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范本五份

首页 / 教案 / |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1

  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法点拨

  本节在学*质量、密度概念及用天*测量质量的基础上,学*测量物质的密度。学*利用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量筒的容积单位一般是毫升(mL),也有使用立方厘米(cm3)作单位的。1mL=1cm3。

  同许多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天*)一样,量筒也有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直尺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量筒测量。用量筒测量体积常用“溢杯法”: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量筒内水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测量石蜡等密度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的体积,可以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被浸没于量筒中液体对应的体积,再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没于量筒中,读取此时的液体体积,两者的差便是石蜡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学*,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

  2、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

  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二、量筒的使用

  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与刻度线垂直。

  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2、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3、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

  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

  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5、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烹块的体积。

  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三、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达标自查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 .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体积是,密度是。

  4、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应该选用密度较的材料。

  5、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同学要测量出密度是0.8g/cm3的酒精100g,则应选择()

  A、50mL,5mLB、100mL,2mLC、250mL,5mLD、400mL,10mL

  6、使用托盘天*的时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加减砝码的时候,可以用手轻拿轻放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托盘里

  C、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的量程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

  7、用天*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用天*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用天*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

  8、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

  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用天*称出铁块的质量m

  根据数据V1、V2算出铁块的体积V

  9、根据密度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密度是物质的性质,与质量、体积无关

  10、在调节托盘天*指针前,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线中央的右侧。为使天*横梁*衡,应将横梁右端的调节螺母()

  A、向或移动B、向左移动C、不必移动,而移动游码D、以上三种都可以

  11、给你一台天*、一把直尺、一枝铅笔,测出一卷细铜丝的长度,写出你的方法。

  12、用铁、木分别做成体积相同的实心立方体,问哪一个质量大?为什么?

  13、小实验:测量雪的密度

  问题:雪的密度在任何地方、不同的时间都一样吗?

  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或塑料筒(高约25cm,直径约7cm);

  两个塑料袋,一架天*,一个量筒。

  操作过程:(1)在冬天时将塑料袋装满雪,记下雪的类型(例如,湿雪、干雪、干粉状雪等)及室外空气的温度;

  (2)返**室内把雪全部倒入一个大碗里;

  将一个圆筒称重(m1),仔细地装满雪,不要使筒内留下空隙,再一次将圆筒称重(m2),m2—m1即测得的雪的质量;

  取第二个圆筒测量它的体积。方法有二:一是用量具测量;二是将圆筒装满水,用量筒测出其体积,记录下需要水的数量(mL)

  雪的密度等于雪的质量除以圆筒的体积;

  雪的密度=

  在不同温度下重复这个实验,观察雪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是否相同。

  14、为了判断一个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

  铁球的m/g水的体积V/mL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mL

  7960.090.0

  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主要步骤怎样?

  该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若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2

  (一)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法点拨

  本节在学*质量、密度概念及用天*测量质量的基础上,学*测量物质的密度。学*利用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量筒的容积单位一般是毫升(mL),也有使用立方厘米(cm3)作单位的。1mL=1cm3。

  同许多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天*)一样,量筒也有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直尺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量筒测量。用量筒测量体积常用“溢杯法”: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量筒内水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测量石蜡等密度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的体积,可以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被浸没于量筒中液体对应的体积,再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没于量筒中,读取此时的液体体积,两者的差便是石蜡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学*,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

  2、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

  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二、量筒的使用

  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与刻度线垂直。

  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2、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3、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

  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

  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5、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烹块的体积。

  (2)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三、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达标自查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体积是,密度是。

  4、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应该选用密度较的材料。

  5、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同学要测量出密度是0.8g/cm3的酒精100g,则应选择()

  A、50mL,5mLB、100mL,2mLC、250mL,5mLD、400mL,10mL

  6、使用托盘天*的时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加减砝码的时候,可以用手轻拿轻放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托盘里

  C、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的量程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

  7、用天*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D、用天*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

  8、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A、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

  B、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C、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D、用天*称出铁块的质量m

  E、根据数据V1、V2算出铁块的体积V

  9、根据密度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密度是物质的性质,与质量、体积无关

  能力提高

  10、在调节托盘天*指针前,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线中央的右侧。为使天*横梁*衡,应将横梁右端的调节螺母()

  A、向或移动B、向左移动C、不必移动,而移动游码D、以上三种都可以

  11、给你一台天*、一把直尺、一枝铅笔,测出一卷细铜丝的长度,写出你的方法。

  12、用铁、木分别做成体积相同的实心立方体,问哪一个质量大?为什么?

  13、小实验:测量雪的密度

  问题:雪的密度在任何地方、不同的时间都一样吗?

  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或塑料筒(高约25cm,直径约7cm);

  两个塑料袋,一架天*,一个量筒。

  操作过程:(1)在冬天时将塑料袋装满雪,记下雪的类型(例如,湿雪、干雪、干粉状雪等)及室外空气的温度;

  (2)返**室内把雪全部倒入一个大碗里;

  (1)将一个圆筒称重(m1),仔细地装满雪,不要使筒内留下空隙,再一次将圆筒称重(m2),m2—m1即测得的雪的质量;

  (2)取第二个圆筒测量它的体积。方法有二:一是用量具测量;二是将圆筒装满水,用量筒测出其体积,记录下需要水的数量(mL)

  (3)雪的密度等于雪的质量除以圆筒的体积;

  雪的密度=

  (4)在不同温度下重复这个实验,观察雪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是否相同。

  14、为了判断一个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

  铁球的m/g

  水的体积V/mL

  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mL

  79

  60.0

  90.0

  (1)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主要步骤怎样?

  (2)该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若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3

  1教学目标

  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3、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的科学方法。

  2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基本熟练了密度的计算以及单位的换算。

  2、学生对天*的使用已经了解,但不清楚量筒的使用。

  3重点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自主学*

  一、自主学*。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__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2、量筒的使用

  完成下面的问题:

  (1)量筒上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

  1mL= ____cm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3)量筒的分度值(最小测量值)是多少?

  (4)液体的体积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都可以用量筒来测量,使用时应先观察量筒的_______和________,如右图所示,观察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 .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___。

  4、测液体密度实验中:

  ⑴ 原理是:ρ=__________

  ⑵ 方法:①用天*测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1 。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__________中一部分,读出___________内液体的__________。

  ③称出___________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

  ④计算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m= ___________

  ⑤求出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_____。

  活动2【活动】小组合作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固体密度的测量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石块的质量m(g)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探究二:液体密度的测量

  进行测量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中

  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 (g)

  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量筒中盐水质量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盐水的密度

  活动3【讲授】拓展延伸

  怎样测量塑料泡沫的密度

  活动4【测试】堂清反馈

  四、堂清反馈

  1. 在用天*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

  A.用天*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D.用天*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2. 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测量步骤合理顺序是( )

  ①计算铁块的体积。②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③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④用天*测出铁块的质量。⑤调节好天*。⑥计算铁块的密度。

  A.⑤④②③①⑥ B.④⑤③②①⑥ C.③②①⑤④⑥ D⑤④③②①⑥

  3. 在“用天*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为测定物体的质量,调节天*横梁*衡时,发现天*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将横梁上的*衡螺母向__________ 调节,将一矿石标本放在已调好的天*左盘内,当天*重新*衡时右盘内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甲所示,则矿石

  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将矿石标本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8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__厘米3.这种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千克/米3

  课后反思: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自主学*

  一、自主学*。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__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2、量筒的使用

  完成下面的问题:

  (1)量筒上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

  1mL= ____cm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3)量筒的分度值(最小测量值)是多少?

  (4)液体的体积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都可以用量筒来测量,使用时应先观察量筒的_______和________,如右图所示,观察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 .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___。

  4、测液体密度实验中:

  ⑴ 原理是:ρ=__________

  ⑵ 方法:①用天*测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1 。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__________中一部分,读出___________内液体的__________。

  ③称出___________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

  ④计算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m= ___________

  ⑤求出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_____。

  活动2【活动】小组合作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固体密度的测量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石块的质量

  m(g)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探究二:液体密度的测量

  进行测量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中

  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 (g)

  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量筒中盐水质量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盐水的密度

  活动3【讲授】拓展延伸

  怎样测量塑料泡沫的密度

  活动4【测试】堂清反馈

  四、堂清反馈

  1. 在用天*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

  A.用天*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D.用天*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2. 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测量步骤合理顺序是( )

  ①计算铁块的体积。②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③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④用天*测出铁块的质量。⑤调节好天*。⑥计算铁块的密度。

  A.⑤④②③①⑥ B.④⑤③②①⑥ C.③②①⑤④⑥ D⑤④③②①⑥

  3. 在“用天*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为测定物体的质量,调节天*横梁*衡时,发现天*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将横梁上的*衡螺母向__________ 调节,将一矿石标本放在已调好的天*左盘内,当天*重新*衡时右盘内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甲所示,则矿石

  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将矿石标本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8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__厘米3.这种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千克/米3

  课后反思:

  李建伟 评论

  优点:

  训练量较大,重难点突出,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

  缺点:

  加强学法指导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4

  (一)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法点拨

  本节在学*质量、密度概念及用天*测量质量的基础上,学*测量物质的密度。学*利用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量筒的容积单位一般是毫升(mL),也有使用立方厘米(cm3)作单位的。1mL=1cm3。

  同许多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天*)一样,量筒也有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直尺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量筒测量。用量筒测量体积常用“溢杯法”: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量筒内水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测量石蜡等密度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的体积,可以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被浸没于量筒中液体对应的体积,再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没于量筒中,读取此时的液体体积,两者的差便是石蜡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学*,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

  2、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

  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二、量筒的使用

  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与刻度线垂直。

  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2、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3、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

  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

  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5、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烹块的体积。

  (2)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三、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达标自查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体积是,密度是。

  4、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应该选用密度较的材料。

  5、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同学要测量出密度是0.8g/cm3的酒精100g,则应选择()

  A、50mL,5mLB、100mL,2mLC、250mL,5mLD、400mL,10mL

  6、使用托盘天*的时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加减砝码的时候,可以用手轻拿轻放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托盘里

  C、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的量程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

  7、用天*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D、用天*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

  8、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A、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

  B、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C、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D、用天*称出铁块的质量m

  E、根据数据V1、V2算出铁块的体积V

  9、根据密度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密度是物质的性质,与质量、体积无关

  能力提高

  10、在调节托盘天*指针前,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线中央的右侧。为使天*横梁*衡,应将横梁右端的调节螺母()

  A、向或移动B、向左移动C、不必移动,而移动游码D、以上三种都可以

  11、给你一台天*、一把直尺、一枝铅笔,测出一卷细铜丝的长度,写出你的方法。

  12、用铁、木分别做成体积相同的实心立方体,问哪一个质量大?为什么?

  13、小实验:测量雪的密度

  问题:雪的密度在任何地方、不同的时间都一样吗?

  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或塑料筒(高约25cm,直径约7cm);

  两个塑料袋,一架天*,一个量筒。

  操作过程:

  (1)在冬天时将塑料袋装满雪,记下雪的类型(例如,湿雪、干雪、干粉状雪等)及室外空气的温度;

  (2)返**室内把雪全部倒入一个大碗里;

  (1)将一个圆筒称重(m1),仔细地装满雪,不要使筒内留下空隙,再一次将圆筒称重(m2),m2—m1即测得的雪的质量;

  (2)取第二个圆筒测量它的体积。方法有二:一是用量具测量;二是将圆筒装满水,用量筒测出其体积,记录下需要水的数量(mL)

  (3)雪的密度等于雪的质量除以圆筒的体积;

  雪的密度=

  (4)在不同温度下重复这个实验,观察雪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是否相同。

  14、为了判断一个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

  铁球的m/g

  水的体积V/mL

  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mL

  79

  60.0

  90.0

  (1)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主要步骤怎样?

  (2)该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若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5

  学*目标

  1.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生活中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学会用天*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设计

  一、用天*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

  1.用天*称出固体的质量m.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积V1;

  2.用细线悬吊着固体慢慢没入水中,记下总体积V2;4.固体的密度

  二、用天*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1.在玻璃杯中盛液体,称出总质量m;2.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3.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m1;4.盐水密度

  典型例题

  例1.在测定液体和石子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如下操作步骤:

  A用天*测得石子的质量为m1B用天*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m2

  C用天*测得盛放适量液体的烧杯的质量为m3

  D用量筒测得烧杯中液体的体积为V1

  E将石子放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面达到的刻度V2

  (1)测定液体密度所需的上述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测定液体的密度ρ液=_________

  (2)测定石子密度所需的上述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测定石子的密度ρ石=_________

  例2.下面是“测量油的密度”的实验步骤:

  A.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油的体积v

  B.用天*称出玻璃杯的质量m0,再把筒中的油倒入玻璃杯中,称出它们的质量m1;

  C.在玻璃杯中盛油,用天*称出它们的质量m

  D.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油的密度ρ

  E.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油的质量m2

  F.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线上,调节*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红线

  G.把天*放在水*桌面上,观察天*的最大称量值及横梁标尺上的分度值.

  请选出最佳的实验步骤(可去掉无用步骤),按照实验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

  课堂达标

  1.用天*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

  (1)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2)调节天*时,应把天*放在_______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若天*左盘下沉,应将*衡螺母向_______旋转,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3)测量石块质量时,应把石块放在______盘里,在_____盘里放50g砝码一个,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为3.4g,此时天**衡,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4)把石块放入盛有60cm3水的量筒内后,水面到达的位置为80cm3,则石块的体积为______cm3.(5)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kg/m3

  2.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在用天*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①用天*称出盛有盐水的玻璃杯的总质量m1;②把玻璃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③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④

  方案二:①用天*称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1②在空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③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出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④

  (1)哪种方案测出的盐水密度较准确?为什么?

  答:

  (2)所测不准确的盐水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答:____________

  3.给你一台托盘天*和一套砝码,一只刻度不清的量筒,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则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为:

  (1)称出牛奶的质量:①称出________的质量,记为m1,②称出_______的质量,记为m2,③牛奶的质量m=_______.

  (2)测量牛奶的体积:①在倒入量筒内质量为m的牛奶液面处做一个记号,记为V1,然后将牛奶倒入原牛奶杯中;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使______的体积与质量为m的牛奶的体积_______;③称出倒入量筒内水的质量为m水;④计算出水的体积V水=_____,则牛奶的体积等于_________的体积.

  (3)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ρ=__________.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范本五份扩展阅读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范本五份(扩展1)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菁华3篇)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1

  (一)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法点拨

  本节在学*质量、密度概念及用天*测量质量的基础上,学*测量物质的密度。学*利用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量筒的容积单位一般是毫升(mL),也有使用立方厘米(cm3)作单位的。1mL=1cm3。

  同许多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天*)一样,量筒也有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直尺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量筒测量。用量筒测量体积常用“溢杯法”: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量筒内水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测量石蜡等密度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的体积,可以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被浸没于量筒中液体对应的体积,再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没于量筒中,读取此时的液体体积,两者的差便是石蜡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学*,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

  2、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

  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二、量筒的使用

  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与刻度线垂直。

  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2、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3、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

  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

  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5、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烹块的体积。

  (2)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三、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达标自查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体积是,密度是。

  4、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应该选用密度较的材料。

  5、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同学要测量出密度是0.8g/cm3的酒精100g,则应选择()

  A、50mL,5mLB、100mL,2mLC、250mL,5mLD、400mL,10mL

  6、使用托盘天*的时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加减砝码的时候,可以用手轻拿轻放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托盘里

  C、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的量程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

  7、用天*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D、用天*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

  8、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A、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

  B、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C、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D、用天*称出铁块的质量m

  E、根据数据V1、V2算出铁块的体积V

  9、根据密度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密度是物质的性质,与质量、体积无关

  能力提高

  10、在调节托盘天*指针前,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线中央的右侧。为使天*横梁*衡,应将横梁右端的调节螺母()

  A、向或移动B、向左移动C、不必移动,而移动游码D、以上三种都可以

  11、给你一台天*、一把直尺、一枝铅笔,测出一卷细铜丝的长度,写出你的方法。

  12、用铁、木分别做成体积相同的实心立方体,问哪一个质量大?为什么?

  13、小实验:测量雪的密度

  问题:雪的密度在任何地方、不同的时间都一样吗?

  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或塑料筒(高约25cm,直径约7cm);

  两个塑料袋,一架天*,一个量筒。

  操作过程:(1)在冬天时将塑料袋装满雪,记下雪的类型(例如,湿雪、干雪、干粉状雪等)及室外空气的温度;

  (2)返*室内把雪全部倒入一个大碗里;

  (1)将一个圆筒称重(m1),仔细地装满雪,不要使筒内留下空隙,再一次将圆筒称重(m2),m2—m1即测得的雪的质量;

  (2)取第二个圆筒测量它的体积。方法有二:一是用量具测量;二是将圆筒装满水,用量筒测出其体积,记录下需要水的数量(mL)

  (3)雪的密度等于雪的质量除以圆筒的体积;

  雪的密度=

  (4)在不同温度下重复这个实验,观察雪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是否相同。

  14、为了判断一个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

  铁球的m/g

  水的体积V/mL

  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mL

  79

  60.0

  90.0

  (1)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主要步骤怎样?

  (2)该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若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2

  (一)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法点拨

  本节在学*质量、密度概念及用天*测量质量的基础上,学*测量物质的密度。学*利用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量筒的容积单位一般是毫升(mL),也有使用立方厘米(cm3)作单位的。1mL=1cm3。

  同许多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天*)一样,量筒也有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直尺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量筒测量。用量筒测量体积常用“溢杯法”: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量筒内水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测量石蜡等密度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的体积,可以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被浸没于量筒中液体对应的体积,再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没于量筒中,读取此时的液体体积,两者的差便是石蜡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学*,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

  2、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

  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二、量筒的使用

  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与刻度线垂直。

  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2、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3、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

  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

  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5、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烹块的体积。

  (2)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三、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达标自查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体积是,密度是。

  4、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应该选用密度较的材料。

  5、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同学要测量出密度是0.8g/cm3的酒精100g,则应选择()

  A、50mL,5mLB、100mL,2mLC、250mL,5mLD、400mL,10mL

  6、使用托盘天*的时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加减砝码的时候,可以用手轻拿轻放B、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托盘里

  C、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天*的量程

  D、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读数

  7、用天*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A、用天*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D、用天*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

  8、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A、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

  B、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C、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D、用天*称出铁块的质量m

  E、根据数据V1、V2算出铁块的体积V

  9、根据密度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密度是物质的性质,与质量、体积无关

  能力提高

  10、在调节托盘天*指针前,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线中央的右侧。为使天*横梁*衡,应将横梁右端的调节螺母()

  A、向或移动B、向左移动C、不必移动,而移动游码D、以上三种都可以

  11、给你一台天*、一把直尺、一枝铅笔,测出一卷细铜丝的长度,写出你的方法。

  12、用铁、木分别做成体积相同的实心立方体,问哪一个质量大?为什么?

  13、小实验:测量雪的密度

  问题:雪的密度在任何地方、不同的时间都一样吗?

  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或塑料筒(高约25cm,直径约7cm);

  两个塑料袋,一架天*,一个量筒。

  操作过程:(1)在冬天时将塑料袋装满雪,记下雪的类型(例如,湿雪、干雪、干粉状雪等)及室外空气的温度;

  (2)返*室内把雪全部倒入一个大碗里;

  (1)将一个圆筒称重(m1),仔细地装满雪,不要使筒内留下空隙,再一次将圆筒称重(m2),m2—m1即测得的雪的质量;

  (2)取第二个圆筒测量它的体积。方法有二:一是用量具测量;二是将圆筒装满水,用量筒测出其体积,记录下需要水的数量(mL)

  (3)雪的密度等于雪的质量除以圆筒的体积;

  雪的密度=

  (4)在不同温度下重复这个实验,观察雪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是否相同。

  14、为了判断一个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

  铁球的m/g

  水的体积V/mL

  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mL

  79

  60.0

  90.0

  (1)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主要步骤怎样?

  (2)该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若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3

  1教学目标

  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3、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的科学方法。

  2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基本熟练了密度的计算以及单位的换算。

  2、学生对天*的使用已经了解,但不清楚量筒的使用。

  3重点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自主学*

  一、自主学*。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__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2、量筒的使用

  完成下面的问题:

  (1)量筒上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

  1mL= ____cm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3)量筒的分度值(最小测量值)是多少?

  (4)液体的体积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都可以用量筒来测量,使用时应先观察量筒的_______和________,如右图所示,观察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 .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___。

  4、测液体密度实验中:

  ⑴ 原理是:ρ=__________

  ⑵ 方法:①用天*测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1 。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__________中一部分,读出___________内液体的__________。

  ③称出___________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

  ④计算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m= ___________

  ⑤求出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_____。

  活动2【活动】小组合作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固体密度的测量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石块的质量m(g)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探究二:液体密度的测量

  进行测量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中

  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 (g)

  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量筒中盐水质量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盐水的密度

  活动3【讲授】拓展延伸

  怎样测量塑料泡沫的密度

  活动4【测试】堂清反馈

  四、堂清反馈

  1. 在用天*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

  A.用天*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D.用天*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2. 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测量步骤合理顺序是( )

  ①计算铁块的体积。②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③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④用天*测出铁块的质量。⑤调节好天*。⑥计算铁块的密度。

  A.⑤④②③①⑥ B.④⑤③②①⑥ C.③②①⑤④⑥ D⑤④③②①⑥

  3. 在“用天*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为测定物体的质量,调节天*横梁*衡时,发现天*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将横梁上的*衡螺母向__________ 调节,将一矿石标本放在已调好的天*左盘内,当天*重新*衡时右盘内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甲所示,则矿石

  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将矿石标本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8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__厘米3.这种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千克/米3

  课后反思: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自主学*

  一、自主学*。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__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2、量筒的使用

  完成下面的问题:

  (1)量筒上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

  1mL= ____cm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3)量筒的分度值(最小测量值)是多少?

  (4)液体的体积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都可以用量筒来测量,使用时应先观察量筒的_______和________,如右图所示,观察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 .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___。

  4、测液体密度实验中:

  ⑴ 原理是:ρ=__________

  ⑵ 方法:①用天*测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1 。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__________中一部分,读出___________内液体的__________。

  ③称出___________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

  ④计算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m= ___________

  ⑤求出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_____。

  活动2【活动】小组合作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固体密度的测量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石块的质量

  m(g)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探究二:液体密度的测量

  进行测量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中

  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 (g)

  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量筒中盐水质量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盐水的密度

  活动3【讲授】拓展延伸

  怎样测量塑料泡沫的密度

  活动4【测试】堂清反馈

  四、堂清反馈

  1. 在用天*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

  A.用天*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D.用天*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2. 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测量步骤合理顺序是( )

  ①计算铁块的体积。②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③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④用天*测出铁块的质量。⑤调节好天*。⑥计算铁块的密度。

  A.⑤④②③①⑥ B.④⑤③②①⑥ C.③②①⑤④⑥ D⑤④③②①⑥

  3. 在“用天*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为测定物体的质量,调节天*横梁*衡时,发现天*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将横梁上的*衡螺母向__________ 调节,将一矿石标本放在已调好的天*左盘内,当天*重新*衡时右盘内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甲所示,则矿石

  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将矿石标本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8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__厘米3.这种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千克/米3

  课后反思:

  李建伟 评论

  优点:

  训练量较大,重难点突出,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

  缺点:

  加强学法指导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范本五份(扩展2)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1

  各位专家、领导,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测量物质的密度》,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六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内容。

  2.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测量型实验课,是对天*、量筒密度等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和量筒的正确使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和量筒的使用;

  (2)知道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实验步骤;

  过程目标:通过实验探究,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点: 测量不规则的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5、教学难点:由实验原理设计出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格再到记录数据得出结果是本节的难点。我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突破此难点。

  二、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测出物质的密度,由于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表格,这就需要学生先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表格,然后自己动手操作测出实验结果。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学*方法。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达到提高学生的探究的能力。

  四、说过程

  教学环节一、 创设情景

  1、复*密度公式引出新课《测量物质的密度》并板书课题

  2、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铜块,要测量这个铜块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量?

  3、出示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烧杯中的盐水,还能否用刻度尺来测小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呢?引出量筒的使用。

  教学环节二、 量筒的使用

  教师展示:量筒,学生观察:量筒

  1.师生共同讨论量筒的单位、量程、分度值、读数时注意问题及用途。特别强调1ml=1cm3

  然后让学生动手往量筒内倒水,练*读数

  2.学生讨论并口头回答: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的方法。

  教师稍后板书: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排水法) V=V2-V1

  教学环节三、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 设计实验方案

  首先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各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归纳实验步骤:

  (1)调节天*测出小石块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到达的刻度V1

  (3)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慢慢浸没到水中,读出水面上升到的刻度V2

  (4)计算石块密度ρ=m/(V2-V1)

  最后老师提问:为什么先测质量,后测体积?让同学们从减小误差方面进行思考。

  2、设计记录表格

  操作过程中的数据,需要专门的表格来记录,下面根据我们的需要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教师巡视并提示实验时应记录:实验中直接测量的物理量,中间计算量,最终计算量三方面的数据。最后让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并纠正设计中的不足。

  3.分组实验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老师强调小组分工,有操作的,有记录的,并巡视指导。

  4、教师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教学环节四 、测量盐水的`密度

  设计实验方案

  考虑到设计该实验方案比较难,学生不易想到,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最佳实验方案。

  设计问题:(播放课件)

  在“用天*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甲乙两同学各提出了一套方案.

  甲方案:先用天*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在烧杯中装入一些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再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

  乙方案:先用天*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将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盐水体积,再测出余下的盐水和烧杯的质量.

  学生交流,回答你觉得谁的方案更好?请说明原因。小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如何使实验误差更小讨论确定最佳方案。

  2设计实验记录表格。教师巡视指导,之后让学生汇报。

  3.分组实验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实验结果。给予适当评价。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教学环节五、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测量物质的密度

  1、实验原理:ρ=m/v

  2、量筒的使用

  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排水法): V=V2-V1

  3.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m, v1, V2

  4、测量盐水的密度。

  m1 , v , m2

  六、布置作业。

  为了使学生对测量固体密度更全面更系统的掌握,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蜡块不能沉入水中,还能用天*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想想有什么好办法?

  七、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测量物质的密度》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这堂课的整体设计,由于本人水*有限,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专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2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初三物理复*专题《物质密度的测量》,这节内容我是按以下几个环节来讲述的。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初三物理复*专题《物质密度的测量》。

  2、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专题复*课,是对天*和量筒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3、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和量筒的使用;

  (2)知道一些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测量的步骤;

  (3)通过实验探究、学*探究方法、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两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量筒或者结合其他物理知识来测量物体的密度;

  难点:利用公式ρ=m/V进行有关实验去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能掌握并应用密度公式来解决物质密度测量的问题,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并简要评价此实验步骤。

  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讨论法。

  三、说学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质量的测量,天*的使用,以及物质密度与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密度的知识是在初二上册学*的,时隔一年,有所遗忘是难免的,作为复*专题,密度概念的再回顾必要的,然后才能从常规到特殊方法的测量逐步过渡,

  四、说过程

  1、引入新课

  从学生刚发的20xx年中考说明中的一道密度测量的预测题引入。提出如何用常规法测量物体密度的问题。

  2、进行新课

  常规法测物体密度

  即先用天*测出物体质量,然后用量筒测出物体体积,最后根据公式ρ=m/V,测出物质的的密度。

  对于溶于水的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小组讨论,得出自己的实验步骤,其余小组讨论该实验步骤的优缺性,并分析其对实验结果会产生怎样的误差。(z制成饱和溶液后放入物体,或者用粉末法进行测量)。20xx年中考真题讲解,引出吸水性物质密度测量的方法。

  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密度的测量。优化指导相关*题讲解,引出对于这种物质的两种测量方法——针压法和助沉法。

  3、每一种物质测量方法的讲解后都有对应得*题练*巩固。

  4、课堂小结:常规法和对于特殊物体的密度测量方法以及用特殊方法来测量物体的密度。

  4、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设计时预想的学生反映应该不错,因这是一堂复*课,即便是对学过知识有所遗忘,但是基础在,稍加提醒应该就会唤醒,可是第一道题学生困难的反应,就在开始埋下了选题较难的印象,这是我上课之前没有想到的。

  学生在讨论方案时,各抒己见十分活跃,全身心投入到方案的讨论之中,对学生这种探索精神,我十分感动,同时也给了他们展示的机会。但是因为题目的难度系数较大,密度测量方法之多,导致本节课没有按计划完成,学生的反应也差强人意。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构建知识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要真正的铁盒学生的学情和知识掌握程度,不能想当然的自我设计。只有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设计才能真正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增加其掌握程度和提升他们的创造力。

  五、板书设计

  1、常规法侧物体密度

  2、特殊物体的密度测量

  3、物体密度的特殊测量方法(结合浮力、压强等相关知识进行设计和测量)

  六、布置作业

  优化指导上目睹测量的相关*题。以上就是我对这节内容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3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如水)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如塑料块)的体积,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进一步熟悉天*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有操作欲望,熟练地使用天*、量筒测算物质密度,认真按规则做好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学情分析

  学生对质量和体积有一定的认识,而且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3、重点难点

  重点:用量筒测量物质的体积。

  难点: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4、教学过程

  (一)量筒的使用

  1、学生观察量筒并结合教材思考想想做做的问题:

  ⑴这个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ml还是cm3?

  ⑵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⑶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

  ⑷图11.4-2中画出了使用量筒时的两种错误,它们分别错在哪里?

  学生观察后回答以上问题,教师指导。学生练*使用量筒测量一下烧杯里水的体积。

  2、如何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呢?

  教师启发学生

  ⑴把不溶于水的,并能够沉入水底的物体(密度大于水),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即利用量筒中前后两次液体的体积差测出物体体积。

  ⑵对于不沉入水底的物体,可以用“针压法”测量其体积,即用针把物体压到水中,求出两次液体的体积差就是物体的体积。

  ⑶不沉入水底的物体也可用“悬垂法”(或叫坠物法):将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用细线将石块和物体一起拴好(石块在下,物体在上),先将石块浸没量筒水中,读出体积V1,再将石块和物体一起浸没,读出体积V2,则物体体积V= V2-V1

  ⑷当物体体积较大量筒装不下又是不规则物体时,用“溢杯法”:用细线拴住物体,将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用量筒接住溢出的水,则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

  ⑸溶于水或吸水的物体用“埋沙法”,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细纱,摇匀摇*,读出细纱体积V1,将物体放入量筒细纱中浸没,再次摇匀摇*,读出体积V2,则物体体积V= V2-V1

  (二)实验测盐水的密度

  事先配制好一些盐水,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和记录数据的表格,小组间进行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法,达成共识,确定正确的实验方法。教师指导。

  步骤:

  1、用天*测量出烧杯和盐水总质量m1

  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并用量筒读出这部分盐水体积V

  3、再用天*测量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4、利用公式计算ρ=m1-m2/V

  记录数据的表格烧杯和盐水总质量m1(g)剩余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2(g)倒出盐水的质量m(g)倒出盐水的体积V(cm3)倒出盐水的密度ρ(g/cm3)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相关数据,算出盐水密度。最后讨论实验结果,总结经验。

  (三)测量形状不规则石块的密度

  从测盐水密度得到启发,学生设计此实验。

  步骤:

  1、用天*测量出小石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3、把用细线吊着的小石块浸入到量筒的水中,读出水的体积V2

  4、利用公式计算ρ= m/ V2-V1

  记录数据的表格石块质量m(g)量筒中水的体积V1(cm3)放入石块后量筒中水体积V2(cm3)石块体积V(cm3)石块密度ρ(g/cm3)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相关数据,算出石块密度。最后讨论实验结果,总结经验。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即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的办法,以及用量筒测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办法.

  4.通过使用天*,加深对某些题目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正确使用天*、量筒能做到尽量周全.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是大有好处的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

  2.用天*和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用天*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教学方法:

  1.实验法:会通过实验,间接地利用公式测量物体.

  2.观察法:用正确的方法给天*和量筒读数.

  教具准备

  天*、砝码、量筒、水、铁块、铜块、铝块、细线、花岗岩、刻度尺、三角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了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测量?用什么仪器可以测量密度?

  [生]可以先用天*测出物体的质量,然后用量简测出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的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

  [师]回答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一下测量物体的密度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

  [师]今天,我们来动手做一个实验,测物体的密度.同学们先分组(三人一组).

  [师]大家看自己的实验台上,有这样一些实验器材:天*一架,砝码一盒,量筒一只,烧杯中装有水、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另外还有一根细线,一块花岗岩,一副三角板,刻度尺.

  [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投影]

  一、测铝块、铁块、铜块的密度.

  二、测水的密度.

  三、测不规则物体――花岗岩矿石的密度.

  [师]根据我们上节课学*的知识,同学们会测吗?

  [生]测三种金属圆柱体的密度分为几步:

  (1)先用天*测出铜、铁、铝各自的质量.

  (2)接下来测三个物体的体积.即上节课讲过的,采用体积差的方法测它的体积:即先用量简量取一定量的水,记下示数V1,将物块全部浸入水中,再记下这时的示数V2.所以囱块的体积即为V2-V1.

  [师]讲得非常好.下面提一个问题:能不能先测体积后测质量?

  [生]这要看怎样测体积了,如果是采用第一种方法测体积,则先测体积还是先测质量都无所谓,如果是采用第二种方法测体积,则必须先测质量,后测体积.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如果采用后一种方法测体积,则物块要沾上水,我们知道,天*在使用时是不能沾上水的,同时物块沾上水后质量有可能会变大,因此应测质量后测体积,

  [师]总结得非常精彩.通过大家群策群力,我们已经找到了测铁块、铜块、铝块密度的方法.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测量中.由于仪器、操作方法及操作人的因素影响,必定会产生一些误差.如何来减小这些误差呢?

  [生]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改进测量工具、完善测量手段等,但我认为最有效.也是最容易办到的还是多次测量取*均值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最有效.

  [师]说得很好,多次测量取*均值的方法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是一种有效地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测几次好呢?

  [生]三次为宜.

  [师]对,咱们做本实验时三次测量取*均值可以有效地减小误差.

  [生]今后的实验过程中是不是都要多次测量取*均值呢?

  [师]对于一些产生数据的实验,最好是这样做,一些伟大的科学家正是从误差微小的变化中找到很多科学知识.

  [师]接下来大家思考一下如何来测不规则物体(如花岗岩)的密度呢?

  [生]基本上与测铜、铁、铝的方法一样,只不过在测岩石的体积时应采用浸入法,即第二种方法.因为岩石是不规则物体,用三角板和直尺法测量时,由于形状不规则,所以很难测出它的体积,因此用第一种方法不合适.

  [师]如何来测水的密度?

  [生]测水的密度以及测液体的密度都要用量筒.

  [师]具体如何来测呢?

  [生]先测出一定量的水的体积,将水倒进量简中,观察示数.

  [师]观察示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生]应使视线与液面的凹面相*,这样可以减小误差,如右图.

  测出体积后,接下来测水的质量.由于测质量时水不能与天*相接触,因此应间接测水的质量.

  [师]怎样测呢?

  [生]可以先测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1,然后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这样水的质量和体积已全部测出来了,二者一除即可得密度.

  [师]大家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生]有.

  [师]怎么测呢?

  [生]可以把上面的烧杯换成量筒.

  [师]换成量简?能不能具体说一下.

  [生]取一只量筒,先测出它的质量M1,然后往量筒中装水,测出量筒和水的总质量M2.那么水的质量M=M2-M1同时,由量简中液面的示数直接把水的体积读出来,两者相除即得水的密度.

  [师]大家总结得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测一下以下几种物质的密度.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不时指点学生遇到的问题)

  参考实验数据:

  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ρ铜:8.9×103kg/m3

  ρ花岗岩:2.6~2.8×103kg/m3ρ水:1.0×103kg/m3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范本五份(扩展3)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精选5篇)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1

  这个实验是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是从实验原理、使用仪器、实验步骤的`安排,记录数据、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全面地进行实验能力的训练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实验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量筒和量杯的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时主要是会认识它们的刻度。所以教材首先要求学生观察量筒和量杯的刻度,认清它们的量程和每小格代表多少立方厘米。对于如何正确使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教材是通过几幅图加以说明的。选择石块作为测量对象,是因为从密度表中查不出它的密度值,石块的形状一般都不规则,必须用量筒或量杯才能测出它的体积,学生测量时会更有兴趣些。

  教法建议: 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实验法完成本节课的学*。

  1.关于实验原理

  实验前可与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密度公式来测定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办法和仪器来测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搞清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2.在使用量筒时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量筒(或量杯)的用途。量筒是实验室里用来测物体体积的仪器。

  (2)知道量筒的构造,学会判定量筒的最小分度和量程,认识“ml”表示“毫升”,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3)量筒一定要放置在水*面上,然后再将液体倒入量筒中。

  (4)观察量筒里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液面相*,若液面呈凹形,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若液面呈凸形,观察时要以凸形的顶部为准。

  (5)用量筒(杯)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叫排液法。 在练*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时,两次的测量应让同组的两个同学各测一次。如果分组仪器全部是量筒,应给 教师 准备一个量杯,让学生看到实物。观察量筒时,可就观察问题提问练*。在视线和凹面相*时, 教师 应做一个示范动作。滴管是学生第一次使用,也应讲清楚如何使用,尤其是要从量筒中取出液体时应怎样做,让学生思考一下,最好找学生示范一下。测出的水的体积不要倒回烧杯中,做下一个实验时用。

  3.关于实验的操作

  (1)在测固体的体积时,要让学生弄明白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并把所测得的有关数据填入数据表中,再求出石块的体积和密度。 测固体密度最好用烧锅炉的焦炭,选一些大小形状均合适的(体积最好在20~40cm3之间),事先要蘸上腊,以防吸水。如果用石块,一定要求学生用细线栓牢,否则极易砸坏量筒。要讲清用排液法测体积的做法和这种方法的适用条件。

  第一,这种物质不能溶于这种液体,若溶于这种液体就要换用其他的液体或想其他的解决办法。第二,这种物质不能吸收这种液体,若吸收也需要换成其它的液体。因此排液法不是万能的。

  (2)测盐水的密度时,要让学生明白盐水的质量是怎样得到的,需记录哪些数据,并把测得的数据填在数据表中,最后求出盐水密度。 测盐水的密度中盐水一定要饱和溶液。如果天*不够精确,系统误差较大,则应考虑换用其他溶液如硫酸铜溶液等

  4.整个实验过程可有三种处理方法

  对基础较差的班级可采用一个实验一个实验领着做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实验过程容易控制,但不易于每个同学的个性发展,进度会受些影响。对于中等程度以上的班级可采取先做实验1.练*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然后把以下的实验要求、步骤讲清楚,让各组再进行以下的实验。在学生实验过程中, 教师 要加强巡视,加强个别指导。特别要对实验能力较差的组给予更多的关注,防止这些同学的实验走过场。为此也就有了第三种方法:在实验课前可先培养几名学生骨干,让他们在实验课上当 教师 的小助手,重点帮助一些实验有困难的同学。

  5.实验进度的安排

  因各实验小组的实验水*不同,所以实验进度就不*衡。对实验进度快的组除了加强检查他们的操作与数据外,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实验机会,为此 教师 可事先准备一些蜡块,让进度快的组测一下蜡块的密度。对进度慢的组,可把这一问题作为思考题,把实验过程写在实验报告上。

  6.实验报告

  关于实验报告,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写。应有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包括数量和规格)、实验内容及主要步骤、实验数据和结果、还应有实验日期和同组人。条件较好的学校也可统一印制实验报告纸,发给学生使用。实验记录的表格最好让学生参照教材自己设计, 教师 在这方面也应给予一定的指导。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2

  这个实验是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是从实验原理、使用仪器、实验步骤的安排,记录数据、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全面地进行实验能力的训练的一个重要实验,对培养实验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量筒和量杯的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时主要是会认识它们的刻度。所以教材首先要求学生观察量筒和量杯的刻度,认清它们的量程和每小格代表多少立方厘米。对于如何正确使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教材是通过几幅图加以说明的。选择石块作为测量对象,是因为从密度表中查不出它的密度值,石块的形状一般都不规则,必须用量筒或量杯才能测出它的体积,学生测量时会更有兴趣些。

  教法建议: 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实验法完成本节课的学*。

  1.关于实验原理

  实验前可与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密度公式来测定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办法和仪器来测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搞清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2.在使用量筒时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量筒(或量杯)的用途。量筒是实验室里用来测物体体积的仪器。

  (2)知道量筒的构造,学会判定量筒的最小分度和量程,认识“ml”表示“毫升”,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3)量筒一定要放置在水*面上,然后再将液体倒入量筒中。

  (4)观察量筒里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液面相*,若液面呈凹形,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若液面呈凸形,观察时要以凸形的顶部为准。

  (5)用量筒(杯)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叫排液法。 在练*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时,两次的测量应让同组的两个同学各测一次。如果分组仪器全部是量筒,应给 教师 准备一个量杯,让学生看到实物。观察量筒时,可就观察问题提问练*。在视线和凹面相*时, 教师 应做一个示范动作。滴管是学生第一次使用,也应讲清楚如何使用,尤其是要从量筒中取出液体时应怎样做,让学生思考一下,最好找学生示范一下。测出的水的体积不要倒回烧杯中,做下一个实验时用。

  3.关于实验的操作

  (1)在测固体的体积时,要让学生弄明白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并把所测得的有关数据填入数据表中,再求出石块的体积和密度。 测固体密度最好用烧锅炉的焦炭,选一些大小形状均合适的(体积最好在20~40cm3之间),事先要蘸上腊,以防吸水。如果用石块,一定要求学生用细线栓牢,否则极易砸坏量筒。要讲清用排液法测体积的做法和这种方法的适用条件。

  第一,这种物质不能溶于这种液体,若溶于这种液体就要换用其他的液体或想其他的解决办法。第二,这种物质不能吸收这种液体,若吸收也需要换成其它的液体。因此排液法不是万能的。

  (2)测盐水的密度时,要让学生明白盐水的质量是怎样得到的,需记录哪些数据,并把测得的数据填在数据表中,最后求出盐水密度。 测盐水的密度中盐水一定要饱和溶液。如果天*不够精确,系统误差较大,则应考虑换用其他溶液如硫酸铜溶液等

  4.整个实验过程可有三种处理方法

  对基础较差的班级可采用一个实验一个实验领着做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实验过程容易控制,但不易于每个同学的个性发展,进度会受些影响。对于中等程度以上的班级可采取先做实验1.练*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体积,然后把以下的实验要求、步骤讲清楚,让各组再进行以下的实验。在学生实验过程中, 教师 要加强巡视,加强个别指导。特别要对实验能力较差的组给予更多的关注,防止这些同学的实验走过场。为此也就有了第三种方法:在实验课前可先培养几名学生骨干,让他们在实验课上当 教师 的小助手,重点帮助一些实验有困难的同学。

  5.实验进度的安排

  因各实验小组的实验水*不同,所以实验进度就不*衡。对实验进度快的组除了加强检查他们的操作与数据外,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实验机会,为此 教师 可事先准备一些蜡块,让进度快的组测一下蜡块的密度。对进度慢的组,可把这一问题作为思考题,把实验过程写在实验报告上。

  6.实验报告

  关于实验报告,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写。应有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包括数量和规格)、实验内容及主要步骤、实验数据和结果、还应有实验日期和同组人。条件较好的学校也可统一印制实验报告纸,发给学生使用。实验记录的表格最好让学生参照教材自己设计, 教师 在这方面也应给予一定的指导。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3

  20xx年12月25日,星期二第三节课,作为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健康课堂的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构建多种健康课堂的基本流程和模式框架》课题组成员之一,按课题组的安排,我在学校物理实验室讲了一节健康课堂的入门课——《测量物质的密度》。在评课中,课题组的成员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数学、物理、化学这样的理科学科是否适用导学案,而起因则是因为我的这节实验课课堂与导学案完全脱节。

  原来这节课的导学案我是照抄照搬现在九年级同事的本节导学案的(原导学案附后),今年八年级启用新教材,而九年级教材没变,导致八年级第六章与九年级第十一章内容相同,我仅仅作了简单的修改。结果在课堂中出现了下列问题:

  1、虽然有导学案,但是我和学生们根本没用一秒钟,导学案形同虚设,从而导致课堂中自学导学、交流协作、展示激励、深化引领、巩固拓展这些环节没有做或体现不出来。因为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用天*和量筒正确地测出液体(盐水)和固体(小石块)的密度,而事实上学生在自学导学上就耽搁了太多的`时间,有很多学生10分钟只填写了两个空,我问了他们,都说自学导学部分太难,看不懂。最终我为了保证教学重点得到落实,而不得不硬着头皮连自学导学这一环节都搁置了,更加不谈展示激励了,因为这时很多组实验根本就未做好,展示什么呢?

  2、课堂中难点未能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是学生能分析出所测物质的密度偏大(或偏小)的原因并及时更正,有三个组测得的盐水的密度大于2g/cm3,有一个组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小于1 g/cm3,这样的结论很显然都是错误的,但由于时间所限,只能由我简单讲了,学生没有用实验验证,似懂非懂。

  3、没有有效的展示激励的措施。在教学中,面对着12个小组,我只能一组一组地巡视,做的好的说一声好,做的差的指出不当之处,组与组之间无法进行对比,没有交流,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究其原因,是因为备课时没有备学生,不该利用三年级的导学案,不是这份导学案不好,而是学生不同。初二上学期的学生刚刚接触到物理,不说很多实验器材不知如何使用,也不说如何来设计一份误差最小的实验方案,仅仅是这个物理实验室也是学生第二次进来,这样状况的学生怎能与初三的学生相比呢?这节课的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痛定思痛,我接受了苏校长的建议,重新设计了一份导学案,又邀请课题组的成员于12月28日(周五)在我带的另一个班讲了这一节课,效果得到课题组成员和学生的一致认同,我也自觉满意。这份导学案有如下特点:

  1、自学导学、交流协作、展示激励、巩固拓展部分都大为简单、简化,都紧紧扣住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绝不拖泥带水,做到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

  2、创新了展示激励的方法。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实验结果记录表格(如下图所示),只记录12个组所测得的最终结果(盐水的密度和小石块的密度),而且说明谁先测出来谁先填写表格,前三名的和单个的都会奖分,能够找出其他组错误之处的组或个人也给予高额的奖分,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个别的落后组也是一种激励。这种简单的做法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惊人的效果,得到了课题组所有成员的肯定。

  组 别

  盐水的密度(g/cm3)

  小石块的密度

  (g/cm3)

  组 别

  盐水的密度(g/cm3)

  小石块的密度

  (g/cm3)

  一组

  七组

  二组

  八组

  三组

  九组

  四组

  十组

  五组

  十一组

  六组

  十二组

  3、教学的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由于导学案主要体现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而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合作、交流。例如我在设计时预想到学生在设计试验步骤是会有几种方法,但在实际上课时,发现学生的试验方案有很多种,这是我上课之前没有想到的,学生在讨论方案时,各抒己见十分活跃,全身心投入到方案的讨论之中去,对学生的这种探索精神,我十分感动,我也给了他们充分的展示机会。另外第六组所测得的两个物理量怎么测都偏小,这时组长要求我给他们换一架天*,换后,他们一下子就测出了正确的结果,真正体会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避免了单纯炒冷饭的尴尬境地,让学生感到有趣、有得,从而真正达到学*的目的,我也及时称赞了他们。

  从这两节课取得的迥异的效果来看,导学案作为采取引发式教学的一种媒介和手段,能让教师水到渠成地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激发学*兴趣和管理好自我情绪,否则就会回到原来填鸭式教学的老路上来,因而可以得出结论:导学案也非常适用于物理的教学。只不过每一节课的导学案都要教师自己动手编制,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要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在教学中还要以学生为主体,要真正放手,同时要能不断创新激励评价方法,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兴趣。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4

  本节课在学*质量、密度概念及用天*测量质量的基础上,学*测量物质的密度和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规则形状固体物质的体积可以用刻度尺等测量工具来测量,液态物质的体积应该使用量筒来测量,不规则形状固体物质的体积也可以使用量筒来测量。

  一、怎样使用量筒?

  可在让学生观察实物的基础上,通过阅读课本“信息快递”,回答课本中提出的几个有关问题,并动手操作,学*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和动脑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1.量筒上的单位刻度多是以毫升(ml),也有一些是用立方厘米(cm3)来标度的。

  2.与许多测量仪器(学过的电流表、电压表、天*等)一样,量筒也有它的最大测量值。实验室中常用的有:50ml、100ml、500ml、1000ml等。

  3.量筒的分度值也各不相同,根据你测量精度的要求和被测物的尺度等因素来选择量筒的大小和分度值。

  4.视线与液面水*,与刻度线垂直。

  5.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不规则固体物质体积的测量,需用量筒或量杯。这里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要求学生较好地掌握,有助于后面浮力部分内容的`学*。

  另外,对于有余力的学生可在此基础上提出这样的问题:

  1.如果要测量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过大或无法浸入现有量筒之内,

  二、 你有什么办法测量出它的体积?

  可采用“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如果现有量筒一次仍不能盛取溢出的水量,可慢慢将物体浸入,并多次盛接和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物体的体积。2.如何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石蜡)的体积?

  可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浸没于量筒中液体时对应的体积,然后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入量筒中读取此时的体积。两者的差值便是石蜡的体积。

  该问题一方面是对量筒使用方法的拓展;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探究怎样来测量物质的密度?

  我们选择盐水和形状不规则的石块为研究对象,具体教学中也可选择其他种类的液体和固体为研究对象测量其密度。

  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测量盐水和石块(或其他样品)密度时所用的数据及所得的结果。注意不要强求一致,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白需要记录哪些数据。让学生把所测得的有关数据填入其表格中,并根据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通过物理公式计算,间接得出被测物质的密度值。

  从实验原理、实验仪器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并根据数据得出结果,这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课本上没有现成的实验步骤,而是要求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设计并实际操作,正确地记录数据得出结果。由于有上一节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这一实验的基础,因此本节的探究活动学生是有能力自主完成的。

  教学中建议以小组讨论形式,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教师不要定些条条框框,这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要求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同时要清楚说明其理由。这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是十分有意义的。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5

  20xx年12月25日,星期二第三节课,作为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健康课堂的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构建多种健康课堂的基本流程和模式框架》课题组成员之一,按课题组的安排,我在学校物理实验室讲了一节健康课堂的入门课——《测量物质的密度》。在评课中,课题组的成员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数学、物理、化学这样的理科学科是否适用导学案,而起因则是因为我的这节实验课课堂与导学案完全脱节。

  原来这节课的导学案我是照抄照搬现在九年级同事的本节导学案的(原导学案附后),今年八年级启用新教材,而九年级教材没变,导致八年级第六章与九年级第十一章内容相同,我仅仅作了简单的修改。结果在课堂中出现了下列问题:

  1、虽然有导学案,但是我和学生们根本没用一秒钟,导学案形同虚设,从而导致课堂中自学导学、交流协作、展示激励、深化引领、巩固拓展这些环节没有做或体现不出来。因为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用天*和量筒正确地测出液体(盐水)和固体(小石块)的密度,而事实上学生在自学导学上就耽搁了太多的时间,有很多学生10分钟只填写了两个空,我问了他们,都说自学导学部分太难,看不懂。最终我为了保证教学重点得到落实,而不得不硬着头皮连自学导学这一环节都搁置了,更加不谈展示激励了,因为这时很多组实验根本就未做好,展示什么呢?

  2、课堂中难点未能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是学生能分析出所测物质的密度偏大(或偏小)的原因并及时更正,有三个组测得的盐水的密度大于2g/cm3,有一个组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小于1 g/cm3,这样的结论很显然都是错误的,但由于时间所限,只能由我简单讲了,学生没有用实验验证,似懂非懂。

  3、没有有效的展示激励的措施。在教学中,面对着12个小组,我只能一组一组地巡视,做的好的说一声好,做的差的指出不当之处,组与组之间无法进行对比,没有交流,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究其原因,是因为备课时没有备学生,不该利用三年级的导学案,不是这份导学案不好,而是学生不同。初二上学期的学生刚刚接触到物理,不说很多实验器材不知如何使用,也不说如何来设计一份误差最小的实验方案,仅仅是这个物理实验室也是学生第二次进来,这样状况的学生怎能与初三的学生相比呢?这节课的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痛定思痛,我接受了苏校长的建议,重新设计了一份导学案,又邀请课题组的成员于12月28日(周五)在我带的另一个班讲了这一节课,效果得到课题组成员和学生的一致认同,我也自觉满意。这份导学案有如下特点:

  1、自学导学、交流协作、展示激励、巩固拓展部分都大为简单、简化,都紧紧扣住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绝不拖泥带水,做到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

  2、创新了展示激励的方法。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实验结果记录表格(如下图所示),只记录12个组所测得的最终结果(盐水的密度和小石块的密度),而且说明谁先测出来谁先填写表格,前三名的和单个的都会奖分,能够找出其他组错误之处的组或个人也给予高额的奖分,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个别的落后组也是一种激励。这种简单的做法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惊人的效果,得到了课题组所有成员的肯定。

  组 别

  盐水的密度(g/cm3)

  小石块的密度

  (g/cm3)

  组 别

  盐水的密度(g/cm3)

  小石块的密度

  (g/cm3)

  一组

  七组

  二组

  八组

  三组

  九组

  四组

  十组

  五组

  十一组

  六组

  十二组

  3、教学的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由于导学案主要体现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而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合作、交流。例如我在设计时预想到学生在设计试验步骤是会有几种方法,但在实际上课时,发现学生的试验方案有很多种,这是我上课之前没有想到的,学生在讨论方案时,各抒己见十分活跃,全身心投入到方案的讨论之中去,对学生的这种探索精神,我十分感动,我也给了他们充分的展示机会。另外第六组所测得的两个物理量怎么测都偏小,这时组长要求我给他们换一架天*,换后,他们一下子就测出了正确的结果,真正体会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避免了单纯炒冷饭的尴尬境地,让学生感到有趣、有得,从而真正达到学*的目的,我也及时称赞了他们。

  从这两节课取得的迥异的效果来看,导学案作为采取引发式教学的一种媒介和手段,能让教师水到渠成地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激发学*兴趣和管理好自我情绪,否则就会回到原来填鸭式教学的老路上来,因而可以得出结论:导学案也非常适用于物理的教学。只不过每一节课的导学案都要教师自己动手编制,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要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在教学中还要以学生为主体,要真正放手,同时要能不断创新激励评价方法,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兴趣。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范本五份(扩展4)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10)份

  1教学目标

  1.了解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有关单位的换算。

  2.会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明确分度值的含义;

  3.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准确值,

  又要记录估计值,还要注明单位。会粗略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

  4.会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常见的工具测量时间。

  5.了解什么是误差,知道采用多次测量求*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2学情分析

  测量是物理学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活动,本届苏应让学生通过对长度呼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的了解,了解国际单位值并学会基本的测量方法。让学生认识到人的直觉有时不可靠,要对这些情况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用仪器测量。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和测量。

  教学难点:从理性的角度来认识单位;测量的规范要求。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提出问题:生活中常见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你在哪些地方见到长度和

  时间的测量?请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的关注,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指出: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研究和学*物理的过程中,

  常常需要进行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

  二、新课教学:

  (一)测量长度

  1.测量的标准问题

  讨论:要想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你认为最关键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刻度尺。

  展示没有刻度的直尺,引导学生体会,刻度尺测长度实质上是靠上面

  的刻度,也就是说,刻度尺上的刻度就是测量的标准。

  2.单位:比较依据的标准量。

  3.长度单位

  (1)活动:

  让学生“以手代尺”,量度讲桌的长度有几“?”。

  问题:由于每个人“一?”的长度不同,造成测量结果不一样。

  (2)介绍长度单位的演变和统一

  让学生理解单位其实是一种规定的标准,并不是一种天然存在的

  东西,是为了定量比较物体的长度而人为引入的。

  统一单位制是相互交流的需要,是一种国际化的趋势。

  简单介绍什么是国际单位制。

  这里的教学最好,这也是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一部分。

  (3)长度单位及换算方法:

  仔细观察刻度尺上的1mm 、1cm 、1dm 、1m有多长,动手在纸上画1mm 、1cm 、1dm在黑板上画一画1m的长度,形成长度的具体概念。练*单位换算。

  3.你会用刻度尺测长度吗?

  交流怎样观察刻度尺、判断刻度尺的放置方法、读数、记录测量结果。

  (1)观察自己常用的刻度尺。

  三观察: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分度值。

  一思考:分度值的含义。

  (2)练*用刻度尺测长度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规范的测量过程和操作方法。

  (放置刻度尺,读数和记录测量结果)

  练*估读:

  采用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如1cm和1mm)测量同一物体的长

  度,让学生练*估读方法,并使学生认识到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测

  量的结果就越精确。

  5.介绍误差概念和减小误差的方法。

  6.认识直方图(条形统计图)

  仔细观察、分析直方图,并相互交流。

  直方图作为一种数据处理方式,具有形象直观的优点。

  (二)测量时间

  1.展示实物,让学生对照实物,认识一些测量时间的工具

  2.时间单位规定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秒

  (2)单位换算:

  换算方法:

  通过换算关系,体会微秒、纳秒(谈微秒、纳秒意义)

  3、学*秒表的使用及读数规则。

  (三)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师: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少误差。 ①减少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②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四、板书设计:

  1.长度的测量:

  ①单位: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1km=1000m=103m 1dm=0.1m=10-1 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②测量工具:刻度尺

  ③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A: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B:使用中:a.放正,紧贴。 b.视线垂直。 c估读。 d.数字和单位。

  2.时间的测量:

  ①单位:秒(S)

  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

  ②测量工具:钟表。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停表测量时间。

  3.误差:

  ①减少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②误差不是错误。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提出问题:生活中常见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你在哪些地方见到长度和

  时间的测量?请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的关注,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指出: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研究和学*物理的过程中,

  常常需要进行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

  二、新课教学:

  (一)测量长度

  1.测量的标准问题

  讨论:要想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你认为最关键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刻度尺。

  展示没有刻度的直尺,引导学生体会,刻度尺测长度实质上是靠上面

  的刻度,也就是说,刻度尺上的刻度就是测量的标准。

  2.单位:比较依据的标准量。

  3.长度单位

  (1)活动:

  让学生“以手代尺”,量度讲桌的长度有几“?”。

  问题:由于每个人“一?”的长度不同,造成测量结果不一样。

  (2)介绍长度单位的演变和统一

  让学生理解单位其实是一种规定的标准,并不是一种天然存在的

  东西,是为了定量比较物体的长度而人为引入的。

  统一单位制是相互交流的需要,是一种国际化的趋势。

  简单介绍什么是国际单位制。

  这里的教学最好,这也是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一部分。

  (3)长度单位及换算方法:

  仔细观察刻度尺上的1mm 、1cm 、1dm 、1m有多长,动手在纸上画1mm 、1cm 、1dm在黑板上画一画1m的长度,形成长度的具体概念。练*单位换算。

  3.你会用刻度尺测长度吗?

  交流怎样观察刻度尺、判断刻度尺的放置方法、读数、记录测量结果。

  (1)观察自己常用的刻度尺。

  三观察: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分度值。

  一思考:分度值的含义。

  (2)练*用刻度尺测长度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规范的测量过程和操作方法。

  (放置刻度尺,读数和记录测量结果)

  练*估读:

  采用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如1cm和1mm)测量同一物体的长

  度,让学生练*估读方法,并使学生认识到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测

  量的结果就越精确。

  5.介绍误差概念和减小误差的方法。

  6.认识直方图(条形统计图)

  仔细观察、分析直方图,并相互交流。

  直方图作为一种数据处理方式,具有形象直观的优点。

  (二)测量时间

  1.展示实物,让学生对照实物,认识一些测量时间的工具

  2.时间单位规定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秒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范本五份(扩展5)

——《物质的密度》教案优选【5】篇

  1教学目标

  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3、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的科学方法。

  2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基本熟练了密度的计算以及单位的换算。

  2、学生对天*的使用已经了解,但不清楚量筒的使用。

  3重点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自主学*

  一、自主学*。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__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2、量筒的使用

  完成下面的问题:

  (1)量筒上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

  1mL= ____cm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3)量筒的分度值(最小测量值)是多少?

  (4)液体的体积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都可以用量筒来测量,使用时应先观察量筒的_______和________,如右图所示,观察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 .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___。

  4、测液体密度实验中:

  ⑴ 原理是:ρ=__________

  ⑵ 方法:①用天*测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1 。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__________中一部分,读出___________内液体的__________。

  ③称出___________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

  ④计算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m= ___________

  ⑤求出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_____。

  活动2【活动】小组合作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固体密度的测量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石块的质量m(g)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探究二:液体密度的测量

  进行测量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中

  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 (g)

  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量筒中盐水质量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盐水的密度

  活动3【讲授】拓展延伸

  怎样测量塑料泡沫的密度

  活动4【测试】堂清反馈

  四、堂清反馈

  1. 在用天*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

  A.用天*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D.用天*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2. 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测量步骤合理顺序是( )

  ①计算铁块的体积。②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③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④用天*测出铁块的质量。⑤调节好天*。⑥计算铁块的密度。

  A.⑤④②③①⑥ B.④⑤③②①⑥ C.③②①⑤④⑥ D⑤④③②①⑥

  3. 在“用天*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为测定物体的质量,调节天*横梁*衡时,发现天*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将横梁上的*衡螺母向__________ 调节,将一矿石标本放在已调好的天*左盘内,当天*重新*衡时右盘内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甲所示,则矿石

  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将矿石标本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8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__厘米3.这种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千克/米3

  课后反思: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自主学*

  一、自主学*。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__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2、量筒的使用

  完成下面的问题:

  (1)量筒上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

  1mL= ____cm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3)量筒的分度值(最小测量值)是多少?

  (4)液体的体积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都可以用量筒来测量,使用时应先观察量筒的_______和________,如右图所示,观察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 .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___。

  4、测液体密度实验中:

  ⑴ 原理是:ρ=__________

  ⑵ 方法:①用天*测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1 。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__________中一部分,读出___________内液体的__________。

  ③称出___________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

  ④计算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m= ___________

  ⑤求出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_____。

  活动2【活动】小组合作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固体密度的测量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石块的质量

  m(g)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探究二:液体密度的测量

  进行测量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中

  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 (g)

  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量筒中盐水质量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盐水的密度

  活动3【讲授】拓展延伸

  怎样测量塑料泡沫的密度

  活动4【测试】堂清反馈

  四、堂清反馈

  1. 在用天*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

  A.用天*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D.用天*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2. 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测量步骤合理顺序是( )

  ①计算铁块的体积。②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③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④用天*测出铁块的质量。⑤调节好天*。⑥计算铁块的密度。

  A.⑤④②③①⑥ B.④⑤③②①⑥ C.③②①⑤④⑥ D⑤④③②①⑥

  3. 在“用天*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为测定物体的质量,调节天*横梁*衡时,发现天*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将横梁上的*衡螺母向__________ 调节,将一矿石标本放在已调好的天*左盘内,当天*重新*衡时右盘内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甲所示,则矿石

  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将矿石标本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8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__厘米3.这种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千克/米3

  课后反思:

  李建伟 评论

  优点:

  训练量较大,重难点突出,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

  缺点:

  加强学法指导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密度概念及公式、单位、物理意义

  2.熟悉常见的固体、液体的密度,

  3.掌握密度概念的基础上,能利用公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4.通过对密度知识的了解,能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建立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公式及其变形

  2.能利用公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3.熟悉单位换算(1×103kg/m=1 g/cm)

  三、实验器材

  天*(砝码)、质量不同的两个铜块、质量不同的两个铝块、橡皮、木块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讲台桌上放着铜块、铝块、木块、一杯水、一杯酒精.

  师:1.这里有铜块、铝块、木块、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2.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教师指出: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就是物质的不同的特性。根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

  3.我们桌上放的两个物块,一个是铜块,一个是木块,外面涂有同样的颜色,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a、讨论与交流:(提出猜想)

  生甲:可以用比较质量大小的方法来区分,质量大的一定是铜

  师: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提出猜想“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相同的”

  b、设计实验:

  分别选取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的铜块和木块(铜块和木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分别用天*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算出每个铜块和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然后加以比较。

  C、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测出2个体积不同的铜的质量与体积; 测出2个体积不同的木头的质量与体积;

  分别算出每个铜块和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教师演示实验.并将得到的数据填入书中的表格中.

  d、实验结论:

  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相同/不相同)的;

  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相同/不相同)的。

  建立概念:

  质量有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所以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

  [板书1] 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同种物质密度一般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相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板书2] 密度的公式:r=m/v 其中r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板书3] 密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为 kg/m3 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单位有时用 克/厘米3,符号为g/cm3 (1×103kg/m=1 g/cm)

  6、介绍密度表中各类物体的密度数据,并进行比较,看看结果有什么特点。

  [板书3] 密度的应用

  师:密度公式有什么用处呢? 生甲:可以测量密度,从而用来鉴别物质

  生乙:可以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v =m/r; m = rv

  巩固练*:

  1.教材上的例题

  2.请你想想,怎样鉴定金戒指的真假?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仪器?

  学*目标

  1.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生活中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学会用天*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设计

  一、用天*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

  1.用天*称出固体的质量m.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积V1;

  2.用细线悬吊着固体慢慢没入水中,记下总体积V2;4.固体的密度

  二、用天*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1.在玻璃杯中盛液体,称出总质量m;2.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3.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m1;4.盐水密度

  典型例题

  例1.在测定液体和石子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如下操作步骤:

  A用天*测得石子的质量为m1B用天*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m2

  C用天*测得盛放适量液体的烧杯的质量为m3

  D用量筒测得烧杯中液体的体积为V1

  E将石子放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面达到的刻度V2

  (1)测定液体密度所需的上述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测定液体的密度ρ液=_________

  (2)测定石子密度所需的上述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测定石子的密度ρ石=_________

  例2.下面是“测量油的密度”的实验步骤:

  A.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油的体积v

  B.用天*称出玻璃杯的质量m0,再把筒中的油倒入玻璃杯中,称出它们的质量m1;

  C.在玻璃杯中盛油,用天*称出它们的质量m

  D.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油的密度ρ

  E.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油的质量m2

  F.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线上,调节*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红线

  G.把天*放在水*桌面上,观察天*的最大称量值及横梁标尺上的分度值.

  请选出最佳的实验步骤(可去掉无用步骤),按照实验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

  课堂达标

  1.用天*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

  (1)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2)调节天*时,应把天*放在_______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若天*左盘下沉,应将*衡螺母向_______旋转,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3)测量石块质量时,应把石块放在______盘里,在_____盘里放50g砝码一个,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为3.4g,此时天**衡,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4)把石块放入盛有60cm3水的量筒内后,水面到达的位置为80cm3,则石块的体积为______cm3.(5)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kg/m3

  2.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在用天*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①用天*称出盛有盐水的玻璃杯的总质量m1;②把玻璃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③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④

  方案二:①用天*称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1②在空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③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出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④

  (1)哪种方案测出的盐水密度较准确?为什么?

  答:

  (2)所测不准确的盐水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答:____________

  3.给你一台托盘天*和一套砝码,一只刻度不清的量筒,一个烧杯,适量的水,则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为:

  (1)称出牛奶的质量:①称出________的质量,记为m1,②称出_______的质量,记为m2,③牛奶的质量m=_______.

  (2)测量牛奶的体积:①在倒入量筒内质量为m的牛奶液面处做一个记号,记为V1,然后将牛奶倒入原牛奶杯中;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使______的体积与质量为m的牛奶的体积_______;③称出倒入量筒内水的质量为m水;④计算出水的体积V水=_____,则牛奶的体积等于_________的体积.

  (3)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ρ=__________.

  1教学目标

  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3、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的科学方法。

  2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基本熟练了密度的计算以及单位的换算。

  2、学生对天*的使用已经了解,但不清楚量筒的使用。

  3重点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自主学*

  一、自主学*。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__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2、量筒的使用

  完成下面的问题:

  (1)量筒上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

  1mL= ____cm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3)量筒的分度值(最小测量值)是多少?

  (4)液体的体积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都可以用量筒来测量,使用时应先观察量筒的_______和________,如右图所示,观察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 .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___。

  4、测液体密度实验中:

  ⑴ 原理是:ρ=__________

  ⑵ 方法:①用天*测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1 。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__________中一部分,读出___________内液体的__________。

  ③称出___________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

  ④计算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m= ___________

  ⑤求出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_____。

  活动2【活动】小组合作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固体密度的测量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石块的质量m(g)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探究二:液体密度的测量

  进行测量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中

  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 (g)

  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量筒中盐水质量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盐水的密度

  活动3【讲授】拓展延伸

  怎样测量塑料泡沫的密度

  活动4【测试】堂清反馈

  四、堂清反馈

  1. 在用天*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

  A.用天*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D.用天*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2. 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测量步骤合理顺序是( )

  ①计算铁块的体积。②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③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④用天*测出铁块的质量。⑤调节好天*。⑥计算铁块的密度。

  A.⑤④②③①⑥ B.④⑤③②①⑥ C.③②①⑤④⑥ D⑤④③②①⑥

  3. 在“用天*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为测定物体的质量,调节天*横梁*衡时,发现天*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将横梁上的*衡螺母向__________ 调节,将一矿石标本放在已调好的天*左盘内,当天*重新*衡时右盘内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甲所示,则矿石

  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将矿石标本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8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__厘米3.这种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千克/米3

  课后反思: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自主学*

  一、自主学*。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__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2、量筒的使用

  完成下面的问题:

  (1)量筒上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

  1mL= ____cm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3)量筒的分度值(最小测量值)是多少?

  (4)液体的体积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都可以用量筒来测量,使用时应先观察量筒的_______和________,如右图所示,观察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 .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___。

  4、测液体密度实验中:

  ⑴ 原理是:ρ=__________

  ⑵ 方法:①用天*测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1 。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__________中一部分,读出___________内液体的__________。

  ③称出___________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

  ④计算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m= ___________

  ⑤求出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_____。

  活动2【活动】小组合作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固体密度的测量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石块的质量

  m(g)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探究二:液体密度的测量

  进行测量将数据填写到自己设计的表中

  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 (g)

  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量筒中盐水质量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范本五份(扩展6)

——测量学实*的心得体会范本五份

  20xx年x月x号,工程测量课程任务:利用全站仪进行点的*面位置放样。首先老师讲解了利用全站仪进行*面点位放样的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并给出9个小组x院内已知控制点和待放样点数据,重点强调了仪器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

  为了尽快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9个小组首先按要求领取了全站仪及其配件,并且在领取仪器后,老师现场结合全站仪放样的操作过程进一步讲解了放样原理,使我们进一步加了对点的*面位置放样原理的认识,然后9个小组各自到自己任务区进行放样工作,由组长安排任务分工,包括仪器操作人员、后视人员和放样人员,并且简要说明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信号手势以便于默契完成任务,由于时间比较短,为了尽快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每个成员之间必须积极配合来完成任务,并且在放样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及时询问其他小组成员和老师得到解决。

  这次课堂实训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测绘技能,尤其使我们进一步熟悉了利用全站仪进行*面点位放样,主要是全站仪放样的`步骤:建立文件,输入坐标数据,设置测站、后视,并进行后视定向检查,最后进行点位放样。

  通过此次课堂实训练*,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点位*面放样的理论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理论学*和积极思考的积极性,同时我们更认识到要想完成一项测量任务,单靠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是有限的,必须要求团队的每一个成员认真负责以及成员之间配合默契。

  虽然此次课堂实训我们感觉收获很多,但是也发现了存在的不少问题,比如有些同学在仪器操作上还不够熟练,有些学生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希望今后我们能克服自身缺点,能够顺利完成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任务!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非常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用来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现在这个信息的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也有很多种,比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水利工程系的学生,我们要学*测量的各个方面。我们所学的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这次实*,不仅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首先,我们是熟悉了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知道了如何避免测量的数据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要作到:(1)要选择精度高的测量仪器。(2)提高自己的测量水*。(3)多次测量取*均值。第三,除了熟悉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之外,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并做到“前一步工作未做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的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我们在这次的实*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而且要分工明确,工作也可以交换来做,还需要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实*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没有错误,我们应该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而且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我们实*之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老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中的难题。

  我们在实*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难,在我们实*之初,我还有点担心自己不会测,测不好,担心只有两个星期的测量时间,自己不能按时的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的团结、默契,克服了测量中的种种问题,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在测量实*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应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2)在用水准仪和经纬仪测量的过程当中,有的过程出现了大的误差,经过我们的重新测量计算,误差范围也减小到了可以允许的范围里。

  (3)由于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全站仪,所以当我们拿到它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怎么使用,而且我们班五个小组只有三个小组借到了全站仪,这给我们的测量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从学会怎么使用全站仪到能够熟练地运用它,我们感到蛮高兴的。

  (4)还有就是计算问题,计算必须由两个人完成,一个初步的计算,一个检验,不过,在此过程当中,也还是出现了计算错误的问题,我们在不断的重复检验之中算出了正确的数值,尽量让误差减少到了最少。比较难的还是检验校核,不过,我之所以认为它难,也是因为在此之前不是很会计算它,在这次实*中,我又重新了解它的计算方法,现在也能自己把它计算检验出来了,顿时觉得校核也并不如自己想像中的那么难。

  (5)最后的困难就是画图的部分了,虽然画图是交给一个同学完成的,但是我们整个组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错,图就不可能画出来。我们画图之初,最先是把九个控制点的坐标画出来,然后绘图员就画的三食堂,当我们还在沾沾自喜的时候,却被告之需要重画,而且有的坐标也有一定的误差,我们就不断的在檫了画、画了檫的过程中如此往复,不断精益求精,测绘图的一点一滴也慢慢浮出了水面。

  通过这次学*,让我知道了团队精神是如此的重要,无论是少了中间的哪一环都无法完成任务,任何一个步骤、环节,都少不了,也出不得错,一步错步步错,因此,测量学才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因此,测量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团队的合作。

  就整个实*测量来说,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不过这其中也体现了我们还有许多的不足,希望在以后的学*中记得这次的经验教训,精益求精,力求能最到更好!

  从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为期两个星期的工程测量实*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实*,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测区是我们xx市xx学院校区,虽然测区比较大,基本上是整个学校,测绘图也是我们整个学校的*面图,不过,让我们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已经步入冬天的时节,在我们测量的时间里,天气晴朗,并没有我们担心的雨,也就让我们安安心心的测量,为了能尽快地完成任务,我们小组星期六、星期天加班进行测量,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也并不感到累,也没有感到辛苦,反而还能自得其乐。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非常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用来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现在这个信息的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

  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也有很多种,比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水利工程系的学生,我们要学*测量的各个方面。我们所学的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这次实*,不仅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首先,我们是熟悉了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

  知道了如何避免测量的数据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要作到:

  (1)要选择精度高的测量仪器。

  (2)提高自己的测量水*。

  (3)多次测量取*均值。

  第三,除了熟悉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之外,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并做到“前一步工作未做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的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我们在这次的实*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而且要分工明确,工作也可以交换来做,还需要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实*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没有错误,我们应该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而且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我们实*之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老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中的难题。

  土木工程测量作为专业的一项基本功,是我们学*土木专业学生必须很好掌握的一项技能。为了提高我们的测绘能力,能更好的把实践和理论联系起来,城市建设系为我们开展了为期两个星期的工程测量实*。

  我们的目的是小区域控制测量,用到的仪器有经纬仪,水准仪,标尺,脚架等等,更感谢学校为了使我们能更方便的测量,还为我们配备了先进的全站仪。通过这次测量,巩固和深刻了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各种仪器的操作,并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作为一个户外的专业实*,我们有了经验,为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好了铺垫,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们一种精神,吃苦耐劳,独立自主,自己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它,提高对繁琐数据的运算能力。这些东西都是在*时课堂上所学不到的,但他又是那么基础,重要,由此我又不得不想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

  工程测量,它是个复杂的工作,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通过这次实*我彻彻底底的明白了测量她是一个团队的工作。我们组共有7个组员,必须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才能使工作的效率最大化,我作为组长,要负责安排好每个组员的任务,定好每天的工作的计划,还要保持和老师之间的联系。我想每个通过实*的同学都会在这点上有深刻的印象。

  夫妻之间,亲兄弟之间难免都会吵架,我们这组人天天聚在一起,不同的意见,不同的做法,就会发生磕磕碰碰,闹的大家不愉快,但我们能够及时沟通了解,忘记不愉快,重新投入新的工作中。学校安排我们实*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用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来实际操作仪器,所以我们之间要相互学*,不懂的就问,决不是为了赶时间,赶进度。不然就算了结束了实*,作业是完成了,但学校老师对我们的目的和期望却落在了过去的两个星期里了。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最大程度的做到了精确,每个数据都经过检验,没有上一步的验证绝不做下一步。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每次仪器在测量时都要经过对中整*,这个表面上看是一个简单的工作,但它必须做到精确精确再精确,只要不小心稍稍动一下仪器我们就要重新这一步工作,不然就会造成数据的误差,影响测量结果。还有一些很多人都会忽略的东西我们也绝不能不注意,路面上有多少个井盖,他们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越是细小的东西越能表现出一个团队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团结就是力量,每个早上大家早早的起床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遇到问题大家一起解决,有了误差大家一研究,分析原因,不厌其烦的'反复测量,有了大家,我们的干劲十足。

  我很珍惜学校给我的这次机会,在大学的几年中这样的机会不多,如果不好好把握每一次,等将来进入社会,早上工作岗位了,我们必定会后悔。*时看到的那一张张图纸,有时会觉得不懂,经过实*发下就你们简单,将实物和图纸联系在一起,学*起这个专业来就更简单,更上手了。总之,感谢老师,同学,我会好好记住这次难忘的经历,它永远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财富之一。

  为期十天的建筑工程测量实*展开了,在这期间,我学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一、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根本

  没有理论基础,我们就不能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进行测量实*前,这学期x老师经过对理论知识精细的讲解,我们踏踏实实的学*态度,致使我们很好地掌握了理论知识。对于学*建筑工程技术这一专业的学生,我们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更应当有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

  无人不知“实践是检查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就是实践。《建筑工程测量》是这样,其它的还是如此。我们不能纸上谈兵,必须树立起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根本这一理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明确目标制定

  没有航向的船,永远也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当然,没有目标的工作,永远也无法品尝成功的喜悦,所以我们这次测量实*首先明确了我们的目标。我们这次为期十天的测量实*的内容主要有三项,地形图测绘、建筑物放样、道路圆曲线测设。

  明确了目标,就应当为之拼搏。我们可不能盲目地拼搏,因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我们在进行测量实*初就对测量实*的进程做了相关计划。终于让我们少走了许多曲折之路。比如,我们每天实*都有不同的内容和任务,那么我们准备仪器时就只带需要的仪器,而并非劳神、费力全都带到实*场地。虽然这是在实*期间的亲身体验,我们却对此受益终生。

  三、树立起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我们《建筑工程测量》实*并非单枪匹马就能完成任务,必须由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比如,在进行碎部点的测量时,在同一时间我们需要立尺人员立足、观测人员读取数据、记录人员记录数据、绘图人员绘制草图等。为此,我们需要让组员们树立起团结协作的意识,早日圆满完成实*任务。由此,我真的领悟到了“人心齐,泰山移。”的内涵了,正如抗日战争时期,没有国、共两党的合作,没有统一战线的形成,也许抗日战争将会持续更长时间。如果我们这次测量实*没有组员齐心协力地奋进,我们也根本不可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实*任务。因此,团结协作是我们必然要做出的选择。

  四、老师指导同学探讨

  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离不开同学们的相互学*和探讨,更离不开x老师顶着烈日不畏艰辛仔细、耐心给我们的正确指导。让我们才茅塞顿开,思维也更加开阔,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

  五、吃苦耐劳自强不息

  大家都明白一点,我们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以后的工作地方一般大多是室外露天工作,遇到风吹日晒是再所难免。正如我们这次测量实*一样,由于时间是夏季,所以天气炎热。于是我们许多时候都是利用早、晚的这一段时间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早出晚归。虽然不*惯,但这是我们必然的选择。选择吃苦耐劳,选择自强不息。终于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组员用十天辛勤的汉水换回了实*工作的圆满结束。

  六、严格要求求真务实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进行仪器操作时,务必按照正规的操作进行测量实*。我们实*相关内容时,也务必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否则,我们将走许多曲折之路。这就告诉我们必须将时代性与规律性相结合,运用创造性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然,我们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还应求真务实地不断进取。

  七、存在问题不断完善

  我们这些天的实*取得可喜可贺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我们是团队工作,所以在组织协调人员任务时还有少许不足。有些仪器操作生疏,测量误差大等问题。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解决问题。那么,解决问题,首先就要熟练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其次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在不断总结中前进,达到熟能生巧,为我所用的目的。最后要树立起失败乃成功之母的观念,不耻下问,虚心学*。

  为期十天的建筑工程测量实*,不仅是我们对这学期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在无形地教导我们如何做人。我坚信学会做人更重于学会做事。这次实*将时刻铭记心底,将我的心得运用于今后的人生道路上。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范本五份(扩展7)

——物质与精神作文优选【五】份

  现在的孩子,有迷恋网吧的、早恋的、离家出走的,甚至自杀的。或许许多人都不理解,我作为一个11岁的少年,在此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们常常听到大人们讲,他们小时侯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能吃上两个白馒头,新年时能吃上肉包子。许多家长常常说:“有得你吃,有得你穿,有得你学,有什么不快乐的?真是不知足!”当时的他们有这样的环境,已经是很幸福的了,但对于我们呢?也有的家长会给不少钱孩子,让他们自己“独立”,对孩子很少过问。现在,亲子沟通已成了一大难题。

  我们这代已经从对物质上的追求,转变到了对精神上的追求。许多孩子会被家长认为很独立,在孩子独立的另一面,却藏着一颗脆弱的心。于是,许多对自己失去自信心的孩子走进了网吧,希望通过游戏找到自己出人头地的一面;于是,没人安慰的孩子找了自认为是的男(女)朋友,希望在自己伤心的时候能听到真诚的安慰;于是,许多孩子选择了离家出走,希望在自由的世界里找到快乐;于是,无法面对现实的孩子,选择了结束自己认为很痛苦的一生。

  表面在怎么独立、自强的孩子,背后总会有一颗脆弱的心需要人去安慰。现在的我们只需要精神上的补给,而不需要太多物质上的奖励。人的精神是支撑人活下去最大的勇气,只要精神上快乐,再残酷的现实我们都是可以面对的。家长们,你们是该放下手中的工作,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去看看了!

  今天是科学理性统领一切的时代,为什么在方兴未艾的现代主义艺术作品中,我们却可以毫不含糊的捕捉到心灵趋于瓦解,破坏冲动抬头的倾向。这些作品或多或少表现出非理性或关注非理性的特征,同时也蔑视传统,破坏一切,而一标新立异和歇斯底里代之。

  18世纪中叶后,科学的发展不断加速,社会进步的进程也在加速。但是人类精神世界却不像物质世界那样可以加速发展。精神世界的发展是缓慢的,是以突破瓶颈的形式向前发展的。当前社会的种种现象折射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严重错位,二者的严重不协调。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物质世界对精神世界的推动作用。人的精神世界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形态,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改造程度。而精神时间则是对物质世界进行分析而形成的。精神世界以物质世界为蓝本,人类社会的进步在改变一切,包括我们的精神世界。

  其次,精神世界又对物质世界有反作用。精神世界决定了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这一切又将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和人与人的关系中。精神世界古代了人们的所谓模式,也就相对的古代了物质世界。要使物质世界超出精神世界控制范围而进行太大改变是不可能的。

  物质世界必须与精神世界同步发展。若精神世界过于超前,物质世界就会将超前的`部分磨去;若精神世界过于滞后,那么物质世界将失去指引。

  在技术日渐发挥主宰作用的今天,传统人文相对衰落了。当代人性的扭曲显示了精神世界的滞后,我们或许该做些什么。

  但是,有水会愿意停下实实在在的物质世界前进的脚步来等待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呢?

  富中之富、富中之贫、贫中之富、贫中之贫是法师经常提起的四种贫富人生。早会时法师申言,贫者,沉浮于种种秽恶苦境之中,然心若知足,即可转苦难为快乐,若是徒具丰足的财物,却不懂得善用,反会受其诱引,心灵永不满足。

  富中之富者,富有物质,更富有爱心。如企业家开展事业,安定了许多人的家庭生活,也将有余的财富为社会、为人群付出。知道如何运用有形物资助人,心灵富足才是真富有。

  一个财力丰裕的富翁,如果也能发慈悲心尽量去帮助社会上一些不幸的人群,则其内心也必定感到很充实,精神上感到很富足,那么他也会成为一个“富中之富”的人。

  富中之贫者,“有一缺九”──拥有十就想要一百,有了一万更想要十万。因为永远觉得不够;不够,就是缺乏,这是心灵的贫穷。法师解释,富中之贫的人除了捨不得付出,也缺乏情与爱,害怕他人向自己寻求协助,故与人疏离;所以不唯自觉有形的财物不足,更是缺情、缺爱,富中之贫者实堪怜!

  精神方面感到很空虚和苦闷,则不管拥有多少财富,住着豪华的别墅,开着进口的名车,吃着山珍海味或满汉全*,穿著名贵华服和钻饰,也会觉得这些一切都索然无味,毫无意义,甚至觉得非常无聊、孤独和痛苦。这些人便是典型的“富中之贫”。

  贫中之富者,就是我天天都可看见的人间菩萨──他们生活并不富有,却富在肯做、肯投入,虽然天天辛勤工作才能维持生活,但他们仍尽一己之力帮助社会、帮助更穷困的人。

  法师以环保志工为例,他们多是默默无闻的市井小民,或是学历不高、识字不多的老者,却心心念念助人为善,努力做回收、分类,一举手一投足,都为人间做出最有意义的贡献。“尽管回收所得微少,但是他们爱心充分,也能集合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一个人如果在物质上或财富方面很匮乏,但是如果能发心行善,纵然布施的能力很有限,然而也可以在精神上感到很富足,成为一位“贫中之富”的人。

  至于贫中之贫者,不仅生活贫困,心灵也困顿,永远想要依靠别人的帮助。“菩萨度人,先以利济。”法师教示,对于贫者,可先抚*其民生之苦、济助其生活来源,但更重要的是要以清净善法化导、循循善诱,慢慢度化其心灵步上善的方向,产生尊严和自信心,相信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够帮助别人。

  今天是科学理性统领一切的时代,为什么在方兴未艾的现代主义艺术作品中,我们却可以毫不含糊的捕捉到心灵趋于瓦解,破坏冲动抬头的倾向。这些作品或多或少表现出非理性或关注非理性的特征,同时也蔑视传统,破坏一切,而一标新立异和歇斯底里代之。

  18世纪中叶后,科学的发展不断加速,社会进步的进程也在加速。但是人类精神世界却不像物质世界那样可以加速发展。精神世界的发展是缓慢的,是以突破瓶颈的形式向前发展的。当前社会的种种现象折射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严重错位,二者的严重不协调。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物质世界对精神世界的推动作用。人的精神世界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形态,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改造程度。而精神时间则是对物质世界进行分析而形成的。精神世界以物质世界为蓝本,人类社会的进步在改变一切,包括我们的精神世界。

  其次,精神世界又对物质世界有反作用。精神世界决定了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这一切又将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和人与人的关系中。精神世界古代了人们的所谓模式,也就相对的古代了物质世界。要使物质世界超出精神世界控制范围而进行太大改变是不可能的。

  物质世界必须与精神世界同步发展。若精神世界过于超前,物质世界就会将超前的部分磨去;若精神世界过于滞后,那么物质世界将失去指引。

  在技术日渐发挥主宰作用的今天,传统人文相对衰落了。当代人性的扭曲显示了精神世界的滞后,我们或许该做些什么。

  但是,有水会愿意停下实实在在的物质世界前进的脚步来等待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呢?

  做人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能够拥有精神与物质的对等。既有精神,又有物质;在获取物质时不丢掉精神,在追求精神时亦不丧失物质;物质世界富足充裕,精神世界丰盈通透。

  却是极难做到的!

  看看你周围的人,看看历史,总不难发现,不是富而骄者,就是贫而卑者,能落个在物质上不富有,但精神上很丰富就算是好的了。

  “饱暖思淫欲”“患生于多欲”。人,这种高级动物,在吃饱了,喝足了,有了闲钱、闲工夫之后,很容易就会自我膨胀、居高临下、飘飘然起来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说,大概也是源于此。从这个角度看,说人是“贱骨头”是没错的。

  贫而不卑,也是不容易做到的。当周围都是大房子,你还住在小房子里却能不吭不卑,怡然自乐,不易做到。这需要承受来自外部环境和个人内心世界的双重压力。在否定与肯定的博弈中,先不管输赢如何,光是这个挣扎的过程,绝对就是对人的精神的一种极大考验。

  一身傲骨,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却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拥有的是气魄,更是境界。

  其实,人的精神往往是败在自己的欲望之下的,先是以存在为本,为五斗米折了腰,然后物质欲不断升级,变得越来越不自量力者总是大有人在。

  追求物质,让生活变得更好,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是以精神的不断沦丧为代价的,是不是就有点悲哀了呢?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范本五份(扩展8)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范本五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难懂的词句,但它却有着独特的魅力。

  中国,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与文明史。人口约13亿,是当之无愧的大国。交织着现代气息和古代文明,仿佛历经沧桑却又重新焕发青春的苍天古树,屹立在世界东方。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是这棵参天大树上一个主要的枝干。

  初次认识非物资文化是在家乡的展览会上。那时,一位年*九十的老奶奶引起了我的注意。满头的白发,满脸的皱纹,似乎都在宣告着主人所经历的风霜。可这些却丝毫掩盖不住她对音乐的热爱,一曲《高山流水》缓缓地流进了我们的心田,时而急,时而缓。一会儿如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雄伟壮观。一会儿又似滚滚江水般宽广浩荡,细细的琴弦一头连接着现代,而另一头的历史却好像与我们渐行渐远。

  享受了听觉的盛宴后,又迎来了视觉的冲击。只见现场闪出一个红脸关公。呵,那关公一转头竟变成张飞变成曹操变成诸葛亮了。搞得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剪纸真奇妙!听到路人的称赞,我的好奇心又被勾了起来:真有那么好?不过一会我就不这么想了。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在艺人手里翻来折去,不大功夫,一幅喜鹊登枝图就出现我们的眼前,呵!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看了这些精彩的表演,奶奶仰望天穹,布满皱纹的脸上漾出喜悦的神情,可是,没几分钟,她似乎又想起了什么,陷入了沉思,只见她低下头,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好好珍惜这美好的一切吧。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在回家的路上,奶奶告诉我说:?我国民间手工艺术有着繁多的种类和悠久的历史,它一直都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发展前景却不容乐观,它们中的许多甚至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孩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将由你们担起,一定不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流泪

  说完,只见她的眼角上闪烁着晶莹的泪珠,她再一次仰望天空,脸上的笑容就像天边的红霞一样的灿烂。

  今天下午,我们神神秘秘地来到多功能厅,不知是有什么事。

  大屏幕上用艺术字写着几个字:花鼓戏,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猜到,今天肯定会演花鼓戏。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主持人有点害羞地上了台,说:“好,欢迎我们现场的领导嘉宾,还有我们的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要来,无疑是要给大家介绍了解花鼓戏。”视频开始播放了,同时,演员也在台下换好衣服,涂好口红,扎好辫子……

  10多分钟后,表演就开始了,先出来的是一位身着红色貂皮大衣,拿着红色的孔雀扇子,扎着一个辫子的女演员;后面紧随其后的是一位身着绿色官服,拿着褐色手杖,戴着灰色帽子的男演员。女演员走路时,做着兰花指,走着十字步,逗得我们哈哈大笑;男演员则横着手杖,伸着两根指头摆了个看似亮掌又不像亮掌的动作。我猜,他们是一对夫妇,正一起要回去吃饭呢!

  我觉得最精彩的就是这些啦,以后表演花鼓戏要到我们学校来就好!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必说物质上的四大发明,也不必说思想上的百宗争鸣舞动的符号——汉字,就让中国文化永烁光辉。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纽带。有了它,中华的文化才得已延续。从仓颉造字到商代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箓书、隶书、楷书……,汉字在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不断也演变,同时也记录着历史上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知道了华夏族的祖先是炎黄二帝;让我们知道了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让我们知道了繁荣一时的隋朝。就有了它,我们才了解了祖先的生活,探索中华文化的发展。了解古人的思想汲取先人的精华。

  在汉字不断演变的同时,它传递的早已不是普通的信息,而是人类种种美妙的感情。于是,形象鲜活的汉字带着人类的情感跳出人们的脑海,像一个个乐符,组成了一篇篇美文。一卷卷古书,一本本著作。于是,《史记》、《诗经》这些美妙的乐章便纷纷出现。看这一首首流芳百世的古诗,一句句,一行行,读读来朗朗上口,读起来意味深长,读起来获益匪浅,读起来荡气回肠。

  汉字是最优秀的艺术文字,唯有它能发展成为一门书法艺术,在各位书法家的笔下,神奇的汉字更是魅力四射:看这一个个字,抑扬顿挫,龙飞凤舞。容不得羁绊,容不得束缚。骤去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炎黄子孙对汉字的感情是无法形容的,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一种由衷的热爱。

  在当今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更应该热爱自己的文字,传承自己的文化,让汉字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永烁光辉!

  今天天气很舒适,老师带着我们去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用小三角做出来的仙鹤、福娃、龙虾、孔雀、水壶……五颜六色,非常好看。还有用纸剪出的蝴蝶、竹子;还有用糖做出的马、蛇、龙、小猪、长颈鹿;还有用手工做出来的鲜花戒指、冰激凌娃娃。用小珠珠穿出来的小球。其中鲜花戒指是最引我注目的,大人戴就把它拧大,小孩戴就把它拧小。还可以把它拧到铅笔头上,还可以用线绑在戒指的小环上当项链。它真是一个多功能的戒指啊。

  观看了这么多的作品,一个个象真的一样让我大开眼界,增长了见识。我很高兴,我想到我不会做,我一下子又难过下来,但是我想到不会做可以学,我以后要好好学,发挥想象图片,观察力,争取给老师做的一模一样好看。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星期三下午,阳光明媚,我们全班同学兴致勃勃的来到非遗文化中心,来欣赏各式各样的国遗风采。

  穿过长长的走廊,走上楼梯,我们来到了非遗文化中心。一进门,同学们就四散开去,我朝四周望了望,忽地有个东西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原来是一座黄杨木雕。

  我急忙跑去看,只见这个作品边上写着:“苏武牧羊”四个大字。我便细细观察起来,只见苏武手中执着节龙杖,丰富着它宽大的衣袖,他的眼睛正望着天上飞过的雁群,苏武的脚下,有三只小羊,它们形态各异,一直在低着头,似乎在寻找草吃;一直抬着头,望着苏武,好像在问:“主人,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到呢?”,还有一只小羊,正凝视着远方,似乎是在思念它的亲友们。看着看着,我不禁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隆冬时节,凛冽的寒风一刻也不曾停歇,茫茫北海上,人迹罕至,唯一和苏武做伴的便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棒和一小群羊。

  我转过身,发现了一个“大家伙”,走进一看,原来是一条首饰龙,有好几层楼阁,每个*台都演绎着不同的故事,看!那是三气周瑜,农妇织布……个个栩栩如生,犹如一幅幅活生生的民间生活图。

  今天的参观快要结束了,我看着这些作品,不禁感叹道:“我一定要保护好家乡这些宝贵遗产,让他们经久不衰,永远传承下去。”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