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通用五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 1

  本课的内容和前面小数点向右移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安排大致相同,学生因为有前面学*的经验,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是比较好的。由于本课知识是学生学*小数除法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我在口算教学上花费较大的功夫,事实上小数除法的口算一直就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在移动小数点时遇到数位不够需要添0的情况也做了强调。我发现不少的学生对于规律记得很熟,但在具体运用上却不够熟练,尤其是对一些变式练*,反应比较慢,出现错误比较多。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在讲授这堂课时,我设计了“复*-探索新知-应用”三个教学环节,希望每个学生都能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用这个数学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观察、比较、验证、概括等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方法,获得成功体验。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

  一、实现了复*的有效性

  在学*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口算有效激活了这一已有经验,为新规律的发现和概括提供了参照。根据小数点向右移动后小数大小的变化推理小数点向左移动后小数的变化情况,引发了学生对新知的设想,获得了初步的感知。

  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

  三、科学探索规律,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

  在小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这一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规律,根据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让学生通过实践和观察发现规律,拓展学生的思维。小数点向左移动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是本课的学***,在探索规律时,学生经历了在具体的数例中观察-拓展性猜测-举例验证的科学求真过程,实现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满足了学生把自己当作“发现者与探索者”的心理需要,因此学*积极性特别高。

  四、对数学规律的认识比较透彻

  1、首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的规律,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概括能力。

  2、抓住学生出现的问题-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及时帮助学生区分小数点向右移动规律与向左移动规律,在辨析中深化了对两种规律的理解,发展了思维的深刻性

  3、引导学生逆向思考规律,打破了思维的定势,使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有了更完整的认识。

  4、学生获得了独立发言的机会,全体学生参与了“验证”的过程,不存在提问集中的现象,基本践行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当然,成功与失败同在,开心与遗憾兼有。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 2

  目标预设: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

  2、在探索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3、结合探索规律的学*,让学生了解一些社会常识和自然常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学重点:

  自主探索,并归纳出小数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学难点:

  应用规律正确计算一个小数乘10、100、1000,特别是其中小数点移动时须补“0”。

  课程实施:

  一、情景引入

  1、谈话:最*老师作了几项物品单价的调查

  小黑板出示

  品名一枝圆珠笔一块橡皮一辆玩具小汽车一台电风扇

  单价2.50元0.25元25.00元250.00元

  2、你能将这些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吗?

  一学生完成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0.25<2.50<25.00<250.00

  3、引导比较

  这四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板书:数字相同,小数点位置不同

  4、揭示课题:

  小数点位置移动了,就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1、出示例2

  (1)用计算器计算,并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

  2、汇报计算结果,并板书

  5.04×10=50.4

  5.04×100=504

  5.04×1000=5040

  问:5.04乘以10、100、1000后,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怎样?

  引导比较:5.04×10以后小数点位……

  问:5.04是一个两位小数,将5.04×1000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三位,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是什么?(移动小数时数位不够用“0”补足)

  3、请学生自己举例,用一个小数分别乘以10、100、1000,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4、引导小结,并适当评价。

  把一个小数乘以10、100、1000……后,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黑板出示规律

  5、追问:如果把一个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相当于把这个小数分别乘上多少?

  三、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1、教学例3

  (1)出示例3,并说说你能从表格中知道些什么?

  (2)问:你能告诉大家:每千克黄豆中蛋白质含是多少克吗?

  你能把0.351千克改写成克作单位的数吗?

  (给你们一分钟时间,一分钟后,请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巡视

  (3)组织交流指名回答适当评价

  2、完成试一试

  (1)读题

  (2)填空

  (3)交流

  3、完成练一练

  指名口答:

  问:36乘10、100、1000时你是怎样想的?

  四、巩固练*,拓展延伸

  1、完成练*十二第4、5题

  指名口答,并选择其中3小题“1000×2.1=,0.24升=()毫升,0.65吨=()千克”请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十二第6题

  (1)问:同样的物体在地球上的重量和在月球上的重量哪个轻?为什么在月球上轻很多呢?

  (2)引导审题,相机板书

  先理解题意,再问:地球上重10千克物体在月球有多重,认为什么怎样算?为什么?

  板书:地球月球

  1千克0.16千克

  10千克?千克

  100千克?千克

  1000千克?千克

  (3)学生独立完成后两个问题

  3、完成练*十二第7题

  (1)引导审题,板书引领

  先理解题意,相机板书,再问:1000

  *方米释放多少千克氧?吸收多少千克二氧化碳?

  1*方米0.1千克0.073千克

  1000*方米?千克?千克

  (3)学生口算结果,并说说小数点怎样移动?

  4、拓展延伸

  10千克甘蔗可榨糖4.2千克,照这样计算,1000千克甘蔗可以榨糖多少千克?

  五、全课总结

  六、作业布置

  教后反思:

  一、实现两个转变,促进数学学*的有效性。

  整节课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学*氛围,实现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在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途中,采取多维互动,合作交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得到启迪。实现了对知识的自我构建,让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促进数学学*的有效性。

  二、多维互动,实现学生认知的自主构建。

  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也需要合作交流。学生之间本来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其实也是一种宝贵的学*资源,因为学生的思维彼此之间就是最低的发展区。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发现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再通过学生自己举例观察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从而引导学生比较、合作、交流。在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时,请他们选择各自的方法把0.351千克改写成用克作单位的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让独立思考的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师生交流、全班交流,让极大部分学生能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从而实现学生认知的'自主构建。

  三、激励评价是推动有效学*的动力。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学生探究精神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在给学生激励评价的同时,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这种评价既是一种数学化的过程,也是推动有效学*的动力。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 3

  本节课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

  成功的地方:

  首先,在上课开始,我通过孙悟空金箍棒的长短变化导入,采用分层教学,让学生观察小数点的变化和金箍棒的长短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意在引导学生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金箍棒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然后,重点突破小数点移动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摆、移、说、归纳的过程,正在理解并掌握一个小数乘10、乘10乘1000等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及方法,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过渡到一个小数除以10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让学生在摆、移的过程中自己解决“整数部分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的问题。学生掌握一个小数除以10、除以100、除以1000等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会边移动边说出整个过程的规律及方法。因为学生有了刚才学*的经验,我就放手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自己学*,通过猜一猜,一个数乘10、乘100、乘1000及除以10、除以100、除以1000的活动,巩固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让新知识得到及时反馈。不足之处及对策: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很难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学内容安排的多,练*时间相对较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注意合理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这节课发挥了学生得主体作用,让全部学生加入到探究学生得移动规律的过程中,学生能清晰表达小数点移动的过程,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 4

  早晨到校,翻看一本书,看到一段话:努力研究常态下的好课,不一定要课上得多精彩,但一定要尊重学生,尊重差异,体验*等民主,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合作,探究。正合心意,记录下来。

  今天我和孩子们学*《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前面孩子们已经学*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所以,今天的学*比较轻松。

  从备学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有了初步的猜想,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能解释猜想的由来,但是,孩子们描述的猜想比较零碎,课堂上,需要做的是让他们通过科学的方式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最后通过提升,能用简洁的数学语言表达,并加以应用。

  课堂实录不敲打了,记下课堂上一个遗憾之处:课的开始,孩子们随意聊着自己的猜想。在这里,我的目标比较浅,就是为了知道猜想,而让学生说猜想。其实,提出一个猜想虽然可贵,但是,提出猜想背后的东西更让人回味。所以,在这个环节,我是不是可以注重猜想背后的东西呢?即让学生说说,你为什么这么猜想?——学生是有这个意识的,我听到大缪说:因为除法和乘法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所以,我的猜想是小数乘10、100、1000……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那么小数除以10、100、1000……小数点就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浚铭是根据方向相反来猜想的,既然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那么向左移动,肯定是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如果当时,我能有意识问问学生猜想的理由是什么,或许更有数学味一些。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 5

  本节课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

  成功的地方:

  首先,在上课开始,我通过孙悟空金箍棒的长短变化导入,采用分层教学,让学生观察小数点的变化和金箍棒的长短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意在引导学生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金箍棒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然后,重点突破小数点移动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摆、移、说、归纳的过程,正在理解并掌握一个小数乘10、乘10乘1000等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及方法,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过渡到一个小数除以10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让学生在摆、移的过程中自己解决“整数部分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的问题。学生掌握一个小数除以10、除以100、除以1000等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会边移动边说出整个过程的规律及方法。因为学生有了刚才学*的经验,我就放手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自己学*,通过猜一猜,一个数乘10、乘100、乘1000及除以10、除以100、除以1000的活动,巩固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让新知识得到及时反馈。不足之处及对策: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很难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学内容安排的多,练*时间相对较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注意合理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这节课发挥了学生得主体作用,让全部学生加入到探究学生得移动规律的过程中,学生能清晰表达小数点移动的过程,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通用五篇扩展阅读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通用五篇(扩展1)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3篇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1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大小的变化》是本单元比较重要的一课,对于这节课我很重视,精心设计,用心揣摩,这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变化的规律,难点是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发现并归纳出这一变化规律,尤其是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在教学中重点突破。

  一、努力之处

  1.故事激趣,引人入胜

  新课的引入是非常有意思的有关孙悟空金箍棒的故事,故事内容是这样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一个神奇的'宝贝,叫做金箍棒。话说孙悟空和一起来到一座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不了遇到一个妖精,孙悟空从耳朵里一掏,出现一条0.009米的金箍棒说:“变”接着一吹,变成了0.09米.还不够长呢?孙悟空又用力一吹金箍棒变成了0.9米.妖精更是觉得挺奇怪,只听悟空一声大喊:“看棒”妖精应声到下。原来金箍棒倾刻间变成了9米长,重重的砸在妖精的身上。通过学生熟悉的金箍棒会变大变小的情节,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感受新知的过程。

  2.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当出现下面数据变化后,我将这些数据书写在黑板上:0.009米---0.09米---0.9米---9米,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研究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然后提出问题:小数点移动了,小数的大小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以小组合作的方法研究规律,学生运用自己不同的方法验证:有的把三个小数都转化成以毫米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有的学生利用小数的意义验证得出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等,小组成员汇报交流,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学生在思考中猜测规律,在合作中探索规律,在交流中发现规律,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学*讨论。然后我再进行了有条理的板书:

  小数点向右移,右移是扩大。

  (1)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原数的10倍;

  (2)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原数的100倍;

  (3)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原数的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左移是扩小。

  (1)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原数的10分之一;

  (2)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原数的100分之一;

  (3)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原数的1000分之一;

  虽然这个板书用时较长,但是我仍然进行了完整的板书,我想只有这样,才会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和记忆。在发现小数点向左和向右移动的规律后,我让学生猜想向左和向右移动四位、五位……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进而深化规律的认识。

  3.动画演示,直观形象

  我精心制作了动画演示小数点的移动过程,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小数点的移动方向和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有效地突破了尤其是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难度,这样就使一个真正动的的小数点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二、努力之处

  1.书写训练有些弱化。

  我关注让学生听和说的训练,学生听得质量比较高,但是回头考虑,学生写的能力却被忽略,被弱化,今后注意掌握好听与写的度,把握好时间分配,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听进去,说透彻,写正确。

  2.重视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

  本节课我自己觉得学生的表现比我设想的要好,如果重视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多些鼓励的话语,那整节课就生动丰富多了。

  每一次的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反思和进步的过程,希望自己的教学艺术在反思中不断提高。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2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大小的变化》是本单元比较重要的一课,对于这节课我很重视,精心设计,用心揣摩,这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变化的规律,难点是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发现并归纳出这一变化规律,尤其是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在教学中重点突破。

  一、优秀之处

  1.故事激趣,引人入胜

  新课的引入是非常有意思的有关孙悟空金箍棒的故事,故事内容是这样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一个神奇的宝贝,叫做金箍棒。话说孙悟空和一起来到一座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不了遇到一个妖精,孙悟空从耳朵里一掏,出现一条0.009米的金箍棒说:“变”接着一吹,变成了0.09米.还不够长呢?孙悟空又用力一吹金箍棒变成了0.9米.妖精更是觉得挺奇怪,只听悟空一声大喊:“看棒”妖精应声到下。原来金箍棒倾刻间变成了9米长,重重的砸在妖精的身上。通过学生熟悉的金箍棒会变大变小的情节,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感受新知的过程。

  2.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当出现下面数据变化后,我将这些数据书写在黑板上:0.009米---0.09米---0.9米---9米,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研究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然后提出问题:小数点移动了,小数的大小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以小组合作的方法研究规律,学生运用自己不同的方法验证:有的把三个小数都转化成以毫米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有的`学生利用小数的意义验证得出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等,小组成员汇报交流,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学生在思考中猜测规律,在合作中探索规律,在交流中发现规律,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学*讨论。然后我再进行了有条理的板书:

  小数点向右移,右移是扩大。

  (1)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原数的10倍;

  (2)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原数的100倍;

  (3)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原数的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左移是扩小。

  (1)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原数的10分之一;

  (2)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原数的100分之一;

  (3)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原数的1000分之一;

  虽然这个板书用时较长,但是我仍然进行了完整的板书,我想只有这样,才会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和记忆。在发现小数点向左和向右移动的规律后,我让学生猜想向左和向右移动四位、五位……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进而深化规律的认识。

  3.动画演示,直观形象

  我精心制作了动画演示小数点的移动过程,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小数点的移动方向和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有效地突破了尤其是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难度,这样就使一个真正动的的小数点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二、不足之处

  1.书写训练有些弱化。

  我关注让学生听和说的训练,学生听得质量比较高,但是回头考虑,学生写的能力却被忽略,被弱化,今后注意掌握好听与写的度,把握好时间分配,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听进去,说透彻,写正确。

  2.重视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

  本节课我自己觉得学生的表现比我设想的要好,如果重视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多些鼓励的话语,那整节课就生动丰富多了。

  每一次的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反思和进步的过程,希望自己的教学艺术在反思中不断提高。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3

  小数点移动这节课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时比较难以理解,往往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处理难以掌握。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突破难点: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学*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的意识。

  本节课我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很清楚看到小数点的移动的过程,从而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由于多媒体的直观性,连我自己也想不到学生竟然发现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扩大10倍等。这就让我进一步明白别小看那帮学生,该放手就放手吧!

  其次在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时候,我采用分层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由扶到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中金箍棒的长短变化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发现:一个小数乘1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然后,重点突破小数点移动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移、说、归纳的过程,真正理解与掌握一个小数乘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及方法,并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要去掉整数部分多余的0,以及结果是整数时,小数点省略不写。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过渡到一个小数除以10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让学生在摆、移的过程中自行解决“整数部分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的问题。正因为我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注重让小数点在学生手中“动”起来,学生不但掌握一个小数乘或除以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会边移边说出整个移动的规律以及方法。因为学生有了刚才学*的经验,我就放手让学生运用迁移规律自己学*。通过猜一猜:一个小数乘100、1000以及除以100、1000结果是多少?小数点该怎样移动?当然在这过程中有中学困生还不会,我就让优秀同学帮助旁边的同学,这样就互相合作学*了。最后全班交流。看着学生上来把自己的探究结果介绍给大家时,我发现他们真像一位小老师,真正提高了学生探究的能力,又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即当位数不够时用零来补足的处理。当然我也比较重视内化小数点移动的规律。通过指导看书掌握规律中的一一对应以及省略号的作用。同时课堂首尾呼应,使学生真正明白小数点的移动原来是这个小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当然可以用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的结果。

  总之这节课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全部学生加入到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把小数点“动”起来。在操作的过程中,我注重“说”,使学生能清晰表达小数点移动的过程,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当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有个别学生在应用时,不太灵活,我感觉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多说,加强印象,对于个别掌握不好的学生还要加强辅导,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通用五篇(扩展2)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教学反思通用五篇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教学反思 1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的。因为小数与整数一样,都是按照十进制来计数,也就是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值大小也不同。小数的数位是由小数点确定的,所以,小数点的移动必然引起小数每一位上的数值发生变化。

  新课程强调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不仅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到数学学*的乐趣。因此在巩固练*这个环节的安排上,我本着主要是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这一主线,通过算动物火车上的算式,小鬼当家,比眼力,改价格标牌,帮助小猫过河,和拖一拖等游戏环节,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成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在快乐中解决问题。当然这快乐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本身解决问题的快乐,也是我尊重每一位学生允许他们用不同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自由的快乐。课堂上我允许学生广开言路,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我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不强迫学生去认同。我善意的捕捉学生的思维亮点给予积极的评价。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放飞孩子们的心灵。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力量,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思想教育。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教学反思 2

  早晨到校,翻看一本书,看到一段话:努力研究常态下的好课,不一定要课上得多精彩,但一定要尊重学生,尊重差异,体验*等民主,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合作,探究。正合心意,记录下来。

  今天我和孩子们学*《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前面孩子们已经学*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所以,今天的学*比较轻松。

  从备学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有了初步的猜想,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能解释猜想的由来,但是,孩子们描述的猜想比较零碎,课堂上,需要做的是让他们通过科学的方式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最后通过提升,能用简洁的数学语言表达,并加以应用。

  课堂实录不敲打了,记下课堂上一个遗憾之处:课的开始,孩子们随意聊着自己的猜想。在这里,我的目标比较浅,就是为了知道猜想,而让学生说猜想。其实,提出一个猜想虽然可贵,但是,提出猜想背后的东西更让人回味。所以,在这个环节,我是不是可以注重猜想背后的东西呢?即让学生说说,你为什么这么猜想?――学生是有这个意识的,我听到大缪说:因为除法和乘法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所以,我的猜想是小数乘10、100、1000……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那么小数除以10、100、1000……小数点就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浚铭是根据方向相反来猜想的,既然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那么向左移动,肯定是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如果当时,我能有意识问问学生猜想的理由是什么,或许更有数学味一些。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教学反思 3

  本节课学生学得主动,知识的获得和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有效地达到了课程的要求。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部分知识抽象,学生学*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位置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难以掌握。我在课中通过“为什么不相等、移动的变化规律、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怎么办”三个层次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规律。课中,我让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测、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通过问题——操作——发现的过程,学生亲身经历、体验了小数点的位置移动过程,探索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找到了位数不够用0补足的解决办法,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本节课注重知识对比,让学生感知小数点移动与小数大小变化的关系。小数点移动能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而前面学*的小数的性质则是在小数的不可末尾添“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通过对比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注重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规律。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抽象,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构思维模型,再放手让学生探索,使学生对规律理解更深刻。

  语文

  数学

  英语

  美术

  科学

  体育

  品德与社会

  音乐

  信息技术

  最新文章

  缅怀革命先烈 做感恩少年

  多举措育人 创健康和谐校园

  我校教研活动如火如荼

  五(7)班——举行“珍爱绿色 保护家园”

  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再上新台阶

  让成长不烦恼

  四(7)班——放飞希望 播种梦想

  开展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 护航生命健

  春季开学工作小记

  五(6)班“我让妈妈露笑脸”活动成果展示

  热门文章

  20xx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各班总分前10名

  20xx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各班总分前10名

  20xx年秋各班总分前10名名单

  20xx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各班总分前10名

  实验小学开展“读书之星”评选活动

  20xx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各班总分前10名

  20xx年春季学期各班前10名单

  20xx年秋“读书之星”名单

  我校120名同学荣获湖北省第十六届中小学

  建始县实验小学20xx年庆“六。一”现场书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教学反思 4

  前两天学*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知识比较抽象,所以发现学生学*起来比较有难度。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学生很容易把小数点点错位置,导致出错。本课的重难点是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所以要把较为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在课一开始通过孙悟空金箍棒的长短变化导入,吸引学生兴趣探讨下去。借助课件演示,使学生很清楚看到小数点的移动的过程,从而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然后让学生观察小数点的变化和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联系,学生马上可以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金箍棒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数、移、归纳,理解与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及方法。在这里,强调小数点移动后要去掉整数部分前面多余的0,以及结果是整数时,小数点省略不写。在这基础山,利用知识的迁移过渡到一个小数除以10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理解“整数部分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的问题。

  总之,通过具体的演示,学生已理解并基本掌握了知识。但是做题过程还不够熟练,很同意出错,所以还需加强练*,强化学*效果。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教学反思 5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部分知识抽象,学生学*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位置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难以掌握。我在课中通过“为什么不相等、移动的变化规律、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怎么办”三个层次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规律。课中,我利用自制学具,让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测、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通过问题――操作――发现的过程,学生亲身经历、体验了小数点的位置移动过程,探索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找到了位数不够用0补足的解决办法,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

  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节课我始终关注学生的问题提出及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具有一种数学的眼光。首先出示两组数据(1)1.028 1.0280 1.02800(2)1.028 10.28 102.8从学生己有知识出发,将四个相同数字分别排成两种不同情况的小数,通过“考一考你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得知: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到底变化有什么规律呢?”巧设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小数点移动后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小数点移动时位数不够时该怎么办?这些问题不是老师直接提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并提出的问题。学生面临的问题,又是让学生在活动、交流中来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对问题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在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中,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喜欢的向左移或向右移的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大家的交流来印证每一种情况;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来证明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数就扩大10倍,学生的方法非常多,在此过程中,不怕花时间,目的在于把学生的差异当作有用的教学资源,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理解问题的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最后用儿歌形式总结:小数点作用大,左移小右移大,右移一位扩十倍,右移两位扩百倍……左移一位缩小到原数得十分之一,左移两位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觉得本节课学生学*过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的内容应是学生熟悉的、有现实意义的,但本部分内容较难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把生活性、探索性、时效性结合起来有待于我们继续思考。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通用五篇(扩展3)

——《小数点移动》教学设计3篇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4~75页,练*十三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够应用规律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 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归纳、验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体验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结论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3、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与人合作的*惯和意识。

  教学过程

  一、 回顾引新

  1、回忆:前面我们学*过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个规律是怎样的?我们可以运用这个规律很方便地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2、启发:学*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你认为我们还应该继续研究什么问题?

  3、揭示课题:如果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的大小变化又会具有怎样的规律呢?这样的规律又可以使我们很方便地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2)]

  二、 探索规律

  1、提出猜想。

  出示例5:21.5除以10、100、1 000的商各是多少?

  让学生将上述问题改写成三道除法算式。

  提问:在进行计算之前,请你先观察一下这三道算式的变化规律,猜一猜这三道算式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学生边观察算式边进行猜想,并在小组里交流。

  全班交流,提出猜想:一个小数除以10、100、1 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2、 验证猜想。

  (1) 初步验证。

  提问:这样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怎样去验证?(引导学生想到可以逐一计算出每题的商,并将它与被除数进行比较)

  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出三道题的得数。(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商的变化规律)

  组织交流,并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每一题得数小数点的变化情况。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

  21.5 ÷ 10 = 2.15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21.5 ÷ 100 = 0.215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21.5 ÷ 1 000 = 0.0215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组织学生结合上面的计算结果,具体说明猜想正确与否。

  小结:经过实际计算,我们发现这一组题目符合我们的猜想。

  (2) 举例验证。

  提问:刚才我们计算的一组题目,符合同学们提出的猜想,是不是就可以认为这个猜想一定是正确的?(引导学生想到所研究的例子还很少,要是任意举出的例子都符合这一要求,我们才能确认猜想是对的)

  要求:下面就请每个同学任意再找一些小数,分别除以10、100、1 000,用计算器计算,看看是不是仍然有这样的规律。要注意所举的算式不要超过计算器的计数范围。

  学生自己找一些数,列出相应的算式,并用计算器计算验证。

  学生活动后,组织全班交流。

  (3) 确认猜想。

  谈话: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将所举的算式放到一起进行观察,并互相说一说自己举例验证的情况。

  反馈:你们所举的例子是不是都符合刚才的猜想?

  确认:对于刚才的猜想,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想到每个人任意举出的例子都说明猜想是正确的,说明我们的猜想是成立的)

  3、小结:通过刚才的探索,你发现了一个怎样的规律?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吗?

  追问:能说说你是怎样发现这一规律的吗?

  三、 应用规律

  1、 教学例6。

  出示例6中的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格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长颈鹿的体重是多少吨?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

  引导学生想到解决上面的问题就是把500千克改写成用“吨”作单位的数。[板书:500千克=()吨]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上面的改写。

  组织交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把500千克改写成用“吨”作单位的数,可以用500 ÷ 1 000,计算500 ÷ 1 000可以直接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得到0.500,再化简成0.5。

  2、指导完成“试一试”。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说说你是怎么得出结果的?为什么要把4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你是怎么思考的?

  小结:刚才我们将三个单位是千克的数量改写成了用吨作单位的数量,运用今天学*的知识,可以怎样方便地进行这样的改写?

  3、拓展延伸。

  谈话:想一想,运用这个规律还可以使哪些计算简便?(引导学生想到把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都可以运用这一规律使计算简便)

  练*:完成练*十三第5题。

  小结:将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只需根据进率将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四、 巩固练*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0.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分别是怎样思考的。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后,让学生先说一说,括号里要填的数与什么有关,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怎么看出从10到0.1,小数点向左移动了几位。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让学生读题后先说说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然后独立完成。

  五、 全课小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

  (1) 经过探索你发现了一个怎样的规律?

  (2) 我们是怎样探索出这个规律的?

  (3)应用这个规律可以方便地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4) 与同学之间的合作愉快吗?

  六、 课堂作业(略)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9、70的例2、例3,试一试,练一练,练*十二第4——7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的口算一个小数乘10、100、1000……的积,能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名数改写。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初步探索规律的兴趣。

  3、情感与态度目标: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价值。并且,结合学*材料,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学*作风。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位数不够时补“0”的情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课堂练*纸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1、口算

  18×6= 18×8= 18×10= 18×100= 18×1000=

  (1)口算得数,师:后面3题怎么算的特别快?

  (2)明确:一个整数乘10、100、1000……只要在这个数末尾添相应个数的0。

  2、引导:那么一个小数乘10、100、1000会不会也有简便的计算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

  二、探索规律

  1、初次验证

  (1)板书: 5。04×10

  a、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50。4。

  b、教师引导:请注意观察,这个算式里有什么特别之处?(板书:小数点向右移了一位)

  (2)板书: 5。04×100

  a、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504。

  b、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板书:小数点向右移了两位)

  (3)板书: 5。04×1000

  a、个人猜想:大家来猜猜5。04×1000,小数点会向哪里移动几位?为什么呢?

  b、同桌交流理由,说明猜想。

  c、你移动小数点看看,5。04×1000会等于多少?

  d、用计算器计算、验证猜想。

  e、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板书:小数点向右移了三位)

  (4)观察上面三道题,你有什么发现?(板书:×10、×100、×1000)

  (5)这个猜想是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小数呢?

  2、合作验证

  (1)按要求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任意找一个个小数,分别把它乘10,100,10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与我们的猜想是否一样。

  (2)小组代表交流展示。

  3、确认猜想

  (1)师:通过这么多例子的验证,你们认为我们刚才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我们发现的规律。

  (2)揭示规律:

  a、全班齐读规律。

  b、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一个小数乘10只要……(生答),乘100、1000呢?

  c、如果我不小心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两位、三位……就相当于这个小数分别乘多少 ……?

  (3)揭示题目: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4、感悟方法

  (1)说一说:回顾刚才的过程,我们是怎样发现这条规律的?

  引导学生说出:善于观察思考——合理提出猜想——多方举例验证。

  (2)师:数学中有着无数的奥秘,只要你善于观察,敢于猜想,小心验证,一定能有更多的收获!

  三、应用规律

  1、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再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0。08×( )=0。8 0。452×( )=45。2

  0。258×( )=258

  3、名数改写

  (1)课件出示例3中的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结合学生的交流适当介绍"蛋白质"的含义。蛋白质:是一些食品中含有的成分,人们吃下食物后,这种成分能被人体吸收,以增进人的健康。

  (2)提出:"每千克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多少"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数。

  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

  (3)交流意见。

  (4)完成试一试。

  4、你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吗?

  四、默读课本,解决质疑。

  打开课本69—70页,看看还有什么疑问?

  五、总结收获

  师: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收获,你对今天的学*满意吗?能给自己打个分吗?

  教学内容: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61页例5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学*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也是进行单位换算的重要手段。它是小数的另一性质,它与前面所学的小数性质不同,主要是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是学*小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为了突破难点,我选择了金箍棒的变化这一情境展开教学,有助于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思考和理解问题。同时以完整的、学生熟悉的、又非常感兴趣的情境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自主探究规律、发现规律,更重要的是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因为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也是单位名称换算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的,所以学生对于小数的大小是有认识的。学生能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蕴含什么规律,学生还不清楚,还不能把小数点移动和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建立联系。因此,我在设计时,用的是金箍棒变化的情境,借助长度来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能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掌握新知。

  3、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发现并归纳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磁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师;老师手里也有一个宝贝(出示圆形磁铁)你看,老师让它贴到了黑板上,它就贴到了黑板上。老师让它移动,它就在黑板上移动。(老师边说边演示)神奇不?不够神奇,那就看更神奇的!(老师在黑板的一角写4个1234)一起读一下这几个数。这四个数是一样的。(老师再把其中的'3个1234分别贴上磁力块,即1.234、12.34、123.4、1234)大家一起读这四个数。读的还一样吗?我说它有魔力吧!想想怎么回事?

  (2)看来小数点不同,小数的大小就发生了变化,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规律。(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

  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1、同学们都喜欢看《西游记》吧,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2、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遇到无数妖魔鬼怪,每次都是孙悟空降妖除魔,这不今天又遇到妖怪了(大屏幕出示图)通过看图,你知道孙悟空耳朵里的金箍棒多长吗?0.009米=9毫米

  (1) 你知道0.009米的金箍棒多长吗?把它画在练*本上。

  (2)看到这根金箍棒,你有什么想法?

  3、这么长的金箍棒打不到妖怪,怎么办?只听悟空大喊一声“变”,金箍棒就变成了多长?

  (1) 那你知道0.09米是多长吗?0.09米=90毫米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通用五篇(扩展4)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说课稿 (菁华5篇)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本课的设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所引起的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进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说课内容: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8册P16、17第一单元小数的例5、例6,本课的知识点包括: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以及课后的练一练和练*三的第4、5题。

  2、本节课教材分析: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关数的认识的范畴。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的。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与复名数相互转化的重要基础,又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其他版本教材:

  人民币模型长度模型面积模型

  综合各版本教材的设计理念,决定为学生提供多种直观模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总结归纳这些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学*的过程。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时学*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四年级又进一步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这些内容。

  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但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并真正地理解规律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能更准确地把握学情,我在课前进行了前测,通过前测我发现学生能够根据小数的意义,将小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可以借助模型发现变化规律,而一旦脱离了具体模型学生就会遇到困难。因此可以确定具体形象的模型能够帮助学生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将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定为以下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依据这一变化规律,正确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提供直观模型,是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发现规律的过程,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感觉,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集体协作精神;促进良好学**惯的养成。

  教学重点:掌握经历观察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探究过程。

  五、教学准备:学具袋(人民币、直尺、10×10的方格纸、数位顺序表)、小数点卡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主要环节及分析:

  (一)创设情境,质疑引趣,提出猜想。

  上课开始,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在菜市场里,人们走到一个摊位前看了看,没买就走了。我非常好奇,走过去之后也没买。

  (出示图片:错误的价签)

  摊主也奇怪啊,怎么没人买呢?于是摊主也走到摊位前,一眼他就看出了原因,原来是小数点被蹭掉了,于是他赶快进行了修改。

  (出示图片:加了小数点的价签)

  看到前后两个价签,学生会产生疑问“咦,怎么一个小数点就能有这么大的作用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可能会想到,加上小数点后,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就便宜了。

  (课件演示:提炼出小数3.5 35)

  这时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并思考:小数点位置有什么变化?这个变化使这个数的大小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

  如果再加入一个0.35,又有什么变化呢?(课件出示:0.35)

  如果反过来看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看来,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可以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但是到底能让小数扩大多少或缩小多少呢?

  在学生产生一连串的质疑后引出课题。

  (板书:小数点卡片贴在黑板上,板书“移动”)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在新课的导入环节,有意识地设疑、激疑、制造一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

  (二)直观模型,验证猜想,总结规律。

  这一环节是指导学生动手,学会观察的重要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是这样安排的:

  首先,探究小数点移动一位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课件出示:0.01 0.1)

  师:根据刚才我们的发现,如果从0.01到0.1,小数点位置有什么变化,引起了小数大小怎样的改变?

  (这时学生根据刚才的经验,大胆去猜想。)

  你怎样来证明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

  师:选择学具,先自己想一想要怎样证明,然后动手做一做。最后在小组内和自己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这时学生打开学具袋,里面有人民币、直尺、方格纸、数位顺序表这些学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他喜欢的学具,然后动手操作探究规律。在探究的过程中会有学生能很好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利用手中的学具发现规律。有些学生很可能没有头绪,当他听到其他同学的想法时,会受到一定的启发,要么发现规律,要么重新选择学具,换一个方式来探究。

  之后进行小组汇报。

  人民币模型:学生可能会有如下的回答

  生1:我把1角看成0.1,把1分看成0.01,10分就是1角,所以10个0.01就是0.1。那么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扩大了10倍。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缩小了10倍。

  师:缩小了,就不能说是10倍了,大家想想还可以怎么说就准确了?

  生1:0.1元是1角里有10个1分,10份里的1份,就是110 。所以可以说向左移动一位,就是原来的110 。

  生2:把1角*均分成10份,1分表示这样的1份,所以说1分是1角的110,因此从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10 。

  生2:1分就是0.01元,1角就是0.1元。1角是1分的10倍,所以从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小数扩大了10倍。

  生3:0.01元是1分,0.1元是1角钱,1角里面有10个1分,所以0.1元是0.01元的10倍。也就是从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的数就是原数的10倍。反过来看,从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就是原数的110 。

  以上是学生使用人民币模型进行探究的过程,还有学生使用的是直尺。

  学生指着尺子,可能会说:

  生1:1厘米是0.01米,1分米是0.1米,1分米=10厘米,也就是说0.1米是0.01米的10倍,0.01米是0.1米的110 。所以说从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了10倍。反过来看,从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10 。

  生2:1毫米可以用0.01分米表示,1厘米可以用0.1分米表示,1厘米=10毫米,所以10毫米也可以用0.1分米表示。所以说从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了10倍。反过来看,从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10 。

  接下来还有使用面积模型探究的。学生会根据以上的思路,通过比较面积单位总结出规律。

  以上三种模型在表示数量关系时更具直观性,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教师要在学生叙述中规范学生的表述,使学生清楚地理解数量关系。

  因为学生的能力有差异,在选择学具时会有所不同,数位顺序表很可能并没有学生使用。那么在学生汇报的最后教师可以提问:用数位顺序表可以验证这个规律吗?然后结合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首先在数位顺序表上填数,学生看着数位顺序表可能会说:

  生1:0.01和0.1的计数单位挨着,进率是10。所以向右移动一位,就是扩大10倍,向左移动一位就是原来的110 。

  生2:0.01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1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这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所以从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了10倍。反过来看,从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10 。

  到这里学生对小数点移动一位,小数的大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已经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而且在使用数位顺序表进行验证时,更能突出位值变化,才是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根本原因,使学生经历由直观形象向抽象概括的过程,做到数形结合,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有效地突破难点。

  这时教师小结: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一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规律呢?

  (找学生说,同桌互相说。)

  探究小数点移动两位、三位……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这时学生对小数点移动一位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探究过程印象非常深刻了,此时提出问题:那么从0.01到1,有什么变化规律呢?从1到0.01呢?

  学生有了之前的探究经验,完全可以仿照之前的过程来叙述小数点移动两位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时补充板书。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通用五篇(扩展5)

——小数点350字作文 (菁华3篇)

  在数字王国里有许多*数字,它们都非常友好,而“我”却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数点!

  开学了,同学们都像往常一样坐在教室里认真学*。一天上课,老师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小数点。”这时,一个美丽的小女孩把“我”写了出来。“我”慢慢地睁开朦胧的双眼。“哇!原来这个世界这么美丽啊!”

  当“我”看到我的小主人时,不知怎么回事,“我”突然一下子就兴奋起来。“我”又唱歌、又跳舞。可是“我”的小主人怎么才可以看见“我”呢?这时,突然安静下来,“我”被小主人认真写作业的样子迷住了,这时“我”的小主人突然把“我”放到了一个陌生的家里,“我”急忙喊道:“小主人,小主人,这不是我的家,我的家在3后面!”可是小主人听不见,突然小主人把作业拿起来交给了老师。

  老师看了看说:“你看这道题……”小主人听了,跑到座位上,把“我”摆在了“我”的家里,“我”高兴极了!

  “我”是一个淘气的小数点,但“我”以后再也不淘气了,不然小主人又要被批评了!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数学王国里的小故事。

  一天,数学王国的五个小伙伴1、2、3、4、在一起玩。数字1说:“要表示数呀,还是靠我们四兄弟。”数字2、3、4也跟着说:“就是嘛,小数点呀,你最没用了。”说到这儿,小数点不服气了,“谁说我没用了,我的作用可大呢!我可以把一个数想变大就大,变小就小。不信,你们四个随便排列组成一个数。”四兄弟不知小数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听话的排成了一队,组成了这个数字。这时,小数点,得意洋洋地说:“现在不准你们调动位置,也不准再添加或减少数字,你们能改变这个数的大小吗?”四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了办法。“你不准我们添加数字,也不准我们减少数字,还不准我们调换位置,我们当然不能改变这个数的大小了。你能吗?”小数点得意地说,我当然行了。四兄弟大笑:“哈哈,别吹牛了,现在这个数的大小没改变呀。”小数点不紧不慢地说:“别急嘛,好戏还在后头呢。瞧我的!”这时,小数点不紧不慢的站在了两个数字的中间,小朋友们,你们说,现在数字的`大小改变了没有呀?

  小朋友们,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我在数学这个浩瀚的知识王国里是一个小不点,我的正规数学名叫“小数点”,说我是小不点,是因为我身材矮小――任何一支笔轻轻一点,就能把我写出来;地位低下――在1、2、3……等数字大哥的缝隙中生存,但我的作用却不可小视哦,谁忽视了我,把我胡乱丢弃,谁就会吃大苦头了。

  记得有一个叫王小明的小朋友,一次独自外出买学*用的钢笔水,他就因为把我这个小不点给忽视了,把原来2.5元一瓶的钢笔水,看成了25元,结果一下子多付出22.5元,他自己不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粗心,还和营业员阿姨争辩了起来,最后弄得无地自容。

  我还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叫李新怡的小学生,在学校组织的数学考试中,有几道计算题,因为有了我这个小不点的身影,把她弄得云里雾里的,一会儿把我放在这儿,一会儿又把我放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结果原本能考个优秀的成绩,最终因为我的搅局,只考了个良好,小姑娘回去伤心了好几天。

  听我讲了这两个故事,各位小朋友知道我的厉害了吧!你们可不能因为我小而瞧不起我哦,否则,无论在你们的学*、生活、购物上都会闹出笑话来。所以,一定要正视我的存在,把我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通用五篇(扩展6)

——小数点搬家教学设计菁选

小数点搬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数点搬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内容: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目的:

  1、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小数点搬家”这一童话故事,使学生探索出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能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除法。

  3、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能够应用这一规律计算小数乘除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数点搬家”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三张卡片(出示三张写有100的卡片),你能在适当位置添上小数点,使这个数最大吗?(100.)最小呢?(1.00)还可以是多少?(10.0)小数点位置不一样,它们的`大小也就不一样了。是呀,小数点真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有关小数点方面的知识(板书:小数点搬家)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答)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山羊快餐厅。

  二、童话激趣,发现变化。

  1、出示三张情境图:同学们,请看屏幕,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讲述,老师随机板书:4.00元、0.40元、0.04元。

  2、提问(1)这些小数的实际价格是多少?生说,师板书。(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4.00、0.40、0.04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它们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请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吧。

  3、小组汇报:

  汇报交流,师适时板书:

  小数点大小变化

  向左移动一位缩小10倍(缩小到原来的)

  向左移动二位缩小100倍(缩小到原来的)

  向左移动三位缩小1000倍(缩小到原来的)

  ……

  4、来了这么多客人,山羊真开心呀,可月底一算,亏本了,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家,请想一想: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小组讨论后完成课本40页“试一试”。

  小组合作讨论之后,全班交流。

  从而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小数点大小变化

  向右移动一位扩大10倍

  向右移动二位扩大100倍

  向右移动三位扩大1000倍

  ……

  三、实际应用,促进内化

  1、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同学们真厉害,接下来我们一起看这道题。

  下面的数与0.285比较,扩大或缩小了多少倍?

  (课件演示)左边是0.285,右边是2.85,然后填空:小数点向__边移动__位,0.285__()倍。

  左边的数不变,右边的数(2.85,2850,28.5,0.0285,0.00285)逐个与0.285进行比较,之后填空。

  2、对比练*(探索小数点移动时位数不够用0补足)

  你能很快算出下面几道题的答案吗?

  0.06×10 0.06×100 0.06×1000

  42.5÷10 42.5÷100 42.5÷1000

  请生逐题回答,适时提问:位数不够怎么办?(用0补足)。

  3、试做P41第3题。

  同学们做得真不错,下面请你们完成课本41页的第3题。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卡片出示,开火车校对答案)。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五、实践作业

  1、以《小数点的自述》或《神奇的小数点》为题写一篇数学日记。

  2、思考:有比3.5大并且比3.6小的小数吗?你能写出几个?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6页及第37页部分练*。

  学情及教材分析: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小数乘法和除法计算的依据,也是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对学生来说,形式化地记住“规律”中的这几句话并不困难,但要自己探索发现并真正理解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是初步的,所以理解“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10、1/100 ……”比较困难。本课核心内容是“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借助小数点搬家的情景解决相关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多角度经历小数所发生的变化,是学生建立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十进位值的理解。

  2、探索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与特殊小数的乘法、除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积极思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探索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与特殊小数的乘法、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提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在小数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

  预设: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小数就就缩小到原来的1/10、1/100、1/1000……

  2、你能举例说明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出示面积模型。让学生看图想一想,说一说。

  活动一:0.01的10倍、100倍是多少?

  借助面积模型,从右向左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0.01――0.1小数点怎样移动?它引起小数大小怎样变化?与乘法有什么关系?

  预设:0. 01—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0.01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0.01×10=0.1

  2、0.01—-1小数点怎样移动?它引起小数大小怎样变化?与乘法有什么关系?

  预设:0. 01—1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0.01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那么0.01×100=1

  你能用概括刚才的发现吗?

  【设计意图是再次借助面积模型揭示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一位、两位与这个数乘10、100是等价关系。】

  活动二:1的1/10倍、1/100各是多少?

  1、借助面积模型,从左向右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1――0.1小数点怎样移动?它引起小数大小怎样变化?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预设:1——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1就缩小的到原来的1/10。那么1÷1/10=0.1

  2、1—-0. 01小数点怎样移动?它引起小数大小怎样变化?与乘法有什么关系?

  预设:1——0. 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1就缩小的到原来的1/100。那么1÷1/100=0.01。

  你能用概括刚才的发现吗?

  【设计意图是再次借助面积模型揭示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一位与这个数除以10、100是等价关系。】

  三、综合练*

  (一)基础练*

  1、判断(1)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2倍。()(2)去掉0.637的小数点,得到的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3)5***是0.564的100倍。()

  2、完成练*第3题。

  组织学生交流,一个小数分别乘10、100、1000相当于扩大到它的多少倍。小数点的位置发生怎样的变化?除以10、100、1000呢?

  【设计意图是运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解决相关问题,学以致用,进一步内化与提升。】

  (二)综合练*

  1、完成练*第4题。

  借助长度模型感受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完成练*第5题森林医生。

  独立完成汇报交流。让生说一说每题错在哪?

  第(1)题乘100相当于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正确答案为5670。

  第(2)题除以1000,相当于缩小到原来的1/1000,正确答案为0.0567。

  第(3)题除以10,相当于缩小到原来的1/10。正确答案为2.06。

  【设计意图是在解决问题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与乘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4、完成练*第7题。

  根据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知识课题: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小数点搬家)设计者:高泽武学校:成都市建设路小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2、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计算小数乘除法。

  3、激发学*兴趣,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计算小数乘法。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生已经具备了元角分的现实模型,1元=10个0.1元=100个0.01元。0.1元=10个0.01元。以及1米=10分米(也就是0.1米)=100厘米(0.01米)这些模型都为学生探究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奠定了基础。

  学生的出错点是小数点移动方向混淆不清。

  一、复*导入口算练*

  出示口算题:

  2.3+4.3=

  3.6-0.4=

  9.8-4.6=

  10×0.6=

  5×0.4=

  0.03×10=学生举手抢答

  并从中找出一道题和同桌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激发学生学*状态,也为接下来学*做好准备

  二、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教材第35页情境图。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吗?

  谁能以故事的形式描述上面发生的事情。

  小数点向哪边搬家?使蚂蚁餐厅从很多顾客到一个客人也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分享展示孩子们的想法

  以0.01为例向右移动一位、两位后小数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生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2、创设情境:一个客人也没有,小蚂蚁特别伤心。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回搬,这时快餐厅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观察价格由1.00元依次变化为0.1元、0.01元。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根据刚学*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你知道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

  3、出示36页试一试。学生观察图后表述:快餐的价钱不停上涨,顾客越来越少。

  小组讨论:怎样来讲故事。

  全班汇报,以故事的形式表述小组的理解

  学生思考后汇报:小数点向右搬家,因为蚂蚁餐厅涨价了,所以餐厅的人越来越少,以至于后来一个人也没有。

  小组内讨论

  小组选派代表汇报组内成员的想法。

  小组内展开研究,然后把研究的过程和结论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交流。

  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价格由1.00元依次变化为0.1元、0.01元。

  学生回答: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在缩小。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既获取了知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同时数学思想方法也得到渗透。

  学以致用,巩固规律2,3

  三、探究结果汇报通过刚才小数点搬家,你发现了什么?归纳小数点向右一位相当于扩大了10倍,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缩小了10倍。掌握小数点移动和小数乘除法的联系4

  板书设计:

  小数点搬家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小数就缩小了10倍100倍;

  2、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小数就扩大了10倍100倍。

  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练一练的第1----5题

  2、选做:练一练的第6、7题。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节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借助多种方法探索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探索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与特殊的小数乘法、小数除法之间的联系。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通用五篇(扩展7)

——小数点搬家说课稿(精选十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小组合作、拓展规律——巩固深化、拓展应用——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好动、喜欢动画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因此在新课依始,我就给孩子们讲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小数点搬家(板书),利用“喜羊羊快餐店”通过价格的变化吸引顾客的情节,把学生溶入到故事中(板书:4.00元0.40元0.04元)。接着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小数点向哪边搬家?快餐店的价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时学生都会带着疑问与好奇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会说:小数点向左边搬家了,快餐店价格便宜了,来的客人会越来越多了。[这一环节设计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及寓教于乐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在积极、轻松的心理状态下一边听故事,一边思考,为学*后面新的教学内容提供了很好的心理状态和认知基础。]

  二、自主探索、归纳发现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为了分散难点,我安排以下三个阶段:观察讨论阶段、归纳总结阶段、实践应用阶段。

  1、观察讨论阶段

  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这一环节我采取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方式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讨论来进行学*。[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互相辨析,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最终成为科学的认识。]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可能会有以下答案:

  (1)从元、角、分间进率分析:

  4.00元表示4元0.40元表示4角0..04元表示4分

  4元是4角的10倍,4角是4分的10倍,4元是4分的100倍;

  反之4分是4角的十分之一,4角是4元的十分之一,4分是4元的百分之一。

  (2)从计数单位分析:4.00元是4个1,0.40元是4个十分之一,0.04元是4个百分之一。[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去发现体验获得新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的目的。]

  2、归纳总结阶段

  结合前面的发现,我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位置怎样移动?小数的大小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有了前面观察讨论阶段做铺垫,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4.00 元到0.40元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4.00元到0.04元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两位,小数就会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此时学生对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就会缩小这一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也只局限于价格上,而这时教师的引导就应该发挥作用,把学生的发现上升到一个普遍性的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板书);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

  接着我追问学生: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又会怎样变化呢?学生很自然地就会说出:缩小到原来的千分之一。如果向左移动四位、五位呢?学生都会轻松作答(……)[这样的设计为学生思维的延伸和拓展提供了广阔、自主、多元化的*台,这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建立正确的表象,学生不但享受到了数学的乐趣,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3、实践应用阶段

  [刚发现的规律如果不反复操作运用,它就会很快从学生的记忆中淡化褪去,而认知规律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动手做、动脑想。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两个练*。]

  (1)淘气的小数点总是在28.5中蹦来蹦去,你能说出下面数与28.5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

  2.850.02850.285

  (2)帮小数点搬家:53.8÷1053.8÷10053.8÷1000

  (此题的第一小题学生会完成的很顺利,但在计算53.8÷100时,一部分学生就会产生疑问: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数位不够怎么办?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自己解决。因为在教材的情境设置中已蕴涵了这个信息,学生会发现4.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时,0.400.04已出现了用0占位的方法。加上学生在学*小数的读写法时已有了“哪个数位没有数字可用0来占位”的知识支撑,学生很快就会想到用0补位的方法,从而得出结论:小数点在移动时,如果位数不够要用0补位。)[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关键]

  三、小组合作、拓展规律

  在这一环节,我接着小数点搬家这一话题提出一系列的启发性问题。

  问题一:自从小数点搬了两次家后,“喜羊羊快餐店”的客人可多了,喜羊羊着实高兴了一阵。可是月底一算帐却亏本了,为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小数点向左移动,钱越来越少了,价格便宜,当然不挣钱了。

  问题二:可做买卖也不能亏本啊,怎样才能扭亏为盈呢?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了一定的购物经验,会马上想到,小数点向右移,使快餐价格上升。

  问题三: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猜一猜:小数点向右移动,原小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有了探索小数点向左移动规律的经验,根据学生知识迁移的特点,很容易找到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因此在本环节我就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学生很容易会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本环节这一连串三个问题步步设疑,环环相扣,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类推能力得以锻炼。]

  在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后,我乘胜追机,设计了这样的练*:

  (1)知道同学们有了新发现,淘气的小数点又来了,你能说出下面各数与0.0493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

  0.4934.9349.3

  (2)你能找到小数的家吗?

  0.9990

  0.09×100.09×1000.09×1000

  [本环节的练*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点右移规律的理解及巩固小数点右移的方法。]

  四、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猜一猜:小明的身高不小心写成了145米,猜一猜小明的正确身高是多少米?[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样的,通过与书本、门、旗杆的对比,把现实生活与数学学*密切地联系起来,体现了数学的真正价值: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2、听一则有关小数点引发飞行事故的真实事例。[通过练*,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小数点的重要性,也使学生明确了小数的实际意义及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同时,把课堂教学引伸到了社会中,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学*了小数点搬家,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可能会从知识、情感、价值观等等方面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都会给予充分肯定。]

  六、板书

  小数点搬家

  0.04元0.40元4.00元

  缩小到原来左移右移扩大到原来

  十分之一一位一位10倍

  百分之一两位两位100倍

  千分之一三位三位1000倍

  [关于板书的设计,我摈弃了课本上冗长的规律叙述,采用直观,更简洁,更明了的板书设计,既突出重点又概括全面,使学生易看易懂,记忆深刻,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并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会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编排从设疑引趣出发,使学生发现小数点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通过新奇有趣、层层提高的练*形式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为以后学*小数的乘除法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发现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能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除法。

  (3)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纽扣、红黄蓝绿色卡、练*题

  【说教法学法】

  本课以成功教学法为主,遵循导学自学、示学量学、施教施学、互教互学、用教用学、再教再学、查教查学七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充分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的氛围中乐学好学。同时,我还注重在教学中渗透“游戏学*”的理念,使学生感受到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快乐无比的游戏,一场富有挑战性的竞争,一回激荡人心的比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说教学流程】

  由于本课的内容与前几课的学*关联不大,而且知识点较多,所以我在课前的预备时间里给学生做了学*铺垫的游戏。

  课前游戏:

  1.左右训练:向左点点头、向右招招手、用你的左手拍拍左肩、用你的右手摸摸左耳……

  2.全班抢答:(整数的大小变化规律)

  (例)从285到28500的大小变化(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从16000到16的大小变化(缩小到原来的1/1000倍)……

  教学过程:

  (一)导学自学

  新课伊始,我就让全班学生来读一个奇怪的数,随着课件演示:360.0→36.00→3.600→3600,学生也跟着报出不一样的数,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怎么数字没变,大家却报出不同的数?原来是调皮的小数点在捣乱。学生的学*兴趣一下子被激起来了,内心产生要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怎样的大小变化的强烈愿望,此时便可以马上进入新课教学。

  (二)示学量学

  成功教学法强调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学*,我在上课的前一天晚上给学生布置了预*《小数点搬家》的任务,同时完成自学表。而书上的情境图一直惹来许多争议:快餐的价格从4元一直降到4分才使山羊餐厅从没有顾客到客人如潮,跟现实生活不符。所以我不打算把这情境作为新课的引入,而是让学生在预*时自己去理解、去找原因、谈感受。

  (三)施教施学

  我故意以考学生的自学情况为由,让学生在急迫修改不合理价格的心情中主动探索小数点移动所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之所以选择巧克力和蛋糕为情境,是因为一来这些是学生*常最爱吃的零食,他们会比较清楚价格,二来这两种食物随着份量的大小和质量的高低而有较大的价格差异,这就正合我心意,让学生猜出两种价格,从而顺势探寻小数点移动两次的规律。

  教学时,我跟学生说:刚才一个不留神,调皮的小数点又跑到商场里捣蛋去了。看这里,一颗巧克力糖果的价格是50.00元,大家觉得价格合理学生会说:小数点应该向左移一位,使价格变成5.00元。

  也有的学生会说:小数点向左移两位,价格变成0.50元会有更多人买。

  就这样,逐步引导学生探寻出小数点向左移的规律。

  同时我也板书出:从50.00到5.00,小数点向左移了一位,这个数也缩小到原来的1/10,列式为50÷10=5。

  当讲小数点向左移两位时,还特别要学生解释一下,这个数缩小到原来的1/100是怎么知道的,再来板书小结,然后乘兴追击,让学生得出小数点向左移三位、四位等的变化规律。

  最后,用蛋糕的标价0.80元来让学生同桌交流,自己归纳出小数点向右移的规律。总结后让全班齐读规律来加深记忆。

  (四)互教互学

  刚蒸出来的馒头如果不给它用小火保温,馒头就容易变硬而缺乏口感。同样,刚发现的规律如果不反复操作运用,它就会很快从学生的记忆中淡化褪去。而认知规律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动手做动脑想。所以我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手来,根据题目要求来移纽扣求得数。

  我会跟学生说:小数点看同学们学*认真,一高兴,变成一颗纽扣来到我们身边,要跟我们做游戏,大家想玩吗?

  然后要求同桌轻轻倒出信封里的数字卡和纽扣,并强调游戏规则:同桌两人轮流玩,一个人移小数点的时候另一个要认真检查。在这里,体现了同桌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两人中成绩较好的一方在操作时起示范作用,当轮到另一方移时,就算遇到困难也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正。

  练*的处理我也是作了细心安排的,如:

  (1)把618缩小到原来的1/10,生移小数点得61.8。(强调整数的小数点在个位的右下角)

  (2)再把61.8缩小到这个数的1/100,生移小数点得0.618。(小数前面数位不够要补0)

  (3)接着把0.618扩大到这个数的10倍,生移小数点得6.18。(小数点向右移,最前面多余的0要去掉)

  (4)最后把6.18扩大到这个数的1000倍,生移小数点得6180。(小数点向右移,后面数位不够要补0)

  同时,为了让学生把规律和算式联系上,以便往后的灵活应用,我还让学生根据给出来的式子摆得数。

  6180÷100=61.8,61.8÷1000=0.0618,0.0618×10000=618

  (五)用教用学

  通过合作学*后,优生把规律理解得更好了,学困生也渐渐有了头绪。此时我准备了选择题让学生独立做,题型主要是反复巩固规律,最后的两题还有一定程度的拔高。而怎样使学生的学*情况能最快地反馈给我呢?我想到了一种全新的反馈手段:答题时让学生举色卡。

  于是我给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四种颜色的答题卡,先让学生默读理解题意,然后听指令迅速举出自己所选的答案。颜色是眼睛最易分辨的,这样我就能一眼看到谁对谁错了。而马上得到反馈的最大好处就是我能立刻抓住这些出错的学生,让他们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从而逐渐提高学*效率。

  (1)把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

  10倍,100倍,1000倍,10000倍

  (2)把8.7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

  3)把42.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

  扩大100倍扩大1000倍,缩小1/100,缩小1/1000

  (4)把0.1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

  扩大100倍扩大1000倍,缩小1/100,缩小1/1000

  (5)把一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可以通过把小数点()得到。

  向左移动两位向左移动三位向右移动两位向右移动三位

  (6)把0.06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就()。

  扩大100倍扩大1000倍,缩小1/100,缩小1/1000

  (7)把最大的三位数缩小到原来的1/1000,得()。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第二课时。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数学让学生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借用小数点搬家情境解决相关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我对教材的认识及新课标的要求,我拟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创设“小数点搬家”这一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认识数学对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通过学生自己经历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过程,总结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3)借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小数点向左(右)移动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也逐步地缩小(扩大)这一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建立正确的表象。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二、 说设计意图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小数,已经对小数以及一些相关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学*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学生在学*中可能会出现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小数究竟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多少呢,不明确。因此,我借助了计算机课件来辅助教学,借用“小数点搬家”这个情境,通过学生自己操作,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从设疑引趣到创设情境、激发探索、归纳发现、形成知识、实践应用、总结质疑,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建立正确的表象,探索、归纳出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三、 说教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先通过小数点搬家情境感知并进行猜想,再通过操作验证,从故事中提取数学问题,自己总结归纳出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四、 说学法

  本节课学*适于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操作、比较、交流、讨论、归纳等教学活动,为了更好的指导学法,我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去发现,体验创造获取新知,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活动中迸发知慧的火花。

  五、 说教学流程

  结合几年来教学新教材的经验,秉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将教学思路拟订为自己总结出的“设疑引趣——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归纳发现、巩固内化——实践应用、拓展延伸”的.四步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1、 设疑引趣

  通过动画:小数点在285之间跳来跳去,使这个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小数点的作用。小数点的移动究竟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呢?这正是学生这个时候想知道的?这一环节的设计把学生的学*兴趣激发出来,引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新知的学*做好铺垫。

  2、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通过学生对感性材料——“快餐价格”变化的观察、比较、交流、探索,经历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也逐步地缩小这一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初步积累了感性的认识,为下一步“归纳发现”建立了正确的表象;同时把现实生活与数学学*密切地联系起来,体现了数学的真正价值: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3、 归纳发现、巩固内化

  这一环节,通过分小组讨论、合作学*,互相辨析,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最终成为科学的认识。在这一环节为了使学生能准确牢记小数点左右移动的变化规律,我让学生采用构思数学日记的方法让学生回顾总结,整理并理解探索出变化规律,让他们编成儿歌。在小结时我建议学生课后到社会中去调查,给“山羊快餐店”定一个合理的价格,既经济实惠,能吸引顾客,又能赚钱。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将来会走向社会的各个岗位,结合教学内容,逐步渗透一些商业性经营意识,是很必要的。同时,把课堂教学引伸到社会中去,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4、 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在这一环节创设开放应用的情境,让学生拓展学*。练*的设计,既有基础性的新知巩固,又有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从而使学生在新颖性、挑战性很强的问题情境中,学会思考与创造,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数学,建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强烈欲望

  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并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会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编排从设疑引趣出发,使学生发现小数点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通过新奇有趣、层层提高的练*形式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为以后学*小数的乘除法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发现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能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除法。

  (3)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纽扣、红黄蓝绿色卡、练*题

  【说教法学法】

  本课以成功教学法为主,遵循导学自学、示学量学、施教施学、互教互学、用教用学、再教再学、查教查学七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充分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的氛围中乐学好学。同时,我还注重在教学中渗透“游戏学*”的理念,使学生感受到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快乐无比的游戏,一场富有挑战性的竞争,一回激荡人心的比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说教学流程】

  由于本课的内容与前几课的学*关联不大,而且知识点较多,所以我在课前的预备时间里给学生做了学*铺垫的游戏。

  课前游戏:

  1.左右训练:向左点点头、向右招招手、用你的左手拍拍左肩、用你的右手摸摸左耳……

  2.全班抢答:(整数的大小变化规律)

  (例)从285到28500的大小变化(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从16000到16的大小变化(缩小到原来的1/1000倍)……

  教学过程:

  (一)导学自学

  新课伊始,我就让全班学生来读一个奇怪的数,随着课件演示:360.0→36.00→3.600→3600,学生也跟着报出不一样的数,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怎么数字没变,大家却报出不同的数?原来是调皮的小数点在捣乱。学生的学*兴趣一下子被激起来了,内心产生要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怎样的大小变化的强烈愿望,此时便可以马上进入新课教学。

  (二)示学量学

  成功教学法强调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学*,我在上课的前一天晚上给学生布置了预*《小数点搬家》的任务,同时完成自学表。而书上的情境图一直惹来许多争议:快餐的价格从4元一直降到4分才使山羊餐厅从没有顾客到客人如潮,跟现实生活不符。所以我不打算把这情境作为新课的引入,而是让学生在预*时自己去理解、去找原因、谈感受。

  (三)施教施学

  我故意以考学生的自学情况为由,让学生在急迫修改不合理价格的心情中主动探索小数点移动所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之所以选择巧克力和蛋糕为情境,是因为一来这些是学生*常最爱吃的零食,他们会比较清楚价格,二来这两种食物随着份量的大小和质量的高低而有较大的价格差异,这就正合我心意,让学生猜出两种价格,从而顺势探寻小数点移动两次的规律。

  教学时,我跟学生说:刚才一个不留神,调皮的小数点又跑到商场里捣蛋去了。看这里,一颗巧克力糖果的价格是50.00元,大家觉得价格合理学生会说:小数点应该向左移一位,使价格变成5.00元。

  也有的学生会说:小数点向左移两位,价格变成0.50元会有更多人买。

  就这样,逐步引导学生探寻出小数点向左移的规律。

  同时我也板书出:从50.00到5.00,小数点向左移了一位,这个数也缩小到原来的1/10,列式为50÷10=5。

  当讲小数点向左移两位时,还特别要学生解释一下,这个数缩小到原来的1/100是怎么知道的,再来板书小结,然后乘兴追击,让学生得出小数点向左移三位、四位等的变化规律。

  最后,用蛋糕的标价0.80元来让学生同桌交流,自己归纳出小数点向右移的规律。总结后让全班齐读规律来加深记忆。

  (四)互教互学

  刚蒸出来的馒头如果不给它用小火保温,馒头就容易变硬而缺乏口感。同样,刚发现的规律如果不反复操作运用,它就会很快从学生的记忆中淡化褪去。而认知规律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动手做动脑想。所以我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手来,根据题目要求来移纽扣求得数。

  我会跟学生说:小数点看同学们学*认真,一高兴,变成一颗纽扣来到我们身边,要跟我们做游戏,大家想玩吗?

  然后要求同桌轻轻倒出信封里的数字卡和纽扣,并强调游戏规则:同桌两人轮流玩,一个人移小数点的时候另一个要认真检查。在这里,体现了同桌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两人中成绩较好的一方在操作时起示范作用,当轮到另一方移时,就算遇到困难也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正。

  练*的处理我也是作了细心安排的,如:

  (1)把618缩小到原来的1/10,生移小数点得61.8。(强调整数的小数点在个位的右下角)

  (2)再把61.8缩小到这个数的1/100,生移小数点得0.618。(小数前面数位不够要补0)

  (3)接着把0.618扩大到这个数的10倍,生移小数点得6.18。(小数点向右移,最前面多余的0要去掉)

  (4)最后把6.18扩大到这个数的1000倍,生移小数点得6180。(小数点向右移,后面数位不够要补0)

  同时,为了让学生把规律和算式联系上,以便往后的灵活应用,我还让学生根据给出来的式子摆得数。

  6180÷100=61.8,61.8÷1000=0.0618,0.0618×10000=618

  (五)用教用学

  通过合作学*后,优生把规律理解得更好了,学困生也渐渐有了头绪。此时我准备了选择题让学生独立做,题型主要是反复巩固规律,最后的两题还有一定程度的拔高。而怎样使学生的学*情况能最快地反馈给我呢?我想到了一种全新的反馈手段:答题时让学生举色卡。

  于是我给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四种颜色的答题卡,先让学生默读理解题意,然后听指令迅速举出自己所选的答案。颜色是眼睛最易分辨的,这样我就能一眼看到谁对谁错了。而马上得到反馈的最大好处就是我能立刻抓住这些出错的学生,让他们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从而逐渐提高学*效率。

  (1)把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

  10倍,100倍,1000倍,10000倍

  (2)把8.7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

  3)把42.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

  扩大100倍扩大1000倍,缩小1/100,缩小1/1000

  (4)把0.1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

  扩大100倍扩大1000倍,缩小1/100,缩小1/1000

  (5)把一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可以通过把小数点()得到。

  向左移动两位向左移动三位向右移动两位向右移动三位

  (6)把0.06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就()。

  扩大100倍扩大1000倍,缩小1/100,缩小1/1000

  (7)把最大的三位数缩小到原来的1/1000,得()。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40页小数点搬家。

  2、本节课教材分析:

  小数点搬家其实是: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的学*,是在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学*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又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通过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能依据这一变化规律,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3)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判断等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和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如何发现这个规律和当移动小数点时,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情况。

  教学关键:则是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发现并归纳出这一变化规律。

  5、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二、说教法

  1、体现规律形成的全过程。概念教学应遵循感知-概括-理解-运用-系统化的逻辑过程。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感知、操作、发现、分析、归纳和巩固运用。

  2、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标准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我将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设计练*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练*,也有发展性练*,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3、注重现代教学技术和直观教具的使用。老师准备教学电脑课件。学生每人几张数字卡片,每小组一张小数点位置移动变化情况表格。

  三、说学法

  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学活动的.一切,要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展开。因此本课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活动,使课堂教学多次形成学*高潮。即导入新课时鼓励学生猜想的心理高潮,动手操作时的探究高潮,归纳结论时的思维高潮,综合练*时的活动高潮。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明确目标――2操作感知,探究规律--3多层训练,巩固规律――4总结知识,自我评价等。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明确目标。

  首先,我要学生先看一个小数点移动的动画。

  跟着,我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右移动或向左移动,小数的大小会引起什么变化呢?

  接着,出示课题,介绍目标

  (二)操作感知,探究规律

  为了分散难点,我安排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探导小数点移动,如果位数不够要补0的方法。

  1、用卡片摆出0.04,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可以怎样简写?

  2、将0.0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变成什么数?

  3、得出:整数部分前面是0的要省略不写。小数部分没有数,可不写小数点。

  4、将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点左边什么都没有,怎么办?(添0补足)

  5、将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多少?

  6、学生小结:移动小数点时,如果位数不够,要用来补足,缺几个位就补几个0。

  第二层次:动手实践,移动卡片,探索规律。

  1.请每个学生拿出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变化情况表,用数字卡片按要求操作,把结果填在相应的表格里。教师建议同位的同学可以互相帮助。要求:每次移动小数点,都要从第一个式子开始。

  小数点移动的位置

  0.04元4分向右移动一位0.40 元

  40分

  向右移动两位 元400分向右移动三位40.0元

  4000分

  2、提问抽查,纠正评价。

  第三层次:观察表格,总结规律。

  1、请学生观察表格,小组讨论一下。(讨论题)。从上往下观察,小数点怎样移动,小数大小怎样变化?

  2、同学汇报一下,(边汇报,边演示软件)

  3、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观察出来的。(如果有学生从小数表示的意义方面去想,教师应给予鼓励。)

  4、让学生猜想,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呢?

  5、教学课件演示,验证猜想。

  6、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7、看书40页,请大家一起宣读由他们自己发现并归纳的规律。

  (三)多层训练,巩固规律

  1、巩固练*。

  (1)考填空: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 ),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 )。师问:怎样才能简单地记忆下来?

  (2)完成40页试一试。

  2、变式练*:

  (1)游戏,拖一拖。请一学生上讲台拖动小数点,并问其他同学回答,原数的变化情况。

  (2)解决41页练*题第1和第2题。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

  3、发展练*:如果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又向右移动三位,则原来大小有什么变化?

  4、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问学生: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规律在学*和生活有什么应用?

  (四)小结质疑,自我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质疑:对今天的学*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作业布置:

  1、回忆一遍操作探索发现规律的整个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方法和*惯。

  2、复*40页的内容,做书上41页练*第二,三题在作业本上。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数点搬家》。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说教材。

  《小数点搬家》是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3、44页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并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会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编排从设疑引趣出发,使学生发现小数点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新奇有趣、层层提高的练*形式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为以后学*小数的乘除法作好铺垫。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实际情景,发现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能运用所发现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除法。

  情感目标:在玩游戏探究新知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概念的教学规律,从过于注重概念本身转化到更多的关注学*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目标,还要在学生的学*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体会数学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价值。

  依据《小数点搬家》这一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本课设计的“探究发现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乘除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根据教材特点和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中要用到的多媒体、数字卡、纽扣、练*题等是我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第二,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游戏,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概括、交流,自己总结归纳出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巩固新知的目的。

  第三,说学法。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思想。

  第四,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设疑引趣

  新课伊始,我就讲了一个故事:昨天我去买包子的时候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时我们买的包子都是0.50元一个,但昨天的标价却是5.00元。我大吃一惊,连忙问老板怎么回事?老板说:“是我儿子在玩小数点搬家的游戏。”小数点搬家?小数点会搬家吗?由此引出今天所讲课题《小数点搬家》。(板书)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为了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为他们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游戏:首先是小数点左移的游戏。(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同桌之间拿出自制的数字卡片和纽扣来做小数点,一方先任意摆出一个小数,让同桌读出来。然后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往左移动一位,让同桌读出来,并要他/她说出小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此类推,把小数点往左移动两位、三位甚至是四位、五位后,让同桌读出这个数,并说说这个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把小数点往左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问小数点往左移动后前面位数不足怎么办?这时我会告诉他们小数点往左移动时小数位数不足要用0来补。玩了小数点左移的游戏后,我会让他们每小组交流一下他们的发现和心得体会,并派代表总结一下小数点往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相信他们会很快说出所发现的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

  一位 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倍

  两位 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

  三位 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00倍

  …… ……

  之后我会补充说明:缩小10倍相当于原数除以10,即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缩小100倍相当于原数除以100,即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缩小1000倍相当于原数除以1000,即缩小到原来的一千分之一。……(板书)。然后我会要求他们读一读这个规律并背熟。接着让学生再来玩小数点右移的游戏。方法同左移的游戏是一样的。在把小数点往右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问小数点往右移动后,后面位数不足怎么办?这时我就提醒他们注意小数点往右移动后,后面位数不足要用0来补。做完游戏后,我同样会让他们小组交流,并派代表总结他们的发现。我估计他们也会很快得出如下结论:

  小数点向右移动

  一位 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

  两位 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三位 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 ……

  然后,我再适当补充:扩大10倍,相当于原数乘以10;扩大100倍,相当于原数乘以100;扩大1000倍,相当于原数乘以1000;……(板书)。 同样的,当他们得出结论后,我会叫他们读一读并背熟。对于叙述得好的同学我都会让大家对他们给予掌声和语言的鼓励(棒!棒!你真棒!)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接下来,我会让学生观看“山羊快餐店”的价格变化图,并提出问题:小数点向哪边搬家的?快餐价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相信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后,很容易说出答案。然后我对快餐价格进行以下分析,以此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4.00元=4元=40角

  0.40元=4角

  0.04元=4分

  从4.00元到0.40元,小数点往左移动一位,原数缩小10倍,可列式为:4÷10=0.4

  从4.00元到0.04元,小数点往左移动两位,原数缩小100倍,可列式为:4÷100=0.04

  反过来看:

  从0.04元到0.40元,小数点往右移动一位,原数扩大10倍,可列式为:0.04×10=0.4

  从0.04元到4.00元,小数点往右移动两位,原数扩大100倍,可列式为:0.04×100=4

  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个抢答游戏的环节,我会准备以下题目给他们抢答:

  1、下面的数与0.285比较,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

  (1)2.85 (2)2850 (3)28.5 (4)0.0285 (5)0.00285

  2、开火车。

  (1)0.09×10= (2)0.09×100= (3)0.09×1000=

  (4)53.8×10= (5)53.8×100= (6)53.8×1000=

  3、小马过河。

  (1)1.414×10= (2)18.1×10=

  (3)0.1×1000= (4)9.87÷10=

  (5)36.9÷10= (6)43.21÷1000=

  (7)3.14×100= (8)1.4×100=

  (9)0.618×100= (10)0.01×100=

  以此检测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归纳小结,巩固新知

  我会提问:今天我们有什么新发现?估计学生会很快说出今天的探究所得,然后我就说下面我们就用这些规律来解决新问题。我会给学生准备以下题目:

  1、填一填:

  (1)2.34扩大到原来的10倍是( ),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 ),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 )。

  (2)把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后是254.8,这个数原来是( )。

  (3)把一个数先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再缩小到原来的,所得的数是原来的数的( )。

  (4)4.6的100倍是( );5个2.4的积是( )。

  (5) 把470缩小到原来的是( ) ,再缩小到原来的是( ) 。

  2、小红在写自己的身高时,把小数点的位置点错了,写成13.5米。请你猜一猜,她的身高是多少米?

  3、有比3.5大并且比3.6小的数吗?如果有,请你写出两个这样的小数。

  以此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采用树形结合的方式,力求用精简的文字表达出概念的意思,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

  我的说课内容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一,说教材。

  《小数点搬家》是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3、44页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并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会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编排从设疑引趣出发,使学生发现小数点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新奇有趣、层层提高的练*形式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为以后学*小数的乘除法作好铺垫。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实际情景,发现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能运用所发现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除法。

  情感目标:在玩游戏探究新知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概念的教学规律,从过于注重概念本身转化到更多的关注学*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目标,还要在学生的学*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价值。

  依据《小数点搬家》这一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本课设计的“探究发现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乘除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根据教材特点和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中要用到的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纽扣、练*题等是我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第二,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游戏,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概括、交流,自己总结归纳出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巩固新知的目的。

  第三,说学法。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思想。

  第四,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设疑引趣

  新课伊始,我就讲了一个故事:昨天我去买包子的时候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时我们买的包子都是0.50元一个,但昨天的标价却是5.00元。我大吃一惊,连忙问老板怎么回事?老板说:“是我儿子在玩小数点搬家的游戏。”小数点搬家?小数点会搬家吗?由此引出今天所讲课题《小数点搬家》。(板书)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为了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为他们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游戏:首先是小数点左移的游戏。(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同桌之间拿出自制的数字卡片和纽扣来做小数点,一方先任意摆出一个小数,让同桌读出来。然后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往左移动一位,让同桌读出来,并要他/她说出小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此类推,把小数点往左移动两位、三位甚至是四位、五位后,让同桌读出这个数,并说说这个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把小数点往左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问小数点往左移动后前面位数不足怎么办?这时我会告诉他们小数点往左移动时小数位数不足要用0来补。玩了小数点左移的游戏后,我会让他们每小组交流一下他们的发现和心得体会,并派代表总结一下小数点往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相信他们会很快说出所发现的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

  一位 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倍

  两位 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

  三位 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00倍

  …… ……

  之后我会补充说明:缩小10倍相当于原数除以10,即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缩小100倍相当于原数除以100,即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缩小1000倍相当于原数除以1000,即缩小到原来的一千分之一。……(板书)。然后我会要求他们读一读这个规律并背熟。接着让学生再来玩小数点右移的游戏。方法同左移的游戏是一样的。在把小数点往右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问小数点往右移动后,后面位数不足怎么办?这时我就提醒他们注意小数点往右移动后,后面位数不足要用0来补。做完游戏后,我同样会让他们小组交流,并派代表总结他们的发现。我估计他们也会很快得出如下结论:

  小数点向右移动

  一位 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

  两位 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三位 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 ……

  然后,我再适当补充:扩大10倍,相当于原数乘以10;扩大100倍,相当于原数乘以100;扩大1000倍,相当于原数乘以1000;……(板书)。 同样的,当他们得出结论后,我会叫他们读一读并背熟。对于叙述得好的同学我都会让大家对他们给予掌声和语言的鼓励(棒!棒!你真棒!)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接下来,我会让学生观看“山羊快餐店”的价格变化图,并提出问题:小数点向哪边搬家的?快餐价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相信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后,很容易说出答案。然后我对快餐价格进行以下分析,以此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4.00元=4元=40角

  0.40元=4角

  0.04元=4分

  从4.00元到0.40元,小数点往左移动一位,原数缩小10倍,可列式为:4÷10=0.4

  从4.00元到0.04元,小数点往左移动两位,原数缩小100倍,可列式为:4÷100=0.04

  反过来看:

  从0.04元到0.40元,小数点往右移动一位,原数扩大10倍,可列式为:0.04×10=0.4

  从0.04元到4.00元,小数点往右移动两位,原数扩大100倍,可列式为:0.04×100=4

  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个抢答游戏的环节,我会准备以下题目给他们抢答:

  1、下面的数与0.285比较,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

  (1)2.85 (2)2850 (3)28.5 (4)0.0285 (5)0.00285

  2、开火车。

  (1)0.09×10= (2)0.09×100= (3)0.09×1000=

  (4)53.8×10= (5)53.8×100= (6)53.8×1000=

  3、小马过河。

  (1)1.414×10= (2)18.1×10=

  (3)0.1×1000= (4)9.87÷10=

  (5)36.9÷10= (6)43.21÷1000=

  (7)3.14×100= (8)1.4×100=

  (9)0.618×100= (10)0.01×100=

  以此检测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归纳小结,巩固新知

  我会提问:今天我们有什么新发现?估计学生会很快说出今天的探究所得,然后我就说下面我们就用这些规律来解决新问题。我会给学生准备以下题目:

  1、填一填:

  (1)2.34扩大到原来的10倍是( ),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 ),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 )。

  (2)把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后是254.8,这个数原来是( )。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通用五篇(扩展8)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说课稿(5)份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4~75页,练*十三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够应用规律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 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归纳、验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体验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结论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3、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与人合作的*惯和意识。

  教学过程

  一、 回顾引新

  1、回忆:前面我们学*过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个规律是怎样的?我们可以运用这个规律很方便地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2、启发:学*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你认为我们还应该继续研究什么问题?

  3、揭示课题:如果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的大小变化又会具有怎样的规律呢?这样的规律又可以使我们很方便地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2)]

  二、 探索规律

  1、提出猜想。

  出示例5:21.5除以10、100、1 000的商各是多少?

  让学生将上述问题改写成三道除法算式。

  提问:在进行计算之前,请你先观察一下这三道算式的变化规律,猜一猜这三道算式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学生边观察算式边进行猜想,并在小组里交流。

  全班交流,提出猜想:一个小数除以10、100、1 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2、 验证猜想。

  (1) 初步验证。

  提问:这样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怎样去验证?(引导学生想到可以逐一计算出每题的商,并将它与被除数进行比较)

  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出三道题的得数。(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商的变化规律)

  组织交流,并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每一题得数小数点的变化情况。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

  21.5 ÷ 10 = 2.15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21.5 ÷ 100 = 0.215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21.5 ÷ 1 000 = 0.0215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组织学生结合上面的计算结果,具体说明猜想正确与否。

  小结:经过实际计算,我们发现这一组题目符合我们的猜想。

  (2) 举例验证。

  提问:刚才我们计算的一组题目,符合同学们提出的猜想,是不是就可以认为这个猜想一定是正确的?(引导学生想到所研究的例子还很少,要是任意举出的例子都符合这一要求,我们才能确认猜想是对的)

  要求:下面就请每个同学任意再找一些小数,分别除以10、100、1 000,用计算器计算,看看是不是仍然有这样的规律。要注意所举的算式不要超过计算器的计数范围。

  学生自己找一些数,列出相应的算式,并用计算器计算验证。

  学生活动后,组织全班交流。

  (3) 确认猜想。

  谈话: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将所举的算式放到一起进行观察,并互相说一说自己举例验证的情况。

  反馈:你们所举的例子是不是都符合刚才的猜想?

  确认:对于刚才的猜想,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想到每个人任意举出的例子都说明猜想是正确的,说明我们的猜想是成立的)

  3、小结:通过刚才的探索,你发现了一个怎样的规律?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吗?

  追问:能说说你是怎样发现这一规律的吗?

  三、 应用规律

  1、 教学例6。

  出示例6中的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格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长颈鹿的体重是多少吨?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

  引导学生想到解决上面的问题就是把500千克改写成用“吨”作单位的数。[板书:500千克=()吨]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上面的改写。

  组织交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把500千克改写成用“吨”作单位的数,可以用500 ÷ 1 000,计算500 ÷ 1 000可以直接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得到0.500,再化简成0.5。

  2、指导完成“试一试”。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说说你是怎么得出结果的?为什么要把4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你是怎么思考的?

  小结:刚才我们将三个单位是千克的数量改写成了用吨作单位的数量,运用今天学*的知识,可以怎样方便地进行这样的改写?

  3、拓展延伸。

  谈话:想一想,运用这个规律还可以使哪些计算简便?(引导学生想到把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都可以运用这一规律使计算简便)

  练*:完成练*十三第5题。

  小结:将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只需根据进率将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四、 巩固练*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0.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分别是怎样思考的。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后,让学生先说一说,括号里要填的数与什么有关,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怎么看出从10到0.1,小数点向左移动了几位。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通用五篇(扩展9)

——小数点移动教案通用5篇

  教学目标:

  1.复*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通过复*,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

  3.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建立整数与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

  比较35.67 3.567 365.7 3567这几个数的大小。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这4个数有什么相同点,什么不同?

  下面各数,同506比较各缩小多少倍?

  5.06(缩小100倍) 0.506(缩小1000倍)

  50.6(缩小10倍) 0.0506(缩小10000倍)

  下面各数同0.372比较,各扩大多少倍?

  3.72(扩大10倍) 372(扩大1000倍)

  37.2(扩大100倍)

  通过上题,说明我们可以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教师强调:

  掌握小数点移位的规律,一要注意移动的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即右移就扩大,左移就缩小;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的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的倍数是1000倍

  特别是注意,右移位数不够时,要在末尾用0补足,左移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

  二、巩固练*

  填空。

  1.把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 )倍,得( )。

  2.把4.3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数就( )( )倍,得( )。

  3.2.94去掉小数点,就( )( )倍,得( )

  4.0.06变成0.6,小数点向( )移动( )倍,原数( )( )倍。

  5.把30缩小( )倍是0.05。

  6.把1.436扩大( )倍是1436,缩小( )倍是0.01436。

  7.把5.423的小数点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原数( )( )倍。

  小数点的悲剧

  有一著名宇航员独自驾驶连萌一号在太空中作业,当他圆满完成任务返航途中,突然飞船发生了不可解决的故障,原因是由于检查员的疏忽点错了重要数据的小数点。在人生最后两个小时里,这位勇敢的宇航员没有悲伤,而是坚持工作着。最后他在与女儿诀别时说:我要告诉你,我亲爱的女儿,我也要告诉全世界的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对待学*中每一个数,每一个小数点,不要再让小数点的悲剧发生了!连萌一号消失了,这场小数点的悲剧结束了,但是请同学们牢记住这位宇航员的话吧!

  三、课后小结:

  板书: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向左缩小 0.004米=( )毫米 向右扩大

  0.04米=( )毫米

  0.4米=( )毫米

  4米=( )毫米

  教学反思:复*课重在那些零散的知识用一条线连接起来,形成知识系统。本节课更象练*课,在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且利用这个规律解决一些实际练*题就更好了。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灵活地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乘或除以10、100、1000的计算和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练*。

  二、分类练*

  (一)小数点移动引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说说下面各数如果去掉小数点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0。3212。86。354

  (1)审题:以第一题为例,去掉小数点变成了多少?这时小数点实际在哪里?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2)人人练*。

  (3)小结:一位小数去掉小数点,大小发生什么变化?两位小数呢?三位呢?

  2、说说下面各题,如果小数点都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73。62。834309。2

  3、填写下表,再从上往下看,各数的小数点位置是怎样移动的?

  2。054

  0。87

  0。3

  扩大10倍

  坟大100倍

  扩大1000倍

  (1)填表

  (2)师:从上往下看,各数的小数点位置怎样移动和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得出: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右移一位、二位、三位。

  4、填表

  745。6

  5

  20

  缩小10倍

  缩小100倍

  缩小1000倍

  (1)填表

  (2)师:从上往下看,各数的小数点位置是怎样移动的?和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5、小结:小数点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关系?

  (二)应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练*

  1、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

  4。74103。61000。151000

  26。91078。310018。31000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62扩大100倍是(),缩小1000倍是()。

  (2)***3扩大10倍等于643缩小()倍。

  (3)把20缩小()倍是0。02。

  (4)把16。5缩小()倍是0。0165。

  3、看图填表。

  2。46

  三、课堂总结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数射线上0.1、0.01、0.001三者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通过自主操作计算器进一步学*、探究并归纳、总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充分利用教学媒体,引导学生探究数射线、自主操作计算器,培养学生观察、概括、总结、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算器、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出示例题:350.2 3502 35.02 3.502

  从小到大排列:__<__<__<__

  从大到小排列:__>__>__>__

  问题:

  1.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观察这些数字,你能发现什么变化?有什么规律么?

  生:这四个数的数字顺序位置都相同,不同的是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就扩大;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就缩小。

  总结:

  小数点的左右移动引起了小数大小的变化。

  板书: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了小数大小的变化。

  问题提出:

  既然小数点的左右移动引起了小数大小的变化,那么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

  (一)利用数射线探究

  1.(出示多媒体课件)仔细观察数射线上的4个数:先从0.001开始,0.001、0.01、0.1、1,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生:10个0.001是0.01;10个0.01是0.1;10个0.1是1。

  0.00110=0.01

  0.0110=0.1

  0.110=1

  3.提问:观察小数点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个小数乘1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4.再从下往上,从1开始,1、0.1、0.01、0.001之间有什么关系?

  5.生:1里有10个0.1;0.1里有10个0.01;0.01里有10个0.001。

  110=0.1

  0.110=0.01

  0.0110=0.001

  6.提问:受以上启发,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7.归纳:一个小数乘1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一个小数除以1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8.提问:如果一个小数乘或除以100,1000,小数点又该怎样移动呢?

  (二)利用计算器探究

  1.师:1.4110,1.41100,1.411000是多少?请利用计算器来算一算。

  2.问:谁能正确的用计算器输入1.41这个小数?

  3.师:得出积或商之后,想一想小数点是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

  4.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总结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5.生: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6.课件展示小数点的移动过程。

  7.提问:1.411000=1410小数点移动时,如果位数不够怎么办?

  8.总结: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9.根据乘法中所发现的规律,试一试:1.4110,1.41100,1.411000是多少?

  10.小组合作,共同归纳出除法中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师生总结:

  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11.初步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一个小数乘(除以)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三、巩固练*

  尝试得出下列各题的结果,可以利用计算器验证自己的答案,想一想是否和自己的想法一致,如果不一致,原因是什么?

  2.8710= 2.8710=

  2.87100= 2.87100=

  2.871000= 2.871000=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通过你们的探究,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学生尝试总结。

  [鼓励学生用自己语言进行总结,可以很好地进行教学反馈]

  五、作业布置

  课后尝试完成如下题目(可以借助计算器验证):

  3.8710= 0.710=

  3.9100= 14.5100=

  0.003100O= 48.91000=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74~75页,练*十三第4~7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够应用规律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 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归纳,验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体验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结论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3.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与人合作的*惯和意识.

  教学重点:

  探究并学会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向左移动时位数不够要在左边添0.

  教学过程:

  复*铺垫,引发猜想

  把下列各小数变成整数,说说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小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2.5 1.0026 0.78 40.125

  谈话:就像同学们刚才所说,小数点位置移动可以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相当于小数乘10,100,1000……

  大家设想一下,一个小数的小数点位置还可以怎样移动 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是否也可以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呢 这其中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探究规律,验证猜想

  1. 提出猜想.

  (1)出示例5:21.5除以10,100,1 000的商各是多少

  你能列出算式吗 (板书算式)

  其实这三个算式是把21.5分别除以了10,100,1000(出示卡片:21.5除以10,100,1000)

  请你用计算器选择一道题,算算结果是多少.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

  21.5 ÷ 10 = 2.15

  21.5 ÷ 100 = 0.215

  21.5 ÷ 1 000 = 0.0215

  (2)仔细观察每题的得数,与21.5比,你有什么发现

  观察真仔细,下面的填空肯定难不倒你!

  出示:21.5除以10得( ),就是把21.5的( )向( )边移动了( )位.

  对照算式说说,师画出示意.

  谁能仿照这样的说法说说第二个算式 (师画出示意)

  第三个算式谁来 (师画出示意)

  你发现这三组中小数点的移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移动方向相同,位数不同)根据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能把刚才说的三句话概括成一句吗 同桌两人先互相说一说.

  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卡片: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要是21.5除以10000,小数点会怎么移 除以100000呢 依次类推,能写完吗 那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在卡片上补充省略号)

  (3)提出猜想:21.5除以10,100,1 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那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除以10,100,1000……都有这样的规律呢

  2. 验证猜想.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组找几个小数,分别用计算器把它除以10,100,1000,记录下来后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课件出示)

  我们找的一个小数

  ÷10

  ÷100

  ÷1000

  小数点移动情况

  (2)归纳:通过这个活动,你认为刚才规律是否适用于所有的小数 既然这个规律适用于所有的小数,那我们可以把21.5换成"一个小数"(板书)这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齐读发现的规律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61—63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一组数的比较,观察各数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应用这一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