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范本5份

首页 / 教学反思 / |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1

  本周四,上了一节录像课《峨眉山月歌》,上课后,将录像后的成品自己看了两次,也借此对本课的教学进行反思。

  综合前期的备课、上课、再备课,自觉本课有如下进步:

  第一、依据新课标中对中年段古诗的目标来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新课标中,3-4年级古诗教学方面的目标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重在情感的体验以及想象力的激发,据此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除识字写字、朗读背诵的目标外,还有关于“学*借助图画和注释理解古诗大意,感悟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的目标,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时刻提醒自己要将目标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去。

  第二、吸收了本学期备课组在古诗教学方面的结晶,流程比较清晰,重难点的突破比较顺利。本学期,区级古典文学现代化的课题观摩会在我校举行,同年级付晶老师要上一节展示课。整个磨课的过程跨度将*一个月,有备课组互听、互评,校长指导、区级教研员下校指导、市级教研员指导。我全程参加了,吸收了部分精华。特别是古诗教学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诵诗这几个流程,而且每个流程如何贯彻落实也有了深刻的体会。在我的教学中,我吸收了这些精华,并且加以了运用,实现了过程清晰,学生走入了诗歌的情境,领悟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浓浓的乡愁。

  第三、教学语言更加精炼,对课堂的操控更加成熟。以前上课时,由于自己没有谱,这个“谱”我理解的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理论的研读、备课的准备充分等,由于事先的积累不够,会出现课堂上有废话,操控不了整个课堂,教学重难点没有突破,在一个细节问题上纠结顾此失彼等情况。随着自己学*的深入,以及对教学的领悟力有所提升,表现在备课上,更加有的放矢,上课中,语言比较规范,课堂的呈现也在可控的范围内。

  第三、教学准备比较充分,学生的表现能力较强。这节课本学期曾经上过一次,当时是校长推门听课。第一次上课,我自己对教材吃得不够透,诗中五个地名,没有提出来让学生去发现,甚至自己也没有搞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于是教学中没有呈现。在领悟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阶段,辅助的烘托比较少,比如说图片、音乐都没有,学生出现了地名不会读、背诵不顺畅的情况。这一次上课,备课方面我进行了调整,重备前,反复查找资料,首先自己把诗歌吃透,然后把自己的关于地名的思考加入到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的圈划、思考,一起理出作者的游览顺序。在入诗境悟诗情环节,我加入课图片和音乐烘托,教学效果比第一次上课要好,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高。

  但是,本次课还是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首先,在入诗境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领悟时是围绕“作者此时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经过复*的过程,对于诗歌已经十分熟练了。完全能否揣摩到我问这个问题的意图,马上就心领神会地说“看到了头顶的半轮月亮,想到了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在这时候,我觉得我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就带领同学们通过感情朗读进入诗歌描绘的世界。但是整个只有月亮的世界太单薄了,事实上,作者坐船漂流在江面上,是可以见到特别多的景物的,这些景物与月亮在一起,才更有意境更真实。可是,通过两个孩子看似完美的回答,我就将想象的脚步停留在此了。没有将学生的思维打开,是本节课的硬伤。

  第二、自身的形象需要再打磨提升。整堂课下来,我虽说有微笑,但是语言不够活泼、肢体语言太过古板略显僵硬,头发也没有整理好。离理想的小学老师外形活泼、贴*小孩子的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还有距离,自己*时要试着去调整,多录音录像,对照不足去改。

  第三、自身的基本功需锤炼。在教学录像中,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板书很快、而且不够美观,在说话时有时停顿过长、有时会有一些方音出现。一节完美的课堂,这些情况是不应该出现的,今后要有意识去改进。

  通过这节课,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与有待发展的空间,今后要落实,离心目中理想的课堂和完美的教师形象还很远,尝思索、勤调整,朝着目标去。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2

  《彩色牛奶》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一个活动,这节语言课有两个目标,分别是:1.理解故事中有关“彩色牛奶”的变化过程,感受想象的神奇和有趣。2.关注蔬菜的颜色特征,尝试根据故事中的句式进行仿编,表达“变”的过程。

  这个活动共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引起幼儿的兴趣。第二个环节是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中“变”的过程。第三个环节是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感受“变”的神奇和有趣。第四个环节是游戏“喂奶牛吃蔬菜”尝试仿编故事情节。第一个环节中通过提问你认识吗?他有什么本领?这头奶牛神奇在什么地方,引起幼儿的兴趣。但是前期经验准备不够,导致幼儿觉得奶牛能挤出奶是神奇的地方,因而没有关注到牛奶颜色的不同。第二个环节,主要是请幼儿分段欣赏故事,为下面的创编做准备,同样也是为了达到目标一:理解故事中有关“彩色牛奶”的变化过程,感受想象的神奇和有趣。在这个环节中小朋友们看的时候兴趣还是比较浓的,注意力也很好,很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很乐于动脑筋。但位子安排似乎欠妥当,有几个小朋友看不见,因此就站了起来,有几个干脆走神,效果不是很好,但这头奶牛的神奇和有趣小朋友还是感受到了。第三个环节完整欣赏故事。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幼儿对故事有个完整性的理解,并尝试跟着一起说说,回忆第二个环节中的“彩色牛奶”的变化过程。可是在正式进行的时候,我发现这样的设计对幼儿来说有些难度,部分幼儿根本跟不上flash的语速,以至于幼儿说的少了。第四个环节是游戏“喂奶牛吃蔬菜”,尝试用故事中的句式结构仿编,是为了达成目标二:关注蔬菜的颜色特征,尝试根据故事中的句式进行仿编,表达“变”的过程。由于幼儿的前期经验不足,蔬菜图片有限,不足以丰富幼儿的认知要求。在这个环节的材料准备不够充分,如蔬菜图片是由课件呈现,而动物图片是挂在黑板上的`,因而体现不出“喂”的过程。或者改成全部由课件呈现,完善课件制作,体现“喂”的过程,或者改成每个幼儿都能选择一张蔬菜图片,进行喂奶牛吃并尝试仿编句式结构。

  语言活动最主要的是让幼儿说,如果老师准备的材料不够充分幼儿觉得没什么可以玩的,会让幼儿觉得很没意思,不感兴趣,但是如果幼儿的前期经验也不够充分的话,也会失去说的机会,也同样会让幼儿无话可说。这个问题是以后的语言课中非常值得我去思考的。通过了这个活动我得到了很大的教训,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学到了一些语言课的技巧。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3

  《峨眉山月歌》与《望洞庭》写的都是秋夜景色,但又有不同,《望洞庭》侧重于写景《峨眉山月歌》侧重于抒情。

  学*《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时,我重点抓住“思”字,让学生自学古诗,并从古诗的字词入手,深入理解诗意,并抓住文中的两个比喻,做到重难点突出,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古诗内容,感悟情感,读好诗歌,体会秋夜思人的意境,也体会28个字的诗歌包含5个地名的不着痕迹的写法。

  我首先告诉学生这是李白离开四川到外地赴任时在途中写的。然后提出问题:你能读读诗,再联系插图,想象李白离开时的场景吗?

  接着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让学生充分展开合理的想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一步领会诗意。在讨论中老师参与学*小组讨论。

  最后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诗歌中的文字变成鲜明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丰富的情感,培养提高学生感知语言形象的能力。在理解“下渝州”时,教师在下面标示出“渝州”的位置,问学生为何这样画?从而自然而然理解“下”的含义!为了让学生理解“影入*羌江水流。”我引入了一支歌“月亮走,我也走”。这里是“船儿走,月亮也走”孤独的离乡秋夜有着月儿的相送与陪伴,才能排解点思友之情。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4

  学*《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时,我简单介绍了一下写作背景和诗人,告诉学生这是李白离开四川到外地赴任时在途中写的。

  然后提出问题:你能读读诗,再联系插图,想象李白离开时的场景吗?有个学生说:他知道了李白离开峨眉山是在一个秋天的夜晚,那天晚上一轮弯弯的明月挂在天空,银色的光辉洒在江面上,非常美丽。我相机提示:这就是哪句诗的内容?有学生回答“峨眉山月半轮秋”,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学会自己读诗,我告诉他们,古诗中往往会出现词序颠倒的现象,那是诗人为了压韵,如“峨眉山月半轮秋”,其实是“秋峨眉山月半轮”,学生感觉理解起来容易多了。“影入*羌江水流”一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有学生说:我知道李白在乘船时,看到月亮也在跟着他走。现在,月亮在*羌江中的倒影也随船顺流而下,学生也能有所明白。接着,我示意学生:诗人乘着小船顺流而下,从清溪驶向三峡,快到渝洲时,他会想起谁呢?有同学说,他想念家乡的朋友,也有同学说,他想念一路陪伴他的月亮。

  这样的提问点拨,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有让他们理解了诗句“思君不见下渝洲”的意思,可谓水到渠成,又入情入理。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5

  本课是一节三年级课,无论在导入,还是在全部课程环节中,我在充分懂得新课标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抛弃旧观念,旧模式。首先,在很自然的情况下让学生通过师生谈话中了解歌曲内容,在游戏节奏中控制歌曲难点。然后创设情境,把有活力、有创意、求知欲望强、情绪丰盛的学生们到入到所创设的故事情节,激发了学生较强的参与艺术实践的欲望,他们的学*兴趣和热情一旦被激发,就能推进其自身发展。

  果真此,模仿、儿歌、游戏贯穿在特定的情节中,加之一些有趣的语言,使学生乐此不比的跟着你的思路走,在这过程中,教师引导他们积极、自动地参与,勇敢、自信地表现,积极、快乐地发明。学生的表现很杰出,真让我佩服他们的聪慧。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育他们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沟通学生和音乐的桥梁。现代教育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尊敬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所以在游戏表演中,我以小鸟的身份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游戏,坚持良好的交换,做到师生互动,并且发明协调民主的教学气氛。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阅读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1)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6篇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解释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准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1、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你会背哪些?(让学生说作者)你们知道的诗人可真不少,可你们知道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吗?

  2、学生介绍对李白的了解,背诵以前读过的李白的'诗,如《早发白帝城》《赠汪伦》《静夜思》等三五首。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李白的诗。

  二、学*《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提醒学生要有目的地读。(读准,找出地名)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学生自主交流对生字的学*体会,互相提醒易读错、写错的字。交流找到的地名,读准。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5、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6、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结合插图)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君:作者的友人,读中指月亮。下:从上游往下*走。

  7、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8、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9、练*背诵。

  三、作业

  1、完成*字册。

  2、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2 小题。

  3、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背诵。

  三、作业

  1、完成*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背诵。

  三、作业

  1、完成*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峨眉山月歌》诗句的意思。

  3.感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思念故乡、亲友的情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背诵诗文。

  难点:理解诗句,整体感悟诗歌情境。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1.出示《静夜思》插图幻灯片。

  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哪首古诗?在这首诗里你认为哪个字写得最好?

  2.过渡引入: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一首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诗。(板书:《峨眉山月歌》李白)

  3.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初读,要求正确。

  4.师范读。

  5.正音、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6.检查朗读,指名读;比较读。(注意纠正,评价)

  二、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1.解诗题

  (1)整体感知古诗。

  ○1为何写“峨眉山月”?

  ○2比较《静夜思》、《峨眉山月歌》的异同之处。

  大家刚才背诵了《静夜思》,也多次朗读了《峨眉山月歌》,这两首诗有一些相似之处,找一找在哪里?(板书:思,月)两首诗中都有一个“思”字,而且诗人都是借月亮表达了一种感情。

  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例如,在《静夜思》里,诗人借月亮抒发感情,他是在哪里看的月亮?(床前)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那么这首《峨眉山月歌》里,诗人还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吗?

  请大家再读这首古诗,找出表示位置变化的字词。

  入流发向下(结合诗句,解释这些词的意思)○3诗人的位置是变化的,那么诗中提到了哪些地点呢?自读诗文,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用笔圈出你找到的地方。

  找出地点的词:峨眉*羌清溪三峡渝州

  2.明诗意

  (1)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2)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3.悟诗情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借助课本中的插图,师配乐诉说: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晚,巍峨雄伟的峨眉山遮住了一些月亮,只露出了半轮明月。月影倒映在*羌江的江水之中,像一位好朋友那样,陪着我随着江水流动。我乘着小船,从清溪出发,往三峡的方向驶去。但是在顺流而下到渝州的时候,月亮总被*的高山挡着,让我看不到了,使我更加地思念故乡和亲友。看到了这样的景色,体会这样的心情,诗人是用什么语调吟出这样的一首诗的呢?

  分角色读、齐读。

  三、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1.看插图试背。

  2.指名背诵。

  3.齐背,注意节奏。

  4.课外拓展

  诗仙李白是一个非常喜欢月亮的人,他的诗中经常会有月亮出现,用月亮表达不同的感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诗,它所抒发的感情和本诗一样吗?

  《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准备:

  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1、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同学已经会背许多首古诗了,我们刚刚学过的《赠汪伦》,你会背吗?抽生背诵。

  2、你还记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李白),本学期我们还学了他的一首关于月亮的诗歌哟,————《静夜思》。

  3、师生齐背《静夜思》。

  二、学*《峨眉山月歌》

  1、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2、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解诗题。

  3、读通诗句

  (1)老师范读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不会认的字借助拼音解决。

  (3)同桌互相教读,正音。

  (4)齐读。

  (5)个别读。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5、知诗意。

  (1)简介“峨眉山”。

  (2)齐读诗的第1、2句,想想诗人在哪里看到峨眉山月的?引导学生想像画面,指导个性化的朗读。

  (3)齐读诗的3、4句,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注意4个地点转换,指导学生读出作者的思念之情。

  (4)知诗意:尝试着和老师一起说说诗的大意。

  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5)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6、有感情地朗读。

  7、练*背诵。

  三、吟唱《峨眉山月歌》

  四、拓展

  1、学生一起读关于月的古诗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生查子》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出示诗句,学生感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白居易《琵琶行》

  愁,愁老父破碎的月光满怀愁,愁老母零乱的白发满怀——潘洗尘《饮九月九的酒》

  3、齐唱《峨眉山月歌》结束。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6

  峨嵋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嵋山月歌》教学实录(送教课)(简)

  时间:9月11日 地点:新教育小学小圆厅 班级:四(4) 教师:张立华

  诵读诗歌

  张老师在台前一站,给人感觉很沉稳。

  老师显然准备了课件,因为没有电脑,而上课钟已响,张老师果断地开始上课了。

  板书了“唐·李白”之后,让学生谈谈对李白的了解。四年级学生都能很清楚的说出李白被称为诗仙,是伟大的诗人。老师让学生背诵一下自己知道的李白写的诗。学生依次背诵了《赠汪伦》《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背诵的节奏感也很好,看得出,学生*素的古诗积累功夫很扎实。

  了解了李白,进入了本节课的学*。

  1、揭题。今天我们学*白年轻时候离开家乡时写的一首诗:峨嵋山月歌。老师请学生跟老师板书课题并齐读了课题。

  老师问,歌是歌咏的意思,诗人歌咏什么呢?一名男生说,是在歌咏峨眉山的月亮。老师追问,有人知道峨眉山吗?有一个学生说在四川省,另一个补充峨眉山有一块石头叫峨眉石。

  2、读诗。老师请大家自由练读。学生读了大约两三遍,只是没有自由读,一直是齐读。老师要求大家停下,请了两位女同学来读诗。读后,老师问刚才读过的一首诗的节奏是什么?学生很流利的回答是2、2、3。那么——这首诗押什么韵呢?学生也能很准确的说出诗押的是什么韵。

  了解了这些之后,老师又请一位同学进行了朗读,提示注意节奏。

  理解诗意

  理解诗意,张老师主要采用了一下几点。

  1、圈画诗中地名。张老师提示:这首诗一共28个字,可是却有五个地名。这在万首唐诗绝句中是仅见的,谁能找到告诉大家。

  学生一般都能找出三处以上的地名,少数同学能找出四处,全班只有极个别同学找对了五处地名。

  张老师再提示:除了地名,还剩下16个字,他们的意思是老师告诉大家呢?还是你动脑筋思考思考呢?请默读古诗,思考诗句的意思。

  2、逐句理解。老师问:第一句诗,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能说出月亮是半圆的。张老师再问:我们都说一轮明月,为什么说半轮呢?接着在课件上出示了课本上的插图。请学生看图想象秋天的月亮。

  因为课件中音乐没有播放出声,老师用语言描述了秋天月色特别明朗的景象。然后引导学生体会第一句中一个难点:从意思上讲,应该是半轮月,怎么是半轮秋?最后老师采用讲解的办法告诉学生这是倒置。

  老师接着问第二句话谁懂?学生回答的很美,说是月亮的影子倒映在羌江,仿佛随波流动。老师想在细处挖掘一下:月影在江水中流动,这是为什么?学生没有很好的领会老师的意思,一开始没有反应过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知道却原来是诗人站在流动的船上。

  老师相机板书:江月相伴。

  在三四句的理解中,老师给大家提示要注意三个字:“发”、“下”、“君”。这几个字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基本都能知道意思。老师在黑板上相机板书:思君不见。

  感悟意境

  感悟诗的意境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张老师采用了以下几个环节来促成学生感悟。

  1、感情诵读。老师大段的抒情独白:年轻的李白第一次离开家乡,乘舟驶向对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尽管他是一个三尺男儿,当他面对这多情的月亮时,他将情不自禁地想念他的家乡、朋友,谁来读一下。

  一名女生读的有声有色。

  老师感情充沛地说:如果前面李白有江月相伴,还略可安慰的话,后面是怎样的一种寂寞之感啊,请再读。

  再站起的这位女生读得更有感情。

  2、补充诗句。老师说,李白有一句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李白的眼中,月亮就是朋友。初次离乡的李白因为有了月亮的相伴而不再寂寞,孤单,但是,当月亮落下西山,李白失去了最后的朋友,他思念着,想见着。李白思念的是谁呢?

  学生脱口而出:月亮。

  老师说,对。刚才的'“君”如果指的是朋友、亲人的话,这里的“君”也可以说是月亮。这只是老师的理解,到底要不要给你一个答案,我相信随着岁流逝,你们慢慢长大,一定会寻找到一个答案。

  拓展阅读

  老师提出:关于写月亮的古诗很多,月亮是古诗常见的意象。你还知道那些描写月亮的诗吗?学生回答了《静夜思》《塞下曲》等古诗。

  老师课件出示了两首诗。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老师请学生比较三首古诗有什么相似之处。

  一名学生回答:都是写思念别人的。

  老师肯定了学生的见解,说月亮在古诗的意象中往往带着思念的情怀。

  老师略作总结后,本节课教学结束。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2)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实用十篇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1

  学*《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时,我简单介绍了一下写作背景,告诉学生这是李白离开四川到外地赴任时在途中写的。然后提出问题:你能读读诗,再联系插图,想象李白离开时的场景吗?有个学生说:他知道了李白离开峨眉山是在一个秋天的夜晚,那天晚上一轮弯弯的明月挂在天空,银色的光辉洒在江面上,非常美丽。“影入*羌江水流”一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有学生说:我知道李白在乘船时,看到月亮也在跟着他走。现在,月亮在*羌江中的倒影也随船顺流而下,学生也能有所明白。接着,我示意学生:诗人乘着小船顺流而下,从清溪驶向三峡,快到渝洲时,他会想起谁呢?有同学说,他想念家乡的朋友。这样的提问点拨,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又让他们理解了诗句“思君不见下渝洲”的意思,可谓水到渠成。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2

  古诗《峨眉山月歌》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课始,我让学生谈谈对峨眉山的了解,学生由于之前读了《补充》,举手挺踊跃的。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学*诗歌,我引导学生看看图片,读读诗歌,想一想,李白在行船途中看到怎样的景色?心中又想了些什么?这一问题,贯穿全课。学生逐渐进入学*状态,默默地思考。如何让学生走进古诗,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呢?我决定从听觉方面入手,于是问学生:李白此刻在图片上的哪个位置?想象一下,他此刻会听到什么呢?

  学生纷纷开始讨论,交流时,说得流畅,轻松!此刻,他们仿佛真成了诗人,读起来也特别有味道!看来,教学古诗,一定要让学生走进古诗,走进诗人的内心。有时一个问题,便推了学生一把;有时看一下图片,学生便借机跳入了古诗的意境;教学古诗,不必囿于理解诗意,解释关键字词;进入情境,拥有诗人的情怀才是最关键的!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3

  针对这一课,我提出的教学目标是:

  1、能有感情的读好这首诗

  2、理解关键字的意思

  3、能站在诗人的角度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4、理解诗人的心情和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

  由于学生预*情况的非常好,目标1和目标2学生根本能够达成。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教的过程中,我从作者入手,引导学生说出有关李白的一些文学常识和诗句。在这一方面,学生的积累比拟丰富,大局部学生都能背诵李白的多首诗句,知道李白是“诗仙〞,但这里有一点我没有处理好的是,有一位同学说李白是“诗圣〞,我进行了纠正,但是并没有告诉他“诗圣〞其实另有其人〔杜甫〕。

  进入正文以后,我是这样处理的,从一二两句写景的诗句入手,让同学们找出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然后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峨眉山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内容,这里我给了几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小组讨论,根本上同学们都能说出诗句字面上的意思。然后我又引导学生站在诗人的角度来理解这首诗,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同时能为后来理解诗人的情感做铺垫,顺利过渡到下文。但是在我在引导上做的不够,备课的时候“备学生〞做的不够充分,最后虽然大局部同学都能够站在诗人的角度来描述诗意,有个别同学也能运用联想和想像来描绘诗人看到的美景,但还是和自己预先设想的效果相距甚远。

  通过设置了一个问题“诗人坐在船上他是要去哪里?〞顺顺利过渡到三四两句诗文的讲解。我先给出了一些简单的.提示,还是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探讨诗文的意思。小组讨论的结果非常令人满意,能够完整的把诗意表述出来。在这里我重点强调了“发〞、“向〞和“下〞这几个字的意思。最后让学生图文结合,体会整首诗所描绘的意境,从而感悟诗人的心情和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4

  一、读诗

  出示古诗后,请学生自己读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生在充分预*的基础上,都读得很有自信,有好几位同学在朗读时还能注意诗句中的停顿,读得很有节奏感。

  二、会意

  理解古诗时,我采用了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诗句中的意思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在学*时,边看图边讨论,先攻破字词的意思,再把整句诗连起来解释,这样的学*方式不失为在古诗教学中的方法,学生通过这样的学*容易掌握字词的理解,提高了学*的能力。如“半轮”一词的解释,学生是根据“一轮明月”迁移而来,其余的字词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在学完这首诗后,我问学生:“读完这首诗,发现诗中描述的地名比较多,你能从中找出来吗?”学生马上低头仔细寻找,并在书上圈划,找到了这样五处地名“峨眉山”、“*羌江”、“清溪”、“三峡”、“渝州”。很显然,这也是这首诗中的一个亮点,诗人频繁使用了五处地名,我们读来却不觉罗嗦重复,这就是“诗仙”的魅力。

  三、悟情

  这首诗是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乍离乡土”时所作,难免会流露出对友人、对亲人的留恋之情,学生对于这样的情感体验甚少,只是从“思君”这个词的字面上悟出李白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为了能让学生的知识底蕴更足一些,所以我补充了有关描写思念朋友的诗句让学生反复诵读,如: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孟浩然)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5

  学*《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时,我简单介绍了一下写作背景和诗人,告诉学生这是李白离开四川到外地赴任时在途中写的。

  然后提出问题:你能读读诗,再联系插图,想象李白离开时的场景吗?有个学生说:他知道了李白离开峨眉山是在一个秋天的`夜晚,那天晚上一轮弯弯的明月挂在天空,银色的光辉洒在江面上,非常美丽。我相机提示:这就是哪句诗的内容?有学生回答“峨眉山月半轮秋”,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学会自己读诗,我告诉他们,古诗中往往会出现词序颠倒的现象,那是诗人为了压韵,如“峨眉山月半轮秋”,其实是“秋峨眉山月半轮”,学生感觉理解起来容易多了。“影入*羌江水流”一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有学生说:我知道李白在乘船时,看到月亮也在跟着他走。现在,月亮在*羌江中的倒影也随船顺流而下,学生也能有所明白。接着,我示意学生:诗人乘着小船顺流而下,从清溪驶向三峡,快到渝洲时,他会想起谁呢?有同学说,他想念家乡的朋友,也有同学说,他想念一路陪伴他的月亮。

  这样的提问点拨,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有让他们理解了诗句“思君不见下渝洲”的意思,可谓水到渠成,又入情入理。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6

  学*《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时,我重点抓住“思”字,让学生自学古诗,并从古诗的字词入手,深入理解诗意,并抓住文中的两个比喻,做到重难点突出,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古诗内容,感悟情感,读好诗歌,体会秋夜思人的意境,也体会28个字的诗歌包含5个地名的不着痕迹的写法。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的这首“峨眉山月歌”以前我并不熟悉。备课时,我翻阅了“唐诗鉴赏”这本字典,了解到本诗短短28个字,却包含了5个地名,12个字,是唐诗中绝无仅有的。并且,这5处地名在诗句中的位置也不同,诗人写作诗歌时巧妙地把它们融合在了诗句的.各个部分,实在令人佩服。再从诗的整体来看,短短四行字,却给读者展示了从四川清溪到长江三峡的千里出游图,其磅礴气势也令人折服。于是在课堂上我就抓住了这两点来进行教学。

  首先是解题,“峨眉山月歌”这个诗题中“峨眉山”是地名,“月”指月亮,“歌”是诗歌,即这是一首写峨眉山月亮的诗歌。

  接着,我告诉同学本诗短短28个字,却包含了5个地名、12个字,是唐诗中绝无仅有的,要求同学自由读古诗,找出这5处地名来。5处地名找出来以后,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略有所悟,但此时若放手让他们自己来读懂诗意对于半数同学来说还是有困难的。因此,第二步,我就要求学生再读古诗,试着解释诗意,遇到困难可以提出来。果然,学生对诗句中倒装的写法不明白,这“半轮秋”成了首当其冲的难题,在老师提醒“半轮是用来修饰月亮的”后,学生才弄明白了诗句第一行的意思。在此,我结合半轮月,配以简笔画介绍了上弦月、下弦月,了解了诗人出游的大致时间。

  “影入*羌江水流”一句从字面解释并不难,主要是学生得发挥自己的想象,并结合生活中人在动景物跟着动的生活经验才可以充分感受到此句的精当。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两行只要明白“发、君、下”的意思,诗句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

  了解古诗的大意,第三遍品读古诗的要求是根据整首古诗的理解写出李白的出游路线。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品读中在脑海中展现出这幅千里出游图来。或许是因为对诗句理解不透彻,或许是因为*时很少看地图,对此线路缺少了解,这条“清溪到峨眉山到*羌江到渝州到三峡”的线路图出错的同学很多,特别是渝州和三峡的次序,大部分同学给换了位置。我立即想办法补救,以讲台为“清溪”要到“三峡”去,以次明白了“三峡”是最终目的地。教室的一过道为*羌江,我顺江而下,向后看,看到了峨眉山,看到了那半轮秋月,前面不远我将要到达的地方是“渝州”。学生对这样形象的说法更能接受。

  最后,在有节奏地朗读故事的基础上还留有一点时间给学生反复吟诵古诗,形成积累。原本在教学设计中还有让学生结合书上的画面以“山月”为题说一段话的训练,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欣赏水*限制了这个训练,难以完成美的欣赏与创造,只有以教师语言给予补充,此教学设计得再思改进。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7

  本周四,上了一节录像课《峨眉山月歌》,上课后,将录像后的成品自己看了两次,也借此对本课的教学进行反思。

  综合前期的备课、上课、再备课,自觉本课有如下进步:

  第一、依据新课标中对中年段古诗的目标来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新课标中,3-4年级古诗教学方面的目标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重在情感的体验以及想象力的激发,据此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除识字写字、朗读背诵的目标外,还有关于“学*借助图画和注释理解古诗大意,感悟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的目标,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时刻提醒自己要将目标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去。

  第二、吸收了本学期备课组在古诗教学方面的.结晶,流程比较清晰,重难点的突破比较顺利。本学期,区级古典文学现代化的课题观摩会在我校举行,同年级付晶老师要上一节展示课。整个磨课的过程跨度将*一个月,有备课组互听、互评,校长指导、区级教研员下校指导、市级教研员指导。我全程参加了,吸收了部分精华。特别是古诗教学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诵诗这几个流程,而且每个流程如何贯彻落实也有了深刻的体会。在我的教学中,我吸收了这些精华,并且加以了运用,实现了过程清晰,学生走入了诗歌的情境,领悟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浓浓的乡愁。

  第三、教学语言更加精炼,对课堂的操控更加成熟。以前上课时,由于自己没有谱,这个“谱”我理解的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理论的研读、备课的准备充分等,由于事先的积累不够,会出现课堂上有废话,操控不了整个课堂,教学重难点没有突破,在一个细节问题上纠结顾此失彼等情况。随着自己学*的深入,以及对教学的领悟力有所提升,表现在备课上,更加有的放矢,上课中,语言比较规范,课堂的呈现也在可控的范围内。

  第三、教学准备比较充分,学生的表现能力较强。这节课本学期曾经上过一次,当时是校长推门听课。第一次上课,我自己对教材吃得不够透,诗中五个地名,没有提出来让学生去发现,甚至自己也没有搞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于是教学中没有呈现。在领悟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阶段,辅助的烘托比较少,比如说图片、音乐都没有,学生出现了地名不会读、背诵不顺畅的情况。这一次上课,备课方面我进行了调整,重备前,反复查找资料,首先自己把诗歌吃透,然后把自己的关于地名的思考加入到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的圈划、思考,一起理出作者的游览顺序。在入诗境悟诗情环节,我加入课图片和音乐烘托,教学效果比第一次上课要好,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高。

  但是,本次课还是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首先,在入诗境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领悟时是围绕“作者此时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经过复*的过程,对于诗歌已经十分熟练了。完全能否揣摩到我问这个问题的意图,马上就心领神会地说“看到了头顶的半轮月亮,想到了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在这时候,我觉得我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就带领同学们通过感情朗读进入诗歌描绘的世界。但是整个只有月亮的世界太单薄了,事实上,作者坐船漂流在江面上,是可以见到特别多的景物的,这些景物与月亮在一起,才更有意境更真实。可是,通过两个孩子看似完美的回答,我就将想象的脚步停留在此了。没有将学生的思维打开,是本节课的硬伤。

  第二、自身的形象需要再打磨提升。整堂课下来,我虽说有微笑,但是语言不够活泼、肢体语言太过古板略显僵硬,头发也没有整理好。离理想的小学老师外形活泼、贴*小孩子的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还有距离,自己*时要试着去调整,多录音录像,对照不足去改。

  第三、自身的基本功需锤炼。在教学录像中,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板书很快、而且不够美观,在说话时有时停顿过长、有时会有一些方音出现。一节完美的课堂,这些情况是不应该出现的,今后要有意识去改进。

  通过这节课,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与有待发展的空间,今后要落实,离心目中理想的课堂和完美的教师形象还很远,尝思索、勤调整,朝着目标去。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8

  拿到一首诗,我们要首先注意三点:一要注意题目;二要注意作者;三要注意注释。对于题目,我们可以教会孩子找题眼,以题眼入手学诗就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旨。《峨眉山月歌》中,以“月”为题眼。那么如何抓住“月”创设情境呢?我觉得如果用上这样的方式就很不错——

  师说:“月”在李白的诗中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你能背几句吗?(生背)李白有一种“明月情结”,从他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知,李白用天上的明月来寄托他的.思念;从他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可知,李白有时把明月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

  经过这一番谈话,学生们渐渐进入思考,心想:《峨眉山月歌》诗题中的“月”确实给了我们一种提示。再来了解了解本诗的作者李白。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行文自然流畅,夸张绮丽,喜好喝酒,并且酒后作得一首诗,被称为“诗仙”。学生心中想着这样一个人物,再看题目,他会作一首什么诗呢?了解了这二点,再来看诗意。谢冕先生在《诗论》中说:“我以为诗的欣赏的第一步是要读懂,要弄懂字面上的意义。”咱们的教学用书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 “山”“月”“江”,教师要激发学生看图,积累“朦朦胧胧”“隐隐约约”“层峦叠翠”“一叶轻舟”等词语,并用这些词语描述在图中看到的景象,展开适当的想象。

  欣赏诗歌,最重要的是走进诗歌的意境,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我们应该多多思考,在教学古诗时,为学生创设更好的情境。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9

  针对这一课,我提出的教学目标是:1、能有感情的读好这首诗2、理解关键字的意思3、能站在诗人的角度理解这首诗的内容4、理解诗人的心情和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

  由于学生预*情况的非常好,目标1和目标2学生基本能够达成。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教的过程中,我从作者入手,引导学生说出有关李白的一些文学常识和诗句。在这一方面,学生的积累比较丰富,大部分学生都能背诵李白的多首诗句,知道李白是“诗仙”,但这里有一点我没有处理好的是,有一位同学说李白是“诗圣”,我进行了纠正,但是并没有告诉他“诗圣”其实另有其人(杜甫)。

  进入正文以后,我是这样处理的,从一二两句写景的诗句入手,让同学们找出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然后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峨眉山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内容,这里我给了几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小组讨论,基本上同学们都能说出诗句字面上的意思。然后我又引导学生站在诗人的角度来理解这首诗,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同时能为后来理解诗人的情感做铺垫,顺利过渡到下文。但是在我在引导上做的不够,备课的时候“备学生”做的.不够充分,最后虽然大部分同学都能够站在诗人的角度来描述诗意,有个别同学也能运用联想和想像来描绘诗人看到的美景,但还是和自己预先设想的效果相距甚远。

  通过设置了一个问题“诗人坐在船上他是要去哪里?”顺利过渡到三四两句诗文的讲解。我先给出了一些简单的提示,还是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探讨诗文的意思。小组讨论的结果非常令人满意,能够完整的把诗意表述出来。在这里我重点强调了“发”、“向”和“下”这几个字的意思。最后让学生图文结合,体会整首诗所描绘的意境,从而感悟诗人的心情和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10

  古诗《峨眉山月歌》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出示古诗后,我请学生读读古诗。学生在充分预*的基础上,都读得很有自信,他们在朗读时还能注意诗句中的停顿,读得很有节奏感。同时对古诗的押韵也有所理解。

  理解古诗时,我采用了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诗句中的字词意思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在学*时,边看图边讨论,先攻破字词的意思,再把整句诗连起来解释,这样的学*方式不失为在古诗教学中的方法,学生通过这样的学*容易掌握字词的理解,提高了学*的能力。学*第一、二行,我告诉他们,古诗中往往会出现词序倒置的现象,那是诗人为了压韵,如“峨眉山月半轮秋”,其实是“峨眉山半轮秋月”,学生感觉理解起来容易多了。“影入*羌江水流”一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月亮在*羌江中的.倒影也随船顺流而下。这首诗是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乍离乡土”时所作,难免会流露出对友人、对亲人的留恋之情,学生对于这样的情感体验甚少,只是从“思”这个字的字面上悟出李白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为了能让学生的知识底蕴更足一些,所以我让学生回忆了李白颂月的诗歌,补充了其他诗人描写月亮的古诗,让学生反复诵读比较,理解诗人借助月亮烘托情思的写法。学生刚上四年级,课上总是不放心,怕学生不理解,在古诗的教学中分析过多。现在想想,教学古诗应让学生自己在诵读中体会,稍加点拨就可以了,一定要让学生走进古诗,走进诗人的内心。

  也许一个问题,一张图片,学生就能进入古诗的意境。教学古诗,要让学生拥有诗人的情怀才是最关键的。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3)

——诗歌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精选5篇)

  诗歌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1

  首先,个人素质方面,有待提高。首先是备课环节上考虑的不够成熟,预设的课堂程序和实际的教学过程存在差距。再者是课堂语言缺少一步到位感。静心自对,思过学贤,学以致用,尽快提升素质是当务之急。其次,在高年级小组评课上,听几位领导的评述我在深深思索、反思我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感受到我在教学高年级略读课文时要把握住几个点:一是整体把握课文的体系,以文章前面的导学思考题入手,将问题简化突破重难点即可,不能放不下学生,扶的过多,放的太少,尤其是二类课文的字词关应一带而过,不可过细,将精力放在理清条理上,感悟语言,体悟表达方法上。二是要学会及时舍得,把多余的教学语言、教学环节舍去,去粗留精,为回归课文整体学*课文的表达方法节省教学时间,以利于引导学生体会文本的语言特色,学*写作方法并运用到*作实践中去。其三,学会尽快从线状教学过渡到块状教学,从繁琐的阅读指导分析中解脱出来,以帮扶学生自主学*、合作学*,为锻炼学生学文能力而服务,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其四,课前精心备课,深入钻研教材,既备文本,又要备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控课堂。

  在处理生字词时,除了将带有拼音的生字出示外,还将一些藏族特有的称谓出示,并教学生读准理解,为他们读通课文打下基础。此外,我还引导学生理解“鼻祖”“不一而足”等词语,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对课文有了大体的印象。我觉得这样做的效果还是不错的,特别是中下等的学生,不至于课文学完了,却读不准生字,读不通课文。

  课文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的顺序来写,内容清楚,分“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的艺术特色”两方面来介绍的。从文采上来看,“藏戏的形成”这一块内容是比较突出的,我将体验的重点放在这一部分,引导学生重点学*这部分,体会唐东杰布为民造福开创藏戏的艰苦经历。学生从课文的4——7自然段读懂了藏戏是怎样形成的,完成了本课时的教学任务。

  诗歌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2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在《小摄影师》阅读教学中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规定的情境,在感悟语言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品析词语,揣摩情感。

  "吩咐"一词在文中包含着的内涵:高尔基被小男孩的天真可爱所感染,因而也就听从"吩咐",任其"摆弄"。从中足以看出高尔基的童心童趣和对小男孩的喜爱。如果忽视这一点,则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是学生很难体会出来的。因此,我在教学时紧扣"吩咐"一词让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理解,再通过说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把理解语言和体会情感结合起来,揣摩出其中包含的高尔基对小男孩子的喜爱之情,这就是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二)朗读体验,领悟情感。

  情感是附载在语言文字这一客体之中的。因此,它需要靠读者在读中去感知与感悟。如果说"吩咐"一词着重表现的是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喜爱的话,那么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两句话则集中体现了高尔基对整个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并且这种情感是那样的强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教学时,我没有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朗读,通过朗读去体验、去感知、去感悟,通过反复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高尔基对待记者的冷淡和不见,对待小男孩的热情和"一定"要见这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正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达到了"在读中有所感悟"的目的。

  (三)激发想象,升华情感。

  有了这种体验和感悟,"高尔基为什么不愿见记者而热切希望小男孩能再来"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但还不能就此打住,而是让学生再读全文并进一步思考:"小男孩会再来吗?"激发学生的想象,进一步把他们引进课文规定的情境之中。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并且给学生提供了展开想象的空间,学生会自然地由此想到高尔基还会等待小男孩来吗?小男孩再来时会是怎样的情景,进而进行续写的*作训练,让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更加深刻。在他们积极的思维中,引起情感的共鸣,让高尔基对下一代的浓浓爱意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诗歌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3

  这篇课文,我首先以“破案子”导入,充分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做一回警察,当一回侦查官,在破案子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对“认真观察,仔细分析”这一点有了初步的认识,随后,引出今天的课题——-“找骆驼”,和一个老人去帮一个商人寻找一只骆驼。

  简单的字词教学后,进入文章的品读过程。和学生的一段对话引出故事的起因——-商人的骆驼丢了很着急。这段对话重点在于朗读指导。商人的着急,老人的稳重,不紧不慢等等情感的表现。随后,我以一个问题引出老人的发现————“老人没有见过骆驼这么会知道骆驼的去向呢?”学生思考交流。黑板出示相关句子“老人看见什么了”“老人知道什么了”。

  在熟悉老人的观察和发现后,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两种句式进行转换,如:因为老人看见了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所以老人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之所以老人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是因为老人看见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再进行句式的转化过程中,学生已经充分熟悉了骆驼的特点,也感受到了,老人“观察——思考——发现”的过程。

  在此次教学中,我也发现了几点不足,如:导课的过程,语言过于繁琐,没能抓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指导“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转换过程中,学生在一开始没能很好的进入这个状态,难度太大,可以以简单的生活中的句子进行铺垫,从而使学生对这种句式有更清楚的认识。

  诗歌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4

  花这么大的代价值吗?我个人在阅读完这篇文章后想到了这个问题,也不停地问自己。老师们阅读这篇文章会发现阿联酋人把沙漠变成绿洲花的代价是世界少有的,"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这是许多国家的人无法想像的事实)、"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炎,买来树苗和花草。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还有为园林浇水的"黄马甲工人"。读到这些内容,会让我们想得很多。

  引导学生阅读,学生会被"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这里的第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园林工人高兴地笑了,做了个洗脸的动作,说:‘你看,它们更漂亮了!’"、"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这些话感动,因为他们读到这些语言,想到现状,会发现我们在这方面做的远远不够。

  老师反复引导学生读课文,引导他们抽取文章之筋,引导他们多角度地想这些话的意思,他们一定会慨叹阿联酋的伟大,会慨叹花这么大的代价值。因为良好的生存环境是需要花代价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只能读到建设,读不到一点破坏,建设是要花时间的,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但破坏只需要一刹那。人们为什么不去破坏?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自觉遵守的规则,他们把花草树木当作人来看待,当人来培育。美是怎么来的?我想通过这一课的学*,学生能够明白。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探讨这个沙漠变绿洲的过程中,其实也美育之过程。人怎么创造美?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具体,那就是要花大代价,要真心地去保护,最后才能永恒地享受。这篇文章给予学生的这种美的训练,是非常好的。我们应该抓住!

  中小学语文教学在美育方面重视的是不够的,我们也清楚美育的内容并没有写入语文课程标准,当然我们在实施三维目标时,那情感的训练,其实内涵着美。这一课,我们把美育的内涵引进来,通过反复的阅读引导,学生就能感受到美不是抽象的,美是具体的,美是要靠人类创造、保护,美是有规则的……

  我们心中的片片沙漠何时才能有绿洲?我们能创造如此的绿洲吗?这是这一课的阅读起点,学生沿着这个起点走,带上绿洲之美前行,那未来就是"生活更加美丽!"。

  诗歌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5

  《彩色牛奶》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一个活动,这节语言课有两个目标,分别是:1.理解故事中有关“彩色牛奶”的变化过程,感受想象的神奇和有趣。2.关注蔬菜的颜色特征,尝试根据故事中的句式进行仿编,表达“变”的过程。

  这个活动共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引起幼儿的兴趣。第二个环节是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中“变”的过程。第三个环节是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感受“变”的神奇和有趣。第四个环节是游戏“喂奶牛吃蔬菜”尝试仿编故事情节。第一个环节中通过提问你认识吗?他有什么本领?这头奶牛神奇在什么地方,引起幼儿的兴趣。但是前期经验准备不够,导致幼儿觉得奶牛能挤出奶是神奇的地方,因而没有关注到牛奶颜色的不同。第二个环节,主要是请幼儿分段欣赏故事,为下面的创编做准备,同样也是为了达到目标一:理解故事中有关“彩色牛奶”的变化过程,感受想象的神奇和有趣。在这个环节中小朋友们看的时候兴趣还是比较浓的,注意力也很好,很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很乐于动脑筋。但位子安排似乎欠妥当,有几个小朋友看不见,因此就站了起来,有几个干脆走神,效果不是很好,但这头奶牛的神奇和有趣小朋友还是感受到了。第三个环节完整欣赏故事。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幼儿对故事有个完整性的理解,并尝试跟着一起说说,回忆第二个环节中的“彩色牛奶”的变化过程。可是在正式进行的时候,我发现这样的设计对幼儿来说有些难度,部分幼儿根本跟不上flash的语速,以至于幼儿说的少了。第四个环节是游戏“喂奶牛吃蔬菜”,尝试用故事中的句式结构仿编,是为了达成目标二:关注蔬菜的颜色特征,尝试根据故事中的句式进行仿编,表达“变”的过程。由于幼儿的前期经验不足,蔬菜图片有限,不足以丰富幼儿的认知要求。在这个环节的材料准备不够充分,如蔬菜图片是由课件呈现,而动物图片是挂在黑板上的,因而体现不出“喂”的过程。或者改成全部由课件呈现,完善课件制作,体现“喂”的过程,或者改成每个幼儿都能选择一张蔬菜图片,进行喂奶牛吃并尝试仿编句式结构。

  语言活动最主要的是让幼儿说,如果老师准备的材料不够充分幼儿觉得没什么可以玩的,会让幼儿觉得很没意思,不感兴趣,但是如果幼儿的前期经验也不够充分的话,也会失去说的机会,也同样会让幼儿无话可说。这个问题是以后的语言课中非常值得我去思考的。通过了这个活动我得到了很大的教训,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学到了一些语言课的技巧。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4)

——峨眉山月歌教案6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背诵。

  三、作业

  1、完成*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一.知人论世 李白,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生于西域,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以清新飘逸见长,《峨眉山月歌》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开元十四年(726),李白“骇骧筋力成,意在万里外”,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途中,他写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可以说,受长江文明的哺育,李白才情如大江,妙思似明月。由于乡土因缘,诗中峨眉月就是这样一个意象。30年后他流放夜郎赦归后,在黄鹤楼送蜀地僧人去长安,又作《峨眉山月歌送进蜀僧晏入中京》。洋溢着思乡情的峨眉月,在李白手中又泛化为《静夜思》中人与月的瞬间精神遇合,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变得家喻户晓。后来又借酒力和醉态思维,创造出《月下独酌》,《把酒问月》等诗歌神品。谪仙之月,是想象最清丽奇特、极具情感渗透力的意象。因此经过李白、苏轼以及唐宋一系列诗人赋予明月具有人间亲和感的想象和意义,六朝至唐的文人玩月雅兴遂渐渗透到民间风俗心理,终于在北宋形成了人伦情感非常浓郁的*人盼团圆、庆团圆的岁时节日——中秋节了。

  二.课文分析 诗从“蛾眉山月”写起,点明时令是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流露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三.巧妙构思、思想情感 这首诗是一首短小的绝句。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在表达情感方面,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这首诗只是以“蛾眉山——*羌江——清溪——渝州——三峡”,展示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分而不可*,可望而不可接,又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关于文中的“君”,一说指峨眉山月。《唐诗别裁集》:“月在清溪、三峡之间,半轮亦不复见矣。‘君’字即指月。”一说指同住峨眉山的友人,则诗中山月兼为友情之象征。 四.小结: 蜀江行旅图:峨眉山——*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兼指友人、故士象征乡情、友情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插图

  课前:提示地名、江名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1、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

  《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2、同学们,其实李白生性喜爱明月,留下了许多与月有关的诗篇。(生介绍:诗仙,为后人留下*1000首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幼年李白《古朗月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3、过渡语:

  诗人爱月,尤爱峨眉山月,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峨眉山月歌》。读题。

  二、学*《峨眉山月歌》

  (一)初读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师范度读,要求:正确、节奏

  3、正音、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二)了解背景

  1、初次释题

  2、为何写“峨眉山月”

  盛唐时代,很多诗人都有一段漫游经历。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各奔前程。李白二十五岁,他离开蜀地,开始了长期的漫游生活。峨眉山,四川名山;《峨眉山月歌》就是他初离蜀地(今四川:李白的故乡)时的作品。

  (三)理解诗句

  1、交流自学情况。

  ⑴、诗句中你读懂了哪些?

  秋——诗人远游是哪个时令?秋

  师点拨:我们在记叙描写时一般会先介绍时间、地点等;因诗歌压韵需要倒置句末。(秋、流、州)

  影——指月影。

  半轮——(看插图理解)半圆。上弦月或下弦月。

  思——思念。

  ⑵、不理解的地方?

  ⑶、指导**流

  重点: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注意:只有顺流而行,才会有此感觉——月影随波、月影随六船——妙哉、乐事)

  夜发——连夜出发。

  向——(看插图理解)驶向。

  君——对对方的尊称。“劝君更进一杯酒”、“君看一叶舟”。作者的友人。

  下——顺江而下。

  一、二句:教师言简意赅地提问:“初次离开家乡的.李白会想些什么呢?”

  三、四句从字面上看没有写月亮,你能读懂字面上的意思吗?

  2、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可设计填空

  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更不复可见,诗人触景生情,暗生思月怀乡之情,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四)品味诗境

  1、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想象诗人行船于*羌江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2)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或隐或现,此时的月亮已不再像故乡峨眉山月那么那么,诗人感到?(惆怅迷惘)

  ⑶再次品题:峨眉山月歌。升华主题

  “暗生思月怀乡之情”、“思君/不见/下渝洲。”

  难怪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

  (五)诵读,师生评读

  1、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峨眉/山月/半轮秋,(秋:暗衬月色之美),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读:惆怅)

  2、小组、男女生赛读

  3、练*背诵。

  三、延伸

  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在游子远行时最易拨动心弦。李白也许没想到,他这一走,就再没能回来。晚年时,—位四川和尚要去长安,李白作了一首送行诗:“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诗末又说:“一振高名满京都,归时还弄峨眉月。”意思是劝蜀僧晏到长安以后,不要贪恋虚荣,还是早返故乡为好。李白至老还惦记着峨眉月,这不仅是对月的喜爱,更是对故乡的眷恋。

  四、作业

  1、默写《峨眉山月歌》。

  2、完成补充*题第二题2、3。

  3、搜集写月的诗句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感悟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以前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诵给大家听

  (指名背诵)今天我们再来学*两首古诗。

  (板书:)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第一首

  (板书课题)

  2、解题。《峨眉山月歌》

  (1)简介“蛾眉山”。

  (2)简介作者。

  李白:唐代诗人,幼时随父迁居四川,长期在各地漫游,他的诗想象丰富,本诗是他青年时代初离四川时所作。

  3、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自学课文。

  要求:

  ①准字音,读通诗句。

  ②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半轮影流夜发向思君下

  ③读通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④不理解的注上记号。

  学生根据上述要求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②指名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③指名说说诗句意思。

  ④提出不懂的词和句。

  4.精读课文。

  (1)疏通诗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5)

——峨眉山优秀作文 (菁华5篇)

  国庆节到了,我们一家要去风光秀美的峨眉山。

  远望峨眉山,真是高大雄伟。走上石阶,一阵轻风吹来。啊,多么清新的空气!在万年寺前,真是人山人海呀。我好不容易进去,真是香烟满天,根本连一个人都看不清。最后看见了有几个人在跪拜,许愿,希望他们更快乐,更幸福。

  我们又去了猴区。一只只小猴子跑来跑去。一个个肥胖胖的,真可爱。更有趣的是,我捡了几颗玉米扔了过去,一只猴子一跳就捡到了我的玉米,真好玩。

  传说,峨眉天下秀,今天我总算见到真面目了。

  “峨眉天下秀,青城处处幽。”位于四川峨眉山是峨眉山,以特有的秀丽而闻名天下。它那一幅幅雄伟壮观、气势磅簿、色彩绚丽画卷吸引着中外游客。却峨眉上路上,我翻开啦《峨眉山导游图》我看啦一会儿问妈妈说:“理峨眉山还远吗?”“不远啦,马上就快要到啦。”我又睡啦一觉。爸爸说:“下车吧,到啦。”我兴奋极啦,马上跳下啦车。

  我下啦车,不禁为惊讶,这是怎莫样的山?举目四望,一片从路,淡淡的风从西谷里溢出,轻飘飘的,像是图画中飞扬的轻纱。

  我爱峨眉山。

  7月7日游完乐山大佛,我和四姨、弟弟又去了峨眉山,住在山脚的一个宾馆里。第二天,我们坐车来到峨眉山半山腰上的雷洞坪。一下车,天空中便下起了倾盆大雨加上峨眉山上天气又很冷,我们只得每人租件羽绒服来御寒。从雷洞坪到金顶距离5.5公里,如果要上金顶,每人先要步行1.5公里,剩下的4公里可以步行,也可以坐索道。我四姨前一天在乐山游玩时,走路太多,很累,我们便坐索道上了山,很快,金顶呈现在了我们眼前。金顶有四个面,上面坐了三层菩萨,从下往上看,看不清到底有多少尊菩萨。只能看清最顶有10个头,整个金顶金光闪闪,美丽极了。金顶最底层有一道门,顺着门走进去,四周金碧辉煌,里面还有一尊威严的大佛。大佛的旁边坐着两排*,正在敲木鱼。我们拜过佛,走到门外,浓雾立即围了过来。这罕见的雾好白,不参一点杂色,一缕缕、一团团、一片片,如烟、如棉、如水,轻绕在山间从林里。过了一会,雨停了,我们沿着雾蒙蒙的小路下了山。路上还遇上了很多可爱的小猴子,它们有的在吃游人给的香蕉,有的在树上玩耍,有的在地上“沉思”……

  峨眉山真美丽!

  我们在爬峨眉山的时候,我欣赏了一下两边的风景,感觉可美了!边上全都是郁郁葱葱的小树,碧绿碧绿的小草,就像一个绿色的世界。

  我们走呀走,爸爸忽然叫起来:“你看一线天!”我感紧转身问爸爸:“一线天是什么啊?”爸爸指了指上面说:“你看!天是不是变成一条线了。”我们站在下面抬头往上看,果然天看上去就像一条粗粗的线。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叫一线天了。我们继续上路。在路上,我们看到了清澈见底的小溪,爸爸看着看着,跟我说:“我想喝一口小溪里的水。”说完,爸爸就用手捧着水喝了一口说:“真好喝!”我也想尝尝生水的味道。于是,我也学爸爸一样喝了一口水,真的好甜呀!

  峨眉山真是一个好地方,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

  “哇!到了到了,我们到峨眉山了!”随着姐姐的呼喊声,我们驾车大半天后,在下午5点钟左右到达了峨眉山收费口。

  开车到达报国寺后,我们选择从右面继续出发,因为左面是爬山的小路,右面是公路。一路上,公路犹如一条巨龙,蜿蜒的盘旋在峨眉山上。我们坐在汽车当中,一会儿右倾斜45度,一会儿向左倾斜45度。又这样颠簸了1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了雷洞坪。一到雷洞坪,放眼望去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姑爷在停车场找了一个停车位将车停好后,我们沿着一条小路继续向接引殿走去。在这条小路中,有一个猴子坡,猴子坡一边是高山耸峙,而另一边则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即便有一层护栏,但是让游客走在旁边,还是令人望而生畏。那里还有不少人在用食物来逗弄猴子。有的人向它们仍去瓜子,有的人向它们掷香蕉皮,小猴子们都为了抢夺食物而撕来打去,好几个偏体鳞伤。有一小部分猴子没有素质,直接扑向人们,抢夺人们手中的食物和水。

  经历了二十多分钟的行走,我们一行人终于到达了接引殿,我们买好票,排了队,终于开始乘坐索道了。站在索道上,望着脚下的树林,犹如是一片树的海林,让人们个个都说好,下了索道后,我们到了金顶。

  听说金顶的由来是:金殿的房瓦是用金瓦片拼接而成的,所以叫金顶。金顶上的小路上,两旁有一些小象,这些小象是用来纪念观世音菩萨的。而且金顶上有一个巨大的雕塑,它是一个菩萨,有十个脑袋,各朝一个方向,所以它叫做十方普照。

  一天的游玩就到此结束了,我们一行人就下山到宾馆住宿了一晚,第二天就回。

  放暑假了,妈妈带着我和奶奶去峨眉山游玩。

  峨眉山海拔3100,本来我们我们要爬到全山的金顶上结果奶奶不小心把脚给扭到了,我们就爬到了半山,听说那边有猴子,奶奶帮我和妈妈还有她自己买了一根棒听说可以赶猴子,那边分别有3种猴子有贪吃猴、强盗猴、流氓猴,我还和猴子拍了照可高兴了,峨眉山真好玩!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6)

——峨眉山日记 (菁华5篇)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我们一家这次就要和表哥他们去峨眉山旅游了。

  一大早,我们就坐上表叔和爸爸的车出发了。路上经过曲折险要的山路到达峨眉山半山腰的停车场。天还下着雨,我们只好披上雨衣下了车。眼前全是雾,我们几乎什么都看不清,我和表哥他们汇合后,高高兴兴地爬山去了。

  爸爸喜欢带着我和妈妈出去旅行,他说这样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还可以学*当地的风土人情;就在今天的大年初一,爸爸就带我去了一趟峨嵋山。峨嵋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是我国的四大佛家胜地之一,是个风景秀美的好地方。

  闻名中外的峨嵋山,那里风景优美,是我非常想去的地方。暑假里,我们一行四家人自驾车去峨嵋山玩。

  峨眉山真高啊!我们站在山脚下向上望,却望不到山顶,到了雷洞坪,我从雷洞涯往下看,简直是万丈深渊。我以为就到山顶了,我就问爸爸:“爸爸到山顶了吗?”爸爸说:“没有还远的很。”到了九十九道拐那里路很陡峭,稍不注意就有滚下去的危险。

  1月24日,我们去了峨眉山,峨眉山上下起了大雪,山路很滑,大家都扶着旁边的栏杆很小心的往上爬。

  上累了,就在路边坐下来休息。我们坐了一个很大的缆车上到金顶,金顶上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我看到了一尊四面金佛,金佛的底座是四只大象,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灿灿,非常美丽。

  国庆节到了,我们一家要去风光秀美的`峨眉山。

  远望峨眉山,真是高大雄伟。走上石阶,一阵轻风吹来。啊,多么清新的空气!在万年寺前,真是人山人海呀。我好不容易进去,真是香烟满天,根本连一个人都看不清。最后看见了有几个人在跪拜,许愿,希望他们更快乐,更幸福。

  我们又去了猴区。一只只小猴子跑来跑去。一个个肥胖胖的,真可爱。更有趣的是,我捡了几颗玉米扔了过去,一只猴子一跳就捡到了我的玉米,真好玩。

  传说,峨眉天下秀,今天我总算见到真面目了。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7)

——峨眉山月歌语文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学*《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时,我简单介绍了一下写作背景,告诉学生这是李白离开四川到外地赴任时在途中写的。然后提出问题:你能读读诗,再联系插图,想象李白离开时的场景吗?有个学生说:他知道了李白离开峨眉山是在一个秋天的夜晚,那天晚上一轮弯弯的明月挂在天空,银色的光辉洒在江面上,非常美丽。“影入*羌江水流”一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有学生说:我知道李白在乘船时,看到月亮也在跟着他走。现在,月亮在*羌江中的倒影也随船顺流而下,学生也能有所明白。

  接着,我示意学生:诗人乘着小船顺流而下,从清溪驶向三峡,快到渝洲时,他会想起谁呢?有同学说,他想念家乡的朋友。这样的提问点拨,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又让他们理解了诗句“思君不见下渝洲”的意思,可谓水到渠成。

  拿到一首诗,我们要首先注意三点:一要注意题目;二要注意作者;三要注意注释。对于题目,我们可以教会孩子找题眼,以题眼入手学诗就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旨。《峨眉山月歌》中,以“月”为题眼。那么如何抓住“月”创设情境呢?我觉得如果用上这样的方式就很不错——

  师说:“月”在李白的诗中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你能背几句吗?(生背)李白有一种“明月情结”,从他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知,李白用天上的明月来寄托他的思念;从他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可知,李白有时把明月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

  经过这一番谈话,学生们渐渐进入思考,心想:《峨眉山月歌》诗题中的“月”确实给了我们一种提示。再来了解了解本诗的作者李白。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行文自然流畅,夸张绮丽,喜好喝酒,并且酒后作得一首诗,被称为“诗仙”。学生心中想着这样一个人物,再看题目,他会作一首什么诗呢?了解了这二点,再来看诗意。谢冕先生在《诗论》中说:“我以为诗的欣赏的第一步是要读懂,要弄懂字面上的意义。”咱们的教学用书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山”“月”“江”,教师要激发学生看图,积累“朦朦胧胧”“隐隐约约”“层峦叠翠”“一叶轻舟”等词语,并用这些词语描述在图中看到的景象,展开适当的想象。

  欣赏诗歌,最重要的是走进诗歌的意境,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我们应该多多思考,在教学古诗时,为学生创设更好的情境。

  今天我教学了古诗两首的《峨眉山月歌》,昨天晚上就开始了思考这堂课了,为了突破枯燥的古诗教学,我尝试采用了任务驱动法。

  上课一开始必要的导入之后,我就提出了要求:今天这节课后的任务就是把这首诗歌改编成一个故事!看得出许多学生都有点畏难的表情,但是碍于我的.“虎威”也只是张张惊讶的嘴而已。

  既然觉得有难度就好了——有压力才有动力!接下来我就发问了,同学们都感到有难度,你们觉得难在哪里?提出来说说!这下子,他们提出的问题就成了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了,听得也认真多了!而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

  每当一行诗歌的重点、难点突破了,我就让学生来说说这一句的意思。我此举的目的:一是真要听听他们会说了没有;二是没有举手的人要么没有听课,要么还有问题,乘机发难(哈哈哈!我觉得我有点阴险的!)双重压力之下,我觉得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更加主动了!而在讨论中,老师的巡视也应该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参与学*小组讨论,安排小组代言。今天我就参与了一个小组的讨论,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跟他们交流,并让他们帮我代言。

  今天连上两节课下来,大家好像都没有累得感觉,今天的教学应该是成功的课堂教学大方向上,要让学生明确学*目的;细节上耍耍阴谋也无妨!

  教学之后,我又跟师傅教科室夏炎洁主任交流了,交流中,我们对情景教学和日常能力教学的矛盾都提出了相同的看法,能够像特级教师那样把技能训练和情景教学结合在一起还真的不容易!这将是我努力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今天开始我对刘一洲、杨开来等人开始了“绝对板脸”制度,同时辅之以谈心制度,效果还挺灵的。当然看着这些“活宝”,心里还是挺想笑的,强忍着还真有些难过!呵呵!不过能制服他们就要这样!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8)

——峨眉山导游词

峨眉山导游词

  作为一名导游,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峨眉山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震旦第一山峨眉山,我是大家本次旅行的导游,叫xx,大家可以叫我缪导,也可以叫我小缪,能为大家导游让我倍感荣幸。在此,我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的旅游路线。今天上午我们将先参观高山区的洗象池,中午到达金顶,下午4点在雷洞坪坐车到清音阁。在开始一天的行程之前。导游小缪也提醒大家注意,峨眉山高山区山高风大,特别是在舍身崖参观拍照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同时还要当心路上讨食的灵猴,与它们保持安全的距离。谢谢!

  好,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参观游览的就是被李白诗仙予以高度评价的洗象池。说起这个洗象池还具有一定的喜剧色彩。它原名初喜亭,意思是游人朝山礼佛到此,以为快到金顶了,心里特别欢喜,其实这里离金顶还有相当的距离,所以又有一个怪名错欢喜,但李白当年那可是真欢喜!为什么这样说呢,一会儿小缪为你慢慢道来。

  好,各位游客,这里海拔20xx米,地址狭窄,因此殿堂也不甚大。寺门之上,大家请看高悬着的“洗象池”匾额,为四川省著名书画家赵蕴玉所书。洗象池是峨眉山赏月最好的地方,这里大气清澈,云垂脚下,每逢夜月当空清辉无限,月华如玉,若入广寒。所以当年大诗人李白看到这迷人的月色有感而发,咏出了:“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千古佳句。这就直接产生了峨眉著名的象池月夜。”象池月夜“也因这令人心旷神怡的迷人月色之美而有幸成为峨眉山十景之一。说到这里,各位朋友明白小缪之前关于李白的问题了吧。请大家看看你们身后是什么,对,猴子。由于这里是游人必经之地,所以这一带常有猴群出没,并向游人伸手要食,大家在此还是要小心点,不要让猴子伤害到自己。看到猴子,导游小缪就给大家讲讲峨眉山的猴子,目前峨眉山全山有洗象池,九老洞,牛心峰三大猴群,约400余只,每群只有一个猴王,其中洗象池一带的猴子最多也最风趣幽默,每当游人路过,若被山猴发现,他们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钻出森林,高大的猴王当道而坐,双目炯炯注视来客,其余,大猴,小猴,青脸猴,红脸猴则一律一窝蜂而上,围在游客身边要吃的。当你刚把食物拿出来,他们就毫不客气的伸出巴掌夺过去,没等吃完又伸手来讨。如果你的确没带食物或喂完啦,就赶快拍拍手,歉然摊开,或打开空包给猴子看,猴子们也会乖乖退到一边,让人们继续走。因此,这些灵猴虽不伤人却也吓到了不少人!

  讲了这么多正本清源,关于洗象池名称的由来共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历险至此始得*地,意稍初适,故称初欢喜,但过此仍多险峻,故称错欢喜。第二种说法是川普中“初“和”错“为语音讹传之故。因此在清康熙38年,行能和尚扩建初喜庵为寺庙,称天花禅院。而寺前的明月池,为普贤洗象之处,故名洗象池或明月池,但整个寺皆称洗象池。

  好,各位游客,听完这些神奇的传说,现在请大家随我进殿参观。谢谢!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来到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的中国佛教文化名山—峨眉山。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因其“雄、秀、神、奇、幽”,获得了“植物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仙山佛国”、“天下峨眉秀”等赞誉。

  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即传入峨眉山。*20xx年的佛教发展历程,给峨眉山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造就了许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甚深的佛教圣地。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峨眉山第二高峰—金顶,海拔3077米,在这里,导游将为各位介绍的是金顶四大奇观:

  第一:日出

  早上五、六点钟,站在舍身岩上远望东方,只见天边一脉镶上金边灰色云层缓缓浮动,金边映射周围厚厚的云层灼灼闪光。慢慢地,灰云裂开了一条缝,缝中透出橙黄的光芒,云缝越来越大,颜色也逐渐与周围云层变为橙黄,稍顷,红日露出一点弧形的金边,弧形越来越大,云层也为它闪开一条道路,当橙红色的旭日冉冉上升,露出大半个脑袋时,速度突然增快,象一颗打足气的皮球,猛地一刹那,跳出地*线,光芒四射,稳稳当当地嵌在地*线上。人们的脸上被涂上了一层酒后的红晕,金顶也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彩衣。这时你会忘记了山顶寒气袭人的晨雾,不停地跳跃欢呼,久久不愿离去。

  第二:云海

  峨眉金顶观云海,是一种欣赏,是一种享受。天气晴朗日子,站在舍身岩前,浩瀚无际的白云在岩下翻涌,山峰犹如座座孤岛,只现出青葱的峰巅。云海瞬息万变,时而*铺絮绵,称作“云毯”;时而波涛漫卷,称作“云涛”;时而簇拥如山,称作“云峰”;时而聚结蓬堆,称为“云团”;时而分割如窟,称作“云洞”。随着风势,云层缥缈多变,神奇莫测,如骑龙跨凤,车舆队仗,飞禽走兽。金顶云海,古称“兜罗绵云”或“兜罗绵世界”。兜罗是梵语,一种树名。“兜罗绵”意指此树绽放的花絮,纷纷扬扬。

  第三:佛光

  佛光,古称“光相”,是日光成一定角度照射在云层上产生的衍射现象。又称“金顶祥光”,是“峨眉山十景”之一。每当雨雪初歇,午后晴明之时,阳光朗照,光映云海,游人立于睹光台上,可见自己身影被云面一轮七色光环笼罩,举手投足,影随身动,即是两人并肩而立,也各自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绝无双影,故又名:“摄身光”。佛光大小、色彩、形状不同,也有不同的名称。白色无红晕的,称“水光”,大如簸箕的,称“辟支光”,小如铙钹形的,称“童子光”,光稍上映,直东斜移的,称“仙人首”或“仙人掌光”,光环如虹的,称“金桥”,佛光出现往往依云而出,若无云出现,称为“清现”,最难得。还有一种称作“反现”的,即早上,光环出现在金顶西面,此种现象极难见到。

  第四:圣灯

  峨眉山金顶晴天的夜晚,舍身岩下峡谷林莽中,忽见一点两点,如豆的星光,渐次千点万点,飘曳腾涌,忽高忽低,仿佛银河繁星坠落岩谷,“时而散舞,星星点点;时而相聚,网网团团,令人眼花缭乱,心动神摇。”此种现象,自古称作“万盏明灯朝普贤。”

  “圣灯”现象极为奇特,其成因,有人说是磷火,有人说是萤火虫,有人说是附在树枝上的“密环菌”遇到空气中的湿度含量在100%以上时发的光亮。

  观圣灯由来已久,古人留下不少题咏,唐代诗人薛能上峨眉山时,即写下《峨眉圣灯》一首:“莽莽空中稍稍灯,坐看迷浊变清澄。须知火尽烟无尽,一夜栏边说向僧。”

  各位游客,了解完金顶四大奇观之后,请大家随我参观华藏寺。

  亲爱的旅客朋友大家好:

  先来一个自我介绍吧,我是这一次的全陪导游。姓马,就是马到功成的马,一马当先的马,虽然也是马虎的马,但我会用行动来证明我可是很认真的在此次行程里一马当先,马到成功!大家叫我小马或马导都可以不过,我还是觉得叫我小马亲切点。全陪就是全程陪同导游,到了地方还会有地接导游,现在请大家记一下我,不是我偷懒,大家记我一个容易,我要是在第一时间记全所有的客人实在是不太容易,体谅一下。)还有小马我海拔偏低不到一米七,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以下几点;手机号:xxX车牌号:xx,紧跟队伍不要离队!

  沿途讲解

  (峨眉山景点的沿途导游词可以从乐山市到峨眉山景区的途中展开),此次我们的路线是从乐山市前往峨眉山景区。大家看窗外我们现在所在的是乐山市市区,

  乐山,古称嘉州,是四川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坐落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北与眉山接壤,东与自贡、宜宾毗邻,南与凉山相接,西与雅安连界,中心城区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仅100公里。成都*原南部中心城市。乐山呢古代也是人才辈出,下面我们介绍一下乐山的名人(大家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自己的状况增加乐山市的美食、旅游交通、下榻酒店等信息)

  景点讲解

  这一路不觉,马上就到我们此次旅途的目的地——峨眉山。下车前叮嘱大家一下,请带好随身物品,记好我们的车牌号还有我的手机号。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峨眉山的雄、秀、神、奇、幽,获得了植物王国、动物乐园、、仙山佛国、天下峨眉秀等赞誉。难怪明代诗人周洪漠由衷地咏叹:三峨秀色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

  峨眉山层峦叠嶂,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美誉。下面我们来领略一下峨眉的甲山秀色,魅水柔情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倾倒无数古人的十景吧。

  我们先来到入山第一大寺,这里有传说之中四川省最大的一口铜钟圣积晚钟。据载此钟于夏历晦望二日之夕敲击,每击可历一分五十秒,*能闻洪壮之声,静能闻韵澈之声。

  草丰竹秀,涧谷环流,古楠耸翠,曲径通幽;这就是我们美不胜收的'萝峰晴云,一尘不染三千界,万法皆因十二因正是点染了这个绝尘脱俗的好地方。而峨眉山十景之胜的灵岩叠翠古刹坍塌,灵岩依旧殿宇重叠,密林掩映,丹岩凝翠。

  来到与龙门洞合称水圣双绝的清音阁,玲珑精巧的楼阁居高临下,黑白二水拍击着岿然不动的牛心石,我们再来看看龙门峡上浑然天成的九龙吐水九龙游水,感受一下它的神奇与壮阔。

  曾言:上古有大椿者,以八百岁为春,八百岁为秋,我们现在就很荣幸的看到这些见证了历史沧桑的古树,亲身感受自然地神韵。

  晴雪初霁,幽峭精绝,这就是峨眉雪的形式美态大坪霁雪。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妙绝神奇的九老仙府和最富的象池月夜。看到它们,我们会不由

  得赞叹自然地鬼斧神工。

  我要隆重的介绍的是峨眉山的精华所在金顶祥光。它包括浩瀚壮阔的日出奇观,正所谓:不徙高寒处,安知天地宽,说的正是它的博大;还包括变幻万千,气象雄伟的云海;神奇玄妙,圣洁会赢的佛光;还有人称万盏明灯朝的圣灯。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当下赢得万千宠爱的十个景点吧?

  旷世之作十方像凝结了海峡**艺术家的结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与观赏审美价值。

  接着,我们看到的这些可爱活泼的小猴子正是峨眉山的精灵,它们嬉闹顽皮滑稽可掬而又极通人性,见人不惊,与人同乐,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乐趣呢。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峨眉山最高峰万佛顶。在晨或暮,我们有机会听到古朴庄重的祝愿古钟,可消除各种烦恼与杂念。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同志在考察峨眉时曾语重心长的做了指示,而为了缅怀这位伟人,便有了今天的***登山纪念亭景区。

  来到清音*湖,我们会不由得赞美大自然的秀丽多姿:绿树浓荫,蝉鸣声声,山风阵阵,丝丝水气洗尽凡尘,好一派山水之情,逍遥之乐!

  接下来我们要领略的是深具文化底蕴的第一山亭。巧夺天工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热情洋溢的迎宾石滩庄严凝重而又古朴典雅的名山起点,山高云低而又雄秀缥缈的欣赏完这些美景,大家是否觉得意犹未尽呢?那我们再去一些更奇秀的景点吧?四面八方相信大家都能轻易理解,但四面十方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大家应该很想一睹为快吧?

  经历了400年之内的18场地震,却安然无恙,大家应该很想看一下这座古建筑史上的奇迹吧?

  **对峙,险如刀削,倾崖壁立,一线天能不能带给我们曲径通幽之感呢?在抗战时期曾经收留了的洪椿坪,能不能让我们找到一丝历史的气息呢?在借宿洗象池,感受一下象池夜月,应该会是一种不同凡响的感受吧?

  还有气势如虹的伏虎寺,传奇的神水阁,必定会使你深深迷醉,流连忘返。

  还有一个不能不去的地方就是乐山大佛了,这个景区集聚了乐山山水人文景观的精华,属峨眉山国家级风景区范围,更是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难怪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就带大家畅游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峨眉山的雄、秀、神、奇、幽,获得了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

  作为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峨眉佛教自然有极深的历史渊源,佛教徒多半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相信读过武侠小说的人都会知道峨眉派吧?那么大家又知不知道峨眉在世界武术界的地位呢?它就是震威全国,誉满全球的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之一啦。

  结束语

  各位朋友,咱们的行程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段快乐的时光里,咱们游览了山清水秀的xX景区,参观了雄伟壮观的xX景区。大家的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希望我的服务能够给大家留下一丝美好的回忆。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来到旅游胜地——峨眉山,峨眉山著名的金顶有“日出”、“云海”、“佛光”、“圣光”四大奇观。

  日出在早上五六点,站在舍身岩上(舍身岩石悬崖峭壁,悬崖下面是万丈深渊,人如果失足跌下去就会粉身碎骨的。)远望东方,只见天边一脉镶上金边。灰色的云朵缓缓浮动,金边映射周围厚厚的灼灼云朵,慢慢的,灰云裂开了一条缝,缝中透出橙黄的光芒,云缝越来越大,颜色也逐渐与周围云朵变为橙黄,稍顷,红日露出一点儿弧形的金边,弧形越来越大云朵也为它让开一条道路,当橙红的旭日冉冉上升,露出大半个脑袋时,速度忽然增快,像一个打足气的皮球,一刹间,跳出地*线,稳稳当当的嵌在地*线上,顿时光芒四射,人们的脸上被涂了一层酒后红晕,金顶也披了一件金色的彩衣。这时呀你会忘记山顶寒气袭人的晨雾,不停地跳跃欢呼,久久不愿离去。

  “圣光”实在晴朗的夜晚,舍身岩的林莽中,忽然一见两点如豆的星光,渐次千点,万点,飘曳腾涌,忽高忽低,仿佛银河繁星坠落谷中,“时而散舞,星星点点,时而相聚,网网团团,令人眼花缭乱,心动神摇。”此种现象,自古称作“万盏明灯朝普贤。”“”圣光现象极为奇特,其成因,有人说是磷火,有人说是萤火虫,有人说是附在树枝上的“密环茵”遇到空气中的湿度含量在百分之半以上时发的光。观“圣光”由来已久,古人留下来不少体题咏,大家可以找一找。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9)

——峨眉山的作文范文10份

  正月初二,我们一大家子人开着四辆车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峨眉山。我们换乘巴士上山了,在山脚下时雾还非常大,到了半山腰浓雾渐渐散去,阳光洒进车里。

  快到雷洞坪时,我们看到了云海,我目不转睛的看着,太让我震撼了,我觉得自己在海边一样,远处的贡嘎雪山在阳光下交相辉映我直呼太美了!

  坐着索道我们来到了金顶,视线更开阔、景色更迷人!我们都有点流连忘返了。在下山的路上我们碰到了猴群,它们的弹跳能力非常厉害,从一块石头到另一块石头中间相差好远都能很轻松的跳过去,有一只特别可爱的小猴子从人群里抢了一个面包,熟练的撕开包装袋拿着面包很快就吃完了,还有一个“天才”扭不开矿泉水的瓶盖就咬开瓶子底部直接喝水的、另一只带着小宝宝的母猴就像人类一样轻松的打开瓶盖喝水的。我表哥从他书包里拿了个零食给一只猴子后转身要走时感觉身体非常沉重,原来是一只猴子吊在他书包上了,吓得他使劲抖动身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太摆脱了那只猴子。

  跟猴子道别后,我和妈妈一步一滑的往山下走去,梯子上的冰还没有融化完,身边不断有人摔倒,我紧紧的抓住护栏、提醒妈妈滑到,我们很顺利的到达了山脚。

  峨眉山秀甲天下,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这个暑假,妈妈开车带我去了风景秀丽的峨眉山游玩。

  我们的车随盘山公路往山上驶去,道路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在山间唱着欢快的歌儿。虽然有些堵车,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好心情,一路上欢歌笑语,终于到了云中花岭。

  一下车,凉风扑面而来,我站在观景台上,迷人的风景映入眼帘。一大片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好像在给我们打招呼。一个个圆形的水池把山坡装扮的格外漂亮,一阵微风吹来,池水荡起微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像一池小精灵在随风舞动。天上的云洁白如雪,就像一朵朵棉花糖,离我们可*了,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一朵尝一尝。起雾了,眼前的美景变得朦朦胧胧,如同走进了仙境一般。对面连绵起伏的山峰在云雾中若影若现,好像在和我们捉迷藏,刚看见了,转眼又躲起来了。不一会儿,雾散了,天上的云朵又有变化了,有的像活泼可爱的小狗,正吃着肉骨头呢,有的像毛绒绒的小绵羊,正在吃着美味的青草,还有的像自由自在的小鸟,正唱着美妙的乐曲,美得让人陶醉。

  啊!我爱风景优美的峨眉山,更爱景色如画的云中花岭。

  大家都知道风光秀丽、世界闻名的峨眉山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

  今天,我和妈妈等人来到这向往已久的地方。凌晨4点观光旅游车把我们载到雷庭洞,哇,人真多啊!你瞧在循环的索道下面,人们排着一条长长的队伍,婉如一条腾越的巨龙,经过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坐上缆车,在缆车上我有一种飞在空中的感觉。从缆车上往下看,就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真美啊!不知不觉就到站了,我们来到金顶,金顶正如它的名字一样金碧辉煌,高耸云间,它总共有48米高,我数了数它的佛头,一共有10个,头的下面是4只大象。据说围着金顶转一圈代表敬意,转二圈代表财富,转三圈就什么都有了。于是,我围着它转了三圈。

  然后,我们乘坐观光小火车去万佛顶,万佛顶总共有3099米高,我们爬啊爬啊,一路上我们看到了一层一层的云海,看到了原始森林,站在万佛顶眺望远方,远处的山峰一片雪白,我们仿佛到了人间仙境一样,好一派迷人的景色啊!

  下山的时候,我看到了山峰石,传说是三个和尚既不想成仙,又不想成佛,变成了三块石头。象征着金顶、千佛顶还有万佛顶。

  峨眉山真美啊!“峨眉天下秀”这句话真是名不虚传。这次到峨眉山我和妈妈最大的遗憾是错过了看日出的时间,不过我带回了它的照片,你想瞧瞧吗?到我家来吧!

  放假的第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爬峨眉山。

  小车进山后继续前行。山路两旁,绿树成荫。阳光透过树叶,洒下一块块碎金。我们的车七拐八拐,上上下下,终于到达了山门口。

  妈妈一路上都在给我介绍峨眉山的情况,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山上的小猴们,我迫不及待地想爬到山顶会会它们。

  我们开始沿着石板铺成的道路向山里前进,峨眉山真像妈妈说的那样秀丽无比,处处透着一种秀美,洋溢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清秀,郁郁葱葱,鸟语花香,清澈的溪水从山上缓缓流过,如此凉爽宜人。我感觉自己一直是置身于画中游。

  走到一个岔口,爸爸突然指着一个没字问我怎么读?我才注意到那儿有一块牌子上面写道:有野猴出没,勿戏猴。我回答道是读mo,爸爸笑了,我心里开始激动起来,我要进入猴区了。果然,不远处人声鼎沸起来,我加快了步伐,终于看到了盼望已久的小猴们。

  这些猴子们可真调皮,个个都很馋,你千万不要在它们跟前吃东西,玩玩具,否则它们会迅速抢走,搞不好还会抓伤你。突然,一只猴子越过我的头顶,又越过我前面叔叔的肩膀快速抓起他旁边大姐姐双肩背包的口香糖飞一样跑开了,真惊险呀!这时候,爸爸要给我照相,一只猴子冲过来,一把要抢走相机,幸亏老爸反应迅速才没让它得逞,爸爸也给我和猴子拍了好多的照片。

  峨眉山真有趣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寒假我到四川过年,火车经过峨眉山时,让我想起我学过的一句话:“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于是,我让爸爸妈妈带我去峨眉山玩。

  金顶

  一到峨眉山我就看到那山又高又陡,山顶上云雾缭绕,由于前几天下了雪,天气很冷,地面很滑,我们每人都租了棉大衣,爸爸妈妈还套上了防滑鞋链,我却什么也没穿,就一口气爬到了乘索道的下面,爸爸妈妈夸我真勇敢!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决定乘索道上峨眉山的最高峰——金顶。听别人说要是步行上金顶最少还要一天时间。

  到了金顶,气温完全和下面的不一样,很温暖,租的大衣都穿不上了。金顶真美呀!中间是十方菩萨普贤的金像,两边是他的坐骑小象,小象的造型各种各样,十分可爱。山上的雾比较浓,太阳隐隐约约的,我们的拍照不是很清楚,有点遗憾。

  峨眉灵猴

  到了峨眉山,当然要看猴子了,为了看猴子我们走了很长时间的路,可是我一点也不觉得累。快到的时候,人家说天晚了猴子已经“下班了”。唉,真扫兴!不过我们又看了著名的“一线天”和历朝历代文人的石刻,还不错。下山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大大的布做的峨眉灵猴,弥补一下我没看见真猴子的遗憾了。

  峨眉山还有许多我没走到的好玩的地方,下次我还要来峨眉山玩,我要亲自喂一下那峨眉灵猴!

  人们都说“峨眉天下秀”。我竟然有第二次机会来到峨眉山,观赏峨眉山“秀甲天下”美丽的自然风光。

  我游览过幽静的青城山,还看过险峻的西山,可却没看过峨眉山“秀甲天下”的美丽景色。峨眉山可真高啊!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往下看,云好像在脚下漂浮;峨眉山可真险啊!危峰兀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90度的垂直石梯,看着就让人胆颤心惊,似乎一失足,即刻就从悬崖上跌下山谷,摔得粉身碎骨;峨眉山可真美啊!早晨可以看到日出江山红胜火;永葆奇胜的佛光,晚上还可以看到万盏圣花照峨嵋,冬天还可以看到浩瀚无际的银色世界,还有那金顶上壮观的云海。

  峨眉山还有我国最大的猴区,里面的野生猴,既调皮又可爱。这里的猴子可真多啊!少则三五群,多则十成群,不计其数。有的猴子把树藤抓住荡秋千;有的猴子打打闹闹的,还时不时发出几声怪叫,还有刚出生没多久的猴子,在妈妈的怀抱里吃奶。

  在峨眉山山脚的报国寺旁边,有一座博物馆,博物馆里的东西真让人大开眼界。走进博物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些保存较好的古人书画。再往里面走,可以看到一些峨眉山特有的动植物标本,还可以看到一些珍贵的,已经灭绝的动植物标本,还有一些形状千奇百怪的石头,还可以看到古人们所用的工具,兵器。

  啊!美丽的峨眉山,你每一处景色,无不带着美丽!山上的植物和动物都是祖国的宝藏。啊!美丽的峨眉山你是祖国的瑰宝,我爱你,祖国的大好河山!

  我的老家在四川,那里有一座世界闻名的大山,叫峨眉山,它雄伟、陡峭、壮美。

  去年暑假,妈妈带我去峨眉山游玩,我被峨眉山的美丽深深地吸引了。

  峨眉山真雄伟呀!

  从车上远远望去,它就好像一个准备发射升空的火箭一样,那么雄伟;又像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非常高大。

  我和妈妈下了车后,走了一段路,刚好看到的是峨眉山的侧面,一座座高耸的山峰像一根根修长又巨大的手指,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把天捅个窟窿。

  我们走到山脚下抬头望,不禁发出感叹:“好高啊!”只见陡峭的山峰高耸入云,美丽的云雾在山顶上缥缥缈缈地萦绕着,多像神话里仙女飘舞的衣袖啊,真美!

  峨眉山真陡峭啊!

  我们坐着缆车往山上去的时候,我从缆车上往下俯瞰:一座座山头像一把把出鞘的宝剑,笔直地拔地而起,让人望而生畏。要是一不小心掉下去,肯定会摔得粉身碎骨。

  峨眉山真壮美啊!

  山腰的灌木丛郁郁葱葱,好像给大山穿上了绿色的铠甲。山顶上有很多枝繁叶茂的大树。有的大树是从悬崖边的岩石缝里长出来的,它们傲然挺立着,像一位位忠实顽强的卫兵一样守护着美丽的峨眉山。

  起雾了,白茫茫的云海在山顶上飘荡着,翻滚着,多么壮观啊!山尖和树木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天边的朝阳把云海染成彩色的了。难道这峨眉山上真的住着神仙吗?

  峨眉山,不愧是四大名山。它是那么美丽,那么令人向往!我爱家乡的峨眉山!

  放暑假了,妈妈带我去峨眉山玩儿。那天的雨下的很大,我们走了半个小时,坐了缆车才到了山顶。山顶上有金顶,还有金色的佛像,佛像很大很大,因为天气很不好,佛像一会能看清一会看不清,这种景色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但是听导游说这种情况在峨眉山是非常常见的。

  中午我们吃完饭,因为雨下的太大了,我们旅游团的很多人都不想去参观别的景点了,我心里想为了这么一点点雨就不去了,那我们大老远来这不是白来了吗!于是我和妈妈还有其他几个人一起上路了。我们到了万年寺,妈妈还在这里请了个玉佛做我的护身符,保护我一生*安。

  我们从万年寺出来,只见一只猴子从林子里窜出来,直接就向妈妈冲过来,我当时心里很害怕,差点喊出来(导游告诉我们遇到猴子千万不能喊叫,否则猴子就会对喊叫的人发起群攻的),幸好我硬是憋着。只见猴子使劲用爪子扒妈妈手里拎的袋子,妈妈一看只好松了手,然后猴子就把我们的水壶拿出来啃,妈妈只好和我赶紧走了,妈妈说就把水壶送给它吧,幸好袋子里没有贵重物品。要是让猴子抢走贵重物品的话,猴子把东西挂在高高的树枝上,谁也拿不下来了。

  我们该下山了,雨还是下的很大,我和妈妈的鞋子都进水了。但是我和妈妈互相搀扶,迈着频率相同的步子下山了,虽然天气很冷,妈妈还冒了一头的汗。等我们下了山,雨才慢慢停了。没上山的人看着我们露出了羡慕的眼神。等人到齐了,我们坐上大巴车回到了成都市。结束了这让人难忘的旅行。

  “天著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我听说峨眉山的云海可美了呢!今年暑假,奶奶就带我去峨眉山亲眼目睹了峨眉云海的美景。

  八月十四日一早,我们就到了峨眉山,我迫不及待地跑下车,向我向往以久的金顶奔去,一登上金顶,我便看见了如海般辽阔的云,白茫茫的一片呈现在我的眼前。风起云涌、变化莫测,在东边,我发现了一座白色的、若隐若现的“小山”,原来是云堆积成的呀!一会儿,小山不见了,变成了一片一望无际的“大海洋”,不一会儿,“大海洋”散开了,形成了一朵朵“云花”,东一簇、西一堆的,漂亮极了。天空里的云朵时而聚拢;时而散开,像魔术师一样,变化万千,我看得如痴如醉,仿佛走进了神奇的云海世界:家家户户都打开用云朵做成的门,争先恐后地邀请我去他们家做客……突然,我被几滴水惊醒了,原来是要下雨了,我心想:“明天我还要来看!”

  第二天一大早,我又来看云海。“哇!好美啊!”我赞叹到。旁边一位导游阿姨介绍到:“这叫蘑菇云,在峨眉山可是极为少见的哦!而且时间也非常短暂!”我点了点头,仔细地欣赏着这美丽而短暂的蘑菇云,不一会儿,蘑菇云不见了,我只能隐隐约约地看见蘑菇云的轮廓。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范本5份(扩展10)

——峨眉山月作文(精选5篇)

  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天下,素有“峨眉天下秀”的美称。今天我去看了,果然是名不虚传。

  走到了万年寺。万年寺是峨眉山主要寺庙之一。先称普贤寺,后又改为圣寿万年寺。一千多年来,它经历了18次地震,却毫无损伤,是我国建造史上的奇迹。这座寺庙是峨眉山规模最大的寺庙,在我国也很有名气。走进去,里面有大雄宝殿、无梁砖殿等殿,其中有一个殿里有一座高大的菩萨像,是万年寺内最大的一尊菩萨像。

  猴子是灵性的动物,这次上峨眉山,最大的愿望就是和猴子们见上一面。在山下的时候,导游警示说:上山不可穿着鲜艳的服饰,否则遇到好色的猴子就会遭殃;猴子有贪吃的、有贪色的不同种类……可想而知,猴子们的口碑并不好。

  还未走几步,就已经听到猴子吱吱的叫声。立时,我变作了一只猴子似的,欢蹦乱跳着迎了过去,回头喊,快点呀,你给我和猴子拍照片。

  几只猴子已从深山谷底钻了出来,翻过栅栏,来到人们上山的路边,有趴着的、蹲着的、互相打闹的,引得人们驻足观望,几个护山的人员把游人隔开。可好奇的猴子也总还是不惧怕人的,它们甚至走到人的跟前,毫不客气地抢夺食品。经年累月的经验教给了猴子们识别人们手中的物品,它们是专拣人们手中的塑料袋食品去抢夺的。旁边一个大叔就主动介绍说:“猴子喜欢吃花生的。谁有花生?”

  有花生的游客纷纷拿出花生,没花生的游客都去买花生了,还好我早有准备。我拿出花生,在空中晃了晃,好让猴子看见。一只猴子看见,跳过来抢我的花生,我把手一摊,意思是:给你吧。它开心的吃了我的花生,我让妈妈给我拍了张照片。

  晚上,妈妈带我住了五星级的宾馆,好贵啊。不过很舒服,服务很周全。我很疲惫,洗了澡就睡了。

  第二天,我依依不舍得离开了峨眉山。那儿风景如画,我一定还要去。

  爸爸带我们参加emc的会议,emc组织我们去峨眉山玩。

  我们走出酒店大堂,一位叔叔让我们坐上小巴车,爸爸告诉他我们还要等几个人,人都到齐后,我们的车就开了。

  我们的车开到一个很大的停车场,我们换乘了一辆很大的大巴车,坐了好久的车才到山顶。

  我们在山顶吃过中饭就开始爬山,我们看到了猴子。峨眉山的猴子很凶,抢过路的人的东西,还抓伤了一个叔叔。山顶有金碧辉煌的寺庙,我和弟弟非常虔诚的拜菩萨,还玩了一下就下山了。

  周末,妈妈驾车,我们开过了蜿蜒曲折的山路,终于到达了峨眉山——零公里。

  这里的土,都是有机土,每一口空气都是对人的身体有益的,因为空气中含有大量的负氧离子。这的水很清凉,能够清澈见底。峨眉山的山,云雾缭绕,还有茂密的森林,满山充满了鸟语花香。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

  我们住的地方的旁边有一条湖,湖里有一只黑天鹅和一只白鸭子,那只鸭子很喜欢把长长的脖子伸进水里捉鱼吃,它拍拍翅膀,似乎要飞起来呢。我们在绿树成阴的小路上行走,走了一会儿,我垂头丧气的说:“我还想看看黑天鹅巢呢。”最后,我们果真又看到了黑天鹅的巢。我们在这里驻足很久,欣赏着天鹅在水中嬉戏,它们时而仰目朝天,时而高歌一曲,好不惬意……正在我们沉醉的时侯,妈妈说:“看那边”。我们又发现了两只黑天鹅和一只鸭子在水里“打架”,一只黑天鹅在一块大石头上得意的下着蛋啦。

  离这六七公里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名叫——七里坪,这里满山遍野都是薄荷叶,所以这里有“薄荷空气”的美誉,摘一片放在嘴里,嚼起来有凉凉的清香味呢。

  我喜欢峨眉山,更喜欢那儿的蓝天和白云。

  元旦节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峨眉山滑雪。

  妈妈把车停在停车场,然后和爸爸一起去买票,票买完了,我冲上车准备出发。车开了十分钟左右,我们就看到了雪,山越来越高,雪也渐渐下大了起来。车开到山腰的时候停下来了,爸爸对妈妈说:“我们去滑雪场玩吧?”妈妈同意了。我们走下车,看见了许多人在滑雪,真好玩。我去问爸爸:“我可不可以去滑雪?”爸爸说:“我们两个去玩其他的,你妈妈去滑雪。”我连连说:“好的。”我和爸爸东看看西看看,终于找到了我喜欢的,它就是“狗拉雪橇”,我坐上雪橇准备出发,那只狗像飞一样的在雪地中奔跑,真爽!

  时间过的'很快,一会儿就已经是三点了,我们该走了。我告别了小狗,和爸爸妈妈一起走了。

  我爱峨眉山,我爱小狗,明年我一定再去峨眉山,看可爱的小狗看美丽的风景。峨眉山真好玩!同学们,你去峨眉山看一看吧,看看美丽的风景、看看可爱的小狗,大家一起来玩一玩吧!

  我们一家人的快乐暑假之旅来到了峨眉山,姥姥好多年前就来过峨眉山还在金顶看了日出,姥姥说峨眉山金顶的日出很美,我听姥姥说的也好想看啊!但是爸爸妈妈说要爬上金顶才能看到最美的日出。

  妈妈开车沿着山脚下的路一直走,一路上我都看到绿绿的山连绵不绝,越走越高,我们来到零公里,这里有个很大的停车场,我们把车停在这里先吃了午饭然后就准备坐大巴车上山, 爸爸和妈妈去买票,我和姥姥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大巴车,车开的很快在山上转来转去的,终于开到了雷洞庭,这里有很多的酒店,我们就准备在这里住一晚上,凌晨上金顶看日出,我在雷洞庭看到了美丽的山峰,云海,特别美!我和爸爸站在山崖边感觉很刺激,脚下就是云海,太美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的云海。

  凌晨4点妈妈叫我们起床了,我没有懒床迅速的起床洗漱,我们一走出酒店大堂就看见外面黑漆漆的,爸爸妈妈用手机照亮了我们上山的路,我抬头一看,哇偶!满天的星星数也数不清!我在西安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星星,我想起自己原来背过的一首古诗就一边爬山一边大声朗诵:《夜宿山寺》 ,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路走着,妈妈问我:小琪琪你累不累?我说不累我要早点爬上去看星星,我们爬了30分钟终于到了索道的入口,峨眉山的说道特别的大,排了好多的人,我们像坐在一个车厢里一样,索道好像在云上飘一样5分钟就到了,下了索道我们继续爬了一会儿终于到了金顶,金顶上有一座特别高的佛像,还有许多寺庙,其中一座就叫金顶,我们赶忙跑到金顶找了一个地方准备看日出,看日出的人好多啊!

  等了好久我一直盯着远处的云海,有一处特别的亮,我以为太阳应该就会从那里出来,可是爸爸说应该是旁边那个红红的一条线的地方,又等了一会太阳好像一个火红的球一样露出了一点点头,我觉得有点像红红的桔子,又有点像荷包蛋的蛋黄,慢慢的太阳一点一点的从云里钻出来了,太美了,这是我第一次看日出好激动啊!最后太阳完全出来了,在云海上美极了,我立刻想到了宋代诗人寇准的一首古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回首白云低。这时整个金顶都闪闪发光,美极了!

  在峨眉山的金顶我第一次看到了日出,上山很累但是我在山里看到了最美的星星,这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