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菁华3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12-03 00:00:00 教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1

  (一)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法点拨

  本节在学*质量、密度概念及用天*测量质量的基础上,学*测量物质的密度。学*利用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量筒的容积单位一般是毫升(mL),也有使用立方厘米(cm3)作单位的。1mL=1cm3。

  同许多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天*)一样,量筒也有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直尺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量筒测量。用量筒测量体积常用“溢杯法”: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量筒内水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测量石蜡等密度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的体积,可以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被浸没于量筒中液体对应的体积,再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没于量筒中,读取此时的液体体积,两者的差便是石蜡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学*,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

  2、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

  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二、量筒的使用

  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与刻度线垂直。

  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2、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3、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

  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

  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5、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烹块的体积。

  (2)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三、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达标自查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体积是,密度是。

  4、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应该选用密度较的材料。

  5、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同学要测量出密度是0.8g/cm3的酒精100g,则应选择()

  A、50mL,5mLB、100mL,2mLC、250mL,5mLD、400mL,10mL

  6、使用托盘天*的时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加减砝码的时候,可以用手轻拿轻放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托盘里

  C、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的量程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

  7、用天*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D、用天*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

  8、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A、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

  B、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C、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D、用天*称出铁块的质量m

  E、根据数据V1、V2算出铁块的体积V

  9、根据密度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密度是物质的性质,与质量、体积无关

  能力提高

  10、在调节托盘天*指针前,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线中央的右侧。为使天*横梁*衡,应将横梁右端的调节螺母()

  A、向或移动B、向左移动C、不必移动,而移动游码D、以上三种都可以

  11、给你一台天*、一把直尺、一枝铅笔,测出一卷细铜丝的长度,写出你的方法。

  12、用铁、木分别做成体积相同的实心立方体,问哪一个质量大?为什么?

  13、小实验:测量雪的密度

  问题:雪的密度在任何地方、不同的时间都一样吗?

  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或塑料筒(高约25cm,直径约7cm);

  两个塑料袋,一架天*,一个量筒。

  操作过程:(1)在冬天时将塑料袋装满雪,记下雪的类型(例如,湿雪、干雪、干粉状雪等)及室外空气的温度;

  (2)返*室内把雪全部倒入一个大碗里;

  (1)将一个圆筒称重(m1),仔细地装满雪,不要使筒内留下空隙,再一次将圆筒称重(m2),m2—m1即测得的雪的质量;

  (2)取第二个圆筒测量它的体积。方法有二:一是用量具测量;二是将圆筒装满水,用量筒测出其体积,记录下需要水的数量(mL)

  (3)雪的密度等于雪的质量除以圆筒的体积;

  雪的密度=

  (4)在不同温度下重复这个实验,观察雪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是否相同。

  14、为了判断一个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

  铁球的m/g

  水的体积V/mL

  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mL

  79

  60.0

  90.0

  (1)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主要步骤怎样?

  (2)该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若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2

  (一)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法点拨

  本节在学*质量、密度概念及用天*测量质量的基础上,学*测量物质的密度。学*利用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量筒的容积单位一般是毫升(mL),也有使用立方厘米(cm3)作单位的。1mL=1cm3。

  同许多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天*)一样,量筒也有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直尺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量筒测量。用量筒测量体积常用“溢杯法”: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量筒内水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测量石蜡等密度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的体积,可以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被浸没于量筒中液体对应的体积,再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没于量筒中,读取此时的液体体积,两者的差便是石蜡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学*,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

  2、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

  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二、量筒的使用

  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与刻度线垂直。

  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2、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3、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

  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

  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5、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烹块的体积。

  (2)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三、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达标自查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体积是,密度是。

  4、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应该选用密度较的材料。

  5、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同学要测量出密度是0.8g/cm3的酒精100g,则应选择()

  A、50mL,5mLB、100mL,2mLC、250mL,5mLD、400mL,10mL

  6、使用托盘天*的时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加减砝码的时候,可以用手轻拿轻放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托盘里

  C、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的量程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

  7、用天*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D、用天*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

  8、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A、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

  B、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C、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D、用天*称出铁块的质量m

  E、根据数据V1、V2算出铁块的体积V

  9、根据密度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密度是物质的性质,与质量、体积无关

  能力提高

  10、在调节托盘天*指针前,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线中央的右侧。为使天*横梁*衡,应将横梁右端的调节螺母()

  A、向或移动B、向左移动C、不必移动,而移动游码D、以上三种都可以

  11、给你一台天*、一把直尺、一枝铅笔,测出一卷细铜丝的长度,写出你的方法。

  12、用铁、木分别做成体积相同的实心立方体,问哪一个质量大?为什么?

  13、小实验:测量雪的密度

  问题:雪的密度在任何地方、不同的时间都一样吗?

  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或塑料筒(高约25cm,直径约7cm);

  两个塑料袋,一架天*,一个量筒。

  操作过程:(1)在冬天时将塑料袋装满雪,记下雪的类型(例如,湿雪、干雪、干粉状雪等)及室外空气的温度;

  (2)返*室内把雪全部倒入一个大碗里;

  (1)将一个圆筒称重(m1),仔细地装满雪,不要使筒内留下空隙,再一次将圆筒称重(m2),m2—m1即测得的雪的质量;

  (2)取第二个圆筒测量它的体积。方法有二:一是用量具测量;二是将圆筒装满水,用量筒测出其体积,记录下需要水的数量(mL)

  (3)雪的密度等于雪的质量除以圆筒的体积;

  雪的密度=

  (4)在不同温度下重复这个实验,观察雪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是否相同。

  14、为了判断一个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

  铁球的m/g

  水的体积V/mL

  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mL

  79

  60.0

  90.0

  (1)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主要步骤怎样?

  (2)该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若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3

  1教学目标

  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3、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的科学方法。

  2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基本熟练了密度的计算以及单位的换算。

  2、学生对天*的使用已经了解,但不清楚量筒的使用。

  3重点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自主学*

  一、自主学*。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__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2、量筒的使用

  完成下面的问题:

  (1)量筒上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

  1mL= ____cm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3)量筒的分度值(最小测量值)是多少?

  (4)液体的体积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都可以用量筒来测量,使用时应先观察量筒的_______和________,如右图所示,观察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 .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___。

  4、测液体密度实验中:

  ⑴ 原理是:ρ=__________

  ⑵ 方法:①用天*测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1 。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__________中一部分,读出___________内液体的__________。

  ③称出___________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

  ④计算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m= ___________

  ⑤求出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_____。

  活动2【活动】小组合作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固体密度的测量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石块的质量m(g)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探究二:液体密度的测量

  进行测量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中

  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 (g)

  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量筒中盐水质量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盐水的密度

  活动3【讲授】拓展延伸

  怎样测量塑料泡沫的密度

  活动4【测试】堂清反馈

  四、堂清反馈

  1. 在用天*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

  A.用天*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D.用天*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2. 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测量步骤合理顺序是( )

  ①计算铁块的体积。②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③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④用天*测出铁块的质量。⑤调节好天*。⑥计算铁块的密度。

  A.⑤④②③①⑥ B.④⑤③②①⑥ C.③②①⑤④⑥ D⑤④③②①⑥

  3. 在“用天*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为测定物体的质量,调节天*横梁*衡时,发现天*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将横梁上的*衡螺母向__________ 调节,将一矿石标本放在已调好的天*左盘内,当天*重新*衡时右盘内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甲所示,则矿石

  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将矿石标本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8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__厘米3.这种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千克/米3

  课后反思: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自主学*

  一、自主学*。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__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2、量筒的使用

  完成下面的问题:

  (1)量筒上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

  1mL= ____cm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3)量筒的分度值(最小测量值)是多少?

  (4)液体的体积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都可以用量筒来测量,使用时应先观察量筒的_______和________,如右图所示,观察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 .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___。

  4、测液体密度实验中:

  ⑴ 原理是:ρ=__________

  ⑵ 方法:①用天*测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1 。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__________中一部分,读出___________内液体的__________。

  ③称出___________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

  ④计算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m= ___________

  ⑤求出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_____。

  活动2【活动】小组合作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固体密度的测量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石块的质量

  m(g)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探究二:液体密度的测量

  进行测量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中

  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 (g)

  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量筒中盐水质量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盐水的密度

  活动3【讲授】拓展延伸

  怎样测量塑料泡沫的密度

  活动4【测试】堂清反馈

  四、堂清反馈

  1. 在用天*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

  A.用天*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D.用天*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2. 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测量步骤合理顺序是( )

  ①计算铁块的体积。②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③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④用天*测出铁块的质量。⑤调节好天*。⑥计算铁块的密度。

  A.⑤④②③①⑥ B.④⑤③②①⑥ C.③②①⑤④⑥ D⑤④③②①⑥

  3. 在“用天*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为测定物体的质量,调节天*横梁*衡时,发现天*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将横梁上的*衡螺母向__________ 调节,将一矿石标本放在已调好的天*左盘内,当天*重新*衡时右盘内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甲所示,则矿石

  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将矿石标本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8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__厘米3.这种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千克/米3

  课后反思:

  李建伟 评论

  优点:

  训练量较大,重难点突出,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

  缺点:

  加强学法指导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菁华3篇)(扩展1)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菁华3篇)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1

  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如果现有量筒一次仍不能盛取溢出的水量,可慢慢将物体浸入,并多次盛接和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物体的体积。2.如何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石蜡)的体积?

  可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浸没于量筒中液体时对应的体积,然后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入量筒中读取此时的体积。两者的差值便是石蜡的体积。

  该问题一方面是对量筒使用方法的拓展;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探究怎样来测量物质的密度?

  我们选择盐水和形状不规则的石块为研究对象,具体教学中也可选择其他种类的液体和固体为研究对象测量其密度。

  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测量盐水和石块(或其他样品)密度时所用的数据及所得的结果。注意不要强求一致,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白需要记录哪些数据。让学生把所测得的有关数据填入其表格中,并根据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通过物理公式计算,间接得出被测物质的密度值。

  从实验原理、实验仪器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并根据数据得出结果,这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课本上没有现成的实验步骤,而是要求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设计并实际操作,正确地记录数据得出结果。由于有上一节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这一实验的基础,因此本节的探究活动学生是有能力自主完成的。

  教学中建议以小组讨论形式,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教师不要定些条条框框,这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要求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同时要清楚说明其理由。这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是十分有意义的。

  通过“探究性学*”课题的设计和实施,我们看到,学生首先是非常欢迎这样的课型,他们觉得既紧张又轻松。在认真讨论准备的过程中,给了学生**思想、发散思维、提高能力、展示特长的机会,开拓了学生自行探究的空间,满足了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的`愿望。本课题的研究,也拓展了老师对学生全面评价的方法和途径。过去只按分数高低评价学生学*效果的“好”与“差”,现在通过“研究性学*”,来展示、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纠错能力、动手实验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配合协作意识等,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更合理、更客观,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的积极性。

  反思五: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在进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的探究实验中,本人首先让学生复*了一下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的公式,通过公式知道如果要求物质的密度,就要知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物体的质量我们可以用天*来测量,物体的体积有的可以用量筒直接测量,有的则不用。规则的物体我们可以用数学上的方法测得。例如: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不规则的物体,密度比水大的,可以用排水法,就是在一个量筒里加入一点量的水,再将物体放入水中液面上升,两个体积差就是物体的体积。如果密度比水小的,比如木块可以用压入法、吊挂法、捆绑法、埋砂法等。分组实验用天*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量筒和量杯的使用]量筒和量杯是实验室中常用于测液体体积的仪器。使用时应注意:

  1.首先观察量筒刻度单位和最小分度表示的体积,以及最大测量体积值。

  2.要置于水*桌面上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液面底部(或凸形液面顶部)相*。

  3.读数时。液面靠*哪条刻度线,就读该刻度示值。一般不作估读。实验时要注意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后通过公式就能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在查密度表,可以知道是什么物质。例如探究如何测量盐水的密度,有学生的探究方案是先测出一杯盐水的总质量,把整一杯盐水倒入量筒测出体积,然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得出盐水的密度。还有的是先用天*测出空量筒的质量,然后往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盐水测出他们的总质量同时得出盐水的体积和质量算出盐水的密度,看到这种情况,我引导他们分析各种方案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比较他们的探究方案的优劣,用误差最小的做实验,后来我发现学生很快完成了探究实验,并且效果很好。我也感到很轻松和愉悦。教学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在课堂上一定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成为课堂的主人公。我不但教得轻松愉悦。而且教学效果非常好。也让我体会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教学理念对教学的指导意义有多么的重要。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更深入的体会它的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是我自己本身的问题,就是我的口头禅太多,而且语言太*淡,没有激情,其次是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这样学生进行实验后更能理解。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2

  这个实验是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是从实验原理、使用仪器、实验步骤的安排,记录数据、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全面地进行实验能力的训练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实验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量筒和量杯的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时主要是会认识它们的刻度。所以教材首先要求学生观察量筒和量杯的刻度,认清它们的量程和每小格代表多少立方厘米。对于如何正确使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教材是通过几幅图加以说明的。选择石块作为测量对象,是因为从密度表中查不出它的密度值,石块的形状一般都不规则,必须用量筒或量杯才能测出它的体积,学生测量时会更有兴趣些。

  教法建议: 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实验法完成本节课的学*。

  1.关于实验原理

  实验前可与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密度公式来测定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办法和仪器来测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搞清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2.在使用量筒时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量筒(或量杯)的用途。量筒是实验室里用来测物体体积的仪器。

  (2)知道量筒的构造,学会判定量筒的最小分度和量程,认识“ml”表示“毫升”,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3)量筒一定要放置在水*面上,然后再将液体倒入量筒中。

  (4)观察量筒里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液面相*,若液面呈凹形,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若液面呈凸形,观察时要以凸形的顶部为准。

  (5)用量筒(杯)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叫排液法。 在练*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时,两次的测量应让同组的两个同学各测一次。如果分组仪器全部是量筒,应给 教师 准备一个量杯,让学生看到实物。观察量筒时,可就观察问题提问练*。在视线和凹面相*时, 教师 应做一个示范动作。滴管是学生第一次使用,也应讲清楚如何使用,尤其是要从量筒中取出液体时应怎样做,让学生思考一下,最好找学生示范一下。测出的水的体积不要倒回烧杯中,做下一个实验时用。

  3.关于实验的操作

  (1)在测固体的体积时,要让学生弄明白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并把所测得的有关数据填入数据表中,再求出石块的体积和密度。 测固体密度最好用烧锅炉的焦炭,选一些大小形状均合适的(体积最好在20~40cm3之间),事先要蘸上腊,以防吸水。如果用石块,一定要求学生用细线栓牢,否则极易砸坏量筒。要讲清用排液法测体积的做法和这种方法的适用条件。

  第一,这种物质不能溶于这种液体,若溶于这种液体就要换用其他的液体或想其他的解决办法。第二,这种物质不能吸收这种液体,若吸收也需要换成其它的液体。因此排液法不是万能的。

  (2)测盐水的密度时,要让学生明白盐水的质量是怎样得到的,需记录哪些数据,并把测得的数据填在数据表中,最后求出盐水密度。 测盐水的密度中盐水一定要饱和溶液。如果天*不够精确,系统误差较大,则应考虑换用其他溶液如硫酸铜溶液等

  4.整个实验过程可有三种处理方法

  对基础较差的班级可采用一个实验一个实验领着做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实验过程容易控制,但不易于每个同学的个性发展,进度会受些影响。对于中等程度以上的班级可采取先做实验1.练*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然后把以下的实验要求、步骤讲清楚,让各组再进行以下的实验。在学生实验过程中, 教师 要加强巡视,加强个别指导。特别要对实验能力较差的组给予更多的关注,防止这些同学的实验走过场。为此也就有了第三种方法:在实验课前可先培养几名学生骨干,让他们在实验课上当 教师 的小助手,重点帮助一些实验有困难的同学。

  5.实验进度的安排

  因各实验小组的实验水*不同,所以实验进度就不*衡。对实验进度快的组除了加强检查他们的`操作与数据外,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实验机会,为此 教师 可事先准备一些蜡块,让进度快的组测一下蜡块的密度。对进度慢的组,可把这一问题作为思考题,把实验过程写在实验报告上。

  6.实验报告

  关于实验报告,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写。应有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包括数量和规格)、实验内容及主要步骤、实验数据和结果、还应有实验日期和同组人。条件较好的学校也可统一印制实验报告纸,发给学生使用。实验记录的表格最好让学生参照教材自己设计, 教师 在这方面也应给予一定的指导。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3

  在进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的探究实验中,本人首先让学生复*了一下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的公式,通过公式知道如果要求物质的密度,就要知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物体的质量我们可以用天*来测量,物体的体积有的可以用量筒直接测量,有的则不用。规则的物体我们可以用数学上的方法测得。

  例如: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不规则的物体,密度比水大的,可以用排水法,就是在一个量筒里加入一点量的水,再将物体放入水中液面上升,两个体积差就是物体的体积。如果密度比水小的,比如木块可以用压入法、吊挂法、捆绑法、埋砂法等。我讲了二种情况,在我要上同学们做实验的时候,张艺宝起来问我,如果物体溶于水怎么办,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这是我打算让他们回去自己回家做的一个实验,我让学生思考怎么求,他们超出了我的认知,有人答出来可以用埋砂法,也可以用排水法,但是为什么说可以排水法求糖的密度呢?出乎意料地是学生通过思考找出一些正确答案来。徐志远说我们在用排水法测量糖的体积时,因为用的时间很短,这段时间糖块溶解的很少可以忽略,所以可以。他答得非常标准,这也是实验允许的范围。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菁华3篇)(扩展2)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1

  各位专家、领导,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测量物质的密度》,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六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内容。

  2.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测量型实验课,是对天*、量筒密度等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和量筒的正确使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和量筒的使用;

  (2)知道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实验步骤;

  过程目标:通过实验探究,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点: 测量不规则的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5、教学难点:由实验原理设计出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格再到记录数据得出结果是本节的难点。我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突破此难点。

  二、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测出物质的密度,由于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表格,这就需要学生先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表格,然后自己动手操作测出实验结果。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学*方法。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达到提高学生的探究的能力。

  四、说过程

  教学环节一、 创设情景

  1、复*密度公式引出新课《测量物质的密度》并板书课题

  2、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铜块,要测量这个铜块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量?

  3、出示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烧杯中的盐水,还能否用刻度尺来测小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呢?引出量筒的使用。

  教学环节二、 量筒的使用

  教师展示:量筒,学生观察:量筒

  1.师生共同讨论量筒的单位、量程、分度值、读数时注意问题及用途。特别强调1ml=1cm3

  然后让学生动手往量筒内倒水,练*读数

  2.学生讨论并口头回答: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的方法。

  教师稍后板书: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排水法) V=V2-V1

  教学环节三、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 设计实验方案

  首先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各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归纳实验步骤:

  (1)调节天*测出小石块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到达的刻度V1

  (3)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慢慢浸没到水中,读出水面上升到的刻度V2

  (4)计算石块密度ρ=m/(V2-V1)

  最后老师提问:为什么先测质量,后测体积?让同学们从减小误差方面进行思考。

  2、设计记录表格

  操作过程中的数据,需要专门的表格来记录,下面根据我们的需要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教师巡视并提示实验时应记录:实验中直接测量的物理量,中间计算量,最终计算量三方面的数据。最后让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并纠正设计中的不足。

  3.分组实验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老师强调小组分工,有操作的,有记录的,并巡视指导。

  4、教师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教学环节四 、测量盐水的`密度

  设计实验方案

  考虑到设计该实验方案比较难,学生不易想到,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最佳实验方案。

  设计问题:(播放课件)

  在“用天*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甲乙两同学各提出了一套方案.

  甲方案:先用天*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在烧杯中装入一些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再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

  乙方案:先用天*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将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盐水体积,再测出余下的盐水和烧杯的质量.

  学生交流,回答你觉得谁的方案更好?请说明原因。小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如何使实验误差更小讨论确定最佳方案。

  2设计实验记录表格。教师巡视指导,之后让学生汇报。

  3.分组实验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实验结果。给予适当评价。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教学环节五、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测量物质的密度

  1、实验原理:ρ=m/v

  2、量筒的使用

  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排水法): V=V2-V1

  3.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m, v1, V2

  4、测量盐水的密度。

  m1 , v , m2

  六、布置作业。

  为了使学生对测量固体密度更全面更系统的掌握,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蜡块不能沉入水中,还能用天*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想想有什么好办法?

  七、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测量物质的密度》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这堂课的整体设计,由于本人水*有限,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专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2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初三物理复*专题《物质密度的测量》,这节内容我是按以下几个环节来讲述的。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初三物理复*专题《物质密度的测量》。

  2、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专题复*课,是对天*和量筒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3、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和量筒的使用;

  (2)知道一些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测量的步骤;

  (3)通过实验探究、学*探究方法、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两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量筒或者结合其他物理知识来测量物体的密度;

  难点:利用公式ρ=m/V进行有关实验去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能掌握并应用密度公式来解决物质密度测量的问题,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并简要评价此实验步骤。

  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讨论法。

  三、说学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质量的测量,天*的使用,以及物质密度与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密度的知识是在初二上册学*的,时隔一年,有所遗忘是难免的,作为复*专题,密度概念的再回顾必要的,然后才能从常规到特殊方法的测量逐步过渡,

  四、说过程

  1、引入新课

  从学生刚发的20xx年中考说明中的一道密度测量的预测题引入。提出如何用常规法测量物体密度的问题。

  2、进行新课

  常规法测物体密度

  即先用天*测出物体质量,然后用量筒测出物体体积,最后根据公式ρ=m/V,测出物质的的密度。

  对于溶于水的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小组讨论,得出自己的实验步骤,其余小组讨论该实验步骤的优缺性,并分析其对实验结果会产生怎样的误差。(z制成饱和溶液后放入物体,或者用粉末法进行测量)。20xx年中考真题讲解,引出吸水性物质密度测量的方法。

  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密度的测量。优化指导相关*题讲解,引出对于这种物质的两种测量方法——针压法和助沉法。

  3、每一种物质测量方法的讲解后都有对应得*题练*巩固。

  4、课堂小结:常规法和对于特殊物体的密度测量方法以及用特殊方法来测量物体的密度。

  4、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设计时预想的学生反映应该不错,因这是一堂复*课,即便是对学过知识有所遗忘,但是基础在,稍加提醒应该就会唤醒,可是第一道题学生困难的反应,就在开始埋下了选题较难的印象,这是我上课之前没有想到的。

  学生在讨论方案时,各抒己见十分活跃,全身心投入到方案的讨论之中,对学生这种探索精神,我十分感动,同时也给了他们展示的机会。但是因为题目的难度系数较大,密度测量方法之多,导致本节课没有按计划完成,学生的反应也差强人意。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构建知识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要真正的铁盒学生的学情和知识掌握程度,不能想当然的自我设计。只有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设计才能真正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增加其掌握程度和提升他们的创造力。

  五、板书设计

  1、常规法侧物体密度

  2、特殊物体的密度测量

  3、物体密度的特殊测量方法(结合浮力、压强等相关知识进行设计和测量)

  六、布置作业

  优化指导上目睹测量的相关*题。以上就是我对这节内容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3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如水)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如塑料块)的体积,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进一步熟悉天*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有操作欲望,熟练地使用天*、量筒测算物质密度,认真按规则做好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学情分析

  学生对质量和体积有一定的认识,而且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3、重点难点

  重点:用量筒测量物质的体积。

  难点: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4、教学过程

  (一)量筒的使用

  1、学生观察量筒并结合教材思考想想做做的问题:

  ⑴这个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ml还是cm3?

  ⑵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⑶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

  ⑷图11.4-2中画出了使用量筒时的两种错误,它们分别错在哪里?

  学生观察后回答以上问题,教师指导。学生练*使用量筒测量一下烧杯里水的体积。

  2、如何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呢?

  教师启发学生

  ⑴把不溶于水的,并能够沉入水底的物体(密度大于水),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即利用量筒中前后两次液体的体积差测出物体体积。

  ⑵对于不沉入水底的物体,可以用“针压法”测量其体积,即用针把物体压到水中,求出两次液体的体积差就是物体的体积。

  ⑶不沉入水底的物体也可用“悬垂法”(或叫坠物法):将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用细线将石块和物体一起拴好(石块在下,物体在上),先将石块浸没量筒水中,读出体积V1,再将石块和物体一起浸没,读出体积V2,则物体体积V= V2-V1

  ⑷当物体体积较大量筒装不下又是不规则物体时,用“溢杯法”:用细线拴住物体,将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用量筒接住溢出的水,则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

  ⑸溶于水或吸水的物体用“埋沙法”,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细纱,摇匀摇*,读出细纱体积V1,将物体放入量筒细纱中浸没,再次摇匀摇*,读出体积V2,则物体体积V= V2-V1

  (二)实验测盐水的密度

  事先配制好一些盐水,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和记录数据的表格,小组间进行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法,达成共识,确定正确的实验方法。教师指导。

  步骤:

  1、用天*测量出烧杯和盐水总质量m1

  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并用量筒读出这部分盐水体积V

  3、再用天*测量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4、利用公式计算ρ=m1-m2/V

  记录数据的表格烧杯和盐水总质量m1(g)剩余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2(g)倒出盐水的质量m(g)倒出盐水的体积V(cm3)倒出盐水的密度ρ(g/cm3)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相关数据,算出盐水密度。最后讨论实验结果,总结经验。

  (三)测量形状不规则石块的密度

  从测盐水密度得到启发,学生设计此实验。

  步骤:

  1、用天*测量出小石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3、把用细线吊着的小石块浸入到量筒的水中,读出水的体积V2

  4、利用公式计算ρ= m/ V2-V1

  记录数据的表格石块质量m(g)量筒中水的体积V1(cm3)放入石块后量筒中水体积V2(cm3)石块体积V(cm3)石块密度ρ(g/cm3)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相关数据,算出石块密度。最后讨论实验结果,总结经验。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即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的办法,以及用量筒测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办法.

  4.通过使用天*,加深对某些题目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正确使用天*、量筒能做到尽量周全.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是大有好处的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

  2.用天*和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用天*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教学方法:

  1.实验法:会通过实验,间接地利用公式测量物体.

  2.观察法:用正确的方法给天*和量筒读数.

  教具准备

  天*、砝码、量筒、水、铁块、铜块、铝块、细线、花岗岩、刻度尺、三角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了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测量?用什么仪器可以测量密度?

  [生]可以先用天*测出物体的质量,然后用量简测出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的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

  [师]回答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一下测量物体的密度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

  [师]今天,我们来动手做一个实验,测物体的密度.同学们先分组(三人一组).

  [师]大家看自己的实验台上,有这样一些实验器材:天*一架,砝码一盒,量筒一只,烧杯中装有水、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另外还有一根细线,一块花岗岩,一副三角板,刻度尺.

  [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投影]

  一、测铝块、铁块、铜块的密度.

  二、测水的密度.

  三、测不规则物体――花岗岩矿石的密度.

  [师]根据我们上节课学*的知识,同学们会测吗?

  [生]测三种金属圆柱体的密度分为几步:

  (1)先用天*测出铜、铁、铝各自的质量.

  (2)接下来测三个物体的体积.即上节课讲过的,采用体积差的方法测它的体积:即先用量简量取一定量的水,记下示数V1,将物块全部浸入水中,再记下这时的示数V2.所以囱块的体积即为V2-V1.

  [师]讲得非常好.下面提一个问题:能不能先测体积后测质量?

  [生]这要看怎样测体积了,如果是采用第一种方法测体积,则先测体积还是先测质量都无所谓,如果是采用第二种方法测体积,则必须先测质量,后测体积.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如果采用后一种方法测体积,则物块要沾上水,我们知道,天*在使用时是不能沾上水的,同时物块沾上水后质量有可能会变大,因此应测质量后测体积,

  [师]总结得非常精彩.通过大家群策群力,我们已经找到了测铁块、铜块、铝块密度的方法.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测量中.由于仪器、操作方法及操作人的因素影响,必定会产生一些误差.如何来减小这些误差呢?

  [生]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改进测量工具、完善测量手段等,但我认为最有效.也是最容易办到的还是多次测量取*均值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最有效.

  [师]说得很好,多次测量取*均值的方法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是一种有效地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测几次好呢?

  [生]三次为宜.

  [师]对,咱们做本实验时三次测量取*均值可以有效地减小误差.

  [生]今后的实验过程中是不是都要多次测量取*均值呢?

  [师]对于一些产生数据的实验,最好是这样做,一些伟大的科学家正是从误差微小的变化中找到很多科学知识.

  [师]接下来大家思考一下如何来测不规则物体(如花岗岩)的密度呢?

  [生]基本上与测铜、铁、铝的方法一样,只不过在测岩石的体积时应采用浸入法,即第二种方法.因为岩石是不规则物体,用三角板和直尺法测量时,由于形状不规则,所以很难测出它的体积,因此用第一种方法不合适.

  [师]如何来测水的密度?

  [生]测水的密度以及测液体的密度都要用量筒.

  [师]具体如何来测呢?

  [生]先测出一定量的水的体积,将水倒进量简中,观察示数.

  [师]观察示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生]应使视线与液面的凹面相*,这样可以减小误差,如右图.

  测出体积后,接下来测水的质量.由于测质量时水不能与天*相接触,因此应间接测水的质量.

  [师]怎样测呢?

  [生]可以先测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1,然后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这样水的质量和体积已全部测出来了,二者一除即可得密度.

  [师]大家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生]有.

  [师]怎么测呢?

  [生]可以把上面的烧杯换成量筒.

  [师]换成量简?能不能具体说一下.

  [生]取一只量筒,先测出它的质量M1,然后往量筒中装水,测出量筒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同时,由量简中液面的示数直接把水的体积读出来,两者相除即得水的密度.

  [师]大家总结得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测一下以下几种物质的密度.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不时指点学生遇到的问题)

  参考实验数据:

  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ρ铜:8.9×103kg/m3

  ρ花岗岩:2.6~2.8×103kg/m3ρ水:1.0×103kg/m3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菁华3篇)(扩展3)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范本五份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1

  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法点拨

  本节在学*质量、密度概念及用天*测量质量的基础上,学*测量物质的密度。学*利用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量筒的容积单位一般是毫升(mL),也有使用立方厘米(cm3)作单位的。1mL=1cm3。

  同许多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天*)一样,量筒也有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直尺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量筒测量。用量筒测量体积常用“溢杯法”: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量筒内水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测量石蜡等密度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的体积,可以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被浸没于量筒中液体对应的体积,再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没于量筒中,读取此时的液体体积,两者的差便是石蜡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学*,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

  2、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

  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二、量筒的使用

  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与刻度线垂直。

  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2、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3、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

  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

  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5、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烹块的体积。

  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三、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达标自查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 .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体积是,密度是。

  4、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应该选用密度较的材料。

  5、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同学要测量出密度是0.8g/cm3的酒精100g,则应选择()

  A、50mL,5mLB、100mL,2mLC、250mL,5mLD、400mL,10mL

  6、使用托盘天*的时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加减砝码的时候,可以用手轻拿轻放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托盘里

  C、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的量程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

  7、用天*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用天*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用天*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

  8、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

  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用天*称出铁块的质量m

  根据数据V1、V2算出铁块的体积V

  9、根据密度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密度是物质的性质,与质量、体积无关

  10、在调节托盘天*指针前,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线中央的右侧。为使天*横梁*衡,应将横梁右端的调节螺母()

  A、向或移动B、向左移动C、不必移动,而移动游码D、以上三种都可以

  11、给你一台天*、一把直尺、一枝铅笔,测出一卷细铜丝的长度,写出你的方法。

  12、用铁、木分别做成体积相同的实心立方体,问哪一个质量大?为什么?

  13、小实验:测量雪的密度

  问题:雪的密度在任何地方、不同的时间都一样吗?

  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或塑料筒(高约25cm,直径约7cm);

  两个塑料袋,一架天*,一个量筒。

  操作过程:(1)在冬天时将塑料袋装满雪,记下雪的类型(例如,湿雪、干雪、干粉状雪等)及室外空气的温度;

  (2)返**室内把雪全部倒入一个大碗里;

  将一个圆筒称重(m1),仔细地装满雪,不要使筒内留下空隙,再一次将圆筒称重(m2),m2—m1即测得的雪的质量;

  取第二个圆筒测量它的体积。方法有二:一是用量具测量;二是将圆筒装满水,用量筒测出其体积,记录下需要水的数量(mL)

  雪的密度等于雪的质量除以圆筒的体积;

  雪的密度=

  在不同温度下重复这个实验,观察雪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是否相同。

  14、为了判断一个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

  铁球的m/g水的体积V/mL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mL

  7960.090.0

  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主要步骤怎样?

  该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若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2

  (一)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法点拨

  本节在学*质量、密度概念及用天*测量质量的基础上,学*测量物质的密度。学*利用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量筒的容积单位一般是毫升(mL),也有使用立方厘米(cm3)作单位的。1mL=1cm3。

  同许多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天*)一样,量筒也有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直尺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量筒测量。用量筒测量体积常用“溢杯法”: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量筒内水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测量石蜡等密度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的体积,可以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被浸没于量筒中液体对应的体积,再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没于量筒中,读取此时的液体体积,两者的差便是石蜡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学*,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

  2、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

  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二、量筒的使用

  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与刻度线垂直。

  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2、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3、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

  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

  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5、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烹块的体积。

  (2)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三、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达标自查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体积是,密度是。

  4、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应该选用密度较的材料。

  5、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同学要测量出密度是0.8g/cm3的酒精100g,则应选择()

  A、50mL,5mLB、100mL,2mLC、250mL,5mLD、400mL,10mL

  6、使用托盘天*的时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加减砝码的时候,可以用手轻拿轻放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托盘里

  C、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的量程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

  7、用天*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D、用天*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

  8、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A、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

  B、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C、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D、用天*称出铁块的质量m

  E、根据数据V1、V2算出铁块的体积V

  9、根据密度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密度是物质的性质,与质量、体积无关

  能力提高

  10、在调节托盘天*指针前,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线中央的右侧。为使天*横梁*衡,应将横梁右端的调节螺母()

  A、向或移动B、向左移动C、不必移动,而移动游码D、以上三种都可以

  11、给你一台天*、一把直尺、一枝铅笔,测出一卷细铜丝的长度,写出你的方法。

  12、用铁、木分别做成体积相同的实心立方体,问哪一个质量大?为什么?

  13、小实验:测量雪的密度

  问题:雪的密度在任何地方、不同的时间都一样吗?

  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或塑料筒(高约25cm,直径约7cm);

  两个塑料袋,一架天*,一个量筒。

  操作过程:(1)在冬天时将塑料袋装满雪,记下雪的类型(例如,湿雪、干雪、干粉状雪等)及室外空气的温度;

  (2)返**室内把雪全部倒入一个大碗里;

  (1)将一个圆筒称重(m1),仔细地装满雪,不要使筒内留下空隙,再一次将圆筒称重(m2),m2—m1即测得的雪的质量;

  (2)取第二个圆筒测量它的体积。方法有二:一是用量具测量;二是将圆筒装满水,用量筒测出其体积,记录下需要水的数量(mL)

  (3)雪的密度等于雪的质量除以圆筒的体积;

  雪的密度=

  (4)在不同温度下重复这个实验,观察雪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是否相同。

  14、为了判断一个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

  铁球的m/g

  水的体积V/mL

  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mL

  79

  60.0

  90.0

  (1)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主要步骤怎样?

  (2)该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若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3

  1教学目标

  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3、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的科学方法。

  2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基本熟练了密度的计算以及单位的换算。

  2、学生对天*的使用已经了解,但不清楚量筒的使用。

  3重点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自主学*

  一、自主学*。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__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2、量筒的使用

  完成下面的问题:

  (1)量筒上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

  1mL= ____cm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3)量筒的分度值(最小测量值)是多少?

  (4)液体的体积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都可以用量筒来测量,使用时应先观察量筒的_______和________,如右图所示,观察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 .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___。

  4、测液体密度实验中:

  ⑴ 原理是:ρ=__________

  ⑵ 方法:①用天*测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1 。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__________中一部分,读出___________内液体的__________。

  ③称出___________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

  ④计算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m= ___________

  ⑤求出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_____。

  活动2【活动】小组合作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固体密度的测量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石块的质量m(g)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探究二:液体密度的测量

  进行测量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中

  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 (g)

  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量筒中盐水质量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盐水的密度

  活动3【讲授】拓展延伸

  怎样测量塑料泡沫的密度

  活动4【测试】堂清反馈

  四、堂清反馈

  1. 在用天*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

  A.用天*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D.用天*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2. 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测量步骤合理顺序是( )

  ①计算铁块的体积。②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③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④用天*测出铁块的质量。⑤调节好天*。⑥计算铁块的密度。

  A.⑤④②③①⑥ B.④⑤③②①⑥ C.③②①⑤④⑥ D⑤④③②①⑥

  3. 在“用天*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为测定物体的质量,调节天*横梁*衡时,发现天*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将横梁上的*衡螺母向__________ 调节,将一矿石标本放在已调好的天*左盘内,当天*重新*衡时右盘内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甲所示,则矿石

  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将矿石标本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8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__厘米3.这种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千克/米3

  课后反思: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自主学*

  一、自主学*。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__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2、量筒的使用

  完成下面的问题:

  (1)量筒上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

  1mL= ____cm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3)量筒的分度值(最小测量值)是多少?

  (4)液体的体积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都可以用量筒来测量,使用时应先观察量筒的_______和________,如右图所示,观察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 .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___。

  4、测液体密度实验中:

  ⑴ 原理是:ρ=__________

  ⑵ 方法:①用天*测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1 。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__________中一部分,读出___________内液体的__________。

  ③称出___________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

  ④计算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m= ___________

  ⑤求出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_____。

  活动2【活动】小组合作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固体密度的测量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石块的质量

  m(g)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探究二:液体密度的测量

  进行测量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中

  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 (g)

  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量筒中盐水质量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盐水的密度

  活动3【讲授】拓展延伸

  怎样测量塑料泡沫的密度

  活动4【测试】堂清反馈

  四、堂清反馈

  1. 在用天*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

  A.用天*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D.用天*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2. 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测量步骤合理顺序是( )

  ①计算铁块的体积。②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③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④用天*测出铁块的质量。⑤调节好天*。⑥计算铁块的密度。

  A.⑤④②③①⑥ B.④⑤③②①⑥ C.③②①⑤④⑥ D⑤④③②①⑥

  3. 在“用天*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为测定物体的质量,调节天*横梁*衡时,发现天*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将横梁上的*衡螺母向__________ 调节,将一矿石标本放在已调好的天*左盘内,当天*重新*衡时右盘内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甲所示,则矿石

  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将矿石标本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8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__厘米3.这种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千克/米3

  课后反思:

  李建伟 评论

  优点:

  训练量较大,重难点突出,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

  缺点:

  加强学法指导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4

  (一)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法点拨

  本节在学*质量、密度概念及用天*测量质量的基础上,学*测量物质的密度。学*利用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量筒的容积单位一般是毫升(mL),也有使用立方厘米(cm3)作单位的。1mL=1cm3。

  同许多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天*)一样,量筒也有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直尺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量筒测量。用量筒测量体积常用“溢杯法”: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量筒内水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测量石蜡等密度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的体积,可以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被浸没于量筒中液体对应的体积,再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没于量筒中,读取此时的液体体积,两者的差便是石蜡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学*,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

  2、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

  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二、量筒的使用

  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与刻度线垂直。

  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2、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3、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

  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

  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5、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烹块的体积。

  (2)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三、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达标自查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体积是,密度是。

  4、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应该选用密度较的材料。

  5、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同学要测量出密度是0.8g/cm3的酒精100g,则应选择()

  A、50mL,5mLB、100mL,2mLC、250mL,5mLD、400mL,10mL

  6、使用托盘天*的时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加减砝码的时候,可以用手轻拿轻放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托盘里

  C、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的量程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

  7、用天*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D、用天*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

  8、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A、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

  B、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C、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D、用天*称出铁块的质量m

  E、根据数据V1、V2算出铁块的体积V

  9、根据密度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密度是物质的性质,与质量、体积无关

  能力提高

  10、在调节托盘天*指针前,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线中央的右侧。为使天*横梁*衡,应将横梁右端的调节螺母()

  A、向或移动B、向左移动C、不必移动,而移动游码D、以上三种都可以

  11、给你一台天*、一把直尺、一枝铅笔,测出一卷细铜丝的长度,写出你的方法。

  12、用铁、木分别做成体积相同的实心立方体,问哪一个质量大?为什么?

  13、小实验:测量雪的密度

  问题:雪的密度在任何地方、不同的时间都一样吗?

  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或塑料筒(高约25cm,直径约7cm);

  两个塑料袋,一架天*,一个量筒。

  操作过程:

  (1)在冬天时将塑料袋装满雪,记下雪的类型(例如,湿雪、干雪、干粉状雪等)及室外空气的温度;

  (2)返**室内把雪全部倒入一个大碗里;

  (1)将一个圆筒称重(m1),仔细地装满雪,不要使筒内留下空隙,再一次将圆筒称重(m2),m2—m1即测得的雪的质量;

  (2)取第二个圆筒测量它的体积。方法有二:一是用量具测量;二是将圆筒装满水,用量筒测出其体积,记录下需要水的数量(mL)

  (3)雪的密度等于雪的质量除以圆筒的体积;

  雪的密度=

  (4)在不同温度下重复这个实验,观察雪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是否相同。

  14、为了判断一个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

  铁球的m/g

  水的体积V/mL

  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mL

  79

  60.0

  90.0

  (1)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主要步骤怎样?

  (2)该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若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5

  学*目标

  1.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生活中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学会用天*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设计

  一、用天*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

  1.用天*称出固体的质量m.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积V1;

  2.用细线悬吊着固体慢慢没入水中,记下总体积V2;4.固体的密度

  二、用天*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1.在玻璃杯中盛液体,称出总质量m;2.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3.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m1;4.盐水密度

  典型例题

  例1.在测定液体和石子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如下操作步骤:

  A用天*测得石子的质量为m1B用天*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m2

  C用天*测得盛放适量液体的烧杯的质量为m3

  D用量筒测得烧杯中液体的体积为V1

  E将石子放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面达到的刻度V2

  (1)测定液体密度所需的上述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测定液体的密度ρ液=_________

  (2)测定石子密度所需的上述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测定石子的密度ρ石=_________

  例2.下面是“测量油的密度”的实验步骤:

  A.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油的体积v

  B.用天*称出玻璃杯的质量m0,再把筒中的油倒入玻璃杯中,称出它们的质量m1;

  C.在玻璃杯中盛油,用天*称出它们的质量m

  D.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油的密度ρ

  E.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油的质量m2

  F.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线上,调节*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红线

  G.把天*放在水*桌面上,观察天*的最大称量值及横梁标尺上的分度值.

  请选出最佳的实验步骤(可去掉无用步骤),按照实验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

  课堂达标

  1.用天*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

  (1)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2)调节天*时,应把天*放在_______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若天*左盘下沉,应将*衡螺母向_______旋转,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3)测量石块质量时,应把石块放在______盘里,在_____盘里放50g砝码一个,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为3.4g,此时天**衡,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4)把石块放入盛有60cm3水的量筒内后,水面到达的位置为80cm3,则石块的体积为______cm3.(5)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kg/m3

  2.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在用天*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①用天*称出盛有盐水的玻璃杯的总质量m1;②把玻璃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③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④

  方案二:①用天*称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1②在空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③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出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④

  (1)哪种方案测出的盐水密度较准确?为什么?

  答:

  (2)所测不准确的盐水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答:____________

  3.给你一台托盘天*和一套砝码,一只刻度不清的量筒,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则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为:

  (1)称出牛奶的质量:①称出________的质量,记为m1,②称出_______的质量,记为m2,③牛奶的质量m=_______.

  (2)测量牛奶的体积:①在倒入量筒内质量为m的牛奶液面处做一个记号,记为V1,然后将牛奶倒入原牛奶杯中;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使______的体积与质量为m的牛奶的体积_______;③称出倒入量筒内水的质量为m水;④计算出水的体积V水=_____,则牛奶的体积等于_________的体积.

  (3)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ρ=__________.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菁华3篇)(扩展4)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 (菁华3篇)

  活动目标:

  1、学*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2、继续探索测量单位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活动重点:

  学*用不同的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活动难点:

  测量单位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完整的铅笔、积木、回形针、橡皮等测量工具(幼儿人手2份)

  记录表格(见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以故事的方式引入。

  1、创设问题情景,引入问题。

  师:小朋友,瞧,图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米老鼠和唐老鸭,它们在比赛跳绳)再看下面一幅图,想知道它们在说什么吗?再来看第三幅图,它们现在在做什么?(在测量跳绳的长度)它们用的测量工具一样吗?(不一样)再看一看最后一幅图,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它们在争论谁的跳绳长。)

  2、引导幼儿讨论测量长度的工具和方法。

  师:请你们也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跳绳的长度呢?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二、迁移幼儿已有测量长度的经验。

  师:我们中班的时候已经学*过测量长度的方法了,你们还记得吗?那我请一个小朋友用黑板擦来量一量黑板的长度,你们仔细看他测量的方法对不对。

  师:他测量的方法,对吗?谁愿意来跟大家说一说。并示范一下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呢?(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首尾相连,量一下记录一下。)

  三、幼儿尝试测量,探索测量单位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1、幼儿自主选择两种不同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度。

  师:小朋友真能干,都已经掌握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了,现在我想请你们每人自己选择两个不同的测量工具,分别量一量课桌的长度,并在表格上记录用每个工具测量的次数和结果,(教师可示范记录方式)

  师:你们刚才用两种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一样还是不一样?请你说一说,你刚才是用哪两个工具测量的?桌子有几个XX长?用XX测量时量了几次?桌子有几个XX长,用XX量了几次?(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我们测量的是同一个物体,为什么每个人两次测量的结果都不一样呢?是不是我们搞错了呢?现在我们都用这种工具(积木和回形针)来量一量我们书本的长度,看看结果有什么变化,好吗?

  2、集体选择两种同样的'工具测量书本的长度。

  师:现在请你们用回形针和积木量一量你的幼儿用书有多长,并像刚才一样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好吗?这次测量结果一样吗?幼儿用书有几个回形针长?用回形针量了几次?幼儿用书有几个积木长?用积木量了几次?

  3、引导幼儿讨论并小结。

  师:我们每次的都是同一个物品,为什么测量的次数和结果不一样呢?仔细观察你们的记录表,你会发现什么?(引导幼儿发现测量工具长,量的次数就少,测量工具短,量的次数就多的道理。)

  师:小结,测量工具长,量的次数少,测量工具短,量的数次就多。

  活动目标:

  1.感受并体验远*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学*用工具测量远*,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次数也不同以及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2.难点:(1)理解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2)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活动准备:

  铅笔,表格、路线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没削过得铅笔。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师:今天,动物学校要举行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小兔、小熊、小猫都报名参加了比赛。你们看,小动物们马上就要从自己家里出发到学校去了,究竟是哪个小动物会最先到达体育馆呢?

  二、学*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远*。

  1.(引导幼儿观察路线图)请幼儿观察比较,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远?你是怎么知道的?这种方法准确吗?

  2.师: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测法,但是目测法比一定准确,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路线的远*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绳子、积木等)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3.师:你们觉得这样工具能测量小动物家到学校的距离么?(能)那咱们就先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要几个水彩笔盖,你会量吗?(会),请你来试一试。

  在幼儿尝试过程中教授测量方法,,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5个水彩笔盖)4.师: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你再量量其他两个小动物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5、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的结果,教师小结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6、师:郑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两种测量工具呢,我们就用这两种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小椅子好不好。

  请幼儿示范测量方法,及时纠正不对的测量步骤。

  7、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结果,教师小结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三、教师小结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都能被当做测量工具呢,我们的教室里就有很多,待会请你选一样你喜欢的东西作为测量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桌子、黑板,还能比比小朋友的身高呢……

  教案反思:

  这节教学活动有好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

  因为活动中所要测量的就是我们天天要用的桌子,非常的贴*生活,所以幼儿在测量的时候特别的开心,积极性也特别的高。在操作的过程中,因为幼儿之间的能力有所差距,所以有对有错,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给幼儿多次交流多次尝试的机会。发现问题就要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机会。允许他们犯错误,再尝试用别的方法。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

  在活动中尽管之前我已经考虑了很久怎么样把语言说的更周密更完整,但是真正上课的时候还是有一些略显含糊的地方。就因为这一点,幼儿的操作方法不是很准确,使得第一个活动目标没有实现,所以在数学活动中,一定要尽量把话说周全,以免有些小朋友喜欢转空子或者抓你的漏洞,不要只想着自己的教学步骤,而忽略了口头的能力。

  为了实现第二个活动目标,在活动中让幼儿大胆的发现然后进行讲述,所以这个目标很容易就实现了。

  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困惑:

  1.幼儿由于个体差导,出现个别幼儿孤立活动,不愿与同伴交流,任教师如何鼓励也无济于事,该如何?

  2.在活动中是应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测量,还是让他们在测量中发现问题?如果他们不能从中自己发现问题,我们该如何办?

  每个老师都跟我们说过,在互动上遇到紧急情况要懂得随机应变,我们都觉得挺简单,但是当你真正遇到这种“突发状况”的.时候,也许你就没有自己预期的那么“灵活”。所以无论如可,要做好完全的准备。

  【活动目标】

  1、学*自然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3、同伴之间能相互合作,大胆的交流。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测量工具(各种长棍、尺、绳子、纸盒等)、笔、记录纸、黑板、摸箱、标记

  【活动过程】

  1、导入:将幼儿分成五组,进行跑步比赛。

  师:你们知道刚才跑了有多远?有什么办法知道呢?(量一量)

  2、提出测量要求:这里有许多材料,每组商量一下选一种材料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工具和结果记录下来交给老师。

  3、幼儿第一次尝试测量,教师观察幼儿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并指导幼儿与同伴合作。

  4、请测量方法正误的两组幼儿分别演示,师生讨论哪种方法测出的结果更精确。老师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第一次测量的结束处是第二次测量的开始,依次接着量)。

  如幼儿测量的都正确,也请一位幼儿示范,教师加以解释。

  5、请幼儿反思刚才本组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进行第二次测量验证第一次的测量结果。

  6、请每组推选一位幼儿介绍本组的测量结果。

  7、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思考: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因为用的量具不同,有的长、有的短,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8、游戏:找宝藏。第三次尝试测量。

  幼儿从摸箱里摸出一张画有宝藏地点的标记图,根据图进行测量,找到宝藏。

  9、结束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各种工具进行测量,还知道了测量的结果和量具的大小、长短有关。除了今天用的量具外,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来测量呢?小朋友回去后找一找、试一试好吗?

  【活动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问题:

  1、如何选择幼儿的探索对象、教师应发出怎样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环节中欠缺充分的考虑。

  2、教师是否必须选择和幼儿同等的测量对象进行示范讲解呢?怎样选择才能更好地考虑到每个孩子的视线呢?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菁华3篇)(扩展5)

——物质与精神的追求作文 (菁华3篇)

  现在的孩子,有迷恋网吧的、早恋的、离家出走的,甚至自杀的。或许许多人都不理解,我作为一个11岁的少年,在此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们常常听到大人们讲,他们小时侯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能吃上两个白馒头,新年时能吃上肉包子。许多家长常常说:“有得你吃,有得你穿,有得你学,有什么不快乐的?真是不知足!”当时的他们有这样的环境,已经是很幸福的了,但对于我们呢?也有的家长会给不少钱孩子,让他们自己“独立”,对孩子很少过问。现在,亲子沟通已成了一大难题。

  我们这代已经从对物质上的追求,转变到了对精神上的追求。许多孩子会被家长认为很独立,在孩子独立的另一面,却藏着一颗脆弱的心。于是,许多对自己失去自信心的孩子走进了网吧,希望通过游戏找到自己出人头地的一面;于是,没人安慰的孩子找了自认为是的男(女)朋友,希望在自己伤心的时候能听到真诚的安慰;于是,许多孩子选择了离家出走,希望在自由的世界里找到快乐;于是,无法面对现实的孩子,选择了结束自己认为很痛苦的一生。

  表面在怎么独立、自强的孩子,背后总会有一颗脆弱的心需要人去安慰。现在的我们只需要精神上的补给,而不需要太多物质上的奖励。人的精神是支撑人活下去最大的勇气,只要精神上快乐,再残酷的现实我们都是可以面对的。家长们,你们是该放下手中的工作,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去看看了!

  物质上富有,而精神上匮乏,不算是真正的富有。——题记

  在生命长河里。有如春蚕一般默默奉献的人;有如蜘蛛般虽然生活辛苦,但是却用自己的努力创造自己的生活;有如井底之蛙一般自以为自己拥有一切,却不知道自己见识短浅的人……

  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演绎生活,不過演绎的成绩不同。这对夫妻就演绎的十分成功。

  有一对美国夫妻。他们家不算富有。但是他们却拥有着充实的精神财富。他们家有一间空着的房间,妻子每天天黑后都要打开那间房间的灯。开始时丈夫不接的问妻子原因,妻子笑而不答,在丈夫的再三追问下,妻子拉着丈夫来到那间房间的窗前,对丈夫说:“你没发现吗?有一对夫妇,靠着咱们家的灯光,每天都在楼下把捡来的垃圾整理好。看着他们整理垃圾时带着的快乐笑容,我觉得心里暖洋洋的,感到无比的快乐。只要他们需要这点灯光,我就会永远为他们点亮。”丈夫在听了妻子的话后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快乐的笑容。

  这一对夫妻虽然家里不富有,但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帮助别人,并且是不求回报的,这是他们精神上的财富。是值得我们去学*的,而不像一些富人,打着帮助他人的旗号,并不是真心的想帮助他人,只是为了让别人感激他们。其实,物质上的财富。不能与精神上的财富相提并论,只有精神上的富有才算是真正的富有。

  在生活上也有些人片面的追求物质上的财富,而在精神方面却是空虚的,匮乏的,这份追求只会让人更加的迷失自我罢了,就算让他们追求成功了,他们也不会是真正的富有者,仅仅是精神上的拥有罢了。

  或许有一天,我们会突然醒悟——原来,精神上的富有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拥有才是真正的富有,真正的快乐的生活!

  或许在某一天,我们懂得了这些,会给自己的心中的对富有的追求一份满意的答卷。

  “沉浸于书中是我一生最持久而深切的渴望。”木心曾如是对朋友说道。的确,书所搭建的世界是如此单纯美好让人痴迷其中,但它又如此易碎,铜臭一染便毁。

  曾有一家书店仅迎接顾客而推弃顾客,仅接受金钱而不屑书香,仅眼浅似鼠只看到物质的诱惑而关耳封口不在乎精神的婀娜。倘若这是全部的世界,那你我终将成为被神遗弃的孩子。如此,请让物质让一让精神,精神之光必映亮你我面庞笑靥。

  过度膨胀的物质社会会压垮正在飞翔的翅膀。“被拴上黄金的鸟儿永远也飞不远。”对物质对金钱的渴望是人性使然,而过剩膨胀,物欲便从天使幻化为魔,它会残噬,会撕扯原本干净完整的心。美好的心灵被物质挤占,奉行“利益至上”,冠冕堂皇地用“市场经济靠利益维持”为过剩物欲披上“华美”裳服,让书店成为金钱的仓库而让心灵美好在外游荡无家可归,失掉了翅膀,我们又如何再飞翔?

  而精神之粮才是助飞翅膀的'羽毛。“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直至博尔克斯口中的“天堂”。由内而外的清香才是发展的推动力。“我可三日无饭,不可一日无书。”闻一多先生居二楼不逐名不逐利,不慕那“乌托邦”式的虚衔,用精神之粮充饥,舍功力物质于阴暗角落,任其发霉。入腹的精神化为血脉羽化为翅,承载着救国救文的誓言带着他飞向广袤的远方。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饿死不食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他们皆抛物质而得精神之羽,飞至“九万里之境”。

  过剩物质会吞噬美好,让一让,精神微步而过,撒下一片梵高的星空,重拾这美好。在浮躁当下,“我们越来越不清楚心灵的归属,无论你承认不承认,知道不知道。”王小波感叹息而发。“物质利益”充斥着我们的思维乃至灵魂,精神被压迫的苟延残喘。醒醒吧,人类!放手吧,人类!救救心灵!让物质让步于精神,给精神一口干净的空气。

  放下手中的账本,洗净身上的铜臭,找一个温暖的午后,寻一家盈满阳光的书店,推门轻进,冲着书,冲着自己,道一声:“好久不见。”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菁华3篇)(扩展6)

——物质与精神作文 (菁华3篇)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题记

  俗话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金钱就万万不能。”活在当下,面对金钱,物质的诱惑,我们更应该坚信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财”即是物质,金钱。而一个“取”字不仅仅指代获得金钱的途径,更是指使用金钱的尺度。“道”指的就是使用金钱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也越来越高了。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能够不为金钱所诱惑并能独善其身的人可以说是屈指可数了。追求物质享受,无可厚非,但是在物质,金钱面前,我们更应该学会把握自己,不让心灵被诱惑蒙蔽。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金钱,物之外还有许许多多是金钱买不来,物质比不了的东西让我们追求。

  1950年,美国作家福克纳以《喧哗与骚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然而此时的他早已被金钱拖累的失去了创作能力。福克纳不善于理财,加之妻子又崇尚奢华,财政情况如一团乱麻。为了拜托负债,他不得不与财大气粗的好莱坞签约,为他们写剧本,尽管获得了丰富的收入,却丧失了宝贵的自由。

  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写出了《马丁。伊登》后,声名鹊起,财源滚滚,不仅在加利福尼亚建了别墅,而且在大西洋海滨购置了豪华游艇。然后,当他拥有了这一切后,厌倦,空虚,失落和无聊也接踵而至,最后他被这些金钱所带来的客人给弄疯了,开枪自杀却成了他解脱的最好方法。

  诺贝尔曾说过:“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了。若是过多了,它就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在金钱物质面前,坚持自己,拒绝诱惑,也许它们会使你得到更多。

  比尔盖茨——微软创始人,世界首富,但是面对金钱,他没有被诱惑,而是用这些金钱为社会创造更大更多的价值。比尔盖茨说过“当你拥有一亿美元的时候,你就会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在金钱物质的诱惑面前,要学会拒绝。

  人没有钱不能生存,活在当下完全不追求任何物质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人不是为了钱,物质而生存。

  以下是一个人一生的简历:5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14岁时,他从学校辍学,开始了流浪生活:16岁时,他谎报年龄参了军,而军旅生活也是处处不顺心;18岁时,他娶了个媳妇,可只过了几个月,媳妇就变卖了他所有的财产逃回了娘家;他曾通过函授学*法律,可不久又放弃;后来,他卖过保险,卖过轮胎,还经营过一条渡船,开过一家加油站,但都失败了。

  人到中年,他成了一家餐馆的主厨和洗瓶师,可因*修公路而拆了那家餐馆,他又失业了;时光飞逝,眼看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而他仍一无所有。65岁那年,邮递员给他送来了他的第一份社会保险支票,他用这105美元保险金创办了自己的一份崭新的事业。88岁高龄时,他的事业终于大获成功。他,就是肯德基创始人——哈伦德?山德士!

  分析:一辈子都在追求中,只要一次机会,你就会成功;如果你放弃追求,再多的机会,你都不会成功。

  哲人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是啊,只有物质与精神的同步文明的弦,才能奏出有深度的人生之乐。

  伫步在社会的十字路口,静心谛听。大千世界,五彩斑斓的诱惑之云下,只见人们如蝉般为着更多的“面包”聒噪。君不见,多少人带着钦妒的语言谈论着福布斯富豪榜上诱人的数字,却忘了自己的灵魂是多么单薄;多少人又爱又恨地仰视这个老板、那个总裁的腰包,却不肯俯下身来静静品读一篇哲趣的小文;我们在富足之后,又开始为lv、爱马仕节衣缩食,却忘记了向心灵充一点氧,于是,那朵水仙花便无助地枯萎了。

  掩卷而叹,情何以堪!物质已初步充足的今日之*,又有多少人汲汲于更多面包的香气,扭曲了心灵的航向?要知道点亮生命灯塔的不仅是物质的泛滥,更应是灵魂的热度啊!

  人,当生如夏花,之前所有对养料拼命的吸收,不仅为了生存,更为了那朵惊艳的灵魂绽放。“物质以自足,精神以富足”,智者如是说。

  印度王子释迦牟尼原本生活无忧,但他却没有漫然迷失于物质的海洋,仅带清水干粮,诀别娇妻爱子,毅然踏上寻觅真谛的旅程。菩提树下苦禅无数日夜,一朝之间猛然顿悟,于是佛教之光从此照亮亚洲大陆。抛下的是多余的富足,捧回的是心灵的莲花。

  一座小房子,一把锤子,三把椅子。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为那个工业时代染上了一丝澄明的蓝意。他说,自己只想证明,基本的物质保障之下,精神的财富更加重要。他躬亲播种,亲手收获,并借此深刻剖析自己,直击灵魂,他用内心的强大摆渡过所有寂寞或喧嚣,欣然驾船游弋于“面包”和“水仙花”的*之间,最终定格在了一个万人景仰的高度。

  又如乔布斯,愿意“放弃所有的科技去换取与苏格拉底共度的一个下午”,早年去印度修行的他,多年以来一直过着朴素的生活。“过多的钱毫无意义”,他说,“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重视缔造了整个文明。”

  掩卷深思,智者的声音带来氤氲的香气,真正的“富豪”,绝不应是一个又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所堆砌成的,而是一种“左手面包,右手花香”的从容,是一种“半身温饱,半身书香”的霸气,是一段“物质为底色,灵魂作音符”的乐章。当我们迷乱于光怪陆离的物质世界,请停下匆匆追寻的脚步,收住汲汲探求的目光,为自己的生命栽一朵水仙花吧!

  祈愿,人类终将能如雨燕,在物质的骤雨淋湿身心之后幡然醒悟而飞回心灵的家园,在阅尽千山秀色之后,魂兮归来。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菁华3篇)(扩展7)

——《密度知识的应用》物理教学教案实用5份

  教学目标

  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2.理解密度公式的物理意义,明确ρ、m、V三者之间的关系,会用密度公式进行求密度的计算。

  3.知道密度的单位的意义和读法,会进行g/cm3和kg/m3之间的换算。

  4.让学生体会物理研究中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抽象概括出物理概念的方法。

  5.培养学生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导出和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

  2.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密度表。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探究的过程。

  2.理解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含义。

  实验器材

  教师:体积为1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体积为10mL和20mL的水各一杯,体积为2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托盘天*一架,砝码1套,量筒,小黑板(填写实验记录表格)。

  学生:体积为1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体积为10mL和20mL的水各一杯,体积为2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托盘天*一架,砝码1套,量筒,坐标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教师:本节课我们将学*一个反映物质特性的重要的概念。在学*新的内容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将一个有关于阿基米德的故事(教师介绍有关于阿基米德帮助国王鉴定皇冠是否纯金的故事),那么阿基米德是如何帮助国王鉴定这个皇冠是否纯金的呢,学*了今天这节课的内容,同学们就能够找到答案了。

  首先请同学们看书第32页图2-16,认识到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

  出示实验所用的一组体积为20cm3体积为的铁块、铜块各一块,体积为20mL的水一杯及实验记录到的数据,如下表:

  长方铁块质量(g)铜块质量(g)水质量(g)

  要求学生用天*测出它们的质量(学生实验,教师强调天*的使用规则)

  引导学生比较,体积相同的铁块、铜块、水,它们的质量不相等。铜块质量最大、铁块较小,水最小。

  问题:对同一种物质来说,它的质量跟体积又有什么关系呢?

  让学生说一说,根据常识,学生会说出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它的质量越大,教师给予肯定。

  实验:教师出示体积1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和水一杯,20cm3的铁块、铜块各一块和水一杯,同时出示画有课本第33页实验记录表格的小黑板,让学生把铜块、铁块和水的体积填入表中,把前面所测的20cm3的铁块、铜块和水的质量填入表格中。

  接着,教师将天*放在讲台上,调节天*横梁*衡,请二位同学上讲台测定10cm3的铁块、铜块和水的质量,并将结果填入实验记录表格中。(其他同学分组实验)

  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同一块铁块或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计算结果填入实验记录表格,并要求学生利用得到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图象。

  质量(g)体积(g)质量/体积(g/cm3)

  铁块1

  铁块2

  铜块1

  铜块2

  水1

  水2

  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和得到的图象,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比较:

  铁块1与铁块2比较:铁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即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比值是一定的,为 7.9g/cm3。

  铜块1与铜块2比较:铜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即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比值是一定的,为8.9g/cm3。

  同理,比较水1和水2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

  二、密度

  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每1cm3的铁质量都是7.9g,实验中所用的铜块每1cm3的铜质量都是8.9g,对于铁来说7.9g/cm3这个比值与铁的体积与质量大小没有关系,对于铜来说,只要是同一种铜,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与体积和质量的大小没有关系,由此可见,对于每种物质来说,这个比值都是一定的。跟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没有关系,只跟物质有关系,因此它反映了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

  教师:从实验数据还可以看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还反映了单位体积中质量大小,即不同物质质量分布的疏密情况,比值越大,质量分布得越密。因此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规定:某种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教师说明:cm3、dm3、m3物理学中都叫单位体积。

  类比速度公式的导出方式引导学生推导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

  教师:通常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以写作:ρ=MV

  讨论公式的意义:教师出示练*题让学生讨论。

  1、根据公式ρ=mv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和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正比

  C.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反比

  D.物质的密度和它的体积成反比

  教师评析: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某种物质的密度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对某种物质来说,这一比值是一定的,与质量与体积无关。所以A、D两选项是错误的。而同种物体在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的情况下,体积越大质量也越大,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所以B正确c错误。

  教师再讲解密度的物理意义,并引导学生看书第34页的密度表,要求学生记住水的密度,同时让学生观察密度表,让学生讨论,可从密度表中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总结,通过观察密度表,我们可初步得到以下结论:

  1.绝大部分固体比液体的密度大,气体密度最小。

  2.同种物质的密度可能会随物质的状态而改变。

  3.不同种物质的密度可能相等。

  三、求物质密度的计算

  1.例题:8.9 ×103kg/m3等于多少 g/cm3?

  0.8g/cm3等于多少kg/m3?

  解:∵1kg=103g 1m3=106cm3

  ∴8.9×103kg/m3=8.9×103× =8.9g/cm3

  又∵1g=10-3kg 1cm3=10-6m3

  ∴0.8g/cm3=0.8× =0.8× =0.8×103kg/m3

  2.让学生看书第35页的例题1和例题2,了解密度计算的方法,教师讲解解题的步骤和物理学中计算题的书写格式。(讲解例题1的同时,回忆课前提出的阿基米德的故事)

  四、课堂小结

  1.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密度的公式是ρ= ,记住水的密度。

  3.常用的密度单位是 kg/m3,还有g/cm3,1g/cm=1000kg/m3。

  五、布置作业

  1.课文第35页作业第1、2、3、4题。

  (一)教学目的

  1.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

  2.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具

  运动会奖牌1枚,形状不规则的铁或铝制机器小零件1个,铝电线1卷,小黑板(抄有2个例题).

  (三)教学过程

  一、由提问引入课题

  教师分别出示:运动会奖牌及1卷铝电线.提问:

  (1)怎样能知道这块“运动会的金牌”是不是纯金的?

  (2)不用尺量,怎样知道这一大卷铝电线的长度?

  请学生观察课本图7—8,教师提问:该纪念碑上长方形的花岗岩石碑很大,怎样能知道它的质量呢?

  用前面学的密度知识,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板书:7.5密度的应用)

  二、进行新课

  1.密度表

  讲解:由于每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密度是物质的一个重要特性,为了便于大家查各种物质的密度,科学家们测出了各种物质的密度.课本上列出了“一些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

  (1)让学生看课本上的密度表.从表中查出待查物质的密度,知道每种物质密度表示的物理意义.

  教师示范:待查物质“铝”的密度值,它的读法及物理意义.

  请两位学生用“千克/米3”为单位,分别查出铜和水的密度并读数和说明它的物理意义.

  再请两位学生用“克/厘米3”为单位,回答上述的提问.

  要求学生记住水的密度.

  (2)通过阅读密度表,了解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密度大小的规律.

  提问:比较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密度的大小,可以看出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得出:一般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大小是同一数量级,气体的密度比它们小1000倍左右.

  2.利用密度知识求物体的质量

  让学生观察课本图7—8.

  提问:

  (1)这块碑心石的质量能称出来吗?

  (2)谁能想出求这块碑心石质量的方法?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由碑心石的长、宽、高算出它的体积;从密度表中查出花岗岩的密度;由=/V,得=V可算出它的质量.

  让学生根据图7—8的数据,求出这块碑心石的质量.请二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

  由学生评议黑板上的解法是否对,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3.利用密度知识求体积

  教师出示:1个铝制的机器零件.

  提问:

  (1)不用量筒或量杯能测出这个零件的体积吗?

  (2)谁能想出求这个铝制零件体积的方法?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可用天*称出这个零件的质量;由密度表查

  出示:抄好例题的小黑板.〔例1〕某个钢制零件的质量为46.8克,它的体积有多大?

  请2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

  由学生评议黑板上的解法是否对,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出示:一卷铝电线,提问:不用尺,谁能算出这卷铝电线的长度?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到:称出铝电线的质量;从密度表查出铝的

  可以算出这卷铝电线的长度l.

  4.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出示:运动会第一名的奖牌.

  提问:奖牌是用什么做的?是真金的吗?谁能找到鉴别的办法?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用天*称出奖牌的质量;用量筒量出奖牌的

  制成的.

  (板书:3.鉴别物质)

  让学生看小黑板的例题2:“市中***会的金牌质量为29.5克,体积为5.2厘米3,它是真金的吗?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请2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

  由学生评议黑板上的解法是否正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教师指出:与上题的道理相同,利用密度知识还可以鉴别牛奶、酒的优劣,在地质勘探中鉴别矿石.

  5.引导学生完成课本〔例题〕

  (1)全班读题,请一学生说出已知条件.

  (2)教师分析题意并板书解题过程.

  三、复*小结,巩固新课

  请3位学生上黑板分别完成课本节后练*1、2、3.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这三道题.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菁华3篇)(扩展8)

——密度教学反思合集5篇

  在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物理,同样物理也离不开生活。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因而在物理教学中随时都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在讲解《密度》一节时我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出物理问题,又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感受到物理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物理的魅力。

  1、注重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情境创设导入新课学*,然后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分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由她们自主合作地进行实验研究,师生共同运用比较法分析实验数据,通过精心设计的启发性的问题,来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探索,使学生认识到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定义、公式和单位的得出采用了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探索的学*活动中完成听意义建构。

  2、与速度概念对比,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通过对比密度与速度概念的异同点,既可加深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又能使学生体会到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知道它们在定义、公式、单位等方面的相似之处,为以后学*其他比值定义法定义物理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物理过程教学,渗透科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特别突出了密度概念建立的过程,在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时,不是直接计算出比值结果进行比较,而是通过一系列“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然后再通过计算机来处理数据(学生不在课堂上花时间用于计算),通过作图来比较让学生逐步认识到对同一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而对不同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表示了这方面物质的特性,即密度。在建立密度概念的过程中还注意渗透了比较的方法、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等物理学研究的方法。

  密度概念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从*几年山西中考试题来看,质量和密度这部分知识点考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测量固体的密度;

  2、测量液体的密度。

  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一般以实验与探究题出现,分值为5—6分,是中考必考的内容,考查内容是以测量密度的有关的实验为主。所以本节课对《密度》的复*,我主要安排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基础知识的复*,包括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及单位的含义等;

  2、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基本方法的指导。

  3、针对性练*:针对以上知识点及需要学生掌握的方法,均通过相应的练*来使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

  4、巩固性提升:针对于中考及课标对本部分的要求,设计了与中考接轨的相应练*题,也是通过学生的强化训练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做这类题目的方法和技巧。

  比较满意之处:

  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离不开生活。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本课中练*题的设计我很注重从生活实际中引出物理问题,又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感受到物理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物理的魅力。在教学方式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精心设计的练*题,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的发问、释疑,使学生认识到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定义、公式和单位的掌握得到强化,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练*的学*活动中。

  2、加强物理过程教学,渗透科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特别突出了密度概念建立的过程,在建立密度概念的过程中还注意渗透了比较的方法、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等物理学研究的方法。

  3、对于九年级中考复*中,复*课要做到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要求来说,本节课的题型设计、学生的练*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到位的。

  不足之处:

  1、为了追求复*课的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课堂的实际操作中很多地方还是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充分的让学生动起来,没有真正做到让学生听明白、写下来、想明白、讲出来,仍然还存在着师讲生听的嫌疑。

  2、由于对学生不够放心,有些地方还是讲的过多,整个一节课的轻重、练*难易、目标缓急把握的不够到位,以至于教学目标没有完成,在“巩固提升”中的4小题本来是要给学生总结的,但没有完成。

  《物质的密度》这节内容很重要,它与压强、浮力的知识联系很紧密。我是这样开始新课的:

  先请同学说出身边的桌子、电扇、窗分别都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再叫他们回答身边有无数种物质,我们怎样辨别它们?给他们具体的实例,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一个铁块和一个木块,同学找到很多方法,有颜色、气味、磁铁吸引等等。然后问他们如果从表面情况无法鉴别时怎么办?有没有一种科学又简单的辨别方法可以鉴别物质的种类?给他们实例一个铜块和一个塑料块怎样区别,并结合以前速度的引导让他们讲出相同体积比质量和相同质量比体积。那到底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请同学们猜想,然后请同学设计实验并实施实验等到若干组数据,请同学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然后让同学计算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再分析得到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等。就因为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等,我们才可以利用物质的这种特性来辨别物质的种类,我们把这个比值定义为密度,用它来表示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请同学根据公式推断单位及物理意义。整节课教学任务基本能完成。

  困惑的地方:

  1、在引导学生讲出相同体积比质量和相同质量比体积后,猜想就叫他们自己猜呢?给他们一个填空形式:体积不同的相同物质,质量不同;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2、这节课到底分几课时?一课时的话,要介绍量筒的使用,做实验,分析数据,有必要的话画折线图,还要得出结论,那肯定来不及介绍单位换算、物理意义等。

  不足之处:

  1、整节课思路感觉不清晰,过渡不自然,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2、在实验过程中未强调量筒在实验结束后侧放,造成学生离开时碰碎一个。

  《质量和密度》这一章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章,在这一章里学生要掌握的内容也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学生在这一章里要掌握质量和密度的概念,要学会使用天*和量筒这两种仪器测密度的原理和方法,要能比较灵活地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本章内容的特点是定量的测量性实验较多和定量的计算较多,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根基的。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才能全面提高能力。教师在传授本章知识的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真正懂得质量和密度的概念,真正掌握用天*、量筒测密度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在教给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解决问题时,教师更应注重物理思想、物理过程的传授,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

  《密度》在第七章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上课前在教材处理上我将本节课分成导入――实验探究――密度概念的建立――练*巩固四部分。课前我设计了一个来源于生活中的趣味实验,如何鉴别水、煤油、酒精和醋?并让他们总结辨认的依据,当他们意识到可以利用颜色、味道等特性鉴别物质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从学生的最*发展区着手,拿出上节课测量过的体积相同但外表被我涂成了相同颜色的铜、铁、铝让学生辨认,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到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这也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就用密度表示,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何通过实验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进行探究。

  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变化规律;

  2、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在上课前教师准备好大量的器材可供学生选择,学生进行实验并得出结论,对密度概念的教学采用了让学生与速度概念的学*进行对比分组学*,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展示。最后选择适当的练*对学生的学*进行巩固。现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反思如下:

  1、本节课的导入部分的设计与生活中有很大的关联,学生能按照自己原先设计的思路下来,所以在导入部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

  2、在实验探究部分,我在这个环节中对学生的估计不足,学生分组讨论,有几个组不知道要做什么得不出实验探究的过程,所以实验探究部分教师要做两手准备,一旦学生反应不好时,要与学生共同计论设计实验步骤。

  3、在类比法学*密度的概念时,学生对组合单位的换算在练*上出现了很多问题,这是我在上课前所没有预想到的,所以在这个环节上发的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内容时间不够。

  4、课堂上自己总是生怕学生不懂,所以一节课感觉自己讲的东西过多了点,而留给学生思考、分析的时间稍微少了点。在学生分析练*时,应要做到倾听,而不应有过多的讲解。

  5、课堂上要及时对学生的学*行为进行评价,我自认为这节课我做得还的是比较好的。请同学们回答,一个“请”字可以拉*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每个学生回答问题以后,我及时插上一句,“回答得很棒”、“做得很好”,相信这可以对学生进行激励。

  6、一节课如何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进行突破,是通过不断的讲解呢还是通过练*得以突破。密度知识是初中物理知识的一个难点,那么对于这一知识点我们又应该如何进行突破呢?这是我今后应该要思考的问题。

  7、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现在学生*惯于动脑,很少有动笔,这样容易造成上课全听懂,下课统忘掉的现象,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形成动脑又动手的*惯,这要靠*时的引导和培养。

  以上是我对《密度》这节课的教学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很多,为我在今后的在教学上积累经验,避免无效课堂的发生。使课堂教学做到有效,最终达到高效。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