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优选【五】份

首页 / 教学设计 / |

  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6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能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掌握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有序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的说出并会表示整点。

  教具准备:

  电子白板、自制钟、钟面模型。教学过程

  一、迷语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

  (课件出示谜语并伴有闹钟的滴答声:弟弟长,哥哥短,两人赛跑大家看,弟弟跑了十二圈,哥哥一圈才跑完。)

  师:你们猜对了吗?你们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既然钟表这么重要,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他们。(板书:认识钟表)

  (一)认识电子表师:我们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钟表,老师找来了几种,你们仔细的观察,看看老师找来的钟表有哪些不同的类型?

  大家跟老师来一起认识一下电子表,出示电子表,请你们说一说现在电子表上显示的时间是?在数学里,我们通常把8点说成8时。你们从哪里看出是8时呢?(生:上面写着8,8后面有两点还有两个0)说得真好,我们一起看看电子表上写着什么,从坐边看起第一个数是8,8的后面是两个点,两点后面是两个0。

  师:我们把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叫做电子表示法。除了8时你们还能在电子表上认出其他时间吗?(出示3时、6时)

  让学生观察几个电子表上的时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冒号后面都是两个0)

  师:我们把这样冒号后面是两个0的时间叫做整时。

  二、认识钟表

  (一)看钟面

  1、拿出自己制作的模型,观察钟表上有什么?

  师:老师想制作一个钟表,请你们帮助老师一起来完成,刚才小朋友们通过看钟,知道了钟表上有12个数字,还有时针和分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

  (二)说钟面请一名学生到讲台上指出1的位置,同时找出1至12各数的位置,12个数把钟表的小脸分成12个大格。

  师:那谁能告诉大家两根针分别是怎样的?归纳:短短胖胖的是时针,长长细细的是分针。(板书)

  三、认识整时

  (一)会看整时

  出示课件,师:你知道这是几时吗?你是怎么看的?

  当长长的分针指12,时针指8,就是8时。时针指3,就是3时。指向6呢?

  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是几时!带领学生齐读

  (二)会拨整时

  师:我们每天在上午10时开始上第三节课,请一名学生在学具钟上拨出10时。同时接拨出12时,6时,观察时针在6时和12时,时针、分针有什么特点?

  师:你是怎么拨的?(先把分针拨到12上,再拨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四、知识应用

  1、开心练*

  出示3个钟表上的时间,说出过一小时是几时

  2、联系生活

  观察图片发现同样是10时小朋友却在干不同的事,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发现一天有两个10时。早上10时小朋友在看书,晚上10时在睡觉。

  师:那么一天有几个8时呢?8时你在干什么?(学生说,老师引导其他学生判断他说的是什么时候的几时)所以我们在说时间时一定要记得在时间前面加上早上、中午、下午、晚上,不然别人就会误会你了

  3、猜谜语

  出示两个谜语让学生猜是几时整,并提醒他们要在时间前面加上早上和中午。

  4、创设生活情境,小明的一天

  出示课件小明的一天,学生说“小明几时在干什么”,并且说自己是怎样认的。小明的一天过的真合理,你的一天是怎样过的呢?

  五、总结

  师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钟面上有12个数字,时针、分针、会认整时了。时间来去匆匆,而且时间走了以后就再也不会回来了。希望小朋友们都珍惜时间,学好本领。今天这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课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玩中学数学。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本节课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

  1、教师语言不够精练。作为教师,教学语言要讲究艺术性,尤其是数学课堂上更要严谨、标准、规范,这方面我做的不够。

  2、学生学**惯需加强培养。由于是一年级的小学生许多*惯还没有养成,如:课堂上当我提出问题时,有些小朋友不举手很快地说出答案;请同学回答问题时不认真倾听。

  3、组织教学还不到位。学生会看钟表认时间,但根据时间拨出相应的钟表就有难度了。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今后应当深挖教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出更加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案。

  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发展学生的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的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会看钟面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

  能判断钟表上接*某个整点时刻大约是几时

  教学准备:

  课件一份、做钟具模型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通过动画蓝猫引入新课

  2、逛一逛钟表乐园

  3、让学生说说在钟表乐园看到了什么呢?又想知道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展开

  1、(课件出示:一个钟面)

  问:小朋友,你看到的这个钟面上都有什么?

  那你想学做一个这样的钟面吗?同桌合作组装一个钟面。

  2、(学生做,师行间巡视)

  3、展示做好的作品。

  4、 指名说一说学生做的钟面。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相机板书:时针分针)

  5、认识时针和分针的作用,并认识整时

  课件出示一个让学生念一念。如果能读出来让其说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一个,你能认吗?那你又是怎么看出来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可以适当补充)

  6、看图说一说

  (1)课件出示一幅图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吗?

  (2)紧接着出示后三幅图,问:你现在能说一说这三幅图中的小朋友分别在什么时候在做什么吗?你想说哪幅图说哪幅图?(指名说一说)

  7、比较各个钟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件出示一组钟面)让学生进行比较。

  8、、智闯数学宫

  第一关:快速抢答:

  (课件出示一组钟面)

  第二关拨一拨。

  (1)、拨一个(8时)

  (2)、一个你喜欢的时刻,说说这个时间通常你在干什么?

  第三关:说一说

  (1)、(课件出示:大约7时的图片)你认为他是几时呢?是7时吗?你认为呢?

  (2)、你能说说大约这是几时吗?(课件出示)

  第四关:想一想

  (1)、好小朋友们真不错,那我们*时除了钟以外还有什么可以用来表示时间的?学生列举(手表、手机等)

  (2)引出电子钟, 教给学生认电子钟的方法。

  三、课间活动

  我们一(1)的小朋友们表现的真得不错。为了奖励小朋友,我们休息一下,欣赏一首歌曲《珍惜时间》。

  四、总结

  (一)目标检测

  1、指名说一说

  (1)、(课件出示图片)图中的小朋友一天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2)、让学生说说每天大概是怎么安排的时间的呢?

  2、、(课件出示一组图片)问:小朋友,你认为在这三幅图中哪件事情是一定要准时的?哪件事情是要提前去做的?哪件事情是大约某个时间去做就可以了?

  3、说一说每天10时学生在干什么

  (二)全课总结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共同上一节课,老师感到非常的高兴。那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通过和蓝猫一起学*小朋友们也有了收获。老师认为小朋友们这节课表现的也非常的棒。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宝贵,我们不但要珍惜时间还要合理利用时间,按时起床、按时上学、按时写作业、按时睡觉,做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能做到吗?

  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 3

  一、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矗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孝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同时我还采用了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重点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六、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钟表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请听这是什么声音?

  课件播放“滴答滴答”声音。

  学生猜出是钟表的声音。

  (出示钟表店)里的钟,它是人们用来干什么的?(看时间的)你会看吗?想学会看吗?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板书认识钟表)。

  抓住学生对钟有初步的认识这个特点,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去钟表店玩一玩。使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非常有感兴趣。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使学生感受到钟就在自己的身边钟,钟就在自己的身边。

  (二)认识钟面

  1.请小朋友拿出自己身边的钟,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给你的同桌。

  2.交流汇报:

  (1)生汇报:有2根针,一根长,一根短;钟面上还有数字(1、2、3.----12);钟面上还有小圆点或一点一点的。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

  (2)仔细研究:

  师边板书边说:小朋友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师生边写边说),这些数又是怎么排列的呢?(从1到12这样子排列的,12个数围成了一圈,这12个数还把钟面分成了好多格子。是多少格呢?数一数(师生)。

  钟面上有两根针(师边画边说),一根长,一根短。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生说师归纳板书:又长又细的那根叫分针,又粗又短短的那根叫时针。

  哪你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是朝哪个方向走的?

  钟面上的分针、时针是顺着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3.现在小朋友对钟的秘密知道的多一些了吧!

  4.现在你能很快认得出学具钟上的分针和时针了吗

  请你指一指说一说,并同桌互相说一边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出,并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围绕问题研究钟的结构,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帮助学生在初步认识钟面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钟的:1~12个数、分针和时针.学生的学*积极性很高。

  (三)认识整时

  看一看

  导入:看板书说我们已经认识了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那

  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吗?

  1.出示7时的钟面,有谁知道这是几时吗?说说你怎么看出来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请2-3名学生说

  师生齐说: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板书:7时)

  说一说

  1.(出示三个钟面)老师这儿还有几个钟面,仔细观察,分别是几时?

  第一个是几时?(8时)你是怎么看出这个时间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

  第二个呢?(3时)那你又是怎么看出来这个时间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

  第三个呢?(6时)你是怎么看出来这个时间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2.刚才我们认的7时,8时,3时,6时,请仔细观察一下,这几个钟面上的指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针指着12时)

  3.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拨一拨

  1.师:通过刚才的学*,我们学会看几时了,接下来老师想看看哪位小朋友既会动脑又会动手。老师想让你们拨出3时,9时,12时。

  2.学生动手

  3.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展示)

  想一想

  师:有了时间我们就可以把一天的生活进行计划,那我们来看小明她是怎么安排自己的一天的。

  课件出示6幅图(上午7时小明起床刷牙,上午8时小明上课,上午10小明在做操,中午12时小明在吃饭,晚上6时小明在看电视,晚上9时小明在睡觉)

  学生看图交流。

  由于一年级学生对时间概念非常薄弱,借助配有钟面的学生的生活照片,让学生来认识整时,并按看一看、说一说、拨一拨、想一想的顺序有序地组织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趣味盎然。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认识了钟表我们可要学做时间的小主人,古人告诉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大家一定要珍惜时间,好好学*噢。

  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的内容,是学生学*时间概念的第一次接触。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已经具备了相当的钟表及时间的感性认识。因此,从导入到实践应用每个环节都与学

  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的快乐。

  在学生认识整时时,我安排了4个环节。首先在学生认识整时前我先让学生借助自己在生活中获得有关钟表的经验,自己去认识钟面。观察自己身边的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从而知道钟的.结构,认识时针和分针。然后通过一个问题:时针和分针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呢?进入第一个环节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间是几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从而探究总结出整时数特点、,再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不但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而且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动手拨时间。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了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知道 “我们的生活和学*同样离不开时间,认识了钟表我们可要学做时间的小主人,古人告诉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大家一定要珍惜时间,好好学*噢。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教学过程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互助中进一步认识钟面,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初步掌握时与分之间的进率;初步掌握时与分之间的进率。

  2、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实践去主动建构新知识。

  3、渗透热爱祖国的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育学生珍惜时间,遵守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惯。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概念。

  教具准备:

  课件、教具时钟,每组一个时钟,篮球,跳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这张图片是关于什么的?(课件)

  生:北京奥运会

  师: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个重大日子的时间?

  生:8时零8分(课件)

  师:是钟表帮助我们记住了这个美好而难忘的时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一、新课讲授

  (一)看钟面

  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手中的钟表,把你们观察到的给你的小伙伴说说(小组观察讨论,老师巡视)

  师:谁愿意把你观察到的钟面知识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引导学生说出钟面上有分针,时针,秒针,还有大格和小格)

  生1:我发现钟面上有三根针,是时针、分针和秒针。

  生2:我还观察到钟面上有大格子和小格子。

  师:你能指出哪根是时针,分针,秒针吗?

  生1:最短的是时针,比较长的是分针,最长的是秒针。

  生2:最细的是秒针,较细的是分针,最粗的是时针。

  生3:走的最慢的是时针,走得不快不慢的是分针,走得最快的是秒针。

  师:这个同学说的大格子,小格子是什么呢?(请学生上台拨一拨钟面说一说)

  生:数字和数字之间的是大格子,大格子里面的是小格子。(学生边说边演示)

  看一看:

  师:孩子们,钟面上有大格,也有小格,那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呢?

  生:钟面上有12个数字,所以钟面上有12个大格。(老师用课件动画演示12个大格)

  (学生回答完,让全班学生观察钟面并数一数)

  师:请同学们在你们的钟面上任意选一个大格并数一数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学生数完之后再抽答)

  生:一个大格中有5个小格

  师:那再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

  生:有60个小格

  师: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钟面上还有十二个数字,每两个数字之间是一个大格,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间有5个小格,从12到1有5个小格。(课件动画演示)那么从12到3有多少个小格,为什么呢?

  生:从12到3有15个小格,因为从12到3有3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就是3个5相加,用乘法口诀“三五十五”得到的。

  师:这个小朋友真会思考,运用到了我们以前学*的知识,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向他学*,认真思考。老师再问一个问题,从12走一圈再到12有多少个小格,为什么呢?

  (全班一起告诉老师有60个小格,抽问为什么)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从12走一圈再到12刚好了走完一个钟面,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老师动画演示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师:看来同学们的钟表知识学得非常棒。

  拨一拨,议一议:

  认识时:

  师:请同学们再拿起你们的时钟,拨一拨,想一想,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是多少时间?

  生: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课件)

  师:时针从数3走到数4是多少时间?数6走到数7是多少时间?时针从数10走到数11呢?

  (学生跟着课件一起数一数)

  生1:时针从3走到4经过一个大格,所以是1小时

  生2:时针从6走到7经过一个大格,所以是1小时

  生3:时针从10走到11经过一个大格,所以是1时

  师: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时,走几个大格就是几时。时针是用来表示几时的,“时”也可以用字母“h"表示。(板书:时h)

  认识分:

  师:时针每走一大格就是1小时,那分针每走一小格是多少呢?(课件动画演示)

  生:分针每走一小格是1分

  师:分针从12走到3,走了多少个小格,是多少分?(课件演示)

  生:走了15个小格,是15分。

  师:分针从12走到6是多少分?(课件演示)

  生:是30分

  师:分针走了一圈,走了多少分,为什么?

  生:因为分针走了一圈走了60个小格,所以分针走了一圈走了60分。

  师:分针走一个小格的时间就是1分,走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分针是用来表示几分的,“分”也可以用字母“min”表示(板书:分min)

  认识1时=60分:

  师:同学们拿起时钟拨一拨,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小组内和小朋友说一说(教师巡视并作出指导)

  师: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分针走一圈,时针就走一大格

  师:同学们再用时钟拨一拨是不是分针走一大圈,时针正好走一大格?

  生:是的

  师:孩子们观察的真仔细。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两针同时指着12,从12到1,让它们同时转动,同时停止),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那么时针走一大格和分针走一圈的时间相同吗?

  生:相同

  师:那时针走大格是多少时间,请同学说说?

  生: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师:那分针走一大圈

  生:分针走一圈是60分

  师:为什么是60分?

  生:因为一圈有60格小格,60个小格就是60分。

  (课件显示: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圈,是小格,也就是分?)

  师:同学们会填吗?打开书翻到106页,把它填在书上。填好的孩子可以自己读一读。(老师巡视并作出指导)

  师:谁愿意把你填写的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生: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

  师:请小朋友们再仔细观察(课件),现在时针和分针在什么位置?

  生:现在时针和分针都在12,都指着12

  师:他们同时走,同时停,说明什么?

  生:说明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大圈

  师:1时和60分有什么关系?

  生:1时=60分(板书)

  师:他们同时走,同时停,他们经过的时间相等,所以1时=60分。

  1时=60分,时可以用h表示,分可用min表示(课件)学生读

  (二)一分钟能做什么?

  师:今天小朋友表现的非常出色,为了表扬大家,下面我们来做感受1分钟的活动,感受一下1分钟到底有多长?你们说好吗?(准备1分钟长的电影和歌曲并课件显示出来)

  师:刚才我们在优美的歌曲和好看的电影中感受了1分钟,那1分钟感觉怎么样?

  生:1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下面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把手轻轻地放在鼻子前面,咱们一起体验一下一分钟大约呼吸多少下?(课件显示钟面,钟面设定为1分钟提示。)

  学生汇报结果

  活动:一分钟,你能从1数到几?(课件显示钟面,钟面设定为1分钟提示。)

  师:1分钟的时间不长,很快就过去了,但别小看一分钟,好好利用一分钟也能做很多事情。打字员一分钟能打70个字,一条流水线1分钟能生产一台彩电,1分钟工人叔叔能印刷1000多份报纸。

  (三)一时有多长?

  师:希望孩子们珍惜时间。一分钟很短。一时可长多了,昨天孩子们回家体验了一小时,谁给大家汇报一下一小时你能干什么事情?

  生:1小时可以写作业,1小时可以玩游戏,1小时可以看电视。

  师:其实呀,在我们每天学*生活中,也有1小时的学*时间(课件演示)第一节下课后,孩子们课间休息用去的时间是10分钟,第二节上课孩子们专心听讲,认真回答问题,又度过了40分钟,第二节下课后,孩子们做游戏,拍皮球,又度过10分钟。

  生:从第一节课下课到第三节上课,一共经过了1小时。

  分组讨论:1小时能做些什么?

  小结:1时比1分长得多,1时的时间也容易过去。

  三、课堂活动

  1、1分钟活动比赛,1分钟内谁拍皮球的次数最多,一分钟内谁击掌最多?1分钟跳绳的次数最多?

  2、今天同学们体验了一分,一小时的3时间长短。下面老师考考你们会不会正确使用时间单位时和分(课件)

  1)早晨,小红起床穿鞋大约要2(分)

  2)课间休息的时间是10(分)

  3)儿童每天的睡眠时间大约是10(时)

  4)小明步行上学,大约用了15(分)

  5)观看一部电影大约需要2(时)

  四、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孩子们学到了什么?你们最感兴趣是那里?有哪些地方自己表现的最棒?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努力?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我们进一步的认识了钟面,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我们还认识了1时=60分,同时还体验了1分钟1小时的长短。一寸光阴一寸金,存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生命,希望孩子们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设计理念:

  新课标中新编入许多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操作,《认识钟表》就是其中之一。《认识钟表》属于准备性知识,为以后进一步学*有关时间的知识——如二年级要学*的时、分、秒,三年级要学*的24时计时法做铺垫。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才能把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运用直观、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认识时间;

  2、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3、结合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学*,注重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等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掌握所学内容。

  教学中首先以谜语的形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同时又非常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引向日常生活,让学生感知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钟表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一个过程。学生在看一看、拨一拨、说一说、比一比的活动中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实现认识钟面,会看整时和大约几时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

  2、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大约几时。

  3、通过拨表、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4、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钟表、区别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会看整时。

  教学难点:

  在认识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体会大约几时的含义。

  学情分析:

  学生对钟表有一定了解,但那是来自生活的感性的零碎的,对某些问题还一知半解。因此教学时我尊重学生生活中获取的关于钟表的经验,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验证,从而寻找规律,突破难点。

  课前准备:

  课件、学具钟、教具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出示谜面:小小马儿跑不停,日日夜夜不休息。嘀哒嘀哒真好听,提醒我们要早起。对,是钟表。

  2、瞧,一家钟表店开张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各类钟表图片)学生注意观察。发现它们是挂钟、闹钟和手表)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你们都见过吗?

  3、那你们知道这些钟有什么用处吗?

  对,钟表的作用可大了,他们能告诉我们现在是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了。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新知

  1、初步认识钟面

  我们要认识钟表,首先我们来认识钟面。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钟面观察一下,看看这个钟面上有些什么呢?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1)说的真好,钟面上有1—12的数,那12在哪里?6呢?请同学们在钟面上指一指3和9在哪里(注意12应摆在最上面)把这些数按照顺序读一读。那你用手势表示一下这12个数是怎么排列的?闭上眼睛再想一想12个数的位置。

  (2)钟面上除了有数外,还有两根针,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出示:长、短)

  你们知道长的针叫什么吗?短的针呢?(板书:分针,时针)指着课件上的钟面,问学生这两根针叫什么名称?

  2、初步认识整时

  (1)那这个钟面上表示的时间你知道?(出示:7时的钟面)如果学生说是7点钟,要告诉他们在数学上又可以说成“7时”。(板书7时)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真聪明,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2)那么这几个钟面你会看吗?你是怎么看的?(练*试一试:3时6时10时)

  (3)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那你们观察一下这几个钟面的分针,它们的指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一起看一看时针是怎么指的?

  师: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4)拨一拨:请小朋友拿出钟面,在钟面上拨出3时、9时和12时,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再全班交流。

  如果是4时呢?分针、时针分别指着哪里?7时呢?

  三、实践应用

  1、想想做做第二题和第六题

  2、想想做做第五题(画一画)

  四、总结

  今天我们和钟表交上了朋友,认识了整时和大约几时。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经过这样的时刻。


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优选【五】份扩展阅读


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优选【五】份(扩展1)

——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3篇

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91~92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认识时间的第一课时,要求学生认识整时,它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小明一天的学*生活情景作为学*的线索,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学*数学,它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为今后学*有关时分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大部分孩子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他们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但时间比较抽象,因此教学时要把时间的认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才让学生容易掌握。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并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意识,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

  【学具准备】空白钟面,指针,颜色笔,小钟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教师讲故事《喜欢钟表的国王》。请同学们想想,如果没有了钟表滴答滴答国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钟表在我们的生活中重要吗?它有什么作用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钟面

  (1) 师:小朋友,张老师也像滴答滴答国的国王一样很喜欢钟表,今天我也把我收集到的钟表带来了,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点击课件,出示钟表图)

  (2)师:这么多漂亮的钟表,你喜欢吗?钟表的作用很大,在它们漂亮的外表身上还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 你仔细看看这些钟表,都有些什么?

  2、动手做钟面

  (1)师:都看清楚了吗?想不想自己亲自动手做一个呢?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1号纸,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一起动手来画一个钟面吧!

  (2)师:谁愿意介绍自己的钟面?钟面都有什么呢?

  (3)让学生上台展示钟面并汇报。

  认识时针和分针:

  (钟面上有两根针,它们是时针和分针)

  (4)师:请你给同学们指一指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它们长的是什么样子?同学们怎么才能区别它们呢?

  (短短胖胖的是时针,瘦瘦长长的是分针)

  (5)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是怎样运动的?请你用手比划一下。

  (教师介绍顺时针方向。)

  认识数字和大格:

  (钟面上有12个数字)

  (6)师:这些数字是怎样排列的?你怎样记住它们的位置呢?

  (7)师:小朋友仔细观察,两个数字中间还有什么?(大格)我们一起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

  小结: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还有时针和分针。(板书)

  让学生纠正自己画的钟表图,再认一认时针和分针吗,记一记它长什么模样?和你的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3、联系生活,认识整时

  (1)师:同学们对钟面已经有认识了,我们看到这样一个钟面。(课件出示):

  师:你会认钟面上的时间吗?(7时)

  师:对,不过在数学上我们通常把7点说成是7时。

  你怎样看出是7时的?(多指几人回答)

  师:说得真好,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这个时间就是7时。

  (2)师:除了7时,你们还会认钟表上的其他时间吗?出示三个钟面的时刻

  8时 3时 6时

  全班交流汇报……

  师:仔细观察几个钟面针的指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分针都指着12,时针指的数字不同。

  师:像这样分针指着12,我们把这样的时刻叫做整时。谁来说说怎么看整时呢?

  (同桌讨论并汇报)

  小结并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齐读)

  3、动手操作,拨钟面

  (1)师:同学们都会认钟表了,那老师想考考你们,老师拨一个时间,你们来认一认 。

  (教师拨出1时、3时,11时,让学生认。)

  (2)师:现在由老师来说一个整时,你来拨一拨,看谁拨得对。

  学生拿出小钟面,拨出下列时刻:5时、9时,12时(说一说12时时分针和时针是指向哪里的?)

  (3)自由拨。(拨一个时刻,说说在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4、用两种方法记录时间。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已经学会认整时了,那你们会把时间记下来吗?

  教师讲解:第一种方法是普通计时法,是几时就在几的后面写上一个“时”,如2时写作2时(教师板书:2时)第二种方法是电子计时法,是几时就在左边写上数字几,中间写两个小圆点,右边写两个“0”。(板书:2:00)

  5、学生试一试。

  师:同学们试着用两种方法把它写下来好吗?

  请全体学生把黑板中三个钟面上的时刻写下来,写在练*纸上,并互相检查。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说一说:东东的一天

  东东的一天都在干些什么呢?(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早上、中午、晚上这些词语,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要肯定。)

  2、连一连:小朋友,你们能找到小明每一项活动的准确时间吗?

  3、猜一猜:下面是四个没有刻度的钟表,你能说出它们的时间吗?

  4、想一想:小朋友,你们知道下面三个钟表再过2个小时后,是几时吗?

  四、总结回顾,课外延伸

  1、师:时间过得真快呀,一节课很快结束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师:时光一去不复返,时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宝贵的,我们不但要珍惜时间,还要合理利用时间,准确掌握时间,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不浪费时间,做个遵守时间的好学生。

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整时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重难点

  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整时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师:猜猜它是谁?

  2、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表,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仅外型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有关钟表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识

  1、认识钟表

  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分针,12个数

  在这里,我采用录音,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并同时强调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的特点。

  在汇报观察结果时,有的学生说到了秒针,我肯定学生观察得很仔细,我们看时间的时候通常只看时针和分针就可以了,有关秒针的知识我们以后再学*。

  2、教学整时

  出示6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8时、4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然后再提问:6时、8时、4时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针都指着什么数?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看整时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看整时的方法。

  学生在自己的学具盒上拨出3时,7时,通过拨规定的时刻进一步巩固看整时的方法。

  3、学会看电子钟

  同学们在看电视时见到过屏幕上显示的时间吗?它和刚才我们看到的钟表表示时刻的方法一样吗?这是电子钟表示时刻的方法。

  课件出示12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教师提问:像电子钟这样显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哪里见过?你能用这种方法表示2时吗?

  学生自己练*,然后指名说说是怎样表示的

  4、课件出示小狗和小猪一天中的三次对话。教师顺势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惯。

  5、让学生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时刻?

  四、全课小结。

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钟面:12个数字、时针、分针。

  ②会书写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7时、7:00。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钟面的组成,认读、写整时时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体验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整时的认读与书写

  教学难点:

  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教学准备:

  对媒体课件、钟面模型、展台

  教学过程:

  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看看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猜出来!

  2、课件出示谜语

  3、课件出示闹钟的图片。

  师:你们真聪明,棒棒哒!夸夸自己(生:棒棒,我真棒,我是你们的好榜样)这节课我们就来———————揭示课题板书领孩子读。

  4、师出示钟面教具,

  师:这是老师动手制作的钟面教具。孩子们把你们制作的钟面学具拿出来我们一起观察钟面上都有新授。

  1、组织学生认识钟面

  1.1重点1:12个数字

  生1、钟面上有12个数字,(师,你能从小到大把这12个数字数出来吗)

  生:数12个数字,(师:请小朋友们快速找到钟面上数字1,用小手指着从1开始从小到大数数看看是不是12个数字)

  师:还有什么

  1.2重点2:分针时针

  预设孩子怎么回答

  预设1生:还有分钟和时钟,(老师过去抱抱孩子,你太聪明了,你能区分哪个是分钟,哪个是时针吗)

  生:短————长。

  师:哪个小盆友再来说说(让孩子拿着自己的学具上黑板指着针认分针时针)

  预设2如果有孩子说出还有两个针等等,师顺着学生思路往下追问,让学生自己说出长针师分钟短针时针。

  1.3重点12个大格:如果孩子说不上来,老师可以告诉。

  1.4重点每个大格又分了5个小格,钟面60个小格。

  师:还知道:时针走一大个1小时,分钟1小格1分钟,可以介绍时钟走一大个,分钟走60小格。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非产好,我们一起去大象家去做客好不好大象家里有一个大座钟。大座钟的肚子里藏着秘密,你们想不想知道认真听,仔细看,视频结束后看看谁是聪明的宝宝,知道了大座钟的秘密是什么。

  (出示动画巩固钟面知识)

  2、认识整时

  你们这么聪明,老师再带你们去一个地方。

  (展示羊村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那里吗没错,这里就是羊村,让我们一起走进羊村的钟表店看一看吧!

  羊村图片这么多种钟表,你们想要哪一个老师这里有做好的,想不想要奖励给表现好的同学。

  谁能告诉大家太阳花表示几时。

  时针指1,分针指12,就是1时。

  2.1练*:看一看,说一说,拨一拨。

  时针指向几。分针指向几。是几时。

  2.2互动活动:同桌一组每人说出3个不同的整时,另一人波,老师只给3或2分钟活动,然后时间到,指明一组演示。

  同学们认识了时间,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小芳是几时起床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在哪见过像这样表示时间的。

  3、电子钟

  出示各种电子钟

  像手机一样的表,也可以告诉我们时间,我们把它们叫做电子钟。

  那电子钟上的时间你会读吗!

  3.1写一写:两种写法

  7:009:0012:00

  7时9时12时

  3.2练*:连一连

  巩固练*

  1、生活中的时间

  小明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呢!

  2、早上和晚上

  老师发现一个问题,在九时时,小明一个在看书,一个在谁觉,他一个人时怎么做到的呢

  时间分早上、晚上。每一个时刻,在一天当中都出现了2次。

  2.1说一说

  你早上9时在你做什么晚上9时在做什么8时呢,10时呢

  知识拓展

  我们现在有各种各样的钟表帮助我们来确定时间,那在很久以前的古代,那时的人们又是如何确定时间的呢!你知道吗

  让老师来告诉大家吧

  1、日晷

  这是日晷,人们就是通过......来确定时间的。

  2、铜漏壶

  这是铜漏壶,它是通过.,来确定时间的。

  总结

  我们古代的先人们是不是很有智慧,很聪明呀!你想不想做一名聪明有智慧的人呢

  那聪明的你说一说今天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呀!

  学了这么多对钟表的认识,回家后讲给家人听好不好呀!

  下课!


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优选【五】份(扩展2)

——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五)份

  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钟面:12个数字、时针、分针。

  ②会书写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7时、7:00。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钟面的组成,认读、写整时时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体验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整时的认读与书写

  教学难点:

  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教学准备:

  对媒体课件、钟面模型、展台

  教学过程:

  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看看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猜出来!

  2、课件出示谜语

  3、课件出示闹钟的图片。

  师:你们真聪明,棒棒哒!夸夸自己(生:棒棒,我真棒,我是你们的好榜样)这节课我们就来――揭示课题板书领孩子读。

  4、师出示钟面教具,

  师:这是老师动手制作的钟面教具。孩子们把你们制作的钟面学具拿出来我们一起观察钟面上都有新授。

  1、组织学生认识钟面

  1、1重点1:12个数字

  生1、钟面上有12个数字,(师,你能从小到大把这12个数字数出来吗)

  生:数12个数字,(师:请小朋友们快速找到钟面上数字1,用小手指着从1开始从小到大数数看看是不是12个数字)

  师:还有什么

  1、2重点2:分针时针

  预设孩子怎么回答

  预设1生:还有分钟和时钟,(老师过去抱抱孩子,你太聪明了,你能区分哪个是分钟,哪个是时针吗)生:短――――长。

  师:哪个小盆友再来说说(让孩子拿着自己的学具上黑板指着针认分针时针)

  预设2如果有孩子说出还有两个针等等,师顺着学生思路往下追问,让学生自己说出长针师分钟短针时针。

  1、3重点12个大格:如果孩子说不上来,老师可以告诉。

  1、4重点每个大格又分了5个小格,钟面60个小格。

  师:还知道:时针走一大个1小时,分钟1小格1分钟,可以介绍时钟走一大个,分钟走60小格。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非产好,我们一起去大象家去做客好不好大象家里有一个大座钟。大座钟的肚子里藏着秘密,你们想不想知道认真听,仔细看,视频结束后看看谁是聪明的宝宝,知道了大座钟的秘密是什么。

  (出示动画巩固钟面知识)

  2、认识整时

  你们这么聪明,老师再带你们去一个地方。

  (展示羊村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那里吗没错,这里就是羊村,让我们一起走进羊村的钟表店看一看吧!

  羊村图片这么多种钟表,你们想要哪一个老师这里有做好的,想不想要奖励给表现好的同学。

  谁能告诉大家太阳花表示几时。

  时针指1,分针指12,就是1时。

  2、1练*:看一看,说一说,拨一拨。

  时针指向几。分针指向几。是几时。

  2、2互动活动:同桌一组每人说出3个不同的整时,另一人波,老师只给3或2分钟活动,然后时间到,指明一组演示。

  同学们认识了时间,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小芳是几时起床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在哪见过像这样表示时间的。

  3、电子钟

  出示各种电子钟

  像手机一样的表,也可以告诉我们时间,我们把它们叫做电子钟。

  那电子钟上的时间你会读吗!

  3、1写一写:两种写法

  7:009:0012:00

  7时9时12时

  3、2练*:连一连

  巩固练*

  1、生活中的时间

  小明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呢!

  2、早上和晚上

  老师发现一个问题,在九时时,小明一个在看书,一个在谁觉,他一个人时怎么做到的呢

  时间分早上、晚上。每一个时刻,在一天当中都出现了2次。

  2、1说一说

  你早上9时在你做什么晚上9时在做什么8时呢,10时呢

  知识拓展

  我们现在有各种各样的钟表帮助我们来确定时间,那在很久以前的古代,那时的人们又是如何确定时间的呢!你知道吗

  让老师来告诉大家吧

  1、日晷

  这是日晷,人们就是通过......来确定时间的。

  2、铜漏壶

  这是铜漏壶,它是通过.,来确定时间的。

  总结

  我们古代的先人们是不是很有智慧,很聪明呀!你想不想做一名聪明有智慧的人呢

  那聪明的你说一说今天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呀!

  学了这么多对钟表的认识,回家后讲给家人听好不好呀!

  下课!

  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并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意识,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

  【学具准备】空白钟面,指针,颜色笔,小钟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教师讲故事《喜欢钟表的国王》。请同学们想想,如果没有了钟表滴答滴答国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钟表在我们的生活中重要吗?它有什么作用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钟面

  (1) 师:小朋友,张老师也像滴答滴答国的国王一样很喜欢钟表,今天我也把我收集到的钟表带来了,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点击课件,出示钟表图)

  (2)师:这么多漂亮的钟表,你喜欢吗?钟表的作用很大,在它们漂亮的外表身上还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 你仔细看看这些钟表,都有些什么?

  2、动手做钟面

  (1)师:都看清楚了吗?想不想自己亲自动手做一个呢?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1号纸,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一起动手来画一个钟面吧!

  (2)师:谁愿意介绍自己的钟面?钟面都有什么呢?

  (3)让学生上台展示钟面并汇报。

  认识时针和分针:

  (钟面上有两根针,它们是时针和分针)

  (4)师:请你给同学们指一指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它们长的是什么样子?同学们怎么才能区别它们呢?

  (短短胖胖的是时针,瘦瘦长长的是分针)

  (5)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是怎样运动的?请你用手比划一下。

  (教师介绍顺时针方向。)

  认识数字和大格:

  (钟面上有12个数字)

  (6)师:这些数字是怎样排列的?你怎样记住它们的位置呢?

  (7)师:小朋友仔细观察,两个数字中间还有什么?(大格)我们一起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

  小结: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还有时针和分针。(板书)

  让学生纠正自己画的钟表图,再认一认时针和分针吗,记一记它长什么模样?和你的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3、联系生活,认识整时

  (1)师:同学们对钟面已经有认识了,我们看到这样一个钟面。(课件出示):

  师:你会认钟面上的时间吗?(7时)

  师:对,不过在数学上我们通常把7点说成是7时。

  你怎样看出是7时的?(多指几人回答)

  师:说得真好,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这个时间就是7时。

  (2)师:除了7时,你们还会认钟表上的其他时间吗?出示三个钟面的时刻

  8时 3时 6时

  全班交流汇报……

  师:仔细观察几个钟面针的指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分针都指着12,时针指的数字不同。

  师:像这样分针指着12,我们把这样的时刻叫做整时。谁来说说怎么看整时呢?

  (同桌讨论并汇报)

  小结并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齐读)

  3、动手操作,拨钟面

  (1)师:同学们都会认钟表了,那老师想考考你们,老师拨一个时间,你们来认一认 。

  (教师拨出1时、3时,11时,让学生认。)

  (2)师:现在由老师来说一个整时,你来拨一拨,看谁拨得对。

  学生拿出小钟面,拨出下列时刻:5时、9时,12时(说一说12时时分针和时针是指向哪里的?)

  (3)自由拨。(拨一个时刻,说说在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4、用两种方法记录时间。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已经学会认整时了,那你们会把时间记下来吗?

  教师讲解:第一种方法是普通计时法,是几时就在几的后面写上一个“时”,如2时写作2时(教师板书:2时)第二种方法是电子计时法,是几时就在左边写上数字几,中间写两个小圆点,右边写两个“0”。(板书:2:00)

  5、学生试一试。

  师:同学们试着用两种方法把它写下来好吗?

  请全体学生把黑板中三个钟面上的时刻写下来,写在练*纸上,并互相检查。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说一说:东东的一天

  东东的一天都在干些什么呢?(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早上、中午、晚上这些词语,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要肯定。)

  2、连一连:小朋友,你们能找到小明每一项活动的准确时间吗?

  3、猜一猜:下面是四个没有刻度的钟表,你能说出它们的时间吗?

  4、想一想:小朋友,你们知道下面三个钟表再过2个小时后,是几时吗?

  四、总结回顾,课外延伸

  师:时间过得真快呀,一节课很快结束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师:时光一去不复返,时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宝贵的,我们不但要珍惜时间,还要合理利用时间,准确掌握时间,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不浪费时间,做个遵守时间的好学生。

  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钟面,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会用两种表示法表示整时。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学生能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看整时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两种表示法表示整时。

  教具准备:课件、钟面一个。

  学具准备: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闹钟或钟表)同学们真聪明,听到闹钟响,就要马上起床,不能睡懒觉,我们要遵守时间、珍惜时间。

  钟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钟表的设计也越来越漂亮。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钟表吧!请同学们边看边想想钟表有什么作用。

  课件演示。生看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各种各样的钟表。

  这些钟表漂亮吗?这么漂亮的钟表究竟有什么作用呢?(①可以告诉我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②它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该睡觉了。③它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上学了。)

  钟表有这么多的作用,我们必须先认识它,才能使用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钟表。

  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钟面,你发现钟面上有什么?

  汇报交流:

  ①形状是圆形的、方形的等。

  ②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

  ③有2根针,一根又细又长,一根又短又粗。

  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钟面上的部件都被大家找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看这个钟面。(介绍钟面)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时钟是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转的,我们还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12格,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又短又粗的叫时针。

  板书:时针、分针。

  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知道了钟面的组成。可是,你们认识时间吗?(认识)看来同学们不仅聪明,还有一定的知识呢。现在我们就试着认一认下面这幅图上的时间。

  2、认识钟面上的整时。

  (1)(课件出示84页情景图)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谁能说一说这是什么时间?图上的人在做什么?

  (这是早上7点,妈妈在叫孩子起床。)

  这个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啊?每天都发生在你们的身上啊?我们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好*惯。

  引导:7点在书面上表示叫7时。

  谁能说一说7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几?

  (时针指着7,分针指着12。)

  (2)请同学们再用刚才的方法,说一说:下面3个钟面上的时间。

  生先说时间,师再引导说:8时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几?3时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几?6时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几?

  (3)小结方法:

  再观察钟面,通过观察你们又有什么新发现吗

  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整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几

  小结:整时的时候,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4)时间表示法

  同学们,请你们在认真观察刚才的三幅图是怎样表示时间的

  小结:时间有2种表示法:

  第一种是普通计时法,即“数字”加上“时”字,几时就写几。如:7时、12时、4时。

  第二种是电子计时法,1个数字加上“:”再写两0(通常电子表和电视屏幕上会使这种表示方法)。如:7:00 1:00 4:00

  8时用电子表示法是8:00,8:00这种表示时间的方法叫电子表示法。(强调)“:”应写在数字的右下角。

  小结:用电子表示法表示整时,冒号的右边是两个0,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8时、3时、6时用电子表示法来表示应该怎么写呢?谁敢来试一试?学生评价三位同学写得怎么样。

  (5)感受时间与生活的联系

  当9时、12时、5时的时候,你一般在干什么?

  上课能不能迟到?(遵守时间)

  12时吃饭,吃饭能不能挑食?(营养搭配)

  做作业时能不能拖拖拉拉?(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惯。)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连线:找朋友(课件出示)

  今天,钟表王国里的钟表们聚集在一起,想找与自己时间相同的钟表作朋友,同学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2、过1小时是几时?(课件出示)

  四、分享收获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

  2、作业:85页做一做:小明的一天。

  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

  P59主题图及例1,P60课堂活动第1题的第1小题,练*十二第1题的第2、3小题,P63数学文化――计时工具的变化。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2、能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惯。

  3、了解计时工具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教学重点

  一只实物钟表、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

  1、猜谜引入。教师:请小朋友们先来猜一个谜语:没脚能行走,说话不口,它说是几点,人人都遵守。学生猜出是钟表后,教师告诉学生,钟表在生活中处非常大,下面我们看看这样一幅图。

  2、出示主题图。教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教师:大家都看到了图上的小朋友正在起床,你知道这个小朋友什么时候起床?(早上)你从哪里知道的?

  教师:这个小朋友要按时起床,就需要知道时间。在生活中我们主要靠什么知道时间的?(钟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目标: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2、学生按P59主题图及例1的要求独立思考,通过动手操作钟面的形式,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认读这些时间。

  3、学生自学P63数学文化――计时工具的变化。了解计时工具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讨论、交流。并完成主题图下面的“议一议”。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动手操作的形式,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了解计时工具的变化。归纳起来就是: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六、检:

  1、师出示钟面模型,让学生分别指出那个时针、分针、秒针。

  2、师将时针拨在整时,让学生说出是几时。

  3、师说几时,让学生在钟面上拨出几时。

  七、练:

  1、P60课堂活动第1题的第1小题。

  2、练*十二第1题的第2、3小题

  板书设计

  认识钟面、整时

  主题图例1

  (略)(略)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60页和例1、例2。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几时半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2、能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点】

  师准备

  学生准备:一只实物钟表、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

  师:请小朋友们先来猜一个谜语:没脚能行走,说话不用口,它说是几点,人人都遵守。学生猜出是钟表后,师告诉学生,钟表在生活中用处非常大,下面我们看看这样一幅图。

  用出示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学生甲:我看到了公鸡在叫,小朋友起床了。

  学生乙:我看到了墙上有作息时间表,还有……

  师:大家都看到了图上的小朋友正在起床,你知道这个小朋友什么时候起床?(早上)你从哪里知道的?

  学生甲:我看到大公鸡在叫。

  学生乙:我看到……

  师:这个小朋友要按时起床,就需要知道时间。在生活中我们主要靠什么知道时间的?(钟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观察钟面,认识整时、几时半

  (一)观察钟面

  师:互相观察自己带来的钟表,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回答略。

  师: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些钟表。

  用出示各种各样的钟表。

  师:这些钟表哪些地方不同?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甲:它们的形状不同,样式不同……

  学生乙:有的钟表有12个数,有的没有。

  师:这些钟表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能表示什么?(时间)它们靠什么表示时间呢?(指示电子钟)这种靠什么表示时间?(数字)(指示剩下的钟表)那这一类呢?(指针)

  放大显示一个钟:师介绍时针、分针后,学生进行拨针小比赛。

  (二)认识整时

  1.认识7时

  显示77页例1的三个钟面,放大显示7时钟面。

  师:看看这个钟面的分针、时针分别指在哪里?(板书:看分针、时针。)

  学生:这个钟面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

  师:议一议这个钟面表示多少时间。(板书:议。)

  如果学生能说出是7时,则鼓励学生说出“你是怎样知道的?”并明确告诉

  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学到很多知识。”

  如学生不能回答,则直接告诉这是7时,并出示电子表显示的时间。

  师:看看早上7时图上的孩子在干什么?(起床)想想(板书:想。)每天早上的7时你经常干什么?

  学生甲:我在起床。

  学生乙:我开始上学了。学生丙:我开始……

  师:再想想你周围的人,每天早上7时经常做什么?

  学生甲:我爸爸在洗脸、刷牙。

  学生乙:我奶奶在……

  师:如果没有钟表告诉你是早上7时,你怎样判断大约是早上7时了呢?

  学生甲:如果我听到公鸡叫,天也亮了,我想可能7时了。

  学生乙:如果我看见小朋友们背着书包上学,我会觉得大约是7时了。……

  师:这样学会用周围的环境来判断时间,小朋友们每天都能准时上学了。

  2.认识12时、4时

  用显示12时、4时的钟面。

  师: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来认识第二、第三个钟面分别表示多少时间,教学过程基本与认识7时相同,但主要以学生认识为主。

  3.归纳认识整时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认识的7时、12时、4时都是整时。你会认整时了吗?请小朋友们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再组织汇报。

  学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师:你们觉得他说得对吗?(对)师也赞同他的意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整时?它们的分针指在哪里,时针又指在哪里?

  请学生说一说,并在钟面模型上拨一拨。

  (三)认识几时半

  显示9时钟面。

  师:这是几时?(9时)请小朋友们注意观察,(显示:分针转到6,时针转到9与10之间)这时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分针转到6,时针转到了9与10之间。

  师:现在钟面上表示的时间还是整时吗?(不是)像这样的钟面还有两个。(显示3时半、8时半的钟面)

  师:请小朋友们用我们刚才认识整时的方法


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优选【五】份(扩展3)

——一年级《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实用五份

  一年级《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教材在不但是中先让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弄清楚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再以认识7时为例,来认识钟面上的整时数,使学生感情到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接着安排“试一试”让学生认识几个钟面上的整时数。又安排例题认识接*整时的时间,在学生表述“7时不到一点”和“7时刚过一点”的基础上,指出两种情况都是“接*7时,可以说大约7时”,从而理解“大约几时”的含义。

  “想想做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建立时间观念,并注意通过观察和操作,巩固钟表面上整时数和大约几时的认识。还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一天中有两个10时,渗透一天有24小时。最后还安排了电子表和电视机屏幕上整时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2、在认识时针、分针,拨一个具体的时刻等学*活动中,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几时和大约几时来表述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准确的说出钟表面上表示的整时时刻和大约时刻。

  教学难点:准确区分整时时刻和大约时刻。

  学情分析

  钟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从课前与学生的交流可以发现,由于生活中经常接触钟表,所以大部分学生对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甚至秒针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生活中的整时和不满整时有一定的感性生活经验。但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往往是笼统的、片面的,只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的认识时间的思维方法。因些,在设计本课时,一方面要抓住学生的已有知识背景,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要引领学生经历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的过程,注重体验和感悟,让学生掌握看时间的一般方法,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巩固和深化。

  教具、学具准备

  媒体课件

  教具:有秒针的钟一个,没有数字的或数字不全的钟表各一个,自制钟表

  学具:每人准备一个可以拨的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上课,先让大家猜个谜语,什么谜语呢?(课件出示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

  2、揭题: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就猜着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贴出自制教具,如右图)

  (设计意图:通过一年级学生喜欢的猜谜语来引出本课要学*的钟表,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调动学*积极性。)

  二、动手探索,体验感悟

  (一)认识钟面:

  1、讲述: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钟面上有什么呢?(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

  2、交流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引导)

  (1)钟面上有数字。

  引导:请小朋友指好自己学具钟上的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一起读一读。

  (出示一个只有3、6、9、12四个数字的钟)像这个钟上只有4个数字,没写数字的地方你知道是几吗?

  指着没写数字的地方让学生说一说是数字几。

  (设计意图:生活中学生接触的钟表,有好多是数字不全甚至是没有数字的。在认识的钟面上的数字后,进行一定的拓展,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2)钟面上有针。

  引导:你的钟面上有几根针?老师的钟上有几根针?

  这根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走的?小手比画一下。

  说明:其实屏幕上这两根针也是按同样的方向走,只是它们走得慢一些,看上去好象不在动。

  引导:比较一下这两根针。

  在同一个钟面上长的针叫分针,短的叫时针。

  谁来指一指这钟面上哪根是分针哪根是时针?(同桌互相在学具钟上指一下)

  (3)钟面上有大大小小的格子。

  说明:这些格子是帮助人们更准确地来看时间的。在以后的学*中,我们还会进一步学到。

  (设计意图:对于钟面上有些什么的交流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在课堂上实现在有一定的预设的状态下动态生成。)

  (二)认识整时。

  1、观察贴出的钟面,提问:现在钟面上是几时?你怎样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7时。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是7时。

  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是7时。

  2、试一试。

  课件出示“试一试”三个钟面,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

  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3、归纳总结。

  仔细观察一个这几个钟面,你发现1时、5时、11时,还有开始认识的7时,钟面上的分针有什么特点?时针呢?

  小结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是几时。

  (设计意图:由指导认识7时到1时、5时、11时,然后再对几个钟面上分针、时针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渗透不完全归纳的思想。)

  4、“想想做做”2。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看图说话:这三幅图上分别是几时了?小朋友在做什么?

  5、“想想做做”1。

  让学生自由说说你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的?

  (设计意图:两个“想想做做”,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巩固认识整时数。交换两个“想想做做”的位置,是学生在说自己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时,可能会出现不是整时的情况,就可以因势利导,进行认识大约几时的学*了。)

  (三)认识大约几时。

  1、贴出例2的两个自制钟面。如下图:

  观察一下,这两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悄悄地告诉你的好朋友。

  2、汇报交流:哪个小朋友可以把你的发现大声地告诉大家?

  第一个钟:7时不到一点

  第二个钟:7时刚过一点

  3、小结:像这样,7时不到一点或刚过7时,都可以看成是大约7时。(板书:大约7时)

  4、“想想做做”。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这三个钟面钟面上大约是几时,你会看吗?

  (四)小结。

  (设计意图:对于大约几时,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认识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来反馈这种原始的感知情况,然后老师再在些基础上加以总结和提炼,形成统一的认识。这样的过程,就是一种经历的过程,是一种知识的建构过程。)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拨一拨。(“想想做做”第4题)

  (1)用学具钟拨出3时、9时和12时,再进行交流。

  (2)现在老师想让大家拨出大约4时,可以怎样拨?

  指名演示4时不到一点和4时刚过一点。

  (3)考考你的小伙伴,你说一个时间,让他拨一拨。

  2、画一画。(“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一个少了一根时针的学具钟,分针指着12)提问:现在是8时,时针应该指着几?

  如果让你把缺掉的这根时针画出来,你认为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一定要正好指着8,要画得比分针短一些。)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请你观察一下这几个钟,看看哪几个缺了时针,哪几个缺了分针?

  根据每个钟下面的时间,把缺的针补画上。

  3、怪现象。(“想想做做”第6题)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这里有个怪现象:钟面上为什么都是10时呢?

  生1:一个是早上的10时,小朋友在上课。一个是晚上的10时,小朋友在睡觉。

  生2:一天有24小时,要转两圈,所以有两个10时。

  4、生活中的钟表。

  (1)出示一个有秒针的钟,这个钟上怎么有三根针呀?

  (2)(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7题的两个图)这两个钟表上一个针也没有,你知道是几时吗?

  (设计意图:练*的设计,在尊重教材编排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拓展。如第3题拨时间,除了拨整时,还拨了大约几时,除了拨书上的时刻,还进行了同桌交流,互相拨了时刻。又如第5题,补时针或分针是一个难点,学生在画前要搞清缺了哪根针,画时还要注意对准数字几和针的长短,因此设计过程中注意分层分散难点。再如生活中的钟表,除了电子钟,还拓展了有秒针的钟。)

  四、总结全课,引领发现

  小朋友真聪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钟表,钟表上藏着很多的学问,等着我们去发现。

  教学反思

  1、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数学课堂上呈现的学*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本课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如说说生活中小朋友升**、吃午饭、踢足球的时刻,说说自己早上起床、晚上睡觉的时刻等等。

  2、现代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新知识的有意义*得必须在学*主体积极思维的参与下,经历认识结构的调整和重新组织,最终把新知同化,纳入原认知结构中。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参与学*的根本原因。“正好7时”和“大约7时”,还有两个10时,这些都是可以设置认知冲突的素材。设计中紧紧抓住了这样的教学资源,巧妙设问,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现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在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的过程中,重视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充分挖掘了学生已经的对钟表知识感性经验,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总结出了“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认识了“7时不到一点”和“7时刚过一点”都可以叫做“大约7时”,真正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切实有效地进行知识的建构。

  4、“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实践应用环节的选题应该更多地考虑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解决问题后成功的乐趣,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本课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根据学生接触的生活实际对钟表进行了拓展,出现在没有数字的钟,有三根针的钟,电子表等等。这样的拓展,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体验到了学*数学的无限乐趣。

  一年级《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整时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重难点

  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整时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师:猜猜它是谁?

  2、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表,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仅外型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有关钟表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识

  1、认识钟表

  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分针,12个数

  在这里,我采用录音,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孩子。并同时强调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的特点。

  在汇报观察结果时,有的学生说到了秒针,我肯定学生观察得很仔细,我们看时间的时候通常只看时针和分针就可以了,有关秒针的知识我们以后再学*。

  2、教学整时

  出示6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8时、4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然后再提问:6时、8时、4时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针都指着什么数?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看整时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看整时的方法。

  学生在自己的学具盒上拨出3时,7时,通过拨规定的时刻进一步巩固看整时的方法。

  3、学会看电子钟

  同学们在看电视时见到过屏幕上显示的时间吗?它和刚才我们看到的钟表表示时刻的方法一样吗?这是电子钟表示时刻的方法。

  课件出示12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教师提问:像电子钟这样显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哪里见过?你能用这种方法表示2时吗?

  学生自己练*,然后指名说说是怎样表示的

  4、课件出示小狗和小猪一天中的三次对话。教师顺势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惯。

  5、让学生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时刻?

  四、全课小结。

  一年级《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3

  一、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矗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孝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同时我还采用了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重点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六、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钟表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请听这是什么声音?

  课件播放“滴答滴答”声音。

  学生猜出是钟表的声音。

  (出示钟表店)里的钟,它是人们用来干什么的?(看时间的)你会看吗?想学会看吗?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板书认识钟表)。

  抓住学生对钟有初步的认识这个特点,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去钟表店玩一玩。使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非常有感兴趣。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使学生感受到钟就在自己的身边钟,钟就在自己的身边。

  (二)认识钟面

  1.请小朋友拿出自己身边的钟,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给你的同桌。

  2.交流汇报:

  (1)生汇报:有2根针,一根长,一根短;钟面上还有数字(1、2、3.----12);钟面上还有小圆点或一点一点的。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

  (2)仔细研究:

  师边板书边说:小朋友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师生边写边说),这些数又是怎么排列的呢?(从1到12这样子排列的,12个数围成了一圈,这12个数还把钟面分成了好多格子。是多少格呢?数一数(师生)。

  钟面上有两根针(师边画边说),一根长,一根短。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生说师归纳板书:又长又细的那根叫分针,又粗又短短的那根叫时针。

  哪你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是朝哪个方向走的?钟面上的分针、时针是顺着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3.现在小朋友对钟的秘密知道的多一些了吧!

  4.现在你能很快认得出学具钟上的分针和时针了吗请你指一指说一说,并同桌互相说一边。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出,并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围绕问题研究钟的结构,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帮助学生在初步认识钟面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钟的:1~12个数、分针和时针.学生的学*积极性很高。

  (三)认识整时

  看一看

  导入:看板书说我们已经认识了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那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吗?

  1.出示7时的钟面,有谁知道这是几时吗?说说你怎么看出来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请2-3名学生说

  师生齐说: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板书:7时)

  说一说

  1.(出示三个钟面)老师这儿还有几个钟面,仔细观察,分别是几时?

  第一个是几时?(8时)你是怎么看出这个时间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

  第二个呢?(3时)那你又是怎么看出来这个时间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

  第三个呢?(6时)你是怎么看出来这个时间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2.刚才我们认的7时,8时,3时,6时,请仔细观察一下,这几个钟面上的指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针指着12时)

  3.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拨一拨

  1.师:通过刚才的学*,我们学会看几时了,接下来老师想看看哪位小朋友既会动脑又会动手。老师想让你们拨出3时,9时,12时。

  2.学生动手

  3.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展示)

  想一想

  师:有了时间我们就可以把一天的生活进行计划,那我们来看小明她是怎么安排自己的一天的。

  课件出示6幅图(上午7时小明起床刷牙,上午8时小明上课,上午10小明在做操,中午12时小明在吃饭,晚上6时小明在看电视,晚上9时小明在睡觉)

  学生看图交流。

  由于一年级学生对时间概念非常薄弱,借助配有钟面的学生的生活照片,让学生来认识整时,并按看一看、说一说、拨一拨、想一想的顺序有序地组织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趣味盎然。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认识了钟表我们可要学做时间的小主人,古人告诉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大家一定要珍惜时间,好好学*噢。

  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的内容,是学生学*时间概念的第一次接触。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已经具备了相当的钟表及时间的感性认识。因此,从导入到实践应用每个环节都与学

  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的快乐。

  在学生认识整时时,我安排了4个环节。首先在学生认识整时前我先让学生借助自己在生活中获得有关钟表的经验,自己去认识钟面。观察自己身边的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从而知道钟的结构,认识时针和分针。然后通过一个问题:时针和分针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呢?进入第一个环节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间是几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从而探究总结出整时数特点、,再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不但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而且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动手拨时间。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了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知道 “我们的生活和学*同样离不开时间,认识了钟表我们可要学做时间的小主人,古人告诉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大家一定要珍惜时间,好好学*噢。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教学过程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一年级《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设计理念:

  新课标中新编入许多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操作,《认识钟表》就是其中之一。《认识钟表》属于准备性知识,为以后进一步学*有关时间的知识――如二年级要学*的时、分、秒,三年级要学*的24时计时法做铺垫。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才能把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运用直观、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认识时间;

  2、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3、结合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学*,注重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等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掌握所学内容。

  教学中首先以谜语的形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同时又非常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引向日常生活,让学生感知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钟表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一个过程。学生在看一看、拨一拨、说一说、比一比的活动中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实现认识钟面,会看整时和大约几时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

  2、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大约几时。

  3、通过拨表、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4、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钟表、区别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会看整时。

  教学难点:

  在认识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体会大约几时的含义。

  学情分析:

  学生对钟表有一定了解,但那是来自生活的感性的零碎的,对某些问题还一知半解。因此教学时我尊重学生生活中获取的关于钟表的经验,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验证,从而寻找规律,突破难点。

  课前准备:

  课件、学具钟、教具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出示谜面:小小马儿跑不停,日日夜夜不休息。嘀哒嘀哒真好听,提醒我们要早起。对,是钟表。

  2、瞧,一家钟表店开张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各类钟表图片)学生注意观察。发现它们是挂钟、闹钟和手表)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你们都见过吗?

  3、那你们知道这些钟有什么用处吗?

  对,钟表的作用可大了,他们能告诉我们现在是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了。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新知

  1、初步认识钟面

  我们要认识钟表,首先我们来认识钟面。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钟面观察一下,看看这个钟面上有些什么呢?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1)说的真好,钟面上有1―12的数,那12在哪里?6呢?请同学们在钟面上指一指3和9在哪里(注意12应摆在最上面)把这些数按照顺序读一读。那你用手势表示一下这12个数是怎么排列的?闭上眼睛再想一想12个数的位置。

  (2)钟面上除了有数外,还有两根针,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出示:长、短)

  你们知道长的针叫什么吗?短的针呢?(板书:分针,时针)指着课件上的钟面,问学生这两根针叫什么名称?

  2、初步认识整时

  (1)那这个钟面上表示的时间你知道?(出示:7时的钟面)如果学生说是7点钟,要告诉他们在数学上又可以说成“7时”。(板书7时)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真聪明,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2)那么这几个钟面你会看吗?你是怎么看的?(练*试一试:3时6时10时)

  (3)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那你们观察一下这几个钟面的分针,它们的指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一起看一看时针是怎么指的?

  师: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4)拨一拨:请小朋友拿出钟面,在钟面上拨出3时、9时和12时,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再全班交流。

  如果是4时呢?分针、时针分别指着哪里?7时呢?

  三、实践应用

  1、想想做做第二题和第六题

  2、想想做做第五题(画一画)

  四、总结

  今天我们和钟表交上了朋友,认识了整时和大约几时。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经过这样的时刻。

  一年级《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5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整时的时刻。,会在钟面上拨出整时,对接*整时的时刻只要求能说出大约几时,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主要来源于生活的积累和家庭教育,大部分的认识方式不规范,缺少系统性。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提升和总结。因为班级基础较好,教者对教学目标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会在钟面上拨出大约几时,教学难度有所增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整时,会在钟面上拨出整时。

  2、使学生初步认识大约几时,会在钟面上拨出大约几时。

  3、通过学*,学生对钟表的历史有所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几时教学难点:认识大约几时教具准备:课件,钟面模型学具准备:学具钟面。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老师今天邀请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来和我们一起上数学课,瞧,它来了。小猫kitty第一次和我们大家见面,它还带了些神秘的礼物呢!谁来猜猜它的神秘礼物是什么?

  小猫kitty想给你们一点提示:(播放课件:谜语)这下,你们猜是

  (播放课件出示多种钟表)小猫kitty带来了钟和表,这节课它会带着我们去钟表世界走一走,领略其中的奥秘与神奇。(回到课题:认钟表)【设计意图:熟悉的卡通形象――小猫kitty,作为贯穿整节课的情境人物首度出现,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的猜谜语,拉*了情境人物与本节课的距离,突出了本节课的学*内容。多种钟表的展示,辨证地体现了钟表的表示时间的共性,拓宽了学生了的视野,也为“了解历史”部分埋下伏笔。】

  二、探索新知

  1、观察钟面

  看,这儿有一个钟,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这个钟面上有些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提问:有哪12个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让学生到前面指一指哪根针是分针,哪根是时针。老师发现了它们的样子不一样,你发现了吗?)

  说的真好,钟面上有12个数,还有两根针,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老师也带了一只钟,你看看老师的钟比小朋友刚认识的钟面多了什么?伸出你的手指跟着秒针一起出发吧。它是怎么走的呀?

  这个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我们的时针和分针也是按这样的方向走的。今天我们主要介绍时针和分针,因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看时针和分针就能知道大概的时间了。

  【设计意图:教材中所出现的钟面都是只有时针和分针的,这与学生的生活积累有一定的冲突,教者给秒针一分钟的展示机会,既解释了冲突又为后面的认识大约几时的“几时不到一点”和“几时刚过一点”做了铺垫。】

  2、初步认识整时

  这个钟面上表示的时间你知道吗?(2时的钟面学生很可能会说成2点)2点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2时。

  谁来说说2时的时候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

  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这时我们就说是2时。那么这几个钟面你会看吗?(试一试:1时、5时、11时)观察它们的时针和分针,你发现了什么?(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我们把这样的几时又叫做整时。

  有了钟表,我们就能够知道,那你能根据每幅图中钟表上表示的时间说一说,这些小朋友是什么时候在做什么事情吗?(播放课件:想想做做2)提问:这时候钟面上的针怎么只剩下一根了?(第2幅图:12时)说的真不错,象这些时间都是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老师这里有一个钟,我想自己拨一个9时,你能告诉我该怎么拨吗?那请你来给我示范一下好吗?

  我们小朋友在心里想一个自己喜欢的整时,然后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来。指名全班交流:拨出了几时,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

  请小朋友将自己拨出的时间向同桌说一说,说说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我们小朋友都能自己拨时间,可小猫kitty在一旁可发愁了,它想拨一个6时,一不小心把钟拨坏了,你们瞧,只剩下一根针了,你能帮它修一修吗?老师这里准备了几根针,请你选一根,修好小闹钟。(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操作)你为什么选这根针?

  那你为什么要把分针放在这里呀?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我也想请你们帮忙修修这个钟,愿意帮忙吗?4时:你为什么选这根针?那你为什么要把时针指着4呀?

  【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教学环节的安排主要是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有一定的提升,在观察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帮助小猫kitty修钟是教者对“想想做做”的部分*题的出现顺序及出现方式做了些许调整,注重动手操作,更易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3、初步认识大约几时小朋友,你知道小猫kitty为什么喜欢6时吗?6时央视动画城频道要播放《大风车》。小猫kitty可喜欢看了!小猫kitty想在钟表世界里继续走一走,看一看,等下我们一起去提醒她好不好?

  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到了这时,你想提醒小猫kitty什么呀?(出示6时不到的钟面)你为什么说6时还差一点呢?

  小朋友真热心,提醒小猫kitty,6时不到一点点,动画就要开始了。时间过得真快,6时到了,动画准时开始了。(显示随着时间推移,6时播放动画,学生跟着歌声一起唱一唱)

  看了会动画,现在钟面上6时已经?是呀,6时刚过了一点点。

  观察一下,这三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

  像这样,6时不到一点或刚过6时,都可以看成是大约6时。(出示:大约6时)那这几个钟面你会看吗?(出示想想做做3)第一个,为什么是大约8时?第二个,为什么是大约9时?

  小结:对呀,几时不到一点或几时刚过一点,我们都说成是大约几时。你能在钟面上播出大约5时吗?(两种情况)全班交流:他们俩拨的不一样,你觉得谁拨对了呢?

  【设计意图:《大风车》是学生最喜欢的儿童节目,学生对其播放时间十分了解,教者抓住这一教学资源对教材做了些许改变,更贴*学生的生活。跟着歌声唱一唱,寓教于乐。有了前面秒针的简单认识及这里环环相扣的提问,学生能够很好地自己的语言解释大约几时。动手拨一拨,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了大约几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4、24时拓展

  小猫kitty和我们一起学*了整时和大约几时,可她却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播放课件:出示想想做做6)

  为什么都是10时,有的小朋友在上课,有的小朋友在睡觉?

  介绍:因为一天有24个小时,时针一天要转两圈,所以有两个10时,上午10时和晚上10时。 【设计意图:知识的初步渗透,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辨证地认识时间。】

  5、电子表

  老师*时还见我们有的小朋友戴过电子表,你能读出这个时间吗?(播放课件:出示想想做做7)你怎么知道是5时的?

  电子表直接用数字来表示时间,数字是几,就是几时。你在哪里也见过这种表示时间的形式?(电视、手机、)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说一说,拉*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更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数学”的思想。】

  三、了解历史

  通过一节课的学*,我们小朋友已经学到了很多钟表的知识,小猫kitty还想带我们去一下钟表博物馆。(播放课件)在博物馆里小猫kitty见到了这样两个特殊的钟表,你能看出钟面上的时间吗?(只有4个数字的钟面和没有数字的钟面)

  【设计意图:数学也是一种文化。对钟表历史的了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总结

  钟表世界里还有很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要想知道得更多,我们小朋友就要珍惜时间,好好学*。

  【总评:这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做到情感化、生活化、趣味化和开放化,积极关注学生的认知背景和生活经验,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目标,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方式。摆正了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关系。通过看、拨、比、想、说、修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应用。既注重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又有效地进行了珍惜时间和行为*惯的养成教育,整堂课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这个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根据学*内容的自身特点,根据课标精神,我在设计教学时力求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联系生活;合作交流,人人参与。具体的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用好教材,用活教材

  事物的存在总是有其两面性的,就教材而言,它体现了编者的匠心,但是它有其局限性,一线的教师都知道教材上的所有内容并不是完全适合自己的班级。就本课教材的教学要求而言是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整时的时刻,会在钟面上拨出整时,对接*整时的时刻只要求能说出大约几时。教材是我组织课堂的蓝本,就本班学生基础而言,我稍微增加了教学了难度,我要求学生能在钟面上拨出“大约几时”,通过自己动手拨一拨,学生能进一步认识表示大约几时有两种表示方法,这样的提升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思维了开放性。

  教材以“大约7时”为例来教学大约几时,认识“大约几时”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在本篇教学设计中,教者将这一例题做了些许的改变。就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对“6时”更关注,因为这时有他们关注的儿童节目《大风车》,“大约6时”与《大风车》相联系,更贴*学生的生活。

  二、重视动手操作实践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课标倡导的学*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根据学*知识的性质特点,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学生每人一个学具钟面,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让学生动手拨一拨,帮助小猫kitty修一修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时反馈交流,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三、用文化润泽数学课堂

  数学课堂应该是丰富的课堂,单调枯燥的数学符号代替不了数学课堂的全部。从沙漏到原子钟,钟表是人类创造活动的结晶,对钟表历史的了解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无形中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优选【五】份(扩展4)

——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3篇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84、85页。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4、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5、能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6、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的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三、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钟表、学生操作用的小钟表

  四、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

  1、师:听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猜猜它是谁?

  师:钟表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钟表不仅外型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有关钟表的知识。板书:认识钟表。

  2、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识

  1、认识钟面。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自己手上的时钟,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同桌交流一下。生:自由观察活动。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学生汇报

  1、时针。时针在哪里呢,请你快到前面来找一找。对了,这根针叫时针,它长得什么样?谁来说一说。(师板书:时针:短粗)。分针:请学生到前面来指,说出长得什么样子。它和时针比起来细一些,长一些。(板书:细长)

  2、数:你领我们一起来数数好吗?(板书数12个)(1-12)真有12个数,你观察得可真仔细,大家觉得他数得怎么样?同学们请你从1开始按顺序数一数自己表上的12个数。

  3、12个大格:我们一起来按顺序数一数

  师:你能照这样的顺序拨一拨小闹钟吗?体验时针、分针是怎么走的。

  2、出示图片,认识整时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在同伴的合作中学会看整时师:哪些组的同学愿意当小老师,给全班同学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认这些钟面上的时间的?生汇报。(学生互相评价)师引导。

  3、仔细观察,整时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组讨论)

  汇报:得出结论。(生评价)

  4、结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5、学*电子时刻写法。

  6、小明的一天:对于整时两种写法的巩固,以及一天有两个8:00的认识。

  三)应用新知,巩固发展

  1、我拨你说

  2、我说你拨

  3、看一看补一补:如何画整时?

  4、设计尝试:请同学们自己做主,当一次小小设计家。

  设计自己的一天。

  四)全课小结

  反思:一年级的课主要是吸引学生目光和注意力为主要关键,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努力做到从教材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游戏,动手操作,课件演示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放手让学生看一看、拨一拨、说一说,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说钟面这个环节,放手让学生自主学*,合作学*,交流讨论,解决第一个知识点。学生们课上表现积极而又有序,知识点掌握还不错,学生在合作中分享着互助与竞争,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但有些学生上课*惯不好,还需要加强行为*惯的规范练*,再就是练*也需要在多点类型,让不同的学生体会不同的成就感,每节课都是不完美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素质,让自己的课堂不断完善!

  教学目标:

  1、 会认,读整时;

  2、 能够用两种方法表示整时;

  3、 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惯。

  教学设计:

  虽然学生刚上一年级,但他们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认识钟表的经验,在教学整时认读时,首先让学生认识钟面,分清分针和时针,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对比、观察“三个钟面(6时、8时、4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得出结论: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然后通过活动,看一看、拨一拨,加强对整时的认识,与生活联系,出示电子表示法,通过练*使学生掌握用两种方法来表示整时,最后出示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渗透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惯。

  教学过程:

  一、指导语:今天是我们一一班全体学生第一次来多媒体教室上课,你们高兴吗?老师非常高兴,有这么多的老师在后面看着我们一一班小朋友,看看谁表现的最好。

  引入课题:好了,大家坐的这么端正,老师就送大家一个礼物,猜一猜:有位好朋友,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他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出示课件)提问:说一说你们在哪里见过钟表?

  总结:你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钟表,钟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大家真聪明!钟表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上课、放学、吃饭、睡觉),它的作用多大呀!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新授

  1、看,老师带来了一个钟表,你们仔细观察这个钟表,钟面上都有什么呢?

  板书【分针(长)、时针(短)】还有12个数字,大家来读一下。

  2、拿出你们手中的钟表,同桌互相指一指,那个是时针、那个是分针。

  3、那我们认识了钟面,先把表放下,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丽丽每天什么时候起床?你们认识钟面上的时刻么?

  总结:我们生活中通常说的7点,在教学上把7点说成7时,大家仔细观察7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都分别指着几呢?说得很好,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这就是7时。

  4、那你们知道这个钟表几时么?分针和时针都指着几?

  5、仔细观察这几个钟面分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总结:分针都是指向12,时针指向(6、4、8),那么,我们就说: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6、既然大家都认识了整时,老师就来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么?

  (1时、5时、7时、8时)回答的真好,老师说时间,你们自己动手拨一拨;同桌互相说时间,动手拨一拨。

  我们刚才学*了用中文来记录整时,那么你们知道整时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么?出示课件“12:00”,你们知道这是几时么?你们在哪里见过呢?(手机上、手表上、车票上……)。那么,我们来看一下7时,该怎么用电子表示法表示呢?先写7,接着在7的右下方写两个上下并排的小圆点,然后写两个0,他们都读作7时、7:00

  三、练*

  我们认识了时间,就要合理的安排好时间,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小明是怎样安排时间的。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会了什么?收获可真不小!那么我们就要像小明那样合理安排好时间,做一个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好孩子!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

  2、使学生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会正确读、写整时。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难点:会认整时,会正确读、写整时。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具钟、实物钟、头饰、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声音

  师:小朋友,竖起你的小耳朵,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呢?

  2、出示主题图

  师:听到闹钟响起后,乐乐在干什么呀?请你们打开书本91页看看。

  (思想教育:我们要向乐乐学*,听到闹钟响,就马上起床)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

  3、出示课题

  师:这些钟表的身上隐藏了许多小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

  1、联系生活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样子的钟?

  师:老师收集了各种各样有趣的钟,你们想欣赏吗?

  2、同位说钟面

  师:欣赏完那么多有趣的钟表后,请你们拿起桌面上的钟,跟同位说一说钟面上有什么?

  3、学生介绍钟面

  师:谁愿意大声地把你的钟面介绍给大家呢?

  生:汇报(板书:12个数字12个大格)

  师:时针长得怎么样?分针长得怎么样?

  生:汇报(板书:时针分针)

  4、动画钟自我介绍

  师:看到大家介绍得那么开心,动画钟也要把自己介绍给大家,请听。

  5、归纳小结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还有时针和分针。

  (二)、认识整时

  1、出示主题图

  师:我们都认识了钟面,那怎样看时间呢?(板书:认钟面、看时间)请你观察一下,乐乐是什么时候起床的?

  2、讨论

  师:同位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出是7时的?

  生1:我是这样看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生2:我是这样看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生3:我是这样看的,钟面上有分针和时针,而且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3、练*

  师:你们都说得很好,老师现在想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优选【五】份(扩展5)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3篇

  一、活动目标

  1、能辨认出钟表上的整点、半点。

  2、知道时针、分针及其表示时间的关系。

  3、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惯。

  二、活动准备

  1、实物钟表4块,幼儿人手一个钟表模具。

  2、录音机、磁带。

  3、太阳娃娃头饰、一教师扮太阳娃娃

  4、彩笔、长布、小篮子。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天线宝宝乐园”去做客,你们高兴吗?(在《天线宝宝》音乐伴奏下幼儿做活动前的热身运动,激发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一教师戴太阳娃娃头饰,扮太阳娃娃)说: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好多礼物,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引出课题并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的学*兴趣。

  (二)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师:观察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

  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12个数字是怎么排列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师: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的?(长短、粗细)短短粗粗的这根针我们叫它时针,长长细细的这根针我们叫它分针。(加深巩固)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

  (观察时间为12点钟表)师: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师:请小朋友上来把分针拨1圈,看一看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一格)

  师总结:当分针走1圈,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他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1、(对比时间为12点、1点钟表)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

  师总结: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对比时间为12点半、1点半钟表)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6)

  师总结:当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6上,就是半点。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总结出:分针指6,时针后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

  3、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玩游戏“我说你拨”

  ①、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拨出整点、半点,小组中的幼儿相互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②、每组推举1位代表进行比赛,看谁拨的又对又快。

  五、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爱惜时间的好*惯

  1、师: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表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表?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

  2、教师归纳:钟表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惯。小朋友认识了钟,就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了。时间离开我们就不会回来了,小朋友,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你们记住了吗?

  六、延伸活动:尝试设计钟表

  师:让我们来当小小设计师,自己尝试设计各种形状、不同时间的钟表。(幼儿在轻音乐伴奏下自由在布上设计钟表,画玩后展示给客人老师)

  师:今天太阳娃娃送给我们的礼物帮助我们学*认识了钟表,那我们把设计的钟表回赠给太阳娃娃好吗?

  太阳娃娃:谢谢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把它贴到外面的走廊里让其他的小朋友也来学*认识钟表好吗?跟我走吧!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91-93认识钟表。

  二、教学准备

  实物钟、课件、学具钟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钟表是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尽管学生是第一次学*“认识钟表”,但对学生而言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经课前调查,大部分学生已会看整时,几时半对少数学生来说也不算难(特别是城镇的孩子)。尊重学生的学*起点是我们教师备课时首先应面对的,而且知识间的对比也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看时间的方法。因此,我决定把认识整时和几时半放在一节课内完成,将认识钟面和整时较快带过,把重点放在认识几时半上。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大格、12个数。通过观察与讨论,发现整时和几时半钟面上指针的规律,学会看整时和几时半。

  2、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培养观察、动手能力及探索意识和合作。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惯。

  (二)教学策略

  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对比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首先,通过观察两个小朋友的周末作息时间表,学会看整时和几时半,再利用这两个不同时间表的对比,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使整个教学过程立足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出看整时和几时半的方法,变枯燥的教学活动为有趣的学*活动。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一)听一听(课件演示:钟表的嘀嗒声)

  (二)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钟表)

  (三)揭题:认识钟表

  (四)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钟表?

  (五)欣赏古今钟表图片: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钟表的图片,一看吧!(课件演示)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设计、制造了各式各样的钟表,给生活带来了方便,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丽了。

  二、联系生活,认识钟表

  (一)认识钟面

  1、看一看钟面都有什么?

  (1)小组观察

  (2)小组交流

  (3)汇报

  2、钟表有什么用呢?

  (二)认识整时

  1、你会看时间吗?我们来看看晨曦小朋友(本班同学)

  星期六的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起床学*吃饭睡觉

  (生活情景图略)

  7时9时11时8时

  (1)与同桌说一说晨曦小朋友什么时候干什么?

  ①个别汇报

  用钟表的“嘀嗒”声把学生课间分散的注意力马上吸引到课堂中来,通过问:“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很自然地切入课的主题。

  让学生欣赏古今钟表图片,一方面是让学生体会人类科学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体现了数学的人文性。

  把认识钟面这部分知识直接交给学生自已解决,既充分暴露了学生已有经验,又很好地激发学生学*的主动性和探索欲望。

  运用同班同学的的作息时间情景图作为学*材料,学生感到既新鲜又亲切,快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将示范学生良好的作息时间作为典范,不但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学生,而且对示范学生也是莫大的鼓励。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②教学整时的读法和文字记录法:小朋友们都说对了,

  其实几点钟还可以说成几时。(板书:7时、9时、11时、8时)

  ③这些时间你都是怎样看出来的呢?

  ④个别汇报

  (2)仔细看看四个钟面上的指针,你发现了什么?(课件集中出现以上四个钟面)

  ①独立思考

  ②同桌交流

  ③汇报

  (3)归纳: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刚好几时。

  (4)巩固:从7时到10时,时针、分针分别从哪儿走到哪儿呢?(实物钟演示)

  这时你大概在干什么?(板书:上午10时、晚上10时)

  (三)认识几时半

  1、初步感知几时半的指针特征:

  (1)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小明起床了没有:

  (实物钟动态演示从7时到7时半)

  (2)再看他接下来干些什么?

  (先独立思考,再个别发言)

  板书:7时半9时半11时半晚上10时半

  2、看看这些指针,你又发现了什么?(同时出现4个钟面)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91—92认识整时

  二、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每人一个学具钟面。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老教材(浙教版)在第五册才出现,在新教材中分三个阶段来编排,第一阶段在一年级上册。为什么提前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在生活中对钟表的知识接触早了。

  从学生的学*起点来看,在农村学校里,并没有像有的杂志上写的那么高。在一个50多位的班级里,有少部分学生认识整时,认识的也相当模糊,比如拨得时候把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5认为是5时。这样就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听了一些《钟表的认识》,总体的感觉是,照顾学生个性多了,但学*效果却差了。囫囵吞枣式的只怕学生掌握的不够多,只怕听课老师说学生的起点不够高,就让几个好生撑撑台面。基于以上几点,把教学内容定位在认识整时上,半时的认识作机动处理。为此,我们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会读、写时间(整时),认识钟面结构(12个数字、时针、分针等);

  2、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珍惜时间,学会交流,学会分类。

  3、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合作意识、交流能力、探究能力。

  鉴于以上的目标定位,本节课教学设计基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控索、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为此,采取了以下的教学策略:

  1、教学过程活动化。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体验。

  2、教学素材生活化。生活化的材料,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引入:

  1、创设情境,读写电子表:

  (1)在班级学生中找一个电子表,问:这是什么?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2)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出示电子表上的时间是9:00)在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除了刚才从电子表上知道时间外,你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知道时间?

  生:闹钟、电视、手表、手机、太阳等。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研究像闹钟、手表这样的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的自主活动:

  1、(课前在教室周围粘贴4——6个不同的钟面)学生离开座位进行钟表文化欣赏活动。(配以音乐)

  2、学生汇报。你们刚才发现了钟面上的哪些知识?

  3、钟表认读活动。在这么多漂亮的钟面(刚才粘贴在周围的)中哪个你会读?(学生有选择地读)

  4、再次观察钟面——闭眼想——回忆(出示,你能在上面添上什么,就是一个钟面了)——划一划(你知道时、分针是往哪个方向走的吗?)

  5、学生制作钟面。(活动要求:①同桌同学先商量好拨什么时间;②谁装分针,谁装时针,分工好;③同桌同学再互相说说你拨的时间,最后把作品放在展示台上来。)

  6、展示交流、。在这些钟面中,哪些钟面认识起来最方便?并说说是几时,你是怎么看的?(如果出现整时以外的时间,待结课时或当场解决,视学生情况而定)

  7、找规律。哪根针指的方向有没有一样的地方?

  三、应用发展:(设了四关)

  第一关:火眼金睛

  第二关:我是小判官(对吗?还缺什么)

  4时11时2时

  第三关:我演你猜(一生上台做动作,如刷牙等,其余学生猜是做什么事情,是什么时间)

  第四关:认识“大千世界”

  1、你*时做哪件事情用的时间长?

  与与

  2、出示:(这是为什么?)

  3、想想画画:

  你能按规律画出第4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指向吗?

  通过学生身边的电子表引入,能拉*学生的心理距离,从简单表示时间引入,也能体现从易到难的原则。

  为学生设计钟表欣赏环节,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学*气氛,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钟表奥秘的心理意向。

  通过看——想——忆——划等活动,有助于学生对钟表的认识。

  这道题的设计在于学生能对钟面结构有深入的认识,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

  这两组题中可以让学生初步感悟时间的长短。


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优选【五】份(扩展6)

——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3篇

  《认识时钟》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钟面以及认识整时。也是为之后“时”、“分”、“秒”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地学*数学。采用情境教学将说钟面,学整时,说整时,拨整时,画整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数学活动情境。

  针对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是第一次接触时钟的内容,虽然已经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但是他们认知杂乱无序、缺乏条理,尚未建立起较为规范化、系统化的知识。因此对于这部分的知识,想让学生接受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

  整个这节课的教学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得饶有兴趣,学得积极主动。教学过程中,通过猜谜的方式引入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为课堂铺垫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后续教学中,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整节课堂分为3大板块:认识钟表、认识整时、整时的两种书写方式,其中认识整时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分配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说一说、记一记,使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整时的概念。

  整时的认识这一环节的教学任务是要让部分会说的学生带动大部分不会说的学生,这的确比较困难,且反复的说也使得这一环节有些单调。但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始终兴趣盎然,积极发言,和教师预设的教学保持着一致的步调。“付出总有回报”,有了前面三个时间的反复陈述,孩子们不仅能很快地找出整时时钟面的规律,而且在“老师拨时间,学生说几时”这一环节中表现出色。

  整堂课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兴趣浓郁的学*氛围,学生始终保持着一股新鲜好奇的学*乐趣,自主探索的学*劲头。在多媒体教学中,“认识钟表”这堂课选择的教师还是比较多的,相比较而言,本堂课虽然在情景上有了一些突破和创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针对分针和时针的认识,只停留在分针和时针的外观上面:粗粗短短、细细长长。

  针对它们本质的区别,转圈的快慢程度没有点到,正因为时针转得慢,分针转得快,才是它们更加本质的区别。对于时钟的教学,要突出最关键的部分:分针指向谁,时针指向谁,这句话要让学生反复不断地练*。对于电子计时的方法,虽然学生能够书写电子计时的格式,但是对于其中的理解还是有所欠缺,比如冒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整时,冒号后面的数字表示的是分钟,这一点未清晰明了地表达给学生,使学生对于整时的书写仍停留在最表面的仿写阶段,对于后续的学*也会造成一定的障碍。

  在“认识钟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里,已经有了一些钟表的知识储备:上学的时间、放学的时间、看动画城的时间……虽然这些认识是浅显的、感性的,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但是仍为学生学*“认识钟表”提供了经验基础。

  为此,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在自带的小钟上拨出自己喜欢的.时刻,再让学生对所拨的时刻进行分类,再想一想整时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通过比较,异中求同,最后概括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规律。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主动生成了他们自已的数学知识。

  二、创设生动具体的学*情境

  把对时刻的认识与现实有趣的情境结合起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唤起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学*活动,而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惯的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情境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浓厚的学*热情。

  三、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的机会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数学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的机会,使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在“认识钟面”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同桌合作的形式,学生拿出学具钟,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然后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在合作中分享着互助与竞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实际教学中看出,合作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方式,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学*,共同提高。

  四、充分体验“生活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安排了“说说你或你的家人喜欢的电视节目几时开播”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前半堂的教学过于拖拉,耽误了不少时间,导致后面的练*没有全部完成,今后在这方面要注意。

  经过多次的尝试和最后的公开课,我对教学有了更深的感触,总结如下。

  首先,是对于教学常规方面的觉悟。我一直认为,教师的激情是整个课堂的总动力,因为激情是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有些孩子甚至不知道“上课”是个什么东西,也不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状态去迎接和面对。但是再好的观点也都有其适用范围,不是绝对正确的,我只看到了它闪闪发光的一面,却没有发现光亮背后的阴影。没错,激情却是能够不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形成良好学**惯,但当*惯慢慢养成后,教师如果不适当的降低自己的“态数”,便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当有一天没有了教师的激情,学生可能就无法自主地集中注意力听课,甚至就对学*失去兴趣。适当的激情刺激可以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学*兴趣;但是连续作用下的刺激,很可能会起到反作用,抑制学生学*动力的可持续生成,同时对于教师自己来说也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所以,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可以适时地调动自己的激情,让课堂变得更活泼。同理可得教师音量的教学效果。适当的高声调可以抓住学生的耳朵和思想,连续的高音调作用,会让彼此都觉得疲惫。我以后会学要慢慢的调度自己的音量,脱掉小蜜蜂。另外,要继续加强板书的练*。

  其次,是教学语言艺术方面。可能是生活中的*惯,让我的话语总是不精简:一句话可以说的事情,我总是得说三五句。以至于把这个坏*惯也带入了我的数学课堂。这样无疑在拖泥带水的同时还很浪费时间(怪不得,我的课总是上不完)。所以应该要从生活入手,学会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尽量少说废话。同时,我还发现,在教学知识方面,教师的话越多,越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比如说此次教学中“认识钟面”的时候,我的“多嘴”总是牵着学生的思维,而没有让他们的思维呈发散式的发展,课是上得顺利了,但长此以往,学生会变“笨”,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会越来越窄。所以,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明方向,但切不可把路变得太小,影响了孩子们对沿途风景的观赏。

  再者,关于教学设计方面。

  1、缺少“合作交流”。

  师生问答互动形式的教学比较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却是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在“认识整时”教学中,“3时”的钟面可以让学生与同桌交流“这是几时”“分针时针的指向如何”,然后再请几组代表汇报。这样不仅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诉说和倾听“3时”的情况,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提升合作交流的能力。

  2、教学时长超出预定时间,分析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认识整时”花费的力气过大。在7时这个整时讲透以后,可以适当的加快8时和3时的节奏,为后面的内容争取时间;在课间操强化3时、6时、9时、12时这四个常见的时刻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快速度,逐渐减少中间停顿的时间;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是本节课的难点,老师口头上说时间怎么宝贵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关键还是将其赋予到具体的事例中,所以“小明的一天”之前的关于“时间宝贵”的说辞可适当减少,将之渗入“小明的一天”中。

  3、教材的解读不够深入。

  本节课不仅要认识钟面、认识整时,还要初步触及“一小时之前”、“再过一小时”、“快几时了”、“几时过一点儿”这样的知识点。对于前两者,本节课有所涉猎;但对于后两点却是丝毫没有提及。对于有些非重点的知识点,不一定要拎出来单独讲,这不仅会让知识点脱节,也会让教学显得零散。教师可以将之穿插在合适的位置,顺手带过,给学生留下印象后,等遇到具体的问题也就有据可依、顺理成章。比如将上面提及的后两个知识点放入学生拨钟环节,教师可收集不是整时的钟面质疑,比如“这是3时吗”,学生马上就会说“还不到3时”或“3时过了一点点”,此时教师就可顺手规范说辞“快3时了”或“3时过一点儿”。

  在“小明的一天”中,教学“两个9时”的时候,可以结合钟面,让学生直观的看到一个是上午的'9时,一个是钟表转了一圈后晚上的9时,此时随即抛出“你知道钟表一天转几圈吗”这样的问题,可以马上在学生心理留下深刻的印记:钟表一天转2圈。

  4、变化非本质的特征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抓住本质,在完成教学时针分针以后,可变化针的非本质特征,如针的颜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区分时针分针。

  5、数学是一个提炼的过程,一个符号化的过程,一个公式化的过程,但同时也是程序化的过程。

  关于“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这句话,在之前的上课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让学生套用这句话完美的说出如何认钟表的过程是多么的不容易,如果解决不了“不容易”问题,我还可以扔掉这句话,换个角度,换个方式:看来我们要看整时必须得分两步,第一……第二……


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优选【五】份(扩展7)

——一年级《认识钟表》课堂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一年级《认识钟表》课堂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认识钟表》课堂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第一课时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钟表》是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一幅学生放学回家后通过电话向老师汇报回家时间的生活情境图引出挂钟,通过对挂钟上不同时刻的直观认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正确读写整时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们一年级组的三位老师在形成共案的同时,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又各有特色地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1、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我一直在思索,怎样从一上课就拉*师生之间的距离,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上呢?于是,我利用课件,伴着音乐欣赏各种各样的表,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钟面,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

  3、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学间也有了相互学*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宝宝,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于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还通过课件演示了分针的转动是怎样引起时针的转动的。学生好初步了解了时针一天要转两圈,以便能区分钟面上的时间可以干什么事情。

  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我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仅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的目的不应该是学生“经验”简单的在再现和累积。

  2、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例如,认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分辨时不够深入,没有让学生放开说,师有代说的地方。再例如:你是怎样知道是8时的,指名说拨钟的方法等等,学生语言组织有问题。

  3、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不够,让学生猜是什么时刻,虽然也请学生交流讨论,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观察,就急于和小组内同学去说,有的甚至在玩。结果既没观察清楚,交流的效果也不好。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钟表,在小学数学阶段,认识钟表从一年级持续到三年级。本学期认识钟表的重点是知道钟表的组成,认读整时,学会珍惜时间,养成守时的好*惯。为了方便孩子们认识钟表,给孩子们布置制作钟表的先导作业。在孩子对钟表有了一定前概念认识后开展教学。根据整时的内容,进行了两课时的教学安排。第一个课时着重认识钟面的构成,整时的认读,第二课时认识快几时,几时过一点儿,大约几时等不准确的时间概念,学生体会时间在生活中应用。

  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并认识钟表,可以设计先导作业,学生预*课本,制作钟表,从学生预*情况开展学*,你了解到钟表的哪些知识?学生带着问题进入钟表的学*。第一个课时比较简单,学生能说出钟面的构成,整时的读法和写法,知道钟表的旋转方向,时间前后的不同。经过学生的学*与反馈,我发现多数孩子能认识钟面的构成,会读写整时,但是对一天时间的前后没有概念,之所以出现这样情况,一方面是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自身时间的使用不关注,不了解;另一方面,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数字不敏感,对顺时针旋转方向不理解,出现前后时间颠倒。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课上课下练*检查,课前三分钟进行听口令拨钟表的比赛,加强学生对钟表时间的认识,比如现在是9时,请你拨出三小时后的时间。这个时候学生很容易出错,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形象的钟表一起拨一拨,说一说钟表是怎么走的。课下,布置了画一画的作业,学生画出自己的一天并标出时间的两种表示形式。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中加强了对时间前后的认识。课下教师也要和家长做好沟通,请家长给孩子出题,孩子拨一拨、说一说整时。教师还可以就学生的易错点进行发问,引导学生讨论,学生在讨论、交流、质疑中加强对钟表的认识。

  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用时间分享自己一天的生活,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一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对钟表相关知识进行自我建构,从而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或者利用数学绘本、数学故事,学生在故事中认识一天的时间,既形象具体易于理解,又增强了学生的学*兴趣。

  这一节课上下来,我觉得比较成功,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的快乐。首先我抓住学生年龄特征,用音乐引出钟表,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小闹钟,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

  我还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在干什么。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了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强调数学学*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的过程。教学形式、学*方式灵活多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样,学生参与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促使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完成对钟表的认识。

  从课前与学生的交流可以发现,由于生活中经常接触钟表,所以大部分学生对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甚至秒针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生活中的整时和不满整时有一定的感性生活经验。但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往往是笼统的、片面的,只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的认识时间的思维方法。因些,在设计本课时,一方面要抓住学生的已有知识背景,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要引领学生经历认识钟面和认识整时的过程,注重体验和感悟,让学生掌握看时间的一般方法,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巩固和深化。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通过实际教学,反思如下:

  一、处理较好的方面

  1、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我利用精美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猜谜语”也是一年级学生这个年龄的小朋友最喜欢的,所以,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猜谜语”中导入,接着用课件展示多姿多彩的钟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钟表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连的,一方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整体上建立钟表的感性认识,从而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2、注重培养观察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方面我在认识钟面及整时中充分体现了,首先:课件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借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有关钟表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认识钟面,在这个环节中,我完全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能很详细地汇报自己的发现,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钟表再次观察。在学生对钟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开始进行教学——认识整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观察、交流,以及练*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重视动手操作实践。“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课标倡导的学*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实物钟面,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让学生动手拨一拨,课中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拨钟表,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的机会。

  二、不足之处:

  1、由于学生带的都是实物钟表,在学生动手拨时间的过程中浪费了不少时间,导致后面做练*时间较紧张。

  2、提出的问题方向不够明确。如在让学生观察三个钟面,让学生找出三个钟面的异同点时,我让学生说说从三个钟面上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就提得太泛了,使学生抓不住要领,答不到点子上。应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比如问时针和分针指在哪里,有什么共同之处,这样答问的范围便受到了限制,才不会产生歧义。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充分估计学生在理解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摸清抓准、切中要害,使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

  总之,教学中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让学生在学*书本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热爱数学,主动学*数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要不断地学*,使自己在课堂上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这样才会使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

  经过多次的尝试和最后的公开课,我对教学有了更深的感触,总结如下。

  首先,是对于教学常规方面的觉悟。

  我一直认为,教师的激情是整个课堂的总动力,因为激情是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有些孩子甚至不知道“上课”是个什么东西,也不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状态去迎接和面对。但是再好的观点也都有其适用范围,不是绝对正确的,我只看到了它闪闪发光的一面,却没有发现光亮背后的阴影。没错,激情却是能够不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形成良好学**惯,但当*惯慢慢养成后,教师如果不适当的降低自己的“态数”,便会让学生产生依赖。

  当有一天没有了教师的激情,学生可能就无法自主地集中注意力听课,甚至就对学*失去兴趣。适当的激情刺激可以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学*兴趣;但是连续作用下的刺激,很可能会起到反作用,抑制学生学*动力的可持续生成,同时对于教师自己来说也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所以,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可以适时地调动自己的激情,让课堂变得更活泼。同理可得教师音量的教学效果。适当的高声调可以抓住学生的耳朵和思想,连续的高音调作用,会让彼此都觉得疲惫。我以后会学要慢慢的调度自己的音量,脱掉小蜜蜂。另外,要继续加强板书的练*。

  其次,是教学语言艺术方面。

  可能是生活中的*惯,让我的话语总是不精简:一句话可以说的事情,我总是得说三五句。以至于把这个坏*惯也带入了我的数学课堂。这样无疑在拖泥带水的同时还很浪费时间(怪不得,我的课总是上不完)。所以应该要从生活入手,学会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尽量少说废话。同时,我还发现,在教学知识方面,教师的话越多,越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比如说此次教学中“认识钟面”的时候,我的“多嘴”总是牵着学生的思维,而没有让他们的思维呈发散式的发展,课是上得顺利了,但长此以往,学生会变“笨”,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会越来越窄。所以,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明方向,但切不可把路变得太小,影响了孩子们对沿途风景的观赏。

  再者,关于教学设计方面。

  1、缺少“合作交流”。

  师生问答互动形式的教学比较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却是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在“认识整时”教学中,“3时”的钟面可以让学生与同桌交流“这是几时”“分针时针的指向如何”,然后再请几组代表汇报。这样不仅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诉说和倾听“3时”的情况,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提升合作交流的能力。

  2、教学时长超出预定时间,分析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认识整时”花费的力气过大。在7时这个整时讲透以后,可以适当的加快8时和3时的节奏,为后面的内容争取时间;在课间操强化3时、6时、9时、12时这四个常见的时刻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快速度,逐渐减少中间停顿的时间;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是本节课的难点,老师口头上说时间怎么宝贵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关键还是将其赋予到具体的事例中,所以“小明的一天”之前的关于“时间宝贵”的说辞可适当减少,将之渗入“小明的一天”中。

  3、教材的解读不够深入。

  本节课不仅要认识钟面、认识整时,还要初步触及“一小时之前”、“再过一小时”、“快几时了”、“几时过一点儿”这样的知识点。对于前两者,本节课有所涉猎;但对于后两点却是丝毫没有提及。对于有些非重点的知识点,不一定要拎出来单独讲,这不仅会让知识点脱节,也会让教学显得零散。教师可以将之穿插在合适的位置,顺手带过,给学生留下印象后,等遇到具体的问题也就有据可依、顺理成章。比如将上面提及的后两个知识点放入学生拨钟环节,教师可收集不是整时的钟面质疑,比如“这是3时吗”,学生马上就会说“还不到3时”或“3时过了一点点”,此时教师就可顺手规范说辞“快3时了”或“3时过一点儿”。

  在“小明的一天”中,教学“两个9时”的时候,可以结合钟面,让学生直观的看到一个是上午的9时,一个是钟表转了一圈后晚上的9时,此时随即抛出“你知道钟表一天转几圈吗”这样的问题,可以马上在学生心理留下深刻的印记:钟表一天转2圈。

  4、变化非本质的特征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抓住本质,在完成教学时针分针以后,可变化针的非本质特征,如针的颜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区分时针分针。

  5、数学是一个提炼的过程,一个符号化的过程,一个公式化的过程,但同时也是程序化的过程。

  《认识钟表》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一个孩子一天的生活场景作为学*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1、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的兴趣,学*也就成了负担。”所以,我一直在思索,怎样从一上课就拉*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马上处于振奋状态呢?于是,我利用课件,伴着音乐欣赏各种各样的表,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小闹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

  不足之处:

  由于我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仅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的目的不应该是学生“经验”简单的在再现和累积。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例如,认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分辨时不够深入,没有让学生放开说,师有代说的地方。再例如:你是怎样知道是9时的,指名说拨钟的方法等等,学生语言组织有问题。

  钟表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

  设计课时,在研究了教材后,我希望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利用一年级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表现”的特点,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数学问题,并在动手实践之时掌握钟面特征和整点的标准,使原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伴随着这种求知的过程,使学生在独立思考时,学会广汲博纳,在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学会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积极表现的机会,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


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优选【五】份(扩展8)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反思优选【10】份

  这一节课上下来,我觉得比较成功,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的快乐。首先我抓住学生年龄特征,用音乐引出钟表,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小闹钟,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

  我还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在干什么。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了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强调数学学*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的过程。教学形式、学*方式灵活多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样,学生参与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促使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完成对钟表的认识。

  1、留给学生较大的“时空”

  修改后的案例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体会。一个钟面,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要让学生去欣赏、体会教学的美。如果这个钟面只是让学生简简单单地说或被教师灌输理论,学生就没有那种兴奋,智慧的源泉只能深深地埋藏起来,这不是一大遗憾吗?本案例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之中,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形成了独特的见解。

  2、创设自由宽松的探索空间,人人享受成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他们的想法有时会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为他们创设自由、宽松的探索环境和自主探索的空间。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悟性、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学生所想的可能不是教师所需的答案,教师应该允许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大胆地想。本案例中,每位学生都仔细观察,大胆地说出自己对时针、分针的独特见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使所有的学生都体验到认识钟面的快乐。

  3、多媒体的恰当使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一个最大的优点,是能创设出声情并茂的学*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心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学生引入到一个主动探索的境界中,使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创造。本案例中,用课件显示了一个动态的钟面的情景图,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充满动态、生活的境界中。可见,现代化教学手段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新颖性,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多媒体教学容量大,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在操作中,体现学*的乐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行动开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动手操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过程,以“动”促“思”,使学生享受到学*的快乐,领悟到知识的情趣。为学生提供动手时间的机会,让学生有意去学数学,并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避免了学生死板的记忆和脱离实际的学*,使学生能够轻松并且牢固地记住一些概念。

  我觉得这样的课比较成功,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

  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的快乐。首先我抓住学生年龄特征,用音乐引出钟表,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小闹钟。

  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我还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在干什么。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了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强调数学学*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的过程。教学形式、学*方式灵活多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样,学生参与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促使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完成对钟表的认识。

  《认识钟表》是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一幅学生放学回家后通过电话向老师汇报回家时间的生活情境图引出挂钟,通过对挂钟上不同时刻的直观认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正确读写整时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们一年级组的三位老师在形成共案的同时,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又各有特色地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1、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我一直在思索,怎样从一上课就拉*师生之间的距离,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上呢?于是,我利用课件,伴着音乐欣赏各种各样的表,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钟面,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

  3、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学间也有了相互学*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宝宝,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于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还通过课件演示了分针的转动是怎样引起时针的转动的。学生好初步了解了时针一天要转两圈,以便能区分钟面上的时间可以干什么事情。

  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我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仅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的目的不应该是学生“经验”简单的在再现和累积。

  2、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例如,认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分辨时不够深入,没有让学生放开说,师有代说的地方。再例如:你是怎样知道是8时的,指名说拨钟的方法等等,学生语言组织有问题。

  3、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不够,让学生猜是什么时刻,虽然也请学生交流讨论,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观察,就急于和小组内同学去说,有的甚至在玩。结果既没观察清楚,交流的效果也不好。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的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

  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会认、读、写整时。

  2、使学生通过观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建立时间观念。教学重点是认识整时、记录整时,教学难点是特殊时刻的认识。

  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1、多媒体课件是帮助老师达成教学目标的工具,而不是唯一的途径,教师不应该完完全全被课件所牵引。对于一个游刃有余的专家型的教师来说,课件应该是为他所用,而不是教师的整堂课的思维围绕着课件走。面对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教师要灵活机动,巧用教育机智。

  2、教学重点要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整时、记录整时。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整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有什么特点”的基础上,多次在练*训练中让学生说出自己判断的理由:“分针总是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在反复说、反复观察和讨论的过程中,强化本节课的重点,并使学生的思路越来越明朗。

  3、巧妙地利用好课堂生成,使学生的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跳板。在学生亲自动手拨钟表的游戏环节,有一个学生在拨6时整的时候,错误地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弄反了,他拨的是“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6”,而作为教师,我没有立即发现。通过这节课,我也反思自己:课堂上,要多问几个“你是怎么做到的?”“你能给大家讲一讲你的想法吗?”“谁有不同的想法?”其实,这是个很好的课堂生成的反例,而我没有及时发现,并充分利用。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反思,能够使自己的教育之路走得更远更广阔!

  在“认识钟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里,已经有了一些钟表的知识储备:上学的时间、放学的时间、看动画城的时间……虽然这些认识是浅显的、感性的,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但是仍为学生学*“认识钟表”带给了经验基础。

  为此,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在自带的小钟上拨出自己喜欢的时刻,再让学生对所拨的时刻进行分类,再想一想整时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透过比较,异中求同,最后概括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规律。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主动生成了他们自已的`数学知识。

  2、创设生动具体的学*情境

  把对时刻的认识与现实搞笑的情境结合起来,不仅仅贴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唤起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用心参与尝试探究学*活动,而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构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惯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数学情境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用心主动地参与学*,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学生都能持续浓厚的学*热情。

  3、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的机会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数学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带给更多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的机会,使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在“认识钟面”这一环节中,主要透过同桌合作的形式,学生拿出学具钟,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然后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在合作中分享着互助与竞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实际教学中看出,合作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方式,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学*,共同提高。

  4、充分体验“生活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安排了“说说你或你的家人喜欢的电视节目几时开播”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前半堂的教学过于拖拉,耽误了不少时间,导致后面的练*没有全部完成,今后在这方面要注意。

  《认识钟表》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孩子一天的生活场景作为学*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教师引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学生是学*的主体的原则,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识钟表的方法,从中进行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有效的学*方法的指导。

  《认识钟表》这一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时间的知识,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半时。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想这个教学目标已达到了。为了充分调动学*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在课的一开始利用一曲猜谜的歌谣轻松活泼地引入新课。

  接着分三步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第一步通过看钟面模型,来认识时针、分针,达到初步认识钟面的目的;第二步通过拨熟悉的时间,让学生发现整时的时候,分针时针所指数字的规律;第三步学*两种计时方法。为了巩固新知,学*中安排动手操作环节,通过师生互动,尤其是学生动口动手说时刻拨指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出学生学*的主人翁地位。

  感觉效果较好的地方有:整节课设计了去钟表王国旅行的情境,比较有趣味性。体现了数学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利用儿歌记忆所学知识很好,两种计时方法落实到位,*题的设计体现了从易到难。

  比较遗憾的是在教学组织时,忽略了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以及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如果时间处理的再好一点,我想再给豆豆安排作息时间时,就能有机会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可以做到互相纠正,效果会更好,也许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会更有价值。

  《认识钟表》这一课时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对钟表并不陌生,但是,真是让学生来说一下时间,学生还是没有生活经验,本课时设计时,我设置了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以此帮助他们进入情境之中,帮助他们学*。在学*中,认识整点和大约几时,效果还是比较好,认识几时半,还是有点糊涂。

  课程一开始,我设置了一个猜谜环节,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导入很顺利,接着出示课本上的情境图,这个情境图的设置非常好,孩子们认真的观察图片,发现很多的信息,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从贴*学生生活的素材入手,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以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这个情境图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但是我有一个困惑就是,我拿出钟面模型,让孩子们认识几时半的时候,出现了一点问题,比如,分针指到6,时针指到8和9之间,这个时候应该是8时半,但是开始有好几个孩子说是9时半,我采用的方法是,时针还没有走到9,也就是还不到9时,怎么能说是9时半呢?应该先到9时,才能接着到9时半。一部分孩子会了,可是,还有几个孩子比较迷糊,怎么给孩子解释,才能更好的让孩子理解,这是我的一个困惑。


一年级《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优选【五】份(扩展9)

——一年级《认识钟表》说课稿合集5篇

  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时间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一般来说,他们的活动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设计思路

  本课从导入到实践活动,学生都是在以非常熟悉的“我的一天”来设计的。注重了学生学*学*方式的转变,体现了有效教学的理论。进行这一知识的教学,体现以生活为依托,以实践为第一。在教学中,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方式进行学*,让他们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找寻数学知识,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发展,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使40分钟的课堂变的有效果、有效率、有效应。

  学生的学法:

  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要结合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才能把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使其主动掌握时间的基础知识,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也参与了有效学*的过程。

  我的设计理念:

  一、感受数学生活化的魅力。

  由于时间在生活当中是无时无刻不在的,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程度的感知,所以我从每一个人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入手引入正题,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去认识钟表,通过讨论、交流的方法由生活经验上升到知识体系。

  二、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我让学生应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安排表,激发学生练*的兴趣,促使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能力应用于生活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在实践探究中,学生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方式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课堂成了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

  三、感受数学中的情感。

  数学并不是枯燥的,它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生活,这也是在有效教学中“全人”发展的特征体现。在本课中我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妈妈的作息时间,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心灵的震撼。虽然是短短的几句话,也是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感恩教育。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钟面和电子表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地读、写整时时刻。

  2.经历操作、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发展数感。

  3.建立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惯。

  教具、学具:教学课件、钟表和钟表模型

  教学流程

  本课我主要由五个教学环节来完成

  一、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

  (1)猜谜: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创设情景,有效的课堂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2)根据出主题图设题提问。

  提问:你能说出你自己的作息时间吗?你怎么知道的呢?(看挂钟或电子表。)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电子表面。

  (1)观察钟面和电子表面: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观察的对象,可以观察钟面,也可以观察电子表面,互相讨论、交流意见,教师参与共同研究。

  (2)学生交流、反馈(得出以下几种答案)。

  钟面:①有1~12个数字(点击闪烁)。②有2根指针,长针和短针。(身体又细又长的叫分针;身体又粗又短的叫时针。)

  电子表:①由数字表示时间。②中间有2个点会闪烁。

  (开放式的课堂,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学生自主、有效的获取知识,学生掌握知识也就更加扎实。)

  2.认识整时。

  (1)课件依次出现“我的一天的生活”。

  观察画面,说一说我接下来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观察、交流。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描述任何事物时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学生的评价客观、真实。培养学生的自主评价能力。)

  (2)认识钟面上整时刻。

  ①观察钟面,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充分交流

  ③引导学生小结:我们在看钟面时不仅要看时针,

  还要看分针,如果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④反馈练*。出示模型钟:说说这是几时?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此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探究中发现知识。)

  (3)认识电子表的整时刻。

  1、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方式,可以自行完成,也可以小组讨论完成。

  2、教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电子表上的时刻的?

  3、引导学生小结:在电子表上,如果点的后面是2个0,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时。

  4、反馈练*。

  出示模型钟:这个时刻用电子表的方式来表示,该怎样写呢?

  (强调:电子表表示的整时刻时,点的后面是2个0。)

  5、小结:今天我们学*了用两种方法来表示整时刻。一种是文字表示,一种是电子表的形式。(小结加深学生对时间两种表现形式的理解)

  三、知识延伸。

  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起床的时间是6时,看动画片的时间也是6时呢?(得出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初步感知时针每天转2圈。)

  2.练*十六第3题。

  (1)提问:①钟面上现在是几时?

  ②再过1小时是几时呢?

  (2)反馈(教师演示课件):分针转一圈,时针走一格。(4时)

  (3)学生独立认识其余钟面时间。

  3.实践活动: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表。

  (这个实践活动体现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之一的关注发展和关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情感体验。

  你能说出妈妈一天的作息时间吗?她的作息时间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这样呢?(体现有效教学的特征,关注“全人”发展。)

  五、小结。

  师:学*了这节课后你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道理?希望通过这节课大家不仅能认识钟表,还要懂得珍惜时间,和时间一起赛跑!应用较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渗透有效教学的内涵,节时高效。相机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课后总结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作为一名刚刚踏上数学教学之路的我来说,整堂课的设计和实施免不了会有许多不足。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能够给我批评指正,我虚心接受,并将努力改善。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建立时间观念”的顺序编写。

  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 认知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根据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他们的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2)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新知。(3)课间休息。(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5)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利用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小丸子给他们带来谜语,让学生猜出闹钟,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出示各种造型的钟面,并提问“小朋友你们也想设计出这么漂亮的钟表吗?”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情感,营造了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氛围。接着,教师继续激励学生,要想设计更漂亮的、美观的钟表,先要学会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认识钟面

  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小闹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 分针 12个数,并且强调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接下来我通过演示拨闹钟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的走动方向,通过观察学生发现时针和分针是按照从数字1到12这样顺时针方向走的。再让学生沿着这个方向拨一拨闹钟,进一步巩固知识。

  2、 教学整时的认,读,写

  我创设了一个小朋友起床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试认整时。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用课件出示3个表示不同时刻的钟面,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拨钟面,先老师说时间学生拨,然后让学生作主说时间老师来拨,为了突破只有当分针指向12才是整时这一难点,在这里我故意将分针偏离12,让学生判断老师拨的是不是他们所说的整时。最后我让同桌之间互相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掌握了认时整时的方法。

  3、 学*时刻的另一种表示法——电子表示法

  教师出示有许多钟表的课件,让学生发现了一个不同的钟表——电子表。接着出示钟表和电子表表示的时刻,让学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然后教师再提问:电子表是怎样表示时间的?像电子表这样表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哪里见过?你能试用这种方法表示3时吗?

  学生试着用电子表示法写时间。教师小结出用电子表表示时间的方法,为了巩固知识,我紧接着出示8时、10时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写出来。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要求学生掌握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数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钟面,知道分针,时针及钟面上的数字。

  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读法,写法。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意识,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及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能准确、熟练的认出整时时刻,初步建立时

  二:学情分析

  (一)心理特征

  从心理特征来说,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好奇、好玩,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知识能使头脑更加活跃,保持愉悦的学*情趣。并且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要在课堂上适当安排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小游戏。

  (二)认知状况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对钟表有一定了解,但那是来自生活的感性的零碎的,对某些问题还一知半解。因此教学时我尊重学生生活中获取的关于钟表的经验,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验证,从而寻找规律,突破难点。

  三:教学模式

  教法: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同时我还采用了讨论合作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积极性。

  学法: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画一画,想一想,拨一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来学*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猜谜导入课题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钟表。钟表的作用,初步纠正几点,在数学上叫做几时。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氛围,为学*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二):新知导学,合作探究

  1.认识钟面的组成。(活动一:画一画)

  2.认读整时。(小明的一天,动脑筋,观察总结)

  3.时间表示法,写出时刻。

  认识钟面,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和空的表盘来自己动手画一画,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整时是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活动二:拨一拨;活动三:找朋友。拨一拨是为了让学生动手操作,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找朋友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

  (四):全课总结,拓展提高

  1.钟面认识:12个数,分针,时针

  2.认识整时

  3.时刻的读写方法

  把一节课所教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固化和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印象。

  (五):达标检测当堂反馈

  课件出示预设好的问题,握情况进行了解。对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当堂纠错并讲解。

  五: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一:认识钟面

  认识钟表12个数

  写作:7:00时针(短粗)

  分针(细长)

  二:认识整时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六:课堂评价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看能否准确的掌握钟面,整时的读写法。设计课堂环节和检测试题来巩固知识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的活动,看他们能否通过观察总结,倾听和理解别人的思路,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看学生能否主动积极参与,能否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否建立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七:课程资源的开发

  文体资源:教科书、教参、其它教辅资料。

  信息技术资源:多媒体、互联网资源

  环境与工具:授课时教师用的钟表以及课前让学生们自己制作的钟表。

  生成性资源:学生的疑问,老师的解答,师生互动推动了课程资源

  八:教学得失

  得: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课中让学生亲自画一画,拨一拨,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学生。

  失:由于教师对学生自主探索的规范不够,虽然学生交流讨论,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观察,就急于和小组内同学去说,有的甚至在玩。结果既没观察清楚,交流的效果也不好。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课的教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时间学*,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看钟表时间的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是二年级进一步学*半时的认识和三年级秒的认识的开始,掌握认识钟表和整时是小学生必备的知识。教学的本质在于帮助、激励、引导,本课就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注重联系实际,力争做到“思想、方法、知识、能力”的有机统一。根据教材的地位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并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意识,体验学*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了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这样的目标设计使我更多的关注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为整时的认读方法。教学难点为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课前准备了教学课件、钟面模型、钟面模型零件等大量教具。

  二、说教法

  教师是数学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思想,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学生初步感知钟面特点的环节主要采用启发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钟面上都有些什么,逐步归纳、总结,从而使学生形成表象认知。在例题学*环节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对比、讨论出钟面上的三个时刻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探究认读整时的方法。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是单纯的记忆和模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样的理念,本课学生的学*方法主要有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后,我为了加深学生对钟面的进一步认识,设计了学生自己制作钟面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遇到困难的时候学生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自己的同伴,小组合作的学*方式会给学生的学*带来最大的帮助。

  四、说流程

  1、上课伊始,我就抓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心理特点,创设情景猜谜语,为后期学*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开端。通过回忆“在哪里见过钟表”充分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2、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我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设计了三个层次,首先让学生观察钟面,充分交流,全班汇报,了解钟面上有什么,从而形成表象,再通过动手制作钟面加深对钟面的了解;其次,让学生通过对三个时刻的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归纳出认读整时的具体方法;最后,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巩固认读整时的方法,安排了学生动手拨时钟的练*。

  3、巩固练*、运用新知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新知,还可以让学生合理灵活的选择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安排了本课的基础练*课本86页练*的第一题连线,和提高练*课本85页的做一做,最后让学生体会接*整时的“快8时”和“10时多一点”的发散练*。层层递进,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

  4、总结评价、回顾新知,通过“你有什么收获”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系统回顾,明确本课的知识重点和学*时应注意的问题和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

  我注重系统直观的板书,及时的体现了知识点,便于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梳理。

  总之,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仅是课前教师设计的好,还要及时抓住课堂的生成问题,巧妙处理,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所收获。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要求学生掌握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数学。

  (二)教学目标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