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后教学反思优选【五】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后教学反思 1

  两位数进位笔算课上完了。课堂上,我通过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算理与计算方法,反复向孩子们强调在乘的时候要记得“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得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要求,但是在练*中部分学生仍然出现了下面的情况:

  1.漏进位。在计算时孩子们常会出现贪快不进位的情况,一旦漏掉进位,在下一个数位的计算上就容易遗忘出错。

  2.忘记了要“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在计算乘加混合式题的口算时,加法也“依次加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了。

  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必须严格按照计算顺序一步一步去乘,碰到有进位时,要先对准前一位下面进几,千万不要漏掉把进位的数与乘积相加。为了减少计算上的错误,需要多练*乘加混合式题的口算(如:6×8+7等),这类口算的熟练可以大大提高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正确率。在教学中还要通过各种形式适时地多补充些相关练*,以强化学生计算技能,提高计算的正确性。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后教学反思 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在乘法进位的方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学*品质,养成认真计算的学**惯,其中教学重难点仍是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实际教学中,在探索笔算乘法的过程中,我先请同学估一估,培养了学生估算的能力,接着,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计算,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交流讨论当中,不少同学的口算能力很强,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结果,28×10=28028×2=56280+56=336或28×6=168168×2=336。我给予了肯定。在交流中学生充分的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之上,我又引导学生试着用竖式解决这一问题,有了口算的基础,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得出了笔算乘法的方法。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的主人。

  由于这是一堂计算课,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计算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惯。练*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在设计安排练*题时,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做了精心安排。

  课后通过学生作业的反馈,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在学*竖式计算过程中我有点过重侧重于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只对计算过程稍加提醒。导致在竖式中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和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相乘这一过程学生出错现象较多,过后我又花费了大量时间,做了很多重复的教学。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后教学反思 3

  计算教学是一个比较枯燥无味的内容,为了提高学生们计算的兴趣。我根据教材的编写目的,先引导学生估算。由于刚学过估算,放手让学生们进行估算,然后汇报估算的结果分别是200、240。这样我认为能帮助学生巩固估算的方法。同时也为笔算作了铺垫。

  这时我就问学生24×12准确值是多少呢?你们试着算一算,用你自己的方法计算。学生们开始计算时,我就把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板书在黑板上:王召鑫:用竖式计算。毕左雪:24×10=240,24×2=48,240+48=288。李文彬:240+48=288。他们三个写完后,底下就有同学就说李文彬和毕左雪的一样,我说:“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结果了,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三位学生是怎么想的。”李文彬说:“我和毕左雪想的不一样,我是20×12=240,4×12=48,240+48=288。”他一说完大家就说写的不清楚,不能让人一眼看明白,讨论后觉得就种方法只给5分。毕左雪虽然方法和李文彬一样,却写得比较清楚,但是这种写法比较麻烦,不喜欢用这种方法计算。这时,我在小结这种方法时表扬了这位学生爱动脑,这为以后的简便计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最后同学们给毕左雪打了8分。

  最后由王召鑫介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这一下满足大多数同学的味口,都觉得这样计算简单。于是我们就来研究用竖式计算24×12,我发现学生们都进入了学*状态,最后教学效果也很好。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后教学反思 4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在乘法进位的方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学*品质,养成认真计算的学**惯,其中教学重难点仍是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实际教学中,在探索笔算乘法的过程中,我先请同学估一估,培养了学生估算的能力,接着,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计算,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交流讨论当中,不少同学的口算能力很强,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结果,28×10=28028×2=56280+56=336或28×6=168168×2=336。我给予了肯定。在交流中学生充分的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之上,我又引导学生试着用竖式解决这一问题,有了口算的基础,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得出了笔算乘法的方法。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的主人。

  由于这是一堂计算课,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计算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惯。练*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在设计安排练*题时,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做了精心安排。

  课后通过学生作业的反馈,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在学*竖式计算过程中我有点过重侧重于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只对计算过程稍加提醒。导致在竖式中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和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相乘这一过程学生出错现象较多,过后我又花费了大量时间,做了很多重复的教学。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后教学反思 5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不进位的笔算乘法,重点是教学乘的顺序及各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突出各部分积的实际含义。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几何直观。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我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中,首先让学生尝试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并要求学生用点子图把自己的方法表示出来,让学生经历用图示表征解释算法的过程;然后在去全班交流展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学生的汇报使学生明确如何划分点子图、算式表征了哪种计算方法,沟通图形表征、算式表征与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最后,在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时,让学生再次利用点子图,表示出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结果,进而更好地理解其含义,掌握好算法。

  借助点子图,在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理解的同时,使学生逐步学会借助几何直观去解决问题,去表达和交流,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

  在学生探索14×12=?时,学生出现了多种算法:(1)14×10=14014×2=28140+28=168(2)14×2×6=168(3)14×4×3=168(4)12×7×2=168(5)12×10=12012×4=48120+48=168

  (6)14×9=12614×3=42126+42=168……在学生交流多种多种算法时,让学生在感受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应充分让学生通过对不同计算方法和点子图的比较、归纳和分类,体验方法的异同,掌握解题策略。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这多种方法,都体现了相同的解题思路“先分后合”。师追问:先分后合的解题思路有什么优点呢?学生体会后说“这些方法都是先分后合,分开以后,数变小了,就会算了。分了以后就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来解答了。”这样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优化意识。

  三、注意培养良好的学**惯。

  学生在计算时,容易产生一些错误。例如:只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漏乘某一位;积的位置对错位;出现相加的错误等等。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产生不良的学**惯。所以在学生计算中一定严格要求,书写工整,计算细心,认真审题的良好学**惯。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后教学反思优选【五】篇扩展阅读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后教学反思优选【五】篇(扩展1)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3篇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1

  这部分的学*内容是在学*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和体验上要达到以下几点:

  1、在实际情景里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计算。

  2、在探究算法中,让学生与他人交流,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意识。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关键在于学生能掌握好乘的顺序以及两个积的数位。

  教学理念:

  新课程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计算的教学,首先要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于是我根据学生特点,在导入部分主要借鉴了孙老师的做法:我在课堂开始就从学校购新书入手,再现了学生熟悉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同时,把计算设置在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之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使学生愿意去主动探索知识。

  一、实际应用

  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的图书馆要为大家添置一批新书,要求我们老师先去书店看看,选些同学们都比较喜欢的图书。老师在上个周末就去了一趟书店,选了一些书目。现在想请我们三1班的同学来帮老师一起来选一选,好吗?出示3套书《脑筋急转弯》(一套24本,每本12元)《唐诗宋词》(一套12本,每本13元)《上下五千年》(一套11本,每本22元),由学生选出最受欢迎的书,从而引出本堂课的数学问题24×12,让学生以探究、活跃、高昂的精神状态参与学*过程。从课堂反馈来看,效果较好。当然,在课堂中也有不足之处,由于我在此环节中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说说喜欢的理由,影响了后面的教学进度,需要以后改进。此外,我在创设此情境时如果出示的是直观的书或把书面拍出做在课件上,这样更直观、形象,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

  二、课堂总结

  由于这是一堂计算课,因此非常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惯。练*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有目的性的练*就是要教师在设计安排练*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练*意义,确保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练*的优化。同时作业也要注意层次性,教师在编排练*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搞“一刀切”和“齐步走”。避免差生吃不好,优生吃不饱。努力做到编排练*深浅适宜,分量适当,搭配合理,使学生在自己临*的思维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2

  今天继续用钉钉直播讲授数学课,本节课我讲的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整数乘法学*的重要阶段,需要让孩子对整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

  课上,我通过复*多位数乘一位数,让学生说说笔算方法,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把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找准,为学生能更好地学*新知做铺垫。接着从王老师买书的情境引出算式14×12,从而出示本节课的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在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时,我让学生通过点子图的形式,明确可以把其中第二个乘数分成(3×4)或(10+2),首先知道了计算结果是168;接着一起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我让学生先根据独立尝试解决列竖式计算,学生在尝试解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接着我一步一步出示正确的竖式书写方式,并通过点子图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的意义时,特别强调14×2表示2套书的本数;14×10表示10套书的本数;28+140=168表示12套书的.本数。同时明确了竖式书写要对齐数位,十位与第一个乘数相乘的积个位的“0”可以省略的道理。学生结合现实的情境,理解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使抽象的算理具体化,更便于理解和接受。

  接着我通过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的对比,让学生发现相同之处和不同的地方,从而总结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在巩固拓展环节,我先从笔算方法的掌握先着手,让学生通过计算、展示做一做的题目,让大家明确竖式中的每一步得数是怎么来的,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最后让学生去所学的知识去判断纠错,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节课我把计算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使课堂内容充满了情趣,有了色彩,既解决了计算问题,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举两得。但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由于网络授课的原因,学生的列竖式计算的情况没有全员关注,上课时间只有30分钟,导致解决问题的练*比较草率。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3

  核心提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在乘法进位的方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在乘法进位的方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学*品质,养成认真计算的学**惯。

  本节课中,在学*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索,然后通过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学*的思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自己领悟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组织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介绍不同的计算方法。如“请在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你的计算方法?”“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等等,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吸收,学会欣赏,学会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的书写位置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乘法笔算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时每做一道题,都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优秀生教后进生;设计层次性强、生活化的练*,即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有用的数学。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后教学反思优选【五】篇(扩展2)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1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是在学*了笔算两、三位数位数乘一位数和含整十数的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然后进位和连续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突破口,从引入部分的口算、学生用不同方法对例题的尝试及学生对不同方法的理解,都仅仅围绕乘法的意义来展开。20根灯柱,每根灯柱上有12盏灯,一共有多少盏灯?学生很快分析并解答了出来:20个12是多少?即24个十。

  第二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前面口算的基础上,我又提出如果是23根灯柱呢?学生很快说出求23个十是多少?有的说前面的20个12再加3个12,师顺势引导先用竖式计算20×12=,再用竖式计算一下3×12=,学生算出后,再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23×12=,师巡视辅导,然后指名板演不同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题意观察、比较、不同算法,辨析、交流分辨对错。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掌握起来容易多了,能够理解1个十乘3得到3个十,故3应照齐十位,其它依此类推。效果良好。

  第三个层次,联系实际,强化练*

  这是一堂计算课,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惯。由于练*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在设计安排练*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计算是枯燥的,但也是有用的,因此引导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既练*了所学知识,又体会数学的作用,逐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更积极主动更有兴趣的来学*今后的计算课。在学*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种数学策略,掌握一种数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有时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出现了一些重复教学的情况,如:对学生估计过低,学生已经表达清楚地内容,总要自己再重述一遍。

  还有些孩子在计算的过程中,容易一部分按乘法计算,另一部分按加法计算;也有一些孩子把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应该是相加,而写为相乘。计算不熟练。在以后的学*中要强化训练。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2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停课不停教、线上教学已经持续有一月时间,为了减轻疫情对学校教学的影响,确保在家学*质量不打折,我们三数组制定了详细的线上教学计划,学生上午观看同桌100视频课,下午根据作业完成情况录制小视频进行答疑。

  根据课程安排,这周我们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了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就得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算理是算法的基础。

  我认为本节课内容,如果还将算理的呈现停留在实物表征的呈现上,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倒退式引导。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理解用一个因数的个位、十位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过程。在学*这节课前,我对班里的学*情况进行了一个预测,计算对学生来说不难,难就难在算理的理解上,还有一些细节问题,比如:抄错数字、横式忘写得数等等。通过学*同桌100视频课及家长的辅导,大部分学生已经会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但对于为什么这样写,先怎么计算再怎么计算,还比较迷茫。本节课的重点就是理解算理,如何很好的突破这一难点呢?在下午批改作业反馈中,我是这样处理的,录制小视频重点讲解14乘12的算理,让学生给家长说一说计算过程,并录制了小视频。为了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晚饭后又让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计算情况,自愿完成6道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

  我在批改作业中体会到,对于计算类的教学,千万不能仅看学生计算的正确与否,而更应该注重学生对于计算算理的理解。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3

  本节课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的内容,学生在掌握了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行学*的。

  优点:

  1、复*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复*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的理解做好铺垫,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转化为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去学*,理解更容易接受。

  2、小组合作效果好,学生对算理理解到位。

  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140(本),再用14×2=28(本),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140+28=168(本)或14×12=168(本)。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

  不足之处:

  1、列竖式计算中,有易错点没有突破。

  在列竖式计算中,出现了个位和个位相乘,十位和十位乘的现象,说明对竖式的算理理解不够透彻,对计算方法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对于老师的提问与十位相乘的积的末位数字要与十位对齐,并且末尾的0不用写的原因说不清楚,表达不出来。也说明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没有突破。

  2、时间把握前松后紧,导致后面的练*没有完成。

  由于突发状况的发生,错误题的纠正,和学生说算理不清楚再加以练*等等,使得前面时间用的较多,导致后面练*没有跟上,学生对竖式计算没有形成熟练的技巧。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4

  关于估算,其能力是学生计算能力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新课改中加大了估算内容的比重,这也是符合各国数学课改的潮流的。在课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明确要求估算的题多能快速找到其*似的整十或整百数进行估算,但实际上,学生在能否根据不同的情境灵活选择合适的算法上,还是存在欠缺的。比如:数学《补充*题》中:小华*均每分钟走68米,他从家到学校走了19分钟。

  (1)估一估,从小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2)如果每天往返两次,小华每天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大约要花多少分钟?

  对于第(1)题,学生多数采用70í20=1400或68í19约等于1400的方式解决,但对于第二道题,很多学生执着的认为用19í4约等于80,究其原因为题目中有“大约”字样,所以必须这样写。其实,细细品味一下,题目中“他从家到学校走了19分钟”这19分钟,未尝不是一个大约数,既然19是一个大约数,那19í4=76中的76分钟也就是一个大约的结果了,并不是说,看到大约就要用约等号,这种想法太过于片面了。理论上,学生能否根据不同的情境灵活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是考查其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面。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让三年级的孩子具体的区划分这些情况,还是比较有难度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以细化、分类,帮助学生加以理解。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5

  从数学知识、方法的角度看,“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教学内容应该再学生已经学*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三年级学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初步的发展,这一年级的教学应多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思维活动,注重知识的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的积极性,感受数学的力量,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1、复*引入,明确学*任务

  教师先出示了一组口算题,让学生进行会议旧知,然后在进行改编题目,明确本节课的主要解决问题,同时与旧知联系起来,使新知识与旧知能沟通好,从而为下面的学*任务做好铺垫。

  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运用的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经历了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3、梳理思路,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学生通过整理已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通过观察他人的解题思路,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为数学的交流做准备,并通过交流书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

  4、整理成果,全班交流,教师归纳

  让学生一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展示本小组的探究成果。能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和合作的意识。,明白了要解决两位数呈两位数只要通过正确的分拆就可以把它转化为以前的知识,从而可以解决问题。然后在通过教师的层层引导,明确只有在正确的分拆方法基础上,还要根据数字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分拆,才能有助于计算,才能使计算更方便、更灵活。

  5、随堂小考,巩固新知

  通过随堂小考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检测学*情况,明确下课后的任务。根据自己的成绩来选择相应的练*。

  6、回顾过程,总结学*方法

  师生共同回顾,通过这一节课的学*我们知道了: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但我们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合理的分拆,选择一个能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6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把第二个因数扩展到两位数。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本节教材分“不进位”“进位”两个层次编排。本节教学不进位的乘法,主要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学生虽然在乘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在设计本节课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1、精心创设情景,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计算教学往往是枯燥乏味的,但计算的用处却是极其广泛的。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用处,我充分利用了教材中的情境图,让学生感受到这些问题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从而产生学*的欲望。同时,让学生利用在情境图中获得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另外,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时时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整编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情境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方式的转变。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再创造。”就是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自己去探究,去寻找正确的方法。这节课中,在学*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我让学生借助旧知,独立去探索,去尝试计算。通过展示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学*的思路,并在互相欣赏、评价的过程中,学着去质疑,去提问,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自己领悟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

  3、 精心设计练*,培养数学能力。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比较难掌握,小学生在计算时,往往会产生一些失误,比如,只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漏乘某一位;把积的位置写错;或出现相加错误。如果不及时纠正,学生就会产生不良的学**惯。因此,在练*环节,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当评委的活动,通过辨别对错,提醒学生不要出现类似的错误。

  另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以外,更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运算的技巧,使学生能够用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迅速地解决问题。因此,我在练*环节中设计了一个“找鞋”活动,引导学生根据积的末位和首位的数判断积的大小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检验能力。

  最后,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计算一篇课文共有多少个字的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用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实现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的目的,因为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有可能遇到进位的问题,这就为下节课的学*埋下了伏笔。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我力求改变以往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真正实现以学定教,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建够新知识的网络,从而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7

  这几天我教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现作出如下反思:

  一、优点:

  (1)备课时把握住了知识的前后联系。两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两位数乘两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关键。

  (2)教学中成功创设了问题情景。教学时,我充分的利用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给他们创设生动的情境,在学生入迷的听讲中,顺势提出数学问题,教学效果非常好。

  (3)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认真书写乘法竖式的*惯。

  A、教师的板书做到以身作则;

  B、要求明确,包括数字间的间距、相同数位如何对齐以及横线的画法;

  C、严格要求,作业批改中要求学生按要求书写

  D、效果明显。

  二、不足:

  (1)过高估计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掌握,结果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第二步乘积时,数位对错。

  (2)没有考虑到学生口算能力的薄弱。学生出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口算出错,原因之一是乘法口诀背错;原因之二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出错。

  三、今后改进方面

  (1)教学中既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景,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要关注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联系,充分的利用已有知识学*新知。

  (2)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口算练*。可以采取课前听算的形式,每天的题量可以少一些,但要细水长流,每天必练。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8

  学生已有了竖式书写和不进位计算方法的经验,但由于计算中产生了进位计算难度比不进位乘有所提高,错误率也会相应增加。

  这节课我采用两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层次是根据情境对19×19的结果进行估算,旨在培养学生先估后算的*惯。我重点指导了以下的估计方法:19在哪两个整十数之间?把它看成20,一共有几多少格?实际的格数比20怎样?从而很显然地得出“19×19“的积的大约范围。第二层次是探索出进位乘的笔算方法。我先让学生借助实际围棋棋谱,直观理解个位乘后的进位情况,然后用竖式进行计算。这一环节我打破了教材的安排,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的知识领域。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比较、验证,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中,我特别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让每个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和学*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学生说出了好几种的算法,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既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需要,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到不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我没有立即把对的算法呈现,而是让所有不一样的答案和计算方法都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来判断哪种方法才是正确的。这个过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通过对错的对比得到了正确的计算方法,并且体会到了竖式计算的优点,对那些由于进位而产生的错误也有了了解,从而避免错误。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9

  本节课是在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竖式计算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教材通过现实生活情境为素材,激起学生的学*兴趣。教学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方法,掌握算法,理解算理。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让学生理解算法的多样性。

  对于本单元的学*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对于学生而言是较难理解的,我在新授教学后学生的练*中出现这样几种情况:第一种是把第二个因数的两个数字的乘积合并成一个数字的乘积,如“34×13”计算时变成34×3=102,再算34×10=3,最后34×13=3102。第二种是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乘54得数的末尾与个位对齐。第三种是忘记在乘的过程中加上进位。针对这几种情况的学生,我是先集体讲评,再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大家来找出问题所在的地方,再指导订正。经过这样的辅导练*,到最后还剩两三个学困生不会用竖式计算,对于学困生我先让他们练*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再在这个基础上把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的第二个因数分解成两个一位数,也就是说让学生做了两个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再把这两个竖式乘得的积相加,在相加时注意把第二个竖式的积的末尾上的数与第一个竖式的积的十位对齐,再相加。这样经过几个竖式的练*,效果真的还可以,学困生基本都会计算。在这种方法熟练的基础上最后让学困生慢慢体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

  对于初学的学生而言,一下子就全部学会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在大人看来很简单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对于学生真的有难度,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举例,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反馈,才能完全掌握.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10

  本节“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为计算法则教学课,我按照传统的模式:导入,新授,巩固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设计的。

  良好的导入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下围棋这一情节,就是针对新课中的“围棋”我设置了“专心致志”的故事而过渡到新课。巧妙地将“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的问题融于故事情节之中,使单纯的数学教学变得情趣盎然。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但是复*的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本节课的亮点部分生生互动环节“蜜蜂采蜜”没有实施。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新课练*过程中有部分同学做错。原因是两个数的和没有加反而也用乘法。针对错误指出错误让全班的同学引以为戒。避免这种错误再次发生。

  精心设计的一节课并没有上出我理想中的效果。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失误。分析如下:

  (1)导入过长。导入过长直接影响后面的教学。

  (2)复*注重梯度练*。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样,练*多设置些有梯度性的题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消化。

  (3)时间分配上要调整。

  (4)尽量避免口误,注重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

  虽然存在种种遗憾,但是我会一如既往的努力下去,争取上好每一堂课,少上遗憾的课。在遗憾中反思,在遗憾中完善,在遗憾中成长。让学生学到学好更多的知识!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11

  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总觉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在上过第一课时后,要磨好几课时,同学才干掌握。因此,有老师劝我不要上这个内容,我自身也有这个想法。业务学*那天聊起这个话题,有不同的声音:难上的课,就应该研究研究。对呀,挑战一回,看当堂课能不能学会。我不再犹豫了,决定研究课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一、关注同学的起点,突破难点。

  利用已有知识来解决问题,实现知识链接和战略方法的沟通,引导同学沿分步算式去寻求竖式中的对应数位、两层积和两积之和,从竖式的各层积动身质疑其横式中的实际含义,相机借助板书把算理进行有序梳理,指引同学在反复体味中感悟横竖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延伸至思维深处。利用生成型资源,启发同学想出好方法 ——用小正方形纸片遮挡住某一数字,防止“交叉乘”。真是小纸片用处大!

  二、将估算、口算、笔算、验算有机结合起来。

  用计算来解决一个问题,首先需要我们根据题目的特点做出判断,再根据需要将估算、口算、笔算有机结合,为确认结果的正确性,最后的验算是必需的。

  三、组织分层练*,重视反馈。

  由易到难,由浅到深,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练*:

  (1)在口里填上合适的数

  (2)试一试

  (3)会验算吗?一组做一题 33×21

  45×12

  13×52

  23×14

  (4)改错。

  (5)竞赛。同桌2人一组,

  每人完成两题,先做好的可以指导另一人完成,比一比哪一组合作的好?

  14×52=

  26×24=

  同学已掌握了算理和算法,但对计算并不很熟练,如何让同学主动去计算,以达到熟练计算的效果呢?我布置了竞赛这一环节,让同学通过竞赛来提高计算的积极性。完成得较好,只有个他人错。 所以顺理成章地推出我的奖励 ——今天你们表示得非常出色,课堂上基本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身手,出乎老师的意料,所以老师将给大家一份惊喜:你们吃过“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吗? 老师给代伙的同学烧了一样菜,给不代伙的准备了点心,老师公*吧。

  餐后辅导,让同学做了四道竖式计算,34人中,3 人积的对位错、4人计算错、只有3人“交叉”乘。第二天交上来的家庭作业,有5人错,其中2人“交叉乘”。跟我当时教的三(2)班比,错的少多了,应该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培养同学细心计算的*惯。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既要一步一步口算,又要将每次口算的结果写在相应的位置;既要算乘,又要算加;计算过程还有进位问题。首先我要求同学书写一要清晰,二要有条理,其次还要求同学理清计算的各个环节,在计算过程中有效地对各环节实施自我监控,特别要关注自身易出错的环节。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1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设计原则之一:计算与应用结合,体验计算是有用。因此整堂课的教学流程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索尝试寻找方法巩固方法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计算方法,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计算,切实体会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设计原则之二:主动探索计算方法,并进行优化,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解决买24本树需要多少元时,学生寻找了很多方法。有的用了拆数,有的用了连乘,有的用了课外学*的竖式。到底哪些方法是通用的?哪些方法是有局限性的?教师应当肯定学生正确的想法,更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优化,寻找解决问题的

  设计原则之三: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关键是:①掌握乘的顺序;②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

  本节课是课本65页例题2进位的笔算乘”来加深进位的两位数乘法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同桌间说说笔算的过程,同桌说说,指名说,以此方法突破教学重点。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1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第四单元的教学重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乘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学*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教学第一课时是不进位的,课堂上我结合例题引导学生去理解算理。当时的例题是没套书有14本,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当时这道题是先用口算方法想,先求10套多少本,用14×10=140(本),在求2套多少本,用14×2=28(本),然后140+28=168(本),学生对口算方法都能明白,所以这道题改成竖式时,学生对于算理都能明白,没有疑问,只是有个别学生*惯写上竖式中140的那个0,这个慢慢可以改掉。有了一定的情景辅助学生理解算理上略微有些吃力。课上再通过纯竖式计算,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而且一开始我要求学生写清楚你每一步是谁和谁相乘得来的,学生能写清楚,必然是能理解的。练*的过程中适时请学生上台板演,再结合错题进行分析,加深理解,通过两课时的教学发现针对不进位的都能很好的掌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必须让学生明白算理。再通过大量的练*题让学生巩固,学生才能彻底学会。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14

  1、该课时的内容是属于计算教学。它是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笔算基础上开始教学的。在学*这一内容的时候学生已经有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了。

  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教学的内容,它主要的教学目标是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能用乘法知识解决问题。其教学的重点则是让学生通过这一学*能很明确地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却遭遇了一次失败的教训,整节课的时间把握是自己没有注意到的,也影响了整个的教学设想。但是时间的控制和每个环节中时间的把握实际也是跟自己的教学设计有着很大的关联。首先,第一环节中口算的部分在题目的数量上可以相对的减少,或者也可以不要,如果再当时的课堂上能够更好地处理好时间和学生的回答,较快地完成这一环节的话也可以为下面的内容有个更好的时间安排。

  另外,失败也让自己清晰地看见,这一内容在重点和难点的达成和突破上,自己是没能很好地完成的。首先,在巩固练*时学生的表现和出现的问题就是对自己教学前面所忽略的东西有了一个很好的提示。这主要的原因是自己在教学中显然是给于学生说的机会是有了,但是没有达到一个预期中能说清算理的效果,教师在引导课堂的时候没能适时地把握住时间由教师来讲清楚算理。让学生对于这一重点还处于一种不清晰的状态之下。同时课堂中更多得看到一些好的学生所表现的情况,而忽略一部分的中下生,以至于他们对于这一算法还是未能达到掌握的程度。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15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在乘法进位的方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学*品质,养成认真计算的学**惯,其中教学重难点仍是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对整堂课的教学顺序初步打算是,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围绕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展开自主探索,在教学中教师心引领者的角色带领学生理清:1、掌握乘的顺序。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在实际教学时,估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算出结果是多少,所以本课基本思路是从“认知——冲突”到“新知——尝试”经过“交流——理解”达到“巩固——掌握”,同时也提倡算法多样化。

  实际教学中,在“组织全班讨论、交流各类方法,提出自己的疑问一起解决”这一环节上,教师处理上有不当之处。学生出现多种计算方法,有拆因数法,有正确的坚式计算,也有错误的坚式计算,组织讨论时教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观察黑板上同学的算式,你有什么意见或不同看法可以提出来。”于是学生就从错误的坚式入手,说明它的错误点,导致再去观察其他坚式时出现了重复现象,破坏了层次感。其实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带领学生从横式即拆因数法出发逐一去分析,将错误的方法放在最后处理,这样层次感更强些,也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后教学反思优选【五】篇(扩展3)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6篇

  教材分析说明:

  教材选择了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滴水,每天白白流掉12千克水和2个月浪费多少千克水?的问题情境。同时给出某一年3、4月份两个月的日历表。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计算方法。一是先算出每个月浪费多少水,再相加;二是先算出两个月一共有多少,再算乘法。第二种方法就是本节课要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尝试计算和交流的机会,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本节课在知识窗中,介绍了格子乘法,也叫铺地锦,教师可利用配备的课件进行讲解,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结合计算浪费水的问题,经历自主尝试、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能力教学点】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德育教学点】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节水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据专家介绍,一个健康的人,如果4天喝不到水,就会有生命危险。*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因此,爱护水资源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命!

  教师谈话引入,学生感受水资源的重要,知道水在生活中的作用, 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自主探索

  出示问题:

  一个没有拧紧的水笼头,每天要白白流掉12千克水。照这样算,这2个月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吧!

  学生试做,先讨论两个月是多少天?

  (1)1231=372(千克) 1230=360(千克) 372+360=732(千克)

  (2)31+30=61(天) 1261=732(千克)

  答:2个月要浪费732千克水。

  三、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把你计算的方法以及你的想法跟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2.全班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3.在讲解时,应重点强调进位乘竖式的计算方法。

  1.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和想法,然后共同总结算法。

  2. 各组间交流算法,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随时进行质疑、提问或提建议。

  3.你能介绍一下本题竖式的书写格式吗?(注意进位)

  四、实践与应用

  1.先计算,再验算。

  5823 6951 5792

  2.书上41页第1、3题

  1. 1334 3519 5244

  2. 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五、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1) 1231=372(千克) (2)31+30=61(天)

  1 230=360(千克) 1261=732(千克)

  372+360=732(千克)

  答:2个月要浪费732千克水。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正确列竖式

  教学资源:例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导入: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这小小的“喝奶”问题也不例外。

  2、出示例题情境图

  3、提出问题: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

  简单的问题要求口头列式回答。

  出示问题:订一份牛奶一年要花多少钱?

  列出算式:28×12= ( )

  4、估算。

  谁能估算一下订一份牛奶一年大约需要多少钱?(300多元)

  你是怎样估算的?

  28×10=280,28×12要比280多,可能是300多。

  或30×12=360,28×12要比360少,可能是300多。

  二、活动探究

  1、明确问题:怎样才能知道订牛奶到底要交多少钱呢?(算一算)

  2、尝试解决:学生独立思考,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3、小组交流:同学们所用的方法完全不一样,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

  4、整理汇报:各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

  (1)28+28+28+……+28=336 (连加)

  (2)先算半年要多少钱,再算一年要多少钱?

  28×6=168,168×2=336 (连乘)

  (3)先算10个月和2个月各多少钱,再合起来。

  28×10=280,28×2=56,280+56=336 (乘加)

  5、用竖式计算。遇到了困难。

  提问:接下去该怎么办?谁能接着完成?都来试一试。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算法,请学生板书。可能会出现:、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学生讨论: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讲解简便竖式。

  6、完成“试一试”,指名板演。

  三、巩固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相互检查、纠正错误。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用验算的方法自查。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思考,找出错误原因,再算出正确答案。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①理解题意 ② 小组提问 ③交流问题 ④独立做题,共同订正。

  四、质疑反思:

  1、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2、作业:“想想做做”第4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例题情境图 28×12=336(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具体的情景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景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谈话导入:今天,我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欢迎吗?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你们猜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呢?老师倒听过这么一句话:读书的女孩最美,读书的男孩最帅,读书的小孩子最可爱。你们喜欢读书吗?那好,今天呀,老师想带你们去逛书城,愿意吗?

  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就是要做对我出的题目才可以去,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题(多媒体出示口算)

  20×3040×5070×2030×20

  12×4013×7060×5080×40

  师:同学们表现真棒,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书店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点击课件,进入书城。)

  二、探索新知

  1、理解图意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后回答:小红买故事书,一套12本、每本24元。一共要付多少钱?(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提出问题

  师:要求:一共要付多少钱?该怎样列式?

  3、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列式:24×12)

  (2)提问:谁能帮小红算出应付的钱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展示做题情况,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做出评价。

  5、总结并揭示知识课题

  师:刚才同学们在帮小红计算的时候也学*了新知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板书知识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师: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哪些事情?

  生总结回答:相同数位要对齐,要从个位乘起,一位一位地乘

  三、巩固提高

  1、师:同学们帮小红算好了价钱,她很高兴。为了感谢大家她给我们介绍了买一些好书,你喜欢买哪一种书?请就把价钱算出来吧:

  (1)多媒体出示:

  (学生可以小组内完成,小组长检查,选出最优秀的作业)

  (2)展示汇报,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2、师:同学们真聪明!可是粗心的小明还没买到书哦!这是怎么回事?(多媒体出示"改错题")

  四、拓展应用

  师:大家都买到自己满意的书,开心吗?逛书城真开心,不但买到了好书,还可以抽奖。

  (1)看图,介绍游戏规则。

  (2)师生游戏。(得分最高者胜出)

  师:你们中上了大奖了吗?我们也回家吧,今天的逛书城活动到此结束。再见!

  五、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这节课你表现怎么样?

  一、总体印象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今后也将在第七册时学*三位数乘两位数。可见掌握和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是这个单元教学的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思考:

  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1、关于《整理与复*》

  以前,我们的复*课总是由这几个固定的教学环节:复*知识点、基本练*、提高练*、拓展练*等组成的。这样的课堂机械、乏味和单调。现在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理念,多从学生出发,从生活出发,从知识的发展出发,让学生多发挥主动性,让课堂变得更新、更活!

  《两位数乘两位数整理与复*》案例:

  一、单元知识的梳理与复*

  师:你打算怎么复*?回忆、梳理、练*、释疑、纠错

  师: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用到两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问题?

  接着在一篇数学日记中复*口算、估算、笔算。

  二、知识的运用与拓展

  1、一辆校车能乘坐40人,13辆校车一次能乘坐多少人?

  2、一本童话故事书要19元,如果老师要给全班34个同学每人都买一本,需要带多少钱?

  3、实验小学的阶梯教室共有19排,每排有26个座位,如果有500名老师来参加听课活动,能坐得下吗?

  三、延伸提高

  下列题目选择一组进行研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1)12×11=45×11=32×11=

  (2)21×31=31×41=81×51=

  (3)25×19=38×99=18×49=

  四、阶段性评价。

  1、自我评价。

  2、同桌合作,同伴评价。

  3、小组反馈,方案优化

  从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在学生学*了一章一节之后,我们不仅仅让学生回忆了前面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去梳理自己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学会根据情境的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重点体现计算时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不同的策略。但是不是什么新了就好呢,我觉得也不是的,我们在进行整理复*时,我觉得要把握两点:

  1、重视算理和算法,并且要开放。注重纠错。不要过多的追求情境的东西。

  2、练*量的保证,但要避免机械训练。

  教学中的几点小温馨提醒:

  1、怎么把握口算的要求。

  教材中的口算要求只是局限于能利用乘法口诀进行类推。像69÷3这样的口算教材都没有要求。这样在教学中学生就暴露出许多问题。最明显的就是口算能力低下。当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之后,我们也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对学生定期进行口算过关。在*时的课堂中,上课时先利用5分钟时间对全班学生进行口算练*。在学期结束时又对学生进行了口算能力达标测试。但这样下来之后效果也不见得很理想。上学期初,我们在开学时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口头过关考试要求5分钟完成50道。但每个班能顺利过关的人数还不到一半。这也是实施新课程的一个事实,大家在*时的教学中要有意去关注一下。

  2加强估算。注重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估算,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也是学生学数学和用数学的体现。教材中十分注重估算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达到在解决问题时,自觉地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技能和估算*惯,进而形成估算意识。我们在教学中也注意到这一点,*时在课堂中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如果有你的提醒,那所有的同学都会估算。但如果要他自己自觉估算,那这种能力就会显得欠缺。我们建议:

  1、让估算成为一种*惯性的思维。P69

  在教学估算时,我们不会忘记强调估算,在计算时我们也在强调。但教材中还有许多很好的素材我们也不能错过。P69,我们可以不要急着让学生只是简单的让学生去算一算再连一连就完事了。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估一估,它们相乘可能等于几?为什么?

  在学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课之后,我们也可以增加这样的练*:

  下面的计算正确吗?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23×14=9229×28=90227×32=86631×31=931

  2、解决好估算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关系。P59

  从估算的角度来说第一、二种方法都是可以的,但是不是400、440比350大了就说明能坐得下了呢?显然不能确定。于是我们在具体的情境中估算时要把估算与解决问题相联系,而不是只追求一个方法和结果。这一点我们*时在教学中也有所忽视。我们让学生做过这样一个题目:小刘开汽车从厦门到福州,两地相距305千米,每千米的耗油量为93毫升,小刘应准备大约多少毫升油。于是很多学生估成了27000毫升。*时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的对这方面进行铺垫和引导。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3页例1。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后教学反思优选【五】篇(扩展4)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菁华5篇)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P63。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乘法的顺序与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五、教学对象与准备

  对象:三年级3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台、图片。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引入

  1、旧知引入:8x6(一位数乘一位数)、20x8(两位数乘一位数)、20x10(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像20x18、38x18……这类型的算式,我们叫它两位数乘两位数。

  引入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情景激趣:

  书店一角(课件展示情景图):

  (1)每本书24元,买2本要付多少钱?24x2=48(元);

  (2)每本书24元,买10本要付多少钱?24x10=240(元)

  (3)每本书24元,买12本要付多少钱?48+240=288(元)

  想:如果用乘法怎样列式呢?

  环节二:算法探究

  1、估算:

  请你估算一下,24x12大约是多少?说说你的估算情况。

  2、自主探索:学生独立在练*纸上计算24x12,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小组内进行核对算法及答案。(学生组内交流)

  4、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算法并说说算法。

  5、师生评议:请学生说说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6、研究笔算:

  1、解题活动:小博士寻宝、探路。

  2、游戏活动:帮小动物找鞋,比比哪组找得多。

  3、拓展延伸:

  ①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共有22排,每排有14个座位。如果有300位老师来参加听课活动,能坐得下吗?

  ②课后探讨:123x23(三位数乘两位数)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情境引入(层次推进)——算法探究(自主、合作学*)笔算算理(师生探讨)——专项练*(解决问题)”三个环节来讲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估算和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注重笔算与算理结合,体验计算。让学生探讨计算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增强自主学*的能力。

  2、注重学生主动探索,加强竞争意识,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增强学*兴趣和加强思想交流。

  3、在判断与交流中逐步完善知识结构。强化提升已有的知识经验。

  教材简介: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20×3200×3),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每位乘积不满十)(43×2),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建议:

  1、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学*计算方法。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4、注意处理好口算、估算、笔算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标。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过的口算方法

  口算下面各题:

  40×460×530×3300×7200×8

  12×424×213×332×311×5

  自己选两题,说说口算方法。

  二、新课

  1、提出问题

  (1)仔细观察例1图

  (2)请学生提出问题。

  (3)从学生回答中选择例1的两个问题:

  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

  300×10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

  (2)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的乐趣。

  4、探讨新的口算方法。

  (1)出示:42×1023×3014×200

  请学生思考,讨论怎么算?

  (2)组织交流,并由教师评价每种方法。

  三、练*

  1、完成做一做的8道题。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规律。

  2、独立完成练*十四1~2.

  3、解决实际问题:练*十四3~4.

  四、总结

  请学生谈收获。

  教学目标:

  1、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交流中,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并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与活动,增强对数学学*的成功与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笔算

  133945

  ×12×6×5

  指名学生上讲台进行板演,找同学进行检验。

  二、自学尝试小组交流

  1、学生观察信息窗2情景图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后教学反思优选【五】篇(扩展5)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菁华5篇)

  计算类教学一直被冠以枯燥、乏味的标签,学生课堂上提不起兴趣,反复强调但仍有学生不会计算,老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也痛苦。因此,如何上好计算课成为了我的困扰。上个学期我们创新街基地校便以计算类教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理论学*和实践探索,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渐渐发现可以借助直观模型架起算法与算理之间的桥梁,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很庆幸在我们的探索过程中,得到了吴正宪老师的亲临指导,也得到了很多的启发,下面我将针对到《两位数乘两位数》这节课作以说明。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做过了表内乘法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这些都将成为本节课学*的依据,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也为以后学*三位数乘两位数已经多位数乘法打下基础。根据吴正宪老师的儿童教育观,在明确了这节课的知识地位之后,为了更真实的了解学生情况,我进行了学前调查。对班上随机抽取的2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少数学生通过课前预*、家长或课外班辅导能计算出正确答案168,但对算理并不清楚,竖式的书写格式也不规范,对于给出的电子图,并没有起到帮助理解算理的作用。

  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我对教材进行了研读。课程标准中对于本节课的要求是: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经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可见算理和算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新旧教材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中加入了点子图的直观模型并在练*十中安排了相应的*题,教材的用意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认真学*了教师用书。书中明确指出在教学笔算的时候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几何直观,因此点子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点子图,我又阅读了一些相关的饿书籍——《小学数学基本概念解读》《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书中对电子图的一些解释也为我备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研读,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基本方法。首先要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算式12x14,学生借助估算的知识来分析12x14大约是多少,这一环节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二是为他们准确计算提供依据,同时也渗透了准确计算的方法。接着借助点子图让学生尝试准确计算结果,体会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也可以从中得出与笔算一致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分布计算的形式写成竖式,并对照着点子图清晰的看出每一部分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同时也渗透十进制和位值制的思想。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难点在于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时,结果和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如何对齐,因此,我针对这一难点,设计了具有挑战性的练*,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是什么。

  通过一节课的探索,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加深了,点子图将“冰冷”的算法和“神秘”的算理深层次融合,让学生清楚感受到“法中见理,理中得法”从而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当然,在课堂中为了加深对点子图的理解,花费的时间较多,感觉竖式的规范书写没有练*到位,课下仍要继续规范,这也是本节课的一点遗憾。

  数学练*课在巩固知识、熟练技能的同时,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设计练*课?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提起数学计算课,大部分老师的脑海中出现的模式总是基础练*、综合练*、提高练*。老师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讲的是口干舌燥,而孩子们总是懒洋洋的,兴趣不浓,错误率还较高,怎样改变这种局面,让孩子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计算准确率,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但是由于电子信息时代,孩子们心态都较浮躁,不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认真观察,每一次考试或是做作业,都是题都没有认真读完,根本就没有思考,就急着下笔,做完也不检查,成绩可想而知。所以培养孩子们学会观察,让孩子们静下心来思考,是我们现在的数学老师首先要做的。因此,我设计了本节课,目的不是非要教会孩子们什么具体的知识,而是要培养一种能力,让孩子们拿到题后,要先观察、在认真思考、再准确计算,养成一种好*惯,从而提高计算准确率,继而提高数学成绩。

  本节课以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的积的规律为线索,让孩子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通过计算,得出新的结论。既复*了旧知识,又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学**惯,一举多得,达到了多个教学目标。

  一、引人入胜的“起调”

  (出示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学生补充完整,然后介绍算式也可以对称)

  【设计目的:课始,利用对称算式引入,既使新知保持一种神秘感,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活动之中。】

  二、扣人心弦的“主旋律”

  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计算、巧算的巩固练*。

  在探究积是否相等时,首先让孩子估算,看成整十数估、都估小,当多种估算方法得出不同的结论时,自然而然进行了笔算的练*。此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为不是老师硬性的简单要求,而是学生内心自然产生的解决问题的需要,因此,学生计算的很主动、很积极,很认真。这时老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评价:“看到同学们每一个人都在认真的计算,老师非常感动,是啊,只有准确的计算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学**惯的养成“润物细无声”。

  在学生计算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对称算式乘积相等时,老师又引导学生质疑:真的是这样吗?老师又举了一个例子,学生主动计算。“真的是这样吗?”学生自己举例进行笔算、估算、巧算。

  【设计目的:在“找到规律——怀疑规律——验证规律——否定规律——完善规律”过程中,学生不断肯定与否定自己的想法,不再轻信别人口中甚至于书中的答案,整个课堂充满了思辨的气息。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培养了有益于一生的思维品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余音绕梁的“终曲”

  师:对于这个结论,你感到怀疑吗?如果还有怀疑,怎么办?大家商量商量,再举例验证。

  ……

  【设计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一个反问,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让学生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考、交流。长此以往,数学的奥妙、数学的美就会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里,学生怎会不喜欢学*数学呢?】

  整堂课,老师以两位数乘法的练*为引子,引领学生在充分体会对称之美的同时,经历了一次体验深刻的探索之旅。学生在学*过程中,不是为了练*而练*,他们在享受着过程之趣的同时,感受到了数学思想之神奇、数学学*之乐趣,增长了智慧。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停课不停教、线上教学已经持续有一月时间,为了减轻疫情对学校教学的影响,确保在家学*质量不打折,我们三数组制定了详细的线上教学计划,学生上午观看同桌100视频课,下午根据作业完成情况录制小视频进行答疑。

  根据课程安排,这周我们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了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就得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算理是算法的基础。

  我认为本节课内容,如果还将算理的呈现停留在实物表征的呈现上,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倒退式引导。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理解用一个因数的个位、十位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过程。在学*这节课前,我对班里的学*情况进行了一个预测,计算对学生来说不难,难就难在算理的理解上,还有一些细节问题,比如:抄错数字、横式忘写得数等等。通过学*同桌100视频课及家长的辅导,大部分学生已经会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但对于为什么这样写,先怎么计算再怎么计算,还比较迷茫。本节课的重点就是理解算理,如何很好的突破这一难点呢?在下午批改作业反馈中,我是这样处理的,录制小视频重点讲解14乘12的算理,让学生给家长说一说计算过程,并录制了小视频。为了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晚饭后又让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计算情况,自愿完成6道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

  我在批改作业中体会到,对于计算类的教学,千万不能仅看学生计算的正确与否,而更应该注重学生对于计算算理的理解。

  本节课是小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学*内容,是在学*了笔算两、三位数位数乘一位数和含整十数的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尝试计算24×12,在学生出现口算方法与竖式计算两种方法后,我先让学生交流口算方法与算理,为进一步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奠定基础。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在交流竖式计算方法时,我出示了个问题:

  ①48是怎样算出来的?

  ②24是怎样算出来的?为什么不与48的数为对齐?

  ③这里的24表示多少?

  ④24既然表示240,为什么个位的0不写?

  ⑤240个位的0省略不写是时,4的位置能变动吗?为什么?

  ⑥288又是怎样得到的?

  通过讨论交流这5个问题,学生真正的理解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为了加深理解,我又对口算方法与竖式计算进行了沟通,找到他们的联系:方法一样,只是书写形式不同罢了!

  在当堂课的测试中,有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位问题出现错误。还有大多是学生计算时错误,个别学生乘的顺序不对,需要进一步强化!

  核心提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在乘法进位的方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在乘法进位的方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学*品质,养成认真计算的学**惯。

  本节课中,在学*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索,然后通过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学*的思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自己领悟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组织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介绍不同的计算方法。如“请在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你的计算方法?”“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等等,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吸收,学会欣赏,学会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的书写位置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乘法笔算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时每做一道题,都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优秀生教后进生;设计层次性强、生活化的练*,即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有用的数学。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后教学反思优选【五】篇(扩展6)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菁华5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P29-30。

  教学目标:

  1、结合“书”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感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淘气他们学校的图书馆又来了一批新书,图书管理员准备将这些新书放在新买来的书架上,瞧,这就是新买来的书架!(师出示情境图)

  师:你能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师:图上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师板书问题)

  二、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1、列式

  师:小女孩提出的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师板书:18×11=)

  2、估算

  师:小男孩也问了我们一个问题:本书放得下吗?你能用估算的方法先估一估吗?

  生估算

  反馈:你觉得放得下吗?谁来说说你估算的结果?你是怎么估算的?

  方法1:把11看成10,18×10=180

  方法2:把18看成20,20×11=220

  方法3:把18看成20,11看成10,20×10=

  独立计算

  师:这个书架到底能放得下本书吗?请同学们算一算。

  3、交流算法

  师:谁来说说你算出来的结果?(198)

  大家同意吗?

  师:请在4人小组里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

  4人小组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师展示学生的算法)

  方法1:18×10=180,18×1=18,180+18=198

  方法2:11×18

  =11×9×2

  =99×2

  =198

  方法3:18

  ×11

  18

  180

  198

  4、重点介绍列竖式的方法(请列竖式的学生介绍)

  师:18为什么要和11对齐?(数位要对齐)接着你怎么想?(生:18先乘11个位上的1,得18,再用18乘11十位上的1,得180,写在18下面一行,最后将18和180相加得198。)

  18乘11十位上的1,为什么得180,而不是18呢?

  (生:11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18乘10得180)

  谁再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多请几名生说说列竖式的步骤,理解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三、练*:

  1、试一试

  第1小题让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第2、3小题让生用竖式算法计算,并请几名学生上台板演,师巡视指导。

  2、口算

  比一比,看谁得第一!生完成后可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交流。

  3、计算

  先估算,再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在小组内交流、反馈计算的结果。

  4、解决问题

  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提倡算法多样化。)

  5、思考题

  生独立思考,再交流、反馈。(生发现的规律若有价值性,应给予充分的鼓励。)

  四、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喜欢解决哪种问题?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具体的情景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景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谈话导入:今天,我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欢迎吗?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你们猜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呢?老师倒听过这么一句话:读书的女孩最美,读书的男孩最帅,读书的小孩子最可爱。你们喜欢读书吗?那好,今天呀,老师想带你们去逛书城,愿意吗?

  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就是要做对我出的题目才可以去,现在我们一看都有哪些题(多媒体出示口算)

  20×3040×5070×2030×20

  12×4013×7060×5080×40

  师:同学们表现真棒,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书店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点击课件,进入书城。)

  二、探索新知

  1.理解图意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后回答:小红买故事书,一套12本、每本24元。一共要付多少钱?(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提出问题

  师:要求:一共要付多少钱?该怎样列式?

  3.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列式:24×12)

  (2)提问:谁能帮小红算出应付的钱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展示做题情况,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做出。

  5.并揭示知识课题

  师:刚才同学们在帮小红计算的时候也学*了新知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板书知识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师: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哪些事情?

  生回答:相同数位要对齐,要从个位乘起,一位一位地乘

  三、巩固提高

  1.师:同学们帮小红算好了价钱,她很高兴。为了感谢大家她给我们介绍了买一些好书,你喜欢买哪一种书?请就把价钱算出来吧:

  (1)多媒体出示:

  (学生可以小组内完成,小组长检查,选出最优秀的作业)

  (2)展示汇报,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2.师:同学们真聪明!可是粗心的小明还没买到书哦!这是怎么回事?(多媒体出示“改错题”)

  四、拓展应用

  师:大家都买到自己满意的书,开心吗?逛书城真开心,不但买到了好书,还可以抽奖。

  (1)看图,介绍游戏规则。

  (2)师生游戏。(得分最高者胜出)

  师:你们中上了大奖了吗?我们也回家吧,今天的逛书城活动到此结束。再见!

  五、课堂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这节课你表现怎么样?

  一、教材内容

  (P.59例2做一做 和 练*十四的第5~11题)

  二、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第两课时,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下一步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方法作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

  3.体会估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复*

  练*十四第5、6题。

  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是怎样的?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开展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然后集中订正答案。

  2.新课引入

  计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计算并不要我们得出准确的结果,只要估算一下大致的结果就行了,这就要求我们学会估算,

  (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1)出示教材第59页例2的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画,图上的小朋友在议论什么呢?

  从小朋友的话语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要知道礼堂里的座位能否坐下350名同学,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都能很快回答出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2×18)

  (2)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在估算乘法的时候,是怎样估算的呢?

  师:22×18怎样估算?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一下。

  教师巡视,指导估算能力较差的小组。

  师:通过上面三种估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大家认为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

  (3)教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估算得到三种不同的结果,你们认为哪一种估算的结果最接*准确结果?

  组织学生再在小组中讨论、分析。

  教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地思考。

  (4)小组合作交流后,引导学生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尽量接*准确数。

  生:估算乘法时,把接*整十整百的因素,看作是整十整百的数,再进行口算,就能估算出乘法的结果。

  生:分小组汇报估算的方法,教师根据估算的方法板书:

  ①18≈20 22≈20

  20×20=400

  大约有400个座位

  ②18≈20

  22×20=440

  大约有440个座位

  ③22≈20

  18×20=360

  大约有360个座位

  生齐答:能。

  六、巩固练*

  1)第59页“做一做”

  ①看清题意,独立完成。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③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2)第61页第7题:投影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说说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①人人动手独立完成,将估算结果写在作业本上。

  ②同桌交流,说说估算的方法。

  ③投影展示学生的算式,说说估算方法,集体讲评。

  (3)第61页第8题。

  ①小组合作学*,理解题意。说说从“学生们已经种了93棵树苗”中,你可得到什么信息?

  ②人人动口在小组交流估算方法。

  ③请个别同学汇报。

  (4)第62页第9题,夺小红旗游戏。

  ①以小组为单位,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开始计算。

  ②请优胜组派代表介绍经验。

  ③给优胜小组插上小红旗。

  (5)独立完成练*十四第12题。

  七、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八、作业

  练*十四第10、11题。

  九、教学反思

  教学中通过出示情境图,引出估算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由于学生已经学*过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探索估算结果与方法。学生在探索中得到三种不同的估算方法,估算完再让学生笔算出精确的结果,通过比较估算结果与精确结果,让学生明白把两个乘数分别看作与它们最为接*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会准确些,同时让学生知道先估算再计算,可以帮助验算。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2×18≈

  (1)18≈20 22≈20 22×18≈20×20=400

  (2)18≈20 22×18≈22×20=440

  (3)22≈20 22×18≈20×18=360

  教材分析说明:

  教材选择了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滴水,每天白白流掉12千克水和2个月浪费多少千克水?的问题情境。同时给出某一年3、4月份两个月的日历表。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计算方法。一是先算出每个月浪费多少水,再相加;二是先算出两个月一共有多少,再算乘法。第二种方法就是本节课要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尝试计算和交流的机会,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本节课在知识窗中,介绍了格子乘法,也叫铺地锦,教师可利用配备的课件进行讲解,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结合计算浪费水的问题,经历自主尝试、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能力教学点】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德育教学点】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节水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据专家介绍,一个健康的人,如果4天喝不到水,就会有生命危险。*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因此,爱护水资源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命!

  教师谈话引入,学生感受水资源的重要,知道水在生活中的作用, 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自主探索

  出示问题:

  一个没有拧紧的水笼头,每天要白白流掉12千克水。照这样算,这2个月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吧!

  学生试做,先讨论两个月是多少天?

  (1)1231=372(千克) 1230=360(千克) 372+360=732(千克)

  (2)31+30=61(天) 1261=732(千克)

  答:2个月要浪费732千克水。

  三、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把你计算的方法以及你的想法跟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2.全班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3.在讲解时,应重点强调进位乘竖式的计算方法。

  1.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和想法,然后共同总结算法。

  2. 各组间交流算法,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随时进行质疑、提问或提建议。

  3.你能介绍一下本题竖式的书写格式吗?(注意进位)

  四、实践与应用

  1.先计算,再验算。

  5823 6951 5792

  2.书上41页第1、3题

  1. 1334 3519 5244

  2. 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五、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1) 1231=372(千克) (2)31+30=61(天)

  1 230=360(千克) 1261=732(千克)

  372+360=732(千克)

  答:2个月要浪费732千克水。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63例1(不进位)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2、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体会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练*纸、秒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旧知

  1、小朋友们,今天和大家一起去新华书店逛逛(出示新华书店门口图片)

  2、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一个热身练*,口算:

  13+3=

  11+2=

  21+2=

  13+30=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后教学反思优选【五】篇(扩展7)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菁华5篇)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P63。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乘法的顺序与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五、教学对象与准备

  对象:三年级3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台、图片。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引入

  1、旧知引入:8x6(一位数乘一位数)、20x8(两位数乘一位数)、20x10(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像20x18、38x18……这类型的算式,我们叫它两位数乘两位数。

  引入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情景激趣:

  书店一角(课件展示情景图):

  (1)每本书24元,买2本要付多少钱?24x2=48(元);

  (2)每本书24元,买10本要付多少钱?24x10=240(元)

  (3)每本书24元,买12本要付多少钱?48+240=288(元)

  想:如果用乘法怎样列式呢?

  环节二:算法探究

  1、估算:

  请你估算一下,24x12大约是多少?说说你的估算情况。

  2、自主探索:学生独立在练*纸上计算24x12,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小组内进行核对算法及答案。(学生组内交流)

  4、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算法并说说算法。

  5、师生评议:请学生说说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6、研究笔算:

  1、解题活动:小博士寻宝、探路。

  2、游戏活动:帮小动物找鞋,比比哪组找得多。

  3、拓展延伸:

  ①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共有22排,每排有14个座位。如果有300位老师来参加听课活动,能坐得下吗?

  ②课后探讨:123x23(三位数乘两位数)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情境引入(层次推进)——算法探究(自主、合作学*)笔算算理(师生探讨)——专项练*(解决问题)”三个环节来讲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估算和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注重笔算与算理结合,体验计算。让学生探讨计算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增强自主学*的能力。

  2、注重学生主动探索,加强竞争意识,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增强学*兴趣和加强思想交流。

  3、在判断与交流中逐步完善知识结构。强化提升已有的知识经验。

  教材简介: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20×3200×3),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每位乘积不满十)(43×2),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建议:

  1、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学*计算方法。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4、注意处理好口算、估算、笔算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标。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过的口算方法

  口算下面各题:

  40×460×530×3300×7200×8

  12×424×213×332×311×5

  自己选两题,说说口算方法。

  二、新课

  1、提出问题

  (1)仔细观察例1图

  (2)请学生提出问题。

  (3)从学生回答中选择例1的两个问题:

  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

  300×10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

  (2)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的乐趣。

  4、探讨新的口算方法。

  (1)出示:42×1023×3014×200

  请学生思考,讨论怎么算?

  (2)组织交流,并由教师评价每种方法。

  三、练*

  1、完成做一做的8道题。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规律。

  2、独立完成练*十四1~2.

  3、解决实际问题:练*十四3~4.

  四、总结

  请学生谈收获。

  教学目标:

  1、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交流中,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并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与活动,增强对数学学*的成功与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笔算

  133945

  ×12×6×5

  指名学生上讲台进行板演,找同学进行检验。

  二、自学尝试小组交流

  1、学生观察信息窗2情景图

  师:节日期间,街心花坛装扮的异常美丽,请仔细观察画面,你知道了什么:

  1.“保护环境”花坛每排27盆花,共23排。

  2.“美化家园”花坛每排22盆花,。共28排。

  三、点拨升华

  教师再进一步指着竖式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尾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位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四、巩固练*

  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分组进行练*,每组中的2号同学到小黑板上进行计算,各组的组长进行判断。统计做对题的人数。

  2、做书上的练*题,自主练*的第3、4、5、题。

  让每组中的3号同学到黑板上进行展示。集体进行纠正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在计算过程中要怎样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后教学反思优选【五】篇(扩展8)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范文十份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巧用多媒体,使枯燥的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工具;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学生探索数学的视野。本设计利用多媒体,以点子图的形式演示学生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理解笔算算理,探讨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提升了学生的数感。

  2、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本教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怎样用竖式计算”的问题,让学生经历学*笔算方法的过程,结合竖式讨论乘的顺序和各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及其算理,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效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爱看书吗?看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探究买书中的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

  出示:每套书有14本,看到这个信息,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算式怎么列?这些算式你会算吗?

  (生自由提出问题:如果买2套可以买多少本?买10套呢?)

  3、引入新课。

  图书室的王老师准备购进一批新书,在购书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忙解决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设计意图:先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再通过激趣引出教学素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开放探究,得出结论

  1、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找出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并根据图中所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2、自主探究,明确算理。

  (1)独立思考:这道题该怎么列式呢?(指名汇报)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4×12)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这样列式的理由。

  (因为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就是买了12个14本书,也就是求12个1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列式为14×12)

  (3)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师:那么14×12等于多少呢?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结果呢?

  ①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利用点子图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尝试计算。

  ②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计算结果。

  方法一 把12套书*均分成3份,每份是4套,先求出每份有多少本,列式为14×4=56(本),再求出3份一共有多少本,就是一共买了多少本,列式为56×3=168(本)。

  方法二 把12套书分成2份,其中1份是10套,另外1份是2套。先求出10套的本数,列式为14×10=140(本),再求出2套的本数,列式为14×2=28(本),最后把这2份的本数合起来就是一共买的本数,列式为140+28=168(本)。

  (4)引导学生比较上面的两种方法,用哪种方法进行口算更简便?(方法二)

  3、探究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1)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然后小组讨论笔算时乘的顺序和各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及其算理。

  (2)汇报。

  第一步: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2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积的末位要和个位对齐。

  第二步: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1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积的末位要和十位对齐。

  第三步: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4、小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经历探究笔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对数学知识的体验和认识。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正确列竖式

  教学资源:例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导入: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这小小的“喝奶”问题也不例外。

  2、出示例题情境图

  3、提出问题: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

  简单的问题要求口头列式回答。

  出示问题:订一份牛奶一年要花多少钱?

  列出算式:28×12= ( )

  4、估算。

  谁能估算一下订一份牛奶一年大约需要多少钱?(300多元)

  你是怎样估算的?

  28×10=280,28×12要比280多,可能是300多。

  或30×12=360,28×12要比360少,可能是300多。

  二、活动探究

  1、明确问题:怎样才能知道订牛奶到底要交多少钱呢?(算一算)

  2、尝试解决:学生独立思考,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3、小组交流:同学们所用的方法完全不一样,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

  4、整理汇报:各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

  (1)28+28+28+……+28=336 (连加)

  (2)先算半年要多少钱,再算一年要多少钱?

  28×6=168,168×2=336 (连乘)

  (3)先算10个月和2个月各多少钱,再合起来。

  28×10=280,28×2=56,280+56=336 (乘加)

  5、用竖式计算。遇到了困难。

  提问:接下去该怎么办?谁能接着完成?都来试一试。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算法,请学生板书。可能会出现:、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学生讨论: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讲解简便竖式。

  6、完成“试一试”,指名板演。

  三、巩固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相互检查、纠正错误。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用验算的方法自查。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思考,找出错误原因,再算出正确答案。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①理解题意 ② 小组提问 ③交流问题 ④独立做题,共同订正。

  四、质疑反思:

  1、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2、作业:“想想做做”第4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例题情境图 28×12=336(瓶)

  教材分析说明:

  教材选择了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滴水,每天白白流掉12千克水和2个月浪费多少千克水?的问题情境。同时给出某一年3、4月份两个月的日历表。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计算方法。一是先算出每个月浪费多少水,再相加;二是先算出两个月一共有多少,再算乘法。第二种方法就是本节课要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尝试计算和交流的机会,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本节课在知识窗中,介绍了格子乘法,也叫铺地锦,教师可利用配备的课件进行讲解,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结合计算浪费水的问题,经历自主尝试、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能力教学点】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德育教学点】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节水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据专家介绍,一个健康的.人,如果4天喝不到水,就会有生命危险。中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因此,爱护水资源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命!

  教师谈话引入,学生感受水资源的重要,知道水在生活中的作用, 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自主探索

  出示问题:

  一个没有拧紧的水笼头,每天要白白流掉12千克水。照这样算,这2个月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吧!

  学生试做,先讨论两个月是多少天?

  (1)1231=372(千克) 1230=360(千克) 372+360=732(千克)

  (2)31+30=61(天) 1261=732(千克)

  答:2个月要浪费732千克水。

  三、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把你计算的方法以及你的想法跟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2.全班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3.在讲解时,应重点强调进位乘竖式的计算方法。

  1.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和想法,然后共同总结算法。

  2. 各组间交流算法,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随时进行质疑、提问或提建议。

  3.你能介绍一下本题竖式的书写格式吗?(注意进位)

  四、实践与应用

  1.先计算,再验算。

  5823 6951 5792

  2.书上41页第1、3题

  1. 1334 3519 5244

  2. 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五、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1) 1231=372(千克) (2)31+30=61(天)

  1 230=360(千克) 1261=732(千克)

  372+360=732(千克)

  答:2个月要浪费732千克水。

  一、复*内容

  教材P58—P59的整理复*和练*十三。

  二、复*目标

  通过复*,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会用两步计算和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重、难点

  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难点:会用两步计算和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配套资源

  《两位数乘两位数复*课》名师教学课件

  五、复*设计

  (一)课前设计

  复*任务:搜集错题,分析错误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请你搜集整理出练*中的错题,认真分析,写出错误原因及注意事项,课堂上我们一起交流。

  (二)课堂设计

  1.回顾学*内容,明确学*任务

  谁来说一说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了哪些内容?

  随着学生的交流适时板书知识点:

  口算乘法

  笔算乘法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我们学*的口算乘法有哪些内容?你能解决很快口算出下面各题的结果吗?

  15×3=12×30=14×30=240×5=

  ①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②哪一题需要特别注意?注意什么?

  240×5=1200,注意不要漏写0。

  小结:先把两个乘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算出积后,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注意区分计算出的0和补上的0)

  2.展示交流错误,强化巩固算法

  (1)展示错误,分析错因

  谁愿意当小老师,主动和大家交流自己的错题?为了保证效果,在交流时,要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呈现错例——分析错因——提出建议

  (注意:为了使展示更有针对性,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收集错题的情况,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展示)

  (2)梳理归纳,整理方法

  在展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整理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①末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②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积的末位就要与那一位上的数对齐。

  ③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

  3.复*解决问题

  典型题目:P58第2题

  东东家有4行橘子树,每行8棵,今年*均每棵收获橘子25千克。

  ①今年冬冬家一共收获橘子多少千克?

  ②把这些橘子装箱,每箱8千克。用5辆三轮车运走,*均每车运多少箱?

  ③如果每千克橘子卖2元钱。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

  讨论交流:说说解决上面这些问题的步骤,每步各做了些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时,一定要看清问题是什么,根据问题从题中或图中找出需要的数据信息,再列式解答。

  4.呈现思维导图,回顾反思内化

  通过刚才的复*过程,我们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形成了知识图(出示下图)。请你认真看一看,想一想,把自己的收获或困惑和同桌交流一下。

  5.完成评价试题,检测复*效果

  (1)口算。

  31×3=190×2=

  17×400=13×60=

  14×50=24×5=

  60×900=25×80=

  (2)列竖式计算。

  16×16=18×18=

  37×24=29×72=

  17×17=22×22=

  55×48=18×43=

  【知识点】口算、笔算的方法。

  【答案】略

  【解析】注意: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

  (3)填空

  ① 20个16是(),32的40倍是()。

  ② 230×30的积的末尾有()个0,250×40的积的末尾有()个0。

  ③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④ 9□×6□的积是()位数。

  ⑤小红计算出45×36的结果是570,不计算你能判断这个结果对吗?理由

  是:()。

  (4)比较每组算式得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30×30=31×29=32×28=33×27=

  50×50=51×49=52×48=53×47=

  【知识点】借助笔算探索规律。

  【答案】略

  【解析】通过对比练*,引导学生比较每组中算式得数的大小,发现其中的规律:①横向观察,两个乘数的和一定,两个数越接*乘积越大。②纵向观察比较发现,每一组乘数的个位数相加都得10,且两组对应的乘数的个位数都相同,第2组的每个乘数都比第1组的乘数大20;第2组的积都比第1组的大1600。

  (5)P59的第4题。

  王叔叔*均每个工作日投送28个快递邮件。如果每月按22个工作日计算,王叔叔半年(6个月)一共投送多少个快递邮件?

  【知识点】连乘问题。

  【答案】方法一:28×22×6方法二:28×(22×6)

  =616×6=28×132

  =3696(个)=3696(个)

  【解析】明确解题思路和每步的算理。

  (6)P59的第5题。

  一辆出租车一个星期(7天)收入1260元钱。如果每天工作9小时,*均每小时收入多少钱?

  【知识点】连除问题。

  【答案】方法一:1260÷7÷9方法二:1260÷(7×9)

  =180÷9=1260÷63

  =20(元)=20(元)

  【解析】方法二,计算过程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生没有学过。

  (7)P59的第6题。

  参加学校乒乓球比赛的所有队员分成8个大组,每个大组再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9人。

  ①参赛队员一共有多少人?

  ②参赛队员来自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3个班。*均每班参赛的有多少人?

  ③参赛的女生有120人。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①方法一:9×4×8方法二:9×(4×8)

  =36×8=9×32

  =288(人)=288(人)

  ②方法一:288÷6÷3方法二:288÷(6×3)

  =48÷3=288÷18(计算没学过)

  =16(人)=16(人)

  ③参赛的男生有多少人?

  288-120=168(人)

  【解析】要结合P59第4—6题检查学生独立收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和反思检查的情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惯,积累数学学*的经验,建立数学学*的自信心。还应结合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组互相评价,反思修订错误

  完成后请小组同学互相批改,对于组内个别问题,在优等生的帮扶下进行订正,对于共性的错误,老师进行集中评讲。

  7.全课总结。

  资源文件列表:

  教材分析说明:

  教材选择了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滴水,每天白白流掉12千克水和2个月浪费多少千克水?的问题情境。同时给出某一年3、4月份两个月的日历表。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计算方法。一是先算出每个月浪费多少水,再相加;二是先算出两个月一共有多少,再算乘法。第二种方法就是本节课要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尝试计算和交流的机会,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本节课在知识窗中,介绍了格子乘法,也叫铺地锦,教师可利用配备的课件进行讲解,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结合计算浪费水的问题,经历自主尝试、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能力教学点】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德育教学点】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节水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据专家介绍,一个健康的人,如果4天喝不到水,就会有生命危险。中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因此,爱护水资源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命!

  教师谈话引入,学生感受水资源的重要,知道水在生活中的作用, 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自主探索

  出示问题:

  一个没有拧紧的水笼头,每天要白白流掉12千克水。照这样算,这2个月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吧!

  学生试做,先讨论两个月是多少天?

  (1)1231=372(千克) 1230=360(千克) 372+360=732(千克)

  (2)31+30=61(天) 1261=732(千克)

  答:2个月要浪费732千克水。

  三、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把你计算的方法以及你的想法跟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2.全班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3.在讲解时,应重点强调进位乘竖式的计算方法。

  1.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和想法,然后共同总结算法。

  2. 各组间交流算法,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随时进行质疑、提问或提建议。

  3.你能介绍一下本题竖式的书写格式吗?(注意进位)

  四、实践与应用

  1.先计算,再验算。

  5823 6951 5792

  2.书上41页第1、3题

  1. 1334 3519 5244

  2. 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五、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1) 1231=372(千克) (2)31+30=61(天)

  1 230=360(千克) 1261=732(千克)

  372+360=732(千克)

  答:2个月要浪费732千克水。

  教材分析说明:

  教材选择了每盒彩笔24枝这一学生熟悉的事物和12盒彩笔的情境,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试着解答。然后通过12盒有多少枝?怎样算?的问题,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首先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自主计算,一方面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同时,为用竖式计算做铺垫。在介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时,重点解决一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数相乘时,积的定位问题。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后教学反思优选【五】篇(扩展9)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优选【五】份

  这几天我教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现作出如下反思:

  一、优点:

  (1)备课时把握住了知识的前后联系。两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两位数乘两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关键。

  (2)教学中成功创设了问题情景。教学时,我充分的利用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给他们创设生动的情境,在学生入迷的听讲中,顺势提出数学问题,教学效果非常好。

  (3)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认真书写乘法竖式的*惯。A、教师的板书做到以身作则;B、要求明确,包括数字间的间距、相同数位如何对齐以及横线的画法;c、严格要求,作业批改中要求学生按要求书写。D、效果明显。

  二、不足:

  (1)过高估计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掌握,结果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第二步乘积时,数位对错。

  (2)没有考虑到学生口算能力的薄弱。学生出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口算出错,原因之一是乘法口诀背错;原因之二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出错。

  三、今后改进方面

  (1)教学中既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景,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要关注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联系,充分的利用已有知识学*新知。

  (2)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口算练*。可以采取课前听算的形式,每天的题量可以少一些,但要细水长流,每天必练。

  计算类教学一直被冠以枯燥、乏味的标签,学生课堂上提不起兴趣,反复强调但仍有学生不会计算,老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也痛苦。因此,如何上好计算课成为了我的困扰。上个学期我们创新街基地校便以计算类教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理论学*和实践探索,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渐渐发现可以借助直观模型架起算法与算理之间的桥梁,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很庆幸在我们的探索过程中,得到了吴正宪老师的亲临指导,也得到了很多的启发,下面我将针对到《两位数乘两位数》这节课作以说明。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做过了表内乘法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这些都将成为本节课学*的依据,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也为以后学*三位数乘两位数已经多位数乘法打下基础。根据吴正宪老师的儿童教育观,在明确了这节课的知识地位之后,为了更真实的了解学生情况,我进行了学前调查。对班上随机抽取的2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少数学生通过课前预*、家长或课外班辅导能计算出正确答案168,但对算理并不清楚,竖式的书写格式也不规范,对于给出的电子图,并没有起到帮助理解算理的作用。

  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我对教材进行了研读。课程标准中对于本节课的要求是: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经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可见算理和算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新旧教材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中加入了点子图的直观模型并在练*十中安排了相应的*题,教材的用意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认真学*了教师用书。书中明确指出在教学笔算的时候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几何直观,因此点子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点子图,我又阅读了一些相关的饿书籍——《小学数学基本概念解读》《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书中对电子图的一些解释也为我备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研读,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基本方法。首先要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算式12X14,学生借助估算的知识来分析12X14大约是多少,这一环节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二是为他们准确计算提供依据,同时也渗透了准确计算的方法。接着借助点子图让学生尝试准确计算结果,体会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也可以从中得出与笔算一致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分布计算的形式写成竖式,并对照着点子图清晰的看出每一部分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同时也渗透十进制和位值制的思想。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难点在于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时,结果和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如何对齐,因此,我针对这一难点,设计了具有挑战性的练*,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是什么。

  通过一节课的探索,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加深了,点子图将“冰冷”的算法和“神秘”的算理深层次融合,让学生清楚感受到“法中见理,理中得法”从而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当然,在课堂中为了加深对点子图的理解,花费的时间较多,感觉竖式的规范书写没有练*到位,课下仍要继续规范,这也是本节课的一点遗憾。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是在学*了笔算两、三位数位数乘一位数和含整十数的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然后进位和连续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突破口,从引入部分的口算、学生用不同方法对例题的尝试及学生对不同方法的理解,都仅仅围绕乘法的意义来展开。20根灯柱,每根灯柱上有12盏灯,一共有多少盏灯?学生很快分析并解答了出来:20个12是多少?即24个十。

  第二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前面口算的基础上,我又提出如果是23根灯柱呢?学生很快说出求23个十是多少?有的说前面的20个12再加3个12,师顺势引导先用竖式计算20×12=,再用竖式计算一下3×12=,学生算出后,再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23×12=,师巡视辅导,然后指名板演不同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题意观察、比较、不同算法,辨析、交流分辨对错。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掌握起来容易多了,能够理解1个十乘3得到3个十,故3应照齐十位,其它依此类推。效果良好。

  第三个层次,联系实际,强化练*

  这是一堂计算课,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惯。由于练*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在设计安排练*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计算是枯燥的,但也是有用的,因此引导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既练*了所学知识,又体会数学的作用,逐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更积极主动更有兴趣的来学*今后的计算课。在学*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种数学策略,掌握一种数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有时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出现了一些重复教学的情况,如:对学生估计过低,学生已经表达清楚地内容,总要自己再重述一遍。

  还有些孩子在计算的过程中,容易一部分按乘法计算,另一部分按加法计算;也有一些孩子把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应该是相加,而写为相乘。计算不熟练。在以后的学*中要强化训练。

  1、该课时的内容是属于计算教学。它是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笔算基础上开始教学的。在学*这一内容的时候学生已经有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了。

  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教学的内容,它主要的教学目标是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能用乘法知识解决问题。其教学的重点则是让学生通过这一学*能很明确地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却遭遇了一次失败的教训,整节课的时间把握是自己没有注意到的,也影响了整个的'教学设想。但是时间的控制和每个环节中时间的把握实际也是跟自己的教学设计有着很大的关联。首先,第一环节中口算的部分在题目的数量上可以相对的减少,或者也可以不要,如果再当时的课堂上能够更好地处理好时间和学生的回答,较快地完成这一环节的话也可以为下面的内容有个更好的时间安排。

  另外,失败也让自己清晰地看见,这一内容在重点和难点的达成和突破上,自己是没能很好地完成的。首先,在巩固练*时学生的表现和出现的问题就是对自己教学前面所忽略的东西有了一个很好的提示。这主要的原因是自己在教学中显然是给于学生说的机会是有了,但是没有达到一个预期中能说清算理的效果,教师在引导课堂的时候没能适时地把握住时间由教师来讲清楚算理。让学生对于这一重点还处于一种不清晰的状态之下。同时课堂中更多得看到一些好的学生所表现的情况,而忽略一部分的中下生,以至于他们对于这一算法还是未能达到掌握的程度。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在乘法进位的方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学*品质,养成认真计算的学**惯,其中教学重难点仍是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对整堂课的教学顺序初步打算是,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围绕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展开自主探索,在教学中教师心引领者的角色带领学生理清:1、掌握乘的顺序。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在实际教学时,估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算出结果是多少,所以本课基本思路是从“认知——冲突”到“新知——尝试”经过“交流——理解”达到“巩固——掌握”,同时也提倡算法多样化。

  实际教学中,在“组织全班讨论、交流各类方法,提出自己的疑问一起解决”这一环节上,教师处理上有不当之处。学生出现多种计算方法,有拆因数法,有正确的坚式计算,也有错误的坚式计算,组织讨论时教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观察黑板上同学的算式,你有什么意见或不同看法可以提出来。”于是学生就从错误的坚式入手,说明它的错误点,导致再去观察其他坚式时出现了重复现象,破坏了层次感。其实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带领学生从横式即拆因数法出发逐一去分析,将错误的方法放在最后处理,这样层次感更强些,也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