南*,*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与传奇。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师生南迁昆明,合而为一,先后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172位院士和100多位人文大师,被誉为“*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纪录电影《九零后》,让纸上的故事变活了,从时间和人物上,展现西南*这四个字背后灿烂的本貌,这所“*最传奇大学”最鲜活、原本的校园生活。

  我记得日军轰炸昆明时,一个学生回忆,在一个堡垒的后面全是尸骨,分离的肢体。杨振宁先生一开始就提到的查良铮,也就是笔名为穆旦的那位先生,在缅甸的丛林中消失了五个多月。在满是蚊虫的丛林,我无法想象查先生是如何度过野兽的嘶吼,毒虫的侵蚀。我们之所以能够生在和*年代,不过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罢了。5月19日,《九零后》在清华大学举办特别放映,清华大礼堂的*位几*满座,全校的师生、家长带领的小朋友们、已退休的`教授、90多岁的*亲属等齐聚现场。一位*后人在观影后百感交集,“听了这些曾经同是西南*毕业、与父亲同龄的前辈们讲述的往事,让我顿时想起父亲曾经对母校的热爱及多次深情回忆。”

  尽管读书时身处特殊时代,但每一位受访的先生们,都有属于自己青涩少年的动人故事。在现场播放的《少年篇》的片花里,许多受访者回忆起当年恋爱、逃课的故事。百岁的许渊冲先生提起故去的老同学,依然充满孩子气的胜负欲,“我法文90分,他才考70几分”。马识途先生,一位正在中央大学就读的学生,领命前往西南*潜伏。改名后的他,谈到考西南*,直接“凡尔赛”地说到:“西南*,我一考就考上了”。

  在民族存亡之际,西南*师生教书救国、读书报国,保住了珍贵的文化命脉。《九零后》虽然呈现的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青春故事,但我相信,它与今天的“90后”“00后”观众,依然能够同频共振。


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5)

——九零后的观后感3篇

  不同于《西南*》纪录片的宏大叙事,纪录电影《九零后》选择将西南*这个宏大的历史编织成为更加生动、丰富的个体生命。它拥有史上最星光璀璨的“演员表”,16位90岁以上的“九零后”国宝级大师联袂“出演”,向观众亲口讲述有关西南*的故事,回首在母校的求学时光,直接、鲜活地还原了西南*这所传奇大学的本貌。他们通过电影屏幕与当今的90后、00后,在新时代隔空“对话”,把西南*“刚毅坚卓”的砺炼,把爱国、科学、民主的抱负,把自强不息的成长经历,以这种特殊的对话方式,呈现给年轻人,实现青春热血与理想价值的时代传承。时光流逝,精神永存!

  《九零后》出品人于荣光、制片人蒋晓荣与云南师范大学西南*博物馆馆长李红英也来到现场,为观众还原了电影幕后创作故事和西南*九零后学子们的初心、使命与担当,以及影片最想传达给我们当代青年人的西南*精神是什么。

  *年来,云南省挖掘和发扬云南光荣革命传统的宝贵精神财富,聚焦重大时间节点和先进典型人物,创作出了《杨善洲》《高德荣》《为国而歌》《一点就到家》《落地生根》《九零后》等一批体现*精神、富有云南特点的电影;《新·五朵金花》《农民院士》《张桂梅》《最后的演讲》《绝地重生》等一大批主旋律影片也在创作拍摄中。

  除了与西南*“同宗同源”的三校,《九零后》还陆续走进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十余所高校,与正青春的大学学子通过这部关于“*最传奇大学”的纪录电影,探讨“何为大学精神”。在浙江工业大学这所工科学校,同学们在映后就“当代年轻人究竟为什么而读书”展开激烈交锋;复旦大学的一位同学则在观影后默默写下:“愿摒杂念,胸有天下,潜心向学。”

  深圳中学站是《九零后》唯一一场面向中学生群体的特别放映。这一次,银幕上璀璨的“九零后”撞见了正青葱的“00后”。*200名初高中生和家长观影,走出教室的“小课堂”,体验一堂“电影人生课”。

  有几场路演在文化气息浓郁的上海图书馆和方所书店举行,收获了一批情怀满满的观众:“做纪录片导演是需要情怀的,我们也想成为有情怀的观众。”在影迷路演场,令人感动的故事不断出现。在被称为广州“纪录片之家”的豆园,几位中学生观影全程坐得笔直,边听导演映后发言边做笔记;一位武汉的观众路演当天生日,他“推掉了所有的饭局,特意来看这部电影。”

  一位发起人在5月4日百城首映礼首日就组织了一场点映,听说有路演后再次前来观影,“这部电影越看越有味道”。路演过程中,已经出现多位在影片全国公映前就达成“二刷”成就的观众,影片丰富的细节和隽永的`影像魅力,激起观众反复品味的兴趣。

  16位*学子非凡魅力折服观众年轻观众称“影片成为我人生的动力”。2020年1月20日,**来到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考察调研。在了解西南*结茅立舍、弦歌不辍的光荣历史后,他深有感触地说,“国难危机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精华辗转周折聚集在这里,形成精英荟萃的局面,最后在这里开花结果……我们现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在*精神的感召下,各地高校校友会、*后代纷纷组织《九零后》观影,在电影中重温弦歌不辍的*历史,影片中的*学子之一、103岁的吴大昌先生更是惊喜“空降”北京路演场,令全场观众为之沸腾。

  而济南、无锡等多地的首映礼,清华、北大、南开三校校友会因《九零后》难得“再聚首”,影片无意间促成了这三所大学当地校友的首次“历史性”团体交流活动。而影片中关于教育、大学和读书的思考,更是带动了许多中学、大学教师、家长及各地书店、读书会的点映发起人。百城首映礼及路演开启半个月以来,目前已举办了100余场,超过8000名观众走进影院,提前观看了这部珍贵的人文纪录电影。

  《九零后》迎来的第一波观众口碑堪称“万花筒”,大家不仅纷纷为影片中16位“眼中有火,心中有梦”的“九零后”折服,还从不同视角给出了相当丰富、多元的观感。有家国情怀,“百废待兴的年代的知识分子总是有一种危机感和使命感。”有青春感叹,“这是一群眼中有光、心中有信念的‘年轻人’。”“九十岁,仍然年轻,永远年轻。”

  “可爱”成为观众提及片中人物时,出现频率极高的描述,“虽然是群像,但看得到每个采访对象的个性,因为他们真诚、可爱、说真话。”邓稼先先生的口头禅“pure”深入人心,甚至因电影心生“惭愧”,却也从中获取力量,“虽然身处时代不同,但是感受却是可以相通的,看着纪录片中这些‘九零后’依旧保持着青年般的热忱,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努力下去呢?”

  如同一位年轻观众观影后激动而真诚的心声:“我觉得人生早点看这部纪录片,应该会更坚定找好自己的方向,然后一如既往。这部纪录片好像可以成为我人生的动力,或许有一天迷茫之际,可以好好想想这些九零后,他们对待人生的那份坦然豁达、怡然自得,会减少一些负面情绪。”相信《九零后》这部刻录西南*历史记忆,同时解读青春这个永恒话题的纪录电影,将给无数观众带来激励与鼓舞。

  1937年,为躲避日寇的轰炸,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内迁,于1938年4月在昆明共同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这所传奇大学与抗战相伴,在山河飘摇的时代仅存续8年,却影响*长达80余年。西南*8000多位学子中,先后走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72位院士和100多位人文大师……被誉为*高等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2018年,系列纪录片《西南*》挖掘出大量不为人知的史料,以生动详实的方式将这段历史搬上银屏。而在今年,《西南*》电影版《九零后》将于5月29日在全国影院上映。5月12日,影片导演徐蓓亮相广州方所书店,就“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与观众展开交流。

  16位校友口述历史,展现“西南*”学生的风骨和担当。徐蓓是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硕士、纪录片导演。2018年她完成了纪录片《西南*》,一共5集,分别为《八音合奏》《刚毅坚卓》《大学之大》《火的洗礼》《嘉荫长留》,讲述了西南*“八音合奏,终和且*”的历史故事,展现和解读这所大学所具有的永恒魅力和精神力量。网络评分高达9.4。

  拍完《西南*》,徐蓓与团队都觉得这段历史值得以大银幕的形式再次呈现。有所不同的是,《九零后》的焦点不在于学校,而是通过16位校友口述的方式,展现“西南*人”的风骨、担当、学识和人品。

  影片的阵容堪称“豪华”:98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99岁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获得者许渊冲;101岁的《呼啸山庄》译者、翻译家杨苡;106岁的《让子弹飞》原著者、作家马识途……16位“九零后”国宝级大师联袂“出演”,在已有的纪录电影当中可以说绝无仅有。透过他们的回忆与口述,将这段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更加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只有人的故事和细节,是具有经久不息的魅力。以更好的视听环境去呈现西南*,最好的角度是人。”徐蓓说。

  除了一手的采访素材,影片在摄影、插画、音乐上也尽量实现电影化。同时还保留了纪录片《西南*》里广受观众欢迎的元素。例如,在电视纪录片里的插画创作,在《九零后》中得以延续。不同的是,这次的插画是彩色的,更具青春气息。音乐方面,西南*的校歌、《松花江上》等歌曲都将在片中出现,音乐总监也依然是著名作曲家范宗沛先生。

  “走进波澜壮阔我心向往的年代。”“这些*均年龄96岁的人杰大师,比明星更明星。”目前,影片正在全国进行点映。不少观众纷纷表示,《九零后》展现出的是一代人的青春。热血、激情、爱情、理想、浪漫、情怀,这部片子里都有,这种血气和理想,正是今天的年轻人所需要的。


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6)

——屈原电影观后感 (菁华3篇)

  星期五的那天,我们看了一部叫做《屈原》的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屈原的生*,他人生中所遇到的几大挫折及命运的变迁。

  电影中的屈原担任着一个叫左徒的职位,那时的他正在为了给楚国变法所做着努力,而且深得楚怀王的重用,事业上可谓是一帆风顺。但是就在他的变法进行到一半时,他有一条法令是**奴隶,而南后等皇亲贵戚却又是靠着奴隶来生财的,这便触及到了南后等人的利益,从此南后等人就阻挠屈原的变法。他们不仅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还把所有的皇亲贵戚们联合在一起,一起阻挠屈原的'变法。本来他们这两个集团是斗得不相上下的,但在秦国丞相张仪来访出国的那天,命运却跟屈原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张仪想拉拢屈原,但屈原拒绝了,谁知张仪却和南后等人联合起来,在宴*上成功的说服了楚怀王,让他解散了楚齐联盟。屈原立刻站出来阻止,但反而被楚怀王讨厌了,降了他的官职不止,还让他一辈子不得入宫。如果我是屈原,我会就此离去,我呕尽心血的为楚国变强而努力,你楚怀王却还贬我官。但屈原不是我,他不但没有就此离去,还日夜反思。后来又回到了楚王身边,但又被禁止不许和楚王交谈。不仅如此,还落入了南后的圈套,还得婵娟(屈原的女弟子)也因此而死,但屈原还是没放弃,又随卫士到另一个地方继续变法,全剧终。

  看完了这部片之后,你可能没有什么想法,但我的心里却是掀起了狂澜。你想想,屈原只是一个诗人,哦,也是一个皇帝的左右手,但是像他这样的人物,为什么就能让百姓为了祭奠他而开办一个节日。自古以来,无论是多英明的帝王,多贤明的君主,多勇猛的将军,亦或是多得民心的贤者,都不曾被百姓用一个节日去祭奠他,但是屈原却做到了,这是多么难得啊!为了这个问题,我思索了有好几天,终于被我想出了答案,那就是——无私的精神。你可别小看这无私的精神,这可不是那些所谓的名义上的无私,这可是真正的深入民心的无私精神啊。在当时这可了不得,屈原他可是一个真正的皇戚,他的家族每年都有三至四人担当要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家族。而他作为这样大的家族的继承人,我们一般的想到的只有一个词,就是——纨绔。可他不仅没有这样,还处处为百姓着想,为百姓说话,这可就很难得了。唉,想不到我苦苦思索了这么久的原因,竟是这么简单的两个字,不过这也是事实,只有真正的无私才能得到百姓们的拥戴,而屈原做到了这看似简单却困难无比的要求,便得以流芳百世。

  直到现在,自私仍然是一个日夜困扰着人们的问题,现代社会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是自私的,都是为了自己的,真正像屈原那样无私的人几乎已经绝种了。当然,我也是自私的,这点我倒不会掩饰。不过,我现在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古时会有这么多在现代看来极度虚伪的讲亲情的故事了,其实,这虚伪只是针对现代社会的而已。在古代,其实这就是真的,不管是愚孝还是什么孝,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因为古时候的人们比现代人要无私多了,不会只想着自己。

  自私,这个看起来好像很小的问题,其实已经是一个巨大无比的难题了,如果人类依旧这么自私法,那么有朝一日,我们人类终究会变成一种没有感情的动物。希望人人多可以为他人想多那么一点点,让自己不那么自私,当然,我也会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众所周知,这是爱国诗人屈原的名言。屈原是我们宜昌秭归人,作为他的家乡人,我因此而骄傲。我敬仰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也惋惜他不遇明主、被小人陷害的不幸遭遇。怀着这种心情,我和爸爸妈妈在端午节这天游览了屈原故里。

  来到屈原广场,这里正在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人们以吟唱诗词,跳传统舞蹈的方式,传承诗人的爱国精神。从屈原广场走进去,不一会就来到了屈原祠门前,那大门像一个“山”字,配上飞檐翘角,显得格外壮丽。走进大门,里面建筑青砖黑瓦,飞檐白墙,古色古香。进入前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高达3。5米,重达10吨的石头,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名叫“前言石”。继续向前就是著名的“十里诗廊”,这里,镌刻着屈原写的一首首著名的诗:《离骚》、《天问》、《九章》、《九歌》……

  过了前殿,从南配房一路参观过来,就到了大殿。一尊屈原铜像伫立在我们的眼前,他身穿长袍,头戴峨冠,手持佩剑,正低头沉思,也许正在琢磨优美动人的诗句,也许正在思考拯救人民于水火,也许正在探寻楚国的前途和命运。站在大殿回首眺望,长江奔流东去,雄伟的三峡大坝如在眼前。我想,如果诗人还在,一定会为今天祖国的成就而惊叹,而诗兴大发吧?

  走出屈原祠,山上、路边、房前屋后,到处都种植着橘树,满眼的橘树郁郁葱葱。我不由想起老师给我们讲过的,屈原写的一首诗《橘颂》,就是赞美家乡的橘子甘甜可口的。

  下了山,我们又收获了一个惊喜:饭馆里免费提供粽子。家乡的人们就是这样淳朴、热情,温暖着我们的心。吃着美味的粽子,我自然而然想起了吃粽子的美好传说:屈原被小人陷害流放到沅、湘流域。后来,听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抱石投汨罗江自尽。百姓们担心江河里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有了端午吃粽子的*俗。

  游览屈原故里,我再一次沐浴在屈原的爱国情怀中,也感受到了家乡人民的热情好客和爱国之心。

  星期六,我们坐着大巴车来到屈原的故乡——秭归。

  我们坐着大巴,看着沿途的风景,终于来到了秭归。走进景区,映入眼帘的就是跳跳泉,那些鱼儿就好像要跃出水面似的。它的背后就是苍翠的竹林,古朴的竹简,精美的鲤鱼雕像像站着整齐的队伍,张着嘴巴,水柱从鲤鱼的嘴里喷出,和着古典的旋律,时缓时急,时高时低,在阳光的衬托下引吭高歌。沿途的古屋旁边都是翠绿色的桔子树,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广场,几条喷泉如离弦之箭向上冲去,喷泉时而像美丽的少女在空中翩翩起舞;时而像漂亮的礼花在夜空中绽放;时而像一把箭直插云霄。在它的正左边,就是屈原祠了,屈原祠倚山面江,坐北朝南,整座祠宇被环绕在满园飘香的柑桔林和苍翠欲滴的松柏之中。走进去里面的建筑古朴清幽,壮观肃穆,歇山大屋顶,白墙琉璃瓦。

  我们参观了各个展馆,其中一个展馆里有一个重达三吨的屈原青铜像。他头戴峨冠,身带长铗,头微低,眉宇紧锁,迈动右脚,抬起左手,两袖生风,飘逸的长袍一展他士大夫的风采。身体前倾,颔首思索,表现出屈原爱国爱民的满腔激情和孤忠高洁的精神境界。我想:是不是因为楚国在一步步走向衰亡而深思呢?

  爬上山,山泉发出“哗—哗—”的声音,正在唱着一首优美的歌,枫叶火红火红的,周围的桔树上是点点金黄,松柏苍翠欲滴,看着周围美丽的景色,我们下了山。

  最后,我们满怀着对屈原的敬佩之情,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那里的景色真是让我流连忘返。


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7)

——电影《*医生》的观后感 (菁华3篇)

  身边有几个医生朋友,*日里聚会总聚不齐,问起他们的工作感受,一个字“累”。

  第三方机构做的一个调研《2019医师幸福感指数研究报告》,在“*医师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提及率%”这一选项上,“超负荷工作量使得医师身心俱疲”是提及率最高的问题。而就“工作量大、强度高”这一指标,认为“基本符合+100%符合的医师占比60.8%,接*2/3的医师同意这种观点,医师工作量大、强度高是一种行业共识。

  数字若显得无感,《*医生》的实况拍摄就让人看得真切。

  朱良付是河南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主任,同时也是医院心脑血管绿色通道的发起者。心脑血管病是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发病紧急,短时间内得不到救治就容易致残乃至致死,很多大型医院为此专门设置了绿色通道。所谓的绿色通道,按纪录片中的说法,要像军队一样的,要做到24小时全天候,所有医生链条都是住院值班,才能做到争分夺秒去抢救患者。

  医院的绿色通道是朱良付发起的,所以刚开始每次急诊,不管凌晨几点,他都亲自来。一台又一台的手术,一个又一个的病人,忙到凌晨是常有的事,而有时下班匆匆回家吃了饭,接到急诊室电话又立即往医院赶。主管护士对着镜头说道,“有一天朱主任的病人做到夜晚12点,还有16台造影,做到凌晨5点,他们才休息。”继而她又感慨了一下:“绝对不让自己的孩子当医生,实在是没有一点生活的乐趣,没有生活质量的,家庭根本就没有办法管。”

  24小时随叫随到、长期高强度的工作、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是很多医生的工作状态。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王东进,同样是全年无休、全天无休。纪录片拍摄他的那一天,他连做了三台手术,17个小时。17个小时得像雕塑一样站着,全神贯注地进行精密的手术。王东进说,“心脏外科就是得身体最好,身体不好的,站台站不住的就被淘汰掉了。”而他患有严重的颈椎病,曾经痛到得戴着颈托才能上手术台,而因长期站立他腿部静脉曲张,得常年穿着弹力袜。

  那么医生自个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劳累的?

  朱良付的话特别令人触动。他说,“天天就这样作息不规律,工作量大,我就担心有时候我会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我家庭的责任都没有尽到,我自己的医疗责任也没有尽到。我现在是主任医师,我们差不多要用25年才有可能培养出来,我现在44岁,如果我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担心自己“过劳死”,又得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能死、不敢死”——医生的劳累、付出、担当和牺牲,可见一斑。

  要成为一个*医生需要大量的付出,本科5年,研究生3年,博士至少也3年,整整11年;而从住院医生到主任医师,往往又需要10余年时间。熬到了主任医师,能力越大,承担得也越多,很多中壮年的医生自己也有一身“职业病”,他们“怕死”,但“不敢死”。

  除了身体上的疲倦,医生的累也体现在心累。医患矛盾紧张,患者对医生不信任,给医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冲击和心理伤害。

  纪录片一开始是朱良付对着镜头无奈、沮丧又不解地说,“曾经有个老太太,是一个老爷子的家属,那个阿姨说我想把你撕成碎片,说我把他家老爷子给害死了。我跟那个老爷子我们在病区里关系很好的呀,他也很慈眉善目,我也不希望高灌注(脑高灌注综合征)发生。但他们也知道你是个好大夫,那个老太太一边这么说一边还说,‘我*来高血压了,你再给我看看’,但是不耽误她投诉你。”

  所以纪录片才有这么一幕,一次急救手术前,朱良付先用手机录下与患者家属的对话,确保他们知道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

  《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曾说,他每个月会收到几百封来自*医生的邮件,其中最常提到的主题是医患关系紧张。“我确信,其他国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但是没有一个国家的医生像*医生这样担心。”

  医生如此辛苦却还得忧心自己的安全,这怎么看都匪夷所思。但它切切实实正在发生。

  电影《*医生》作为建党百年大庆的献礼巨制,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全景式记录了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再现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抗疫故事。

  昨晚的《*医生》感动了无数人,这是一部致敬抗疫医务人员的影片,更是一部表现*人民众志成城精神的影片。2020年在疫情突发的时候,我们的*医生坚守医疗岗位,时刻充满力量,从死神手中夺回无数条鲜活的生命,他们不是神,却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生命,不顾危险,将自己的生命堵在了死神与病人之间。有谁记得他们也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但在国家人民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舍弃了自己的小家庭,义无反顾的投身到这场战斗中去,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在观影途中,我们无数次热泪盈眶,他们虽然在工作中有不公*,不被理解的时候,但是他们依然不忘初心,不曾放弃自己的信仰,依然无私的奉献自己。我觉得自己和他们的差距还很大,还有很多需要学*的地方,今后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无愧于这身白色战袍。

  昨晚看完《*医生》,作为一名医生的我,热泪盈眶,当今这个时代需要英雄,但同时也产生英雄。疫情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但是它的危险却堪比战场,没有医护人员、广大党员、志愿者和老百姓,这场抗疫之战我们不会这么快胜利。

  回顾抗疫,展望未来,伟大的抗疫精神必定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鼓舞人心。

  疫情虽然已过去,仍要居安思危,谨遵防控规定,保护自身健康。同时,愿全社会关心那些疫情下受伤的人,也希望他们站起来更加坚强,祝愿世界更好!

  感谢《*医生》,感谢疫情中无私奉献、坚守岗位、配合防疫的人们!


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8)

——纪录片《九零后》的观后感合集五篇

  自5月9日起,电影《九零后》开启全国14城路演,回到与西南**关系最为密切的三所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北大、南开三校汇聚,共同组建西南**;如今,电影《九零后》将属于西南**的真实记忆,重新带回西南**的起点。

  5月15日,在南开大学,**化学系41级毕业生王积涛的夫人、95岁高龄的葛稚芬女士出*放映。她听儿女提起这部电影,“非得要求来看”。她的儿女表示:“老人年纪大了,没什么愿望,能够在她有生之年赶上这样一件大事,真是她没想到的,她一直以**中的这几所大学自豪!”映后交流环节,一位历史系的同学情绪激动、一度哽咽:“这部电影和西南**一样,都是火种。”

  同一天在北京大学,影片导演徐蓓回忆电影与北大的渊源:“《九零后》开机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在北大拍的。”一位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硕士生同学“在观影的时候很强烈地形成了两种对自我的映射”,“第一种是作为北大学子的映射,第二是作为90后青年的映射。看到影片中的他们讲述这些青春的话题,也依然能够感受到他们青春最好的状态。”这也是《九零后》继北大专家研讨会之后再一次“登陆”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

  5月19日,《九零后》在清华大学举办特别放映,清华大礼堂600多个*位几*满座,各系师生、清华附小的小学生、已退休的教授、91岁的**亲属等齐聚现场。巧合的是,放映当天恰逢梅贻琦老校长逝世59周年纪念日。一位**后人在观影后“百感交集”,“听了这些曾经同是西南**毕业、与父亲同龄的前辈们讲述的往事,让我顿时想起父亲曾经对母校的热爱及多次深情回忆。”

  “中国最传奇大学”走进全国高校多位观众感动二刷。除了与西南**“同宗同源”的三校,《九零后》还陆续走进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十余所高校,与正青春的大学学子通过这部关于“中国最传奇大学”的纪录电影,探讨“何为大学精神”。在浙江工业大学这所工科学校,同学们在映后就“当代年轻人究竟为什么而读书”展开激烈交锋;复旦大学的一位同学则在观影后默默写下:“愿摒杂念,胸有天下,潜心向学。”

  深圳中学站是《九零后》唯一一场面向中学生群体的特别放映。这一次,银幕上璀璨的“九零后”撞见了正青葱的“00后”。*200名初高中生和家长观影,走出教室的“小课堂”,体验一堂“电影人生课”。

  有几场路演在文化气息浓郁的上海图书馆和方所书店举行,收获了一批情怀满满的观众:“做纪录片导演是需要情怀的,我们也想成为有情怀的观众。”在影迷路演场,令人感动的故事不断出现。在被称为广州“纪录片之家”的豆园,几位中学生观影全程坐得笔直,边听导演映后发言边做笔记;一位武汉的观众路演当天生日,他“推掉了所有的饭局,特意来看这部电影。”

  一位发起人在5月4日百城首映礼首日就组织了一场点映,听说有路演后再次前来观影,“这部电影越看越有味道”。路演过程中,已经出现多位在影片全国公映前就达成“二刷”成就的观众,影片丰富的细节和隽永的`影像魅力,激起观众反复品味的兴趣。

  这是一部剪辑纪录片,号称《西南**》姊妹篇。《西南**》我没看过,但听说是史诗般弘大,这部电影则聚焦个体,技术角度有点散,但是因为主角们太闪亮了,掩盖了这个小缺陷。

  卢沟桥事变之后,随着北*天津相继失陷,东部高校仓促内迁。几千名西南**学生“文军长征”,辗转湘贵滇。炮火连天中,他们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保存了中国的文化血脉。

  那真是个大师云集的时代啊,天才们成群结队而来。不过想想也是,那个年代,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身就是万里挑一,国家和民族又处在承前启后的时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要能选定一门专业,踏踏实实做学问,深耕下去,必然能成祖师爷。

  尤其这些能活到的'90+老人,身体基础好,历经过大风大浪,内心坚韧,物质条件也还可以,身体心态物质都符合长寿条件,可谓翘楚中的翘楚。尤其是那种的精神气,令人佩服。

  这些老者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人。

  一是杨苡,《呼啸山庄》的译者。这是九零后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老太太一百多岁了,却声音洪亮,眼里有光。提及过去,娓娓道来,直截了当,很有感染力。一百多岁的人了,回忆自己对巴金二哥李尧林的暗恋,回忆跟巴金持续百年友情,回忆第一次见其先生赵瑞蕻(也是翻译学界泰斗)的场景,回忆日军轰炸昆明时沈从文的痛哭流涕……坦坦荡荡,娓娓道来,中气十足,完全不是一个百岁老人,就是一个小姑娘!当被问及其先生去世二十多年,怎么过来的,她耿直说:还好,我本来就是比较独立的。。。。我觉得这位老人,比林徽茵更接地气,比杨绛更自然,比冰心更活泼(当然不是说她们几位大家不好,也个个都是巾帼英雄),眼里有光,心里有火,堪称我辈之典范。

  第二个人,是缪弘,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缪弘父亲是缪斌,汪伪**的立法院院长。可是这样一位大汉奸父亲,却生了两个热血儿子。缪弘和缪中兄弟俩,与家庭割裂,隐瞒身份,考入西南**,后投笔从戎, 走向炮火前线。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缪弘为国捐躯,牺牲时才十九岁。

  这样一位英雄,却因为政治原因,过去八十多年里几乎被世人遗忘。其兄缪中,虽然因加入缅甸作战军,未与敌军正面交锋而幸免于难,但估计后来漫长岁月中,大汉奸儿子+国军军官的身份,足以让这位留在上海发展的年轻人饱受磨难。

  第三个人,巫宁坤,《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译者,《星际穿越》中那句著名的“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也是出自其手。西南**外文系高材生,飞虎队翻译,留美博士,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海外留学生回国效力的倡导者。

  在影片中,巫宁坤回忆起日寇兵临城下,扬州中学解散前夕,女同学在**台上唱《松花江上》,这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忍不住呜呜哭了起来。巫宁坤当年放弃国外舒适生活,带着建设新中国的满腔情怀回国,岂料1957年就被打成右派三十年,差点死在劳改农场,尝遍人间冷暖。

  看过巫宁坤的晚年回忆录《一滴泪》,1951年,巫应燕京大学的邀请从美国回到祖国,为此还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在回国前,送他登船的是好友李政道,巫问李:“你为什么不回祖国”,李说:“我怕回去被洗脑子”。巫对于这样的回答感到很奇怪,可是后来的经历让这样的回复一语成谶。1979年,巫宁坤见到了当年送他登船的李政道,此时的李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早已名满天下,而巫宁坤早已失去了自己最好的三十年。巫1991年便移民美国,前几年99岁高龄去世。一个当年“中国问题研究小组”的核心成员,历尽千辛万苦回国的热情学者,却在四十年后毅然返回美国。这中间经历过什么磨难,难以言述,都凝缩在“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这九个字(巫晚年自我总结)中了。

  除了这三位,影片中还有很多闪闪发光的人物。他们的乐观、坚韧、执着,代表了时代的精神和民族脊梁。

  另外,插个题外话,我看电影时,还深深感受到,选专业,还是得学理工科啊!!!!!这些存活到九十多岁的大家们,几乎全是工科人才,毕竟大国重器,理工科是可以拯救世界的,一心搞技术,也能远离很多是非。

  相对比下,那些学文科的西南**人,估计下场都比较惨,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统计?尤其是学法律的,研究阶级统治工具,更是惨中之惨。《***》2003年曾经刊登过一篇《被遗忘了三十年的法律精英》,就是讲了这个事情,让人看了很触动,很伤感。

  总体而言,《九零后》这部电影,因为聚焦于个体,过于散,且囿于篇幅,很多情节未能深挖,只能是浮光掠影。但瑕不掩瑜,从纪录片的角度,仍然是部好电影。这部片子我觉得很适合带娃去看。不过当影片后半段,原子弹轰隆隆爆炸时,两个娃都已经是昏昏欲睡,只有我一个人清醒着。

  最*一段时间“躺*”这个词在社会上非常流行,“躺*”青年也成为很多人谈论的焦点。“躺*”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一些无欲无求的年轻人,他们不谈恋爱、不结婚、不想着买车也不想着买房,每天以极低的标准生活,工作一不开心就辞职。他们多是90后年轻人,90后一直都是被社会重点关注的人群,而*期一部冷门纪录片电影《九零后》正在热映,在观看过后给我感触颇多。

  当然,此《九零后》非彼90后,纪录片《九零后》是徐蓓导演的作品,记录的是在抗战时期西南**学子的故事,著名的人物有物理学家杨振宁、邓稼先、穆旦、费孝通等人。那时国虽破,但群星闪耀。看这个片子时候,内心的火仿佛被点燃,正值青春热血阶段的青年们,为了读书救国,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学业,有的学生从南京绕过越南,缅甸来到云南昆明念书,一天要走五六十公里的山路,那惊人的毅力让我佩服。那时的校园恋爱也谈得含蓄,写信,一起去图书馆看书,树林里散步。

  他们是年龄在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是用一技之长终身报国的大师是西南**辉煌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他们是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九零后”。但对于1990年之后出生的年轻人,我们是在各行各业努力奋斗的蓬勃后生,是牢记历史使命的新时代青年。但他们更是年轻有为的“90”后。

  《九零后》用真实记录的方式呈现了一群年龄都是九十岁的长寿老人,讲述他们充满青春时光的历史往事,这十六位曾经年少的主角,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九”是一个星光璀璨的“九零后天团”。《九零后》是一批国宝级的“九零后”与当今年轻的九零后、零零后,在新时代的一次影像交流“对话”。“九零后”们把母校西南**“刚毅坚卓”的历练,把爱国、科学、民主的抱负,把自强不息的成长经历,以这种特殊的对话方式,呈现给当今的年轻人。

  他们是“90”后,我们也是“90”后,跨越了好几个年代的人,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人说他们那一代人读书是为了报国,我们这一代人读书是为了分数,为了找到一份工作,学生的压力特别大。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人,心里一定装着一个沉甸甸的梦想。

  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学子立志读书、投笔从戎、许党报国的光辉事迹,让我们深深感染触动内心。今天的一切美好生活都离不开先辈的努力和牺牲。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只有更加深入全面学*党的历史,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练强专业本领,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对得住先烈的牺牲和奉献。

  初接触这个名称时,就存有疑惑,此90后,可是指的现在初成年的“90后”们,在看清一个个在中国历史上地位举足轻重的大师们:98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99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获得者许渊冲;101岁《呼啸山庄》译者、翻译家杨苡;106岁《让子弹飞》原著者、作家马识途……16位“九零后”国宝级大师联袂“出演”。

  就顿感,“九零后”这个片名,有点取巧。取巧之外,也恰当。其一,影片中的人物接受采访的时候,基本上都过了90岁,他们是妥妥的“九零后”。其二,影片主要讲述他们在“中国曾经最好的大学”西南**求学的故事,那时候,他们风华正茂,一如当下的“九零后”。

  这应该是有史以来最强的一届“九零后”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三位“两弹一星”元勋等等。影片还呈现了他们可爱可亲的一面,“口无遮拦”的巫宁坤、“狂妄自大”的许渊冲、“孩子般pure”的邓稼先等等。遗憾的是,影片创作期间有3位拍摄对象已经离开人世,本片的“抢救式”拍摄也为他们留下了珍贵的绝笔影像。

  一所在战火中临时“联合”的大学;一所以简陋的砖瓦房为教室、以茅草房为宿舍的大学;一所师生时刻准备着“跑警报”的大学;一所仅仅维系了九年的大学;却大师云集,更培养了史上最强的一届“九零后”。

  其中,“蒙太奇”式的两位大师回答,也是可爱到我们这些年轻一辈了。原来,西南**的“文学课”,采取的教学法很特别,吴宓、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等大师每位讲两周,完全抛弃了常见的系统性的教学法。理科生杨振宁坦言:“这样完全没有系统性,不是很好。”下一秒,文科生许渊冲却激动地表示:“这是全世界最好的文学课。”

  西南**对一年级新生实行“通识教育”,学子们齐聚一堂,不分科。许渊冲、杨振宁、王希季分别属文科、理科、工科,却因为“通识教育”成为同学,其后,他们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的泰斗级人物。而这样的“通识教育”,很可能是西南**大师辈出的重要基石。

  活着的“九零后”是这部影片的主角,而邓稼先、穆旦、汪曾祺、缪弘等他们都是西南**的“可爱的人”。穆旦、缪弘的人生际遇与其他人大不相同,穆旦命运坎坷,炼狱重生后,诗风、文风大为不同。缪弘大概是影片中唯一没有留下学号的**学生,用生命在述说自我的救赎。

  曾经,我有对邓稼先先生的提问,为何如今诞生不出当年的那一批名垂青史的伟人,现在的我可能有了答案。

  为庆祝***成立百年华诞,回顾***走过的革命历程,讴歌***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光辉历程,学校选择在今天,6月中最为*凡的一天,组织我们去观看电影《九零后》。几位老人*实的语言,云淡风轻间,在我的内心掀起万丈波澜。

  艺术工作者们选择以纪录片的形式,用杨振宁、许渊冲、王希季等前辈们的讲述和先辈们书信日记中的描述,尽量还原历史,带领我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但群星闪耀的年代。大气磅礴的画面,贴合情节的背景音乐,流畅细腻的分镜剪辑,无论从哪方面看,都能体会到工作人员们的用心良苦。也正是因为工作人员的用心,才让我们感受到众多“九零后”身处于战乱之中仍坚守那颗赤子之心的家国情怀。

  故土在战争中沦陷,大学被炸毁,家园被占领。一群十八、九岁的青年学生,他们匆匆出发,徒步南迁,横穿湘黔滇,最终在昆明高原组建临时大学——由清华、北大、南开联合成立的西南**。他们横跨半个中国,自诩为“湘黔滇步行团”,他们穿越过一座城市去听“史上最好的国文课”,听托赛里的《小夜曲》,也和先生们一起抱着书跑警报、加入飞虎队……对这些今已年过九旬的“九零后”老人而言,西南**不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而是依然鲜活如初的青春记忆。如今谈起,有的老人热泪盈眶,难以自已;有的前辈淡淡微笑,*静面对。各位老人都早已不复青春,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当年身处于战乱之中,却仍能秉持那颗求知之心,虽各怀其志但都一心报国,虽缺衣少食但仍苦中作乐。所谓“西南**”,正是一个在战乱与贫穷中仍然盛放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殿堂,崇尚科学民主的气氛兴盛,人文艺术百舸争流,堪称建构起*现代中国各行各业中流砥柱的脊梁,真乃“旷百世而难遇者哉”!

  真是那群星的存在,才能有我们如今强盛的国家,才能有我们如今先进的科技水*。而如今处于和*年代的我们,更应该学*前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每代人都有自己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而我们要做的正是从痛苦中创作希望,并努力把希望变成事实。

  为庆祝***成立百年华诞,回顾***走过的革命历程,讴歌***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光辉历程,学校选择在今天,6月中最为*凡的一天,组织我们去观看电影《九零后》。几位老人*实的语言,云淡风轻间,在我的内心掀起万丈波澜。

  艺术工作者们选择以纪录片的形式,用杨振宁、许渊冲、王希季等前辈们的讲述和先辈们书信日记中的描述,尽量还原历史,带领我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但群星闪耀的年代。大气磅礴的画面,贴合情节的背景音乐,流畅细腻的分镜剪辑,无论从哪方面看,都能体会到工作人员们的用心良苦。也正是因为工作人员的用心,才让我们感受到众多“九零后”身处于战乱之中仍坚守那颗赤子之心的家国情怀。

  故土在战争中沦陷,大学被炸毁,家园被占领。一群十八岁的青年学生,他们匆匆出发,徒步南迁,横穿湘黔滇,最终在昆明高原组建临时大学——由清华、北大、南开联合成立的西南**。他们横跨半个中国,自诩为“湘黔滇步行团”,他们穿越过一座城市去听“史上最好的国文课”,听托赛里的《小夜曲》,也和先生们一起抱着书跑警报、加入飞虎队……对这些今已年过九旬的“九零后”老人而言,西南**不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而是依然鲜活如初的青春记忆。如今谈起,有的老人热泪盈眶,难以自已;有的前辈淡淡微笑,*静面对。各位老人都早已不复青春,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当年身处于战乱之中,却仍能秉持那颗求知之心,虽各怀其志但都一心报国,虽缺衣少食但仍苦中作乐。所谓“西南**”,正是一个在战乱与贫穷中仍然盛放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殿堂,崇尚科学民主的气氛兴盛,人文艺术百舸争流,堪称建构起*现代中国各行各业中流砥柱的脊梁,真乃“旷百世而难遇者哉”!

  真是那群星的存在,才能有我们如今强盛的国家,才能有我们如今先进的科技水*。而如今处于和*年代的我们,更应该学*前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每代人都有自己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而我们要做的正是从痛苦中创作希望,并努力把希望变成事实。


电影《九零后》的观后感 (菁华3篇)(扩展9)

——纪录片电影《九零后》观后感汇总5篇

  这是一部剪辑纪录片,号称《西南**》姊妹篇。《西南**》我没看过,但听说是史诗般弘大,这部电影则聚焦个体,技术角度有点散,但是因为主角们太闪亮了,掩盖了这个小缺陷。

  卢沟桥事变之后,随着北*天津相继失陷,东部高校仓促内迁。几千名西南**学生“文军长征”,辗转湘贵滇。炮火连天中,他们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保存了中国的文化血脉。

  那真是个大师云集的时代啊,天才们成群结队而来。不过想想也是,那个年代,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身就是万里挑一,国家和民族又处在承前启后的时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要能选定一门专业,踏踏实实做学问,深耕下去,必然能成祖师爷。

  尤其这些能活到的90+老人,身体基础好,历经过大风大浪,内心坚韧,物质条件也还可以,身体心态物质都符合长寿条件,可谓翘楚中的翘楚。尤其是那种的精神气,令人佩服。

  这些老者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人。

  一是杨苡,《呼啸山庄》的译者。这是九零后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老太太一百多岁了,却声音洪亮,眼里有光。提及过去,娓娓道来,直截了当,很有感染力。一百多岁的人了,回忆自己对巴金二哥李尧林的暗恋,回忆跟巴金持续百年友情,回忆第一次见其先生赵瑞蕻(也是翻译学界泰斗)的场景,回忆日军轰炸昆明时沈从文的痛哭流涕……坦坦荡荡,娓娓道来,中气十足,完全不是一个百岁老人,就是一个小姑娘!当被问及其先生去世二十多年,怎么过来的,她耿直说:还好,我本来就是比较独立的……我觉得这位老人,比林徽茵更接地气,比杨绛更自然,比冰心更活泼(当然不是说她们几位大家不好,也个个都是巾帼英雄),眼里有光,心里有火,堪称我辈之典范。

  第二个人,是缪弘,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缪弘父亲是缪斌,汪伪**的立法院院长。可是这样一位大汉奸父亲,却生了两个热血儿子。缪弘和缪中兄弟俩,与家庭割裂,隐瞒身份,考入西南**,后投笔从戎,走向炮火前线。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缪弘为国捐躯,牺牲时才十九岁。

  这样一位英雄,却因为政治原因,过去八十多年里几乎被世人遗忘。其兄缪中,虽然因加入缅甸作战军,未与敌军正面交锋而幸免于难,但估计后来漫长岁月中,大汉奸儿子+国军军官的身份,足以让这位留在上海发展的年轻人饱受磨难。

  第三个人,巫宁坤,《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译者,《星际穿越》中那句著名的“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也是出自其手。西南**外文系高材生,飞虎队翻译,留美博士,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海外留学生回国效力的倡导者。

  在影片中,巫宁坤回忆起日寇兵临城下,扬州中学解散前夕,女同学在**台上唱《松花江上》,这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忍不住呜呜哭了起来。巫宁坤当年放弃国外舒适生活,带着建设新中国的满腔情怀回国,岂料1957年就被打成右派三十年,差点死在劳改农场,尝遍人间冷暖。

  看过巫宁坤的晚年回忆录《一滴泪》,1951年,巫应燕京大学的邀请从美国回到祖国,为此还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在回国前,送他登船的是好友李政道,巫问李:“你为什么不回祖国”,李说:“我怕回去被洗脑子”。巫对于这样的回答感到很奇怪,可是后来的经历让这样的回复一语成谶。1979年,巫宁坤见到了当年送他登船的李政道,此时的李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早已名满天下,而巫宁坤早已失去了自己最好的三十年。巫1991年便移民美国,前几年99岁高龄去世。一个当年“中国问题研究小组”的核心成员,历尽千辛万苦回国的热情学者,却在四十年后毅然返回美国。这中间经历过什么磨难,难以言述,都凝缩在“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这九个字(巫晚年自我总结)中了。

  除了这三位,影片中还有很多闪闪发光的人物。他们的乐观、坚韧、执着,代表了时代的精神和民族脊梁。

  另外,插个题外话,我看电影时,还深深感受到,选专业,还是得学理工科啊!!!!!这些存活到九十多岁的大家们,几乎全是工科人才,毕竟大国重器,理工科是可以拯救世界的,一心搞技术,也能远离很多是非。

  相对比下,那些学文科的西南**人,估计下场都比较惨,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统计?尤其是学法律的,研究阶级统治工具,更是惨中之惨。《***》2003年曾经刊登过一篇《被遗忘了三十年的法律精英》,就是讲了这个事情,让人看了很触动,很伤感。

  总体而言,《九零后》这部电影,因为聚焦于个体,过于散,且囿于篇幅,很多情节未能深挖,只能是浮光掠影。但瑕不掩瑜,从纪录片的角度,仍然是部好电影。这部片子我觉得很适合带娃去看。不过当影片后半段,原子弹轰隆隆爆炸时,两个娃都已经是昏昏欲睡,只有我一个人清醒着。

  西南**这段历史真的值得我们去了解,尤其是在当下这种流量至上娱乐至死的年代,当初这种学子满怀赤诚想学以报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

  其次我有认真思索过怎样的纪录片才是优秀的纪录片呢,我想应当是有内容、画面美、配乐好。这部纪录片的内容主要有西南**的九零后们的访谈和配音演员们配的那些过往历史及已逝先生们的文章话语,再配上赏心悦目的祖国大好河山画面、珍贵的历史影像记录、虽短却精良的美术动画,配乐也都来的恰到好处。

  最后说一下戳我的笑点与泪点吧。最好笑的肯定是理工科与文科对于**教学方式截然不同的态度那里。然后还有一个就是杨苡女士回忆她的丈夫赵瑞蕻的时候,那种幸福感是穿越时光还能被人感受到的浪漫。我的泪点可能是有些奇奇怪怪的,这部纪录片给人的感动不是很激烈的感情,而是莫名就让人红了眼眶。我的第一个点是大家兵分三路往昆明汇合成立西南**,第二个是**学子从军,第三个是朱光亚号召海外学子回国,第四个是两弹一星的画面那里。

  纪录片里有不少教科书上出现过的名字,也有好多我第一次接触到的名字,但他们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了解去记住的人,特别是在这个国士们陆续离开我们的月份。“他们如日月星辰一样伴随我们,却又与日月星辰不同,是西沉了就不再升起,划过天幕就不再回来”。

  最*一段时间“躺*”这个词在社会上非常流行,“躺*”青年也成为很多人谈论的焦点。“躺*”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一些无欲无求的年轻人,他们不谈恋爱、不结婚、不想着买车也不想着买房,每天以极低的标准生活,工作一不开心就辞职。他们多是90后年轻人,90后一直都是被社会重点关注的人群,而*期一部冷门纪录片电影《九零后》正在热映,在观看过后给我感触颇多。

  当然,此《九零后》非彼90后,纪录片《九零后》是徐蓓导演的作品,记录的是在抗战时期西南**学子的故事,著名的人物有物理学家杨振宁、邓稼先、穆旦、费孝通等人。那时国虽破,但群星闪耀。看这个片子时候,内心的火仿佛被点燃,正值青春热血阶段的青年们,为了读书救国,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学业,有的学生从南京绕过越南,缅甸来到云南昆明念书,一天要走五六十公里的山路,那惊人的毅力让我佩服。那时的校园恋爱也谈得含蓄,写信,一起去图书馆看书,树林里散步。

  他们是年龄在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是用一技之长终身报国的大师是西南**辉煌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他们是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九零后”。但对于1990年之后出生的年轻人,我们是在各行各业努力奋斗的蓬勃后生,是牢记历史使命的新时代青年。但他们更是年轻有为的“90”后。

  《九零后》用真实记录的方式呈现了一群年龄都是九十岁的长寿老人,讲述他们充满青春时光的历史往事,这十六位曾经年少的主角,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九”是一个星光璀璨的“九零后天团”。《九零后》是一批国宝级的“九零后”与当今年轻的九零后、零零后,在新时代的一次影像交流“对话”。“九零后”们把母校西南**“刚毅坚卓”的历练,把爱国、科学、民主的抱负,把自强不息的成长经历,以这种特殊的对话方式,呈现给当今的年轻人。

  他们是“90”后,我们也是“90”后,跨越了好几个年代的人,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人说他们那一代人读书是为了报国,我们这一代人读书是为了分数,为了找到一份工作,学生的压力特别大。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人,心里一定装着一个沉甸甸的梦想。

  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学子立志读书、投笔从戎、许党报国的光辉事迹,让我们深深感染触动内心。今天的一切美好生活都离不开先辈的努力和牺牲。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只有更加深入全面学*党的历史,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练强专业本领,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对得住先烈的牺牲和奉献。

  一群九零后大学生组织了一场《九零后》的点映,影片中,烽火连天,硝烟弥漫,中国的西南一隅,斯文在兹,弥歌不绝。影片外,现世安稳,阳光明媚,影院的一厅,青春弥漫,出口成章。

  救国经世,尤以精神之学问为根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而知识分子会在山河破碎之际,在政治、军事之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这种韧性,会让一种文化变得极度的强大。而茅屋草舍的**,群贤毕至,共赴国难,使中国知识分子在精神层面没有溃散,又把三校的特色:“思想自由”、“通才教育”、“把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作为教育目标”所融合,异不害同,相得益彰,以此培养出一批独立思考,热爱国家的人才。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赞誉的原因。

  山河沦落处,群星闪耀时,而**的辉煌,注定是特殊时代所造就的,无可比拟,不可复制。

  影片中的“九零后”,或饱含热泪,或情绪高昂,或*和地讲述着那个艰苦岁月的珍贵回忆,当然,老少年许渊冲先生依然不出所料的是气氛担当。影片外的九零后,在一阵阵掌声中进行着影后交流,认真讨论着要如何学以致用,要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路。最后在给一位当天生日的女孩唱的生日歌中愉快的结束。

  过去与现在,影片内外的两代九零后,互相交映,成就了一次特殊的观影体验。

  在感叹影片的同时,也惊讶于当代大学生的优秀程度。所以,从来都没有“垮掉的一代”之说,每一代人都在属于自己的时代,用自己的方式认真热烈地成长着。

  下午带班上的学生一起观看了记录电影《九零后》,并和导演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初看电影的名字,让人一头雾水,不知道是讲什么。再看海报上的细节,才知道是讲关于西南**的故事,被采访的**毕业,年岁都在90以上,所以称其为“90后”。这是一个不太好驾驭的题材,尤其是作为一部在院线播放的电影。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部电影作为纪录片,其故事感并不差,代入感也很强,是一部非常好的记录电影。下面谈谈对这部作品的感受,可以概括为三点:先贤的精神,时代的使命,以及永恒的美和知识。

  先说先贤的精神,简而言之,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电影叙述到,在**读书时候,杨振宁、邓稼先两位先生时常一起背古诗,杨振宁的回忆邓稼先的文章中,也曾提过他们一起背诵唐代诗人李华的《吊古战场》文。电影引入这个段落,取意有二:一是家国沦丧、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二是改变这一切是知识分子的责任。我一直认为,家国情怀是中国杰出知识分子的精神底色。这种精神底色古已有之,从先秦诸子,再到宋明诸儒,皆是如此。从《大学》里的修、齐、治、*,到张载的“横渠四句”,再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内在的情怀是一致的,**学子亦是如此。杨振宁6岁时,其父杨武之刚刚从美国学成归来,任教于清华大学算学系,并开始着手孩子的教育问题。杨振宁曾回忆道:父亲想找一个人来教我,他没有找一个人来教我数学,也没有找一个人来教我物理,他去找历史学家雷海宗教授,他跟雷先生说,你可不可以找你的一个学生,来教振宁《孟子》。雷先生就介绍他的一位得意门生,叫做丁则良。我记得很清楚,每个礼拜五天,每天早上我到科学馆我父亲的办公室里,然后丁先生也来,教我一两个钟头的《孟子》,这样持续了一个暑假,跟第二年的半个暑假。一个半暑假里,我可以把《孟子》从头到尾背出来。《孟子》里头有很多儒家的哲学,你可以了解整个中国的思想方式。现在回想起来,这对我这个人整个的思路,有非常大的影响。远比我父亲那个时候找一个人来教我微积分要有用得多。”树人先立德,此之谓也。

  再谈“时代的使命”。时易世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电影里**校友马识途说:“我最初读的是中央大学化学系,那会儿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学化学,造炸弹炸日本鬼子。”这让我想起钱伟长的故事,钱伟长和杨振宁一样,出身书香门第,以修齐治*作为学问的起点,钱伟长的叔叔,是著名的历史学家钱穆。1931年,钱伟长以中文、历史满分,物理5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还没入学报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钱伟长感叹学历史造不了飞机大炮,决心转投物理系,但叔父钱穆对此并不支持。于是钱伟长找到与叔叔过从甚密的顾颉刚从中斡旋,顾颉刚先生说:“我们国家站不起来受人欺负,就因为科学落后。青年人有志于科学,我们应该支持。”所以说,“工业救国”、“科技救国”是他们那一代人的时代使命。同样的,我们这一代人,亦有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有需要我们攀登的高峰,需要我们补齐的短板。

  最后,是永恒的美和知识。知识和美,大致是一回事。知识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用来造房子、造桥,亦在于其可以带来思想的愉悦,一种崇高的审美;无论文史哲,还是数理化,皆是如此。这种思维的愉悦,崇高的审美,可以穿越时代,具有永恒的意义。在观影后的交流环节,导演说,她对这些老先生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们对知识本身充满热情,而不仅是“知识”所带来的某种具体的好处。有学生问导演,对**诸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位,他的那句话打动了你?她回答说,是邓稼先先生的Pure(纯粹)。我也很喜欢“pure”,我理解的”pure’,就是“赤子之心”,对家国也好,对知识也好。如果对其本身没有热情,是难以有杰出的建树的。我们可以想一想,自己喜欢的是知识带来的“分数”、“好工作”?还是对其本身充满热情,并且,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思想的愉悦。

  有时候,我们所生活的环境,让我们有不可避免的功利,并且让我们把孩子教的也变得功利起来。一位同事对我讲,高一上学期,一次她在课堂上谈了对世事现象的看法。学生下课后真诚的问:“老师,你讲这些,高考考不考?”,让老师哭笑不得。也有学生对我说过:“高考准备选物理,历史学的不好也没关系”,让我感到遗憾。如果看这样一部纪录片,能够让其有所感悟,也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教育是一个概率游戏,只能努力为杰出的人创造某种可能性。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