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五)份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1

  学*内容:简单的图形与数字的排列规律

  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能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培养初步观察、推理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通过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重点:理解“规律”含义,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学*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 : 课件<主题图> 、幻灯片、图片

  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出示两幅水果图:一幅图是有规律排列的,另一幅图是杂乱无章放置,让学生说一说哪一幅图好记忆,并说明原因。

  师总结归纳,肯定生有道理的解答。强调有规律摆放的图形便于记忆。有规律摆放的事物不仅便于记忆,还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生活中处处有规律,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找规律”。(揭示主题)

  【设计意图:水果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猜图片制造冲突,让学生产生质疑,从而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例1——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1、自主学*:引导学生观察情景主题图:

  (1)情景主题图中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揭示:图中的人和物都是按规律排列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自主学*的好*惯】

  2、小组合作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主题图中的各种规律。并理解“规律”。

  请把你找到的小秘密悄悄告诉小组同学: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及方法。

  学生展示:

  图中彩旗的排列规律是: ( )

  图中彩花的排列规律是: ( )

  图中灯笼的排列规律是: ( )

  图中小朋友的排列规律是:( )

  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用笔圈出彩旗、彩花、彩灯、小朋友重复的部分。教师用课件闪光灯一组一组圈出进行验证。

  3、总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的。

  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 (板书:一组一组 重复)

  【设计意图:通过提高对“一组”的认识,引出“重复出现”,对“重复出现”进行理解,也是找规律中的第二个要素。(生读“重复出现”。)】

  4、教师强调:一组事物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至少2次或2次以上,才能称为有规律。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比较详细、具体,先让学生自己去找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的排列规律,学会用语言表述规律,同时利用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一组”的规律性排列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圈出、画出重复部分的操作活动,突出规律的“核心”,加深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也为学生下一环节的学*做了充分的铺垫。】

  5、巩固练* : 摆一摆:

  (1)让学生自己摆出后面 2个图形: _ _

  (2)指名回答摆了哪2个图形,为什么这样摆?

  (3)同桌合作:你来摆,我来说规律。

  【设计意图:即时练*,强化了学生对找规律知识的理解】

  三、数形结合、拓展认知规律 (学*例2——简单数字的排列规律)

  (一)呈现例2的第(1)题,让学生先观察:

  1.说一说:

  (1)你发现了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你能圈出其中的一组吗?

  (3)碗的排列规律与前面所学的规律有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颜色上没有变化,但数量上有变化。而且数量上的变化规律还可以用数字表示出来。

  2.试一试:

  (1)你能将碗的数量上的变化规律用数字表示出来吗?请学生说出相对应的碗的下面的数字。

  (2)教师用课件闪光灯一闪一闪完整呈现例2的第(1)题:

  3.议一议:碗的排列规律与数字的排列规律相同吗?

  (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数字表示的是相对应的那种图形的个数,所以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数字的排列就有相应的变化规律。

  (2)同时让学生感受:它们可以表示相同的规律,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

  (二)、自主完成课本例2的第(2)题

  1 3 1 3 1 ()——— ——— ———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如看、听、读,对“一组”加深理解,经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找“规律”练*,帮助学生通过对图形形状、数量的分析,更全面、深刻地认识规律,掌握到找规律的方法。】

  四、闯关游戏

  第一关:猜一猜下一个是谁?(课件对比出现)

  提问:几个为一组?

  小结:有的两个一组,有的三个一组,还有多个一组的。有的颜色相同,但形状不同;有的形状相同,但颜色不同。

  第二关:按自己喜欢的规律涂上颜色。(第85页做一做)

  第三关:火眼金睛(课件出示)。

  小结:有的颜色不相同,形状也不同。

  第四关:真假色——摆一摆(课件出示)。

  如果继续摆下去,第5个是蓝色吗?

  【设计意图:通过闯关的形式,由易到难,有梯度题型增加了学生学*的乐趣。同时,通过说一说、猜一猜等活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此环节重在体现新标准“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以“听会忘,看能记住,做才能学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五、回归生活、寻找规律

  1、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2、欣赏有规律的图片。并配有押韵的语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规律、欣赏规律、创造规律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并感受到有规律的事物能带来美感。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符合新课标和新理念。】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足之处?今后需要注意什么?

  七、附板书设计:

  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

  彩旗

  彩花 一组一组 重复出现

  灯笼 至少2次或2次以上

  小朋友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2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的规律,安排了一道例题。教科书第48页的例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应的规律。教材以有趣的童话场景为素材,根据间隔排列的手帕与夹子图、蘑菇与兔子图、篱笆与木桩图分别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分别感受两者个数之间的关系,感知这些事物之间的共同特点。接着让学生思考、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因此,学好本课是比较重要的,是为以后学*其他的“规律”打基础。

  学情分析

  1、多数班级缺乏良好的学*风气。班内学生的上进心不强,没有学*的主动性,学生把学*作为一种负担,有一种想要放弃但父母与老师盯着又不敢放手的状态。只要老师与父母一松,他们就不想学。因此,整个年级段很难形成一种良好的学*风气。

  2、作业质量不高。作业是训练学*知识与技能的有力武器,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的成绩。由于本年级段的学生家长多数来自农村,自身文化素质有所欠缺,他们或是不懂教学方法,或是缺乏文化知识,或是对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学生的家庭作业存在着严重的拖拉现象,作业的质量也无法保证。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期望很高,却又缺乏提高学*成绩的有效措施,从而造成对教师的压力增大。

  3、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学生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对概念的理解不深;计算能力有待提高;粗心大意,审题失误,答题技巧不高;部分学生答题时间分配不得法。等等,造成部分同学的学*成绩存在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找这样的数学规律:1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相同,这种物体的个数比另一种物体多一。2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圈,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拓展: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不同,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教学难点:学生能在课上、课后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3

  一、教材分析

  此教学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摆一摆等活动在直观、生动的学*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会用自己的方式如声音、动作、图形符号等来表现不同的规律,并联系实际感知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和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通过活动发现简单的图形规律并能尝试自己创造一些有规律的组合。

  四、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找简单的规律——画规律——找生活中的规律——动手创造规律”等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中感知规律

  1、引入情境

  “六一”节快到了,羊村里的大肥羊学校准备开个联欢会,瞧,这懒羊羊和喜羊羊布臵的教室。(出示电脑图片)

  2、引起争议

  他们俩都认为自己布臵的漂亮,于是就争吵起来,小朋友,你们认为谁布臵的漂亮呢?为什么呢?

  3、引导交流

  4、引出目标

  同学们都认为喜羊羊布臵的教室比较漂亮,为什么呢?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重要问题。其实刚才已经有人说到点子上了:有位同学说喜羊羊布臵的小旗是按一红一黄一红一黄排列的,象小旗这样一红一黄一红一黄的重复出现至少3次以上的,我们就说小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下面我们就进一步来找一找、认一认一些简单图形的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有关规律的知识进行创造。(揭示课题)

  (二)探究中认识规律

  1、找一找,认一认

  (出示主题图):大肥羊学校最后决定用喜羊羊布臵的教室来开联欢会,喜羊羊还邀请了一些小朋友们来参加呢!瞧,现在他们已经高兴得又唱又跳了。请仔细观察图,同桌一起找一找,看看你还有什么发现?

  指名汇报: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说得真好,谁能把这句话再说一遍。还能找到其他规律吗?

  2、猜一猜,说一说

  ①大家真不简单,图上的规律都找着了,根据它们各自的规律,你能猜出后一个是什么吗?请把书翻到88页,自已完成例1,比比谁圈得又对又快。

  ②汇报交流:花有什么规律?灯笼呢?……指名回答。

  ③小结:看来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规律,也就是一组事物依次不断重复的排列。还能根据规律猜出接下去的应是什么。

  (三)运用中理解规律

  1、第一关:涂一涂,画一画

  ①孩子们想不想参加喜羊羊它们的联欢会呢?那就要闯过喜羊羊设臵的智力关哦,大家有信心吗?(出示挂图:例2例3)这就是喜羊羊它们设臵的联欢会的两种入场门票,也就是书上的例2、例3,只要你按门票上的要求画对了、涂对了,就能来参加联欢会了。同桌合作每人完成一道题,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看看你的同桌对了吗?对了就来参加,如果错了,你就帮忙教教他好吗?先看题目要求:例2要求大家接下去摆,你认为摆什么就画在横线上,例3是接下去该涂什么颜色。赶快动起来吧!

  ②交流评价:请一组同学来汇报。

  a.门票1:接下去摆什么呢?为什么?你们同意吗?通过你的检查,你的同桌可以参加吗?

  b. 例3:说说接下去涂什么?为什么?**检票员,你认为他涂对了吗? c.你们都涂对了吗?看来难不倒大家,那我们一起去参加联欢会吧。

  2、第二关:涂一涂,摆一摆

  ①大家已经来到联欢会上了,喜羊羊想让我们也表演个节目,可他不知该让谁来表演呢?于是喜羊羊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出了一道题,谁做错就要上台表演。(课件出题:a.例3的做一做:涂一涂,要求涂上合适的颜色,如果涂错了要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好吗?)

  ②交流评价:涂什么?为什么?是什么规律?涂错的同学请上台来。(都对啦,看来大家对新知识规律掌握的不错)

  (四)创造中深化规律

  1、 排一排

  我提议我们来个小组唱吧!先排个好看的队形。(请5男5女上来,指名一个排队。)

  你还能变一变,排出不同的规律吗?人数不够的你再请下面的同学上来。

  2、你能用不同的声音、动作或图形符号来表现这一队伍的规律吗?

  3、画一画

  大家不但能用声音动作来表现不同的规律了,真是了不起。现在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纸和笔来画一画有规律的图形。同桌先商量要按什么规律画,再动手合作画在纸上,比一比哪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画的规律多。

  ①哪个小组最勇敢先来展示你们的作品。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他们组吗?(他们组真会创造啊)

  ②还有哪个小组来展示。啊,真美!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你能根据自己摆的规律出个问题考考大家吗?

  ③请各小组长拿高作品,让大家欣赏欣赏。你们组完成了吗?请仔细看,这样有规律吗?为什么?

  ④小结:对啊,要一组事物不断重复的排列至少三次才叫规律。同学们真聪明只用彩笔就画出这么多有规律的美丽图案。课后我们就用这些图来装扮教室吧!

  (五)生活中欣赏规律

  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一起认识了规律,还创造了一些简单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和现象,你能介绍给大家吗?(课件出示图片)

  大家介绍的真好,只要大家细心观察肯定还能发现更多有规律的事物。

  (六)延伸中体现规律

  1、反思:你对这节课的学*有什么想说的?我们认识了规律,还会创造规律,更是认识了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去发现它运用它,将来把我们周围的环境打扮得更加美丽。

  2、延伸:看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联欢会,眼看六一节就快到了,我们也来开个联欢会,不过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联欢会中都要有所表现,让规律为我们的联欢会服务,请同学们先做好以下准备:如先画出教室的布臵图稿,或是在才艺展示中画一幅有规律的图案,或是自已设计一些有规律的舞蹈动作,或是编一组有规律的声音,或是为小组唱、合唱设计队形等等。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8页例5及相关练*。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巩固已学过的各种规律及找规律的方法,能灵活运用发现的规律与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确定后续或缺失的图形。

  2.熟练掌握并运用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起点,方向观察,找到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

  1.复*旧知: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前面我们学*了找规律的哪些知识?(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加以引导与整理。)

  2.情境创设:看来大家对我们学*的找规律的知识已经基本掌握了,那么,你能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帮助小红解决她遇到的难题呢?(课件呈现例5的手链图。)

  (二)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用规律——穿珠子。

  【设计意图:通过复*,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学*的状态中,同时设置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一)阅读理解:完整呈现例5

  1.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让学生与同伴先说一说。

  2.你认为在这个题目中,哪个词语最关键?

  3.师:对,关键词就是“按规律”,那她是按什么规律来穿的呢?学生可能会说出:

  (1)这串手链是用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

  (2)这串手链是用1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1颗黄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

  对于学生所发现的规律,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规律是从左往右观察得到的。第二种规律是从右往左观察得到的。

  3.题目让我们帮小红解决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手链断了,掉了两颗珠子,问掉的是哪2颗珠子。

  (二)分析解答

  1.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是什么?那我们能不能利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来解答呢?

  2.引导:你从哪边开始看?(左边)所以找到的规律是黄黄蓝为一组重复排列。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色的,1颗黄色的。(课件演示,圈一组)

  3.你还有不同的发现吗?从右边开始看,发现的规律是黄蓝黄为一组重复排列,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色的,1颗黄色的。(课件演示,圈一组)

  4.师小结:我们发现,从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方向看,找到的规律是不一样的。

  (三)回顾反思

  1.我们的解答正确吗?如何证明是正确的呢?引导学生说出:要动手摆一摆,看看是否正确。

  2.同桌合作:利用学具摆出她的手链,看符不符合她穿的规律。

  3.汇报结果:学生汇报时,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得出:通过摆一摆,证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在这几个环节中,教师既要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的同时,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4.整理小结

  (1)说一说:师:刚才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先怎么做的?

  (2)师生共同小结(师板书):

  ①认真审题,发现规律;

  ②找准起点,圈出一组;

  ③按照规律,补上珠子;

  ④动手操作,检验解答。

  (四)练*反馈

  课件呈现P88的“做一做”

  1.小英也穿了一串手链,但掉了3颗珠子,你们也来帮帮她,好吗?

  2.引导学生利用以上的解答步骤来独立解决问题。

  3.交流反馈:请学生代表说出自己的解答步骤,师生给予评价。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与反馈练*,让学生再次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进一步巩固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体会所学数学知识的价值。】

  三、实践应用,巩固拓展

  (一)基本练*

  P90练*二十第9题。

  本题与上面的两题相比,规律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一组相同的珠子简单的重复,但在颜色与形状上稍稍复杂一点,所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提高练*

  P89练*二十第4题:

  1.让学生按照以上的解题步骤去完成。

  2.在说规律时,着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黄珠数量不变,蓝珠数量是依次增加的。

  (三)拓展练*

  P91练*二十的“思考题”:

  1.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完成。

  2.交流汇报,展示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不断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认识与理解,不断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与推理能力、概括和归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与提高。】

  四、回顾小结,提出希望

  (一)回顾小结:本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二)师生共同梳理:本单元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三)知识延伸: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果我们能在以后生活与学*中都能做一个有心人,那么你将会发现更多、更有趣、更神奇的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梳理,让学生对本课与本单元的知识结构能有系统的认识,同时教师适时地对学生今后的学*提出希望,让学生今后的学*充满信心,更加期待。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5

  找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

  给每对同桌学生提供3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观察引入:

  1、观察(出示教科书第115页墙面图、地面图)

  师:小东家厨房装饰得真漂亮,你能发现瓷砖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如果学生只看到斜行的规律,则教师酌情启发学生注意横行、竖行的规律,要是还有困难,教师可进一步启发)

  a、每行有几种瓷砖?

  b、这几种瓷砖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

  (1)学生交流

  (2)揭示课题:找规律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墙面和地面装饰的瓷砖的图形排列规律,并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规律,帮助总结:

  (1)从看的方向不同来寻找规律

  (2)从图形的不同来寻找规律

  (3)从图形的排列来寻找规律

  2、把同学们发现的规律进行分析,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地排列,我们叫这种排列为循环排列规律。

  3、每个同学在学*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或别人好的想法说一说。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三、动手实践,创造规律:

  1、如果你是小小建筑设计师,你能设计出什么样的美丽图案?老师和同学拿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卡片,请大家设计一些有循环规律的图案。

  2、展示:□○△、△□○、△□○、○△□

  3、让学生按要求去思考,下面的图形应当怎样摆。

  生:这图形是后面的向前循环移动一个位置,所以应该是□○△,与第一个图一样。

  4、出示练*题:a、一只鸭子头像和两只鸟的头像循环排的

  b、看书第115页,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规律?

  五、提高练*:

  出示小黑板:

  1、我爱数学、学我爱数、数学我爱、。

  2、上下、下右、右左、左右、上左、下上、。

  3、1234、4123、3412、。

  第二课时: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图片若干、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引入:

  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独立完成

  (1)14710

  (2)46810

  (3)△▲△▲

  今天我们来学*图形的变化规律(揭示课题)

  2、请大家看书第117页,用已掌握的知识把第2题最后一个图的时针和分针画在书上,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画?

  3、出示小黑板:

  第一行贴图片:小熊、兔子、猴子、青蛙

  第二行贴图片:兔子、猴子、青蛙、小熊

  第三行贴图片:猴子、青蛙、小熊、兔子

  第四行怎样贴呢?由学生来贴,说出为什么要这样贴?

  4、问: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1、画一画

  ◇□■、□■◇、□■◇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认真审题,明确解题要求

  2、请同学们尝试,动手画一画

  3、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4、请学生汇报一下这幅图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1)它们全是四种图形组成的

  (2)从右边起,每组图形中的第一个图形在下一组中变成第四个图形,第二

  个图形变成第一个图形......如此循环排列。

  (3)看成动态的就是图在向前一格一格地移动。

  5、完成第116页例1下面的做一做,同组同学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6、请几个同学来说一说,应该怎样画?为什么要这样画?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很好地突破难点。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练*二十三中第1、3题

  2、自由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它的规律是什么?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哪些规律?

  五、课堂作业:作业本P52页

  第三课时: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例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教学准备:

  情境挂图、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出示情境挂图

  你们看哪些图案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2、同学们在图上找到了那么多的规律,看来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我们今天就继续学*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新知:

  1、教学例2

  a、仔细观察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出示例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拿出学具试一试。

  c、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

  d、括号里应填几?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

  (1)括号里应填16,再摆16个正方形

  (2)我们根据正方形的个数的特点:1+1=2,2+2=4,4+3=7,7+4=11

  11+()=(),肯定是11+5=16

  2、你可以仿照例2的规律自己创造出一些拥有这些规律的图形吗?

  3、展示你创造出来的规律,并汇报你的规律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发现新的规律,并找出和原来的规律的不同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究,进一步了解这些规律的特点,最后再设计活动,创造性地利用规律,巩固新知。

  三、深入探究,应用规律:

  1、四人小组讨论,你能找到其中隐藏着的秘密规律吗?

  2、你找到规律了吗?请告诉大家应该填几?为什么?

  3、出示巩固练*题

  (1)括号里的数字是什么?

  1、2、3、5、8、13、21、()、55

  (2)96、()、24、12、6、3

  [设计意图]:在例2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探究做一做的规律,并总结出找规律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积极思考。

  四、教学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18页4-7题

  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并同时渗透数轴的知识和数位的知识。

  2、出示课本p118页8的思考题,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仔细思考,认真倾听。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不但找出了图形的变化规律,还找出了数字的变化规律。每组图形的个数是怎么变化的,就有了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

  六、课堂作业:作业本p53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五)份扩展阅读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五)份(扩展1)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找规律》 (菁华3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找规律》1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的规律,安排了一道例题。教科书第48页的例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应的规律。教材以有趣的童话场景为素材,根据间隔排列的手帕与夹子图、蘑菇与兔子图、篱笆与木桩图分别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分别感受两者个数之间的关系,感知这些事物之间的共同特点。接着让学生思考、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因此,学好本课是比较重要的,是为以后学*其他的“规律”打基础。

  学情分析

  1、多数班级缺乏良好的'学*风气。班内学生的上进心不强,没有学*的主动性,学生把学*作为一种负担,有一种想要放弃但父母与老师盯着又不敢放手的状态。只要老师与父母一松,他们就不想学。因此,整个年级段很难形成一种良好的学*风气。

  2、作业质量不高。作业是训练学*知识与技能的有力武器,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的成绩。由于本年级段的学生家长多数来自农村,自身文化素质有所欠缺,他们或是不懂教学方法,或是缺乏文化知识,或是对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学生的家庭作业存在着严重的拖拉现象,作业的质量也无法保证。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期望很高,却又缺乏提高学*成绩的有效措施,从而造成对教师的压力增大。

  3、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学生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对概念的理解不深;计算能力有待提高;粗心大意,审题失误,答题技巧不高;部分学生答题时间分配不得法。等等,造成部分同学的学*成绩存在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找这样的数学规律:1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相同,这种物体的个数比另一种物体多一。2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圈,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拓展: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不同,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教学难点:学生能在课上、课后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找规律》2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的规律,安排了一道例题。教科书第48页的例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应的规律。教材以有趣的童话场景为素材,根据间隔排列的手帕与夹子图、蘑菇与兔子图、篱笆与木桩图分别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分别感受两者个数之间的关系,感知这些事物之间的共同特点。接着让学生思考、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因此,学好本课是比较重要的,是为以后学*其他的“规律”打基础。

  学情分析

  1、多数班级缺乏良好的学*风气。班内学生的上进心不强,没有学*的主动性,学生把学*作为一种负担,有一种想要放弃但父母与老师盯着又不敢放手的状态。只要老师与父母一松,他们就不想学。因此,整个年级段很难形成一种良好的学*风气。

  2、作业质量不高。作业是训练学*知识与技能的有力武器,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的成绩。由于本年级段的学生家长多数来自农村,自身文化素质有所欠缺,他们或是不懂教学方法,或是缺乏文化知识,或是对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学生的家庭作业存在着严重的拖拉现象,作业的质量也无法保证。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期望很高,却又缺乏提高学*成绩的有效措施,从而造成对教师的压力增大。

  3、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学生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对概念的理解不深;计算能力有待提高;粗心大意,审题失误,答题技巧不高;部分学生答题时间分配不得法。等等,造成部分同学的学*成绩存在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找这样的数学规律:1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相同,这种物体的个数比另一种物体多一。2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圈,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拓展: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不同,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教学难点:学生能在课上、课后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找规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以及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表达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规律

  师:孩子们,今天几只可爱的小动物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中,你们能够猜出它们是谁吗?

  孩子们自由猜(小猫、小狗、小猪……)

  师评:有可能也有可能说不定吆你可真敢想希望如你所愿一切皆有可能师:它们到底是谁呢?瞧,它们来了!让我们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吧!

  生:小狗小猫小狗小猫……

  师:猜猜看,接下来会是谁呢?

  生:小狗小猫

  师:孩子,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有规律

  出示:规律

  师评:你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你们真棒!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双会发现的眼睛去“找”规律。孩子们,让我们用心地读一下课题,好吗?——找规律

  二、自主探究,认识规律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看,同学位正在举行联欢会呢,他们的教室多漂亮呀!仔细观察,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来说说看?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五)份(扩展2)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菁选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1

  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图形(或实物)、数排列的观察、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怎样发现规律。

  2.学*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美化教室、排队及认识数等。

  3.在找规律中初步感悟规律存在的普遍性,为发现与掌握更多的数学规律打好基础。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导语:同学们,“六一”儿童节是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这天××学校的同学举行了庆“六一”联欢会。他们找来彩旗、灯笼、小花,把教室布置得特别漂亮。现在他们正在漂亮的教室里唱歌跳舞呢!

  2.多媒体播放动画:彩旗、灯笼、小花布置的教室,小朋友们边唱歌边跳舞,伴着歌声《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灯光由暗变明,最后静止于主题图。

  3.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室的布置并思考:都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4.引出课题“找规律”。

  [设计思路:本节课为“找规律”第一课时。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活用教材,结合本地实际,对教材“主题图”进行灵活、恰当的处理。鉴于此,本课以“六一联欢会”为主题展开教学,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到身边蕴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寓数学知识教学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

  二、认真观察,发现规律

  1.教学例1。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找一找小旗、灯笼、花和小朋友的`排列规律,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排列是否有规律,有怎样的规律。根据小旗、灯笼、花、小朋友的排列规律,说一说最后一个应是什么?小旗、灯笼的排列规律比较简单,不难发现,教师应着重让学生说小朋友的排列规律。先看男女生围成一个圈,再以某个具体的男生(或女生)为观察的起点,看一看排列有什么特点,然后再说出规律。

  2.想一想。看,谁来啦?(多媒体出示老师来参加“六一”活动,并带来西瓜、桃、香蕉三种水果。)根据前面我们学到的“找规律”的方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三种水果的排列是否有规律,有怎样的规律。

  [设计思路:对教材的领悟与处理,是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本环节找主题图中四组图的规律难度并不大,学生易于掌握,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找规律,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适当地改编教材。如例1的四组图都是两种事物交替出现的,比较简单,学生容易产生思维定式,所以此环节可以设计一组找三个事物交替出现的排列规律,拓宽学生的思路。]

  3.教学例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与例1)发现找规律时既可以从形状又可以从颜色入手,说出各自遵循什么规律。

  [设计思路:从找具体事物小旗、灯笼、花、小朋友、水果的排列规律过渡到几何图形正方体、圆柱、三角形、圆、正方形的排列规律。使学生亲历从具体事物到数学图形再到抽象数学符号的找规律过程,为下节课学*理解更复杂事物的规律打好坚实基础。]

  三、巩固新知,运用规律

  1.涂一涂。学生完成涂色卡(根据第89页例3、“做一做”改编)后,引导学生对每一组图形的排列规律进行再认识,多角度思考。展示部分学生的涂色卡。

  [设计思路:这一设计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规律的体验和感知,为下一步学*做更好的铺垫。]

  2.利用学具,小组合作按一定规律摆放图形。

  3.请部分小组展示摆出的有规律的图形,其余学生观察并说出规律,相互对摆出的图进行点评。(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可以从颜色或形状入手找规律;可以从前往后观察,也可以从后往前观察找规律。)

  [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设计“涂”、“摆”、“设计有规律的图案”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兴趣盎然,思维明晰活跃,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等。]

  四、联系生活,拓展新知

  1.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地方运用事物的排列规律美化环境。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江边的石柱、斑马线、马路护栏、少数民族服饰图案、有规律的花柱、花钟……)

  2.同桌交流、分组汇报。(对说得好的重点引导分析,使认识得以深化。)

  3.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规律,让我们鼓掌表扬自己。(连续响起三次掌声。)

  师:你们发现掌声有什么特点?(我们的掌声有“慢慢快快快”的规律。)

  师:掌声有规律,有的乐声也是有规律的!你听。

  (教师播放有规律的音乐,学生根据音乐的节拍,有规律地做动作或表演。)

  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照张相。照相要站队,请你想想我们可以怎么有规律地排队?和小组的同学商量一下。

  (我们可以按高矮来站,可以按男女相间来站,可以按照衣服的颜色站;还可以一个人朝前,一个人朝后来站……)

  师:同学们想的方法真不少啊,我们就按同学们说的办法挑几种试试。

  (整队出教室,按学生说的方法试着站队。)

  设计思路:

  设计“拓展延伸”,让学生找“生活中有规律的设计”、“发现有规律的声音”、“设计有规律的动作”、“进行有规律的站队”。这些练*的设计,既使学生有兴趣,又能体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的规律,安排了一道例题。教科书第48页的例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应的规律。教材以有趣的童话场景为素材,根据间隔排列的手帕与夹子图、蘑菇与兔子图、篱笆与木桩图分别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分别感受两者个数之间的关系,感知这些事物之间的共同特点。接着让学生思考、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因此,学好本课是比较重要的,是为以后学*其他的“规律”打基础。

  学情分析

  1、多数班级缺乏良好的学*风气。班内学生的上进心不强,没有学*的主动性,学生把学*作为一种负担,有一种想要放弃但父母与老师盯着又不敢放手的状态。只要老师与父母一松,他们就不想学。因此,整个年级段很难形成一种良好的学*风气。

  2、作业质量不高。作业是训练学*知识与技能的'有力武器,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的成绩。由于本年级段的学生家长多数来自农村,自身文化素质有所欠缺,他们或是不懂教学方法,或是缺乏文化知识,或是对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学生的家庭作业存在着严重的拖拉现象,作业的质量也无法保证。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期望很高,却又缺乏提高学*成绩的有效措施,从而造成对教师的压力增大。

  3、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学生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对概念的理解不深;计算能力有待提高;粗心大意,审题失误,答题技巧不高;部分学生答题时间分配不得法。等等,造成部分同学的学*成绩存在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找这样的数学规律:1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相同,这种物体的个数比另一种物体多一。2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圈,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拓展: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不同,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教学难点:学生能在课上、课后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89页“找规律”。

  教学目标:

  1、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具准备:录音带、彩带、动物头像、涂色卡、绳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播放歌曲“新年好”,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二)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他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今天我们就来学*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一)课件出示彩旗图,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

  (二)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

  (三)出示彩花排列图,教室里还有彩花,它的规律和彩旗、灯笼的规律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四)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一)涂一涂

  1.实物投影,出示涂色卡1(课本第89页“涂一涂”)。

  2.还想不想做涂色比赛?请拿出另一张涂色卡(课本89页“做一做”)继续涂色。

  (二)摆一摆,猜一猜

  1.摆一摆(设计规律,摆学具“○、△、☆”)(学生动手操作。)

  2.猜一猜。(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作品,自己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能猜猜我按什么规律摆的吗?”自己请同学回答,答对的,老师给予奖励。)

  四、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一)联系生活找规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说说?

  (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创造规律,好吗?

  五、全课结束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课本第8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欣赏、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中的一些简单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3、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规律能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利用比赛,感知规律

  记忆比赛:男女生分别记忆两组数据,得出有规律的好记,没有规律的不好记。得出规律的重要性,引出课题:找规律.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数学小精灵聪聪听说我们学*找规律,也来到了这里。他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说呀,在这春暖花开、春暖花开的季节,光明小学一一班的小朋友去公园聚会了!他们把会场布置得可漂亮啦!同学们又蹦又跳玩得可开心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朋友、灯笼、彩旗、小花。

  首先研究装饰物是怎么排列的`。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彩旗是怎么排列的?(黄红、黄红)

  我们就把这一面黄旗和红旗看作一组。(板书:一组)

  2. 接下来讲解小花、灯笼的排列方式。

  3、小朋友队伍的排列。

  小结:像彩旗、小花、灯笼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都是按顺序为一组,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而且至少要重复3次,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四、学以致用,摆出规律

  小组合作,作品展示。

  五、智力闯关,应用规律

  六、联系生活,找出规律

  七、情感教育,总结本课

  八、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以及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表达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规律

  师:孩子们,今天几只可爱的小动物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中,你们能够猜出它们是谁吗?

  孩子们自由猜(小猫、小狗、小猪……)

  师评:有可能也有可能说不定吆你可真敢想希望如你所愿一切皆有可能师:它们到底是谁呢?瞧,它们来了!让我们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吧!

  生:小狗小猫小狗小猫……

  师:猜猜看,接下来会是谁呢?

  生:小狗小猫

  师:孩子,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有规律

  出示:规律

  师评:你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你们真棒!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双会发现的眼睛去“找”规律。孩子们,让我们用心地读一下课题,好吗?——找规律

  二、自主探究,认识规律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看,同学位正在举行联欢会呢,他们的教室多漂亮呀!仔细观察,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来说说看?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85页例1以及课后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水彩笔 、练*本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感知规律

  师:这节课,老师想带领小朋友们做几节律动,看谁的眼睛亮最先学会,好不好?

  (教师示范:拍手两下拍肩两下。师重复两次后边做边说:学会的可以跟着老师做。师生一同接着活动,重复四、五遍后教师喊停)

  师:真不错,那再换一组头部运动:左右左右左右。(学生随着老师的示范不由得跟着做下去。)

  师:做得真好!刚才小朋友们为什么学得这么快?

  生:因为动作太简单。

  生:就是几个相同的动作重复做下去。

  师:那你们能不能也创造一组这样的动作让大家跟着做一做?

  (学生思考,自己比划。)

  师:好,谁先上来把你创造的动作教给大家,看谁最勇敢。

  生:一边说边做。

  师:真棒!创造了这样特殊的动作让我们大家做,其他小朋友还有没有自己的动作。

  师:像这样的一组动作重复做下去就叫做规律。这节课,我们就学*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初能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课始我安排了“做律动”的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感知了规律的存在。】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观察场景,探究规律

  师:同学们开了联欢会,特意把场地装扮了一下。看,漂亮吗?用什么打扮的?(出示课件)

  生:有花、彩旗、灯笼。

  师:都是什么颜色的?

  生:有红旗和黄旗,有红灯笼、蓝灯笼,还有红花和紫花。

  师:它们是乱摆乱放的吗?

  生:它们排列的也有规律。

  师:那好,我们就来研究都有怎样的规律。(出示彩旗的课件)彩旗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同桌之间合作)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黄红黄红黄红。

  师:能完整的说一说吗?

  生:我发现彩旗在排列时是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这样重复地排列下去的。

  师:很棒,那是以什么为一组排列的呢?请你试着在书上圈出来。

  生:是按黄红为一组重复地排列的。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找规律已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要想完整的表达却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把规律说完整、说清楚,既加深“规律”在学生脑中的印象,又体现了对学生学会完整表达自己思考方法*惯的培养。】

  师:是啊!彩旗是按这样的规律排列的,再看看灯笼呢?(课件出示灯笼的排列,留给思考的时间)

  生:灯笼是按一个红两个蓝为一组这样排列的。

  师:是这样吗?(是)看小朋友又有怎样的规律?看谁找的最快。

  生:小朋友是一男一女为一组排列的。

  师:是的,彩旗是按黄红一组重复排列的,灯笼是红蓝蓝为一组重复排列的,小朋友是一男一女为一组有规律的排列的。从这里找到了这么多的规律,棒极了!

  师:看,谁能猜一猜这个后面是什么?

  生:后面是一个红色三角。

  师:可以怎样想呢?可以先观察形状再观察颜色。

  生:因为前面的图形是按一红一黄有规律的排列的`,所以后面是一红一黄。

  师:小朋友们同意吗?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说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本环节设计了“想一想”的场景,让学生在自己喜欢活动中,探究发现规律、体验规律,使学生在动眼、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加深规律的概念】

  2.图形的规律

  师:按你找到的规律,把后面空白的图形涂上颜色。(学生拿出图涂色)

  教师巡视,发现有涂完的同学,可以让互相介绍自己的想法。

  师:谁来介绍你的方法?

  生:我是这样涂的。前面是按绿黄一组重复排列的,到了这里正好是涂绿色和黄色。而三角形是按黑红紫这样的顺序重复的,后面就要是红色和紫色。(学生到展示台前介绍)

  师: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

  生:同意!

  师:检查一下,有没有涂错的同学?

  生:没有。

  师:把纸和彩笔放在桌子的最前面,看谁收拾的最快!

  师:看到小朋友们都能找到图形的规律,顽皮的智慧星想来考考大家,故意把一些图形藏了起来.

  (课件演示:顽皮的智慧星笑着挡住了每一组其中的一个图形)

  师:看!智慧星先把谁藏起来了?生:红色的圆形。

  师:同意吗?生:同意。(课件演示:智慧星消失。)

  师:智慧星又把谁藏起来了?生:黄色的倒立的三角形。

  师:对吗?生:对。

  师:这个智慧星的后面是谁?生:绿色的三角形。

  【几组图形的规律难度不大,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当课件演示掌声想起时,学生的热情很高,会忍不住也鼓起掌来,充分体验着成功的快乐,并且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问题。】

  3.猜规律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猜对了。下面,老师也想摆一摆有规律的图形,请看老师做的。(出示 PPT)。

  师:谁来猜一猜,老师下面接着会怎样摆?

  生1:会是一个红色正方形和一个蓝色圆形.

  生2:可能是一个黄色的三角形。(教师接着操作)

  师:谁猜一猜,下面会是什么图形?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一个红色的三角形,两个蓝色的圆形。)

  师:为什么第一次答案多种多样,这一次都认为是一个红色的正方形和两个蓝色的圆形呢?

  生:因为前面就两个图形,还没有找到规律,后面找到了规律了。

  师:是呀,只有图形重复出示了两三次之后才能找到规律。也就是说图形的规律不仅要看形状、颜色,还要看数量。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本环节让学生在猜测图形的活动中,更加明确规律的概念,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培养了推理能力。】

  三、实践运用,体会规律

  1.85页做一做。

  2.欣赏规律美

  师:生活中规律也是无处不在的,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规律的图片,请欣赏。(课件演示)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规律,欣赏规律,让学生发现原来数学离我们并不远,原来我们的学的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

  3.创造规律

  师:这么多的规律,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其实,你们的双手就可以创造出很多的规律美。现在请小朋友们当一个小小设计师,发挥你们聪明才智,创造出规律行不行?要求:用彩笔创作规律,分组合作,想想该怎样设计才有规律,然后动手画一画。看哪组作品最多。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活动结束后,教师有目的的让学生展示)

  【在本环节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充分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摆学具的活动中创造规律。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散,创设出更多、更复杂的规律,培养了他们的大胆创新意识。】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规律,找了规律,并且创造了这么多的规律,希望你们长大后当一个真正的大设计师,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强!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五)份(扩展3)

——数学教学设计:找规律实用五篇

  数学教学设计:找规律 1

  教学内容:课本第8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欣赏、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中的一些简单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3、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规律能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利用比赛,感知规律

  记忆比赛:男女生分别记忆两组数据,得出有规律的好记,没有规律的不好记。得出规律的重要性,引出课题:找规律.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数学小精灵聪聪听说我们学*找规律,也来到了这里。他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说呀,在这春暖花开、春暖花开的季节,光明小学一一班的小朋友去公园聚会了!他们把会场布置得可漂亮啦!同学们又蹦又跳玩得可开心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朋友、灯笼、彩旗、小花。

  首先研究装饰物是怎么排列的。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彩旗是怎么排列的?(黄红、黄红)

  我们就把这一面黄旗和红旗看作一组。(板书:一组)

  2. 接下来讲解小花、灯笼的排列方式。

  3、小朋友队伍的排列。

  小结:像彩旗、小花、灯笼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都是按顺序为一组,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而且至少要重复3次,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四、学以致用,摆出规律

  小组合作,作品展示。

  五、智力闯关,应用规律

  六、联系生活,找出规律

  七、情感教育,总结本课

  八、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设计:找规律 2

  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图形(或实物)、数排列的观察、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怎样发现规律。

  2.学*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美化教室、排队及认识数等。

  3.在找规律中初步感悟规律存在的普遍性,为发现与掌握更多的数学规律打好基础。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导语:同学们,“六一”儿童节是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这天××学校的同学举行了庆“六一”联欢会。他们找来彩旗、灯笼、小花,把教室布置得特别漂亮。现在他们正在漂亮的教室里唱歌跳舞呢!

  2.多媒体播放动画:彩旗、灯笼、小花布置的教室,小朋友们边唱歌边跳舞,伴着歌声《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灯光由暗变明,最后静止于主题图。

  3.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室的布置并思考:都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4.引出课题“找规律”。

  [设计思路:本节课为“找规律”第一课时。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活用教材,结合本地实际,对教材“主题图”进行灵活、恰当的处理。鉴于此,本课以“六一联欢会”为主题展开教学,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到身边蕴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寓数学知识教学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

  二、认真观察,发现规律

  1.教学例1。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找一找小旗、灯笼、花和小朋友的排列规律,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排列是否有规律,有怎样的规律。根据小旗、灯笼、花、小朋友的排列规律,说一说最后一个应是什么?小旗、灯笼的排列规律比较简单,不难发现,教师应着重让学生说小朋友的排列规律。先看男女生围成一个圈,再以某个具体的男生(或女生)为观察的起点,看一看排列有什么特点,然后再说出规律。

  2.想一想。看,谁来啦?(多媒体出示老师来参加“六一”活动,并带来西瓜、桃、香蕉三种水果。)根据前面我们学到的“找规律”的方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三种水果的排列是否有规律,有怎样的规律。

  [设计思路:对教材的领悟与处理,是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本环节找主题图中四组图的规律难度并不大,学生易于掌握,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找规律,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适当地改编教材。如例1的四组图都是两种事物交替出现的,比较简单,学生容易产生思维定式,所以此环节可以设计一组找三个事物交替出现的排列规律,拓宽学生的思路。]

  3.教学例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与例1)发现找规律时既可以从形状又可以从颜色入手,说出各自遵循什么规律。

  [设计思路:从找具体事物小旗、灯笼、花、小朋友、水果的排列规律过渡到几何图形正方体、圆柱、三角形、圆、正方形的排列规律。使学生亲历从具体事物到数学图形再到抽象数学符号的找规律过程,为下节课学*理解更复杂事物的规律打好坚实基础。]

  三、巩固新知,运用规律

  1.涂一涂。学生完成涂色卡(根据第89页例3、“做一做”改编)后,引导学生对每一组图形的排列规律进行再认识,多角度思考。展示部分学生的涂色卡。

  [设计思路:这一设计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规律的体验和感知,为下一步学*做更好的铺垫。]

  2.利用学具,小组合作按一定规律摆放图形。

  3.请部分小组展示摆出的有规律的图形,其余学生观察并说出规律,相互对摆出的图进行点评。(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可以从颜色或形状入手找规律;可以从前往后观察,也可以从后往前观察找规律。)

  [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设计“涂”、“摆”、“设计有规律的图案”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兴趣盎然,思维明晰活跃,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等。]

  四、联系生活,拓展新知

  1.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地方运用事物的排列规律美化环境。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江边的石柱、斑马线、马路护栏、少数民族服饰图案、有规律的花柱、花钟……)

  2.同桌交流、分组汇报。(对说得好的重点引导分析,使认识得以深化。)

  3.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规律,让我们鼓掌表扬自己。(连续响起三次掌声。)

  师:你们发现掌声有什么特点?(我们的掌声有“慢慢快快快”的规律。)

  师:掌声有规律,有的乐声也是有规律的!你听。

  (教师播放有规律的音乐,学生根据音乐的节拍,有规律地做动作或表演。)

  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照张相。照相要站队,请你想想我们可以怎么有规律地排队?和小组的同学商量一下。

  (我们可以按高矮来站,可以按男女相间来站,可以按照衣服的颜色站;还可以一个人朝前,一个人朝后来站……)

  师:同学们想的方法真不少啊,我们就按同学们说的办法挑几种试试。

  (整队出教室,按学生说的方法试着站队。)

  设计思路:

  设计“拓展延伸”,让学生找“生活中有规律的设计”、“发现有规律的声音”、“设计有规律的动作”、“进行有规律的站队”。这些练*的设计,既使学生有兴趣,又能体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设计:找规律 3

  找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

  给每对同桌学生提供3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观察引入:

  1、观察(出示教科书第115页墙面图、地面图)

  师:小东家厨房装饰得真漂亮,你能发现瓷砖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如果学生只看到斜行的规律,则教师酌情启发学生注意横行、竖行的规律,要是还有困难,教师可进一步启发)

  a、每行有几种瓷砖?

  b、这几种瓷砖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

  (1)学生交流

  (2)揭示课题:找规律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墙面和地面装饰的瓷砖的图形排列规律,并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规律,帮助总结:

  (1)从看的方向不同来寻找规律

  (2)从图形的不同来寻找规律

  (3)从图形的排列来寻找规律

  2、把同学们发现的规律进行分析,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地排列,我们叫这种排列为循环排列规律。

  3、每个同学在学*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或别人好的想法说一说。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三、动手实践,创造规律:

  1、如果你是小小建筑设计师,你能设计出什么样的美丽图案?老师和同学拿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卡片,请大家设计一些有循环规律的图案。

  2、展示:□○△、△□○、△□○、○△□

  3、让学生按要求去思考,下面的图形应当怎样摆。

  生:这图形是后面的向前循环移动一个位置,所以应该是□○△,与第一个图一样。

  4、出示练*题:a、一只鸭子头像和两只鸟的头像循环排的

  b、看书第115页,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规律?

  五、提高练*:

  出示小黑板:

  1、我爱数学、学我爱数、数学我爱、。

  2、上下、下右、右左、左右、上左、下上、。

  3、1234、4123、3412、。

  第二课时: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图片若干、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引入:

  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独立完成

  (1)14710

  (2)46810

  (3)△▲△▲

  今天我们来学*图形的变化规律(揭示课题)

  2、请大家看书第117页,用已掌握的知识把第2题最后一个图的时针和分针画在书上,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画?

  3、出示小黑板:

  第一行贴图片:小熊、兔子、猴子、青蛙

  第二行贴图片:兔子、猴子、青蛙、小熊

  第三行贴图片:猴子、青蛙、小熊、兔子

  第四行怎样贴呢?由学生来贴,说出为什么要这样贴?

  4、问: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1、画一画

  ◇□■、□■◇、□■◇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认真审题,明确解题要求

  2、请同学们尝试,动手画一画

  3、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4、请学生汇报一下这幅图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1)它们全是四种图形组成的

  (2)从右边起,每组图形中的第一个图形在下一组中变成第四个图形,第二

  个图形变成第一个图形......如此循环排列。

  (3)看成动态的就是图在向前一格一格地移动。

  5、完成第116页例1下面的做一做,同组同学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6、请几个同学来说一说,应该怎样画?为什么要这样画?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很好地突破难点。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练*二十三中第1、3题

  2、自由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它的规律是什么?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哪些规律?

  五、课堂作业:作业本P52页

  第三课时: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例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教学准备:

  情境挂图、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出示情境挂图

  你们看哪些图案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2、同学们在图上找到了那么多的规律,看来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我们今天就继续学*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新知:

  1、教学例2

  a、仔细观察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出示例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拿出学具试一试。

  c、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

  d、括号里应填几?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

  (1)括号里应填16,再摆16个正方形

  (2)我们根据正方形的个数的特点:1+1=2,2+2=4,4+3=7,7+4=11

  11+()=(),肯定是11+5=16

  2、你可以仿照例2的规律自己创造出一些拥有这些规律的图形吗?

  3、展示你创造出来的规律,并汇报你的规律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发现新的规律,并找出和原来的规律的不同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究,进一步了解这些规律的特点,最后再设计活动,创造性地利用规律,巩固新知。

  三、深入探究,应用规律:

  1、四人小组讨论,你能找到其中隐藏着的秘密规律吗?

  2、你找到规律了吗?请告诉大家应该填几?为什么?

  3、出示巩固练*题

  (1)括号里的数字是什么?

  1、2、3、5、8、13、21、()、55

  (2)96、()、24、12、6、3

  [设计意图]:在例2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探究做一做的规律,并总结出找规律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积极思考。

  四、教学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18页4-7题

  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并同时渗透数轴的知识和数位的知识。

  2、出示课本p118页8的思考题,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仔细思考,认真倾听。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不但找出了图形的变化规律,还找出了数字的变化规律。每组图形的个数是怎么变化的,就有了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

  六、课堂作业:作业本p53

  数学教学设计:找规律 4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的规律,安排了一道例题。教科书第48页的例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应的规律。教材以有趣的童话场景为素材,根据间隔排列的手帕与夹子图、蘑菇与兔子图、篱笆与木桩图分别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分别感受两者个数之间的关系,感知这些事物之间的共同特点。接着让学生思考、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因此,学好本课是比较重要的,是为以后学*其他的“规律”打基础。

  学情分析

  1、多数班级缺乏良好的学*风气。班内学生的上进心不强,没有学*的主动性,学生把学*作为一种负担,有一种想要放弃但父母与老师盯着又不敢放手的状态。只要老师与父母一松,他们就不想学。因此,整个年级段很难形成一种良好的学*风气。

  2、作业质量不高。作业是训练学*知识与技能的有力武器,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的成绩。由于本年级段的学生家长多数来自农村,自身文化素质有所欠缺,他们或是不懂教学方法,或是缺乏文化知识,或是对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学生的家庭作业存在着严重的拖拉现象,作业的质量也无法保证。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期望很高,却又缺乏提高学*成绩的有效措施,从而造成对教师的压力增大。

  3、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学生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对概念的理解不深;计算能力有待提高;粗心大意,审题失误,答题技巧不高;部分学生答题时间分配不得法。等等,造成部分同学的学*成绩存在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找这样的数学规律:1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相同,这种物体的个数比另一种物体多一。2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圈,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拓展: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不同,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教学难点:学生能在课上、课后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数学教学设计:找规律 5

  一、教材分析

  此教学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为了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试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的意识,提高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

  三、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炳辉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关键:通过找一找、摆一摆、画一画等认识简单规律和创造规律,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四、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一学生喜欢的“做游戏”为引子,通过“找简单的规律——摆规律——画规律——找生活中的规律——动手创造规律”等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五、本课采用的教法和学法

  学法: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六、教学准备和采用的教学媒体

  教具:小旗,胶带等。

  学具:学生摆的学具若干等。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好吗?(好)那先看看老师怎么做,然后你们再接着做下去!比一比,看谁看的仔细、听的认真。

  口念:石头剪刀布 石头剪刀布 石头剪刀布,接下来老师会说什么?为什么?

  动作:拍手、叉腰 拍手、叉腰 拍手、叉腰,接下来的动作是怎样的?为什么?

  2、小结:对,刚才我们所做的动作和发出的声音都是就有规律的。(板书:规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找一找生活中这样的规律。(板书:找)

  出示课件:找规律(生齐读)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师:(出示课件“联欢会”)元旦马上就到了,瞧,这是同学们布置的教室,多漂亮呀!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图中哪些物体的排列有规律?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1)、二人小组讨论联欢会上的规律。

  (2)、学生汇报:

  a、小旗的规律:

  学生汇报:小旗的规律是:一面黄旗,一面红旗,……

  师:还有谁发现了小旗的规律?你能在黑板上贴出小旗的规律吗?

  学生说,生在黑板上贴黄旗、红旗图片

  学生再次完整的说小旗的规律:一面黄旗,一面红旗,又一面黄旗,一面红旗,又一面黄旗,一面红旗

  师:先是一面黄旗和一面红旗,后面跟前面是一样的,我们就把一面黄旗和一面红旗称为是“一组”。(板书:一组,齐读:一组)

  为了更好的看出谁和谁是一组,我们用圈把一组圈起来。(圈出一组)

  当我们要找图形排列的规律的时候,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再看是不是按照一组一组重复地排列(板书:重复排列,齐读:重复排列),至少重复三次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他是有规律地排列。

  问:那在这行当中谁和谁为一组重复排列?(要求语言表述完整)

  如果再挂一面小旗的话,会是什么颜色?再挂一面呢?为什么?

  b、灯笼的规律:灯笼的规律是?

  如果再挂一个灯笼,是什么颜色?

  c、花朵的规律:

  d、小朋友队伍的规律:

  3、小练*(分层次设计)

  师:你们可真厉害,找到了这么多规律,老师这还有几个这样的难题,你们愿意帮老师吗?(愿意)一起来看看。

  ① 问:图中的物体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那按这样的规律横线上应该出现什么图形?

  ② 星星的后面藏着什么图形?为什么?

  如果后面再排一个圆是什么颜色?再排一个呢?

  ③问号后面藏着什么图形?为什么?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动手操作,摆一摆规律

  师:同学们的眼睛真是太厉害了,个个都是火眼金睛。那我们的小手,请把你的小手拿出来,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你能用你灵巧的小手摆出有规律的图形吗?请拿出学具袋里的学具,同桌2人合作摆规律,看哪一组同学摆出的规律最有创意。

  (学生操作,师巡视,最后反馈了3组有特点的)谁来当当小评委,说说他摆的规律。

  老师表扬下面摆的有创意的同学。

  (提示:收起学具,看哪一组的同桌收的快)

  2、涂一涂规律:

  师:你能用你灵巧的小手为图形涂上有规律的颜色吗?请你拿出水彩笔,为学*单上的图形涂上你喜欢的规律,看谁涂的漂亮,比一比,看谁是最有创意的设计师。

  ① 学生画规律,师巡视,并注意表扬动作比较快的同学和提醒速度(画好的同学坐端正,同时也要注意时间,比一比哪个同学的动作最快。)

  ② 汇报展示:(选几幅有代表性的)请小作者介绍自己的规律

  ③ 下面的同学,请你给你的同桌说说你涂的规律是什么?

  3、找一找生活中的规律

  师:有规律的东西是很美丽的,在我们生活和学*中,有很多这样的事物,你能找一找吗?

  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的规律,请同学们欣赏。

  4、动手做一做——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规律:

  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可真好,你们为自己鼓鼓掌吧!你能让你的掌声有规律吗? (一个同学做,全班齐做)

  师:谁也能用这样的动作或声音来表示规律呢?(请一到两个同学来表示规律)

  (四)、总结收获,课后延伸:

  1、师:这节课你开心吗?为什么?

  师:今天我们班的同学可真能干,不仅学会了找规律,小手能摆出有创意的规律,还能画出美丽的规律,真了不起。有规律的事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多仔细观察,发现更多美丽的有规律的事物。

  2、你能根据我们今天学*的规律,为妈妈设计一条有规律的漂亮的手链吗?

  (五)、板书设计

  找规律

  一组 重复排列

  展示区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五)份(扩展4)

——《找规律》的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

  【设计说明】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六一儿童节情境导入,不但创设了一个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能让他们很快的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积极性,自主性,由以往的教师让我学*转变为我自己想要学*。接着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同学们在迎接节日的到来,这与课前创设的情境相吻合,然后学生观察出教室里的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的排列是有顺序的。从而很自然地引出课题——找规律。

  2、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分三个层次,由浅到深,先出示“彩旗”引导学生找规律;再把“灯笼图”和“小朋友图”同时出现,由学生找出规律;最后出示三种颜色小花的排列图。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把这些规律知识由易到难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数学问题、思考问题、讨论交流、找出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找出事物变化规律,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2、培养初步观察、推理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通过学*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学会图形排列规律的寻找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涂色卡,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过“六一”儿童节吗?为什么呢?

  2.课件出示主题图。

  观察主题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揭示课题《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彩旗的规律,猜一猜下一面旗是什么颜色?

  师:你是怎么猜的?

  2、课件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

  师:灯笼、小朋友的排列又有什么规律呢?

  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颜色?

  学生思考、交流。

  3、课件出示彩花排列图(将原课本中的“绿、红”排列改为“绿、红,黄”三种颜色的排列)。

  师:它的规律和彩旗、灯笼的规律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师:猜一猜,下一组花是什么颜色的?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涂一涂。

  学生根据规律涂颜色。

  2、摆一摆,创造规律。

  师:这些规律都会找了,那你能不能创造出新的规律呢?试试看,拿出学具摆一摆。

  生动手摆学具。

  学生展示作品,欣赏数学美。

  四、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1.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2.欣赏规律美。

  五.总结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升旗和上体育课的时候都是怎么去的?

  生反应(排队)

  师:在排队的时候有什么要求?(快、静、齐)

  师:不仅同学们会排队,小动物们也会排队,大家请看。(投影)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反应(有规律)

  师:这种排列规律是我们在一年级学*时发现的,这种排队规律是比较简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找一找更复杂、更漂亮的规律,(板书:找规律)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排队,引出动物的排队,让学生能够发现规律,从而导入新课,这样设计可以比较自然的导课,从动物的排队入手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引导探索,寻找规律

  师:请看大屏幕,你能有什么发现?

  生反应。

  1、师:来看看这些小动物在排队中过程中,它们的位置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1)学生自由发言说发现。

  师:看来这些动物排队的变化规律有些复杂,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研究,看看这里到底藏着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2)小组合作,研讨交流。

  小组汇报研讨结果。

  师:如果我把这幅图分开,现在你能够发现怎样的变化规律?(生反应)

  (3)重点引导学生能说出横着看的规律。(提示:先要看从第二次开始动物的位置都是怎样变化的?根据变化说出规律。)

  (4)让生上台演示动物排队的变化现象,帮助生理解掌握规律。

  师:现在,规律已经掌握了,你能按照刚刚发现的规律说出它们第五次排队的情况吗?

  (设计意图:动物的排队比较直观,学生容易理解,让学生先找动物在排队中的变化规律,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让学生去找其他的排列规律会更简单一些。)

  2、师:很好,不仅小动物会排队,漂亮的图片也会排队,大家看。(出示课件)

  师:你能发现图片在排队时的规律吗?

  让学生观察,自由发言说发现。

  师:你能按照这个规律,说出第四排的排列情况吗?

  3、找方砖的排列规律。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不错,接下来我们再来看这些方砖在排队的时候有什么规律?

  生反应

  师:你能根据这种规律说出第四行吗?第五行呢?第六行呢?

  师:现在这几行都怎么样?(和前面的重复)

  师:如果按照这种规律继续排出第7行、8行、9行……,你猜会是什么样?

  投影展示

  师:看到这种效果,你有什么感觉?(漂亮)如果用这些方砖给你们家铺地板怎么样?

  师:看来像这种有规律的排列,可以使我们的环境变得更漂亮?

  (设计意图:在方砖的排列中让学生发现了循环排列,在不断的循环后,让学生感受到方砖排列的很美丽,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有规律的排列可以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美丽,体现了学*找规律的在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三、巩固练*,加深认识

  1、师:很好,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发现的规律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找出下面图形的排列规律,并画出第4组。

  (1)让生观察说规律

  (2)画出第4组,投影展示。

  2、请你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设计一幅美丽的地板图案:

  (设计意图:前两道练*题和方阵的形式不一样,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摆脱方阵规律的约束,让学生能够灵活的寻找规律;第三题设计图案,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去做数学。)

  四、总结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结语: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它,运用它,将来把我们的环境打扮得更美丽!

  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及10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的,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找规律的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感知找规律的方法。同时,教材内容是学生经常看到的一些现象,有利于吸引学生参与探索活动,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识,增强对数学的认识,提高学数学的乐趣。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发现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其中有颜色、形状、大小的变化规律,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让学生在数学生活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发现事物(图形)的排列规律,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2、体会一组图形规律,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彩色笔、教具。

  教学过程

  一、在“猜一猜”中感知规律,导入新课

  师:请你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

  1、动画演示:颜色红青排列的苹果(7个)从下往上中速出现。

  师:同学们,请你们猜一猜红苹果后面出现的是什么颜色的苹果?

  生:青苹果。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什么苹果吧(动画验证是青苹果),哇猜对了,我们再接着看。(一个、两个地排列的樱桃(3组)从左往右中速出现。)

  师:下一张出现的图片里有几个樱桃?

  生:一个。(动画验证)

  师:那再后面一张呢?

  生:两个。(动画验证)

  师:哇,又答对了(一杯可乐、三个鸡腿重复出现。)现在谁来告诉我下一张图片里有什么?(指名回答后动画验证)那下一张呢?(指名回答后动画验证)

  2、揭题:真厉害!全让你们猜中了,像苹果红青红青有顺序地重复出现,樱桃一个两个、一个两个地重复出来,一杯可乐、三个鸡腿一杯可乐、三个鸡腿地重复出现的就是一种规律。我们今天就要来找规律。同学们一起齐读课题“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出示书上主题图),说说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生1:旗子是有规律的。

  生2:灯笼也是有规律的。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生3:花。

  师:哦,旗子、灯笼、花都是有规律的,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旗子的排列,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生: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这样排列的。

  师:你的意思是旗子是红黄红黄红黄红黄这样一组又一组的重复(停顿让学生一起说出来)出现的排列。来,我们再看看小花是怎么排列的?(指名回答)

  师:对,小花是一朵红花一朵紫花,一朵红花一朵紫花排列的。那谁来说说是怎样分是一组?(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他答对了吗?

  生:对了。

  师:这一朵红花一朵紫花为一组,那它是怎么排列的?

  (举手回答)

  师:一朵红花一朵紫花又一朵红花又一朵紫花这样一朵红花一朵紫花为一组重复排列。接下来我们再来观察观察灯笼是怎样排列的?

  (举手回答)

  他观察得很仔细,一个红灯笼两个蓝灯笼排列的,回想一下刚才的旗子和小花都是一个、一个的排列的,旗子是一面红旗,一面黄旗,小花是一朵红花一朵紫花这样排列的,而灯笼是(停顿,让学生回答)一个红灯笼接着两个蓝灯笼,那么谁来给它分下组?

  (举手回答)一个红灯笼两个紫灯笼为一组。

  师:哦,她回答得非常完整,一个红灯笼两个蓝灯笼为一组,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旗子的排列和小花的排列是有规律的,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灯笼的排列有没有规律?

  生:有。

  师:也是有规律的,我们刚刚看到的旗子一面红旗,一面黄旗,小花是一朵红花一朵紫花是重复排列的,而现在看到的灯笼是一个红灯笼两个蓝灯笼,一个红灯笼两个蓝灯笼也是重复排列的。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找一找,这幅图里还有什么是有规律的?

  (举手回答)男孩女孩男孩女孩这样排列的

  师:回答得完整一些,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然后是怎么样的?

  生:重复排列的。

  师:嗯,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又一个男孩又一个女孩……”那要怎样分组呢?

  (举手回答)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为一组。

  师: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为一组,然后重复排列,这就是小朋友的规律。全部同学一起说“小朋友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为一组的重复排列”。

  3、摆一摆

  师:请小组长拿出学具,与小组成员利用手中的学具创造出有规律的图形,摆一摆。

  三、连闯三关,应用规律

  1、完成书本第85页“做一做”

  师:同学们有没有带彩笔啊?翻开书本第85页完成“做一做”,看谁画的更漂亮。(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2、涂一涂

  课件出题,学生回答,每组分配一道,共同完成。

  3、听音乐《新年好》伴奏,感受旋律是三拍的节奏规律

  师:其实规律就在我们的身边,老师举个例子,你们看看床帘上的花纹是不是有规律的?谁能说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

  生1:我身上衣服的花纹是有规律的。

  生2:我家地板上的瓷砖也是有规律的。

  生3:马路上的斑马线也是有规律的。

  4、欣赏规律的美(PPT展示)

  四、课堂小结

  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找出数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示课题

  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我们今天就继续学*“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出示学*提纲,探究新知

  1、例7。

  a、规律有很多种,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它记下来。

  b、例7的(1),找出这些图形的摆放规律。

  方法提示:拿出自己的学具摆一摆,把你找到的规律与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讨论: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后面应怎么摆呢?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

  c、用同样的方法学*例7的(2)(3)。

  小组共同用学具摆一摆,比比哪一小组最先找到规律。

  找出这三组图形的规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照样子创造规律。

  2、学*例8。

  讨论:她创造的规律没有图形,只有数,你能找到规律吗?

  方法:不管有没有图形,在数量上它们都是依次增加相同的数。找规律时,只要算出每相邻两个数的差就可以了。

  练*:学生自己创造规律,教师板书,并与学生共同参与,一起找规律。

  三、巩固提升

  1、完成书上第91页“做一做”及第92页第4题。

  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

  2、完成第92页思考题。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9页例题及相应练*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现象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并会用语言描述。

  2.学生能根据规律,用除法算式对现象的后续发展进行预测,并会正确地根据余数作出判断。从而对规律的确定性有深刻的体会。

  3.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难点:

  根据余数作出正确判断

  一、感知、描述规律

  1.猜图导入,感知规律

  (1)猜图形

  (2)说规律

  我们就可以说圆、三角形、正方形三个一组,依次排列的。

  (板书:三个一组圈起来,每三个一组,依次排列。)

  2.描述规律,巩固认识

  这些图形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呢?(屏幕)

  生:三角形、五角星、正方形、圆形每四个一组,依次排列。媒体:分组圈出这些图形呢?

  ()()

  一个三角形、两个圆形,依次排列。媒体:分组圈出

  3、小结揭题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有规律现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排列中的规律问题。

  二、探索、利用规律

  1、例:黑板上图形,照这样摆下去,第17个会是什么图形呢?

  (1)你会做吗?用你的方式做一做。

  (2)做完了吗?四个同学讨论一下。

  (3)你是怎么想的?

  173=5……2(板书)

  a:解释算式

  17是什么意思?(17是总数板书)为什么要除以3呢?(3个一组板书↑)

  商5是指什么?(有这样的5组)(板书:组○○)

  余数2又是指什么呢?(还多2个)(板书:个——)

  b:精确定位

  这就是说第17个图形是第几组中的第几个?第六组中的第二个。为什么是第六组?(因为有这样的5组多了2个,这2个是第六组的图形)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五)份(扩展5)

——《找规律》教学设计菁选

《找规律》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找规律》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找规律》例1—例4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场景事物,发现隐含的规律,对事物的排列规律有初步的了解。

  2、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初步体验寻找事物规律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能运用简单的规律解释现实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师:今天很高兴和小朋友们在这里上课,周老师准备了一些幸运星想送给会思考、会倾听、会发现问题的小朋友作礼物,想得到吗?

  1、逐渐出示第一串幸运星:红蓝红蓝红蓝……

  师:请小朋友们猜一猜下面这颗幸运星的颜色。(猜的正确,教师就将这颗幸运星送出作为礼物)

  2、逐渐出示第二串幸运星:红绿红绿红绿……

  (学生猜想,并说出自己的思考,教师验证,送给礼物)

  3、逐渐出示第三串幸运星:红黄黄红黄黄红黄黄…….

  (学生猜想,并说出自己的思考)

  师:小朋友们很善于观察,发现了这些幸运星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这就是规律。那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认真观察,发现规律

  师:聪聪和明明为欢迎小朋友们的到来,特地布置了教室,一起去看看吧。(播放多媒体课件)

  1、交流感受。

  你觉得教室布置得怎么样?(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教室的确布置得很漂亮,很有规律,能说说这些规律吗?(学生畅所欲言说规律。)

  3、请小朋友们翻开书88页看例1,思考:下一个应该是什么?

  4、汇报结果。

  ①课件出示彩旗图。

  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你是怎么想的?

  ②课件出示彩花的排列图

  下面的这一朵花是什么颜色的?

  你是怎么发现的?

  ③课件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

  彩旗小花的规律我们找到了,那灯笼和小朋友的队伍又有什么规律呢?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鼠标)

  你是怎么想的。

  ④小结:刚才,小朋友们通过观察,找出了彩旗、小花、灯笼和小朋友队伍的排列规律,真不错.

  三、巩固新知,运用规律

  师:聪聪和明明为欢迎小朋友们的到来,还准备了几个有趣的游戏,想玩吗?

  1、游戏区一:涂一涂(课本第89页)

  ①学生动手操作

  ②指名回答并说说有什么规律

  2、游戏区二:猜一猜

  ①指名说?代表的颜色(课件演示)

  ②说说你的理由

  3、游戏区三:选一选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游戏区四:说一说

  指名说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四、联系生活,创造规律

  1、其实在我们身边很多地方都有规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

  师: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是有规律的?(指名说)

  2、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规律,让我们表扬一下自己。

  师:听,你们的掌声也有规律。是什么样的规律呢?再来一次。

  3、创造规律

  师:小朋友们发现了图形有规律,声音也有规律。接下来请小朋友们来做设计师,请你用手中的彩色笔涂一涂,画一画。(课本第89页下做一做第二题)

  活动要求:自己涂出有规律的颜色

  ①学生动手操作

  ②全班展示交流

  五、课堂总结,拓展提高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找规律)

  希望小朋友们课后多观察,多思考,相信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2.难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操作、推理等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设计一定的图形规律。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五角星、方块、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羊村要羊羊运动会,喜羊羊邀请我们去参观,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出发!我们现在来到羊村大门口,羊村的大门可不是一般的大门,它上面设计有密码,现在喜羊羊已经把前三组密码输入进去,再输入第四组密码大门才可以打开,小朋友们你们有信心打开它吗?(出示羊村门口图片)

  生:有。

  师:现在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前三组密码,它的排列有没有规律,然后才出第四组密码。

  生:前三组分别是123,234,345,所以最后一组是456。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猜出了密码,现在大门已经打开了,让我们快点进去看一看吧!

  喜羊羊:欢迎你们来到羊村,我带你们参观一下吧

  首先我们来到沸羊羊家,沸羊羊把家里打扮的可漂亮了,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沸羊羊家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是怎么排列的?

  生:旗子是一条黄色一条蓝色一条黄色一条蓝色排列的'。

  生:气球是一个粉色一个绿色一个粉色一个绿色排列的。

  生:灯笼一个红色一个紫色一个红色一个紫色排列的。

  今天啊,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找规律!(板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参观完沸羊羊家我们来到美羊羊家。美羊羊也把自己家装扮一新,大家说美羊羊家漂亮吗?(出示美羊羊家图片)

  生:漂亮。

  可朵拉却说:美羊羊你是怎么设计的,一点规律也没有。

  美羊羊说:我设计的有规律呀!

  朵拉说:我怎么看不出来呢?

  师:小朋友们,你们愿不愿意帮着朵拉找一找规律呢?

  1、出示课件墙面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图形?

  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

  师:很棒。那你发现这些图形的排列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

  下面请大家4人一组的进行讨论,听清老师的要求:

  (1)讨论的时候从不同角度去说,如斜着看、横着看、竖着看。(2)呆会儿汇报的时候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开始吧!

  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每一斜行的图形都是一样的

  生2:横着看,第一行的第一个圆形,移到最后一个其他的图形都向前*移一格,就变成了第二行,第二行的第一个正方形,移到最后一个其他图形都向前*移一格,就变成了第三行;第三行的第一个三角,移到最后一个其他图形向前*移一格,就变成了第四行。

  生3:竖着看……

  生4:反着看,第四行最后一个移到第一个,其他图形向后*移一格,就变成了第三行。第三行的最后一个……

  (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并用课件演示)

  小结:你们发现的规律都对,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规律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这样的排列,我们就叫做循环排列规律。(板书:循环排列规律)

  师:小朋友真棒。我们已经发现了墙面排列的规律,咱们再看看美羊羊家的地面颜色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出示地面课件

  地面的颜色排列有什么规律呢?请大家仔细观察想一想。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组织教学,把图形横着看、竖着看、倒过来看、再横过来看,引导学生观察规律有没有发生变化,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参观完美羊羊家,接着我们来到懒洋洋家,懒羊羊为大家准备了好吃的水果,可是懒羊羊只准备了三组水果就睡着了,小朋友们能不能帮懒羊羊把第四组水果摆出来呢?

  1、懒洋洋家图片

  师:首先大家观察这些受过的拍了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然后用自己手上的水果卡片在桌子上摆一摆。

  指名反馈:点一名学生到上面来摆。

  大家摆的和这位同学摆的一样不一样?

  生:一样。

  2、吃完水果我们又来到喜羊羊家。(出示喜羊羊家图片)

  喜羊羊家举办了一个小小智力赛,我们也来参加一下吧。

  (1)我爱数学学我爱数数学我爱()

  (2)123423413412()

  3、游玩一天大家也都累了,现在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吧。

  请四名同学按:男女男女排列。

  师:他们的排列有规律吗?

  生:有,是按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的规律排的。

  师:我现在想让第二个同学排第一,用今天学的规律该怎样排?我想让的三个同学排第一,该怎样排?你们四个自己排一排吧。

  (设计意图:从看一看到摆一摆,再到画一画智力赛是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也是知识点逐步确立、巩固的过程。通过摆一摆,逐步理解掌握规律的过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的旅行到此结束了,小朋友们你们玩得高兴吗?你们收获了些什么?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在装饰着我们的生活,希望你们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他,运用它,把我们的环境打扮的更美丽!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学*内容的印象,符合教学策略的要求。在评价方面,有学生自评、互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体会生活离不开数学,学数学是有用的,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板书设计

  找规律

  循环排列规律

  一、教材分析

  此教学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为了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试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的意识,提高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

  三、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炳辉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关键:通过找一找、摆一摆、画一画等认识简单规律和创造规律,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四、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一学生喜欢的“做游戏”为引子,通过“找简单的规律——摆规律——画规律——找生活中的规律——动手创造规律”等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五、本课采用的教法和学法

  学法: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六、教学准备和采用的教学媒体

  教具:小旗,胶带等。

  学具:学生摆的学具若干等。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好吗?(好)那先看看老师怎么做,然后你们再接着做下去!比一比,看谁看的仔细、听的认真。

  口念:石头剪刀布 石头剪刀布 石头剪刀布,接下来老师会说什么?为什么?

  动作:拍手、叉腰 拍手、叉腰 拍手、叉腰,接下来的动作是怎样的?为什么?

  2、小结:对,刚才我们所做的动作和发出的声音都是就有规律的。(板书:规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找一找生活中这样的规律。(板书:找)

  出示课件:找规律(生齐读)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师:(出示课件“联欢会”)元旦马上就到了,瞧,这是同学们布置的教室,多漂亮呀!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图中哪些物体的排列有规律?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1)、二人小组讨论联欢会上的规律。

  (2)、学生汇报:

  a、小旗的规律:

  学生汇报:小旗的规律是:一面黄旗,一面红旗,……

  师:还有谁发现了小旗的规律?你能在黑板上贴出小旗的规律吗?

  学生说,生在黑板上贴黄旗、红旗图片

  学生再次完整的说小旗的规律:一面黄旗,一面红旗,又一面黄旗,一面红旗,又一面黄旗,一面红旗

  师:先是一面黄旗和一面红旗,后面跟前面是一样的,我们就把一面黄旗和一面红旗称为是“一组”。(板书:一组,齐读:一组)

  为了更好的看出谁和谁是一组,我们用圈把一组圈起来。(圈出一组)

  当我们要找图形排列的规律的时候,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再看是不是按照一组一组重复地排列(板书:重复排列,齐读:重复排列),至少重复三次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他是有规律地排列。

  问:那在这行当中谁和谁为一组重复排列?(要求语言表述完整)

  如果再挂一面小旗的.话,会是什么颜色?再挂一面呢?为什么?

  b、灯笼的规律:灯笼的规律是?

  如果再挂一个灯笼,是什么颜色?

  c、花朵的规律:

  d、小朋友队伍的规律:

  3、小练*(分层次设计)

  师:你们可真厉害,找到了这么多规律,老师这还有几个这样的难题,你们愿意帮老师吗?(愿意)一起来看看。

  ① 问:图中的物体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那按这样的规律横线上应该出现什么图形?

  ② 星星的后面藏着什么图形?为什么?

  如果后面再排一个圆是什么颜色?再排一个呢?

  ③问号后面藏着什么图形?为什么?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动手操作,摆一摆规律

  师:同学们的眼睛真是太厉害了,个个都是火眼金睛。那我们的小手,请把你的小手拿出来,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你能用你灵巧的小手摆出有规律的图形吗?请拿出学具袋里的学具,同桌2人合作摆规律,看哪一组同学摆出的规律最有创意。

  (学生操作,师巡视,最后反馈了3组有特点的)谁来当当小评委,说说他摆的规律。

  老师表扬下面摆的有创意的同学。

  (提示:收起学具,看哪一组的同桌收的快)

  2、涂一涂规律:

  师:你能用你灵巧的小手为图形涂上有规律的颜色吗?请你拿出水彩笔,为学*单上的图形涂上你喜欢的规律,看谁涂的漂亮,比一比,看谁是最有创意的设计师。

  ① 学生画规律,师巡视,并注意表扬动作比较快的同学和提醒速度(画好的同学坐端正,同时也要注意时间,比一比哪个同学的动作最快。)

  ② 汇报展示:(选几幅有代表性的)请小作者介绍自己的规律

  ③ 下面的同学,请你给你的同桌说说你涂的规律是什么?

  3、找一找生活中的规律

  师:有规律的东西是很美丽的,在我们生活和学*中,有很多这样的事物,你能找一找吗?

  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的规律,请同学们欣赏。

  4、动手做一做——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规律:

  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可真好,你们为自己鼓鼓掌吧!你能让你的掌声有规律吗? (一个同学做,全班齐做)

  师:谁也能用这样的动作或声音来表示规律呢?(请一到两个同学来表示规律)

  (四)、总结收获,课后延伸:

  1、师:这节课你开心吗?为什么?

  师:今天我们班的同学可真能干,不仅学会了找规律,小手能摆出有创意的规律,还能画出美丽的规律,真了不起。有规律的事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多仔细观察,发现更多美丽的有规律的事物。

  2、你能根据我们今天学*的规律,为妈妈设计一条有规律的漂亮的手链吗?

  (五)、板书设计

  找规律

  一组 重复排列

  展示区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找规律”。

  教学目标:

  1、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具准备:录音带、彩带、动物头像、涂色卡、绳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播放歌曲“新年好”,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二)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他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今天我们就来学*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一)课件出示彩旗图,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

  (二)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

  (三)出示彩花排列图,教室里还有彩花,它的规律和彩旗、灯笼的规律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四)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一)涂一涂

  1.实物投影,出示涂色卡1(课本第89页“涂一涂”)。

  2.还想不想做涂色比赛?请拿出另一张涂色卡(课本89页“做一做”)继续涂色。

  (二)摆一摆,猜一猜

  1.摆一摆(设计规律,摆学具“○、△、☆”)(学生动手操作。)

  2.猜一猜。(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作品,自己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能猜猜我按什么规律摆的吗?”自己请同学回答,答对的,老师给予奖励。)

  四、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一)联系生活找规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说说?

  (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创造规律,好吗?

  五、全课结束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课本第8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欣赏、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中的一些简单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3、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规律能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利用比赛,感知规律

  记忆比赛:男女生分别记忆两组数据,得出有规律的好记,没有规律的不好记。得出规律的重要性,引出课题:找规律.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数学小精灵聪聪听说我们学*找规律,也来到了这里。他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说呀,在这春暖花开、春暖花开的季节,光明小学一一班的小朋友去公园聚会了!他们把会场布置得可漂亮啦!同学们又蹦又跳玩得可开心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朋友、灯笼、彩旗、小花。

  首先研究装饰物是怎么排列的。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彩旗是怎么排列的?(黄红、黄红)

  我们就把这一面黄旗和红旗看作一组。(板书:一组)

  2. 接下来讲解小花、灯笼的排列方式。

  3、小朋友队伍的排列。

  小结:像彩旗、小花、灯笼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都是按顺序为一组,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而且至少要重复3次,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四、学以致用,摆出规律

  小组合作,作品展示。

  五、智力闯关,应用规律

  六、联系生活,找出规律

  七、情感教育,总结本课

  八、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观察、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规律

  1、学表情。

  师:上课了,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淘气。(演示课件)它可真是淘气了,一会儿微笑,一会儿大哭。你们猜淘气接下来会是什么表情?你们怎么猜到的?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也很聪明。

  师:像这样一笑一哭依次重复出现至少3次(板书:依次重复),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生活中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还有很多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新本领——找规律。(板书课题)

  2、出示主题图。

  师:六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快毕业了,他们准备举办一场毕业晚会。大家请看,他们的会场布置得真漂亮!看看,都用了些什么来布置会场?

  生:彩旗、花朵、灯笼……

  师:你们的眼力真好,简单的材料就能把会场布置得很漂亮,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找找漂亮的原因吧。

  (1)彩旗的变化规律。

  师:好,我们先来看看彩旗是怎样排列的。我请电脑老师来帮忙摆一摆,同学们可以大声地说出彩旗的颜色,看谁反应最快。(课件演示排列过程,学生根据演示说出颜色的变化规律)

  师:咦?下一个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彩旗呢?

  生1:黄色。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红色后面是黄色。

  生2:彩旗是按照“红黄红黄”重复排列的。

  师:还有谁也想说一说你的想法?(让多个学生来发言)

  师:哦,原来呀,红色、黄色的彩旗为一组,它们(红黄、红黄、红黄)依次重复出现,所以红色旗子后面的彩旗就是黄色的。我们把它圈起来吧。

  师(拓展):如果我们按照这样的规律接着往下摆,你知道下一面会是什么颜色的彩旗吗?再下一面呢?

  师(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彩旗是按红黄颜色为一组的规律依次重复出现的。

  (2)花朵的排列规律。

  师(课件出示花朵的排列):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花朵的排列规律。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些花为一组?

  生:绿紫。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对吗?(课件出示分组情况:绿紫、绿紫、绿紫……)它们依次重复出现,所以这朵花的后面是绿色的花。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用先确定几个为一组的方法,找出了彩旗、花朵的排列规律,那现在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来找一找灯笼和小朋友的排列有怎样的规律。请大家翻开课本第88页,做一做例1,圈一圈,看谁做得又对又快!(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答案:下一个灯笼是紫色,灯笼是按紫红颜色依次重复排列的;下一个小朋友应该是女孩,小朋友是按女孩男孩依次重复排列的)

  师(小结):今天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都能根据颜色和性别找到了彩旗、花、灯笼和小朋友排列的.规律。

  二、智力闯关,应用规律

  1、摆一摆。

  师:我们的好朋友聪聪在找规律的时候遇到困难了,你们能够帮助他吗?(能)好,请看大屏幕。

  师:谁能告诉聪聪下一个摆的是什么?(圆柱)什么颜色的?(粉色)

  师:恩,聪聪要谢谢同学们的帮助。

  师:这是聪聪遇到的第二个难题,稍微复杂一些,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利用学具像这样摆一摆,摆好的请举手。

  师:同学们的操作能力很强,一下子就摆好了。那谁来告诉聪聪你是怎样摆的?

  师:请你对比一下和刚才做的有什么不一样了?

  生:前面是两个为一组,这题是三个为一组。

  师:对,这就是数量上的变化。所以,我们在找规律的时候,既要注意颜色、形状,还要注意数量。

  2、涂一涂。

  师:同学们真会找规律!现在我们就来进行找规律涂颜色的比赛,要求先找到规律再涂颜色。请打开课本第89页,看到第三条小鱼和做一做。好,比赛开始!(交流汇报)

  三、联系生活,欣赏规律

  师:根据图片内容,介绍这是什么样的规律。

  1、马路上的斑马线——一道白色一道黑色,提醒我们过马路一定要注意安全。

  2、斑马:你们看,斑马身上那黑白相间的条纹,使它显得是那样的与众不同。

  3、包包:这包包上色彩规律的变化,看起来真美。

  4、地砖:地砖也是有规律的排列,这让我们的居室显得既整洁又温馨。

  5、建筑:这些排列有序的护栏和一根根颜色醒目的柱子,既保护了我们的安全,又美化了周围的环境。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五)份(扩展6)

——小学数学《找规律》的教学反思实用五份

  “找规律”是根据课程标准改革理念新增加的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本节课是“找规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是介绍一些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规律的意识,为进一步学*有关数的排列规律做好准备。新教材对这部分知识的编排,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从联欢会装饰物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引出图形排列的一些简单规律,使学生感受生活应用的广泛性,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本节课采取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的学*方式进行教学。

  例1、例2、例3是最简单的图形的变化规律,例4是简单的图形的变化规律。基于这两部分内容比较接*,固安排在一节课内教学。

  为了让学生自然地接触新知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导入环节。我准备了一些红花和黄花,告诉他们老师要将这些花摆在花槽中,摆一排。然后,故作神秘地问:“你们猜一猜老师要摆上去的第一朵花是什么颜色?”这时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一部分说红花,一部分说黄花。然后,我将红花摆上去,猜对的同学很兴奋,猜错的同学有些扫兴,但很快又跃跃欲试。让他们猜第二朵花是什么颜色时,还是有两个答案,当问第三朵花是什么颜色时,逐渐地越往后问答案越统一,以至于不等问他们就迫不及待地齐声按着一红一黄的摆放规律喊出来。我及时地夸他们真聪明猜得真准,学生们各个是乐不可支。我话锋一转说:“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在这摆一排花吗?”课堂安静下来,学生们都在猜测。看到他们疑惑的眼神,我公布说:“是奖给这节课上得好的同学的,回答问题好的奖红花,遵守纪律、合作好的奖黄花。你们有信心拿到吗?”此时,学生大声答道:“能!”整个课堂气氛高涨,不仅学生热情全都调动起来了,还渗透了后面即将要学的新知识。

  为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兴趣,我把卡通人物聪聪和明明引入课堂,并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在教学主题图时,我设定了一个情境,让聪聪和明明带着大家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六一”那一天,并配熟悉的“快乐的节日”主题歌,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讨论发现规律。本节课我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每个例题都制成了课件,这样教学内容就具体化、清晰化。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的学*方式,在课堂上我把学*主动权交给学生,我充当一个参与者和组织者,让学生通过讨论、猜测、动手摆一摆、涂色等活动,自己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我今天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第一课时,这是找规律的起始课,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会寻找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为后面课时的学*打好基础。由于学生在学前阶段就曾接受过“找规律”这部分知识的启蒙教育,因此,对于学*“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较为容易。但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神容易分散,语言表达不完整。因此,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数学学*趣味性,强化语言表达训练,是本节课教学中我较为注重的学*策略。在教学环节当中,我通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找一找、摆一摆、涂一涂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动态的过程中感悟规律、经历发现规律过程,并获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当然,这节课还有不少缺憾值得我反思。如:在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情境时我处理得有些仓促,在逐个呈现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排列的队伍图时,没能清楚的引导学生在找事物规律的时候,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在看看剩下的是不是一组一组重复的出现,如果是,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这样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对找规律的方法不能完全掌握。另外就是没有全面顾及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时实施多元的评价。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一定会不断的完善自我,找出不足,及时反思,提高自己的教育水*。

  本节课是《找规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是介绍一些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规律的意识。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找了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图片,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这节课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因此,我是这样设计我的教学的:

  1、在教学中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动画片让学生来猜一猜为切入点,通过“找简单的规律——画规律——找生活中的规律——动手创造规律”等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2、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发现主题图中有规律的事物,然后让学生读一读切实感受规律,让学生圈一圈,理解规律的实质:一组一组重复出现。接下来让学生说,一个人说,集体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

  3、在练*的过程中,分别出示了按照不同颜色排列的规律、按照形状排列的规律以及按照位置不同排列的规律,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学*找规律是为了用规律,所以在练*中又让孩子们猜测根据规律下一个图形是什么,不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4、数学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数学学*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通过涂色创造规律,把知识进一步的拓展,从而让学生再创造出不同规律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5、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我把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都纷纷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通过找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6、课件的最后让学生欣赏生活当中的因为规律而产生的优美图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在发现由小朋友围成一圈的规律时,孩子们只能发现男生女生的排列,而没发现还可以按照女生男生这样的规律排列,而在处理这一过程中比较急,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也是因为在准备时,没有做好充分的预设。在老教师的点拨下,我应该在前面就出示一些以为排头不一样而造成的规律不一样的现象。

  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学生描述由四个一组的规律时,学生出现了两个两个一组,而且学生在表述时,我也没有理解他们的意思,一方面是因为我的提问有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还是没有占到孩子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的加强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经常与孩子们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多给孩子一些表达想法的时间和空间。在让孩子们举例说一说现实生活中的有规律现象时,有的孩子还想表达,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我打断了孩子的想法,这样不仅会打击孩子的自信,也不能发现孩子的潜力,以后要改正。

  这节课,总的来说孩子们还是在愉快的氛围中度过的,掌握了找规律的方法,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

  《找规律》一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探索、发现事物或者图形的排列规律,掌握找规律的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会根据规律找出下一个物体。通过涂、摆、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快乐的六一儿童节,节日的创设贴*学生的生活,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旗、小花、彩灯都是有规律排列的,小朋友的站位也是有规律的。这些都为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素材。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感受规律的美,使学生获得了愉悦的数学学*体验。另外,还有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规律,这些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新授的设计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找“彩旗”的规律。设计的方法是师生互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寻找“彩旗”的规律;第二个层次,同时出现“灯笼”图、“彩花”图和“小朋友排队”图,由同桌讨论找出规律。这样设计遵循儿童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先找简单的规律再找复杂的规律,先由老师“扶”着学再到老师“放”开让学生自主学,既面向全体,又让有困难的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学懂,还满足了思维活跃的学生想自己探究、找出规律的渴求。

  三、虽然学生知道每一幅图中的图形都有规律,但在语言表达上有些不够准确,不会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图形的排列规律。适时引导,老师做示范,鼓励学生多形式尝试说说规律。

  四、开放性的练*设计,数学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动的过程,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大胆创新的意识。学生通过“涂一涂”“摆一摆”的创造,加深了学生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有用的,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

  五、本课的教学没有停留于寻找规律和创设规律上,而是适时引导学生回到生活,寻找和欣赏日常生活中的类似规律。使学生从规律之美感受数学之美,获得灵活性的思维磨炼。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找规律》一课的延伸,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图形排列规律复杂一些,呈现出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目标一是: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形的排列规律,目标一基本达成,大部分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形的排列规律,但还有一少部分学生不能用语言说出图形的排列规律。目标二是:能找出生活中循环排列的规律图形。这一目标达成效果不好,由于时间问题,只让学生欣赏了一些有规律的图片,没有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有规律的的图形。

  首先,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学*的积极性。通过让学生观察两排图形,发现第一排图形比较容易记住,因为第一排图形有规律,让学生复*旧知,发现规律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的热情。

  在讲解新授课时,我通过让学生先观察聪聪家的墙面设计,先让学生找到墙面上都有什么颜色,什么图形,刚开始学生只说出了图形的形状,而没有说出颜色,后来,我就提醒同学们说。要说出生么颜色的图形,这时同学们能够说完整。然后让学生观察墙面上的图形排列有什么规律时,我直接让学生四个人一个小组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深入到学生的小组,问学生找到了那些规律,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找到斜着看的规律,这是我及时提醒了他们,让他们横着看、竖着看有什么样的规律。在老师的提醒下,大部分学生能够找到横着看和竖着看的规律,但是在小组进行汇报的时候,我发现学生用语言描述起来不较困难,让学生说的较少,针对循环规律应让学生多说。讲完墙面的规律之后,只是我应该总结出循环规律的概念,但由于课堂上比较紧张,这一点教师应该总结出循环规律的概念,结果放到了学生说出地面颜色的规律后面一块总结了。

  在设计练*时,第一题和第三题学生比较感兴趣,效果也比较好。但是到第二个练*时,大部分学不能找到第四组图形该画什么,因为这一题是把最后面一个图形放在了移到了最前面,而前面在讲解墙面和地面的规律时,让学生倒着看,会发现也是把最后面一个移到了前面,如果在讲墙面和地面时给学生指出来,对于第二个练*就没有难度了。然后让学生生活中有规律欣赏图片,本来欣赏完,准备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规律,但由于时间,直接让学生设计有规律的图形了。到最后也没有时间进行展示。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五)份(扩展7)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实用五篇

  一、教材分析

  此教学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摆一摆等活动在直观、生动的学*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会用自己的方式如声音、动作、图形符号等来表现不同的规律,并联系实际感知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和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通过活动发现简单的图形规律并能尝试自己创造一些有规律的组合。

  四、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找简单的规律——画规律——找生活中的规律——动手创造规律”等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中感知规律

  1、引入情境

  “六一”节快到了,羊村里的大肥羊学校准备开个联欢会,瞧,这懒羊羊和喜羊羊布臵的教室。(出示电脑图片)

  2、引起争议

  他们俩都认为自己布臵的漂亮,于是就争吵起来,小朋友,你们认为谁布臵的漂亮呢?为什么呢?

  3、引导交流

  4、引出目标

  同学们都认为喜羊羊布臵的教室比较漂亮,为什么呢?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重要问题。其实刚才已经有人说到点子上了:有位同学说喜羊羊布臵的小旗是按一红一黄一红一黄排列的,象小旗这样一红一黄一红一黄的重复出现至少3次以上的,我们就说小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下面我们就进一步来找一找、认一认一些简单图形的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有关规律的知识进行创造。(揭示课题)

  (二)探究中认识规律

  1、找一找,认一认

  (出示主题图):大肥羊学校最后决定用喜羊羊布臵的教室来开联欢会,喜羊羊还邀请了一些小朋友们来参加呢!瞧,现在他们已经高兴得又唱又跳了。请仔细观察图,同桌一起找一找,看看你还有什么发现?

  指名汇报: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说得真好,谁能把这句话再说一遍。还能找到其他规律吗?

  2、猜一猜,说一说

  ①大家真不简单,图上的规律都找着了,根据它们各自的规律,你能猜出后一个是什么吗?请把书翻到88页,自已完成例1,比比谁圈得又对又快。

  ②汇报交流:花有什么规律?灯笼呢?……指名回答。

  ③小结:看来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规律,也就是一组事物依次不断重复的排列。还能根据规律猜出接下去的应是什么。

  (三)运用中理解规律

  1、第一关:涂一涂,画一画

  ①孩子们想不想参加喜羊羊它们的联欢会呢?那就要闯过喜羊羊设臵的智力关哦,大家有信心吗?(出示挂图:例2例3)这就是喜羊羊它们设臵的联欢会的两种入场门票,也就是书上的例2、例3,只要你按门票上的要求画对了、涂对了,就能来参加联欢会了。同桌合作每人完成一道题,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看看你的同桌对了吗?对了就来参加,如果错了,你就帮忙教教他好吗?先看题目要求:例2要求大家接下去摆,你认为摆什么就画在横线上,例3是接下去该涂什么颜色。赶快动起来吧!

  ②交流评价:请一组同学来汇报。

  a.门票1:接下去摆什么呢?为什么?你们同意吗?通过你的检查,你的同桌可以参加吗?

  b. 例3:说说接下去涂什么?为什么?**检票员,你认为他涂对了吗? c.你们都涂对了吗?看来难不倒大家,那我们一起去参加联欢会吧。

  2、第二关:涂一涂,摆一摆

  ①大家已经来到联欢会上了,喜羊羊想让我们也表演个节目,可他不知该让谁来表演呢?于是喜羊羊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出了一道题,谁做错就要上台表演。(课件出题:a.例3的做一做:涂一涂,要求涂上合适的颜色,如果涂错了要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好吗?)

  ②交流评价:涂什么?为什么?是什么规律?涂错的同学请上台来。(都对啦,看来大家对新知识规律掌握的不错)

  (四)创造中深化规律

  1、 排一排

  我提议我们来个小组唱吧!先排个好看的队形。(请5男5女上来,指名一个排队。)

  你还能变一变,排出不同的规律吗?人数不够的你再请下面的同学上来。

  2、你能用不同的声音、动作或图形符号来表现这一队伍的规律吗?

  3、画一画

  大家不但能用声音动作来表现不同的规律了,真是了不起。现在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纸和笔来画一画有规律的图形。同桌先商量要按什么规律画,再动手合作画在纸上,比一比哪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画的规律多。

  ①哪个小组最勇敢先来展示你们的作品。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他们组吗?(他们组真会创造啊)

  ②还有哪个小组来展示。啊,真美!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你能根据自己摆的规律出个问题考考大家吗?

  ③请各小组长拿高作品,让大家欣赏欣赏。你们组完成了吗?请仔细看,这样有规律吗?为什么?

  ④小结:对啊,要一组事物不断重复的排列至少三次才叫规律。同学们真聪明只用彩笔就画出这么多有规律的美丽图案。课后我们就用这些图来装扮教室吧!

  (五)生活中欣赏规律

  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一起认识了规律,还创造了一些简单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和现象,你能介绍给大家吗?(课件出示图片)

  大家介绍的真好,只要大家细心观察肯定还能发现更多有规律的事物。

  (六)延伸中体现规律

  1、反思:你对这节课的学*有什么想说的?我们认识了规律,还会创造规律,更是认识了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去发现它运用它,将来把我们周围的环境打扮得更加美丽。

  2、延伸:看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联欢会,眼看六一节就快到了,我们也来开个联欢会,不过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联欢会中都要有所表现,让规律为我们的联欢会服务,请同学们先做好以下准备:如先画出教室的布臵图稿,或是在才艺展示中画一幅有规律的图案,或是自已设计一些有规律的舞蹈动作,或是编一组有规律的声音,或是为小组唱、合唱设计队形等等。

  教学内容:课本第8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欣赏、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中的一些简单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3、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规律能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利用比赛,感知规律

  记忆比赛:男女生分别记忆两组数据,得出有规律的好记,没有规律的不好记。得出规律的重要性,引出课题:找规律.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数学小精灵聪聪听说我们学*找规律,也来到了这里。他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说呀,在这春暖花开、春暖花开的季节,光明小学一一班的小朋友去公园聚会了!他们把会场布置得可漂亮啦!同学们又蹦又跳玩得可开心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朋友、灯笼、彩旗、小花。

  首先研究装饰物是怎么排列的。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彩旗是怎么排列的?(黄红、黄红)

  我们就把这一面黄旗和红旗看作一组。(板书:一组)

  2. 接下来讲解小花、灯笼的排列方式。

  3、小朋友队伍的排列。

  小结:像彩旗、小花、灯笼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都是按顺序为一组,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而且至少要重复3次,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四、学以致用,摆出规律

  小组合作,作品展示。

  五、智力闯关,应用规律

  六、联系生活,找出规律

  七、情感教育,总结本课

  八、教学反思:

  学*内容:简单的图形与数字的排列规律

  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能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培养初步观察、推理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通过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重点:理解“规律”含义,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学*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 : 课件<主题图> 、幻灯片、图片

  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出示两幅水果图:一幅图是有规律排列的,另一幅图是杂乱无章放置,让学生说一说哪一幅图好记忆,并说明原因。

  师总结归纳,肯定生有道理的解答。强调有规律摆放的图形便于记忆。有规律摆放的事物不仅便于记忆,还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生活中处处有规律,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找规律”。(揭示主题)

  【设计意图:水果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猜图片制造冲突,让学生产生质疑,从而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例1——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1、自主学*:引导学生观察情景主题图:

  (1)情景主题图中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揭示:图中的人和物都是按规律排列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自主学*的好*惯】

  2、小组合作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主题图中的各种规律。并理解“规律”。

  请把你找到的小秘密悄悄告诉小组同学: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及方法。

  学生展示:

  图中彩旗的排列规律是: ( )

  图中彩花的排列规律是: ( )

  图中灯笼的排列规律是: ( )

  图中小朋友的排列规律是:( )

  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用笔圈出彩旗、彩花、彩灯、小朋友重复的部分。教师用课件闪光灯一组一组圈出进行验证。

  3、总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的。

  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 (板书:一组一组 重复)

  【设计意图:通过提高对“一组”的`认识,引出“重复出现”,对“重复出现”进行理解,也是找规律中的第二个要素。(生读“重复出现”。)】

  4、教师强调:一组事物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至少2次或2次以上,才能称为有规律。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比较详细、具体,先让学生自己去找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的排列规律,学会用语言表述规律,同时利用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一组”的规律性排列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圈出、画出重复部分的操作活动,突出规律的“核心”,加深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也为学生下一环节的学*做了充分的铺垫。】

  5、巩固练* : 摆一摆:

  (1)让学生自己摆出后面 2个图形: _ _

  (2)指名回答摆了哪2个图形,为什么这样摆?

  (3)同桌合作:你来摆,我来说规律。

  【设计意图:即时练*,强化了学生对找规律知识的理解】

  三、数形结合、拓展认知规律 (学*例2——简单数字的排列规律)

  (一)呈现例2的第(1)题,让学生先观察:

  1.说一说:

  (1)你发现了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你能圈出其中的一组吗?

  (3)碗的排列规律与前面所学的规律有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颜色上没有变化,但数量上有变化。而且数量上的变化规律还可以用数字表示出来。

  2.试一试:

  (1)你能将碗的数量上的变化规律用数字表示出来吗?请学生说出相对应的碗的下面的数字。

  (2)教师用课件闪光灯一闪一闪完整呈现例2的第(1)题:

  3.议一议:碗的排列规律与数字的排列规律相同吗?

  (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数字表示的是相对应的那种图形的个数,所以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数字的排列就有相应的变化规律。

  (2)同时让学生感受:它们可以表示相同的规律,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

  (二)、自主完成课本例2的第(2)题

  1 3 1 3 1 ()——— ——— ———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如看、听、读,对“一组”加深理解,经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找“规律”练*,帮助学生通过对图形形状、数量的分析,更全面、深刻地认识规律,掌握到找规律的方法。】

  四、闯关游戏

  第一关:猜一猜下一个是谁?(课件对比出现)

  提问:几个为一组?

  小结:有的两个一组,有的三个一组,还有多个一组的。有的颜色相同,但形状不同;有的形状相同,但颜色不同。

  第二关:按自己喜欢的规律涂上颜色。(第85页做一做)

  第三关:火眼金睛(课件出示)。

  小结:有的颜色不相同,形状也不同。

  第四关:真假色——摆一摆(课件出示)。

  如果继续摆下去,第5个是蓝色吗?

  【设计意图:通过闯关的形式,由易到难,有梯度题型增加了学生学*的乐趣。同时,通过说一说、猜一猜等活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此环节重在体现新标准“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以“听会忘,看能记住,做才能学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五、回归生活、寻找规律

  1、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2、欣赏有规律的图片。并配有押韵的语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规律、欣赏规律、创造规律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并感受到有规律的事物能带来美感。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符合新课标和新理念。】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足之处?今后需要注意什么?

  七、附板书设计:

  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

  彩旗

  彩花 一组一组 重复出现

  灯笼 至少2次或2次以上

  小朋友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85页例1以及课后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水彩笔 、练*本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感知规律

  师:这节课,老师想带领小朋友们做几节律动,看谁的眼睛亮最先学会,好不好?

  (教师示范:拍手两下拍肩两下。师重复两次后边做边说:学会的可以跟着老师做。师生一同接着活动,重复四、五遍后教师喊停)

  师:真不错,那再换一组头部运动:左右左右左右。(学生随着老师的示范不由得跟着做下去。)

  师:做得真好!刚才小朋友们为什么学得这么快?

  生:因为动作太简单。

  生:就是几个相同的动作重复做下去。

  师:那你们能不能也创造一组这样的动作让大家跟着做一做?

  (学生思考,自己比划。)

  师:好,谁先上来把你创造的动作教给大家,看谁最勇敢。

  生:一边说边做。

  师:真棒!创造了这样特殊的动作让我们大家做,其他小朋友还有没有自己的动作。

  师:像这样的一组动作重复做下去就叫做规律。这节课,我们就学*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初能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课始我安排了“做律动”的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感知了规律的存在。】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观察场景,探究规律

  师:同学们开了联欢会,特意把场地装扮了一下。看,漂亮吗?用什么打扮的?(出示课件)

  生:有花、彩旗、灯笼。

  师:都是什么颜色的?

  生:有红旗和黄旗,有红灯笼、蓝灯笼,还有红花和紫花。

  师:它们是乱摆乱放的吗?

  生:它们排列的也有规律。

  师:那好,我们就来研究都有怎样的规律。(出示彩旗的课件)彩旗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同桌之间合作)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黄红黄红黄红。

  师:能完整的说一说吗?

  生:我发现彩旗在排列时是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这样重复地排列下去的。

  师:很棒,那是以什么为一组排列的呢?请你试着在书上圈出来。

  生:是按黄红为一组重复地排列的。

  师:大家同意吗?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五)份(扩展8)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选【五】篇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等活动,激发创新意识。

  3.使幼儿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幼儿通过实践活动能发现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

  幼儿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并引导幼儿能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教具、学具准备课件、不同动物学具各6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知规律。

  1、小朋友我们准备开联欢会,我们要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想不想去看看?(想)请看大屏幕。

  2.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

  幼1:有彩旗、灯笼和花朵。

  幼2:有很多小朋友在跳舞。

  师: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

  生:不是,是有顺序的。

  师:他们的摆放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都有规律的。其实规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会经常遇到的,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

  (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师: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幼1:是黄色的。

  幼2:下一面是黄旗。

  师:都猜是黄旗,看看对不对(点击鼠标,最后一面旗是变为黄色,幼儿欢呼)。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

  幼:因为小旗是按照红色、黄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红旗的后面是黄旗。

  师:.如果让你给彩旗按你找到的规律分分组,好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你准备怎样分?谁来指指?为什么这样分?(小旗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就看得特别清楚了。)

  2、课件出示彩花图、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师:彩旗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彩花的排列、灯笼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又有什么规律呢?下一朵花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该怎么给它们分组呢?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幼儿思考、交流。)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向全班宣布?

  幼1:彩花是按绿花、紫花,绿花、紫花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朵花是绿色的。

  幼2:灯笼是按紫、红、紫、红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下一个灯笼是紫色。

  幼3:小朋友是按男孩、女孩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个小朋友是女孩。

  该怎么分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出现正确分组。)3. 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一定的顺序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三、智力闯关,应用规律师:小朋友们可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到了彩旗、彩花和灯笼排列的规律,接下来的我们进行闯关游戏,有信心吗?

  (一)第一关: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出示课件,幼儿能够回答规律是什么,下一个是什么。)师提问:比一比,第一组和第二组的规律有什么不同?

   总结:(1)一个是2个2个一组,一个是3个3个一组;(2)一个只有颜色的规律,一个既有颜色,又有形状的规律。(点:对比,让孩子们体会到规律既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多层的既可以是2个2个一组的,也可以是3个3个一组的,体会规律的多样化。

  (二)第二关:涂一涂。

  (1)出示课件师:同学位表现很不错,接下来你能按照规律涂颜色吗?同时课件出示例3。

  师:谁来汇报你是怎样涂的。(指明幼儿汇报)(2).师:还想不想做涂色比赛?

  师:第③小题谁发现有其他规律?(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来发现规律。)

  (三)、看谁找得快出示课件让幼儿找一找下一个图片会是什么,并指名反馈。

  (四)活跃课堂气氛,在歌曲中找规律。

  出示课件和音乐《幸福拍手歌》,请幼儿边唱边跳。

  四、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1.有规律的事物常给人一种美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规律的美吧。课件出示图片。

  2、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呀,你能发现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吗?课件出示:找找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生回答。(教室的天花板、地板、黑板上的奖品、自己的衣服。)四、动手摆一摆:(小小设计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规律,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创造新的规律?用学具把它摆出来?

  学生动手摆,教师巡视,好的及时表扬。

  汇报。课件演示学生的作品。

  五、课堂 总结你们开心吗?老师也很开心,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谁来说说你们的收获?

  师:我们除了按照事物的颜色、形状来找规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图画、动作、声音的规律,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孩子一定会发现这些奇妙的规律。只要我们善于观察会发现很多很多美的事物,只要我们努力去创造,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的一部分,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找规律》主要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其中有颜色、形状的变化规律,又有数字、算式及图形的排列规律。本课时是《找规律》知识体系中的起始内容,即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为下一课时学*数字的变化规律以及今后学*更复杂的变化规律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大多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表达能力欠佳。但是学生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本课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色彩鲜明的事物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事物的规律,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涂色,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感受到数学的规律美,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发现规律的方法并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教学工具:ppt 小棒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规律

  (一)生活引入

  1.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了精心的准备,大家想去看看吗?

  2.师: (呈现例1的情境图中的上半部),你们看,教室布置得漂亮吗?

  3.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他们的设计有什么特点。小组内讨论。

  学生汇报交流彩旗、灯笼和花朵的排列规律。

  引导学生说出:彩旗、灯笼和花朵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排列的。并指出:这样的排列就叫有规律的排列。

  4.教师总结:一般来说,一组实物依次不断重复地排列(至少重复出现3次),我们就可以称为有规律的排列。

  (二)点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找规律并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寻找规律

  (一)寻找彩旗的排列规律

  课件出示彩旗图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五)份(扩展9)

——小学数学《找规律》评课稿(五)份

  一、把握找规律的落脚点——找规律重在“找”

  从课程标准的表述里我们能够体会到,探求活动、探求过程比探求结论更加重要。如果教学的着眼点、着重点不放在活动的过程与方法上,而过分关注结论,可能导致教学从探索发现规律变成接受记忆规律。因此,找规律教学所揭示的规律是乘法原理。但其教学不是为了形成某个数学概念或记住某种法则,而是开展数学活动,积累探索规律的体验。所以找规律的重心应该在于“找”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全过程。为此,在教学中学生展开了三个层次的探究活动:首先,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操作学具,在动手的过程中,关于“有序”的思想才能逐步生成;接着,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搭配的方案,这期间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抽象方式,表现出不同的结果,这把动态操作中的思想和逻辑用更为直观但又更为抽象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个阶段是形象的,但也已经开始孕育抽象了;最后让学生体会符号算式的内涵,这样真正上升到抽象的阶段,使学生对数学规律有了更为理性的把握。并且该课所体现的“实物操作——数形结合——归纳论证”这一探究过程也使学生体验了数学思考的一般方法。

  二、把握现象内在的本质——规律的数学表达

  找规律重视过程,但不等于不要结论。

  找规律是认识客观现象的标志。如果正确地概括出一类现象的规律,就准确了解了这类现象的本质特点。人们探索规律(包括学生找规律活动),应该概括出规律。概括规律是发展思维的极好时机。概括规律需要对一类现象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地抽象,需要对一类现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归纳。概括规律是高强度、高效度的思维活动,是对思维的锻炼,能促进思维发展。尤其是以适当的形式表示规律,具有初步的数学建模思想,有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新的课程标准反复强调一个观念: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要引导学生经历合情推理的发现阶段和演绎推理的论证阶段,这样数学教学才完整。

  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放弃引导学生归纳和论证,而是通过必要的变式,让学生积累多个同类规律的案例,有了多个案例,就为不完全归纳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对这些*行资源进行抽象就会获得猜想:帽子的数量×木偶的数量=搭配方案的数量。这个结论还不是定论,只是一种可能,对这个结论还必须进行证明。小学阶段的证明不可能像中学一样严格的演绎推理,但可以通过演算(即换个数试一试),或者把算式与意义挂起钩来(这一点做得不够),即算式的本质意义是求几个几,这样学生就能在根源上想通了,结论也就获得了证明。经历了这个“归纳-论证”的过程,其实就是传递给学生数学思考方法和数学活动经验,就是教给学生今后遇到数学问题可以怎样去研究、怎样去提炼、怎样数学地表达。科学结论(包括数学的定理、法则、公式等)的发现往往发端于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归纳、类比……也就是通过合情推理提出猜想,然后通过演绎推理验证猜想。只有站在这样一个高度上去研究我们的教学内容、去构思教学设计,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打开一扇窗,让学生领略到数学教学以外的东西,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数学教育。

  今天下午参加了翁洋二小的小班化教学研讨会,可惜只有一节王旭晓老师执教的数学课《找规律》,感觉少一些。

  先说说本课中个人感觉的几点亮点:

  (1)注重学生学*的起点,体现分层教学的理念。其中复*铺垫环节复*了一年级学过的简单排行规律。分别以文字、图片、数学三种形式呈现,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渗透规律的无处不在,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此环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题来完成,体现分层教学的思想,在下面的新课展开学*中,让学生分别选择二个字母,三个字母,或者五个数学来创造规律中,教者也比较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

  (2)创设良好的互动的交流氛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学**惯。如在学生上来操作时提问学生你看懂了吗?你明白他说的意思了吗?独立思考,同桌互说,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3)注重利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如在比一比动物排队与图形排行的有什么相同吗?在学**结环节中让学生比较新旧与旧知的联系。对学生主动建构新知应该是有帮助的。

  (4)教学设计合理,看得起来比较花心思,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练*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分层目标要求明确。同时,力求体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教学意图。

  其实作为一线教师一直在追求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了以下的几个问题:

  (1)复*铺垫这一环节在本课时的教学有没有必要?个人感觉必要性不强的情况下,因为这一课时的找规律与一年级的规律没有学生最*学*发展区的关联,关系不大,属于规律两种的不同类型,一种是简单排列,一种是循环排列规律。所以是不是可以直接导入新课,必竟低段的学生注意力在课时的前十五分钟的黄金时间。

  (2)规律个人认为是指重复出现至少三次或以上的一个整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让学生脱离整体来表述,如第一列与第二列的关系,可以四列一起来看,从上往下的规律,或者是从下往上的,往左往右的规律。再譬如新课环节中○△□☆、△□☆○请学生画下去,这个规律应该说是不完整的,学生如果没有上面动物排列的暗示,可以理解就是这二列循环,不一定是要四列循环。○△□☆、△□☆○、○△□☆、△□☆○……我可以以二列为一单元循环排行,所以笔者认为至少要出现三列才算科学。

  (3)找规律一课的重点当然也是难点,让学生能找出其中的规律,找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手段,教者没有提供学生学具进行操作,只有个别学生上来板演,感觉学生对于循环排行规律的认识可能还是单薄一些,我们不能因为操作可能产生对课产生的负面影响还不让学生亲力实践一下。

  兴趣是学生学*的最大动力,数学广角的内容比较开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也比较密切,同样也适合低段学生的.心理认识特点,所以应多挖一下这方面的教学素材。往往可能事半功倍。笔者就认为教材上的例题生活情景就可以直接拿来用。

  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高兴担任张xx老师这节课的主评老师之一,今天听了张老师的课后,感受很多,下面谈谈几点值得学*的地方:

  一、以“猜一猜”情境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课开始能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张老师在导入部分设计游戏“猜一猜”,让学生先猜一猜第一组有规律的圆形下一个是什么颜色,再让学生先猜一猜第二组没有规律的圆形下一个是什么颜色,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第一组都能猜对而第二组都猜错了?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第一组是有顺序、有规律的。这一环节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又给学生的学*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猜想中感知到规律的存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知识。

  二、张老师精心设计练*,使数学知识与语文词语教学相结合。在练*中设计了有规律的词语,如春夏秋冬春夏秋冬,让学生接着说下一个词语是什么。

  三、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教态自然,教学思路清晰、条理清楚。

  如在新授环节先学*两个为一组的简单排列,再学*三个为一组四个为一组的排列规律。由易到难、思路清晰、条理清楚,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四、注重学生语言完整性的培养。

  对一年级学生而言,用语言简洁而准确地表述找到的规律有一定的难度。张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了引导、鼓励等方法让学生用语言把规律说完整。如在巩固练*环节中的第二个练*中一个学生用了因为所以回答问题问题,张老师鼓励他说“你特别会回答问题,他会说因为什么所以怎么样”。第三个练*题白天黑夜白天黑夜,学生说出了白天黑夜为一组后,张老师让他继续说,学生想了一下接着说出了重复出现,这样孩子就把这一组的规律说完整了。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所以张老师这节课尽管呈现了很多亮点,但是我认为还有很多的不足:

  1、新授过程缺乏趣味性。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设计贴*生活且富有趣味性的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张老师的这节课把教材中节日里用彩灯、彩旗等装饰教室这一情境完全抛开了,设计了狮子大象、蛋糕汉堡冰激凌和一些不同颜色的图形的有规律的排律。虽然学生掌握了规律的含义、学会了找规律,但是整个教学过程缺乏了趣味,教学方法显得过于单一。

  2、练*的设计过难。本节课主要是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在新授环节我们学*了两个为一组、三个为一组和四个为一组的事物的排列。在练*中也应以两个为一组、三个为一组和四个为一组的事物的排列为主。而张老师的练*中第一个就是以5个为一组的图形的排列,第2个练*让学生猜一猜如果接着摆下去第6个是红色吗?中的第三个小题是四个为一组让学生猜,这两个练*都有点太难了。

  3、除了颜色、图形、位置有规律外,是否应进行拓展,如声音的规律、动作、大小的规律等,让学生在丰富的材料中,充分体验规律的意义和美。

  4、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是老师问学生答,学生用语言表述规律的能力还是有所不足,并且学生始终没有动手去做一做。

  以上是我一些粗浅的看法,不对的地方请各位批评指正。

  找规律的教学要让学生体会规律本身的内容,并能初步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更要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运用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对规律的体验,提高发现和概括数学规律的能力。

  王老师在《找规律》一课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认知特点,有简单到复杂有层次的进行教学。注重探索规律的过程。出示了例题之后,放手让学生组内交流,然后逐一汇报,课堂上得到了“列举”、 “计算”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老师先让学生用有序列举方法找到答案,再引导学生研究了框2个数,接着马上研究如果框3个数结果又会怎样?在这两次操作的基础上,部分学生对于这类问题的规律已经有所感悟了,于是,在第三个问题“如果每次框4个数时,不少学生根据规律已经能直接想到答案了。之后,老师把活动中“每次框几个数”“*移的次数”“得到几个不同的和”作为表格栏目,引导学生结合每一次操作的过程和得到的具体数据进行填表和思考。用表格的方式呈现数据,便于简明地反映“每次框几个数”、“*移次数”和“得到几个不同的和”这几组数据的关系。由此教师引导学生将各次活动得到的感性认识加以适当提升。提出“*移的次数和每次框出几个数有什么关系?”以及“得到不同和的个数与*移的次数有什么关系?”这两个问题,启发学生作进一步思考和交流。并通过老师启发性的提问,帮学生理清了思路,这样便能引导学生顺利发现并概括相应的规律。本节课学生是自主探究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体验的过程中切实掌握图形覆盖问题的规律。

  最后,老师在本节课中让学生直接用找到的规律计算进行解答;我想是不是还可以介绍直接框出最后一组数,直接得到答案。对于这两种方法,让学*自主感悟到这两种方法各自的优势所在,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学生能够有选择的使用最为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解答。

  11月7号上午听了崔老师的《找规律》这节课。崔老师年轻又充满活力,整节课的思路清晰,课堂讲解透彻,教态自然。虽说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教师,但丝毫没有“青涩”

  的感觉。

  课后,在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九个人聚在工作室对这节课进行评课,大家都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看法。这节课我感觉崔老师在这节课是下足了功夫的,包括对教材的理解,教学重点的突破,对自己的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创新。整节课上得流畅,自然。也能完成他所要达到的要求,还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最后,高红妹老师给我们做了点晴之笔的点评,肯定了崔老师的教学效果,肯定了老师的教学思路,肯定了本节课的难点攻克得比较好。但也提出了本节课的一些不足之处:难点的处理还可以再深化,再把它消化得更彻底,才能更好的照顾中下层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且给出了修改意见:

  1. 给的任务要明确。

  2. 给的合作时间要明确。

  3. 小组每人的分工要明确。

  4. 汇报时学生的语言要规范,要让全班同学都参与。

  5. 对本节课的余数:0.1. 2. 分别代表那个颜色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才能类推和应用。

  高老师不愧是名师,一下子就点出问题的关键,每个人心里一下子都豁然开朗,也能更好的体会到这节课的精采。

  真的给我们创造了很好的学*机会,要好好的珍惜啊!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五)份(扩展10)

——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通用五篇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等操作、观察、实验、猜测活动去发现规律。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找规律、认识规律、探索规律、创造规律。

  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规律,学会找规律。

  教、学具准备:

  彩带、涂色卡、绳子等。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明确目标。

  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师:他们的摆放都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今天我们就来学*找规律。

  (板书──找规律)

  二、出示探索提纲、引导认识规律

  1、先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2、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

  观察:灯笼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又有什么规律呢?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

  3、彩花排列图

  讨论:教室里还有彩花,它的规律和彩旗、灯笼的规律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猜一猜下一朵花是什么颜色的。

  再下一朵呢?

  三、讨论汇报学*成果

  (学生思考、交流。)

  1、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向全班宣布?

  2、你是怎么想的?

  3、师生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

  四、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涂一涂。(课本89页“涂一涂”)

  2、小组的同学互相评一评,涂对了吗?

  (学生评议、订正错误)

  3、摆一摆、猜一猜。

  摆一摆(设计规律,摆学具“○、△、☆”)。

  (学生动手操作。)

  4、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说说。

  一、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的一部分,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找规律》主要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其中有颜色、形状的变化规律,又有数字、算式及图形的排列规律。本课时是《找规律》知识体系中的起始内容,即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为下一课时学*数字的变化规律以及今后学*更复杂的变化规律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大多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表达能力欠佳。但是学生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本课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色彩鲜明的事物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事物的规律,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涂色,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感受到数学的规律美,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发现规律的方法并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教学工具:

  ppt、小棒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规律

  (一)生活引入

  1.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了精心的准备,大家想去看看吗?

  2.师: (呈现例1的情境图中的上半部),你们看,教室布置得漂亮吗?

  3.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他们的设计有什么特点。小组内讨论。

  学生汇报交流彩旗、灯笼和花朵的排列规律。

  引导学生说出:彩旗、灯笼和花朵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排列的。并指出:这样的排列就叫有规律的排列。

  4.教师总结:一般来说,一组实物依次不断重复地排列(至少重复出现3次),我们就可以称为有规律的排列。

  (二)点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找规律并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寻找规律

  (一)寻找彩旗的排列规律

  课件出示彩旗图

  1.学生自己观察,找一找彩旗的排列规律,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2.说一说:

  (1)让学生说出彩旗的排列规律,让学生表述清楚明白,彩旗的颜色是如何排列的。

  (2)教师提问:

  ①彩旗是每排几面就出现重复的?引导学生说出:每两面出现重复。

  ②老师总结:这两面看成一组,所有的这些彩旗都是这样一组一组的重复排列的。

  3.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彩旗重复的部分。

  4.大家一起告诉老师这面旗的颜色。

  (二) 课件出示小花排列图

  1.教室里还有小花,它的排列是怎样的,你发现了什么?是否也有规律? 圈出重复的部分。

  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排列的规律,把话说完整。

  2.我们发现小花是按照1朵红,1朵紫这样的规律来排列的。

  (三)寻找灯笼与小朋友的排列规律

  1.圈出重复的部分;

  2.说一说: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灯笼和小朋友的排列规律,(老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指名说一说,让学生老师评价。

  小结: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板书:重复排列)

  (四)反馈练*

  1、动手操作

  小朋友,拿出手中的小棒,自己按照一定的规律摆一摆。

  学生展示作品,老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2、动手练*:拿出准备好的作业纸,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形成一定的规律,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吧!

  教师巡视,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赞美!

  三、数形结合,认知规律

  (一)呈现例2的第(1)题,让学生先观察:

  1.说一说: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和前面的规律有什么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发现:前面所学的是颜色的变化规律,这个是数量上有变化。

  2.填一填:请大家将碗的变化规律用数字表示出来,观察一下数字的变化规律和碗的变化规律一样吗?

  (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数字表示的是相对应的那种图形的个数,所以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数字的排列就有相应的变化规律。

  (2)同时让学生感受:它们可以表示相同的规律,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

  (二)呈现例2的第(2)题:

  可爱的鸡妈妈领着她的小鸡也来到了,你们能帮他们找出规律填出数来吗?出示课件。

  1.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完成填空。

  2.说一说:图形与数字有什么排列规律?

  四、巩固练*

  1.完成P86“做一做”第1、2题。

  2.做动作,猜规律:

  老师做三组动作,学生观察,下一个动作会是什么呢?做一做,说一说这些动作的规律。

  3.做练*二十的第1.2小题,并说一说有什么规律。

  五.今天这节课,大家表现得都特别出色,那你有什么收获呢,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全课小结: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规律,从颜色或者是数字上我们都能有所发现,这些规律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多姿多彩。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做一个有心人,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我们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七、板书设计

  找规律

  有规律的排列:一般来说,一组实物依次不断重复地排列(至少重复出现3次)

  重复排列: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

  规律的形式:颜色、数字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从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出发,遵循学生认知由易到难的过程,让学生先从生活中颜色的规律入手,再过度到数字的规律,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探究的意识。这个学*不但面向全体学生,而且也让思维活跃的同学有了更大的探索空间。在“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形成一定的规律”一题中,给了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有的同学用三个颜色来重复循环,有的同学用两个黄色、两个红色为一组进行循环,这让没有想到的学生有了更深的认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印象也比较深刻。

  由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欠佳,所以我在整堂课中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但是我的教学语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缺乏调动性和吸引力,在这方面我还有待提高,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教材分析

  此教学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摆一摆等活动在直观、生动的学*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会用自己的方式如声音、动作、图形符号等来表现不同的规律,并联系实际感知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和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通过活动发现简单的图形规律并能尝试自己创造一些有规律的组合。

  四、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找简单的规律——画规律——找生活中的规律——动手创造规律”等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中感知规律

  1、引入情境

  “六一”节快到了,羊村里的大肥羊学校准备开个联欢会,瞧,这懒羊羊和喜羊羊布臵的教室。(出示电脑图片)

  2、引起争议

  他们俩都认为自己布臵的漂亮,于是就争吵起来,小朋友,你们认为谁布臵的漂亮呢?为什么呢?

  3、引导交流

  4、引出目标

  同学们都认为喜羊羊布臵的教室比较漂亮,为什么呢?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重要问题。其实刚才已经有人说到点子上了:有位同学说喜羊羊布臵的小旗是按一红一黄一红一黄排列的,象小旗这样一红一黄一红一黄的重复出现至少3次以上的,我们就说小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下面我们就进一步来找一找、认一认一些简单图形的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有关规律的知识进行创造。(揭示课题)

  (二)探究中认识规律

  1、找一找,认一认

  (出示主题图):大肥羊学校最后决定用喜羊羊布臵的教室来开联欢会,喜羊羊还邀请了一些小朋友们来参加呢!瞧,现在他们已经高兴得又唱又跳了。请仔细观察图,同桌一起找一找,看看你还有什么发现?

  指名汇报: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说得真好,谁能把这句话再说一遍。还能找到其他规律吗?

  2、猜一猜,说一说

  ①大家真不简单,图上的规律都找着了,根据它们各自的规律,你能猜出后一个是什么吗?请把书翻到88页,自已完成例1,比比谁圈得又对又快。

  ②汇报交流:花有什么规律?灯笼呢?……指名回答。

  ③小结:看来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规律,也就是一组事物依次不断重复的排列。还能根据规律猜出接下去的应是什么。

  (三)运用中理解规律

  1、第一关:涂一涂,画一画

  ①孩子们想不想参加喜羊羊它们的联欢会呢?那就要闯过喜羊羊设臵的智力关哦,大家有信心吗?(出示挂图:例2例3)这就是喜羊羊它们设臵的联欢会的两种入场门票,也就是书上的例2、例3,只要你按门票上的要求画对了、涂对了,就能来参加联欢会了。同桌合作每人完成一道题,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看看你的同桌对了吗?对了就来参加,如果错了,你就帮忙教教他好吗?先看题目要求:例2要求大家接下去摆,你认为摆什么就画在横线上,例3是接下去该涂什么颜色。赶快动起来吧!

  ②交流评价:请一组同学来汇报。

  a.门票1:接下去摆什么呢?为什么?你们同意吗?通过你的检查,你的同桌可以参加吗?

  b. 例3:说说接下去涂什么?为什么?xx检票员,你认为他涂对了吗?

  c.你们都涂对了吗?看来难不倒大家,那我们一起去参加联欢会吧。

  2、第二关:涂一涂,摆一摆

  ①大家已经来到联欢会上了,喜羊羊想让我们也表演个节目,可他不知该让谁来表演呢?于是喜羊羊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出了一道题,谁做错就要上台表演。(课件出题:a.例3的做一做:涂一涂,要求涂上合适的颜色,如果涂错了要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好吗?)

  ②交流评价:涂什么?为什么?是什么规律?涂错的同学请上台来。(都对啦,看来大家对新知识规律掌握的不错)

  (四)创造中深化规律

  1、 排一排

  我提议我们来个小组唱吧!先排个好看的队形。(请5男5女上来,指名一个排队。)

  你还能变一变,排出不同的规律吗?人数不够的你再请下面的同学上来。

  2、你能用不同的声音、动作或图形符号来表现这一队伍的规律吗?

  3、画一画

  大家不但能用声音动作来表现不同的规律了,真是了不起。现在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纸和笔来画一画有规律的图形。同桌先商量要按什么规律画,再动手合作画在纸上,比一比哪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画的规律多。

  ①哪个小组最勇敢先来展示你们的作品。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他们组吗?(他们组真会创造啊)

  ②还有哪个小组来展示。啊,真美!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你能根据自己摆的规律出个问题考考大家吗?

  ③请各小组长拿高作品,让大家欣赏欣赏。你们组完成了吗?请仔细看,这样有规律吗?为什么?

  ④小结:对啊,要一组事物不断重复的排列至少三次才叫规律。同学们真聪明只用彩笔就画出这么多有规律的美丽图案。课后我们就用这些图来装扮教室吧!

  (五)生活中欣赏规律

  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一起认识了规律,还创造了一些简单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和现象,你能介绍给大家吗?(课件出示图片)

  大家介绍的真好,只要大家细心观察肯定还能发现更多有规律的事物。

  (六)延伸中体现规律

  1、反思:你对这节课的学*有什么想说的?我们认识了规律,还会创造规律,更是认识了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去发现它运用它,将来把我们周围的环境打扮得更加美丽。

  2、延伸:看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联欢会,眼看六一节就快到了,我们也来开个联欢会,不过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联欢会中都要有所表现,让规律为我们的联欢会服务,请同学们先做好以下准备:如先画出教室的布臵图稿,或是在才艺展示中画一幅有规律的图案,或是自已设计一些有规律的舞蹈动作,或是编一组有规律的声音,或是为小组唱、合唱设计队形等等。

  一、教材分析

  此教学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为了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试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的意识,提高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

  三、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炳辉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关键:通过找一找、摆一摆、画一画等认识简单规律和创造规律,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四、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一学生喜欢的“做游戏”为引子,通过“找简单的规律——摆规律——画规律——找生活中的规律——动手创造规律”等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五、本课采用的教法和学法

  学法: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六、教学准备和采用的教学媒体

  教具:小旗,胶带等。

  学具:学生摆的学具若干等。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好吗?(好)那先看看老师怎么做,然后你们再接着做下去!比一比,看谁看的仔细、听的认真。

  口念:石头剪刀布 石头剪刀布 石头剪刀布,接下来老师会说什么?为什么?

  动作:拍手、叉腰 拍手、叉腰 拍手、叉腰,接下来的动作是怎样的?为什么?

  2、小结:对,刚才我们所做的动作和发出的声音都是就有规律的。(板书:规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找一找生活中这样的规律。(板书:找)

  出示课件:找规律(生齐读)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师:(出示课件“联欢会”)元旦马上就到了,瞧,这是同学们布置的教室,多漂亮呀!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图中哪些物体的排列有规律?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1)、二人小组讨论联欢会上的规律。

  (2)、学生汇报:

  a、小旗的规律:

  学生汇报:小旗的规律是:一面黄旗,一面红旗,……

  师:还有谁发现了小旗的规律?你能在黑板上贴出小旗的规律吗?

  学生说,生在黑板上贴黄旗、红旗图片

  学生再次完整的说小旗的规律:一面黄旗,一面红旗,又一面黄旗,一面红旗,又一面黄旗,一面红旗

  师:先是一面黄旗和一面红旗,后面跟前面是一样的,我们就把一面黄旗和一面红旗称为是“一组”。(板书:一组,齐读:一组)

  为了更好的看出谁和谁是一组,我们用圈把一组圈起来。(圈出一组)

  当我们要找图形排列的规律的时候,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再看是不是按照一组一组重复地排列(板书:重复排列,齐读:重复排列),至少重复三次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他是有规律地排列。

  问:那在这行当中谁和谁为一组重复排列?(要求语言表述完整)

  如果再挂一面小旗的话,会是什么颜色?再挂一面呢?为什么?

  b、灯笼的规律:灯笼的规律是?

相关词条